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岳阳、唐山等多地急发房价「限跌令」,释放了哪些信号?会有什么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一线城市纷纷升级调控政策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同时,部分三四线城市却正在迎「逆向」调控,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限制房价跌幅。 多地急发房价“限跌令”!有业主还没收楼已先狂亏30万!直接“举报”房企_房地产市场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
早上上街买了块肉,挂在自行车把手上,走在回村的小道上,刚到大门口,家里旺财就摇着尾巴过来了,说时迟 那时快,这狗东西一口把肉咬得死死的。
此时,无论我怎么骂它,它都没一点反应,咬着肉不放,我拿起脚下的拖鞋使劲抽它的脸,还是不松嘴,一个劲的吃,眼看已经吃了快一半。
没辙我只好拿起旁边的棍子,正准备过去打它时,它那三个半岁大的狗仔子也冲过来了,旺财这才放下嘴里的肉,四条狗龇牙想咬我,我想了想算了,这狗到嘴的利益怕是不可能吐出来的,而且已经吃了一大半了,剩下的肉给三条狗仔吃了,这旺财传统观念还是挺强的这么护子。
想到中午没有肉吃,我直接躺在门口的草地上,这样躺平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三条小狗仔吃饱了也迈着欢快的步伐去隔壁找小母狗去了
此刻我才意识到,我才是真正的单身狗。
为了吸取教训,我拿起手机在知乎上提了一个问题:狗把肉咬在嘴里,为什么打它骂它它都宁死不松口。
在一间 KTV 的包房内,坐着一个体态臃肿、满面通红的中年男人和一个有点愣愣的年轻小伙子二愣。他们是一对叔侄。首先年轻人开始说话了。
二愣:“叔,最近咱们建的房子好像没什么人买呀! 你得想个法子呀!"
中年男人瞟了自己的愣侄子一眼,拿起桌子上的一瓶价值上 W 的红酒给自己满上一大杯,一口喝了个底朝天,把大脑袋晃了晃,就开始了对二愣的说教。
“愣子,这事你别管,你只要给我把房子建起来就
行。"
愣子还是不懂,接着问道:
“叔,我建成了那么多房子好像没有怎么卖呀?"
“你小子懂什么,我开发房子不是用来卖的,也没几个傻缺买得起,卖那只是个面子工程。"
这时二愣的嘴一下子成了 0 字形,一时云里雾里了,说:“你不卖,那钱从哪来呀?"
叔说:“找银行贷款呀!"
侄说:“那不用还吗?"
叔说:“比如我从银行贷款 5E,最多花 2E 去投资开发房子,3E 就成了自己的了,房子还用卖吗?"
“房子建成后,就开始猛炒,把房子炒成价值 10E,有人买没人买不管它,然后就是往外送房。"
二愣这下不光嘴是圆的,连眼都成圆的了。叔好像有点醉了,点了支雪茄,悠闲地吸了一口。又说道:“房子卖不出去就送给那些人民的公仆住嘛!"
愣子感觉到叔叔真的是太伟大了,眼中满是敬畏。
叔说:“我把最好的房子送几套给那些公仆,还有和叔一样的人也会把很多房子送给那些公仆。"
“当那些公仆手上有了不少房子时,他们也不想让房价掉下来,掉下来不等于到手的钱丢了吗? 他们自然就会为我们服务了。”
二愣说:“那钱不用还银行吗?"
叔敲了敲二愣的脑袋,把头摇了摇,满是自信地说:“还什么钱呀! 我用现在的房子做抵押,市值 10E 呢,然后再去贷款开发另一幢,到时你就跟着叔发财好了。"
二愣说:“要是最后银行没钱了怎么办?"
叔说:“不急,那时国家会印钱的。"
二愣:“要是国家不印呢?"
叔满脸不悦,有点儿生气地说:“不印钱贷不出款,咱就宣布倒闭,把房子全算给国家。反正叔的钱全转到国外去了。"
愣子这下好像明白了很多很多……
新房价格管控,二手房价格冰封,但不能说房价没有降!
还记得去年某些开放商打折卖房,迅速的被集中约谈,当然还有老业主维权的事情,似乎没有人希望房价下跌,这就是一手房的管控,涨可以,跌是不能的,充分反映了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有多高,小幅度的降价都可能让囤积者和后续投机者丧失投机欲望,市场一旦丧失投机激情,那就不是降价那么简单了,这就是投机过热下经济虚假繁荣的脆弱性,所以说很多渲染大放水和房价永远涨的媒体存在有他的道理,引导大众的心理预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存在也就很自然了。
那么说二手房的价格也就没有跌?资产价值不光有其标注的价格,还有变现能力,一年变现和十年变现是有极大的差别的,冰封楼市其实就是加长变现周期,仅从投资角度来看,其实已经极大的削弱了投资收益。去年本以为对于二手房冰封楼市就算是政策的惩罚了,今年突然又出了房贷存量利率与市场利率脱钩的政策,房贷存量部分的利率在降息下总是要高于市场其他行业的利率,进一步削弱了房地产的投资收益,当然也会伤及无辜,总的来说,手上房子越多的人,上浮的比例越高,承担的利率也就越高,承担了比市场更高的利率标准,其实也是变相增加房地产的持有成本。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珍藏版)
京东
¥46.00
去购买
这种状态能够维持多久暂时不清楚,如果真的想要房价降,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像日本一样把利率调高,房价一定是应声而跌,跌幅与利率上调幅度将呈现正相关,按照我们金融机构不动产信用和抵押贷款体量,不需太多,提高 1~2% 百分点,带来的可能都是房地产价格的崩盘。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崩盘后大量不良资产丢给金融机构,面临的就是经常提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价宁死不降的原因是因为通胀预期。近三十年的通胀已深入人心。
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了,通胀一旦维持不下去,后面会怎样,请看这里。
现在出现的产能过剩,和 m2 长期低幅度上涨,就已经说明通胀基本要结束了。
通胀预期快没有了,房子作为保值工具,还能坚挺多久?
如果房子突然大幅下跌,就会掉进通缩螺旋。现在是拼命维持 m2,维系着房产交易,让看空的有所顾忌,维持横盘。另一方面,去产能,进行拆弹,怕后面通缩后,会错杀制造业,也就是说怕后面都缺钱了,制造业大量破产,现在先预防性的转移保护。
原因很简单,降了,中产阶级的精神鸦片就没有了。
没错,中产阶级节衣缩食,掏空六口人的所有积蓄缴纳首付,两口子每个月工资三分之二付的按揭,所蜗居那一套房产的房价,就是城市 (伪) 中产阶级的精神鸦片。
你别管这套房子的市场价格究竟是有价无市,还是纸面富贵,每当中产阶级挨了上司一天的辱骂,搬完 996 一天的砖,精神和肉体被双重折磨得体无完肤过后,回到自己的家,还要被河东狮吼数落工资少没出息,然后看着孩子糟糕的考试成绩怒火中烧。被老婆孩子第二轮折腾完成以后,已经是夜里十一二点,这个时候,身心俱疲的他瘫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想起自己坐拥的这套数百万的资产, 脸上才露出一天之中唯一的那点舒爽和惬意。
表情如下:
虽然建材成本不超过 3000 元每平,我买成五万一平,而我月薪只有 3200,为此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狗少,但我有套市中心的房子,我就是有身份,就是有地位,就是拥有时尚都市才独有的无限内卷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中国卷王可以分为两种: 一个是暂时坐稳了房奴的人,另一个为欲作房奴而不得的人”
有资格当房奴,就是主流成功人士的象征!
你说,这不是精神鸦片,是什么?
假如房价大幅降了,对中产阶级的打击是双重的。
经济打击自不待说,搞不好跌穿首付价,让每一次按揭都成为一道伤疤。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的希望就这样泡了粪坑,这是要出人命的!
而且,如果没有这套虚高的房价给这群高级劳动力栓住,产生巨大的还贷压力,而是无债一生轻。他们自己难道不知道躺平,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陪孩子,怎么可能还为了还房贷而天天拼命 996?
这样做,不就等于延缓了城市快速发展大计?
所以不管房子卖不卖的出去,空置率有多么惊人,哪怕是把楼炸了,反正:
降是不可能降价的,这辈子也不可能降价的。
有好幾層原因,但最核心的是銀行
國內幾個的銀行從資產來看是世界之最, 厲害了我的國, 只是稍微仔細想一下,國內這些行世界佈局再怎麼厲害也不大可能短短幾十年從很小的基數忽然超越了世界佈局百年的歐美銀行阿,除非國內有什麼他們獨佔的資產在名目價格超極誇張…
那個東西就是國內的房地產
各位的房貸都是銀行的資產列項,這也是現代金融的一個魔幻,所謂日本大衰退是真的衰退嗎? 其實至少一開始不是,是資產泡沫破了後一個帳面上的衰退,也就是今天 AB 兩人一模一樣的房(同大樓同樓) 但買的時間不同,B 比 A 貴了十倍,都是八成貸款,結果某天 AB 同時出門等電梯時,B 跟 A 炫耀 “哈,你這死老百姓,老子可是住了比你價值十倍以上的豪宅呢!”
當然,有腦的都知道其實是那個人是多付了十倍買同樣東西的超級韭菜,但在會計帳面上來說他這極蠢言論卻也沒毛病… 除非 A 去拿他的房重新貸款
但是真讓這破了,並不只是單純帳面修正的問題,因為在複雜的金融中很多人或公司是有用各種不動產做抵押,比較正派的是用來周轉營運,歪樓的就是用來炒下一個不動產,但當泡沫破的時候,會無差別通殺,也就是正當用廠房抵押做金流周轉的認真老闆會跟無良房地炒手一起死
最嚴重的可能就是搞到銀行都倒光了,那即使有存款保險恐怕也沒救,畢竟到時候貨幣恐怕也會大跌。
那之前美國也炸過,為啥沒事呢? 一方面不是真正沒事,過去十多年美國銀行結構有大變,另外就是美國自由資金流通有相對的好處,炸了虧的很多也是外國人,而且可以有外來資金重新打氣,以目前國內的情況,不說炸了都是國人受損,如果之後得靠外人來輸血打氣,一堆人付不出貸款房子都被銀行收走又拍不出去結果一堆老外以比現在低價許多買了中國房地產, 這恐怕會出事的。
這就是現在的問題,當然不限於中國,但無疑中國的嚴重性恐怕更勝於甚至當年日本。
其实有的已经降了,只是你不清楚而已。
比如现在的深圳,不少二手房房价都跌了。
现在楼市是政策市,研究不了楼市政策,想要赚钱,几乎不可能。
回想 2020 年底的时候,深圳炒房客多嚣张,北踢北京楼市,说北京房价 N 年不涨,一套深圳房子能换两套北京房子,南打上海楼市,说深圳核心区房价吊打上海核心区房价,那个时候深圳二手房挂牌价被某房产机构判定为 9 万,多少人觉得深圳房价 2021 年就能涨到 20 万一平。
谁能想到仅仅距离深圳楼市巅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深圳就出台了 2.8 调控政策,随后还把深圳楼市假离婚的漏洞给补上了,并且对炒房客的打新热也进行了围堵。
现在还有几个深圳炒房客觉得可以深圳房价 2021 年能涨到 20 万一平吊打北京、上海呢?
别说那些深圳炒房客心里不慌,现在深圳那些新手炒房客心里慌的一 B,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过去在全国房价普涨中靠着运气赚到了一些钱,然后傻傻的被人忽悠到了深圳,以为炒房就是简单的把房子一买然后坐等赚钱就行了,他们根本没想过房价还会横盘这种情况。
如果深圳炒房客能真的每天看着账面亏损上万而做到心如止水,那么他们都不用当炒房客了,就冲这个定力,干别的投资也肯定能赚。
房价降了
房价降了
房价降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们依然买不起,扎心不
要剥开伤口总是很残忍,劝你别作痴心人,多情暂且爆刘继芬……
不喜欢孤独,偏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 唉呀好痛苦啊~~
随便找一个北京南二环边上的中海紫御府为例,2017 年峰值时 14 万 / 平米,已经降到 11 万 / 平米,2 居只要 500 多万。
怎么没降?
从 2017 年 2 月,到 2019 年底,北京房价一直在降。
随便搜哪儿楼盘,都在降价,大概降 10%~30% 的样子。
关于房价为什么不降,有很多原因。很多其他答案也说得很多,不再重复。就说一下题目中说到的,为什么不能把营销人员的费用补贴给用户。
其实你说的这个叫 “去中介化”,也就是俗话说的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虽然销售人员属于地产公司自己,不算有差价,但性质就是因为营销活动而产生的费用。所以这个问题就理解为,为什么不可以把营销费用削减掉,使房子更便宜。
原因很简单,因为地产商卖房子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赚钱,而不是为了让你便宜。
首先,最重要的购房中信息不对称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有营销团队,你根本不知道那边有个房子在卖。然后你到了现场,也没有人接待你。更要命的是,新房都是预售 ,也就是那还没有房子,只有个工地,没有营销人员营销活动,有谁会看了工地马上掏钱?而且还需要看着工地相信这里以后不光有房子还要有品质的房子,这都是营销费用花下去才能想办法让客户相信的。你买房不是买个四方形的仓库。因此只有营销花了钱,你才会付更高的价格买期房。这是和收入直接相关的。
其次,因为你的销售人员不是一个人就卖一套房,他可以卖很多套,因此他的收入实际上被摊在了多套上,这样每一套付出的营销成本就会较低,所有的营销成本都具备这个特征,比如说我修一个售楼处修的很漂亮,你也可以说为什么不把修豪华售楼处的钱节省下来,放在每一套房,因为一个售楼处卖的是所有几百套房,所以它的成本已经摊在了几百套房上,出去做个广告,按照题主理论广告也不要做,可以省下钱来贴补客户,可是不做广告,你怎么知道这儿在卖房子,同时广告的钱其实分摊在所有几百套房子上也有规模效应。而如果你每平米降价的方式补贴客户,那有多少平米就补贴多少,没有规模效应。
当然题主描述的情形只限于新房,因为也只有新房才有属于地产公司的销售团队去卖。如果二手房,就是房屋中介,你当然可以问,可不可以跳过中介,直接成交,省下佣金。理论上是可以的,如果你可以找到买家卖家,然后自己把很多手续都完成的话。
这要从三个角度来讨论,分别是政府、开发商、业主。
首先来说说政府。宁死不降的根源就在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房价之所以这么高就是为了抬高地价。房价一旦崩盘,房市会出现震荡,多套房持有者会加速低价抛售,原先买不起房的人会迅速上车,而这样的后果便是暴露一个现实:房子太多了根本不愁住,库存都清不完了。这个后果直接导致开发商不再建新楼盘,地价暴跌,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出现巨大危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放在后面说。
接着是开发商。对于开发商来说现在是非常想降价的,奈何政府出于财政原因不允许开发商这么做。开发商也并不是因为好心而降价,而是这几年新政策出台后,地产商的经济压力非常大,降价卖房还能迅速补上银行贷款,维持高价烂在手里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恒大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现在其他地产商都岌岌可危了。
最后就是业主。没买房的都想降价,而这几年高位上车的业主是打死都不愿意降价的。一旦房价崩盘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估计会有大把人要么上街抗议要么直接空中飞人。你们想想如果是你花了五万一平的价格买了房,背上了几百万的房贷,有一天这套房子的价值掉到一万一平,但房贷不会因此降价,你还能淡定得了?所以政府也出于这个原因不敢降价,造成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比财政问题更严重。
从大环境来看,开发商是没有权力降价的,解决之道只有各地政府产业转型成功不再依赖土地财政,房价才能平稳落地。如果地方的经济上去了,百姓的收入改善,已购房的人即便遇到房价腰斩也不会比现在这个情况下崩盘来得崩溃。
而题主说的给销售提成,其实很好理解。反过来想你就明白了,如果不给提成,造成的后果就是销售没人干或者不好好干,这样做对产品销售是不利的。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其他行业,不要天真地以为让利给消费者就会好卖,很多东西你想卖出去是需要有人主动推进而不是靠降价被动吸引。而且提成体系有利于培养高度忠诚的销售团队,可以更好地管理一群人。
房价的本质就是进城税。就是全民课税。
高房价,就是向老百姓收越来越多的钱,用来解决市政,基建等公务开销。
房价上涨,不是因为建筑成本上涨了,而是因为地价上涨了,但地价是谁收的你猜?
为什么房价宁死不降?因为你没有意识到它的本质是进城税。而税,是不怎么会降的。
房价其实是城市户口的持有成本的一部分。
房价高企的城市,意味着政府收了更多的钱,(理论上)能够更好的建设这个城市,你说,为什么要降呢?
中国房价的问题是土地财税的问题,政府征收土地财税不变,房价就没有下降的空间
你猜,买得起房子的人,和买不起房子的人,哪个是纳税大户?
会引起对房地产的信仰崩塌。
现在全国的房子市值超 430 万亿(记得 2021 年高峰数据是超 460 万亿),假设下降 10%,那半年的 GDP 没了。下跌 20%,那一年白干。
虽然这玩意就跟股票一样,都是纸面财富,但同样,账面上的大幅减值必然引起股民(居民)节衣缩食,哀鸿遍野。
就自身为例,看着今年股票账户上的一串绿,我是再也没有去年下馆子的心情了。
而我们老是拿来类比的美股,这几天 “暴跌” 后总体市值 21 万亿美元左右。毕竟连苹果微软也就 20-30 的 pe,集中了全球资金和最顶级的一批公司的市场,简直弱爆了好吗。
楼市和股市,都是典型的旁氏模型,但不是庞氏骗局。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个类似于养老金的资金盘。
多余的钱进去。需要钱的人被生活所迫套现。
比喻一下。
有两个人,甲,乙,自己有地方住。不是刚需。世面上只有一套房,标价 100 万。此时无论存钱还是借钱,都不需要利率。
每个人每年可以攒钱 5 万。每人手上各有 30 万现金。
现在甲胆子大,首付 30 万,买房了,房贷每年 5 万。
乙很保守,害怕生病,没敢出手。
但偏偏甲命不好,买房三年后,生病了,癌症。需要医疗费用 50 万,才能买回来一条命。
甲一分钱没有。打算卖房。
一打听。诶,三年来,自己的房子增值了成了 115 万(100 万的房子每年涨 5 万),他在银行还有 55 万贷款。于是他把房子卖了,还了剩余贷款,还剩 60 万。治病加疗养,够了。
而买房子的人就是乙。为什么呢?
因为他看到,自己三年来,存款从 30 万变成了 45 万。
而甲虽然没有存款,但当他生病时,居然拿出了 60 万,生病加疗养。
乙想啊。我存钱,要是遇到这个病。至少 50 万。我钱还是不够啊。但我投资房产,万一生病再卖就是够的了啊。
甲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让保守的他,也迈开了买房的步伐。
于是解救了甲,也安抚了自己对生病钱不够的恐惧。
我们再跳出甲乙视角来看问题。
甲乙原本谁都没有能力独自对抗需要 50 万才能治好的病。如果没有房产这个资金盘,甲 GG,社会少了一个劳动力,甲也没有花钱,他存的 45 万没有购买医疗设施,没有产生消费,也就没有 gdp。乙呢?惶恐不安,他害怕自己万一也得了这个病怎么办?
于是存钱,存更多的钱。勒紧裤腰带。不花钱啦!
社会总需求更萎靡。
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楼市就是个资金盘。
从这个例子里面你们就可以感受到,为什么楼市上扬时,社会总消费会高升。
之前我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在 2016 年,让楼市涨得太快。
如果你把上述数据改一下,就知道问题。
比如 100 万的房子,三年涨到 200 万。首付 60 万。对不起,乙买不起。所以甲 GG。不要跟我说甲降价。我这个比喻是让你看运作规律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过快的价格上升,会导致楼市这个资金盘准入门槛过高。很多人进不来。
资金盘是很害怕这种情况的。
所以,去年怎么说来着。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这句话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涨还是要涨的,但你指望像 16 年那样,一年翻倍。别想了。
一年涨个 5%-8%,大家都好。其实这个增长率只要高于一般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就可以。
最后,无论是哪个国家。房地产都是占经济中的大头的。不可能不要了。
到目前为止。所有人都没有提出比较新颖的观点。
什么利息啊,抵押率啊,房子不好 出手啊。
我不是针对谁,我就是说在座各位,都是泛泛之辈。
毫无新奇视角,毫无创新。
我写的这个把房屋看做资金盘,是旨在用新的视角看待房屋,不是跟你们讨论细节问题的。
有人说,现在房价太高了,就没人接盘了,看你开发商能扛多久。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
为什么 1000 万的房子仍然每天都在交易?
因为围城里的人是这样考虑的。
他们有一套 80 平米的房子,想再要个孩子,得再加一个房间啊。于是咬咬牙,换成 100 平的,再加 200 万就可以了。
而手头有 60 平米房的呢?咬咬牙,换成 80 的。
没有房的呢?咬咬牙,先整个 40 平的,甚至是郊区的。然后一步一步往内环里挪。
有的是把老家的卖了凑个首付的。
有的是掏光六个口袋凑首付的。
所以,1000 万的房子并不是一个人在接盘,而是一群人在共同护盘。
然后,手上有房的,没有一个希望房价降的。
在经济结构未转变之前,房价降不下来,最多刹车等你跑起来赶上趟,你跑都不想跑,能怪谁?
而现在经济结构依靠地皮支撑,如同饮鸠止渴般,但不喝就会渴死,喝多了会被毒死,没得选择!
说淘宝干掉实体店的,我也就笑笑不说话
世道本如此,吃完人口福利自然要吃地皮福利,吃完福利将家产转移海外。
倒霉的人永远看不懂资本如何运作,一次次当韭菜任人收割。
聪明的人看懂了资产动作,老虎吃肉他捡骨头也能饱个肚子。
当然还有为虎作伥的,把自己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为什么房价宁死不降?
吃进嘴里的肉怎么可能吐出来?
击鼓传花凭什么到我手上就要我低头认罚?
建议多去看看新盘报价,现在的房子无忧使用期(非楼房寿命)不超过 40 年,他们爱捂就捂,老小区现在什么情况做物业的我比谁都清楚。总之没必要去接二手盘,交付超过 20 年的旧小区,狗屁倒灶的麻烦事多着呢!
我经常说,喜欢一个东西就要接受它的一切
喜欢股市就得接受它的高波动率
喜欢跑车就得接受它的华而不实
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
喜欢共和国大政府的高效和所谓 “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体制优越性,那代价自然就是接受高昂的广义税收
即使没有这些砖头水泥,也有其他东西成为广义税收,比如医疗教育。工农剪刀差,老传统了,只不过新时代的工农定义变了而已
房价当然可以降,但以共和国 dfzf 目前的负债率,土地财政被堵死 = 路桥无人维护、医院学校停摆、银行坏账堆积、治安恶化等基层治理失灵,可能看空党们就是有信心在那种情况下自己还有实力抄底吧
房价高或者不高,不重要,重要的是永远有办法让 99% 的人承担这些代价
所以我经常给身边的朋友们说,既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玩一支庄股,那最佳策略自然是跟着庄家的节奏来。Don’t fxxk against FED, or PBOC
倒是某些壬们天天叫嚷着造舰入关,回过头来却又在抱怨高房价,这难道不是既当又立吗?
叼盘的内宣能做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还没到时候,政府还得拖一拖。等房企把手上库存清完,还上贷款,完成历史使命,降低金融风险后就能降了。
2022 年清明假期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64.7%,房地产二手房和新房量价齐跌,互相促进,恶性循环。
房地产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还产能过剩,碳达峰碳中和之下中国房价还要暴跌;共同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房价还要暴跌;房地产税加大房子持有成本中国房价还要暴跌;中美战争摩擦美元提前缩表又加息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出生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需求,老龄化加剧房地产抛压,中国房地产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政策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加速加量降价供应,美元提前缩表又加息,房地产税加大房子持有成本、限售期到期踩踏式卖房: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房地产税是直接税,可以直接调节贫富差距,还能转移支付给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乡村建设行动。国防开支也需要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有助于共同富裕。深圳杭州厦门的房地产税已经确定了,北上广深杭房价泡沫正式破灭。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人口也要随着制造业朝中西部转移,本来全国总人口从 2020 年就实际减少,东部地区房价还要暴跌。
年轻人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尽量不生,多存钱给自己养老,先把自己活明白,不要害了自己,更不要害了别人。不要被房价泡沫、消费主义和自由主义所愚弄。
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平均年龄 38.8 岁,印度平均年龄 29 岁。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的速度和趋势比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欧洲日本都要快!中国总人口从 2020 年就每年减少了:人口负增长房价就暴跌
香港北部都会区,定位在科技生活区,容纳 250 万人口,既可以吸引香港人,也可以吸引深圳人,等于是同时增加了香港和深圳的土地供应,降低了香港和深圳的房价。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 4 次提及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期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速加量降价供应,跟商改租一起,分流新房和二手房的需求:新房更难卖,二手房不仅比新房更难卖,还租不出去
“新冠一代” 出生的婴儿,普遍在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沟通技能测试中平均得分偏低,言语、运动、整体认知能力显著下降。新冠病毒会加重孕妇早产和死胎概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殖内分泌科 Marcelle Cedars 教授分享了相关数据研究,指出妊娠过程增加了女性感染后患严重疾病、机械通气甚至死亡的风险。妊娠早期感染病毒会增加妊娠并发症如早产和胎儿死亡的风险。
“拥有超出其抚养能力的子女数量的个体,大多数是出于愚昧无知才这么做的,而不能称之为恶意滥用,在我看来更应该受到质疑的是那些刻意鼓励这种行径的人。”——《自私的基因》
狼吃肉,狗吃屎。狼吃完肉已经离场了,剩下的狗还在吃屎,狗吃屎不说,狗还以为自己吃的是肉,屎没有交易量了而且价格暴跌了,还说吃屎很香,还嘲笑其他狼说你们连屎都没得吃。
国家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写入 2022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18 年来 4 次将房住不炒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正如郭树清所言 “押注房价永远涨的人要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幼儿园和小学招不满的情况了,2022 年是第 4 年幼儿园和小学招不满。
1985-1995 年出生的人对房子的价值观还是受到了 “必须买房,不然不能结婚孩子没学上” 的恶毒影响,土地财政、开发商、炒房利益集团等房地产利益相关者正是利用这种痴念般的社会文化观念,相互配合大规模地 30 年房贷割韭菜的。老韭菜割完了,而 1996 年出生的人大学毕业就是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房价开始隐裂,只是绝大部分人还没觉察到而已;1996 年及其以后的人对房子的价值观改变了:不会觉得买房是必须的,婚姻和孩子也不是必需的,所以社会文化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22 年中国房价还要暴跌,并周期性下跌到 2035 年。新时代 2012 年出生的人口 2035 年也才 23 岁。周期之下,玉石俱焚。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中国比日本更快速度进入老龄化少子化社会,而且是以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日本的房地产负动产时代,中国进入定了!
跟电商刷单一样:房子挂在网上的价格是给国家统计局和老百姓看的,真实的价格都是大幅度打折的,而且即便是打折也很难成交。没有交易量的价格都是虚伪的价格。
中美贸易战,美国更积极地对华施压,中国外贸承受压力,人民币受美元加息影响有贬值压力:中国房价还要暴跌。
为什么全国的房价一直在暴跌?不仅暴跌,还卖不出去?不仅卖不出去,还要收房地产税?
为什么全国断供房法拍房的数量连续每年增加?
新冠疫情这两年多,法拍房数量为什么激增?
为什么房地产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排着队爆雷?
为什么房子严重供大于求,政府还要加速加量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什么深圳这样的城市要搞商改租?
为什么香港在 2019 风波事件之后要建设北部都会区吸引内地人才?
为什么 2016 年 12 月房住不炒之后,新生儿越来越少,连印度都超越中国变成人口世界第一?
为什么房企借了那么多美元债,而且美元要在 2022 年房企还债高峰年强势缩表又加息?
为什么部分地方政府降首付吸引买不起房的人去贷款买房?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躺平,不婚不育保平安?
为什么关于楼市的任何问题,知名经济学家和专家的结论都是要老百姓买房?
为什么不看泡沫化程度就炒作核心区域居然还有人傻乎乎相信?
全中国所有城市都缺人,都在想方设法大规模抢人,中国总人口实际从 2020 年就已经开始负增长了:在总人口萎缩的时代,没有任何城市能够成为所谓的抢人大战赢家。
2015 年至今买房接盘的人会高位套牢一辈子,他们不仅买在了房价泡沫最高点╭╮而且永远也找不到接盘侠了,他们因房致贫成为新穷人:房价上涨觉得自己跨入高资产人群成为人上人;房价下跌又把自己归类到底层人民。
数据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全国 2021 年出生并已进行户籍登记新生儿共 887.3 万。中国总人口实际从 2020 年开始就已经负增长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维稳工作是掩盖不住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规律的。
房地产不死,大消费不兴。
打掉房地产,经济内循环。
学区房是炒作起来的中国最大的智商税。北上广深房价暴跌就是从学区房开始的。
贪婪和恐惧,买房接盘的人全都占了。他们自己还不敢承认 30 年的房贷是真金白银被人割了韭菜,还执迷不悟地对客观事实进行否认。
租购同权、老龄化少子化 + 房地产税导致的负动产时代,租售比过低导致的现金流黑洞,日元升值(人民币也在国际化升值),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东京核心地段房价暴跌到最高点时候的 1/9。2019 年 12 月的新冠疫情,2020 年的远程办公、在线学习、火遍全球的元宇宙未来,全社会数字化转型,都是对所谓的核心地段价值的削弱——土地被技术平权了。学区房是炒作起来的中国最大的智商税,移动互联网的现在和元宇宙的未来,炒作核心地段是为了自己脱手变现而已。
疫情、战争等加速所有国家的总人口减少,包括中美战争,总人口减少房价就暴跌,因为房住不炒。
2022 年清明假期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 64.7%,房地产二手房和新房量价齐跌,互相促进,恶性循环。
阿 Q 买房接盘后房价跌了卖不出去,首付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我比没买房的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他使尽了平生的力卖房,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卖出去,但这可恶的新房二手房不但很多,并且不好卖…… 但是不多时他也释然了:孙子才卖得出去房子呢。
吃不穷,穿不穷,买房接盘一世穷。
2022 年美元加息 7 次并从 5 月开始每月缩表近 950 亿,还带着欧元英镑港币一起加息,这个时候的人民币,敢降息降准吗?!
2022 年第一季度 20 多家房地产上市企业宣布延迟发布 2021 年财报,美元 5 月开始每月缩表近 950 亿并加息 7 次,房地产美元债爆雷,人民币内债又集中到期:房企爆雷越多中国房价越暴跌
租房才是刚需,买房就是投资。投资买在了房价泡沫最高点╭╮高位买房接盘,那就是 30 年的接盘侠。
讨论房价降不将降,凡是不竖具体时间坐标的,都是瞎扯蛋。
跟最高节点比,大部分城市都降了,但是普遍降的不多。
跟最低节点比,所有的城市都涨了,涨疯了。
你说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
每次在知乎看房价问题都感觉民不聊生了,结果自己去看房子的时候,一栋栋的全都被卖完了…
因为那个啥不让它降,就是要让他升,升得快了,就给一脚刹车,升得慢了就给一脚油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反正不可能降。
供需两端都是那个啥说了算,你有什么招?
不是房价不降,而是房价降了的地方您大概是不乐意去的。
比如鹤岗。
如上图,鹤岗的平均单价才 2295 元,快去买鸭。
想要那些资产保值或者升值地区的持有者吃亏给您占便宜,谁傻?
这个问题和哪个所谓的‘投资是刚需’的逻辑一样引人发笑。
您不能把自己在交易市场里赚钱的方式是指望别人脑子进水不是吗?
另外,现在鹤岗这么低您都不买,房价下跌特别是大幅下跌您就会买?
股市里韭菜的一般行为特征追涨杀跌。
我想这种一般行为在房地产市场里也具有一般性。
而持题主这种逻辑的人大概逃不出一般性束缚。
别问为什么不降了,真的,降不降跟您实现诉求没有必然联系。
我想起《明朝那些事儿》里面的一个段落:宋朝有一位将军,部下都是些兵痞,不愿意上战场。同时这帮兵痞们又好赌,于是将军找来一个老千,把兵痞们的钱都给掏空了,还让他们欠了一屁股债,不得不上战场砍人还债……
可怕的问题,宁死不降,您这是要谁死啊,是要我们这些房产持有者的狗命吗?
一想到要梦回黑暗岁月,我就瑟瑟发抖。
不过还好,知乎楼市版块下的人,大部分都是 “菜场大妈”,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什么是 “菜场大妈”?就是那群嚷嚷着 “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谈论股票时,股市必跌;当所有人都认为房价永远涨时,房价就要暴跌。”
你以为你是那个清醒者,醒醒,你其实是大妈。
因为至始至终,大部分人都赞同 “房价要跌”,没有人嫌房价低,这是人性使然。
但你若把人性当成普世价值,并用于指导现实生活,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虽然房价充满泡沫,但我还是要买,毕竟 “孩子要上学”、“刚发一笔年终奖”、“邻居太讨厌”、“房东不让养猫”。
点开 “婚姻”、“恋爱” 等知乎热门话题,绕来绕去,绕不开房子。
吊诡的是,一个刚在楼市版块下大谈特谈 “房价要跌沙 / 雕才买房” 的高赞答主,转头就在 “大龄剩女” 栏目中抨击对方“芳龄三十连房子都没有,就想着靠男人翻身,又当又立的无耻典型”。
房价为什么不降,因为它是二十一世纪衡量身价的 “一般等价物”,在过去,它的名字叫 “钱”。
你不想着好好挣 “钱”,反而想着怎样让“钱” 不是钱,让大家都不去赚“钱”,已经赚到的,要抓起来枭手示众,以儆效尤。
宁脑子瓦特了。
上等人,兄弟有财一起发;
中等人,我就看看不说话;
下等人,SBWQNMLGB。
愿大家都向上流社会靠拢。
不是不降,是没跌到你可以毕业工作一年买三套而已!
远的上海从 2017-20 整体是跌的,近的深圳最近也跌了
但是你们不会觉得那叫跌,因为在你们希望看到的是崩盘,是最好现在买房子的人都破产,这辈子都毁在这些上面,你们可以逆袭!
现在很多地方的楼市价格被人为拉高,但限购以后量能萎缩,导致对手盘数量减少。
庄家只能拉而不能砸,所以价格越来越高,房价与本地人的收入背离越来越强烈,如果砸盘,必然血亏,所以只能拉高!
这样对手盘数量快速萎缩,暴涨的房价和萎缩的对手盘,萎缩到临界点以后,有人就会开始快速抛售。
这是个最简单的坐庄炒股的原理!
拉高的价格不允许所有人都套现!因为大家手里的钱连托盘都托不住,虚高后都是跑得快的游戏。
谁说不降价?好多小城市都已经降价了 30% 以上,现在几个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房价也是保持横盘没有大涨。另外我就好奇,为啥老要往一线城市挤。美其名曰为子女教育,你在一线城市连学区房首付都付不起,他们再好的教育资源和你有啥关系?你的子女享受到了?但是同样的钱到了三四线城市,可全款买全市最好的学区房。所以为啥非要往一线挤呢?也别说一线就业机会好,除非你在体制内,要不然三十多岁以后能不能保住工作还是两说。难道三四线的公务员体制内不比一线朝不保夕的互联网工作要强?搞不懂这些人什么心态,可能一线城市的灯红酒绿迷了他们的眼,让他们产生了这一切跟他有关的错觉。就像佃农看到地主家的大宅子,油然而生一股优越感,转过来鄙视自耕农,你看我在这么有档次的地主家里做农奴不比你们在小山坡上种几亩薄地要气派很多。
房价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说,大量的个人、企业都以房产为抵押,从银行贷了款。房价降了,银行怎么办?这些个人、企业怎么办?都破产吗?
所以,房价肯定不会大规模下降的。
谁说房价宁死不降的?2017 年北京市 3.17 新政之后,北京的房子断崖式下跌好不?而且在断崖式下跌之后,很多房子还是在持续性缓慢走跌的。
比如我家有一套房子在石景山区,从大跌结束后,到现在每年依然跌 3% 左右,这还是 2011 年的小区,不是老破小。
房价如果跌到你想要的程度,你还是买不到,因为大家都去买了。
美国股市关系国本,
中国也需要稳定的房价,
房价可能横盘微跌,但绝对 99% 不可能暴跌,
这几年大部分城市房价也不可能涨了,
2019 年最新卖地收入:
机构数据显示,全国 300 个城市全年土地出让金额合计 50294 亿元,同比增长 19%。
我们来看: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
1 月 23 日,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 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
我们再看:地方目前非常缺钱,
截至 2018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 18.39 万亿元,债务率(债务余额 / 地方综合财力)为 76.6%
(地方债务实际比这个高许多,因为这是地方政府的,还有企业等的)
我们再看银行对房地产依赖:
10 月 15 日,央行举行 2019 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介绍房地产贷款情况时表示,9 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 43.3 万亿,同比增长 15.6%
我们再看今年卖地收入:
2019 年土地市场高位运行,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 50 大城市合计卖地 4.41 万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 19.33%,刷新历史记录。
现在中国还可以打的子弹其实不少,
比如首付是 2 成,外国买房有首付 1 成,0 首付的,
中国目前房贷利率在 5% 以上,外国买房有贴息买房的,
虽然城镇率难度在增加,但目前中国城镇率在 60%,还有提升空间,
出生人口依旧大于死亡人口 500 万以上,
大部分人相信房价会涨,
大部分人朝着 1 线城市,新 1 线城市聚集,
参考:
最新发布!2018 年地方债务余额 18.4 万亿元,债务率 76.6%_财政部,
2019 年全国 50 大城市卖地首超 4 万亿 杭州大幅度领跑;
因为降了,真的会死!
恒大欠债一万亿,欠的这些钱是有抵押物的,这些抵押物至少也有一万亿,降价百分之 20!银行是不是应该要求恒大补抵押物的价值?还没卖几套,就得先付 2000 亿,哪有这钱?
买房人买的不是房子,是在帮恒大,在帮房企分债务!本来债务在恒大,风险在银行,个人买了,债务在个人,风险也在个人(个人贷款银行真不怕你不还)。越是没钱的房企,越没法降价!现在还能资抵债,降价就是资不抵债!
现房信息:
新宿 84.8 平米平房:69,800,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51 万),现货可买,约合 4.1 万人民币一平米。东京人均年薪资 6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30 万元。核算 100 平米房房价收入比为 11.7
洛杉矶 1000sqft(联排、套内面积约合 110 平米,还带个小院子)的房子大约在 66 万美金(约为人民币 412.5 万元),2021 年洛杉矶平均年薪资 7.7 万美金(约为人民币 48.1 万元),核算 100 平房房价收入比为 7.96
深圳房价 6w(罗湖)- 15w(南山,太离谱的就不算了)一平,深圳 2021 年人均月薪资为 12000 元,年收入约为 144000 元,100 平房子房价收入比为 41.6-104.2
郑州当地房价为 1 万一平米到 1.6 万一平米,2021 年人均月薪资为 3864 元(年收入约为 46386 元),100 平房子总价为 100 万元到 160 万元,房价收入比为 21.56 到 34.49
各位可以拿自己所在城市房价和平均收入算一下。
我这外国房价拿的都是核心区域的房子,外国城市边缘的房子可以自己去看看,便宜到不可思议。
炒,接着炒
现在不跑,更待何时!
17 年国内总财政收入 16 万亿,其中一半来自土地出让金及相关产业(不用多说了吧?)
房价跌了,人们发现房子盖得太多了,谁去继续拿地王?荒无人烟地区建了那么多高铁,高速,烂尾开发区的贷款怎么还?基础建设每 10 年维护成本会达到新建成本的 50%,基建狂魔怎么继续当维护狂魔?
这多出来的窟窿,拿你的头堵吗?
(不过根据历史经验,可以拿有钱人的头堵)
。。。
因为这是个伪命题。
房价又不可能入党,怎么可能宁死不降呢?
有些地方房价不降,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逾期房价远没到要死的时候,也没人拿刀去捅,当然不降了。
话说回来,也有好多地方,房价都腰斩了,韭菜们争相抛售杀红了眼。你只是不愿意去看而已。
市场不死的信心,就是房价不降的原因。宁死不降?不存在的。
生育率问题,老龄化,2 亿灵活就业,贫富差距,产业转移,资本外流,内卷压低利润,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等等等问题,怎么着看不到?
在这种背景下,还敢榨干积蓄,用 30 年个人的命运去赌?那我只能称一声勇士!
与此同时,利用信息差,这种时候还敢鼓吹别人买房的人,非蠢即坏,这种人,无非是屁股歪而已,要么是靠房产赚钱的人,中介地产商,要么是食利阶级,这个不用过多解释都懂,95 套房了解一下?要么就是最后一种,也是最可怜的一种,是真正掏空六个钱包,背 30 年贷款强行上车的人
这种类型房产就是整个家庭资产的缩影,所以对这类群体来说,房价是真的只能涨,不能跌,一但跌,代表资产贬值,财富缩水,判断失误,因为一生已经被绑定,从而丧失活力
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人一个月赚 5 千,工作 40 年来算,在没有其它助力的情况下,一生的劳动收入为 240 万,假如组成家庭,配偶实力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取整算 500w
这种收入家庭,购买超过 200w 以上房产,就算强行上车,不要杠,因为这个钱不是一次性给你的,所以只能贷款,在贷款的情况下,200 万的房产按目前首付 30% 等额本息还的话,我也懒得算了,但是最少要超过 300w,剩下的钱你总要吃穿,你家人总要吃穿,总要赡养老人,要养孩子,要生病去看,要买一些几十年日子里总要用到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子,不消费躺平了
别杠不会一辈子 5000,会升职加薪,那有人也会失业不是么,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说的已经是比较客观的情况,你说你一个月 5 千,但是你爸给了你一千万,这能比吗?
所以我真是不敢想有些夫妻月收入一万一二,就敢上一万贷款的车,这抗风险能力简直不敢想象
对经济也别有过高的预期,前几十年这么大的经济体每年 10% 以上的增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至于为什么当年能达到现在不行了,人口红利 wto 产业转移等等不细说了
所以房价泡沫必破,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不破的泡沫
不出十年,一线城市跌 20~30%,二线城市腰斩,其余所有城市,是所有,房产失去投资属性,会到正常商品平均价值,例如一碗面成本 5 块,卖十二三,这已经是最优解,软着陆了
糟糕点一线腰斩,其余城市回归商品价值,经济倒退二三十年,生育率冰点,社会还能趋于稳定,听上去像危言耸听?某岛国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虽然说起来又是… 又是… 的,但是通过主动刺破泡沫,解绑了炸弹,虽然经济没什么增长,但社会平稳,至今仍是全球最发达国家之一
悲观点的话… 房价发生踩踏式离场,通货膨胀指数级攀升,银行倒闭,工厂倒闭,发生系统性经济风险,听上去不可思议?经济危机了解一下,1929 年了解一下。
所以为什么既不能再长又不能让跌,懂了吗,什么土地财政发不出工资修不了路,算个屁,表象的东西,国家怕的是乱,所以要稳,你以为稳是为了稳公务员的工资?
但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软着陆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在第三次产业升级失败之后,已经很难了
希望上面有更好的办法吧
呼吁立即取消居民住宅用地竞价拍卖制,收编所有无良资本主义房企成立国家住房,主营住房,装修,物业业务,对标国家电网。
用房产税代替卖地收入,家庭一套免税,二套 1%,三套 5%,4 套 10%,5 套 15%,阶梯递增,欠税拍卖房子,代持没收,拘留,上征信,假离婚罚款,拘留,上征信。
市场经济的唯一致命缺陷是富人可以通过投机人为控制供需关系,房产税可完美解决这一致命缺陷。
生活必需品竞价拍卖制属于冷酷的财富导向论,还会催生地产公司为了拿地剑走偏锋,疯狂极限加杠杆,加到房价不涨就会倒闭那种,同时把房价抬到畸形的高度,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危机。成立国家住房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状况已经到了不改革就耽搁发育的地步了,希望中国发展不要给房地产耽搁了
按照上述方案改革后中国贫富差距缩小,人民幸福度提高,资本流入实体产业,内需扩大,制造业升级,经济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将快速跻身发达国家行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在房地产市场,普通购房者是处在绝对的弱势地位的,说难听点就是开发商和中介合着伙在想办法从购房者身上赚钱。购房者相对于开发商和中介而言,获取的信息量完全不足。你说三人斗地主的时候农民也就最多比地主少三张牌,在房产市场购房者手上就单张 3456 还没有 7,地主手上四个尖四个 2 一对王,而且另外一个陪你斗地主的所谓 “农民” 还是和地主串通好的。
而二手房市场就略微有点点不一样,因为业主也没有太多的信息量,此时中介就摇身一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而且随着中原 Q 房链家这种大公司拼命扩张,大有鸟枪换炮进化成通臂神猴的趋势。
房价涨跌虽然是买卖双方共同完成的一种市场行为,但是掌握了足够信息量的人就能在里面推波助澜,让房价随着符合自己一方利益的方向去走。
现在,信息量最多的是谁?开发商和中介。他们在偷偷地带节奏,那么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向是什么,最基本的就是房价上升,这样开发商能赚的多,中介也能收取更多地手续费。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可以用很简单的原理说通的:
一样商品想要出售并获得最大的利益,最基础的是要了解市场。了解整个市场哪里最需要它,哪里的人愿意出最高的价格,各个竞品质量如何…… 了解得越多,越有机会卖出更高的价格。
单单了解市场还不够,还需要做 “消费者教育”。每个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和承受能力都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的,只有向消费者传达足够的信息,充分体现商品的价值,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愿意掏更多的钱。
最后还有一点其实很多人容易忽略,就是成交周期。一样东西净利润是 1 万元,但是由于市场饱和度(用户需求度)导致每个月只能卖 1 件,而另外一件东西净利润是 2000 元,每个月能卖 10 件,那么肯定是卖后面这件赚的更多。而拖延成交周期是会造成卖方降价的,有利于买方。
房产市场,这三点,散户都在完全的劣势。
1. 市场现状。开发商有专业的团队,还有充足的信息来源。而国内的中介公司也凭借庞大的业务员团队,搜罗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一个小区大概有几家想卖房,心理价位是多少,急不急;而充足的门店也为网罗足够意向的买家铺设了前提条件。反观购房者,和二手房业主。想知道现在的房价如何基本只能道听途说,而且这些信息一大半的来源还都是中介。
2. 市场教育。目前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地方是购房者教育市场说他们只愿买 xx 元以下的房子,也很少有业主联合起来说我们的小区房屋质量不错一定要比周边贵 1 万元才卖。反而是中介天天在朋友圈晒着 xx 小区当年 8000,现在 1 万 5,再不买就又要涨价了。
3. 成交周期。先说一手房,现在所有开发商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尽早卖完,无论是内部价,还是营造火爆氛围(前两年有个新闻,深圳蛇口某楼盘开盘现场持有现金少于 500 万的只能找个角落坐着,不出意外这种新闻肯定是开发商和中介满世界发出来造势的),都是在压缩成交周期,而买家却没办法拖延成交周期,逼着开发商降价。而二手房,看上去是没有主导方的,但是实际上几乎每笔交易都有中介参与,在这其中中介的撮合可以使成交价在基础价格上,上下稍微波动。只要交易够频繁,交易周期够短,每笔交易都涨一点点,那么就能营造房价上涨的趋势。而二手房买卖双方都想最快速度完成交易,这样更使得主导权落到第三方手里。
三点相结合,房价为什么跌不下来,这个答案也不难得出来了吧。
想让地方政府砍自己的钱袋子(土地财政),跟想让某港地产资本家砍自己钱袋子一样的。
人也好组织也好,最不可能做的就是自己动自己的利益
因为只要降价,囤着钱等着买房的人就买了,又抬上去了。
说说我的看法:
1. 资本家把牛奶倒河里也不会分给穷人,他涨价,我没钱,生产相对过剩,没什么好隐晦的。
2. 房价降了,拿地盖房的就少了,炒地皮的也就少了,这会直接冲击政府财政和 GDP 数据。
2021 年,我国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总收入(常说的土地财政)87051 亿元,全国财政总收入(中央 + 地方)202539 亿元,土地财政占财政总收入的 42.98%。土地财政这么重要,一时半会又不可能找出替代税源,政府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袋子缩水? 另一方面,GDP 指标仍然是官员考核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房价降了,这块空档谁来填?
3. 房价降了,影响的不只是房地产,还有银行,建筑,建材等一系列行业。表面上冲击的是行业,更深层的影响是数千万人的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建筑工人有 5437 万,占 2.86 亿农民工的近五分之一,房价降了,也会对他们的收入造成一定的冲击。
空谈无用,直接上我家的真实情况。我与 “千万漕工” 的利益直接相关,对地产行业的态度也矛盾得很,涨,家里收入也会跟着涨,这些年来生活水平确实有显著提高,这是事实。但是,这种增长最终抵不过房价的增幅,这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可不是好事。若论跌,例如这一年多以来,楼市震荡,老爹的收入虽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在春节前他们公司资金链却差点出了问题,险些被老板拖欠工资。
所以,总结来说,房价下跌不止与资本家相关,也与民生、财政相关。我国社会当前处于一次大的转型期之中,旧的过于庞大,新的一时还没成长起来,要是硬来就会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所以国家层面的策略就是稳字当头,尽可能让房地产的衰落慢一些,对社会的冲击小一些,同时抓紧培育其他产业。而对于我们来说,过去回不去,那个新前景又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就形成了三个鲜明的路向:卷,躺,梭哈,并且前两者的比例较历史而言有很大的提升。
我,平民一个,躺平没老啃,梭哈没资本,就只能加入内卷大军,所求也就是争取在父母老去之前谋个还算体面的稳定工作,解除我们家和房地产行业的绑定,这样才能安全些,不他们操心,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补充一下,我并不认为房子会宁死不降,只是现在还没到降得时候,啥时会降?有需求的人都买不起,且政策同意你卖的时候,就会降。以下是原答案。
不请自来。做个假设,把所有中国人,都先搬离中国,带着所有存款。
然后把现有的所有房子,拿出来拍卖,都是 1 块钱一平起拍。一套一套,价高者得。
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北上广深,还是最贵的,二线还是第二梯队,农村的房子还是最便宜的。北上广深的优质地段还是北上广深里最贵的。
选房子,本身就是选配套,有竞争。核心区域优质地段早就是存量市场了。
前几天有开放商喊出了一句话, 深入我心:
从限制一手房价格、冰封二手房交易开始, 横盘时代就开启了。
在横盘时代, 很尬的存在四类相关者:
1)有房无贷者:看不见继续上涨的可能, 希望高位套现, 兑现部分收益。
2)有房有贷者:希望涨, 但不涨也不要跌, 房价跌了房贷却不会。
3)无房无贷者:跌吧。跌下来我才贷款买得起房。
4)无房无贷无钱者:房价涨跌都买不起
在一个受限的交易盘中很难兑现上涨带来的收益。但你总得做一点什么来对冲 “横盘期间可能下跌” 的风险吧?怎么对冲?靠租赁来兑现部分“上涨收益”, 以抵消部分未来能成交时“成交价格的下跌”。
怕房价跌, 但不好成交。但可以选择 “涨房租”。
从 2018 年开始, 上海内环、中环内的两室一厅价格上涨是明显的。部分家庭居住用住房租金上涨超 30%。我身边一位朋友, 2017 年年底在上海金沙江路边上租的 100㎡房子约 7500 元, 而今年这套租金已经到了 9500 元, 涨幅 26.6%。我租住的小区, 2017 年年底一室户型租金在 3300 元附近, 2019 年初涨到了 4000 元附近, 涨幅 21.2%。是的, 2018 年房价跌了, 但房租涨了。印证了我所说:“高位卖不出去, 那就用房租来对冲房价下滑的风险”。
最可怜的恐怕是 2017 年冲进房市的刚需人群。家里拼了老命凑出了首付, 自己又背了二十年的债付掉尾款。这部分人对房价下跌或下跌的可能性极其敏感。那焦虑后该做什么呢?我猜测, 只有两种选择:1)立即折价 5%-10% 卖掉现有的房子, 快速变现, 置换离市区更远的一套。2)苦苦的忍耐, 祈祷企业不要裁员, 不要让收入下降。
实际上, 第一种选择较好。
如果你判断房价进入了横盘时代, 那也就意味着现价是 5 年 - 10 年的价格天花板, 越靠近中心, 价格上涨的动能就越小, 拆迁的概率当然也是更小。那么, 理性的选择是什么呢?是 5%-10% 的折价尽快抛掉, 用换到手的现金重新购入郊区的老房子, 一面用差价降低房贷实际还款额, 一面也押注未来板块规划、未来拆迁的可能性。
一旦附近有了区域中心, 或一旦有了新的规划, 涉及到动迁。那所有的房价下行压力都不是事, 甚至还能赚的盆满钵满。最典型的例子,2018 年反应快, 及时抛掉市区房子, 购入上海临港房子的人恐怕现在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类目前属于局外人。有房子的需求, 但没有那么的迫切。看见了房价与收入的严重不均衡, 非常明白现在的房价肯定充满了 “泡沫”。对他们而言最好的是等待时机, 逢低买入。如果说他们的期望, 恐怕他们是最希望解除“房产蓄水池” 的那部分人群了。
理性的选择是:等,一边跌,一边贷款买入郊区的小户型出租。以租养贷。要我, 我愿意买到航头这类地方, 早晚整个浦东是要被开发的完完整整的。
所以说, 你看见的宁死不降, 是针对第一类人。他们拥有看得见成效的对冲方法, 不急于一时, 可耐心靠着未来通胀、上海人口流入等, 在一个管制不严格的时代慢慢套现。而看得见的降, 有的是第二类人, 卖了好置换, 不得已的选择。
房价如果降,一定会形成继续降的强大心理预期,买盘会继续缩小,卖盘会急剧放大,形成踩踏效应。结果就是,金融风暴(不是风险了)爆发,地方财政全面破产,地方治理能力丧失殆尽,教职公职人员大量丧失收入,执政党地位不保,各路早已心怀异志的势力就会浮出水面,推波助澜,社会进入动荡。
为何日本当时刺破房地产泡沫,不发生这些情况?社会架构的差异而已。
怎么会降,房价还能在涨 10 年
房价不涨价,钱放到哪里,毕竟都这么有钱
❤❤❤❤❤❤❤❤❤❤❤❤
关乎地方财政的问题。
因为镰刀没有放下
因为国家高度控盘啊 N 种手段让你降不下来
不对的,各个城市的房价都大跌过。
涨价难,降价更难
前期业主不开心,相约到售楼部欢快交换下意见
上面不开心,每套房子都有一个 “报备价” 和“浮动范围”不管是高出还是低于这个范围都网签不了
许大皮带:我倒是想降啊,他们不让……
要房价降最重要的点是房产税,所有房子都收的那种房产税,参考日本和美国。
房价就是毛驴面前挂着的胡萝卜。就中国人这秉性,猪肉 10 块钱一斤一个月吃十斤,30 块一斤一个月吃 3 斤的主儿,要是没有房子这个胡萝卜在面前挂着,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好找让他们努力工作奋斗的理由。
如果盖房子的土地不要钱,房地产交易环节不收税。房子就仅仅是钢筋水泥和建筑工人的工资。那么房子会很便宜的。看看你周边的小产权房,一切就都明白了。
所谓的小产权,说白了就是没有产权。为什么没有产权呢?房子盖起来为什么没有产权呢?有没有谁认真的想过?
我们买房子,实际上买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宅。这个住宅所相对应的户口,学区,医保等等。你买了这个房子为什么你能得到这些资源呢?因为你为国家财政做了贡献。国家的军费,科研费用,修路架桥兴办教育的费用中,都有你我他买房支持的土地财政的一部分。国家为了表彰你的贡献,给你发放了房产证。并且与其挂钩的户口,医疗,教育,医保等优先权都给你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还有没有不懂的,有我就再讲一遍。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首先房价宁死不降吗?那么多因为降价打砸售楼处的新闻你看不见吗?
如果从全国范围和长期来看,房价就和股市一样,是波动曲线,只不过中国股市是震荡下行,楼市是震荡上行。
房地产是片区市场,如果分地区来看,各地波动程度和分化程度明显:
1、我老家中原地带全国四线小城市,近十年房价基本温和上涨,从 5000 涨到 6500。
2、燕郊,近两年已经不止腰斩了。
3、山东海洋,一大片旅游地产死的不知道多惨。
4、昆明,12 年市场下行,均价跌破 8000,之后长期上涨,现在基本消灭 10000 以下的房子。但是每年年尾的时候,融创等一些房企会降价跑量冲年底任务。
5、北上广(深圳一支独秀),18-19 年房价回调 20%,往前看 08 年降了至少 40%,11 年也降了 15%,14 年市场也下行了。
6、深圳,长期上涨,每次回调下跌幅度极其有限。一手限价楼盘,开盘基本秒清,比如华润城,先交 200 万保证金摇号,中签率 8%。
7、一线城市的老破小也在降价啊。同一片区,我的房子 10 年内房龄 7、8 万,30 年以上房龄楼梯楼只有 4 万(学区和位置撑着),而且即使不算通胀价格也一直在降。
然后你说房价宁死不降???
分割线————————————————
其实你所谓的房价宁死不降,只是降不到你想要的价位而已。北京房价降到 3 万 / 平米,你信不信你照样买不到房子,摇号摇到你想死。16-17 年我们公司在北京大兴有个项目,临近机场,开盘只卖 16000,全是内部关系户和政府机构的人买的,我司大区总裁都要不到指标。
知乎的主力用户是享受大学扩招政策红利的新时代学生军,这批人大部分集中在全国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年龄在 35 岁以下,80% 从小城市、农村进入大都市,这些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刚需,这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认知,通货膨胀也将他们父辈可怜的储蓄几乎打成零(90 年代一个国企工程师一个月工资几百块,还不及现在一顿饭钱)。所以在讨论房价相关问题的时候,一片哀嚎,一堆人愤慨买不起房子,房价要降的帖子纷纷点赞。
但是,这还是学生思维作祟。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主力人群,其实是 40-55 岁的人(刚需改善、投资、给儿女的)。我们在学生时代,考试竞争的对象是同龄人,而在买房的时候,竞争的对象是所有人,尤其是已经掌握社会资源的人。这些人虽然有资本,但是没有足够的投资技能,房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产。
如果你是需要买房的刚需,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光看这些问题,一点用没有。
另外多说一句,目前 TOP 房企和一线房企,共同的认知是回归一二线和主流城市群,房地产企业其实是最清楚购买力在哪里、需求在哪里的。如果你想在大都市立足 ,与其白日做梦,不如好好挣钱,当你的收入能上车的时候,再注意房价波动小周期,尽量买在低点,才是正常操作。
给你看看济南十一过后的价格下探热力图。
不就是开除房籍么。
我已经很多次在答案或者评论区看到这样的句式:
所以房价可不是一直涨么。
——你真想找降价的(二手)盘,摸着良心说,即使是一线,除了深圳这个特例以外,你真找不到么?只不过你不想住而已。
当然,仔细看题干,题主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其实开发商在动小手段事实让利,比如送装修,额外优惠等等,但就是不愿意直接降房价,这个原因也很多样,但终归一句话:
总之,稳,就是信心。
说个题外话:像苹果这样一度搞成 “轻奢” 的品牌,想重新赢取最广大大众,又不想损失太多 x 格,旗舰降价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 24 期免息分期啊——这就是不能降价和小手段让利的组合拳。
希望房价降者,人多力小。
希望房价高者,人少力强。
涨得好处太多了,地方可以继续卖地赚快钱,开发商有利可图,有款能贷,也会继续拼命贷款买地卖房赚钱,居民的纸面财富也会上涨,看起来皆大欢喜,但这里忽略了谁来承担这所有的上涨?这个代价需要谁付出?大家现在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接盘侠,不会是最后一棒,但凡事有开始就有结束,最后一棒总会到来,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接棒,就会是我们的孩子来接棒。房产升值是掏空了无数年轻人 30 年的人生换来的财富,被掏空的他们或许跟你无关,但是所有的子孙后代都会由于我们现在的决定,生活上过得无比艰难。
年轻人在高房价下自动降低结婚率、提高离婚率、减少出生人口、降低消费欲望等等,这些造成的影响最终会落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出生人口减少,孩子们成年的时候不得不负担更多的退休人口。人口负增长,势必会有更多的房子要被交易,但是需要房子的人会越来越少,20 多年之后,你们觉得你 30 多年的老房子还能流通换钱吗?就算能换钱,在大家都想卖房换钱的前提下,你的房子还值钱吗?别到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给后代带来了多大的危机。
我们父母那一辈是在建设国家,而当代的我们确实在透支国家的未来,没有实业的发展,只靠房价提升居民财富的做法不可取,有人才有未来和希望,不要让短期的财富葬送了我们的未来。
可能还没真的到死的地步吧,再等等,会到的
先抛开房价不说,本次房价大幅上涨的本质是啥?
先说结论:社会化分摊债务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让全社会分担,同时分摊到未来若干年中去),将未来国家在面临各种危机时的灵活性和空间争取过来。
2018 年 GDP 为 90.03 万亿;
2019 年 GDP 预估为 90.03 万亿 ×1.06=95.43 万亿
而同期债务总额是多少?
我国截至 2017 年底的债务总额应为 44.63(政府债务)+40.52(居民债务)+99.35(企业债务)=184.5 万亿元。(出自新浪金融研究院),所以截止到 2019 年,你可以想象这个数字肯定是超过 200 万亿的。
而同期居民杠杆在 2017 年房价上涨前是有很大的上涨空间的,这种债务转移的手段实际上会加剧贫富差距 (在社会主义国家公开说什么穷人阶级也是挺讽刺的)。但居民加杠杆的尺度也是有限度的,不然很容易影响消费支出,影响资金健康循环。
化解危机的一个手段是将风险分摊到若干年中去,而能将分摊实施的手段就是政策干预,就像是二手房冰封,土地供应及各种稳字当头。
所以其实现在这个阶段,已经不能在让房价上涨成为大多数人的预期了,因为居民完成社会化债务分摊的任务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杠杆压弯了又会形成另外一种危机 (消费不振,PPI 走低等)
一套 100 万的投资性房产,不涨价 (实际上大部分城市是降价的),就损失了大概 4~5 万 (按照一般理财收益计算),我相信很多投资大户已经清盘了大部分投资性资产,只保留了具备一定使用功能 (比如偶尔去住一下,或者较为容易出租) 和后期有上涨预期的优质资产(部分热点城市,不过深圳可能也折腾不了多久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这样的好处就是
来不及 -_-
今年的高考题非常难,你今年参加高考,只差十五分,没考上清华北大。
那如果明年高考题变简单了,你依旧以现在的水平参加高考,你非常有把握能比去年多考二十五分,那你今年就能考上清华北大了吗?
答案是——今年你还是考不上清华北大。
因为大学的录取和高考题的简单或者难没有关系,它只和你的成绩在所有学生中的名次位置有关系。
清华今年北大录取二十人,有一百个人报名,你的成绩是第二十五名,那你就是考不上。高考题难,大家的分数都低,你是这个名次;高考题简单,大家分数都高,你还是这个名次。你的对手不是高考题,你的对手是所有报名清华北大的人。
换到房价上。只有二十套房子,有一百个人想要。你能给出的价格排到第二十五名——那你就是得不到房子。房子价格贵不是你得不到房子的理由——你的对手是同样想要房子的其它 99 个人。
我们还是假设有二十套房子,你能给出的价格排在第二十五名——那就算房子降价,恰好降到了你能承担的第二十五名的价格,那房子凭什么由你得到,而不是那前二十四个人得到?
而假如房价降到第五十六十名的人也能承担,但房子只有二十套,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法改变。就只能引入其它分配方式——行政、摇号等。如果这样,几乎就必然出现各种潜规则和黑幕。怎么保证公平?还不如完全由出钱多少来决定。
所以明白了吧,目前房价高而且不降的根本原因就是想要房子的人太多,而房子太少。这种情形之下,由金钱分配房子几乎就是最公平的方式。
至于为什么你想要的房子这么少,为什么不大量批地,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看你的问题应该是问的一手房相关吧。
按理说这个得分地区分情况说。但是大的环境是现在房企日子很难过了,近几年定价一般都没有太虚高了,再降价成本都快没了。实际情况是很多楼盘为了资金回流已经在偷偷降一点点了,有的已经是降挺多的了,新闻上不是说过好几次了吗,哪里新房降价了,老业主去维权什么的,还有各种送家具送装修免物业费或送车位的。所以也没有宁死不降一说。大国企站岗站的直一点,民企私企大部分已经受不了了开始降价或者变相降价了。
就简单说几句
房价是指的住宅, 而商用楼已经跌的一塌糊涂, 因为住宅的持有成本太低了, 低到几乎为 0
像我们这样的老破小, 物业费一个月才 30 元, 没有其他费用, 空关个两三年, 根本没什么问题
再看看商用楼的物业费, 空关简直要人命
其次交易环节也挺省钱, 满 X 唯一, 基本就是中介费了, 扣费很少, 再看商用房… 不用多说了吧?
至于政策护盘这些就不说了
所以持有成本低, 政策还保护, 是房价不跌的根本原因, 至于你说的销售问题, 就没意思了, 活总要有人干的, 没有销售去跑, 怎么卖给客户? 销售成本在各行各业都有, 而且营销一直是成本的大头, 这跟房子涨跌并没有什么关系.
新房限价,摇号率都各位数了。
要是降到你买的起的价格,你确定你能搞的到吗?
既然多一百也有人买~多一千也有人买~多一万也有人买~干嘛要给消费不起的消费者咧~没有东西宁死不降~既然不降~说明不单只不死~还活的很滋润吖
有一说一,我觉得房价并不该降。说句难听的,房子就不是给年轻人准备的。年轻人,20-30 岁,刚进入社会,闯荡心十足,应该是各处闯荡的,这里试试那里试试,而不是一毕业就找好一个地方准备老死。
之前有个回答说以前分房的时候,房子都会给老人没有新人的份,现在商品房至少新人能买得起。但是我想说房子这种事年轻人就不该想。小两口想的应该是如何学习这个世界,如何适应这个世界,甚至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脑子里不应该想着今天多攒 500 明天多攒 300。他们的钱不应该去投资房子,应该去投资自己。
应该经过 20-30 十年的时间,来确认自己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房子,稳定的生活,稳定的工作,应该是 30 往上 40 岁的事。
现在的问题不是房子价格太高,而是什么原因使年轻人买房子成了刚需?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吗?这才是问题。
——————————————————————————
说明一点,我的意思不是 20-30 岁的时候不能攒钱而是要投资自己。攒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我的意思是你不能以赚钱为目的工作。举个例子,大学里出来实习。一个选择是接头发传单,一天 200,一个选择是保险公司实习,一天 50。这时候钱不是最重要的。
你的主要目的是找到想要过一辈的生活,做一辈子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一个月多赚点钱强行让自己适应不合适的工作。
为什么不能降很多人都说的很清楚了,但是你不想让它降它就不降了吗,经济规律真的可以完全无视,调控可以主导市场走势?现在看是可以
坐标 北京
房价真的大跌了
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刚刚发生的事情,有图为证,
标价 196 万的房子,和我说 110 万能卖?逗呢?
韭菜一瞬间都没了?
还是,这根本就是个坑?
我已经凌乱了,不懂,不懂。
匿了,怕被攻击。
因为房地产是高度金融化的呀。一栋房子一旦盖好,开发商立刻就将盖好的房子抵押到银行。每卖掉一套就到银行解压一套完成产权转移。
假设一个开发商向银行抵押了 100 套房子,每套价值 100 万。那么抵押在银行的资产价值一个亿。现在你对其中一套房子打八折,80 万卖出,开发商获得了 80 万现金流。
但是你抵押在银行的剩下 99 套房子价值就减损到 7920 万,那么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就塌了,银行就要找你麻烦了。同理如果你一家开发商打八折卖,整个片区的房产抵押价值就会减损,银行吃不消,城投吃不消,地方政府也就吃不消。这其实就是一种 “多杀多”。
这也是为啥恒大一开始搞全款七折卖房立刻被约谈的原因。大开发商,资产结构健康的开发商或许会有少许打折。情况不好的开发商,宁愿财报不公布被退市,或者债务违约展期,也不可能低价卖房。
当然如果中国金融系统彻底崩坏,那么就不仅会降价,还可能因为踩踏而资产崩盘,政府会穷尽一切手段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因为房价高,开发商才更愿意拿地,开发商更愿意拿地,政府也就更多机会赚钱呀
房产才是最强安全感!
拥有房产,会极大的提升个人及整个家庭的安全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事实上,物质基础正是你在精神上安全感上的基础。
物质上的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最实际的,就是你自己手上有大量实实在在的资产。
在这个城市化的大浪潮、大趋势下,你只有在你手里拥有更加资本本位的资产,根本上,你才会更真实的感受到这种物质给你带来的安全感。
你去大城买一套房,才会审视你从未审视过的人生。
正是,有恒产着才会有恒心。
物质上的安全感,才是真实社会下、个体之上最真实可触的安全感。
而不是任何无聊的诺言,和工作之上领导、上司总给你的所有这这那那的大饼式空愿,根本不是!
房产,优质房产的能带来的保障,才是最大不扯淡。
还没有到时候吧,等房子降价了,也就开始收房产税了,房价也就稳定了,很多人就抛售自己手中的房子了,也有很多人断供。
你可以看现在疫情影响比较大,各地就在保房价了。
这些年都是这样的,所谓房住不炒,只是操作层面的政策,即在房价上涨时候以房住不炒为主要宣传手段。在房价下跌压力大的最近,就很少提了。
房价真正的底层策略也是在台面上的,一个字,稳。再多几个字,就是在稳中缓降,或者价稳靠通胀达成降的类似效果。
至于为什么,很多文章都讲过了,这里不展开了。大家随便搜搜,只要屏蔽掉情感喷射文,很容易搜到。内容也很丰富,比如人口,比如经济,包括不限于房价崩后的全面影响,等等,但重点在于,大都只是为了输出自己结论而只讲片面,只讲利于自己观点那一些。
实际情况是,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特别是短期结局,是不确定的。那些危言耸听,只是风险,那些信誓旦旦,也不是真的安全。你要整合他们所有论据,自己判断结论。
现在最近最大的判断点,在近期疫情影响越来越大,马上六月七月到下行时段了,后面刺激政策抗得住不。ps,上一次房住不炒最大成就,就是把金九银十搞凉了。
帝都问题不大,别的地方拭目以待。
最后一句,无论如何,只要是对未来,无论看涨看跌看崩,都是猜,别搞得自己跟半仙似的,模样挺让人讨厌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杭州房哥
为什么房价宁死不降?
刚需是很多人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时提出的。
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西方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还有大量的需求,这样的需求是刚性的需求。按照西方国家的人均住房面积计算,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之所以说刚需是个伪概念。看完下面,你就明白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住房;另外一类是投资房。自住房一般就是家庭购买用于居住,这就是很多人说的丈母娘经济。如果上述的理论是正确的,他们应该是在房价上涨时候购买,以免价格继续上涨。但是事实上情况是,越是刚性需求的人越是患得患失。并且这类购房者,通过贷款购房的比例还不到 40%,这和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再看另一类投资性的购房者。就像以前的文章说的,中国的投资市场十分有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银行的存款成为了居民的主要投资市场。对股市比较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股市上其实是零和博弈,也就是你的盈利就是某个人的亏损。这样的交易逻辑背后,就造成了股市的 “助涨杀跌” 越是上涨,大家都会认为会继续上涨。越是下跌,大家却抛售,或者持有货币观望。房地产既然担负起投资市场的责任,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房地产的价格高企不下,在价格高时,买的人会多。
房地产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和房地产相关的钢铁、煤炭、水泥、电力等。政府只需要把土地划拨出去,就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这样一劳多得的便宜事,政府当然很愿意。但是这样无疑是饮鸩止渴,高额的成本造成所有产业的畸形发展。
有时候价格背后,不仅仅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的关系,还有货币现象。借用周其仁在《货币的教训》一书之中的形象的比喻,超出实体经济需求的货币量。就像是在一个设备里充气,这种充气和正常的气球不同,不是均匀的增长,而是有的地方会先鼓起来,成为一个大包。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4 万亿的救市。以及最近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特别是 2015 年的一轮牛市,被很多人称为是 “水牛” 这个牛市是过多的货币追逐少量的资产的结果,在股市下跌之后,这比像洪水一样的资金又开始进入楼市。
政府的就是目的想通过注入流动性来刺激萎缩的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的周期较长,收益较低。大量的资金在需找着快速而且高风险的盈利机会。
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不是银行却在干银行的活。高涨的房价,造成了对于资金需求的旺盛,现在很多互联网融资平台都推出了房贷业务。这不仅包括 P2P 平台,还有一些如恒大之类的地产企业。前不久,链家给客户之间的纠纷一案只是揭开了这一乱象背后的一角。甚至很多的平台还提供 “首付贷 “”,大部分的平台提供的首付贷额度是首付的 1/2, 有的平台甚至提供的首付贷,达到了百分之百。
影子银行的隐蔽性,使得这一监管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如果听任这种现象下去,其实购房就成为了零首付,或者 10% 左右的首付。在较低的首付比例下,造成了房地产价格的虚高。价格调剂供需的作用严重扭曲,已经无法通过价格判断谁是真正需求者,谁是投机者。另外,在平台提供的首付贷有较高的利息,这就加重了人们高额的还款负担。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后果将不堪设想。2008 年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高杠杆造就的。
房产问题咨询请关注 “杭州房哥” 微信公众号,有问必答
房价早降了呀,全国两千个县级以上城市,房价过万的不超过一百个,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五。
著名的如鹤岗,玉门,不太出名如张掖,去年去旅游还看到 2000 多的房价广告。
我老家的老房单价挂 2000 多,卖了几年都没卖掉,但不妨碍人们去抢 4000-5000 的新建花园小区房。
我算看明白了,网上骂房价的,甚至借房价喷社会的,**他们想要的就是自己买不起的房子,**如果那城市房价真降到一文不值,他们只会转身离开,继续找个高房价城市,继续买不起房,继续骂,继续怨天尤人。
他们自认是人才,非高房价的城市安不下他们膨胀的身躯,如果不给他们一套房,上怪天,下怪地,中间怪空气,他们自己是没问题的。
所以算了吧,房价这问题根本无解。
春节前更新
我继续撕掉这皇帝的新装吧。
住房到底是民生保障问题,还是优居发展问题。
还是打着民生保障的幌子,想获取优居发展的问题。
如果只是民生保障问题,全国占绝大多数的低房价县城甚至建制镇,哪个不能满足民生保障,让你吃饱穿暖有公路有书读有卫生院。
但每当你从民生保障的角度向某些人提供购房建议时,其他需求就跟到来了,
比如,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因为读过大学所以工人,快递,保安,服务员就不适合自己的身份了。
再比如,房子位置偏,我说普通县城一般就那么大的地方,骑个电驴一小时就跑通城,不比你在一线挤两小时公交香吗?
再再比如,没有重点学校,三甲医院,我 C 你干嘛不去抢。
因为开发商降价他就死了。老业主饶不了他。潜在客户还感觉会继续降价。地方政府还感觉这个家伙扰乱了后续卖地。得罪那么多人,就为了讨好一个可能不在乎他的客户。
因为:
开发商的钱是从银行借贷的!
银行是国家的!!
房地产开发商破产了银行就收不回来钱了!!!
所以:
国家不会让开发商死掉!!!!
开发商就是 10 年卖不出去也不会死,只会涨价,把这 10 年的成本加到能卖出去的时候。
你见过中国有几个 10 年都卖不掉的新楼盘?
宁可烂尾也不会建好了低价卖给你!!
所以,房价宁死不降!
连两限房和共有产权房都在每年涨价,商品房为什么要降价??
╱╱╱╱╱╱╱╱╱╱╱╱╱╱
补充一点,以免被人杠:
为什么国家不让房地产开发商倒下,或者说为什么国家不去强制限价?
因为开发商盖房要先买地,而地也是国家的,这个事儿里国家卖地可以挣一次钱,开发商买了地以后向银行贷款建楼,国家又挣一次钱,老百姓买房时交各种契税,又挣一次钱,老百姓(全款)买不起房从银行贷款,国家又挣一次钱!
你就说房价跌成白菜价可能么?!
可能!看看东北鹤岗二手房,才小几百一平米,但还有人开发新盘吗?答案是基本没有了!
新建房限价意味着开发商不买地(谁会做亏本儿买卖),至少四份钱国家挣不到,全世界公务员人数和军人人数最多的国家,需要大量的钱养活这些人,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及衍生出的收益确实不是养活这些人的唯一经济来源,但也是巨额收入呀!
2018 年地方财政支出中有近百分之七十来自土地财政;2019 年只会比 2018 年多而不是少;
你知道 2019 年 1-11 月全国一共交易了多少商品房吗?14.89 亿平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但是没有套数的数据,个人预计不低于 1600w 套;中国平均首套购房年龄为 27 岁,对应 92 年出生人口 1875w 人,即使在 2019 年的今天,实际上 90 后买不起房且无房的绝对是少数人,80 后无房的更是少数,别在憨憨的觉得 30 岁无房无车是人生常态了;
以我本科全部男生寝室为例,统计样本 15 人,在地级市及以上无房的,只有 4 人;年龄 93-95 年出生;在有房的 11 人中,只有 3 人不依靠父母,其余均是父母付首付;这三个均是通过大毕改成为飞行员,已有近 3 年的架龄;再以家中亲戚为例,我老家在西北的一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县城,表兄弟中,除二姑家的哥哥,92 年出生无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房产,三姨家的两个哥哥,无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房产外;我一共有多少个表亲呢,一共 21 个;年龄从 78 年出生跨度至 95 年;
90 后通过自己买房难不难,不仅是难几乎不可能了,但是仔细看看又有多少 80 后是完全通过自己买了房子的呢,时代和社会抛弃一部分人的时候,往往连招呼都不打。
就大城市而言,能高价卖出去,为什么要降价?
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欲望和想法(暂时不评价对错)
我为什么不能买三环以里的大房子?
我能在大城市上学,工作,为什么不能买大城市的房子?
北京买车为什么要摇号?就是想买的人多呗
同理啊
看看岳阳的限跌令吧。
不是房价不愿意降,而是 zf 担心恶意降价。
所以提倡涨价去库存
你是选择买不起房呢,还是选择连命都没保证?
房地产这个顽疾沉疴对我国经济民生的影响远比你想象当中的要大,现在这种不涨不跌的 “冷处理” 其实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宁死不降是表面现象,实际上 19 年开始,逐渐都在下降,一线城市不明显,后面的城市比较明显,挂牌价跟实际成交价不一样,现在很多城市已经给二手房停贷,不只是给你买二手房停贷,如果你的二手房产权不足多少年的你抵押银行都不收,意思很明显,明面上我不降,或者微降,但你二手房就是成交不了,你炒房的不能套现,你说气不气,随着人民币的贬值,房价只要不涨就是在降,何况全国超半数城市房价已经开始微微下跌了
十九大的意思很明确,再不用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靠卖地确实财政来钱快,没有钱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也不好开展,杀鸡取卵式的经济增长是有风险的,香港的教训和美国的贸易战让 zf 不敢再走钢丝了,所以才有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增强防范化解经济风险能力这些提法
房子问题真的是醉了
一方面缺乏农业,商业工业用地
一方面二手房盘活不起来,每年还要浪费大量新地建房子。
明明降价了啊,好多地区都降价了?我活在哪个宇宙不是 C-137 了吗?
土地供应商不答应。
销售拿的钱占整个开发投资里寥寥的
所以首先你不用纠结着销售的提成和人员成本,这是最低的
房地产开发商目前的利润率真的不高,难道你让做生意的都赔钱去卖吗?只要利润合理之内就没问题。
所以你买房的钱一部分给了土地,谁叫土地这么贵。第二,那些钢筋水泥厂家供应商,工人都不需要养家糊口吗?他们也要有利可图的。
首先,一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就应该值钱
其次,政府替代全体人民出让土地获得转让金,用于国家建设,这无可厚非,地方政府出让人民的土地,把转让金用于地方财政支出,逻辑是闭环的,毕竟各项支出都需要钱,这里土地的转让金可以视为进城费,甚至是富人税,毕竟你还是买得起房的,关键是要警惕流通过程中的浪费和腐败。所谓土地财政,根源重点是分税制,是另一码事。
最后,鼓吹 “政府不允许降房价”,囤积居奇的炒家,彰显资本血液里自带的肮脏。
土地本身即是值钱的,政府希望它慢慢涨,炒家希望它快快涨,三者的爱恨情仇就导致了我们房价不断上涨,不断调控,调控还不影响上涨的这几十年。
房价会停止上涨么?不会的,土地就应该是值钱的。
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中国的土地属于谁嘛?
自己想,不要评论,我不喜欢喝茶,水费也交够了。
你知道开发商的土地是谁批出去的吗?
自己想,管住自己的手,别瞎评论。
大胆猜测,觉得对的点赞,绝对错的,咱们江湖再见。
最近某地事业单位的一个朋友和我说,绩效考核奖没有了,以后都没有了,年收入锐减四分之一。
然后,在一个业务交流群里沟通了一下,发现好多地方体制内的奖金都被砍了一刀。
我不太灵醒的脑袋转了一下,扒了一下人口普查的数据,然后找了几个做房产中介的朋友聊了会儿。
我老家是个三线小城市,属于人口净流出城市。
目前全省人口数量是倒数第二。
平均薪资在 4000 左右,房价在 13000 左右。
贫富差距极大,物价极高。
万达建成之后,已经很久没有新地出让给开发商大兴土木了。
最繁华的市中心地段,周六晚上的人流量还不如北京早高峰的公交车站。
好多三线城市的雷,引线已经着到根儿了,只不过有人用手掐着火,就看这个人啥时候忍不住松手了。
发展房产经济,是攫取城市未来的潜力而换来短暂的经济繁荣,就想是吃了十全大补丸的拳击手,透支了未来的身体,换来一场精彩的胜利。
这玩意儿,就和激素一样,让一个拳击手慢慢的变得臃肿,必须得有人扶着。直到这个人扶不动了,肿成猪的拳击手轰然倒地,然后引发大地震。
当然,有些专家一直在找让这个拳击手重新变健康的秘诀,比如让这个拳击手磕个别的药顶一下(三胎),再比如让拳击手少摄入一点激素(提高首付标准),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未来十年,拳击手可能还会继续臃肿,但是有的专家会大肆渲染: 我们越来越强了。
胖不是强,外强中干而已。
目前已经有很多赞助商不想再赞助了(年轻人躺平)。
我预计未来十年,经济发展不会再像近几年爆发式的增长。
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经济数据及其漂亮,但是老百姓手里没钱。一个是数据一般,但是老百姓手里慢慢有钱了。
第一种可能,房价打死不降,死扛。
第二种可能,房价不用降,但是老百姓买得起了。
是打肿脸充胖子,还是踏实当个健壮的人,就看专家的了。
行为经济学处置效应,追涨止跌,价格效应不是中性的,上去了的价格如果下来,那么就是一波下车潮,你止不住。
核心问题是区分穷人与富人的身份。就算经济怎么发展,世界上总有一样东西是穷人支付不起的,比房价更可怕的是这样东西有一天成为医疗或者粮食。
房价必将,当前国家是怕房价出现雪崩式溃败。
但是怕也没有用,当前所有选项,牺牲掉房地产可能是最好的一个选项。
为什么不会继续走房地产老路了?
已是危房一座,你还继续加高,那不是嫌自己以后死得不够惨么?
为了说服各位读者,且看**侠客岛——《【解局】放水?加杠杆?楼市松绑?不要想多、想偏了!》**一文:
各位想想,房子是用来干嘛的?归根结底是用来住的。或是满足实现置业梦想的刚需住房需求;或是满足想住新房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房子的属性不只居住这一条,它还有投资和金融属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便由后两个属性引发。
但是,如果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太大,拉动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人们就会不把房地产市场当作消费市场而是当作投机工具。
此后,全社会的资金将一拥而上,疯狂追逐短期内的高收益率,却迫使其他行业甚至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资金干渴状态,限制产业迭代发展。
对个人而言,一切养老、教育、医疗、娱乐、出行需求都要为买房让路,榨干 6 个钱包才能供起一套房,不乖乖勒紧裤腰带还能咋整?如果房地产发展这一步,那就离题太远了。
因此,经济发展出现了下行压力就要松动房地产吗?万万不能。如果为了短期增长数字好看,就轻易松绑房地产调控,不仅会导致宏观杠杆率进一步攀升,也不利于民生改善和创新升级。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结束后,如果再度出现大幅过剩,积压的问题和矛盾消化周期只会更长,消化难度只会更大。饮鸩止渴绝非良方。
对于那些没有逻辑只会张口闭口说利益集团的,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利益集团,我送你一句话:
只要锦绣山河在,物质名利还复来。
最近几年,年年都在强调 “住房不炒、稳房价”,字虽相同,但,涵义似乎变了:
18 年前,住房不炒、稳房价是说给老百姓听的:“老乡,莫慌,房价不会涨了!”
18 年后,住房不炒、稳房价是说给房地产听的:“老总,莫慌,房价不会跌的!”
当曾经的引擎变成现在的刹车片,那就是时候换个引擎了!
记住我的 ID,估计不少人也眼熟了我这个 ID 了,我可以说是知乎近半年内房地产行业最强大的空头(18 年年初我就开始说房价到顶了,一直到现在),近半年最高赞房地产相关回答,我的贡献值应该是名列前茅的了。
与其他空头或多头不同的是,我不像某些人全凭脑颅臆想,或则单凭某个城市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房地产已是落日黄昏,理由如下:
(注意,本文有更新,是大家所关心的房地产会不会放水的问题!!!)
(注意,本文有更新,是大家所关心的房地产会不会放水的问题!!!)
(注意,本文有更新,是大家所关心的房地产会不会放水的问题!!!)
全国房地产有过两次 “飞跃”,分别为 2008~2009 年以及 2015~2016 年。2008~2009 年的飞跃直接得益于 4 万亿的刺激计划,4 万亿刺激计划开启了高铁等大基建时代;2015~2016 年的飞跃直接得益于以 “330 新政” 为代表的房地产去库存刺激计划。这两次飞跃基本上让很多优质城市的房价在 2017 年相对于 2007 年翻了的 4 倍,远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速。
下图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2002~2017 年住宅商品房的销售价格走势图(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保守,和我们消费者自身的 “体感温度” 相差甚远。虽然如此,还是可以清楚的看出 08~10 年和 15~17 年一线城市除广州,基本上都翻倍了。广州相较于其他一线城市,是一座非典型的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不用多说,全国唯二,广州没法比;深圳则是占尽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这种千年一遇的机遇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而广州更多的是凭借自身地理位置优越得到的大发展进入一线城市的。
两次飞跃的中间,2010~2014 年的房价基本比较平稳,甚至有的年份房价是下降的。首先说明一下,本次研究的举例是拿一线城市的数据进行的,全国的数据可以参见文章——【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 第一篇】中国房地产发展史概要。
下面来分析一下两次飞跃的不同点。下面两幅图为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图,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7 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是 46%,而全国总人口为 13.18 亿;2017 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是 58.52%,而全国总人口为 13.86 亿。下面简单计算一下:
2007 年城镇人口:13.18 * 46% = 6.06 亿;
2017 年城镇人口:13.86 * 58.52% = 8.11 亿;
10 年城镇人口增量:8.11 - 6.06 = 2.05 亿;
下面再看看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2007 年人均居住面积为 22.6㎡,2017 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 37㎡。10 年人居居住面积增加 14.4㎡,要知道 1990 年人均居住面积都不超过这个数的啊。
以上数据分析可得,由城镇新增人口带来的新增居住面积为:
2.05 亿 * 37㎡ = 75 亿㎡;
由住宅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新增居住面积为:
6.06 亿 * 14.4㎡ = 87.3 亿㎡;
两者相加可知 08~17 年 10 年间新增住房居住面积为:
75 亿㎡ + 87.3 亿㎡ = 162.3 亿㎡;
这就是中国房地产在 2008 年开启高歌猛进的原因,没有这个根本,再好的政策都只会昙花一现。这 162.3 亿㎡还是保守估计,比如改善型住房,推倒旧房再筑新房,一减一增,又会剧增很多居住面积。凭借着这些新增的居民居住面积,只需要政策适当引导即可给房地产带去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
可是 2015 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到了 56.1%,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是 70%,目前长三角 / 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城镇化率早已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由图可知 15 年以后,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几乎没有明显增加。然而,由于自 08 年以来房地产的猛涨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刻下了房价不可能跌只会涨的烙印,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 “有房即有家” 理念,让很多人对 “房地产会继续增长的预期” 很恐慌,这个时候只需要政策稍加引导 / 媒体助攻一下即可释放这个恐慌,带动房价进一步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新增需求已经捉襟见肘了**。而且,房价这一波竭泽而渔的增长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有二:一是土体房屋的租金骤增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本来盈利能力就有限,这样就更加艰难了,而且高房价会阻碍年轻人去当地求职工作,企业因此会招不到相应的员工,所以即便华为这样的企业也要去东莞等其他地方,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成本,另一方面减轻员工的生活压力。二是,因为土地租金以及人力成本的增长,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转移到东南亚等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低的地方,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又是招工大户,这样的转移会加剧国内的失业率,这个风险会大得多。
下图为日本城市化的历史走势,日本的城市化经历过四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尤其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1975-2000 年,日本城市化率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到了 2000 年,开始了一波大幅增长。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日本人口老龄化到了一个阶段:农村老龄人口死亡骤增,而年轻人又大多待在城市里,因此在计算城市化的时候,分母减少的速度大于分子,因此日本的城市化在 2000 年开始大幅增长。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基本不需要出台政策吸引年轻人去城市买房生活,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看到日本的城市化大幅增加。
日本在 1975 年左右基本结束城市化进程,目前城市化率稳定在 91% 左右。1945 年 - 1975 年,由于人口加速流入城市和 “市町村大合并”,城市化率快速提高至 76%,;1975-2000 年,城市化率基本保持稳定;2000 年至今,因为町村老龄人口离世和第二轮“市町村大合并” 导致的被动提升,城市化率由 79% 进一步上升到 91%。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就是我们国家的前车之鉴。对照日本的情况,结合旧文——《站在 2019 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我们可以合理的得出一个推论:2025 年后,即便没有政策引导,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也会大幅提高。都 2019 年了,就再别拿城镇化来做多了。
总结:所有的做多,皆因有做多的空间,当这个空间挤压完全的时候,就黔驴技穷了,即便诸葛再世,也休想借来东风。
我们必须记住: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珍藏的;房子是有寿命,不像艺术品那样可以永恒保存待升值。房子不像艺术收藏品那样具备时间以及艺术家赋予它们收藏价值,中国只有极少数地方的房子因其地理位置具备区位优势以外,其他的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房子。
首先,我们要尊重一个基本事实:房价短期看政策,长期靠人口。
其次,我们得承认目前的房价极其不合理。如果说清北等名牌大学毕业生只有少数几个人买不起合适的房子是个人问题;那清北等名牌大学毕业生靠个人奋斗普遍买不起合适的房子那就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里的 “合适的房子” 是指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房子。下来开始具体分析:
1、婴儿潮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三次人口大爆发(以出生人口大于 2000 万计,如下图所示):
第一波婴儿潮:1949-1958;
第二波婴儿潮:1962-1975;
第三波婴儿潮:1981-1997;
(注:3 年自然灾害隔断了前两次婴儿潮)
以结婚年纪来算:
据中国妇联统计的《中国幸福婚姻家庭调查报告》,目前中国总体的平均结婚年龄是在 26 周岁。则:
1997+26=2023;
以读书时间来算:
考虑到大学生本科毕业就大约是 23 岁,研究生毕业大约 25.5 岁了,这个时候他们尚且没有积累足够首付款,假设大学生本科工作 3 年后开始购房,研究生工作 1.5 年后开始买房(为什么研究生是工作 1.5 年,因为研究生工资高、加速度大),那么:
1997+[(23+3)+(25.5+1.5)]/2=2023.5;
这是一个估计值,其中误差大概率在正负 1.5 以内,不影响我接下来的推论。
以上两个角度所得数据表明,最后一个婴儿潮,亦即 1997 年出生的人,最迟在 2023 年购房。有的观点认为第三波婴儿潮的截止年份为 1991 年,如果这样算,最迟购房年份为 2017 年。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处于第三波婴儿潮的尾巴阶段。未来购房目标客户会越来越少,所谓刚需来接盘,明显是一种忽悠人的胡言乱语,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接盘侠了。也别期望于改善型购房者来填这个窟窿,即便改善型购房者也是卖了现在的再买改善型房子,并不存在增量。
2、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平均寿命是 75 岁(最新值),以前两波婴儿潮计算即将到来的老龄化人口去世情况:
1949+75=2024;
1975+75=2050。
2024~2050 必定是我国最艰难的时间段,因为这 27 年间,每年我们国家都会逝去大约 2000 万人口,有相当的年份还不止 2000 万。2018 年出生人口为 1500 万,死亡人口为 1000 万。距离 2024 年还有 6 年时间,假定 2024 年去世人数为 2000 万,19 年到 24 年逝去人口为等比例增长,未来 6 年出生人口保持在 1500 万(几无可能,必定少于这个数),则大约在 2021-2022 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持平。这之后,我们国家的人口将开始负增长。
2022 年后,每年将会有多少购房者呢?这个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估算,2022 年购房者假定为结婚者,依照上面统计的平均购房年龄大约为 26 岁,从 2022 年向前追溯 26 年,即为 1996 年。这一年出生人口约为 2000 万,按照一组夫妻组建一个家庭需要一套房子则是 1000 万套,而逝去的人大约 1600 万左右,大约 800 万套房子,说明还没有到去世的人腾出的房子比新组建的家庭多。
但是把时间线划到 2024 年呢?这一年去世的人大约 2000 万,而组建家庭的人由 1998 年出生的人决定的,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约 1900 万。这一年,意味着去世的人所腾出的房子就够新组建家庭所需房子的数量了。这里并不是说年轻人会去买去世的人留下的老房子,而是想表明,这一年开始中国房地产的 “折旧率”会突飞猛进。从这年开始,我们的房子一年比一年剩余。到时候,马云说的 “未来房子是白菜价” 还真会实现,落后地区为吸引人才送房子也不是没可能。马云是在 2017 年说的“8 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亦即 2025 年后,和我推算的 2024 年基本吻合。
有朋友会说 “随着医疗进步,我国平均寿命会增加啊”;
那我得告诉你:日本人平均寿命是 80,我就假设我们国家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中国人平均寿命增长到 80 岁,那也就是延缓了 5 年;但你看看前两波婴儿潮(除去三年自然灾害)是从 49 年持续到了 75 年,长达 27 年的啊。即使我们国民平均寿命增长,但也逃脱不了人口老龄化的厄运。给阳光下的雪人撑伞并不能遏制住雪人的溶解,只是稍微延缓了一下溶解的时长,并不能改变雪人注定被溶解的命运。
总结:未来五年出生人口会急速下降(18 年相较于 17 年锐减 200 万),但去世人数会急速增多,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峻。未来五年内,我们国家的人口大概率开始负增长。
房产税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降房价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房产税会大幅遏制住炒房行为,因为房产税会大幅降低房子的增值属性,以及降低房子的投资属性,甚至可以把房子拍成负资产。
当房子不能给炒房者带去理想的增值时,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补救,或是出租或是抛售;要知道很多炒房者以前是宁愿房子空着也不对外出租的;如果房产税出来了,他们还不出租,那么房子就会成为负资产不停地吞噬他们的现金流;所以大众消费者大可不必担心炒房者能把房产税转嫁到租房者身上,因为到时候你会挑花眼的。并且每年折旧剩余的房子会泛滥成灾。
房地产这个行业已经没有潜力可挖了,它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历史使命。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结束,卖地也将行将就木。因此我们国家迫切需要新的税源,既然增量已经没了,那就打存量的主意吧,因此房产税的出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想都不用想,只有这个可以替代卖地留下的大窟窿。因为房地产会在接下来的五年内急速没落,因此房产税会很快推出以履行它的历史使命,大概率两年内出台,因为根本没有时间拖延。
2018 年全国卖地收入为 6.5 万亿,而全国房地产总值 450 万亿;为了弥补 6.5 万亿的卖地收入,房产税就是一个答案。试想一下,只收 1% 的房产税,就是 4.5 万亿收入。当然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绝不是一个卖地收入就能解释清楚的,也不是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能划等号的。但是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分析和思考的角度,方便读者理解。
房产税有两个作用:
一是降低甚至除去房地产的增值属性,想稳赚不赔,做梦,因此会逼迫一些囤房(炒房)的人主动卖房,会极大增加市场房屋供应量;
二是降低地方政府对卖地的依赖,彻底解决土地财政尾大不掉的问题!
首先是 “放水”,很多人都不懂信用货币就在那里喋喋不休说什么印钞,真是搞笑。
那就看看你们所说的放水吧!
最新新闻 “央行发布了 6 月份金融数据,中国 6 月货币供应量 M2 同比增长 8.5%”,下图为历年货币供应量,看历年趋势(红线),央行是在放水还是缩水一目了然。中国要想超过美国,我们的人民币就必须在国际市场相较于美元不说超过,也必须旗鼓相当,如果一个国家随意放水,人民币就休想国际化,人民币不能国际化,中国就不可能超越美国。以后,人民币追求的是稳定稳定再稳定,为国际化推广创造条件。一个不靠谱的货币是得不到国际市场认可的!
房地产不会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东西,长期也不会!
有通胀就有通缩,目前,有可能会滞胀甚至通缩哦!
注:以下 { } 内容为更新部分
{
数日前,央行行长易纲在中央核心刊物《求是》杂志上发表《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 7000 字署名文章,接着各大主流媒体争相转载报道。值此这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时刻,想必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央行成立 71 周年所写的祝贺词,而是大有所指的,因此这篇文章的个中韵味还是很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
在文章中写道:“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使命。” 并且,易纲表示,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 “毛” 了,不值钱了。如此看来,话已经说的很直白了,这些话当然不是说给老百姓听的,或者说表现上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实际上是说给那些寄希望于央行放水的人听的。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因为大修基建刺激经济搞得债台高筑,寄希望于央行放水再拉升一波房价,好让地方政府卖地赚容易钱,因此地方政府是希望央行放水的;再次就是房地产行业也殷切希望央行放水,毕竟他们直接利益相关。可惜,他们呼天撼地,央行还是顶住了压力,只是象征性给降了 5 个基准点,说这是杯水车薪,一点也不为过。
央行是不想放水吗?当然想,但是不是给房地产行业放水,而是给实体行业输水!但是由于层层截流的问题,即便放水,也没有多少资金流向了实体经济,如果不能流入实体行业而是肥了某个行业,放水只会适得其反。
从央行行长易纲这篇文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寄希望于大放水的人可以断了这个念想了。
}
我们国家的经济目前很尴尬,高端制造业等等,反正是高端的利润大的,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在国际市场没有形成集群竞争力;低端行业,由于人力成本和地租的上涨,人口红利基本上消失殆尽,前路并不平坦,况且还有东南亚虎视眈眈。
实话实说,今年经历了这么多,细数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只想到了 14 亿的市场是他国暂时无法替代外。其他的好像并不是非我们不可的,但是即便是 14 亿的市场,东南亚 6 个多亿的市场也在冉冉升起,印度 13 亿肥沃的市场也在蓄势待发。
注:以下 { } 内容为更新部分
{
现在讨论房地产问题,我发现有很多朋友还是比较孤立的看待我们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问题。现在经济全球化了,毫无疑问,竞争也是全球化的。
如果孤立考虑中国问题,那么不用说,高层肯定是希望房地产软着陆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经济硬着陆,比如曾经的日本,他们难道不希望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软着陆?还不是因为外部环境不允许!现在,我们的情况也是如此的,中美冲突的当下,以及以越南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不会让我们慢悠悠的软着陆的。除非他们脑子坏了!
请大家记住,这是一个互相竞争的世界,而不是什么和谐的地球村。比如,很多人瞧不起越南,说起劳动力就说我们国家的劳动力如何优秀,技术如何熟练,其他国家劳动力替代不了。但是,实话实说,流水线上重复的动作到底有哪门子技术可言啊。
就拿三星手机来说吧,如果孤立的从我们国家的市场来看,我估计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三星已经破产了或者说不行了!因为三星手机在我们国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记!但是,殊不知三星手机依旧占据全球市场第一的份额。真的不是没有中国市场,其他公司就玩不转、活不了了。抛弃致命的狂妄自大吧,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才是正途。
而且,目前三星一半以上的手机是由越南工厂生产的,越南工厂的工人是谁?越南人!三星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就设在越南,年产量达 1.5 亿台左右,约是其整体产量的一半。目前,三星在越南已经拥有智能手机、电视、家电工厂。这些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工人不都是越南人民吗?当然,也包括印度,殊不知国内的小米、VIVO 和 OPPO 等公司也在印度设厂生产手机了。而且,苹果计划在 2019 年从中国转移 iPhone 生产线,比例最高达到 30%。什么劳动力素质不可替代,那只是用来安抚老百姓的谎言罢了。
最可怜的是依附于这些手机制造厂的员工,因为工厂搬迁出去,他们的工作机会就没了。有个数据,外资给中国提供了大约 4000 万的就业岗位,如果在算上配套的供应链上的公司,估摸着有一个亿以上的就业岗位。大公司搬迁走了,意味着供应链上的公司也会跟着搬走。这也是最近几年国家号召青年回乡创业、乡绅回乡投资的原因,城里没你的就业岗位啦。而且,国内的不少企业也搬迁到越南了,这是没办法阻止的,因为我们的配套企业不搬过去,三星以及苹果等公司可以找其他供应商代替,那么我们的配套公司就会慢慢被市场淘汰掉。
而且企业搬迁出去会给当地培育相应的产业和本土企业,他们以后就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比如三星供应商在越南的本土化率已经从 2014 年的 35% 提升到 2017 年的 57%,可见越南的整个电子产业都被三星给带起来了。
}
在核心科技领域,我们并没有卡脖子的技术,什么是卡脖子技术呢?我在曾经推送的旧文——《请,追求 “自主可控” 的人生!》——说过:
什么是核心技术?就是能够卡脖子的技术。很多人还不清楚什么叫做卡脖子技术,所谓卡脖子技术,就是不可替代的技术,就比如一条大峡谷,而卡脖子技术就是这个峡谷上唯一的桥梁,你如果想绕过去,那就会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不可承受的。
对应到企业就是没有这个技术,企业就无法正常生产产品,也就可以关门倒闭了。对应到国家就是会给整个国家造成整体后退的风险;因为国家的正常高效地运行是在那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比如高铁的核心部件、CPU 芯片、操作系统、高性能材料等等。不是说没他们不行,而是没他们之后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社会运行的效率会大大降低,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社会后退。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靠什么?毫无疑问靠科学与技术,而且是核心科学技术。这一点在 “中兴事件” 和“华为事件”已经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有主动权。我们当前面临的危机是:世界工厂的地位可能会被取代,而我们在核心科技领域却还没有形成集群竞争力。
因此,接下来我们国家必须加速发展高科技高技术,尽快让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高端装备以及先进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形成集群竞争力。这样才会在国家竞争对抗过程中占据主动权和控制权。而且应该加速,时间上并不允许慢悠悠的追赶,因为后面的以越南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也会大力发展高科技。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当前,时间是极其宝贵的,留给房地产的时间多了,留给未来的时间就少了。
要混凝土还是要未来,你会选择哪个呢?
本部分为节选,全文 4~5 千字,全文请看《【中国房地产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 第四篇】大国竞争之沙盘推演!》
房价上涨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需求旺盛,换言之待接盘侠丰富;二是经济发展良好,人民荷包鼓了;三是政府刺激,换言之放水。
人口都要负增长了,还谈什么接盘侠啊,所以理由一 pass 掉;当前经济的窘境不用我多说了吧,再次 pass 掉理由二;会不会大放水呢?看过本文应该没这个疑问了吧。
基本面结论:未来五年出生人口会急速下降(18 年相较于 17 年锐减 200 万),但去世人数会急速增多,人口老龄化会越来越严峻。未来五年内,我们国家的人口大概率开始负增长。房产税必定会快马加鞭推出,且别寄希望于城镇化。放水是不可能放水的,即便放水也不去给房地产(目前房地产信贷等融资手段收缩很严峻)。
房地产结论:全国范围内不可能涨了(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最后回光返照式的浮动),目前全国房子最保值的当属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的核心地块的房子,即便是这些个城市,非核心地块的房子也不具备保值功能。
对于手头有投资性房产的人来说,接下来的五年,每一年都是最好的逃亡之年。如果他们执迷不悟的耗下去,必死无疑。对于想要买房的人来说,接下来的每一年相对于前一年都是更好的买点,五年之后,房地产就是马云说的 “白菜价”。
五年之后呢?
五年之后没多少人谈房地产了,而是更喜欢聊医疗、养老和教育!
以上五个论点,是关于房价的最核心论点。要是你不能推翻,请别浪费时间辩驳了,只增笑尔!
还有很多人愿意为了买房当牛做马,房价就还能悬在高位。目前降最多也只是缓慢阴跌。要放开各种限以后,成交量依然低迷,暴跌才会出现~
个个都买得起了。
那塔尖的 20% 谁来养,我就问你谁来养
注明,转载自一位名叫 “博弈佬” 的答主,目前他的答案看不到了,你懂的。
就节选点不会被删的吧(其实还有更经典劲爆的言论)
全中国存款过百万的不过两百万人,每人限购一套,一线城市好地段大户型,随便让他们选,不过消耗两百万套,连一个一线城市的核心区都住不满。
剩下的大部分房子大部分人依旧买不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无非是一小撮人以权力或资本占据了过多资源,让剩下的人只能租或赔上一生高价买。
要我说起始都是限购一套,大家论资排辈排排坐。
集合竞价,有多少钱出多少钱。
不用贷款,买得起哪里买哪里。
这样有钱人陆家嘴,没钱人住陆家嘴旁边这没关系,应该的。
等大家买定离手都住上了自己心怡的房子还有剩,那再开放第二轮限购,让还有余钱的人买第二套第三套,以此类推。
不要以资本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让没钱人也有机会住在陆家嘴旁边,社会问题会少很多。
——妙哇,一直很喜欢这位答主的文字,铿锵有力,仿佛面对面指着你的鼻子在说话。
思想也是够犀利,角度刁钻。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一切都是权力没有扼住资本的咽喉或权力被资本腐蚀了的关系。
当一个地方各方面的文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已经具备了时候,房价也就会趋于正常合理的范围,这都不是老百姓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一切顺其自然。
房价很大一部分贵都是因为地价,地价最后是谁的????你也不想想明白,不涨就是降,这一点的明白
营销费用在一个项目里只占 3-5%,而且非一次性投入,折到房价里你也没什么感觉,再说了越降价越卖不掉。
资本家为何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给穷人?
总体国情我不讨论,只讨论我所了解的!
本人在帝都西城做房产经纪人,很多人对西城不了解,简单介绍一下,北京每年出的 985,211 百分之 70 以上都是西城跟海淀出来的。西城的一流一类,一流二类,二流一类学校更是集中的很厉害!
李嘉诚说过,买房子就三个条件,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因为房子是不可复制的商品。这个不难理解吧,不管全国各地二三四线的房子如何波动,我们的片区从来都是坚挺的很。至于为什么,不言而喻,孩子想上学,父母想抓教育,把别的地方的大三居卖掉来我这买 80 年代的老破小比比皆是,你没听错,6 层或者 5 层没电梯,没物业,进小区需要走胡同的也比比皆是!就是这样的房子,二流学区都没掉下来十万一平米,一流一类就更不用说了!可又怎么样!这毕竟是二环,毕竟有中国联通,中国人寿,各大银行等等比比皆是的金融街。还有信访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等也都在这!更何况还有知名的学校,你怎么让它跌,一个 18 平米的平房开口要 650 万还有人排队看!!!
所以,房价降不降取决于人,别总是听这鬼城啦,那没人住啦都是炒起来的啦!你所在的城市如果有一千万人,你们城市经济政治中心就那么 2 平方公里,你觉得这两平方公里的房价会降吗?
买房跟相亲一样,你喜欢的,其它人也喜欢,你有能力争取到了,就有了!当然如果你在有能力的时候没有争取到总觉得会降能选择更好的从而当了剩男剩女,那当你反过味的时候,却已经人老珠黄了(房价从两千涨到两万了),当然,如果你一直在赚钱,跟得上这个上涨速度,那你依然是优秀的!!!
真的没降价吗?
我在烟台,山东的一个弱二线。这里的房子,除了学区房,其他的没有不降的。比起 18 年最高点,都降了一两成。
几个一线城市涨,可以理解。毕竟核心中的核心。几个次一线很强的城市,也能理解。可是不少人说,自己小县城也在涨。这样说的人还很多。我很疑惑,究竟是 “小县城” 的理解不同,还是上涨下跌全凭吹牛,还是怎么回事?
从鹤岗 5 万的房子,就能看出来,肯定有下跌的城市。最近恒大超级打折,也可能多多少少能佐证房价的下跌。至少部分城市的房价一定是下跌了的。为什么网上几乎没有房价下跌的声音呢?难道下跌的房子自动开除房籍?
如果你看到这了,能不能说一下,你在哪个省哪个市,房价比起 18 年谁高谁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阶段房子是谁的?现阶段,房子不是属于中产的,而是属于银行的,如果再加上近期踢爆的国有企业屯房,那么可以说这些房子是属于国家的。对于老百姓而言,绝大多数的购房者都是贷款自住,房价跌了涨了都和自己无关,总不可能自己住在大街上拿自己的唯一一套住房去炒房吧。而房地产公司,他的钱绝大多数都是银行的,而且已经付给了楼盘当地的政府,如果房价降低到没有利润,烂尾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而对于银行,他贷出贷款的目的是为了挣取利息,房子在银行手里属于不良资产,所以你看着断供潮下银行封存法拍房很是过瘾,你不知道的是银行着急上火想法设法的变现。再说法院,房价降低到盈亏平衡点下,就会出现断供,法拍房出现了,但是这些断供的往往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挤在一套房里,你即使拍卖了又如何执行? 把他们赶上大街是不行,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养活一家子后捉襟见肘也还不了几个钱。所以房价降没有一个人开心,自然房价就不会降。
你想把钱省下来给父老乡亲,
给孩子读书,
给老婆买包包,
给父母看病,
给自己吃吃喝喝。
我理解。
那销售有没有父老乡亲?
他们的孩子要不要读书?
他们的老婆要不要买包包?
要不要给父母看病?
要不要吃吃喝喝?
建筑工人呢?
房产集团的 HR 呢?
设计师呢?
装修队小老板呢?
格力电器的股东呢?
他们也有这样的需求,你理解吗?
不,你不理解。
有一种人,是我最看不上的,最鄙视的。
这种人就是那些喜欢定义别人需求的人。
“我想存钱买个游戏”,你堕落了!你要投入再生产!
“我想存钱买更大的房子”,你这是炒房!赶紧去买生产线雇佣工人做实业!
“我想看电影”,你这是被西方邪恶思想入侵!这是浪费,赶紧强身健体学习工作努力生产!
别人的钱是他们通过劳动赚的,爱怎么花是他们的事情。
他们用劳动所得用来满足自己的什么需求,也是他们的事。
应该鼓励他们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到他们这而倒好,最好捐给他们,不然不满足他们利益的,都要下十八层地狱的……
恶心不恶心啊……
诚然二次分配的过程当中,分配方式,比例,额度都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但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代表我们必须去否定他人的需求,定义他人的需求。
这个地球上,除了 “人上人” 这个需求,没有什么需求是有原罪的。
有些人喜欢挥舞正义大棒来痛打另一些需求不满足他们利益的人,
这些人真的是进步的障碍,社会的蛀虫。
还这么多人关心房价呀?那本 90 后的可以再等几年
都扯犊子玩意儿。
你一天到晚说经济谁看得懂??
知乎都专家啊。说起来啊一套一套的啊。哎呀我滴妈呀………
你直说就完了:地价降不下来房价怎么降????
盖特么磁悬浮房子绝对便宜!!!
提问题也真该长点心了一个个。
你这地价一个劲涨,房价怎么可能降啊。
一个销售底薪两千多,卖出去才有提成。广告费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而且现在很多项目不做三维动画、VR 电子楼书之类的了,就用最初的效果图凑合着卖。
1、房子的金融属性不在于持有。很多工薪甚至教师之类的中产被忽悠上车接盘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把房产 = 财富、地位(这也是深圳教师群体叫的原因,他们实质上考虑的不是工资降不降,而是贷款还不还问题)。金融属性的价值,恰恰在于资金融通,即抵押放款,经营周转,国家本质是想利用房地产服务实体经济。不是买来给你炫的。
2、接上条,房子本身是在少数人流通(企业主),引发不了所谓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国家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让房子流向没有钱的工薪阶层或者经营贷。深圳 2022 年交易量急剧萎缩(都不是傻子)、严控 MBS(老乡坑老乡)、严控经营贷和违规抵押放款放贷(建行深分行长、副行长、风控经理一锅端)这一点在伯南克金融的本质中提到过。次贷系统性风险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大规模的、系统性的房产证券化 MBS。
3、深圳房子只要没有流动性,保证在少数人内部流通,配合精准的登记系统。实现精准收税即可。(我国还是真的和谐,中央没有直接枪决深圳房地产。还判了个死缓。依我看 2022 直接深圳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即可,不过依照深圳一季度 GDP2.2% 的增量,还是给点面子,毕竟是特区)
房价为什么降不下来?因为没有人想让它降啊。你要知道,想让房价降下来的大多数是没有买房子的人,社会声音过于微弱。而不想让它降价人的力量非常强大。
但凡有房子的人都不希望房价跌,哪怕只是一套小房子,跌了就去维权的数不胜数。但凡开发商都不希望房价跌,开发商里有太多国字头央字头的企业,有太多有资源掌握话语权的人。但凡地方政府都不希望房价跌,土地财政是地方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不卖地哪来的钱?
马克思说过,但有 300% 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风险。当房地产捆绑了太多立方的时候,谁又敢去动这个关乎相当多的人、相当多利益群体的蛋糕?房价的涨跌不仅仅关乎经济的连锁反应,更关乎整个社会层面的稳定,两种声音的力量博弈还处在一边倒的局面。所以我们的房住不炒,也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字当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在没有更强硬手段推出的前提下,你能做的也许只有顺势而为。
卖肉的人,切好了肉交给客户,客户是不会在乎他手上带走了多少猪油的。正常商品的零售端可以赚百分之 10-35,房地产有多少?销售公司要养置业顾问要养渠道商才能赚百二,置业顾问千二可以了,房价上涨和经销商关系不大。
我所在的城市,土地楼面价平均五千块,房价平均一万,这个城市要求精装交房,成本 2700 一平,去了打广告交利息,开发商就是赚个本钱稍微加点利,远不是暴利行业,某些部门还吃拿卡要,开发商,销售商都很辛苦。
钱谁赚去了,楼面五千的土地款,折合每亩 700 万人民币,我家那边给农民农田的补偿是一亩八万
房子是用来住的,土地是用来炒的!
什么时候没人炒土地了,房价自然就降下去了。
没听说哪个业主宁死不降的,开发商更加不会,毕竟人家是专业做生意的。
你挂牌多高都可以玩,但是没人接盘啊。你看到周围的业主都往高里挂,你也挂,但是这回连看房的人都没了。
韭菜不是不想接盘,实在是某些地区,杠杆降了,首付一下子涨了一倍。一天到晚说通胀,工资可没有跟着涨,韭菜们实在是搞不定首付,还要继续攒呢。
然后你就往下降了一点,还是没人接盘,一直要降到指导价,才有人看。你一气之下,不卖了,好,恭喜,为国站岗就是你了。你不撑着,一手房怎么会卖那么快呢。
说个题外的。
这里很多人都说了盐铁专营这个概念,意思就是会从其他地方把这钱给收回来。
于是这里很多人都提到了医疗。
我必须提醒这些人,我们国家目前的真正财富,还是人。既然是人,那么在人还有工作能力的时候,如果他生了病,本来就是应该维修的。就好比你家的汽车门把手坏了,你就直接把车扔了吗?当然是给他修好继续用。
当然,如果这个人是得了大病,那你可以去医院看看,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一夜返贫。
明白了吗?如果从医疗上做文章,吃亏的是谁一目了然。所以下次不要拿医疗来说事了,找点其他的题材。
降价意味着崩溃,意味着既得利益者利润的损失,损失不可怕,但崩溃,可是能革既得利益者命的。
首先,确实在降了。
其次,降下来触碰到某些人的价位线,就被人买了。
至于给消费者优惠,不可能的。好东西都有人争,不需要优惠。没人争的东西,消费者都等着白送呢。
东北大片大片基础设施齐备的小城市,房价 2000 左右。
怎么就没降?
即使北上广深,通州门头沟之类边边角角也大把内部价格了。
你说北京三环以内之类?
那就是降低一半,和一般人没有关系啊!
因为房价根本就没到宁死的地步。
匿名回答一波,我就是你们说的死黑中介,我也不想辩解什么只想说大家都是为了活着而已!
好,说个真实的例子,我一客户看中个房子市面价格大概 370 万到 380 万的样子,因房东比较急用钱,客户付款方式又比较不错,所以最终成交价格 365 万,但客户要求避税,然后合同写了 300 万,另外 65 万直接打给房东,结果办理过户时,相关部门表示本小区均价 373 万的价格,如不能按照这个价格缴税是不会给办理过户手续的,另合同需重新签!至此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反正我是不想多说什么了!
财政,财政,财政,房子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谓之土地财政。只有房子一直涨,才能形成大众的主动买房预期,很多人说房子是刚需,这个观点完全是开发商强加给老百姓的思想,就跟钻戒是一个道理,不卖钻戒婚是不是照样结,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不是某个商家天天灌输给消费者的广告语。同理,你不买房也不会住大街。
房子也不能涨的过快,涨的太快,老百姓还没来及上车,车门就关上了,房子一样卖不出去。所以房子一直在涨,而且是一定要慢慢涨。
房子其实是一种寓税于价的商品,你买了也就相当于纳了房产税,当然在房子上涨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人买卖房子挣到了钱,但绝大多数人房子都是一直攥在自己手里的,二手房市场永远只是小众市场,如果大多数人都来卖二手房,房价必然会跌,而且会雪崩式下跌,说到底你买房子还是因为会涨,要是告诉你房子要跌,你可能宁可睡大街恐怕也不会买入吧。而且你要知道二手房交易带不来财政收入。所以有限售,新房限价,新房如果卖的比二手房便宜,你就不会买二手房了。
所以房子还会一直建,房价还会一直慢慢涨。
因为在显著性 0.05 以下,二产增加值受住宅影响。
而三产,则影响显著性不大。
所以,房价降了,会对工业化进程有负面影响。
但这样的影响,我们需不需要,另说。
房价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前房价是作为超发资金的资金池而存在的,也就是多发的资金和水一样需要容器,房地产体量够大,于是资金全流进去了,造成了房价泡沫。
但是房子是老百姓刚需,价格太高了大家受不了了。
所以现在定调,房住不炒,这个决定是相当英明的。
但是,本来有的价格泡沫如果直接刺破,那必定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来屯了房子的怎么办?里面的资金出不来恶性砸盘怎么办?
所以现在采取的方式是限购和限制二套房贷款,通过限购让投机资金无法进入,没有炒作资金支持,房价就失去了泡沫的基础,迟早会回归理性,但是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
现在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成功的,现在一二线房价的流动性相当的差,高端的甚至交易价格会让炒房的亏损,只要这个方法坚持下去,房价迟早会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区间,只是这个过程会相当的漫长。
现在的经济环境为什么比较艰难,房地产去泡沫也是重要原因,所以,现在房地产去泡沫的决心绝对是空前的,不然只要稍一放开,房价一炒,经济马上就活跃了。
供需决定价格,请参看经济学原理价格理论章节。
市场经济下,大家是用货币竞争的;早年福利分房时代,是通过职位、年限、家庭情况等分房的。
一线城市,房子是稀缺的,量少人多;有些城市(如鹤壁)房子供大于求;直接导致了房价的差异。
另外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买家和卖家),对未来的供需情况,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知乎大量房价讨论贴),知乎表达意见敲键盘就可以了,市场上表达意见(看多过看空),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所以房价涨,说明有人看多,并且愿意用货币去投票(买房 / 炒房,也有人卖房套现),不管键盘侠把键盘敲得叮当响,不用货币是没资格参与到市场投票的,所以没有意义。
另外一线城市房价高企的原因,是大家对未来趋势的评估,是很多年后的房价预期,在今天的提现。比如深圳宝中区域,因为前海设计扩容大概率会把宝中包含进去,未来前海高端就业人口,总是要地方住的,总是要安排小孩上名校,总是要住的近的。
所以今天的房价,包含了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所以高企。
以上。
看了大伙的回答,房价要是一直这么死扛着,能买房的都买了,不能买的肯定也买不起,楼市把市面上大部分钱都吸进去了,老百姓自然没钱消费别的。生育率下降,企业倒闭,等老一辈人去世,发现房子这玩意儿应有尽有,00 后人均两套房。得,这么一想,咱们这辈人又被牺牲了。
谢邀。题主的问题有些武断,没有数据支撑题主的观点。
另房价降不降,供需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房价降不降的根本在于资金的流动,如果市场资金缺少,流动性不足,房价下跌是必然;如果市场资金充足,流动性好,房价必然大涨。
而国家现在做的就是调整资金流动,使房价求稳。不过就是操作比较难,不能过紧,不能过松。
说得直观一点,你买了总价一百万的房子,首付 30 万吧,其它 70 万从银行贷款。在这里,问题就已经出来了,你冒险贷这么多款,无非是预期房价还会继续涨。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刚需的,当房价跌没了首付,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如果你 100 万的房子以很快的速度,比如说半年时间吧,跌没了三十万,而且预期房价还会跌下去,你还会还银行房贷吗?你一家不还可以,那全国那么多房奴都不还,银行怎么办?
房价跌可以,但是不能跌得太快,要以温水煮青蛙的形式跌下去,这就类似于经济软着陆。
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了,现实是很难操作的。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是杠杆实在太高了。老百姓有房贷车贷,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发展规模,把股权大部分抵押给了银行以获得贷款,地方政府整天挖路修桥,欠下大量债务…… 总之一句话,中国的经济就是最大限度杠杆的经济,能用的杠杆都用上了。而这些都是捆绑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总体经济金融上的塌陷。
现在房价的泡沫是很大,但要跌个二三成,那可是个大问题,那是个微妙的平衡点,可以说国运所在。
你以为降价就能有成交吗?
是不是降价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声音是:你看还能再降、都不买看还撑得了多久。
你越降,越有人以此宣传负面情绪,你以为降价是好事,实际不好说吧。
另外,
你为什么盼着房价降呢?难道房价涨不代表着该区域的价值逐年上升吗?例如:周边的大小超市越来越多了 [方便了附近居民]、车站设计越来越合理了 [既有公交也有步行 5-10 分钟的地铁站]、学校越来越丰富了 [附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绿化越来越多了、户外运动设施维护得很好 [泳池、网球场、篮球场、操场]。
房价合理上涨,符合社会发展,对吧?前提也额外加持了 “物业服务的提升、房屋每隔一段时间的修缮维护 [电梯保养、电梯更换、墙面刷新 等等]”。
总的来说,买房肯定不是一锤子买卖,我更希望围绕 “房屋买卖、房屋租赁” 逐渐 [当然也希望尽快] 形成一整套标准的体系 [既维护了买方的利益、也维护了卖方的利益],培养和监督和奖惩每个居民形成诚实守信的行为。
不能大降啊,只能横盘微跌。要是大跌的话,会引发系统性问题的。2015 年房地产多萧条,多少房地产跑路,老板破产。所以没办法,这代人必须做一点贡献。
因为房地产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
可以降 ,不能崩,实际上很多城市已经降了,操控房价这个并不难,难在如何在巨大的房价波动下找到稳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途径。
降了基本上九成的抵押贷款都要击穿
不是房贷,是国内各种种类抵押贷款的九成
然后银行天量坏账,金融系统崩溃,你的存款灰飞烟灭
在抵押锚定物从房产转移之前,死也不能降
抵押足值就可以续借千千万万年
抵押物不足值就要提前还贷,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都得死
一、2018-2019 房价降了,只是没有 “腰斩”,但是腰斩了也买不起
二、不是买不起房,是买不起想买的房子
三、价格机制还是最公平的,你们体验过按 XXX 分房的时代么,分不到的还是现在买不起的
不要以一二线城市代表全部,中国有 6、7 万甚至更高房价的城市,也有几千元房价的城市,一线城市偏远点的地方也有 3 万的房子,差异是很大的,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住一线城市好地段的学区房,说白了人比人气死人,攀比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不健康表现。
因为稀缺性
包括题主你我在内的很多人拼了命的想买,怎么可能降呢?
类似鹤岗这种地方的房子很便宜,电子厂打一年螺丝就能买一套老破小,算是回归了居住属性的价格,但是咱们买得起也不会买。
北上广这种城市,哪怕有形的手不捣乱,只要还有那么多人往里挤,房价就不可能回归居住属性。
最关键的,还有 “有形的手” 在使劲掏,两个要素一结合,两条腿走路,更是稳中向涨。
别搞什么精神层面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说点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原理。
杠杆越高,房价涨的越快,崩的也越快。杠杆越低,房价涨的相对慢,崩的也相对慢。
房子这个东西本身除了投资,还有本身无法衡量的居住属性,和很低的出租投资回报在那里。如果杠杆上的低,还贷没压力,更多的房东在价格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就不选择出售了。愿意出租或者持有。如果杠杆很高的炒房客,在房价不涨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势必要砸盘出售亏本回血以免破产。所以市场价格是低杠杆人群和高杠杆投资客的较量,跟买方的关系并不大。
只能说国家之前去杠杆和限购的政策,稳定了市场的价格,是个很正确的事情。如果低价的时候房东和投资客选择不卖,抛开感性的骂娘以外,只能说实际的市场价格,就是这个价格。不管你觉得值不值,市场上的成交价反应真实价格。
讲几句道理马上就能碰上杠精,天天想着白菜价买北上广深的房子,最好跌到 1 块钱给你买呗。幼稚不幼稚?房价跌的地方已经超过腰斩,斩到大腿根了,比如燕郊。尴尬的地方恐怕是,你想买的地方它不跌,你不想卖的地方跌很多。道理还是那个道理,跌了的地方就是供大于求,市场杠杆太高,崩的快。没跌的地方就是杠杆小,供求总体平衡,房东不急卖呗。哪这么多废话。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谢不邀。
刷到本专业问题了,好开心!
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2019 年全国房价大降价,题主说房价宁死不降,很显然与事实不符,就不用再问为什么了。
补充一下。
房子虽然跟普通商品不太一样,但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工资三千,房价三万,是不可能持续的。不同的是,一线城市房价虽然更高,但一般来说更加坚挺,甚至一些发达城市还在涨价。
哎算了,有人理我再继续说吧!
一线城市比较特殊,没有太多讨论意义,二三四线城市才是跟广大群体利益相关的。目前大多数此类城市都在降价,新房上市成交量也是冷清。
很多人提到政府,银行,购房者等影响因素影响,不能说不是,但其实影响真的很小,并不能真实影响房价。开发商涨价或者降价有很多方式方法,一般不会受此类影响太多。
明白人都明白,房地产成本主要是土地成本和配套设施成本。房子成本并不是那点钢筋混凝土和土地,
降了就死,怎么能叫宁死不降呢!
你这么想,今年你家贷款 30 万买了套 60 万的房子,字刚签后,过了一周,你听到那边房子崩盘了,你家 60 万的房现在 40 万就能买了,就问你气不气,跟你一样气的还有你的邻居,你整个单元楼的住户,还有整个小区提前买了房的兄弟们,于是有人带头拉了个微信群,组织找开发商退钱,可是开发商的钱一部分还给了银行,另一部分已经投入到其他工程的项目,根本没法退钱,何况房价走低,新开发的项目根本没有人接盘做,前面是讨公道的业主,后面是一众的外包单位,根本就是死循环。
所以房子哪怕没人买,放着,降价也是万万不能的
炒房就是炒预期,如果房价降了,炒房的逻辑就崩了,没有逻辑,啥子房都会滞销,所以现在是全网制造暴涨舆论,谁叫有房阶级人多,文化也高。
开放商降价?想多了,一是现在开发商拿地成本本来就高,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二是你 TMD 开发商敢降价,一堆维权买房人打不死你,也会烦死你。
原因在于真的降价的地方你永远不会去考虑,你会考虑的地方,房子多半是投资品,是没有居住属性的,因此不会降。
比如比较出名的鹤岗的房子,你买不起吗?在北上广工作一年,怎么也得有个 10 万了吧?工作 2 年,算是吃的喝的用的,存个 10 万很难吗?然后去鹤岗买房子不就好了?何况现在三线城市的房子大概率不会继续涨了,那个是真的涨停版了,凑个首付慢慢还房贷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如果你说非一线的不要,那一线的房子本来就不是用来居住的,一线的房子是用来投资的,投资品不涨价还叫投资品吗?2028 年前一线城市房价只会涨不会跌的。在不发生战争的前提下要一线房子跌,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一线城市的 50 后们开始大规模的死去,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现在是不可能的!
而这个时间点,之前我觉得应该是在 2030 年左右,不过现在自己也觉得不靠谱了,丫的 50 后现在个个都活蹦乱跳的到处旅游呢,你能想象他们在 10 年内大规模没了吗?
所以继续等吧,目前来说还看不到头的,天知道哪天会下降?这个真的只有老天爷知道的事情了!
降不降关我 p 事啊
为啥给我一个拆迁户推房价问题,我又不缺房
系统大数据出毛病了吧,这几天天天首页让我看一帮买不起房的发牢骚,烦不烦 ,把我看小姐姐的帖子都顶掉了
下个月把房租提一下,省的一帮人搬完砖还有空上网逼逼
房价不降,地价也不降
可以继续搞银行的钱出来
全国大部分房子都降价了
只有极少数核心地段还在涨
千万级别往上的房子,越贵的涨的越快
楼上大多分析我觉得不靠谱,什么房少人多之类的,完全瞎扯。
降价意味着什么?
1. 老业主砸售楼部,群体事件,要维稳啊。
2. 你降他也降,市场踩踏事件,混乱了。
3. 楼价降意味着未来地价也得降,政府不允许。
4. 楼价降,银行也不乐意啊,抵押标的物价值减少,风险提高,赶紧抽贷,开发商卒。
5. 楼价降,市场上大多数人属于追涨杀跌,购买意愿下降,期待继续降,更卖不动,资金回笼困难,银行又来了。。。。
。。。。。。
反正,售楼部的房子总是只剩这几套了,价格还要涨。。。。
但房子还得卖,要现金流啊,于是,很多团购,代理商,中介等开始帮忙卖,反正他们手里的房价就比售楼部便宜。后来,这种方式好像又有变化。反正,奸商的手段是很多的,各种方法提高收益,尔等韭菜只能被收割。
最近吹起的降价风,有可能是近期房地产最后一波正收益收割韭菜了。价格降一点点,但利润还是有的。2020 年,如果没有实质的房地产拉动政策,房地产的日子不会好过的。但韭菜,你还是省不了几个钱,开发商收割不了你,还有中介收割你。韭菜最佳的办法是持币观望,别冲动,或者把钱拿去搞点其他投资? 或者,提高点生活质量? 房子,一套就够了嘛
个人愚见,看官随意。
开发商的房子销售前,是要向物价部门申请报备的,是不能随意改价格的。
房子利润没有想象的高,价格崩了的最常见结果是烂尾楼。
很多人盼望的房价崩盘,是打土豪分田地,在和平年代,根本不可能发生。
每个人都会算帐,都不傻。
就像降了你能买似的
哎,大部分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
“如果房价降到 1000 一平,那么………”
问题在于,即使地价降了,房子就真的会降到 1000 一平吗?
假设:
A 城 W 小区,房价 20000 元 / 平,一共 800 套。此时,市场需求(买得起这个小区房子的人)有 1200 人。如果你是开发商,你有没有必要降价?
如果此时市场需求只有 600 人,你的定价还有 200 套卖不出去,于是你就打算降价。但突然发现,降价到 16000 元 / 平的时候,市场需求到了 1200 人,但是 800 套房也不够卖啊,于是你开始 “捂盘”,开始“摇号”,甚至市场上出现了“黄牛党”“茶水费”。因为市场上有 1200 个人依然愿意掏超过 16000 元 / 平的价格买你的房子。于是市场反应把房价抬到了 18000 元 / 平。此时,已经有 200 人觉得“贵了”,离开了这个市场。那么 18000 元 / 平,还是有 1000 个人愿意买。你又想了想,再加 2000 元 / 平 装修标准,定价 20000 元 / 平,“送” 精装修。此时,市场上有 780 人还留了下来,你一想:不就空 20 个房子嘛,还是稳赚。
于是:
作为开发商的你,即使愿意从 20000 元 / 平的价格降价到 16000 元 / 平。市场需求依旧会把你的价格抬升到 20000 元 / 平。哪怕,这些需求可能叫做 “刚需”“首套房”“改善型” 或者“投资”。哪怕,你的拿地价也不过 8000 元 / 平。
以此类推:
A 城 Y 小区,15000 元 / 平
A 城 R 小区,12000 元 / 平
A 城 T 小区,24000 元 / 平
……
每个档次的小区,每个梯度的房价,都有特定的人群愿意为之买单。
因为,如果没有了市场需求,开发商就算定价到一百万一平,卖不出去还是亏本。
不要只看那双看得见的手,房地产市场,看不见的手,依旧发挥着作用?
不信?
那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不要以为自己买不起,其他人也会和自己一样买不起。如果真的降价到了你买得起的价格范围,那么无数个你都去买,价格自然而然又被抬起来了。别忘了,房子虽然可以凭空建起来,但是土地,可不会凭空出现。稀缺地段,成熟配套的地段,是需要 “时间” 来发展的。“时间”也属于“稀缺资源”。
房价的周期很长的,耐心一些。
虽然现在很多房子都在降价。
但要达成房价正在下降的共识。
应该要等 2021 年。
房子,只有不断的转手,才会升值。
你只有有钱,才能接手。
有钱人把房子卖给更有钱的人。
更有钱的人,买了房子,遇到调控。涨一点跌一点,他们根本不在乎。 应为他们手里有房有钱。 房子一直在手里,就会横盘。
大概只有,出点事 ,有钱人要将房子变现,出现大规模的抛售,才会降下来。
但是 ,是什么事情呢
难以做空,没有做空机制,股市汇市债市你都可以做空,房市怎么做空呢?做空以后的获利机制呢?
所以房市一定是一路上扬直到泡沫破裂,这也是为啥 10 次金融危机有 9 次都是房地产导致的。
早降了,其他商品价格上升,就等同于房价下降。
房子为什么不降?问问你自己啊,你问出这样的问题还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套房子,和你一样的人起码上亿,房价稍微有一点下降的苗头一群人马上抢着上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说房价有可能降吗?
初中历史不是教了吗?
牛奶倒进河里还有的赚,你降价了明天就破产
你得替这些钱找个出路啊
因为老百姓的必需品这个东西就是可以涨价涨到有人承受不住彻底退出竞争为止。
衣食住行。衣,门槛太低。食,出问题影响太大。行,大不了不出门。只有住,才是人人都需要,而且即使老百姓实在竞争不了还有保底的玩意。
这个拿来操作,利润最高。
就像 “秋收”,在另一个收割机出现之前,不可能停止原来收割机,哪怕它已经伤痕累累。除非我们团结起来把收割者杀掉,不然收割是不会停止的。
降了就会要命。杠杆炒房、杠杆开发的那些人,身家性命都在这个坑里,降房价等于把他们活埋。
买不起房,最多活得憋屈点,远不至于要命。
所以,为了社会河蟹,房价不能降。
地方政府要靠卖地做社会融资,既然总是要卖地不如往高了卖,可地产商能拿出的价格受房价限制。于是政府保证了未来稳定的高房价以把地卖出更高的价格。
其实房地产的利润率很低,除非能以低成本拿地基本上是很差的生意。但是政府稳定房价,银行就愿意让房地产商拿手上的造好的或者没造好的房子抵押贷款。所以房地产虽然本身利润率不高但是有很低的风险和融资成本,得以迅速扩张。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人愿意买房。一开始上涨的时候也许是为了投机愿意买单的人不少。但是后来新兴的中产阶级也不是傻子,以 80 年房租的价格买房不只是离谱,简直堪称魔幻。80 年啊,新中国才多少年?于是政府又出手了,让公共服务和户口挂钩。我以前读的小学叫几万块借读费就能转过去学籍而现在对户口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房价降了,银行就会有巨量的坏账。离谱的坏账之前也有过,无非是人民过几年苦日子,不会有流通性风险。
自力更生的路充满了血汗,能用脚投票还愿意回国当韭菜的人对祖国充满了信心和爱。不过有一说一身边共产党背景的子女基本都在留在国外过小日子,反倒是我们这类平头百姓愿意回国发展。
没钱可以住鹤岗去啊 1.2.3.4.5 万总得掏出来吧?说白了就是又想白嫖高价地区的配套和就业机会,又要鹤岗的房价。扯蛋呢。
本来发达地区的配套,当地政府建的设施就是卖高价地来的,你感情好,地便宜卖,房价无限低,设施无限好。政府也没钱啊。
北上广的房价配套是给对应的人准备的。牛逼人材,在那儿也是轻轻松松搞定房子。
简单的说,你 10 万月薪去买 10 万一平的房子,1 万月薪买一万的。5000 月薪买 5000 的,这不就完了。偏得是能力没能力非要挤进北上广还想在那儿定居。踏实点,挣几年钱,回家乡去建设发展吧。
人呐,总在高估自己。脚踏实地向前走,每个人总要活着,总有条本来属于你的路。
………………………………………………
补充一句,达不到 10 万收入的人群离开北上广,北上广肯定撑不起房价,降到 5.6.7.8.9. 万,又会有 5.6.7.8.9. 万月收入的人接盘。房价一直会跌到最低的那个月收入的人接盘,且有房卖为止。如果北上广卖到 8 万就没房了,就证明那儿就是 8 万的价格。
咱们的问题根本其实不是北上广那夸张的价格,因为的确有那么多大佬在买。问题在于狗吊的当年投机炒房行为。贷款低买高卖的。这帮人才是真的坏,他们不会去炒已经高价的房,专炒没什么人买的,价格明显高过市场价格的,逼刚需花溢价 1.2.3.4 倍的钱去买。当然谁的钱都不是白捡的。早些年流行的海景房,景区房之类的,惨淡收场的炒房客纯属活该。
………………………………………………
再补充一点,当年炒房客也的确推高了房价,也的确逼迫了一大批人,本来可以买 1 万的房,1 万改善生活的,非得 2.3 万去买房,这就属于恶性剥削了别人的劳动成果。但是,当地政府本来只卖 1 万一平的地,被二手操作到 3 万一平,政府也没收益,也就代表着当地的财政,人民都没收益。但是,这帮有资本,能贷到款的炒房客,他们是什么人,不能深究。
………………………………………………
最后补充一点,理性买房,理性选择。我也和在深圳买房的同学做过讨论。最好 10 年 15 年去买一套房。如果在高价地区,拿不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收入去匹配住宅,就算了吧。人生很长,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花一辈子买一套房,亏了。算算性价比。
因为它活得好好的,丝毫没有死的征兆。降了反而可能立刻死。
国家都明说了,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那么请你想一下什么叫稳预期?如果预期是跌或者不涨那预期稳得住吗?只有房价显露出要暴涨的苗头然后被中央雷霆手段压制住最终年底一算房价微涨才是稳预期嘛。国家都明确告诉你要怎么做了你还期望房价下跌?
很简单啊,因为资源分布不均衡啊,
交通、养老、医疗、教育、环境、就业、商场等,这都是资源,
现在咱们国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不够分,只能集中投放在某些城市,也就是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中心城市,
然后这些城市又会集中投放在某个区域,命名为市中心、新区、开发区、城市副中心,
那你想要享受这些资源,就得去这些地方买房子,只要有抢资源的人,那房价就降不下来,
你说房价什么时候降下来,那除非资源不值钱了,或者抢资源的人减少了,
但是又会有一个问题,资源会升级成优质资源,也就是三甲医院和普通医院的区别,学区房和重点中学学区房的区别,只要人有欲望,那人为的资源升级就不会停止,资源就永远不会不值钱,
而抢资源的人少了,就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命了不再去争抢资源,也就是低欲望社会丧文化,一种是社会进入经济衰退期,大家都挣不到钱,无力争抢优质资源,
这两种情况,第一种现在中国还有很远,第二种也不太可能实现,
至于很多人说的总人口减少,我觉得跟房价关系不大,因为总人口减少,相对应的提供的资源也会减少(教师、医生等职业从业者会减少),
现在各地应该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适龄学生减少了,学校直接合并消失,医院商场之类的也是一个道理,总人口减少了,这些都会减少,压力依然会维持在这个饥饿值上,
现在有人说房价已经开始降了,还是我说的,你看看资源投放的中心降了么?真正买房子的去看房子的,你心仪的房子降了么?降也只会降一些没资源支撑的虚高的房子,有资源支撑的房子恐怕还在涨呢吧?
房价为什么宁死不降?这背后的原因是不平衡的问题。
第一个不平衡就是东西部地区房屋供求的不平衡。
我国人口流动的大方向是从西部往东部或者南部流动,2019 年东部十个省市中有七个是人口净流入的地区。
南方省份净流入人口也高达一百八十六点五万,这是一个非常巨额的数字。
西部的人口大量外流,导致这些人本来以前居住的房子空出来了,空出来的房子也没有人住。
而东南部发达地区,尤其是像深圳、厦门、这些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让房子供不应求。
那么这样一来房价自然就会上涨。
第二个不平衡原因是城市与农村房屋的不平衡。
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很多农村人选择进城工作、学习等等。
他们多数都留在了城里,那就需要买房,这就让城里的房子供应十分紧张。
为什么要降呢?你是卖白菜的希望白菜能多麦一块钱,你搬砖的希望工钱每小时贵一块钱,你当白领希望今年薪资涨一块钱,盖房子买地装修的,凭什么不能让房子涨一块钱呢?一线房子是贵了点,但 234 线很多地方房价其实不贵,例如长沙南昌这种二线省会城市,2w 左右的均价。100 平米的 200w。首付 60w 左右。普通小家庭,取个中间数,就算夫妻两个每月收入总计 2w。一年存 10w,不靠家里,五六年就能买房子了。要是家里帮帮忙,60w 首付两边各解决 20w,那小夫妻攒一两年就可以买了。哪里贵了?
一定要说北上广深?一个城市就算 2000w 人,4 个城市 8000w。还有 13 亿人呢。中国那么大,一线城市的房价和物价本就是刷人的。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都知道大城市有好处,都知道 400 分进清北复交,但 14 亿人全都去了一线怎么容得下?
2020,开放各种 234 落户,收割 9 以农村韭菜,234 房子涨价,234 的土著房子卖了有钱了,于是送子女去 1 线,1 线进一步涨价。这 9 亿韭菜能让中国房价再稳定增长 5-10 年。2018-2019 各地小幅度下跌,现在触底反弹了要
地是谁卖的?贷款是谁贷给地产公司的?你买房是谁贷给你的?降价了周围一圈怎么卖地? 想明白这些你就明白为啥房价降不下来了。
十八线小城市,2019 年 X 桂园精装修全款 4300 一平被约谈,不能卖这么低,不然没法卖地了。
题主自己体会。
房价不降因为还有梦想,二三线跌了,因为我是一线。一线有的跌了,因为我是学区。学区也跌了,因为打压。所以房价不跌,因为有人不希望跌的梦想。梦想有你醒来的时候,看到真实。
你在抱怨贵的时候殊不知开放限购很多人连买的机会都没
喜欢调侃政策的 我出一个限卖 15 年 不限购的政策 你看你还有没有机会买到房子。 你觉得如果是这样 你买还是不买 房价会继续涨还是会降
房价涨,买了的人直接赚到,银行风险降低,政府收更多出让金;
房价跌,韭菜爆炸,银行出风险,政府没出让金;
一二线城市发展了,人口上升了,房价就上涨了;
三四线城市倒退了,人口流出了,房价就跌了呗
你问为什么宁死不降,那就是因为你去的城市吸引力强,大家都往这个城市跑。
死的时候确实会降,参考 07 美国,97 香港,91 日本,但都是买房韭菜加满杠杆被收割的情况,而中国的去杠杆周期 5 年左右就有一次,13-14,17-18 两波去杠杆,07,15 两次股市教做人,能活下来的投资稳健的居多。
为什么总有一小部分人要剥削别人呢,他们发财不叫上你,破产就要拉你陪着他。这是为啥呢
虽然一直在喊房住不炒,可是我看到的实际情况就是炒房炒房,当然也住,实际情况就是房住也炒,有那么一群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自己一个人、父母、媳妇毕生挣到的钱都用来买房了,也可以说是炒房(不矛盾),你说说这种情况下,你是那个买房炒房的人,你是不是宁死也不愿意房价降,宁死也不让房价降,这可是我、我父母、我媳妇毕生挣到的血汗钱啊,敢降就敢急,敢降就敢闹。
后面的人就别去参与了,就让这些人的房子继续保持这个高价,后面的人去开辟另一个市场就行,去买别的地方的房子。
房子都炒起来了,再喊房住不炒还有什么意义,把房子的价格降下来,他们不得去跳楼,他们不得断供,他们跳楼了,他们断供了,那些靠房地产吃饭的人吃什么,他们估计也得去跳楼,最不想房子降价的人估计就是靠房地产吃饭的人了。
房子价格降下来,征收房产税最好了。
虽然炒起来了,降价他们会跳楼,会断供,会急,会闹,但是也得让房价降下来,要不然没有未来,要不然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房子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购买行为,如此大的投入,使得房子和人的命运紧紧关联,房价的波动,影响的不只是经济,还有社会稳定性。
这些年经济环境不好,大家都了解了一个词语——征信。征信即代表了你个人的社会信用,征信对你的核心作用是,关系到你能不能借到钱(购房贷款等)。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个人征信,就会成为 “老赖”,然而,大多数的老赖,并不是因为真的没钱,走投无路了,才选择放弃征信的。做出放弃征信的决定,并不需要山穷水尽,而是权衡利益得失的大小。
假设房价暴跌腰斩,那么会出现以下情况:
1、A 同学准备在杭州市购买一套价值 500 万的房屋,他首付了 40%,即 200 万,贷款 300 万,贷款周期 20 年,那么 A 同学在 20 年里需要支付 300 万本金 + 160 万利息,共计 460 万房贷。然后他开始还款还没多久,房价腰斩了,这套价值 500 万的房子,只值 250 万了。A 同学该如何选择?已经套进去 200 万了,还要继续还完 460 万,去保住这套只值 250 万的房子?
请注意,A 同学此时并没有山穷水尽,他仍然有支付能力,但是他该如何心平气和?万一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影响了 A 同学的月薪呢?还不上每月 1.9 万的房贷了呢?而且房价腰斩的时候,房子是卖不出去,找不到接盘侠的。那么 A 同学就大概率会放弃征信,妈的,房子老子不要了行了吧,不还了!这时候银行就遭殃了,垫进去 300 万不说,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 160 万利息也收不到了,就拿着一套卖不出去的房子在手里。
2、B 同学在杭州有一套价值 500 万的房屋,他打算创业,需要启动资金,于是他以这套房屋向银行抵押贷款。银行进过评估后,贷款给 B 同学 300 万,贷款 5 年,无论 B 同学是选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总共都需要还款大约 335 万元。这时,房价腰斩了,这套价值 500 万的房子,只值 250 万了。B 同学该如何选择?继续还 335 万元,去赎回这套只值 250 万的房子?
请注意,B 同学此时并没有山穷水尽,他仍然有支付能力,但是他该如何心平气和?万一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影响了 B 同学的创业收入呢?还不上每月 5-6 万的贷款了呢?而且房价腰斩的时候,房子是卖不出去,找不到接盘侠的。那么 B 同学就大概率会放弃征信,妈的,房子老子不要了行了吧?老子手里拿着 300 万不香吗?要还 335 万去赎回 250 万的房子?这时候银行就又遭殃了,垫进去 300 万不说,作为银行主要收入的 35 万利息也收不到了,就拿着一套卖不出去的房子在手里。
当房价的暴跌导致无数个 A 同学和无数个 B 同学叠加起来的时候,银行就完蛋了,本金被借走了,利息收不到了,拿着一堆卖不出去的房子。银行的现金流断了,就没钱贷款给企业了,经济活力就迅速收缩,很多企业会倒闭,那么 A 同学和 B 同学就更多了。
放弃个人征信并不是一个需要违背祖宗的决定,只要关联的利益得失足够大,尤其是在个人经济状况陷入窘境的时候,我大不了坐绿皮车,住快捷酒店呗,又能怎样呢?何况在经济恶劣的时候,一旦大面积的人群放弃征信,那么征信这个东西,也就没什么卵意义了。
这就是房价不能降的原因,房价降了,就会将有房阶级(主要指房子代表个人绝大部分资产的阶级)的信心与未来打碎。而他们往往代表着这个社会最中坚的生产力。他们都会社会失去信心了的话,社会动荡乃至更恶劣的后果将不可避免。
有涨有降,全面彪红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然也别盼望着房价回到五年前
因为网友还不够给力。
更敏感不说了,说明掌控印钞机的人手里房子多。。。
赶紧降。。。降了我换套大的。。
因为需求
各种需求
政府的资金需求:土地财政
购房者的生活需求:教育,医疗,就业
开发商的盈利需求:这么高地价拿的,总不能亏本卖吧
今年房价跌得还不够多?你看看青岛
只能靠地产了,其他行业都是不务正业。
其实降了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想要的大跌
其实很难
比如我老家的房子,三十万全款,70 多平?
可一个四五线城市有多少人想买?
北上广深就算不降价有的是人等着接盘,那人家干嘛降价?嫌钱烧手?
当然我也希望都降价,但这不是在讲供需关系嘛
而且北京 700 万的房子就算降价 200 万,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啊【首付都无法上车】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尴尬。
因为持有成本低,二手房不会有人亏钱卖。二手房都不降,新房更不会降喽。
因为你只看的涨的人不看跌幅的。
很多都用西方经济学作为价值观,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快走十几年了。
基本每一年都有人问这个问题
这个降得说个幅度吧,降 10% 还是 50%,世间商品价格没有一成不变的。
房价允许小降,2 万的房价,降到 1.9 万可以,但不能降到 1.5 万,因为如果把首付都降没了,贷款余额比房价还高,谁脑子进水继续还款。当房子泡沫越大,降价空间越小,因为人的承受能力变小了。
往大了说,房价不只是关系着购房者,还关系着卖地的和盖房的,决定权在卖地的手里,关于房价能不能大降,这关系着卖地的收入。如果你有权利,能决定你的收入,你会舍弃自己的收入,而成全他人吗?
房价包含的因素太多了,房价里包含着地价,开发商的利润等等,如果房价大跌,开发商的盖的房子没有利润,那开发商的融资怎么还?开发商不就破产了(看看头部房企的负债率,高的到 90%,远高于香港 30% 的警戒线),房企都破产了,土地拍卖给谁?即使有活下来的企业,溢价率能保障吗?为何中国可以允许 90% 的负债率呢,而香港不允许呢?这就从土地性质说起了,香港土地是私有制,大陆是公有制,大陆财政很需要拍卖土地的收益,如果限制房企负债率,拍地意愿和土地溢价率很难保证,所以…… 还是那句话,当你手里有权,可以靠手里的权利维持你的高收入的时候,你会千方百计的维持高收入,而不顾其他的。
都知道财政负债率也很高,但是凭什么借到的钱呢,就是凭的土地,当地价越高的时候,能借到的钱越多。如果房价崩了,房企破产,地都没人拍了,地价也会接着崩,地价崩, ZF 抵押的土地价值缩水,那银行让 ZF 还钱怎么办?房企破产,银行也会让房企还钱,房价崩,购房者就不会还贷款了,把所有的问题都交给银行了,银行手里有大量的土地和房子,还有房企的不良资产,又不能变现,最后一文不值,储户的钱就还不上了,银行也得破产。银行破产,所有人都跑不了,谁这辈子不和银行有关联?谁能离得开银行?那些没房子的人,你的钱也会消失?这不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么。。。。。。
降价是早晚的事,因为这届的九菜涨势太不好了,连新九菜都不愿意生了。
三四线早就降了,你看不见?一二线城市为什么要降?钱每年都超发,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就那么大,降到人人都买得起的价格,可能吗?买不起就租房呗,何必一定要落户大城市呢?放眼全东亚,哪个核心城市房价是当地普通人随随便便就买得起的?哪怕朝鲜也是一样的
一只吃会吃屎的狗,你不让它吃屎,它会咬死你的。现在知道答案了吧
降了也是死,当然要拼一下了!
吃一个快餐 15 元,半小时吃完,平均两分钟一元,有效期半天。那么大多数人一天在食物上消费就需要 30 元,一个月 900 元,一年 10800 元。
假设一间屋报价 100 万元,按照 50 平方米算(两万元均价已经超过大多数人所住的屋)。一家算三口人住(别嫌挤,大部分人还买不起),有效期 70 年,但人活不了这么长,打个五折算 35 年,人均每年约 9500 元。
有评论对 50 平方米的住房有怀疑,认为 50 平方米装不下一家三口,我把我看到的写在此。
![](data:image/svg+xml;utf8,)
实用面积看户型图。
至于提到按揭成本,按揭是你的成本,不是房屋的成本。如果要你一次性付三十五年的粮食费,你一样要按揭。商业贷款 5% 上下,如果按照 GDP 增长 6% 计算,其实和粮食价格增幅差不了多少。2003 年,我家餐厅卖的盒饭三肉一菜一饭 5 元,四肉一菜一饭 6 元,当时我就问,饭盒都一样大,多点一个肉,分量也一样,我妈笑而不语。当时我卖盒饭的地区房价临近一万元一平方米,现在大约四万元一平方米。
过去十八年,粮食的价格增速是不如房价的,但粮食产量是随着科技发展一直增产,而住宅却不能凭空变出土地来。
事实上今天的食物还是比住宅要贵。但大多数人只关注楼价不关注粮价,所谓温水煮青蛙大抵是此理,楼价是沸水,一烫即伤,粮价是温水,每天波动 10% 也无妨。
衣食住行,食物是生活必需,难道住宅就不是?当然很多人认为住宅不是必需,因为还可以租,租不成还可以露宿。
中国是农村人太多,以至于以为住宅应该很便宜,毕竟自建房真的很便宜。但是自建房比商品房便宜真的只因为地理位置吗?其实最大原因是合不合法,合法的商品房可以转售,自建房从正规渠道根本卖不出去。那么房屋再便宜就只能算作消费品。
在农村连食物都可以不花钱,农村人对米、油、菜都很大方,而对钱看得很紧,原因便是钱难得,米、油、菜易得。城市生活则是所有物品都需要钱。当农村人进入城市后就发现原来生活成本这么高。
**具有保值功能的物品才有资格成为投资品。**白酒本该是消费品,却因为数量有限、能够长期存放而成为投资品。粮食则不然,数量必须过剩,这是法律规定,几十年前出现的大饥荒,荒得边疆百姓都移民了,年轻人不知道,老一辈人就知道。随着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大增,中国已经没有饿死的人。但科技再进步,人也不愿意住入太空舱,共用厕所厨房,所以房屋只能限量发售。
玩股票的人远比玩期货的多,因为股票可以无成本长期持有,但期货持仓是有成本的,一个月收一次费。房屋可以持有二三十年,而食物能持有两三年都难。任何物品只要有效期长,价格必定贵。
房屋是人的必需品,因为有效期长也必定成为投资品。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历朝历代楼价都不会便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大部分人都认同房价本该贵,只是钱不够所以说了很多违心的话,今天没有房,就希望房价跌,明天有房了,就希望房价涨,毕竟利益决定立场。
大家好!我是鲜谋君,和大家一起成长,慢慢变富。这是分享的第 42 篇文章。
2021 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 48 万人,创造了建国以来的人口增长新低。这个数据一出现,很多人都在讲,以后房子没人接盘,房价将会断崖式下降。房价真的就会降吗?我们来分析下。
人口下降情况分析
首先要看下这个人口变化是偶然事件还是长期趋势,下面是近几年大陆人口的变动情况:
看数据人口确实是连续很多年都在下降,那为什么人口会下降呢?会反转再增长吗?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官方回复,这几年人口持续下降,原因有下面几个:
1、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
2、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推迟生育,生育意愿走低
3、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
4、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新冠肺炎的影响肯定是比较大,这两年就连普通感冒发烧去医院都减少了很多,更不用说要去医院生小孩了。但就算新冠大流行结束了,前面三点原因确实也还会长期影响人口的增长。
人口下跌的情况在各个地方的详细情况呢?我们先看各个省份的人口变化,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情况,再按各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来分析。
下面是近十年各个省份七普和六普的人口对比数据(常住人口):
可以看到经济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人口增量都很大,十年增量都在 500 万以上,其中广东人口增量达到惊人的 2169 万人,增加 20%。
相反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甘肃这几个经济发展缓慢的省,人口是减少的,黑龙江竟然减少了 640 万人,人口流失 17%。
可见,当国内总人口减少的时候,各个省的人口不是按比例减少,而是经济发展良好的省份人口在增加,经济发展差的省份人口在减少。
我们再来从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占比来看人口的流动情况:
很明显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口占比较高,是在虹吸其它地方的人口。
我们再看看 40 个主要城市的人口流入情况:
![](data:image/svg+xml;utf8,)
从这里的数据可以看出,城市能级越高,流入人口越多,经济发展越好的城市,人口流入数量越大。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都在 800-1000 万。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圈的人口流入是最多的,各个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入也是最多的。
在同一个都市圈内部,人口增量的分布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珠三角都市圈的数据:
深圳、广州两个城市占据了珠三角都市圈人口增量的一半多,说明在区域内人口更多地流向中心城市。
总结一下,虽然中国总人口增量断崖式下滑,在 2022 年可能出现绝对人口的减少,但是这种人口减少,不是各个省份、城市的人口等比例缩减,而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仍维持高速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在各个区域内部,人口更多的流向中心城市。
一二线城市的未来购房人口
从前面我们看到的人口总体增量减少,人口流动方向,大致可以判断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减少,购房需求人口不足,房价肯定没有什么增长空间,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房价会下跌,严重的如小城市鹤岗,几万元一套房。最近有消息说,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也出现了总价 10 万以内的房子。
所以能购买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就千万不要购买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一旦被套牢,就很难有实现阶层跨越的可能。
那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就一定值得买吗?未来总人口要减少的哦。我们来分析下一二线城市的未来潜在购房人口数据。
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
按照现有高校在校学生情况,未来每年增加 100 万毕业生。而且参加高考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再看高中招生情况,2019 年高中招生人数为 1439 万人,2020 年是 1521 万人。
然后是初中小学情况,2020 年初中入学 1632 万人,小学入学 1808 万人。
最后是幼儿园情况,2020 年幼儿园入学 1791 万人,考虑入园率 85% 算,适龄入园应该在 2100 万人。
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人口统计中可以看出,虽然现在人口净增量在缩减,但至少在未来 20 年,高校毕业人口还是在增长中,中国的高校毕业生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人口素质也会越来越高。
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会去哪些城市呢?我们先看看一二线城市的学历情况:
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的人口结构中 30% 都是大学以上学历。其中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因为城中村太多,低端制造业拉低了学历占比。
下面是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
名校毕业生流入的基本都是经济大省、珠三角、长三角都市圈的城市。
从这些可以看出人才都在流向能级更高的城市,另外一二线的核心城市基本都有入户学历限制,容易流入的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
我们国家现在仍然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率达到了 63%,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超过 1000 万,一二线城市流入了人口中的最优秀的一批人,所以一二线城市的房产投资,还有很长的雪坡来增长。
从全球范围看
日本、韩国和中国对教育、储蓄、住宅等传统文化较为接近,人口总量也已经缩减,比较有参考价值。
日本
中国的总人口增量是断崖式下跌,但还是在增加的,而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减少很多年了,它是最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国家。据统计 2013 年日本有 6100 万栋住宅,但只有 5200 万户家庭,房子总数超过家庭总数,超了 20%。
从总体上来看,日本房价不会涨,很多小城镇已经没有年轻人口,地铁、学校、医院均已不再营业,房价下跌一半的都有。
但是,日本东京在近二十年仍连续保持人口增长,人口接近 4000 万,占 1.2 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房价也在保持上涨。九十年代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2003 年到达最低点,再往后的二十年房价的涨跌和全球主要国家基本同步,房价自 2012 年以来年均增长 8%。
而日本的大阪、名古屋,虽然是第二、三大城市,房价也基本没有涨。
韩国
韩国的首都首尔,面积、人口和北京接近,总人口 2527 万,占韩国总人口 5100 万的一半左右。韩国总人口在 2019 年到达顶峰 5185 万,然后 2020 年 5182 万,2021 年 5166 万,逐年减少。
我们再来看看首尔的房价指数:
1970-1991 年是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 30 年,GDP 年均增长 9.7%,和我国这三十年的高速增长类似,这个阶段房价大概涨了 14 倍,我国过去 20 年房价大概涨了 13 倍,较为接近。
1992-2000 年,韩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城市化率达到 74%,这一阶段韩国加快住房建设,住房数量大幅增加,十年房屋数量几乎翻了一倍,另外政府出台限价收税等手段,所以这个阶段房价比较平稳。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实行低利率等政策,房价重新开始上涨,到 2008 金融危机爆发前,首尔房价平均年增长 13%。
然后 2008 年金融危机,房价下滑一段时间后,现在又涨了七八年。
小结
即使在人口减少的阶段,区域的核心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甚至占区域人口的 30%-50%,周边的小城市在人口流失后房价失去投资价值,而核心城市的房子仍然维持保值增值。
最后的话
国内的人口总量绝对值会减少,发达地区将虹吸落后地区的人口,在发达地区内部,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核心城市的房价几乎一直涨,保持投资价值,落后地区及周边小城市随着人口的流逝失去投资价值,只剩下居住价值,甚至最终只能废弃。
关注微信公众号 鲜谋君 和大家一起成长,慢慢变富!
无非就是利益。
房价怎么降?谁会主动出卖自己的利益么
且不说宏观层面,房地产总值变大,相对应出来多少票子
就拿都说的鹤岗来看,房价最低已到 1000 / 平了。可是其平均工资也只有 2500,这种平均的数字代表了基层从业者月工资都在两千以下。
即使是几万块一套的房子,鹤岗的大部分人,也买不起。
还有那些鼓吹回乡的答主,你以为在北京月入几万块的程序员或者是臆想中的年入几百的投行精英们,去鹤岗就能安居乐业了? 呵呵,他们在鹤岗,说不定连工作都找不到,当服务员还要被嫌弃的。好好看看风潮下那两千买房的职业都是什么,而你们都是干什么的。
不从本地经济看房价,就是耍流氓。
从本质来说,房价宁死不降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既得利益者不会让度既得利益给其他人,就是这么简单。
房子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工具,一种筛选器,以用来对不同阶级的人进行人种隔离。
美帝也不是第一天就有富人区和贫民区的。
个人见解,地方政府没钱要卖地。房地产需要买地割韭菜。
如果房价下跌,那么房地产挣不了钱,不愿意高价买地,那地方政府就越来越穷。
所以就出了俩个政策,第一,房价不仅不能跌,而且要在明面上看起来好像还要上涨。
第二,二手房就直接死了好了,反正已经卖出去了。
那都是营销费用,和你在房管局备案的房价无关!
营销费用这个钱是不能省的,只是看开发商愿意花在哪里。
当然,如果这个钱不给房产销售,也不会给到消费者,只能是悄无声息的入了开发商的腰包。
即使按照你的说法,所有开发商都不找中介公司代理他们的项目。 那么中介公司的客户要买房子,又不知道哪个楼盘好,哪个适合他怎么办?
这时候卖的不好的开发商就来了,“小王,客户带我这里来,成交了我给你五万。” 这时,中介公司所有客户都带到那边成交了。
客户就这么多, 客户都在之前卖的不好的那里成交了,别的楼盘开发商也着急了。
“小王,小王。侬带客户过来看下噻,我这边也给你 5 万,在给你 5000 现金奖励”
这时,所有的地产商都坐不住了!
然后你知道了这件事, 想不通。拿起手机上知乎搜索 “为什么开发商的钱愿意给中介公司,不愿意让利给消费者” 。
分割线
当然最重要的是, 你买房子。
110 万和 115 万,对这两个价格你是不敏感的,无法准确比价。
那么开发商这 5 万给到中介公司, 晚上拿去见识一下 “龙的存在”,他不香吗?
因为人们只想买房价会上涨的房子。
只有会上涨,可能上涨的房子才叫房子。
大概率下跌,崩盘的房子会被抹除 “房格”,叫负资产叫累赘都行,总之不叫房子。
插个题
上知乎 / 抖音 / b 站 / 微博等平台云看房没意思,一般九成人都是跟风说房价马上狂跌
我最讨厌的就是对各大城市房价一无所知,只知道上网看了几篇公知文章就觉得中国房价马上腰斩 / 翻倍 (前者占九成),然后跟风口嗨的人,实际上鸟都不懂 (典型的例子就是觉得北上广深房子都 1000w 一套)
想要知道房价涨势出门走走附近楼盘或小区就行了
实在不想出门就下个买卖房 app,一般上面大部分城市数据都有,总比看公知文章好多了
同样的问题还可以这么问:
**为什 996 宁死不改,**可以多招几个人(降低资本对增长的预期啊)
**为什么成功人士宁死不失败?**可以分享自己成功的秘诀,让更多失败人士成功啊
**为什么失败人士宁死不成功?**可以多学习一下成功人士,这样就可以成功了啊
问题的最后其实是为什么美国永远不倒。
答案参看:douban.com/note/747023452/
什么叫宁死不降?你死了人家也死不了为什么要降?你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房价不降,物价缓慢上涨。
二手车价格为何永远低于新车?
什么?你说你二手车的发动机是磨合好了的,它性能就是比新车好?
什么?你说你二手车是办过保险交过手续的,它到手速度就是快?
但没办法,二手车就是有很强的折旧率,每天它都在折旧,尽管调教好的二手车性能有时候可以做到比新车更强。
房价不讲折旧,房价讲的是土地增值
土地和汽车相反,只要这个城市在发展,这块土地就在增值。
所以只有当这个城市不发展了,进入倒退了,房价才会跌
因此本问题可以替换为:我国 GDP 为何宁死不跌?
因为房地产是命脉,是支柱,不会死呀
1. 大城市核心区房子是太便宜,而不是太贵,比如陆家嘴房价仍然被低估了 50%,你根本无法想象第五大道竟然还有城市贫民居住,世纪初上海房价被低估了十倍以上,涨价只是价值回归。
2. 大城市郊区房价贵主要是因为税太高,比如佘山别墅区的那些垃圾,如果可以放开造,价格不会超过 2 万人民币一平,市中心老破小或者板楼 1/5 单价最多了。追求所谓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必然导致房价暴涨。
3. 剧烈的通胀和资本管制,极为腐败的银行系统,中国资产价格大半乱象都源自此处。所有理财存款都跑不赢通胀,贷款者却获利极大。比如股市的巨大泡沫,A 股从一开始了高估了 5-10 倍,随便一个工厂上市就能翻几倍,空壳也值 20 亿,比如囤债心法,(信用卡接龙 + 信用贷 + 抵押按揭 + 私人借贷)X 多核赚钱
4. 炒房和开发商都是降低房价的,而不能说的人才是推高房价的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不少地方都在打折促销卖房,但房价就是降不下来,比如前阵子天津宝坻一个楼盘
但是踏破售楼处门槛的可不止想买房的,还有老业主,他们一顿操作,打折促销被叫停、售楼处被封,结果就是降价未遂,房企也没办法,只能违约
房企 6 折卖房,降价卖房还要看老业主脸色
降价卖房为什么不行?阻力只来自老业主吗?当然不是!这背后的原因有点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大变局来了
详情请点击视频了解一下吧
看看港股几大房地产公司创出历史新高,中国发展靠地产,地产一起,百业凋零。掏空十二个钱包消费直接萎缩。
比起广告销售员的开支来说,在楼盘项目资金里面九牛一毛。
为什么要盖上千万的售楼处,因为没有逼格怎么让人觉得楼盘高大上。
为什么要请明星站场,那是为了扩大知名度,刷存在感,让人知道哪里开了个盘,还请了明星,自然也就成了明星盘。
为什么要冠名各种电台广告,同上,存在感很重要。吹的多了我就信了的道理。
我们三线,请个一线明星站场基本 100 万往上,比如这边一个楼盘请了小岳岳来做专场,票半卖半送,反而基本没亏。冠名一个地方电台时间段,一年几十万。投放一个商场的入口广告位,一月 3-6 万。多嘛?无非就是两套房子的钱。但是广告效应还是不错的。
我们这儿最近出台了: 降息到 4.9 了,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买公积金并公积金低利率贷款买房,凭拆迁协议买房首付两万可以上车,买房首套优惠 2 个点(中介有办法第二套新房也享受),零首付购房~为了把每个人忽悠上车卖房不择手段,他们真的敢!你说为啥降不了?
因为降了真的会死。
你以为下饺子、大开发,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 “劳动成果” 换取“劳动成果”。
比如三十年房贷,月供 = 工资 70%,意味着这三十年里你的劳动成果的 70% 都拿去换了房子。而这个房价里 70% 以上都是 zf 收入(详见一些开发商自曝),也就意味着 zf 通过一套房子换取了你这三十年 70%x70% ≈ 一半的劳动所得。另外,你的日常消费中至少 2 成交税。如果你是正经单位的话,你收入 2 成左右交税。。
不然你以为凭空掉下来的 j20,凭空掉下来的下饺子?
看二手房就行了,真缺钱的卖房子确实能给很大的折扣,这才是房子的真实成交价值。其他的那都是挂着玩捣乱的,什么不急卖,慢出的,就是绷着,横盘就是钝刀子割肉
降了,阴跌。但是不能降太多,不然很多人断供了,银行要倒闭。房子要烂手里
这篇分析得很透彻,天涯 kk《写在房价暴涨前》
https://pan.baidu.com/s/1lLUWzfkT1ne7PVoDCbdL0g 提取码: 1v91
怎么降,19 年有个数据房地产市场沉淀了 350 万亿 rmb 的资产,相当于 gdp3.6 倍,现在这个数字只高不低。
19 年全球 gdp 才四百万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全球 gdp 的 90%。
这个泡沫太大了,所以现在都是稳房价。这就是现实的灰犀牛,你能看到,也能知道一旦破灭对银行,房地产公司,建筑,是毁灭性打击,而对于建材,钢铁,装修,家具,家电,洁具以及相关行业都是重大打击
众所周知,中国的房价。
短期看政策,
中期看政策,
长期还是他妈的看政策。
有便宜的啊,房价也能讲,也有降的。
抵押物,降价就爆仓了
和平发展符合我国根本利益。
像老美那样四处无底线的收割真心不能做。
但是主要方面发展必须跟上,不然就 GG 了,都跟着 GG。
所以你就能看见一些方面问题一直拖,总要找个压榨大头回血。
反正未来真实价格(除去通胀)不蹦的话,就要蹦流动性,不过都没什么差别。
已经涨了多年,把房价的单价拉的太高,更要命的是地价也是超级高,再加上物价成本、劳动力成本都很高!
如果房价真的按照市场规律下降,那太多的炒房者可能亏得一塌糊涂,尤其是入场较晚的炒房客!
还有地价这么高,钱去哪里了,各位都很清楚吧!
再有高房价背后产业链太多,一旦房价大幅度下降,牵涉太多!
恶性循环的后果是: 眼睁睁的看着高房价如空中楼阁,但没人敢把摇摇欲坠的楼阁平稳降下来!
五官立体,秒变大饼脸,太残暴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降价的。
有人希望房子降价,但也有人希望房子保值。
曾经房子是降过价的,就在几年前,有不少楼盘因为行情波动,出现降价的情况。
后来,就上新闻了。
只要降价,就有业主来砸售楼处,
无一例外。
他们打骂开发商,拉横幅泼油漆,封门拦路游街,一气呵成。
万科,碧桂园哪家没吃过这亏……
这谁顶得住啊?
谁敢降价,搞出事来,当地政府不把开发商皮给扒了。
涨价得罪的不过是想买房的人,他们是散兵游勇,没法团结起来,
但是降价得罪的确实已经买房的业主,
他们利益高度一致,关系紧密,一呼百应。
谁更有力量一目了然。
因为买的起的人有的是啊~
房价跟货币有关系。承认吧,实际是有钱的人太多了
我们这里房价 3000,还怎么降?我想知道,我们这个小县城。
归根结底就是人民币不行!货币超发,人民币要是比房子保值的话,房价肯定降!现在来看有钱还是买房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一线城市纷纷升级调控政策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同时,部分三四线城市却正在迎「逆向」调控,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限制房价跌幅。 多地急发房价“限跌令”!有业主还没收楼已先狂亏30万!直接“举报”房企_房地产市场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
知乎用户 王小星 发表 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过去哪个地产商敢打折卖,那政府都要谈话的,现在限跌 15%,已经是开恩了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难以置信的宽松政策,竟然允许下跌 15% 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新闻还是要连起来看: …
知乎用户 白日梦想家 发表 所有 “苦房子久已” 的人民群众都会高兴!!谁不高兴?炒房的不高兴! 好处坏处?不重要!我只想看它宴请宾客,看它楼塌! 无产阶级怕什么,2021 年怕饿死吗? 该怕的是这些可恶的资本家, …
知乎用户 豌豆射手 发表 2020-7-25 补充,解释一下本文结论与广大知友的常规认识有偏差的问题。 1、政府拿了大头为什么感知不强? 就像咱们的商品价格标签上不会标注税费一样,你买房子是不会看到每平里面有多少土地成本,有多少税费成本在里 …
知乎用户 世袭人民上议员 发表 没人觉得奇怪吗,怎么上半年各个二线城市土拍市场火爆,各个地产商纷纷高溢价拿地,到了下半年地就突然卖不出去了,真的是许多答案说的地产行业 “药丸”? 现在中央为防范金融风险提出 “房住不炒”,一方面通过约谈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