iPhone Air 国行版当前仅支持中国联通 eSIM 服务,为何 eSIM 在国内这么难普及?

by , at 13 September 2025, tags : 运营商 手机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咕噜灵波 发表

eSIM 大家的设想是:

无论哪部手机,以后换手机卡只要下载个二维码就行,不再需要搞一个实体卡,避免了实体卡损坏的风险,也提高了手机主板的利用率。出国旅行的时候可以直接网上办卡,落地即用,不用换卡,也不用机场买 Wi-Fi。在本国也可以使用多个运营商,组合多个运营商的套餐,节约使用成本。运营商不用准备卡,一年也能省些钱。

实际老中干的事:

增加新的限制,国行手机不能直接激活国外卡,必须落地国外找个 Wi-Fi 现场激活。国外也不能用国内卡,外国人来中国只能漫游,不能使用本地卡来节约旅行成本,中国海外华侨回国必须买一部国行手机促进消费,否则网都上不了,以进一步增加用户使用成本。运营商也可以继续搞他的垄断生意,来进一步限制用户开卡。

可以说跟 eSIM 诞生的目的完全相反了。

这种事我们不是第一次干了,帮大家回忆回忆,仅科技领域的部分内容:

1. 手机 Wi-Fi 禁止进入国内,理由是只能用 WAPI 才行,WPA 不被我国承认。

2.TPM 芯片不被允许生产使用,理由是必须支持国产的 TCM

3. 民用地图也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一定要加坐标偏移,但是又为了用户能正常用还要卖自己的解码芯片。后来发现只是个多项式后已被民间破解。

4.3G 时代要求移动必须选择 TD-CMDA 方案,使用体验太烂,导致大量用户流向使用了国际主流 WCDMA 的联通。

5. 封禁了谷歌 GSM,导致国产手机推送全部失效,为了解决这个耗电的问题,牵头成立统一推送联盟,最后该组织因为没人用不了了之。

还有我漏掉的大家可以想想。

我们最擅长解决国外不存在的问题。

当然问题怎么来的你别管。

知乎用户 张飞绣花 发表

如果大陆的 iPhone 支持 eSIM 的话,只要登陆国外的电信运营商网站就可以购买并拥有国外号码,而且国外号码都不需要实名

一个不实名的手机号码对习惯了随时随地查看公民各种信息的相关部门来说如同五雷轰顶!

而且国外的号码在国内访问任何网站都畅通无阻,光这严重程度等于要了亲命了!

知乎用户 年少有为的三高人群 发表

插个眼

很多人现在这论证 esim 不安全

坐等国内 esim 普及之后他们再论证 esim 安全。

-——–

哦,看了一些回答,今天开始已经有一些账号发现不对,开始论证 esim 不是苹果首先用的了。

知乎用户 答案 发表

先总结一下现状:

**国行 iPhone air:**能写国内 esim,写国外 esim 需要出国;

**外版 iPhone:**能写国外 esim,不能写国内 esim:


如果说运营商保守不愿意尝试 esim 的话,现在只有联通开通了 esim 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让外版 iPhone 写号是谁的馊主意呢?iPhone 17 发布后日版也取消了实体 sim,估计 19 或 20 发布后,全球主流版本都会取消实体 sim:

一个日本人,公司发了奖金放了假,为了犒劳自己买了最新款 iPhone 17 pro max,趁着中国免签打算过来旅个游,结果落地即失联,卡都办不了,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机场大厅直喊八嘎,想想就乐。


从十几年前限制手机搭载 wifi,到现在 esim 下臭棋,说白了运营商一直都是那个样子,不要以为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能运筹帷幄,大概率他们还不如你,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一个草台班子,想活得清醒,就要学会去魅。

不过从苹果的激进程度来看,运营商的这个写号限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毕竟现在日本韩国甚至俄罗斯都免签了,中国人去外国,外国人来中国是未来大趋势,运营商是挡不住的,所以现在别买 iPhone 17 系列,等国行普及 esim 再说。

知乎用户 微亿 发表

这么多外宾?

esim 普及最大的问题就是扫个二维码,激活一个国际运营商的 esim 就可以越过 the great firewall。

而如果使用复杂的条款来限制 esim 的应用,又会导致该功能形同虚设,无人办理,四大运营商徒增成本。

知乎用户 Ye Han​​​ 发表

目前推动 eSIM 卡普及落地有两大难题横亘在前:

  1. 三大运营商认为这样会让用户更换运营商变得更容易,导致三大运营商之间互相卷起来,自己累死累活的去讨好用户,结果用户的总量还是保持不变,白忙活一场;
  2. 相关部门认为 eSIM 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怕用户整活给自己的手机刷入不合规的运营商,也担心被不法分子钻空子,通过木马病毒控制用户手机来做一些非法勾当。

运营商这边的事情就不管了,我说一个自己见过的事情:

App Store 外区有一款 App 可以给 iPhone 的 eSIM 卡写入自己家的运营商和手机号码,而且经过网友实测发现通过这种方式 iPhone 可以刷入多个虚拟手机卡,这下别说双卡双待了,就是十卡十待也不成问题。【经评论区多位老师指正,这里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允许多个虚拟 SIM 卡,但同时待机的只能有两个】。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狂野,装个 App 就能无法无天了。这就算三大运营商不管,国内工信部、公安部看见了也坐不住啊,这要是不想个办法严格管控起来那还得了?于是国内的 eSIM 一拖再拖,就是不愿意在所有手机上全面放开,就是小范围实验也只能是在 Apple Watch 这种简单的小设备上展开。以封闭著称的 iOS 手机尚且如此,在开放自由的 Android 上能玩出什么花样简直不敢想象!下面这是网友整理的,可以通过 eSIM 境外开卡的 App 们:

https://appraven.net/collection/74463931

目前来看国内要落地 eSIM,首先就是把写入权限通过物理形式控制在三大运营商的手里面来,而不是任由用户想怎么安装就怎么安装,从软件层面彻底断绝这种写入的可能。

因为这个原因,国行的 eSIM iPhone 有可能会成为特供版,要么从 iOS 系统上锁死软件写入,要么单独留下某种运营商才能接入的接口以备三大运营商使用。国行的 Android 手机可能也会加入某种物理限制,彻底断绝自行下载安装的软件写入 eSIM 的可能。

如此大费周章的理由很简单,一是避免接触不良信息,二是防止留下电信诈骗的隐患。

知乎用户 小鱼儿山中游 发表

凡是说 esim 会动摇国本一类的人都不知道 esim 是个超级强大的加强规管的技术。这个技术诞生之初就来自美国的运营商要求加强对渠道的掌控。

所以,你以为海外 esim 卡给你 roaming 走的外星科技呀?数据还得通过三大运营商的线路漫游回原籍国,有了 esim 技术运营商的权限空前扩张,随时可以给你加价或者设立新门槛。

esim 可以让运营商加强对手机的控制,包括换卡的次数,位置,套餐,流量控制还有各类增值服务。不要以为某些没有号码的 roaming data package 上外网很容易接入就觉得这玩意神通广大。

等 esim 普及完全了,大概率时代是一个新轮回,回到 CDMA 时代,设备白名单化,合约机化,没有白名单的设备除非用着外卡漫游根本无法接入本地网络。VERIZONAT AND T 已经给大家打过样了。

中国大概率三年内一步到位移除实体 sim 卡卡槽。运营商其实很乐意回到 CDMA 这样的黄金时代。很多人觉得 esim 可以随时上外网,那也真的是幼稚,只要提高漫游结算费,就可以用哈耶克的大手过滤掉大部分的人。而且用 esim 来 tracking roaming 也更容易。现在手机制造商也寡头化了,大家甚至很乐意看到 sim lock 这种玩意回归。

下次你更换一台手机的 esim 到新手机,手机丢失重新激活服务,大概率都是要收费的,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增值服务。甚至你想逃避追踪的时候发现这个设备无论如何都无法物理移除网络,只能丢弃手机。

知乎用户 0aqua 发表

前几年俺已经回答了

esim 主要是无法让本人到现场补卡

知道到现场意味着什么不

你们不信的话办张副卡,扔抽屉里,用不了几个月上机就会没信号,此时你必须去营业厅补卡,

你问卡为什么坏,营业员会说自然损坏,纯粹 tmd 放屁

知乎用户 韩朴宇​​​ 发表

eSIM 实际上是焊死在主板的 SIM 卡,全称是 embedded SIM,不是 electric SIM 或者是 Soft SIM,SIM 卡该用的微处理器,eSIM 也会有,且位于 Soc 之外。

纯国产的 eSIM 完全没有技术门槛,满大街的共享单车用的就是这玩意,只不过面向机器用途的 eSIM 一般不允许二次写入,而面向消费者的 eSIM 可以多次写入 ICCID

与之类似的就是 PC 上外接的 TPM,而不是运行在 Soc 内部安全处理器的纯软件 fTPM

与 TPM 类似,eSIM 在面对物理攻击时存在弱点,此前就有诈骗分子拆下具有 eSIM 的手表的 eSIM 芯片,将空中下发的 eSIM 卡写入了外接的空白 SIM 卡。

不过诈骗分子也可以买走别人的物理 SIM 卡,或者直接借用别人的手机进行诈骗通话,因此这个弱点不会使状态恶化。

重要的缺陷是面向用户的,在手机损坏、电池没电时,无法取出 eSIM 并接入另一个手机,修手机时也需要转移 eSIM 卡,否则维修人员可能会获得到这个手机号的控制权(当然具有维修模式的手机可以加入在维修时停用已安装的 eSIM 的功能)。

此外,在线、无接触(例如通过二维码或者 URL)的转移 eSIM 具有极高的风险,可能不会被支持,否则诈骗分子很容易通过会议软件遥控指挥一些智力缺陷阅读障碍患者转移 eSIM。

那么线下转移就是更有可能的选择,此时必须要前往运营商营业厅,百万漕工就需要培训 eSIM 的各种使用方法才能处理客户的需求。

但此时并没有任何 eSIM 手机上市,百万漕工也不太可能人手一部 iPhone Air。因此这个培训的进程就卡死了,大家只能纸上谈兵,除非一个 eSIM 百元机、千元机上市,并且通过运营商渠道销售。

想必大家能猜得出来这个品牌叫什么,反正肯定不是 Apple。

知乎用户 Alex 路以 3 号 发表

最大的问题是,目前其他国家的 esim,下载个 app 就可以使用全球任何国家的手机号和网络流量了。

比如,美国人的 esim 版 iPhone, 下载个 app,就可以开通欧洲运营商的网络,从而使用欧洲的手机号,以及欧洲的网络流量。

对于欧美日韩新等国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的网络本来就是互通的。但是,为了避免群众接触 “不良信息”,以及 “反诈”,这边显然不能这样。

所以,此前一直无法普及。推测未来会采用 “双重锁区” 的形式,即外国 esim 无法使用这边的网络运营商,这边的 esim 无法使用外国的网络运营商。

知乎用户 海绵坏宝宝 发表

当年 WiFi 为什么难推行,现在的 eSIM 为什么难推行。原因是相同的。

不过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小丑螳臂当车只是一时的。

知乎用户 St Paul 发表

没有那么复杂,

就是领导实在想不出,普及 eSIM 对领导本人到底有什么好处??

能增加收入?能体现政绩?能加强管控?好像都不能。

好处是一条都没有,潜在风险倒是不少。

当年的 wifi、加密货币都是这个原因。

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

知乎用户 6 主 6 发表

靠游戏人家干出显卡,显卡又催生出挖矿和 ai,靠这些前置技术人家干出返回火箭,后面可能干出脑机。直观感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今天枪毙某领域的子弹,在未来绕着地球飞回来打中自己。

esim 这玩意指不定未来能作为脑机信号传输前置技术,搞出虚拟现实,连接义肢

真到那天,你别骂人家卡脖子。

知乎用户 赢学家 发表

为什么运营商对 eSIM 又爱又怕

eSIM(嵌入式 SIM)正在成为全球手机的新趋势,但在国内,它的落地过程远没有想象中顺畅。

要理解这个现象,得先看运营商的真实动因、公开说法、监管理由,再结合技术原理,才能明白它的尴尬处境。

一、真实动因:怕用户跑、怕失控

1. 用户流失风险大

传统 pSIM(实体卡)换号麻烦、换卡有成本,所以用户一旦绑定某运营商,粘性很高。

eSIM 换号几乎是 “秒切”,对运营商来说,留存压力骤增。特别是资费高、服务差的运营商,更怕用户“一键叛逃” 到竞争对手或境外运营商。

2. 境外 eSIM 带来的 “隐形翻墙”

用户用境外 eSIM,在国内网络漫游,不经过本地核心网就能访问境外网络资源。这意味着一些内容访问限制可能被绕过,形成 “隐形翻墙” 路径。

二、公开理由:防诈骗、防风险

运营商在公开场合通常不会直接说 “怕用户跑”,而会强调:

防止电信诈骗:匿名、跨境号码可能用于诈骗。

用户安全:境外 eSIM 难以纳入国内的实名制和风控体系。

服务保障:境外 eSIM 在国内信号不稳,用户体验差(这个最有意思,请往下看)。

三、国家监管理由:安全与实名制

从监管机构的角度:

1. 防止翻墙

境外 eSIM 可直接接入海外数据通道,不受本地防火墙过滤。

2. 破坏实名制

境外 eSIM 开户信息不在国内,无法通过本地实名系统核验,增加执法难度。

3. 跨境通信监控难度

通话、数据流量走境外漫游链路,国内监控系统无法直接采集原始记录。

四、eSIM 是什么,和 pSIM 有何不同

1. pSIM(实体卡)

塑料卡片里有一块 SE(Secure Element,安全元件),存放用户身份信息(IMSI、密钥等)。

现在的 Nano Sim 和 Mini Sim 以及过去的 Micro 都属于这种

换运营商 = 换卡。

2.eSIM(嵌入式 SIM)

SE 芯片焊在主板上,用户身份信息以 “Profile” 形式写入。

Profile 就是一张虚拟 SIM 卡的全部身份数据(号码、密钥、网络参数等),可以远程下载、切换、删除。

优点:节省空间、防尘防水、多号共存、换号方便。

五、“百花齐放” 限制 eSim 的手段

结合当前实际和可预见的趋势,运营商在 eSIM 上的限制主要包括:

1. 技术层面的 “麻烦”

地库弱网:在信号边缘区域故意降低 eSIM 优先级,让用户体验差。

驻留限制:限制 eSIM 在基站的连接时长,频繁断网重连。

频段屏蔽:不给境外 eSIM 开放主流 LTE/5G 频段,只用低频段限速。

延迟切换:不让 eSIM 快速切到信号更好的基站。

IMEI/IMSI 识别降权:境外 IMSI 自动分入低优先队列。

2. 运营层面的 “障碍”

必须绑定 pSIM:即使有 eSIM,也要求同时办理和拥有本地实体卡,不许纯粹 eSim 模式。

Profile 下载限制:禁止在大陆直接下载境外 eSIM 配置,必须在境外或特定网络环境下操作。

BL 解锁 / Root 封杀:检测到手机解锁或 Root 就拒绝 eSIM 写入。这个有道理。

安全域绑定:SE 区域只允许本地运营商写入,境外运营商无法访问。

3. 未来可能的 “阉割版 eSIM”

单运营商锁定:eSIM 只能写入一家运营商的 Profile,不能换号。

次数限制:每年限制下载 / 更换 Profile 的次数。

功能降级:eSIM 仅支持副号,不支持主数据业务。

实名绑定 IMEI:更换设备需重新实名审核。

技术上,这是进步;商业上,这是一次风险重分配;监管上,这是一次秩序重谈判。

eSIM 能不能在国内真正放开,不只取决于技术成熟,还取决于谁更怕失去控制,谁更愿意获得新用户。

知乎用户 黑色星期八 发表

以前电话卡没有实名制,路边随便买,也没怎么样啊,甚至诈骗都没有现在方便

知乎用户 虎虎​ 发表

我很好奇啊,为什么 eSIM 和 SIM 一定要是替代关系?

不能像加拿大版等部分 iPhone 版本一样 SIM+eSIM 共存吗?

想用啥用啥挺舒服的都兼容,也是我现在还在用美版 iPhone13 Pro 的一个理由。

知乎用户 拳击将军崔季舒 发表

eSIM 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成本也是极其低廉的,结果到现在都推广不开

5G 带来的效果是火了一个何同学,投资却是大几千亿的,立马就给你落地了

知乎用户 sasaki​ 发表

我就这么说吧,很显然上面还没意识到 esim 是种无比方便万能的技术。

这可是镶嵌在手机上面的,仅仅通过软件手段就可以随时收发信号,精准定位的技术。

等到反应过来,esim 手机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广开来。

人人 esim,联通你我他。

知乎用户 男儿何不带吴钩 发表

目前用的韩版 iphone,esim 和卡槽共存,感觉真的挺方便的,回国了就关掉 esim,在韩国就打开 esim 关掉 sim 卡,想换卡了直接找通讯社注销然后办新的

知乎用户 桀骜 发表

就是因为无实名加可以直接翻墙,哪有这么多说法?

知乎用户 Luv Letter​​ 发表

监管侧之前被 eUICC 一号双终端的手表搞怕了, 等于是莫名其妙弄出来一个无限远端下卡的东西.

还有就是远端下全球通用漫游流量, 要是国行机器随意通过漫游上网, 那就算流量比较贵, 但只要这玩意能做到扫个二维码就能上网, 那监管侧也得觉都睡不好.

所以出于这两个问题, 运营商搞 eSIM 的节奏一下子都慢下来了, 像很多地方发的物联网甚至是普通电话卡到了边疆地区直接停机, 就是这个原因.

但如果后续 eSIM 是 iSIM, 也就是被集成到 SoC 或者安全性接近的地方, 那这个时候 eSIM 比起传统 pSIM 就是一万个好处.

但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不少运营商 eSIM 迁移都要收钱 (eSIM 虽然不像 pSIM 要发卡这样的成本, 但 GSMA 那个发卡链是要收钱的, 现阶段很多运营商都把这个业务当作增值点), 然后 eSIM 甚至还要运营商见证安装, 那这个体验毫无疑问是倒退的.

从技术上说就是 GSMA 和工信部发卡是两个体系, 甚至后者还要上国密套餐, 但是技术本质是相同的.

而从用户角度来看, 就硬生生创造了大量不便,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 eSIM 发卡受阻的问题, 各种副卡到了边疆被停机导致失联、媒体评测老师换机器频繁导致被锁卡, 监管稍微干点事情就要误伤一堆好人.

就有点像中国特色地铁安检, 这套系统花了大量成本运行, 然后还让所有人因为排队、绕路灯问题花了很多时间, 每年产生的时间成本相当于数百个人的人生, 花的钱能解决很多底层保障问题, 间接解决掉这些报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监管这件事确实是需要的, 但你不能说当初因为运营商手表一号双终端下卡的 bug 被诈骗的人用了, 后面就完全另立一套发卡体系, 而且禁止海外手机下卡, 然后还恶心国内用户不能在境内装海外卡.

印尼越南缅甸泰国甚至是菲律宾, 这些咱们都看不上的国家都没干这种事情.

知乎用户 羊舌 发表

和当年的 WiFi 一样,落后,也许一段时间,也许永久,最差的也就是韩国北边那个样子了。

做为群众路线的坚定拥护者,有时候真的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精英主义。虽然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总是遇到太多人,充满表达欲望,但是却完全没有逻辑,无法沟通,发言荒谬到想反驳都不知道从哪开始,像是一个个奇葩存在那里。只能苦笑一声,默默走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kV6uP 发表

当年还说手机有相机功能,有间谍作用呢。

知乎用户 云风 发表

eSIM 本次在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侮辱。

知乎用户 404NotFound 发表

eSIM 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对用户和手机厂商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真 ·eSIM 可以随意换卡换号,不用去营业厅,想用什么卡就用什么卡,你这家的套餐贵了随时一键切换,一台机你开十个号都可以(但同时在线的只能一两个),手机里剩下来的空间可以让给电池,增加 5% 左右的容量,还可以在机身上少开一个孔。

但实际上,国内本身就没有同时开一堆运营商的流量卡哪个便宜用哪个的环境,一共就仨给你选,而且基本没有 0 基础月费的卡可选。

至于用境外号码这种事情,说实话,真想用的根本拦不住。

你真想翻,不用 eSIM 一样的翻,实体卡也有可以写 eSIM 的白卡。

但是,现在的条件下,你想要翻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如果真 ·eSIM 普及,那么连 V** 都没听说过的那些绝大多数普通人,就也有条件浏览禁忌信息了。

所以最后才被迫弄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要去营业厅线下开通的 “eSIM”,iPhone Air 国行就是 5202 年的小灵通

所有在这里说 eSIM 在国内难普及是为了反诈的 “科技博主”,都可以直接拉黑了。

不客气地说,反 ** 的诈,最大的信息泄露源在哪里,你没数吗?

知乎用户 刘延​​ 发表

为啥国内 eSIM 还没全面铺开?真不全是怕你随便转网换套餐那么简单。

联通支持

说白了,最大的顾虑其实是:这玩意儿太好被骗子利用了!

你看海外有些地方搞的纯 eSIM 模式,不用插卡、远程写号,方便是方便,但也真方便了搞诈骗的。那些人跑去偏远山区,或者找三和大神,低价收一堆身份证信息,分分钟就能申请到成千上万个 eSIM 号码——看不见摸不着。

以前用 SIM 卡的时候,好歹得跑一趟营业厅。现在到处都是人脸识别和摄像头,办卡过程有迹可循,真出了事还能调个监控找人。

可 eSIM 呢?全程线上操作,人都不用露面,一旦完成诈骗,号码一删,踪迹全无,追查起来难度直接升天。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我们接到的诈骗电话基本清一色显示境外号码。

而境内打来的、你不太想接的,多半都是 AI 呼叫中心的推销电话——广告虽然烦人,但至少不太会骗你倾家荡产,真出问题也找得到是哪家公司干的。

其实 eSIM 在国内不是完全没用起来,只是用得很谨慎。

最早一批尝鲜的是智能手表,比如 “一号双终端” 业务——手表和手机共用一个号码,出门跑步不用带手机,也能接电话、收微信。

我自己的手表就开了 eSIM,手机没电了也不慌,照样保持联系,特别香。

最近有风声说,eSIM 终于要在更多手机上试点了。

不过你别指望一步到位——目前的消息是,哪怕支持 eSIM,你也得亲自跑一趟营业厅办理 “写号”。

还是那个原则:号码必须实名,人得露面,出事得能找到责任人。

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专门为一部手机去趟营业厅,不算什么大事;而对手机厂商来说,他们也没指望靠 eSIM 功能拉动多高的销量。

这条路我们走得慢,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 4v 诈骗贩子太多了。

所以别嫌麻烦——正常人方便用的 eSIM 马上就来了。

知乎用户 Zign 发表

我这有张电话卡,日本亚马逊就能买到,实际上就是联通的官方旗舰店卖的。

这个卡是给来中国的游客用的,所以是贴心的香港联通卡,换句话说在大陆上使用的时候数据会漫游到香港,再从香港联通的出口进入互联网,也就是就算你不用魔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魔法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搜到胡萝卜。

(不要问我胡萝卜是什么,那只是一种蔬菜)

这个卡我可以合理合法的买,合理合法的用,而且不记名。

你就买不到。

这倒是没啥,这么久了大家也该习惯了。

但如果这个卡它是 esim 呢?

明白国内 esim 为什么这么便秘了吧。


最后加一条暴论:esim99% 以上场景都比实体卡方便。如果你发现某些操作不方便,这是你运营商的问题,不是 esim 的问题。

知乎用户 chen 发表

真以为是三家运营商啊?

那他妈就是老爷子下面三个亲兄弟好吧?

知乎用户 夏日的神话 发表

不需要插卡后

有一天我们也可能可以直连星链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知乎用户 鲍鱼王 发表

场景一:

一个人住,手机坏了,开不了机,但是有一个备用机

实体卡

捅卡槽,把手机卡拿出来,换到备用机上,下单,等新手机到

esim

手机坏了,开不了机换不了卡,要去 5 公里外的营业厅,没手机打不了滴滴公交卡也绑定在手机上,共享单车也骑不了,微信和支付宝都用不了,家里没现金,跟邻居借了 50 块钱打车,到了营业厅,嘿,今天没开门。

第二天,来到营业厅,补卡,手机费 10 元,哎哟喂,打车钱用完了,那叫一个尴尬啊,好不容易把卡补上,下载微信,收验证码登录,冲到最近的商场买了台新手机

你猜怎么着?又得回营业厅把卡换回来

场景二:

你一个人出差,在酒店的时候手机坏啦,开不了机

用实体卡:

捅卡槽,把手机卡拿出来,找个华为店或者小米之家,跟店员借个手机,登录微信,下单买台新的,把卡换上

用 esim:

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当地找到了一个运营商营业厅,等了半个小时叫号,最后得到一句 “请回号码所在地补卡

esim 对于电诈分子意义很大,这样它们就可以省掉很多换卡的步骤

但对于手机卡一般情况下只有换手机才要拿出来的普通人来说,意义相当于

esim 的盗号风险

2019 年 8 月,Twitter 创始人杰克 · 多西(Jack Dorsey)就因为 esim 被盗号,攻击者通过欺骗运营商,将多西的手机号码转移至他们控制的 SIM 卡上,完成了盗号

如果 esim 对实体卡真的有特别大的优势,这种盗号风险不是不能承受,但问题是没有

网速没变化,信号没变化,用户体验完全没有任何提升,却要冒着被盗号的风险

知乎用户 FuYoSanWu 发表

分析一下这张图中,运营商对 esim 卡有哪些权利

esim 同号换机需要运营商允许、运营商有权决定换机的实际操作形式(线上线下)、可以限制换机次数、可以限制换机收费

这相比 sim 卡,好在哪里?

知乎用户 张呵呵 发表

没觉得 Esim 有什么用户端的好处. 不太理解对 esim 狂热的人.

喷我就是你对.

知乎用户 韩立 发表

经常炒币的朋友都知道比特币其实是西方国家布下的一个刻意针对中国的陷阱,比特币配合股市 + 楼市,会形成马氏三角杀,最终杀伤效果相当于在中国投下一颗金融核弹,还好被有关部门提前察觉到了真相,反手布局,挫败了西方国家的阴谋。

eSIM 也是类似的陷阱,很多人不知道,现在西方国家的群众已经陷入无限月读中了,外网是一个电子丧尸横行的世界,思想觉悟不够高的国内群众一旦冒然接触到被污染过的禁忌知识,后果将不堪设想。

只能说咱妈为了保护国内群众已经是煞费苦心了,希望大家能理解并支持咱妈。

知乎用户 fotograph​ 发表

难普及吗?不见得。

eSIM 进入中国已经作为一个危害不大的例子,给知乎的大家打了个样。

国内数码圈已经呼声很高的期待 eSIM 进入中国很久了,虽然这几年大家对 eSIM 入华进程受到的阻滞持有悲观态度,但普遍认为**「只要 eSIM 成功落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看来呢?

iPhone Air 被 leak 出全球的 model 都标配 eSIM,到现在中国联通、北京电信已经成功落地 eSIM,移动和其他地区的电信也正在跟上 eSIM 的脚步(而且并非敷衍,是真的在推动落地的),时间跨度总共也就只有几个月吧,落地受到的阻力也并不见得那么大。

现在真落地了,一切真的好起来了吗?

在中国大陆,以下 iPhone 机型支持 eSIM:iPhone Air(型号 A3518) 所有其他 iPhone 机型都无法安装中国大陆运营商提供的 eSIM 描述文件,包括在中国大陆境外购买的 iPhone 机型
要在 iPhone Air 上激活 eSIM,请前往中国联通营业厅办理。营业厅工作人员将协助你完成必需的 ID 检查并激活 eSIM。
在中国大陆境外旅行时,你可以在从中国大陆购买的 iPhone Air(型号 A3518)上,激活当地运营商提供的 eSIM。你必须启用定位服务才能进行这项操作。在中国大陆,无法安装境外运营商提供的 eSIM

发布会前几天出来的联通白皮书,或许能告诉我们有关部门对 eSIM 的态度是怎样的:

大家期待的空中写卡在线买套餐转网、不用取卡槽直接 transfer data 就能便捷换机这些种种现代特性全部都没有,唯一能称上进步的就只有省下了卡槽的空间用来放电池。

相比于原先的实体 SIM 卡,体验甚至可以说是「大规模倒退」:

就比如说最日常的换机,如果是 pSIM 直接把卡拔出来插到新手机里就行了,国外的 eSIM 更简单,直接一键 Transfer Data 或者扫一下 QR Code 就行,而国行 eSIM 现在就需要你到线下运营商跑一趟,还需要带上身份证件。

还有海外 SIM 卡,以前的 pSIM 时代直接把激活的海外运营商 SIM 卡插进手机就行,国内直接漫游,非国行的 eSIM 手机(比如答主手中的 iPhone 13 Pro 美版)也可以直接在运营商 APP 里安装描述文件或者扫码,而我们的 iPhone Air 中国版本呢?在境内直接不让安装境外 eSIM 描述文件,只有在境外才行。而且虽然真机还没发售,但是目测定位校验应该很严格,不会让你连电脑改一下定位就行,毕竟他们怎么会让你扫个码就直接使用漫游网络呢? 以后成本最低的方式估计是坐高铁到香港装。

按照联通现在的说法,eSIM to eSIM、pSIM to eSIM、eSIM to pSIM 都要在线下运营商网点带上身份证操作,反而只有最传统的最退步的 pSIM to pSIM 最简单,拿出取卡针一拔一插就好了。

以前说的什么「运营商利益太大所以不愿意用 eSIM」纯粹是无稽之谈,所谓运营商的利益在当今和有关部门的行政意志相比不值一提,eSIM 反而成了更方便的监管工具,等以后 eSIM 彻底普及了,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说这么多,eSIM 可以作为一个例子,给大家看看所谓「国际范围内先进、进步」的各种先进的特性、功能或者什么东西,引进来可能并不像各位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还有可能成为一种「工具」让情况变得更糟。不只在数码、科技圈,也许它单独拿出来的确是进步的,但是落地在这里之后就不一定了。

知乎用户 油喵饼 发表

看了一圈,说一点我之前收集资料对这事儿的理解,仅供参考,全是猜测。

我猜测,问题核心就是在于监管,其实和运营商什么的没关系。

2019 年 GSMA 的《eSIM 在中国:未来之路》里提到过,精简规则是推动 esim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里提到了核心问题——“TAF 还将致力于在中国地区最终确定一个统一的证书核发 (CI) 管理框架,其中包括跨不同应用的实施指南。”

其中 CI 根证书就是涉及到安全的最核心问题,也就是如何保证空中发卡的安全。

先说一下普通的 SIM 卡。正常你使用手机,运营商并不在乎你的手机号是多少,只在乎你的 SIM 卡的 IMSI 码KI 码,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 IMSI 是你的银行卡号,KI 码是密码,只不过这个 KI 码不是你设置的,而是运营商写死在 SIM 内部的。

当你首次插入 SIM 卡的时候,运营商就会根据 IMSI 验证对应的 KI 码,从而确保你是你,然后你才有信号,这里说的比较简单,主要是理解这个 KI 码,运营商写死在 SIM 卡里,你看不到。

现在改成 esim,直接内置在手机里,不经过运营商了,那这个 KI 码怎么办?芯片供应商直接写在芯片上吗,那如何保证 KI 码不会泄露?所以 KI 码还得是运营商自己负责才行。那问题就在于,之前是通过 KI 码验证 SIM 卡,现在 KI 码也是通过无线下发的,那如何保证这个 esim 不会搞错呢?所以就靠 CI 根证书来确定。

国际上这个根证书的负责人就是 GSMA,GSMA 提供然后写在 esim 的芯片里,想要办理 esim 那就先要验证这个证书。但问题来了,证书是 GSMA 的,信不信得过是个问题,毕竟安全为大。所以我们不用你 GSMA 的根证书。GSMA 说行,那我出个证书规则,你们自己写根证书,这行了吧。

确实行。在联通的《中国联通 5G AI 终端白皮书(2025 年度)》里就提到了这个:“支持 eSIM 的 5G 手机需基于国内业务场景需求,预装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任一通用的 eSIM 证书。”

也就是说,国内的根证书是由三大运营商和信通院负责的。至此,esim 核心的监管问题就搞定了。

这搞定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谁拿着根证书谁就有最大的权限,国际上都是 GSMA,但国内是三大运营商和信通院。

第二个,发卡的管理权。下发 esim 是必须要有根证书的,只有你内置了根证书才可以给你发卡。所以,如果你的 esim 芯片只有 GSMA 的根证书,那你就用不了国内的 esim。如果只有国内的根证书,你就用不了国外的 esim。国内也完全可以要求只能允许内置三大运营商的根证书,不允许内置 GSMA 根证书。

你看,还需要担心你随便办理国外的 esim 吗?你用不了的。不仅用不了,说不准还可以限制你使用运营商。

比如 iPhone 17 air 目前表示只支持联通,甚至苹果还表示前往门店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

苹果也说了,除了国行的 air,其他型号的 iPhone 都无法安装国内的 esim。

所以,说的运营商担心更换手机变得容易什么的,没这个逻辑,毕竟运营商一样可以限制你更换,比如必须去线下门店、必须面部识别验证,一天之内 esim 可以更换几次等等。esim 只是技术,怎么用不还是运营商自己说了算,手机号都是他们管着的,一个 esim 就能抢他们的权限吗?不可能啊。你想把手机号从主力机换到备用机上,还得运营商给你空中发卡不是吗。

实名的问题,应该不少人买过流量卡吧,这种不需要去线下,申请一下邮寄给你就行了,但是你必须要在线验证实名才能用,所以根本不担心实名问题。

而安全问题,除了根证书之外,其他的都不是大问题。首先就是机卡绑定的问题,这个合约机的时候就能做到,如果手机卡不是合约机在用,就可以取消合约,你就需要全款买手机了。esim 当然也没问题,直接让你没信号就行了。

而对于刷入几个手机号这个,你刷几个手机号都无所谓,反正你也只能刷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号,毕竟如果没有根证书的权限他们就没办法给你写卡。

可能有人说是不是可以自己换 esim 芯片来解决问题,理论上可以,也只是理论上, 因为 esim 不一定是独立的芯片,他可以是集成的,比如 iPhone 就是 NFC 控制器集成 esim。你可能更换了也不能用。

之前也有消息说国内的 esim 和 TEE 安全环境绑定,那么也解释的通,如果你想通过 root 手机来强制写卡复制什么的,那么 TEE 肯定会掉,掉了 esim 作废,你就什么都干不了,很符合安全要求。

当然,以上都是我根据资料的理解和推测,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根证书带来的监管问题,尤其是国内外的 esim 管理,但现在通过限制根证书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就都不是问题,毕竟 esim 只是一个技术,真正制定规则的,还是三大运营商和上面,并不会因为一个技术有什么改变。

甚至 esim 可能并不会比实体的 sim 卡来的更好。比如更换设备需要收费什么的,这个早就是有的了,而不是推测。内置的情况下其实监管会更加容易,毕竟你无法通过取出 sim 卡来完全断网了。

所以长期共存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知乎用户 八舞耶俱矢 发表

取消 3.5 耳机孔有人叫好。

取消 sim 也有人叫好。

上吊的绳子都是自己买的。

知乎用户 包子大人 发表

别的先不说,换卡补卡一张 30,这放到每年都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知乎用户 madpaul​ 发表

为什么难?还不是咱妈为了保护你!感恩

知乎用户 鬼知道该叫什么 发表

刚想到个事儿,如果 esim 卡手机,加个号码使用日志或类似的设备认证码的功能,比如每个手机号激活和基站联系时加个设备特征,那监管、定位其实是更容易了。

所以现在放开 esim……

看来技术上没什么太大的难度了。

像一个哥们儿说的,esim 卡普及以后,跑路拔手机卡没用了,电池抠不下来,GPS 随时爆点,只能扔手机了。

至于现在实体 sim 卡的各种收割手段,那他们更是手拿把掐了。


大多数传统的东西,带上个‘e’以后,可以增加便利性和流动性,比如 email、epay。

但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便利性增加的代价是准入门槛降低。

流动性增加的代价是监管难度增大。


先说便利性,门槛高一寸,城墙高一寸,虽然便利性少了几分,但是利润能多几分啊!

esim 卡普及,用境外虚拟卡就方便多了,看黄推黄油的门槛更低了。

黄推黄油看多了,影响身体健康。

![](data:image/svg+xml;utf8,)

都是为了咱们好,esim 卡非必要不普及。

另一方面,esim 卡激活、换卡,汤加丽沙发上就能干,少了一道去营业厅的手续,这是躺着赚钱的运营商受不了的。

众所周知,在 Windows 上卸载国产垃圾软件,需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每一个挽留你的弹窗,都可能是在骗你的权限。

一个不注意,一个垃圾软件没卸载,又稀里糊涂装了一窝的垃圾软件。

去营业厅也是这样,脑子稍微出去溜达一会儿,很多权限就被稀里糊涂开了,比如强制套餐,100 年不能取消,没办法携号转网

如果汤加丽沙发上能干,营业厅这一套玩法就不灵了,他们只能提质降价卷服务,互相抢存量客户。

这不生产队的驴闲的没事抽自己鞭子嘛。

这种劳 “民” 伤财的事,那是坚决不能干。


再说说流动性,流动性线性增加,监管难度指数级增加。

esim 卡,理论上一个手机可以挂几千个手机号,切换手机号比多开微信都方便。

定位一个手机号,不难。

但如果手机号一直变,你怎么定位?

躲猫猫容易了,抓猫猫那 tm 就费老劲了。

想想谍战片里,鬼子和国军是怎么找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电台的。

esim 卡一切换,新卡上线,旧卡下线,相当于电台断电静默了,好不容易抓到的信号特征,没了。

那咋办,只能挨家挨户敲门搜。

esim 卡普及,不利于我们抓 1450。

还有一个,很多 esim 卡不记名,同样,加密货币买匿名 esim 卡这种事,汤加丽沙发上就能干,干完坏事 esim 卡一删,连记录都查不到,抓到人也没办法取证。

眼看到手的 KPI。。。

你买境外 sim 卡,得快递吧,好歹有个物流信息,勉勉强强能把你钉到证据链上。

esim 卡怎么钉?


普及 esim,没利润不说,事儿还多,闲的没事给自己添堵玩?

都是为了你好,多走两步去趟营业厅怎么了?

知乎用户 bobo 发表

等华为出了 esim 自然有人论述 esim 的便捷和安全,急什么

知乎用户 想得不好 发表

奇怪了,这个 esim 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是一点都没有提及,反而看了各国 ip 的回答,知道了这个功能的很多缺点。

知乎用户 烙铁​ 发表

管控是一方面,但还有一点就是钱

esim 发卡是要经过 gsma 的,每发一次就要交一笔钱,就算美国很多小运营商,也是每发一次 esim(包括换手机)就要交一笔激活费。虽然单次激活可能就几十美分,但三大运营商的体量加上去,每年大概率要花非常多外汇

国内自己的 esim 发卡链条就不需要给 gsma 交钱了,但国外的版本就肯定不会支持国内的发卡链条系统

知乎用户 罡元 发表

eSIM 这种形态的作用是极大极大加强运营商的监管力度。

可监管的地方太多了,所以需要慢慢拟定监管方案

被认为具有的自由特性,都是运营商审查完放出来的。原有的随意换实体卡这个特性,现在即将加上限制。

美版 iPhone 玩家(即肉身在中国,用美国的合约机)感觉都 eSIM 被斩杀大半了,觉得 eSIM 很自由的答主到底在想什么啊。

知乎用户 滴滴答 发表

他们找什么理由都不能说是为了防诈骗。国内电信诈骗泛滥三大电信运营商附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乎用户 平老虎​​ 发表

估计是运营商怕用户跳槽,另外一个无厘头的理由就是避免用户和电影里的毒贩一样,打一次电话就扔一个电话卡,切换太快了。

比如《扫毒风暴》里卢绍骅开始逃跑时候,第一时间停止使用当时的手机卡

然后拆掉手机卡抛弃,换上另一张新的手机卡,如果采用了 eSIM 卡,就没有这么简单切换电话号吗了

知乎用户 我是明王​​ 发表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放出中国联通eSIM 业务测试开通的微信对话

看起来联通要吃头柱香了

而私下了解了一下,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手机 eSIM 写号的相关全套业务流程测试,只等工信部和电信集团下令了。

手表 eSIM 业务老早就有,只是停办业务,啥时候重新开通只是一个通知的问题

手表还好说,手机上开通 eSIM 业务是当务之急,不得不说果子给中国运营商的促进作用还是相当有效的。

知乎用户 白 Rose 发表

热知识:全世界不能访问油管,小蓝鸟,小飞机和谷歌的国家只有朝鲜,伊朗等几个。

知乎用户 momoABC 发表

不懂就不要乱点评
参考:

https://www.ithome.com/0/881/791.htm

知乎用户 正弦 发表

又开始,东大没有的就是工业皇冠了。

我看了几个说的点:

1. 容易办卡,能十卡双待。

谁有办十张卡的需求啊,就算你卡的套餐 19 一个月,十张卡月租也得 190 吧,一年就得 2000 多。你钱多烧得慌啊。

有这个固然很好,但是没这个也没啥区别吧。

2. 办国外的卡可以翻墙。

至于翻墙,扪心自问一下,很难么?

至于翻出去干啥,大部分都是看涩涩吧。

3. 监管

我都想笑,在老美的棱镜计划和带英的网络安全法案下面,还有人觉得国外就没监控了,想屁吃呢。

知乎用户 海上漂 发表

后续不仅会普及,更可怕的是,最终可能会全面过渡到只支持 eSIM,而不再保留 pSIM。原因在于,eSIM 的管控力度远强于 pSIM。比如,外版手机如果没有经过外籍护照实名登记,就无法在境内安装 eSIM;而国行手机在国内则只能安装中国运营商的 eSIM。这样一来,就意味着非外籍人士、华侨以及港澳人士如果购买了外版手机,在境内将无法使用本地的运营商卡。

类似印尼为了防止水货机,手机的 ICCID 要备案才能接入本地的网络

知乎用户 田永智 发表

一切取消实体 SIM 卡的理由,都是方便手机厂商制造换机障碍的障眼法!

所谓的因为太薄了都是借口而已。

当初取消耳机接口的一个理由也是手机越做越薄,结果看了下家里的旧 iPhone,最薄的竟然是带耳机接口的 iPhone 6!讽刺不?!

当你同时买了新的 iPhone 和 AirPods,明年你再换手机优先选择什么?

Apple 要脸吗?你 iPhone Air 最薄 5.64 毫米,华为三折机单层最薄 3.6 毫米、最厚 4.75 毫米。人家华为比你薄多了,也没有说没地方放 SIM 槽!

知乎用户 老 Joe 发表

据说朝鲜收音机没有短波功能,不知真假。

知乎用户 冷凝雪​ 发表

补充一点:大家都能上知乎看到这个问题了。我劝大家一定要备一个能长期使用,需要的时候能打电话能上网的境外手机号。以此为基础的话,我下面的回答才成立。

原回答:

我劝大伙别期待 esim,我希望的是坚持 psim 一百年不动摇。

目前的 psim 虽然也能做到锁区,禁止国际版设备注册上网,但是至少明面上他们还没这么做。所以我随便弄个手机卡插在手机里就可以入网。你们觉得 esim 更方便,随便空中发卡下载档案吗?

我看未必。他们一定会严格限制两点。

1. 国内运营商的 sim 档案仅可下发至国行设备,不对国际版设备下发。

2. 国行设备仅可载入国内运营商的 sim 档案。

这两点加起来会变成什么情况?如果你想用国内运营商,那就必须用国行手机,如果你用国行手机,那就彻底和境外运营商无缘。根据我目前手机里一张联通一张软银来看,我的观点是坚持 psim 一百年不动摇。否则我就只能双机了。

知乎用户 鱼儿啊鱼 发表

安全隐患是一个万能的理由

知乎用户 尼莫 发表

蜂窝网络迟早进历史垃圾堆,现在不进也是未来某个时间点

至少民用阶段如此

星链只会加快这种趋势

乔布斯做 iPod touch 的时候就知道,这才是 iPhone

在 iPhone 里面放个基带,这是不能忍的

可惜整条产品线都砍了,因为未来遥遥无期

手机有两个信号是十分多余的,星链就是干这事的。电话未来只是 wifi 中的一个应用,比如 FaceTime

你可以完全保留电话号码,只是通过 WIFI 通话,而不是蜂窝数据。

运营商的蛋糕,我老马动定了

知乎用户 Aili09 发表

世界杯那会,咱们管控,人家庆祝进球。一个道理罢了

知乎用户 无双 发表

看不出来有任何迫切普及 esim 的意义,就跟取消耳机孔一样。现在双卡双待用的挺好的,换手机也十分方便。

知乎用户 相逢应不识 发表

热知识,eSIM 转实体 SIM 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

只需花费百元左右的价位,你就可以在中国大陆境内扫一下二维码将任意境外 eSIM 转为实体 SIM 卡

如果你不了解这款技术,那么 eSIM 对你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

知乎用户 iDamon 发表

居然有人觉得 esim 是好事?

国内现在没推广,反而恰恰是监管觉得监控的内容不够在压运营商,而运营商在推脱。

记住一件事,physical access equal any access

不能直接拔卡换手机,这个操作必须经过运营商确认,想想,多想想

还指望直接扫个码加载外卡?

你不会以为外卡数据走的天基不过基站吧?

还是那句话,physical access equal any access

知乎用户 钟神秀 发表

那些说诈骗的,其实只要把领导手机里用的白名单普及一下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temu 发表

使用 esim 就无法让骚扰电话准确知道你信息了

知乎用户 Francisco Eusebio​ 发表

这是 esim 的最常见功能,

但问题是不太符合本朝特色。

另外,这 app 蛮鸡贼,设置简体中文就是 CN 和 CN TW,设置繁体中文就是 CN 和 TW 了。

知乎用户 NaCN​ 发表

国行的苹果是安卓苹果,外版的苹果才是苹果苹果。

知乎用户 DMSoviet 发表

这个评论区我就不关了

首先我还是那个观点,把 esim 和电诈强行关联到一起且作为充要条件的,我只能说还是了解太少。因为电诈本身是个反应过程,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有原材料的,而这些原材料恰恰就是你我等的公民信息,再辅佐以电诈发起人作为反应条件才有的整个电诈流程。而这些公民信息到底是怎么成批的提供给电诈灰产的人,就凭 esim 那可怜的用户群体就够了?更何况成熟的 esim 应用领域有几个要强制实名的?所以比起强行甩锅给 esim,还不如回想一下强制实名制以后收集上去的这些公民信息到底去了哪里,特别是那三年各种 XX 码、XX 健康宝之类的,强行收集上去的这些实名信息到底有没有内鬼倒腾给境外电诈灰产从中牟取非法利益,我不敢说。如果上头真的要下定决心根治电诈,比起甩锅给境外,不如成立一个超级强力部门然后彻查强制实名制以后能够收集公民信息的部门机构企业,然后从重处理。

回到正题的话,esim 在大陆难以普及,理由其实类似于 WAPIWiFi 之争,后者最后是以 WiFi 设备添加能够支持 WAPI 协议的认证根证书才进入的中国大陆,也就是 WiFi+WAPI 双模式的 “无线局域网”。这次 esim 也是一样,某东大特色的 esim 是以内置了根证书的前提下才给予发放入网许可,这个证书跟系统 ROM 结合到一起,利用 UWB 基站定位等技术来限制内置证书的设备写入境外(含港澳台)运营商配置文件的能力,并且不具备此根证书的 esim 终端也无权写入大陆运营商的配置文件。从纯科技角度,这种自己造轮子的行为,将 esim 本身具备的便捷高效的特色一扫而空,体验甚至还不如实体 sim 卡,可以说是一种倒行逆施的悲哀。

有的人又说,“你的设备既然想在大陆卖,那就必须遵守大陆的法律法规”。对于这种粉红战狼观点,我在荒唐的 2022 年已经见的太多了。送给你们一个寓言故事:

某个小学生,一年级考试每回都是第一名,结果等其他学生都升入了二年级,他还在一年级享受他那个回回考第一名的快感。老师校长都劝他赶紧升到二年级,这样才能跟大家一样接受新知识不至于被淘汰,结果他依旧以各种理由拒绝,最后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知乎用户 右眼浮云 发表

以前为了 wifi 买水货,我怎么感觉又是一个轮回,我们到底在怕啥?

知乎用户 火鼠 发表

这个回答下面很莫名奇妙,赢得莫名其妙,输得也没有道理。

对用户这一侧来说 esim 只是少了实体卡这一部分,这根本对电诈毫无影响,电信诈骗的问题难道关键点在 sim 卡而不是信息泄露以及个人防骗意识等其他因素么?

在政府那一侧,在锁区情况下也不可能直接线上开通外国运营商,国内也没有外国运营商基站。那么在还是使用三大运营商的 esim 的情况下,只是不用实体卡,流量仍然要走运营商基站,用的 app 本身和服务器也仍然经过监管,信息监管这一块对政府来说有什么变化?

个人认为主要问题应该是在企业这一侧,做 esim 对三大运营商会有什么好处么?

现有的登录认证逻辑太多都是基于手机号做的了,那做 esim 意味着要开发一套新的逻辑,同时并行两套逻辑也不能让他们相互之间出问题。做得好有什么奖励?做差了指定还要被喷,引起了问题说不定后续还有无尽的扯皮。

我真想不出来这事儿对三大运营商到底有什么好处,那没有好处的事儿推不动不是很正常么?说不定哪天政府发文件这东西才能更快推进。

如果有什么我没想到的也请在评论区说说。

知乎用户 空想主义大猪头​ 发表

这是因为工信部有高人。因为基于以下事实:
1. 只有国内行货内置了监管组件,可以被监管监控。水货哪怕使用了国内运营商也无法完全监管
2. 华强北等国内改造商具有很强的走私水货能力,且具有很强的硬件改造能力,改造后的水货很可能价格还低于行货
3. 国内对监管失效带来的诈骗泛滥不可容忍
4.99% 买水货的买家都必须要求使用国内运营商的功能

基于以上事实,禁止国外版本刷国内 esim 就成了一个高招:
1. 水货大部分的用途还是在国内使用,国内运营商是刚需,无法刷国内 esim 的水货机刷不了国内 esim 就没有生存空间。如果用国外运营商转接,国内运营商能收比普通国内套餐贵的多的过桥费,运营商赢
2. 无法刷国内 esim 的水货机只能在国内用国外运营商的国际漫游套餐,也很难用于电诈等,对来中国的外国人来说无所谓,本来他们也不太可能来购买国内的带墙套餐,都是使用自己的国际漫游。对于人在中国国内的不法分子来说使用成本过高,而且国外手机号很容易被识别和排除,所以几乎无法用于电诈 监管赢
3. 对于普通用户,无法刷国内 sim 的手机无法在国内作为主力机使用,必须要购买行货或者一个额外的国产机,相当于肉烂在肚子里。手机商赢
4. 对于有出国需求的国内用户,出国后行货能正常接入其他国家的 esim,回国自动失效,只有购买国外水货然后带回国内的才无法正常使用。只要买行货就不会对正常使用有影响。用户赢

所以这是一个四赢的高招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Zzzzzz 发表

我看见这个问题就知道底下回答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点进来不出所料,持之以恒一如既往

知乎用户 Silver​​ 发表

一个 2009 年的时光穿越者穿越到未来,他来到 2025 年

为了确定时间他在马路上拦下一个路人,问现在的 iPhone 还是不是只能用联通?

路人说是的

又问是不是要去营业厅办理套餐?

路人说差不多吧

再问现在最新 iPhone 背后几个摄像头

路人说就 1 个

继续问 iPhone 现在电池多大

路人说不大,也就两千多

他最后问那现在 iPhone 有几个扬声器?

路人说 1 个啊,不然有几个?

穿越者大惊:“怎么又回到 2009 了?”

知乎用户 梧桐树的空心谁来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用另外一个提问来解决。

为什么美国总利用水军在中文网反华,抹黑政治,我们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利用水军在美国鼓动反美?

这就说到井底之蛙这个故事了。

井底之蛙,这个底,就这么大,又没有其他的东西,你随便砸块石头,也有很高的几率砸死这底蛙。

但是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别人有整片天空大海,生活着众多种类的生物,这些生物全部都互通交流,知根知底,你用什么办法去改变他们的认知?

你去某油道发鼓动美国人反美,第一时间跳出来维护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世界各国的人。

你水军再多,在几十亿网民中,一点浪花都没有。

知乎用户 小天 发表

因为开不开对普通用户来说,也就是有没有卡槽的区别,简单来说不这么快放开是为你好。

以前你买个水货无锁机,用国内运营商的卡,没有人管你对吧,你还可以用一些隐藏功能。

现在就不一样了,你买的水货最好还有卡槽,要是没有卡槽你就连 wifi 当游戏机吧,入网许可都没有运营商不可能给你烧号的,而且即使是国行手机,开卡也必须亲自到营业厅线下办理,绝不可能线上激活的,这是由于目前 FZ 趋势日益严峻造成的,还有彻底确保这张卡的实名认证。

说动了运营商蛋糕的可以省省了,主要是搞这些不像 FTTR 可以增加业绩,只能多出来一堆破事还不得不干,哪怕没有 SIM 卡可以省掉一部分成本,esim 带来的变革代价还是不小的。

只要运营商不取消 SIM 卡槽,至少苹果国行肯定会保留卡槽,这是好事,你如果觉得 esim 可以规避某些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只要用国内运营商的网,那你就是可控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力打击借用电话卡银行卡的原因。

即使你用 esim,你开卡停机还是都要亲自去营业厅线下办理的,只不过少了一张小卡片,同样运营商要停机或者限制,你手机马上就没有信号,你只能去营业厅线下重新烧号。

知乎用户 无心之失 发表

新的工业皇冠明珠吗,有点意思。

知乎用户 花随风水 发表

看了一圈答案,虽然没几个,但是大部分都是错的,纯念经的就不说了,有些不懂还要强行帮念。

到底谁在传开放了就去用国外的 esim 服务啊?这么有钱吗?去查查漫游电话费漫游流量吧,自带的套餐都是只能本国用,啥也不懂,服了。

真想用国外的 esim 服务,去买个模拟 esim 卡,像插 sim 卡一样插上,然后手机就能支持 esim 了,你就可以去注册国外 esim,用上国外的运营商服务了。

5G 不讨论先进还是落后,封闭还是开放,esim 这么个小玩意倒是独立思考起来,又错过了进入文明世界的路口?苹果快充那功率都嫌丢人,怎么没人念?

实体 sim 和 esim 同时支持,慢慢过渡才是正常。

esim 所谓的优势,用得到的人群太少了,所以运营商根本没有动力去升级。

知乎用户 colt 发表

这问题可以关了。已经确定,国行有 esim, 而且能确定有锁。国行手机在境内不能写入其他地区的 esim, 其他国家的手机无法写入国内运营商的 esim, 推测是采用证书进行了限制,海外版手机不内置国内的 esim 证书,无法突破这个限制。

目前只有中国联通支持,但无所谓,剩下的运营商无非是个时间问题,技术和政策上没有障碍。

知乎用户 在肚中相逢 发表

希望苹果的 esim 能让我们看看长城风光

知乎用户 Crear​ 发表

鬼知道,eSIM 其实是最适合监管的,因为没法频繁换卡,手机信息都是上传的

真在国内且有国外通信需求的只能买实体卡版,不然买外版回国不让用国内的流量套餐只能走死贵的漫游流量,买国内版在国内不让激活外国号码收验证码

这比上个 decade 的卡贴有锁 iPhone 体验还要差

知乎用户 純白 发表

手持 S25 欧版

发现买哪一个版本的 Air 都不行

需要国内手机卡 + 国外号码双持的话

目前唯一有可能的是国行 air 带出国激活一个外网 esim 再带回来?(不知道可行不)

知乎用户 逆铭​​ 发表

不出意外,一旦谈到 eSIM,问题下的大家就都开始键政了。

虽然我也不喜欢 eSIM 扭扭捏捏的现状,但我不认为这是运营商出于利益考虑做的事,说白了不管 eSIM 出不出来,该流失的用户都会流失,而且用户越容易流失也就意味着用户越容易争取,现在国内还是三大运营商的天下,你就算再跑,还能跑到哪去呢?境外?那价格有钱人或许可以考虑,老百姓必然看都不会看一眼。

就我个人的观点,目前监管还是最主要的因素,现如今反诈在国内的重要性前所未有的高,一方面电信诈骗过于猖獗,另一方面,大量被电信诈骗骗走重要资产的人也会成为整个社会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不要说为什么以前没有电信诈骗现在有,电信诈骗算是信息化现代化的一个副作用,现在大家信息都在网上,办什么手续都很方便,相对应的泄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现在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每天在云上流动着大家想象不到的现金流,这必然会让别有用心之人有所觊觎,

说白了,当年之所以没有电信诈骗,是因为没有骗钱空间,现在有了,电信诈骗就不会消失。

也不要问为什么国外没有电信诈骗,实际上国外电信诈骗只会更猖獗,这一点出过国的人都知道,信用卡被盗刷这种事情防不胜防,其他各种各样的诈骗也是不带重样的,

只是放眼全球,被骗了钱之后会哭哭啼啼去找政府的老百姓,可能中国算是少数之一了。更神奇的是,政府竟然还真的愿意管,以至于现在电话卡和银行卡的管理都非常严格,你刚接完一个诈骗电话,警察叔叔的电话后脚就打进来了。这一点上大家还是挺配的……

更多的键政就不谈了,总之按这个现状,即使 eSIM 真的在国内大范围落地了,监管也只会更严格,甚至到最后可能比实体 SIM 还麻烦,以至于现在我对 eSIM 都没有特别大的渴望了。

知乎用户 路见不平一声吼 发表

17 air 会有 sim 版本的,多个卡槽没多大事,少个卡槽不卖中国,苹果怎么选?

==============================================

失算了,居然真的会上国行版的 17 air e-sim 版本(仅限联通)。

但这个版本在国内比较麻烦吧,多少果粉是为了这个版本换联通卡号套餐。

知乎用户 biubiubiu 发表

理想和现实差距,就是 esim 的现状。

技术上是手机是不需要实体 SIM 卡,目前水货机型也实现了没有 SIM 卡正常使用

不使用 SIM 卡将会带来三个优势

  1. 提高可靠性:取消了卡托和卡槽,减少了进水、进灰和机械故障的入口。
  2. 节省空间eSIM 极大地节省了空间,物理 SIM 卡托的 20% 以内
  3. 设计灵活性:可以将节省的空间用于更大的电池、更强的散热或更复杂的相机模组。

实际问题更多

  1. ESIM 绑定后相当于运营商锁定(与运营商锁或者说是卡贴机类似),需要更换 sim 运营商需要重新绑定 imei 给运营商,实际欠费或者其他运营商利益冲突,导致换运营很麻烦,打客服电话或营业厅
  2. 国内实名制要求,还是要运营商带设备上来验证实名,或者去营业厅
  3. 国内携号转网都需要先注销宽带,注销宽带又要去营业厅,iPad 和 iwatch 的 esim 目前是可以使用的,出售设备或者更换账号,每次都要去营业厅,并且小型营业厅有时候还无权限。

4,国内运营商牌照有限,地盘划分很明晰,前期抢地区客户投入也很大,重新洗牌用户自由选择 esim 被很多地区分部抵制

整体来说运营商的不配合,是主要的推行难度。

国内运营商限制,以及网络规则隔离设计,让外企进入可能无限接近 0

除非重走最早老路,定制 iPhone,合约机。

固定使用运营商和套餐,运营商因此给予规则内全权限使用。

重走充话费送手机的老路

这将是推进 esim 最热门机型

知乎用户 小石头 发表

每次收到银行还有些推销电话, 还会伴随着一个, 这是 xx 官方的信息提醒, 恶心死了。

知乎用户 业余草 发表

国内是诈骗重区。

esim 这玩意,刷上外地号,找人就不好找。而且还是很容易就能刷上。

一个手机多刷上几个,来回切换,很难定位跟踪到人。

知乎用户 命运规划师​ 发表

经过摸索以后会普及 eSIM 卡,因为这种形式有利于监管,比实体卡监管起来更方便。

知乎用户 谷雨​ 发表

国行的 iPhone17 air 肯定会有的, eSIM 也肯定会有的。

运营商做好准备阶段工作的话,比如使用 esim 的话保留原有手机号,Esim 在国内 C 端用户这边的普及难度也不会大。

这里有必要提一句,现在很多新闻都把推进 eSIM 的功劳归于苹果,比如以下这类新闻标题:

其实是有点错误的,因为最近无论是小米还是华为,也都在推进支持 eSIM 的手机。手机做薄早已是趋势,而现在手机行业进入存量阶段,传统参数转化不成用户感知,折叠屏手机在手机整体出货下降的时候反而逆势上升,折叠屏手机正在成为手机行业的下一个 “存量中增量”,与此同时对手机轻薄的要求就更上一层楼了。

而下一步的轻薄,各种接口卡槽都是障碍。

因为这一庞大的产业需求,eSIM 卡才又逐渐走到了大众视野,三大运营商才又捡起了这个一度中断的业务。

还得补充一件事,其实我国 2017 年联动开始尝试做 esim 业务,第二年移动电信酒跟进了,2023 年突然以业务升级为由关停了这个业务,距今真不远。

但是以前更多是给可穿戴设备用的,没动自己蛋糕,而现在手机厂商的压力和更高层压力下,三大运营商动自己蛋糕已成定势,但是三大运营商嘛,大家也都知道,干什么事内部都层层拖累,慢点也正常。

手机厂商也都习惯了,比如小米华为新机即使支持也没过多宣传,落地肯定会落地的,至于到底是一周还是一个月,那就只能等着咯。

知乎用户 吴大器 发表

一直以为,只有苹果才算的上是手机。

知乎用户 甜的咸的我都要 发表

这是啥高科技突破吗?普不普及会怎么样吗?

知乎用户 范特林尼​ 发表

相信咱妈,一定是为了你好

知乎用户 小王 发表

现在 esim 太自由不让你用 等特供版 esim 出来大家就不想用了

知乎用户 jz 专用号 发表

你妈当然是为了你好咯,你妈当然是为了你的安全啊,你要是不在你妈的看管之下,你妈连觉都睡不着

天天说为了网络安全,一次一次的推自己的标准自己的证书,从 wlan 到 esim。

当年实名制也说防电诈,电诈少了吗?没有吧,但是现在 jc 上门找你是不是越来越精准了?

它说为了防止诈骗集团开户

那我问你,没本地身份怎么开户

那我问你,诈骗集团会 TM 拿自己身份证来开户吗

那我问你,TM 的人家手里一捆一捆的 sim 卡,是他们自己开了个缅北电信自己入的网吗?

天天说为了安全,目前看下来肯定不是我们的安全。

有些人吧,它仿佛就与生俱来的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天天在害怕什么。

知乎用户 德州的牛仔很忙 发表

极其不方便,我在中米两国两头跑的,还是一台手机双卡双待最方便。eSIM 又不能互相认,两张卡,两个国家地区的号码怎么弄?

目前手机是港版 iPhone 16 Pro max 1T

希望等到换掉它的时候,还有很多支持中米两地的双卡双待手机可以选择!

知乎用户 gxb123 发表

esim 卡的唯一好处就是给手机内部腾空间,这还是对手机厂商有好处,其他对消费者的好处在我国是体验不到的,开卡要本人去营业厅,和实体 sim 卡没啥区别,手机之间转移卡不知道要不要去营业厅,要是这也要去的话,你以后换手机就麻烦了,管理牛马难啊,还是实体卡方便。

知乎用户 冰镇可乐​ 发表

不能直接实体卡转 esim 没啥用吧…… 换手机号成本太高了,大半辈子的东西都绑在上面。

Air 只支持联通对我个人没啥意义了,我主号是移动……

知乎用户 孤舟一笠 发表

这个 esim 真的是开历史倒车

感觉又回到小灵通写号时代

插卡的,10 秒钟之内就能换个卡。

esim 看不出来哪里方便?

知乎用户 板砖横飞 zh 发表

当年 iphone 很贵,但是苹果有一个和 iphone 很像、没有通信功能的 ipod touch。然后华强北开发出了苹果皮,套上就让 ipod touch 变成 iphone。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你说 eSIM 迟迟不落地的话,会不会有一个套 iPhone Air 的苹果皮推出来?

一个保护壳,自带电池,或者和 C 口插上供电,能插卡。

知乎用户 Cyber 麻薯​​​ 发表

先说观点,eSIM 并不影响反诈工作,反而会给反诈工作带来更大助力。

这就是单纯的 SIM 卡相关产业已经稳定,中间利益纠葛太多,推进不下去罢了。

我是麻薯,关注麻薯,不当韭菜不挨割。


很多人看 SIM 卡就觉得这玩意就是个识别器,类似于 NFC 标签,实际每张 SIM 卡都是一台小电脑。

开机后,手机从 SIM 卡上读取 IMSI 信息,然后把 IMSI 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 IMSI 发过来一串随机验证码,SIM 卡根据随机数和 Ki 计算出结果(SRES),手机再把结果发给服务器,服务器也计算一遍,然后对比两个 SRES 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鉴权成功。

原理上,和安全令没有区别

这个是运行在手机上的,太复杂了,我们看个实体的安全令

eSIM 卡只是把这个模块集成在手机之中,无需额外做一个结构去安装 SIM 卡了。

为什么说这个操作有利于给反诈工作带来更大助力呢?

现阶段办理 SIM 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到营业厅现场办理,那么开 eSIM 只需要本人持手机到营业厅现场办理就行了。国内那帮搞电诈的主要是多地办理 SIM,用多卡宝这种设备实现远程多卡拨打电话,给隐匿自己再加一层屏障。

换成 eSIM 后,要么电诈人员拿着一个手机去开卡,要么拿着集成了一堆 eSIM 的多卡宝去开卡。人员识别多容易。

那么问题来了,阻力来源到底是什么?

大唐微电子北京握奇数据东信和平科技恒宝股份北京华虹中电智能卡,这几家几乎就是国内 SIM 生产制造的绝对地位了,都换成 eSIM,原有的利益分割局面必然洗牌。

另外,包含合作营业厅的话,电信在全国范围营业厅大约 5 到 8 万家,移动有 3 到 5 万家。联通不搞合作营业厅,全国大约 8000 家自有营业厅。

这么大范围的员工培训,也是内部阻力来源之一。

所以,不是技术问题,是人的问题。

知乎用户 touchfat 发表

我看很多人都指望买个 iPhone Air 然后去刷国外的 eSIM……。

你要翻墙买个梯子就行了啊,没必要非得用外国卡的。

当然,如果你有什么通话或者信息想躲避公安的监控,那也许可以考虑,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能行。

知乎用户 稼轩 发表

鄙人有一个疑问,当初按着 esim 不让开放很大一个原因是所谓安全,但现在苹果一来三大运营商又是支持又是跟进,是因为咱这环境突然安全了呢?还是苹果这个技术能让咱这安全?还是此 esim 非彼 esim?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MeTK 发表

目前来看执行方案是线下开卡 + 锁区,也就是说 iPhone 在越狱前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区域下,都暂时只能线下开卡且只能开中国大陆运营商的卡,ios 可能是 iPhone 能在中国推行 esim 的最大优势。

知乎用户 宛平路张主任 发表

楼上高赞都在说什么 esim 能让国内手机直接过墙梯。。

太扯了。。

加个地域锁,境外 esim 无法在国内网络激活就行了。。

外国服务商在中国也是租用三大家的网络进行运营,又不是单独搭建网络。

让境外 sim 卡自带过墙梯无非是郭嘉网开一面罢了。。

实体 sim 卡一样可以在境外激活,然后带进国内来让大家手机自带过墙梯啊。。

唯一原因就是,老爷用实体 sim 用习惯了,懒得改。。因为做 esim 涉及到一系列的工程和标准设定。。真干活哪有躺着办公室里喝茶到 3 点下班舒坦。

知乎用户 晴上左卫门 发表

建议改蓝牙名称需要实名认证!

知乎用户 Wuuung​ 发表

请教一下,什么情况下才需要 eSIM 呢?或者说,eSIM 能带来多大的便利性呢?我个人而言从买来手机到更换手机至少一年半载是不会去动 SIM 卡的,所以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知乎用户 元明兄嗷嗷​ 发表

歪个楼。

iPhone Air 不是很轻薄吗,所以苹果官方宣传有这个图:

但韩国大家都知道吧,这个手势的东西在韩国不允许存在的,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苹果为了 zz 正确,把手势给去掉了:

并且!全球仅有韩国官网是这样,其他国家都有手势,笑死我了。

知乎用户 换一个时空 发表

线上刷 eSIM 容易被钻空子用来诈骗。

要求线下刷 eSIM,则用户和运营商都太麻烦,难以推广。

根源问题是如何解决电诈,大家觉得短期有可能解决么?

我觉得难!

知乎用户 王子尧 发表

小粉红又左右脑互搏了。esim 会便利电信诈骗,西方国家都开通了 esim 快 10 年,那想必西方国家估计诈骗泛滥了吧?中国没开放 esim 是为了保护中国人,那想必中国电信诈骗已经灭绝了吧?

知乎用户 玩吾伤智 发表

国内智能手表和物联网设备早就有 esim,其实是手机 esim 试验,被搞电诈灰产那些线上写卡移植到手机上使用,三个运营商智能手表 esim 被迫大部分地区下架,物联网设备实行 5 个白名单通话,一个月之内改一次,有些只能大代理商才可以改白名单。

其实,归根到底,国外推行的广,一方面是利益驱使国外不依靠线下营业厅,几乎网上就能解决,另一方面,国外运营商多呀,很多运营商覆盖的范围有限,这个区域有信号,另一个区域就没有了,像那种各地流动的就有很大的问题,多几张卡方便切换,他不像我国四大运营商,是完全的霸主,遍地都有他们的信号

知乎用户 橙三岁 发表

wow 在美国换 esim 可真的是太方便啦,只需要去营业厅,办理一下就好啦。

说为了监管不开放 esim 的人有没有想过,只要你用国内运营商,你所有实名制的号码都一样受监管,所以监管本身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有些人拿 WiFi 来比较,你实名制使用网络之后,公共场所 WiFi 是不能使用了吗?

反对实名制的人我都怀疑是不是缅甸 ip 改国内 ip,你说实名制之后更容易被知道你的信息,你的信息又不是唯一通过实名制手机号传出去的,自己好好想想有没有连接不明 wifi,有没有买什么便宜的网购商品,有没有填写什么获奖信息和抽奖。

2024 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全力推进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 183.8 万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 46.9 亿次、短信 33.7 亿条,处置涉案域名网址 1181 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 3151 亿元。各地公安机关累计见面劝阻 477.8 万人次,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谁有空没事持有十几个电话号码啊,一般人有个主机加个流量卡就完事儿了,穷鬼去东南亚、日韩旅游,还不是淘宝上买旅游电话卡……

知乎用户 渣肉蒸饭 发表

esim 难以普及的原因和 facetime 关闭的原因一样。

苹果用户如何接到 facetime 的通话, 一般很快收到短信 / 电话,一般是公安部门要求你关闭 facetime,为了反诈,嗯,为了反诈。

反正为你好,所以 esim 难以普及

知乎用户 热血小蚂蚁 发表

我觉得就是普及度的问题。

三大运营商几乎没有硬件研发能力, 这几年的运营商的研发投入也是在大数据方向,给自己搞成了互联网公司了。硬件基本靠外包。同时,eSIM 就算运营商支持了,渗透率也不会高。但三大运营商自己的成本会高很多。

最后,有人说 esim 容易被攻击,异常注册等等。作为硬件转软件工程师来说,在手机硬件和软件加锁 (非常成熟的技术), 这些问题不会存在的。实在不行运营商在云端加一个双向认证。基本没什么安全问题。

知乎用户 且听龙淫 发表

最根本的原因都知道,都 TM 装什么,本质就是权力攥到手里了,傻 B 才会交出去

知乎用户 杠头​ 发表

为何 eSIM 在国内这么难普及?

一些科技企业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不是追求群众的口碑, 而是讲排场、比技术, 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有的甚至走上了 eSIM 的邪路。

这些企业之所以敢如此不切实际瞎干、毫无章法蛮干、随心所欲乱干,是因为他们知道,还有最后还是要由政府来兜底,坊间流传一句话 “发布会上遥遥领先,安全隐患上行业标准”,一切后果全由老百姓和社会来承担。

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企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在战略和决策的制订、实施、评估全流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还要全面分析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本着为新技术兜底、为百姓负责的理念,该企业重新梳理 eSIM 技术,结合国情,推动 eSIM 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知乎用户 华润万家 发表

因为中国特色 eSIM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期刊文章】PKI 数字证书在 eSIM 安全上的应用研究

1、自主可控,这方面基本解决。

普通 eSIM 都是由 GSMA 签发,无论是什么运营商,都要由 GSMA 证书认证。目前中国信通院、移动、联通、电信都有自己的 CI,且四个 CI 都互信各自发的根证书。

2、禁止机卡分离,这方面还未完全解决。

为的是杜绝 5ber 类似物,eSIM 芯片引脚跟 pSIM 引脚定义一样,可以改成可插拔的实体卡。一号双终端试运行早期,这种现象特别普遍。目前设想方案是:机卡分离自动爆炸

注:是指 eSIM 芯片自毁

3、禁止跨境写卡,这方面基本解决,但有漏洞可钻。

1)确保 eSIM 只能在中国大陆境内才能发卡,措施一是境外手机无法写入三大运营商的 eSIM;措施二是写卡必须前往线下门店。不光三大运营商这么搞,其实部分境外运营商发行 eSIM 也需要到线下。否则缅甸地区居民只要在家坐着就能通过三大运营商办卡打电话了。

2)确保在境内不能写入境外远程发行的 eSIM 卡,具体可以看海关发布,每个月都有境外手机卡入境被拦截,你自己出境办卡没人拦你。

管制办法已经在 iPad 的 eSIM 上试运行过了,已经出现地下车库大法、电饭煲大法、微波炉大法绕过了,未来肯定更加严格。

至于外国人来华用卡,要不你去查查 CMLink eSIM 背后是谁?

支持电话、短信、上网的全功能手机号对于来华旅客本来就不是刚需。在日本根本不给持有短期签证和免签的人办理手机卡,怎么日本就是旅游友好国家,中国就处处刁难旅客了?

知乎用户 徐小平​​​ 发表

eSIM 在国内之所以难普及,说白了就是好几层原因卡着,咱们掰开了说就明白:

  1. 政策和定位卡得太死: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国行手机用 eSIM 还行,但像美版、港版这些外来的就麻烦了 —— 美版得 GPS 定位确认你人在国内才能写卡激活;港版更无奈,就算你拿着它在大陆用,因为香港有自己的通信规矩,大陆这边一检测到,照样不让用大陆的 eSIM,现在定位查得还比以前更严了,有点像二十年前小灵通 “烧号” 那种管控劲儿。
  2. “便利、安全、稳定” 三者顾不上,不如用实体卡实在:国内的 eSIM 压根没平衡好这三样 —— 要么不方便,要么让人不放心,要么时不时出点小问题。用户感觉用着还是被绑手绑脚的,跟实体 SIM 卡比起来没多大优势,那谁还费劲换 eSIM 啊?
  3. 大家还担心俩事儿:钱和隐私:一方面,好多人琢磨着 eSIM 套餐会不会比普通卡更贵,怕多花钱;另一方面,eSIM 虽然像 “云端钥匙串” 能存好几个号,可它是数字形式的,大家总觉得管控会更严,相当于一举一动都在眼皮子底下(说是为了防电诈),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

不管怎么样,咱妈都是为了我们好,感恩…

知乎用户 余世盃​ 发表

既然 Air 开了这个口子,那相中其他版本的话也直接等到明年 18 发布后再行决断也不迟。感觉只要真正落地从 0 到了 1,那从 1 到 100 的进度可能会比想象中快很多。

反正美版已经全部是双 Esim 的配置了,这才是 17 原本的样子。拿联通当小白鼠测试个 1 年,也差不多了吧。

知乎用户 年華未央 发表

不管是手机厂商推进 esim 的应用,还是运营商阻止 esim 的应用,其核心目的无非就是割用户的韭菜,手机厂商增加换机成本,运营商增加转网成本,归根结底就是要增加用户粘性,以便割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而在座的各位韭菜们,就不要争论哪个好哪个坏了,结果有什么区别吗?做手机厂商的韭菜和做运营商的韭菜还不一样都是韭菜。

知乎用户 卖柠檬的小薯条 发表

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这些年使用 esim 的真实体验吧。

iPhone 上面的 esim 其实不算什么新事物,最早在 2018 年发布的 iPhone XS 系列上就出现了,从此以后大部分海外版本的双卡其实都是通过物理单卡槽 + esim 的组合出现的 (国行和港版则是通过物理双卡槽的方式实现,港版今年也退出了双卡槽行列),从 iPhone13 系列开始,iPhone 上的 esim 开始支持双待机,从 14 系列开始,美版率先取消了物理卡槽,今年的 17 系列里面除了美版之外,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也取消了物理卡槽,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取消物理卡槽的版本也会越变越多。

我大学的时候喜欢折腾手机,也接触过一些水货版的 iPhone,大概 2021 年开始我就尝试在中国大陆去使用 esim 功能了,我的感受是,在无监管的条件下,esim 确实可以让在大陆获得境外电话号码或者流量卡的难度降低不少,从需要境外地址然后转运寄回变成了即开即用,而漫游流量和不记名的境外号码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当然漫游很贵,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支付方式的问题,但是大概在监管的眼里能用钱解决的都是小问题吧。

后来来到日本生活,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esim 了。日本运营商这两年对于 esim 的推广力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目前来说除了少数的几家格安以外主流的御三家以及格安品牌都是支持 esim 的。即开即用不等邮寄这些优点大家提了无数遍了我就不再说了,主要说一个我认为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换机变得极为麻烦,iOS 上面的 quick transfer 只有少数运营商支持,而且没办法跨系统,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需要去运营商的网站提交 esim 再发行申请,但是系统通常只有在工作日的白天才会开放,还需要你上传证件和自拍进行本人认证,审核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手机故障或者没电等意外情况的话,是没办法像之前一样直接取出 sim 卡塞进备用机的,甚至 esim 的再发行并不是免费的,许多运营商每次发行会征收 500 日元左右的费用,虽然目前大部分以系统准备中为理由免费再发行,但是哪天突然开始征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觉得,相比开通时麻烦一些但是后续可以自由决定在什么设备上使用的物理 sim 卡,为了开通时省一点事但是牺牲了后续自由的 esim 的代价是不是稍微有一点大了呢。

不管怎么说,节省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 esim 肯定是大趋势,但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我真不能斩钉截铁地说 esim 一定比 psim 优越,运营商利益冲突和条件限制以及政策监管都让 esim 在目前的运用极其拧巴,为了省心还真不如 psim,今年的国行双锁区政策也是让我欲哭无泪,算是要跟日版说拜拜了,从我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说,希望将来国内监管政策能放松,至少让我们外版用户也能正常安装国内的 esim 去使用吧。

知乎用户 一个名字 发表

现在合法合规虚拟号 天天推销房子 教培 贷款 银行 保险 防不胜防 这些都是一次性虚拟号 拉黑标注全部失效

最烦这些人了 我需要换一个香港的号码来规避这些鸟人的骚扰。

esim 卡目前是最优解 但是被各种阉割的国内 esim 实行方案看起来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是不肯放过骚扰我

知乎用户 一觉醒来又赢了 发表

就跟当年限制 Wi-Fi 一样,他们禁他们的,我去香港买文明版。

知乎用户 天天大宝剑 发表

主要是这东西如果不加以限制就的话,会脱离党的领导,必须要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会脱离党的领导的问题,解决好了就可以普及了,大多数技术上已经很成熟了。

知乎用户 像花儿一样灿烂 发表

因为开放就管不住!

知乎用户 社会主义好 发表

0

iPhone Air 国行版这玩意儿,啧啧,听着多高大上对吧?结果在中国大陆,它居然是苹果手机里唯一能勉强用上 eSIM 的家伙,还只限于联通一家。其他运营商呢?呵呵,他们估计忙着 “创新” 去了,没工夫搭理这事儿。国外人用 eSIM 就跟变魔术似的,扫个码就换运营商了,咱们这儿呢?非得屁颠屁颠跑营业厅,排队验身份证,搞得像办什么大典似的。服务真 “周到” 啊,生怕咱们太闲了没事干。

eSIM 在国内为啥这么难推开?哈哈,这还用问?运营商那帮家伙,平时收费收得飞起,现在 eSIM 一出来,让大家轻松当 “国际游民”——插个境外 eSIM,流量直奔国外服务器,不走本地那道 “亲切” 的核心网。防火墙?哦,它可是咱们的“大英雄”,专门挡那些“坏东西”——比如随便刷谷歌、推特、YouTube、脸书啥的。用 eSIM 绕过去?太爽了,不用 VPN 爬得像乌龟似的。运营商能乐意?他们巴不得流量全捏在手里,好好 “照顾” 着,审查审查,顺手卖点数据赚零花。eSIM 一普及,不就砸他们饭碗了,还怎么继续 “守护” 咱们的自由呢?

防火墙就更 “牛” 了!天天在那儿滤“有害信息”,eSIM 一来,就开了条隐形小道——游客用外国 eSIM,在国内上网跟在美国一样,Instagram 刷刷刷,WhatsApp 聊得欢。上面能同意?想都别想!所以国行 iPhone Air 的 eSIM 被 “精心” 剪了,只剩联通玩儿,激活还得去营业厅 “报到”。他们说 eSIM“不安全”,容易被黑——黑个头啊!以前明明支持过,后来突然“聪明” 了停掉。纯借口,就怕咱们这些 “赛博自由派” 太多,防火墙的 “伟大任务” 就黄了。

苹果官网上写得明明白白:在大陆,就只有 iPhone Air(型号 A3518)支持 eSIM,其他机型——包括海外买的——全都不行。连国外 iPhone 也 “贴心” 地装不了中国运营商的 eSIM 文件。运营商和防火墙“哥俩好”,一个管钱一个管墙,联手把手机整成“乖宝宝”。真想普及,早普及了,还用等到现在这鸟样?

知乎用户 苹果教育优惠​ 发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放在 eSIM 这个问题上可能也合适。

eSIM 简单点就是实体手机 SIM 卡的电子版,在当下信息化,电子话的大环境下,居然我们的手机卡还是实体的。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的,这里面我倾向于 eSIM 带来的风险性高于便捷性,让他难普及。

以我个人的情况来讲,手上有 5 个手机卡,只要有一张好久没用,或者插在备用机上,手机没电,忘记充电,然后该卡就会被停用,想要重新激活,那么就需要去大点 的有权限的营业厅换卡。电信换卡是免费的,移动收了 10 元,办理过程需要人脸识别,然后要签署与反诈相关的协议或告知书。走完后会给你一张新的电话卡。

就当下这么严格的 SIM 卡实名限制的情况下,没有人能逃得过骚扰电话的魔掌。

eSIM 肯定是趋势,要不然之前联通跟移动就不会在一些城市推行 eSIM“一号双终端” 业务,而转头又在 2023 年以系统升级为由,停止办理该业务。

其实更换 eSIM,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什么用户体验提升都是扯淡的,你就问问自己多久没换卡了,多久没拿出自己的手机卡了。

eSIM 的应用更多的对于手机厂商在手机产品体验上会有不错的提升,比如没有了卡槽,iPhone17 Air 就更薄了。内部的空间就能得到释放,有更多的空间给到比如电池等占空间较大的零件。

当下支持 eSIM 的 iPhone17 Air 国行可能会推迟发售,但是 eSIM 只要解决了安全性问题,那么迟早得普及,毕竟这是趋势。

信通院《eSIM 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24 年)》、工信部正式印发《“十四五”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都已经定调了,联通跟苹果合作得早,在积极推进这方面肯定是不遗余力的。

只要说什么用户携号转网之类的理由,无非是蛋糕重新分配的问题,反而最好解决。

eSIM 技术没准能把蛋糕做更大,毕竟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知乎用户 天涯 发表

动作太慢了!跟不上科技发展。

这年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话几乎是个没用的功能,除了外卖,快递,陌生电话几乎一律不接。

熟人之间,用微信语音或视频交流足够了。

关键是流量!

知乎用户 知乎 user 发表

因为要管制信息,而全球运营商之间为了业务签了协议,所以外国电话卡在国内是可以合法连接所有网站的。如果不加限制,你可以在国内直接扫二维码使用海外运营商套餐合法翻墙。所以国内的 esim 要加各种限制。

知乎用户 坐听蝉鸣 发表

看了一众答案下来,对不经常换卡的人来说,除了是个新技术外,没什么大用。

知乎用户 ALLEN GOR 发表

Esim 就像一条钥匙,放开了你就能跑到外面看到有没下雨了。虽然妈妈一直告诉你,外面一直都在倾盘大雨。

知乎用户 沈拾叁 发表

因为真的耽误三大运行商挣钱啊

知乎用户 富水果​ 发表

我觉得唯一不能普及的阻碍就是 esim 让换卡更容易,运营商不想推进。以前换卡你要多一个抽卡装卡的步骤,说实话真不要小看这个步骤,带着手机壳加身边可能没有取卡针,确实能阻碍一部分人想换的心理;换成 esim,这个月花多了直接换套餐,这个月流量超了直接换运营商,完全没有操作成本的事情。

至于别的诈骗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实体卡只会比 esim 更容易诈骗,esim 卡能直接限制你必须实名用否则激活不了,无记名实体卡现在都还存在,互联网监管的力度只会比实体更强也会更加简单

知乎用户 听空 发表

之前小米有个 1 元流量,

用的时候会占一个卡槽。

挺好用,联通信号不好,或者人多拥挤,

我就可以切电信,半分钟的事情。

这东西换运营商毫无成本,

我想拥有最多用户,但套餐费用最高的移动

肯定不会愿意干的。

知乎用户 老猪佩奇 发表

老中互联网最大的乐趣就是欣赏一堆人刚成为中国人

知乎用户 一条咸鱼 发表

看了下前排,此问题可以改为 2025 年知乎外宾模仿大赛。

知乎用户 Cccc 发表

反过来想一个问题,如果国内不支持国外 iphone esim 录入国内运营商,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有多大?

Iphone 在发达国家的占有率在 50% 左右,影响还蛮大。

感觉国内的政策性因素对各领域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知乎用户 jdbdbdjd 发表

上面回答扯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理由,实际上不就是不好管理吗?装什么逼啊装

知乎用户 卷毛番茄 发表

这次发布会之前就打算换个 17 pro max 的,然后就听说 17 所有版本都取消了 sim 变为全部 esim 了,当时还觉得要是真这样的话我可能就买个 16 pro max 算了,等发布会完了官网更新有 sim 槽的时候总算松了口气。对于我来说,sim 卡槽是刚需,除非这边的运营商能够让我随意开通 esim。这边几大运营商换 esim 或者开通 esim 都需要本人到营业厅办理,实名认证,非常的麻烦。我的主号又是公司提供的,之前想去营业厅办个 esim,人直接来一句需要你们公司负责人来营业厅办理,或者是需要负责人开具证明加上 id 复印件才能办理,这不是搞笑么?我为了办个卡还得咱老板亲自去一趟?最搞笑的是我的副号只是用来接电话的,随便超市花 5 刀买的,也不用实名啥的,然而就是这卡转 esim 也得本人到营业厅实名登记办理,然后这个 esim 要是转回普通 sim,营业厅要收我 5 刀然后要 id,要问我充值记录和使用记录,简直麻烦的要死。澳洲我也有号,也是需要实名加营业厅办理。就这样我不知道一堆人吹的 esim 多么多么方便,什么随时开通随时切换云云,感情我这就不算国外?

知乎用户 晚风微起​ 发表

eSIM 技术看似是未来趋势,但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却步履维艰,这其中既有监管的考量,也有利益的博弈。今天咱们聊聊 iPhone17Air 国行版仅支持联通 eSIM 服务这件事,以及为什么 eSIM 在国内这么难普及。顺便也从我们流量卡资深用户的角度,谈谈 eSIM 可能带来的便利和隐患。

eSIM 技术本质上是将传统 SIM 卡电子化,通过下载运营商配置文件直接激活手机服务,无需用户跑营业厅办卡。这种设计带来多重便利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以存储多个配置文件,理论上支持多张虚拟卡,打破运营商捆绑。对手机厂商而言,移除物理卡槽能节省内部空间,提升防水性能,并简化堆叠设计。iPhone17Air 为了追求极致轻薄,选择全系采用 eSIM,这其实并非苹果首次尝试,美版 iPhone 从 14 代起已支持 eSIM。

那为什么 eSIM 在国内难以普及?

eSIM 在国内推广缓慢,核心原因在于国家严格的电信诈骗防控体系。

断卡行动等举措下,中国的人均电诈案件被控制到了每一千人 1.5 件,远低于美国的 8.4 件和排名第一的巴西的 550 件。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依赖线下激活环节,传统 SIM 卡需用户到营业厅人脸核验,从源头杜绝冒名开卡。而 eSIM 支持远程 OTA 激活,跳过了人证核查,监管难度陡增。

目前许多省份的运营商,连智能手表的一号双终端 eSIM 都无法办理,可办省份也往往要求用户亲临营业厅。这种宁可慢、不能乱的监管逻辑,让 eSIM 的便捷性在中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eSIM 也触及运营商的利益。传统 SIM 卡将用户锁定在单一运营商,而 eSIM 便于用户一键切换服务商,可能加剧市场竞争,压缩运营商利润。

截止 2025 年 9 月有哪些划算可靠的正规手机流量卡? 长期使用测评推荐

eSIM 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优势。由于其嵌入式设计,无法像传统 SIM 卡那样被物理移除、丢失或克隆。eSIM 通过安全的数字配置来阻止 SIM 卡交换,激活通常需要在设备上进行强身份验证,这使得诈骗者更难转移你的号码。

然而,eSIM 也并非绝对安全。它们仍然容易受到数字攻击,如 SIM 卡交换欺诈网络钓鱼以及运营商层面的漏洞。黑客可能会尝试诱骗你的运营商将 eSIM 配置文件转移到其他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 eSIM 服务提供商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路由经过第三方国家的网络。这可能会带来意外的隐私和安全风险。

对于流量卡用户来说,eSIM 的吸引力在于便利性,出国旅行时,可以轻松购买并激活当地流量套餐,减少对高风险公共 Wi-Fi 的依赖。但目前在国内,eSIM 的推广仍然面临重重障碍。除了上述的监管和运营商利益问题,还有设备支持的限制,从中国大陆和香港购买的 iPhone 和 iPad 通常不支持 eSIM 功能。

此外,eSIM 的资费定价、是否区分设备类型,以及出境后切换运营商是否便捷等问题,也都是用户关心的焦点。虽然 eSIM 理论上可以更方便地切换网络,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并不像宣传的那么顺畅。而且流量套餐大概率也是官方定死了的,想要像现在这样薅流量卡的羊毛就不是一件易事了。

不过 eSIM 在全球是大势所趋,其便利性终将在中国虽迟但到。运营商界面曝光显示,相关技术已在测试中。但时间表尚不明确。

对苹果而言,iPhone17Air 的推迟可能冲击其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的初期销量。消费者若想体验这款轻薄新机,可能需要耐心等待 eSIM 技术在国内正式落地。eSIM 技术的普及在中国面临一场技术创新与本土规则的融合考验。这不仅仅关乎一部手机的使用,更涉及到电信监管、运营商利益、用户安全与便利等多方面的平衡。

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 eSIM 技术能带来更多便利,但也应对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保持警惕。在 eSIM 完全融入我们的数字生活之前,了解其优缺点、谨慎选择服务提供商,并关注相关隐私设置总是明智之举。

希望国内能早日找到既保障安全又发挥 eSIM 便利性的解决方案,让用户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知乎用户 不过如此 发表

都是为了你好

知乎用户 傅翀 发表

个人感觉:

1. 体制不同,我国是任何新兴的事物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谁监管。每次遇见这种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种权利和责任不对等的监管没人想要,推进慢的要死。尤其是 Esim 这种纯责任,没什么权利的东西。

不过在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多地方也都是 Esim 必须在营业厅写入,包括更换手机换 Esim 卡。美国这种纯放养的国家反而无人监管,因为你的死活不是美国政府的问题。

2.Esim 卡没有想象中那么方便,甚至可能更麻烦了。因为你将来的所有写卡操作很有可能必须在营业厅完成,哪怕有所放松,应该也是必须 App 实名扫脸认证后才可以本机写入。

3. 至于大家说的 Esim 更容易翻墙了,就有点扯淡了。第一,实体 sim 卡也可以啊,接触不到实体 Sim 卡的就能接触到 Esim 了?知乎用户有一个通病,就是总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法。苹果商店换个区是不能下载梯子吗?这个难度比 Esim 卡更低吧。第二,梯子才多少钱,esim 卡漫游贵的起飞了。第三,你的接口还是三大运营商啊。

4. 目前是境内手机无法写入境外卡,境外手机无法写入境内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先是放松境外手机写入境内卡,因为这玩意还是要去营业厅开通的,并不存在监管难度。然后等体制习惯了,就会逐渐放松境内手机写境外卡,因为 Esim 更容易监管。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推广 Esim,这玩意实在是太省钱和空间了,我个人还是希望实体卡槽和 Esim 并存的。

知乎用户 Tale 发表

为了加强监管,不应该强力推行 eSIM 吗?以前还能物理拔卡,防止信号定位。等 eSIM 了,你都无法物理隐身了。

海外有锁的手机还少吗?锁的就是运营商,非指定运营商的不能用,变相回到合约机时代。

eSIM 的唯一好吃就是把手机卡托的空间剩下来了。

正常人怎会频繁换机换号码,即使是流量号 基本也是一年一换的,

知乎用户 大 momo​​ 发表

那太难了,eSIM 可以轻松做到翻墙

比如 9.3 阅兵这种大事件,墙内墙外看到的新闻热点完全不一样

知乎用户 Molicjz 发表

这让我死去的回忆又活了起来,这个 Esim 有没有让大家想起之前的神奇产品,号称 iPhone 平替的 iPod,也就是我们熟知的 iPod touch

当时在 iPhone 3GS 到 iPhone4 刚火爆的时候,很多人是买不起 iPhone 的,但是苹果的 iPod 产品线有款 touch,能听歌的同时,拥有了 IOS,可以从 APP STORE 下 APP,还可以越狱,可以的玩一些东西。当时它也拥有了它的忠实粉丝,成了一款真正 IOS 入门产品。

居然说是一款平替 iPhone,那就真的有很多人就想着怎么能让它也能打电话,不就完美了,于是很多开发者就一直整,后面就有了苹果皮这个东西,虽然苹果皮按当时的市场价来说也不便宜,但是想想现在如果是搭配起来就变成一台 iPhone 了,那价格也不算贵。

结合苹果皮这个想法,如果国内的 Air 虽然只支持 esim,有没有第三方能够出一款外设,能够支持插卡连接使用呢,毕竟现在有 magsafe,更好的蓝牙网络,更好的网络芯片 N1 等等,有没可能通过这些方式找到一个突破口,实现这个效果,特别是 magsafe。如果还需要越狱,还可以带动越狱大厂们再火一把。

时尚是个圆,轮回一把,好像又回到了 10 几年前,不带 sim 卡的 iPhone。当然我觉得这也不太可能,因为如果能开发出来,深圳那边也不用一直给有锁机挖卡槽了,估计要能行早就有人做了。脑洞一下。

知乎用户 小和尚​ 发表

我是做智能化设备的,这类产品都在初级阶段,所以实际功能很有限。

每当客户问我设备有什么应用场景的时候,我明知没有,也得编几个。就算吐槽客户不懂得拥抱时代,也只能在肚子里说说,不能出声。

所以我还是没理解,为什么推广 esim 的同志们,能在什么应用场景都提不出来的情况下,动不动用落后,愚昧,管制来阴阳怪气呢。

有说换运营商方便,想换就换。可是现在手机号才是核心啊,换个号多麻烦,如果运营商不支持携号转网,有几个人会用 esim 真正换运营商的?以前 QQ 号随便注册的时候,有人会注册个新的号替代老的号吗?什么人会有频繁换号的需求呢?

有说能翻墙的,别老土了,除了那几个网站,你想看的都不用翻墙,bbccnn 这些天天黑中国骂我党的都能直连。浏览器一点都能翻译,不怕你看不懂。至于 tiktok,油管之类的,就抖音快手小红书就搞得网上没一句真话全是情绪了,少看,能提高智商。

所以,应用场景在哪呢?

知乎用户 随便封号的坛 发表

外国人太坏了,老是给我们灌输错误的思想,周围都是间谍,还是小心点好!

知乎用户 鳞波沫舞 发表

esim 又成了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知乎用户 imoko 发表

叫的最凶的就是最需要 esim 的,至于他们干啥的,反正肯定不是收 esim 专利费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老年人不仅是保健品重灾区,而且是黑卡重灾区,感兴趣的可以打 10086 之类的查下自家老人名下几个卡,别在外面被忽悠了都不知道。

拿 WiFi 对比的可真别了,sim 卡也不是国内的专利,和那个啥 wapi 不是一回事。

哦忘了还有一类人需要这个,不买国行想买美版的,老老实实用你的全新仅大修卡贴机不香吗,真开放 esim 美版又得涨价了,你又不开心了。

知乎用户 青梧焱凰​​ 发表

真的是无语了啊家人们:

没发布之前:

_”_为什么 esim 在中国无法普及?”

”n>esim 怎么就动了运营商的蛋糕呢?”

” 华为首发 esim 功能才能普及吗?”

发布之后:

“为什么 iPhone Air 国行版当前仅支持中国联通 eSIM 服务,为何 eSIM 在国内这么难普及?“

实际情况:

_

不排除知乎还有高质量用户。真的感兴趣的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1、ESIM 国际标准制定的国家和公司。

2、有关专利所属公司和授权费用。

3、安全性风险情况。

_

知乎用户 祖安狂人 蒙多 发表

它凭什么替代?

它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呢?

没有好处凭什么替代呢?

你做出的任何改变,首先要考虑的是给你爹、我、你的消费者,是否降低了费用,或者提升了巨大的质量。

否则就是当前阶段下的无效升级,别怪消费者不买账。

就算下个阶段有用,就算未来有用,那就未来再说。

拿个批用没有的垃圾产品,一直问我为什么不用啊为什么不用啊,我为什么要用?

知乎用户 survivor 发表

Wifi 和 3G 以前也是在国内被阉割,后面才放开

知乎用户 Mr.Steven 发表

看到回答里这么多螳臂当车的小丑,感觉历史就是轮回罢了,WiFi 时代再来一遍。

esim 卡更方便,更安全,没有不推进的理由,现在只是缺少监管。esim 曾经在手表和物联网上被叫停也是因为运营商业务服务 bug 导致的,而不是 esim 什么事。esim 取代 sim 卡槽就和 wifi 普及以及有线耳机孔取消向蓝牙无线耳机过渡一样,是大势所趋。

wifi 至今一样可以通过在公共场所伪装免费公共 WiFi 伪造登录界面盗取用户信息,web 一样可以开发虚假网页模拟 qq 登录等套取用户的账户隐私信息,没见过有人喊取消 wifi 取消 web 的,因为国内运营商业务不熟练,就把新技术拒之门外,是不理智的行为。

叫停 esim,不止是损害群众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的权利,更把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的渠道关闭。一纸文书,可以停掉游戏业务,但是不要在显卡进步时代再抱怨,没有当初占比巨大的游戏市场,nVidia 就无法为 cuda toolkit 提供持续的研发费用。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提供土壤和环境,我们才能从追赶和模仿变成全面的超越和引领。

互联网浪潮的持续推进,我们必须孵化可以抗衡 Tesla、Google、nVidia、AMDAppleMetaMicrosoftopenAISpaceX 这些创新企业的本土企业。不是注册在国内或者主营业务在中华大区,而是由中国人发起、组建、控制、管理,员工由中国主要组成和开展业务,福利和待遇优先给到中国人的,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才叫本土企业。

知乎用户 猪头三 发表

没事,果粉可以移民美国,两难自解!

知乎用户 王鑫 发表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叫创造性破坏,意指能大幅提高当下生产力,甚至能改变生产关系的创造和发明。

广纳式的经济制度会更欢迎更快采用这样的先进技术,保持市场竞争力。

榨取式的经济制度会更保守更排斥创造性破坏,因为可能会影响到当下精英阶层的利益分配。

工业革命带来的卢德主义就是这样

早年手机必须阉割 wifi 功能的历史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确实就这么存在过

知乎用户 biglovefool 发表

因为 esim 是真正的工业明珠,国内根本没有这个技术能力。

知乎用户 闪光之袜 发表

这应该是个新趋势吧, 毕竟其他厂商很喜欢跟进苹果, 之后可能会慢慢铺开, 当然也有可能无人问津.

看了那么多回答, 感觉推广 esim 最大的问题是难监管? 比如有软件可以破解, 或者能轻易连接外网等. 一个个都在阴阳怪气没看见能说清楚点, 动不动就扯来扯去

知乎用户 六月吃货日 发表

因为 esim 这玩意就是脱裤子放屁,包括 sim 卡也是。应该直接绑定身份证或公司营业许可证编号,最多后面加数字满足多号用户需求。

根本就不需要搞出什么多少号段,吉祥号之类的玩意,就是应该直播身份证。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实体卡更难监管。

eSIM 普及,就是水货手机的末日。

未来完全可以规定,海外版手机不能写国内的号,国行手机不能写海外的号。

外国人入境,拿护照开号就行了。反正也不比现在手续更麻烦。至于国行手机拿到国外不能写号,不会有人觉得这是个问题吧?

这么多年,eSIM 没有普及,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有什么技术问题,有监管漏洞。比如平果手表一直能用 eSIM,大多国产安卓手表反而用不了。应该就是安卓系统有漏洞堵不上。

一旦技术问题解决,官方一定会大力推广 eSIM,清退实体卡。

知乎用户 Mr.Winchester 发表

这不废话嘛,esim 要是普及了,一没法随便翻你的信息了,二让你直接翻出红土大陆看到历史正文了,三可以让你把钱不交给垄断国企了。

别想了,WiFi 都不带给你的,又不是第一天当伊朗人,伊朗你还不了解,必须所有东西都掌控在自己手里,他们不能控制的东西宁可没有,都不带给你的。

啥叫伊朗新面貌,不吃草还能干活,没思想的核动力驴,为啥不是骡子,你还得生软肋呢。

知乎用户 ilangge 发表

以前的联通 eSIM 可以自己刷入境外卡,网上有各种教程教你绕过各种监管,后来 eSIM 停了。

如果只是科学上网那官方其实不会过于理会,主要是大规模被用于电诈(也有评论说这个是污蔑是假消息)。

现在重启,第一条就是要求在技术上如何限制刷入境外卡。

其他的反对意见,比如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其实也不是主要的考虑对象,政策制定者已经放开携号转网了(各运营商自己限制要被打板子)

知乎用户 LegendDream 发表

因为 esim 并没有什么实际好处,无论对个人还是运营商来说都没啥实际好处,很多蠢人只是单纯的意淫自己可以用 esim 在中国随意开国外的便宜卡上外网干坏事不能被监控到而已(鉴定为蠢到极点,走中国的基站居然觉得可以不能被监控,记得去年和一个蠢人辩论过能不能监控的问题,这个蠢人觉得不能监控的原因居然是非法监控是违法的,把我乐死了,违不违法是法律问题,能不能监控是技术问题,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把技术问题理解成法律问题去),esim 可以锁运营商可以锁运营商可以锁运营商,水货手机不给你发国内的卡我看你咋办?什么?你只需要用外国的卡?你现在买个水货 esim 手机外国运营商不给你发卡?那你找外国运营商的麻烦去啊,中国又管不了外国运营商给不给外国人发卡,对了,esim 对运营商还是有一些好处的,那就是对用户的掌控力更强了,毕竟 sim 卡你可以拔掉,esim 芯片你可拔不掉

知乎用户 勃勃生发万物竟机​ 发表

以前是骚扰电话多

现在 96110 也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

还要问我 xxx 开头 xxx 尾号的电话我认不认识

问我认为对方是诈骗还是营销

我已经被骚扰的够烦

为什么不去收拾打电话的?

因为骚扰电话多 电信还把我的号停了 各种投诉也没用

网上复机需要用自己的流量打视频电话

然后再把手机卡取出来拍给客服看

这是什么脑回路想出来的办法?

美其名曰 保证这张电话卡在自己手里 不是借给别人用了

要不是有合约 鬼才接着用你

我被骚扰 我被停机 我被教育

有时候真的一张 esim 能解决很多问题

不知道这个效率低的原因是政策框太紧了还是没人愿意担责搞创新了

可能是担心你被停机了 没有卡取不出来吧

知乎用户 licous 发表

之前还有人说中国不会支持无卡呢,结果联通就支持了,等着吧,逐渐都会支持的

知乎用户 大金毛最爱小白鼠​ 发表

10 号早上 8:55 更新:

打了天津联通山东联通的 10010,目前客服手里还没有相应的手册,给了我营业厅的电话,一会打营业厅电话问问。

9:02 更新:

山东联通线下某营业厅目前还没有收到通知;天津某营业厅没人接电话。

9:41 更新:

打了老家浙江联通 10010,目前没有消息支持。

9:47 更新:

公众号官方客服说目前还未支持。

要是 12 号预售还没有适配消息,大家谨慎购买 air。

已经定好预购和发售时间了,应该搞定本土政策了?感觉今天联通的客服咨询电话要被打爆了。拿我来说,一张天津的联通卡,一张湖南的联通卡(随机归属地),我要开通 esim 卡,是否需要回到卡的归属地营业厅激活?

知乎用户 蓝字计划​ 发表

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昨晚都是一个不眠夜。

万众期待的 iPhone17 系列,带着全新的型号、全新的设计亮相,一箩筐的新功能,都足够那些科技媒体轻松把文章水到五千字。

特别是 iPhone17 系列,终于上了高刷屏,还有更新更强的 A19 芯片,并且还全系 256GB 起步,定价 5999 元还刚好卡在国补的范围内,可以说是绝赞的 “加量不加价”;除了摄像头只有两个之外,它已经完爆早些时候促销的 128GB iPhone16 Pro

你看,我在 5499 的 iPhone 16 Pro 确实划算,但我劝你别冲动这篇文章里大家别买 5499 元的 iPhone16 Pro ,没说错吧。

但是相比 iPhone17 的风光独好,另外两款产品,iPhone17 Air 和 iPhone17 Pro 就真的有点让人睡不着了。

“缩水冠军”

其实说实话,iPhone 17 Pro 系列相比之前的几代说是 “牙膏挤爆” 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用上了新的设计,新的配色,还有绝赞的 8 倍光学长焦镜头。

但之所以会说它 “缩水”,是因为在电池容量这一个关乎使用体验的核心指标上,咱们中国消费者买得最多的国行 iPhone17 Pro 系列,电池容量这项参数是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版本中,最 “缩水” 的那一个

回看昨晚的发布会,苹果还真花了不少笔墨在电池上。

比如那个新手机最大的特征,长条状的 “摄像头外凸平台”,除了能强化手机的散热和信号之外,一大重点任务就是腾出空间来,让手机塞入更大的电池,这也让 iPhone17 Pro Max 成了 “电池历史最大” 的苹果手机。

只不过,这个 “史上最大电池”,不包括咱们国行版本的 iPhone 17 Pro。

早前根据监管数据库和多方爆料,已经实锤了美版 iPhone17 Pro Max 的电池容量才是 5088mAh,国行版本的 iPhone17 系列因为保留双卡槽,电池容量居然也跟着缩水,只剩下 4823mAh

从苹果官方的宣传页面也能看出差异来。同样是 iPhone17 Pro Max,美版页面介绍的是 “视频播放市场达到 39 小时”——对应的国行是 37 小时

别小看这 265mAh 的差距,要知道从 16 Pro Max 升级到满血版 17 Pro Max 电池容量也就提升了 403 mAh;现在少了的 265mAh,换算下来电池容量缩水了 5.21%

而且虽然 iPhone17 系列的官换电池价格还没出,但结合 16 Pro Max 高达 969 元的官换电池价格,5.21% 的缩水相当于苹果坑了我们足足 50.5 元

而且这 265mAh,带来的不只是每天少用 2 小时的尴尬,它还意味着更深远的隐形成本。

对锂电池来说,循环寿命基本是固定的,一旦电池容量小了,每一次完整循环能支撑的使用时间也缩短。

换句话说,同样是一年重度使用,美版 Pro Max 可能还能稳稳扛过一天,而国行版因为电池更小,要经历更多次充放电,衰减速度自然加快。

等到一年半或者两年后,你会更早感受到 “电池健康度 80%” 的提醒,性能被限制,系统自动降频,手机开始变得卡顿。

到了那时候咋办?含泪换电池呗。

更值得警惕的是,未来国行版的 AI 一旦上线,算力需求必然会大幅提高,后台推理、语义处理这些任务,都是耗电大户,最终也会加快电池消耗,更容易放大 “电池不耐用” 的问题。

现在全球苹果用户都逐渐享受 AI 带来的便利了,中国用户却可能率先体验到它带来的负担…

你说这扯不扯。

不过最惨的还是 iPhone17 Pro。

美版电池是 4252mAh,而国行只有 3988mAh,缩水幅度高达 6.21%,比 Pro Max 还多;而且虽然 iPhone17 Pro 的电池容量小,但是它价格贵啊,16 Pro 官方换电池的价格和 Pro Max 保持一致,969 块一分不少。

要知道,苹果向来讲究 “全球统一体验”。这是第一次,因为 SIM 卡技术的不同,苹果在核心硬件层面对不同市场做出区别对待。而这种区别,恰好砍在了中国用户最在意的续航上。

iPhone17 完美得风光无限,但 17 Pro 系列却有小缺陷令人抓狂… 今年苹果在搞什么?

答案,指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eSIM

eSIM,何方神圣?

要理解国行 iPhone17 的尴尬,就必须先搞清楚 eSIM 是什么。

eSIM 的全称是 Embedded-SIM,直译就是嵌入式 SIM。它和传统 SIM 卡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张小卡片,而是一颗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芯片。功能没变,还是用来存放身份信息、连接运营商网络,但形式完全不同。

别小看这个变化。因为传统 SIM 卡虽然小,但它在手机里可一点都不省地方。想要让它正常工作,需要一整套复杂的模组:装卡的托盘、边框上的开孔、负责读取信息的读卡器,还有那个我们用取卡针戳的小孔背后的弹簧机构。

这一整套加起来,在手机内部要占掉相当可观的体积。

而 eSIM 则把这一切统统省掉,只需要一颗几毫米见方的芯片直接焊上去,几乎不额外占空间。对苹果这种精于算计的工程团队来说,这就是捡到的黄金: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塞进更大的电池,可以改善散热,甚至还能提升机身的防水性。

其实苹果自在 iPhone14 上开始用 eSIM 卡之后,估计就在琢磨怎么利用这节省出来的空间了。最终的成果就是现在的 iPhone17 系列,所以美版 iPhone17 Pro Max 才能塞进 5088mAh 的电池。

而国行因为必须保留物理双卡槽,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空间浪费掉。

另外,eSIM 的意义不仅仅是帮苹果塞电池。对于用户来说,它还有不少潜在好处。

**首先是安全性。**手机丢了,小偷没法像以前那样直接拔掉 SIM 卡让设备 “脱机”,这意味着“查找我的 iPhone” 功能更有用,在被送到华强北分解之前,你依然可以知道丢失手机的具体位置。

**其次是便捷性。**开卡、换号都不再需要跑营业厅,甚至不用等快递寄卡,只要在运营商 App 扫个二维码就能搞定。几分钟之内,就能把新号码激活。

**第三是灵活性。**一台手机可以同时存多个 eSIM 配置文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切换。对于经常出国的人来说,落地后直接买个当地的 eSIM 套餐就能上网,再也不用换卡或者开高价的漫游。

**最后是耐用性。**少一个开孔,机身的完整性更好,防水防尘性能自然提升。

从任何角度看,eSIM 都是更先进的方案。所以苹果在美国市场敢从 iPhone14 开始全面砍掉 SIM 卡槽,到 iPhone17 已经彻底走得更远。

放眼全球,eSIM 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 GSMA 的数据,目前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运营商已经支持 eSIM,欧美和日韩用户换号早已习惯这种方式,智能手表和物联网设备更是标配。

但在中国市场,远没有跟上国际的潮流。

中国市场的迟滞

截至 2025 年,eSIM 在中国市场的应用仍处于 “稳步推进但尚未全面普及” 的阶段,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平板电脑领域,手机端应用刚刚起步。

用过苹果手表的朋友都知道,蜂窝版的苹果手表就是内置了 eSIM,赋予了它无需连接 WiFi 的上网功能。

而且不止应用场景狭窄,eSIM 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极不均衡。

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都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但真正敢大范围推进的只有联通。在部分城市,联通已经开放了 eSIM 试点业务,这次唯一支持 eSIM 的苹果手机 iPhone Air,中国联通也成为了独家网络运营商;而移动和电信则更加谨慎,只做小范围测试,迟迟没有全国商用的时间表。

为什么会这样?粗略来说,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

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是监管问题。为了打击电信诈骗,中国的实名制要求极高,要把传统的线下流程安全地迁移到线上,需要建立全新的安全体系,涉及到复杂的协调。

而 eSIM 产品需要解决如何在严格的实名制和防范电信诈骗等监管框架下,平衡线上远程激活的便捷性与合规安全,这也成了 2023 年 7 月三大运营商暂停手机 eSIM 业务办理的主因。

第二,是用户教育和旧设备的更新成本,增加了推广 eSIM 的难度。目前十几亿用户已经习惯了拆卡、插卡,推广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需要巨大的教育成本;再加上市面上除了苹果其他品牌的机型都没有激进推行 eSIM 的打算,就算运营商推行了 eSIM 也可能会陷入无人问津的情况里。

最后,也多少和运营商的利益相关。实体 SIM 卡是他们绑定用户、保持控制的物理纽带,eSIM 大幅降低了用户换号的成本,轻松松松就能携号转网,也是目前运营商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的交织,让中国市场成了 eSIM 浪潮里的 “孤岛”。

只不过在过去几年,手机领域用实体 SIM 卡和 eSIM 的区别仅存在于 “有无实体”,对消费者来说还能算是无关痛痒;而现在这种差异转化为实打实的配置减配,已经影响了手机的续航体验,就让人膈应了。

“等等党” 才是赢家

既然电池缩水了,那么 iPhone 17 Pro 的国行版本就不值得买了?那肯定不是的。

客观地说,今年 iPhone 17 Pro 系列,的确算是难得的牙膏挤爆的一代。无论是全新的设计、更好的摄像头、屏幕的抗反射涂层,还是苹果多次专门提到为信号、续航进行优化,我们都有理由相信这款机型的体验不错。

但是我依然劝你别急。

新硬件的加入,也意味着带来了更多未知之数。续航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用中框和外壳来散热会不会有烫手问题、拍照的提升有多明显等等… 还需要更多的测试数据来验证。

另外,还有个苹果用户经常忽略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苹果 AI 依然会在一段时间里缺席。这从 2024 年就画的大饼,中国用户很有可能直到 2026 年才能吃上。

再加上国行 iPhone 的价格,几乎是全球范围内比较贵的一批,但一到双十一等促销节,参考去年 iPhone 16 Pro 的状态,很有可能直接打骨折

所以今年的 iPhone 17 Pro,说不定是最值得等一下的一代。

稍微等个 2 个月,不仅各路数码博主会帮我们把新 iPhone 里里外外测试一遍,我们也能观察一下抢首发的富哥们的实际体验,没准还能赶上苹果 AI 落地。更别说要是赶上双十一,还能省下几百块甚至上千的真金白银。

说不定等到后面库克良心发现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欠了我们的两百多毫安时电池容量,给加回去了呢。

知乎用户 冬弋 发表

不是难普及,而是不敢普及,这样就可以用上全球想用的 esim,墙就墙不住了

知乎用户 素振 发表

那是因为他们还没研究明白!

一旦研究明白,如果三大运营商发现 esim 可以最快速追踪到你的手机的妙用,开发出根据 esim 反向调查使用过该 esim 卡的手机有哪些的技术,在配套一个换绑一个 esim 需要 1 个月之后才能解绑还必须去附近的营业厅人脸识别的机制,那画面更酸爽,那一定是重磅推出,到时候一定全国强制推广。当然我说的仅限国内的 esim。如果再搭配上内置反诈的国产安卓机,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知乎用户 小熊让雷诺 发表

因为 eSIM 无需实体卡片,为电信诈骗带来极大便利,当然难以普及!

知乎用户 Moon Interlude 发表

修建柏林墙只需要几个星期,

但拆除却是在 29 年之后了。

对民间翻墙已经禁止不住,只好张只眼闭只眼了,但远远不等于主动拆墙、上 eSIM

知乎用户 赵四 发表

看了一圈我也没搞懂对老百姓来说有啥区别?你别告诉我防水防尘嗷

知乎用户 七个点​ 发表

eSIM(嵌入式用户验证模块)和当初的 2000 年左右的写号机在用户端一侧有啥本质的区别吗。

而且都自己设计 SoC 了,苹果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到 iSIM(集成式用户验证模块)?这不就更省空间了?甚至还可以给苹果的使用 M 系列芯片的电脑使用。

知乎用户 番茄君 发表

我看提出的这些需求,淘宝都能实现啊,买的人也没几个

不知道为什么又开始赛博亡国了

知乎用户 创业者李孟 发表

曾经在 3G 的时候联通抓住了机会和 iPhone 合作,4G 的时候联通也抓住了机会和 iPhone 合作。而这次 eSIM 卡方面联通再次和苹果合作,这应该是国内首款支持 eSIM 卡的手机了吧!之前在报道中,听说华为的三折叠 mateXTs 要采用 eSIM,可结果带来的是双卡 (nano-SIM 卡);

而这次苹果在国内也就仅仅这一款支持 eSIM,其他的 iPhone17、iPhone17Pro、iPhone17ProMAX 都是双卡 (nano-SIM 卡)。难道 iPhone17Air 在国内真的是试水之作,不过这个价格有点贵。都和 Pro 机型旗鼓相当了,但在摄像方面在续航方面等等都够不上,顶多是一个 Pro 处理器,但是这么薄的机身配置这么好的处理器也估计很难发挥出来!毕竟续航散热需要考虑!

难道取消一个 SIM 卡槽就能解决好散热?做薄了机身,但也没有和 iPhone17 一样的续航呀。

如果是带动业务,那么我觉得联通应该给买 iPhone17Air 出一点优惠政策吧,这样才能鼓励大家使用购买!

我之前比较关心他是不是双卡呀,但按照官网介绍的信息,双 eSIM,可激活两个 eSIM。那就说明是可以支持双卡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很好了!为了更好的通信能力,iPhone Air 还搭载了自研 N1 无线芯片(iPhone 17 全系支持)和 C1 基带。具体能力就要看测试结果了。看看信号稳定性如何!

也许接下来看测评博主测评 ari 搭载 esim 卡的效率和通信能力是决策值不值得购买的关键,因为这是新的创新,也许会有 BUG。那为啥国内没有普及,究竟难在哪里,查询资料发现有这么三个点!

国家还没全面开绿灯,eSIM 像电子身份证,远程就能办卡,监管部门担心被骗子利用。目前只允许手表等小设备试用,手机想用得特批。这次联通能支持 iPhone 17 Air,相当于开了个小口子,但离全面放开还远。

![](data:image/svg+xml;utf8,)

运营商不积极,实体 SIM 卡是运营商的 “防盗门”,换成 eSIM 后用户换运营商像点外卖一样简单,移动、电信怕客户流失;线下营业厅靠办卡赚钱,eSIM 在线开通会冲击全国几十万网点生意。

手机厂商和用户都犯难,苹果试水 eSIM 导致 iPhone 17 Air 涨价(分摊研发费),但续航散热反而变差,用户觉得不值;国内超 80% 人用双卡,eSIM 开通流程对老人不友好,大家更习惯插实体卡 “看得见摸得着”。

那么未来能普及吗?关键看这步:政策松绑(比如给 eSIM 建 “白名单”)+ 运营商找到新赚钱方式(例如推国际漫游套餐)+ 厂商证明 eSIM 真方便(如一键切换境外运营商)。短期内,eSIM 在手表上能用,手机上依然难。联通这次合作更像“技术秀”,如果买的人少,可能连这个小口子也要收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 和我一起交流!

知乎用户 求知的兔子 发表

上面在下一盘大棋

苹果这是阳谋,逼中国牺牲安全买苹果

现在只有靠华为入场提升安全性

可解

知乎用户 seekin 发表

首先明确,ESIM 卡推广哪些方面会受益。

首先是手机厂商。没了实体卡组件可以把手机做的更加轻薄,例如 iPhone17 air 只有 5MM 厚;同时也可以把省下的空间用来做大电池容量,比如 iPhone17pro 美版采用 Esim 而国行则是实体卡,续航相差 2 小时。

其次是用户。换卡换号或者出境旅行更便捷。

还有运营商。没了实体卡直接省掉一部分工本物料费,同时线下营业厅可以大幅度减少,可以少雇佣一批线下员工。

但是中国的运营商就没那么轻松了,有反电信诈骗与保障用户财产安全的 ZZ 任务在身,同时还要对联网设备实名 JG,没那么容易铺开 eSIM。毕竟在自由的外网,真假信息是混在一起的,色情血腥恐怖暴力内容是可以随便看的,被电信诈骗了是你活该的。玩过苹果外区 ID 的或者以前注册过 ChatGPT 的人都清楚,绑定并接收验证码的手机号是多么方便购买,十几块钱就能全球大部分国家号码随便选,无需填写任何信息。

其实很早以前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三大运营商早就有 eSIM 服务,只不过这些 ESIM 都是**用在被动上网的穿戴设备上,同时是已实名的实体卡的附属,**这样就比较方便管理。

**而现在要推动的是实体卡转 ESIM,用在主动通信的互联网设备上。**这样就对 JG 与反电信诈骗增加了极大难度。

依我所见,在国内要想全面推广 ESIM,硬件设备厂商大概要给四大运营商开放芯片级的底层读写权限,把号码写在 SOC 里,号码、设备 SN、实名信息三方深度统一绑定。

知乎用户 牛大顿 发表

水果在 esim 技术上遥遥领先,国内技术落后

知乎用户 萌大叔 vincentist​​ 发表

这个问题专门等到发布了才来写,因为,前几天的传闻太多了。一直到发布前一刻,还是各种传闻满天飞,好在最后一刻 “国行版 iphone 的 esim” 还是来了,虽然又是 “拄着拐来的”。

先说说整体情况啊,

除 iphone 17 air 以外的其它机型,在中国大陆都区都不支持 esim;虽然,在全球很多地区,它们已经开始 “只支持 esim”。(比如,在美国,iphone 从 14 系列开始,就没有实体卡槽了,只有 esim;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美版机”,基本都是经过“打孔、加卡槽” 做出来的;否则在中国大陆地区用不了实体 sim 卡啊。)

这个和中国大陆版机型的区别就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否使用 esim;二是 “外版”iphone 由于使用 esim、取消了实体 sim 卡的卡槽占位;这样,外版的 iphone17、17pro、17pro max 会比“国行版” 的电池容量更大一些,国行版电池容量略小一点。

再回来说今天的 “主角”,iphone 17 air。

“国行版”(型号 A3518)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时,可以激活国内运营商的 esim 描述文件,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使用时可以激活国外运营商的 esim,但当你在中国大陆地区使用时,不可以激活国外运营商的 esim 描述文件。

其它版本的 iphone 在非中国大陆地区使用时可以激活国外运营商的 esim,但到中国大陆后,不能激活国内运营商的 esim。(也就是说,除国行以外其它版本的 iphone air 到了中国以后,不能插中国运营商的实体 sim 卡、没卡槽,也不能使用中国运营商的 esim、描述文件无效,只能用外卡漫游或到时看相关运营商有没有专门游行的临时 esim 卡。)

而且,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中国联通支持 iphone 17 air 的 esim。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暂未支持”,我估计一定会支持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等上几个月,估计最多不超过半年吧,应该会都支持的。

从某个角度看,不是 “国行版” 的 iphone 17 air 是 “残血版”,而是国行版才是“满血版”,外版才是“残血版”。你看,国行版,能激活中国大陆地区运营商的 esim,也能激活境外运营商的 esim(当定位在境外时);而其它所有版本的 esim iphone 都只能激活境外运营商的 esim,无论它们在哪儿,即使身处中国大陆,也无法激活中国大陆运营商的 esim 描述文件。是不是“国行版” 更“满血”一些呢?(凡事想开点。)

为啥我们不一样?

其实国行版 iphone 有很多 “不一样” 的地方,其中不少是因应监管要求。(esim 这事儿,也是应“监管要求”。)

其它功能的 “阉割” 情况,可以看一下这篇回答:

网络上传国内的苹果手机都是阉割版,是真的吗?

esim 这事儿呢,监管要求主要在管两点:

第一,不能以 esim 随便激活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也就是说,外版 iphone 无论在哪儿都无法激活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号。(苹果的介绍,并没有说明国行版在中国大陆以外时是否还能激活中国大陆运营商的手机号。)

目的是 “反诈”。不想让境外人员随便用上中国手机号,特别是“绕过” 实名制的要求。

第二,在中国大陆地区不能随便用上境外手机号。

因为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商对于 “外卡” 在中国大陆地区漫游时,是自带 “梯子” 的(也就是如同在境外其它地区使用时一样可以绕过 GFW);所以,监管的要求上,是不能允许普通用户扫个码就开能境外地区手机号的。

——————————————————————

欢迎到我的主页、再点一下 “关注”,里面有很多通讯、网络方面的内容。

专栏:萌大叔说网络 萌大叔说通信 萌大叔说数码

我是如何在家实现 1800M 网速的 | 家庭宽带组网方案该如何选择(有线 mesh、无线 mesh 还是 AC+AP)?

选路由器到底选些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不用交 “智商税”?)

关于移动通信(3G、4G 和 5G)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识 | 可以自己更换光猫嘛?

给 thinkpad x1 carbon 增加 LTE 模块并更换 wifi 无线网卡 保姆级教程 | 微信打电话和直接打电话有什么区别?

知乎用户 aYangQT 发表

esim 卡节省手机空间,提高电池容量,手机密封性更好,对手机肯定有利

Pro Max 电池容量突破 5000mAh(国行因实体 SIM 卡槽缩水至 4823mAh

对运营商,随时携号转网,都不用去营业厅,运营商肯定不乐意

理论上不要去营业厅,运营商改个套餐都让你去,你不去营业厅吃什么,员工闲着吗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知乎用户 莫舞 发表

联通一直这么被扶持一把,不过最快消失的只会是联通。

知乎用户 北路 发表

ESim 又多方便?

  • 快。 订实体卡、换通讯公司,是要在网站上登记注册,等卡邮寄到家,或者自己凭邮箱的确认信到 店取,插到手机上,才能被激活。

而 eSim,只要在网站上申请,立马收到二维码,安装,马上就激活。

  • 今年夏天回国,在上飞机前购买了 1G 的中国区流量,原以为加上蹭点 WIFI,回去后弄个国内的卡用,1G 也就够了。

回国,先在一些旅游区逛了一段时间,四五天的样子,1G 流量已经没有了,就又买了 1G,三天用了一半多。

原因是国内多数 WIFI 点,比如景点、商场、饭店等免费提供,但是必须要国内手机号注册登录,才能使用。——多说一句,今年入境,浦东机场已经不用国内手机号注册了,值得肯定。

而购买门票、地图、手机支付、查看公共交通换乘等都离不开网络,加之 facetime、视频交流等一些东西,流量噌噌的。

谷歌上搜,香港和澳洲都提供中国大陆地区流量卡,10 个 G 只要几十块钱,而且支持 eSim 。

立马购买、支付,邮箱马上收到链接、二维码,点击、安装。

三五分钟后,就能上网,香港地区的 IP,就是说没有墙。

知乎用户 东京穷学生 发表

国外用那么久没问题,为什么就你这里诈骗多?

知乎用户 彼时泡景今时容器 发表

一大堆阴谋论,看着真是好笑。

答案其实很简单,用这个功能的人真的太少了。

中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人均多于一台手机。这些用户此前都在用实体 SIM 卡,这么庞大的客户数量带来的消费惯性是巨大的。

因为发卡环节在手机的整个使用周期里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属于有必要但不重要的环节,没有终端适配需求,运营商自己根本推不动。之前要用 esim 的就不过一款平板和手表,为如此小猫一两只,运营商就要改变自己的业务流程和规范,你猜它们会有动力?不如躺平,等 esim 终端多起来再说——真说起来,推 esim 运营商还挺高兴,起码省了实体卡的物料费用,运营商最爱的电话推销还能直接发卡不用上门送卡。

这次为什么又开始提 esim?也很简单,头部厂商华为苹果都有了在自家高端机型上推 esim 的意志,只要它们开始生产销售了 esim 终端,运营商不再一头热,全面铺开 esim 是很快速的事情。

知乎用户 夏一可 发表

_____制式准入模块和协议,你把权限都降级到手机制造商手里了,那还不玩完了?

_____虽然,黑莓手机在美籍黑人暴乱的时候,发挥了一点作用,这里更像是类似诺基亚手机制作组的一个挣扎。

_____好吧,交给印第安那边捣鼓了,我们应该改口叫树莓手机了。

知乎用户 哎哎我哎哎 发表

知乎用户 用户_1153 发表

我觉得如今实体卡挺好,毕竟我换机频率是一个月,你觉得我会喜欢 eSIM

然而 sim 卡,我几乎三五年会换个新的。

你告诉我,eSIM 哪里好?我只觉得它是给我添堵的。

知乎用户 Tashi 发表

没啥意义 卡插在手机里 也就一年拿出来一两次

知乎用户 KCWarringstate 发表

问题都是错的一个个还回答的那么高兴

知乎用户 light 发表

2900 毫安时电池,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Tsui Sir 发表

你們這些刁民要都用上了 eSIM,GFW 豈不是白搞,實名制還有什麼鸟用,三大運營商豈不是跪下來求你别拋棄,要堅決剎住這股不正之風,感恩!

知乎用户 robert parker 发表

知乎用户 YE 笑了 发表

我很久以前就说过了,凡是苹果没有什么东西,他们就会怪罪到中国的问题,是中国限制太多。凡是中国推行什么东西,他们就会大呼市场经济,不要过多干预。要是外国用不了什么我们已经有的东西,那一定是这个东西太落后,外国人不屑于用。

他们表面上是为了吹苹果,本质上就是在反中

知乎用户 倪静风 发表

这东西除了方面诈骗的,和国外情报机构转移电话根本没啥用。

普通人办一个卡能用好多年,去一次营业厅很简单。

物理卡才是最安全的,你转移不走,如果你的系统程序有漏洞,或者故意留下后门,别人可以把你的电话转移到海外使用。很多支付系统都是和电话号码绑定,短信验证的。

这张卡不排除,故意留下后门,实现转移。

记得以前报道的以色列的飞马软件吗?苹果不是说他们的电话都没有录音功能吗?但是飞马软件可以截取通话信息。如果大量用户使用这种卡,加上现在的 ai 伪造技术,会有巨大的国家安全风险。

你看银行大额转账为什么要用 u 盾?因为 u 盾是物理安全。你黑客再厉害也不可能通过物理方法来盗取。只需要在转账的时候插入 u 盾,弄完了立马拔下来就没事了。但如果是虚拟的,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东南亚搞诈骗的,他们制造手机,类似这种,或者研究了相关的漏洞。那么国内的电话很快就被转移到国外去了,到时会爆发大量的诈骗,而且无法追踪。

知乎用户 韭菜需要金坷垃 发表

可以只单独给华子上 然后国外牌子都用不了

然后咱就可以说 华子吊打 **,你看 ** 连 esim 都没有真垃圾

我就这么偏激怎么了

知乎用户 茶树菇老鸭 发表

其实联通最早支持苹果 eSIM 的原因是,联通集团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启动集中式的 cBSS 建设,并且逐步关停了各省分建的 BSS 系统,所有客户统一迁移到 cBSS 上。

BSS 系统就是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提供包括移动通信、固定宽带、固话等等在内,所有业务的套餐定义,实时计费,客户信息的管理和账单生成,业务办理和投诉等核心 IT 功能。

移动和电信因为其历史原因,一省一套业务支撑系统。联通的 cBSS 是全国集中的业务支撑系统,一套系统支撑全国所有省分公司的业务。因此联通可以在集团层面快速推出全国性的新业务或者新套餐,移动和电信则需要逐个省份独立添加修改和调试,灵活性要弱很多。


最新新闻说北京电信已经支持了 eSIM,但是其他地方的电信估计还在调试吧。

知乎用户 陈飒​​ 发表

我看题主也更新了。凌晨的苹果发布会,Air 出现,eSIM 卡开启,只能联通。手机是超薄,史上最薄 IPHONE 而不是最薄手机。

超薄设计使得 iPhone Air 放弃了 SIM 卡槽,以 eSIM 替代。在中国大陆,目前仅中国联通一家运营商支持 eSIM,且需要去线下门店开通。

Air 对中国联通有支持和帮助作用,所有人都在想,为什么选联通。——这对联通本身就是宣传。不知道这一波儿联通会不会抢时间抢份额。

换号肯定大部分人不会,eSIM 支持双卡双待,再买个流量卡就行。其他除了 Air 外,也都是 nano+eSIM 吧?所以这是准备在国内普及 eSIM 的样子。

还真让人可能有点不习惯。

不过没所谓,3000 毫安的电池我也用不上。

知乎用户 wendell 发表

因为国内的三大通讯商但凡人多的地方你不管在哪里信号其实都差不多。

国外可不一样,你试试不同区域只有一个通讯商

esim 国外普及是因为换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地区你就要更换信号好的通讯商而已

知乎用户 Jet Liu​ 发表

真的挺替你们着急的,不开手机 eSIM 是不民主不自由自建长城。开通了又怎么圆呢?

我来替你们提供一个话术:一定是只有外企洋大人说话才管用了

知乎用户 坎瑞亚 发表

果粉会适应的

知乎用户 apologists 发表

因为不会管,所以一刀切,当年 wifi 也是如此,技术是技术员的事情,涉及到追责问题上面就不干了。

知乎用户 Moon Evil 发表

这还用问?为了那堵高墙。

必须加固加宽加高,不能留缝隙。

知乎用户 防二向箔的鬼老头 发表

阻碍 esim 卡普及的原因是运营商和营业厅

他们既要满足上头所谓的信息安全要求,还要让用户做好实名制,免得莫名其妙上国外网,又要满足下边用户的方便要求,从而陷入了两难。

国内局域网情况大概率跑国外还用不了

而且换个手机还要跑一趟营业厅,那确实还不如卡槽方便。

知乎用户 春晓 发表

和当年的 wifi 一样吧,我 08 年买的水货 htc 可以连 wifi ,其他机子不行,国内环境没得说

知乎用户 12345 上山打老虎 发表

3 运营商地震预警都没普及呢

还指望这个 esim 卡?

知乎用户 风清扬 发表

只是提一个小小的想法, esim 普及之后比较利好网络水军和电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JADON 发表

如果坚定走改革开放不到年底就开放了 esim 卡。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不能换一部国行手机吧。那以后谁还来旅游。

知乎用户 叫我男神也行 发表

缺点是换手机就必须去营业厅,没人说?

知乎用户 tosayes 发表

电诈都是境外的网络电话

esim 跟反诈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用实体电话卡,可比网络电话成本高多了。

骗子是坏但不傻。

更何况,就算是骗子用 esim 手机。

问题骗子都在缅甸柬埔寨,跟国内禁 esim 有一毛钱关系?

真是睁眼说瞎话。

还大 v 呢,就是大傻帽。

知乎用户 Meng​ 发表

实名认证这一块,可以参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这个 App,可以直接 NFC 读取身份证,这是我第一次见官方 App 把体验做的这么好的。

iPhone 绑定 esim 时给运营商开个接口,实名验证通过写入信息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线下去窗口办理。

知乎用户 哦里 发表

外国推广手机支付难还是国内推广 esim 难?

知乎用户 云图 发表

保护为名实施垄断

知乎用户 物我无尽​ 发表

一切都是为了方便管你,当年的 WiFi 事件,以及后来的电话号码实名制,都是如此。但是都披着安全、支持国产和反诈的外衣。

怎么全球那么多地区都能用的好好的,到了一些 b 友乎友嘴里就是洪水猛兽

是其他人都有问题还是

知乎用户 王否 发表

难普及?应该是「被禁止,被严防死守」,一如印刷术之于奥斯曼帝国,打字机之于东德,WiFi 之于。太阳之下,并无新事,治病,还得是西药。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简单来说,

你 eSim 普及了,随时随地可以网上链接国外运营商什么脸书、油管、Line 随时随地想登就登,谷歌地图和浏览器想用就用,根本不需要什么梯子翻墙出去,而且苹果手机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间谍们或者愤青们、汉奸走狗、包括东南亚、迪拜横行的电诈分子可利用的空间渠道也就广了,国内警察想打击也就难上加难,你看看缅北四大家族被打下来之前是不是一波人被害于缅北,很多人家破人亡、往生死在当地,这就是一个道理。

所以跟老中之前限制的规则有悖,所以这个普及的前提是原先的限制措施必须保留,不然就乱了。

知乎用户 阿基米德 发表

esim 只是少数需求,也许手表是刚需,毕竟小那么多,但是晚上感觉需求很大,估计是需要科学上网的人吧,毕竟正常人 10 年没换卡都正常

知乎用户 深潭​ 发表

华为的手表昆明地区也只支持联通 eSIM

知乎用户 瓜子可乐甜筒 发表

不带实体卡槽的 iphone 比带的同配置便宜 500,就普及了

知乎用户 小林 发表

阻力不在苹果,也不在运营商,也不在消费者,在哪你猜?

知乎用户 郭俊琪 发表

esim 分明就是历史倒车。。。sim 卡这么方便的东西,非要让运营商当用户的爹

知乎用户 滴溜溜 发表

eSIM 的限制,本质是国家安全 + 数据主权优先于用户便利。

eSIM(机卡绑定、位置校验、数据上报)背后逻辑:

1)信息安全:避免 “境外号码” 绕过国内通信监管(比如加密通信、逃避实名制)。

2)网络主权:中国长期强调 “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eSIM 一旦自由流通,会让号码和通信渠道在国内 “不可控”。

3)反灰色产业:境外 eSIM 在国内可能被用于诈骗、赌博、洗钱等(类似 VOIP、虚拟号被严格限制)。

回顾一下过去几次网络 PK——

Wi-Fi → WAPI:强推国标加密协议但国际市场不买账,结果 WAPI 没普及。

3G 时代 → TD-SCDMA:走自主标准,最后性能差、体验差。

VPN 管控(长期进行中):明面理由是安全,实质是要掌握流量和通信可控性。

eSIM 直接触碰了 “与境外自由联络的便利性”,但对国内用户影响不大,跨境商务、出入境人员、留学生群体的进出和手机数据交换会比较繁琐。

感觉会进一步加深国内外网络环境的壁垒化、区域化。而且这不会像 WAPI 那样被市场淘汰掉,而是更接近长期存在的 VPN 管制模式吧。

知乎用户 不愿透露姓名的吕先生 发表

高赞都是些什么玩意?

知乎用户 筷子 发表

esim 的严控,对于反电诈是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是,那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

如果不是,这里头肯定有别的事儿。

知乎用户 一颗很亮很亮的大星星 发表

搞得像特供机一样,连港版都要阉割

知乎用户 我自有光 发表

代入思考就好了,地蛇人基本上小辈都在国外,哪有不回国的,来回几次倒腾就受不了了。地蛇人提个意见,三大运营商让程序员连夜加班搞定 。

知乎用户 陈熙昊 发表

我觉得未来要打起来,苹果这个手机能不能用都难说

知乎用户 乐隐 发表

联通已经支持了, 移动也回应 eSIM 正在路上, 等三大运营商都支持 eSIM 以后, 回来看这些人的回旋镖哈哈哈

知乎用户 贾不妙 2025​ 发表

限制某技术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无非是两个原因———

安全层面:包括统治者安全和国民安全,这一块不表。

利益层面:利益集团觉得这样的技术可能会限制或者影响自己的收益,比如本世纪初一个宽带账号只允许一台电脑使用,私自使用代理服务器上网有被起诉的风险、比如十几年前不允许手机有 wifi 功能(进华的 iPhone 3gs 就被阉割了)、再比如 face time 的物理性阉割…

eSIM 其实在中国短暂出现过一段时间,23 年被叫停,然后最近又扭扭捏捏再次由联通牵头出现,能有几步暂不知道。sSIM 在欧美不算新鲜玩意儿,但是在中国普及率(软性认知)层面非常低,这玩意儿要么把设备送到营业厅让工作人员给你鼓捣,要么自己下相关应用在手机里设置配件文件,对数码小白和中老年用户多少还是有些学习成本,所以这也算是阻碍条件之一吧。

这次 iPhone air 我也挺心水,确实太薄塞不进 sim 卡,要使用就必须握手联通,要么新开户(约等于换号),要么携号转网,两者都挺麻烦,所以指望这款手机带来一次 eSIM 的扫盲多少不太乐观,何况这机器长得挺廉价,报价不便宜。

知乎用户 非基​ 发表

一果两制

知乎用户 云流村 发表

这个我会写:

国外为啥不用电子支付而喜欢用信用卡?因为电子支付不安全,能被干扰因素太大,实体卡使用场景更广,国外比我们更聪明。

国内为啥不用 eSIM 卡而喜欢用实体卡?因为国内的制度不完善,技术不行,人民意识落后,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国外比我们更聪明!

知乎用户 心依之韧 发表

说白了就是利益,不要把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制定者想的多有能耐多有本事,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知乎用户 小丑与锁鸟 发表

eSIM 就是数字版游戏,仅支持 eSIM 的 iPhone 就是无光驱版 PS5

去除 SIM 卡槽增加机身空间是实打实对用户有好处,但 eSIM 的其余好处都是要看运营商做不做人。

Steam 的数字版游戏很方便,Switch 的数字版游戏就不做人。

知乎用户 杨门​ 发表

@鲍鱼王

真是大开眼界,在这上蹿下跳撒泼打滚还有脸说自己在好好说话?

知乎用户 pola 发表

中国为什么我不知道,越南的情况我是知道的。

因为越南政府不信任它的人民。

知乎用户 我的安卓手机 发表

因为手表的 esim 的问题,现在只能用联通,但是联通在公司附近网不好,相当于一天有 10 小时接近断网。这种情况下我倒是想换移动,可惜移动没有 esim,一卡双终端都不支持,移动资费还贵。这能怪谁嘛。

知乎用户 ReventonLiu 发表

除了 esim 那些安全问题啦,其实你从苹果官网说明还看出一点

就是防止水货机

联通 esim 只能在国行机器上写入,这就你意味着你想用联通 esim 只能购买国行,且国行销售的 iPhone17air 在中国大陆也只能写入联通 esim,因此我联通不失为一个好的销售渠道啊。

那我联通又能复刻 2009 年与苹果独家合作推出 3G 版 iPhone 的盛景了。这个应该也是苹果为了推 esim 和 iPhone17air 让度给联通的利益

所以我一直觉得安全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一直不算个事,反倒是如何推动运营商愿意跟你干是个事

知乎用户 MacTavish 发表

它们是真怕自己的人民跟外界能直接交流,所以处处提防

当然了,有些又贱又蠢的东西还为它们洗地是它们能这么猖狂的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Friday 发表

狗果曾认为 app 生成用户 id 然后进行跟踪是不对的,也曾认为微信用跳过 app 内购买销售虚拟软件商品是技术漏洞而不是主观钻空子,也曾为了自家产品能进入大陆地区各种阉割,包括交出 iCloud 加密钥匙串。狗果以为的事情太多了,但在这里他以为不了,拒绝了用户 id 跟踪 app 有搞网络 id 跟踪,拒绝了微信内购软件制品全民居然在不知道哪个平台微信连卡包都没有的用户教唆大家抵制,iCloud 最终没拒绝成,乖乖搞了云贵交出钥匙串。可能狗果是真想保护他的用户,又是端到端加密,又是两步验证,为了那点用户数据甚至连键盘都不愿意联网拉热词,我觉得狗果真应该放开了,大陆用户的隐私是个屁,拿来换钱挣得更多!反正总有人带节奏说他棱镜门啥啥的,整啊,用户忠诚度这么高的。esim 说白了就是运营商怕用户流失成本降低,没别的原因哥哥姐姐们。

知乎用户 菠萝屋刘波 发表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

知乎用户 云深处 发表

垄断性行业不会主动变革去适应市场,只会凭着垄断地位和巨大体量让市场来适应它。

如果不是李总的强制行政命令,今天我们还在五元十兆。

知乎用户 锦上添威​​ 发表

无卡槽机?

首款?

是苹果首款!

20 年前,手机无卡槽!

这是回归!等下凌晨一点就发布了,等着钟文泽发布新的体验视频,或者苹果爹大耳朵现场视频!你们那些剧透真的很烦,电影开场,剧透的那么多干什么?我知道现在苹果公司发布消息做的没以前那么严格,但是麻烦你们能不能不要再这样蹭这个流量热度!大家都累了,不能让自己解压一下吗?如果换做是我,试着其它东西去寻找一些突破!等下凌晨一点就发布了,等着钟文泽发布新的体验视频,或者苹果爹,大耳朵现场视频!你们那些剧透真的很烦,电影开场,剧透的那么多干什么?我知道现在苹果公司发布消息做的没以前那么严格,但是麻烦你们能不能不要再这样蹭这个流量热度!大家都累了,不能让自己解压一下吗?如果换做是我,试着其它东西去寻找一些突破!

别说一万一千我都不会再用苹果,我用苹果 15 真的很垃圾。1000 肯定买,一万多我是不会买,我用的 16pm 感觉也就那样,很多问题 不过重启就好了我觉得也是,当时用的 15 - 还是 14 忘记了 pro max 版本的,真的垃圾,还闪屏,没信号,通信录动不动就没有了!用了 3-5 月就换了,关注超薄小巧的苹果。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极致轻薄的设计,真的值得用户为此牺牲电池容量和多摄像头功能吗?如果一台手机只能在轻薄和性能之间做选择,用户又该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

尤其是在续航焦虑越来越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痛点的今天,这样的设计是否会让一部分用户望而却步?

当然,从苹果一贯的市场策略来看,他们似乎并不太担心这些问题。每一款新机型都会有它自己的目标受众,对于那些追求极致轻薄,或是对便携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来说,iPhone17

新机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晓风小轩 发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6929021557372311/answer/1948421864566272669?share_code=1lsmEbbQGHqZF&utm_psn=1949006827091104912 一点点好处,换来是深渊,诈骗苹果用户群体本来就是重点关注对象,底层买苹果还是高层买,在诈骗眼里优质对象。

苹果小米用户我说实话提醒很多次,诈骗挽回资金最有效方式就是断网,取消实体卡你怎么第一时间断网?苹果系统安全?年年都有定制针对苹果用户,醒醒吧,所有品牌只要取消实体卡机型我都不会买,哪怕是华为安全再好,我也不会买。

知乎用户 一心红莲 发表

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10 日凌晨 01:00,苹果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小编加班加点把发布会看完!

本次发布会以 “设计” 为开场核心,彰显苹果一贯的设计哲学与创新精神。全新产品线全面升级,人工智能(AI) 成为贯穿所有新品的核心技术亮点,预示着苹果全面进入智能生活新时代。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苹果生态

本次发布会突出强调了 Apple Intelligence 在各产品中的深度整合。从 iPhone 到 AirPods,AI 不仅提升了设备性能,更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体验。

iPhone 17 Pro 系列 搭载的 A19 Pro 芯片,每个图形处理器核心均集成神经网络加速器,大幅提升本地 AI 模型运行效率。这使得手机能够更快速地处理复杂计算任务,从图像识别到实时语言翻译,都能得心应手。

AirPods Pro 3 引入基于 Apple Intelligence 的对话实时翻译功能,打破语言障碍,让全球交流更加便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pple 智能推出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新品亮点解析

iPhone 系列:智能再突破

  • iPhone 17 Pro/Pro Max:采用热锻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配备第三代 3 纳米芯片与蒸发冷却技术,图形处理器性能提升 30%,持续性能提升 40%。摄影系统全面升级,三后摄均达到 4800 万像素,长焦通过裁切实现 8 倍变焦。前置摄像头采用创新正方形传感器,支持智能构图调整。

  • iPhone Air:极致轻薄设计,仅 5.6 毫米厚度,重 165 克。配备 6.5 英寸大屏和 A19 Pro 芯片,性能不逊 Pro 系列。4800 万像素融合式摄像头系统带来专业级拍摄体验。

AirPods Pro 3:智能音频新标杆

全新设计的 AirPods Pro 3 在音质、降噪和舒适度方面全面升级。主动降噪效果达到前代产品的两倍,新增心率检测功能,续航能力提升约 70%。基于 AI 的智能音频功能可从环境音中拾取特定人声,交流更加清晰。

Apple Watch 系列:健康管理智能升级

  • Apple Watch Series 11:支持 5G 连接,新增血压监测(需 30 天运行出结果)和睡眠质量评分功能,续航达 24 小时
  • Apple Watch SE 3:配备全天候显示屏,支持睡眠评分和健康指标跟踪
  • Apple Watch Ultra 3:专为户外探险设计,支持 5G、卫星通讯和双频 GPS,电池续航以天计算

价格方面

产品系列配置价格 (元)
iPhone 17256GB5999
512GB7999
iPhone 17 Pro256GB8999
512GB10999
1TB12999
iPhone 17 Pro Max256GB9999
512GB11999
1TB13999
2TB17999
iPhone Air256GB7999
512GB9999
1TB11999
AirPods Pro 31899
Apple Watch Series 11铝金属 42 毫米2999
铝金属 46 毫米3199
钛金属 42 毫米5799
钛金属 46 毫米6199
Apple Watch SE 340 毫米1999
44 毫米2199
Apple Watch Ultra 3高山 / 野径 / 海洋表带6499
钛金属米兰尼斯表带7499

上市信息

新品将于 9 月 12 日晚 8 点开始预购,9 月 19 日正式发售。Apple Intelligence 部分功能推出时间将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过程中,苹果的股价急转直下,最低跌幅至 -1.87%,后收紧至 -1.48%

知乎用户 Acquaintance 发表

这问题里的有些高赞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以前说知乎 “刚下飞机” 梗我还真以为是梗

直到看到说 esim 外版机因为中国 esim 限制会落地上不了网失联

我才知道土殖是真的土

哦,小概率是装傻充愣的蛙

殖蛙合流,又蠢又坏

知乎用户 小饶​ 发表

已经有了

知乎用户 咖啡猫 发表

目前用移动,主卡是网上选的卡送到家自助激活,副卡是今年刚办的,送到家现场激活,副卡还免一年副卡费;换手机的话直接拔下来插上去就 OK 了。

看了半天,没看到这个 ESIM 卡,相比较现在用的 sim 卡有啥本质好处。

知乎用户 第一次改名 发表

因技术发展带来的弊端可以用技术发展来缓解,所以说 esim 可能导致电信诈骗泛滥完全可以通过开发严格的监管软件和制定政策去解决,就像说石油化工产品会污染环境,现在可以通过降解塑料,各种降解溶剂去应对。但只有一种东西无法缓解,就是钱,所以 esim 之所以推行不下去其实就是耽误运营商赚钱了,esim 会导致运营商用户流失,自己从通信领域的老大变成了给电子设备厂家的功能供应商,不出 5 年运营商就会衰落,而且行业的标准也不在我国,很可能会像百度一样失去国内的话语权

知乎用户 空军之父方虎山 发表

因为 eSIM 卡是安卓 SIM 卡

知乎用户 刘钰 发表

你在这片土地就得遵守这里的规则,你觉得这里挡着你跟国际接轨了你可以肉身主动进入国际,没人拦着的,望周知!

知乎用户 橘子海​​ 发表

eSIM 在国内总是难产无法普及的原因就一个,安全问题。

我们自己办实体卡开卡或者补办,都是要确认身份,就算改成了 eSIM 线上写卡了以后也是一样,手机要确保自己连接的那个发卡服务器是可信的,运营商也得保证存储这个卡的芯片安全正规没有发错地方。而这个互相确认身份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数字证书保障的芯片厂家担保这个芯片可信。然后发卡服务器呢,要看芯片的证书,同时出示自己的证书来跟芯片担保自己是可信的。

那谁来担保芯片厂家跟发卡服务器的证书是真的呢?只能依靠 CI 根证书。但是呢,负责标准制定的 GSMA 希望由他自己来承担这个责任。但是 CI 根证书是整个链条上信任的源头,参考之前的与四大粮商的大战。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外国人手里,这绝对是国家无法接受的。所以 2019 年在 eSIM 证书相关的国际标准里,除了 GSMA 自己的以外,还新加入了第三方的独立根证书。

以国行蜂窝版 iPad 为例,它的 eSIM 芯片里就是内置了两组 CI 根证书,到了境外,才会激活 GSMA CI 根证书。但是在境内用只允许国内根证书的卡片下载安装。所以联通 ipad 流量套餐的那个卡也是只有国内 CI 根证书的版本。海外的蜂窝版 ipad 是买不了国内流量套餐。

说到底,eSIM 推行困难主要还是这个规则标准不是我们制定的,不监管又会出现一堆麻烦事,监管起来也很麻烦,为了维护国家安全,eSIM 就只能一直难产,在国内难以普及。

知乎用户 不知名吃瓜群众 发表

支持了,但还不如不支持

知乎用户 马列注我 发表

那还不是为了我们好嘛

知乎用户 渣男 发表

2012 年 vivo 推出了 X1

知乎用户 精神病院精神担当 发表

运营商利润会被压缩 另外就是安全性不佳 特别是国内要求实名制这种 esim 更容易被复制 另外就是运营商没有推进的动力 年轻人可能无所谓 但是对于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 esim 运营商如果要推进 这人工成本高的很 没事干的老太太可能因为办这个业务能在营业厅跟你折腾一上午。对运营商而言,推广 eSIM 需要高昂的改造与运营成本,难以带来相应利润,可能会加速用户流失,终端也无法锁定客户。

知乎用户 KarZzI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知乎以后别推这种安卓问题好吗?

知乎用户 土豆果子煎饼酱 发表

兄弟们,既然 Air 能上 eSIM,那你们不想要普通版的 Esim 吗?电池还能更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