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审视 | 一个北大既得利益者的自述
我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北京中产阶层家庭,有北京户口,家人在北京有房。敲出这行字时我感到十分愧疚与不安,因为这行字里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得到的东西,而我居然一出生就拥有。 我妈有事业单位编制,不过主要收入来源是搞物流;我爸退休 …
评论又是全部大翻车,甚至有明确的点出这是年轻一代人沉默的反抗。事实上就是都不愿意生孩子了,一二线单身,丁克越来越多。而且农村年轻人也没有那么热衷于生娃,一般两个是极限。两个男孩普遍认为是灾难。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人口断崖式下跌已成定局,再加上恐慌性移民潮。留下的没有机会没有希望的年轻人连婚都懒得结的越来越多。以后韭菜会越来越少直至消亡~
个人认为,这是党国政府“家长主义”的体现。
搬运好文一则。政府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啊-法律家長主義
不知道大家聽到政府說:
「都是為了大家好」、「利大於弊,大家要相信政府」、或者「因為這個很專業,老百姓不懂啦,政府會為大家把關」
這一類的話時會有什麼感覺,假定政府的確那麼好心,那還不錯啦算是可以考慮接受,但是,現實世界並沒有那麼美好,縱觀人類的歷史,事實上就是一部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持續的權力鬥爭,人們經常擔心國家是否握有過大的權力、害怕政府突然間介入並且塑造我們,或是憂慮政府的過度干預會使我們不再自由,不再能夠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小說、電影,甚至現實世界都不斷的敘說著這些擔憂,以及國家過大的權力對人與社會造成的危害。
不過,政府干預我們的理由有很多,無論是「領導人意志的實踐」、「國家發展」還是「對抗恐怖主義」都有可能,然而,當政府以「都是為了你好」為根據而以法律或強制力介入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種「家長主義」(paternalism)的體現。
對此,人們所提出的最主要的質疑是:「憑什麼政府覺得為我好,就可以做那麼多干涉我的事?」,為了我好,為了大家好,政府就可以強迫我們嗎?但另一方面,人類組成政府的目的之一正是要求政府保護我們,甚至積極的使我們過得更好,那麼政府為了我們好,禁止我們做某些事情,例如為了健康,禁止酗酒、限制抽煙等等,這些事情縱或是個人自主的決定,但難道這些限制政府都不該做嗎?顯然也有不小的爭議空間。
我們要談的家長主義,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法律家長主義」(legal paternalism),亦即國家藉助法律或公權力,以為了我們的利益著想而進行干預的行為,相對於上週我們談法治,目的是為了限制政府不要為所欲為,今天我們要談的家長主義(paternalism),卻是在某個程度上使政府插手我們的人生。
家長主義是什麼?
首先作一個澄清,我們在這裡談的家長主義(paternalism)跟批判法學或女性主義所談的「父權」(Patriarchy)並不一樣,前者係指個人、組織或國家可以受干預者本身的利益為理由,而干涉其行為與自由;後者則是指以男性為主的權力關係,二者並不相同。
對於家長主義,照Gerald Dworkin所作的整理,可以依其干預的強度,區分為:
剛性(hard)的家長主義:認為管理者出於增加當事人利益或使其免於傷害等原因,即便違背當事人的主觀意願,也可以限制其自由
柔性(soft)的家長主義:則認為只有在當事人的自主決定並非出於真實的意願、欠缺成熟的自主決定能力或欠缺充足知識而行動時,方可干涉其自由。
這種分類是重要的,因為多數的哲學家、法理學家們,如彌爾(John Stuart Mill)與哈特(H.L.A. Hart)所反對的事實上是剛性的家長主義,對於柔性的版本反而是較為寬容的,因為要完全的屏棄家長主義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不能否認在某些狀況下,若完全排除管理者介入干預的機會,那麼顯然會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損害,例如,彌爾在其著作《論自由》中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在橋的一端,堅持他是基於個人自主的決定,因此非要過這座橋不可,但是這座橋的另一端事實上是斷掉的,硬要走過去的話就會摔死,彌爾雖然堅持個人保有自主決定的原則,但仍然認為此時應該例外的讓國家干預他的行為,理由在於,這個人的自主決定是不完整的,因為他並沒有完整的認知到「橋是斷掉的」這個資訊,故家長主義在此時是可以發揮效用的。
雖然家長主義無法完全拋棄,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自由的限制,因此,其運用的界限何在?如何運用?都是難題,因此,進一步談論家長主義,就必須談談它與「自由」(liberty)間的關係。
家長主義與自由的界限
就來談談彌爾跟哈特怎麼看待家長主義吧!兩人都是自由主義者,一個是19世紀的古典自由主義代表人物,另一個則是二十世紀的著名法理學者,但時空的變化,以及國家與全球範圍內的現代性的影響,讓兩人對於家長主義與自由間的關係有了不同的想像。
彌爾的傷害原則與家長主義
彌爾作為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反對剛性的家長主義:
他本人的利益,不論是身體的還是精神的,都不能成為對他施以強制的充分理由。不能因為這樣做對她更好,或能讓他更幸福,或依他人之見這樣做更明智或更正確,就自認正當的強迫他做某事或禁止他做某事(Mill, 2003: 81)。
彌爾認為家長主義的干涉不僅是涉及了對個體的自由的干擾,更是對個人的性格的蔑視,舉例而言,即便一個人酗酒傷身,只要那是基於其自主且成熟的決定,縱然該行為可能會危害他自己,但卻也是該個人人格的展現,彌爾認為只要是與他的人格相涉的,那麼,對他的干涉就是不正當的,因為一個社會無權決定它的成員該具備什麼樣的人格。
因此,有鑑於家長主義對自由的侵擾,以及透過干涉自由的方式而對個體人格的形塑所帶來的自由喪失的避害,彌爾提出傷害原則(the harm principle):
違背其意志而不失正當的施之於文明社會任何成員的權力,唯一的目的也僅可以是防止其傷害他人(Mill, 2003: 80)。
如同我們已知的,傷害原則的理論對象,乃是為了反對家長主義,並且試圖論證一個足以劃分國家干預的界限,也就是「傷害」,一個沒有對他人產生傷害的行為,社會便沒有資格違背其意志而干預他。
不過,彌爾並非單純反對的家長主義,而是一種對個人「人格」的自由開展有礙的家長主義,因為他也同意,在傷害原則的範圍以外,家長主義的存在可以保護心智不全、思慮不周的孩童與欠缺真實資訊與判斷而行動的個體。
哈特的效益家長主義
哈特提出這套說法的背景,是他與德夫林勳爵(Lord Devlin)間的爭執,通稱為「哈特-德夫林之爭」(Hart-Devlin Debate):
二戰後的英國面對的是道德與法律的諸多衝突,賣淫、拉皮條行為的猖獗,以及大量同性戀行為被刑事懲罰,使得社會一時陷入道德上的恐慌,在此一脈落下,英國於1954年宣布成立了同性戀犯罪與賣淫調查委員會( The Committee on Homosexual Offenses and Prostitution ),由於該委員會主席為約翰.沃芬登(John Wolfenden),因此也稱作沃芬登委員會(Wolfenden Committee),委員會的職責在於,調查英國對於同性戀犯罪與賣淫問題的法律的諸問題,並提出改革建議。
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結果認為,路上賣淫攬客行為仍然必須掃除,但成年間私下的同性戀行為應該予以除罪化,原因是:
「(刑法)的功能,正如我們所見,是要保護公共秩序與合宜(public order and decency),保護人民權利不受外來侵犯或傷害,並提供充足的保護以對抗來自他人的剝削與腐化(corruption),尤其是對因年輕、身心羸弱或缺乏經驗的那些特別脆弱之人。 必須為私人領域中的道德與非道德保留範圍,簡言之,(在那範圍內)不是法律的職責所在(not law’s business)。」
簡單來說,沃芬登委員會用的論證,正類似於彌爾主張的傷害原則,不過,德夫林勳爵反對沃芬登委員會的看法,他認為社會上共享的道德是一個國家存立的必要因素,沒有這些道德社會就會崩解,因此主張應該繼續用法律來執行社會上廣為受人信奉的道德,舉例而言,社會道德普遍認為同性戀是不可容忍的,那麼法律就有理由干預同性戀行為。
哈特起身反對德夫林勳爵的說法,並且在彌爾的傷害原則下,發展了他修正的看法…….
哈特接著提出了許多反駁德夫林勳爵的看法,不過,當前我們的焦點在於這一番爭論中,哈特是如何看待傷害原則與家長主義,事實上,哈特雖然基本上支持彌爾的傷害原則,但他並不認為自己只是為了要幫彌爾背書而已,他主張,由於環境與關注角度的不同,彌爾的論證已經產生了許多與現實不砌合的地方:
我們普遍的越來越不相信,一個個體才是最知悉他自身利益之人;並且由於增長了對廣大範圍中的諸多因素的覺察,與顯然的自由選擇與同意相聯繫的重要性被削弱了。選擇或同意的作成可能欠缺適當的反省或對結果的評估;或者僅僅為了追求短利……在彌爾所極度擔憂的家長主義或許是一個「什麼是一個正常的人的樣子」的概念,而這個概念似乎與現今的諸多事實不相對應。
亦即,我們對人的看法已經不一樣了,過去的人與社會比較單純,人們比較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但現代社會不一樣了,我們已經不太能相信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決定者,因此彌爾以個體的自主決定為核心的傷害原則是否仍然恰當就產生了一些疑慮了。
另外,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立法也與彌爾的傷害原則格格不入,例如,為什麼刑法不承認被害人同意可以作為辯護的主張?哈特認為要能夠回應這些現實生活中的立法,並且同時能夠一貫的主張國家只能在防止傷害他人時可以予以法律約束,必須對彌爾的傷害原則加以修正, 因此哈特在效益主義基礎上放寬了對家長主義的限制:
但無論是以作為對鼓勵此種立法的解釋,或是對於意在廣為接受的追求的說明,這兩者都是可理解的(intelligible),因為在此二者的法律關注的都是「痛苦」(suffering),即便是動物的痛苦,而非折磨動物是不道德的。
簡單來說,哈特以一個聚焦於對「痛苦」的避免與關注的一種效益主義式的宣稱,而將效益主義的概念帶入他對家長主義的理解中,即一種揉合了效益主義的家長主義解釋,意思是,雖然該法律不能被解釋為是保護他人之法律,但該法律乃是聚焦於對痛苦(無論是什麼的痛苦)的迴避的家長主義,從而以對痛苦的關注來排除掉以懲罰不道德為目的的法律與技術性的規則,因為前者並不對任何人造成真正的「痛苦」,後者則並無「痛苦」可言。
總的來說,藉由質疑彌爾理論中對個體的想像與對現實理解,哈特認為彌爾對家長主義的擔憂,在現代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彌爾所對抗的家長主義,事實上並沒有那麼邪惡。
小結
彌爾跟哈特各自的不同見解,事實上指向的是同一個問題:「國家在什麼樣程度上可以干預人民的自由?」,若與家長主義連結在一起,亦即「法律家長主義的發動要以什麼為界限?」,這個問題涉及到的是國家什麼情況下可以介入你我的生活,而且是以「為了你好」為理由,我們可以接受的底線是什麼?是像彌爾一樣,認為除了非常例外情形下才可以發動干預?還是如哈特所說的,在涉及到傷害與痛苦時,國家便可透過家長主義的法律來介入?我們可以接受政府無度的家長主義?不斷地以我們的利益為名,立法干預?還是我們希望政府儘量做到不干預我們的生活,政府儘量的自我克制,讓人民可以自由的、多元的開展,個體的人格可以不受到公權力的壓迫或塑造?
這些問題都是現代社會,特別是現代的國家統治技術大幅精進的時代下,我們所必須考慮的,亦即,政府可否干預、如何干預我們的人格與自主權。
真奇怪,为啥会有人说搜不到?
政府、社会、个人齐努力 让青年人树立正确婚恋观
2019-12-30 人民政协网 奚冬琪
根据2015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20~59岁未婚人口已达1.4亿人,20~34岁适婚群体在未婚人口中的比重为91.6%。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委员的目光。民主党派、共青团中央等都曾连续多年关注此问题。委员们纷纷表示,如何树立正面的婚恋观,是社会亟须关注的问题。
2017年4月,国务院就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将婚恋教育纳入了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规划中提到,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帮助青年树立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念;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所以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指导大学生培育正确的婚恋观。”全国政协委员张力建议,教育部门应继续研究青年心理上容易接纳的价值观引导,这更需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和引导。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即便是秉持‘佛系心态’的青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热切渴望。”全国政协委员冯丹藜提到,从媒体上的各种婚恋交友节目的层出不穷以及各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人数的与日俱增,不难看出当代青年对个性化选择的积极性。因此,她建议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重点做好大龄未婚青年等群体的婚姻服务工作。规范已有的社会化青年交友信息平台,尤其是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青年交友信息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李碧影认为,当下,随着家庭观念的淡化,很多单身青年普遍抱有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她身边就存在35岁以上大龄女青年不恋不婚族。这个年龄段即便是有恋爱机会,也是在选择另一半上比较谨慎认真,或者表现得消极被动。“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婚姻家庭的政策,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调整心态,我觉得他们的婚恋观和家庭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婚姻和家庭会变得更为纯粹。”李碧影说。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谈到青年婚恋问题时提到,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青年人婚恋的年龄特别是初婚的年龄、初育的年龄与过去比起来都有所推迟,共
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是我变成反贼的重要导火索之一。一个不把人当人,而是把人当成工具,连生几个孩子这种基本人权都要来管的政府,不推翻还留着过年么?
下一步就是计划生育了,不生是计划,生几个同样也是计划。
三十年前,几乎没有人会想到,禁止生育的方法不是“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而是“该流不流,扒屋牵牛”,我希望三十年后,面对再次来临的人口危机,大家不要再高估中共的下限。
《正确的韭菜栽培技术》202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定价9块9毛6。
责成各级政府、街道办组织适龄青年认真学习,领会精神,保卫党的韭菜田。
幸亏计划生育了 要不然土共那么多人肉电池说不定又能续命好多年
胡锡进:你负责结婚,我负责洞房。
中宣部:你负责养仔,我负责播种。
习猪头:你养个崽子,我教他背书。
以后发这种帖子给个链接呀,我特意拿“树立正确婚恋观”关键词去搜索都没找到原贴。
换个说法「消灭同性恋」,之前搞得那个同婚调查就可以预见到
共匪又上演进一步退百步的戏码了
这就叫用屌投票
社会环境怎么样嘴上说再多都没用
关键这几年考公考研年年暴涨呀,人口跌是好事,不要当精神资本家
我觉得结婚不买房,结婚不生子就是正确的婚恋观,有本事你来强制生育。
在中国要小孩就是对小孩不负责任,我刚刚有个姑娘,现在每天都在忏悔当初糊涂听了老婆的话没把孩子生在美国。
天朝有这么奇葩中共政权谁愿意生孩子?当初计划生育罚款创收,现在鼓励韭菜多生孩子却没有实质性奖励,这是哪门子的流氓,强盗政权?把老百姓当煞笔啊。我已经帮中共安排好思路了,一人不结婚不生小孩,全家进黑名单。
中共自己的计划生育把人口红利给搞没,现在又想鼓励生育,只可惜太迟了,这个人口断层对中国经济来说,注定是要走向衰亡。
那他们还兴致勃勃的拆散别人,这就像那谁说的,太监看情侣在一起不理解他们有什么好高兴的,所以里面一定有猫腻,只有相互亮生殖器繁殖才是正常交往
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说再多没用。
二十二十二十
~已删除~
韭菜产量大幅度下降,不可持续发展了,所以要让韭菜多生多产,好可持续割韭菜。
正确的婚恋观就是不找粉蛆费拉,不在中共国产仔,肉翻后再结婚生孩子。
傻逼共產黨
連雞巴都要管,操他媽的
沒見過這麼挫的黨
不给小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就现在这个文化、意识形态高压的年代,生育个毛线啊。如果我要生小孩,肯定从小给他看港台的电视节目、国外的动漫。
生不生不是人的根本全力吗?哪个王朝再暴政也没管人家生孩子
一人不孕,全村轮奸!LOL 这天距离不远了!到时候又是一场人间惨剧吧!不过这个民族don’t care,毕竟几十年前还在吃人那!
羊的數目不夠了,狼開始急了。
当前回答字数不足20,是否回复为讨论?
要是一篇社論一條法令就能真的把生育率拉上去,日本早就不苦惱了,就算AV化全國也要把生育率拉上去
理性婚戀觀?正因爲理性看來我沒錢結婚、沒錢約會,才會單身啊
依然保有對戀愛結婚的渴望?同性戀表示好啊,我們有渴望,讓我們結婚嗎?
(攤手)就知道説些廢話,有什麽用呢
別説什麽加速,什麽倒車,整個踏板系統都是個fly by wire,踩下去未必有用
链接在哪,发个图给我们找点乐子看看也好,这样很空
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人口问题,经济发展到一个程度就会如此,而中国也容不下10多亿人以上的人口,服从客观规律人口减少难道不好吗?
人口断崖老龄化,群众的力量就更削弱了吧
到时候权贵可以 腾 笼 换 鸟
韭菜不生有别人愿意生啊
还是没希望
那个,嗯~,大家注意一点,不要一不小心中标了。现在做人流很难,要开证明,不然医院不敢给你做。呵呵呵呵
人多了,让你别生了;人少了,赶紧催你生娃!匪党就是这个尿性,管天管地,中间还要管你生殖器!政府又不出钱补贴二胎的,人家能生不能养,咋办,看着饿死吗?
此外之前民法修法时候有人提议同婚如法这个,当时我就担心是不是引蛇出洞然后一网打尽!要按着论调,不结婚的以后都是原罪了,同性恋首当其冲!然后就是结婚不生娃的和不结婚的!
想多了吧,就现在还有计划生育,还想教育人生孩子 我傻了么
老子性功能障碍他管不管?码逼 奴隶社会统治者也没有这么干涉奴隶的个人生活!Fuck!
学欧洲通过税收调整就行了,干个啥都要行政干预,真无语。
這政策最快也要15-20年後才出效果吧,期間未成年小孩按國家的看法不也是白吃糧消耗教育資源的東西
单身税听过没有?生育警察听说过没有?真就成为现实了呗。我记得前几年还出过单身税的讨论,还有小粉红拥护,表示这是给国家做贡献。。。
怎么个管法?把年轻貌美的都通过行政指令给官老爷,官少爷,富家子弟享受,让韭菜们分配男女交配?把人当蟑螂呢?
@党间失格 没声望是个问题
我记得当初的原话是生育补贴,单身税是断章后的说法
感觉是房价太高了,没有房子根本没有安全感,很可能就选择不生
這是正常現象,社會愈發展,生育率愈低
即使人口大國印度也是不斷下降,窮人才會大量繁殖
這也是健康現象,減少地球負擔
z真心想让男的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太痛苦了。有兴趣的男人可以试试。
推荐大家读读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就是批判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人伦惨剧的,该小说大陆网被五毛洗版,痛骂莫言是文化水平极低,文笔极差的烂货,然而莫言获得了全世界文学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
前浪们先借款付好首付上车就等房子翻个几番好让后浪来接盘啦😋小韭菜们赶紧结婚生孩啊!哈哈
d断子绝孙是大自然对支国的选择二十二十二十
我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北京中产阶层家庭,有北京户口,家人在北京有房。敲出这行字时我感到十分愧疚与不安,因为这行字里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得到的东西,而我居然一出生就拥有。 我妈有事业单位编制,不过主要收入来源是搞物流;我爸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