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构成了农村父亲的大多数 | 人间
要说他是一个极好的父亲,一想起来就感动得痛哭流涕,那倒不至于;要说他是一个很坏的父亲,吃喝嫖赌,弃养子女,那也没有,他就是农村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这样的父亲构成了农村父亲的绝大多数。 配图 |《乔家的儿女》剧照 几年前,我跟我爸说,我想学着 …
昨天晚上,我们几位育龄青年在一起喝酒,聊起要不要小孩的话题。
夜里没在家里欢聚一床,反而跑到酒吧欢聚一堂,本身已经能说明一点问题。
而讲到结婚生娃,其实有两个故事,特别冲击我。
01
一个故事是我的大学室友,他来自川北的农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看出他家里的困难。
大一的时候,同寝的相继买了电脑。玩电脑占据了我们大多数空闲时间。可是,他没有这个钱,就坐在旁边看。有一天,辅导员来宿舍,看到大家都在玩电脑,就问他平常怎么玩。他红着脸用四川话说:
我就挨着他们“烤火”。
在他们当地的话里,“烤火”大约就是蹭着看热闹的意思。
贫困带来的限制,远远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会体现在精神上。
他几乎从不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更极少与其他同学,特别是女同学交流。记得都到了毕业的聚会时,一位很热情的东北女生问他,你为什么都不跟我们说话?
他还是笑一笑,手放在双腿中间,说:
_因为自卑。
_
我还回想得起,当时的气氛特别凝固。
因为这种情况,他在老家交到的女朋友,就成为他的“救命稻草”。在他眼里,这或许是自己唯一值得骄傲的东西。
因此,他极其在意这个女友,常常节约自己本就很少的生活费,去给女朋友买礼物。
我们看不过去,也从侧面了解到,她这位女朋友的品质并不好,劝他好好想清楚,不要这么着急。
可是他对我们说:
你们不懂,在我们那里对一个男的来说,“结媳妇”就是最重要的事。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来自他的父母。我们观察到,他的父亲来电话,从不会问他读大学怎么样,学到什么东西。他们更关心的,是跟“媳妇”吵没吵架,感情好不好。
可以说,他大学四年的心思都在这里。虽然辛辛苦苦考进了大学,但没有用这些年的时间,提升或者改变自己。在我们同学看来,是为他感到可惜的。
大学毕业之后,他回了老家,我们便不再有联系。
只是在朋友圈里得知,他经历了离婚和再婚,失业和就业,好在有了一个儿子。他时常晒一晒孩子的照片,我记得有一回配的文案是:
为你,爸爸再苦再累也值了。
02
第二件事,是去年秋天看到的。
当时,我外婆摔倒住院。医院骨科整整一层楼里,80%都是骨伤的老年人。
外婆隔壁床也是一位老太太,年龄差不多大,面白、银发、双眼有神,看得出是有文化的。她独自一个人住院,身旁只有一位护工照料。
母亲同她聊天,老太太果然是四川大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她的先生已经去世,一双儿女,颇有成就。只可惜,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日本,由于疫情的原因,两年没有回来了。她这次跌倒,还是单位离退休处的工作人员给送来的。
母亲观察到,她杯子里的水一直没动,就劝她要多喝水对身体才好。
老太太则说,你不知道,不是不爱喝水,而是水喝多了晚上就要如厕。她不喜欢用尿布,又怕打扰护工多了,会给脸色看,就干脆不喝水了。她一边说,一边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_我这里没人呐。
_
外婆出院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去了。老太太拉着母亲道别,死活不松手,哭得更凶了。舅舅看着感慨道:
你说养儿养女,有啥子意思嘛。
上面这两个故事,一个叫“传宗接代”,一个叫“养儿防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它们都是要孩子的理由;但在今天看来,它们似乎又不是那么完美的理由。
是呀,为什么生呢?
03
在我出生的1988年,那一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是2445万;而此前一年(1987年)的数字比这还要高,有2508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个生育高峰。而去年(2022年)新生儿的数量才956万,比高峰时少了一个武汉市的总人口还不止。
我问我妈:你们那个时候生孩子,怎么就那么果断呢?
她抬了抬老花眼镜,略微沉思了一下说:
因为想得少,所以生得快。
我们那一届孩子的学前班毕业照,多么整齐的祖国花朵。
那么相比之下,当下育龄青年需要想的东西,就太多了。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生孩子就是对生活成本的挤压,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干扰。
因此,不愿意委屈,更不愿意将就。
他们需要想新增一个人口,家里的房子是不是够住?如果要换一个房子,能否凑足足够的首付,能否支撑上涨的月供。
他们需要想多出一个孩子,他晚上要哭要闹要吃奶,担心自己搞定了孩子,第二天还是否又精力去搞定客户,搞定老板。
他们还要想有了一个软肋,是否有能力给予他足够的保护,给他创造好的环境,提供好的教育,乃至给他的未来打下好的基础。
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来就会反映在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
可惜的是,这些现实的考虑很容易就被老一辈的,“我们那时条件比你们差多了”的语境,给轻松替代了。
最该批判的一点,就是把结没结婚、生没生娃,作为评判一个人优秀不优秀、成功不成功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更恶劣的是,把它和庸俗的面子思想结合起来,变成年轻人身上沉重的道德枷锁
这个枷锁,其实是无论男女的。
很多人就是不愿背负这个枷锁,盲目生,冲动生。
04
但我绝不是主张,大家都不要孩子。孩子是完整家庭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生育也是天性中存在的自然选择。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生个孩子是合适的呢?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话:生小孩的前提,是你已经证明人生是快乐的。
这句话是很好的。它背后暗含的意思是,当你决定要一个小孩前,你的自我价值已经相当程度地实现了。
而所谓的“快乐”,我以为应当是:
第一,**已经见识过该见识的快乐。**不会因家庭的责任,牺牲掉这些快乐,而感到难过。比如,半夜跟我在外面喝酒聊天,哈哈哈哈。
第二,**有比较成熟的心智。**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已经相当成熟,因为只有这样,传递给孩子的教育才是成熟的。
第三,**还是要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不是说一定要打下一片江山,金山和银山,而是说,已经确信,依靠稳定的技能和稳定的资源,能够带来可预期的收入,并且具备了一定抗风险的能力。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一个小孩,可能会更快乐。
05
在昨夜的讨论里,当我们总结出以上三点时,酒已经满了。
在我们讨论结束的祝酒词时,“早生贵子”其实已经过时了。最美好的祝愿,在这个春天,还是要“多多挣钱”。
如果说把这个话再说得漂亮一点,那就是无论生不生,都祝大家:
闷声大发财!
关注这个传达室
并且设为星标
或****点击文章末尾的“在看”
才容易收到我的消息
要说他是一个极好的父亲,一想起来就感动得痛哭流涕,那倒不至于;要说他是一个很坏的父亲,吃喝嫖赌,弃养子女,那也没有,他就是农村一个平平常常的父亲,这样的父亲构成了农村父亲的绝大多数。 配图 |《乔家的儿女》剧照 几年前,我跟我爸说,我想学着 …
撰文|张茜 编辑|马可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 入冬以来,30岁的艳春,一边守着家里四个卧床不起的病人,一边靠售卖地里的辣椒赚点生活费。 11月底,河南夏邑县迎来了雨夹雪天气,气温骤降至零下。她赶在霜冻前连夜抢收了1000斤辣椒,翌日还是 …
【每个人都有恐惧,但是勇敢面对它,才会变得坚强。】 1 11月27日,北京。 慧谷阳光小区,一位身穿防护服、背书包的男子抱着穿防护服的2岁的孩子,从单元楼走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位“大白”,准备前往方舱医院。 2岁的孩子核酸阳性,父母为了不拖累 …
编者按:这两天,听到很多异地朋友跟我诉苦,讲述他们自己遭遇和看见的故事。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让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我试着发出来。还是那句话:也许没有回声,但我们必须发声。 刚过完30岁生日的第二天,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们 …
《戏梦巴黎》 “这个世界,我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最近几年,我们或多或少都这样感叹过。 许多曾经信仰的东西被快速抛弃了,曾经充满希望的方向隐隐显出“此路不通”的字样,世界好像加满了油往我们胆怯的未知处开去。 割裂、混乱、繁杂,身处在这些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