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司马南、金灿荣背后:民族主义商业化浮沉。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新京报日前批“旅美社会学家”李毅的那篇《“死四千人等于一个没死”:逝者生命岂能这样被“归零”》,引起广泛关注,而作为事件主角李毅发微博声称: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打击著名爱国人士的邪恶目的出发,故意断章取义。不由感叹,“爱国”二字如今都成了万能的“护身符”与挡箭牌。
另外,李毅还气急败坏地声讨文章作者熊志,指责其缺乏基本工作技能。
如此嚣张跋扈,不禁心生好奇,于是手动搜索了一下,原来李毅与司马南、金灿荣、李肃的微信公众号同属于一家公司——北京中易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四月网的运作公司,背后boss就是那位前些年“叱咤风云”的毕业于清华大学,以Anti-CNN网站起家的饶谨。
1
饶谨和王兴两人同为龙岩人和清华校友,两个人的关系很好。王兴回国办校内网网,第一个服务器还是在饶谨的宿舍里架设的,但之后的发展路径迥异。
2008年堪称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舆情的拐点。半年时间内,中国先后经历了雪灾、3.14、奥运火炬传递、抵制家乐福、汶川地震等事件。
与之发酵的还有晋江文学用户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关于探讨政治的帖子数量相应暴增。此后,小粉红开始奔向“保家卫国”的“星辰大海”
同样在这一年,23岁毕业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一年的饶谨上线“Anti-CNN”网站,主要以男性用户居多。而王兴在运营“带路的”饭否网,一大堆敏感词在饭否上面开通了账号。
饶谨此时身上已经显露出来的商业精明:在注册Anti-CNN这个域名时,也同时注册了Anti-BBC、Anti-VOA等大量域名,他不想让别人复制自己的成功。
2013年3月29日,饶谨在清华讲座
在南方,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唐杰制作的“2008中国站起来”视频一夜之间获得超过200万点击量,《纽约客》杂志随后以《中国愤青》为名对他做了长篇报道,时年28岁的唐杰被视为爱国主义——或是民族主义——在新时代的代表人物。
当年4月份,针对西方媒体对西藏问题的报道与奥运火炬境外传递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一群以学生和网民为主体的年轻人持续在国内外以各种形式表达抗议,喊出“反藏独、护圣火、揭露西方媒体新闻造假”的口号。
唐杰的视频与饶谨的“Anti-CNN”网站(四月网前身)就是当时最为引人瞩目的组成部分。参与的年轻人们给自己的行动命名为“新爱国主义运动”,而包括唐杰与饶谨在内,他们自称“四月青年”。
凭借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背景,唐杰原本可以做个清心的小白领,可他偏偏不喜欢。
2010年底回国,唐杰没有问任何关于待遇的问题,就响应饶谨的号召,加入四月网出任 “总编辑”。
但对于四月网的定位,二人有明显的分歧,也为这场不到8个月的合作埋下隐患。饶谨给出的定位是他对于“生意”的注意力:完成向“新爱国主义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
唐杰后来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回忆当初加盟四月网的愿景:“2009年之后到2012年之前,会是一个思想和政治意见纷争非常活跃的时期,‘中国认同’和泛左翼话语会有一个相当大的空间需要填补,意味着舆论的公共空间中这一块言论平台的发展可以有所期待。”
对于网站的不同定位,除了理念偏差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资本。
2
在创办“Anti-CNN”之前,饶谨是一个不成功的创业者。这个工程物理专业学生做过口译培训,卖过电脑椅,给商学院老师做过助理,还一直干着域名注册的生意。
饶谨一共办了10个网站,大多都失败了。可以说,是“Anti-CNN”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包括名誉、人脉,还有巨大的投资。
“创业中常有不确定性,出现我没有做过、别人也没有做过的事,没有借鉴的对象,需要自己创新,因此很孤独”,饶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谈到面对不确定性的准则是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冒险,理性选择创业方向。
尽管没有学习过媒体专业,也没有过留学经历,但好运从天而降。
2010年,Anti-CNN网募集到了来自李世默为创始人的“成为基金”的1000万元的投资,转型成了“四月网”。
此次转身,对其可以说是至为关键的一步。当然,也有颇为狗血的一面,以至于以后每当四月网出现不可调合的矛盾,员工的最后措施总是向基金创始人李世默写信申诉。
李世默是一名美籍华人,这位风险投资家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政治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及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他为中国网民所熟知是因为其于2013年6月份在TED环球大会上题为《中国崛起和“元叙述”的终结》(China and the End of Meta-Narratives)的演讲。
成为资本的许多资金来自于拥护共和党的华尔街金融家,它的业务十分广泛:策划了土豆、优酷的合并,是“中国最大的私营钻井服务商”安东石油的最大股东,而安东石油的业务则扩展到了中东、非洲。
1999年成为资本在美国成立,募集资本6000万美元。出资人中包括许多美国金融资本家、风投资本家,其中也包括Donald Rumsfeld。此人是前尼克森时代的美国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使,福特总统的幕僚长和国防部长,里根时代的中东地区外交使节。后来他再度出任国防部长,因为他通过成为资本在中国的投资引起国会里的一场风波。
1999年成为资本成立时,美方投资人很多。不久后又有台湾人邵仰东加入。现在的成为资本中,还有代表台湾风投的康霈,代表麦肯锡的平苹。
成为资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资风投,是一个合伙人基金。在成为资本的许多投资项目中,都有外国人的身影。
2010年拿到的这1000万元的投资,饶谨是如何花掉的,需要到3年之后的2013年9月才可见端倪,但当时无疑对四月网进行的是商业化操作、生意化运作。
至于商业计划书里如何描述其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目前没有披露。
还有一个背景需要说明,随着2010年微博出现,爱国新青年们有了一块全新阵地,使普通中国人第一次有了自由表达和交流的公共空间,大陆民族主义真正浮出水面。
借助孔庆东、司马南等人的社会影响,他们热情参与到网络辟谣的战斗中,辟谣联盟于2011年5月18日成立,其官方网站辟谣百科就设在四月网,用于记录辟谣联盟的所有辟谣文章。饶谨也因此再次被讽刺为“五毛党”。
“四月青年”的集群作战颇有特色,每当有人发现值得质疑的文字,就会在微博、论坛或QQ群中发出号召贴,贴出被质疑帖的链接和截图,发动“战友”们的集体智慧。集结起来的爱国新青年一致行动,其战斗力往往让那些单兵作战的公知们退避三舍。
3
唐杰出任四月网总编辑的一个月后,令其没想到网站访问量就下降为原来的50分之1,之后甚至一路下滑。
随后“突遭横祸”的乌有之乡,剑走偏锋的进步社会网,不温不火的观察者网等,都反复交待了同一个事实:搞媒体,太TM难了。哪怕搞“革命媒体”,都不行。
这里面还有一个用户群体的自我认知与成长,脱离了08年的大环境,当年那群热血沸腾的小粉红已经逐渐长大,告别了学生时代的单纯,摆在面前的首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事业和家庭,不再有当初的冲动与激情。
除了随年龄、阅历增长的因素外,一部分小粉红变得物质,贪婪,并大力传播西方知名运动品牌的生活方式,攻击诽谤国产品牌,甚至抹黑国货质量。
四月论坛早期的一位核心管理人员介绍,2008年5月时,即在“四月青年”风起云涌后的短短一月,“反CNN”的日均IP访问量即从顶峰的500万骤降到不及10万,之后一路下滑,访问量和活跃度呈现严重依赖具体事件的涨跌态势。
面对论坛已经渐渐被贴上了“五毛”、“左派”等标签。唐杰在观察后认为:“只有那些常年关注政治议题、表达政治意见的网友沉浸在论坛上吵来吵去。但话题与意见的重复导致乏味,最终人气也逐渐越来越少。”
唐杰希望摆脱网站对于事件热点的依赖,在他的主持下,四月网花了很大的精力制作了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但似乎始终只热衷于“反击西方媒体”的网友并没有注意和认同。
在他的任期内,最富人气的仍然是一起具有反西方色彩的“洪博培打酱油”事件。2011年2月,时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王府井大街被围观群众认出并拍下视频,视频中,有人质问洪博培是否希望中国“内乱”,洪不置可否后离去。拍下视频的人是唐杰的朋友,视频当晚得到20万的点击量。
唐杰还提出了一套核心为“中国认同”的理念,在这套体系中,唐杰囊括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传统文化也要讲,媒体批评也要讲,中国工程技术的成就和制度创新也要讲(比如中国法庭的调解模式),当然还有反CNN看家的国际关系。”
为此,唐杰竟然给未来的同事们准备了教案——“为了让编辑们理解,我编写了培训教程,实际上是一套思想论纲,对‘现代中国’作了思想史、革命史和政治理论的阐述”。
但留给唐杰的时间不多了。
4
唐杰认为,由于饶谨在管理上的难以服众,很多年轻人选择告别四月网,让他觉得是事业的莫大损失。
另外,四月网越来越有“私人化”迹象,所有的外联事宜都由饶谨负责出面。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头一天,饶谨跟大家说要着正装,因为有媒体要来采访。结果第二天他就悄悄把人带进办公室了,都不跟大家引荐一下。”唐杰说。
那时办公室的三面墙上挂满饶谨各种照片,甚至多到摆放在墙角,饶谨乐于向来访者展现他每日忙碌的社交活动。
随着网站的发展,唐杰与饶谨分歧越来越明显。
唐杰依然想活跃在自己熟悉的媒体批评领域,且不避讳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而饶谨则认为唐杰过于激进。饶谨希望淡化网站的政治色彩,降低网站的运营风险。
而唐杰则认为,“他那时表现得游移不定,似乎想把四月网做成一个没有啥特色的门户网站模样,不想再打爱国主义旗帜了,而我当初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2011,饶谨女朋友A记者的过多涉足业务最终促使唐杰离开另立门户。
“开会的时候她坐饶谨边上,大肆批评,说网站不应该做‘中国认同’,不应该做‘媒介批评’,应该向财经转型……”
这让唐杰感到非常“窝囊”。
2011年8月15日,唐杰收到了A的第N封邮件。如往常般,A在其中对四月网的各项事务大加评论。“小到一篇文章的标题,大到网站的方针,统统批评一番。”
唐杰当即要求辞职。饶谨知道后,说让A来道歉,结果是一场空。
事情发展超出控制,部分员工知道情况后,纷纷要求和唐杰一起辞职。一名编辑起草邮件,将饶谨管理混乱、毫无章法的事情知会了李世默。8月18日,唐杰和两名同事作为代表赶赴上海,要求撤换饶谨。
唐杰等人见到了“成为基金”执行董事沙烨,坚持要求撤换饶谨。
最终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唐杰与十三名同事集体离开四月网。但“起义”还有后来者。
5
2011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的郝馨芳来到四月网,不久成为网站的副总编辑,实际接替了唐杰的工作。
面临糟糕局面:读书会停止了,编辑部从来不开编辑会,不开选题会,不开评审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规划,不再有人热衷于设计各种框架和理论体系。
编辑部里不变的是饶谨的两句口头禅——一句关于目标:“高端大气上档次!”一句关于方法论:“悟性,你们要有悟性!”
饶谨交代郝馨芳:“转转新闻,把网站门面上维持下去就行了。”
一直以来,组图都是四月网点击量最大的一个板块。尽管将“精神阵地”和“领袖社区”作为目标,这一时期四月网最为代表性的作品,却是“度娘”组图。
2012年1月7日,饶谨在创业圈的QQ群里看到大家都在讨论百度年会上一位身材火爆、表演走秀的女孩。于是安排编辑去人人网、博客上把女孩的照片扒出来,做了一个组图。
有着“度娘”美称的前百度HR刘冬
几个小时之后,果然火了——“度娘”为“爱国、团结、理性、奋进”的四月网带了近80万的点击,为迄今点击最高的单条新闻。
2012年3月,饶谨分别在4日与18日发布截图,开心地表示四月网的PV已经达到了世界排名1410的高位。
同年,饶谨撰文宣布转型为四月传媒,成为一家集大众传播、民间智库、文化推广为一体的新媒体传播机构。
彼时王立军事件事发,司马南在视频中竟然表示“充分肯定重庆建设成就”,4月5日,四月网关停长达半年。再次开站时,流量已经下降到了之前的十分之一。
饶谨的微博至今还保存着网站流量达到顶峰时期的截图。
而饶谨已迅速完成了由爱国青年向创业者、企业家的角色切换。在谈话滴水不漏的饶谨身上,已完全看不到任何反CNN网式的热情、激昂。他会不自觉地把采访者的提问引到他更在意的商业话题上。
也许是投资人对四月网失望了,于是在这年另起炉灶注资两千万打造观察者网。
6
一年后的2013年2月,四月网终于迎来了第二任总编辑胡亦南,此前他在中国国家英文日报《China Daily》工作了六年。
在将四月网考察一番后,胡亦南发现这是一艘四处进水的船。不管从文化上还是从商业上都接近失败的边缘:四月网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也没有成为一家真正专业的媒体。
凭当时的流量,胡亦南认为这很难算是一份能让投资方继续烧钱的数据。
据饶谨的前女友B回忆,在2012年论坛被关闭后,饶谨和大股东协商过追加投资,但并不如意,之后饶谨数次私下跟她提到要卖掉四月网去做另外的生意。
也就再一次从侧面印证这一套商业模式不被投资人认可。
在四月网的传统强项外媒编译这一块,一直存在民族主义倾向。前员工李见回忆,比如经常会选择一些对中国批评的外媒报道:“应对方式一是调侃,二是以坏比坏,你说中国不好吧,你们美国更坏。”
甚至,“装脑残”也是编辑制造论坛舆论热点的常用方式,即编辑们通过注册小号来反对自己的言论,以“互喷”的方式提升论坛热度。
胡亦南决定抛弃这一切,正本清源,把四月网打造成一个偏国际时事评论为主,去标签化的网站。他上任以后做了如《后查韦斯时代古巴的外交政策》、《津巴布韦的“向东看”政策》等严肃外媒编译。
但他面临的难题是,四月网网友们的味蕾对他那一套丝毫不感兴趣。“推这些东西,人不看,不参与。这些文章下面一个留言没有,或者是一堆言之无物的留言。编辑会认为这么做不划算,觉得工作没有意义。”
胡亦南说他打算拿出水滴石穿的决心来试一年看看。但不料在2013年9月,随着资金链断裂,四月网员工在网上公开指控CEO饶谨侵吞公款,认为其控制下的四月网已经背离了初衷。
“一千万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花光”的速度引起了员工的怀疑。
他们根据公司的房租和薪水支出反复核算,得出的结论是两年半最多花掉400万。剩下的钱哪儿去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惊掉众人:1.公司有两个吃空饷的名额,每人每月六千元,其中一个是饶谨的表妹;2.公司租下了两层楼房,其中一层转租了出去,数十万的租金却没有进入公司的账户;3.2012年7月30日,公司有一笔219.8万的账务支出,没有支出原因,但同一时间,饶谨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
2013年9月4日晚,“成为基金”投资经理蒋邵清作为调停者与饶谨、胡亦南、郝馨芳等公司的十数名员工会谈。饶谨的经济问题被一一抛出。
饶谨的形象在这个晚上被重新勾勒了一遍——饶谨拿着这笔投资创办了四月网,他对外打爱国牌,以理想主义者的姿态宣称用自己的钱在支持网站;对内打创业牌,让员工接受零社保和低工资。
而饶谨则在这个过程中买了两套房子和一辆新车,并且对投资中600万元款项的使用情况无法解释……
之后又发生了胡亦南等员工在网络上发布《关于四月网现状的说明》,称“饶谨控制下的四月网已经背离了我们事业的初衷,彻底沦为了他个人敛财、营销、结交、攀附的工具”。
而饶谨则在微博中回击,“团队里面出了坏分子一定要及时清理掉,否则一颗老鼠屎败坏一锅汤。”
另外在收入方面,四月网的记录十分惨淡,胡亦南曾透露过,广告收入是唯一一笔在四月网账上的收入,而另有一名员工则表示这笔收入相当少,每月还不到2万元。
四月网实际上不止这一笔收入,他们还参与过一些“商业项目”,比如与俄罗斯驻华使馆合作运营其官方微博,有了四月网站长的身份,饶谨还能接到一些“网络公关”业务,如法国广播电台报道。
饶谨还曾接到制药企业“归真堂”的公关业务,组织“左派大V”攻击一直因反对活熊取胆而与“归真堂”作对的“亚洲动物基金”;此外,协办“中朝投资峰会”“中欧未来青年营”也能带来一定收入。
但据员工讲,这些收入划在了饶谨自己账上。
7
近几年,随着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合流,以及视频媒体行业迅猛发展,众多媒体开始拓展内容版图之外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而当下饶谨的四月传媒,已是一家集聚网络媒体、影视制作、民间智库、文化教育与人文旅游等多功能的产业平台。
据boss直聘其公司简介,四月传媒“透视频工作室”现已制作上线了2000余条原创短视频,全网累计千万粉丝,播放量超过10亿,主要播出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B站、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百家号、微博、youtube 等。
透视频已运营多个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节目系列IP:政委灿荣(金灿荣频道)、司马南频道、洪源战略、李肃论道、李毅看世界、王勇观天下等。
不过,笔者查阅发现这几个号微信公平台注册时间都在19年年底至20年年初,司马南频道这个号最初注册名称为:李毅看世界。
除网络媒体外,四月公司目前运营业务还包括:为政府及企业提供战略咨询、舆情与信息服务、影视制作与投资、国际文化交流、网络与多媒体互动营销、图书出版策划、独立品牌的“思行家”高端人文旅行、海外人才服务与网络教育等。
另外,据其公司简介介绍,多年来四月传媒多产业平台已经与包括共青团中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和主流互联网集团建立起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战略合作中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来,《青年网络公开课》系列网络讲座,参与策划的饶谨推出了一批爱国主义网络文化作品,获得了数千万次的点击。
另外四月传媒在南京还有分公司,地点位于栖霞区仙林大学城附近,四月网时隔12年后,还会出现三次“起义”吗?亦或是其“第二春”?
主要还是取决于饶谨民族主义商业化的运作手段,当然,还有大的背景形势所向,而裹挟其中的是每个互联网用户,你怎样,世界就怎样。
(封面图来源:凤凰周刊)
参考资料:
[1]《四月的“叛徒” :一家“正面民族主义网站”的成立与分裂》,南方周末[2]《唐杰式爱国主义》,齐鲁晚报[3]《谁在养活“四月青年”》,赵新宇,凤凰周刊[4]《请回答 2008:一切共同记忆以奥运开始,以奥运结束》,知乎日报[5]《从网络民族主义说开去》,伍老师,北大新媒体 [6]《从愤怒到感动:“互联网+爱国”的星辰大海》,伯通,清华大学求是学会[7]《国家主义从何而来,中国左派应向何处去?》,郑姿妍[8]《从Anti-CNN到四月传媒:一家爱国主义新媒体的涅槃》,饶谨,环球财经[9]《观察者网、春秋综合研究院和华尔街资本》,马宁[10]《Anti-CNN饶谨:一个“四月青年”的创富情怀》,中国青年报 [11]《“四月青年”:网络民族主义新势力》,凤凰周刊[12]《从草根到精英——大陆网络民族主义流变》,凤凰周刊
[13]《饶谨的故事中》,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