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二章 中国医学始祖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二章 中国医学始祖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由于中国人认为华夏古史起于五帝,因此很自然的,其中几位传奇人物也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始祖。五帝中的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常常并举,被称为医学上的三圣(三皇), …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第六章 ——《内经》(1)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内经》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伟大的医学经典,它的刊行对医学是划时代的贡献。《内经》对于中医的重要性犹如四书之于儒家。中国大部分的医学文献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以至于在它被写就了三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被视作最高权威。《内经》由两种不同的书组成。其一名《素问》,其二名《灵枢》,它们的作者和成书日期俱不明确。传统的看法认为它是黄帝所作,约作于公元前2698年和公元前2598年之间,但是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
司马光在写给范景仁的一封信中说:“然谓《素问》为真黄帝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 此周、汉之间医者依讬以取重耳。” 王炎说:“素问乃先秦古书”。而刘向则指为韩非子所作(2)。后一种说法显然有误,因为他错把《泰素》当作《素问》了。 桑悦(3)认为 “《素问》乃先秦战国之书。非黄岐手笔。其称上古中古,亦一佐证。” 宋朝聂吉甫说:“《素问》既非三代以前之文,又非东都以后语,断然为淮南王作”。 杭世骏《道古堂集》认为第二部《灵枢》“其中十二经水一篇…黄帝时无此名…冰特据身所见而妄臆度之耳”。(4)
从地理名称、文学结构、历史典故和其他对比点来看,可以推断《内经》成书于周末秦初。而它的内容自然要古老得多,因为显然它并非出自一手,而是出自不同作者的文章汇编。它是最早一部尝试将古代医学思想系统化的书,总结了前代的医学经验、生理和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组成《内经》的两书书名的意义含混不明。对此有过许多解释,但没有一种得到公认。根据字典,“素”字的含义有 白、素淡、简单、普通、平素、原始、素菜或素绢; “ 问”字的含义是指问题或问答。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素问》代表了黄帝和岐伯之间的日常对话。第二本书名《灵枢》的含义则比较清楚: “灵”表示灵魂或者神明; “枢”是指通道或者门。
《内经》的确切卷数也很不确定。通常认为是十八卷,即《素问》九卷、《灵枢》九卷。但是最通行的版本里,前者是二十四卷,后者是十二卷,都分为八十一章。这本书的结构布置颇有创意。它采取的是问答形式,是黄帝及其臣子之间的一系列论对。内容涉及疾病理论、星宿对人体器官的影响、元气的运行、体质病理学、脉象、解剖学推测、摄生保健、治疗原则、针灸等。从下面的目录和部分摘要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部作品中的一些医学思想:
素问目录
第一卷 上古天真论 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 第二 生气通天论 第三 金匮真言论 第四
第二卷 阴阳应象大论 第五 阴阳离合论 第六 阴阳别论 第七
第三卷 灵兰秘典论 第八 六节藏象论 第九 五藏生成论 第十 五藏别论 第十一
第四卷 异法方宜论 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 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 第十四 玉板论要论 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 第十六
第五卷 脉要精微论 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 第十八
第六卷 玉机真藏论 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 第二十
第七卷 经脉别论 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 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论 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论 第二十四
第八卷 宝命全形论 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 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 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 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 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 第三十
第九卷 热论 第三十一 刺热论 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 第三十三 逆调论 第三十四
第十卷 疟论 第三十五 刺疟论 第三十六 气厥论 第三十七 欬论 第三十八
第十一卷 举痛论 第三十九 腹中论 第四十 刺腰痛论 第四十一
第十二卷 风论 第四十二 痺论 第四十三 痿论 第四十四 厥论 第四十五
第十三卷 病能论 第四十六 奇病论 第四十七 大奇论 第四十八 脉解论 第四十九
第十四卷 刺要论 五十 刺齐论 第五十一 刺禁论 第五十二 刺志论 第五十三 针解 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 第五十五
第十五卷 皮部论 第五十六 经络论 第五十七 气穴论 第五十八 气府论 第五十九
第十六卷 骨空论 第六十 水热穴论 第六十一
第十七卷 调经论 第六十二
第十八卷 缪刺论 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 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 第六十五
第十九卷 天元纪大论 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 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 第六十八
第二十卷 气交变大论 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 第七十
第二十一卷 六元正纪大论 第七十一 刺法论 第七十二(遗篇) 本病论 第七十三(遗篇)
第二十二卷 至真要大论 第七十四
第二十三卷 著至教论 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 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 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 第七十八
第二十四卷 阴阳类论 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 第八十 解精微论 第八十一
解剖学:
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和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5)。这两类器官的功能各异。“脏”是盈满的,藏而不泻的;而“腑”则是中空的,是泻而不藏的。
人体解剖似乎已曾有过,因为岐伯宣称:“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6)书中给出了一些消化道的测量值, 人类学家对此可能会感兴趣(7):“从嘴唇到牙齿长九分,口腔宽二寸半;从牙齿到会厌,深度是三寸半,口腔和咽的容量是五合(8);舌头重十两,长七寸,宽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宽一寸半,到胃的长度是一尺六寸。胃的长度,伸直是二尺六寸,周长一尺五寸,容量是三斗(9)五升。小肠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分,长三十三尺,容量是二斗五升。大肠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半,长二十尺,容量是一斗。直肠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半,长度是二尺八寸,容量是二合半(10)。小肠后端附着于脊椎,前端在肚脐之上,它有十六个回曲。大肠位于肚脐左侧,它也有十六个回曲。消化道的总长是六十四尺四寸。(看来,古代中国解剖学家对确定物理标准颇感兴趣,因为除此之外,书中还记录了骨骼、动脉等的测量值)。
脉管系统由十二对被称为“经脉” 的主脉管及其各分支组成。它们将血、气输送到身体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起讫都有详细的描述。以术语“经” “络” “孙”来表示脉管的不同类型。大致说来,它们就相当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但这种区分有时并不十分明确。沿着这些脉管,有365个“气穴”或针刺点(穴位)。这些穴位都各有一个古怪的名字,而针刺时必须扎在这些点上以泻其脉气。同样,伴随着血管的走向,尚有十二对韧带(十二经筋)。
生理学:
《内经》的生理学象它的解剖学一样,大多源于想象。各器官的功能描述如下(11):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关于神经系统的知识近乎于零 。虽然已知道大脑包含在头骨之中,但它被认为是类似于骨髓的物质。大脑被认为是“髓之海”,因此当髓海充足时,身体就会感到轻劲有力;当髓海不足时,则会出现头晕、耳鸣、四肢疼痛、视力模糊和倦怠感。
据说哈维的划时代发现(血液循环的发现)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种假设是建立在相当少的证据基础上的。然而,必须承认,古人对血液循环这个事实有一个很近似的猜测,比如“内经”中关于血液运行的下列段落就很有意义:
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五脏生成论》
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经脉篇》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素问·调经论》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
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灵枢·脉度篇》
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灵枢·五十营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确掌握了关于血液循环的部分事实。但除此之外,没有做更进一步的探讨。对于体循环和肺循环尚不清楚。据说血液“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就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对于动脉和静脉没有适当的区分。“经”和“络”这两个词是以一种无区别的方式使用着,这表明对这些术语缺乏确切的了解。而血液在一次呼吸中流经6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的说法,说明当时有种实验生理学的尝试,尽管与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相比,这个结论并不正确。
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其他概念则散见于《内经》的字里行间。谢恩增(12)曾做了一个关于各部位的详细审查,其中的一些结论如下:
肝脏其气臭,其味酸,其色苍,在志为怒。 心脏其气为热,其味苦,其色赤,在志为喜。 脾脏其气香,其味甜,其色黄,在志为思。 肺脏嗅为腥气,其味辛,其色白,在志为忧。 肾脏嗅为腐败气,其味咸,其色黑,在志为恐。
肝生筋,筋生心,火克金。 心生血,血生脾,土克水。 脾生肉,肉生肺,金克木。 肺生皮毛,皮毛生肾,水克火。 肾生骨髓,髓生肝,木克土。
五脏可以控制五种感觉器官以及身体的所有部份。 肝开窍于目,化液为泪,其充在筋,其华在爪。 心开窍于舌,化液为汗,其充在脉,其华在面。脾开窍于口,化液为涎,其充在肌,其华在唇。 肺开窍于鼻,化液为涕,其充在皮,其华在皮毛。 肾开窍于耳和泌尿生殖器,化液为唾,其充在骨,其华在发。
五脏与六腑相联系,其作用是相互关联的。 肺与大肠相表里(络属),其合在皮: 心与小肠相表里,其合在脉, 肝与胆相表里,其合在筋: 脾与胃相表里,其合在肉; 肾与三焦、膀胱相表里,其合在皮发。
对于脏腑的外围的描述如下: 胸和腹为脏腑的城郭,膻中为心的宫城。 胃为太仓,咽喉和小肠为传送之所。 胃的五窍被称做仓廪进出的门戶。 水和谷物进入食道,空气通过气管。 水食入胃, 精液在此经过吸收而气化,其含有滋养性的再进入下焦。 口和唇是发音的扇,舌为机器,而悬壅垂则为其通路。 喉头可分离空气。从肺呼出的空气作用于舌骨和舌以说话。(13)
从以上的记述可以看出,中国的解剖学最初是建立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的,通过它对内部器官准确细致的描述可以证明。不幸,这种直接的方法不久就被哲学体系所主导,从而导致空论和臆测。由此生出许多奇异的假设,遗漏了一些主要器官,平添了一些假想的器官。雒魏林(14)看了一些解剖图后,总结如下:“这些就像看过一部分人体内不完美解剖结构的人,凭记忆勾勒出的器官草图,然后依其想象补绘上那些不清楚的部分,随心描绘出他主观认为是什么,而非实际是什么!”
病理学:
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源于风、寒、燥、湿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源于内在情绪的影响,如喜、悲、怒、恐等等。 其他的分类则是根据部位和受伤害的器官来划分。其中,风被认为是致病的主要原因。风对人的伤害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风侵入身体时,各个器官会产生特有的症状。例如,肺风的症状是:怕冷、出汗、不时咳嗽、面色苍白、气短,症状日轻夜重。心风的症状是 :怕冷、出汗,唇干,暴躁,言语困难。肾风的症状是:怕冷、出汗、脸肿、背痛、站不直等等。(15)
特别重要的是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所谓“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16) 还应注意季节的刺激因素,以避免其后果。据说,“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17)人的精气神应与季节、五行、阴阳等多种因素相协调。如果这些因素被扰乱的话,就会引起疾病。
内科学:
《内经》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大都非常简略和含糊,通常不可能得知它们的具体所指。但是,关于疟疾、糖尿病、肾炎、胃溃疡、支气管炎却描述的很准确,使人能够无可置疑地辨认出这些疾病。
在《内经》全书中,除了公认的治疗方法针灸以外,很少提到其它治疗方法。事实上,《灵枢》或多或少是一部关于针灸的专著。其主要内容包括针法、适应症、预后和结果。它所描述的其他治疗方法有刺络、灸法、汤液和按摩,但只规定了一般的治疗原则,没有给出具体的治疗方向。在诊断和预后方面有种种复杂和微妙之处 ,要从身体气质、一般状况、喜怒惊恐、风雨寒暑、流年时日、星宿、居处、肤色 以及其它客观征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但最重要的是脉象,脉象被认为能够指明各种疾病的性质和位置。诊脉受到了高度推崇,得到了如此多的重视和研究,以致于医学上的这一分支发展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此,本书将在另一章里做更详细的说明。
以上是对这部伟大医学经典的简要总结。此书现在通行的版本,来源于唐朝王冰编定的本子。医籍作者热衷于对《内经》作注释或解说。 在每个朝代中,都至少有半打这样的论著问世。逮至清末,共达四十九部,其中二十三部已佚失,三部情况不详。(18)
======================================== (1)译者注:原题是THE NEI CHING OR CANON OF MEDICINE ,即《内经》或《医学经典》,英语把《内经》译成CANON OF MEDICINE 大约是因“医经”而来。在中国,最重要的几部医书被尊为“医经”,《内经》一直被视作“医经”之首。
(2)译者注: 此处有误,刘向从来没有说过韩非子是《素问》作者,韩非子是韩诸公子之一,韩诸公子可未必是韩非子。《汉志》阴阳家有:《黄帝泰素》二十篇,注曰: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颜师古注曰:“刘向《别录》云:‘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3)桑悦,《素问抄·序》
(4)杭世骏:《道古堂集·灵枢经跋》 译者注:杭世骏原文如下 “其中《十二经水》一篇,无论黄帝时无此名,而天下之水何止十二? 只以十二经脉,而以十二水配,任意错举,水之大小不详计也。尧时作《禹贡》,九州之水始有名,湖水不见于《禹贡》。唐时荆湘文物最盛,洞庭一湖屡咏歌于诗篇,征引于杂说。冰特据身所见,而妄臆度之耳,挂漏不待辨而自明矣。”
(5)三焦是虚构的器官,对它们的位置和功能,大家学者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6)译者注:《灵枢·经水》
(7)译者注:原文出之《灵枢·肠胃》,但又略有差别。所以用语译,原文是:“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日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还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传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8)一合是十分之一品脱。
(9)一斗是一配克(16品脱),一升是一品脱。
(10)以上是与现代不同的中国古代度量衡。 不幸的是,它的标准已经佚失,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单位的值是多少。 译者注:由此可知,上两条注里的一品脱、一配克并非正好等于一升、一斗。作者这样注无非是说:十合等于一升,十六升等于一斗。
(11)译者注:《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谢恩增 (E. T. Hsieh)::“古代中国解剖学检讨”(A Review of Ancient Chinese Anatomy)《解剖学记录》(Anatomical Record) 20卷 第97—127页
(13)译者注:谢恩增原文未见,这一段总结转引自中医研究院译本。可能是谢恩增自己的文字。
(14)译者注: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 ) 英国伦敦会医药传教士,又名"雒颉"。仁济医院、协和医院的开创者 。
(15)译者注:此处论述来自《灵枢·风论》
(16)译者注:英文译自《素问·金匮真言论》,略有改动,现径引原文。
(17)译者注:英文译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略有改动,现径引原文。
(18)译者注:这组数据没有查到出处。丹波元胤的《中国医籍考》,所录《内经》相关注本已达七十三部,且《医籍考》出版的时候还远不到清末。
(XYS20220304)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二章 中国医学始祖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由于中国人认为华夏古史起于五帝,因此很自然的,其中几位传奇人物也被尊为中国医学的始祖。五帝中的伏羲、神农和黄帝三人常常并举,被称为医学上的三圣(三皇), …
中医思想剧变2:金元明清;尊经崇古 作者:棒棒医生 健康中国人网 关于人体的研究,从实际观察到纯粹哲学思辨,从甲骨和马王堆医学至《黄帝内经》为一剧变。这一剧变的结果是,中医关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基本理论(相当于基础医学)一举定格,成为一种 …
日本731部队人体实验的真与假 ·方舟子· 科学松鼠会宣布停止活动,因为他们有一个成员惹了一批大五毛。有一个叫“乌合麒麟”的大五毛转了一个帖子,说“人体含水量70%”这件事是日本731部队拿活着的中国人做蒸干实验才知道的。科学松鼠会的这个成 …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 第三章 宗教与医学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在原始社会中,无论公私万物,事事都与宗教紧密相关。部落首领即是大祭司。人们把他视为天人之际的使者,相信他能呼风唤雨、求神驱鬼、会给他的子民带来祝福或灾难。 …
新译 王吉民 伍连德 《中国医史》下篇 引言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理性变成胡说, 恩惠化作折磨。 这是你的悲哀, 你是子孙后代。…… 歌德 上篇对公元前2697年到公元1801年间中国医学艺术和科学发展的研究,可能会使读者不由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