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自己的葡萄酒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497- 中国自己的葡萄酒

作者:赵百灵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大将侯君集领兵攻陷了长期对皇帝阳奉阴违的西域高昌国,恢复了西域与中原之间贸易的畅通。班师回朝时,侯君集随身为唐太宗带了一件小礼物:来自高昌国的马奶葡萄种子。这是高昌国的特产,也是唐人喜饮的葡萄美酒的主要原料。

高昌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

其葡萄艺能传承至今,仍经久不衰

(图片:dinozzaver /  Adobe Stock / 图虫创意)▼

唐太宗得到葡萄种龙颜大悦,在御花园里种上了这种葡萄,还在收获季节亲自酿酒,御制了八种不同风味的佳酿。《太平御览》云:“(酒)芳辛酷烈,味兼醍醐”,群臣都觉得妙不可言。

这是中原王朝开始大规模酿制葡萄酒的先声,葡萄酒也自此从珍贵的舶来品逐渐变成了家家可饮的大众饮品。

葡萄美酒夜光杯

其实中华先民的葡萄酒饮酒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2001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发现了一处文明遗址,其中有16件陶器中的酒类附着物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具体在河南漯河-舞阳的贾湖遗址

河南大平原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下面确实遍布宝藏

(图片来自:google map)▼

这种酒里的标志性物质是酒石酸,这种物质只能由发酵的葡萄或山楂提供,而舞阳遗址里只发现了葡萄,没有发现山楂。专家据此大胆推测,在公元前5000前,就已经有中原先民喝上葡萄酒了。

能提供酒石酸的植物不止葡萄一种

但是是最主要的一种

现代酒石酸则广泛用在食品工业也化学工业领域

(图片:shutterstock@Danijela Maksimovic)▼

不过这种酿造技术由于饮食结构等问题,最终没能被继承下来。当中国古人再在文献上见到葡萄酒时,它的原产地已经变成了西域。这些葡萄酒经由分布在今天中国新疆的西域诸国,从波斯文明引进,在进入中原时已经成为了极为珍贵的舶来品。

珍贵到什么程度呢?《续汉书》记载,官员孟佗找到一斛葡萄酒贿赂灵帝的大宦官张让,竟换来了凉州刺史这个封疆大吏级的官职。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达官贵人们喜爱的葡萄酒在汉魏时代拥有巨大的市场,而从西域进口又太贵,自然会有帝国农民尝试自研。但对于当时的中央帝国来说,土地用于粮食尚且紧张,种植葡萄还是只能集中在都城附近。

其实东西方两大文明都有各自需要的域外奢侈品

这些奢侈品往往依赖进口,如丝绸和葡萄酒

不过相比丝绸,葡萄酒的仿造难度很低

其生产本土化也迅速扩展至东土

(图片: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

国产梦想直到唐太宗时期才终于得以实现。这才有了唐诗中与葡萄酒相关的那数不尽的佳句,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到“遥看汉江鸭头绿,恰以蒲萄初酦醅”,还有““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

这些诗歌的写作地点,分别是庸凉地区(《凉州词》)、山南地区(《襄阳歌》)、江南地区(金陵《对酒》),覆盖了那个时候葡萄酒几大重点产区。除了这些地区以外,山西、东西两京也是有史可考的葡萄酒产地。

相当于覆盖了最近的优质生产区以及消费区▼

到了宋朝,陆上丝绸之路断绝,进口葡萄酒获取时断时续,唐朝的农科成果就拯救了宋代的酒客。中原、河北都是葡萄酒产地,东京城里更是出现了专业的葡萄酒酒店,生意兴隆,供不应求。南迁以后,这些专业人士则带动了江南的葡萄酒产业。可惜江南水土不适合葡萄,酒品总是差了点意思,果实性状也开始衰退。

所以从北宋到南宋,其实丧失了绝大部分葡萄酒产区

而海上丝绸之路也无法弥补这一点

葡萄酒要相对近距离运输,从中东海运到东亚不现实▼

所以至少对于葡萄酒来说,蒙古帝国的出现是一个好消息。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为欧亚大陆上的物种和人口交换提供了方便,擅酿葡萄酒的中亚居民带着种子内迁,汉人酒商也有机会去西域学习,互通有无。

葡萄酒产业也得到了大汗的支持,在陇西、山西、山南、中原、河北等地理板块中都形成了一连串特色产地。这些产地当然并非随意选取,它们的共同点是水土条件用于种粮稍有勉强,却与葡萄的习性相合,才能在不伤桑谷的情况下成为水果类的经济农业区。

种植葡萄需要疏松的土壤、良好的排水

较强的日照,以及较大的温差,确实适合北方种植

以及元朝时期,粮食生产的重担以及转移到南方

都城也改到北京而放弃了曾经的长安洛阳汴京

华北地区方可发展更大规模的葡萄种植▼

在近代化和西风东渐的浪潮中,这些本土葡萄产地也迎来了新的时代。

秦岭里的葡萄酒是什么味道

虽然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古已有之,但也必须承认,在大多数朝代(除了元朝),由于葡萄会和传统农桑抢夺耕地,并不十分发达。更多时候,葡萄酒都是作为上流社会的小众爱好而存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提及酒文化,说的也是粮食酒而非葡萄酒。

明朝《食物本草》中的葡葡酒酿造图示

在中国古代,葡萄酒酿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但葡萄酒依然是稀罕玩意儿

(图片来自@Wikipedia Commons)▼

明清之际西方人入华,他们对葡萄酒的爱好也强化了这种刻板印象。西方人传教士和商人们,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常常会去寻找那些能产出优质酒用葡萄的中国产地。今天中国国产葡萄酒产区,多少能找到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商人活动的痕迹,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也因此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与西化的生活方式挂上了钩。

但与其说是这些外国人教会了当地人喝葡萄酒,倒不如说当地人早已是葡萄酒爱好者,外国人的到来只是将这种习惯工业化、近代化了。

陕西作家前辈陈长吟就在他的乡土散文集《秦关汉月》中提到了陕西丹凤县老乡饮葡萄酒的习惯:

陕西省丹凤县葡萄园

(图片来自:右手食指下的世界 / 图虫创意)▼

“到丹江来漂流的人,一般都要品尝当地的葡萄酒,甚至买一箱带回去。据酒厂的毛厂长说,丹凤县成立几乎家家都喝葡萄酒,有些人还天天喝,这是传统。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老居民就会用简单的工具自己酿酒。”

这里提到的丹凤县,是陕西秦岭大山东侧,商山附近的一座县城。这里是丹江流域的一部分,长期被水质甜美的丹江水滋养,能为酿酒提供优质的水源。陕南气候温润,秦岭大山的土质又适合种植水果,所以据说在唐太宗普及葡萄酒技术时,这里就已经有了最早的葡萄酒产业。

既不在关中盆地也不在汉中盆地

而是西安向东南的通向河南的秦岭深处▼

这似乎能在历史上找到印证。丹凤在唐代属于山南道,这里确实是当时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刚才提到了李白所作的《襄阳歌》中提到的“蒲萄初酦醅”,就是山南名产。现代人更能确定的是,清末确实有位意大利酒师家族后裔的传教士来到了这里,发现了丹凤县古已有之的葡萄酒习惯,便与中国商人一起在这里创办了一家葡萄酒厂。

这家丹凤葡萄酒厂至今已经有了百年历史,虽然中途命运多舛,但至今仍然是丹凤县的骄傲。陈长吟在文章中说,在这个地方,只要说一句“喝传统的”,大家就知道是指丹凤葡萄酒。葡萄酒文化已经是在当地人心中达成了共识。

来一瓶爱心酒吧

但其实丹凤县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县,深入秦岭东段南麓的地理位置,使得丹凤县缺乏平地,粮食生产比较困难,这也是丹凤县只能发展果业和葡萄酒产业的原因之一。而即使有了葡萄酒,山岭连绵的地理条件也决定了丹凤县的物资流通不算方便,商贸流通相当有限,在古代基本只能沿着丹江南下,与湖北和河南南阳互通有无。

地势并不平坦,田被分割成小块▼

当年创办葡萄酒厂的华商就是一位南阳人士。

今天虽然丹凤县的基础建设条件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想要招商引资依然比较困难。这也不光是丹凤县的问题,秦岭的存在,确实打乱了很多陕南县市追求繁荣的脚步,当地是全国著名的连片特困区,丹凤则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从经济数据上来看,丹凤县2018年GDP99.05亿元,在省内排名中游。但由于人口比较多,在人均数字上属于全省中后部,在商洛市内也仅高于洛南县,脱贫任务仍然相当艰巨。葡萄酒厂和葡萄种植,就承载了当地老乡扶贫致富的希望。

每年9-10月采摘葡萄的景象▼

2007年,丹凤县政府对葡萄酒厂重新招商引资,并在全县范围内重整水土平地,为葡萄种植和酒厂准备基础条件。这解决了不少当地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在酒厂上班的张侠大姐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张侠大姐的丈夫2004年外出打工时从高处跌落,脊椎变形,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此时张大姐家还有两个要上学的孩子、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全家都只能指望张大姐干农活那点微薄的收入,家庭财政高度紧张。好在后来,张大姐被纳入了贫困户,重新开工的酒厂也优先招募这些困难农民,一下盘活了这一家的生活。

现在,张大姐家的地全都种上了酒厂要用的丹凤葡萄。她自己在厂里也踏实能干,成为了熟练工,一年收入能到3万多元,还能拿到酒厂分红,终于在去年摘了帽。

张大姐这样的农民,在丹凤县陈家沟村、许家沟村、巩家湾村还有很多,大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增加群众收入,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

有了张大姐这样的成功案例,也坚定了丹凤县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更好推进脱贫工作的信心。

最近,丹凤扶贫合力团(陕西省级社会组织)在腾讯公益上公开众筹,希望能募款为更多大山里的丹凤人带去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和生活补助。

这些资源,确实是丹凤农民群众急需的。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葡萄酒产业的一份子,也希望能对葡萄酒行业更多了解,提高自己的种植、生产技巧,更好地服务购买他们葡萄酒的消费者。这也是拔掉贫困的根儿的办法。

丹凤扶贫合力团给这个项目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大山上新助丹凤脱贫”,用公益的方式为怀揣着支付梦想的农户注入新的力量。而所有参与募捐的爱心朋友,也可以收到一份大山里的回礼:风味独特的丹凤葡萄酒,同时还能获得一张捐赠证书。

“大山上新助丹凤脱贫”的款项预算公式如下

丹凤的好山好水里,有着丹凤人的致富经,而丹凤人脱贫奔富,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爱心支持。如果你也想品尝这些秦岭葡萄酒大师的作品,就点开阅读原文或者下方卡片,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吧。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undaemorning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得知母亲是被拐卖的,我们都松了口气

“ 只是父亲怎么也不会想到,失踪多年的母亲,竟然和他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了14年,却始终未能遇见。 —全民故事计划的第455个故事 — 一 2017年8月16日下午,正在外地室内装修工地干活的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好,请问你是张志伟 …

在孤城中重新寻找我的位置|郭晶的武汉封城日记|27—29日

1月27日 昨天写完日记后我在床上瘫了两三个小时。没想到写日记是如此耗费心力的事情。**这场封锁让时间和空间静止了下来,而我们的情感和情绪却被放大。**我从未如此关注过自己,很多细小的思绪在此刻很难转瞬即逝。 我们平常有很多渠道调整、发泄甚 …

搜查、威胁、开除,北大某些用工单位领导凭什么?

原文来自微信 为了他们的微笑 作者 校园工人访谈小组 十天前,我们发布了北大校园工人的访谈记录,希望更多人关注校内工人的生活状况,希望种种问题能够逐步得到改善; 十天后,当初参与访谈的个别同学回访的时候,得到的信息却让大家心情复杂: 一方 …

来稿 | 我所认识的木&田同学

原创 2018-04-26 来稿 historicize historicize historicize 微信号 xiongche667 功能介绍 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一年前,她写下一句话: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 …

与无力感共处|郭晶的武汉封城日记|1/30-2/1

1月30日 小心翼翼地生活是反人类的。 每天花很多时间做一些防护措施我有点厌烦。每天要保证通风,前几天天气阴冷又担心感冒。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日常生活并没有那么讲究。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食物的态度是“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食物尚且如此,对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