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只盯着负面新闻啊?”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海南突发疫情之后,登上热搜榜的是多个与媒体报道相关的话题。

在“澎湃新闻”报道了《三亚暴发疫情,酒店趁机涨价?回应来了》等数篇与三亚滞留旅客相关的新闻之后,《海南日报》客户端等媒体相继转发一篇“怒怼”澎湃新闻的文章,批评澎湃新闻“竭力地带负面节奏”,指责其不顾疫情防控“大局”,报道狭隘且不专业。

随后,#海南日报#、#海南日报怒怼澎湃新闻#等话题相继引发热议,微博相关词条的阅读量加起来已经破亿。

很多人可能一直都有这样的困惑,即媒体为什么总是喜欢报道负面新闻?

这个问题,在新闻传播学界恐怕早已讨论得耳朵起茧,但从这次媒体怒怼事件引发的争议来看,值得我们从传播功能、媒介规范理论的角度,再认真探讨一下这个议题。

今天的分享,来自知名传播学者刘海龙在节目《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中录制的一期番外。在刘海龙看来,现在一些媒体的确存在规范失范的问题,但我们更需要在意的是,新闻传媒业作为一个整体,能否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不断去更好、更全面地反映事实。而如果一个社会对媒体存在普遍的敌意,最终损害的可能是我们自身的利益。

讲述 | 刘海龙

来源 | 看理想App《传播学100讲》

(内容有删节,完整内容请听节目)

01.

报刊的有机运动:

真相是一个过程

前不久三亚突发疫情,滞留旅客众多,“澎湃新闻”连续多天报道了三亚当地的情况,其中一则报道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就是“成都一家13口滞留三亚酒店,住一晚上万,吃一餐7000块”。(目前该文已删除)

很快便有自媒体发布文章对“澎湃”的报道提出了质疑,认为其“有意挑起对立,居心叵测”“博眼球赚流量”等等,《海南日报》客户端随后也转载了相关文章,引发更广泛的讨论。

根据后续其他媒体的采访跟进,新闻当事人回应表示,实际上当时的报道的确有点夸大了,“每顿饭700元一个人是误解”,因为酒店有不同的餐厅,住客其实可以自主选择,不是每天必须每个人都要吃700元一顿的餐。

也有一些网友去调查了,酒店700元一顿的餐到底包含什么,这里面有龙虾,各种海鲜自助,可以自由畅吃,所以700元价格还算公道。而滞留7天将花费“18万”也是一个总体粗略的计算,包含食宿费用加总在一起算出的。

所以这则新闻很快被证实,在采写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采访者并没有做到很好的核实。记者只是听了被采访对象的一面之词,没有对他所说的房费、餐费问题做进一步的调查。从媒介规范的角度,新闻采访者没有做到三角互证法。

也就是说,采访者没有去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来评估受访者阐述的真实性。媒介规范里通常都会强调,做新闻不能仅听一面之词,必须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不能听什么就信什么,要从几方不同的信源去核实、做交叉验证

因为有的时候,受访者可能也是在利用媒体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夸大某些事实。记者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你不能够完全相信,或者假设其中的任何一方就是绝对正确的,必须要进行事实的核查。

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真相的问题,媒体是不是只能够报道百分之百的真相?在新闻传播里面,其实大家也有共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一个结果,真相是一个过程。今天看到的真相,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

《华盛顿邮报》

真相的背后永远还有更多的真相。马克思也提出过一个观点,在新闻学里非常有名,叫做“报刊的有机运动”。他的意思是说,只要新闻媒体不断地在运动,今天的报道,明天还会继续报道,而且除了一家媒体报道以外,其他的媒体也都在不断地参与报道,这个时候真相总会有机会被一点一点地揭示出来,我们总归会慢慢接近真相。

此次事件中,“澎湃”的报道最开始的确是有问题的,是不规范的。但后来很快有其他媒体跟进,纠正了“澎湃”报道的一些问题。所以,对于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可以试着用更善意的态度,而不是但凡出现任何一点点差错,就去大加指责新闻媒体。

其实我们要看到的是整个新闻媒体业的表现,不是一家媒体,而是很多家媒体,不是在一个时间点,而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去更好地反映事实。

对媒体报道的回应,往往也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比如现在公众说起媒体,就很容易带有一种潜在的敌意。

在这次事件里,就流传有一张来自“三亚武汉滞留同胞群”的截图,有网友就在群里表示,别拉记者进来,记者都是为了流量。类似这样的说法,不仅很伤记者的心,也有失偏颇。这类回应对于整个新闻界能否更好地报道,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样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当然必须承认,今天由于新媒体技术以及一些政策原因,很多资深的、优秀的记者,可能纷纷跳槽到其他行业,一定程度导致了今天新闻行业缺乏经验的记者比较多,所以可能容易出现类似在报道中间核实做得不够的问题,致使整体新闻质量的下降,也让受众对新闻内容和质量产生了种种异议。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果一个不加任何考虑就对媒体存在普遍敌意的社会,可能也是不健康的。因为对于媒体的普遍敌意,最后损害的还是公众自己的利益。

02.

媒介的监测环境功能:

为什么媒体经常传播“负能量”?

对于媒体,我们还是应当抱持一个积极、理解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报道,但这同时也对媒体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在报道中做到更加专业,提供更精确、更全面的报道。

反过来,面对其他媒体一些负面的或失实的报道,官方媒体最好的回应方式其实是提供事实,做出恰当的回应即可。如果用比较情绪化、缺乏专业性的信息和文字作为回应,那么起到的只会是副作用。

这种做法也很可能会让普通民众对新闻功能产生一些误解。这里就涉及到,媒体为什么喜欢报道“负面新闻”,或者说媒体是不是就只能报道“正面新闻”?

在传播理论里面,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大众传播的“功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的。他认为,媒介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一是环境监测,二是协调社会(沟通联络)的功能,三是文化传承的功能。

在这三个功能里,第一个功能就说到了,媒介是要去监控环境的变化,就像雷达一样不断地扫描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普利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如果国家是一条船,记者就是站在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随时注意发生在海平面上一切最新的事情”。

《局内人》

这其实就说明,媒介的作用在于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新出现的一些事情。什么是最新出现的事情,或者说哪些最新出现的事情,是最值得被报道的?

媒介就像是一个哨兵,我们看到在动物界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群动物在吃草,这时候就会有几头动物在旁边,警觉地看着周围的环境有没有捕食者进入,如果有,它们就发出信号,其他动物就开始逃跑。

所以哨兵的功能是什么?就是监控周遭环境有没有危险。人类最早也是这样,当大家住在山洞里的时候,洞口就会有人站岗放哨。我们现在能看到在一些机构单位门口也有哨兵,他们也是在密切地关注着周围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之中,哪一些是更值得关注的?显然,如果很正常、一片祥和,这是不值得被哨兵额外关注的,要关注的是那些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危险、对我们的安全带来威胁的最新变化。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安全的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他们在进行环境监测、环境扫描的时候,第一个要关心的就是那些可能对大家造成不利影响的负面的信息。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众媒体喜欢报道“负面新闻”,其实这就是它的功能。如果媒体仅仅报道正面的信息,那么媒体就没有完成它的功能。

媒体环境监测的基本功能看上去是负面的,但实际上是正面的。

另外媒体报道负面新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现实进行监督。报道负面的事件,实际上是要让大家看到这样的事情不能做,媒体其实是在帮助树立一种社会的价值规范。

如果大家还记得,若干年前,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撞倒后遭受反复碾压,最开始从她身边路过的十几个人都没有去救她。但这起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大众也积极参与这类社会问题的讨论,在路上看见倒地的受伤的人,是不是可以“见死不救”。

形成大规模讨论之后,对社会整体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在看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再漠然。所以说,媒体报道负面新闻,去监督这样一些不道德的事件,实际上是在强制形成一种规范,可能会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华盛顿邮报》

所以媒介本身有自己的逻辑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是说,媒介只有报道正面的新闻,才是最好地执行了自己的功能。

03.

媒体报道,只“反映现实”吗?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批评的声音,“媒体为什么要关心这个事?还有那么多正面的事情,你关心这样的负面事情会不会产生不良导向?媒体是不是有什么不良意图?这会让年轻人觉得我们国家不好,觉得老百姓素质低。所以媒体要多报道好人好事,让人民看到希望”。

这种言论的核心意思是说,媒体不应该去报道负面新闻,它们报道的负面新闻,会让人产生一种坏事比好事多的印象,所以这种话的后面还会跟着质疑,媒体是不是“故意侮辱国家,记者良心何在、居心叵测”等等。

这样的言论,实际上就把媒体报道内容上升成一种记者的主观意图。

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把大众传播的功能和人际传播的功能混淆在一起了。大众传播要关注公众关心的问题,不是去实现个人利益,所以媒体是有公共性的,不能将其看作单纯的“私企”,而许多批评声音,实际上就把媒体理解为是某几个人控制的私企。

《真相》

这种看法背后,其实也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把媒体看成一面镜子,认为媒体就是应该反映现实,如果没有很好地反映现实,媒体就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

这里值得怀疑的是,第一,有没有一个关于现实的图像?如果有这样一个图像,才能有一面镜子去反映这个图像。

但是我们能看到,现实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人的眼里,大家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就像历史学家去研究一个历史过程,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立场去看待同一个议题,不同人看到的也都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知识本身是有视角的,并不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关于现实的图像

媒体能不能够反映一个客观的图像,在现在的新闻学或者传播学里,大家已经产生了共识,媒体实际上是在建构现实,这种建构本身,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挑选性再现,都是有视角的。

而这种视角体现了媒体的价值观和判断。在这个具体的事件里,媒体是去关注普通人的困境,可能的风险还是正面歌颂,安抚滞留游客,这就代表着不同的视角,我们不能说哪个更对,哪个更错,但是用一个完全替代另一个肯定是有问题的。要允许不同的视角存在。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澎湃”作为一家上海的媒体,有没有权利去关心三亚发生的事情?有没有权利去报道滞留游客的状况?

大众媒体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这本书里面所说,新闻的目的就是提供公民自我管理所使用的知识。

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是我们所说的媒体融合的时代,其实已经没有所谓“地方新闻”了,因为所有新闻,理论上在所有的地方都能通过互联网看到。

《黑镜》

过去的报纸时代,一个城市的新闻,可能由当地的报社报道,主要发行一般都限制在那个城市里。但在今天,任何一家地方媒体实际上都可以报道全国新闻,这个界限已经消失了。所以不管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其实都要接受全国媒体的报道和监督。

而且即便部分机构媒体像一些质疑里说的那样,是被“某几个人”控制,但在今天的融媒体时代,还存在着很多的自媒体,媒体的概念早已扩大化了,很难完全控制所有的媒介传播。

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其他省市的游客到了三亚,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媒体或自媒体来了解或回应当地出现的问题。

所以今天要再去指责说是某个地方媒体别有用心,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相反如果全国的媒体都不再关心三亚,对于当地游客的境况、对于三亚的疫情或者对于三亚的旅游业都再不置一词的话,反而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内容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生活在媒介中:传播学100讲》番外,内容有大量删减编辑,完整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至看理想App内收听。

📱💻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收听刘海龙主讲《传播学100讲》

头图:《局内人》

音频编辑:hyl、两面针

微信内容编辑:猫爷、苏小七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20万新闻大军为何没有一个是“吹哨人”?

点击上方“dang归网”,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大社老记有话说 |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 现在全国的新冠肺炎发病率、死亡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似乎防疫抗疫的拐点已经到来了。回顾疫情发生前后的情况,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是:全国20万新闻从业大军竟然 …

为什么调查记者变少许多?

知乎用户 新传觅小游​ 发表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贵州电视台记者张巍瀚前往唐山采访时遭遇暴力扣押一事也再度让舆论哗然。 根据记者张巍瀚的讲述,唐山事件发生后,他以电视台记者的身份从贵阳前往唐山准备对唐山事件进行采访,但接下 …

桃花潭李白|媒体不见了,“空难”成哑谜

**标题:**媒体不见了,“空难”成哑谜 **作者:**桃花潭李白 来源:微信公众号“桃花潭李白” **发表日期:**2022.5.18 主题归类:东航空难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