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玫瑾教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马丁. Success 发表

李教授有好多对普通人来说极有实用意义的做人,做事,自保,自励的经验和建议。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校园里想避免霸凌,和被人欺负,被孤立,被针对,最好的方式是与几个人通过共同爱好,融入一个小集体,找到一起玩的伙伴。

孩子最天真,但孩子也最势利,弱肉强食,畏强凌弱,往往喜欢挑选那些落单无助的孩子去欺负。

只要你有一个集体,哪怕是足球队边缘人物,戏曲社新进弱鸡,只要你能融进去,让人看到你被组织包容接纳的几个画面,就大概率不会被坏孩子优先挑选出来欺负。

反思自己的校园时代,验之果然。

知乎用户 小熊猫 发表

犯罪心理学界的李教授,就像收藏界的马未都。未必是最最顶尖的人,但一定是有着深厚功底,且最受广大群众喜欢的。他们以最亲近人的方式,为普罗大众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

知乎用户 米雅 发表

作为听过非常多心理学老师上课过的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心理学工作者。

我非常非常仰慕和崇拜李玫瑾老师。

她上过的锵锵三人行,我都认真收看过。

她讲授的公开课《犯罪心理解析》,我一口气听了四节,一共五节。我会反反复复去听,并且认真做笔记。

不说个人魅力,就说心理分析功底,太深厚了。

这就是一辈子搞心理学的大师,该有的样子。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在,更坚信了心理学的意义和价值。

知乎用户 Bing 发表

从朋友发的微信分享看了李教授 2 个小时的视频,应该是早期的,头发还是黑的,就是上面有答主截取的那段奔驰婚车然后教育女儿不能轻易把自己给出去的那个视频。

看完之后感觉讲的很生动,百度了一下,发现网上居然有很负面的评价,言语用词过激,让我很是疑惑,原来是药家鑫案的一些观点被网民攻击,但是继而被一些人深挖背景和学历,说了一些近似于人身攻击的事情。

而我再去查看老师的博客,已经设定了权限。当我看遍了网上好几条她的演讲视频,我感觉还是赞同的更多,反对或有疑问的较少。事实上她的一些理论分析都有逻辑性,而且很明显办案实例众多,通过多年的总结就见到了各种心理各异的涉案人员,不管怎么样,这个量,可以说不是普通心理学者可以有这个条件的,所以她基本上是罪犯心理状态推测比较准确和权威的,不管干嘛老找她呢,你们真当公安傻啊。

李教授的确是学历并不高 (这里是说对于心理学专业来说的,因为我看到有些人抨击她不是科班心理学毕业,她去搞心理学的时候是个哲学系本科生,当然后面学历很高了但是一开始不能跟起点就是那些心理学博士比),但这不影响她的演讲受欢迎而且受教,理论水平高,跟用生动的演讲让大家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是两件事,专业水平也许是没多高,但至少很多人听了能有感悟,能进步。这就是传授知识的真谛。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很多人的言论,其实不是 ta 的本意,各种被头条,被剪辑,被上标签,被断章取义,层出不穷。所以对一个行为的解说,很容易变成对一个行为的辩解,或者对一个行为的支持,一些无脑的网民就过激了。

另外,对自己没有过多了解的但是在行业里很出名的人,直接评价人家是二流水平,事实上跟艺术院校科班出来的演艺毕业生不尊敬得奖的老艺术家,是差不多的感觉。这一点也不像一个心理学者的心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1.5.15 更新

首先,表达本人对李老师的尊敬。

其次,补充说明几点:

(1)心理学本身学科现状确实不成熟。很多结论依赖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想要达成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非常困难。单凭经验判定两件事之间就存在因果是有问题的。质性研究的新发展或许可以对此有所补充。

(2)讲座或许确实不反映学术水平。比如,局座。深入浅出,是为了让普通人听懂。但心理学的问题在于,深入浅出也不能犯逻辑错误。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能直接说是 A 导致了 B。至于学术水平的事儿,知网是透明的,自己查就行。李老师的侧重领域本身就是心理知识与犯罪心理分析、犯罪预防、社会法律问题等领域的结合,以及宣传。没必要和心理学的学术去比。学术首先需要对真理负责。但心理学的知识普及工作确实落后了。

(3)我这边还好,专业所在,不存在听不懂就高深的问题。

原答案:

李老师的讲座在网上听了几期,严格的从学术上来讲,不是很严谨,把很多问题说的太简化了。稍微内行点的人是看的出来的。但整体上还是比较吸引人,给人以启发的。至少她思考了,讲出来了。我见过很多专家知识渊博,但对在电视上露面都没有太大兴趣。这个领域的东西,李不是最好,但有人发声就比没有强一点。最后,不可偏信,有启发就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懂,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曾经和李玫瑾老师打过几次交道,分享一下。

我本科的时候在学校的一个学生论坛组织,就是那种邀请社会各界大小名人来学校做公益讲座的组织,我们那个论坛在学校还是蛮有名气的,当时也做了四百多期将近十年历史了。

药家鑫那件事情刚出的时候,李玫瑾老师因为在央视录节目的时候时间限制的原因,仓促之间使用了一个不为大众熟悉,并且字面上容易被误解的心理学词汇,试图解释的药家鑫犯罪原因。因为时间仓促李老师并没有很详细论述她的观点,之后加上媒体的放大和断章取义,以及网络群众一直以来关注热点问题时候情绪至上的套路,李老师被喷的非常厉害,什么砖家叫兽的谩骂蜂拥而至。哦对了当时还有清华还是北大的一个挺有名的教授好像是叫肖鹰?撰文批评李玫瑾老师,言辞多有激烈之处,李老师也写过两篇文章回应,都很克制有节。

当时这个事情我是从一开始就关注到了,觉得这种热点新闻挺适合请到当事人来做讲座的,而且我那个时候比较讨厌键盘党,觉得既然是专业领域的问题,还是应到以专业知识作为评判的基础,很多时候 “常识” 是起不了很大作用;另外这种不给人完整表达观点的机会,直接夹枪带棒甚至辱骂攻击的行为我是非常反感的。

基于这种观点,费了一点周折找到了李玫瑾老师的联系方式,一开始老师是拒绝的,表示这个时候正处在风口浪尖,不愿意发表太多观点,婉拒了来我们学校做讲座的邀请,但是同时表示过一段时间等此事平息了可以再来做讲座。然后我主要说了三个观点:一是此事我完全支持李玫瑾老师,二是我也觉得老师当时没有时间完整表达观点,所以更应给自己一个平台充分表达,三是正是因为风口浪尖更应该扭转大家的误解。成功的说服了李老师,让她答应了过来做一场讲座,就在几天之后。

之后几天很频繁的和李老师交流过几次,每一次老师都非常谦和有礼,让人如沐春风。之后有一次李老师解释为什么答应接受邀请,她说:我是一个老师,学生提出的要求,老师是很难拒绝的;在一些问题的沟通上,比如机票的问题没能让老师满意,老师也很宽容得表示理解;中间有一次打电话老师有事没有接到,回复短信的时候还特地解释致歉等等。说实话做论坛工作邀请过不少人,普遍大学老师的态度都会比别的行业人士好很多,其中态度最好的还是李玫瑾老师和黑大的刘敬圻老师了。

然后场地,行程,宣传都安排好之后,在讲座的前一天突然被团委通知取消。说实话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因为团委的领导做活动素来以不出事为第一要务,不过最难堪的还是怎么和老师解释。打电话解释的时候老师又一次很宽容,说:我是学心理学的,能理解你们老师的考虑。表示没关系的同时还不忘记安慰我。

之后就是药家鑫案宣判的时候,给李老师发过一条短信,再次表示了支持和钦佩,李老师次日也回复了我一条很长的短信,做了一番感慨。

那之后再也没有联络过,大概两年之后我学校另一个学生论坛组织邀请了李老师来做讲座,我也特地去听。讲座之前找机会和李老师打了个招呼,自报姓名之后她立刻说:我还记得你,之前我的手机出了问题,刚好从 L 到 Q 的通讯录全没了,所以也把你的号码丢了。然后又和我一起回顾了两年之前的药家鑫案,言语之间仍然能感觉出来那件事对她还是挺有影响的。

讲座内容主要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了自己怎么开始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二部分是讲了一些实际的案例,最主要的讲了马加爵案。整个讲座内容很详实,也很生动有趣。讲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时候让人觉得很亲近,讲案例的时候就明显是以一名心理学研究者的角度分析。她对马加爵案分析的观点虽然有一些我不大能够接受,但是明显觉得她在讲述的时候是以一个研究学者的视角,根据实际的线索,在分析推理事件的动机,是有一个很严谨的态度在里面的。

只有这一点接触的经历,没法从专业角度评价什么,只能说从晚辈的角度,这是一个谦和宽容的长辈;从学生的角度,这是一个值得尊敬,授课内容方式让人喜欢的老师。

知乎用户 越田 发表

跑个题,我见过岁数最大的迷妹。微博经常刷胡歌。

tips:绝无嘲讽与恶意。

知乎用户 洛悦 发表

微博的私信。

完全没有想到李老师会回复我,激动了好几天!

可惜锵锵停播了,以后不太能见到她了。

知乎用户 Nirvana 思矣 发表

2018.5.23 更新

两年前的回答了,陆陆续续有点赞有评论,再说一点吧

她不止是个教授。这么多年来,经常有地方公安在遇到疑难案件的时候请她前往,她作为顾问在现场进行勘察,向办案民警提供犯罪心理画像,帮助侦查人员缩小排查范围,最终破案

犯罪心理画像这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李老师翻译的《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Criminal Profiling: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Evidence Analysis,作者: (美) 布伦特 ·E· 特维

当凶手被抓获,李老师会到看守所、监狱去会见,向他们提问、与他们对话。她说每次去之前会列一个单子,写好她要问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课上她说去见一个在我看来是很变态很变态很变态令人发指的连环凶手,她一开始进去,凶手仰着头什么也不答,不理不睬。李老师说 “好,你不说,我来说”。然后她开始说凶手的各种情况,当她说到凶手坐在家里每天往外都看到的某一个女人走过的场景,凶手立马说 “你怎么知道的!”“我说的对么?”“对!”

然后凶手就服了,他说就是这个景象让他产生了邪念,有了后面的事情,话匣子也打开了。

(别跟我说什么监控啊,那是多少年前的案子,而且是落后地区的一个矿区住宅区里,如果有监控不会死这么多人)

…………………………… 以下原文

学校的两大名人之一
只要她上课,没有逃课的,甚至会有别的系、别的年级的同学溜来听课,座无虚席,洗耳恭听
她经历的案例令人心惊胆战,她讲述的隐情让人唏嘘不已
她讲授的关于原生家庭、儿童教育、婚姻家庭的内容我们都认认真真记下
她是个很好的妻子和母亲,她说的下班回到家的那种状态我很向往,我也很羡慕她女儿

知乎用户 王崇巍​ 发表

[

哈佛经典谈判术(2020 年新版)世界谈判学、心理学大师

京东

¥52.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27592934175051776-0&p=AyIGZRNdEAoSBVcTWyUCEwZWGV0WARYDVhxbEDJWWA1FBCVbV0IUWVALHEpCAUdETlcNVQtHRRUDEwRXHVgWBhYEUhteCltXWwgrGFVpWhkdaV52dk5TAkYOV2FxcFVOKxkOIgdcG1kdAxMHUhhrFQMTB1EeWBYEEzdlG14lQ3wDUBpSHDITN1UcWh0AEwRcGFsUABU3VRNfJdS8k4CT5Myyt9H%2FtY6YsseO%2Fs%2FlkzIiN1YrAEBWW0JJG1kWBBYPVhNZEAIUA1QfWxMEFRtUK1sUAxEFUxldEwd8BjsYWhcDFgNSGVkdMhI3VisFewNBB1ceWUUGfF0OSxJHWVUGOxtaEgMVDmUZWhQAEA%3D%3D)

浏览了一下回答,发现喜欢李老师的要么是非心理学专业的,要么是被李老师的人品和态度所折服。对李老师的心理学水平做出评价的一般都比较负面。

一、犯罪心理学不是本人特长,我的评价不能作数。不过李老师经历这么多,肯定有很多案例可讲,估计她的课一定很吸引人。

遗憾的事,故事就是个案,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常常容易误导人。

所有的证据里面,最没有价值的就是故事或者说个案。一个药家鑫的例子,其实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真正靠谱的心理学知识需要基于系统的大数据,实验设计以及元分析。

李老师的观点和理论,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下 80 年代的教科书,再去看一下 21 世纪以后的心理学教科书,最好是英文的。就能够看出来区别了。

但是,为什么她的课那么吸引人,那么引人入胜呢?因为人天生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分析、理论推理。

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可以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二、李老师育儿的视频很火,如果你想用现代的方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建议你远离这些视频

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相关背景。育儿方面,我太太是发展心理学的博士,我也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儿童的动机、认知、沟通、决策等方面我都比较了解。我儿子小海豚 8 岁,自认为教育的不错。当然主要是我太太把关。

首先你要明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普通人。这些人的经历和心理都不具有推广性。你用从犯罪的人的成长经历那里学来的理论来育儿你不觉得有问题吗?

这里不多说李老师的育儿理论有哪些不对、不好的地方。如果你是李老师的粉丝,那么我说什么也改变不了你的看法。

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真正的前沿的儿童心理学的内容,怎么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我推荐几本书和人给你。

我自己也经常在知乎回答一些关于育儿的问题,不过大多是因为心疼那些可怜的孩子。

如果你想要系统地了解儿童心理学,推荐你关注

@陈忻

老师,推荐陈老师《养育的选择》。陈老师最近又有新书出版,值得期待。

[

养育的选择 中信出版社图书

京东

¥26.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48039500313812992-0&p=AyIGZRNfEwERB1MSXiUCEwJQE1MVARsCVysfSlpMWGVCHlBDUAxLBQNQVk4YDk5ER1xOGVUaXhAKGgdWEl4XHUtCCUZrXHZbelV%2FHm5nSUc9GFhidmwDHm4ZdQ4eN1USWxcKEwZVHFglAhMGVR9eFgEUBmUrWxAyU2lQGF4SACIGZRtfHQMQBVESWhAAFgFlG1MRMsSpwc7TqtuiooOx9cCPotLcsI%2BrhCI3ZRhrTldGThAHWxYHGwZXE18UAxAHVxJbFgoaBEkaaxUDEwRXHVkTBBdpVHVYFAATA1EcWRcKIgdlGGtLbBNUVRtdQgURaQ9LBhxFSAITdVwRBxMDVxtrFwMTBVc%3D)

知乎用户 律师梅学长​ 发表

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我只是开会时遇到过李教授、简单交流过。近来又想起了她,看到这个问题,就来强答一下了~

外表:很有气质。气质这东西好像还真的能脱离时间的掌控。李教授一头花白的头发,没有了化妆和灯光,确实要比电视上苍老一些。那次学术会议李玫瑾老师穿的并不是太正式,但她的气质却严肃而不古板,在一众大咖教授里还是比较显眼的。

处事:参会者中厉害的教授很多,但李玫瑾老师经常上电视,名气要更大一些。可她很低调,来去走留不仅不张扬,比起其他教授还要低调的多。人也和善,至少我跟她交流时,那种和善很自然。

学术:李教授研究的是犯罪心理学,我主要是学法学的,学识也远不够,对这个了解不太多,不敢妄论。只是确有些观点我不太认同,比如李教授多次提出过要着重关注犯罪人而非社会因素。而我觉得社会因素才是犯罪的根本因素,不能过过度强调对犯罪人的防控。此外她的实证研究比较多,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比较强。

评价:

说到对李玫瑾老师的评价,就离不了那次网络舆论危机。事实上我一直记得并时常想起她,大概也与她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走过有些关系。我甚至在想她的低调是否也与此有关、因此改变的呢?

以我掌握的这一点专业知识看来,李教授的一些发言确实有不妥之处(大概是观点过于学术化,没有太考虑公众情感,没有考虑到大众的非理性程度),学术性的某些观点我也不太认同。但绝不至于用 “丑恶嘴脸” 来评价。即便那些所谓的不妥言论,绝大部分也都在学术的范围内、有专业知识来支撑的。

反驳是人类的天性,李教授发言的些许不足,加上非专业者的自然情感,再加上非理性的舆论环境,造就了这场以贴标签、扣帽子、讽刺嘲讽和骂人为主要方式的可怕的危机。

确实是可怕的。开会时恰巧某案件被关注,多位教授透露电视台都曾邀请他们做点评,但都以此为鉴、噤若寒蝉。

专业者都希望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这种心理需求会促使其以尽量专业的知识提出看法。但作为外行之人,其知识与思维体系往往难以理解接受。而学者又不愿向世俗妥协甚至自豪学术的独立与专业,二者矛盾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故基于以上,仅从我的这些了解来看,李玫瑾教授的某些发言确实是有欠妥之处的,但其 “丑恶嘴脸” 这样的标签也绝对荒谬。她,大概是个努力研究学术、但也会出现些许错误和不足的学者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扯那么多,你让那些喷子去办她办过的案子看看?一个个的早撞墙了

知乎用户 风行 发表

刚听到了李玫瑾女士的演讲片段,作为犯罪心理学家而言,李女士的专业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还是能够从她的一些言论中看到她的的观点的局限性,或者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

比如在其一次 “生命的意义” 的演讲中,有听众递给她一个纸条,提问,生命是属于我自己,我为何不能主导我的生命?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李女士的自己的回答,我就认为是有失偏颇的,而对于听众而言,我感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听众本身,估计也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听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要探测一下李玫瑾女士的学术态度以及学术造诣的深度而已,而李女士的回答,我认为不是很满意。

作为犯罪心理学家,估计李女士会一直坚守社会正义的立场,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会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作为任何一个人,不论正常人亦或是罪犯,或者一个具有心理障碍的人,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决定他们人生一系类行动的那些动机而言,却都必定是出自这些个体人自身的需要而发生的,一个人一生之中,必定是要一直面对一个现实的社会,并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不断的应对,并且一直这样持续的生存下去。

由此,一个人必定会在其生存的过程中,会遇到与他人或者社会发生冲突的情况。我们没有理由独断的说,所有的问题都是个体的人的问题,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所有的问题都是他人或者社会的问题。

这样一来,作为一个犯罪心理学家,如果是出于对于犯罪行为的惩罚的,具有法律意志的代表着,可以将这些过错完全归咎于罪犯个人或者罪犯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因为毕竟罪犯本身是完全出于自身的利益,侵害了他人,冒犯了法律,似乎也还说的过去。

但是,作为一个身兼正义的执法者,如果仅仅只能站在这个角度观察问题或者发出言论,那我会觉得这种立场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正义的本身。

人作为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拥有其独特的意志自由,这种自由本身最初其实并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可以先验的预设自身的行动准则的能力,由于这种不受任何外物或者外部世界约束的能力的存在,所以才会有人类的特殊的创造性,当然也会是一种破坏性,甚至于犯罪的能力。

我们对于自由这一概念的理解本身,在过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几乎都将自由理解为一种人类共有的基本权利,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意识到,其实意志自由其实人先天具有的一种能力,哲学家出于对于人类的意志自由的能力的尊重,而将其上升为一种权利。这样一来,如果把自由解释一种原初的权利,那样一来,从逻辑的角度,人类的自由权利就会出现诸多的逻辑矛盾,结果会很容易以哲学的或者逻辑学的方式被否定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内就是人是没有自由的,其实这是一个无比荒谬的结论,但是在现实中,这个结论却往往很有市场,就如同李玫瑾女士所说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这样一个结论一样荒谬可笑。

所以,可能是李玫瑾女士自身这职业特征导致了这样的观点或者观察问题的角度的产生,或者李玫瑾女士本人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种观点的问题所在,所以对于这样一类问题思考,还应当更加深入

一些,或许才能讨论明白。

我认为,对于普遍存在的现实社会的犯罪问题,分析犯罪者个人的心理成长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归责个人的性格,人格的形成过程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于通过分析其原生家庭以及其过往的教育经历,归责到其家庭的责任,这一步也是不可缺少。

但是当这一切归责分析完成之后,是否也应当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社会管理制度本身的问题,并通过客观科学的分析,最终给社会管理者一个建议,或者促使社会管理者有一个深刻的反思,以此持续改善现有的社会管理制度,而减少这些犯罪问题的发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心理学家应当具有的责任与高度。

至于关注个体的分析心理学家的任务,应当从个体的人的角度出发,去寻求个体独立人格的完善与构建,以帮助个体的人,与整体的社会本身和谐共处,这才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正确道路。

知乎用户 无名氏 发表

正在上李老师的选修课,最喜欢的一个老师。

记得小时候放学在家吃饭的时候刚好可以看今日说法,那时候李老师还很年轻,现在我长大了,李老师也慢慢老了。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李老师就多放了几张哈哈

知乎用户 朵猫喵 发表

李玫瑾老师,最先了解到她是因为刷爆朋友圈的老师视频,看过后,觉得相较于之前有一番新天地,老师说话非同寻常的有条理,头头是道,方法一步步给你讲的那叫一个透彻,在孩子身上实践一番,效果神速,但就是不知哪里出了问题,觉得不舒服,过后 “虚假” 的家长成就感,给人一种 “我驯化了一只宠物” 的错觉。也仿佛 “我利用强大的心理学抓住了人的弱点,在耀武扬威地宣告胜利”。它的确能让无知的孩子畏惧你佩服你,但从长远来说,它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爱的感觉。尽管李老师一直在宣扬爱,但从她冷漠的表情,对弱者的踩踏及机械化的操纵控制,眼明的人会很快发现,这只是一个人维护自我的假面具,踢破它之后,我们将会看到这种理念的 “千疮百孔”,它不是我们的孩子真正想要的,是该被淘汰的教育。

知乎用户 笠霂 发表

身不由己,言多必失。

另外,经过剪辑的谈话类节目是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的。看改版之前和改版之后的锵锵这类节目,关键并不是看各方都说了什么内容,关键是要看各方谈话时候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有的时候,秘密都在这些细节里。

又另外,在大众传媒公开露面的专家、学者其实是没有多少自由度可言的,即使不照本宣科,也要按照制作单位定的大方向 “表演”,这一点稍微有点传播媒介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吧。

知乎用户 Springer 发表

听过李玫瑾的关于儿童成长的系列讲座音频,看过几期她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获益良多。觉得李玫瑾是当今难得的优秀的心理学家之一,不媚俗,有担当,非常优秀。

知乎用户 大雄 发表

说道犯罪心理学,说实话李玫瑾在专业领域连中上都算不上,但是比很多其他的教授都有名气,脾气好只能说明有涵养,但是不能代表权威,李玫瑾是哲学系本科毕业,看过他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大都是发表在自己的校报上没有份量的,至于说的那些话,任何一个研究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生都可以说出来,唯差的是可能一般研究生并没有李的口才,外国研究这块的很多理论倾向于简单化,但是国内很多学者却倾向于讲的都深不可及,一般人都能理解的话他们说出来鬼都听不懂,然后一副这是很高深的学问,你们都不懂,其实单论专业性而言,还真不佩服李的学识,个人魅力另说,但是这是两码子事,毕竟特别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气的

知乎用户 妍和时​ 发表

李玫瑾教授讲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

原创 短靴披风 关注☞ 尹建莉父母学堂 今天

为什么不建议跟李玫瑾学育儿来自尹建莉父母学堂_00:0037:43_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王京朗读音频

音乐:林生祥 - 阿和进去了 歌曲:KZone - 我找我

01

伴随三起杀人案

火起来的 “教育思想”

李玫瑾教授 1958 年出生,现年 62 岁,是研究犯罪心理的专家,近年来却成为许多家长推崇的 “育儿专家”。

▲李教授多年来在不同场合

频繁发表她的家庭教育观点

以 “李玫瑾” 命名的教育类公众号、直播号数目庞大、流量惊人(或许并未经过李教授本人授权)。网络上随处可见“李玫瑾育儿精华”“李玫瑾育儿笔记”……

李教授多年来在不同场合所做的家庭教育讲座被剪辑为长短不一的视频,通过社交媒体无孔不入地传播。一些学校会组织老师、家长集体观摩。很可能正在阅读本文的你,也被亲友强力安利过。

一些家长表示对李教授的育儿观点不能更赞同,甚至呼吁 “先修李玫瑾教授的课,才有资格当老师、做父母”。

▲李教授粉丝评论

曾经,我也是李玫瑾教授的粉丝。经过几年的学习成长,我却特别不建议家长朋友跟李教授学育儿了。

为什么?

相信很多人和我有类似的感受——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讲座,乍一听挺有道理,再听听又觉得有点怪。

哪里怪?说不清。

连续听,甚至会出现压抑、窒息、毛骨悚然的身体反应。

为了将上述说不清的感受厘清,我凭借记忆和查阅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复盘了李玫瑾 “教育思想” 的源流。

李教授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始于对发生在 2004-2010 年期间三起著名杀人案的点评。

三起案件分别是:2004 年的马加爵案、2009 年的北京大兴灭门案(李磊案)、2010 年的药家鑫案。

02

马加爵案:

杀同学是因为 “自我中心”?

2004 年 2 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宿舍同学,震惊全国。公安部对他发出 A 级通缉令。

许多人认为马加爵犯罪的根因是贫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在发表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的论文《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中,李教授这样写道:“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继而提出,家庭、学校只重视智力教育是种误区,应对青少年增加人生观的教育,使他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学会顾及他人和群体的利益。

李教授在诸多媒体采访中重申了她的上述观点。

▲马加爵受审

如果只从预防犯罪的层面看,这些观点毫无问题。可当涉足家庭教育领域的分析,李教授的思路就出现种种漏洞了。

比如,她立论的基础是马加爵的原生家庭十分正常,父母双全,老实本分,家人对他都十分关心;是他不懂得亲情的价值,为了满足自己一意孤行,未能回报亲人的恩情。

而事实上,媒体公开的案件调查、马加爵日记、马加爵大姐所写的回忆文章均显示:

马加爵从小就特别乖。穿开裆裤的年龄就会爬上灶台盛粥给父母;从不和父母顶嘴,不惹父母生气。

马加爵在家中排行最小,上有两姐一哥。哥姐们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到马加爵 3 岁左右,出现了经济困境。但父母通过帮小老板烫裤子,仍能支持子女上学。

马加爵尊重姐姐、孝顺奶奶,妈妈少穿一条裤子都会担心妈妈受凉。看到妈妈日夜做工,就自责是他们做子女的给父母添了负担。

大姐工作后要给马加爵生活费,他拒绝,十分体谅大姐谋生的不易。

种种迹象说明,马加爵根本不像李玫瑾教授所定论的 “自我中心”。相反,他是背负了太多来自家庭的生存压力和情感压力,过早懂事,过早成熟,“替家人着想过了头”(马加爵大姐语)。

马加爵的父母一辈子胆小怕事,处处要求子女忍气吞声。孩子受了欺负,不但不会替孩子撑腰,还会责骂孩子。

**这也使马加爵未能学会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灵活处理人际冲突,只凭意志强力压抑自己,**直到出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和宿舍同学因玩牌发生口角,最终杀人泄愤。

出人头地、给父母报恩是马加爵背负的另外一项沉重压力。从小到大,他常因学业竞争对同学产生嫉妒、不服。他会要求自己通过加倍刻苦超越同学,可一两次成绩不如人也会带给他强烈打击。

日复一日、充斥童年的分数争夺战,向孩子传递了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价值观。

此外,马家父母会因琐事激烈争吵,父亲会用狠毒的脏话骂母亲。因为同情母亲,少年马加爵对父亲产生了恨意。

上大学后,马加爵在寒暑假不愿回家,觉得 “回家没意思,不如留在学校,还有一台电脑”。

逃亡期间,他给大姐留言吐露: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被执行死刑后,父亲不允许马加爵的骨灰埋进祖坟,认为他不配……

马加爵的家庭显然并不真正和谐、温馨,只是表面看起来完整、健全。

如果借此讨论家庭教育,我们需要讨论:

不良的夫妻关系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否定并迫使孩子压抑负面情绪,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孝顺、乖,限制孩子伸展自我,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望子成龙,要求孩子过早参与竞争,成为实现家长愿望的工具,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

继而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作为父母,有哪些自我成长的功课要做。

然而,上述议题通通没有出现在李教授的视野中。李教授意识到了马加爵犯罪与家庭教育有关,却只得出了他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简单化结论。

03

李磊案:

“亲自抚养,才能获得控制孩子的心理资本”?

2009 年 11 月,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了一起赅人听闻的灭门案。案犯李磊用尖刀将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及两个亲生幼子全部刺死。

李磊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与奶奶感情最深,8 岁才回到父母身边上学。

他自述父母对他管教太严,从小就看不起他,认为他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经常对他呼来喝去、指手画脚。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抄起手边的东西打他。在家里他就像坐牢一样,感受不到温暖。

▲李磊受审

李玫瑾教授分析这起杀亲案时认为,案犯之所以反感父母管教太严,是因为他能力弱、自尊心强、说不得。这又缘于他小时候在奶奶身边太受宠,所以对严厉不习惯。

这样的认识很容易在未对家庭教育有过深入思考的人群中引起共鸣。

父母管教太严,阉割了孩子的自尊,难道不该在家庭教育层面反思父母的问题吗?为何反归罪于孩子 “脆弱”?

所以李教授的逻辑是孩子要习惯打骂,即使父母对他造成种种身心伤害,也要对父母感恩戴德?这不就是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的霸王条款吗?

说到这里希望不要有人出来抬杠——我绝不是想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帮杀人犯洗白。成年人犯罪,根源在原生家庭,责任在他自己。李磊杀了人,也偿了命,在此,更有价值的讨论是: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会将一个人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一个人 “自尊心强、说不得”,其实是自恋脆弱、自我价值感低、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是总被批评打击,缺乏肯定、尊重和关爱造成的。

李教授看到了果,却歪曲了因。

从此案当中,李教授还提出了一个广受欢迎的观点:

“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不要交给保姆和老人,否则等到孩子青春期,你就真的管不住了。”

提倡父母亲自抚育孩子,本来功德无量,因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都发现:

0-3 岁是否与妈妈建立起亲密安全的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存在感、人际信任感,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基底和一生幸福。

李教授呼吁父母亲自抚养孩子,目的却不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幸福,而是为了父母可以获得长远控制孩子的 “心理资本”。

她认为李磊的父母就是小时候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才失去了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力。

她甚至说,让孩子在婴儿期记住你的味道,那么长大后他至少不会杀了你!

李教授是把我们的孩子都预设成潜在的杀人犯了吗?

为了强化这一观点,后来她还在家庭教育讲座中举过一个溥仪的例子:

身边人的顺从助长了小皇帝的淘气任性。无人敢管的溥仪只会听一个人的话,就是喂养他长大的乳母。因为他对乳母很依恋,有感情。

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他才会听话——这不就是 PUA 界的通用技术吗?真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听到李教授的 “心理控制论” 会产生排异反应,说明你已对父母控制孩子的念头和行为有所觉察,倾向于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借由父母诞生,却不必为父母而活。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内在认知仍停留在父母是 “恩主”,孩子是负债的“奴仆”,孩子就应该满足父母、对父母快速服从——那么听李教授的“心理控制论” 就会觉得特别舒坦。

▲某网友表达对李玫瑾教授 “心理控制论” 的赞同

04

药家鑫案:“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

孩子心理不健康”,但多少是过分?

2010 年 10 月,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连刺 8 刀致人死亡。这同样是一起乖孩子犯罪事件。

▲药家鑫受审

药家鑫自述,从小到大,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就是练钢琴。

逼他练琴时,妈妈会拿皮带抽他。为了兼顾练琴和课业,小学阶段的他就要在课间赶作业,除了上厕所,不能离开座位。

爸爸转业后没有再找工作,专盯他的学习,遇到他成绩下滑,会把他关在地下室,除了吃饭不准上楼。

这一切让药家鑫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山大,经常想自杀。

他一方面积累了对父母严酷教育的恐惧、愤怒,一方面又用理智说服自己 “爸妈特别爱我,我要让他们为我骄傲”。

这是父母以爱之名绑架孩子,而孩子实际上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真的爱他的典型冲突。

上大学后,药家鑫更失去了空闲时间,除了学习还要做家教,经常晚上 11 点才结束工作,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

他的生命好像不属于自己,他更像是实现 “功名” 和父母意志的奴隶。

激情犯罪后,药家鑫很怕爸爸知道。妈妈送他自首时告诉他:“孩子,其实你爸爸很爱你,一直为你自豪,你不要怕他。”

站在药家鑫的位置上体会,那份 “怕” 很真实,那份 “爱” 却很空洞。

李玫瑾教授点评此案:

“他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过宽容、善良的印象。
如果一个人从小面对的都是善良宽容,他怎么能轻易了结别人的性命?而如果他面对的都是严厉逼迫,他能不冷漠吗?”

正是这段点评,让当年还是名大学生的我升起了对李教授的崇敬,认为她分析得深刻。

但当年的我意识不到的是,仅凭一两个可取的观点,远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 “育儿专家”。

同样是严厉教育导致的悲剧,在分析李磊案时,李教授说案犯是因自身脆弱而不能承受父母的严苛;在分析药家鑫案时则指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孩子树立了冷漠的坏榜样;“过分严厉苛求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

前案当中,李教授似乎支持严厉教育,认为父母打骂孩子天经地义;后案当中,李教授似乎又反对严厉教育,但不是绝对反对,认为只要 “不过分” 就行。具体怎么算“不过分”?没有解释。

实际上,稍作深入思考就会意识到,对严厉教育的态度根本无法模糊——支持与否,是基于完全不同的人性观和对亲子关系的定位。

认为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就等于认同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且儿童天性本恶。

认为父母无权打骂孩子,就等于认同孩子是他自己的主人,儿童天性本来向上向善,只要不加阻涉,他们一定会去追求自我实现。

对这些探讨家庭教育时不能回避的本质性问题,李教授都回避了。从她散乱的一个个观点中看,她自己的思考是很不成熟、不成体系的,讲法常常前后矛盾。

她提倡 “抓教育关键是要教育父母”“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可又常常赋予父母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将孩子看得无知无能。

她提倡给孩子尊重,可又教导父母如何对孩子实施心理控制,让孩子害怕、听话。

她认识到打骂会给孩子不好的行为示范,又说过 “父母打儿子天经地义”“只要让孩子离不开你,你打他骂他他都不会恨你”。

——真是相当怪异了!

如果不打不骂,她向父母建议的 “更好” 教育方式又是什么呢?

点评三起著名杀人案件 “走红” 后,李教授越来越多地突破犯罪心理专家的职业边界,扮演起 “育儿专家” 的角色,接受各大电视台邀请,开坛讲授家庭教育,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05

“恩威并施”,

玩弄孩子于股掌之间

认真听了李玫瑾教授多个不同版本的家庭教育讲座,发现只是演讲的场合、装束不同,其中的内容高度一致。

她的确给父母提供了许多不打不骂也能让孩子听话的 “好办法”,指导方针就是:“恩威并施——3 岁之前有恩于他,3-6 岁立威于他”。

3 岁之前有恩于孩子,即指亲自养育孩子,让孩子产生依赖感,便于以后控制。这点前文已经呈现,此处不再赘述。

强调 3-6 岁要立威于孩子,李教授这样表述她的根据:

许多孩子青春期出现问题,不听话,说不得,动不动就离家出走、闹自杀,是因为父母 “管晚了”。因此,3 岁前后就要开始防止孩子任性,对孩子说 “不行”,给孩子 “立规矩”。

3 岁前后,孩子会说话了,会表达独立意志了,李教授认为,这就是 “任性的雏形”。

给孩子 “立规矩” 要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四不要走开。

不打不是因为心疼孩子,是考虑到打了就会让孩子完成 “心理补偿”——“你都打我了,我的错误就可以抵消了”——家长的控制就无法实现了。

具体操作指南如下:

当孩子提出 “不合理” 的要求,例如吃了一根冰棍还要吃,在商场闹着要买新玩具,家长就要对孩子做 “克制任性” 的训练。

将孩子带回家,架进卧室,关上门,然后不打不骂不走开,任由孩子哭闹。关键点是 “笑眯眯地看着他哭,欣赏他的哭”,不要理他。

因为哭闹时他听不进大人的话,所以这时也不必说教。

等孩子发现哭闹没用,渐渐放弃,来对你察言观色、乞求,你再去绞条热毛巾,帮他擦擦脸,跟他说 “我还是爱你的”,然后让他认错。下次他就知道了,他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的确,我相信照李教授的方法办理,大多数孩子都能被家长 “制服”。虽然父母“开恩” 没打没骂,但用置之不理的态度让孩子体会到了谴责和惩罚,唤起了孩子的惧怕、绝望。

孩子并不会因此就不想吃冰棍、不想要玩具了,孩子只是彻底明白了,只要不服从父母的意志,父母就会收回对他的爱,瞬间对他报以冷酷。

最后那句 “我还是爱你的”,让孩子认清了父母的虚伪。

成人说起 “打一巴掌揉三揉” 的伎俩都会鄙夷、不齿;将这套伎俩用到孩子身上时,一些大人却洋洋自得——他们是抓住了孩子会无条件依恋父母、爱父母的软肋!

通过李教授的 “克制任性” 训练,孩子会认识到发展独立意志是 “错误”,伪装自己、讨好父母才是“正道”。这样的训练经常做,就能培养出听话顺从的“好奴才” 了!

不论 “施恩” 还是 “立威”,李教授控制孩子的“教育思想” 一以贯之。不打不骂、“尊重孩子”,在控制孩子的鲜明目的下只不过是更 “巧妙” 的手段。

06

延迟满足可以避免贪婪?

与上述手段类同,李教授还创建了用延迟满足来避免孩子贪婪,用要求孩子最后一个动筷子吃饭来避免孩子自私等种种怪异的思维连接。

关于延迟满足的好处,李教授这样讲:

孩子看中一个玩具时,第一次绝不要买给他,要骗他说妈妈不够钱,加几次班才能把钱攒够。这样他就知道了妈妈工作养家辛苦,金钱来之不易。(笔者按:演苦情戏,增加孩子的负疚感)

利用孩子想要玩具而不得不讨好家长的心理,在 “延迟满足” 期间,就可以让孩子干活了,比如:支使他做家务,让他安安静静坐下来写字、画画多少张且必须达到你的质量要求。(笔者按:等同于在驴子眼前拴根胡萝卜,让它乖乖拉磨)

等拖够时间,最终买给孩子他期盼的玩具时,孩子就会意识到,要获得满足,必须按照父母的规则做事。(笔者按:完全实现精神控制)

李教授认为,这样不仅能避免孩子贪婪,还能顺带训练孩子 “坐得住”,为他好好上课、学习助力,一箭双雕。

我只想问:要避免孩子贪婪是吗?面对食物,是饿怕了的叫花子会去抢,还是饱足的富翁会去抢?

明摆着是叫花子会去抢!

**延迟满足就是在制造孩子的匮乏感,制造心理上的叫花子。**在匮乏感刺激下,孩子只会更饥渴、更贪婪。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痛痛快快满足孩子,不谈任何条件,孩子才会成为心理上的富翁。

内心富足的孩子反而不会见什么要什么,遇到父母真的无力满足的情况会很好商量;长大了也不容易购物成瘾。

理顺这个逻辑后就会发现,李教授提倡的延迟满足能帮父母对孩子实现精神操控,对孩子本人却只有害处,没有益处。

07

最后吃饭可以防止自私?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客观地指出:

2-7 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有 “自我中心” 的认知特点。

请注意!皮亚杰所说的 “自我中心” 是指受认知能力所限,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这与道德上的 “自私” 毫无关系。

李玫瑾教授却歪解这一理论,宣扬从这一阶段开始,就要严防孩子自私。她给出的具体方法是:

一家人一起吃饭时,要故意把饭菜摆好而不动,让孩子看着饭饿一饿——“饿一个小时饿不坏他”(李教授语)。训导孩子:长辈没动筷,孩子绝不准先动筷!

让孩子最后一个吃饭,这样他就会 “眼睛里有别人”,也能学会尊重、服从大人。

绕来绕去,又绕回了 “服从大人”。实现操控的原理同样是刻意制造匮乏,利用儿童的单纯、脆弱将其收服。

**更容易蒙蔽人的是,**她先预设 “孩子自私”,再鼓动家长去消灭孩子的“自私”。2-7 岁的儿童根本不知“自私” 为何物,完全是无辜躺枪!

08

父母有病,孩子吃药?真荒唐!

家庭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没有经过深入学习和独立思考,父母们很容易掉进给孩子贴 “问题” 标签,再四处求问改造孩子 “良方” 的大坑。

高焦虑时遇到李玫瑾教授支的招儿,自然觉得特别受用,而意识不到背后给孩子造成的深远伤害。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根本没问题,只是展现了正常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

3 岁左右,孩子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会反抗父母(青春期同理)。

这时父母不仅无需生气,反而应该高兴——你的孩子是心理健康的!

你只要尽量保护他的自我意识,多多肯定孩子,鼓励孩子照他自己的想法尝试,就帮孩子打下了独立性、自主性发展的根基。

这跟道德层面评判的 “骄纵”“任性” 八竿子打不着!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要糖吃、痴迷某类玩具的阶段,但你要相信,这只是个自然的阶段,只要自然地满足孩子,这个阶段就会自然地过去。

处处人为设卡,才会让这个阶段卡住过不去。

只要孩子健康成长,他绝不会 18 岁了还执着于 8 岁时想要的小汽车、洋娃娃。除非 8 岁时你拒绝满足他,到了 18 岁他来个报复性消费。

▲尹建莉父母学堂用户留言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阶段性呈现出 “自私” 的表现,比如自己的零食不给别人吃,自己的玩具不准别人动……

你要知道,这是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物权意识、边界意识。这时你要支持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强迫他去 “分享”,踩踏他的边界,把他塑造成不懂拒绝的 “滥好人”。

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自然会去分享——无论对于物质还是对于爱,这是水满则溢的自然流淌。

如果父母不懂体恤人性、体恤孩子,又带着未经觉察的原生家庭创伤——孩子要个新玩具就幻想出孩子未来会索求无度、无法无天的一系列剧情——就会特别焦虑。

于是就形成了我们所常见的极其荒唐的现象:

父母有病,却让孩子吃药。

09

培养 “人”,还是培养 “工具”?

每位家长自己选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及,她欣赏贵族,因为贵族稳稳当当,能禁得住眼前的诱惑,去看到长远的东西。

她是希望家长朋友都将孩子培养成贵族。这个愿望很好。

但没有一个贵族是叫花子摇身一变而成的。穷人乍富,我们会叫他 “暴发户”,因为这样的人可能跟贵族一样有钱了,往往心理上还是穷人。

“暴发户” 与贵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童年——前者一直在积蓄匮乏感,后者一直在积蓄满足感。

李教授怀揣着培养贵族的理想,却教人培养穷人的方法——南辕北辙啊!

作为我母亲的同龄人,李教授是从艰苦、动荡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不免容易正常化苦难,甚至美化苦难,认为是苦难锻炼了她的坚韧,造就了她的成功,继而认为年轻一代也要吃点苦才行。

**带着这样的剧情,她的 “教育思想” 就呈现出给孩子 “制造苦难” 的特征;**同时传袭了 “父为君,子为臣” 的封建糟粕,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亲子双方的平等。

一些 “中间派” 认为,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点“目的是好的,就是过程残忍了”。错!其实目的才是大问题!

▲某网友对李玫瑾教授育儿观点的评价

年轻的父母们大都已经接受了 “育儿即育己” 的进步观念,正在成长为学习型家长。

但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那句名言所说:“连箭靶子都没找到,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做学习型家长,同样要先找准箭靶子(厘清教育目标)!

你是想培养一个具有完整独立人格的人,还是想培养一个能听你指挥、为你所用的工具、附庸?

选择后者的家长,适合做李玫瑾 “教育思想” 的拥趸。这是个人自由,我并不打算说服。

而如果你选择前者,我会对你说:“你好啊!很高兴,又多了一个同路人!”

最怕的是一边用制造恐惧的方式把孩子塑造成顺从、听话的 “奴”,一边又指责孩子不独立、不勇敢、没有创造力、不成“人” 样。

李玫瑾教授喊出 “只重视智力教育是种误区”“抓教育关键是要教育父母” 等口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只可惜口号下的实质内容严重跑偏,误人子弟。

不过只要家长朋友学会独立思考,不停留于此,经过一番辨析,便会收获跨越式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线。父母突破旧知、突破思维圈层,孩子自然会获得更广阔的天空。

祝福你,我的同路人。祝福降生到这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愿他们都拥有美好的童年!

作者介绍

短靴披风,一个下马藏剑认真切瓜的人。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 ID:yinjianlifumuxuetang”。

知乎用户 刘白不白​ 发表

在爱课堂上听过她讲的 <犯罪心理分析>

很尊敬李老师。

课讲的得很棒,分析的都是经典的案子,从专业角度来说,将犯罪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结合,不局限于犯罪分析。

从课程结构上来说,首先讲述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案件的一些关键点,接着引出相关知识点,知识点和案例高度结合。对犯罪者自身特点以及导致其心理异常的原因有详细的分析;在课程最后有直接的方法论,如果我们是父母该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且给出了可行的建议。

课程结构清晰,前后内容过渡流畅,逻辑清晰,能感觉出来课程是李老师精心雕琢过的。

另外很棒的一点是,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即使外行也不会觉得无聊或者枯燥。

知乎用户 甲乙丙丁​ 发表

这两天考古去看了她很多视频,她声音很能让人安静下来并认真听她说话,很平稳柔和,字正腔圆,锵锵三人行里对答如流,有理有据,不骄不躁,很有学者风范。

我看到网上有人抨击她的学历? 天,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时候上的大学,那年代大学生含金量很高的好吧,跟现在随便 985,211 可不一样,何况李教授是各种基层待过,有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

我一开始在锵锵三人行里发现她,瞬间被她折服,也因为她对犯罪心理学有了微微的兴趣,窦文涛在她衬托下,反而显得有点流气,每次谈到犯罪人员,窦文涛总是问:那他是 “精神病” 吗? 这话让我很膈应,难不成所有犯罪都是 “精神病” 做的?还有谈到因 “性” 犯罪的问题,他那个兴奋样,真是让人无语。 好吧,我不喜欢窦文涛,所以这里面可能带了主观偏见。

三人行后我又去各种挖坟看她其他的视频,后来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有点小小失望,我在想,她是不是一直在反反复复说那些案例,那些措辞。不过也理解,毕竟那些案例比较出名,举出来大家都了解,你不能指望她每次都说不一样的东西,变态犯罪案少是好事,说明国泰民安。

总之,我觉得她是个优秀的犯罪心理学专家,而且很善良,有一颗慈悲心。另外,她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逻辑思维也不错,如果她来深圳做个讲座,我一定会去听。

知乎用户 资深觉主 发表

为了语出惊人,时常罔顾科学严谨的态度。不容别人质疑和反对。真相和事实都不如她的权威重要。

知乎用户 小马哥 发表

李玫瑾教授应该算是体制内最开明的一类人了。特别是在当今的大学学府内,学术犬儒如过江之鲫,各种无底线的言论层出不穷。比如那个教商务礼仪很有名的金正昆,教导学生不应该与外国人讨论国家大事,言下之意中国人只能看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

而李玫瑾教授则是用事实和案例旁敲侧击的告诉大家,应试和冼脑教育是摧残儿童的罪魁祸首,而劳工权益没有保障的体制更是催化了这个社会悲剧的形成。

李玫瑾教授谈的最多的观点是孩子的性格养成在 6 岁之前,6 岁前孩子父母的陪伴和亲子教育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奠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于父母陪伴这种在西方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待遇,留守儿童不可能有,流水线双职工的孩子不可能有,甚至福报满满的 996 高薪白领的孩子也不可能有。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可能会冷漠,孤僻甚至暴戾,最终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李玫瑾教授一直强调 “抚养孩子不应该是家庭的事,而是国家的事”。但她的的大声疾呼无异于是试图喊醒一个在装睡的人,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这些定义为无产阶级接班人的孩子只是用来维持 GDP 增长的人口红利。

对于成年人,李玫瑾教授说,四五十岁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根本没有改变的可能性,而那些如火如荼的廉政教育课,某伟大思想研讨班都是在装模作样自欺欺人罢了,满嘴仁义道德的面具下全是男盗女娼。

在这个末法时代,任何一个敢说实话的学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知乎用户 给你来一下 发表

读了一部分的回答,发现很多人针对李老师的两点提出了质疑

一是对她的研究领域,认为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幼儿教育是两件事。这种观点十分狭隘可悲,提出的人对李老师的职业没有分毫的了解。犯罪心理学可以在找到罪犯后,反向了解罪犯的犯罪动机,了解不同成长时期发生的事情对罪犯的影响。简单说,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和别人发生口角怒而操刀,犯罪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了解这个人是为什么,可能这个男人的前三十年就是父母娇生惯养,他同别人起冲突父母喋喋不休呢

二是对李老师的表达方式,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认为太简单,“同局座一般浅薄”。

给我看乐了,大师费心的用通俗易懂,易记的词汇句子来表达很多生涩的观点,替代难记忆的专业词汇,不代表他们不懂。

了解别人的领域,拿着小手查查,而不是杠,无知的嚣叫,很重要。

知乎用户 长风大侠 发表

评价一个人至少应该建立在了解她的基础上,每个人看待他人的角度不一样,所以还是建议你自己接触她了解

知乎用户 吸猫达人 发表

李教授在犯罪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上确实是有一定造诣的,不应被网络写手们喷的一无是处。

但是育儿,在心理学话题中是一个极其严谨驳杂的综合系统,这就像一个国画画的很好的画家,整天公开教你该怎么欣赏油画一样,频繁跨界就显得误人子弟了。更何况李教授个人观念还是很陈旧的,比如她用是否成为科学家衡量孩子的 “社会价值”,说明其价值观之守旧,没有对行业的多样性形成客观的认知;她用是否“我能控制你” 来衡量育儿效果的成败,说明她没有意识到尊重对于育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也没有意识到控制欲在教育当中是多么的可怕;她呼吁立法用牺牲中国女性的三年时间和事业潜力来提升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说明她对性别的不平等待遇是多么的漠视和纵容;她还提倡家长一定要发掘孩子的能力特长以及尽早干预,说明她并不知道兴趣才是源动力,也不知道孩子对人生的掌控感才是孩子不会走向堕落的最大保障;她举例说 “为什么别的孩子做得到而你做不到?” 的时候,把问题归结于孩子的能力问题,而没有看到这种对比是在走向摧毁孩子自尊的可怕深渊。

尽管李教授在教学体系上是科学的,在环节上是与国际接轨的,但是骨子里似乎还是推崇这样一个:先摧毁你的自尊,再控制你的行为,最后左右你的人生这样一种看似成功,实则可怕的育儿观。

之所以李教授有如此众多的追捧者,得益于 1:李教授在育儿上的很多观点传达,有点销售恐吓的手法,先给你描绘一个吓人的结果,比如喝农药,杀人,跳楼,等等,之后再传播任何观点,都会对听众心理造成极大的心理反弹,这时候的听众会不自觉的去接受,不愧是心理学专家。2:李教授的育儿观中确实吸取了一些国际先进体系,比如几个大的阶段,不打不骂,亲子陪伴等等。使得其所讲内容亦 “真” 亦“假”,不专业的听众往往难以分辨,照单全收。3:李教授在讲述当中往往把语境导向高深莫测的哲学领域,比如真理,修养,阴阳等等,这也是李教授的本职领域之一(1977 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4:李教授在很多重要公众场合点评过一些著名案件,比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李启铭案等,无一不是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教授在这种事件中发表言论时,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真专家,这也增加了她在很多人心中的神性光辉,误以为她在所有青少年心理问题中都是专家。

我对于李教授的本职学术地位十分认可,本帖也没有要刻意黑化的意思,仅代表我对她在 “教人育儿” 方面的个人看法。

知乎用户 ciao amore 发表

李教授是个有人格魅力的女性。

她在电视台对案件的分析,谈话节目中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以及发表在内部报纸上对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的解读,都让人有所共鸣。她对其所在专业,即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她用这些专业知识给大众解读重大社会热点案件,以及讨论所带来的反思。

李教授对于案件,学术向来是严肃甚至有些过于尖锐的,但在面对被害人的家属乃至犯罪者时,又是温和的,怜悯的。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 我想这可能就是李教授在我内心的形象。

知乎用户 多嘴的里尔 发表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大部分的回答和评论,然后确认了李玫瑾是国内儿童心理学科普第一人。

不瞒大家说,我是搜李玫瑾的时候,搜索引擎给我弹了个 “李玫瑾的丑恶嘴脸”,好奇点进来被转到这个问题的。

很多人说她不专业,炒冷饭,专业领域排不上号什么的。心理学上我很外行,就当大家说的对,但是几十条回答带着评论刷完,没有一个人在喷她的同时能够给出一个好的推荐来告诉我,我想了解一些更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话该听谁的课、该看谁的书、该看哪个公众号。就像看见我在翻窗户,告诉我不应该翻窗户,应该走门,但是不告诉我门在哪。

回答和评论里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

有个推荐了育儿看毛选,我也算主席粉,我也承认毛选里的理念可以触类旁通到教育上,但是想这么触类旁通的话我看什么不行,我看二十四史,甚至看数学都能旁通过来,那这种推荐有什么意义。

有个读了十年心理学的博士说李排不上名号,但说完了又不说哪些人排的上名号,难不成我想养个孩子还得亲自读个心理学博士才行嘛。

还有个推荐看公众号的,没有点名任何公众号,就说些公众号的都是些科班毕业的,比李这样非科班的好多了。鄙人不才,也有个一年更不了一次的公众号,按这位的话讲,是不是我有一天开始写跟育儿有关的内容了,我就是科班毕业的了,就比李更专业了。

有个比较搞笑的是说大牛都比较有脾气,不会去做这样的科普的。我真的好奇这位答主有没有见过大牛,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去听各种院士的讲座,讲的东西都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能懂,还觉得这个学科挺有意思,人也都挺和善,某行业祖师爷级的人物,九十多岁的人知道自己的学生喜欢联网打 dota,说他们那会没网络,但是都是通宵搓麻将,讲到这台下掌声雷动呀。当然,这些院士们对自己学生的科研确实比一般教授严格不是一星半点,但这种架子不会乱摆的。

有点跑题了,咱们拐回来。

李玫瑾是不是专业领域的牛人,我不敢确定。但是在让大家能够去关注儿童心理这件事上,我目前没有没见过任何一个专业人士作出比她更高的贡献。我们大部分人注定一生都是心理学外行,我们的诉求就是通过消耗一些业余时间来了解一些科普性的知识,在有人告诉我们散养的孩子最好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么做不对;在舍弃棍棒教育之后,我们想知道怎么去约束孩子…

哪怕李说的都是错的,但是她的一些公开演讲引起了很多父母和准父母们对孩子心理的关注,或许之后有一天,会有更专业的研究者做更有指导性的节目出来。李说的那些可能就是一块抛出来的砖,但在有璞玉出现之前,她就是公众可以看到的第一人。

之后说一句。最开始看知乎的时候,觉得我智未开,现在再看,真是民智未开。

知乎用户 户扬 发表

实战派 例如 :武汉大学女生的事件 她的分析,像医生的手术刀一样,冰凉,稳准狠,突破纠缠直奔要害。

因为自己孩子即将出生,需要学习家庭教育,所以拜读了 《法律讲堂_成长的故事》

总结一下:

李老师讲的内容,不理论不系统,但深入浅出,实践出的真知,非常受用。

对于 《法治进行时》下成长的一代人,终于有人能够清晰的说出 案例背后

  1. 中国当下 社会 及 家庭的 具体不足
  2. 心理生理动因
  3. 应该给予干预的有效手段
  4. 在回顾 自我的成长 ,有些地方有醍醐灌顶的感受

很感谢

顺便说一下, 在 锵锵三人行的女嘉宾中,她让我见识到 女性可以是这样一种风采的优秀。在中国难能可贵

知乎用户 空心菜 发表

我在知道她曾力挺方方后对她失去了好感。

知乎用户 DOOM SLAYER 发表

二流水平,是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信徒。

不仅仅是学术水平不怎么样,而且人品还不怎么样。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4rXGo 发表

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但是我创造了一门心理学。在我眼里,李玫瑾教授堪称心理学大师。

在公共媒体上,她能够披露的观点和事实有限,但通过她的只言片语,可以知道她是已经登堂入室的大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她绝不是为了发表论文硬拼科研的功利派学者,而是出于对心理学的本质的向往和热爱,力图让心理学发挥现实作用。

有人说她不是科班出身,来质疑她的专业,其实嘛,在国外,哲学、神学、心理学是在一个系的,心理学家们也都是从哲学和神学跨界过来的。

至于有人说,从事犯罪心理学的她怎么转行去研究儿童心理学了?这不是胡闹吗?

这相当于怀疑一个内科医生给小孩看病,应该是儿科医生才能给小孩看病呀!

写到这里我笑了——有句话叫小儿科,意思是很简单、很容易。

李玫瑾:
所以我在理解这个信仰问题,我觉得谈我对他的认识,我认为这还是刚才我们前头谈一些其他的问题,一个转拐,转过来,我觉得就是信仰这个东西,刚才说一个高一个够不着,你为什么要相信它?
这就是因为人的生命和我们的感知的东西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自认为自己很聪明,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出问题就是他认为自己很聪明,那么聪明就有一个问题了,就是你审时度势,你躲过一些风险,你躲过一些不良刺激,然后你怎么样去。那比如说我就举个最简单地例子,我们开车,开到郊区,遇到一个路口,周围没车,没人,但是有红绿灯,这时候红灯亮了,你到这儿停还是不停?
就是你停下来没有什么意义,不需要等车,可是你不停的话它是红灯,那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可能会这样先看看周围有没有监控器,对吧,没有监控器我就过了,谁也不知道,有监控器我就别过,因为拍下来就要罚款。那么这个红灯就属于可检验的,它就属于我们常说的科学的范围,你得见摸得着的,那有两种理念,一种就是,如何上头没有监控器我就过去,还有一种呢,只要红灯亮我都不过,为什么?我认为上面存在着监控器,所以这个监控器在哪儿呢?
不在上面在心里,就是头尺三上有神明,如果你本着这样的方式做人做事,你一辈子不会为闯红灯被罚。假如地铁上有人诬陷你性骚扰,你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Melinda 发表

我孩子 17 个月了,新手父母想学习比较合理的育儿方法,最近才看到李老师的视频,我们夫妻都成了她的迷妹迷弟,在 youtube 上翻看视频。

知乎用户 选择造就不同 发表

我只看过她的一个视频,看得我毛骨悚然的,那个视频里有些说法是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的,例如要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孩子,但是有些理论是错误的,例如怎么管教孩子的部分。就是这种有正确也有严重错误观点的教授才容易害人。所以看书也好,看视频与人沟通都好,都一定要打醒精神,一个理论对的不代表下一个是对的,一个观点在某个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是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完全不同了。不要迷信权威,李教授的危害在于打击孩子的自信和操控孩子的情感。一般人看到前面的说法都是认可的,于是就是 yes,yes,yes, 然后再来一个观点,这个时候用催眠理论来看的话,观看者无疑已经深陷被催眠状态中,很自然的就会说下一个 yes,特别是她自信力爆棚的说出来的时候,就更容易被催眠,觉得她说的都是对的。甚至一些教育机构和心理机构都会推崇她的视频,其实这些人的心理都藏着帮你搞定孩子。最后,其实是教育理念之争,你如果是要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可以按照她教的来做,的确是大概率会成绩好。但是这类孩子会很容易有心理问题,不光是抑郁症,心理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没有自己的主见,自卑,不懂得真正的爱,思维僵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体现。但是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父母就想省事,就想逃避自己教育不好孩子的无力感和罪恶感,决定了这种隐性控制孩子的手法会大行其道。

家长也会觉得已经很好了,从粗暴的打骂控制,到这种隐性的控制,已经比家长当年经受的好多了。其实,这种教育方法就是教父母如何 pua 自己的孩子。想想 pua 对恋爱中的女性伤害,很多男人觉得自己学学怎么追求女孩子也没错啊,但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真正的爱,很快的就滑向了 pua。因为如果家长没有真正的爱和尊重孩子,教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推荐看《无条件养育》这一本书。

我决定,在知乎上写文章,分享什么是真正的爱,心理咨询真正要做的是什么。这些是我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十多年来的思考。

如果我不为自己信任的观点站出来说话,那么世界就会充满那些我反对的观点。

知乎用户 旗旗 发表

对李玫瑾教授非常尊敬,评价就是,喜欢喜欢喜欢!

知乎用户 提拉米小苏子 发表

难得的中国心理学届高人,听她讲课,哪怕仅仅是聊天也能让你如沐春风。我觉得她最难得的就是她会把她的知识,以她认为你最好接受,最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你。这一点很多专家做不到。

我听很多人讲课,一味掉书袋,满嘴专有名词。这些人往往并没什么真才实学,让真正的专家问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就会立刻露怯。所以他们用看起来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很牛。

而李教授不是这样的人,她很懂的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最浅显得语言让儿童了解,用直白的语言让成年人了解,用最精炼的语言和学者们交流。绝不装大师,虽然她的资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人物。

当年药家鑫案,她的一些话被媒体歪曲利用了,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网上她被描述成恶魔,甚至更难听的话。我很同情李教授,一个很纯粹的学者突然面对四面八方的刁难,她的状态很有可能被破坏。但李教授依然谦和,温柔,说真的,读到第一名的回答我也觉得很感动。希望李教授能身体健康。

知乎用户 张三 2 发表

不请自来。我是李老师的迷妹,30 岁的中年人,也想说一下。看到回答中好多喜欢李老师的,好多正能量,很开心。最初是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李老师给基层民警讲课的视频,抱着好奇的心听完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网上疯狂的搜李老师的视频,从犯罪心理分析,到青少年犯罪,到育儿教育;作为专家,李老师以浅显易懂的话语为我们展现还原了一个又一个犯罪成因,讲述原生家庭及成长环境给个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我们引以为戒,同时也自我保护。以前总是有人在朋友圈转中国人脊梁,但中国的脊梁不只是军人,警察和仁义英勇的人们,已包含这些传道受业解惑以及保护我们和下一代心理的知识分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她认为:儿童从小喜欢打架,成年后不会特别暴力!

这个已经成为一些熊家长为自家孩子恶行打掩护的 “理论依据” 了,也不知大家怎么看这样的言论,

《锵锵三人行》有一期,窦文涛、陈丹青、李玫瑾谈论 “孩子打架” 的问题,对话节引如下

窦文涛:您说啊,我要问您一个就是什么呢,你说小孩子好像不可能攻击人,但是呢,像我们小的时候经常都会折磨小动物,你看她也是表现出一种残忍,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可以很残忍地。那么这种施加于一个小动物的这种心理和可能会施加于人的是一回事吗?

李玫瑾:不是一回事,因为人和动物还是不一样,我讲过人在成长过程当中,她早年,就是他人的身体就是我的快乐,如果他有这个感受的话,人自然会有情感反应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忍,那么如果没有这个的,那就是至少抚养当中是有问题的。动物他有什么特点呢?动物它有好奇,就是孩子对这个动物这好奇,比如我小时候也蹲在那里看蚂蚁爬,然后我会把那个水弄上,然后把土挡上,然后甚至拿根棍杵上,当然我看到我身边的同学也有把蚂蚱串跟线的,也有这样的。但是他仍然会觉得这只是一个,这个动物,因为它像个玩具这么大小。

窦文涛:对,我们小时候还解剖青蛙。

李玫瑾:对,这个是一个动物,但是对人来讲,如果一个人,只要他成长过程当中是正常的,他是下不去手的。

陈丹青:小孩子打人太多了。

李玫瑾:打人是可以,但是他打陌生。

陈丹青:没有一天不发生小孩打小孩,我们小时候的弄疼经验主要就是怎么打和被打,差不多到 13 岁前后。

李玫瑾:其实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人类的一个成长过程,你看人类早期的打仗,对吧,你打我,我打你,抢这块地,抢你的女人,就是这样嘛。然后人类,到最后进入到中年期,然后慢慢理性,然后桌子上面握握手,下面揣一脚对吧,所以到成年他才那样,这个您倒说的是。但是这个孩子她是无法用刚才说的本能这个来表达。

陈丹青:今天在都市层面,我观察小孩打架好多了,少得多了不是没有,但这个跟打架不太一样,就你说的这个情况,这孩子有问题。

李玫瑾:而且您说的打架特别重要,我认为那是人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如果人要经历过打架,他到成年他就不会特别有暴力性。

窦文涛:哦,是吗?

李玫瑾:对。

窦文涛:为什么?

李玫瑾:如果一个人早年,他老被教成乖乖孩子,很老实,他其实会有情绪的,但是他没有机会跟人家拳脚相向,他没有那种甩开膀子干一仗,摔一跤的这种感觉,所以他会怎么样呢?他会对你的愤怒从身体上表达不出来,他身体表达不出来以后,他就全回到心里去了,于是他就会积攒仇恨。所以那些变态的,搞爆炸的基本都是这种人。他要从小跟人打过架的,他绝对不去搞爆炸。

窦文涛:那就是说适度的这种暴力孩子,像游戏一样的这种打打闹闹其实还是必要的。

李玫瑾:所以你看那小猫、小狗、小狮子,它们不是也都这样吗?

窦文涛:你说的适度的动物性。

陈丹青:适度动物性,萨特曾经写他小时候,他说每天同样的节目只要转过街角看到另外一帮孩子走过来,放下书包就打,没有任何理由,打完了大家分头上学。你去看路易 · 马勒有个电影叫在《再见童年》,贯穿这个世界,就是小孩,都是蛮好的小孩,好人家的小孩,大人在那讲话,俩小孩就打,打一会儿,大人都走了,就走了就。

窦文涛:你这么说呢,我倒觉得像我们小学的时候,有点野生疯长的这么到健康,而且显得就是扛造,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他皮实。

李玫瑾:但是也有打重的,比如说其中一个孩子他把那个孩子眼睛给伤了,把人家皮肤弄破了,然后妈妈爸爸揪着他耳朵,然后揍一顿,然后告诉下次不许这样,那他就知道了,下次别把人打伤,把别人骑在身上,他有他们一些方法。所以现在就这个我们社会变化以后,这个阶段我觉得尤其城市化的孩子越来越缺少了。

窦文涛:这是有意思,因为我们那个工厂里的记忆,我们家因为仨儿子,整体我就记得,肯定有把脑袋打破,脑袋打破呢,然后到吃晚饭的时候,另一家的家长就领着孩子,孩子头上裹着绷带,就到我们家来,然后我爸一看,二话不说就打,就是都有这种,现在的孩子其实反倒文静。

陈丹青:你可能赶上最后一代,还是属于草狗,现在孩子全是家畜。

窦文涛:什么叫草狗?

陈丹青:草狗就是草狗嘛,草鸡草狗什么的。

李玫瑾:在草地上跑的。

窦文涛:现在是家畜。

陈丹青:全部是家畜。

李玫瑾:圈养,所以你看他那个,就是我们曾经有个学者研究不同国家的幼儿园,就发现在日本吧,孩子打架很少告状,然后呢,他们打呢,老师也不劝,如果打到有一方那什么哭了吧,老师就过来,抓起来以后干嘛呢,两边都站立,然后互相鞠个躬道歉完事,不说谁对谁错,就是鼓励他们互相之间有这样的一个小的摩擦。

窦文涛:所以我们老说乖、乖、乖,这乖他也有可能是压抑人性的是吧。

李玫瑾: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当中他没有这个经历,他工夫都用在学习上了,就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像复旦投毒的那种情况。

窦文涛:玩阴的。

李玫瑾:对,玩阴的

知乎用户 希妆​ 发表

首先,我很感谢她。确实对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帮助。我做出这个回答是为了实名反对说她凭什么做儿童教育的那篇回答。

她做儿童教育貌似就是医生和养生专家的关系。一个医生的工作内容就是治病,你如果站出来说 “你们要每天做 xxx,这样对身体好哦”,这时候养生专家出来说,你一个治病的凭什么指点我们养生的事儿?医生不是专业养生的我们都知道,但我们也知道医生在学习和研究疾病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病因。李玫瑾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儿童教育学专家,而是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过程中发现罪犯犯罪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童年时期产生了问题而导致他们的犯罪行为。所以她只是站出来说了一下自己研究领域的“病因”,而且她的工作内容也一直是抓罪犯或者帮助破案,也从来没有以“儿童教育专家” 自诩。医生固然知道自己的职业是治病,但是人家看到太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而感到痛心,站出来提醒大家如何减小得病的几率,我很感谢这样的医生。至于如果有些人觉得她说的就是歪理邪说,你们也可以参考真正的儿童教育学专家的理论,看的多了就知道她的观点和其他专家观点没什么区别。大致都是那几个。毕竟作为一个有自己三观的年轻人我认为对任何事都不能偏听偏信,要多多接触其他声音和观点对比综合再做决定,何况是教育孩子这种头等大事。至于我本人,我从来不觉得她如何如何厉害,对于我一个世界小透明来说我无力去证实一个公众或热点人物所做是否正确,与我来说她是谁不重要,有效果是王道。我的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我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都得以解决,这对我来说就是好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AFO6I 发表

李玫瑾老师呼知,旁敲侧击真实案例,施害者对受害者非常残忍,施害者对儿童也实行了酷刑,害人的怪象,及其残忍的手法人间的别类。李玫瑾老师对孩子思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做好对儿童的心里教导,父母给孩子一点好的思路,有帮教耐心,有顺导耐心,对孩子有克制耐心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走弯路。

知乎用户 拉赫骂你懦夫 发表

李教授语录

“德国的语言长句特别多,这说明民族有长远思维,你看他们做很多事都是五十年以上的大计。”

“中国的语言都是块状的,短句多,局限性强,所以中国人做事就只考虑得到眼前。”

知乎用户 王小石 发表

从看了李玫瑾老师的儿童教育视频开始关注,了解了药家鑫案的相关争议。李老师真是很有水平的老师,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关注她,并把知识用到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多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下一代。

知乎用户 汉英双语走遍天下 发表

这家伙挺汉奸汪芳,真不可思议。在他微博里可以找到。

知乎用户 月之霓裳​ 发表

在锵锵三人行看过他,几次下来觉得她说的东西都是非常平常的东西,没有任何发人深省和有高度的东西。

而其人有点让人不舒服,有一种从不内省也不博爱甚至不善良的气质。

而她的显而易见的惜才观则令人反感。他谈论到药家鑫时格外强调弹钢琴、有才气等等,显然她本人对罪犯的观感并不是公平、一视同仁的,这让人感觉很不专业

知乎用户 北得赶紧学 发表

感觉跟局座的画风很像。或许真正的大家,都是很相似的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实话,她讲的关于心理学的东西真的很业余。

大概属于于丹那一类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人,ta 是班里一个谦虚温柔,待人和善,她的话大部分都有道理,因为感觉起来有理有据,她告诉你,班里谁谁谁是单亲,我们应该要好好待那人,你觉得有道理,说给了父母你的想法,父母也很赞同,你很开心,从此对那人很好。

但是那人不开心,你的行为做法带动了其他同学,同学们追究原因,发现那人是单亲,那人从来只说父母中的一方,不说另一方,他们早有察觉,或者对此事毫无知情的人成为了知情者,有人嘲笑有人可怜。

你自问此事做的是否正确,她告诉你,你做的是绝对对的,有理有据的话从她的口中变成了一剂镇心剂,你开心的继续做你认为的事,让全班甚至全校你认识的人多照顾那人,于是,全班全校知道了那人是单亲。

单亲没什么不好,但是人的思维是多样的,想法是多样的,大数据中每个人是不同于他人的一组小数据,以全概偏,人们只关注了那些人人都在说的基本的点,埋藏于基本之下,畸形的枝,被人们渐渐遗忘。

用数据,用大量基本的多数人都知道的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是自己的观点,世界是多变的,人也是多变的,多变与多变,合起来的是无法预知的变数。

人是有变数的,而教授给我的感觉是,只说出了人基本的很经常表现出的一种行为状态,然后根据这种行为状态说出了一些问题的解答。

但让我有些难以接受的是,变数代表了任何事都是有无限的可能性,她的言辞中更多给我的是一种绝对感。

是的,绝对感。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做一件事,明明有许多方法,你的想法是都试试,或者试一种让自己能感到快乐的方法,但你的父母听见了专家的意见,认为专家的是对的,他们不考虑你的心情,不听你说的话,让你按照专家的方法来。

你没了心情,枯燥乏味无力的完成了这件事,得出来的结果是,父母觉得你是勉勉强强敷衍了事,说其他人做的比你好的多,专家说的效果你没有达到。

你看着电视中的专家,她有理有据说着一些基本的三观和观点,然后说起了下一件事,你觉得这个专家是个洗脑专家,嘴里泛起了苦味,因为你的父母对专家赞不绝口,不时向你望来,你明白,那些大范围的事,你的父母将要在专家的洗脑下,对你进行教育。

…… 大概是乱七八糟编了一个故事?

知乎用户 Anne 发表

因为 开讲啦 开始关注李玫瑾教授。很喜欢她的演讲,也喜欢她的风格。有哲思。让我们保持对理性的尊敬,对精神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永远不要做一个思想上无家可归的人。

知乎用户 mallory 发表

李教授的儿童教育思想深深的刻上了行为主义和那个时代的烙印,差不多上了岁数的人都热衷这一套,天天给我发她的视频语录,她的主要问题就是她的精神内核” 人不是平等的,孩子是可以控制的 “。这让家长有种孩子尽在掌握的快感,一切是我安排的,我控制的,我能预料的,我写的剧本。这是一种虚假的幻觉,梦总有一天会醒的。

知乎用户 萤烛 发表

要是教育孩子仅仅局限于李玫瑾那种发展心理学理论分析上,我觉得太不拿孩子当人看了,而且她分析还不严谨,看不出哪些是旁征博引分不清哪些是个人看法,“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可能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xx 心理学角度认为” 这类表述的缺失让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觉得她就是权威的代表。唯物辩证法里原因和结果有所联系,但并不一定一一对应,李玫瑾分析得太一一对应了,我认为她还不能算得上一个学者。

知乎用户 MJFORE 发表

讨论一位前辈(知识程度 / 年龄等)的某些观点是好的,因为学术上观点的讨论、论证,正确的可以有助于对问题或事件的更深次的认识。但是翻看了十个评论的内容,有些对李教授评击性的评价就好像有点不妥当了。从黑发讲到白发,李教授的观点都有例证,有理有据来说,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她也是负责任的讲课演讲,并无不妥之处,而且为师者,不应首先得到大众的尊敬么?中华文化之尊师之礼,希望一些评论者首先将礼放在前,再对李教授观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讨论。

知乎用户 为目标奋斗 发表

刷到这个问题了,恰好 6 月 2 号刚刚去听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

只说一些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一家之言

我个人是很敬仰李玫瑾教授,因为目前在鸡娃,鸡娃先自鸡,去年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李玫瑾的视频,没想到今年居然有机会亲临现场,真是太令人兴奋了。

其实李玫瑾教授是不做育儿这块的,只是因为她做青少年犯罪这块,提出了儿童心理抚养,所以拥有了一大批追求科学育儿的拥趸者。

这是当天听完讲座的感受:

来几张现场热情的图片。

来段视频

李玫瑾教授讲座

李玫瑾教授讲座

我就记得李玫瑾教授说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温柔而坚定,而不是急躁而固执。

天雷滚滚的一句话啊!

李玫瑾教授讲座

手机里目前还有一些视频,有人看的话再分享吧。

晚安 这美妙的世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真不清楚为啥一些傻了吧唧的网媒为了抢眼球干嘛能不顾底线狂喷李教授。

结果还让我们传统媒体遭池鱼之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题主可以去看看她上锵锵三人行的几期节目,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过我也不懂犯罪心理学。

知乎用户 凌晨 发表

看到了之前网友对她分析药家鑫连捅八刀这个行为的无脑指责,充满了讽刺。我能理解这群人在愤怒时会说出这样的话,他们认为这个教授会去分析就是在帮药开脱。我觉得这是一群不需要理性的人,任何超出他们认知的事物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只要令他们心里舒服就行。抨击一个理论永远比建立一套理论简单,何况这群人连抨击都不用,直接用野蛮粗俗讽刺的语言怼上去。道理,永远都在网民的口中。

知乎用户 pin chen 发表

从李教授的育儿视频找过来的。看到这个回答下的长答案都是与李教授有交集的学生发的,私德无差。反驳酸气的答案都是幼儿园水平的一两句呵呵,我就放心了

知乎用户 同福客栈​ 发表

经常一副站在道德制高点审视别人的样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还行 育儿可千万别看

知乎用户 柳浪闻莺​ 发表

不管外界说什么,人家育儿方面的观点值不值得商榷,理论研究是不是过于简化,人家是中国第一批研究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人,“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她既然研究的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就得看她的研究有没有价值,应用的成不成功。

这点,她参与侦办的那些案子就证明了。

杨树明杨新海董文语邱兴华……

来来来,让那些没事儿就喷的给这些罪犯里的任意一个画个像试试? 缩小一下侦查范围,说一下嫌疑人体貌特征、性格特征……?

你可以讨论也可以批评,但成天抓住那么一两句对错还没有定论的观点没完没了,我觉得这不太好吧……

知乎用户 未名湖畔铁拳虎 发表

学术上就没啥建树,李玫瑾出名是因为药家鑫吧。药家鑫八刀捅死张妙案,她跳出来嚎丧要给药家鑫免死,还编造出杀人捅刀是弹钢琴的理论。虽然后来在舆论强大的压力下,药家鑫被判处死刑,但李玫瑾却从此得到了高官显贵的赏识!

李玫瑾教授最近几年致力于鼓吹 “高素质的人应该多生,低素质的人应该少生或不生”。我们知道,当年侵华日军正是在“日本人高素质优秀,中国人低素质劣等” 理论的指挥下对中国人民大肆屠杀!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我突然很想知道,这些对李教授学术水平指指点点的人,自己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了?

若是教得更好了,遵纪守法大方自信,那才是对自己质疑李教授的最好回应。

千万别是 “我们家的孩子是完美的”,那可就…………

知乎用户 靈曦​ 发表

从李老师自己的角度看她说的内容讲的内容都是没有问题的,她自己的学术地位和业内口碑我感觉也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无法理解的是,李玫瑾老师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难道看李老师育儿经验的人都是默认或者怕自己孩子未来走上犯罪道路么

这一点我就很难理解,明明都是人却用各种理由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人性,甚至于用冷冰冰的事后分析,代替自己有温度的教育,然后看了犯罪心理学的专家讲的 育儿经,就疑神疑鬼的往自己孩子身上套,去用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把自己孩子天真浪漫的童真扼杀在成长的路上,

犯罪心理学是都是基于事后分析的,根本不应该用在未知和未成年的孩子身上,除非你真的想培养一个罪犯,或者和你关系不好,亲情淡薄的孩子。

知乎用户 Ning 发表

在药渣案之前,尊敬她是一名专家;药渣案之后,则鄙视其为砖家,至今依然坚持这一观点。任何犯罪,都有动机,都要探究,这本来没有错。但是在探究动机时,缺乏对于犯罪行为的批判,很容易让人怀疑是屁股站错边了,她洗不掉这个嫌疑。

知乎用户 LGJ0813 发表

一位慈悲的犯罪心理学家!

知乎用户 Find.Karolinay 发表

一个因为人性,心理方面知识渊博而在犯罪份子面前理性、有底气,无所畏惧的女人。

知乎用户 蜀黍我们不曰 发表

听过她的讲座,虽然不一定是全部正确,虽然不一定是全部科学,但真的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喜欢,非常非常感谢李老师。

知乎用户 不知名奶爸​​ 发表

李玫瑾教授作为犯罪心理学专业的专家通过育儿观点的输出走红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魔幻。

  1.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观有先进的外衣,但很多时候其本质是家庭 PUA

1.1. 忽略儿童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控制

乍一看李玫瑾教授的观点非常有参考意义——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三岁前施恩,三到六岁立威。然而稍作深入思考似乎又感觉哪里让人别扭,三岁前施恩像不像是 PUA 中通过强调自己的付出要求对方感恩来建立对对方心理上的控制?而到了立威的阶段就成为了通过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来强化这种心里控制

3 岁前后,孩子会说话了,会表达独立意志了,李教授认为,这就是 “任性的雏形”。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7 岁的儿童认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就包括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皮亚杰的三山试验)。结合这点,我推导李玫瑾教授并不接受儿童在这一时期认知发展尚不完善这一客观事实,希望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强行拉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又或者可能李玫瑾教授不认可甚至不了解这一理论。

更离谱的是,从逻辑上将孩子表达个人的独立意志和任性进行强行的关联。从定义上来说,独立意志表现为个体以 “自我” 为中心的信息持续克服环境对象的阻力或诱惑力的耐性。而任性的解释则是: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那么从字面上来看,独立意志和任性也并非同义词。

而根据李玫瑾教授的上下文来看,所谓的 “任性” 可能更多的是指代父母和子女在观点或者思维模式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很多时候甚至不能上升到利益冲突的层面。那么这种以我为尊的实操方法是不是更加贴合 “任性” 这个词义呢?

1.2. 通过冷暴力的沟通方式训练儿童,其本质是哭声免疫法的变种

给孩子 “立规矩” 要做到“四个不要”:一不要骂,二不要打,三不要说教,四不要走开。将孩子带回家,架进卧室,关上门,然后不打不骂不走开,任由孩子哭闹。关键点是“笑眯眯地看着他哭,欣赏他的哭”,不要理他。

这就看的我脊背发凉了,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哭一般定义为由于情感的大浮动波动而流泪出声。在李玫瑾教授所讨论的场景中孩子的哭闹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细心观察的人可能会发现,当家长对阻止孩子通过哭来表达情绪的时候往往孩子哭闹的会更厉害——因为孩子又接受到了一个信号,不许有(表达)负面情绪。

当然,李玫瑾教授并没有主张阻止孩子哭,而是静静的看着他哭甚至欣赏他哭。殊不知这是一种潜伏在平静之下的暴力沟通。

不给予孩子正面的回应,甚至表现出看戏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所理解的无疑是 “我哭闹是没用的,因为我的父母**不在乎,**是不是他们不爱我,我对他们来说不重要?”

静止脸实验的结论指出:

孩子从婴儿时期就会有情感需求,在与大人互动时,他渴望得到爸爸妈妈温和而积极的回应。

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快乐、积极的心理状态;

当父母在过大的压力下,面对孩子时表现出焦虑、抑郁、冷淡、不耐烦、敷衍等情绪,对孩子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我在我的另一个回答中曾经提到过,大脑是对安全感需求最强的一个器官。而长期的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压力从某种程度上会损伤大脑的 HPA 轴,而孩子所表现出的配合与服从可能只是表象,实际上是他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关闭了一项机能。


先写那么多,有人看的话继续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锵锵三人行。觉得此人思维老有偏差,但是说不出在哪里。当然也有合理的地方。

她分析白银杀人犯以性发泄为主导。事实上未必性为核心,其中有一个未遂案,罪犯直面一对夫妻,毫不惧怕竟然站窗前威胁示威一般。所以,选择女士下手,看似比较好作案同时没有犯罪后果反而成功率高。罪犯似乎自命不凡对刀具非常熟悉,具有反社会倾向,其后期犯罪似乎是对其刀具技能的崇拜。罪犯具有明显的仇恨轻视女性的倾向,这显然不是性发泄,而是性满足得不到,杀害这么多女性说明罪犯明显不是从女性处获得性满足。所以,大致是自命不凡的菊花党发狂以践踏女性作为反抗社会的方式。此菊花党罪犯一直以其父其子为重心,多年不再犯罪是为儿子考虑。自命不凡反抗社会,杀害女性是其方式,侮辱女性是菊花的愤怒,杀人为主,侮辱是附加。

这么多女性无辜被杀,可能谁也不会想到是一个看似家庭正常的隐性菊花党不满其生活。而多年不能破案,非常有可能是菊花党的互相包庇和有意忽略。

总之,刑侦的偏差, 蜀中无大将, 廖化当先锋。

知乎用户 mmmm 发表

专业、智慧、逻辑性强,及富人格魅力的职业女性

锵锵三人行、圆桌派只看她做嘉宾的,讲话非常有条理,声音沉稳,一针见血,没废话,听起来异常舒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因为药家鑫事件来骂李玫瑾教授,我完全明白李教授说的是什么意思,她并没有为药家鑫开脱,而是分析他各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怎么会就是有人拎不清,一个人犯了罪那你就只能骂他,但是光骂有啥用呢?分析原因更值得做。

就像我曾经说,江歌案件里面,刘鑫不是不后悔,而是她后悔就越要用这种攻击江歌母亲这种行为来逃脱愧疚,她这样做来证明自己没错,但其实她心里绝对知道自己是错的。就被人说是圣母。我这里说的是她这种行为的原因,原因,原因!!!TMD 怎么就是有人不审题呢?我必须只是发泄情绪,跟着骂她才对?

知乎用户 jackhui 发表

不夸张的说,要是有来世,并且来世可以选择她做妈妈,我现在就去张罗投胎的事情。

不晓得怎么回事,看着她说的那些话的语气,心理时常会感到暖一点,还有波动。是我太缺爱了吗?不晓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初期是通过各种育儿段视频了解这位教授的,搜了搜才知道这位教授在犯罪心理学等方面非常厉害,在学校也很受学生们的爱戴。

但是关于育儿吧… 从我不太成熟的专业角度上看,我觉的还是别看了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特意来知乎搜一下关于她的评价,近期网上火了,我总觉得是高级鸡汤。

知乎用户 御赐的蹲蹲 发表

李教授很喜欢中医,新冠以来,接连在微博上跟网友 battle,确实像粉丝说的,真性情,哈哈。

知乎用户 Monterey 发表

在窦文涛的节目里了解了李玫瑾老师。

没有必要过分拔高她,但也没必要愤愤地去诋毁人家。

她只是一个正常的嘉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视角。

正如其他嘉宾一样,他们不一定都必须是各自领域最顶级的。

她能有理有据地给我们提供一些视角和观点,这就够了。

知乎用户 小盛 ili 发表

她的有些分析我觉得不太合理

知乎用户 饕餮 发表

在犯罪心理学上是专业的。

但是在育儿上就跨界了,不具备参考价值。

毕竟博士不都是医生。

知乎用户 有钱了 发表

我不太建议完全看她的演讲视频育儿

我相信她本意是希望提供一些策略帮助家长更好的育儿,但很容易被一些家长拿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她提供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和多年研究得出来的,是术。但筛选这些方法的能力是道,有些家长自己本身是存在人格问题的,那么这些策略只是满足他人格弱点的工具。

我个人是不赞成用管教一词来对待孩子,管教是把家长放到更高地位。我始终认为是帮助,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健康的人生观以及帮助他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重中之重是家长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孩子一起成长。

那么再看这类视频以及看一些优质的心理学的书的时候,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知乎用户 胡不归兮 发表

著名钢琴行为学家,致力于在 10 秒内连捅 8 刀以上且有钢琴基础的人提供行为学解释

知乎用户 kochem123 发表

很早就看过她很多视频,主要是青少年教育方面,但是现在又有很多反驳她的,我觉得说的也很有道理,就开始日常性迷惑。以我的能力可能真的分不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有问题的。。。。

但我还是觉得她的视频可以算是教育入门的,至少不会出大问题,但你不可能说只看她的视频就上手了?

毕竟教育小孩有很多方面,她的理论很多也没有具体方法。

甚至有些方法我是觉得我可能在执行中做不到的,我觉得还是要博采众长,多看几本书或者别的讲座,根据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

最近看了一本《毒刺》我觉得讲的也还不错。教育方法也温和许多,执行性也很强。像反应中国教育一些问题的电影,《柔情史》,最近的《春潮》之类的也很有趣。

别人问起来我还是会推荐她,不是所有人都能静下来看一本书的,包括我有长辈在抱怨小孩不乖的时候,我提出可以看看书找解决办法,不要一直抱怨之类的,她声音提高八度反驳说: 我要是下了班还去看书,那我也太累了吧!我才不会这么做!

她的孙女三岁,正是李老师说的关键时期,我当时也不晓得怎么反驳,毕竟我作为一个 24 岁未婚未育的晚辈,开始说什么李老师啊,儿童教育啊,未免在饭桌上有点可笑。

但回头来看,我们这一代被放养的孩子,也长得还不错。

知乎用户 他比我帅 发表

从马加爵的案子看到她的说法,我个人不喜欢她

知乎用户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发表

雷雨交加之夜不要同房!

[

雷雨交加之夜不宜同房!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视频

 · 646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42510750901170176)

知乎用户 阿鲁阿鲁​ 发表

从知道山西阳泉杨 XX 的案例后就很佩服李老师了,这群喷子,你有本事逮住这些变态?

知乎用户 王雨涵 发表

对待任何别人或者专家的学说和观点,最重要饿还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吧。李玫瑾成为很多家长认可的育儿专家,与她的犯罪心理学家的专业有关,而李玫瑾又是支持 “童年创伤论” 的专家,所以她更加重视童年期的教育。而且她的很多教育观点都是从真实犯罪例子当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更有说服力吧。

知乎用户 灰太狼 发表

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杀手。如果人不是杀手,那么他就不是生物,更不用提他是一个生命。有一句话说适者生存。

但是我们人却在 “适者生存” 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所以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问题,里面的内容太多了。生命的开始肯定是掠夺,而生命的延续肯定是爱。生命的过程既是掠夺也是给予。不要_偏_袒谁。

知乎用户 月亮躲在远方 发表

发展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这两个学科我就是在李玫瑾教授分析罪犯时了解到的,特别喜欢李老师。

知乎用户 絮语 发表

我就写一点 有先天驱动的职业罪犯和职业打击犯罪者或者犯罪活动周边人士 他们会在某一点上有心灵的交汇共鸣。 这不等同于食肉动物猎杀食草动物的活动,而更属于两只食肉动物厮杀过后胜者要对败者开膛破肚时 双方最后眼神交汇时对对方本性的确认以及共鸣。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外国妈妈带娃很轻松,我国却很难?

知乎用户 学者 发表 作为身在海外的全职奶爸,这题我会。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大家将就看。 其他国家的不知道,只说在新西兰看到的和自己带娃心得。 先说结论,经过这两年做奶爸的经历,和新西兰本地奶爸奶妈的交流,以及家庭医生的教导。 总的来说,国 …

如何看待当今小学生的疯狂内卷?

知乎用户 Chloranthus​ 发表 看过一个新闻采访:一位官员说,政府从来没有想要把北京房价降到人人都买得起的程度。(视频更新在文章后方) 是的,全中国十三亿人,不可能人人都住在北京。 同理,中国十三亿人,总要有人送外卖。 如果我和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