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什么不适用于中国?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你不能先让大家随意对靶子射箭,然后把 “射在靶子上的箭” 全部拔掉,训斥那些脱靶的人“为什么你们没一个射在靶子上?”

事实是,无论是西方经济学学术界还是投资金融的工业界,“看好中国经济” 从来都是大趋势——否则你压根不可能解释为什么最近 30 年来美欧日韩企业疯狂在中国扩张市场、开公司、建办公室、雇工程师、合作生产代工——如果没有背后一系列数据分析和学术界的长期看好中国经济,这些世界 500 强的 CEO 为什么像淘金一样疯狂来中国投资?难道全凭信仰?

本身学术界就是个完全尊重自由意志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手上客观的数据和模型做出客观或者主观的判断——你不能因为找出来十几个《环球时报》上嘲讽的 “中国崩溃论” 派学者,就断言 “西方经济学理论都觉得中国要崩溃了,结果中国打了他们的脸,说明日益衰落即将完蛋的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完全无法解释中国模式”——你装瞎看不见大部分人往中国狠狠砸钱生怕晚了的那些真金白银的投资和扩张而只看那些“脱靶的箭”,那你也只能得出“原来你们都是脱靶选手” 的结论。

知乎用户 寺内正道 发表

马克思:???

列宁:???

斯大林和毛:???

知乎用户 Zpuzzle​ 发表

我琢磨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是中国人原创的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总还沾个 “社会主义” 吧?

你这是直接把马克思从西方开除了?

你如果要问的是,为什么非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不适合目前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 这个问题,不觉得很傻吗?

PS:

我发现有些人在给我的私信和评论里也搞笑得很。

他们说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不包括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马克思明明是货真价实的欧洲人,他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从古典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虽说与其他的学派在理论和方向上有差别,可怎么就不能算成西方经济学理论了?

你们总不能一边批评不能用意识形态绑架经济学,另一边又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 “社会主义” 的就把他从西方经济学的阵营中开除出去吧?

还有人说 “马克思经济学的学术价值不高”——就算这是真的,那也不代表他不是西方经济学吧?否则照这么说,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最后一名因为成绩差,就不算是北大学生了?

至于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无法解释当代中国发展的,你同样也没办法拿 19 世纪初的古典经济学来解释欧美现在的经济发展。这种思维说穿了不过是认为苏联和中国等国家借鉴其他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来调整和改革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早就已经不算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但是,对于同样不断发展的其他西方经济学理论,他们却并认为这是对之前的继承。这种人算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者吗?

知乎用户 Minamoto 发表

中国不是什么特殊的国家,中国人也不是什么特殊的物种,所以如果经济学是科学,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中国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或者如今这年头被称作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其最大的问题不是适合不适合中国的问题,而是连西方自己都不适合的问题,当今的经济学其实并不科学,那些反对 “西方经济学” 的人,从来都是以 “西方经济学不适用任何一个国家” 来反对,而不是以不适合中国为由。

经济学中的很大一部分,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方法论上都存在极大问题。鄙人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还原论和和这之上的假设演绎法,这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尤其严重,新古典经济学妄图用个体理性人的效用推出中央银行该不该涨利息,理性人的假设本身不是问题,我已经说过这并不是个强假设。https://zhuanlan.zhihu.com/p/89747028

真正的问题在于能不能从理性人推导出 “央行利率政策” 上,今天量子力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质子中子的结构都已经比较清楚,但是就是在今天,99.9% 的化学反应都不能用薛定谔方程算出来,这些反应都是在实验室里用试管试出来的,直到去年,谷歌才在计算化学反应上有所突破。诸位觉得今天的心理学比物理学,量子力学如何?诸位觉得原子的复杂性比起人如何?迄今为止,号称科学之王的物理学甚至不能从水分子的性质准确推出湍流的运动,怎么会有人觉得从一个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就能推出央行的利息呢?

理性人的假设可能只对寥寥几人的微观环境是适用的,想要靠这个推出央行该涨多少利息,可能只是一种妄想。

再者,要从个体决策推出宏观政策,光靠一个理性人假设根本不够的,比如在 RBC 和 NK 模型中,就喜欢给定一个具体的效用函数,一谈效用函数,十个学经济的九个可能都怀疑这个函数究竟适不适合于现实,因为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一般不直接给定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只利用效用函数的各种被证实了的特性,比如凹凸性,但靠着不确切的效用函数绝不可能算出一个确切的利息,所以宏观模型要运作,效用函数一般都是给定的。

在经济学中爱用的效用函数形式往往还有好几种,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情,难道不同模型中的个体是不同的物种?事实上从未有过严谨的心理学实验证据证实这些效用函数的成立,有的严谨的心理学实验一做出来,比如卡尼曼的前景理论,还可能连理性人的期望效用假设都推翻。多数时候搞宏观的和搞金融的把效用函数设成这几个形式仅仅是为了方便计算而已,不同模型中为了好算而设置的效用函数自然很有可能是不同的。

十个学经济的九个可能都会问,为什么效用函数是这个形式?为什么不同时期消费的效用要按照指数的形式折算?你怎么知道每年的技术都以 g 的速率进步?教书先生们往往会回答:“如果效用函数和技术进步不是这个形式,换一个形式,这个模型也可以求解出来。”

这显然是一种流氓逻辑。设想下面一个场景:

张三和李四两位官员在讨论如何预防犯罪:

李四:这个简单,王五有作案企图,我们把他抓起来,就能预防犯罪了。

张三:“你怎么能确信有犯罪企图的人是王五,如果是赵六呢?

李四:如果是赵六有犯罪企图,那么我们把赵六抓起来就可以了。

张三:MMP。

新古典和新凯恩斯经济模型的效用函数和技术进步就是李四的这种流氓逻辑,效用函数是任何一种形式虽然模型都可以求解,但前提是你可以足够精确地知道效用函数和技术进步是哪一种形式。谁有犯罪企图你都可以抓,然而事实上在犯罪发生前,你根本不可能确定谁有犯罪企图。

这种假设演绎法逻辑的本质是如此的流氓,但经济学家却爱宣称他们的学说就像物理学一样:你看,地球上根本没有光滑斜面,但伽利略最开始不也假设光滑斜面嘛,我们假设个理性人,假设个效用函数,然后以后放宽假设不也和伽利略一样?

伽利略对光滑斜面的假设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摩擦力很快就可以被精确算出来了,所以很容易在他的斜面小球模型中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要是摩擦力像人的效用函数一样复杂,难以测量,伽利略的理论可能就是一堆废纸。伽利略在假设光滑斜面时可能已经感觉到摩擦力可以精确算,但更可能他也不知道摩擦力能不能被精确算,那这样他这个假设被传为美谈纯属于撞大运,纯粹是因为后面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算出来了。经济学有没有这个运气?我想多半是没有的。

之所以说经济学多半没有这个运气,是因为像古典物理学这样先假设然后放宽的操作在自然科学史上就没有成功过第二回,哪一个化学反应是通过假设法先假设一堆杂质中一些和另一堆杂质中的一些物质的十几种反应,然后把两堆杂质放在一起反应看最后会有哪些杂质来研究的?不都是先想尽办法进行提纯,减少变量然后再进行实验?在用显微镜看到细胞之前,哪一位生物学家成功地 “假设” 出了 “生物是由细胞构成” 的原理?显微镜发明后看到的细胞仅仅是验证了生物学家心中的假设?还是说显微镜根本就看到了生物学家从未想象到的东西?细胞核,细胞器,细胞膜的存在和运动机理究竟是生物学家先 “假设” 出来的然后放宽假设得到的?还是生物学家之前什么都没想到,直接用显微镜看到的?如果靠假设就能演绎出科学原理,那么人类就已经是上帝,因为全部原理已经既存于人类的心中。

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必须要靠实验和观察来推动,而不能靠假设来推动,在观察的技艺上,尽管计量经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整个经济领域最科学的部分),但这种观察依旧无法战胜内生性和非线性,没有充分的对照试验,经济学很难取得进展。

但这种假设演绎法在经济学中俨然形成了一种宗教信条,凯恩斯主义者本来并不关心微观领域的问题,凯恩斯的理论包含了大量的经验观察,但居然会受到新古典学派指责:“凯恩斯的理论没有微观基础,没有深层原理。”其中,罗伯特 · 卢卡斯用理性预期理论成功暴击了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被预期到的政府干预会失效,卢卡斯是用实验来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的无效性?根本没有,全靠假设推导,但凯恩斯主义者居然被这样的攻击所暴打,以至于把自己的理论和 “微观基础” 结合了起来,吸收了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最终产生了新凯恩斯学派。

这种奇特的事件与人类迄今为止的科学史简直是背道而驰,在新凯恩斯学派产生前,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是 “凌乱” 的,凯恩斯说,政府应该这样做,但却无法说明政府这样做的“微观机理”,因为它的政策不是从个体的效用出发进行推导的,而是直接通过对商业周期的经验观察而来,就因为凯恩斯主义者无法把进行经济政策的个中缘由说明清楚到个体的理性选择的程度,加上 70 年代的滞涨,所以就受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暴击。仔细一想,林德医生发现柠檬能治败血病的时候,给出了什么缘由?可曾发现维生素 C 作用于细胞的“微观机理”?根本没有。我用柠檬能治败血病,是因为我用过了,确实可以治败血病,至于柠檬为什么能治败血病,我解释不了,也不解释。

18 世纪的人能发现维生素 C 的作用原理吗?我想任何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柠檬治败血病的原理需要等一百五十年才能发现,科学虽然在不停地追求原理,但不是靠原理而是靠实验来判断操作有没有效,如果原理和实验对不上,错的只会是原理。林德医生并不知道柠檬治败血病的原理,但凭着一句 “我试过了很多次,都有效” 就足以说服英国海军,而新古典经济学家却可以仅凭 “你没有微观基础,解释不清原理,我这一套原理推出来,证明你是错的” 就暴击了凯恩斯主义者,更奇特的是凯恩斯在被暴击的时候,是掏出无数次实验结果来自卫吗?是去再做 n 次的实验吗来打对面脸吗?根本不是,而是直接说:“你说得也有道理”,然后把新古典的理性预期理论也吸收了。

这哪里像是搞科学的样子,这像是一伙自己实验也没几次,也拿不准自己理论对不对的人面对别人的质疑无法反驳,为了让政府继续相信自己的观点,把对面的理论和自己的理论混起来,其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要搞得对面也无法反驳自己,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指挥政府了。

相比之下,马政经的人比这些人实际多了,从来不扯效用函数(当然,效用函数的定性分析在微观领域还是有用的),反正效用函数究竟是个什么形式谁也观察不出来,也不扯随机冲击会对价格有什么影响,因为随机冲击究竟是怎样的,服从什么分布谁也不知道,那些天天在模型中加入随机冲击进行分析的人难道考虑过这次新冠疫情?马政经谈的都是些什么?劳动价值,劳动价值就是劳动时间,这个可以轻易看到,又谈价格和投入产出,这个也可以轻松看到。先看看我们看得见什么,再谈我们能做些什么。和那些花大量时间对着不可精确测量的效用搞最优化,考察不可预测和观察的随机扰动的高宏相比,可以说是实在多了。

但是现状是如果只着眼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能解释的问题就太少了,所以马政经逐渐变得不实用。当政府讨论政策问题是,必然总会涉及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于是自然而然的,那些宣称自己能分析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的人就占据了上风,一个诚实地承认自己治不了病让病人等死的医生,永远不会是实际上治不了病但口头上宣称自己能治病的医生的对手。

宏观经济学的这些模型,本质上是在拿拿不到的东西来建模,“如果我们能知道效用函数是怎样的,如果我们能知道技术进步的形式,那么带进模型就可求解”,当然,还要假设市场均衡能瞬间达到。一副搞得好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样子,实际上却是在无风带准备万事,曼昆的教材中有一句话我最为认可,经济学家和物理学家讨论如何开罐头,经济学家说:“假设我们有一个开罐器 ······”。

西方经济学不适合中国,这个说法我并不清楚是从哪里产出来的,也许是因为林毅夫说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学罢,林毅夫先生不仅主张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学,事实上他还主张各发展中国家都要有自己的经济学,这自然是动了那些西经传教士的蛋糕,于是便有人站出来嘲讽:难道中国人是特殊物种?

主张各国搞各国的经济学显然不是因为各国的人不是同一个物种,而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根本不是科学而是宗教,各国的人搞各国的宗教安抚和治理各国人民岂不是十分合理?最早搞假设演绎法应该要数一神教了,“我们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 “市场是均衡的”,“均衡是可以瞬间达到的”,和我们先“假设有一个上帝” 没什么本质区别,后者还比前者简单明了。经济学中的这些假设除了理性人假设仅仅在人数很少的实验中实验基础之外,都不是从实验上归纳出来的,都只是某些知名人士的希望,林毅夫先生没直接说明经济学是宗教神学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居然还有人得寸进尺,说经济学是科学,嘲讽中国人是特殊物种。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休克疗法改革失败,说好听一点是外地宗教在本地水土不服,说难听一点就是假借科学之名搞乱别国内政,各国要求独立自主,还是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学。

说来社会科学虽然号称科学,但除了经济学外,别的社科并不喜欢用 “科学” 二字在自己脸上贴金,你问一个搞历史或者哲学的,历史学或哲学是不是科学?他们多半不会直接下肯定结论,只有经济学家最爱这两个字,因为借助这两个字的威力,他们就可以忽悠别人。

知乎用户 深邃暗黑范特西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要是你硬要问,那是因为你没文化少见识,因为你既不懂中国,也不懂经济学。

说不客气一点,经济学基本就等于西方经济学。稍微了解一点西方经济史的人都知道,马经只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剩余价值论本身就是在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下发展出来的。同时由于其时代局限性,你只学这个的话,压根理解不了经济周期,也理解不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好比你只学牛顿理解不了量子力学一样

为什么会问出这种问题呢?作为一门解释现实的学科,经济学原本就是流派众多,不断发展的。只不过因为某些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学和大学只能给你们灌输某些抱残守缺的东西,让你们认为这玩意是唯一真理,这好比拿着博物学去理解现在的生物学科,闹出这种笑话也是顺理成章的。

知乎用户 银河屯田地球捕鱼 发表

挺适合的,正用着呢,有形的手 + 无形的手,新凯恩斯主义强化版。

知乎用户 常安 发表

这个问题有很大的争议,而争议往往是没有理清概念。

首先,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引入的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和新古典的宏观经济学的总称。西方经济学,不是指西方的经济学;东方巴黎,不是指东方的巴黎;这种语词翻译有其时代背景。当时国内没有经济学学科,只有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下面的对国外经济学的批判。国外经济学在学界是有刊物和研究的,这个国外也不局限与西方。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建设需要和意识形态破局的需要,对于经济学的引入,自然以当时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古典体系,而且也是萨缪尔森之后的典型的,以数理方法驱动的经济学。且在美国高校教育体系下形成主流,有成熟的教学资源和教科书体系。

而媒体所说的,或者说不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学,往往是指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以世贸组织,国际货币组织,推动的市场化,国企私有化,开放资本市场,开放金融市场,降低关税,缩减福利支出,为基本政策方针,同时,还针对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东欧转型经济开出的自由化的药方。媒体批判的是这种自由主义式的,这种撒切尔和里根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针对这种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批判,在国内外都连篇累牍。说这种西方经济学理论不适用于中国,可以说因为确实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市场化过程中,保留了大量重要的国企资产。说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也大致合理,因为中国确实是进行了市场化转型,解除了城市的福利体系,释放了劳动力要素,国际贸易占据重要份额。这里面可以说有得有失,五五开,六四开,三七开,各有所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而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就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可以说当前的经济学,除了中国经济史和思想史方向,基本上都是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即是在这个方向,也有大量的以现代经济学理论进行古代经济学论说的,不能说是纯粹的中国经济学。在政策制定领域,当然有政治学,历史学的学者,一定程度上参考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政策。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充分借鉴了西方和东亚的发展经验,包括自己的历史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对于中国的特殊性,往往就更多的偏向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在这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不符合小政府的理论。但西方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理论,对于当代政府的论证,对于政府组织形式的研究,对于政治制度的比较方面,是有充分的研究的,这里中国并不能算作特殊。

事实上,当前经济学的发展,整个经济学理论史,基本上是以西方学者论述为主的。从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新古典边际主义,凯恩斯,新凯恩斯,后凯恩斯新兴古典,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谱系中的马克思,新李嘉图,列宁,卢森堡,希法亭,等等,整个学科是充斥着西方的理论论述的。至少在理论层面,整个经济学几百年的论述传统中,中国学者贡献有限。在这方面提什么民族精神,中国特色,或者追溯什么重农主义的中国起源之类的问题,是有些汗颜。当初没有发现,过后就好好学习,好好继承,落后了就努力赶上,希望以后能有所贡献。在学问问题上,最好还是别扯什么民族情绪。

当然,最后还是可以说一说中国的经济学。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大量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方面的文献,对于这部分文献的挖掘,对于相关的中国古代学者的经济思想的挖掘,是一方面可以补足对我国历史认识的经济视角,一方面也可以凸显出历史上的中国经验。这方面的工作要有人来做。但可惜,当前经济学教育的学科体系下,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课程和研究也已经是十分有限,何况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其实,这才是西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弊端。有所得必有所失,数理化的模型建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催动,这套小无相功也能施展出少林绝技;但终究不能取代历史学派,演化学派等等非主流学派的位置。

经济学,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存在着众多的学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没有结束,主流绝非真理,非主流并非谬论。承自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国内接续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支,新古典以后的数理经济学分支,两支为主流。就现在而言,为丰富学术,其实更应该适当往非主流学派和经济学前沿做一些资源倾斜。将中国故事讲好,将中国经验与理论进行验证,在舆论上仍然有必要。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各经济体发展的阶段不一样,适合 “现在的西方” 的经济学不适合“现在的中国”←_←】■♦

●因为西方经济学是先有西方经济,后来学者才根据历史现象总结的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有的部分也是马后炮啦。

●现在的西方经济学特指当下主流的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这个就是把俄罗斯搞垮的那个东西,是适应英美收割世界的,而不适合(现在的)中国——(按理论,可能未来的中国会需要?有些方面也在学习、接轨啦)。

●当日,这个世界上的经济学真的主要还是西方的经济学,我们对世界经济学的贡献目前还就像四大发明对世界科技业的贡献。

●西方经济学(一般都指的是西方的发展路径,他们有些条件我们不具备 例如殖民什么。西方经济学也好多种呢,有的适合,有的不适合)不适合中国呢,现在也有我们历史上接受人家的 “指导” 吃过亏,以及想发展我们自己的东方经济学的原因。

对,一句话就是

“现在流行的” 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也是一个阶段流行一种,来不断适应他们的发展),不适合现在的中国(我们如果适用的话,可能适用的是人家以前的,因为我们处在人家以前的发展阶段)。

知乎用户 资管人 Edmond 发表

从 08 年之后,政府直接接手、各国 QE 不停开始,经济学理论已经不适用于大部分主流国家了。

本来作用是微调的公开市场操作,已经成为各国央行扩表放水的主流工具,世界变了。

还有很多人坚信,央行们这种做法,迟早会迎来最终的 “清算日”,这一点中外概莫能外。但谁也不知道这个清算日何时会发生。明年?十年后?或是五十年后?

在这之前,跟央行作对,肯定死得很惨。观望不参与,业绩肯定低于同行。所以大部分人还是顺势而为,把未知的将来交给命运。

要知道,政府参与度较低的 08 年之前,看清楚了本质、做空 CDO 的不在少数,大部分倒在黎明之前,保尔森是运气不错。

知乎用户 王耀的青年近卫兔 发表

首先,请定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理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来自我国的西方向的,所以,这个问题,似乎

知乎用户 庄生梦蝶 发表

半吊水不到的水平,来强答一下。

西经适不适合中国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回答方式,就是:百度一下最近几十年我国历任央行、财政部主要官员的学术背景。

你猜猜,我国央行里从事货币政策研究的人员,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写的啥?DSGE 还是马的剩余价值论?

西经不适合中国,逻辑上只能推出以下两个结论之一:1,所有理论都无法解释中国经济。2,存在某个或多个理论,能比西经更好地解释中国经济。

如果是 1,中国的发展道路难道就那么奇葩,超乎一切理论 / 学科的理解范畴?若以此推论,中国的发展模式恐怕就沦入神学、玄学范畴。

如果是 2,为何不选择那些具有更 “适合中国” 的学术背景的技术官僚来参与我国经济领域重大决策?

知乎用户 TOM DIG 发表

每当听到
XXX 科学理论不适用于 XXX

绝大部分都是说话人没有充分理解该理论,甚至,这些人有没有学习过该理论都说不好,只是在听某些人说 XXX 不适用于 XXX 后的直觉赞同。

在某音上,以某平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者大力鼓吹西方经济学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中国如何 XXX 打破了各种理论。点赞的都是什么人?都是在各种稍微奇特一点的物理学现象(一般是力学)视频下猛回复 “牛顿的棺材板要压不住了”“这不归牛顿管,归牛顿的弟弟牛逼管”。很明显,这种回复一般都是高中物理没学好,甚至没上过高中的(有时候我都怀疑有没有上初中) 。他们显然更没有读过经济学,哪怕是科普书籍也没读过。

经济学理论,我觉得不仅适合全地球所有国家,如果有外星人,我估计外星人也面临同样的经济学问题,至于理论和我们一样不一样,那就看外星人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知乎用户 竹官宝七 发表

你的看看经济学理论隐含的多少假设,这是假设在中国大体上是不是事实,存不存在强力干扰这些假设的因素。

知乎用户 Larry1848 发表

个人拙见:

尽信书不如不信书

物理学也有一堆假设,但是没人在现实做事的时候会真的按照最完美的温度和气压,最光滑的平面什么的去实践吧?

物理学如此,何必对经济学那么苛责?要求一个社科能面面俱到,解释一切,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痴心妄想。而且这也不可能是科学,因为社会的主角永远是人,社科永远有个 constraint 叫 “人学”。至于“人学”,这是从启蒙运动真正开始的一门学问。从那之后社科者人人拿着自己的“人学” 去发展自己一套社会学。也是从启蒙运动开始,人对社会之认识从恶人制恶制转到恶制出恶人。所以不要忘了,社科很年轻。社科最活跃最有用的时候也是社会变化最变化无穷幅度最大的时候———zb 主义经济出现之后。而关于 “人学” 最新最近相对最可靠的神经学与心理学又出现了多久?

与其说新古典拿科学忽悠人。不如说有些信新古典的人科学拜物,什么科学都经不起迷信。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何况迷信的人哪是兵?是土匪。那土匪当然拿着一身膀大腰圆的横肉来逼人就范啊。

什么市场效率第一,就是一种李逵吧?再说什么资本逐利,500% 利益就不要命了,也是种鲁智深了吧?

人要是单单尽信一种经济学学派,不批判不思辨,轻则迟早变邪教残害自己,重则变土匪半路杀出来,占山为王,祸国殃民。

还有些经济学,则是披着经济学的袈裟,佛光下藏着 zz 观点,卖着不知道什么葫芦里的药。比如新自由主义。(不多赘述,反正我能 diss 一天。)

我觉得还是学张夏准教授借同样一句话来说对待学科的态度:百花齐放,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om。因为那些经济学学派。它们本身就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不同的视角。加上我们人类之复杂,社会之复杂,本身就应该有更多观点更好。然后再博取众长,实事求是地去实践。而实践本身,早就不关经济学的事了,经济学是解释的干活,至于实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这些价值判断,无一不来自政治哲学或者哲学。下经济政策的人永远不止在单单考量经济。

新古典创始者把古典政治经济学撇去政治二字,而言经济学为独立之科学。就是想撇去价值判断之争。因为这种争论,能吵得几天几夜,没完没了,徒生聒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马政经比新古典更像古典政经的继承人。比如他们都看阶级,而且觉得生产是经济发展之动力。而新古典,嗯……)

所以与其说西方经济学不适合中国,不如说迷信西方经济学的土匪不适合中国。因为大家都是人,中国人也是人,中国社会也是人构建或被构建的社会。你不能因为几个臭土匪叫叫嚷嚷,哗众取宠就一耙子把经济学都打死了。

知乎用户 小胖 916 发表

这个问法貌似有点儿问题,不光是不适用于中国,是不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

1945 年二战结束后,直到今天,约 70 余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财富增加了,但发达国家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反而再减少。

如果刨除中国,地球上的财富同样增加了,但富人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反而是穷人的数量增加了。

也就是说全世界,完完整整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搞了 70 余年,财富确实增加了,但穷人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这已经不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不适用于中国的问题了。是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同时也不适用于部分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包不同 发表

因为 “中国人需要被管理”(成龙大哥说的哈)。


西方经济学主张的市场经济(自由经济),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

常常有人把 “理性人” 误解为 “先知人”,“股神人”,“全知全能人”,甚至还提出“有限理性人” 的概念。

其实 “理性人” 仅仅表示一个神智清醒的成年人(非疯子,非儿童)用行动选择 A 而放弃 B 时,表明他认为 A 好于 B,并且能够承担自主选择带来的后果。

根据这个理解,“理性人”更加接近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的意思。

在这个假设基础上,才可以推理出 “自愿交换” 会使交换双方变得更好。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有一节 “贸易中的吃亏感”,很好地诠释了“理性人假设” 这个概念:

当不同的个人持有不同的物品,怀有不同的愿望,或者两者兼有时,就出现了进行互利的贸易的机会: 即各个参与者都能得到好处的贸易。交换棒球卡的孩子们会学到贸易的基本原则。一个孩子有两张 Kirby Puchett 卡,另一个孩子有两张 Jose Canseco 卡,交换可能使这两个人都得到好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国家之间。尼日利亚的石油用不完,但是食品却不够。美国的小麦多于美国人的消费量,但却需要石油。贸易可以使这两国都得到好处。
**两人之间的自愿贸易并不会造成一人得利、另一人吃亏的结果,而只能是两人同时得利。**毕竟,假如贸易会使任何一方吃亏,吃亏的一方就不会参与贸易了,自愿交换的一个基本后果就是每一方都受益。
在贸易中的 “吃亏感”
尽管上述这种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论点认为 “人们参与贸易都是出于自愿一一因为他们认为贸易会使自己受益”,却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人们在交易结束后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 当经济学家说自愿贸易使双方受益时,他们并不是说双方都感到高兴。
例如,弗兰克拿一把旧式的摇椅到跳蚤市场去卖。他愿意以 100 美元的价格卖掉它一一如果价格低于此他宁愿不卖一一但是他希望卖到 200 美元。海伦到跳蚤市场来,计划买一把这样的椅子。她希望只付 100 美元,但是准备最多付到 200 美元。他们两人讲价、谈判后,最终以 150 美元成交。但是两个人在回家的路上都不高兴。弗兰克抱怨卖价太低了,海伦抱怨买价太高了。尽管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物品的价格 “太高”,他们还是把它买了下来。
以经济学家的眼光看来,这种抱怨是自相矛盾的。假如弗兰克确实觉得 150 美元太低,他就不会以这个价格卖出; 假如海伦确实觉得 150 美元太高,她也不会以这个价格买进。经济学家争辩说,人们不是用言词,而是用行动表示出他们的喜好。如果某人自愿地同意做一笔交易,这说明他认为:这笔交易即使不是完美无缺的,做这笔交易至少也比不做这笔交易要好。
对于这一观点有两种常见的反对意见,两者都牵涉到弗兰克或者海伦 “利用了另一个人” 这一说法。当然,它的含义是,如果买方或者卖方占了便宜,另一方就不可能得利而是吃亏了。
第一种反对意见是,弗兰克或海伦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他们同意交易的内容是什么。也许海伦知道这把椅子是稀有的古董,价值 5000 美元,但是她不告诉弗兰克,而以 150 美元的低价把它买了下来。也许弗兰克知道这把椅子坐上 10 分钟就会把人摔下来,但是他不告诉海伦,而把它高价卖了出去。在这两种情况下,信息被隐瞒了起来,不了解这一信息的一方吃了亏而不是得到了好处。
第二种反对意见涉及贸易收益的划分。既然海伦曾经准备付到 200 美元,她少付的那部分钱即为盈余,即经济学家所说的贸易收益。同样,既然弗兰克原来准备最少以 100 美元成交,他多卖的那部分钱也是盈余。贸易收益的总价值为 100 美元一一海伦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弗兰克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之差。以 150 美元成交就是把收益分为两半,每人得到 50 美元的盈余。如果成交额为 125 美元,弗兰克得 25 美元,海伦得 75 美元,则划分不能被认为是公平的。
经济学家并不过分考虑这类反对意见。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主张把尽量多的信息公开,他们还主张应该使卖主和消费者都恪守信用。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支持反对出售伪劣产品的法律。但是他们也指出:**回头再想想和 “假如我当初就知道的话” 这类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弗兰克没有把椅子拿到几家有信誉的古董店去问问价值,而是去了跳蚤市场,这是他自愿地决定要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海伦没有去找有声望的、能够保证商品质量的店主,而是到跳蚤市场来买古董,她知道自己是在冒险。也许他们两人都愿意再从头开始,换一种方式进行这笔交易。也许他们这样做是不成熟而愚蠢的。以讨价还价而论,当然双方都想尽可能多地得到贸易的收益。
无论如何,**自由贸易的逻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对交易的结果表现出莫大的欣喜,**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事后。交易的逻辑只是说当人们选择做一交易时,他们认为做这笔交易比不做这笔交易要好。根据定义,如果他们宁愿做这笔交易,在交易进行时他们确实认为自己会得到好处
不过,这些反对意见传达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易往往比交换棒球卡要复杂得多。它们牵涉到信息的问题、对风险的估量问题和对未来的预期问题。对这些复杂问题的讨论将贯穿本书的始终。因此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只是告诫读者,如果你担心自己缺乏适当的信息进行交易,那就多走几家商店,找个保证人或者听听专家的意见,或者买保险,这些谨慎的措施是自愿交易中应有的内容。如果你感到甚至采取这些措施也太危险,就不要进行这笔交易。但是,如果你选择不采取任何这类谨慎措施就冒然行动,那就不要说你别无选择。正如那些买彩票的人们一样,你知道你是在碰运气。


众所周知,有一种冷叫做 “妈妈觉得你冷”。

对于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来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不穿秋裤比较帅,即使承担一些冻感冒的风险也值得,我就可以不穿秋裤。

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如果他被冻感冒就是妈妈的责任,妈妈让他穿秋裤是为了他好,离开了妈妈他什么也不是……

所以,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底层假设开始,就是不适用于 “巨婴国” 的。

巨婴们需要被管理~

米尔顿.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那么,国家是否可以像妈妈一样照顾她的孩子呢?

巴斯夏为国家下了一个经典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定义:“国家是一个庞大的虚构的实体,每个人都竭力通过它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然而,人们却往往忘记这一点,而把国家拟人化,一边是国家,一边是民众,国家与构成这个国家的民众被看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前者决心要对后者遍撒甘露,后者则有资格对前者要这要那,要求前者赐给他人间一切福气。而这种拟人化,过去是、未来也仍将是灾难与革命的祸根所在。
在巴斯夏看来,国家不是、也不可能只长一只手。它总是长着有两只手,一只手管拿,一只手管送,也就是说,国家有一只粗暴之手,也有一只温柔之手。为了干第二件,必需先得干第一件。而严格说来,国家只能拿而不能给。人们总是期望政府拿别人的东西给自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一般把他们拿到的东西给自己留下一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原因很简单,国家也是由内阁成员、官僚、警察等等构成的,他们也跟普通人一样,希望多占有而少付出。
而人们总是错误地以为,国家自己就可以创造出给予某些人的特权和好处。人们希望国家多多地给予,又希望国家少征收点税,这两种期望和承诺是互相冲突,难以两全的。而这,正是法国历次革命的根源。只要人们相信,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政府,只要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运用自己的才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进自己的生活、增进自己的幸福;只要他们仍然指望法律赐予他们一切,一句话,只要他们认为他们跟国家的关系就等同于羊群与牧羊人的关系,那么,革命不断的局面就不会改观。当政府在民众压力下所作出的的承诺不能实现的时候,人们就在野心家和乌托邦分子的鼓动下,更换政府,以为新政府同时满足那两个不难两全的承诺;而乌托邦分子也总是有层出不穷的新方案,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要用自己的方案替代别的乌托邦分子的方案,结果就是在法国一个世纪的时间中一波接一波革命。
巴斯夏的结论是:国家不是、也不应当是别的什么东西,仅仅是一种公共警察力量,它不是压迫和互相掠夺的工具,相反,只是为每个人提供一种保障,并使正义和安全主宰所有人。政府应当把自己全部的力量都用于防范和镇制捏造、欺诈、失职、犯罪及暴力行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撒胡椒面,管了很多与它的基本职责完全不搭界的事情。
——《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萃》译者后记

知乎用户 神奇的大橘子 发表

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学,社会在进步,经济学也在进化,这是一定的。

西经你把它当本历史书,历史哪有正确错误的,历史就是历史,同样,历史的教训哪有照搬的呀,每个社会形态下,作用的方法都不一样,没有包治百病的。

就算是西方经济学,不同的人去理解,也分了不同学派,还有靠近我们的马克思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经济发展了这么久,理论肯定要变的,这些理论试用的阶段早过了。让你学习,不是让你照搬,是给你介绍一种思维方式,让你去思考,世界是变化,理论方法也是变化的,尤其这种社会学的东西。

知乎用户 妙蛙种子的妙妙屋 发表

新财富密码:选择一个 A (只要涉及或名义上涉及到西方即可),然后对 A 的定义或者实质进行魔改,最后得出我们中国真是太厉害啦!

说了半天就是骗骗不懂经济学的小朋友罢了 经济学理论何其多 从来就没有一个理论叫做西方经济学理论 这种谬误就好像立个西方哲学出来批判

原来凯恩斯思主义下的财政政策和弗里德曼货币主义下的货币政策 索罗模型和罗默模型下经济增长的要素积累以及国际贸易模型的出口导向战略是不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部分

绝大多数教材和论文都很直接说理性人的假设能够解释多数现实 而少部分特殊情况的假设是行为经济学等具体分支研究的问题 人家从来就没有说过理性人假设完全正确

最后 经典误导 西方经济学 = 自由放任主义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因为中国太高贵了,

蛮夷的技术和社会科学怎么可以适用?

两个铁球必须重的先落地,

天必须是圆的,

月食必须得看好狗,

各地方口音风俗不一样必须是因为山川河流不同,

孩子被椅子绊倒了必须揍这椅子一顿。

元朝不搞高税收必须就是辣鸡,

明初片板不得入海必须就是黄恩浩荡,

王莽改革必须就是时空穿越,

商鞅变法必须超越凯恩斯主义,

西方经济学?您配吗?

礼毕

知乎用户 梁超 发表

并非不适用, 经济学原理没变化的, 只是同样的策略在不同环境下不能直接迁移而已

看上去之所以同策不同效, 主要是环境背景不同, 中国恰逢王朝的兴盛期, 而美帝恰逢王朝的衰退期; 中国是国有经济主导, 他国是自由经济主导.

西方经济学不是铁板一块, 有各种各样的流派.
目前大多西方国家政府层面主导的模式是凯恩斯模式.
简单说就是信用过度膨胀后, 要有破产还债, 但不愿承担这个衰退的后果, 所以印钱还债, 药不能停.
其实我们国家实际操作层面也是用的凯恩斯模式.
但这本身就是邪教, 代表 gov 的主导利益, 并非所谓合理的经济学逻辑.

知乎用户 Steven 汤圆 发表

然而实际上,高层做经济决策的时候,你口中的 “西方经济学理论” 就是这些智囊的指导理论。为啥不适用?因为我们要“反西方”,阻止“西化”。

题主的这用论调,到处都是,笑笑就行了,有些人就是看这个恰饭的,信?我是不可能的!

知乎用户 依稀闻道太狂生 发表

其实是可以的,只是许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和智库是先射箭在画靶子。人非得说谎,理论能有什么办法呢?

知乎用户 xiaofeixiong 发表

并不能说西方经济学理论,而是现在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

看国富论里面关于分工的阐述适用不适用中国呢?

很显然是适用的,其中一些理论是过时的,但一些确实是无论什么经济体都通用的,适用的。

另一个问题是现代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应对欧美的经济问题吗?

也不行。

那就看问题是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李大哥 发表

这得是多没经济学常识才会问出这种问题?

你之所以觉得看似 “西方经济学” 不适用于中国,是因为你只拿基础理论来生搬硬套,这套基础,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也不完全适用

简单来说,经济学是一门被变量影响的学科

在经济学的领域里,任何一种新增的变量、变量的权重变化,得出的结果都是天差地别的。

打个比方

生产函数的模型为:

Q=f(X1,X2…)

这里面,X 代表的是不同的生产要素

在最基础的理论里,通常只考虑资本 (Capital) 和劳动力(Labor),即:

Q=f(K,L)

但是,真实的生产要素是很多的

政府影响、土地、税收、技术、企业家影响等等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的权重不是完全一样的

你拿着一个最基本的模型,往所有人头上套,根本就不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真有兴趣,就去用学习一门科学方法去研究,不要总在网上听人瞎扯

知乎用户 职业消防车 发表

弱弱的问句,马克思也是西方人吧?

知乎用户 高川普 发表

西方经济学理论不是不适用于中国,而是不适用于所有国家。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好像现在还挺好,不是因为用了西方经济学思想,而是他们侵略了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资本输出。

菲律宾,俄罗斯,古巴,这些国家都是引入了西方经济学之后,本国经济遭到了重创。

当时建议这些国家引入西方经济学思想的经济学家,后来都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他们忙着制定收割韭菜国的财富。

换句话说,西方经济学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收割其他国家的最有利的武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罪状,那我开始一条一条说(排名不分先后,想到什么说什么)。

第一条:经济学不是一门高尚的学科。

经济是在资本的土壤上发展出来的,学过微观经济学的人应该有体会,经济学家研究的东西说白了就两个字——算计。

很多经济学家都是站在资本的立场上分析事情的,比如定价策略,比如价格歧视,比如囚徒困境。

为什么程序员必须加班?为什么外卖员没了时间?为什么滴滴司机几乎挣不到钱?为什么高校学生之间越来越卷?

囚徒困境完美地解释了这一切。

当然,并不是经济学家造成了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自然产生的,是由人性孵化出来的。

但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觉得这很正常,或者说,所有的站在资本立场的经济学家,都很默契地对囚徒困境避而不谈。

好像,工人阶级就应该内卷。

有多少经济学家是为全人类全社会谋福利?

第二条:经济学的立学根基可能是个伪命题。

经济学的立学根基,是对人的假设。

一开始,经济学家假设人是逐利的,后来发现好多事情解释不通。

他们改了他们的前提,他们说,人是利己的。但是还是有好多事情解释不通。

于是他们又改了他们的前提,他们说,人是社会人,是经济人。

也对,也不对。

人确实是逐利的,因为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人也是利己的,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但是,将人,这个有机的、动态变化的、多维的、相互影响的无比复杂的东西,仅仅用几个简单的标签来描述,是否太过儿戏了呢?

就好像,只有小孩才会将电视剧里的人分为好人坏人。

人是矛盾的统一体,非善非恶,既利己,也利他,是社会性的,也是独立性的。

第三条:经济学所代表的文化,并不具有大一统的格局。

好多人都说,东方讲关系,西方讲契约。

经济学就是从西方的契约文化下发展出来的学科,好吧,姑且算是一个学科。

契约文化没什么不对,关系文化也没什么不对。实际上,中国也有契约,西方也存在关系,两者就好像对偶问题一样。

问题在于,契约主导的商业合作,契约是底线,大家对契约负责;而关系主导的商业合作当中,契约是流程,大家对彼此负责。

就好像,老干妈从来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别想欠她一分钱,并不是契约的力量,而是干妈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的力量。

注意,这里说的关系,并不是走后门这种关系,而是品牌自身打造的与顾客,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这里不想展开说了,因为这是一个容易杠起来的点。

第四条:经济学将人性引入深渊。

读本科的时候,大学某教授说好多问题都能用经济学来分析。

我觉得他在放屁。

有些问题,一旦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性质立马就变了。

我在追我女朋友的时候,有个同学问我,觉得我们以后走到一起步入婚姻的概率有多大。

我当时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我都觉得当时的我有点儿帅。

这种问题,一旦考虑,性质就变了。一旦思考多大概率步入婚姻,就会思考如果失败怎么办,下一步就是自己要不要全身心投入,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她。

爱情,沾上一丁点儿的算计,就不能够再称之为爱情了。

第五条: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经济学的一个原则就是最优,而达成最优的一个条件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这在东方哲学来看,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

因为失去了事情的平衡。

前段时间我娘跟我说,手头有几万块闲钱,又想买基金了,被我批评了一顿。

自从我娘沾上基金,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状态,毕竟根据我给她写的脚本,导出的文件可以让她闭着眼买,绝对不会赔,收益率还不低。

于是她甚至想把所有的钱都买基金,只留基本生活费。

她在追求边际收益最大化。但是在我看来,这分明是将家庭推向了危险的境地,因为在达到边际收益最大的时候,家庭是最不平衡的,所以也是最脆弱的。

——个人观点,纯属瞎说,欢迎补充——

知乎用户 祁师闻 发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西方的?

知乎用户 晓光 142 发表

题主为什么会认为 “西方经济学理论不适用于中国”?

知乎用户 易晓 发表

科学都有普世性,如同不要太相信一些广泛存在的更适应 XX 体质的宣传一样,科学必然也会包括个体的差异性。

知乎用户 木槿 发表

因为价值观不同,虽然现在人都更追求富裕,但是中国人整体价值观里有古典文化的倾向,即使中国富裕了也不是像欧美那样,中国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虽然现在还有人不信。国家提供环境,每个人的富裕得通过自己劳动获得而不是平均分配,平均分配只会让不劳动的人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伍子胥是我偶像 发表

因为地球上没有另一个美洲和非洲

知乎用户 刘新蜜蜂 发表

中国从来就没完整用过西方经济学,没检验过,何来适不适用。

知乎用户 我不想再被封号了 发表

经济学不是科学而是神学。

神学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神背后的祭祀阶级更好的割韭菜而服务。

所以某些经济学可以在某些时候适用于某些中国人。

但不可能在全部时候适用于全部中国人。

因为中国人之间的历史使命虽然一致但是个体利益依然有冲突。

知乎用户 tianpei-guo 发表

半吊子来回答一下。

第一、西方经济学不仅不适用中国,也不适用西方。

第二、经济学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应该有西方东方之分。

经济学研究的框架是假设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前提,根据一个数学公式,去解释目前的现状。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众多各种各样的的因素形成的,有客观主观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所以这个逻辑上就有问题。

知乎用户 薛立赞 发表

国情不一样,抄答案也不一样(一模一样抄作业那叫抄袭)!大家需要修改下后在执行,适合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必须放弃西方经济学旧的理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经济学才行,学西方国家不适合中国

知乎用户 汪萌 发表

严格来讲,适不适用主要得看说话者的语言习惯,是爱好鼓励人呢,还是爱好打击人呢。。。

因为,无法理解复杂系统乃本届人类科学设定的一部分,不可不品。。。

举个例子,你说人类(不管哪国)的军事理论适用不适用于战争?

说不适用吧,从孙武、若米尼、克劳塞维茨到马汉、教员、李德哈特…… 不可谓不是海量专、精确算,如果不适用,那各国军校里教的是个啥?

但说适用吧,想想我们一般用来形容 “在军校里读了一肚子书直接出来指挥战争” 的成语是什么?

——纸上谈兵。。。。。。

知乎用户 无形发车最为致命 发表

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主义的经济学理论。

知乎用户 手机号不见了 发表

西方经济学理论也不适用于西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走出经济学研究的怪圈?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这样的研究好似盲人摸象,它很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好的研究方法。 1,数据分析能帮助你接近事实,但并不是事实本身。 每一次回归,你看到的结果只是数据空间上的一个投影——在数十万条数据中投影出一条向量,你省略掉的 …

民主化的中国后,如何处置9000万党员?

品葱用户 brfee 提问于 9/21/2020 假设一场战争胜利,让中国顺利从专制转变为民主国家,接下来要如何处置这9000万中共党员? 不革去这一代党员恐有体制复辟的危险,又或者是间接地影响国家运作,仍然维系旧的体制,对民主化不利。 我 …

安倍经济学真的失败了吗?

知乎用户 一片汪杨 发表 自从安倍开始大兴第三产业后,原本大量的里番厂子开始洗白白上岸做低质量废萌番、和肉番。刷低行业水准;拉低从业者人均收入;逼死行业底层和新人的角度来说确实算不上成功。 ps:动漫从业者薪资状况,日本雅虎 2015 年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