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白岩松谈打工人现象」?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海风 发表

读过《飘》、《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人都知道:美国南方种植园中的黑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家里的,一种是田里的,同为奴隶,境遇和心态却大不相同。

前者和白人主人朝夕相处、贴身伺候、料理家务,虽然他们在主人心中也没什么地位、依旧是奴隶,但毕竟衣食无忧、安闲快活,面对 “田里的同胞” 甚至有一种主子般的优越感,所以他们对生活现状十分满意,对主人忠心耿耿,也深深认同了白人奴隶主的价值观,觉得做奴隶没什么不好,凡事都有主人操心,自己听从吩咐就好,对那些追求自由的黑人嗤之以鼻。

而田里的就不同了,他们要顶风霜、冒酷暑,无休无止地在田里劳作,摘棉花时稍一松懈就会遭到白人监工鞭打,下的是牛马之力,吃的是犬彘之食,还会被主人当作牲口任意买卖,生了病一脚踢出。在这种状况下自然不会对主人有什么 “忠心” 了,而是想法设法逃离魔窟、去往北方。小说《飘》中南北战争爆发后,田里的奴隶就纷纷逃走,有的直接加入了 “北方佬” 的军队。当郝思嘉回到塔拉庄园时,只剩下三个 “家里的” 了。

知乎用户 徐小疼 发表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爸妈请我在家吃饭,吃完喝茶,一边喝一边说到了我辞工作的问题。朋友的爸爸认为,我辞工作不太明智,毕竟写作这件事,工作之余就可以做,没有必要当做一个职业。

接着又说到他单位的一些年轻人,也是不安分,经常动不动就辞职,没有搞科研的定力,明明单位福利待遇都很好,就是呆不住,总想走。哦对了,朋友的爸爸是个国字头单位的老专家,可以称为科学家的那种。

这个爸爸说的对吗?其实是对的,有个稳定的工作,铁饭碗,打打工,其实是挺好的,尤其是大单位,父母说出去也体面。

这一代人,包括白岩松老师,对他们来说,奋斗就能得到好生活,是成立的。60-70 年代出生的人,只要你能努力,考上大学,好好工作,是真的能改变命运的。

当时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你能分配工作。尤其是考上比较好的大学,就等于拿到了大单位的铁饭碗。90 年代开始工作,00 年代有了一定的收入,咬咬牙买个房,随着工资的不断增长,房贷甚至可以提前结清,一身轻松,还能攒下不少钱,等到 10 年代孩子也长大了,再买个房,一家人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而如果胆子大点,90 年代或者 00 年代下了海经商,熬过最初的奋斗期,攒点钱买几套房,到了 10 年以后,过得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家里遇到什么要急用钱的大事,卖一套房就都能解决了,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然,下海经商风险太大,不过,如果你有大单位兜底,哪怕办了停薪留职去经商,失败了仍能回到单位,继续安安稳稳当个打工人,靠工资也能咬牙买房,全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做打工人好吗?好。做大单位的打工人,更好。

就比如白岩松老师,1984 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1989 年毕业,当时北广毕业保底就能进省级广播电视台,白老师成绩优秀,进了中央广播电台,成为了当时中央广电系统最珍贵的大学生。1993 年去中央电视台,创办《东方时空》,一跃成为国内最顶尖的电视新闻工作者。1996 年,参与了央视转播的第一届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也是世界上第一届大量引入商业运作模式的奥运会),接下来 97 年报道香港回归,98 年报道抗洪救灾,99 年报道澳门回归,00 年直接干进了央视春晚…… 白老师毕业仅仅 10 年时间,靠着个人的奋斗,就已经成为了央视的台柱子。

所以,对于白岩松老师,说出这样的话,太正常了,我也能理解。

但是,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还要看历史的进程。

1977 年,中国恢复高考。1979 年,中国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头 20 年,通过个人努力考上大学,得到分配工作的机会,是计划经济时代留给肯努力的人的最后窗口。在 1996 年以前,只要你能拼尽全力,比大部分的同龄人考到更高的分数,你就能保证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够端上一个铁饭碗。而在 1996 年以后,虽然分配工作的制度取消,但是大学毕业生总量仍比较少,大学毕业证的含金量仍然很高,好的大学毕业证就更是金字招牌,找工作仍能占有先机,成为大单位的 “打工人”。

而在改革开放的头 30 年,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肯努力的人,吃到了一大波红利。在这 30 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几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肯倒腾点什么就能吃到市场经济的头口水,我大学的老师都曾加入其中,一个 90 年代去俄罗斯留学的老师,从家乡(黑龙江某口岸城市)倒腾热水瓶去莫斯科,轻轻松松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当然这个老师也就是想赚点生活费,所以没有做大。但是,他有很多同学,就是靠着一箱箱热水瓶,一坨坨棉被,在寒冷的俄罗斯发家致富,后来成了外贸商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当时,不一定非要去体制内才能有好生活。你在体制外也是可以的。除去经商,大城市的人才还能够去外企。我曾经在某 500 强外企实习,实习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十年代出生的老员工,他们都是在 90 年代或者 00 年左右进入外企的,帮助外企在中国从无到有,做大做强。他们无不是亮丽的学历背景,手握一大堆各种证,一看就是当年最努力的那批人。他们的收入很高,早早就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产,孩子也上的是最好的学校,甚至拿到了外籍的身份。他们靠着做 “打工人”,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上流社会。

但是,现在靠着奋斗,还能像从前那样,一步一步地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我本科学 “第三世界发展学”的时候,学到了一个词,叫作 “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指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惯性”。我们都知道,在物理学范畴里的惯性,指的是一个物体在受力运动之后,即便不再受力,也能够继续运动一段距离。社会发展中的“惯性” 也是如此,当社会因为某种模式开始发展,那么在一段时间以后,不管这个模式是好是坏,社会仍会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发展下去。这就叫“路径依赖”。

简明的例子,就是非洲国家在脱离西方殖民独立以后,仍然维持了殖民时期的社会运作体系,保持了严重分化的精英阶层和 “普通老百姓” 阶层,维持了由精英控制国家,统治老百姓为自己进行社会生产的这种模式。

一个更直接的例子就是在名义上统一了整个中国之后,声称建立了 “资产阶级民主国家” 的国民政府,仍然保持着各地军阀林立、大家族盘剥劳动人民的局面,不重视工业,整个国家仍然依赖农业生产和工业品进口,和由地主阶级、官僚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发展模式没什么本质区别,活脱脱一个剪掉了辫子的大清。甚至连大清都不如,大清至少对各省有比较有力的控制权,国民政府连调动地方部队的声威都没有那么强。

当然,这些例子都有点扯远了,回到路径依赖上来。

把 “路径依赖” 放到 “打工人” 这个议题上,我们就很容易看出,白岩松老师这一代人,对于“奋斗”,产生了很明显的路径依赖。

人的一生不过六七十年,六七十年确实是可以让很多人看清很多东西,积累很多经验。甚至于,会让人产生 “我经历的就是历史必然” 的一种思维。比如我爷爷,从小经历战乱,成人后参军抗美援朝,后来响应 “备战备荒” 的号召去三线建设兵工厂,战争作为一个主旋律,在他的生命中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导致他始终对于战争有着严重的担忧。我长大读书之后,他曾经不止一次地问我,你觉得中美什么时候会打仗?

可见,他对于 “战争” 这个旋律,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认为这个世界,和平都是暂时的、短促的、虚假的,很可能明天就会爆发战争。

而我这代人,很显然,对于 “和平” 和“发展”也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从我小时候开始,世界的主旋律就是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到了我读大学,学国际关系的时候,基本上无论是应对什么议题,只要你说“加强互信”“坚持开放”“互利互惠”“消除壁垒”“合作共赢”,都是没有错的。

对于我来说,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和平”“发展” 就是我的主旋,所以我根本就不相信会爆发什么战争。

而对白老师这代人来说呢?那当然就是 “奋斗”,好好做一个 “打工人”。因为,正是靠着这种主题思想,他们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十年一起经历了个人的腾飞,经历了一个真正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的年代。这就是他们的 “路径依赖”。

但是,人这一生,放到历史的长河里,真的不过就是一瞬间啊。如今,时代早已不同了。

到了今年,2021 年,改革开放的第 42 年,改革早就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前面的路,没有毛熊可摸,也摸不着别的,后面还跟着个摸着兔子的猴子,要往哪里走,全都只能靠自己去找。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经历了一个蛋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之飞速,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这个时期,只要你在蛋糕前占了一席之地,你所拥有的蛋糕就能够随着整个蛋糕的变大而变大。这个过程,无论你是老板还是 “打工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老板的蛋糕变大的速度比“打工人” 的蛋糕变大速度更快。但这要紧吗?这不要紧。因为相比从前那个一成不变的小蛋糕时代,已经是翻天覆地了。

白岩松老师这代人,就是在这个时代坐到蛋糕前,分到一块蛋糕的。这当然是他作为 “打工人” 值得骄傲的地方,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他那样的一块蛋糕。

而现在呢?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步放缓,我们的蛋糕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不断做大了。我们的蛋糕成长速度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已经不再变大,然而,城市化不断加深,大学不断扩招,前来分蛋糕的人仍然在不断增多。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每一个新来的人,可以分到的蛋糕越来越少。而那些已经拿着蛋糕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把自己的蛋糕切一块分给你?已经拿到蛋糕的人不肯分,新来的人又想分,那怎么办?新来的人只能捡已经拿到的人掉下来的蛋糕屑吗?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的方法是什么?还有就是,已经有蛋糕的人,切下一小块,告诉你,这块蛋糕可比蛋糕屑大多了,我现在要用一个方法来 “选拔” 一个优秀的人,来分享我的蛋糕。

于是大家就用各种方法来竞赛,有的比做题,有的比跳舞,有的比篮球,有的比把蛋糕切成 1001 份的速度…… 来争夺这个蛋糕。

但这些所谓 “选拔方法”,对我们去做大这个蛋糕有用吗?根本没有。

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卷。

如今,经历了疯狂发展的时代,很多的弊端也已经显现出来,甚至出现了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剥削,压榨,看不到希望的努力,不公平的劳资待遇,在这个时代,竟然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究竟是为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包括白老师,心里或许也清楚。但是,这些原因,大家不能说,也不敢说,因为根本没法去说。

就说买房这一件事,2021 年的买房,和 2001 年的买房,能是一回事吗?2001 年,一个 “打工人” 买房,确实需要咬紧牙关,去亲朋好友那里借钱凑首付,去银行贷款 20 年,每个月节衣缩食。但是,当时的房价,如果你是个还不错的单位的“打工人”,是努努力、踮踮脚、咬咬牙可以够到的。更何况,当时的“打工人”,全都是朝九晚五,每天上完班之后还有充足的个人时间,你可以选择休息,或者搞一份副业赚点外快,至少精神不会这么紧张。

2021 年,要买房,应该怎么做?首先,高企的房价,已经打碎了大部分人的买房想法。只有去 “大厂”,你才能勉强够得到买房的可能性。而当一个“大厂” 的打工人,和从前的打工人,是一个概念吗?你还可能朝九晚五吗?你还可能有个人时间吗?不,你没有,你的所有时间都在工作上,即便睡觉的时候都有人随时给你打电话、发消息,让你赶紧起来干活。个人时间被压榨得一丝不剩,精神上始终绷着一根弦。

更何况,“大厂”的坑位有限,大部分人,只能去 “小厂”,甚至进真正的厂,才能勉强保住“打工人” 的身份,才能勉强有每个月都有一份固定的收入。

又比如我自己,我何尝不想和朋友的爸爸说的那样,有一份国有单位的工作,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写作呢?但是我不可能做到。因为即使我是在国有单位,我也根本很少有自己的时间,我所有的时间,不是在单位写材料、写报告,就是四处去拜见客户,和他们虚与委蛇,帮他们处理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以博取他们的好感,甚至休息日还要和同事一起陪客户出去旅游。这都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压在我头上的 KPI 啊!为了 KPI,我所有的时间都搭上了。到头来,还是完不成 KPI,扣工资,甚至被张榜示众…… 我曾经尝试过每天下班以后,在家里写作到凌晨三四点钟,然后睡两个小时,六七点钟继续起来去上班。这样熬是熬不住的,熬个一年半载,我肯定也会是上新闻的那个。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作为 “打工人”,根本不是为了给自己奋斗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你的所有奋斗,只是在给老板奋斗更美好的未来。

短短的几年,多少 “打工人” 猝死在岗位上了?这些盍然而逝的生命,有 “大厂” 的“精英”,也有奔命的快递员。而在很多的我们看不到的岗位上,在工厂里,在工地上,有多少人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时刻与残疾、瘫痪、死亡的威胁为伴?

而这些奋斗,为他们换来了什么?无非是将将够住的栖身之所,以及淡而无味的一日三餐。他们不努力吗?他们没奋斗吗?为什么他们和他们的前辈、父辈那样都在奋斗,而他们得到的只是老板杯盘狼藉之后所剩下的残羹冷炙呢?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再相信奋斗,也不会觉得 “打工人” 是什么好词。

那么,再回到开头朋友的爸爸的话,有道理吗?有的,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定力,他作为学科的带头人,手下的年轻人呆不住,呆几年就走,他无人可用,学科后继无人,当然是很苦恼的。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或许这个爸爸也明白,但他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在他年轻的时候,他那么艰苦,也过来了啊?

只是,时代不同了……

我也认识那种在科研机构呆得住的人,一呆就是五年十年…… 但是,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了吗?

我很能理解白岩松老师。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我并不觉得意外。而且,以他的身份,他除了这么说,还能怎么说呢?

然而,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白老师这代人中,掌握舆论出口的那些人们,能够说出一些更加不 “路径依赖” 的,更加贴和现实状况的话来。因为,我们这些年轻人人微言轻。但他们这些人,说出来的话,或许真的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知乎用户 Elance 发表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 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
“呵,天呀!” 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 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 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之后,她很悲痛,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 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的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
“我的瓦西亚死了,” 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这里面放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只是不值钱的东西。
_by 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

古时候,很多人提到农民,一种田园诗般的幻想就飘上心头——那些人分不清地主和佃农..

知乎用户 穷欧文的富贵生活 发表

怎么评价他的话?

懒得评价!

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帝王理解的百姓吃不上饭,是只吃不上白米,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遗臭万年的 “何不食肉糜”。

穷人理解的百姓吃不上饭,是没有任何充饥的东西了,连树皮都啃光了。

这几年随着阶级固化不断的加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生活的分化也越来严重。

所以,马云说了 996 是福报,西贝老板炫耀自己的员工 007,某教授说做个普通人很好,白岩松说打工人挺好。

马云说的 966 是千百万的资产回报

西贝老板说的 007 是不断扩张的店铺;

教授说的普通人是不用承担投资风险也不用焦虑生活收入,但却有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饭,花不完的钱,睡不够觉;

白岩松说的打工人是不用因为 8 块钱而下跪大哭的外卖人,不用因为给家人挂号而彻夜排队的普通人,不用为了给孩子老人挣学费而背景离乡的农人。

但是,这样的 996 这样 007 这样普通人 这样的打工人,敢问全中国,全世界哪里有?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们眼中的自己

马云觉得自己就是 996,自己的 996 和其他大多数的 996 一样;

西贝觉得自己就是 007,自己的 007 和其他大多数的 007 一样;

教授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人,自己孩子的普通和其他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

白岩松觉得自己身边的朋友就是打工人;自己身边的打工人和其他大多数打工人一样。

怎么看待他们话?

懒得看!

我跟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们一个贵族阶级来指导我一个无产阶级怎么种地,来告诉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怎么怎么搬砖?

你们虽然坏,但是我也没那么蠢!

知乎用户 螺丝 Loscock 发表

我们来算笔账啊。

白岩松一年的岗位工资是 18 万,津贴 15 万。这是他 “打工” 能挣到的钱。我再多算一点,一年到手 50 万。

这样的收入在北京买房,攒首付不吃不喝要 5 年,能上四环外一套 100 平以下的房子。

四环外到央视大楼,坐公共交通的话每天通勤时间单程一个半小时。

白岩松做《东方时空》出名的,早间新闻,7:25 首播。

那么,热爱做一个打工人的白岩松,因为上班太早没有地铁,只能开车。

那么他需要一个京牌。

一个打工人,摇号等着吧,或许 5 年,或许 10 年,或许更久。

如果他因为工作原因等不了,那就要买,市场价 25w 一块。

加上车款乱七八糟的,他为了上班还需要额外花 40w。

有了租房、买车、养车的开销,5 年上车买房是不可能的,大概 10 年差不多。

于是央视顶级主播,靠自己的打工工资,也需要 10 年时间才能在北京(郊区)立足。

但是又有多少年轻的央视员工能混到白岩松那个层级呢?

央视的仌白岩松靠自己的双手尚且如此艰难,那么其他人的境况,就无需多言了。

当然啦,白岩松毕竟是仌。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商演。这个具体的收入有多少我们不知道,但一定高到让仌觉得打不打工无所谓,打工也可以很快乐。

那么,仌白岩松搞商业,写书的时间是哪里来的呢?要知道现在的打工人,可没有那么多闲时间去联系、准备自己的副业。现在的打工人为了公司,可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或者说,仌白岩松早有觉悟,在央视的岗位上摸鱼划水,上班时间搞私业。

无论如何,仌白岩松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恰好是仌白岩松自己不当打工人奋斗来的。

仌与其在打工人的位子上笑,不如在个体户的位子上哭。

这是仌之所以成为仌的觉悟。

知乎用户 范西迪 发表

香港第一代天王许冠杰早在 1976 年就创造了一首打工人的粤语歌(《半斤八两》),抒发了对打工人的同情。这才是有同理心、关切底层下层的艺术家该做的,比沽名钓誉的白岩松强太多了。

歌曲如下:

半斤八两

我哋呢班打工仔 - 我们这些打工仔

通街走籴直头系坏肠胃 - 满街奔跑很容易会伤肠胃(更多是指身体劳损)

揾嗰些少到月底点够使 奀过鬼 - 挣一点点钱到月底怎么够花比鬼还穷(奀,粤语瘦小的意思)

确系认真湿滞 - 真的是很麻烦(原意指气候湿热导致消化不良。在粤语中延伸为 “麻烦,不容易解决的事 情。”)

最弊波士郁啲发威 癫过鸡 - 最糟糕的是老板动不动就发脾气 比发鸡瘟的鸡还要离谱(波士,boss)

一味喺处系唔系就乱嚟吠 汪汪汪 - 动不动就总是像发疯的狗一样叫 汪汪汪(吠,粤语中亦指骂人、胡说八道,贬义)

翳亲加薪块面嗱起恶睇 扭下计 - 每次求他加薪他的脸色就会很难看 会发脾气 (扭计,粤语中有耍脾气的意思)

你就认真开胃 - 你就知道痛苦了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做到只积咁嘅样 - 做到像一只千斤顶一样。(积,Jack 的音译,千斤顶的意思。粤语 “做到只积咁”,形容打工一族为了生计,打拼的无奈。参见积词条)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湿水炮仗点会响 - 泡过水的炮竹怎么能响(湿水炮仗,形容人已经很落寞,根本不可能发达)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够姜就揸枪走去抢 - 有种就拿枪去抢劫

出咗半斤力 - 出了半斤力

想话摞番足八两 - 心想能拿回八两的工钱

家阵恶揾食 - 现在工作艰难(恶,粤语又指困难)

边有半斤八两咁理想 吹胀 - 哪里还有半斤八两这种好事你奈何不了(吹胀——被人戏弄,情绪没办法排泄,形容无可奈何的心境)

我哋呢班打工仔 - 我们这些打工仔

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 - 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

嗰种辛苦折堕讲出吓鬼 死畀你睇 - 那种辛苦落魄说出来能吓到鬼 死给你看

咪话冇乜所谓 - 别说没什么所谓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就算有福都冇你享 - 就算有福都轮不到你来享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仲惨过滚水渌猪肠 [2] - 比开水烫猪肠还惨(猪肠被开水烫过会两头缩,滚水渌猪肠,粤语比喻人的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都变少了。)

半斤八两 - 半斤八两(古时八两等于半斤)

鸡碎咁多都要啄 - 即使只有一点点好处都要去抢(鸡杂碎,粤语中延伸为细小的、很少)

出咗半斤力 - 出了半斤力

想话摞番足八两 - 心想能拿回八两的工钱

家阵恶揾食 - 现在工作艰难(恶,粤语又指困难)

边有半斤八两咁理想 吹胀 - 哪里还有半斤八两这种好事你奈何不了(吹胀——被人戏弄,情绪没办法排泄,形容无可奈何的心境)

我哋呢班打工仔 - 我们这些打工仔

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 - 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

嗰种辛苦折堕讲出吓鬼 死畀你睇 - 那种辛苦落魄说出来能吓到鬼 死给你看

咪话冇乜所谓 - 别说没什么所谓

知乎用户 sjinny sun 发表

生活脱节了,思维也就脱节了。

曾经有人说,偏远山区应该维持原生态的生活。在他们眼里青山绿水的田园生活是美好的,至于风雨偕入的破屋、蚊虫野兽、缺医少药等等问题都被无视了。

而曾经在某一时期,失业无着的困境在某些人那里就是 “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而那些生活无忧的人看向打工人的时候也是一样。在他们眼里打工人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过上美好生活,而健康受损、欠薪克扣、失业、职场欺凌这些也都被无视了。甚至打工人的苦在他们眼里能品出美来,他们看到的不是苦而是 “积极向上”、“奋斗”。打工人倒下身亡在他们眼里是如烟花般的绚丽,那是为了理想而献身的壮烈。

以前在课本上读到闻一多先生的《死水》时,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会写诗去描述一潭死水呢?后来见得多了,才终于理解诗中写的究竟是什么。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知乎用户 易水寒​ 发表

想当年,王朔的《知道分子》里有一篇是写白岩松的,当时我就赞叹,老王这眼太毒了,看白岩松真是看到骨头缝里去了!

下附全文: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 – 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 “一定”、“总是”、“应该” 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 “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 “痛” 还是 “快乐” 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 “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 “坐在第一排” 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 “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 “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 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

知道分子 (精)

京东

¥23.70

去购买​

新一波年货 9.9 秒杀中, 还能发货冲鸭!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76186310554660864-0&p=JF8AAQoDIgZlG1sSAhEFUh1SHTIQBFUdWBQFEABSHWtRXUpZCisCUEdTRV4FRU1HRltKQA4KUExbSxlYFQQRBlIZXBIEDV4QRwYlZxdHHUNZFXpwYxFwGk9ASV0uaztgVB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RjsdXhELGwFlGmsVBREGXBJSFwsXAVMaaxUKFjeDtc_Aiq3e5b6Nv6zHiuXO0r7WrIFlK2sWMklSAVIeCQIQAVIbUhIAEgZRH14SBRMOUh5HFDISBlQYWxMGGgZUdVp7AhoOUh9YHQUQDmUbaxYyTGlUSFtACxBXUnUBS15JBQEYXHsGEQBVGF4VCyIFVBpZFw)

知乎用户 纸盒勇者​ 发表

鲁迅怎么评价梁实秋的?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一字不易。

梁实秋先生为了《拓荒者》上称他为 “资本家的走狗”,就做了一篇自云“我不生气” 的文章。先据《拓荒者》第二期第六七二页上的定义,“觉得我自己便有点像是无产阶级里的一个”之后,再下 “走狗” 的定义,为“大凡做走狗的都是想讨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恩惠”,于是又因而发生疑问道——
“《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 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分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 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帐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 ×× 党去领卢布,这一套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 ……”
这正是 “资本家的走狗” 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
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好像 “无产阶级”(即梁先生先前之所谓 “劣败者”),又不知道 “主子是谁”,那是属于后一类的了,为确当计,还得添个字,称为 “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

现在白岩松还差一点。等他开始含沙射影 “打工人都是境外势力操控” 的时候,就可以加冕当代梁实秋了。

然而这名目还有些缺点。梁先生究竟是有智识的教授,所以和平常的不同。他终于不讲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 “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 “到 ×× 党去领卢布” 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 ×,是令人立刻可以悟出的 “共产” 这两字,指示着凡主张 “文学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都是在做“拥护苏联”,或“去领卢布” 的勾当,和段祺瑞的卫兵枪杀学生,《晨报》却道学生为了几个卢布送命,自由大同盟上有我的名字,《革命日报》的通信上便说为 “金光灿烂的卢布所买收”,都是同一手段。在梁先生,也许以为给主子嗅出匪类 (“学匪”),也就是一种 “批评”,然而这职业,比起 “刽子手” 来,也就更加下贱了。
我还记得,“国共合作”时代,通信和演说,称赞苏联,是极时髦的,现在可不同了,报章所载,则电杆上写字和 “×× 党”,捕房正在捉得非常起劲,那么,为将自己的论敌指为“拥护苏联” 或“×× 党”,自然也就髦得合时,或者还许会得到主子的 “一点恩惠” 了。但倘说梁先生意在要得 “恩惠” 或“金镑”,是冤枉的,决没有这回事,不过想借此助一臂之力,以济其 “文艺批评” 之穷罢了。所以从 “文艺批评” 方面看来,就还得在 “走狗” 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 “乏”。

知乎用户 木叶 发表

一位副教授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过着安逸的生活就好(大意如此),今天白岩松说 “打工人没什么不好,自己更愿意做打工人”。

发自肺腑的评论一句:这是对打工人的鄙视。白先生混的再差,都不会沦落为打工人;白先生履历光鲜,央视著名记者,交友广泛,但是都是富贵人家,却没有一个打工人朋友。白先生非常熟悉老板奢靡、优雅;但是不知道打工人一天不好好工作,孩子就交不起学费。白先生也许以为打工人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实际却是 1 个月休息 4 天(大部分工厂、销售门店员工的工作制度),还要忍受 PUA。对了前天刚爆出来申通快递辞退一个实习生,只是因为他想遵守中国劳动法,一天工作八小时;最后还被 PUA 说不让谈恋爱是为他好。这样子的打工人,白先生愿意去度过后半生吗?前几天拼多多一位 22 岁的花样女孩猝死了,白先生恐怕更不愿意去拼多多度过后半生吧?

白先生自以为思虑深远、怜悯众生、谈吐优雅,其实不过是 “何不食肉糜” 罢了,也是一位屁股决定脑袋的精神资本家而已!除了帮助资本家跳起来继续压榨人民,还能做什么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白先生早已忘记总设计师这句话了吧,这可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呀!

自古以来,每个帝国也亡于内部,既得利益团体几乎霸占了社会全部资源,却还要让底层人民感谢她们赏的几口残羹冷炙,却不知道人民的斧头于镰刀已在心中生成,即将拿在手上了。白先生在央视多年,怎么能说出如此令人费解的话呢?我想一定是白先生的心歪了、屁股坐歪了!

老板有老板的绝望,老板混的再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比打工人要好;即便最惨,不过是成为打工人;而打工人哪怕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白先生何尝不是有退路的人呢,还不止可以退一步、两步……;即便离开央视,也还是名 ji 名嘴,走到哪,都能成为资本的座上客,因此万万是不能得罪资本家的;至于打工人,明着踩两脚又何妨!

白先生说自己不创业,是不想为员工打工,把他们服务的更好,What!咱们待的是同一个世界吗?什么时候老板成了为员工打工的人。太虚伪,还是多了解一下精神毒打 PUA 吧,走出去,睁眼看世界吧!

本人开发的数据可视化网站:简易数据可视化 (免费、无需注册,点三四下鼠标,即可画出漂亮的图形)

知乎用户 凯鹅​ 发表

今年碰巧在抖音上刷到过几次白岩松,一般都是一些政策、倡议的重要节点上,出来把某个导向严肃深情地感性一番。

比如去年有段时间上头说发展地摊经济,白岩松就谈地摊经济,说他不喜欢地摊经济这个词,应该改称室外经营或有序占道经营,还说各地 zf 要敢于给自己添麻烦,才能给受 yq 冲击的商家添利润。单纯看白岩松的发言会觉得这个人很关心底层老百姓,几乎让人相信他在央视呆着,已经忍了各路人士对摊贩的歧视半辈子,直到去年终于有机会表露早该管管了的想法。

但是如果多看几期后就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这种个人感性里,又有种大合唱的味道,该怎么感性怎么感性,该往哪感性往哪感性。而且他不像老胡,一方面另一方面老胡呼吁,破题拆题解题升华给出建议,跟写申论似的,要用逻辑说服你,帮你理解复杂中国。白岩松不是这挂,他是士大夫的悲天悯人,居高声远,人情味儿,用感情温暖你,给底层老百姓带来抚慰。

所以看几次就慰麻了。有种佛陀四十九年未曾一字说法的空灵。

知乎用户 杨锛 发表

转载:

作者:王朔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

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

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

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 “一定”、“总是”、“应该” 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

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 “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

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

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

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 “痛” 还是 “快乐” 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

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

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 “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

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 “坐在第一排” 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

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

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 “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

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

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

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

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 “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 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

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肉糜吃多了,容易三高,还是豆腐青菜健康啊!

尤老板:“我啊,天天吃龙虾象拔蚌,顿顿都是大鱼大肉的,都给我吃恶心了!不吃还不行啊,得罪人!我啊,做梦都想过几天苦日子,野菜,棒子馇粥,你就让我可劲儿地造……”

唐丽君是当红影视歌三栖明星,有一天,她忍无可忍,发出如此感叹:“哎呀,太可怕了,真想当个普通人,过过普通人的日子。没有没完没了的电话,没有记者,没有要签名的影迷。”

她挖心掏肝地低语:“过普通人的生活对你们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我来说,那简直是个梦想。”

知乎用户 独孤大妈 发表

其实很简单,他作为生活在某个固定圈层的人,靠嘴吃饭,但从不调研,只靠自己的日常经研去做大众化演讲

是一种极其没有职业道德的懒惰罢了

能说出来疫情期间老板比打工人难多了这种话的,很显然就是他接触不到普通打工人,身边以老板为主,然后他又演讲,他又不去真正调研下打工人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因为做真实的这样的调研,是要吃很多苦,受很多累的,花很多成本的

他不想吃这样的苦,也不想受这样的累,因此选择了信口开河。反正凭他的名声,即使胡说也有人花钱请他讲。

白某记者出身,混到老年,连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都没有了

这是体制内深资历的传媒人员都这样

由此想想我们的整体的传媒圈还能有什么可信的报道吗?

另外引申出来的就是,你们千万不要相信老年名人给你们做的演讲

因为他们基本不调研,说出来的都只是自己圈层和自己经验里完全没有职业道德的话而已

知乎用户 寻道人 发表

您看,之前知友们说根据玛丽皇后 “何不食蛋糕” 与晋惠帝 “何不食肉糜” 的发言,推测这两位确实是智力有问题,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当时就是不赞成的,因为从玛丽皇后以及晋惠帝的角度来看,蛋糕与肉糜本来就是最低廉的果腹物,吃多了还有发腻的危险——但如果吃不起更昂贵的食物了,那么至少也可以吃蛋糕与肉糜嘛。这是不能责怪玛丽皇后与晋惠帝的,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人完全生长于皇宫,那么他的消息当然就会十分闭塞。毕竟仆人们也不会和他们讲,法国与晋朝的老百姓究竟是如何的苦。他们自然一生都没有机会去真正思考,皇宫之外的那些人究竟过的是什么生活。这并非是智力上的缺陷,而完全是一种可悲的无知。就好像白岩松先生现在说出的话一样。

但令人警惕的是,晋惠帝与玛丽皇后所在的是绝对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阶层。他们两脚离地不生根,你也不能去过度责怪他们,毕竟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是他们自己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的知识。可是,白岩松先生是何许人物呢?他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媒体人,而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媒体人也是绝对不能对社会的整体情况一无所知的。更何况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呢?“打工人”是一种自嘲,是目前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在主动否定自己的 “主人翁” 属性,以此批判那些整日拿 “主人翁” 情绪对打工人进行道德绑架的违法者。这本身已经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就好像 “无套裤汉” 这样的词语一样,本身就已经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背离。

这种情况下还设法粉饰 “打工人” 这个词语的尖锐性,要么是白岩松先生在刻意避重就轻,要么就是他真的也陷入了像玛丽皇后与晋惠帝那样可悲的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贫富差距越发增大,中国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社会共识已经不如八九十年代那样统一而淳朴了。零零后与壹零后会是各阶层渐行渐远的一代,也会是书写历史的一代。

知乎用户 先写一辈子​ 发表

还是我外婆牛啊!

有一次拿了本《白说》在她面前看,她伸手拿过去翻了翻。

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崽儿啊,看书是好事儿,你可不能看啥信啥,你看这什么白说,说的都是啥。别都信了。

当时我还挺不服气,心说婆婆你自己识字写字都够呛了,怎么能随便评价大佬呢?

但我家比较讲孝顺,所以我笑着: 嗯嗯,好,好嘞~(捂脸)

如今一想

我外婆说的话,哪一句不是大实话,不是大智慧?

她说

在外面要提防别人,不能什么都给人交底儿。

她说

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不容易,能回来就回来吧,老家也很好,离家也近。郑州发展的也快,挺好的。

她说

要照顾好自己身体,少抽烟少喝酒,同事的饭局,那些喝酒凶的,少去,没好处。

她说

打工就是打工,你读书多,咋还不明白自己干跟跟别人干不一样呢?

她说

人这一生,不必强求大富大贵,平平淡淡一生也是喜乐。

她说

我不盼着你成功,你挣多少钱,照顾好身体,学会生活,才是好事。

她说……

从小到大,外婆跟我唠叨过很多。

慢慢我也长大了,那些曾经让我觉得烦躁的唠叨,如今却越来越觉得是老人的智慧。

老人迂腐吗?和社会脱节吗?

是有的,但我觉得他们是生活的大师。

我在北京打了两个月工,明天辞职。

晚上十一点被电话要求做事。

表面上的双休,实际上下班后、周末时,仍要在家工作,微薄的薪资。

打工就是打工呗。

快过年了,我还是先回家和亲人团聚,再去我外婆那住几天,陪陪她吧。


更新一下

年前回老家后,因为本身也觉得工作挺没劲儿,赚的也少,就跟我妈聊天说不想工作了,想看看能不能自己做点小生意。

然后过年去我外婆那,刚见面她就拉着我聊一些做生意的建议,比如卖牛肉汤啦,卤肉啦,汽修配件啦,找好地段开奶茶店啦……

然后外公也跟我唠这个,说让我承包快递点,搞复印店……

好吧,这都没什么问题,老人家的关心嘛。

但是,不工作的想法我就跟我妈说过,其他人一字儿也没提的!明明刚毕业,上了俩月班就撂挑子不干,一分钱没有还想着做生意,基本就是空想啊,被人知道很羞耻的(捂脸)

所以我就盯着我妈:盯……

我妈:瞪啥瞪,跟你婆婆说,又不是跟外人讲。有想法早点说出来,你婆知道你不想打工可高兴了。哪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啊,早点明白了好。

有点害羞,但是挺感动的。唔,以后的大方向就定为:自己给自己赚钱,用任何手段,任何方式都可以,尽量不要成为老老实实在别人手底下干活的人。

说起来,不要小看奶茶店啊诸位。人流少的地段不提,核心商业区的,价格控制在当地居民可接受范围内的店,收益挺不错。

就我调查的信息来看,我老家那个小县城一家以低价为特点的奶茶店,一开始投了 120W,一年半回本。另一家价格高一点的,开了两年就又开分店了。

风险和回报往往并存,于是我现在……

因为比较佛系,还想玩玩,房子没到期(主因),就又跑回北京找工作啦~诶嘿

知乎用户 韦伯 发表

我一直有种看法,小资产阶级布尔乔亚知识分子不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先进。曾国藩,诸葛亮,孔子他们肯定不会说出白岩松这种话来 ,既没有无产阶级被社会现实毒打教育,又没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组织社会生产,统治管理国家必须的经验知识。飘在天上,脚下没根,墙头芦苇,山间竹笋。

知乎用户 稷亦寒星​ 发表

央视的主持人中,除了撒贝宁,(后面的原画易被和谐,删了。)

撒贝宁聪明但不圆滑,真诚又不刻意,带着骄傲却不虚伪,接梗抛梗能力一流,尤其是他流露出的同情和悲悯,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不是假的。

白岩松完全不同,他的本职是主持人,却喜欢做导师,讲片汤话,灌鸡汤。时不时要跟你聊聊人生,理想,故乡,远方。还要跟你大谈政治,法律,家国天下。这也就罢了,关键他的观点既不犀利也不深刻,只是用主持话术包装一下就讲出来。

比如他说自己是坐在前排的人,真正好笑。他是坐在前排拍照采访的人,不是坐在前排的人。这就是典型的混淆概念,把自己都骗了。因此我说,他是带有明显的精英意识的,别说对底层,对中层他都是瞧不上的,否则不会这样说。

回到本题来说,他想做打工人这句话,纯粹就是鱼翅吃多了羡慕喝小米粥的:

你们多健康啊,还能喝小米粥,我就不行了,如果可以,我也想喝小米粥。

乍一听,你以为这是关心你,仔细一品,这是纯粹的秀优越啊。比什么凡尔赛让人 ex 多了。这是一种俯视的视角,用话术包装成了所谓的悲悯。

居然还有答主觉得这是士大夫式的悲悯,咱可不能这么糟蹋士大夫啊。

白不过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顺带炫耀一下。

我建议各位青年朋友,一别看他的鸡汤,二别听他的评论,三别相信他的立场。

我对此人无任何好感,早年间的好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已经荡然无存。


对了,刚开始的回答只想到了撒贝宁,我再加两个喜欢的人:李红,朱广权

至于董,白,毕,朱,李,这几个过去春晚的熟脸,我都不喜欢。

柴就不必说了,已是反华急先锋了。

知乎用户 靖华 发表

他们眼里的打工人 “朝九晚五,稳定,安逸,没有压力”

我们眼里的打工人 “996,通勤两小时,随时被裁员,末位淘汰,压力山大”

已经是脱离人民群众的人了,吐不出什么象牙来。

知乎用户 阵雨 发表

后悔去找了这个节目视频白白浪费 3 分钟时间听到的却只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屁话哪怕一个人反动透顶甚至流氓耍无赖总算还给了你一个痛快然而白快嘴这种捏着 90 年代发霉发馊的《读者》《知音》杂志照本宣科另白送一脸便秘表情深度加戏的嘚瑟真是杀人于无形。

知乎用户 大马兰刀 发表

补充的回答:

我这个回答一个自己的话没有,全是古诗。为什么还需要审核?

========================

不知道说什么,吟几首诗吧

1–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4–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5–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 秋雨叹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8– 苦辛吟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9– 水浒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0–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萧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知乎用户 郭律 Esq​​ 发表

人在拼多多,刚上知乎

白岩松同志,我是拼多多打工人,我完全反对你的说法,(很多脏话)

以上

利益相关:拼多多打工人

(纯属虚构,如有巧合,不胜荣幸)

知乎用户 Enddark 发表

为人民的人

谈打工人的人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知乎用户 阵角风​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个回答

如何评价白岩松?

白岩松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做评论的时候,没有先充分的进行事实调查。

高以翔的事情如此,打工人的事情同样如此。

打工人这种说法为什么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弹?

打工人的痛点到底在哪里?

白岩松没有做过真正的考察,仅仅凭借自己的印象,就加以评说,他的评论也就失去了基石,自然会产生很大的信息偏差,让听者很不舒服。

作为央视的著名新闻主持人,作为很多人盲目信从的新闻评论者,白岩松应该谨言慎行,对自己的看法,最好有充分的事实调查和依据,否则很容易逐渐走向新闻工作的反面。

至于中国的打工人,最大的痛苦就在于看不到基本的保障。

这个社会,每天都在贩卖焦虑,而贩卖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你失去安全感。

打工人切切实实的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安全感的社会里,他们朝不保夕,不知道未来五年甚至未来一年会怎样,他们焦虑,害怕,他们想跟着成功学 “跳出舒适圈”,却发现跳进一个个陷阱,他们拼命 “学习”,却发现总是被时代抛下,他们没有 “稳定的温饱生活”,更不可能用志愿者去类比,白岩松对他们缺乏基本的同理心,他看到的打工人,只是央视大楼里的那些而已。

知乎用户 金吾 发表

知乎用户 平凡的 LaoWei 发表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太正常。白岩松这这个层次的打工人,几乎吊打九成的老板。毕竟,占比绝对多数的是小微企业主、小雇主、个体经营者,不仅收入难以望其项背,而且压力绝对碾压旱涝保收的央媒打工人。

多数人难以跳出长期浸淫的圈子,老农闲聊时臆想的帝王生活也不过是拿着金锄头耕地,同样,高层次打工人脱离基层久矣,**纵使能接触更多信息、渠道也更丰富,然而,能意会,却不能感同,即便偶尔恻隐大动,终究是 “虚空输出” 罢了。**一如《祝福》中的老太太们——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十年前,香港有一档节目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组织一些老板体验下层生活,在那个逼仄、忙碌、资源稀缺的环境下,任何所谓的 “富人思维”、“成功学经验” 都显得如此苍白,这种苍白不是几句励志鸡汤、致富宝典可以改变的。

身体上的疲惫也许还能忍,最让田北辰难受的是来自别人的歧视。“曾经高高在上,前呼后拥,如今我推着垃圾车,周围的人都像躲魔鬼一样避开我。” 三天的体验结束了,当田北辰重新坐回高档专车时,他久久凝视着窗外的街道一语未发。
周国丰与同为80后的同事聊天,发现大家一想到将来,都会感到绝望,因为纵然他们怎么努力工作,晋升机会也很小。经历了数天的基层工作,他有感而发地说:“其实很多80后的青年并不怕辛苦,他们最怕的是人生没有前景、没出路。但在目前社会,他们天天工作,只够糊口而已,更不用说买房了。”4天体验生活结束后,周国丰回家便病了数星期。被问到假如真的成为贫穷青年,他坦言,自己可能撑不住。

其实,无论是之前支持包机接回英国小留学生,还是此次关于打工人和老板的感慨,多少能窥得他的一些真实想法。

总之,群体之间的共情是极其艰难的,人设凹得再好,**难免不经意间显露自己的立场、利益和思维习惯,**所谓 “何不食肉糜”,大约如此。或许,他们会为一些辛酸故事而悲悯,然而,底层打工人的艰难,远非这些没有切肤之痛的高层次打工人所能体会的。

知乎用户 不想秃头周猪脚 发表

如果他是无意识的,那么:脱离了群众,段位越高越扯淡。

如果他是故意的,那就是教员的原话了。

知乎用户 tom pareto 发表

暴露了真面目吧。

小资产阶级。如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层——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一个阶级,在人数上,在阶级性上,都值得大大注意。自耕农和手工业主所经营的,都是小生产的经济。这个小资产阶级内的各阶层虽然同处在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但有三个不同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余剩。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这种人胆子小,他们怕官,也有点怕革命。因为他们的经济地位和中产阶级颇接近,故对于中产阶级的宣传颇相信,对于革命取怀疑的态度。这一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
第二部分是在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这一部分人比较第一部分人大不相同,他们也想发财,但是赵公元帅总不让他们发财,而且因为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感觉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世界。他们觉得如果只使用和从前相等的劳动,就会不能维持生活。必须增加劳动时间,每天起早散晚,对于职业加倍注意,方能维持生活。他们有点骂人了,骂洋人叫 “洋鬼子”,骂军阀叫 “抢钱司令”,骂土豪劣绅叫 “为富不仁”。对于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运动,仅怀疑其未必成功 (理由是:洋人和军阀的来头那么大),不肯贸然参加,取了中立的态度,但是绝不反对革命。这一部分人数甚多,大概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
第三部分是生活下降的。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他们每逢年终结账一次,就吃惊一次,说:
“咳,又亏了!”
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相反的比较。这种人在革命运动中颇要紧,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众,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
以上所说小资产阶级的三部分,对于革命的态度,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我们从一九二五年的五卅运动和各地农民运动的经验看来,这个断定是不错的。

知乎用户 写杂文的录人 发表

想做打工人还不容易?把所有资产给我,带个口罩去厂里上班啊,不敢?装什么比呢?

知乎用户 傲慢雨偏剑​ 发表

为什么我明知道他肚子里有墨水,看到他的言论时却忽然生出一种 “不学无术” 的感觉….

或者说是有知识,没文化?

知乎用户 AliceDiana 发表

白先生混的再差,也不会成为打工人的。至少不会成为我们这种打工人的。

白先生口中的打工人,他以为的打工人,是白领蓝领中产阶级,是西装革履带着手提箱公文包进出写字楼的商务人士,是每天喝喝星巴克的小资阶级。

大街上的清洁工,被老板 PUA 的销售,制造业工厂里 997 的操作工,还有装卸货的工人,他们呢?

白先生以为的谈打工人,是自己放下身段,不好说资本家的好,所以说打工人也挺好的。以为自己能够一举两得。

现实中的 996,007,资本家的福报呢?企业的违法呢?多少人没有五险一金和加班费呢?

归根到底,还是白先生风光久了,毕竟还是不接地气了,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觉得打工也挺好的。

资本家有资本家的绝望,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资本家现在福报为所欲为,咱打工人能吗?

知乎用户 我蛮夷也 发表

不知道说什么,送一篇小说罢。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 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 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 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 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 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 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 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 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 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账!” 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 你干什么?” 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 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 他仍然砸。

“人来呀! 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 快来呀! 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 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 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 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鲁迅

知乎用户 Moenova 发表

关键在于你的家族是否富裕,而不在于你是企业家还是打工人。

财富是财富,工作是工作

老板有钱,员工没钱是刻板印象。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不少人的财富早就和实际工作脱节了。不然 B 站和知乎上也没那多做自媒体的。用爱发电?你家没钱连用爱发电的资本都没有。

身价过亿,就完全不用走面试流程,直接打电话给老板就可以工作了。打工只是在家里闷得慌,想找人说话,体验一下人生,交个朋友。工资肯定不高,不过富二代也不会在乎那点工资,工资还不及资本升值的零头。

员工比老板有钱的现象在欧美其实很常见,北上广经历了几代人的发展也有不少。老板是富一代,整天操心公司,家里穷得叮当响,不创业买房都困难。员工是客户强行塞进来的傻子富二代,每天上班摸鱼。你敢开除?怕是不想做业务了。

老板一算计,客户给的钱是这个傻子富二代工资的好多倍,就是扣除了工资和社保还有得赚。要是傻子富二代心情好没准还能做点事,这太划算了!不但能给公司业务还能做事,你怎么忍心让这样的人才 996?就是富二代要 996 也要赶快弄回去。

没钱又没核心竞争力,开公司都活得像个孙子。全靠客户可怜,客户想塞个 zz 到你公司打工,你还不敢随便责怪。生怕 zz 去客户那里告状,以后就不给你这业务了。zz 把项目搞砸了,你也只能忍着。

打工不好吗?

抛开工资,打工真的不好吗?老板要裁员,那正好放假了。老板加班就不加。迟到早退,工资随便扣。要不是看你公司前台长得漂亮,还真不稀罕你这工作。

并不是每个富二代都适合创业

富二代正常花钱是花不完的,买游艇,包场,泡网红都是小钱。创业就不一样了,创业烧钱就像无底洞,百亿现金可以瞬间花完。

创业才是富二代的大坑,商场上的骗子比消费市场的还要多。关键是这些骗子是合法的。比如花钱如流水的高管团队,乱投资亏出翔的经管,财大气粗结果突然破产的甲方,说好价格结果活做不出来又要多收费的乙方。

拿了钱不做事,和做了事不给钱的事在商场上比比皆是。打官司又要钱,你想想亏了就亏了吧,如果不是真的亏太多了大部分企业真不会去打官司。

富二代一不小心就能被骗得妈都不认识。智商不够的话创业的风险比赌博还大。赌博亏钱也不至于全部亏光,而创业不仅可能赔光还可能倒贴钱。

打工是不会阶级滑落的,原来是什么阶级,打工还是什么阶级。但创业就不一样了,拿别人的钱创业还好,拿自己的钱创业,一不小心还真的可能阶级滑落。

不少富二代非要觉得自己是个人才,非要争口气不继承家产,结果钱没赚到还欠了一屁股债。

有啥好争气的,别人说你是个靠父母的废物富二代就让别人说,至少家里还有钱。父母的关系就维持着就好了,要啥梦想?做啥赚钱不是钱?花钱争气,那是真滴蠢。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创业开公司?

拿着 PPT 去找傻子 VC 要钱(傻基友也行),如果没有 VC 给钱说明你不适合创业。VC 都不给钱了,那就说明最好骗的一群人都觉得你这项目不靠谱。不过这些年 VC 智商高了不少,虽然整体还是低于正常水平,毕竟学商科的。

非要创业先就找业务,明确现金流,知道做出来有人给钱再去开公司。不然累死累活,花了几百万做了产品,市场压根不买账,亏光原始积累沦落成中产是非常有可能的。

别说公司 996,就是 007 能怎么样,那是有业务的情况下进一步压榨劳动力,节省成本,是锦上添花。连业务都没有,再怎么压榨劳动力也挤不出钱来。

傻白甜的富二代

傻白甜的富二代以为自己的祖辈优秀,自己也理所当然的很优秀。

父母可以白手起家,看着父母每天喝喝茶就能来钱,以为自己稍加奋斗就绝对能超越父母。

殊不知祖辈凭运气赚了大钱,你父母要真的优秀现在就应该在事业单位,大企业做到退休。要不是找不到高薪工作,又想发财,你父母怎么会去开公司?做生意的大部分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做的,但凡有个好工作谁会开公司?

为什么富二代靠创业很难超越父辈?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吃屎能赚钱,富一代们真的会去吃屎。而富二代一般不会吃,这就是为什么富二代很难超过他们的父辈。富一代能为钱放弃尊严,放弃娱乐,放弃一切,而富二代可能需要的只是别人的认可和成就感。

知乎用户 张加憨​ 发表

打工人是自称、自嘲。

请叫这些人的另一个名字——工人阶级,或者劳动者。

知乎用户 文欣​​ 发表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面对同样的场景,农夫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养家难。

公子是,兄台何不赋诗一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诗情。

知乎用户 天王云国度 发表

白岩松此人算是 “老朋友” 了,至于是谁的老朋友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过不必愤怒,他不是第一次表露这副德行,网上有个央视内部晚会,很早一个视频,你可以看看里面白岩松的表现。

知乎用户 微甜卷心菜 发表

“在疫情期间你去问问有多少痛不欲生的老板,日子是怎么熬的。打工人有打工人的痛苦,老板有老板的绝望。很难说最惨烈的时候哪个更糟糕。”

现在的公司都是有限责任的。

清算债务之类的,都只算公司的财产,老板个人的财产是不会被拿出来抵债的。

所以老板的痛不欲生,只是痛惜赚不到钱。

他有的是退路,家里的房产、车子、股票,各种理财基金。

年景好的时候,正常的老板都会给自己留下这些退路。

但打工人呢?

一个月没赚到钱,吃穿用度就要停。

还有房租,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老人生个病,去医院看个感冒都要上百。

实在没法就去借。

支付宝不是说了么,可以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

京东也说了,可以用金条帮你升舱。

……

不想说了。

改革开放几十年。

一群猪刚好坐在风口上,飞了起来。

当它在天上俯瞰众生的时候。

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才了。

知乎用户 水果 发表

更愿意做打工人?去殡多多工作一段时间再说啊

知乎用户 王左政 发表

这没啥好评价的,只能说央视主持人们利用信息不对等和民众对传统媒体的无条件信任所获取的光鲜形象正在被一点点剥除。

遥想 90 年代,彼时没有互联网,最原始的 “自媒体”——大字报又被 Ban 了,故而广播、电视和传统媒体可谓红极一时,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央视又是那几张老脸来回播放,故而白岩松之流还是很有点“公信力” 的。当时方宏进,崔永元,敬一丹等等,跟他在业内的地位差不多。

不过,久而久之,很多不为人知的情况就慢慢被人爆出来了。央视新闻评论部第一次 “露底” 应当就是 2002 年初那次著名的《东方红时空》晚会事件,晚会里,那些在台上道貌岸然的人剥下自己的伪装,露出本来的面目。等到再后来,柴,芮,崔这些人就慢慢暴露了。近年来李小萌和赵普等人也露了。白岩松倒是仍然以理中客的面目出现,但是从他在各大学的一些讲座里讲的东西来看,他对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一些事情倒还是颇为怀念的。

如今,互联网已经蓬勃发展,人们的意见基本可以得到充分表达。传统媒体失去了垄断地位,焦点访谈不谈焦点,实话实说不说实话,虽然很多大学的新闻系和传媒系里仍然有那么一群人自诩为 “社会的良心”,很多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仍然端着从前那套架子,觉得民众应当把自己封神称圣(好像除了新闻媒体这边,我大概也见过一些法律专业的人仍然有这样的莫名优越感了)。但更多的媒体和“媒体人” 已经成了资本的 Running Dog,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如今这事儿,还有啥奇怪的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脱离了群众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霍尔瓦特大街 发表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鲁迅

当某些人夸夸其谈地讨论着别人的境遇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口中的生活,是别人有血有泪的生存。

知乎用户 梦羽灵泉 发表

  随着三体运动的发展,三体叛军中出现了第三个派别:幸存派。当入侵太阳系的外星舰队的存在被确切证实后,在那场终极战争中幸存下来是人们最自然的愿望。当然,战争是四百五十年之后的事了,与自己的此生无关,但很多人希望如果人类战败,自己在四个半世纪后的子孙能幸存下来。现在就为三体侵略者服务,显然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另外两个主流派别比较,幸存派成员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且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居多,他们目前的数量还很少,但人数在急剧增长,在三体文化日益普及的未来,将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里就看出《三体》是科幻了

刘慈欣完全错估了幸存派的阶级立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24EY5 发表

契诃夫有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阔太太老往修道院跑,躲避一些,世俗的烦恼,做做慈善,非常有自豪感。有一个医生看不下去了,说道,在您的周围,您的家里,周围,缺乏一种东西,那就是对人的爱,您厌恶人,厌恶人的后脑勺,步伐,厌恶人的一切,您的全部生活都建立在对人的厌恶之上。您像拿破仑一样把人们当炮灰,但是拿破仑至少还有点思想,而您呢,除了厌恶一无所有。我觉得这段话,特别能代表,白这种假惺惺的时下,就地过年,感谢你们那种人真实地想法。其实把下头不当人,既厌恶又看不起,但是又得虚伪的让人发麻的做出慈善家的样子,假装人文关怀,玩弄词藻巧言令色,老胡也是这类。这种人成天嚷嚷,共,同,特别可笑。世界上,爱和恨装不了,能装一时,装不了一世。

知乎用户 大司马大将军​ 发表

白岩松和《后浪》里的何冰没什么分别,都属于看着戏班子里的小豆子被剁掉六指一边假模假样的唏嘘着哼唱 “付出就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一边羡慕不已的说 “其实为自己的梦想献身挺好,我也想做小豆子”。

可如果你要敢说那先把您的六指剁了吧,他准把你跨省……

知乎用户 鑫昭 发表

有的人眼中的田园生活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的人眼中的田园生活是 “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

知乎用户 Nonkko 发表

“在疫情期间你去问问有多少痛不欲生的老板,日子是怎么熬的。打工人有打工人的痛苦,老板有老板的绝望。很难说最惨烈的时候哪个更糟糕。”

这句话看的人有点恶心,背后的含义是不是有点过分了点,老板就应该一直稳稳当当赚钱,天灾人祸与我无关,我投入了成本所以必须要产出要赚钱,这样的吗?

疫情期间痛苦的只有老板吗,打工人被迫留在工作地回不了家的呢,公司破产了老板还能吃积蓄、打工人怎么办,疫情那阵难道是方便找工作的不成?事实上疫情后大量公司破产后,我认识的几个小老板如果没有好的方向都选择吃喝玩乐一阵子,等稳定了再来,反而是打工人疯狂内卷——工作机会少了,找不到好工作,社区月薪 3k 招人都抢着报,某景区招人年薪税前 10w 能有几千人抢十几个岗位,这种黑天鹅事件也是拿来给资本家开脱的?配吗?

至于所谓老板,大家痛恨的是 996、007,喊着福报兄弟还 pua 打工人的那群老板,跟楼下租个门面开小卖部、卖小吃的老板是一回事吗?我们这有个说法是,开小店的,要么门面是自己的,要么自己负责物流、下厨,不然辛苦钱都赚不到。再说了这种小老板是掌握啥生产资料了吗,那点积蓄跟资本积累也不沾边吧。

说白了这人已经脱离群众了,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打工人过的怎样的生活,遭受怎样的苦难和不平等,未来规划是如何的一片迷茫,自己站在干岸上指点江山自己所不熟知的东西,搁哪都得挨喷

知乎用户 哲途求合 发表

我好痛苦啊,我今天究竟是看法拉利呢,还是开保时捷呢?

我好痛苦啊,我究竟是租 600 元虽然小但离公司近的单间,还是 600 元离得远稍微大点的单间呢?

所以,人人都有痛苦。

知乎用户 执行机器人 发表

这才是真正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自己说的那些话,他自己信吗!

唱高调的最好境界,就是说大话说的连自己都骗。

先让他体验几个月的 996.007,再给他一个月开五千块钱的工资,问问他老人家愿意不愿意。

把他弄到工厂里,一天在流水线上工作 16 个小时,一个月上三十天班,一个月工资 3500,问问他老人家愿意不愿意。

作为一个媒体精英,与底层民众脱节到这种程度到底是谁的可悲?说着高高在上的话,喘着不接地气的气。难道他对社会大众的理解是坐在舒服的演播大厅里凭空想象出来的。

有这种人存在,会让本来严肃的央视媒体失去公信力。会让老百姓觉得这帮人越来越扯淡。

知乎用户 Yamane 发表

我听出了一句 “理解万岁”,但重点是这句话对谁讲。

对打工人讲 “理解万岁”,是让打工人理解老板的苦衷,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让打工人更心甘情愿接受剥削?

打工人的诉求不是一定要自己当老板,而是减少被剥削,逃离内卷环境。在假定世界的运转规则不会改变的情况下,以怜悯的心态思考这个社会,当然容易说出 “理解万岁” 这种话。

白岩松以自己的人品代入到老板这个角色中,他要是当了老板,他也许、当然会想着怎么让员工过得更好,怎么让大家不失业。如果手下员工工作状态不好、公司运转流程不顺、业绩不好时,他当然会因为责任感而感受到巨大的煎熬。

但现实中这样的老板有多少?有多少老板怀有像白岩松这种知识分子那样的家国情怀?有多少老板真的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以赚差价、捞油水、让员工用最少的薪酬产出最大的价值作为首要目标的呢?

现在的打工人是人吗?

我感觉现在的打工人,比过去的人更像一颗螺钉、一颗齿轮了。螺钉和齿轮,只要没坏,在机器上呆得越久越好,一旦坏了,马上扔掉,换个新的上去。而且,不需要动手换,新的齿轮会自己跳上去填补空缺。

知乎用户 图农 TV 在 19 九酒 发表

白岩松说的其实没错,把打工人当成志愿者就行了。

因为志愿者不需要付钱,任劳任怨,换做以前根本找不到这种人。资本家看了都流泪。

知乎用户 秦柒月 发表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的自我调侃,包含着阿 Q 式自我调侃和对阶层固化的讽刺。

社会离不了无数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他们不 996 或 007 打工,如何帮助老板换车换房实现身家积累进入富豪排行榜呢?

A:“资本家是凭借自身才智和家族积累,才实现财富最大化的!有能耐你也如此聪慧且有上一辈财富积累呢?”

B:“上一辈的财富积累没有打工人的努力吗?资本家的聪慧全靠自学的吗?”

A:“打工人再努力也成为不了老板,这不是侧面印证了老板本来就具备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

B:“成功需要什么? 眼界广阔,人脉圈子,试错资本,抓住时机等等。你说没有自己家族财富的支持,一人白手起家几率多小啊?”

A_:“_资本家离不开打工人吗?明明是打工人离不开资本家,为何不歌颂给你钱化的资本家呢?”

B:“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资本家离不开打工人。没有了被通过延长工作日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等方式压榨剩余劳动价值的劳动者,资本如何增殖呢?只有劳动才会创造价值。资本家通过给劳动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金钱,保证劳动者养家以及下一代可以继续为资本家来打工。明明是被压榨的劳动者,为何要歌颂压榨自己的资本家呢?

A:“那你有能耐不打工啊? 你不打工,就没人强迫你加班,让你有秃头早衰、职业病以及猝死的风险了啊? 另外,你这打工至少还有五险一金还有这么多年薪,你辞职了当然留给他人求之不得的打工机会啊!”

B:“所以你很羡慕那些用命换钱的 “高级打工人” 吗?你认为都是被压榨宁愿把自己的命卖个好价格吗?

A:“不不,我不认为这是资本家的压榨。你看没有资本家,你连养家的钱都没有。你看高级打工人门槛都是 985211,给我这个机会我肯定不吐槽资本家。你们这些反资本家的都是没有高级打工资格的人柠檬精而已。”

B:“奥,996 果真是福报啊!007 才是真理呀!”

某台评论 “打工人,就是奋斗努力的同义词!打工人,寓意着年轻人积极努力,充满正能量的光辉。”

某主持人 “打工人没有什么不好,自己更愿意当打工人!”

某资本家六岁的孩子 “打工人,多么光荣!我长大也要当打工人!”

资本家爸爸 “你傻啊!老爸这么努力是为了让你当打工人的吗?

知乎用户 威猛炒股人 发表

我告诉你们哦,我喜欢看面相。(´-ω-`)

也不是很懂,方法就是凭直觉。

凭直觉,这个人让我不舒服……

(有同感吗?应该有吧)

而且早年的他还行,这几年越发晦暗不明。有点像李连杰的面相变化。不过即使是早年,也显得有点儿自大,被权势异化的样子。(而且呢,我发现,这种症状只有靠近权势,慕恋权势,但是偏偏没有真的权势者才会有!比如李银河老师也算?)

一个人心里想啥,经常做出什么表情,都会记录在他脸上。久而久之不就变成脸蛋语言的一部分咯。

这个人不是好人。

我很久很久没有看过书了,这下面的术语齐全、描述深刻的好答案,反正我已经写不出了。

不过感叹一声,各位答主的直觉真的蛮强惹。

有些小布尔乔亚傻叉、高知分子定义自己是好人,因为自己搞女权、搞人权、高高在上,悲天悯人,名利双收当然更好……

还得我这种围观群众总是内心动摇,甚至在他们伟岸的身型前反思起自己的过错来。

但是这时候如果抬头看看他们的面相,那种崇拜之情就会猛然扑灭了。

唉……

我最后觉得,好人概念的认定,比起术语层面的外在规定,人的五官和气质似乎散发出一种更深刻的暗号。好像人性自己也会看不起变坏的自己似的,因而在总体上显得非常不搭调。

知乎用户 关东卧龙 发表

我其实挺讨厌一个上层精英阶级以无所谓的态度讨论底层人员的心酸。看着隔靴搔痒不说,甚至还有点昧着良心。

白岩松就是个很好的代表,他觉得打工人没什么不好,他愿意做个打工人,打工人有打工人的难处,老板有老板的难处。这话说了就等于没说一样。本属车轱辘话,但实质意思却很明显。再为现阶段社会剥削现象进行合理化发言。

这就是文化人的德行,自古以来,言行不一。明明立场定了,却偏偏要说一番看似公允的话,但实际上却还是有站队内核意思。所以说白这种人就是文化笔杆子里的走资派。明明吃着国家的俸禄,却和资本家要沾亲带故,但又端着身价不愿意明说,最后只能拧巴的说这种昧良心的话。还自己愿意做个打工人。跟马云说不爱钱本质上其实差不多。只不过马云是装 13,白是做狗腿子。

记得拼多多猝死女孩事件,拼多多官方的发言。说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再用命赚钱。虽说网民谩骂声一片,可我觉得真得比白岩松水平高。因为拼多多的确在用现实的社会现状来给自己辩解,甚至这话如果不是他说,而是换个第三者来说,听众们多少会有人点头表示认同。可白岩松却不一样,看他的发言吧,打工人挺好,我愿意做打工人等等。透漏出来的都是虚假空话。让人看了不恶心都难,以后杜绝看他的节目了(其实之前也不看。竟说心灵鸡汤,有啥看头)

知乎用户 一去二三里 发表

翻车吧,前浪

知乎用户 太胖了不好​ 发表

叶公好龙。

他不仅不喜欢龙,还骗龙。

说有个姓叶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

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知乎用户 null 发表

阶层不一样,观点当然不一样,代表的东西也不一样。

知乎用户 Burgundian 发表

对冲焦虑贩卖失败案例

知乎用户 云中客 发表

范建杯《我最讨厌的央视主持人》评选大赛,今天隆重开幕啦!请大家踊跃推荐积极投票吧。

我先来。

第一名,租菌,看起来很虚伪。

第二名,白眼颂,惯常把人类常识当成稀世鸡汤灌下去以引起观众白眼。

第三名,大脑袋,真的吗? 我不信 (╯‵□′)╯︵┻━┻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毕竟打工人的工资都超过 2000,比美国人富足多了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志愿者和打工人有着巨大区别。

打工人

1、被迫背井离乡

2、被迫做更多的工作

3、家庭条件差,内心充满焦虑

志愿者

1、家庭条件好,自愿义务帮助社会

2、因为财富分配着得到很多,没有金钱焦虑

知乎用户 普通的柒月初叁 发表

这是起码省部级档次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

知乎用户 旅游资讯​ 发表

他体验过年轻人一天到晚敲键盘,一看工资三四千吗?

他体验过小地方清洁工的工作吗? 一个月七百块,还得有关系才能干,老太太挤破头的找关系送礼。

他体验过在大城市的普通人一个月三四千的工资,扣除房租水电生活费,所剩无几。再看看物价房价时的无奈吗?

他是否知道一分钱难死英雄汉这个道理吗?

王传君说过他最穷的时候卡了也有一百万,但是他还是焦虑。

他看过《最后的棒棒》吗?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这种事听白岩松说,你就是自虐。

知乎用户 凯岩城永不陷落​ 发表

小布尔乔亚只有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殆尽的时候才会和无产阶级站在一起,而一旦资产阶级让他们松了口气,他们立马就跳起来迫不及待地和无产阶级划清界限了。

知乎用户 不走路的路​ 发表

曾经我以为社会阶层的割裂将会在 00 后,10 后的身上展现的淋漓精致,

资本家的孩子,权贵的孩子,将不会理解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为什么不吃牛排,为什么买不起房,为什么每年不去各地旅游。

但我没想到,这种割裂会在某些 80 后,甚至 70 后身上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知乎用户 刘一颗感恩的心 发表

这套话术根本不是说给年轻的打工人们听的。

受众是老一辈群体。

“打工人有打工人的痛苦 老板有老板的绝望”

“嘿!可不是吗!”

“你看白岩松,央视大主持人,还不是愁得头发都白了?!”

知乎用户 耀光 发表

太反动了。

知乎用户 思考的杨咩咩​ 发表

打工人一定要留 30% 时间自我发展

对个人成长而言,我觉得这些年来对我最大帮助的一点是:留 30% 时间进行自我发

展。

从我毕业进腾讯开始,我就一直坚持这条原则,甚至为此曾经付出本职工作做得不

够好被老板叼的代价。但这些年走下来,我觉得是值得的。

我们日常工作里面有大量是琐碎、重复性的劳动,如果你不留出一些时间、精力给

自己去做更宏观、更前沿的布局,你是很难有更大的发展的。

老板没有义务帮你成长,他给你安排的工作更多是出于团队的需要、他的需要,而

不是你成长的需要,所以你必须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给自己留出点时间精力来

规划自己的成长。

时间段内确保 30% 原则:

未必每天空出 30% 时间,工作日还是要好好工作,你可以以周为单位规划时间,除

了睡觉、生活时间以外的时间,确保有 30% 用于自我发展

二、自我发展的五个方面

1、健康

定要空出时间去锻炼,别给自己借口,很累动不了也要动,习惯就好;事业到后

面拼的第一点就是精力;

2、行业理解

大部分平庸的打工人对自己所处行业是没有整体认知的,也从来没有去关注过自己

的行业完整的利益链条是怎么样的。不见完整的利益闭环,你就没法更好的理解自

己的行业和自己的岗位。这个是要花时间去收集信息和消化的;

3、岗位发展

对自己岗位的长远发展和每个阶段所需的能力模型应该要有清晰的认知,比如我的

知识星球里面就有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雷达图;你必须根据每一个阶段所需的能力

去对照自己的情况,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满足这个能力图谱;

4、事业规划

你要多去思考 3 年后、5 年后、10 年后、乃至中老年,你会做什么事情,在什么位

置,然后以终为始倒推。

比如,我为什么做自媒体,做知识星球?

这么久以来我自媒体赚的钱连我月薪的一半都没有,我之所以坚持做就是因为我很

清楚知道我总有一天要创业的,我要提前积累,提前存储一点行业影响力,认识更

多优秀的人,那么我就必须持续输出。你也可以多想想,你以后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倒推到现在,你要做什么准备;

5、感情规划

感情也是需要规划的,有很多优秀的人最后都死在 “情” 这个字上。感情跟任何领

域一样,也是有内在规律,可以研究可以习得的,建议要适当在年轻时候花点时间

琢磨一下,为将来美满家庭做好准备。

更多咨询加 thinkingyjj,备注:校招 / 社招 - 名字 - 学校 / 公司 - 知乎来

知乎用户 王天元​​ 发表

他不会是影射芮成钢吧(逃……)

知乎用户 小夫 发表

没谈过恋爱,在交别人怎么泡妞,

没做过爱,在分享哪个姿势最舒服,

打工人的权益从来都是自己争取的,而不是任何人施舍的,

不是大 V,不是砖家。。。

我们做很少,但是在努力 www.ratecompany.org

知乎用户 Constantine 发表

站着说话不腰疼呗,就好比马老师谈 996 福报

知乎用户 逗逼 发表

我突然想起以前的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

我想,他来谈打工人现象,应该是大家会觉得有理有据有立场有态度。

毕竟他是那个双脚踩在水田里的真新闻主持人。

知乎用户 比卡诸 发表

白岩松这样的体面人,俗称精英,脱离人民群众很久了。别看他在电视上报道那么多新闻,很多都是和现实隔着一张厚厚的稿子,和基层早已失去共情能力。

这不是他的错,只不过发声的话筒都让体面人占据了而已。

知乎用户 逐风者的记忆 发表

白老师们的打工人:公务员、事业编、国企正式员工、资本大佬、房爷房姐、成功奋斗的二代等等等,前浪 + 后浪、各种浪。

打工人们的打工人:社畜、996、外卖哥、滴滴快跑、货拉拉、4 米 2、厂仔、厂妹、民工兄弟,借呗还花呗、白条还借呗、信用卡还白条苟活于世的,长租跑路钱了租房贷被扫地出门的。

你看大家都在打工,大家都很努力,总有人受苦受累,为什么总是我们打工人。

知乎用户 神道​ 发表

他说喜欢成为打工人 那是因为他不了解打工人 是不是以为打工人就是朝九晚五的上班 下班接上老婆俩人一起四处逛逛 逛累了在外面找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小店吃点东西 然后回家开始忙自己的爱好 可以喝茶看书 也可以打打游戏 到了十一点就爬上床睡觉 这种生活谁不愿意过

实际上更多打工人面临的是九点上班 八九点下班 开始面对恶心的上司和莫名其妙的客户 别说被善待如果有一天没被恶心都真的感恩戴德了 下班九点回家还要不停回复工作消息 接打客户电话 明明在家也感觉继续在上班 然后早就累的不像话没法拖着这样的身体做饭 煮碗泡面 或者点个便宜的外卖随便吃吃就好 甚至连这个都已经是不错的了 还有很多是今天不上班明天就饿着的 还有一些是外出务工 自己的孩子都见不到 赚了钱也不敢花 天天泡面过的 还有碰上了蛋壳这种事一分钱没有被赶出去 拉下脸问不富裕的家里要钱的

谁来告诉我白岩松他愿意当这样的打工人吗 不是没出去当老板就叫做打工人 本来打工人就是大家自嘲一下罢了 我真的求求这些媒体 不要再美化打工人了 难道真以为我们自嘲打工人 老鼠人 小丑是为这个身份骄傲? 你的打工人和我的打工人不是一个打工人

知乎用户 062 特约嘉宾 发表

不甚喜欢,实则厌恶

白岩松这个人,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些毫无营养的啰嗦水文。凡是他的节目,我都毫不犹豫跳过。在一些是非明显但是得罪人的问题上,他总是找些枝节末繁的小事大而论道,或者玩弄文字把戏转到唯心主义搪塞过去。

也许他是 “何不食肉糜”,也许是 “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喜欢披上 “为民请命” 的衣装,却不敢给出鲜明的态度观点,甚至不敢指出问题的关键。这就很矛盾,也很搞笑。自诩武林高手,打不出一招一式。

形容这种油滑又爱标榜自己的人,有个成语叫道貌岸然最合适不过了。

此人为民请命多年,他有什么具体观点和想法吗?谁能讲出来,反正我不知道。相比,我觉得某个人提出的炸开喜马拉雅山,放印度洋的湿润空气进入西藏,使其成为鱼米之乡的想法更有意思。

知乎用户 微健康 发表

白岩松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马云说,996 是福报。白岩松说房价高对中国年轻人来说没什么不好,打工人没什么不好。

仔细回想一下年轻人身边那些语重心长的中老年一代的话术,简直可以谱写一曲美妙的 “为你好”。

有时候感觉活得时间长了,无疑是在见证历史。

过去的世家大族和他们的狗腿子,在现在的社会也明目张胆地横行。

电视剧、电影和热搜话题永远都会有所谓的中年苦恼,也会有所谓的少年烦恼,但是永远似乎也看不见多少真正反映青年苦恼的影视剧。

我想可能是一些人太恐惧了,青年人的苦恼反映多了,这所谓的庞氏骗局不就骗不下去了吗?

房地产专家里面,记得有一个叫陈宝存的,一直在鼓吹购买环京的房产,结果把一堆人骗了进去,等到环京崩盘之后,他也就没了消息。

当时他的微博充斥着对于一些买不起房的人的鄙视,如今其实也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报应。

后来马云一直在媒体上搞各种马爸爸的营销,一直等到他说出 996 是福报,结果悄没生息了,现在看来好像也是活得好好的。

还有白岩松这样的肉喇叭,天天在电视上装模作样搞得自己忧国忧民,然后说出打工人好,高房价好这样没人味儿的话。

有时候一提民族劣根性还想不到是什么?

但是现在一想,马云和白岩松这样的人不就是体现吗?

历史周而复始,这还没一个循环呢,自己就主动进入了历史的圈套,成了阶级壁垒的制造者。

不过呢,马云和白岩松绝对不可能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能说出这种荡气回肠得让人听了三天都吃不下饭的话的人。

但凡一个人,不分男女,不分民族,能吃上 80 年代的学历红利,90 年代的制造业、外贸红利,00 年代的房地产红利,以及 10 年代之后凭借家族背景侥幸逃脱内卷的人,都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有钱的人会说我宁愿只有一点钱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有房的人会说我宁愿自己没有房贷落得一身轻松。

有稳定工作的人会说我宁愿和大多数人一样努力拼搏。

有资金积累的人会说我宁愿做个普通的打工人。

有人脉的人会说我宁愿自己无事一身轻不搞应酬。

总而言之,这种逆向说话的人,一股人油子味,就是没人味,所以也不值得搭理。

知乎用户 B-CWC 发表

自以为真诚,骨子里却是做作。

知乎用户 跳大 发表

每次看央视,看见央视的主持人

我就想起了电影《雪国列车

不自觉的

知乎用户 可乐猪 发表

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有良心的好老板,所以,他的立场必然是和我们对立的。然而,资本的目的,从来不是做慈善,老板的良心要看运气,在金钱和员工的生计面前做抉择,多数都会选择金钱,而不是陌生人的生计。如果官媒不发声,就不要发声了,哪怕看热闹,也比添乱强。在白岩松这个地位和名气的人,注定是不识人间疾苦的,在上面飘久了,该接接地气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评价白岩松「29 岁前买房很神奇」的言论?

知乎用户 佐伊 23 发表 每个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喜欢把结构性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个体的心态或情绪问题。 在他们看来,年轻人压力大、买不起房子,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就可以解决了;天天加班,天天 996,把它看成是对你 …

如何评价白岩松?

知乎用户 李世雷 发表 之前央视有一个青年才俊,叫芮成钢。 芮成钢具有国际视野,跟各个国际政要谈笑风生,曾经代表亚洲跟奥巴马对话。风头一时无两。 白岩松整体上水平还是很高的,但是大环境下容易不自知。这个也不能求全责备。 能稳稳的干到退休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