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熊|年轻人不买房不买车不生娃是与时代已经互为因果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老 Q 在上海:同意每个字,我和队友自从绝了换豪宅的梦过上租房的日子,啥梦都敢做了。

你一个月挣 2 万人民币,以前贷款 30 年连二线城市的二居室都买不起,买了还要跌,家庭财务极其脆弱,一家三口期望全都在孩子高考和房地产里;

现在你一个月挣 2 万人民币,除去一点点房租,剩下的钱完全可以高频率吃外卖、吃海底捞、吃日料、吃和牛、喝奶茶、换手机、买冲锋衣,买奢侈品牌包包和鞋子,买大牌化妆品和护肤品,听演唱会、坐飞机,到三亚和泰国旅游,买新能源汽车,泡夜店,直播打赏,游戏充值,加入粉丝团上舰长。

换一种生活方式,重新计算一下,你会发现 2 万人民币是一笔巨款,如果每个月全部花掉,就能提升巨大的幸福指数 —— 只要你认准了 “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 的三个大前提 。

现在所有人都惊讶于 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年轻人的消费疯狂程度,简直是 “末日狂欢” 即视感,旅游到处都是人,中高档饭馆排长队,奶茶喝不完,淄博烧烤一座难求,游客们疯一样涌向香港 / 泰国 / 三亚 / 新加坡,以为年轻人是“疫情三年在家憋疯了”—— 其实恰恰相反,是疫情三年刚好遇见了房地产崩盘和人口快速老龄化,年轻人顺水推舟,索性亲自帮助这个进程加速。

@推拿熊:

现在还在因为年轻人不买房不买车不生孩子不还贷不创业,每天除了上下班想着的都是出去玩、去烧香拜佛、去迪士尼、去环球影城、去团建甚至是去长沙吃小龙虾,跨国去骑小摩托而忧心忡忡的大明白们,再过两年会发现现在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年轻人至少还在消费,还在为了获得快乐而花钱,还在为了满足情绪价值享受心理按摩而打工,还在活个乐呵,凑凑热闹,散散德行。我们与时代已经互为因果了。因为最喜欢储蓄最喜欢买房最喜欢劝学考试最喜欢阶级跃迁的中国人现在已经看明白了,现在买不起房的,以后买房也是不可能买房的,现在不生孩子的,以后生孩子也是不可能生的,该生孩子的 90 后也已经生差不多了,会生的继续生,不会生的一个也不生。当代年轻人已经打算过上日韩年轻人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房子着火我拍照人生乱套我睡觉有一分钱也要花在自己身上的消费人生了,以后他们到底是半夜在街上喝多了蹦迪还是骑电瓶车我养你还是做宅男宅女沉迷于虚拟生活,对比其他失业率高涨的国家的犯罪率来说,已经是福报了,是加分项,是儒教秩序社会的余晖。真是不能要求更多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只有专家能打败专家

今天的热搜,央视说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了。 原来是有个专家表示,将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能提升结婚率。 网友不买账,觉得18岁还在读高中,这时候谈婚论嫁会影响个人发展。 还有网友嘲讽专家不学无术。 其实每每有专家建议,评论里无不是一片骂 …

这一代年轻人的压力真的更小吗?

知乎用户 欣子 发表 上一周,我在洗澡的时候,莫名其妙嚎啕大哭。 为什么哭呢? 毕竟也是马上 25 的人了。 我一边哭,一边说,我好累啊,我今晚去跳舞了,体能训练,腿都在抖那种,要不是天天上班都坐着又怕死,谁愿意花钱去运动锻炼啊,回到家都是 …

杨丽萍被骂:生育胁迫背后,藏着动物本能与两性权力斗争

前言 这几天关于杨丽萍“因为不生孩子被骂是失败者”的讨论颇多,支持杨丽萍的人大抵都是从道德层面谈起,核心观点不外乎是这两个:**“女性拥有生育自由权”、“道德标准是用于自我约束的,而非强迫他人。”反对者则简单直接的多,他们认为:“**女人生 …

应嗨尽嗨,挺好的!

今天在微博看到个说法,蛮有道理的: 好像,是这样的哦…. 前阵子,非年非节,只是个普通的周末去了一次外滩,我的乖乖…看看这个人: 但我认真观察了下,什么地方人多呢? 街上人多,多的不得了!因为逛街不要钱; 小馆子 …

恭喜成为北京人,加油

前几天知乎上刷到这么一个帖子,是关于人生顶级享受的。 说一对夫妻在北京这个买房,还了很多年房贷,最后终于还完了。 为此付出了很多: 11年里他们不敢出门旅游,不敢买衣服,不敢多花钱,业余时间需要兼职…… 成为北京人后,他们把这个独特经历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