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的“大河”,为何与大和民族的“大和”同音?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武大开学典礼整了一批白椅子,在白椅背上,特意贴上了红圈圈,瞬间炸了锅。

图书馆的前事本就尚未了结,裤兜还没擦干净,不小心在抗战胜利的大好日子里,再来这么一轮视觉冲击,踩中了公众敏感神经。武大这轮实在想唾面自干都不容易。

不过武大吸取教训,这次倒是回应得很快。回复大意是,事发时间为研究生开学典礼,为了引导师生就坐,在部分白色座椅和蓝色座椅靠背上用红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和圆形、五角星形等不同形状的标签进行了分类标识,其中部分白色座椅靠背所贴红色圆形标签引发误读。

现场确实这么排布,解释整体还算合乎情理。不管有理没理,武大本就终究是为挑逗敏感神经致了歉。在大背景下,也不怪公众神经过于敏感。

按理说,9月5日武大就这事儿道了歉,到这就应该了了。

可大河报不甘心。致歉2天后,9月7日中午,它突然发布檄文,三问武汉大学座椅标签事件”,剑指武大没有守住民族大义。

大河报的灵魂三问是这样的:

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刚刚结束,武汉大学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工作疏忽?

二、既然标签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为什么一定要在长方形的白色椅子靠背上贴圆形的红色标签?

三、座椅标签争议是没注意细节问题,还是没守住民族大义?

这三板斧发文,你很难说是毫无道理,但又有一种活脱脱一副“我抓着大问题了”的亢奋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它代替相关部门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

这几个问题是阴狠的。它先入为主,不管对方已经回复说清了事由,直接关联上了“抗战胜利纪念日”刚结束后这一特定时间节点,把小工作失误进一步升格成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

第二个问题,阴狠点在问题里“一定”这两个字上。武大确实贴上了圆形红标签,但它从来没有“一定”要这么贴的意思。而这句发问,把“一定”这顶主观动机的帽子,偷偷藏在了贴圆形标签这件客观事实的罅隙里面,夹带私货,生怕武大不被一锤砸到地板上去。

第三个问题就更夸张了,它抛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二选一选择题。这种带有恐怖主义的问话逻辑,似乎在历史的长河里面从来就没少听过,令人记忆犹新。

很难想象,这是一份曾经声名遐迩的都市大报,经过三审三校能发出来的评论。

姑且不论长方形的卫生巾沾了血,还是一大片红点。本身是可大可小的工作失误,口诛笔伐也就够了,人家也表示了歉意。经过它们一番“上纲上线”的操作,一下把一所985大学打成了民族罪人,精日间谍。

媒体的职责本应该是客观报道、理性引导。可大河报在这件事上,既没有去深入采访武大工作人员,了解事情和武大的回复是否有明确出入;也没有采访在场同学,了解同学在现场对这件事的观感和态度。它反其道而行,一上来就带着预设的批判立场,把小事放大,把失误扭曲。

很难说,这是在维护公平正义,还是在消费公众的爱国情感,把严肃的 “民族大义”变成自己博眼球的筹码。

这份吹毛求疵的劲头,要是用在监督真正的社会问题上,也不至于现在让人觉得它在“没事找事”。

受大河报这篇评论启发,我也有三个问题想问问大河报:

一、大河报的“大河”,为何与大和民族的“大和”同音?背后有什么深意?

二、你们这红底白字的LOGO,为什么这么像一个“日”字?既然图形有各种各样的组合,你们是不是别有用心?

三、你们是彻底忘记了侵华战争里的国仇家恨,还是想潜移默化地美化小鬼子的罪恶行径?

这次,轮到你们回答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武大开学典礼的椅子形似日本国旗图案?

知乎用户 惊秋一叶 发表 可能是因为全国的红凳子都被北大买走搞开学典礼了。 然后全国的红色椅套都被清华买走搞开学典礼了。 然后全国的蓝色贴纸都被浙大买走搞开学典礼了。 然后全国的绿色贴纸都被复旦买走搞开学典礼了。 …… 然后全国的方形裁纸器 …

武汉大学如果死保杨景媛,你们能奈它何?

知乎用户 碧海惊涛 发表 武大的法律系是马克昌重建的,这位大佬不清楚的自己百度一下,精神病免罪就这位主导加到邢法的,他的徒弟在司法部最高法检察院还有武大法学院,理论上来说他们真要想通过把杨景媛的案子扳回来给武大正名都有可能,因为他们确实能量 …

武大杨同学抛出录音是不是准备鱼死网破了?

知乎用户 终日乾乾​ 发表 好像有点效果,舆论转向刘辅导了,也就是火力导向刘辅导了。刘辅导自己估计都没想到,自己帮扶了这么个人。私自透露了肖同学隐私,本是要帮杨同学。杨同学却名示天下,就是刘辅导告诉我的。 火力焦点还是集中在杨同学身上好,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