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比这篇剖析更全面深刻的了
原创 温克坚 新新默存 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的真正秘密 文/温克坚 随着美联储9月份降息信号明确,近期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均持续反弹,人民币贬值预期是否已经消解?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如何?这些问题显然牵动市场神经。 判断汇率变化趋势有不少相关理 …
央妈一开金口,股民能把上交所的系统干宕机,A 股真的杀疯了。喜气洋洋过长假,挺好的。说不定 “破天富贵拿盆接” 的乐观情绪,顺手还能拉一把假日消费数据,来个喜上加喜。
那么,央妈到底是怎么刺激出这波 “泼天富贵” 的?对宏观经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还得细细道来。
组合拳
央行这回是打了一套组合拳,给市场来了个全身按摩。主要有三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准备金率,和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目标很明确,就是增加市场流动性。
降低存量房利率,给银行打工的购房者手头松快一点,多一点消费的余裕。如果这帮欠债的能心情愉快一点,不着急忙慌提前还贷,就更好了。这也算是间接增强了楼市信心。
存量房利率降了,不就成了 “苦一苦银行” 了吗?央妈也考虑到了,来一波降准,奶一口“亲儿子”,就不哭不闹了。而且,后续再发个国债啊、搞点专项贷啊,好大儿们也能配合。
这两招是配套的,中规中矩。第三招可就厉害了:
9 月 24 日,央行提出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 5000 亿。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看不懂就对了,越是看不懂的金融政策术语,就越是有讲究。
直白说,这就是用险资撬动股市的开闸放水。保险公司这样的 “非银金融机构”,处境比较尴尬。虽然也是“金融机构”,但是“非银” 的身份注定是边缘化的。银行享受的央妈兜底待遇,那是不用想了。险资的投资渠道还受限。过去央妈给点春风雨露,还要明示 “禁止进入股市” 敲打一番。这就导致融资成本很高的险资还摸不到主流金融资产,只能搞点旁门左道的玩意儿。主要是用一堆花里胡哨的金融产品把钱弄进房地产。尤其是 “三条红线” 后,断了房企的银行渠道,险资就成了替代。后来房市不行了,保险公司手头的金融资产就成了烫手山芋了。说好听点,就是流动性较差。说难听点,那就是无人问津。
所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就是为保险公司专门开的小灶。简单讲,现在保险公司可以把手头的金融资产抵押给央行,从央行获得贷款,再把钱投入资本市场。险资就这样直接从货币供给的源头解套了。
贴心的是,潘行长特意主动指出这钱 “可以进入股市”。与过去“不准进入股市” 的扑克牌脸,判若两人。
更贴心的是,公布了首期 5000 亿的授信额度。钱多钱少切不说,明确了池子里是有钱的,就是政策落地的决心。
更更贴心的是,潘行长还表示 5000 亿不够,第二期还可以 5000 亿,第三期还有。三倍决心,三倍的温暖。
央妈的这通表态,那真是全方位呵护啊。怕你们有顾虑,明确指出了向股市冲锋。怕你们冲锋不够勇敢,特意打开弹药库让你们看。想必各家保险公司现在是浑身是胆、战意爆棚。
而且,这还不是解套险资冲一波,而是把证券、基金也捆一起,形成了货币源水直通股市的循环系统。
理想状态是,保险公司从央妈那儿拿到资金买股票,转手给证券、基金,那两家还可以把票再抵押给央妈套现。央妈一个水龙头,三大非银金融机构奶一圈,完美闭环。不但货币之水天上来,还自带了顶级杠杆。
该怎么评价呢?这套便利机制不是 QE,却远胜 QE。回头看上半年围绕长期国债的 QE 之争,和这个 “便利” 机制相比,那是小打小闹、小菜一碟。
长期国债是啥?是无风险资产。央行下场收无风险资产,都引发了 “是不是 QE”、“无锚印钞” 的争议。现在这个 “便利” 机制玩的可是险资和股票。货币政策刺激的步调,何止是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较真说,这不是 QE。因为严格意义上讲,QE 是央行直接购入金融资产,美联储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央妈是不能这么干的,因为《中国人民银行法》不允许。所以,咱们这个 “便利” 机制里,央妈绝对没有下场买股票,更没有买保险公司手上的金融资产,只是接受抵押……
必须承认,这操作是真有想象力。QE 是买一次,“互换便利” 至少是抵押两次,甚至理论上讲可以是无数次。有了这样大杀器,股市不涨就没道理了。
不能全指望央行
不过,“无数次” 只是理论上的。不管是不是 QE,都不能指望央妈把整个股市都买下来。标准版 QE 比如美联储的操作,是一种平准制度。市场恐慌情绪爆发,美联储出手 QE“你们都退下,让我来” 的表态,稳定市场情绪。等市场情绪稳定了,美联储缩表,出售金融资产回收货币,事了拂衣去。
因此,美联储的 QE 并不是长期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的渠道,只能是当一回带头大哥江湖救急。比如口罩那两年,那场灾难啥时候到头都没底,人心惶惶的,美联储宣布开启 “无限 QE 模式”。等 QE 结束算了算,货币投放的规模比预计要低得多。
实际上,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哪有什么 “无限 QE” 的暴力拆解?只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央行手上的印钞机是“四两”,市场信心的才是“千斤”。
因此,稳定资本市场,是不能指望央行印钞 “买买买”。庞大的资本市场规模,靠货币放水是兜不住,归根结底还得看市场长期信心的恢复——“四两” 能不能拨得动“千斤”。
市场的长期信心恢复,取决于两条:一是干扰经济的利空出尽,熬过去了,市场心态就稳了;二是资源配置优化,不良资产要退出,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给优质资产腾出成长的空间。
这两条都不是靠央行开动印钞机 “买买买” 能解决的。货币政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短期提振市场信心,长期却还得看市场。
短期提振是有必要的,眼前的坎都过不去,谈何长期?但是,靠短期提振打鸡血,而没有真正的长期改善,也是行不通的。货币政策是紧固的镇静剂、止痛药,不能治病,还会产生成瘾性、耐药性。如果货币政策救市如果成了资本市场信心的唯一支撑,就成了药不能停的饮鸩止渴。
不管是不是 QE,央行这次动用货币政策的大杀器救市很有必要,但也伴随着风险。
给 “治本” 腾挪出时间
目前看,央行给股市准备的 “子弹” 是 1.5 万亿。诚意是很足的,但是不能指望这点钱就能给市场“兜底”。提振市场的拉力和兜底的托举力,不是一回事。目前我们看到的是 1.5 万亿短期刺激一下的拉力,长期要看市场投资者的持续跟进。
要是市场里都是 “抢完红包” 就潜水的短期玩家,以 A 股六十万亿的总流通市值,要靠央行 “买买买” 托底,再给几个 1.5 万亿都不够。
如果刺激的效果就是 “一波流”,央行手头那一大堆“抵押物” 就成了资产负债表上的失血点。解套险资、套牢央行,这算怎么回事?市场风险上升为货币风险?
而且,把 A 股作为货币的注入点,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还需要观察。经济循环的流动性关键是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是 A 股的顽疾。很多上市企业自身的产业陈旧,效益低下很,缺乏扩大再生产的动力。融了资也不务正业,不用于投资实体经济,而是金融空转。还有相当一部分金上市企业是地方财政的 “钱袋子”,资金流向了低效的基建投资。资金使用效率极其低下。
专心抢红包的股民当然不必考虑这些,可是货币政策要对宏观经济负责,不能不考虑股市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否改善经济循环的流动性。如果货币政策刺激,没有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就无法改善经济循环。反而会加剧资源错配,从而造成更多的不良资产堆积。
今天宏观经济的流动性不足,实际上不是因为缺钱。截至目前,银行总拥有的储蓄金额达到了惊人的 147 万亿,这么多现金趴在储蓄账户里,这哪儿是缺钱吗?流动性不足,是因为两大堵点——资源错配和营商环境欠佳。前者造成了经济增长乏力,后者导致长期信心不足。
货币政策刺激并不能解决资源错配的结构性问题。经营性资产约七成都是低效资产,新增的货币再往这些低效资产流,将来会面临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货币政策刺激也不能解决经商环境欠佳的机制性问题。市场主长期预期趋弱,市场的投资意愿下降,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对营商环境心里没底。这个 “底”,货币政策刺激不出来。
货币政策刺激对打通两大经济堵点的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是能为深层次改革赢得时间。所以,最终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改还是不改。
正所谓 “要治标,更要治本”,用了货币政策的大杀器,还得有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否则救市效果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先过个快乐的长假,收拾一下心情,节后该干嘛干啊。股市爆火三天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还得从长计议。
原创 温克坚 新新默存 人民币汇率升值背后的真正秘密 文/温克坚 随着美联储9月份降息信号明确,近期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均持续反弹,人民币贬值预期是否已经消解?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如何?这些问题显然牵动市场神经。 判断汇率变化趋势有不少相关理 …
文丨令狐卿 河南小麦遭“烂场雨”减产,保险一亩地只赔20块? 据媒体报道,5月底河南多地小麦遭遇“烂场雨”,农户损失惨重之后,他们发现原本投保的农业保险赔付很低,有的每亩只赔20元,相对于损失只能算“杯水车薪”。 农业保险在需要它的时候发挥 …
记者/ 颜星悦 编辑/ 石爱华 田永伟手机里保存的电子保单 2022年3月,家住内蒙古赤峰市的田永伟购买了中国人民保险针对新冠疫情推出的“安疫行”升级版传染病保险。同年12月“阳了”之后,他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但对方以其不是危重症确诊患者为 …
**去年我买了一份新冠保险,只需49元保费,就可以在感染后得到2万元的理赔。 ** 后来我真的感染了。这并不稀奇。也许正因为它过于寻常,超出了保险公司的预期,导致我在理赔中遇到一些困难。确诊后的近三个月里,保险公司始终拒绝按合同赔付。他们提 …
知乎用户 九度山 发表 再次更新:整了个无密码版本,评论区置顶了,文件都是 pdf 格式的,并且双重压缩(不这样网盘提示内容包含违规信息,麻了)。我换了个电脑下载解压,都是可以正常解压查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