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要少发朋友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山海 发表

我这两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部分同学发朋友圈频率肉眼可见的从大学那会一天能发两三条到现在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两个月才发一两条,究其原因多少带点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大学那会无忧无虑,整天就是读书完了吃喝玩乐,正是表达欲爆棚的时候,一天发几个朋友圈属实正常,反正老子的朋友圈想怎么发怎么发。如果再有个暗恋白月光,天天再整个只对她 / 他可见的朋友圈也属实正常。可是进了社会工作了,发现做社畜是真他妈的累啊,就像三体里面说的,现实的引力真的太沉重了,每天睁眼就是上班,下班吃晚饭稍微晃悠一下就该睡觉了,还发朋友圈?发个鸡儿发,累都累死了

就像我上面说的,大学那会无忧无虑,大家发朋友圈都是直来直去不带太多心思,甚至我们班女生开撕都是班级群骂完再朋友圈互 @开撕,根本不在乎别人看法,哦,你看我朋友圈不爽?那互删好了呗。但是上了班你想发个朋友圈你要考虑太多事了,尤其那些刚上班没来得及开工作号的人更惨,你要考虑这个朋友圈发了领导怎么看,同事怎么看,如果再分个组更麻烦,最后干脆手机一关去你妈的不发了。我那些做同行的律师同学还稍微好点,偶尔发个朋友圈还带点阳间味,无非是今天去了 xx 法院纪念打卡,明天又赢得了胜诉维护了当事人权益,虽然人设有点塑料的精英律师内味,但是胜在你点进他们朋友圈仿佛进了理想国,永远年轻,永远积极向上,至于他们这么干累不累我就不知道了。剩下进了公检法那些同学如果不是每年春节那会发个朋友圈平日里朋友圈就像中年老干部,清一色万年不变得风景照以及以及一长列的转发自己单位新闻,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他们朋友圈能发什么,敢发什么呢?是发 xx 律师真是脑瘫,今晚他必拉稀还是他妈的案子怎么多,老子今晚还睡不睡觉啊?

由此可见,不发朋友圈多少是对当下现实环境的一种无奈的妥协,当初的朋友圈只是单纯的朋友之间记录生活的工具,大家对自己的朋友圈尚有控制力,就算不喜欢哪个同学老师屏蔽就好了,完全不影响日常。但是随着长大进入职场,我们对朋友圈的感受是一种明明是自己的朋友圈但是脱离掌控的无力感,微信不像自己微信,朋友圈更是朋友越来越少,你看着不爽的领导同事发的微信有时候真想评论句去你妈的,但是最后还不是违心点个赞,这时候你巴不得能把朋友圈关了不想看这群人 bb,可惜我们连这点自由也没有。所以现在很多人不发朋友圈而是在转战微博 / 知乎 / 各种社交软件上来吐槽日常生活,就像我之前一直没玩过微博,这几个月倒是玩开了,但是我没把微博名告诉任何一个人,有时候有些话确实只能对自己倾诉,所以我希望如果你在某个软件发现了自己的朋友也不要傻不拉几的去说 xxx 原来是你啊,你这样做我觉得除了给别人增加心理负担毫无用处。

最后我其实觉得以发不发朋友圈,发多少朋友圈来判断一个人真的带点脑瘫,不发朋友圈你就觉得他聪明了?深沉了?高深了?狗屁啊,很多人包括我无非是已经被生活整的 ptsd 了,生活一潭死水毫无朝气,这是一种很可悲的长大。知乎很多狗屁情感 / 人生建议大师自己屁都不懂就在那儿带节奏,很多人还屁颠屁颠跟着,整得和邪教似的,像什么不发朋友圈的男生女生不要追,你真信你也就活该单身了

所以有什么建议不建议发朋友圈的,想发了就发,不想发了就不发,如果发个朋友圈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你还是别发朋友圈了,建议发传单好了

知乎用户 战歌​ 发表

朋友圈本没有朋友。

那是一群暗中观察者。看到你的成就,会由衷的不爽,并打上炫耀的标签,继而路过不赞。

那是一群谄媚者。看到大领导发个状态,齐刷刷点赞,生怕落于人后。

那是一群忙碌者。忙碌到一天到晚刷手机,就是不刷你转发的优质文章,你的转发没有引起任何共鸣。

那是一群漠视者。看到你出游的快乐瞬间,鼻子里哼唧一声这孙子又出去玩了,然后默默翻过。

那是一群很有 “爱心” 的人,就盼着看你 “信用卡欠费”、“半年找不到工作” 等等状态,他们从中能读到愉悦感。

所以,如果把朋友圈当成 “朋友” 组成的圈子,那可能会很失望,他们不是父母、亲人,不会为你的成功鼓掌。他们不是现实生活里谈笑风生的伙伴,不会跟你形成共鸣。

上图很明显了,朋友圈的主要构成。这是一个让人抑郁的圈子,等着看你不好,从而成为他们的谈资。这让本来热爱生活的你,心情变得灰暗。

所以,如果有心情和故事希望分享,不如来知乎发帖,至少这里是陌生人的圈子,这里对你是中性的。


感谢赞同,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回答有些偏激,朋友圈或许没那么不堪。写作立意主要是战略上藐视 “朋友圈” 这个工具。看清它的构成,不让 “朋友圈” 影响心情。

好多人虽然加了 V,表面成了 “朋友”,但其实未必友善,想清楚了,也就无所谓这些人的态度,甚至,无所谓发不发了。

知乎用户 盐选科普​ 发表

我先来说说朋友圈的「潜规则」:

这年头还有不给微信好友分组的年轻人吗?

自从微信增加分组功能,发朋友圈步骤就多了一条——检视待发内容是否不适宜某一利益相关群体阅读。

比如,秀恩爱的朋友圈不能让爸妈看见,发旅游观光九宫格之前最好先屏蔽领导和老师,吐槽同事的内容必然得先选择让那位同事「不可见」……

什么时候开始,发朋友圈这事儿已经变得这么复杂了?

显然,复杂的操作体现了我们对朋友圈的重视程度。随着微信好友数量渐多、覆盖面渐广,列表里的好友即代表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圈子,朋友圈则成为他人了解我们的「门面」,须得悉心经营。

作为一款虚拟社交工具,微信朋友圈究竟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能从中发现哪些讯息?

01 关系即「资产」

「微信好友数超过 1000 的人,大部分都是微商。」

这个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反过来看,至少对微商而言,微信好友数量的确是一个硬性指标。

高好友数意味着更高的朋友圈内容曝光度,以及更大的「顾客」群体。时至今日,微信好友数量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变现」。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沈阳教授有一套互联网社交「连接论」。他认为,社会的本质是人的连接,而互联网能够打通人际界限,使我们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联系更多元的群体,获得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连接的可能。这是其值得称道的一面。

但在另一方面,过于便捷的社交渠道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为我们带来了「连接过载」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交际性压力和负面外部效应,可能催生一定的社交疏离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愿发朋友圈了」。

此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接触到的人是有限的。即便加上成百上千个好友,绝大部分是出于工作需求而添加,多得是仅有几面之缘或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基于此,通过微信建立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弱连接」。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弱连接」关系能够带来的社交获得感和作用力仍值得商榷。

02「人类的本质是没有感情的转发机器」

与九宫格爱好者相对应的,是沉迷转发、不愿输出的「播报员式」好友。一翻朋友圈,基本都是各种各样的转发链接。

比如天天在线阅读外语原文的学霸,热衷于传播动听单曲的音乐爱好者,以及孜孜不倦分享养生资讯的家里长辈——简单的转发行为背后,实际上映衬着我们的自我认知。

根据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可以分成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以及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用通俗的话讲,「主我」即真实的自己,「客我」则是自己评价中或他人评价中的自己。

在我们发朋友圈时,起到内容「把关」作用的就是「客我」。微信的实名性以及熟人圈子,决定了人们在朋友圈中要受到比微博更强的约束力。为了降低说话的风险、减少他人的负面评价,很多人会倾向于挑选人畜无害的内容发朋友圈。

因此,单纯的转发消息而非自己创造内容,就成了在朋友圈里塑造「自我」的「安全牌」——既不显著表达观点和立场,又能够从侧面体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03 朋友圈点赞,暗藏着「潜规则」

我们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又为什么喜欢看朋友圈?

知乎用户 今夕何夕 发表

如果你是这种类型。

那我确实建议你少发朋友圈。

就买了个新手机而已,真不至于一天三条说说来显摆,掉价。

但如果你是这种。

空间朋友圈啥的只是记录自己的心情,配上一张自己拍的精美的照片。

不也整得挺好的。

还显得活泼有趣。

惹别人喜爱。

(注:别人不包括我)

就算发了 5700 多条说说,别人只会惊叹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值得记录的东西太多了。

而不是觉得你这个人太无聊,轻浮不稳重。

我身边也有几年来只发过几条说说的朋友,也没觉得有啥不好,相反他每次发说说,我们都跟过年一样,特激动。

空间或者朋友圈就是一个抒发情感的社交场所,发多发少都无所谓。

主要还是看你发的内容。

ps:(因为个人常用 qq,而且 qq 的也方便统计,所以用 qq 举例,和朋友圈无差。)

知乎用户 平凡​​ 发表

别听他们的,想发就发,本来生活的乐子就不多,发个朋友圈怎么了,就算每天发,一天发好几条,刷屏都无所谓。

我拉黑就好了。

真心地,你发你的,我拉黑我的,互相成全,这是双赢。


发朋友圈或者任何的社交分享平台,有大概三种境界:

第一种: 懵懂期,觉得搞笑的,带炫耀的,不开心的都要发一遍,因为觉得就是个自己的记事本,怎么舒服怎么来。

第二种: 鸡贼期,这时候就会选择性的发了,通常要么是很好的内容,然后希望别人点赞。或者是不太好,求关心的这类型。每条内容都充满了被光顾的小九九。

第三种: 无所谓期,我发是因为我想发,无所谓有没人关注,或者回复。

我的快乐在我点击发布的那一刻已经达到 climax, 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只是锦上添花。

只享受我能控制的那部分快感,跟其他人相关的不做期待,只当做意外之喜。

知乎用户 贰鸦 发表

从前还在航司飞的时候,我和身边朋友都很喜欢看一男乘发朋友圈。

要知道,航司是个挺看资历的地儿。飞久的老哥哥、老姐姐们往往更有话语权。

这次我要说的人飞了得快 10 年,已迈入老哥哥门槛。

但,却是个笑话。

此人长相虽是一般,可身高有 185 左右,照道理应该不会缺对象。

但,他却是著名单身狗。

每每来一批新的妹子他都会挑那么一两个追,然后把把失败。

你问为啥,因为抠门,且脑回路异常异常。

说个例子:

他某次约一新来的女生吃饭。

他说,听说你喜欢吃火锅,但是我觉得挺贵,又不健康。

所以他就把人带自家楼下小馆,据说十次有八次都在那儿。

新来的女生往往因为他是老哥哥,初次给个面子。

虽然不贵,但吃完餐费必须得 A。

有次吃了个小吃包子之类,女的一口没吃,也得 A。

说回这次,他餐后再问看电影否,女生说有事婉拒。

但这都还不是重点,他回去后直接开启微信表白模式,在女生表达不合适后。

他先说,得 A 接女生的油费。而后又威胁说,你知道,我是个老哥哥,信不信我让你在公司混不下去?

新来妹子:???怎么现在人这么明目张胆威胁了???

已经憋一肚子火了。

随后妹子含蓄表达了那就碰一碰呗,不行告领导。

他恼羞成怒,跟着怒发数条狂催车费。

注意啊,这才到正文!

当晚,他会在临近午夜开启:优质忧郁款世纪绝版深情男士的,文案。

优秀男人总是孤独的!不爱别伤害!

配一侧脸图。

过了凌晨后,有一定几率删上一条,必再追加一条:凄凉悲惨生活无望类型的,文案。

为何老天总是难为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配一夜景,或他身体某个部分,比如手或脚的摆拍。

再往后,估么着凌晨 4-5 点,他会随机补一条愤世嫉俗款的,文案。

别问我,别理我,好女人应该都死了。

配随机网图,或者自己的背影。

但,这条下头必有老姐姐们留言喷他。然后他道歉,删除。

当年无聊的时候,我们就指着他追女仔,发朋友圈快乐一下。

哇,xx 发朋友圈啦!

What!

哪怕睡床上隔天大早班的人都会爬起来观摩。

要知道,当朋友圈渐渐沦为微商战场时,这种人显得尤为尤为可贵。

像追剧追小说一样,巴不得他日更十来条。

那时候抖音那些还是技术流主场,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弄的文案,从来不带不重复的都。我寻思现在新媒体时代,他辞职绝对能当个编辑。

可现在。

他也结婚了,俗了,只会和普通人一样秀恩爱了。

要知道当年得知他谈对象,整个公司炸锅。都感叹特么朋友圈里再也见不到那个一会儿玛丽苏,一会儿龙傲天的男子了!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珍惜常发朋友圈,喜欢各种装 x 的人。

能在沉闷苦乏的日子里给你带来一丝笑意,他们真的很可贵。

千万别吝啬手中的赞,毕竟看一条少一条。

指不定哪天你朋友圈里的那人想开了呢!

你必须让他 / 她明白,你是最棒滴!

加油,努力!

浪漫不死,回头浪子。我系贰鸦。么么哒。

看八卦请移步——

你曾看到空乘做过的最傻的事情是什么?

看小说请走这边——

中国的中高档小区能否抵御丧尸的袭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老公很讨厌我发朋友圈,说我幼稚,吃的喝的好像谁没有过一样,还说我小心发者无心,看者有意。

一、我想发个自拍,我体制内工作,身上穿着制服,想发,但是怕发完别人说我炫耀,遂作罢。

二、我生日了,我老公给我送了好大一束花,香奈儿,迪奥化妆品,还有一个特别精致的蛋糕,我想发,但是有几个同事大龄未婚,遂作罢。

三、只要我回家吃饭,我婆婆必然会做孜然羊肉这道菜,大清早公公去买最新鲜的羊肉,买回来婆婆做,因为他们知道我喜欢这道菜,我想发朋友圈表示一下婆媳之情,但是周围好几个朋友婆媳不合,互为眼中钉肉中刺,提起来婆婆两个字就牙痒痒,遂作罢。

后来,我聪明了,那就分组可见呗,说分就分,因为工作原因微信好友很多,各行各业,我分了十几个组,想着这下总可以了吧,那就发吧,配照片,设计文案,谁可见谁不可见,生怕选错组,一顿操作下来想发的冲动竟然被磨没了,感觉好没有意思,连发个朋友圈还要顾虑那么多,多累,然后慢慢的,我也就不爱发了。

我还发现一个规律,说出来大家看看对不对。

多发自己的不幸,比如说单位分房没有你,婆婆不行老公不爱,孩子学习有很菜,自己晋升职称年年不过,等等,手机屏幕后面的人爱看。

你要是发今天又买了一套房,明天买了一辆车,老公给钱花,婆婆对你好,那完蛋,手机屏幕后面的人指不定多嫉妒,嫉妒你就看你各种不顺眼,工作上处处针对你,你说咋办?

所以,保险起见,别发朋友圈了,发也可以,把你的同事全分组屏蔽掉,小县城的单位,牛人没有,小人不少,所以啊,为了不给自己找不快,发了就屏蔽掉他们,因为我们只是同事关系,他知道你的情况越多,越不好。

知乎用户 燕艺丹​​ 发表

用五个心理学实验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首先,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心理学研究表明,发朋友圈这样的 “自我暴露” 是可以增进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但重点是,如果发了一些 “不合适” 的分享内容,却会遭致反感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朋友圈可以发,什么样的朋友圈要少发呢?下面用 5 个研究来说明一下:

1/ 别发太多琐碎的细节

在一项 2014 年的研究中 [1],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中发了太多琐碎的生活细节,比如我今天中午吃了什么,我晚上省了两块钱等等,那么你亲近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段关系维持的有点累,比如

a. 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讲自己的事情

b. 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关注自己多于对方

而且这种现象,再越是和你联系频繁的朋友里,体现的越明显。所以,下次如果你想分享一些琐碎的小细节,试着屏蔽下已经听了你很多碎碎念的好朋友吧!

2/ 别太负能量

一项 2012 年的研究表明,对于陌生的看客来说,一个人的社交网站上暴露的负能量越多,大家对 ta 的喜爱度评分就越低 [2]。并且,负能量是会传染的,尤其是‘焦虑’‘这种情绪,一度可以成为被“贩卖” 的焦点。

所以,为了大家的情绪健康,负能量的发泄还是要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为好~

3/ 官宣可以,但不要大秀恩爱

一项 2015 年的研究发现 [3],如果一对情侣用合照做头像,并且官宣状态,比起用各自的照片做头像,要更加招人喜欢。可能这会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然而,如果这些情侣发了太多 “甜腻 “的内容,比如 “我的宝贝 xxx, 我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你 “,这就可能会引起不适了。这样的小情侣会比完全不秀恩爱的人更令人反感(我相信大家也有所体会)。

所以,朋友圈里,展示团结,大方官宣是好的,但更多的甜言蜜语,还是最好留给另一半吧!

4/ 别把朋友圈当舞台

另一项 2014 年的研究发现 [4],有一类人会把社交媒体当作标榜自我,寻求关注 / 肯定的工具,这些人虽然也会更频繁的给其他朋友评论点赞,却不会受到朋友们更多的反馈,甚至会被反感。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 “真诚的彼此关心 “上的,如果发朋友圈的初衷是为了自我的优越感,那么大家不买单也是理所当然了。

5/ 朋友圈人设不要太脱离真实

另一项 2015 年的研究发现 [5],当人们觉得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在 " 做自己 “时,陌生人也会对这种人的帖子评价最高,可能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吧!不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也和帖子里表达的积极情绪有关,也就是说,一个真实丧,可能还是会被反感的…

综上,感觉每个研究都戳到了我的心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朋友圈可以发,但不要互相伤害呐~


Reference:

[1] Rains, S. A., Brunner, S. R., & Oman, K. (2014). Self-disclosure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implications of receiving superficial self-disclosures from friend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0. doi: 10.1177/0265407514562561

[2] Forest, A. L., & Wood, J. V. (2012). When social networking is not working: Individuals with low self-esteem recognize but do not reap the benefits of self-disclosure on Facebook.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295-302.

[3] Emery, L. F., Muise, A., Alpert, E., & Le, B. (2014). Do we look happy? Perception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on Facebook.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doi: 10.1111/pere.12059

[4] Seidman, G. (2014). Expressing the ‘true self’ on Faceboo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1, 367-372.

[5] Herman, E., & Seidman, G. (May, 2015). Accuracy in Facebook Self-Presentation: The Role of the “True Self”. Post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nnual Conference, New York, NY.

知乎用户 思无邪​ 发表

从微信头像的变化,我发现老公劈腿了,而且还不止一个。

我假装不知,冷眼看他设局让我净身出户,还妄想让我给他背其他黑锅……

我和他认识 6 年,结婚 2 年,他的微信头像一直是证件照,昨天换成了赤裸上身,秀腹肌和人鱼线的自拍照。

「咦,你微信换头像了?」

「对,帅不帅?」张家城一脸得意,「有没有觉得满屏荷尔蒙的气息?」

我跟着他笑,只觉得骚,骚透了。

「成年人,不妥吧?」我半试探半劝慰。

「这就是你肤浅了!」张家城开始说教,「你看见的是肉,其实是自制力。自制力是什么?高级人生的标配!」

我没有和他讨论「自制力和露肉」的关系,到公司后,借了两个人的手机。

一个是同办公室的小妹妹,她加过张家城微信,从她的微信看张家城朋友圈,和从我手机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多是行业动态,好几天发一条。

另一个是我们公司守门大爷,他和张家城没加过微信,陌生人可看到朋友圈十条。这十条刷新了我对张家城【高级人生】的认识!

十条朋友圈,仅有一条是行业信息,符合我对他一贯的认识,也就是我手机能看那条。

余下九条:

三条在健身房秀身材,若忽略没练到家的肌肉,还以为他是健身房私教。

六条炫富,不是在飞机上看云朵,晒头等舱食物;就是从酒店落地窗俯视繁华,手里端一杯红酒;又或者参观了某个艺术展,不经意露出限量版的鞋子……

配文很文艺。

充斥着「孤独」、「尊严与美好」、「说走就走」,以及「孜孜不倦的努力」。

我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拼多多假冒伪劣精英男」。

简直无法想象,这竟是我丈夫!

1

我是房屋设计师。

在当地一家中小型建筑公司上班,画图纸,也做房屋造价,对供应商选择有一定话语权。

张家城家里做建材生意的,给建筑公司供货,是我们公司的供应商之一。

这之间的关系,你们懂的。

所以,我和他的夫妻关系,没几个人知道。

我妈很不赞成这种模式,经常在电话里叨:

「没婚礼,没孩子,婚戒买了你戴过没有?张家城这是典型的已婚享受未婚待遇!」

「宋姿,我告诉你!一旦张家城有二心,你连个舆论约束都没有!」

「赚钱重要还是家庭重要?!」

我说她想多了。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

再说,这年头,生活是自个儿的,赚钱还是挺重要!我和张家城这叫【为实现财富自由而奋斗】!

只可惜,现实是个巨大的巴掌。

我站在门卫室,把张家城站在酒店落地窗前,拿红酒那张照片放大,再放大,很清晰地看见他左手中指上戴着一枚戒指。

不是我们结婚那枚。

而且,婚戒不是应该戴在无名指上吗?

他若真和我秀恩爱,会把这条屏蔽掉我?

张家城……

怕是有新欢了!

2

我在办公室坐了一下午,把事情前前后后,所有利弊得失都想了一遍。

劈腿的事,目前只是我的猜测,没有实锤。

无论最后我选择「婚姻保卫战」狙击小三,还是「果断离婚」分家产,都需要实打实的证据。

我不相信一个劈腿男在离婚的时候,会善待前妻。

社会新闻一次次告诉我们,人在离婚的时候,是暴露本性最多的时候,自私与贪婪无所遁形。

当天晚上,我趁他刷电视剧的时候,借口去车上取文件,顺手抓了他的车钥匙,去了地下停车场。

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车上翻东西。

前排储纳箱干干净净,除了行驶证,驾驶证,就只有几张老古的碟片。

后备箱可就丰富多了。

半件矿泉水,一口袋尚未送出去的礼物——

光是小黑瓶就是 3 瓶,然后是神仙水,白灯泡,大红瓶…… 最多的是香奶奶和维密家的身体乳!

几百、上千的东西,如此随意,且杂乱地丢在一个纸质的手提袋中。

张家城做销售的,车上常备些礼物,我能理解。

只是这身体乳……

由男性送出去,就显得暧昧了!更重要的是,还那么多!

我有点头疼。

再到关后备厢门时,我忽然想起还有个地方没看,一把掀开地垫,打开下面暗格——

格子里,整整齐齐排着 3 盒内裤,4 盒不同香型的 TT!

我整个人呆住了。

纵然之前已有心理准备,可现实摆在眼前,依旧猝不及防!

心脏的位置一抽一抽的痛。

我靠着车厢缓了许久,这才上楼。

张家城还在刷剧,他侧头看我一眼:「咦,你不是拿文件去了吗?怎么空着手回来?」

我这才想起刚下楼的理由,随口:「喔,文件没带,明天一早去公司看。」

「没带还在下面晃了这么久?」张家城不满,「老婆,给我榨杯橙汁,渴死了。」

我下意识想怼他:没手还是没脚,我是老婆还是佣人?

忍了忍。

到厨房削了三个橙子,榨了杯橙汁,再倒了杯矿泉水。

我把矿泉水放他面前,自顾自喝起橙汁。

「我的呢?」他一把抱住我。

「健身的人,喝什么橙汁?高糖!」我一巴掌打在他手上,「哎,我刚在楼下散了个小步,看见好些夜跑的人!要不,我也去办个健身卡,练个瑜伽啥的?」

「好啊,柔软。」他语气暧昧,低头在我耳边吹气,「肯定很爽。」

我心下厌恶,恨不得一把把他推开,质问他到底在外面有多少女人……

偷偷握拳,再忍。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我笑着说,「就在你健身的地方,也给我办个年卡。」

他迟疑了一下:「健身房练什么瑜伽?环境不好,指导也不到位。我给你找个瑜伽馆,专业!我老婆值得更好的!」

这话若放在从前,我肯定会觉得张家城体贴,可如今……

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我看什么,听什么都觉得可疑,这么怕我和他一起吗?

健身房有什么相好吗?

他勾搭的是前台小妹妹,教练,还是客人?

3

第二天,我花了两个半月的薪水,找了几个灰色地带的小伙子帮忙盯梢。

三个要求:

第一,我要知道张家城和谁好上了?竟发展到戴戒指的程度!

第二,最好有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

第三,不能被发现!

如果遇到意外,就把张家城揍一顿,说他惹了不该惹的人,不是每个女人都能碰,叫他小心点!

言下之意是,他动了其他人的女人。

「小伙子们」一口答应,信誓旦旦地说,这种事情他们见多了,盯梢他们是专业的!

与此同时,我估了下张家城那公司最近几年的利润。

如果真走到最后一步,闹上法庭的可能性不大,就看怎么协议了!我需要找个让张家城肉疼,却也拿得出的数字。

所谓好聚好散。

4

一周后,「小伙子们」还没来得及汇报盯梢结果,张家城鼻青脸肿、浑身是灰的回来了。

我看他那样子,第一反应是被我请的人打了。

「家城,你怎么了?」我丢下手机,忙跑过去扶着他,「被谁打了?怎么回事?你惹谁了?」

他的脾气相当不好,挥手甩开我的手,恶声恶气:「还不快去拿碘伏,没看见我受伤了吗?!」

我脑海里怼人的话一句接一句,争先恐后往外冒。

不能说!再忍!

离婚是个需要耐性,且斗智斗勇的过程。

我从医药箱里取出碘伏和棉签,一点点给他消毒。

他「嘶」啊「嘶」地倒吸凉气,我配合地吸吸鼻子,颤着手:「疼吗?」「你忍忍,我再轻点!」「哪个混账,把你打成这样?」……

我想得很清楚:张家城若心中没鬼,就会说实话;若心中有鬼,就会找借口糊弄过去。

果然——

「在停车场遇到几个酒鬼,我多看了他们两眼,他们就动手了!」他揉着额头,「那群混蛋!」

「酒鬼?!」

张家城身上一点酒气都没有,而且,现在是下午 6:00 整,这么明显的漏洞,我若视而不见,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我停下手中的活儿,不信任地盯着他:「家城,现在还没到吃饭的时间,你该不会惹了不该惹的人吧?」

他脸上闪过不自在,随即一巴掌拍在桌上,用更大的声音:

「你什么意思?不相信我说的?!都给你说了是酒鬼了!谁知道他们是从早上喝到现在,还是从中午喝到现在?」

「宋姿,结婚的时候,咱可就说了,要互相信任!结果呢?你老公被打,你不同仇敌忾,反而怀疑起你老公!你说说,你在怀疑什么?!」

我看着他,心里全是冷意:这是典型的先声夺人!以为声音大,气势足就有理了?

我把碘伏瓶子往桌上一放:「行啊!我们去报警!」

张家城秒怂,低声骂我「神经病」。

我没真和他计较,只埋怨他脾气暴躁,肯定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当天再晚一点,我收到「小伙子们」的短信,果然是被他们打了。

「有发现什么吗?」

「情况有点复杂,姐,咱们明天见面说。」

我删掉短信,再看张家城鼻青脸肿的脸,觉得活该。

5

情况确实有点复杂,远超我想象。

张家城居然是个海王!

照片里清清楚楚,不过一周多一点,他居然和 3 个不同的女人开过房,还有 1 个摸过胸,1 个吃过烛光午餐!

如果说刚怀疑他的时候,对他还抱有一丝幻想,那么此刻,半分都没了,无论戴对戒的女人是谁,无论找不找得出来,都必须离!

「知道这几位都是谁吗?」我问。

「姐,放心,都给您查好了!」小伙子翻着照片,一张张指给我看,

「这两个是有夫之妇,应该只是玩玩;这个是按摩女,你老公是她老客户;这个是商场导购兼影楼平面模特儿,长得还挺漂亮,男朋友也不止一个;这个是你老公还在追的,在读大学生……」

我「嗯」了一声。

脏,实在是太脏了…… 难怪挨揍也只能白挨,估计他还在猜对方是谁。

我把尾款结给小伙子们,也懒得再找他其他姘头了。

「姐,您这么爽快,奉劝您一句,这种渣男,早点离!」

我再「嗯」了一声。

过去许多年,我眼睛都被狗吃了!居然看上这么个东西!还妄谈信任!

事情如果只到这里,如果我以最快速度离婚,后面一切都不会发生,只可惜,某些人欺人太甚——

6

接到公司老板电话,叫我立即马上去「浩宇」时,我正在医院做检查。

张家城那么脏,万一得病传染给我怎么办?

「钱总要亲自见你!」老板喜气洋洋,「咱们这次肯定中标了!你待会儿谦逊点!哎,万一他们要挖你,你可千万别走!你是我们这儿的顶梁柱,这个月有大红包!」

我挺开心。

工作是生活很重要一部分,男人会背叛女人,但工作不会。

老板的电话一扫张家城带给我的阴霾。

7

「浩宇」是这个城市排行前三的建筑公司,我们公司则比较小,有些业务是他们接下来,转包给我们的。

这么多年,他们是我们的固定合作伙伴,也是衣食父母之一。

钱总叫钱蕙,女强人,是「浩宇」三大副总之一,做业务很有一套,30 好几了,还没结婚。

业内好些女孩子视她为偶像,同时也暗暗感慨,女人太好强,不好嫁。

我很快到了「浩宇」。

钱蕙的秘书接待的我,她说,钱总一直在等我,并把我带了过去。

偌大的办公室,钱蕙正在看文件。

我飞速打量坐在桌子后面的女人:简简单单的白衬衣,大波浪的长发,烈焰红唇,女王气十足。

等我离婚,应该也会像她一样,沉迷工作。

那一刻,我对她是有好感的。

「不用关门。」

略低沉的声音传来,她忽然抬头,目光中带着些审视,下巴朝她对面椅子上点了下,笑着一个字,「坐。」

我有些拘谨,说了声「钱总好」,忙着走过去坐下。

她正在看的文件是前几天我们公司做的标书,里面设计和一部分预算是我做的。

我低头微笑。

没错,肯定中标了!否则,她一个大公司的副总,怎么可能召见我?

我在等表扬。

没想到——

「砰」的一声,钱蕙陡然站起来,左手撑在桌上,右手直朝我脸上甩来!

变脸之快!

我哪里来得及反应?整个人都懵了。

脸上是火烧火辣的痛,生理性盐水夺眶而出,从小到大,从来没人扇过我耳光。

「钱总?!」

我双手握拳,双眼瞪着她,竭力控制眼泪。

她的眼神凌冽,涂着鲜红指甲油的爪子抓起桌上文件,再次朝我扇来。

这次我有准备了,用手臂挡过文件,一拍桌子也站了起来。

「你什么意思?!」我咬着牙,怒气在胸中翻腾。

我们虽然是小公司,我 TM 就算是条狗,也不能任人踩踏!

「我什么意思?!」她的声音尖锐,明显上火发臭的口气喷在我脸上,眼神像刀子一样,「你 TM 做的垃圾,你心里没点数吗?!」

「我钱蕙亲自去投标,被你这垃圾害得颜面无存!没中标不说,还被中标的小公司嘲笑!」

「我告诉你,有我在浩宇一天,永远不会和你们公司合作!」

「滚!」

她声色俱厉,指着门口的方向。

我余光朝那边看去,只见外面大办公室,几乎所有人都看着这边,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我冷静下来。

无论是仅存的自尊,还是对专业的自信,都不允许自己像老鼠一样滚出去!

「钱总,我一向钦佩你,以你为女性标杆,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

「标书究竟有没有问题,你应该很清楚。以浩宇的谨慎,你的细致,投标之前,肯定审计过!」

「至于为何没有中标…… 都是一个圈子混的,里面许多弯弯道,你应该比我清楚。」

「心情不好,或者需要人背锅,说一声便是,何必弄得这么难看?白瞎了你的名声!」

我瞟了一眼地上白花花的文件,转身就走。

「宋姿!」她叫住我。

我转过头,只见她慢条斯理取下右手中指的戒指,用纸巾擦拭上面的血迹。

「你信不信,我会让你在 F 市建筑圈内无立足之地。」她姿态高傲。

我握着拳头,目光扫过她那枚戒指,讽刺道:

「年纪大了,有人要不容易,收敛收敛脾气,免得男人以为你更年期到了…… 另外,戒指应该戴左手,这种常识还是知道一点的好。」

钱蕙低着头笑,还真把戒指换到左手了。

8

从她的办公室出来,我吐着浊气走到卫生间。

脸上不但有清晰的巴掌印,还有被她戒指划破皮的血痕。

我一边小声骂着「老妖婆」,一边用消毒纸巾小心翼翼擦着伤口,酒精触碰后,我痛得龇牙咧嘴。

手机这时响了,是「浩宇」这边经常和我对接的李姐,也是做设计的。

「宋姿,你在哪儿?」她压低声音,语气关切,「我在我们部门都听说了!钱蕙打你做什么?她有病吧?!」

「我在卫生间。」我吸着气,走到窗口,「脸上破点皮…… 卧. 槽,她平时也这么凶吗?可痛死我……」

我的话没说完,目光被楼下一辆车吸引了。

张家城的车。

从大门口开进来,大剌剌停在楼下。

这时,刚打了我一巴掌的女人扭着腰肢,摇曳着走出大楼,坐上副驾。

车没急着开走。

从我的角度,我能很清晰地看见那两个人吻在一起,而且是钱蕙主动!

所有的不解,所有的困惑,都在这一刻找到答案。

呵,真是好笑,我一个正房,还没打小三呢!居然被小三打!

她的那枚戒指,不是不知道应该戴左手,而是故意戴右手打我!还故意这个时候把张家城叫来,故意接吻给我看!

呵,真当我宋姿好欺负吗?

「喂,喂?宋姿!你怎么了?怎么没声音了?」李姐的声音还在响起。

「我在。」我应了一声。

目光依旧落在楼下车上,那女人透过挡风玻璃,有意无意朝我的方向看了一眼。

我半分没躲,直挺挺站在窗前。

果然是「位高人胆大」,一个建筑公司副总,一个建材供应商,堂而皇之在公司楼下接吻!不怕人说什么吗?

还有,这年头,这小三逼宫,已经猖狂到这份上了吗?

我再次给小伙子们打了电话,请他们再辛苦半天,小伙子们一口答应。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你未来会加一个什么样的微信好友。

当你好友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组设置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总会有漏网之鱼,这时候当你想要发一个朋友圈,但不想让某些群体的人看到的时候,你就会绞尽脑汁,去想到底还有谁是不在某些分组里的呢?

所以,还是别发了吧,有些东西你不发,也不损失什么,发了却会凭空多很多麻烦。

而这个麻烦,你永远都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找你。

当然,这种情况可以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就是谨慎加微信好友,或者只对绝对熟悉或你认为绝对安全的人开放朋友圈权限。第二就是搞多个微信号,只在朋友少且熟悉的那个微信号里发朋友圈。

至于设置几天可见这种功能,基本上还是为了防止无聊的人在你朋友圈考古。

这事儿其实在 QQ 上早就发生过了。

当年就经常有人在我六七年前的 QQ 空间的文章或状态下写一个评论,问一堆为什么,再看看又不是多熟悉的人,然后我马上就把那个人给删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一向清楚关注度这种东西也没什么道理可言,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因为这个回答受到的关注太多了,就匿了,能和那么多人有共情我挺开心的~

评论说我这个逻辑很狗(乱),我同意,还好我不是在写工作汇报啥的,要不然工作都悬哈哈哈哈哈。

还有人说我想太多,在意的太多,我无法反驳,但也并不喜欢这个说法,别人觉得重要的事情,别人觉得困扰的事情,你不觉得,都是很正常的,轻飘飘地一句何必在意这么多呢多少有些高高在上的意思。

以下原答案

——————————————

说个事,因为生病的原因辞职在家,前两天有个不算很熟的同事,就是工作上遇到还是会聊几句但不可能私下约的那种啦,约我出去聊聊,我想着辞职的事情也没和他讲,当时只和工作上联系比较多和平常会约一起玩的同事知会了一下,他可能比较好奇。

结果见完才隐隐觉察到,对方多多少少有些看热闹的嫌疑,话里有种我过得不如人意,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态度,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聊起工作生活还都是很热闹的,他多少有些接不上话,回头想想有点好笑,我倒不是不肯这样去想别人,只是没必要咯。

生病以后我确实很少发朋友圈,一是生病前我日子过得确实挺热闹,旅游啊,户外啊,参加活动啊,一起跳舞啊,和朋友比如烧烤野炊啊,甚至平常看书有些读后感也会在朋友圈找一找认同。

但在这个状态下我知道,我虽然很高兴大家的点赞评论,但是我想要的只是一种我的生活被关注,我这个人被认可的感觉,当时的我,心理状态很外界是很有冲突的,我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热闹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很害怕和自己独处。

生病后因为双向这种事大家很难理解那种痛苦,而我不愿意去面对明明对方觉得你只要保持好心态,积极锻炼身体就好啊,是你自己想太多这种冲突,隐瞒了这件事情,只和两三个人讲过,而被迫自己面对自己之后才发现没有那么难,才发现除了身体上面的原因,心态上我确实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我一直想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一直想要向前看,想要和普通人一样去思考问题,去做事情,去讲话,但事实是,我从小没有母亲,周围的人一直在强迫我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体谅别人,我一直以为只要摆脱原来的家庭,能独立生活就行,没有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经历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有不一样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所以开始面对自己的需求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太愿意去发朋友圈,因为我了解到了,别人给我的反馈并不能解决我的问题,我需要时间去面对自己,去陪一陪自己,去安抚自己,去体谅自己,而那种热闹的生活多多少少有一些是活给别人看的,真实的我自己更愿意自己出去玩或者和三两知己出门去玩,而不是很乐意和一群人一起玩。

我是有点特殊的个案,针对发朋友圈这件事上我想讲的是,它有一个缺点是很容易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干扰你自己的认知,如果你判定你确实是因为需要得到外界的一个反馈才发朋友圈的话那没有关系,但外界的反馈是不可控的,你自己要清楚无论别人觉得好或者是不好你都要有个自己的判断,其他的都还好吧,而且经常发朋友圈的好处是别人会眼熟你,会觉得通过朋友圈了解了一部分的你,会放下一些防备更容易亲近你,或者说可以让别人找到切入口去亲近你,从社交的角度来说好处比较多。

知乎用户 也说 发表

因为 “共情” 是一种单向伪需求。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我们当初会发朋友圈。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化动物,个体的情绪需要在同类之间传递,得到肯定、安慰、赞同等。

在上公共关系学课的时候,记得教授说过,人有大概十几种典型的社会化传递情绪。

包括快乐、悲伤、惊讶、恐惧、怜悯、痛恨、兴奋、炫耀、向往、错愕等等,这些情绪人们在自体承受之后会希望和同类分享,这种行为本质上来自人类早期的生存社会化分工需要。

比如,某个猿类在林间看到类似豹子的色斑之后,它会下意识的发出低吼,提醒其他猿类小心。

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猫、一片美丽的度假海滩、一个震惊的新闻之类,会下意识的希望分享到朋友圈,其他同类也看到,感受你的情绪,形成共鸣。

在现代社会,人类还多了一种来自同类的社会化需求——认同感。

另外一些人发朋友圈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他是如何的人。

比如分享一些职场知识的专业文章;几篇自己也未必完全看懂的行业论述;一些偶尔才到访的奢华餐厅或精美甜点等等。

分享的目的是希望其他看到自己朋友圈的人,认为他在过着这样的生活,有这样的认知或理解层次。

但实际上,这些信息,是一种 “单向释放”;对别人是一种 “伪需求”。

当你看到眼前非常好看的美景时候,你迫不及待的把它拍下来,发送出去。

实际上,在你 “发出” 这条信心的那刻,你已经完成了“释放”,内心产生了满足感。至于后面是否有其他人回复、点赞,很多人其实并不关心。

当然,如果有好的听众和你回复互动,这种信息释放能多次的来回传递,会更完美。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种信息的接受并没有真实的需求。

如果你发布的这条内容,恰好和某个好友是利益密切相关的,对他来说肯定是有价值的。

但实际上,人们大多数时间释放的信息,是与自己利益相关,而对其他人是噪音的。

比如做保险的发某个客户怎么利用保险索赔了多少的案例;养娃的发家里孩子拼图做了个歪七扭八的图样;追星的发自己偶像又发布了什么新动态;微商的发有什么好货上新了。

这些信息 90% 是自己关心,实际上对其他人没有任何价值的内容。

那么大部分人看到别人的朋友圈会有什么反应呢?

实际上,每个人除了个位数的亲人和真心朋友外,看到你朋友圈真心祝福的数量很少。

大部分人的好友名单在普通同事、同学、业务往来、群友、陌生网友这个等级。

这部分人看到你的朋友圈信息时大部分只挑选对他们有用的部分——掌握你的信息,以便在和你的未来相处中处于人际关系的优势地位。

比如:

你在朋友圈发一堆孩子的照片。

同事领导:她很关心孩子,看来挺牵扯精力的,重心放在家里了,工作上估计会减少注意力。

微商同学:当年那么假小子都能先结婚有 2 岁孩子了,奇妙,想看看她老公长什么样子,标记上以后有孩子玩具和有机食品可以定向做推荐。

游戏网友:都是孩子妈了?之前听着声音挺好听还说有机会网恋呢,算了。

说白了,真心希望祝福你的人,都是你身边的人,他们早就能从现实得知你的具体情况。而需要从网络得知你生活情况的,往往不是祝福你的人。

当然,他们也未必会因此就根据你的信息想做什么坏事,但人际交往中往往就是掌握越多信息的人会处在越有利的地位。

你的每条朋友圈,都在向那些本不需要他们知道你生活细节的人透露你的生活细节,让本不熟悉你的人了解你的情感和思维模式。

在这个节奏快、压力大,弱人际关系越来越偏向 “水泥丛林法则” 的现代社会里,强关系的纽带是血缘、亲情、友情。弱关系的纽带是利益交换、人情往来、公平法则。

而在 “交换法则” 的弱关系网络中,对方得到越多你的个人信息,你越处于竞争弱势的地位。

有人说,我经常分享一些正能量,有价值信息,获取弱关系人群的好感,把他们变成强关系不好吗?

问题在于,你采用的是一种类似群发的广而告之发布形式,是单向交流。

这种单向 “释放” 下,对方哪怕从朋友圈读到了一些有价值信息,也只会觉得是自己收集的,而不是你定向传递给他个人的。

他会更对信息本身感兴趣,而不关注是谁释放了这条信息。

所以,如果你希望发展自己的关系网,从弱关系中寻找值得结交的人建立强关系,最好的方式是一对一的交际,在餐桌或谈话中介绍你的爱好、家人,分享知识和有价值信息。

这样才能和对方有情感的双向交流,让对方更记住你的个人,建立起信任关系。

知乎用户 无问​ 发表

我用真实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少发朋友圈!

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会不知不觉暴露自身隐私问题,尤其是心情和喜欢自拍或者拍身边的景物的人,总会在几个毫不相关的信息中发现细节,串联在一起就是一条获取隐私的线路!当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你的心情、你的所在地、你的生活等等,很多信息都变成了暴露隐私的根源!所以看你朋友圈的人,你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他们是在暗处的,而你则在明处。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述这个朋友圈为什么要少发!2020 年夏天,在本人还是单身的时候,因为有着一技之长,用梅花给自己预测了一下,看看什么时候结束单身。

然后发现在秋末的时候,女朋友就会出现,当时看完后,就一直坐等,直到秋天来了,每一天我都在等,也正应了那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

阳历的十月三十号,正好是秋末最后几天,上午手机突然响了,滴滴滴的信息把我从睡梦中吵醒,原本我是个夜猫子,每天睡觉都是凌晨两三点多,醒来的时候一般都是十一点多。

而那天被吵醒后,我看了看手机,有个女孩叫我。

我当时眼睛睁开都是迷迷糊糊的,看了一眼手机就放到床上了,然后突然意识到,她出现了,便看了看时间,刚好还在秋末,心里突然明白了,是真的出现了。

因为按照我平时的习惯,没有异性会来找我,所以我感觉到了,我预测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我就开始回她消息。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我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我看到的结果一样,我就更加确信是她了,然后就开始与她交流相处。

交流细节省略几万字。。。

回归正题来说说为什么都建议少发朋友圈这件事。

由于我与她接触越来越熟悉,我就挑了个日子跟她表白,因为当时我们相处的比较融洽,也没有过多的矛盾,算得上彼此喜欢吧。

我自认为跟她表白,她就会接受我,可万万没想到,她直接拒绝了!而且不是一次拒绝!

想想这是多么让人难受的事情,心里喜欢的人,明明感觉她对我也是喜欢,可为什么拒绝我呢?就这样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困扰着我,我甚至都在怀疑我当时预测错了?

后来她对我说:“在一起也可以,只要你能找到我,我就答应你!”。我当时心里一惊!她都没告诉我她在哪里,是哪里人,我怎么找?是不是用这种方式拒绝我,让我死心?

此时一万个悲惨想法穿心而过!

可转念一想,我要是真找到了,是不是就成了?

我就问她,说话算不算数?

她也很果断的说,说话算数,只要你能找到我在哪里,我就答应你!

就这样,我去翻看她朋友圈记录,很仔细的查找线索,因为她朋友圈就开了半年,而且她也很少发内容,所以找到的线索少之又少。

可偏偏就这么四张在普通不过的照片,而且都是不同时期的照片,让我锁定了她的具体位置,包括楼层的高度。

现在进入鬼才逻辑推理,看看朋友圈能让你泄露多少秘密!

这张照片是去年 8 月份拍的,然后她发朋友圈的,这张照片乍一看很普通,但是,从拍摄的角度和目标物来说,已经是最重要的线索了!

这是放大后的目标物,外貌特征极具代表,是一个辅助判断最明显的线索!

接着在以往的聊天中,我发现一张不起眼的照片,其实这张照片足以确定所处城市的坐标,看图!

这是给我最大帮助的照片,是我们两个在一起的关键信息。这张图原本只是说,对面有两只小狗,跑来跑去的挺好玩的,我当时看的时候也没注意,可后来却成了我们的桥梁。

这图放大一看,竟然有她所在地的信息!这简直是天助我啊!

我打开百度地图,根据横幅上的字开始搜索,确定了她所在城市的具体区域!

也确定就是这里了,因为我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的,找到这里后,我进入实景地图。

经过我在实景地图四处溜达后,发现了一个眼熟的建筑物!对,没错!就是上窗口外面的建筑物!

根据放大后的图,我进行两者比对,发现与窗口照片中的外貌特征一致,此时我已断定就是这个了。然后开始细致的方位分析。

先简单的拉线,确定所处坐标位置,然后进行线的重叠链接。

由此可见,A 下降到 C 位会与 B 形成三角方位,也就是说可以确定这个建筑的 B 线位是一条路,而她所处的拍照视角在路的右侧,从 B 线的角度去看窗户,在它的左前方。说明是个三角区域。在进入地图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在此建筑物上进行拉线,模拟视角方向,在根据马路与楼的角度,就可以确定她所住的方向与路和楼形成一个三角区。

这是往前走的时候,估计是拍摄的时间不同,这时候还没修建这个楼,但是后面的楼角就可以确定没错了。然后按照三角的拉线往路右侧走,去寻找她所在的住地。

朋友圈一共提取四张照片,以上就是根据两张重要的照片,结合地图分析来确定她所住地的坐标!后续会发出剩下两张照片,并进行方位、空地上的地基、视角高度、以及通话时听到的声音进行房屋结构等细节推理。

——————————————

接上继续聊聊

得知她所住地的方向后,根据地图往前查找,发现住宅群和在建中的楼基,根据朋友圈最后找到的两张照片可以判定具体是哪一栋楼。

来看第三张照片,这是日常买菜的照片,背景中有水,说明是个小水塘,那么根据上班的位置来说,在丁字路往水塘方向走是对的,因为之前的坐标就是三角形的。

这是实景地图所在位置,可以看到下面有个水塘,以及图片中的建筑物,外形轮廓相吻合。根据这个线索,继续沿着路往前走。

这是从水塘这条路一直往前走,看到最近的建筑物,然后在分析哪个是她所住的房子。

这是第四张照片,也是最关键的一张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窗口对外有条土路和两排树,还有一个最关键的 “电线杆”,基本可以确定在这对面,上图,进下一步分析。

此图可以基本确定,由 A 到 B 延伸这条线就是她窗户所对的位置,由 B 到 C 延伸的这条线位电线杆的线,是斜插过去的,就可以根据这条电线杆去找对应的了。

有 1 就有 2,所以从之前那个建筑图里就可以看到,有电线杆和线横叉过去。而这张图又可以根据线来做判断。挨着的这个正在建的地基,基本可以判断是她住的位置了。

这张图是电线连接过去的位置,和第四张照片吻合,空地、土路、电线杆。

这图还是刚建楼时候的照片,根据地基可以判断一下几点,来确定她在哪个屋住。

先来说说这地基,如图所示,我判断单元门在中间,从侧面进入,中间是过道走廊,而在看第四张照片可以判定方向是靠路边的。

根据以上判断,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位置确定她住的房间位置呢?

第一、单元门在右侧东南(巽位)向,对向西北(乾位)是过道走廊,房屋格局为门对门对面的,而巽位单元门墙面会有窗户,从四周建筑格局来看,侧面墙都有窗户。

第二、我通过声音来判断她进户门以及屋内结构,所以断定朝向没有错。而且屋子是一个长方形的。

第三、根据 “长方形和侧边有窗户的建筑风格” 以上两点可以确定她住的位置不是东南巽位,而是第二个门的位置,也就是以我的视角看,是坐艮向坤位。

这是当时聊天的时候的记录,确定了她家具体结构后,通过我对声音的判断,给出的答案,今天翻了好久才找到,这也是最直接的反馈,都忘记什么时候说的了。我都想把现在通话的时长给一组马赛克了。可又一想,因为疫情管控,还是算了吧,毕竟这个通话时长可以打败全国多少人呢?

现在来说说具体高度在几楼的推理。

从这个图可以判断 A 墙角线拉线过电线杆 B,电线杆高度与二楼高度相差不多,按照常规举架三米来说,电线杆高度为六米高左右。

从地基来看,应该是框架结构的,阳台是外置阳台,会与路面很近,然后在判断第四张照片,电线杆的距离有些远,但是可以根据六米左右的高度来说,拍摄角度在高于电线杆之上,也就是说她住的房间绝非 2 楼。在根据之前听声音辨别她屋子举架高,至少 3.2~3.5 米,三楼地面高度至少 7 米。

这两张图就是收尾图,其实具体的高度我也是凭感觉推断的,至少三楼及以上,但是看到路灯与树的高度在看与楼之间的路也就三米左右宽度。照片中的树明显是第二排以外的,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估计也得三米左右。

根据这个距离,凭感觉判断是三楼。

而最后跟她说完整个推理细节后,她也确定的说没错!就是这个房间的三楼。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已经相处三个多月了,记录中存在的通话时长也是现在的通话,之所以会把她住的地方说出来,因为她已经搬走了。

去年 11 月份的时候她问我,让我看看她什么时候离职,我用梅花给她看了一下,结果是己丑月离职,又仔细看了看时间,是 2021 年 1 月的 15 号 17 号,具体时间我也拿捏不准,就确定了这两个时间后,我那时候也没当回事。而当她离职的时候突然发现,离职的那天就是 1 月 15 号!

换了新地方后,刚到新地方就给我发了张照片,从屋内到窗外的照片,我从窗户外的建筑物经过以上逻辑去推理,直接定位到她具体住哪里,几楼,哪个房间了。

当然,这个我是不会说的!哈哈哈。

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轻易发朋友圈的缘故,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鬼才逻辑!

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学业有成、婚姻美满、感情甜蜜。

感谢大家支持~!

知乎用户 TARA 发表

2021/8/24 追更

1. 我不想这篇帖子火,因为这个问题只是我狭隘认知的回答。

2. 做线上销售的,客户难免担心被骗,有的人就懂点技术,窃取个人隐私或者评论中说的买信息。

3. 朋友圈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心情小天地,开心或者不开心,朋友圈就是一个宣泄口,发不发发什么是你们的自由,我管不着,也不想管。

4. 对于个人隐私确实很难保护,那么公众平台上能少发的就少发。尤其有小孩的宝妈,你很难判断朋友列表中的人是好是坏,当面锣对面鼓的多了去了,背后阴你的你也不知道。

5. 以前是傻白甜,现在尽量不傻。


我,以前,实实在在的傻白甜。

只要心情好就发朋友圈。

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去了哪里玩,见了什么人,只要当时的心情是好的,就会把微信朋友圈当作日记一样发。

直到后来,我被我的客户人肉了,对方把我的出身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从小学 中学 大学、经历过什么全都查了个遍,通过卑鄙的手段把我所有的隐秘信息整理成文档抛在我面前,当时就像个脱了皮的小白鼠,恼羞成怒,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想以牙还牙,可是对方却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暗箱操作,通过他所熟练的手段和技术。

骂不到、揍不到,只能忍气吞声,通过法律手段是无法将对方怎么样的。

得到教训,从此以后一定不会在自己的常驻地方定位,也很少发自拍了。毕竟也就长那样。

所以单纯的小姑娘们,朋友圈是个危险的存在,能不发就不发,保护好自己。

知乎用户 虎山行不行​ 发表

这个时候唠这个话题可太应景了。

因为从一个月往前,一直到今天,朋友圈里你看见的内容是具有全年最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春节话题。

情人节有人过有人不过,青年节有人是有人不是,清明节有人死有人舍不得死,但春节,是个中国人就必过。

而且俺们对春节的神格化信仰近乎于迷信,普遍觉得这个时候必须说点吉利的向上的,未来一年肯定是牛魔王他妹妹去牛魔王家串门——牛逼到家了。

所以现今这个当口,朋友圈里不但内容有高度一致性,而且舆论方向也有高度一致性。把这俩锚点定死了,你再横向纵向比较,能看出来很多事儿。

我朋友圈里的人行业比较杂,同行业里各公司的人也有点杂,所以看他们节前朋友圈,判定企业文化,实属一大乐事。

有的企业员工,好几个同时在朋友圈感恩,感恩发年终奖了,这种公司一般都是务实派。

尽管发多少钱谁都不会在朋友圈说,但想也能想到,就发个火车票钱的公司,员工是不会在朋友圈感恩的,在朋友圈给老板烧纸差不多。

有的企业员工,好几个还都各忙各的,跑客户的跑客户,肝方案的肝方案,做执行的做执行,老板照旧骂大街。这类公司,一般平时待遇都不赖,否则大年底人心早散架了,谁还有心思给你卖命。

有的企业员工,卧槽厉害了,集体吹捧老板,集体给公司写春联,集体给公司包饺子。

局外人一看,这企业文化阔以啊!温暖人心的尾牙之旅啊!

错。

这类公司,就我观察范围内,业绩都比较拉胯。年底除了这点浮皮潦草的面子工程,再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秀的玩意了。上边说的发个车票钱当年终奖的,都是这类公司。

而舔公司舔老板的朋友圈,愈到中年员工,此风愈烈。原因简单,业绩那么丑,开年是一定会裁员的,我给你舔舒服了,最好能避免裁员大棒的暴击,锤到我头上。

就特别悲哀。

所以我想说的是,朋友圈这个东西,咱就从企业角度看,只要你够有心,都能剖出来好多水面以下的暗流。

更别提是个人发的日常,被有心人总结分析出来这人的各种价值取向了,简直不要太容易。

我见过现实中没一个真心朋友的,朋友圈日常是呼朋唤友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啖炙豪饮。

我见过屡次投资失败的,朋友圈高谈阔论基金期货空仓满仓一掷千金胜者为王。

我见过丢个垃圾的功夫都不忘去洗头发照顾生意的,朋友圈赞美爱情家庭至上贞烈第一天生情种。

我见过出趟县城都激动到失眠的,朋友圈纵横捭阖天下大势其来泱泱其去茫茫。

……

朋友圈的本意,是告诉你认识的人,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而朋友圈的应用,已经进化成了告诉你认识的人,你希望他们认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朋友圈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基于个人 IP 的大型虚假广告黄页。

这怪我们吗?不能够。

要怪就怪朋友圈的人际之错杂,已经把本应表达自我的这一泓水,给搅浑了。朋友圈的每一个文字,都凝练着你的价值取向,同时会影响你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粗略划分,起码分情绪关系和利益关系两部分,朋友圈本应该给内些情绪关系跟你在一个方向的人看,而现在由于有利益关系的影响,导致朋友圈内容从抒发情绪,逐步转化为迎合利益。

毕竟没了利益,人是会饿死的。

还有心情发朋友圈的人,断然不会是想被饿死那一波。

曾经有个人,在路上被醉鬼吐到了鞋,发朋友圈说 “对自己酒量没比数喝烂醉的人恶心至极”。

当是时,我正好在和他领导喝大酒,而且他领导当天正好喝烂醉。

我心说这人完蛋了。

这人果然完蛋了。

类似的黑色幽默,我能整理一本笑话集锦。就叫个《二十年目睹之互联网信息分发去中心化怪现状》吧。

如果一个人,他朋友圈信息里裹挟的对世界的观点,对生命的观点,对信仰的观点,对 zz 的观点,对情感的观点,对个人习惯的观点,对兴趣爱好的观点,对历史的观点,对未来的观点,对床笫之事的观点,对拉屎放屁的观点…… 都有可能影响到你今天盒饭里边是蟹黄还是蟹棒的时候,谁还敢把朋友圈当作个 “朋友” 圈发啊?

而说心里话势必得罪人;一条不发又会被周遭评价为 “心思深沉不得不防” 的时候……

朋友圈里除了岁月静好和商业互捧以外,空无一物,虚怀若谷,口不对心,必成常态。

分组发也未必保险。常说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关系,仅需要 6 个熟人的转折便可联系上。那么你并不能保证分组后:

朋友圈 A 被甲看到,朋友圈 B 被乙看到,甲是你领导,乙是你小学同学,你以为这关系万事大吉?实际上乙认了甲做干爹,俩人当晚躺炕上谈理想谈人生的时候,正好聊到你的两条朋友圈……

而后你被甲穿小鞋,不明所以,殊不知这正式来自信息时代的无妄之灾,我愿尊之为数码诅咒。

朋友圈要不要发?发什么?发给谁看?

千万别一概而论,这是玄学问题。怀着最真的求生欲,做最假的自己,可以被原谅吗?不知道。

嗟夫!

数字时代,人们一直在试图驯服算法和信息流。

而算法和信息流每次变得更加智慧后,都能更完美的奴役人们。

凯撒的王城,终究毁于凯撒自己。

知乎用户 冯不悔​​ 发表

我看了一下我好像有两年没有发朋友圈了。

以前感觉屁大点事我就要发个朋友圈。

现在感觉就这屁大点事还发什么朋友圈?

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沟通,因为他们说的你都懂了,
你说的他们都不懂 ,所以你不想你的灵魂受折磨。

其实不是建议你少发朋友圈,是建议你少发一些不好的朋友圈。

假如你发个抱怨生活,或者吐槽公司,或者很糟糕的事情。

别人最多给你点个赞,私下就会讨论你这个人早就知道你不行。

假如你发朋友圈,自己又买了新车,又买了房子,又升值加薪。

别人也会羡慕的给你点个赞,私下也会讨论你天天炫耀再装。

反正记住~这个社会除了你父母希望你过的好,没人希望你过的比他好。

如果你是 plmm,谁让你少朋友圈我跟谁急。

有空来写写知乎回答比发朋友圈好玩多了,能找到一群共鸣的小伙伴,这里的小伙伴各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主要是没人认识你,你可以尽情的抒发你的情感没有任何压力)

知乎用户 猛兽慧慧​ 发表

我有个学妹,她一天要发 20 多条朋友圈,我也没有屏蔽她,她每天都发很多自拍照,肉眼程度,她逐渐变美了,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她确实因为每天刷屏朋友圈,一直让自己处于在改变的过程。

有时候,心情低落,我经常会看我几个朋友的朋友圈,他们基本每天平均会发个两三条,两年前,我们都是普通人。

坚持发思考文字朋友圈的朋友,他现在已经出书了,他写的文字,能看的出来,他下了非常大的苦功和钻研。我非常喜欢他的文字。

还有我的舞蹈老师,她经常会发一些女性励志,鸡汤朋友圈,一年时间,她现在已经是 dy 百万网红了。其实她以前也是个 140 多斤的胖女孩。

我真的很喜欢他们。

就像我现在写知乎,我也写的一般,但我要求自己每天都必须写一点什么东西,让自己保持一个思考能力。

建议你们不管有没有看,有没有人点赞,你们都不要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对自己的改变。

年轻人,要看重自己的言论输出,这都是你和世界交手的机会。

如果你觉得朋友圈同事朋友太多,不方便,你可以发在知乎,发在 wb,甚至发在备忘录,但一定不要什么都不发。

在发朋友圈的这个过程,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你心胸更开阔,思维更开放。

如果朋友圈只是让你越来越沙雕,建议你先多看看书吧。如果你发朋友圈只是为了塑造人设,撒网捞鱼,那你钓上的鱼,也会轻易被别人钓到。

如果有一天你向世界投降了,一定是你自己妥协了。

最后,很喜欢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我们都不能输。

知乎用户 九万里 发表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点开朋友圈好友的头像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三天可见,几个月可见,半年可见,或者直接就是一条直线。这是朋友圈大部分人的现状。

当然,还有一群人,这群人大部分是大佬吧,在某些领域非常厉害,他们的朋友圈基本全部公开,很多年的都可以看到。有分享看到的有趣的现象,自己平时的一些理解感悟,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幸运的时候也能看到他们发一些很随性的自拍,哈哈哈哈。这部分人的朋友圈大多很随性,未曾修饰,也不觉得无病呻吟。

我自己却做不到这样,虽然我的朋友圈未曾屏蔽过任何人,但是我经常会隐藏一些动态。比如自己发了自己很讨厌日本,也确实很讨厌,但是现在的政治正确似乎是友好,反思,日本细节等等一些列,而且好像朋友圈里好多人喜欢日本的,这样的朋友圈我都是会在发布一段时间后就隐藏了。也不敢坦坦荡荡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吧。毕竟在别人面前我不是一个偏激愤青的人,大部分人会觉得我温柔理性。

我很喜欢那些朋友圈全部开放的人,感觉他们自信、坦荡、锋芒毕露,是我很向往、想成为的那种人。


看到回答下面有人评论真正的大佬都不开朋友圈,当然会有这样的一类大佬。但是就我短暂的人生经历来看,大佬都是有趣的。他们的朋友圈也会比普通人的更加有趣。未曾修饰,但生机盎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们是输出者,表达者,向外部扩张生命的人。

朋友圈也好,知乎也罢。这群人总是很嚣张,也不会压制自己,从来不会因为别人所谓的看法有所改变。他们不会和蠢人争论,但是有必要的话,他们会很兴奋的用智商、学识和见识碾压你,让你感受什么叫降维打击。

发朋友圈也不意味着像微商一样,一天八十条,也不会没事悲春伤秋,复制一些毫无意义的文案。

他们发朋友圈真的只是因为想发了而已,仅此而已。

我真是太喜欢这样的人了!!!


我想举两个人尽皆知的例子。

比如说杰伦 ,我一直觉得杰伦是那种即使到了 40 多岁依然打心底自信的那种人

所以他会写歌练的胸肌你是否还想靠

待朋友真诚,但也会直接写歌骂人,他是那种你喜不喜欢我的歌我就这么写,不管不顾的感觉。

会在台湾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不过好像台湾媒体也不敢为难杰伦哈哈哈哈。

他也会很自信的打球,即便好多人嘲笑

他会在 ins 上说我为什么不听别人的歌呢,因为我 16 年前写的歌,到现在还很流行。哥还是华语乐坛第一人这样的嚣张的话。哈哈哈,我从来不会看到杰伦压制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也是有啥说啥。

再比如说袁隆平,我觉得袁隆平真的可爱,也很自信,虽然他 90 多岁了,在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还是觉得我还可以,不会怕把话说的太满什么的,也不会给自己留余地。

也许这叫做少年感

有人说他们都不是少年了

我说: 少年感是一种品质。


我又来追更了!

这几天学校的海棠花开了,粉粉嫩嫩的特别好看。然后我就去看了花还拍了视频。本来想拍的是自己和海棠,但是因为没有别人帮忙,我就自己拍的。可是我是个 700 度的大瞎子,拍的自己完全没有入镜。

但是我去看视频的时候发现自己放大拍的海棠却意外的好看,还有个男孩子经过。唯一的缺陷就是特别的糊,但是糊成了粉色的童话世界。

我就剪辑了那个视频,配了一个音乐发到了朋友圈,还把那个男生慢动作,我自己看着超级有感觉。

结果一秒钟就有人在下面评论: 糊的不敢看。

![](data:image/svg+xml;utf8,)

过了一秒钟,又有人开始私聊我这是你男朋友吗?过了一会儿又来一个人问: 这是你男朋友吗?

我没想到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误会,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的一件事,我高三的时候的一件事。

高三的时候班级里转来一个男孩子。叫他 A 同学吧。A 同学是属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那种人,而且数学绝好。

我本来觉得我应该和他没什么交集,但是一次考试后,重新选的座位,他就坐在了我的后面。

A 同学对我特别好,每天和我这个数学渣子讲题,还专门做了一个集题本。

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是,有一次他旁边的一个同学问他了一个题。好家伙他直接冷漠的看一眼回了句: 不会!

我当时很震惊,这家伙怎么可能不会。

后来 A 同学说: 喜欢我。当然了,学生时代遇到这样的一个人不心动是不可能的,我也喜欢他。但是为是高三,他也没有要求我和他在一起,只是和我说喜欢我。

但是这件事很快就传的整个班级都知道了。而且延伸出各种惨不忍睹的版本。因为 A 同学是风云人物(考上 985 嫌弃城市不好回来重新复读的),所以很快整个学校都知道了。

我当时是个鸵鸟,遇见这种事情马上就怂了。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阵仗。我开始躲着他了,主动把位子坐的离他很远。那个家伙像个傻子一样,一点也不在乎,还天天下课往我座位上跑。可是是高三啊,学校管的还那么严,我就很冷漠的说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他好像受伤了就再也没来找过我。

后来学校要求我们搞一些关于高考的事情。我一直没有弄好,他就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就跑过来帮我。我当时突然就很心酸,脑子里蹦出来一句话,去 tm 的,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都不在乎了。我和他道了歉,然后我就开始主动又找他问题了,即便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即便别人都会很诧异的看着我。我脑子里都是我 tm 不在乎。

从那个时候我就对别人说闲话这件事就开始失去知觉了。因为我亲眼见过很多人在聊天时候随口就会对别人的八卦聊的不亦乐乎,而且编的很离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价、指点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人生。

即便故事的双方都是小透明。

借用很喜欢的博主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决定向外延伸,只要选择了暴露,那么他就一定会被攻击。只要你还活着你就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他人凝视的对象。之后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考虑到你做这件事别人的评价,你把他们的评价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在你想像他们的凝视下完成的。

这个过程中,你就完成了对自己的异化,亲爱的那不是你。

你也会发现到最后吃亏的也都是你自己。

如果当初我因为他人的注视对同学 A 说了很恶毒的话

那么伤害的也是只有我们两个人。

后来高考的时候,我和 A 同学一起进的考场,即便考完数学后我觉得考的好差劲,A 同学还是在冷静理智的和我分析说我做的还不错,并鼓励我英语要好好写,一定能考 140+。他讲的很自信的,让我觉得我就是考了 140。

想到今天的朋友圈可能会让很多学习摄影的,或者一些对画质有执念的人感觉到难受。

也想到也许很多人觉得我有了男朋友。

但是我并不想删掉它,不仅仅是因为我这些朋友对我大部分都是没有恶意的调侃,不仅仅是我要为我的 37 个小粉丝做榜样,

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我看到层层叠叠的海棠花随风舞动连成一个粉色的童话世界,男孩子慢慢悠悠的走来的那一刻,

我是真的觉得美极了!


大家都好好奇我和 A 同学有没有在一起呀

内容逐渐跑题哈哈哈哈

我想说的是旁观者眼中的团圆未必是戏中人愿意承受的

后来报考的时候 A 同学让我和他报一个城市刚开始我确实报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一样的

后来咨询了我的姐姐后,在最后改了志愿。我没想到他是那么在意这个事情的,然后逼着我改回志愿哈哈哈,我没能拗过他,他说我不改他就改,他就改的所有和我一样。(后来才知道是威胁)

可是我们最后也没能去一个城市

A 同学告诉我说在一个城市很重要很重要,他说我不懂,我当时确实不太懂

后来大概是在我收到录取信息的时候, 告诉 A 同学我的城市后,A 同学就删除了我的联系方式。

你问我有没有遗憾,我想说的是没有遗憾,当时的结果对 A 同学和我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

年少时,你喜欢上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很多事情。有可能是他成绩好、长的高、他理智果断的性格、或者仅仅因为他身上的味道。这些朦胧的喜欢让我们的灰蒙蒙的青春开始变得有色彩。比如我沉闷的数学课后他从第四排跑到一排问我哪里不会;比如重新排座位时,我还没进去就被安排好坐他的后面;比如别的女孩子问他题都是一概的不会,唯独给我一边咬牙切齿,一边讲八百遍。比如我们一起进考场的时候他恶狠狠的说你英语给我考 140。

时间那么久了,当初的那些朦胧的喜欢早就转变为了其他的感情。我会在想起以前时,想到他会笑会开心,但是并不难过。他当时选择放弃我,也代表他已经重新开始。所以不必遗憾。

你要问我,我会说,我喜欢过他。但是后来我也喜欢过别人,是无关青春真正的那种喜欢。

知乎用户 云颠上的小恶魔 发表

这题我会

记得五年前的时候正是青春叛逆期,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各种风景,美食照片。我三叔当时就给我半开玩笑的说以后少发朋友圈,太高调了当心其他人的嫉妒。我当时听到觉得他们成年人太过于小心,大人们的敏感总觉得人心难测。不过,到后面才觉得成年人的直觉是对的。

当我周围有个女生 A 喜欢在朋友圈里晒各种秀恩爱和各种美食照片的时候,朋友 B 总是给我说你看她又发朋友圈了,B 对 A 的朋友圈内容嗤之以鼻,但是 B 还是在 A 的朋友圈底下每天评论加点赞,总之各种捧杀。那时,我才渐渐明白三叔说的话。后来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句话也适用于现在的朋友圈。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你的悲伤喜乐和一些所谓的梗。

另外,我翻自己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最近两三年发的很少,几乎是半年才发一个朋友圈,我慢慢减少发朋友圈的数量是因为每次发完之后,我要回复一些人的评论还要查看一些人的点赞,所以导致我在现实生活中的效率很慢。

总之,偶尔保持点神秘感,在朋友圈里低调点,在现实生活中高调点。

分割线————————————

没想到随手一写这么多人赞同评论

我只想补充一下我的答案,之前说的女生 A 和 B 只是生活中的个例,我个人只是觉得人心复杂难测,反正这件事是给我了一个新的认知。当然每个人可以选择发朋友圈,也可以选择不发朋友圈,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人类的悲喜不能想通,就像我发这个答案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我的回答太凡尔赛。

另外,随着我们慢慢的步入社会,意味着我们朋友圈的人会逐渐增多,可能朋友圈里的朋友有些是某某销售人员,或者有些只是点头之交。我是一个特别注重隐私的人,不想因为朋友圈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一切。

至于说的生活中高调点,有的人说这句话把整个答案毁了,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大概是 在_现实生活中经营好一些朋友的关系远比在朋友圈里通点赞之交更有质量一些。_

最后,哈哈哈哈哈看了评论里有人说我三叔是不是姓吴,我三叔不姓吴,我也不是吴邪。

知乎用户 仙琳儿 发表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

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

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真心的,我只想说

就没有人真正地关心你的生活

他们也不会关心你朋友圈发的那些文字和感慨

更不会跟你产生共鸣

所以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真正关心你生活的人

他们也不会从你朋友圈知道你的生活状况

他们会每天跟你聊天

也会跟你嘘寒

向你问暖

大多数人无非就是看看你的照片

看着你发些无关紧要的矫情文字

看一眼就过去了

也许还会在心理逼逼叨叨几句

大多数人打心底内心深处并不会希望你过得有多好

他们只关心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其实无论你在朋友圈炫什么分享什么

都与他人无关

我们都各自过着过各自的生活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热闹是他们的

可我什么都没有

知乎用户 我最帅 发表

观点: 建议多发朋友圈!

据说不发朋友圈不发微博的人,一般都活得很幸福,因为喜欢的人想说话的人就在身边。

不过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大概率是瞎话,骗鬼的。

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经常发发朋友圈的人,恰恰是那些我觉得混的还不错的人。

反倒是有些很少或者不发朋友圈的人,感觉整个状态都不是很好。

人天生就有一种喜欢炫耀的冲动,这是人的动物性决定的。碰到好事,开心的事,总喜欢被人看到,而遇到不好的事,反而会去掩饰,不想让人知道。

没人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东西拿出来做展览,当然东哥除外,人家都是炫富,只有我是炫穷,我他妈真是朋友圈的一股清流,没有铜臭味,只有酱油味,我好痛苦啊。

当你想知道一个朋友的近况,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询问的时候,你就可以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假如他发朋友圈的频率,和以前保持不变,你就可以有个基本认识:他虽然没有变好,但至少没有变得更差。

如果他最近突然很久没有发朋友圈了,要不是把你屏蔽了的话,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他过得很好,比以前好了一个档次;第二,他过得不是很好,而且很有可能碰到了问题,心情低落。

通常来说,第二种可能性会更大。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个朋友,6 月份因为不得已的事情离开上海,回了老家,他是带着非常失落的心情离开的。

那段时间他很丧,觉得自己活着都是一种罪。然后我经常会跟他联系,开导他,让他振作起来。

这样的时间,大概持续了 3 个月,这 3 个月,他没有发过朋友圈,他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状态。

在第 3 个月的月底,就是 9 月低的时候,他自己开始了一个小项目,一个月后,项目有了起色,开始盈利。

之前我问他在干嘛时,他每次都说没干嘛,在发呆;后来我问他干嘛,他总是说好忙,腿都跑断了,有一次凌晨 2 点给我发消息,说连续几天只睡 4 个小时了,忙得不行。

10 月以后,他发朋友圈的频率大大增加,有工作,有娱乐,还有烧烤,跟 6 月之前是一样的了,我就知道,他已经恢复正常走向正轨了。

现在看到他经常发一些加班的状态,我都默默点个赞。前两天又看到了他的状态,说是太累了,人受不了,在医院打点滴。表现上看有点惨,但实际上很踏实。

所以日常生活发发朋友圈,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事,除非,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生活状态,你不想让朋友知道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不要觉得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不幸福,不开心。

有时候发朋友圈可以让你更幸福。就比如,一些朋友喜欢把饭菜晒出来,还特意摆盘,让人看起来非常舒服。

这就是幸福的一种,假如你不发,你就觉得,随便吃点什么都无所谓,也不在乎摆的好看不好看。

但你想发朋友圈,你就会注意一些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你的生活更好更有仪式感。

有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不见得比其他人幸福,仅仅是觉得,别人发的那么幸福,自己不好意思发了。

另外还说一个自己的经验,一般常发朋友圈的人,性格会更开朗健谈,相处起来更容易。

而且常发朋友圈的人,你会觉得他更靠谱。

比如,你加了一个人,打开他的朋友圈,一年到头就一条朋友圈,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被浇了冷水一样?

但你看到一个人隔三差五发自己的东西,你就会认真翻翻,翻几屏后,你对这个人就有个大概印象了。

正式交往的时候,就会踏实很多。

所以建议大家经常发发朋友圈,这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本文为原创内容,引用自己个人公众号,链接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57eRLN8_IncL6elzQy3s_w

知乎用户 血小板 发表

更新一下。因为看到很多评论说,发朋友圈是为了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别人的点赞。自己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想发。对此,我的思考是:

1、人不太可能真的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的人只是不在乎朋友圈这件事,而有的人很在乎,但不在乎其他事情。比如我就不在乎一个人吃饭、看电影,觉得这是一个人的放松时刻。

2、朋友圈和其它平台不一样,大部分都是线下认识的人。再真实,也不会完全真实。如果真的是给自己看的,倒不如设置私密,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既然公开可见了,就不是 “给自己看的”,而是 “别人也可以看的”。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3、少发不代表不发,而是考虑过后发。微信毕竟是社交软件,同线下和人交流一样,说话要过脑子,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否则容易暴露自己的情商。只要有人,就有社交礼仪,社交规范。不合适自己就不参与,但不得不承认是无法改变的。我以前以为没有,但发现是自己太天真,或者说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包容吧。

以下是原回答:


不用建议。

当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时候,自然就会少发了。

曾经我也很喜欢发朋友圈,原因有很多,比如看到有趣的东西、有深度的文章就想分享出来;吃了好吃的东西,去了好玩的地方,就想炫耀一下;想要获得关注,获得别人的赞赏。

后来生活里发生了一件事情,和一个朋友闹掰了,被删了微信。

然后开始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

1、给你点赞的也就这么些人

有的是现实中的好朋友,而有的就只是点赞之交,现实中基本上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也从来不会私聊。

2、不点赞的人各有各的心思

有的人是现实中的好友,但就是习惯不点赞;

有的人会看你的朋友圈,但不会和你有任何交流,至于原因,各有各的心思吧;

而有的人,是压根就不关注,甚至已经把你设置成了不可见。

自此以后,就不爱发朋友圈了。

因为关心你的人,怎么都会关心你。不关心的你的人,你发什么都不会关心你。

你以为你对所有人可见,其实别人早已把你屏蔽。当然我也有屏蔽的人,所以彼此彼此吧。

朋友圈,称得上 “朋友” 的有几个?

到最后无非也就沦为了一场戏,真真假假,网罗人性百态。

看透了,就没意思。

知乎用户 柚柚子 发表

很巧,这周刚好一个很好的朋友也和我说,让我减少发朋友圈的数量

他说原因是:在上海没有人过得轻松,但是看我的朋友圈就觉得我过得很轻松,这样会导致

1,别人认为我过得很好,嫉妒

2,喜欢我的男生觉得我过得很好,不敢靠近

虽然知道这是一个为我好的建议,但是我想了想,我不能把自己表达的权利放弃。

朋友圈,是和朋友交流的地方,我发的有些话,可能会分组,对于许久未见的朋友,仿佛彼此每天还能有所交流,对我来说,这是一对多的交流,也是自我留下回忆的记录

翻看自己的朋友圈相册和说的一些话,短暂的思考为何就不值得记录,如果不发朋友圈,我也会去刷别人的,那我创造更好的内容给别人不很好吗?

人有不发朋友圈的权利,但是没必要把发朋友圈的人贬低的成浪费时间,哗众取宠,装~分好组,你的朋友都是你的。

知乎用户 大西洋鳗鱼​ 发表

我今天关掉了朋友圈!!!

今天是一个自然醒来的中午,打开微信朋友圈我却心里感到很不适。

没错,又是刷屏的一天。

在这篇短文开始之前,真诚的跟大家做一个预防:本文绝不是批评发热点朋友圈的读者朋友们,其实我们都是受害者。

从半个月前的袁老,到今天的高考,到每年都有一次的再见了马航,每年都有一次几位过世的明星.

我在两年前就在社交网络上发过这样一段话:

我对每一年大家都受媒体 “拟态环境” 的蛊惑,强行在某一天发出(每年都一样的)感慨的社会事件与时间节点都没兴趣。

如高考,马航,前些年 4 月 1 日的纪念,等等,你可以翻开自己的朋友圈,是不是一年前说过一样的话。

答案是 “是的”

包括自媒体每年把同一篇文章重发一次,一篇新的 10w+,甚至讨论区都像是去年复制而来。

在如今,到底信息冗余,雷同与干枯到了什么地步?

今天刷朋友圈,短短 10 分钟,太痛苦了。在这两年,这种刷社交媒体感觉痛苦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了。于是我在微信设置里关闭了朋友圈——关朋友圈是指,在我的发现页里关闭朋友圈的入口,也就是戒掉我每次打开微信就首先刷朋友圈的习惯,而我的微信朋友圈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如上图,关掉后的微信 “发现” 页,已经没法进入朋友圈了)

在现在的世界里,我们越来越成了一个机器人,我们被每天放在设置好的一个议程和拟态环境里。我们想什么发什么做什么,都比 20 年前,更加的容易预料和控制。

能不能 6 月 7 号那一天,朋友圈和微博能一句都不讲高考的呢?

能不能在 4 月 1 号那一天,哥哥的影迷也知道,让灵魂安息,不要再炒一整天,已经每年都要发一次的一模一样的陈词滥调,没有任何新意的八卦和纪念了呢。(如这一天也成了唐先生法定出现与曝光日,经过唐先生同意了吗?)

有没有哪一天,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调查进展的马航事件不再出现每年都一样的阴谋论?有没有新一点的线索去帮助遇难者家属?如果是阴谋,那就去做深度调查去找新证据啊。

有没有哪一天,周围人都在讲的事情,我们可以勇敢的不去想,不去讲,不去谈呢?我们可以勇敢的说,今天我很忙,我有自己很看重的事情要思考,你们讲的这些事情不重要呢?

我更害怕就是:99% 的人都因为拟态环境都频率同一的讲的事情,你如果不讲,将来还可能入罪。

注:本人沉痛为袁老惋惜悼念,发上面这张截图只是绝不是对袁老不敬。只是为了表达社交网络上对大家表达的胁迫。

每一年,每一年,朋友圈总会被这样刷屏,以前是一年一次,而最近这些年是越来越多,通常在某一天,朋友圈 90% 的人都在讲着同一件事,而且丝毫没有新的观点,没有新意,没有新的启发,没有另辟蹊径的思路。你倒是可以每年讲,但应该要有新的点才好意思拿出来讲啊。。

我是传播学的硕士,读研时学的那些传播学理论,那些植生于上世纪的纸质媒体黄金时代的经典理论,竟然在 10 多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变本加厉,更加的严重与恐怖。

在以下,我给大家讲一下,以前考研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四个传播学理论,**“把关人”,“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议程设置”。**稍微有点枯燥,但我觉得非常有用。

一、“把关人” 理论:

“把关人” 又称 “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 · 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 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 世纪 50 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 “把关” 过程模式。

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 “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怀特的 “把关” 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鳗鱼注:当然是组织行为了,放在现在尤其明显,新媒体时代,编辑更没有权利把关),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此外这个模式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二、“沉默的螺旋” 理论:

理论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三、“拟态环境” 理论:

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 “新闻供给机构” 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 “拟态环境” 的反应,产生脑海图景。

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 “拟态环境” 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 “象征性的环境” 。

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四、“议程设置” 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 “大事” 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

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克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 “议事日程” 的功能, 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 “显著性” 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该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媒体(自媒体和官媒)报道哪件事情最多,就会让民众觉得这事情很重要,事实上有可能根本不重要!

好了,以上重新带大家上了一遍我们研究生其中一门课程!这些理论很多从诞生开始,已经过去近一个世纪了,但放在现在还是如此的显性和深刻。

我还好,几乎从来不用抖音和今日头条,听说信息流 APP 才是这种变态拟态环境左右人们怎么想的最大的展现。

如今的这种信息环境,我真的好压抑。

我能做的只有每当有这种大的事件或者纪念日发生时,关掉朋友圈,不上微博,让自己安静,让自己冷静,让这些冗余,毫无信息量,毫无价值的信息远离我!

6 月 7 号高考这一天,你在大一大二大三时纪念,在刚工作时怀念,我都是理解的,但是,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都 30 多岁了,还每年一次,每年感怀,

你扪心自问,这是你自发的感情么?是不是别人都在讲你觉得这事很重要,就强行上来感怀一下?

离开大学越久越知道的道理是:

一,毕业越久,你和你的大学同学联系就越来越少,大家都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人生轨迹和状态的差距远比大学时要大,很多时候聚会甚至都是两个世界的感觉。

二,曾经以为高考是变天,是决定自己人生和前途的唯一要点,但其实离开大学 5 年之后,学历与学校对你的财富和事业促进作用,将越来越弱。如果毕业十年以上,还天天在朋友圈发自己的大学,那说明他现在根本没有其它事物可以用来荣耀的。

你自问,你到底怀念的是什么?今年怀念的跟去年怀念的有什么不一样有变化吗?

很多人就是被那只手控制在罢了,我们的思想,以后每一天每一秒该想什么该发什么,都会被预计到。想想,人类真可悲!

另一件事情是:暂时关掉朋友圈我其实是舍不得的。

在以前,我身边确实是存在一些朋友常年不发朋友圈的,我还时不时责怪他们,你什么都不发,我完全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一两年如果不见面,甚至就会感觉完全忘掉了这个人。如果在同一个城市,不发朋友圈也根本没机会约线下接触。

因为朋友圈的一个重要作用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有时候我旅行定位在一个城市,如果有朋友也在那,那可能就会线下约聚聚,

如果我有时看到别人的定位和我目前在同一个城市,而我又有兴趣认识,也会主动约出来聚聚。 朋友圈对于我成了一个线上转线下,线下连接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为了展现自己吃什么,做什么,打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奈的是,因为这种线上拟态环境垃圾信息的刷屏倒逼,我可能不得不暂时也要舍弃这个功能了。

全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知道我的读者甚至家人里,今天刷高考的很多,我前面说过,我完全不是责怪大家的意思。重复一遍,我们都是受害者。而且这条越走越错的道路上,没有解药。我们唯有自信,坚定,不去随众,不去做议程设置的受害者。

朋友们,逃离线上信息的毒害,多多线下见面吧!

众所周知的原因,约三分之一的文章已经被和谐了,最全的文章请去微信公众号 “大西洋鳗鱼” 阅读。如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单打独斗”,提取阅读一篇我辞职后逐渐靠自己走向自由的故事。

原创不易,感激您点个赞

知乎用户 人类维修师 MMMia​ 发表

我的建议是少听他们的建议。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听他们的建议,变成一模一样的人,得有多无趣。

如果你按照别人的建议不发了,不还是另一种对别人眼光的在意么?

以前他们建议谨言慎行,少说话。

现在他们又建议少发朋友圈。

所以我出去玩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跟中国人一起玩。

不是我崇洋媚外,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太无趣了。

充满了别人的防备和世故得拿捏。

除了客套话,除了整齐的价值观,自己声音的太少了。

“做个与众不同的人,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应该不同,因为所有超级英雄都是与众不同的… 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梦… 不管怎么说,这都将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外婆的道歉信》

想发就发,做真实的自己。

人人都装得成熟稳重,谁来负责热情可爱呢?

人人都在意别人的眼光,谁来负责独一无二呢?

当你开始压抑自己的时候,就会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发朋友圈的数量是阶段性的。

阶段(年纪)到了,自然就发得少了。

人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出生就是个无趣的大人吧。

第一个阶段:情绪期

没有特指年龄,因为人的寿命变长了,所以青春也变长了。

内心的情绪丰富、表达欲很强烈、自我意识被放大、很渴望被关注的阶段,我认为都是青春期。

这个阶段会想要发一些很文艺,很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朋友圈。

朋友圈是内心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出口。

第二个阶段:社交期

这个阶段情绪开始减弱,会更加理性对待朋友圈,多了一点克制。

会对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有所保留,找到了更多自己消化情绪的方法。

会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树立自己的人设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这个阶段朋友圈即是表达,又是社交工具。

第三个阶段:记录期

今年开始,我能够感受到,人到中年以后,对表达欲的丧失。

内心足够认同自己,不再需要认同感。

目标足够明确和清晰,不再需要从朋友圈找存在感。

自我价值越来越精准,不再需要泛泛的社交。

比起向外表达,更渴望的是向内探索。

朋友圈变成了一种更加纯粹的,没有目的性的记录。

成熟了吗?

是的。内在相对来说更加平静和从容。

但是我仍然渴望过一种,可以发很多朋友圈的充满激情的生活。

我还有很多渴望实现的成长,很多尚未实现的体验。

充满热情地活着,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没什么毛病。

网络时代,见朋友圈如见人。

不管是做个案咨询,还是认识一个新的朋友。

对于我来说,朋友圈都是了解一个人很重要的窗口。

不要什么都不管不顾得胡乱发朋友圈,也不要关上自己。

不要动不动就矫枉过正,刻意压抑。

不管是少发还是多发。最重要的是找到符合自己内心的频率和节奏。

我是 @人类维修师 MMMia,可以从内心深处疗愈你的咨询师

· MORE ·

【万赞】

特别容易疲劳是为什么?-3W 赞

人是怎么变强的?-2.5W 赞

为什么孩子会离奇地抑郁?-1.8W 赞

什么是「高功能抑郁症」?-1W 赞

【焦虑 / 抑郁】

焦虑的本质是什么?-6K 赞

什么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4K 赞

怎样让一个抑郁的人开心呢? - 2K 赞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

抑郁症痊愈后性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爱与被爱】

优秀了就会被爱吗? - 3K 赞

缺爱的人该如何自救?

缺爱的人会真的爱别人吗?

为什么渴望得到爱的人,往往得不到爱?

【个人成长】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在于努力程度吗? - 3K 赞

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 - 3K 赞

人这一辈子,最不能透支是什么? - 2K 赞

财务自由的人可以分享一下生活吗? - 2K 赞

如何改变看起来木讷、不会说话、老实、性格内向的自己呢? - 2K 赞

【哲学灵性】

虚无主义,到底有多可怕? - 2K 赞

作为一个觉醒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1K 赞

吸引力法则是真的吗? - 1K 赞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知乎用户 陈子杨 Dr.outside​​ 发表

人和人之前合作是暂时的,

竞争是永恒的。

你发自己快乐的事,别人会酸说你装逼,

你发自己单位的事,同事觉得你爱表现,

你不发朋友圈,别人会说

新来的那小谁,城府深的很呐!一来就把咱们所有人屏蔽了,不把咱们当自己人!”

朋友圈装死不明智,想要得别人高兴,放过你,不妨发这些内容:

1. 昨天电动车电瓶被偷了了,这个月已经第三次了。

2. 下雨天等车被溅了一身水…… 一个月工资买的西服都穿不了了

3. 分手了,十八年的感情,在今天结束了……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牧云白 发表

先去看一下,你身边那些很少更新朋友圈的人。

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在沉默,但偶然的更新,都令人刮目相看。

比如褪去肥胖换上饱满的肌肉;
顺利的牵手漂亮女神:
考出羡煞众人的高分;
获得梦寐以求的证书……

他们在沉默中默默成长,直到到达顶峰时才高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令世界为其震惊,为其欢呼喝彩。

这种王者般的姿态,让人感到害怕,也让人倾佩不已。

一.

我有一位朋友,是个肥宅,经常熬夜追番,天天美团外卖。

看他朋友圈要么是成功追完某某番,要么是第 N 个老婆真好看。

他觉得这样挺好的,人也长的挺胖的。我们都羡慕他能一直这么无忧无虑的快乐。

直到有一次,他体测成绩不过关,对比了一下我们的成绩,他似乎有点沮丧。

那天,他发了条朋友圈:请大家监督我,从今天开始我要开始锻炼….。

于是他开始了每天的朋友圈运动打卡。然而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突然朋友圈没更新了。

我们也没去注意,以为是他坚持不下去了罢。

直到一个月前,他发了一张自拍,照片中的他肌肉棱角分明,精神气十足。瞬间收获我们的点赞无数和私信惊叹。

原来他的沉默,是为了更耀眼的回归。

二.

我认识一位老大哥,我们都叫他老大哥,并不是说他混黑什么的,而是因为我们都由衷的敬佩他。

他很少发朋友圈,但每当他更新朋友圈时,点赞率都奇高。

他成绩非常优秀,游戏也打的很好,典型的成功人士模样。

他从不会在未完成目标前发圈宣誓,只会在完成目标后发圈记录,比赛获胜、证书颁发、名校 offer 等等。

他记录下了自己成长的轨迹,收获了大家的赞美,最主要的是他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很多人喜欢发圈立誓,然而在未完成前发圈,提前收获别人的赞美,会让我们产生已经完成目标的错觉。使我们在虚幻的自我陶醉中逐渐沉沦。

三.

如今我发现微信上的三天可见越来越多,朋友的动态却越来越少。

有些人是因为加的朋友越来越多,发个朋友圈要挑选半天谁谁可见而干脆不发。

有些人是因为朋友圈评论越来越低质,逐渐失去发圈兴致。

还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在为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腾出时间。

当热衷于在朋友圈中畅所欲言的我们逐渐沉默,叽喳的言语换成偶尔的惊艳,目标的折旗场变成前进的里程碑时,我们可能真正的成熟了。

我们逐渐明白,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再多的 [赞] 并不能对我们有所助力,而宣告成果时的赞美会让我们有更强的获得感。

四.

我欣赏那些天天在朋友圈上分享快乐的人,我也理解那些在朋友圈中不断宣泄的人。

但我最倾佩那些认真的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偶然回归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分享幸福的人。

我进步最快的时候,也恰好是我沉默的时候。

排除了外界的声音,不因为别人的冷嘲热讽而灰心,也不因别人的赞美而迷失。

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让自己掌握前进的方向。

每一点进步,都是源于自己的努力,自己约束自己,没有他人的压力掺和,在自由中收获喜悦,在独处中取得成功。

我享受这种感觉,它能让我在前进时感到轻松,也能在端详成果时感到踏实。每当回想起来,都庆幸那是属于我自己的一段时光。

少发朋友圈可能意味着你有更多时间去沉淀,使你下一次的出现如同凤凰涅槃,耀眼重生。

这种人可能容易被忽略,但他们又最难让你忘记,每每想起他们都是风光无限,同时也提醒着你

同样的时间,却有不同的成长

今天的你又走了多远?

白说:在大学的时候应该努力让自己合群还是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9U9p1 发表

去年疫情期间饭馆儿都封闭了,我在家躺尸,和我闺蜜聊天聊到好吃的,随手发了一条纯文字的朋友圈 “我想吃火锅啦”,然后就放下手机干别的事情了。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打开微信弹出来的未读里面,除了一些点赞的消息,夹杂着一条评论把我给惊呆了,,,我一亲戚给我来了一句:“疫情都那么严重了,你脑子里竟然还想着吃火锅?不能理解一下抗疫人员的辛苦吗???” 是的,他连用了 n 个问号。

我我我当时???

我直接就是地铁 老爷爷 看手机 那个表情了。我把这句话读了三四遍,非常非常难过也很生气。我简简单单的一个正常的 合法的 不花你钱的欲望而已,他给我来这么一句??语气还那么冲。

我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过了两三天我妈出去采购,买了点冷冻的鱼豆腐甜不辣丸子那些吃麻辣烫的东西,还有火锅底料,还有羊肉卷白菜蘑菇一类的,我们自己在家吃火锅。吃着吃着我妈随口说起来,我那亲戚那一两天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让她教育我一下我心态要好,让她给我讲讲前线抗疫的工作人员多么辛苦,让我打消不该有的极端想法。我??????????????又一次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我当时就发了一句我想吃火锅了而已,怎么就心态不好想法极端了?我能逼着火锅店立刻开门迎接我吗???这和抗疫人员辛苦有什么直接关联吗???直接就很????了。从那开始,我就给我这位亲戚分组了,并且别的微信好友有的我也给设置了分组,有时候总有人说 “不就发个朋友圈嘛,想那么多不累吗”,真不是我们想的多,发的人无心,看的人有意,你永远想不到你朋友圈里的人看到你发的东西会有什么想法,有些时候真的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刚开始我是给一些人分组了,分着分着感觉太累了就发得很少了。

2020.7.30 更新

评论区里大量来自长辈亲戚的经历,让我想起自己收藏的一句话

知乎用户 我变成了一只猫 发表

昨天等车的时候,翻看了一下朋友圈,十五分钟的时间,翻了好多页,除了代购就是微商,偶尔有发自拍的,也是为了配图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多好多成功。

没有耐心继续翻下去的我直接点开了几个以前很爱发朋友圈的朋友的头像,却发现,他们要么就是开启了三天可见,要么就是最后一条状态停留在好几个月之前。

为什么大家都不发朋友圈了呢?我问了好几个朋友。

胖琪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不是不愿发了,只是不敢发了!”

曾经,胖琪是我所有朋友里面比较爱发朋友圈的,她长得好看,文采也好,做导游可以去很多地方,那时候我总是能够通过她的朋友圈看到朝九晚五的生活以外,还能有怎样的精彩。

可是不知哪一天起,她不再发朋友圈了,我再也看不到她吃到美食的时候心满意足的表情,也看不到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里,她搞怪的表情。

她放弃朋友圈,是因为三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她心情不好时发了一条朋友圈:

“寂寞的夜啊,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就越孤单,现在的生活,似乎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快乐,走进我生命中的那些人,走出我生命中的那些事,让我感到困扰。简单的生活好幸福,可是,我再也无法简单了!”

她给这些文字配了一张女生抽烟的图片。发完以后,就关掉手机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她早已忘记了昨晚那矫情的小情绪,可是打开手机却让她惊了一下。

男友给她发了一条微信,劈头盖脸地把她说了一顿。

男友说他的很多朋友看到这条微信都在问,是不是他们出了问题,说她的这条朋友圈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让她赶紧删除掉。

就在这边的火还没有灭完的时候,她的妈妈又发来了微信,说不要一天到晚的胡说,一个女孩要注意影响,还说让她赶紧删了那条朋友圈,那张抽烟的图片,会让别人误会的。

她无力辩解,也不想删除,因为她真的没有要针对任何人,也不想表达什么意思,她只是坚强了太久,想要趁着黑夜脆弱一下而已。

这一刻,她突然对朋友圈心生畏惧,原来这个曾经可以随意吐槽,肆无忌惮抒发情感的地方,早已变了模样。

于是,胖琪再也没有发过朋友圈,她说自己宁可让那些好与不好的想法在心里腐烂发臭, 也不愿再让它们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这大概就是我们很多人不愿再发朋友圈的真相吧。不是我们内心充实了,也不是没话可说了,而是,不敢了。


曾经的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话唠,看一部电影,要写下长长的感想,吃到好吃的蛋糕,要 @那几个死党约好明天再一起去吃。

看到了一张老照片,要感慨一下回忆中的情感,即便是路上遇到秋风萧瑟,都要为落叶感叹一下,当然,偶尔也会有负能量,想要吐槽和抱怨一下……

那时的朋友圈,是一个乌托邦,在这里,你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颓废的。我们在这里可以卸下盔甲,露出软肋,让人看到,其实你除了人前无限风光的一面以外,还有脆弱和狼狈的模样。

可是,慢慢的,有很多人想要进入到你的朋友圈,家人、同事、亲戚、上司、客户…… 你不好意思拒绝,却也因此而失去了最后一片净土。

从这一刻起,你每发一条朋友圈都要斟酌再三,你害怕因为其中的措辞而伤到谁,更是害怕本是无意的一句话被人对号入座,歪解了其中的含义。

尤其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误会和矛盾之后,你突然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更是不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你开始像很多成年一样,藏起自己真正想说的话,隐藏那些负面的坏情绪,每天开始转发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写一些自己看着都觉得可笑的励志段子。

那些深夜里的痛苦情绪,那些不吐不快的难过心情,都被你默默关在了心里,任其肆虐,任其吞噬你的快乐和活力。

就这样,朋友圈应景地推出了 “分组可见” 和“仅展示三天的朋友圈”。

我们开始学会了在发一条状态之前,花很长的时间去设置分组,仔细筛选,认真思考,这其中的每一个人是不是应该看到自己此刻的心情。

可当你全部设定好的时候,却发现在即早已没有了那一刻想要分享的冲动,就只好苦笑着点了取消。

于是,你想要关掉朋友圈,可却害怕有些人会因为那一条灰色的线而对你产生更大的误会。

所以,你干脆什么都不说,这样,你才会觉得安全一点。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

人生大概就是一场越走越孤独的旅程,我们慢慢长大,学着忍住眼泪,学会什么都不说,学会变得虚伪,学会隐藏真实的自己。

有人说,这是成熟的表现,可我却觉得,这真是太心酸了。

你看他今天北京明天巴黎,参加各种时装周,见各种明星,可是你不知道,他因为没日没夜的奔波,丢掉了心爱的恋人,没时间陪父母,30 岁有了 50 岁的身体。

你看他每天都像个小太阳一样,快乐风光,好像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你不知道,他每天都在深夜里痛苦,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不敢让任何人看到。

你看他每天身边都有很多人,亲密合照,无限热闹,但你不知道,他其实永远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就只能和宠物狗说说真心话。

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无瑕的,可就是有那么多人只愿让别人看到自己光鲜的一面。

这不是坚强,反而是脆弱,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的同情,更是害怕露出的这些弱点,会成为被别人攻击的目标。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能说话的人却越来越少,微信好友越来越多,能交心的,却越来越少。

终有一天,我们再也不会发朋友圈,我们也不会再去看朋友圈,因为朋友圈里除了那些假到可笑的敷衍,不会再有任何的真实存在。

终有一天,我们会学会沉默,用一个个面具,去面对不同的人,却忘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被丢在了何处。

知乎用户 喜范​ 发表

你以为的不发朋友圈或者少发朋友圈的人就真的不再发布自己的任何感概或者状态了么?不!他们只是换了个平台!朋友圈空荡荡,微博满当当~我的好多大学同学就是这样,朋友圈消失了,微博依旧活跃~

那天和女票聊天,女票突然说:等老了如果微信朋友圈都还在,哇,那一直记录到老的时候岂不可以看到自己的一生轨迹。

我说:对啊,老的跑不动了可以像翻日志一样翻看自己年轻时候干的蠢事,还有照片。不管年纪大了与否我都会继续记录。

到现在我也仍有一个习惯,就是年底重新翻看自己这一年的大事小情。几乎全是开心的事情,重新翻看也会跟着再开心一次。没想到这一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

人啊,总是太高估自己的记忆,其实很多事情不需要多久它在你脑海里的记忆就会随时间慢慢冲淡直至死寂想不起来。哪怕再开心的那一天,记起和你看到自己拍照记录的照片和文字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我发朋友圈纯粹就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别人看不看点不点赞懂不懂根本不在乎。因为出发点就不是发给他们看的。别人发朋友圈的目的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不会因为别人的建议就停止记录自己的点滴。人与人之间除了亲人朋友爱人,本就没有联系,还要因为别人的建议或者想法,就少发或者不发朋友圈?真是想说一句关你什么事噢~~~不想看请拉黑删除咯~本来也没多大关系~

我可不想到老了啥也记不起来,有个朋友圈留着翻翻年轻时候挺好。我都后悔把自己大学时期朋友圈删了,那时候肯定可屌丝可无病呻吟了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平老虎​​ 发表

因为朋友圈里少部分是真正的朋友

其他的有恶意窥探的,有世界观价值观极度不同的,有看热闹的

去年有人从我朋友圈盗图,我发文章声讨,这人反而投诉我朋友圈有反动言论!

法庭上,有被告拿着下载我朋友圈照片作为证据应诉,虽然法庭不可能接受这样证据,但是也非常恶心人。

知乎用户 松楠木 发表

说一个我自身的感受,我之前很喜欢发,但是有一段时间由于某种原因,我把之前的所有朋友圈都删了,现在告诉你们我的感受——后悔!!!我真的是巨后悔,那都是我的回忆啊,为什么要删掉呢?

我发不发是我的事,你看了什么感受我也不 care。现在的微信好友越来越多,家人朋友同事,可能很多内容确实不适合让很多人知道,那就分组啊,分组不行就去找一个别的平台发。用现在的社交软件发状态是一种很好的记录生活的方式。但是朋友圈确实人多人杂。所以我现在都在绿洲微博去记录。

发不发朋友圈不是主要矛盾,我希望可以有一个平台来记录,毕竟现在写日记的都不多,而且有图且可以视频记录岂不是比单一文字更加生动吗?

不要管那么多,你只是在用一个平台记录你的生活,当然,你也要承担分享后的后果。毕竟,别人对你的了解,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分割线

我之前真的不知道可以换成仅自己可见,所以现在感觉肠子都要悔青了。还有就是好久之前还没有出现三天可见,还有还有,就是没有做广告。之前发朋友圈还是很期待看到关系好的朋友在状态下互动的,有点有趣。

知乎用户 无脚鸟 发表

这问题要是放在两年前,我一定会说:朋友圈是我的,我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老娘的朋友圈老娘做主!因为我是一个情绪比较丰富的人,性格比较外向,也是具有分享型人格的人,所以我发朋友圈的频率还算比较高,平均两三天一次。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事情,我明白了:没有人会对你的感受感同身受,别人不会因为看到你开心而开心,相反有可能你的开心还刺激出 ta 的不开心;也没有人会对你的不开心感受身受,也有可能你的不开心是别人开心的原因,甚至会有人利用你朋友圈的内容来伤害你。现在我还是要发朋友圈,但是每次发完,我马上就置为私密状态,基本不会有人看到,我发朋友圈也是为了记录我自己生活,将来老了,在某个阳光柔和的清晨抑或下午,坐在摇椅上慢慢翻,回味当时编辑这条朋友圈的心情,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知乎用户 紫鲸​ 发表

[

为什么都建议要少发朋友圈?

紫鲸的视频

 · 63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1535442349568001)

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有的人就喜欢朋友圈发得多的人,因为可以对你的信息足够了解。信息不对称更少。朋友圈少的人你会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有的人则是把朋友圈当做一个类似商务合作方面的东西,有相关需求的人就能找到你。私域流量一般比公域流量更加精准。

所以,没必要刻意少发,看自己的心情。

那些格局比较小,看了你朋友圈删你好友的人,也没必要和他们做朋友,合作伙伴也没必要,容易见风使舵,过河拆桥,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伤害。

而不论你的朋友圈是微商风格,还是发日常,能够包容的人,往往是有大格局的人。他们觉得你朋友圈发什么无所谓。

比如我的朋友圈里面,发什么的都有。

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每个朋友圈你去探索他们背后的东西,其实都会有很大的信息量。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一些机会。

朋友圈的信息,是比你在百度,知乎,头条,或者其他公共社交平台搜寻到的,更有价值的。公共平台的信息更加鱼龙混杂。

我自己是很少发朋友圈的,但我还是挺希望我的朋友们多发朋友圈的。可以了解他们的近况,或者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这种信息的交换,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价值。比一个人闭门造车,或者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要好很多。

因为你的朋友圈而攻击你的人,基本都是小人。

知乎用户 今生不靠岸 发表

很多时候,陌生人没有那么多恶意,反而是身边的人在伤害你。

人天生就有一种喜欢炫耀的冲动,这是人的动物性决定的。碰到好事,开心的事,总喜欢被人看到,而遇到不好的事,反而会去掩饰,不想让人知道。

没人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东西拿出来做展览,当然东哥除外,人家都是炫富,只有我是炫穷,我他妈真是朋友圈的一股清流,没有铜臭味,只有酱油味,我好痛苦啊。

当你想知道一个朋友的近况,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询问的时候,你就可以去看看他的朋友圈。

假如他发朋友圈的频率,和以前保持不变,你就可以有个基本认识:他虽然没有变好,但至少没有变得更差。

如果他最近突然很久没有发朋友圈了,要不是把你屏蔽了的话,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他过得很好,比以前好了一个档次;第二,他过得不是很好,而且很有可能碰到了问题,心情低落。

通常来说,第二种可能性会更大。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个朋友,6 月份因为不得已的事情离开上海,回了老家,他是带着非常失落的心情离开的。

那段时间他很丧,觉得自己活着都是一种罪。然后我经常会跟他联系,开导他,让他振作起来。

这样的时间,大概持续了 3 个月,这 3 个月,他没有发过朋友圈,他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状态。

在第 3 个月的月底,就是 9 月低的时候,他自己开始了一个小项目,一个月后,项目有了起色,开始盈利。

之前我问他在干嘛时,他每次都说没干嘛,在发呆;后来我问他干嘛,他总是说好忙,腿都跑断了,有一次凌晨 2 点给我发消息,说连续几天只睡 4 个小时了,忙得不行。

10 月以后,他发朋友圈的频率大大增加,有工作,有娱乐,还有烧烤,跟 6 月之前是一样的了,我就知道,他已经恢复正常走向正轨了。

现在看到他经常发一些加班的状态,我都默默点个赞。前两天又看到了他的状态,说是太累了,人受不了,在医院打点滴。表现上看有点惨,但实际上很踏实。

所以日常生活发发朋友圈,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事,除非,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生活状态,你不想让朋友知道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不要觉得经常发朋友圈的人不幸福,不开心。

有时候发朋友圈可以让你更幸福。就比如,一些朋友喜欢把饭菜晒出来,还特意摆盘,让人看起来非常舒服。

这就是幸福的一种,假如你不发,你就觉得,随便吃点什么都无所谓,也不在乎摆的好看不好看。

但你想发朋友圈,你就会注意一些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让你的生活更好更有仪式感。

有些不发朋友圈的人,不见得比其他人幸福,仅仅是觉得,别人发的那么幸福,自己不好意思发了。

另外还说一个自己的经验,一般常发朋友圈的人,性格会更开朗健谈,相处起来更容易。

而且常发朋友圈的人,你会觉得他更靠谱。

比如,你加了一个人,打开他的朋友圈,一年到头就一条朋友圈,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被浇了冷水一样?

但你看到一个人隔三差五发自己的东西,你就会认真翻翻,翻几屏后,你对这个人就有个大概印象了。

正式交往的时候,就会踏实很多。

所以建议大家经常发发朋友圈,这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知乎用户 蓝天白云很快了 发表

我也觉得,还是少发朋友圈比较好。

(并没有说不可以发朋友圈!发朋友圈是别人的自由,我无权置喙!我只说我的感受!如您喜欢发朋友圈,尽管发!不必跟我争论。)

先讲个最近的,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的十五头大象一路北上,马上就要进入省城昆明了。

前天看了个朋友圈,是我初中同学发的,

这货上学的时候嘴就贱,酷爱开黄色玩笑。

果冻果丹皮我最早就是听他讲的。

这货在朋友圈里发了个图大概是这样——

图下面写着:

知道这些大象为什么迷路吗?

因为领头的是个女司机。

底下评论全是我们班女同学骂他:

我去年买了个表。

之前,我在市里的化妆学校进修时,认识了一个小师妹,这丫头化妆技术挺不错。

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客人,妆前妆后差别很大,大概类似这样——

(以上是网图,图中是灵鸢妮妮。并不是小师妹的新娘子。)

小师妹给这个新娘子跟妆后,就把对比照片发朋友圈了。

她忘了,人家新娘子是个律师。

最后小师妹这活算白干了,因为跟妆费全赔给人家了。

赔了跟妆费,小师妹也没学乖,继续发朋友圈,只不过不敢发新娘子妆前妆后的对比图了,她发名牌化妆品图。

大概类似这样——

以上都是网图!

好家伙,这一盘盘眼影,一个个口红,一瓶瓶粉底,一盒盒腮红,全都 “系出名门”“绝非俗物” 呢。

一个化妆箱里恨不能装一万块钱的化妆品。

看到她发这样的朋友圈,一开始我信以为真了,我以为这丫头真的买了这么多大牌化妆品呢。

过了一段时间,小师妹开始满学校借大牌化妆品。

因为她接了一个活,新娘子看到她朋友圈里一堆大牌化妆品,就指定其中的化妆品了。

小师妹借了一大圈,也没借全,只能告诉新娘子有的用完了,有的借出去了,有的不适合她。

新娘子当然不高兴了,明明你才发的朋友圈里一堆大牌化妆品,结果给我用的全都是不值钱的?什么意思?是我不配?

最后还是学校高级化妆班的陈老师好心眼,她拿出自己的化妆品,又找其他老师凑了凑,总算把小师妹在朋友圈里吹的这个牛给圆过去了。

然而小师妹还是没学乖,过了一段时间,她又在朋友圈玩新花样了。

未完待续……

唉…… 有些人你真的不知道他是酷爱爱抬杠,还是阅读不能理解。我这个回答,难道是支持跟妆师拍客人的妆前妆后照片发到朋友圈里替自己打广告吗?

我想,但凡看了回答的朋友都明白我的意思吧。

评论里有人说我三观不正,侵犯他人肖像权?????服了!

不得不在这里声明一下——

我坚决反对侵犯他人肖像权。

化妆师未经许可发客人照片违法,不道德。

下面这个回答是我被人偷偷拍了,发到网上流传的记录,有空的朋友可以来看看。

蓝天白云很快了:有哪些关于鬼的有趣故事?

知乎用户 江湖人称王十一 发表

作为一个平均一周就要发一次朋友圈的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 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朋友圈一开始只是一个用来记录自己心情的工具,和 qq 的空间差不多,但是当微信的使用场景随着毕业,就业开始变化时,我们添加了很多不能让我们随意说出我们的心情、尽力、想法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因此为了避免麻烦,很多人干脆不发了。

2. 低调务实的观念在影响着人们

随着年龄渐长,我们明白了一件事,身边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们,关心我们,希望我们过得好,而发朋友圈除了吐槽,90% 以上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炫耀自己的品味、阅读、健身、美酒、旅游经历、新交的伴侣等等,前阵子罗辑思维有一个内容,叫做为什么不要炫耀?因为炫耀容易激发他人心中的恶,你有的他没有,你体验的他没体验,你会的他不会,人的心理就会在这当中发生改变,既然我得不到你的生活,那我就努力造谣、阻挡、毁坏你的声誉,让你也过得不舒服,所以中国一直有闷声发大财的说法。

而如果你发自己过得不好的生活,别人对此最多询问两句,但是多半不能提供实际帮助,所以也不再放大自己的痛苦。

3. 普通的生活没办法产生要分享的欲望

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两点一线的,除了工作、学习之外,就是普通的生活,缩在被窝里着看剧,没什么朋友联系,单身生活以自己为中心,偶尔给父母打电话,恋爱或结婚之后就以对方为中心,眼睛里都是彼此,也没有非要别人祝贺,除了结婚和生子这样的重大时刻以外,都参与在真实的生活里,所以也不分享。

以上这些原因,就是人们为什么少发朋友圈的原因,但我觉得,人类世界之所以有趣,值得期待,就是因为不同的生活激发人们的想象,除了那些低调务实的价值观,我们更希望大家知道如何欣赏别人,理解别人,也带着不同年龄的自信和阅历,积极分享生活,明白人这一世的经历,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捕捉,记录那些让我们感触的时刻,提升感受生命的能力。

知乎用户 风飞扬​ 发表

因为你身边的人可能比陌生人带有更大的恶意。

并且还能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善用分组 + 少发 + 想表达时到这些与现实生活分割开的社区表达。

知乎用户 情小韵 发表

大家发朋友圈的时候,之所以会有所顾忌,会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者是点赞评论。

其本质上,就是你在照顾别人的情绪,照顾别人的想法,你的潜意识里有想取悦他人的心理。

有人点赞,你就会开心,没有人点赞,你就会伤心难过。

评论给的是支持的,你就幸福,评论给的是不支持的,你就抑郁。

这种心理千万不要有,不然你很容易第一时间就向他人的情绪跪下双膝,忽略自己的感受,最终,走向取悦他人迷失自己的道路。

就像我每天写的文章,有各种人指指点点,我若是取悦他们,照顾他们情绪的话,那我以后就什么都不用写了,整天听他们在那里叭叭就行了。

所以说,针对不认可,否定,打击我们的人,不需要给他解释,也不要去取悦那个垃圾,把他拉黑,删除了就行。

你和身边周围人存在的一切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你有价值,有实力,他们要尊重你。

你有资源,有利益,他们需要利用你,才会和你一块儿玩。

弄明白这一点,人与人交往的关键就是价值互换就可以了,不需要去取悦,讨好,迎合别人。

因为人际交往的本质,就是在利益前提的基础下,互相利用,互相压榨,然后价值在整个流程中扮演个纽带的角色而已。

不要掺杂进去任何的感情,否则,全部的美好都会变成幻想和泡影。

包括无偿帮助别人,这完全是糊弄鬼的,你没有价值,就没有人肯帮你。

而且,大多数人肯帮你的最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你可怜,而是因为你本身就有价值。

当你本身没有利用价值,不能给他人提供资源,不能满足他人需求的时候,此时,你就算卑微的像条狗,也不会有人尊重你。

当你对别人有价值的时候,你看到的人心都是善良的,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感情再好也是没用的。

不要抱着交心,做朋友的姿态去和人交往,否则会很失望。

如果你被伤害了,那时若你没有实力,再去 “讨好” 别人,只能被别人践踏了,没人会可怜你,所有敢践踏你的人,都是一个个冷血的动物,没有感情。

被人践踏时,请你不要变得痛苦愤怒,也不要再去讨好其他人,而是应该默默沉潜,提升自己的实力。

用结果来赢得别人的尊重,维护好自己在受尽千疮百孔的伤害后,仅存的那一点余温。

永远要记住:不要去讨好任何人,当你想要讨好,取悦某个人的时候,你的尊严已经不复存在了。

他潜意识里就不会尊重你,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没有尊严,可以任人践踏和辱骂的贱货。

哪怕他在别人面前,卑微的像条哈巴狗一样,他也敢在你面前大发雷霆,肆意放纵。

就是因为你给了这条 dog 做人的权利,即便是亲爹妈,伴侣,子女,你让他们做到尊重你就可以,千万不要试图去取悦和讨好。

任何一个人,当他发现有人讨好和取悦他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他比对方厉害。

潜意识里,他就会拿捏你,之后就会把你掌控的死死的,这个势差一旦形成,后面很难再博弈回来。

乞求没用,卑微也没用,这么做很容易让对方更加肆意猖狂。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制止这种行为呢?

有的,真正应该采取的做法是,在你和对方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就展示出我不欠你的姿态。

我的一切动作和行为,都是出自金钱和利益,我不会对你付出任何感情,少拿自己当根葱,永远都别想拿捏我。

当你对这个世界杀伐果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有人都对你温文尔雅了。

【深入阅读】:(公众号:喂饱你的大脑)

不要让朋友圈污染了你的圈子

知乎用户 希刺克厉夫​ 发表

这个问题很废,无意义,生活当中遇到有人建议少发朋友圈的估计都是代购、销售一类,少发朋友圈是人的性格发展趋势使然,越长大发的越少,不是不喜欢发了,而是懒得发了。

以前呢,发朋友圈是找存在感找安慰,会有很多知心的小伙伴来留言,但是你看看现在的朋友圈,你翻一翻,房地产广告、代购广告泛滥其中,你要废很大的劲才能看到想看的人的消息,对于想发朋友圈的你也是一样,你发的东西评论的越来越少,点赞的也不多,逐渐失去了在朋友圈倾诉的兴趣,很多事情还是私聊比较快。

有人说,那你的朋友圈是你自己决定的啊,no、绝不是这样,房产中介的消息不重要吗?新房和二手房的动态你能不关注吗?就算很多你不需要;你发现没发现,自己的好友越来越多的干起了代购?你能删除吗?很多不能,只能屏蔽。

最主要的是人的心态,生活太疲惫,累觉不爱,大家都很累,各种压力环顾左右,发朋友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然,如果你想发那就尽管发,别人的话不要听,因为: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知乎用户 平平无奇王二狗 发表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经营朋友圈关系。

每逢别人发一条动态,我都要立马去点赞评论。而我自己发的每一条朋友圈,也会忍不住隔一会儿就去看看有多少人点赞评论————甚至有时候,我还会私聊别人求点赞评论。

这样下来的结果,是我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这上面。

我甚至颇为得意,自诩在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满以为虚拟世界里面的交流能转化为现实关系。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错得彻彻底底。

有一次和某朋友圈里经常交流的人在路上偶遇,并同行了一段路程。彼此尽力想找话题,可我不了解他的过往经历,他也不知道我的日常爱好。我们的接触都是在虚拟世界,能了解的都只是对方想让自己了解的,片面而又刻板。维系我们同行的只有一段朋友圈关系。以至于全程双方都在搜肠刮肚地找话题,掩饰早已尴尬而又冰冷的气氛。

其实现在仔细想来,朋友圈里的,大多人认识而不熟识。可能我们是中学同学,可能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交集…… 总之他们与我的现实生活早已隔了一段距离,有些可能已经很久没见,有些可能见了也只是打个招呼。我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他们不理会不了解,他们能做的,也只是机械地点赞,程序化地评论。

所以我现在很少发朋友圈,有时候有什么想吐槽的,通常都会私聊我的死党,也很少浏览别人发的朋友圈。这样挺好,至少我时间多了,还能抽出空来知乎灌水……

知乎用户 满分激光枪​​ 发表

这是你

一位美女

你的朋友圈还留着一张可爱的自拍

当你看完这篇文章

就会明白:

为什么美女的朋友圈都是三天可见了

一个平淡的星期五

一个男的问你去蹦迪

开始你拒绝了,抵不住他来回央求

你还是同意了:

现在离你晚上 11:00 到夜店的卡座还有八个小时

以下是关于你朋友圈里那张自拍照片的故事,

也是你永远不会知道的

在别人微信里发生的故事:

首先你的照片和其他一些女生的照片会被发到男生们的小群里

你的照片会变成了约你蹦迪那个男生的 “战利品” 和“筹码”

如果你足够好看他还会因为能叫到你而在群聊里骄傲一番

接着他们就会开始讨论起你和其他的女孩

讨论的最后,你会成为一个或多个男生 “满分” 的猎物

之后你的照片就会被他们保存下来

带入男生之间的私聊

如果你干干净净,他们和你不熟

那他们的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幸和他们认识的人满分过

那他们的对话则会充满羞辱和轻蔑: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

他们都为了 “满分” 你制定完了所有的策略。

当他们制定好策略,你的照片又会被放回群聊,男生们在蹦迪前往往会有一场饭局或一场密室逃脱,他们会邀请自己今晚最想盘的那个女孩。

临近蹦迪,你的照片还会再在群聊里出现一次,盯上你的男生会把你的照片发到群聊里,不耐烦的问:“这个女的什么时候到?”

更不幸的是,当蹦迪结束

你的照片仍然没办法逃离渣男的魔爪

结果要视情况而定:

运气稍微好的话

你的照片会成为其他混圈表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运气中等的话,你的照片会被渣男拿去当战利品炫耀

运气更差的话,脑瘫的渣男会想和你恋爱

恋爱前他又会把你的照片发给 WW 经纪人

——来查你的底子

高级富二代在系统里查你

低级渣男会用 WW 经纪人查你

你的照片会被外围经纪人偷偷保存下来

拿去骗人

接着会被经纪人朋友圈里的微商、骗子、假人看见,把你的照片拿去当假头像,在各大社交软件上开始骗钱,你会对此以一无所知,直到被骗的人找到了你,你才知道你的照片被人偷去网恋骗钱。

**
看完这篇文章,你大概就会明白:**

为什么美女的朋友圈都是三天可见了

真的不是因为她们失恋了

是因为那群随便从别人朋友圈里拿图发来发出的人真的太狗了

好看的女孩子请记住

蹦迪前朋友圈请务必三天可见

更多蹦迪故事请关注中国最有趣的蹦迪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

知乎用户 玩玩玩玩玩玩大夫 发表

因为你没话语权,学校给你分配的太多不是一个阶级的同学。

很多人是没有人人平等的世界观。他们成长的环境里没有爱,类似于狼群,狗群的世界观。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等级与秩序。

他们世界没有人人平等的概念。这类人基数不小。可怜又可恨,可悲又可叹。

你把他当朋友,他自己骨子里已经觉得低你一等了。因为你家比他家有钱。(我不知道这些人的世界观,哪来的?都是同学关系,同学里关系里哪来的上下级?)

社会底层互相坑互相害,有一个王八想从坑里爬出来,其他的王八把你拉回去,时间长了人也变成了王八。

很多同班同学恨人有,笑人无。这类同学在你飞黄腾达之前,删也不是,不删也不是。而且比例还不小。

(这类人基数超级大,超级喜欢抱团排挤人,霸凌与被霸凌)

看到一个人优秀,他们想着不是自己努力,而是给拉下水。在寝室学习都得偷偷摸摸的。

越是穷的同学,越是小地方来的同学,他越喜欢嫉妒。

我大学从来不在朋友圈里发自己的旅游相片,为了照顾同班同学的感受。就这样还得罪不少村里的土豪哥,土豪姐。(尤其村里第一有钱的,得罪不起。)

村里来的土豪和大款,吃顿饭只要超过了 100 元,必发朋友圈。用苹果手机就是有钱,你手机便宜了,就是土鳖。一定要给 QQ 充会员,显得自己有面子。

他们网购所有东西都要当着全寝室人的面打开一下,显得自己买的东西多,有钱。

买的衣服一定要告诉室友,她衣服多钱买的,我的衣服很贵很贵。省吃俭用的把所有钱都买来了衣服。

这类村姑泼妇,大学里搬弄是非的能力特别强,你永远不知道她嘴里下一句能说出来什么话什么谣言,尤其爱给人起外号的人。

很多人底层人的世界观里很狭隘,旅游不带女生就是同性恋,旅游和女生拼房,就是约炮。

旅游就是败家子。

很多同学,嘴里除了吃穿性,啥都没有。

朋友圈的亲戚朋友一部分傻子,看谁都是傻子。这类傻子你还逃离不了他们。

这类人离开他们很简单,只需要 2 万一平的房价,就能把他们全给隔离开。

上学期间,参与,起外号,排挤人,欺负人,搬弄是非的。毕业后可以全删了。

就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我的朋友圈断档了好几年。

现在我离开他们了,发朋友圈可以自由了。

我一直平等的对待所有人。可是,对于脑子里没有平等观的人,脑子里只有等级与秩序的人。

这类人我真的没办法。很无语。虽然他们世界观里自认为低我一等。巴结我来了。

我也不是你老板,也不给你发钱,也借不到我什么光。干嘛低我一等啊?(就这类奇葩基数太大了,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只能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吧)

有这种思想的人,是命中注定被雷劈的,我做的只能是离他们远点,他们被雷劈时候,别连累我。离他们远远的。

(尤其是,还没聊天呢,就分析别人的家里钱有多少?别人的收入有多少这类人。)

知乎用户 朱雀桥边​ 发表

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曾祺《人间有味》


我们很难定义朋友圈,它具有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双重属性

有的人虚荣

有的人炫耀

有的人记录生活

有的人反思生活

有的人把这当成树洞

有的人把这写成日记

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圈子的人往往难以一概而论

少发朋友圈也并不意味着高冷和成熟

一个软件而已

不想看的琐碎日常可以屏蔽,他发这个也不是想给你看的

不想被找到的过往可以三天可见,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我不知道这个设问针对的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上班族还是退休工

相比多发或者少发

(甚至每个人对多发和少发的定义都不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去用多发或少发衡量一个人

是去容纳

容纳互联网的多元文化

我是

@朱雀桥边

知乎用户 简单心理 Uni​ 发表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着那么几个永远精致的人生赢家。

七夕、情人节连儿童节都有礼物收,日本、巴厘岛、普吉岛…… 只要放假就一定会被他们的旅行照刷屏,吃饭永远在高档餐厅和有情调的咖啡馆,你本来还觉得今天的煎饼果子挺好吃,看了他们的朋友圈马上就咽不下了。

面对朋友圈 “人生赢家” 的暴击,一些人默默点赞,而另一些人则是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关闭朋友圈

我的朋友小 C 就是其中一位。就在今年情人节,小 C 终于在刷屏晒幸福的活动中爆发,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角度来探索这个让大家共同好奇的问题:关闭了朋友圈,我们能过的更开心么?

朋友圈晒幸福的朋友,为什么让我们不开心?

小 C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在朋友们看来她是安稳幸福的代表,她却说自己经常在长时间刷朋友圈后情绪暴躁,尤其是在情人节那天,朋友圈一色的玫瑰、红包、烛光晚餐,自己对着穿家居服的男朋友和一桌家常菜,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明明是自己叫男朋友不要买礼物,说喜欢他做的饭,可是看到别的男朋友发红包送礼物,对比一下他连朵花都不买,一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火,一下就爆发了,事后想想很后悔,朋友圈「有毒」,所以就关闭了。”

像小 C 一样,或许是更名贵的礼物、更轻松的工作、更有钱的男朋友…… 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被朋友圈中的一些信息击中,朋友圈那些 “人生赢家” 仿佛不知不觉中拉高我们对生活的标准,原本开心的情绪一下烟消云散。

那么,朋友圈是怎么做到的呢?

1. 随时随地可获取的他人信息,高频启动的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社会心理学家费思汀格(Festinger)指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依靠与他人的比较来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这种现象叫做社会比较。

![](data:image/svg+xml;utf8,)

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人类的相互作用中不可避免。这一点很好理解,从小到大我们就是在社会比较度过的。

比如小学数学考试,我们都知道满分是 100 分,及格分是 60 分,但是这些绝对数字往往不是外界评判你的标准。
比如你考了 90 分,从绝对分数来看,这是个高分,你可能会觉得开心,但是家长肯定会问,全班有多少人考了 90 分呢?如果 90 分的人很多,甚至许多人都得了 100 分满分,那么很可能收获的就不是表扬和喜悦了。

幸运的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你父母还是你,都不用再靠向别人打听去获取用来社会比较的信息了。朋友圈、QQ 空间的存在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

不幸的是,这些社交媒体也让我们在碎片化时间里得到足够的信息来进行社会比较

2. 相似性假说:为什么朋友会比我好?

在经典社会比较理论中,费思汀格(Festinger)提出了相似性假说(similarity hypothsis),认为个体想要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时,往往会倾向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人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还举数学考试的例子,你和小 C 是好朋友,成绩也差不多,平时都考 70、80 分,这次你考了 90 分,你进步了本来应该高兴,这个时候你父母可能不关心班级第一考了多少分,但很可能会问:小 C 这次考了多少分?如果小 C 这次考了 95 分,那很有可能的结果也是……(emm,不说了……)

心理学家也已经证实,相比于跟我们差距很大的人,我们更不能忍受的是,跟我们相似的人比我们好。

例如马云有钱不会让我们觉得心理不平衡,但是你的大学同学比你赚的多,马上就会让你的幸福感降低。

而朋友圈,真是一群跟你学历相近、年龄相近、成长环境相近的人的集合,他们的好,或多或少会成为引发你 “羡慕嫉妒恨” 的来源。

3. 不对称的信息,未察觉的「不合理信念」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社会比较,我们内心早就形成了与人比较的标尺,更不幸的是,在信息量和曝光率如此高的社交网络上,我们用于社会比较的信息是被上传者加工和美化过的非真实或完整的信息。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所形成印象的过程。

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他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叫保护性印象管理

朋友圈,作为新型的社交场所,早就不是最开始一群知心朋友酒后聊天吐槽的地方了。你可能不知道你朋友的朋友圈,包含了 TA 的同事、上司、客户,还有报喜不报忧的父母,所以,「印象管理」渐渐成为朋友圈的必备技能。

印象管理造成的不对称信息,让你可能只看到他满世界旅行,却没看到他熬夜加班,只看到她收到名贵的礼物,却没看到他们聚少离多……

而你自己,在这种对称信息中,形成了许多 “不合理信念”——这才是让你不开心的根源。

关闭朋友圈,我们开心了吗?

我们可以关闭朋友圈,但是没办法关闭对别人生活的好奇心,更抵挡不了心里默默地比较。

举个例子:小 E 和小 C 是大学室友。有天,小 C 结束求职面试以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她躺在床上本来想刷刷朋友圈放松一下,往下刷了没几条,看到了小 E 发的拿到了某业内知名企业 offer 的朋友圈。
想到自己在找工作的路上屡屡受挫,小 C 的情绪突然就变得很低落,开始了自我否定:“同样是一个大学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那么大。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个场景可能每个人都似曾相识。表面上看,小 C 的负面情绪来源似乎是因为看到了小 E 的朋友圈,很多人想去避免这种情绪的第一反应就是关闭朋友圈入口,隔绝信息源。但是这样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我们没有办法切断所有的信息入口,生活中总有源源不断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会让我们感到对自己自我认同的迷茫。

比如从小到大父母口中亘古不变的 “别人家的孩子”,比如学校或者公司表彰大会上那个永远闪闪发光的 “全能型选手”…… 我们只有找到让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的 “治本”。

其实,让我们不开心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身,而罪魁祸首,是隐藏在我们认知模式中的 “消极思维模式”。

如何逃脱消极思维的控制,做情绪的主人?

在 Seed 课程《心理咨询基础理论》课程中,老师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是如何看待情绪问题及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问题的。

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代表人物艾尔伯特 · 艾利斯(Ellis)创建了著名的 ABC 情绪理论模型

他指出,我们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模式及我们内部的信念)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评估和解释,从而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反应和情绪体验。

上图来源于 Seed 课程《心理咨询基础理论》课程材料模型中,A 是诱发性事件B 是由 A 引起的信念C 是情绪和行为的后果

在模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B,B 是我们根据过往的经历和自身的思维模式对 A 进行的认知上的评估。真正导致我们情绪和相应行为的并非是 A,而是 B,即我们对于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小 C 看到了小 E 发的光鲜亮丽的朋友圈(A);
小 C 通过小 E 的朋友圈回想起了自己现在不那么顺利的生活,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产生了 “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 的念头(B);
这种对于事件的负面评估,就引起了小 C 最后的沮丧和无力感(C)。

所以说,其实并不是朋友圈里面的信息本身导致了我们的不开心,而是非理性信念,是我们不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行为的问题。

三种典型负向思考方式,你有么?

另一位认知行为代表人物阿伦 · 贝克(Aaron Beck)指出,一个人错误的认知观念由三种典型的负向思考方式组成:对自我的消极看法,对未来的消极看法,对世界的消极看法(这也是阿朗 · 贝克理论中抑郁症形成的认知机制之一)。

在上面小 C 和小 E 的故事里面,小 C 的负面认知包含了:
对于自身的,“我没有拿到像小 E 一样好的工作 offer 是因为我不够努力,我的能力,长相,智商都没有小 E 强。大学四年我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我真是太失败了。”
对于世界的,“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唉,凭什么有些人含着金汤匙出生,样样都要比别人强。估计没有公司会喜欢我这种没背景的学生。”

对于未来的,“我现在找不到好的工作,将来估计也没戏。别人都会看不起我,我以后都会抬不起头做人。”
这三种负向的思考方式共同组成了小 C 在这个场景中的错误观念,让她得出了 “果然还是我太差劲了” 的结论。

阿朗 · 贝克在 1967 年提出了与抑郁症有关的三个机制,上文中提到的消极认知三角(Cognitive Triad,即消极自我,消极世界,消极未来的相互作用)为其中之一。其余两种是消极的自我图式错误的信息处理思维过程

由此可见,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一旦养成,会极大的损害到我们的生活幸福感。

做自己的咨询师,用 CBT 调整情绪

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防止自己陷入情绪当中,应该如何及时调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 CBT(认知行为疗法)的力量。

认知行为疗法的作用就是去纠正错误认知。CBT 流派的治疗师们认为,**察觉不理性思维的存在是进行心理调整的关键。**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负面的思维模式,而正确地识别这些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去学习心理学专业或成为心理咨询师,也依旧可以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利用 CBT 的知识调整情绪,做自己的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最后,如何借助认知行为疗法调节情绪?Seed 课程《心理咨询基础理论》中孙平老师的讲解,或许能给启发,欢迎大家点击视频观看⬇️

[

简单心理 Uni 「seed 课程」

简单心理 Uni 的视频

 · 855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52670798218526721)

不管你关,还是不关,“朋友圈” 总在那里,而能决定你是否开心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情绪调节的方法,加入 Seed 课程,跟我们一起在心理咨询学习的道路上前行吧。

简单心理

知乎用户 咨询师裕悦​ 发表

当你特别开心,分享旅游、美食、恩爱到朋友圈,

保不定某个 996 到吐血的单身狗,嫉妒之心油然而生——靠,凭什么 ta 这么逍遥,游山玩水,老子累得像狗!ta 有什么了不起?!仗着投胎好?老公好?还是自己有本事?

mmp,人生真不公平,老子真烦 ta!!!

于是,你要学会朋友圈分组。

但分来分去,也很累!

被人知道了,也很无趣!

于是,你学会了——

低调,没事偷着乐!

发点公众的内容,个人的除非必要,否则自己消化了……

知乎用户 你别乱点 发表

当看到同学发着他又去海底捞时,而我自己没去过,第一反应,你就晒吧,没见过大世面。

当看到别人发他日常时,第一反应,这些小事有什么好发的。

当看到别人秀他女朋友时,第一反应,这么漂亮怎么会和他在一起?肯定是他姐或什么的。

我渐渐明白了,当我看到了别人拥有我没获得过且渴望的东西,我心里第一个想法不是他生活真好,真替他开心,尽管自己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所以哪怕不去嫉妒他,自己也会不开心,因为,他分享的这些,我未曾拥有过。

所以后来啊,去旅游去骑车活动去吃大餐,我也很少发朋友圈了,因为我明白了,肯定也有比我过得还不好的人,看到了他身边人的风光,也会给他带来失落呢。

再说一个大实话,你发朋友圈后获得了好多赞,千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都为你好而开心,其实,有多少不是因为碍于关系或想结交关系而点赞呢。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里写到一段话: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墙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这或许是人觉得孤独的原因吧。

知乎用户 奇点 发表

作为一个已经有三年不发朋友圈的人,现在得出的感受是,真舒畅。

原本我就是不常发朋友圈的人,以前还用的时候,一年最多几条。

所以,在我关了朋友圈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爱发朋友圈的人,都是处于炫耀的心里,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取短暂幸福感或者说爽感。

但现在我发现,除了那些做销售的需要朋友圈宣传的人以外,经常发朋友圈的人,大多数都是源自于自身的孤独,需要用朋友圈这种分享生活的社交方式,来构建自己在朋友关系网中的存在感,而不是炫耀。

在我关闭了朋友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和朋友相聚的时候,当其他人提到一些新鲜事的时候,我总是很茫然,因为我并不了解,而他们都会问我,你没看盆友圈吗?

当我告诉他们,我关了盆友圈后,渐渐地这种疑问也就少了。

当研究了自己一轮,为什么不喜欢发朋友圈,并且连盆友圈的窗口都关闭了,但身边其他人还对此乐此不疲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并不孤独。

是的,我并不孤独,因此无需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自己的生活琐碎,以盆友圈露脸的方式,展示自己还存在。

虽然我也用过,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社交娱乐软件,但我并不上瘾,我是那种即使不用手机,也可以安然待上一天的人。

近些年虽然生活很糟糕,但郁闷的时候,我基本都是直接打电话和好友倾诉,当然这种打电话的频率也非常少。

日常生活中,我几乎是一个基本上不会因为 “孤独” 这件事,而主动打电话给朋友的人,发微信更是没有。

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基本上没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哪怕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几个月都没有和朋友接触,我依然可以自己消化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可以享受每一刻。

我几乎可以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购物,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等等,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感到孤独。

而这些转变,也都是从我关闭盆友圈开始的,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意识到,我越来越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懂得消化生活中的一切不良情绪,明白我的生活与别人无关,别人的生活也与我无关。

所以,我想越来越少朋友圈的人,应该都是逐渐在生活中,学会自洽,学会思考自身的人。

减少发盆友圈的频率,其实也是在减少向别人分享自己情绪频率,是一个逐步学会自我包容和理解的过程,当你学会接受和接纳并学会消化生活中一切情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的本质就是各种小事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搅拌在一起,人人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

没想到这问题,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回应。

更新一下回应评论区的许多问题。

可能上面写的不发盆友圈,以及一个人独处的事情,表达不准确引起了很多误会,让大家以为我是一个没有朋友的孤独患者。

其实的不是,我也有很多超过十年以上的好友,也有从小到大的挚友。

朋友们的聚会,无论是吃饭、野营,还是旅行什么也都会叫上我。

我真的只是不发朋友圈,喜欢独处,可以不玩手机看书一整天的人,但其他的时候也是和大家一样,有正常的社交生活,有好友,也会偶尔聚会。

只是相比于一群人的热闹,我更喜欢一个人独处而已。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3en751 发表

就… 那些怼我的朋友,请你们仔细看好不好,全篇都是针对我个人! 针对我个人! 我即便自己内心戏多,跟别人没关系好不好! 我没有倡导别人也像我一样!


原回答:

以前经常发朋友圈,真的是带着一点小炫耀的心思的,想让大家看见,喂喂喂,我过得还不错吧。

但真的是自欺欺人,我以前缺朋友的时候,经常发朋友圈炫耀友情,不缺朋友了,也就不发了。以前缺钱的时候,经常把路边摊拍成吃不起的样子,现在不发了。以前偶尔出去一次玩,必发朋友圈,现在三两天出去一次,不发了。

对于我来说,缺什么就在朋友圈炫耀什么,真的是对的。比如我,还是缺很多东西,偶尔会有希望找存在感的时候,没错,朋友圈的点赞给我一种 “我被肯定和被需要” 的感觉。我就会发朋友圈,但最终发现这种感觉太临时太虚伪了。

换句话说,当一个东西对我来说是习以为常的,我就没有再在朋友圈 “炫耀” 的欲望了。即便发了,目的也不是炫耀。

现在朋友圈对我的作用,一是记录日常,二是发展点赞之交,因为朋友圈里那种以后会有交流但是并不能经常见面的朋友,只能通过朋友圈进行互动。

点赞之交里有一天更新四五条的人,发的内容有的无聊有的有趣,我都很愿意看。因为我想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以后该如何相处。

我觉得要不要少发朋友圈,为什么要少发,频率是多少,最终还是取决于个人。有时候,可能你不是刻意的,但朋友圈的更新频率就自然而然慢下来了。

知乎用户 猫之初性本熊 发表

我见过去了美国自驾俩月也不发一张朋友圈照片的

我也见过喝一口奶茶都得朋友圈报备一次的

我不觉得有什么,你爱怎么着怎么着

哪有那么多【心里戏】?

很多朋友其实有点【自我中心视角】了

你老站在自己视角里像小媳妇一样抱怨这抱怨那

OK,你说了:

你也知道别人不在乎你,不仔细看你转发的东西,不对你的情绪感同身受,不和你悲喜交通……

所有你也不在乎别人不得了吗?

别人不在乎你,你自己非得觉得【受冷落】【被误解】,这是你自己的心理问题啊?

你在乎别人吗?别人发的东西你每个都看吗?别人的情绪你每个都体察吗?

你也很【冷漠】啊,大家不都这样吗?

当然,这时候有些朋友会说,“可是就是有一些人莫名其妙点评我或者误解我,惹得我不愿意发了”

那你…… 应该分组屏蔽他们啊,或者干脆删掉这些低价值朋友呗?留着干啥,留着恶心自己?

我发现一堆答主都在那【自怨自艾】

难不成,你的微信里面都是些得罪不起,删不起屏蔽不起的大佬呗?

不好意思让马云马化腾看到你今天小情绪了?

知乎用户 萨瓦啊是橘子 发表

有些人是习惯把自己做的东西,画的画发到朋友圈里去,我之前的一个老师就说建议不要把自己原创的画或者是设计发到朋友圈,也许会有人点赞评论你的画画的好,但是也有人会偷窃你的设计,这个对你对别人都会不公平。我之前看到一个女生画的画,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把她的图片拖到百度那里去搜图,结果发现是她临摹别人的画,但是朋友圈配的文字写的是她自己画的画,这个也算是发朋友圈翻车吧。之前也会看到朋友圈里有人现场撕逼的,我们一群有共同好友的人都当吃瓜群众看撕逼现场。

现在这种事情也没怎么看到了,大家发到朋友圈的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感觉也不是被别人建议要少发朋友圈,大家好像都不约而同的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好玩的特别的事情没必要发给大家去看,跟朋友私聊一下就可以了,朋友圈里肯定会有不熟的人,如果发了点什么东西,不熟的人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想法,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就干脆不发。

知乎用户 伟大的人民​ 发表

据大叔的观察和分析,不发朋友圈的人真实心理动态以及形成原因如下:

一.认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出自鲁迅 《而已集 · 小杂感》。

原文是: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先生文中的意思很明确:隔壁听歌的人不会关心和在乎楼下男人是死是活,楼上狂笑打牌的人也不会关心和在乎河中船上女人失去母亲的悲伤。大家都各过各的。没人会在乎你,你也不会在乎任何人。

既然如此,又何必发朋友圈呢?

鲁迅先生对人性有这样的看法,大叔认为是有原因的。

1893 年(光绪十九年),这年鲁迅 12 岁,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 “斩监候” 入狱 8 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因此事家道开始衰落,随后迁入婆家一带的农村。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除了先天遗传影响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形成于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原本生活在城市中产家庭的 12 岁孩子,突然,开公司的爸爸被抓入狱,为了躲避追债,只好寄宿到舅舅家,此后又搬到农村外婆家。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见了自己都亲切的不行的叔叔阿姨,突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热情,从前回老家,都是风风光光的,现在人们都指指点点,说:看,那个小孩,就是他爸爸因为被抓了,现在只能在咱村里。

大家想一想,12 岁的少年啊,正是最敏感的时候,这些变化会在他心里留下什么?会对他的性格造成怎样的影响?他长大了,会很热情?会很开朗?会对世界抱有极大的善意和信任?

大概率不会的,这种经历只会使成年后的他更加封闭自己,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人性也必将持有严重的怀疑态度。

而那些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虽然不一定会有鲁迅先生的这种经历,但是,根据大叔的观察,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有先生童年时期的影子。那就是曾经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认为别人都不在乎和关心他,所以,也就不去在乎和关心别人了。封闭自己,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人性持有严重的怀疑态度。

很多怕发朋友圈,会泄露自己隐私的人,也是这种心理。

二、发朋友圈就是 “秀”。

这里的秀就是炫耀。

一个从小生活在内陆的人,内心非常渴望到海边去看看,有一天,他真的来到青岛旅行,可以想象此时的他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站在美丽的栈桥上,这时候他心里也想拍张照片发朋友圈,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记录,二是分享美景。这实在是无可厚非。

但是他转念又一想,不能发,万一别人以为自己是在炫耀怎么办?

炫耀是一种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现。

虽然他们自己从来不发,但这并不妨碍她每天无数次的看朋友圈,当他们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美食照,旅行照的时候,很奇怪,他们并不会认为别人是在炫耀。

别人发,他们不认为是炫耀。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他们却怕别人认为是炫耀。

这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同样是来源于童年。

在大量的观察过人们的心理活动之后,心理学家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忘记的东西,其实在精神活动里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痕迹,并且成为将来发展的基本因素。

拥有这种心理的人,童年时期大概率非常自卑,他们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反而受到了非常多的嘲笑和批判,这导致他们长大后非常敏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怕别人说自己缺什么才炫耀什么。

三、懒。

最后,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叔谈恋爱。

大叔跟你谈一谈恋爱中的那些事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亲身经历,本人目前大学。

建不建议要看你的内容了。

我有个学姐,几乎每天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比如说今天吃到什么好吃的了,宿舍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了,出去玩看到什么美景了,又或者是想爸爸妈妈妹妹了这样之类的。我觉得分享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精彩部分,说实话我也很愿意看这样的朋友圈。

我还有个同级不同院的同学,他就喜欢摄影。几乎一两天发一次九宫格,都是自己拍的照片,小街小巷,植物,小动物,建筑物等等他都发过。我也很喜欢看这样的朋友圈。

但是,注意了!!!出现转折了!!!

我有个初中同学,现在每天发的朋友圈均为同一内容———她的男朋友。每天发两三条,内容不是两个人的视频就是两个人的聊天记录。注意频率,注意内容。啥意思呢,就是一个月里她一共发了差不多七八十条关于她男朋友的朋友圈!!!

有一次一个同学实在受不了了,在她的朋友圈底下评论可不可以不要天天发了(虽然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妥当,可能私聊跟她说会更好)。她在第二天早上发了一段聊天记录,大体意思就是在 diss 那个评论的同学,并接着发了一段和她男朋友的视频并配文 “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

然后我认识的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发的朋友圈频繁的让人反感(可能这句话太绕了)

虽然朋友圈是个人拥有,自己发什么自己有权利。但是我认为我们既然已经上了大学,半只脚已经迈向社会,就必须要试着和这个社会接轨,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能再做那个只顾及自己情绪的小孩了。

可能对于经常性的分享日常生活类朋友圈,部分人反感,部分人不反感,这属于接受者的区别,分享者没啥做错的。

但是就比如像我这个同学似的,一个月七八十条朋友圈都是和她男朋友的视频或聊天记录,不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已经引起几乎所有人反感的,就应该归于初始者的问题了吧。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设置不看她的朋友圈,偶尔她还是会发集赞朋友圈的,我不给她点赞她就会找来问我为什么不点赞。我怎么回答???我设置不可见了??这种事情她找我说多了,相互间意见自然而然就有了。可能我现在还不是过于成熟,在处理这种人际间关系的时候处理也不是特别好。我就是那种就算已经产生意见也不愿意揭开遮羞布的孩子。这可咋整啊

————————————————————————

更新一下后续,在看到几条评论有相同建议后,我就把那个同学屏蔽了。

首先,非常感谢评论里给我提出建议又或者善意指出我的小问题的评论者们。我有认真看大家给我的每一条建议又或者指正,但由于数量原因没有办法一一给大家回复。

其次,评论里有一小部分的人也有过于恶意的评论。对此,我只能说,素质真的会在言语中自然流露。

该回答并非我刻意吐槽,仅仅是在看到这个问题后,想到了我的亲身经历,想通过我的回答给题主一个建议。如果有部分是善意指出我吐槽的评论,我只是在此正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也会小心规避一下这方面的嫌疑。有部分人借此恶意攻击我,我也就不再回答什么了。

知乎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我也只是在跟题主说出我的想法和我的建议,至于题主要怎么做还是要看他的权衡取舍。评论里有些人真的没必要恶意评论我,并且让我接受每天发五六条差不多的 pyq 没有问题的想法(仅针对恶意评论)

稍微总结一下:接受建议,欢迎善意评论。我仅是向题主提出我的建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我还是认为换位思考很重要。

这件事我也学会了一个道理,在知乎上不要随随便便写回答提建议了。现在键盘侠有点多…

知乎用户 闲云蔽日 发表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发,但不宜滥,且发的是积极正面的、带分享性质的、炫耀成分低的内容,同时多在朋友圈里互动,给人点赞、评论之类的,维持不错的黏性。对你的死党来说,这不重要,但是你的朋友圈里,绝大多数只是需要维系的普通朋友和熟人。

可能这显得庸俗,但是别忘了,朋友圈本来就是个庸俗的功能,你不屑一顾完全不发也不看,你与人们的热络程度就会降低;你不发只给人点赞,只会让人知道有你这么个人,这么个生活单调的人;你发的不论多少,如果不给人点赞互动,人们就记住了你这个冷冰冰不愿与他人互动的人;你发得太多,人们会觉得你矫情事多,特别如果你都是炫耀,别人更会因妒忌而不屑、而远之。

见过街上、村子里的狗群吗?朋友圈这类的模式,跟狗打架很类似,狗之间打架常常不是真的打架,它们就是喜欢咬来咬去的,这是一种交际,是关系的确认。你要是完全独善其身,不跟别狗咬来咬去,那会被孤立排斥,有骨头跟屎都不让你靠近;你要是常被别狗咬,不还口,别狗会完全看不起你,会欺凌你;不管你咬不咬别狗,你要是不给别狗咬,别狗都会讨厌你;你要是咬别狗太多,别狗会躲着你。

看吧,人际关系,狗际关系,很是相通,因为 “得失” 在不同的物种间都是相通的,只是不同的物种的价值依托不一样而已,“关系”,不就是 “得失” 吗。

大多数人是很平凡的,相信大多数人的朋友圈也是,当别人还不是你的朋友时,你展示自己的羽毛或许能吸引人们和你接触,但当别人成为你的朋友后,他们对你的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你怎么对待他,以及你愿意被怎么对待,而不取决于你自己的状态如何如何。

朋友圈绑架了人际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线上的活跃度比线下高得多,你说你怎么看吧,你可以认为它庸俗、不真诚,但你无法置身事外,不管你怎么对待它,都无法规避它对你产生的相应影响。

知乎用户 暮夜 发表

建议多发朋友圈。

朋友圈的作用只是一个人的展示面而已,发的多存在感高,朋友们都眼熟你。

高赞答案说到容易招人嫉妒。进了社会优秀的人处处被人嫉妒,不缺朋友圈这一点。人们总是嘴上各种诽谤,实际上却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随叫随到。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低调没有必要,因为你还没有到树大招风的地步。

而多发朋友圈的收益则很大。

一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拉近朋友关系。大伙有没有发现一类人,虽然你和他几乎没有交情。但就凭着他天天发朋友圈,点赞评论和朋友互动。你觉得你和他还挺熟。他遇到了事情你也愿意举手之劳一下。

二是可以提高奇遇和扩展人脉的概率。也许别人就是看你某条朋友圈,觉得你人还不错,让你帮个忙或者共个事。

三是提高自身表面价值,给自己贴正向标签。人们都喜欢和价值高的人做朋友。正向的朋友圈发多了,他们会觉得你这个人真牛逼,可以多深入了解,以后说不定有用。如果你的领导看到你经常发认真工作的朋友圈,也会产生好的印象。

四是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开心的事情不秀出来,有难过的事情不吐槽,憋在心里不难受吗。

朋友圈是一种社交工具。1992 年牛津大学科学家邓巴的研究显示,一个人能维持的社交关系在 150 名左右。而能与你有偶尔聊天互动的朋友(第三圈层)也不超过 50 人。那么剩下的 100 人,你如何维持与他们的弱联系,不让他们很快的忘掉你呢?

很明显朋友圈是一个好方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 · 格兰诺维特做过的一项研究显示。45% 的职场人通过弱联系的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工作。

多发朋友圈让你的朋友眼熟你一点,找工作时也能因此收获助力。

总而言之我是建议多发朋友圈的。人们的悲喜虽不相通,但它们总是会在潜意识里欣赏更优秀的人。

知乎用户 Eliauk 发表

这题我会呀,来搬运一下周峻纬小哥哥的发言~( ̄▽ ̄~)(~ ̄▽ ̄)~

知乎用户 Murphy 发表

没人觉得这个提问有问题吗?

「为什么都建议要少发朋友圈?」

这个题目设定的隐含意思是:要少发朋友圈,少发朋友圈是对的。

我们确实很难定义朋友圈,不知道哪条朋友圈就被「不该看的人」看到,于是我们有了各种分组。但这样还不够,你发的朋友圈是在公共空间发的,这条朋友圈可见的所有人都能看到。

假如

你在分享美食,看到的人正好有人饿了。

你在秀恩爱,看到的人正好有人跟对象闹矛盾。

你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看到的人正好有人生活不顺。

……

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吗?确实会。但这跟我有关系吗?

如果是我的朋友,你在我面前,上面那些情况完全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但是在朋友圈这个虚拟空间,我当成一个树洞分享自己的成长,记录生活不可以?

也许我现在还没步入社会,朋友圈中没有上司领导同事这些关系,未来不清楚,上面是我现在的观点。

知乎用户 来颗咖啡豆​ 发表

QQ 空间有个功能,叫那年今日,顾名思义,如果你在多年前的今天发布过说说,它就会提醒你去看当年你发布的一些动态。

很久都不使用 QQ 的我,因为兼职需要而打开了 QQ,那年今日跳出来,提示:6 年前的今天,你发布了了一条说说。

6 年前,我还在念高中呢,心理忽然触动,握着手机的手比脑袋反应还快的点了进去,翻看了我之前发的说说。

那时的我果然是那么碎碎念。

因为宿舍清扫被扣分了,吐槽了扣分的宿管老师下手太狠了;

因为下楼做操晚了一分钟没看到自己喜欢的那个男孩子,故作忧郁的发了单恋的歌;

隔天控制好时间遇上了喜欢的男孩子,又在空间给自己点了首好运来。

细细的翻阅了一下我给自己留的青春纪念,我的文笔真是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

非主流时期,说的你若动我姐妹,我必动你天堂,诶呀呀现在读来感觉羞死人。

暗恋男神时期,会发,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那时候只觉得这句子太美,里面的含义都领略不到几分。

叛逆时期,都是一些对父母的不理解,吐槽他们的啰嗦和不陪伴,吐槽他们的只爱分数不爱我。

上了大学,之前暗恋的男神被我追到了,这么辛苦追来的,可不能藏着掖着。

我开始秀恩爱,常常发一些我们的合照,或者他的照片,引来一堆吐槽秀恩爱和说虐单身狗的。

现在看着,我自己都酸了一下。

那时候觉得朋友好多呀,去上个厕所,从走廊头打招呼可以一直聊到走廊尾。

直到上课铃声响,整个人也特别的外放活泼,乐于分享生活点点滴滴,和朋友们在评论里互怼也觉得特别开心。

手指一直滑到底,看到我最后一条说说,是点了签到自动发的狮子座,星座预测当天运气的,时间 2018 年 9 月 5 日。

那时候都已经开始和初高中的朋友们各奔东西,大部分社交也都转战到微信去了,动态也都发到朋友圈去了。

对于朋友圈的经营,我没这么随心所欲了,也许是长大了很多话没办法肆无忌惮的说出口了。

在这个社交的快餐时代,很多人加了你的微信,都很可能先看你的朋友圈,来给你做个印象评分。

常发宠物就会觉得很有爱心;

常发父母就会觉得很孝顺;

常发加班就会觉得热爱工作;

常发广告,就会觉得,哟!这人是个微商。

我也按着这个规则去塑造我想要的人设,我已经长大了,是个积极乐观,不让人担心的人了。

所以遇到再大的坏事,我也是用轻松的语气调侃,然后自己偷偷哭。

忽然有一天我就厌了。

不想这样左顾右盼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也不想再刷满屏的正能鸡汤和满屏的广告了,于是我停止了朋友圈的更新,也很少再去刷朋友圈。

很多想说的话直接同我的朋友说,几个人拉了个小群,起了个可爱的群名,每天在里面吐槽和分享自己的生活。

早起一路狂奔依然没有赶上公交车的小烦恼,和新化的妆,新买的衣服,遇到的温暖的人,遇到的每件小确幸。

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因为这个小群,我们却觉得都在彼此身边温暖相依。

其实回看我每个阶段不同的社交分享方式,就能映射出我不同时期的成长困惑和心情,从单纯外放到谨慎内敛。

读书时期的说说,觉得那时幼稚直率需要被关注,而刚入大学,身处外地时期的鸡汤文正能量和人设塑造,能回想到那时候的小心翼翼和迫切想要立足的心情。

那时候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需要认可,更像活给别人看的。

现在的我有意识的缩小了自己的社交圈,更希望活给自己看,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我自己目前的最理想的一个社交状态:

好友三五常联系,

爱人相伴在身边,

父母平安常惦念。

这一年我很少更新动态,渐渐发觉其实没有那么多人有时间观察我,活在别人眼中的我也不会快乐。

我的生活更加随着自己的心意,不强迫自己活泼开朗,也不强迫自己谨慎内敛,只做真实的自己,接受生活的带来的一切馈赠。

亲爱的朋友们,我没更新动态的日子里,也在好好生活,希望你也是。

知乎用户 锋回路转 发表

为什么大家都不发朋友圈了呢?我问了好几个朋友。胖琪说的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不是不愿发了,只是不敢发了!” 曾经,胖琪是我所有朋友里面比较爱发朋友圈的,她长得好看,文采也好,做导游可以去很多地方,那时候我总是能够通过她的朋友圈看到朝九晚五的生活以外,还能有怎样的精彩。可是不知哪一天起,她不再发朋友圈了,我再也看不到她吃到美食的时候心满意足的表情,也看不到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里,她搞怪的表情。她放弃朋友圈,是因为三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她心情不好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寂寞的夜啊,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就越孤单,现在的生活,似乎再也没有了曾经的快乐,走进我生命中的那些人,走出我生命中的那些事,让我感到困扰。简单的生活好幸福,可是,我再也无法简单了她给这些文字配了一张女生抽烟的图片。发完以后,就关掉手机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她早已忘记了昨晚那矫情的小情绪,可是打开手机却让她惊了一下。男友给她发了一条微信,劈头盖脸地把她说了一顿。男友说他的很多朋友看到这条微信都在问,是不是他们出了问题,说她的这条朋友圈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多的困扰,让她赶紧删除掉。就在这边的火还没有灭完的时候,她的妈妈又发来了微信,说不要一天到晚的胡说,一个女孩要注意影响,还说让她赶紧删了那条朋友圈,那张抽烟的图片,会让别人误会的。她无力辩解,也不想删除,因为她真的没有要针对任何人,也不想表达什么意思,她只是坚强了太久,想要趁着黑夜脆弱一下而已。这一刻,她突然对朋友圈心生畏惧,原来这个曾经可以随意吐槽,肆无忌惮抒发情感的地方,早已变了模样

知乎用户 方海​​ 发表

这事儿,这些年发展得有点魔怔了。

互联网发展,手机流行,产生了一派 “逆潮流” 的人,他们尽可能减少手机的使用,尽可能不发朋友圈,不玩微博等社交平台。

从明星到普通人,都有。

大概当人类沉迷于某种小众文化时,自我感觉就会特别良好,以至于产生了鄙视链:不发朋友圈,不玩手机的人,思想境界会高人一等。

我不建议你少发朋友圈,我的看法是:你爱发不发,每天发 100 条都行,没人管你那么多。

有人天生话痨,有人沉默不语,我不认为在个体层面,沉默的人会比话痨的思想境界更有深度。

我以前有段时间沉迷于这样的 “逆潮流” 理论,当时看到一个说法:手机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别人想找到你,拨几个数字,你就得乖乖拿起手机回应他。

这像不像,我们被他人控制了?!

因为这个说法,我半个月没怎么用手机,差点和女朋友分手,因为她总是联系不到我。

听起来有点傻屌,但我内心的确是个浪漫的人,我很认可这种观点。

尤其是接到某些营销电话的时候,这个观点就从我的脑袋里蹦出来。

不过后来我还是拿起了手机,毕竟,他也给我带来了诸多便利。

朋友圈也是一样,我基本屏蔽了所有人的朋友圈,自己发的也不多。

这倒不是因为我想装逼,一个是我现在不爱在朋友圈表达,另一个我也不想看到别人在朋友圈 “秀” 自己,尤其是某些很熟悉的朋友。

我还是喜欢当面看到他们,和他们吃饭聊天,那样更真实。

这样子,有个很大的缺点:我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差点错过朋友的婚礼,昨天才知道表妹有娃了。

你看,不看朋友圈也有问题。

有人说,少说话,多做事,少发朋友圈,努力提升自己。

可有些职业语言表达,就是需要发朋友圈,甚至,发朋友圈都能发出专业水平来。

发朋友圈会让别人觉得你肤浅,不发朋友圈别人看不到你,表达欲得不到释放。

哪个选择,都有两面。

重点,你要自己选择。

知乎用户 白色​ 发表

啊?谁建议的?

发不发朋友圈也可以算能提建议的事情吗?难道不是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完全看心情的吗?(特殊职业的 pyq 不包括,着实感到理解。)

发朋友圈难道不是完全看自己:

今儿个小区楼下碰到好看的流浪猫猫,我这能忍心错过一个分享快乐的朋友圈:

今天基金亏到翻,这能不发到朋友圈吐槽一下:

拉满我一年期待的电影大早上赶上看到了,感慨千千万,有惊喜有槽点,我要发:

双十一别人剁手,我囤成箱的纸,码得整整齐齐看,发个朋友圈夸夸自己玩 hh:

逛个花卉市场,沙糖桔都烂成汤包了还挂树上,旁边还插个牌子:摘果一个罚 200
好玩,想发朋友圈。摁着我手不让发 a:

红包一个手气爆发,倍儿开心,想发朋友圈:

打游戏,超神觉得自己要飞上天了,结果队友给力的不行,Defeat,除了朋友圈无能狂怒,我想不到更好的泄愤办法了:

闷头做了一个下午的大龙虾,入嘴之前给他体面的的照个相,这么有味道的图片怎么舍得就一个人细品嘿嘿嘿:

有人看了综艺,觉得有的话说的到点,有回味,分享出来,说几句观后感,没看过的我觉得:诶,是这么个道理:

大跨年的,大家在朋友圈给上自己的祝福,对自己,对朋友,对家人,更有过年气:

看千家万户不一样的年夜饭,看不在城市里的同学们幸福的放烟花,朋友圈那么大,我在朋友圈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大年三十。

情人节看别人甜甜的恋爱多好,能看到就算不在身边的朋友的小日常,酸甜苦辣,我挺喜欢没事的时候逛一下朋友圈的,就像大家又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似的。

是这个社会批判的声音太多了才让我们处处担忧批评,小心翼翼地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情吗?

有的人可能会评论其他回答不说了吗,

“你在别人那里根本不重要,谁看啊。”

是这个意思吧。

……

你发朋友圈什么时候给别人看的,讨别人欢心的了。它不是,它是你分享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开心和疏解的地方阿。

再说发朋友圈没人说赞多才高兴,评论长才有排面。对幼稚啊,活在别人眼光里的自己多憋屈,不要让你自己受这种委屈。真的不要。

不然你会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离开手机屏幕,离开网络,生活里的你也开始不断的因为害怕别人的异样目光约束自己,不说结果,但是我敢肯定这样的你肯定不是你想回活成的那个你。

就是想分享当下的快乐,光一个人在这里傻开心不过瘾,乐意分享我的快乐、悲伤、愤怒,说出来就是痛快。

哪怕不发朋友圈,找人吐槽,他就算回得不那么认真,贴切我的感受,我说出来了就 ber 满足,就是比不说之前爽!

朋友圈有人说是为了别人赞同而发的吗?

朋友圈存在的意义在我这里就是分享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愿意说,有人愿意看。

我愿意发,有人捧个场,没人就拉倒。

您说,是不是这么个初衷?

怎么还有人建议别发呢?

这是我的朋友圈诶。这是我的 WeChat。这是我的生活。

不需要别人建议,建议了我也不搭理宁这话。

我有新鲜事儿,有妙的段儿,有好听的歌儿,诶,就有那么个点儿,就是想发,谁来逗我开心,都不如让我分享这些个儿舒坦。

您说,朋友圈这么个本来就是分享生活的地方倒是听别人指手画脚的,还有没有这个理儿啦?

况且还有不少喜欢看朋友圈的人,一天要打开个上百次。

给尽量不发建议的人(除了特殊职业),是对大家都不说话,空白的,最好上一次的朋友圈去年内容的的朋友圈感兴趣吗?

虽然不是所有朋友圈看完都舒服,有的确实是略显矫情,啪唧反手一个 “不看他 / 她的朋友圈”,完事。

发个朋友圈都听别人指挥?超糗的啦,

发你的就是了,对不?

知乎用户 亦白遮三丑 发表

资源不存在

发朋友圈这种事情随心就好。

我见过有些人一天天的,尽发些乱七八糟的,什么马路边捡到硬币了啊,秀恩爱啊,还有些甚至就连打个雷都要发个朋友圈。

不过这事你管他呢?别人开心就好,要是实在不乐意那就屏蔽他的动态,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我当初倒是从一人口中得知,发动态朋友圈之类的还是要注意信息的泄露。

他当时说有这样一家人,家长经常在朋友圈里,又好像是微博,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秀他家小孩的照片,文案还配上了孩子的名字昵称。

然后有心人注意到后,就盯上了这孩子,还通过翻动态了解孩子在哪个小学上学。

然后有一天就去提前接那个小孩,就说是家长朋友,也叫得出名字,知道小孩在哪个班级,问一些信息也都答得上来,所以人家老师也没生疑。

然后还是那小孩说没见过爸妈的这个朋友,感觉不对劲,死活不答应跟那人走,非要老师给家长打个电话先,就在老师打电话的功夫,那人就不见了。

再然后,就是出了这事后,那家长也没在网上发过自家小孩的信息了。

所以说啊,就怕有心人,信息安全,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在回到之前说的,换一个角度,都 2021 年了,还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在言论自由的互联网时代随意发朋友圈?

人家爱发啥发啥,又不违法乱纪。

又不能出门跟朋友一起干啥,就整天待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内,每天刷几千个视频,然后发几十个动态,这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啊!

除非啊,不排除一种情况,那就是你在关注她的动态,想知道点啥,却又看她发了一堆废话,这才感到烦躁却又不屏蔽,然后去建议别人少发朋友圈……

少发,那么就是要去掉那些无用信息,然后发些对她自己,对你都有用的朋友圈出来。

咦~你不会喜欢……

知乎用户 hwachul 发表

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永远不是你想看到的,而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朋友圈。

朋友圈之前大致就是 QQ 空间,在小学期间第一次注册了属于自己的 QQ,立马充黄钻给 QQ 空间设置音乐、背景,设计布局,发布相册。

接着几乎每天都会发状态,多到一个日志,小到一句话,总之 QQ 空间可以说是记录了当时的所有沙雕与尴尬。

而朋友圈大致就是一个简化版的空间,可以上传文字、照片及小视频,其中不乏旅游、结婚、美食、情侣等等一些想要与他人分享的喜悦;同时还有因失恋、孤独、愤怒等造成的负面情绪而产生的文案。

朋友圈除了可以分享,还可以传染、影响你的情绪。在生活工作的时候难免被他人的思想及行为影响,而在线上,朋友圈同样也会通过网络去牵扯你的敏感神经。

当初手机成瘾的时候基本过一分钟就要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上的红色数字大脑就开始分泌多巴胺,让我为之兴奋。频繁的刷手机,频繁的接受不属于自己的外界信息渐渐打乱自己的理性思维,迷失自己。

我们所发的朋友圈,是呈现给自己的所有微信好友。自己的喜恶、三观等会间接以不能追循的方式影响他人。反过来,朋友圈里所发布的状态也会影响自己的一切。

为什么要少发?因为没有人想要关注你的现状是好是坏,没有人会在你发布优异成绩的时候私信夸赞你一番,没有人想看见自己男朋友在微信上发的一个又一个红包,没有人会羡慕你又去了什么旅游景点打卡,吃了什么美食……

当初为了记录生活而发布朋友圈,但现在回头去翻寻那些状态,不免会皱起眉头,然后按下删除键,最后索性换掉微信,彻底不发朋友圈。

渴望与外界多一些,再多一些沟通,多一些思想交流,但毕竟社交平台只有大数据,不能精确地计算每个人的喜好,因此会铺天盖地的散布自己不需要的文化内容。

现在渴求简单的生活,卸载微博 B 站,关闭 QQ 空间朋友圈,意外的是并没有因此感觉与外界隔离,反而拥有了以往所没有感受到的安静。

不能控制别人多发,只能要求自己少发。

知乎用户 执笔画眉 发表

很少不发朋友圈的人可能出于以下三点原因:

1️⃣ :以前的朋友圈是真正的朋友圈,一个很小的圈子。而且大多关系都很亲密。所以发点什么生活上的鸡毛蒜皮、喜怒哀乐。这些亲近的朋友都会热情的点赞、互动、评论来一起共享这些小事和小情绪。

但现在我们的通讯录里可能有成百上千个人。朋友、客户、领导、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这个时候在想发朋友圈都要好好斟酌一番,**慢慢的发朋友圈都要小心的分组设置可见不可见。**分来分去,自己都搞的很疲惫。

2️⃣: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戒掉了情绪。所以不会在朋友圈释放情绪。

一个成熟的标志就是你总于意识到每天发生在你身上 99% 的事情,都跟其他人毫无关系。

3️⃣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重要的人。

人的一生中会结识很多人,但是给你至亲至近的人可能就那么几个人,就算我们发朋友圈有的人评论、点赞。但是却发有多少人很久都没有见面?有多少人很久没有私聊过了?有多少人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回伸手帮你一把?问完这几个很多人都沉默了,因为我们发现跟我们至亲至近的人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不发朋友圈不代表没有话说了,而是我们把话都私聊给了那些真正能听懂我们的人。

不是没时间了,而是把时间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人。

所以

如果你的朋友长时间不发朋友圈;

不用担心;

他们只是长大了、成熟了。

知乎用户 翛然 发表

发朋友圈就不好了吗?都 2021 了还用好不好来评价一件事?

要不要发,发些什么因人而异。某些本身做业务,需要朋友圈来工作,何况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些老板领导还强制要求员工转发公司的事。再比如,外向的朋友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出于炫耀。也可能某个内向的朋友心情很压抑,只是想找个出口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

那些建议别人不发,认为不好的人是不是也在强加意志给他人?另外看到一些回答说某些假朋友表面友好互动,私下又是另外一副面孔,这个朋友不真诚是他人品的问题和发朋友圈的人无关。难道你不发,你们就能成为真朋友?

在我们的文化中总是在强调的做人要低调. 谦虚. 服从,和群体一致,区别于个人主义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自由的。我发我想发的,你怎么看我管不了,我不是神,不能操控别人的意志。问问自己,发朋友圈是取悦自己还是取悦别人?不同职业,不同场景下,不同的内容,发送者的性格,各种因素决定什么能发什么不能,而不是单纯的少发就是好,多发就是不好。

以前说自由是财务自由。后来变成了吃车厘子的自由,买口红的自由,现在的说法是朋友圈不用分组和三天可见的自由。

在我们的文化下,公事私事经常是搅在一起,朋友同事亲人都在微信社交场景下。社会学家戈夫曼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前台留给观众,后台留给自己。要不要展示后台,如何展示都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他人无权干涉。

人的心态有时候很微妙,人喜欢关注有钱人的生活,又本能的反感他们炫富,从而产生厌恶心理。羡慕和嫉妒是近亲。我们厌恶的不过是那个无能的自己本身。我们希望自己有,又恨自己没有。只有尽量少说,少发来掩饰自己的匮乏。别人发个啥都觉得是在炫和秀,是否该反思下,是否由于自身的匮乏而导致自卑情绪被唤起,产生的厌恶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像洋葱一样有很多层,每一层都是真实的自己。既然大家都那么忙。没空关注我。那我发不发,发什么,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活一世,就不能痛快酣畅淋漓么,整天想着别人怎么暗算我,怎么看我,别人会不会误解我,累不累呢?

弱而愚者,不知谁看得起他、谁看不起他。弱而智者,最在乎谁看得起他、谁看不起他。强而愚者,以为无论是谁,都看得起他。强而智者,看得起他、看不起他,一样,他对别人也没有看得起看不起可言。——木心

知乎用户 宋雯婷​ 发表

我也没有什么恶意……… 我只是有一丝真诚的疑惑……… 连这种事都要听别人的……… 你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知乎用户 大修核反应堆 发表

果不其然,这问题下一定会有不少人说 “哎就发个朋友圈,多大点事,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关别人什么事……”,表面好像确实是,但你仔细琢磨,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发朋友圈的自由度如喝水一般,那根本不会有人建议少发圈,更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先说说朋友圈这玩意,在朋友圈刚兴起的那两年(2013-2014 年),大家觉得新奇好玩,互动感强,所以很多人热衷于发各种状态,而且那时候的朋友圈人际关系相对还不算复杂,大家也都很单纯的表达,没有乱七八糟的凡尔赛文学,你根本不会想到要去屏蔽谁。后来商业力量进驻了微信,各种代购,微商,公众号,以及过多的炫耀性内容让朋友圈变的不纯粹,同时朋友圈又被迫变成了多数不良公司老板零成本宣传公司的利器,导致很多人发也不是,不发也不是…… 而最严重的问题是你的父母,亲戚,邻居,朋友,同事,合作伙伴,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添加的陌生人…… 像电话簿一样存在于你的好友列表里,你发一条朋友圈,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一百种解读,很显然微信发现了这个问题,增加了分组功能,然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以前的状态又不想被太多人看到怎么办呢?微信又增加了半年可见、三天可见、仅限聊天等功能……

现在有人讲了要少发圈,但是呢,这跟多发少发有啥关系啊?这问题讨论的核心是啥?不是什么少发圈,不发圈,或者拉黑屏蔽对方 ,而是成年人的喜怒哀乐要不要时时刻刻在朋友圈里展现。

讲真,我朋友圈状态一个月发三四次顶天了,当社畜的心里都有数,多数人每天两点一线,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值得发的东西。另外有人说到炫耀性发圈,凡尔赛发圈,对此我的看法就是,如果一个人认为,TA 的优越感必须通过朋友圈去体现,去晒包晒表晒豪车,而不是来自现实中别人对自己学识,能力各方面的认可,那我只能说开心就好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价值观对冲问题,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我举个例子吧,说在一个公司里,从老板到高管到员工工作生活都用微信,也都会发朋友圈,这挺正常嘛,但稍加留意,你会发现,那些老板,或者高管,他们发圈的频次远低于那些做行政的小女孩,那你可能要说了,因为老板们高管们太忙了没时间发圈,也不能说不对,但这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现实社会中的成功人士们,无论是周围人对他的仰慕,行业对他的认可,客户对他的赞美以及拥有的高品质生活,他已经足够了,所以他根本不需要也没必要在朋友圈里经营人设。比如去一家高档餐厅用餐,对一个月薪四五千的女生来讲,可能是平时没机会享受的饕餮大餐,她会拿着 iphone 对着美味佳肴各种角度拍一遍,然后并不急着吃,要干嘛?修图,修完图微信打开,从相册选择刚修好的照片,配句文案——终于和闺蜜约了丽思卡尔顿的下午茶,然后发…… 哎等等,怎么能不带上地理位置呢?选择所在位置:xx 区 xx 路丽思卡尔顿酒店…… 这操作你们有木有很熟悉?而这一切对一个现实中的成功人士来说,可能就是一顿工作餐,他不会打开大众点评找优惠,更不会拍照发朋友圈,吃完就走人了,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所以你发现了吗?人类,大都是需要被关注,被认同的动物,当然,这是很正常的,但问题本质在于你要弄明白,一个人的存在感到底应该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而现在很多很多的年轻人,错误的把他在社交平台所展示的人设当成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是很可悲的。

微信朋友圈,是把双刃剑,给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一定会给你增添烦恼。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碎片化信息高度密集的社会,你的精力多多少少都会被迫消耗在他人身上,让原本属于你的宝贵时间无故流逝了,而你对此却毫无察觉。

发不发朋友圈,都改变不了一个实事,即人与人之间的很多事情,确实就是无法共情的,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的生活。所以,请把打造朋友圈人设的精力,花在现实中的那个你身上,学习,健身,赚钱…… 我知道这和随手发个朋友圈,点个赞比起来,确实确实很不容易,但它真的值得。

知乎用户 苏格拉没有底​ 发表

因为朋友圈在实质上是单方面的输出,是朋友圈这个模式有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沟通的时候,你想要沟通能够继续下去让别人觉得舒服,就必须给予别人尊重。

比如别人夸你这双鞋真好看,你不能只说谢谢,也得话锋一转夸一夸他的某方面。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执着于自己的这个主体,一定要将主体推向他人,才能使他人获得尊重。

而在朋友圈模式下,你在单方面的陈述自己这个主体,尽管你渴望反馈(比如评论或赞),但是即使你得到的所有反馈都是在围绕着 “你 “这个主体。(大家一定就你发的这个朋友圈就事论事)

在你发的一条朋友圈中 “你 “的主体被放大了,而他人的存在却被削弱了。所以他人也只能通过自己发朋友圈来扩大自己的存在感,这时候作为回馈,你也得去他的朋友圈底下串串门。

围绕着自己一直叭叭叭,或是人们口中所谓的展现自我,实际上是变相的一种表现欲。

这时候就分两种人,一种是单纯的认为自己只是在记录生活,另一种是明白自己的炫耀动机。单纯记录生活的人可能会被有心人恶意揣测,而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在炫耀的人也有可能慢慢厌倦,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会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

您可以没觉得这是一种表现欲,您也大可认为发一条朋友圈不必上升到如此严重的问题。我只是在陈述一种深层次的逻辑。而且这只是从沟通的角度来讲,还有其他很多角度并没有说到。

那些说可发可不发的,其实并没有在回答这个问题。无非是站在制高点上,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都是在上纲上线。

以上内容不能理解,以下内容别看!以上内容不能理解,以下内容别看!以上内容不能理解,以下内容别看!求求您,理解不了别往下看划走好吗!我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也没说不让你发,也没说你发了不好,我只是在陈述大部分的事实,杠我就是你对。


发个自拍还得想半天弄个不相关的文案尬不尬啊?想要秀个啥还必须整的低调谦虚尬不尬啊?在人家朋友圈底下无脑吹尬不尬啊?有的朋友圈还得分个组再发出去尬不尬啊?

发自拍的潜台词就等于:看我长的多好看,快来夸我吧~ 老子单身可撩,快来撩我吧~ 生活太美好了!

发和闺蜜兄弟朋友的合照就等于:看我们关系多好,我人缘多棒~ 看我情商多高,有这么多朋友,其实我一点都不孤单~ 生活太美好了!

拍美食的潜台词就等于:看我吃的多好,我就是美食家~ 看我做的饭多好看,我就是贤惠~ 看我多么会享受生活,过得多么小资~ 生活太美好了!

去旅游拍景点的潜台词就等于:看我来过这里,我已经走过好多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哦~ 你们羡慕我不,我已经来过这里了~ 生活太美好了!

发正能量语句的潜台词就等于:看我现在多有干劲,等老子好好努力迟早你们会羡慕我的,做好准备哦!

发一些生活琐事的潜台词就等于:我已经把我生活的乐趣和不开心都告诉你们了哦,管你们想不想看到反正是朋友快来安慰我或是快来夸我吧。

发沙雕有趣的朋友圈的潜台词就等于:今天又是打造自己沙雕可爱人设的一天呢~

分享一首歌到朋友圈的潜台词就等于:看到了吗我现在的心情用语言无法表达,反正都写在这首歌里了,你快来听听吧!虽然你们这些菜鸡肯定不懂我,但是反正我心里状态很复杂。或者是这首歌我觉得真的好听,快来听听也夸句好听吧!

……..???

你说你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或是刷存在感?你说你发朋友圈只是为了表达自己,记录生活?那你随便搞个小号,或者设置朋友圈仅自己可见,自己每天发一发动态看看自己会不会开心呢~ 如果你是,那么恭喜你,像你这样乐得自在的人更不会在意有多少人赞或是评论了你,更不可能发朋友圈了。

想承认自己那点小心思很难吗?我可以坦白自己,我之前发自拍就是为了让大家夸我或者是展现自己,我发的所有都是在打造我的人设,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我这个人设。

我以为活跃在朋友圈,多和朋友互动就会显得人缘很好并且维持友谊。我想让大家觉得我过的很好,我平凡且优秀着。我害怕被朋友圈遗忘,让大家觉得我孤僻不合群。

但当我发现

1. 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2. 每次发朋友圈要顾忌很多

3. 每次都很在意别人赞我或者评论我

4. 刷朋友圈要占用我很多时间并且会产生自己很废物的感觉

5. 我虽然单身但是我不钓鱼

我就关闭了朋友圈,搞了个小号仅自己可见当日记,只偶尔去看看朋友的朋友圈生活。

那些觉得说这些话很清高装逼想太多的人,你们或许并没有打心眼里觉得八成的发朋友圈动机是一种炫耀。你要硬要说发自拍放美食不是给别人看的我能怎么着你?

对,朋友圈发不发都无所谓,你想发就发。那你一定要先搞清朋友圈的逻辑,如果你有兴致玩这种串门游戏,你来我往的相互夸赞,那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真是太恶心了,我说的潜台词的意思不是指我就是这么揣测他人或者教唆他人去揣测别人的好吗?

我是列出了所有发朋友圈可能的潜在动机(潜字都给标粗了!!评论区真就有人对号入座开始急了),潜意识说的就是你不刻意去想察觉不到的东西,而且是可能在有心人眼里会被曲解的东西。评论区有的真的笑死,你特别爱发朋友圈别在这个问题下逛啊。用词稍微偏激就会喷,真就 b 乎特色呗。又看了这个问题下几个回答的评论,再好的回答也会被某些 “爷的地盘爷做主” 的拽姐拽爷喷,心理平衡了。

这个人评论的太好了,很精确,放一下

知乎用户 花诗比 发表

先说结论:你发朋友圈的目的,通常可以通过少发朋友圈达到。

曾经的我喜欢分享我美好的生活,非常想把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展现给亲人和朋友。

每次我买了水果零食都会拍照发朋友圈,并且配文分析口感营养以及性价比。

妈妈看了我的朋友圈,终于明白为什么每天钱包里总是会少十块钱,于是揍了我一顿。

每次我去上网吧玩游戏,都会拍照发朋友圈,并且配文分析各家屏幕尺寸,座椅舒适度,以及鼠标手感。

同学看了我的朋友圈,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班主任都能精准地抓到我们逃课去上网,于是揍了我一顿。

每次和小姐姐出去玩耍,都会拍照发朋友圈,并且配文分析小姐姐的性格喜好,三观理想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朋友看了我的朋友圈,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个周日他女朋友都不舒服要在家里休息,于是揍了我一顿。

后来我被揍多了,就不再发朋友圈了。

现在身边人都评价我:看看人家花诗比,低调谦逊,成熟稳重,积极乐观,从来不发朋友圈。

知乎用户 牛顿师兄​ 发表

因为你的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

如果你的感慨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

如果你的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笑话。

知乎用户 晔卡​ 发表

根本原因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界限感:加了微信的人≠能分享生活的友人。

其实非常羡慕那些自由自在发朋友圈的人,感觉他们很简单。

我是一个心思比较重的人,每当我新加一个好友,我总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番他是坏人,而且我也很警觉,为了买东西加的人,我都会勾选 “仅聊天” 不让它看我的朋友圈,为了防止隐私泄露。

不熟的人我会给他加个分组 “不熟”,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把他屏蔽掉。比如早就加了微信却很久没联系的初高中同学,比如因为工作被迫加的人,我也会把他放到这个标签里,每次发朋友圈都屏蔽掉这个分组,原因就是我不想被不必要的人视奸我的生活。不想让他们觉得我很闲,或者在我发表什么不当言论的时候让他们感到不适。

Ok,做到这些我才能安安心心发朋友圈

发朋友圈的原因如下:

1. 可以留住那个瞬间的心情。比如它可以记录那个时间你听的歌或者你做的事

2. 让有空的朋友知道,我现在有空你可以来找我聊天

3. 吸引同好,也许你会忽然发现某个人和自己有共同爱好,就可以激情讨论啦,也许还会发展新的友谊

4. 和想要联系你,你也想联系的人保持互动。现在人和人见面交流太难,能在网上说几句话也算是思想交流,总比从不交流好

所以和我不熟的人可能认为我是一个很久才分享一首歌曲的高冷 boy,熟人眼里的我是个三天两头屁大点事都要发朋友圈 bb 赖赖的逗 b。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慢热 发表

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淡出了朋友圈。

有一天突然被朋友问起,你已经太久没有发过朋友圈了,我愣住了,点开朋友圈看了一下,上次发朋友圈还是去年。

以前的我们,去了一家新餐厅或者是看了一场好看的电影都会先拍照发朋友圈,甚至是记录自己奇奇怪怪的心情,也要发一条感叹一下。

但后来看到一句话 “不发憋屈,发了矫情。” 你随随便便发的一条朋友圈,可能会被身边的朋友各种解读,当你从别人口中听到某某某说你发的朋友圈是不是分手了的时候,心里诧异又觉得好笑。

你觉得开心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可能是炫耀,你觉得难过的事情,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无病呻吟。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发朋友圈,因为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会主动来问候你,而不是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你的状态。

知乎用户 清幸呀 发表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天天发朋友圈,甚至有时很多感慨都发朋友圈。

我舍友不耐烦的屏蔽了他的朋友圈。我还好,但本身也不怎么喜欢发朋友圈。

其实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微商一样,因为微商频繁发朋友圈,导致我们不耐烦,会选择屏蔽或者删好友。

早期的朋友圈是真的可以用来纪念自己有趣的生活,可是现在不同了。

想想你的生活像被人监视一般,每个人都知道你的动向,朋友看见你的朋友圈倒没什么,要是有心人知道了,那可就危险了。

有的人可能会想,我屏蔽一些人或者分组可见,这样也可以,但这样的生活你不累吗。

以我做一个例子,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关于自己爬山的朋友圈,宿舍群就开始有人酸了,说我怎么那么有闲情去爬山。或许你们觉得没什么,但我对他的印象已经在慢慢变不好,他喜欢杠,在宿舍好几次我差点跟他吵起来。要是以前我的脾气一上来可就不好说了,成长的这几年我脾气在慢慢变好,我可不想因为他而把脾气变爆。

是他选择去做寒假工,我选择回家。我爬个山都要说吗,你自己的选择没得抱怨。

至从那次之后,我遇到很多事我都忍住发朋友圈的冲动,就怕一些人酸。

我也想分享自己一些有趣的生活,虽然可以屏蔽某一些人,但世界就那么小,万一被另一些人看到去告诉某一些人,那我得多憋屈。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

大多数人都存在矛盾心理。

你发朋友圈是你的事,但总有人会多想,可是你又不能屏蔽他,毕竟是在同一个圈子,不熟的人还好,但你们互相认识,这屏蔽之后难免有些尴尬。

发朋友圈只是想分享自己一些事,让他人也开心开心或者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乐趣。

知乎用户 等风也等你 VV 发表

我以前也是会发,但是也是发的少的那种,后来变成了仅自己可见的日常记录,因为有时候纪念拍照放在手机里很占内存而且手机一坏基本里面的照片都没了所以会发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纪念一下发生了什么 还蛮有意义的,再到后来就是没时间发朋友圈了,也不怎么逛朋友圈,因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快乐。

其实越大越觉得 少发朋友圈是对的 ,你让你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真的很不真实而且会让人觉得很作,其实讲真的你发就是为了赞 不是吗 我以前发就是这样的 。但是这也是有风险的,别人从你的朋友圈摸索你的信息推测你的生活 其实是很可怕的 尤其是像现在微信加的人可能都是你不认识的 真的应该要有安全意思,这不仅仅指生活中的人生安全,也指网络信息安全。我也曾遇到过微信好友被盗号 别人利用它发的朋友圈制造谣言败坏他人品的事情 真的是挺残忍的 最后导致那个人精神出了问题。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知乎用户 山海评 发表

习惯于发朋友圈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每篇绞尽脑汁的文案,都希望引来他人的评论与点赞。

展示自己的才华、喜悦,希望别人解读出自己的优秀、幸福?

可能事与愿违,朋友并不好骗。

一位父亲发了一组带着儿子去坐旋转木马,在游乐场里快乐地玩耍照片。很可能是他常年不带孩子,为弥补内疚、为修正形象才如此。

一位经常发自拍照的女孩,骨子里缺乏对颜值的自信,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打破别人的否定。而不怕扮丑的人,才是对颜值绝对的自信。

努力让外界知道的,都是自我感觉稀缺的,想极力营造的,才是自己不具备的。发朋友圈,是内心弥补不足的微弱努力。

朋友圈里藏着真实的人生密码。从反面来看他人朋友圈,解读出来的,才是一个人真实的生活。

媒体和个人所宣传的都是社会所稀缺的,因而具有新闻性。

宣传是用来弥补短板和掩饰缺陷的。因为做的虚,才需要吹的多。

营造朋友圈,是为塑造形象。我们现在的朋友圈,恰恰展示的是我们的自卑,希望别人获取不具备的形象或者改变固有印象。

一个常常发自己加班的人,要么是掩饰加班稀少,要么掩饰未用心工作,却想让人知道自己辛勤工作,以邀功请赏。在高段位的老板眼里,都是透明的职场小白。不如发一下为家人做顿晚餐,才有可能会被解读出为公司勤奋工作,难得家人团聚的 “画外音”。

新闻的稀缺性,如果重复多了,会产生习以为常的错觉,让我们陷入幸存者偏差。以为朋友展现的高端就是日常,就是生活。殊不知,展现的恰恰是特例,是缺憾,是内心的惶恐。

所以大可不必为朋友圈里的高收入、高颜值、高才华而自卑。

语言也是对事实的掩饰和补强。我们用语言强调的,恰恰是行为所不足的,是内心不自信,是自我感觉缺憾。因此才不吝啬语言来修饰。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个人逢人就谈论自己的名表、豪车,内心想的是营造有钱的假象,其实掩饰贫穷,或者是掩饰差距。

语言,听听而已。

行动的懦夫,才需要成为语言的勇士。

我们在发朋友圈前,不妨从反面想一下。

为何发这个内容?是因为内心的稀缺,还是对炫耀的渴望,是对认同感的追求,还是对孤独的排遣。

想营造多金的形象,并不是去直白地发乘坐豪车、搭乘飞机、去高档餐厅。有可能被解读出,日常只能公共交通,很少或未坐过飞机,日常很少在外吃饭。所以才会对此这些感到新奇,值得炫耀,足见经济拮据。

不如偶尔发一下去深山老房子里吃一顿古朴的农家菜。可能被解读出:你有空闲时间,有品位追究,而且,不经常吃到这种饭,不为此感觉到自卑。

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吃寒酸饭菜的人,大概率不会拍摄这种照片。

如果需要别人的认可,可以发那些不值得炫耀的,却为他人所羡慕的。

想炫耀京圈高端的房子,可以发阳台上的雾霾,让大家在表面的同情中嫉妒你。

想炫耀豪车,可以讲述下拿着硬币去加油站加油的故事。大家会感觉你内心强大不自卑,金钱充足,且内心无缺,顺便猜猜你的车。

对朋友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看透,但不便点破。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果想维系彼此的关系,可以顺着杆向上爬。

对于发自拍的女孩,要不吝啬赞美,尤其是对她不自信的鼻子进行具体形象地夸奖,使其 “求仁得仁”。如果你评价她只是鼻子不好看,大概率看不到她下一条朋友圈了。

朋友圈互动如酒席,讲究个配合得当、主宾俱荣。看透了对方的意图,方可以静制动。

对别人想极力营造的博学多才、术业有专攻的形象。如果夸赞他知识渊博,一定可以让他如沐春风,投桃报李。

还是留着朋友圈,那里有我们的青春。

知乎用户 朝颜​​ 发表

我已经很久没有发朋友圈了。

甚至发朋友圈的频率几乎达到历史最低。

因为觉得没什么好发的 。

甚至都关上了朋友圈。


写多知乎想法之后,就不太想发空间和朋友圈了。

因为我已经能预估到大家的反应是几何。

或者说,对于熟悉的人来说,有些话是没必要重复的。

我发这个,就是妈见打。

估计要被我妹妹吐槽一顿。

我发这个,就是被认为不成熟。

我生日那天锦神送了礼物,但我想想,朋友圈也没必要发这种了。

那问题来了,我好像只能发点画画的了。

比如这个。

比如这个。

由于社交层面的缩小,我与他人的交流是越来越少的。很多时候都觉得是无意义且没必要的社交,就越来越懒得做了。

我想,我发东西是有受众的。

正如有人发娱乐圈内容我是基本不看的。

所以将心比心,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发什么了。

更多情况下,是直接与朋友交流。

这是一位玩亚索的朋友。

这是玩 DNF 的朋友,表情包极多,谈旭旭宝宝,跑跑卡丁车,PK 什么都有的聊。

所以我更愿意直接交流。

其他的嘛,有知乎想法区就足够了。

能够将我想说的基本上没有顾忌的说出来,就很好了。

就这样。

知乎用户 辩手李慕阳​ 发表

朋友圈常见生物:

1、广告软文发布者:无时无刻不在宣传产品或立场。

2、负能量丧门星打卡型:几乎永远都在倒霉、祥林嫂一般的人。

3、凡尔赛打卡型:利用任何机会炫耀,一般打卡模式非常单一,比如精神病一般十年如一日秀恩爱。

4、大事打卡型:强烈表达立场、分享最新八卦、发泄幸灾乐祸等。

5、正能量打卡型:跑步读书金句鸡汤。

6、母蜘蛛钓凯子型,f 发照片,等着看凯子各种傻逼样)

7、工作(社交)成果汇报型:各种合影、截图。

8、朋友圈作家:日记、小作文、小论文、情绪散文。

9、情报官兼评论员:分享有意思的好东西、文章,发表个人看法,想要引发讨论。

知乎用户 loaded 发表

觉得后来微信加的人都不是想要展示生活的人,分组又很麻烦,不给看朋友圈又会被说,所以就不发了。其实感同身受的人很少,嫉妒的人多,不如不发

知乎用户 粥六​ 发表

因为盯着你朋友圈看的朋友会不高兴呀。

笑死,以为自己批奏折…

朋友圈先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然后才是分享给朋友吧。都建议少发,我觉得不如建议有的人少看,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比死盯别人强?

知乎用户 moon 发表

只是没必要。

以前的我也偶尔有 P 大点小事就发朋友圈刷存在感,满足于他人的点赞和评论,妄想着通过朋友圈与别人产生联系,也带着记录生活的虚头在朋友圈混迹。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明白自己 99% 的事情都与别人无关,别人 99% 的事也与自己无关。”

渐渐地,疲惫于这种没有距离的社交。

话语亲密程度超过关系的虚假,无意义甚至令人尴尬的寒暄,七七八八混乱的点赞评论人群,也厌倦于将生活暴露在他人面前,遭受他人的评头论足,这是人的本性所趋,无论你发的内容是好是坏,即使不八卦,心理也会产生相应评论。

也没法记录真实的生活和情绪而不在意微信里几百号人的眼光。

是日记本纸质不够好吗?

是备忘录空间太小吗?

时常觉得朋友圈氛围的浮躁。

甚至有些时候觉得虚假,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他们,哪些是想要大家看到的人设。

真正关心你的永远只有那 1% 的人群,而很多人却活给了那毫不相干的 99% 的人群看。

微信的朋友圈,不是真正的 “朋友圈”,只有我们清楚自己真正的朋友圈在哪里。

人是社交动物,脱离人群是没办法健康地成长的。

分享欲也是每个人天生必备的,许多人说是拿朋友圈这个平台记录生活,倒不如说是满足自己的分享欲。

记录生活不必选择人多嘴杂的微信,而分享喜怒哀乐最适合涉及人群最多的朋友圈。

若是少了炫耀显摆虚假的名头的简单分享,目的似乎更纯粹,但是却少了分享对象抉择的考虑。

这就是微信这个 app 开发分组功能的原因。

一个 app 若想要火起来,其涉及的人群范围必须得大,而涉及小众人群的 app 往往在竞争中就容易胎死腹中。

而如今的微信朋友圈使劲地扩大各种人群的联系,有几百年不见的同学,有以往工作的同事领导,有聊骚谈情的对象,有真正的家人朋友,还有各种宣传的微商… 各种半生不熟的人群冗杂在微信这个小小的地方。

拉黑删除对人际关系有影响,分享欲又控制不了,马老板的朋友圈分组便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随着生活和职业的需要,社交的范围越来越大,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分组也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万一分组漏掉哪个人更是惨不忍睹。

用这时间看看书,散散步,听听歌,甚至是睡一觉,不香吗?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吵闹”。鲁大爷的话往往讽刺犀利却道出许多真理。

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也不必有。

一条简单的朋友圈每个人看了会有不同的想法,然后变成别人吃饭聊天时的八卦。

“那个谁谁谁,又怎样怎样了”。

而这些谈论往往是没有意义的。你的一条简单的朋友圈会被不同的人解读分析出不一样的结论,而当事人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躺枪。

“我我我… 只是发一条朋友圈,分享一首歌曲,并没有想那么多啊。”

没办法,你发了就得接受别人的讨论与评判,你就容易被各种人贴上标签。还需要应付不同人群的评论,不回复显得不礼貌,寒暄回复却又觉得没有必要。

一大排点赞的人群,而关系也往往只是所谓的 “点赞之交”。

而你真正遇到困难了也只有那几个稀少的朋友和家里人会关心你,大部分人往往选择视而不见。这不是说人自私,而是精力的有限,自我利益的抉择,关系的亲疏所造成的难际小泛社交化。

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的需求之后,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于是便开始去社交,朋友圈也就成了情感的抒发和接收口。

孤独时用朋友圈来寻求社交的机会; 生活不顺心时去朋友圈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安慰; 升职升学获奖时去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牛逼,获取更多的赞…

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是人们情感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系与社交的需求。

于是乎,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里混迹热闹,反倒很多人觉得不发朋友圈的人才是不正常怪异的。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你是孤僻吗?

社群是原始动物的生活环境,而进化到如今的人类,盲目跟风也成了一种特点。

朋友圈发的人越多,跟随的人便越多,而那少乎几个低调安安静静生活没有发过声的却被别人认为是孤僻怪异内向,不懂得社交。

真正的社交不是在虚拟的朋友圈里,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中。

朋友圈里的朋友并不都是真的朋友。

开心时约三两个知根知底的朋友出来偷喝点小酒压压马路;

难过时打一晚上的电话哭诉;

新闻热点身边的破事有感受随时私聊分享,他能 get 到你要表达的点,也次次都有回应;

节日互送点小礼物聊表心意,大家都不会嫌弃礼物的廉价;

永远将最真实轻松的样子展现在对方面前;

不管距离多远,遇到多大的挫折,一想起那些人心中都会激起一股暖流…

而这才是人类所需要的精神的需求,而不是网络上冷冰冰的点赞。

你的朋友太少,是因为你的社交太多。”

而渐渐消失在朋友圈的人,是学会了将社交精简化。

不想别人关注自己的生活,也不想去关注别人的生活,明智地将自己的社交圈缩小,将人际关系精简化。

将社交的精力放在值得的人身上,那些在情感上真正能产生共鸣,能真正地分享快乐,也能在失落时拉你一把,认识真实的你,不管是好是坏,始终不会丢下你的那些真朋友身上。

更或者,知己难找,不如靠自己。

将更多的时间来投资自己,学一项技能看一些好书去健身去成长,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朋友圈什么的其实都是虚的,老成聪明的人只看你做了什么,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不是朋友圈里的满面风光。

没有为什么,只是觉得没必要。

所以,动动手指关注收藏赏个赞叭~

一起成长~

谢谢大家❤️

图源网络

知乎用户 过客而已​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是因为你发了朋友圈才如何如何,它只是你现实生活中地位的投射而已。

我们群里领导不管发啥都是一片大拇指,你不能说是因为他发的有质量吧,是因为他在生活中就是众星捧月。

同样的你发啥都没人在意,也不是你发的没质量,是因为你在生活中就可有可无。

大部分人都建议少发朋友圈,是因为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就是可有可无。

其实咱们大家伙都别把自己想的太重要,还专门讨论发不发朋友圈。

岂不知以我们的地位,谁会注意到咱发没发啊,谁还会专门来看看我们的朋友圈么。

我建议,你该发发,专门分成俩部分就行,一部分是自己的核心圈子,比如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亲人,在这里发些好的朋友圈,让他们知道你过得好,放心。另一部分就只转发行业新闻就行了。

知乎用户 ssha 发表

因为回答了一个关于朋友圈的问题得到了一些赞同,知乎总给我推送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个 “都” 是谁,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必要。一直本着 “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评价别人的生活” 的原则,只谈谈我跟朋友圈共处的三个阶段吧。

我的第一条朋友圈诞生于 2013 年,那时还是个大三学生,因为有点天然呆,一直不知道怎么发朋友圈,在室友的手把手教学下发送了第一条朋友圈状态,引来了亲朋好友的围观。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宿舍炖个粥要纪念下,瘦了两斤要秀下,暑假回家要汇报下,期末考试要抱怨下… 因为观众都是同学和家人,所以无所顾忌想说就说,甚至得到了段子手的光荣称号,几天不写个段子都觉得对不起大家的口头打赏。这个阶段算是看山是山吧。

工作以后,不想让同事领导关注到自己的个人生活,一个人在外地,也不想让家人时刻掌握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设置了分组,这是一个好方法,但时间久了,会觉得有一些分裂。总觉得自己在朋友圈分饰了很多角色,在朋友组里放飞自我,在家人组里报喜不报忧,在工作组里兢兢业业… 或许这是一个合格打工人的基本修养,也无可厚非。等等,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变成了大型的耍心机现场,你渐渐注意到别人秀奶茶的手腕上的高级手镯,你拍的猫,背后有一瓶海蓝之谜入镜,马上有人评论你是富婆…… 别人的朋友圈需要仔细观察解读,自己发朋友圈更要字字推敲,小心经营。一次次编辑完又删掉,一发出就后悔。尤其是深夜发出的朋友圈,第二天一定会嫌弃死。这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

逐渐的,我意识到大众对炫耀这件事的态度有些过于敏感和厌恶,毕竟还有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等着我们谴责和抵制。俗人嘛,有好事不发朋友圈如锦衣夜行,搞不好要憋死人的。国家都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了,你怎么就不能接受人家发个朋友圈呢?实在不喜欢就屏蔽好了。理解人性并尊重个体多样性,也是自己的一种修行。既然都尊重别人了,在环境和后果允许的情况下,也尊重下自己的表达需求吧。由此我也进入第三个阶段,想发就发,不想发不刻意发,这就是我当下生活的真实记录和表达,你觉得 low 也好,觉得是我在秀也罢,我不在意,因为我的观众是未来的自己,不去纠结别人会如何通过朋友圈评价我这个人,这个阶段看山又是山了。

朋友圈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但不管是经营人设、实现某种目的(如获得认同,关注和欣赏等)的工具,还是完成工作(合法营销,逢场作戏等)必不可少的平台… 都值得被尊重。但对我个人而言,就仅仅是朋友圈而已。从没有人劝过我少发朋友圈,就算有,我也不会当回事。

知乎用户 叶初阳​​ 发表

朋友圈有导师

我发朋友圈 = 我闲着 = 我有了科研进度 = 可以找我干活

从此,朋友圈话唠变成了朋友圈失踪人口

现在发现知乎是一片净土,就来这里叭叭了

前几天他们还问我是不是把他们屏蔽了来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匿名发一波吧。

以前同部门两个同事谈恋爱了,没到谈婚论嫁那个地步,但是两个人也处了一年半时间。一年半里每天 24 小时的见面,同部门➕同居。本来身边的人都很看好这一对,男孩一心一意想娶女孩子过门。可是在两个人相处一年半的时候,分手了。具体分手原因就不细说了,可能细说起来一千个字都不够写。简单来说,男孩家境优越,女孩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自卑又自负,自尊心超强,分手不光光因为双方各自的原因,跟女孩的父母也有很大的关系。本来我们都觉得两个人最后天天吵架,分手也算和平分手,各自肯定都是需要点时间来抚平各自的伤痛。但是,女孩每天发朋友圈,朋友圈发完了发微博,然后朋友圈删了再发,再发微博,其实分手已经有一阵子了,但是女孩还是一直在纠结这个分手,甚至由爱生恨,多次在朋友圈以及微博里发狠话。怎么说呢,认识双方的,都知道怎么个回事,最起码男方对她好,真是没话说。不认识男孩的,在下面跟帖回复渣男。我其实不太理解这个行为,谈恋爱也好,分手也罢,每进行一个阶段,朋友圈里恨不得 24 小时直播。好几次,我其实都还挺想跟她私聊,别发这么多,但是好几次,也只能侧面委婉提醒她,真的,没有那么多人会感同身受你的委屈也好,你的难受也罢,真的,更多的人是在看笑话。安静如毛晓彤不好吗?上蹿下跳的搞得和平分手也变得撕的很难看。尤其,男孩在五个月后有了新女友,新女友的各方面条件还很好的情况下,女孩心理更不平衡了。唉。

前几天遇到男孩,也坐下来聊了几个小时,对他而言,摆脱了女孩的家庭的纠缠,他觉得无比的解脱。而且他身边的有女孩微信的人,都会截图给他看,然后,那些人嘲笑女孩!所以啊,女孩子们,真的,别任何的感情动向都要事无巨细的发朋友圈,别任何的生活细枝末节的也发朋友圈,看你笑话的远比同情你分手的多,何况,分手之前女孩天天把分手挂在嘴上。然后女孩的低气压一直带到办公室。

我也没办法跟她说这些,跟她问问安慰她,感觉自己巨八卦,等她自己跟我说,感觉她说的好片面,而且,即便我跟她说不要发了,顶多屏蔽我,不会停下来的。不知道朋友圈跟微博同步何时了,但是最后,我还是真诚的希望找个自己喜欢的人赶紧换个思维吧,别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吧。

知乎用户 千颂二的姐姐 发表

以前一刷朋友圈,大部分都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大家互相点赞评论。

现在大部分都是营销广告和个别几个人天天发,像我这样半个月发一次纪念一下人生中特殊时刻的,也容易淹没在广告里。更别说家长里短的小事了,仿佛大家都收起自己 ,带上销售的面具。我要是老是发自己的小事情,感觉略怪异。

现在我的朋友圈分为下面几类:

1 - 各种中介,销售,微商 卖各种各样的东西,卖房子,卖面膜,卖纸尿裤,卖水果等 —– 直接销售

2 - 每天发布成果,卖软件的,卖插件的,卖数据库的,婚纱店的发花絮 成品。搞生产的发今天出了一个柜的货。—— 间接销售

3 - 每天一碗鸡汤型,主要主题:早起 奋斗 积极向上⬆️

4 - 代发广告 代拉票型 需要 ××× 找她,九宫格。请帮忙投 13 号 xxx 梓一票

5 - 个别人,一天差不多两个朋友圈的。什么事情都要发朋友圈。

6 - 我观察的大部分人,现在好像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官宣一下。基本很少发。(是我本人)

在前面 5 种,基本都是把朋友圈当营销的地方,还有个别太不把朋友圈当公共场合的人,剩下的基本就是第六种了吧

虽然我屏蔽了差不多 100 个人 这些素材还是轻而易举找到了

知乎用户 彩云​ 发表

吃饭的时候有人说要少吃肉,多吃蔬菜,我觉得有道理,我听了……

出行的时候,有人说要少开车多坐公交车,我也觉得有道理,我听了一点……

我出去旅行的时候,有人说花钱买罪受,不如待在家里,我假装没听见……

我换了手机了,又有人说花那么多钱买个手机是吃多了撑的,我沉默了……

现在我发个朋友圈,又有人来说我要少发朋友圈……

不管我们做什么,总会有一些人出来指指点点……

现在老子爱干嘛干嘛,他们爱看就看,不爱看就滚……

知乎用户 喜你成疾 发表

我是一个相当喜欢分享生活的人,朋友圈几乎不会停。

很久以前还会在意别人的点赞,现在已经唯我独尊了,我自己开心就好。

我发朋友圈的原则就是,永远不发沮丧的感慨还有广告。

上大学的时候,暑期结束,我坐在火车上无所事事,随意的翻看着朋友圈。当时正在辅修摄影,加了一个授课的老师,她挺喜欢分享生活的,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安宁,我当时感觉特别羡慕。

第一次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也许有些人经历了我这辈子也不会经历的美好,也许有些人经历了我体验不到的痛苦。

后来出去拍照认识了隔壁学校的师姐,她发朋友圈的频率比我吃饭还勤,全是一些生活的小琐碎。今天去跑马拉松了,明天又去摘葡萄啦,后天兴许又去打卡吃美食了。有时候还把柚子皮盖在头上凹造型。

我不禁感概,平凡的生活也能被她变得的那么值得纪念。我觉得她是热爱生活的,她能去发现生活中所有美好的细节,所以她也是可爱的,她也过的那么幸福,每一天的笑容都那么灿烂。

有一天我躺在床上回忆往昔,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有一段时间自己做了什么,莫名其妙的就长了年纪,可是那一段时间究竟在干嘛呢,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了。

我打开我的朋友圈去翻,看着图片和文字,渐渐的就回忆起了那段时间的小故事。

如果我不曾记录,那是不是那段回忆就永久的消失在脑海里了呢。

我越想越觉得可怕,虽然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但是我还是挺珍惜我自己的经历的,思考了几分钟后我觉得应该记录下来。

从此,我记得我收养的小流浪猫,记得和初恋刚在一起的心情,记得穿破洞牛仔裤忘记屏蔽爸妈,爸爸评论我说是不是没钱用了并给我转了钱等等。

我知道在大家眼里,我是可爱的,因为我在努力给大家展示我所看到的世界的美好。

当然,发朋友圈加了很多陌生人的话,安全起见,还是不要暴露太多个人信息。

如果有人对我说不要发太多朋友圈,我会叫他有多离我多远,我不想听任何大道理。

知乎用户 啃华夫饼的 Silvia 发表

我被跟踪了。

2019 年的秋天,已经在外面独自生活了一年多的我,突然开始在租住的公寓门口收到奇怪的包裹——包装很精美的一箱零食,一袋子很可爱的贴画,一束我最喜欢的粉色绣球花,新鲜出炉的煎饺,夹满芝士的鱼饼…

韩国的快递公司一般会把包裹放在门口,所以我以为是快递小哥把包裹放错地方了,并没有把不属于我的包裹拿进屋子里。

第二天,我门口除了那捧花以外,又多了一张写着我名字的卡片,上面写着:

献给你——我的灵魂,拥有美丽声音的女孩。

我看到卡片内容的一瞬间,体会到了汗毛集体起立的感觉…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 2018 年的冬天。

当时几个同学在一起做一个国际比赛的案例。韩国满大街都是咖啡厅,我们开会也就定在了一个附近的咖啡厅里,5 个人围坐在沙发上,有各自的空间,讨论起来也方便。我们几个人并不熟,要不是学校指定我们组队打比赛,也就是在学校见面了点头微笑打招呼的关系。

在我们会议快结束的时候,其中一位来自中亚的男生突然问大家可不可以先不要走。他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开始公放一段音乐。听到前奏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过了几秒钟,我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原来是他通过我的朋友圈,找到了我的全民 K 歌账号,听到了这首歌。开始和大家说我的声音很好听,我觉得大家只是礼貌性的好评,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他夸我的词汇十分夸张,把我说得像是天上负责唱歌的仙女一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 (阴) 象(影)。

后来想起来觉得有些奇怪,这个男生并不会中文,全民 K 歌并没有英语界面,他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下载一个自己看不明白的软件就是为了夸我两句?

在比赛结束以后,我们 5 个人也就恢复了点头之交的关系,但是相互关注了彼此的 Ins,FB,微信各种社交平台。

2019 年的春天,这个男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因为上一个学期的成绩不是非常理想,没有保持住奖学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还拖欠了学校不少的学费。他一直在勤工俭学,白天上学、晚上打工,除了养活自己还要给家里寄钱。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大家都想帮一帮他,我们几个人就凑了点钱,借给他度过了这个难关。

他在将近夏天的时候在首尔找到了一份工作,挣了第一笔工资以后立刻把钱还给了我们。他坚持着一定要请我们吃一顿饭感谢我们,我们几个人实在推托不了就去了。吃完晚饭以后,他把我送到了公寓楼门口,我们说了再见。

在意识到了礼物可能是他送的以后,我给他发了一条信息,他说这只是为了感谢我之前对他的帮助,最近工作不错,所有帮过他的人都收到了礼物。

我觉得他这个持续性报恩的行为有些奇怪,也并没有借给他很多钱,就去问了问在他有困难的时候也帮过他的,我的好朋友李炳旭。

李炳旭非常惊讶地说他并没有收到任何礼物,他们也没什么联系。李炳旭接着问我到底收到了什么礼物?我说我收到了一个礼物盒,还没有打开。李炳旭告诉我不要动,他马上就过来。15 分钟之后,他跑到了我住的地方,像防爆队队员一样打开了这个礼物盒,里面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巧克力,猫爪形状的装饰物,还有很多信。

李炳旭一边往嘴里塞着礼物盒里的巧克力,一边对我说,你好像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哦。

这时候我才知道,那个男生是出了名的 “痴情的种子”。他曾经为了追求一个女生,跑到她的宿舍楼下面去,像秃鹫追捕猎物一样守在草丛里,等了一天一夜,给宿舍里的女孩儿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大家以为这件事人尽皆知,也就没有提醒我。但是我是新来的学生,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没有机会听这种陈年八卦,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我开始对这个男生起了戒心。送走了抱着礼物盒啃巧克力的李炳旭,我在那个男生的 Ins 故事里看到了很多照片,首尔的日本大使馆,首尔的一个青年旅店,一家街角的拉面店。这一切看似非常正常,但是只有我知道这些有多么的可怕——这些都是我最近去过的地方,在我的社交平台上,我朋友的社交平台上,他收集了我的足迹,去了相同的地方,并且每张照片上都写着 “倒计时”,我真的不知道他在准备着什么…

2019 年 11 月,在我知道他已经跟踪了我将近两个月以后,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压力了。每天放学回家都害怕在门口看到新的包裹,不敢发朋友圈,不敢和大家合影,害怕他会追过来。我很明确的在短信里告诉他,我没有和他交往的兴趣,请他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他当天从首尔坐车来到了我住的城市,要求我和他见一面。

李炳旭和我的其他几个朋友在吃晚饭的时候听到了他要过来的消息。他到我居住的城市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本来并没有出去见他的打算。但是一想到这几个月小心翼翼的生活,我就很生气,脑子一热,穿着羽绒服就冲下楼了。心里想着那个男生看起来很瘦的样子,实在不行就打一架 (???)

可是在楼下我并没有见到我的跟踪狂,而是见到了抽了一包烟的李炳旭和蹲在门口装门神的我现在的男朋友。他们知道我肯定会选择和他正面交流,害怕我会受到伤害,所以选择在我家楼下守了一个晚上…

我的朋友们像绑架一样,拎着我暂时离开了那个区域,一边教育我不要冲动,一边替我和他交涉。在他们的威胁和警告之下,那个男生看似明白了我的拒绝。一个星期之内,我快速搬离了那个公寓,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屏蔽了那个男生,删除了可以找到我住址的蛛丝马迹…

将近半年以后,听说那个男生找到了一个女朋友,他秀恩爱的帖子在我看来像是我的释放书,我终于安全了…

在这件事以后,我明白了为什么不要乱发朋友圈…

我照片的角落里的一个卡通贴画,一朵花,一杯咖啡,在别人照片里的一个侧脸,都变成了有心之人接近 / 叨扰我的工具。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们及时出现了,否则我不敢想象在异国他乡的我要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我看过很多人的照片被别人恶意评价、冒用,甚至连孩子的照片也被拿去盈利…

我绝对支持大家表达自己,记录生活,但是请不要让一件本来美好的事情变成噩梦的开始。利用好分组可见,不要轻易相信新认识的人,和值得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才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呀。

知乎用户 呆潘是个大头 发表

我一个小小透明表达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想法

以前我也是一个热爱分享日常(发 QQ 动态)

那些说想发就发开心就好的人

那些杠我说我想的多的人

当你身处阳光的时候,你压根不知道黑暗里的人是怎么过来的,因为你不仅不会换位思考,还会觉得我多想

你知道庞大的家族关系,那种一件不对的事情,甚至一句话你发出去了,一群人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你的感觉么?你不知道?你开心就好,你不用多想,那你父母呢?

说我想的多的,我今天就把话放这里了,对于朋友圈任何卖东西的人来说,你就是个 KPI,朋友圈就是一个经济圈,你自己不思考,还要说我多想。微商我都不怎么屏蔽,偶尔发一点真的可以,但是那种一天十几条的,真就不球行!!!

换位思考一点不会,杠的倒是句句作响,这么能杠,怎么不去当运动员,不给国家做贡献,在这里怼我这个小透明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开开心心的分享日常,不要像我一样 “多虑”

新年快乐呀!杠我的人除外

![](data:image/svg+xml;utf8,)

——————————————————

这是一个 23 岁的妹子的朋友圈

就是一条都没有,不发朋友圈的状态维持好几年了。

为什么要少发朋友圈?

①站在我妈妈的角度,她每发一条朋友圈都是有人情世故的,而我没有。少点朋友圈,少点人情来往。

②站在微商等各大需要打广告的人来说,微信朋友圈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广告集合地,各种明着暗着的广告,铺天盖地。建议各大微商一定要少发朋友圈,发多了只会被屏蔽,少发点可能还会有些许新鲜感。

③站在喜欢分享生活的角度,一天发好几条朋友圈的人,也大有人在。而我不发是因为有喜欢的人分享日常,不需要分享给每个人看,而且发自内心的觉得,朋友圈的同学朋友并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做法。

④美女的自拍旅拍。这样子的照片一般都是求赞求夸奖的,因为长相一般,也就不用天天发了。但是真正的美女都是很少的,有的时候经常遇到那种美颜过度 P 图过度的,些许有点尴尬,做人最好有点自知之明。

⑤无病呻吟型,不利于正能量传播。就那种有事没事发伤感朋友圈的,也少发点,大家都不容易,没必要睡前刷个朋友圈还要被你恶心一下。

⑥秀恩爱(死得快)如果最后结婚的对象不是他,建议别秀恩爱,因为到时候朋友圈的人跟结婚的人不一样,大家都尴尬。公开的朋友圈发一条就行,别三天可见,背景照片换成男女朋友,就可以了。

就是这样我逐渐没有了朋友圈,因为要考虑的太多。

少发朋友圈,减少不必要的网络社交麻烦。

知乎用户 海溪 发表

前两年我也不喜欢发,因为那两年遇到一些问题,心情很不好。完全没有发朋友圈的欲望,何必让别人心情也不好啊是吧?

但是现在,我能够随时想发就发了,因为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或者想法,美好的事情等等,还是需要抒发的。这都是未来的美好回忆啊,不必在意别人怎么想,我的美好未必是别人都认为好的东西,对吧?不要活在别人给的限制中,那样会慢慢变得自我设限了。没必要。

知乎用户 祖国的食人花 发表

以前我也很喜欢发朋友圈。现在不常发了。

我现在更喜欢看别人发的朋友圈,其中我有一个列表好友很喜欢吐槽自己的生活,其实也不全是吐槽,或伤感或喜悦。总之,她的喜怒哀乐我们这些 “好友” 都能看见,但是看见归看见并不一定都会 take in,理解。有一句话 “没有谁能够感同身受。” 确实,我们作为人是有共情能力的。但是长期共情好像并不容易。我们会衍生出羡慕甚至嫉妒,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人发秀恩爱的朋友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发会有 “99”“羡慕呀”“民政局给你们搬过来” 再到后来你把你们吵架之后的心情发上去,再把每一次恩爱都秀上去,你会发现很少人评论你,除了你的新好友会去评论,更多的只剩下点赞了。

逐渐成熟,我们把情感放心里不在放在朋友圈了,能理解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不再想把自己过多的生活和心情被别人解剖被别人过多的理解。

所以,我们要好好理解自己呀,去排解自己的心情,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知乎用户 笨蛋师傅 发表

这句话又个大前提,就是朋友圈会暴露你的很多隐私内容。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 Real AI 团队通过对人脸照片进行训练「15 分钟解锁 19 个智能手机」?

虽然这个新闻宣传有非常大的夸大成分,但是各位要是还这么肆无忌惮的发自拍等泄露自己隐私的内容,3D 脸识别也被破解就不远了。

要知道现在的 AI 与神经网络的效果好坏不在于人有多天才,而是只要得到足够多的数据样本,算出破解方法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牧延 发表

为什么要少发朋友圈?为什么不发朋友圈呢?

我的想法是: 发朋友圈就应该随心所愿,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更用不着独出心裁的搞什么只有 “三天可见”、“几个月可见” 什么的。

我的微信已经开通 8 年了,我几乎每天都发朋友圈,我没有太多的想法,从来都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从来没有设置过什么 “半年”、“几个月”、“几天” 可见的。

朋友圈是一种社交工具,在万能的朋友圈里,我们能广交到更多,更优秀的好朋友,这也是我们的人脉资源啊。

发朋友圈会让你的朋友更加熟悉你,了解你。若有需要,遇到事情,相互帮忙,彼此照应。多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我感觉,坦坦荡荡做人,做事。发个朋友圈能碍着谁的眼,害着谁的事啊!

人要活的独立点。不要听别人的,不要人云亦云,只要自己喜欢,自己开心,想发就发。

生活是美好的,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开心快乐一些。发个朋友圈怎么了? 就算每天发,一天发好几条,刷屏都无所谓。

如果有人不喜欢,让他直接把你拉黑就好了。无所谓。

总而言之,我还是建议朋友们多发发朋友圈。虽然人们的喜好悲欢不尽相同,但人们总会在潜意识里欣赏更优秀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致歉>

知乎用户 枸杞珺 发表

发朋友圈的好处

从朋友圈能迅速得到最新的信息。如今是个信息化时代,好多最新的新闻消息我们都可以从朋友圈得知。而且这个新闻传播得较快,只需要随手转发。

个人生活情况可以跟亲朋好友分享。虽然与亲朋好友相隔千里,但每天的生活情况,心里感受,我们都可以通过照片和文字来发朋友圈。让大家知道自己每天的状况。

发朋友圈可以推广个人销售产品。如今做微商的人有很多,朋友圈就是一个展现自己产品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朋友圈一天 24 小时不间断的发布产品广告,这是一个相当有利销售产品的好办法。

由于朋友圈扩散,转播很快,如果有人口失踪,也可以在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寻找回失踪人口的机率还是推高的。

知乎用户 皮耶罗​ 发表

我平日里发朋友圈倒不多。

但是我从来不建议别人少发。

我之所以发朋友圈不多,不是为了装逼,也不是为了什么谨言慎行。

而是因为,我觉得,日常的生活都没有太多波澜。

如果我遇到了好玩的事情,有趣的事情,还是会发的。

所谓的 “你发你混得好,别人嫉妒你” 之类的,我觉得除非你真的是故作姿态炫耀,否则也没什么所谓嫉妒不嫉妒的。

真的,你不要把你想的太重要,因为,你的存在与否,和你微信上大部分的朋友,真的没太多关系。

我高中的一些同学大学毕业后去国外念书,拍国外的风景,拜访国外的名迹等等,这些发朋友圈,我心里吧,有那么点羡慕(毕竟自己没有出国学习),有那么些新奇,但唯独没有嫉妒或眼红。

我大学时的团支书,喜欢得瑟,擅长故作姿态。

几个月前,她发朋友圈,大致意思是:“哎呀我现在国考考到了北京 XX 局的一个分局,我省考考到了 XX 省直机关单位,哎呀我选哪个啊,我真的不是故意炫耀,更不是拉仇恨,我真的是很难抉择,这两个考试但凡有一个没考上,我也不至于这么纠结啊,大家出个招吧。”

过了两天,又发圈:“妈蛋,当我告知北京 XX 局的人员说我放弃体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难过。对不起了我未来的孩子,妈妈也是放弃过北京户口的人了,请你不要怨妈妈,我只是想让你历练一下。。。”

我们宿舍群里对这件事儿展开了讨论,都觉得团支书虽然比较得瑟,但是这次确实是得瑟的意图表达得太明显,实在是令人生厌。真的,我们不嫉妒,我们也认同她考得确实不错,只是觉得这副嘴脸比较恶心。

你考得不错,考上了好职位,想显摆一下,直接展示就行,何必又装出一副 “我很低调” 的滑稽样子而且也装得也不像呢?

只要你不是这种类型的,故作姿态炫耀,大部分人也不会多说什么。

假设啊,你乘着神州二百五十号飞船你去了趟火星然后回来了,发了个朋友圈纪念了一下。

像那种心里嫉妒,或者盼着你倒霉的人,那会是你的 “朋友” 么?

这样的人,除非你和他们有业务往来,否则你删了他们,都无所谓,真的。

你觉得重要的人,亲近的人,面对你的成功或者失败,都能报以善意。

当然,微信上大部分人,其实对于你或者你对于他们,都不重要。

像那种私底下妒忌你的,巴不得看你笑话的,在你微信上,其实还是少数。

所以,别说 “都建议要少发朋友圈”,这句话就有毛病,什么叫 “都”?我就没建议啊。

朋友圈,就是随心的,随缘的,想发就发,又不伤天害理。

当然了,朋友圈多多少少,会暴露出自己的一些隐私。

我基本上把微信朋友中,比如不顺眼的但以后可能还会联系的人啊,或者是这个店的老板,那个机构的人员这样的,都备注了标签,发朋友圈的时候,直接设置 “不给他们看”。

其余的,随意了,随缘了,微信上一堆好友,真正关注自己发朋友圈的又有几个,多半是看看就直接屏幕下滑算了。所以,对于点赞这些,我也很随缘,我的朋友圈有时候还挺嘻嘻哈哈的,或是有点儿搞怪的。

你认可我又怎样?你不认可我又怎样?你觉得我奇葩也好,或是觉得我乏味也好,我的朋友圈,一是记录生活,二是给我重要的、关心我的人看的。

所以,随心吧,人活于世,本就不容易,干点啥都束手束脚的,累不累啊铁子?

知乎用户 长梦未觉醒​ 发表

微信分组是个好东西。

知乎用户 法学老狮子​ 发表

讲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我同学的一个老师有一天在 pyq 发表言论,说现在好的单位招聘要加一下应聘者的微信,如果 pyq 设置三天可见,这人就不录取。看 pyq 就是背景调查,如果 pyq 都不给人看,或者没那么正能量,这人就不够格。

(注:这老师所在单位很厉害,而且有很多高学历学生投,不愁招不到人)

可能偏题了。但是我想说的是,pyq 这种东西,由于社交圈的变化,已经脱离了它原有的功能 - 分享生活。如果你只给朋友看,侃天侃地都无所谓。但是现在好像,你只要不设置分组,你要发 pyq,就得考虑文字得不得体。所以平常发点牢骚,想想还要把老师,老板,同事,爸妈搞个分组,这么麻烦,还不如不发了。

建议少发 pyq 是因为,说得少漏洞少。说的多,不就通过累积进行所谓的 “背景调查” 了嘛。

知乎用户 紫川树​ 发表

因为文字会产生很多误会和歧义。。。

作为吃瓜群众的一员,我也喜欢各种各样的故事。

会用故事的方式去解读一句话和一个想法。

猜来猜去会让人快乐。

看别人的故事也快乐。

但对发圈的人来说,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就比较糟心了。。。

你又不当明星,又不需要流量。

每天把自己的东西晒给别人看,让别人品头论足,意义在哪。

想法区关闭。。。。

知乎用户 蛋蛋兽的一生 发表

别听他们的!!发!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你的朋友圈你做主!

甚至我觉得 “仅聊天”“仅几天可见” 挺没意思的。

现在大家都挺忙的,加了一个人,连朋友圈都看不见,我要跟你聊天,从何聊起?

这些人啊… 天天说自己没有朋友,找不到对象…

连朋友圈都不开放…

我还觉得你不信任我呢。。是吧。。

我就特别喜欢那些朋友圈丰富的人,最好一翻能翻到 n 年前的事迹,多好,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出来了。瞬间就对这个人的亲近感拉近了。

噢… 怎么你也喜欢画画?

你还去过这个地方啊

我们喜欢同一个歌手哦?

话题一下子就拉开了

多好多和谐

更何况,朋友圈本来就是记录生活的地方

现在优质的朋友圈越来越少,逐渐只剩下微商代购的朋友圈… 真挺没劲的…

真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天天发朋友圈,天天展示自己的生活

我就非常乐意看!!

人这一生遇到多少人,又能和多少人有交集

大多数人你都不需要过度 care,他们对你的生活产生不了任何的影响

大多时候,你与他们也只是一次交集,而这次交集过后,就是一辈子的陌生人

既然如此,何不多留下些印象呢

我提倡大家都能够 “朋友圈自由”。

自由的保证是什么?是不再对自己感到羞耻。
——尼采

知乎用户 自在说 发表

这不得不说是微信的悲哀。

大家可以回想下:

以前自己一个月发几条朋友圈,现在呢?

还可以回想下:

以前多久刷一次朋友圈,现在多久刷一次?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意识到自己使用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了,分享的欲望也越来越淡了。

大部人都或多或少的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 朋友圈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微商、广告、拉票、鸡汤,不胜其烦
  • 自己发朋友圈时因为被不合适的好友看到而引起的不愉快
  • 分组的繁琐会破坏分享的心情
  • 隐私没有很好的保障

许多下面的回答也都提到了:

朋友圈是打造人设的平台。

但,终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圈子,他们可能是交叉的,也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里需要构建不同的人设,但这是需要技巧和时间的,微信这个平台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来隔离不同的圈子,只有通过社交隔离才能满足构建不同社交形象的需求。

这很容易能理解:在家人圈子里和在朋友圈子里表现的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别;同样,在朋友这个大圈子里,由于关系的远近又可能会有不同的人设打造需求。

但微信并没有提供这种能力,微信的通讯录好友里也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 “朋友”。

社交是差异化、多样性的需求,不是仅靠单纯的 “朋友” 关系就能概括和抽象的。

朋友圈满足不了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大家不仅自己少发朋友圈,还建议周围的人也少发。

确实,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这好像是所有社交平台最终的归宿,当使用的新鲜感不能一直持久时,当平台上面的内容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的时候,平台终究会丧失以往的热度。

毕竟,微信朋友圈不是社交的全部,它也不能承载我们所有的社交场景和社交需求。

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将现实生活里社交的困境搬到这个有着强制规则的虚拟社交场合里了,难道微信的规则就一定是合理的?就一定是真实的与人交往的模式?

为什么将微信的存在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终究只是产品好用不好用的问题,即使微信现在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但如果它不正视自己的问题,不去积极改变,难保不会有看到别的社交产品取代它的那一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消失在朋友圈了?

知乎用户 方鸿渐 发表

个人建议少发朋友圈,特别是微信好友比较多的人,原因就是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挚亲挚爱挚友,没有人真正希望你过的好。你的好事他(她)们也不会为你高兴,你的伤心他(她)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幸灾乐祸。

与其在微信发朋友圈,不如在知乎上发想法,陌生人虽然不会感同身受,但我相信安慰、祝福却是发自内心的,只有熟人之间才会嫉妒攀比,陌生人之间因为没有利益瓜葛,一般不会幸灾乐祸,还会真诚的给你出主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后一次更新~

哎哟喂,有什么好嚷嚷的呀,我不就是做了很多人想做的事嘛,看把你们脆弱的自尊心伤成啥样了

我可不是什么圣人,你要作妖,那你就要有等着被收拾的觉悟~

不是四海之内皆你妈,都得惯着你~

下面气得狗急跳墙的人建议你们加个联系方式,这样不管发什么破东西都可以互相吹捧~

直接说了

一天天在朋友圈发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红包记录,无病呻吟的人就是脑子有病,你是有多缺爱才会做出这种沙雕行为?真的很蠢知道吗?让人特别看不起~

发什么不反感,是频率问题,做人要有谱气,心里要有 b 数,那么大个人了怎么还不生个数?人话都听不懂,不知道你上那个学是不是国家扶贫攻坚扶上去的。。。

你对我骂骂咧咧我无所谓的呀~对我又没有影响,你骂完我你不还得去挤公交挤地铁,去和别人合租,用着千把块一套的护肤品,穿着淘宝几百块的衣服,继续买着你的平替,仿款

而这些,好巧,我都不用经历的呢~

当你又想炫耀什么破东西的时候,就会想起有我这么一个人骂过你~

我呢,和朋友笑着骂一句,这些人都傻逼吧,本事没有自尊心还挺强~

毕竟不是社畜,我是真的闲,真的吃饱饭没事干想找乐子,看了评论区假哩假气的两位

跳得最凶的花鹿,原来是我真的说中你了…… 难怪你激动成这样。知道了,你难得能收到个 520,一只口红,百把块钱的礼物对你来说都是奢侈品~

还有那个什么荀羽,你臭味相投的新朋友花鹿喜欢猫,等着找个男人送她一只,你想上赶着讨个好,那你好歹送个好点的啊,问人狸花要不要…… 菜市场十块钱买一只吗?做舔狗还那么小气是不合格的舔狗哦~

你们两个那么小气要被我说的

有本事自己买猫啊,有本事送个好点的啊,你说你不嫌弃土猫?那你第一只就养蓝猫是几个意思?还不是因为嫌弃…… 算了,蓝猫也不贵,不和你计较~啊,我又说错话了,蓝猫怎么不贵呢,你可是个连猫都养不起等着男人给你承包养猫花销的人呢……

你们两个自立自强,社会精英人设都立在那了,现在来这出,不是很可笑?

哎,真的相信了,不管你嘴上承认与否,跳脚的都是被我说中的人,跳得越凶,说中的概率越大~又穷又爱炫耀,还要死鸭子嘴硬你才穷,你才炫耀,不要把这种观点代入你们…… 大写的服

你们两个怎么是这样的人啊,做戏做全套,不要顾头不顾尾啊…… 你们两个是玩些什么骚操作,会玩还是你们会玩~

分分钟原形毕露,好看不起你们啊,你们两个真的是蛇鼠一窝

不过还是我的错,我的回答刚好全部戳中了你们的痛处~

罪过罪过

好了好了,你们爱怎么发怎么发,你们又不是我的好友,又辣不到我的眼睛。祝你们永远穷,永远把垃圾当宝贝,永远有垃圾可发~


原回答

哈哈哈

我之前不爱发朋友圈,一年就发几条,还特别沙雕那种。

有个大学女同学加我,从来不聊天,点赞也很少,那个是女兵,看她发的应该是通信兵。那个就爱发,日常就是出去吃饭,逛街,旅游,在宿舍做饭,做蛋糕,散步。我还蛮奇怪原来当兵可以那么悠闲。这些都没什么,可是她爱发聊天截图,转账记录,红包截图,送的礼物,一束花,一个蛋糕可以拍个九宫格。而且男朋友换的勤,关键还不是一个人,分手了立马把前任朋友圈删光,诶就很烦。

然后我就想了一下。

我也开始发,而且仅对她可见。

我 5.20 发了一次男朋友 5200 转账记录,5.21 发了姐姐送我的 SK2 套盒照片,等我今天又想发我买的新包包的时候,去看她朋友圈,发现她已经把我删了。

哈哈哈,那么小气的吗?我还没发我的房产证呢,还没发我开车的照片呢,这就受不了了?

我好气哦!

所以

少发朋友圈,特别是炫耀的,会被删!


更新~

不是,我完全不理解评论区的部分看法。。。

说我不看就完了,屏蔽就完了,酸她什么的。。。

我都笑了,好吗?

朋友圈不就是个大家公开隐私的地方,她发我就不能发了?她发 520 转账记录,我就不能发 5200 转账记录了?她发别人送的口红我就不能发别人送我的面霜精华了?

我只是发的东西比她的好点,我就是恶人了?

而且她那就是炫耀啊,而且炫耀的很低级。一个蛋糕也九宫格,一束花也九宫格,成天发聊天记录,我就是看着烦,看着烦。她要是单纯分享生活,那她删我干嘛?我就发了两天,她就把我删了,这也是我的问题?就这?她心里没个破心思会删我?她也把我当成日常分享不就行了。

简直可笑。

微信那么多人,真心分享的,我也会点个赞,在评论个好甜啊,羡慕甜甜的爱情。我干嘛只针对她一个?

那些评论真的吐了好吗?

还有哦

我很好奇,难道真的有人不会对别人朋友圈评头论足?如果有,那她就不会点进这个话题,而且还看了我的回答,并评论了我。这个行为简直迷惑至极。你那么佛系,对这个问题应该视而不见呐。这种行为太矛盾了。

这又是一个迷惑行为大赏吗?

如果我的回答说中了你,你也是那个成天爱发聊天截图,红包截图,转账记录,秀各个款式的男朋友,那我可以告诉你,这种行为真的太。。。反正非常让人反感~就和那种成天无病呻吟又矫情做作的一个级别,那么让人反感~

还有哦,别理解错了,我不是反感发这些东西,我只是反感经常发,高频率发。

那些圣母们,不好意思哦~生活本就很难了,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让你们这样的人在朋友圈恶心我,大家都是各凭本事拥有的东西,凭什么你发得我发不得?要牺牲我来保护你那幼小可怜的自尊心。你那么爱炫,都怕你转头就去逼你男朋友给你买腊梅,逼你老父亲老母亲给你买房子呢。那他们真的是好造孽哦!

在致那些圣母们,你公开发了不就表明你接受任何一种看法,合着你只想听别人恭维?看不得别人过得比你好?那你发在你那个塑料姐妹群里好了,就算你在垃圾桶里捡了块西瓜皮你那些塑料姐妹们都会恭维你运气好呢,捡的瓜皮特别厚呢~你公开发出来干嘛?你分组可见啊!别让我看见,省的我要洗眼睛~你让我看了你又不让我说,你脑子有病吧?劝你别发朋友圈了,先去治治脑子。

知乎用户 林笑笑笑笑 发表

以前每个月发四条朋友圈,稳定每个星期量产一条。没有刷屏了习惯,也没有不发的习惯,现在几乎一个月都不会发一条了,主要是没这个心情了,看到以前发的朋友圈,感觉好幼稚。不建议也自觉少发,除了留个印记给以后回忆,感觉发了也没啥意义。

知乎用户 久远的灯火​ 发表

因为发朋友圈很危险。就是字面意思,不需要额外加戏。

这是我身边的事,而且我是亲历者。

我的一个朋友网恋了,后面称其为张三吧,然后奔现见面,过程可能有些不愉快,也可能是期望和异地恋的现实差距过大,总之分手了。这朋友这次是真动心了,不甘心就这么结束了,于是前往这个网恋对象的城市。

张三到达目的地后,和我保持电话联系,目标是找到这个网恋对象,这个网恋对象后面称其为李四吧。

张三依靠的是打车软件、公共交通、共享单车和地图导航,这些东西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覆盖。我则在另一个城市里,用电脑帮他搜地图,因为手机屏幕太小,卫星图有些不太好看。

网恋的过程中知道李四住在某省会城市,通过公共交通可以轻松到达这座城市,这是我这位朋友张三第一次亲自到达这座城市,而我只是知道这座城市,张三经过一夜休整后,于早 9 点开始了搜寻。

网恋中知道李四在停车场工作,那范围一下缩小了,目标是这座省会城市的停车场。

李四在工位上时曾给张三打过电话,所以张三知道这个停车场面积不小。原因有两个,一是李四在工位上不工作时,可以听到通话的背景音里有 “车号 XXXXX,停放…… 停车费 XX 元……” 的声音,显然这个停车场的收费亭子不是一座,而是一排。二是从李四口中得知这个停车场主要的客人是类似于前四后八、十轮之类的重载卡车。

其实对于熟悉那座城市的人而言,这个范围已经很小了,省会城市的市区里,会经常有大车的地方可不多。

李四发朋友圈的时候还会发些自己的生活状态,其中一条是 “附近学校开运动会,家长们来李四所在的停车场停车,然后走着去学校。”

由这条朋友圈可知:李四上班的停车场附近有学校,这个学校里有一个自己的体育场。这些东西显然在地图上是可以轻松看到的。

然后再翻李四的朋友圈,知道了李四所在停车场亭子的窗户是有色玻璃,并可以看出来是什么颜色,这是一个非好方便的辨识标志。

从朋友圈里还可以知道李四是骑电动车上下班的,由此可知:李四上班通勤时间应在 15 分钟左右。

李四发过自己家窗户外是什么样,由此可以得到,李四家住的是不是高层,并知道这个小区的院子是什么样。

就根据这些东西和一些聊天中透露细节,在下午三点,找到了李四,并根据聊天中的一些边边角角,找到了李四的家在哪个小区、哪座楼、哪个家。

张三这次是没打算搞点儿什么邪的,如果真有心可以干出来什么呢?

描述中抹去了一些东西,也省掉了一些过程,因为两个没去过这座城市的外地人靠地图就能找到李四,显然根据这些可以找到李四的人肯定不止我和张三。

说真的,我不认为我俩用的手段有多高明,那高明的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呢?

知乎用户 逝水无痕 发表

为什么要建议别人少发朋友圈?有些人喜欢分享,有些人懒得分享不是很正常的么。

喜欢发就发,不喜欢发就不发就行了。

像我自己就很喜欢发朋友圈,用照片当作载体。几年以后再翻看以前的朋友圈,那些消失的记忆就又都回来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GGMfI 发表

起码我没有这么说过

你爱发你就发,你不爱发就不发

一个人爱发朋友圈也不能说明什么

抖个机灵,要是建议一个人少发朋友圈,微商怎么活

知乎用户 段小子 发表

对一个打工人来说,发朋友圈才是难能可贵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m2wh8c 发表

朋友圈,顾名思义是给朋友看的,但是微信里很少有朋友,除非又 “小号”

我觉得现在微信的状态挺好的。

知乎用户 曾安 发表

一个好朋友,人长得美,还比较文艺,以前经常发一些心情语录。

就这样,被渣男盯上了。

渣男浏览了她 6,7 年的朋友圈,QQ 空间。对她过去的一字一句了如指掌。然后套路就开始了。

不仅仅被渣男小三,渣男看似很爱她很爱她的样子,好像爱到了骨子里。表现得含在嘴里怕化了。实则步步被他算计。

多次要求分手,渣男以死相逼。最后渣男连转钱叫她买包烟都要起诉回去。

奉劝各位妹子,

不要把朋友圈当成你心情的晴雨表!

不要把朋友圈当成你心情的晴雨表!

不要把朋友圈当成你心情的晴雨表!

这样你沦为渣男猎物的可能性最大!

把那些坏心情分享到朋友圈,就算不会吸引渣男,也可能使你身边的朋友渐渐疏远。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知乎用户 猎豹白嘉丽 发表

有个观察,越是白富美的朋友圈,晒衣服、包包、餐厅的越不多

她们喜欢凸显自身实力,比如文化水平、社交圈子,去哪里参加牛逼的活动了、去看什么高端演出了。 ​

2 关于朋友圈发什么内容,没有统一标准。

你非要我说实话,那就是普女,朋友圈发些 “贤妻良母” 的内容,比如做菜啊、插花啊、逗猫逗狗啊没问题。

为啥。你自身的条件,很难让男人脱离 “性价比” 三个字,所以你发这些符合你的用户群。

你若是白富美,降维去发这些,我身边一个实例可以告诉你,引不来那些同等频道的男人,反而平时不敢找她聊天,觉得配不上她的男生,那一阶段频繁找她。

什么人,就发什么内容。不要发不符合你真正样子的,否则也是吸引错了人。

发内容,要考虑内容背后的目的,转化率。

3. 朋友圈到底怎么发,不惹人讨厌。

我发现太多人发朋友圈的目的,美其名曰是打造 “人设”,其实就是为了 “炫”。

当然,我以前也这样,拍个自拍,觉得哇塞好漂亮,赶紧发朋友圈,还假装高冷就配五个字:今日份自拍。

结果,有位同事第二天带着酸味说,“哎呦,昨晚发自拍啦”。当时我觉得这人得远离,以后少接触。

现在看我的问题也很大。

发个自拍、健身马甲线、秀厨艺,你是爽了,对别人来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收获?相反,很可能引来他的不爽。

So 我现在,哪怕在微发照片(比如今天下午),都是带着分享观点、心得,能让别人收获的心态发。

更别说在朋友圈秀恩爱了,真没多少人关心你的私生活。

4. 朋友圈发自拍。别每天、隔一天就发,一周发两次左右顶天了。

自拍发多了,一是,很多时候吸引的,都是油腻屌丝男。

二是,也容易显得自己油腻,过度专注自己美貌,反而没了风情。 ​

别忘记去下方化红线平台关注我,拿取文章

周杰伦也对昆凌有所求啊。|豹视角

那些会下嫁的白富美。| 以《顶楼》千瑞珍为例

为嘛我这么深谙男女关系之道 2

知乎用户 归零 发表

我的某些同事,会把别人发的比较有聊头的朋友圈截屏保存,特别是带点情绪化的、关于家长里短的之类。一是为了在酒桌上、小群里和众人深入交流探讨,二是防止人家前脚刚发后脚一删没了八卦的证据。

这是我在小圈子同事饭局上亲眼目睹。“咦她朋友圈怎么找不到那条了!”“我倒怕她删我还截屏了呢!”“哈哈我也截屏了!” 原话。不寒而栗。

所以你说为什么不建议发朋友圈?

无论你发什么,好的坏的,都会招致闲得蛋疼的人满满的议论。何苦呢!

而且话说回来,把自己的生活、爱好、情绪赤裸裸地暴露在朋友圈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初中同学,我从朋友圈看着她二婚领证、晒合照、晒本本、秀恩爱、秀生活、顺带秀儿子等等的,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幸福感。真好!但自从某次反常地发了段云里雾里思考人生的段落后,再就很久很久不见她秀恩爱了,二婚老公的靓照更是再没出现过。自律如我,也都忍不住闲得蛋疼,在心里默默地揣测一番,怕不是这同学的婚姻又遇到瓶颈了吧怕不是被现实打脸了吧~至于以后和要好朋友坐在一起,若有人讨论起这个同学来,恐怕我也难免跟着八卦附和几句。

看清这些,只要关于个人私事的,我在朋友圈连个标点符号都不会发。连那些不得已的转发或孩子兴趣班所需,都是分组可见。特别是同事,一定一定要分组!

省心。

知乎用户 今天也不想洗头​ 发表

因为:

你闺蜜发了朋友圈:最近拿到了一大笔奖金还升职了

你的内心:哇,真好,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平平无奇(心情暗淡两三天)

你的大学同学发了朋友圈: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快乐(配图是恩爱的照片)

你的内心:果然只有我注定孤独一人,她们明明也没有特别好看啊,为什么个个找的男朋友都还挺好的,我是不是真的哪哪都不行(心情暗淡两三天)

好看的女生发了朋友圈:漂亮图片 x9

你的内心:女娲你醒着吗?为什么只有我丑得不当人

爸妈发了朋友圈:最近又腰酸背痛,手又扭伤了

你的内心:爸爸妈妈,我对不起你们,为什么我这么不争气,悔恨自己碌碌无为

以上,其实大家都明白,柠檬精到处都是,你也是我也是,别人好了,你酸,你好了,别人酸,在朋友圈里,其实大家都活的挺虚假的。你又何不把你几个小时的 p 图时间和字字斟酌的精力用在搞钱的道路上,用在自我提升上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知乎用户 Even 发表

爱发朋友圈的朋友变少,我认为大抵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多地暴露出去。

发朋友圈的初衷自然是想把快乐的分享出去,但是生活信息的散布容易带来一些我们不期望的事情。比如,你的生活成为了别人娱乐的谈资。我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要你的朋友圈和 QQ 空间是开放的,有人就会无聊到把你的过往看个底朝天。普通的人也许是出于好奇翻看了你的过往,但当你的过往生活点滴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别人了解和掌握时,无论对方用意如何,我相信这都让人不太舒服,甚至毛骨悚然。而这只是普通的好奇人士罢了。若有心存恶意的人,便会开始为你的过往添油加醋,开始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第二,越低调越透明,越有利于自己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儿。

开头我有提及自己因为某种原因,不太想发朋友圈。这其实与我给出的第二点很相关。读书的时候,我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读书,想朝着我想要的目标前进。而朋友圈中的佼佼者,不但给我看到了他们快乐幸福的生活,也会让心生自卑,人家玩得好,学得好,干得好… 而自己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的就是一些没必要有的 “同辈压力”(当时的我还没想清楚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所以,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设置一调,朋友圈就消失在我的页面。而我,不用再也不需要看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只需要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专心的干自己的活。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自己发了一条朋友圈而引来众人的目光和议论。没错,也许有人会质疑说,你为啥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呢?别人评价就评价被呗,你太在乎别人了。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平凡的我们来说,想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谈何容易呢?轻而易举地排除那些无意义的抱怨和小人的醋精评论。于是少发朋友圈,乃至于我这样比较极端的“去” 朋友圈都是为了在一段时间里,去往自己的想要去的地方,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等待自己美丽绽放。

第三,渴望分享的心与多平台的出现。

有时候,朋友,特别是不太熟的朋友在你的朋友圈时,你是不会很想把自己的快乐生活碎片发出来的。因为,周围我听到了有太多的的碎碎嘴评论道:“xxx 又在朋友圈秀恩爱了,到时候分手了看她怎么办”、“xxx 又出去玩了,家里有钱就是好哇”、“xxx 怎么那么爱发朋友圈啊?我都快烦死了”(这不排除确实有很多矫揉造作之人,把朋友圈当做他们做作的场所,炫金,秀恩爱…)朋友圈本来就是分享快乐的地方,但是因为有些人的莫名其妙的发言,让本该是分享快乐的朋友圈,处境很尴尬。人是爱分享的动物,也可以说是难以隐藏自己情感的动物。太多的悲伤如果憋着不说,不进行疏通,那么人就很有可能产生抑郁情绪,太多的开心,自然也是渴望传播和分享出去的。(下次,再来聊聊那些没有太多情感波动的人吧)而平台的出现,就使得我们有了除了朋友圈之外的倾吐途径。例如:微博、豆瓣、知乎… 在周围朋友不知道的公开社交媒体中,分享自己的开心与忧愁的,不仅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轨迹隐藏起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去。这其实是一个慢慢变得旁边的现象。而周围陌生的网友也都有着类似的感受,并且发出一些更为公正的评论,更加真心的祝福和安慰。当然,不是说朋友圈的好友不好的意思。

有时候我们发朋友圈会有莫名的压力?其实这可以归结于一种普遍的自我矛盾。我们渴望与周围人进行互动、渴望得到周围的目光并发起共鸣,又害怕自己太被关注,害怕别人给予自己太多过高的期待。这可以说是一种不自信,但是这种自信,确实会带来一些必然的压力。而人是讨厌压力的。

最后,我们到底该不该发朋友圈?其实我无法盖棺定论。只是自己聊聊自己的看法。因为以我们都是一个个自由的个体。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觉得有人会在犹豫到底该不该发个朋友圈呢?我想说,你想做就去做吧。不要纠结。发朋友圈应该成为自己渴望做而去做的事情,把 “愿意” 去发朋友圈作为自己做事情的第一要义。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眼光而将自己特比别想分享的事情埋在心底。如果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想要分享,那么分几个平台发出自己的生活点滴也未尝不可。如果又渴望保存自己的隐私呢?那么就努力规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活分享的边界,把一些可爱的事情自己默默保存在心底,写在日记本上,分享给你身边真正值得分享的人。

把互联网作为自己的工具,而不要让自己被互联网束缚了。

你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知乎用户 天夏里​ 发表

我打算想慢慢发回来

以前我也思考过这问题,但没下文了,因为主要输出的想法都发在微博和知乎了

确实曾经有些想法发在朋友圈里,得到一些人文素质较高的同学和长辈的点赞认可,还是挺高兴的。大概是 2018 年左右

现在看大家都不怎么发了,就算发也只是发那些聚会聚餐的合照,几乎不发个人心情

那我就有点想反其道行之,多发自己个人的心情感想了。只要不涉及重要的个人信息,一般问题不大

虽然我承认,仍然会受到有无点赞,别人看了会怎么想这些问题存在。但这几天我发现,已经基本鲜有人赞了,三五个左右。只要不是那种纪念碑式的朋友圈,例如考试通过、大旅游、结婚生子等等,一般都不会有多少人赞

这我倒是解脱了,不用再纠结这些了

反正你不想看,你屏蔽就完事了。说的好像我发的少,我们来往就会更密切了似的

知乎用户 华夏英灵​ 发表

好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不建议和至亲挚友以外的人分享太多你的生活细节——

因为最好既不要以你的幸福惹来不必要的嫉恨,也不要以你的不幸去博取廉价的同情。

你可能认识 10 个君子,100 个普通人和 10 个小人,君子看到你的幸福为你高兴,普通人哈哈一乐就过去了,但你没有必要让小人去嫉恨你。

——你问小人为什么做这种事?小人的脑回路谁懂啊,但无数例子都证明,小人就是喜欢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至于不幸,绝大多数人在社会公德教育下,都是本能善良的。他们会抚慰你,但这的确是义理的、廉价的安慰,毕竟扫码之交,又能更多的做到哪里去呢?

另一方面,人们虽然一边出于本能善良给予言语安慰,一边又会很自然的内心不以为然:“这人怎么总是吐槽?”——大多数人对负能量的事物本能不适。嘲讽祥林嫂并不全然是周围人的冷漠,这也是一种基本人性。

正如你没有必要为口舌之快引来小人嫉恨一样,你也没有必要仅仅获得廉价的安慰而让自己在社交圈眼中形成这样的印象。

人都有真实的喜怒哀乐,都有细节极为丰富的自己的生活,但没必要向你的整个社交圈展示——如果你想倾诉,你有至亲至爱挚友;如果你想求得认同和抚慰,你不妨选择真陌生人。

同时,现代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面具。这些面具,其实就是你所扮演的种种社会角色。

它们未必是假的,但确实只是你的一个侧面,由于整体大于部分的简单加和,所以这些面具并不是你,但却是你社交圈眼中的各种你——因此,你也最好这么展示给他们。

所以,至亲至爱挚友是必需的,匿名树洞可能确实也是必需的,但朋友圈,不是必需的。

知乎用户 学写作的丧失​ 发表

我是一个完全不看朋友圈的人,也基本上不发。

但是有一次我跑发布会,到一个地方,公关说老师你也帮我们发一下朋友圈吧,我就发了一个。

结果在当地的朋友看到了,就说要请我吃饭,我就嘻嘻一笑,找到了发朋友圈的乐趣。

当然我现在还是不看朋友圈,但是地理位置发生移动的时候,我还是会提一句的。

毕竟有饭可以蹭。

现在朋友天涯海角的,一年能聚上一聚挺难得的,所谓说发不发朋友圈不是个原则。

只要我的朋友能看到,那就是有价值的,这是一种不打扰的相聚。

发不发,发什么,看你有没有朋友,而不是与朋友圈这个工具有关。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因为发知乎比朋友圈点赞多

知乎用户 云中客 发表

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我就发

管天管地还管人吃饭拉屎放屁。

就是这些无聊的人整天建议来建议去吗,tmd 朋友圈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变成现在的微商集结地。

真的,整天阴暗别人生活的,自己的生活难道也是阴暗的吗?

朋友圈,重在朋友和圈,正因为有友情,有一个共同的圈子,才能让生活的酸甜苦辣分享出来。

我的开心,想让你知道;我的难过,想让你安慰,我的苦辣,想和你一起干杯。

多好。

知乎用户 掌上名猪 发表

感觉绝大多数人有这么一种心理吧,希望你过得好,但不要比我好,不然会油生出羡慕妒忌恨,冷嘲热讽。

比如,平时辛苦工作,偶尔吃个大餐,然后发个朋友圈,但别人却评论:“日子过得很风流嘛!”,而不是说吃多点吃好点,吃饱喝足才更有动力。

又比如,花了美妆,自拍或拍了艺术照,时常在圈里分享靓照,但别人却评论:“呵呵,你敢去掉美颜吗?”

……

读书时本来就很少发了,工作之后更是屈指可数,总是要考虑言语是否妥当、图片是否可以、时间上是否合适、要屏蔽谁,上班发嘛又怕被认为不专心工作,下班发嘛又怕被认为矫情做作,要谨慎顾忌的东西可多了,不如干脆不发了。

现在微信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里面什么人都有,营销占了不少,为了工作加了不少人,可真心朋友没几个。

很多时候,别人看朋友圈,并不是为了知道你生活过得多好,也是为了看你过得不好而满足自己,或者从你发的信息中能否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有时候,熟人越多,越不想发,越不想展示自己的另一面,而是寻求一个只有陌生人的平台,宣泄内心深处的情感、不满、愤恨。

后来想想,不发其实也蛮好的,自己过得开心就好,没必要什么都要让别人知道。

只是偶尔适当发一些,让真正关心却很久不联系的亲朋好友知道你的状态,然后互动问候联系下感情。

知乎用户 Leon.xz 发表

又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唱反调,用这种所谓的自我感动没有意义

知乎用户 王刹那 发表

以前我发的挺多的,但凡有些想法或者是有意思的事情都会发圈,包括出去玩拍的风景照。

现在我也发,只是发完后没多久我就删除了,主要是觉得吧太矫情了,何必呢,其实那就是当时的一点点感性,过了那个时间点再看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儿。进入 2021,就保留了一条朋友圈。还是设置三天可见。

其实每天都有值得记录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坐在钟楼边的亭子里写着这些,听着歌,看着钟楼,等会去办一件重要的事。

知乎用户 草木清兰​ 发表

偶尔发一下让大家都知道你安好彼此关心一下还是挺好的;

知乎用户 观风觊月 发表

1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会让现实生活变成一个陌生人社会。

不过,通过微信朋友圈我们会发现,熟人社会似乎在慢慢回来。

微信朋友圈就承载了熟人社会的那一套。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社会公众也是如此。

但是啊,微信里,熟人和陌生人都有,

我们不该用熟人那套,去应付陌生关系,

也不该用陌生人那套,是应付熟人关系。


2

通过朋友圈,人会逐渐变得片面,

同时,自己的价值还正在被榨取。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熟人为主流的地方,

看到朋友圈的内容,就算是内心不认同,同样会给那人一套赞美。

也就是说,微信的设定,会导致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赞美之辞。

久而久之,个人就会产生自我认知的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就叫 “达克效应”(也叫唐宁 - 克鲁格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 “傻 X 并不认为自己是傻 X”。

这样的机制,注定会造成,现实生活和虚拟环境的割裂。

现实中你是怎么样,朋友圈中你是怎么样,好像完全不是一码事了。

比如,曾广泛流传一个段子:

刚才去家附近沙县小吃打包午饭,偶遇一个朋友,只好互相装做没看见。 毕竟都是有朋友圈的人,五一这几天,他应该在法国,而我应该在马尔代夫。

更有甚者,有人开始在朋友圈经营人设——名媛共土豪一色,名包与跑车齐飞。

其次,微信给人的正向反馈,会促进人行为,使得个人更加积极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

而一旦你的经验、观点是有用的,那么在正向反馈的刺激下,就变成了一种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就通过微信承载了起来。

也就是说,你的社交资本,变成了微信的资本。

“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 ( Bourdieu)提出 。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 的占有而获得的切实社会资源的集合体,它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社会关系本身,它使个人可以摄取群体拥有的资源;
另一部分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这个数量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调动的关系网络规模的大小。

各个社交软件,正在把以前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资本,进行打包、转移,然后变现。

人们好像是被盯上的猎物,只是一个数字,一个符号而已。

朋友圈广告的精准营销、基于地理定位的精准推广等等、基于交易买卖的支付工具,都将给微信带来了巨额收入。

但是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可谓寥寥无几。个人能做的,也只是微商而已。

与其说,我们在驯化社交软件;不如说,我们正在被社交软件异化。

形形色色的社交软件,正在榨取我们的社会价值。

而微信最终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地鸡毛。

3

心理学家米德,曾提出 “自我理论”。

其中,“主我” 为我对自己的认知,“客我” 是对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下我的反馈。

个人的多重性格,是在自我和他人认知的交融中塑造的。

而在微信朋友圈这种地方,对个人评价并不是多么客观,我们也不会真正的 “认识自己”。

在朋友圈中,自我是被 “精心设计的理想自我” 所牵绊的。

朋友圈经营的人设,现实社会的角色,这两者之间,很少有人能游刃有余。

这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无论能否游刃有余,都会无形中给人以社交压力。

而在熟人社会和陌生社会之间,去切换自己的角色模式,无疑也增添了个人的烦恼与压力。

这一来一回,很多人就变得焦虑、不安。

维护一个朋友圈人设,还是面对真实的自己,往往是矛盾的。

这样的矛盾,就是混乱,就是自我认知的失调。

4

人们写下关于自己的记录,然后发布到朋友圈,但是,他所发布的内容,是有选择性的。

这样一来,我们就塑造了自己的朋友圈人设,

但是,这样的人设,会导致他人对本人的认知,进入一种片面化。

这种片面化的扩大,不仅会造成自我认知的缺失与混乱,同样会造成社会对个人认知的混乱。

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关系也就诞生了。一种新的关系,似乎总要伴随着新的标准。

一个总是发布负面消息的人,他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是个负面人物吗?

一个总是发布积极健康内容的人,他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是个积极向上人的人吗?

标准的不确定,给人一种极大的不安全感。

为了安全感,我们就选择了隐藏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已经不发、不看朋友圈小半年了,总体感觉就是很爽。

至于为什么不发,是因为本人有玻璃心,发了如果没有人评论就会觉得很尴尬,于是就会把才发的删了。亦或是当有一个人评论 / 点赞后,会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多的人。再就是我会情不自禁的关注是哪些人评论 / 点赞了我的朋友圈,朋友、还是同事。同事的话又会和其他发朋友圈的同事比较,看看点赞 / 评论数是不是一样多。

每次发的文案也要想半天,有时候自己觉得有趣吧,别人可能没看懂或者压根就不在意。

最后就是关于个人隐私了。因为工作原因被迫加了很多不熟悉的人,说实话不是很想对这些人分享我的日常。

基于这些原因,我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到最后完全不发。

感觉还挺好的。要是分享欲来了的话会选择在其他平台,哈哈

知乎用户 泛纸书飞 发表

你的朋友圈发一条消息,

无人问津的居多吗?

会不会自我怀疑:

自己的路人缘差到这步田地了吗?

更沮丧的是,就算点赞也仅好友之间可见。

少了反馈积累的激励,朋友圈就更凉凉了。

哪怕商家让你转发下广告,都是意兴阑珊。

怕连那点儿路人缘都会消耗殆尽。

玻璃心是最让人心疼的,

你明明很清楚,发了也没人看,

但还要若无其事的发出个寂寞。

你好意思和人家说:

“我刚发了朋友圈,你看了没” 吗?

不能,死也做不出来。

无关系不交流,无红包不进群。

大家都无比默契的做着对方的看客,

最后均沦落成过眼云烟。

想要被人关注就要改善朋友圈的生态链。

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删掉不必要的人。

朋友圈的内容就像房内装潢,体现着你的品味。

你的朋友会从朋友圈八卦你的感情生活,

你的老板希望从朋友圈看你对工作的态度。

刚认识的人通常会通过它了解你的为人靠不靠谱?

你是做什么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兴趣爱好是什么?

每发一条朋友圈前,都要反复斟酌用词。

通讯录是你只有打电话时才会想起的。

可微信不是这样。

微信就好比每个人网上的家,好友可以随时进你家坐坐。

如果你家里的人杂了,你说话就要约束一下了。

你的朋友圈要给什么人看的?

对方看了会有什么想法?

都要想清楚再说。

所以下一步就是要对好友标签化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本来想晒一下生活,让朋友理解下就好。

却成了一个个笑话。

你发了篇跑步打卡,有个直男说你打卡天数和记录天数不一样。

你发了篇原创文,就有个姐姐问你要不要来卖保险。

你和一个刚认识的人聊微信聊得投机,

他说你是今年遇到的第一个朋友,

结果一条动态都没让你看。

有些人把朋友做成了生意,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有些人会把你的真心当废物点心吃了,

把你归到客户那类。

只有推销时才找你。

你给她点了赞,她回你的就是要不要进她群里看看。

谁不知道,微信里到处充盈着各种营销群,

整得和杀猪盘似的。

特别奇葩的是,还有人没聊几句就说:“你想推什么给我,说吧。”

大概这人早就被微商洗坏脑子了。

![](data:image/svg+xml;utf8,)

你掏心掏肺换来的是有些人永远的沉默,

有些人从来不会向你坦露真心。

我过年时群发短信时,我选人时都蒙了,

微信好友 200 多个,竟然好多人都不认识,

加人时没备注没标签害的。

还有些是旧相识,都不联系了,

联系了也沉默半天不理会。

互不打扰的生活才是岁月静好的吧。

有一次,我建了个群想着找一些感觉会支持我的人过来。

虽然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拒绝,

但没想到竟然有我交往十年的朋友,

这点小忙都不帮。

反而有些只是一面之缘的朋友,很爽快的答应了。

人生的体验又多了一层。

心凉了半截,一整天都不好了。

我心里想着:我把你当朋友,你到底把我当什么了?

真正的朋友重信守诺,付出从不图回报。

有一次,我帮一个朋友卖货,

后来这货两年了还没卖出去,

我不好欠着她,两年后干脆在微信里转了 200 元给她,

她说:你还记得这事啊,我都快忘了。

之后,我们就一直有联系。

而不愿和你相欠的人,都不想与你扯上关系。

近段时间,有个闺蜜通过了考试,

我发了红包祝贺她,她没收,

我纳闷了,我红包就 9.99,代表友谊天长地久,她想什么去了?

之后也渐渐不联系了。

朋友圈是个利益交换场,你要向朋友展现价值。

高质量的朋友圈不是说这些人都是大牛大咖级别的,

什么马云的表舅在我的微信名单里,

这个十年难得一遇的交情没什么用的。

人家有用,你不见得对人家有用。

尽量找和你志趣相投的人进你的朋友圈,

常常在动态里互动

有来有往,感情自然会升温。

那些可有可无的关系还是算了吧。

就像你在耍杂技,也要有观众不是。

如果没有人在乎你的表演,

说明他和你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你们互相都看不上对方的朋友圈

说明你们的价值观可能是有冲突的。

如果他不开放朋友圈,

这么久了还不给你看,说明可能防着你。

如果不联系了就干脆删了吧。

不用担心这样会没有朋友。

一路走来,你长这么大,认识多少人,错过了多少人,

心里没点数吗?

又有多少人稀罕你呢?

至少可避免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的下场吧。

如果对别人已经仁志义尽,就是该分开的时候了,

很多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都小心翼翼,

反而尝不到它该有的甜蜜。

我特别喜欢周迅对待感情的态度。

她说,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

那样,在一段感情结束时,因为曾经拼尽全力,所以面对结局

就可以坦然,然后无怨无悔的离开这个人和这段感情,走向人生的另一场相遇。

相信自己,

你总会遇到新的一波人,

进入新的圈子的。

知乎用户 侧耳倾听​ 发表

因为没有谁会在朋友圈里发那些真正深藏在心底的事情

发在朋友圈对所有人公开的事情大多数只是生活日常,而那些许多稀松平常的小事除了特别亲密的朋友之外,没有谁会特别在意。

所以当感冒打点滴时,请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药、清淡饮食;而不是去晒插着针管的手背图。

当心情低落消沉时,就去找一部喜剧片放肆的笑,戴上耳机去运动挥洒汗水,而不是发一长串非主流伤痛语录。更不要说 “对世界失望 “诸如此类的话。

当失恋难过时,就大大方方的大哭一场,找信任的朋友好好倾诉,或者来一个短期的旅行;而不要发些画面引起极度不适的伤口图片。珍重自己的身体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和恋人的私密照片自己好好保存就好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了解你们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有时候保留一点,也是对自己免于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一种保护。

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就别再来个世界九宫格了,要从对话片段里悟出中心思想不会是想象中的水到渠成,大多数时候读了三遍五遍依旧云里雾里。

最后,我想说相比起经营朋友圈以及维持着朋友圈那个人设,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也更加重要。

知乎用户 L 领域 发表

我平常是很少发朋友圈的,大多数原因是想不起来。。。

想起来了,可能又不知道发啥最后就不发了,知道发啥了,也可能有些人想要屏蔽很麻烦就算了。

很多人都很少发朋友圈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吧:

1. 人设不同,朋友圈加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我们在他们面前表现的更有不同,发朋友圈可能不符合对应人设的设定,会有更多的考虑。

2. 朋友圈发出的信息量较少,当别人看到的文字和图片,可能会和我们想表达的完全相反。

3. 发的内容可能有要屏蔽的人,每次都要设定对应看朋友圈的人很麻烦,还不如不发。

4. 有的内容可能是因为当时心血来潮冲动发的内容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虽然又删了内容,但内容别人已经看到了,可能会让人留下证据。

5. 还有就是发完朋友圈没人点赞或很少人点赞,容易让自己心情不好。

知乎用户 特立独行一只鹄​ 发表

就这种问题,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干嘛听别人的受别人的影响?

就像是刷抖音视频,一些人的价值观天天就是随着视频输出给的价值观一直变化。就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过,这种问题。。

尤其是什么情感关系,现在这又是发朋友圈的问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

我经常看到一些公众号以这个为选题。随便搜了一下,比如文章标题「羡慕那些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我们要远离那些每天发朋友圈的人」

这个博主说不要经常发,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你就不发。另一个博主说,经常发朋友圈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好家伙你又发了。

这不撒比吗

想法的时候就发,不想发就不发。因素太多了,别人的建议都是别人的,最好少看那种文章,视频,有些就是纯粹找选题要流量的。

没什么值得说的。

知乎用户 王瑶​ 发表

一个极少发朋友圈的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多数人发朋友圈是希望别人点赞求关注,如果都几个小时过去了,点赞数量没有达到预期,可能会影响心情,引发各种猜测,脑海里闪过各种戏码,是自己图片不够好还是文笔不生动?

2、 总有漏网之鱼,与其绞尽脑汁地好友分组,不如不发了,省事。

3、 发朋友圈的人,多半是炫耀或是求关心。如果是炫耀,何必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呢?人家虽然给你点赞,没准和别人私底下酸你、说你坏话。如果是求关心求帮助,那不是正中敌人下怀吗?让不喜欢你的人开心,让爱你的人难过。除了你爸妈也许真的没有人希望你过得好,或者说是不要过得比他好。

4、 事实告诉我们,朋友圈引发的 “惨案” 还不够多吗,我听过因为发朋友圈引发一家人矛盾的,也听过因为发不恰当的朋友圈导致领导不悦的。

5、 和你有联系的人,大概知道你,何必从朋友圈了解你。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仅仅因为一面之缘,从此再无交集,了解又如何。

6、 对于朋友圈发广告的,想发就发,不过是多了几个屏蔽你的人。

当然这是个人愚见,发还是不发,取决于自己。

知乎用户 yestoday 发表

我的朋友圈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了。

深夜里,稍微一点不恰当的情绪,

都会被朋友觉得是「大题小做、敏感多心」的。

他们说:至于吗?

小时候羡慕那些哭起来都没有声音的大人,

而长大成人后,连崩溃都是静悄悄的。

讲一个鬼故事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大人。

你不必因为觉得自己是个大人,而在深夜里自责自己做得不够好。

“你没有任何义务去做一年前,一天前,甚至十五分钟前的那个自己;

「无需忐忑、抱歉、愧疚」你天生拥有「经历、变化、成长」的权利”。

我希望你变得勇敢表达,

放心大胆地在深夜里 emo,崩溃、痛哭,把自己的无助情绪都连根拔起。

而且,你也很怀念,那个勇敢表达的自己吧。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叫**「可话」**的 app,

你可以在这里放心表达,倾诉,当它是树洞。

也可能会遇见那个能_感受你,聆听你,理解你_的那个人,

无论爱情友情,同性异性,你会遇到属于你的月亮的。

TA 非常简洁,不太占内存,里面也没有广告之类的垃圾信息。

首页只有一个发布动态的输入框和自由 diy 的背景墙,

没有左滑右滑,没有搜索关注,没有所谓的广场。

在这里写下东西,不会遇到莫名的骚扰和杠精,也没有分组和视奸的顾虑。

无论是深夜的 emo,工作上的压力,还是各种日常碎碎念。

动态发送后,AI 会根据你发的文字或图片给你匹配到和你感想、情绪相似的动态。

如果你对遇到的动态感兴趣,你可以**「点亮」**,然后给对方发送你的想法。

而且只有双向回应才能建立并保持联系,就不用担心被奇怪的人持续骚扰。

因为可话足够重视大家的隐私,所以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真实地在表达,

你见到的对方的三观、想法和日常也都是真的。

而且匹配是基于表达的内容来进行的,你们不用尬聊性别长相户口本,

可以根据动态就事论事的交流,也更容易理解彼此。

戳下方卡片就可以下载~

可话——说你想说的话

点击跳转至第三方

在用可话的时候,

我能真实地感觉到——“这世界那么大,真的有人能和我感同身受”

当然如果你只想自己静静地倾诉一些情绪,不被别人看到,可话也可以是你的树洞。

生活总是告诉我们要坚强,学会沉默。

但「可话」足够温柔,

它告诉我们可以慢慢卸下伪装,自由的表达自己,总有人能够感受到你。

非常感谢看到最后的你们~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来试试**「可话」app** 呀,

也试试慢慢认识自己,慢慢认识新的朋友呀~

可话——说你想说的话

点击跳转至第三方

知乎用户 盐粒薯条 发表

很多时候发朋友圈我们都是心血来潮。

和朋友聚餐,见到朋友开心,吃到好吃的更开心。于是拍一下一桌子的菜,再用美颜相机把大家拍的尖下巴大眼睛。

左看看,右瞧瞧,真不错。

然后选中图片,再配上不经意的几句文案。不假思索的就发出去了。

有些人是对你的私生活还挺感兴趣,顺手点个赞;有些人真的丝毫不在乎,看一眼就完了。

对你来说完了吗?

没完!时不时的看看多少人点赞,多少人评论。

有人评论那还要回复,回复个哈哈哈哈,当作礼貌。

我们很容易变成朋友圈的奴隶。

牵挂着它,盯着它,因为它失落,因为它开心。

正因为很多都是心血来潮发的,有时候隔个三五天回过头一看,会感觉当时怎么那么傻叉,或者那么矫情,发个什么疯贴到朋友圈呢?

或者是那天的自拍那么难看,我怎么就觉得好看了呢?

真是失策。

因为朋友圈,变得敏感和患得患失。

有时候心情蛮好的浏览朋友圈,突然看到跟你差不多条件的朋友买了新衣服、买了新的包,或者升职了、加薪了。于是攀比心作祟,就嫉妒了,焦虑了。开始想:“人家怎么变得那么优秀,我怎么这么平庸呢?”

如果看到朋友圈有人倒霉了,那么同情心就泛滥了。有时候或许还会幸灾乐祸。但评论中还是要透露着:I’m sorry to hear that.

人心真的难测。

朋友圈还容易让人尴尬。

发个自拍如果没有人点赞,或者很少点赞,就觉得大家都不在乎你。原来小丑是我自己啊!

其实建议少发朋友圈,有时候是避免个人信息暴露,被不法分子找到可乘之机。这就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注意一些还是好的,最好发朋友圈的时候少用定位。

但是,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社交。

遇到开心的事情总想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干脆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

或者是被求婚啦,或者是升职加薪啦,或者是幸运中奖啦,都想要得瑟一下。虽然自己觉得没什么,但会被看客当成是炫耀。

有时候还真的会凡尔赛文学一下。

比如:老公又给买了个包。真是气人,说不让买还要买。欠收拾!

自己发朋友圈发爽了,但看的人都懂,这不就是求着让点赞或者评论你老公好男人吗?

但是,这样发的久了,就会让人反感。

又来一个但是,

其实生活也就这么回事,开心的时候乐一乐,不高兴的时候发泄一下,牢骚一下。

管别人的评论干什么?管别人的点赞干什么?

我不在乎人家是说我炫耀,还是矫情。我只是记录我当下的状态。

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发什么就发什么,你不想看就出门左转,或者屏蔽我,我都无所谓。

我生活着我的生活。你觉得我是小丑也好,觉得我得瑟也好,觉得我可怜也罢。都不重要。

我在乎我自己就行了。

我用朋友圈记录我的每天。当作以后的回忆也算是好的。

你,爱看不看!

我的地盘我做主!

谢谢!

知乎用户 followthewing 发表

我的朋友圈发的不少。与问题相悖。

我朋友圈的内容多是摄影分享,视频剪辑分享,读书推荐,一些感悟分享,英语学习,专业方面的内容等。

我觉得我分享的东西有正能量,也有干货 (相对)。

同时可见的人不会超过 20 个人。Vx 朋友有近 1000 人。

我还对大多数人进行→不看他的朋友圈的操作。净化无意义的朋友圈。不做点赞之交。

对 vx 朋友进行了多类的详细分组,比如公司同事组,客户组,家庭组,同学组等等。但是除了工作需要的朋友圈 (同事或客户组),偶尔告知家人需要的朋友圈(家族分组) 之外,我的朋友圈一个常见分组只有 20 人。这个分组里是我最好的朋友,敬重的人。

为什么我乐于分享,是源于一个朋友,一个我衷心佩服的朋友。他给我看了他的朋友圈,没有你想象的无止尽的美食分享,秀孩子,保险,秀包秀方向盘等等。

而多是有价值的内容。

有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有对时局的观点,对人生的感悟等等,很多很有深度,很多也非常有意义。

里面还有一些大咖。行业大咖。我也见到了大咖的朋友圈 (可见) 的内容,是多么厉害。

都是朋友圈,为什么他乐于去看,也乐于分享。而大多数人被无意义内容刷屏而产生厌恶心理,好像打开浏览器后,看到盲推的一堆无意义内容的新闻一样。

所以我也在想,我的分享能抒发什么,能带给别人什么,这是怎样的能量流动。

你不能期望朋友里都能发一些符合你口味的内容,或者你想要的内容。朋友圈向来也不是获取知识,获取快乐的来源。你只会收货大量的负能量,无意义炫耀。

而可能你需要知道的,是家庭成员的动态,除了可以直接电话或视频外,偶尔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都是很快乐的。

可能你需要了解客户的信息,方便你未来做客情维护,你需要关注。

另外,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朋友圈推送广告,做宣传,你可以大量分享,这是带有目的的分享。

除此之外呢,不要做垃圾分类管理员。

vx 就是一个工具。跟很多 APP 一样。任何一个工具,都是看你怎么使用。而不是沦为被使用。消耗你大量的时间。

你要知道,很多 App 的开发都是要分析客户需求,去设计如何让客户增加黏性,沉迷。

分享也不是频繁的去看,有没有人给你留言,有没有给你点赞,谁给你点赞。

我朋友圈能看的人就那么几个。往后会慢慢加入更多同好。

起码这个 20 人的圈子里,我能毫无顾忌的写出,分享出我的真实状态和想法。


关于炫耀的朋友圈

真正高层次的人,对炫耀是厌恶的。因为没什么值得好炫耀的。他们一个是体验的太多,早对物质有厌倦感;也明白,物质是依托于人,服务于人,不是炫耀的资本;以及明白,炫耀容易引起反感,引起妒忌。

只有带目的的炫耀,这时候炫耀才是有用的手段。比如管理需要,销售需要,洗脑需要。就好像微商喜欢跟豪车合影,网红和五星酒店合影一样。

炫耀也代表着个人的天花板。你能炫耀的,往往是你个人感到最为自豪的资本,所以容易被人看出你的上限。你 30 万的车,或者你的别墅。

知乎用户 捞档哥 发表

以前曾经调侃过一个朋友,我说:“看你朋友圈天天吃喝玩乐地晒,你这小日子很是滋润啊。”

她有点难为情地说:“这都是自己有意经营的朋友圈,为了树立好形象。”

原来有些朋友圈,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自己好的那一面而已,不好的,早就隐藏好了。

那样子的生活,应该挺累的啊。

其实也不会,因为也同时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啊。

(一)朋友圈的照片都是小心机

别人出去旅游在意的是风景,而她在意的是照片好不好看,拍得够不够瘦,脸够不够好看,拍的美食够不够贵,一副生活精致走南闯北的漂亮的样子,实际上只不过是用来包装自己的手段。

(二)看书健身岁月静好

你看到的是:早上起来一杯热牛奶,看书阅读提升自己,精致的午餐,下班健身运动。

实际上是:早上的书摆出来拍张照,然后刷手机度过整个上午,吃着油腻的外卖,健身 5 分钟,拍照 2 小时。

(三)有机会就出卖自己

“早上起来,拥抱太阳”– 自拍配图,下滑的裙摆不经意漏出香肩。

“不想吃外卖了,真想找个会做菜的男朋友”– 自拍配图,皱眉嘟嘴的可爱模样仿佛丝毫没有注意到露出的事业线。

知乎用户 唔西迪西彩虹头发 发表

就用我亲身经历来说吧,我是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有关在哪里吃到的瓜、一些搞笑视频之类的,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换宿舍,我们宿舍有个女生跟我说,班上的一些人说不要惹到我我经常发朋友圈。我:????我当场懵逼,而且那个这么说的人还是我们经常一起玩的,她是开玩笑还是借着玩笑说真话我不清楚,只觉得无语 我发不发朋友圈关你屁事,大学四年能好好相处就尽量不要惹事不行嘛?真是的,看不惯就屏蔽呗,于是我就屏蔽了她们几个,好家伙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宿舍那个问我怎么我看不到你发朋友圈,我当时有点懵,明明是你看不惯我发朋友圈我屏蔽了你,你看不见又来问我了?非要把话说明了让大家都尴尬嘛?后来我说可能是被你其他朋友发的盖了吧(我知道这么说多少有点虚伪,但是我没办法)。

之后我记得有天 wb 热搜有个关于朋友圈自由的帖,我就截屏发了朋友圈,后来她们也没有说过,很多事不用太关心别人的看法,自己开心就好(因为还有很多事情你压根没得选,趁自己还能有选择的权利,放手去做),给别人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当然是不太好,但是可以仅自己可见。

知乎用户 Brilliantgreen​ 发表

快醒醒,你并没有那么多朋友。

知乎用户 几字微言 发表

如果你是个单身的女生,现实遇不到新的男生,还不好好发个新朋友圈让好友看到你近况,私聊群聊也没啥人理,那你真的很容易越来越孤寡啊…

知乎用户 张鱼小包子 发表

因为你根本没有那么多朋友。

我朋友圈里面 80% 的 “朋友” 都是只见过一面,然后他们为了以防万一以后能用到我才加的。你发啥子他们都会默默的看了,然后关了。除非是那一条刚好和他们的利益相关,他们也不会给你点赞留言,只会来私聊你。其实这样不好,给了别个一个渠道来找我帮忙,正好他们找不到借口开口。

有 15% 很关心我的就是微商了,逢年过节他们还要给我发点红包和祝福,这一类人他们才不关心你发了什么内容的朋友圈,他们也只会点开你发的内容,大多数会从你的内容来判断你有没有消费能力。

还有 5% 就是所谓的 “真 · 朋友” 了,你把他们点开,一个一个借 5 万块钱,你看哪个借给你?不借给你的那一类,他们看你发的内容也就只是看看,主要是想确定你现在的生活水平在哪条线上,确定你有没有开美颜自拍,确定你有没有过的更惨,如果你更惨,他们会默默给你点赞评论,鼓励你多发,然后继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筛出来的那一点点才是真真朋友。这类人就是不管你发不发都知道你一天天在干嘛的。

然后,据说发朋友圈要屏蔽家人,领导。

你再看看你朋友圈哪里有那么多朋友,清醒点!

知乎用户 碧海居士​ 发表

路过。

朋友圈这个东西就是,你想给展示的人永远都没法看到,但是你千防万防,你不想让他看到的人总是会看到的东西……

知道你过的咋样的,不用你显摆。不知道你过的咋样的,显摆了也没用。

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data:image/svg+xml;utf8,)

看朋友圈也是个用户体验极差的东西。

一大票微商,一大票推广,一大票丑娃,一大票公司团建鸡血,一大票 ps 装甲厚到 460 贴脸都打不穿的蛇精脸,再加几个直播推广卖肉福利姬,有个屁的信息量。

久而久之就又不愿发又不愿看了……

以上。

知乎用户 新颖星​ 发表

我发现身边一些比较厉害的人,基本都是很少发朋友圈。

比如有个同学,毕业后,就回家继承家业。

在家人的引导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以前读书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和很多同学都玩得很好,刚毕业他也经常参加各种聚会,他也经常喜欢发朋友圈。

但过了两三年后,他几乎在朋友圈销声匿迹了,基本不发朋友圈了。

而 QQ 更是直接不在线,也没有任何的动态。

后来的每一年同学聚会,他也都没出现了。

有的时候,去他家找他玩,问他为何朋友圈都不更新了。

他只是笑笑说:发那些没啥意义,平时忙得都懒得看朋友圈。

其实,厉害的人,都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真实的生活。

他们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因为根本不需要。

他们更喜欢三三两两在线下面对面的聊。

《唐人街探案》里面有这样一句值得人们深思的台词:“有哪个人在国内混得舒坦,愿意出来呢?留下有留下的原因,出来有出来的理由。”

当一个人达到一定境界后,就学会掌控了自己的情绪。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无论情绪如何的低落,都不会轻易到朋友圈抱怨一番了。

尤其体制内的朋友,更不会轻易发朋友圈。

级别越高的人,发的朋友圈越少。

为什么?

一般在体制内上班的人往往要遵守很多规章制度,动不动就踩到红线,再加之机关单位人多嘴杂,人事关系非常复杂(俗称 “水很深”),所以很多人学会了沉默寡言。

“祸从口出”,可不只是戏言。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越是有地位的人,说话越是需要慎重,谁知道自己说的什么话会被别人截图留证,将来成为攻击自己的罪证呢?

一句不适当的话发表出来,很可能就会在网络上酝酿爆发,被 “好事者” 拿来大作文章。

记得以前有个这样的新闻:

某县有某个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发布与工作无关的朋友圈动态,同在工作时间有其他公职人员共 7 人点赞或评论,然后,这 8 个人最后都被处罚了。

其实,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企业高层人员,当地位达到一定程度,朋友圈各阶层的朋友都有。

说话就要很慎重了,否则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朋友圈的人群也变得形形色色起来。

有些是同学,有些是亲人朋友,有些是老同事,有些是新同事,有老领导,也有新领导,有新老客户,甚至会有潜在的竞争对手。

一条朋友圈,同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在不同人的眼里便是不同的理解会意。

本来发朋友圈,是想分享下自己的心情,结果却适得其反,稍不留神便可能得罪了谁,又伤了谁。

[

成功 5 册 格局 见识 情商 眼界 策略 认识自我潜能获得

天猫

¥26.80

去购买​

](https://uland.taobao.com/ccoupon/edetail?e=sidillQYMAilhHvvyUNXZQst4RUgB%2BQM1dI5raycii4uynEbLfMGNlQvM5IYhIoty5FOJP2gSFVP%2FWZO3A8fFD8HDpJjEeny8%2Bc4SyYJsTJrC8Oh6piEfXV0ZNGvxzjY2hoUyRLV1mwN%2BoQUE6FNzB%2ByTEXyoPY2d6CfZrNtxOWCCkHNVw2jB1H%2Br5GtX11cqx%2Bk6U4rplyfPnSF3%2BzAFErUK1%2FwXgcFLTlT3yDZRnqC6ES0vwEmeXIPauJouaA3QNwM1sOEpwCv3rG%2BC5avV51A1h5OL%2F5ZROoBa7%2F0Mo4DWDW4Qx2UtjtidXGqlGvrQMGj%2BgKkj5n%2BO0s7EIRp1VVusqqnhify&traceId=212c899d16189643137692905e9289&union_lens=lensId:TAPI@1618964314@2108018f_0844_178f1caf7d4_e1e5@01)

其实,在朋友圈中,大部分人都不会真正在乎你是过得怎样的。

你发的东西,如果不和他们的利益挂钩,最多也只是瞄一眼,心情好的,会给你点个赞。

朋友圈的悲欢也并不相通,个人喜怒哀乐,也无非算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疼你的人,不看你的朋友圈,也会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比如你的父母。

不爱你的人,看到你朋友圈的生活百态,最多也只是在评论区发几个表情,安慰几句罢了。

有一句话特别有趣:不要觉得别人看不起你,其实压根就没人看你……

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费心经营朋友圈人设呢?很虚的。

推荐阅读:

有些人辛劳一生,依然生活在社会底层!问题在哪? - 致拼搏路上的自己,人生感言适合发朋友圈,写给心累的自己,新颖星网

知乎用户 陈园园 发表

不少人不爱发朋友圈,还因为朋友圈变质了,鸡汤文章、销售广告刷屏,让人不堪其扰。

  “26 斤的赘肉没有了就是漂亮”“贴出健康”…… 何女士朋友圈就被微商广告刷屏。她表示,自己曾经很喜欢刷朋友圈,一刷就是老半天,看别人的动态也挺有意思的。可现在,因为朋友圈广告较多,几分钟就把一天的朋友圈浏览完了。“现在点开朋友圈,太多微商广告和鸡汤文章刷屏,我不想进去看,也就不想发朋友圈了。”

**  没人评论点赞受冷落**

  家住九龙坡区万科西城的杨女士,今年 29 岁,极少发朋友圈,就算发也都是工作必需发的。记者看到,她在朋友圈设置了 “三天可见”,没有一条自己的生活内容。

  “其实,我是想发朋友圈的,但是我感觉没多少人看,反而给自己添堵。” 杨女士说,她从事新媒体行业,经常会做一些调查。曾经有一次,她在朋友圈做一个关于早餐吃啥的调查,想听听大家的想法,结果一天时间只有两个人评论互动,四个人点赞。当天,她就删除了这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一千多人,发个朋友圈却只有这么少的人点赞评论,还是比较受打击的,感觉大家都不关注我了,发朋友圈也就没意思了。”

知乎用户 电子天使 发表

如果你发的每条朋友圈都是对所有人可见,那么少发是最好的。

因为每个人实际上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然后就是在意和他们情感相关以及利益相关的人。

所以,每个人自己或者每个人在意的人怎么刷屏朋友圈,他们都不会觉得有问题。

而有的人对于那种与自己的情感和利益都丝毫无关联的人,则会容易产生 “冷漠”,甚至“恶毒” 的一面。

比如说,你失恋了,发朋友圈说自己很痛苦。这个时候,或许就会有人会在背地里到处和别人说你应该憋着,而不应该在朋友圈发出来。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多说你坏话。

时间久了,你走出了失恋,但是你的 “名声” 早就被这些人在暗地里“毁了”。

因此,个人建议是分组发朋友圈。

如果你的列表里,有不方便删除的人的话。

就是你在发之前,首先要先想想你发的这条内容能给谁看,又不能给谁看。

虽然说发朋友圈是个人的自由行为,但是有的人就是不喜欢看你发的朋友圈的同时,也选择不屏蔽你,反而是一边看你的朋友圈,一边拉着一大帮人一起吐槽你。从而加深他和别人的友谊。

╮( ̄▽ ̄")╭ 反正这样利他,因此害你无妨。

总之,个人认为,那些建议少发朋友圈的人,一般是没有恶意的人。

有恶意的,从来都只是恶意解读你的人。

知乎用户 Timewalker 发表

我一般是想发就发,没想那么多,也不设分组,我想发的就是大家都能看的,既不会把朋友圈这个东西当作多么重要的东西,也不会刻意少发或者不发,也不会揣测别人给我点赞是什么意思、不给我点赞是什么意思。总而言之一句话,我的朋友圈我爱发就发,别人爱看就看。

我也会一直看朋友圈,因为那是了解微信好友最近动态的一个窗口,没必要刻意的排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如果分享美食、旅游和正能量还好,一旦你分享 “家丑”,那么几乎没人同情你。在网络上,小三、小偷、骗子、渣男贱女人人喊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渣、被骗、被坑、遭遇人祸,没有人会同情你,他们只会觉得你蠢,他们会担心被你的负能量灼伤,从而影响心情,更甚者带来经济 debuff。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他社交圈的质量,为了不被你影响,他们会远离你——哪怕你安静如鸡,影响不到任何人,但是很多人都有潜在的危机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先远离为敬。

2、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不一样的

灾难降临时,救陌生人还是救自家狗?吃亏时,锱铢必较还是退让一步?是与人为善,还是各扫门前雪?蔬菜承包商说菜不要了,回家之后蔬菜被村民一抢而空,事后承包商向村政府索赔,这事怪承包商还是怪农民?优秀的儿女指责父母不配当 ta 的父母,究竟谁对谁错?商家有漏洞,是广而 “薅” 之还是友情提醒?情商高是指处处逢源、吃得开,还是学会装傻?

对于某些问题,乍一看,我们会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没有争论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每个问题都不止一种答案,而每个人的答案也都不一样,你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就会有人站在你的对立面。

你一旦发表了某种见解,就相当于把自己暴露在人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别人一旦从你的文字中读出了你的破绽,就会更容易找到针对你的武器。

比如你要出国,在朋友圈广而告之,而你本人又比较热心肠,那么此行必定要负重前行。

比如疫情时,你家的草莓卖不出去,你在朋友圈免费包邮赠送,那么必定要承担额外的经济损失。

比如你有下载文章的渠道,而你又忍不住广而告之,那么以后势必会损失不少时间。

这三个例子,收益是远远小于成本的。

3、“祸” 从口出,多说多错,不说就不会错

有个研究生曾经转载文章,说中科院比清华北大更强,理由是前者发文更多,他的前辈看到了,不免 “训斥” 他一番。而此举也势必暴露转发者在某一方面的弱点。

有个生物系的大学生,一次跟 “外行人” 闲聊,外行人说 “听说粪便里也有 DNA”,大学生当即发朋友圈“笑死,竟然有人说粪便里有 DNA!” 粪便里当然有 DNA,但这并不完全属于大学阶段的知识(或者说问题不严谨),所以大学生不知道这一点很正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和天花板,从某些角度讲,“专业人士”未必比 “外行人” 知道得更多。

疫情期间,一个年轻美丽的女生忘记戴口罩,她用了一点话术打动了门卫,而她之后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 “高端操作”,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很可能会 “祸从口出”,甚至牵连门卫。

知乎用户 少说两句 发表

我很少发朋友圈,基本上平均一个多月发一次,有时甚至半年都不发。今年 2 月份我刚做完四维彩超,因为初为人母,第一次看到宝宝的照片我很兴奋,捧着那张模模糊糊的照片看了一整天。后来,我忍不住把我们家宝贝的图片发到朋友圈了,还配了我跟我老公的聊天记录截图(这条朋友圈我屏蔽了工作上的人)。聊天记录大概就是,我老公一直觉得自己不好看,他希望孩子长得像我不要像他,宝宝的四维彩超出来后感觉像我老公,所以我老公就说 “完了完了像我。” 我调侃他,居然有男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像自己。

发到朋友圈后,不到五分钟,有一个很久没有联系过的从前的邻居给我评论 “都现代人了居然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啧啧。”

我当时很懵,我反复看我的这条朋友圈,真的没看出来哪里透露出一点儿重男轻女。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评论。

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害怕以后如果发孩子的照片在朋友圈会被人像这样评头论足,只要想到就觉得很不爽,所以我删掉了那条朋友圈,并且决定以后绝不把私人的内容发在朋友圈里。

知乎用户 余北北​ 发表

你买一个贵点的东西,或者出去旅游,去一个高级点的餐厅吃饭然后发了朋友圈,别人觉得你装逼。你要是喝个蜜雪冰城,吃个麻辣烫,街角的苍蝇小馆吃个小吃发个朋友圈别人吐槽你,这种东西也好意思发朋友圈?

即使很多人明面不说,背后也会这么想。现在这个已经是病态的朋友圈还怎么发?

以前是朋友圈也好,QQ 空间也好,都只是大家表达一下当时心情的一种东西,没有那么复杂,可是现在完全变味了。因为生活和工作需求,我们的好友列表里面,亲戚朋友,家人,同学,领导,还有些会有客户之类的。

你朋友圈发的什么内容决定别人要用什么眼光来看待你。好比我之前加班到半夜十一点下班,我想发个朋友圈吐槽一下,发了怕家人担心,怕我领导看见了对我有意见影响我升职加薪,怕见不得我好的朋友偷偷笑我。那这各种东西影响下就不想发了。

朋友圈它有个发布动态可以选择对谁不可见的功能非常人性化,但是有时候我们想想只是想表达一下情绪都这么麻烦的话,想了想还是不发了。

现在大家都是在朋友圈报喜不报忧,都是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你朋友圈过的好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好像就过的 挺不错的样子。还有我以前我生活当中有一些挺糟心的事,然后发了条糟心的朋友圈,发完没多久领导直接给我打电话了:你赶紧把你那条朋友圈删掉,你微信上面还有客户,你让客户看到怎么想?你要让客户感觉到你是个朝气蓬勃,阳光正面的存在,而不是在朋友圈里面丧。

就莫名其妙的什么时候发什么朋友圈公司领导都要插足了,并且人家插足的原因你还无法反驳。从那之后我开始就自己创建一个微信小号,有什么都自己发什么,我自己吐槽自己的,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谁也别管吧。自己大号可能几个月才发一次朋友圈,小号里面一大堆的内容。

后来我也知道有一些人很早就会有一个小号的 QQ,里面一个好友都没有,都是自己发自己的,东西都是发了自己看。

所以不是说要少发朋友圈,而是不用别人说,大家都很自觉地不爱发朋友圈了,还记得朋友跟我说过:

朋友圈没有以前的那种烟火气息了。

知乎用户 Ayna 发表

个人认为:朋友圈,一个随时随地想发就发想删就删的地方,如果你发个什么东西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那就真的太压抑啦!

之前我不怎么发朋友圈,我也有过觉得发朋友圈没必要的时候,可能这时候我们这类人都会觉得:①真正走进你生活的人并不多,没必要事事分享;②多说无益,发多了有些东西可能会暴露一些东西从而对你不易。

诸如此类的确很有道理,但这都是别人的观点,你怎么想是你的自由。

疫情之后,我又开始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可能当时可发的素材比较多,我觉得这不是双标,因为不想发就不发想发就发这都是我们作为个体的自由。唯一苦恼得一点就是,发完我可能也会去关注大家的反馈,所以我现在更多的是在纠正自己这种想法。

总之我认为:你怎么认为这类交际圈是你的自由,比如我把朋友圈当做一个让我圈子里的朋友了解我的渠道,这就是平时的我;抖音当作没多少人知道可以各种疯各种嗨的地方;微博就是自己的个人基地啦,可以发发心情什么的。这是我,你是你,你怎么认为都没关系,这是你的自由,别想太多。

知乎用户 博物馆长吴力 发表

因为发多了会被删好友,

PS,抽奖除外。

知乎用户 周哥​ 发表

想发就发,尤其是年轻的时候,

因为年纪大了,会觉得无论什么都不值得发了。

发朋友圈,要趁年轻。

多发,听我的,没错。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发朋友圈频率本来就很低,差不多一个星期一次

大二的时候刚结束一个期末作业,得分全班第一,刚开始搞这个作业压力特别大

所以发了成绩心情特别好,发了朋友圈说我今天心情特别特别特别好,舍友什么的还给我评论恭喜啊,祝贺啊

然后我去学校甜品屋给自己买面包

正正好看见两个社团认识的同学在议论我

她们没看见我,但是我看见她们了

“那个 *** 发了朋友圈说自己心情特别!特别!特别!好!”

“煞笔吧,这有啥好发的哈哈哈”

然后她俩就一直在哈哈哈哈哈哈

我跟那两个同学就是,只见过一次面,在社团活动里互加了微信,从来没有聊过天,我连她们名字都记不清楚

我也不懂为什么就普普通通一句话,她们恶意这么大,我们其实根本就不认识的关系啊,我心情好发个朋友圈也是错的吗

之后我就锁了朋友圈,除了认识十多年的密友和舍友,谁也不能看,新加的好友全都不可见我朋友圈

知乎用户 罗晨​ 发表

微信是一个很鸡贼的产品:他想尽办法让你的用户数据 “沉淀” 在这个产品里。

你的个人聊天记录,朋友圈的文字,照片和定位,都无法顺畅导出。

你在微信里贡献的每一份用户信息,都会成为微信绑架你的勒索券:

如果你放弃微信这个产品,就近乎等同于清空你使用微信以来的所有聊天记录,社群关注和生活记录。

我觉得这才是隐藏在微信 “用完即走” 之下的真实逻辑:用完可以走,但什么都带不走。

我有一个手机号,用了十年。他跟我从成都走到西安,到合肥,到广州,又到苏州。不是我不想换,而是它和我的所有联系人,互联网账号和各种信息登记都绑死了,换不掉。

我不想再多一个换不掉的微信。

知乎用户 黑眼糖豆​ 发表

我喜欢看别人朋友圈

尤其是到处旅游的发景色朋友圈那种,好像我也跟着去了一样开心

发美食的爱看

发生活趣事的爱看

发秀恩爱的爱看

发生活小感悟的爱看

等等

就像参与了大家的开心喜乐一样

三无小作坊微商屏蔽,保险经纪人屏蔽,天天丧得要命的屏蔽,天天骂这个骂那个暴躁的屏蔽,最后我朋友圈剩下的都是一堆有趣的人。

而我自己发的不稳定,有时候一两个月不发,有时候一天发三条四条。朋友圈于我就是有什么趣事、有什么不开心、有什么搞笑事情、有什么美景美食等分享告知朋友们的一个传递渠道。我朋友圈确实有分组,这些东西只会让我的朋友亲人看见。

朋友圈我一直认为是个人的传递平台,不爱看就屏蔽掉,没必要因为别人发的内容不符合你的观点就不高兴,真没必要的。

知乎用户 杨弘文 发表

朋友圈是一片天地,记录自己,也欣赏别人。

有的人不爱发朋友圈,只默默浏览,偶尔点赞

有的人喜欢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希望在以后想起从前的时候,可以翻一翻朋友圈,回忆那些曾经。

爱发朋友圈的人,原来都是这样的人。

1

热爱生活的人

朋友圈的功能除了社交,最基本最重要的还是记录,记录自己的生活,记录有意义的点滴。

就像一个记事本和相册,偶尔过来看看自己的照片,看看自己的心情。

看着朋友圈里放的照片,回想起去过的城市,走过的地方;还有曾经转发到朋友圈,感同身受的字句,代表你对人生的一些感悟。

2

乐观善良的人

爱发朋友圈的人,大多发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偶尔有小小的吐槽,也会很快删掉。

爱发朋友圈的人会明白情绪是能够感染带动的,所以希望自己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希望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情,能够影响桌边的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3

单纯快乐的人

爱发朋友圈的人,大多单纯快乐,心里藏不住事儿。

现在有很多人,其实不是不想发朋友圈,而是不敢发,担心哪句话被谁对号入座,害怕遭到别人的猜忌和怀疑。

心思太重的人,活得最累。单纯快乐的人,才能够肆无忌惮。

4

爱交朋友的人

朋友圈,是一个人的微型名片,也透露着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朋友圈,就在无形之中,暴露了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关心在意你的好友,自然更希望能够看到你更多的动态,也愿意在朋友去跟你互动。

朋友圈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也有人生的五味杂陈。

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记录;不是为了讨好他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活给自己看,活出自己的精彩!

知乎用户 雕塑者 1983 发表

这个问题哪有那么难……

其实说白了就是如果你完全不介意你朋友圈里的人怎么看你,那你就随便发,想怎么发就怎么发。

随意的分享你的心情、你的生活、你的情绪,甚至你的喜好和厌恶,这真的没什么。

但如果你的朋友圈有你的敌对或是竞争者,那你可能就会暴露出你的弱点,让别人有机可乘。

所以,不发是为了安全;

发,是因为坦荡。

那么,到底发还是不发,完全就随你的心情咯~

知乎用户 MrChangK 发表

我发朋友圈希望得倒特定人的关注,别人的评论和点赞对我来说还是负担,不过当特定的人没有朋友圈互动,我也就懒得发了

知乎用户 艺先森一百行 发表

发你的成就,别人妒忌……

发你的失败,没人关心……

发你的见解,无人搭理……

发你的感情,有人伤心……

发你的美貌,害人沉迷……

发你的趣事,缺人共情……

我还能发什么???

谢谢朋友圈,

谢谢一个专注于社交的 app,

谢谢微信让我明白了沉默是金!

成功失败:有句话叫你的成功是别人平庸的镜子,高调没有好处,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至于失败,谁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吧

见解趣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快乐的朋友圈总是相似的,但不快乐的朋友却各有各的烦心事

感情美貌:我们是朋友,还是只是在一个朋友圈?初识俱是陌生人,再见只能朋友圈。

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对朋友圈是什么态度?

这是朋友圈乱象一览表,请查收

以上是用微信 5 年来的心得,亲身经历,声明原创。现在觉得没啥意思了,不发朋友圈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在知乎上多回答点问题,帮人答疑解惑,也算是做些好事!

**知乎和朋友圈不同,知乎就是做好事的地方,今天天气不错,你也做件好事吧,**比如双击屏幕,一秒之内会有让我开心的事情发生,嘿嘿~

陌生人,祝你好运!愿你知乎千问,看完仍是少年……

知乎用户 娟娟 发表

我的想法是: 发朋友圈就应该随心所愿,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知乎用户 栗子 发表

不乱发朋友圈,是每个成年人都该有的自觉。

记得在_微博_上看过一句话:

如果你想骂谁,就私下找他单独骂,千万不要在朋友圈里骂,因为会有好多人对号入座。

也许你会说,我心里有气,说出来,就想让那个人看到,发个朋友圈怎么啦?

不怎么,但就算你在朋友圈说得再难听,也不能把人家怎么着,还会让很多人对你有看法,你觉得划算吗?

当_微信_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软件后,朋友圈就成了一张个人名片,映照着一个人的三观,还有人品。

朋友圈就像一块个人广告牌,你发什么内容,就会给你贴上一个什么样的标签。

所以,真的不能随便发朋友圈。

虽然,没有什么发朋友圈图鉴,但还是总结了 “最好不要发” 的重要几点。

炫耀的事

有位朋友买了一辆豪车,价值不菲,也是最新款,他拍了几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我们共同的好友也不少,但没看到几个人点赞。

甚至,还有人来和我_私聊_:你瞧谁谁买了个车还值得嘚瑟,真是没见过世面。

如今,大家每次说起他来,还是有嘲笑的意味。

这事其实我觉得也没什么,大多数人看了也不会有啥心理变化,但总会有一些人看不惯别人晒优越感。

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条消息,女子朋友圈晒幸福,前同事按她行程三次去她家行窃。

原来,一位杭州的女子出门旅游,回来后发现家里被盗,赶紧报了案。

民警调去监控后发现,小偷一共来过三次,而这个小偷竟然是她的前同事。

他在朋友圈看到这位单身女子晒幸福,知道她不在家,于是几次去她家偷东西。

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你看,你觉得是晒晒自己的东西或者生活,又碍不着别人。

但落在有些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他会觉得你是显摆,说不定还会动什么歪心思。

有人说过:

被人羡慕的感觉固然很好,但你该明白,人们羡慕之后的沉默有多可怕。

是的,这个世界上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并不少,有些值得高兴的事真的自己暗爽就好。

发到朋友圈,有时就是拉仇恨。

我不是让你学得变复杂,只是让你学会保护自己。

负能量的话

说真的,我平时最怕的就是和性格悲观的人在一起,听着他唉声叹气我觉得自己透不过气,浑身不舒服。

其实,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扎心的真相就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没有人感同身受你的痛苦。

人人都在关心自己,你的痛苦,除了几个至亲之人,并没有人感兴趣。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没有眼泪和崩溃,而是哭过之后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崩溃之后,记得拍拍土前行。

不要以为朋友圈是你的私人地盘,其实那是一个江湖,里面充斥着各色人等。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人因为乱发朋友圈,给客户造成了不好的印象,而取消了订单。

还有,因为发朋友圈得罪了人,被屏蔽被删除甚至拉黑,这样的事还少吗?

我们用两年学说话,却要用一生 “学会” 说话。

不乱发朋友圈,是每个成年人都该有的自觉。

知乎用户 低调中前行 发表

首先要不要发朋友圈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之所以现在的人越来越少发朋友圈,尤其是年龄越来越大,经历了生活的磨砺的人,越来越少的发朋友圈,可能会有以下几点考虑吧。现在的朋友圈早已不是原来的纯粹的朋友圈了,很多人的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动不动就几十上百甚至几百的都很正常,而真正经常联系的很少,能够交心的能有两三个就不错了。朋友圈本来是个很私密的个人展示平台,但是由于太多太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加的人太多了,又不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和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在太多不想干的人面前所以就干脆不发了。很多时候有些开心的或者难过的事情,或者新奇的事情想要分享一下当时的心情,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就是有一些人会过度解读。比如你发个牢骚抱怨一下某件事或某个人,就会有人不经大脑的乱评论,说你太过敏感,说你玻璃心,说你太没度量,小肚鸡肠等等,和朋友聚个餐很开心,想顺手发个朋友圈吧,又会有些人会评论,说你又炫耀了,铺张浪费了,嘚瑟了,等等吧。本来很好的心情,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随手发了一个朋友圈,结果看了评论惹了一肚子气。所以以后干脆就不发了。还有些朋友圈是想发给特定的人看的,比如感情方面的,想和你喜欢的或者相爱的人分享,可是又会顾虑其他人看到,瞎评论一通,渐渐的也懒得发了。还有就是很多事情自己默默地一个人承受,一个人消化,往往比发圈更有效果。总之一句话,不发或者少发朋友圈原因多半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太多了。

那么现在的你还会经常发朋友圈吗?有没有把编辑好的朋友圈又删了呢?会有什么顾虑吗?

知乎用户 MadMel 发表

朋友圈还好吧,可以设置三天可见,我觉得其他强制公开的网络社区反而要多多注意。

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主要就是知乎和微博、贴吧,很多人不具备公关意识,出了名之后被人翻到过去的发言,惹出很大麻烦。比如大刘就被翻出了他嘲讽王晋康的帖子。虽然本人没受什么冲击,但是跟老王怕是只能绝交了,在科幻作家圈子里人缘也肯定受影响。

还有屈楚萧说自己是戏子,也被拿出来大黑特黑。他遭的罪可就比大刘大多了。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其实不单是名人,普通人也经常因为自己的网络发言惹麻烦。请大家一定要知道:

1. 我们的网络发言很容易比较偏激

2. 说话越多越容易被找漏洞

3. 随着时代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在过去很普通的言论,在未来就可能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包括我们现在的正常言论,放在未来有可能就很危险。谁也不知道以后的舆论环境如何。往最悲观的方向去预测的话,你现在一句普通的牢骚搁未来就足够把你毙了。

十五年前的网络舆论环境大家回忆一下,谁没有几个河殇言论?被拿到现在那都是要被口诛笔伐的。网友们可不管什么年少轻狂、时代特点之类的理由。是你说的吗?是就行。火刑架架起来。

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痕迹。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你发表啥暴论也留不下。现在呢?手机录音录像,老毕怎么完蛋的?酒桌都不安全了;网络发言截图保存,你如果是名人,事后删除言论也没用,总有人会把你所有发言保存的;黑客攻击,盗取你自以为天知地知的图片视频和网络账号等等,我又想到了陈老师…

所以请大家一定注意:

1. 定期删除过去的网络发言

2. 少发表暴论

3. 点赞也是痕迹

4. 从事体制内工作尤其注意以上三点,同时能不发表观点就别发表,憋着

5. 一旦成为公众人物,清空账号所有内容

6. 公众人物不仅包括名人,也包括其他一切引起人们注意的身份

7. 最重要的,少得罪人。群众基础强,逢凶化吉,比如大刘;群众基础差,遇见点事你就无了。

知乎用户 学生手册 发表

QQ 有那年今日功能,作为一个尴尬癌患者,我高中时恨不得掐死中二病的初中时的自己,大学时恨不得掐死对爱情一知半解高中时的自己,吸取教训,以防将来的我想掐死现在的自己,所以不再发说说和朋友圈,都快 ptsd 了(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孫志貴​ 发表

因为微信朋友圈没有脸书那样有功能体验设定方面的自由(你只能设定全看或都不看某人给你看的内容范围)、可以选择性控制某个人的涂鸦墙贴文在你眼前出现的几率。乃至有些个别贴文你不想看到的话,也可以单独将其从你的河道(类似于朋友圈首页)上隐藏。

张潲龙这八年来从来就没有针对微信这款产品的各种粗糙的地方打磨细致,而他与他的团队的不作为导致的这些纷争、却还要算到用户「该不该少发朋友圈」身上。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 EOF.

知乎用户 蕤宾十四 发表

首先,我本人很少发朋友圈,到目前为止,我用了三年多微信了,但是只发了不多几个朋友圈,平均一年一个……

第一个朋友圈是因为当时一个选修课,雕塑欣赏,完了学期末要自己弄个泥塑交上去,然后我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当初选这个课只是因为它看起来好过而已),然后捏的比较奇葩,所以发了一个朋友圈,就是下面这个……

第二个朋友圈就是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那概率论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就抱怨了一下,然后整个宿舍都吐槽我说我每次考试前闹的最欢,然后结果从来不挂科,非要让我立个 flag,然后就有了我要是过了就表演三口一头猪……

第三个朋友圈就是我放假回家我爷爷住院了,我在医院里照顾他老人家,然后遇到来医院卖假药的,还叽叽歪歪的,所以忍不住吐槽了一下……

然后还有就是我和我前女友谈恋爱的时候官宣的时候发了一个朋友圈然后大二分手的时候就删了,还有就是当时钉钉步数不够让导员抓包了,让我跑个五公里然后发个朋友圈,然后过后我也删了,还有就是当时新手上路,不小心在路上开车乱打灯然后被交警逮了,非得让我发一个朋友圈普法,集够三十个赞才放我走,太难了简直(我朋友圈总共就六十来个人,完了其中有四十几个常年不说话的)然后过后我也马上就删了……

我个人觉得吧,朋友圈啥的,没啥好发的,每天就那些事情,该念书的念书,该上班的上班嘛,悄悄的过自己的日子呗,那有啥好发的啊,而且说实话,不是所有人都对你的生活感兴趣……

其次,我觉得朋友圈也不是不能发,遇到有些有意义或者有趣的事情了可以发的,或者遇到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发的也可以发,就像我有个同学,他上的专科,只有三年,然后大三第一学期他就去实习了,学校给安排的那种,去了福建的一个工厂,然后不知道他具体是干嘛的(我没好刨根问底)但是知道他们那个厂是个玩具厂,他们厂要让他们每天发朋友圈搞推广,这个我都能理解、能接受(但是微商就算了吧,我没别的意思,如果有人要抬杠的话就是你对)……

而且,麻烦发点稍微 “有营养” 的吧,不要屁大点事儿情发一堆朋友圈,就像我们班的班长,买了一双 aj,完了连发了一周多的朋友圈,每天发好几遍,就差把鞋顶脑袋上了…… 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把他拉黑了…… 还有就是看网上那些,坐个飞机都要从进机场发到下飞机,有意思吗?还有那些不停的晒娃的,还有那些吃个海底捞从进店发到擦嘴走人的,至于吗?图啥啊这些人?还有那些炫富的、做微商的(那徽商银行都能看成微商银行的,完了还跟阳阳姐确认过的,我实在无话可说……)你确定不是你们缺心眼儿?…… 你那朋友圈刷屏久了以后也没几个人给你点赞吧?

不是不能发这些,发一次就行了吧,刷屏就 duck 不必了吧,可以但没必要!

我觉得吧,朋友圈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平台,但是就让某些人搞得乌烟瘴气的,也不能说 “物以类聚” 吧,只能说是哪都有奇葩。某些频繁发朋友圈的人,说好听点就是缺乏别人的认同感,难听点就是心里穷,屁大点事儿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典型的就是那种坐在汽车驾驶室里,把着方向盘然后露个车标那一类的…… 你觉得你是个人物了,出来秀一波,其实在别人眼里你说不定就是个笑话!啥也落不到,然后徒增笑话,图啥啊?(那有人跟我说,我发出来不是让你们看的就是自己留个纪念啥啥啥的,那你仅自己可见不就行了嘛)

老话说的好,闷声才能发大财,那遇到一点点事情就不停的发朋友圈在那上蹿下跳的(俗话说 “那狗肚子里才连二两油都装不住”)完了让人一看你朋友圈就知道你是个啥样的人,我觉得真的没意思,实在不行了你就发给你自己看呗……

但是吧,我这个人不喜欢给别人建议,网上是这样,现实中我也是这样,别说与我无关的事情了,就算与我有关的事情我都不咋想搭理,早就放飞自我了…… 这个回答也就是在知乎上刷到了,话赶话的我来这答非所问的叨一嘴,毕竟管的太宽了也不是啥好事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嘛…… 就这个问题来说,你发朋友圈与否,我不会对此说三道四,我顶多就是把你屏蔽掉……

…………………………………………………………

时隔几天,我再次补充说明一下!!!

我只是刚好刷到了这个话题,话赶话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我没有给任何人任何建议,你发与不发与我无关,反正我也看不到,反正我的朋友圈里没有这种奇葩就行了!!!

而且,某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刚好戳到了她们的痛处,把她们激动的跟个难产的水猴子的一样,凌晨五点多不睡觉,阴阳怪气的问我 “你知道你为什么连三十赞都集不到吗”,我觉得这种人脑子多少有点问题,一天天的无所事事的净盯着别人的生活了…… 总是一副过来人的口气,真的让人很讨厌……

而且我觉得吧,就是个朋友圈点赞,集够了又能怎么样?集不够又能怎么样?能代表什么吗?有的人就把那个微信朋友圈当成自己的人脉了,幼稚不?朋友有那么两三个能交心的,有那么几个靠谱的就行了,剩下的基本上维持着就行了,把自己弄得跟个 “交际花” 一样,天天盯着别人的朋友圈,完了看着哪里有个什么局就上赶着往里凑,有意思吗?天天一大堆人给你点赞,完了列表里几百号人,但是你连 50 块钱都不一定借的到吧?那拼多多都不一定有人帮你砍一刀,完了你还特别沾沾自喜是吗?

知乎用户 小王同学 发表

首先需要搞清楚,你为什么要发朋友圈。

原因可能是: 表达内心的各种情绪告诉某些亲人或者朋友自己的生活情况向某些人证明自己过得很好等等。

可是,你发的朋友圈,又有多少人是认真看过的?发多了,只会让你的朋友厌烦甚至想屏蔽你的朋友圈。

如果是**经常吐槽与你一言不合的人,**表达了许多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带来负能量,而且会让人觉得你做事冲动,不会管理情绪等等,将自身的缺点暴露无遗,导致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减分。试问: 有谁愿意与一个每天充满负能量的人打交道呢?

如果是在朋友圈频繁秀恩爱,让你身边的单身汪如何活呢?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只会让单身朋友离你越来越远,恋爱没你们甜的朋友更嫉妒,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跟你不熟,也只是面无表情的滑过手机屏幕。

如果是**经常打广告,**若你的产品对我有用,我会看看你的朋友圈,需要的时候会找你。反之,对我没用,还经常刷屏,看你何用?占内存吗?令人心生厌恶。

如果是**频繁炫耀,**你的生活完美幸福,逍遥快活,那样只会引起别人极度不适,因为极大多数的人的生活都很平凡(除非你很优秀,并且你的微信好友都是跟你一样或者比你更优秀,可是这样的情况很少很少,况且你有的他们也都有,不稀奇。)

知乎用户 YISEN​ 发表

去年 11 月 5 日,我的账户在同一天中了一只新股,两只新债,当时这种震惊 + 激动 + 无语言表的心情真的让我久久难以平静,那一天我真的非常想发朋友圈,不是为了炫耀(毕竟也赚不了多少钱),而是这种极小的概率发生在我身上真的想和别人分享,于是我截了一张图,配了一段文字 “感觉应该去买彩票的【捂脸”。

发出去之前我思考了一下,要是我看到别人发这样一条朋友圈我心里会怎么想呢,应该是点开大图,确认一下不是 P 的,然后点个赞就完了,最多心里再说一句没想到他还会炒股呢,仅此而已,这样想的话无伤大雅。但转念一想,不对:

万一领导和同事看到了呢?他们会想 “这人上班居然炒股,会不会影响工作”,那得屏蔽领导和同事。

万一合作厂商看到了呢?他们会想 “这人爱好炒股,可以从这个点切入”,那得屏蔽合作厂商。

万一亲朋好友看到了呢?他们会想 “这人在炒股,看来也没其他事做了” 那得屏蔽亲朋好友。

于是只剩下一堆营销号和商家看这条朋友圈,索然无味,遂秒删。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上大学时注册的人人网,那个时候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发布分享出来,什么上课迟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期末挂科;什么黄色小段子,搞笑图片,甚至是表白的话,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自己想说的东西,不用担心别人会对我们有什么非议。

那同样是熟人社交,为什么我们敢在人人网发而朋友圈就不敢呢,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当年我们人人网加的好友都是和我们同龄的学生,那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你的日常就是我的日常,你的经历就是我的经历,而现在我们微信加了各种各样的人,从年龄、职业、家庭到生活状况、财富状况可能完全不一样,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我的日常你觉得枯燥,你的辉煌时刻我觉得是炫耀,我的伤春悲秋你觉得是矫情…… 一句话,朋友圈里,人与人的情感并不相通。

换句话说,假如你的微信加的好友全是你圈子里的人,你们年龄、职业、日常…… 等等全都相似,那你当然可以随便发朋友圈,否则,不用我建议,如同我上面举的例子一样,你自己都会主动少发或者不发朋友圈。

PS:我最终将那张截图发在了 QQ 空间,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没有几个我现实中的熟人_(:з」∠)_

知乎用户 Daisy 小赵 发表

啥??????????呵 我笑了

你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就可以选择每天打卡,每天发啊

你想保留一下最近的日常生活,那么就开 “仅展示最近一个月”

你只想记录近几天的状态,那就开 “仅展示最近三天”

你不想让某些人看见你的朋友圈,那就分组

你看某些人不惯,那就在 ta 与你的特权里开 “仅聊天”

………………

咋的???我记录我的生活点滴,你和你家 sz 过日子,两家互不干扰,有错???我自己的私生活需要宁来说?你家过日子,我有打扰?

你家住海边吗?管事管得这么宽 ?

我从小吃喝拉撒都没听到过 “建议少发朋友圈” 这话

我发用朋友圈记录生活有错?碍你眼了??我发布内容没营养 难不成你在朋友圈炖排骨汤 然后分享给大家?你家拉 shi 那味道真的 “香” 你怎么不拿去朋友圈分享分享?

说我炫耀自己的生活?那你可以选择不看 懂?(勿喷!!!!!!)

![](data:image/svg+xml;utf8,)

成天在人家朋友圈底下评论 bi bi lai lai 还有理说别人?

我怕是你活腻了。。。。

我分享日常 你还扯上炫耀 我也挺欣赏你那独特的思维逻辑体系(勿喷!!!!)

不是吧阿 sir 真把自己当 Queen 了???(勿喷!!!!!)

或许某天你会登上本美女的朋友圈 顶级 VIP 待遇 机会难得 确定不试试?我一定会和朋友礼貌而不失优雅且用我们悦耳动听的声音来说你的 “好” 保证让你 “开心” 个够!

别人发 “老公今天新给我买的爱马仕新款包包,爱了爱了!” 那我只能在旁边羡慕人家好有福气,嫁了一个好老公,不像我还是个单身 dog

别人发 “开心,新年第一条裙子!” 我只觉得这条裙子还不错,那人也挺有品味的

别人发 “唉,又又又被老板喊加班了……” 我心疼他每天为生活奋斗挺辛苦的

……………

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这样去建议别人

集美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采纳别人的建议哇!!!

(纯属娱乐,本文章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知乎用户 DR.YAO​ 发表

想发就发啊,谁建议要少发的。

有心情就发一条,不在意有没有人点赞评论就行了。

难得找个树洞,发了就发了。

三天可见,阅后即焚。

莫非连发朋友圈都要讲基本法的吗?

知乎用户 blueberry 发表

你想啊,朋友圈存在的意义就是社交,每个人发各自生活中的事,互相分享互相评论,以此维系关系,只是现实中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圈层的生活,而朋友圈让各个圈层的人处于同一平面,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差距扑面而来,这种差距无法靠眼红改变,也不可能去把别人拥有的条件抢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建议少发朋友圈。

只要别人少发甚至不发朋友圈,我就不会知道别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一辈子得不到的优质快乐,我自然就觉得别人都跟我差不多,别人的生活肯定比我还艰难,这样我就能感受到乌托邦世界的人人平等,对自己充满自信。

朋友圈是社交平台,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想发的东西,每个人也都知道不想看谁的朋友圈可以屏蔽,所以不屏蔽反而建议别人少发朋友圈的,无非就是又想看别人的生活又嫌别人的生活碍眼罢了。

知乎用户 我就是一根葱 发表

我其实是建议多发朋友圈的。

少听有些人扯,搞得不发朋友圈就有多优越一样,真的是什么都能整出点优越感来。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朋友圈依然是一个最好的输出窗口,做好了就是一张很好的名片,甚至是一个品牌。

关键问题在于,发什么,怎么发

同样都是朝九晚五,有些人觉得枯燥乏味,有些人能感受到平淡幸福,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是会有不同的看法,怎么让自己表达的内容有趣,让更多人为你点赞评论,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各位在知乎回答问题不也就是这样么,都是为了表达自我啊,怎么发朋友圈就 low 了,回答知乎就有优越感了,有些人不敢承认,自己不发朋友圈,就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不值一提。

无论如何,保持表达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另外,我现在朋友圈加人,最喜欢的就是那种没有时间限制,又能保持更新的人,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都很开心。

知乎用户 图灵奖未来得主 发表

巧了,我特别爱发朋友圈。不仅如此,朋友圈也不设置半年可见的权限,谁想看,都可以看。

你想看我的朋友圈,说明你想了解我。

既然都发了,有啥不能让人看的呢。

我朋友圈点赞数一直很少,总以为没人看,直到有一天

本科的一个很厉害的副教授在微信上对我说,让我定期给他 “吹吹牛”,才发现,我的朋友圈一直都有人看的!

其实每一条朋友圈都有我的小心思

这条朋友圈其实是专门给我爸看的,您女儿的电脑咋肥事儿,咋不行了呢,爸,您应该懂得吧。

我爸果然很懂我,于是

有一天晚上睡得很晚,早上很早爬起来上课,感觉眼睛肿了,拍了一张照片给男友博同情。然后一看,诶,咋有点好看,发朋友圈!

下面这条朋友圈就是,亲爱的乡亲们,亲爱的家人们,你们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极多极难,请准备好鸡鸭鱼肉,热情款待即将返航的大美女叭!!

这条朋友圈就是,看见没,我男人 diao 吧,快夸,快夸。不过我男友确实有 “仙气”,高中的时候闹着玩,月考前摸摸他说沾沾仙气。结果英语考了 141!!

这条嘛,就是,看我包好看叭,快找俺要链接!!Now!!

下面这条就不用多说了叭,看见我爷没,厉害不,我这又红又专!

下面就是奇奇怪怪,乱七八糟

知乎用户 何筱宇 发表

1,朋友圈都不是朋友,都是领导同事还有别人有求于你或者你有求于人的人。

2,微信 = 工作工具。

3,成年人了,大家都挺累的,跟朋友有话就直接私聊了。

知乎用户 他整夜都在听歌 发表

为什么建议少发朋友圈?

给你们装一个远程监控。

一个喜欢说话的话痨,要是在现实生活中郁郁不得志,他便想起,在网上做言罢,网络赤地千里,总会有爷的自留之处。

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在网上也是愿望难实。


浮躁是这个美好却不想错过的时代最大的弊端

为什么要说浮躁,是因为如果不是国家走上与西方不同的道路,那些蠢蠢欲动的浮躁就不会按在下面,就是疯狂了(crazy)

疯狂 x 交,颓废朋克文化,酒吧文化,暴力文化,这都是治本掌握了信息传媒,并且控制了底下的民众,构建新型思想奴隶制社会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中国民间在沿着西方国家的生活状态前进,以前我们自己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坚守并传承他们,让我们有独立的人格。

边的治本用文化愚乐来驯化,一边又向着资本之国美丽国靠近,再配合愚乐方式向精神薄弱,却有一定财力的人群发起攻击,发迹之后又暗合高层

少发朋友圈是因为,这个时代,小到个人可以为企业代言,很多人进入企业不是贡献个人价值,而是类似于穿孝一样,从个人到亲戚抽取价值为上面的老板剥削。

造成民间财富不高,贫穷的人们经常为了一点好处,互相打架,更别说你那些朋友都是和你一样的人,处于一种竞争敌对关系

祥林嫂本且贫穷度日艰难,而周身也是贫穷人,而穷人自知一生渺小,转而向更渺小者抽取自尊,获得优越感,看看原文:

鲁迅于 1924 年 2 月 7 日写下了《祝福》这篇文章,最初在 1924 年的 3 月份发表在了《东方杂志》上。(现收录初中语文课本)

原文是 “他就只是反复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三五个人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不见得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她就烦”

看客的反应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 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祥林嫂的下句话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该有这么大了”

看客们的反应:

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

只要有孩子在眼前,大家便似笑非笑地先问她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又尖又冷,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而祥林嫂的结局也不用问,自然是死在了鲁镇的流言蜚语中,鲁迅先生在开文中已点明结局

而众人的朋友圈,就是鲁镇这样形形色色的看客,我们随时陷入祥林嫂的境界


和你一起的话痨更多罢,且这种情绪没有做到有效的价值输出和日常的口语 “你吃早饭了吗?” 的价值等同。

一个人的话语没有价值,全附带个人情绪化的发泄,便形成口口相传 “网抑云” 罢,看笑话与揶揄的性情便浮现在人们的面容上。

加之人人都是祥林嫂,

全文总结(下课)

朋友圈及各大社交媒体的虚拟空间不是交友的终点,个人的成长与否,及你能给别人带来多大的价值是你在朋友圈处于哪个位置的关键鲁镇的看客永远都不会少,且他们中随时都会变成下一个祥林嫂,如果你不想变祥林嫂,不管是少言还是努力提升自己,我都会帮助你,专注于个人成长,你我在知乎,不觉见祥林嫂。

////////////////

这里是他整夜都在听歌,一个用观察者眼光看待校园的书生

喜欢是证明自己的看法,收藏是传播自己的所爱,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

一个喜欢,一个收藏和关注,让我知道

“等你好久了,你终于来了”

我的其他高赞及可能帮助你的文章

恋爱求助类

和男朋友接吻时他的手在游走,那女生的手要怎么办?

杰伦粉丝请进

周杰伦那么有钱为什么还接广告?

所有评论我都会看的,后台可见

知乎用户 休眠火山 发表

亲生经历,血泪教训!真的要少发!少发!少发啊朋友们!

5 月 10 日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美(帅)心善的友友们关心我的宿舍生活❤️突然就把这篇文章变成了宿舍问题篇哈哈哈哈。这么久没更是我在思考,有个问题困扰我挺久的还是想不明白,如果大家还有耐心继续看下去的话,麻烦给孩子点建议叭,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

在四月初的时候我成功找到了一个别的系的宿舍住进去,里面本来也是混住,一开始舍友 A 很热情地欢迎我进去,甚至一趟趟的帮我搬东西。我刚进去的时候小心翼翼,想着当时 “求” 人家收留我的,做什么吵到他们的事情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当我周末早上要出门或者早起的时候都会提前跟他们知会一声。但是后来我发现事情开始不对了,他们周末经常下午才起床,而我一般睡到九十点就醒了,一直躺在床上骨头疼就想着起来洗漱了。那一天周末的时候我轻手轻脚的洗漱,连开水龙头都是最小的水流,只是当时想喝热水开了饮水机加热,还没到五分钟 A 就下床很气愤的把加热的饮水机关掉了,完全没问我要不要用,我感觉她可能有起床气就没说话任由她又上床了。

直到有一天早上他们都不用上早休而我要去,走的时候没关灯,A 就在宿舍群里骂我,说我走的时候不知道关灯,平时有人打扫卫生动也不动,然而实际上是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早上不用去早休,平时他们打扫卫生我也站起来把自己那块打扫干净了。由此我俩关系就很差,另外两个也不敢插手这件事。现在慢慢演变成她看不惯我的事越来越多,而我的课多作业又多平时根本没空去参与他们的聊天或者她搞的 “小把戏” 就一直忍着,昨天她又跟我说不让我在箱子旁边放瑜伽垫,原因是放不下了,谁都看的出来是搞事情但是我不想管这种幼稚的事情就答应她拿掉。但我深知这样的 “服软” 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除此以外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我只是想好好生活好好学习,连个普通舍友都做不成吗??再说她半夜一两点还连麦打游戏,根本不管别人要不要睡,但我每次早起(也不算早了,十点多十一点还早?)做不到跟她一样不顾别人,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弄出声音了。还有其他一些我看不惯的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如果当事人看见了这条我只想说没别的意思,不做朋友起码还是舍友,表面一点也做不到吗,不想聊天别跟我聊就行了,我只是想好好住着,你觉得我不关心宿舍卫生我多打扫打扫就行了,你有要求在我刚进来问你的时候你不说,然后我又不知道你们的习惯,你也不主动讲憋在心里,最后大家都难受。

是我做错了吗?我不应该太顺着她吗 但是刚进去我也不好强硬提很多要求,但是只要他们跟我说的我基本都会改,只是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因为你改变不了我变得和你们一样就讨厌我,我就也挺无语的

———————————giegie——————————

3 月 19 日更,昨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右边耳朵听不清楚了…

跟下了飞机一样耳堵,打哈欠跳绳都试过了就是没用,到了中午的时候被男朋友骂这么严重还没挂医院的号。我们下午请假出去看了耳鼻喉科,检查出来我是急性中耳炎,得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如果看不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抵抗力弱感冒发烧了或者太累了就会复发。当时医生问我是不是喜欢经常戴耳机,现在我算是知道原因了,最近两周上网课,为了不影响别人我就一直戴着耳机,到了晚上怕被呼噜吵醒我又戴耳机又戴耳塞,一天到晚都带着东西能不出问题吗??偏偏那个打呼的每次做什么都丁玲桄榔,自己起床早就接水敲东西,搞得大家都不安生,希望这次生病能让辅导员对我换宿舍的事情上点心,我可不想终生被中耳炎影响。


3 月 4 日更,明天早上就要回学校了,看到好多人说自己不想去上学,不是因为不想学习没有动力,是因为学校的繁琐事情太多了占用能够学习的零碎时间,帮助学校做一些面子上的工程。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在学校里面吃不好睡不好,在宿舍的关系不好,在学校里面没有可以讲话的人。我现在也是因为快要去学校,每天晚上都烦躁的睡不着,就怕到了那里又要半夜惊醒,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神经衰弱到去世。假期里去医院检查,医生也说了是因为平常休息不好,导致过身体上有很多反反复复的毛病。为此,我妈妈为了能够让我睡一个好觉,打电话给辅导员申请换宿舍。辅导员那里是松口了,说只要等到学校解封了以后就能提交申请,现在问题就是离学校解封和申请批下来怎么也得再要一个多月,怕自己实在坚持不了了(去年 12 月初的时候找的辅导员,因为一月初就要考试所以我只能忍着先做重要的事)


2 月 27 日,看到很多私信评论,决定追更一下。看到大家对我宿舍的事情都很关心,非常感谢!不过这次的主题是少发朋友圈,所以我最后的意思也是希望大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尽量面对面,然后在朋友圈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宿舍关系不好肯定不是一个人造成的,宿舍里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我觉浅就是我的问题,别人都睡得着为什么我就会醒。但是我想说,虽然你控制不了打呼这个事情,但这并不代表着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打扰别人,毕竟别人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难道每天精神衰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活该分配在这个宿舍吗?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能理解你打呼,但你也要理解我觉浅,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怪别人为什么打呼,而是找自己的问题,我先尝试过了带耳塞,但是依旧能够听到(没有恶意,但是那个女生的呼声特别像欧弟在跑男的电钻呼声,只是相比较他要声音小一些)然后我试着戴耳机听音乐,这个方法一开始的时候有点效果,会把他的打呼声给盖过去,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耳机时间戴的太久,如果不是晚上翻身掉的话就会戴一个晚上耳朵特别疼。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每天都吃褪黑素,但是没想到居然比高中的时候睡眠质量还要差。等所有这些方法全部都试过了以后,我就在心里对她有点芥蒂,毕竟有意无意打扰到别人了也是事实。

她没什么大错,但是会在无意当中鼓动另外两个人一起对我有意见,他们三个家庭相似自然而然就抱团。甚至还有细枝末节的一些习惯不同,本身大家都退一步就相安无事了,但是他们仗着我的忍让得寸进尺,很多他们有意见的事情我都没有再做过第二次,但是一旦我提了一些意见他们不达到自己的要求不罢休,我现在已经无可奈何了。


以下是原回答

咳咳,好了好了,讲一下原因吧。作为一个女生来说,我自我感觉自己的包容度还挺高的,不会因为有一点点小事就心里不舒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女寝总是那么麻烦。一开始进去的时候,我就发现大学的寝室真的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各色各异三观不同,有的人喜欢拉对有的人喜欢独处,这种时候但凡有一个人比较突出,就会受到另外三个人不同的眼光。当时我的家境条件比他们稍好一些但是在我自己的家乡也就是很普通的,可能因为他们三个人都申请低保所以对我的消费作风有意见。但是并不能因为别人比你优越就嫉妒别人,我也没有办法阻止别人来嫉妒我,何况我也没什么可嫉妒的。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加他们的微信只是为了有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找得到人,却不知道最后成为了矛盾的导火索。我有一个舍友一直打呼影响我休息,我这个人觉浅所以晚上有一点点声响我都能察觉到,她这样做虽然不是故意的,但终归也是影响到了我,所以对她一直都不那么舒服。我们是规定晚上 11 点熄灯,结果那天我在和班长商量班级事情的时候,我已经在床上打电话跟他说再聊两句就挂了,我们宿舍有人要休息了,结果这个时候那个女生说了一句,很大声的 “熄灯了,睡觉了!” 让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我还没有说你晚上打呼影响我休息,只不过才刚刚熄灯,而且是在我已经表明了自己会马上挂电话的情况下还要说出这样的话来,你是差那两分钟睡不着了吗?就因为这事儿我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太激动忘记屏蔽了,后来宿舍的矛盾升级我们就被叫到了辅导员那里处理问题,结果他们就抓着我人品这方面一直在说问题,当时临近期末,我不想跟他们多烦,这个事情就算压下去了。但是心里都知道这个问题一直都在,而且当时那个情况下,我是对事不对人,他们是对人不对事,这样的情况下,我根本就没有办法继续聊下去。何况辅导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我就只能先吃亏。

但是这次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教训。朋友圈里的人可能会因为你出事来关心你,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只是想凑个热闹,做个吃瓜群众而已。如果像我一样能够加得到微信的都是自己很好的朋友的话。那就更不应该发这种关于烦恼的负面的朋友圈了。因为作为朋友来说是希望能够看到你阳光正面的消息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你分享那些烦恼。

知乎用户 芽糜 发表

要么招人烦,要么是招人嫉妒眼红…

我先说一下招人烦的

我小学同学不知道为啥突然有了我的微信,加了我为好友。谁知道这一加是我浏览朋友圈内容每十条就有她的一条!

我的妈呀,我统计过她一天下来起码要发个五六条朋友圈,高产的时候能堪比微商。不,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微商都比不过她!!

你知道她发朋友圈发啥吗?

发她的孩子!!

我的天!我真的完全理解一个母亲记录孩子的成长的心情,但是我真的受不住她把孩子有关的大小事都搬到朋友圈来。

比如:她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溜达一圈,就说孩子贴近大自然。然后九张照片全是她和她孩子的放大自拍,还开了美颜特效啥的。本来小孩子就软糯的样子,美颜一开孩子成熟的来,我无话可说。

孩子吃饭吃烤肉拍一拍发朋友圈,孩子玩的时候摔了一跤了发朋友圈,孩子要睡觉了发朋友圈… 我真的是越来越受不住了。

讲真的,我朋友圈有孩子的姐妹不止她一个,也没哪一个像她天天发一样。

昨天我高同学难得发一次她的宝宝,我见了立马点赞,下边评论夸孩子好看可爱!!然后还私信去问她,难得见你晒一晒孩子呢,怎么不经常晒啊。

她就和我说她朋友圈里七杂八杂的人多,怕暴露了孩子的信息不好(因为她和她丈夫开了夫妻店,为了稳定客源微信里加的好友大部分都是客人)。

之前就有新闻有人根据朋友圈信息了解到孩子在哪上学各种时间,还利用朋友圈里孩子的照片和视频,说谎自己是孩子家长的朋友或者同事,把孩子带走… 这个看的我真的心凉!

小学同学晒孩子真的是很全了,定位有,孩子照片视频都有。反正我嫌她烦还能自己设置屏蔽她的,就希望她晒孩子的同时能减少一下关键信息保护一下孩子吧。

![](data:image/svg+xml;utf8,)

说一下招人眼红

还在读书的时候吧,一个寝室的妹子很喜欢在朋友圈分享吃吃喝喝玩乐这些的,频率还在接受的范围。代称 Q,只是她吃喝玩乐超级野,拉着男朋友去深圳去成都去青岛… 还打卡各种明星网红餐厅啥的。

要知道一个寝室难免会有贫富差距,代称 A,她家家境一般还有弟弟妹妹,担负不起像 Q 一样潇洒能凭喜好消费。

有一次因为晾衣服的问题,A 和 Q 吵起来了,就因为 Q 晾在了中间位置。之前 A 是每次第一个先洗澡也就第一个洗完衣服,于是每次中间的都是她的。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也无所谓,谁先谁来呗,谁叫人家比我们快一步吃好饭先到寝室。

但那天 Q 是第一个到是因为返校那天她有事没来,第二天下午第二节课的时候到的,到了之后索性在寝室收拾东西等我们回来。

我们寝室就是谁先到谁先洗,别磨蹭,给后面的人省时间。所以这回她先洗了晾衣服就晾在了 A 晾的位置。

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俩吵到白热化了,事情的起因也是 Q 后面和我们说的。

这一吵,A 把嫉妒 Q 的情绪全部表现出来了,还说的特别的难听。我们都惊呆了,Q 都不记得之前朋友圈有发过啥,她记得比当事人还清楚。

最后还把老师给闹来了,老师知道原因后也很无语,把 A 带走去做思想功课了。

Q 哭着问我们,她朋友圈那些有那么招人恨吗?

这问题拿到现在来说有些凡尔赛了……

我记得我当时说,我就嫉妒你是和男朋友一起的,而我是和同样单身狗的闺蜜…… 另外我觉得你挺好,我每次和我闺蜜不知道吃啥的时候,看你朋友圈就行了。

她们都笑了,因为我是单身主义……

后来,她发朋友圈的次数少了,就算有也只是她和她男朋友可见……

她真的是特别可爱的吃货行家,她减少朋友圈前还和我私信说,以后不知道吃啥找她。

![](data:image/svg+xml;utf8,)

至于我,朋友圈半年不见得发一次,感觉生活蛮无趣的,没啥震惊朋友圈的新鲜事可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体制内的答一发。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时会比较幼稚,秀恩爱、装逼、凡尔赛甚至不满意时宣泄情绪都发在朋友圈。

直到有一天被残酷的现实教育了。

有人在朋友圈里吐了个槽,被人截图以 “群众” 举报形式匿名信给纪委,罪名是“妄议”。(此人最近正准备提拔,如此一来,不但提拔无望,而且还要受到处理,仕途大受影响。)

这教育我们发朋友圈要小心。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这图早在五年前就截好了,五年来,那人一直在等待最佳使用时机。

朋友圈小心不小心还是其次,但你一定要知道人世间的险恶。

知乎用户 无离江湖​​ 发表

在回家的高铁上,刚上车,闲的无聊,看到这个问题,有话要说,就认真回答一下。

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话说,看似很简单,但要回答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

[

为什么建议少发朋友圈

无离江湖的视频

 · 491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1297038785527808)

关于这个问题,要不要建议少发朋友,我个人认为不能一棒子打死,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两个方面,什么情况下建议少发,什么情况下建议多发。

一、不建议少发朋友圈的情况

1、工作性质相关

一些特殊的行业,如房产中介、微商、旅游、照相馆等行业,他们本身很大一部分就看朋友圈做广告宣传,人脉关系就是最大的工具和资源。

朋友圈就是最大的推广平台之一。他们靠着好友之间,一传十,十传百,挖掘潜在客户,招揽生意。

建议他们不发或少发朋友圈,就相当于让一个写代码编程的人禁止使用电脑一样。相当于把 “只生一个好” 的宣传,用白灰粉刷到了人家养猪场的墙上。

没有朋友圈流量,只靠其他平台单一宣传,业绩堪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寸步难行咯,与谋生、生存有关,所以尽管大部分人都比较反感这类朋友圈,但他们该发还得发。

2、没有参加工作的

对于没有参加工作的人群,微信好友可能相对比较单一,关系没有那么复杂。发朋友圈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与炫耀无关,有些人天生就喜欢表达,且认为朋友圈就是私人的动态。表达自由,只关乎自己心情。

偶尔发句牢骚,又或表达惊喜与快乐。虽不能往,但心有远方与梦。所以,该发还是发,不要刻意克制,也莫有顾虑。

七情六欲,这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二、建议少发朋友圈的情况

早在 2020 年 10 月写过一篇文章《工作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其中也提到了很多为什么建议少发朋友圈的原因。

原文如下:

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工作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和小伙伴们一起聊天,包括自己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工作后,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
大概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你被屏蔽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微信作为最常用的通讯、支付软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很多时候,因为工作需要,我们要加别人的微信,从而进行沟通联系。
但是接触的人又不是很熟悉,不想将自己的个人生活展示出来,所以在一开始加好友的时候,会在潜意识中设置屏蔽朋友圈。
2、心智逐渐成熟,情绪管理能力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心智逐渐成熟,情绪管理能力也逐步增加。
以前,可能因为一次分手,心情低落很久。很长时间从悲伤情绪中走不出了。
甚至会连续半个月的朋友圈状态,发着不重样的文字和心情。但很久之后,也会逐渐明白情绪克制和管理。
奔溃之后,理解了 “强扭的瓜不甜”,最多也就大哭一场后,豁然开朗。
比起苦难,分手只是沧海一粟,生活还在继续。
3、快乐的源泉越来越少了
上学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会因为喝了同学请客的奶茶,会因为一起跟好哥们聚餐….. 拍照发朋友圈。
工作后,小猫咪还有但不在那么可爱,奶茶自己可以买但已不再是原来的味道,好哥们都各奔东西,见一面都很难,更别说一起聚会了。
总之快乐的源泉越来越少了。动态也就跟着越来越少了。
4、不想让自己的个人生活曝光在朋友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不想让自己的个人生活曝光在朋友圈。
微信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个相对隐私的平台,是一个装饰品,更像是一个个人的名片。
很多时候,情绪是会感染的。尤其是在联系人很多、涉及面又比较广的情况下。
许多人就不喜欢将自己的事情分享出来。或者甚至有部分人觉得,这点小事,发朋友圈觉得麻烦,根本没必要发。
好与坏,快乐与悲伤,自己心里清楚明了即可。

知乎用户 龟儿哥 发表

假如他们都有粉饰自己朋友圈的能力,就算虚伪或虚荣。

假如他们都拥有丰富的生活或者充沛的情感。

假如他们能够因一片落叶感伤,也可以为萌芽而快乐。

假如他们真诚的表达自己,无论抑郁或积极。

假如他们做不到真心为别人祝福,但起码愿意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

假如他们不轻易嫉妒,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假如他们不掩盖那颗渴望关注的心。

假如他们是个有趣的人,假如他们的生活不止工作和说教。

所以,假如他们是这么一个人,拥有七情六欲而不刻意掩盖,能够君子之交也能两肋插刀,既虚荣也祝福,既关注也远离,既理解又沉默,那么我说,他们就不会建议你少发朋友圈。

因为,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也是朋友圈存在的意义。

一个无论你是什么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地方,因为核心,还是在于你。

你说呢。

知乎用户 Marquis Dong​ 发表

[

为什么很多人消失在朋友圈?

Marquis Dong 的视频

 · 275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1274791496691712)

于朋友圈清淡处世

[当代]董可爱

不发状态,少见多怪。

沉默寡言,未减青睐。

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随手丢弃,只觉浪费。

微信多年,热情减退。

追求虚荣,金迷纸醉。

喜也发圈,悲也发圈。

不起波澜,谁都习惯。

伪装精致,美食网红。

今个椰蓉,明个肉龙。

环游世界,到处比耶。

不慎分享,背景外泄。

修图高手,高开低走。

被人戳穿,瞬间怒吼。

折腾多年,平淡是真。

清静处世,立命安身。

注:微信朋友圈开通有 7 年了。早就过了及时分享,嘚瑟炫耀,人前显贵的时代了。随着 996,007 的兴盛,广大吃瓜群众忙着干饭还来不及呢,哪有兴致拍个小照片晒一下呢?何况日子天天都一样,就差脑袋往墙撞。苦心打造朋友圈人设,不如于朋友圈清淡处世。

作者简介:董可爱,当代婉约派诗人,也称逗比派。其风格恢宏大气,轻松诙谐。有若干名篇传世。代表作有《于朋友圈清淡处世》、《庆金榜题名》、《打工者之歌》。

知乎用户 lebanon 发表

朋友圈随便一张照片在不经意间暴露很多信息。

堵车时很多人会随手拍一张 post 到朋友圈,从前面几个车牌号和标志性建筑或招牌就大概可以确定位置,很多时候挡风玻璃上隐约可见挪车电话的倒影,车内饰可以猜到车型品牌,摆放在中控台上的文件大致能猜一下工作性质,摆件可以知道你的嗜好。

你发窗外的风景,从绿化树可以看出来树木树木品种,什么地区常用于城市绿化,光照角度,树冠高度,大致能猜到你所在楼层高度,如果有楼宇和招牌,直接就能搜出来小区名字,推断楼号,甚至单元号。

某女发个照片正在服装店试衣服,并 @备胎狗问好不好看,意欲狗狗买单,不过服装店的其中一面试衣镜把她卖了,一个男的正在为你拍照。

某女养了条异地备胎,天天对舔狗哭诉穷,暗示各种支助。一天朋友圈拍盘子里半根双汇,各位谁请我吃饭,铮亮的叉子上倒影着残缺的浴霸四镜头。狗狗丢下一个句 “凡尔赛水果真便宜” 后把她删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经常发朋友圈,会很容易让别人窥探你的隐私,猜测你的生活。

我大学的时候以及刚毕业,每天开开心心,表达欲望爆棚,觉得自己发的朋友圈很可爱,很幽默,还经常发自拍营业,没想过那么多。能获得很多评论点赞。

后来我自己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研究别人的朋友圈,特别爱发的人,我能看到他的情感状态,家庭关系,工作情况,业余爱好等等等等,其实这有点可怕。上学的时候还好,就是同学和家人,同学们都差不多,最多就是几个讨人嫌的亲戚。但上班之后,你的一点一滴就会被放大到同事的眼里。例如你要是发个伤春悲秋的句子,就有人猜测你的婚姻出现了状况。你发个买了什么东西吃了什么好吃的照片,就有人觉得你在炫耀。老是活在别人的舌头下面,实在是太没必要了。

尤其是我后来考上了教师编制,更不想发了。微信里都是单位里那些老油条,把自己的家庭和思想暴露在他们的眼前是十分恐怖的事情,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会怎么解析评论你的内容,多发多错,少发少错,不发不错。

知乎用户 Kianmxl 发表

一个圆滑的人,他的票圈内容是精心策划的,是表演给观众看的。多发、少发、发什么,都有其既定的规则。

一个个性的人,他的票圈是随意的,是直抒胸臆的窗口,是无所谓他人的指点的。多发、少发、发什么,是其个人的自由。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既没本事做一个圆滑的人,也没有决心做一个个性的人。如此一来,退隐台下,不露声色,是折中和保留。但却也失了趣味,成了牢笼里互相钳制的螃蟹。

知乎同理。

知乎用户 郭莉 发表

朋友圈在我眼里是个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就像写日记写随笔,本质上并无二异。

我喜欢发朋友圈,有的对所有人开放,有的对部分人开放,有的仅自己可见。

记录的内容,有些是转瞬即逝的想法,有些是忽而闪现的感悟,有些是难得珍贵的时刻,有些是即兴创作的随手拍…… 我都喜欢把它们留在朋友圈里。

你看,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都是唯一的一天,年轻的一天,特别的一天,是不可倒回的一天。因为有了朋友圈的记录,就像那一天即便匆匆走过,也留下了一些特别的脚印,这些脚印 也为未来的追忆,提供了一些图片或文字可被追寻的印证。这些点滴同时印证了那个热血沸腾 热爱生活的你。

所以,有什么理由去抵触发朋友圈这样的事情呢?

但是,后来好像我也开始慢慢的很少发朋友圈了,为什么呢,第一大概是我忙,不再有为拍一张照片考虑构图的心思,在难得忙碌的间隙,也不再有分享点滴感动的闲心与逸致。第二大概是岁月更迭,我也有了一些不太想与人分享,只想自己慢慢消化的过往。也是年龄越大经历越多,对生活细微之处衍生出的麻木与疏离。

可是,我还是更喜欢那个爱发朋友圈,充满生活热情的自己啊。

知乎用户 上单 Eugen 发表

我朋友圈都是发的各种欧洲中世纪,还有唐宋历史内容。

中国部分主要是南宋,比如钓鱼坦丁堡和蒙古人对垒时的奇迹战损。还有假如文天祥撤退到海南岛演绎海南岛之魂的抗击可能性。

欧洲部分就杂七杂八什么都有了,从感慨路易十四品尝围攻对象送来的冰淇淋。到安娜长公主被迫放弃皇位宣称后每天在图书馆写历史爽文,一边吹父亲一边大骂野蛮人。我很少发生活照或者风景照,如果发的话肯定会带上点历史,比如奥地利皇帝兴建的宫殿、茜茜公主到访过的博物馆,为了安抚群众改名换姓的英国王室,土耳其景点的神秘主义者信仰传承。

如果我只发历史内容,大部分朋友也不会点赞我、但如果我带上旅游照 + 配出来的历史内容,至少 40~60 个赞还是有的。

我身边的人其实骨子里都不太懂我,不知道这个现充真实的身份,觉得和我不是很熟。但是都觉得我学识饱满,幽默风趣,如果我主动和他们交流,他们都带着满满的善意。我不炫富,不流露负能量,不炫耀。只有一股子带你一起体验美好的人类人文情调的情绪,这就是包装出来的我。我觉得这个人设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我完全不觉得我有什么特意不发的必要

知乎用户 在情怀里市侩 发表

不光朋友圈!直接就应该少发动态!之前我太喜欢发各种各样的生活图了,吃了什么 逛了什么 买了什么 频率也不算太高 隔一两天发一下这样。就是爱修图,无论拍什么每张图几乎都是调过的。然后就被龟玩意盗了。直接建了个小号冒充我本人,我空间微信他都有,双倍偷图。现在想想就恶心,什么奇葩玩意。从此噢 我连没几个熟人的日记微博都不爱发了 毕竟少发动态直接避免和 nt 接触的渠道

知乎用户 唐安妮​​ 发表

是啊,为什么呢?

做为主管,不想看到下属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在朋友圈秀自己又加了多少班。明明是工作能力不行,自己拖延导致的正在加依然没结果的班。看着就来气。你加班倒是有个结果出来看看撒…(于是乎,这种朋友圈少发吧,因为效果适得其反)

作为下属,不想看到老板发圈说为公司奉献吧,明明自己抠门年终奖都不发的主,这是想让人白干活呢;或者发些什么管理感言,明明就是个管理能力不咋滴的家伙…(于是乎,这种也少发朋友圈吧,发了只会让下属情绪波动,要不拍马给你个赞;要么上班时跟你反着来…)

做为关系一般的朋友,不想看到你成天在朋友圈秀恩爱、秀美食、秀娃;谁知道你这秀的背后的真实状况是如何,没准是缺啥秀啥(于是乎,这种朋友圈也少发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秀就引起了朋友圈里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的那个那个情绪……)

还有亲戚朋友,平时走动不多,一发圈,好家伙,你都不知道的事就从你妈嘴里知道得比你自己还清楚,吓的你再也不敢发什么劳什子朋友圈了,毕竟屏蔽亲戚这事万一自己在家说漏嘴,这又给自己惹一屁股麻烦事…

然后、再然后… 就这么着过来人经验都是 “建议你少发朋友圈” 了呗。

其实这事儿吧,得看你自己朋友圈里都有谁,不能让你做自己的 “朋友” 你留着,一定有你的理由。所以发不发朋友圈这事儿,你听你自己哒就行啦……

知乎用户 lagunaS​ 发表

主要是现在朋友圈上的人太杂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找你麻烦。

言论这个东西,都是主观的,所以总有人认同,也有人反对,这本是正常的,但认知水平和德行各不同,就难免有不同的声音。

所以,如果自己不在乎个人的观点被别人褒贬议论,也不在乎个人观点让别人对你出现态度变化的话,随便发呗。

知乎用户 胖掌柜​ 发表

谁这么建议你,你就扇 TA 两巴掌,但不要打脸。

结论:通篇浏览了一下答案,98% 的知乎答主对朋友圈的力量和价值,可能一无所知!

抱歉,我只是个混迹互联网流量圈的俗人。

所以当浏览了一圈答案之后,不禁喟叹:知乎群众们都这么有情怀?难道对通过朋友圈赚钱这件事不感兴趣么?

这都 2021 年了,究竟有多少人还没认识到,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私域窗口的价值?

先纠正一个误区:

朋友圈运营≠微商

微商那套动辄刷屏的 low 逼做法,已经被扫入历史的垃圾桶并冲进下水道了。

但朋友圈打造和运营,目前已经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早已成为了个人品牌打造的重要窗口。

还是直接说个真实的例子吧,也算是教训

去年六月份,胖掌柜帮一个做餐饮连锁的客户面试一个线上运营经理。

其实也不是面试,因为他们公司的这个岗位,是我帮着设计的。

HR 约人过来,我和副总一起面试,也就是在互联网营销推广层面,帮着把把关。

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有三位候选者。

通过前两轮面试来看,三位候选人无论学历、经验、能力都不错,跟公司岗位也比较匹配。

第三轮面试是方案展示。

一通展示下来,三个人讲得也是大同小异,很详尽,看来都是精心准备了。

等三位候选人展示结束后,我非常唐突地问了一个问题:

能不能冒昧问一下,你们有几个微信号,微信上的好友总共有多少?能不能打开手机让我看一下?

这个问题应该大大出乎了三位候选人的意料之外。HR 和副总也对我的行为迷惑不解。

三位候选人都有俩微信,一个生活微信,一个工作微信。

我现在还记得他们的微信好友人数:一个 2200 多人,一个 600 多人,一个 300 多人。

问完之后,我就没说话了。终面结束,副总和 HR 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说得也很诚恳:

咱们公司是餐饮连锁,卖牛肉的,对任何一家餐饮企业来说,讲求的就是回头客。

而这个运营经理的岗位,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通过微信好友、朋友圈、社群和视频号(当时视频号还火)等各种私域渠道,激活老用户,增加复购率。

这对私域流量的整体运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在三位候选人不分伯仲的情况下,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他们自己对私域流量的敏感度高不高。

衡量一个人对私域流量的敏感度,有两个标准:微信好友的数量 + 朋友圈的质量

微信好友的数量就不说了,越多越好。

朋友圈的质量怎么判断?

判断朋友圈的质量有三个标准:连续性 + 高价值 + 人格化

1、连续性

能不能做到日更 2-3 条,然后至少持续一年。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耐力。日更几条还能质量稳定,很难的。

我平时喜欢在朋友圈签到,因为工作太忙了,也只能做到日更一条。

2、高价值

高价值的本质是利他。

你发的内容是不是对你的好友有价值,或者对他人有帮助。紧紧围绕利他进行内容设计,然后做持续输出,这也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3、人格化

人格化是朋友圈打造的灵魂和支柱。

很多人或很企业的微信号,用脚指头一看就是营销号:头像是企业 logo,名字是企业简称,内容全是广告。这特么比微商还不如的朋友圈,人家不屏蔽你屏蔽谁?

连续性 + 高价值 + 人格化,这三条标准指向的是一个 ip 的影响力。

当别人翻看你的朋友圈时,别人会对你感兴趣并愿意跟你交朋友,这背后传递的是信任!

最终,在个人品牌打造领域,衡量一个人朋友圈是否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

是否有陌生好友主动向你付费。

提炼关键词:(陌生好友 + 主动付费)

不要小看这两个关键词

一个陌生人从未跟你交谈过,只是看了你的朋友圈,却能主动向你付费。这就证明你的朋友圈打造已经非常成功了。

这是,你的朋友圈就已经不是朋友圈了,而成了你的一座私家金矿。

最终的面试结果是,他们选择了微信好友最多的那位候选人,因为 HR 也看过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圈打造得也非常好。

朋友圈的整体观感类似于这样——有干货 + 有图文 + 有视频 + 有转载——连续性 + 高价值 + 人格化!

不过很可惜,这也是失算的地方。

年初时候我跟这位 HR 聊,那位候选人,在入职后干了不到半年就离职了:

不打工了,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具体做啥就不说了。

这特么也是我疏忽的地方。

是啊,一个人要是能精通【公域引流 + 私域变现】,就真的不会再看得上那每月两三万的工资了。

知乎用户 看门人帕洛玛 发表

一开始有朋友圈的那几年,我基本上保持每天一条朋友圈的频率。

经常自己做饭。

阅读就分享好书好词好句。

画画就分享自己新临摹的图。

心情不好就抄抄经书点上线香。

但是,我一直单身。

我哥看不下去了,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

以前有个女孩子,和你一样,很喜欢发朋友圈,但是也是一直找不到对象,没有谈恋爱。

后来,她有一段时间不发朋友圈了… 过了一阵子… 突然地,她就发了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朋友圈了。

我哥以此劝诫我,别发朋友圈了,否则没对象!

其他人也劝过我,经常发朋友圈,别人会觉得你没有神秘感。

为此,我也在朋友圈回应过——

“也许很多人以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趣在于其神秘感,而一个人有没有神秘感取决于他发的朋友圈多不多。”(发的越少→越有神秘感→有趣)

我当然是继续每日打卡。

后来,我突然谈恋爱了。于是我突然有时候一周都不发朋友圈了… 书也没时间看了,画画也没有时间学习了,健身什么的,没有了,经常在外面吃饭了。

突然有一天,我也发了和男友一起的朋友圈。

过了大半年才明白,果然还是因为想分享的人不在身边才发朋友圈的啊。

我和男友(现在的先生)说,自从在一起以后,感觉好吃的好玩的,有你在身边就足够了呀,其他人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呢。

知乎用户 靖熙读金庸 发表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刚刚看了一下我的微信好友。我的朋友圈现在有两百多人,最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我记得也就四十多人。

这两百多人,我自己一般主动加的很少,都是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后来被人加的,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没发过朋友圈。

就像别人说的,不发朋友圈难道就是没有生活和工作感悟吗?

肯定不是这样的,我平时对一些事情还是很敏感的,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我的这些看法渐渐就不在朋友圈发了,我会选择在我的自媒体账号上去发表。一来我可以想咋样说就咋样说,不需要考虑到那么多熟人的顾及,二来我可以一有想法就发表,不必担心给别人造成频繁的麻烦。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朋友圈不在是一个纯粹的 “朋友” 之地,里面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自己觉得并不重要的东西,但很有可能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上,到时候带给自己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也是有的。

之所以这么说我是有经历的,记得当时是公司的一个活动,领导都非常重视,我呢,自然是很卖力也很配合,毕竟咱是集体的一份子嘛,忙忙碌碌也挺高兴,到了晚上,兴趣未泯,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则两三百字的短篇感受,当然主要内容还是讴歌、正能量的这些东西,我当时就属于那种没脑又特别爱写东西的人,结果呢,这事情还就是被朋友圈的一个同事给利用了一把。他把我发的感慨复制到了单位好几百人的微信群里,然后还酸溜溜的来了一句这是我的大作。

当然,我觉得我能在朋友圈写东西,自然就不担心更多的人看到,但你这种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直接给我往集体群里发,而且还嫉妒的说上一句,这是我的大作,我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

从那以后,我的朋友圈就屏蔽了这位同事,要不是经常打交道,我可能直接会选择拉黑他。

同时,打那以后,我也就认识到,朋友圈早就不是私人属性了,这里面的人有些可能会居心叵测,我就很少发朋友圈了,再到后来,我直接不再发,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有的时候,偶尔兴致来了想要发一发的时候,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要发的念头,随手就写在自媒体账号上了。

我的熟人社交其实我还远没那么重视,相反,我喜欢让自己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上散发,我喜欢不同观点和想法的触碰,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还很喜欢写写东西,不过,不发朋友圈了,我还是遇上差不多的人就会多说几句,对我来说算是将学到看到的东西讲述一遍,让自己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就是和别人分享,和别人共同打开眼界。

知乎用户 红杉学长 发表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朋友圈,我说关很久了,一聊到我的生活,就觉得我很莫名其妙…

你说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玩游戏,也没有女朋友, 你怎么活着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发朋友圈,最大的一个原因: 我不喜欢寻找他人的认同,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自尊水平高的话,是不需要寻找他人认可。

自尊不足的人往往无法清楚地认识自己。他们看到的是放大弱势、缩小优势的自我形象

-《自尊》

自尊水平低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在批判自己,最大的原因就是自我评价不合理,缺乏了公正性。

自尊水平高的人不会轻易批判自己,反而会好好照顾自己,因为这就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事情。

02.

什么是最毒的鸡汤,就是你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在视频网站有个鄙视圈

哔哩哔哩看不起刷抖音的,刷抖音看不起看快手的,快手看不起刷皮皮虾的,你们那来这么多时间看不起别人,这种虚假的优越感,除了让自己虚妄,一点用都没有

真正的充实感来自: 别人刷小视频,而自己在看书,别人在浪费时间,而自己在珍惜此时此刻。

真正让一个人改变的是他所做的事,而不是虚假优越感。就算一个人不刷小视频,他也不会把时间花在正事上。

03.

回到主题,不管发不发朋友圈,都是自己的课题,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人只有学会课题分离,不干涉他人的行为,也不让自己被别人干涉,这才是生活的勇气。

那虚假的勇气来自哪里: 合群,合群,合群。

只有知道最终为自己人生负责得只有自己,你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我是

@嗨仔

,一个不喜欢社交,喜欢独处思考哲学的青年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真诚希望你能点个赞,为自己的生活,狠狠打上一口气,加油!!!

知乎用户 oO 丞啊丞 Oo 发表

鲁迅先生有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人是充满自私和嫉妒的,有着盼不得他人好的劣根性。这一点虽会伴随着教育逐渐淡化,但在人性深处的本质不会变化。

遥不可及的人优秀,会带给你崇拜。

近在咫尺的人优秀,只会让你嫉妒的丑陋。

而网络分享的朋友圈就是以身边的圈子建立起来的。当你看到和你差不多的人比你成功,真的会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吗?可能对自己的挚友确实是真诚的祝福。但更多的人都是,与你有过交集,并不曾交心的人。

更甚至是和你有利益往来的人,这无疑会埋下隐患。“闷声发大财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琳琅满目的朋友圈,都是每个人精心包装,谨慎表演的游乐场。网络下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发着希望他人看到的内容。

时间久了,难免会累,会乏。

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如放下手机,在现实中好好享受生活。

我身边那些真正生活质量很高的人,从来不发朋友圈,活的非常滋润。

给你点赞,可能是利益驱使。视而不见,才是大多数情况。为你点赞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你纠结沉溺于他人对你的肯定和赞美。互相都是隔着屏幕冰冷的点着手机,退选了看是一副非常滑稽的画面。

发好的,别人以为你秀。发不好的,别人觉得你戾气重。发日常的,又回到了开头那句话,你的柴米油盐他人并不感兴趣。

因此,朋友圈用来分享生活点滴的初衷已经愈行愈远。有过度包装自己的,有拉流量赚钱的,有用于玩职场政治的,有吟诗作赋自命不凡的。在互联网时代下变得扭曲却又是真正的真实。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在网络上留下的点滴,在小人眼中都会成为各种图谋不轨的把柄,你的隐私也会被窥视,你的生活作息,个人情况,都会从模糊变清晰。

当今的人对隐私保护意识越发强烈,分组可见太折腾,久而久之能不发就不发吧。

放下手机,反而更能享受生活的点滴了。

知乎用户 glace 发表

以前会发一些隐去信息的东西

地点 人物 价格 看不太出来的那种

小猫小狗 小花小草

现在几乎不怎么发这种了

去别的平台随便发随便浪去了

但是朋友圈用的依然还不少

经常仅自己可见很多文

每天其实不少条

偶尔几十都有可能

健康啊知识啊好玩好看啊这类的

单纯像是个阅读存库

觉得都是公众号写的

比一些书生动好玩新鲜短小快速方便

别人感兴趣自然自己会去看

我没必要公开转发票圈

我有些冷门兴趣真的… 挺冷的

而且我也懒得分群干脆私密

不过有一次看到一个

鸡蛋不能微波炉加热的文

一贯又是仅自己可见了

结果没几天发现一个认识的人

微波炉热鸡蛋了然后受伤了…

我………………………………

然而我依然一直是仅自己可见

真的那么多信息…

我也没打算当信息传播站…

自己也不怎么看朋友圈

对别人不好奇不关注没啥兴趣

从小就不懂为什么人类喜欢结伴行动

怎么看上去别人话那么多都不带停的

对于八卦撕战也不想说什么

丁香医生天天发辣么多我都看不过来哈哈

总之自己是一个猎取知识、信息的心态…

感觉别人目的功利心比较强

我只是保留毫无打扰的对一些

冷知识信息 genuine interest 的空间

知乎用户 赵大玲有意思 发表

我已经三年多的时间没发朋友圈了。什么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不想发。

曾几何时,我也非常热衷于把一天当中的大小事都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吃了什么?去了哪里?自己的喜怒哀乐等等……

如果有哪一天不发点东西浑身不舒服,并且发了之后就等朋友点赞评论以及回复的心情难以言喻。

通讯录里的朋友们每个人基本上也都会发朋友圈,我也时常刷一下看看他们都发了哪些内容,我觉得和朋友之间这样互动挺好的,可以了解信息又能增进感情,多好。

慢慢的,突然就感觉发朋友圈好没意思,厌倦了,就停了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发,有很多朋友纷纷打电话发信息问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说确实没什么事,就是不想发朋友圈了,不过我也会看看你们发的内容,偶尔也会点点赞评论一下什么的。

这样又过了大半年,朋友圈里的各式各样的广告突然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朋友圈也成为广告圈,这样我就更厌倦了,慢慢的连微信都懒得上,朋友如果有事也只能特意提醒我或者打电话联系。

三年多来,我除了逢年过节有时会发一下之外,别的就再也没发过朋友圈,连微信都慢慢的退出了,总之现在可有可无,波澜不惊,日子继续,这样挺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请自来。

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老姐姐,以前也经历了混迹各种社交软件的阶段。

不能说多优秀,但是基本都是有一定数量粉丝的。

以前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朋友圈,空间会写一些随笔。贴吧会发一些日常帖子,有的是正能量的,也有宣泄情绪的。甚至还会写日常的人和事(这就奠定了后面的悲惨经历)

直到今年遇到一些奇葩人奇葩事,被人盯上了。你可能觉得世界美好,那是因为你的世界美好。但是黑暗和不安好心的人是真实存在的。直到我收到一个电话,各种辱骂和各种不好听的话,我当时就懵了。原来这个有女孩子一直关注我的各种社交软件(原因是念书的时候她男朋友,曾经追过我,后来俩人结婚了,最近闹离婚,她觉得都是因为我 ),然后我解释,她也不听,我说没有联系,她不信,并且她通过我这几年发的动态清清楚楚的了解我这些年的经历和生活!有的事情我自己甚至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她会一一说出来。最恶心的是,我现在工作是比较稳定的,对于舆论也是比较敏感的,她会动不动就用来我单位威胁我~天知道这种事情,你没做,她泼的脏水也足够让同事对你 “另眼相看”

总之,现在大数据什么的很可怕~如果对点赞关注度没那么高要求,并且不是你生活的必须,尽量少发,因为。。。没有多少人希望你过的比他好,甚至还会有人一直各种窥探你。

个人感受,勿喷

知乎用户 非语乂 发表

我想很少有人真的是冲着卖惨才发的朋友圈吧。这样的话,一般都是分享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有意义的呗。

这样,几乎就和财不外露是一个道理。

哪怕你什么明确目的,也要知道 “ 人心僅一寸,日夜风波起。” 呀。

有的人见不得身边的人好,

有的人也想跟身边好的人好,

有的人觉得身边的人炫耀,

有的人觉得你丫的就是运气好,

有的人想着这人好烦呀,每天发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的人得说,你啥样儿我不清楚?装吧你就!

有的人觉得,哟,今天 Ta 心情不错呀,借点儿钱去?

有的人寻思这人一看就是闲的,工作时间还发东西,以后还是少打交道的好。

有的人忿忿,他妈的这人就是作,我在这儿辛辛苦苦挣钱养家,你不就仗着投了个好胎吗?牛气什么!

有的人心想,这人也没个轻重,你看吧,领导看到了绝对 Ta 没好印象。

有的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心情不好,得安慰安慰他 Ta。然后你一脸懵逼地接受了朋友苦口婆心的劝慰。

有的人一看,呦,家在这儿,喜欢这个,嗯嗯,定期去银行,就一个人住。办 Ta!

有的人默默记录你的喜好和心情,有的成了你的知心人,有的会是你的 “终结者”。

有的人会恍然大悟,哦,原来 Ta 最近是这样了啊,挺好,挺解乏~

有的人,什么意思呀,你想这样儿你倒是跟我说啊!让人家看着是什么意思,显得我不近人情 / 不知进退…… 似的。

有的人却会想,呀,Ta 好有趣 / 好好呀 / 好辛苦哇!然后,该干嘛干嘛。

你看,人心难测,你永远不知道人家看你的朋友圈有啥反应,是为了啥。

发还是不发?看你喽,随心情,但是也要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合适。

朋友圈就是一个记录和传达信息的窗口,它有什么错?可是,获取信息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害,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喽。

@非语乂

知乎用户 小太阳 发表

首先,容易泄露个人及家人信息,真得对人身不太安全,有的人喜欢在朋友圈的炫富,会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被道德绑架或者受到其他方面的威胁。

其次,老发朋友圈有点招人不太喜欢啊,我是一个那种属于懒得点赞得人,有时候是真得不太好意思就点一个赞吧,然后我又把其他共同好友也点赞(不好意思不点,给他点赞,不给其他人点,多少会让别人感觉是不是真的对人家有意见),但是有的人一天发朋友圈一天真的能有个七八条吧,真得丝毫不夸张,想打耳洞也要发朋友圈,大姨妈来了也要发朋友圈…… 真得是什么都要和别人分享。真得是不太理解啊,我是那种很久很久都不发朋友圈的,因为我觉得真得没什么大事儿,有趣得的事儿值得分享的

再有,你太优秀会招来嫉妒,惹人非议,你是想要和别人分享你的成果,可能到了别人那里就是你在炫耀什么。所以优秀的人可能更要学会低调,这个世界太多人害怕你过得比他们好了。

知乎用户 小凯 kyle 发表

谁建议的?我就想知道是哪个庙里面的神仙建议少发朋友圈?

这大师还玩微信吗?告诉我他在哪,我这就去把他的微信好友都拉黑了。

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我不赞成少发朋友圈,不喜欢看你可以直接屏蔽我,为什么要绑架我让我少发?你怎么不约束你自己少看?你这和让大街上的女生多穿一点有什么区别?你怎么不收起你 lsp 的想法少去看人家?

再说一下我自己,我一直是一个很爱发朋友圈或者动态的人,也很喜欢在知乎这样的平台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我关注的很多事情我的好友并不感兴趣,当然了我的动态主要是记录我生活中开心或者不开心的时刻,他们没有感同身受当然也没有兴趣,但让我气愤的点在于,他们竟然反过来跟我说让我别发这些,我心想这不是我的朋友圈吗?如果我占用了你朋友圈的位置你完全可以屏蔽我,而不是以这种伤人的方式来绑架我!

我一直都认为社交平台和相机一样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它们可以让时间静止!文字也好,图片也好,视频也好,让当时的一切永远的停留在那一刻,所有的样子,所有的情绪。

**我不是营销号我没必要去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任何人的感受,我只是不想让自己在未来很多年后的某一天翻开自己的朋友圈和动态发现一无所有而感到遗憾!**我希望的是无论我什么时候翻开它,里面所有的动态都能让我瞬间被拉回到当时的情景中,所有的情绪喷涌而出,仿佛身在其中正在经历当时的一切。所以我每次翻看的时候都傻笑或者流泪。

再告诉你个很真实的事情!

**没有人会去听你分享的歌,也没人会去追你安利的剧!**没人会从头到尾的读完你发自肺腑写的文字,就像这篇回答可能我提交之后就沉底了,没有人会关心这些,反倒是那些九宫格的自拍收到了不少点赞,大家都只关心你外貌如何,却没人会关心你真的喜欢什么。

呼!放松点了吗?没人会关心这些,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为了别人委屈自己?也别轻易的为了任何人弄丢了自己,别去模仿谁,更不要让谁来模仿你,发你想发的,说你想说的 !

最后再送你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我不想成为下一个谁,我想做第一个我!

在这个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互联网上别人云亦云, 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你自己就好。

如果你能看到这句话,我真的很感谢你读完这篇回答,我已经很知足了,感谢!感谢!

知乎用户 恋爱小宇 发表

但凡身边有一个能说话的人也不至于一点小事就发朋友圈…

我闺蜜的驾校老师昨天一天发了 21 个朋友圈,每个朋友圈下面还要感谢点赞的家人,发的朋友圈有的是一些视频,有的是一些感悟…

自己奇奇怪怪的给自己评论

真的就觉得好好笑,快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当然我不是说批评这个老师的行为,毕竟微信是人家自己的,人家想发什么就可以发什么,但我觉得这种操作在咱们同龄人之间还是很罕见的,没有谁会这样去发朋友圈刷屏占用公共资源…

哈哈哈哈,这老师太可爱了,但凡身边有个能说话的,也不至于一天发这么多的朋友圈…

我觉得咱们现在同龄人好多都是不经常发朋友圈,可能好多天发一个,频繁的可能一两天发一个,我就不是特别喜欢发朋友圈,但是有时候和朋友出去玩了,也会发个自拍啊什么的,但也不是经常拍,

我很少在朋友圈发碎碎念,因为我不想让别人了解到真实的自已,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想法,…

知乎用户 10 月的第 21 天​ 发表

朋友圈里未必都是朋友。

有时候人家点赞未必是对你有好感,包括做业务的,人家可能只是单纯觉得需要你记得有这么个人。

而且有面和心不和,那种人看到你的朋友圈无论说什么,可能都是想从中找出一些什么来,很烦。

真正的好的感情现在都是互相私下发,互相交流。再者,朋友圈这种东西目前除了做广告以外,看不出来这个人的生活,即使有,人家也只是想给你看对方想表现的东西罢了。

要了解一个人,千万别从网上。

知乎用户 你的求职摆渡人​ 发表

经常发朋友圈和刷朋友圈,会导致 FOMO 焦虑。

知乎用户 香蕉你个大西瓜​ 发表

朋友圈是自己的朋友圈,当然想发什么都可以了。

但有些开心,自己知道就足够;有些悲伤,无法和别人分享。

P.S. 朋友,保持一点神秘不好吗

知乎用户 稻麦青花 发表

在我的微信好友中,经常发工作内容以外的私人朋友圈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很单纯的人,另一种是伪装成很单纯的人。只有这两种,没有例外。

而像我这样既不是真正很单纯,也不愿伪装成很单纯的人,几乎是不发私人朋友圈的。

我只是在如实描述一个客观情况,没有任何褒贬意。发与不发朋友圈,不存在什么优越感,也没有谁比谁更高级。其中的差异仅仅在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和人生态度而已。

我不会发朋友圈,但是,当遇到有趣的事情,看到好玩的东西,我会经常发给微信好友们,随时交流彼此心情。大家都是好朋友,都是本着真诚友善的态度在交流,即使被毒舌,被调侃,被刻薄,被挖苦,被嘲弄,也欣然接受、甘之若饴。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任何恶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5uece 发表

1、其实不是建议你少发朋友圈,是建议你少发一些不好的朋友圈。

假如你发个抱怨生活,或者吐槽公司,或者是很糟糕的事情。

别人最多给你点个赞,私下就会讨论你这个人早就知道 1 你不行。

假如你发朋友圈,自己买了新车,买了新房子,又升值加薪。

别人会羡慕的给你点个赞,私下也会讨论你天天炫耀能装。

2、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有的人就喜欢发朋友圈,因为可以对你的信息足够了解。信息不对称更少。朋友圈少的人你会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有的人则是把朋友圈当做一个类似商务合作方面的东西,有相关需求的人就能找到你。私域流量一般比公域流量更加精准。

所以没必要可以发,看自己的心情。

而不论你的欧元区是微商风格,还是发日常,能够包容的人,往往是有大格局的人。他们觉得你朋友圈发什么无所谓。

3、人类的情感并不相通

这句话早已被玩烂,但蕴含着哲理。

好的心情保持不变,差的心情只会更差。

有的人说了,那除了分享心情也可以记录经历的事啊。

实际上,占你好呀列表大部分人,有但不变选育关系疏远的亲戚朋友,朝夕相处的同事老板。

他们,并不想看到你过得很好。

所以为什么要苦尽心思的趋干这样一件事情呢?

4、我们很难定义朋友圈,它具有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双重属性

有的人虚荣、有的人炫耀、有的人记录生活、有的人反思生活、有的人把这个当成树洞、有的人把这写成日记。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不同圈子的人,往往难以一概而论少发朋友圈也并不是意味着高冷和成熟

一个软件而已

5、懒不想发….

作者:浪哥

  • (帮助打工人强化大脑思维,不再依赖打工,走向独立生存、自由生活)
  • 如果 2021 想改变自己,那么你应该来我的公众号**「浪哥有料」**
  • 我已经在公众号准备了,大礼包免费你来拿

1. 点赞是让浪哥持续爆料的最大动力(点赞不关注,你就是耍流氓)
2. 关注 @浪哥有料,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上路的黑暗游侠 发表

我有三个微信号。

一个加的是真朋友,全部都是同学,高中大学研究生的同学。都是现实里知根知底的。还有亲戚,真正有血缘关系的那种。

一个加的是同事,只聊工作。

一个加的是网络认识的,没见过面,只是游戏认识的。

我发朋友圈,要么发 1,要么发 3。第一个朋友亲戚不会害我。第三个网络认识不会顺着网线来打我,也不知道真假,图个乐呵,吐槽吐槽网上的事儿。2 就算了,不给自己找不痛快。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我感觉这种事情不需要建议。

因为每个人所在的人生阶段不同。

回头看看 QQ 空间和校内网的新鲜事就可以看出,当大家都在同一个阶段的时候,每个人其实都想发的。发些新奇的,美好的,发自内心也好,显摆也罢,无不是内心的真情流露。但是随着毕业的结束,人之间关系的淡薄。开始的时候还都发些自己生活的优点显摆一番,与其同时,也会收到同学们的夸赞或嘲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淡薄。你发消息回复的人越来越少,无论是夸赞或者嘲讽,当然这个过程是相互的,别人对你点赞评论减少,你对别人也会逐渐的减少。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在评论和点赞了。其实这类似于演员和观众一样,演员在台上演出,观众座无虚席,还时不时的称赞一番,演员当然会更卖力的表演。但是一但一个观众也没有了,演员神经病么,一个人在空旷的舞台上表演。

微信朋友圈也是类似,尤其是其强大的晒照片和视频功能,让人们更能够描述当时的美好。因此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踊跃的发啊。很多东西,天南地北的新奇事物,我们都没有见过,开始的时候我们也疯狂的点赞称赞,甚至我们也都到了一个新地方,晒它几张照片,也当一次演员的瘾,集上几个赞,来满足一下认同感,听一听别人的称赞。但是随着大家都这么玩,视觉疲劳了,就开始无意的忽视了,时不时地不给别人点赞了,别人发现这个规律后,也开始不发了,也开始不给别人点赞了。相互之间恶性循环,也就造成朋友圈越来越死寂了。

因此,发不发全在自己,时间长了,大家的关系淡了,有的甚至都会把你拉黑甚至删掉。朋友圈其实也是一种维系关系的一种方法,大家相互点赞,说明关系还行,发了都装作没看见,久而久之也就很少联系了。

知乎用户 月光姐姐 发表

之前我觉得朋友圈是用来维系朋友的感情的,发能让大家引起共鸣的圈,大家一起互动,简简单单,却胜过生硬的聊天。

后来啊~

发现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也可能是因为生活圈子的问题,我觉得好笑好玩的,那些朋友们不以为然,都是一个敷衍的赞。

再后来啊~

转移了方向,索性就记录生活,当个日记本,帮助自己以后回忆

再再后来啊~

我就不记录了,还是自己用日记本记吧,因为我发现,有些人,看到你过的好,嫉妒你;有些人,看到你过的不好,打心里嘲笑你。

所以啊,最后留下的那些人,就是不需要维系,依然友谊永恒的人了。不多不多,但是足够你一生享用了。这种人,一般就叫做知己。

知乎用户 天天向上 发表

发朋友圈本身在当下是比较好的打消时间的方式,并且,也是了解别人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不建议多发朋友圈。

1、朋友圈很多熟人发朋友圈容易召来别人不好的情绪。

我们发朋友圈最大的一个目的或者运用就是去炫耀或者发泄一些东西。比如,你发豪车,发高价衣服等,这些都是为了让看到。但是,如果,你的亲戚或者朋友正好就喜欢向你借钱,或者,喜欢嫉妒,那你召来的就是仇恨。

2、容易留漏出自己的近期状况。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是做人事或者领导的大家可以问问,这些职业的人都喜欢通过朋友圈去判断你是怎么样的,你近期是怎么样的。但是,当今社会不能让自己被别人看的太清楚。要不然,容易受到无名的伤害。而且,有的时候领导还会觉得你比较脆弱不能承受压力。

3、关键期,如果发朋友圈无人回应。

发朋友圈没有一个人给你互动回应,那么,自己的心情有可能也会受到打击。

知乎用户 阿佘 发表

想起上一个回答《被讨厌的勇气》的一句话:“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对认可的追求,才扼杀了自由。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才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前几年考研时,为了减少娱乐时间,把朋友圈端口关了(别人可以看到我的),那段时间也极少发圈。

现在也确实不太刷朋友圈了,偶尔与对方聊天时会进去看看他的动态。自己发圈也是随缘或者心血来潮:今天心情好会发,今天遇到尴尬的事也会发,今天尝试了新的事物会发,今天看到了不错的文章或视频也会发,与家人朋友有小互动也会发。

看不看别人的朋友圈选择权在我,也不太需要互相点赞评论才能维持的交际关系,彼此都关心的人,自然会主动保持联系,或者出来聚一聚。发不发朋友圈的自由同样也在我,其他朋友点赞评论不表态也都随意~(◍•ᴗ•◍)

我的生活,我的地盘,都得我做主 hhh~

知乎用户 粥菇凉 发表

说到这个还真是挺心塞的。以前,我非常喜欢分享生活的点滴,尤其是出门游玩的时候最爱发各种风景照和美食照了。

直到有一天,某个小长假返工的第一天,一位男同事跑过来跟我说:“我真想屏蔽你的朋友圈,一天天不是晒出去玩,就是晒吃的。搞得我家那位天天在我面前发牢骚,说不带她出去玩,昨天大吵一架。”(他的老婆也是我的同事,比较喜欢与人比,喜欢说别人家老公怎么好,抱怨这位男同事怎么不好。)

我当时心里 “咯噔” 一下,没想到自己的朋友圈还能引发一场“家庭大战”。

于是,从那以后,我基本不发圈了。

知乎用户 Acme 极致 发表

标准的朋友圈是分享正能量或者个人品牌或者公司营销手段记住它不是天天刷屏,要不然会有反感,也不是秀美食秀恩爱秀旅行,,,,有内涵的朋友圈一般都会很含蓄,让人一下能记住你。

记住朋友圈不是你发泄情绪的地方,也不是你炫耀生活的方式!

毕竟你见的那些东西,如果的那些地方,吃过的那些东西算个啥!

以下附本人朋友圈个别内容!

知乎用户 心中的宝儿​ 发表

这题我会。

还是 QQ 主宰的年代,在下爱好在空间发各种动态。某位堂哥看到后,就对我说:过几年你就会觉得这种行为很幼稚,暴露隐私不安全,建议少发这些为好。

他说的这些其实都没有错。

错就错在,微信崛起后,他整天在朋友圈里晒娃。当年他说的那些话,如今毫无信服力。

知乎用户 顺颂商祺​ 发表

不仅朋友圈,QQ 空间,微博都要少发。实在要发,发点岁月静好鸡汤感悟算了

行走江湖,万一遇上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挺麻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0zC2f 发表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又或者常常遇到这样的好友,那就是深夜不睡还在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有人抒情,也有人晒夜生活,但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作为一个未见面的朋友我来说,劝你你一句,大半夜的早点睡,尽可能少发朋友圈,如果你是失眠自己读本书,阅读过程中不仅容易疲劳增加睡意,也能从中获取精神营养,何乐不为。

为什么让大家早睡,我想虽然都习惯吗,晚睡却并不陌生,熬夜会给人带来的身体伤害。

比如说免疫力下降,视力下降,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提前衰老和各种皮肤问题,因此不论是为身体健康,亦或者是爱美,都不该熬夜。但为什么会提尽量少发朋友圈呢?

我们换位思考,试想一个人在深夜发朋友圈会出于什么诱因?一是情伤,二是炫耀,三是无聊,四是微商广告

情伤:

你的目标人物未必会依照你以为的来互动,反而让更多人对你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不是全部,但更大概率是情绪不佳,情伤,或者正感到难过无助,因此才会借朋友圈来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委屈。

说句真心话,其实这个时间段发文的人,大多是有指定对象的,说穿了,他(她)发的那条消息,只为让一个人发现,从而得到对方的疼惜和回应。

但别忘了,朋友圈是一个最大的圈子,除非你屏蔽了所有人,不然往往除了你最希望看到的人没有反应,其他人都会看在眼中,并进行无数版本的分析甚至传播。起初可能也会有人安慰,可久而久之怨妇的气场会让不少人对你产生偏见。

我深深懂得,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些脆弱,似乎越是深夜越容易爆发,再准确一些,或许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敢做回自己,白天戴久了面具,不敢轻易袒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与情感,唯独这个时刻,无处宣泄的痛,也就借文字抒发。

可你也要懂得,真正会疼你,知道珍惜你的人,根本无需借这种方式表达,不被在乎之下的变相呻吟会显得愈发的卑微与可笑。

希腊作家有过一句话:
所有人在醒着的时候都是置身于同一个世界,但在睡着后,却都置身在自己的世界。

我们终将活在现实,无法摆布既定的轨迹。感情出了问题,自己真实地去处理,对那个在意的人不满或需求,别搞得这么神秘复杂,直接联络。这样或许也未必百分百达到你的需求,但最起码不会让对方有借口说句 “哎呀,你不早说,我不知道”

而且说真的,我们都没有读心术,谁能真的完全读懂别人的心思,我们也有太多自己日常的烦恼和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本来已经焦头烂额,那个人怎么还有精力去猜。直接一点,没有什么比直白更简单的解决方式。

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只要爱的人肯迎合接纳,已经是爱和尊重。因此天太晚了,不要绕弯路,早早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当面锣对面鼓去说,远比大半夜发个朋友圈更有作用和效果。

炫耀:

“上海名媛” 这个词当时刷爆了朋友圈,但生活中炫富的人其实并不少,人本能的虚荣心,并不存在贬义,谁不是人前显贵,谁不想过得比身边人都好,因此别管真实生活,朋友圈小小晒下生活照,摆出理想的姿态,也是一种内心平衡与满足。

简单来说,抛开为了钓金龟婿和白富美的说法,更多的就是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

亦舒说: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其实男人和女人是一样的,自己是雄狮根本无须炫耀,而这样最终的炫耀结果呢,一是遇到行家觉得可笑,二是遇到心怀不轨的人产生歹念。三是根本不懂的人,只会觉得你无聊,甚至揣测下是不是被包养。

不要小瞧人的联想与传播能力,持续下,可能你的绯闻连当事人的故事发展,都要通过别人知道。

无聊

真正有事忙,又或者过日子的人,整天忙到四脚朝天,即便不早早休息,也会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追剧,购物又或者打游戏,怎么有可能闲得没事大半夜在朋友圈闲逛。

因此你的举动就会被人们定义为游手好闲的标签称号,相信我,人被人喜爱和尊重的价值,永远是你的身价和位置,不会因为你有空就能拉拢人脉,没有价值和用途的人,和谁闲聊,那句 “在吗” 之后,基本都会石沉大海。

而当闲来无事就深夜朋友圈,毫无价值,不如早早休息,多去做些有意义的事。人的本钱,健康、青春再有就是此刻你漂亮的脸蛋,等都让自己消耗没了,恐怕你的朋友圈几乎早已经被人屏蔽掉。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努力,想开启什么样的人生,自己打拼,而在得到之前,先成为与之匹配的人,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去拥有,所以不要再去大半夜在朋友圈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而是考虑下自己的人生到底需要做些什么,并点滴间逐步作出应有的改变。

微商广告

大半夜,没有委屈,不是炫富,更不是无聊,甚至是做正经事,那么莫过于这就是自己的行业了。

其实针对广告不是不能发,毕竟是自己辛苦的赚钱方式,但最怕的就是频率太高,因此我想很多人都会屏蔽那些自己代购微商的好友吧,不是不尊重,是真心受不了,雷同商品换着花样的发,“绝对的为朋友帮忙” 的字样,更是让人说不出的尴尬。

因此建议选择好一天工作发布频率时间表,有时候不仅达不到销售效果,反而让人抵触,得不偿失。

人生孤单,有我相伴,你有什么情绪压力,情感问题,又或者不同的个人观点,私信我,我愿意帮你一起找到相对最佳的处理方式解决问题。

知乎用户 这个昵称我用了 发表

打开天窗说亮话!!!

缺乏自信,委屈巴巴,内心脆弱,胆小怕事,做事犹豫不决,瞻头顾尾,举棋不定,优柔寡断的人,要尽量少发朋友圈!

私密的还好,如果公开的话,你八成会担心自己写的东西,有可能伤害、得罪那些关心你或是你关心的人,只要你有这种负担,害怕有人误会你什么什么,你还是别发的好。不然的话,对你自己也是一种折磨。

生性多疑,喜爱猜测,想象丰富,天马行空,控制不住对号入座,忍不住胡思乱想,脑洞大开的人,要尽量少看你暗恋的人,你嫉妒的人,你讨厌的人的朋友圈,如果你不怕被刺激到心态爆炸的话。

想发朋友圈就去发吧,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黎明,凌晨,什么时间段都可以,只要你手机有电,有信号,有流量。有人要是受不了你,决定屏蔽你,拉黑你 ,那是他自己的事。

等你有一天发现,写朋友圈,看朋友圈也是一种修炼的时候,等你有一天,从风起云涌修到心如止水的境界时,你就会明白,

你认识的每一个人,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但你自己和你用的微信号和手机,是属于你自己的!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肖仙女夏凡 发表

必竟人类的悲欢并相通,成年人的崩溃也不需要观众。

知乎用户 后会有期 发表

因为朋友圈里有父母,亲戚,同事朋友这些都无所谓,想发什么让他们看到也无妨。

就是不想让父母和亲戚看到,记得我舅离婚后,又娶了老婆生了一个女儿,和前舅妈也有一个女儿,简称大表妹和小表妹。小表妹小时候经常来我家玩,很可爱,我也很喜欢她,有一次拍了她的照片发朋友圈,我爸看到了就说我把小表妹的照片发朋友圈,要是让我大表妹看到了怎么办,然后我妈也在旁边跟着说怎么怎么的被大表妹看到不好,然后我其实心里是不怎么开心的,然后我就说那我删了行吧。

之后工作了谈了男朋友,父母不同意,我在朋友圈感慨下心情,然后我爸在我状态下评论了一大堆话,诶,后来就再也不喜欢在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想法了。

后来出来了抖音这个软件,我以为这个软件父母亲戚那辈不会玩,这应该是属于我的私人领地了,好家伙没几个月父母亲戚又在抖音加我好友了。

现在我又转移到了知乎这个平台,他们应该不会玩知乎的。

知乎用户 上帝在厕所 发表

我眼里的朋友圈,就像孙少平眼中的村民活动中心,只有学得自己混得还像样,就能在朋友圈引话题和关注。而且讨论的都不是很深的话题,无非是口水,眼光,口水,眼光。朋友圈你完全不能当真,沉溺于朋友圈,我觉得挺可悲的,但绝对的远离朋友圈,我觉得也是挺可悲的

知乎用户 茗姐说 发表

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你。

知乎用户 欧阳朝云​ 发表

Anybody can sympathise with the sufferings of a friend, but it requires a very fine nature to sympathise with a friend’s success.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1881)

任何人都能对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但要消受一个春风得意的朋友,则需要非常优良的天性。

-《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

所谓分享生活和炫耀生活,其实只在一念之间,关键并不是看发朋友圈的人怎么想的,而是看朋友圈的人怎么想的。

真正能为他人感到开心,要么是你至亲至近的人,要么是天性纯良的人,其中后一种在成年人中真的很难得。

你所谓的分享生活,在他人看来可能就是炫耀或者发朋友圈过度(转无数公众号文章,发无数类似的图,微商。。。)。这样从你自身的收益角度,不发朋友圈收益为 0,发了朋友圈收益可能是负数。言多必失,总体来说,发太多朋友圈可能会给他人造成困扰,保不齐哪一条就踩雷了。

但是我还是建议偶尔发两条关于自己的朋友圈,因为对于大多数朋友圈的人,如果你不发朋友圈,基本上等于失联。有时候留点念想也是挺好的。

知乎用户 同和君 Hocassian​ 发表

谁说的?不爱看就拉黑,爱看不看,爷就爱发。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李花花 发表

反正我发现了,特别爱发朋友圈的人都比较孤独,没有男友或者怎么样的,因为没有人分享好心情和坏心情。我之前也偶尔发发,现在最近一条还是过年时发的

偏题了,sorry…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目前我的微信好友是 120 个,我有不定期清理陌生好友的习惯,老同学、前同事、陌生网友,只要几个月不聊天不互动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我删好友。

工作关系的好友直接分组,不可见。

我的 QQ 空间更绝,以前 QQ 也有上百个好友,现在大家都不怎么玩 QQ 了,只剩下二十几个好友,空间内容仅自己可见,我完全把它当成私人日记本,依然会不定期更新。

我把其他人都看做 S13,其他人也都把我看做 S13,那么我根本不用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知乎用户 li 仰望星空 发表

人是社会的动物,发朋友圈是为了获得回音和关注。

比如发的时候,总是想着谁和谁谁会看,时间久了,发朋友圈就会演变成一项 “任务”,发朋友圈是为了别人。比如我要怎么写,谁和谁谁会有什么反应,这都要考虑,时间久了,就会心累,最糟糕的事情是当想获得某某的关注,却石沉大海,没有点赞评论。

由此,发朋友圈违背了自己最初的随性。

还有,要考虑分组的问题,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加的好友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玛莉蓓尔 发表

因为朋友圈里谁都有,每个人原本看到的都只是你的一个侧面,但如果你在朋友圈里什么都发,那就意味着所有人都知道了你的全部。

比如说我,我的朋友圈包括以下这些人: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学生、同事、网上的基友、租房经纪人,etc。

然后,这些人看到的我的不同侧面是这样的:

家人知道我的三次元生活与部分工作内容,也知道我的部分兴趣爱好,但不太确定我每天都在跟基友叨叨些啥;

朋友(同学)知道我的部分工作内容、兴趣爱好和对社会时事的观点,但不太知道我的日常三次元生活;

老师知道我的学业内容,其它不知;

学生知道我要教给他们的东西,其它不知;

同事了解我的绝大部分工作内容,其它不知;

基友知道我的大部分兴趣爱好和观念,也大概知道我的工作和专业,但对我的三次元生活没有实际接触;

租房经纪人知道我的住房需求和职业,其它不知。

……

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很好的,因为一个人并不是总能完整地接受其他人,比如我在同事面前还算是个认真工作的人,这对我们维持互相之间的正经态度很有帮助,那如果他们看到我看动漫搞古生物,说不定觉得我是个中二的小孩子(这不废话么不中二谁研究古生物),这就不利于我们维持同事之间的成年人的交流方式。

所以我一向不怎么发朋友圈,上次发朋友圈,还是发生超级月亮天象的时候,因为百年难得一见,发了之后朋友圈的各路人马看了都挺开心的。

台大的欧丽娟老师解释 “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诗的时候曾经说,人们为了避免伤害到自己或伤害到别人,聊 “天” 是最好的选择,因为 “天” 太大,对个人来说无关紧要。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祥林嫂无限悲伤的事情,说多了在别人眼里也只是笑话。

知乎用户 小兔爱剪辑呀 发表

我就不发圈,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就是关于发朋友圈的,觉得很有道理,分享给大家。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是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是笑话。

有的人特别爱晒,个人觉得那就是显摆,从来只有 “羡慕” 这个词,没有羡慕这件事,你好了,别人只会嫉妒,恨,凭什么你比他强,你的钱肯定来的不光明,会找各种理由否定你,你要是不好了,发个朋友圈,别人会在那幸灾乐祸,说活该或者笑着看你的人肯定比跟你感同身受的人多得多,我甚至怀疑没有和你感同身受的人,除了你的父母。

我身边就有个朋友,说朋友吧,没那么好,吃过两次饭之后再也没见过。她就特别爱晒,自己没什么工作,找了一个有钱的对象,就开始发圈,发生活用品,晒去哪玩,老公送啥,朋友圈各种自拍,这本人见过,长的特别一般,个子高一点,朋友圈得美颜照片,美白的跟刷过大白一样,头像,全都是,她就觉得自己像那样了吗?活在美颜世界。取个快递都发圈的人,说换了新地方,别墅区好大,取快递自己走丢了。自己用 sky2 都过敏,求大家推荐贵的护肤品。什么换个车内饰好几万。只要他照全身照的照片,我都怀疑给她拍照的人是趴在地上的,从脚往上照。还有好多,虽然不喜欢,但是没屏蔽她,就想看她是怎么显摆的,然后心里小嘲笑她一下。加了微信好友后就没说过话,但是我通过她的朋友圈知道了,她结婚了,去哪玩了,然后离婚了,刚开始她在吉林,后来广州,再后来四川。应该是找了一个网友,目前在四川。你说这人是多爱发圈!

知乎用户 企师爷​ 发表

1. 不是 “朋友圈” 是“工作圈”!

微信里好友越加越多,虽说是熟人社交,但真正熟的人没几个。大多数人是因为工作,不得不加。

以前好友只有亲人和最亲密的朋友,现在很多 “僵尸老友” 就加的时候打过招呼,现在连他们是谁我都记不起来…… 很多东西不想让他们看到。

至于领导,同事,客户甚至下属,你们只要知道我是 “努力” 本人就好,至于去哪里玩了,吃了什么这些就不劳大家费心啦!

2. 懒!

当然,若真的想发,是可以选择分组可见的,但朋友圈的分组太麻烦。想想就头疼,干脆就不发了。

况且,对于懒人来说,p 图、配文字,这可是一件超级费神的大事啊。打字三十秒,润色十分钟,分组半小时,发了后还得应付评论,想到这一切,就不想发了。

更可怕的是,手滑!当你以为万事大吉,坐等收割评论和点赞时,过了好久才发现 “不给谁看” 和“选中的朋友可见”弄反了……

3.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这个时代,大家最怕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年轻的我们,最擅长的就是 “和别人不一样”。

一旦我们在朋友圈发布一些 “激进” 言论,又恰好忘了分组,就经常被有些人“善意提醒”。

分享一首摇滚就被说是叛逆,换一首民谣又说我多愁善感,晒个纸贴的纹身那就是不学好……

我这么多年还没摸透的人格就被你随意贴标签?怎么我是吃你家大米了?

那好吧,既然不愿做事事顺从的乖孩子,不愿努力表现出一致,唯一的方法就是再也不发朋友圈。

4. 朋友圈鄙视链依然存在,不想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

震惊!吃了这五种食物竟然会导致……

——默默点举报

最后五件海外直邮价格良心有需要的请私戳非诚勿扰!白色已出完只剩黑色!不接受砍价请带图询价彼此体谅谢谢合作!

——代购们麻烦带标点谢谢合作

亲,朋友圈第一条,帮我点个赞吧~么么哒~

——谁跟你亲?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这本书很好看,推荐~

——谢谢,看过了,很烂

我家宝贝真可爱~(不好意思刷屏咯,亲们~)

——我看你很好意思

朋友圈鄙视链依然存在,不喜欢这些行为,于是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

知乎用户 醒了不起的盖茨比 发表

我蛮惊讶,到现在居然有人还自视甚高的觉得不发朋友圈就是清高。

“我没必要向所有人分享我的生活”

“我不想得到那种短暂的欢愉”

“想不通为什么要让全世界都知道”

那我能不能说,不发朋友圈的人其实是自卑呢,我能不能说,他们胆怯羞于分享呢?不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居然可以被编排出这么一出大戏。

挺搞笑也挺让人难以理解。

我考试考了不错的成绩,被心仪大学录取,我发个朋友圈怎么了?

我今天去景点玩了一天。有特别好看的风景我发个朋友圈怎么了?

我心情不爽,发个朋友圈发泄下怎么了?

不行吗?违法吗?不喜欢看不可以屏蔽吗?不喜欢看不可以划过去吗?就你认为,你自以为能代表所有人。

真的有人不喜欢发朋友圈,因为在认真生活,但有人就是喜欢发朋友圈,那是人家在分享生活。

这个年代,管好自己就不错了,还有心思手伸那么长?要活成怎么样让你管。靠

知乎用户 斯帕不爱卷​ 发表

希望大家懂一个道理,

你喜欢不喜欢发朋友圈,是你的个人爱好。都很正常。

但是你刻意的频繁去发打造自己高端人设的朋友圈,或者刻意不发朋友圈标榜自己遗世而独立

两种行为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炫耀自己。

当你心里会想到我发会怎么样,不发会怎么样的时候,

其实都是不单纯的朋友圈行为了。

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

当你心里没有那么多发不发的纠结,

你才是真正的自由。

知乎用户 大熊​ 发表

感觉朋友圈是个很功利的地方。

我现在玩 QQ 和朋友圈,生活感慨一般都发在 QQ 空间。

QQ 里都是同学或者认识的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也不是说想法啥就发啥,尽量就是一些积极的东西。朋友圈个两三周照个风景照发一发,就是让家里人感受到我过的还行。其他想说的话就发在小众平台,谁也不认识谁,再多牢骚也不会打扰到别人。

我停过一段时间朋友圈,但是有些自己学习大信息还得从那里了解,后来又开启了。

知乎用户 鵺濙 发表

没钱的盯着我,有钱之间的互动多么虚伪,客套,充满礼节,还有一些痛苦的死文青喜欢对你各种评判,还有一些人根本看不懂你的品位,你的衣服其实是出自谁手的高定,比香奈儿亚历山大王还贵

何苦这么多枷锁

有四年了都不主动找人聊微信

我没有想发信息的人

也没有想分享的人

尤其被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喜欢,是很恶心的

不想浪费时间互动

也讨厌带没能力的人见世面,什么会所都不懂,什么稀有都不懂,也不想被这种人看到朋友圈

所以微信只是一个摆设

能找到我的人,自然有资格

找不到我的人,才觉得加了我微信是一种荣幸吧,才天天盯着我吧

知乎用户 魔声 MONSTER 音频 发表

我猜建议少发朋友圈的,是不是那些人自己发朋友圈的时候,没有啥人点赞和评论,久而久之,就会交际面越来越宅,就干脆不发了,然后鼓动身边人少发朋友圈,说什么天天发朋友圈浪费时间,要把时间利用起来,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然后后面陆续的话题都出来了,都在讨论发朋友圈的意义,朋友圈值不值得发…….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自己发朋友圈时没啥人点赞评论,既然发了不能带来别人的赞赏满足自身虚荣,那发了也没用,所以开始越来越多人建议少发朋友圈

但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是这么想啊,人家自己热爱美食,热爱出去旅行,热爱分享一切经验知识,人家发出去可能就是给真正的朋友分享的,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给我评论点赞了,有时间就发发,没时间就给别人评论评论,这样不是挺好。

当然了,更多人可能是觉得自己当下生活过的不如意,也没什么值得的事可以在朋友圈分享的,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出现在一次朋友圈,真正的朋友越来越少,越来越宅,越来越封闭自己,就觉得谁经常发朋友圈,反而不正常了。

现在,朋友圈变成了微商和各种广告的地方,跟以前比,新的平台越来越多,倒是能跟陌生网友聊的起劲,朋友这个小圈子反而关注的越来越少,所以又开始有新的话题出来,为啥大家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哈哈哈

最后,朋友圈,想发就发,想给谁看就给谁看,生活再难,也要分享自己的生活啊~

知乎用户 90 后二叔 发表

我看到另外一个回答 “为什么不要和不发朋友圈的人做朋友”

知乎用户 李维斯 发表

没人建议

但是大家集体潜意识默认:

我一个人不停地发一些别人不太在乎的日常是非常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

所以大家的频率基本都会保持一个不影响别人

也不让自己觉得自己矫情的程度

知乎用户 米弘 发表

因为在朋友圈里,你发的任何内容,都会成为别人对你的定义。

准确地说,不是外人对你的定义和刻板印象浇灭了你发朋友圈的热情,而是总有人跳出来试图质疑你、阻止你正常的表达情绪。

也就是说,你在自己的空间里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却被别人意外地 “截断” 了,这种感觉很不爽。

一句话,朋友圈成了给你添堵的存在。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里发表了一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感受,忽然蹦出来个女同学,留言:亲,建议你多看看公众号 “某点读某”。

当时我正在气头上,而我发表的内容与女同学无关,也不是反动言论。因此,看到她的留言,我顿时七窍生烟,胸中即将喷薄出一腔恼怒的热血。

但理智及时唤醒了我,我没有回复过激的言论。

事后,我仔细剖析了下,为什么她的话让我不舒服,我的结论是,她的留言翻译过来就是:

亲,你有病啦,你需要吃药,建议你多看书!

一个不明前因后果的人,淡定从容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给你点评和建议,试图让你压抑自己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怎会让我不火冒三丈

就像你未及时处理的情绪又会再次在你脑海中 “闪回” 一样,在压力大的某一个瞬间,这次填堵行为会一下子钻进我的脑袋,让我浑身不自在。

再看一下女同学刚刚发布的朋友圈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只有利益和丑恶,还有很多美好的真情”。

于是乎,综合对女同学的印象以及她朋友圈里发的言论,我总觉得她是一个善于包装自己、用虚伪的面具生活在朋友圈、毫无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人。

看,这就是人和人误解的过程。

有个同事曾经说过 “我最讨厌成天在朋友圈里发什么正能量的人,觉得特别虚伪”。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的情绪没能给他们带来正能量,她还要对你的朋友圈指手画脚,我个人真的很反感。

知乎用户 李茈瓴​ 发表

少发朋友圈这个命题能成功,其实是建立在迈入社会后,1. 不想被他人抓到把柄,言多必失。2. 想要尽量做到不得罪人 3. 削减自己的存在感的中庸之道 4. 隐私问题 5. 单纯不喜欢发 或者进行社交活动 6. 尽量不引起他人的嫉妒。(确实有一类善妒的人)

盲目跟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仅仅是为了高逼格,从而扭曲自己少发朋友圈且鄙视他人的人,都太幼稚。

除非你身居要职,或者你干职业杀猪盘,或者你是职业博主,才需要立人设,普通人谁需要?另外,建议申请好友微信,仅玩的特别好的朋友加,不会被打扰也没垃圾信息。

说实话,我乐意看父母或者朋友们分享他们的生活,特别是离得远的父母。好久不见的朋友,我乐意看一看今天他们去哪里旅游,吃了什么,看了什么书,有了什么感悟,心情怎样,就好像我不能陪伴他们,却也参与了他们的生活。

最后,幸福的人总是温柔且宽容,痛苦的人总是尖酸且刻薄,如果你想要清净,可以在通用那里直接取消朋友圈入口,也不会有提示。

部分答主把自己强行包装的样子,职场以外,相比于会做事,大家还是更喜欢真诚的人。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因为隐私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

为什么钉钉这个软件讨人厌?因为它让你的老板可以知道你在下班时间有没有读消息,而这在以前是因为技术限制做不到的。

你让别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干什么,是可以从中获利的,上班摸鱼就是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发很多朋友圈、答很多知乎,其实都是在放弃自己的这部分权利。所以如无必要尽量不干。

当然,你自己觉得开心也是一种必要。

知乎用户 鹿头​ 发表

是谁建议的,为什么要少发。站出来我和他讲讲道理。

朋友圈是自己表达心情和日常生活的小天地,自己想发就发,有这种建议的大概是说给那些刷屏的微商的吧,一天发几十条招人烦那种。

想当初读书的时候,一直挺喜欢发朋友圈,关于男朋友,生活,宠物之类,分手了或者不开心就会全部删除。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做法真的是幼稚。

你会不会有这种体验,5 年之前你不知道自己某段时间到底在干什么,如果有条朋友圈或者照片,你都能大致回忆起来那段时间自己到底过得怎么样,和谁在一起,自己是胖还是瘦。朋友圈和照片一样都有记录成长的过程。并且朋友圈比照片有更好的记录功能,还可以发视频,可以发文字,还可以记录日期。

几年之后或者十多年之后你一定会想去看看那段时间自己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人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并且记忆储量有限,新的记忆总是会代替老的记忆,那些老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更替慢慢变模糊,人的身体 7 年基本可以替换全部细胞,相当于 7 年之后就是一个全新的你了!

那些朋友圈的纪录就像是一个钥匙能打开某段时间的记忆匣子。

所以发吧,无论你是高矮胖瘦是贫穷还是富有,过去的时间不再来,至少在 100 年内人类不会研制出时光机,不能回到过去看看那个时候的自己。

几年之后你会感谢我这段话!2021 祝大家幸福!

知乎用户 David​ 发表

因为容易暴露你的真实思维,生活和阶层水平。

而且是你的上限。

而且阅人无数的老江湖能一眼把你像白纸一样看穿,发得越多看的越清楚。你的浅薄无知在你一条条看似精致的朋友圈里暴露无遗,你还自我沉浸在自己臆想的人设里不能自拔。

知乎用户 新兰 love 发表

我不建议。

朋友圈是发给自己看的,只要不影响他人,不给自己带来损失(比如骂老板却忘了把他屏蔽),就不要在乎别人看到你的朋友圈怎么想你。

你发出去玩,别人认为你炫耀也好;你发和男朋友的有趣日常,别人背后说你喜欢秀恩爱也好;你发不开心的事了,有人说你 “天天负能量” 也好——

怎么样都好,他们爱怎么想你怎么想你。

**正所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真正喜欢你的人永远不会在你背后说三道四,不喜欢你的人你连呼吸都是错的;君子能用宽阔的胸怀看待别人,小人则用狭隘的眼光看待一切。

为什么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我的朋友圈,我要不要发、要发什么是我自己的权利;你如果不喜欢,你可以选择屏蔽,那也是你的权利。

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朋友圈本来就是娱乐,自己开心最重要。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目光,自信一点,怕什么?你的朋友圈你自己做主。

知乎用户 圣母马力阳 发表

年少时有很多需要表达

而立之年发现,生活点滴之处便是幸福,无需让他人看到,也无需那些无谓的恭维与褒奖,自在即可。

我很喜欢王自健最近说的一句话:“智者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愚者说话是为了说话,我现在没有那么多话要说了,就不说了。”

知乎用户 荞麦花开​ 发表

想发就发,没心思发就不发。哪有那么复杂。

不要在乎人家对你的看法,悦己最重要。

知乎用户 长安猫 发表

为什么要少发朋友圈,你心里还没有个底吗吗?

不会吧,不会吧,还有人不知道你朋友圈为什么会被点赞,那是因为我给每个发朋友圈的都点赞了。(我也没什么绝活,我表演给每位评论的朋友都点个赞)

作为大学生,应该知道为什么少发朋友圈,总有那么一些动态不想让父母知道。别笑,懂得都懂。

你总会在朋友圈里透露你的日常,别人可以从你的点点滴滴发现你的为人。有时候,不想被别人了解的太多,这时,发朋友圈或许会暴露你。

劝你少发朋友圈,只要你学会用朋友圈包装自己,在他人面前展现完美的自己(完美这个词不当,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代替)。

朋友圈要精简,不要什么鸡皮蒜毛的小事都发。

王者连胜了几局都发,这算哪门子朋友圈。(我笑死,刚才连输了好几局,想哭求安慰)

总之,朋友圈要会包装。不会包装,你就别发。

我跟你们讲,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人在美国,刚下飞机。[doge]

当然,你如果爱发朋友圈,也没必要遮遮掩掩,自然展现自己就行了。想发就发,不必在乎他人的观点。

不论是建议少发,还是多发。朋友圈只是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而已。只不过他能展现你的为人。朋友圈的多少都能塑造你自己,一个怎样的形象,要靠你自己取舍。

朋友,你的朋友圈应由你自己决定。做回自己,不必太在意他们的看法。

但是,我还要多劝你:

知乎用户 你的小号已上线 发表

你根本想不到什么时候分组可见会突然失效

前几天误删微信,重装了一下,导致很多朋友显示不出来(这是背景)正好碰上过生日,发了条朋友圈,妈妈不让收亲戚的红包,于是把亲戚们都分组不可见了

万万没想到,原本该在分组里边的某弟弟给我点了赞,我点开分组,本来应该是在分组里的十一个人在这条朋友圈下边只剩十个。

《消失的第十一个人》这事放在《走近科学》起码可以拍三集 T﹏T

漏网之鱼很成功的把这件事宣传了一下,第二天出去玩,有长辈过来当面质问我

“小谢啊,你朋友圈是不是把叔叔屏蔽了呀,你表弟可以看到,叔叔怎么看不到昨天那一条”

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小猫咪不过是解释不清了,小猫咪不该承受这种人间疾苦,唉,烦死了

换个地球生活吧,渣腾坑我,远离朋友圈

知乎用户 我是 发表

关于 ego 再谈一谈。

人很多时候会被 ego 所左右,所以会炫耀,怎么怎么样去发一些朋友圈,我们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可取。

可是你知道了这一点,所以对自己说,好吧,那我要就不发朋友圈了,比如说我要维持自己的人设呀,让别人不那么看我呀。

可是,这仍然是有 ego 存在的。(只要你还在想别人会怎么看你——只要你还是为了别人怎么看你,你这个 ego 就仍存在,不管你发不发,你发多少都是如此)

不在于你发不发,也不在于你发多发少。“没有对与错的决定,只有对与错的心情。” 一切都是你的心,有没有被 ego 左右

知乎用户 边缘化​ 发表

打个比方:比如你要出去旅游,如果你发了个朋友圈,会有如下负面影响

同学:找你借钱的时候看你没钱,现在出去旅游倒是有钱

同事:帮我代购一点东西呗(实际上清单列一大堆)

无聊亲戚:出国游有什么好玩的,祖国这么大不够你玩的?

朋友:真有钱还出国,我们就哪儿都不去,算了算了你有钱

老板:什么时候回来,那个方案还等着你回来改呢

客户:去哪儿玩了,都没去那个景点?算了,这一趟你算是白去了

所以,同志们,朋友圈还是少发,甚至不发,也不要评论,因为别人的生活与你无关,你的生活也只有你能够理解,自己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喜马拉雅宁小宁 发表

谁建议了?还都?

只是建议那些宝妈不要随便晒娃真实照片等等信息,以免带来危险吧?

你有娃还是?真是奇了怪了。

知乎用户 公务员树洞 发表

十分认同一句话:一个喜欢炫耀什么,说明 Ta 正缺少什么!

这话句句戳心,字字在理呀。喜欢发朋友圈的,展示各种 “动态” 的,无非是“面子上好像少了点什么”。

鉴于此,玩微信几年来,我从不发朋友圈。从不!

我的理由,都写在下面这些文章里了:

透视职场真相 10|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吗?透视职场真相 457|那些成就非凡的人,未必是最聪明的,但他们一定是懂得 “装傻” 的人透视职场真相 476|那些不动声色的人,其实是在安静中蓄力,往往都是一些 “狠” 角色

知乎用户 陌北烟 发表

感觉现在真的渐渐失去发朋友圈的动力,因为在等你编辑好文字的那一刻,你还要想,家人看到这条朋友圈会不会担心,领导看到这条朋友圈会不会多疑,同事看到这条朋友圈会不会八卦,然后一个一个屏蔽,屏蔽完的那一刻,才发现搞了半天,那我的朋友圈要发给谁看的呢,那个我想让他看到的人,我会反思我又何必如此,而那些不想让他们看到的人,也不值得我如此辛苦。

更何况,随着不断长大,自己学会越来越有能力掩盖自己的情绪,慢慢的已经不需要朋友圈来发泄了。

知乎用户 梧桐 发表

微信刚兴起的时候,大家是喜大普奔的,大家约饭,聚会,分享自己日常,大家一起晒晒养花,爬山,旅游,运动,感觉给心灵找到了安放的地方,甚至因此找到了多年联系不上的好友。

没多久,领导发现微信群功能很强大,所以很多同事变成了微信好友,部门有了统一的组织工具,以前领导周六周日打电话骚扰,你偶尔可以没听见,现在好了,群里一句话,你可以说当时没看见,三个点五个点之后它还是好好地在群里摆着,你只好打点起万般精神,牺牲掉盼望一周的周末时间,老老实实去上班拉磨。我驴容易吗?

上班时间,你突然想起昨天吃的一家馆子很不错,一时按捺不住冲动,要分享给你的吃货好友,顺手发送到朋友圈。晚上发现领导在下面点赞了(人家是非工作时间点的赞),猛然发现,领导的赞是意味深长的,突然感觉那家馆子的饭菜也不那么香了,你懂的。

这几年因为生活便利,加了一些中介,商超,微商,供应商的微信,这下朋友圈包罗了人间万象,每日美不胜收,我的古董手机终于不堪重负,撩了挑子,我对于三天两头要清理内存也终于厌倦,果断把朋友圈权限设成不看他,也不让他看我。我也猛然惊觉,也许我在朋友圈的各种感想各种秀,对别人也是一种骚扰,毕竟现在朋友圈已经不仅仅是朋友了,我就不要天天刷存在感了(借用目下流行术语,不占用公共资源),与亲朋好友还是多在现实中接触一下,更真实,更有温度。

知乎用户 绿凉荷 发表

我还就纳闷了,这么多人以不发朋友圈为荣吗?你以之为荣就算了,为何还要贬损一番爱发朋友圈的人。是觉得自己脱离了与人为乐的低级趣味从而走上了出淤泥而不染、独自品味孤独人生的正确道路了吗?

你爱发就发,不爱发就不发,想看别人朋友圈就看,不想看给他屏蔽了。大可不必一边说着什么爱发朋友圈的人不能深交的话一边偷偷看别人朋友圈并且还要发到公众平台上让别人对他品头论足。

朋友圈顾名思义不是给朋友看的吗? 我很喜欢看朋友圈,本来很多人不是特别特别熟悉就很少聊天了,看到他的朋友圈反而会了解他最近现状如何。我也很喜欢被别人看我朋友圈,给别人了解我的一个途径我感觉挺好的。

哪来这么多人看了你的朋友圈就要害你,哪来这么多人要嫉妒你,你是通缉犯吗得到你的信息就可以拿去换钱。谁还不知道你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子啊。就算他在嫉妒,爱嫉妒就嫉妒呗,在法治社会他还能嫉妒的跑来捅你一刀不成? 我还就喜欢这种塑料朋友看不惯我的样子,我就是活的比你好,气死你。

但是一些不该放到明面上说的话,容易被人误会的和容易被人抓到把柄捅刀子的话最好还是少发,其他的随意。

知乎用户 我放弃了 发表

逼王们愉快上线了。

你说我,缺什么秀什么。实属悲哀。

我说你,干的都是脏事儿,内心阴暗。

你说我,秀恩爱,绿茶。

我说你,实海王,下贱。

手太长不怕被人剁了么?

爱发不发,讨论这个 谁问谁装逼。说的真把你当盘菜似的 。

我给你个建议啊?微信设置里至少有两样 。一个是不让他(我)看他(我)朋友圈。还有一个关闭朋友圈。

你又不用你家宽带,手机,手机号,流量。微信,何必呢?

知乎用户 66666 得不行 发表

偶尔发一下,不然他们都以为我死了。

知乎用户 老高学长​​ 发表

对于这个建议,我不听

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建议里?

千金难买我乐意。

有限建议涉及原则可以听。

而有些,你自由生长就好。

看到有些朋友说,现在还是欢发朋友圈还是年轻。

我不年轻了呀,都快 28 了,能永远保持这种热爱,永远保持这种年轻心态,那也是不错的。

有好奇,有期待,能把自己的想法勇敢表达在朋友圈

像我那些朋友,带崽的带崽,要么就沉迷在酒场,或者牌桌上,女生有些是转发啥免费游乐园带孩子的广告,都是变的不知道在干啥了。

朋友圈对我而言就我记录想法的地方。

某些特殊的场合如果,敏感的话我是不会发朋友圈的。

而其他的时候我都喜欢发朋友圈。

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没有时间天天找你聊天。

那他就可以通过你的朋友圈知道你的近况呀。

比如我嫂子,就每天靠朋友圈

在监督自己去了健身房(Ps: 实际上是健身 1 小时,拍照 58 分钟,看破不说破)

这也挺好,起码知道她每天在干嘛,

可以点个赞,

而且想聊天的时候,还知道怎么开头。

反正我喜欢发朋友圈,

一个记录自己,

第二个是表达自己,

第三个,让朋友别忘记自己。

圈里有工作,有生活,也有自己的成果,和未来的思考,还有一点半营销性质的东西。

比如

你没发现要不是你某个朋友发朋友圈,

你可能这一辈子都会把她遗忘么?

你甚至在想要找她的时候,

都不知道她是在干嘛了。

生活本来就很无趣了。

人生也不过百年,为啥不能发盆友圈来记录自己或者爱人,家人的美好瞬间。

起码到了以后年纪大了,还可以有记忆点,来回忆美好。

好了,不说了,早起,要发朋友圈去了。


哈哈哈,居然有点赞,看来点赞知友要么就是大 V,要么就在成为大 V 的路上。

为啥,我多发朋友圈呢?

我讲完了生活我来讲点专业的

因为浩然正气和正能量的朋友圈真的可以感染很多人。

就比帮我我做理疗的啊阿姨,她经常帮我做理疗的时候说

小高阿,看到你朋友圈每天这么早起来搞锻炼,我觉得我睡懒觉都不好意思,

所以最近我也开始晨练了。

还有一位粉丝朋友,当然比较浮夸,居然说,每天早上看不到我盆友圈都觉得少点正能量。

当然如果你是做营销的或者知识付费类的

那你更加要利用好发朋友圈了,而且还不能像微商那样广告轰炸。

你要去和用户发生关系,除了私聊,那就是朋友圈了。

仔细想下,当你向用户展示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时,有没有引导用户去做一些动作?

发现很多人在朋友圈发广告,只是单纯的让别人看你的文字和图片,其实你可以设置一些小心机。

朋友圈通过搜索指定的关键词来查询一些短视频运营的小技巧。

这样就能让用户把你的朋友圈当成一个工具来使。而你只需要每次在朋友圈分享的时候,加上一些关键词标签就行了。

天长日久,当习惯成自然,你的微信也就会被别人置顶了。

知乎用户 童毅​ 发表

因为发朋友圈,容易被人认为指桑骂槐。

毕竟很多时候实际生活中,我们骂人一定要指明道姓的骂,不然别人以为都是在影射他。

发朋友圈无论发啥,某些人都会有各种角度去解读,就跟知乎一样,你写你的观点,总有人看不过眼,然后杠你几句的,因此朋友圈能不发就不发状态。

知乎用户 境由心生​ 发表

并不是少发,而是不要刻意去发。

当我们经历一些美好的瞬间的时候,我们首先会去享受,享受之余纪录一下,配上美美的文案,发上一条朋友圈,和好友们分享一下,日后自己翻看起来又能感受到曾经那份美好。

但如果,这件事变得功利了起来,为了发朋友圈而去刻意营造一个美好的瞬间,仅用于朋友圈炫耀,那显然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很少发朋友圈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实我发朋友圈也主要是希望某些人看到,其他人看不看得到我并不关心,那我就直接发给他们就好了,想把什么东西分享给谁,直接分享给他看不就好了嘛。

并且我会定期清理我的微信好友,基本上在保持精致社交,这样的结果就是我每次发的朋友圈,点赞都不会很多 ,好比我发一个我吉他指弹的视频,那只有玩吉他的那几个朋友会给我留言,在评论区唠唠嗑。

我个人感觉这样非常舒适,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你的生活,你也没必要向他们展示你的生活,你更没必要为了让他们看到什么而刻意展示什么,这样真的看上去很不聪明。

知乎用户 王子超人 发表

朋友圈这东西,是一种人的社交属性,希望得到点赞和评论,是希望得到来自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如此获得价值认同感,这是有别于金钱需求的一种纯生理需求(发微商广告的除外)。

有些人就是乐于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乐,有些人就是不屑于展示给别人看,各人有各人的喜好。

之所以建议少发,我觉得一来是出于隐私的需要吧,尽量少的把自己的生活展示给与自己没有切实利益关联的人看,二来,个人的喜怒哀乐,其实除了至爱亲朋,与其他任何人都无关,也没有人会真正关心。

你过得好,与他人无关,你过得不好,也与他人无关。

人终究是活在现实世界的很小的一个圈子里,网络上的圈子,更多的是过眼云烟。

知乎用户 革雄 发表

从心理的角度上说,我建议敏感的人少发朋友圈。

所谓分享,需要和他人产生联系,需要爱罢了。

发朋友圈其实是一种表达期待的方式

结合朋友圈的回复和无聊的点赞机制

敏感的人往往在发出朋友圈后十分期待别人的回复

如果这种期待不能被满足,他们就会产生失落感。

这种心理上的期待无疑对一个敏感的人来说是一种内耗,长此以往会令人无法保持内心的安宁。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朋友圈的内容也很可能越来越具有讨好别人的性质,甚至越来越庸俗,低级,下贱,乃至于降低自己人格的独立性。

这个时代的人越来越趋向于内向,敏感,这么建议的人大概也就多一些。

我们最终都会独自面对死亡,朋友。人生短暂,真爱难觅。如果有时间去躲进自己那个昏暗的小屋感受那种自己期待导致的焦灼,还不如勇敢一点,直接联系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跟你的父母和真正的朋友多谈谈心,享受一下这些美好情感带来的喜悦——这对于一个人孤独的生命或许是更好的慰藉。

知乎用户 一寻 发表

每个人对待朋友圈的态度不同。

有的是用来记录心情,无论喜怒哀乐,都发在朋友圈里;

有些是立人设,只将符合人设的事情或想法 po 出来,塑造一个 “我就是如此” 的形象;

而有的人是把朋友圈当一个推销自己产品的平台,几乎全是与工作相关的文案与图片;

也有些人朋友圈空空如也,选择以别的方式来记录生活。

每个人选择不同,朋友圈内容也就各式各样,但总会有表达者无心,观看者有意的情况。

比如,

我自由表述的某个言论可能冒犯到你;

我吐槽的人,可能正是你追的 idol

或者你表达的快乐是恰恰触及到了正在刷朋友圈的 ta 的痛点;

你在朋友圈秀恩爱,可是你好朋友刚刚分手

再或者某个朋友经常在朋友圈用广告刷屏,影响你观感体验;

或者你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负能量的想法,别的朋友可能因此把你归结为一个负能量的人,渐渐选择远离你。

朋友圈除了广告外,大部分时候你的初心其实只是想记录一下这件事情,表达一下内心的情绪而已。

但在别人看来,可能不仅仅如此,他们可能会因为你无心的某条朋友圈对你这个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data:image/svg+xml;utf8,)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毕竟朋友圈默认是公开的,除非你屏蔽掉所有的人。

在朋友圈公开的发表想法,多少会有些在意别人的互动评论。

我们天生就渴求被认可,尤其是在点赞评论别人的朋友圈后,也希望别人能在自己发表的内容下进行互动,给予肯定。

一旦有这种想法,我们就会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关注这些数据,朋友圈发出去后,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后分别来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或评论。

如果你所在意的人没有任何反应的话,你可能会有些莫须有的想法出现。

整个过程下来,我们在这一条朋友圈上花费了不少精力、时间成本。

如果你是一个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自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尽情表达你自己,宣泄情绪、记录生活就好。

如果你在意别人的看法,可以选择少发朋友圈,可以选择别的方式记录大部分的生活。

但最好还是要发,不需要每天几条,至少一周一条(前提你不设置仅三天可见)。

毕竟朋友圈仍然是展示我们的一个方式,方便新加的朋友认识你,也可以通过出现在朋友圈中,让老朋友还记得你,甚至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吸引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知乎用户 北镇抚司小旗官 发表

老一辈人会告诉你:你咋不抓点紧呢,你能不能上点心!

以下来自伪打工人的见闻+杜撰!

2021 年 2 月 9 日上午 6 点 46 分,在爸爸妈妈的轮番轰炸中,你闭着眼睛摸到床头的眼镜,不情愿的坐了起来,紧接着摸到手机,点开微信,看看你心仪的对象有咩有给你发消息? 然后顺手打开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啥新鲜事,你发现除了催账的就是庆祝过年的,要不就是留守过年领到补贴的,你画滑着滑着,一个叫做你仔细想了半天的人发了一条朋友圈,过了几秒钟,你才带着没那么笃定的想法认出了她,你的初中同学,本人于 2021 年 2 月 8 日下午 3 点 08 分喜提小公主一枚,六斤四两,母子平安(然后三张配图)。你是不是会发现时间一头野驴,一跑起来就停不下来,然后感慨一下,等人家孩子都上幼儿园,自己还不知道去哪呢。可能你这条朋友圈给你最多祝福的人,大概是,是多年未见,多年未联系,在读书期间一些交集不多的同学好友!因为不知道你的近况,对你所有的好印象都留在了寒窗苦读的教室里面,紧接着,你准备再往下滑,你妈又开始喊你了,你放假在家能不能有点眼力劲,不让你干活,你嫩不能不要拖后腿!!!!你赶紧起来,把自己的被子团一下假装叠好。历经半个小时的早饭大作战才开始步入尾声,你洗完脸,吃完饭,陆续你二姨,三姨,四姨,也来到了你家,为了活跃气氛,你开始没话找话,一会感慨疫情的严峻,一会谈到了钱钱难挣,一会又说时间真快,你一时激动, 把早上的朋友圈说了出来,你说完吗,就觉得气氛不对哦,但是为时已晚,然后你用半个小时来和你的几位姨姨阐述:你是多么多么年轻,有些事情急不来,工作不稳定,生活比较艰难,并保证明年一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接下来,就变成了另一个话题了,你工作不太稳定,就早点回来,让 XX 给你找个事情做,巴拉巴拉,这一刻,你觉得时间过得一点也不快,哪怕你是气氛组组长,这时候,你也无力回天!

所以说,建议少发朋友圈,至少看到别人的朋友圈不随便品品,你就能收获一个不错的春节

气氛,顺带狗头保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 “南山必胜客” 不讲武德,也不会跟你讲武德。

知乎用户 遇见小木​ 发表

01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超市结账排队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在地铁站里等地铁的时候,早晨一睁眼,顺手打开的,大概率都是,微信 - 发现 - 朋友圈

你有没有计算过,朋友圈占据了你每天多少个小时?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习惯性地不定时查看朋友圈,更新的或是已经看过很多次的同一条动态。

当每天遇到新鲜事儿,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思考 “可以发一条什么样的朋友圈呢?”

我们的生活被限制在了只会在别人眼里停留几秒的屏幕里。

02

坦白说,上面这些都是我自己,更甚者,是每次看过朋友圈后,都会陷入深深的焦虑

看到 “今天早上好冷啊,头吹掉” 会焦虑,因为时间是早晨七点钟,发送者是同班同学,这个点,ta 是不是就已经去图书馆或教室学习了?

而我或许在一个小时后才醒来,还赖在床上玩手机。

看到 “今日的肥胖”,配图是几张精致的美食和更加精致的自拍合照,因为今天是工作日,发送者是其他班的大佬,照片里的 ta 看起来很瘦,很好看,而我或许整日套着宽大的运动装,每天都忙到没有时间吃饭。
生活学习,没有一项比得过 ta。

原本是分享生活,提供给大家一个更便捷的社交平台的朋友圈,却成为了每天不得不看,看过之后陷入深深焦虑,甚至影响自己生活的压力来源。

它让我的生活垂头丧气,拥挤不堪。

所以,去年五月份,当我偶然发现朋友圈可以关闭的第一时间,我果断选择了关闭。

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习惯性地想在无聊的时候打开它,也有几次耐着性子 “设置 - 通用 - 管理发现”,点进去,又点出来。

也会不断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害怕漏掉些什么,于是一次又一次重复 “设置 - 通用 - 管理发现”,但每一次,我都会坚持在看完朋友圈后,从设置里关闭。

时间长了,会出现因为觉得麻烦而不去点开,也会出现一上午都忘记看朋友圈的情况。

03

慢慢的,我发现,朋友圈里并没有什么必须时刻看到的信息。

或许有几个关系好的伙伴,有时候想起他们,从通讯录里点开他们的头像,看看他们的近况,还可以顺便聊几句,而那些不重要的人,也不会想起来去专门关心。

有时候大家会聊起什么话题而我不知道,问一句 “这梗哪来的?” 再去看那条相关的朋友圈也不迟。

我不得不承认,有些关系就真的是 “点赞之交”,离开了朋友圈,没有了点赞,交集少之又少。

点赞本应该是能够带来快乐的互动,习惯性点赞和走心的赞,看似结果相似,但久而久之,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必然天壤之别。

其实不仅是朋友圈,在生活里的社交圈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生活之难,不管你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要处理头疼的工作和永无止境的负担本就是气喘吁吁,焦虑却偏要来凑热闹,无处不在。

不论是 “内卷” 的愈演愈烈,还是同辈压力的日益加强,其实都是源于现代生活的封闭和现代人的孤独。

科技和网络的进步简化了交流的方式,但却无形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家人之间,都在暗暗较劲儿,总是尽全力把自己光鲜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力求在不堪的生活里夺来一丝体面。

于是就有了 “名媛拼单群”,就有了每次看朋友圈之后心里深深的难过和焦虑。

04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四川大学一个男生宿舍四个人拿到了 18 个名校的 offer,里面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大概意思是,每一个人的成就都离不开四个人共同的努力。

正巧同期笔者由于自己的问题,给舍友带来了一些不愉快。事后舍友告诉我,她希望宿舍可以共同进步,不仅能同乐,更重要的能一起吃苦。

我想起以前看到舍友在学习,内心充满深深的焦虑,仿佛她比我多学一秒,整个人生就比过我了,我会因此更加不堪。

在这些焦虑里,我始终把自己放置他们之外,认为我们是相互独立的,我们之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但如果,把思考角度从自己放大到整个集体呢?

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像全副武装的战士,随时准备竞争,生活是一个花园,我们可以在这个花园里闻闻花香,晒晒阳光,尽情绽放。

我们并不是孤立的,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有一个这样的研究,给一位网球高手看了一段新手打网球的视频,再立刻让高手打网球,高手会无意识模仿新手的动作,从而发挥地很差。

从个人角度说,周围人的状态必定影响自己,当我们注意到他们一些优秀的作法并赞同时,其实也在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的思维思维主体从 “我个人” 转变到 “一个整体” 时,心情、状态会变得更好,每天会变得更有力量,更积极。

看到别人比自己厉害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正向的快乐,而少了些小肚鸡肠的纠结。

或许再蔓延到各种亲密关系中,情侣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所有所作都是为了这个整体的共同发展。

05

现在我的朋友圈还一直是关闭的状态,有时会打开记录一下生活仪式感,看看大家的评论然后再关掉;

身边的人也渐渐知道了我的习惯,当有共同好友发了有意思的朋友圈时会告诉我 “xxx 发朋友圈了!快去看快去看”。

我不觉得我的生活里少了什么,当思维变成与人联结之后,我跳出了自我纠结的圈子,用更加轻松、包容的心态迎接每天的生活。

我没有呼吁大家都去关掉朋友圈,更多的想告诉你:

我们不是一座孤岛,身边人的优秀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当我们身处人与人的联结中时,我们会获得更大能量。

或许是不再孤独,或许是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所带来的,都会是每天对生活更大的期待与热情。

关注公众号:遇见小木

关注时事背后的故事,遇见小木,遇见成长,遇见你。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有更多有意思的文章和原创故事等你来发现!

知乎用户 风见野 发表

我觉得还是要定期发,否则别人都记不住你了。

花个一下午做好朋友圈标签划分,内容精准投放。直接少发不发的人,纯粹是懒得做打标签 ,防止不同层次的人误会而不发了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谁建议的?

反正我没建议,反正我可能一年就几次看盆友圈

知乎用户 骨头 发表

我并不认为必须有这个建议。

作为一个互联网建设者,每个互联网产品流向市场都会努力去体验。微信作为国民社交软件其功能当然不能白费。

但很多人以得道者身份说 “言多必失”,所以建议你少发朋友圈,我不来喜欢复制黏贴,所以我的朋友圈不常更新,但凡更新都是原创,因为那是隐私地带,可以表达想法的地方,当然可以发。

如果说切换身份,会不会从朋友圈去背调或者更了解一个人?当然是会的,这就变成朋友圈的言论和生活组成了一个立体的人。

为什么不能发朋友圈?怕价值观被伙伴们鄙视么?

知乎用户 润声 发表

看过很多关于要不要发朋友圈的问题,但是我自己是一个很爱发朋友圈的人,两三天一条吧,都是一些记录,看到了什么好看的视频,听到了什么好听的歌,碰到了什么很沙雕或者很感人的事情,自己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吃了什么好吃的之类的,我不发朋友圈的时候基本都是自身不太好的时候,可以半个月左右不发,因为不希望自己的心情影响到别人,我觉得单方面说发朋友圈这个事情该不该其实有点太肤浅了,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状态来看,有的人发朋友圈的时候比较好,不发的时候反而不太好,有的人不发朋友圈的时候比较好,发朋友圈就是在传播负能量,自己的朋友圈自己想怎么样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自己开心就好,如果你看到了别人的朋友圈让你不舒服你就屏蔽就好了,大家都这么忙,为什么要去揣摩别人发朋友圈的意义,自己开心不是更重要吗?想法就发,想看就看就好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的朋友圈里朋友不多

知乎用户 十梓曦 发表

我觉得还是想发就发吧,开心的人始终为你开心,嫉妒的仍然嫉妒。

可是除了嫉妒也做不了啥。

其实就算你真的不发朋友圈了,也没人会注意到。也不会有人来问

“你最近怎么不发朋友圈了呀?”

对于大部分朋友圈的人,你只是出现频率的高低而已。

这些年我都发现了,不管发啥动态,始终会和你互动的就那帮人,200 个好友里面有 10 来个就很好了。其他的人就算不屏蔽也对你的动态视若无睹。

所以害怕嫉妒,保持低调,emmm,我感觉好像别人没有那么在意。普通人发的朋友圈肯定都是吃吃喝喝很平常的生活,偶尔有晒获奖晒证书的别人付出了努力也值得点赞鼓励嘛。那种喜欢装逼炫富的肯定也会有,但也是个位数,看不惯单方屏蔽便可。

我是个比较随性的人,开心的时候就多发点,不开心的时候就少发或者不发。其实不管我怎么样对别人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每个人朋友圈的信息量都太大了,多我不多,少我不少。

但是对我自己,却很重要。

比如我会和好友每年聚餐一次,我每年都会发朋友圈,就这样四年后,只有我能完整地保留我们珍贵的合照。看着大家从青涩到成熟,从粗犷到精致,很搞笑又很有意义。

还有有时候也会翻翻几年前的朋友圈,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过往的一些经历,如果没有当时的记录,大脑肯定就一片混沌了。我也会把一些珍贵的照片发朋友圈,但是设置了私密,因为也是不想暴露的隐私。一换手机就很容易清理,上传网盘又麻烦,所以朋友圈传私密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浏览这个问题下高赞的回答对发朋友圈都是抑制态度,说得的确在理,但是可能也分人,尤其是对一些平时锋芒毕露的人,保持低调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对于我这种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我觉得发朋友圈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有的人不是为了炫耀,也是想好好生活,尤其是对于孤独的人,那样才可能让人了解自己。毕竟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内向的人大家很少了解 ta。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自己也会减少发圈的频率,因为想法又会变了。

所以喜欢发的孩子还是多珍惜这几年爱发圈的时候吧,把它当成个记录而不是个负担。其实在别人那里你发的啥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对于你却很重要。

知乎用户 桃小仙女 发表

当你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输了

我一直相信朋友圈开放的初衷是好的~

就是单纯的为了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

只是后来有人发现了它的 “商业价值

它可以用来打广告

可以用来立人设

可以用来炫耀

等等

你可能会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钱包,才去吃了一餐平时不怎么舍得吃的大餐

专门拍了美美的图片,P 了 2 小时的图

结果却在朋友圈里说,唉~ 又来了~ 这家的菜都没有以前好吃了~

或者跟老板请假说家里出了急事,要请假几天!

结果却是和朋友出去旅游

景区也不选有没有旅行价值的,就选能不能出片的!

好不容易凑够一个九宫格

还要把领导和同事一个个屏蔽起来

好好的朋友圈,就这样一步一步被妖魔化了~~

在回到答主的问题

那建议你的人为什么要建议??

你为什么要想??

难道你的朋友圈也不是单纯的分享么??

反正我平时就是一个爱吃爱喝的人

碰到一些好吃的零食,也是会很激动的发圈分享!

(这样可以跟吃货姐妹们凑满减啊!!)

所以,发或者不发,本身都不是坏事

怎么发,发多少,也取决于自己

那些 “建议” 你的人,可能才是真正心虚的人~


偷偷插播一句~

如果有喜欢零食的胖友,可以看看下面小卡片自取哦~

有哪些你会无限复购的特产 / 零食 / 小吃 / 饮料?有哪些好的淘宝零食店推荐?有哪些适合放在宿舍,晚上饿了时候可以吃的食物?

我是 @小桃

一个爱吃爱喝的小可爱~

知乎用户 晚春啊 发表

你开心就好。

内心的东西留给自己就好。

知乎用户 亚东​ 发表

明显不是干微商的。

少发朋友圈?肯定会少卖货啊

知乎用户 迷途小书童 发表

大家都在忙着刷抖音呢,哪有时间玩这么无聊的游戏玩意,以前?以前是没的选择

知乎用户 三叔侃侃​ 发表

其实原因很简单:你的微信朋友圈里并不是朋友,而是 “人脉”

当年我们玩 QQ 那会儿,基本上天南地北的陌生人都可以当朋友畅聊,也可以加一些身边的同学没事儿约一下肯德基抄作业等。那个时候例如说 QQ 空间,基本可以算作年轻人的第一个 “朋友圈”,货真价实。

但微信从诞生时候的定位就不一样,别看 8.0 微信几乎就差没抱着 QQ 抄了,当年很多人之所以使用微信,说白了因为它可以互相发信息不要钱。而且相对而言上手门槛低,下至 6 岁上至 60 岁的人几乎都可以一天内学会主要功能。

如此一来,微信更加类似于 “手机通讯录” 的性质,大家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还是买房买车借债,都会将这些人际往来的 “人脉” 放进朋友圈。进而存在一个很尴尬的事实:

如果是当年的 QQ 空间,也许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性感自拍。

但朋友圈若是不仔细设置权限,能看到这张图的人或许就会包括你的爹妈七大姑八大姨,老板,老师,等等。

那么这和社会性死亡也没啥区别了。

更何况,你的 “人脉”,未必对你感兴趣,更不用说有时候发布内容欠妥时,没准还会出事儿。

你永远不知道朋友圈里面是否会有这种非但对你没有感情,反而不介意踩一脚的人。

即便发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尴尬之处,但相信我吧,那种频繁发朋友圈(无论是晒娃、卖保险卖房还是各种另类传销)的人大概率会被屏蔽。

说白了,“关我屁事”。

同理,我们不可能看好视频号的成功。为啥?

抖音等短视频往往是基于大数据算法,根据 “你喜欢看什么”,进而推送更多同类内容。所以很容易刷着刷着就成瘾。而且即便是一家子里面的人,都有可能内容完全不同,各玩各的。

视频号逻辑则是基于 “你的朋友圈里的人在看什么就给你推荐什么”。

本来大家就不怎么熟悉,生活圈子就有极大差异,我干嘛要看你在看的东西呢?

作为儿子,发现自己老妈整天在看 “不孝子女让老母亲寒心”,怎么想?

作为女儿,注意到自己老爸整天看年龄不比自己大的火辣美女搔首弄姿,怎么想?

不小心,就是跟朋友圈一样的 “社会性死亡” 咯。

知乎用户 宁输输 发表

我不仅发朋友圈,我还玩抖音,哎对!就是那个被嘲讽的抖音。

我不仅玩抖音,我还用美团,哎对!就是那个美团。我不仅用美团,朋友发个砍价链接过来,不要下载的话,我还帮他们砍价。

知乎只是我玩耍中的其中一个工具而已,我自己有工作,又不指着知乎带给我什么,用不着说什么违心话,和用抖音也没什么区别,回答问题和发朋友圈也一回事。

要是怕被别人说三道四,我早就不答题了。只不过现在朋友圈发的少,是因为想联系的人基本都在身边,我直接可以私聊对方。除非去哪晃荡,或者有个说明,发个朋友圈召唤下沉寂的老友,仅此而已。而且现在也有双开,分组等功能,满足我平时所需。

除了在知乎上,没人建议我少发朋友圈。别人发什么,我看到了,觉得不错也会点个赞这样。觉得我不该发的,我又不是发给他看的。

知乎用户 小梵老师 发表

因为喧嚣过后,大家都懂得: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前段时间,我尝试断舍离 & 净心的方法,把朋友圈关闭了 72 小时,同时做了如下记录:

说好了要早睡,待放下手机,已是凌晨 12:30。今晚,刻意早早洗漱,10:00 已经躺到了床上,却还是没能如愿。

仔细想一想,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半小时里,自己竟然一直在刷刷刷着手机,至于获得了什么信息,好像一个都想不起来。

失望与厌恶瞬间涌来,假设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在心中,狠狠地训斥她,然后,气急败坏地选择 “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关闭朋友圈的入口” 选项,放下手机,睡觉。

6 小时后

在闹铃中醒来,伸手去摸手机,然后眯着眼睛打开微信,翻不到朋友圈一栏,这才记起,昨天晚上已被自己关闭了,当即无聊起来,躺在床上发呆,然后慢吞吞地起床。

清晨的时间,突然变得宽裕起来,洗脸刷牙吃早饭,每一样事情都不再慌张。最后,竟然还有时间去选择一套喜欢的衣服,美美地换上出门。

上班路上,车窗外的树叶不知何时已被染成了金黄,染成了火红。是秋天了,又高又远的天空里,随意散落着云朵,风追逐着落叶,不知疲倦,不怕落空。

11 小时后

上午的工作出奇顺利,早早就完成了,期间除了接几个工作电话,回复几条工作微信外,不再惦记手机。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太琐碎,太麻烦,今日才知道,是看朋友圈太琐碎太麻烦。

晚上下班后,认认真真做了一顿晚饭,然后一边听音乐一边收拾房间,书柜里的新书买回后,因为没时间看,大多都没有拆封,挑选一本,放到床边,准备睡前翻一翻。

21 小时后

晚上十点整,四周很安静,手机很安静,内心更安静,对自己说声晚安。

八个小时的充足睡眠后,提前闹铃一个小时醒来,跑步计划如期而至,换好衣服,轻松出发。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说睡前一小时和起床前一小时之内不要看手机,试着做过许多次,都不曾实现。今日,关闭朋友圈后,毫不费力地做到了。

45 小时后

又是晚上十点钟,没有了朋友圈里的纷扰,感觉像是做了一天自己的主人,认真工作,认真吃饭,认真走路,认真洗漱,认真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72 小时后

借用《新周刊》463 期的封面标题 “滚蛋吧!朋友圈” 来描述心情。

其实,最该滚蛋的,不是朋友圈,而是那个有事没事总是沉浸在朋友圈里的自己。

朋友圈是无辜的,与其怪它太纷扰,不如怪自己不自律。

朋友圈关闭 72 个小时之后,那个忙碌的,焦虑的,爱熬夜的我滚蛋了。

那个惬意的,自由的,没有攀比嫉妒购物欲的我回来了。

这种感觉,真心 relax,推荐你也试试~

知乎用户 Angela Ziegler 发表

…… 难道不是因为懒吗?

知乎用户 我是洋洋洋洋​ 发表

一、新买的东西被说炫富

新买的包包到了,发个朋友圈 “等了 1 个月,终于到手啦”

杠精:“炫富”“这个包不太好看”“你怎么大手大脚的”

二、秀恩爱被说 “会分手”

和另一半约会,发个朋友圈 “开心有你”

杠精:“又来秀恩爱”“就你有男朋友”“秀恩爱分得快哦”

三、分享生活被说太装

周末做了精致的早餐,发个朋友圈 “美好一天,从精致早餐开始”

杠精:“伪文艺”“摆盘不太好看”“你早餐吃这么多啊”

![](data:image/svg+xml;utf8,)

四、不开心被说矫情

最近水逆,心情不好,发个朋友圈 “忧伤与我共枕眠”

杠精:“怎么突然这么矫情”“别人都不忧伤,就你忧伤”“装忧郁不适合你”

五、发自拍被说胖

忙了好一阵,今天刚好有空,发张自拍 “今天的我~”

杠精:“天,你胖了”“请关掉美颜相机”“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六、发好成绩被说骄傲

考试通过,拿到证书了,发个朋友圈 “付出的都会有回报”

杠精:“不要骄傲”“这个证听说含金量不高”“呵呵”

![](data:image/svg+xml;utf8,)

七、发喜欢的明星被说没品位

爱豆的新剧播出了,发个朋友圈 “为哥哥疯狂打 CALL”

杠精:“你怎么喜欢他”“现在的男明星都太娘了”“脑残粉”

八、发喜欢的书被说伪小资

刚看完一本很棒的书,发个朋友圈 “《月亮与六便士》,面包与理想,你会怎么选呢”

杠精:“伪文艺”“就你看书多”“在网上搜的评论吧”

九、发段子被说不好笑

看到好笑的段子,发个朋友圈 “开心要一起分享”

杠精:“不好笑吧”“这是什么”“弱智”

十、发自己唱的歌被说跑调

新学了一首歌,发个朋友圈 “最近很喜欢的歌”

杠精:“讲真,你的声音和歌不搭”“可以来首欢快的吗”“你是不是跑调了”

你的朋友圈,也有这样的人吗?

你的朋友圈,还有朋友吗?

知乎用户 相见欢 发表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变成炫耀了。

知乎用户 阿呀吃泡芙 发表

其实不用建议,长大后大家都变得没有以前那么爱发朋友圈了,有的仅仅是仅三天可见的好友越来越多。

上周我坐地铁的时候,候车口黑压压的全是人,我站在前排,由于车还没来加上我前一天没睡好,我就站着闭目养神,养着养着半睡着了。

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感觉后背遭遇了一个炮弹袭击,等我睁开眼发现我被射到了地铁车厢内侧的墙壁上,我草给我吓傻了。

我第一次发现地铁的早高峰这么夸张,我挤在里面前胸贴着车厢内壁,后背被几个大汉紧紧挤着,然后我的外套由于没有拉拉链,上半截我两只手臂穿着,下半截被我后背的几个人夹在空中,我费了我吃奶的劲才把它撤出来。

这辈子坐地铁没经历过这么吓人的的事情,想发个朋友圈吐槽下,我字都编辑好了,结果又删了。

害怕领导看到了之后吐槽我地铁挤就换个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啊,你又嫌贵。

害怕我家人看到担心,害怕朋友们看到了然后他们坐在自己买的车里面笑话。

微信上面的朋友同事家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习惯性的在朋友圈报喜不报忧,大家都是旅游度假,美食火锅,我看了看我加班到深夜然后肚子饿了买的泡面,我这个朋友圈实在是发不出去啊,唯一让自己感动的就是泡面里面的那根火腿肠了。

我还记得我过年那会儿和一个朋友吃饭,挺久没见,一年才见一次。男生吃饭就话特别多嘛,然后除了吹牛就是聊一些现实的问题。

他告诉我他去年谈了 5 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差点要了他半条命。分手后没心思上班,工作也做不下去辞职了,辞职后在家里四个月没有上班,天天给他焦虑的不行。

四个月没上班,出了学校好像就没有休息过这么久,但是有钱的话不上班没事,没钱的话不上班一直在花钱,又没有收入就非常焦虑。

之前他工作赚的钱谈恋爱的时候吃喝玩乐全花完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找工作。

他告诉我老家这个五线城市找工作不好找,有问过几个朋友,但是都不适合自己。

我让他发个朋友圈问一下, 朋友圈大家都能看得到说不定有机会。他发不出去,理由很简单,大家的朋友圈内容都是生活怎么多姿多彩,自己在这里发朋友圈让人推荐工作,开不了口。

重点是吃完饭后,我翻了下他的朋友圈,朋友圈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谁也不知道他过的怎么样。你看即使过的再不容易,也没有人愿意去发朋友圈,有的仅仅是半年可见,一个月可见,以及仅三天。

现在他有没有找到工作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越长大就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上学时食堂的饭菜不好吃,语文老师讲课唾沫乱飞,甚至是失恋,堵车,失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发朋友圈的内容,一天两三条不嫌多。

工作之后反而不爱发了,无非就是晒晒美食和旅游,长的好看的晒晒照片。我听过很多人说因为长大了内心也强大了,所以不开心的事只要藏在心里就可以了不用发朋友圈,我去你的!!!

谁有个烦心事不想吐槽下,谁有个开心的事不想分享下。和朋友分享得朋友仔细聆听,那大家都挺忙,发朋友圈不是最直接的方式吗。

好友列表里面都是朋友同事和领导,我要是吐槽公司加班晚,我怕领导知道后说我不懂事,负能量,不给我升职加薪。我要是哪天发个 P 了两个小时的自拍照我怕同事吐槽我 P 图大佬,平时看你没这么好看。

我们是可以创一个分组,把不想看见的人都屏蔽 ,不给他们看。但是如果连发表个朋友圈发泄下情绪都要如此小心翼翼的话,那我干脆不要发。

毕竟就算今天屏蔽了这个领导,明天可能会有其他新的同事加了微信好友是屏蔽不掉之前的内容的。

所以这种事不用建议了,大家已经很不爱发朋友圈了。

朋友圈已经没有以前的那种烟火气息了。

知乎用户 小党​ 发表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吧,我说下我的看法,仅供参考。

那些很少发朋友圈的人,可能是觉得发朋友圈太累了吧。

在朋友圈发个动态还得有很多讲究:不能太丧,不然别人就会觉你你太颓废;不能太亢奋,不然会被人以为你打鸡血。有些不能给家人亲戚看到,免得他们对你集体吐槽;还有些得分组屏蔽老板同事,免得招来不必要的误会。

最初的朋友圈本来是一个分享或者记录我们生活的地方,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局限,发个动态还得思前顾后,想得太多,心也累了。

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在生活里只有两种:

一种是真遇到嗨森的事了,吃好穿好,工资涨了,妞也泡到了……

另一种则是证明了自己很快乐。

这两种快乐,如果放在朋友圈表现形式就是:

一种是知足常乐。

一种是越匮乏,越炫耀。

那些在乎你的人,不会理会你说的话是否有逻辑,不会无脑揣测这些话背后还有哪些意思,他会自动筛选你想表达的意思,只希望在你倾诉完后心情会更暖。

那些很少发动态的人并不是不想分享,而是对他们来说,这些都可有可无。

生活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与其费尽心思去发朋友圈,还不如花点时间去经营自己的生活,用心地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会更多。

不想在朋友圈取悦任何人,也不想在那红点下莫名其妙的关怀,朋友圈渐渐落空,更多的,把这些动态以私聊的方式分享给自己在乎的人。轻轻淡然的,不需要任何伪装和修饰。

在有些人的眼里,确实没什么值得晒出来。

知乎用户 MECO 全无敌 发表

我理解的建议少发,实则是建议大家尽量精简(微商在此略过)。我是个发朋友圈比较勤快但是不频繁的人,通常一到两天会发一条。内容基本上都是记录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小感动以及一些新的感悟心得。有一条奉行的宗旨就是若干年以后回顾自己的朋友圈自己能看得下去并且会有 “哦,原来当时的状态是这样的;原来宝宝那个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原来还有过这么有趣的经历等等,不会是连自己都看不下去觉得很无聊的内容。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人都有喜欢靠近美好事物的共性,尽量少发极端负面的东西,会给其他人带来困扰或者不适。例如: 朋友圈骂街、秀伤口、*** 一哭走好等。说实话这种类型的圈看完以后会对发圈人的印象都大打折扣(个人观点勿喷)。先说骂街,都是成年人了,有不良情绪自己消化,实在不行就找朋友倾诉,别做朋友圈的泼妇衰男;秀伤口,额… 小伤口真的死不了 ,大伤口赶紧去医院,朋友圈真的没几个真正关心你是否受伤的;第三条真的是更加无语(通常还会配上逝者生前照片),你真的想告诉给你的亲友逐一通知就好了,不至于让整个朋友圈陪你一起缅怀

先说这么多吧~ 我要去游泳了

知乎用户 小小冲鸭 发表

朋友圈是我们发表生活看法的地方,经常在朋友圈看到那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发朋友圈的人,我对他们经常感到反感。

首先,频繁晒生活让人感到厌倦。没有人真正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一个人频繁的打卡网红,爆款零食,品牌化妆等等,其实也显现出一种炫耀心理,让人不由得嗤之以鼻。有人说,越是缺什么,就越是炫耀什么,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发朋友圈的时间其实可以利用起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发朋友圈,需要想文案,需要精修图片,需要甄选图片等等,明明很简单的一个事,却耗费大量时间。

第三,容易暴露个人信息。朋友圈的人,除了亲朋好友之外,还可能加很多陌生人,发朋友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第四,影响心情。发朋友圈,肯定少不了好友的评论。不好的评论甚至可以影响一天的心情。

知乎用户 牵挂你的人是我 发表

偶尔会发一下朋友圈,但是基本都设置了私密,就是说只给自己看,作为自己对手生活的记录就可以了。
有时候看到大家转发的一些节日庆典,重大活动的朋友圈,也有心思转发一下,但反过来一想: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台都公开发出来的这些海报,我也去转发一下,是不是显得有的多此一举了?当然了,对于及时转发这些信息的小伙伴,我也替他们高兴,也是表面一下自己对重大事件的态度吧,虽然社会影响很小,但是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可能我还要搬砖,实属没空,就以忙为借口,减弱了转发的冲动。
对于个人的一些难忘的瞬间,我有时连拍照也不愿意拍,既然生活如此美好,我就保持下去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拿起相机,定格一下呢?我觉得这些美好以后还会更多,所以不愿意用拍照的方式去暂停这些美好的瞬间。
有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我收获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有冲动去广而告之一下,但是又会考虑到,朋友圈里五花八门,同事、前同事、客户、亲戚,其实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冲击力,想想还是算了吧!
所以想来想去,没什么发。

知乎用户 小胤 发表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

真的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你的生活的,大多数人都是变相的看你笑话。

特别是频繁秀恩爱的,真没人会觉得你们浪漫,只会觉得哗众取宠。

给有意义的人分个组,把你的生活分享给他们就好了。

知乎用户 十里八乡的养猪能 发表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朋友圈其实更多地是记录自己的生活,发与不发意义不大。

知乎用户 金在中 发表

因为没啥能晒的

知乎用户 Scheherazade​ 发表

我不认同少发朋友圈这种说法。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同学的妈妈,因为我和同学的关系加了好友,加好友几年了,我们也毕业了,这几年里她的妈妈是我的家长辈里最爱发朋友圈的,吃的,玩的,她的各种照片,出去旅游什么都发。因为她是一名老师,所以还有很多她和学生的日常。我的同学以前就跟我讲过她的妈妈很热爱拍照,还给我看过她带来学校的相册,真的很多很多,记录了太多东西,她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她小时候的样子,真的很多。现在她妈妈的朋友圈依然很丰富,我也特别爱看,还爱评论。我认为朋友圈是记录生活的,爱发朋友圈说明你在宣布热爱生活,不发朋友圈说明你在悄悄热爱生活,不应该用发不发朋友圈来衡量一个人。

知乎用户 比较喜欢日潮 发表

哪有那么多人开豪车戴名表?

哪有那么多姐妹天天下午茶?

这不过是朋友圈的假象,大家不要被这些冲昏头脑,脚踏实地努力提升自己,过上更好生活,这才是自己的 “朋友圈”

知乎用户 孤独是一座花园 发表

因为我曾经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几乎不发朋友圈。看到身边活泼的朋友经常发朋友圈,我也慢慢受其感染会发朋友圈。

后来就发朋友圈,记录自己开心的事情,虽然分好组只想给我认为是我朋友的人看,想给他们分享我的生活,分享我觉得开心的事。

但他们还是会有人说,哎呀,好羡慕啊。觉得我过的生活就比他们过得好,他们就比不上我。

我觉得很烦,明明我们生活的都差不多,我只是记录了自己觉得开心的时刻而已,他们这么说让我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我。渐渐的我就不想发了,本来是想给自己的朋友分享,但是觉得没有必要,如果我想自己看想表达的话,我就发一个仅自己可见。或者发在其他平台,不用在乎谁看到。

后来发朋友圈都要想半天,到底发不发,到底给谁看,图怎么修,放哪几张图,一顿操作下来觉得发个朋友圈内心的消耗很大很麻烦,一想就不想发了。

况且也没有谁很在意我,我也没有特别想给谁看的人。单纯当个日记的话,我就在自己日记本里写好了。这样感觉心里舒服一点。不用纠结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现在已经不发朋友圈了,就怎么舒服怎么来。

有些人就是喜欢发朋友圈,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东西就是个人意愿吧,有的人就是容易受别人影响,有的人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知乎用户 关东卧龙 发表

现在状态就是偶尔发朋友圈,但基本上不参合主观内容,也就是分享下有趣的视频内容。其次就是记录下玩完的一款游戏,看完的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

至于别人怎么想,我也说不准,我能笃定我分享的视频一般没人会看。我分享的电影或书或游戏也就是发几个图然后配上一句话表示看完。从来不深层次的多说。

至于别人怎么看,他们要真这么对我感兴趣,也许也不错。

知乎用户 辣辣 发表

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有好消息,有好吃的,有好玩的私发给你觉得值得信任,值得接触值得交流的朋友就好了呀。

我觉得这种做法的意义和感受远远大于顾自在朋友圈里叫喊。

因为自己以年为单位不发朋友圈,所以好久前我自己也把微信朋友圈,QQ 动态全部关闭,自己讨得了个安静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关朋友圈和动态的时候,每天就等着刷圈,刷动态,看见别人的故事和兴趣,看见别人的新鲜事和烦恼。看见别人的虚伪和慕金…… 慢慢的觉得很没有意思。

现在不刷朋友圈和动态的我更自如了,想做什么做什么,不会因为别人的变好或者变坏而使自己心有所想。

可能是长大了些吧,又觉得刷朋友圈完全是小孩子才干的事情,大人只会把宝贵的时间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

比如有空的时候来知乎和别人交流真诚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发现更好的表达这些个人觉得比刷朋友圈好。

知乎用户 Victor 的满天星​ 发表

发出这个建议的人,显然不知道有个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叫 微商。

还有一个专门理论来支持:社交电商 私域流量之类。

知乎用户 矛盾体 发表

发个朋友圈还要思前想后,想这想那,累不累。

想发就发,不爱看可以屏蔽删除拉黑。

别人不发可能是因为忙,因为懒,因为没什么可发的啊。如果有强烈的表达欲的人,不发不会憋死?

发了一条朋友圈就害怕别人暗搓搓嫉妒,评价,议论,只能说明这个人的价值是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之上,为别人活,不是为自己。

有的人的朋友圈我就特别喜欢看,经常会特地点进去看,因为点赞朋友圈还交了几个朋友。不喜欢看的直接屏蔽了

知乎用户 富婆总是笨笨的 发表

发个新买的耳坠之类的,别人心里 os:炫富

发个自拍照,身材的照片。别人心里 os:资料

发个风景照片,别人心里 os:真是闲得蛋疼

发个自己做菜做饭的照片。别人心里 os:知道你有钱。

发个自己家拆迁的照片。别人心里 os:这人肯定有钱的蛋疼。

干脆不发了,你开心了吧。

知乎用户 月见目闲 发表

有些人越是觉得自己哪方面不足,越是喜欢表现出那方面还不错,尤其在朋友圈。如果你秀的那件事不能让你暂时感到满足,让你觉得值得记录,你会去秀吗?

就比如:

  • 买不起房,于是天天晒美食证明你生活很好。
  • 买不起轻奢的包包,就会去晒大牌的口红。
  • 男朋友对你不是很关心,于是你努力索要礼物,再在朋友圈里说是男朋友送的。
  • 和父母朋友聚少离多,所以恨不得把一次聚会分好几次秀。
  • 你去秀漂亮的自拍,要么是缺个恋爱对象,要么是有深刻的容貌焦虑。
  • 包括微商秀她所谓的生意火爆,也都只是因为她希望每天都这样。
  • ……

总而言之,不知你发现了没:

你去秀的,往往都是你力所能及的 “上限”,无论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

不信的话,你可以找出任何朋友的朋友圈动态,反着看,是不是就那么回事。

包括只会秀娃的妈妈,她们其实除了娃暂时一无所有。她们秀娃秀的多频繁,就越说明自己的生活多么贫瘠。

包括大佬在朋友圈秀自己的产品,都是担心销量不好,去秀自己优渥的生活,都是希望公司能获得新一轮的融资。

你可知道,你秀的每条动态,都是自己内心的不安反写。

甚至在朋友圈秀段子的人,内心都是害怕被群体孤立。在朋友圈 “卖萌” 的,恰恰是承认了自己心思深沉。

如果我希望你别去秀朋友圈,那一定是不希望你的 “深浅” 在朋友面前昭然若揭。不要轻易在熟悉的人面前展露弱点,你会发现有大把机会去伤害你的,就是朋友圈里的那些人之一。

但是我知道,我大概率是劝不住你的。因为几乎没有人,他内心的欲求一直不会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的欲求十分强烈的时候。

人只有真正(精神)富足的时候,他才会 “懒得去秀”。

如果你觉得不是这样的,那只说明:你发朋友圈的那一刻,期待相遇,内心寂寞。

没有什么行为是不能用 “空虚” 来解释的,包括你怼我的样子~

知乎用户 生活爱我​ 发表

I decided to temporarily turn off my Moments on the first day of April.

I am preparing for an exam these days and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social circle,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It came to me one day that the absence of me would cause no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thers.

I used to spend time checking every post on Moment every day. However, the close distance between most of my friends and me doesn’t bring true friendship. I define true friendship as understanding and giving support to each other, which mere likes and comments can’t do. Therefore, I conclude that Moments is for maintaining 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To begin with, I don’t need to know my parents and best friends through their moments. Actually, my mother doesn’t update Moments frequently and if I miss her, I will just have a video call with her or go home to see her. Secondly, there is no need for me to know every friends’ daily activities, life feelings or even seemingly important turning points. Thirdly, the same, I don’t need to expose myself to the sight of my every friend in Moments.

What we should focus on is doing the things we want to do and can do at present. And spend time with the people who really care about us and we value a lot. Besides, WeChat and Moments deceive us that we can know people well through mobile phones. On the contrary, turning off Moments may encourage me to talk with my neighbors and the people who live in my community face-to-face.

= 更新 =

The last time I said I turned off my Moments temporarily, I turned it on after the two cooling-off months.

This time, I reopened it with hiding some friends’ Moments. In this way, I can screen out unnecessary messages while keeping in touch with the people I care about and grasping useful information.

知乎用户 爱斯基摩邹可儿 发表

发完还要高潮很久,看看有没有人评价点赞,有的话开心不得了,没有的话伤心不得了,太浪费时间精力了嘤嘤嘤。

知乎用户 杨杨 发表

生活的乐趣就是我想说就说,你们爱听就听,不听拉倒,卡里余额 3 位数,被骗最多也就 999,怕啥?泄露隐私?原来你微信加的都是陌生人啊!

朋友圈我觉得很好啊,就是可以给你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当时的所见所想,多好!等明年的今天再来看,看看那个做作的自己,或者是拼搏的自己,或者是懒惰的自己,不是很好吗?帮助你回忆回不去的过往不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真的嫌弃你朋友圈的人会自动屏蔽你的朋友圈,而在乎你的人很喜欢看你发的日常,即便不能相见,也能快乐你的快乐,悲伤你的悲伤!尤其是当你一人在外,真朋友的一句 “你还好吗” 都会让你热泪盈眶!这才是熟人社交的魅力

知乎用户 阿鲸阿鲸​ 发表

谁的建议?建议少发什么?为什么建议少发?

朋友圈本就是自己的圈子,是属于个人的社交媒介,只要不发表危害社会、荼毒大众、破坏社会和谐之类的东西,发什么自己决定。

我自己的朋友圈是完全打开的,有时候想发点不让家里人或者工作上的人看到的东西,就部分可见呗,想发了我就发,不想发我就不发。

朋友圈的日常基本就是撸猫、刚拼好的乐高、朋友来聚餐呀做的一桌菜、新做的一款点心、刚画好的一副画、出去旅行时的风景,外加偶尔的一些矫情和情绪吐露。

本来嘛,朋友圈就是我高兴我乐意,看别人的朋友圈也是,觉得有趣喜欢的点个赞,不感兴趣的划走,至于要是看到什么与自己三观不符观点不合的——那又有毛事,我是来看朋友圈消磨时间的,又不是来辩论教育人的,这一点也给那些爱在朋友圈里好为人师的人做个参考,当然大概率他们不会听。

总而言之,朋友圈是个人社交娱乐的媒介,发与不发,发什么,什么时候发,配几张图片,搭配什么文案,都是你自己的决定,不用在乎别人的态度,只要你发的东西不会伤害到别人,不犯法不违规,那别人也就没那么权利指手画脚~~

再说了,还有部分可见这个功能,我大部分朋友圈都是屏蔽亲戚和老板的,反正我发得很开心,那就足够了

知乎用户 L7 一 发表

不知道,反正我没事干的时候就会刷朋友圈,给大家点点赞,有趣的也评论评论,当然我自己发的朋友圈也挺多的,以前甚至一天 3-4 条都有,虽然有人嫌我烦,但我还是一意孤行了一阵子。

因为当时不太明白,如果不想看我刷屏,那把我屏蔽不就好了吗?微信有 “不看 ta 朋友圈” 这功能,不就是这么用的吗?也没有限制每天发多少条朋友圈这规定。

我很讨厌别人说你朋友圈没营养,谁看你朋友圈,你朋友圈把人都吓跑了,你这样不会有异性缘之类的话。

分享吃喝,分享玩乐,分享心情,难道不是朋友圈存在的目的吗?至于很多网上说的,经营朋友圈,打造各种人设什么的,我觉得也很正常,朋友圈就是想干嘛就干嘛,当然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了,要进小黑屋。

我基本都是通过朋友圈了解信息,朋友在干嘛,做了什么,这样下次聚会话题也可以一致。

朋友圈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共享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少发朋友圈这种建议,我觉得很没必要。

当然,现在年纪大了,慢慢克制住刷屏朋友圈了,所以我基本上都是朋友圈,QQ 空间,微博,抖音,等等社交软件上分开发哈哈哈哈哈哈,我就是憋不住的人。

所以我不建议少发朋友圈,我建议大家一起记录美好生活。

知乎用户 阿怪不将就 发表

因为很多人发朋友圈是为了求关注吧。

花很多时间美化照片,编辑文字内容,删删改改第 n 个版本后,还得挑个好时间确保有最多人看到才敢点下那个右上角的发布按钮,对了,发之前还得注意分组,屏蔽该屏蔽的人。

发布 2 分钟后拿起手机按亮了 3 次,10 分钟按亮了 26 次,看到点赞就高兴,评论一一细心回复。

点赞评论不多,又或者不幸遇到个杠精就生气委屈,得想办法怎么怼回去。

最后半天过去了,解了闷消磨了时间,评论点赞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心满意足的同时又有点浪费时间的空虚感,除此以外好像也没剩下什么别的感觉。

这类朋友圈还是少发的好。

如果是分享生活感悟,或者是单纯的喜欢用朋友圈记录生活,不在乎评论点赞的,那就无所谓,爱发就发,注意隐私信息安全就行。

知乎用户 跟着龙猫去私奔 发表

我不是每天都发,甚至连发好几条的那种人,但是我也没觉得发朋友圈有什么不好。

我觉得记录一下生活挺好,我也不在乎别人喜不喜欢,不喜欢的人直接屏蔽我就好了。我估计,会有一些人已经默默屏蔽我了,因为我实在是喜欢在朋友圈撒狗粮。

以前才和我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是私奔的,所以没办法发朋友圈,那时候,他也不喜欢拍照。后来,经历过一次他生病,我越来越喜欢给他拍照了,再后来终于和家里坦白结婚了,不需要把他藏起来了,自然就开始把拍的照片发朋友圈了。

我的他有点特别,他坐轮椅。

所以有时候我在知乎分享我们的故事的时候,会有一些情况类似的女孩子加我微信和我聊聊她们遇到的困扰,问问我当初是怎么面对解决的,当然也会有残疾的朋友加我倾诉感情不顺的苦恼。

这其中的有些人曾经和我说看到我和他秀恩爱的朋友圈会觉得收到一些鼓舞。也许有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都觉得看撒狗粮很恼火,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真的觉得得到了鼓励和希望,我觉得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怎样做到让自己少刷朋友圈?

知乎用户 福 珠 发表 安排下自己的空闲时间,有目标的去学习一样东西。例如运动,做一些有意义的攻略或者写写自己最近的迷茫,去提升自己。 知乎用户 洒洒脱​ …

如何看待重庆一女子被公司要求微信头像必须统一登记照,不愿换却被领导说「在公司不要特立独行,要合群」?

知乎用户 发表 公司要求微信头像统一登记照 妹子被迫换掉和男友情侣卡通像 重庆女生夏婧,今年9月入职了这家电商公司,负责销售工作。入职没几天,领导在公司会议上指出,说还有几名员工的微信头像还没改,显得不够专业和规范。她这才知道,原来同事们穿 …

有没有觉得聊天很浪费时间?

知乎用户 一薰 发表 聊天只是正常人际关系沟通的其中一种方式,比如有效的聊天显然不会令人感觉浪费时间,但闲聊有时候会给人这种感受。 分享一些我自己处理这里所说的聊天方式【网上信息交流】 1、不回复的; (1)除了广告、清理僵尸粉这种基本上不 …

用时间工具抵抗焦虑的人

“工具最大的迷惑性是,当你拿起工具的时候会以为掌握了某种能力。” 端传媒记者 门悦悦 发自新加坡 2021-10-29 郝海龙把鼠标速度升到最快那档,手指稍一挪动,白色的箭头光标就像离弦的箭一般飞出去。接着是训练自己眼睛的移动速度——为了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