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22 电影《西线无战事》?
知乎用户 zone 发表 这个问题堪称类人群星闪耀时刻,一堆大 V 竟然觉得一战峰值一天死六万不过如此,仿佛杀人数量多是荣耀的证明,越能图就越有武德。借用某位答主的话,每当战争的惨痛从集体回忆中消退,某些人就又能从老鼠啃噬尸体的回响中听出英 …
最近,有一部高分电影上线,《西线无战事》。这个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不管是1930年的老版电影,还是同名原著小说,我们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通常就会想到《西线无战事》。
可以说它是描写一战的经典,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太有名了,1929年出版后风靡全球,包括中国,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出版后第一时间就被译为中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掀起过“雷马克热”,出现了多个中译本,其声誉长盛不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原著小说,它如此受到追捧,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小说的反战主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二是小说简洁流畅的叙事风格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雷马克(1898-1970)是一位德国作家,18岁应征入伍,在一战中多次负伤,《西线无战事》的情节就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此书后来遭到纳粹党查禁,作家便流亡美国。
可悲的是,正在当下,远方的战争仍在进行。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经典作品,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更年轻的年轻人仍在被送上战场。文学教授许志强评论说,这不只是一部反战小说,更是一部成长小说,因为这种“平民视角”写作的悲剧故事,有点像是钝刀割肉,更真实,更残酷,更痛楚,也更哀伤。
讲述 | 许志强
来源** | 《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
01.
纪实笔法下,无意义的厮杀和疯狂
2016年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由他人代领),迪伦谈了三部作品,一部是美国十九世纪经典小说《白鲸》,一部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一部就是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迪伦说,《西线无战事》是一本迷人的书,是一本恐怖小说,读完此书就再也不想看战争小说了,之后再也没看过。实际上,他的意思是,他被这本书吓坏了,被书中描写的情景震惊得哑口无言;读这种书简直是毁三观、做噩梦,让你置身于“地狱的偏远地带”,总之,“目之所及尽是死亡,毫无希望”。
你没见过战争,就不会知道战争的真面目,你没经历过战争,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做毁灭和死亡。我们讲暴力这个话题,有什么比战争更野蛮更触目惊心的呢?
用《西线无战事》中的一句话说,“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它毁掉了和平,毁掉了希望,毁掉了生命,毁掉了人性。
来看书中的一个片段。写新兵,写他们躲在战壕和掩蔽所里遭到敌方炮击时的反应。不是写两军交战,而是写在掩蔽所里躲避炮火。
“他什么也不肯听、只顾猛打乱踢、嘴里喷着唾沫,吐着话语,都是些半吞半吐、毫无意义的词句。这是一种幽闭恐惧症的发作,他仿佛觉得自己在这里就要闷死了、便不顾一切地要实现这样一个愿望∶走出去。如果我们让他走出去,那么他就会不顾掩蔽,到处乱跑。这样的人,他已经不是第一个了。
尽管他高声怒骂着,没有办法,我们却只好将他痛打一顿,使他清醒过来。我们打得既迅速又狠毒、弄得他最后总算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
其余的人脸色都发白了。但愿这样做能够吓住他们。这样密集的炮火,对这些可怜的家伙来说,可真是受不了。他们从新兵征募站直接被送到这种极度的混乱中来,这种局面也能使一个老兵的头发都急成灰白的咧。自从这一事件发生以后,这种令人窒息的空气对我们神经的影响便比过去更大了。我们仿佛待在自己的坟墓里,只等着被掩埋起来。”
我们看这个段落,它写几个新兵的莫名其妙的举止,读来让人震撼。里边的细节靠虚构恐怕是虚构不出来的。炮火纷飞,却死命地要往外跑,这种反应完全是非理性的。推测其心理,大概是在想:反正蹲在这里也是死,不如冲到外面去,说不定还有活路,总是强过被活埋吧。书中称之为“幽闭恐惧症发作”。
我们看到这几个新兵的举止完全是像精神病人,乱踢乱打,口吐白沫,而且还像公山羊一样把脑袋使劲往墙壁上撞。让这些人冷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打昏过去,将他们捆绑起来。
段落的最后一个细节很妙,捆绑起来,但不能捆太死了,要捆得巧妙,万一有紧急情况就可以马上解开。这些窍门只有老兵才懂,而这些老兵也是从新兵过来的,他们刚上战场时,难保不像这些新兵一样发神经。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炮火,跟拿破仑的滑铁卢时代的炮火不可同日而语,排山倒海似的倾泻下来,震耳欲聋,不要说新兵,老兵也要急得白头。
叙事人的观察非常细,写眼神:那个新兵听了老兵的话,说是炮火马上会停止的,他就侧耳倾听,眼神一下子变“清澈”了,随后便“像疯狗似的变得浑浊了”;他又死命地要往外跑。
或许有朋友读过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里边有不少战斗场面的描写,比如安德烈公爵被一颗近在咫尺的炸弹的弹片击中,这个细节有心理描写,也描绘得非常细致,我们觉得表现战争的残酷已经很真实了。但和《西线无战事》相比,它还不那么癫狂,还不够淋漓尽致。雷马克通过新兵这个视角写战争,像是在写一幕动作可笑的滑稽剧,给人非常深刻的震撼。
《西线无战事》是少见的正面描写战争之残酷的小说,它的特点不是宏观的史诗场面,不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来深化细节描写,《西线无战事》写战争场面,是着眼于战争局部的真实体验与再现。这是它的特点。叙述人不是全知视角,不是上帝视角,而是局部参与的视角,以此来正面描写战争状况,是一种局部放大式的观察。
《西线无战事》用看似冷静的纪实笔法,写那些读者难以想象的场面;冷静是因为它总是耐心而客观地注视,叙述不陷入主观和混乱,更不会流于夸张,因为根本就用不着夸张,事实已经够骇人的了。
我们来看下面这一段,是对战场的一段扫描:
“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我们看见有的土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他们靠着炸剩的残肢一颠一颠地拐进了下一个弹坑。有个一等兵,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路。还有一个一等兵,赶到了急救所,突出的肠子堆在他一双交叠起来的手上;我们还看见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们看见一个人把他胳膊上的动脉用牙齿咬住了两小时,为了不让自己失血致死。太阳下去了,暗夜跟着到来,炮弹又在呼啸,生命到了尽头。”
这幅扫描图仍是局部的叙述,而战争的惨不忍睹由此可见一斑。看了这几个段落,你恐怕会暗自寻思,读这种书得要有勇气和坚强的神经,它把战争的残酷写到了一个极致。
**这种描写,令人无可回避地面对死亡和暴力,对战争的本质做了有力的定义。即便是自诩为正义之师,为国作战,勇赴沙场,也不能掩盖战争造成的无意义的厮杀和疯狂。 **
雷马克的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揭示战争的恐怖、残酷和肮脏,为这种题材的创作竖立了“真实性”和“暴露性”的榜样。
网上有一段流传很广的讨论“战争片”的话,它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痛苦,进而产生厌战情绪,再也不希望那么多的年轻人失去生命,不希望母亲没了自己的儿女,这样的电影就是真正的战争片。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杀戮的快感,看得你热血沸腾,甚至想亲自上战场一搏,这是宣传片。”
这个定义同样适用于战争小说。像《西线无战事》这样的小说,它们活生生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非人道。
通过这几个细节,也足以领略什么叫做战争的真相了。雷马克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是以局部再现的手法给我们提供了“真实性”和“暴露性”的范例;它把战争的非人道的性质揭示出来,从而成为描写战争的经典之作,确切地说是表达反战立场的经典之作。
02.
争议:战争小说,还是成长小说?
一般来说,谈到《西线无战事》,更多是跟真实性相关,但我还想补充,《西线无战事》是一部成长小说,这一点我们谈得不多,它的主题和构架是按照成长小说的模式编织的;因为它写战争写得太触目惊心了,反倒把成长小说这个特质掩盖了。
从“成长”的角度读这部小说,或许能够更恰当地把握它的主题、风格和结构的基本形态。首先讲一下主题,作者对此是有阐释的,不妨注意一下此书的扉页题词——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
也不是一份自白。
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
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扉页词说,该篇讲述的是一代人的故事,这不幸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它要描写的主要是这一代人的成长和遭遇。我认为,雷马克的创作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表达反战立场,虽说实际效果是反战的,但小说不是为了控诉和抗议而创作的,这并不是他的出发点
我这个观点可能会引起争议,和通常概括的不一样,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主旨是通过战争经历来描绘一代人的成长。
《西线无战事》的风格,可以说是明白晓畅、温柔敦厚。是的,这是一篇温柔、温情、温顺的小说,以平民的观点和情感来传达故事的内涵。叙事人保罗,他是爱好文学的高中生,他的眼光、情感和思想境界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是平等的,没有高出同伴和战友,他只是这群人的代言。
那么,这是怎样一群人呢?这是一群十八岁的小伙子,平民家庭出身,最多是高中学历,无论是教育背景还是家庭背景都很一般,像大部分底层平民,这些人贫穷、平凡而单纯。他们是老乡,是老同学,充满着乡土气息。叙事人讲起伙伴和战友,语气质朴、亲切,有年轻人特有的活泼和调侃。
可以说,《西线无战事》的叙述语言(也就是保罗的语言)是一种朴实、单纯而忧伤的语言。它不像《尤利西斯》那样是透过高雅文化的棱镜看世界的。《尤利西斯》的两个主角(斯蒂芬和布卢姆)是非常高雅、有文化的,他们透过复杂的多棱镜打量事物。相比之下,《西线无战事》就像是透过一块简单的窗玻璃看世界;安静质朴,视野狭窄,是典型的小镇青年气质。
《西线无战事》一点都不愤世嫉俗。它通过一颗柔弱、忧伤的心灵感受这个世界,甚至是以一种逆来顺受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遭遇。总之,它不是那么的个人化,不是那么的尖锐,一点都不狂野,而是安分守己,遵循小市民的良知和义务,反映了平民的道德观和生活观。
我觉得这个特点值得注意,很多时候我们讲“成长小说”,多半是写艺术家成长的故事,诗人或天才的成长,几乎没有讲述普通青年成长的作品。而《西线无战事》是写普通人成长的小说。
我和朋友聊天时曾说,《西线无战事》反映了我的青春时代。朋友感到纳闷,你参加过战争吗?当然没有。但这部小说能够反映我年轻时代的感受。
我既不像《地粮》《青年艺术家肖像》的主角,也不像《铁皮鼓》《生活在别处》的主角,更不像《魔山》《学生托乐思的迷惘》的主角。我喜欢这些作品,非常喜欢,但是说到生活经验和生活基调,大概只有《西线无战事》是我觉得最贴近的。
这本小说反映了我的青春时代,是就如下意义而言的,即,小说反映了一种被限制的视野,一种得过且过的顺从,一种自我弱化的温良,一种忧伤而卑微的沉默,一言以蔽之,一种非常普通的普通人的所谓青春岁月。
如果说从这种生活中我们感受到诗意,那多半也是一种柔弱而忧伤的诗意,是温和的血液在默默流淌。你要我概括这部小说的风格,我就会想起这样一个形象:温良的年轻人低着头、垂下目光,静静地坐着,他的心胆怯地跳动,他的血液在血管里温和地流动着。
然而我们看到,这年轻的温和的血液从弹片撕开的伤口流泻出来了,这些安分守己的顺民不得不像野兽一样厮杀了,这些怀着卑微的生活愿望的平民小伙都被炮火葬送了;叙事人保罗和他的战友,没有一个能够幸免,用鲍勃·迪伦的话说,他们“在地图的表面上被清除掉了”。也就是说,与世无争、安分守己的人就这样被驱赶着上战场,然后就死掉了,而我们感到震撼的是这种可怜的、无辜的死亡。
我说这些是想提醒你注意,不要概念化地理解一部作品,不要泛泛地总结一本书的精神。一本书有一本书的风格。《西线无战事》的风格是温柔敦厚的,什么叫平民风格?平民风格就是卑微,就是老老实实、安安静静。用这种风格写作悲剧故事,有点像是钝刀割肉,有时显得更残酷,更痛楚,更哀伤。
03.
青春的旋律,一代人的墓碑
再次,讲一下结构。《西线无战事》写战争,没有写一个特定的战役,而是写了一些战斗插曲。这部小说的主线是讲述叙事人保罗的成长,讲他对成长的感受。因此,它的结构不是战争小说的结构,而是成长小说的结构。我们看到,从新兵训练营到战地烽火到野战医院,中间还讲到保罗放假回乡,每一个部分都是描写“成长的体验”这个主题。你看它写新兵训练营,叙事人的感受是——
“我们受了十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十年影响更加深远。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纽扣要比四卷叔本华的著作更为重要。先是惊讶,接着是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意识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思想,而是靴子刷;不是智力,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磨炼。”
所谓军训就是将青年的人文精神磨损掉。而叙事人接下来说,也正是有了这份磨炼,他们投入战场时才能够适应。因此,军营生活是一种特殊的成长,对准备作战来说是有益的,但也仅此而已。
战争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呢?叙事人这样来谈他的体会——
“自从我们来到这里,早年的生活就被完全割断了,没费我们吹灰之力。我们常常试着回顾过去,想找到一种解释,可是并不怎么成功。对我们这些二十岁的年轻人而言,对克罗普、缪勒、勒尔和我而言,对我们所有被坎托列克称为‘钢铁青年’的人而言,偏偏一切都特别模糊。凡是年纪大一点的人,跟他们过去的生活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都有立足之地,他们都有妻子、有儿女、有职业、有爱好,这种种联系是那样牢固,便是战争也破坏不了。我们这些二十岁的年轻人,却只有父亲和母亲,有些人也许还有一个姑娘。那也算不了什么,因为在我们这种年纪,父母的影响是最微弱的,而姑娘们呢,也还不能把我们控制起来。除此以外,也没有多少别的东西了,有几分热情,有一点业余爱好,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生活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而这些东西,现在却一点也没有留下来。
坎托列克会说,我们正好站在生活的门槛上。看来也正是这样。我们还没有扎下深根,战争就把我们给冲走了。对其他的人,对那些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个中断,往后的事情他们可以想象出来。但我们却被它抓住了,也不知道将来的结局会是怎样。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眼下我们已经以一种奇特而忧伤的方式变成了被荒废的人。尽管如此,我们并不是常常感到愁闷。”
这段话讲得很清楚,他们这一代人,战争爆发时刚好是十七、八岁的这一代人,生活像是被连根拔起,没有根基,和过去切断了联系,也看不到未来。整整一代人都被战争冲走了。
如果他们还能活着,还算是在生活,那这种生活也是孤魂野鬼的生活,在常规的生活中是辨认不出自己来的。这是属于一代人的悲剧。所以小说扉页题词中说,它不是在写个人的独白,而是写一代人的故事,像是为这一代人立一块墓碑。
叙事人写回乡探亲时那种物是人非的忧伤,写母亲因为儿子第二天要返回部队了,便通宵不眠,坐在儿子床边守护着,这些段落是很感人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人,他的财富只有亲人和战友,再就是童年的回忆了。叙事人是这样写到童年的——
“在我们的城市后面、几片草地之间,有一条溪流,旁边矗立着一行长了多年的白杨树。老远老远就可以望见它们,虽然只长在溪流的一边,我们却管它叫作白杨大道。还在儿童时代,我们对这些老树就非常喜爱,它们会不可思议地把我们吸引过去,整天逃学,跑到它们旁边去玩耍,倾听树叶沙沙作响。我们坐在树下的溪流坡岸上,让脚荡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水里。水流的清香以及风吹奏白杨的旋律,支配着我们的幻想。我们非常喜爱它们,想起当年的情景,我的心不免还要激烈地跳动一阵。”
那个在战场上躺了几天都没有被找到的伤病员,就是那个临终时发出一连串咳痰声的士兵,不知道他是否也想起了童年的小溪和白杨树。还有保罗的那些战友,他们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谊,他们一个个地死去了,临终时恐怕连这样的回忆都来不及拥有。那些战场上的敌人呢?他们也是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啊,他们死去时会想起童年的白杨树吗?
有一个细节写叙事人回家探亲时和母亲谈话,母亲担心战场上的毒气弹,为儿子忧虑,儿子(叙事人)听了暗自寻思——
“我该不该告诉她,有一回我们发现三条敌人的战壕,里面的守军一个个都像中了风似的僵直待在那里呢?有的靠在胸墙上,有的钻在坑道里,这些人都待在原来的地方,有站着的,也有躺着的,脸孔发青,全都死了。‘没有的事,妈妈,那不过是谣传罢了,’我答道,‘布里德迈耶说的话也不是那么靠得住的。你看,我不是很健壮很结实嘛……’”
这个细节写得很温存。儿子宽慰母亲,不得不撒谎,简直想要把前线描绘成乐园了。对这位成长中的青年来说,他能关心的是他自己,是战友和家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他并不清楚。只有那些发动战争、搞战争宣传的人才会了如指掌吧,而这种目的和他这样的士兵有什么相干呢?在和平年代,他这种小镇青年同样不了解国事,只对自己的普通生活的卑微和温情有感受。
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平民青年都是国家机器的螺丝钉,不懂国家大事但被国家大事所主宰,这就是普通人的命运。区别无非是,在战争年代,他要经历一种特殊的成长,没有前辈的引导和关照,没有文化学习和精神生活,和家乡人民缺乏共同经历和共同语言,在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见惯了杀戮和死亡,不知道青春为何物了。
《西线无战事》通过叙事人的语言表达了一代人的遭遇和体验。我们看到,叙事人的语言,他的观察、思考和总结,始终是以“青春”的感受为主旋律的。在他这种语言表达中,“青春”是唯一的主题词。而这也符合一部成长小说的基调和特质。
叙事人总结说:
“今天,我们要像旅行者那样,走过我们年轻时代的历程。事实使我们吃尽了苦头,我们已像商人那样懂得优劣,像屠夫那样懂得屠杀的必要。我们已经不再是无忧无虑的了,我们只是完全漠不关心罢了。我们不妨在那里生活,可是我们当真应该在那里生活吗?
我们既像小孩子一样孤独凄凉,我们又像老年人一样富有经验,我们既粗野又忧伤,还肤浅——我相信,我们是完蛋了。”
雷马克的语言是有分寸的,不渲染,不夸张,像剥洋葱一样,将青春的概念一层层剥下来,露出其荒芜绝望的本质。没有华丽的抗辩和深刻的超越性,但是把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清楚地讲述出来,使这部小说产生了实际的反战效果。这是它的最大特色。
我想,更恰当的说法,它既是一部战争小说,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它不仅是战争小说的里程碑,为同类题材的创作竖立了“真实性”和“暴露性”的榜样,它也是平民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将普通青年的命运生动有力地刻画出来,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总之,像《西线无战事》描写这样,在国家意志和国家机器的碾压下,平民的成长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战争无非是把这种有限性挤压得更让人喘不过气来,其实在和平年代,平民青年的存在还不就是这样的有限、被动和卑微的么?就像铁路边荒草似的。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由许志强主讲看理想节目《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第65、66讲,经过大量删减,完整节目内容欢迎移步“阅读原文”了解。
📖 ✍️ 😶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
探寻20世纪小说里幽微的人性
音频编辑:天真
微信内容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图:《西线无战事》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知乎用户 zone 发表 这个问题堪称类人群星闪耀时刻,一堆大 V 竟然觉得一战峰值一天死六万不过如此,仿佛杀人数量多是荣耀的证明,越能图就越有武德。借用某位答主的话,每当战争的惨痛从集体回忆中消退,某些人就又能从老鼠啃噬尸体的回响中听出英 …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 01 11月的第二天,山西定襄县。 早上6点20,天还没亮,34岁的外卖员张军照常早早离开了家。 这个时节的清晨,气温已逼近0度。 小伙子在寒风中骑上电瓶车,醒醒神,开始了一天的奔波。 6点45,他接到 …
“在杂音系列专栏里,我们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精神健康议题的声音。尽量去呈现更多的观点,打造一个多元化声音的集散地。” 杂音系列 第 73篇 ** 关键词:疫情 心理健康** 最近几年,精神心理话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们当中,有些 …
文|西坡 我发现,我们的文化是一种“无我”文化。文化这个词太复杂了,据说有几百几千种定义,我这里说的文化主要是与公共表达相关的,也就是说话方式、说话习惯。 我们说话的时候,特别喜欢用“我们”来作主语,而不是“我”。比如一件恶劣的事情发生之 …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过去四年间,80后摄影记者杨鑫和她的团队志愿者们为近2000位老人拍摄了“遗照”。这些老人基本是偏远山区的空巢老人。杨鑫为这些老人拍摄的照片,是很多老人人生中,除了身份证照之外的唯一照片。 口述 | 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