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却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by , at 29 April 2022, tags : 孩子 平凡 父母 希望 生活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上官佩印​​ 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原因,它来源于老师的 “善意的谎言”。

老师总是喜欢说:你们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因为你们还不够努力。

多么善意的…… 谎言

因为真实情况正好相反:绝大多数人成绩不够好,就是因为不够聪明,聪明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即时的正向反馈:课一听就懂,题一做就对,还能得到夸奖和偏爱,就非常引起舒适,因此更乐得 “努力” 了。其实努力只是连带反应,聪明才是真正的原因和逻辑的起点。

但是老师不能实话实说,因为实话实说大多数孩子就直接躺平了,家长的希望也跟着破灭了。

这个善意的谎言,只有聪明的孩子和聪明的家长才能识破,但是也只是心里有数,同样不会声张。而不够聪明的孩子和不够聪明的家长,很难识破,甚至一辈子蒙在鼓里。

所以为什么父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却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凡,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平凡的,始终以为 “我本不该这么平凡,就是因为小时候不懂事没好好学习把自己给耽误了”,并进而认为 “我的孩子也不该平凡,只要他避免我小时候的错误好好学习,就可以卓越超群”。

这件事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大概搞明白了。我给同学讲题的时候,从他们的反应能看出来,他们不够聪明,甚至很笨,根本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你比如说初中物理,懂的上课老师讲一遍就懂了,不懂的把书翻到烂还是不懂,这是勤能补拙的事吗?根本不是啊!还有几何证明题也是,一道证明题的解题核心,其实是一种 “脑筋急转弯”,脑筋只要转一下,一道题就出来了,但是给不聪明的同学讲,讲一题,可以非常吃力地跟着你转一下,没讲到的题,转不了就是转不了,瞪眼看图一整天也转不过来。甚至同类型的题,讲一遍转一下,但是转脸就忘干净了,再遇到同类型的题依旧不会做,就很难办。你说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爱学习呢?他们不听课、不写作业,甚至逃课当小混混,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呢?

我只是给同学讲讲题而已,我都能发现智商的决定性作用,老师是专门一届一届带学生的,我不相信他们不懂。

可是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净在那睁眼说瞎话:“你们的孩子不是学不好,就是不努力,你们回家一定要好好教育!”

还会让第一名的家长上台 “介绍经验”,这些家长也只能跟着老师附和:“也不存在什么教育经验,就是他自己比较努力。”

对他来说,这是唯一正确的回答了,不然怎么说?告诉各位家长,是因为孩子比较聪明,学习成绩自然就好了。教育?谁教育他了?努力?没见他努力呀,玩的兔子找不到影子。

这样说合适吗?明显不合适呀。所以没有办法,他只能跟老师一样,睁眼说瞎话。

正好下面的家长也是不太聪明的亚子,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踌躇满志斗志昂扬,满脑子 “万事俱备只欠努力” 的幻象,于是摩拳擦掌地决定回家好好蹂躏蹂躏孩子。没有办法,这些家长本身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自己也没有好好学习过,对于学习到底是咋回事,以及成绩好到底靠的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就只能迷信老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一辈子奉老师的话为圭臬:

“你不笨,你就是不努力。”

他们心中充满着遗憾和希望,“我和孩子都天生不凡,遗憾的是我把自己耽误了,但希望在于我不能再耽误你了!毕竟万事具备,只欠努力了,这可是老师说的!”

有好多心理咨询师和专门从事亲子关系辅导的人遇到这个问题总会说,这些家长自己图舒服躺平了,让孩子辛辛苦苦去给自己挣脸,所以他们双标,他们自私!其实对这种观点我个人是持保留态度的。诚然,可能会有一些家长明明知道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依然为了自己的利益跟催命一样硬逼孩子成材。但是这种情况其实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情况其实是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因为本身自己就不聪明,但是以为自己并不是不聪明,只是小时候没努力,就很难意识到孩子跟自己一样不太聪明,再加上老师总是强调 “万事俱备只欠努力”,让这些家长真的以为自己的孩子离卓越就只差努力了,但是孩子就是不努力,你说他们急不急?

所以我不认为他们是双标和自私的,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 “让孩子成材来给自己挣脸” 这么远,他们仅仅是着急:你就差一步就卓越了,你干嘛不走这一步呢?妈呀急死老子了!再不努力老子可要抽你了……

仅此而已。

PS:补充一个例子吧。我的外婆没上过学,字都认不全,但是她对我们的学习非常苛刻,经常苛责我们不好好学习,看见我们玩就责骂,并且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上:“我就是没有机会上学,我要是有机会上学我就一刻不停地学,一分钟都不玩,只要努力我成绩肯定很好!哪像你们?考不到 100 分,还有脸看电视!”

但是我们家有一个人对孩子的态度跟我外婆正好相反,她就是我小姨,原因居然是因为她上过学,上到了高中。她给我说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跟你外婆不一样,我上过学,所以我知道学习不是靠努力,而是靠聪明,我上高中的成绩一塌糊涂,是因为我笨,书上的字每一个都认识,但是每一句话都看不懂,我就是再努力,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做题的时候连题目都看不懂,还怎么做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上高中的时候宁愿给家里人织毛衣也不愿意学习,因为织毛衣可太轻松了。哎,你们这些孩子真的很辛苦,高中的知识多难啊,做题多枯燥啊,考试多累啊,想看电视多容易理解啊!

我外婆不识字,遇到路标都要问我外公,我外公就态度很不耐烦,甚至还会看轻她,因为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决定学认字,就让我教她。我就按照老师的教学方法从最简单的字开始教,结果她前面教后面忘,半天不到就撂挑子了,借口要干活提前下课了。我很想问她 “你不是说有机会你会一刻不停地学,只要努力你成绩一定很好的吗?” 但是我不敢,因为她发起火来我吃不消……

看来有必要申明一句:以上都是我胡说八道,评论区的朋友们你们别激动了,学习好不是靠智商,就是靠努力,你们说的是对的!“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谈天赋。” 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居然试图证否它,真是罪该万死。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价值过于高估。

以为开荒过副本,开新号就很容易满星通关。所以望子成龙。

但多数父母并不知道,他们的经历经验为人之道,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帮助不大。

一方面,父母们终身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会通过鼓励或者毒打,规训父母们的言行,使父母们产生很多 “经验”“规律” 的总结,或通过懊悔获得的“真相”。

父母们深信不疑,并希望把自己获得的这些东西,教给孩子,使孩子成为熟手以提高成长的胜率。

但这些规律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刻舟求剑,不仅仅换个环境可能变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改变。

另外一方面,父母们很难了解,在同一层次的认知下,量变的成长并不能积累大的优势,当认知层次不变的时候,再多的 “经验”、“规律” 都几乎不可能改变成长上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句话为何会被赞扬?因为太难。

只有突破认知层次,突破当前的泥潭,成长的上限才有更大几率被打开。

而父母们的 “经验”“规律” 与“处世之道”,往往是泥潭中最顽固的部分,被作为思想钢印规训给了孩子。

于是,父母们望子成龙的信心,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慢慢被毒打,孩子越大,信心越少。

你们观察下,周围的父母吹嘘孩子,基本上是年纪越大越少,因为逐渐的,没信心了。

但他们多数会怪孩子不努力,而并不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局限。

知乎用户 卢悦​​ 发表

这个问题很可能是父母的父母的遗留问题。

这么说比较拗口,那我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父母也是这么过来的。

在他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们:

  • 你可以不做优秀的人。
  • 无论你是优秀还是平庸,爸爸妈妈都会爱你。
  • 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支持和后盾。
  • 你有权利做自己。

于是他们就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 “不允许孩子平凡” 这样一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我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

不过,虽然他们会给孩子很多爱,但很大程度上,那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爱,那只是一种幻想的爱,失去了客体和对象的爱

这种 “爱” 并没有建立在尊重对方需要的基础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看到孩子,他们看到的,只是他们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孩子不过是长着另一张面孔的自己的灵魂而已。

我这么说,并不是在责备那些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教给过他们真正的爱是什么。

他们接收到的爱,也是物化的。

我曾经在知乎上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的问题下面看到的每一条回答,几乎都像是一句“墓志铭”。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我小时候被爸爸吊在树上抽到昏厥,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我打出了心理阴影。我们家族是被鬼上身了吗?”
“我一边因为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痛苦不堪,一边却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然后陷入自责。”

他们为什么无法逃脱这个连自己都讨厌的模样呢?

其实,这和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有关。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隐秘而持久的。

在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他们从父母那儿获得安全感,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在他们长大以后,已经内化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这种 “代际遗传” 使他们和父母如此相似。

伯特 · 海灵格说:“我们会继承或重现家族创伤,但我们必须面对我们自身的命运,无论这个过程多么艰难。”

而大多数的童年创伤,多源于孩子没有被理解,被尊重。

孩子如此弱小,他只能依附父母。

看透了这一点,你或许就能明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本质关系,而作为孩子,又该怎么才能不让这种 “负面教育观” 再“遗传”到自己的身上呢?

你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父母觉得我平凡,对我失望,是父母的事,可我为什么总是要接过父母对我的失望呢?

因为大家自己也一直都想成为父母心中那个完美的孩子。

我之前在文章中说过,作为老师的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你发现你永远比不过她的得意门生。

你知道她拥有那么多伟大的学生,这些学生不断更新,而你永远无法企及。

同理,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最好的孩子呢?

所以,大家无法接受,自己不是父母心中最优秀的孩子,所以就想要时刻让他们觉得满意。

想明白这一点,或许你就能释然了。

你要学会的,是 “如其所是” 地期待对方,而非“过度期待”。

父母对你的期待也好,你想满足父母的期待也罢,这都不是能决定你命运的因素。

你需要做的,是去爱那个接受真实自我的内在小孩。

我是

@卢悦

,一名心理情感咨询师,帮助 2 万多名学员解决了婚姻情感问题,有问题来找我,有问必答!

卢悦

780 次咨询

4.9

心理盐究员

837081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田凯​​ 发表

确实如此!

我了解的大部分父母内心的愿望就是孩子出人头地。很多父母表面的不在意之下,内心的渴望是希望自己的孩子 “不平凡”。

我尝试分析一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最为平常的愿望。希望自己孩子有成就、有出息,就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盼望自己孩子发展好。判断这类情况的标准是,孩子好了,自己很开心;孩子不好,自己很接纳。这是健康的夙愿。

2、父母潜在荣耀捆绑。把孩子当做自己荣耀的冠冕和旗帜。自己努力付出的一切是希望被看到,被认可,孩子成为支撑自己的自体客体,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控制。孩子往往会莫名的不舒服、心事重、很累等。

3、自己内心的代偿心理。自己失败了,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自己没有得到的,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为实现自己愿望的延续。

平凡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行为。大凡努力踏实做事、没有坏习气的孩子长大都会做一些事情,我们追求的平常心是一种坦然面对社会和自己生命的姿态,这是一种放松和允许的自由感。

这个感觉会保存很多心理空间和心理能量,以留有竞争、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会躺平的人,才会努力。

接纳平凡的人才可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知乎用户 橙子会变甜​ 发表

小时候的梦想是科学家、警察、发明家、医生等

因为小时候有父母遮风挡雨,小时候不知道挣钱有多难、打工有多累、过日子需要多少经济

就这么简单呀

小孩的世界里没有「支出」与「收入」,所以他的梦想可以无视支出与收入

如果你对小孩说 “玩泥巴也可以成为梦想”,绝对会有小孩的梦想是玩一辈子的泥巴

职业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小孩子都懂,所以小孩子想选什么就选什么

反正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嘛

但职业有收入上的高低之分、有劳累上的轻重之别

小孩子还不懂

长大了的梦想是房子、车子、存款、功成名就等

你觉得这是定义成功的标签

其实,这并不是「成不成功」的问题、并不是 “标签不标签” 的问题,这是生活水平的问题

你要是没有自己的房子,你将来与另一半一起生活,在哪里生活?

到处租房子吗?租一次房子你们搬一次家?每天睡觉前心底都有着 “说不定哪天房东就打算结束出租” 的忧虑?

自己房子很重要,因为它是自己的家,不管什么时候你都知道你还能回到这里

只是因为房价太高、不容易实现,所以它才成了 “成功的标准” 之一

没车,问题也是很明显的,逢年过节你去拜访另一半的家人,不得带点礼品什么的?

你是打算骑着电瓶车去拜访人家吗?把礼品塞到前面的筐子里?

平日里,如果你打算多买一些东西,没有车,你放哪?

一个小小的电瓶车之类的玩意儿,能装几点东西?

没车意味着很多方面的不便捷,而不是 “有车就成功”

存款的意义是什么?是应对风险的能力

手里有个五十万元存款,足够你在遇到许多大病和意外的时候,都不慌乱

存款是底气,是应对生活风险的底气

而功成名就,正是以上因素的集合

当你功成名就时,你往往会得到「与功成名就相符」的资源

你有钱买得起房、有钱买得起车、更有余力存下许多存款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

不难理解

不管是微生物还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动物式的人类

只要是生命,生命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

以生存、以生活条件提高为梦想,当然没问题

如果生存都很困难,再谈遥远的梦想,那就太吃力了

那么,为什么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 “不平凡” 呢?

“平凡” 的定义是什么呢?

很简单:房子很贵、车也不便宜,买车买房后,有存款就更难…

平凡,就是人们苦苦挣扎的现状:贷款买车买房、背上贷款、难有存款

不平凡,就是超越于这种现状:有车有房有存款,比他们轻松许多许多

「功成名就」可以带来超越现状的结果,所以人们认为功成名就就是不平凡,且向往功成名就

父母当然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平凡

一来,孩子出息了,他们就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水平、得到更好的养老保障
二来,自己跟别人唠嗑闲聊的时候,也能把自己孩子的现状搬出来,优越优越、牛气牛气
三来,自己的孩子出息了,他以后的未来也就更能让人放心,自己离世前至少不用担心孩子的经济问题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是怎样理解 “平凡” 与“不平凡”?

我觉得,这大概是不重要的

除非孩子拥有一个较为赋予的家庭条件,他的父母很早就能给他铺平各种道路,房子、车、存款…

否则,他在将来还是首先要面对生存问题与生活条件的问题

他曾经拥有什么梦想,在现实的生存与生活压力下,算不得什么、更算不上重要

他即使委屈和失望,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面对的事物是「现实」,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人

现实不会在意他到底委屈还是失望

这里存在一种小概率事件:

①当事人小时候有梦想
②当事人长大后,迫于生存与生活压力,改变了梦想,努力挣钱
③当事人挣了足够多的钱,已拥有重新拾起梦想的能力
④当事人忘记了曾经的梦想,只能继续在 “挣钱” 的路上向前走——除了继续挣钱、使资产增值外,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⑤他有钱有资源,但很迷茫,没有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他丢失了梦想无疑是可惜的

但在现实里,这种事很少会发生,因为极少有人能在 “生存与生活” 的压力之中,挣脱出来

多数人一生都会在里面挣扎,并没有什么实现幼时梦想的条件(当然,如果幼时的梦想比较实在,那还是有机会的)

说到底,人们为什么向往 “不平凡” 呢?

仅仅是因为 “不平凡” 这三个字,听起来很厉害、很了得吗?

人们所向往的,其实是「不平凡」背后的底气

并不是因为「功成名就可以装 13」

而是功成名就可以带来各种底气,买得起房子、买得起车,即使如此,也仍然有大量的存款,可以安稳安心的过日子…

有了这种底气去装 13,别人才会认可,才会觉得你是真的牛皮

这是人们在漫长生活中,渐渐达成的共识

哪怕人们已经遗忘了这种共识背后的含义,人们不知道功成名就的真正意义,人们只觉得 “拿出去吹嘘装逼,是很有用很有效的”

即使如此,这种共识依然是有效的

哪怕你不知道功成名就可以解决你的经济问题

只要你实现了功成名就

它仍然会解决你的经济问题

这就是共识的作用

这篇回答可能有点文不对题的感觉

其实题主问了很多问题,我是在回答那些问题

至于 “为什么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

怎么说呢,就算你知道原因,你也改变不了父母的 “接受不了”

所以,原因真的重要吗?父母为什么会这样,真的重要吗?

不重要的

你只是心里有一个结,觉得不公平而已

知乎用户 简单心理 Uni​ 发表

**我们总是在不断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证明自己比别人更 “成功”,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有 “不平凡”。我们希望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然而我们得到了吗?

西西弗斯被众神惩罚,日复一日地将巨石推上山顶,而每当快到达山顶时,巨石又滚落山底。于是西西弗斯就这样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地劳作。

不断 “证明自己” 的努力,就像西西弗斯滚石一样,悲壮而无望。对于不断证明自己的人来说,那个山顶其实并不是 “我比别人强” 的优越感。他想要的那个山顶,其实是爱、尊重,和安全感。在无数次挫折教育的强化下,爱、尊重和安全感的缺失,让他误以为,我不快乐,只怪我不够努力。

可路径错了,目的怎么可能会达到呢?

![](data:image/svg+xml;utf8,)

01 我们为什么想证明自己——获得最初爱的连接

我们在出生之后,最初自我认识的确立,来自于客体的镜映。(客体,指婴儿出生后的主要抚养人,一般指母亲)

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得不到客体良好的照看,总是被否定、忽视,或是被不稳定的对待,孩子就可能就会内化这种否认的声音。

一个孩子的考试成绩是 99 分,如果 Ta 父母的反应是:“怎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百分?” 那么,Ta 可能会觉得委屈、愤怒。但出于恐惧或尝试沟通失败,Ta 不敢直接和父母发生对抗。

长期下来,Ta 会内化这种委屈和愤怒。委屈的部分,可能会导致深层的抑郁。而愤怒的部分则会隐藏下来,在他逐渐成熟、获得力量的过程中,让他变得的过度叛逆,甚至与父母为敌。

![](data:image/svg+xml;utf8,)

而另一种可能也许更糟。**因为 Ta 没有其他可依赖的对象,他感到,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要妥协。**于是他会通过不断地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像 “考一百分” 一样,来向父母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希望父母认可自己,博得父母的“欢心”。

在这种情况下,Ta 看似认同了父母,但实际上,对父母的愤怒已经深深潜藏进了心中。由于 Ta 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愤怒的来源,Ta 往往会将这种愤怒转向自身,生自己的气,认为自己是不够努力,不值得被爱的。

证明自己的背后,本质是对安全感,对爱和关怀的渴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仍然会强迫性的用这种方式来唤起父母 / 伴侣 / 伙伴 / 领导对自己爱的连接。他们强迫性的 “证明自己” 的行为,会不断重复,但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断证明自己的行为,并非是对 “成功” 的渴望,而是对爱的求索。

![](data:image/svg+xml;utf8,)

对缺失的补偿,对愤怒的释放

另一种试图证明自己的冲动,来自于对缺失的补偿。缺失可能发生在某一些成长的经历中,并不伴随太长时间,创伤可能不会像客体(抚养者)带来的创伤那么大。

比如,儿时家境贫寒的孩子,长大后更可能努力赚钱。儿时受到欺凌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对施暴者加以回击。成龙曾经谈到,自己在二十几岁成名时,每天换不同款式的表,还约曾欺负过他的武行吃饭,故意把袖子卷起来给大家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像 “暴发户一样的疯狂炫富”。

于是证明自己在这里,更像是一种对过去缺失的补偿,对内心愤怒的释放。

但是还击之后呢?报复性的补偿并不能弥补创伤。如果人一直活在愤怒里,是没有办法快乐地前行的。

![](data:image/svg+xml;utf8,)

02 如何从证明自己的怪圈中走出来

1. 直接向父母表达你的感受

面对父母不合理的期待,只有坚定地 say no, 让他们知道你的感觉,才有可能促进他们反思,进而改变。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也许也是你转而认同父母,却怀疑和攻击自己的原因。其实问题在于,父母不懂怎么用更科学的方式去爱你。也许他们的父母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所以在他们学为人父人母的时候,缺乏很好的榜样。

但是你需要知道,父母是可以再教育的

严肃、真诚的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对你造成的伤害和痛苦,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爱是有攻击性的。并且告诉他们你希望他们如何去做。

如果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善,用新的方式去对待你,及时发现后,鼓励并赞美他们,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这种行为才可能固定下来。

![](data:image/svg+xml;utf8,)

2. 与原生家庭保持边界

如果父母依然非常自我、固执地认为对待你的方式没有错,或者父母自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你们很有可能沟通无效。

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他们,你需要和原生家庭保持边界,避免让他们再伤害你。

成年前的孩子,需要父母抚养,否则可能连生存都是问题,因此小孩会努力去适应即使是有问题的父母。但是成年后,已具备了独立的经济能力的你,不需要再去讨好父母,让曾经伤害你的家人继续伤害你,而首先要做的,是你和父母在物理空间隔离开来,比如你搬出他们的家,不再和他们住在一起。

只有重新建立各自的物理边界,才有可能建立各自的心理边界,摆脱他们对你心理上的控制。

重树边界并不是断绝关系,隔段亲情。而是保留各自生活空间,不互相控制和反控制。如果生活在在一起相爱相杀,倒不如给彼此空间,过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先健康成熟起来,才有能力保护、赡养他们。

![](data:image/svg+xml;utf8,)

3. 提升现实检验力:“我不够好” 并不是事实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第一次听到评价你 “不好” 的声音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场景,是谁说的,Ta 为什么要这么说?

如果长期有一个人说你不好,或者你比较看重的人说你不好,即使只有一次,也是有杀伤力的。在成长过程中,你可能从未想过你是不是真的不好,而沉浸在这种悲伤里,而每当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你会不断强化这个声音,告诉自己,“看吧,我真的不够好”。

但是,难道 Ta 说你不好,你就真的不好吗?

你需要意识到,这个人在评价你不好时带有攻击性,Ta 通过用挫伤你自尊心的话来攻击和贬低你,背后有 Ta 自己的目的和情绪。Ta 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而你 “不好” 并不是客观事实。

如果面临这样的问题,你需要重新去找到你的社会支持,可能是恋人,朋友,同学,同事,家人。你需要去向他们寻求客观、公正的确认,以此区分什么是你想象的,什么是真实发生的,来提升自我的现实检验力。

你会逐渐认识到,你脑海里 “不够好” 的声音是曾经别人给的伤疤,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data:image/svg+xml;utf8,)

4. 为自己而活,成为你自己

你活在 “证明自己” 的魔咒中,愤怒虽然消极,却成了你前行的动力。而当撤走了的愤怒,那不就没有动力了吗?

没有了愤怒和证明自己,我们为什么而活?

去做真正能让你开心的事,不为证明自己,也不为报复和愤怒,而是为了成为你自己。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愉悦并享受其中,从不专业到专业,从让自己获益到让别人获益,你会发现神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想要的一切,那些你在意的名和利,尊重和爱,都会随着你的这种近乎享受的劳作自然到来。

而当垂垂老矣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你才不会因为将自己的一生都消耗在了证明自己或是和别人比较上而遗憾,而有一种近乎完满的幸福感。所谓生命的意义,从某种程度来说,大概就是这样吧。

作者:梁娟(简单心理认证 · 心理咨询师)


最近我们频繁刷着新闻、关注疫情情况,很容易产生抑郁、紧张、焦虑等情绪。

我们开放了免费的情绪测试,希望能够帮到你 情绪评估测试

知乎用户 礼橙贝养育​ 发表

因为鸡娃容易,鸡自己难。

鸡娃是不用自己付出真正的努力的,你需要做的是督促孩子付出努力,等于说最难的事情是孩子在做,而父母就是在旁边拿着鞭子时不时抽上一下,并且说跑快点。

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不甘,对自己的来来产生了焦虑,但是不敢对自己痛下狠手,只能假手他人。

而着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父母的期待值会失控,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只能由孩子自己来控制自己的人生。

被鸡娃的孩子可以试试这样的操作:鸡父母。

一个 1999 年出生的男孩,说他的理想就是做富二代。他每个月给他父亲写家书,信中勉励父亲好好努力、上进、升职、赚钱。他写的家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问候安康;二、观察到父亲最近有些躺平,很不应该;三、肯定父亲的努力,并表示如果再加把劲,明天会更好。

知乎用户 腾天​​ 发表

因为他们深知平凡人生中的不快乐。

他们不希望你也去承受着份不快乐。

知乎用户 薇子 10 发表

作为一个家长来说,希望孩子以后能生活的更好一些,这个本身是没有错误的。

不想讲家长的出发点,我只说一下我昨天去体验生活的一天。

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暂时没有工作了,当地还没有跨省通勤的政策,所以暂时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居住地找一些散工,临时工。有的是去工厂帮忙赶工,有的时候是在物流帮忙拣货。

现在招工的信息上面都写活特别的轻松,轻松那也是有相对性的。

我去的是一个电商的库房,按照订单明细找对应的商品,去之前说的是工作比较简单,难度低,因为已经连续四十多天没去通勤的原因,我就去报名了。

第二天从早七点到晚六点,这中间有半小时吃饭。其实做这份工作之前我也去过生产线助产,对于流水线和零件生产早就有经验了。(有点跑题)

每人一个小车,产品也是看订单拣货,有的货物比较小,有的货物比较大件要搬一下。有的货物需要拆箱子,因为没有经验,把手划了一个小口子。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在附近买了一双手套戴上了。下午再有拆想的工作也不怕划到手了。

一天下来对于我这种很少走路过 10000 步的人来说,至少走了 20000 + 用腰酸背痛都不为过,感觉手里虽然拉着车子,可后背好像有一个大洞一样,洞口一直有个力在用力按着。

每次去换新单的时候,从订单上都能看到打印时间,那上面显示着订单的打印时间,和承诺的发货时间,还有就是我需要拣的货物总计数量,这个数量对应的可能是最小包装,也可能是一个套,或者一个箱,总共的体积要看最后你完成之后的量,有一次是一车的洗衣液和洗手液柔顺剂。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我喜欢买一箱,或者促销的活动买上一年的量,我在想,也许这就是我平时搞活动的时候,买下来的一单的量,也许这就是几个人一次下单,不过这张单没弄完我就拉不动车子了,真太重了。

我又折返回去找了一辆空车,把剩余订单装完,这次的总重量没那么重了,我感觉轻松了一些,不过这时候后背好像还有点疼,估计跟我很久不这么干体力活儿有关系。

因为第一次去,没带水杯,这一天就只有中午吃饭的短暂时间,我喝了大量的水,作为一个平时喝水多的人,我一点也不惊讶我一上午没去厕所,因为真的,出汗太多了,之所以不觉得热可能因为光顾着找东西了,时间都没顾上,还是下班铃声响了我才意识到。

因为属于临时工的性质,所以呢,不要求你一天必须要完成多少件,但是如果干的太慢的话,肯定也是过不去,如果长期这么工作的话,估计是日复一日的每天都一样的。我干了一天下来,真的是腰酸背痛,其实强度还算是可以,只能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工作,也没有走这么长的路,所以一时之间觉得自己的身体特别的累。

为什么今天没去呢?

因为临时工就是这样,用人的时候才去,不用了就去不了了。

家长希望你这样,希望你那样的时候,其实是想让你在自己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人生的阶段,让自己过得更好。

她也许是体会过了生活的苦,才希望你能更好。并不是家长自己很平凡,却要求孩子必须不平凡,而是因为平凡生活中也有一些苦涩的东西,他不想让你品尝,所以在你还没有进入社会之前,想让你更好,走的更远。

知乎用户 争渡心理咨询​ 发表

谢邀~

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看一个段子:

“一个孩子因为成绩差,被父母骂作笨鸟。

孩子很不服气地反驳: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父母问孩子:第三种是啥?

孩子回答说:那种是最讨厌的,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的。”

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提问中的父母跟 “第三种鸟” 很像?

事实上,这就是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鸡娃的现实写照,他们并不是真的接受了自己的平凡,而是对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无可奈何而已,同时,他们又很不甘心,所以孩子就成了他们实现目标的工具人。

爱是什么?是祝福,是尊重,是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就像《你好,李焕英!》里面的那句台词所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了。

父母常常以爱之名,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他们完成,这对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指的是有些时候我们为了维系与重要的人的关系,为了不想要自己被贬低、为了降低焦虑,会重复被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亲子之间的情感勒索,往往最难察觉,即使被察觉,也会被多年互动习惯产生的内疚、愧疚、自责等痛苦压倒,不知不觉又回到 “被控制” 的旧模式。

情感勒索有哪些特征呢?

情感勒索涉及六个重要特征:

  • 勒索者提出 “要求”(demand);
  • 被勒索者想要 “抵抗”(resistance);
  • 勒索者让被勒索者感到 “压力”(pressure);
  • 如果被勒索者没有接受,或者反驳,勒索者持续 “威胁”(threat),例如用金钱、关系的破裂等等让被勒索者不得不就范;
  • 被勒索者 “顺从”(compliance),于是看起来双方的焦虑好像解决了,但其实是被勒索者 “被摸头了”;
  • 勒索者食髓知味,于是下一次又 “旧事重演”(repetition);

在亲子关系的 “情感勒索” 中,父母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互动模式,他们知道自己怎么的方法可以让子女“乖乖就范”,控制型的父母本身很难去共情子女的需求,所以大概率不能指望父母自己的“觉醒”,主动放弃控制。

对于长期陷入 “情感勒索” 的人来说,还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的模式,认为无论自己尝试什么,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不如索性听从对方。

长期下来会给孩子造成这样错误认知:“如果我足够优秀,在外漂泊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不然只有在他们眼皮底下晃荡,他们才安心。偏偏以我的能力,只能找到一份很一般的工作,只能依靠考试来获取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了。”

在孩子的认知中,似乎只有 “足够优秀”,才能 “不听父母的话”。

但实际上,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坚持自己的需求,这与你优不优秀,并无关系。你不需要功成名就,不需要找到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你需要的只是,过好自己的人生。

但,过好自己的人生,确实需要承担责任和代价。

代价就是,有可能你自己的选择,真的 “看起来” 比不上父母提供的“稳定工作”。

这也是许多被困于原生家庭中的成年人,很难继续完成独立的重要一步,因为他们无法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而被父母控制,虽然痛苦,但也能带来安全。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完成自我独立,而自我独立的重要标志,就是明确以及坚持自己的权利。

有一份来自 Manuel J.Smith 博士的女性主义自信权利清单,可以试着大声朗读一下,感受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情感产生:

不去解释你的行为,是你的权利;
改变主意,是你的权利;
使人都会犯错,你也有权利犯错并对其负责;
你有做不符合逻辑的选择的权利;
同样,回答 “不知道” 也是你的权利;
你有权利说 “不”;
你有权利花时间慢慢应对;
你有权利和他人不一样;
你也有权利独立;
不去做能力之外的事,是你的权利;
不去做能力之外的事,是你的权利;
去感受或不感受你的情感,是你的权利;
你有权利去询问;
你也有权利保持沉默;
你有权利不同意他人,无论 ta 是谁;
你有权利表达表达你的需求;
被尊重是你的权利;
感受到被侵犯、去权,也是你的权利;
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是你的权利;
对自我感到满意,还是你的权利;
你有权利使用以上权利,并且不感到愧疚;
当父母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人看待时,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这些权利?

孩子在与原生家庭分离的过程,必然充满着痛苦和抗争,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在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包括你的孩子。但是如果能发掘孩子的优势进行长期培养,他也会拥有一个平凡但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看到这条回答,在成长过程中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后台向我们提问,有问必答。

我是 @争渡心理咨询,这是我的建议,希望以上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人类本性,即便在面对自己孩子,即便被所谓的爱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总会下意识表现出来。

知乎用户 木木木木 发表

其实我感觉很多父母可能是能接受的,就像我一样。毕竟我自己也很平凡,凭啥不能接受孩子平凡呢?我就是会担心他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他不好好学习,我担心他初中毕业上不了普通高中,虽然说凭力气吃饭不丢人,可是我怕他累,怕他选择太少、生活太辛苦!我不是非想让他考多好的大学,但我希望他起码能读大学、要是能有更好的前程,那生活的肯定更好、更轻松!

我还希望他意志坚定,以后人生肯定有不如意的时候,别被压垮了!

我希望他会做饭,走到哪儿,不会饿肚子!

再就是平凡的身体健康啥啥的。至于挣多少钱、当多大官、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有什么重要的呢?快乐不快乐,跟那个关系不大的!

所有的父母其实可能都跟我差不多,他们只是不一定会表达而已,只会说什么你得比爸妈强、爸妈当年学习不好,你得考个好大学光宗耀祖。其实底层逻辑就是,那样的生活更好,比爸妈现在的生活好,爸妈希望你有更好的生活!

我们站在不同时代的交叉口上,对待上个时代的人,不要苛责、要理解。对待后来的孩子们,也不要苛责、要宽和。这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但绝对不能拿着现代社会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父母!他们能做到要求你不平凡,已经是不容易!比那些要求你赶紧出去打工养育弟弟妹妹、上学读书有什么用不如赶紧进厂的父母,高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知乎用户 深深妈妈在澳洲 发表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呢?

事实正正相反,我认为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不平凡,其实内心深处恰恰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这些对孩子作出百般要求的父母,表面上似乎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但这不过是他们必须跟现实和解的一种妥协,而非诚恳承认自己的不足——不然怎么样呢,自己再平庸,生活还是要继续。

但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有无限可能,而这种无限可能,被这些父母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的不平凡,证明了自己的不平凡;孩子的成就,说明了自己的成就。孩子成绩好,说明自己教导有方;孩子出人头地,说明自己基因卓越。因此他们在孩子身后督促孩子、希望孩子不平凡,恰恰只是想向世人证明:我不平凡。

真正接受自己平凡、真正通透的父母,不会对孩子有过分的要求,不会把孩子当成自己成就自我的工具。平不平凡不要紧,孩子只要快乐、享受人生就行。

我想做这样的家长。

知乎用户 大 L 小 M​ 发表

因为这些父母让孩子背负着自己的梦想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 “代偿心理”

也就是说,有些人自己追求不到某样东西,无法达到这个目标时,虽然会自己放弃追求这个目标,但是会试图寻找替身来代替自己去完成梦想。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比如,一些父母从小希望在舞蹈上有所建树,但是因为小时候的条件限制,没能实现愿望,进而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曾经的梦想,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是那块料,也不管孩子的梦想是什么。

既然让孩子坚持了自己的梦想,那么这些父母也知道实现这些梦想,难度很大。他们把自己早年没能实现梦想的原因,归结于家庭条件,或是自己的父母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等等种种原因。

于是,就尽量给予孩子自己早年所缺失的东西,美其名曰:父母自己小时候缺乏的事情,我一定不让孩子再承担了!没有条件,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上!

紧接着,因为这些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时间、也的确创造了条件,投入大,自然也就会期望产出硕果累累。

所以,孩子不能平凡~

知乎用户 王飞猫 发表

我问你两个问题:

一件事失败了,你觉得在没有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到底是指挥者担责,还是执行者担责?

一件事,你作为直接受体,你能不能摆烂不担责?

我自问自答:

100% 是执行者担责的。

除非你想死,不然不可能。

答案呼之欲出了,因为风俗文化保着他们,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既当 X 子又上牌坊。

知乎用户 傅爱 发表

  为什么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却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答:父母并非直接接受了自己的平凡,而是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平凡。父母也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而是暂时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有句话:此一时彼一时。

  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没努力过就躺平别说对父母,即使是对自己也是觉得无法交待的。

  毕竟,我们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

  《孟子 · 尽心上 · 忘势》有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啥后来的引用基本都成了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因为在普罗大众的逻辑里,你得先朝“达” 的方向努力了,没有成功后,你才能躺平想 “穷” 的事。

  (其实人个觉得语序一调整,语义也产生了变化,我觉得在孟子原文背后其实亦有这样的思维逻辑:一个人只有在 “穷” 的时候也能够做到独善其身,“达”的时候才会兼济天下。)

  不信,你让那些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子女们再等等,等他们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却依然好高骛远时,父母一准改变策略,开始游说他们要脚踏实地,开始帮他们找接收单位、去相亲角找准儿媳准女婿去了……

  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毕竟,吃父母的喝父母的住父母的,就让他们遛遛呗,就当锻炼身体了(锻炼意志也行)。

  关键是:最终,或多或少,我们都将走向妥协(向父母也好向子女也好向自己也好向命运也好)。

  谢邀。

知乎用户 丹丹​ 发表

接受自己平凡的父母,一定可以接受孩子的平凡。

只有不接受自己平凡的父母,才会不接受孩子的平凡。

知乎用户 廿五​ 发表

怎么说呢…… 虽然说大部分这样想的父母吧,确确实实是发自本心的希望孩子能更好,也总觉得自家孩子天赋异禀,一定能成为新时代的卡密。

毕竟父母滤镜搁那儿摆着呢,看孩子的时候总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自己看自己的时候通常没有这个幻想,很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

但话说回来了就是。

这也确确实实是一种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双标……

知乎用户 无离江湖​​ 发表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可现实中,往往是反着来的: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俗称为双标。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失败,但不允许别人失败。还有一些是自己没有完成的,非要强加到女儿头上,要求儿女一辈必须完成的。称之为还愿。

知乎用户 Kate 发表

父母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已经无力改变现状了,他们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平凡?有路子吗??但凡有一点路子,他们就不会接受自己的平凡!

为什么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为什么要接受?现在孩子都相对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干嘛要这么认命了??不要拼一拼吗?

你想问,为什么父母不拼一拼?父母现在可以在哪条路上拼?为了挣钱养娃,哪个父母现在不是拼尽全力了?

所以在可以拼可以闯的年龄,在不需要拼圈子拼人脉拼资本的阶段,不要轻易接受自己的平凡,你还可以再闯一闯,再努力努力!

知乎用户 苏格兰边境梗猫哥​ 发表

接受自己孩子也是一个普通人,是人生最后一次幻灭。

副作用包括:

“你为什么不努力?”

“我都给你这么多了!”

“你吃的苦还不够!”

知乎用户 啊啦勒 发表

谢邀 这问题不对

恰好是因为父母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平凡才会要求孩子不平凡

正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又发现成人之后更难跨越阶级 后悔自己读书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努力一点 才会把赌注和希望押在孩子身上

其实呢 我想说平凡和不平凡都是虚妄的

苏轼名篇《赤壁赋》客人问苏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也就是在感叹:人人短短几十年 活着有什么意思

苏子回: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子说:天地万物都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我们只是过客 享受此刻的清风明月 活在当下就够了

所以孩子 如果你的父母为你焦虑 记得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如何不焦虑是父母自己的课题

而你呢 开心的时候 勇敢的去做应该做的事 不开心的时候 读书运动开解自己 也许世间万物早已有答案 但解题的过程还得是自己

祝你幸福愉快

知乎用户 George Ban 发表

很简单,因为父母不接受自己平凡的那些时刻那些画面,孩子看不到。如此而已。

在一个父亲卑躬屈膝忍辱负重想要爬上高位的时候,在一个母亲满身烟火气却还要带着得体的微笑面对工作的时候,他们都不会想着把自家的崽子拽过来,喝到:看着!我在努力啊!他们并不试图在自家崽子面前去表演自己的挣扎拼搏。

如此而已

知乎用户 鱼蛋麻麻​ 发表

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哪个父母不是眼看着孩子跟块烂泥扶不上墙一样,依然要想办法扶一下。

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两汉. 刘向的《触龙说赵太后》

教育孩子,养育孩子本就是父母的职责,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接受自己平凡,是认为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这样!

不接受孩子平凡,是觉得我还可以再努力一下。

知乎用户 一颗桔子 发表

错了!!正是因为父母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所以他们也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

人都有三个阶段: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子女的平凡。大部分家长都过了第一个阶段,接受父母的平凡,生娃之后我们会感恩他们的付出,理解到父母的不容易。

但很多人都困在了接受自己的平凡上,你去大街上随便问几个人 “你觉得现在生活幸福吗?”

大概率大家对现在的生活都不满意,嘴上一个个说的躺平,现实生活中没一个人敢轻易躺平的好吗!!接受自己的平凡,和自己和解之后,我们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接受子女的平凡~

**所以如果你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建议先学着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俗话说的很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咱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凭啥要求孩子就得出人头地啊!!人啊,能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有个健康的人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觉得可能现在大家看短视频太多了,导致我们出现了养育焦虑,比如前两天我看到抖音上有个妈妈拍孩子在读英语,一个五岁的孩子,英语能力能达到中学的能力,甚至比我强很多,当时我想 “哎呀,我闺女怎么也能到这种程度呢?” 后来想一想,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要求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却没想过,我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可能这位小朋友的妈妈每天坚持陪他学英语练口语,而我有时候连陪伴都做不到,所以与其要求孩子,不如反思自己,我们和那些天才宝宝家长的差距在哪里?虽说每个孩子的天生资质都不一样,但比他们自身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营造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

其实平凡也是另一种成功,对孩子来说,有很多远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他的教养、性格、乐观的心态,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生活会豁然开朗啊~

知乎用户 江山丽 发表

他们需要时间,他们接受自己平凡不也花了很长时间吗?

知乎用户 魔都野孩子​ 发表

作为家长,很负责任的说,我也是自己平凡,却希望孩子有出息。也许这就是所有家长的想法吧。

区别在于行动。我内心是希望他们兄弟俩有出息的,不过我更希望他们过的快乐。

我讲不来大道理,那就说现实的。

我家老大现在 4 年级,至今为止上过的课外班有:轮滑 1 年,跆拳道 2 年,版画 3 年。都是他喜欢的。

老二现在一年级,啥也没上,因为没啥兴趣加上这几年疫情原因。

人家在上幼小衔接的培训班时,我家在玩泥巴,人家在刷课外题时,我家在玩积木,人家在补课时,我家的在折纸飞机坦克。

但是上课做作业,我还是很严格的要求必须认真对待,不会做,做错了都没事,学习态度必须好。

我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了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样辛苦的情况下,能够多赚点钱,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他们不认真,我也会发火,也会生气,会让他们反复写一个字,直到写好为止。这大概就是题主认为的让孩子使劲飞的意思吧。

当然作为家长,我也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平凡,所以经常和他们一起学习,虽然没啥成效,但还是会学。

相比自己,当然还是更希望孩子能成才。只是我比较倾向于成才的道路能快乐一点。

毕竟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开开心心吗。如果有几个亿,过的却不开心,那不如穷开心的过。长大了多赚点钱也是为了他们可以过的更舒服些。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普通大学毕业,而我给老大定的目标起码是 211 以上,老二专科以上(总觉得老二比较笨,哈哈哈)。

老二经常是班级里倒数的那个,但我还是会告诉老二,就算以后是保安,那就争取是保安队长。如果的厨师,就争取是厨师长。如果是快递小哥,也争取是快递小哥中的精英。所以咱们不会做题没关系,你要学会来求助妈妈,妈妈会教你,十遍不行就一百遍。我们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努力。

所以没有哪个家长是不希望孩子成才的,因为自己没出息,才更希望孩子能有出息,希望孩子长大了过的比自己好,才会让孩子努力再努力。

当然个别过分了就没啥好说的了,就像《号手就位》里的欧阳俊的爸爸就是这种家长,就是属于个别过分的那种。

只要不过分,家长严一点没啥坏处。长大了就懂了。

知乎用户 幽兰 发表

有一个答案说得对,鸡娃容易,鸡自己难。

父母刷着抖音头疼孩子不爱学习,孩子多委屈啊!

知乎用户 奶爸的礼物​​ 发表

我们可以从最近很火的天才少女谷爱凌身上,可以得到我们想知道一些启示

爸爸哈佛毕业,妈妈斯坦福毕业,外婆也是运动员,谷爱凌就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

14 岁就拿了四五十块金牌,是国际雪联史上第一位世锦赛双冠王

除了滑雪,体操、瑜伽、骑马、足球、攀岩、射箭也是样样拿得出手。
除了运动,还会钢琴、芭蕾、声乐等才艺。
她还是一位学霸。以 SAT1580 分(满分 1600 分)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她还是国际顶级模特公司 IMG 的签约模特,各种时尚杂志封面、品牌代言接到手软。

从谷爱凌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值得我们普通人去参考一些事

谷爱凌有说过,“妈妈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给我很多选择,钢琴、芭蕾、足球、篮球、骑马、排球、网球等等”

很多的父母从小就会给孩子报一堆班,但也没问过孩子想不想去学,上学了也没有让孩子发展兴趣和爱好,怕影响学习成绩,无法发展各种兴趣,也不知道孩子最终会在那一条道路上会更有发展

谷燕曾表示自己并不太支持女儿学自由滑雪,因为她知道腾空翻转实在太危险了

尽管她也担心,但是很支持女儿,完全不会阻止女儿去做她想做的事

当她发现谷爱凌对滑雪有兴趣后,每周末都会开车 8 小时带孩子去滑雪

谷爱凌说过,“我妈妈在充分尊重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我,激发出我内心的热爱和动力,让我勇敢地坚持下来。”

从谷爱凌成长来看,想要培养一位天才少女,条件那么多,如此平凡的我们,想要把我们孩子培养成天才的机率又会是多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其实是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

知乎用户 Susy​ 发表

是不是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觉得自己的平凡以成定局回天无力,但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父母还有可能赌一把?

不管怎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的父母到了孩子高中时期,不就慢慢开始放弃幻想回归理智,被动接受孩子的普通了嘛

知乎用户 美若溪桥 发表

因为很多父母和别人父母比时就往下比,和别人孩子比时就往上比。

知乎用户 张森洛 发表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下定义,不同人对平凡的定义不同。如果问我对平凡的定义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摸黑前进、没有自我。

有句话说得好: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接受自己的平凡当然很简单。这些人会给自己的平凡找出各种理由,同样也会找出各种理由证明自己的子女应该不 “平凡”。但这些人忘记了,他们的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且是与他们平等的关系。

知乎用户 123​ 发表

父母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而是希望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至少要比自己好!

平凡的父母因平凡而被桎梏,也许曾经有过不平凡的想法,而更多因为平凡的出身,处处受阻,把不平凡的想法消失殆尽。

在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超凡脱俗,而不在因平凡而憋屈的生活……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不但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很叛逆,不但不上进,还吊儿郎当得和父母对着干。

这时作为平凡的父母应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方向是对的,那方法是不是出了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不平凡的:

比如孩子在一起玩儿,你总能发现无论玩什么都有玩的好的,但这个前提是孩子自己情愿的;

比如孩子一个班,有的语文好,有的数学好,有的英语好,就是各科都有学的好的……

但凡你和孩子们聊一聊,你就会发现几乎每科学的好的孩子,都会表示自己喜欢这一科;

有的家长就会说,我们给孩子报的班孩子成绩也不错;

如果不是孩子自愿去学的,短期内我们似乎看到孩子成绩不错,但长远的发展下去,负面的影响就出来了;

以前有个写字班的孩子,首先他不是自己愿意来学的:

因为坐姿和握笔姿势不对,比别的小孩儿费了好多时间才调整过来,因为不是自愿学的,练起字来也相当费力;

总算有了一定效果之后,家长停止了送孩子练字,半年之后我再遇到了这个孩子,无论从坐姿到握笔再到字体,简直是颠覆;

我和孩子聊了聊,孩子说:当初他想学魔方,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然后再去练字,可他妈妈怎么都不同意;

后来他就向小伙伴学习魔方,他的魔方成绩在他的小伙伴里一直是领先的;

孩子说:如果妈妈当初同意他先学魔方后练字,他就不会抵触练字了。

从这个孩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也知道练字是好的,但就是家长把孩子应该主动学的心情,变成了被动学的心情,于是效果天差地别……

这也就是家长希望孩子不平凡,而不是孩子自己希望自己不平凡!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超凡脱俗,有所作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变成让孩子希望自己超凡脱俗,有所作为!

知乎用户 劲草 发表

谢邀!

为什么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却不能接受儿女的平凡?这个问题提得好。

这个问题要怎么看呢?其实,你以为的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那只是你的感觉而可能并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状态。你也应该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时代特征,譬如说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些人,他们遇到的情况,就跟八. 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对于出生并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他们中多数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温饱问题。就是求学来说,那个时代也没有现在时代这么卷,不混得个人模人样就不行。直白地说,就是压力没你们这代孩子那么大。整个国民的文化程度都是普遍偏低的。那个时代,一个初中生,或一个高中生放在普通人里面,那也是个上得台面的 “知识分子”。如果是一个中专生或大学生,那你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了,你是所有人都会恭敬的大 “知识分子”。到了你们如今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你要是初中生那形同是个文盲,你是个高中生,人家只是觉得你会认几个字,你是一个大学生而且非名牌大学的学生,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生。除非你是个名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人家才会拿正眼看你一下。那代人在青春年少时,有点文化,有个工作,那基本上就是很保险的了,也基本上是可以衣食无忧了。如果你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你拿着三十几块钱、四十几块钱,就要骄傲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了。所以,即使平凡也没有人笑话你,更多的人都平凡,更多的人都一样。平凡是常态,不平凡也没有什么太值得骄傲的。相反,你趟是不平凡还越要低调,否则,虽然你是不平凡了,但你难得获得大家的赞赏,你还会被认为骄傲自大,你会浸没在有什么了不起的群体鄙视中。因此,他们的平凡是社会和家人都可以接受的。

可是,到了他们当父母后,整个社会的行情变了,看着你伴着你这一辈中的很多平凡人混得灰头土脸的,混得连个自己的饭碗都是衡汤寡水的,他们心痛。很多人都认为,没有金钱就没有前途,没有前途包括你的婚恋都不可期。你得黯淡地在工地上扔砖提桶,日出而作大汗淋漓,日落而归疲惫不堪。你想想看,有哪 个父母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儿女的这份平凡?再说一点,你觉得他们是心安理得了接受了自已的平凡。却不放过你,那也是你的认知出了另一个偏差。任何时代都会有天才,有一心向学的人,有天赋异秉赋聪明绝顶的人对吗?这些人也就包括了你认为的他们做父母自己接受了自己的平凡的人。可是你想过没有?他们即使天赋异秉又如何呢?需要平台吧?需要机遇吧?哪里有?有些家长在孩提时的家庭连温饱都成问题,会有什么机会去不平凡吗?而现在的机制是发现人才的机制,你不应该去想着怎么让自己平凡,而是有可能有机遇就要去拼搏去争取不平凡。

还有个他们不能接受儿女平凡的是,有很的家长想不通,如今我们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物质条件,你却整天想着去躺平,去玩游戏,该做的你不做,不该做的你却那么上心,你还要他们接受你的平凡,你觉得可能吗?

不同的时代,对平凡有不同的包容,不同的时代,对人也有不同的包容,在当下,他们希望你不平凡,但他们也没有期望你们真的能一鸣惊人地飞天。只是,你如果可以经过努力证明给他们看,你其实就是不平凡的。还有,万一时运不济,你还是平凡了,他们也是能接受你的平凡的。但一定要是真正的努力,而不是阳奉阴违的假努力,这是我的感觉,你认同吗?

知乎用户 参天大树​ 发表

做梦,总可以吧。

知乎用户 雨来 发表

因为” 希望 “是个好词。

当父母接受了平凡,起码。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是普通的那个了。

但谁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普通的那个呢?

知乎用户 美琪成长 发表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父母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是通过了很多次努力之后,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最后才被迫认识到自己很平凡。

但对于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是每个人对自己孩子寄予的期待。内心都期望孩子好,起码比自己过得好,比自己有成就。自己遭受的罪,经历的磨难,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走一遭。

作为过来人的父母,真的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走下去。这样起码会让孩子少走些弯路,多些平顺。父母当年做得后悔的事情,也是不希望孩子将来后悔,特别是对待学业问题。

而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告诉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没有经历过,更没有感受到。说多了只会让孩子感觉更烦。

比如,我们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学历高、有技能才会找好的工作,生活才会更稳定。

但孩子没有体验过找工作的苦,没有受到过生活的苦,他跟本不会理解。要知道,在我们小时候,父母也曾苦口婆心的告诉我们,而我们当时又听进去多少呢。

对于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传递我们的经验和价值观,并且给孩子机会和空间让他去体验生活,感受学习带给他的力量,让他自己认识到自己要努力成长。

希望孩子一帆风顺,那也只是我们美丽的期待。而太过顺利的孩子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去体验生活和学习。要多鼓励他,使他有勇气面对困难,去突破自我。至于最后平不平凡,真的要靠他自己!

知乎用户 父母学 发表

弱者最后的意淫罢了。

因为要求别人总比要求自己容易,而在别人面前自己通常什么都不是,只剩对自己的孩子指手画脚的权力。

知乎用户 高哥扯经济 发表

我儿子初二,女儿大班。

个人觉得,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身教和陪伴。

身教呢,比站在旁边使劲儿说,要有用的多。

孩子看见父母玩命,努力,拼搏,向上,积极,乐观。自己,也由不得自己懈怠了。

陪伴,是因为孩子,从心底,是孤独的,寂寞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多少心存畏惧。

父母的陪伴,可以让他们踏实,安定,幸福。

这,可能是家庭美满的关键之一。

另外,家庭教育中,有很糟糕的一点是。母亲,陪伴虽多。但扮演的大多数是保姆的角色。

没有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有头脑的积极上进应该是什么。

而父亲,普遍缺位。

前几天写了关于父母教育孩子方面的文章,可以看看。

也可以看我的知乎号和微信公众号,名称都是高哥扯经济。里面有很多关于幸福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欢迎交流。祝开心。

父亲,在家庭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data:image/svg+xml;utf8,)

高哥扯经济
让我们自己和下一代变得更强大

这是高哥扯经济第 19 篇原创
你好,我是高哥。
每天一篇新文章。让我们一代代变得更强。
周五晚上,高哥组织高中同学聚会。
疫情期间,还能到场二十位。
真不容易。
都是老同学,话题少不了家庭和孩子。
父亲,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必须要形成一种类似于投资机构一样的退出机制。
今天,咱们一起聊聊,父亲在家庭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以下内容,属于个人观点,大家看看就好。
关注 “高哥扯经济” 公众号。之后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或在看,以防收不到日后推送。
高哥扯经济
(1)
父亲,发挥的首要作用,是扮演生活,事业上的导师。
在医疗行业的读者,可能会很熟悉医学界的吴家四兄弟。
名气最大的是老二,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院士。
还有儿科专家,老大吴瑞萍
外科专家,老三吴蔚然。
免疫学专家,老四吴安然。
吴氏四兄弟的职业选择,完全由父亲吴敬仪规划,主导。
吴敬仪是前清秀才,做过湖南候补知县。走南闯北,见识很多。
民国乱世。吴敬仪觉得,当官的心太黑。
社会动荡,经商也会落得倾家荡产。
最好的人生道路,是学医。
于是,先后安排四个孩子,就读协和医科大学。走上从医之路。
吴敬仪,精明,有经商,投资头脑。
辛亥革命后不久,盛宣怀想把在湖南的 10 万两白银运到上海。
担心路上遇到意外,便找吴敬仪想个安全的办法运输。
吴敬仪先用白银在湖南购置美孚煤油,再水运到上海以十倍价格卖出。
盛宣怀开心得不得了。要分一半利润给吴敬仪。
吴敬仪,则要求把利润替换成盛宣怀纱厂的股票。
盛宣怀,中国实业之父。开办的纱厂,属于当时的高科技行业。等同于现在的互联网。
吴阶平,在协和医科大学读三年级时,因成绩优异,被评为仅有的两名优秀生之一。
奖励是,免交高达 1000 银元的学杂费。
按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相当于 60 万元。
吴氏四兄弟,都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学费是天文数字。
纱厂的这些股票,为吴家带来不少财富。为吴家二代的精英教育,打下物质基础。
吴敬仪,还特别注意,对孩子们的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除了在家中请先生办私塾,教四书五经,还经常邀请在纱厂工作的美国人的孩子来家里玩。
几年下来,吴阶平几兄弟,从小就说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
当时的协和医科大学,讲师主要来自美国,教学都用英文。
语言优势,给吴氏四人后来的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具体到高哥家里。
高哥的父母,很重视让孩子从小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后者。
刚上初中,每个寒暑假,高哥父母都会和各省市的外地朋友打好招呼。
然后一张机票,高哥一个人就飞过去了。
在熟人家里,生活几周时间。
白天,有时有人陪伴,有时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游玩。
感受不同的文化,环境。
感受和自己身边不一样的人群。
晚上,和叔叔阿姨聊天,与他们家里的同龄人一起学习、玩耍。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
高哥总共去了全国二十个省。
到了高哥儿女这一代,出行更方便了。
儿子十四岁,已经去过十多个省,十多个国家。
女儿五岁半,疫情前也去过五六个省,三个国家。
开阔一点的视野,见识过不同人群,未来可能更利于选择自己适合的人生道路。
之前文章,详细介绍了,高哥和儿子交流的三种方式。
一、高哥每天找一篇文章,和儿子共同阅读。然后讨论。
二、两人都有空时,一起看一部高哥推荐的好电影。
三、每周一起运动,通常是跑步和负重训练。
目前,高哥有意识地,与青春期的儿子相处较多时间。
以便及时发现儿子身体上,思想上的变化。再提供相应建议。
比如儿子发育后,给他备置剃须刀,鼓励刮胡子,保持整洁形象。
发现儿子不喜欢太短的头发。便教他使用吹风机,把头发压平,以免不符合学校要求。
儿子想跟高哥练肌肉。就教他现阶段如何使用单双杠锻炼,而不要用杠铃,哑铃。以免影响长个子。
儿子说以后想赚很多钱。就告诉他,开公司赚钱与打工有什么不同玩法。需要培养什么能力。维系哪方面资源。交什么样的朋友,好为以后攒团队做准备。
父亲,作为亲密的导师,能让儿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尽早看清自己的需求,树立未来的奋斗目标。
(2)
刚才,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熟人讲了件事。
收治一名少年患者。
要做个心脏方面的小手术。
本来很简单。
推上台,发现,麻醉药完全不管用。
加大剂量,还不行。
仔细检查,发现这位年仅 15 岁的少年,长期吸食笑气,成瘾严重。正常麻醉剂剂量,已经耐受了。
在高中同学里面,高哥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父亲。
因为开公司,确实是有时间灵活的优势。
不过,有意识地花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还有一个重要考虑。
父亲,要发挥识别和控制潜在风险的作用。
只要高哥不出差,一般会接送女儿去幼儿园。
女儿五岁半,以生活上的照顾为主。
但路上的十五分钟,也是很好的沟通时间。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之间,已经时常出现霸凌现象。
针对女生的,主要是言语。比如攻击长相上的所谓缺点,嘲笑过去上小班中班时犯的错误等。
偶尔也有行为,比如推搡,用水笔在她衣服上乱画等。
女儿,心地良善。
总不愿,把这些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担心霸凌的小朋友会挨批评。
高哥,会想方设法,让女儿把不开心说出来。
不然以后,女儿真遇到严重事件,碰到坏人什么的,总遮掩着不说,会出大事的。
然后,告诉她处理方法。可以向老师投诉,请家长出面解决,或自己反击。
儿子,初二了。
高哥,在儿子不同年龄段,安全教育的主题不一样。
四五岁的时候,主要告诉他身体上的自我保护。
比如运动时防止摔伤。
和小朋友打闹要保护好脑后和眼睛。
过马路看指示灯的同时,还要留神不守规则的机动车。
七八岁,不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多起来。
要学会辨别性方面的侵害。
十岁开始,同龄人的社会交往逐步增多,也开始独自外出。
会告诫毒品和赌博的危险。远离沾染类似恶习的人。
尽量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如果躲不开,应该怎么防卫自己。同时不要做哪些行为,以免严重伤害对方。
要懂得远离车祸,斗殴,事故现场。以免受到牵连伤害。
孩子,早晚会独立面对各种风险。
男性,一般比女性更早进入社会。接触层面更多,更复杂。也见识过更多危险,
父亲,比起母亲,可以更好地教会孩子,如何识别,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
(3)
父亲,发挥的第三个作用,是陪伴。
回想起自己十几岁的时候,面对身体和思想上的变化,是很迷惑的。
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们,无论男女,攻击性都很强。
还喜欢成群结队地锁定和袭击,看不顺眼的同龄伙伴。
孩子们,看上去似乎都无忧无虑,吵吵闹闹,没心没肺。
其实,内心的苦闷很多。
父亲,教会具体应对策略,是一方面。
让孩子觉得不孤单,有人陪伴,可以随时倾诉,从而带来极大的安全感,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
当然,现在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
让父亲拿出整块时间用于陪伴,操作起来有困难。
不过,只要想办法,费点儿心思,陪伴孩子和完成工作,有时可以同步进行。
比如高哥,只要不外出,晚上和周末,都会在客厅饭桌上写东西,看书,查资料。
儿子则坐在对面学习、复习。
如果打电话,会移步其他房间,不影响儿子。
儿子,习惯于父亲就在身边。功课告一段落时,也乐于互相交流几句。
这么做,还有其他的好处。
比如,利于监督。
现在孩子的学习,离不开使用电子产品。和老师沟通,查阅资料,上传作业什么的 。
可如果儿子一个人呆在自己房间,忍不住要翻翻微信,瞅瞅抖音,玩玩游戏。
和父亲坐在一起,可以控制干扰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利于让儿子看到,在自己认真学习的时候,父亲也在努力工作。
就像前几天文章说的,言传不如身教。在家里营造出,进取向上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去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最后,还有一点感想。
父亲在家庭中,最终要形成一种类似于投资机构一样的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机构,在所投资企业发展相对成熟时,会将所投入资本逐步撤出。
父亲的作用,不是永远引导,甚至把握孩子的成长。而是让孩子,最终学会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
在自己无法给与孩子更多成长建议时,可能应该学会逐步退出孩子的生活。坦然扮演一个普通,但亲密的家人角色。
帮助孩子,逐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父亲最大的成功。
关注 “高哥扯经济” 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代代变得更强。

知乎用户 白非非白 发表

在斗气大陆,某天出现了一个斗气屏障,遮天蔽日,上边开始源源不断蹦出一些问题,诸如不能修炼斗气的父母为什么拼命让小孩成为斗者……

知乎用户 九月 发表

因为要求孩子比要求自己容易!

知乎用户 知了改改​ 发表

人性的弱点:己所不欲,也非要施于人。

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这种思想叫 “弥补效应”。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祖父辈一代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抱负,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觉醒,父母们就会渐渐意识到读书改变路径,知识改变命运这条 “铁律”。

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但现实又往往是残酷的。孩子有的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生活和学习,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纵然自己很平凡,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的平凡。因为,他们都想让孩子光宗耀祖,兴旺门楣……

但他们并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法养育孩子,或者甚至用错了方法却全然不知,仍然一意孤行的让孩子去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理想和 “抱负”。

当然一代更比一代强,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的思想都没有错,但是,如果,想法再好,方法错了,那也只能是 “南辕北辙”,那也只能是“差之秋毫,而失之千里” 的结果。

所以,还是建议家长们,准家长们都学习一些专业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你的育儿方面才会有更好的实践路径,不走弯路,不迷茫,不焦虑……

就如一个育儿心里教育专家说的:孩子都可以成才,但你能看见他们身上的那个 “才” 藏在哪里吗?

去发现。去探究。

然而,发现和探究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国家要想在某地开采石油天然气,是不是需要先请具有勘探知识能力的专业人士,来进行勘察 ,提取数据指标,然后经过精准的计算、验证等等这些一系列专业的程序之后,才能确定这地儿是否有宝藏呢?

教育孩子也一样,如果父母光有满腔热情,没有一定育儿的专业知识,那如何发现你的孩子身上在哪方面的宝藏——“才华” 呢?

比如,你的孩子具有绘画天分,他的孩子具有天籁之音,我的孩子具有舞蹈细胞……

如果你不能 “慧眼识金”,那么你的孩子天生的气质,天生的 “才气”,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蒸发掉的。

再比如,你的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边写边玩,稍有风吹草动就分神;考试总犯低级错误,明明?会做,却粗心大意丢分;脾气大,一不满意就撒泼打滚,鸡飞狗跳;还有规则意识差,乱跑乱撞搞破坏等等。这些情况如果在你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你有能力看得见吗?你看见了,你又有能力,有方法解决吗?

以上这些林林总总都是专注力不足惹的祸,只有 “听得进,坐的住,才能学得好。”

可以说,专注力决定孩子未来 10 年的发展,而 10 年寒窗就是决定你的孩子是平凡还是非凡……

焦虑的家长找名师,请家教,上补习班,但专注力问题不解决,花再多钱孩子也学不进去。

【我是知了改改,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请关注我,共勉之】

知乎用户 菜妈和钱爸​​ 发表

记得在我小时候,每当参加长辈的聚会饭局,经常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当时的自己就说想做外交官,总觉得该回答一个让人眼前一亮,且距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答案。相信每个父母都认为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人,可往往从心里不接纳孩子的还是父母。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需要父母去调整自己,如何跟自己和现实妥协,接受孩子终将平凡,接受孩子躲不开磨砺,是父母必修的一堂成长课。

接受平凡是人生常态

豆瓣上高分的 BBC 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用 28 年跟踪调查了 13 个孩子,大部分都是出自中间阶层的普通家庭。首次播出于 1992 年,这些孩子 7 岁,往后每隔七年,节目组会采访他们一次。

在第一次参访中,孩子中有人想当明星、职棒运动员、检察官、去出版社工作…… 他们中有学习优秀的,父母都有给报补习班、兴趣班。但两个 7 年过去,他们分别放弃了梦想,成为了普通办公室职员、咖啡店员工、自助餐厅的营养师、去印刷厂工作……。所以其实大多人都会终将走向平庸。接受平庸是人生常态,接受自己的普通,接受自己的普通,也就是真正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认清平凡的真正意义

但克里斯托弗 · 莫利曾说: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其实大多数人都难逃平庸的命运,但如果按自己的方式过好自己的一生,也是一种不平凡。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进步与比较的观念。孩子的竞争对手是过去的他自己,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较机制就叫做成长,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励,但横向比较机制更受到家长们的青睐——和别人比。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更贴近实际。

平凡虽然没有那么万众瞩目,但在平凡的日子里,认真积极生活,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即使普通,也会有不一样的意义。当一个孩子的纵向比较机制被横向比较机制压制,同时在横向比较中表现不佳,他逐渐就会失去自尊心,容易失去自我,比同龄人更加焦虑,是对孩子心理影响非常不利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同样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样的轨迹,不必去羡慕和复制任何人的人生,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大的赢家。

平凡也可以有卓越的光芒

我们不甘平凡,但仍然难逃平庸的命运,孩子亦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拖着孩子走我们的路,需得站到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角度,为孩子找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出来,这种做法才比较合理。孩子的时间有限,不能拿去试错。而很多人可能过很多年才能明白,真相是:孩子的时间有限,不应该被大人过高的理想主义拿去试错。

送给家长和孩子一句话:愿你有追求卓越的能力和韧劲,更有接受平凡的智慧和勇气。与其对他的平凡失望,不如把精力用在帮他寻找到他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要取笑也不要评判他的理想随着他的成长都会不断的变化。

你只需要让他知道你懂他理解他。当然这一切都会让你放下你的想法你会很挣扎。但是毕竟他的人生还是要他自己过。没有成功会痛苦,按照你们的愿望过日子也会痛苦,或者说你想要的东西必然会让自己和孩子都痛苦。接受自己才是消除焦虑的根源,尝试一下吧。

你我皆凡人,孩子也不例外。平凡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认真努力的过好这一生,就已经很不平凡了。

我是

@菜妈和钱爸

,母婴盐究员,儿童心理、儿童教育优秀回答者,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中国注册营养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知乎用户 吃瓜瓜​ 发表

大概能接受别人给自己的基因平凡,不能接受自己给别人的基因平凡;能接受别人没能力给自己好的教育,不能接受自己没能力给别人好的教育。

说白了,不相信自己辛辛苦苦给出去的,引以为豪的东西这么差。

知乎用户 云淡风清 发表

说到平凡,我就想起 “双张” 唱的《只要平凡》。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我们不是神,都很平凡,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好自己的平凡,做一个勇敢、努力的平凡人。生命漫长而短暂,我们要诚勇无惧,一直向前。

那什么是平凡?

碌碌无为?事业成功?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见解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愿以偿。而父母挣扎了半生,也在路途中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经过的一生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他们是不甘的!就像赌徒一样,还是会把下一局当成自己的翻盘局。有时可能得偿所愿,有时竹篮打水。

当然,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抱着翻盘的想法,只是以自身的经历来看培养孩子,让孩子过的比较好。然后在和别谈论起来,享受自己养成大树的自豪感。以为这样自己的平凡能变得有点不一样。

知乎用户 兰小若​​ 发表

中国一直有一句话叫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忘记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讲一个高中同学的故事,她爸爸兄弟多,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她爸爸学习挺好的,但是弟弟小,哥哥又身体差,他主动辍学去打工,帮家里减轻负担。结果她伯伯特别不爱学习,最高高中都没读完。

这件事情就成了心里的一个结,他把读书机会让给哥哥,却没有被珍惜。而自己也错过了读书的机会。

所以从同桌小时候,他就对同桌特别严格。他告诉她一定要好好学习,考大学。

我们那会儿高三了,本身压力就大,有一次她爸爸喝酒了,又拉着她絮絮叨叨的讲了很多,说自己的遗憾呀,要她努力之类的。

同桌那会儿学习一般,中等还要偏下,那天回来人状态就不好了。自言自语,走路上拉着人不认识的人就开始讲道理。

我们发现她不对,赶紧告诉老师通知家长 把她接回家待了一周。父母可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那会儿我们班主任和她家有亲戚关系,她的堂伯伯和伯母也在学校任教,都轮番去她家开导她。

她恢复的还比较快,没有进一步加重。回到学校也开始复习备考,他父亲也意识到自己强加给孩子太大压力了。

父母都没有完成的愿望,没有让孩子替自己去完成。他有他的思想和前程。父母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

最近刷到一个消息才知道原来歌手朴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大学教授,作为高知家庭出来的朴树走了完全不一样路。朴树少年时期的叛逆,放在任何一个家庭,恐怕都少不了一顿挨揍。可他的父母总是在无条件默默支持他。

父母尚且如此优秀都可以接受孩子的不一般,那么作为云云众生中普通的父母,要改变的是教育观念。尊重孩子了吗?

知乎用户 One day​ 发表

其实,如果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家长身上,大部分家长都是平凡的。

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越往上走,人越少。

一山还比一山高,只有站在了一个山头上,你才能看见另一个山头的样子。

所以,平不平凡,不是一个还没上山的人说了算的,只有站在山头的人才能对比自己落后的人说平凡。

换句话说,一个还没有上过任何山的孩子,是没资格对自己的父母说他们是 “平凡” 的。

如果,你的父母是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小山村,但他们有房有地,能养活一家子人,能出钱供你上到大学,那他们就是不平凡的,因为在那个小山村里,他们至少是上了一座山的人。

如果,你的父母是大城市的打工者,他们每年能挣到钱,能让你在城市里上学,虽然没有文化,但很支持你学习,那他们就是打工者里上了一座山头的人,同样也是不平凡。

如果,你的父母是城市里普通的打工人,但有自己的房子、车子,让你在学区里上学。那他们同样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也至少上了一座山头。

所以,父母完全可以不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

因为孩子们还没上过一座山。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才准备上山,就说自己是平凡的,这没有任何道理。

平不平凡是比出来的,你还没有比,就说自己是平凡的,一定是挨打挨的少了。

知乎用户 长安城里的小老板​ 发表

父母哪里是接受不了孩子平凡

父母是不愿意自己在经营生活时经受的那些委屈和不堪不要落在自己孩子身上

父母希望自己放在心尖上的那个人,能永远像个孩子一样有各种憧憬,不要也弯腰低头把梦越做越小了

知乎用户 甜橙子​ 发表

错了。接受不了孩子平凡的家长,他们并没有接受自己平凡,他们是心有不甘,却无处泄愤,于是孩子便成了理想生活的最后一个出气口。

只要孩子还在按父母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努力着,他就不会感到恐慌压抑、无力,生活就还有希望。这样一切就能解释得通了。

“弥补”

自己所有的不甘,都是带有某种缺陷,因为不能接受当下的现实,所以极力想要重来,想要弥补。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他发现,自己能改变的很少了,他改变不了现实,却又接受不了现实。

但是还好有孩子,有孩子啊!又是一次 “重来的机会”,所以这种怨愤在孩子身上找到了发泄口。于是父母把自己当时缺失也好,遗憾也罢,一股脑地塞给孩子。

“规划”

他们虽然看着孩子长大,但却看不到真正的孩子,他们看到的是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未实现的计划,和清清楚楚给孩子规划好的路线。

在他们眼中,孩子就像游戏中的小人一样,可以不需要自己的情感,不需要脾气,只需要按照自己规划的既定路线走就好了。因为这些都是 “为孩子好” 啊!

他们接受不了再一次出差错,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没有玩耍的余地,只有辛辛苦苦通关赶路的差事。而家长们要做的事就是给马儿吃草,再看着马儿跑。

说到底,这是以 “爱的名义” 的自私。

“控制”

当孩子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孩子其实就没那么好控制了。所以家长会使劲浑身解数与孩子周旋,当然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动嘴皮子说教。

一遍一遍地重复地告诉孩子:

你要这样这样做,你要那样那样做,不做就是不孝顺。

你看我辛辛苦苦挣钱,就为了让你有好的前途,都是为了你好。

所以你一定要听话,要努力,要感恩。

你看别人谁家的孩子多好多好,你一点都不学好。

你要是不这么做,就别认我这个爸 / 妈,我就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或者干脆用上金钱,经济辅助。

“破灭”

这样的家庭和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当最终孩子也逐渐成年之后,很少有家长如愿以偿,更多的家长都是幻灭。

终于等到两败俱伤的这一天。

这个时候孩子是否会选择以同样的方式传递这种不甘的种子呢?

其实根源在哪里,如果你不能改变现实,请你接受现实,而不是让另一个人去代偿。

如果你不能接受现实,请你自己去消化,不要把自己的自私的欲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最后放上纪伯伦的《致孩子》: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如果你有执念,请自己去完成,不要自己躲在背后,却压垮一个孩子。

知乎用户 毛毛雨情感专家​ 发表

其实这样的问题因素很多,关键是爱的角度不同,父母经历不同,才引发了这个问题

多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的爱,就是希望孩子考个好学校,有份好工作,将来买房成家有资本,有底气。

于是,倾尽全力,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择校,择班。课余送孩子参加各种技能班,舞蹈、绘画、钢琴、奥数等等,恨不得孩子有孙悟空的本领。

这种本能的爱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能力。优秀的孩子,当然能满足父母的心愿。普通的孩子,也会身心疲惫;而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就会在父母老师的指责下,心生怨气,开始叛逆,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

这种爱,有点自私,就是只允许自己平凡,不允许孩子平凡。

反之,如果我们父母的爱,稍稍拔高一点,认识到:只要我们把孩子培养到,ta 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应对社会变化,不需要拄父母这根拐杖了,无论 ta 干什么工作,我们父母都已经成功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父母就能平心静气的接受孩子的平凡了。

说深一点,就是我们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而不是具体技能。这种爱尊重了孩子,超越了本能之爱。

另一方面,就是父母的经历不同,也是造成不能接受孩子平凡的原因。

有些父母,在自己成长中,遇到了疾病,或者贫穷,或家庭变故等等不可逆的原因,导致他们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他们完成未竟的梦想。

他们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读自己不喜欢的大学,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孩子稍不听从,家长就会用道德绑架,指责孩子不体谅父母,不懂替父母争光,完成父母未竟的理想。

这类父母更为苛刻,他们不允许孩子平凡,爱变成了尖刻的语言攻击,冷漠的行为举止。

说到底,就是他们自己不甘平庸,平凡却无能为力,只好寄托在孩子身上。

找到了真正的根源,我们就能明白其中因由,解决问题也会找到对应的办法。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长,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相信,你自己优秀了,孩子也不会平凡。

知乎用户 林中貓 发表

自己的平凡是现实,孩子的不平凡是希望。后者破灭太难接受了,尤其是对于寄托希望拯救现实的人。

知乎用户 丹顶鹤​ 发表

不平凡的人都是从平凡的人群里走出的。要想自己不平凡,就必须要做好平凡的事情。

现在当儿女的人,不能拿家庭和父母的思想行为说事。每代人的各种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要理解隔代的思想行为,但不能用不适合的思想指导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和大人,亲人,家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承认和维护这种关系。又不能让这种关系干扰,左右自己认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目标。

各有各的条件,各自有各自的活法,各有各的生活习惯… 这些都给每个人很多困扰。但都本着各尽各的职责,各尽各义务,大概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每个人却都不平凡。本来就不应该平凡,因为自己和别的人都不一样。

人们只要清楚自己独特的那一点,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就会不平凡。如果都向外在的不平凡看齐,那么,自己永远都是平凡的。

知乎用户 Ms.Wan 发表

因为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平凡是父母造就的。

知乎用户 jieff 发表

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未来未到来,一切皆有可能,现实还未到来,平凡还不是现实,接受孩子平凡,并不是接受现实,而是丢掉未来,丢掉梦想。而自己已是大人,你的人生就是现在,接受平凡就是接是现实。

小时候,大家的梦想都是成为科学家、超人、警察、发明家、医生等等。是的,小时候就是做梦的时候,就是梦想的时候,不是现实的时候,现实还未来。

小时候,你说你的梦想是科学家、超人、警察、发明家、医生等等。大家都说你是有理想,有志气的小孩。长大了,40 来岁了,你只能说你是什么,你要再说你的梦想是科学家、超人、警察、发明家、医生,大家不会说你是有理想有梦想的大人,而只会说你吹牛扯蛋,幼稚。

同样的,就要和小孩说梦想,说理想,说不平凡。每一个父母去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 “不平凡”,去努力的让孩子不平吧。

知乎用户 活在此刻 发表

平凡的父母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是因为大部分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父母想着自己平凡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要重演自己的辛苦,所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寄托。

知乎用户 郭卜兑​ 发表

说明还没彻底接受

知乎用户 HappyBird​​ 发表

所谓 “不平凡”,就是大众眼里光鲜的职位和比一般人高的薪水。平凡的人做很普通的工作,如,餐厅服务员,网约车司机,工厂工人等。

世上其实有很多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其实经历了很多平凡的人所不能吃的苦。

孩子平凡和不平凡,其实父母有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一个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前,脑子里想的都是进好的学校,考好的大学,那么孩子大概率未来是平凡的。因为学校里学的东西都是平凡人知道的。不平凡的人需要去创造。

不平凡的人如,乔布斯,马斯克,他们都吃尽苦头,存利他之心。

现在内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的根本原因,缺乏利他之心。满脑子利己主义,绕不开平凡之路。

平凡的人只羡慕不平凡者的成就,而不愿意和不平凡者一样思考问题,做事情。过程不同,结果怎么会相同?

知乎用户 西安九号宇宙 发表

为什么接受不了?

可以尝试着接受,可能会更好。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自己。


接受孩子的平凡和普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很少有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凡,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越长大后面越发现,孩子学习一般,也没有什么特长,有优点有缺点。大学毕业之后,孩子还是像普通人一样,在一家企业工作。最终也没有像期望一样,出人头地,名震四海。

确实作为母亲,想着孩子的将来,但也是站在我们的利益角度看,如果是孩子的角度,其实孩子并不想做。奥数题实在做不下去,有没有想过孩子真的不适合,他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优点,或许可能还没看出来。

逼着孩子学,反而起反作用。再跳出来看,这或许是让孩子完成一些并不想且做不好的事。

努力的去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孩子的普通,也许是每个父母一生的必修课。

等自己老了之后,也会发现孩子最初的梦想都会消失,也会被时代的洪流席卷。

请相信自己的孩子。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威廉 · 马丁所说:

不要教育你的孩子去追求卓越的人生。努力帮助他们寻找平凡生活中的不寻常之处…… 带领他们感受触手可及的幸福。把平凡活生生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不平凡自然就会出现。


以上,觉得有用的话记得关注我,我是西安九号宇宙,也可以没事儿的时候来场馆玩玩儿。

知乎用户 张亚江 发表

因为把自己对生活的期望放到了孩子身上

就像你对外人永远比对家人宽容一样

期待值更高

知乎用户 壹言不合就飙車​ 发表

因为有句俗话害人啊。

是金子就会发光。

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问题是它只讲了结果,不讲过程。

它没有告诉咱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金子,怎么发现别人是不是金子。同样也没有告诉我们,出现金子的概率是多少。

这就搞得大家都以为自己是金子。

父母也是人,从小听了这句话以为自己是金子,长大了发现没发光,认为是没有遇到识货的。最后接受的是自己不发光这个事,而不是接受自己不是金子。

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是金子,并且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遇不到识货的。于是就创造各种条件,希望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光。

所以归根结底的问题在于: 咱们很少去思考,自己或是自己的下一代到底是不是金子,就硬按照金子的水平要求自己。

知乎用户 玄冰 发表

那些都是借口,自己不能坚持理想,怪什么需要钱买房结婚生活之类的,历史上多少伟大的人物宁可饿死都要坚持理想,所以他们才是伟大的人,说到底是自己不敢承担坚持理想需要付出的代价,那么你又有何面目去要求孩子有出息,再者说了,你认为挣个几千万才算有出息,但是孩子不一定认为有钱等于有出息,人各有志,为什么不能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知乎用户 简兮​ 发表

都一样。就像自己可以骂东骂西。甚至骂自己亲近的人,甚至骂自己亲人,骂母校。但是别人骂就不行。

自黑可以,别人黑你就发疯。从小养大的孩子,那就好像种下一个希望的小苗,当然希望它成长。其实潜意识的是希望自己的命在下一代身上有所变化。

理智,客观,中正平和,认真生活,知足常乐,这些都是言语中的理想状态。难得有人做到。

人皆如此

知乎用户 apple 发表

这或许就是老天给父母的功课吧,哈哈。

自己不平凡太辛苦,孩子不平凡反而会让父母感觉脸上有光。所以,父母选择让孩子奋斗、自己躺平。但这样想的父母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所以,父母们想要当好父母,要经历很多挑战,最好就是一路学习。

知乎用户 一笑娉婷 发表

每个人都有梦想。自己平凡已然是事实,梦想已落空。

但下一代却是新生的希望,梦想之花依然等待开放。

就像成年人在自己小时候,也经常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拥有神的力量,可以拯救世界乃至宇宙。如今,自己的孩子,也一样重复这样的演出。

当我们回归了更为现实的生活,孩子却是在梦幻之中闪耀着。他们当然不平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父母对孩子的肯定,更加铸就了这不平凡的起源。

你接受自己平凡,却绝对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孩子一样平凡。

孩子在自己那个世界里,一直就不平凡,他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一个角色。

知乎用户 荷包里有星星 发表

谢邀。

对自己要求高,对孩子有期待,本质上来说是好事,追求更好的生活没有什么错。同时可以推动进步,不过在特殊时期,尤其是任务难、资源少的情况下,适当放自己一马也不是坏事。况且,孩子也和我们一样,甚至更敏感,疫情之下他们面对封闭生活同样也会有压力,同样会烦躁、抑郁。

举个例子。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赚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

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

如果能够体谅到这些,你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机会走近这个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事实上,只有父母能够走近孩子,才会有机会发现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点拨一下,让孩子和你站在一条线上使劲。更多的时候可以跟孩子一起学习和进步,其实大家都是平凡人,给孩子做榜样吧。你在你的世界进步,他在他的世界努力,没毛病。

0 元领取考研规划课,限量 200 份,助力你一战成硕!

已失效

知乎用户 识途 发表

一个是无可奈何,一个是心有不甘;一个是顺势而为,一个是尽力而为;一个是日落西山,一个是朝阳喷薄。

知乎用户 seraphcen 发表

在父母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

同理,每一对父母,都应该是不平凡的

如果一个孩子,带着贬义的色彩评论自己的父母 “平凡”

那毫无疑问,是孩子本身错了,错得离谱……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陈老师 发表

一种是想不劳而获的过上富足生活的那种,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上。

一种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心又由于自己的无能为力而表现出的一种无奈。

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很简答就是:“他希望你过的比他好”。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类的父母。

第一种,自己不想飞,却想下个蛋让自己的孩子飞的,孩子飞不起来还嘴上骂着 “笨鸟” 的父母

第二种,自己由于年轻时候不明白,总觉得以后我能过好,但长大有了孩子才发现,原来有些事情不做,真的是过不好,那我自己没有过好,我就得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吃我这种苦,我没有飞起来,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飞起来。

第一种父母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好生活,可以不管自己的孩子的死活,一味的索取,却从不知道自己之前付出了多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忘恩负义,但其实这种父母真的没有辛辛苦苦,只是没让孩子饿死而已,更多的是孩子自己养活自己,我国有句话叫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能理解这种早当家的孩子内心的心酸,可是无处话凄凉,长大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的像一个人了,却摊上了这样父母,像个蛀虫一样不断扯后腿,无奈又心酸,更可恶的还有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说:“毕竟是你的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年龄都这么大了等等”,记的还有一句话叫做“生而不养,断指可还”。

小时候的经历有可能影响她一生,可是这样的内心独白却没有人能够听得见,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以后是没法真正幸福的。

第二种父母是伟大的,这样的父母虽说没有给你很充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的心里全部都是你,她们为了你可以自己不辞辛劳,只为让你摆脱现状,过上很好的日子,说清楚一点就是,至少不挨饿受冻,或许还能衣锦还乡,越好越好。

我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有些战胜了自己欲望,有些没有,有些战胜了自己的自私,有些没有,有些克服了自己的辛劳,有些没有。。。。。。

知乎用户 听风的倾诉 发表

那是因为父母对自我成长的放弃。父母认为成长是孩子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事情。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成长都是终身的事情。父母压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放弃了作为独立个体活着的价值,把自己仅仅看成孩子的保姆、厨师、司机、警卫员等,由此积累的怨气就会变成对孩子的敌意,可能时时处处向孩子发泄。

父母放弃对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来满足他们的期待。孩子立刻处于两难困境:满足父母,他就丧失了自我;不满足父母,就攻击了他最爱的人,从而产生强烈的内疚,即自我攻击。

知乎用户 洋葱妈妈儿童教育 发表

很多父母都是不希望,孩子走了自己的老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所以对孩子期望比较高,因为父母们知道,生活有多难!

知乎用户 四月天 发表

五千年传统观念使然!

知乎用户 闻一 发表

在父母看来,自己这一代已经定型了,不可能再有什么大作为,而孩子这一代面临的竞争会更激烈,要求的素质会更高,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现在言行上,就是希望通过严格要求,让孩子不平凡,以后有更大的作为。殊不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而且社会只会越来越好,父母的压力或期待,很大程度上只是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厌恶心理,不会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等孩子理解了父母这番苦心时,他们自己也到了懂事或努力的时候

知乎用户 沐猴而冠 发表

首先,接受这个词的意义对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是心甘情愿,有的是无可奈何,有的人两个都有。再说平凡,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没钱就是平凡,有的人觉得没权是平凡,有的人觉得没学问是平凡,有的人觉得不出名是平凡,至于怎么出名不重要。

其次不要把目的和手段混在一起,父母希望孩子好是天性,也是人性,当然所谓没人性的人是有的,但很少;这是目的,区别在于手段,怎么才能让孩子好,让孩子达到他可以达到的最高水平。难道孩子自己不愿意这样吗?

父母不应该认为有了好的主观愿望就足够了,同样孩子也不要把父母不好的教育方法说成是没安好心。

知乎用户 小小 发表

因为父母的人生已固定,但孩子的未来有不确定性,过早认为孩子平凡怕耽误了孩子。

知乎用户 柠心 发表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只是我们的家长不同,有的家长会全力支持孩子的梦想,哪怕是失败了,也会鼓励孩子,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与支持者。而有的家长的做法是恰恰相反,孩子所有的想法,他都去打击孩子,刺激孩子,最终毁灭孩子,而且还是以爱孩子,都是为孩子好的名义在干的。

为什么小时候那个有梦想的我们,长大后平凡了,与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

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批评、指责,我们从心底里接受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无能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我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而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又重新燃起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强压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那样不平凡的人。我们反过来想想,自己的做法与当年的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小时候的梦想,那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遗憾的梦,可那不是孩子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只是与我们的梦想不一样而已。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会越来越反抗,家长对他所有的安排,这时我们家长就开始受不了了。觉得孩子正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越来越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其实,孩子现在所有的不平凡,都是我们家长自己一手造成的,一步一步把一个不平凡的孩子,逼成了一个平凡的人。

其实,我们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与自己,是完全两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来决定。

知乎用户 夜半烟雾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成了很多父母给自己设定的宏伟目标,也是所有爸爸妈妈为之追求的一种心理寄托。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其实,父母们很早就有了答案,只是想从孩子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已。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早早就教会了孩子标准答案,长大了要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 “望子成龙” 的殷切希望。

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特别平凡、特别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 “天才”。

作为父母,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孩子的平凡,从孩子刚到幼儿园时,就开始攀比,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呵斥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看 ***,人家考了多少分,你才考多少?” 开始上小学了?你一旦发现有孩子都比自己优秀,一考试总有很多孩子或者一些孩子在他前面,别人家的孩子语数外都可以考到 100 分,偏偏你家孩子总是 90 多 80 多 70 多甚至更低。于是,你生气你焦虑,你不由得想要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都不能考 100 分?” 各种攀比油然而生,各种报班,别人家的孩子报个电子琴班,你就要报个钢琴版,也不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家的孩子,反正报了,我给他花钱了,我的孩子就应该比他优秀。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

但是,但是,但是,作为父母,你想过没有,你的一生或者是半生是怎么过来的呢?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你从小到大,是不是一直在不平凡中度过的呢?

你想过没有,什么是 “平凡”?什么是 “不平凡”?

难道,无房无车,就是平凡,豪车豪房,就是不平凡吗?

平凡是人生的常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成就非凡,出类拔萃,名留青史的人物毕竟是少数,大奸大恶,遗臭万年的人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生活平淡,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但是,他们生活的也很幸福。

所以,我们接受孩子的的平凡,不比较,不焦虑,静待你的孩子开花,即使他开出的只是如米的苔花,只是土气的凤仙。只要他身体健康,生活的美满幸福,有何尝不是一种不平凡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父母接受自己的平凡,因为知道自己没办法了,这辈子只能这样了;不接受孩子平凡,因为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受苦

知乎用户 密涅瓦的猫头鹰 发表

就是因为父母平凡,所以他们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往往,越是平凡的父母,越会把对自己的失望转换成对孩子的高期待,孩子如果能不平凡,那父母会觉得自己也不平凡起来。

自身优秀的父母反而不需要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知乎用户 南乔​ 发表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可以接受平凡,不管是孩子的还是我自己。

如果平凡的定义不是指混吃等死的话。普通人,认真工作,即便没能有名有利。享受生活,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过好每一天。经营家庭,真实地面对人性和人心。打造心灵,迎接命运的鞭笞。

这样的平凡,当然应该接受。

知乎用户 大鱼​ 发表

孩子都是父母未来的希望。

知乎用户 芸右 发表

这是一种投射心理吧。

我们平凡,经过努力的平凡。

会觉得娃娃小,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其实最开始父母应该也是平常心的,一是经历过身边的各种竞争的影射,会想要他突破,成长变厉害,然后也好展现下父母的培养有多成功。

这也是一种假设。过自己的生活,不被他人影响,但这又 多少人能做到呢。

知乎用户 eiffel tower 发表

我小时候平凡是因为那时候没有条件和资源去学习,现在的娃资源这么多没理由平凡啊

知乎用户 山西二秀 发表

父母接受自己的平凡是没有办法,被迫接受的!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龄,干什么也没有机会了。父母不想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因为孩子还有补救的机会,父母身上受的苦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同样的苦,一代人的痛苦经历,不想在两代人,甚至几代人身上重演。

知乎用户 从零科技除甲醛 发表

小时候的科学家、超人、警察、发明家和医生

长大后的房子、车子和功成名就

追求都是一样的

都是追求自认为比较重要事或物,成为一个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人。

人是有局限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人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小孩子弄丢一个玩具虽然和大人弄丢一辆车事情本身或许不一样

但可能二者当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回到问题

其实父母也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的,所谓接受只不过是无能为力改变自己的 “不平凡” 而已。

自然而然,也就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 “不平凡”。

想到一个事情,佛教讲 “无欲”,但是又不赞成追求“无欲”。对于佛教徒来说,“无欲” 的境界就是 “不平凡”,达到“不平凡” 就成佛了,去他的仍然是再追求这个“不平凡”

斩断红尘的僧侣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的我们呢。

知乎用户 稳定不要烦 发表

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改变,而已经成年之后的父母改变的几率已经变得非常渺茫了,您说按照合理性与科学性来判断,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对吧?这种嘴边上的话,你们专业咨询机构就没有必要来问我了,我是个业余爱好者啊,这不是班门弄斧吗,无论怎样讲都注定贻笑大方的呀。

知乎用户 crane 鹤​ 发表

恰恰是因为,这样的父母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平凡相当不接受,才会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的不是别人,是父母自己。

养孩子,是一个相当好的修行过程,可以将内心深处很多自己都意识不到的 “潜在想法” 外化显现。多察觉,勤内省,给自己一个新生~

知乎用户 英拉小虎牙 发表

因为自己没得到没做到,所以把理想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自己条件的局限能力的有限,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无限可能。

知乎用户 云中居士 发表

你看有么有这么一种可能,那就是其实你父母也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正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所以才要求孩子吧

知乎用户 阿朴 发表

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所以才会把不平凡转移或投射在孩子身上… …

知乎用户 唤我女儿来 发表

因为自己平凡就不用努力了。孩子不平凡也不用自己努力,是孩子努力。接受孩子平凡就是平白不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让人放弃,不甘心呀,不甘心。

知乎用户 暮晨心理咨询 发表

那你父母的平凡,你能接受吗

知乎用户 申沪阿甬 发表

也许是一种望子成龙的心理所起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许是因为经过努力无法改变,也许是因为曾经没有努力已经后悔,也许是因为与人攀比不敢落后,也许是因为对孩子寄于希望心切。总之,是出于好心,但也有方法不当或期望过度的事实。

知乎用户 无穷云海 发表

只能接受一代更比一代强,差的接受不了。

知乎用户 风轻云淡 发表

普通寻常为平凡 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 避免误导自己 误导你

有车有房就 就不平凡了么?我身边很多开保时捷有豪宅的 也没觉得自己有啥不平凡的 可见对平凡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 总有比自己厉害的 对吧

道理一堆 有用的一条就够 父母接受的平凡是现实 当前没有更多争取的机会的无奈吧 我猜大多数如此啊

不想自己孩子平凡 就是一种期待 高出自己当前和未来的期待 有时忽略了这个期待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会比较难达成

所以 不见得是接受不了 而是接受不了不可达成的期待的痛苦

知乎用户 奔跑的麋鹿​ 发表

估计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父母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平凡,二是这父母虽然知道自己平凡但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这类父母其实应该调整心态,毕竟没有那么多天才,更何况天才也是要付出 99% 的努力的,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父母本身应该对孩子有所了解,多看看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后才能学有所成。

知乎用户 爱的不是我 发表

正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太平凡,所以才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平凡

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这应该是几乎家长的想法了,把所有的希望和期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总希望他们以后会有所作为,没到最后一刻都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吧!

所以要说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不如说也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随风无雨 发表

第一,“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是他们也曾经有梦想、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想变成不 “平凡”,但没有实现,他们不甘心接受自己的一切!岁月不饶人,只能默默接受一切!

第二,孩子是父母毕生的心血和希望!一个人有希望才有生活的激情、勇气、奋斗目标,父母一生没有实现的愿望——变得 “不平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实现或与自己不一样!所以,他们十分关注自己的希望——十分关注 “自己孩子的平凡”!这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也是为人之子应当理解的!

第三,世事变化,无论怎么样父母总希望你长大以后比他们过得好!因为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受苦受累的奋斗了一生,最终没有享受什么幸福就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什么是不平凡,就是比父母过得好,自己多点幸福、同时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幸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7146 发表

这个问题是普遍规律

父母自己平凡无奇,就想让孩子替自己出人头地。人们常说,前十年看父敬子,后十年看子敬父。父母辈吃过的苦,作为父母就不想让孩子去吃了,就想让孩子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她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找份工作,不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父母的心愿实现了,可是母亲却累得一病不起,没有享受到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不要太逼迫孩子,顺其自然吧!北大教授经过多次努力,使尽浑身解数,最后不得不承认孩子的平庸,有的父母把孩子打造成精英,但是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又经不起折腾跳楼的。最后成了一纸荒凉梦,得不偿失。

顺其自然吧!古人云:吃八斗的命,就担不起一升。还是别勉为其难啦!

知乎用户 港妈育儿史 发表

因为大多数人想的是改变别人,而不是改变自己。毕竟改变自己太辛苦了,基因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需要改变

知乎用户 阿尔托夫 发表

爸爸不行的孩子一般都,爸爸太好的孩子一般都,聪明的男人善于藏巧露拙,这个,只有足够聪明的女人才看得出来,但是,时间长了是瞒不住孩子的,他们会发现你在生活中那些不合常理的现象,继而引发观察及思考力异常发达。

就凭这一点,孩子长大一般都差不到哪儿去。

另外,爸爸太优秀的女孩子一般都不好嫁人,过分糟糕了也不行。

不好也不坏的男人才是最优质的爸爸。

知乎用户 不完美的完美人 发表

最终会接受

别人的事少操心

各有各的命

清醒的人多了,是好事,代表可以沟通的人多了

混沌的人多了,也是好事,代表可以收割他们了

知乎用户 我的海盗的梦 发表

可能寄希望于孩子身上吧!他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会觉得孩子就是他自己的延续,他还是想要改变平庸…

知乎用户 若水 发表

因为自己平凡,所以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一些。这是人之常情。就好比很多父母自己没读啥书,或者读书时不努力,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努力读书。

我是觉得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父母固然应该从小好好培养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每个孩子都有他擅长的领域,不能一味要求啥啥都要远超于同龄孩子。

知乎用户 杉杉木 发表

因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才把希望迁移到孩子身上!

知乎用户 育儿先育己 发表

如果父母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那说明他也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

正是因为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所以才会把希望,期待寄托于下一代。才更加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很多事情不要听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真正接受自己平凡的人,一定会接受孩子的平凡,如果他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那他从心底深处也是不接受自己的。

所以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悖论,这样的家长不是言行一致的家长。

知乎用户 dan 发表

父母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努力了,但还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然后就把精力和财力花在了教育孩子身上。其实是自我放逐,然后努力让孩子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活成什么样,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言传大于身教,但言传比身教轻松。什么时候都别放弃自己,孩子自然会成为不错的孩子。

知乎用户 张小张 发表

也许不想让你成为下一个自己

知乎用户 祖盈 发表

1 因为父母小时候,有爸妈为他们遮风挡⻗,长大后才知道自己有了家有了小孩和父母的时候,却实真的不容易,真的太平凡了,现在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走父母的老路,当你走进平凡的时侯而又感觉到太平凡了,你们看过一部电视剧吗。叫不平凡的事

知乎用户 稚鼠 发表

他们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的孩子不要像他们一样平庸,忙碌一生就希望你能脱离他们那样的生活,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的生活。

物极必反,可能对你来说压力过大,或者忽略了你的心里感受,其实健康,快乐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只是他们表现得太过极端罢了

知乎用户 wenwen86920 发表

《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里有一句话: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如果真能领悟一句话的真谛,做父母的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知乎用户 小丸子的丸子 发表

因为在父母看来,他们的平凡是因为被环境物质所累,而他们尽可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与物质条件,孩子就必须如他们预期那样优秀。

知乎用户 曼舞 发表

父母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是放弃自己的追求了 对你没有放弃

知乎用户 尼好 发表

因为脑力不够用

知乎用户 蒋咏萍 发表

这是父母过度焦虑,没有边界,把自己的人生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一种表现. 虽然是一片好心,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 人往往都是这样,不懂珍惜和拥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 作为孩子,可以自我调整好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用太在意父母固有的思维模式. 因为想改变一个人太难.

知乎用户 优雅高贵阳光明媚 发表

你是想表达:父母不努力?

或者想表达自己渴望所谓平凡!

这个提问的重点是什么?

我从老师自身告诉你:咱们换方法提问题 “父母平凡一生 倾其所有帮助孩子不平凡”!

知乎用户 justine 发表

谢邀!

我的父母很平凡,他们也的确接受不了我和我哥的平凡,原因不过在于,他们觉得自己过的不好,所以也希望我们不要像他们一样平凡。

我们的父母,大多时候可能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理解我们很多时候的感受,我们在跟他们说当下的网络流行的东西,他们大多很困惑。但是你想想,父母关心我们的也不过是一日三餐,有没有吃饱穿暖,生活是否顺利,结婚之后也就是关心我们是否婚姻和睦,是否健康。

他们那个年代大多都是平凡的,希望我们不那么平凡无非就是不想让我们像他们那么辛苦,无非就是希望我们不要走他们的老路,虽说接受不了我们平凡,但是如果我们很努力了却还是很平凡,难道我们还会断绝父女母女关系吗?

知乎用户 天下无谓 发表

自己平凡是来到世上多年实践检验出来的,

自己的孩子才来到世上几年啊。

知乎用户 春山释语心理咨询 发表

抚养者可能将自己无法实现的遗憾,寄托于孩子身上,通过孩子的达成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

也就是说,其实抚养者并不接受自己的平凡,始终希望能够变得不平凡,如果培养出自己满意的孩子,也就代替性证明自己的不平凡。

如果抚养者接受自己是平凡的父母,也就不会要求孩子需要如何变得优秀。

在心理相遇,成为更好的自己。

知乎用户 丛草​ 发表

芸芸众生,我们平凡而普通!

作为父母,我们是平凡人,而孩子们,更是平凡而普通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平凡如歌地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琐事,按部就班的工作与生活。而伟人很少,有些事连我们父母都难以做到,又何必强迫要求自己的孩子呢?

我们只需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努力地学习,做一名正直,善良,上进的公民,作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实践者。

知乎用户 江西拓步环保 发表

父母已躺平,只想让你弥补遗憾,也是平凡后的期望!

知乎用户 呼正林 发表

“望子成龙”,是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潜在意识。

知乎用户 鹤城学颜 发表

应该是心理作用吧。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一顿摸爬滚打下来,潜意识里的东西被激活了。知道真相了,社会就是遵循丛林法则的,资源永远在不平凡的人手里!所以,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平凡,而对于自己已经平凡这件事情只好接受。说白了谁不想生活好一点?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毕竟不平凡的人永远是少数。但是,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知乎用户 微信用户 发表

希望孩子比自己优秀,孩子们,加油!加油!加油!

知乎用户 青野健一 发表

子女觉得父母是平凡的,难道在父母自己的角度他们认为自己是平凡的吗?你仔细回想一下你父母年轻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呢?他们年轻时候主流的工作都是进厂拧螺丝,下地干活。他们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能已经结婚了,有了房子了。甚至他们在养育你成人的同时,还在单位升了职,从原先的流水线工人成了组长了。

如果把这些事情换到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很多人可能 35 岁就被开了,30 岁还没结婚。养一个小孩就累的要死了,房子也得要父母资助才买的起。所以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是子女做不到他们在他们的每个年龄段做到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觉得你做的不好。

如果说你的每一步人生经历都是超过你的父母的,我相信你的父母不会说你。当然也不是说做到了家庭关系就会和睦,也有的父母是希望子女不要超过他们的。

知乎用户 喜猪猪 发表

那是父母将他们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知乎用户 麻花 发表

这是父母价值观的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啥也不是,还要求孩子一定要比自己强。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在你还没有力养活自己的时候还是要靠父母养活自己的时候,那父母说让你听着就好。等你有能力了。做自己想做的就好。唯一的就是希望你以后做父母的时候,做一个有良知的父母,不要道德绑架孩子。

知乎用户 宝二爷和宝姐姐​ 发表

因为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平凡转嫁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他们的梦想

知乎用户 SYLGLHPY 发表

人总是报有希望的生活,尤其是具有许多可能性的时候。

知乎用户 好嗨呦 发表

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孩子上。

如果你受够了,就想办法改变自己,成为骄傲。

知乎用户 潤五書院​ 发表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影子,是所有父母经常犯的错误。

知乎用户 榕树 发表

我想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平凡,生活得苦,希望孩子可以不平凡,可以少吃点苦。生活可以比他们安逸一点,最少无需为一日三餐发愁

知乎用户 张佳栋​ 发表

因为望子成龙的压力把他们压垮了。

知乎用户 杨大侠 发表

继承精神志,梦圆家族心。作家杨大侠杨科指出

知乎用户 眼角的笑意 发表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人生的突破

知乎用户 bear 左右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出人头地,这是每个做父母的愿望!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既然是希望,就想让他比自己强。做父母的,都尝过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道路的艰难险阻,没有一定的能力,是过不上幸福的生活的!

知乎用户 清醒的存在 发表

因为都想望子成龙 不希望自己孩子再吃跟自己一样的苦 想要给孩子找到容易简单能享福的路

知乎用户 烈火战车 发表

哪能啊?接受孩子的平凡,吃饱穿暖,争取感受美好的事物,底层的勾心斗角更加厉害,还是要往好里奔啊。

知乎用户 道源 发表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因为自己的平凡有很多事别人能办到的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免得走自己同样的路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

知乎用户 灵宸先生 发表

恰恰是因为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平凡,才会让孩子不平凡

很多时候不看语言

看行为

知乎用户 方百计 发表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美好心愿!

知乎用户 响晴 发表

他把自己没完成的愿望寄托到后代身上。

知乎用户 丫丫呀​ 发表

因为他们想让孩子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

知乎用户 朝鲜半岛星座专家​ 发表

因为孩子是父母将来的钱袋子利益保障,你不行就代表他们的利益保障不可靠,这当然不行喽

知乎用户 刘六蛋​​ 发表

因为父母辈他们觉得自己无法再去突破自己,所以把更多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觉得孩子有无限可能。

客观上确实如此,父母的突破空间确实要小一些,但不是没有。

知乎用户 weeson 发表

吃过苦看过甜,谁还想让自己的孩子浪费时间。

知乎用户 人间指南 编辑部 发表

平凡是常态 接不接受都会归于平淡。

激娃是无知 惯娃是找虐 只有爱娃才是亲情

知乎用户 冰晶 发表

不要再用平凡和平庸形容任何人,那是在侮辱自己,再伟大的学者也有平凡和平庸的一面!

知乎用户 茗源宝 发表

总会将自己未能实现的的希翼加给孩子。

好好沟通吧。

父母的爱是真实的。

知乎用户 雨及时 发表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想平凡的过一生 只不过父母到了一定年纪 要背负着养儿女孝敬父母的压力 只能以赚钱为前提的去生活

父母也不是接受不了孩子平凡 他们只是想让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多闯一闯 万一就成功了呢 他们受够了平凡的苦 所以更想让孩子做点改变 但就算自己的孩子很平凡 父母也不会嫌弃吧

知乎用户 君子不器​ 发表

父母肯定比他们的父母强,所以孩子必须要比自己的父母强。

知乎用户 素人日记​ 发表

因为指望着孩子改命,扳回局面呢!

知乎用户 Dio 发表

逻辑错了,

父母是忍受自己的平凡,没接受

知乎用户 知心姐姐 发表

这个问题很好,可是大多数家长不明白,其实太普通的人如果自己要求高其实不建议生小孩的,因为普通的人,通常他的孩子也会很普通

知乎用户 晴月 发表

说明父母没有真正从心底里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快乐丽 发表

那是父母没有参与必要的学习

知乎用户 救人医生救难菩萨 发表

肯接受自己平凡是无奈和无知,还有认命,把希望寄在孩子身上能让自己沾光有面子过上幸福晚年

知乎用户 小慢蜗牛​ 发表

如果不是卷的这么厉害,谁也不愿意鸡娃不是吗

知乎用户 宸太阳 发表

父母希望你过得好不要像自己一样

知乎用户 孟子皓爸爸 发表

时代不一样了,不好好读书,出路真的非常非常少,父母让你好好读书,只是为了你以后可以更好的选择。选择你喜欢的,你才能快乐。有多少人是被迫就业。

知乎用户 申也 发表

好面子!

知乎用户 霞姐 发表

可以的,想想自己的原因,自己是不是平凡,自己平凡怎么要求孩子不平凡?

知乎用户 Mony 发表

他们是担心你比他们还差劲!

知乎用户 阳光 发表

是虚荣心和面子在作怪

知乎用户 执迷不悟 发表

望子成龙这个词儿可不是空穴来风

知乎用户 岁月静好 发表

只有执念太深的父母才会这样,理智的父母早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尽全力培养你,同时也接受你只是一个普通孩子。

知乎用户 于银华​ 发表

那是自己不成熟

知乎用户 逆风高灰 发表

这样的父母还需要学习和成长

知乎用户 微信用户 发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催化作用

知乎用户 Mr 丶鹿 发表

不会啊,父母顶多是觉得自己现在拼不起来了而已,但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

当年老爹一个人一天锄了多少亩地,怎么现在孩子这么不能吃苦。

当年老爹工厂干活手指压断了坑都不坑一声,现在孩子磕碰一点就哭哭啼啼。

不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咋现在孩子学外边的娘炮,连狗熊都不如。

当年老爹技术一把手,现在孩子连大学都上不去,这不是丢俺家的脸吗?

。。。。

父母根本就没觉得自己平凡,顶多是年纪大了拼不起来了罢了。

知乎用户 Rewriter 发表

大部分人对别人严苛,对自己宽容。很正常。

逼别人比逼自己容易。

知乎用户 天芒星​ 发表

高赞那个哥们的谎言观点我挺赞同的,很多人的确因为聪明,所以从学习中得到正向反馈,变的更喜欢学习,形成正向循环。

但他说的不够全面,有些成功人士并不算聪明,他们能成功的原因是有足够野心支撑,让他们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

他们并不是因为开心所以坚持学习,更谈不上热爱学习,而是他们想实现的目标,必须付出代价,学习的痛苦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不平凡的父母才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这源于三个方面:

1,孩子是他们能改变现状的希望。

人心总是不知足的,知足常乐的人是极少数。
他们努力过,或者从来没有努力过,但都已经看不到自己改变现状的希望。
有句话段子: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努力。
孩子怼道: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你们那么笨,我自然不聪明,努力有什么用?能努力,你们干嘛不努力让我当上富二代。
父母:就是因为你笨,笨鸟先飞。
孩子继续怼道:有些鸟不会飞,还指望自己生一窝能飞的鸟。

2,他们眼界不够,没有见过真正优秀的人,不懂的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

不懂什么叫差距,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优秀,不懂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成绩付出多少。
有些人只是付出汗水,有些人甚至得出卖原则,甚至更多,成为自己厌恶的人。
他们也许的确成功了,但活的并不开心,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轻松快乐一些。
绝大部分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自己的工作。
我们很幸运,活在一个普通人也能活的很轻松快乐的时代。

3,他们不懂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把孩子当成实现生命遗憾的工具。

绝大部分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这并不算错,错在他们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
孩子长大了,路最终要他们自己走。人的性格,三岁定八十,性格决定命运,做父母能做到的就是保护好孩子,让他们在健康安全的长大,不受坏的影响。
他们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有些人追求的就是过平凡的生活。
你真的想改变孩子,那就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志向,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人性的弱点。
父母只是辅助,明白自己的定位。

绝大部分的父母并不懂得怎么做父母,但没有必要苛责他们,他们有自身的局限性,越是平凡的父母越是如此。

终有一天,他们会接受现实: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独立个体。

知乎用户 草莓葫芦娃 发表

接受不了孩子平凡的父母,在内心深处也没接受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花超​ 发表

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 定义【成功】的标签 变成了 “有房有车有存款?”

不扯没用的,这世道,没车没房没存款,别说 “成功” 了,成人都难,

没有这些,别说接受孩子的平凡,你倒是能有孩子呀!

再有,父母不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他们是没有办法,因为你这辈子不出意外就这个吊样子了,你都三四十岁了,你父母至少也得五六十了。

父母再不接受你的平凡,难不成还拿着扫把打你屁股让你去读书,他们知道自己五六十岁已经折腾不起来了,后半辈子还得靠你养老呢

这个时候他们如果还跟三十多岁的你过不去,你一生气不管他们了,他们怎么办。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这个环境的本质就是 “利益交换”

爹妈养你是为了他们自己,你养孩子也是为了你自己,之所以不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因为你自己是个怂货,因为你自己平凡的像条狗。

你才会把自己的欲望加到你孩子身上,你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逼孩子读书写作业,逼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说白了还不是为了让自己。

希望孩子考试第一名,是为了自己在同龄人当中脸上有光,希望孩子成就事业,是希望自己能跟着孩子一人升天,鸡犬得道。还美其名曰 “我为你好”

孩子也不傻呀,他小时候必须依靠你才能生存,所以才会对你言听计从,对你毕恭毕敬,不敢顶嘴,不敢离家出走,

你等孩子十六七岁你再打骂人家试试,人家离开你也能活下去,就没有了对你得那份 “依赖” 和顺从,

除非你有钱有权,孩子出去敢对所有人说 “我爸是 XX”,也就是你必须有让孩子利用的价值,孩子才会尊重你,哪怕你是错的。

你去看看那些有钱人,哪个不接受孩子的平凡,那个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自己想要的都自己争取了,不用靠孩子,孩子对他们来说就是传宗接代。

并且即便他们孩子不聪明,但是从小接受高等教育,从小身边都是官二代、富二代,大了之后随便搞点资源就会活成大多数人的 “终点”

再来看从孩子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平凡与不平凡。

我们村有句老话,二三十岁岁之前,你走到街上有人跟你毕恭毕敬,那不是因为你牛逼,因为你老子牛逼。

五六十岁之后,走到街上大家对你毕恭毕敬,那是因为你孩子牛逼。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你孩子的平凡是因为你,你的平凡是因为上一代和自己,何况,你是怎么知道孩子平凡的,考试不考第一就是平凡,小时候不聪明就是平凡?

其实,自己嫌弃的不是孩子的平凡,是嫌弃的你自己,把自己的不成器,不争气拐到了孩子身上。

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虽然观点有点激进和极端,但仔细想想,这就是客观,这就是现实!

知乎用户 自鼬 发表

某些父母生个工具人出来只是为了自己争口气

我上不了清华,我儿子必须要上清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就是个陷阱

先不说父母有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

谁告诉你说他们 “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的?

骂你蠢,骂你不思进取,逼你好好学习

你以为父母是想让你变得不平凡?

错!

大错特错!

你能平凡地度过一生,父母就谢天谢地了!

你能平安健康地长大

你能圆满毕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这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功成名就了。

如果你能变得不凡,变得高人一等

那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个大大的惊喜,明白不?

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只是为了将来你离开父母后,能自己好好活下去!

父母逼你每多学一门知识,多学一项技能,

你能好好活下去的概率就会增大一分!

绝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

第一阶段: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不要让父母担心

(不要惊讶,即便孩子考不上大学,很多家长也是接受的,只要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行。)

第二阶段:成家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我们的一生也就止步于此了,上班下班,老婆孩子

这也是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理想要求

请问,这叫 “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吗?

第三阶段:立业

这个对于绝大部分家长来说,纯属盲盒

如果孩子能立业,能有大成就

那真是祖祖辈辈烧高香了

综合而言,

真的没有几个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以后会考得上上清华北大

也不会逼着孩子奔着这个目标努力

他们也不会花太多精力(或者说也没有那个能力)去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布局

如果你能自觉学习,有理想,有追求,那当然最好

如果你自己不思进取

家长当然会努力帮你纠正,但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想让你变得 “不平凡”

而仅仅是想让你的人生回到正轨上来

仅此而已!

知乎用户 清浅​ 发表

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不不不,你误会了。

父母只是觉得这辈子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的机会无望了而已。

真正接受了自己的平凡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呢?

我以一个五岁娃妈的心态,浅琢磨一下。

我儿子还抱在手上不到一岁多的时候,我哼一次歌,他接下来就能把那个调调哼出来,那会儿我觉得他真是个大聪明。

直到现在,他听过的歌大概率一两遍之后就能把调调记住,歌词也能唱出一个八九不离十,虽然字可能都是错的。

但是我已经不觉得他是个大聪明了。

因为我从他两岁多开始教他记我的手机号码,然而直到今年过完年,他才能在我不提醒的情况下,完整的报出我的手机号码。

一串手机号背三年,我能说啥,我只能接受我儿子的平凡。

但是接受了他的平凡不影响我对他的教导,我教他英语日常对话,教他做舒尔特专注训练,教他懂礼貌,教他热爱生活等等等等。

或许未来他不一定是成绩很好的那个,也不一定能赚很多钱,但是我希望他的一生都能有自己的喜欢和快乐,即便平凡但也灿烂。

知乎用户 邂逅双子​ 发表

看这个回答下的好多答案真心累,我估计好多答主本身应该没有孩子。

首先确实很多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 “不平凡”,但不存在什么绝大部分家长都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只要你自己觉得过得好就行了。

那么为什么很多家长会相当重视孩子得教育呢,甚至到了鸡娃的地步呢,其实想法很简单,只是希望孩子能有那么一种可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在不很多人抱怨自己家境不好,比不上富二代么,那父母让你努力的时候你干嘛去了呢?当然努力了不一定会让你好,不努力也不一定不会好,但是努力了好的几率是不是大那么一丢丢?

现在好多人捡着了一句话,天才是 99% 汗水,还有 1% 灵感,抖个机灵,说什么以前父母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忽略那 1% 的灵感,但反过来想想,你的父母老师是不知道那 1% 的灵感吗?只不过是不希望从你一出生就放弃你罢了,希望着万一你有那天赋呢,万一你是可以成为人上人的那一拨呢,事实上,不需要多久,绝大部分父母在你 18 岁之后就接受你的平凡了。

知乎用户 知 123​ 发表

我是一个中年人了,程序员,父亲是老师。上班摸鱼看到这个问题和下面的评论,或许确实有些感同身受的深刻体验,所以想认真回答一下。看到高赞中说是智商决定论的,我认为学习成绩和智商的关系,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做了很多统计研究,有相关的数据和结论,大家可以参考。另外这个问题本身就牵涉很多,单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一切显然是不严谨的。

@joe

在高赞回答下面的评论给了我一些启发。我觉得心理因素对一个人潜力的发展影响很大,甚至会出现代际传承。我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心理学家,也没做过数据统计,所以我不能给出严谨的回答,只是想分享自己的一些个人经历和体会。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父亲是农村小学老师,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父母从小就对读书这件事格外重视。家里有很多书,漫画、历史都有。父亲在我小学的时候就会给我一些高年级的数学题让我解答试试。我们小时候是走读,吃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比如老爸在我回家的时候会给我一道数学题,说好下周回家的时候再给他答案。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轻松也挺有挑战性。

我成绩最好的时候是在初中,拿过班级第一,年级第四。后面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然后灾难就开始了。心理完全失衡。这是我对高中生活最大的体会。高中入学时我是年级前 500 名的样子,高考完后是在 1000 名以后(年级总人数 1200 人左右),这就是我的高中成绩单。由一个中等生变成了一个差生,毫不夸张。高中生活对我而言充满了混乱,和家里冲突不断。我的母亲功利心很强,并且焦虑强势。这种焦虑很容易传导给我,焦虑、叛逆、不自信、忧郁。这些情绪几乎主导了我的高中生活,并且也几乎主导了我后面的生活。

高考失败后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努力,上了一所并不好的大专。大学毕业后和很多人一样谋得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现在我依然未婚、在供一套二线城市的房子、暂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焦虑和忧郁的情绪是致命的,几乎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可能外人看起来很好,但是我觉得岌岌可危。因为我自己的心理状态非常糟糕。

很多人都忽略了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带给人的影响。孩子是敏感的和不成熟的,需要精神加持和呵护。有些人一辈子没被自己的家人当成正常人看待过,连健全的心理和精神都没长出来,何谈智商和学习。我很羡慕那些被善待的人,还有很多人误解了被善待的意义。

希望大家都有很好的人生。

知乎用户 苏哥哥 发表

小时候父母问梦想,我答 “厨师”,

挨了一个大耳光,骂我 “没志气”。

我十分委屈的说 “将来做饭给妈妈吃”

每个人第一次来到这世上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遇到优秀有爱的父母是少数人的幸运

及格线的父母也少数人

父母也有他们的苦衷,成功者终究极少数

996、007、其实很早改开以后就有了

我从小和父母在一起时间累积不到一年

不卖血汗就没法养你,放下碗筷就要去卖命

…………………………

父母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孩子将来平凡

只是不愿看到子女将来重复自己命运

大部分中下阶级的父母不懂教育方式

爱,从不曾远去~!

知乎用户 贺真一 发表

他们没接受自己,也并不了解平凡人生的意义。

知乎用户 北海之羽​ 发表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以上一段话出自论语,完全可以用在教育上面,还是很妥当的。就是说当你对孩子要求严格,他可能最后也就是个一般人,因为你主观意愿对客观环境不是有绝对的影响的。那你要就拿他当一般人培养,那他可能最后连个一般人都不如,有可能沦落为彻底的社会底层。你要根本不培养,这孩子就彻底废了,一无所得,可能连社会底层都不是了,最终甚至有可能走上你绝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所以作为父母,我承认我是一般人没错,但哪怕我想他也当个一般人,也得与时俱进啊。当代社会,学历贬值,社会竞争加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上班的时候,单位有个博士那真是单位了不起的大拿,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名校本科在单位都得是个人物,老板都得罪不起得供在公司的,现在呢?百八十人小单位招人都要找博士后,见过吗?我见过。博士每年毕业多少人?大几万人总有吧。而硕士每年也有大几十万吧。研究生年年考试以百万为单位。社会的竞争残酷到了什么地步大家恐怕都能看得见,人才不是不够了,是极端过剩,不然为啥 996007 如此严重。我在我的时代的所谓一般人,和我孩子在他的时代的一般人,绝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

所以都是父母期望高吗?不是的,你以为这年头的一般人那么好当吗?这年头的一般人也是有标准有要求的,真以为还是 30 年前一样,就像大家调侃的,大专都是人上人?

知乎用户 钢铁直女 发表

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而是客观上讲,他们接不接受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不接受孩子的平凡就是这种不接受的延续,鸡自己已经没啥可能性,所以选择趁早鸡娃。

这世界上的很多人,依旧是相信无限可能的,就算自己平凡了,也会觉得孩子要不平凡,觉得我们这个家不能平凡。

其实,这些父母也并不一定有鸡娃就能成龙成风的绝对信心,而是他们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尝试下去、死磕下去,他们内心仍然觉得鸡娃奋斗的成功率是未来可期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事儿绝对没有希望,你才会接受。

但如果你内心认为这事儿还是大大有希望的,那又怎么会放弃呢?

接受不了平凡,是因为他们内心就认为 “平凡不合理”,认为人都能通过努力走向成功、也应该走向成功,他们会认为自己平凡是因为条件不好、机会不够、教育资源不够、生活艰苦……

现在社会发展了,大家都能读书了、孩子的营养有保障了、也有一些钱为孩子争取机会了,都这样了凭啥还不行呢?

他们忘了一件事,不是你的孩子条件变好了,而是大量的孩子条件变好了,你的孩子在这个社会结构中依然处于你曾经处于的位置。

知乎用户 这年代咋弄 发表

教孩子努力读书是叫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

知乎用户 绣水 发表

不不不,我三十多了也为人父了,我仍无法接收自己的平凡。以后也不会。

知乎用户 八股文战士 发表

因为强迫别人比强迫自己来得容易

知乎用户 悍匪甲​ 发表

大概是他们认为他们在不公平的环境下长大,而我们是在公平下长大的吧~~

知乎用户 struggle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期望,但是父母就是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是因为她们将对自己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觉着我这一辈子过得太过于平凡,所以就特别希望孩子可以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在社会中他们属于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并且他们已经失去了能改变这种状况最佳机会与年龄,所以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他们认为只要严加培养,孩子就能摆脱平凡,成为和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其实这种想法是父母将对自己的期待转嫁于自己孩子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严加管教,施加压力,并且无形中对孩子灌输 “平凡和失败” 的理念,使孩子无法正常看待事物,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就像电视剧《薄荷之夏》里面童夕的妈妈从小就让童夕就让学芭蕾,但是童夕并不是很喜欢,有一次童夕在舞台上面摔倒了,她的妈妈担心的是芭蕾舞成绩对自己的女儿的伤毫不关心,她妈妈让童夕学习芭蕾就是有一天能在舞台上面替自己完成自己当时的去梦想,不甘心当时自己没能站在舞台上面表演,这就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觉得当时自己平凡,不能在让自己的孩子在平凡,就对孩子要求过严,最后导致两者之间的关系恶化。

世界上大部分人终将走向平凡,父母在接受自己平凡的同时,也应该接受自己孩子以后会走向平凡的结果。首先父母平凡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一定的影响,天赋基因在个人发展上具有相应作用。当父母能接受孩子平凡,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便能更好的换位思考,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利于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知乎用户 蒋小鱼 发表

小时候,大家的梦想都是成为科学家、超人、警察、发明家、医生等等。长大后,大家的梦想好像都变成了房子、车子和功成名就。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定义【成功】的标签,变成了 “有房有车有存款?” 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国式家庭教育,或许是原因之一。那么,何为平凡?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平凡”。父母常常以爱之名,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他们完成。

知乎用户 修行的猫丶​ 发表

因为你还有希望。

我不知道你们要为自己懒惰,贪心,不爱努力找多少借口,才能证明自己的正当性。无所谓,又不是我儿女,你越废我越好。

我只是告诉有点智商,有点梦想的小朋友。努力是为了自己。

知乎用户 汫尙​ 发表

有过梦想,热血过,努力过,哪怕不成功,也不后悔无遗憾了。

对于一开始就没有梦想准备躺平的人,还是蛮鄙视的。

越是平庸的人越能早早的意识到自己上限,所以一个社畜觉得自己平凡和一个少年觉得自己平凡,不是一个概念。

平庸也不等于平淡,不争强好胜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庸是一个没有意义又没有希望的状态。

知乎用户 julia​ 发表

小时候不懂事,在我妈一遍遍的诉说她当年读书有多好,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不给念大学,不然一定比晚她几年的妹妹考上更好的学校,毕竟她妹妹的功课都是她教的。

而我有这么好的机会,作为她生命的延续,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并一路走上人生巅峰。

一路洗脑,一路施压,一路瞎指挥。

小学的时候我妈觉得需要给我安排上一个兴趣,并且因为她小时候喜欢钢琴但是没有条件弹,所以把弹钢琴的好机会留给了我。

完全无视我书法和国画上的天赋,以及对于钢琴抵触的哭闹。

就这样,我勉勉强强弹了好几年钢琴,每次去学琴都和老师相看两厌。

最后老师叫我去考个四级(最最低的级了)也算是对这么些年的交代。毫无意外的没考出来。

至此我妈终于放过了我,但也在我心里埋下了对音乐的仇恨,后来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没有听过歌。

时间到了初中,有一次作文竞赛,最后是我和另一个同学两人入围,在我们之间做二选一,去市里再比。

老师让我们各自再润色一下,第二天做选择。

回家后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妈,并且因为看过另一个同学的文章,感觉自己胜算很大,所以只是稍微改了几个字。

但我妈看了我的文章后,居然说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重新写吧。

我和她争执了一个多小时,奈何人微言轻,那天重写文章写到了 12 点,到最后是流着泪写完的,写得面目全非,但是我妈终于满意了。

意料之中,我的新作文落选了。

从此以后我就很少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学校里的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了,甚至写的字也捂得严严实实。

但其实我妈根本不屑主动来看我写的东西,她一直说我的字丑,该好好练练,不像她的字,从小练的颜体。

就这样我疏疏离离的和爸妈来到了高二,要选文理科了。这是我和我妈矛盾的最高点。

理所当然的我想选文科,我妈一定要我选理科,而且还是理科里的化学。

我妈和我用整栋楼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吵了一整晚,吵到我喉咙都发不出声音,眼泪都流不出来,最终我妈还是在表格上填了化学,并签了名。

其实自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决定不再努力了,因为一切都没有意义,正像我妈说的,我是她生命的延续,我这个人并不存在,那好啊,那我还有努力的必要吗?

一直到工作了好几年,我都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不想给我妈制造一个生命的延续二代。

我妈以爱之名造就了我摆烂的一生。

直到最近几年,我才完全摆脱了我妈的控制,并且能与她心平气和的相处。

我有点明白她可能只是把我当作重生小说的主人公来培养。不愿意给我机会去当一个吟游诗人。

她以她的人生经验来代替我做选择,并不关心或者并不认为我本身是自带脑子的。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能接受自己平凡,但是不能接受给了他们一次重生机会之后,他们仍旧平凡。因为这样听起来实在是太无能了。

知乎用户 5656aa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心愿,不管他们自己是否平凡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自己的平凡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接受,并寄希望孩子不能像他们一样平凡。

生活在底层的父母一辈子历尽艰辛,吃苦受累,他们希望孩子比他们过的好。生活在中层的父母平凡无为,生活过的马马虎虎,他们羡慕那些成功人,希望孩子过的比他们好,希望孩子有所成就。生活在上层的父母事业有成,锦衣玉食,八面威风,洋洋洒洒,能贡献社会,他们生怕孩子不如他们,他们希望孩子能比他更强。这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真的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孩子过得再不好,父母也不会抛弃他的。

理解、孝敬你的父母吧!父母太累了,还不舍得去做 SPA, 可以给父母买点实用的东西。

[

何浩明第三代空气波全身按摩床垫

知乎自营

¥649.00¥1099.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217863395962880?mcn_card_id=1503438988912812032&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乌龙奶盖茶 发表

宝呀

我想说 可能这只是一部分的父母

其实很多父母 可能在成为父母之前 都是希望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但是其实还有很多

在成为父母之后

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 快乐的长大 健康的长大捏

孩子对他们来说 就已经是上天的馈赠了 他们不想要更多 只是想要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 快快乐乐的就好 能活的健康 生活精彩 就可以了

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 但是他们真的担心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因为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所以

可以出类拔萃 也可以平凡

但是他们通常都是希望你

能有这个能力

能学到东西

能照顾好自己

在未来

能走的更远

这是他们做父母的可以帮到你的

最后一份努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我曾经真的能达到父母的期许,就像海绵一样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可惜海绵总归挤不出大海来。

高二学完开始做模拟卷,我也就是五百多,但依旧心里小小的自命不凡,因为数学和理综最难的题我也不是答不出来,我觉得考清华北大费劲,进个 C9 还不是小意思,一开始分的确越来越高,老爹施压一次我分就高一些,直到我考到 650 分左右,那就是坎了,在坎之前我总觉得我只是未出全力,学霸也就普通人分分钟就能赶上去。到了坎以后就是深深地绝望,你就卡这了,歇斯底里、殚精竭虑都没有用,这个时候你就深深感觉这个普通人啊真的是有极限的了。尤其如果你有一个逆天的同桌,那你就更绝望了。

但是父母毕竟不是你,他们在长久以来的教育中已经形成了正反馈,施压—孩子就进步,形成路径依赖了。这个人的习惯啊是很强大的。懂得都懂

知乎用户 narsuu 发表

懒,自己不平凡是要努力的,孩子不平凡只要动嘴就行了。我见过不少 30.40.50 还去追求梦想的,并没有因为 “现实” 就躺平了。其实还是在重复自己上一辈的育儿观,没有跳出来。对孩子的不认可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认可,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有重复,我不知道怎么对孩子,于是我怎么长大我就怎么对孩子,这样可以和孩子建立更深的连接。

这就是所谓的穷人思维吧,不能把身连接到心,心动身不动,其实心也就没动。

知乎用户 19 笔画 发表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我经历过平凡 ,才希望你能不平凡,不希望你走我走过的老路”

知乎用户 落日洪荒 发表

为什么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却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 这个不算什么问题吧。做父母的都是爱自己孩子,所以自己受过的苦,怕孩子再受一遍,自己受过的委屈,失败,挫折,都不愿意让孩子经受。就这意思了,还能是别的什么吗?父母自己平凡,那父母也是无奈,没了青春,没了选择余地,后悔也来不及。但孩子还小,努力争取将来还有更好前途的可能。

知乎用户 Hopeth 发表

因为你的问题有少了两个字:有些,

有些父母,不是所有的

当然原因肯定也不是唯一的,也不尽相同的……

你最好去研究一个具体的案例,而不是在这里提问

知乎用户 橘子树 发表

之前看到一种说法,大意是:人的成长,先是认识到父母的平凡,再到认识到自己平凡,最后认识到自己孩子平凡。

小时候父母就是自己世界里的超人,大一点了就会觉得为什么同学的父母会开车接送自己上学放学,而自己只能坐自行车;为什么父母不能像同学的父母一样给自己的孩子买最新款的手机、最新的球鞋。后来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人。

然后会想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也不傻,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如同学,工作了以后为什么有人拿着高薪,在舞台正中享受聚光灯,自己只能在台下鼓掌。后来发现自己只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在别人的世界里,自己只是路人。

有了孩子之后,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比别的孩子聪明,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唯一的区别是和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

换个角度,平凡其实都是自己定义的。我喜欢开公交,我能做到慢加速、缓刹车的同时又能按时到达每一站,乘客不会在我的车上东倒西歪;我能做到每次发车前、收车后都仔仔细细地做卫生,拾到的物品交到总站方便乘客回来认领,我能做到走在路上不发生事故,我能做到每次开车前都检查车辆确保不会在路上出故障。这些都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那么我和其他公交司机比,本身就不平凡。但别人只会说我是个普通的公交司机。世上没有平凡的人,只有平凡的事,把每件平凡的事都做好了,就是不平凡的人。

知乎用户 无常​ 发表

某些时候后代会被当作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有没有可能,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云中歌 发表

一般人都是对别人狠,有几个对自己狠的?想不平凡就要付出超越其他人多倍的努力,有几个人能做到?相反要求别人只是动动嘴简单多了。

知乎用户 龙羸 发表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关于永生的话题,说的是人类的生存和死亡似乎是固然存在的循环,其实并不是,DNA 这个奇怪的东西正在悄悄的让我们以个体的死亡在偷偷进化,目的是为了永生,每一个个体的都在一个宏观的目的下悄悄改变,每个人都在慢慢的改变我们的基因,第一只猴子下了树,他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但其他的猴子也进行同样的变化,好像也应了那一句话 “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我觉得那个话题也可以解释你的问题,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也不论文化高低,不管是出于情感,还是骨子里的 DNA,不成功上一代的总是期盼后代成功,你可以认为他们不成功,也可以质疑有些父母想自己不努力却想享子女的福,但总体上都是本能,情感上会觉得时代不同机会更多,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学习,年少不懂拼搏的道理,导致老了碌碌无为,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的弯路,本能上这就是进化法则,一代代的努力让人类这个整体更强,作为个体我们都是可悲的,我们会累会质疑会想躺平,但群体进步就是每一个个体的变化出来的。

知乎用户 candycandy 发表

我自己是做父母的,我不太能接受为什么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凡。

你给了孩子什么?是让他能一出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

在这个慌慌张张的世界,做一个平凡人都不是那么的简单。

而我,只希望做到自己的最好,多陪伴他,多教育他,多为他存点钱。至于他能变成什么,我都能接受,只有两个要求,三观正,能独立。不管是做施一公,还是快递员外卖员,进厂打工都行。甚至不结婚不生子也行。

人的一辈子真的很短,我们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要孩子们也那么累呢。

知乎用户 清风白衣 发表

知道一个成语么:望子成龙

但是实际上现实中 99% 都是虫,而且虫即便强化了也就是大一点的虫子不会成龙的

知乎用户 Pageali​ 发表

也许因为世界上有 985211 的平凡,也有职高普本的平凡;有年薪三五十万的平凡,也有年薪三五万的平凡。

宏观来看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但生活的难易冷暖只有自己才知了。

不知道别的父母如何,我也是母亲,孩子才 5 岁。我和老公都是国内排名前十的双 985 硕,本科超录取线 50 分 +,硕士也是保研,从小一路奋斗,也算是小小的做题家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在二线城市安家,拥有了一份虽谈不上多高薪但好歹稳定有保障的工作,成为了现如今平凡的自己,建立了平凡的家庭。

我们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并且深深体会到大部分人终将归于平凡,所以我们也合理期待着将来孩子的平凡。

但注意不要混淆概念,接受平凡并不等于躺平摆烂的借口。生活不易,谁不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一路奋斗,走入了社会后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才换来了如今的平凡。

许多孩子年纪小,以为对学业成绩有所要求就算是 “不接受孩子的平凡”,实则对社会学校残酷的淘汰筛选机制以及最终对其人生路线的影响一无所知。

高考也好,另辟蹊径也罢,人生在世若没有过人的天分与运气,做什么事情不要拼尽全力才能得到一个平凡的尚可的结果。

有的事,没有冲过拼过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到。有的困难,你闯过去了才知道不过如此,未来尚有其他的挑战在等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人在少年时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平台才能越来越好,遇到的优秀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未来才能有选择的自由与选择的眼光,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有成就感的平凡又优秀的人。

对学生而言,如果把躺平摆烂得过且过当平凡,那么未来走进了社会独立生活了,有的是比考题难过的关,那时候躲不了了失败了解决不了了,还有谁来兜底?谁来承受?人无再少年。

知乎用户 施素文 发表

有问题解决问题,焦虑没有任何意义。

知乎用户 青山碧水 ·Ning 发表

其实父母还是没全接受自己平凡,总幻想自己能养出不平凡的孩子。

知乎用户 阿玖 发表

他们心里清楚,只是不想承认孩子平凡。所以孩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父母梦醒了就好了。

知乎用户 暖暖 123​ 发表

因为把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知乎用户 草将军 发表

概率问题。

父母的平凡是即成事实,这个概率是 100%,莫得办法,必须接受。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充满变数的,无数事实展示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哪天,万一哪天孩子突然开了窍,变得出类拔萃,非同凡响了呐。

只要是对孩子负责的家长,大都会在孩子可塑性强的阶段逼一逼孩子,真等孩子长大成人了,也没有谁会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

知乎用户 SAT111 发表

父母做了一辈子的狗,只是希望孩子有点尊严。。。

知乎用户 微信用户 发表

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总得给人留点希望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 - 颜颜​ 发表

很多人对自己感到很无力,但却对他人抱有极高的期待。

知乎用户 yoyo376 发表

自己吃了苦,所以不想孩子吃苦。

知乎用户 松月 发表

说得简单一点:人呢,改变自己很难;但是,给别人提要求很容易。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自己的人生过得不如意,错失了机会,也错过了无所顾忌去奋斗的年纪,所以希望子女不要重复自己的人生,期待着子女能够比他们顺遂,比他们过得好。

2,接受不了平凡的自己,若是孩子也平凡不出色,更意味着他们的失败,所以改变不了自己,就想着通过鞭笞孩子、改造孩子,实现这一愿望。

3,攀比心重,在他们内心深处,对于 “平凡”,“成功”,“幸福” 这些没有概念,一切幸福的感受来源于环境,也就是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小时候,成绩好不好,性格如何,哪怕连身高长相都得比一比,到了他们为人父母,除了比谁家过得好,谁家有钱,就是谁家子女听话,谁家孩子考得好等等。你若是资质平庸,样样比不过人家,父母就开始焦虑。哪怕他们比不过人家的父母,但是会觉得一代输了,二代得赢回来,你得比人家孩子强,不然他们更没面子呀。

知乎用户 橙子 发表

这是人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让自己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平凡的想要伟大,伟大的想要更伟大。

知乎用户 popcorn 发表

父母可能会怕孩子长大之后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

每个人在接受自己平凡的过程中,应该经历过深刻的思考和痛苦,父母可能不会愿意孩子接受这些。我很庆幸我的父母应该算是这类人。

当然不排除一部分父母养儿防老和卖个好价钱的行为。

知乎用户 清国清成 发表

那就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谣言粉碎机 发表

其实我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时会接触到很小,或者很年轻而罹患重病的孩子,所以我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可是和我想让孩子变的更好不冲突啊!我儿子学习还行,中考成绩全市三万多孩子,他考了二百多名。然后上了高中,成绩还是稳步上升,我当然希望他能放个火箭,考上清北(其实我知道他也看不上),但是考一个普通的 985 我也很满足。现在我唯一发愁的就是他的身高,一米七刚过一点,而且初三以后就没怎么长过了,在他的年龄阶段,他算是比较矮的。我有 163,所以我宁愿我缩 10 公分,让我儿子长五公分。所以不是家长接受不接受,而是想最好的都给孩子,孩子最好能越来越好。孩子如果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家长愿意是孩子的泥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营养和支持。一个普通家长的心声。

知乎用户 长江六号 发表

会不会其实没有人真的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呢,想的都是如果当时我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就会不一样了呢?因此就会想给孩子做选择,就不一样了。

知乎用户 奔跑的梅洛斯 发表

时间问题。

我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对孩子抱有信任吧。

知乎用户 GGboy​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对不对。请加上’‘我的父母’‘或者’‘有些父母’’。

因为有的人觉得自己能行是个大神实际不行是个小丑,又觉得自己能教出个大神实际教不出来。

知乎用户 小金 bgh 发表

请真心接纳自己的孩子平凡的现实,和孩子一起勇敢面对。 有的父母不肯接受这一点,导致对孩子有不合理的期望,导致孩子永远做不到,父母永远不满意,最后亲子关系差,孩子或者彻底叛逆或者成了坑爹的混混,或者沉沦于自卑自怨,最后都是没有任何幸福感。

知乎用户 addipe 发表

赌徒心理,没赚到就是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对父母来说,孩子是自我的延伸,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

一般人需要见到孙子辈,才开始接受自我的平凡(也就是 “望孙成龙” 比较少见的意思)。

知乎用户 minoyen​ 发表

因为孩子是延伸 是自己实在愿望的可能 是不要让 ta 受自己苦过的人

知乎用户 老猫 发表

说难听点,心里没点 abcb 数的典型。

这种现象随着孩子长大,父母逐渐清醒,少部分沉迷于幻觉,于是成了人群里吹牛逼的典型。

知乎用户 宁静星空​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不正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嘛!

等你孩子大了你也无法接受你孩子的平庸,因为你对孩子付出的太多了,你无法接受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的事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知乎用户 牵蜗牛散步​ 发表

总觉得自己已经把当年自己的遗憾补在孩子身上了,可是没成想当年不遗憾的部分孩子还没有达到!

知乎用户 问君何能尔 发表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投射

知乎用户 hjshyt 发表

父母并不是接受不了自己孩子的平凡,只是怕我们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那一天和他们一样辛苦,而且每个父母都是伟大的。

也许父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时候,心智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没有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至现在生活平平淡淡。但是他们每天在平淡的生活中努力奔波,竭尽全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他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没有经历过得艰辛,他们深知生活的辛苦。所以他们从心底里想让我们努力一点,不求来日飞黄腾达,只要生活的比他们好,不要再重复他们的生活,经受他们所经受的艰辛。这一点我之前也不理解,直到娶妻生子后才慢慢理解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中兄弟二人,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他们的观念里上学是我们惟一的出路,所以父母二人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在我的记忆里,农忙时父母天天在地里劳作,农闲时上山采药,到矸石山上捡炭块挣钱,不想错失每个可以挣钱的机会。随着我和弟弟年级越来越高,学费越来贵,从高中到大学毕业父母过年都没舍得买过新衣服,为的就是开学不耽误给我兄弟二人带学费和生活费。母亲常对我们说:“一定要好好上学,不要和我和你爸一样,这样的苦你们吃不了”。现在我和弟弟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都娶妻生子,父母都很欣慰。

知乎用户 珊瑚乐乐 发表

父母不是接受自己的平凡 ,或者说并不是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平凡,而是被逼无奈吧。有个词叫年少轻狂,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最独特的,未来一定是光芒万丈。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阅历的增加,面对现实的生活就会慢慢清醒,慢慢发现自己真的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个平凡普通的人。然后像大多数人一样,对孩子寄予厚望,有句话不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吗?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希望他(她)们能够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吧。

知乎用户 sun 发表

因为那是传承,那是希望。不能一代又一代的老是在原地打圈啊!

有人在前面摸索前进,有人在持续跟进,这样一点点的向上着,不很好吗?

知乎用户 石晴怿 发表

最简单的一句话,你知道一个平凡的人,在社会上活着,是多么的不容易,面对现实的残酷,平凡的人,有多无助。所以你希望孩子强大起来,因为他或者她还有上进的机会和空间,而你,已经没有了。你不想让孩子浪费掉宝贵的时间,也不愿他或者她错过可能遇见的机会。这就是人之常情,父母寄希望于孩子,当然希望孩子好。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想要孩子真正的不平凡,还得父母,为之计深远才行……

知乎用户 如果相宜 发表

自己受过的苦又岂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一遍呢?越爱期待值越高。这个想法往往是出于有颗不甘于平凡的心的父母。

知乎用户 石头木木​ 发表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吧!

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平凡一点,一辈子安安稳稳,无忧无虑!!

知乎用户 一条鱼 发表

大部分人是后悔了吧

知乎用户 我是谁 发表

命题错误。

不能接受孩子平凡的父母肯定是还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别管父母年龄多大,他们从心里就不接受自己,所以才会把这种压力转嫁给孩子。

知乎用户 墨渊​ 发表

当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他。他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也许你会因此而改变和蜕变。当没有人逼迫你,请自己逼迫自己,因为真正的改变是自己想改变。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蜕变都会有成长的惊喜。

知乎用户 Mrs. 秋 发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己的平凡已经既定事实,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更优秀,从而生活更优越

知乎用户 wabgyongjian​ 发表

希望子女能过得比自己好吧,自己犯的蠢希望子女能避开。

知乎用户 亡月​ 发表

其实我觉得应该不是说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吧,就是想还逼孩子一把挖出他的潜力,至少我自己当父母是这样子的。如果最终我和孩子都尽力了,我想也没有几个人不接受自己的平凡吧,毕竟大多人都是平凡人嘛。

知乎用户 朋从​ 发表

第一方面:人的一种本性

人活在希望之中,谁都无法接受一个失望的未来。父母这一辈没达到的高度,就想着孩子可以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去。毕竟孩子的成长条件比自己好很多!

这种心理也很好理解,你现在工资 2 万,但是公司随时破产,你可能会跳到一个工资 8 千,未来会上市,奖励很多股票的公司。

第二方面:人的本能

任何生物都会有一代比一代更优秀的基因,这或许是造物主给下的咒语,别的物种可能会消灭这个物种,但是本物种一定会优化迭代。

第三方面:高估自己的孩子

我是教育工作者,经常听到家长说自己孩子天赋异禀,怀疑自己孩子是天才之类的话。因为爱所以高估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个个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知乎用户 zqy 发表

因为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平凡,所以也不接受孩子平凡。不可能有父母接受了自己的平凡,还要求别人不平凡。

知乎用户 ceki999 发表

很多父母,因为种种经历,并没有出人头地,一辈子碌碌无为。于是把所有希望放到了孩子身上。

有一种现象,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一辈子到退休也是单位的最底层,回到家之后,作为家长,只能扮演领导的角色,但是没有领导的经验,于是无论决策对错,都要求孩子执行,以显示自己的权威。遇到特别逆反的孩子,又变得很软弱。遇到特别听话的,就变本加厉,甚至孩子长大了,有一丁点不听话,就觉得威严收到了侵犯。

父母用一辈子等孩子说谢谢,结果,很多孩子用一辈子疗伤。

但是,父母到了年纪,又不能说他的不是。所以,其实很多孩子内心都很痛苦。

这种事,没有特别直截了当的应对方案,只能是一边哄,一边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知乎用户 五花肉的慕山 发表

因为他们希望你能出息,他们以后死了不会担心你过得不好

知乎用户 徐姐姐 发表

说的可能是我,我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却要孩子高人一等,认真一想确实不应该,罪过

知乎用户 金色阳光 发表

对孩子期望太大,从一开始父母就没放平心态。每一个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是人中龙凤,会有一番作为,自然也就接受不了孩子的普通,尽管在别人眼里你家孩子很普通。

但是最终慢慢父母也会接受孩子的平凡,子女也会接受父母的平凡。

知乎用户 AKun 发表

迟早会接受的

知乎用户 简小莫​ 发表

因为父母碍于面子,想子女为他出人头地,但是他们忘记了,无论谁再好都没有自己优秀面子足

知乎用户 Akaheather​ 发表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物品

知乎用户 鱼丶翅 发表

其实大多数父母只是期待孩子要比自己过得好一点而已

的确,从小父母就会把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在小学三年级之前,父母大多都对孩子有着超乎孩子本身的期待。但这一切都会在孩子三年级之后,到了初中和高中就会彻底改变,因为现实是孩子的成绩打破了父母的幻想。

于是对孩子的期望从成为大科学家等等变成了当个老师、考个普通本科、考个公务员、事业编等等

总之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和安稳的未来。

跟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大事业相比,这似乎就是平凡,但事实是连这些平凡的工作,竞争压力也一年比一年大。尤其疫情以来,考公似乎成了一个主流趋势,是孩子们也理解了父母的想法吗?

也许是的。

其实我是相信大多数父母真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的,他们只是期待孩子能比自己更不平凡一些,但绝不是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

拿我爸妈来说吧,普通的农村父母,我一个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两年平平无奇,毕业那年试图考公,进了面试,最终失败,后来妈妈又劝我考,我也动摇了,但没有毅力去学然后放弃了。

爸爸会跟我说:“要不回家干点啥吧,起码不用房租,也能攒点钱”(因为我目前在杭州,房租很贵)

估计一般父母都有执念就是让孩子找个铁饭碗的工作,而我显然在这方面失败了。

但我还是他们最爱的女儿

知乎用户 曹陆 发表

父母接受自己的不平凡是现实打击之下的无奈之举,

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平凡是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执念能够实现。毕竟此时还没看到现实碾压。

不只是父母,任何人都是这样。心存侥幸,总以为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发生在亲爱的人身上,其实,那都是内心的执念不肯放下罢了。

什么时候能够放下?痛了自然放下。

放不下怎么办?“遗传” 到自己的子女身上,肯定有机会实现!呵

知乎用户 刘志敏 发表

因为不接受自己平凡,那就需要努力。不接受子女平凡,不需要努力。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知乎用户 尘扬 发表

初为人母时,各种焦虑,有种什么孩子都得第一,不为别的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因为你付出了全部心血,因为他是你的全部,所以觉得我的孩子就应该是优秀的,他不能平凡。可孩子是个独立个体,你的一厢情愿换来的是孩子不理解,亲子关系紧张、争吵,带来的是为人父母的失望,甚至还有一系列身心问题,于是开始回望想改变这种不太友好的亲子关系,一种关系来到你的身边肯定是来渡你、修你的,于是辗转拜读了这本书,开始慢慢修复改变,希望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翻看助力和谐生活。

[

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平衡让生活越吵越亲密

知乎自营

¥29.00¥5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604701575045120?mcn_card_id=1502285148267278336&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偏执的驴​ 发表

小时候有父母依赖,对社会认识不足,该努力学习的时候却没有去努力。

长大成人之后被社会筛到底层,这个时候开始羡慕别人的成功,但已经很难改变现状。或者即使努力也已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而这个时候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有很强的可塑性。于是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条件。认为「既然我已经为你创造了条件,那么不成功就是不应该的。」

知乎用户 王彩芳​ 发表

人类天生都是有惰性的,所以就去鸡娃,鸡自己太难了

知乎用户 莫里亚蒂 发表

因为人生不是游戏,不能重新开始,很多机会错过了就错过了。父母不是不努力,已经尽力了,错过了最容易提升的时间,后面提升的概率很渺小。

父母自己吃了很多苦,希望子女优秀点长大了少吃点苦有什么错吗?

知乎用户 公子小白 发表

父母只是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你能努力过的更好一些。

ps:我真的是烦天天把什么父母接受不了子女平凡挂在嘴边的人,我听到的大部分父母,都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过个平凡人的生活就行了。父母对你唠叨,无非是想你努力一把以后可能也过的好一点,有些人的懒,别说是父母,就是作为朋友同事都看不下去,别说父母了,难道就是要让你天天躺着父母不说你你才开心?

知乎用户 Lyman Mak 发表

因为父母不懂事

知乎用户 神之一手 发表

先问这个问题,然后很多人来证明,要接受孩子的平凡,然后平台把这些答案顶上去,在从众效应的作用下,很多读者开始接受这个观点。越多人不思进取,这个国家就越没希望,自己的目的就达到了。李开复,我说得对不对?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是这个平台的大金主,也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你湾湾和美分的身份。

知乎用户 pLayAr 发表

从来没有接受过平凡,只是放弃了努力。

知乎用户 阿萱啊 发表

有一种鸟,自己没本事,就给自己垒个窝,下个蛋,让下一代接着飞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虎​ 发表

因为认知的局限性,导致有些家长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知乎用户 尘亦鹤 发表

知乎用户 启凡​ 发表

所谓父母不接受孩子的平凡,大概是不想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苦、遭过的罪,他们觉得逼迫孩子争取那些 “不平凡” 能够避开痛苦。

孩子不知道 “明天的痛苦” 和“今天的痛苦”哪个更痛,但父母知道却又“不知道”。

知乎用户 乐哥 发表

平凡是一种结果。

新生命的诞生之处,有无数的可能性。

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大部分会变得你所谓的平凡,极小部分会不平凡。

父母知道自己平凡,是因为已经是一种结果。

但孩子刚出生,有各种可能性。

作为父母,怎么能不有所期待呢?

知乎用户 南山 发表

说白了

生孩子其实就是个投资项目

什么投资项目亏了能接受啊

知乎用户 幽兰 发表

有过孩子的人可能更能准确回答你的问题,比如,我。

作为一名母亲,当我们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孩子无所不能,孩子的每一天变化都深深印刻在母亲心里。所以我们依然在心里对孩子成长的过程更关注,期待更高,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孩子。

自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以后一定不会平庸。

反观我们自己,由于我们对自己认知不足,所以就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知乎用户 QIANYI​ 发表

毕竟自己成功和指望他人成功,要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

知乎用户 cavalo​ 发表

接受了平凡,不代表平凡不痛苦。只能体会到平凡的痛苦,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受到平凡的痛苦,只有不平凡才能免遭平凡的苦。

知乎用户 唐老鸭与皮卡丘​ 发表

我还挺接受,应该是希望我的女儿平平凡凡,健健康康的一辈子。

但我接受不了自己变得平凡。

所以,加油吧。

知乎用户 聪明勤劳有爱心 发表

因为父母是被迫接受自己的不平凡,说白了这样的父母一般都不太成功,心态不平和,对人生和社会规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

所以才会把考名校等人云亦云的指标看得那么重。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考上名校想获得成功的人生也很难。考不上名校也有更到机会和途径过得很好。

这样的父母把别人的成功归于他能看到的表面现象,比如学历高、家境好等。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而心态平和的父母,比如我自己,感觉其实挺难得的。因为我上过名校、家庭幸福、家庭条件也不错,为人和善**,任凭世界怎么卷,我都不买学区房。**

做孩子的只能接收父母的想法,寻找平衡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心态。以自己舒服的方式过好一生吧。

知乎用户 faraway 发表

有些人潜力无限(因为还不知道上限)

有些人已经摸到了自己的上限还不断往下滑(不接受还能咋滴)

知乎用户 二蛟 发表

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凡

知乎用户 湘杰的亲子书屋​ 发表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于是就会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自己的期望投射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完成自己的愿望。

想来是接受平凡的自己已经费了所有的力气,没有力气再接受孩子的平凡。

知乎用户 荷叶 发表

我父母好像相反,他们一直劝我做一个平凡的人。年轻气盛的时候很不喜欢我妈 “做人要现实一点” 的唠叨,觉得不为梦想拼一把就算白活。在这条路上跌了无数次跟头之后才明白,有些事光靠努力远远不够,现实条件、天赋、人脉这些资源比努力重要多了。

以前不理解的时候觉得他们都是被世俗困住的中年人,但长大之后才发现他们曾经也是有梦想有激情的少年人,经历了生活的打磨之后这些东西才逐渐消失,他们的苦口婆心都是自己碰壁之后得出来的,不希望我也吃同样的苦。但生活总是个怪圈,我也走上了追梦的那条路,他们虽然嘴上在劝,但却一直给我能力范围内最大的支持。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互相沟通和理解的问题。所有问题的底层逻辑都是:他们爱你。希望你平凡也好,不平凡也好,都是希望你能不依靠任何人也过得幸福罢了

知乎用户 哒哒哒​ 发表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总觉得别人的成功轻而易举。

你让他自己上他又会说自己来不及了。

知乎用户 agan 发表

自己奋斗过程已经失望过一次了,再加倍努力 10 几年,却换来还是失望,能容易接受吗?

知乎用户 winhope 发表

不经历一番奋斗,不会懂得平凡的真谛;没奋斗过的平凡,只是庸俗。

知乎用户 陶子 发表

老话说:癞头儿子自中意。父母看自己的小孩,自带滤镜,跟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意思差不多。

知乎用户 llllllllllllllluoli 发表

在我上学期间还跟父亲辩论过,我说等我有了孩子,我就希望他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就好,不会强迫他非要去 “赢在起跑线上”,强迫他每天都要学习,想要他考上名校。父亲当时看了我一眼,说等你长大后你就不会这么说了。父亲很笃定,我内心也很坚定,我的孩子,肯定是让他开心就好啊。

现在我长大了,我懂父亲了。

题主,再等等吧,时间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和答案。

知乎用户 Beowolves 发表

难道不是因为父母不接受自己的平凡,又不得不去接受,所以才不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吗?
不过现在很多都能接受了,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最幸福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恰恰相反,不想接受自己平凡,开局就接受孩子平凡

总觉得身为父母多准备资产,让孩子找个轻松的工作,傻乎乎没压力过一生就行了

知乎用户 大欣 发表

因为他们也把孩子看得比自己重要

知乎用户 秋扇魂 发表

因为自己平凡,自己的现状和未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至于变得太坏。但是孩子平凡,或者很糟糕,那么自己的后半生将会无比痛苦。我亲眼见到过暴打父母要养老金花的逆子…… 本质上也不一定要望子成龙,只要求不坑害自己。

知乎用户 无所谓 发表

至少要努力过才知道会不会平凡啊

知乎用户 瓜丫​ 发表

多部分接受不了孩子平凡的父母就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只是无力改变自己

知乎用户 萌新大叔 发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再说他们已经吃过平凡的苦,而你还有希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简单的说就是所谓接受平凡,不过是无奈的、被迫的接受,主观上并不甘心或者好受,也正因为如此,更不愿意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一个人过的平凡,会有多方面造成,自身上肯定也会有一些原因,比如自己当年读书不努力,那工作后遇到一些痛苦,难免都会后悔自己当年但凡能努力一点,有个更好的学历会不会现在不受这个气?

当然,到底会不会谁也不知道,但烦恼不正是来源于这种想象中的情景吗?

如果这时候看到自己孩子每天瞎混,不认真念书,你说能接受吗?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是想去控制自己的孩子走怎么样的路,而是不想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知乎用户 some body​ 发表

那些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凡的父母,并没有真的接受自己的平凡。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不接受而已。

之所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绩高,要优秀什么什么的,恰恰是他们将那个对弱小普通的自己的要求,投射到孩子身上的结果。

所以这些孩子们就比较悲哀,活不成自己,也活不成成功的父母。

知乎用户 宁缺毋滥 发表

可能父母觉得现在给了孩子比自己小时候更好的条件,希望孩子能比自己强一些吧。希望孩子能少吃点苦。

知乎用户 misaki​ 发表

因为平凡和平凡是不一样的。考上一个普通 985,进体制内十几年混个处级,这是平凡。考个职高。出来进厂,混个温饱,这也是平凡。平凡不是一个准确的点,而是个范围很大的区间。你和孩子若在区间的两端,看你会不会觉得丢人了。

知乎用户 浅笑 发表

父母的一切几乎就决定了孩子的命运,不要老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十年磨一剑的真的少之又少

知乎用户 有录网生姜君 发表

关键在于 什么是平凡

就好像家长说孩子没出息,到底什么叫没出息一样。

没钱就是平凡?

没考上大学就是平凡?

没能出名就是平凡?

没光宗耀祖就是平凡?

说实话,虽然双方都在争执接受平凡。但实际上,平凡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让人向往的。

平凡是生活没什么太大起伏,日子平淡却幸福,虽然没多少钱,但胜在自己身体健康无病无痛。

平凡是哪怕干着钱少的工作,却还能在一个小家里闻到喷香的饭菜,能跟邻里聊天感受烟火气。

试问,谁敢说自己现在是平凡的?又有什么资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是个平凡人呢?

所以,别争了好吧。平凡,现在的我们都不配呢

知乎用户 不羁的风​ 发表

望子成龙就是这么个意思。寄希望于子女身上,说明认可自己的平凡,平庸,期望通过孩子来达到自己达不到的高度。

知乎用户 棉小花 发表

因为人活着,希望最重要,父母接受自己不平凡,对未来的希望降低,但是会觉得孩子有无限可能,有了这样的希望和期盼,内心不能接受没有可能性。

知乎用户 京师中律师胡戍泉 发表

接受自己的平凡是因为无奈,不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希望继续自己的不平凡。

知乎用户 长思 发表

因为很多时候,父母已经没有办法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做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但父母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以后,他们的很多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没有足够的余力再去提高自己。所以,父母只是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孩子能更好一些而已。

知乎用户 暮色​ 发表

父母已经经历的生活的捶打,他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孩子是什么样子的,都是父母的宝贝。

知乎用户 韦我独尊 发表

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知乎用户 石玉 发表

其实正是父母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凡,所以才希望孩子不平凡。如果真的能接受平凡,也就不会再要求孩子啦!

知乎用户 风清云淡 发表

望子成龙

知乎用户 等噔等噔 发表

因为小朋友都是充满希望的,好像可以成为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没关系的,长大点也就接受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是接受不接受,是因为生冶质量不会提高

知乎用户 馨仪​ 发表

大概是因为父母人生经历过来了,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所以只能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平凡,但是对于孩子,一个家庭父母这辈子基本上所有的希望大多寄托在孩子身上,知道自己这辈子实现不了的目标,希望孩子可以替自己实现,因为父母有了人生经历,懂得了生活,所以希望把自己懂的人生经历都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这辈子可以不走他们的弯路,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所以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知乎用户 唒唒 发表

大多数父母应该是没指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当上高官或者大老板吧,大多数的父母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努力一点,考个好大学,将来能选择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而不是只能选择一份仅仅可以生存的工作。

知乎用户 安伈心理咨询下沙店 发表

有些人之所以要孩子,因为他们想把自己的生存问题反射到孩子身上。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赋予生活一种意义时,他就会试图在孩子的生活里找到意义。

知乎用户 嘴唇爱上烟蒂 发表

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而且自己年龄已经很大,性格能力已经很难改变,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孩子,甚至从孩子出生就为他们设定好了人生路线,如果孩子按照他们的路线走,他们就会开心,如果和他们设定的路线有出入,他们就会失望甚至发火,认为是孩子的无能,没有活成他们想象中的样子!

知乎用户 寒冬暖阳 发表

我认为第一点是从攀比理,就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比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也就是大学上得比别人好一点,工作找的比别人家体面点,收入比别人家孩子高一点。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那我家孩子也可以做到。

第二点是炫耀心理,自己的孩子比父母强,让父母在别人眼里很有面子,孩子越优秀,父母越骄傲。

第三点是从众心理,那些平凡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情,比如让孩子考大学是园自己的大学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成年人连比自己平凡的父母强都做不到,那还怎么对抗这复杂的社会。

超过二十岁,世界观依然强烈的被感觉到不对的父母的价值观影响,也就没什么出息了。

一个人连改善自己,改善父母和身边人的观念都做不到,那就承认自己的平庸吧。

同样是人,很多人十来岁就能做到,你也许一辈子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知乎用户 浓浓 发表

正是因为自己的平庸,要你过不上个好日子,才希望你能以及你的后人,不再承受这份平庸之苦。

知乎用户 纳兰容若​ 发表

问得很好,不认命呗,以为有了孩子就多了一次翻身机会

知乎用户 笃行 发表

为了装

知乎用户 陶陶 发表

因为这类的父母把自己人生中的梦想和梦想未实现的遗憾不甘心都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实现!但孩子是独立个体,并不是父母愿望的载体,尊重和爱才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在爱和尊重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会不平凡!

知乎用户 心理师谢忻霏 发表

说到底,还是父母内在的自卑使然,父母的所谓接受自己的平凡就是一个幌子和假象。

知乎用户 佛禅悟静 发表

几千年的文化所导致的

知乎用户 雪花飘飘 发表

回答: 你的问题确实是现实问题,不光你认为你家父母是这样,我觉得大多数家长应该都是这样。他们本身都很普通,他们不过是把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寄托到孩子身上了,希望孩子能足够优秀,替自己长脸,让自己有面子,成为那个让人人羡慕的出类拔萃的人,这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感觉很难,因为孩子的竞争也很激烈,他们不是不想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而是竞争的结果没法让他们成为那个最优秀的人。

我认为,做父母的其实应该接受现实,接受孩子的平凡,孩子只要努力了,拼搏了,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层级,那是孩子自身能力所决定的,学习毕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学习成绩的高低也不代表未来的一切,未来读完大学,还有几十年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努力,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肯定是没收获的,所以,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努力是必须的,努力之后即使成为普通一员,至少人生也没什么遗憾,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要学会当一个凡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快乐!

知乎用户 贵琪 发表

这也是同知道能别人的蠢,却从不知道自己的蠢一个理。

知乎用户 逗逗妈​ 发表

再平凡的父母对孩子也是抱有期待的,也可以说,是他们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都加在了孩子身上,除此以外,其实父母也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平凡,而是希望他们可以更优秀,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吃自己吃过的苦。

知乎用户 素媪​ 发表

他们对自己的平凡不甘心是一个原因,深爱你是另外一个原因,这民族传统文化里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根植于骨子里,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你比他们过得好!但是大部分父母还是接受现实的,甚至无奈。

知乎用户 Dghk 发表

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只要是向前进,慢一点又何妨?

如需了解更多本地法律规定,点点红蓝律:http://www.lawlawing.com,了解 fa 律知识

知乎用户 1998 课堂 发表

好久没歪题了,今天就来歪个题。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就开始长篇大论了,什么家庭教育人性本质都你搬出来,一顿思考。

讲真,这个问题不要太简单,只不过我说出来后,一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吧!都不愿意承认罢了。

大人们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但是不接受孩子的平凡?为啥。

因为大人们从来就没有主动接受自己平凡了,而是被动的接受了自己平凡。

或者我说的再直接一些。

你看着别人练你的账号,你自然不会关心,是否平凡有多么困难。

因为他是孩子,而且是我的孩子,只要我不断的跟他说。

你,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成长,变强大,你要做官,或是经商。

反正这些东西,就只是说一下而已,他们真的会如何关心你能做到这些吗?

说真的,不会,就跟我说,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国家能成为世界第一一样?

可能吗?可能,但是一定能实现吗?谁也无法确定。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因为那个努力的人不是自己,所以自己可以肆意的评判它。

说真的,中国式家庭的关系真的很中国式。

中国的父母觉得,我只是说说,让你如何如何,但是不求一定要做到如何如何。这样的想法到嘴里就是——

你一定要成功啊!你一定要努力啊!

中国的孩子觉得,父母都那样了,我一定要出人头地。

到嘴里就是

我知道了,不过你能不能不要给我压力了,我会好好学习的,我会 xxxx 的。

其实本质上我们都是给了对方期待的人。

如果一个人非要觉得这种期待必将实现,那么未来这段关系肯定就会崩盘。

不得不说,某些时候,中国人的 “自欺自人” 是骨子里的。

但这也无妨,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回过头来品味这句话的时候发现。

好像当初那个期望,也没有非做不可。

好像,当初那个期望,看起来像是命令,像是逼迫,实际上,自己确实因为一些人的督促,而变得更加愿意努力了。

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需要去思考那么多事吗?

需要那么多理论和文字给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做论据吗?

讲真,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逼迫,或许,每个人都不会给对方,好像他放弃了 xxx,好像他认命的错觉。

自欺自人其实没啥问题,但是如果你要是让别人也自欺自弃那就……

最后,别定义了,不如向前看看。

知乎用户 卢凰芬 发表

因为父母自己的平凡在日后的生活里,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了诸多的不公平待遇。比如,没有任何人脉社交关系,遇到一点事情就焦头烂额。

比如,没有足够赚钱的能力,生活过的捉肩见肘,卑躬屈膝!自己半辈子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不希望孩子再受一次!因为父母再平凡,都希望孩子过的比自己更好!

并且每一位平凡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有过雄心壮志,多少有过打拼的经历,结果好坏,一定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毕竟成功是需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的!当然,成功最重要的品格一定是勤奋、坚持、博学!

然而,父母已经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了,但培养孩子这件事情,是父母第一次经历并有条件不断优化的,与其说父母把自己的理想转嫁给了子女,不如说父母不希望孩子受自己受过的累。

毕竟如果没有生活的苦,哪个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过得轻松幸福。

知乎用户 卖玫瑰的小姑娘 发表

我的父母,其实只是我的父母。
我是他们出于⽣命对于⾃⾝的渴望⽽诞⽣的孩⼦。
我借助他们来到这世界,却⾮因他们⽽来,
我留在他们⾝旁,却并不属于他们。
我可以接受他们给予的我的爱,却不能接受他们的想法,因为我有⾃⼰的思想。
我们可以共同照顾彼此的身体,却不能分享照搬彼此的灵魂,
我们可以拼尽全⼒爱护彼此,
却不能要求我变得和你们⼀样,
因为⽣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们是⼸,我是从你们那⾥射出的箭。
⼸箭⼿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你们⽤尽⼒⽓将我拉开,使你们的箭射得⼜快⼜远。
怀着快乐的⼼情,在⼸箭⼿的⼿中弯曲吧,
因为我爱⼀路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丧文化」在年轻人中这么流行?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身边的年轻人都喜欢说自己「丧」,是真的丧吗? 知乎用户 心擒园丁 发表 片名:Let them have cheese 原视频的内容部分就只有这些,且节奏太慢,这个视频做了倍速播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世界跟我 …

2021,没有谁的生活微不足道

12月11日,作为一个平时很不爱哭的人,一边在后台看读者留言,一边抹眼泪,一边又心怀感激——谢谢你们把自己在这一年中这些活生生的切片与我分享,我知道,真实的生活远比这些切片更伟大,我捧在手里,看到了慈悲、勇气和温暖。 鞠白玉曾说:“如果你去 …

大龄剩女(35+)最大的痛心是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有 5 个月就要 37 + 了,看了一圈答案,真心觉得没几个说到点子上的 真正到了这个年纪,最大的心痛,莫过于看着岁月流逝的无助感和孤独感 无助是因为: 你会发现即使不生孩子,岁月也会在你身上有显性的痕迹,皮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