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有魏于全这样的院士、副校长、教授,绝对是耻辱
四川大学有魏于全这样的院士、副校长、教授,绝对是耻辱 作者:司履生 杨明泉书记, 你好! 2006年,我揭发魏于全在两篇文章中造假的事实以后,你在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相信魏院士。魏院士的人品、科研贡献,我们都了解。就这个事情 …
牛皮大王魏于全
作者:司履生
魏于全是中国科学院大名鼎鼎的院士,号称研究肿瘤治疗及肿瘤免疫学,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研究为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此外,发现了阻断HSP70表达,可诱导癌细胞凋亡。
魏于全有什么样的业绩成为华西医大的人类疾病生物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呢,简单地说,就是靠他在日本的工作,靠华西医大当时领导人对他的盲信。
1996年,当时的中国,因为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人才断层,急需引进归国的高级人才,魏于全在日本京都大学拿了个至今找不见学位论文的“博士”头衔,然后凭借他的瞎吹。被华西医大认为是“稀世珍宝”,难得的杰出人才,
现在,就来看看魏于全是怎么包装自己的。
魏于全说,
“在日本留学五年间,他先后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2篇。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各国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
“在日本读博士的他,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生等高级人才。”
“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在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经他治疗的日本病人已达300多人,排队登记求诊的患者上万人。他的贡献被日本NHK等多家电视台、电台和报纸报道。日本吉田公司深知肿瘤免疫治疗的经济价值,欲为他买下一千万元的设备,并以拥有‘肿瘤免疫诊疗’的股份来挽留他,他婉言相拒。他认为,祖国需要他,他决心回国为同胞解除癌症痛苦。”
“国际医学界关注“中国魏”
在当研究生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魏于全几乎全在实验室里度过。他的妻子笑著说:“恐怕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二都未曾‘幸免于难’吧”。加倍的努力使他的硕士论文《小脑髓母细胞肿瘤与胚胎细胞对比研究》获得优秀评语。
在病理科工作的日子里,魏于全平均每天要确诊20人是否患癌症,“当死亡宣判官的日子让我缓不过气来”。面对患者、面对一道道世界顶尖级课题,魏于全更加刻苦奋发地进行著科研实验,有朝一日定能攻克癌症的心也更加坚定。
“那段(日子)是我们生命中最清苦的日子,他用本就不多的工资买回了大量的实验试纸和书籍。但作为他的妻子,能做的除了支持还是支持。”他妻子告诉记者。
在院方和妻子的大力支持下,魏于全对科研的全身心投入终于逐渐取得成果:从1983年至1991年,他在肿瘤的病理学及免疫学研究方面共完成科研论文27 篇,先后在美国的《人体病理学》、《免疫学》,《中华病理学》、《中华肿瘤学》等杂志发表;其中,《人体肺癌中的淋巴细胞与癌细胞原位观察》、《中国人鼻咽癌中淋巴细胞杀伤癌细胞的直接超微结构》、《人体生殖细胞癌中炎性细胞与癌细胞原位观察》在美国的杂志发表后,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来函向他索要论文。他的这些研究成果还多次被引用及证实,并逐步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公认。”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只有不要脸的人,才能说出不要脸的话”。从魏于全的这些自我介绍中,不难想象,魏于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常说,无知者无畏,其实,无耻者,比无知者更无畏。只要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怎么会想象,魏于全竟然能如此的信口开河,嘴无遮拦,居然不知世间还有羞耻二字。试想一个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刚刚毕业的硕士生,能为日本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16名高级人才,中国的硕士生水平竟然如此之高,那中国还要向国外派留学生干什么?
试想,在日本行医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在中国都不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人,竟然能接诊和治疗病人,而且等待他治疗的病人能登记到万人以上。日本的医生和中国大陆的不一样,一天只能接诊10几个病人,这10000多癌症病人,排队等魏于全治病,得等几年以上,那可能吗?这不是在自己等死吗?
再说魏于全的研究,在日本5年发表文章42篇,每年平均8.2篇,在中国读硕士和出国以前的几年,除去读学位的3年,只有不到5年时间,发表文章27篇,每年5篇以上,而这段时间,还从事教学和临床病理,想想魏于全把每天24小时都用上,也挤不出这些文章。事实上,方舟子先生已经做了检索,已经证明这完全是恬不知耻的胡吹冒料。
魏于全又是怎样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的,当然还得靠吹。主要是两篇文章吹出来的。
第一篇是2001年中华肿瘤杂志的那一篇文章。这篇论文充分暴露了这个曾经经过三年的硕士生学习和5年在日本的博士生学习,不知道是怎么鬼混的。一个经过了这种训练的学生,再不好好学习,也应当有一点做肿瘤实验研究的基本常识吧,但是这篇文章却完全暴露了这位“人类疾病生物治疗室主任”连基本肿瘤学常识,统计学知识,组织学知识都不具备。竟然不知道肿瘤动物实验该如何设计,不会统计学,不知道肿瘤体积如何测量和计算,连数学的基本运算也能搞错。更可笑的是,在根本没有黑色素细胞的猪视网膜中分离出了黑色素细胞,做成他所谓的“异种瘤苗”,免疫小鼠,得到肯定的阳性实验结果,在结论中,大言不惭的说,他的研究“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这明明是一篇蹩脚的造假论文,居然敢发表。在被指出错误以后,竟恬不知耻的要和指出错误的人进行私了。
第二篇文章是2000年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文章。他说实验室可以养40000只小鼠,但是他不知道全世界没有一个动物中心可以一次提供超过几百只小鼠的能力,更不知道养40000只小鼠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很吓唬人的,当时的中国人把Nature 子刊的文章和Nature分不清楚,以为Nature子刊的文章和Nature的文章是同样水平。这个文章一发表,中国卫生部马上把它评为2000年中国医药卫生界十大成果之一。
现在我们重点的仔细的分析一下他的这篇问鼎院士的文章,看看魏于全是怎么吹牛的。
在Nature Medicine的这篇文章里,他没有遵循写科学研究论文的常规写法,对材料和方法的描述很不具体,而是用了文学艺术的概括手法。他没有说明实验动物的数量,年龄和性别,来源,更没有分组等等。在谈到他的异种瘤苗的制备时,仅仅提及所使用的细胞的名称,细胞是经过多聚甲醛固定的,没有提及收集的方法。免疫用的瘤苗的剂量是每次10的2次方~10的7次方/小鼠,共免疫4次,免疫途径是腹腔或皮下,在第4次免疫后接种肿瘤细胞,接种量是10的5次方~10的7次方/小鼠,观察异种瘤苗的预防效果,至于治疗组,他提到每组10只小鼠在皮下接种10的6次方瘤细胞后第7天开始,腹腔给予瘤苗连续4周,每周两次。但是,他没有明确的指出,给予肿瘤疫苗的剂量。
他所使用的瘤苗有牛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人的脐静脉内皮(两种),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和SVEC4-10,HA-VSMCs,RPMI 7666 cells。一共是7种瘤苗。至于接种的瘤细胞一共是5种,即:Meth A fibrosarcoma, H22 hepatoma, MA782/5S and FM3A mammary carcinoma, 和Lewis lung carcinoma。当然,他的实验还包含了许多必要的对照组。
根据这些描述,在他的实验中,我们无法知道他到底分了多少组,每组多少动物,一共用了多少动物,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接种瘤苗剂量,从10的2次方~10的7次方,应当最少有6个梯级,分为6个级别,在疫苗接种后,他给受免疫小鼠接种肿瘤,又是从10的5次方到10的7次方,那么应当是3个级别,这样一来,再加上他的7种瘤苗,还有5种肿瘤,那么一共就应当有6X3X7X5个实验组,再加最少5个不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应当一共有635组,即最少应当有6350只小鼠。
那么治疗组,魏于全说每组10只小鼠,接种5种不同肿瘤,用瘤苗免疫,他没有提到瘤苗的剂量,我们姑且认为是一种剂量,那么7种瘤苗X5种肿瘤,再加上对照组,应当是最少40组,即400只小鼠。
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组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过继性免疫,合成肽疫苗的治疗,和效应细胞删除的实验,微囊实验,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小鼠。
仅以他的使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过继性免疫为例,他的在体实验是给动物接种肿瘤细胞(1x10的5次方-1x10的7次方 )前一天,先注射一次和接种后再继续注射经过内皮细胞疫苗免疫动物的免疫球蛋白3周,每周两次,这样就一共7次,每次注射剂量是10-300Mg/Kg,而对照组使用的是经过固定的异种内皮细胞(这里,他未指出用了几种动物和几种异种瘤苗)或VSMC吸收过的免疫球蛋白。这一组实验加上对照又是多少动物,魏于全并没有描述清楚,他只提了用受免疫动物的免疫球蛋白,还用了3个不同数量级的肿瘤细胞接种。如果他还是使用了上述的分组和肿瘤细胞株,那么应当是8种疫苗,外加经过固定的异种内皮细胞或VSMC吸收的免疫球蛋白,又是两个系列,这样再加上5个肿瘤细胞株,而他接种的瘤细胞数量是3个级别,这样最少应当是3个不同级别的分组,再说他给动物转输的过继性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又是从10-300Mg/Kg的不同剂量,这样就得又分成若干个不同剂量的组,如果按一般规律,应当最少是自10,20,40,80,160,300Mg,这样的顺序分组,就是6组。那么就得6个10X5X3=800组,每组10个共8000只小鼠,同样用注射PBS的动物做空白对照。
为了给这些动物转输免疫动物的免疫球蛋白,事先得免疫动物制备免疫球蛋白,按魏于全的实验设计,得准备注射8000只小鼠所需的免疫球蛋白,即10-300Mg/Kg除以50(按每个小鼠20g计),再乘7次的免疫球蛋白量。到底制备这麽多的免疫球蛋白需要多少小鼠呢,因为每株纯种小鼠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不同,按一般认为的取个中间数,大约是10mg/ml,每只小鼠的血清不到1ml,约0.5ml,这还是要采血和分离技术最好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每个小鼠只能提供大约不足5mg的免疫球蛋白,仅就一只小鼠转输的免疫球蛋白一次300mg/kg这一组来说,一只小鼠一次就需要最少300/50即6mg的免疫球蛋白,免疫7次,就需要7X6=42mg免疫球蛋白,那么得多少只小鼠为其提供免疫球蛋白,按这样推算仅为准备这种免疫球蛋白所需的小鼠到底是多少,说起来真让人害怕,还真能把人吓死。我真不敢计算了。大家可以算一算,8000X42mg的免疫球蛋白,得多少只小鼠,大约得8000X8,即需要8只小鼠的血清才能够提供一只小鼠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这样就最低需要约64000只小鼠,这还只是一个只注射300kg/kg 的一组,还没有算10,20,40,80,160的其它几个级别。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制备这些免疫球蛋白的动物的免疫方案,如果按他前面说的那种从1x10的2-1x10的7次方细胞/小鼠来进行分组的话,那就更多了。魏于全院士的另一组实验是删除免疫细胞的在体实验,他分别给用内皮细胞疫苗免疫过的小鼠注射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以删除CD4,CD8和NK细胞,然后再给动物接种1X10的6-1x10的7次方 瘤细胞,观察删除免疫细胞以后肿瘤的生长。这又得多少动物呢?应当是最少为3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加上对照用的同型免疫球蛋白,一共4组,接种5种瘤细胞,(又是两个不同的数量级)的经内皮细胞疫苗免疫后的动物,如果是前面说过的8种不同的疫苗以及不同剂量的疫苗,组合起来应当是比以前实验内皮细胞疫苗免疫性预防肿瘤更多的小鼠,这样说有点让人害怕,退一步说,起码比前面的试验内皮细胞疫苗的治疗性实验的动物要多四倍以上,约1600只。还有就是这篇论文中,还提到他用了不同的合成肽进行了动物实验,还有进行了试验抑制血管生成效果的微囊实验。因为在这些实验中,他的叙述很不细致,无法计算其实验动物数量,但是单看他的合成肽治疗肿瘤实验,给动物接种的瘤细胞数是1x10的5-1x10的7次方 来说,也是要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的。还有必要指出的是,魏于全在结果中还有一句是他的预防性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持久的。“小鼠在免疫后的12周内,对数次不同起源的瘤细胞接种均能抵抗,都未长出肿瘤。”这些实验少说也得上百只动物。
如此,就是不算做流式细胞,做免疫印记,做免疫组化等所需的对照动物和屠杀的实验动物,魏于全院士这一组实验最低也需要10万只以上的动物是没有问题的。我这样说,魏于全院士是承认的。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他如何能养那么多动物时,他就回答说,他的动物室可以养40000只动物。当然,魏于全院士的这一实验所用的动物可以是分批买的,但最少的一批也得买近10000只动物左右。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魏于全的瘤苗需要多少细胞,他的瘤苗中,包括3个原代细胞的瘤苗,即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真皮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牛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至于建株的细胞因为容易在实验室扩增生长,来源不成问题,牛的肾脏也不会有困难。所以我们主要考虑人的两个原代细胞,人脐静脉内皮和人真皮微血管内皮。这些二倍体细胞在培养中很难扩增。他免疫小鼠需要多少这些细胞呢?按他的预防组,从10的2次方到10的7次方个细胞,这是6个梯级,有5种肿瘤,那么就得5个X6个梯级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每个组10只小鼠,就得35X10的7次方细胞,35X10的6次方细胞,35X10 的5次方细胞,35X10的4次方,35X10的3次方。35X10的2次方细胞,再加上治疗组的5组50个小鼠,需要脐静脉内皮50X10的6次方个细胞。根据文献报道,胎儿的一个脐带一般只能分离出0.5~1X10的5次方个内皮细胞。那么根据计算,仅仅治疗组,魏于全就需要最少500个胎儿的脐带。再看看预防组,那就更吓人了,只是1X10的7次方一组,就需要最少3500个胎儿的脐带。要按魏于全的预防组的免疫方案,没有6000个以上的脐带做瘤苗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魏于全是在多长时间内收集到这么多脐带的?还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过继性免疫实验,效应细胞删除实验,微囊实验所需的瘤苗,魏于全制备脐静脉内皮细胞瘤苗所需的脐带绝对在10000个以上,也就是说,需要10000个以上的新生儿?收集这么多脐带,到底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财力绝对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魏于全完成这个论文的时候,正是中国执行一胎化政策的高峰时间,全国出生率仅千分之十几,即使是成都那样的大城市,每天新生儿也超不过100,那么魏于全要10000个脐带,得多长时间收集。
对于人的真皮微血管内皮,我不知道10平方厘米中能分离多少。但是我想要分离到魏于全所需要的那个数量,恐怕需要的人真皮绝对不会少。在有限的时间内,他又从哪里得到那么多的皮肤呢?
那么三年内进行该论文所说的全部实验,实验室规模应当有多大?凡是做过单位实验的研究人员都知道,动物实验接种肿瘤,免疫,每天观察都是很费时间的。一个研究生做100个小鼠的肿瘤实验,每天都会忙得晕头转向,遇到肿瘤接种,或测量,免疫时都得拉上其他同学帮忙,一上午两个人早早进入动物室,到吃中午饭还忙不完。采集动物血清也是一个十分辛苦的差事,我记得83年我刚刚回国,为了制备兔抗小鼠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我从动物中心弄到200只小鼠,我和一位刚毕业的研究生两个人采了整整一天,最后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想想魏于全要在三年内养这么多动物,收集这么多脐带和皮肤,做这么多实验,还不得数千人.还不数千平方米的实验室.当然,更得数千万美元的科研经费. 更何况魏于全的实验室还同时进行着其它实验。
但是时间是个无法改变的常数,一年就365天,这是神仙也改变不了的事实.魏于全要连续依次完成他的一个一个的实验从收集胎儿脐带,人的皮肤制备异种细胞瘤苗开始,到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实验,再到制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过继性免疫实验和效应细胞的删除实验,接下来分析和证实是何种分子及肽段妻作用的实验,微囊实验,以及进而合成肽段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实验,如果不是瞎掰,胡吹,睁着眼睛说瞎话,三年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做实验,也像种庄稼和十月怀胎一样,它也是一环套一环的,得一步一步走,想省掉哪一步都不行.
总之,魏于全这一篇文章中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如果是真实的,不是弄虚作假的话,需要上万个胎儿脐带,大量的人皮肤,需要好几万只纯种小鼠,需要几千个工作人员和几千平米的实验室和大量的科研经费.但是最无情的是时间因素,他无法在三年内依次完成他所列举的全部实验内容.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任何人无法改变免疫学的基本规律,小鼠不可能按照魏于全的要求和愿望进行免疫反应。这样, 魏于全就得弄虚作假,他用异种内皮免疫后,小鼠按他的需要和臆想产生了他所需要的抗体,弄出来一张虚假的免疫电泳图。魏于全似乎要改变免疫学的规律了。在这篇文章中,魏于全得到了用异种血管内皮免疫可以预防和治疗肿瘤的阳性结果。
凭借这两篇文章,再加上华西医大和魏于全的运作,魏于全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在院士的网页上,魏于全自我介绍说“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研究了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魏于全不愧是中国学术界的“第一牛皮大王”。在一切都带有中国特色的这样国度里,魏于全的吹牛也确实吹的富有成果,
不过,就是老鼠不买帐,不与他配合,魏于全的实验再也得不到他所说的“提供了新思路”的结果。他已经偷偷的放弃了这一研究项目。但是,因为魏于全是赵国人,所以魏于全的勋爵依然无人撼动。魏于全依然可以招摇撞骗,继续吹牛。
(XYS20160226)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fangzhouzi.me)◇◇
四川大学有魏于全这样的院士、副校长、教授,绝对是耻辱 作者:司履生 杨明泉书记, 你好! 2006年,我揭发魏于全在两篇文章中造假的事实以后,你在记者招待会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相信魏院士。魏院士的人品、科研贡献,我们都了解。就这个事情 …
我对魏于全的研究方向的一点意见 作者:司履生 前一阵子,写了几篇博文,主要集中在论证魏于全弄虚作假的事实方面,也写了一篇“他们为什么要包庇魏于全的博文”。这些文章放到普通网站上,内容又太专业,一般老百姓不感兴趣恐怕没有几个人看。我虽然把这些 …
为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我不得不说 作者:司履生 这几天,上网查看中华医学会领导机构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部的成员,几十个人,百人的名单,虽然大部分不认识,也有几个或几十个还算熟悉或略微所知的。不过,其中最耀眼刺目的就是魏于全的大名。不由得 …
他们为什么要包庇魏于全? 作者:司履生 魏于全这样的牛皮大王,弄虚作假的学术骗子为什么能在中国受到那么多的领导青睐,包庇,浑水摸鱼,混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宝座,当上四川大学的副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本来是个病理解剖学教研室的硕士生,根本没 …
我的一点点关于“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为什么这样远”的意见 作者:司履生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公布发表又激起了学术界国人的讨论热情,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这么远。毛泽东时代,我们对于那个奖不屑一顾。我上学时,连诺贝尔奖都不知道。学过巴甫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