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超过美国?

by , at 23 October 2025, tags : 蛋白质 中国人 摄入量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11037 发表

这数据里日均 130g 蛋白质是啥概念一般人可能不懂,但你去问一下搞健身的就知道这数有多离谱。

一般人能达到 65g 就很不错了,能超过 100g 的不是上了科技就是自助餐吃伤了。

知乎用户 鸡排 发表

这里八块横膈膜 加起来都不一定有 130g 蛋白质

好多人啊. jpg

简单介绍一下这家是连锁自助烤肉叫ワンカルビ 关西比较多 这两年涨价好几次其实但是最近刚好有优惠券 大概平日 190 周末 200 所以经常来范猪瘾

知乎用户 mininitu25 发表

因为把大豆及其大豆制品,豆腐,豆花,豆浆,饲料里的豆粕、各种谷物渣子,全都算成了蛋白质,

山西赶大集的老农民,早上喝了杯豆浆,中午花两块钱买一块豆腐吃,晚上毛豆腐配粥,就算蛋白质摄入赶英超美了。

这下子中国人摄入的蛋白质吊打美国了。

- 立党老哥的推

知乎用户 杨致远 发表

健过身的人都知道,如果人均蛋白摄入真的到 120g 以上,那任何人口密集的场所绝对是屁声连天,空气中都有硫化物的气味。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吃过鸡蛋吧?没人没吃过鸡蛋吧?

140g 起码 20 个鸡蛋了

你认识几个人每天吃肉能折合 20 个鸡蛋的

我只有初高中时候能吃这么多

我这辈子认识饭量比我大的人不超过 20 个

知乎用户 三炮干沉屑胡德 发表

韭黄滚豆腐,盎撒老子不及吾

还有知乎第一名菜

知乎用户 Sergio 发表

是不是把领导们宴会上倒了的也算成人均摄入了?

知乎用户 Bayek 发表

学校里的哈萨克和俄罗斯的哥们,本来在老家从来不怕冷的,来中国以后吃中国的食堂和餐馆,入乡随俗地开始大造碳水,现在十几度的天穿得比我还厚。

知乎用户 lala luna 发表

美国最穷最穷的,差不多吃的就是这样的了。

您人均蛋白质能超过他们?不会吧?

最近为啥密集赢麻?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

知乎用户 躺平还是换方向 发表

那么搞笑的数据有人信 ··,街上随机抓 1000 个人能有 10 个人达标都很难,知道 130 克蛋白质是什么概念么饭店里一盘红烧肉大概 40 克蛋白质需要抄 3 盘才够数人均 1 天 3 盘红烧肉,说难听 130 克就算冲蛋白粉都要喝到吐

知乎用户 消逝的光​ 发表

我经常在抖音刷到一些农村的孩子吃得很寒酸,一个馒头或者一点米饭配一些咸菜,还有一些乡下食堂的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虾。

现在突然有人告诉我人均蛋白质供应超过美国?就很魔幻,同时又很地狱。

知乎用户 1234​ 发表

很多人有个错觉,130 克蛋白质就是 130 克肉。

其实每天 130 克蛋白质,不算碳水膳食纤维等等你得这么吃:

早餐:5 个鸡蛋,蛋白质 36 克

午餐:6 两牛肉,蛋白质 63 克

晚餐:一斤五花肉,蛋白质 38 克

总计 137 克。

鉴于是人均水准,再结合贫富差距来推算,我觉得上等赢学家的食谱应该是,早餐 15 个鸡蛋,午餐 2 斤牛肉,晚餐 3 斤五花。

知乎用户 Western Queen 发表

作为一个在美国读书

有 3 年健身经验的人来说

这个题目真绷不住

健身人都知道每天吃够 130g-160g 蛋白质有多难

在国内靠日常饮食比如说沙县兰州拉面米村拌饭得吃多少,算过吗

这是我每天吃的肉量,不多,1.3 磅生重牛肉

还有 5-6 个鸡蛋

btw 这基本是美国的平均水平

知乎用户 高尔多 发表

啥都不说,想赢的点赞,不想赢䜇氮

知乎用户 不走 发表

这个绝对胡说八道!

普通人日均蛋白质摄入量 50 克就已经很好了!

我长期大训练量健身,日均 200 克左右。

去过美国几次,没法比的!牛奶就没法比,那边最普通的全脂牛奶 3 刀一加仑,比我们这最贵都好喝很多,真的冰箱里拿出来就能直接当水喝!

日常饭菜肉食还多,外面吃菜量很大,火鸡腿,还有巨大的披萨什么的,很多高热量食物!

他们大一点的杂货店、超市都有蛋白食品专柜,跟我们卖巧克力差不多!我们哪有这个!

我估计能达到人家 20% 不错了!

—————————————————————————-

蛋白质主要就是肉蛋奶,我们饮食结构跟人家不一样,碳水为主,没法比的!

日均蛋白质摄入 50 克,这标准不高的吧,在座的有几个能达到的?

这要求早餐至少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午饭晚饭至少 100 克优质肉类!

100 克肉不少了,2 两,得大块的,肉丝肉片之类估计 20 克都没的!2 两的大排不小吧,不行,有骨头,还有面粉,猪肉蛋白质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很大的鸡腿什么还行!

知乎用户 John Doe 发表

这就是老外真的不拿中国北上广深以外不当人的那种统计。人家用用就算了,你还真当回事,突出一个抽象。

知乎用户 意辛 发表

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中国人终于抛弃了老旧的观念。

经常看到 DY 上的小媳妇早上五六点起来,炖小米粥,做油酥面点,做所谓的大餐,其实就是碳水配碳水、脂肪配碳水。

在各路女权博主、营养学家、医生的帮助,中国人终于向腐朽的营养观开始了战斗!这是可喜的成就。

知乎用户 笑忘酥 发表

这个数据也太扯淡了,但凡健身或者了解一点点营养学,都编不住来这么离谱的数字。

在北京能够达到日均 130g 蛋白质摄入的比清北在读的本科生还稀缺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是刻意的吃,很难达到这个数字的,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饭量和口味的问题。你喝一公斤牛奶也就 30g,吃一斤净牛肉也就 100g,知道一斤牛肉有多少吗?

对了,如果一个人正常体重,比如 50kg 到 75kg,不每天健身的话,常年摄入这么多蛋白质,百分百要得肾病

知乎用户 无穷蛋白​ 发表

说的是供应量,没说摄入量。

马克每天的战斧牛排也是帮你平均了。

知乎用户 Ernie 发表

一个普通人,推荐吃到 1.2 * 体重 * g/kg 的蛋白质(如果经常体育锻炼要吃 1.5-2 * 体重 * g/kg)。一个 70kg 的成年男性,一天要摄入 84g 蛋白质,而一个鸡蛋只有 6g 蛋白质。

国内的饮食,别说超美国了,大多数人都是吃不满蛋白质的…

知乎用户 球状闪电 发表

4 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已经这么宣称了。提问里这个报告不过是又水了一篇而已。

欣赏一下来自联合国的说法:

你看,这个 “可” 字用的就非常牛比。摄入蛋白质就摄入蛋白质,什么叫 “可通过膳食摄取的蛋白质”?

就是你通过吃饭,可以从饭食中摄取的蛋白质。

人家说了,你是能够从饭食中摄取这个含量的蛋白质的,你应该有这种饭食供应的。

你看人家多聪明。咱不用比你到底吃了多少蛋白质,咱们比放在餐桌上的饭菜就完事儿了

要是你的三餐要是不求行,没有包含这么多蛋白质,那就跟人家没关系了,你自己不够努力。大家都吃的很好,你凭什么拖大家后腿

继续往下看:

啊?这尼玛真是 “供应量” 啊,我踏马还以为是 “摄入量” 呢

你早说中文里 “供应量 = 摄入量” 我不就早听懂了嘛

后面就开始花式夸大家了。通常在你吃了亏…… 不,得了好处之后,总是会有一通表扬来安抚你狂拍轮椅的心情的。

作者指出,虽然她也知道中国人比米国人肉吃的少,但架不住咱们素吃的多呀,多吃点素不就超过米国了吗

而且咱这种先进的蛋白质摄入方式,更有利于地球,有利于环保!

还有什么能比环保重要呢兄弟?地球要是没了你摄入蛋白质还有什么意义呢

米国人饭桌上有 70%的蛋白质 “供应” 来自肉类,咱们是人家的一半,从肉类中供应的蛋白质有 35%

也就是说,咱们 65%的蛋白质供应来自于素食

前面文章又说咱们一天三餐能供应 124.61 克蛋白质。经过计算,每天你吃的素应该含有 80 克蛋白质

以下是各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大家回忆一下自己日常三餐,看看你要整多少活,才能让自己吃上含 124 克蛋白质的饭菜。

注意素食占比不应小于 65%,地球现在这么热都是你闹的

请大家尽量配出来,让这个报告可信,帮俺们赢下这一局,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略微头疼​ 发表

经典土殖滤镜,默认美国不吃白人饭,人均中产天天牛肉鸡肉是吧?

美式甜甜圈有什么蛋白含量?是不是经典美式早餐?是不是碳水加糖硬造?

早餐是不是有吐司抹黄油或者果酱?是不是碳水硬造?

美国人吃不吃饼干和麦片?

美国超市那些豆类罐头,番茄罐头,汤罐头,玉米罐头都卖给谁做黑暗料理了?

美国人是不是经常吃披萨?披萨里有多少肉?是不是碳水硬造?

超市那些薯片都卖给谁了?炸薯条是谁在狂吃?是不是碳水硬造?

真喜欢吃优质蛋白?鸡胸肉和鸭胸肉才几个钱啊!

纯优质蛋白,脂肪含量极低,美国人最爱的胸肉,不是低端带骨的翅膀哦,六和还是麦当劳的二级供应商,抓紧下单吧。

不喜欢六和,买圣农也行啊,肯德基供应商哦!

知乎用户 田田田田​​ 发表

发一些我在单位食堂的猪食拉丁美洲传统中饭,一份 10 刀, 符合一小时工作一碗拉面理论。

话说在前面, 完全是毫无食欲的生命维持套餐,只看蛋白质。

他们的饭是围绕肉食的,一份肉食,两个 “side dish” 或者翻译成配菜

碳水化合物是配菜, 没有所谓主食一说。

这个饮食观念和广大中老年人切肉丁当调味料完全无重叠。

也许,年轻人每天吃两三斤,能把平均值拉回来?

那每年要吃一千斤肉了还战什么 “黑奴能不能吃六十公斤”。。。每年才吃 60 公斤肉,果然需要解救。

说真的,我真的一天吃过 130 克蛋白质,

除了正常吃饭之外,实验室放个煮蛋器,家里放个煮蛋器。到办公室或者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煮 6 个鸡蛋,然后不停往嘴里塞蛋白。

知乎用户 薛刚 发表

这个问题在于你是如何计算的

蛋白有植物蛋白

还有优质的动物蛋白

还有像绿捷这种提供给学生的蛋白质怎么算

都是问题啊

知乎用户 朕乃大胃菌王 发表

一百多个回答看完,总结下来又是只有牛肉算蛋白的例子。

在知乎鸡鸭鱼猪并不算蛋白质,就算是也要加上个劣质蛋白,然后给牛肉标注优质蛋白。

知乎用户 唯有友善 发表

这数据就和前三季度经济增长 5.2% 一样,完全可信。

知乎用户 于凌罡 发表

我们的蛋白质摄入量,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每年,有多少顿?

==============================

以上为 2025 年 10 月 16 日,发布原文

以下为 2025 年 10 月 20 日,补充

==============================

这个讨论标题,是中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超过美国?

我查到的,是中国人均 72.72 千克,美国人均超过 120 千克。

而且,我相信,其实大家都清楚,中国人均月收入超过 6000 元人民币的,还不到 1 亿人。(注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均月收入,比如,四口之家,月收入不到 24000 元,就是人均不到 6000 元)

在这个前提下,虽然现在肉和蛋的价格,确实不贵,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中国人,营养状态很不怎么样。

别总 “赢麻了”,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

人均年劳动时间:发达国家普遍 1600 小时左右,而中国就业者人均远不止 2200 小时。

不穷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发达国家,80% 以上就业者,人均月收入超过 2000 美元。

而中国,13/14 的人口,人均月收入,不到 900 美元。

醒醒吧,希望大家,别搞得 “闭关锁国”,那可就太吓人了。

知乎用户 神游太虚 发表

检测时加了三聚氰胺不?

知乎用户 赛博用尸 发表

反转了(截图不代表个人意见)

知乎用户 虎山行贰 发表

这就是国产 ai 无法取代人类的原因,它永远学不会真正的文字游戏。

知乎用户 重生之大厂外包 发表

不得不想起来网上的经典段子:我和张一鸣、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李嘉诚、雷军 的财富加起来,甚至可以撼动整个亚洲的金融市场

所以这次又是谁把我平均了?这玩意也能平均这么狠吗?还是根本就没统计我啊?毕竟我一天三顿早晚都是饼,就中午吃顿盖浇饭啊……

知乎用户 佛系网络老闲愚 发表

猛吃碳水是全中国除了西北几个边疆地区的统一现象。

以前在食堂吃饭时很多人宁可用米汤泡油条都不肯吃那一个煮鸡蛋,因为煮鸡蛋吃起来太噎还没味,有时甚至有股鸡屎味。

只有蒜苔炒肉和粉蒸肉饼算荤菜。

之前有人吹嘘四川农民工顿顿午饭要吃肉,后来在 b 站上看到一个四川建筑工人干完重活后的午餐是一大瓶冰水和一大盒的凉面,凉面就是纯凉面,除了点黄瓜丝和红油辣椒调料啥都没有。

就这评论区还在洗地,有些南方 ip 还说这么多的碳水化合物不算营养吗?

在老美那边一大个的巨无霸芝士牛肉汉堡比国内肉夹馍卖的都便宜,肉量和奶酪完爆后者。

吃个热狗给你塞一大根纯肉肠再淋一堆芝士酱。

吃个披萨给你铺满香肠片叠一层芝士层,肉基本上可以当主食吃。

国内根本没这种吃法。

知乎用户 平江故人 发表

我的评价是梦里啥都有

扪心自问一下自家家常菜都是点什么 b 玩意

土豆丝,蛋白质 0,标准的垃圾食物,高糖高盐高油

地三鲜,蛋白质 0,标准的高糖高油高盐高碳垃圾食物,嗯对,这是典型的垃圾食物,我更愿意称之为支付宝食物,充斥着普通人对于热量的最原始最野蛮最不体面最支付宝的渴求与对饥饿,对苟活最卑贱的恐惧感。

葱烧大排,蛋白质无限接近于一个鸡蛋的水平,一片可怜的扁扁的小垃圾肉,脂肪比例在 30% 左右,配上浓油赤酱,高糖高油高盐的垃圾食物,典型的支付宝饮食

油条豆浆,垃圾食物,蛋白质能有 2g 算你赢。

煎饼果子,垃圾食物,高糖高油高盐高碳,蛋白质等于一个鸡蛋,但也是极其不健康的那种。

鸡蛋灌饼,垃圾食物

米村拌饭,点上一锅等于普通人时薪的牛肉卷什么玩意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一个鸡蛋,大块的牛肉永远都可望不可及,只能吃最垃圾的拼接肉,拼接完之后片成可怜的薄片,吃上一口就是闹钟人少的可怜的吃上两口肉的欢愉,一锅牛肉卷不超过一个鸡蛋,我的评价是典型的支付宝饮食。

红烧猪蹄,猪身上最垃圾的部位,高到逆天的脂肪含量配上逆天的营养学比例,把 DuangDuang 的脂肪当成胶原蛋白,幻想吃这 b 玩意能美容的支付宝锅钕,高油高糖高盐,垃圾食物。

红烧大猪肘,基本同上,但是这玩意你吃席的时候才能有幸搂一口,我也就不说啥啦。

红烧牛肉,唯一一个我点个赞的食物,你要是三天能吃上一顿,你就是苹果人,我给你点赞。

肉末茄子,典型的支付宝饮食,吃不上肉,于是一小块小的比那啥都小的垃圾肉切成末,高糖高盐高油,我评价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对肉的渴望的具象化。

来来来,你扪心自问不撒谎,你这辈子吃过几次 “原切无拼接无加工零科技正宗牛排”?我说白了一个牛排能加他妈这么多的限定词也真是个典型的支付宝现象,一个个吃着“儿童牛排” 都当过年了似的,搁这儿“蛋白质摄入超过美国了”

跟那个五字河南 ip 这锅值多少钱坐一桌去。

知乎用户 24 小时的回忆 发表

普通人的美式早餐

枫糖饼,三明治,煎蛋,培根,咖啡

加起来,蛋白质的比例,和肉包子加茶叶蛋比,差不多。

美国人饮食主要成份也是碳水加糖为主,高蛋白质饮食,仅限于部分健身人群。

更不存在美国人天天吃牛排的事实,哪怕是健身族,补充蛋白主流还是蛋白粉鸡胸肉

知乎用户 老爸讲科学​ 发表

我想知道,在统计数据里,这道菜的蛋白质含量有多少?

更新:有网友问为啥全是骨头?

回答:照片来自邓飞微博,拍自上海某小学生的餐盘?

知乎用户 板子 发表

我的确认为中国在很多地方都追平甚至超越了美国,但是吃肉这件事,你真的确定吗?

你知道 tmd 美国人有多爱吃肉吗?很多人中午就是 popyes 一个 4pcs combo。虽然不健康,但蛋白质真的多啊…

知乎用户 青瑾 发表

我这么形容吧

你吃传统中国菜系,一天想吃 130 个蛋白质

基本是不太可能生牛肉鸡肉猪肉得 700g

你自己算算得啥样

至于什么碳水豆类蛋白质可以说忽略不计

你早上包子馄饨,中午炒菜晚上炒菜,你铁定到不了这个标准

700 克都够吃 2 块牛排了

知乎用户 hushpuppy 发表

人均?谁均的谁的?

知乎用户 殖人研究所​ 发表

美国不是大豆卖不掉吗?拿去榨豆浆、做豆腐、做素鸡什么的,提高一下蛋白质摄入量不是正好?

多吃点,每人每天每顿十八公斤豆制品,既可以消耗大豆,又可以在摄入量上缩小与中国的差距,稳赢!

知乎用户 龙 senpai 发表

让娃娃们长高一寸,让中国人更健康,就要多吃牛奶和肉。

知乎用户 掘幕人 4 号 发表

只能说有些赢魔颠倒黑白的程度令人发指

你塞连机关食堂的吃肉量都碰瓷不了老美

而说这些传言的连机关食堂都没吃过

中餐从荤素搭的形式上就碰瓷不了美国人的饮食蛋白质含量,更别提美国蔬菜沙拉比肉贵的现实情况

知乎用户 大江大河 发表

按照《柳叶刀》的数据,新世纪成长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经达到东亚第一,比肩英美。

这跟营养条件有直接关系。

知乎用户 bs 命 发表

那中国人每天啥都不干光放屁了

知乎用户 木田一 发表

新冠后我妈身体虚弱,我看她每天喝粥吃咸菜就用豆包跟她科普,说成年人每日摄入蛋白质克数应该是体重千克数的 1 倍左右,身体恢复期可以吃到 1.5-2 倍。

按你的体重 60 千克算,每天要吃够 100 克蛋白质,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差不多 20%,也就是每天不算鸡蛋和牛奶,要吃够 500 克瘦肉。

刚开始几天她吃的很开心,两个星期后说不行了实在吃不下,现在看到肉就犯恶心。

以正常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部分人特别是 40 岁以上的人每天根本就吃不下这么多肉。我估计这个统计是这么算的:很多中国家庭喜欢做一桌子菜放冰箱吃一两天,于是就把每次餐桌上出现的肉除以人数再换算成蛋白质,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供应量。言下之意,国家给你提供了这么多肉,是你自己不吃的。

为了赢也是不要 b 脸了。

知乎用户 Sc-arlet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 90% 高赞回答可以说甚至没有仔细去查一下数据

这是个挺老的数据了,年初就刷到过,当时去溯源简单分析了一下

看一眼数据细节很清楚可以看出

老钟的肉类食用量确实比欧美国家的人少一两倍

但是老钟的糖油食用量比欧美人少了一个数量级

在人类的肉体能够承受的总热量输入有限的情况下

相比于老美们嗯造糖和油脂的那个程度

老钟嗯造米饭面条,靠植物蛋白实现蛋白质更高的摄入非常正常

知乎用户 知行合一其实好难 发表

我说个个例,朋友体制内帽子叔叔,县局,以前天天八点起床,八点半到单位吃个早饭上班,现在天天七点多上班。我问为啥,他答去晚了就没鸡蛋吃了。

还有一次,中午约我出来,说吃隆江猪脚饭改善改善。我说你食堂不好吃吗。他说,天天吃猪下水,炒猪肝、炒苦肠算是肉菜,再不就是红烧晶鱼,真是没法吃。

体制内尚且如此。据我多年吃大学食堂、单位食堂的经验,恐怕大部分人日常蛋白质摄入量都不够,饭局大吃大喝除外。至于很多外卖员、建筑工人、工厂工人等等吧,感觉早上中午基本都是对付吃一口,吃的只能说吃饱,哪有什么蛋白质追求。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hs61cp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如何看待

知乎用户 海岛微波炉 发表

我觉得吧 “赶英超美” 这件事就没歇过,也是执着的不行。

人活一辈子,就只做自己不行吗?也是,只做自己还怎么赢~

知乎用户 风月寒暄 发表

我知道路边吃十元快餐的外卖员是不算人的。

但王思聪们一天能摄入多少吨蛋白质,才能把这个人均量拉平?

你们不会真的把抖音东北网红的美食短视频,当成中国农民的普遍饮食水平了吧?

知乎用户 精神科徐医生​​ 发表

因为有一个国家喜欢和外国比

牲畜类略微落后

水产类略微领先

瓜果蔬菜遥遥领先

但是,这个国家人口只有外国的 20%…

人均蛋白质怎么可能低

知乎用户 Yanhuang 发表

毕竟豆腐也是高蛋白。每 100 克含 6.6 克蛋白质,比超市卖的鲜牛奶(5~6 克 / 100 克)蛋白质含量还高。

可特么人家摄入蛋白质的途径是牛肉、鲜牛奶。

我如果拿一斤豆腐换一斤牛肉,别人肯定会说我疯了。

一斤豆腐 2 块钱,一斤牛肉 40 块钱。

不过赢学家是管不了那么多的。

知乎用户 瓦西里 发表

一边嫌弃中国人吃肉不如美国,另一边说中国人吃肉太多影响热带雨林,左右脑互搏这一块。。。

知乎用户 QEYT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中数据来自 FAO 数据库

该统计为供应量(supply),并非摄入量(intake)

供应量≠摄入量

FAO 有关于蛋白质摄入量的统计,但所涉国家很少。

我们把摄入量统计 [1][2] 与供应量统计做个对比

国家(部分)统计年份蛋白质供应量 (克 / 人 / 天)蛋白质摄入量 (克 / 人 / 天)
阿根廷2018112.5769
智利2022101.8689.7
哈萨克斯坦2022109.18102.90
墨西哥2022100.1879.90
巴基斯坦201967.4952.60
巴西2017104.4379.00

中国的实际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可参考:《2022—2023 年中国十省 (自治区) 成年居民宏量营养素摄入现状及食物来源》[3]

原题目:

参考

  1. ^FAO:Apparent intake (based 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expenditure surveys) https://www.fao.org/faostat/en/#data/HCES
  2. ^FAO:Intake (based on individual quantitative dietary surveys) https://www.fao.org/faostat/en/#data/FDIQ
  3. ^2022—2023 年中国十省 (自治区) 成年居民宏量营养素摄入现状及食物来源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t0iREynv6ncboAyNc3x3GXG3jXqTCT5OG1z-lqiCj__V0U0za7BOFNx7EKKNZxdPL6g8fbBCqqwS6Gb1nCv_SggYSyRo-rEB7ctJzrTmC3c_YJDljS4NiAsL7wP642TATU-ntnvbdJEuqeTPybE587UgWWUCE1iKofmqPDSLYI

知乎用户 抵制乐色人人有责 发表

啊?不会是靠着狂吃豆类和主食这些植物性蛋白质硬拉上去的吧。

知乎用户 熬夜变成烂苹果 发表

如果人均供应量达到了 130g,而你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没够这个数,这只说明:不够的这部分不是供应给你的

知乎用户 小賀 发表

扯什么犊子啊,每天 4 个全蛋 + 400ml 脱脂牛奶 + 60g 乳清蛋白粉 +130g 牛腱子肉 + 中午食堂选蛋白质多的菜,就这我才吃到 130g 左右,我 85kg,力量训练 2h + 有氧 50 分钟练三休一,我不信都像我这样造

知乎用户 Cmark - 超马克 发表

说过多次了,供应量不等于消费量,更不能等同于摄入量。反复炒这个蛋白质数据,就是想把它曲解,给国人打下赢了的思想钢印

如何看待日本恩格尔系数超越中国?食物价格奇高,日本人饥饿指数上升?FAO 公布的原始数据所说的供应量是指的本土生产和进口的总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 11 月《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预测 2023/2024 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 11880 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产量 2080 万吨,大豆进口量 9800 万吨。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 9990 万吨
中国进口了大量大豆,其中 85% 都用来榨油了。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但人吃的却很少,供应量和摄入量差那么多应该主要原因就是大豆。榨油剩下的豆粕主要用于制造饲料,喂猪了。所以蛋白质没有消失,只是转变成了肉蛋奶,最终变成食物就少了一半。
当别人告诉你又赢了的时候应该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赢。这个数据超越日本了,那个数据超过美国了,多想想工资超过谁了?休假超过谁了?加班比谁少了?

知乎用户 龍城怒漢 发表

几个月前,看过这个新闻,说是算上植物蛋白了,即使算上植物蛋白我仍旧怀疑,就当个笑话吧,毕竟上知乎的人,即使没去过美国,也应该清楚普通中国人吃的什么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社科统计学问题罢了,一个人买一斤肉,另一个人买了一斤半的大骨头,统计学后者吃肉多半斤蛋白质摄入量高,于是看到了中国大于美国,中国西南华南大于华北东北的统计结果。

知乎用户 无为 发表

跟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一样

让人冷俊不禁

知乎用户 八桂探究君 发表

2021 年,中国农业 GDP 就是美国的五六倍了,人均农业 GDP 也超过美国。2021 年中国人均农业 GDP 高达 914 美元,是美国 1.36 倍。2022 年中国的人均农业 GDP 已经是美国的 1.4 倍。

2021 年,中国人均每日蛋白质供应量超过了美国,以 125.56 克排名全球第九。中国人均消费蔬菜 440 公斤,而美国人仅有 77 公斤;中国人均消费水果 221.68 公斤,而美国则只有 110.67 公斤。

中国水果产量占世界 40%,蔬菜产量占世界 60%,中国还养了全世界 12% 的牛,15% 的鸡,23% 的羊,50% 的猪,70% 的水产品。

什么狗屁 “恩格尔系数”,小红书上的美国人都说了——羡慕你们不用为食物操心,咱们普通家庭主妇每周都要为吃饭的问题而头疼…… 又贵,又没得选,恶性循环,导致吃的越来越差。

这种状态下,美国人的精神生活能好到哪里去?

知乎用户 大相邦 发表

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不是一回事。中国人明显植物蛋白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严重摄入不足。

知乎用户 int main 发表

太假了,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不够是常识

另外提醒一下植物蛋白爱好者

下面的数据来着薄荷健康

100g 豆腐蛋白质 6.6 脂肪 5.3。你吃豆腐得吃 2 千克才可以达到 130g 的蛋白摄入(这还没考虑植物蛋白吸收率低下)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脂肪摄入会严重超标

同时,豆制品蛋白会导致胸部雌化,也就是男性乳腺发育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明显假消息啊!

我们中国人因为饮食习惯、物价等原因,蛋白质平均摄入量是非常少的,也是非常不够的。

至于很多人说现在肥胖率高,那更是说明碳水、脂肪等摄入量过高,而不是蛋白质摄入量高。

健身都说七分吃,三分练。你们要不辩论一番?!

知乎用户 童子鸡 发表

把喂猪的豆渣都算成了人均蛋白质的一部分。

浑身是宝这块,皇军来都得给你拜师。

知乎用户 鱿鱼歼灭者 发表

哈哈,很多人质疑中国人有没有那么高,实际上是美国已经出现系统性饥荒。美国两极化严重。

知乎用户 张大飞​​ 发表

我一天吃六个蛋,医生说,你这个胆固醇偏高。我现在一天一个蛋。

去年头疼,借着这个引子住院两礼拜,抽血,大夫跟我说,你这胆固醇太高了。我说健身,一天六个蛋。大夫说,你别这么吃了,一天最多两个蛋,吃多了,代谢不了。。

年轻时时候一个月 20 多斤牛肉,肌肉很丰满。岁数大了,开始吃青菜,脂肪不请自来。

年轻时体重 70 公斤,代谢率 2000+,基本就是打篮球,随便吃喝;现在 80 公斤,代谢率 1500+,每顿两个小馒头(参考东北大烧卖大小)每周游泳三次,一次一小时左右,两千米。

如果按照建议标准,永远不够。东北人,食量有意识控制,但是…

知乎用户 kusoy 发表

按这个趋势,过不了多久

人均耕地应该要遥遥领先美弟了

知乎用户 姜小声 发表

这年头谁信官方数据啊 可以被压榨,智商还低真就没救啦。。。

知乎用户 人类一匹​ 发表

这个数据对吗? 120 克蛋白质 人均拉满?

我补充一下我今天的数据来吐槽下现在的 APP 数据有多不准,我一天哪能吃 171 克蛋白质啊我。。。。。但我中午真的吃了两个肉霸堡(29.9 两个的 KFC 套餐),我觉得测算数据错误应该就出在那。 我 33 了,68 公斤上下,平时有力训习惯 饮食偏肉类 不爱吃主食。。。。

平时的饭量也就这样 当然这是一顿吃不完的量

知乎用户 kong 发表

看到这个数据 感觉很奇怪 ,想找找看这个数据源是哪来。

这个图片的原址是:Global Food Data Explorer - Our World in Data

数据中,中国人均蛋白质在 2022 年超过美国,为 128 克供应每天

网站显示数据来源自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提供,并有附上两个网站,分别是 2013 年前的数据,和一个到 2022 年的数据,Chart 中显示的 128 克供应每天就是 2022 年的数据。

联合国食品与农业组织数据网址:FAOSTAT

可以看到,数据是显示没有错,但是数据来源并没有在这个页面上显示,是如何收集得来的。我尝试在 FAO(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 的网站上查找数据来源的说明。

不过中途好奇,搜索了一下 FAO 的目前一把手,不出意外是个中国人。

最后 FAO 数据来源查找我交给了 GPT5 agent 去获取 FAO 网站,最终得出结果是:

数据来源概览
核心国家级统计:FAOSTAT 的绝大多数系列依赖各会员国指定的国家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定期报送的官方数据;若需县 / 省级细分,FAO 的 Data Lab 会通过文本挖掘补齐并标准化发布。[^^1]
多机构协作数据:宏观经济指标整合联合国统计司(UNSD)、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官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UNSD 及若干区域央行和国家统计局共同提供;农产品贸易数据主要来自 UNSD(UN Comtrade)、欧盟统计局(Eurostat)及成员国海关 / 统计机构,并用贸易伙伴回填缺失值。[^^2][^^3][^^4]
劳动力与资金流量:农业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指标使用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劳动力调查与建模结果;农业发展资金流量直接重编 OECD Creditor Reporting System (CRS);政府农业支出则由 FAO 与 IMF 合作的年度问卷向各国财政主管部门收集,并按政府职能分类(COFOG)整理。[^^5][^^6][^^7]
遥感与科学观测:土地覆被等环境指标集成 MODIS欧洲航天局 (ESA) CCI、Copernicus 以及 WorldCover 等遥感数据;陆地温度变化系列基于 NASA-GISS 的 GISTEMP 全球地表温度观测,FAO 负责按国别年度更新。[^^8][^^9]
元数据检索:所有数据域的来源、处理方法、联系方式等均可在 FAOSTAT 页面右侧 “Metadata” 查看,或直接访问官方清单 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按 DatasetCode 查阅详细描述与最新更新时间。[^^2]
后续可考虑:1) 按软件需求列出所需的数据域并逐一记录其官方来源;2) 下载相应元数据或 README,随软件一起附上出处与更新时间,便于审计。
[^1]: FAOSTAT 常见问题,“数据主要由各国国家统计机构按国家层面提供;细分数据可由 Data Lab 通过文本挖掘补齐”。https://www.fao.org/faostat/en/#faq
[^2]: FAOSTAT Macro Indicators 元数据(DatasetCode “MK”),说明引用 UNSD、OECD、UNIDO 统计并在 JSON 清单中列出。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3]: FAOSTAT Consumer Price Indices 元数据(DatasetCode “CP”),说明数据来自 IMF、UNSD、OECD、区域央行及国家统计局。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4]: FAOSTAT Trade: 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 元数据(DatasetCode “TCL”),说明数据源为 UNSD、Eurostat 及国家机构,并使用伙伴数据补全。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5]: FAOSTAT Employment Indicators 元数据(DatasetCode “OEA”),说明基于 ILOSTAT 劳动力调查与模型估计。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6]: FAOSTAT Development Flows to Agriculture 元数据(DatasetCode “EA”),说明直接重编 OECD CRS 援助数据库。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7]: FAOSTAT Government Expenditure 元数据(DatasetCode “IG”),说明 FAO-IMF 问卷向各国收集 COFOG 分类财政支出。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8]: FAOSTAT Land Cover 元数据(DatasetCode “LC”),列出 MODIS、ESA CCI、Copernicus、WorldCover 等遥感数据源。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9]: FAOSTAT Temperature change on land 元数据(DatasetCode “ET”),说明基于 NASA GISTEMP 数据。https://bulks-faostat.fao.org/production/datasets_E.json

也就是说 ,这个 2022 年中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 128 克每人每天,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知乎用户 aaaaaaaaaaaa 发表

我觉得理论上不好实现,老外人均身高体重是高于亚洲人的,那样的话,饭量自然就应该更大。你要说总量超美国我信,人多嘛,人均不科学。饭量没人家大,还要摄入量超过人家,只有一个可能,难道中国有几亿健身人士,天天嗑蛋白粉,拉高平均值?

知乎用户 酬勤酬勤 发表

大多数人麦当劳一个套餐的嫌贵,天天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淀粉丸子麻辣烫嗯造,还谈什么蛋白质摄入量,笑死个人。先达到麦当劳这种预制牛肉饼可以人人无负担吃得起的条件,再和美国比蛋白质摄入量。

知乎用户 自在萝卜 发表

观网之类的自媒体不认识英文瞎讲出来的,央视农业 b 站号还出过视频辟谣,这玩意是农业联合国出的数据,算的是市场上流通的供应量,很可能是把饲料大豆还有乱七八糟卖不出去的冷冻肉也算进去了,农业部门原本就不关心摄入量,这个数据连消费量都不是,蛋白质摄入量一般都是卫生健康部门来统计,央视辟谣链接放下面

【详解 “中国居民人均肉类消费 39.8 公斤”【主播说三农】- 哔哩哔哩】

https://b23.tv/Lhg3yJ2

知乎用户 Lawrence 发表

赢!

知乎用户 兴亡百姓苦 发表

供应量≠消费量≠摄入量

数据来源

国家数据

如果按照以上消费量的数据算,2024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只有 1.75 亿吨(实际产量 7 亿吨 + 进口 1.6 亿吨),植物动物油产量只有 1360 万吨(实际产量 2500 万吨 + 进口粮食榨油 2400 万吨 + 进口植物油 500 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只有 1.5 亿吨(实际 8.6 亿吨 ),畜禽肉类总产量只有 7000 万吨(实际 9770 万吨 + 进口 660 万吨),水产产量只有 2100 万吨(实际 7357.59 万吨 + 进口 80 万吨),蛋类只有 1980 万吨(实际 3588 万吨),奶只有 1776 万吨(实际 4200 万吨 + 进口 250 万吨),水果只有 8700 万吨(实际 3.4 亿吨 + 进口 800 万吨),糖 155 万吨(实际 1.15 亿吨 + 进口 435 万吨),为什么消费端和生产端统计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呢?

原因有这些:1. 表下面也说了 “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仅包括居民日常购买或自产自食的食品消费数量,不包括居民在外饮食服务中消费的食品数量”,也就是说大家下馆子也好,吃自助餐又或者是在学校、单位、企业这些地方吃工作餐的食品消费都没有纳入统计,实际上农村那种喂一两头年猪年羊十几只几十只鸡鸭鹅政府也没法统计具体数据,只有估算。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食品生产国,行业规模约 9.8 万亿元,比如罐头产量占世界的 1/4,你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的超市都能找到中国生产的工业食品。3. 食品在储藏、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有损耗,比如中国每年有近 1/3 的蔬菜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损耗,同样肉蛋奶水产品也是一样的。4、有相当一部分粮食肉蛋奶水产果蔬被拿来养动物了,而且占粮食消耗量的主体。5、糖、粮食、植物油也是工业原料,也会大量消耗。

这下面说中国人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美国人的主食是肉的,只能说对人体有误解了,双方主食都是谷物,区别在于老美那边小麦玉米为主,中国这边大米小麦为主,中美两国人均谷物消费量其实是差不多的,美国人均肉类、奶制品消费量高于中国,但人均禽蛋和水产品消费量低于中国,美国植物蛋白消费量低于中国不是很正常?美国的水果蔬菜总产量只有中国的十几分之一。至于那些说中国蛋白质供应量高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吃豆制品的,你们属于刻板印象了,目前我国人均大豆及豆制品摄入量低于膳食推荐量的 59%,成年居民平均每日豆制品摄入量约为 10.3 克至 12.8 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日摄入 25-35 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也就是说中国人人均大豆蛋白摄入量实际上是不达标的。

80%-95% 的成年老钟人乳糖不耐受‌,显著高于欧美人群(约 5%-20%),你叫某些人喝纯牛奶比杀了他还难受。

知乎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没有分析,全是情绪输出,你赢,我嘲讽你赢,各种反串,没有干货,说真的被贴吧嘲讽不奇怪。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虫子老鼠内脏淡水鱼鸭子禽畜残肢,这些都是劣等蛋白,美国人不碰的

知乎用户 九首歌 发表

我不知道是怎么统计的,

个人经历,有段时间心血来潮健身半年,我 70 公斤,我得喝两勺蛋白粉,再刻意去吃其他高蛋白的东西才能满足 80 克蛋白质。

他这人均 130 克蛋白质你让我想象我都想象不到该怎么吃,蛋白粉得喝到吐。

农村的老人,一天能 20 克蛋白质就不错了。

仔细看了下题目,是 “供应量” 而不是 “摄入量”,这样的话我不是太夸张,供应量是体现国家的粮食储备,摄入量是体现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供应量是存款,摄入量是消费多少钱。就好比中国人一天摄入食盐 9 克,但盐的供应量远大于 9 克。

但一般供应量是摄入量的 150% 左右,按红供应量推算的话中国人一天摄入 80 克蛋白质也很高了,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知乎用户 gingercat 发表

统计学魅力时刻

知乎用户 江南皮革厂黄鹤 发表

能超过美国我是不信的,绝对又是统计学的游戏,比如:可能实际上 90% 的大豆都以豆粕的形式做饲料了,联合国统计还是以大豆蛋白的形式统计成了大豆蛋白摄入。

但我已经不羡慕那些吃肉比中国多的国家了。因为我尿酸高,医生说再吃就要痛风了。

市场供应再多,也得我吃的了啊。我还不如先控制几周饮食,等大闸蟹的肉长起来再开吃螃蟹。

知乎用户 幂函数 发表

我每次回国最担心的就是吃饱。因为可以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早中晚三餐都选择丰富,每次吃完了都要高强度活动消耗一下,这样才有肚子去享受下一顿。蛋白质的种类各种各样,有种类丰富的禽类和海鲜。我回国从来不会吃牛肉,因为牛肉真的是一种很无聊的蛋白质。

澳洲虽然也不会缺少蛋白质,但是澳洲的蛋白质真的非常的无聊,无非就是大块的牛肉羊肉猪肉鸡肉三文鱼。。。猪肉和鸡肉都不如国内的鲜美。在澳洲吃完一大块牛排不会想着赶快消耗掉去吃下一顿,因为下一顿可能还是这些东西,早就已经麻了。。。

知乎用户 国运当头 发表

有些人为了吹美国,完全是脸都不要了。

大家讨论牛肉价格,这货拿一个图片,说美国 1 磅牛肉 1.29 美元。

然后我点开图片放大一看,上面蓝色标签明明写着 PORK,和画着猪的图案。

怎么就成了牛肉了?怕你看不懂英文,我把百度翻译都给你截图了。

美国要是牛肉是这个价格,可以吹一吹,但是猪肉这个价格就没什么可吹的了。

1 磅猪肉 = 0.454 千克 = 1.29 美元 = 9.19 元人民币

也就是 1 公斤的猪肉 20.25 元人民币,中国猪肉批发价也就是 15 到 25 元之间。

~~~~~~~~~~~~~~~~~~~~~~~~~~~~~~~~~~~~~~~~~~~~~~~~~~~~

有人转进如风,开始往什么最低工资上面扯。

你吹美国最低工资,没问题,但是这和这位关公耍菜刀不要脸有关系嘛?

你说破大天,改变不了这位关公耍菜刀是拿假信息吹美国。

还有什么上海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猪肉,上海买不到,所以全中国都是贵的?

这位关公耍菜刀的照片的超市也没说是在纽约啊。

知乎用户 水隼 发表

这是件好事情,证明从宏观上来讲,“吃什么好”,成为了大众的普遍共识。

刷某音,看见那一堆碳水仙人、自学中医,吹什么 “婴儿食米油,白日则肥白”,“人参汤替代奶粉” 的逆天博主就难受,自己整自己就算了,还误导大众。

知乎用户 Hitadong 发表

真 · 樂此不疲

知乎用户 立方鸡 发表

为什么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要和发达国家比较?

中国在第三世界里,数一数二。

但是和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比较,就是整体都要落后。

这是国家定的调,有本事你去让国家把自己的定位改成发达国家标准,那我就天天配合你们赢。

知乎用户 锤爆老六 发表

闹钟是不是看隔壁噩耗圈天天传来健身,又不甘寂寞了?

知乎用户 Liuuzaki​ 发表

老话题了,数据是真的,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上可以找到:https://www.fao.org/faostat/en/#data/SUA

这个是减去出口和非食品用途后的供应端数据,两国人均蛋白质差不多,主要是饮食结构不一样。中国人吃谷物和蔬菜多,美国人吃肉和奶多,跟输赢没什么关系……

别小瞧了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啊魂淡……

知乎用户 免费 发表

小可爱说米饭也有,不要关算牛肉,米饭中精米含量 2% 到 3%,光吃米饭大概率是需要吃 20kg 到 30kg 大米,良子看了都要给你磕头,最廉价的我们看鸡蛋,鸡蛋 13g,需要吃 2 斤鸡蛋——每天,两斤鸡蛋多少个?大部分小可爱没有数,大约 16 到 20 个,你一天吃 20 个蛋?你说我还吃肉,鸡胸肉倒是便宜 23%,大约 1 斤,问题几个一天吃这么多鸡胸肉的?你自己算算。至于猪肉牛肉就更少了。

知乎用户 何安​ 发表

那多出来的那些蛋白质供应给谁了?

知乎用户 虎牙 发表

因为老美蛋白质太贵

国内一板鸡蛋 40 个左右,30—35 块钱一板。

pdd 鸡胸肉,自己搜吧,跟不要钱一样。

那些说自己买陈豆子自己磨豆浆的邪修根本不算。

刚刚我们在群里讨论,一天 300 克蛋白质摄入,极端情况下多少钱够,不到 10 块钱。

靠。

知乎用户 百坦然自若 发表

中国人更加喜欢各种蛋白质,美国人更喜欢糖油混合物。

要不然美国人那么多巨胖人群哪来的?

知乎用户 ggking1570 发表

吃豆腐吃出民族自豪感来了。

另外,三聚菁胺配牛奶,蛋白质含量更高哦

再给你们补充一点 “冷知识”:

每天吃的 “健康” 的鸡肉,从鸡雏到出栏只有一个月的鸡(正常生长周期根据种类是 200-400 天),鸡大腿骨其实是接近实心的,并不是常见的那样一咬就碎

除非是半大的仔鸡,否则鸡肉一点都不嫩,真实老母鸡的肉质坚韧得让你怀疑人生

花生、四季豆、大白菜、菠菜、角瓜实际上吃起来是甜的

韭菜实际上不能直接炒(得切碎),很少有人有能咬断韭菜的牙口,韭菜肥水再充足,长得也很坚韧,尤其是炒熟以后

香瓜的闻起来是非常淡的香味,你们买的香瓜闻着实际上是香蒿的香味

黄瓜的香味实际上比香瓜浓

东部地区自然生长成熟的西瓜不是特别甜并且有很淡的果香味

不吃生长素的猪肉质脂肪含量高,肩部肌肉(前槽)会有类似雪花牛肉的纹路

李子实际上很酸,只不过糖分更高,是非常强烈能让你口水大量分泌的酸甜

草莓采摘下来 30 分钟表面就会失去光泽,常温下 24 小时肯定会腐烂

淡水鱼腹腔内其实是没有什么脂肪的

鸡蛋黄的真实颜色是橙黄或者橙红,不是淡黄色的

国内的生鲜食品,你们觉得富足又好就行,哈哈

知乎用户 不是憨憨 发表

每 100g 生牛肉才含不到 25g 蛋白质,在座各位哪个敢拍着胸脯保证每顿饭都能保证吃超过 100g 牛肉

事实就是,如果是非健身人群,或者说轻微健身强度的人群,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 1g 每公斤,基本就是属于要不停放蛋白屁的程度了,我大学健身增肌最疯狂的时候,每天绞尽脑汁想怎么吃肉,都很难保证每天有 140g 的蛋白质摄入量


很多人对 100g 牛肉没有概念

网上随便搜的,就这么一大块吃下肚才只能吸收大概 20g 左右的蛋白质,我并不是想否定什么,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其实正常人每天想摄入 100g 蛋白质是很难的,即使对健身人群来说也是

知乎用户 leziren 发表

岔开个话题,你要是还在吃主食也就是碳水为主的话,真的要少吃蛋白质。

碳水配蔬菜,或蛋白质配蔬菜,只能选一个

碳水配蛋白质,身体立刻完蛋

大米饭配红烧肉,人死的比大米饭配青菜快多了

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还用米面做主食的习惯,这种情况下盲目追求蛋白质摄入,对国民整体健康真不是好事

还想吃米面做主食的话,蛋白质的量就得控制,比如把一餐想象成一个圆盘子,米 / 面占盘子的一半,那么蔬菜就是四分之一,肉也是四分之一

如果想肉占盘子的一半,那米 / 面就要缩到四分之一

知乎用户 楚子航​ 发表

潘长江和姚明平均身高有 190+,所以潘长江 190?

知乎用户 波动率就是趋势 发表

这是合理的

牢美的实际普通人日常饮食并不是天天造牛排,他们奢望的生活才是每天牛排,练块,啪啪,平时饮食碳水量并不少,整体比例肉蛋和淀粉和我们并无太大差别,比如 pizza 在那边算挺不错的食物了,有几块肉?他们肥胖主要是过度摄入糖类,以及高脂饮食,拿黄油往面包里夹,各类精致点心都是高脂膨化来的,真算单位热量的蛋白含量绝对不如我们

你们是看电影看多了,实际美国人在家做个 ground beef pasta 就算大餐了,类比其实就是肉末炸酱面。谁天天牛排红酒啊?

体感上,人均蛋白摄入我们应该和他们差不多,人均热量远不如他们,当然他们是过度了

再加上 20 年以来的货币恶性通胀,贫困率和饥饿率是远比我们高的。肯辛顿大街的丧尸能吃饱就挺好的,而我们大凉山都在吃把子肉,何况牢美几乎每个城市的 downtown 都有一个肯辛顿

知乎用户 骑当千 发表

无需多盐

赢!

赢就完了。

知乎用户 比利老司机 发表

这个真的太夸张了。

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普通人是 0.8-1g 每公斤体重,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是 1.5-2g 每公斤体重。120g 蛋白质,是一个 120kg 的普通人,或者 80kg 的壮汉的摄入量。

问题是,这两种人都是什么饭量?一群人里有几个能吃这么多的?

而且这还没考虑女性。如果男女都算上,平均有 120g,那男性至少是 140-150g。

150g 是什么概念?我都不一定吃的了这么多,我体重 100kg,一周 5 次健身,在食堂吃饭,跟朋友吃饭,我就从来没见过比我能吃的。

知乎用户 飘零久 发表

父母那辈人还在认为每天一个鸡蛋的营养就够了,吃多了就不吸收了~

这种营养知识环境下,不可能每天 130g 蛋白质~

知乎用户 勇武轮王 · 普见佛​ 发表

其实我不觉得多吃蛋白质一定是好事。

像中国人这么吃对中国胃来说已经可以了,没必要非得追赶欧美的蛋白质摄入量。真的。

早餐吃个鸡蛋,喝点豆浆 / 牛奶,午饭中有一样豆制品或蛋或高蛋白肉,这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安澜 发表

2025 年了

蛋白质摄入早就是观念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了

碳水加碳水和肉类摄入少的饮食传统是以前的经济问题,但不代表现在还是个问题。

牛肉 30 一斤,每天半斤就是 50g 蛋白质,一个月才不到五百块,另外随便摄入 20g(肉蛋奶外加主食豆类)就足够正常成年人蛋白质所需。

你说 500 块还是太贵?鸡蛋 4 块一斤,鸡胸 6-8 块一斤,也就意味着一百块左右就能满足一个人一个月蛋白质所需。

(如果一个人硬要把吃上的钱省下来花在其他地方,比如肉蛋舍不得吃但烟酒不离手,那这依然是观念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所以下一步国家和民众应该需要想的是怎么不走美国人均良子的老路,也不走日本人均饿死鬼的邪路。

而不是天天还在拿人均蛋白质摄入量来打排位赛,美国人均 BMI 都特么 30 了,你跟他比蛋白质摄入有什么好比的。。

知乎用户 不姓赵的赵阿贵​​ 发表

一天 130 克?

仅按猪肉计算,一年就是 365x0.13=47.45kg,

也就一年半头猪的水平。全国每年生猪出栏七亿头,人均刚好半头猪。

当然,做熟会缩水。算上其他几十亿只鸡,几千万牛羊,加起来也不会很低就是了。

知乎用户 第四次注册 发表

粗略计算

山东 2024 年鸡蛋产量 363.7 万吨

产量不等于销量,但找不到销量,就简单拿产量来计算

按 1 亿人口计算,平均 1 人 1 天接近 100g 鸡蛋

正好差不多 2 个鸡蛋,可以提供 13 克左右的蛋白质

肉类和海鲜的数据懒得找了

知乎用户 江东之猫 发表

你知道 140 克蛋白质什么概念吗?健身都吃不了这么多。普通人能吃 100 克都属于高手了。美国那种属于主食摄入量少换的。而且一般人不可能保证蛋白质摄入还不摄入糖和脂肪,所以美国很多超级大胖子。

知乎用户 八里土人​ 发表

结合成都人 “重口味、爱荤素搭配、常吃豆制品” 的饮食习惯,我设计了一份日均 65.3 克蛋白质的三餐示例,每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均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具体如下:

一、早餐(总蛋白质约 16.5 克)

成都人早餐常以 “便捷、抗饿” 为主,搭配豆浆或鸡蛋补充蛋白,示例如下: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无糖豆浆(自制)300 毫升3.0 克9.0 克
茶叶蛋(中等大小)1 个(约 50 克)12.7 克(鸡蛋平均蛋白含量)6.3 克
全麦馒头1 个(约 50 克)7.0 克1.2 克

二、午餐(总蛋白质约 28.8 克)

午餐是成都人一天中 “正餐核心”,多为 “一荤一素一豆制品” 的搭配,示例以经典川菜为主: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青椒炒牛肉(瘦)100 克(生牛肉约 80 克,炒熟后重量)20.2 克(瘦牛肉蛋白含量)16.2 克
麻婆豆腐150 克(豆腐约 120 克,含调料)8.1 克(北豆腐蛋白含量)9.7 克
清炒时蔬(空心菜)100 克2.2 克2.2 克
大米饭1 碗(约 100 克生米煮成)7.4 克(大米蛋白含量)7.4 克
(注:米饭蛋白质需计入,避免遗漏)---

三、晚餐(总蛋白质约 20 克)

成都人晚餐偏 “清淡但有滋味”,常以鱼虾或禽肉搭配汤品,示例如下: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清蒸鲈鱼100 克(可食部分)18.6 克(鲈鱼蛋白含量)18.6 克
番茄蛋花汤1 碗(鸡蛋约 30 克,番茄 100 克)12.7 克(鸡蛋蛋白含量)3.8 克
杂粮粥(小米 + 燕麦)1 碗(干杂粮约 30 克煮成)10.0 克(混合杂粮平均蛋白)3.0 克
(注:汤中鸡蛋和杂粮均含少量蛋白,需累计)---

四、三餐蛋白质汇总

  • 早餐:16.5 克
  • 午餐:28.8 克
  • 晚餐:20 克
  • 总计:65.3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及北京地区的饮食特点,北京居民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 70 克。以下是一份符合北京人口味和饮食习惯的三餐示例,包含蛋白质的具体含量:

早餐(总蛋白质约 17 克)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燕麦粥1 碗(100 克全谷物燕麦煮成)5 克(燕麦平均蛋白含量)5 克
水煮蛋1 个(约 50 克)12.7 克6.3 克
牛奶1 杯(200 毫升)3 克6 克

午餐(总蛋白质约 28 克)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京酱肉丝(猪里脊肉)100 克20.3 克(猪里脊肉蛋白含量)20.3 克
清炒豆角150 克2.5 克(豆角蛋白含量)3.8 克
馒头2 个(约 100 克)7 克(面粉蛋白含量)7 克

晚餐(总蛋白质约 25 克)

食物名称食用量蛋白质含量(每 100 克)单份蛋白质含量
红烧鱼(鲈鱼)100 克18.6 克(鲈鱼蛋白含量)18.6 克
凉拌豆腐100 克8.1 克(北豆腐蛋白含量)8.1 克
米饭1 碗(约 100 克生米煮成)7.4 克(大米蛋白含量)7.4 克

三餐蛋白质汇总

  • 早餐:17 克
  • 午餐:28 克
  • 晚餐:25 克
  • 总计:70 克

又问了广州,一样给出了差不多的结果,同时,一天一顿豆腐和一顿鲈鱼是必须的。所以我去问了一下鲈鱼的价格:

普通北京人确实很难负担每天一家一条鲈鱼的消费。

根据 2025 年的市场行情,鲈鱼的终端零售价稳定在 25-30 元 / 斤,节假日甚至突破 35 元 / 斤。以一条鲈鱼 1.5 斤计算,每条鲈鱼的价格在 37.5 元到 52.5 元之间。一个三口之家若每天食用一条鲈鱼,仅鲈鱼的支出一个月就达 1125 元到 1575 元左右,这还未考虑其他食物及生活开销。

从北京居民的消费情况来看,虽然北京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生活成本也不低,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较大,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需要合理控制。并且市场上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鱼类可供选择,如草鱼、鲫鱼等,价格仅为鲈鱼的 1/3 至 1/4。因此,对于普通北京家庭来说,鲈鱼通常是偶尔尝鲜的选择,而非日常必备食材。

知乎用户 Zero 发表

200 块钱可以买多少蛋白质?

知乎用户 迟谏 发表

每日 130g 蛋白质是什么概念呢,以列出元素为唯一蛋白质源简单计算下:

猪肉 860g,鸡蛋(按一般质量 50g)20 个。

然后我们看一下每周的推荐动物性食物摄入量

这意味着你要么半天就吃完了一周的猪肉量,要么一天吃了三周的鸡蛋量。

顺便附上营养素摄入参考量,其中蛋白质成年男性每日推荐为 65g。

知乎用户 伦敦贾跃亭​ 发表

我一直说 在我看来很多文化上的差距主要来自地理环境

也就是资源禀赋

960 万平方公里一半没啥农垦价值 还塞 14 亿人

你和欧洲美国那种圈个地就能放牧的地方比?

我在英国北部那些荒无人烟的岛上玩的时候

每个养殖户就圈一块地

全都是草随便羊吃 到时间了剪毛宰杀

你拿头比?

还是说拼好饭吃出幻觉觉得里面有大量蛋白质?

我一天三顿大肉 + 蛋白粉估计也就数据里这个摄入量

知乎用户 赵相机 发表

瞎扯淡

首先,人均这个事就不靠谱,我和姚明人均身高 2 米,那就代表我有 2 米高了?

我倒是每天鸡肉鸡蛋狂炫,蛋白质管够,可大部分老百姓依然每天是碳水管饱,尤其是年纪大点的,而且,有多少人能做到牛肉自由的?一天 200 克蛋白质的话,基本要吃一斤牛肉,可不便宜。

还有,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完全不是一回事,豆类蛋白质高,豆类能代替肉类吗?

真有人信每天狂吃豆腐能猛长肌肉?

知乎用户 木头人 发表

有点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不会信。美国人均年牛奶消耗量 320kg,中国只有 40.5kg,只有全球平均值 125kg 的三分之一(日本 94.4kg, 韩国 85.7kg)。作为对比,一个中国成年人每年的肉食消耗量大概是 50 公斤,美国是 110 公斤;每人每年饮用水的消耗量是每年 700 公斤。所以欧美人把牛奶当水喝是有根据的,他们是真的可以喝奶量占到每年饮水量的接近一半。

知乎用户 神兽​ 发表

中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超过美国,

一点都不稀罕,

只要世界回归正常的轨迹,

人均蛋白全世界第一都不奇怪,

中国人是食肉动物,

无肉不欢,

“鲜” 字咋啊写的,

中国人第一口味就是追求 “鲜”,


蔬菜人均第一也是常理,

蔬菜就是肉类的伴侣,

肉吃多了容易形成宿便,

蔬菜本就是取意疏通。

有助排便,

排便就是排毒。


糖,

无论如何中国人都不会是第一,

糖是猿猴们的最爱。

知乎用户 晚上吃什么 发表

统计的是健身人群?引用的是康比特的客户调研统计吧

知乎用户 老罗聊军事 发表

一个鸡蛋 6 克蛋白质,130g 蛋白质就等于吃 22 个鸡蛋咯。像发哥这样每天喝一大杯生鸡蛋就够了,一点儿都不难╮( ̄▽ ̄"")╭

知乎用户 睡眠质量最好的人 发表

天天开赢趴,身体真的没问题吗?

知乎用户 FREDDIE8701 发表

这个翻译对么?我只是普通的大学 6 级,感觉像是人均蛋白质供应。。。

供应嘛,有没有吃进来,有这方面数据么?

知乎用户 空灵 发表

夺少?

120g?

这咋统计出来的?

知乎用户 浦边风​ 发表

纽约 Costco 奶价,生鲜免税,非特价,合冷鲜奶只要 4.6 人民币 / 升,国内最便宜的冷鲜奶也得 10 块钱吧,请问是中国人均收入超过美国一倍了吗?

知乎用户 upupup 发表

一堆人连蛋白质摄入标准都不知道在这大放阙词。一个个 130 克 140 克啥的,都是健身大肌霸啊?健身也不能这么长期摄入啊。

普通成人日常需求

普通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通常为每公斤体重 0.8-1.2 克。例如,体重 60 公斤的人每日需摄入约 48-72 克蛋白质。看清楚,每公斤体重,不是每斤

知乎用户 Rain 发表

广州郊区土著,家里的观念是吃饭才是最重要的,肉只是点缀解馋,地位远不止青菜,一只鸡煲汤必须要分四口人两顿吃完

知乎用户 蓝胖子 发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碳水化合物: 50% - 65%

· 蛋白质: 10% - 20%

· 脂肪: 20% - 30%

人群分类 年龄范围 每日热量需求 (大卡) 说明

女性 18-49 岁 1800 - 2100 大卡

男性 18-49 岁 2200 - 2600 大卡

假设每人都极其健康按照三大营养素比例进食。130 克蛋白质占比 20%,20% 脂肪,60% 碳水,这三大营养素热量高达 3250 大卡,不出一年全国人民都胖成球。

知乎用户 夢羽靈泉​ 发表

十多二十年前吧,黑牛豆奶粉有个广告

陈佩斯:营养新主张,植物蛋白更健康

注意上述内容摘自 “原生素” 公司微信公众号,该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大众人群中倡导推广素食

知乎用户 半岛第二深情 发表

知乎用户 来来往往 414 发表

如果有确实的数据证明,中国人均蛋白质摄入量超过美国,我倒立行走 1km 庆祝。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标准之一。

让大部分吃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是现实中,你看看多少学校的营养午餐能保障孩子们的蛋白质供应量

上次在学校食堂 20 块钱买了个烤鸡,但是距离美国超市那种 5 美金一个的烤鸡小一倍不止。

多少调查研究能真正反映中国人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量?

知乎用户 漂流人世 发表

不知道,没见过外国人吃饭,也没在外国吃过饭,没出过国。但我觉得每顿吃得都挺好的,衣食无忧,老家一套独家独院两层小楼,市区一套四室两厅,全款车,有房贷但还得起,朋友圈里垫底水平,但我确实觉得我过得挺好的。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中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 65 克。这一数据整体达到推荐标准,但存在城乡差异和结构性问题:城镇居民日均约 68 克,农村居民约 62 克;动物性蛋白占比从 1992 年的 18.9% 上升到 2020 年的 38.7%,但谷物等植物蛋白仍占较大比重。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叶片厂的食堂,自己打饭,不限量,六菜一汤,加水果

评论区说馒头多的,这就一个馒头,我总不能掰开再放回去吧?另外这是不限量的,自己打饭,如果不怕腻的话只打肉也没人说,我还有几个菜没打,吃不完了

知乎用户 三手摇瓶回收专家 发表

我擦 130g 蛋白质。

我怀疑这个数据有问题,一般人每日所需蛋白质大概是 1g/kg 体重,而瘦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按 20% 算,鸡蛋一般按 10% 算,也就是说 130g 蛋白质你得吃这么多:

早餐: 5 个鸡蛋 0.5L 牛奶 35+15=50g

中午: 半斤肉 (按瘦肉重量算),约等于三四个肉菜。

晚餐: 半斤肉,又是三四个肉菜。

基本是健康饮食两三个人的食量,如果偏碳水一点,都够四个人了。

也不知道谁天天吃烤肉把我平均过去了。

知乎用户 大脸猫 发表

一个医生说肉蛋奶比喝粥好就被打成罕见的国家,还希望蛋白质吃的比其他国家多,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知乎用户 爱国党员杜永文 发表

最大的工业国,各种进口农产品都算上,再平均一下,超过美国也正常。

最逆天的就是把喂牛喂羊的那些蛋白质也算进去了。

要不说咱们都是牛马呢。

计算的时候都是统一的。

知乎用户 句号啊句号 发表

说实话,这个说法我是不信的

毕竟,到了不大考虑食物价格之后,饮食习惯才是决定蛋白质摄入量的几乎唯一因素。而喜欢中餐的人,自然而然会有一个蛋白质摄入的上线

我是几乎不吃青菜只爱吃肉的糙人,可和周围的白人男同事比,我吃肉的量真是很一般。他们还吃大量奶酪

知乎用户 here hiro 发表

我国肥胖率的数据是很惊人的。东部沿海地区达到 25% 这个恐怖数字,而日本只有 11%。

当然了,我国也有部分地区是 11%,这个不可否认。但是 25% 的确实值得注意。

归根究底,就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每天 8 小时早自习晚自修的教育模式,一天 10 小时以上的久坐本身就是非常大的折磨。这是非常影响身体健康的。

再加上体育活动太少,户外运动更少,配合上饮食方面的进步,有进无出的摄入模式,自然是肥胖率极高了。

实话说,美国那种满街大胃袋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很糟糕很糟糕了。完全不值得夸赞。奥巴马老婆的一大政策就是降低儿童肥胖率,那是 2008 年左右的事情。

如果我国的蛋白质摄入量比美国还要高,那说明这边的大胃袋数量可能比你看不到的还要多很多很多。

——————

我不是说营养丰富了反而不好。

而是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吃不饱的时候当然有吃不饱的问题。

但是吃饱了,也有吃饱了的烦恼的。

进入新时代,就有新时代的麻烦。

美国人很早就进入了吃饱饭以及吃的太饱了的时代,所以他们满大街胖子,开口闭口就是麦当劳是垃圾食品。

实际上,麦当劳汉堡的营养非常丰富,放在非洲地区就是治饥饿病的良药。

但是,对于太容易吃饱的人类说,这反而是一种问题。

知乎用户 感恩 发表

120g 蛋白质大概就一斤二三两的生的猪瘦肉的蛋白质含量,也就十几块的价格,大部分人肯定是吃得起的。但是根据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吃不了这么多肉,应该是算上了植物蛋白。

知乎用户 Gain 发表

别这样了吧,赢着赢着就把自己底线越拉越低了

知乎用户 Zface 发表

现在很多像我一样健身的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只有肉蛋奶才算蛋白质。我以前算蛋白质只算肉蛋奶但是饮食不怎么控制。粗算怎么算一天蛋白质也超不过 1.5 倍体重。但是体检发现自己尿酸高,肾功能相较年龄有部分功能衰减。

今年开始减脂,所有摄入包括主食蔬菜都开始计算,才发现这么多年我蛋白质摄入一直超标,原因就是主食中乃至部分蔬菜其实含有大量蛋白质,特别是精米精面和根茎类蔬菜。一天靠主食蔬菜摄入的蛋白质就超过 20 克 (我体重 75 公斤)。

所以,一方面不要低估日常普通人的蛋白质摄入,另一方面提醒各位健身且饮食并不那么干净的兄弟们计算摄入不能忽略除肉蛋奶之外的蛋白质摄入。

知乎用户 Arashi 发表

其实很多人在震惊怀疑数字的时候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点:

有些豆制品蛋白质含量其实是不输给肉类的(比如豆腐每 100g 含 8-10g 蛋白质,而猪肉则是 12-20g)。也就是说你一天喝一大杯豆浆(100g 含 5g 蛋白质)再吃两斤豆腐就已经达到 100g 左右的蛋白质摄入量。

当然豆类蛋白质和肉类蛋白质在性质和吸收率上完全不同,但它也叫蛋白质不是吗?豆制品的蛋白质突出一个廉价,两斤豆腐相当于 1 斤猪肉,但是两斤豆腐便宜的地方才 3 块钱。

而且这个是 “供应蛋白质” 的量,豆制品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废弃是同时在发生的。

美国人可没有喝豆浆和大量吃豆腐,腐竹,豆皮,臭豆腐,etc… 的习惯。

对了,还有一点,其实肉类也有 “越廉价的肉类蛋白质含量越高” 的倾向,比如现在普遍食用的肉类中,鸡胸肉可以说是最便宜那一类了,但是鸡胸肉的蛋白质含量达到 25g/100g,而纯精牛肉也只能达到 21g,黑毛和牛的牛排更是低到仅有 11g。

知乎用户 我爱健身​ 发表

120 克蛋白 至少相当于 600 克瘦牛肉的含量,姑且把多余的 20 克算到碳水豆制品这种植物蛋白里,那么另外的 100 克蛋白?我国公民人均每天一斤牛肉吗?

知乎用户 空空 发表

130g 蛋白质是 20 + 鸡蛋或者一斤多肉。正常人是吃不到这个数据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认为中国一个正常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一天蛋白质摄入为每公斤 08g 的蛋白质。这个指标是一个 150 + 公斤的人饮食摄入。

知乎用户 無幻 发表

用看傻子的怜悯眼光看待

以上

知乎用户 非专业撸猫 发表

冷知识:

一个鸡蛋蛋白质:6 克

一斤牛肉蛋白质:100 克

鸡肉跟牛肉差不多

一斤猪肉蛋白质:75 克

200m 牛奶蛋白质:7 克


如果中国人均 130 克蛋白质每天

相当于每人个 1 天吃掉 1 斤牛肉 + 5 个鸡蛋

或者一斤三的猪肉 + 4 瓶牛奶

如果 5 个鸡蛋算作早餐,那剩下一斤牛肉,午餐晚饭各要吃掉半斤牛肉(鸡肉)

工资 3000 的我,自问吃不到一天一斤牛肉

又给大家拖后腿了

知乎用户 小罗同学 发表

这是人均蛋白质供应量超过美国的采茶工人,想必是不喜欢吃肉了

这是基建狂魔 + 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

知乎用户 沧浪之水 发表

老美这数据太招笑了,不应该啊,按理说美国这种公共卫生数据都还挺靠谱的。

且不说今年的每天 130g,我看这个曲线 1998 年时中国就已经每天人均 80g 了,老美是不是无法想象 1998 年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知乎用户 七泽言 发表

看高赞还没有引用原数据和计算方法的,搬运一下。

原数据来源于 Our World in Data 的统计,目前刚更新到 2022 年。选了几个国家,中国确实涨幅耀眼,2022 年最新数据 128.49g / 人 / 日,力压群雄。

结论放在前面:确实力压群雄,但不是蛋奶肉。

数据来源于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4),其中作为总量的供应量计算通过以下官方公式:

可供消费的食品量 = 期初库存 +(进口量 + 生产量)−(出口量 + 种子 + 动物饲料 + 浪费 + 其他非食用用途)− 期末库存

换句话说,这是本国这一年可以消费的蛋白质量,至于是否浪费了,是人还是宠物吃了,是否点完了一桌菜最后都留在桌子上了,这都不在计算考虑中。

挺多人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很困惑,除了总量之外还有个细分数据,就是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各国消费量,我觉得可以更直观展示中国 128.49g / 人 / 日的蛋白来源。

**动物蛋白:**蛋奶肉海鲜

**植物蛋白:**豆类和豆制品(黄豆红豆绿豆豆腐豆浆等),谷类(稻米小麦等,没错米饭也算),坚果和种子(坚果花生),等等

简单提供一点蛋白计算参考。

一斤牛奶:30g-40g 蛋白

一斤瘦猪肉 / 牛肉 / 鱼:100g 上下

一个鸡蛋:7g

一斤豆腐:40g-50g

一斤红豆 / 绿豆:30g-40g

**中国,**2022 年动物蛋白人均日均约 52g,植物蛋白 77g:

美国,2022 年动物蛋白大约 83g,植物蛋白 39g:

地狱料理英国,动物蛋白 64g,植物蛋白 44g

吃不起肉的韩国,过去真吃不起,一直植物蛋白为主,现在动物蛋白也追上了,动物蛋白 62g,植物蛋白 48g

搞点不太发达的国家,南非,也是动物蛋白后来追上来,数字懒得打了,都 40g 左右

墨西哥 amigo 们,也是越过越好了,动物蛋白眼看就要 60g

当然还有很多经济差的国家,植物蛋白始终远远领先,动物蛋白也没有丝毫增长,这里就不一一截图了。

我国是主食生产消费大国,豆类消费大国,这些都极大提升了人均蛋白的数据。不过大家可能更看重蛋奶肉海鲜这类食物,高赞也是主要拿这些比的。我闲的没事把动物蛋白人均供应拉表排了一下。中国的动物蛋白 51.88g / 人 / 日,在 195 个排名国家和地区里排到第 78 位。

前十名(包括国家,和,地区),冰岛, 蒙古, 爱尔兰, 香港, 立陶宛, 美国, 以色列, 汤加, 黑山, 葡萄牙,10 个里面有 6 个是畜牧业大国:

十一到二十,荷兰, 芬兰, 西班牙, 比利时, 澳大利亚, 法国, 爱沙尼亚, 法属波利尼西亚, 卢森堡, 澳门:

中国附近的几位,马来西亚,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巴拿马, 中国, 毛里求斯, 保加利亚, 阿曼, 乌兹别克斯坦, 斯洛伐克, 牙买加:

**结语:**虽然我国的蛋白人均主要在植物蛋白,蛋奶肉海鲜这种的供应量仍然世界居中。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全世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五六十年统计中的动物蛋白都在越来越好。城镇小孩平均身高也在越来越高。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所有类似的营养数据都可以一直节节走高。

数据来源:https://ourworldindata.org/food-supply

知乎用户 南柯长梦 发表

别,这种蛋白摄入量,没准就是人均肾炎了。

知乎用户 策钟铭文 发表

这个问题乍一看是很反直觉的,那可是美国,一年到头有吃不完的肉喝不尽的牛奶的美国。怎么明明很穷的中国能在蛋白质供应这么一个小资中产们引以为字自豪的优越领域赶上美国了呢?

首先,第一反应数据是不是有问题?

首先该网站并不负责数据统计,只是做了一些可视化整理工作,原网站链接,真正的数据来源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其次,联合国的数据也明确声明只统计了供应链末端的供给量,并没有将可能存在的浪费算入统计,所以 124
g / 人 · 天的数据并不夸张,考虑到消费过程中平均 20-40% 的消费损耗,真实摄入量要比供应量稍微低一点,降低到 90-100g 每人每天,显然就合理得多了。

这个水平的蛋白质数量,是吃得下也吃得够的,并不像其他高度情绪化的回答所抨击的那样,超出了人体摄入能力的上限。

看来这个数据还算处于理性范畴,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有没有造假?

一般来说此类数据会有两种较为权威的数据来源,一个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一个是各国的统计局,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已经足够权威可信。

检索中国人均蛋白质供应量的相关新闻,寥寥无几,并没有官方媒体矩阵的广泛宣传,而且让中国人吃饱早就不是政府工作的核心政绩,基本可以排除为了绩效主义的造假动机。

其次,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粮食进出口数据,产量规模庞大且环环相扣,数亿吨的粮食流动和存储,是想藏也藏不住的。

一个由权威机构发布的,造假困难且缺乏造假动机的数据项,我们应当认为其不存在伪造行为,只可能存在微不足道的统计误差。

但考虑中国粮食供应的庞大规模,统计数据加权以后,误差不太可能超过 1%,而这个水平的误差,对结论没有影响。

数据既然没有问题,那为什么统计数据和我们的体感差异如此巨大?

从体感上讲,我们明显认为美国人的蛋白质摄入应当远远超过我国才对。

出现这种差异,要么说明中国食物浪费比美国严重,所以供应差不多的前提下,吃的少了;、

要么说明中国人吃的食物里,有些含有很多蛋白质的食物,我们没有把它当做蛋白质来源,产生了体感上摄入量较少的差异;

要么说明美国有一群被遗忘的群体,他们的营养状况远低于普遍认知中的美国人民,却不能在公开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集体性的贫困人口拉低了美国平均值。

为了求证,我找到这篇数据引用的数据来源网站,联合国粮农组织,把 2022 年中美两国的分种类蛋白质供应数据扒了下来:

这是中国的数据,从消费量上来说,确实符合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令人诧异的是,小麦,大米蔬菜居然占据了蛋白质供应的前三项。

显然,正是这些在营养学中不被视为蛋白质来源的食物,为中国人民提供了足量的蛋白质。

以小麦为例,其中含有 13% 的蛋白质,而猪肉中,蛋白质也不过翻了一倍,达到 26% 的水平,这种差额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摄入量来补足。

再看看美国,毫无问题符合肉蛋奶王国的现实感受,除了小麦以外,几乎所有蛋白质都是由肉蛋奶来提供,如果从肉类中提供的蛋白质比例来看,也确确实实符合其他回答中展示的中美肉类摄入差异。

但肉蛋奶王国的问题同样是只有肉蛋奶吃,美国人不吃米,不吃蔬菜,连鱼也不怎么吃,一方面可以看作是饮食结构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这些在中国稀松平常的食物品类,在美国也确实较为昂贵。

不能因为肉蛋奶的丰盛而忽视了海对面食物种类相对单一的饮食结构,我们应当正视两国饮食结构的差距,而不能只盯着单一的数据指标来判断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为饮食结构的差异,中国供应量较高的蔬菜和水产都属于保质期较短,运输过程损耗较大的食物种类,而大米在蒸煮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过量供给,浪费比例也略高于肉类。而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之间的含量差异,也决定了在营养吸收利用效率上不如肉蛋奶。

所以尽管在供给量上中美之间相差无几,但在真实的摄入量上,中国人民依然处于相比美国人民偏低 5~10g 的水平,并没有巨大差距。

显然,前文提到的第一、第二种原因同时存在。

至于第三种因素,让我想起来在贫富差异话题下,流传甚广的一张图:

这张图表明,美国已经是严重的工字型社会,大约有 12% 的美国人的财富处在全球的后 10%,甚至低于中国脱贫攻坚口径中的赤贫人口。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熟悉的美国生活,对应的人群处在图中 90% 以上的位置中。

尽管从粮食数据上找不到直接证据,但从贫富差距中,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第三种因素同样存在。

综上,中美人均蛋白质供给接近背景下,居民体感蛋白质摄入的差异是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素食比例较高,中国食品消费中损耗比例偏大,以及一部分极端贫困的美国人口拉低了美国的统计数据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不应根据主观情绪妄下判断。

知乎用户 xxxkejdj 发表

在这个回答下,在座各位都不被划分为中国人这个概念

知乎用户 javener 发表

这个人均摄入量是错的,应该是人均供应量。

供应量打六折是摄入量的一个比较合理的估算。

也就是 120g 供应量,实际摄入量大概是人均 70-80g

知乎用户 凯尔特的薄暮​ 发表

?反正我家比不过。我妈为了拉 通常,天天喊多吃菜。我跟她说得多吃肉蛋摄取蛋白质,人家根本听不进去。。。

知乎用户 来自大西洋里的人 发表

供应量又不是摄入量

肉要吃管够,但奈何一堆人要去吃米油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829839 发表

这类问题适合当调味剂看,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殖人哭诉自己如何吃不起肉,又是一天的好心情

知乎用户 后海 发表

想想自己平时点的外卖,有几块整肉,相当于几块牛排?

知乎用户 在文尼察的叶若夫 发表

120g 蛋白质,相当于 7 个鸡腿或者 20 个鸡蛋,如果是植物蛋白,比如老豆腐的话,得是鸡腿的两倍重量。

这根本不可能是正常的人均摄入量。大概率是大豆之类的拿来榨油后喂猪的也算进去了

知乎用户 秋风居士 发表

130g 蛋白质相当于

620g 牛腱子肉

530g 鸡胸肉

4L 牛奶

3 份菲力牛排

7 份鸡胸排

类固醇星人的摄入量么?

知乎用户 nijigensdkfz 发表

笑死我了,就算是纯纯的蛋白粉,10g 蛋白粉也要将近两百毫升水才能冲开,我一天喝一坤升的蛋白粉兑水?撑死我?

知乎用户 改名了 发表

一个问题发出来,全国各地都有麻感——赢麻的麻

知乎用户 lavi 发表

140 贼抽象,很多人碳水吃得多对蛋白质没概念,以为二斤肉一天松松吃下去,实际上每天消耗不够根本吃不进去。

知乎用户 人有所操 发表

120 克蛋白质什么概念?

一颗鸡蛋蛋白质含量大概 7 克,就是 17 颗鸡蛋,或者 600 克牛肉,猪肉差不多一公斤。

相当于中国人日均吃一块牛排在加鸡蛋,牛奶,米饭,面粉等。

知乎用户 EchoTut 发表

也还行嘛,总得学往好处想。

肉蛋奶吃的不多,

至少可以让你拉的屎不那么臭。

知乎用户 申由甲 发表

看个毛线啊!

现在都 TM 富营养化了!多进口点司美格鲁肽吧。。。

知乎用户 WZJJ 发表

这不奇怪,中国人吃肉肯定是不如美国,但是海鲜和豆腐的人均消费量是远高过美国的。

我在美国也觉得吃肉吃的很爽,特别是牛肉吃的远比国内多,大块烤牛胸肉是真的带劲。

但是并不是因为我就特别喜欢牛肉,主要还是海鲜的选择少了,特别是鲜美的各类小海鲜太少。

看到很多回答里就是各种大块肉,但是真算起来,不仅是食物多样性不如中国,连蛋白质总量也赶不上中国。

我知道很多人对赢学反感,一听到中国什么什么超过美国了就容易应激,真不要这样,要实事求是。中国这样讲究吃的国家,在餐桌上超越美国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超不过才奇怪呢。

知乎用户 gambler​ 发表

如果不健身的话不建议 130g 蛋白质哈,吃个体重 (kg) 的 1 倍就好,即使 1 倍我敢打赌中国 50% 达不到

知乎用户 这是一个用户名 发表

120g 大约是 15-18 个鸡蛋的量。

也就是一日三餐,每餐吃 5-6 个鸡蛋。

如果考虑主食,一个鸡蛋相当于 350g 米饭的蛋白质。

也就是一日三餐,每餐吃 4-5 个鸡蛋,再加 7 两米饭。

请注意,你不要觉得 “我可以试试”。

得 14 亿人每天三餐都这么吃(不是试试),才有这个人均。

并且,请注意 “人均” 的威力,“人均”的意思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

我国男性平均身高 1.72 多,但是在路上 1.72 感觉有点偏矮,至少是不算高。

套到这个问题上。

真达到这个 “人均蛋白质” 了。

那么当你看到常年三餐 4-5 个鸡蛋加 7 两米饭的人,

你会觉得他吃的偏少,至少是吃的不算多。

知乎用户 池静若​ 发表

我们习惯于辩证法,从小学开始学命题作文,和都换概念,以这个为聪明

终于到了自己需要哄自己了

知乎用户 xxxxxx 发表

130g 也太扯了,拿我自己举例,我这个人很少吃蔬菜,主要就吃肉,周末有时间自己做饭的情况下,我一般是拿一斤肉红烧或粉蒸各种做法,再加 200g 米饭吃午饭 + 晚饭两顿,这也就 120g 不到,还得早饭再补俩鸡蛋,要是工作日在外面吃一天摄入的肉类有没有半斤我都不好说

知乎用户 唐伯虎点蚊香​ 发表

华莱士太多了,合成肉太多了……

感谢拼好饭,感谢国潮外卖,感谢隐藏在各大城市负一层的黑心外卖铺!

知乎用户 疯癫客 发表

我一天顶多两个鸡蛋,两三天吃一点带肉丝的菜,从来不下馆子。别把我代表了,我不配。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可怜的稀粥——评网红医生的粥论

. 方舟子. 王蒙写过一篇小说《坚硬的稀粥》,那是以稀粥作为政治隐喻,并非真与稀粥有仇。网红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却是真的与稀粥有仇,最近至少在五个场合呼吁中国人不要喝粥。他主要是针对三个群体: 对中国小孩:“绝不要给他 …

为什么西方科技会停滞?

知乎用户 虎山行贰 发表 我一直很好奇,在 ChatGPT 出现之前,我从来没听说国内有什么 ai 语言大模型,但他出现之后,立马各种国产 ai 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了。 难道他们都在偷偷的努力,在外国人发明出来之后,突然给我们惊喜? 知 …

为什么最近网上对清朝的风评越来越恶劣?

知乎用户 绿豆沙冰 发表 清朝的黑暗反动,哪里能用一句过失就能遮盖过去? 举个例子: 1842 年 6 月,英国侵略军进逼镇江。满人海岭在迎战英军前,害怕汉人从后偷袭,命令先行屠城,以绝清军后患。此等穷凶极恶,毫无底线,骇人听闻。 …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喜欢去日本旅游?

知乎用户 单身狗保护协会 发表 定期刷新的 NPC 罢了。 有几次同学来日本,就带他们去东京探险一起看脱衣舞,约会酒吧,洗泡泡浴以后,他们就跟定期刷新的 NPC 一样,每年都一模一样的路线,飞东京,买地铁自由乘坐卡,先去东京塔,晴空塔,晴空 …

恩格尔系数适不适合中国?

知乎用户 cyguk 发表 刚开始几百个回答的时候,举例还是什么野生黄鱼花胶澳龙什么驱车几百公里去吃美食。 后来晒图就变成了几块钱块肉夹馍,几十块的肘子烤肉,最贵的就剩个烤全羊了,怎么品质下降这么多啊。 知乎用户 商君书 发表 为什么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