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远离你身边的战争爱好者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图片

最近俄罗斯的19架无人机“进入”波兰境内,引起波兰的反击和北约的强烈反应,东欧的形势顿时剑拔弩张,因为俄罗斯也在此时进行名为“西方”的军事演习,剑指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之间的地带。

本来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但是当我在网上随便浏览相关的帖子时,却发现大部分人的评论都是“波兰要完了哈哈”,“历史上活该一直被虐”,“希望看到波兰被再次闪击”,等等。

看到这些评论我首先想说的是:喂喂,你们说这些话如果是为了吹捧俄罗斯,也不合适啊,上次闪击波兰的可是人类最罪恶的存在——纳粹,你们确定要这么类比吗?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社会有很多人,都严重缺乏最基本的善恶观、是非观。

我并不是说站在欧洲这一边就算善良,但我们至少可以中立一点看待战争的罪恶。

首先,这是一场可能的战争,这不是过家家的儿戏,也不是弄几个飞机大炮炸着玩,是会死人的!

很多人的心中,都没有“人道主义“这个最基本的价值观,而是充斥着野蛮的、原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他们看各种国际冲突,就像是在看一场热闹的球赛:兴奋地点评,调侃谁会先倒下,谁会被打得鼻青脸肿。别人的家园和生命,就是他们茶余饭后的消遣。

这种心态,本质上是一种病态的“战争浪漫主义”。他们把战争想象成某种热血漫画,把炮火当成烟花。在这种叙事下,战争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血与泪。

我见过的所有老兵采访视频,都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希望发生任何战争,因为战争实在是太残酷了。

俄乌战争爆发第一天,我就看到一个真实的视频:在一群被炸毁的住宅楼下,有个男子拖着断腿在地上痛苦爬行,嘴里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痛苦嚎叫;旁边一个老太太对着废墟中自己家人的尸体,也在无力地哭诉。

根本没有人理睬他们,他们就在硝烟中那样自生自灭。

这就是战争,不管是哪一方,不管是谁进攻是谁防守,都有人在承受这样的代价。

俄乌战争,搞精神站队,才是真正的傻子

战争一旦真的爆发,你会亲眼看到满地的残肢断臂、脑浆肠子,你会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突然被炸成一堆碎肉。这才是战争。

不要说导弹了,现代的机枪打到人身上,留下的都是碗那么大的窟窿,打到头上半个脑袋就没了,而不是电影中表现的一个小孔。

那些在社交平台上喊着“活该”的人,他们既不会亲自走上前线,也不会感受到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们只是在屏幕后敲键盘,把别人的苦难当作一种猎奇的表演。

所以,你身边如果有这样的人,请远离他们。他们不具备最基本的人性。

为什么总有人对战争津津乐道,甚至带着某种莫名的兴奋?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替代性狂热”。

当人们在现实中感到无力、挫败、缺乏掌控感时,他们会倾向于在宏大叙事中寻找代偿。

战争,恰好成为这种代偿的舞台。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他们的人生可能平淡、琐碎、无趣。但一旦把自己“投射”到某个大国的战机、导弹上,就好像也参与了某种伟大的史诗。他们甚至会在评论区喊:“让我们给某某一个教训!”仿佛自己真的能指挥千军万马。

然而,这是一种危险的幻觉。

他们在屏幕前的欢呼,并不会改变战场上的走向;相反,这种舆论氛围会让社会慢慢丧失对战争的警惕。一个国家如果充斥着战争爱好者,迟早会有人把虚拟的激情变成现实的政策。

战争,其实从来没有赢家。

一战结束后,欧洲满目疮痍,所有参战国几乎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二战之后,即便是“胜利者”,也有数百万的家庭在废墟中痛哭。

可能会有人说,战后不是又恢复繁荣了。是的,但你怎么保证你自己是战后幸福的一代,而不是成为炮灰的那一代?

即便战后幸福的一代,他们的先辈也大多数承受过战争的痛苦,这些痛苦会持续存在于人们心中。

就更不要说多少老兵,会被炮竹声、突然的震动吓得精神病发作——严重的应激创伤综合症普遍存在于军人中。

土耳其疑用化武白磷攻击男孩皮肤剥落哭喊│TVBS新闻网

这次他们所嘲笑的波兰,它的历史恰恰就是最好的注脚。

波兰因为地缘位置而屡屡成为大国的牺牲品,被瓜分、被践踏、被迫卷入一次次浩劫。今天当俄罗斯无人机掠过波兰上空时,波兰人会感到颤抖——但不是因为他们“懦弱”,而是因为他们太清楚战争带来的惨烈。

华沙曾经在二战中被夷为平地,这座城市是完全照着旧地图重建起来的。

那些在网上喊着“波兰活该”的人,已经因为挺俄的立场而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和共情力,在日常生活中也必然是一群毫无道德感的人,所以,请远离他们。

你可以挺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你不能为战争鼓掌!

战争爱好者的声音,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麻木。

当人们习惯了把新闻里的死亡当作数字,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生命时,麻木就会取代怜悯。

当人们用宏大叙事替代具体生活时,麻木就会取代理性。

这种麻木,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社会的价值观。一个对战争轻描淡写的社会,也必然会在面对其他重大问题时缺乏同理心。

久而久之,人们会对不公正、对苦难、对暴力都无动于衷。到那时,战争虽然还没到来,但社会的精神已经“被轰炸”过了。

请远离那些把战争当玩笑的人,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国际新闻。地缘政治固然复杂,正义邪恶固然难辨,但复杂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用嘲笑和幸灾乐祸来看待战争本身。

我们可以因为价值观和立场支持某个国家,但我们永远都要反战!

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都是对战争的一种抵抗。我们无法决定大国的博弈,但我们至少可以决定,不让自己成为“键盘上的嗜血观众”。

请远离你身边的战争爱好者。

他们的言语可能看似无害,就像是随便发泄几句,但其中包含的冷漠与狂热,会逐渐污染整个社会的气氛,带来非常可怕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最终伤害到每一个人。

一个没有人道主义价值观作为基础的社会,必然会走向万劫不复。

(全文完)

最后:有个需要大家帮忙的事情。我在今日头条也建立了黑噪音频道,上面会发表一些公众号不发的文章。最近我在参加9月优质作者评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到今日头条app搜索“头条精选”,然后会看到“9月作者评选”投票入口,在“锋芒榜”就可以看到黑噪音。

每人每天至少可以投3票,一直到25号。谢谢大家的支持!

·END·

欢迎加入我的讨论社群,现在已经有1000位读者在里面与我进行一对一问答(我会认真回答所有话题的提问)、独家专栏文章分享、政治经济时事探讨、好书推荐、往期被禁文章分享、投资知识交流,等等。

这不是微信群,是“知识星球”app旗下的付费社群,费用88/年。欢迎扫码加入:

图片

防失联,可以加号主个人微信:

图片

防失联,还可以关注我另外的公众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真实的战场是一地尸体,还是一地重伤半截人呻吟蠕动?

知乎用户 矢锋 发表 认真回答,无烟药的普及是个分界线。之前是 “重伤半截人呻吟蠕动”,之后是 “一地尸体”。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里大唐 CQB 刷屏。但其实从冷兵器杀伤效果出发,这个镜头多少有点假…… 两个狼卫挨了弩箭立马躺地上一动不动了, …

学阀之外,还有科阀、画阀在悄悄垄断中国的社会资源

提起“学阀”二字,中国人并不陌生。这些披着知识外衣的掌权人士,坐拥资源、卡脖认证、批钱批项目,活得那叫一个滋润,似乎有学历就能封侯拜相。 但可别以为这只是学界独有的生态,放眼四周,一种更庞大、更隐秘的“阀族联盟”早已悄然成型:科阀、画阀,以 …

警惕那些鼓吹战争的人

原创 维舟 维舟 维舟 微信号 weizhousw 功能介绍 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两年前,在乌克兰战争刚爆发没几天,有一张照片曾让我深受震撼:当时俄军兵临城下,首都基辅西郊的一群平民在试图过伊尔平河逃难时,躲在被炸弹摧毁的断桥底下。桥上 …

lilaoshizuikeai|评鬼山哥和他所代表的 00 后

在我看来,鬼山哥身上有着一个当下年轻人很典型的朴素价值观。坦白说,这一代 00 后是真正吃着共和国的经济红利长大的一代人,在他们的学生时代是没有任何压力的,所以他们当然爱国,因为他们享受,并且他们接受的也是东升西降亡我之心不死的叙事。但是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