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20 年非洲蝗虫灾害?

by , at 01 August 2020, tags : 蝗虫 蝗灾 非洲 粮食 沙漠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赵思家​ 发表

这本来应该是生态学或是昆虫学领域,不是我的专业,但在看新闻的时候,有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类似于 “因为血清素平时无害的蝗虫变成了噩梦般的灾害”。

等等等等。血清素?平时无害???发生了什么?我扫了遍新闻和这个问题下的答案,甚至本题高赞果壳,都没展开讲。这让我的好奇心十分空虚。我很不满意。

其实主要是因为不想下面那张图成我的答案题图

蝗虫本来是种很害羞的生物,特别容易受到惊吓,一般是独居的。而让它们在几个小时之内突然变得有群居特性,居然仅仅是因为它们身体里血清素升高了那么一丢丢。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血清素诶,我们人的大脑里也有血清素,而且是最有名的四大神经递质之一,另三个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其他三个我在《大脑通讯员》里面专门又讲了,这里不细谈。

为此我做了简单的搜索,这个发现被发表在十一年前(2009 年)的《科学》杂志上,而且是一月底的封面文章。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在实验室里养大的普通害羞的独居蝗虫,在注射了血清素后,在三小时之内就变成了积极寻找其他蝗虫群聚的群聚蝗虫。短暂的三小时之内,改变的不仅近是居住习惯,还会获得远超平常的社会性,甚至身体也会变形,变得棕黑色、而且更加强壮、飞得更快。和之前那绿色、害羞弱鸡的样子完全不同,社会猛男化了。

(——抱歉,我不该拿蝗虫灾害开玩笑 但… 赵思家在此忍不住露出了疯癫科学家的阴笑… 真的太酷了!!!激动到猪叫)

(我有密集恐惧症,也不太喜欢昆虫,这答案除了下图我不放任何图了。)

截图自 Anstey et al. 2009 的图 1a。同一物种变身前后。上是独居,下是群居。

因为沙漠蝗虫这前后两种形态实在是太不一样了,以至于在 1920 年前人们以为是两种物种。

更有决定性的发现是,当提前给蝗虫体内注射抑制血清素的药物、或是直接阻断体内血清素生产的药物,蝗虫也不会猛男化。这证明了血清素和群居变化的因果关系。

这个变身的桥段好有美国队长的既视感!

那在自然中,什么会导致蝗虫血清素剧增呢?有多个方式。一个关键在蝗虫的后腿上,大约我们膝盖上方一点大腿的位置,那里有一些特殊的毛,当毛被触碰的时候,会引起蝗虫中央神经系统生产更多的血清素。另一情况是,不断地连续看到或闻到其他蝗虫同类也会刺激血清素的增加。

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大雨后,植物生长更快,变得更加密集,为蝗虫提供更多食物和居住环境,母蝗虫会在沙地上产卵,雨水会让更多卵孵化,多方面原因都会增加蝗虫的出生率。**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干旱,导致食物和生活空间急速变少,原本独居的蝗虫被迫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收到私信和评论说雨后是不是错的,但我查到的资料中往往都会提到雨,因为雨会使得食物增加,才有可能产生聚集。我觉得可能是指干旱后的一场雨?)**虫与虫相互触碰,相互踢着后腿,同时又相互看着闻着,就会大大刺激血清素增加。血清素增加后会进一步引起生理反应。

在人的大脑中血清素有很多作用,这个我在另一个专门的答案中有简单的回答过,在《大脑通讯员》中也有专门的章节细致讲过,这里只稍微提一下。

血清素最有名的功能是调节心情;低血清素会让人情绪低落。常见的抗抑郁症药物都是作为于血清素,目的在于维持或增加血清素的水平。但过高的血清素并不能让人更快乐,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现在不太清楚。

[「血清素」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有哪些作用?​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059453/answer/890597421)

[

电子书

大脑通讯员:认识你的神经递质

作者 赵思家

会员专享 ¥ 9.99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5e2876179e9fe9399e18ab1fdcfe8e2a)

另一个血清素的功能是产生睡意,它像是一个沙漏一样,会随着醒着的时间逐渐堆积起来,形成睡眠压力。当它到达一个高度的时候,你便会想睡觉,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和生物钟相互协调,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血清素也似乎和各种群居社会行为有关。说似乎,是因为直接从人身上观察到的结果比较有限。比如说,当人们身在一个群体里,需要违背自身的道德去顺从群体或是服从更高级别的人。有研究认为当人的大脑中有更高的血清素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服从群体,而非个人愿望。

这一点似乎也和蝗虫的独居变群居的行为模式变化类似。

让我们看回蝗虫,虽然从宅家弱鸡变成社会猛男仅仅需要几小时,但从猛男退变会弱鸡往往需要好几天。但问题是,在实验室外,自然环境下时,因为后代会暴增、环境更拥挤、大家疯狂找吃的、疯狂嘿咻、疯狂生产后代、继续更加拥挤、为了能生存下去更加不会变会弱鸡。

但除了社会性的改变,蝗虫在形体上也有了变化,但这一部分应该不是血清素的直接效果,但血清素应该是整个连环反应的开头。但有一点我倒是不太明白。你说,一个虫要是想从独居变成群居,变得很嗨、很想和别人摩擦,甚至要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壮,我都能理解。但为什么它还要变色呢?而且变得那么不适合隐藏,那么显眼。昆虫应该不至于群居还要看脸吧。

我没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我推断哈。可能和群体防御的模式有关。独居时想要保命,最好是长的不显眼,对外界警惕性高、藏好。但如果是群居,个体被捕食的概率会变高,这个时候,最好长的、闻起来都和平时不一样,这样捕食者说不定就不想吃它了。

摩擦脚 –> 体内血清素增加 –> 独居变成群居。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科学现象,不知道为何

@果壳

在他们的答案中没有提及。果壳还提到另一个现象,那就是蝗虫在碰撞的时候,会向身外释放苯乙腈(jing)。孤立的蝗虫亟待一场习性上的转变,而开启变革的秘密正藏在它们的大腿上。在蝗虫的后足上节部分,有许多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接收器,当越来越多的蝗虫不可避免的肩摩接踵起来时,腿部的相互碰撞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神经的冲动让沙漠蝗释放苯乙腈,气味的集结号飘荡在空中。——果壳

我对这个化学物质完全没有印象,所以进行了搜索。这个也挺有意思的。

苯乙腈被认为是一种种群中的通讯信号。(血清素是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信号,也就是神经递质)

更重要的是,那股味儿会被鸟以为有毒,鸟就不会去吃它们。甚至是普通蝗虫,如果有了苯乙腈的味儿,鸟也不想吃。而闻到苯乙腈之后,蝗虫会立即把苯乙腈转化为氢氰酸,这玩意儿有毒,鸟儿吃不得。但苯乙腈不是一直都释放的,而是当群体被鸟儿袭击之后,才会产生。

所以苯乙腈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是提醒其他虫,“红色警戒!受到攻击!产毒!”,另一方面是让鸟儿觉得恶心。说到底,苯乙腈是个特殊的群体防御功能。

中科院一年前在科学的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中科院有相关的中文科普,写的不错,推荐。

http://www.cas.cn/syky/201901/t20190125_4678163.shtml

本来是刷到新闻,觉得 2020 太 tm 烦人了,但没想到就是新闻里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查查出这么多有意思的内容。哎,还是科学能令我快乐。

不想管红尘事了,我要回切沉溺学习无法自拔。

知乎用户 果壳​ 发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判断,本次非洲蝗灾的波及区域已经达到 265477 公顷,规模已经是 25 年一遇,在部分地区已经是二战后最大的一次

[25 年以来最大的蝗灾,因何而生?​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nHNRakCCdUFeJWMSINtnYQ)

肯尼亚当地的蝗群 | www.fao.org

尽管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调度下,周边各国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扑杀措施,但 2019 年底的异常降雨还是让这些努力付之东流——时至今日,至少有 3 场蝗灾在非洲之角、印巴边境与伊朗南部,以及红海两侧持续涤荡,其中尤以非洲之角的蝗灾最为严重。盘踞在这里的蝗群破坏力极大,规模为一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 3.5 万人的口粮,该地区 1190 万人的粮食供应受到蝗灾直接威胁。更悲观的是,已经进入孵化期的蝗群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按照 FAO 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 6 月,届时,蝗群规模甚至可以增长到当下的 500 倍,最远可以波及到南亚大陆的印巴边界。
无论是北非的萨赫勒地带还是中东的荒漠,蝗虫都并非稀客,但最富于想象力的观察者,也不会将它们与漫天蔽日的蝗灾联系起来——本地的蝗虫胆怯又迟钝,如果没有星光的庇护,它们便宁愿凭借单调的保护色潜伏在植株间一动不动,这些偏好独居的蝗虫甚至在同类靠近时也会羞涩地躲避,这显然和那些在烈日下疯狂合群的黄黑色(成熟)或粉色(未成熟)“死神” 们截然不同。
那么,蝗灾从何而来,又将如何消去?这是两个纠结了复杂生物学与气象学的复杂问题,为了解答他们,科学研究者付出了将近百年的精力

被蝗群裹挟的肯尼亚农夫 | www.apimages.com

非洲之角的植被覆盖动态 |www.mdpi.com

2019-2020 年沙漠蝗灾情分布 | www.fao.org

气候的幕后推手

在鲍里斯 · 尤瓦洛夫(Boris Petrovitch Uvarov)于 1921 年揭开谜底之前,从西非到印度的广袤地带上,殖民地的统治者们甚至不知道屡屡重现的蝗灾究竟从何而来。
1920 年,举家从第比利斯搬迁到伦敦的尤瓦洛夫终于得以摆脱生活的困顿,抽出精力聚焦到中东地区那 “两种” 截然不同的蝗虫身上。他敏锐地发现,尽管外貌和习性差别巨大,但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它们似乎是同一个物种,他将其命名为 Schistocerca gregaria——沙漠蝗。然而,为什么昼伏夜出又生性孤僻的沙漠蝗,又能表现出聚集成型、危害人间的一面?尤瓦洛夫认为,气候或许是促使沙漠蝗摇身一变的那把关键的钥匙。
2005 年,牛津大学的史蒂芬 · 辛普森(Stephen Simpson)开始着手找寻那把尤瓦洛夫未曾找到的钥匙。他发现,在大部分时间里,严酷的沙漠环境只能维持稀少又分散的植被,适应了这种生境的沙漠蝗自然也偏向于分散生活,但当沙漠迎来异常的降雨后,休眠的植物骤然生长,以此为生的蝗虫也随之大量繁殖。
然而,干旱终归是沙漠的主角,昙花一现的沙漠繁荣不能长久,不断紧缩的食物迫使突然涌现的大量蝗虫不断聚集到持续萎缩的剩余植被上。而在肆虐中国的亚洲飞蝗、东亚飞蝗身上发生的故事则更为简单直接——一场大旱,便足以让原本分离的蝗虫 “欢聚一堂”。
让我们把眼界放回到这次蝗灾诞生的非洲之角。一年半前,台风梅库努(2018 年 5 月)和鲁班(2018 年 10 月)意外地袭击了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到了次年 1 月初,天边就出现了一抹不祥的粉红色。
**显然,越来越少的植被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虫群生存,迁徙,成了决定族群存活的关键。**但漫长的迁徙显然并非这些喜好独居的蝗虫所能应对的,它们必须形成一个数量足够庞大又紧密的集群,以便在经过长途飞行的巨量损耗之后,还能保留下足够维持族群繁衍的规模。
孤立的蝗虫亟待一场习性上的转变,而开启变革的秘密正藏在它们的大腿上。在蝗虫的后足上节部分,有许多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接收器,当越来越多的蝗虫不可避免的肩摩接踵起来时,腿部的相互碰撞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神经的冲动让沙漠蝗释放苯乙腈,气味的集结号飘荡在空中

在大多数时候,沙漠蝗(左)孤僻又无害,但外界的某种变化,或许就会让它顷刻间转变为聚集成性的祸星(右)

现在,蝗虫不再是一个体重只有 2.5 克的个体,它们共同组成的集团是世界上最为澎湃的力量。1875 年,肆虐在北美密苏里南部的落基山岩蝗,蝗群广达 51 万平方公里,12.5 万亿只蝗虫所到之处,足以荡尽一切绿色。而尽管自身的飞行能力并不出色,但蝗群和风的结合却可以将征伐的路途拓展到令人咂舌的地步——跨越红海对它们来说不值一提,1954 年,西北非的蝗群曾一路蔓延到英国,1988 年,萨赫勒的蝗群只用了 5 天就跨越大西洋,出人意料地出现在 5600 公里之外的加勒比海岛上空。

消灭蝗灾,从治标到治本

毋庸置疑,技术的进步给了我们更多迎战蝗灾的手段,中国的灭蝗成就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在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之后,肆虐中原的蝗灾终于在 60 年代消解。1986 年,中国从美国引进了蝗虫微孢子 Nosema( Paranosema) locustae,这种真核病原微生物不仅可以直接致死,还能极大地削减蝗虫的繁殖力,由此产生的亚致死作用限制了蝗虫的数量和集群能力。与之类似的蝗虫病毒、病原线虫,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毒性更强的真菌,亦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但吊诡的是,与日益丰富的对抗手段一同增长的,却是不断频繁的蝗灾爆发趋势。但即便在大多数国民已经将蝗灾淡忘的中国,内部蝗灾依旧存在。得益于高原的阻隔,非洲和中东的沙漠蝗几乎不会影响到中国境内,但原本肆虐中原的亚洲飞蝗、东亚飞蝗蝗灾依旧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时有发生。而在中国西部的内蒙、新疆、西藏、四川和甘肃等地区,草地蝗灾的发生规模和频率在 90 年代至今不断攀升——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草原蝗灾年均成灾面积达 1000 万公顷,每公顷损失鲜草达 600 公斤。如此高强度地使用农药和灭蝗微生物手段都无法彻底扑杀中国的蝗灾,在技术手段更落后、人力投入更匮乏的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蝗灾的势头便更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或许不得不承认,蝗虫正是检验一地生态稳定的最好标准。空中喷洒农药、病原微生物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 “蝗灾炸弹” 的威力,但更积极的应对措施,应当是掐灭将其引爆的引信。
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便不难发现,古代中国的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与耕地开垦,同样的故事也在萨赫勒地区一再上演,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态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而在今日东非肆虐的蝗灾,也应从日益变暖的印度洋里寻找答案——过去两年的异常降雨,正是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气候极端化的冰山一角,如同追求利益的冲动压制了理性,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催发了聚集信息素在蝗虫体内涌动。
非洲之角的蝗虫静待着风,非洲之角的人们迎着命运的捉弄。一百年前,尤瓦洛夫找寻着故事的起点,而面对如此伟力,今日的我们盼望着看到故事的终结。通往终点的钥匙到底在哪里?
风不知道答案,答案在我们自己手中。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编辑:朱步冲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 sns@guokr.com

知乎用户 卡卡 发表

目前国内外顶级科研单位,众多从业人员,根据多年经验,害虫生物学习性,轨迹分析气象分析所得全国性最权威的预测结果。此为行业内正式文件。

本年度我国植保行业热点仍是草地贪夜蛾。

本年度我国唯一热点问题为疫情。

疫情当前,切勿增加不必要恐慌,该吃瓜吃瓜,该游戏游戏,该看小姐姐就去看。

回答人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从业十七年(仅支持本回答专业性)。

知乎用户 Ethereal 发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已经意识到非洲蝗虫的危害性和迁移能力后,无论短期内其能否抵达中国,都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和最周全的准备。

未雨绸缪可能会白费一番功夫,但希望不会再出现 “悔之晚矣” 的结局。

知乎用户 一颗青木 发表

虫中之皇,正在病毒式增长

2019 年 6 月,一个数量异常的蝗虫群出现在了东非的土地上。它们的出现很不起眼,在东非这块混乱的土地上,割据的军阀也没兴趣去关注一群小小的蝗虫。足足六个月之后,在 2020 年 1 月份,当一群长 60 公里,宽 40 公里的庞大蝗虫群突然出现在肯尼亚东北部,吃光了当地人的粮食后,这次的东非蝗灾才被国际社会发现。肯尼亚当地的蝗虫群,可谓是遮天蔽日。

六个月前的详细情况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估,目前共有 4000 亿只蝗虫,正在从东非向中亚地区赶去,其中 400 亿只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境内。蝗虫群的数量,**为东非地区正常生态环境下的 6400 万倍,成为了全球 25 年来的最大蝗灾。**自古以来,水灾、旱灾、蝗灾都被并称为农业三大灾害,这是足以和瘟疫相提并论的大型自然灾害。

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已经因为非洲蝗灾,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战争模式来对抗蝗虫。

蝗虫群的危害

每只蝗虫大约重两克,但它每天的采食量也是两克。肆虐东非的 4000 亿只蝗虫,重达 80 万吨,每天会吃掉 2700 个人一年的口粮。当地人为了驱赶蝗虫,无所不用其极,但收效甚微。

每只蝗虫,大概有半只手掌那么大。

而这么大的蝗虫,密密麻麻的铺在地上。

镜头如果拉远,更能看出蝗虫的恐怖,下面这张图,所有的植被其实都是绿色的,被蝗虫覆盖之后,变成了黄色。

这么多蝗虫降落在大地上,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吃光所有的绿色植被。吃完之后,它们就会开始迁徙,蝗虫群在同一地点(方圆几十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 天,因为这几十里地能吃的东西,已经全部吃光了。而蝗虫群迁徙的速度更是惊人,顺风情况下,一日最高可传播 150 公里。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蝗灾爆发的条件

蝗虫和蚂蚱,其实是同一种生物。全世界有一万多种蚂蚱,它们都是蝗虫。在学术界,是没有蚂蚱这个称谓的,民间才叫蚂蚱。不过我们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人畜无害的时候,它就是蚂蚱,横扫地球的时候,它就是蝗虫。蝗虫,是一种繁殖力非常强的昆虫,雌蝗虫每 3 个月可下 80~120 颗卵,幼虫只需要 20 天即可成年。

蝗虫会将卵产在土里来避开天敌,但湿度过高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卵都难以孵化,最终被真菌所破坏。

在种群密度极低时,它就是人畜无害的蚂蚱,一辈子通常都不会离开方圆十几米的范围,因为这里的植物,怎么吃都吃不完。但是在长期的干旱后,如果来一场小雨,那土壤的含水量就会恰好达到 10~20% 并稳定。在这个最适宜的条件下,蝗虫卵会大量的孵化,甚至可以是埋藏了半年一年的几代蝗虫卵一起孵化出土。土壤 10~20% 的含水量,不仅让蝗虫卵大批孵化出土,还让土地长满了嫩草,让幼虫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发育。但幼虫长大后,食量大增,刚被旱灾肆虐过的土地却没有太多的植被,导致这群蚂蚱开始聚集,并开始迁徙以寻找食物。蚂蚱成群结队后,就成了正式的蝗虫,每到一地,啃光植被,然后再迁移。旱灾之后的第一场小雨,极易滋生大量蝗虫。所以古人云,旱极而蝗,在旱灾结束时,通常都会再爆发一次蝗灾。 我国从公元前 707 年到 1953 年的两千六百多年中,古史中有明确记录的重大蝗灾就有 769 次。每一次,都饿殍遍野。蝗乃虫 + 皇,古人对蝗虫的定义,就是虫中之皇。

吃蝗虫不能解决问题

很多人一听蝗灾就兴奋了,蝗虫好吃啊,这可都是蛋白质丰富的大蚂蚱,油炸之后可美味了。蝗虫这东西,也就肆虐下非洲、巴基斯坦和印度了,要是敢来中国,大中华吃货们分分钟把这群蝗虫给吃绝种喽。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蝗虫压根不怕吃,也不可能靠吃蝗虫来解决问题。曾经有一个谣言非常流行,说古人不敢吃蝗虫,怕得罪上苍,所以才导致蝗虫爆发。古代蝗灾时,灾民草根树皮都吃,甚至都易子而食,不敢吃蝗虫?你信吗?灾民不是不敢吃蝗虫,是吃不着。蝗虫的迁徙速度特别快,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每天吃绝几十里地的所有植物太正常了。而一个普通人的活动范围,也就几十里地。一天之内,让你抓,你能抓多少蝗虫?人均抓几千只,几万只,有用吗?一只蝗虫才 2 克,一万只才 20 公斤,能吃半个月,还是三个月?吃完之后呢,今年剩下的 9 个月吃什么?粮食已经全部被蝗虫糟蹋光了,彻底绝收。被蝗灾肆虐地区的灾民,已经在很努力的捕捉蝗虫了,还把蝗虫晒干当粮食。

这种做法只能保他们几十天的口粮,吃光这些蝗虫干之后,当地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大饥荒。**如果靠油炸能解决蝗灾的问题,那蝗虫根本不配称之为三大天灾。**更可怕的是,蝗虫群是指数级增长,到处迁移的蝗虫根本不缺食物,每 3 个月就可以增殖一代,每代数量增长 20 多倍。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估计,新的一批幼虫应该已经在 2 月初已经孵化,预计会在 4 月初形成新的蝗虫群。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它们会再次产卵,蝗虫种群的数量会在六月份达到今天的 500 倍之多。4000 亿蝗虫的 500 倍,那是 200 万亿。现在几千亿蝗虫就闹得全球鸡犬不宁,粮农组织说会威胁千万人的粮食安全,200 万亿只,这是个什么概念?这种繁殖速度和破坏力,根本不亚于病毒。而这庞大的 4000 亿蝗虫群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交界处,离中国还差 1000 公里。曾有过跨越海洋记录的蝗虫群,完全有可能经印度入东南亚,绕过喜马拉雅山的屏障入侵中国领土。

遏制蝗虫的办法

根治蝗虫的办法是没有的,蝗虫存在的历史远比人类古老,那么多大灾大难都没灭绝换蝗虫,何况人类,我们顶多遏制蝗虫。遏制蝗虫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喷农药。动用飞机、喷药车,大规模围堵灭杀蝗虫,是遏制蝗灾的唯一办法。没有农药是万万不能的,但农药也真不是万能的。我国曾经异常迷信农药,坚信人定胜天,可以依靠农药灭绝掉所有的害虫。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棉铃虫大爆发,农药怎么都打不死,棉农损失惨重。这就是滥用农药导致的抗药性进化。

一个老农看着自己的棉田被棉铃虫吃光,哭丧着脸跟农技人员说,买到假药了,怎么打也打不死。
农技人员按正常浓度试了一下,果然打不死虫,他提高农药浓度,10 倍,100 倍,还是不行。一气之下,他虫扔进原药瓶里,那虫竟然在里面游泳。
农技人员直接砸了农药瓶,大喊这真是假药,连水都不如。
过了一会儿老农养的鸡来了,吃了那条虫子,不一会儿就死了。
老农和农技人员面面相觑,才知道药确实是真药,只是不管用了。

如果有蝗虫进化出了这么强的抗药性,导致农药失效,那简直是整个世界的灾难。自棉铃虫事件后,我国更改了治虫策略,以生物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对付蝗虫的策略,也是一样。蝗虫在若虫(幼虫)期是非常脆弱的,移动能力差,也没有繁殖能力。如果当地有大量以蝗虫为食的鸟类,那么就可以把蝗虫大批量的消灭在幼虫阶段。没有足够的基数,蝗虫的增殖速度就会严重减缓,给人类大量的预警时间,甚至整个蝗灾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在第一波起势阶段,幼虫就被鸟吃个七七八八。埃塞俄比亚有一种鹳鸟,特别喜欢吃蹦跳的幼蝗。有人曾经解剖国一只鹳鸟,发现其胃中竟有 1449 只尚未消化的幼蝗,这可能只是它一顿饭的食量。2013 年,新疆哈密蝗灾,鉴于新疆地广人稀,监控困难,为防止蝗虫在野外扎根产卵,反复成灾。我国引进了引进 4 万多只适应新疆气候的粉红椋鸟,专门针对蝗虫。

这些粉红椋鸟,就是新疆的守护神,曾有国道施工,因为碰上粉红椋鸟的孵化,而停工一个月,等它们离巢才开工。

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在强调物种多样性,都在强调生态保护。因为自然界里,有太多太多东西可以威胁到人类社会,而且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东西。有可能在生态失衡之前,你压根就不知道这玩意有多恐怖。但地球上,一定有和它们相生相克的物种,保护这些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那些明显对人类有害的物种,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宣布保护它们,哪怕濒危也不会。对于蝗虫这样的害虫,生物防治可以将其扼杀在苗头之中,但一旦蝗虫泛滥成灾,会远远超过鸟类的食量,吃到撑都吃不完这些蝗虫。一旦蝗虫的繁殖速度超过了鸟类的捕食速度,蝗灾就来了。蝗灾成型后,生物防治就失效了,必须要喷洒农药,哪怕会引起大面积化学污染也要喷洒。

中国不怕蝗灾

自 1953 年以来,中国人已经很久很久没听说过蝗灾了。不是蝗虫突然悔改了,而是因为中国建立了一套全国的蝗虫预警和防治体系。几十年来,蝗虫群在我国频频出现,但没有一次演变成蝗灾,都在萌芽阶段就被扼杀了。2017 年 9 月,山东省潍坊市曾爆发小规模蝗灾。附近的中国吃货们闻风而动,要开车前去捕捉蝗虫吃大餐。

结果刚看到新闻,蝗虫群就已经被全歼了。因为地方农业部门,立刻动用了飞机进行农药灭虫。**和吃货的口福相比,很明显全国人民的粮仓更重要。**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 年)》,摘录里面的原话:

“目前,我国蝗虫常年发生面积 2.8 亿亩次左右,分布在 20 个省(区、市)”。其中,“草原蝗虫常年发生 1.8 亿亩次左右”,剩下的 1 亿亩次,基本就是农牧业地区。“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四川、新疆等常发区和吉林、黑龙江等偶发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时有发生。”

中国总共就 18 亿亩耕地红线,结果 1.8 亿亩草原和 1 亿亩农耕地居然常年发生蝗虫,如果放任不管,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其实是一群人的默默守护。中国拥有强大的蝗虫防治体系,已经很久没发生过蝗灾了。这次的东非特大蝗灾,是 25 年来全球的最强蝗灾,而且种群数还在病毒式的增长中。但它们只要敢入境中国,必定是有来无回。

更多精彩内容见公号:远方青木(ID:YFqingmu)

知乎用户 Alex Cui​ 发表

蝗灾,也是中国历史上高频出现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

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 2600 多年间,史书记载发生 538 次蝗灾,每 5 年就一次。在古代这种信息流通并不发达的时代,能上史书,说明每一次发生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 8.8 年一次,两宋为 3.5 年,元代为 1.6 年,明、清两代均为 2.8 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1949-1956 年集中进行过治理,积极推广药械治蝗、飞机治蝗, 改造蝗区生态环境, 使这一历史性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一整套治煌的理论体系方法 [1]

但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任何地方出现较大的灾害都会产生联动性影响。近些年,非洲蝗灾时有发生,不过 2020 年初的这次蝗灾据联合国粮农署的判断,对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而言,这是 25 年来之最,对于肯尼亚则是 70 年一遇。

1、目前受灾情况

现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包括: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也门、沙特、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对当地农业产生了巨大打击,根据现有数据显示,这场国际级蝗灾已经摧毁了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共计 70000 公顷农田、肯尼亚 70000 公顷的农田,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 30%-50% 的粮食减产,以及巴基斯坦 40% 的农作物 [2]

2 月 12 日,联合国粮农署发布的警告称,非洲之角地区将有 1900 万人面临粮食严重不安全的风险。

更坏的消息是,非洲之角将在 3 月份如期进入雨季,届时,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预测,如若不对蝗灾加以控制,在 6 月份旱季到来之时,蝗虫数量则可能会增加 500 倍。

2、本次蝗灾起源及可能成因

本次蝗灾由沙漠蝗造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此类蝗虫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动性强。此外,它们还是贪婪的食客,每天要消耗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它们的目标食物是粮食作物及植被。一平方公里大小容纳 8000 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 3.5 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

在本次蝗灾的发源地肯尼亚,大约有 700 平方公里的土地已被感染,每平方公里的蝗虫数量可达 1.5 亿只,当地东北部地区的蝗虫数量预计为 3600 亿只。

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适当降雨又会增加孵化率。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 10%~20% 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2019 年,东非以大旱开始,又以水灾结束,让当地自然环境极度退化,成为蝗的温床。加上肯尼亚、索马里、埃塞尔比亚这些国家经济、科技的落后,无法在早期应对蝗灾。

对付大规模蝗灾,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飞机大面积喷洒杀虫剂,政府从物质到应对水平上都导致无力承担大规模、长时间的药物喷洒。

蝗灾严重的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两国分别布置了 4 架和 5 架飞机用于洒药,但在蝗群面前,只显杯水车薪。而在肯尼亚。当地军警用鸣枪和催泪弹的方式试图驱散蝗虫,却丝毫没有奏效。

无助的当地老百姓,使出了我们在古书中才能看到的驱虫方法:拿着锅碗瓢盆敲击,发出声响,想要轰跑,吓跑蝗虫 [2]

3、对我国及全球的可能影响

虽然很大部分的沙漠蝗成虫已在巴基斯坦等国开始降落产卵,此后的蝗虫迁飞能力将显著下降,另外受限于我国与巴、印接壤地区的地形,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

久病成医,我国在蝗灾治理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国之前的蝗灾都不是沙漠蝗这一品种。我国从治理规划、机构设置到防治设施,有一整套的防治体系。山东、河北、新疆还设有三大治蝗专用机场,无人机监控、灭杀能力也大幅提升。

从世界粮食自给率分布地图上看,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以外,其余受影响地区粮食自给率严重不足,这一次更是雪上加霜。但好在这些地区不是粮食主产区,否则影响不可估量。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大国,美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加拿大、阿根廷等。

可以预见,东非难民问题将愈发突出,不排除进一步加剧地区动荡,这必然是又一场人道危机;

全球粮食生产已经是需大于供,此次蝗灾将加剧这一不平衡状态,粮食涨价也在路上。

连锁反应会影响全球的通货膨胀加剧,好在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约 95%,不过寄希望于全球猪肉市场来降低中国猪肉价格的美好想象可能要破灭了。

[

个人作品《硬功夫:助你精进的八大硬核技能》

京东

¥ 36.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212027112414470144-0&p=AyIGZRtTEAsaD1ESXBwyFgBUG1oXBRUBXBx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fXBQCEwVSHF0cBQ1eEEcGJVJ7QT0bCWlLcWwVeiwdQmd3VB88V2IeC2UbUhUAGgZUG1wWMhIGVBtfEAERAVQraxUHIkY7E10cAhA3VCtbEQsSAVATXRwBEgdQK1sdBiLR%2B4%2BOnb3Lt%2FDN8bvXn7eAkvDBvJQ3ZStYJVlHUxxeRxUBEgRUGF0VAhECVR5eEwMSAlAHWiUCEwZVElMWARsGOxo1FQoSB1YfWxwHGjdVK1slXVZaCCtZFAMQBQ%3D%3D)

参考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蝗灾治理及其意义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ZSY201903010.htm
  2. ^ab2020 年初蝗灾影响地区 https://mp.weixin.qq.com/s/3ZU61hxPKHQ0CrQ56ePS4w

知乎用户 龙牙 发表

本来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的,被邀请这么多次,有点不好意思。

简而言之,这次蝗灾不大可能直接蔓延到中国,不科学的用肯定一点的语气的话,不可能跑到中国来。

前几年,对于西藏有这样一个表述:安全屏障、地理屏障、生态屏障。有一个 “青藏生态屏障区” 的概念。

什么叫生态屏障区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与周边生态环境迥然不同的区域,因此一些生态灾害难以通过这个区域。打个比方,你从卢沟桥要去望京,可是今天二环以内车牌限号,只让尾号 5 的车辆通行,你车牌尾号是 7,那么你就只有三个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绕道不去了

青藏高原就是一个 “限号区”。

这是喜马拉雅山南北两边同一天里不同的样子:北边是高山草甸带和高寒荒漠带,南边是温带阔叶林带。这两个地方生物的总重量,我们叫 “生物量”,完全是两个量级。去过“喜马拉雅山五条沟” 的人对此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两个小时车程,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就算蝗虫能够飞上平均海拔 4000 米的高原,食物的急剧减少也会让蝗群停下来。在印度北部平原飞是一回事,在海拔 4000 米的地方飞是另一回事,消耗的能量也不是一个量级的,高原飞行需要更多食物保证能量。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需要吃更多东西才能飞食物同时急剧减少。这才是蝗群不可能翻过高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因为青藏高原极其稀疏的植被,形成蝗灾的可能性很小,也是蝗群可以飞过一小片海洋,却飞不过高原的原因。

西藏的蝗虫实际上长这个样子,飞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草原上还是比较常见的,也长得比较肥,个头也并不大。

所以,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以及新疆的大片大片沙漠地带,阻止了这次蝗灾蔓延到中国,实际上就是一个 “限号区”。

那么有没有绕道的可能性呢?比如蔓延到东南亚一带,然后走迂回路线从缅甸、老挝、越南一带蔓延到中国。实际上这个可能性也不大,要蔓延到缅甸就不得不翻越若开山脉。

若开山脉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就是二战的时候中国远征军付出很大代价才穿越的 “野人山” 所在位置。热带雨林对于蝗虫是十分不友好的,同样非常难以穿越,主要原因是这里同样缺乏蝗虫的食物。蝗虫主要生活在草原或者稀树草原,热带雨林里的植物并不是它们的主要食物,并且还存在着大量的天敌。这里也是限号区。

所以大概率讲,蝗灾自然蔓延到中国的可能性很小,只剩下一个途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就是通过跨国贸易来到中国。这方面海关检验检疫是可以很好的控制数量的,不至于形成灾害。跨国贸易主要还是以粮食成品为主,鲜活植物很少,控制也很严格,中国也没有必要非要从非洲、印度、巴基斯坦整船整船的拉活着的植物回来。

因此我认为这次蝗灾不大可能蔓延到中国。

需要说明的是,蝗灾是不可能靠 “吃” 控制住的,人吃不行,鸡鸭吃也不行。可能人工驯养的鸡鸭控制住小规模、低烈度的蝗灾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种规模的蝗灾想都不要想。现在全世界一共才 220 亿只鸡,一次大规模蝗灾的蝗虫数量是以上十万亿只来计算的,一只鸡就得分配几百上千只蝗虫吃。且不说你根本不可能把全世界的鸡都集中到一个地方,虫群本身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你还得随时拉着这 220 亿只鸡到处跑。就算你真的让全世界 70 亿人每人抱着 3 只鸡到处跑追虫群,这些鸡也得活活撑死。

对不起,不该在灾害面前想象这么滑稽的场面。

实际上需要担心的事情仅仅是今年全球粮食市场

这么大规模的蝗灾必然导致受灾地区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从而导致下一步的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国际粮食贸易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情:需要粮食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都不缺粮食。受灾地区只能短期内买得起粮食,很快价格上涨以后就买不起了,买得起的国家又不缺粮食。粮食价格又会回落,受灾地区再次买得起。就在这种价格的波动循环中,是无数人家破人亡、饿死街头。据估计,一个人口密度在 1000 人 / 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只要缺乏粮食持续 1 个月以上,就必定会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人口密度加大,这个时间还会进一步缩短。

这种时候只能指望国际合作。2020 年会不会出现跨越非洲、亚洲的大规模饥荒,只取决于两个因素:蝗灾持续时间、国际共同应对措施能否到位。

就今年总体气候趋势来看,合并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国际蔓延与防控趋势,我觉得形势非常不容乐观

国际协调机制和协调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受灾地区,包括非洲、中东部分地区、南亚,都是国际政治中的偏远地区,国际话语权本身就不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弱,本身就是 “不受关注” 的地区。在防控新型肺炎疫情之下,这些地区还能得到多少关注,我倾向于认为大概率又是会被忽视的。

本次蝗灾已经开始影响印度的粮食主产区,不知道印度的下一步控制措施具体如何,能不能收到效果。如果蝗灾蔓延到印度北部地区,印度的形势就非常危险了。本来就徘徊在饥荒边缘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将会再次下降。

虽然这样说不够人道,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排除印度在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边境地区挑起事端以转移矛盾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现在看到印度、巴基斯坦之间因为蝗灾暂时放下了边境冲突,但是下一步的灾情还很难预测,就以印度的社会组织能力,灾情怎么发展主要还是看老天爷的心情。如果蝗灾进一步恶化,甚至到了闹出大规模饥荒的程度,这种暂时的缓和就会演变成更为剧烈的冲突。

大家都需要搞些事情来续统治集团的命的时候,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目前我们国内的疫情防控已经开始出现胜利的曙光,形势依旧严峻,但是终究会好转。是应该对西南方向发生的事情引起注意的时候了,最好能够做一些准备。

这种准备是两手的:

一是要戒备印度铤而走险、转移矛盾。尽管多半只是作秀给他自己国内忍饥挨饿的老百姓看,不大可能真的找死,不过也不能让他占了便宜。

二是要以大国身份积极应对,发挥国际社会影响力,以积极地姿态应对这次蝗灾。该出手援助要出手援助,该协调国际社会发挥作用就要积极去协调。“一带一路” 不是空话,是要靠灵活的国际手腕和负责任的态度去保障的。

这次蝗灾波及区域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很大一部分重合,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

知乎用户 克里斯惊 发表

我很担心蝗虫入境会对本已经在疫情中咬牙搏命的中国雪上加霜。

小时候算是经历过小规模的蝗灾,一片南瓜园一夜之间爬满了翠绿的蝗虫,只只都有中指那么长,相貌狰狞,抓一只,腿上锯齿弹到手上,立马就是一道血印子,那种恐惧感至今记得。

这次的蝗灾规模之大传播之快,俨然是另一场浩劫,不敢想象灾区人民的生活是如何的绝望。

然后我在抖音上看到这一类的抖机灵,非常多,高评,热评,甚至有些官方号也带节奏,一副烧烤摊支开只等肉从天降的戏谑态度。

真是猪圈空荡荡,大家在上网。好像 14 亿人民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对着漫天的野味垂涎欲滴只等振翅飞翔大快朵颐,真飞你面前了,你看看是谁吃谁,疫情的拐点都还没到,乐观成这样就近乎蠢了。

无力也无语,天佑中华吧。

知乎用户 林叶星辰 发表

勉强专业相关,直翅目 开学后还是要去继续学一下分类的。看了有些回答后,感觉该说点什么了

先附上 拟裸蝗和飞蝗图片,以证专业相关

标本插得难看请谅解

亚洲飞蝗

靠 “吃” 解决蝗灾?太天真了,和蝗虫比 “吃” 智人们还是太弱了

FAO 里面关于沙漠蝗的视频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 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

这或许是吃蝗虫行为的源头了。有些回答里面,真的以为非洲只是少一个唐太宗带头吃蝗虫这么简单吗?果真这样,古人也不会建立那么多虫王庙了。“蝗”,虫中之皇,这应该是昆虫名字中最霸气的,也印证的是古人对于蝗灾的无可奈何。下面是 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这次非洲肆虐的沙漠蝗的简介

沙漠蝗 (Schistocerca gregaria)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此类蝗虫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动性强。此外,它们还是贪婪的食客,每天要消耗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它们的目标食物是粮食作物及植被。一平方公里大小容纳 8000 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 3.5 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它们可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生计构成重大威胁。
沙漠蝗能存活 3 个月: 其卵在两周后孵化,幼蝗在 6 周后羽化成虫,成虫至少需要一个月才 能成熟并准备产卵。随着新一代蝗虫的繁殖,它们的数量会呈指数式增长: 3 个月后增加 20 倍,6 个月后增加 400 倍,9 个月后增加 8000 倍。沙漠蝗偏爱半干旱地区,它在湿润的沙土中产卵: 降雨有利于沙漠蝗虫的生存和繁殖。

流动性强,食量大,人还没来得及去大规模捕捉,蝗虫就飞了。至于田间的作物,化作能量伴着蝗虫随飞舞了。而且蝗虫这种 r 策略的生物,在适宜环境中恐怖的繁殖力,被 “吃” 了的这点数量很快就补充起来了

非洲的沙漠蝗漂洋过海翻山越岭,一路向东来到我国西南地区?

www.fao.org/locusts

仔细看这图,虽然是 2 月 5 日的。离中国最近的也只是在印巴边境

这次沙漠蝗从非洲之角,乘着海风向东北方向进发。让剑拔弩张的印巴双方,见证了另一个物种的恐怖。这也让一些人开始担心,沙漠蝗会一路向东越过山脉阻隔,最终来到我国西南地区。(我已经看到一些关于 “屯粮” 的回答了)

联合国粮农组织有两句关于沙漠蝗的话:“沙漠蝗通常只出现在非洲半干旱和干旱的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不到 200 毫米 “和” 沙漠蝗偏爱半干旱地区,它在湿润的沙土中产卵: 降雨有利于沙漠蝗虫的生存和繁殖。” 就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来看,沙漠蝗是肯定不喜欢的。下面是 wiki 里面关于沙漠蝗的介绍

在称为衰退的平静期,沙漠蝗虫被限制在从毛里塔尼亚延伸到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横跨阿拉伯半岛的 1600 万平方公里的地带, 然后进入西北印度。在生态和气候条件最优情况下,成功的虫群会连续发生几代的大小虫害,从而导致群聚入侵四面八方的国家造成经济造成衰退损失, 最北至西班牙和俄罗斯,最南至尼日利亚和肯亚,最向东至印度和西南亚洲。在约 3200 万平方公里 (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20%) 范围内,多达 60 个国家可能受到影响。蝗虫群随风。飞翔, 风速大致相同。它们一 天可覆盖天空飞越 100 到 200 公里, 并组会飞到海拔 2,000 米左右,但在更高的高度会太冷。因此,蝗虫群无法越过阿特拉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或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山脉。它们不会冒险进入非洲的雨林, 也不会冒险进入中欧。然而,蝗虫成虫和成群的虫群经常穿越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甚至有报导在 1987- 89 年的十天蝗害, 它们从非洲到加勒比越过了大西洋。[4] 单 - - 虫群最多可以覆盖 1200 平方公里, 每平方公里可以大约 40 至 8000 万蝗虫 (每群总计约 50 至 1000 亿蝗虫,约 100,000 至 200,000 吨, 织蝗虫的平均质量为 2 克)。 蝗虫可存活三个到六个月,而一代又 - 代的蝗虫数量会增加十到十六倍。

从这里看出,沙漠蝗的生境就被限制在从毛里塔尼亚延伸到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横跨阿拉伯半岛的 1600 万平方公里的地带, 然后进入西北印度。能到印巴边境那里基本就是极限了。而且沙漠蝗一般不会飞得超过 2000 米(不过有飞机在高空遇上沙漠蝗虫群的事情),一般也不会进入雨林。

想来中国两条路,北上、东进

北边雄伟的喜马山脉高不可攀,东边绵延的缅甸雨林横断去路。担心沙漠蝗的朋友,还不如担心去年才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不过作为农业学校的学生,还是请大家相信全国这么多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研究人员。不用太担心)

反正都偏题了,索性说点其他东西

消失的生命风暴

落基山岩蝗_Melanoplus spretus_ 是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落基山脉的一种蝗虫,直到 19 世纪之前,它们都是世界上最多的蝗虫,它们集结的规模远大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蝗虫,甚至任何一种动物,据吉尼斯纪录记载,在 1875 年,一个蝗虫群袭击了密苏里州南部,虫群飞起遮蔽了阳光,数日不见天日,覆盖了 198000 平方英里,大概有 513000 平方公里的面积,约 12.5 万亿个体,总重估测为 2750 万吨——相当于 833.33 座帝国大厦或者 137500 条蓝鲸。那才是这个星球上最猛烈的生命风暴,沙漠蝗与之相比不过是一次强降雨。

不过落基山岩蝗对于产卵地要求极高,水分和盐度的细小变化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影响。随着落基山脉岩蝗栖息地的开垦,落基山岩蝗也开始逐渐消亡。最终只留下几个标本,述说着遥远的生命风暴。

旅鸽——曾被预言,绝不会被人类灭绝的鸟

旅鸽曾经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风暴。它是在两种对立的不可相容的潜力—富饶的土地和空气中的氧—之间发出的闪电。每年,这种长着羽毛的风暴都要上下呼啸着穿过整个大陆。它们吸吮着布满森林和草原的果实,并在旅行中,在充满生命力的疾风中消耗着它们。和其他的连锁反应现象一样,鸽子只有在不减弱其自身的能量强度时,才能生存。当捕鸽者减少着鸽子的数目,而拓荒者又切断了它的燃料通道的时候,它的火焰也就熄灭了,几乎无一点火星,甚至无一缕青烟。
今天,橡树仍然在空中炫耀着它的累累硕果,但长着羽毛的闪电已不复存在了。蚯蚓和象鼻虫现在肯定是在慢腾腾地和安安静静地执行着那个生物学上的任务——然而,那一度曾是个从空中发出雷霆的任务。《沙乡年鉴》

欧洲人尚未殖民美洲之前,北美洲的旅鸽数量有多达 50 亿只。**那时它们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秋季迁徙时,上亿只旅鸽聚集成群,弥漫天际的鸟群遮蔽了日光,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持续飞行可达数天之久。《美洲鸟类》的作者,鸟类学家奥杜邦,曾看到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天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16 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 3 天。这位当时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后来旅鸽的身影永远地定格在了他的画中。

这些熄灭的风暴与现在肆虐沙漠蝗也许没有联系,不过非洲之角和印巴边境肆虐的蝗虫总意味着什么。去年暑假在去保护区的路上,听见老师说到前年保护区山下的彝族乡里面蝗虫都快要聚集成灾了。进了保护区,我除了在保护站周围的灌草丛里面看见稍多的斑腿蝗以外,其他地方蝗虫都挺少的,在路边石头上蹦跶的小菱蝗也挺多的。

这些肆虐的蝗虫,或许也可以指示环境的变化

知乎用户 更美所长最会看脸 发表

进入 2020 年之前,本来以为今年会是一个崭新美好的开始… 然而一个又一个坏消息,把 2020 开年变成了一部魔幻的末日灾难片,地球上每个人都成为了主演。

中国人民们生活在病毒的阴影之下,一线医护人员正冒着生命危险跟病毒殊死搏斗…

在美国,一场致命乙型流感病毒爆发,至少有 2200 万感染,12000 多人不幸丧生。

尼日利亚爆发不明疾病,2 天内 15 名患者不治身亡,目前造成了 47 人死亡,365 人感染。

澳洲烧了几个月的山火终于被暴雨扑灭,但暴雨却诱发了洪灾。

与此同时,另一场罕见可怕的灾难正在地球上演。3600 亿只沙漠蝗虫暴风入侵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三国,肆虐侵蚀着人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作物…

(友情提示,下面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密集恐惧症慎点)
这场大规模蝗灾史无前例,是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 25 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是肯尼亚 70 年来最严重的入侵。

在受灾区的人们,仿佛活在末日一样,每天都经历着绝望、无助、压抑。原本蔚蓝色的天空布满了黑压压一片蝗虫,昏暗不见天日。

即使不是密集恐惧症患者,看到这成群结队的蝗虫也会起一身鸡皮疙瘩,生出恐惧之心。

这庞大的蝗虫数量让人寸步难行,所长甚至怀疑生活在受灾区的人们能否正常呼吸…

人类自以为是宇宙中心,可以肆意略有侵占自然资源,主宰世界万物的生命。然而,这些看似弱小的蝗虫狠狠的在我们脸上啪啪打了一耳光。

当人类拿起工具、开着摩托车试图驱赶,发现一切都是徒劳,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年的收成化为乌有…

一直让我们人类引以为豪的武器,在铺天盖地的蝗虫面前同样毫无用武之地,只能看着庄稼被不断啃食…

这场堪称世界级的超级蝗灾,其实早在去年 6 月就已经出现了苗头,在非洲多地都出现了蝗虫,农作物遭到破坏。

但那时,蝗灾的规模远没有这么可怕。人们因此掉以轻心,没有及时控制。如今这批蝗虫的数量已经增长了惊人的地步,并且以一天 150 公里的速度不断迁徙。

一批蝗虫在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大肆破坏后,向南迁移进入了肯尼亚。

等到把肯尼亚的植物啃得一干二净,这群破坏者又移动到了相邻的乌干达和南苏丹。

在另一批蝗虫已经飞跃红海,从也门扩散蔓延到了亚洲的伊朗,阿曼,巴基斯坦和印度。

巴基斯坦的情况尤为严峻,他们这次经历着 27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全国 40% 的农作物被破坏,已经进入了全国紧急状态

目前,至少有 10 个国家遭到了超级蝗群的侵袭,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受害国家。红海南岸加上北岸的蝗虫,数量预计已经达到了 5000 亿…

这些恐怖的蝗群每天会吃掉 3.5 万人的口粮,这意味着有 1300 万多人即将面临被饿死的威胁…

看似小小的一只蝗虫,为什么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超级破坏者?
蝗虫也叫蚂蚱,小时候大家可能都在乡野的路边看见过这种小生物。但我们平时见到的蝗虫一般独居生活,身体呈绿色,脾气温和无害,只吃素。

然而,当蝗虫因为某种原因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因为它们分布密集,敏感的大腿不断摩擦触碰,性情就会变得暴虐嗜杀,食欲大增,甚至会互相撕咬,吃掉自己的同伴。

与此同时,蝗虫的形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绿色变成黄色,并开始成群结队的进行迁徙移动,导致了蝗灾。

蝗灾有多可怕?

蝗虫过境,寸草不留。只要是绿色植物,不管是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还是路边的一棵杂草,它们统统会啃食得一干二净。

这意味着农民们将颗粒无收,忍受饥饿的痛苦甚至是面临死亡。然而,这只是开始,在饥荒之后疫病接踵而至,对受灾人群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数人死于蝗灾后的饥荒和饥荒后的瘟疫,我们国家亦然。

秦汉时期,平均每 8.8 年爆发一次蝗灾,两宋为 3.5 年,元代为 1.6 年,明清为 2.8 年,光是有记录的蝗灾就有 800 多起。在没有农药防治的古代,每次蝗灾爆发后都会饿死无数人,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有宝宝可能想问为什么古代人宁可饿死都不吃蝗虫?这是因为早期人们心智闭塞,把蝗灾认为是上天神灵的惩罚,不敢把它们当做食物,甚至还会修剪庙宇来供奉蝗神。

到了近代,国人依然对蝗灾无可奈何。1942 年,河南在大旱遇到严重的蝗灾,由此引发了可怕的大饥荒。在当时,树皮草根全部被人啃光,大雁屎、观音土都成为了人们争抢的食物。

为了活下去,人们卖掉老婆孩子换取一点点粮食,甚至饿到开始吃自己的同族,但最终依然有 300 多万人饿死,病死…

(因饥饿倒在路旁的灾民)

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后,防治技术的进步加上多年的经验累积,在农业部数年的努力下,如今国内的蝗灾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曾经饿死百万人民的蝗灾就这样逐渐被大家遗忘到了脑后…

然而,蝗灾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健忘就此消失。2020 年,非洲蝗虫卷土重来,重新让所有人认知到了蝗灾的可怕和暴虐。

如今,非洲蝗灾的防治迫在眉睫,如果蝗灾情况得不到及时控制,根据预测,到了 6 月,5000 亿蝗虫的数量将翻至 500 倍,9 个月后将增加 8000 倍!

看到现在蝗群已经到达了印度,很多人好奇它们能不能飞跃喜马拉雅山入侵中国。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龙推测,这批蝗虫入侵国内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产卵后蝗群的迁徙能力减弱,二是高海拔寒冷地区不适合蝗虫生存,难以迈过这个障碍
但先别急着松口气,万一这批鸡贼的蝗虫选择绕道而行,从印度一路入侵缅甸,泰国… 那么我国的云贵川也有可能会成为蝗灾的受害者。

蝗灾该如何防治?

关于蝗灾的新闻下所长看到不少网友在抖机灵,建议把那些蝗虫炸一炸吃掉,认为这样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且不谈这些蝗虫身上有没有携带不明病毒,吃了会不会得病,所长想问问这位网友:5000 亿只蝗虫要吃到什么时候??

而且蝗虫也不是二傻子,不会一直待在原地任凭我们宰割。要知道它们一天就能飞跃 150 公里,还能穿过局部海洋。想靠吃来控制蝗灾,简直是无知又狂妄!

目前,最有效控制防治蝗灾的方式还是靠大面积喷洒化学药剂

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投放的化学药物会污染环境,杀死农田里的其他物种,甚至会不小心杀死蝗虫的天敌,另外长期使用农药防治还可能会导致蝗虫变得有抗药性,增加以后的防治难度…

比起等到蝗灾形成来遏制,所长觉得更需要被重视的是 “预防” 阶段。想知道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就必须找出蝗虫们聚集群居形成蝗灾的原因。

蝗灾爆发的机制需要具备 3 个因素:蝗虫,植被,合适的环境
首先,所长必须告诉大家想把所有蝗虫彻底杀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蝗虫繁殖能力非常强大,一只成熟雌蝗一生平均能产卵 200~1000 粒,加上蝗虫会把卵产在土地下,进一步增加了完全毁灭这一种族的难度。

即使终有一天,人类有条件能完全消灭蝗虫,所长也不建议这么去做,因为贸然毁灭一个物种可能会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导致一系列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其次,植被也属于不可改变的因素。蝗虫能吃的植物很多,不可能通过断绝口粮的方式来饿死蝗虫。

这么一看,我们唯一能影响的变量就是环境。蝗虫的大量繁殖,群居迁徙离不开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高温少雨的气候有助于虫卵的安全孵化。

干旱导致植被面积萎缩,当食物匮乏时,蝗虫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迁徙飞往有植被的地方。当越来越多的蝗虫聚集到合适的栖息地,不可避免的会相互碰撞摩擦到后腿敏感带,最终诱发了蝗灾…

讽刺的是,诱发蝗灾形成的宜居环境背后也有我们人类出的一份力。
滥砍滥伐森林,肆意掠夺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干燥裸露的土地成为了蝗虫繁衍生长的天然游乐场。

为了经济效益不加控制的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而高温会进一步帮助蝗虫快速生长。

这次非洲之所以出现罕见的大规模蝗虫,跟异常的气候同样有着密切关系。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去年非洲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高温有助于蝗虫繁衍,而强降水导致非洲地区植被疯狂生长,有了足够口粮的蝗虫因此在短期内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很多人在为着全人类的安全,和自然的共处平衡而努力奋斗着。

但这同样是个很坏的时代,你叫不醒那群装睡的人,他们从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的主宰,宇宙的中心,依然死不悔改的肆意破坏着生态平衡。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类为了一己私欲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终有一天将会孽力反馈,报复到我们自己身上。

病毒威胁生命,蝗灾侵吞食物,山火洪灾毁灭住所… 我们如今正在品尝着自己酿下的苦果,不是么?

希望更多人能清醒,不再破坏自然生态点个【关注】!

知乎用户 枕头 发表

蝗虫群飞行迅速,可以说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过不了多久一片田地就会被啃食殆尽,随后蝗虫就会转移到别的地方,抓也抓不到多少。发生蝗灾时虫群可能多达几亿只甚至十几亿只,注意是亿,想象一下这个数量吧,飞起来铺天盖地,就平时连小虫子都怕的人让他去吃虫子很多人都是不能接受的。一些非洲地区居民因为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已经把蝗虫当成主食早中晚就吃蝗虫了,可这又如何?吃一只人家能生十只,大范围播撒农药也不能有效治理还危害环境。

不过我们也不能嘲笑非洲,玩吃光的梗,中国一直饱受蝗灾困扰,直到建国后兴修水利,再加上大量科研工程人员的努力(大家可以百度马世骏,中国近代的防蝗就是在他手里建立的),才渐渐遏制了这千古难题。在我国的某些易发蝗灾地区,依旧有大量的农业林业工作人员承担着辛苦的灭蝗工作(主要是扑杀蝗虫卵),印度因为蝗灾要和巴基斯坦谈和,从前线调 70 万军队回去治蝗你以为是开玩笑?要不是有高原天险,蝗虫直接吃完印度吃中国,到时候你看看还能不能笑的出来,说回来,今年广东云南贵州等六省遭遇虫灾了,多灾之年呐。

下面放一下朋友在非洲拍的蝗虫过境的视频,可能会令人不适,密恐者请谨慎观看!

到底多少? 在非洲实地查看蝗虫群

非洲实拍,蝗虫群遍地的非洲

中农在读,有兴趣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查看我国蝗虫历史和治理。

[枕头:东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灾有没有蔓延到中国境内的可能性?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15098445)

知乎用户 汗青 发表

又看到可防可控,然后我的屁都吓了出来

知乎用户 Will.liu 发表

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上没有亲身经历过蝗灾吧。

我写下我小时候,真实经历的一次大规模的蝗灾。供大家作为个参考。

…………………………

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当时家在湖北的一个偏远小城,见过一次规模很大的蝗灾。

当时我刚上小学,六岁的样子。学校中午临时通知,提前放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不上学了,我还是很高兴。下午三点多,回到家里,父母也提前从单位回来,说政府预报,有一股大型的蝗灾从附近城镇迁徙,往这个方向过来了,有可能在两个小时后,大概五点左右,抵达我们所在地方。

蝗灾?我当时完全没有概念,那种小蚂蚱,我家养的几只鸡最喜欢吃了,有时候我都得去帮忙去楼下荒地捉蚂蚱,攒点给鸡加餐,怎么还会成灾?(家住楼房,但是有个封闭的阳台,喂了七八只下蛋的母鸡。)

父母检查着所有房间对外的门和窗,关上后,反复推拉,确定牢固。有些缝隙比较大的,用透明胶带封住几层。然后,再三嘱咐我和姐,他们要去单位,免得蝗虫破坏公物,我们在家,一定不能开门窗。等晚上六点左右,蝗灾过去后,他们就会回家了。

我家在五楼,透过窗户望出去,可以看见原本街道上的商贩的大门都关上了,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只有一些大人,在匆忙地走。到了四点多钟,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街道上已经一个人都看不到了,当时已经本能感觉到一股压抑,四周十分安静,连平常的狗叫都听不见。

四点半的时候,一直等着,姐姐有些无聊,说,我们再把门窗检查下吧,我说好。把对着街道的门窗又检查一遍,结果还真的发现,一扇小窗户摇动几下,那个反扣窗户的栓子竟然松了,卡不住了。而那个窗户是那种老式的,上面可以对外开,而下面的小窗户是只能向内开的,一旦反扣的栓子卡不住,那窗户就关不严,风一大就容易被吹开。

我打开那个小窗户,蹲着,尝试着把栓子重新退回原位,结果这个时候,姐姐突然叫起来,快,快点关窗户,我看见蝗虫了。

我下意识抬起头,啪的一下,好像一个小石子砸在了玻璃上,我看见一个比蚂蚱大一点,青绿色的蝗虫正贴在了我旁边的窗户玻璃上。

快,快把窗户推上,姐姐在旁叫起来,声音有些变形。

噼噼啪啪,我呆愣的那几秒,又是十几只蝗虫贴在了旁边的窗户上,其中还有几只青绿色,偏黄色的大号蝗虫,从开了的小窗户里飞了进来。我下意识的身体前倾,把小窗户给关上了。但是栓子没弄好,我只能双手压在窗户边上,免得漏出缝来。

我一边扶着窗户,往外看去,远处飘过来几片灰色偏黄的云,很难形容那种感觉,有云彩那么大,但是颜色十分黯淡,且十分贴近地面。

那些云朵看起来很缓慢,但几分钟后,就逼近到了我们所在的区域。当时才夏天不到五点,大太阳,但是那羽毛状的云朵在半空聚散不定,遮蔽天空,那一刻,感觉连光线都黯淡了下来,耳边充塞着那种嗡嗡嗡的沉闷低鸣声。

然后,其中的一朵羽毛状的云朝我们这个方向飘来……

不知道,有没有人经历过冰雹,把它放大威力,再加上狂风,就可以想象下,当时我家被冲击的场景。

开始的时候,玻璃传来噼噼啪啪的轻微响声,一分钟后,就是巴拉巴拉的声音,又过了一分钟,就变成了咚咚咚咚的密集到连接成一片的撞击声,所有对外的玻璃都发出嘎吱,不堪重负的响声。

天空的光线迅速变暗,好像黄昏提前到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好像暴风骤雨般往下俯冲,砸在面前阻拦的一切障碍物上。

一两分钟后,我透过窗户,完全看不见外面的天空,映入眼帘的都是那种绿黄色。

我这里用的动词是 “冲” 和“砸”,不见过那种景象的人,真的很难想象……

那些往下冲的蝗虫越来越大,速度不减地狠狠砸在玻璃上,被坚硬的玻璃撞得四分五裂,黄绿色的汁液和残骸贴在玻璃表面,玻璃上挂多了,开始像下雨一样往下流淌。

我的双手压在小窗户边沿上,竟然开始压不住,那种冲击力让我双手酸麻,我叫了起来,姐姐看见我的样子,连忙跑到我旁边,双手一起压上来,把窗户按住。但是还是那个瞬间,窗户边漏了一条大缝,数十上百的蝗虫从缝里涌了进来,扎得我手臂生疼。

我和姐姐都尖叫了起来,当时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感觉就好像有一双大手在窗户外,拼命推耸着,要闯进来一样。

僵持了两三分钟,眼前才逐渐亮了起来,蝗灾从我们这边区域过去了。

我连忙拿个很重的板凳,把小窗户给顶住,看着家里多出来的几十只蝗虫,又跑到封闭的阳台,把养的几只膘肥体壮的母鸡给放了过来,我们则拿着扫帚,把高处的蝗虫给打到地面,让鸡去啄。

一时间,鸡飞我们叫……

飞进来的蝗虫有几个很大只的,我真的很难想象,蝗虫竟然可以长这么大,那只最大的感觉都比我当时的拳头都要大,通体金黄色,一只母鸡上去啄,竟然还被它跳起来,给弄伤流血了。后来那只母鸡一阵咯咯的急促叫声,旁边的几只母鸡从不同角度一拥而上,那蝗虫顾头不顾尾,才被分尸。

等到家里人过了一个小时回来,那些蝗虫才被清理完。但木头家具,沙发上面,都依稀可见斑斑点点的啃咬印子。

妈妈眼尖,发现我的手臂上有血,我才发觉,我右手的手臂上好多细小的划痕,就是那个瞬间,窗户开缝的时候,几十只蝗虫冲进来,那坚硬的锐刺在我手臂上划过去的……

后面的那一个月,我家的母鸡产的蛋特别大,特别香…………

…………………………

如果在这次冠状病毒疫情之前,那种规模的蝗虫袭来。估计会被热情好客的中国民众炒菜的炒菜,煨汤的煨汤,说不定还可以泡上一罐可以滋阴补阳的上好药酒。

(图片,我就不放了,免得有人看到,投诉我影响食欲。不过,蝗虫是真的有很多种做法,泡酒也真的是号称很有疗效。)

不过现在,这种铺天盖地的真正野味,就是专家说可以吃,估计也没人敢吃了吧……

…………………………

2020 年,真的很难。又是澳洲大火,污染空气。又是新型肺炎,威胁健康。再来又是蝗灾,造成粮食供不应求,粮食的涨价又会带动所有物价的上涨。

也许,真的是要多考虑下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存了,再任其发展下去,感觉就是要同归于尽的节奏……

…………………………

正好看到一个回答,和我这文章很搭,正好可以解释下某些知友的疑问。

[

电子书

第 N 种危机

作者 叶耘

会员专享 ¥ 15.2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aa87e5fd279d9abf0fdbe4aa63e16642)

欢迎关注我的原创公众号:**Will liu 。**人生漫漫长路,只写自己所见所感。

知乎用户 山阳 发表

蝗虫已经到达边境了

愿意相信一下专家

知乎用户 情长纸短 发表


为什么不能用吃来防治蝗虫?蝗虫治理方法有哪些?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11157402


非洲之角的蝗灾正在蔓延。对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而言,这是 25 年来之最,对于肯尼亚则是 70 年一遇。诞生于此的蝗群逐水草而居,有一支北上苏丹,并跨越了 300 公里宽的红海,还有一支则选择南下,并在一夜之间飞过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登陆。

非洲之角地区将有 1900 万人面临粮食严重不安全的风险。

**更坏的事,**每年三月如期进入雨季,雨后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不加控制的话,蝗虫数量可能会增加 500 倍。而非洲时局动荡,暴力频发,此次蝗灾可能造成更深远的社会影响。



蝗灾现已蔓延到巴基斯坦和印度 。印度是产粮大国,蝗灾已造成 70W 士兵的粮食被吃光,且正在往其他邦蔓延。印度的粮食与全球粮价变动有很大关系。


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阻断,蝗虫很小可能蔓延到中国。但仍可像其他国家蔓延。国际形势严峻啊。


注:沙漠蝗虫,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沙漠中。沙漠中植被少,会控制蝗虫种群密度。数量激增基本上是一场突然到来的大雨所致。湿润条件发生变化,藏在土里的蝗虫卵开始孵化。啃食植被,快速生长。从幼虫到成虫需要五次羽化蜕变,气候事宜,食物充足,的话仅需一两个星期。一般为 5 个月。食物匮乏,变成群居生活状态,四处觅食,蝗灾也就来临了。

小注 1,一代蝗虫基本已经死亡或转去其他地方,当地不在有群居生活状态蝗虫。

2,植被影响。植被已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出现供蝗虫食用的大量植被,可能会二次爆发。


平常见到的蝗虫是绿色的,为什么蝗灾中多是黑色的?蝗虫又是怎样聚集的?

其实是物理上最简单的三原色原理。黄青结合为绿,再加上红就是黑色。而群居型蝗虫中含有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结合β胡萝卜素,所沉积的一个复合物,红色复合物增多,就会变成黑色。

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变化,他有一个刺激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嗅觉。它必须嗅觉基因先上调,行为才能发生相互吸引。在聚集过程中这个群如何去维持是多巴胺代谢来完成的。这个关键基因的发现,那就为主旨害虫的群居提供了重要的作用的靶点。这个靶点可能是基因,也可能是蛋白,也可能是一个代谢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群居型飞蝗大量释放挥发物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飞蝗几乎不合成苯乙腈。苯乙腈对种群密度变化响应十分灵敏,群居型飞蝗作散居化处理后苯乙腈释放量大幅下降,而散居型飞蝗作群居化处理后则会急剧产生苯乙腈。

苯乙腈 (PAN; benzyl cyanide, ) 是蝗虫中主要的密度依赖型挥发性化合物,可在种群中作为通信信号。在多数生物体内,PAN 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来在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苯丙氨酸通过 N - 单加氧酶和脱羧酶转化为苯乙醛肟 [(E/Z)-phenylacetaldoxime, (E/Z)-PAOx],随后 (Z)-PAOx 在脱水酶作用下脱水形成 PAN

苯乙腈对蝗虫有聚集作用,过去一直以为是种聚集激素,其实不是这样。研究发现,这种化合物在散居型蝗虫中从小一直存在,也不会产生聚集作用。苯乙腈最终合成氢氰酸,可以抵御天敌。群居型蝗虫大量释放苯乙腈,主要是用来抵御天敌的。

蝗虫释放 PAN 影响大山雀捕食

综上,苯乙腈作为一种嗅觉警示信号以及 HCN 毒性的指标,在昆虫防御中具有双重作用。 苯乙腈的双重作用增强了群居蝗虫对捕食的抵抗力。反之,蝗虫的防御能力增加可能有助于蝗虫群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J. Wei, W. Shao, X. Wang, J. Ge, X. Chen, D. Yu, L. Kang, Composition and emission dynamics of migratory locust volatiles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sect Sci. 24, 60–72 (2017).

知乎用户 树懒 发表

现在很多营销号动不动就把灾害原因归结于人类,人类自食其果,让人类反思,再随口说一句爱护环境显得自己心系天下又无懈可击。多么可笑!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几千年来的难题,至今未解决,不是种几棵树保护下野生动物就能完全解决的。

往前推几千年的古代,没有工厂,植被覆盖率高,照样有蝗灾。

往前推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人类诞生之前,也有山洪地震大火。

自然灾害并不都是人类的错,人类反思也没啥用,科学预防就可以了,人类没那么脆弱。

我很好奇,我有反对环保么?环保当然没错,但别把任何灾害对归咎于此。口号正确并不代表任何时候喊都正确。

……………………………………………………

新增: 想和大家说一下,很多人认为我是高估人类能力,事事恰恰相反,把自然灾害一味地归结于人类才是真正的高估,才是真正的自作多情。

就算人类把植被都消灭掉,毁坏的只是自己生存环境而已,对于地球而言无外乎就是平头和秃头的区别。毁天灭地的飓风海啸不过是地球打个哈欠,山崩地裂不过是地球搓点灰而已。

人类: 我错了,我不该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地球: 这群鸟毛支支吾吾道个啥歉,我不就几天没洗澡多了点虱子(蝗虫),和你有啥关系。

人类从刀耕火种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一直在改造自然,甚至破坏自然,不就是为了发展抗压能力么。更激进一点,人类扩张必然会破坏环境,我们心知肚明,但仍一往无前,除了不必要的,我们无从选择,就算草树遮体居于山洞仍会受灾,不如西装革履高楼大厦,前者毫无还手之力,后者还能苟一波。

知乎用户 摩诃莲华 发表

对于非当地居民来讲是小场面,因为全球粮食的大行情多是由极端剧烈的旱灾决定的,虫灾与水灾相比之旱灾依旧属于小场面。

沙漠蝗虫迁徙图,侵删

有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的雨林作为防线,沙漠蝗虫无法打穿到我国的核心区域,唯一有危险的就是位处中亚的新疆,必要时要向中亚诸国派遣飞机进行协同灭蝗,否则新疆的损必然不小。

而且我国进口的粮食多来自于北美和巴西,以大豆为主,多用于牲口的饲料和榨油,所以沙漠蝗虫对我国的粮食影响基本不大。需要防治的依旧是东亚飞蝗。

然而,鉴于环印度洋诸国的粮食自给率……

很久以前的老图了,考虑到人口爆炸因素,粮食自给率还会更低

此次遭灾的印度洋诸国人口密度都不小,建议当地华人华侨先转移一部分金银细软到国内,一旦粮食不够,当地势必沦为如同阿拉伯之春的恶劣境况,而我国的航母数目太少难以辐射印度洋,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压在官方身上,要懂得自救。

别太指望国际援助能稳定当地局势,亏本的大买卖是没人做的,大萧条期间的农场主宁可把牛奶倒掉也不肯卖掉已经说明了问题。美国人也是强逼中国买把祂的大宗农产品全部买掉,也不肯把大量粮食援助到非洲去的。

祂做慈善为的是世界秩序和沽名钓誉,不可能把自己赔进去的。

战争、杀戮、饥饿、死亡,真是个多事之春…… 不如叫印度洋之春吧。

知乎用户 珺琳 发表

北非&环印度洋之春预定

国际原油价格起飞预定

农药概念股起飞

农业股可能跟上

国际粮食大宗期货价格波动预定

北非&环印度洋势力大洗牌预定


值此多事之年

谁手里行政点数少

谁就准备遍地林登万吧

反腐党建学习强国

竟是先见之明

在下服了

知乎用户 千叶真名 发表

一钱银子买一升麦子,一钱银子买三升大麦,油和酒不可糟蹋。

人类把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一些人相信只要我们在边界线上拉起铁丝网,让海关严查每一个包裹,就能把灾祸挡在外面。

然而这只是一种迷信。

当日本将福岛的污水倒入海洋的时候,当中国的大气污染扩散到釜山的时候,当缅甸的医生告诉 BBC 记者他们的国家没有能力检测新型肺炎的时候,当蝗灾正在引发一场新的饥荒的时候。

我们发现国界线就消失了。这些全球性灾难是不能靠海关,铁丝网,砖墙或者地雷区就能阻挡的。一国问题最终在全球化时代会变成一种全球问题。

知乎用户 ert qw 发表

各位怀疑我国粮食自给率高的人,可以看一下这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连续 4 年稳定在 6.5 亿吨以上水平,谷物自给率超过 95%,确保了口粮绝对安全。”

我国主要进口的是大豆玉米等饲料作物,主粮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2.15 更新

一代虫已经接近消亡,二代虫虫卵可能在沙漠的任何一个角落,而受影响的几个主要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能力开展大规模的灭蝗运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数量有现在的 500 倍之多。

东非 2 月份进入小雨季,为蝗虫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埃塞俄比亚作为重灾区,极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饥荒。近年来,其国内政局动荡,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其未来的形式值得堪忧。

各位可以等到四月份再看一看,蝗灾是得到了有效控制还是愈演愈烈。

分割线~

2009,2010 年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是引发阿拉伯之春的一个最重要的导火索。

如果今年发生同样的事情,甚至更严重的话,我认为在饥荒国家会有一场动乱,波及到部分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埃及这三个国家人口都是膨胀式增长,一旦发生饥荒,后果难以想象,再加上本国的内部矛盾,可能会上演在叙利亚利比亚的同样剧本。

另外我认为这场蝗灾受地形限制和气候条件限制,不会波及中国,加上我国粮食自给率高,国内粮价会保持平稳。

知乎用户 血色天启 发表

天… 天佑美利坚?

军火商,农场主,医药公司笑嘻嘻。

知乎用户 wuweilxl 发表

[非洲蝗灾​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U3ODU2MTQ5Ng%3D%3D%26mid%3D2247487659%26idx%3D1%26sn%3D2ab460ca7242079daa21651279cfe98d%26chksm%3Dfd72241cca05ad0ac6e25828e19c2e7fc053daaa210a2bc089c051f795fdf90a7787cf69b0f5%26token%3D455671028%26lang%3Dzh_CN%23rd)

-

林熹:@易行道 蝗灾来袭,印巴能杀一些蝗虫?

-

易行道:@林熹 杀不了,有南亚次大陆的外部物质代偿,蝗虫只会指数级增长。就像你以前饿着肚子,现在进了一家饭店,于是开吃。就是全世界的杀虫剂全部用上,也没什么作用,因为蝗虫繁殖需要的是有机物质,只要有机物质存在蝗虫就会指数级增长,这涉及到生物繁殖的边际效应,也就是有机物质的多少。

-

决定人类数量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就是唯物质论,计划生育就是意念论。(人口理论,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

讲第一段:农业。村长前面讲过农业,农业的本质就是转换太阳能量的一种方式,人类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制造业产业升级,但他的能量转化效率还是维持在 1% 左右。

-

讲第二段:有机物。农业生产的物质叫有机物,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量都可以转换为有机物,还有很多被地球反射到宇宙中,还有很多机会成本的问题,这些能量被地球辐射到宇宙中。地球每年可以生产 5000 亿吨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直接被我们食用的就是主粮,比如说:大米、小麦、玉米、土豆、红薯等,其余的大部分被我们称为:木材、饲草、绿藻、动物饲料等。

-

讲第三个段:饲肉比的问题。鸡肉的饲肉比可以达到 2:1;接下来是猪肉,可以达到 3:1;接下来是牛肉,可以达到 6:1~8:1;接着是羊肉,可以达到 10:1,放养可以达到 50:1。昆虫饲肉比转换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 1:1。理论上,有多少有机物,就有多少蝗虫。

-

讲第四个段:蝗虫数量的问题。截止目前为止,非洲东北部地区的蝗虫预计数量为 3600 亿只,在未来三个月将会增加 500 倍。目前的蝗灾将会使 1900 万人直面饥荒,三个月后的蝗灾只能说有待评估。蝗虫吃光这一片之后,就会以每天 150 公里的速度移动,向四个方向扩散,一个就是沙特阿拉伯,一个是沿尼罗河向地中海沿岸地区,一个是向西进入南苏丹、中非,一个方向是向南进入科尼亚、坦桑尼亚。

-

-

讲第五段:蝗虫对南亚的影响。大量蝗虫做出巨大牺牲,通过中东(沙特、也门、阿曼)跳跃进入南亚,南亚是一块富营养化的土地,蝗虫数量开始指数级增长,南亚蝗灾超过非洲蝗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非洲传入的这种蝗虫叫沙漠蝗,而南亚有塔尔沙漠,而印度、巴基斯坦为了争夺这块地区,竞相开发灌溉农业,还爆发了数次军事冲突。而这一片地区,将会成为蝗虫新的繁殖地,或者说是比非洲更加适宜的繁殖地,而且无法根除。从目前的蝗虫数量看,南亚的蝗虫数量约在 4000 亿只左右,假如不出意外,将会在未来三个月内数量增加 500 倍,甚至更多。因为塔尔沙漠的面积更大,更适宜非洲沙漠蝗虫的繁殖和生长,而印度次大陆是地球村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印度农业村长以前讲过,就是靠天吃饭,一五重点发展农业,十三五还是重点发展农业。

-

讲第六段:蝗虫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多专家都站出来讲,蝗灾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安全造成影响。科学家就是这样,不敢说真话,因为科学家也要吃饭,去他娘的学术中立性。非洲爆发饥荒,非洲可以说完全没有应对的能力!原来美国和西方还管一下,现在美国出了个唐纳德,他才懒的管。没有美国带头,西方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的状态,非洲大饥荒的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接着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地球村落后的工业国,他们无力对蝗灾进行整治。塔尔沙漠面积 20 万平方公里,塔尔沙漠周边 80 万平方公里都是适宜蝗虫繁殖的区域,除非你把这一片区域都进行深耕。最后是整个南亚次大陆,整个南亚次大陆是季风气候,由于这些年的过度开发,使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半荒漠化地区。印度这一次很有可能爆发大规模饥荒,并打破蝗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讲第七段:物种入侵。物种入侵一直是存在的,而非洲沙漠蝗进入南亚次大陆,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与之对抗的新物种,所以非洲沙漠蝗会像澳洲的兔子一样肆无忌惮的繁殖。这些蝗虫会很快向东南亚、东亚尝试入侵,但新的环境并不适合他们繁殖。现在可能的入侵路线是南亚的沙漠蝗经过数量指数级增长,开始向中亚迁徙,然后入侵俄罗斯和中国新疆。要知道,中亚大面积也是沙漠,当蝗虫的数量达到一个数量时,通过阿富汗进入中亚并不是什么难事。

-

讲第八段:厄尔尼诺与蝗灾。村长在此前讲过太阳黑子活动、厄尔尼诺、法老、气候变化、粮食减产的问题。你们自己在公众号:wuweilxl 中去找。这里讲厄尔尼诺与蝗灾的关系,厄尔尼诺导致非洲东部干旱(也是当年法老嗝屁的原因),非洲东部干旱使这一片地区适宜蝗虫生长,于是数字开始指数级增长。这些故事圣经中都有,出埃及主要讲的就是当年蝗灾蔓延到埃及的结果,那一年也是厄尔尼诺年。

-

-

讲第九段:蝗灾对中国可能的影响。蝗灾通过横断山脉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那里的环境保护的较好,降水丰富,不适宜蝗虫繁殖。蝗灾通过西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大,没有资料表明此类蝗虫可以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村长认为,假如有可能,蝗虫会先进入中亚,接着进入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交界地区,然后通过外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的沙漠和戈壁进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俄罗斯、外蒙古糟糕的生物防控技术,在此前的鼠疫传播中已经显现出来,相当于不设防。而俄罗斯的蝗虫途径外蒙古进入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不过这一次我们面临的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物种。

-

讲第十段:厄尔尼诺对中国本土蝗灾的影响。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厄尔尼诺必然导致干旱,干旱必然导致蝗灾。中国蝗灾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其次是新疆和东北地区。假如中亚出现蝗灾,那新疆出现蝗灾只是时间问题,蝗灾通过几千公里的无人区进入河西走廊的可能性不大。只要在华北、东北做好野地的生物监测,及时翻耕野地的土壤,破坏蝗虫的繁殖条件,就可以有效的防控蝗灾。即使中国出现非洲外输型的蝗灾,也需要一个过程,蝗虫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大量繁殖都需要时间,而冬天也将会是我们有力的武器。

-

那句话这么说?H dami。

-

知乎用户 墨西 发表

已更新蝗虫如何拉粑粑,在哪拉,什么样子

—————分割线—————————

突然特别好奇这个问题_(:з」∠)_

或者有大佬科普一下蝗虫的排泄和排遗是怎么样的,搜了好久看不到呀

————愿世界和平

**非洲的蝗灾仍在蔓延。**好多人都想知道蝗虫排泄的后续,经过我一下午的冲浪在百度百科、知网、以及一些生物教材上的搜索;还是把它整理出来吧!

蝗灾过境会不会像聊天记录说的那样出现 “屎浴”。当我在肆无忌惮地搜索时,发现还真有!——在《侣行》的纪实

侣行:蝗灾多发的马达加斯加!270 感受蝗虫屎浴,这场面太可怕​v.youku.com

至于蝗虫是何时何地进行排泄,视频中也有答案。蝗虫会在飞行中 “拉屎” 而且常常一大片暴躁、成群的蝗虫飞过后地下往往很不可描述。

图源 / 百科

马氏管 (Malpighian tube) 是指一些节肢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

因系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皮基 (M. Malpighi) 所发现而得名,呈细长盲管状,数目因种类而异。基段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端段游离在血腔内或插入直肠的围膜内。一般由外向内有围膜、管壁细胞和内膜组成。围膜通透性较强。管壁细胞的基膜形成发达的内褶,顶膜形成微绒毛,内含丰富的线粒体,通过离子泵将原尿泵入管腔。有些种类的马氏管基段能从原尿中回吸水分和无机离子,使尿盐呈结晶状态析出,排入直肠。部分种类还具有管壁肌,能使马氏管进行自主性蠕动。

“排便” 过程:

当蝗虫吃下田间的各种作物,以及田间其他的植物经过短时间的消化后,这些含氮废物和电解液(钠 , 钾和尿酸)被主动地通过细管盲端运送时,原尿在细管内形成。原尿,跟消化的食物一起在后肠里混合。在这个时期,尿酸析出,钠和钾与经过渗透的水一起由后肠上皮细胞。

尿酸成为结晶沉淀下来,留在那里与粪便混合,为排泄作好了准备。

蝗虫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下图高能

没错,在蝗灾过境后。能感受到一阵由钾、钠、尿素组成的 “沙尘暴”。

知乎用户 桥桥的奇妙冒险 发表

中国人不是野人。一线的医护人员还在艰苦奋战,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庚子大疫,仍唤不醒愚蠢的大脑和野蛮的胃。你们引以为豪的贪吃暴食,吃得多少物种灭绝,吃出多少寄生虫和传染病,吃得克氏原螯虾和福寿螺漫山遍野。事到如今,依旧以此为荣,无耻之尤。

何况飞蝗不是后院的蚂蚱,蝗虫和蝗灾是彻彻底底的两种事物。当蝗虫聚居成群时,就不再是简单的动物个体,而是灾厄的具象化,会吞咽咀嚼的沙尘暴。每日行进 150 公里,可以横跨海洋,翻越高山,所过之处的一切有机质都会转化为虫群,面对阻挠就用天文数字倾轧过去。铺开的庞大蝗群扔原子弹也未必炸的完,莫说鸡鸭禽类,连飞机都不敢升空。

转瞬之间,那片红云便飞到了村子上空,又迅速地移到了田野上空。爷爷听到那团红云里发出了卡卡嚓嚓的巨响,好似甲胄磨擦之声。那团红云转了一会,好像进行地面侦察似的,然后,便猛然炸开,一天黄雨,万千金星,箭矢般落了地。眼前的一切,红色的高粱、金黄的谷穗、绿色的树木,都变成了刺目的红褐色。毛驴将硕大的头颅钻到车子下边,屁眼里呲呲地往外窜着稀屎。田野里有十几个农人惊慌失措地奔跑着,一边跑一边恐怖地喊叫着:回来了…… 蚂蚱神回来了……
爷爷僵立着,像一棵枯死多年的树木。两行热泪从他的脸上淌下来。
——莫言《蝗虫奇谈》

知乎 er 准备用牙阻击 4000 亿沙蝗,可谓是江湖豪情侠胆柔肠之大嘴,建议颁发诺贝尔和平奖。


言归正传,到底能不能吃?可不可以靠家禽和鸟类生物灭杀?且不论如何捕捉遮天蔽日的蝗群,沙蝗本身的味道也不敢恭维。

沙漠蝗虫 Schistocerca gregaria。因巨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成为中东文化中饥荒的代表

via. 国家地理中文网

全世界蝗虫的种类超过 1 万种,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的约有 500 种。在种类众多的蝗虫中,沙漠蝗(Schistocercagregaria)和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最重要的农业害虫,它们均是爆发性、迁飞性的蝗虫。
(以下部分内容援引自中科院官网、@鶴九 Tsuruku)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康乐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群居型沙漠蝗虫大量释放一种气味,叫做挥发物性化合物苯乙腈 ,而散居型几而沙漠(飞)蝗有散居型和群居型,简而言之,散居的沙漠蝗,靠保护色卑微地活着,在温和状态几乎不合成苯乙腈,可以吃,好吃,鸟喜欢吃;集群的沙漠(飞)蝗大量合成苯乙腈,从温和状态变成丧尸状态,不好吃,难闻有毒,鸟不喜欢吃。
如果鸟非要吃,
苯乙腈可能会转变为有毒氢氰酸。
蝗灾大规模发生时,
吃光蝗虫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养鸡也做不到乎不合成苯乙腈。

![](data:image/svg+xml;utf8,)

不同状态的沙漠飞蝗

[4000 亿蝗虫怎么冒出来的??​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JEuS8eXaMKV0LhXKsFVuYw)

知乎用户 绿色和平​ 发表

蝗灾始于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危机,不至于蝗灾。

2020 年伊始,在中国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的同时,东非大陆正在经历着另一场灾难——蝗灾。

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经对这次蝗灾发出了 “威胁级别” 的橙色预警。评估显示这是东非地区 25 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蝗灾,更是肯尼亚 70 年来损失最为惨重的虫害。

肯尼亚遭遇 70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图片摄于 2020 年 2 月 7 日。© Greenpeace / Paul Basweti

根据粮农组织,这些 “贪婪的食客” 每天要消耗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一平方公里大小容纳 4000 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 3.5 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的早期一份声明显示,东非地区出现了一个长 60 公里、宽 40 公里的蝗虫群,一天可移动 150 公里。简单进行计算便知蝗虫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之大,但究竟是什么带来了这批蝗虫?

蝗灾这锅,气候变化来背!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 · 古特雷斯在不久前闭幕的非盟峰会上直接指出了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气候变化。他说:“这场史无前例的蝗灾和气候变化有关。当海洋暖化带来更多气旋,就会为蝗虫制造更有利的繁殖条件。”

在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下,蝗虫开始大量繁殖。图片摄于 2020 年 2 月 7 日。© Greenpeace / Paul Basweti

影响蝗虫形成的两个重要的条件是气温和降水。世界气象组织(WMO)报告指出,过去的 5 年(2015-2019)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 5 年,2019 年是史上第二热的年份。非洲作为气候、环境脆弱地区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土壤中孵化的蝗虫卵的平均孵化周期以及幼虫的生长周期都会变短,种群繁殖速度加快

蝗虫卵孵化时间与平均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蝗虫卵孵化所需日数随土壤温度升高而减少。© WMO, FAO

蝗虫若虫发育时间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若虫发育为成虫所需日数随日平均气温升高而减少。© WMO, FAO

在全球气温显著上升的同时,气旋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2018 年的 5 月和 10 月,连续两场气旋风暴(Mekunu 和 Luban)给红海沿岸沙漠蝗虫的繁殖区域带来了大量降水,使得原本处在退缩期的种群快速繁殖生长,并集聚成群开始迁徙。

2019-2020 年沙漠蝗虫灾害爆发过程示意图,蓝色虚线表示三次热带气旋的运动方向及登陆时间。© FAO

再加上从 2019 年 10 月以来,非洲之角(the Horn of Africa)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湿润的雨季,12 月气旋风暴 PAWAN 再次袭击非洲东海岸,带来大量异常降水。充沛的雨水和植被生长为蝗虫卵孵化及若虫发育提供了水热条件及食物来源,进一步加剧了蝗虫灾害的爆发

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这次蝗灾尚处在高潮级(UPSURGE)未达到最高级别的瘟疫级(PLAGUE),但是气候变化这一幕后推手仍在推波助澜。大非洲角气候观察论坛(The Greater Horn of Africa Climate Outlook Forum, GHACOF)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与往年相比,非洲角区域在今年 3-5 月将迎接更早到来的愈加温暖湿润的雨季。粮农组织预计蝗虫种群将在气候变化的助力下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肯尼亚等区域进一步蔓延,给当地粮食安全和当地居民生计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 2020 年 3-6 月非洲角的蝗灾分布情况。(图片来源:https://news.un.org/en/story/2020/02/1057071)

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止于蝗灾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只停留在蝗虫带来的粮食损失。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加剧,以及干旱、洪涝、水质变化、病虫害等,使得全球粮食生产、质量、获取和分配得各个环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片展示了气候变化对大米、大豆、稻米和小麦(左上至右下)年均产量的影响。1981-2010 年间粮食作物年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增加用绿色显示,减少用红色显示。(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02/joc.5818)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去年发布的《气候变化与陆地》的特别报告中指出,1981-2010 年,全球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平均产量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已经分别减少了 4.1%,1.8% 和 4.5%。研究人员预测到 2050 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粮食产能下降 5-30%

很多专家已经表明,由于中国的生态屏障的保护,此次蝗虫危机不会威胁到中国。但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事件给粮食安全带来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应对。

比如中国、印度等农业生产的大国也是气候脆弱国家。在气候加速变化的情境下,洪涝、干旱、农业病虫害等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事件正在威胁着几十亿人的粮食安全,带来的损失甚至远超于这次非洲的蝗灾

中国山西吕梁,干旱带来龟裂的土地。图片拍摄于 2010 年 4 月。© Lu Guang / Greenpeace

2019 年 2 至 5 月,云南发生严重的冬春连旱。5 月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又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湖北、江西、安徽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六成以上,湖南累计降雨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 5 成以上。这场罕见的旱灾共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6 省 67 个市(自治州)387 个县(市、区)3263.5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331 万公顷,其中绝收 47.5 万公顷。

2019 年 6 月,由于季风风期延长导致印度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洪水连绵数月。根据印度农业与农民福利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Farmers Welfare)年底发布的数据,印度全国共计 15 个省受到这次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作物受损面积高达 640 万公顷。

**气候变化与我们的生计——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疫情一样,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临的挑战;各国相互关联、彼此影响。

知乎用户 默苍离 发表

这次蝗灾只是未来灾难的预演。

粮食安全在未来二十年会是巨大的隐患。

也同样是巨大的国家利益。

人口高增长地区的农业技术落后,水利设施趋近于 0,对自然水资源和土地肥力的透支已经无以为继。

在未来对于粮食,尤其是可以贸易的粮食的控制,可以实现新的金融霸权。所以应做好布局。

1,需要尽快研究低成本的低耗能的粮食工厂。目前水培与基质的技术,用于蔬菜与水果没问题,用于主粮成本太高。

2,对于土豆等高产主粮替代物的加工,存储,应提高重视,对于其传统加工品如何主粮化要进行设计并在世界不同的国家进行渗透和推广。

3,应在非传统农业区域建设大量的智慧农场,以云技术和大数据进行自动化管理,以减少未来的储运成本和交通依赖。

4,寻找和培育可以海洋养殖的主粮替代品。

5,在海外的适合国家收购大量的农场 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防灾建设。

6,在盟国和贸易支点建立常备国家战略粮食储备,以应对突发性的粮食危机。

以上。

粮食比石油要重要的多,做好准备,等。

未来金融领域谁能够制霸,很可能靠粮食。

至少做到粮食人民币和粮食美元对半吧。

知乎用户 临界 Z 零点 发表

其他回答里有的我不想重复。

蝗虫卵孵化需要干燥气候,孵化后需要降雨,各种嫩芽是蝗虫最爱。

非洲之角发生的蝗灾现在兵分多路:

非洲本部:乌干达,坦桑尼亚代表非洲中部和东线沿海。鉴于蝗虫飞行高度局限和口味喜好,以及风向影响,本人认为需要综合地形图及气候变化预测。

上图为非洲中北部,下图南部。

无脑直觉是东线发展要快于中部方向,中部热带雨林气候和广泛存在的天敌会成为一些阻碍因素。但是中部海拔普遍 200~1000M,缺乏连片山脉,撒哈拉以南存在不少块状分布沙漠。南半球接下来的气候是秋到冬,也就是说,非洲中部赤道附近会成为蝗虫大本营。

图片的观察点偏地球仪北端,非平面。由于南部地中海气候带是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大多刮西南风,所以南及西欧洲暂时安全,地中海东岸春季植被发展迅速,蝗虫能影响当地畜牧业,说白了就是和羊抢食。

西亚伊朗这条线兵分两路:北面是一众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基本正对西南风。随着气温回升,蝗虫可能入侵我国新疆。

东向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 南亚次大陆普遍丘陵地带和雨林,裸露地表很少,不利于非洲蝗虫产卵,但是需要注意这些暖色调(黄 / 红 / 紫)旱蝗和当地土著蝗虫杂交提高后代适应性。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蝗虫北进,缅甸地形和云贵高原也能发挥一些作用。除非 6 月前南亚出现普遍旱灾。

很多人关注的粮价:涨多少看我们国家储备粮要拿出去多少,巴铁那里肯定得给一大笔。非洲索马里人没吃的肯定大批逃荒和做海盗。全球贸易时代,没有谁可以隔岸观火。美洲目前没发现蝗灾,但是不可掉以轻心。蝗虫卵可以隐藏在泥土中伴随着植株运到美国中西部,当年阿根廷蚁就是这样登陆欧洲并大举入侵的。

天灾之下,每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为了你的存款还能换到一样多的粮食,这就是不讲一点情面的未来。

知乎用户 七哥 发表

《三体》曾经写到:“”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中国历史上虽然蝗灾经常发生,但是从来没有今天面临的如此巨大。从非洲产生的蝗虫群,吃完了非洲,横跨中东,中亚,到达印度,巴基斯坦,离中国真的就一步之遥了!!!横跨整个亚洲的蝗灾群,那是多么庞大的群体!!!

蝗虫群就现在而言,有将近 5000 亿正在肆虐,甚至到了 3 月份最适合蝗虫繁殖的季节,繁殖能力不堪想象。蝗虫繁殖平均一只雌蝗虫平均可以产卵 700 个。5000 亿乘以 700 等于多少???至少三千五百万亿蝗虫,全国有多少人,不超过 15 亿人。而且蝗虫行动敏捷,一天能飞行 150 公里,局部海洋都可以跨越。

你抓得住吗?你吃的完吗?你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在无人为干涉情况下,光四川盆地的植物能在两个星期之内给你吃完!

蝗虫带来的不只是饥荒,无数的地表植物消失,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再度上升,冰川融化,海水淹没陆地,远古冰川里的无数种史前病毒苏醒,因为饥荒而导致的战争等等,也许会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一切都是未知。我们永远无法仅仅用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

别在开中国人能把蝗虫吃灭绝,这种愚蠢幼稚的玩笑了。现在我们还在武汉冠状病毒二月份爆发期,拐点还没有出现,全国物资都非常紧张。如果蝗虫成群涌入中国,后果不堪设想!

提高警惕啊!易子而食,人吃人的情况真的离我们不远啊,离上一次才过了 60 年啊!!!!

知乎用户 点金行 发表

心疼非洲国家一波本来战争政局不稳,再来个蝗灾更是雪上加霜。。。

这次蝗灾还挺严重的,联合国已经发布了全球警告,把东非各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祸害的不轻,最恐怖的是马上就要到三月份,这是蝗虫最喜欢的季节,因为这是它们繁殖的季节,如此大规模的蝗虫,如果再进行多代繁殖,那规模是不可想象的。巴铁坚持住,能疫情过后腾出手来一定拉你一把 。(2 月 1 日,巴基斯坦政府从全国公立医院库存调集 30 万只医用口罩,800 套医用防护服和 6800 副手套运到我国)

大家记得点赞

知乎用户 继续者张付 发表

根据,《西方将主宰多久》(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Ian morris 的说法。

消灭国家、消灭民族,使人类处于大灾变,有 “5 大天启骑士”。分别是:移民、饥荒、气候、疾病、和秩序崩溃

疾病、移民、以及蝗灾,都是生物迁徙。疾病是微生物迁徙,移民充当传染源,比如艾滋病。蝗灾是昆虫迁徙,造成饥荒。移民是种族迁移,而移民问题,处理不好,就是五胡乱华,就是欧洲黑墨绿,就是美国黑墨绿,就是劳动力阶层人种替换。

别小看了生物迁移,更别小看人类种族迁移,你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放到人类种族的兴衰史上。你会发现人口和子宫,很多时候比政治和资本还厉害。

生物迁移之灾,在 2020 年,几乎同时爆发;气候的异常就更不用说了;然后是美国治球秩序的崩溃。

下一步是什么?你信美国人 Ian morris 的理论吗?人类已经集齐了大灾变的 “5 大天启骑士”。

放弃幻想,积极做好准备,我们继续……

我们祖先发明了一个词,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或许机遇就是:

知乎用户 杰伦不请你喝奶茶 发表

首先这是件极其严肃与严重的事情。其严重程度不亚于我们的冠状病毒!

其蝗虫生命力顽强,4000 亿只还在繁衍中。所到之地一毛不拔,绵延几十公里的队伍。今年必定在世界是会引起严重的饥荒的,至少目前非洲搅和完了,目前印度,巴基斯坦也要沦陷了。

我说这些,只想让人们警觉,国人应该有着该有的忧患意识,就肺炎就暴露了多少人的冷漠无知! 我就想对那些说吃蝗虫,说隔着喜马拉雅天山,拿命过来的人说说。你们倒是给我吃呀,我陪你吃,14 亿中国人我问你吃的完吗 。为什么你就觉得过不来中国?中印边界并非全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呀。这时候了还在穷开心,开玩笑的,你们真的觉得这些东西好笑吗。

不要我看到最后去超市抢米的人是你们,你们去吃蝗虫吧,蚂蚱挺香的。而且我觉得我们农民种出的大米粮食你们不配吃,我们也不屑卖给你们这些无知无良的人。

不多说了,你们叫的最轻飘,做好准备去捕捉蝗虫吧,把你们的电蚊拍备好了,提早把家里作料也备好了,免费吃 60 一斤的蚂蚱真香!

知乎用户 大千世界万万名 发表

呦呦呦,看那些抖机灵的还吃蝗虫呢,呵呵呵,

先大旱

然后蝗虫

然后瘟疫随后就到

致命三连击。这种事中国历史上发生很多次了,还吃蝗虫呢,吃几顿你就知道了,绝对是屎一样的难吃,有树皮啃就不错了

平时多多的节约粮食吧,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请结合最高答案的视频,细细品这首《螽斯》,就问你瘆不瘆的慌,

知乎用户 lala 小 Y 发表

我在此只想提醒 海关的知友们辛苦一下 谨防有人将虫卵带入国内

肺炎疫情 已经够损耗国力的了。 四川的鸡瘟现不知如何。 贸易战只是暂时挺火 ,科技战即将展开 。 台海局势蓄势待发。 如果再来一次蝗灾!

不堪设想!!!

不论是由 缅甸泰国 方向自然飞入我国。还是经人 无意或故意 带入我国境内 后果都不堪设想!

愿打脸 愿天下太平

好好学习 锻炼身体 恢复体能

知乎用户 逡巡道 发表

“你带我们来这儿于什么?“汪淼问。

“看虫子。” 大史点上一根斯坦顿上校送的雪茄说,同时用雪茄指指面前的麦田。

汪淼和丁仪这才发现,田野被厚厚的一层蝗虫覆盖了,每根麦秆上都爬满了好几只,地面上,更多的蝗虫在蠕动着,看去像是一种黏稠的液体。

“这地方也有蝗灾了?” 汪淼赶走田埂一小片地上的蝗虫,坐了下来。

“像沙尘暴一样,十年前就有了,不过今年最厉害。”

“那又怎么样?大史,什么都无所谓了。” 丁仪带若未消的醉意说。

我只想请二位想一个问题:“是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

这个问题像一瓢冷水泼在两名醉汉科学家头上,他们盯着面前成堆的蝗虫,表情渐渐凝重起来,两人很快就明白了大史的意思。

看看吧,这就是虫子,它们的技术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杀它们的武器…… 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摘自《三体》刘慈欣

知乎用户 李威威 发表

蝗虫在我国很多地方被称为神虫,甚至有地方修建了 “蝗神庙”,在我国古代,“蝗灾、水灾、旱灾” 在我国的史书中一直被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估计,这次初始爆发在东非肯尼亚一带的蝗灾,一个群可以包含 2000 亿只蝗虫,占地 2400 平方公里,目前已经逼近巴基斯坦。

这些昆虫群随着风向而飞,能够每天传播 150 公里,飞到海拔最高可达 2,000 米左右,每个蝗虫每天吞噬相当于自己体重(2 g)的食物,整个蝗虫群每天可能毁坏 40 万吨粮食,所到之地,玉米,高粱和小米田地一无所有。

非洲蝗灾

在我国古代,“蝗灾、水灾、旱灾” 在我国的史书中一直被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

由于地震并不常发,人们对蝗灾的恐惧程度是超过地震的。古时候特别是黄河流域蝗灾频发每次的蝗灾都搞的民不聊生。

中国最早的蝗灾记载见于公元前 707 年的 《春秋三传》。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的 2600 多年中,有史籍记载的蝗灾发生过近千次。

“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饿殍枕道,人饥相食”,蝗灾惨状不胜枚举。

部分蝗灾频繁发生的地方还设立了 “蝗神庙” 祭祀,以求平安。

蝗虫已然成为了 “神虫”。

神虫虽然是古代人迷信的称呼,但是当我们一步步的探索蝗虫时,发现蝗虫确实有诸多神奇之处。

全能选手,天赋异禀

蝗虫,俗称蚂蚱​‍‌‍​‍‌‍‌‍​‍​‍‌‍​‍‌‍​‍​‍‌‍​‍‌​‍​‍​‍‌‍​‍​‍​‍‌‍‌‍‌‍‌‍​‍‌‍​‍​​‍​‍​‍​‍​‍​‍​‍‌‍​‍‌‍​‍‌‍‌‍‌‍​。在昆虫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选手,能飞,善跳,会水,吃的还多。

能飞

很多人说小时玩的蚂蚱不会飞,其实蚂蚱就是蝗虫是可以飞的。

蝗虫的一对前翅长在中胸的背面,坚韧、狭长,有保护后翅的作用;

后胸背面生有一对后翅,透明膜质,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不飞的时候折放在前翅的下面。

由于具有这一对善于飞翔的翅,所以蝗虫活动的范围很大,能够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可持续 1~3 天,每小时约飞 5~10 千米,最远可达 600 多千米,甚至也可远渡重洋,飞到另外一个大陆上。

善跳

蝗虫的三对胸足都很强健。前足和中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跳跃的高度是它体长的几十倍,而且不需要助跑就会产生极高的加速度。

因此,现在已经有人研发出蝗虫仿生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连杆机构实现对蝗虫腿部的仿生设计,以较小功耗实现跳跃。它可以像蝗虫一样跳高、跳远,非常机动和灵活。

会水

蝗虫的游泳本领,除了水栖的昆虫外,在昆虫中也是少见的。

它的幼虫在三龄时就可以持续游泳 7—12 小时,五龄时则能持续 13—28 小时。在蝗灾大发生时,有人曾看到从长江以北落入江中的蝗虫游泳到达江南。蝗虫生命力之强盛,于此可见一斑。

食量很大

在第一龄时,每天的食量是体重的 10 倍,四龄时则为体重的 20 倍。饥饿时,它们也吃动物性食物,甚至同伴的尸体都要啃食,其他物品凡可果腹填饥的都在噬食范围之内。

散是一盘菜,聚是一大害

其实蝗虫我们并不一直叫它蝗虫,当他们不聚集在一起散居的时候,大部分地方会叫做蚱蜢。

蚱蜢

美食蚱蜢

在食材丰富,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的体色一般都是青绿色,这个时候的蝗虫一般都是散居,对农业形不成大害。

甚至有部分地方的人们发现蚱蜢富含营养,口感清脆,将蚱蜢开发成了一道道的菜肴。

比如:

云南十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

天津油炸蚂蚱

天津烙饼卷蚂蚱

飞蝗成灾

不过,蚂蚱并不一直是蚂蚱,如果某一年气候变化,食物短缺,它们就会变身,在体内产生特殊的生理反应(此时的蝗虫比处于平静独处状态的蝗虫,其体内的 5 一羟色胺水平要高出近 3 倍),从蚂蚱变成了蝗虫,从而产生集群的要求,形成群居型的蝗虫群。

散居和群居时的体态对比

群居型蝗虫为黄褐色。前胸背板不太隆起,两侧有明显的黑色带纹。前翅长度和后胸足长度的比例大于 2,有成群迁飞的习性,居于河滩草原地带;
散居型蝗虫为青绿色或灰色,前胸背板隆起有似屋脊,两侧黑色带纹不明显。前翅长度和后胸足长度的比例常小于 2,不成群,不迁飞,像一般蚱蜢,散居于丘陵草地上。

由于无论是从外形还是行为习性上,散居和群居的蝗虫都是截然不同的,过去科学家不明白蝗虫这种生态习性上的变化,一直以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因而把群居型定名为飞蝗,而把散居型定名为赤足蝗。

直到 1921 年,苏联昆虫学家伊凡诺夫才首先揭穿了这个秘密。这个发现不仅辨明了蝗虫种类和习性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对于蝗虫大发生的神秘感。

在我国古代一直就有 “旱极而蝗”、 “久旱必有蝗” 的说法,绝大部分的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相生。

这次的非洲蝗灾也不例外,干旱是最大的蝗灾诱因。

但是干旱又不是唯一的蝗灾诱发条件。

春季气候回暖早,夏季炎热,暖冬现象等,都会使蝗虫越冬卵死亡率降低,蝗灾发生期提早。

蝗灾的爆发除了与气候异常有关外,其发生地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更是导致蝗灾的重要根源。水利工程不当、草场管理不善、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以及人类不适宜地利用土地资源等活动均有利于蝗虫的发生。

环境的破坏使蝗虫的天敌因无处藏身而减少;地面裸露增加了蝗虫产卵场所;残革减少增加了蝗虫取食新芽的机会,从而造成蝗虫种群的大爆发。

种群的爆发进一步造成蝗虫的食物短缺,于是身体发生适应环境的生理反应,或被动或主动的蝗虫就变成了群居。进而演变成了骇人听闻的蝗灾。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魇。中外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蝗虫肆虐成灾,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惨痛记录。蝗灾影响着世界 1/10 人口的生计。

全世界约有 1/3 的大陆、近 100 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威胁,其中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发生得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严重。

1889 年,红海附近发生蝗灾,大群蝗虫飞行时犹如一大片有生命的乌云,挡住了阳光,使大地一片昏暗。据估计,这群蝗虫总共有 2500 亿只,总重量达 55 万吨,需要用 1 万多节火车皮才能装下!

而在我国,最近的一次是在 2000 年前后, “蝗灾” 这个似已远去的场景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涉及津、冀、晋、辽、吉、苏、皖、鲁、豫、琼、川、藏、陕、新 14 个省区市数百万公顷的庄稼和草场被毁。据报道,严重的地方每平方米虫量多达 2000~4000 头,一脚下去就能踩死 24 头蝗虫。


从蝗灾爆发的地域来看,大部分地方都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环境破坏较严重的地方,蝗灾和我们目前所遭受的肺炎疫情一样,都是我们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后遭受的环境的报复。

这次的蝗灾还有向亚洲蔓延的趋势,目前已经到了隔壁的巴基斯坦,希望我们中国大吉大利,不要再多遭一难!

知乎用户 战王暴龙神 发表

特朗普一开始只是想着牺牲一部分农业以回流制造业,这可到好,东亚疫情加速美国制造业回流,东非蝗灾帮着美洲消耗粮食产能,美帝制造业农业双发展,鱼和熊掌美帝全得,上天啊,为何如此不公,为何损不足以奉有余啊。难道美帝天生就有吃肉吃的满身肥膘的命?

知乎用户 兵王长欣 发表

蝗灾什么样子,很难想象蝗虫群过后植物状态。老叟在 1955 年曾经亲眼目睹河北廊坊地区的蝗灾。蝗虫群飞来时,就像钱塘江大潮来袭,真的遮天蔽日,待蝗虫群飞过,大地恢复平静,庄稼地只剩秸秆,一片光秃秃,景象惨不忍睹。颗粒无收再也不是形容词。那时政府组织灭蝗的办法是蝗群到达前组织挖沟,迎面坡加高,组织大量人员,蝗群大部分撞坡受阻,人们用铁锹快速用土掩埋,这样经过几道防线,蝗群密度大为减弱。

现在肯定不会用这种人民战争的土方法,会用药物灭蝗。药物必须杀伤力强、低毒、低污染,用航空喷洒,药物喷洒靶向准确。这事儿要在中国,国家会严密及时组织实施,不是事儿。但在非洲难度太大。不过,当事国有求助意愿,国际社会关注并介入,是可以处理的。遗憾的是蝗虫灾害没有等待的时间。粮食被蝗虫抢走了,最后大概只好准备灾后人道主义援助了。

看到这事儿,对比之下,自然感受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看某音用户水平,号称 4 亿日活

国民的素质和认知需要极大的提高,

一次次的灾难预警前都和玩一样,

只有灾难降临在你面前

这些人才会知道疼

把无知当自信

这和疫情发生前有什么两样吗?

原以为只有某音才这么多自信的人,没想到本乎也是一样(答案翻到底看)

高看了,原来本乎上也差不多

天下乌鸦一样黑

知乎用户 陈强 发表

当蝗灾的新闻出来,下面总有不少人起哄:“这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就是一盘菜,敞开了吃能给吃灭绝了。”

这是一个很可笑的观点。

在宣扬我们是一个吃货大国的时候,我们会穷举一切我们能吃的东西,彰显这莫名的自豪感。最近的一场疫情让不少人清醒了,开始发声求求大家别乱吃东西了。

那如果蝗虫作祟,我们真能把这玩意吃没吗?

很遗憾,我们不能。

我国从古至今,就一直饱受蝗灾的困扰。蝗灾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受灾区多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能遍及整个黄土高原,《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时期平均 8.8 年一次,两宋为 3.5 年,元代为 1.6 年,明、清两代均为 2.8 年。

即使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依旧存在。

1951 年初夏,安徽、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平原、山西、新疆 C 等省共计 78 个县内发现蝗蝻,该年夏、秋全国发生蝗灾的面积达 1300 多万亩。

1952 年,河北、平原、山东、安徽、河南、广西、湖北、湖南、福建、辽东、山西、陕西、青海、新疆、绥远、四川、甘肃、察哈尔、江苏 19 个省、75 个专区、594 个县(市)以及 1 个盐区和 1 个盟旗发生蝗灾,面积达 3779 万余亩。

1953 年,全国发生夏蝗灾害的农田面积共 515 万亩。

1954 年,据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及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不完全统计,夏蝗造成灾害的农田面积达 840 多万亩,蝗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五六十只,最高达数千只。

直到 1977 年,10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称:“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如今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住了。我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蝗害。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今天,人们来到昔日蝗灾严重的黄淮流域一些著名的飞蝗孳生地,可以看到绿树如带,稻田如毯。过去的‘蚂蚱窝’,已经变成了‘鱼米乡’。鲁西南微山湖地区的几十万亩湖滩泛水地,历来是孳生飞蝗的场所,解放前,蝗群迁飞,为害数省。如今,这里已变成大片旱涝保收的稻田,‘飞蝗蔽日,禾草一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为什么会产生蝗灾?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引起的蝗灾。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含水量在 10%~20% 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 4000~5000 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 50~80 粒卵,即每平方米有 20 万~40 万粒卵。

为什么吃不完?

1:个头太小,以东非蝗灾的沙漠蝗虫为例,成年后每只 2 克左右;

2:速度太快,蝗虫的移动速度每天一百多公里,人力难以企及;

3:隐蔽性强,在前期,蝗虫在土壤内产卵难以发现,发现之时蝗灾往往已经酿成;

4:数量太多,一场大规模蝗灾,蝗虫的数量甚至能达到千亿级别;

5:吃得太快,蝗虫食量惊人,吃下同等体重的食物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想想自己能不能吃一百斤粮食

6:性情凶猛,当蝗虫数量达到一定密度的时候,蝗群容易越过 “引爆点”,从性情温和变得凶狠残暴。

综上,这是一种,又小、又没肉、平时躲起来,出来跑得快还吃得多而且还比较凶猛的东西。你还没抓到它,它先把你的粮食吃光。

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

兴修水利,做到无旱无灾

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

2:生物防治

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如 2013 年,新疆哈密蝗灾,引进 4 万多只粉红椋鸟灭虫。
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3:药剂防治

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 3 龄以前。
用 75% 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每亩用 60~70 克;地面喷雾,每亩用 75 克,或用 45% 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 75~100 克,或 20% 敌马合剂,每亩用 100 克或 1.5% 林丹粉剂,每亩用 1.5~2 千克喷粉。

这次非洲的蝗灾,粮农组织官员基思 · 克雷斯曼表示,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增加了 6400 万倍,这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

“我们还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目前并没有在这样做。我们没时间了。” 洛克科表示,三月份雨季就将开始,雨后的水洼正是蝗虫繁殖的场所。

粮农组织近日发起了一项 7600 万美元的援助倡议,希望借助国际社会力量,帮助非洲之角地区抵御蝗虫肆虐。但到目前为止只收到大约 2000 万美元,其中约一半资金来自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

对此,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我们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浩浩荡荡的蝗灾面前,再多的吃货也没用。

吃货担不起这个责任,立不起这个功劳。

我们不用受蝗虫侵袭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普通劳动人民、无数灭蝗药物、器械乃至飞机协同作战的辛苦成果。

但是非洲人民,我只能祝人类好运。

知乎用户 AFreeMan 发表

国内情况也不容乐观。

草地贪夜蛾来势汹汹。

蝗虫也需注意。

知乎用户 空语 发表

原作者:wuweilxl

链接:

[非洲蝗灾​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Po5qD2Q_huPOHrd0TGAXxw)

Q: 蝗灾来袭,印巴能杀一些蝗虫?

-

A: 杀不了,有南亚次大陆的外部物质代偿,蝗虫只会指数级增长。就像你以前饿着肚子,现在进了一家饭店,于是开吃。就是全世界的杀虫剂全部用上,也没什么作用,因为蝗虫繁殖需要的是有机物质,只要有机物质存在蝗虫就会指数级增长,这涉及到生物繁殖的边际效应,也就是有机物质的多少。

-

决定人类数量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就是唯物质论,计划生育就是意念论。(人口理论,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

讲第一段:农业。村长前面讲过农业,农业的本质就是转换太阳能量的一种方式,人类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制造业产业升级,但他的能量转化效率还是维持在 1% 左右。

-

讲第二段:有机物。农业生产的物质叫有机物,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量都可以转换为有机物,还有很多被地球反射到宇宙中,还有很多机会成本的问题,这些能量被地球辐射到宇宙中。地球每年可以生产 5000 亿吨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直接被我们食用的就是主粮,比如说:大米、小麦、玉米、土豆、红薯等,其余的大部分被我们称为:木材、饲草、绿藻、动物饲料等。

-

讲第三个段:饲肉比的问题。鸡肉的饲肉比可以达到 2:1;接下来是猪肉,可以达到 3:1;接下来是牛肉,可以达到 6:1~8:1;接着是羊肉,可以达到 10:1,放养可以达到 50:1。昆虫饲肉比转换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 1:1。理论上,有多少有机物,就有多少蝗虫。

-

讲第四个段:蝗虫数量的问题。截止目前为止,非洲东北部地区的蝗虫预计数量为 3600 亿只,在未来三个月将会增加 500 倍。目前的蝗灾将会使 1900 万人直面饥荒,三个月后的蝗灾只能说有待评估。蝗虫吃光这一片之后,就会以每天 150 公里的速度移动,向四个方向扩散,一个就是沙特阿拉伯,一个是沿尼罗河向地中海沿岸地区,一个是向西进入南苏丹、中非,一个方向是向南进入科尼亚、坦桑尼亚。

-

讲第五段:蝗虫对南亚的影响。大量蝗虫做出巨大牺牲,通过中东(沙特、也门、阿曼)跳跃进入南亚,南亚是一块富营养化的土地,蝗虫数量开始指数级增长,南亚蝗灾超过非洲蝗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非洲传入的这种蝗虫叫沙漠蝗,而南亚有塔尔沙漠,而印度、巴基斯坦为了争夺这块地区,竞相开发灌溉农业,还爆发了数次军事冲突。而这一片地区,将会成为蝗虫新的繁殖地,或者说是比非洲更加适宜的繁殖地,而且无法根除。从目前的蝗虫数量看,南亚的蝗虫数量约在 4000 亿只左右,假如不出意外,将会在未来三个月内数量增加 500 倍,甚至更多。因为塔尔沙漠的面积更大,更适宜非洲沙漠蝗虫的繁殖和生长,而印度次大陆是地球村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印度农业村长以前讲过,就是靠天吃饭,一五重点发展农业,十三五还是重点发展农业。

-

讲第六段:蝗虫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多专家都站出来讲,蝗灾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安全造成影响。科学家就是这样,不敢说真话,因为科学家也要吃饭,去他娘的学术中立性。非洲爆发饥荒,非洲可以说完全没有应对的能力!原来美国和西方还管一下,现在美国出了个唐纳德,他才懒的管。没有美国带头,西方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的状态,非洲大饥荒的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接着是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地球村落后的工业国,他们无力对蝗灾进行整治,塔尔沙漠面积 20 万平方公里,塔尔沙漠周边 80 万平方公里都是适宜蝗虫繁殖的区域,除非你把这一片区域都进行深耕。最后是整个南亚次大陆,整个南亚次大陆是季风气候,由于这些年的过度开发,使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半荒漠化地区。印度这一次很有可能爆发大规模饥荒,并打破蝗灾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讲第七段:物种入侵。物种入侵一直是存在的,而非洲沙漠蝗进入南亚次大陆,短时间内不会出现与之对抗的新物种,所以非洲沙漠蝗会像澳洲的兔子一样肆无忌惮的繁殖。这些蝗虫会很快向东南亚、东亚尝试入侵,但新的环境并不适合他们繁殖。现在可能的入侵路线是南亚的沙漠蝗经过数量指数级增长,开始向中亚迁徙,然后入侵俄罗斯和中国新疆。要知道,中亚大面积也是沙漠,当蝗虫的数量达到一个数量时,通过阿富汗进入中亚并不是什么难事。

-

讲第八段:厄尔尼诺与蝗灾。村长在此前讲过太阳黑子活动、厄尔尼诺、法老、气候变化、粮食减产的问题。你们自己在公众号中去找。这里讲厄尔尼诺与蝗灾的关系,厄尔尼诺导致非洲东部干旱(也是当年法老嗝屁的原因),非洲东部干旱使这一片地区适宜蝗虫生长,于是数字开始指数级增长。这些故事圣经中都有,出埃及主要讲的就是当年蝗灾蔓延到埃及的结果,那一年也是厄尔尼诺年。

-

讲第九段:蝗灾对中国可能的影响。蝗灾通过横断山脉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那里的环境保护的较好,降水丰富,不适宜蝗虫繁殖。蝗灾通过西藏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也不大,没有资料表明蝗虫可以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村长认为,假如有可能,蝗虫会先进入中亚,接着进入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交界地区,然后通过外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的沙漠和戈壁进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而俄罗斯、外蒙古糟糕的生物防控技术,在此前的鼠疫传播中已经显现出来,相当于不设防。而俄罗斯的蝗虫途径外蒙古进入中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只不过这一次我们面临的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新物种。

-

讲第十段:厄尔尼诺对中国本土蝗灾的影响。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厄尔尼诺必然导致干旱,干旱必然导致蝗灾。中国蝗灾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其次是新疆和东北地区。假如中亚出现蝗灾,那新疆出现蝗灾只是时间问题,蝗灾通过几千公里的无人区进入河西走廊的可能性不大。只要在华北、东北做好野地的生物监测,及时翻耕野地的土壤,破坏蝗虫的繁殖条件,就可以有效的防控蝗灾。即使中国出现非洲外输型的蝗灾,也需要一个过程,蝗虫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大量繁殖都需要时间,而冬天也将会是我们有力的武器。

知乎用户 星相大白 发表

不管澳洲森林大火,还是非洲世纪蝗灾,都跟全球变暖有所关联。

美国在 2017 年为了自身石油利益,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不负责任行为,是导致 2020 年如此多灾多难的一个 “催化剂” 行为。

本文会对此做详细分析。

2020 年才刚开始两个月,但人类面临的灾难却一波又一波。

从澳洲森林大火开始,到本次疫情爆发,再到非洲爆发世纪蝗灾。

这个 2020 年,确实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我在去年初对今年展望预判的时候,就曾经预判过,2020 年是一个 “大清算” 的一年。

目前看,这似乎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次清算。

疫情爆发原因暂且不说,但澳洲森林大火和非洲世纪蝗灾的爆发,却又都跟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密不可分。

而全球气候变暖则跟人类过去两百年的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人类过去两百年通过工业化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付出巨大的自然牺牲、环境牺牲。

这不但造成全球物种在过去两百年间大量灭绝,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

而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天灾,似乎成了大自然对人类过去两百年对大自然破坏的一次集中清算。

这是在不断警示人类,需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所以我一直说,特不靠谱为首的美国利益集团,不顾自然,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行为,是迟早要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可以说,美国在 2017 年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行为,是迟早会遭到大自然的清算。

但大家同住一个地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不负责任行为,最终造成的恶劣结果,却要全体地球人民买单。

这包括澳洲森林大火,和非洲世纪蝗灾,都是发生在美国之外。

因此,实际上全世界人民都应该明白一件事情,不声讨美国的不负责任行为,最终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澳洲森林大火就不用多说,谁都应该很明白其跟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因果关联。

但最近爆发的非洲世纪蝗灾,可能人们没办法一下子将其跟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

这里我可以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最近爆发的非洲世纪蝗灾的情况。

这场非洲世纪蝗灾是开始于东非。

对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而言,这是 25 年来之最,对于肯尼亚则是 70 年一遇。

目前在东非肆虐的蝗虫数量已经达到了 3600 亿只,并且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测,如果 6 月份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 500 倍。

这是一个很惊人的预测。

并且现在蝗灾已经开始呈现蔓延的趋势。

不再只局限于东非,这些无所不吃的蝗虫,正随着气流开始大规模移动,正在从东非经过西亚,入侵到印度和巴基斯坦。

下图是当前蝗灾的一个路线移动图。

因为我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大规模蝗灾,人们对于这种历史悠久的铺天盖地虫潮,并没有太多直观的认知。

贴几张图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大概印象。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移栖害虫。一个普通大小的蝗群可有多达 4000 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移动 150 公里,吃掉 3.5 万人的粮食。而据肯尼亚农业部消息,在该国东北部,仅一个蝗群就长 60 公里、宽 40 公里。

蝗灾爆发的时候,是铺天盖地的,你可以想象以 “亿” 为基础单位的蝗虫群,覆盖面积动辄超过直径 40 公里的范围。

更可怕的是,蝗虫群不是固定不动的,是移动的,并且快速移动。

根据上面所说的资料显示,一个蝗虫群一天可以移动 150 公里,且所过之处可以说是寸草不留,一个 4000 万只的普通蝗虫群一天可以吃掉 3.5 万人的粮食。

而当前在非洲肆虐的蝗虫群已经有 3600 亿只,且另外有 4000 亿只已经抵达印度和巴基斯坦。

这么多的蝗虫,一天就至少可以吃掉上亿人的一天口粮。

这给今年的全球粮食供应,造成极大的压力。

并且,非洲和南亚,本就是全球饥饿人群的集中区域,毫无疑问本次蝗灾会加剧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饥荒,甚至可能引发人道主义危机。

这次非洲蝗灾爆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因为刚好跟我们国内疫情爆发基本同时,所以我们国内的人主要注意力都在关注疫情,对这次蝗灾的爆发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清晰认知。

这里我也帮大家梳理一下这次蝗灾的爆发时间轴。

2019 年 12 月,蝗灾最早于肯尼亚、埃塞尔比亚、索马里爆发,这三个国家也宣布进入了国家紧急状态。

2020 年 1 月 31 日,蝗灾入侵到巴基斯坦,本就面临粮食危机的巴基斯坦,一下子就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2020 年 2 月 8 日,蝗虫大军已经越过印巴边境,入侵印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蝗虫大军已经越过印巴边境,入侵印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造成这两个邦有 37 万公顷的农田被毁,粮食几乎颗粒无收。

目前巴基斯坦约有 40% 的粮食被蝗虫吃光,印度也已经有两个邦受灾。

更大的问题在于,蝗灾仍然处于扩散到趋势中。

根据一些媒体报道,进入 2 月以来,一些东非蝗虫群已开始产卵孵化,将在 4 月形成新的蝗群。

毫无疑问,等 4 月份新形成的蝗群数量只会更多,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如果到 6 月旱季前蝗灾仍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可能再增加 500 倍。

所以这次蝗灾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那么为何今年突然又爆发蝗灾?这又跟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说说今年来的一些异常气候。

本次蝗灾形成原因,最早要追溯到 2018 年于阿拉伯海爆发的一场异常的热带气旋。

阿拉伯海是比较少有出现热带气旋的区域,通常好几年没有气旋出现都很正常。

这还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在亚丁湾生成的热带气旋,可见其异常之处。

且 2018 年在阿拉伯海罕见的刮了两次台风,这给阿拉伯沙漠带来了充沛的降雨,甚至能够在沙漠中形成短暂的湖泊,也给 2019 年开始爆发的蝗虫群,创造既有利的生长条件。

而后 2019 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厄尔尼诺现象,让整个 2019 年的东非都属于湿润潮湿的异常气候里,这也给 2019 年的蝗灾开始爆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2018 年的那两场入侵阿拉伯沙漠的异常台风,给蝗虫首代繁衍创造条件。

蝗虫每一代繁衍,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会比上一代数量激增 20 倍。

这两场 2018 年的旋风使三代蝗虫在短短 9 个月内繁衍成功,使阿拉伯沙漠上空嗡嗡作响的昆虫数量增加了约 8000 倍。

而后到了 2019 年夏天,位于阿拉伯沙漠的蝗虫群开始迁移,这些蝗群最终跨越红海和亚丁湾,进入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它们在那里又经历了一轮成功的繁殖。

并且,去年 10 月东非经历了异常广泛和强烈的秋雨,去年 12 月在索马里登陆的一场罕见的季末气旋,成为了本次蝗灾最终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诞生于雨季中的蝗虫在寻找食物的驱动下,开始成熟并结伴迁徙,最终遮住了非洲的天空。

并且去年 12 月的那场印度洋热带风暴,也最终给本次蝗虫群从东非快速移动到巴基斯坦,进而入侵印度,创造了气流条件。

本身蝗虫群的移动,主要就是随波逐流,是随着大规模气流变化而移动的。

而 2018 年阿拉伯海罕见的两次台风爆发,包括去年 12 月的罕见季末气旋,这一系列异常的现象,都跟全球气候变暖有所关系。

所以可以说,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间接导致了本次蝗灾的形成。

虽然,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根本原因,当前在世界学术界仍然还有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太阳活动所带来的 “不可逆转” 规律。

但普遍仍然还是认为,全球随着工业化,碳排量激增,仍然是不可否认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一个主要推动量。

因为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一旦排放大幅度持续增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推动效果,是任何利益集团,哪怕是美国总统也不可能否认的。

说白了,即使全球气候变暖真是太阳活动规律导致的不可逆转结果。

但人类激增的二氧化碳排放,让可能原本至少需要 100 年才能增高的气温,一下子缩短到了 50 年,甚至 20 年内就完成。

因此,二氧化碳即使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源,也必然是一个最主要的催化剂。

但即使这么浅而易见的事实和结果,却被以美国特不靠谱为首的利益集团,极力否认。

美国的不负责任

在美国完成石油的页岩油革命之后,美国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在去年 6 月份,美国甚至超过了沙特,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也就是美国作为曾经的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不但变成净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国的有力竞争者,可以靠石油赚取高额利润。

这使得维护石油价格,成为美国的切身利益。

这是为什么特不靠谱一上台后,要极力打压新能源,甚至不惜损害自身国家信用,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背后就是美国的利益集团,为了眼前利益,不顾人类长远发展,也要维护自身石油产业的高额利润。

因为很简单,如果美国继续留在巴黎气候协定里,就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承担大量的节能减排责任。

而汽油作为二氧化碳排量的一个主要来源你,毫无疑问会被严重扼制其需求,进而导致整个石油需求量下降。

这在本身页岩油革命之后,导致石油供应激增,这种情况下如果石油需求下降,必然会导致石油价格走低。

而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美国的页岩油革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是有产量。

但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远高于中东。

目前关于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众说纷纭,一些最新技术宣称可以把页岩油开采成本降至 20 美元以下,但事实上这只是实验室说法。

根据大摩去年的一则报告,美国页岩油总储量为 2000 亿桶,成本价为 40-45 美元 / 桶。

我觉得这个数据还相对比较真实。

而我们需要知道,中东的石油开采成本,普遍在 10 美元以下。

比如沙特阿美的石油开采成本,只需要 3 美元 / 桶。

这是 2015 年美国和中东进行石油竞争的时候,中东有信心通过价格战把美国石油工业击垮的主要原因。

但实际上,中东压根就没有跟美国进行价格战的底气,只要美国多派几艘航母到中东,包括沙特之内的中东石油大国,就得乖乖把价格战收敛。

因此我们看到,美国为什么要退出气候协定。

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需要维护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 50 美元上方。

这样才能保证美国庞大的页岩油产业,是有利可图的。

因为如果石油价格低于 40 美元,那么美国的页岩油就需要 “亏本生产”,不但不能创造利润,还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我们从过去 4 年的石油价格走势就可以清晰看出,在美国 2017 年 6 月 2 日宣布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石油价格就开始一路走高,并最终在 50 美元上下徘徊。

所以,我们单单从石油价格走势,就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国之所以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真正原因。

但无耻的是,美国为了自身石油工业利益,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置人类整体利益而不顾,却还要栽赃污蔑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

这简直是资本金为了利润,可以践踏人世间一些底限的最典型案例。

近几年气候持续变暖的铁一般事实,以及各种异常气候现象层出不穷。

像去年欧洲和北极圈都出现罕见的有史以来最罕见的高温气候,连北极圈在 7 月份的最高稳定都超过了 30 度,而历史平均温度是 15 度。

全球不断持续升高的气温,导致全球极端气候层出不穷。

澳洲澳洲森林大火,乃至这次非洲世纪蝗灾,都跟全球变暖有直接关系。

但即使这样,以特不靠谱为首的美国利益集团,依然要无耻的栽赃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只顾着自己大把赚取手里的美钞。

美国之所以敢如此不顾全人类利益,是因为他很清楚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即使美国可以不要脸的去不负责任,但其他国家不行。

如果大家都学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那么毫无疑问人类只会走向一个不可挽回的结局。

所以即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其他国家也都要强忍着愤怒,继续坚决执行巴黎气候协定。

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可以不要脸,我们不能不要脸。

所以,实际上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仍然是一种绑架全人类的行为。

仍然是一种,自己赚钱,让全人类买单的极其不负责任行为。

而实际上,美国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这种自己赚钱,让其他国家买单的不负责任行为。

甚至本身美国自身的繁荣,就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不断收割和剥削基础上。

因此,美国早就习惯这样的行为模式。

但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甚至可以说是清算。

美国最终是逃脱不了因果轮回,该来的报应,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好好看清楚这个由大资本家控制的国家,他们眼里只有金钱和利润。

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大资本家可以践踏人世间一切道德底线。

就这样的国家,还想当人类文明的灯塔,简直荒谬可笑。

相比之下,我们虽然只是发展中国家,却仍然承担远超过我们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以自身实际行动,付出巨大经济牺牲,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国家战略。

谁才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一目了然。

只有在这场国运之争里,红方获得胜利,世界的未来才有可能走向更美好。

本文来源 “星相大白” 公众号。

我每天晚上 9 点都会发表金融、时事、股市的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知乎用户 安好心 发表

小心连锁反应。小心天启四骑士。

世界上大部分得逞的阴谋,都是借势而为借题发挥。最后发展成不可阻挡的阳谋。

蝗灾导致饥饿,饥饿制造流民、暴力、动荡。

甚至可能制造新的瘟疫。

蝗灾、饥荒、瘟疫…. 明朝被一波带走和这些脱不开关系。

而现代的非洲一直又是天启四骑士的跑马场。

我其实更想谈天启四骑士这种玄而又玄的宗教概念。

经典撰述成文之前,他们总结了一些什么经验呢?

这四骑士写出来是为了帅么。

白马骑士 - 瘟疫(埃博拉、拉沙热、艾滋病,以及最近的不明原因病毒)

红马骑士 - 杀戮 (卢旺达大屠杀,94 年死百万,刚果大屠杀 6 国混战 350 万。)

黑马骑士 - 饥饿(世界营养不良的人口都集中在非洲)

灰马骑士 - 死亡(平均年龄只有 40 岁)

其实对白马骑士究竟代表什么一直是有争议的,文学作品中白马骑士多代表瘟疫,如果是为了帅,这样写得顺手。若考究原典的话,更倾向于代表征服。如果白马代表征服,红马代表杀戮,那么他们就会有 “战争” 这个重叠部分了。

为什么会这样写?设计这样的剧情有什么依据呢。是不是历史重复发生过类似的事,所以著书之时宁可内容重复,也要这么写。

我认为表面上天启四骑士是灾难的四种并列形态。

而实际上圣经上想说的,是一个末日过程叙事。

饥饿只是起因,它在未来可能代表一切物资匮乏。在现在的非洲,饥饿就是饥饿。蝗灾就是他的铁蹄。

杀戮是人们的反应,解决一切物资匮乏的极端方式。在非洲,原始的杀戮竟发生在我们小时候。

而现代的 “征服”,则是最要警惕的关键问题。白马骑士是反基督的魔鬼之子,似乎和其他三位骑士不是同一级别。更像是罪恶的化身在人间显现,又有白色这样象征圣洁正义皮肤作伪装。

“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

胜利者和杀戮者,往往不是同一势力。更多的是杀戮之地是培育恶魔的土壤,说好听的就是乱世之中出枭雄。就像 “红马” 闯王为 “白马” 清军的入关耕好了土。XXX 之春,颜色革命,某国势力作为白马骑士也从不在第一线。IS,基地组织,莫不是某白马骑士所资助的。他不常直接参与杀戮。直到他骑着白马,手拿权柄,胜了一场又一场,收割最大化的利益。

最后间接迎来最后的灰马骑士。

他代表着死亡,代表生命、秩序、乃至文明的终结。没有他,我们讲的还是末日么?你当演话剧呢。没有他,我们饿两天又怎样?被征服又何妨?

其实他还有一个温和的名字,叫代价

至此,有起因有反应有角色有代价,末日叙事完毕。

我的意思不是说蝗虫导致末日。没那么夸张,我的脑回路也不是一条直线儿。

我只是在说,这些元素在历史中通常同时出现,其实是有一套因果逻辑的,天启四骑士只是个有趣例子而已。古人写入经典之中传世,现代有我们爱动脑子的人分析并警惕。

我解读的不一定对。

我想传达的是,我的解读方向是我警觉的方向。

警惕灾难下人类的无奈,更要警惕世界的恶意。

最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朋友们注意安全。

要警惕的是人道主义危机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白马骑士手中的权柄不必用来敲人脑壳,它是用来在后面骨摆牌的。

知乎用户 晴天雨 发表

人的认知有局限性和滞后性,面对未知,需要敬畏。

这个时候,我们该考虑的是:蝗虫万一入侵,到底是从云贵川,还是新疆路线最有可能?

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预案?政府、企业、农民怎么做,普通群众应该做什么准备?需要提前准备哪些灭蝗的应急物资、设备,哪些区域需要重点警戒…………

但你去抖音、微博看一看,你会发现一帮人表示要吃光蝗虫???

我强烈建议这帮人先去把云南入侵的小龙虾,非洲大蜗牛,清道夫这些吃干净。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蝗虫能吃光,可以赶紧买票去印度、巴基斯坦支援一下邻国大兄弟,顺便满足一下你们吃蝗虫的欲望。

还有,建议下次下暴雨的时候直接把水喝干,这样我们就不用下水道了。

《三体》曾经写到:“”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现在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知乎用户 jie lang 发表

添加一下视频拍摄的地理位置,是肯尼亚东部靠近索马里,2020 年 1 月 27 日

东非蝗灾实拍

可以说是非常严重了,请看同事在项目上实拍的视频。蝗灾波及东非几个国家,接下来肯定会造成粮食短缺,不少当地人可能饿死……

再添加几张当地 Twitter 上的图片

当地人也想努力把蝗虫给吃掉……

沙漠蝗虫清晰近照

再添加一张 Twitter 上埃塞航空公司飞机遇到虫群过后的图片……

遭遇虫群后的客机

知乎用户 小满 发表

看了一些回答后,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理解。

1,起飞的蝗虫是没有办法治理的,只能等其自然死亡。

2,蝗虫过境中国概率很小,不用过度紧张。

3,治理蝗灾,重在防治。可以通过撒农药的方式阻止下一波蝗灾。

4,鉴于其他国家粮食严重受损,国际粮价可能会有所上涨。

5,美帝国主义可能会落井下石,通过粮食来搅乱局部稳定,毕竟,它也不是第一次搞这种下三滥手段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论经常争议是首都名字

关于首都坎帕拉,我写的成堪培拉,是由于我只记住了发音,当时的项目是在森巴布莱.

非洲那段记忆真的很难忘

我们营地里的酒吧

黑人同事,女的那个看不起我们中国制造手机说是山寨货(那时候我印象中华为还是充值送手机的),说要买日本的但她的工资我不觉得她能轻易买得起

板房旁边都会种木瓜,来驱蚊而是弄点水果,进村才能买水果这些,而且超级便宜,我一次买了认错为木瓜的牛油果两个和一大板香蕉折合人民币 10 块钱,同事还说我买贵了

在坎帕拉的总部 也是当地的富人区

闲说两句,喜欢看球的男同胞,你们在村落会经常看球甩来甩的,不愧从小主要吃木瓜和叫做 “玛 ki 托” 没甜味的香蕉长大的,个个赛排球.

而且黑人在 sex 发生真实故事,比编的荤段子更神奇更惊奇你们根本想象不到还有这种操作!我想这也是他们艾滋病泛滥成灾的原因

——————————————————————

曾经在非洲乌干达工作的人,我想说的,这对非洲人民不算什么

国情不同大家喜欢把国内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代入进去

乌干达资源特别丰富,但非洲人民太 TM 懒了,及时享乐才是他们人生教条,就算土地肥沃也不爱干活更别想着勤劳致富

城市化低首都坎帕拉,跟我们国内几个镇部组合在一起一样

蝗虫对他们来说小意思,相对于蝗虫,他们更应该担心滥交传播的艾滋病以及疟疾,他们平均寿命都不到 60,我基本没看过老人,病死概率比饿死大

而且由于城市化低, 生态链完善不用担心非洲自身调节能力(你们是没见到乌干达那生长速度有多可怕,路基才压完下场暴雨里面枝蔓就开始疯狂长了)更需要担忧是蝗虫离开非洲后能到的国家

最关键的是,对大众不在乎,我坐车去首都其中两小时的路程的土地都是总统私人财产!

知乎用户 黄受才​ 发表

转一个。来自于豆瓣 严荼的文。

我觉得可以做一个参考。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status/2811968754/&dt_app=2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还在说蝗虫来了就把他们吃光的人就觉得好笑,就像武汉肺炎最开始出现在热搜上许多人的反应也不过是:就这也能上热搜?

清醒一点吧,在温室里生存久了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知乎用户 华北平原 发表

起初…… 每个人息息相关。

话就不重复了,这是《流浪地球》中的一段话,现在真是越来越应景了。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不仅仅是个人或者国家的情怀了。世界现在是一体的,各处的灾难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其他的国家。

昨天就重点看日本的疫情问题和蝗虫问题了。情况是愈演愈烈了,日本的不作为管理,下一步可能是全世界跟着爆发了。

当然当前国内要紧解决的问题还是疫情问题。只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还有总是玩吃货梗太无聊了,多看看科普,万一真有蝗虫过来的时候至少有个心理准备。而且蝗虫和蚂蚱不一样,它们变成蝗虫之后会分泌一种毒素,再乱吃出病来,又是全国人民帮你买单。

也别打养殖业的账了。今年疫情本来就让养殖业难受的了,还想把蝗虫做成饲料,暂且不说捕捉成本,这么多蝗虫吃下去再闹个禽流感猪流感啥的,不敢想象。

知乎用户 六度先生 发表

首先蝗虫这次飞来的是成虫,成虫产卵会成为新的蝗群,沙漠蝗虫喜欢干燥,这也就是首先在印巴边境聚集,找到产卵地能灭掉。找不到,世界粮食紧缺进入通缩,到时候我们的 cpi 会异常美丽,你也会更加珍惜猪肉 40 块一斤的时候

知乎用户 泡泡说加油 发表

2020 年的开年,全球都不是很太平

地震、肺炎、山火、枪击袭击多地

然而在非洲,另一种灾害却泛滥严重

蝗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破坏力的迁徙害虫。一只 2 克重的成年昆虫一天能吃掉相当于它体重的食物,而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 4000 万只蝗虫。

面对严重的蝗灾,索马里已经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该国农业部长称,蝗灾对该国本已脆弱的食物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虽然索马里是东非地区第一个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的国家。但除了索马里外,埃塞俄比亚也遭遇了 25 年来最大规模的蝗灾,肯尼亚则是遭遇了 70 年不遇的蝗灾。在肯尼亚东北部,甚至出现了 60 公里长、40 公里宽的蝗虫带群。

遮天蔽日的蝗虫

即使是一个小的蝗虫群,一天也可以吃掉 35000 人足够的食物。农民们不敢放牧。小米、小麦、高粱和玉米这些很脆弱的农作物,在蝗虫所到之处完全被吃光,而他们也对此无能为力。

可怜的农民

空中农药喷洒被认为是灭蝗虫唯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索马里安全局势不稳定,无法启用飞机来在空中喷洒杀虫剂。无助的农民正寻求更多的帮助来对抗这场历史上最持久的虫灾之一。联合国机构说:“尽管过去曾提出过使用巨型蚊帐、喷火器、激光和巨大的真空吸尘器,但它们尚未应用于蝗虫控制。人类和鸟类经常吃蝗虫,但这通常也不足以显着减少大面积高数量级别的蝗虫。”

尽管如此,它还是提供了一个菜谱:调味料是切碎的洋葱和咖喱粉,然后跟蝗虫炒着吃。

不得不佩服这心态强大的政府,全国人民一天三顿的吃,也吃不完啊,又不是潜江油焖大虾。

对于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而言,正在遭受 25 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对于肯尼亚而言,则在近 70 年内从未遭遇如此大规模的蝗灾威胁。

目前,大批蝗虫开始进入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距离南苏丹不到 50 公里;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也受到蝗灾影响。而此时,阿曼、沙特阿拉伯、苏丹、也门与巴基斯坦,都正在对抗严重虫害。

我们的好兄弟,巴铁正在遭受严重的蝗虫灾害。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蝗虫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巴基斯坦全境,正在疯狂的吃粮食和草木。

而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大国,本来国家就已经不富裕了,平常的粮食顶多也就面前能够填饱肚子,而如今突如其来的蝗灾无疑使得该国更加雪上加霜,一旦这些蝗虫继续肆虐下去,最晚到 2021 年,巴基斯坦国内将会迎来饥荒危机。巴基斯坦粮食部长更是表示,此次蝗虫袭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使得巴基斯坦在前段时间就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这恐怕是比疫情更严重的灾害。

因为蝗灾的威胁,巴基斯坦现如今已经动员全国力量投入到灭蝗虫行动中,这是一次巴基斯坦国家的决战,一旦失守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不仅更加短缺,甚至还会因此爆发内乱。除此之外蝗虫还将继续前进,届时将极有可能会进入东南亚、南亚,甚至更多地区。

到时候将会对各国形成更大的威胁,甚至会因此造成全球的粮食短缺也不一定,毕竟蝗灾的危害大家也是知道的,蝗虫所到之处往往寸草不生更别说稻谷之类的农作物了。

蝗虫灾害可能会影响全世界,大家还是广积粮吧。2020 年好像上帝按了乱码建,他在看人类如何进行拙劣的表演。

知乎用户 白羽夜鸦 发表

人们恐惧奥威尔和赫胥黎,然而死于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预言,才是地球的常态……

知乎用户 狗尾草的小确幸 发表

可能很多人还会觉得非常遥远吧,其实它已经从非洲蔓延到了亚洲。具体地说,是从东非蔓延到了印度、巴基斯坦。

如果你说中国人可以吃蝗虫,可以放鸡吃蝗虫…… 那么抱歉,你严重低估了这次灾难。

这次蝗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也就是:饥荒。

根据联合国的不完全统计,这次灾难已经造成东非地区 2360 万人陷入粮食饥荒。其中,**仅在埃塞俄比亚就有 840 万人需要粮食援助。**没错,仅仅是埃塞俄比亚。

对付大规模蝗灾,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飞机大面积喷洒杀虫剂。

大面积喷洒杀虫剂,对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又是什么?上过学的,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

对于蝗虫来说,人是庞大的;但对于蝗虫群来说,人却是渺小的。

PS: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 4000 万只蝗虫,每天能吃掉数千人的口粮。更可怕的是,它的繁殖能力很强,生存能力也很强,还会变异。

人类,别忘了《流浪地球》开头的台词:

我觉得,这是地球的报复…… 再不好好保护地球,地球总有一天会毁灭人类。而现在,就是毁灭的开始……

还记得那句话吗?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知乎用户 Ritian 发表

看着这个月知乎的热搜榜,我很怀念喝着奶茶,刷着手机,关怀杨幂范冰冰鹿晗吴亦凡蔡徐坤家里那点屁事的日子。

知乎用户 不三不四 发表

魔幻的是,我国遇到灾难,各国友人迅速伸出援手。他国遇到灾难,高赞教人该吃瓜吃瓜,还有教收拾金银细软逃跑的???你们这种行为,跟海峡对岸的少数派,跟专机拉人的美帝有何区别?多灾多难的非洲大家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但巴铁全力支持我国抗疫,不知有没有料到转眼间我国人民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吃瓜看热闹,说各种不疼不痒的风凉话。不是我杠你们,说不定某些高赞的风凉话是从巴铁捐的口罩里边吐出来的。

如果找不到报答国际友人的方式,起码表示出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吧!请把他们的答案折叠掉,免得被热心网友翻译转到灾区,寒了朋友的心。

知乎用户 林壮志 发表

特大蝗灾袭新疆 十万鸭军赴疆赈灾

http://www.sina.com.cn 2000 年 09 月 18 日 17:20 钱江晚报

  这个世界确实小,你说新疆那边闹蝗灾,离浙江有相隔几千公里,本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可这蝗灾却与我省一个农民挂上了钩。这个农民叫杨大元,是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养鸭大户。今年 2 月份,杨大元与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对方提供信息、技术、销售渠道;杨大元负责孵化饲养。

  挂钩的机会来自今年 5 月。当时,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这是新疆连续第三年发生大规模的蝗灾了。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截至 5 月 25 日,新疆遭受蝗灾的总面积为 3005 万亩,其中重度灾害面积近 1600 万亩。由于当时还未到蝗虫卵的孵化盛期,受灾面积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将达到 4000 万亩。从新疆灭蝗指挥部的灾情通报显示,当地的主要蝗虫种类为意大利蝗和亚洲飞蝗,蝗虫密度极高,每平方米可达数千只,在灾情最严重的塔城和阿勒泰地区的某些地方,蝗虫密度更达每平方米上万只。

  今年新疆发生大规模的蝗灾主要原因是,由于去年新疆的蝗灾发生面积巨大,防治不足,蝗虫残留基数较大,加之去年蝗灾严重的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未对本国蝗灾采取措施,致使入秋后,大量羽化的蝗虫迁入我国境内栖息产卵,今年大量的蝗虫就繁殖出来了。

  鸡兵不堪重任

  过去在人类与蝗虫的斗争中,人类往往是采用农药灭蝗的手段。虽然有机磷农药具有成本低、显效快等特点,但如长年持续使用有机磷农药灭蝗,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有机磷农药在灭蝗的同时,往往将蝗虫的天敌一起杀死,破坏了环境和生物链,而蝗虫的抗药性又一代比一代强,用药量也不得不逐渐增加,这样恶性循环,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因而人类开始寻找新的更环保的灭蝗手段,从 80 年代开始,新疆就积极推广农户养鸡灭蝗。据新疆治蝗灭鼠指挥办公室副主任赵新春介绍,由于新疆地形特征比较适应生物灭蝗,新疆因地制宜,推广用鸡灭蝗,先由科技人员在已有的鸡种中选出合适品种,然后推荐给农户,签定协议,农户每灭一亩地蝗虫,补贴 3 角钱。在蝗灾不重的年份,靠鸡可以完成 50% 以上的灭蝗任务。

  蝗虫一般只有两个月左右的生命期。在蝗虫出生两个星期左右是生物灭蝗的最佳时期,这时蝗虫不会飞,鸡鸭吃起来正 “爽口”。

  赵新春告诉记者,经过实际考验,发现鸡的抗灾和抗疫能力太差,每年灭 “蝗” 战役下来,最少要损失 10% 以上。今年他们有一个新发现,鸭子的灭蝗能力强过鸡,而且抗灾抗病力也很强,两个月治蝗期下来,损耗不足 5%。

  赶浙江鸭上阵

  由于用鸭灭蝗比用鸡灭蝗的效果好,今年在新疆遭遇蝗灾时,在灭蝗战役中,除采取化学药物外,共要动用了 50 万只鸡和 10 万只鸭。但是新疆养鸭的历史不长,养鸭子的规模也不大,要动用十万只鸭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一些精明的商人就想到了江南水乡的浙江。浙江每年有 5000 万只的鸭子出栏,而且有全世界最好的产蛋鸭之一的江南系列鸭。

  今年 7 月 4 日至 7 月 25 日,经省农科院的牵线搭桥,杨大元所养的 3 万只 “鸭兵” 作为灭蝗 “战士” 分批登上飞机,空运至新疆灾区。这些参加扫蝗救灾行动的 “鸭兵”,为杨大元的“樱桃谷” 鸭仔,“年龄”仅为 45 天。“樱桃谷”鸭原产英国,是一种肉鸭,目前著名的北京烤鸭就是用这个品种的鸭子制作的。

  由于生意上的保密原因,杨大元只知道自己的鸭子通过中间商运到新疆灭蝗,但他并不知是哪个当地农民买走他的鸭仔,鸭仔们在哪个草场战斗着。只是他特别关心新疆的灭蝗进展,老从报纸和电视上寻找着新的消息,他很希望某一天有消息说,他提供的鸭仔在新疆已经战果累累。

  “丑小鸭” 草场成英雄

  正如杨大元所期望的那样,果然,有浙江鸭参与的十万 “鸭子大军” 在新疆草原投入战斗后,效果明显。到 8 月底,新疆至少有 100 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鸭子成了新疆 “抗蝗救灾” 的英雄。这支今年首次正式投入灭蝗的部队,以辉蝗的战绩得到了新疆灭蝗最高司令部———新疆治蝗灭鼠指挥办公室的首肯。他们在考察后指出:鸭子捕蝗能力强、捕食量大、“军”纪严明,出动鸭子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鸭子的养殖户们也成了草原上最受欢迎的人。牧人马永刚就带着他的 5000 只鸭子受邀转战在乌鲁木齐东山区芦草沟乡的 2 万亩草场,以每天数百亩的速度推进,后来由于草场太大,为了节约时间,他每天用拖拉机运送鸭子到新战场。仅一个多月,这片原先每平方米有 400 只以上蝗虫的草原也得到了解救,重现旺盛生机。

  据牧民们介绍,鸭子吃蝗虫的场面是很有看头的。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夹苍蝇般弹无虚发。马永刚说 “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 100 多只蝗虫。” 鸭子每天进食两次,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几个小时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 7 点多鸭子再次出动,直到晚上 9 点多太阳落山时才回来。第一次养鸭的马永刚对鸭子的

  守纪律性深感惊奇。他说 “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真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灭蝗鸭成了抢手货

  前些日子,乌鲁木齐市出了条让其他各省鸭农眼红的新闻,这条新闻是说乌鲁木齐市芦草沟乡农民王学智的灭蝗 “丑小鸭” 成为抢手货,4000 多只鸭子在短短几天里被抢购一空,王学智因此获利近 3 万元。

  王学智没有想到,行动笨拙的 “丑小鸭”,不仅成为治蝗的好手,而且给他带来了财富。王学智赶着 5000 只鸭子进入天山牧场灭蝗,不仅消灭了 2 万多亩草原上的蝗虫,而且当初刚出壳的 “丑小鸭”,现在体重已达 2 公斤左右。

  灭蝗的鸭子刚下山,便被一些精明的酒店老板和小商贩们盯上了,前来收购。这些吃高蛋白的蝗虫、喝天山冰雪融水的鸭子,肉质鲜美,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欢迎。在乌鲁木齐川力绿色农庄酒店的吧台上,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灭蝗 “丑小鸭”。前来品尝的食客络绎不绝。

  王学智说:“吃蝗虫的鸭子基本上不需要饲料,因而节省了大笔费用。” 左邻右舍看到王学智养鸭灭蝗赚了钱,便准备来年也上山牧鸭。如今,在乌鲁木齐市芦草沟乡的农家庭院里,几乎家家都能见到摇摇摆摆的鸭群。

  另据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研究室主任卢立志介绍,目前养殖的蛋鸭是靠饲料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使鸭子产红心蛋,如果蛋鸭吃的是高蛋白的蝗虫,那不仅蛋鸭的产蛋量增加、蛋个大,而且会产天然的红心蛋,市场前景看好。

  3 万鸭兵整装待发

  虽然杨大元不知道自己提供的鸭仔到底立下了多少 “战功”,不过一想到 10 万只灭蝗鸭中有 3 万只是自己提供的,他就非常自豪,这是他养鸭一生中碰到的最为奇特的故事。

  好消息终于传来。9 月 5 日,由于空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担负扫蝗使命的 3 万 “鸭兵” 非常 “称职”,中间商受新疆委托,再次向“鸭司令” 求援,希望杨大元出动第二批“援兵”,数量也是 3 万只。届时,这批浙江鸭将在新疆草场上灭秋蝗的战斗中再一次显身手。

知乎用户 哂之 发表

提个假说: 某个国家将无人机作的和蝗虫一样混入真的蝗虫之中,然后释放携带的蝗虫信息素,并带领蝗虫大军周游列国。

知乎用户 太极堂主 发表

中国人看这场蝗灾,就像外国人看这个肺炎一样,火没烧到自己身上,都不当回事了,所谓隔岸观火就是如此。

抖音观众就是吃掉它,知乎的答案比较理性,总结一下就是吃不完,但是有天然屏障,过不来。

我个人担心从新疆过来,那我种的梭梭危矣,西北薄弱生态危矣。

没来之前,我们只能作壁上观,但是这次疫情的启示就是,中国缺口罩,全世界口罩都涨价。全世界缺粮呢,中国的粮食没理由不涨价,即使能够自给自足,饲料用粮也是危险,中国大部分进口的粮食都是饲料用粮,养殖业大危机即将到来。

另外对外援助,常年的几个援助钉子户,就不多说了,给我们捐了大量医疗用品的巴基斯坦,非洲一些兄弟,如果受灾,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的理想,都要帮。

广积粮,高筑墙吧。

知乎用户 张小亮 发表

吃个鬼!你们就知道吃吃吃!还吃?什么都能想到吃!

蝙蝠的教训还在蔓延,居然满屏都想着吃蝗虫!吃吧吃吧吃吧,用不用再把澳洲的蝙蝠打包回来?

知乎用户 懒惰 de 枕头 发表

非洲蝗虫灾害诞生与入侵线路如下:

2019 年年中非洲之角地区沙漠蝗灾扩散,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增加了 6400 万倍,这导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灾害严重,而今年,诞生于非洲大陆的蝗群逐水草而居,有一支北上苏丹,并跨越了 300 公里宽的红海,来到印度等地。还有一支则选择南下,并在一夜之间飞过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登陆,世界上 2000 多万人要面临粮食危机。

非洲蝗虫如果想进入中国境内,最佳路线是越过印度孟加拉国,经缅甸泰国等国进入我国广西云南等地。而中国西南方向的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大川,蝗虫飞不过,而且那种寒冷,蝗虫也受不了。过考虑到蝗虫的习性,蝗虫喜性相对干燥—干旱的环境,温度在 30 度上下的天气,比如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又潮湿多雨,蝗虫未必能适应,而且,天敌也多得很。不过考虑到这次蝗灾的超大规模性,不排除部分蝗群会逐渐转移到我国南部地区,但规模种群不会很大,能造成的危害也会比较有限。而且,它们大概率也就止步于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南方省份。

综上所述:

蝗虫灾害大概率止步于东南亚地区,吃完阿三哥和巴铁的粮食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大家对志愿军很有话要说啊 ,来几个真实的蝗虫视频,大家感受一下哈。

东非蝗虫实录 1

我一直在想,能不能用机动高炮部队在蝗虫经过路线上布防,蝗虫经过附近时候,集中火力用散布特殊药物的弹头进行杀伤,想想是不是成本比较高。

东非蝗虫实录 2

我又在想,能不能发现蝗虫后,或者在蝗虫落地后,反正庄稼也保不住,在无人的地方用云爆弹来他一记,群灭的节奏啊。

东非蝗虫实录 3

我还在想,让朱一旦支援大批小孔捕虫网,架他个漫山遍野,虫子有来无回!!

我还在想,可以搞全民皆兵,用粘苍蝇的纸对付它们,想想一堆粘在纸上扭来扭去的害虫我就觉得爽。

最后可以招募志愿军,招喜欢吃油炸蚂蚱的吃货组队,我吃过,味道个人感觉比蚕蛹好。这支部队上去保证战斗力强,思路广,给他们全非洲的签证,他们保证追着蝗虫到海角,到天涯。

知乎用户 我喝口水 发表

蝗虫都出国了,有多少人还没出过国呢。

看看人家,这才是真正的穷游。

从非洲老家开始都吃到欧洲和亚洲了。

知乎用户 愚民 发表

蝗虫从古至今对于农业生产危害都极大,每天每只蝗虫都能吞噬自己三倍体重的食物,相当于一个人每天吃半头牛,而且因为蝗虫喜旱,通常蝗旱一起发生,在古代就是要易子而食的惨状。

近日,源起东非的蝗灾呈现扩大之势且进入亚洲,巴基斯坦和印度已有多地受到了共 4000 亿只蝗虫的攻击。

但是我国目前不是特别担心这次蝗灾可能会对我们造成重大影响。

因为我们有———战斗机(划掉),战斗鸡!

接下来请允许我浓重介绍来自燕赵之地的上等牧鸡品种—华北柴鸡

和普通的鸡不一样,作为原装土鸡,华北柴鸡腿细脚大跑的快,肌肉发达又好斗。面对体型微小的蝗虫,简直就是砍瓜切菜,须臾可破。

我国的牧民们在充分学习了太白阴经、纪效新书之后精心选取雏鸡进行草地驯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训练到大约 90 天的时候经过考核,明赏罚,树威信,把这些小鸡都训练成为了合格的牧鸡。

哨声一响,蝗虫万两!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阿鸡,冲啊!

知乎用户 田阴 发表

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非洲人民的苦难

反而想到的是,国家今年还要给非洲援助多少钱啊

这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才拨了 10 亿

今年国家多灾多难,有很多需要改进和修补的地方,希望国家今年少给非洲援助一点,多用一些钱来调整疫情和经济情况吧

知乎用户 小镇青年 发表

先看看这个关于蝗虫的 10 年记录片吧,科学家真是神预言,不过这次是 4000 亿只,比预言的还要可怕!https://m.weibo.cn/7232112606/4472208623466542

知乎用户 大佬师 发表

凡是认为蝗虫这东西不可怕,只怕中国人不够吃,蝗虫来了保证吃光的人都是不带脑子的。

知乎用户 长野原美绪 发表

国际粮价必然上涨,搞不好埃及要出事

知乎用户 有事儿说事 发表

最新 0224:中国向巴基斯坦派驻工作组。

中国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内有关部门,根据巴方需求,制定了援巴蝗灾防治工作方案,并于 23 日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赴巴。工作组将在巴基斯坦开展蝗灾实地调研,并提供蝗灾防治技术支持。

最新动态:农村农业部正在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

- 分割线 -

目前非洲蝗灾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印度一带,距我国仅一步之遥,很有可能进入我国,类似事件历史上也多次发生发生。

2000 年哈萨克飞蝗进入新疆形成蝗灾

7 月 30 日,新疆北部塔城市草原技术人员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拉巴山省边境地段突然发现大量蝗虫迁飞进入中国境内。经调查,受害面积已达 5000 亩,在高密度区每平方米已达 20 只。

拉巴山省在额敏河下游,1999 年大批蝗虫铺天盖地,多次从哈萨克斯坦迁飞进入中国境内产卵、繁殖,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当年夏季新疆蝗灾全面爆发。

塔城地区面对来势汹汹蝗虫潮,果断地进行了飞机化学防治,杀灭效果达 98%,基本控制了中国境内的蝗灾,但由于哈萨克斯坦今年未采取彻底防治措施,导致了此次蝗虫再度迁飞中国境内。

2010 年新疆北部蝗灾

2010 年 7 月,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以及博尔塔拉部分地区草场蝗灾呈大面积蔓延态势,平均虫口密度高达每平方米 25 只,严重区域每平方米高达百余只。

当地已抓紧围绕伊犁河北岸、南岸和特克斯河沿岸建设 3 条椋鸟带,建设了砖石混合型鸟巢,并养殖了牧鸡、牧鸭等,对草原蝗虫进行生物防治。

此次蝗灾大面积爆发,除了本地产生的蝗灾之外,由境外输入的蝗灾也对当地造成了严重影响,两股蝗灾合流,使新疆地区蝗灾成爆发态势。

以上只是哈国蝗灾多次进入中国新疆地区的缩影而已,新疆治蝗办发表的一篇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蝗虫发生与治理情况介绍》论文中指出:

1999-2006 年哈萨克斯坦境内蝗虫多次迁入我国新疆地区,对我国农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2015 年中国援助老挝治蝗物资

中国驻老挝大使关华兵和老挝农林部长连 · 堤乔于 5 月 20 日在老挝农林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国援老挝紧急蝗灾物资项目交接证书。为帮助老挝应对 2015 年老北爆发的蝗虫灾害,两国政府商定,中国政府同意实施援老挝紧急蝗灾物资项目。中方除提供包括自走式喷雾机、背负式动力喷雾机、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溴氰菊酯乳油在内的物资外,还为老方提供灭蝗虫技术培训。

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如果仅仅依靠缅甸自身,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其境内蝗灾,中国不得不提前出手,消灭敌人于国门之外。

此次蝗灾可能的前进路线

1、进入巴基斯坦后继续北上,由哈萨克斯坦进入我国新疆地区。

2、进入印度后,向东进入孟加拉,再进入缅甸老挝一带,威胁我云南广西。

总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负重前行

最近几年,我们很少受到蝗灾之扰,主要还是从国务院到基层治蝗办,一大批工作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或治蝗于田间,或杀敌于国门之外。

1、公共防控体系不断完善。蝗灾被纳入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管理范围,各蝗区均成立了防控指挥部,确保发生蝗灾后能够有效防控。

2、蝗虫防控技术不断进步。绿僵菌、蝗虫微孢子虫等绿色治蝗技术大面积推广,飞机和大型施药器械得到应用,开发了蝗虫防控指挥信息系统和蝗虫调查设备,提高了防控效率。

3、治蝗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中哈治蝗合作深入推进,俄罗斯派观察员参与中哈治蝗合作,积极援助老挝防控蝗灾,与英国国际应用生物学中心(CABI)合作研究蝗虫遥感技术等。

如果此次蝗灾继续发展,我国可能也会对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家进行治蝗援助,执行杀敌于国门之外的政策。

[2020 年初的非洲蝗灾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有何对策?​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8475179/answer/1010815907)

知乎用户 爱生活呀 发表

为什么中国古代平均几年就有一次大规模蝗灾,而现在几乎听不到国内有蝗灾的消息呢?

因为这我国建立了一套长效的蝗灾防控机制。

每年蝗虫破土而出的时候,各个区县、乡镇的农业部门都要进行观测并估计今年的蝗虫破土数量,并且把详细数据上报中央。中央有关农业专家再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某个地区的蝗虫破土数量异常,就会立刻启动防控机制,持续跟踪观测该地区的蝗虫情况,如果专家认为有发展为蝗灾的可能,就会对该地区的蝗虫进行提前灭杀,防止蝗虫泛滥成灾。所以大规模的蝗灾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非是从东南亚入侵来的蝗灾。

在这套体制的保护之下,中国农民终于可以免受蝗灾之苦了。

知乎用户 游凯超 发表

这是一个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我查了一下世界银行报告的全世界人口总数,从 1960 年到 2019 年,世界人口总数从三十亿上升到了七十五亿,人口翻了一番还多,我国人口从不到七亿增长到现在的十四亿,差不多翻了一番,美国人口从 1.8 亿增长到了 3.2 亿,也是差不多翻了一番。人口总量的变化,背后是对资源的迫切需求。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总是要恰饭的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背后,是科技。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历史的划分都是靠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在蒸汽时代,蒸汽动力取代人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电气时代,电力取代了蒸汽,人们获得了更强大的力量;在信息时代,生产力的提升主要是来自于更好的规划安排,信息流通加快,能够提高决策效率、能量利用效率等等,但是在最底层的,现代生产力的本身,信息时代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没有核能之类的突破,电气时代的潜力被压榨干净,生产力的发展支撑不住这么多人口,那么,饥馑、灾荒、战争、疾病,这些东西都会到来。我们可能已经处于这样一个拐点。

知乎用户 海阔天空 发表

中国企业生产一些吸蝗机,像吸尘器一样,吸进的蝗虫自动粉碎做鸡鸭饲料,说不定对中国农机出口还是新的商机,蝗虫即使转战我大新疆,也不过多了些鸡饲料

知乎用户 手扶拖拉斯基 发表

当看到这么多人希望蝗虫快来中国时,我竟一时不知道是该为同胞的乐观精神感到高兴,还是该为国人的自大无知感到悲哀。

知乎用户 胖橘子压倒炕 发表

2020 地狱副本,这只是开始

是不是玛雅人算错了?把 2020 误认为是 2012 了?

很有可能

知乎用户 左中堂 发表

瘟疫 饥荒 死亡

下一个就是战争了

知乎用户 klll 发表

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大火,蝗灾,瘟疫,流感,都是前所未有的规模。正所谓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大部分人还只当这是儿戏,说什么蝗虫来了可以吃,中国有瘟疫移民到国外,大火可以帮地球升升温,,,朋友们你们到底在想什么?也许我们人类本不属于地球吧,诺有一天人类消失了,也不会有谁会给我们写悼文,宇宙回到最初的状态,安静的只有行星滑过,陨石坠落的声音。

知乎用户 企鹅吃喝指南​ 发表

这次非洲蝗灾中的蝗虫,叫做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网上传的那些手臂那么大的,还围在一起吃蛇的都不是它,图片太吓人了,感兴趣自己搜。

平时独居状态下,蝗虫是一种挺温和无害的昆虫,长得绿绿的,食量也小(上图);而一旦爆发称为群聚性蝗虫后,它的脾气转为暴躁,攻击性更强,吃得也更多,不仅身体会变色,长得也变吓人了很多(下图):

来看看蝗虫的战斗力,它的生理构造几乎就是为吃吃吃,飞飞飞,生生生而生的……

这种蝗虫的进食能力很强。它们在进食时,口器是一台小型割草机,每个部分都分工有序,上颚坚硬,下巴很大,可以轻松切断、嚼碎植物的茎叶,在短时间内就能将植被啃食完。

以及,蝗虫不是像大家想象那样只吃粮食的!它们的食谱很杂,几乎所有绿色植物都吃。

蝗虫的食谱覆盖了 400 多种植被,它们特别喜欢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蔬菜,也吃玉米、小麦、高梁、谷子、水稻、高梁、大麦等农作物,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虾须草、海蓬子及一些蒿类植物。

沙漠蝗肠道中有一种特殊的降解菌,使它有超强的消化能力。像一些木纤维没什么营养的植被,它们也来者不拒。蝗虫甚至会进入室内啃噬家具,皮具,动物毛发……(资料搜到这一块,我已经头皮发麻,脑海里响起闪灵的背景乐)

除了啥都吃,食量也大。

一只沙漠蝗每天都要进食和自身同重量的食物(大约 2g),在 3 个月里它每天都能保持这样的进食量。

这只是 1 只。

在 FAO(联合国农粮组织)的报告中,非洲勘测到的蝗虫群规模宽可达 40 公里,长 60 公里,面积 2400 平方公里——你可以想象一下,上海市的面积 6340 平方公里,这样一个虫群飞过来时,相当于上海三分之一的天空会瞬间被蝗虫覆盖……

1 吨粮食,4-5 万只蝗虫可以在 1 小时内吃完。历史上,蝗灾期间的一个虫群,可以在一天内吃掉 8 万吨粮食,相当于 2 亿人的口粮……

国家地理纪录片《蝗虫》

然后呢,蝗虫不仅吃得多,还飞得快,吃完一片就会马上去吃下一片。

沙漠蝗本身的飞行能力在飞虫中处于中等水平,但当它们聚集在一起,和风结合以后,一天可以飞 150 公里。

不仅速度快,搭乘风力后,蝗群可以翻越很多地理阻隔,1988 年,萨赫勒(非洲北部一地带)蝗群只用了 5 天就跨越大西洋,出现在加勒比海上,2002 年,沙漠蝗最猖獗的时到达过尼泊尔和缅甸,而今年的蝗群也翻过了红海。

FAO 最新蝗灾动态

FAO 最新蝗灾动态

沙漠蝗的繁殖力也非常吓人。

一只雌虫一次可以产 95-158 粒卵,而且它短暂的一生平均要产卵 3 次…… 根据 FAO 的报道,在肯尼亚,幼年蝗群正在北部和中部地区移动,一些蝗群已经开始产卵,幼虫将于 2 月初孵化,新的蝗群预计在 4 月初形成。

那,这次非洲蝗灾对中国会有影响吗?

现在看到很多专家的说法是,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国家西北西南部有天然的地理屏障(珠穆朗玛峰和热带雨林),沙漠蝗能翻越过来的可能性很小,中国历史上也没有成灾记录。

但是我国的蝗虫防治专家石旺鹏教授提醒了: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意大利蝗、飞蝗和摩洛哥戟纹蝗这些蝗虫迁飞到我国的风险更大。

考虑到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也不能排除这次非洲蝗灾会对国内粮价产生影响。

蝗灾来临的时候,蝗虫简直就是个生物炸弹,这样看它,是真的很可怕。但再怎么样,蝗虫也只是食物链里的一环啊,有被它吃的小可怜,就有吃它的天敌。

下面,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当蝗虫变成被吃的对象时,诶,你会发现这小东西真是个宝!

首先,我们人类就很爱吃它。

当农田处于和平年代的时候,蝗虫不叫蝗虫,它有另一个更加 popular 的名字,叫蚂蚱。民间有句很流行的俗语,叫「蚂蚱也是肉」,蚂蚱即使再小,那也能当肉吃。

你可能会说,咦,吃虫子好恶心。但吃过蝗虫的人大概率会告诉你,蝗虫,aka 蚂蚱,真的很好吃。

蚂蚱的壳脆而香,肉细且嫩,很多人觉得吃起来很像虾。不仅如此,这种昆虫主要吃谷物和草类,身体自带一种特殊的植物芳香……

当然了,不是所有蝗虫都能吃的。比较好吃的蝗虫有东亚飞蝗、稻蝗和中华蚱蜢,我们国家从南到北都不乏蚂蚱的忠实拥趸:

比如云南省,吃虫习俗由来已久,一个恨不得把蚂蚱当主食的地方。

在云南,可以说没有一个地方不吃蚂蚱;在云南,蚂蚱也有一百种死法:炸蚂蚱,火烧蚂蚱,盐渍蚂蚱,酱渍蚂蚱…… 炸蚂蚱是一绝的下酒菜,随便去一户人家,蚂蚱的地位都比花生米高。

云南人吃蚂蚱也是讲究时令的,秋天的蚂蚱最好吃,腹部满子,极为肥美:

北方人也爱吃蚂蚱。同样都是炸蚂蚱,我觉得天津人的吃法最有趣:先用酱油、料酒、醋、糖和葱丝调一碗酱汁,等蚂蚱炸酥后,趁热淋上去浸汁,咸鲜酥香!

前方高能……

天津人,还能把蚂蚱卷进煎饼里吃;)(此处无图,不信就找天津朋友问)

放眼全国,油炸再椒盐炒的做法可能最普遍,网友说,有椒盐皮皮虾内味儿了……

来自 b 站 up 主「路过的假面骑士」

蝗虫,除了人喜欢吃,各种动物也爱吃。最近灭蝗的鸭军、鸡军纷纷上热搜

让鸡鸭吃蝗虫,真的是一举三得的事,既灭了蝗,又提高了鸡鸭的生活水平,还能让人们吃到更美味的鸡鸭。

对各种禽类来说,蝗虫简直太美味了。《昆虫记》里记载,鹌鹑就很狂热,只要能捉到蝗虫,它是绝对不吃植物籽粒的——是啊,肉谁不爱呢?

吃蝗虫长大的禽类,对人类来说,也简直太美味了!

吃优质蛋白长大的鸡,长得更壮,皮下会有一层绝佳的脂肪,鸡味更浓,各种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鸡的肉质真的会大大改善。被蝗虫滋养后的鸭蛋,个头更大,甚至还能长出平时辛辛苦苦都可能养不出的天然红心蛋

更有趣的是,很多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蝗虫的生物利用了。我们常说蝗虫富含蛋白质,那你知道这个「富含」有多富吗!!!

一只蝗虫,蛋白质占干物质的比重在 70% 左右,最高能达到 85%…… 这是什么概念?拿健身党最爱吃的鸡胸肉和鸡蛋白举例好了,鸡胸肉的蛋白质含量在 20% 左右,而鸡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只有 13%……

那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就多了:比如蝗虫富含抗冻蛋白和储存蛋白,对食品工业里的保存和运输有很大的帮助。再比如,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把蝗虫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健身的朋友们,蝗虫蛋白粉了解一下;)

还记得《流浪地球》里,蚯蚓已经变成人类的主食了吗?未来,昆虫界的蛋白质王者蝗虫同学,也可能被科学家捉来好好利用,变成太空食品……

总之,在中国,蚂蚱的需求量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规模化养殖蚂蚱了,收购价都是十几块一斤…… 四害之一的蝗虫,在和平年代是能够让人走上致富路的。

吃完就祝你飞蝗腾达!

下面是 highlight 加粗再加下划线的时间:

蝗虫固然好吃,但是蝗灾时期的蝗虫,是不能吃、也没法吃的。

不能吃是因为,蝗虫在群居阶段会产生一种叫氢氰酸(HCN)的毒素,有毒!!

没法吃是因为,前面也给大家展示了蝗灾时期蝗虫的战斗力——飞得快、飞得高、数量多。且不说我们几乎跟不上蝗虫的脚步,就看看这次千亿级别的蝗虫群,人能吃多少只蝗虫?鸡鸭又能吃掉多少?

各位自诩吃货要去赈灾的朋友,可以歇歇了。

蝗虫这种昆虫,正如它有两个名字一样,真的有两幅面孔。

对人类来说,蝗虫亦正亦邪。但蝗虫善与恶的界限,非常分明——当它是可爱蚂蚱的时候,对环境几乎不构成危害,它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优质的饲料;但当它呼朋引伴大军压进的时候,蝗虫不仅无法食用,回过头来还反噬人类的餐桌。

当蝗灾真正来临的时候,「吃」只是灾难,不是救赎。

环境学家会告诉你,蝗灾常常随着旱灾降临。而蝗虫身份转换的按钮,其实就在于环境。

现在全球气候每况愈下,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澳洲大火,南极都快 20 度了。再这样下去,怕是以后吃蝗虫的机会越来越少,被蝗虫吃的劫难倒是越来越多。

想起法布尔在《昆虫记》里的一句话:「蝗虫是不会在乎这些的,也不会和人类进行一场辩论赛。」

参考文献

陈永林《警惕沙漠蝗的猖獗发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基于植物条形码的九种蝗虫食性分析》
《两型东亚飞蝗飞行能力及其相关生理机制研究》
BBC 纪录片《蝗虫》
纪录片《吞噬非洲的蝗虫》
《钱江晚报》<特大蝗灾袭新疆,十万鸭军赴疆赈灾>


文 | 登登,blublu

图片来自网络

知乎用户 巴别鸟​ 发表

各种文各种公号都说群聚的蝗虫有毒,不能吃。但我看阿拉伯人吃得不亦乐乎,不解,然后查了下资料:

说蝗虫有毒的基本上是说蝗虫会分泌苯乙腈,苯乙腈挥发性极强,蝗虫抓到后还没吃就挥发了,真正严重的就是氢氰酸,这可是奥斯维辛用过的东西,吃了会中毒,但为什么蝗灾区的人还吃?而且也没看到大规模中毒的报告??仔细了解下氢氰酸才知道

氢氰酸

沸点 25.7 度,吃蝗虫都是油炸或者烤来吃的,油炸的温度一般是 150 度上下吧,烘烤一般也超过 100 度吧(就是余炭烘烤也高于 40 度)意味着油炸或烘烤熟的蝗虫体内是没有氢氰酸的,早沸腾蒸发了。应该气温高于 25.7 度的地区蝗虫体内也没有太多氢氰酸。

这就解释了阿拉伯人为啥狂吃蝗虫没事,甚至有的生吃。

所以,结论是:蝗灾的蝗虫也可以吃。但要做熟了吃比较靠谱。

最后,用知乎经典结语: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知乎用户 383747787 发表

干掉印度 30% 到 50% 粮食 因为缺粮 导致准备威胁巴铁的 70 万印军主动撤军并主动要求与巴铁求和停战 你说猛不猛?

虽然巴铁也受灾严重 不过客观看 这次蝗灾解除了巴铁面临的印巴边境的印军军事压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抖音能气死,全说来中国给它吃光的。你们吃吧,那些沙雕。sb 们。真服了。吃吃吃,就认得吃。

知乎用户 小边观点 发表

虫子,固然从来没有被战胜过,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生产力瓶颈问题。

地球供养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或者说,凭借人类当前时代的生产力,所能开发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然而,从古至今,人类的数量却从未停止过增长。

古时,一旦生产力跟不上人口增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就用天灾和战争来平衡人类数量。

放到现在自然不行,战后 70 余年,大多数人已经忘了干戈为何物,国家间缔结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及核武器的恐怖平衡,都让大规模热战成了不可想象的事情。

二战时,全球人口 26 亿,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已经翻了 3 倍有余。

这么多的人口,于此相对的,是生产力发展的严重迟缓。

1927 年服役,二战时被日军击沉的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最高航速 33 节。

80 年后,现役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最高航速 36 节左右。

1970 年,第一架波音 747 用 8 小时从纽约飞往伦敦。48 年后,飞行时间仍是 8 小时。

如今各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仍未突破 70 年代的水平,火箭依然要依靠化学燃料。人类做了 50 多年的控核聚变和太空旅行的美梦,到现在仍然还是个梦。

技术爆炸?

不存在的。

人口爆炸倒是真的。

当人类社会进入生产力瓶颈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前进缓慢,眼下虽然能够勉强供应全球 70 多亿张嘴,但在人类活动和大自然生态日益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后者免疫系统所衍生的种种天灾必然会大规模反噬,那么依然非常仰赖自然环境条件的人类农业当然会越来越不堪重负。

一场蝗灾,也许只是更多人类梦魇的开端。

知乎用户 你的神仙秀儿 发表

盘点一下 2020 年目前所发生的灾害疾病

1、澳洲的山火

起于 2019 年 7 月,止于 2820 年 2 月 13 日。

这一场烧了 5 个月的山火造成 24 人死亡,5 亿动物葬身火海。

虽然大火已经被扑灭,但是 “后遗症” 也随之而来。

大量蝙蝠溶入居民家中、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由于大量的浓烟导致许多居民患上了呼吸道的治病等。

2、非洲蝗灾

2020 年初,非洲肯尼亚等地区爆发了 70 年一遇的严重蝗虫灾害。

沙漠蝗虫被世界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

在外界环境刺激下,这种蝗虫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动性强。

此外,它们每天消耗的食物相当于它们的体重,它们会吃叶、枝、花、果实、茎、树皮,几乎所有粮食作物及植被都会被其蚕食。

一平方公里大小可容纳 8000 万只成年蝗虫的蝗群,其一天的食物消耗量与 3.5 万人的食物消耗量相当,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生计构成重大威胁。

3、美国流感

2019 年 9 月底以来,美国爆发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

据美国疾控中心(CDC)估计,自 9 月 29 日流感季开始以来,美国至少有 2200 万人感染,其中有 21 万人需要住院治疗,已有 1.2 万人死亡。

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防治与预防中心

而除了流感,还有一种名为诺如的病毒也 “袭击” 了美国。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 2 月 6 日证实,该州西南部的一家赌场爆发诺如病毒,已经导致至少 200 人生病。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可造成肠胃疾病并引发呕吐、腹泻、胃痛等症状。

该病毒传播途径极多且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路易斯安那州卫生部门负责人卡瓦诺夫称,目前尚不清楚该病毒在最初是如何传播的,并且这些病毒正在该州的社区中传播。

4、中国新冠病毒

2019 年 12 月 12 日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于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随后的患者多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或家庭聚集现象;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人群普遍易感。

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 2020 年 1 月 7 日 21 时,研究人员在患者标本中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 1 月 10 日 24 时,完成病原核酸检测;
  • 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暂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2 月 7 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 2 月 11 日,WHO 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 2019 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简称 “COVID-19”;

截至 2 月 14 日 24 时,据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 56873 例(其中重症病例 11053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8096 例,累计死亡病例 1523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66492 例,现有疑似病例 8969 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 84 例:香港特别行政区 56 例(出院 1 例,死亡 1 例),澳门特别行政区 10 例(出院 3 例),台湾地区 18 例 (出院 1 例)。

5、尼日利亚以爆发的神秘病毒

2020 年 1 月 29 日在尼 Oyi-Obi 社区爆发,症状包括头疼、发热、腹泻、呕吐、胃痛、身体无力和胃肿胀,最初的 4 名感染者在发病后 48 小时内全部死亡。

截止 2 月 4 日该疾病已经感染了上百人,并造成 15 人死亡。

有消息称,当地政府怀疑这种疾病与捕鱼中使用的某种化学物质有关。

![](data:image/svg+xml;utf8,)

2020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的各个地方都在发生着不可抗逆的灾害。

2020 年,不奢求升职加薪,不奢求获得什么,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欢迎评论区中留下你对 2020 年许下的祝福!

—End—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曾经经历过蝗灾,先说说我的感受吧,

记得在春夏季节,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很久很久都没下过雨,城市里没有种植农作物,蝗灾并不会吃光粮食,但是不妨碍它们路过…

每天出门身边就会飞一堆蝗虫,白天它们就不停的飞,容易打到人身上脸上,出门需要把自己包起来,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踩满脚,

一到晚上,所有店铺的防盗卷帘门放下来以后,不知道为什么,它们就被吸引过去往门上猛撞,啪啪啪啪巨大的噪音会持续一宿,就像有人拍门一样,想想街道上所有的店铺,每天晚上一起被拍门………

车轮所过之处会留下密密麻麻的蝗虫尸体,被压扁的冒着绿水黄水,它们也不会在被压死之前跳走,轮胎上全是黄绿色,难以清理,

以前喜欢抓蚂蚱玩儿,蝗灾开始时也抓着玩儿来着,可是抓住以后发现这蚂蚱长得和平时的不一样,很大,长相恐怖,吓得我再不敢抓了,

放一张还算比较可爱的蚂蚱吧,变恐怖那种就不放图了

这次非洲经历的蝗灾肯定比我经历的严重太多太多,上面那些都不是问题,粮食被吃才是最难解决的,2020 年这个未来之年,真的要像电影里那样变成灾年开始之年吗?

知乎用户 yogaga 发表

先大概说一下国内研究蝗虫比较有影响力的单位。

一是中国农大,二是中科院,三好像貌似可以排到山东农大

(毕业时间有些长,对第三的排名略微有些模糊了,山农植保系有院士坐镇,也很强)

中国农大研究蝗虫的老大一直是张龙(就是通过天宫二号把蚕宝宝送上天的那位),我看上面高赞大佬有人提起他,就说一下,他是做生防的,蝗虫的生物防治。

我之前在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正是蝗虫。明确告诉大家,蝗虫产卵是一排排地产,十几粒、几十粒不稀罕。

那我们就说说害虫防治咋个防?来,枯燥的来了(尽量科普哈)!

害虫防治一般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

1. 化学防治

就是大家说的用药喷,讲真,毒性越大效果越好。但是化学药剂都有残留,农药挥发有害空气(N95 都不好使),落地毒杀土壤(再次长出的作物大概率重金属超标),下渗等于水里投毒。杀敌一千自损一千八。

2. 物理防治

最常见的就是你采摘时大棚里看到的黄板、蓝板,黑光灯之类,仔细看,上面黑乎乎的黏了一层尸体注意没?即借助物理工具杀死害虫的方法。

有人说拉火墙、拉网…… 几百亿只啊同学!那是一股什么样的神秘力量!

学物理的朋友,此处超出专业水准,这股巨大冲力有多少牛,you can you up (绝对褒义)

3. 人工防治

树上有虫,够不着,我踹两脚,虫子震下来,我把虫一个个逮住,或埋或烧或炒或蒸或炸…… 不好意思,咳咳,回来…… 这样通过纯人力捉虫的方式就是人工防治。

有人说来吧,锅准备好了,俺们人数也是以亿计,来,同志们,万众一心,吃了它!

蒸!煮!烧!炸!

嗯,蝗虫,没有圈养,自带一股清新的、自然的、田野的味道!

野味……

you can you up!

4. 生物防治

主要是利用天敌来防治,这个应该都懂吧。还有的比如喷激素,让雌虫不孕不育……

我们中农对蝗虫主要搞生防,蝗虫也有克星,常见的如蝗虫微孢子虫。

这种东西寄生在蝗虫体内,科普些讲,就是食它肉喝它血,最后导致蝗虫腐败溃烂。

寄生到这份上也是够劲了。

那有朋友得说了,好哇,使劲喷啊,喷死它们!

嘿嘿,不好意思,再说说局限性。

蝗虫微孢子虫在二三龄的青少年蝗虫身上有效果,但见效慢。对成年壮年蝗虫,致死率嘛,不高。

而且蝗虫微孢子虫提取比较麻烦,费事费时,且贵!

举个栗子,一瓶浓度不太高的 500 毫升蝗虫微孢子虫,要六位数的价格(学生时期听到的内部消息,嘿嘿,不知道现在便宜没)。

所以,综上,蝗虫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防治。

但在植保中,我们一向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相信蝗虫如果真来到我们国家,应该会被众志成城的国人们用各种办法消灭掉的!

话说,蝗虫怕冷,它们肯定不会越过喜马拉雅山脉…… 但是!但是如果它们从云南入境,又差不多在五六七八月份到达,云南的温度啊!四季如春呐!绝壁蝗虫繁殖适温呀!一旦防不住,后果还是很吓人的。

天佑中华!

知乎用户 思想有问题的知友 发表

《流浪地球》有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自然灾难发生,从不会孤立地到来。

它会引发连锁反应。

引发一系列问题。

而这些问题里,都暗含一句告诫:敬畏自然界的规律,敬畏和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不同生命。

到目前,地球的年龄是 64 亿年。

而人类文明迄今不过 5000 年,现代文明迄今不过 200 年。在那漫长的 60 多亿年里,一直是别的生灵,生存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算不上地球的主人。

我们只是地球的居客。

所以,在自然面前,不要傲慢。傲慢是最大的罪。

我们该补修的,是谦卑。敬重他者,尊重生命,于己谦卑。

知乎用户 陌上人如玉 发表

各种事,都在抢 2020 赶巧了。

新冠病毒已到非洲埃及,(印度据说没有!但我认为只是暂时的概率。咖喱别抢,可能真没啥用!不是还有个潜伏周期么?)

希望没有漏网之鱼传播开来!!!

不然这个世界的每个人 “恐怕没有”,可以幸灾乐祸的的……。

蝗灾,这也是一种要命的灾害,一旦蔓延对世界粮食安全容易构成不好影响!

全球变暖,不是人类的胜利……!

知乎用户 安桐都维 发表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蝗虫三个月后进入中国是什么情况。

几乎所有人都说我们中国人可以把他们吃掉。

目前抖音的农业号说巴基斯坦的蝗虫密度在 1 平方米 25 只,规模是 3600 亿只。

怎么算的这个是小学数学题好么。

昨天看到蝗虫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印度。

印度在哪儿呢?印度在中国地图鸡屁股哪儿。

而且数量达到了 4000 亿只。

蝗虫不能飞跃喜马拉雅山脉,寒冷的情况下不利于他们生存。

但是蝗虫可以从席卷印度缅甸等地从我们国家云南入侵。

这是有可能的。

蝗虫一次产卵能有 200 多颗,发育成熟仅仅需要一个半月左右。

不加遏制的话,到那时蝗虫规模会增加 500 倍。

4000 亿的 500 倍就是 200 万亿只。

一只成虫 5 克算,总重量约为 10000 亿公斤。

14 亿人口人均 714 公斤。

那时 1 平方米估计能有 100 只蝗虫,1 平方公里约有 1 亿蝗虫,虫群覆盖面积大约为 200 万平方公里。

这是蝗虫没有得到毁灭打击下的规模。

面积相当于新疆和广东加一个河南省。

高德地图上看看吧。

即使如此按数量来说,来中国被 “吃” 干净理论上没问题的,因为不仅人吃,鸡鸭鱼鹅这些家禽都可以消灭它。

关键是能将它们全部抓住,不然蝗虫过境农作物会在 1.2 小时之内被吃光。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养过蚕没有,我小时候养过 1000 多只蚕,放小阁楼里养着玩的,我知道早上把新鲜的桑叶扔进去,一分钟整个屋子都是密密麻麻的啃食声,桑叶肉眼可见的被蚕宝宝吞食,30 分钟就只剩下叶茎了。

希望印度和其他国家能够快速使用科学方法将蝗虫赶尽杀绝。

千万别让蝗虫过境。

知乎用户 wx8bd88b316c441f34 发表

我在担心印度这边,绿色植物的大量死亡,啮齿类动物会入侵人类城市,到时候会带来哪些疾病都不知道。真担心新型鼠疫卷土重来。更担心真正可怕的还在后边。

想起来了一句话,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未知。

知乎用户 木瓜吃不胖 发表

真以为能靠吃解决都是段子看多了吧!

真面对这种数量级的蝗虫,所有的捕捉手段都是毛毛雨。

我国也是蝗灾大国,治理投入极大,蝗灾带来的灾难是粮食被吃光,而且很难根治,只要干旱就爆发。

知乎用户 汉志驴 发表

现在是检验 “粮食自由贸易” 和“人权高于主权”这些 “真理” 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概率论 发表

已经飞到印巴地区了,按照往年庚子年经验,赶紧屯点粮吧。

说油炸蚂蚱的,蝗虫再怎么好吃也只够吃一两天,被吃掉的可是一两年的粮食。

知乎用户 如此 · 安好 发表

**翻地:**也叫旋地或者旋茬,就是把地下 10-20 厘米的土翻出来在太阳下经过 3-5 天暴晒和风干,可以有效的杀死 90% 以上的虫卵和草种。而且在现代机械化的翻地后的土块会被打的更细更碎,在经过阳光的暴晒后风干后可以杀死 95% 以上的虫卵。如果在每一茬的种植前都能做到翻地,像蚂蚱这类昆虫就不可能形成规模而造成大规模的损产或绝产,即使形成小规模也可以通过人为干涉和控制把损失减少到最少。

蝗虫的寿命一般只有 3-4 个月,只要消灭其繁殖能力,而不能形成规模的蚂蚱就是禽类的食物。

知乎用户 刺猬菇凉 发表

2020 的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让我想起了《流浪地球》的开头台词: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

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知乎用户 松果煲粥 发表

2020 年让人直观的体会到了目前的人类在自然的威力面前还是多么的无力。

这话我们以前经常说,也都明白。但是真正切实的有体会还要数这一次。不管是疫情,还是蝗虫,都会直接的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两样加在一起,不只是双倍的快呸,不只是双倍的灾难。

希望不要影响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些期盼蝗虫来中国的,是不是脑子有坑?

疫情还未平息,再来个蝗灾,物价要炸。

到时候如你所愿,都去吃蝗虫吧。

知乎用户 赵木犀 发表

蝗虫飞到印巴边境。70w 印度军方没有粮食被迫撤军。避免了战争

知乎用户 杨建东​ 发表

天降药物

蝗虫过喜马拉雅山脉之日,就是战胜疫情之时(狗头)

知乎用户 庄周 发表

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给受害国家提供援助,事实上一些消息也显示政府开始这么做了。这种灾难面前,任何人都不应抱有鸵鸟的想法,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尤其是蝗灾威胁的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正是是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所在。

400 年前,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了这样一首诗: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 在大海里独踞 /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 连接成整个陆地 /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 这如同一座山岬 /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 无论谁死了 /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 丧钟为你而鸣

400 年后,西方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势力甚嚣尘上,各种国际组织 “退群” 呼声高涨,通过国际间合作解决各种环境与社会问题的运作模式陷入僵局,只有曾经被孤立过的中国在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而中国的疫情也同样获得过这些穷哥们或多或少的援助,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携手同行,共度时艰。

知乎用户 段小瘦 发表

现在写炸蝗虫来解决问题的,仿佛就是当初鼓吹武汉 p4 解决一切病毒的那些人

知乎用户 久伴她生 发表

我其实是个无神论者

但是这次 我感觉像是大自然的报复

所有的灾害都是自然因素或者人的习惯引起的

我不知道全球变暖对澳洲山火是否有有影响

但我知道如果人对大自然有敬畏,是不会有这场疫情的

同理 还有蝗灾

我不知道知乎有多少眉粉,五毛

庆幸你活在这个国家吧 这个国家给了你太多温暖

但我想说这几次事件,只有我国处置是最迅速和最上心的

再我国 蝗灾已经早已不复存在了

山火是永远不可能山火的,有逆行的消防员,流感也不可能死 1.2 万人

我国医疗环境要比外国要好,至少对大众来讲,精英阶层我不知道

这次野味肺炎更是,错的只是几个尸位素餐的领导干部,但往上或者大众都是众志成城的

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国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按新闻讲控制不住现有 4000 亿翻 500 倍,那就是 200 万亿只,假设全部进入中国,除以中国的人口,平均每个人约 14 万只

所谓吃货梗解决蝗虫问题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14 亿人都堵在边界线上。

其次,如果蝗虫 30 分钟飞离这片地,那每个人必须在 30 分钟之内完成自己的指标任务,吃或者抓 14 万只

你们这些说来中国就吃光的,来来来,反正我不行,我这 14 万的指标让给你

知乎用户 踩高跷的短腿威 发表

一言概之:

粮食危机可能有,但咱吃饱没问题。“粮食短缺恐惧症”是中国人的种族 BUFF,屯米不如囤猪饲料金坷垃,新一轮 “土地兼并” 正在到来!


3 月 24 日,越南宣布禁止出口大米,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出口小麦土豆等 11 种农产品,塞尔维亚宣布暂停出口葵花籽油;
3 月 25 日,印度宣布暂停粮食出口;
3 月 28 日,埃及宣布暂停出口豆类产品 3 个月;
3 月 30 日,柬埔寨宣布关闭所有赌场并禁止出口白米稻谷;
4 月 1 日,俄罗斯宣布将粮食出口不得超 700 万吨

别的先不说,越印柬等亚洲国家先后暂停粮食出口还真跟咱有关。打 15 年起,咱作为世界最大化肥出口国,每年都要往越南出口 223 万吨化肥(占其 50% 进口量)、巴基斯坦 150 万吨(占 50%)、菲律宾 80 万吨(占 47%)、印度和泰国甚至超 80% 的尿素磷肥氮肥都是从咱这运去的。

结果在春耕临近的档口,一场疫情下来,中国化肥出口直接砍了 30% 不止,你说这些亚洲国家慌不慌?特别这次全球疫情还在扩散恶化,到底啥时能迎来拐点谁都心里没谱,各地生产活动和物流运输还要多久能恢复没人说得准。

这没了化肥 BUFF,别说出口赚外汇了,能不能保收养活自己人都成了问题,你说他们不节约资源苟塔发育还能怎么办?真不是啥针对中国,被害妄想可以歇一歇了…

同样的,我在**《世界工厂的软肋》**就说过原料与物流的隐患,疫情全球化是双向打击。现在阿根廷由于物流停滞,大豆供应量直接凉了一半,逼得进口商得从巴西美国那边下单。而看那俩哥们的疫情程度,其大豆供应链怕是也撑不了多久,那咱每年占总量 88.52% 的 8851 万吨进口大豆必然要受很大影响。

再加上去年入侵云南席卷全国祸祸 1688 万亩地、今年繁衍快基数大威胁度远胜以往的贪夜蛾,咱 19 年底玉米库存量已经没了 80% 剩 5200 万吨,很多人最近都在谈饭碗安全与农业问题,那咱今天也来聊聊粮食与土地。

(2019 年我国谷物进口 1047 万吨,如今受疫情与物流影响确实堪忧)


粮食短缺恐惧症

先说前段时间炒得最热的草地贪夜蛾,这玩意其实按挑食姿势分 “玉米型” 和“水稻型”两种,来咱这浪的主要是玉米版本。而在我国 2.57 亿吨的玉米年产量里,有 74% 都是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北方省份,这帮蛾子要想全虫吃饱实现 GC 主义,就必须率军越过长江越过黄河一路北上直怼北境。

北迁需要时间,也意味着咱还有 2 个月层层狙击的时间窗口。得益于防控得力,去年它们访华造成的产量损失仅占见虫地区的 5% 不到,今年中国已拨款在南方诸省各村设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实现贪夜蛾日报监控,监控并确保其不会出现大规模虫群聚集和北迁行为。

最坏最坏的情况,假设贪夜蛾占领北境来个凛冬将至,把北头的玉米棒子吃掉 20%(=3805 万吨 = 全国 14.8%)。那按去年 2.82 亿吨的市场需求看,大约会有 6305 万吨的缺口全靠库存和进口顶着。

巧了,咱玉米主要来源国乌克兰俄罗斯最近都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年卖 6200 万吨的美国更是在封国停船的路上,大伙都想多留些棒子搞医用和工业酒精,这让进口玉米填坑由数学问题开始转为玄学问题。但靠着去年 1.15 亿吨的玉米结转库存,咱苦一苦日子还是能熬过去的。

(贪夜蛾北迁经过的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地是占全国 79.2% 的小麦主产区,蛾子这帮渣男饿极了可能男女通吃,连刚返青的小麦都不放过…)

不过总有人会弄混一点,年需求量并不是说咱一年吃了 2.82 亿吨玉米!

消耗≠口粮!

消耗≠口粮!!

消耗≠口粮!!!

以 16 年为例,16 年 2.08 亿吨的玉米消耗量里只有 1237 万吨(占 5.9%)是用于食用的,更多是作为饲料(12900 万吨)和工业原料(5919 万吨)。

同理,咱全靠进口的 8000 万吨大豆,多也用于榨油和饲料,真正拿来食用的并不多。毕竟这玩意儿亩产量底又费地,与其挤出 4 亿亩地来种大豆(东三省耕地总面积也才 3 亿亩),还不如充个会员低价买美澳巴西的豆子。多出的地拿来种小麦水稻等高产口粮又能确保饭碗安全,又能提高农民收入,哪种更香还没点 ABC 数吗~

(相比直接食用,近几年咱消耗量增多的属于工业玉米,多用于做工业淀粉、新能源和酒精啥的)

说到口粮,咱也不傻,玉米大豆这些多作为工业原料的平时当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来,但像小麦稻谷这些主食则关乎国家安全,怎么可能会把命脉交到别人手里。自始至终,中国主粮自给率都保持在 98% 左右,口粮自给率更是达 100%+,无论人均肉类水产类粮食类都比世界平均多 1~5 倍。

连着 15 年粮食丰收增长、连着 8 年总产粮 6 亿吨 +、连着 20 年耕地总面积增长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兴修水利挖沟铺渠施肥育种,是强调了半个世纪且灌输到每一位国民脑海深处也会继续传承下去的观念与传统:

民以食为天

(没错我就是借机放毒,有本事顺着网线来打我呀)

中国百姓们每一次见面,无论男女老少、陌生的熟悉的,都会以坚定的目光、虔诚的体位姿势,千百年如一日地坚持用发自灵魂深处的疑问句来提醒同胞身为国人的意志与信仰:

吃了吗?

所以说句难听的,就这点主粮进口量,哪怕越南全民改种石楠花不卖大米了,咱也完全不虚,手里有粮食,心里不慌。

当然,引发全网对粮食短缺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虫害吃粮 + 疫情停农 + 外国禁售这三重 BUFF 的影响,咱这产量如果因为疫情和虫害啥的跟不上进度条不够吃咋办?

其实除了抗美援朝给咱带来的几十年 “火力不足恐惧症” 外,五千年饥饿史(古代盛世也有饥民倒尸)同样给中国带来了“粮食短缺恐惧症”。

与 “火力不足” 不同,“粮食短缺恐惧症” 是刻进骨子里镶在每条 DNA 上的,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种族 BUFF。

正是 “粮食短缺恐惧症” 让粮食短缺的言论一夜间传遍全网霸住热搜,让大街小巷粮油铺子片刻间卖断了货。

而正是 “粮食短缺恐惧症”,让我认为中国不缺米、粮食不用囤。

(为治好火力不足,我们准备了海量原木,那么为了治好粮食不够呢?)


囤粮不如金坷垃?

要说储粮咱算地球头号变态的了,虽然美澳加法这些农业强国们人均储备粮食比咱高出一倍,但算上总人口,中国去年光三大主粮库存结余就有 2.8 亿吨,够咱肥宅摊家啥事不干也能吃上 1 年多了。要是不挑食再算上 2.23 亿吨粗粮,你品品能多吃几个月?

打 90 年国家粮食储备局成立,百姓饭碗安全这事儿国家一直没敢松懈,“中国水土流失地大物贫 + 粮食安全大过天 + 美澳肥沃物丰” 的思想从初中地理课开始就不断灌输给所有孩子(虽然我当时地理没及格过 hhh),再加上对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消耗量有增无减的担忧,未来粮食短缺的可能性咱是一直当命根子去抓的。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哪怕咱 16 年点了全面二胎的技能书,年新增人口还是止不住地逐年下降(去年才 467 万)。由此导致中国小麦消费量 28 年里年增 0.33%、大米增 0.54%,完全跟不上主粮增产速度。按这趋势看,可能到 2030 年咱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嘴多粮少的可能至此消失。

且中国最早从疫情里缓过气来复工复产,粮油企现在每天有稻谷 30 亿斤、小麦 16 亿斤的加工能力,加上春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丰收几率较高,要端好 14 亿人的饭碗问题还真不大。

而受制于虫害与疫情物流影响,更可能没饭吃的是那些粮食自给率低的小国。

比如全靠 180 国奶大的新加坡自给率就不到 10%,其邻国马来西亚之前宣布闭关抗疫,就引发了一波新加坡抢购物资的恐慌;

还有自给率掉到 40% 以下的日本,其虽在美澳巴西乌克兰盘下了 5700 万公顷(=3 倍日本国内耕地)的海外屯田和种植基地,可一旦疫情恶化各国封港限流,日本怕是也得勒紧裤腰带了。

当然,如果日本愿意把埋在东京湾的粮食挖出来,吃个三十年估计还是没问题的:-)

话说回来,咱虽然口粮没增多少,但用于生产肉蛋奶和副食品的饲料及工业用粮却在不断增加,咱对玉米大豆的需求量也随之激增。而对应的工业酒精与饲料价格,很可能随着主要进口源美国巴西的物流影响而走高。但那是关乎如何吃好的问题,至于如何吃饱所关系到的主粮咱是不用操心的。

从这角度看,真想囤点啥也别死盯着大米了,不如考虑下囤袋猪饲料或工业酒精啥的?:-)

![](data:image/svg+xml;utf8,)

(咱每年进口的 300 万吨大米小麦也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商品粮,真正关系身家性命的饱腹之物是不会假手他人的)

好了说正经的,现在粮食并非不够而是太多,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压力山大的粮食去库存问题


丰收的难题

中国粮食库存多到什么地步?

去年咱产的 2.096 亿吨稻谷除去食用饲用工业用外,还剩 1430 万吨入库攒着。且不算这些新近入库的粮食,中国粮仓里还有 1 亿吨水稻、9000 万吨小麦、5300 万吨玉米快过储存保质期。

这些 “陈米” 存不了多久还很难卖出去,今年 3 月以来,国储局每周都会往市场投 130 万吨 17~18 年产的大米,但实际成交量通常连 10 万吨都不到。同期还投了 1238.16 万吨小麦,实际成交也才 64 万吨,还有 4463 万吨 14~16 年产的快过期小麦占着库存卖不掉(占 48.77%)。

这可不是啥好事儿,国家粮食库存太多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库存仓位,而且攒了 3 年以上的粮食按规定属于不能食用的陈化粮,要么销毁要么裹上面包糠油炸至金黄自己吃掉。这将对从农民种植到国家收储到市场收买整条产业链,造成巨大压力和资源浪费,妈妈说过浪费食物的小朋友不是乖小孩要打屁股的~

为此这几年来国家是卯足了劲在搞去库存,硬把 2 亿多吨快过期的玉米用两年时间卖剩现在的 5600 万吨(多用于工业原料),同时调整粮食结构大幅提高东北大米在南方的投放量,但还是有海量大米小麦积仓库里抓瞎。

旧粮吃不完卖不掉,这就是丰收的难题。

(去年中国已成为稻谷净出口国,与其担心咱要能否吃上饭,不如想想该怎么趁着疫情把这些陈粮卖到日韩新加坡去…)

千万别觉得粮食爆仓吃不完是件好事儿,咱吃爽了,农民就该哭了。

老实说,我认为在咱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农业却依然相对开放的小农经济上原地踏步。

说它开放,是因为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普及发展育种和化肥技术等农业技术,立志要让金坷垃洒满中华大地 (?),全国化肥消费量年增 4.7% 从 78 年的 884 万吨增至达 18 年 5653.4 万吨、农药消费量年增 3.6% 至 15 年的 178.3 万吨。正是这数不尽的增产 BUFF 帮着中国主粮实现 30 年亩均产值年增 13.6%。

说它小农经济,则是因为农户户均耕地面积。86 年平均每户农民经营的耕地面积为 9.2 亩,结果 22 年过去了,到 08 年户均耕地面积居然降到 7.4 亩!再到 18 年,全国拥有耕地在 10 亩以下的农户已经占比 85.2%,说明中国耕地的小规模化和碎片化程度在与日俱增。

这事儿放封建时代倒还不错:耕者有其田还逐年增产大伙都有饭吃简直美滋滋,江山永固皇帝天天倒立上朝都不怕玩脱。但咱现在是工业社会,凡事讲的就是规模化产业化,再匠人的炒茶师傅也得学了千手观音影分身才能卖好小罐茶。

(现在炒茶姑娘玩起套路来都讲究广撒网流水线嘤嘤嘤了好吧…)

农业同样如此,从蓝翔拖拉机到北鸟金克拉,这些增产 BUFF 哪个不要钱?亩均增产背后,是亩均土地成本年增 24.6%、人工成本年增 16.9%、物质与服务费年增 12.2%,合计总成本年增 15.5% 的现实。

按统计,这十年来,我国稻谷净利润从 08 年 235.62 元 / 亩降至 17 年的 132.55 元 / 亩;玉米由 159.22 元降至 - 175.79 元 / 亩(没错种一亩亏一亩);小麦由 164.21 元 / 亩降至 6.1 元 / 亩…

这意味着扣去人工物料啥的成本,其实咱大部分农民粮食亩产利润的增长率是跑不过成本增速的。

人都是经济动物,费尽心思耕那几亩地一年下来挣不到几瓶酱油钱,和进城搬砖打零工一天说来也有一两百比,哪个更香?

不好意思成年人不做选择,我们两样都要!

反正农业补贴再多也没城里赚得多,又不收农税,春天随缘撒种施肥然后进城打工,秋天回来收成全看人品和大自然的馈赠,这种佛系耕田 + 进城捞金的骚操作赚得可比职业农民要舒服多了…

于是乎,农业劳动力从 2.83 亿人一路滑到 18 年的 2.03 亿,其中纯靠农业收入的仅占 8.5%,剩下 91.5% 要么进城兼职要么搞起了农家乐,黑龙江全省玉米播种面才 3 年就少了 5000 万亩,佛系种田和抛荒弃耕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

研究已经证明,单户耕地规模越小越碎片化,土地经营与投入成本会更大,化肥农药用量和土地污染程度会更高,农民对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会更差,且撂荒进城打工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高。

与此同时,耕地碎片化也会阻碍农村现代化乡镇化的趋势。大量留守老人和部分劳动力守着偏远山区的一亩三分地,不仅产生空心村老人村的社会现象,更导致农村基层村委能力素质不足、财政压力大难以维持最基本的自治活动等情况。发达地区的农村还能靠卖地外租来填坑,那些偏远些的就全靠基层政府拨款养着了。

别跟我扯啥旅游区,我始终认为**见村就大谈旅游业是一种变相的懒政思想!**这些旺季看缘分赚钱、淡季要么打苍蝇要么出去打工的发展模式根本没法把人和钱留在当地,民宿 + 农家乐≠新农村!

综上所述,一只脚迈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另一只却停在小农经济要走不走,这就是中国丰收背后的现状。东北包袱小底子好尚且有这苗头,南部西部的情况就更别提了。

但要想完成最后的工业化,走完城镇化最后一里路,让农村成为下一个现代化经济增长点,咱就必须将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业成长为真正的现代化技术产业。

时代变了大人,大农场联合收割机才是未来,再死抱着锄禾日当午不撒手,最后只会累跑了锄禾、旱死了当午:-)

![](data:image/svg+xml;utf8,)

(我国有 346 万个自然村,呈现出太散、太大、太乱的特点,且多数都存在 “空心村” 现象,占据了太多本可省下的资源)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农业有什么新趋势?农村未来在哪里?


前头咱也提到了农地规模与成本污染的关系,相对的,研究表明农地规模每多 1%,化肥农药用量就能分别少 0.3% 和 0.5%,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或外包耕作服务以提高效率节省人工物料成本的积极性也越高,同理对农民种植技术与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从这角度看,推动土地大规模合并联营是提高农民耕作积极性、降低耕作成本、改善土地污染、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方式。

当然,这种土地兼并的法子在古代是历代动荡的原因,也就 21 世纪农业机械化带来生产效率跃升、工业化城镇化能吸收大量劳动力才有机会转劣势为优势。但这事儿咱也得慎重操作,既要确保农业生产结构在土地兼并过程中依旧可控,又要保障农民在新就业的同时依然享有对原土地的部分收益(不然谁愿意出让土地)。

这问题咱吃了几十年米才明白,智囊们却早在 06 年就想出了法子并付诸实验:土地资产证券化。

土地资产证券化即 “地票”,是指农村农民通过土地折价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公司,将村撂荒闲置土地的经营权转为证券化资产并由证券承销商在市场上发行的制度。农业公司通过购买证券,实现机械化大规模农业耕作或复垦村有建设用地;城市则可购买近郊建设用地的地票来增加土地储备平抑地价,农村农民只享受分红和证券出售金。

(06 年原市长黄奇帆推行地票制度至今,重庆累计交易地票 25.8 万亩,13.63 万家农户因此受益 110 亿元 + 顺利入城落户,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融资近 371 亿元)

除了重庆,还有成都、嘉兴、苏州等地在做产权保有的情况下,用入股分红与城市居民社保来换取农户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点实验,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代化农业讲的就是凭量盈利联合作业,农业公司通过 “兼并” 土地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专业耕作,对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将更高,其社会地位也将随之提升。

现代化农村则讲的是乡镇化大聚居,农民把土地交给农业公司等于解放了一大群劳动力,若本地没有足够多的岗位和市场来消化这批人,人照样会跑,对农村发展和城市稳定也是一种打击。

小桥流水那是小农经济小资情怀的玩意儿,农民没有义务守着小木桥破水沟装出一脸淳朴本分与世无争的样子给一帮小布尔乔亚感叹传统文化然后目送他们回繁华都市声色犬马 996。小资再亲近自然逃离城市,你断他们一周网线冰箱试试,保准要死要活

醒醒,大伙都是有欲望的人类,农村没有放着现代繁华不要死守传统生活的义务谢谢:-)

所以真正能让耕地集中、让农民留在本地的法子在于搬:合村并镇。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土地交换将几个小村搬迁合并为一个大的行政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财政补助、精简村干部数量确保高质高效的基层农村自治,还能借这机会重新规划完善农村的住宅分布、道路规格、垃圾处理、废水排放、燃气供水等配套设施,大幅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人多了就有需求,大型农村的劳动力和地皮相对城市要便宜,加上新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乡镇企业落户也不再是问题了。

职工拿到工资了自然要消费,村口小卖部也会进化为小超市,烤冷面烧烤摊苍蝇馆子大排档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电瓶车自行车在夜市人群中来回穿梭,热浪与人流将重回中国农村。

以地入股拿着分红,农民基本生活是问题,新农村设施齐全有吃有玩不去城里也能满足需求,村里有商机有工作有消费在家也能赚到钱。与其用经济效益逼着农村自己消亡减少,何不政策引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效应?

如此一来,何愁农村留不住人?何愁地没人种农业现代化推不动?

综上所述,耕地股份制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将是中国农业新趋势,农村乡镇化现代化集约化则是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合并城镇化将是下一个经济潜力挖掘点和重要增长点。

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好政策办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村规模扩大和耕地证券化开的口子也很容易招苍蝇,如何做好村干部监督整治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稳妥落到农民手里,是咱接下来要关注的问题。

(我国正投入 9463 亿元对搬迁并村的农民提供住房补助、长期贷款和就业基金等,计划 2020 年全国 33% 以上村庄实现异地扶贫搬迁,其中陕西、四川、湖北、贵州、广西、湖南、甘肃、云南都将至少迁出 50 万人以上)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yiyu824”(浮世藝语)

七分调侃三分正经吧,这篇我写的蛮爽,希望你们也能看得爽~

最后要特别谢谢 @石尧 issac,土地资产证券化政策是他在聊天中向我提及的,老实说一开始并不了解,花了些时间去查阅研究,才有了这篇文章,这也算是对石尧 issac 的回复吧,谢谢你。

咱再唠点别的…

[踩高跷的短腿威:2 万亿救市!炒股救不了美国人!​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1171752)[踩高跷的短腿威:肺炎全球化暴露世界工厂的软肋!​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1267445)[踩高跷的短腿威:北望王师在今年!谁是美国最后一位总统?​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572848)[踩高跷的短腿威:3 万叛军投降!菲律宾在南海站哪头?​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6738706)

知乎用户 饕餮禁脔之茕 发表

2020 年的灾害很多我感觉都是有联系的

从气候变暖说起吧

因为气候变暖,澳洲气温升高,干旱缺水,山火爆发,政府处理不力,温室气体、尘埃进入大气,地球的保温性能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气候变暖导致中温带气温上升(当然其他地方气温也会上升,这个之后说),中温带气候变化导致原先在热带肆虐的病毒在中温带也有了传播的机会,而原有的病毒更有了适宜的温度条件。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美国流感。

继续向北,北极冰层融化,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台风的形成,也就是欧洲现在正在经历的那个(名字忘了)

非洲的蝗灾暂时看不出来全球性的起因,但是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之后的情况。非洲蝗灾致使粮食产量下降,植被破坏,再加上澳洲山火,气候变暖会愈加严重,饥荒会导致非洲陷入战争,甚至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偷渡行为的增加可能会使热带疾病传播至其他地区。而气候变暖加速的结果可能会是热带向地球两极移动,中间形成 “超热带”,而原来的中温带,会成为热带疾病的新灾区。

曾多属于热带的飓风要北上,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造成威胁。经济衰退可能会发生。

地球像一个高压锅,只会面临两种情况:自然冷却,继续加压。自然冷却貌似要等山火先停下。继续加压是最可能的情况,一些脆弱的部位会爆炸,表现就是火山爆发,这个似乎也已经发生了可以上网查一下我也忘了那个火山叫什么名。

一旦地球走上了加压这条路,想要停下来难上加难,这时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过去式,因为全球低碳出行似乎也无法补偿山火以及火山造成的碳排放,而植被的减少更减少了碳吸收。

气候变暖是一条不归路,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的概念等到人类重视已经很晚了。

可以说地球已经对人类宣战了。人类可以等待地球的自我调节,但前提就是人类极端地减少碳排放。飞机大炮战舰导弹可以省省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类只能靠科技改变命运。既然不能减少碳排,就增大碳吸,更何况电动汽车的普及使 0 碳排放指日可待。就是如此,还要看看地球老大给不给面子,要是再来一次山火,估计人做的努力就要白费了。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要努力的。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践行的越来越好,但反观 M 国,战争、军演等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浪费了多少资源。至少在节约这一点东方人绝对比西方人做得好。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环保工程也是重中之重,而环保才是一切的本钱,没有适宜的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必然会受阻,科技发展也必然没有发展的机会。

由此,环保才是 2020 最重要的部分。地球用病毒、山火、虫灾、风暴、火山等给了人类一个警告,人类要是再不自觉点,那也太不给地球面子了。

最后呢,祝中日疫情尽快得到控制,非洲兄弟尽快战胜蝗灾,地球加油!!!

知乎用户 三石兄 发表

还是生物防治治标治本

知乎用户 饼会不会掉下来 发表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我翻出了在家里等待疫情结束看到的网图

知乎用户 stay 发表

前阵子看大神分析南亚人口爆炸即将带来可能波及全球局势的粮食危机,不知道这次可能让南亚农作物受害严重的蝗灾会不会提前引爆南亚

知乎用户 a 雨洪 发表

好多人答 “吃,吃,吃”!呵,除了 “吃”。混水答案!

做好防范!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人类真的渺小。

知乎用户 李家豪 发表

老人们年初就说,鼠年很不好。

开始不信,后来 (以天计) 慢慢就信了。

妈妈说,之前不信命,现在真的信了。

我也开始理解。

非洲蝗虫灾害我说有感。也只是建立在最浅的同情。

没有经历过,无法张嘴就来。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祝愿非洲能够早日找到解决办法。

希望 2020 快一点。

加油!

知乎用户 aindnj 发表

这蝗灾啊,就像今晚的微博海啸一般 NB

![](data:image/svg+xml;utf8,)

[aindnj:如何看待小米 10 发布会后,华为海军海啸这件事?​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18669060)

知乎用户 简言醒墨 发表

1 能否尝试特殊频率的波吸引蝗虫然后用电网围歼?

2 尝试抛洒药物,让吃了的蝗虫无法生育,断代处理

持续未完一

既然收获了三个赞!那我就不吝啬自己的想法了,哈哈哈

2020 开局红,出了这么多事情,肯定人心惶惶,事实上大可不必。灾难一直都有,尽管频率飙升。我们要做的不是看热闹,而是应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想办法去解决,去克服。人云我云,万事浮云,灵感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危机便是商机,当然,我指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换位思考,也就是变通。大趋所向想必各位都清楚,团结无价,未来可期。

持续二

看了很多关于阴谋论的猜想,稍微理了一些最近的大事,作为浙江人,最近的利奇马巨型台风依然历历在目,气候异常导致大火,烧了四个多月的澳大利亚山火被暴雨扑灭再生洪灾,非洲猪瘟疫导致的猪肉大涨人人皆知,美洲几千万人感染的流感主要为猪流感,中国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仍在继续,可能源于蝙蝠,非洲蝗虫大面积扩散繁殖,紧接着有关一些政治上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这是全人类的灾难结点,需要全人类的团结。至于怎么做,我没有话语权,各位随意。

持续三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再也别TM地叫我英雄了行吗?

今天翻看过去的新闻时,看到一篇原载于钱江晚报的报道,格外有趣,报道的名字叫《十万鸭兵赈蝗灾》 报道说的是,2000年的时候新疆特大蝗灾,受灾面积超过3000万亩,重灾面积多达1600万亩,受灾地区每平方米可达数千只蝗虫,而在重灾地区,甚至能 …

黑人离开白人能不能治理好国家?

知乎用户 破坏之王 - 盖达尔 发表 1983 年 8 月 4 日,在非洲国家上沃尔特(今天叫布基纳法索)发生了一起在非洲非常无聊的普通事件——一场政变。这已经是这个国家在过去 17 年里的第四次政变了。政府被 33 岁的陆军上尉托马斯 · …

当初群众对人民公社态度如何?

知乎用户 春过雪消 发表 首先声明,我摘录这几段资料不是为了宣扬或否定什么,请不带任何偏见来认真阅读、或者至少看完本文。文章不看完就瞎扯的喷子请出门右转找卫生间。 一、 河北省晋州市有一个号称全国唯一完整地保存下来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人民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