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鲁迅《狂人日记》预言了缪可馨事件?
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5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事件,关于袁老师的信息,非常少。这里先补充一个举报,作为背景信息: 这是另一个投诉: 好,现在,让我们一边看这个事件的6个细节,并重温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我们来 …
玩知乎一定要通读鲁迅,半本全集治知乎,是不成问题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
首先背诵
《论辩的魂灵》
光这一篇,知乎吵架能吵赢一半,政治话题,保守地说,可以灭九成还不算投降的。
然后选录一些散怪打法。
如何打 “凑合” 怪: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如何打 “认命” 怪:
运命并不是中国人的事前的指导,乃是事后的一种不费心思的解释。
如何打 “连马云都说了,你难道比马爸爸牛逼” 怪: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名人被崇奉所诱惑,也忘记了自己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渐以为一切无不胜人,无所不谈,于是乎就悖起来了。其实,专门家除了他的专长之外,许多见识是往往不及博识家或常识者的。
如何打 “何不食肉糜 “怪: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要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如何打 “键盘圣人 “怪:
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
如何打 “键盘杀手” 怪:
我想辩论事情,威吓和诬陷,是没有用处的。用笔的人,一来就发你的脾气,要我的性命,更其可笑得很。
如何打 “偏架理中客” 怪:
有些东西,为要显示他伤害你的时候的公正,在不相干的地方就称赞你几句,似乎有赏有罚,使别人看去,很像无私。
如何打 “不服井冈山” 怪:
“你敢出来!出来!躲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算好汉!” 但是,如果你上了他们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老实不客气,然后,再学着金圣叹批《三国演义》的笔法,骂一声 “谁叫你赤膊的”——活该。
如何打 “恢复国学恢复儒教恢复乡贤各路恢复” 怪:
然而看看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 “信” 和“从”呢,还是 “怕” 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豪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
如何打 “精赵” 怪:
从指挥刀下骂出去,从裁判席上骂下去,从官营的报上骂开去,真是伟哉一世之雄,妙在被骂者不敢开口。
如何打 “我不喜欢的都禁得好 “怪: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拏 “残酷” 做娱乐,拏 “他人的苦” 做赏玩,做慰安。
自己的本领只是 “倖免”。
如何打 “外国也一样” 怪:(鲁迅原文标题就是《外国也有》)
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引用古巴前总统贪腐案)…… 以三十八人之多,而财产一共只有这区区二千五百万美元,手段虽不能谓之高,但有些近乎发财却总是确凿的,这已足为我们的 “上峰” 雪耻。不过我还希望他们在外国买有地皮,在外国银行里另有存款,那么,我们和外人折冲樽俎就更加振振有词了。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大舒服的,但捉起来却也真费事。况且北京有一种学说,说臭虫是捉不得的,越捉越多。即使捉尽了,又有什么价值呢,不过是一种消极的办法。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见了就更好。发见,这是积极的事业。
太多了,饿了,不举了。
鲁迅是不会过时的。虽然先生八十年前就去世了,然而万幸,他讽刺的人,活到了现在。
最后,你说来玩知乎不是吵架的,就是单纯想卖个萌逗个比,争取蹭个对象。
那也不要紧: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皮皮虾版鲁迅了解一下,这还没上《故事新编》的大招。
鲁迅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要多读书,读各种书,然后杂取百家,融会贯通,方能达到至高的境界。最后补充一句,鲁迅成就了白话文学开山之人与文学成就最高之人于一体的神话。这对中国文学来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收获了鲁迅,但也是不幸的,因为鲁迅之后,尚无人能超越这个高峰。这也就是本文为何非要让鲁迅坐上现代文学第一把交椅的原因。(来源:《名作欣赏》2018 年第 2 期,本文作者:商昌宝)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
页数: 461
给作家排座次,其实是个很无聊的事,因为文学这东西,首先不能强求审美标准和尺度统一,其次也不是靠投票、靠领导就可以决定。说到底,在基本审美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文学作为一种被欣赏的对象,完全可以由个人的好恶决定。或者说,哪怕是再有名的评论家所认为最好的作家作品,只要是读者不喜欢,完全可以扔一边。强迫人喜欢,是一种恶劣的霸道的病态强迫症,这话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这样说。
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为什么还滥俗地让鲁迅排名第一呢?这实在是不得已的一种解说手段,不必较真。
有一个基本事实是:一个作家,不读书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人的家里没有几千本藏书,是不好意思自称读书人的。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作家的家里拥有足够的藏书,(咱排除那种只藏书不看书的极端情况)那他可能具备了一个优秀作家的基本条件。这话肯定不周全,也谈不上科学严谨,但意思就是寻找一个基本参照系,但不去论证这个参照系具体有多少含金量。
那么,鲁迅有多少藏书呢?鲁迅都看过哪些书呢?资料显示,鲁迅的藏书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有一万四千多册,其中涉及文学、金石学、考古学、科学史、文字学、哲学、美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除中文外,藏书中还有日文 164 种,德文和英文 151 种,俄文 86 种。
就从这一点来说,当下中国大陆的作家,应该没几人能够与鲁迅媲美。这也就是所谓当代文学中的那些经典之作,读起来远远没有鲁迅的著作更有味道、更有深度的重要原因。
从鲁迅的藏书之丰富,可以看出他之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功底。
例如他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和用古奥的文言翻译的《域外小说集》,那里面的古文学术含量,连蔡元培、郭沫若、胡适、郑振铎等都赞叹不已。蔡元培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到,鲁迅翻译的《或外小说集》“只要看书名‘域外’写作‘或外’,就可知”鲁迅 “那时候对于小学的热心了”。郑振铎也讲过,他收到鲁迅寄赠的半部明代版本的《西湖二集》,“为之狂喜” 不已。因为他知道这个版本非常珍贵,极难见到。
还是单说文学创作吧。比如,鲁迅的《呐喊》小说集中多篇关于乡村人物的形态,其手法就取自古小说和杂记;《故事新编》中,就有明显的六朝味道;众多反传统的杂文,无论思想立意还是表达方式,都深受阮籍、嵇康的影响。这是学者们公认的。
具体到文本上,《狂人日记》中所写的 “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就确有出处。查《本草纲目》可知,那里面曾提到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以人肉医治痨病的记载。至于“人部” 中记载的除人肉外,人胆、胎衣、人尿、人粪、耳屎和女人的经血,皆可入药治病呢!同时,鲁迅在《病后杂谈》中提到张献忠在四川疯狂杀人,并交代这些史料取自《蜀碧》,而且他那时就注意到游民对社会的破坏力量,是很可怕的,所以在《阿 Q 正传》和多篇杂文中对庸众给予批判。现在已经有学者考证,鲁迅《小杂感》中的句子:“革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与《淮南鸿烈集解》中的句子:“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 有有者,有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极其神似。
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作家来说,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那他的作品肯定难立得住脚,而于世界读者来说,又因缺少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样难于被接受。但是,单单具有本国的传统文化,而没有世界的眼光和情怀,那结果也是孤芳自赏、自以为美。已故文化老人周有光曾建言说:“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而不能以中国眼光看世界。” 说的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常识。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1
页数: 10736
阅读鲁迅的作品可知,鲁迅真的可以算是现代中国作家中,最充分世界化的代表。
有学者统计,鲁迅一生翻译了 15 个国家、77 名作家的 225 部(篇)作品。翻阅李新宇教授和周海婴主编的 33 卷《鲁迅大全集》,可以发现,鲁迅翻译的文字远远超过他创作的文字。孙郁教授说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不无道理。还不仅如此,鲁迅在各种场合和著作中提及的俄国作家和美术家近百名、德国作家和艺术家三十多名、日本作家二十多名、英国和法国作家十八名,此外还有其他欧美、亚洲国家作家若干名。可见,他对外国文学了解的程度非常之深。
鲁迅正是因为大量涉猎和翻译外国作品,所以才不断更新知识,开拓眼界,最终不但学会了反思中国的文化传统,还确立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世界眼光和普世情怀。
例如他在翻译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话剧《一个青年的梦》时曾感叹:“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并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譬如现在论及日本并吞朝鲜的事,每每有‘朝鲜本我藩属’这一类话,只要听这口气,也足够教人害怕了。”“我对于‘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才得永久和平,但非从民众觉醒不可’这意思,极以为然,而且也相信将来总要做到。”
鲁迅能够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和角度,换位思考,尊重他国和他人,不以单一的大中华文明中心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秉持康德所说的世界公民理念,真是让人由衷地敬佩。环顾当下中国作家,甚至包括很多大学教授,有几个能理解、赶超鲁迅呢?
不妨来看鲁迅在创作中是如何受外国作家、作品影响的吧。
北京鲁迅博物馆原馆长孙郁教授在大量阅读鲁迅藏书的基础上曾总结说:《小约翰》直接催生了《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中的很多意象有果戈理、安德莱夫、迦尔逊的影子;《女吊》在表现的韵致和精神的跨度上有比亚兹莱、珂勒惠支和麦绥莱勒等人的痕迹;《野草》中的 “大欢喜”“醉心的大乐”“剑树” 等语句以及空无、死灭、地狱等意象都与梵语和佛经有关。孙郁教授还在分析《女吊》深受外国文学滋养后说:“读解鲁迅这篇文章,能够感受到他的知识结构的多维性构造。如果仅仅从传统文章学的角度看其脉络,是不得其解的。”
不错,鲁迅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外国文学元素,无论思想还是艺术表现方式,都如此,但鲁迅在这其中的取法与运用,不是那种大段的征引、刻意的描写、简单的模仿,而是内秀其中,点到为止,如流星闪过。具有相关知识修养的人,每每看到,就会有似曾相识之感,然后会心一笑,所谓文学的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瞬间实现了。同是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刘思源先生说:“鲁迅的伟大在于有暗功夫”,实在是精妙的评价。
具体的文本分析呢,在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举例了。接下来,再从文学表达形式上来说明鲁迅的 “魔高一丈” 吧。
先以《狂人日记》为例吧。如果认真读过小说,一定会注意到小说正文之前的那一小段文言文吧。从艺术特点或叙事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小段文字看似多余实则非常重要,因为结合它再来看小说,就可以知道,作者鲁迅、小说叙事者 “我” 以及狂人这个主人公三者之间内在的矛盾冲突关系,也即鲁迅认为生病时的狂人没有病,而叙事者 “我” 却认为狂人那时病得不轻;鲁迅对狂人 “病愈” 后去某地做候补官员是持批判态度的,而叙事者 “我” 则认为狂人真的病愈了。就这一手法的运用,至少在此前的中国文学中,是极难见到的,在此后的文学中,也很少有作家超越并再度创新的。很多人在阅读小说时忽略了这段文言文,那当然也就体会不到《狂人日记》写作手法的高明了。
正因为鲁迅叙事手法巧妙、高明,导致他的很多小说,都被误读。例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孔乙己》就最具有代表性。
《孔乙己》被误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鲁迅写作中故意设置的叙述圈套导致的。因为,单从小说的名字上,就会给人感觉,小说的主人公是孔乙己。再看小说,写孔乙己的篇幅又占去大半。如果顺着这一思路,自然就会跑到教科书中的什么 “封建社会黑暗” 等连概念本身都有问题的老路上去了。
那么鲁迅在《孔乙己》中着力要写什么呢?如果直接说是写 “小伙计”,一般人的小心脏能承受不?是的,《孔乙己》写的就是“小伙计” 在二十多年后,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那段不受待见、百无聊赖的打工生活,而孔乙己不过是 “小伙计” 回忆中的一个佐料,一个让他在无聊的打工中还能有点欢乐的插曲。鲁迅在这里,稍微玩了一个叙事花样,就骗了那么多那么多人,而且骗得一愣一愣的。
鲁迅这么高超的叙事手腕,单靠传统中国文学能行吗?不放眼世界文学,吸收各民族、地区的优秀文明能行吗?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73 年 3 月
页数: 160
忽然想起,1925 年鲁迅制造的 “青年必读书” 事件,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撰写文章批评鲁迅读不懂中国古书;20 世纪 90 年代所谓国学大兴之时,一帮勇气可嘉的青年作家、学者,说要搬开鲁迅这个老石头。哎…… 真是无知无畏呀!借用阿 Q 的一句话说就是:你也配?!
又想起,当年很多左翼人士称赞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仿佛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高尔基在俄苏文学中能占到什么位置,今天已经不用多说。所以,说鲁迅是中国的高尔基,实在不是什么高尚的荣誉,反而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鲁迅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要多读书,读各种书,然后杂取百家,融会贯通,方能达到至高的境界。**最后补充一句,鲁迅成就了白话文学开山之人与文学成就最高之人于一体的神话。这对中国文学来说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收获了鲁迅,但也是不幸的,因为鲁迅之后,尚无人能超越这个高峰。这也就是本文为何非要让鲁迅坐上现代文学第一把交椅的原因。
想要更全面地评价鲁迅,你需要走进一个真实的鲁迅,需要熟悉鲁迅的身边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才能最大程度上还原一个鲜活的人。
而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不被很多人熟知。
朱安是活在伟人光环下的女人,她的一生却是极其悲哀的。
她在这个世上生存了六十九个春秋,却孤独地空守了四十一个漫长的朝暮,她的人生或许会让我们看到鲁迅的另一面。
在这场包办婚姻的封建礼俗中,她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她主动迎合自己的丈夫,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排斥以及百般的厌恶,她无声地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时代的悲惨命运。
时间回到一九零六年七月六日这天,空气异常的凝重又闷热,飞鸟在头顶来回地鸣叫着盘旋,人们满脸洋溢着喜悦的神情,每个人 着急忙慌地准备着,貌似即将迎来一场华丽的盛宴。
唯有神色暗沉,目光呆滞的男人,身穿一件中式礼服,头戴一条假辫子,胸前系个硕大的红花,整个人伫立在一旁脑袋耷拉着,沉默不语。时而家人前来嘱托,男人便毕恭毕敬地,顺从着家人的要求,对着前来道贺的亲友一边陪笑,一边忧伤。
不一会儿,唢呐声起,炮竹声响,一顶大红花轿,落在门前。花轿安静地停留在原地,人们围绕着花轿欢笑着、欢呼着,唯有男人远远地站在一旁,貌似这场婚礼与他无关。还没等他上前掀开轿帘,我们就看到,从轿帘的下方,探出一只中等大小的脚来,这只脚试探着,踩向地面,由于轿子过高,新娘一时没踩到地面,脚上穿的绣花鞋,便从脚上顺滑着,掉了下来。这时,一只裹的很小的三寸金莲便唐突地暴露了出来。
原来,新娘听闻新郎喜欢大脚的女孩,于是便在自己穿的鞋子里面,塞了很多棉花,以此来讨新郎的欢心,谁知刚上场就败露了出来。
在众人的一阵慌忙过后,新娘的鞋子又被重新穿了上去。在媒婆的搀扶下,新娘缓慢地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她身材不高,一套新娘装穿在身上极不合身,显得整个人十分瘦小。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新娘忐忑不安地走进房内,而男人却木讷地站在房里,在族人的欢呼和司仪的致词中,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眼前的新娘。
当男人走到新娘面前,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时,他第一次目睹到自己妻子的面容。那张脸面色黄白,尖尖的下颌,嘴唇有点略薄,显得脸颊异常的庞大,前额突出明亮,又显得有些微秃。
或许他心中没有对这段婚姻有所期许,更没有对这些外在的皮囊有所期望。等众人退去之后,屋内只留下这对新婚燕尔时,男人依旧安静地坐在一旁,新娘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眼前的新郎,然后怯生生地对他说道:「睡吧!」
男人依旧面无表情地坐在一旁不予理睬,新娘心生怯意地坐在床前观望着他。这一天对女人来说自己等待的太漫长了,从他们二人订婚到如今完婚,她足足等了新郎整整五个春秋。在这段漫长的等待中,她未曾想到自己等来的却是新郎无声的沉默。
女人本是浙江绍兴城的朱家人,祖上曾做过官宦,因家人希望她能够一生安宁,便为她取名为「安」,她便是朱安。
朱安的家庭极其保守封建,自始至终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理念,因此她自小便被培养成为一个目不识丁,却能缝善补的乖巧女子。
朱安四五岁时的某一天,她被家人带进一个昏沉的小房间,大人们命令她将鞋袜脱掉,并让她的双脚浸泡在一盆温水中。浸泡过后,朱安的妈妈带着两个女佣人将她死死地按住,不管朱安怎样反抗,她们都不为所动,貌似在举办一场隆重的仪式,这种仪式感强烈的让人窒息。
朱安的妈妈拿出一个特别编制的长棉布条,将她的四根脚趾丫向脚底处狠狠地屈折,然后用浸湿的布条一层一层的缠裹起来,紧接着又是将朱安的脚后跟使劲地往前拉伸,就这样,在朱安的嘶吼中,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诞生了。纵使朱安痛哭的即将昏阙过去,但她的母亲依然不肯罢休,并对她谆谆教诲道:「所有好人家的女孩都得缠足,你只要看看妈妈和家中其他女人,就知道这是事实,没有一个是例外。」
伴随着时光的推移,朱安在封建礼教极其严格的家庭中渐渐长大成人。转眼之间,她从小姑娘变成了廿一岁的老姑娘,这可让她的父母急坏了。在当时,如此年龄的女子还未嫁出去是最容易被外人说闲话的。后来幸亏有热心的亲戚帮忙,便为朱安寻得了一门亲事。
朱安所议亲的对象,是当地周姓前任官员的长孙,这位长孙年仅十八,就读于南京一间新派学堂,虽然家道中落,但还算相当体面的人家。在当时绍兴的传统习俗中,妻子比丈夫大两三岁是为最佳,因此两人还算是相对合适的。于是,这两家人也便同意了这场姻缘,并订于一九零一年完婚。
一九零一年冬天,当两家准备为他们二人举办婚礼时,
蹭热点的行为怎么评价?人血馒头。
自责的时候怎么说?我真傻,真的。
愤怒的时候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对社会不满?翻开书去看一夜,满本字缝是吃人。
嘲笑别人?孔乙己一到店, 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在乡下看到美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
看鲁迅已经是中学时代的事了,至今已有十几年没翻过。但是生活中一遇到类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原文便涌上心头。
文笔或智慧不说,光是文章原句的耳熟能详与引用,有哪个作家能比得上鲁迅?
这不正说明了鲁迅文章的深入人心么?
(不友善预警,掉粉预定)
我曾经当过各种愤青 – 五毛,公知,极左… 我都经历过。回想起来,与鲁迅先生相比,我的幼稚言论不过跳梁小丑耳。
鲁迅面对的是这样一个中国 – 上层可谓是 “狼心狗行于内,奴颜婢膝于外”,而下层呢?
是一群受苦受难只等待解放的人?不。
底层的人民,是阿 Q,是华老栓,不是什么已经觉醒的无产阶级战士。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封建迷信,懒惰不堪… 才是常态。他们是愚昧的受害者,同时却还死死地维护着这愚昧。
如果是某些知乎人面对这样,或许他们的表现?
是拿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来为这一切的落后和愚昧开脱?
还是梦想着振臂一呼,数万万劳苦大众就奋起建立新世界… 却发现现实是,他们宁可用 “前世今生” 解释自己的不幸,也不愿意站起来去改变。他们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对愚昧深信不疑,他们黑暗的生活经历也使得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欺骗和狡诈。旧世界的受害者,却死死抱住旧世界的腐朽不放手。
你做不了救世主,你付出一切对他们的帮助,换来的可能是唾弃和谩骂。
是的,当铁屋子过于坚固时,人们宁可在自我幻想的睡梦中安静死去,也不愿意醒来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而在绝望和痛苦中死亡,毕竟看起来,这铁屋子太坚固了,打不破的。
于是这些发现自己当不了英雄的人绝望了,觉得这个国度腐朽到只有毁灭才是唯一道路。
有人站在稍微文明一些的国度,居高临下地嘲讽这一切。
有人看到了这腐朽,却沉浸于对愚昧者的 “智商优越感” 不可自拔。
但是鲁迅先生没有这样做。他明白这世界的真相的同时,也掩饰不住对这片美丽又阴暗的土地,和古老又愚昧的民族的无限热爱和期望。
我承认我做不到,绝大多数人也都没有做到,毕竟在意识到黑暗浓烈后还依然保持战斗的热血,太难了。
很庆幸有了鲁迅这样的人,用鲜血撞击钢铁直至破碎,让这铁屋子透进来了光芒。
今天呢?铁屋子还在吗?书上还满是 “吃人” 吗?是一个 “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吗?
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了。
但无论是不是,我们仍然需要鲁迅,
这样一个明知道英雄没有什么好回报,也不知道自己的牺牲能否换来胜利,更对世界的一切黑暗真相熟之于心的人,依然一无反顾为这片土地上和自己不相关的大众去战斗去牺牲的人。
我梦想拥有和鲁迅先生一样敢于牺牲的勇气,但是我没有,即使愤怒再高涨我也只能选择苟且偷生。
这便是我推崇鲁迅先生的理由了吧。
好像是某位大家说过的:鲁迅应该是唯一一个当所有的书信日记被公开后而不被质疑品格的人了。
近年来大兴解构名人之风,鲁迅也未能幸免。不过我想先生是不介意的,因为这样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日子,他生前不怕,死后更是不惧。
以下是我的一些小小认识,欢迎指正。
一、时刻保持清醒
在甲午打了败仗之后,清政府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的必要,于是派遣大量留学生。派遣留学生无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然而讽刺的是,正是这群接触了西方文明的留学生,成了反清政府情绪最为高涨的群体。
鲁迅就是其中一员。
受爱国思潮的影响,鲁迅也曾与那些爱国青年一起讨论,或者是声援留学生的示威活动。为相关杂志撰稿,参加 “浙学会”(光复会前身)等。
同是留学生的吴稚晖在东京锦辉馆演讲,鲁迅形容他 “用无锡腔讲演排满的青年,不觉肃然起敬”。之后又听到这位青年说“我这里骂老太婆,老太婆一定也在骂吴稚晖”,在场人无不哄堂大笑,鲁迅却不以为然,他写道“吴稚晖在东京开会骂西太后,是眼前的事实无疑,但要说西太后也在北京开会骂吴稚晖,我可不相信。讲演固不妨夹着笑骂,但无聊的打诨,是非徒无益,而且是有害的。” 他很早就对奢谈拼命的所谓革命产生了怀疑,他之后曾尝试和好友开办杂志,翻译各种小说,用自己的文字改造国民思想,而不再踏足社会活动。他情愿在众人之外荷戟独彷徨。
“我可不相信”,并非当今所谓杠精的四处抬杠,而是灵台清明下对于现实的深切考量。这五个字说来容易,但在如今公众号、自媒体、网络大 V 控制舆论,人们自愿让渡自己的思考权利,选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大趋势下,又有几个人能够透过那些使人头脑发热的宣讲,看见事情的本质,然后自信大胆的说出:“我可不相信”?
但是鲁迅并非对革命牺牲者冷漠待之,很多年以后,他在一篇名叫《药》的小说里,编织了一个花环,献给那些在革命先烈。
二、从章太炎手中接过战斗的樱枪
章太炎晚年编弟子名录并未将鲁迅收录在内,但是鲁迅始终尊章太炎为师。章太炎 1936 年去世,鲁迅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况下,连写两文,赞其为 “先哲的精神,后世的楷范”
1930 年,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作序,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骂光绪皇帝 “载湉小丑,不辨菽麦” 后入狱三年。1906 年出狱后,又在《民报》上发表文章,大力宣传民主革命。鲁迅回忆说,他爱读这些文章,全都剪下来收藏因为其文字“所向披靡,令人神往”。
1908 年,章太炎开小班为周氏兄弟等人讲解《说文解字注》和《尔雅义疏》这次学习使他 “从根本上认识了汉字,眼界大开”
此后,鲁迅虽提倡白话文,可从未放弃对古文字的研究。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期间,鲁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整理古籍,古碑。
1913 年,袁世凯气焰正盛,章太炎入京要求会见袁世凯,结果被软禁。后鲁迅写文大赞此举。
章太炎是鲁迅战斗精神的启蒙者,在无数次的失意彷徨后,鲁迅仍然毅然举起前辈手中传过来的樱枪,为国民战斗。
三、艺术家鲁迅
鲁迅的读书情况自不必多说。他的艺术收藏还包括碑拓及汉画像 6000 多件,原拓外国版画 2000 多幅,原拓中国现代版画 2000 多幅,还创办 “木刻讲习班”,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现代版画家。
鲁迅 1913 年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显示了他对美术艺术的深刻见解,得到了蔡元培的称赞。
他在 1914 年组织开办中国第一次艺术博览会,并择优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鲁迅曾对新任总长范源濂用德育教育代替美术教育深感不满。
鲁迅还为北大设计校徽,为《萌芽》设计封面,给自己的书设计封面,手绘文物图。一生设计书刊封面六七十种,堪称中国现代书刊装帧设计先驱。
此外,鲁迅从不认为连环画是小儿科,而是贴近大众的艺术手段,多次写文章为连环画,漫画辩护。
至于多次出资赞助各种艺术团体个人,自不必多说。
鲁迅对服装搭配很有研究,曾经指导萧红衣服的搭配。
萧红回忆鲁迅病重时,“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的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不断看着的。”
“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跑,在她旁边的地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的花朵。”
四、通古今
鲁迅曾经和施蛰存辩论要不要读庄子读文选,施蛰存入室操戈,说鲁迅要是没有旧文学的修养,是不会把新文章写到现在这么好的。
五、对青年的无限爱护
鲁迅做的最长时间公职就是老师。
曾经授课时全班只有二十几人,一次下大雨他冒雨赴约,却一个学生也没有来,可他从未对学生有过不耐烦。
为给青年学生铺路,他自己披荆斩棘也不在乎,对学生的反抗也大力支持,虽是公职人员,但是多半第一时间站在学生这一边。
然而,让鲁迅吃最多苦头的也是他的学生。
有的把他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有的理直气壮要求帮助,也有的受过帮助之后反过来落井下石。鲁迅多次被伤害,也发毒誓说再也不无端信任人,可是过后仍然捧出自己的心,去帮助那些或好或坏的青年学生。
曾经鲁迅教化学,把纯氢气烧瓶拿到教室,发现未带火柴,回去拿,嘱咐学生千万别放空气进去,否则会爆炸。等他回来点了火,飞溅的玻璃把他双手划伤,到处是血。他担心学生而往下看,发现学生都躲的远远的,原来他们是故意的。此事鲁迅在文中未提。
鲁迅的学生后用他的名义办杂志骂政府,导致鲁迅丢了校长的公职。
鲁迅出名后,就有许多学生找上门,或要求看稿,或要求介绍工作,鲁迅都一一帮忙,连许广平都看不下去,鲁迅说:” 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贼,就疑心一切人。“
学生廖立峨,曾经带着爱人和爱人的哥哥三人在鲁迅家白吃白住,给他们介绍工作又不愿意,要求鲁迅出钱供其读书,鲁迅初至上海,没有这财力,看鲁迅没钱,三人决定回家,临走要求鲁迅为她们筹措一百元路费。并提出这次他们来是卖了家乡的天地,要去鲁迅再给他们买田地的钱。
高长虹,鲁迅手把手教出的弟子,多次用鲁迅的名义与别人骂战,给自己的杂志打广告。据说高还像追求许广平,但高后来否认此事,只承认与许通过七八封信。
鲁迅” 有青年攻击或者讥笑我,我向来不去还手的,他们还脆弱,我比较经得起践踏。“
六、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是超级奶爸,晒娃狂魔。自己给海婴洗澡,结果把婴儿洗感冒了。海婴生来体弱,鲁迅又格外上心,鲁迅日记里有上百次带海婴就医的记录。
如今你能看见这么多海婴的照片,在当时的年代,即使被侦视,也要带着海婴去拍照。而鲁迅在每一张照片后都认真标注,记录海婴的成长。
截取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片段,有些书上看来的,有些纪录片里看来的。稍微整理一下,敲了出来。
不想为鲁迅先生多说些什么。只是觉得先生这样的人,不会在乎我们或褒或贬的评说。
最后以一段海婴回忆里的对话结束:
“爸爸,人人是那能死脱的呢?”
“是老了,生病医不好死了的”
“是不是侬先死,妈妈第二,我最后呢?”
“是的”
“那侬死了这些书怎么办呢?”
“送给你好吗?要不要呢?”
“不过这许多书那能看得完呢。如果有些我不要看的怎么办呢?”
“那么你随便送给别人好么?”
“好的”
“爸爸,你如果死了,那些衣裳怎么办呢?”
“留给你大起来穿好吗?”
“好的”
其实个人非常反感 “XX 是不是被过誉/低估了?” 这种说法。因为好似话语逻辑间给人一种已经 “钦定” 了的感觉。
吐槽过后回到主题。不得不承认,“如何评价鲁迅先生” 这个话题太大了,当代文坛亦有不少人对鲁迅先生进行了解构,其中包括王蒙、冯骥才、李敖等一众名家。本人才疏学浅,详写自是力不从心,这里只能浅谈几句,献芹于前,期待回声吧。
谈到当代文学,鲁迅先生是绕不开的话题,而熟悉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其人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鲁迅先生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风向标。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关于鲁迅先生的研究主要不是被当作学术问题研究,反是被当作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的。各种原因纷杂,可主要还是由 1949 年以后,“鲁学”获得了 “官学” 的地位所致,同时这也为一些人借机批判鲁迅先生提供了“缺口”。
文学与政治沾边儿,这在很多学人眼里大抵是 “不洁” 的。但在本人看来这算不得“污点”。毕竟,人是政治动物,少有人能脱离其政治属性,而一个文人在政治领域的人贡献恰恰是评价其人成就不可不提的重要部分,像一些人割裂其文学与政治成就,反是贻笑大方。
诚然,一种思想能服务于政治必有其独特性。关于鲁迅先生本身的思想倾向确为政治收编的可能性,而后在此基础之上, 又通过瞿秋白、毛泽东等人的政治性解读, 终于,鲁迅和鲁迅研究被整合进了 “官学” 体系。
众所周知,作为 “官学” 的鲁迅研究有两大研究机构:其一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下设的“鲁编室”,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鲁迅全集》的编注来对鲁迅以及与鲁迅相关的方方面面作出政治性的诠释;其二便是鲁迅博物馆下设的“鲁研室”, 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鲁迅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二者无疑为我们如今研究鲁迅先生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来源。
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 “新形式” 的创造者。不提《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崇高地位。在《呐喊》的十几篇小说中几乎每篇都有不同的形式,而无一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
法朗士有言,“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少时有幸拜读鲁迅先生大作,鲁迅小说独具匠心的结构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的重大突破。其小说不仅外部情节结构紧凑精炼、集中整饬,且充满戏剧化,相对亦存在着承载深层意蕴的内部情节结构。而也正是内外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具有同构性,,正构成了 “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间辩证的统一”。为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 乃至繁荣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路与范式。
而一些学人偏颇的由 “人权” 到政治的贬异鲁迅先生,言必称其 “只有一种主义一种党没有嘲笑过。”(弈邪按:梁实秋语)。而后还有人试图对鲁迅先生进行人格质疑并表现出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更有甚者编造谣言诋毁鲁迅先生人品,对鲁迅先生婚姻关系进行拷问和对鲁迅“病态化” 人格的进行揭露,这无疑是可笑的。
关于辟谣之言,知乎上早已有之,这里限于篇幅也不作详述了。但究其路径无非是试图将鲁迅降格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
关于出于政治目的 “神化” 鲁迅,本人这里保留意见,甚至还偏批判态度。事实上,鲁迅无意作“圣人”,亦无意作“文学家”、“战士”,他倒是不惜作“文坛上的一匹疲牛”。他的目标是基础的研究国民性,希望揭出“病因”,把文学当作改造同民关系的工具,仅此一点就是某些跳梁小丑终生难以企及的。
最后,鲁迅就是鲁迅,他就在那里,“神化” 后的他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研究鲁迅先生除了能增强大众的审美趣味,还加深民众对文学大家的理解,同时亦为纷繁复杂社会意识,文学思潮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窗口,可谓意义非凡。
但联想到如今中学教学阶段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文” 以及课本 “去鲁迅” 的趋势,思之不由得怅然良久。
以上浅谈几句,文学是时代的文学,理应顺应时代思潮,谈鲁迅在当代绝谈不上 “过时”。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希望鲁迅先生这位名家能不被世人遗忘,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评价。
对于爱情来说,有一个很无奈的结局,叫「有实无名」。
对于婚姻来说,有一个很悲剧的状态,叫「有名无实」。
这两种状态就是鲁迅的爱情。
1968 年 3 月 8 日,中南海钓鱼台。
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亲自带队,带着副司令员刘光甫、副政委周树青和秘书冯正午,当着江青的面,打开了 4 个大箱子。
箱子里,装的是之前离奇「失踪」的全部鲁迅手稿。
经查,这 4 箱手稿是江青私自让戚本禹从文化部调取过来的。找到这 4 箱手稿,终于让傅崇碧等人松了一口气(他本人后来因此事被江青打击报复,引出军队体系一场大风波)。
但就在 5 天前,有一位女士却已经因此事而逝世。
因为在发现鲁迅手稿失踪后,她心急如焚,连夜写信给周恩来,要求彻查真相。在送这封信的过程中,她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 70 岁。
这位女士,就是鲁迅的伴侣,许广平。
故事,还是从 1898 年说起吧。
这一年的 2 月 12 日,许广平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士大夫家庭里。
说许广平「家世显赫」,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其祖父许应骙被慈禧太后认作干儿子,获赐可在宫中骑马,官至浙江巡抚(相当于浙江省省长)。
及至许广平父亲一辈,家道中落,但广州许家,依旧是名门望族,家里英才辈出:反英军入广州城斗争的功臣许祥光、有「许青天」之称的许应镕、廉洁清官许应锵、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许济、红军名将许卓、著名教育家许崇清等。
许广平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许崇智。作为民国前半段绕不过去的名人之一,许崇智是黄埔军校的创立人,也是粤军总司令。他是许广平的堂兄。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枟是庶出,在许家这个大家族中地位不高,一生也没取得功名。不过这反而让许炳枟比较开明,传递到女儿许广平身上,倒成了一件好事——在那个时代,许广平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上学,甚至可以不缠足。
这也对许广平的性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18 年,许广平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本科。一年后的 1919 年,许广平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任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编辑,发表了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意见。1922 年,在短期担任小学教师之后,许广平考入了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24 年改名「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也就是在那里,她遇见了鲁迅。
1923 年 7 月到 1926 年 8 月,鲁迅在该校兼任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当时习惯坐在第一排听课的许广平,后来这样回忆第一次见到鲁迅时的情景:
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著,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一向以为这句话有点夸大,看到了这,也就恍然大悟了。
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差不多打成一片。手弯上,衣身上许多补钉,则炫著异样的新鲜色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钉。人又鹘落,常从讲坛跳上跳下,因此两膝盖的大补钉,也遮盖不住了。
……
没有一个人逃课,也没有一个人在听讲之外,拿出什么东西来偷偷做。钟声刚止,还来不及包围著请教,人不见了,那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著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的暖气。不约而同的大家吐了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一开始,许广平和鲁迅只是师生关系。这样的关系,维持了一年多。
1925 年 3 月 11 日,女子师范大学发起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正是学潮中的骨干。为了寻求理解和支持,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许广平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
这封信,连同后来的 134 封两人之间的来信,被编为《两地书》。
通信一个多月之后,在 4 月 10 日的一封信中,许广平的署名已经是「小鬼许广平」了。而在 4 月 12 日拜访过鲁迅居所之后,在 16 日的信中,许广平已经用了「『秘密窝』居然探检过了!」这样的语气。
鲁迅
可以看出,这样的语气和通信氛围,已经慢慢超越了师生之情。
1925 年 10 月 20 日晚,在鲁迅寓所的工作室里,鲁迅坐在靠书桌的藤椅上,许广平坐在鲁迅的床头,许广平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同时也向许广平报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
鲁迅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
许广平羞涩一笑。
27 岁的许广平和 44 岁的鲁迅终于走到了一起。
1927 年 10 月 8 日,鲁迅和许广平来到了上海,住进了景云里 23 号。
但是,两个人没有住在一起。
在景云里,鲁迅住二楼,许广平住三楼。而且,鲁迅二楼的住处,放的是一张单人床。对外,鲁迅一直说许广平是帮助自己校对文稿的助手。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助手不仅住进了鲁迅家,而且亲朋好友宴请鲁迅时,都会同时邀请许广平——鲁迅的一些学生,其时已经开始称许广平为「师母」了。
鲁迅为什么还要那样做?
鲁迅有一首诗,叫做《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译文】
交了不好的运气我又能怎么办呢?想摆脱却被碰得头破血流。
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
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鲁迅是谁,鲁迅想做什么,他自己的这首自嘲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近来网上不知何故兴起了一股近乎反鲁迅的潮流,作为一个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深为鲁迅所折磨的人想说几句。
新时代,爱国主义如此高扬的时代,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爱国爱民族的小老头会受到如此多的非议。确实,没有人会永处神坛,但这并不是你可以盲目践踏他的理由。
鲁迅先生的功绩成就、为国家民族的贡献等都无须赘言,百度百科上都写着呢。而那些无脑黑往往选择性失明,看不见这些白纸黑字的事实,总从一些下三滥的角度来解读鲁迅先生的一些事迹:我看过有人分析周氏兄弟失和在于鲁迅与弟妹有染…… 去你的吧。
有人喜欢给鲁迅添加标签,说他就是民国时期的喷子、键盘侠,只会骂人。不敢说全部,就我目前了解到的鲁迅先生与人论战的文章,基本都是对事不对人,属于那种君子之争,没有旧社会文人惯用的伎俩: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就是那种我觉得你不对,我就要说出来,不仅要说出来,还要把你说服,但我不会跟你乱扯犊子…… 拿这些无稽之谈来污垢鲁迅,“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还有人高端一点,拿鲁迅先生的一些在今天看来是过时的、甚至错误的观点(比如废除汉字)来说事。我觉得脱离时代背景来评价前人的作品、主张、思想等都是耍流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方为读诗之正轨。万世师表的孔圣人维护等级制度、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极力主张古文这一今天已被淘汰的文体、牛顿相信上帝、巴尔扎克同情腐朽的贵族阶级……so what?不是说要为尊者讳,而是瑕不掩瑜,仿佛发现新大陆似的洋洋自得的气势汹汹的以偏概全就是你的不对了。以上帝视角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点过了吧。
苍蝇只会盯着战士的伤口,自鸣得意的嗡嗡乱叫,但战士,终究是战士!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个温情 毒舌 博学幽默的吃货兼段子手,一个爱国 不惧强权 敢于斗争的战士,还是一个表情包网红
最后评价: 他一个伟大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鲁迅先生已经给自己评价了
先生~
鲁迅的 NB 之处在于他对国人习性的精辟总结,他有一种对国人深到骨子里的爱和恨,他把我们看的太透了~
只要是他的批评性,怎么赞颂都不过分。
一个积极悲观主义者。
就个人读过的鲁迅的文本,粗疏地说说我对他抱有的这个印象的来由。
欢迎补充和指正。
一、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那段关于 “铁屋子” 的论述,大家印象都很深刻。
当时金心异(即钱玄同,这里边还有个很好玩的典故)邀他为《新青年》做文章,他如是回复: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铁屋子自然指那个溷水四流的旧中国,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到他对当时压抑的社会氛围和国人饱受摧残的心灵状态是很绝望的。与其借 “呐喊” 唤醒一具具已然或行将就木的魂灵,不如任他们在麻木中死得安逸——言辞间流露出了哀惋、无奈与悲观情绪,和现在人们对他惯有的以纸为旌斾,以笔为兵戈的斗士形象不乏落差。
但是钱玄同稍进一步,便让他拾起 “毁坏铁屋” 的希望,答应做文章。于是有了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表明虽然悲观,但他不至于为此消沉放任。
二、
当然悲观与失落的情绪,是个人就会有,不能凭管窥论全貌地因此就给他定性为悲观主义者,那么再看看他的几篇小说好了。
鲁迅写小说不像杂文。写檄文时下笔狠,是出于需要,既说是在文艺战线打笔仗,没有温文尔雅的道理。但他的小说其实布满了时代激荡下,沉着下来的悲悯意识与反思精神,除了《阿 Q 正传》《肥皂》和《高老夫子》三篇外,我没看出多辛辣的讽刺,即使有,也只是隐晦的昙花一现(比如《奔月》里有借逢蒙射羿暗讽高长虹)。
哪怕写《孔乙己》吧,一来写那副迂腐文人的落魄形容,不免让人心生怜悯;二来用的是咸亨酒店伙计的视角,孔乙己与看客(指酒店的食客,伙计 “我” 更有些上帝视角的意思)的作态都尽收眼底,对看客的冷漠态的披露,可以分摊掉一些在评价小说人物时对孔乙己的注意力。
但另外一些作品,满是农民与知识分子的惨淡人生。
比如《药》和《明天》两篇,都写丧子——且是在家长饱含希望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说罹病而死是司命之所属,中间参与的人物能否构成酿造悲剧的关键因素也未可知,但文本中在形式上营造的压抑氛围,内容中透露出的人心惟危,让人不免觉得太消极了。
前者结尾处尚写到 “尖圆的坟顶” 有“一圈红白的花”,算是所谓无望的罅隙中垂绝的希望;但后者句末 “那在寂静里奔波的暗夜” 所变成的“明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再比如《祝福》和《故乡》两篇归乡小说,一个写祥林嫂 “毫无希望,即使有希望也或将被扑灭的一生”,一个写作者童年玩伴长成后的呆滞、麻木与自卑。都在画抛物线下坠的那段线条。
另外就是写知识分子的命运轨迹的。《孔乙己》大家都很熟了。
《在酒楼上》写吕纬甫揣着进步思想奋力求索,却陷囿在谋生的困境中,最终背离初心,回归了子曰诗云的教学,算是对现实的妥协;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清高狷介,傲世蔑俗,同时心存希望,苦苦挣扎。但在历经一系列倾轧后走投无路,用复仇的心态玩世自戕,了却残生;
《白光》也是类似的主题,不过主人公陈士成的身份换成了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的旧文人,在形式上也更有现代性(象征与隐喻);
《伤逝》是一篇爱情小说,追求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羁绊, 在生计压迫和婚姻的鸡零狗碎里被冲撞为齑粉。
——无不以凄凉告终。
抛开写作期间适逢五四运动的低潮期,以及鲁迅个人境遇的不平(比如和周作人失和)外,不难看出鲁迅骨子里的悲观主义。我想这种悲观和他早年经历有关(家道中落),也因为他对世道人心有着太敏锐的洞察力——清醒的人总是对痛觉更敏感。
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也曾写道,“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不愿彷徨在明暗之间,宁在 “黑暗里沉没”;
他也确实如他所言,“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
但又千万不能离了 “积极” 这个前缀。
毕竟鲁迅分明在《朝花夕拾》里抒写过对一些人事——比如藤野先生的教诲——的感激,在一些悲剧色彩浓厚的小说篇目结尾加有零星希望的点缀,也在《一件小事》里写到对一位车夫的肃然起敬。
毕竟哪怕长夜漫漫,先生亦没有融于漆黑,反而在挑灯而战。
他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皆与我有关。”
他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说,“担起黑暗的闸门”。
他说,“何妨做这一草一木”。
他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不谙世事时的善良与热忱,不值得大加称道。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 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有个日本人说全 “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 一个是蒋介石, 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
鲁迅有没有热爱我不知道,但他选择在认清与懂得以后,依然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是为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英雄主义者。
参考资料:
周树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
钱理群在政治大学文学院的讲演:《鲁迅眼中的真实毛泽东》。
毛主席已经给出评价了,题主觉得过誉可以就此进行反驳。
读他的书可以看得出他的批判立场以及剖析的问题,非常深刻。然而周树人的书里面世界观太多、方法论太少,读起来有一些不太习惯。他告诉你社会有什么问题,剖析了一部分问题的产生,却很少写如何改变、应该怎么做。告诉你应该毁灭什么样的社会,却没有告诉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鲁迅没有为任何带来灾难的强权呐喊,永远是平等的而非附属于权力的,这一点就比很多低三下四的文人强得多。
1
鲁迅的文字,非常好,我蛮爱看,读起来有一种快感,又有一种美感,充满了生命的温热,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当然,文字的美好只是文学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作品中的诗意与智性。鲁迅的杂文没有诗意,但他的散文诗和一些短篇小说是有诗意的,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格调。那是一种暗灰色的诗意,带着一点点神经质。这种诗意是很有味道的,心情悒郁时读了尤其会觉得有共鸣。但这种诗意并不纯粹,不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并感觉到宁静和喜悦。那样的诗意在木心的诗文中可以看到,而鲁迅是不具备的。话说回来,灰色的诗意到底也是诗意。五四作家,能将作品写出诗意的,寥寥可数,比起来,鲁迅就显得很精彩了。
而且鲁迅并不止于诗意,他亦是诗意与智性兼具的。如果说,具有诗意的作家已经很少了,那么在诗意之上又俱备智性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以汪曾祺为例,他的语言犹如清澈的泉水,淡而有味,潇洒、轻灵又朴素,可谓炉火纯青,比之鲁迅毫不逊色,而且文字中有一种诗情画意和天真的童趣,诗意的纯粹性还高于鲁迅,但却美中不足地少了一点智性含量,因此在总体上,他的深度和力度就比不上鲁迅了。
鲁迅的智力与学问毋庸置疑都是很高的,按理说,他应该能进入形上境界,达到哲人的高度。可是实际上,鲁迅并未达到那样的高度,纵观鲁迅的作品,很难说其中有多少哲学意味,虽然他的思想是深刻的——所以他的文字才能那么犀利,总能一针见血——但他的深刻却大多停留在现实的层面,并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可能是因为鲁迅在性情上缺少那种沉思的品质,沉不下心来思考,所以他才会像木心说的那样——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
2
什么是形而上的层次?所谓形而上,是务虚的,审美的,哲思的;是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指向存在,指向心灵,无功利可言。以此反观鲁迅,可知他并不如何形而上。鲁迅是受过尼采影响的,但他不像尼采那样喜欢思索人的存在问题。鲁迅太热衷于批判现实,批判国民性了,所关心都是一些具体而实际的人事,这想必不单只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性格亦是一个原因。尼采是一片赤子之心,在人情世故上天真,笨拙得像个小孩,而鲁迅尽管亦是热诚的,但可一点也不天真,反倒老于世故得很。这或许亦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受儒家影响的,而儒家向来是求实用重功利而轻虚理,这就导致中国作家的写作大多停留于生存、世俗的层面,很少有心灵与存在向度的追求。鲁迅虽然反对儒家,但他骨子里其实也有不少儒家的成分(还有一部分是魏晋风骨),他所关注的,同样是人的生存,而非存在;而他的写作(杂文和大部分小说),亦同样的追求某种功
3
鲁迅的文学才华并没有充分展开,他把太多心力浪费在时评杂文上了,这是令人可惜的。倘若他少写些杂文,多写些小说,在艺术上无疑会有更大成就。
鲁迅的杂文,读起来很是痛快,写得又犀利又刻薄又好玩,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到底不是艺术品。而且他那些杂文许多是带有攻击性的,写这种文章难免会带着情绪,为求痛快而犀利,因此难免有失之武断、强词夺理之处,尤其是后期的一些文章,简直可以说霸道。所以读鲁迅的杂文,有时也会反感。
鲁迅批判国民性,是为了改造国民性,目的大抵是好的。但批判,都是带着情绪的,一不小心就难免夸张,走极端,鲁迅亦未能免。而且鲁迅的批判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中国人分毫,中国人过去是什么样的,现在还是什么样。所谓改造,都是由外而内的,带有强迫性,而人性是没法强行改造的,越改造只会变得越糟,文革就是一个例子,可取的,我以为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潜移默化,营造一个美好的健康的大环境,让国民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变好起来。
4
鲁迅最好的作品,是小说集《故事新编》与散文诗集《野草》。前者是寓言式的游戏之作,很超前,想象力一流。后者有如灵魂的独白,充满绝望与决绝,亦充满黑色诗意,是鲁迅诗人气质之流露。
此外,我还喜欢他的小说《孔乙己》以及《社戏》、《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几篇回忆童年的散文。至于《阿 Q 正传》,以前看觉得有趣,后来看,有趣之外又觉得有些无聊了。木心说茅盾的《子夜》是一大宗概念的附着物,鲁迅此篇亦是如此,阿 Q 完全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这篇小说显然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而写的,但文学不是武器,太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就难免破坏其艺术性。
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我只将此篇当作爱情小说看),写得并不多么好,里面那些悔恨而悲痛的内心独白是好的,但关于两人相爱、相处的内容,就写得不够丰满了,也不知是因为鲁迅不擅于写儿女情长呢,亦或是他不愿写这些?
5
鲁迅的人格是很复杂的。他的文章虽然悲时愤世,忧国忧民,颇有为民族而写的意思,但他这个人,完全是个人主义的。所谓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鲁迅身上即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是他可敬的地方。
鲁迅的性格又是坦荡的,至情至性,率真热诚,很爱开玩笑,而且不无慈悲心,这是他可爱的地方。
但鲁迅的慈悲并非不分对象的,鲁迅寄希望于青年人、孩子们,对他们,鲁迅是温厚慈祥的。但对那些他所批判的愚昧而可悲的国人,那些阿 Q 式的人物,鲁迅是不慈悲,亦不宽容的,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
李梦熊说鲁迅是一个极端的人道主义者,我深以为然。鲁迅确是偏激的,他的文字中常流露出一种乖戾之气或愤恨之意。这或许是因为他心里有许多痛苦,而那些痛苦难免会使人走向极端。
鲁迅亦如张爱玲般予人孤冷的感觉,不同的是,张爱玲是骨子里的冷,鲁迅是外冷内热。鲁迅对这个世界,是又爱又恨,而爱与恨,皆是热。真正的冷,对世界对世人,是漠不关心的,哪里会热衷于革命?当然,鲁迅的热衷革命只是在纸上,并未真的参加什么革命,他的脾性是天然排斥任何组织的。
首发于公众号:风明读书
高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回答的后两段觉得就是足够的回答了。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 曰:“臣师仲尼。” 公曰:“仲尼贤乎?” 对曰:“贤。” 公曰:“其贤何若?” 对曰:“不知也。” 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 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
如何评价鲁迅…… 唉,我怎么敢。粘贴两段古文略表敬意吧。虽然觉得鲁迅先生不会喜欢别人这样说他。
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看鲁迅小传——
![](data:image/svg+xml;utf8,)
鲁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生于浙江绍兴,名樟寿,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他的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新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也被人民称为 “民族魂”。
祖父周福清
祖父周福清是名进士,为江西金溪知县,清廷七品官。
鲁迅 6 岁从叔祖周玉田初诵《鉴略》,12 岁到 17 岁在私塾三味书屋读书,鲁迅做了张小书签,“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鲁迅 13 岁时,父亲多次乡试未能中举,祖父贿赂考官东窗事发,被捕入狱。祸不单行,次年冬父亲口吐鲜血一病不起。
鲁迅故居
已濒临破产的周家只有靠典当首饰衣物来给病人治病,庸医误人,父亲在鲁迅 15 岁时去世。
周家因此败落,由盛转衰,世态炎凉,“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青少年时期这段经历,对其一生扭曲性格的形成和对社会批判心理有重大影响。
![](data:image/svg+xml;utf8,)
1898 年 18 岁的鲁迅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考试名列前茅,次年改入矿路学堂。“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1902 年 22 岁的鲁迅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他是江南班中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清朝派驻弘文学院的监督看到鲁迅的模样气得咆哮起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我非停了他的官费,把他赶回国去不可。”
![](data:image/svg+xml;utf8,)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他拒绝了清政府去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科的安排,看不惯东京留日学生们吃喝玩乐的做派,孤身一人来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他是这里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data:image/svg+xml;utf8,)
藤野先生
在那里他遇见了恩师藤野先生,他亲自修改鲁迅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data:image/svg+xml;utf8,)
鲁迅(左三)和绍兴籍留日学生合影
鲁迅记载在医学院辍学的原因是课堂观影,影片中一中国人被日军枪毙,围观的中国同胞麻木不仁,冷漠观看,他觉得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身体如何强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示众的看客”,不如拯救国人的灵魂,因此弃医从文。
![](data:image/svg+xml;utf8,)
在日本求学的鲁迅
但历史资料显示他在医学院的成绩也许不足以让他走上从医之路,1905 年春季升级考试中 7 科总平均分仅 65.8 分,在同级 142 人中列第 68 名,德文、物理、化学都是 60 分,解剖课还不及格,只有 59.3 分。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更像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1904 年鲁迅(左一)与仙台医学专门的同学合影
鲁迅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摄于东京
1906 年,母亲以母病骗他回国完婚。26 岁的鲁迅和 29 岁的朱安结了婚,婚后第三日即再赴日本。
朱安与鲁迅
朱安伺候婆婆,独守空房,后来鲁迅回国后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各处一室。他的书房大太太是进不得的,她也不能理解他在做什么。
鲁迅曾对好友许寿裳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得好好地供养她。”
1909,29 岁的鲁迅到浙江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教员。
![](data:image/svg+xml;utf8,)
摄于 1909 年杭州
1912 年鲁迅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科长,主管文化、科学、美术工作,处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事宜,公务员生涯持续了 13 年。
![](data:image/svg+xml;utf8,)
同时鲁迅也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他的课讲得很生动。鲁迅还在讲义的基础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胡适曾高度评价 “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
鲁迅在北大讲课时,笑称留着学生头的川岛教授为 “一撮毛”,每次都爱调皮地叫他 “一撮毛哥哥”。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他赠送川岛时在扉页上写道:
“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
暂时伸出一只手来
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
![](data:image/svg+xml;utf8,)
其实鲁迅很幽默,也爱开玩笑,只是后来被政治化,形象变得很严肃,诸位可去看陈丹青写的《笑谈大先生》,了解更立体的鲁迅。
囧,他写嫦娥的《奔月》:
“哼!” 嫦娥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你去问问去,谁家是一年到头只吃乌鸦肉的炸酱面的?”
鲁迅说后羿箭术太好,不仅把太阳射了下来,还把所有大动物都给射死吃了,最后没有大兽可以射,就去射乌鸦。整天做乌鸦炸酱面给嫦娥吃,嫦娥很生气,就独自奔月了。迅哥儿真是当之无愧的民国第一段子手啊!
1918 年,他以 “鲁迅” 的笔名(“鲁迅”笔名的来历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它通过 “狂人” 之口,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历史痛斥为 “吃人” 的历史。
鲁迅的小说经常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况,“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救疗的注意。”
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续创作了《呐喊》、《彷徨》、《坟》、《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阿 Q 正传》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阿 Q 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凡有和阿 Q 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 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 Q 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阿 Q 正传》
![](data:image/svg+xml;utf8,)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故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她不是 “苟活到现在的我” 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掏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口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祝福》
鲁迅笔迹
1919 年鲁迅买下八道湾胡同 11 号院落,和母亲鲁瑞、夫人朱安、二弟作人、夫人羽太信子及儿子、三弟建人、夫人羽太芳子及一双儿女一起居住。
八道湾胡同 11 号院落,“我取其空地很宽大,宜于儿童的游玩。”
但不久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失和,周作人写信道:“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此次冲突使鲁迅和朱安搬离住了四年八道湾大院,搬入西四砖塔胡同 61 号小院。血脉相连的亲兄弟从此反目,关系破裂,鲁迅内心充满了痛苦,搬家后大病一场。
![](data:image/svg+xml;utf8,)
哥俩合影
不久又起激烈争执,当天鲁迅在日记里愤怒地记下了下面的几句话:“…… 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后取书、器而出。” 据说当时周作人拿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打去,幸亏没击中……
鲁迅和周作人的绝交一直是个迷,但大多认为是二弟妻羽太信子导致的失和
1923 年秋天,鲁迅应好友许寿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就在这里认识了许广平。
![](data:image/svg+xml;utf8,)
许广平
1925 年 3 月,许广平写信向鲁迅求教,两人开始通信,后结集成《两地书》。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在《两地书》中,他在书信的抬头上,称呼许广平为 “广平兄”,“小刺猬”,或者 “乖姑”。
滔滔不绝很容易,可我只想和你在一个慢下来的世界里交谈
鲁迅回京探母,《两地书》中有一句 “此刻是二十三日之夜十点半,我独自坐在靠壁的桌前,这旁边先前是小刺猬屡次坐过的。”
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1925 年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任教,赴厦门大学主讲 “中国小说史” 与“中国文学史”,1927 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1927 年鲁迅搬进了上海虹口日租界与许广平同居,卖文授课为生。
上海山阴路鲁迅故居
他终日伏案写字,编辑那些因被查禁有始而无终的刊物,也去附近的内山书店、商务印书馆买书,在沪上各高校演讲,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data:image/svg+xml;utf8,)
1929 年 9 月,儿子周海婴出生。
![](data:image/svg+xml;utf8,)
鲁迅给母亲写信 “海婴今年总是在吃鱼肝油,没有间断过。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拿我来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学我的随便,爱漂亮,要穿洋服了。”
![](data:image/svg+xml;utf8,)
1931 年鲁迅一家与冯雪峰一家摄于上海
1933 年鲁迅身穿许广平手织的毛衣
“这张照片,母亲最喜欢!…… 其实穿一件毛衣就够了,但是他非要穿两件,为什么?因为这个毛衣是母亲织的,所以得穿上,穿上以后爱人就很高兴。”——儿子周海婴
1933 年鲁迅和蔡元培(右一)、宋庆龄等欢迎来华访问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
萧伯纳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帅。” 鲁迅哈哈一乐,超自恋的说:“我老了会更帅!”(意译)囧
1936 年 10 月 8 日,鲁迅参观 “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与青年木刻家们座谈。
鲁迅收藏的山东汉代画像石拓本
鲁迅在美学上的造诣很深,他收藏的碑拓及汉画像 6000 多件,外国版画 2000 多幅,中国现代版画 2000 多幅。
![](data:image/svg+xml;utf8,)
1917 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曾被刘半农戏称为 “哭脸校徽”,其实寓意很深,徽章三人成众,结构形似脊梁,希冀青年担负起国家重任之意。
鲁迅设计的《萌芽月刊》封面和右图画的甲骨文图
鲁迅先生临摹明器图和画的猫头鹰
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朝花夕拾》、《艺术论》、《小彼得》
鲁迅画的插图,“我不能画,但学过两年解剖,画过很多死尸的图,因此略知身体四肢的比例。” 其实他在日本时就通读所能读到的西洋文艺史,还亲自编译了《近代西洋美术史潮论》,喜欢购买画册、版画拓本古籍等
有学者称 “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版画大师赵延年先生说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
“说起鲁迅,大家都会想到他是民族脊梁的文学巨匠,其实他有很多面,对现代艺术有重要贡献,尤其是一手带动了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
鲁迅创办朝花社,介绍刊登木刻作品、连载美术理论书籍,编辑出版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等画册,选编、序跋、装帧设计到配页、编号、撰写广告,无不亲躬而为。
鲁迅主编的《木刻纪程》和《引玉集》
“一方面还正在介绍欧美的新作,另一方面则在复印中国的古刻,这也都是中国的新木刻的羽翼。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实在不仅是一种奢望了。”
1936 年 10 月 11 日凌晨 5 时 25 分,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终年 55 岁。
生前,他立下遗言: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
了解更多名人传记历史事件内容,请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 “传承 ROOT”!
传承碑,撰写名人传记,记录社会历史大事件,也是免费的网络个人传记纪念平台,平台可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每人一个章节记述下他们眼中的您。后续会推出家谱家祠功能,敬请期待!人生和人类历史在于传承!
在知乎上,我觉得这个问题我还是有资格答一下的,因为,
我研究生论文选题选的就是鲁迅。
毕业 10 年,看我当年 “不自量力” 毕业论文选择被 N 多大咖学者拿着放大镜、显微镜反复发掘过的鲁迅,依然能感受到曾经的文学理想。分享一下论文的序言和结论,仅供大家参考:
前 言
在开篇论及鲁迅时我又想起罗素在其自传的序言《我为什么而活着》里所说的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的宣言,由这个宣言,再联系罗素一生的事迹,罗素活的更像一个巨人。罗素体现了人类生存的至高价值与意义。在罗素之前,欧洲还有伏尔泰式的启蒙主义巨人、拉伯雷式的文艺复兴巨人,这些大师身上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代表着人类存在的一种高度。在东方,在不断地治乱轮回中也出现了许多让历史铭记的文人,比如屈原、杜甫,每每于国家不幸时诗家兴,比如曹雪芹,则代表传统文人对人世幻灭的极致体验,但是这些文人却都囿于传统没能生发出深沉的 “人” 的智慧。屈原是爱国诗人,但这种爱国如鲁迅所言,“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至于杜甫,他的人生理想不过是儒家传统的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尊君教化,把社会恢复到“男耕女桑不相失” 的小生产秩序而已,而曹雪芹对封建大家庭的生活体味的不可谓不深,然而这一切的悲哀不过是上天安排的因果报应而已,这些知识分子都依然信守封建的伦理秩序,没能将 “人” 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没能发现 “人”。到十九二十世纪,随着中国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敲开,中国人才开始从“天朝上国” 的美梦中醒来睁眼看世界,“人”的观念才被引入。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先觉知识分子转而对压迫人的传统进行怀疑和抨击,这其中最著名就是鲁迅。
鲁迅的出现似乎弥补了中国没有伟大知识分子的遗憾,他在其作品中对传统的猛烈批判和鄙弃似乎十分坚决彻底,因此博了 “偏激”、“尖刻” 的大名。从他逝世时起世人对他逐渐有了 “民族魂”、“硬骨头” 的称呼或印象,其中在四十年代毛泽东的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也是特殊时期文化斗争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因为政治风潮的向前推动也使鲁迅一度进化到“圣人” 高度。这种风潮很是喧嚣了一时,到九十年代时人们才开始真正注意到鲁迅的复杂性。
今天关于鲁迅思想复杂性的探讨的已很深入了,汪晖、孙郁、钱理群、王晓明对此都做了许多的论述。汪晖指出:“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民族的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 鲁迅以他全部的人格承担了二十世纪中国面临的无比复杂的问题,他以自身的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和世界的当代困境和抉择的艰难。”这种语式也是研究鲁迅的典范——仿佛鲁迅的存在就是在为中华民族受难一般,出于对伟大鲁迅的崇敬,汪晖的研究自然更倾向于鲁迅复杂型和深刻性,汪晖的研究实际上有一个心理前提——那就是鲁迅的作为思想家的无上地位,汪晖的研究不是从鲁迅心灵的病苦与挣扎出发的,这种研究心理促使汪晖将鲁迅早期《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一半出于青年激情的缺少逻辑论证的中国式感悟哲学与尼采、基尔凯廓尔、萨特等西方思想家的思辨式的哲学做了大量对比,仿佛鲁迅的思想是取了众家之长,这实际上是将中国式的感悟 “无物之阵” 与西式的感悟《城堡》等同了。钱理群在评价众人的研究成果时反映了这些研究者的心态,他指出:“没有怀疑鲁迅的伟大,也不否认鲁迅作为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但人们的兴趣到鲁迅作为二十世纪的伟大先驱者,他在探索民族变革、复兴道路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他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他的愤激与焦躁,感伤和痛苦,以及鲁迅怎样从内心的炼狱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路”,钱理群研究着重探讨了鲁迅在《野草》中所表现的矛盾,力争探索鲁迅复杂的一面,但是出于对鲁迅的崇敬,钱理群总是有意无意间为鲁迅解决心理矛盾 “找到正确的路”。鲁迅固然伟大,这从他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上可轻易得出,鲁迅的的思想也固然让人沉迷,大量的研究已不言而证,但是这些研究都较少探讨鲁迅怯懦的一面——他对母亲的顺从态度,他在面临爱情时的犹疑,他对流言恐惧,这些灰暗的一面常被研究者忽略、回避或简单带过,而不去或不愿去探索其根源,即使人们认识到鲁迅身上的病态与复杂性,但在论述时通常都难以摆脱鲁迅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代表”、“我们民族优秀精神的大集合体” 的影响。王晓明的《鲁迅传》比较真实地对鲁迅个性的缺点做了探讨,但或许是文体的原因,王晓明没有对鲁迅的性格成因、心理机制做更细致的探讨。
对比罗素的人生态度,本文认为生活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社会停滞的黑暗之中的鲁迅就像他的自我评价——“中间物” 一样,他从来不曾获得解脱。鲁迅的一生是活在希望、绝望与怀疑交织的折磨之中的,这对鲁迅的心灵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鲁迅思想的成就的无上高度却很容易掩盖人们对其心灵病苦的认识;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也多半也是失败的,这除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外还与他们自身的缺陷有莫大关系,但是这种个人的悲剧也容易被鲁迅小说的思想的深刻性所掩盖。本着自我拯救和个人幸福对于人生的至高意义,本文将着重探讨鲁迅自我中构建的缺失与这种缺失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启蒙困境。结 语
鲁迅是在凝滞的黑暗中长大的。“读书人的家教”严重地禁锢了鲁迅思维的能力和追求幸福的本能,鲁迅的成长是有严重的缺失的。鲁迅的个性并不健全,家庭的不幸更是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痛苦和耻辱的记忆,所以总的来说鲁迅的灵魂是先天孱弱的,支撑不了鲁迅的滴血的牺牲。进化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鲁迅的灵魂,但是并没有唤醒鲁迅追求个人幸福的天性,进化论关注的更多的是社会问题,进化论并没能让鲁迅真正肯定个人个性,对自我认识的浅薄也是鲁迅笔下知识分子悲剧的诱因之一。“狂人”、夏瑜、疯子、吕纬甫、魏连殳等人的行动都是失败了的。社会的黑暗与凝固固然没有给 “狂人” 等人以机会,“狂人”等人的自身的人格力量也离 “巨人” 式的启蒙大师的力量相差太远,不足以担当此启蒙重任。鲁迅启蒙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鲁迅自我建构中的缺失所造成的,归根到底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忽略个性,所以 “人” 的地位没有被确认,这也导致鲁迅难以获得真正的胜利。
就像鲁迅清醒地把自己定位为 “中间物” 一样,鲁迅毕竟是托生于一个封建旧式大家庭,成长于一个他自己感慨 “我先前读但丁的《神曲》,到《地狱》篇,就惊异于这作者设想的残酷,但到现在,阅历加多,才知道他还是太仁厚: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域来”[ 《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8 月第 1 版,第 865 页。] 的时代,加之他英年早逝,他不曾在新的和平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里生活过一天,因此他终没见过 “人” 得到极大发展的标本,他自身也未能从绝望痛苦中解脱,虽然他不断地剖析别人也剖析自己,他也只能试图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寻求“真的人”,没有新的人生的对照,他自身的病态和时代的病态是不可能被他全部看清的,因此鲁迅也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人物来。在当时代环境里“狂人”、吕纬甫、魏连殳是代表了一种新生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们因夸大了“狂人”、吕纬甫、魏连殳式启蒙主义者的的进步性而忽略了这种先觉者身上的弊病。
我是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现在已经堕落为一切只为钱的新媒体运营 / 文案写手,不想万一被同学或师友认出来,所以还是匿名吧。
鲁迅曾号 “俟堂”,俟者,待死也。
自《域外小说集》出,至写《狂人日记》,鲁迅二十八岁至三十七岁,其间只做抄碑一事,然抄碑意不在成就,亦无所成就,“俟” 而已也。
——止庵。
建议大家好好读读止庵
兄这句话,那些喷鲁迅的贬鲁迅的也看看吧。先生俟了一辈子,要咱们怎么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样?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何?还不够吗?
先生在 1934 年 5 月 30 日作有一诗,题为《无题 · 万家墨面没蒿莱》,全诗呈下。
只在这一句——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搜狗百科》
这样的诗,除了先生谁能写的出?
与之能平分秋色的,便是屈原的那句 “皇天之不纯命兮”。
先生一生,毕洒精血,“躲进小楼成一统”,为的就是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为的就是墨面万家百姓。
先生是真正的 “猛士”,真正的 “太阳”,但是!——先生从来不这样认为!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很多人都从那一句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中,受到了鼓舞。但是,更重要的是——“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依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 因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谦虚!要跟随太阳!
先生自己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太阳!在先生看来,自己只是一个跟随太阳的人,或者说,自己只是一个闯进了野地里的过客。
(徘徊,沉思,忽然吃惊,)
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
(女孩扶老人走进土屋,随即阖了门。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
我更喜欢这张图
结语——
先生的笑容真的是很温暖啊,让人觉得世界再怎么黑暗也没什么好怕的了。先生的笑容,给我的感受,就像一个慈祥的温柔的爷爷在秋天收割完稻谷,靠在竹躺椅上点一杯草烟懒洋洋地教你念书,教着教着,他就睡着啦,你趴在腿边安静地看着他,不忍心打扰他,因为爷爷太累啦,歇会儿,睡会儿觉吧。
这样想着,你就在旁边遮了把伞,他却摆摆手说,
“晒着睡惯啦,晒着睡舒服。”
千年以前,唐朝的一代文宗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这个声势浩大的散文运动,它的发起时期,贯穿唐宋两朝,出了赫赫有名的八大家,把骈文从文坛的皇座上,扯下冠冕赶了下来。
人们一般注意不到,巨大成绩的背后,朝廷的公文,若是上层的行文,力求规矩典雅,而不是下发给吏民去跑腿办事,直到清朝还是骈文为主。民间,但有寿序碑铭,很多用骈文的。何况,比骈文容易读写的散文,也还是只在占人口少数的,士大夫阶层中通行的 “古文”。
作为中国白话文作家,鲁迅先生对白话文语言的贡献的独到之处,是形成了中华文化的觉醒和对封建思想彻底的批判。在文学创造上,鲁迅先生喜欢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的风格,极尽一刀见血之能事,他仅用脍炙人口的 “吃人” 两字就剥掉了封建思想的羊皮,用一个符号 “Q” 刻画了中国人骨子里面的奴性,以至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志性语言广为流传。同时,鲁迅先生创造的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也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妇孺皆知的文学形象,虽历百年却更加鲜明。
这个答案建议我乎排的靠后一点,我有点看烦了,估计大家也看烦了。
无理取闹事件之后,就觉得我们这些人对这种事情很无力,没有渠道对事情的发展产生影响,挡要围吻就必须切断这些渠道嘛。
看了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就觉得现在的社会确实不适合鲁迅发展,我们缺鲁迅这样一个人为我们发声,他们怕鲁迅这样一个人骂他们。
鲁迅确实伟大。
窃以为,鲁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生的文章,每每读起,都让我振聋发聩,又韵味无穷,这是读别的任何人的书,都找不到的感觉。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每一部先生的作品里都能找到,先生当得起一切赞誉。
最近在看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站在书中周作人的角度,鲁迅是个很好的大哥。
在此书的第二卷中,记录了周作人赴日留学的生活起居,他提到在日本居住的六年里,前四年他的日语口语水平是马虎的,因为一切对外事宜,鲁迅都会帮他处理,再加上同食同寝,因此日语用的不多,直到后两年鲁迅回国,他才注意起口语。
同卷二篇,在日本期间,兄弟二人常共同翻译外文书籍以充家用,其中一次,应章太炎先生之请,代为翻译梵文经典,周作人由于懒惰懈怠最终未成,被鲁迅教训了好几次,至今仍在懊悔。
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第三卷,一一二
背景:周作人于北大任教期间生了场大病
记录的是鲁迅日记,原文:
“那几日,心里起了一恶念,想这回须收养你的家小了。”
这与鲁迅在《弟兄》中的 “做了一噩梦,虐待孤儿” 互成对应。
现在想来一个虐待侄儿的严肃大伯,确是和 “鲁迅的胡子”(高中阅读题的梗~)有点搭_(:з」∠)_
本书尚未看完,单只从这些细枝末节,鲁迅作为一个照扶并监督,严肃又可爱的好大哥形象,便跃然于纸上了。
读书小记:
1、第二卷 七三 1906 年鲁迅从仙台医学院退学,以前他的志愿是从事医药,免除国人病痛;至此幡然变计,主张从思想改革入手,以为思想假如不改进,纵有强健的体格,也无济于事。(鲁迅此年 25 岁)
兄弟二人自日本回国时也仅仅三十出头,确是天纵之资,像我如今一样处在他们赴日的年龄,却整天浑浑噩噩,实该引以为戒。
2、关于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略有提及他的审美,因为当时国内女性大多裹脚,让他深恶痛绝,而当时日本女姓都是开放的大脚 “原文:若女神一般”,因而少了点抵抗力,这大概是娶妻的原因之一吧。
“民族魂” 的标签下还有有趣的灵魂。
我是这么理解的:鲁迅带给我们民族以罪感,谭嗣同带来牺牲,长征为代表的革命带来拯救。这一条线路从根本上改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窃以为低估了。
鲁迅先生被政治过早的推上神坛,高高晾起,以至于被风干而窄化了。
评价鲁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学院派们的分析已经很多了,以下我尝试着写几点浅薄的理解,一家之言,只希望能不囿于书本资料吧。
其一(革命者鲁迅)
鲁迅是一个旧学根底很好的人,但他同时也是新文化的倡导者。
什么概念呢?
中国两千多年之文言,就在当时他们这帮青年人手中走到了尽头。
这是一件非常难以想象的壮举,所以需要莫大的勇气且伴随着异常的痛苦。
我们大多没有经历过那时候的转型,所以也不存在精神上的苦闷以及因多元意识形态的不确定带来的艰难抉择,然而我们或者可以想像一下,在面对新旧文化的冲突时,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无所适从,迷茫,混乱,矛盾与复杂。
精神上的负担太重了,知识分子们便更加举步维艰了。
不过倘要想民众们少吃些人血馒头,这一步还是非做不可的。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时鲁迅刚刚开始创作,已然体现出他对文字的掌控力,丝毫没有生涩之感。
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本书或许是对《文学改良刍议》中白话文也能创作出优秀作品观点的回应,虽已有《尝试集》在先,但似乎前者还要欠几分火候。
由作品而论,这本书对当时中国之环境描绘不可谓不细致,对国民劣根性之下药不可谓不狠,然而我觉得鲁迅其实是自省多过于指责,希望大过于失望的。所以你看狂人其实也是吃过妹妹的肉的,你看狂人望月发了疯,却忽的又好了,你看书末了,那一句 “救救孩子!”…… 考虑或许有剧透嫌疑,就不讲了。
作为一个革命者,鲁迅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怀疑一切包括自己的观点,带着魏晋时的颓唐,一方面他又有着老钱所谓 “不干白不干,干了也白干,白干谁不干” 的精神。
《呐喊 · 自序》中有个著名的比喻: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其二(伟人鲁迅)
郁达夫评价鲁迅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私以为但凡伟人,皆有两点共性。
一为悲悯情怀,二为不可复制。
一者。鲁迅极擅用杂文,以笔为剑,投身政治斗争当中。不要说当年被指责为 “与极权合谋”(工农革命),即便放到现在,你且看看今日之知乎,又何为 “政治正确”?再者难道鲁迅就写不出沈从文汪曾祺他们那样冲淡平和的文章吗?其实不然,这点后面会提及。
**那么鲁迅为什么要 “浪费才华”,却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你若说他是为了名传后世那可真是误会他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动乱实非你我所能揣测。辛亥革命,护法运动,再造共和,清党,内战…… 朝野更替,政局变换,站错队的事情常有,鲁迅虽然深谙此道,往往隔岸观火,算是这方面的大师,但也不见得一定能保全自己。更不要说预见自己未来被送上神坛了,至少我是不信。
原因便是他有着一种那些犬儒主义者所没有的,悲悯情怀。
他同情,却始终不高高在上;他揭露病苦,目的是引起治疗的注意;他一面拷问自己,一面正视现实,不做逃避;他反抗,却绝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现实与荒谬并存,绝望与希望同行,此之谓悲悯者。
二者。鲁迅是不可复制的。今日之社会,以鲁迅为导师或以鲁讯传人自居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要么渴望振臂一呼,同学无不奋起,满腔热血,却不知所谓。要么自觉看透世事,其实到底少年心性,对社会没有什么了解,层次低了些,见识也浅了些。再要么是……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鲁迅,不过各取所需而已,盲人摸象,他们都不能称之为了解鲁迅。
再者而言,鲁迅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哪里是当年那个积贫积弱,四面环敌的中国?哪里还需要什么鲁迅?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便不会出现,这是时势使然。
所以那些网上那些狂吹鲁迅,胡乱摘抄的 “精神战士” 们,大都是这么几类人:愤青,中二,求粉的名流大 v,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者。他们抄几段鲁迅的文章,发出几句像模像样的呐喊,看似正义感十足,实则于他人于社会于国家没有半点帮助,过过嘴瘾而已。
鲁迅对此倒是看的很透:
“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我若说发出声音是不对的,你肯定搬出你那一套 “不可扭曲如蛆虫” 的理论,况且我本来就没这个意思。我只想劝诸君有些自己的思考罢,不要看别人说什么便是什么。否则受到思想荼毒尚不自知,读书人的愚昧,大抵如此了。
哎呀要写作业了,文不尽言,有空再更吧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站场。
一百多年前,他举起了笔。那笔,似刀枪如火把,在子夜为人们照亮一条路,喊声一触即发;然后他放下笔。而此刻,新民主义革命之火燃遍了整个华夏。人们醒来,人们抗争,人们呐喊 —— 中华民族终于站了起来。
而这也是在他之后的事。
一百年后,我们铭记鲁迅,怀念鲁迅,是为什么?因为他是文学家,因为他伟大作品?
不。
因为他是那个时代醒着的中国人,一个提比作刀的战士。因为他嵌入了历史,因为他嵌入了民魂。
就好比在一条混顿幽深的巷道里,人们迂迂地行者,四处碰壁。突然一个人擦亮了火柴,举起了火把,轻声说 “这边走”。他什么也没做,可是天就亮了。
他没有刀,他的嘴便是刀;他没有枪,他的笔就是枪!
他向混沌的世界开了一枪,不是很响,却一直在回荡。我想这便是他被铭记的理由。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正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到的那样,“铁屋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幸好 “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他没有放弃拯救铁屋的希望。
终于,人们醒了。铁屋终究熔化了。可铁水浇铸的民魂屹立至今。
一百年后的今天,声声呐喊仍在华夏民族的上空回荡,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刀剑已经入鞘,可我们透过犀利的文字,仍能看见寒光。这文字是有力量的,像是智者于背后凝视,又如行者在前路指引。天已经亮了许久了罢,灯也都点起来了,可没人能否认我们对着呐喊依旧需要。
不必等候炬火。他是唯一的光。
百年之前,因为呐喊,民族崛起;百年之后,因为呐喊,不再彷徨。
鲁迅的名字印象深刻,原名 “树人”,当时觉得怪,明明是人,为什么说是“树” 呢,从此看到树,就会想起“树人”。也是因了他,第一次听到绍兴这个地名。
课本中关于他的画像好像就那一副,头发、眉毛、胡子都是粗硬的,一双凌厉的眼神让人看了有点怕。如果这人是我的老师,估计是不敢偷懒的,听课的兴趣可能也会少了很多。如果他是我的爸爸,估计比亲爸爸可怕。如果他是我的叔叔,估计能少见则少见,能不见则不见。这样满怀悲愤,究竟是怎么了?那时候小,看了那么多鬼子进村的电视,却和鲁迅联系不起来。
因为他,很多斑驳得露出原木纹理的小课桌上刻了 “早” 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什么是孺子牛?
“我的园子里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当时觉得这么牛的人都会啰嗦,看来啰嗦有时候并不坏。前几天再看,才在体会到了他当时凄凉。
“藤野先生” 这个名字好听,让人想起整墙的爬山虎,屋后几丈高如幕墙般的迎春花藤。
闲来一搜,写入教材的文章有:《少年闰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纪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
熟悉这些标题,可是记忆模糊,内容几乎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只是还习惯性地用着与他有关的词:祥林嫂、阿 Q、拿来主义。害怕有一日女儿问我:“什么是阿 Q 精神?”“祥林嫂又是谁?” 的时候,我不能说得很清楚,究竟是记忆退化的原因多一点,还是理解肤浅的原因多一点?我觉得是后者。
手上的《朝花夕拾》让我重新认识他,可是脑袋过于僵化,似乎是几十年来未曾洗澡,经过天长月累,身上的污垢已经结了厚厚的痂。对温度变化十分迟钝。即便是最清澈的泉水,一时也无法浸透那已被堵死的毛孔。我害怕他看见我今日的模样,误以为中国的 80 后都和我一样麻木,会气得吐血。可是还是会看得流泪,吃饭时会笑到呛口,会兴高采烈地拿给身边的人,会多次想起他,就像新近看过的电影,总是在脑袋里不停重播记忆深刻的场景。
他说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惨像,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
小时候看多了抗战片,我给妈妈和弟弟说,打仗的时候我会在战场上装死。妈妈说,敌人会用刺刀一个一个捅一遍。我不言,心想也许我能忍。今天读了两次,两次落泪。不知道如果生在战争年代,我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否有化悲愤为力量的魄力,是否能够践行自己的准则?也许我会是个他笔下的懦夫,遇到需要砍头的事情,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这个懦夫只会在和平年代仰视勇士。
他说 “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万姻”,“敬请观礼” 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 “阴险的暗示” 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他说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仗,也不过当作性交的广告看。话是难听点,但道理没错。不过是告诉认识的人:“这个男人 / 女人以后只能和我睡。”
他把一只隐鼠(鼠类中最小的,约一个大拇指大)养了两个月。看得我心里痒,也想养个那么小的家伙,等培养出感情来了,出门装口袋,上班可以带着,敲键盘的时候它就在桌角睡觉。吃饭时掉到餐桌上的饭菜就是它的食物。
他与睡觉永远摆成一个 “大” 字的阿长同挤一床。阿长教他很多规矩:人死不说死,说“老”;生孩子房间不能进去;晒裤子的竹竿地下不能过人…… 这些说法似曾相识,大概是自己从小也听了不少,如果真要回忆自己听过的迷信说法,大概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吧。
他说我们都有希望做祖宗,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孙子迟早会成为爷爷,爷爷都曾是孙子。所以爷爷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孙子也不必低头哈腰。从娘胎里出来,我们都是独立的人。爷爷有爷爷的事,孙子有孙子的事。一方面要孙子凡事得听爷爷的,一方面又要孙子光宗耀祖,这不难为孙子了?
他说,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下的大功。私以为多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男人炫耀其性功能的一个标志。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开始正视 “儿童性教育” 这个话题了,虽然有屡见不鲜的少女怀孕,铺天盖地的 “无痛人流” 广告。而我们这些缺乏性教育的成人,只能自己教育自己了。等到有一天,男人们不再将“X 你妈”、“我 X”(很多女性也爱这一口)这类话作为口头禅,也许我们的性教育才算是及格了。
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缘故,谨记 “陌生人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敢答应他”,不然魂就被叫走了。那时候人际关系单纯,在村里遇到个陌生人都是稀奇,被认出更是兴奋,哪里管得上答应不答应这回事了。
《父亲的病》是第一次看。名医用奇药,最平常的是 “蟋蟀一对”,旁注小字“要原配。” 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者再醮(即就是妇女在丈夫死后再婚),连做药的资格也丧失了。
搞得我想去县城多找几个 “名医” 看看,看他能给我开出些什么药引子来。
他说 “我有时会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止于此罢…… 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 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 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这一段时间女孩眼睛被塞进纸片的新闻给人们的惊异。我也觉得绝大部分人都是好的,正常的,但是变异普遍存在,在人群中往往夹杂着一些畜生,有的披着孩子的外衣迷惑人们的眼睛,《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这些小畜生,长大了就是嗜血猛兽。
他说自己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经过这些年,我的现在状况改观了不少,然而这两眼下视,一脸死相,不会说笑的病是医不好了吧。
他说 “记得有人说过,回忆多的人们是没出息的了,因为他眷念从前,难望再有勇猛的进取;但也有说回忆是最为可喜的。” 这两年格外怀旧,看来是又没出息又可喜。
他说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这本散文集中出现最多的字是 “人” 和“血”。从 1881 年到 1936 年,《中俄伊犁条约》、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国成立,先生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
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篇末尾,他说:
“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1936 年,鲁迅先生逝世。次年,30 多万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如果先生当时活着,会是怎样的悲愤,怎样的哀恸。同胞们的血渗透了黑暗冰冷的泥土,也将血的仇恨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永不能忘。
此书中他多在骂人,看他骂人是一种痛苦的享受,因为他骂得对,因为爱之深恨之切,所以骂得透彻,骂的好像是你我。
如今日妆、日产汽车大行其道。那些一面开着日产车一面大骂日本的男人们,那些一面做着日产面膜一面对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片流泪的女人们。他要是活着,大概还是会骂。
如今的人不论走到哪里,脑袋总是被手掌上的一个小方块牵着,仿佛连着一根无形的线,耳朵里塞两个小球球,对着那小方块傻笑。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闭目塞耳。他要是活着,大概还是会骂。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垃圾:万能神草、壮阳药、出轨、灵异事件、换头式整容、明星放屁拉屎。先生要是活着,大概还是会骂。
“不转不是中国人”,我是不是中国人你说了不算啊!
“家里有属猪的赶紧转发”,家里养猪的是不是也要转发?
“转发保全家平安”,请问你是哪个菩萨?
这样低级的迷信,还是有人信。并且转发的大都是生养我们的长辈,竟然像小孩子一样被骗得团团转,就像我们小时候最怕别人骂自己是 “小狗”,好像经对方一骂,真的就会成为狗一样。你能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 吗?先生要是活着,大概还是会骂。
他逝于黎明前的黑暗,后人在被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大地上艰苦奋斗。随着民族复兴,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自信、独立、开放、包容。但我们仍要时时警醒,自律自强自爱,愿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看他的文章,其中不会有那么多人似曾相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给先生和无数先烈们最好的回应。
且以臧克家的诗作为结尾吧!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 “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附:
人是旧的好,有些文章也是旧的好。教科书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几十年前似懂非懂的文字,模模糊糊的形象,朦朦胧胧的思想,几十年后再来看,就像一道闪电,击穿我昏沉的天空。
随着茫无头绪的书写,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骤然高大起来,这种高大完全不同于学生时代标签化的伟大,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对于毛泽东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也有了深刻的认同。
“大家赏析一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
“老师,我觉得这是凑字数的写作,就像我的作文,‘我家门口有两支玫瑰,一支是红玫瑰,一支还是红玫瑰’您上次还当着全班面批评我写作文不认真呢。”
.……
多年以后,夜晚在异国独行,不由自主向家里发了条短信 “一切都好,公寓门口有两颗很美的树,一颗是梧桐树,还有一颗也是梧桐树。”
小时候讨厌鲁迅,贬低鲁迅大概是被灌输了与年龄不符的严肃刻板,私以为鲁迅先生不应片面的出现在少年时代,因为教科书刻画的不是一个有灵魂的鲁迅先生。对他严肃刻板的偏见大概来源于此。
鲁迅先生其实也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啊,如此看来是被严重低估了吧。
缠中说禅已经对他做出了评价。
知乎上的人膨胀的太厉害了,连鲁迅都敢评价了
看到人把鲁迅和方方对比,实在坐不住了
鲁迅伟大是因为他是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在国人跪着的时候呐喊要站起来的人,他批判统治阶级的封建腐朽,批判底层群众的麻木,批判知识分子的抱残守缺,呼吁人们直面惨烈的现实。
方方是个活在过去,看不见时代变化的遗老,在国人已经站起来的时候说你们怎么能不向洋大人跪着。口口声声说关怀,字里行间却是优越;口口声声说要独立思考,然后把质疑的人全都扣个极左的帽子。这就是战士和酸腐文人的区别。方方之流还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不见时代变化,还幻想着自己能 “启蒙” 民众,自说自话。鲁迅批的就是这样的人。
鲁迅不会辩不过就阴阳怪气,说出 “你以为你是谁”
多么睥睨的态度
(图自微博)
愿青年人能摆脱冷气,只是不断向上走!
鲁迅真正给我震撼且让我由衷佩服是因为
知乎上有一个如何看待微博上那个穿背心在一家五星级餐厅吃饭的问题,里边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不想玩梗,但实在是历史真的是惊人的相似。
不仅惊人相似,还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今天很多人在 “谤伤” 方方同时表示方方如何能和鲁迅相比云云,鲁迅如何如何,方方如何如何。
然而,今天 “谤伤” 方方的理由和段子,一百多年前也都用在了鲁迅身上。
我不是说方方 = 鲁迅,但是方方挨骂的理由和挨骂的角度和当年鲁迅挨骂的理由与角度真的是惊人的相似。
我列举一下当年人是怎么 “谤伤” 鲁迅的,大家感受感受。
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些事实。(鲁迅是)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与伦比、人格卑污又无与伦比的小人。人家奉献给他的头衔不可胜数:‘东方的尼采’、‘中国的罗曼 · 罗兰’、‘中国的萧伯纳’、‘中国的高尔基’,喊得洋洋乎其盈耳,鲁迅听了并非不笑,不过不是听人颂扬他敌人的耻笑,而是点头得意含着嘉许的微笑。我以为世上癖好阿谀的人,鲁迅可算第一。“褊狭阴险,多疑善妒… 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左派利用鲁迅为偶像,恣意宣传,将为党国之大患也”。
不但如此,鲁迅与日本友人的关系,《狂人日记》日文版都成了攻击鲁迅的 “标枪” 与“匕首”。
鲁迅出版日文版《狂人日记》以及他与内山先生的关系被 “谤伤” 成了向侵华日寇献媚。
匿迹内山书店,治病则谒日医,疗养则欲赴镰仓,且闻将以扶桑三岛为终老之地。 于逼我最甚之日本帝国生义独无一矢之遗。
最有意思的是当时人大肆攻击鲁迅以及他的《阿 Q 正传》所用词汇与今天有些人批评方方何其相似乃尔:
一个人总要有希望,思想才能光明,才能充实。鲁迅却一切希望都没有,围绕他周围的既没有一个好人,对中国民族更认为病入膏肓,无从救药。
他虽然自负能以锐利的解剖刀挖剔中国民族的‘国疮’,别人也都这样赞许他。
在虚无主义的鲁迅,解剖刀的乱挖,无非想听听病人的呼痛之声,来满足自己报复之念……
他对中华民族的鄙视,在《阿 Q 正传》里已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阿 Q 正传》翻译许多国文字,传遍世界,是鲁迅个人的光荣,却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看到这样批评鲁迅与《阿 Q 正传》的文字,我不禁感叹历史虽然不是简单的重复,但绝对是惊人的相似。
中国传统文人与新文化文人的顶峰
这和他的出身、阶级性密切相关
他对一切的探索和关怀实际上都是知识分子式的
用现在的话说,一个站在公知之巅的人
比如说另一个文人,梁漱溟说中国旧社会的问题是文化失调,大致就是这种感觉吧
作为一个底层的孺子,我深刻地敬佩他能够想要去做 “牛”
但是总是感觉他的视角有些偏狭,让我觉得不是我这样的底层 “孺子” 可理解的,甚至也不是想要的。
深刻,但偏狭,并不是说他作为一个文人只是一介文人,实际上他所关注的,比以往的传统文人都多太多了。
他始终以小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虽然他更多的时候反而远远不是小资产阶级立场,这就让他的表达很矛盾
比如我们都学过的那些小说,初中教材上被简单粗暴地二分法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到了“我们自己觉得自己可以了解社会” 的年龄再去看,就会发现鲁迅的表达其实细节得多也深入得多,远远不是简单的阶级画像批判,可又但是,你还是会觉得,他无论思考得多么深入,都实际上是在主观地去判断孔乙己和祥林嫂们,尽管这种主观判断带着对社会本质的思考,但它们建立的前提,仍然是鲁迅的主观观察,仍然是一种俯视,尽管他在尽量规避上帝视角。这种俯视的深切关怀让我钦佩,但阅读体验上却总是不太舒服。
《故乡》是他对文人视角和底层视角撕裂的反思,但这种反思仍然是文人式的,并没有改变他的文人视角
尤其是看过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之后就觉得
文人只是文人
伟大的文人,我们不能要求他在其他的方面做的太多,文人是一面镜子,社会上很重要的一面镜子。
但相反,我们固然不能要求他有文人以外的建设,但也不能给他戴高帽
可能是因为出身和经历吧,我一直中二地觉得,如果仅以文本视野论高低,马克思,甚至范文正公,诸葛武侯,都是更 “历史” 和更 “伟大” 的人,但社会和政治家们的问题并不只有文本
而鲁迅只是 “伟大的文人”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by 毛泽东
附:
同志们:
今天我们陕北公学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当着这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迅速地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大批的积极分子来领导,需要大批的精练的先锋队来开辟道路。这种先锋分子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 他们是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 他们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直前; 他们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起着向导的作用。目前的战局只是单纯政府与军队的抗战,没有广大的人民参加,这是绝对没有最后胜利的保障的。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要他们去领导群众,组织群众,来完成这历史的任务。首先全国的广大的先锋队要赶紧组织起来。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
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青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正如陕北公学的同志们能够在这样坏的物质生活里勤谨地学习革命理论一样,是充满了艰苦斗争的精神的。陕北公学的一切物质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
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的远见。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一九三六年就大胆地指出托派匪徒的危险倾向,现在的事实完全证明了他的见解是那样的准确,那样的清楚。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我们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延安成立了鲁迅图书馆,在延长开办了鲁迅师范学校,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想见他的伟大。
**鲁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的斗争精神。**刚才已经提到,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有些不彻底的革命者起初是参加斗争的,后来就 “开小差” 了。比如德国的考茨基、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就是明显的例子。在中国这等人也不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最初大家都是左的,革命的,及到压迫来了,马上有人变节,并把同志拿出去献给敌人作为见面礼。鲁迅痛恨这种人,同这种人做斗争,随时教育着训练着他所领导下的文学青年,教他们坚决斗争,打先锋,开辟自己的路。
**鲁迅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牺牲精神。**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着、呼啸着前进。鲁迅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丝毫不妥协,他具备坚决的心。他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他说,若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身的污泥。所以他主张打到底。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这条疯狗,还没有被我们打下水,我们要一直打到它不能翻身,退出中国国境为止。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把它运用到全中国去。
综合上述这几个特点,形成了一种伟大的 “鲁迅精神”。鲁迅的一生就贯穿了这种精神。所以,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是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的精神,把它带到全国各地的抗战队伍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一个被大多数人打着的旗号,却又被大多数人违反的人。
一个被大多数人表面尊敬的人,但是一旦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却被大多数人讽刺排挤孤立的人。
一个被大多数人熟知,却没多少认真读过其文章的人。
一个被尊崇为主流,却在过去不是主流,现在不是主流,未来也估计不是主流的一个非主流的人。
孔孟是传统社会的价值典范。鲁迅集传统价值与现代批判精神于一身。
至于过誉,要么是崇拜的心态,要么就是故意为之。
至于贬低,大都是惧怕其批判精神以至在人民眼里抬不起头来,以至不能光明的自由自在的剥削。时下的文人记者编撰是无法比的。
至于攻击诋毁,阶级立场不同,当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千方百计的或阴或明,或牵强或杜撰或混淆不同时代的文化习俗而试图消磨树人的人性,哪怕只有一次两次赢了,你看,树人也没有传说中那般完美,于是,如阿 Q 一般得意的啐了一口,“老子赢了!”,心里暗爽,“他不完美。老子伤天害理也是不完美。”。
其实反动分子最惧怕的,不是鲁迅的文字,而是批判精神扎根在百姓的思想。在现在这一历史阶段,似乎是他们快赢了。失去批判精神,不明所以的人被鼓动利用时代的局限性和糟粕丑化否定传统,丢弃传统,以为效仿偶像精英才是时尚的做法。却不知,没有批判精神,才只有效仿一条路走。
不喜欢他,写的东西很好,但总感觉立场太强,很多人说他看透了国人的劣根性,我倒觉得这堆玩意扔全人类都适用,对国人的理解,我还是觉得毛选分析的更透,但估计没人喜欢看毛选,尤其是文人,更看不上。 鲁迅的文章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看到的都是第一人称视角的东西,很真实,却不全面,毛选更像开上帝视角。从作者写的东西来讲,我一直觉得他缺乏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这点不喜欢,他写的很多东西都适用我们这群人,却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没有经历过很多事,你当然理解不了为什么不争,可站一旁说风凉话就让人讨厌了。简单来讲,两个阶层的人很难互相理解,鲁迅毕竟不是底层的人。
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刚看春晚直播,没意思,又看了一会儿知乎,浏览了几个武汉相关帖子。
看完了突然想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从不过时,并不偏颇,也没有被过度吹捧,他的确是这么伟大。
鲁迅是一个目光锐利 头脑清醒 行动果决的成功人士。不管是在物质、名誉上、还是在安全保障(在民国乱世,这三方面都是弥足珍贵的)方面,作为一个缺少西方名校文凭(仅仅在日留学,学医不成改学文)的旧文人,他都达到了旧文人所能达到的极限高度。
物质上: 从北京到上海,鲁迅的生活品质都是前千分之一;
名誉上: 鲁迅早年以小说成名,但也只是白话文先行者之一,而到上海以后,不再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转而以杂文牵涉政治和舆论,以左联领袖的身份获取了空前声望,成为左翼文学领袖和革命青年偶像。去世时更是获得 “民族魂” 之荣誉。49 年后名誉和地位再上层楼。
安全保障上: 鲁迅同时与 kmt 元老、tg 高层、左联、苏联人、日本人保持密切联系。貌似几度涉险(比如受柔石牵连躲入租界等),其实一直风平浪静。
所有功成名就的人士,都是能适应和利用时势的人,所有不了解时势或企图对抗和改造时势者,生前都郁郁不得志以失败告终。前者如苏秦张仪,后者如孔孟。而鲁迅,大家都以为是后者,其实属于前者。
高中那会儿喜欢他,写的小说都是暗讽的。后来大学,直到现在,还是喜欢他,只是笔峰柔和了许多。没有生在先生的时代,自知写不出先生那样的文字,才疏学浅,要学的还有很多。虽然写不出先生那样的作品,但先生以文救世的入世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文学的最高价值,应该就是入世吧!
我觉得他的说话风格和气质都挺像特朗普。(微笑)
整个现当代,他的文笔最好。
把整个现当代读完,你就知道了。
这个问题下面,踩鲁迅的多,则贵国药丸。
捧鲁迅的多,则我国会更好。
我是后者。
魯迅有種深刻的魅力,
並不是每個深刻的人都有這種魅力。
一
在近来众多的微博热搜事件频繁引爆过后,昨天的热搜仿佛平静许多。其中,一条 “鲁迅逝世 83 周年” 的热搜静静躺在热搜榜里。稍作回想,从三味书屋到闰土,孔乙己到祥林嫂,鲁迅先生就这样一直陪伴我们度过初中语文课上的青春。
除了近几年画风清奇的鲁迅先生的表情包之外,我们今天所见的大多数 “正经照片” 里的先生总是一支烟,一身中式长衫,不苟言笑的愤青模样,朴素而锐利,其穿着中透露的直率和严苛也完全符合 “处女座” 鲁迅先生的性格。
近几年通过对鲁迅先生的深层了解,这个 “横眉冷对千夫指” 的倔强愤青先生也把其 “宝藏” 的可爱一面渐渐展露。
还记得我们这几年玩过的梗,所谓 “鲁迅先生的话” 层出不穷,逼得鲁迅博物馆推出了 “鲁迅语录查询系统”,想必走进鲁迅语录,还是多看鲁迅全集倒好,但想要走进处女座先生的傲娇内心,还得从他的“朋友圈” 开始扒起。
最著名的一段 “周先生时尚穿衣语录” 得追溯到萧红女士那次穿的那件咖啡色格子裙。
在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曾对萧红的穿着进行了一番细致的点评:
“你的裙子配得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 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果然,写文向来一针见血的鲁迅先生在穿衣讲究上也一语中的:人穿白显胖,穿黑显瘦。
果真时隔数年,这颜色搭法还很受用。
(图为电影《黄金时代》萧红见鲁迅片段,萧红扮演者为演员汤唯)
二
除了前卫的 “时尚穿衣论”,鲁迅先生的爱情之路在当时也可谓是 “先锋模范”。
不抵胡适先生与其包办的结发妻子江冬秀的圆融婚姻,桀骜的鲁迅先生决然拒绝原配朱安女士,与比自己小 17 岁的学生许广平自由恋爱结为连理,冲破当时人言可畏的现实束缚。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而不喜欢放进街边绿色的邮筒,我总会担心那会慢一点。”
这是鲁迅先生寄给许广平女士的心中所写。谁能想到凛冽的先生又能有如此柔情的一面?
而早年鲁迅先生在《自题小像》那首小诗里曾写,“灵台无计逃神矢”,意思是他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了对祖国故土的眷恋,如同逃脱不了丘比特爱神的箭矢。
时髦如鲁迅先生,不过他也从未用爱神箭矢去写下” 浓墨重彩 “的情书,不像某著名诗人在给陆小曼女士的书信的有点令人酥麻的 “摩摩吻你”,鲁迅先生这种清淡的直男示爱放在今天还是深获少女芳心。
三
如今网络界最为 “时尚” 的物种莫过于喷子,所以一群键盘侠手提键盘奋力追上喷人的行列,誓死捍卫他们说话的权利,可惜他们只是植物大战僵尸里免费的小喷菇,永远登不上大型僵尸来袭的场面。
与瞎喷喷到网络暴力不同,鲁迅先生在怼人方面可是把处女座的挑剔和眼里不容沙子的 “追求完美” 的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据知乎上某知友总结,先生撕过的名人有梁实秋、郭沫若、胡适等近数十人等,连弟弟周作人也未曾放过,其中出名的有两个 “谣传”。
一是鲁迅在《药》里挖苦秋瑾,我们回顾一下网上段子:
“1904 年,鲁迅在日本遇见秋瑾,从而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他多次在集会上慷慨陈辞,鼓动暗杀。不久,他接到暗杀任务,却临阵退缩,遭秋瑾唾骂。
1905 年,秋瑾以 “投降满虏,卖友求荣” 的罪名,宣判鲁迅死刑,并拔刀高喊“贼人吃我一刀”。1919 年,鲁迅在他的著名小说《药》里,将秋瑾奚落、挖苦,终算报仇。”
实则,我们查证历史,秋瑾只是对革命退缩的人不耻而拔刀,这刀也没单指鲁迅,而鲁迅先生还和他人曾夸赞过秋瑾人品之高,可见段子果然只是博人一笑的 “假新闻”。
第二个众所周知的段子是鲁迅先生大骂郭沫若,“远看是条狗,近看是条东洋狗,到了眼前,哦,原来是郭沫若先生。”
直到今天,这句话属实没有找到出处,正如鲁迅先生的信稿《两地书》中写过:
“先前利用过我的人,现在见我偃旗息鼓,遁迹海滨,无从再来利用,就开始攻击了,长虹在《狂飚》第五期上尽力攻击,自称见过我不下百回,知道得很清楚,并捏造许多会话 (如说我骂郭沫若之类)。其意即在推倒《莽原》,一方面则推广《狂飚》的销路,其实还是利用,不过方法不同。他们那时的种种利用我,我是明白的,但还料不到他看出活着他不能吸血了,就要打杀了煮吃,有如此恶毒。我现在姑且置之不理,看看他技俩发挥到如何。”
所以,即使今天段子很爽也不能乱扣帽子,不过鲁迅先生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骂梁实秋是狗倒是真的。
四
其实,陈丹青曾说过:“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其中一个 “好玩” 的侧面便是鲁迅先生的“吃货本色”,先生乃是民国著名吃货。
在北漂生活的日子里,鲁迅的大多数薪酬献给了美食,不断下馆子研究菜,还总结一份 “鲁迅家用菜谱”。
除了逛菜馆,先生从茴香豆到柿霜糖,再从沙琪玛到奶油蛋糕,他总结了 “甜食有利于工作” 的至尊真理,一不小心也就暴漏了自己 “甜品控” 的本色。
如今,鲁迅逝世 83 周年仍被世人缅怀,可见其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而今天的我们想起鲁迅先生,除了课本阅读分析到 “五体投地” 的语文课,以及一堆大概不是本人说过的搞笑段子表情包之外还段我们最爱的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样有大格局又勇敢酷炫的鲁迅先生,你叫我怎么不爱?
回到文章最初我们对鲁迅先生照片的刻板印象里,其实,鲁迅先生的照片不都是凛冽的,也有面带笑容的。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125 页插图,文字说明为:“鲁迅照片中唯一大笑的镜头。沙飞摄于 1936 年 10 月 8 日。
不过就在照片拍摄的十一天后,鲁迅先生逝世。
时隔 83 年,长江黄河汹涌肆流刷蚀热土,没有人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而先生 “热风” 依旧吹遍中华热土。
文章经允许转自公众号 “昭缇日记”。
原文《逝世 83 周年上热搜,有哪些是你不了解的 “处女座” 鲁迅先生》昭缇 / 著
图源网络侵删。任何人转载文章提前与 “昭缇日记” 公众号联系,否则追责。
从知乎上孔乙己的引用数量可以得出结论
鲁迅吊打所有作家
李四光给徐志摩写信:鲁迅先生我绝对没有意见,但是我想他一定有他的天才,也许有他特别的兴趣。任我不懂文学的人妄评一句,东方文学家的风味,他似格外的充足,所以他拿起笔来,总要写到露骨到底,才尽他的兴会,弄到人家无故受累,他也管不着~ 来自百度
为什么这么写,因为鲁迅怼他,李四光文学功底不好,不会怼也不想怼。
为什么怼,鲁迅发表了令人热血澎湃的纪念刘和珍君后,貌似讽刺了当时的北京女子师范校长杨萌榆,李四光替校长说了两句,开始吵起来了,挺有意思的。
不敢说评价鲁迅……
最近读完《狂人日记》后,重新认识了鲁迅,想起上学时老师讲的,有点无语。很多人对一鲁迅还是有误解的,所以有了想要写一篇文章来重新解释鲁迅先生和他作品的文章,不辱使命,三天写完。
本来关于《狂人日记》的记忆只有上学时的零星一点,对于鲁迅的认知大多停留在他是一位 “思想家、革命家”,是一个战士。
最近在 “看理想”APP 中听到了梁文道老师的分享,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于是便有了这篇书评,很多看法都是借鉴道长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小说与诗词不同得是,**如果不能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处境,便很难领会作者的深意,**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鲁迅先生被认为 “深刻”。
首先,鲁迅先生发表《狂人日记》的时候已经 37 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步入中年。
我想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在留学日本时发生的转变,他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为了打发最后几分钟放了几张幻灯片。
其中有一张是准备斩首一名帮助俄国对抗日本的中国人,周围旁观的不乏精壮的国人;鲁迅先生便意识到想要真正的拯救一个人,唯有拯救其灵魂。
当时的他不过二十五岁(1906 年),那毕业之后的十二年他干什么去了?
其实刚回国时的鲁迅脑子里幻想的也是振臂一呼,群众响应,然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他加入了 “光复会”,开始翻译小说整理成册,名为《域外小说集》,生活艰难。
1911 年又发表了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但是 1912 年至 1917 年一直从事着金石碑帖抄录和古籍的校对。
直到 1918 年才开始从事白话文小说创作,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八年之内完成。
鲁迅先生留学归来后大半时光虽然是作家,却也是体制内的人。曾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多次支持运动学生,后来在 1927 年的时候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同年拒绝诺贝尔奖的提名。
在之后的几年时光中,偶有创作,同时不忘革命事业,1936 年病逝,享年 55 岁。
《狂人日记》的开篇是一篇文言文。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思,他的大致意思是,作者的一个朋友给他说自己的弟弟前段时间疯了,还写了几篇日记,日记里总是妄想别人迫害他,而现在弟弟已经好了,你想看就拿去看看吧,所谓日记便是《狂人日记》的正文。
日记的主人公又一次看到天上的月亮,觉得天上的月亮和他过去三十几年来看到的都不一样,然后突然间仿佛觉醒了。
出门发现大多数人的眼光都很怪异,后来发现原来那些人都是想吃他,但是这些人想吃他也解释的过去,毕竟大家曾经或多或少有些过节,可是有一些不大的孩子也想吃他。
这是为什么?“**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鲁迅用这句话回答。
什么是吃人其实到了这里已经很明显,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些礼仪和思想观念在几千年的潜移默化中让人们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甚至包括自由意志,开始遵循一套已经设定好制度,一条已经设定好的路线生活。
人们在这个体制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而这个思想体系的本质,是那些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相当于 “愚民政策”,想想古代的一些重要举措都是为了这个宗旨服务:重农抑商,把开拓创新的东西都称为奇技淫巧,至于那些敢于提出其他想法质疑先人的人,可能就是欺师灭祖、大逆不道。
一旦有人违反某些规矩,杀头都是简单的,甚至还会因为 “连坐制” 导致家人同样受难,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一旦未经允许逃离出生地(其实就是告诉你不要净想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老老实实种田交税就行了)他和他的家人都会坐牢,邻居也会受到一定处罚,在一些特殊年代甚至会直接处死。
而当时的人想要出人头地,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读书考取功名;但是读书人读的书也是有局限的,基本都是圣贤书,圣贤书的传达的思想是维护皇权。所以这是一整套体系,旨在压抑个人的力量,强化皇权。
道家有一句嘲讽儒家的话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这是儒道之争的时候,道家对于儒家的嘲讽:礼乐崩坏才会有仁义出现;智慧权谋的出现导致了虚伪狡诈;家庭不和睦,所以人们倡导孝顺,世事动乱,忠臣才会出现。
这段话对于儒家的评论是非常恰当的,也侧面反映了儒家的本质是 “维稳”,底层人接受着三纲五常的熏陶组成一个个宗族,宗族里的每一员除了接受教化之外,还会彼此牵制;读书人读的都是圣贤书,这天**下是皇权的天下而不是百姓的天下,**皇帝昏庸人们会进谏甚至死谏,而不是换个皇帝;脑子里面更多的是 “忠诚”,其次才是为生民百姓做些什么,敬其勇气、气节,哀叹遭遇和局限。
当然实际的儒家虽然主旨是维稳,却也是正常的,只是经过统治者的加工后,变成了控制人们的工具;尤其是宋朝之后的儒家更是大变样。其实鲜有人知。除了一些特殊场合,明朝以前老百姓见了皇上是不需要下跪的,其中包括秦始皇。同时一些酷刑也是明朝开始的,比如凌迟虽然很早就有,但是即使是谋反的人都达不到凌迟的地步,从宋朝开始便开始常用,还有一些有违天理和人性的律法也是,比如 “灭三族、灭六族、灭九族”。
在正文中,作者描述了一个不大的孩子,人之初性本善,他本来还是一个有好奇心和自由思想的孩子,听了父母的一些想法,便认为一个陌生人是坏人。他没有过质疑吗?质疑世界质疑父母?但是他周围所有人都告诉他父母之命最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 这里的吃,我想指的应该是对父母做出妥协,阉割自己,这样父母的心病就会好了。久而久之,孩子也成长为一个会吃人的人,并且会继续教他的下一代如何吃人。
关于孝,我们什么都要听父母的吗?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
而是 “生命” 对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来到世上,却并非来自你们,
他们虽与你们一起生活,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把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他们的思想。
你们能够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庇护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的华屋,那是你们无法相见的,即使在梦中。
你们可以努力以求像他们,但不要试图让他们像你们。
因为生命不能退步,他不可能滞留在昨天。
我非常喜欢纪伯伦的这段话,“你们的孩子并非你们的,而是生命对于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儿女。” 大多时候父母会养育我们更多因为这是他们一直以来被灌输的观念,并且他也是如此过来的,这是一个文明里的一份子应尽的义务。
这样说显得有点冷冰冰的,但是我还是希望直接说出来,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该有这样的机会,这个观点我已经忘了最初是谁说得了,但是他说的这段话至今记忆犹新,“相信读者,给他们选择的权利,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看清孝的真相不见得就是坏事,有时候看的清楚反而更愿意付出,而且对于父母能够更多一分理解。我们欠父母是实实在在的,我想我们明白了这些,会更愿意付出,毕竟已经享受了父母的养育,就有责任为他们养老,否则我们不也是在吃人吗?
但是不缺乏有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我觉得这时候就该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个电视节目就是寻找失散很多年的孩子,其中很多孩子都是小时候就被抛弃或者丢失,看着他们被请到一起,然后相拥,哭泣。我非常怀疑是不是为了节目效果,其中不乏自己辛辛苦苦长大突然多出来两位贫穷的父母,到底该不该为老人养老?
我觉得养是高尚,不养也合理,强行拿亲生父母说事,反而是一种道德绑架。
包括我们日常会遇到的催婚和择偶的问题,我也觉得我们同样该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幸福,强行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其实本质就是在 “吃人”。
但也有不少父母能够足够尊重孩子自己选择的同时,又能默默支持,这样的父母都是伟大的,他们超越了自己的的 “看法”,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正是这种尊重与宽容,生命才得以进步。
但是这样的父母终归是少数,沟通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前一种父母也没有错,错的是思想。
而且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自己可以过得很好,不用父母操心,沟通是很容易的。大多数父母想法的本质都是为了让孩子过的幸福快乐,只是时代变迁,他们的想法可能会有点过时罢了,心却是热的。如果我们自己能够证明自己,除了极少数不讲理的,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还是会支持我们的。
而往往被催婚的都是自己过的不咋地,能不担心吗?
如果你已经是父母,在孩子长时间单身的时候,是否可以主动了解一下孩子的问题?相亲太玄学了,优秀的父母才是最靠谱的;
如果孩子在成家和事业之间选择了立业,希望你也能谅解,也许你急需要一个新的生命诞生来冲淡生活的乏味,但是这可能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吃掉一个新生命。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上小学或者中学,他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否先别急着否定,主动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工作忙是真的,但是为什么忙,不还是因为孩子?孩子是一个生命,他会思考,会孤独,找不到答案和宣泄口就可能会出问题,有时候他们需要的更多是陪伴与理解,而不是物质。
我妈总认为她的儿子没有天赋,因为我小时候写作文没有获得过什么奖,其实那些格式基本都差不多,引用华丽辞藻,动不动一个名人名言的作文我真写不来;
我觉得我是有天赋的,或者说我有强烈的情感,这可能跟我小时候的特殊经历有关,我总希望他人能够看到我的一些见解从而有所收获,从而避免生活中的不幸,我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一直在努力;
即使我妈不能完全理解我,但她总能支持我,给我时间和空间,今天有亲戚来我家,我和我妈产生了一些分歧,我笑着说 “俺娘,儿子做不到啊。” 亲戚笑了,“**你们母子俩关系挺好,我已经很久没看到母子能够如此和谐争论的了。“**我们俩也笑了。
说得有些远了,,让我们继续说小说,文中有很多容易被人忽略的颇有深意的细节。
比如主人公翻开一本没有年代的历史书,书中每页都是 “道德廉耻” 这些吃人的话语。
没有年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历史,当时很多西化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赞同黑格尔的一个说法,即中国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中国从夏朝开始这 4000 年是没有历史的,因为中国一直没有进步,都只是在不断的重复罢了,一个王朝兴覆灭,又一个王朝兴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比如狂人看到月亮突然 “疯了”,月亮象征着什么?他在西方社会一直象征着疯狂,很多人都是看了月亮之后变得疯狂了。因为人们看到月亮会认识到天地的宽阔和自己的渺小,很多东西都会想通,就如同这个狂人一般;而在中国,人们会想到团圆,中国人总是渴望圆满的。人们在看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时候总是希望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人们孤独的时候看到天上的月亮,总会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我们是很擅长安慰自己,自圆其说的,其实月亮和人没什么关系。
而鲁迅之所以是鲁迅。便是因为他能意识到这是整个体制的问题,他没有把自己隔离出来,做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批评者,而是在批评他人的同时更深刻的批评自己,比如文中的狂人有一天发现他小时候也有吃过自己妹妹的肉。
“夫为妻纲”“三从四德”,“重男轻女”,其实这些就是男性吃女性,或者准确点说是制度吃的,这是封建王朝的常例,即使现在也有,大众媒体提到例假提到月经总是喜欢回避,生物老师讲到生殖器官都会说自己看看吧。仿佛他是什么羞耻的东西,装**作无知的单纯,故作姿态的谦虚?**又有几成男性知道女性分娩的痛苦和经期来时的难受?这算不算吃人?
我们不用担心例假,也不怕夜晚被人尾随,更不用纠结剖腹产还是直接生,这一切真的不是我们有什么本事,真不是。
在这里,我自然不能放过自己,在小时候班里同学讲到月经我总是觉得他们 “好污”,我是“纯洁” 的人,不该知道这些。可笑的是当时的我把无知当做单纯,更可笑的是当时大多数我这个年龄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现在可能也不少。然而不让人知道就能杜绝吗?中国人不把性摆在明面上谈,但是谁不是父母生的,怎么生的?这种不摆在明面上却实实在在的真相算不算赤裸裸的虚伪,是不是在吃人?
而现在我会非常坦然的跟很多人谈论这些东西,也经常会主动了解,如果将来我有女朋友了,发现她皮肤突然变得油腻,脾气有些暴躁,我会算算日子,八成又要到每月一次的渡劫时候了,我不会带她去吃凉的东西,而是会给他买一些温性的水果,会给她泡红糖水,会甘愿充当她的出气筒,会尽量主动承担家务。我算污吗?
很多人批评现在大学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大学里《思修》又是必修,大家在课上一边听老师讲,一边在心里笑,确实荒唐。
尤其是一些二流三流大学,先不说教学水平,很多老师个人素质都堪忧,但是却能满口大道理的教育人,连学校都如此,学生会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这种虚伪的形式是不是在吃人?
中国有个词在现在还适用——“达官显贵”,国家嘴上宣传是公仆,公务员工资还低,但是大家都挤破头去考,为什么?我没有提那些被刻意隐瞒的东西,国家需要发展稳定很重要,但是那些摆在明面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东西却还要装作不知的行为,算不算一个很好的 “表率”,这算不算吃人?
一些中学一切为了考试服务,严格的制度恨不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如同机器一般整齐划一,这是不是吃人?当然,有人会说高考时中国唯一一个公平的道路,是有必要的。
其实也很滑稽,人生下来的经历的不同导致了会有不同的天赋,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这难道不是用战术上的强人所难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是真的没办法还是不想办法?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 之问,**据说这是钱老生前哭着问温家宝总理的,每每想到那个画面,心中难受无比。
鲁迅先生之所以被称为深刻,绝不是因为他批判封建主义批判的激烈,如果说刚回国的时候他是看很多东西都不顺眼,想要成为所有人的代言人,那么在他 37 岁再次复出的时候更像一个温厚的长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别人都很蠢,我很聪明,想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别人身上的行为。其实鲁迅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也是如此,他们读了几本翻译的书或者留学回来之后,认为别人都是错的,都需要接受他的先进思想。
但是鲁迅先生不同,他是深深的同情底层大众的,比如原文中写道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鲁迅能够理解底层大众的苦衷,知道他们所做的很多也都是身不由己,所以同情他们。
其实这里也映照了鲁迅自己,他刚回来的时候有着改变人们,改变中国的雄心,幻想着一生高喊,无数人响应,然后开始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当时的国家是被袁世凯和他的警察部队掌控着,经常会有知识分子突然消失。让很多想要发声的人都胆战心惊。鲁迅先生为了不引人注目,抄了几年的碑文。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知道了人世艰难,大多数时候不是想或者明白就可以改变的,很多看似甘于平庸的人可能都只是在垂死挣扎罢了。
对此,我在一次路过江西的火车上感悟颇深,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现在的中国大地上,竟然还有那种井,那种古装剧里才有的,需要用麻绳卷起来才能打到水的井。
看着他们大包小包的来到车厢,闹闹哄哄,有乱扔东西的,有脱鞋的,也有不讲理的,不禁想起在苏州坐地铁时的情形,对比之下感概——穷山恶水出刁民。
但是现在想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的关键都是因为穷罢了,如果他们也能够生在大城市,其中很多人也能如同那些人一般 “有文化,有涵养,有素质。”
也许正是意识高度决定行为,我在卖东西的时候不再嫌弃那些砍价的人,谁不想潇洒的付款呢?我再去农村的时候,看到那些老人,不再嫌弃他们思想落后。“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
其实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新中国的今天,而如今的我们月薪几大千,又做了什么呢?他们很多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出生时没有条件,比我们苦的多累的多,人均收入才 14600 元。相比于一些所谓的 “文化人” 和“成功人士”或许他们这些朴实的庄稼人更值得尊敬。
我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鲁迅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位巨人,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巨人。
在他 37 岁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找他,希望他能为刚兴起的《新青年》写点东西,于是也就有了那个很出名的比喻:
一个没有窗户被锁死了的铁房子里,有几人醒了,发现自己被锁住,非要叫醒其他人;本来其他人可以安安静静的死去,现在可能要在挣扎中死去。何必呢?
当时来访的人就劝鲁迅,你怎么知道后人就无法拆除这个笼子呢?鲁迅不知道能不能,也不知道发表了会不会危害到自身安全。
一般来说,人到中年,往往会喜欢稳定,但是鲁迅先生又一次如同十几年前一般站了出来。如果说之前站出来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说教,是严厉的,是强硬的;那么这一次便是对于全国人民深深的同情,是深刻的,充满了深沉的爱。
而在日记的最后,狂人自己也回归正常,我认为表达了一种情感:大多数人终究是普通人,有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就会有无奈。
但是鲁迅先生又在最后呼吁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他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告诉人们该如何如何,而是把人们心中的恶写出来,希望人们能够愤怒,能够觉醒,能够改变。
我们都是这个体制的一份子,也都或多或少的吃过人,妥协也无可厚非,但是那些还没有吃过人的孩子们做错了什么?如果必须有人站出来终结这一切,为什么不能是我们?
他之所以批判的如此激烈,让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战士,则是因为几千年不断重复的吃人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如果不来点激烈的,是很难奏效的。
而鲁迅先生,自这一次站起来后,便再也没有停下过,直至病逝;即使在病逝前,他对于中国的未来都是充满悲观的,如果他能多活两年,看到国共合作全民抗日应该会欣慰,欣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是即使从未看到希望,他也从未放弃,有人说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始终没有看到希望的鲁迅先生却坚持了一辈子。
世人多认为他是尖锐的,是严肃的,其实他是深刻的,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同胞有着一种无比深沉的爱。
其实鲁迅先生的 “深刻” 对于今天的我们是有很深的借鉴,在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会在择偶标准里加一条那就是懂得 “共情”。什么是共情?——能够站在他人的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你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不如问自己一下,自己真的了解了所有真相吗?想象是不具备判断力的。
当你想要批评他人的时候,可否思考一下,哪怕只是在脑子里过一下,“自己是否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你想把让别人听自己的,说 “我是为了你好” 的时候,可否思考那么一下,你知道他需要什么吗?还是说你也是受某种观念的操纵,也是在 “吃人” 呢?
当你明白这一切后,是默默无言 “我管好自己就行了,他们简直不可理喻” 还是勇于站出来,“既然事已至此,就让我来做那个破冰的人?”
人们常说 “人生最大的成功便是战胜自己”,其实就是放下成见,摆脱自身的局限看见他人,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共情,懂得宽容,拥有善良。
等到了这一天,不再是你去寻找美好,而是美好在寻找你。
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5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事件,关于袁老师的信息,非常少。这里先补充一个举报,作为背景信息: 这是另一个投诉: 好,现在,让我们一边看这个事件的6个细节,并重温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我们来 …
江苏常州金坛河滨小学5年级女生缪可馨坠楼事件,关于袁老师的信息,非常少。这里先补充一个举报,作为背景信息: 这是另一个投诉: 好,现在,让我们一边看这个事件的6个细节,并重温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我们来 …
文/呦呦鹿鸣 常常有一种感觉:人群中,有那么一小撮人,虽然看起来人模人样,但是,不仅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一点同类的信息,有些时候,他还会忽然翻脸,露出獠牙来,要吃人。它本来就是兽类、妖怪。 我看过一些资料。浩劫期间,一个中学里,一群人把一位老师 …
喜欢逛贴吧和论坛的差友们,应该对水帖这玩意不陌生吧? 众所周知,因为发帖和回复都会获得经验,为了升级,苦于没有新鲜事可以分享的网友们,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水贴形式。 有人走创意路线,在贴吧的远古时代,这种看似无聊的帖子动不动就能吸引上万个一起 …
也谈屠呦呦获奖说明了什么? 作者:skyandsea 现在大家知道,青蒿素是文革时期为了援助越南抗美的一项重大攻关项目的成绩,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当时收集的中药药方很多,但是并没有立即按方抓药,运往越南,而是用严格的科学方法提取,严格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