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酒店民宿里的摄像头
吴文煜测试金属探测仪(左)、红光检测仪(中)和热成像扫描仪(右)。受访者供图。 **作者|戴纳 ** 编辑| 杨杰 外出住宿,不料住客的一举一动却被实时直播。偷拍设备藏在酒店民宿的插座、电视、空调、天花板烟雾报警器,甚至钉子、衣架等隐蔽位 …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境外中文论坛大量传播偷拍影像和私密影像,内容包含在不同场合偷拍陌生女性、散布亲友隐私照片、公开意淫女同事等。平台还衍生出卖针孔摄像头产业,部分私密视频可换钱,偷拍场景广泛,受害者年龄跨度大,甚至涵盖儿童。
图 / “纵深新闻”微信公众号
在我国,偷窥、偷拍、传播/贩卖私密影像、非法销售/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行为均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橙律师按照主题整合了往期推文中涉及到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推送,希望可以为想要了解此类事件的读者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的补充,并为可能遭遇类似经历的受害者提供一定维权途径的建议。
- 偷窥/偷拍 -
进入公共场合,就等于**“让渡了个人隐私信息”?**橙律师在本文中深入解析公共场所拍摄行为的法律边界,明确《民法典》对肖像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范围,驳斥了“公共场所可随意拍摄”的错误认知。
文章回答了两个核心问题:公共场合未经许可拍摄他人是否合法?拍摄偷拍者以留存证据是否构成侵权?同时揭示偷拍行为可能涉及的民事侵权与行政违法责任,帮助公众理解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安装微型摄像头偷窥一年,拘留十日,犯罪成本是否过低?各国对女性的偷窥、偷拍为何屡禁不止?谁来保障女性的隐私安全?
在本文中,橙律师介绍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偷拍、偷窥行为的惩治措施,包括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的双轨制,并从比较法的角度分享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做法,以及偷窥、偷拍的入刑争议。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家用摄像头的安全问题早已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
早在2018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发布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在受检的40批次智能摄像头中,32批次被曝出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泄露,甚至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情形。然而,这一安全问题至今也未得到解决。
在本文中,橙律师为大家解析了当前我国刑法关于摄像头隐私安全问题的规定与各地关于摄像头安全问题相关立法的进展。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 散播偷拍/私密影像 -
被散播私密影像是女性最常遭受的数字空间性别暴力,它具体指在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故意在网络上散布、张贴或以任何方式让第三者观览当事人性私密照片和视频。
在本文中,橙律师聚焦“散播私密影像”,从法律角度探讨了此类行为的多重违法性,包括对隐私权、名誉权的严重侵犯,以及可能涉及的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维权建议。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外卖骑手在送餐时擅自拍摄女顾客,并剪成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且,所有视频均配有侮辱性、骚扰性的文案,甚至对不知情的受害者大开黄腔。这样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犯罪?
本篇文章中,橙律师集中讨论了偷拍顾客、传播相关视频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平台是否有责任与义务对此类账号进行处理两个问题。
医疗过程中医生偷拍、泄露患者隐私,谁应当负责?应当如何负责?
橙律师在本文中深入解析此类案件中医生与医院的法律责任,探讨《民法典》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权益,并揭示医疗机构在管理失职时需承担的连带责任。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AI脱衣”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对输入的图片信息进行编辑并根据需求生成一张新的图像(即裸照),并覆盖原图。
只要该图像足以被认定为淫秽色情物品,生成并售卖该图片牟利的行为即触犯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即使利用AI生成裸照后不进行贩卖牟利,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一样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本篇文章中,橙律师探讨了“AI脱衣”的法律责任,介绍了AI深度伪造相关的国内外案例,并从比较法角度分享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做法。
- 非法安装摄像头 -
2025年4月,我国首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旨在划定公共场所摄像头使用的边界,通过介入设备安装、信息储存、数据调用的全过程,明确过程中所涉主体的义务与责任,来保护个人的隐私与信息权益。
橙律师从安装摄像头的区域、禁止安装摄像头的区域、对违规安装摄像头的惩治等方面对《条例》做了介绍,同时揭示当前法律在打击偷拍黑色产业链方面存在的取证难、处罚轻等现实困境,并呼吁构建更完善的监管体系与惩戒机制,为公民隐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 造黄谣 -
**“造黄谣”**一般是指通过个人想象,虚构有关受害者“性”方面的事实,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虚假信息散布,如明示或暗示受害者为性工作者、私生活混乱或编造受害者的性癖好等。通常,造谣者会配以受害人的照片、详细个人信息以增加捏造事实的可信度和热度。
“造黄谣”是否触碰法律红线?橙律师阐述了造黄谣行为涉及的多重违法性,包括对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的侵犯,以及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并提供维权方法。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 开盒挂人 -
“开盒”,是一种类似于“人肉搜索”的网暴行为,开盒者通过非法搜索、挖掘他人隐私信息并在网上公布,引导网民对被开盒者谩骂攻击。这类网暴行为往往依托于特定的遭泄露或窃取的数据库进行,开盒者会通过向持有相关数据库或者有权访问者索取受害者的重要个人信息,并基于此开展网络暴力行为。
开盒行为可能违反哪些法律规定?而在单纯的法条之外,想要更好维护自身权益,受害者又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橙律师在本篇文章中给出了具体建议。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文章。
吴文煜测试金属探测仪(左)、红光检测仪(中)和热成像扫描仪(右)。受访者供图。 **作者|戴纳 ** 编辑| 杨杰 外出住宿,不料住客的一举一动却被实时直播。偷拍设备藏在酒店民宿的插座、电视、空调、天花板烟雾报警器,甚至钉子、衣架等隐蔽位 …
原创 朱秋雨 南风窗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朱秋雨 实习生 卢画 安圣琦 编辑 | 向由 近日,博主“影子不会说谎-反诈”发视频曝光,石家庄一民宿房间藏有隐形摄像头。他在拍摄时还遭到了当地民宿从业者围堵。 之后,当地警方回应,事件中涉 …
原创 陈碧 风声OPINION ** 凤凰网原创**偷拍市场每年有千亿规模,背后所供养的生产者、销售者、偷拍者、视频易手者、链接网站及发布网站,形成了一个有分工协作的黑色产业链。 作者|陈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不久前,石家庄的“民宿 …
对偷拍者的最终惩治 未能形成有效的犯罪震慑力 近日,石家庄华强广场的一起民宿偷拍事件引发关注,三名安装针孔摄像头的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近年来,酒店和民宿领域频繁被曝出成为“隐秘直播”的现场。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对整个偷拍黑灰产而言,被曝光 …
知乎用户 毕枝之 发表 据发布视频的大 V 介绍,11 月 15 日晚,他在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上厕所出来之后,被保洁阿姨拉住,说女厕所第三个隔间不太对劲。其征得阿姨同意之后,进去敲门,打开门之后是一个高大的、穿着女装、戴着假发帽子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