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宣布将于明年 1 月 28 日关停,这出于怎样的考虑?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蔡师傅​ 发表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相互宝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相互宝,破破烂烂的映掩于保险公司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 “保险骗人”,国内十景之一。“平民互助” 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昨天国内最大的事情,应该是相互宝的关停吧,起码影响了 1 亿多人。我看各个平台也都上了热榜。

我是在相互宝的前身 “相互保” 时代就加入了,上线后的第二天就加入了。

后来,监管部门认为相互保业务涉嫌违规,要求自 11 月 27 日 12 时起停止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形式销售 “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并于 2019 年 4 月 12 日对信美人寿给予行政处罚(银保监罚决字〔2019〕3 号,详见 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ItemDetail.html?docId=230262&itemId=4113&generaltype=9)。

于是,相互保改名为相互宝,运营方由信美人寿转到蚂蚁金服,一直持续到现在。

最初的相互保,表面上看就是一款团体重疾险(骨子里不是),在我看来,它创(违)新(规)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一是发明了 “交费人” 这个概念。

《保险法》第十条规定,“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而在相互保里,投保人是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交费人则为参与互助的本人,二者分离后,从普通的团体重疾险,(偷梁换柱)变成了互助形态。

二是后付费(或者叫事后分摊)。

相互保不是国内第一个互助平台,之前就有众托帮,康爱公社、e 互助等等,相互保和它们的不同是,之前其他的所有平台都是预付费,要求参加互助的成员先充值到平台,分摊时再由平台扣款,这样就很容易形成 “资金池” 被挪用、平台跑路的风险。

后付费带来的新问题就是,万一分摊的人到时不愿意掏钱怎么办?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相互保乃至早期的相互宝,都要求芝麻信用分 650 分以上才行。靠信用制度约束参与成员承担分摊义务,也算是一大创新了。

除了事后分摊与备案材料中的费率计算方法存在明显背离外,还有一点不为人知的 “违规”,备案材料中被保险人按 10 岁为一组划分为 6 组分别定价被修改为按 2 组年龄段确定为 30 万 / 10 万不同保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推广时不容易解释吧。

相互保变成相互宝之后,我也是第一时间转过去了…… 然后,在 2020 年 3 月 16 日退出,倒不是因为分摊金额增长,或者增长过快。

新冠疫情后,公司没什么业务,又要求必须去上班,天天憋在办公室里无聊,于是就动手把相互宝理赔和分摊情况按照每期统计整理了一下,包括受助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就诊医院的等级等等,以及从报案到到账的平均理赔时间

让我受不了的是平均理赔时间越来越长了,从一开始的平均十几天,到四十几天,并且还有不断延长的趋势,印象里记得最长的有 140 多天的。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路上有了一个堵车点,在道路没有疏通之前车流又越来越大,堵车路段只会越来越长。所以我选择了退出相互宝——每个月分摊几十块无所谓,但我坚决接受不了理赔时需要等(扯)待(皮)几个月才到账。

甚至从身边的公估朋友了解到,相互宝的理赔人员相当的不专业,只会 “照本宣科”,根本没有半点实务经验,倚仗着蚂蚁大平台,工作对接时盛气凌人。保险也罢,互助也罢,我可不想自己花了不少钱,却买了个爷找气受!

有很多很多人,参加了相互宝,分摊了不少钱又没理赔过,看到相互宝的关停公告后说 “RNM,退钱!”,其实大可不必,相互宝的形态就是个一年期重疾险,同样是一年期的,比如车险开了一年车没出过险,怎么不见这些人跑到完全黑盒经营的保险公司喊 “RNM,退钱” 呢?

还有人觉得相互宝 “赚了好几年的管理费跑路了”,的确是收了好几年管理费,但是要说赚嘛,还真不一定。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慈善法》第六十条规定 “慈善组织; 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那相互宝的管理费是多少呢?8%,可以说比慈善组织更良心。

(课后作业:你猜中国的保险公司平均管理费用是多少呢?)

有人一开始时还担心相互宝会为了多收管理费而 “滥赔”,事实已经证明是杞人忧天了,到今天相互宝理赔了 179127 位成员,有被揭发出一起不实理赔吗?没有。

因此,整体上我还是支持互助平台这种形式的存在的。几个月前,在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关停时,我写了一篇《是,网络互助平台关闭了,然后呢?》,里面说了很多个人看法,“普通人需要的是保障,而不是保险。确切的说,一种低门槛、低成本、低回报的保障”,“互助平台纷纷停止服务,不是因为互助没有需求,而是互助没有利润”。

相互宝的关停是一种必然,如同人的死亡也是一种必然一样,但它的很多 “迷” 之操作加速了这个兴衰过程。

大家都知道最近两年的分摊越来越高(还是比一年期重疾险便宜不少),主要是因为理赔率越来越接近平均发生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参加互助的成员因为分摊增加而不断退出,同样的费用,分摊的人越少,每个人分摊的就越多。

这样子,健康体因为只分摊而自己理赔概率低觉得不划算慢慢主动退出,理赔概率高的非健康体则会选择留下,慢慢的,非健康体占所有成员的比例越来越高,该群体的发病率(即理赔率)越来越高,直到无以为继。

所谓的大数法则,慢慢的变成了劣数法则。相互宝和保险都逃不出这个定律,买过几年医疗险的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记得相互 “保” 一开始时,并不是只要芝麻信用超过 650 分就能加入,而是由系统在支付宝客户端邀请加入,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给我的感觉是个人都能加入了。我敢说,涌入的大多数成员都是被相互保初期每期低到几分钱的分摊吸引来的,心理并没有做好几年后分摊金额增长几倍几十倍的准备。

放弃了对客户的大数据定向筛选,接纳了一大群接受不了分摊上涨至每月几块钱的成员,又没有做好这些人心理管理预期,告诉后面分摊金会增长,导致中期成员纷纷退出引发分摊进一步上涨,个人认为是相互宝的一大败笔。(不过我认为这是个战术问题,要服从于是蚂蚁整体上市的战略)

另外一个被我诟病的地方是,相互宝同样采用了和商业保险一样的 “审核” 后置,加入时都很痛快,理赔时如何不得而知,等到真理赔时有的发现参保人不符合加入条件,有的发现所患疾病未达到理赔条件…… 传统保险的优点没学到,却把保险一直被人诟病的地方学了个 7788。

个人看法,如果相互宝在吸纳新成员时,除了限定只能通过大数据定向邀请之外,还应当对新成员进行一场关于相互宝分摊和理赔知识的测试,测试通过方可加入互助计划(有点像注册 B 站会员的意思),这样子用户规模做不大,但稳定性会好很多很多

但我认为这些仍不是相互宝关停的关键原因,如果纯猜测的话,外部原因应该是监管因素(毕竟很多人会把相互宝的投诉电话打到保监去),内部原因则是蚂蚁上市失败,战略上失败了,战术上再成功都没有意义。

至于那些看到相互宝关停弹冠相庆的 “保险” 从业人员…… 前面说了,相互宝的形态和一年期的重疾险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把预付费改成了后付费。

几年前我也买过几次一年期重疾险,有小孩的,瑞泰成长卫士,有给老婆买的,新华 i 她,基本都是产品上市三五年后就停售停续了。(之前的手机有瑞泰成长卫士停售的短信截图的,忘了发在哪里了,没翻到)。

这些 “保险” 从业人员,可曾在这些一年期重疾险停售停续时,跳出来指责保险公司不靠谱?没有吧。没听说过一年期重疾险停售停续?不可能的!

所以说,还是个屁股的问题。

再怎么叹息,相互宝的关停已是铁板钉钉,不管怎么说,它都会在中国保险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它的诞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借助互联网巨头的哺育而生;

它的成功,则表现在达到了一个国内所有人寿保险都未曾达到的高度(同一产品过亿用户);

它的失败,则在于引入了过多的保险元素,推广时放弃了大数据风控盲目扩张,又在理赔时沿用传统的 “审核后置”,导致口碑快速向保险看齐,后期成员纷纷退出。

它的死亡,也不是因为动了传统保险的蛋糕,而是因为它已经传统保险化了,因此必然和传统的一年期重疾险一样在三到五年内死亡。

PS:从此以后,估计货币互助会在国内销声匿迹,只存在一些 “献血互助”“药品互助” 等小规模物品互助。

2019 年底,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曾对 4.2 万名相互宝成员进行调查,发现 51.5% 的人在加入相互宝后,会考虑再购买保险来增强保障。而在非相互宝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 20% 左右。

革命往往由理想主义者发动,跟随者参与,最后由投机者摘取胜利果实

知乎用户 小明不想上班​ 发表

巧了,前相互宝运营来答一波。我是 16 年去的蚂蚁,18 年 10 月初相互宝上线后没几天加入到相互宝运营团队,一直到 20 年 6 月底离开蚂蚁,不到 2 年时间也算是陪着相互宝走过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如果算期间退出的用户,相互宝成员总数应该在 1.5 亿以上,高峰时在保人数接近 1.1 亿,作为一款付费产品,可以说是做到极限了,必然会在保险历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今天看到相互宝解散,难免唏嘘。

聊几个大家可能感兴趣的事:

1. 关停的原因是什么?必然是监管强制要求的,相互宝虽说是网络互助,但底层跟保险没啥差别,可对标重疾保险。保险有监管,甚至是强监管,互助做的类似的生意,但监管缺失,有很大的风险。有一段时间,监管有风声说会把网络互助单独作为一块业务监管起来,但最后从轻松,水滴关停的结果看,最终还是直接 over 了这个业务。因为监管成本、难度都很大;另外一个层面,互助动了传统保险行业的蛋糕,既得利益者也回对监管不断施压。网络互助的机制是没法保障刚性兑付的,这个也是跟保险的最大差别,其中的业务差异和复杂程度,普通用户可能没法清晰的认知。但互助本身也有其巨大的优势,主要在普惠性的低门槛上。若干年后,回头看,也很难说监管决策是否是正确的。

2. 相互宝是不是一个好产品? 答案是是的,从性价比上来说,确实优于保险。但毕竟重疾发生率摆在哪里,不可能太便宜。而互助产品的特征就导致了分摊金额必然有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大部分成员对这个金额的上升是没有预期的,就导致上升过程中退出人数不断增加,退出人数增加又回导致金额上升(这里细节逻辑先不说,有一点复杂,如果大家有兴趣再展开讲)。相互宝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在等待期里,所以大家感觉花很少的钱,然后钱越扣越多,退出的人也越多,直到留下来的基本是铁粉或都是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很多人对分摊费用上涨这个事不太理解,但实际情况是这里没什么猫腻,产品本身的特质导致的,唯一可以诟病的是相互宝是否把这个预期充分传递给用户了。但预期传递也很有难度,一个是这种业务没人干过,我们内部的精算也经常算不准,而且偏差还不小(捂脸);另一个把预期给出来,可能退的更多了,导致之前给的预期又不准了(就是这么绕)。至于有些人说的加入流太简单,告知不充分之类的问题,这个仁者见仁吧,反正没监管,哪个业务不追求转化率呢。另外,相互宝的理赔是非常严格的,毕竟赔多了分摊金额上去了,客户跑的更快了。

3. 这个产品对蚂蚁金服的业务价值如何?很多人说运营这个产品本身是亏的,有一些大 V 把这个说成了商业模式难以为继,那我只能说你真的不懂互联网,不懂商业。相互宝主要的成本在理赔调查,理赔非常严格(超过保险公司),调查的内容很多,当时几乎全国的公估团队都加入到这个项目里了,所以这个产品本身确实不赚钱。但你守着 1 个亿付款用户池,能干的不要太多吧。相互宝之上是商业健康险和人寿险,商业保险的转化难但利润高。相互宝作为低门槛、高活跃(公示,分摊,陪审团,爱心接力从业务角度看都是活跃机制)的产品,不断教育和培养用户,成熟之后再转化,是互联网的颠覆性模式,碾压传统模式,这也是受到既得利益者反对的原因。更不用说一亿用户的数据,以及这么大商业体量下沉淀下来的服务能力 (比如相互宝的理赔科技能力,都可以直接对 B 端输出)。所以,相互宝对蚂蚁是有很大价值,只不过在整个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监管都去趋严的大背景下,被迫打烊。

先聊这么多,没带电脑回家,有机打字太累了,说的也比较随意。大家有感兴趣的发评论吧,我再评论里回复。

重要说明:所有观点都代表本人自己,跟官方无任何关系;可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大家兼听,不要被误导哈~

知乎用户 sky​ 发表

这是我在近一年时间里第二次谈论网络互助的问题,也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因为行业最大的玩家相互宝也即将关停。

关停是意料之中,撑到这个时间已经远超我的个人预期。

今年以来,已经有 9 家网络互助产品先后关停,包括小米互助、美团互助和腾讯投资的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等。一家家主动关停,说明互助在国内就玩不转。相互宝的关停,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它的用户规模太大,怎么关是个大工程。

国内网络互助起步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1 年,当时国内最大的癌症关爱社区 “抗癌公社” 帮癌症病友筹集医疗费,成为互助行业的探路者。这 10 年来,互助行业做了很多探索,但也一直因为种种不规范因素做不起来,2018 年相互宝横空出世后,国内网络互助行业开始形成气候。

为什么相互宝会成为行业门面?既得益于它的模式,也得益于国民保障需求正好起来了。

相互宝采用了分摊制、无资金沉淀的模式,保证了它的运行是健康、透明的,上线一年就有超过 1 亿人参加。这个成绩很快就吸引了美团、百度、新浪等纷纷加入效仿。水滴互助、轻松互助、新浪互助等一拥而上。

相互宝算一个好产品吗?

虽然如今相互宝们已经转身离去,但它们的存在还是发挥了一些 “光热” 的,最明显的就是,很多人的大病保障意识,是从相互宝之后才有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保险行业,在客户触达和保险理念教育方面,是起到很大正向作用的。

相互宝的成员中有 3 成来自农村和县城,有 6 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这部分人群的收入较低,保障意识也比较薄弱,会买商业保险的人很少,是因病致贫的风险人群。

相互宝便宜,一年只要一两百就能得到到保障,满足了很多人对价格低、门槛低的需求,是很多人拥有的第一份健康保障,属于 “启蒙款”。我身边不少 80、90 后都是在自己加入了相互宝一段时间后,就给老家的父母也加入了。不少人买保险要看健康告知、免赔等基础的意识,也是因为加入了相互宝开始有的。

虽然价格比较低,但是短板也很明显。

互助产品最致命的就是没有明确的监管,因为互助不是保险,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行业规章。对于这种处于模糊地带的行业,老百姓难免心里打鼓。

相互宝这两年的路也不好走。分摊模式降低了用户购买的门槛,也招来了不少麻烦。平台成员每个月要参与两次分摊,虽然扣的钱不多,但人难免有 “损失厌恶心理”,每扣一次钱都很会觉得反感,不像保险,一年交一次保费,心疼也就心疼一回。分摊金可就不一样了,一个月两回,每回的金额还是不确定的。稍一上涨,就更容易被骂。2019 年 6 月的时候,相互宝分摊金从 2 毛钱涨到 5 毛,就有网友站出来 “抗议” 了,之后关于分摊金上涨的不解和骂声几乎就没消停过。

事实上,相互宝的分摊金没有超过官方承诺的最高线。这也说明在互助领域,用户对价格是很敏感的,平台面对的舆论压力还是很大的。之前我的文章中也分析过,随之加入人数增加和申请互助金赔案的增多,相互宝的运营成本也不低。

[

如何看待各大网络互助平台的相继关停?

受新冠疫情影响的 2020 年和 2021 年,对网络互助平台的运营方而言,不是个轻松的年份。关停,成为很多平台的最终归宿。从 2020 年的百度灯火互助,到 2021 年的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从新军到老手,或因人数过少、或因包袱过重、或因偏离主业,最终折戟沉…

19 赞同 · 9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1065774)

互助计划,到底靠不靠谱?

互助计划并不完美,比如缺乏监管、分摊金不断增加等。

但它发挥的作用也不能无视,比如培养国民的保障意识,让很多低收入人群也能拥有保障,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一些患病成员,在特定历史阶段来看,个人认为整体上算是功大于过。

相互宝关停,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比起一句深情的拜拜,成员更需要看到能保障自身权益的方案。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曾经上亿参保人群的相互宝,其关停方案必须慎之又慎,个人感觉相互宝的关停方案整体上还是相对靠谱儿、厚道的。满足所有用户的理想方案是不存在的,公告中公布的系列方案,起码能看出来大品牌的责任感。

公告中提到,关停前的三次分摊,全部由相互宝承担,无需用户参与分摊。有人算了一笔账,三次分摊的金额加起来,这部分相互宝大概要承担 16 亿。

另外,考虑到患病成员的报案有延迟,在公告之前肯定还有人病了但没来得及申请互助金的。对于这种情况,公告中提到,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内(含 180 天)发起互助金申请。这部分互助金不需要成员分摊,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根据相互宝现在的分摊估算,这部分需要付出的互助金会超过 10 亿。

分摊金的解决方案之外,公告中还提到了后续保障的问题,相互宝为成员提供了转投其他健康保障产品的选择,平台成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转投,从产品页面看,转投可以享受三个月的免费期。按中位数年龄成员(30-34 岁)一个月保费 12 元预估,相互宝平均为每个成员补贴 36 元左右,如果有 1000 万人转保险,相互宝就要补贴近 4 亿。

给相互宝关停算笔账,这次关停成本可能会超过 30 亿。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时代,这个代价不可谓不高,而平台的担当还是看得见的。

虽然最终说了再见,但这场分手还算体面!

再见,相互宝。

再见,网络互助。

知乎用户 虎山行不行​ 发表

我这两天不是不太舒服么,也关注了一下跟身家性命相关的保险啥的,看见相互宝关停这一条,心里头还是小感触的。

这类产品你说他好,他是真的好,你说他难做,他也是真的难。

金融里边保险就是难做业务,这类跟保险同源而生的互联网衍生业务,有保险的瓤儿,却脱开了保险的形儿,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的存在。

保险业务起码有上百年的成熟模式沉淀,大伙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教育成本低。

而这类互助平台,你可以理解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保险的一个新变种,他比起规则健全的保险,更依赖用户群对平台母体的信任度生存。也就是说在新规则之下,互助类业务的开展,相当于是保险业务的去中心化,要求的技术水平更高,用户基数也更大。

同时保险是一年一笔大额支出,相互宝是半个月一笔零敲碎打的小支出,这俩感受完全不一样。

具体形容的话,保险类似于一学年老师给开一次家长会,你爸怒发冲冠回家胖揍你一顿,而互助类平台更像班里有个坏小子,隔几天就给你来个恶作剧。后者这种高频次低强度的剥夺感,反而叫人更上头。

虽然说每次分摊金额几毛钱,全年也不过一百多块钱,不过有一说一骂街的群众还是不少的。

新生事物,机制更新迭代频繁,运营初期的风险预期没有提升到足够的高度,这些都是互助类产品所谓的先天不足。

所以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抱着颗好心就一定能玉成好事么?可真不一定。

今年这一年,是互助类平台的封印之年。

我搜了一下相关的信息,从今年一月份开始,首当其冲的美团互助,关;第一季度有企鹅背景的水滴互助,关;年中的小米互助跟新浪互助,关;直到年尾,今天的相互宝,再关。

几乎互联网大厂背景的互助类平台,一年之内全部关停殆尽,数了数不下八九家的样子。

冰山之融,一定是有代价的,相互宝这次关停,我看媒体推算相互宝至少要亏 30 亿出去。

从下个月 28 号起,尽管用户之间的相互分摊动作没了,但后续互助案件还会产生,这些成本会由相互宝平台官方承担。

这个事呢,两说,你可以说这个动作确实是影响了在相互宝平台上受益的,享受到及时雨的,乃至救了命的用户会有点恋恋不舍;但反过来从平台角度看,在未来的若干年里,有着同样属性的互助平台,也许将绝迹于互联网世界,因为今年的关停元年,会让所有打算入局互助平台的企业,长期的心有余悸。

是喜是悲,还有待时间验证。

从时间周期看,之前内些平台在关闭后的理赔时间有俩礼拜的,也有抠搜的只给一个礼拜,按说相互宝只需要沿用先驱的规则给个十天半个月意思意思得了。

可他不,他把理赔的窗口时间延到了 180 天,这个事呢,办的还是排场的,甚至叫我这么个从来没用过的人有点小追忆的情绪。

一个产业或一个领域的谢幕演出,再怎么局气也谈不上完美二字,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每天地毯式轰炸,过不了多久,这样一款产品一个平台就会被公众遗忘的一干二净,这也是时间的残酷之处。

只有一种事物不会被遗忘,那就是需求,来自每个人每个家庭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

需求时时刻刻在产生,则必然有接替互助平台们的新模式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这个模式是什么?

从网上也看到了,从别的答主描述里也看到了,应该是由各地方的相关管理口,联合口碑信誉都不错的保险公司推出的惠民保产品。

这类保险尽管没有脱离商业范畴,但由于给它背书作担保的是地方行政机关,因此在可信度方面理应不会受到质疑,能够作为互联网互助产品的替代品登场亮相,至于服务和其它细节,还有待用更长的时间来打磨验证。

相互宝关停里还给用户留了一个选择其他健康保障的口子,这个保险值不值得转?

在当下看来,这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而是此乃当前比较唯一的靠谱转投路线。

抛开相互宝乃至所有的互助平台,我们回顾历史的话,会发现在这个飞也似的向着一个方向奔跑的时代中,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无数曾经被我们视为珍宝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而去。

报纸杂志,大哥大手机,各地的卫视,前若干任男友女友,甚至我们的青春…… 都似乎在某一个午夜梦回之后,再也没有和我们的生命再有丝毫交汇。

似乎日子也还就是这么过下去了。

由是观之,互助平台们的谢幕,无论你之前对他爱也好恨也罢无感也没所谓,反正他走了,那就是走了,无关乎遗憾,只关乎遗忘。

从某个角度说,遗忘,才是上天对世人最大的恩赐。

因为记性不好的人大都快乐无比,不信就看看你们周遭的人是不是如此。

知乎用户 捞寺基 发表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也有卖保险的资质,市场上 90% 以上的保险,我都可以卖。并且我周围亲友的保险都是从我这买的,只不过我不需要赚这份钱,我会把我的佣金再返还给他们。

不知道现在站出来踩相互宝的是不是卖保险的这些人,如果不是,那各位也别杠我。

如果是,诋毁和贬低相互宝几乎是各类保险在推销时都避不开的话术培训,“专业” 保险人士都会用各种视角唱衰相互宝,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互宝抢了很多专业卖保险人的生意。

那到底相互宝抢了多少卖保险人的生意呢?给大家看一张截图,这是我今年 2 月的账单,保费金额 4.6 万中,我的收入是 4.3 万。你没看错,佣金就是这么高。

打开 B 站你也会发现诋毁相互宝的内容也非常多,和诋毁相互宝同样多的还有集中推销的某几个重疾险,哦对了,这年头都用 “评测” 而不说 “推销” 了。

集中评测的几个重疾险,几乎都是在数百个保险中,佣金最高的,那是不是有性价比呢?

还有正常的重疾险是多少钱?相互宝又是多少钱?稍微接触过重疾险的人都知道两者的价格相去甚远。一家人的相互宝分摊金加起来的钱都不一定够买一份重疾险的。

也别拿婴儿的年龄、5 万保额这种条件对应的重疾险费用去和相互宝做对比。相互宝最高保额是 30 万,水平线要拉齐了。

看到不少所谓 “专业” 人士在带节奏,实在看不下去了。知道你们卖出一份保险的提成很高,为了买保险很努力,但也请善良一点吧,踩着别人上位的吃相可不好。

知乎用户 弹吉他的胖达​ 发表

我是真的长期购买相互宝的,总计费用 271.8 元。

从最早的每月 3 分钱,涨到目前的 7.02 月半个月。(一月交两期)

费用是肉眼可见地增长。之所以没停,不过是想着可能能帮助一些人。

其实去年这个时候,相互保就有专业人士在说,入不敷出了。

交的钱少,用的人多,保险能办下去才怪。

而且,费用提高后,就我知道的都有很多人退出了。

现在再提高,只怕走的人更多,现在关闭服务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于普通人而言,社保医保能交的话别停了,其他商业保险要多研究一下免责条款,

很多商业保险的免责条款奇长无比,规避风险写得很详细,不认真看,很麻烦。

建议买的时候,货比三家的同时,咨询一下可靠的律师,同时问两个律师,花点咨询费也无所谓。

问的时候拿着商业条款问仔细一点,赔付时具体的要求。

知乎用户 曹多鱼​ 发表

今年关停的互助平台,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有 10 家。

相互宝是这些互助平台中规模最大也最受关注的。

曾经我很看好相互宝的前景,觉得它可能会成为保险外的另外一种主流保障模式,但没想到它也要关停了。

回看网络互助的出现,其实是当时市场上重疾保障稀缺的一种投射。在健康保障领域,社保主要覆盖基础医疗、无法覆盖大病治疗成本。而商业保险价格又很高,也比较专业复杂。“一人生病大家出钱” 这种简单的互助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但网络互助前期发展地并不顺利。

2018 年前,网络互助的发展一直鱼龙混杂。2016 年时银保监会还专项整治过网络互助,主要治理变相从事保险业务、资金池等问题。

2018 年相互宝上线,第一次实现了 “无资金池”、“后分摊” 的模式,网络互助行业才真正发展起来,而且变得更加规范安全。所以,相互宝之后,美团、360、百度、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相互宝的模式确实有突破性。用户无需预缴费,凭信用就能参与,而且每年分摊金不超过 188 元(0-59 岁)。所以,相互宝一个月就有 2000 万用户加入,爆红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余额宝。

但商业的运营从来不如我们期待的那样简单。金融产品里最难做的是保险,但相互宝可能比保险还难做。

首先是每月两次分摊扣款,带给用户的 “失去感”。

相互宝虽然便宜,但它的确定性很差,比如保险是一年交一次保费,虽然单价贵,但交完也就忘了,扣款的失去感不算强烈。

但相互宝不同,它是每月两次分摊,每次扣款(最高一次 7.56 元)都会让用户产生一次 “剥夺感”。

而且,相互宝的用户极为下沉,教育和运营的难度极大。2019 年,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对 4.2 万名相互宝成员进行调查后发现:67% 的受访者年收入低于 10 万元,54% 的受访者只能勉强承担 10 万元以内的医药费,10% 的受访者除了相互宝外没有其他任何保障。相互宝的数据显示,其 60% 的成员来自三线以下城市。

满足所有人本就不容易。

相互宝上线时,由于人数少,而且大家都在等待期内,最初的几期分摊是几分钱,外界的感知就是价格便宜。但随着用户数量超过 1 亿,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度过等待期,重疾发生率就开始显现,患病申请互助金的成员也必然增加。每次分摊的费用从几分钱涨到几毛钱,三年后终于稳定在了六七元。

但客户的心理可能还停留在过去。

2019 年 6 月,相互宝的分摊金从 2 毛钱涨到 5 毛钱的时候,就曾引发过网友 “抗议”。相互宝官方还专门公告解释过原因。之后,对分摊金价格的不解和骂声,几乎伴随了相互宝的 “一生”。

现在看来,如果时光能倒流,相互宝的运营团队更高明的做法应该是,提前、主动管理预期,告诉成员后面分摊金会涨,因为受重疾发生率、等待期制度等因素影响(但这样教育认知门槛也会有点高)。

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相互宝也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于是等待网络互助行业就只有谢幕。

自去年以来,多家网络互助平台先后主动退出。

2020 年 8 月最先宣布退出的,是运营不满一年的百度旗下灯火互助,而且更多是因为产品自身的问题,累计成员人数不到 44 万,远低于其设计的 500 万成员的健康运营基准线。

以实际的探索角度来看,在互助模式人数发展到一定瓶颈的时候,互助模式可能会随着新增分摊人后续乏力以及现有分摊人负担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相应风险。

或许互助模式能起一定作用,但它可能解决不了太多的问题。

而就在这一两年里,针对居民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国家也拿出了更多措施来为老百姓提供普惠的健康保障,除开对社保覆盖的加强,各地还纷纷推出的 “惠民保” 产品,由地方政府牵头或者指导,挑选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商业性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

政府背书,门槛更低,对网络互助的替代作用更加明显,除此之外,为了解决医疗需求,国家推动了医疗改革,医保局也适时地开展了灵魂砍价等一系列措施。

国家给了互助模式机会,互助模式也做了最有益的尝试,但现在看来可能它并不是最适合我们社会发展需求的模式。

所以互助模式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1 年 1 月美团互助宣布关停,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宣布关停,5 月 360 互助宣布关停,7 月新浪互助宣布关停,此后,网络互助行业就仅存相互宝仍在正常运营。

在 2021 年即将走到尽头的现在,相互宝宣布要关停,妥善解决后续的同时将互助模式划下了句点。

但我要说的是,从互助宝的开设到落幕,互助行业的兴衰不能说是商业发展的一次弯路,它更像是一种社会层面上对医疗需求这些问题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互助宝们的出现,解决过很多家庭的医疗需求,也推动了国家和社会层面上对民众的医疗健康需求的认可。

这些都是它曾经为我们社会做过的贡献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卖保险的人常用的话术有,人这一辈子得重病的几率是 70%,

这是真实的数据,所以,你怎么可以不买保险呢?

现在,开动你的脑筋,

如果普通人一辈子得重病的几率是 70% 是已知条件,

那么,你觉得 1 万买 100 万保额的那种保险,赔付率会是多少……

我们极端简化一下。

小明出一万,小红出一万,他们两个正常情况下至少一个重病,赔 100 万……

请问,保险公司是靠什么活着的…… 靠变戏法变出来 98 万?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赔付率上做功夫,把 100 万赖掉。

换言之,除非卖保险给我的人可以变戏法,

否则越划算的保险越不要买,赔付率一定是坑死你的。

那么,谁可以变戏法?

相互宝可以吗?蚂蚁可以吗?阿里可以吗?

都不可以。

变戏法还是要靠社保……

不要因为恐惧凡人皆有一死,而交智商税。

=========================

PS:

我完全没有所有保险都是智商税的意思,

我个人非常推崇一些企业购买的员工健康险种、个人购买的车险,

或者一些变戏法单位站台的集体险种。

我的意思是,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

应该清晰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买的是什么,能不能被赔付。

保险,应该是用来规避不可控的风险给自己带来不能接受的损失的……

什么重疾,虽然损失巨大,但你能规避得了吗?你又不是神仙……

医疗险这种东西在我国,实在是过于呵呵了,甚至不如买个寿险对冲。

啥是寿险对冲?譬如小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给自己买一个 90 岁前身故赔付 100 万的寿险。

经过核算以后,小明就可以在小明患病的时候,尽情花钱。

以 100 万为上限。

这样,救活了,钱花得值。没救活,拿回来一百万,对儿女都有交代。

对冲掉了人财两空的风险。

这是你们顶楼叔想法里发过的,国内不一定有这种产品……

知乎用户 皮特彼得 发表

互助平台相继关闭,互助宝依托着蚂蚁的背书撑到今天,实属不易。

  •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毫无监管必会乱。

吃一堑长一智,可能也是因为 p two p(故意的,!避免和谐,谢谢)留下的阴影和一地鸡毛,导致现在 z fu 对这一块极其谨慎。为什么明知存在 ji zi 危险大家依然捧起来了,当然是市场刚需。我们这一代职业经理人可能对医保社保规范了。但大多基层从业者尤其是 70 左右的打工人,在游走在河边的中小企业工作,并没有这样的保障。 一病掏空 10 个口袋。 病不起。

  • 资本推动行业 “失控” 发展

套用某图,媒体炒作和商业发展的曲线图。资本如同 “chun yao”,肆意刺激了这个速度。

  • 问题来了

如果其它再有病人,他们去哪找人帮忙?

之前扣的钱怎么办呢?

回答:努力用余额 bao 赚回来!(一个笑话)

知乎用户 肆大财子​​ 发表

有些人满意了,把相互宝喷没了。

亲者痛,仇者快。

你们去找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保障产品吧!

卖保险的人是开心了,你们也跟着开心?

太痛心了……

非常非常遗憾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相互宝已在 12 月 28 日开始了终止互助计划的进程,并将在 1 月 28 日正式关停。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有两点信息要注意:
1. 现有的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分摊;
2.2022 年 1 月 28 日之前确诊疾病且在赔付范围内的患病成员,仍然可以发起互助,互助金额全部由平台承担

一直以来,我一如既往支持相互宝,把相互宝当作公益来看。
一方面我希望自己用不上,另一方面,每次分摊时也算是在间接帮助那些患病的人。
对相互宝能组织起这种平台,心怀感激。

2018 年正式开启计划,3 年时间相互宝毫无疑问是网络互助里的 “老大”,参与人数高峰时甚至超过了一亿人,每年总分摊金额不到两百块,期间累计救助了 179127 位成员度过家庭难关。
这可能是相互宝留给我们最好的侧影。

![](data:image/svg+xml;utf8,)

而这两年,互助计划不太平。
2020 年 8 月,参与人数不足 50 万的百度灯火互助关停;
2021 年 1 月,排名第二的美团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也相继下线。
剩下的独苗相互宝这次也撑不住了,
如火如荼的网络互助最终迎来了大结局。

如果依然还想有个保障,已加入相互宝的朋友可以无等待期、无健康告知投保支付宝里的健康福. 重疾一号(大病版)。
没留下一地鸡毛,相互宝也算走得体面。

百度、美团、轻松等竞争对手关停后,相互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互助计划,按理说应该发力把别人吐出的版图收入囊中才对。
但相互宝最终也没办下去。
根据最新一期的分摊数据,
参与分摊的人数为 7117 万人,比今年年初的 9600 万少了将近 2000 万人,分摊金额也从五块多变成了七块多。
退出的人越来越多,分摊金额也越来越高。
这次的退出,其实早有预兆。

1、 网络互助无监管的尴尬
网络互助在早期高速发展期,其自身缺陷不断暴露。
很多平台存在不透明、无风控、资金池的问题。(相互宝当然不在其中)
2020 年 9 月 8 日,银保监会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点名提醒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的风险隐患。

今年 4 月,银保监会副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是慈善就归于慈善,如果打着互助旗号从事金融、保险业,就偏离互助的本质。

互助计划不是保险,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则自定,从整个行业来说,确实存在风险。
比如有些平台有资金池,如果不整治,暴雷确实只是时间问题。
相互宝身处其中,即使模式能做到无资金池、实名制以及公示透明,也没法完全独善其身。
其实平台的生存状态并不佳,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互助大败局
今年 4 月,大的互助就仅剩了相互宝一家。

5 月的时候,就有消息称相互宝可能会停止运营,同时有信息爆出,相互宝在引入于持牌机构的合作。

相互宝是付出过努力,想要 “持证上岗” 的。
从目前结果来看,这些路可能都不是能走通的,最终迎来了收摊的时刻。

2、 复杂的舆论环境
其实更让人寒心的是人心
现在,你去任何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站搜关键词 “相互宝”,铺天盖地都是负面评价,“相互宝犹豫要不要退”“相互宝是不是智商税”“相互宝是骗人的”,等等太多了。
舆论对相互宝的指责,到了很夸张的程度。

在各个视频、社交平台上,相互宝已经被啃烂了,
无知群众们原本就对分摊金额的上涨怀有鄙夷态度(但大家不妨想想看同等保险需要多少钱),骂相互宝就是流量密码,加上保险行业同行们的一旁攻讦,相互宝的舆论环境无比凶险。

前几天看到了这么一个视频,播放量极高,说是自己被相互宝告了,但最后胜诉了。
把自己营造成跟巨龙作战的勇士,撼大树的蚍蜉
但其中的强弱关系,可能恰恰相反。
无论在舆论或是司法层面,相互宝都是绝对的弱势。

所谓 8% 的管理费高吗?
你去了解下《慈善法》,对慈善组织管理费要求是多少?(更敏感的话题,我是不能在这里聊了,你有能力就去深扒下这些数字。)
如果是商业机构,像是保险公司,可是动辄超过 20%,30% 的。
你再去了解下,覆盖全国的调查人员,需要多少成本。

相互宝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处境中,
如果涨得快,就会被指责 “滥赔”,分摊越来越多;
如果发生了 “拒赔” 案例,就会说该赔不赔,质疑分摊金不知去向;
如果回应了,回应稿就是放到 “放大镜” 下审视,“他急了,他急了”;
如果没回应,又说相互宝心虚,不敢面对质疑声;
如果面对黑稿不投诉,那相互宝就是打着慈善名义 “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面对黑稿投诉了,认为资本血腥无情,有钱就可为所欲为。

合着做互助就是原罪呗。
那么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中断掉。

从 2018 年开始到今年年底,整整三年多时间,相互宝总共帮助了 179127 位成员,赔出去了 259.37 亿,这些都是你可以在赔付公示上看到的真实数据和案例,是活生生赤裸裸真实的人。
而相互宝的拒赔也没有恶意,赔了它也才能有那 8% 的管理费,不赔白白付出了调查成本。

三个年头不算短,再看看那些曾受过它帮助的人,我们不能否认它存在的意义,遗憾的是相互宝还是永远停在了这一时刻:

而最终,相互宝没有熬过 2021 年最后的冬日。

从今天以后,大家就不必再分摊相互宝的费用了,1 月 28 日之前费用,都由相互宝承担。
轰轰烈烈得来,悄然而走。
相互宝没了,如果还想有个保障,后面可以过度为健康福. 重疾一号(大病版)
从互助计划变为了一年期的重疾险。

如果你已经加入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且在保障中,已经过了 90 天的等待期,也就是 3 个月之前加入的人,可以无等待期、无健康告知投保健康福. 重疾一号(大病版)。
加入还未满 90 天,也可以无健康告知投保,等待期连续计算。
比如加入相互宝已经过了 30 天等待期,投保该产品就只有 60 天等待期。

而且这款产品,首年会额外送 3 个月的保障,也就是 15 个月。
而这款产品,具体的情况如下:

由人保健康承保,属于一年期重疾险产品。
它的所有责任包括三个方面:
(1) 120 种重疾,赔付 1 次,一次赔 10 万;
(2) 20 种轻症,可赔 3 次,每次赔 4 万;
(3) 40 种轻症,可赔 4 次,每次赔 2 万块。

在原来相互宝的基础上,增加了轻症和中症赔付。
以 32 岁的女性为例,买 10 万重疾保额 + 4 万中症保额 * 3+3 万轻症保额 * 4,每期分摊 6.16 块(两期 / 月),前三个月保障免费,保 15 个月,15 个月的保费只要 147.84 块,再减去 8.8 块通用红包,首年只要 139 块,比 X 微保更便宜,而且还多了中症责任。

既然是一年期产品,就会有不足。
首先是无法保证续保的问题,

买一年保一年,不能保证下一年还能不能让你买,产品随时可能调整规则,更无法保证产品什么时候停售,一旦过了 50 岁,因为身体健康急转直下,可能也不让买,满了 60 岁也买不了。
其次是年龄越大,保费越贵,
现在看着便宜,但到了 50 岁你再看,可能就买不起了。
漫长的后半生,就只能裸奔
1 年期的重疾险,从来不在我的推荐列表里。最好一次买到位,不仅省了很多麻烦,长期来看价格也更划算。
一年期产品也有优点,前期可为我们减轻缴费负担,在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钱获得保障。

相互宝的用户,很多都是三四线城市买不起保险的朋友,价格敏感性用户居多,所以启用一年期重疾险,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后续要不要去参加这个一年期的保障,那不是我能给的答案。
我只能说,比起之前的相互宝,
它有缺点,不能保证续保;
它也有优点,作为保险的安全性会好很多,有监管兜底。

它可能是相互宝能拿出的最好的方案了。
他们努力想要牌照,他们想把它换成更好的保险(比如保证续保 X 年的一年期重疾险)
他们这个 “无健告”,“无等待期” 转换,估计都跟保司软磨硬泡了很久。
又要兼顾保障,又要兼顾便宜
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的。

在这个尘埃落定,即将划下句号的时刻,我依然还有好多话要讲:
首先我要表达愤怒,对喷子们的愤怒。
我恨,太恨了,
有些人只看到了一个月可能要扣个十几块,但就是不肯去看这些钱帮助了多少家庭。

![](data:image/svg+xml;utf8,)

有些人只看到了一个两个拒赔的案例,但从不去想为了维护这个原则和定义要得罪多少人。

![](data:image/svg+xml;utf8,)

有些媒体、自媒体只看到了写负面的有流量,但从不去看看项目一旦停止,会给带来怎样的后果。

放眼全国,有相互宝这么便宜的保障计划吗?如果你是一开始就加入相互宝的,三年满打满算就花了 271.8 元,而且这都是实打实赔出去的钱,如果你得了约定的疾病,你也会拿到钱,这么便宜的保障,还觉得贵?有人泼脏水就跟风黑???

不瞒大家说,今年有一刻我很讨厌做保险,因为没前途。
连相互宝这种为 “为众人抱薪者” 都会落得如此境地,我做的算什么?
我一个卖保险的人,这玩意抢的是我生意,我都愿意去维护。
可是有些人呢?

我恨透了心盲目盲的舆论,
你们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其次是遗憾,遗憾再无相互宝,
和以前的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等同类计划比,相互宝算得上其中最优秀的互助平台。
短短三年时间,平台自身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从设立赔审团制度到理赔公示,相互宝在信息公开透明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我相信,相互宝本可以做得更好。
已经受益的近 18 万人证明这件事值得干下去。
但很遗憾,一场乌托邦式的失败。

冷静下来后,深知保障启蒙任重道远。
骂的声浪越大,便越需要懂行的人发声。

我曾希望自己影响力能再扩大十倍,把曾经写过的关于相互宝的理解传播出去。
而不只是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兀自悲哀。
怎么说,努力吧。

我从业以来最骄傲的三件事,其中就有一件:
没有为了利益,黑过相互宝。
我会记得,17W 被帮助过的家庭会记得。
再见了,相互宝。
再见。

知乎用户 晚点 LatePost 发表

持续近一年的整改,蚂蚁集团写进招股书的 “金融创新” 折损大半,现在轮到了互助计划 “相互宝”。

12 月 28 日,相互宝宣布一个月后的停止运行。且即刻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和 22 年 1 月的分摊金由相互宝承担。

相互宝上线于 2018 年 10 月(当时叫相互保),产品本质是重疾险,由蚂蚁集团联合信美人寿联合运作。用户免费加入,相互宝定期根据互助计划发出去的赔付金让参与的人平摊费用。

相互宝对普通人的价值和作用一定程度上接近基金投资里的余额宝。它降低了医疗重疾险的门槛,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1 个月至 39 岁年龄段消费者一次性最高可领取 30 万元互助金,40 至 59 岁年龄段消费者一次性最高可领取 10 万元互助金。保险覆盖恶性肿瘤等在内的重症。相互宝在 12 月 28 日的公告中说,超过一亿人加入互助计划、累计救助 17.9 万名患病成员。

但跟蚂蚁其他的金融新产品有点像的是,相互宝也有合规风险。

上线一个月后,合作方信美人寿按照监管要求,不再以 “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 为名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已加入的用户要么择转入蚂蚁自己的互助计划 “相互宝”,或随时退出 “相互保”。

去年 9 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理论研究文章,点名相互宝、水滴互助等互联网互助计划 “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警告 “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监管部门还提醒如果对这些业务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 “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为此,去年 10 月,蚂蚁按照原定计划发布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时,专门针对相互宝的合规争议做出承诺,确保相互宝合规经营、运行公开透明、不设资金池、实行实名认证,并保证如果监管部门出台网络互助监管规定且相关部门对相互宝的运营模式和流程提出更高监管要求,他们要么调整模式以合规,要么把业务剥离出蚂蚁集团。

随着相互宝关停,蚂蚁又失去了项自营金融产品。根据中信证券的报告,此前监管机构叫停第三方平台开展银行存款业务,并禁止当前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这些都极大限制了蚂蚁金融产品的展业难度。

分析师们预计,以基金代销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有可能成为蚂蚁集团最大业绩增量。今年第三季度结束时,蚂蚁的股票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只比第一名招商银行少 497 亿元,如果保持当前增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前超过招行。

知乎用户 奶爸保 - 嘉林​​ 发表

” 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突然。

早在好一段时间前,互助平台就已经开始陆续关停了。

什么原因?

其实也不难猜测,关于互助平台存在的不足之处其实银保监会也曾有提过。

就拿相互宝来说。

相互宝互助计划里面的保障内容,修改的权限在于支付宝那边。

上一次的保障内容更改,加入的人收到的只有一张公告。

没有前期的讨论和决策权。

就是自己花钱去加入的保障,随时调整的权利在收钱的那方手上。

作为用作保障的计划上,这是不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当保障内容不符合加入的人的需求时,我们肯定想要投诉。

向谁投诉?

不知道!因为并没有明确这些平台归属哪个部门管理。

就是出现投诉无门。

这是叫停的最大原因了。

而互助平台加入的人越多,引起的反应就会越大。

演变到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这些互助平台关停不是其本身的目的不好。

只是需要更加规范管理。

在还没给出更好的运作模式之前,需要暂时关停。

知乎用户 王司徒 发表

相互宝的关停,是少部分人都胜利,剥夺了我们普通民众选择更多种保障的可能性。

我是保险业内人,18 年相互宝刚出来那会,我和家人就加入了,也安利了身边不少亲朋好友。

今天看到它关停的消息,真的挺悲凉的。

100 多元 / 年,赔 30 万,注意,这 30 万是得病理赔审核 ok 后直接打你银行卡,而不是医保那种报销性质的。

这种好事在商业保险里,你想都不要想。

所以我看到很多保险业内人士,在肆无忌惮的诋毁相互宝,当然也有一些笔法比较高明的,对相互宝明褒暗贬,先扬后抑,总之就是相互宝不行,这玩意不可靠,迟早药丸 (潜台词无外乎大家快来买商业保险吧)。

好了,它现在终于药丸了,保险业内人士高兴了。

我可以绝对的说:相互宝的关停,和商业保险的施压脱不了干系。

这玩意太影响商业保险了,有了它的存在,商业保险的份额会受到大大冲击。

相互宝的关停,标志着互助模式的彻底失败。

但我不认为互助失败是因为其自身模式的缺陷,它之所以失败,是 jianguan,保险业的联合绞杀。

相互宝的关停,是少部分人都胜利,剥夺了我们普通民众选择更多种保障的可能性。

至于大家之前交的钱怎么办?

大概率是不会退的,大家可以将相互宝当成雇佣了一个保镖,在这其中你得到保镖保护也没出啥事,但你不能因为没出事找保镖把钱要回来吧,更何况分摊的钱大部分赔给了理赔的人。

知乎用户 猫大叔​​ 发表

最后一家大型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也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相互宝的关停方案,说句公道话,还是比较负责、厚道的。尤其对比其他互助平台关停时的方案,相互宝的方案最为全面。

相互宝承担后续所有互助金,成员不再需要参与分摊

对于成员最关心的分摊金,相互宝承诺,公告后的所有互助金都由相互宝承担,不需要平台成员分摊。

这部分费用大概有多少?按照目前单期分摊金金额约 5.6 亿来估算,在 1 月 28 日正式关停前,相互宝还有三次分摊,平台要掏出大概 16 亿元。

同时,还要考虑到有不少患病成员的报案是有延迟的。所以不少人是在 1 月 28 号前确诊但没来得及申请互助金。这部分用户可以照常申请互助金,审核通过的互助金相互宝也会承担。按照以往的公示分摊来计算,这部分相互宝需要做好再付出 10 亿互助金的准备。

成员可以低门槛转投保险,有 3 个月免费期

除了承担分摊金外,非常值得关注的是,相互宝给成员提供了无缝衔接其他保障的方案,成员可以自主选择新的保障,并免费 3 个月。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之前关停的互助平台,大部分都没有提供这样的方案,只是直接关停,容易导致很多成员保障中断。也有人猜测相互宝宣布关停的消息会比其他互助平台来得晚一些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寻找合适的保险方案,让平台成员能有一个稳妥的去处,起码多一个选择。

相互宝成员转投保险,不需要重新计算等待期,不需要重新健康告知,并且还有 3 个月的免费期。补贴成本按照给中位数年龄成员一个月补贴保费 12 元来预估,平均要给每个成员需要补贴 36 元。相互宝现有成员在 7500 万左右,即使只有 1000 万人转保险,就要补贴近 4 亿。

粗略估算,相互宝这一纸公告背后,大概要承担 30 亿的补贴。是目前互助行业中,“最贵” 的一次关停。其实在美团互助、水滴宣布关停之后,也有不少人对相互宝的关停方案做过猜测,其中最意外的是无门槛转投保险这一点,相互宝考虑得还是挺周到的,把用户交给运营更加成熟的保险,是最负责任、也最稳妥的方案了。

知乎用户 排骨​ 发表

当我刚听说互助宝的时候,看完模式,我心想这不就是保险最最原始的形态么?中世纪的形式,居然变成了最新的商业模式?

没想到还真行。

这种模式也能发展起来,只能说国内确实有这个需求。

为啥被关停,只能说动了不该动的市场蛋糕了。

知乎用户 李小粥​​ 发表

令人唏嘘,但也在意料之中,互助行业的硬伤决定了它只能存在于在特定历史时期,只是可惜了再也买不到这么便宜的重疾险了。

看了相互宝的关停方案,还是相当靠谱的,不愧是 “学霸型” 选手,这最后一次答卷,也给出了不错的解题方法。其他平台想到的、没想到的,它都想到了,给出了一个全面的方案。

最近一年国内大大小小的互助平台先后关停。对比各大互助平台的关停方案,相互宝的关停方案整体是比较稳妥的。

相互宝目前有 7500 万左右的成员,这个数量跟其他各大互助平台相比,可以说是 “断崖” 式的差距,轻松互助、水滴、美团等平台的成员数量大概都只有一千多万,抽身时也相对轻松。而相互宝要安置好 7500 万成员,压力可以想见。

看看相互宝的这份答卷是怎么写的。

一:分摊金全部由平台承担,成员不用分摊

相互宝在关停公告中写明,从公告之日起,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剩下的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按照目前单期约 5.6 亿的分摊金估算,在 1 月 28 日正式关停前,相互宝还有三次分摊,一共要掏出大概 16 亿元。

二**、平台成员可以转投保险,不用重新计算等待期和健康告知**

相互宝关停后,不少成员的健康保障可能会面临断档的问题,这一点相互宝也考虑到了,并做了善后安排:平台成员可以转投其他的健康保障,无需等待期,无需重新健康告知,门槛很低,另外相互宝还会承担前 3 个月的保费。

今年来关停的互助平台不少,到相互宝已经是第 10 家了。之前关停的互助平台大多没有提供这个方案。不过这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有蚂蚁保平台,能够为相互宝稳妥安置平台成员提供一条合适的出路。

可以转投的保障包括 “健康福 · 重疾 1 号(大病版)”“健康福 · 防癌 1 号(老年版)”“健康福 · 防癌 1 号(慢病版)” 三款保险。基本和相互宝现有的互助计划保持一致,分别对应大病互助计划(0-59 岁)、老年防癌互助计划(60-70 岁)和慢病互助计划。成员可以各取所需。

不过对于个人而言,一年期的产品终归不是最好的选择,个人还是建议如果有经济条件,可以去配置一份能保障终身的保险产品。但如果目前没有其他的保障,经济条件又有限的话,那么现在转投也是一个高性价比之选。

三、正式关停前确诊的成员还能申请互助金,互助金由相互宝承担

不少人看到相互宝要关停可能要着急了,尤其之前患病还是没来得及申请互助金的人。不用慌,相互宝关停公告中明确说了:关停前符合互助规则的成员依旧可申请互助金,只要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内(含 180 天)发起互助金申请。相互宝平台将根据互助规则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无需成员分摊。

这部分的补贴费用不少,按照一个月的新增报案量粗略预计,平台需要再付出 10 亿互助金。

整个盘算完,相互宝这份关停方案要落实起来,平台要承担 30 亿左右的成本。

懂行的都知道,互助行业是一个赚吆喝不赚钱的行业,靠管理费几乎无法覆盖这样的成本,相互宝的方案可以看出来已经它已经下了决心,要负责任地陪用户走完最后一程。

知乎用户 海绵宝宝 发表

今天我还就实话实说了,相互宝的关停是保险业的倒退,从此中国保险业再次进入黑暗。

首先声明,非利益相关人员,而且入了相互宝 3 年也没得病,所以也没得到过相互宝的理赔。

看看相互宝的盈利途径,与普通保险的盈利途径就很明显的能看出来,到底谁更安全。

1. 相互宝是挣的手续费,所以理赔越多就挣的越多,那些控诉相互宝不给赔的人,不是相互宝不想给你们陪,是相互宝为了自身信誉,真的不能给你能赔。

而普通保险挣的是保费,就是说理赔越少挣的越多,所以保险业会千方百计不给你陪,我身边买保险理赔成功的少之又少,基本为零。也包括支付宝里面买的保险。

2. 资金安全,普通保险,保费我直接交给保险公司,公司拿去干啥都可以,你根本不知道。而相互宝是一共出险多少钱计算完成才给钱,钱直接到了患者手里。大家自行评判谁更安全

再加上现在中国保险业乌烟瘴气,中国平安之前出的贪污问题,张乃丹控诉那么久也不了了之,可见保险业的力量有多大。

说互助类缺乏监管,说了两年也不见出台相关监管政策,然后一刀切的关停,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懒政。保险是关于民生的大事,现在处理的这么随意,估计上面也看不见民间疾苦。

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乎用户 盛夏 Aaron​​ 发表

其实相互宝问题从出现就一直存在,我在 18 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质疑

1. 服务如何解决 2. 道德风险如何化解

结果被知乎网友喷了 158 层楼

贴原文

昨天看到消息说:

“相互保停了”

心里搁楞一下

虽然官方声明称相互保是升级,从 “保” 升级为了“宝”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降级

因为这一天它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团体保险变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互助计划。

从此,再无「相互保」。

相互保是什么?

本质来说它是一个互助性质的后付费的一年期团体互助保险。

与众不同的点在于

1. 后付费 2. 它是个保险

加入的时候只需要 0.01 元

所以一时间风头无两,几十天时间吸引了 2000 多万的用户。

而从 “保” 变为“宝”

看似只差了一个字的区别,但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保险产品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而互助计划至今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监管制度。

一个是法制的,一个靠自觉。

关于相互保,出来的时候一时间有褒有贬

说好的人,说给几千万人提供保障是多么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说不好的人,给大家算账,说着一些阴谋论,仿佛一个黑暗的赌局。

然而,我当时没有发布任何的言论

原因有二,

一、我觉得对于新鲜的事物,大家的心态应该更加包容一些,毕竟是刚刚开始,没必要上来就往最坏的方向揣测。

二、说话应该谨慎一些, 毕竟这只是开始,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演变成什么样的状态。

那相互保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1. 民众意识的觉醒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需要保险,

但当这份保险计划可以” 免费加入 “的时候,几十天时间 2000 万人涌了进来。

所以大家真的不需要保险吗?真的没有保险意识吗?

不是的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那钱的问题是好解决的问题。

这给传统保险业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中国人民真的不缺保险意识。

2.2000 万人的保障问题

2000 万人的涌入,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有真真切切的有这么多的人需要保险,需要保障,有着危机意识。

而根据中保协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

2010 年的健康保险总保费为:691.72 亿 2017 年的健康保险总保费为:4389.46 亿 2017 年我国健康险市场的渗透率为 9.1%,约 1.18 亿人次

传统健康保险增长速度虽然已经非常快了,但是论渗透率和相互保相比,好像还相去弗远。

那这 2000 万人怎么办?是不是还要去覆盖?

相互保关闭的几点思考

1

有个前辈问过一句话,至今觉得没有解决方案:

” 如果这 2000 万人开始进入理赔高峰的阶段,内外勤加起来 300 人的信美如何去承担这样的工作压力和负荷?况且它还有着相对繁琐的陪审团制度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于前端的营销,用户的增量惊人,但是后端的基础服务和建设需要慢慢慢慢的才能跟上,可能出现前后端的不匹配。

这种矛盾出现在各种的互联网的项目中。

2

第二点是我觉得最关键的,但从来没有人完整提到过的。

道德风险和信用体系搭建的问题

首先道德风险是什么?

详见人才是最大的风险,今天我们来聊聊「道德风险」

一个不需要门槛的互助保险,很容易引起人们心中的道德风险,虽然只有 30 万,但是多少人是冲着这笔钱去的,谁都不清楚。

而有效制约这种道德风险的手段有哪些呢?

传统的手段可以制定这样那样的规矩,比如健康告知,免责等等,如果发现了故意骗保的行为,可以不退还保费作为一种惩罚。

这种惩罚机制是必须存在的,否则人性中的恶将展露无遗。

而相互保却不能够使用这样的机制,因为它不收保费,那只能够建立后置的惩罚机制。

3

当面对后置的惩罚机制的时候,信用体系就显得尤为的关键了。

现代金融市场的基石是什么?

1. 法制 2. 货币 3. 信用体系

传统意义上的信用体系只有国家才能搭建,惩罚那些在金融市场中违约的人。

而蚂蚁金服只能够靠它自己的信用体系,芝麻信用去惩罚那些试图去骗保的人群,这个时候违约成本之低,几乎是毫无门槛的。

因为芝麻信用和国家的信用体系并不是一个维度的产物。

所以这才是问题的结症,缺少一个可行的惩罚机制。

但这不是相互保的错,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是需要有国家的背书才能做成的事情。

最后

总的来说,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而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种进步

就像梁山好汉一样风风火火闯了一次九洲,

虽然草草收场,却给我们好好的上了一堂课,

这堂课既有风险意识,又有产品创新,还有互联网思维。

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保险市场新的可能性。

感谢信美,感谢相互保,让我相信保险业的创新和革命就在路上。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夏语 Aaron」

知乎用户 谢秉航​ 发表

1、合规性的问题不说了,不然不会走到这步。

2、实际操作成咋样,大家也明白了。

3、关停是好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初衷,让所有从业者看到了,监管的正确。创新很难,不是随便说说的。

4、正规保险产品大放光彩,这是必然之路。

知乎用户 专心大师姐​ 发表

相互宝的关停,既在预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毕竟相互宝不是保险,只是一个互助计划,没有相关的机构监管,但银保监会对它的态度仍是贬大于褒。

再加上这两年陆续关停了不少互助计划:

  • 2020 年 8 月,百度灯火互助计划关停,这个不足 50 万人参与的计划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
  • 2021 年 1 月,排名第二的美团互助宣布关停。
  • 2021 年 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相继下线。
  • 2021 年 5 月,360 互助宣布关停。

今天,作为名头最响的互助计划,相互宝也宣布即将关停,一场轰轰烈烈的互助计划终于大结局了。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突然。

很多人关心相互宝的后续事宜,大师姐看了看,还算妥当:

1. 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不会再扣款。

本来今天要扣款的 12 月第二期分摊金,和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都由相互宝自己承担。

2. 大家的保障,持续到 2022 年 1 月 28 日结束。

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前发生的事故,依然可以正常申请理赔。

3. 想要继续保障的,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投保蚂蚁保新出的短期重疾险。

可以说基本该顾虑的都顾虑到了,没有留下一堆烂摊子等人收拾。

一、相互宝为何关停?

其实,对于相互宝的关停,大师姐觉得并不意外,主要有 3 点原因:

1. 非持牌经营,无人监管

2020 年 9 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了水滴互助、相互宝等互助平台属于 非持牌经营,也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标准。

也就是说,包括相互宝在内,这几年大家蜂拥而入的互助计划,无论大平台还是小平台,都是不合规的

国内互助平台用户超过 3 亿,会员数量庞大,有的互助平台甚至有资金池,比如轻松互助要预存 10 元才能加入,存在跑路风险,就像前几年风靡一时的 P2P。

高达 3 亿的会员却没有监管,意味着一旦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社会风险

所以,银保监会在《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里也明确了要 把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尽快实现合法经营

在今年的 “两会” 上,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网络互助也提出了建议:

  • 将网络互助纳入保险监管体系,限制资金池行为。
  • 建立创新监管方式,防止重蹈 “P2P 网贷” 的覆辙。

所以,互助计划频繁关停,监管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 大众的态度

大众对待相互宝的态度决定了相互宝的发展,当初相互宝是如何宣传的:0 元加入。

相互宝上线时,打出的宣传口号是 “0 元加入”,这让它在当时获得了大量的用户。

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等待期的原因,出险的人比较少,分摊金额只要几分、几毛钱,四舍五入相当于不要钱。

但是人就是这样,一旦舒服白嫖惯了,就会变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虽然大家加入相互宝,喊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口号,但一旦别人出险获得理赔,自己却不断的分摊,心里难免有不平衡。

再加上随着出险人数越来越多,分摊金开始翻倍上涨,甚至翻了好几百倍。

所以,就算分摊金额只不过是每月几块钱、十几块钱,不过一杯奶茶钱而已,但大家仍是觉得太贵了,网上抱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甚至有人因为分摊金额增长太快,而推出相互宝。

3. 舆论因素

对相互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众舆论,相信大家听过不少相互宝拒赔的案例。

现在,你去任何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站搜关键词 “相互宝”,铺天盖地都是负面评价,“相互宝要不要退”“相互宝需要加入”“相互宝是骗人的” 等等。

舆论对相互宝的指责,到了很夸张的程度。

所以对相互宝来说,所处的境地非常尴尬:

  • 如果涨得快,就会被指责 “滥赔”,分摊越来越多;
  • 如果发生了 “拒赔” 案例,就会说该赔不赔,质疑分摊金不知去向。

而且,由于相互宝不是保险,没有相关监管机构,一旦出现理赔纠纷,处理方式争议很大:

  • 保险: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
  • 相互宝:启动陪审团

保险理赔发生争议,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有专业的国家公务机关处理,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平性。

而相互宝理赔出现争议,按照规则成员如果不同意审理意见的话,可以申请陪审,由同样是相互宝会员的陪审员来投票,如果超过 50% 的票数支持,则可以获得赔付;如果没有超过 50%,则不能获得赔付。

陪审团成员大部分既非法学专业也非医学专业,投票更多是基于个人认知,或带有个人情感,这样的判决未免有些不太公平公正。

再加上很多人直接把相互宝作为自己唯一的保障,如果出现拒赔情况,没有获得赔付,可想而知是怎样的结果,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又少不了讨伐、指责的新闻。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相互宝的关停大家都可预料得到。

二、写在最后

说实话,相互宝从一开始出现,我们就由衷感到高兴,因为正是有了相互宝,才唤起了更多老百姓对保险的关注!

相互宝这一路走来,虽然一直非议不断,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功大于过。

2018 年正式开启计划,3 年时间相互宝毫无疑问帮助了不少人,参与人数高峰时甚至超过了一亿人,每年总分摊金额不到两百块,期间累计救助了 179127 位成员度过家庭难关。

这可能是相互宝留给我们最好的留念。

既然相互宝已经关停,大家就应该提早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障,身体健康的朋友应该尽早把保险配置齐全,防范风险。

身体有异常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可以买一份当地的惠民保,如果当地没有,也可以考虑全国版的惠民保。

与医保相比,惠民保 保障范围更广,有些还能报销社保外费用和部分特效药费用

如果你有了医保,再买一份惠民保,基本能覆盖很多疾病的治疗花费了。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互助计划已落下帷幕,再多说也无意义,不如把握当下,趁着健康,做好保障。

如果你想多了解保险,不妨找大师姐聊聊~

知乎用户 深蓝保专心保险​​ 发表

[

相互保宣布退出江湖!有什么影响?从本源了解一下相互宝!

深蓝保专心保险的视频

 · 436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7646757160775680)

  • 2020 年 8 月:百度旗下灯火互助关停
  • 2021 年 1 月:美团互助宣布关停
  • 2021 年 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宣布关停
  • 2021 年 5 月:360 互助宣布关停

如今,相护宝也要停了。

1、互助计划也有温度

过去我们测评和分析过很多互助计划,但我们始终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观点:互助计划是新事物,它有存在的合理性

有些朋友觉得保险贵的,可以考虑加入互助计划,因为它加入门槛低,还能享受 “便宜” 的保障。

几块钱这个价格比很多一年期的重疾险和医疗险都便宜,而且在刚加入的时候,价格更低,一年甚至就十几元。

互助计划的诞生,是对保险的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激励着保险行业的向好。

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更加懂得高性价比保险对个人的重要性,更加在乎普通人的保障需求,更加想要保险健康向上发展。

面对互助计划的关停,有人惋惜,觉得它们也曾帮助过很多有需要的人;有人叫好,不受监管和保护,总让人心里没底。

面对时代的巨大潮涌,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会有一段旅程,或艰难,或困苦,但至少也曾经传递过温暖给需要的人。

2、互助计划关停,背后隐藏着什么?

新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必然经历阵痛期,就像如今互助计划的大面积关停。

那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互助计划会突逢巨变呢?

1)互助平台非持牌经营

网络互助从 2011 年的 “康爱公社” 发展至今,经历了 10 年时间,一直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互助行业也没有相关的准入或经营标准。

直到 2020 年 3 月,出台了 全国首个网络互助团体标准

这份标准是由蚂蚁金服联合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共同制定,提出了互助平台的 “四要一不要” 原则:

虽然这份标准对互助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 蚂蚁金服 自发组织确定的,并不一定能符合监管的要求,对互助行业难以起到真正的规范作用。

而在 2020 年 9 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了水滴互助、相互宝等互助平台属于 非持牌经营,也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标准。

也就是说,这几年大家蜂拥而入的互助计划,无论大平台还是小平台,都是不合规的

2)互助平台要纳入监管

目前国内互助平台用户超过 3 亿,会员数量庞大。有的互助平台甚至有资金池,比如轻松互助要预存 10 元才能加入,存在跑路风险,就像前几年风靡一时的 P2P。

高达 3 亿的会员却没有监管,意味着一旦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社会风险

所以,银保监会在《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里也明确了要 把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尽快实现合法经营

在今年的 “两会” 上,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网络互助也提出了建议:

  • 将网络互助纳入保险监管体系,限制资金池行为。
  • 建立创新监管方式,防止重蹈 “P2P 网贷” 的覆辙。

所以,互助计划频繁关停,监管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相互宝相比保险有何不足?

专心君列出了 4 点,供大家参考:

  • 保障可能被调整:相互宝条款写明 “平台有权调整保障内容”;而保险通过法律条款确定,保险公司不能随意更改。
  • 分摊费用不确定:成员人数,患病人数,每期都不固定,导致分摊的费用也不固定。
  • 可能拿不到钱:相互宝能否长期运营是个未知数,可能因为监管或其他因素而关停。而保险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安全性极高。
  • 理赔时效不确定:从 “申请理赔” 到 “分摊打款”,具体需要多久,相互宝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披露。而保险赔或不赔,《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 30 天内给出结论。

回过头看,相互宝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 低收入和老年人群体

主要有以下优势:

  • 分摊金低:一份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块,而相互宝每个月才十几块钱,预算再有限的人也买得起。
  • 加入门槛低:相互宝健康告知相对宽松,年纪大、有慢性病的老人也能加入老年防癌计划。

总的来说,互助计划除了令一部分买不起保险的人有机会加入,更是让那些买不了的人重新有了希望。

相互宝的存在,让不少人得到了最基础的保障,唤起了大家的保障意识。

4、互助计划关停,普通人还有其他选择吗?

互助计划因其 “物美价廉” 被人喜欢,但如果大面积关停,显然会陷入信任危机。

那有没有同样实惠的保障,可以供大多数普通人选择呢?

我们综合整理了以下几个方案,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1)医保,一定要买

医保人人都应该参保,不管你是 新农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与了就能享受到这份来自国家的福利。

相比商业保险,它还有三大优势:

  • 带病投保:不管你过去、现在身体有什么毛病,都能直接买,无需健康告知。
  • 保证续保: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可以保一辈子。
  • 长期有效:职工医保缴费满一定年限(例如广州是 15 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就能终身享受医疗报销福利。

关键是医保也不贵,一个 50 岁的人,一年新农合的缴费才 300 来块,生病住院去定点医院,最高能报销 80% ,能省下一大笔钱。

医保是属于国家的政策福利,一般能报销数十万的看病花费,我们建议人人都要买医保

2)适当配置商业保险

普通人能想到的除了医保,就是保险,但大多数人对保险的印象都停留在 “贵” 上,其实保险也有很多高性价比实惠的产品。

比如我们接下来介绍的:

① 惠民保

惠民保是近几年保险圈的一股 “清流”,几十块钱能买上百万保额,还不问身体状况、不限年龄……

与医保相比,惠民保 保障范围更广,有些还能报销社保外费用和部分特效药费用

如果你有了医保,再买一份惠民保,基本能覆盖很多疾病的治疗花费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惠民保一般只卖一段时间,大家要随时保持关注才好。

② 短期保险

短期保险比如一年期的重疾、医疗险、意外等,虽然保障一般只能 1 年,但相对来说会便宜很多。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专心君很少推荐一年期重疾险,因为它非常不稳定,也有可能因为身体健康变化,第二年不能买了。

一年期的保险主要针对想要最低预算解决保障的朋友,如果还觉得贵,那就只买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 也可以,也能覆盖大病和意外风险了。

③ 众筹

跟互助计划一样,众筹是伴随互联网发展刚刚兴起的一种方式,它主要利用个人的朋友圈,引发别人的关注,从而达到筹款的目的。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它基本不需要成本,只需要公开自己的生病过程,通过转发扩大影响。

对于体面的打工人,众筹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如果真的走投无路,众筹或许也是最后的稻草。

写在最后

相互宝这一路走来,虽然一直非议不断,但我们不能否认它功大于过。

3 年以来,相互宝一共救助了 171,886 人,募集了 248.94 亿互助金,的确帮了不少人。

如今,我们只能说声谢谢它来过……


专心保险经纪,深蓝保旗下服务品牌,专注全网保险科普、测评!

超全保险投保攻略,“点赞 + 收藏”,小白也能做自己的保险规划师!

以下文章集锦,为专心君多年从业所得,买前看一看,涨知识又省钱!

延伸阅读:

知乎用户 关哥​ 发表

相互保的关停,其实并不意外,一个月前还在即刻上分享我对相互宝人数快速下降的观察,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至此,国内大型互助平台全体落幕,以后也不用再吵互助形式是不是骗人了,反正也没了。

我对互助计划的看法,一直也没变过,三年前,相互保上线当天,我就给过结论

现在回头看,仍然是对的,它就是作为我们保障体系的一个补充部分,至于说有多重要,完全要看个人的情况。

今年三月,水滴互助关停之后,我就已经回答过要不要留着相互宝的问题,也提醒大家「审视保障体系」这件事了。

所以,相互宝关停之后,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请各位「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保障体系并不完整,相互宝的 30 万 / 10 万额度,占了较大比重」的朋友,重新梳理自己「没有相互宝」的保障体系是怎样的。

关停带来的保障缺口,要不要补?用什么补?补多少?都是该考虑的问题。

我其实是有点难过的。相互宝虽然有很多被诟病的地方,但是实实在在的给很多家庭提供了帮助,让我对「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比起事后捐款的被动方式,我更欣赏这种事前的主动操作。「亡羊」很可能没有机会「补牢」,所以「未雨」必须「绸缪」。

同时,相互宝的关停也再一次提醒我们,保障有很多个维度,我们不仅要关注保障的范围、深度,也要考虑保障的持续性。

关于相互宝的讨论,其实还可以继续,毕竟它引申出的,是对保障、慈善、互助这一个大话题的讨论。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没错的:先自助,再互助。

知乎用户 郑州明亚侯兴旺​​ 发表

两天前,在客户给父母买保险的时候还安利她给家人配上相互宝,12 月 28 日,相互宝就通知关停了……

基于什么原因考量关停?

我总结了两方面的原因:1. 合规层面;2. 规则不太合理。留下的健康人群越来越少,高风险人群越来越多。

合规层面:

因为相互宝等互助不属于保险,出现纠纷的话,往往得不到公平解决,纠纷事件曾经上过多家媒体,最后也不了了之。

民众很多人不清楚规则,一听说不理赔,就直接退出。

关停的不仅仅只有相互宝,还有近两年已经关停的百度灯火互助、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等互助平台。很多也都是基于合规层面关停的。

2. 规则不太合理,留下的健康人群越来越少,高风险人群越来越多。

相互宝成员在 2020 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 1.0 亿人,后来越来越少。因为有些人吐槽说分摊多了,从 1 分钱到一个月 15 块钱,分摊的 3 年,钱都打水漂了……

没错

从 2018 年上线的时候,不要钱,然后 2019 年开始一个月才几分钱,到 2020 年逐渐提升到每月 15 块钱,所以很多健康的人觉得都是在给别人做贡献,就默默地退出了,现在互助人数在 7000 多万,整整减少了 3000 多万。

根据相互宝的数据显示(最近一期的)

申请互助的人中,40 岁以上的人群,发生互助的占比最高。而 40 岁以下和 40 岁以上的人大家分摊的钱都是一样的。而加入相互宝人数最多的也是 80 后,90 后等。这些人发生重疾概率低,但是分摊钱却不少。所以相当于是 40 岁以下的人分摊的钱去给 40 岁以上的人做慈善了。

所以规则是有问题的,由于涉及人数特别多,又不好调整,会引发巨大的争议。

我想这也是相互宝关停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相互宝有些不足,但是却实实在在是一份好保障。

加入相互宝这 3 年,我本人一共分摊了 264.55 元,2021 年 149.25 元,2020 年 86.16 元,2019 年 29.14 元,2018 年没有分摊。

相当于我花 264.55 元,买了个保额 30 万,3 年期的重大疾病保险,这个钱跟商业保险比,要少太多了,划算太多了。

普通民众都想要保障,可是商业保险是盈利性质的,所以价格偏贵,加上了解的信息有限,往往买不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相互宝提供的这重重大疾病保障,花费少,保障额度高。

我家人在 2020 年发生大病,申请到了 10 万的互助金,而从加入到退出一共分摊 66 块钱。我给他买的重大疾病保险,赔付 10 万,缴费 7400 多元。

一年缴费几千块钱,也不差这 180 块钱增加一份保障。

只是关停了,老百姓就少了一重普惠性质的保障。

扩展阅读:

[

支付宝相互保要不要退出?分摊的钱越来越多了。相互宝互助金的理赔流程是什么样的?相互宝和商业保险的有哪些区别?

近期有不少人说相互宝分摊的钱越来越多,说自己想要或者已经退出相互宝了,相互保究竟要不要退出? 侯老师通过这篇文章做一个客观的分析。 分摊越来越多,这个不跟你杠,虽然我是卖保险的,但是我也鼓励和支持客户加入相互宝。 因为相互宝是给付型的,解决…

29 赞同 · 42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222724)

知乎用户 慧择保险网​​ 发表

翻了下记录,发现自己相互宝已经交了 2 年多了,

一共运营 3 多年,我就交了 2.5 年,

从最初自己一个人参与,到叫全家人参与;

从分摊几毛,到分摊几块;

从相互保变成相互宝;

四舍五入我也算看着相互宝从小苗苗变成大树,

如今相互宝要停止运营了,怪舍不得的,

舍不得这种友善的互助模式。

虽然相互宝不是 “保险”,但它实实在在以它的方式拉了很多患病家庭一把,

我粗粗估算了一下,相互宝大概赔出去了这么多(期待后面公布总赔付额):

(根据不同投保年龄,相互宝重疾险理赔 10 万 - 50 万的保额)

根据公布的数据,相互宝救助了约 18 万患病成员,

如果取每人赔 10 万,相互宝赔出 18 亿;

如果取每人赔 30 万,相互保赔出 54 亿;

如果取每人赔 50 万,相互宝赔出 400 亿;

![](data:image/svg+xml;utf8,)

相互宝确确实实帮了很多人。

那为啥这样的互助不能进行下去了??

说到底,成也互助、败也互助,

相互宝投保门槛低、退出自由、也不损失什么钱,

这也就导致相互宝计划的 “逆选择风险” 越来越高,

啥是 “逆选择风险”?

就是那些身体越差、职业越危险的人,越愿意加入互助计划

因为互助计划加入门槛低,成本低,加上对健康告知的把控宽松,很容易成为高风险人群的聚集地。

这样,会使得平台赔付的概率提高,分摊的金额更多。

(目前找不到相互宝互助数据,我们以水 X 互助每年分摊金额为例:)

相对的,因为分摊金额变多,身体健康的人反而会选择退出。

人数减少,赔付的次数增加,平台不仅达不到运营目标,还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

再加上监管的不认可,互助之路走得非常难:

银保监会对互助计划的定义是:非持牌运营。

可谓吃力不讨好。

因此,即使流量上千万,也不得不忍痛退出

最后的最后,相互宝互助计划停了,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互助计划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撬动一份巨额的保障,让更多人不至于裸露在风险之中。

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它的风险。

不论是现在它所处的监管环境,还是它创立的初衷,都表明互助计划并不稳定。

一旦互助计划说停就停,我们依赖于互助计划搭建起来的保障就会崩塌。

因此,我们需要多维度的保障,不只是互助计划。

知乎用户 喵老板​ 发表

相互宝的关停,其实是早已注定的。我们都知道它(关停)一定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它会发生在什么时间。现在,相互宝即将走到属于它的终点,网络互助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

其实无论是早期的 “相互保”,还是后来的 “相互宝”,这类产品始终逃不出一个死循环:

  1. 随着参与人数增加,计划存续期限增长,**参与用户中出险的人越来越多,分摊金额会持续上升,**直到参与的人数足够多,且计划持续时间也够长,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
  2. 紧跟着,面对持续上升的的分摊金额,理解的用户会留下,继续参与分摊,但是也必定会有部分用户选择退出,且这些退出的用户往往以年轻、健康的 “低风险人群” 为主
  3. “低风险人群”退出,造成留在计划中的 “高风险人群” 占比上升,分摊金额的平衡点又会进一步被推高
  4. 更高的分摊金额,造成更多的人退出,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留在计划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身体已经出现各种问题的 “高风险人群”,网络互助变成 “病友互助”,整个计划走向终点。

要想破除这个死循环,只有两个办法:

  • 玩命宣传,保证持续有新鲜血液参与进来,而且得是 “低风险” 的新鲜血液,否则产品死得更快;
  • 做足用户教育,让绝大多数参与者理解 “平衡点” 的存在,留住尽可能多的参与者。

说实话,相互宝已经做得很努力了,但还是不够。

在我的印象中,大概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声音说相互宝的分摊金额越来越高,“暴涨” 多少倍,要不要退等等…… 参与人数也从巅峰时的 1 亿多降至 7500 万,超过 2700 万人退出。

于是,相互宝终于走向了它命运的终点。

对于广大参与者而言,此时最关心的无疑是关停后自己的保障问题。

对此,相互宝提出的方案是由人保健康承保的 3 款短期健康险:

一款重疾险,两款防癌险,都是一年期非保证续保产品,保障期满后需要重新投保。

如果重新投保时身体健康状况已经不满足健康告知的要求,很可能无法投保,若强行投保,将来理赔时很可能遭遇拒赔。

对于这个问题,支付宝是否做了充分、详尽的提示?在我看来是没有的,至少我没有在产品的展示页面看到任何足以引起我注意的相关提示。

相互宝的 “弃子” 们未来是否会因此遇到更多麻烦和问题?不得而知。

知乎用户 淡定先生 发表

看了这么多回答,终于明白社会上为啥那么多房价跌要开发商赔钱的了。

也明白了为啥最划算的消费型保险没人买但最坑人的分红型返还型保险买的人最多。

为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堪忧。

知乎用户 小菜鸡 发表

看了下官方通告,后续咋整,分三步走:

1)从现在起,相互宝用户都不会再扣款,后续两期费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有人毛估估要付 16 个亿)

2)2022 年 1 月 28 日前,确诊的朋友,还能获得赔付

3)想要继续保障的,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免 3 个月保费投保蚂蚁保的短期重疾险。

这么安排,也算妥帖了…

相互宝下线并不是毫无征兆。

从 2021 年年初开始,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十家互助平台陆续关停。

而相互宝依托支付宝的流量,才坚持到现在,属实不易。

说起来,我身边不少朋友的第一份保障就是从相互宝开始的。

相互宝刚上线那会,我也第一时间给家人安排上了。

当时想着多一份保障的同时也是在做公益。

虽然它只是个互助计划,但坦白说,它让一些低收入人群有了基础保障,也让更多人对保险有了初步的认知。

要知道,很多小白连买保险需要看健康告知都不知道…

这次相互宝关停,也宣告着互助计划时代的落幕,就挺唏嘘的。

为什么这类「互助计划」,难以为继?

一是平台面临的死亡螺旋。

不少参加相互宝的健康人,在分摊金额上涨后,就主动退出了。

健康用户越来越少,非健康用户持续积累,赔付率持续走高,项目陷入死亡螺旋,难以为继

二是监管问题

说到底,互助不是保险。一方面缺少保险法兜底,另一方面关于精算、风控的部分,不够成熟,难免会有偿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所以,从去年底开始,国家在监管网络互助计划方面也愈发严格。

相互宝关停后,我们剩下的 7000 多万人咋整呢?

我之前说过,相互宝的作用在于,用低成本撬动一笔高额互助金,只适合作为个人保障体系的补充。

就像饭后甜点,有挺好,没有也不影响。要想管饱,还得靠主菜——保险。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对保险能保什么、有啥用,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就说相互宝吧,它比较接近重疾险的作用,确诊生病就一次性拿一笔钱,你想咋用都行。

现在相互宝要关停了,替代方案就是 1 年期重疾险。

除了重疾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要优先考虑意外险和医疗险

意外险专治人生无常,一年一百多块,小到猫爪狗咬大到身故全残,都可以用它报销费用。

医疗险对应大病风险,花多少报销多少,社保不报销的先进医疗手段、好药贵药,都能用它覆盖。

对了,近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出城市惠民保险本质上就是医疗保险,比如上海沪惠保、广州穗岁康等等。

城市惠民保相比一般商业医疗险门槛更低,对参保人没健康要求、没年龄限制,老年人、亚健康人群闭眼入就对了。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这三类兜底保障安排妥了后,咱们再考虑寿险、年金险。

投保和人生一样,居安思危为上。

早做安排,就能多一份从容。

知乎用户 Bruce 发表

相互宝说停就停!7500 万人的钱怎么退?!

大家好,我是哆啦~

昨天发生了个大事,

用户一度过亿的相互宝,宣布关停了!

通知很长,主要说 3 件事:

1、1 月 28 号起,相互宝就要彻底拜拜了!

2、28 号前得病的人,可以照常理赔

但钱不用咱们分摊了,由平台来买单。

3、后续的保障,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就挺遗憾的,

我是 2018 年底加入相互宝的,

总共就分摊了 271.51 元,却帮助了 18 万人

不经意就干了件大善事,

想想还挺伟大的。

![](data:image/svg+xml;utf8,)

但有些朋友却难以接受,喊着要退钱,

毕竟分摊了 3 年,不是奔着做慈善去的,

是为了以后自己出事能用上 ,

现在说停就停,那我怎么办!?

确实,相互宝用户还有 7500 万,

一人得病一般就分摊 10 万 - 30 万,

按理说还是能运行的,为啥一定要关停?

关停后,7500 万人交的钱就打水漂了吗?

以后的保障又该怎么办?

别急,下面咱就来讲讲。

N1

这么便宜的相互宝,为什么一定要关停?

自 2020 年来,

百度、美团等多家互助平台就相继宣布关停。

所以这次相互宝没了也是必然

那为什么这种互助模式在国内活不下去了呢?

主要有 2 个原因:

1、模式本身存在巨大漏洞

这种互助计划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凑钱,

谁得了事先约定的重病,

就拿这钱分摊治疗费,一般给个 10-30 万元。

它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门槛极低

每人分摊几毛钱,出事却能赔 10 万,

还可以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

而且有支付宝这一巨大流量入口

源源不断有人加入,这就形成良性循环。

但正因为有 “马爸爸” 的背书,

很多人都忽略相互宝的 “不确定性”

首先,它的规则说改就改。

相互宝的条款内容和保险相差不大,

但本质上不是保险,没有保险牌照,

也不受银保监会的监管,

于是某种程度上它的规则是可以 “自己说了算”

比如 19 年 12 月,相互宝未经过用户同意,

直接宣布取消对轻度甲状腺癌的赔付:

如果不接受调整?

那就退出,没退出就默认同意,

非常 “霸道总裁”~

其次,宽进严赔。

相互宝的健康告知宽松,并且用户自行参与,

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

很多人连健告是啥都不知道就跟风进场,

甚至还有人隐瞒病情。

而到了理赔时就麻烦了,

相互宝的理赔相当严苛

无论病情严不严重、资料齐不齐全,

都会要求调查人员去面访,调查巨详尽,

所以拒赔率很高,经常发生纠纷~

理赔严苛的同时,效率就差,

基本上都得等几个月,

真要生重病,急着拿钱治病,

等相互宝赔钱,估计 “人都凉” 了…

最后,分摊金说涨就涨。

也正因为前 2 点,

越来越多健康的年轻人选择退出,

留下的人发病率一高,分摊金就暴涨。

这点参与过相互宝的朋友都能感受到,

从最开始的每个月几毛几分钱,

到现在一期(一个月两期)得交 7 块多,

3 年涨了几百倍!

按涨幅趋势,

未来所谓的高性价比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这场互助自然也玩不下去了~

2、监管叫停

随意修改规则、理赔纠纷、分摊金不透明,

甚至可能多扣钱,集资然后跑路

最终扰乱金融秩序,伤害千万人的利益,

这些都是监管不愿看到的,

所以早之前就被官方多次批评:

而今年银保监又出来互联网保险新规

大大提升了互联网保险经营门槛:

很多保险公司被迫暂停业务,升级优化,

保险都如此,

更别提没有保险牌照的相互宝了,

“不抽你” 已经算好的了…

N2

7500 万人的保障怎么办?还能退钱吗?

互联网创新值得鼓励,金融创新却要谨慎。

但不能否认,

相互宝确实为很多大病家庭借了燃眉之急

并且大大普及了保障意识,

关停了蛮可惜的~

不过咱也愿赌服输,退钱就别想了。

对于还在参加的 7500 万用户,

支付宝也有推荐转保新的保险产品

现在转保不仅有 8.8 元,

还送 3 个月免费保障。

![](data:image/svg+xml;utf8,)

BUT 我劝你慎重考虑!

推荐的几款保险都是 1 年期重疾

如果 1 年内得病,

下一年不仅续不了保,其他保障都难买到。

千万别病急乱投医!

对于身体健康的朋友,

还是建议在关停前及时为自己补充保障,

如果负担不起几千元重疾险,

几百块医疗险、意外险要安排上~

如果身体有些小毛病,

各地百元的惠民保,你最好参加。

我叫哆啦,是专业的保险测评师**。**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买保险,可以问我,还可以免费获取重疾险选购宝典,欢迎来聊~

![](data:image/svg+xml;utf8,)

往期精华文章,选购保险之前看一看,避免买错花冤枉钱!

❤热销保险推荐❤

❤更多保险测评❤

❤理赔实录❤

知乎用户 三叔侃侃​ 发表

作为一个前几年曾经用过类似东南互保…… 哦不网络互助的人,我看到题目之后大概去了解了下具体情况,可以给个初步看法:

合情合理,应对得当。

首先说合情合理这块儿,我在很多答案里都说过,中国互助行业在过去 10 多年或者说 20 年发展过程当中,有比较长时期属于 “野蛮生长” 的状态。

也就是说,没有相应配套法规和监管措施,很多互联网企业本身也是在各种摸着石头过河,而作为一种除了医保、商业保险之外的 “第三条道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保,算是市场与网民集体智慧的一种化学反应成果。

如果具体去查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类产品真的帮助过很多人,例如本月初就看到一些资讯介绍过相互宝让 5 岁女童得到手术救助的例子。

但正因为网络互助缺少明确的监管,所以可持续性一直让人打鼓。

虽然相互宝首创了先互助、后分摊的模式,流程相对健康、透明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不过始终都是互助产品的身份,在行业整改中也难逃时代的命运。

我复制下网上一些媒体的观点:

虽然网络互助的作用值得肯定,但局限性也同样明显。最关键一点,互助计划不是保险,不在银保监的监管范围之内。尽管去年 9 月银保监会打非局提出要把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但一直未见具体措施。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出来,网络互助这种形式在国内并不受支持。

既然是不受支持的经营项目,那么退出公众视野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我才说,相互宝(以及之前很多产品)宣布将关停,合情合理。

网上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惋惜,尤其是加入过相互宝的成员,说明相互宝关停之际给出的方案还是得人心的。

对相互宝这种原本大量用户曾经投入费用的大型平台,如果你说跑路就跑路,说关停之后啥也不管的话,想想也知道会有大问题。

毕竟从用户规模来说,相互宝可能是过去国内最多的一家。所以说,这里就必须展现出企业的担当。

根据官方公告,平台将预留足够长的时间给用户做准备,尤其对于很多恰好遭遇不测,急需费用的特殊群体就更是如此。

相互宝的做法是,自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后续产生的所有互助金将由相互宝承担。以 12 月第二期互助公示的 “预计分摊总金额”5.6 亿为例,到关停日期间有三次分摊,相当于相互宝平台至少需承担 16.8 亿的互助金。

如此一来,即便平台停止运营,但因为留有足够的互助金,所以只要是符合互助规则的重病成员,并且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4 日 0 时之前的,自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含 180 天)都可以继续向相互宝平台申请互助,这部分互助金也是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参照现在一个月的救助量,预计需要超过 10 亿的互助金。当然。但既然是支付宝这种体量的企业,必然需要展现出责任感来。

另外,现有成员还可以选择新的保障方案,并有 3 个月的免费期,如果有 1000 万人转新方案,相互宝成本的也有 4 亿。

这么算下来,这次关停,相互宝要自掏腰包 30 亿。

虽然损失很大,但相互宝必定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平台用户不满,将此次关停的影响降到最低。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也不能确认自己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不会发生意外,既然相互宝无法使用了,大家还是要想象自己的其他保障配置问题,尤其是除了相互宝没有其他保障产品的人。

知乎用户 牛仔 发表

有些原则是没法违背的,即使短期内存在异常,但是长期来看,违背了原则的东西注定会消亡。

而对于一家企业而言,盈利是最基本的要求,反过来说就是亏钱的生意没人做。

所以相互宝的关停其实很简单:亏钱。

当然亏钱的生意也有很多人做,比如之前的外卖,百团大战的时候都是亏着钱去补贴。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亏钱只是为了未来更好的赚钱。

所以相互宝现在就是完成了它该做的任务,然后作为一个亏钱的项目,那就没有存活的必要了。

相互宝会亏钱吗?理论上,看起来不会。

因为它是互助机构,是收管理费的:

理论上做中介是最稳妥的赚钱方法。

但是人员、场地这些都是固定成本来的,管理费收入是浮动的。所以当用户群体下滑之后,这些固定成本在支出的占比中会越来越高。

而用户群体的流失是可以避免的吗?

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所有类似相互宝这种互助机构必然面对的困境。

我在 2019 年的时候曾经简单分析过相互宝,当时就明确说明不看好相互宝长期发展的:

分摊金额激增的相互宝,还值得我们参与吗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样的互助形式必然存在大量的逆向选择(带病投保),而逆向选择必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健康人群不断从互助组织中脱离。

从而陷入一个恶行循环:费用越高,人越少;人越少,费用越高。

而当时我个人简单、不严谨的估算,逆向选择会一直存在,但会在每期分摊费用达到 8 元以上会越发明显。

而实际上相互宝最高一期的分摊费用是 7.56 元,而用户群体目前已经是每期都在衰减。

所以相互宝在这个时候脱身而出,其实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它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逆转这个趋势。

就如同今年更加早关闭的其他互助组织一般。

很多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于相互宝这种的互助组织感到兴奋,认为这些组织是对保险行业的颠覆。

其实这完全就是错误的看法:互助组织才是保险行业的前身,现代保险行业就是从互助组织演变过来的。

支付宝这些互联网企业再把一种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的商业模式拿出来,那被淘汰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最起码对于支付宝而言,它想要做的事情已经达成了。

相互宝顶峰参与人数过亿人,直接把市场下沉到三线城市之外,激活了大量人群对于保险的关注。而相互宝作为互助组织中顶流产品的存在,为蚂蚁保引流了大量的客户。

蚂蚁保刚推出来的时候,想要参与相互宝,查看相互宝,入口是从蚂蚁保进入的;但是后续慢慢的,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蚂蚁保和相互宝就互相独立了。

而且在应用中心里,只有蚂蚁保的位置,相互宝的人口其实是被藏得很好(起码当时我找了挺久)。

所以从蚂蚁保和相互宝过往的关系我们不难推测,相互宝在完成引流任务后,其实就已经慢慢被支付宝所抛弃了。

至于说相互宝关停有什么影响?

我个人其实没太多想法,毕竟在我看来,这不过是落后的商业模式,在资本刺激下的一次回光返照而已。

仅此而已,不是什么创新,没什么值得缅怀的。

知乎用户 脚丫子​ 发表

我也来蹭个热点,说一下相互宝。

其实,我对相互宝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

  • 它不是保险,不能真的当救命稻草用
  • 但它有用,因为让那些没买保险的人通过互助的方式达成某种契约上的合作

现在这个时候来评论相互宝,心情悲喜交加。而且我觉得,其实,我们也不配评论相互宝,背负着美名也好,骂名也罢,终究,它是帮到别人的。

客观来说。相互宝终究不是保险,不是保险,就没法套用保险背后的逻辑——

比如保险有可参考的历史数据,诸如重大疾病发生率、人身保险经验生命表这种,保险公司养那么多精算师就是为了去算概率,从而为保险产品制定一个合理的费率的。

再比如保险公司背后还有再保。再保的定义可以度娘,简而言之,是通过签订分保合同,把保险公司原来需要承担的部分风险和责任转移给再保公司。再保也是我们保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比如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直说保单就是一份合同,保险公司从成立、运营到破产也都是有相关法律法规做规范的,不是那么随意的。

脚丫子:05 | 保险公司倒闭了如何破?!

但归根结底,相互宝只是个互助平台,虽然有美好的愿景,虽然有大量的人加入其中,也有人在这里享受到了互助的力量,但无论如何,终究没有上面所说的这些基础保障。没有基础保障的相互宝,现在说停止运营是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的。

这个事情喜忧参半:

  • 喜的是,通过相互宝很多人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也更清楚作为一份保单他有很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保险,相互宝是个加餐而已。
  • 忧的是,我总觉得相互宝还是有点理想化的情结,它也在做一些尝试,当然这个尝试现在落幕也很正常,所以能接受,觉得可惜。

好吧,一切向前看,买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对吧~

延伸阅读:

重疾险

信泰三兄弟,席卷新重疾的狂潮~ - 知乎 (zhihu.com)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大人小孩都适用 - 知乎 (zhihu.com)

工银安盛的新重疾 —— 御享颐生(尊享版) - 知乎 (zhihu.com)

医疗险:

BUPA —— 医疗险界的爱马仕 - 知乎 (zhihu.com)

AXA —— 品质医疗 触手可及! - 知乎 (zhihu.com)

Cigna —— 招商信诺高端医疗险 - 知乎 (zhihu.com)

意外险:

28 | 居家良药,人人必备 之 “综合意外险! - 知乎 (zhihu.com)

【理赔实录】支气管异物住院手术,理赔 5782.39 元 - 知乎 (zhihu.com)

【理赔实录】意外烫伤,理赔 622.88 元 - 知乎 (zhihu.com)

寿险:

大麦甜蜜家 2020:夫妻互保的定期寿险 - 知乎 (zhihu.com)

华贵小爱终身寿险,要的就是一个确定 - 知乎 (zhihu.com)

0 等待期的定期寿险?! - 知乎 (zhihu.com)

养老险

31 | 我为什么要给自己买份养老金? - 知乎 (zhihu.com)

来光大养老,康康自己的养老生活~ - 知乎 (zhihu.com)

光明一生(慧选版),把退休金又拉高了! - 知乎 (zhihu.com)

知乎用户 Deep​ 发表

昨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运营三年、一亿多人加入过的全国最大的互助项目——相互宝,正式发出公告,宣布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停止运行。

公告如下:

我作为相互宝的首批会员、赔审员,同时也是相互宝的忠实粉丝,还是有蛮多感慨的。

还记得相互宝刚成立的时候,有很多不看好甚至诋毁的声音,我建议果断加入,尤其是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

后来相互宝因为涨价被质疑,很多人犹豫要不要退出时,我也不建议退出。

我说:如果一年一两百块钱你都在纠结、心疼,那你其实是最不应该退出的人。

很可惜,这个中国最大的互助项目,最终还是关停了。

但还是很欣慰,因为:

相互宝让十几万个家庭获得了救助,一共送出了近 260 亿互助金

这是一个壮举。


感谢相互宝,因为它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除了给需要救助的家庭送去了钱,还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险教育。

许多人因为相互宝,启发了保险意识。

许多人因为相互宝,搞懂了一些基本的保险常识。

许多人因为相互宝,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 “按条款理赔”。

曾经有一个案例,我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深度昏迷没有达到条款约定的时间,平台做出了 “拒赔” 的决定。

当事人不同意,于是交到了赔审员的手中,由会员们中的赔审员投票决定,是否应当 “赔付”。

最后的投票结果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不符合条款,应当拒赔。

拒赔理由是:

虽然当事人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既然有条款,大家就都应该遵守。如果每次都因为值得同情赔了,那条款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对其他的会员也不公平。

其实,这就是保险运作的机制:契约、公平。

相信只要当过赔审员,亲手投过票的,对保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也会减少一些误解。

所以我说,相互宝凭一己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险教育。

但很可惜,在其他互助平台纷纷关闭的大环境下,相互宝很难独善其身。

更关键的是,随着分摊金额的上涨,“持有体验不佳”,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退出。

啥叫 “持有体验不佳”?

就是即便算下来一年不过一两百块钱,但因为它一直涨,让人觉得很难受。

这个也可以用股票基金来类比。

比如买沪深 300 指数基金,虽然长期持有能赚钱,但中间起起伏伏,波动较大,下跌时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幅度,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这也叫 “持有体验不佳”。

所以大多数人买股票基金都赚不到钱,部分也是因为克服不了这种心态,只会追涨杀跌,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那些退出相互宝的人,就是因为克服不了这种心态。

我们不得不承认,互助的运营模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也有其他问题)。

因为互助是保险的原始形态,几百年演变才形成的现代商业保险制度,必然有其先进性。

所以我很早就说过:相互宝的命运可以说是注定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不过现在讨论这些未免有马后炮之嫌,关停了就是关停了,多说无益。

总之,感谢相互宝,这一次,是真的要说再见了。

再见,再也不见。下一站,我们相约保险。

ps:

有不少朋友来问,相互宝退出后推荐的 “健康福 · 重疾 1 号” 要不要加入。

我的建议是:

“健康福 · 重疾 1 号” 就是一个 1 年期的重疾险,没啥特别的,小孩和年轻人买都很便宜,50-59 岁的要贵一点,但放到整个行业来看,同类中(虽然也没几款 1 年期重疾险)性价比还是蛮高的,“符合条件” 的话,可以转过去。

但还是那句老话,1 年期重疾险极不稳定,作为过渡或补充可以,不建议作为主力保障。

以上。

知乎用户 清流博士 发表

感谢邀请。

12 月 28 日,最后一家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官宣将于 1 月 28 日关停。

这也是继美团互助、水滴互助等平台后,今年关停的第 10 家网络互助平台。

水滴互助关了,轻松互助关了,美团互助也关了,网络互助都关了……

那么大家的保险都配置好了嘛?

其实相互宝被关停很突然但是不意外,

从去年底蚂蚁金服被暂停上市开始,很多事情的终局也就只能如此了……

另外每月都有将近 100 万人退出计划,在传统互联网的商业逻辑里,

这注定是要被抛弃的产品了。

相互宝公告显示,由于过去一年互助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更长远保护所有成员权益,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停止运行。

为了防止部分成员的保障中断,相互宝成员可低门槛转投对应的重疾险产品,并且无需重新计算等待期、无需重新做健康告知,还有 3 个月免费期。

意思是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不再需要大家支付,接下来一个内如果有新患病的成员,还可以继续申请互助,只不过钱由相互宝自己承担。

相互宝关停还留了个小尾巴,最后推荐了大家一个「替代」的保障方案:

送几十块的红包,还免费拿 3 个月的保障,有小伙伴问要不要买?清流建议不要了,

它所提供的就是个一年期的重疾险,或防癌险,也没多大保障价值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有 7500 万用户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是很多普通人大病保障的 “启蒙”。消息公布后,不少网友表示可惜。

根据相互宝的公示,三年来,相互宝共帮助 179127 人,募集互助金 259.37 亿。

另外很多人觉得互助宝和保险公司都是 “骗子”,“这也不保、那也不保”,其实只要仔细去看那些拒赔的案例,几乎都是没有按照要求告知健康情况,最终导致拒保。

事实上,只要投保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职业类别等与健康告知相关的事实,正常核保承保,保险公司完全没理由拒赔。

不少网友表达对相互宝的不舍和惋惜。在相互宝里的 “爱心足迹” 社区,能够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助人留言,很多网友认为,相互宝关停有点可惜,因为要用同样价格买到相同保障范围的重疾险很困难。

有的网友表示: 我从 18 年到现在给家人都买了,所有分摊接近 2 千,可是也是因为有加入,我妈在 20 年确诊乳腺癌得到赔付,心里还是感谢相互宝的。

有的网友表示,自己 “因为相互宝才知道要有大病保障,现在给家人都安排上了”,有的感慨 “能和这么多人一起帮助十几万人是特别的经历”。

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说白交了,其实我觉得白交是好事儿哇,不是说明自己健康吗?相互保本来就是互助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一份心里的满足, 祝大家新的一年继续健康平安,最好找到合适的产品也用不上。

相互宝为何突然低调关停?简单分析可能的几个原因:

1、网络互助是类保险业务,优点是门槛低,但保障水平和商业保险相比有差距。随着百万医疗、惠民保等普惠保险的发展,网络互助的 “性价比” 优势越来越小;保险持牌经营是已经确定的,网络互助作为一种类保险业务,虽然风险可控,但一直是个监管空白,获得牌照遥遥无期。

而且商业保险产品保障什么不保障什么,明明白白写在保险合同中,一旦出险需要进行理赔,都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来,但相互宝不是保险,只是一个互助平台,保障内容没有限制,准确来说是没有确定性。

之前相互宝对甲状腺癌的互助金规则就作出了调整。对于这个调整,相互宝的成员其实是很被动,因为条款中明确规定相互宝可以调整规则,成员不接受调整的只能选择退出的。

2、从商业模式上看,网络互助的模式单一,仅靠管理费维持运营,对各家公司的商业意义越来越小,经过长达 7 年的市场教育,网络互助启蒙用户保险意识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关停,一方面有利于保险行业更规范的运营;另一方面,也为普惠保险的进一步渗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3、我们购买了保险产品,即使保险公司破产了,有银保监会的监管在,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消费者的权益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data:image/svg+xml;utf8,)

而相互宝并不是保险,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争议,并且他的宣传资料明确提示,发生以下任一情形,就会终止相互宝:出现不可抗力或政策因素,导致相互宝无法存续。

最后相互宝关停意味着从此再也没有网络互助计划了,清流建议健康条件允许的同学一定要抓紧时间看看商业保险:**2021 年家庭保险推荐清单!**健康条件不好的,可以选择各地指导的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只要由当地社保即可,无需健康告知。

知乎用户 AI 财经社​ 发表

12 月 28 日,相互宝官方发布停运公告,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停止运营。

据公告,即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而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于确诊 180 天内发起互助金申请。相互宝平台将根据互助规则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据悉,相互宝上线于 2018 年底,由信美人寿和蚂蚁金服联合推出,是支付宝平台内的大病互助社区。上线三年来已有一亿多名成员,帮助了 179127 名患病成员,募集互助金 259.37 亿元。

事实上,最近一两年以来,已有包括百度、美团、轻松集团、水滴等多家头部网络互助陆续关停。而此前 3 月份,相互宝已被列入蚂蚁集团整改清单。随后 6 月份,市场传出相互宝将于 6 月 11 日被关停的消息,而蚂蚁集团回应称 “假消息”。

近年来,网络互助平台不断做大,监管也愈发重视。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虚假宣传、诱导加入、理赔纠纷等相关的投诉也与日俱增,且网络互助平台属于非持牌经营,暂未纳入监管,其风险不容忽视。业内也在不断呼吁尽快完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等监管制度体系,严控潜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文|《财经天下》周刊 史思同 编|孙月)

知乎用户 深蓝大师兄​​ 发表

回答评论区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交了这么多年,说停就停?

根据条款,当人数少于 324 万,或满足《相互宝成员规则》所列的终止条件时,相互宝就有权主动终止计划。

![](data:image/svg+xml;utf8,)

现在相互宝人数还有 7500 万左右,当然远远足够的。

但有趣的就在于,这个成员规则上:

![](data:image/svg+xml;utf8,)

当我们停止相互宝服务时,我们就有权终止相互宝……

他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也就是,相互宝真的可以说停就停。

之前的钱,都白交了?

首先啊,这钱肯定没得退了,这是成员间的赠与金。

![](data:image/svg+xml;utf8,)

至于是不是白交,就看自己怎么看待了。

在我看来,我们分摊期间,相互宝也给了我们保障,大家一起抱团取暖。

现在没了,更应该感谢这几年没病没痛,何必纠结于这些分摊金

只要监管不给一个名份,相互宝关停的结局,早已可预见!

从 2011 年首家 “互保公社” 成立,到今日相互宝宣布关停,中国的互助计划基本已迎来终章。

早在年初,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相继倒下时,

我就认为只要没有解决三个问题,相互宝基本都是死路一条。

1、监管何时介入?

去年九月,银保监会曾点名相互宝、水滴互助等互助计划为非持牌经营,存在涉众风险。

蚂蚁集团也在招股意向书中表示 “如因各种原因相互宝无法满足合规性要求,不适合蚂蚁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继续经营,则蚂蚁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

连自己都清楚,合规性是一个疑问。

没有监管,不行;但如果纳入监管,互助计划又会面对未知的监管成本。

所以,美团互助这种与主业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互助计划,早走为上策。

水滴屡屡传出要赴美 IPO,估值已达 100 亿美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壮士断臂,及时关停 “不清不楚” 的水滴互助也正常。

虽然监管的介入,一定会给相互宝带来阵痛,比如收紧其修改规则的权力,要求更透明的信息公开等。

但这才能让相互宝有生存的名分,一个近亿人参与,每月动辄几亿资金流转的大盘,却没有任何监管,很难长存。

至于那些 “动了保险的奶酪,监管忍不住要下手” 的阴谋论大可以消停。

金融行业非比寻常,监管一定要防微杜渐,忧在未萌。

别说 p2p 的前车之鉴了,你的 199 小黄车押金要回来没有?

2、如何防止用户急剧流失?

相互宝在年初时还有过亿人,但如今只有 7500 万,断崖式下滑!

“众人参与,抱团取暖” 的互助计划,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人,才能玩下去。

当人数少于 324 万时,相互宝就有权主动终止计划。

觉得跌到 300 万遥遥无期?

水滴互助最高峰时曾号称有 1.3 亿 + 用户,但关停时已经萎缩到 1200 多万。

人数迅速减退,归根结底是因为用户粘性极低。

这些互助计划无一例外都是以 “超低价格” 为噱头吸引用户,或者你玩个集五福、花呗红包也可能被引导加入。

请问,健康要求、条款规则都提示清楚了吗?

![](data:image/svg+xml;utf8,)

这部分用户连健康要求、每月何时扣钱、分摊金怎么计算等基本规则都还没有搞清楚,对相互宝是没有任何信任可言,任何 “分摊金上涨、拒赔 " 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他们退出。

以各种噱头、套路来吸引用户,这种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虽然让相互宝、水滴等互助计划迅速崛起。

但最终都会遭到更痛的反噬:口碑在崩塌,人员在急剧流失。

3、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们接班人都知道,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正道。

相互宝说我们在亏本运营,这点我信了。

那么,相互宝靠什么持续发展?难道一直为了 “人间有大爱” 的理想而坚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是相互宝,还是水滴、轻松互助,都是有自己的商业三部曲:互助吸引流量 → 用户接受教育 → 往保险、大健康服务转化。

![](data:image/svg+xml;utf8,)

相互宝不仅能迅速积累用户,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这一亿人的保险意识。

这种销售模式,比线下靠送油、送米、送挂历来卖保险的方式高明得多。

但看似是一条康庄大道,但实则走得并不轻松。

水滴互助、轻松互助有自己的保险平台,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关停。

现实告诉这些巨头,通过互助引流保险的方式未必有效;或者说效果一般,还不足够让他们冒着监管、负面舆论缠身的风险坚持做下去。

中国人排斥保险,是觉得保险贵、处处暗藏陷阱;

而且保险又是一种决策周期长、交易低频的产品。

在这种大环境下,光是简单粗暴解决前端流量是不够的。

我们中国人不害怕因病返贫吗?不想有一份保障吗?

你光是甩几个悲惨心酸案例过来,就附带购买链接,这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更优质的产品、更透明的价格、更精细的服务。

通过互助为保险服务引流,这条路也许走得通,但肯定走得不会轻松。

结局显然,监管无意给名份,用户仍在疯狂流失,相互宝也没有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关停,成了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但相互宝,注定在中国的保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 2019 年初推出以来,相互宝已累计救助 179127 人:

![](data:image/svg+xml;utf8,)

如果你对这些数字没感觉,可以看看相互宝中的爱心足迹。

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一个个险要支离破碎的家庭。

相互宝越来越贵是事实,

严苛到不近人情的规则也是事实,但它帮助了 18 万个家庭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保险一路上,道阻且长。

莫慌,有大师兄陪着你,有坑也踩不了。

如果对保险感兴趣,可以关注【深蓝保】这个号,我会每天分享保险干货~

关注【深蓝保】公众号,700 万用户信赖

看官,还有这些精品内容,可以阅读学习哦:

延伸阅读:

买百万医疗险看这篇就够了:百万医疗险测评,选出了 2021 年 TOP 性价比的 5 款

重疾险怎么买?2021 年全网超全保险选购指南 + 7 月重疾险推荐!

意外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意外险避坑指南)

定期寿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定期寿险避坑指南)

理财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理财险避坑指南)

为你 360 度拆解医保是如何报销的,彻底吃透医保福利!

买保险最重要的一步: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做?

知乎用户 保险马探长​ 发表

朋友们,还记得 6 月的时候,6 家互助平台陆续宣布关停,相互宝出来辟谣关停吗?

“相互宝关停” 可谓互助圈里的老谣言了,隔三差五就会被拎出来炒。

结!果!!这次来真的了!!

其实,从 2016 年开始,网络互助平台就开启了 “关停潮”:

2016 年 11 月:蒲公英互助宣布关停
2017 年 1 月:她互助、全民保镖、同心互助宣布关停
2019 年 4 月:17 互助宣布关停
2020 年 9 月:百度旗下灯火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1 月:美团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5 月:小米互助、360 互助宣布关停

前面几个互助平台关停还能理解,毕竟背景不硬、知名度不高。

而后面几个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互助平台也关停了(如:水滴互助和轻松互助),就很让人费解了。

毕竟,前 2 年还风光无限,怎么 1 年后便偃旗息鼓,纷纷走向 “关停之路” 呢?

其实,造成互助平台 “关停潮” 的现象,早就有迹可循。

——因为它们现在越来越难了……

1、为什么互助平台搞不下去?

01. 成员不断 “跑路”

以相互宝为例,虽然此次关停传闻是假的,但相互宝成员减少已成事实。

从去年 9 月以来,相互宝就出现成员 “跑路”、分摊人数逐月减少的情况:

去年 6 月第 1 期分摊人数 10543.16 万人。
今年 6 月第 1 期分摊人数 8729.80 万人.

——短短 1 年时间,减少了 1813.36 万人。

  • 为什么分摊人数缩水这么多呢?

一是因为各种负面新闻,搅得有些成员心慌慌,干脆退出及时 “止损”。

二是因为 “互助计划” 本身就有不足:可以自由退出,几乎 0 成本。

这样一来,身体倍儿棒的成员 “任性跑路”,互助计划这个池子变小了,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费用,自然就变多了。而分摊费用越高,被刺激 “跑路” 的健康成员就越多。

久而久之,很可能出现 “逆选择风险”:

大池子里的分摊人数越来越少,但生病需要互助的成员越来越多,分摊费用越来越高……

形成恶性循环。

我拉取了一下相互宝【2019 年 1 月 - 2021 年 10 月】的分摊情况图表,(红色折线 - 分摊金额;橙色柱状 - 分摊人数;蓝色柱状 - 帮助成员)

显而易见,分摊人数越来越少,每个人分摊的金额越来越多!

近几期,每期分摊后,都有 100 多万的人退出相互宝计划。

对平台来说,商业模式难以维系,直接关停相当于及时止损。

02. 监管不断收紧

银保监会对互助计划的定义是:非持牌经营。

网络互助虽具有保险的性质,但目前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两会期间,网络互助一度成为关注焦点,不少代表提议加强对网络互助的监管。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孙洁指出:
网络互助存在监管缺位、行业进入门槛低、平台良莠不齐、资金管理待规范等问题。

自去年以来,银保监会也一直在加强对网络互助的监管:

2020 年 9 月,银保监会打非局在《中国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提出,未来将网络互助纳入监管;
2020 年 12 月,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
2021 年 3 月,央行、银保监会等 28 部门联合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完善监管制度,将所有互联网保险业务纳入监管。

与日俱增的监管压力,或许也是一众互助平台知难而退的原因吧……

2、已交的分摊金怎么办?

关于相互宝的分摊金,每年都有人问退出了分摊金能不能退啊?如何退出之类的问题。

官方早有回答:

![](data:image/svg+xml;utf8,)

相互宝是一个大病互助计划,相当于一个流转的 “资金池”。

成员选择加入后,如果得了病可以申请互助金。这个互助金,是由参与的成员一起分摊,每个月分摊 2 期。

对于后续的分摊金和申请补助金,是这么规定的:

2022 年 1 月平台承担分摊金,但这个月的保障还是有的。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初次确诊的患病成员还能申请到互助金。——自此之后,保障空!!

![](data:image/svg+xml;utf8,)

很多朋友,可能会因为就此关停骂声不断。

但过去不管是一期 1 块,还是 10 块,看到这张图好像都不是事。不管结果如何,在之前的过程中确实有数以万计的朋友在相互宝的保障之下。

作为保险从业者,要感谢的是借助流量和平台的力量,

相互宝确实以超低门槛的方式让咱意识到健康平稳的时候也是需要呵护的!!

自此之后,又是新篇章!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定投君 发表

相互宝关停,我们失去了一个用超低成本来防御重大疾病风险的工具。

是小部分人的胜利,大部分人的损失!

在 1030 天之前,在研究完相互宝的条款,理赔机制之后,我就果断的加入相互宝,并不断的安利我周围的亲戚朋友,粉丝加入。

![](data:image/svg+xml;utf8,)

并且有人从中受益

![](data:image/svg+xml;utf8,)

11 月 29 日,正好就在一个月前,一个粉丝专门向我反馈了相互宝的理赔情况,成功理赔 10 万元(40 岁以下 30 万,40 岁及以上 10 万)。

并不是网上其他人的故事,而是就在我身边,就在不久之前。

但一个月后的现在,我接到了相互宝关停的消息,确实挺难过的。

相互宝的名声很差,因为一直以来相互宝都处于两难的困难之中

1. 有的人骂相互宝理赔难,相互宝的理赔标准是一致的。理赔又不是相互宝出钱,而是分摊到每一期的分摊金里的。

如果降低理赔难度,放松标准,分摊金上涨,又有很多人骂分摊金涨的快。

2. 有的人骂分摊金涨的快,但如果想要控制分摊金上涨速度,那就只能在理赔标准上控制。

想要让分摊金下降,就只能提高理赔标准,理赔难了,就很多人会骂理赔太难!

所以相互宝要么被骂涨价,要么被骂理赔难,要么两个同时被骂。

所以,相互宝即使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依然免不了被骂。

相互宝有多好,就以我自己为例,大家可以对比下

![](data:image/svg+xml;utf8,)

最近几期都是 7 元左右,一年就是 7*24 = 168 元,我可以获得 30 万的互助金保障。

极端点说,如果我得了癌症,可以通过相互宝获得 30 万的互助金。

但现在相互宝关停了,代表着重疾互助模式的彻底失败,如果我担心得癌症,就只能靠保险。

就以支付宝给我推荐的是一年期的重疾险为例:

10 万保额(得癌症赔我 10 万),每期保费 9.12 元。

如果想要 30 万的保额(得癌症赔我 30 万),那每期的保费就是 9.12*3 = 27.36 元。

一年下来,保费就是 27.36*24 = 656.64 元

一年期短期重疾险的保费接近是相互宝的 4 倍

而且这个保费,还会每年涨价

年龄越大,保费越贵!

等我 55 岁的时候,还想获得 30 万保额的保障,每年的保费是 24.12*24*3 = 1736.64 元

而且只到 59 岁,为什么没有 60 岁之后的呢?因为一年期重疾险保费会一直涨价!60 岁之后,就会感觉贵出天际,让你根本下不了手!

**觉得相互宝贵的,那是根本没了解过同样的保障,买保险需要花多少钱。**看一下相互宝的分摊公式

作为互助金,分摊金额多,不是相互宝的问题,而是得重大疾病的风险,真的太高了!

我看到很多人为相互宝的关停而弹冠相庆,如果是保险从业人员,那我理解,利益相关嘛。

但如果你只是普通的老百姓,那我觉得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

除非你就认命,躺平,祈祷自己不要得大病,或者你足够有钱,得了大病根本不缺相互宝的这 30 万,否则相互宝的关停,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种损失。

我们失去了一个用超低成本来防御重大疾病风险的工具。

知乎用户 长安客​​ 发表

怎么考虑是相互宝官方的事,不得而知。

没什么影响。

相当于一个消费型重疾险停售了,你会有感觉吗?

完全没必要。

知乎用户 简易君读保​ 发表

问:所交的费用,能返还吗

答:不能的,当成公益行为就行,毕竟我们帮助了其他人,没必要对此 “埋怨”

2. 问:1 月 28 号关停,那之前还用分摊吗?

答:不用!不用操作!直到关停即可

3. 问:相互宝有权力关停吗?

答:终止条件如下

目前成员数量还是很庞大的,远高于 324 万,所以不会人少的原由;

那是不可抗力还是政策因素?不得而知

4. 问:如何正确看待相互宝

从 16 年这些互助计划产生时,我的建议一直就是:以公益心态参与

所以对我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我从来没指望这些来规避我的风险。

5 问:相互宝关停,对谁伤害最大?

对那些在关停前,还未过了等待期的,因为只分摊费用,并没有享受到保障

6. 问:有人认为相互保比保险便宜,是真的吗?

真,但也不全真,如果你类比那些保终身的,还带各种身故责任的,那肯定是便宜,而且便宜很多。

但如果类比那种一年期的重疾险,就不一定了

以相互宝 · 重大疾病互助(标准版)为例子,参与分摊的年龄在 0-59 周岁,而且不论年龄、性别每个人每期分摊的金额都一样,保额赔付上,40-59 岁的为其他年龄段的 3 分之一。

我们知道重大疾病的发生概率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大发生的概率越高。所以让低年龄和高年龄承担相同的费用,本身就是对低年龄人群的不公平。

这跟小区装电梯是一个道理:让一楼和其他楼层用户平摊装梯费用,对一楼用户是否公平呢?

再比如:年龄为 1 岁的,本来承担的费用是 1 元;年龄 39 岁的,承接的费用应为 11 元;现在让年龄 1 的和年龄 39 岁的承担费用相同,每人承接 6 元;你感觉对年龄 1 岁的公平否?

这种分摊制度将引起的后果:

分摊制度:以 0-39 周岁平均患重大疾病概率为参数、不分年龄、性别人均平摊费用

我们举个例子:第 57 期平均分摊金额为 6.48 元,不考虑分摊费用上涨的情况下,以次预期一年分摊的金额为 6.48 元 * 24=155.52 元我们再来看某商业保险的费率表:

看出问题来了没有?

年龄在 25 周岁以下的,商保一年期的保费都比相互宝年度分摊金额要低,也就是说 0-25 周岁的,相互宝相比一年期商业险并没有太大优势。

而一旦这批低年龄段的人放弃相互宝转投至商业保险,那对相互宝打击是致命的!没有 “低概率人群” 兜底,剩余人员的分摊费用必然大幅度上涨!

原因很简单:重疾平均发生概率,0-59 周岁人群远低于 26-59 周岁人群。

如果是你,20 岁,你怎么选择?

所以:如果相互宝能持续,必须要求这些低年龄段的不退出。

7. 我对相互宝的建议:

之前做过建议:一是赔付金额一定要与参与天数挂钩,这样能激发用户的积极性;

二是一定要分年龄段,高年龄就应该分摊高年龄的费用,低年龄就应该分摊低年龄的费用,而且不是下平摊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已经准备停了。

知乎用户 i 保不保​​ 发表

12 月 28 日,相互宝宣布了关停计划,中国网络互助的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

关停的政策很 “厚道”:

从 12 月 28 日起,所有会员不再参与分摊,而且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确诊的患病会员,还可以发起互助金申请,审核通过的,互助金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简单点说,就是会员不用再交钱了,但是在解散前发生的需互助案件,由相互宝平台来买单。


从 2011 年 5 月 8 日母亲节上线的 “互保公社” 开始算起,网络互助经历了十年轮回。

其中,蚂蚁集团的入场,标志着网络互助的辉煌顶点。

2018 年 10 月,中国最大的支付平台 “支付宝” 上线了“相互宝”,短短 2 年时间就迎来了会员人数破亿的巅峰时刻。

截止 2020 年 5 月底,我国实际有 3.3 亿人加入了网络互助平台,这意味着全中国每 10 个人中就至少有 2 个人是互助会员。

这种 “流量”,引得各路互联网“诸侯” 纷纷入场,生怕错过了这场 “豪门盛宴”。本来是“底层人群” 用以报团取暖的 “大病互助模式”,却成了资本游戏里“羊毛出在猪身上” 的互联网摇钱树。

健康告知、保障条款,理赔流程,都与保险别无二致,但却游离在行业监管之外,就连产生纠纷、投诉,都很难找到相关的管理部门。

网络互助仿佛成了 “法外之地”。在关注了这种“互联网创新” 几年之后,国家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了!

2020 年 9 月 7 日,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在《保险业风险观察》中发表文章,明确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定义为非持牌经营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

由此,网络互助 “盛极而衰”,自 2021 年后各大平台就陷入了纷纷关停的状态。

【网络互助平台关停时间表】

百度互助 - 2020.9.9
美团互助 - 2021.1.31
轻松互助 - 2021.3.24
水滴互助 - 2021.3.31
悟空互助 - 2021.4.30
小米互助 - 2021.5.14

在 2021 年 5 月份的时候,市场中就传闻,蚂蚁集团也正在考虑与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将相互宝转变为一份合规的保险计划。保哥在之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

现在应该是谈妥了。承接方就是与支付宝深度合作的【好医保】百万医疗险的承保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

转换的方案是什么呢?

相互宝的 4 大互助计划,停了仨,只把【大病互助计划】转换成了一款一年期的重疾险。

这个重疾险,适配了原【大病互助计划】的年龄段,但是各年龄段的 “保额”,却大幅降低。

价格呢?

我们不用考虑前期的优惠,就以实际的保费价格计算,40-59 岁,每期 10.45 元的保费:

全年保费 = 10.45 X 2 X 12=250.8 元

250.8 元保 4 万的重疾保额,贵不贵呢?

答案是:当然贵!

与相互宝比,最近一期的互助分摊金额是 7.02 元,我的分摊金额是 10 万,如果转换成重疾险,4 万的保额一期就要 10.45 元,变相涨价 3.7 倍

再与支付宝上的在售的一年期重疾险来对比,同样年龄,10 万保额的年保费是 369 元,换算成 4 万的保额的话,保费仅为 147.6 元。

相互宝本次 “转保” 方案里的重疾险,比现有的支付宝里一年期的重疾险产品,保费价格贵出 70%

所以说,与其转换相互宝的重疾计划,不如自己去买个更高保额的一年期重疾险来的划算。


经过这么一分析,相互宝的 “转保” 计划,可谓是相当的 “不合算”。保哥估计这次的“转化率” 应该不会很高。

最近一期的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的分摊会员人数是 7117.7 万,如果有一半人转成重疾险计划,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将是一笔巨大的保费收入。

但以目前的这种转换方案,这 7117.7 万会员最终能有多少 “转化”,恐怕不会是一个令保险公司欣喜的数字。

总结

随着相互宝 12 月 28 日的 “闭幕预告”,标志着网络互助平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但围绕着网络互助的争论,并不会消失,有支持网络互助的声音,说它是底层人民的救命稻草,体现着保险互助的本源。

也有反对网络互助的声音,说它以保险之名,行却不受保险行业的监管,打着互联网的旗号,为资本谋利。

但是相互宝三年来帮助过的 179127 位患病成员,却真真实实的得到了平台的帮助,相互宝累计分摊互助金达到了 259.37 亿元。

从这个角度看,相互宝还是体现了互联网时代 “技术服务社会” 的时代价值。

所以,在相互宝发出了谢幕宣言后,我也要说一句:相互宝,谢谢你!

知乎用户 阿迷​ 发表

我很诧异,这个问题下面 ,茫茫多的回答 都嚷嚷着要退钱,说自己白交了几年钱

这是什么逻辑?要按这个逻辑

那是不是,你买了一年车险,这一年,你没出事故,

保险公司没出险,你也要把你交的保费给讨回来?

是不是,你花二十万雇了一个保镖一年,

一年到头没出事儿,到年尾,也不用支付保镖的薪水?

你交的钱买的是一份保障,是防范风险的

你在交钱期间,是有享受相应保障的

只不过是你很幸运,并没有用到这份保障

而且你所交的钱,绝大部分也都用在了救助病患身上

怎么会觉得自己的钱白交了?还要退回来?找那些病患退?

相互宝作为一种互助、普惠的大病互助计划,只收取比例较低的管理费用

只有 8%啊,你知道某些慈善组织的管理费是多少吗?传统保险公司又是多少?

还有些人 觉得相互宝在割韭菜,是在疯狂捞钱赚管理费,关停是要卷款跑路?

要真跑路,人家还给你承担 3 期的分摊费用?若按现在的情况,1 期的帮助申领人员大概是 3000 人

1 期的分摊总金额大概是 4.5 个亿,也就是说平台还要承担 3 期差不错 14 个亿的互助金

多动动脑子,多去查一查,看一看,人家不需要运营维护成本?不需要调查审核费?

你知道实地调查审核一单要多少钱嘛?理赔成功一单背后 ,又有多少不符合健康告知的、罹患疾病达不到互助标准的动歪心思骗保的,这些一样也需要去审核调查,同样需要费用。

相比于有分支机构在全国各地的传统保险公司,相互宝的参与者分布更为分散,调查成本只会更高

动不动割韭菜的, 割您那一月十几块钱?够一杯奶茶钱嘛?您也太看得起自个儿了

要是真割你韭菜,真有那么赚钱,人家好端端关了干啥?谁跟钱过不去?

殊不知今年以来,其他的互助平台,一家家早就主动关停了

你以为互助模式是香饽饽啊, 这是 烫手山芋。

和市面上各种套路捆绑 重 疾 险 相比,相互宝性价比已然很高了,算良心了

相互宝 分摊才多少钱?一年才 100 多块钱啊,30 万保额,啥概念?100 多现在能干点啥?

你们知道我之前买的一份人寿的 重 疾 险 多少钱嘛?

一年要一万多啊, 自己可以去对比下,

就算是同类型的一年期的互联网重疾险,相互宝价格也算是低的

一堆人还在这叫骂,喊着退钱,白交了,什么心态?

怎么着,难道你希望自己这几年生病,然后给你互助金去治病?

没有享受到互助金,说明自己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的,

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健康的身体,是多少人奢望而求之不得的东西?!!!

自己保持健康,同时又帮助了那些遭遇重疾需要帮助的病患

为他人献爱心,为自己获保障,多好的事儿啊

我只觉得关停很可惜,因为他真的帮助到了很多很多人

知乎用户 文刀半瞎​​ 发表

2019 年总计分摊 58 元,2020 年 180 元,2021 年 304 元。

累计帮助 138224 人。

从来就没想过哪天自己病了会从上面分钱。

更加没想过相互保会有关停的一天。

看到知乎热搜,才进去看了一眼,原来真的走到最后了。

从一开始的一分钱两分钱,到后来一两块,两三块,六七块。

一年下来也才三百多,总共也才 500 多块钱,并不觉得自己出了多少钱。

只是觉得这互相保真的可以帮助到人,这钱就没白花。

看一下相关新闻,类似的网络互助,全网已经关停了十家。

如果说相互保是中国保险行业下沉市场试验田的话,那么未来推出相关保险服务,以及提高审查核实,提供了很多重要参考。

知乎用户 朱剑 发表

金融是要创新还是要稳定性,其实早就有了结论,包括近期的互联网人身保险新规改革也是如此。

单纯的互助公益是解决不了全部人问题的,所以关停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才是王道。

知乎用户 任有才​​ 发表

相互宝属于互助组织,也属于互助成员最大的组织。

**分析其本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的买卖很难经营好了。

相互宝关停的原因不明,本人分析基本就如下几个原因:

1、自身经营问题。

年轻加入者越来越少,中老年人理赔越来越多,有可能陷入一个死循环,分摊费用越高,年轻加入者也会越来越少,很难平衡那个问题。

经营遇到的难题,互助组织类似于保险产品的重疾险(给付型产品),遇到海量的理赔纠纷,很难平衡这个问题,保险公司可以用通融赔付去适当平衡或者化解这个矛盾。

2、盈利问题

资本的本质是盈利性,这个买卖若难经营,还挣着苦逼的钱,有时费力还不讨好,干脆就不做了。

用这些资本和精力,还不如去经营其他项目呢。

3、监管原因

互助组织始终处于监管真空,诉讼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文件,可能迫于国家管理部门的压力,也不得不选择退出。

不要喷,合理看待它的关停。

  • 关停,不属于违约,也不属于违法行为,人家关停是自己的权利。
  • 关于申请理赔或者存在理赔争议的,建议抓紧时间处理吧。

这个关停,就如同老百姓说得一句话:散摊子了。

对接的产品,是一年期重疾险,合同明确说明,不保证续保,即便今年可以对接,明年是否还继续卖给消费者,也是未知。

关停后具体对接的产品以及简单解析:

**(1)0-39 周岁:**重疾保额 10 万(原来的互助金额为 30 万,新增中症 4 万,轻症 2 万)

**(2)40-59 周岁:**重疾保额 4 万(原来的互助金额为 10 万,新增中症 2 万,轻症 1 万)

关于价格,如果对比其他一年期重疾险,其实价格也蛮贵的。

(可以对比支付宝或者其他平台一年期重疾险的价格。)

注 1: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期,平台承担前 3 个月费用。

关于免健康告知,也算它的一个优点吧,因为加入互助组织的这几年,有些群体估计健康告知不达标了,重新健康告知,很可能买不到产品的。

注 2:即便免健康告知,当初加入相互宝,若不符合健康告知,依然会拒赔的。

注 3:对接的产品,关于持续性的问题,又不得不慎重去思考,不要有过多的期望,一年期产品,合同上明确说明 “不保证续保”。

注 4:1 年期产品,不享受两年不可抗辩期保护,注意这个细节。

注 5:1 年期重疾险,属于自然费率,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从中长期角度看,费率未必比长期重疾划算。

二、相互宝关停事件与类保险以及保险产品的持续性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引发消费者的思考,持续性的问题,其实我也总提醒。

各种互助组织出现的时候,前些年的朋友圈内容,就提醒甚至质疑过它的持续性问题。

试问一下自己:你买保险,你考量的时间维度是多久??

加入互助组织,有一类人群比较悲哀:加入的时候,特别健康,没过几年,就关停了,失去了保障,等反过头来再购买商业保险,会发现尬点:

1)、年龄大了,因年龄原因,买保险更贵了。

2)、最悲哀的是,此刻再购买商业险,身体不达标了,很难买到了;

或者购买产品要除外承保或者加费承保。

此时才深刻明白一句话: 买保险,要趁早。

保险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有钱就能随意买到的。

关于持续性的问题:

重点提醒这一类消费者,只买了商业医疗险(本质属于一年期产品),没有购买长期险,注意它的持续性。

思维注意点不要只停留在当下。

购买一份保险,完要拉长时间维度,不要仅仅关注当下的一两年,要关注更久的时间(几年后、十几年后乃至几十年后)。

写在最后

此文并不是让你非得买某个或者某类产品,只是引发一个 “持续性问题” 的思考,愿大家更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保险,“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有些东西是不能当做核心或者唯一的,只能成为补充或者次级的东西。

互助组织,可能就是如此,有些医疗险也是如此。

如果当做核心或者唯一,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可能会让人失望的。

知乎用户 专心保险​​ 发表

相互宝宣布的关停,当然是出于对最近国家监管的考虑,而带来的影响专心君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 以后的互助平台将会更加规范化
  • 普通人的保障将更加可靠

还记得今年 11 月的相互宝分摊金涨到了近 7 块,相比最初的 3 分钱,足足上涨了两百多倍。

这让当初很多想加入相互宝的人心动了一下!可如今宣布关停后,大家的心却凉了下来~

但相互宝宣布于明年 1 月 28 日关停,是个例吗?

2020 年 8 月:百度旗下灯火互助关停
2021 年 1 月:美团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3 月:轻松互助、水滴互助宣布关停
2021 年 5 月:360 互助宣布关停

**互助计划为何突然大面积关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存活下来的互助计划将何去何从?

今天争取从专业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想要参与探讨的朋友,欢迎点赞 + 评论

主要内容有:

  • 互助计划的温度
  • 互助计划关停背后的秘密?
  • 互助计划关停,这个时候退出相互宝咋样?
  • 互助关停,普通人还有其他选择吗?
  • 相互宝理赔,遇到纠纷怎么办?

一、互助计划的温度

其实,过去我们测评和分析过很多互助计划,但我们始终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观点:互助计划是新事物,它有存在的合理性

有些朋友会一直觉得保险贵,所以考虑加入互助计划,因为它加入门槛低,还能享受 “便宜” 的保障。

从相互宝之前某个时期的分摊金来看,一期 6 元,一个月 12 元,一年也才 144 元,满足赔付条件后,能赔 30 万。

这个价格比很多一年期的重疾险和医疗险都便宜,而且在刚加入的时候,价格更低,一年甚至就十几元。

互助计划的诞生,是对保险的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激励着保险行业的向好。

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更加懂得高性价比保险对个人的重要性,更加在乎普通人的保障需求,更加想要保险健康向上发展。

面对互助计划的关停,有人惋惜,觉得它们也曾帮助过很多有需要的人;有人叫好,不受监管和保护,总让人心里没底。

剩下的互助计划何去何从,目前无法下定论。面对时代的巨大潮涌,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会有一段旅程,或艰难,或困苦,但至少也曾经传递过温暖给需要的人。

二、互助计划关停背后的秘密?

新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必然经历阵痛期,就像如今互助计划的大面积关停。

那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互助计划会突逢巨变呢?

1、互助平台非持牌经营

网络互助从 2011 年的 “康爱公社” 发展至今,经历了 10 年时间,一直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互助行业也没有相关的准入或经营标准。

直到 2020 年 3 月,出台了 全国首个网络互助团体标准

这份标准是由蚂蚁金服联合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共同制定,提出了互助平台的 “四要一不要” 原则:

虽然这份标准对互助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它毕竟是 蚂蚁金服 自发组织确定的,并不一定能符合监管的要求,对互助行业难以起到真正的规范作用。

而在 2020 年 9 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指出了水滴互助、相互宝等互助平台属于 非持牌经营,也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标准

也就是说,这几年大家蜂拥而入的互助计划,无论大平台还是小平台,其实都是不合规的

2、互助平台要纳入监管

目前国内互助平台用户超过 3 亿,会员数量庞大。有的互助平台甚至有资金池,比如轻松互助要预存 10 元才能加入,存在跑路风险,就像前几年风靡一时的 P2P。

高达 3 亿的会员却没有监管,意味着一旦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社会风险

所以,银保监会在《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里也明确了要 把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尽快实现合法经营

在今年的 “两会” 上,相关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网络互助也提出了建议:

  • 将网络互助纳入保险监管体系,限制资金池行为。
  • 建立创新监管方式,防止重蹈 “P2P 网贷” 的覆辙。

所以,互助计划频繁关停,监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互助计划关停,这个时候退出相互宝咋样?

不到几个月个月,就有美团、轻松、水滴互助相继 “熄火”,这是不是意味着互助计划将要凉了?

相互宝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相比保险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做了一个表格:

可以看出,相互宝主要有以下 4 点不足:

  • 保障可能被调整:相互宝条款写明 “平台有权调整保障内容”;而保险通过法律条款确定,保险公司不能随意更改。
  • 分摊费用不确定:成员人数,患病人数,每期都不固定,导致分摊的费用也不固定。
  • 可能拿不到钱:相互宝能否长期运营是个未知数,可能因为监管或其他因素而关停。而保险受银保监会严格监管,安全性极高。
  • 理赔时效不确定:从 “申请理赔” 到 “分摊打款”,具体需要多久,相互宝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披露。而保险赔或不赔,《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 30 天内给出结论。

但是,相互宝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 低收入和老年人群体。主要有以下优势:

  • 分摊金低:一份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块,而相互宝每个月才十几块钱,预算再有限的人也买得起。
  • 加入门槛低:相互宝健康告知相对宽松,年纪大、有慢性病的老人也能加入老年防癌计划。

总的来说,互助计划除了令一部分买不起保险的人有机会加入,更是让那些买不了的人重新有了希望。

相互宝的存在,让不少人得到了最基础的保障,唤起了大家的保障意识。

所以,如果你预算有限,暂时买不起商业保险;或者是老人家,很难买保险,建议先不要退出相互宝

但如果你买了重疾险,退不退都无伤大雅

四、互助关停,普通人还有其他选择吗?

互助计划因其 “物美价廉” 被人喜欢,但如果大面积关停,显然会陷入信任危机。那有没有同样实惠的保障,可以供大多数普通人选择呢?

我们综合整理了以下几个方案,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1、医保,一定要买

医保人人都应该参保,不管你是 新农合、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与了就能享受到这份来自国家的福利。

相比商业保险,它还有三大优势:

  • 带病投保:不管你过去、现在身体有什么毛病,都能直接买,无需健康告知。
  • 保证续保:只要每年按时缴费,可以保一辈子。
  • 长期有效:职工医保缴费满一定年限(例如广州是 15 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就能终身享受医疗报销福利。

关键是医保也不贵,一个 50 岁的人,一年新农合的缴费才 300 来块,生病住院去定点医院,最高能报销 80% ,能省下一大笔钱。

医保是属于国家的政策福利,一般能报销数十万的看病花费,我们建议人人都要买医保

2、适当配置商业保险

普通人能想到的除了医保,就是保险,但大多数人对保险的印象都停留在 “贵” 上,其实保险也有很多高性价比实惠的产品。

比如我们接下来介绍的:

① 惠民保

惠民保是近几年保险圈的一股 “清流”,几十块钱能买上百万保额,还不问身体状况、不限年龄……

与医保相比,惠民保 保障范围更广,有些还能报销社保外费用和部分特效药费用

如果你有了医保,再买一份惠民保,基本能覆盖很多疾病的治疗花费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惠民保一般只卖一段时间,大家要随时保持关注才好。

我们过去也测评分析过很多地方的惠民保,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惠民保,就可以看到详细测评。

② 短期保险

短期保险比如一年期的重疾、医疗险、意外等,虽然保障一般只能 1 年,但相对来说会便宜很多。

我们也做了一套方案供大家参考:

这套方案包括:

  • 意外险:一年期的意外险,保障意外身故和伤残,不到 300 块就能有上百万保额,还有意外医疗保障等
  • 百万医疗险:大额的治病费用、抗癌药等,都能通过它报销,保额高达上百万(点击了解)。
  • 重疾险:支付宝上的一年期健康福,100 种重疾能赔 30 万,这笔钱能拿来补偿收入损失、补贴家用等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很少推荐一年期重疾险,因为它非常不稳定,也有可能因为身体健康变化,第二年不能买了。

所以,上面的方案只针对想要最低预算解决保障的朋友,如果还觉得贵,那就只买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 也可以,也能覆盖大病和意外风险了。

3、众筹

跟互助计划一样,众筹是伴随互联网发展刚刚兴起的一种方式,它主要利用个人的朋友圈,引发别人的关注,从而达到筹款的目的。

它基本不需要成本,只需要公开自己的生病过程,通过转发扩大影响。

但跟互助计划一样,众筹也还在发展过程中,目前也已经显露出一些弊端。

对于体面的打工人,众筹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但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如果真的走投无路,众筹或许也是最后的稻草。

五、相互宝理赔,遇到纠纷怎么办?

相互宝本身并不是保险,而是一个互助计划。

每个月最多也就几块钱,很多人加入时并不在意健康告知,甚至不知道有健康告知这回事,导致发生不少理赔纠纷。

那么,出险后我们怎么申请理赔?万一被拒赔后应该如何维权?

1、出险,如何申请理赔?

万一出险,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如何申请理赔?相互宝的理赔流程如下:

  • **申请理赔:**出院后准备好病历、出院小结、检查报告等材料,进入相互宝,点击 “我的互助”→“互助计划详情”→“申领互助金”,填写信息发起申请。
  • **审核调查:**相互宝会有调查员进行实地走访或面访。
  • **公示:**审核通过后,在每个月 7 号、21 号公示。
  • **分摊打款:**在分摊日后的 7 天内完成理赔打款。

从 “申请理赔” 到 “分摊打款”,具体需要多久,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披露。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其中 “公示” 就需要 7 天,还不包括前面提交材料、调查的时间,如果在调查环节出现问题,时间还会更长。

而保险跟相互宝不同的是,《保险法》对理赔时间有明确的规定:

报案后,赔或不赔,保险公司必须在 30 天内给出结论,如果符合理赔条件,必须要在 10 天内完成赔款。

如果你在理赔方面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拨打 95188 支付宝客服咨询。

2、遇到理赔纠纷,如何维权?

如果申请理赔遭到拒赔,自己存在异议的,可以启用赔审团机制

相互宝赔审团目前由 306.8 万赔审员组成,在案件有争议时通过投票的方式确定是否给与理赔。赔审团的审理流程是这样的:

显而易见,最后**能不能赔主要掌握在赔审团的手里,**他们的一票甚至关乎着被保人的生命,那它到底靠谱吗?

我们先来看看赔审团的加入条件:

  • 年满 18 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通过赔审人员资格认证
  • 未曾发生不如实告知、欺诈等行为
  • 未曾有损害相互宝成员利益的行为
  • 未永久丧失赔审人员资格
  • 遵守《相互宝赔审团规则

可以看到,**要成为赔审员并不难!**所谓的资格考试总共 6 道题,主要是问一些关于相互宝加入、给付规则以及对赔审员道德等的询问。

即便你对医学、保险、法律都不了解,只要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赔审团的一员,没考过还可以重复考,门槛非常低。

所以从这点来看,最终能否得到赔偿,难免会有 “拍脑袋” 的成分。赔审团机制确实还有待完善,也给相互宝多点耐心吧。

但大家也不要担心,只要你加入时符合健康告知,且达到理赔条件,一般都不会出现拒赔的情况。

写在最后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目前来看,互助平台必定会重新洗牌。

不管结果如何,国家对互助平台的监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规范互助行业,最后的受益人其实是我们老百姓。

假如上述的内容对你有用,觉得有帮助就点个 “” 吧。

你怎么看互助计划?欢迎留言讨论:)

知乎用户 伍伟杰​ 发表

昨天我发了一条「相互宝」关停的朋友圈,评论区的反应挺大的,所以想做个简单的科普

这条朋友圈不是为了给相互宝洗地,毕竟宽泛点来说,相互宝也算得上是我们的竞对,曾经有人找我咨询,觉得有相互宝就没必要买重疾险

不论怎么说,相互宝设立的初衷是成立一个互助协会,大家报团取暖,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相互宝真的帮助了许多被高额医疗费用缠身的家庭

相互宝的分摊也从一开始的几分钱涨到六七块,不是现在太贵了,而是原来太便宜了,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相互宝的价格开始恢复到正常值水平

我自己本人以及家人也加入了相互宝,当初的想法也很简单,有事能帮上一把,没事就当帮助别人

另外支付宝的资金管理是不是有黑幕之类的,我觉得没有必要,支付宝本身的盈利能力就很强,相互宝的设立也是想赚点名誉分而已,对资金下手风险也高,也没有必要

从去年开始,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美团互助之类的互助平台就开始关停了,关停的主要原因有参加人数不够、要上市(当然他们自己不会这样说)等等

支付宝所属公司蚂蚁集团的招股意向书中表示 “如因各种原因相互宝无法满足合规性要求,不适合蚂蚁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继续经营,则蚂蚁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

商业公司毕竟是商业公司,关注的是公司的利益,而不是做慈善,类似的互助平台,签订的是互助协议,并不属于保险,合规有问题,也不受监管

参与者可能会因为公司业务调整,或者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被舍弃

我对相互宝的看法就是,商业下衍生的产物,但最后确实能帮助到不少患病的人

知乎用户 氧叔​ 发表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祝福八千多万相互宝用户身体健康,不为疾病所困。

知乎用户 zlalien 发表

先不从监管角度来谈吧,我们假设相互宝这个形式有良好的监管、账目明晰、赔付模式和标准明确。

它能不能持续下去?不能。

答案很简单,我们看看医保吧。医保是所有人交钱给所有人用,但它能不能撑得住所有人的花费?不能!现在按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超过 70%,而且还有门慢、门特、门统这些惠民举措,我们即便去除平时大家用医保买药这些钱,就算门诊、急诊、住院这几个环节,医保基金在个人身上的支出也是远大于收入的。

比如,经历过一次手术住院,出院账单是 10000+,个人只支付 2000+,剩下 7000 + 都是国家出钱吧,问题是我一年才交多少钱?这一次住院就可以耗光几年交的医保;家里老人做手术以及术后再治疗,前前后后花了二十多万,但个人支付部分也没超过 30%,这得算上多少年医保缴费?而且,可以设想的是,随着年龄增长,等到我中老年以后必然还要经历多次大额的医疗,整个职业生涯的医保是肯定不够的。再者,女性还有生育这一块,现在还提倡多胎,医保势必是支出大于收入的。以小见大,从每个人的角度来说,生涯缴费基本上是绝对够不上生涯支付的。

所以,类似相互宝这种保险,如果真的能运行下去,随着规模的增大,必定面临两个结局:要么赔付标准和模式用户不满,要么缴费会大大高于医保造成用户不满。

医保可以让大家用很少的钱体验高报销额度,那是因为有国家在背后支撑,有划拨、有监管、有国家托底。

要把医保换成相互宝这种模式,那国家的压力会小很多。

但你能接受吗?

知乎用户 保姐 发表

相互宝昨天公告将于明年 1 月 28 日正式关停!

相互宝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1、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不会再扣款,接下来的三次分摊,也将由平台承担。

2、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前确诊的患病者,依然可以正常申请理赔。

3、相互宝成员可以自主转到其他保险上,并且推荐了一个转保的保险 – 健康福重疾 1 号病版。

至此,全国规模最大的互助要离开我们了,说实话,保姐还挺难过的,毕竟加入了相互宝 3 年了,眼看就没了,保姐很担心父母没了相互宝,只有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怎么办~

所以咱带着几个问题来看相互宝:

1、相互宝为啥没了?

2、相互宝没了我们要怎么办?

3、转保的健康福重疾 1 号要不要加入?

有需要的可以加保姐咨询。

咱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相互宝为啥会没了?

首先,在去年的时候,官方就发布文件提醒大家:所有的互助计划,并不是保险,都是有风险的。

相互宝并不是保险,他只是一个互助计划!因为不是保险,是没有监管的,一旦发生大问题,引起社会动荡。而且你想一下,互助没有监管,一旦发生理赔纠纷啥的,投诉都没地方投诉不是?

所以监管问题是导致互助平台不断关停的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和今年很多互助关停最大的原因!

其次是蚂蚁集团上市失败的时候,蚂蚁集团在披露的招股意向书中明确表示:“如因各种原因相互宝无法满足合规性要求,不适合蚂蚁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继续经营,则蚂蚁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这也变相加速了相互宝关停的脚步~

最后,就是这两年来,相互宝的分摊金越来越贵,一期变成 7 块多,所以导致很多人都退出了,互助计划退出的人越多,分摊的人越少,赔付的次数增加,平台不仅达不到运营目标,还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最终也慢慢导致了关停~ 毕竟不赚钱~ 还得亏钱,对上市也没啥好处,所以关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那相互宝没了我们要怎么办?

我们要正确的认知相互宝,他就是一个互助计划,加入的时候,我们分摊了金额,但是没出险,我们就当做自己在做善事,毕竟 3 年来,也就交了 700 多块钱,但是能救助 18 万人,还是很不错的公益事件!

其次,我们也要多为自己的保障做打算,永远不要把保障拴在相互宝这一棵树上!要多方面的给自己保障!

比如我们一定要有医保,不管你上班不上班,不管你有没有正八经的工作,都要有医保。没有医保,也至少要有新农合

毕竟这是国家给咱的福利,只要加入,就能报销很多医疗费用,大大的减轻我们的负担!

比如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搭配商业保险,**比如长期重疾险,就不会随时停售,即使停售,只要我们买了,也不会没有保障!**所以我们要适当的搭配商业保险,拓展我们的保障体系!不要把鸡蛋都放在相互宝这样的没有监管体系,随时停售的产品上!

那保姐给大家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如果是年轻人,预算充足的话,还是要配置商业保险的,包括重疾险,意外险,百万医疗险等等。

2、如果是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可以适当的选择百万医疗险作为过度,如果还想要重疾险,可以适当考虑定期重疾险。

3、如果是老年人,如果能买百万医疗险的买百万医疗险,如果买不了的,可以先给父母搞个惠民保!

最后一个问题,在相互宝关停的消息出来之后,参加过相互宝的人可以转到另一款重疾险上面!我们要不要加入呢?

这款重疾险是人保健康的产品,叫做健康福重疾 1 号大病版!

**这回真的是保险了,但是是一年期的重疾险!**重疾保 10 万,中症保 4 万,轻症保 2 万。保额直接就缩水了。

价格呢,也涨价了,并且是翻倍的涨价!

相当于半个月,就要交好几十块钱,一年下来也是好几百块!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尤其是年龄大的老年人们,一个月就要将近 50 多,一年下来最少要 600 多~

这个价格,还是挺贵的,咱不说别的,直接比较一下支付宝现有的热卖的 1 年期重疾险的价格!

要知道,这是 10 万保额的价格!妥妥的支付宝的 1 年期比提供转保的这个健康福更划算啊!

45 岁之前 1 年下来不超过 300 一年,45 岁以后,虽然贵点,但是 10 万保额,还是比 4 万保额就需要 600 多的健康福重疾 1 号更划算啊!!!

所以不管是保额,还是价格,这个健康福重疾 1 号,都不如买个 1 年期重疾险来的划算~ 妥妥的贵死了~

但也不能说这个健康福重疾 1 号没优点,还是有的,就是从相互宝转保到健康福 1 号免健康告知,无等待期!

这样的话能让一些在这 3 年内身体发生变化,买不了其他保险的人,有一个机会可以继续投保!也就这一点点优点了~

整体下来,保姐是不建议加入这个健康福重疾 1 号的,比较保额低了,价格高了,比 1 年期产品还贵出来那么多,不值当!但是就是加入相互宝,买不上别的产品了,你可以试着转保!仅有这一类人建议转!

最后,保姐要说,很遗憾相互宝就这么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没有出险,没有得到相互宝的理赔,其实是一件好事,毕竟说明我们还是很健康的,什么都没有健康重要!

其次,我们虽然花了 7.8 百块钱,但是毕竟我们帮助了很多人,接近 18 万人呢,如果花这些钱能帮助一些人,也是一件很行善积德的事情~ 可惜归可惜,但是能做善事,也是一件好事不是?

最后,我们该有的保险还是要有的,不要总是想着保险很贵,不能买,或者是别的什么,我们要有保险,存在即合理,保险还是会帮助我们解决不少问题的。而且保险不会说随时就没了,也不用担心监管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有保险!!!!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有任何需要和问题都可以添加保姐进行咨询!

就酱,你懂的!

延伸阅读:

最后 4 天,建议买的产品都在这里了!

花多少钱买保险?保费预算一定要量力而行!

知乎用户 幺蛾子殿下 发表

本篇回答目前两个反转,都是本人真实经历。

明后天还会有第三个,应该是结论了吧。

谢绝转载。

————————

相互宝是多好的项目啊,我已经参加了 1167 天…

突然发现就要说再见了…

一方面我高兴自己最终没用上相互宝(是相互宝的最终…)

另一方面看到我交过的一点点钱帮助过这么多人,我也感到很开心。

我为自己配置了很多长期稳定的保险产品,也为愿意留多一些预算的盆友们推荐过合适的方案。这个健康福完全可以叠加投保的。预算不够充足的朋友们,也推荐你们至少参加一下这个健康福。(以及百万医疗)

免等待期免健告,一个月扣费与相互宝差不多,10 万保额,非常划算了。

————猝不及防的分割线—————

以上,是我作保险经纪人的初心——希望尽可能多的人获得保障。

答完题发布完,我自己经历了一个反转…

注意!买互联网保险一定要自己看清楚!

我投保健康福后…

明晃晃的写着无需重新健告对不对。

但是我本人职业病发作,又回溯了一下。

发现投保成功的页面下面有健康评估的链接。

我十分确定投保期间没有跳转过健康评估环节。

于是我点进去看到下图

“健康评估” 时间是今天!刚刚!

这就特别特别寸,我三年前加入相互宝的时候是标准体,当时大概也有健康评估?

而现在我不是标体了。

我自己从事保险行业,肯定知道如实健告的重要性啊。

于是我特地退回去又看了一遍,

我的健康评估记录写着若未如实选择,则该结果无效。对,我今年查出甲状腺结节,所以按理说,三年前我加入相互宝的时候,还是标准体,可是现在让我重新做健康告知,我是加入不了这份保障的。

很伤心,每个月两次花六块钱,还能刷信用卡的机会没有了。

这是我新出炉的经历…

我个人是很推崇互联网保险的,成本低,快捷方便,也期待更多人能认可保险。

但是互联网保险确实有天然的不足,对非标体不友好,且缺乏对很大部分用户来说非常必要的指导。

我找到这个保险的常见问题列表,发现没有明确写到健告的时间节点问题。

于是我添加了这个问题,期望能够正好帮助到与我情况类似的朋友。

发布了提问十来分钟,还没看到这个问题的解答。

当然了我自己是知道答案的,相互宝宣布停止以后,这个健康福出台,啥时候加入健康福,啥时候做当时的健康告知。

和加入相互宝的时间是没有关系的。

最后,与我相伴三年的相互宝,再见。

互联网保险有优点也有缺点,请大家认真投保。鞠躬。

—————再反转——————

刚才给支付宝打电话确认这件事,

客服很明确的告诉我说,健康告知以加入相互宝的时间为准,

已录音。

希望能尽快有个结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相互宝真的帮助了自己和身边很多病友,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怎么就这样关停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大家对我们重病之人的帮助

知乎用户 老门 发表

可惜了。

我是看到知乎上的这个问题,才知道相互宝竟然也要关停的。

一瞬间,感觉到,可惜了。

我几乎是在相互宝上线伊始,便加入的。

几年来,有幸参与了几十期的爱心分摊,更幸运的是一家人并没用到相互宝。

每期几块钱而已,断断续续几年来也没感觉到伤筋动骨,千多元的费用,似乎帮助了近二十万人。

今天看到这个数据,还挺自豪的。

我与众人不同,我从来认为一个事物愈加庞大,就会愈规范。

所以,在我眼里,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那些家伙所言相互宝存在资金池问题——因为如此大的盘子,其所承受的关注与监管,总是比小盘子严峻。

至于网友所言的变相卖保险,我更无所谓。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雷锋,相互宝就算是卖保险,也可以理解,这是相互宝健康存续并为我提供相互宝服务的基础。

所以,我一直很满意相互宝的表现。

即使它每一期都比上一期需要多支付互助金,也无所谓。

总不可能一成不变,规模、用户越来越大,支出理应也愈来愈多。

我不是雷锋,也不是葛朗台,所以我理解并支持且希望相互宝能够为我的生活护航。

但是,它关了。

今天看到这个消息,一瞬间感觉到可惜了。

然后,有点郁闷,然后生气。

请教:所谓相互宝缺乏监管,其上线多年,影响亿级用户,为何对其哪怕出台一些粗略的管理办法都没有?

难道,所有的河,都要相互宝自己淌;所有的错,都要相互宝犯过一遍,有关部门才知道怎么办么?

我是老门,门老师,为相互宝默哀。

知乎用户 任幻想​ 发表

其实关停原因很简单:商业模式走不下去了

相互宝最初上线其实是在蚂蚁内部作为获客产品定位的,而且非常成功,上线第一年就有 1 亿用户参与,这个哪怕在互联网行业内也是非常罕见的。

获客之后的活跃带来的关联业务转化非常显著,蚂蚁期望持续做大来获取更大利益,但随即碰上了三个问题:

1、银保监会不认可,并且没有意向发行所谓的 “互联网互助 / 众筹牌照”;

2、用户不认可,增长边际递减效应显著,第二年每个月环比增长仅为 1%;

3、商业伙伴不认可,后期相互宝的审核时间长达 3-4 个月,据我所知单件审核成本高达 1000 元、完全超出了业务所带来收入。

所以,三方都不认可,关停是很正常的。

目前互联网上还存在的模式,是水滴筹模式,也就是大家朋友圈经常看到的大病众筹。

这种模式和相互宝不一样,不依赖于资金池,仅依赖于个人的朋友圈能量,你的朋友圈能量越大、能筹到的钱更多。

而水滴筹的商业模式则在于卖保险,也就是每个案例每次转发所带来的流量转化为保险保单收入。

这种模式目前仍然可以持续,并且没有太大问题。不过这种模式的想象空间较小,整个行业可能也就容得下 1-2 家企业生存了。

其实相互宝走过的路径很像以前的 P2P,此类互联网创新的路径几乎都是一样的:

1、通过新概念和强利益吸引大批用户;

2、监管不认可,没有官方路径解决问题;

3、商业模式无法持续,GG。

这些年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到目前算是差不多画上一个句号了。

知乎用户 鲲 0910 发表

中国的这些慈善,或者说这些声称非赢利的机构和项目。就不能弄个网站,哪怕是流水帐一样,加一个搜索引擎。银行对账单当凭证。让人可以看到钱到哪儿去了。很难吗?

哪怕是加上管理成本、支付点工资。只要能看得到,大家也不会说什么。这对于中国每年以亿为单位的慈善款来说。不算什么吧。

中国真不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人们也愿意少抽几包烟,少喝几杯奶茶,少看场电影。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但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觉得很简单的。就是办不了,干不成。

知乎用户 筎嬕 发表

不管如何,数据是否真实,我的心里还是安慰的……

知乎用户 斩魂 发表

我都不记得交了多久了,总之是一直都在给家人在交,居然就关停了?

我就想知道我们交的钱到底有没有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贫民窟的大富翁​ 发表

相互宝停保了,7500 万用户失去保障,惊不惊喜?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有些得意,我还是有点水平的,哈哈。

这几年中国的传统保险行业遭到了很多质疑和冲击,互联网保险是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人在问:互联网会不会颠覆保险行业?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思考,比如,什么是互联网保险?是产品,还是渠道,还是兼而有之?互联网保险有什么特点?互联网保险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互联网保险的盈利点在哪里?等等。在这一系列思考下,我指出:互联网保险只对同质化的简单产品有效,互联网保险是传统保险的有效补充,其核心是渠道,互联网保险注定不是主流。

相关文章有:2020 年 1 月 7 日《互联网保险和传统险企正面竞争,谁是最后的王者?》、2021 年 1 月 21 日《退出相互宝,美团互助关闭,是时候买一波保险了》、2021 年 6 月 7 日《疯狂的市场,我第一次被吓住了》、2021 年 10 月 27 日《中国平安,解毒!》、2020 年 3 月 31 日《百年沧桑!从历史的深度看保险行业的产品和销售渠道演变》、2019 年 12 月 29 日《向全网保险黑开炮!深度讲解保险的原理和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2021 年 12 月 26 日《别了,互联网保险》。

为了研究互联网保险,我还对慧择网和众安在线这两家公司长期跟踪,写了一些深度研究,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在保险行业专业人士对行业未来发展迷惘的时候,我通过研究就指出:保险行业的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互联网作为一种触达方式,对保险业有重大影响,但是不可能颠覆主逻辑。

昨天,我说,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重要转折点,今天又看到一个重要信息:12 月 28 日,相互宝公告,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停止运行。自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为了更好地保障相互宝成员权益,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内 (含 180 天) 发起互助金申请。相互宝平台将根据互助规则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从 2021 年初开始,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 10 家互助平台陆续宣布关停。相互宝是最后一家宣布关停的大型网络互助计划。

至此,互联网保险全部分支基本上证伪。

这个消息发出来,我看到有三个主要的观点。

第一个,我和单位一个 95 年的小姑娘聊天,她说不知道相互宝,没听过。公开资料显示,相互宝于 2018 年底上线,并在行业内第一次实现了无资金池的 “先保障后分摊” 模式。一年时间,相互宝成员规模快速超过 1 亿人。

从最新的数据看,相互宝的成员为 7500 万人。

我从退出相互宝就不关注这个数据了,2021 年 4 月份的时候我拿到的数据是:人数 9200 万,帮助人数超过 4000 人,而当初 1 亿人参加的时候,帮助人数为 2200 人。

我们看到参与人数急剧下降,这 8 个月 1700 万人不参加了。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当年国民级的现象,一个 95 年的小姑娘表示:没听过。显然,相互宝的影响力在快速衰减。

第二个问题,认为自己交了钱,但是没有享受到保障,也不退钱,相互宝是坑。

一个身家 100 亿的大老板,听说有商业对手安排刺客谋杀它,他用 100 万雇了一个保镖给他挡子弹。果然有狙击手,第一枪的时候,保镖冲上去了,但是狙击手打偏了,保镖和老板都没中弹。

这个时候老板能说,我给你 100 万让你给我挡子弹,但是你没有挡住,现在把 100 万还给我吧。你觉得合理吗?同样的道理,我们买保险是为了在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保护自己,现在意外事件没有发现,能要求保险公司退保费吗?

这个例子是我说保险的,同样适用于相互宝。

第三个,认为政策在打压民营企业,压制互联网保险。

我们看这句话 “自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相互宝的问题在于自己的逻辑:首先,逆向选择无法控制,这意味着人均分摊费用越来越高,导致新参与人少,然后问题不断恶化。其次,资金的监管问题。最后,互助的认证的,怎么知道这个用户是真病还是假病,需要多少钱?

事实上,还有一个平台的商业性问题,这么多人运营,是要发工资的,是要盈利的,这怎么算?

相互宝最大的问题是,它不是保险。这里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相互保险和网络互助。从逻辑上讲,相互宝是网络互助,而不是相互保险。

相互保险公司是一种非盈利性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1)它是被保险人自己的合作组织。2)公司的目的不在于盈利,而在于为投保人提供较低价格的保险产品,避免非法索赔。投保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公司所有人,又是公司的顾客。3)**当公司经营业务获得利润时,投保人可分得红利,其余盈余积累起来,用以加强公司的财力。**公司亏损时,保单持有人或用摊缴保费的方式予以弥补,或用以前的盈余金予以弥补。

相互保险采用保费事前分摊制,即预先确定保费。但由于投保人同时又是相互保险公司的所有人,若公司产生盈余则会以红利的方式全部返还给投保人(传统保险公司的分红险只会将部分红利返还给投保人)。

相互宝因为不是相互保险,所以无法通过提前收钱,然后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这样从价格上讲,网络互助拼不过相互保险。

同时,网络互助不受银保监会监管,给付没有强制性。,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用户 60 岁自动退出相互宝,在 60 岁后最需要的保障方面一片空白。

当时我劝很多人在经济有限的情况下买医疗险,而不要选择相互宝,被很多人骂。现在回头看,相互宝最大的伤害可能是很多人以为这个可以保障一辈子,但是现在关闭运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又出了问题,买不了商业险。

这个人数我个人估计挺大的,就不说了,以免引起争议。

从性价比角度讲,我个人认为相互保险大于互联网保险大于传统保险公司,但是相互保险的发展也有很大局限性,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说实话很难发展壮大,这是它的致命伤。而互联网保险经过整顿后,局限性增加,性价比降低,和传统保险公司没有太大区别了。

这对于传统保险公司可能是一个利好,对于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就不是太好的消息了。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相互宝:1 个月后停止运行,关停前确诊的患病成员仍可申请救助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据中新经纬 12 月 28 日消息,28 日晚,相互宝发布公告称,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停止运行。相互宝表示,过去一年,互助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更长远地保护所有成员权益,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相互宝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停止运行,将全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

具体安排为:

1、自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2、为了更好地保障相互宝成员权益,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内 (含 180 天) 发起互助金申请。相互宝平台将根据互助规则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3、可根据自身保障需求,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

据了解,从 2021 年初开始,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 10 家互助平台陆续宣布关停。相互宝是最后一家宣布关停的大型网络互助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相互宝于 2018 年底上线,并在行业内第一次实现了无资金池的 “先保障后分摊” 模式。一年时间,相互宝成员规模快速超过 1 亿人。其中,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但过去一年,受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相互宝和其他网络互助计划的运行都经历了震荡。从最新公示分摊的信息看,目前相互宝的成员规模近 7500 万人,累计完成 71 期互助,救助超过 17.9 万名患病成员。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新经纬、公开资料

知乎用户 开心 发表

就感觉怪怪的,一句行业发生重大变化, 然后就关停了。

印象里一开始每个月分摊 3 分钱,随后涨到 1 毛、3 毛、5 毛、1 块、3 块、5 块,现在最新一期是 7 块钱,一个月两期,合计下来累计交了差不多 300 多块。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

1、费用涨幅太大

2、可能存在有人骗保

3、存在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因为各种手续问题审批不通过

4、大家是觉得自己在花钱买保险,如果早知道你会说不干就不干,那事先肯定不会买。

最后只能希望自己这几百块钱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了。

知乎用户 吉力话​ 发表

相互宝果然终结了。世上总有些扎心的智商税!

今年关停的互助平台,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有 10 家。

行业相关,有些话无法说透,大家自己品,细品。

保险的演进:从纯公益,到互助,再到商业保险。比如,重疾险现在都迭代到 8.0 了…… 越来越成熟, 更靠谱更高效

资本:如披着公益外衣,做商业运营,那就是为了跨界收税的。

消费者:如幻想 8.0 的商业保障,用 0.x 的公益互助来实现,那实在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啊

保险水深坑多!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保险行业,人品至上。人品之外,选那个更中立的,更专业的,更靠谱的。

行业相关,我无法公开说透,大家自己细品。谢谢关注,欢迎

@吉力话

私聊。

最后上一下 价值

我们都是是渺小的,在强大的资本面前……. 我们都要赚钱,

资本也都是逐利的,

我们都有爱,无论公益 / 互助 / 自爱(自私)

……. 但,我们至少要有选择善或恶的知情权

我没有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写下这些文字。

科普: 互联网保险,你要被收 “智商税” 吗?
水滴筹等网络互助平台,如何盈利?你身边的天使还是魔鬼
你为什么决定不做产品经理了?
重磅!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落地,利好客户的互联网储蓄险绝唱,最后一周红利期

你呢,能让更多人看到吗?谢谢你的在看和文末鼓励

知乎用户 装鳖 发表

把人性的丑陋和愚蠢暴露的淋漓尽致。

卖保险的有提成,推荐相互宝的可一毛钱好处都没,这个道理都不懂吗?唉,真是一帮人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人不就是想万一以后有个啥事,还能用上它,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

哎,有谁像我一样,从相互宝最开始推出,一直交到现在,前几天我爸妈心疼经常出钱,让我给他们取消相互宝,我还说没事,就当给自己买个重疾险。

好家伙,现在突然宣布取消了???虽然说没有用到相互宝是好事,可买了这么久,沉没成本都沉没了三年了,说没就没了,一时语塞。。。

好歹,支付宝,你给我们补偿个重疾险啊。。。

知乎用户 牛栏里关猫 发表

终于不能继续撸马爸爸的羊毛了

知乎用户 经纪人例外​ 发表

噫嘘嚱,这竟然是真的我前两天还看一个新闻,因为相互宝这个事,一家自媒体公司跟蚂蚁金服打了两年的官司,最终赢了。

作为保险从业者,从个人角度说说我的感受,毕竟我曾经也入过相互宝,身边很多同事也入过相互宝

个人认为相互宝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形态下的重疾险,但是依照目前的运行状态看,出现了很多问题,健康人群大量退出,带病人群持续加入……

费率是越来越高。理赔的人多了,交费的人变少了,那每个人分摊的费用也变多了。

并且相互宝用的是自然费率,看起来比要用均衡费率的重疾险便宜,有点像是一年期重疾。哎,但凡是个保险从业者,估计没人认同一年期重疾。

其实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相互保到过一亿的用户,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重疾险本质上还是受大家需要的,但是为什么现在重疾险是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呢:想要他的人很多,但是名声贼坏。

所有行业里面,我估摸着也就传销的名声比保险的名声稍微差点

知乎用户 木槿​ 发表

看到很多人讨论相互宝关停,分摊金怎么办。

先出结论:你们的分摊金,也不在相互宝的手上。

首先,从运营机制上看,相互宝采取的是 “先保障后分摊” 的模式。每月 7 日和 21 日,相互宝会对需救助的互助案件进行公示,申请案例产生的互助金,会在分摊日由所有成员均摊。所以,相互宝收到分摊金之后,已经打给了救助患病成员。

第二,用户的分摊金已用于救助,这是患病成员按照合同协议依法获得的,相互宝和用户都没有权利追回来。

所以,钱已经用于救助,大家都没权追回来。

还有,关于保险,我以为大家都懂的道理,没想到这么多人不明白。

简单的说,你买了车险,车子一年平安没出险,人家要退你保费么?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好事啊朋友们!

知乎用户 伊芸 发表

金融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太复杂了。相互宝确实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廉价了。他很有可能赔不了,只能依赖国家买单。蚂蚁在金融方面确实很多时候就是笃信大而不能倒,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

知乎用户 江先生 发表

可能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吧。

主要还是都搞互助医疗,置保险何地,还有可能是因为互助医疗意味着目前没部门能监管。

遥想当年淘宝是多少年轻人网购的启蒙,余额宝是多少年轻人理财的启蒙,相互宝是多少年轻人医疗保险的启蒙。

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搞余额宝,不让这些货币基金可以 T0。

说起来当初我开通相互宝是因为知乎,当时正好有个问题谈论相互宝,有个人谈论他加入的初衷是可以帮助更多生病的人,这个理由击中了我,于是我加入了,尽管后面分摊额度越来越高,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没想到支付宝却开始放弃了

淘宝、支付宝、马云,他们曾经是我生活中的英雄,当我站在线下门店时,经常我觉得我是客户,其实人家把你当成待宰的肥羊,我这个人耳根子又软,很容易被忽悠,如今不知不觉我已经超市都很少去了,天猫超市京东超市和那些买菜平台基本满足了我的生活需求。

曾经我如此讨厌那些银行,他们像吸血鬼一样,转账要钱,异地跨行取钱要钱,有些卡没超过 100 元还有什么小额管理费,似乎他们总有一点理由扣你一点钱。

再见,相互宝

知乎用户 白羊宝宝​ 发表

韭菜割完,镰刀退场

相互宝最早是支付宝联合信美相互做的 “相互保”,打着保险的名义入场的,想用“互助形式” 代替 “商业重疾保险”,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把“利益让渡给老百姓”。其实就是踩着保险公司的 “差口碑” 上位。很多消费者觉得重疾险太贵,保险公司口碑太差,价格贵、理赔难。所以互联网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想甩开保险公司,做一个互助产品,不让保险公司在中间赚差价。

而且打着 “免费加入,后期分摊” 的名义,让大家先加入,有人出险风险,再分摊损失金额。

乍一看,好像是 “慈善公益” 的大善事。实际上,是利用老百姓想占便宜的心里,割足了韭菜。

这里说得割韭菜,并不是指支付宝平台从中间捞了多少钱。他们确实没有从这个项目上直接获得金钱受益。互助金的确是分摊给了出险的 179127 位患病成员

他们割的,是 1 亿多网民的详细用户数据。这里包含但不限于你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就医情况等等。

平台关停后,我就想问一下,这一亿多的用户数据,支付宝拿去干啥了?他们会用这些数据成立自己的保险经代公司,自己卖保险!

大家想一下,现在哪个保险公司,能在短短三年内,获取 1 亿人的详细用户数据?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举着镰刀入场的!!!

为什么说他们一开始就发心不纯呢?

我们来看一下游戏规则:他们对标的是重疾险,可以游戏规则中全部是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带病体和健康体之间的歧视,没有公平可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平的游戏规则是怎么样的:

买过健康险的小伙伴都知道,同年龄、同健康状况的人投保同保额同保障的产品,男性和女性的费率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因为发病率不同,男性普遍高于女性,所以同年龄段同健康状况的情况下,男性费率比女性高,这个很公平吧?不难理解吧?

再比如,同性别、同年龄的人,如果一个健康状况没瑕疵,另个一健康状况有瑕疵(结节、息肉、过度肥胖等……),不健康的那个比健康的那个同保额同保障的情况下保费要高,为什么?因为已经患病,那么这个疾病发展成大病的概率就比一个很健康的人要高很多,这也公平吧?

再再比如,同性别、同健康状况的人,投保同保障同保额的产品,40 岁的人要比 30 岁的人保费高,这个也不难理解吧?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况下滑,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这也公平吧?

好,回头看一下相互宝的骚操作。2018 年 10 月份最早开始的时候,无论男女无论老幼无论健康状况,一律免费加入。后期开始风险分摊,发现哦,老的少的一刀切,不公平,分普通版和高龄版;再后来,发现有病没病一刀切,不公平,再分重大疾病版、意外版…… 至于男女和 30 岁还是 40 岁的差别,根本没人管……

着公平么?

这就是明摆着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死亡螺旋。一开始大家趋之若鹜,免费的不要是傻子。可是后来,年轻的精壮汉子、妹子们发现,我嘛毛病没有,分摊的金额却越来越高,于是纷纷推出。老弱病残们发现,还有这等好事,分摊个十块八块,就可以拿 30 万的补贴金额。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弱病残涌入,越来越多的精壮汉子妹子退出。这还能玩儿下去么?

另外一点很流氓的就是。哪怕是一周、一年期的保险,也是明码标价、保额保费保险期限写的清清楚楚。而相互宝,除了补偿金额 30 万是挂在那儿的羊头,剩下的分摊金额、保障时间…… 都是不确定的,说走就走,想停就停,吃的是狗肉还是老鼠肉,谁知道呢?

本来大家买保险,就是要转嫁不确定性。这可好,互助平台的经营不确定性比个人患病的不确定性还要高。别说让我分摊 8 分、8 毛、8 块。就是倒贴钱给我,我也不去。因为我的个人信息没有那么廉价!!!

有些人会说,那我也没损失什么,发现分摊金额上升,我立马就退出了,也就损失了几块钱,那都不叫事儿。

好,我就来告诉一下这些同学们,你们损失了什么。

第一,我刚才反复说到的,你的个人信息。不是姓名、手机号这么简单哦。而是你的身份证号、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号、个人健康状况、就医记录等等详细资料!!!

这些资料值多少钱?正规的保险公司想要获取客户如此多的信息,需要展业人员蓄客经营,一个新增业务员的培训成本是 2000-5000 元不等,根据坐在机构、城市不同有浮动。而平均新人转正要求,业内的平均水平是 3-6 个新增有效户。大家自己除一下,一个新增有效户的成本价值在 800-1000 元左右。这就是你个人详细信息的公允价值。

第二,蚂蚁集团已经旗下已经获得了监管批示的正式保险经代牌照,而且相互宝在关停的时候,也提供了转保方案。让参与者可以直接从会员变成投保人

有些小伙伴会说,这不是很好么?售后还不错啊。

天真了不是。支付宝现在代销的所有产品,都是正规保险公司发售的,而这些正规产品,在相互宝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差别是,参加相互宝的 3 年,你的健康状况变差了、年龄变大了、分摊损失费浪费了。如果三年前就直接找保险公司买这些保险,会获得更便宜、更长久、更稳定的保障。

说到这儿,有些小伙伴会说,不就是相互宝吃了保险业的蛋糕,触动了保险行业的利益,现在保险行业的人跑过来说酸话么?

相互宝不是吃了保险行业的蛋糕,如果它真的发心就是好好做互助、做慈善,让老百姓有病可医,让保险公司都倒闭,是大大大好人!!!可以它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做保险,就是想加入保险。却又当又立,把保险口碑按在的上摩擦,各种蹭黑的红的热度,然后再捡起来自己吃,还要 1 亿网民替他买单,不觉得吃相太难看了么???!!!

有些小伙伴又要说了,你这事后诸葛亮,怎么说都行了。那我现在事前跟你们说一下,支付宝 “来攒钱” 这种游戏也不要玩儿了,不合规还很蠢,谁买谁蠢!!!监管已经出了互联网保险产品监管办法整治这些不合规的营销行为。

“来攒钱” 看着想是个让你存钱的产品,其实是个万能险,太平人寿承保的。要真想攒钱,踏踏实实的去保险公司、去银行,买增额终身寿、买年金、买万能、甚至买投连险都可以,可别被互联网的花架子耍着玩儿了。

保险行业的口碑很差,不是因为保险本身有什么问题,是因为各种误导销售、不负责代理人导致客户买的时候和理赔的时候产生了认知误区和事实落差。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保险是骗人的。

保险是个金融产品,跟股票、基金、信托一样,是个合法且有用的金融工具。它不会骗人。骗人的永远是人。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梨落 发表

早就说了相互宝不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277689/answer/1478995291

知乎用户 BT 财经 发表

文丨 BT 财经 Han

12 月 28 日傍晚,拥有 1 亿多用户的相互宝宣布即将停止运营。

有相互宝用户表示 “来得太突然”,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网络互助计划的关停在意料之中。

“相互宝们” 的登场和谢幕

究竟什么是相互宝?它是一种保险吗?在搜索引擎上能找到超过 8000 万条结果。

相互宝并非一种保险,而是一种 “网络互助计划”,但不容回避的是,它的实际作用和保险是非常相似的,只要加入该计划的用户罹患协议中规定的重大疾病,就可以申请一笔不菲的互助金来度过难关。

相互宝诞生于 2018 年,它的前身是当时由蚂蚁金服和信美相互联合推出的 “相互保”,刚面市时因为较低的参与门槛和价格,刚推出一个月就获得了超过 2000 万用户。

但**争议从相互保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它。**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当时监管对信美相互进行了处罚,原因是 “涉嫌使用未经报备的条款费率、误导性宣传”。后来 11 月信美相互撤出,“相互保” 才变为了“相互宝”。

随着互助计划规模的扩大,有救助需求的人越来越多,平均到每个用户的 “分摊费” 越来越高,让一些用户萌生了退意。为此有文章评价道“(这类互助计划里)高风险人群会越来越多,而相对健康的作为分摊的分母却在快速减少”,可能是产品难以长久的原因。

但也有拿到资金的用户表示,尽管 “理赔” 不顺利,但是确实拯救了他的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市场上的 “互助计划” 并非只有相互宝一家,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曾经被看作这一领域的第二梯队,但规模远不及相互宝。**2020 年中相互宝用户突破 1 亿,但仅仅半年后,2021 年初,便有媒体发现相互宝的用户又跌破了 1 亿,其中原因可能和监管有关。

随着互助计划规模越来越大,有媒体用 “类保险” 来形容这类不是保险、胜似保险的业务,而相关的 “理赔” 困难也频频见诸报端。据人民日报旗下《民生周刊》就曾经报道了有患者不幸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但因缺少了诊断证明,家属的赔偿申请一直迟迟得不到审批的纠纷。这篇文章写道,网络互助中的相互帮助,其实是一个美好的构想。

**2021 年起,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互助计划开始谢幕。**据不完全统计,1 月 15 日,美团互助公告将于 2021 年 1 月 31 日 24 点正式关停;3 月 24 日,轻松互助公告关停;两天后的 3 月 26 日,水滴互助也宣布将于 3 月 31 日关停;滴滴旗下点滴守护宣布 10 月 11 日关停。至此,互助计划几乎只剩下相互宝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互助和点滴守护宣布会为用户返还之前分摊的费用。

因此 12 月 28 日相互宝宣布将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关停,其实已经早有端倪可循,至此,网络互助的大幕逐渐落下,这个概念也将像 “P2P” 等一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消失于时代深处。也有评价道网络互助是“一场在争议里终止的互联网社会实验”。

金融活动必须 “有证驾驶”

毕竟涉及近 1 亿用户,关闭后的相互宝将会如何妥善收尾?

据相互宝公告,12 月 28 日扣款的分摊金和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将由相互宝平台承担,而在公告到彻底关停前,不幸患病成员仍可在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含)内申请互助,互助金仍由平台承担。

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类 “互助平台” 类产品,“最终解释权”还是应该在监管手上,而非某家企业。

《财经》今年 4 月曾经报道,当时银保监会就曾点名网络互助须 “有证驾驶”,以防止类似 P2P 的机构出现。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表示,只要打着互助的旗号从事金融业务、从事保险业务,这就偏离了互助本身的范畴。实质性的金融业务都需要纳入监管,“有证驾驶”。

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市面上合规的保险产品也越来越多,监管收紧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更安全的可选项。

正如《券商中国》点评,在 “相互宝” 们兴起和衰落的一两年里,国家在基础医保外拿出了更多专项措施,比如各地 “惠民保” 产品,网络互助平台在历史舞台里,也算是完成了阶段性的任务。

欢迎关注【BT 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乎用户 夏末遇见伱 发表

RNM 退钱

知乎用户 笃烂面是笃出来的​ 发表

关于影响,不同人不同群体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基本没影响。年初我就停了相互宝,损失的那些钱就当是自己去吃了顿火锅。起初买相互宝是因为它便宜,关停是因为贵。我不会因为差了相互宝就少了笔救命钱,我自己有重疾有百万医疗,相互宝那些钱对于我来说是重疾保额补充。不来找我买保险的人也不会因为相互宝停了来找我买保险。信任认可保险的人不管相互宝停不停都会给自己再额外补充些保险。

对于朋友圈的同行来说可以发朋友圈了(我懒得发)。有些人确实不喜欢相互宝,觉得相互宝的出现影响到了自己客户。有些人会觉得可惜,他们自己也买了。更多的是摸鱼观望,可能连相互宝是什么东西都没搞明白,只会复制粘贴文案发朋友圈罢了。前两年朋友圈里没少见喷相互宝的文章。

对于广大相互宝用户来说这是种损失。损失的不仅仅是那几百块,损失的是一次机会。当初加入相互宝除了价格便宜外,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没人想得大病,也没人敢保证自己一辈子不得大病。相互宝的存在是花少量的钱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一个生活下去的机会。30w 对于一个生病且没有保险的家庭来说确实是笔救命钱了。这点我想那些理赔过的朋友更有感触。相互宝虽然不是保险,但和保险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拒赔的时候被说骗子,理赔到了的时候被说确实有用。争论不断的同时也确确实实帮助到了不少人。有人不喜欢相互宝,也有人会感谢相互宝。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相互宝是为保险业的发展 “牺牲” 的,可能我的用词会有点不当。会有一批人因为相互宝中受益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保险观念,从不信任不认可保险到信任认可保险(也会有人因为拒赔变得更加不信任保险)。很多时候我们相信与不相信都取决于自己是否理赔到了,身边亲友是否理赔到了。相互宝能改变一些人的保险观念,对于促进保险业发展起到了一小份力。

相互宝刚推出来的时候我有跟身边朋友科普,它可以买但不能确保一辈子,不是所有都能赔,它不是保险。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记住我的话,当初我推荐相互宝单纯是因为觉得它值得推荐(便宜),只是我没想到它会这么早关停,我以为能存在很久。它的关停让我想到了现在热推的惠民保,惠民保又能存在多久呢?结合今年代理人数量下降与明年互联网新规,这种种迹象表明保险业在大改革。

最后感谢相互宝为了中国保险事业发展而做出的贡献,祝愿国内保险业发展的越来越好,愿人人都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

知乎用户 豆豆​ 发表

很多用户 “退钱”、“白买” 之类的评论已经有人解释过了,这里不再多解释一遍。有这样的声音,说明很多用户并没有意识到相互宝是一个短期定期重疾险,而不是终身重疾险,而且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到底有什么区别。

谈一个很少被讨论的点:相互宝相比其对标产品——一年期的短期定期重疾险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对于传统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的收益来自于用户购买保险本身,而用户出险(申请理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一项纯粹的成本。因此,保险公司天然就有拒绝理赔的倾向,以增加其利润。

而相互宝则不同,运营平台(类似于保险公司的角色)在用户加入相互宝时并不能获得收益,只有在用户出险(申请理赔)时才能获得 8% 的运营管理费,同时理赔金额来自其他用户而非平台,没有额外成本。因此,相互宝的运营平台则天然就有放任理赔的倾向,例如允许一些带病投保客户、未完全达到理赔标准的客户获得赔偿,以增加其利润。

作为一个早期相互宝用户,我其实是对相互宝放任理赔的倾向有一些担心的,因为一旦这种倾向成为现实,必然会导致大量高风险客户(例如带病投保客户等)涌入,侵害一般客户的利益。所幸后来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宝的理赔却是相当严格的,对于带病投保的严苛程度甚至高过了传统的保险,而且还引入了陪审团制度,让广大用户参与解决理赔纠纷(即对于相互宝平台拒赔的部分案例,由广大用户投票决定是否可理赔),可以说也是创新之举。

之前我曾以为相互宝凭借着其盈利机制的创新,消除广大用户对保险产品的不信任,从而彻底改变保险市场。而如今出师未捷身先死,也只有唏嘘。

知乎用户 江睿谨​ 发表

虽然掏了几百,不过没啥好说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保险,总归要掏钱是的。

虽然钱花了,我还是很欣慰的。

知乎用户 胡冰涛 发表

起初参加进入这个相互宝的人们,都是想自己以后有点什么病痛,能够增加一手准备,

随着时间推移,分摊金额越来越多,虽然也只是不大的数字,但是你仍旧能够感觉到他在不断变多,可以申领互助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这个时候,想的最多的是,还是暂时先不退了吧,毕竟还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毕竟万一自己哪一天也需要这样的帮助呢?

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现在,他要关了,还真有点让人惊讶,

毕竟他已经募集了两百多亿的资金,帮助了十多万人,怎么就突然关了呢?

这就像你每个月交着保险,突然有一天,保险公司跟你说:他们要关了。

无论出于怎样的考虑,都是很难让人理解的。

知乎用户 特洛诺米 发表

每人掏小钱帮助倒霉蛋度过难关的本质就是保险产品。

保险这玩意从大航海时代就已经商业化,然后经过几百年的运行和完善,发展到现在,能踩的坑早就有人踩过、填过了。

套个互联网销售的外壳,把互助两个字贴到脸上,它还是保险。它就一定会踩传统保险踩过的坑,也只能靠传统保险的经验来填坑。

所以这玩意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跟传统保险开始同质化竞争,变成网售保险,接受保监会监管;要么就是踩到各种保险业老坑里,倒闭清算。

显然,这个什么互相宝掉坑里了。

知乎用户 有点 fang 发表

针对这个,我写了不少文章

相互宝即将关停,惠民保接棒

医疗、保险、养老等杂谈汇总

惠民保 10 问 - 未来最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玩大健康 “套路” 知多少

各类互助的关停,好事。

很多网友已经说的非常棒,受益颇多。这玩意儿最致命是未来太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厂子趁早撤出来是对的,免得将来被道德绑架,对母体形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知乎用户 文兄龙兄​ 发表

相互宝的设立,某种程度应该算是阿里巴巴在保险领域的布局。相互宝对标的产品,就是保险。作为一个保险赛道的引流产品,也确实做到了,上亿人的流量规模。阿里系打造爆品实在太强了!

但是,因为各种的原因,这些觊觎了保险牌照很久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直接拿到保险的牌照。比如说,京东的大强子就曾经信誓旦旦说要拿下保险的牌照,但等了好几年,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能跟安联合伙,曲线搞保险。

何止是相互宝停止运营,很多互助平台,都在今年停止营运了!说到底,就是那个牌照,太难了!也许是上面不愿意这些互联网平台的手伸得太长了!

相互宝本质是民间众筹,没有契约,不受合同约束。从设立的初衷算是好的,因为本身算是带了点公益的性质。也说真的,相互宝是帮助了不少的人。

但是,无论是公益,还是公司运营也好,终归需要考虑长期的运营规划。**相互宝这类型的运营模式, 不赚钱的 !**很多在相互宝坚持的人,想法是公益,但是,企业未必就愿意在公益的路上死磕到底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最近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想阿里巴巴之类的互联网公司最近的日子也不算特别好过;加上互联网保险新规落地,各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及约束,直接封死了很多品牌的兴趣。

我们可以预想得到的是,在未来,像保险这种关键的赛道,ZF 必定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资本的幻想破灭,很自然就会选择退出了!!

知乎用户 佛系经纪人丨险坑 发表

大家好,我是喵叔。

今天事儿太多,而且都挺紧迫的,所以干脆就放一起来写了。临近年底了,咨询的朋友不少,就简单点说。

相互宝停运

相互宝停运这个事情,一开始喵叔还以为是谣言,直到打开 APP 才发现,已经官宣了:

关于相互宝的话题,喵叔也说过很多次,最近的一次是在 10 月份的时候,当时相互宝一个月分摊额达到了十五块,每月退出人数也破百万,喵叔也觉得这个产品迟早会退出市场,但确实没想到这么快就没了。

对于相互宝,喵叔一直是持正面态度的,作为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形态,这类产品虽然没法长久,但也确确实实帮到了不少人,虽然对于卖保险的人来说,这种产品并不是善茬,但其实对于不少人风险唤醒,是有积极作用的。

同时我们也该明白,永远不应该把自己的全部保障,寄托在这种 “互助” 保障,要真的为了这点 “划算的保障” 而把自己配置保障的黄金时期给耽搁了,才是真正的不划算。

当然也要提醒一下,相互宝界面点进去会有一个所谓的 “开启全新保障方案”,本质上是引导你投保另外一款商业重疾,建议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看清楚保障内容和费率,避免又出现其他问题。

益利多下架

康乾 1 号 · 益利多 2.0 看名字就知道,是保通的一款 IP 产品,其实之前喵叔对于这类具体产品也写得比较少,益利多 2.0 算是继爱心守护神 2.0 以后的另一款神级增额终身寿产品,大概也是渠道费用给得不够,没有多少大 V 在大力推荐它。

益利多承保商国联人寿,虽然是一家设立于地级市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但背景妥妥的,前五大股东均来自无锡政府背景的国企,第六大股东来自深圳政府背景的国企。

益利多投保规则比较常规,趸交 10000 起,期交 2000 起,最大 70 岁可投,最长 20 年缴费,基本上实现了全年龄段全收入阶层的完整覆盖。除此以外,有几个地方很有特色:

一、支持隔代投保。孩子满 8 岁,祖辈可以给孙辈买,有效隔离子女债务和离婚财产分割,资金可以中途退出,用作教育金、婚嫁金、养老金等等,全年龄段需求覆盖。

二、加减保灵活。少有的将加保规则写入合同的产品,权益也更有保障,相比常规以运营规则来加保的产品来说更有保障。单次加保最低 100 元,每年限额 10 万,如果超限需要线下申请,提交健康告知问卷。减保则是最低 1000 元,对应保费为 1 元的整数倍即可,非常宽松。

三、提供信托服务。累计保费大于等于 200 万,可享受国联信托相应服务,保险到信托享受一条龙服务。当然,这个功能喵叔建议不必过于看重。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不错的服务可以选择。

益利多的回本速度整体也比较不错,短交 1-5 年回本速度都在第 7 年,10-20 年则是缴费期间内便已回本,产品的中长期收益来看,处于市场第一档,长期可超过 3.49%,非常优秀:

整体来看,这款产品最优的缴费形态是 10 年交,中长期收益超过绝大多数产品,轻松超过 3.49%,非常可观。

这款产品最新消息是今晚十二点就下架,提前了一点,如果喜欢这款产品的隔代投保与灵活加减保及不俗的利益的朋友,可以尽快下手。

![](data:image/svg+xml;utf8,)

光明慧选下架

如果你不喜欢太灵活的增额终身寿,就想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准备一份确定性,那么不妨看看光明慧选。

光明慧选这个产品喵叔前面也有说过,没有什么硬伤,利益可观、保证领取、锁定养老社区、定期终身均可选,不得不说是一款目前最适合拿来养老的产品。

虽说光明慧选各种利益都不是第一档的,但其也有其最独到的优势,可以对接不错的养老资源,还有一点,可以选择定期版本。

以喵叔 30 岁为例,我给自己每年投入 3.5 万元,一共缴费 20 年,总保费 70 万,选择保定期。等我 65 岁时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每年领取 10 万,保证领取 20 年,等我 85 岁的时候,还可以一次性拿回 100 万,潇潇洒洒自行安排,除了这笔钱,也对接上了长居养老,轻松养老没有负担。

综合来说,喵叔现在最喜欢光明慧选这个产品,它也将在明晚十二点下架,具体的测评,可以看看前面喵叔发的文章:年底下架前,我最喜欢的养老金,都在这里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写在最后

今天差不多就到这,相互宝停运,还在裸奔的朋友们,赶紧配置一份基础保障;互联网保险下架,趁着这波行情,想要给自己准备一笔钱的朋友们,也尽快做决定,时间不多,正如我年初苦口婆心的那样 ······

回见。

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相对完善的搭配,如果你在保险选购过程中遇到困惑,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waitmi)咨询。

每日排坑,要么劝退,要么买对。坚持原创不易,如果认可这篇文章,烦请阅读后多多分享以示鼓励,谢谢!

喵叔来自某经代公司全国第一团队 “打保不平”,可能也是目前重庆最有情怀的一家保险事务所。事务所初创于 2019 年,擅长境内外保险咨询、资产隔离和财富传承。我们合作伙伴众多,拥有行业最全的全渠道产品线,是一个独立运营的高知保险咨询团队。不受主体公司意志和资本捆绑的我们,能够更独立、客观、综合地看待您的财富安全需求。

知乎用户 budongdashi​ 发表

相互宝,最早是保险的性质,所以名字最早叫相互保,然后的确动了奶酪,说监管问题,改成了互助形式的类型。

有人说分摊的越来越多,制定的时候就说了,每年不超过 188。贵吗,我们分开来看,那时候全国保险有医疗一年 188 的保费的保险吗,我告诉你,相互宝推出时候还真没有。

那现在贵吗?坐标苏州,贵了,为什么,直接上图

2022 的保费是 79 元(2021 年 49 元保额 200W),不管你是不是 80 岁,哪怕你有病也能参保。

按照这个对比,相互宝显然贵了。

在上个链接

chinni qiu:截止 2021 年 2 月 17 日的全国最全惠民保(城惠保)汇总

目前各地都在推城惠保,相互宝的优势基本没有了,退出的人会越来越多,关闭也是早晚的事情。

知乎用户 蓑笠翁 发表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10 年网络互助,已到终局时。

保险起源于互助和风险共担,充分体现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思想。

互助和风险共担,在我们原始家族部落里早就有了,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红白喜事互助的传统。很多老人家即使进城了,都还是会记得老家的人情世故随份子的钱,这些都是最早的原始互助传统仍保留至今,但到今天还是给很多老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大部分还是靠原始的亲情信任和自身的道德约束来维持(也还是有一部分人后面退出)。

做为保险经营的核心和灵魂:“两核” 即核保和核赔。相互宝今天的命运早就注定。

相互宝的进入模式和核赔模式注定了这种模式最终很难解决 “逆向选择” 的问题。

例如:分摊金额快速提升,2018 年 12 月首次分摊仅 3 分钱,到 2021 年 12 月第一期分摊,即最新一次分摊,单次分摊已经突破 7 元,合计每月 15 元左右,按照 15 元 / 月计算,每年的分摊金额达到 180 元左右。

近十年以来,伴随着互联网 + 兴起。” 互联网思维 “成了最热门的关键词,不谈互联网就觉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但回过头来看感觉互联网革命并没有带来增量市场还是停留在存量市场的搬家。而更多的目的是借助传统行业做大流量上市圈钱后退后,最后留 下一地鸡毛。这或许是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互联网市场的整顿力度。

不可否认,近十年的互联网保险对于行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更是需要强监管的一个行业,不然很容易就变成资金庞氏骗局。

科技革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诸多杂音,但作为管理者,不能迷失商业中最核心的东西。在当今的新商业环境下,要想 “赢”,就必须遵从商业的规则,回归商业的本质。

” 互联网 + 保险 “还是保险为主,互联网为工具,脱离了保险商业的本质,能持续多久?

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知乎用户 保瓶儿​ 发表

网络互助巨头 “相互宝” 发布通告,宣布关停,我的天呐!

什么时候关停?为什么关停?过渡期是多久?

还有,加入相互宝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以前扣的钱怎么处理?后续怎么办?解决方法是什么?

相互宝还会有未来吗?

别急,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相互宝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关停

今晚 6 点,相互宝在平台上发了公告,表示将在明年 1 月 28 日关停。

算上今天,刚好还有 1 个月。

但是,关停的具体原因并没有说明,只讲述了后续的善后工作。

第一,从现在开始,相互宝成员不能再参与互助分摊了,这个月和下个月的分摊金不用出了,由平台承担。

第二,如果在下个月底之前确诊的互助成员,仍然可以申请互助金,钱由平台出。

第三,相互宝成员,可以自主选择转到其他的保险产品。

其他的,相互宝就没说了。

谁杀死了相互宝?

虽然通告上没有说原因,但其实相互宝的颓势从去年开始已经逐渐显现。

& 监管政策已经生变

今年 10 月底,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市面上所有的互联网人身险产品,提出了新的标准。

这也直接导致了近两个月大批互联网保险产品的下架。

这份通知,本意是对互联网人身险业务进一步规范,为的是互联网保险能够更加合规。

而相互宝,本身就不太合规。

很多人都会觉得,相互宝是一款保险,其实不是的。

相互宝本质是一个大病互助计划。

按照计划规定,成员得重疾后,相互宝应该理赔 10-30 万。

作为互助计划,而不是保险,银保监会等部门是没有监管权力的。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了理赔纠纷,监管是没有办法出手的。

而且,相互宝还没有经营牌照。

之前财经频道有报道过:“银保监会: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平台属非持牌经营。”

没有经营牌照,本质也不是保险,还没有监管兜底,相互宝本身处于一个 “三不保” 的地带。

而不合规所带来的副作用,更加快了相互宝灭亡的速度。

4 天前,12 月 24 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迎来首轮大幅增资,注册资本从 80 亿元大幅升至 300 亿元。

通过增资来增加资本金,是为了小贷放款监管要求。

而在去年,2020 年 10 月,蚂蚁集团在披露的招股意向书中明确表示:

“如因各种原因相互宝无法满足合规性要求,不适合蚂蚁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继续经营,则蚂蚁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

如今,一语成谶。

& 分摊金越来越贵

相互宝最大的争议是分摊金越来越贵,大家觉得它开始割韭菜了。

这是相互宝分摊金的走势图。

可以看到,从最初分摊金 0.03 元,到现在已经涨到了 7.02 元。

短短 3 年,涨幅高达 234 倍,看起来确实很吓人。

而且,相互宝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它当时宣传的太好了!

相互宝上线时,打出的宣传口号是 “0 元加入”,这让它在当时获得了大量的用户。

但是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相互宝是要花钱的。

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等待期的原因,出险的人比较少,分摊金额只要几分、几毛钱。

但是,随着出险人数越来越多,分摊金开始翻倍上涨,甚至翻了好几百倍。

这让很多朋友都担心,如果相互宝分摊金这么无休止上涨,自己迟早负担不起,而且如果没有出险获得理赔,就是纯纯被割韭菜。

但我说句心里话,按照现在相互宝的价格,它仍然比一年期的重疾险要便宜。

一年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不超过 200 块钱。

但市面上的一年期重疾险,25 岁以上动辄都要大几百。

相互宝分摊金在上涨是事实,但它仍然比商业重疾险便宜也是事实。

& 糟糕的舆论环境

相互宝面临的第三个困境,就是对它非常不友善的舆论环境。

网上只要打出 “相互宝” 三个字,看到的都是下面这种问题。

相互宝每次上新闻,都是因为拒赔、理赔拖延这种负面消息。

因为媒体,天然是追逐流量的。

相互宝理赔不是新闻,不赔才是新闻,他们很好的抓住了流量密码。

还有一些保险从业者,因为相互宝的出现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黑相互宝就成了他们的工作之一。

但是,如果相互宝确实在理赔中存在徇私舞弊,该赔的不赔,那被曝出来无可厚非。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相互宝典型案例

去年河南的张大爷心梗发作,猝死后相互宝拒赔。

正常大家都会下意识的反应,死了还不赔,这保险有什么用?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其中的原因呢?

首先,之前我们说过了,相互宝是大病互助计划。

只有得了重疾才会赔,身故是不会赔偿的。

其次,张大爷患的急性心肌梗塞,是需要达到相互宝的条款要求才能赔付的。

急性心肌梗塞,只要上述四项条件满足三项,就赔。

按照张大爷的情况,发病当天就因为抢救无效去世了,第四个条件不符合。

再看第三个条件,在临床医学上,心肌酶和肌钙蛋白酶有诊断意义的升高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是 3~6 小时。

而张大爷只抢救了 40 分钟,第三个条件也不符合。

同时,40 分钟的抢救时间根本来不及做心电图,更别提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了。

因此,第二个条件也不符合。

四个理赔条件,三个都不符合,从保险角度来说,拒赔是合理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是不是因为相互宝的理赔条款过于严苛了?

注意,相互宝的重疾理赔条款并不是自己凭空捏造的,它采用的是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重疾定义。

而重疾定义是国家、行业经过严格精算确定的,是有医学依据的。

而且,从相互宝的盈利模式来看,理赔才能赚钱。

因为只有赔付了,它才能从中赚取 8% 的管理费

如果相互宝想赚钱,想把名气打响,想让大家都喜欢,它大可以通过每份理赔申请。

但是它没有,它遵守了规则,维持了公平。

如果一个互助计划,因为它坚持规则和公平,而被有心人以负面姿态曝光,遭到不明真相的人们口诛笔伐,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话,真的很可悲。

相互宝的巅峰,是在去年年底,当时有 1 亿多人加入了相互宝。

刚开始的夸大宣传,给了用户过高的期望值。

但随着分摊金越来越高,负面新闻的爆发,用户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多的人退出了相互宝。

同时因为保险是逆人性的产物,很难让人信任,也无法给人正向反馈,社会接受度低,没有保险知识的人很容易被左右。

所以我们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到,巅峰过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几百万人退出了相互宝。

相互宝关停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相互宝关停后,给到的处理结果是,参加相互宝的人可以选择转到另一款重疾险。

这款产品叫健康福 · 重疾 1 号(大病版),是一年期重疾险。

重疾保 10 万,中症保 4 万,轻症保 2 万,比之前 30 万的保额少了 20 万。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的重疾都是 10 万保额。

0-39 岁最高基本保额为 10 万,40-59 岁最高基本保额为 4 万,保额直接缩水了一半多。

还有,一年期重疾险是无法保证续保的。

长期重疾险,投保后合同说保障多少年就多少年,不存在续保的问题。

在保障期间,如果你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保险公司是不能解除合同的。

而一年期重疾险,如果你的身体情况有变,下一年的很可能就过不了健康告知,甚至如果产品停售了,你想买都买不了。

这时候,你再去买长期重疾险,年龄大保费贵是小事,最可怕的是你身体已经出现异常,比如糖尿病、高血压,保险公司直接拒保,未来几十年都没有保障。

因此,一年期重疾险只适合两类人群买:

& 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

因为一年期重疾险在年轻时保费非常便宜,很适合像大学生这种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投保,算是给自己做一个过渡。

& 手头紧张,但想要加保的人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份长期重疾险,想要加保,但手头上又有点紧,可以先买一份一年期重疾险做应急之用。

而一旦我们有了经济基础,能够负担得起长期重疾险,最好及时更换,早买早便宜,早保障早划算。

2018 年 10 月,相互保正式上线,只有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保险资质,“相互保” 变成了 “相互宝”。

从 2019 年 5 月,第一期的理赔公示,相互宝帮助了 10 人。

到最后一期,2021 年 12 月,相互宝帮助了 3571 人。

两年多时间,相互宝一共帮助了将近 18 万人,累计募集互助金 259.37 亿!

一开始相互宝上线的时候,其实我和很多人都一样,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也专门写过文章对相互宝提出质疑。

相互保加入人数超过 1200 万,老实人都去给骗子接盘了!

后来,通过这几年我对相互宝默默地观察,看到它的制度越来越完善。

在审核案件的过程中,它委托专业的理赔调查员实地走访。

在成员对理赔结果有异议时,它设立了陪审制度,由陪审团再次对案件讨论、评议。

在决定赔付后,它将案件公示出来,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信息透明。

尤其是当我看到自己没有买重疾险的客户,真实的获得了相互宝的理赔之后,真心觉得相互宝是在切切实实做事情的。

作为一个保险博主,我能理解为什么相互宝有那么多负面新闻,因为它触犯了很多利益集团,尤其是保险从业者的利益。

但是这一两年,我一直对相互宝是支持的态度。

即使我知道它并不完美,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合规、分摊金上涨、条款随时改变……

但很多人或许是因为低门槛,或许是因为信任支付宝这个平台,加入了相互宝,并在无意中获得了帮助,这就足够了。

并且,事实上也有近 18 万人实实在在获得了赔款。

比如这位:23 岁,淋巴瘤患者,是位医务人员。

姑娘刚完成医院高负荷的抗疫工作后,就被确诊癌症。

躺在 ICU 里,她不停问自己:为什么我做那么多好事,厄运还是降临在我身上?

后来她拿到了相互宝 30 万互助金,她明白了:以前做的好事,以这种方式得到了回报。

再比如这位:65 岁,肠癌患者,是位父亲。

获得相互宝 10 万的互助金后,他的亲戚朋友们纷纷加入了相互宝,都说有这样的平台真好,值得信任,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

还有这位:4 岁,开胸进行心脏瓣膜手术,是个乖巧的孩子。

4 岁的孩子被确诊为心内膜炎,躺在 ICU 病房里,身上插满了管子,不哭不闹,只跟妈妈说他胸口那里有毛毛虫,要医生叔叔帮他取出来。

那一刻妈妈终于忍不住泪崩了。

有了 30 万的互助金,孩子的开胸手术费有着落了,也让父母对于康复之路更有信心了。

而如今,大厦将倾。

相互宝倒下了,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

虽然我们都知道它并不完美,也很难持续,但它的出现,让很多很多不信任保险,或者买不起商业保险的人,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得了保障。

每一个参加相互宝的人,我觉得最初都是抱着做好事的心态,就当作是捐款。

但是,有些人捐着捐着发现,自己成了那个被帮助的人。

对于这被帮助的 18 万人来说,他们的善良获得了回报。

对于参与了帮助,分摊金额的人来说,他们的善意也结出了果实。

其实相互宝的分摊金,对我们来说九牛一毛。

但一想到这些钱会给到那 18 万人手里,在困难时拉了他们一把,给他们带去了希望,我会觉得这个分摊很有价值。

我一直觉得,相互宝很像一个大型的社会实验。

几千万、上亿的陌生人,能否靠着一个平台,靠着对彼此之间的信任,互帮互助?

而事实证明,我们终究还是失败了。

一方面是我们对于保险还不够了解,对于陌生人还不够信任,以至于一则负面新闻出现后,就有几百万人退出,不相信相互宝真的帮到了那些出险的人;

另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监管方面、合规方面、舆论方面、认知方面。

对于保瓶儿的绝大部分客户来讲,大家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除了惋惜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就当自己做了善事,相信在这个国家,有接近 18 万人,曾经感受过我们的善意,感谢过我们的帮助。

但对于那些到现在还没有了解保险,连基本保障都没有的人,他们又重新回到了裸奔的时代,真的让人担心。

知乎用户 千纸鹤不吃鱼 发表

1. 未来预期收益风险很大

2. 收益不稳定

3. 情怀的饭越来越难洽

这世界上有很多种赚钱的方式,比如:

向富人兜售健康和宏大叙事

向穷人兜售兜售小便宜和保险

用纯粹的道德观念,去衡量一件看似理性的行为,是非常愚蠢的,

用纯粹的经济观念,去衡量一件看似道德的行为,也是不现实的。

知乎用户 陈晓兵​ 发表

陈晓兵:头部互助平台相继关停,网络互助能代替保险吗?

知乎用户 末青​ 发表

你去问问有车的人,买了车险没出车祸难道还能要求保险公司退钱

知乎用户 保者笔记 发表

1. 互助平台采用先出险后理赔,无法通过精算和数据给到客户一个稳定的费率和续期的承诺!这是风险之一。

2. 相互宝的运营费用是通过理赔来抽取,从理论上讲,有虚假理赔的,滥赔的动机。一切都得依靠平台自己自律,监管无法介入监管,这是风险之二。

3. 银保监可以通过注册资金,责任准备金,偿付能力指数,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等一系列资料对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对相互宝无法正常监管。

4. 近期平摊费用激增,很多人说投保人数越多分摊费用越高,但我是持质疑的态度,按道理投保人数越多,理赔应该是越趋近大数据下的平均值,分摊会越稳定。

5. 纵观理赔数据,短期内出险的人数很多,这一点做过保险的人应该知道,本人严重怀疑,相互宝对投保前的如实告知调查能力有限。这直接导致分摊金额上涨,很多人退出。

6. 争议案件由陪审团投票处理,陪审团成员有用感情投票的,有讲道理的。比如一场投票 51:49,按最高峰一亿参保人来算,4900 万人对案件理赔不满。投保人无法投诉,也不可能把 4900 人诉之法律。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兜底(直白点说,如果参与者觉得权利被侵犯是无法走司法途径的),这是法律风险风险。

7. 用户不理解相互宝,有出点钱当慈善来做的,有认真当保险替代品的,有带病参与骗取互助金的(毕竟骗互助金的成本很小),这也是风险。

8. 网络媒体自媒体,抓着拒赔案件无限扩大,为了流量尽管啥都不懂也敢乱带节奏,2021 投保人数锐减,健康的人离开,非健康的留着,出现率增加,费用继续升高,健康的人继续离开,已经开始进入死循环了。

9. 不能理解保险,就无法理解相互宝。看到不少觉得亏了的人,要求退款的人,一面是监管不停的敲打,一面是用户的不支持,相互宝里外不是人。关停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10. 相互宝等互助平台是一个好东西,只是时机不怎么对,后面通过发展,比如医疗大数据的接入,比如区块链技术的深入,比如人们对保险认识提高,从而解决相互宝自身局限性的问题。

11. 最后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相互宝也是我给父母重疾险的替代产品之一,相互宝是互助的模式,从慈善角度来理解 19 万受到帮助是真实的。没有交保险的钱,就不要拿保险的规则要求。

知乎用户 Tianzi 发表

网络互助平台作为一种商业保险的雏形,确实在这几年内给许多人送去了保障和安全感。

蚂蚁金服旗下的「相互宝」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互联网互助平台。

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根据芝麻信用和花呗评估结果,低至 0 元就能参与相互宝互助机制。

很多人以为相互宝是一种很便宜的保险,但其实相互宝并不是保险,这个在产品界面也有详细说明。

话说回来,其实「相互宝」原来叫做「相互保」,本来该产品也是想往保险方向发展,但因为监管认为其不符合条件,就改名为相互宝了。

互助平台虽然加入门槛低,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第一,互助计划不一定能够赔付。互助公约是随时都有可能调整的,且明确说明了「不保证赔付」,赔付数额也不确定。此外还需参考实际参与互助的人数,能否达到互助的额度。

**第二,互助分摊金额不确定,**参与会员数量越少,年纪越大,分摊的成本也越高。分摊额也从最开始的几分钱,已涨到接近 4 元了。分摊金额的大幅上涨,让不少人直呼被割韭菜,纷纷退出相互宝。

**第三,互助的「持续性」需要考虑。**网络互助平台不受监督,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如果处理不善,很有可能像 P2P 一样崩盘。

在百度灯火互助、美团互助关闭后,最后一家相互宝平台也即将成为历史。

至此,我们在面对疾病治疗花费的风险时需要求助的时候,能选择仅有众筹和商业保险了。

Tianzi:大病筹款、互助和保险有什么不同?

知乎用户 胡瑞 发表

​昨天,相互宝发布了公告,相互宝互助计划,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停止运行。从 2018 年至今,刚刚过去 3 年的时间。

相互宝为什么运用不下去了?公告中,没有说具体的原因。我个人猜测,应该是监管要求。互助计划,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和传统的保险模式比较起来,是不够成熟的。保险模式,已经运行了上百年了,有时候都还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互助计划,继续运行下去,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再加上,相互宝的涉及的人太多了,公告中称有 1 亿多人参与,这这个数据,应该比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客户数都要多吧。这么多的用户参与,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影响力太大了。再加上最近不是在调查反垄断嘛,所以被监管叫停,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这也再次让我看到互联网巨头的威力,如果不是有监管,他们想要颠覆一些传统行业,真的是太容易了。这也是最近互联网行业,被监管部分反垄断调查的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大企业,可能就只剩下几家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互联网这个行业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有潜力的,只是需要规范发展。

以上对于相互宝为什么停止运营,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不一定是真实情况,仅供参考。那么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件事又有什么启发呢?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参加相互宝?反正我自己是在第一时间,就加入了的。不仅仅如此,我给父母报名参加了。而根据过去这 3 年的情况来看,最开始的时候,一个月只分摊了几块钱,最近一个月分摊了 14 块钱这个样子。相当于一年 100 多块钱,买了 30 万的重大疾病保险,还是非常划算的。

但是在参加相互宝的同时,我还有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因为我知道,像相互宝这样的新产品,还需要时间来检验的。如果我只是参加相互宝,而不给自己配置传统的保险,那么万一哪天停止运行了,我就完全没有保障了。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现在就发生了。

很多 “新事物” 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参与的,但是一定要给自己留有后路,因为我们都不知道新事物能够持续多久。说起新事物,做理财投资这些年,还是见到了一些,比如网贷。前几年那叫一个火爆,但是后面也是一地鸡毛。做理财投资,还是保守一点好。有的机会,宁愿错过,也不要犯错。也包括很多人问过我的虚拟货币,也是如此。这是我个人觉得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

回到相互宝,还记得在最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说,有了相互宝,自己就把买的保险给退了。现在回过头看,是不是还是冲动了?现在相互宝停止运营了,还是建议大家,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保险吧。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新事物上。创新是好事,我们也鼓励创新,但是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文 / 胡瑞 财经作者 代表作《24 天理财精品课: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专注于理财知识科普,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理财

知乎用户 明亚赵燕军​ 发表

本文同步发表微信公众号于:小笨说险

非常突然,晚上 18 点左右看到这个信息《相互宝公告:将于明年 1 月 28 日关停》,第一感觉确实有点突然。

其实仔细想想,关停也是必然的,要知道在这之前其它 10 个平台的相互宝都陆续关停了,支付宝的相互宝算是硕果仅存的了,也是最大的,从最开始信美相互的 “相互保” 后来转变成目前的“相互宝”,从最初 0 费用加入,分摊不超过几毛钱,吸引了上亿人参与,到后来陆续上调分摊费用,很多人退出,到目前还有 7000 多万人的规模,还是挺庞大的,尤其是真的发挥了作用,看后台数据总共为 179,127 人募集 259.37 亿元,给很多家庭提供了帮助。

我的相互宝

第一时间截取了我的后台数据,我和我的家人总共三人加入了相互宝,从 2018 年开始到 2021 年,累计帮助了 174,850 人,分摊金额由原来的一年 10 多元,慢慢得变成 90 多元,再变成 594 元,今天是 937 元,如果加上最后的支付宝代付的,相信应该有 1000 元。还好在这几年中陆续给家人搭配了一定保额的重疾险和医疗险以及意外险和寿险等。

相互宝关停后的安排

这次相互宝关停,给了 1 个月的缓冲期,后续安排有三点:

1、自公告之晶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余下两期分摊鑫,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2、确诊时间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仍可在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 180 天内发起互助金申请。

3、现有互助成员可以根据自身保障需求,选择支付宝平台上提供的 1 年期重疾险(健康福. 重疾 1 号大病版),给予 3 个月(免费)+12 个月保障,根据原有计划不同搭配的方案和保额也不同。

作保险经纪人这么多年来,对于重疾险比较熟悉,很多家庭第一款保险都是重疾险,大部分是保终身或定期(比如保到 70 岁或 80 岁),保费都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相互宝不是保险

相互宝最早是信美相互推出来的,当时是以互助保险的形式,因为不符合监管要求,被叫停,支付宝方接过来,变成现在的相互宝,要知道相互宝不是保险,只是一种网络互助模式,不像真正的保险公司那样要求强求严格,也没有第三方监管,分摊费用越来越昂贵。

朋友圈有朋友说,分摊了这么年花费了这么多,是不是献爱心,这话对也不对,就拿最经典的例子来说,“我花钱请了一个保镖,这一年没有被别人打,是不是钱白花了 “。

总的来说相互宝这么多年帮助了很多没有真正保险的人,当然了也给一些人心存侥幸的心理,觉得有相互宝就可以了,不需要另外搭配保险了,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体况也越来越不好,相互宝退出后,再想考虑商业保险真的很难买了,还好国家这两年大力推广普惠保,给一些体况差的朋友拥有保障的机会。

总 结

回归保险的本质,长期、稳定是每一位客户选择风险规划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健康保障还是储蓄保障都要求遵循这个原理,趁着身体还可以,抓紧选择一款不错的重疾险或医疗险吧,有条件的可以趁着当下提前选择一份锁定利率的增额寿或年金险吧!

延伸阅读:

1️⃣保险科谱

1、人寿保险中的 “四大金刚” 都有什么作用?

2、认识保险从保险种类开始

3、浅谈重疾险

2️⃣儿童保险

1、为什么要给子买保险?如何买到合适的保险?

2、少儿意外险 yyds——平安小顽童

3、妈咪宝贝新生版 - 王者少儿重疾险强势归来

4、为什么要给孩子存教育金?

5、如何选择适合的教育金险

6、大黄蜂 5 号少儿重疾险,到底好在哪儿

7、最新儿童保险配置思路,1000 的实惠方案

3️⃣成人保险

1、成年人如何配置保险攻略篇

2、华贵大麦定寿 2021 值不值得买?

3、50-80 岁都可以投保的老年意外险

4️⃣高端医疗险

1、高端医疗险(一)招商信诺醇享人生 PLUS

2、高端医疗险(二)MSH 精选个人计划

3、高端医疗险(三)明亚尊享计划 2021

5️⃣储蓄保险

1、普通人轻松上手的理财规划产品

2、14 款热销增额终身寿大比武,谁更优秀?

3、为什么我们需要商业养老年金?

4、目前比较靠谱的纯养老年金,就看这几款

5、金生有约(优享版),到底值不值得

6、光明一生慧选版,可以入住养老社区的养老年金

6️⃣保险经纪人

1、从保险代理人到保险经纪人的转变

2、我是保险经纪人

3、没有听过的保险公司安全吗?靠谱吗?

知乎用户 商业纪事 发表

相互宝宣布将于 1 月 28 日关停!即日起用户不再参与互助分摊,成员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障产品延续保障。关停前确诊的成员,依旧可根据互助规则发起互助金申请。

可能的几个原因:

1、网络互助是类保险业务,优点是门槛低,但保障水平和商业保险相比有差距。随着百万医疗、惠民保等普惠保险的发展,网络互助的 “性价比” 优势越来越小

2、保险持牌经营是已经确定的,网络互助作为一种类保险业务,虽然风险可控,但一直是个监管空白,获得牌照遥遥无期

3、从商业模式上看,网络互助的模式单一,仅靠管理费维持运营,对各家公司的商业意义越来越小。

4、经过长达 7 年的市场教育,网络互助启蒙用户保险意识的使命已经完成,现在关停,一方面有利于保险行业更规范的运营;另一方面,也为普惠保险的进一步渗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知乎用户 常哲 发表

本身就是不合规的东西,我一开始就没兴趣。企业的承诺,什么十年二十年之类的根本没有用,他能活那么久吗?这种承诺还是国家靠谱。

知乎用户 半杯牛啤 发表

我是第一批用户,当时一个月才几毛,现在关停了,真是白交了,他不是保险,只要我不停的续,就不能取消。

如果第四年生病,那前三年确实是做 “慈善” 了,相互宝作为平台,监督里面用户使用者,那谁来监督相互宝?感觉像是一种新式骗局。应该能要求退款吧,毕竟参加的人,诱导消费的点是自己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使用,但现在关停,那就无法履行。

知乎用户 万物相连 发表

不看不知道,一看我原来帮助过十五万多人。做好事了。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没有牌照 关闭是早晚的事情 我最开始就是当做善事了

总比各种筹好些吧

知乎用户 明哥保险 365 发表

#重磅消息

“相互宝” 宣布关停

凉了凉了,重磅消息,全国最大的互助平台 “相互宝” 昨日也官宣了,平台将于 2022 年 1 月 28 日关停。

其现有的四大互助计划,都将停止运行。

  1. 大病互助计划
  2. 老年防癌互助计划
  3. 慢性病人群防癌计划
  4. 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

自此,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 10 余家国内大型互助平台全部关停。

明哥本人也曾在朋友圈多次向大家提醒和暗示:互助虽好,但不能代替保险,它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不能把它当救命稻草

我们工作室 12 月 2 日周四晚也才在客户沙龙群提到相互宝还能持续多久的问题,没想到来的就这么快,2021 年,我们经历的实在太多~~

那其互助成员将会何去何从呢?

#平台善后

相互宝关停三部曲

根据官宣

根据官宣公告,为做好后续保障工作,特作如下三方面的安排,简称 “三部曲”。

1、12 月 28 日开始,成员不再扣钱了

自公告之日起,现有相互宝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于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 2022 年 1 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2、大家的保障到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

只要是 2022 年 1 月 28 日 24 时之前被确诊的,同时还在互助计划中的人,符合互助规则,就都可以申请互助。

互助金,也由相互宝承担,大家不用掏腰包。

3、还想保障的,可免健康告知、免观察期转人保健康的短期重疾险。

产品共有三款,分别是:

  • 健康福 * 重疾 1 号(大病版)
  • 健康福 * 防癌 1 号(老年版)
  • 健康福 * 防癌 1 号(慢病版)

从名字不难看出,三款产品就是一一对应大病互助计划、老年防癌计划、及慢性病人防癌计划。

总的来说,这三部曲非常不错,能为大家考虑的都考虑到了,比此前关停的互助平台都做得到位。

#关停原因

及我家情况

相互宝曾用名:相互保
生日:2018 年 10 月 16 日
宣判:2021 年 12 月 28 日
卒于:2022 年 1 月 28 日
享年:1200 天

为什么网络互助会发展不下去呢?

一是监管,二是模式

早在 2020 年 9 月,包括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就被官方直接点过名:

这是在打保险的 “插边球”,因为不管大病互助、防癌计划、公共交通计划,都和保险非常的类似,可是,它又不是保险,又没有保险牌照,没有监管,风险就很难控制。

再就是这个模式,它的本质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人生病,众人均摊”,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这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是,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需要互助的人也越来越多,每期分摊的金额不断上涨,许多健康的人就选择了离开,留下的人大多都是风险偏高或已经出现症状的人,这进一步抬高分摊金额,并不断的恶性循环下去。对这些平台的可持续运营的能力的考验就非常的大!

最大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的停运,也宣告我国的网络互助落下帷幕,告一段落了~

我家七口人,相互宝诞生当月我就试探着先加入了,后来完全认可后,在 2019 年给家人加入,我们算是较早的一批。

根据加入规则,只能给自己、父母、配偶、子女加入,索性我和爱人分工,我 4,她 3。开始一次均摊也就几分钱,后面慢慢的变成几毛、几元,截至目前均摊费用合计接近 2000 元。

期间也平安无事,当做了爱心,甚好!

如今想到就要告别,还是略有不舍。

#接下来

我的选择

我和家庭成员都配置有长期重大疾病保险。

这里的保障也还想继续,由于我们家都是参与的大病互助计划,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免健康告知、免观察期投保中国人保健康福 * 重疾 1 号(大病版)。产品含 120 种重疾 + 20 种中症 + 40 种轻症,不含身故赔偿,轻 \ 中 \ 重症齐全,这也算现在重疾险的标配。

其条款在银保监报备名字为《人保健康 e 相助互联网重大疾病保险》,(人保健康 [2021] 疾病保险 070 号,人保健康发[2021]393 号)

能选择的最高基本保额

30 天 - 39 周岁,最高基本保额 10 万,可赔付:

重疾 10 万 * 1 次 + 中症 4 万 * 3 次 + 轻症 2 万 * 4 次 = 30 万

40 岁 - 59 周岁,最高基本保额 4 万,可赔付:

重疾 4 万 * 1 次 + 中症 2 万 * 2 次 + 轻症 1 万 * 2 次 = 10 万

特别注意:

1、虽然投保该产品是免等待期、免健康告知,但是,有让你再次确认最初加入相互宝时,是否符合健康告知。 换言之:如果当时加入相互宝都属于通不过的,现在就算买了,将来也极有可能被拒赔!

2、新保障方案生效后,原有的互助计划将退出。

产品费率

它既然已经是保险了,就应该符合保险的费率特点,这里做一个首年度保费的整理。

0-4 岁,合计:男 54.94 元 女 48.96 元

30-34 岁,合计:男 141.84 元 女 147.84 元

55-59 岁,合计:男 607.92 元 女 450 元

结果的确如此,从出生开始,年龄越大,重疾的保费就会越贵。

所以,明哥也在此呼吁

买重疾就是买保额,保额不够,无法足以起到治病养病,弥补我们收入损失的作用。

对于有经济能力的朋友,尽早的配置重疾,同时足额、保障期长!

一年期的重疾险,很容易因为产品停售或身体健康变化而无法续保。

一年期的重疾,除了年轻时保费便宜点,前期杠杆不错,其他方面很多都是无法与长期重疾比拟的。如:不能保证续保、价格会一直涨到吓退你、重疾少有多次赔付、没有保费豁免、没有身故赔偿、没有储蓄功能、没有人工核保、没有就医绿通等增值服务。。。

其他权益

个人分析,相互保应该是鉴于互助计划突然宣布关停,最初说的人数低于 300 万才关停,但目前还有 7000 多万人就停,简直是啪啪打脸,所以对于转投人保短期健康险的互助成员,也将予以 50 元的通用权益,以及赠送 3 个月的保费。

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好了,由于我们家没有参加防癌计划、和慢病人群防癌计划,所以也无法做健康福 * 防癌 1 号(老年版)、健康福 * 防癌 1 号(慢病版)的责任和费率介绍,但相信保险责任和上述是类似的,最大的区别会是在费率上不同。

最后,也做做理念宣传

我们需要明白

互助不是保险

互助会关闭、互助有风险

它只能互帮互助、锦上添花

但不可以给到我们真正的安全感

能给我们持久保障的还是保险

只是盲区不迷路,了解更多金融保险知识,方案定制、产品推荐,欢迎关注,欢迎加 V。

知乎用户 碧游虾 发表

给我和妈妈都参与互相宝几年,早在之前很多负面新闻的时候就已经想清楚了。希望它能一直坚持下去,探索出一直制度可以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效果,让参与者不至于被病痛催婚家庭。有一天坚持不了了,也能接受,这些年的资金又因为规则不成熟被盗用比如有人利用规则假小病去申请,但也确实帮助到一些人了。这些年我分担了一部分资金,这是我完成能承受消费得起的,感谢一路相伴。希望未来会有其他产品在网络互助探索上重生,形成更成熟合理的互助制度和管理团队。善财难舍,列位各自安好!

知乎用户 庙祝 lord​​ 发表

用了三年: 分摊了 1418.74 元,帮助了 174846 人。

从一开始几块钱,到现在加一起,每个月花费五十多块钱。

讲真的,就是为了以下 3 点,才开始投保的。

第一:足够便宜,虽然说后来贵了,今天才发现帮助了那么多人,值了,绝对值了。

第二:蚂蚁集团背书,再直白一点,相信马云。

第三:投保比较方便。

之所以收回,据我不专业的猜测,应该是里面的暗箱操作空间比较大。毕竟保险,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吸纳资金的大池子。

收回相互宝,应该和 2015 年,要求那些企业禁止卖彩票一样,把金融权收归国有。

企业需要钱,怎么办?去股票市场吸纳资金。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其实我们交的养老金、保险,很大部分都被投到股市里面了。

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相信国家。

知乎用户 明亚保险经纪 张武​ 发表

我在一个月前刚好研究过相互宝的用户变化情况,相关回答见 https://www.zhihu.com/answer/2238122371

除了贵,保险跟相互宝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相互宝这种互助模式行不通?

我觉得跟保险比,相互宝缺少了主要的一环是防范逆选择!

其实互助这种形式古代就有,开始大家是怀着朴素的愿望,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建立这样的互助机制!

时间一长,有人就发现,这种互助机制有空子可以钻。比如保长途运输,我可以自己制造灾祸的假象。如果是保身体,我可以在风险小的时候不加入,等患病概率高或者已经有疾病迹象的时候再加入进来。第一种是骗保,第二种就是我所说的逆选择了!

相互宝比较随意的进出机制,对于逆选择就没有太好的防范措施。身体好的人开始选择离开,身体差或者已经有疾病迹象的人会一直留着,导致分摊金越来越高,因此更多身体好的人离开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这个模式就运转不下去了。

之前相互宝更新健康告知的内容的目的也是防范和减少逆选择。但是很多人根本不懂也不 care 什么 “健康告知”,等真患病的时候发现不能获得理赔就会很生气!很多人会不理解:我分摊了几年,你不说我没资格,等我生病了你再说我没资格?之前的分摊金还不退?所以,相互宝不赔的新闻在知乎和各大媒体上都很常见,跟以前别人骂保险一样。

相互宝作为互助的本质不变,只是以互联网这种形式形成了一个超大的平台,但事实证明,互助这种模式最终将无以为继,互助发展为商业保险的模式是一种必然,是经过历史选择留下的最优解。

知乎用户 何长风 发表

在 2019 年全家人都参加了相互宝,截止目前总分摊金额为 1274 元,帮助 140424 个人。

谈谈自己的感受:

1. 非常感谢相互宝这个平台,一方面自己在这 3 年里花了最少的钱,得到了另一份不错的保障。另一方面,间接给了 14 万人一点微薄的帮助。

2. 人间正道是沧桑。美好的东西,总有一种残缺美,相互宝就是这样。相互宝就像英年早逝的天才,让人唏嘘,遗憾。辉煌时给 1 亿多人带去了便宜的保障,救助了几百万人。

3. 无知的人,偏见的人,愚蠢的人,心中无道义的何其多也。美好的东西大多毁于他们。喷相互宝理赔太难的人,喷相互宝理赔太松的人,喷相互宝分摊金上涨的人,喷相互宝落幕时不退钱的人,这些人都是相互宝关停的推手。这些人的行为着实让我感到恶心。

4. 相互宝关停最终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监管体系,这个体系一天没有,一天就有被关停的风险,没啥好说的。资本一定是要受控的,作为被剥削者的我,是坚决支持监管。

5. 可惜了,相互宝对我的影响很大,个人的家庭保障方案要把相互宝拿掉了,大大降低了我的家庭保障。

知乎用户 胡夷 发表

坑了我好几百,我讨厌淘宝的开始。

当初觉得几分钱就够了,然后,越来越多,结果一年下来好几百。

然后看到理赔的人,很多感觉是带病投保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看这个问题下的许多回答,相互宝停止运营是对的,医人永远不如医心重要。

鲁迅永远是对的。

知乎用户 爱抬杠 发表

出于什么考虑。我猜是出于阿里自身安全的考虑,阿里以及阿里的领导今年出事儿的不少,政府部门也是多次约谈阿里。

阿里本来是一家电商,可现在干的事好多已经偏离电商了,再加上阿里的领导猛吹服务业才是解决就业的根本这番论调。未来阿里可能还会砍掉一些和电商关系不大的东西,慢慢的回归电商。

至于带来那些影响,个人觉得第一会影响支付宝用户对支付宝的信任度,支付宝现在可以做好多事情,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群不在使用支付宝的相关功能。比如我这个月把花呗还了关闭了,基金也准备撤。第二就是以前相互宝一直涨价但一直坚持下去的这一下一定会骂爹的。其实这个比较好理解,分摊了这么多了平均每年 200。自己又没享受到,所以会有人要求退款。我个人而言没有退款的要求,这本来就是一个互助计划,有公益的意思,只是觉得阿里这事做的真不地道。

知乎用户 我 Y 是个保​​ 发表

转:相互保成立以来,从仲裁陪审案,到相互宝再到关停,一定程度上是认可风险共摊的互助模式。只不过,现代以保险公司与用户的合同契约形式,受到银保监会监管,无论险资投资方向受限、至少 2 亿现金实缴资本牌照、再保险公司分摊分享制制度,更为明晰确定。

所有商业‬行为都应该有‮业商‬逻辑‮及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互助组织‮究终‬不是‮源源‬不断的‮血造‬机构和强大的‮资投‬机构,再加上 “逆选择” 风险。关于相互宝始终担忧的问题在于,如果不像保险公司高门槛准入、破产接管机制,如何保证公司万一经营不善后的理赔?如何保证公司资金合理运用?如果不能用保险公司的标准来看待,只是单纯互助机构,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薅羊毛的逆选择?持续的盈利模式是?如何避免会员规则一改再改?

已经获得‮赔理‬的拿了大‮的量‬理赔金出场,留下来的‮摊分‬成本越来越大,分摊意‮度愿‬越来越低,到最‮便后‬是这般黯然离‮的场‬结局。所以,工具理性的选‮必择‬定要‮远长‬思考,人活在当下,除了需要当下的工具,也别忘了‮远长‬工具的决‮性定‬作用。

毕竟,所有的消费看上‮有去‬钱便可入场,商业医疗和重疾保‮却险‬是一场资格赛,故而,保证续保 + 多次‮疾重‬理赔‮每对‬一个有‮障保‬需求的人至关重要,丰‮思年‬饥年,健康‮预时‬备未来……

知乎用户 福鱼 发表

1. 出于怎样考虑?

在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冲击下,

“保险公司在成立那一刻,就天然具有倒闭的趋势。”

同理:

相互宝在成立那一刻,就天然具有关闭的趋势。

区别在于,保险公司有注册资本金,再保,准备金,精算,两核,调查团队等内部多种储备方案及控制方法,还受银保监会监管,保险保障基金等外部储备和监督。

相互宝,虽有支付宝背书,不过相较保险公司,手段确实也太少了,更别论其他互助产品了。

成立以来,

整体团体中健康体人员陆续减少,和不健康体人员出险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结论早已明确,不确定的只是什么时候结束。

有何影响?

参与获得赔付的人员应该感谢相互宝提供一种风险转移选择和分摊人员的风险共担。

参与分摊未获得赔付的人员,自己能有个相对健康的身体也挺好的。

市面上少了一个风险转移工具选择,还有其他类似的风险转移工具。

长期来看,受监管的规范市场才是好事,毕竟反面的例子太多。

知乎用户 大汤圆 发表

说白了,就是互联网没钱了。毕竟要 “限制资本无序扩张” 嘛。赔本赚吆喝的事以后会越来越干不下去了,再说本来也没赚到多少吆喝。

知乎用户 暖保保 plus 发表

早早就给大家说

相互宝靠不住

偏有人不信

现在它要关停了

你又作何感想?

该买健康保险的年纪

你去买了个屌丝互助

现在身体不太好了

年纪大了

保费涨了

买不进正规保险了

人家相互宝关了

留下一地鸡毛

往后余生

多加珍重

相互宝的江湖

终究落幕

- 本期完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我被蚂蚁集团告了!因为揭露它不为人知的事

没错,我们被蚂蚁集团告了。 就是那个因为监管问题,实际控制人马云狂怼监管系统,并被暂停上市的蚂蚁集团。告我们,也是因为我们质疑了蚂蚁集团旗下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开始,不少的读者跟我们反馈,蚂蚁集团旗下的“相互宝”的费用暴涨了很多,并且存 …

为什么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知乎用户 霸下先生 发表 个人觉得,底层的生意已经没有利润了,只有现金流。 什么意思呢?以今年搞得红红火火的社区电商为例。比如一个小区一天的菜销量是 2000 斤,零售价每斤 4 元,那就是 8000 元。肉 1000 斤,零售价每斤 20 …

按下傻逼,浮起伞兵

收录于话题 #舆情札记 19个 最近看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为了让大家不再说“伞兵”,百度贴吧现已解禁“傻逼”关键词屏蔽。 百度贴吧为什么这么闲,是因为有关方面发出了呼吁:“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不要污名化伞兵。 原来是很多网络 …

西安地铁事件,出手最狠的竟是微博

文丨守一 西安官方回应了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事件,但性质认定和追责结果,非但不能平息怒火,反而迎来更多质疑。 在央视新闻的官微下面,点赞前列的跟帖画风是这样的—— “好了散了,这辈子不敢去西安了” “定性了,保安不违法,以后去西安玩的保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