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的家庭,年收入多少可以进入前 20%?多少可以进入前 50%?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2014 年 01 月 20 日修改 *******************
看了评论,感觉还有必要多说几句。
以上海为例,大家猜猜看劳动年龄(20 岁到 60 岁)的教育水平分布是怎样的?
看评论,各种猜测都有,基本都上了大学?有一半上了大学?哪有那么多。
上海的 20-60 岁人口中,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约 20%,中专大专约 30%,剩下的 50%,连中专都没有。
这三种学历的年龄 - 收入曲线,大致如下:
大学、研究生

中专、大专

中专以下

一对在上海的夫妇,如果他们的学历都在大学或以上,那么他们刚刚毕业就可以达到上海市前 50% 的水平,30 岁就能接近前 20% 的水平。诚然,知乎上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应该具有大学文凭,或者属于大学在读,因此如果只看和自己学历相同的人,当然会得出这两个门槛太低的结论。

但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宽广些,假设一对夫妇的学历都是大专或中专,那么他们到 40 岁时才能达到前 50% 水平;而对于剩下 50% 连中专学历都没有的人,平均来说,他们一辈子的月收入都只有 3000 左右,将永远达不到前 50% 的门槛。

还有一些人指出,按照 2012 年上海前 20% 收入门槛 17.4 万元,他们根本负担不起房子。对这个问题,两个事实可能能够解决你的疑问。
第一,虽然之前已经提到,但是我还是要重复一下:在当前的上海房价下,绝大部分家庭,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
第二,而对于那些能够买房子的家庭来说,他们并不是在用当前年收入买房子,他们在用双方父母 4 人一辈子的积蓄,和夫妻自身未来 20-30 年的收入来买房子。

在上海,能上本科,你已经算是个温拿了;如果你的家庭竟然还能支持你买房子,那么你的家庭已经属于温拿中的温拿了。不要成天往上看,适当地朝下看看,了解一下另外八成没上大学的人的生活,不仅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相信还能够增加你对于另外一群人的了解和同情心,尽管他们在你的生活中和你所处的网络圈子里毫无踪迹。
=========================================
******************2015 年 01 月 12 日修改 *******************
下表是 2013 年的数据与 2012 年数据

由于城调队 2012 年显示 50% 门槛为 10.6 万元,前 20% 门槛为 17.4 万元,假设两条线都随着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的上升同比例上升,那么 2013 年上海市的家庭收入前 50% 门槛是 11.4 万元,而前 20% 的门槛是 19.4 万元。
中等收入上升速度没有高收入上升那么快。
=========================================
******************2014 年 01 月 14 日修改 *******************
有了上海市城调队数据,不需要再用对数正态分布推算了。2012 年的情况如下:
2012 年上海市的家庭收入前 50% 门槛是 10.6 万元,而前 20% 的门槛是 17.4 万元。
我前年的推算还比较准确。
这样看下来,2013 年上海的收入中位数估计会达到 12 万元,而前 20% 应该是在 19 万 - 20 万之间了。大家达到了吗?
=========================================
******************2012 年 10 月 12 日修改 *******************
=========================================
2012 年的统计年鉴已经出来了,下表是 2011 年的数据

中等收入组的平均值为 90158 元,50% 可能在 86k 左右;20% 的收入大约为 146k
北京的数据使用算法,大约是 50%:73k;20%:120k。增速要低于上海不少。
按照这个收入提升速度,上海 2012 年的中位收入会接近 100k,而前 20% 的门槛会在 170k 左右。
==========================================
@冬源 虽然找到了正确的网页,但是没有把正确的数字放上去……
上海的收入分布见下表,或这个网页(上海统计年鉴 2011),他是城调队的数据,这个数据来自于被调查人的自我报告,一些知友可能做过这样的事情,统计局的城调队给你一张表,每天要填收入支出,非常详细,这个数据在支出上问题不大,但由于他不问财产,因此收入会偏低一些,我下面的计算,也只是一个下限。同时,我也没有考虑上海和北京的农民收入,仅计算城镇的情况。
收入一般来说接近对数正态分布,中位数要小于平均值,因此 50% 收入的门槛约为中等收入组平均值(27484*2.9=79703)的偏下一些,可能在 75k 左右。
上海的高收入组(最高 20%)的平均收入是 62465*2.75=171778.8 元,考虑到次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平均值为 99038 元,那么从 50% 到 70% 上升了 exp(0.22),从 70% 到 90% 上升了 exp(0.55),从 70% 到 80% 应当约上升 exp(0.23375),约为 125k。因此上海要进入 50% 应当为 75k 的家庭收入,要进入前 20% 需要 125k。
类似可以算出北京的,从第二张可以算出。北京进入前 50% 约要 70k 家庭收入,进入前 20% 需要 105k。
我吐个槽,为啥知乎还是不能粘贴表格,只能截图啊……

=======================================================
看来大家还有许多疑问。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当统计局说今年平均收入为 X 千元时,有一群人认为这太高,说自己 “被涨工资” 了;而当数据显示 125k 的家庭收入可以在 2010 年的上海市户籍城镇居民中迈入前 20% 的位次时,又有许多人说这个数字太低了。当然我相信这不是同一群人,但知乎上后一群人居多至少还是让人高兴的一件事。
许多知友们的问题集中在买房上,认为 125k 的家庭收入买房还要父母补贴,根本没资格做前 20%。
首先,这是 2010 年的数字,在 2012 年,我猜想这个分界点应当上升至 150k 左右。
其次,知友们还是大大低估了穷苦百姓群体的大小。在 2010 年,上海市城市家庭中,拥有商品房的家庭仅有 40%,剩下家庭的住房都来自于房改和租住(上海统计年鉴 2011)。我们从 CFPS 数据可以找到旁证。CFPS 数据是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数据,他与城调队的数据可以共同佐证该答案的结论。CFPS 数据显示,上海的城镇人口中,约有 60% 家庭居住在自己购买的房屋中,而这 60% 的家庭中,又有接近 10% 的住房是原单位住房房改得来。那么也就是说,整个城镇家庭的 50% 拥有商品房。
综上所述,在 2010 年,40% 至 50% 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商品房。这 40%-50% 的家庭都是在何时购买的商品房呢?CFPS 数据显示,在 1998 至 2000 年,才是当前上海拥有商品房的城镇家庭购房最集中的年份,而近年来这个比例实际上在逐年下降(见下图)。这可能与大量新建商品房虽然被购买但实际上。未被选择为自住房,甚至成为空置房有关,这部分交易可能集中在某个人群中,但无论如何这个人群和我们要分析的 “20% 分位点” 没有半点关系。最后,我们把居住在商品房的家庭分布到每个年份,实际上,上海近年来每年也仅有 3% 到 5% 的家庭买房自住,大部分居住在商品房的家庭,购房年份都在 2005 年之前

好了,已经踏进 20% 分位点的各位,看看 10% 分位点的 180k 收入,再考虑一下每年只有 3% 到 5% 的家庭在购买商品房自住的现实,还觉得 125k 这个家庭年收入太低吗?

知乎用户 逗逗 发表

我说下自己情况,北漂九年,租房中,已婚,生子,本人每月工资加奖金两万元左右,扣除房租 4500,家庭日用开支 3000,水电煤气 500,孩子每月奶粉钱,尿布钱,逛公园钱,游泳钱,逢年过节打点钱,偶尔吃大餐,你们觉得应该还能剩么?刚加入知乎,好多人说现在年轻人太急于求钱,我想说,不是我们太急于,是生活的压力太大,连生活都过不下去如何能有一个看书的心呢,最近看到一句话特别符合我现在的心境:小时候很喜欢一句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长大后理解更加深刻:要是我也有一个带花园别墅,我他妈也宠辱不惊。文化粗浅,各位海涵~

知乎用户 冬源 发表

说说上海的,前段时间刚好研究了下。

以下数据来自上海统计局,仅参考 http://www.stats-sh.gov.cn/data/toTjnj.xhtml?y=2011

先看几个数据:

2008 年,上海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97,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1.82,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26675
于是,上海城市平均家庭收入:26675*2.97=79224,平均每户就业者人数:2.97/1.82=1.63
2008 年,上海城镇人口占 87.5%

2010 年,上海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90,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1.81,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31838
于是,上海城市平均家庭收入:31838*2.9=92330,平均每户就业者人数:2.90/1.81=1.60
2010 年,上海城镇人口占 88.9%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一个数据,文件在这里: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upload/2010/11/d20101109150713718.pdf
家庭年收入 8W 以上的占到了 18.8%,这个数字刚好和上海平均家庭收入相当。

由于收入分布一般在短时间内变化是不会太大的,城市人口比例在增加,平均每户家庭人口变化不大(非常缓慢的下降,计划生育的影响),平均每户就业者人数在下降(就业压力增大,失业人数增多),可以估计,2010 年,家庭收入 9W 大概就能进到 20%

那么,对于现在,考虑到当前经济减速、通货等因素,估计 9W + 能进到 20%

对于前 50%,根据 08 年的看,4W 就能进 50% 了,而 4W 收入的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 4W/12/1.63=2045,这个值和个税的起征点 2000 元比较接近。
现在,个税起征点调到了 3500,纳税的人应该是相对少了一点了。按 3500 的起征点来算,2010 年,纳税家庭的平均最低收入应该是:3500*1.6*12=67200,对于 50% 而言,应该比这个数低一些

对于现在,估计是 5W + 能进 50%。

所以,上海,大概是 9W + 能进前 20%,5W + 能进前 50%。

以上非真实数据,纯估计,仅参考!
想知道的话,要自己做大样本抽样调查。

知乎用户 文森 发表

这家庭年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是消费前还是消费后? 
家庭工资收入进入前10%没有意义,很多北京人收入不高,但是有几套房子就很舒服了。就算工资进入前10%,但要买一套200w的房子,生活得也很紧吧。

所以,我觉得综合衡量 “存款+房产+收入” 的百分比进入前10%才有意义。

更新:
2014 年,正文房价从 200 万涨到 350 万。
2015 年,正文房价从 200 万涨到 400 万。

2016 年 4 月,正文房价从 200 万涨到 500 万。
2016 年 9 月,正文房价从 200 万涨到 600 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贴偷换概念的人太多了, 明明自己心里想的是 “买得起房的才算 20%”, 非要说成是 “年入 100W 才算 20%”. 谁向你们保证 20% 就一定要买得起房了?
你觉得你穷, 是因为你没房. 谁向你们保证 20% 就一定要幸福? 2015 年大学学入学人数是 1997 年出生人口的 1/4, 一本更是只有 10%. 然后你拿着 TOP10% 的工资买不起房, 说上面人家 3% 买得起房的人的工资才是 20% 的标准. 感情你都不把你后面的 90% 当人看了?

知乎用户 人生地不熟 发表

北京人答一发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 2017 年最新数据

20% 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 85000 元。
按照比例可推出 2017 年北京市前 20% 平均收入为 113333 元左右。
夫妻二人将超 20 万
相当于三口之家将近 34 万
加上两位老人的五口之家将超 56 万。

当然这是平均数
根据正态分布
平均下来肯定这是超过前 10% 的水平
但就不知道是前百分之八 七还是六了。所以进入前 20% 的门槛肯定比 10 万低
至于多少 我就不知道了
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7 年全国前三季度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大约为平均数的 86.9% 考虑到是前百分之二十
这个比率肯定更低,假设以 70% 计算 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七万元可以进入北京市前 20% 的门槛。
当然这拉低了知乎平均值 代表北京人民道个歉。
希望专业人士给点补充建议。
加上一句
北京真的是收入高 机会多 但是混下去还是很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Andy 发表

I am always somewhat surprised when college students estimate that 3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Jewish (actually, the figure is close to 1.9 per cent); that
40 per cent of all Americans are black (actually the figure for those who regard themselves
as black or African American is more like 12 per cent); that 60 per cent of our population is
Catholic (actually, the figure is 20 per cent maximum); that 40 per cent of our elders are in
nursing homes (the figure is more like 4 per cent).
Where does this misinformation about our society come from? Why can’t Americans get their
social facts straight? Part of the answer is that all of us are socialised with un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social reality. Inevitably, we learn to view the world from our own biased and limited
slice of experience. We tend to apply what we see every day to what we don’t see every day.
(Levin 1993: 44)

知乎用户 VIVI 发表

坐标上海,来沪 13 年,已婚已育,孩子还小没到需要大量教育投资的年龄。家庭年收入税前 80w➕,应该能进前百分之 20 吧。可是,我至今舍不得去美容院,舍不得买什么驴牌。过着最朴素的生活,依然觉得压力很大,老人养老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几座大山压在身上。
朋友圈的本地土著,家庭年收入税前 20w 左右,两家拆迁共得七八套房子,美容卡,健身卡,出国旅游,小孩早早就去上早教,包包,首饰。。。
全方位比我们高一档,这才是现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统计样本是有问题的,只统计了工资收入,而上海的机会太多,工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有时可以很低。

以我土生土长的上海乡下人看,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收入是未统计进去的:

1. 有很大部分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自主创业(比如做点小生意的),收入远比企业工资高。越来越多的人不安现状,不愿再原来分配单位拿 “稳定” 工资。因为根本养不活一个家庭。我的家族中基本就是这个样子,隔壁远房亲戚家三个孩子初中毕业走上自谋生路的道路,一个现在经营小企业,一个开了几家皮鞋店,一个不安于那 2000 元的国企工作现在做装潢,他们目前收入均超过我;而我们这一脉,我们自家兄弟姐妹三人都是名校重点高中,985/211 大学毕业,收入水平也仅仅是上图年龄段两倍工资左右。所以,成功的道路多种多样,这个统计用学历来区分高低,在上海是不适用的,用在没有套多机会的小县城还是有点参考价值。

2. 农地补偿,拆迁补偿。大部分的上海人(包括郊区农民),都盼望拆迁,因为这似乎就是一件大赚一笔的美事。而我家所在的乡镇,基本实现农转非,70% 拆迁补偿得到了 2-3 套住房,即使 30% 未拆迁的,也因为大量外来人口导入,能得到每月可观的房租收入(大致 5k-10k)不等。

3. 商铺,商品房租。我认识所有本地人,亲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房子,铺子出租。越富有的人家,被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大。我家被动比例大概 50%-60%,但绝对不是亲戚朋友中收入最高的。

4. 金融资产,理财,借贷。

上海大妈理财是出了名的,基本不会去抢黄金吧。。。

基本的保本理财也有 5-6 个点,基金投资 - 10~20%

本地人大多有些闲钱,一般朋友借贷,基本 10 个点,一年也有可观收入。

其他灰色收入不计,大致就这些吧。

总结一下,大致来说,纯工资的话,以上图表并没有太大失真,毕竟上海工资并不比其他地区高出 1 倍 2 倍。从整个上海来看,学历,年龄,得出平均工资,基本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我要说的是,用工资 x12x 人头,得出家庭总收入,那就是大错特错。

上海之所以上海,并不是比其他地方的平均工资多那么 20%,而是在于无处不在的致富机遇与财富累积。

一个人的收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性收入渐渐减少,被动收入大大增加。比如房产,金融资产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工资收入在上海家庭总收入的占比也会随着家庭的富裕程度递减。

知乎用户 张保皋 发表

取匿,删掉了 3/4 篇幅的回答,估计赞是被删掉那部分换来的,然而隐私 (。ì _ í。)

我有两个疑问:

1. 年收入指的是纯工资加奖金,还是整体现金流概念?

2. 问题中的年收入考虑不考虑购买力和通胀?

自问自答:

1. 就是指单纯的工资和奖金吧。

2. 单纯提年收入的话可能并没有考虑购买力和通胀。

-————————————————————————————————————–

我的观点是:

1. 题目中的排名要综合年现金流 / 不动产 / 存款,缺一不可。

2. 在北京这个政策性很强的地方,社会地位和人脉圈子的 “隐形收益” 可能也要计算进去。

3. 单靠纯年收入,除非很优秀,不要说跻身北京的前 20%,就是前 50%,希望也渺茫吧。

4. 往往 2 决定了 1 和 3。

5. 延伸下 3,纯靠工资,很难跑过通胀。(回答里有个老哥说:“单靠工资的都是穷人。”)

-————————————————————————————————————–

这种顺其自然建立在三代人看似 “平庸” 的努力的基础之上。

当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当然,对于形势的判断永远优于手头的工作。

多事情皆有可能,却也看天时地利人和,往往别人几分钟的腾飞建立在几代的积累。

知乎用户 五角场喵叔 发表

恕我直言,各位知乎 er 看了别不开心,现在的北京,上海,基本大多数看的是资产积累,而不是每年苦哈哈的打工收入。

为什么是大多数,而不是全部,有打工皇帝,这个全世界都有,都明白,对吧。

也有所谓创业上市的,近几年特别多,国内国外上市企业都很多,如果里面的前几批员工,也有可能干股和期权致富,上市减持就可以了。

除了,这两类少数人之外,你苦哈哈的打工钱,想分阶层?人家房东笑哈哈。。。。

补充看了一下高赞答案,写的有理有据,但是没什么用,也未必是现状,太过于理想化了,属于高空研究型的结论,给那些所谓的上海白相人看了估计要笑死。。。

知乎用户 si se 发表

在你心中,你自己永远是那个 1,有 10 个人排你之前的,就是 1:10,有 100 个住豪宅的就是 1:100,乘以咱这人口基数,大多数人觉得自己面对的都是 1 比好几十万,能有幸福感?
不过一些女人买鞋和包看到自己是 1 比几万时,则人们一般倾向于打压,说像你这种类型属于那 100 万,所以是几万:100 万,很正常的。男人,女人,关键是自我价值的认同,能不能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是那几百万。

知乎用户 袁亮 发表

靠工资的都是穷人。

知乎用户 窦威 发表

数据应该可信的,觉得富翁多的,到随便哪个路口数 100 辆车,看超过百万的有几辆,就能大概判断富翁的比例了。

不过就算 20% 又怎么样?假设你是全国前 10%,也有 1 亿多比你有钱的,美国小一半人口。

考虑到人口密度和分布,你每天在大街上遇到比自己有钱的人,比美帝最穷的 10% 遇到的还多,能不觉得自己是苦逼么。

知乎用户 肉丁 发表

个人对

@张雄飞

的回答非常赞同。在上海,传统的二八法则都太保守了,一九还差不多,10% 的人控制着 90% 的财富。
一位上海土著朋友这么评价上海的平均收入:11 家邻居计算平均收入,1 家年入 100W,另外 10 家年入 1W,最后家庭平均收入 10W 元!在现下的上海,深以为然!

知乎用户 花开生两面 发表

谈收入就谈收入,本来想来看看收入数据的,左右又开始谈房子了。

把眼光放的远一点行不?我知道大多数人是不相信的周期的力量,也不相信天道轮回的。

我就随便举个例子。现在住 30 以上层高楼里的人,用不了三十年,你们这栋楼就是未来的贫民窟,希望你那时候还能有力气赚钱,逃出贫民窟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今天磨磨唧唧抱怨房子,是因为你前几年不早谋划未来;同样今天你不谋划明天,明天你又会有不断更新的烦恼。世事固然难料,但我所见的烦恼多是人智之失,毕竟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前面有很多参照系。

知乎用户 张雄飞 发表

  • 统计数据不靠谱,它应该叫 “已税工资收入” 才对。但是有钱人收入都不是工资,也不怎么纳税。有个很好笑的事情: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只有 3500 元,但是 “现在中国交个税的人只有 2800 万人,占不到整个人口总数的 2%。这说明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了,如果再提高起征点,还有多少人能交税呢?”. 可见官方统计里的个人收入水平和有钱人比例距离事实差别有多大! 灰色收入就不说了,比如你今年卖了套房子,赚了 200W,你年底会申报收入 > 12W 吗?
  • 另外统计数据对体制内单位,以及小型民营企业也失真的厉害。很多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都有好几张工资卡,一个月发个 3 次工资,然后有报销额度拿发票来充。上海市市长也就 1W 来块的工资,你觉得他真的只赚那么一点吗?但是统计局那里的他的收入就只有那么多。私企工资单上的都一点点,让四金缴个基数即可,另外的钱走发票或者发现金。
  • 可能只有对外企和大型民企的员工,统计局收入统计数据才是准确的,这些人只占总人口数的小部分,也就是所谓的 “白领” 阶层吧。
  •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实际收入应该比统计局数据高出好多(或者说中国有钱人的收入统计局都没办法统计进去)。而拿统计局的数据来计算比较,从开始就是不可信和不真实的。
  • 依赖工资收入的人很难是有钱人。
  • 中国地域差异极大。
  • 收入前 10% 的人比一般收入的人高出很多很多,长尾效应。

上海想进前 10% 怎么也得年入百万以上。

  • 比如你是个老年保安,月薪 2K,但是有 5,6 套房子,价值 1200 万 +,每年房价涨幅 10%,年入 100 万,那么你家可以进入前 10%. 如果你把有 N 套房子的事情口风紧一点,另外其实房子不是现金,房租都给了子女,你平时看起来也不会显得太阔绰。过年的时候,社区干部还要上门慰问一下” 低收入人群 “,给两桶油什么的,当然你也会笑纳,不拿白不拿嘛。
  • 比如你是外企中层,月薪 3W,扣税四金后 2.2W, 加奖金什么的,年入 30W+。你进不了前 10%。但是统计局眼里,你是不折不扣的” 高收入 “,需要 “调节 “,每次个税调整,你要缴的个税比例都会增加。
  • 比如你是个国企中层,月薪 9K,但是福利多,年终奖 20W+(现金支付), 灰色收入 20W+,个人所得税基本不交,你可以试着进入前 10%. 另外,如果你老婆没工作,没有工资收入的话(其实你老婆开了个淘宝店,你帮她国企里进到便宜货,搞不好赚的比你还多),(讽刺!)你是统计局眼中的 " 中低收入 “人群(一家 3 口每月才 9K!),如果没人举报你(举报有难度,后果要自负喔),你还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呢,最不济申请个北京的保障住房,赶紧拿号排个队吧!

最后结论:工资真的不重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错的离谱;中国人真的很有钱,外国人理解不了的。
总之,在上海你一年不能让你的财富(总毛收入)增加 100W,绝对进不了 10%,我坚持我的观点。(不过如果只想进入前 20%,门槛将大为降低)
补充:
====
排名第一的回答 (" 因此上海要进入 50% 应当为 75k 的家庭收入,要进入前 20% 需要 125k“),算法好复杂,我脑子不太够用。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讲,统计局其实已经官方回答了这个问题 (按 5 等分位,进入前 20% 属高收入):

官方称年入 5.6 万属高收入 网友问够买几平米房

抛开数据来源和可信性,我相信玩数据统计,还是统计局比较专业。

  • 于是我这样算一下:

以下为搜索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2012 年上海人均 GDP 为 73297 元,约合 10827 美元

2012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519322 亿元,人均 GDP 为 38354 元,约合 6100 美元。

那么上海高收入就是年入 5.6W*10827/6100=10W 左右 (人均), 一个 3 口之家两个劳动力,那么上海家庭收入 20W 就算高收入(进入前 20%)

知乎用户 leonrado 发表

收入前 10% 跟财产前 10% 是两个概念。

知乎用户 胡 shuoqiu 发表

没人吐槽这一段计算么?
“收入一般来说接近对数正态分布,中位数要小于平均值,因此 50% 收入的门槛约为中等收入组平均值(27484*2.9=79703)的偏下一些,可能在 75k 左右。
上海的高收入组(最高 20%)的平均收入是 62465*2.75=171778.8 元,考虑到次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平均值为 99038 元,那么从 50% 到 70% 上升了 exp(0.22),从 70% 到 90% 上升了 exp(0.55),从 70% 到 80% 应当约上升 exp(0.23375),约为 125k。因此上海要进入 50% 应当为 75k 的家庭收入,要进入前 20% 需要 125k。

知乎用户 农二代总指挥 发表

上海市大概 800 万户家庭
论收入,家庭年收入税后 18 万,就能进 20%。
但是,上海那么多本地人,有自己的房子,有的还有好几套。
你就是家庭年收入税后 40 万(这个收入,大概能进 5%),如果是外地人,也进不了上海的 20%, 以资产价值评论的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首先要看家族积累. 在一个城市里的人不是突然就从天上掉下来的

其次, 上面的什么什么调查都是缩水版。就算是对普通市民的经济普查。普查的人上门你会夸张自己赚了?还是大大的缩水吧。下面的例子的人会说自己收入百万吗?

举个例子吧,前几年租房的时候和房东聊的。

张江孙桥拆迁房,房主 50-60 岁 农民,女房东安徽女,智商可能有问题,服不服 -。-,家有 1 子 2 女。拆迁时每人分一套。额外几十万现金。以后村委会还会分红。分的房子分期建,不是一次性全给。目前有 3 套,1 套自住,2 套改装成 2*3 间出租,一间 1.2k/m.

房价年涨 10-20%. 现在房价 2w 上下。就假定是 3 口之家。100 平米吧。

2w*100*3*15% + 3 * 3 * 1.2k * 12 =90w + 13w = …100w 吧.. 不用缴税。有钱人避税的方法也比没钱人容易。

一般的人已有房自住的年增值也有 30w,就算是 50 平米也有 15w 税后。

嘘嘘下。

在一线城市耕耘几代的家族如果没有积攒几套房子的话,只能说会被竞争排挤出变成旧 XX 人了。也可能是向更好的地方迁移了。比如说有美国永久居住权,资产早已转移了。很多有千万级别的人都基本考虑过移民,购买美元资产吧。

XX 市是全国人民的 XX 市。所以很多其他地方的有钱人都会考虑过在 XX 市买个房子居住权什么吧,因为很多优秀的资源都被一部分人先 X 起来的政策安排到这,别地没有,价高者得。这大家都懂。

所以说呢,一个城市繁荣不繁荣,发达不发达,很重要的指标是流动性,国家也是一样,看的是运输的流动性,所以某领导每天关注的就那几个数据,车流,电流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全国人民都来这,然后从这走向更好的地方。要在 XX 市排名,基本上要考虑是在全国排名了。

好吧,在这个穷人恒穷,有钱者更容易赚钱的时代,,在 XX 市里的不幸福的人包括我自己大多数都是骆驼祥子而已。知道就行。好意思去排名么。

知乎用户 布施明啊啊啊啊啊 发表

我靠,我一个人年收入就 15 万,我爸妈都拿的退休工资,两个人一个每月 4000 多养老金,另一个每月 3000 多养老金,照这么说,岂不是,我家已经达到前百分之 20 了?要是再找个年薪 10 万的老婆,岂不是可以迈入前 10% 了?我靠,我要快点找老婆。

知乎用户 吃瓜瓜 发表

多好年前的问题了,现在再看,意义不大了。

不过如果只看收入的话,其实意义本身也不大。看统计局数据就知道了,真的收入特高的很少。既然又是问一线城市,其实房产和投资理财收入,才是最重要的。收入低,可能是因为家庭资产高啊,所以没必要为了那点儿钱,找一个很累但挣钱的工作。

知乎用户 梅西 发表

平均数对个体几乎没有意义,考虑出个中位数的统计结果如何?

知乎用户 1111 发表

年入多少意义不大,活的怎么样还是得有没有房,

知乎用户 蒲公英 发表

光说年收入怎么也是税后 30 万以上才能进入前 20%,税后 50 万估计可以是前 10%,百万就前 5%吧。我说的是打工收入,不是自己做生意的那种人。至于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还是和负债、消费习惯、生活负担有关吧。

知乎用户 刘亚飞 发表

我在北京,收入绝对超过了楼主所谓的前 10%,但是在我租住的小区或周围三公里内,楼上楼下、街坊邻居,每个都比我有钱,主要是资产性收入比较高,其实靠工资的人都是穷人,靠公司利润、房租、受贿的才是有钱人,这些人很多,想想北京有多少老板,富二代,官员,军官,哪一家没有三五套房,哪一个年入百万有难度?考虑这些因素,想进入前百分之十,年入 500 万以下想都别想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你们的回答,才发现原来中国已经这么有钱了 (⊙o⊙)。那些月入几万的,每次出去吃饭可以问一下服务员每个月工资多少,再问下他们父母兄弟姐妹月收入多少?要不然我还以为中国赶英超美了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主要问题是劳动性收入 (工资) 与资产性收入差距太大,所以把这两者放到一起讨论是没结果的,反而容易精神分裂。
以北京为例 (2017) 年,月入 1 万排在前 50% 没问题吧,月入 2 万前 20% 吧。但你房产一年增值少于 100 万基本是跑输大盘的,如果没房产赶不上这拨红利的就是彻底输家了(没房子年入百万也是浮云)。搞笑的是现在征税主要针对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反而不用交什么税

知乎用户 牛头梗爱大脸猫 发表

谁说科研院所工资高了… 念了一辈子书念到头,中科院的副研究员月薪不到 5000 的好不好,硕士生毕业留所每个月不到 4000 的… 我闺蜜在北京一研究所做财务,干了一年也只有 3600…

知乎用户 天外的琴弦 发表

一句话,房产泡沫太大,年轻人不必再为此买单,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吧。

知乎用户 安静的胖子 发表

2014 年 4 月 24 日更新,感觉貌似身边的是年收入在 500K 以上的才没有太多的喊穷。这个,这个,这个,让赤贫的我情何以堪。
——————————————————————————————————————————
其实身边月入过万的人不少,都在喊穷(有车有楼了)。只有个别年收入在 300K 以上的似乎才没有见过他们喊穷。

知乎用户 快乐每一天 发表

月收入至少是要 200 万,年收入总计要是 5000 万才能进入 20%。我家差不多总计也就 300 万,但是满足了,做人开心就行

知乎用户 我和引力波 发表

这个问题很有趣。如果单纯比较数字,一年一个家庭 100 万以上可能都不一定进 20%,因为人情社会泡沫经济下会有一部分人不是靠学历,工资,努力这些公平竞争关键词富起来的,有些人与生俱来,有些人资源丰富,有些人投机倒把,有些人运气极佳。社会百态,不能以偏概全。

但是如果换个话题,年收入多少能带来幸福感,可能会让人相对舒服一些。毕竟生活的幸福感因人而异,而金钱带来的幸福感却可能通过比较而惴惴不安。

我和男朋友讨论过收入问题。他 36 岁,技术管理人员,年薪 50 万,没有其他收入。我可能比他多一些,所以只要他没有压力,我就没有压力。当讨论钱的话题时,他会很明显的焦虑,因为周围的同学年薪百万的已经很多了,加上我也算是相对高收入,让他常常感觉无奈。

不过当我们抛开比较,只研究我们的生活需要多少钱时,他的精神明显放松了。毕竟,这样一个节俭实在的经济适用男,有房有车的情况下,这样的收入对于生活的支出来说是有盈余的。我和他各自有一个孩子,但是并没有遇到可见的困难,还可以讨论一起出游,一起改善生活,一起筹备做点喜欢的事情。

所以,收入是经不起比较的,生活却是可以实实在在过好的。我听过的最现实的一句话是,我觉得我死的时候肯定会剩下钱,所以我可以现在活的潇洒一点。一线城市给人生存的压力,也让人有更多资本,但是,内心对生活的追求只能自己体会。钱永远赚不够,喜欢的生活却只有一次。

知乎用户 黄戴因洪 发表

这个标准放在全国范围估计还是挺靠谱,放在北上广就太自我感觉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 2018 年结婚率创新低,上海全国最低?

知乎用户 许和平 发表 玄处之前聊留守儿童的时候说,按照劳动法,劳动者每天工作八小时,完全是可以照顾自家孩子的。然而现实情况是,每天工作八小时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在大城市的生活。所以乡下遍地留守儿童,城里全靠老人发挥余热带孩子。这说明什么?说 …

如何看待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调解,坚持翻包检查?

知乎用户 Gavin Huang 发表 更新:迪士尼已经同意消费者携带食品入园。这是消费者们共同的胜利。 ——以下是原文—— 当迪士尼需要,他就在网络自称自己是外企,针对他的攻击是利用民族矛盾欺负弱势外企; 当迪士尼需要,他就自称是国企,攻 …

中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根据官方发布基尼系数的《中国住户调查年鉴》,从 2003 年到 2018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走势是这样的: 在 2008 年前上升,从 2009 到 2015 年下降,随后再次上升。 …

上海天桥上的卖花阿婆:孤独的日子打着盹儿过

从她这一身讲究的搭配,可以窥见她年轻时也是有品味的美人。 上海夏日的平常午后,淮海中路重庆中路人行天桥上,高跟鞋踩在地上的声音有节奏地渐行渐远,打着领带蹬着皮鞋、讲着电话的男人快步走过。“卖花的又睡着了”,路过女人的声音使得她打了个颤,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