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称”的分析可以揭示什么 | 网上教学
昨晚在ZOOM和微信群同时上的评论课,我接着讲“评论的语言分析”。第一个环节,讲到评论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及其不同的效果。这是一个微观的、可能不引人注意的因素,但它在评论中普遍存在。 这堂课的收获,不仅体现在同学们在课程微信群中精彩的即时发言, …
语文老师:
见信好。
做公关以来,见识了各类文字,多亏你,我才能从各种古怪中分辨出好的、坏的、真的、假的、善的、恶的、蠢的,我时常感激。其中一种文字,它利用人性弱点,暗调人之心智,诉诸人之情绪,在讨论前,消解批判,躲过理性,化敌为友,让人自陷执念。其身影之广泛令人惊悚,特与你报告,听听你的意见。
新闻和宣传之间的区别在哪?
我认为在目的。新闻的目的是告知(Inform),为了更好地告知,作者会搜集与事件相关的所有细节、所有观点,尽可能全面平衡中性地呈现一个事件。而宣传的目的在表达(Express),表达就是作者的观点,会过滤掉不同的观点、不利的细节。情绪化、戏剧化的描写是生动表达的催化剂。
这没什么,你研究文字,肯定能分别出这两种文章的区别。不过近几年,随着自媒体兴起,新闻把关人角色缺失,新闻和宣传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顶着报道新闻的名号表达观点,反成了常态。
《刺死辱母者》曾在微博微信等舆论场掀起巨大浪潮。文章中,十一名催债人使用极端方式向母子要债,民警来到现场劝阻无果。民警离开后,儿子用一把水果刀刺伤四人,其中一名在自驾去医院途中失血死亡。法院判儿子故意杀人罪,无期徒刑。
文章仔细描写了欠债母子的绝望处境、催债人的罪大恶极、民警的无作为、法院判决的无情。一时间,同情这对母子的舆论充斥了整个互联网,极端情绪此起彼伏,一唱一和,喊声不断。但后来发现母亲其实涉嫌非法集资,死去的催债人也有家人和子女,民警并非无作为而只是暂离房间,文章发表时法院二审仍在进行中。
我相信大多数人心中,“不可辱父母”和“不可杀人”,两个都是正确的。但《刺死辱母者》一文却可以激活“不可辱父母”,屏蔽“不可杀人”,靠三点:
情绪化描写。标题中的“母”,一下子就将读者放进了一个“子女”的情绪环境中。再加上对“辱母”手法的描写,各种文学性的比喻和夸张,引发读者情绪。
故事性叙事。整篇文章,比起新闻,更像故事。新闻是进行时的,报道会总结过去,汇报进展,不断补充修正。而故事是有结局的,是逻辑自洽的封闭完成式,不留任何矫正和假设的余地。
同质信源。文中绝大多数细节都来自于采访母亲、儿子的姑姑和母亲的员工。通过把信源限制于母子一方,文章更容易过滤掉对观点不利的信息。
现在回想,案件中谁对谁错已不重要,我害怕的是它制造舆论的手段。电子荧幕上的文字,本应是给所有人看的文字,不再有其应当有的中立性,而是通过暗调乾坤,将一种观点横加于读者,而读者浑然不觉,还自以为是自己得出的真理。当今的文风,仿佛,无法引起巨大舆论浪潮的文章就不是好文章一样;仿佛,求真的、中立的、或谬的文字过时了一样;仿佛,生长在手机上的我们,现在也需要它指导我们如何思考一样。
这种文字就叫造境。
尽管我不想承认,不过,我也是一个观点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的人。我认识的诚实的人,也会说他们的观点时而会被情绪影响。比如恐惧让我们承担过少的风险,愤怒反之。从众心理让我们购买最新的手机,惧怕损失又让我们趁着打折买永远不会玩的游戏、不会穿的衣服。这不可耻,这很自然,但为了做出最佳判断,应该避免情绪。
传播学认为,所有表达都有情绪输出和观点输出,最痴情的情书也有观点输出,最工整的论文也有情绪输出。输出观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利用情绪,进行误导才是根结所在。造境能如此简单有效地向读者植入一个观点,其最大原因就是把观点输出伪装成了情绪输出,使用文学性、故事性描写,激活读者情绪化、不理性的一面,同时把观点埋藏起来,让读者误以为被文章诱导而生的观点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其实,作者早就挖好观点的坑,急切请君入瓮。
越来越多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的思考方式是非逻辑的。我们常以为我们用观察、假设、逻辑、推理等方法来产生一个观点,但大多数时候这个过程是反着来的,我们常先有一个观点,再尝试用逻辑和例子支持这个观点。
我最喜欢的Youtuber,Michael Stevens在他的纪录片《Mind Field》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准备很多张人像照片,请实验对象在随机两张照片中选择一个自己愿意和他/她做同事的,并根据选择分类放置,重复几次,最后将选出来的照片摆成一排,依次问实验对象选择他/她做同事的原因。好玩的是,趁实验对象不注意时,工作人员会将几张没有被选上的照片和被选上的照片调换位置,也就是说最后摆出来会有几张是实验对象一开始不愿意做同事的照片。
令人惊讶、惊恐的是,实验对象不但没有发现工作人员的伎俩,反而有条有理地说出了选择每一张照片的原因,包括那些实验对象根本没选的照片。当人认为一个观点是由他们自己产生时,就会想方设法为此观点辩护,人不愿承认自己是错的。反之,当人们被告知一个非自己产生的观点时,最先想到的是怎样反驳那个观点。这很自然,从基础原则一步步向上推导是一件令人疲劳的繁琐事。人们宁愿随机获取一个主张并全力支持它,然后做好争吵的架势,争吵太容易了,只要固执地坚持就可以。这就是造境每每得逞的原因。
反观《刺死辱母者》,文章先进行情绪化描写,塑造一段惨剧,将读者放进一个为不公正愤怒、为被欺凌者同情的正义情绪环境里,诱导读者产生“儿子杀人无罪,护母见义勇为”的观点。紧接着,文章用故事性叙事,将故事定格在法院判儿子故意杀人罪,这与读者的观点相左,于是自然诱发争议评论。再加上其他信源的缺失,大多数人都将持同样观点,而读者误以同质化的评论印证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激化情绪,产生波涛汹涌的极端舆论。若不是有人持或谬态度探事实究竟,愤怒的网络舆论也许真的会影响法院的判决。若法院判决都能左右,何况是其他机构做出的其他决定?
怎样反造境?除了不使用上述三点,我平时还用以下三种方法:
明说事实,不放暗枪。明确阐述谁做了什么、谁有什么观点、谁不赞同谁,不要说可能、预估、也许、或将,更不使用大家认为、群众觉得,若真的不可避免,则加上“我认为”。大段引用,加上出处和参考文献。
保持或谬,保持学习。随时做好被打脸的准备,随时拥有被打脸后立即道歉并修改的能力,这是科学。承认错误不是承认软弱,改变观点不是改变立场。
直白地包含多方观点。将更多的观点直白地写在文章明显的位置,会增加可信度,减少误导性。尽管有一些观点我不太赞同,但我仍然会写在我的文章中。
造境只是一种工具,本身没有善恶之分。相比依靠Be动词进行陈述和定义的西文,单字既能包含复杂含义的中文更容易造境。单单一个中文字内涵褒贬,光“杀死”这一个动作,就有至少“杀”、“弑”、“诛”三个字,褒贬各异。仅靠一个字就能表意,很容易做到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如比喻、举例、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等方面,都因中文字简而意丰,倍加生动,跃然纸上。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枭雄,曹操是奸雄,虽都是英雄,但褒贬已辨。再例如《台北人》的《花桥荣记》,家乡桂林什么都是灵透灵透的,台北什么都是粗野脏臭的。这些造境的词汇,在文学里很常见,因为很多时候读者想看的就是作者造的境。台灯一开,腿一翘,我说:“带我去个地方!”,然后曹雪芹、乔治·奥威尔、J·K·罗琳就纷纷拿起钢笔铅笔签字笔、键盘手机显示器,一把将我丢进他们的世界里。尽管有100读者,就有100个林妹妹,但其实还不都是曹雪芹的林妹妹。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必须造境,像鲁迅、朱自清、白先勇这样擅长白描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能比其他故事容纳更多种理解,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美丽。西方文学受《老人与海》影响,许多故事的最后,并未给读者植入什么观点,而是留下一个似乎没有答案的问题,更加引人思考。
余不一一,此信仅是为向你报告我理解的造境。有关造境是否道德,造境在各个领域(比如教育学、统计学)中的影响,以及造境能否增加朋友、减少辩论等方面,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祝安康!
帅正敬上。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帮我买杯喝的吧。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昨晚在ZOOM和微信群同时上的评论课,我接着讲“评论的语言分析”。第一个环节,讲到评论中人称代词的使用及其不同的效果。这是一个微观的、可能不引人注意的因素,但它在评论中普遍存在。 这堂课的收获,不仅体现在同学们在课程微信群中精彩的即时发言, …
以下文章来源于TSB收藏馆 ,作者爱听爵士乐的影子 Sry,Cover 可能有点吓人,听首歌舒平缓下心情,偷偷跟你港,上面的音乐很好听,我保证。 标题没取错,各位旧雨新知,看标题可能有点费解,请容许我娓娓道来,今天的这篇文章其实要和我之 …
文/六神磊磊 今天重庆阳光明媚,但我充满疑惑,有个事就想问问各位读者,尤其是那些特别嗜好正能量口、“大局观”爆棚、动不动自带袖章痛心疾首说作者们只盯着坏事的可爱读者。 原杰瑞集团高管鲍毓明涉嫌长期性侵未成年的养女。去年就发生过一起这样的类似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公会表明这是有组织的输出意识形态,而非知识 知乎用户 杨旭 发表 文章私货极其多,角度奇怪偏颇,,故作清高的酸腐气质很重。看多了可能会引起生理不适感,不过可以学习到怎么利用庞杂的知识量来截取合适的言论,从而达到自己 …
知乎用户 ApplePie 发表 “美国体制无法隐瞒疫情” “科莫州长坚决抗疫” “因作者设置,评论已关闭。” 知乎用户 上泉信纲 发表 大象公会: “而且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高考试题牵涉到公平,而且大家也能很容易地查到往年试卷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