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社科院养老金报告:2022 年不到 2 个缴费者养 1 个退休者?90 后年轻人应该如何应对养老危机?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感恩 发表

那也得分什么退休者,如果是那种一个月养老金两百块的农村老人退休者,那 1:1 供养都没有问题,但是像北京正黄旗大妈一个月万把块的退休者,那 5 个缴费者都供养不起一个。

别把为了维持小部分人的高质量生活所带来的困难分摊到所有普通人身上。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谢邀。

谁说年轻人没有存款意识?你看马上就有了嘛。

有些回答很愤怒,但没啥意思。

全世界的养老金都是靠年轻人接盘的,现在瞎子都看得出我国生育率会长期走低。很多局面都在理性推测范围内,现在才急?

算上财政补贴,我国第一次出现当年社保收支缺口是 20 年,6200 亿元;

如果不算财政补贴,13 年年度的社保就已经收不抵支了,而 20 年的缺口会是 2.35 万亿元,其中养老金的缺口就是 1.92 万亿元。

现在财政补贴占社保收入的比例是 27.7%。

低生育率的老龄化社会里聊养老,肯定是自己养自己,因为源头没了。无限制拉高财政补贴比例和用国有资产填补社保基金,都不可持续。

至于具体的,其实可以看财政补贴依赖度。

企业职工养老的依赖度是 20.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依赖度是 39.1%;

城乡居民养老的依赖度是 74.5%。

企业职工养老一直被认为是最硬的,因为很多是签了劳动合同,正常缴纳。

但这块已经不乐观。20 年 31 个省市自治区里,只有广东北京云南西藏新疆湖南 6 地的职工养老有结余,其他都是亏。

搞转移搞调剂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企业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 3.28 亿人,退休领保的 1.27 亿人。结构算是最健康的,但逃不开老龄化的一般规律。

城乡居民养老的补贴力度是大,但这是包了新农合在内。新农合多少钱?一百多?

20 年城乡居民养老领保人数是 1.6 亿人,支出是 3355 亿元,平均每人 2100 元左右,一年。

城乡居民养老是低水平的普惠制,因此必须补上。

最有意思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以前这笔钱是直接国家财政拨款。后来 14 年养老金并轨改革,说是要向企业职工养老靠拢。

结果这 8 年下来,补贴规模增长了 1426 亿元。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收的钱是企业职工养老的 45%,单靠基金自己发的钱是企业职工养老的 35%,但财政补贴是企业职工养老的 85%。

高度依赖财政补贴,依赖程度与普惠制的城乡居民养老相当。

看明白这个,小胖友就应该有点数了。

城乡居民养老肯定会发下去,但那点钱也肯定不够。

如果你只有城乡居民养老这根柱子,你老了一定会被迫去打零工。这也是如今大部分农村 “准老年人”(60 后 70 后)的真实写照。

企业职工养老是常规城市打工人路线。但你要进大厂,舍得足额或高标准缴纳社保的大厂;然后你要稳住,起码稳住 15 年。

诶?你看你 20 岁进大厂 35 岁被裁,刚好满足 15 年最低缴纳年限嘛。

最好的当然是去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又高又硬。

考公吧少年。

如果讲我周围的那票大叔们,那他们的思路更清晰。

他们要么是亲眼见过大下岗,要么是自己爹妈直接遭受过大下岗的冲击。国家信用大面积违约这事,他们是烙进脑子里了。

所以干脆就不依赖养老金。不是不交,而是自己组一个资产池。

首先肯定得有套自己的自住房产。

不是为了炒房,而是为了片瓦遮头。而且这个年纪有阅历,知道只要是自住房,哪怕产权到期,哪怕房子破败不堪,政府也会至少给你置换一套,不会把你扫地出门。

这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某种 “刚性支付”。

因此这套房是涨是跌不用操心。

然后是死狗式理财,不搞骚操作,拿出资金的 80% 放进那些三个点撑死四个点的银行主打收益产品里。完全不求发财,只求跑赢 CPI。

再是留点现金小钱,应付生活。

稍微浪一点的,会拿出个 30% 左右去炒股炒币炒鞋。但这钱只要拿出去,就从自己的总资产里划走,直接当不存在。

这样万一重仓暴毙,也不影响规划。

还有的会考虑再搞套房或商铺去出租,但这就很考验个人眼力。因此就算额外持有房产,也至少打个七折。

整套搞完,然后就是努力做到每个月存下年龄的一半。例如 30 岁,那就争取每个月存下 15% 的工资。

熬到 50 岁就是胜利。

其实这种自己养自己已经很明显了,现在又是个人账户又是企业年金的,话已经说开了。

我现在私信里时不时还有因为男女问题骂街的,什么 “利女” 啊“吃女性流量啊”之类的(我真的有女粉?)。

每次看到这些私信我都在想:兄啊,你现在要纠结的不是找不到女人,而是养老。

这才是碎片化社会里的大问题。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继续双轨就完事了。

就这个结论来看,不到两个缴费者养一个退休者看上去有点难绷,但实际这种统计收费也是很鸡贼的。

因为它只告诉了你人数,没告诉你比例。

有点那么些我跟马云平均下来都是亿万富翁的意思。

很多人把逻辑看到了负担,但比起负担,更难绷的其实是 “双轨”。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待遇差距太大了,而且逐步还在拉大。

过去我们经常说养老金并轨在现在看来跟失败没什么两样了。

因为可钻的漏洞太多了。

过去养老金模式双轨模式大家都很清楚。

企业靠的是账户缴纳,缴多少,花多少,缴的多的还得拉过去做平均主义

在企业干,只要退休,你的退休金比起工资就下降了一大截。

不管你交多少都是一样。

但事业单位不同,人家不按这个套路来,也不说缴纳多少,退休直接按年限给,工作 35 年后退休就是按工作的 90% 给,而且上升速度还贼快。

在这种模式下,出来的是什么问题呢?

在过去事业单位退休,每个月能拿 4000 多退休金,企业单位退休,每个月可能几百。

干一样的活,性质不同,待遇能差开 10 倍,这就是所谓的双轨。

当然,农民更惨,这些玩意都没有,在基础保障出台面前,连轨都算不上。

前些年为什么要搞退休金双轨?

因为干一样的活拿不同的待遇真的不公平吗?

不,是因为养老金撑不住了,想节流一波,号称要把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给拢到一块。

以前的事都别说了,咱以后划条线,不管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大家都按同样模式缴好了。

你缴多少钱,退休就给你补多少。

想法挺美好,但现实残酷地一批。

说起来这是结束双轨的开始,但实际双轨的方向还是很明确的。

有硬气一点的,照着以前的比例给,管你缴不缴纳呢,最后给你划上最高比例支付养老金就好了。

名义上是并轨了,实际还是双轨。

或者就是继续左手倒右手,你不是说多缴多付吗,我们这边就把缴的拉满,而且实在不行再搞个补充公积金,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待遇给抬起来。

看着是并轨了,但实际还是双轨。

双轨制的体现在哪里呢?

简单来讲,就是很多人说的有老人退休几万块,有老人退休刚刚过千,还有的农村老人不足百元。

你说两个缴费者养一个退休人靠谱吗?

看上去挺靠谱,按数量上真是。

但不能细算,因为按金额真不是。

你说对着农村老人的退休金数额,兴许一个缴费者能承担 7、8 个都不成问题。

但要是对着某些事业单位人员,兴许十个缴费者都承担不了一个。

在绝对的比例差距面前,年轻人干啥都是错的。

你说存钱,通货膨胀晓得一下?

你说购置资产,这是年轻人都能购置起的吗?

在双轨制模式下,其实养老已经很直白地放在你面前了。

在体制内,十个人供养你一个,你养老能有多大?

在体制外,一个人要供养你这样的人十个,你养老能没有压力?

养老难度系数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年轻人做点啥能弥补掉这上面的差距呢?

别想那么多了,去考编吧。

担心财政缺口真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过去盈余的时候也不见给多少农村老人啊?

缺口不缺口不重要,看缺了谁。

年轻人少看宏大叙事,多看看周围才是正理。

知乎用户 正能量的波波波 发表

养老危机?哪来的养老危机?

我们国家根本没有养老危机!

退休干部赵大爷每个月 8k 养老金,最大的爱好是扛着长枪短炮到公园拍鸟;

退休公务员王阿姨每个月 6k 养老金,最喜欢和老闺蜜们一起旅游,丝巾一戴谁也不爱,墨镜在手,天下我有,姐妹们快来排成一排,合影啦;

退休工人李大叔每个月 3k 养老金,虽然不多,但是厂里分了房子,基本生活花不了几个钱,每个月还能帮儿子还 1k 房贷,衣食无忧也挺好;

80 岁还在地里劳动的张爷爷是农民,因为拥有村集体分的一亩三分地,只要愿意下地干活就能实现基本生存的自给自足,交了几十年公粮农业税,国家也没忘记他,每月 130 元的养老金感动得张爷爷热泪盈眶;

你看,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晚年,哪来的养老危机呢?

作为 90 后,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拒绝躺平,努力奋斗,不要在拼搏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让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一代人的堕落而蒙尘。

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完事了,年纪轻轻担忧什么养老,少年强则国强,未来那个更加富强的中国难道会辜负我们几十年的奋斗,让我们不能安度晚年吗?肯定不会呀!

一起加油,年轻的朋友们,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呢!

知乎用户 东篱下 发表

90 后如何应对?已经用行动在应对了,问题就是答案。

拜托,人都不傻,自己上班辛辛苦苦缴这缴那,农村的父母一个月领一百块钱多一点,七老八十了还要到处打零工。某些群体一个月领万八千,比轻壮劳动力工资都高,每个月的工作就是收房租。

真是穷的叮当响,富的流出油。

一赶上经济形势不好,就惦记着百姓的钱三七分成。一被窝全是跳蚤,宁愿把大腿的血输到脸上,也不愿意挤死几只。

不出意外的话,缴纳基数还会往上提。反正我对自己未来的养老金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就不说退休年龄会不会再次延迟,就算有幸活得到退休年龄,这点钱够干嘛的还不好说。

等我老的时候,别人退休金是我的两倍三倍也就算了,是我的一百多倍,我手里的窝头咸菜都咽不下去了,他们干了啥,贡献是我的一百倍那么大?

不缴纳,不买房,不生育,就是年轻人唯一的应对方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分蛋糕的人和即将拿到蛋糕的是同一批人 你想呢会发生什么

知乎用户 PlazaBrother​ 发表

养老金实际上是一种财富转移。

纵向来说,是将现存的年轻一代打工人缴纳的养老金,转移到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一代人手中。

这使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在相当早的年龄段(50-60 岁),就开始享受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的养老金收入安享晚年,甚至用部分养老金收入资助子女。

横向来说,是将现存的农村家庭缴纳的养老金转移到城市内体制内家庭的手中。

因为出身农村家庭的年轻人只要进入城市成为打工人,那么其中的大部分人就会与雇主共同,或者自己灵活缴纳养老金。但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父母仅能领取远低于他们目前缴纳额度的基础养老金(100-200 元 / 月)。

而城市体制内家庭出生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缴纳的养老金能够完整支付他们父母所领取的高额养老金(5000-20000 元 / 月)。

但是,由于这种财富转移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这导致目前缴纳养老金的群体,在未来并不会获得同等级别的补偿。

究其原因,养老金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庞氏模型,而庞氏模型能持续运行下去的最关键因素,是整个体系中每一层级的参与者能够稳定地增加,但养老金体系完全不符合这一特征,甚至是正好相反。

从 60 后到 70/80/90 后,从 00/10 后到 20/30 后,人口数量都呈现断崖减少(21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出生人口,保守估计均不会超过一亿,从 21 世纪 40 年代开始会进一步减少)。

也就是说目前接受养老金财富转移的,已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城市体制内人群(1965 年之前出生的男性和 1970 年之前出生的女性),之所以能享受远高于现阶段人均收入的退休金,是因为他们接受着整个 70/80/90 后群体,以及部分 00 后,共计超过 7 亿人的供养。

而人口结构决定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30 年之后,也就是 80/90 后临近退休的那个时候,局面将完全不同。

2021 年中国大陆老年人口的抚养比(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数 /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在 40% 左右。

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21 年全国 60 岁以上人口超过 2.6 亿,而 2021 年底,全国拥有退休金的离退休人员只有 1.3 亿,也就是说拥有养老金的人群不到退休年龄人群的一半,其中体制内的高额养老金领取者比例更低。

也就是说粗略估算,拥有养老金的退休人口数 / 劳动人口数不到 20%。

到 2055 年,中国大陆的老年人口抚养比预计将超过 75%。

而届时退休人口中的超过 90% 都会拥有养老金,只是多或少的区别,也就是说拥有养老金的退休人口数 / 劳动人口数将超过 65%,这个比例是目前的 3 倍有余。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从体制内退休还是从体制外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对比现在的水平,都将大打折扣。

再考虑到延迟退休,直白点说,大部分 80/90/00 后的老年生活板上钉钉会非常凄惨。


再以同样处于东亚模式下,几乎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口趋势等几乎每个领域都处于先行者的日本为例,对中国 80/90 后的养老生活进行一下预测。

2021 年,日本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28.7%, 与预测中 2050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接近,由于这个预测是比较偏保守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更加严重。

日本目前已将养老金的全额领取年龄上调到了 75 岁。

那么估计到 2050 年前后,中国男女退休年龄也延迟到 75 岁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分别将男、女推迟年龄延长到 65 岁已经进入准备阶段)。

目前全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也是日本,平均寿命为 83 岁。

粗略地把 2050 年中国人平均寿命也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计算,同时,一个人参加工作的年龄按照 25 岁进行计算。

那么,届时中国人平均工作年限将达到 50 岁,退休后平均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仅为 8 年。

平均工作年限 / 平均领取养老金年限 = 6.25。

2021 年成都市社保缴纳基数中,最低档次养老保险的单位 + 个人合计缴纳金额为 819.84 元 / 月,最高档次养老保险的单位 + 个人合计缴纳金额为 4471.20 元 / 月。

简单经过计算(缴纳和领取金额均以目前的价格水平计算,不考虑未来的通货膨胀):

如果一直按照最低档次社保基数缴纳养老金,那么退休后需要每月领取_5124_元的养老金才能保本。如果一直按照最高档次社保基数缴纳养老金,那么退休后需要每月领取_27945_元养老金才能保本。

请注意,这是在 50 年的时间跨度内,所缴纳的所有养老金不能产生任何利息收益的情况下。

有人会说养老金也会一直上涨,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发展不是线性的,分析问题不能刻舟求剑。

2021 年全国养老金只上涨了 4%,并且还在逐年降低,而成都市最低和最高档次养老保险的单位 + 个人合计缴纳金额均上涨了 7.6%,也就是说:

养老金的涨幅只有养老保险缴纳金额涨幅的一半左右。

这表明,养老金的性价比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面的计算结果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最终低到一个对普通打工者来说几乎巨亏不赚的局面。

总的来说,绝大部分 80/90/00 后会一直工作到 75 岁左右,在这之后,他们拖着孱弱的身体在风烛残年,领着被几十年的通货膨胀稀释之后,只能支付基本生活开支的微薄的养老金,在退休后 5-10 年内离开人世。离世之际,领取的养老金总额还远远少于自己当牛做马工作的几十年中,缴纳的养老金总额,可谓是人如奶牛,挤奶吃草。

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怎样规划年轻时候的生活方式,以及年老之后的养老生活,创新性和前瞻性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知乎用户 GabrielLove 发表

你知道我想说什么,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说。

大家知道你为什么往下滑走。

我知道你为什么给我点赞,

也知道你为什么取消点赞。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如果现在养老制度不做大的变革的话,体制外的打工人但凡有点理财能力(又有选择)就不要交养老金了。

因为如果你爸妈没在体制内,或者就在农村,那你交的养老保险大部分是用来供养体制内退休者的。

如果你不在体制内,那么你缴纳的养老保险到你老的时候几乎必然要亏一大半。

所以说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体制外的家庭来说是一种直接的剥削。

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农村打工家庭,他们的父母每个月只有一两百养老金,而子女工作的收入却要转移一部分给城市退休老干部。

与其这样不如把钱交给父母,起码也算真的尽到子女的义务了。

而且如果父母勤俭节约的话,他们大概率还是会给你存起来。很多农村老人都有这个毛病,攥着钱怎么都不舍得花。

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

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发展,年轻劳动力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

到 20 年后,2021 出生的 1000 万左右(就当是吧)新生儿刚满 20 岁,他们很多甚至还没开始工作。要面对的是 1981 年出生的 2000 多万人集体过 60 岁大寿。

更可怕的是这个比例在后面几年会越来越恶化,并且叠加起来挤垮养老体系。

大家想一想自己多少岁了,到自己退休的时候,有多少年轻劳动力可以提供剩余呢?

这个比例就决定了当今制度下,到你老了之后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更关键的是,养老金从来不是平均分配的,资金不足时一定会优先供给体制内退休者,压缩体制外,尤其是农村需求。

而你又在哪个位置呢?

知乎用户 大明只有一个太阳 发表

坐牢才是日本老人的未来

知乎用户 无期徒刑 发表

2 个缴费者养 1 个退休者????

我父亲,60 多岁了,能退休吗?

他还得去种地

因为

我只能能养活自己

哦,不对

我还养了半个退休者

所以

我应该规划什么?

规划父母什么时候退休吗?

会饿的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我们尝试从两个结构分析这个问题。

  1. 人口结构,我国人口结构呈现上方变宽下方变窄的趋势。

好的一方面:1)随着经济、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医疗资源,人均寿命大幅度提升,上面变宽是必然的。2)工业化、平均受教育水平、城镇化也是发展的结果,但三者都会降低生育率,真的返回赤贫和高生育率,估计也没多少人能接受。

另一方面: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还需时间,对于劳动力性价比要求依旧非常高,个人的观察未必准确,村里 50-60 岁的人这几年更容易进厂了,门槛明显放低了,这是一个少子化老龄化和产业升级的赛跑,等到 50-60 岁的都干不动了,谁来提供廉价劳务支撑外循环。2)养老压力,微观上家庭 421 结构,中间劳动主力的压力极大,要承担向上的养老和向下的养育。宏观上讲,社保养老池子里的钱就这么多,上宽下窄,这是个小学生的池子放水出水问题,不让干涸要么开源要么节流,节流总是很难,那只能不断增加后来者的缴纳。

2. 财富结构

根据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很长一段时间的精力和考核指标放在做大增量,相应的放开市场在分配中的主导地位,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就会遇到所有经济体都会遇到的问题,财富结构失衡,但高增长时每个人的生活切实得到了提升,只要维持高增长,那么相关问题就不会显现,这也是常常能看到动用各种工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原因。

但经济增长不一定等于经济发展,当金融资产虚高,实体产出和消费受阻,经济增长可以做的很漂亮但未必利好产出、消费的长期经济内循环,比如坐拥百万千万房产,却因为债务不敢消费的伪中产阶层,一个人的消费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大家都去搞金融投机了,没有实体的支撑终究是空中楼阁。

这和养老有什么关系呢?人口结构失衡必然要求向特定群体转嫁压力,往往是中间阶层,但我们财富结构特点是中间阶层缺失,伪中产极多,但他们并不能再承担太多的压力转嫁,更多的分先富起来的群体和未富起来的群体,结果可能是先富起来的群体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可以拿到更高的养老金,而财富结构的中下层来承担这笔开支。

总结起来,人口结构和财富结构形成了压力转嫁的尖锐矛盾,一个是中间阶层缺失无法再负担额外的开源压力转嫁,另一个是养老金的发放很可能形成财富结构上层拿到高基数,形成中下向上的财富流动。值得一提的是,人口结构对于不同区域表现的不同,越是人口流出的地方越缺钱,越缺钱就越对土地财政收取隐形税依赖越大,人口结构和财富结构的矛盾更突出。

人口结构结合财富结构双失衡可能是个大问题。

知乎用户 谢小妖 发表

我交的养老金养了谁?我农村的父亲母亲谁在养?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其实把社科院裁撤掉能省一大笔养老金

突然发现社科院这个报告可以反向推出失业人数,高级黑啊

知乎用户 一条愤狗 发表

我们大部分年青人肯定没招儿,说让你努力攒钱吧,到老了可能通胀爆炸,攒下那点钢镚儿毛用没有,我觉得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胡混吧,爱咋咋地。

我总想不通的一点是,你说以前咱们的老祖宗一年四季,从天一亮就劳作到天黑也仅仅是得靠老天爷赏脸混个温饱,现在的科技生产力提高了万倍不止,我敢说现在咱们国家要是资源配置合理,就是咱们这波人每周 954,人人寒暑假,都不是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而是绝对过剩了,但是为啥那么多年青人还过得那么累,那么惨,996 互相卷,他妈的社科院那群颠比能不能多研究下这些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报告研究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算不错了,虽然报告内容垃圾,但是问题还算务实,要是我告诉你这个傻比院还养一群硕嗨拿着优厚的待遇天天研究啥黑格尔,袁从焕啥的,你敢相信,马勒戈壁的,这种问题要国家专门养一群废狗来研究吗,谁有兴趣在论坛啥的互相讨论讨论就完了呗,知道了吧,为啥他妈的老百姓不爽,有时候也能想通我们的毛爷爷为何如此看不起人文社科类知识分子,一定要在劳动中改造他们的思想,麻蛋的,有原因的。

知乎用户 读者 发表

tm 的两亿灵活就业,你上哪整养老金去

知乎用户 镜吾 发表

摘录一段历史:

第一次社保系统 52 年开始建立, 仅用了 8 年就破产了. 第二次社保系统 62 年开始建立, 仅用了 6 年就破产了. 第三次社保系统 69 年开始建立, 仅用了 7 年就破产了. 第四次社保系统 78 年开始建立, 仅用了 15 年就破产了. 第五层社保系统 93 年开始建立, 用了 27 年进入实际上的技术性破产阶段, 虽然已经超过了之前, 但远远低于人类生命周期的匹配预期.

来源:

人社部表示将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拟采取「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并逐步调整缴费上限,将会带来哪些变化?

知乎用户 白菜君 发表

让几千万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都按收入缴纳社保就行了。

有工资纠纷就按社保记录和缴纳金额判。拿不出社保缴纳记录,视同无劳动关系。被拖欠工资无法追回,工伤等情况也不赔。倒逼员工要求企业全额缴纳社保。

这样社保盘子稳住就不难了。

知乎用户 一觉醒来又赢了 发表

养老危机本应该是 ZF 的问题。

我们看新闻,都是说外国政府采取什么什么措施来应对社会养老问题,因为这属于社会福利问题。

好家伙现在把球踢到年轻人那里,问年轻人怎么应对。

知乎用户 红叶 发表

就按照现收现付来看问题,**社保金最基本的原则是交钱了才能从社保金里面领取退休金。**没有交钱不应该从社保金里面领取退休金(这里不是说没资格领取养老金而是这个钱不能从社保金里面出)。刚开始建立社保制度,由于退休的人少社保金肯定会存在巨量的结余,这些结余放在那边那么多,各类人员都从社保金里吸取营养。一些本不该来社保金里面领取养老金都从这里面吸取养老金最后不亏才奇怪了。把过去及以后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从社保金中领取的金额补充回来大家就会发现我们的社保金不亏空,还有很多的结余。即使未来缴费人员少了,领取养老金人多了,也能够凭借巨量的盈余保障社保金的兑付。


我们国家的养老金逻辑真的是因为现在的缴费者去支付给目前退休的人吗?

完全错了,逻辑上我们的养老金是自己养自己,年轻时工作交钱,然后退休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亏空两个主要原因:

1、社保金被挪用。在历史上我们刚开始有社保的时候社保金是不断的积累,这个时候领的人少交的人多资金不断的累加。这个时候应该是想着如何对社保金增值保值。但是有些地方会挪用。

2、大量视同缴费的人从社保金里面领取了大量的退休金。全国各地建立社保制度时间不完全一致,比我我们这边上 1992 年开始缴纳社保的,之前是没有缴纳社保的。比如张三从 1962 年开始工资,1995 年退休,实际缴纳社保仅 3 年,但是领取退休金却是按照 33 年的缴费年限来计算,这部分退休也全部在社保金里面领取,按照道理张三的在退休的时候前面的 30 年未缴费的应该通过其他途径补充,实际上并未补充。

只需要解决了视同缴费年限这部分人的经费来源,养老金根本就不存在问题。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没那么夸张,中国还有很多青壮年人口没有纳入到养老保险的 “缴费者” 里面,比如大部分农民工、快递外卖、流水线工人,几乎全部灵活就业等等,这些人有好几亿。

逼资本家给他们买足额五险一金,可以解决养老金问题的一半。

知乎用户 没救了自动出院吧 发表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是地区差异,江浙沪这种民企就业人数为主的地区,面对自己的养老金被划拨的消息会不会有更多人拒交呢?或者干脆和人事串通下,直接按照一个人较低标准交,剩下的全是绩效奖金,反正自己多交了也是吃亏?

举个例子,老板可以和中产员工比如程序员这种商量,我一年总包付你 50 万的用人成本,你接受 20 万到手 15 万社保 15 万税的模式,还是给你 40 万股权之类的分红收益,这样大概 35 万到手 12 万税 3 万社保的模式。反正老板都是掏一样的钱。现在企业中层都是这样,如果以后社保真的公司加个人的总支出(公司付出三倍但只记个人账号)远小于个人的预期,那老板和员工也不是傻子,估计大于 6000 月薪的都会有几种方案了。

实际操作里这种例子很多,比如月薪 8000 其他奖励加一起年 40 薪裁员补偿四倍起步,为啥不直接写月薪 2 万呢年终奖多少?还不是大家都不傻嘛。
资本主义思维用传统思考其实会发现未来的危机很大。因为按照这个趋势只要你玩转移支付必然是体制外中产直接按最低档交,自己去投资来准备棺材本。而体制内更是养老黑洞。必然和上一次一样快速崩溃。

最后是数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发布《2020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99865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111 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49229 亿元,基金支出 54656 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 58075 亿元。其中领职工钱的 1.3 亿,基本钱的 1.6 亿,总覆盖 9.9 亿。考虑基本的那边到很多人不交钱,只有 3.3 亿职工是主力缴费群体。所以可能真的不够了。

不到 2 个缴费者养一个退休者不奇怪。当然总有傻子觉得可以。聪明人都在努力拆走自己木板去搭别的船。

知乎用户 天星舰水手 发表

其实最近二十年,社保的养老钱不是大问题。

现在的老人绝大多数在农村,一个月一两百的养老金就够了。现在交社保的年轻人,即使按照最低工资交社保,一个月也要交四五百。

但是,二十年后,80 后开始退休,那时候社保的养老钱就有点问题了。2021 年出生人口 1062 万,以后的出生人口更少。再过 20 年,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开始交社保。

以后,即使乐观的按照每年 1000 万出生人口算,他们得交多少才够每年出生 2000 多万的 70,80,90 后养老?这是一个大问题。

估计,从 80 后开始,恐怕即使到了 70 多岁,仍然在餐馆洗碗等方式挣钱养老,会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现在的农村老人也基本是干活干到不能干为止,不存在退不退休的说法。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退休继续交社保,延迟退休到 90!

知乎用户 豆腐脑子 发表

怎么可能,明明在一些地方还有随身携带 612 张社保,总共大约九百张养老卡养九个在职者的。

明明是供养过剩的表现啊。

未退休低层人员就能领取超过 1500 万元退休金;这个池子怎么可能空嘛,明明还有很大的富余。

经查,2015 年底至 2021 年 1 月期间,阳某勾结一些乡镇劳务站负责人,先后收集死亡人员社保卡 900 多张。因信息更新不及时,系统还在继续向卡上发放社保资金,他将卡里社保资金违规套取后,除了部分送给别人外,其余全部据为己有。

随后,阳某又拉拢买通衡南县人社局农保中心发放股干部廖某某,请示其帮助激活暂停的社保卡,从中套取社保资金。随着套取现金越来越多,为避免被发现,阳某找到该中心主任伍某,送上好处费,让他在每个月的养老金发放审批中 “开绿灯”。此外,他们还通过调高发放标准、前移发放时间等方式,套取更多资金。

据办案人员介绍,该案涉案人员通过待遇续发、待遇补发和待遇调整等方式,共计套取并贪污养老金 1700 多万元,其中阳某一人就分得 1500 多万元。

知乎用户 姜暁茳 发表

感谢计划生育,让我们这一代人变的这么重要,一个家庭两个人扛 4 个老人、2 个孩子,养老保险还要承担未来延期退休后可能都享受不到的支付费用,嗯没谁了

这个问题在开始计划生育的时候就应该预见到,我们父母那一辈每家平均一家有兄弟姐妹三人以上,到我们这一下子计划生育只有独生子女,随着父母那一代都开始退休,目前正式形成哑铃型的结构,在开始计划生育的时候就应该预想到有这么一天,只是当年还是企业办社会,没有预计到如此重的社会负担都落在社保身上,而社保都要靠现在的劳动力缴纳养退休的人员。这种情况要持续的时间大家也可以想象到,各省的差异也很容易理解到,净流出人口的净流出肯定是青壮年居多,那剩下的就更加加剧了不平衡,同理,原有人口不多而净流入的相对压力小很多而且还可能会有富余。

年轻人怎么办,这里看似有几层选择,但选择其实不多:第一层是是否要交社保,通常正规工作就给自动代扣代缴了,很多时候并没有选择,至于有选择的情况下是否要缴或者缴多少,这个就不好说了,毕竟变量太多,变数太大没办法下结论的;第二层是在哪缴,这个也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了。第三层是缴了或者不交剩余的资金怎么理财,这个才是要好好做功课的地方,一定要有资产配置的观念,做低中高各类风险收益特征资产的配置,起码能够抵御通胀,在有系统性机会的时候能让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保障上一个台阶

说到底还是要好好工作,多多赚钱,好好理财,多多收益,只靠养老保险来养老,怕是要痛恨年轻时候的自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与其每个月几百拿去给别人父母养老,还不如把这钱实实在在拿给自己父母

知乎用户 特例的猫​ 发表

哪有什么负重前行,总会有人替你岁月静好!

能量永远是守恒的,不会突然消失,也不会突然增加,只是不停转化。

举个例子,只要医疗资源客观存在,那么当一部分人在医院排长队,等来最差的医疗时,必定有人无需排队却享受着最好的医疗。

所以养老金也不用担心,当有人工作多交钱,退休却没钱的时候,必然有人可以工作少交,退休多拿,他们会替你吃好玩好。

看开点,你的负重前行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别人岁月静好。


公众号:特例的猫

号内分享更多有趣有深度的原创文章,喜欢请关注。

推荐阅读:

农村老龄化:哪有什么负重前行,总会有人替你岁月静好上海妓女解放:令人泪下的理想主义者光芒明知 “闷声发财” 最好,为何马云偏要高调?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最实际,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做好工作到死那一天的准备。

当然了这种方法可能只是针对于普通人,对于那些有钱人,买辆豪车就跟买个玩具一样,打赏主播花个 100 多万就当时零花钱的人来说,当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来看一看邻国日本就可以了,现在日本的退休年龄已知计划提升到 75 岁了,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在工作,在餐厅打工,在开着小卖店。为什么他们这么大年龄还要工作呢?因为他们的退休金已经不能维持日常的正常生活,所以他们只能活到老干到老。

中国的城市化,最终的结果也会导致农村的人全部跑到城市里面去,那么新的城市人也终有一天会老去,当他们已经失去了土地,已经不会做农活的时候,那么他们能够指望的就只剩下了退休金。

那么可能在 10 年,20 年,30 年之后,中国的养老金发放金额可能会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但是经济的增长却是却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那么这个时候延迟退休,延迟到 70,80 岁不就很正常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国内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全民社保福利的,也不能像台湾香港那样, 只能保障部分人的利益, 那就是体制相关关键群体, 很多国企垄断行业的利润,是足够保障这部分人的利益的。

如果不在体制相关,有机会 run 就 run 到欧美,别人社会兜底能力强。

如果不能 run, 又不在体制相关, 那就自己早早规划,多存钱了。

你说不公,想闹事,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题外话,基本的社会福利都不能一视同仁,就更不可能成为欧美那样的选票社会了,也更不可能开放选票政治了。

知乎用户 山贼王 发表

每个人不都是自己养自己吗?

我今天交金,不就是为了将来退休可以有钱拿吗

怎么就变成了别人养我老呢

就算地球上其他人都没有了

我缴的养老金必须在

我老了,你得还给我

必须的

知乎用户 夏木​ 发表

人家之前交钱了,你就得发,别扯那些没用的,爽气点。

经过各种计算,交多少,折现到现在应该发多少就发多少,养老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又不是变魔术变出来的。

你说年轻人都跑北上广深,为这些大大城市贡献财富了,那你怎么转移支付,那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同样,为什么年轻人不想多生孩子,不划算嘛,养育一个高学历人才本身成本就是巨大的,你想人家多生,那就得发钱,没什么好说的。

总之,无论是养老还是生孩子,都是非常大的开销,把哪该花钱、由谁花钱、谁受益搞清楚理顺了,事情解决起来就要好多了。

人生一辈子,本来就是要为养老和生育支付成本的,反应到国家层面也是,不能红利期一时爽,到负担时期就不爽,那样不行的啊。

知乎用户 不玩抖音和基金​ 发表

公职单位,申请不再缴纳养老金。。。

自己养老。。。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90 后最早将在 2050 年之后迎来退休,而根据现有数据预测 2050 年我国的 60 岁以上人口将会达到 4.8 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 40% 左右

如果养老金依旧采取现收现付制,2050 年后就远比现在悲观,那时不是 2 养 1 而是 1 养 1,甚至比列更低。

所以 90 后的养老不要对社保期望过高,4 层人口的老人将会给社保、医保带去巨大负担,同时还会造成社会需求不足,引起一连串经济、社会问题。想要养老要么不断积累储蓄,要么养育子女,当然两者皆有最好。只不过当下养育子女成本过高,大多人只能择其一。对于 90 后的养老我非常不乐观,大家尽己所能尽力,争取做到独善其身吧。

知乎用户 欢喜保​​ 发表

2022 年 2 个缴费者养一个退休者有什么可怕的?2050 年 1 个缴费者养一个退休者才真正可怕呢!因为那一年 90 后从一个缴费者变成一个退休者了……

90 后养老到底难在哪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退休后不都跳着广场舞扭着大秧歌挺愉快的吗?怎么再过短短二三十年就变成危机了呢?

我打个比喻,就好像刚好赶上家里挣钱少了,支出多了,存款越花越少,偏偏这时候家里的老黄牛还病了,不能下地干活也就罢了,还需要主人照顾。

更可怕的是,这老牛还得再活个四五十年。于情于理,都得养着,还得把它照顾的舒舒服服的,毕竟这老牛给家里 了几十年的地,也是家里的一分子。

全家人都是这意思,但唯一不听话的就是钱包,没钱,怎么办?主人家为了养老黄牛,可能不得不卖房子卖地换钱。

90 后,就是这头老黄牛。主人家,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就是 90 后养老面临的危机。


90 后养老,面临 3 大危机

1、赶上人口老龄化最重的阶段

2050 年,最大的 90 后 60 岁,90 后进入老年阶段,中国也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2021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60 岁以上老人 2.64 亿,比 10 年前增加了 8600 万,10 年增长了 50%。
预计 “十四五” 期间(2021 年 - 2025 年),老年人口将超过 3 亿,占总人口的 20%。
到 205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4.87 亿,占总人口的 1/3。

到 2050 年,中国将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程度紧随目前最 “老” 的日本(日本预计到 2050 年将有 3500 万左右老人,占人口的 40%)。

从情感上、道德上,我们都要敬老爱老奉老,但从经济学上说,老人是消费者,年轻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栋梁。

先不说养老金,就光看医疗,老人消耗的医疗资源是年轻人的 3-5 倍,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说:1 名退休人员产生的医保基金支出相当于 8 名在职员工。

2021 年我国仅新增 48 万人口,出生率创下 1950 年以来的新低,连续两年跌破 1%,低于国际警戒线。

高龄,少子,经济学家把超低生育率视为 “强国大患”。老年人占比增长,年轻人占比下降,就意味着消费者增加,创造者减少。

2、赶上经济增速最低的阶段

90 后的老年时期,是 90 后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前 40 年年化平均 GDP 增速在 8% 以上,现在呢?自从供给侧改革,宏观经济发展层面,大家对 “增速换挡” 已经达成共识了。

西方国家的经验证明,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人口红利结束和房地产投资拐点到来,都会从高速增长切换到低速增长。

短期内,对中国未来 GDP 增速,不少宏观经济学家都下调到了 4-5%. 再过 30 年呢?中国很可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了,现在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速也就是 2-3%。

我们过去总说 “发展是硬道理”,很多矛盾都可以通过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而未来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了,社会经济活力就会下降。

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很多年轻人都是躺平状态,并不会像我们中国的年轻人这么拼命工作,为什么?经济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机会没有那么多。

日本有本畅销书,叫《做二休五》,作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完这本书,我后辈都发凉,年轻人躺平的社会太可怕了。

这个人叫大原扁理,他一周只工作两天,靠着微薄的工资度日,为了不工作,宁可忍受贫穷生活。为了省钱,他不交社保,甚至连蔬菜都不买,而是到在郊区路边采摘野菜吃。为了省电钱,夏天不开空调,也不看电视。如果社会上都是这种年轻人,还谈什么发展和进步。

人口老龄化,叠加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带来的就是养老资源稀缺。

一方面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年轻人少,并且年轻人奋斗热情不高,供应量就跟不上。《做二休五》这本书的作者,日本人大原扁理,每周工作两天,做的就是老年人护理工作。他每周只工作 2 天,跟每周工作 5 天相比,就减少了 60% 的供给量。

即便以中国现在人口这么多的情况,想找个照顾老人的保姆,都是很难的。我家保姆就说过:照顾孩子可以,孩子干净,照顾老人的活儿没法干。大原扁理的同事说:“自从开始做这份工作之后,就变得非常讨厌老人”。

年轻人少、年轻人不爱工作、尤其不爱干养老行业相关的工作,养老资源只会越来越稀缺。

3、偏偏寿命还是最长的

你觉得自己能活多少岁?很多人想象的天花板就是 90 岁,甚至大部分人认为,能活到 85 岁就很不错了。如果根据你爷爷奶奶的寿命来推算自己的,就太刻舟求剑了。

**90 后至少能活 100 岁。**你不信吗?

你爷爷奶奶比他们自己的爷爷奶奶多活了二三十岁,你比你爷爷奶奶多活 20 岁有什么不可能?

2021 年度《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数据,2019 年中国人整体预期寿命为 77.4 岁,相比 1949 年人均预期寿命不足 35 岁,70 年增长了 42 岁,每年增长 0.6 岁。

《百岁人生》这本书里有个统计,从 1840 年开始,人类的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三个月的速度递增。换句话说,就是每过 10 年人类就可以多活 2-3 岁。

进入到 21 世纪以后,这个趋势还在更快地加速,从 2001 年到 2015 年,短短不到十五年,人类的寿命增加超过了 5 岁。

就简单线性推算吧,每 10 年预期寿命增长 3 岁,你比你爷爷奶奶小 50 岁,你的寿命会比他们长 15-20 岁,活 100 岁不是很正常吗?

而且 100 岁只是个平均值,现在平均寿命 80 岁,我们见到 90 多岁老人并不会觉得很震惊,那么四五十年之后,我们见到 110 岁、120 岁的老人,也并不会觉得是什么奇迹。

养老资源很少,偏偏老人活的还挺长。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不要想着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扛不过去,要扛一辈子。


二、90 后,挤兑 3 大养老资源

1、养老金

领养老金,就是花钱嘛,这国家的大账,跟咱们家里的小账没啥区别。无非就是「收入」、「支出」、「结余」这三项。

养老金账户的收入,就是年轻人交的养老金保险。支出,就是老年人领走的养老金。结余,就是家里的存款,收入大于支出的时候攒下来的部分。

怎么能保证体面生活?要么你收入很高,高质量金融精英,年收入上百万,一年花个三四十万没问题。要么你家里有矿,存款多,富二代,就算收不抵支,一年花个三四十万也不是事儿,毕竟家里有上千万存款呢。

最怕的就是,收入不高,一年也就挣个十几万,家里还没啥余粮,存款几乎为 0,支出还不少,一年怎么也得花出去二三十万。那才焦虑呢!

养老金也是一样,要么年轻人交费很多,老年人领吧,没问题。要不然就是你账户结余很多,就算年轻人交的少,也能支撑个几十年。

养老金账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

偏偏就是最焦虑的情况,收入不高、支出不少,余粮也不多。

我这有个 2017 年的数据,当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有 6 个,山东、湖北、辽宁、吉林、青海、黑龙江。收支相抵后,储蓄率不足 10% 的省份有 9 个。

储蓄率不足 10% 什么概念,就是你家一年挣 100 万,连 10 万块钱都存不下,这样的家庭焦虑不焦虑?

看看账户存款,好像还不错,全国累计结余 4.3 万亿,只有黑龙江一家亏空 486 亿,其他省份或多或少还有些结余。

但再算算结余够用几年的吧,15 个省份的结余,不够支持 1 年的养老金支出。什么概念?你家一年要消费三四十万,存款也有只有 30 来万。

这是 2017 年的状态,再看看社科院预测的数据。

下面是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2019~2050》中的测算数据:从 2027 年到 2035 年的这条抛物线,就像个垂直大滑梯,2035 年全部 4.3 万亿结余就会耗尽。

到那时候,交费的年轻人更少了,领钱的老年人更多了,社科院预计到 2050 年,就是 90 后 60 岁的时候,平均 1 个年轻人养一个退休人员,收不抵支的情况更严重,

可问题是,家里还没余粮了。

2、医疗资源

为什么说养老金是刚需?没有不行?不去三亚旅游、不跳大秧歌、不给孙子发红包,这些都没什么,吃喝上也可以尽量节省,少花钱。但有一种钱不花是不行的,而且不是你想节省就能节省的。

我给你看组数据就明白了:60 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约有 2/3 时间为带病期,医疗费用支出占老年人消费的 1/3 以上。

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很高。

这篇论文是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写的,叫《五种常见老年慢性疾病住院医疗费用调查分析》,花费最高的慢性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人均住院费用 1.8 万元,平均一天 715 元。花费最低的,一天也要 388 元。

对,医保能报销一部分,第一,医保的钱哪来的?跟养老金一样,是靠年轻人交钱;第二,医保只能报销一部分,很多费用是自费的,而且越先进的医学技术和药物,自费比例就越高。

比医疗费用更可怕的,是医疗通胀。

医疗通胀,远比你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通胀可怕多了。

《2019 年全球医疗趋势调查报告》数据,2019 年全球的毛医疗通胀率为 7.6%,中国的毛医疗通胀率则是高达 10.7%。

10% 什么概念?7 年就能翻一倍。一个老人退休后再活 40 年的话,要看着医疗费用翻上 40 倍。

比这些都更可怕的,是医疗资源供给还减少了。

因为生育率下降,我们生出来的医生、药物研发科学家没那么多了,还因为经济增速下降,建设医院的速度也没以前那么快了。

**更可怕的,是抢资源的人还史无前例的多。**2050 年有将近 5 亿老人,他们要抢上三四十年。

3、护理资源

我老公的姑太太(爸爸的姑姑),97 岁高龄去世,去世之前有十几年在床上或坐或躺,老太太有冠心病和糖尿病,上厕所需要有人扶着。

她的四个子女有三个已经退休了,这些六十多岁的姑姑和叔叔,他们每天排班轮流去陪护老娘。没退休的小叔叔,是一位医生专家,负责老娘平时吃药、听诊。

我和老公每次去看姑太太回来都会感慨,老太太是很幸福的,在她需要照顾的时候,子女们孝顺并且有时间照顾她,而且每个人四天只需要去照顾一天就可以了。

将来我俩老了,只有女儿一个,难道要六十岁的她放弃自己老年的 “黄金时光”,每天照顾我们两个老家伙吗?

姑太太能把人生最后的这张床放在家里,80 后、90 后有这个条件吗?儿女能陪护吗?如果不能,雇保姆吗?照顾老人的保姆有多难找,上网搜搜就知道了。

那怎么办?去住养老院吗?别急着拍脑门,先看一组数据:

我国每 1000 名老人拥有 27.2 张养老床位。

过几十年会不会床位就多起来了呢?别急,再看一组数据:

国家对养老的顶层设计,叫 9073 养老模式:90% 的人居家养老,7% 的人社区养老,3% 的人养老院养老。
到 2050 年我国有 4.85 亿老人,3% 对应的是 1445 万人。
2020 年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床位 483.1 万张,距离 3% 的目标还差 2 倍,差 1000 万张床位。

结论:养老床位一定会越来越多,但也只够 3% 的老人使用。有个冷笑话,说公立养老院得排队 100 年,指的就是养老资源挤兑。

拿着钱都花不出去,这是资源挤兑下的无奈。

除了养老院,就是社区和居家养老了,在日本,服务于居家养老的产业比中国发达,但费用也是很高的,很多老人明明需要上门护理服务,但因为高昂的费用,不得不硬扛着。费用为什么高?不高请不到愿意干的人啊。


三、90 后怎么养老?

1、别给国家添乱

国家会想办法解决,并且已经在想办法了。

比如放开三胎,刺激生育,增加年轻人数量;发展高科技行业,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用发展解决问题;延迟退休,减缓养老金账户耗尽的进程。

如果你真心希望国家的措施能见效,就不要添乱。什么叫添乱?

有些人竟然不交社保,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社会不负责。大家都不交社保,这个体系就会崩溃。

能工作就别躺平,为国家为社会做点贡献,也为自己多积攒点养老金。

别那么抵触延迟退休政策,能响应号召就相应号召。

2、保养身体

有太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迷失在工作里,过度透支了身体。这个债是要还的,代价我们也都清楚。

年轻时别过分消耗身体,给老年时留点生活质量。

如果你能在 60 岁之前多锻炼、注意饮食和作息,别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那么 60 岁后你在医疗费用上的支出可能比别人少一半。

3、储备养老资金

最适合作为养老储备的资产形式有三种:股票、基金、年金保险。

投资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坚持长期持有。在著名的股市投资经典——《股市长线法宝》这本书里,作者西格尔教授讲了一个故事:1802 年一个美国人用 1 美元购买了股票,到 2006 年,经过 204 年之后,变成了 1270 万美元。

西格尔教授经过测算,在过去的 210 年里,投资美股的平均收益率在 6%-7%,长期表现异常稳定。

可长期持有是最难的,除非你对股市和自己持有的股票非常懂。所以业余时间多增加自己在股票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跟做好本职工作同样重要。

基金也要长期持有,更推荐指数型,主动型基金要看我们选基金经理的能力,而指数基金看我们选指数的能力,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是研究人,所以不如多花时间研究不同指数。

股票和基金的持有比例随着年龄增大要不断减少,因为它们毕竟还是属于高风险投资,老年阶段的抗风险能力在减弱。年金保险则是长期投资中最容易坚持,也最适合老年阶段的形式。

比如某款养老年金保险——中荷人寿「金生有约养老年金险」:给 1985 年出生的人做个计划,退休后每月领 1 万元,作为社保养老金补充,现在每个月交 5000 元,交 20 年——到 55 岁。

第一,活多久领多久;第二,即便寿命不到 80 岁,到 80 岁未领取的养老金可以给到孩子;第三,80 岁之前可以一次性把账户资金领出来。这笔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最适合作为社保补充。

用社保和年金保险保证基础生活,用股票基金博更高生活品质。

4、锁定医疗和护理资源

先说医疗资源。

大部分人老了以后进医院的次数就是会越来越多。如果泡在医院里是改变不了的,那么有两个问题是可以提前考虑的。

第一,解决医疗费用问题。为什么劝你一定要交社保,还要买医疗保险?因为你不仅现在很需要,老了更需要。但等你老了再想买,对不起,就那身体情况,高血压、糖尿病的,顶多买个惠民保。

非常推荐趁着年轻买个百万医疗险,特别是有保证续保条件的百万医疗险。

第二,锁定医疗资源,提升医疗品质。比如在特需部、国际部或是私立医院就医环境会更好些,人少,排队时间也短。唯一的缺点就是贵,费用高,趁着年轻买个高端医疗险,也是个思路。

再说护理资源。

如果你想成为 5 亿老人里的 3%,能有一张养老床位,是可以提前锁定的。现在就可以通过某些工具,拿到养老院的保证入住承诺,心理就踏实多了。

比如购买养老金保险,保费达到 100 万就可以锁定中端养老院的入住承诺,保费达到 200 万,就可以锁定高端养老院。

不管是六七十岁能自理的老人,还是失能、失智老人,人家都给你照顾的妥妥帖帖的。

每个从容的笑脸,背后都是未雨绸缪的机智。如果你不想在七八十岁的时候无所着落,就别在三四十岁的年纪浑浑噩噩。

欢喜保
中国人民大学本硕
金融从业 13 年
MDRT|TOT 顶尖保险顾问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未来一定是印钱养老的,这很新鲜吗?
哪个发达国家不是这么搞的?
甚至,我国还会继续增加退休金的替代率
——尤其是低收入人口的退休金的替代率——
当然:
1,低收入的退休金替代率增长速度,比不上高收入退休金增长值,
2,退休金的增长速度比不上印钱的速度。

问题在于,我国能不能做到 市场规模增加速度 大于 印钱速度
——当然,不是说【国内市场规模】——

知乎用户 大观园的保姐姐 发表

亦舒有句话最精辟:

“钱最大的用处,不是令我们更突出,用钱用到出神入化时,应利用它使我们比普通人更像一个普通人:不必抛头露面,从此隐形埋名,换取最大的自由”

从前两年的 fire 运动到现在 30 岁做养老规划

现在的人越来越明白——安稳是自由的底气


因为工作原因,我常常研究社保,养老政策

在创作过多篇十万加后

我深深感受到,跨越几十年的积累,安排养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规划养老像是挖护城河,早计划,早实行,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养老的重点有三个

  • 老有所养——现金流
  • 老有所属——养老住房
  • 老有所医——医疗资源

先说第一个,现金流

年纪越大,创造收益就越难,到了老年基本要靠完全的被动收入获取现金流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社保

但社保是现收现付制,即年轻人养老年人,我国的生育率肉眼可见的下降,加上社保向弱势地区转移支付,未来社保可以覆盖基础养老,但大概率无法做到品质养老

目前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1 万块可以获得不错的养老生活

假设仅 2% 的通涨,30 年后,品质养老需要每月 1.8 万才能实现

而且,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未来人类的寿命会大大延长

每月 1.8 万,持续 30 年(假设寿命 90 岁)总费用 648 万

我查到目前北京平均退休工资 4000 左右,30 年后,平均退休工资可能在 1 万左右

社保大概可以提供 300 万的现金流,也就是说要额外存够 350 万左右的现金流才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养老

如果未来老龄化不断深化,国家规定延迟退休,那社保能提供的现金流就会减少,而我们自己要准备更多的现金流才行

而且这部分现金流必须平均分配到养老的每一个月,保证和生命等长

几乎每一种金融工具都可以产生现金流,但要同时满足跟生命等长,可以保证每月有固定现金流——年金险是第一选择

30 岁男性**,**每年存 22510,连续存 20 年,60 岁后就可以每月领取 5000 块,直至身故

年金险最大的功能就是:防止要花钱的时候没钱花

人生的长度上,赚钱的时间很有限,普通人人生巅峰就是 30—50 岁,而目前很多人还要面对 35 岁的职业困境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居安思危是人类的基因传统

和现在消费主义唱反调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存钱的好处

鲜花着锦的面子始终是个空壳,实惠的里子才是人生的底气

年金险就是用来强制储蓄,聚沙成塔

把人生的财富跨时间分配

当然,其他金融工具通过组合也能够留下可观绵长的现金流,其实,养老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创收,储蓄,有节制的花费,赢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再来说说,养老住房

随着老龄化深入,中国的康养产业会迎来一个爆发

目前来看,区域上,很多大城市打工人会回到三四线小城市养老

有些人会在居家社区养老,有些人会去养老院养老

房子成为老人的栖身之所,也成为老人最重要的资产

而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会盯上这块肥肉,老人的晚年,成为暴利可图的生意

比如

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也叫住房反向抵押

最开始是作为一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推向市场的

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按房子估值给与老年人一定的养老金,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在老人生存期,老人还是可以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在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先覆盖养老保险的成本,剩下的就是商业保险公司的利润

但以房养老真正诠释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是估值问题

以房养老的市场主要是房价坚挺的一线城市,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仅有 30 多年的发展历史,将来的房地产会不会因为政策影响,人口流动,技术等原因产生巨大变值

商业保险最终目的是盈利,要预估未来 30 年,甚至 50 年的房地产价值,肯定会趋于保守

估值不高,老年人拿到的养老金就不会高,那这种模式就不会赢得太高的市场认可

我查到目前只有幸福人寿与人保寿险两家保险公司相关业务获批。

幸福人寿房来宝先后两年试点来,仅有 42 户家庭,57 位老人承保。自反向抵押保险试点以来,北京签约占总人数的 30%

目前来看,以房养老的客户仅集中在出北上广这几个超一线城市里。

**但很多金融机构打着国家政策名义,自行开发以房养老,**把老人的房子骗到手拿去银行抵押贷款,贷来的钱拿去投资,投资失败了就跑路,留下老人和银行斗智斗勇

银行按照合同上门来收房子,很多老人到那时才知道被骗了

现在许诺自己是安全理财的有很多,但真正能决定安全的并不是承诺,而是许下承诺的人

所以理财投资第一点是搞清楚承诺收益的人是谁,而不是收益

尤其是这种许诺终身现金流,像养老年金险这种由保险公司背书,收益率都非常谨慎,去年 4.025% 匆匆下架,今年头部产品收益率都不超过 3.5%

我查到这类以房养老的骗局,很多宣称收益率超过 5%

想想连投资巨佬保险公司都做不到的收益,一个融资仅千万,说不定还是皮包公司的金融机构怎么能做到呢?

你在贪婪收益率时,别人盯上了你的本金

最后,讲下医疗资源

一个人 90% 的医疗费用都在老年时发生

偏偏老年时期是个不产收益,只产花费的年龄段

也就是说医疗费用的储蓄,必须要在年轻时完成

靠什么金融工具呢?

第一位,永远是社保

虽然社保经常被人吐槽,限制多,报销有限,公立医院拥挤的床位

但也要承认,社保是性价比最高的医疗保障

  • 社保不看既往病史可带病投保,但商业医疗险绝大多数不保既往症,甚至有病史会拒保
  • 社保保证续保,不会有停售的风险,就算后续有理赔也一样可以续保,而商业医疗险一般都为一年期产品,一旦停售客户就无法获得保障(百万医疗目前保证续保最长也只有 6 年一个期限),一些商业险在理赔过后也不会再续保
  • 职工社保可以在缴费期满后,可以终身有效(一般男缴费满 30 年,女缴费满 25 年,且到达退休年纪就可以不用再缴费且终身享用医保)但商业医保一般为一年一保,无法保证终身都有保障,且年纪越大越不好买(年纪越大,加费,除外,拒保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位,商业医疗险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下中高端医疗险

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两极分化很严重,最好的医院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

这也让一线城市的人,在医疗资源上有了更多选择权

你可以治疗时选择更权威的医生,更舒服的病房,更周到的服务

甚至选择副作用小,效果更好的进口药

但这也意味着价格不菲

拿什么来覆盖这类花费呢?

中高端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报销国际部,私立医院,住院,门诊可以 0 免赔

不用排队,不用挤床位,享受最舒服的就医服务

报销进口药,社保外用药,治疗上没有顾虑

那中高端医疗险是不是非常昂贵

和普通百万医疗比,费率确实高不少,最昂贵的 bupa 可以达到 10 万一年

但中高端医疗也有亲民款

比如 msh 欣享

30 岁投保一年只要 2000 多,80 岁费率涨到 1.5 万,但和享受的资源比,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最重要的医疗险核保严格,投保一定要趁早

文章最后总结下,养老储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对风险的长期规划,三个重点,现金流,住房,医疗资源决定着我们老年生活品质,生活稳定,生活健康

规划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

同时注意金融工具的安全和稳定,社保虽然总被吐槽,但它是我们生活最基础的那条底线

最后打个广告,保险算是安排养老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如果有小伙伴想了解这方面,欢迎私信

结束

更多文章

能否预测一下 30 年后月收入 5000 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的购买力?

40 岁因为财务自由决定不上班的人,个人资产总和到底有多少?

年金险最强科普(1)——颠覆你的认知,买年金最该计算的不是收益?

年金险最强科普(2)——分红,万能,投连,傻傻分不清?不懂这些,小心保险越买越穷!

年金险最强科普(3)——年金险为什么是养老最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王大顺​ 发表

把养老危机的问题源头老人给解决了不就是没有养老危机了。

知乎用户 龙小山​ 发表

这个问题阿根廷在 1980 年左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inflation。

解决办法就是国家不停的印钱,让所谓的 rentier(拿固定利息收入的人,养老金群体是很大一部分)的钱一文不值。如果你是工薪阶层或者壮劳动力,通货膨胀也会带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膨胀,所以吃亏的就是那群退休的老年人了。

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势必是暴力的办法,也会造成很多别的问题。但是老年退休人士,一没钱二没枪,你还能暴动嘛?

所以说啊,自己的父母自己养,别指望国家和纳税人。

知乎用户 韬哥的人生历险​ 发表

养老危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我们先看最近两条非常有意思的新闻:

聪明人的做法是什么?

用明天一定会发生的事,倒推出今天马上要做的事。

养老这件事,越早考虑,越早准备,越轻松。

新京报最近做了一个街头采访,主题是**#50 后建议年轻人 30 岁规划养老。**

你看评论区底下,那些清醒的年轻人,从 20 多岁步入社会,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一问题了。

采访中,一些中老年受访者的发言,我觉得各位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即将到来的长寿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能活到 100 岁,人生将会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你曾经思考过吗?

至少在此之前,我没想过,它看起来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的书,在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即将迎来人人都能够活到一百岁的长寿时代,传统的 “受教育——工作——退休” 三阶段的人生模式不再适用;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变化的代际关系将会出现;智慧城市和零工经济兴起,工作和办公场所分立;个人对于灵活性和多样选择的渴望,将压倒公司对体制和可预测性的需求…

如果我们以为长寿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就不免流于表面了,长寿时代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所带来的变革远远不止这些。

面对这一切变革,我们之前做人生决定所参照的榜样和我们自身的人生经验,恐怕都不足以应付这个长寿时代。

“人还活着,钱却没了”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小沈阳那句脍炙人口的金句:

人生中最悲伤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人生中更加悲伤的事情是是什么?那就是人没死,钱花完了。

没想到,这一句玩笑话,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试想,如果预期寿命延长,但是退休年龄不变,会发生什么情况?远的不说,不如看看我们隔壁的日本。

在 NHK 拍摄的一部名为《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 “噩梦”》纪录片中,向我们展现了老龄化的日本社会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些老年人,在他们年轻时都曾和你我一样勤勤恳恳工作,为退休后的养老做好了储蓄计划,却想象不到步入老年之后的生活如此孤独、辛苦,甚至让人想放弃活下去的念头。

钱不够花、积蓄清零、吃不饱饭、坐不起车、不敢生病、无人关照、没有朋友、拼命工作…… 这些听起来惨不忍睹的情节,是很多日本老人真实的生活。

“老后破产” 问题不只影响到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更进一步蔓延至还在工作的人口。经济衰退、收入减少、物价上涨的危机纷至沓来,年轻人就业困难,中年失业的上班族难以再次进入职场……

如果不能寻求解决之道,那么,不管你现在多大,都将成为 “老后破产” 的预备军。

长寿,究竟是时间给我们的馈赠还是诅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来自法国的民间故事:

一个名叫温迪妮的女人和一个叫帕列蒙的男人相爱了。在他们婚礼当天,帕列蒙对温迪妮发誓,他爱她,就像自己醒着的每一次呼吸。但是,结婚以后,温迪妮发现丈夫帕列蒙做了对她不忠的事情,于是她愤怒地对丈夫下了诅咒:

“是你说要爱我,就像你醒着的每一次呼吸,我接受这样的承诺,但我现在要诅咒你,只要你是醒着的,你会正常呼吸,但是当你睡着,呼吸就会抛弃你。”

于是,帕列蒙只能不停地疯狂活动,他害怕一闭上眼睛,死亡就会袭来。

这就是有名的 “温迪妮的诅咒”。如果我们仍然按照 “受教育—工作—退休” 的模式来过这一生,长寿对我们而言就意味着延长版的三阶段人生。

就像帕列蒙一样,我们将无可奈何地永远工作下去,因为谁都知道自己承担不起停下来的代价。

17 世纪的政治哲学家托马斯 · 霍布斯曾经把人生描述为 “讨人厌、野蛮而短暂”,而更糟糕的人生是什么?

“一个讨人厌、野蛮而漫长的人生。工作从未停歇,无聊没有尽头,能量耗尽,机会错失,晚年只剩下贫穷和悔恨。”

长寿的人生,本不应该是这样。

长寿的人生,它充满了可能性,这个天赐的礼物是时间给予我们的额外馈赠。

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我们的人生。如何规划并利用这段时间,是我们应对长寿时代的关键所在。

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当我们的寿命延长时,大多数人除了延长工作年限之外别无选择,如果工作年限没有延长,积累足够的储蓄来支付相当于工作生涯一半长的退休生活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为老年时期准备多少钱才够?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 “养老金替代率” 的概念,就是人们在退休后所能获得的养老金与退休前的薪酬的比值。目前公认的比较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70%-85% 之间,也就是说,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要达到退休前 80% 左右的水平,我们才能够安享晚年。

在我国,养老金的储蓄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两种方式,大多数人主要依靠的是社会养老保险,根据人社部的数据统计,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平均工资的不断提升,养老金的替代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 1999 年的 77.5%,下降到 2017 年的 46.4%,人均养老金额度为 3 万元左右 / 年。

这样的额度显然是不够的,而社保的另一个问题在于,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潜在的劳动力会比即将退休的人要少。这一趋势造成的后果是税收的减少,养老金支出的增长。如果养老金的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由公共财政支付养老金也越来越难以为继。

这个问题在人口高度老龄化的日本已经非常严重。一个最直观的数据:

1960 年,每 10 个劳动力就要抚养 1 个养老金领取者。而到 2050 年,日本的老年抚养比率将达到 70%,这意味着每 10 个劳动力就要抚养 7 个养老金领取者。

企业养老金计划的缺失、国家养老金额度的减少,为养老而储蓄的压力正越来越多地转向个人。

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利用时间撬动杠杆,来减轻我们养老金储蓄的负担呢?

答案是纯养老年金保险。

在养老这个问题上,不妨可以先思考一下这个选择题:

老年生活,就像是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行走。

真正的养老金,就像路途上每隔一公里都会提供的那瓶水,一直支持我们走出沙漠,走到人生的终点。

用来养老的这笔钱,一定要安心、确定 、无忧无虑(进攻型投资不超过 20%),可以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复利增长 。

这笔钱,在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要尽可能准备得多一些。

为什么商业养老年金,在规划养老方面无可替代?

1. 长期规划性

这一点,就算是社保养老金都无法做到,在投保之前,就可以确定地知道未来退休后,每个月到手能领到多少钱。

2. 收益稳定、本金安全

可以穿越经济周期,即使未来负利率,也能锁定终身收益,并且收益不依赖于客户和机构的投资水平。

3. 月月给付,现金变成现金流

与生命等长,伴随终身的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对冲长寿风险。

4. 专款专用,不可挪用

现在社会上各种针对中老年人的骗局数不胜数,把钱放在养老年金里,不会被一下子骗走。即使这个月手上的钱被骗走了,下个月还有。

市面上有这么多年金险产品,应该怎么选?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年金险就好像一个霸道总裁:我不管你要不要,我一定要给你。

年金险的区别,就像这张图里,高配霸总和低配霸总的区别。

优秀产品的代表,比如这款光大永明光明慧选。

以 35 岁女性,储备 10 万 x10 年共计 100 万养老金为例(终身领取版本)。

为养老做 “饱和式准备”

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为了重启 5000 台发动机,让地球脱离木星引力完成逃出太阳系的计划,全球 150 多万人并行运送 7 万个火石救援 5000 台发动机。苏威拉西地区的发动机,赶在电影中的主人公到达之前,就紧急地被其他先到的救援队修复重启了。

这就是所谓的 “饱和式救援”,简单地说,就是以超过目标地所需要的物资数量进行救援。

采用这种救援方式的原因并不复杂,在未知的困难面前,干扰一支救援力量达成任务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为了延续地球人类文明,联合政府必须选择多支队伍任务并行的方式,才能保障救援任务万无一失。

什么是风险?风险就是未来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

在配置保险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陷入到一种误区里,就是用健康的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保障的必要性。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想法的客户,万一以后得了重大的病,我就不治了,等死吧。

再比如这位,ID 和留言内容很相配的知乎网友。

然而,真正需要保障的人,他们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永远永远都会后悔自己做的保障,还不够多

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我们也应当尽早做好这种饱和式的准备,宁可一日不用,不可一日不备。


最近看到一句话,非常喜欢,在这里送给大家:

提前规划养老,这是一场可能长达 20 年甚至更久的延迟享受。

在这里面,藏着对未来自己的承诺和期许,亦藏着岁月对清醒人生的奖励。


如果你对养老和退休规划的话题感兴趣,欢迎关注 @韬哥的人生历险,咱们一起来聊聊怎么帮父母规划退休生活,以及给自己提前做好未来的养老安排。

退休规划:

延迟退休,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逃避的宿命吗?

要存够多少钱,才可以提前退休?

《无依之地》:那些不得不上路的人们

退休金规划实例:

每个月存 2000 元,我给自己的后半生做了个规划

我 DIY 了一款 36 岁即可领取的养老金|FIRE 实操工具 (1)

关于储蓄险:

银行行长都在力推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懒人理财必看 | 长期躺赢银行存款、国债的储蓄攻略

知乎用户 夏天的雨​ 发表

20220203 回答:

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所谓的规划,就跟着大家养老金就行,或者有条件的可以在农村花钱租个房啥的养老。当然,少数有钱的除外。。。

这里只提一个想法: 乡村居家养老

别听某些利益攸关方的忽悠,最终还是为了他们的业务。你难道指望他们真正为你考虑?看看哪个不是推广砸钱的时候你是上帝是仙女,等你掏了钱、他们占了市场。。。

养老除了看这个比例,还看工资水平和养老制度。养老金基本的是工资✖️缴纳比例✖️缴纳人数,有的人只强调最后一个缴纳人数,忽略前两个尤其是关键的第一个。当然,我们还有养老金增值和国有资本补充等,这个自不待言。

养老制度。养老体验除了主观的精神文化生活外,除了养老金外,还要看物价水平。而如果控制不住养老相关的物价,你养老金怎么也不够。就像如果不控房价的话,你那点收入够房价上涨的?

那么,怎么控制物价水平呢?主要就是让大家乡村居家养老。类似过去的自然经济但远远比那先进。这里的乡村居家养老,现在大多数达不到,因为农村设施还不够,而且养老压力还可以正常应对。等过些年,养老压力也许会更大,但到时候会有许多便利条件:

第一,有人说乡村人少了,那不正好有地方?挑出一些交通和环境适宜的农村,借着乡村振兴的 buff 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下水道,这样农村居住舒适,聊天串门方便,绝对比城市好多了。

第二,老人在乡村养老,可以自己种菜,成本更低,以后会有机械化和机器人帮忙,除了特别老的老人和特别不方便的,大家都能自己种菜,只要指挥机器就行。做家务也可以用机器人,有人说异想天开,十几年前看现在的很多东西难道不也是 “异想天开”?

而且如果需要国家补充的话,直接补充物资最好了,加上上一段的自己动手,那成本可是比现在还要低。

第三,普遍关注的医疗问题,你在哪里住都得解决,随着技术进步,甚至类似直升机救护车出现,以及到时候医保更完善,住在乡村享受优质医疗不是梦,因为技术进步不仅是上限提高,攻克很多疑难杂症,而且包括了成本下降,治好过去花不起钱的大病可能都用不了太多钱。居家养老还会有机器人辅助全天候监测健康和急救、预警,尤其类似于心脏问题等容易猝死的,机器人可以有别人取代不了的作用。机器人还可以帮忙准确体检防止过度医疗。

机器人并不遥远,冬奥会机器人就是个开始,以后会更先进更便宜,有了机器人辅助,养老的人力成本、物资成本会大降,也就是说,不能以现在的成本预测若干年后的养老养不起,就像过去发愁人口太多怎么吃饭?现在发愁生育下降怎么发展和养老?都不用愁,跟着上面、做好自己就行了,恐慌和抱怨只会成为解决问题的 debuff。还有就是,想清楚谁才是你真正能依靠的?除了自己 (和父母),就只有国家了吧?

知乎用户 陈涤​​ 发表

现在大家都在说如何理财如何考公,其实这也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理财保险也不总靠谱,其实考公也一样。

公务员是一种极其磨人的工作,而且是人精门路有钱三条至少得占一个,不然几乎不得升迁。绝大多数公务员岗位不做实事,只做管理,领导岗位大部分是玩平衡。社会缺乏财富的时候,这些岗位倒不会被扔掉,但减薪加难,各种考评都是必须的,不赶人,恶心你,受不了你自己就得走。

别总觉得自己就一定能和以前一样吃皇粮吃到退休,这个 “以前” 也不过是八十年代到现在而已,四十年,一代人。

减薪不怕,不断的考评和检查才是要命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完全剥夺你的时间,不学习不充电,你在生活万一有变故时什么反应都拿不出来。

至于理财,保险的利率低,利率高的不保险,也就那么回事吧,锦上添花可以,别全靠这个,不然万一哪次赔了可就麻烦了。降低风险,保证低收即可。

作为个人,思考能力才是你最大的依仗。找出大家不做的事,如 10 年下手布局自媒体,16 年开拍短视频,当然这种需要知识储备和语言能力,难度不小。

另一种是找到合适的学习曲线很长的技能,找一份有空余时间的工作,或者趁年轻没毕业时赶紧下手,很多技能老手都很值钱,但需要大量时间学习和积攒经验,等到年纪大了再学就晚了,各种杂事,根本没时间学不是?

第二种比较适合普通人。

拿我自己举例好了。

很多年前进入现在的单位,没两年就发现这里的玻璃天花板很硬,当然这里有自己的性格原因,我这人不喜逢迎拍马,讨厌文山会海,对职场人际关系也没兴趣。最重要的原因,我不想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为了五斗米折腰,说着轻松,真折一折,折过的都知道多难受,低头矮檐下,雨水垃圾大铁锅掉脑袋上都得忍着。

发现单位里上升通道狭窄后,当时能做的是两个选择。一,按这个规则玩,规则在这里,挨条对线嘛,老爹当时也是让我这么玩。当然我没做这个选择,实际上,这些年里这个规则已经变了好几次,水涨船高,如果真照着走下去,精力时间一点不剩不说,自己也不过是出了些数据而已,个人成就?想都别想。这个系统就不是让你来自我实现的。

其实不光体制内,任何中低层的打工式工作都不是让你自我实现的,年轻时最大的精神动力,到了工作里会用各种规则给你剥夺掉。当然做高层当领导例外,不过这个得说,靠三代人爬上来的职位,凭什么因为你本事好就让给你呢?不在风口,这样的梦就别做了。

于是我做了第二个选择,自己搞副业。这个精神动力不用说,赚钱自己拿,名声自己收,谁也管不着。至于选项怎么选,多想多分析的同时只能靠试。在选择到正确的方向之前做一些无用功是肯定的,不要气馁。即使你觉得选对了方向,在练好本事前,也得忍耐很多年。

这是我十二年前的作品……

那时为了练好本事,每个月的微薄薪水都拿去买材料买工具,老爹几乎每周都来打击我一回,经常半个月半个月的喝粥,每天早上煮一锅粥,倒点酱油,煎两个鸡蛋扔进去,再来包榨菜,一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当然得说,这样的作品的确看不到啥希望,不过铁杵磨成针这种话有其道理。当你不停的练下去,量变迟早会来的。

第四年,烧钱停止了,开始回本。这时主要还是人云亦云,做别人的款式,这不是长久之计,继续练。

第七年,开始做定制,升级工具和用料,前三年的盈利不多,几乎全进去了。

第八年,狠了下心,一步到位,开始接高级定制。投入很大,不过当年就回本了。

第九年开始直到现在,开始研究各种经典包款以及古典工艺,不断改良自己的技术。

放几个很多朋友都看过的吧,州州的背带,三十万的定制吉他必须配定制的背带不是~

男包的顶级难度,杜勒斯

钱包也要有型不是。

如果能做出这样的作品,也许确实会让看到的人惊叹一下。

本片已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

也总结了这些年来自己工作中的理论和经验。

[

高定皮具师 (如何从零起步做出万元皮具) 陈涤 著 都市

天猫

¥63.97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2Bxy6kkhetxB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V0QauGfOVI5t4hWD5k2kjM%2FP5kLKbMdtpXAjLGJ%2F699ltqFNOyGfXD7ogP7rbUPPUx1tF%2Brjil%2F5mzd0fxoCIaFpjofm3hpRo3k2BWCX6QZtf7j8yG1uA0LZMqoQW%2BfuB6GmlJyRiVTdFdGLqGG%2BoFgmNO9n0iMdEJDbU5FzxbVUBjWG%2FJflSsAvyXkn03eniQxaHB6xdDRsPwIn2lgsfQWLFAC%2Bt3vJpEJSazjvnsC%2FrUyAoK7NXchej0elr9%2BPmj4jyyytUOpRORObejl4o5OhzW9tBlUqMYOae24fhW0&union_lens=lensId:TAPI@1645575203@2106d8b1_08e8_17f23eceb36_2b80@01)

养老金将来是指不上的,最多也就是维持温饱的样子,这还得是现状不变的情况。不用争什么体制内的养老金怎样怎样,不是大小领导的话,大多数体制内的前线工作者能不能顺利退休大家也都在担忧,反正我自己是完全不指望能拿到几个钱的。

伟人说得好,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多想多看,不要随便出手,能耐得住寂寞,看得进大部头,挺得住肌肉劳损或他者的精神贬损,不在意躺平之类的潮流话语,总有一天,你不会太在意养老金是多是少。

知乎用户 专心保险研究社​​ 发表

这是逃不开的人口周期导致的。

以前生那么多,现在让生也不生了。

我国现在的结婚率和人口生育率每况愈下,还未正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生育率已经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不相上下了。

看看这张图:

左边是 2020 年的中国人口结构,右边是 1990 年的日本人口结构,是不是长得很像!

如果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老龄化趋势严重都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也看到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比如发展养老产业、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实行离婚冷静期,说白了就是不让离、不让随便不生。

当前,科技停滞工业化发展减缓,当下的科技动能是否能再进一步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还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事件,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确定性趋势,就是:

更多的年轻人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照顾为数不少的小孩以及越来越多的老人。

而现在,我们也能知道中国目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参保率还未完善,如果没有积极的解决办法,就意味着越来越多对老人的赡养费用会落到年轻人身上。

知乎用户 工一晴泓 发表

这种报告谬论连篇,基本的逻辑都没搞对,连当草纸都嫌硬。退休者由缴费者来养的说法本来就站不住脚,为什么官方会肆无忌惮地宣传这种说法,令人费解。养老金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只是碍于现行的管理制度交由国家统筹而已,现在变成庞氏骗局的说法了,成为击鼓传花了,真是荒谬!

再三强调:养老金本质上是属于缴纳者所有的。也就是说现行的年轻人交了养老金,未来等到他们退休后,不管下一代有多少人缴交,都是需要支付的。不可能说下一代干活的人少了,缴纳的养老金不够,就少给甚至不给了。

由于历史原因及现行管理制度,国家把现行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的大部分用于支付退休者。这本来就不应该是养老金的正常操作方式,这是用于消费支出了,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进行低风险理财(例如购买国债)实现保值甚至增值。

现在有关当局堂而皇之地寅吃卯粮,甚至一直在给退休者提升待遇,典型地想考验下一代人的智慧。应该是有关当局觉得国有资产的增值已经远远超过养老金的缺口了,并对于未来的国有资产增值速度信心十足。

既然官方的态度如此,我等草民不用天天瞎操心。若国运昌盛,必然少不了你我一份。若是国道不昌,那时候已经遍地狼籍了,人命如草芥,自顾不暇,还想什么养老金?

知乎用户 楠木​ 发表

首先,养老金不会崩,因为国家不会眼看着它崩,不管是延迟退休,还是养老金入市,国企资本划拨养老账户。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等我们的退休的社保的养老基金并不足以支撑我们的退休生活,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在现实中跟客户养老规划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自己养老花费并没有一个概念。理想很丰满,退休要养花养草,好吃好喝,美食旅游,生病三甲,逢年过节还要给子孙零花。但是现实很骨感,你每个月的养老金可能刚够你每天喝粥。

社保的养老金制度归根接地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的 “劫富济贫” 的制度。有公平的地方,就不可能有质量。每个人都高水平的福利,就是社会崩溃比如希腊。

所以,社保养老金本来就靠不住,国家养老金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你生存就好。但是大部分人,可能并不是仅追求生存。

年轻人的养老规划,面临这个几个问题:

1、挣了钱,攒不住。攒不住钱,那什么规划呢?

2、攒了钱的,理财方式走极端。一个极端是买商业养老(买到良心的还好,买的坑的跟你哭一会),单纯依靠商业养老去实现自己的退休目标,经验来看大部分人还是实现不了。另一个极端是,想投资高风险标的去实现财富积累。比如钱宝,P2P 或者股票。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3、经验论可能毁掉我们的养老金。我聊过一个朋友说,我现在一套房,我爸妈还有两套房,我老了,卖房子养老。所以我现在不用规划,接着浪。

首先,你想到卖房养老,你能保证你爸妈的病或者没养老金不会卖房养老?

再次,房产过去十几年高速畸形增长,之后还可以吗?而且房产变现本身就很差。需要钱的时候,让他马上变成钱有点难。

给年轻人养老规划几个建议:

1. 明确目标。是想老了衣食无忧,周游世界还是想安稳度日,够个衣食住行就好。目标越高,责任越重。

2. 准备每个月划拨多少来准备养老金。明确投资额,当然投资越多,回报越大。

3. 越早规划越好。大部分人的退休年纪是 60 岁 - 65 岁,但是 30 年投资期和 20 年的投资期回报差距肯定是很大的。50 岁的人再规划养老金,60 岁领,真的是非常被动了。

4. 基于目标,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度的配置方式,包括,股票,指数基金,货币基金,成长基金,保险,国债,房产等。此项工作最好咨询专业人士。依靠单一的投资方式很难实现目标,除非你是股神 “巴菲特” 或者你的财富已经够你花好几辈子了。分散投资,对于普通人来说什么时候都没错。

所以总结下,无论干嘛,终归都要靠自己啊。

知乎用户 Husky 发表

90 后延迟退休没跑了

别生孩子,找三观一致的人结婚,找不到就不结婚。

上班尽量摸鱼划水,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有关系的多的是,领导凭啥提拔你?所以放平心态,尽早适应退休状态

知乎用户 迷失的扇贝 发表

延迟到 75 岁退休,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还不行,就延迟到 80 岁。未来 90 后,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就是 40 年后,99% 的概率要延迟到 70 岁才能退休。然后拿个 5~10 年养老金,基本上也就入土了。

反正,我早就断交了,打算干一辈子了,干到老死,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了

我们那里有位老人,80 多了,上午还在地里干活,见人还打招呼,有说有笑,中午不舒服,然后晚上就走了。也许,我就是我想要的善终方式吧,没有痛苦,没有遭罪。40 年后,我可能死在躬耕的田头,或者死在键盘上,笔耕不辍,做到真正的奋斗终身。

知乎用户 RANDY 发表

养老制度过去不完善的锅,一定是要财政背,而不能转嫁给年轻人。

国家电网给偏远地区不及成本通电的时候、地方政府给偏远山区修公里的时候、中国移动给牧区开 5G 的时候,你们说的好听。

意思就是钱算啥,人民利益大过天,共同富裕不能忘。

然后该给养老金的时候,钱就不够了?

知乎用户 清风白衣 发表

90 后往后 75 退休基本上是肯定的事情了,看看隔壁日本就知道了

年轻人还是得交养老金,毕竟这是最低的一种保障

养老金交够 35 年就足以,剩下的钱攒的,或者买些稳定点的基金,只要跑赢通胀即可

后续老年人肯定会更多,养老金也会出现大面积的亏空就看之后上面怎么补贴了

知乎用户 嘉慧 Lincoln​​ 发表

报告指出,2018 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 5 个人就有 1 个人不缴费,而到 2022 年则几乎变成每 4 个人就有 1 个人不缴费;2018 年全国将由超过 2 个缴费者来赡养 1 个退休者,而到 2022 年则需要不到 2 个缴费者赡养 1 个退休者。

很显然,面对养老危机,90 后的应对方法就是不缴费。

以 996 的工作强度,能不能活到 65 岁是个问题,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领多少年能回本?

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知乎用户 Vio1aLee 发表

我要去银行取钱,是因为我在银行存过钱。

有一天银行说,放心吧,最近还是有人来存钱的,你可以取到别人的钱,你取得钱是别人存钱对你的供养…

我只能觉得这个银行是不是快倒闭了…

我将来要领养老金是因为我交过,并且承诺退休开始发,逐步推迟发的年龄就很过分了很没信用了,

还告诉我我现在交的钱用来养别人,将来别人的交的钱养我?是不是还得感恩?那我养完别人了别人不想养我咋办?

————

另外,就算现在两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以后呢?

知乎用户 李明阳​​ 发表

现收现付制度下的养老金一定会出这种问题。

现在要做的,就是避免硬着陆,把代价平摊到几代人身上,每个人都少亏一点儿,这个制度也就可以寿终正寝了。

90 后还算好,这代人交的和父母领的差不多,就当是你在养自己父母就好。

不过 90 后要为自己年老时打算了。

国家早就想到了方法,叫企业年金,我们公司是你出 1%,公司给补 2%,存入指定账户,由公司负责投资低风险理财,等你老了,一次性给你。

等于是给你自己做了个强制储蓄,这个就看你自己存多少了。

知乎用户 区家华 发表

知乎用户 辽兴军节度使 发表

https://business.sohu.com/20160421/n445298047.shtml

知乎用户 智能 AI 发表

养老金?美团外卖注册个体户,两个亿的灵活就业谁交阿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假如出生率一直是 2,那么 20-60 岁的工作,60 + 吃退休金。那么平均寿命 80 的话才会 2 养 1。但是现实中还有失业的,还有公司不给交养老金的,还有只买 15 年(比如读书出来二十几啦,反正不够 40 年的)。

这个不足 2 完全正常,不足 1 才是新闻。早些年计划生育,都知道本质上是一个孩子养父母,也就是 0.5

知乎用户 小明 发表

中国人 2020 年人均寿命 77 岁。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35 岁提高到 2018 年的 76.4 岁。2020 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 73.64 岁,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 79.43 岁,2030 年平均年龄有望达到 79 岁[1]

如何看待 2021 年全国人口增加 48 万人?18 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16 省份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看待社科院养老金报告:2022 年不到 2 个缴费者养 1 个退休者?,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并规划?

我们的人均寿命提高了,老人的寿命增加了,养老费用支出也增加了

我们的生育率降低了,未来年轻人减少。缴费的年轻人也减少了

但是,老人养老金却逐年增加了???

正在缴费的年轻人,我心里比较慌。。

参考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501853/answer/1896549258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的养老非常非常像骗局。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养老都是服务人民的,但当前情形下的养老是年轻人服务老年人,体制外服务体制内人的。

为什么做这个判断呢?

1。国家对个人养老账户没有做实。现在养老账户,公司缴纳的全部上缴国家了。也就是说,国家实际从年轻人养老账户里面抽取现金。

2。抽取的现金给谁用了。目前,国家支付体系了,城市正常退休人员,体制内人员是最大受益者。3. 这个系统的矛盾是什么。

(1)父母农民,孩子进入城市就业人口。

考虑一下,在 30 年前,80% 以上是农村人口,随着城市化,年轻、知识水平高的孩子在城市缴纳大笔养老金,而父母由于无城市户口,只能在农村领着 300 以内养老金。

某种程度上,农村父母辛苦养育孩子,以前缴纳各种粮食提留,而他们老后,仍几乎得不到国家补助。同时对于进入城市的孩子,即使工资高,他的养老金也被拿走给其他人的父母使用,而他还需要承担高房价,独自赡养父母,孩子。

从某种程度上,这一部分人受到了高房价、老龄化最大的戕害!同时这个家庭又为国家贡献了最大的努力。这类家庭代表的是很大很大一批人。

从儿童养育看,这类人受多子多福概念,有意愿多抚养孩子,但父母养老、孩子上学、高房价,几乎扼杀了他们多生多养的可能性。

希望改革委,企业替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个人可以转移支付用于父母、岳父母养老以及孩子教育,或者直接纳入个人账户。

(2)年轻人被剥削,体制内老年人收益。

同上,年轻人账户不实,就是被剥削,姑且不论收益能不能跑得过 CPI, 考虑到企业缴纳社保被统筹部分,可能本金都不够。

知乎用户 冷冷冷 发表

说句实话,本来老年人、退休者养老压根没有一点问题的,结果非要整 “六个钱包买房” 导致养老可能出现问题,这个事情 90 后本来就是受害者,不可能反过来还让 90 后背锅吧?不要所有事情都和 90 后挂钩 OK?

90 后可不想背上所谓的 “养老危机” 这座大山,老年人多年轻人少的情况又不是 90 后造成的

非要说的话,90 后有工作的大部分都会交自己的五险、三险等等,自己保证自己的退休是没问题的

已退休或临近退休的老人基本也有自己的养老保险等,保证自己的退休生活一般也没问题

问题就出在没有养老保证的那一大群自负盈亏的小商户和大批农村老年人,本来这群人自负养老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房价掏空了多少人养老的钱包导致出现养老没钱这个数有人算过吗?

如果没有 “六个钱包” 这个情况,别的答主所说的养老收入差距天壤之别压根就无所谓

你退休金一万那是你年轻时劳动所得,合不合理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没有退休金只有一个月几百块的养老补贴也无所谓,至少我有年轻时存下来的几万十几万块钱吧?这几万十几万在农村也好在城市也好节省点也能花个十几二十年吧?

结果 “六个钱包” 一出,这几万十几万被掏空了,年轻人自己还背着三十年的贷款,想要年轻人来补贴老年人,那不敢想。

知乎用户 冷月 发表

不要制造恐慌情绪,要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制度的优越性。

知乎用户 rossetta 发表

一个 14 亿人口的国家,只问平均值,能反映个毛问题?

提这问题的人,跟提问 “GDP 突破 xxx 万亿”“人均 GDP 突破 xx 万” 的人和统计口一样,都没有最起码的统计学常识,或者装作没有那些常识。理应一并批评。

他们不知道或故装作不知道,一组样本的属性,除了一个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的平均值之外,主要是其他几个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大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概率密度函数、累积分布函数、gini 系数等。

有那么多指示全局真相的指标,他们却只关心平均值这个无关紧要的指标。

他们故意只对公众发布无关紧要的指标,他们尤其避讳公布那些最能能说明样本间偏差的科学的指标。

知乎用户 浥轻尘 发表

有些赶上时代的蛀虫退休金比工作四五年的机械、土木大学生的工资都高。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养老金 8% 的个人缴费只记账不坐实?

知乎用户 万金油​ 发表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 2015》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个人账户空帐规模已经超过 4 万亿元人民币,个人账户基金下降至 3274 亿元,帐户资金不足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么多 …

人社部正研究具体延迟退休改革方案,你有哪些切实建议?

知乎用户 听风雪喧嚷 发表 从国际上来看,8 小时工作制是世界各国应对劳资矛盾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降低了工作时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工作时间普遍都在 10 小时以下。 知乎用户 胖彪 online 发表 一个让穷人更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