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有什么开挂一般的史实?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发表

世界大大小小这么多战争中,有什么开挂一样的历史事件,包括武器、历史人物、部队等等

知乎用户 深山的国王 发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等功获得者的经历:

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原型,1953 年率 12 人深入敌后,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 97 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 19 人,缴获韩总统亲自授予 “白虎团” 的“优胜”虎头旗。

唐章洪,炮王,1952 年上甘岭,操纵 1 门迫击炮坚守阵地超过 8 小时,战友找到他时,他已经七窍流血晕厥,注射 ** 以后,送给战友每人一发炮弹防身,自己挖出埋在土里的炮,坚持打完剩下的炮弹才撤退…… 毙敌 400 余人。

胡修道,1952 年上甘岭,上甘岭一共有 12 个阵地。他守完了自己的 3 号阵地,又去帮忙守 10 号阵地。在一整天中,他来回 2 个阵地捡弹药,击毙超过 280 人,击退数十波攻击,这 2 个阵地最后仅有 3 人存活。

张国福,1947 年孤身一人活捉 *** 中将赵伯昭。1951 年秋季攻势,坚守阵地 7 天 8 晚,全连仅他一人存活。敌人最终未攻占高地。

郭忠田,1950 年 11 月 30 日,葛岘岭。带领一个步兵排在朝鲜西部龙源里北山的高地上顶着敌人的飞机打退了美军 10 余次进攻,歼敌 215 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 58 辆及枪炮弹药等,创造了激战一整天,全排无一伤亡的奇迹,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柴云振,朴达峰阻击战英雄营的成员。整个营全部牺牲。柴云振率领一个班攻占 3 个山头,2 个碉堡,1 个营指挥所。30 年后才发现柴云振幸存。他是唯一一位活着的特等功烈士。

魏来国,265 发子弹,打死 202 个敌人。并且把自己的连训练成了射手连。这个连里有 2 个朱德射手(3 发 28 环),6 个特等射手(3 发 26 环)和 27 个普通射手(3 发 20 环)。1947 年白马关,1 个连抵挡 60 倍的敌人 7 天 7 夜。

刘光子,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带 2 个新兵俘虏 63 名英军。他留下 2 个新兵在石头后面掩护,自己冲上去丢手雷,然后一边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再用英语大喊缴枪不杀,敌人全部放下了武器。打完仗以后他生性腼腆没有请功,点名时发现 63 个俘虏无人认领,才知道是他的。其中一名俘虏后来成了英国会议员,并在多年后访华,他一直没搞懂为什么被活捉。

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编……

-—————————- 我是分隔符 —————————–

这么高的赞我这纯粹是沾了伟大先辈们的光,看了大家的评论还是有一点话忍不住想写下,纯个人感受,不喜勿看(喝点酒特别容易感慨~嘻嘻~)

关于苏联支援问题,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苏联只是前期提供了部分朝鲜后方的物资和边界处的空中支援,再加上各种出尔反尔,这盟友不说是猪,但再努努力应该可以赶上意大利。

关于有人质疑真实性,这个没什么太多说的,不管你信不信,美军就在那里,不管你信不信,志愿军就在那里,不管你信不信,38 线还在那里!

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一季第 4 集当归篇中有一段字幕是这样说的: 他们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却从来英勇无畏,面对世界上最强大、最现代化的对手没有丝毫畏惧。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记录时也出现质疑、惊讶的原因,因为那是我这个享受和平年代享受到麻痹的肥宅无法想象的忠诚、是我无法想象的无畏、更是我无法想象的信念,我无法想象当我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时而我手里只有步枪和炒面是否有勇气跨过那条江,我无法想象如果我只穿薄棉服趴在零下 20 度的雪里几小时还有没有信心再爬起来向前冲锋,我更无法想象当我躲在洞里,敌人的飞机大炮削掉我头上的山头时还有没有心情跟战友们再唱一次我的祖国……

古人云云云: 虽千万人吾往矣、万军丛中取敌首级、长坂坡上七进七出…… 不过尔尔。

知乎用户 陈群 2019 发表

1917 年 11 月,时年 24 岁的毛泽东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时桂军大败湘军,使湖南省会长沙成了无政府世界。

毛泽东就读的湖南一师,是外国殖民者留在长沙的一个两层楼小院。它位处交通要塞,后临湘江和粤汉铁路,因此更易被军阀充作兵营。仅毛泽东在校的五年里,一师曾屡遭兵灾、三次受到北洋军阀的蹂躏。为此,学校增设了一门 “兵式操”,即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为适应警卫工作需要,又在课外组织了 “学生志愿军”。

毛泽东是最早报名参加学生志愿军的学生之一。加上毛泽东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信,此前曾被推选为 “学友会” 总务,因此很自然地又被学生们再次推举为 “学生志愿军” 的连长。在毛泽东的鼓动、带领下,学生们刻苦操练,训练热情十分高涨。

1917 年 11 月,桂系军阀谭浩明的军队大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军队。消息传来,傅率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出逃。其时,谭军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不能即刻赶到长沙。因此,傅军的逃离使长沙突然成了一个无政府世界。战局动荡不定,市民惊恐万分。中旬,战事逼近长沙,轰隆隆的炮声不时传来,傅军溃兵随处可见。一时间,有关战事的谣言纷起,闹得人们惶恐不安。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为了躲避溃军进校占屋,打劫抢掠,伤及学生,学校决定全体师生暂到城东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校长室,恳切希望校长不要 “弃校”。

毛泽东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恐怕凶多吉少。学校一旦空虚,乱兵便会擅入打劫。因此,“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校方权衡再三,觉得毛泽东说的在理,决定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被师生们誉为 “足智多谋、浑身是胆” 的毛泽东,协助校方,领导全校 “学生志愿军” 立即投入到紧张的 “护校” 行动中。

首先,毛泽东将学校内所有的体育尖子组织、招集在一起,并委以带头护校的重责。接着,他号召同学们将教室里的桌椅板凳搬出来,堵住所有通向外界的校门,并在院内构筑壁垒,准备作战。同时他还采取从前湖南农民护院的老办法,率领学生们将竹片削成十分锐利的锋尖,插在校园围墙上,并布置学生在各个通道处 “持枪” 站岗,且 “昼夜巡逻,警卫非常。” 而这些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

两天以后,有些零星溃兵开始进城,并踯躅于长沙街头。但当他们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 “学生军” 放哨巡逻,便没敢擅入骚扰。

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断定:这批前线溃军,目前尚不知长沙城内的虚实,所以不敢贸然四处乱闯。同时,毛泽东又探得情况,还有近 4000 溃兵正在距学校南几里地的猴子石观望徘徊,并到附近农家抢饭吃。这消息顿时使全校师生陷入紧张慌乱中。

毛泽东决定乔装打扮,亲自到猴子石附近探听实情。回来后根据探得的情况,他分析:这些既惊慌又疲惫的溃兵,尽管知道傅良佐已率部逃走,却不知道桂军尚未进城,正如惊弓之鸟。一旦他们知道长沙只是一座 “空城”,便会大胆闯入,奸淫掳掠,为所欲为,长沙市民和一师校园便会遭受一场浩劫。

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将他们赶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毛泽东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截击溃兵,宁可冒天大的危险,也要缴了他们的械,赶走这支溃军,以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

毛泽东首先组织起一支由百余名健壮胆大的同学参加的志愿军,作好出发准备。并简单交待了 “作战意图”,即:手持自制木枪等 “武器”,兵分三路潜出学校,悄悄埋伏在猴子石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以形成对溃兵的包围之势。而后,他持学校公函前去南区警察局借人,请求他们派员增援。

吃罢晚饭,第一师范的 100 余名学生志愿军一律穿上平日操练时的军装,同 “借来” 的 20 余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一道,整齐地集合在操场上。月夜朦胧,真假莫辨。远远望去,还真象一支全副武装的正规军呢。毛泽东站在操场中央,在作了简短的战斗动员后,即命令队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部署,分头进发。

毛泽东亲率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溃军正面,准备阻拦其进路。其他两路则分别包抄溃军的后路和东路,警察则扼守学校背后的制高点——妙高峰山头。沿途上,又有一些学生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手持农具、木棒、铜锣和大鼓等,陆续加入到队伍中来。

夜深人静。各路队伍已 “各就各位”,这时突然发现:在与湘江平行的粤汉铁路上,影影绰绰的溃兵犹如一条大黑蛇,正惶惶不安地向北蠕动。当这支溃军进入到学生和警察等潜伏的地域不远时,毛泽东立即命令埋伏在山头上的警察鸣枪三响。霎时间,只见写有“桂” 字、“湘”字和 “粤” 字的灯笼,一起点燃。漫山遍野,灯火通明。随后,毛泽东又令警察放了一阵排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则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远处,则军号阵阵,锣鼓喧天。一场 “激战” 就这样打响了。

稍顷,毛泽东命令停止打枪,并让几个同学用桂林话一遍遍高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放你们回家!”

湘军溃兵被这漫山突如其来的枪声、炮声、锣鼓声、呼喊声镇住了,顿时乱作一团。由于不知城内虚实,因此未敢轻举妄动。毛泽东摸透了溃军的心态,趁势急派代表前去交涉。不一会,只见溃军队伍中纷纷举出了白衬衣,表示愿意投降缴械。

毛泽东速派人将他们引到一师的前坪,命令他们放下武器,随后又令他们全体后退十步。3000 余人竟都遵令行事。全校师生见状,个个又惊又喜。当晚,在安排好溃军的食宿后,一师师生倾巢出动,一齐前来收拾枪支。他们扛的扛,抬的抬,将缴获的武器全部运进学校,堆了满满一礼堂。

次日天一亮,毛泽东等又向长沙商会筹集遣散溃兵回家所需的经费。因商会惧怕溃军久留可能危害其利益,因此十分情愿地捐出了一大笔款项。毛泽东给溃兵每人分发五至七元大洋,并亲自将他们送上开往武汉的火车,就这样 “兵不血刃” 地遣散了这支队伍。

学校保住了,长沙城也避免了一场溃军的骚扰。毛泽东机智果敢,不伤一人,率一群 “秀才” 缴了数十倍于己的 “武士” 的枪,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事后,一师的师生乃至长沙的警察,都对年仅 24 岁毛泽东的胆识和应变能力深表赞赏,称他是“一身是胆”!并取外号叫他“毛奇”。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二战时期,有一个间谍,靠着编小说把纳粹上层忽悠瘸了,依靠提供假情报获得了纳粹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本人还亲自写了评语,称他是「特别罕见能够配得上这个荣誉的人」。

他是一位英国间谍,一人分饰 28 角,自己一个人组成了一个情报部门,简直是 bug 一样的存在。严格来说,与其说他是一个间谍,他大概更喜欢人们称他是出色的编剧。

一、英国小丑加尔西

1941 年 4 月 2 日,英国伦敦军情五处的一间办公室里,负责招收和训练特工人员的米尔斯少校无可奈何的看着面前这个喋喋不休的秃头男子,感觉有些头疼。

事情还要从整整一年前说起。

众所周知,英国的情报机构主要有两大部门,分别是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间谍工作的军情五处 (MI5) 和负责海外间谍工作的军情六处(MI6)。

然而,因为「二战」前军情六处负责人奎克所 · 辛克莱始终缺乏权威,军情六处一直处于组织涣散的状态。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打,军情六处在欧洲看似强大的间谍网一夜之间就被德国方面摧毁殆尽。

军情六处垮了,军情五处只能硬着头皮国内国外一肩挑,很快就出现了人手紧张的问题,于是他们史无前例地在 1940 年面向社会进行了一次公开招聘,并委托米尔斯少校负责此事。米尔斯少校为显郑重,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

结果就是这张招聘启事,硬生生炸出来一位旷世大神。

不过,当 1940 年 4 月 2 日,这位名叫胡安 · 普约尔 · 加尔西的「秃头」大神走进招聘办公室的时候,米尔斯毫无「天选之子降临人间」的觉悟,只是单纯地觉得面前这个人的长相属实有点…… 说相貌平平都算昧着良心,公允一点应该叫「长相奇丑,难以接受」。

加尔西自我介绍说他是西班牙人,1912 年出生,父母跟妹妹都死于纳粹德国挑唆的西班牙内战中,他怀着对纳粹德国刻骨的仇恨流浪到了英国,现在只缺一个机会,一个能向纳粹德国复仇的机会。

米尔斯看着这个号称只有 29 岁却已经谢顶的男人:潦草的大胡子,肥胖的大肚子,浑身上下毫无一名特工该有的精明跟干练,怎么看都不像「只缺一个机会」。

外貌观察给了零分的米尔斯耐着性子继续追问加尔西,都会些什么。

加尔西没有让米尔斯失望,他果然不是「只缺一个机会」,而是什么都缺…… 一名特工人员应该具备的速写、译码、格斗、射击、驾驶等技能加尔西通通不会,甚至英语都说得磕磕绊绊,一句话里要加好几个西班牙语单词…… 全身上下唯一厚的只有脸皮,明明什么都不会却依然在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

米尔斯终于忍不住了,直截了当地问他:「既然什么都不会,你哪来的自信应聘海外特工人员?真把你派去了海外,你准备靠什么来获得情报?靠你的大秃顶吗?」

面对米尔斯刻薄的质问,加尔西不但毫不尴尬,反而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你猜得没错,少校,正是靠我这聪明绝顶的头脑!你知道,情报不应该是被发现的,而应该是被推理出来的,如果不是这该死的战争,我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编剧……」

在确认了这家伙确实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应聘者,而不是同事们在愚人节找来整蛊自己的演员之后,米尔斯毫不犹豫地在他的申请表上打了个 ×,然后挥挥手赶走了加尔西:「你的特工基础太差了,等学会了再来吧!」。

如果真的有时光穿梭机,相信米尔斯一定会穿梭回去狠狠扇一年前的自己两巴掌——「蠢货,谁让你告诉他再来的!」

在之后的 1940 年 7 月、10 月和 1941 年 2 月,加尔西又「如约」回到了军情五处,每次都大摇大摆地跟门口的警卫说:「是米尔斯少校约我来的!」

见到米尔斯之后,加尔西分别向米尔斯展示了自己新学会的间谍技能:

1940 年 7 月,学习了射击技术,但因为自己没有配枪而无法向米尔斯演示;

1940 年 10 月,学会了驾驶汽车,但因为自己没有汽车也无法向米尔斯演示;

1941 年 2 月,学会了电报发报技术,这次因为军情五处就有发报机,终于有了演示的机会,但整个演示过程中发报手法生疏,速度极慢,看上去真的是「刚学会」的;

最后是 1941 年 4 月 2 日,在被米尔斯拒绝了整整一年之后,加尔西第五次来到了军情五处米尔斯的办公室,请求米尔斯能够录用他,而这次他展示的技能是——学会了简单的德语。

米尔斯已经实在没有耐心跟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磨牙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以来,英国方面可以说是节节败退,不但在军事上遭受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主要盟国法国投降、伦敦大轰炸等一系列打击,情报战线上也是屡遭重创,来自欧洲大陆的情报源越来越少,整个欧洲大陆都快陷入到「战争迷雾」当中去了……

想到这些烦心事,米尔斯不由猛地一拍桌子,把依然在喋喋不休「秀」德语的加尔西吓得差点咬了舌头:「够了!等你学会了德语,说不定希特勒都已经加冕欧洲皇帝了!」

「我可以阻止他!你们一定会需要我的能力的!」加尔西急忙表态。

「我们需要的是精英!是天才!不是你这种一无是处的废物!骗子!」米尔斯把一年来积攒的怒火全部发泄了出来!

「就是因为你这种不学无术的蠢材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战争才会变成现在这个糟糕模样!外面的人都进来,给我把这个人赶出去!不要让他再浪费我们一秒钟!」

说着,怒不可遏的米尔斯在几名下级军官的帮助下,亲自拽着加尔西的衣领,不顾加尔西的挣扎,拖死狗一样将他拖出了军情五处的大门,把他当一块抹布一样扔到了街上。

余怒未消的米尔斯又当着加尔西的面严词命令了军情五处门口的警卫:「下次再见到这个人接近军情五处,立刻把他赶走!只要我还活着待在军情五处一天,就决不允许这个人踏进军情五处的大门!」

二、德国英雄加尔西

眼看着米尔斯怒气冲冲地走回了军情五处,又看看冷冷注视着自己的警卫,加尔西默默叹了一口气,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当天午夜,加尔西神秘地出现在了土耳其驻英国大使馆门口,全身西班牙政府官员打扮,指名道姓要见德国军事情报局特工人员。

当时的西班牙就是欧洲的间谍乐园,充斥着各个国家和组织的情报人员,所以土耳其大使馆一时也被整得有点蒙,不知道这到底是何方神圣,谨慎起见就把他放了进去。

而当时躲藏在土耳其大使馆里的德国军事情报局特工听说有人指名道姓要找他们,也觉得有点好奇,于是派了几个人穿着土耳其大使馆的制服在旁边不露声色地观察。

这是加尔西间谍生涯中的第一个舞台,在土耳其大使馆的会议室里,加尔西将自己装扮成了一位狂热的西班牙亲纳粹官员,自费潜伏在英国整整一年,终于打探到了英国军情五处的重要情报,特来汇报。

朗朗乾坤之下,还有如此忠贞的异国志士?

德国军事情报局的特工们也来了兴趣,主动跟加尔西攀谈起来。经过一番询问后,这些特工们不由惊叹,加尔西真是一名特工天才,不到一年时间竟然将素以保守严谨著称的英国军情五处渗透得如此之深。不但熟稔一大批军情五处下级军官的姓名,而且就连军情五处的发报机是什么型号,办公室走廊上的灯泡是什么颜色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眼看着那些身着土耳其制服的德国军官们一个个面露钦佩之色,加尔西不由得心中发笑:那几个下级军官的名字和军衔是米尔斯招呼他们动手拖他时听到的,发报机的型号是他跟米尔斯演示自己发报技术时顺手记下的,至于走廊的灯泡颜色…… 你要是也被人仰面拖着从走廊过去,你也能记得!

心里发笑,加尔西脸上反而表现的更加大义凛然,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德国人的现金奖励和免费送他回西班牙的试探,慷慨激昂地表示一定要为纳粹事业「做更大贡献」,然后再回西班牙。

刚好,当时德国在英国本土的间谍网其实展开得并不是很顺利,面对如此忠贞又「天赋异禀」的加尔西,德国特工们简直如获至宝,高喊着「天佑德意志」就通过秘密渠道把加尔西送回德国本土去了。

1941 年 8 月,加尔西来到了位于慕尼黑的德国军事情报局大本营,在这个德国情报机构总部里接受了系统培训。1941 年 12 月,这位被德国方面认证的「情报天才」顺利出师,军事情报局为他伪造了全套身份证明文件,给了他充足的活动经费,挥泪将他送上了去英国的轮船,准备让他借道瑞典前往英国。

结果加尔西一走就是一个多月没有消息。

这可把德国人急坏了:这位爷虽然看上去「聪明绝顶」,但凸起的大肚子,满身的大肥肉已经暴露他资深「宅男」的事实。现在「宅男」出门失联,不知道是在北欧的冰天雪地迷路了,还是被英国的情报部门抓获了。

正在着急的时候,加尔西的情报终于传了回来。在情报里,加尔西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抵达北欧,如何变换身份搭上前往英国的轮船,如何在轮船上巧妙摆脱了英国特工的跟踪,又如何在英国「伙伴」的帮助下顺利潜伏下来的全过程,情节惊险曲折,整个就是一出「北欧历险记」。在情报的最后,加尔西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因为这一趟潜伏工作过于曲折,之前发给他的活动经费已经全用光了,请求立即增加经费,以方便自己马上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虽然对加尔西一个多月就花光了预计半年的经费有点疑惑,但好歹自己的「天才特工」已经顺利在英国潜伏下来,所以慕尼黑方面也没有太多抱怨,爽快地又拨付给了加尔西一大笔钱。

要说这笔钱的效果还真是立竿见影,没过多久,加尔西的情报就源源不断地传了回来。更难得的是,这些情报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涵盖了军事、物资、矿产、政治等多个领域。

军事情报局的领导们简直激动坏了: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全才!

当然,秉持着德国人特有的谨慎性格,军事情报局专门通过其他渠道对加尔西传回来的第一批情报进行了鉴定跟实地核实。结果核实结果是:准确度非常高,甚至有的情报跟德国空军冒死突袭英国所拍摄的照片一模一样!

知乎用户 凉宫春日孝顺女 发表

伊拉克国军。

在他们对 ISIS 打出三万对八百溃不成军的战绩之后,我终于相信古代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可能都是真的了。

知乎用户 杯酒吟阳​ 发表

发一个共和国 “神炮” 的事迹。

关键时刻,“神炮”只要一发 “神弹” 就是战争史上的 bug。

说神炮,可能想到的先是这个

也可能想到这个

共和国历史上是真有过正儿八经的 “神炮”。它一发炮弹改变了历史,吓退了进攻井冈山根据地的国民党部队,对革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它的重要地位如图。

一、背景

1928 年 8 月,红四军主力第 28 团和第 29 团在湘南发展受挫,毛泽东率领第 31 团 3 营去桂东迎接主力部队,井冈山只留下第 32 团和第 31 团 1 营,兵力十分空虚。

二、经过

国民党抓住这个时机,纠集湘军和赣军共 5 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 2 次 “会剿”。8 月 30 日上午,湘敌第八军第一师在赣敌一部的策应下,开进到井冈山黄洋界,向布置在此处的哨口发动猛烈攻击。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 1300 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仅有一条险峻小道可以通行,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

守卫在黄洋界的我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一部在党代表何挺颖率领下,在群众的支持下凭踞黄洋界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与敌人展开激战。敌人数量虽多,但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只能呈鱼贯队形,一个一个地往上爬,每个兵力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无法射击。红军以一连一个排布置在最前沿,另外两个排隐蔽在侧后,等待时机出击敌人。三连则在后边休息,准备替换一连指战员。当时由于缺少枪支弹药,每个战士只有三五发子弹,为了节省子弹,敌人距离远时不开枪,到有效射程内再突然开火。就这样我军从早晨打到下午,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我军弹药消耗殆尽,战士们也疲惫不堪。

三、神炮登场

下午四点左右,敌人重新调整部署,发动新一轮进攻,危机时刻,战士们把刚刚修好的从南昌起义带到井冈山仅有的一门迫击炮,也就是后来的 “神炮” 抬来,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由于存放时间太久,南方天气潮湿,接连发射两颗都是哑弹,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 “神炮” 上,炮手又认真校正诸元,第三发正中敌人指挥所,当即炸死炸伤十多人,敌团长陈纪良亦受重伤,忙着进攻的敌军一下子蒙圈了。红军抓住战机吹响了冲锋号,各山头的革命群众,一边放起假机关枪(铁桶里放炮竹),一边用礌石滚木向敌群砸去。这下,敌人认定是红军主力带着重武器回来了,仓皇遁逃。

毛主席专门为此次战斗作词。

《西江月 · 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知乎用户 Bibinick​ 发表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一名班长率 7 名战士向 1000 多名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结果毙伤敌人 270 余人,俘虏 600 多人,缴获轻重机枪 39 挺,步枪 700 多支,迫击炮 9 门。而且全班战士竟无一人伤亡。二十岁的班长王道恩荣立 “一等战功” 和二级 “战斗模范” 称号。

以下内容摘自王树增的《解放战争》:

二十八日凌晨二时,邱清泉部的一个师与华东野战军八纵的一个团在蚌埠北面的刘集村激战一夜。八纵十二师二营已伤亡殆尽,只剩下预备队五连六班的七名战士,班长名叫王道恩。王道恩决定带领身边的战士,向当面企图突围的敌人发动攻击,尽管阵地前的敌人数量是他们的两百倍。
七个战士分成两个小组,分两路摸进村子,很快就发现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看样子是个炮兵连。王道恩向两个小组做了个手势,突然大喊:“蒋军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一个敌人开了枪,子弹擦着王道恩的耳边飞过去,王道恩一个点射,射倒了几名试图抵抗的敌人。“谁反抗就打死谁!” 刚刚占领村子的国民党军弄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解放军,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一个军官说:“别打!我们投降!” 但是,那个军官迅速地弯下身,拿起一挺机枪就要射击,被王道恩即刻开枪打倒。在受伤军官的呻吟声中,一百多名国民党兵举起了手。
迅速地处理俘虏之后,国民党军的反击开始了,数百名敌人在漆黑的夜色中蠕动,曳光弹的光亮下,成片的钢盔寒光凛凛。
七名战士都上了刺刀,准备一死。
王道恩决定还是主动发动攻击,而且要朝着敌人的核心工事猛打猛冲。核心工事是一条环形的战壕,王道恩和战士们一起扔出手榴弹,然后往战壕里冲。敌人顺着战壕向后跑,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六班带的手榴弹很多,足有几大筐,仅王道恩一个人就扔出了百十来颗,最后打得战壕里的敌人直叫喊着要投降,六班的战士端着刺刀扒拉着数数,又是一百多人。
七个战士兴奋极了,接着向村子西北角敌人最后的阵地开始攻击。这是一个梅花形的子母堡群,最大的堡垒直径有十五米,敌人的师部就设在里面。攻击开始的时候,大小地堡里的机枪同时射击,弹雨横飞,打得六班战士根本抬不起头来。一个战士在弹雨中慢慢往前爬,爬着爬着回头指给王道恩看:“班长!他们在这里!” 黑暗中,王道恩看见了敌堡群前面的一块空地上密密麻麻地躺着一片尸体。这是突击队六连,昨晚激战的时候,从连长到战士全部倒在了这里。
七个战士就是为了报这个仇冒死发动攻击的。
但是,看见眼前的情景,他们还是哭了。
王道恩,沂蒙山里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在村里庆祝日本鬼子投降的锣鼓声中,他参加了八路军。他上过几年小学,还在八路军开办的识字班学习过,懂得些道理,加上作战勇敢,很快就成为华东野战军中有名的战斗英雄。这次参加反击邱清泉兵团突围的战斗,领导让他的六班当预备队,他很有点不服气。但是,当敌人占领了刘集村的大部分阵地,上去的连队没有一个人下来时,他牙咬得咯咯响。王道恩问六班的战士有没有胆子发动反击,大家都说这回死就死了,兴许能把阵地夺回来。
王道恩说,敌人根本不知道咱们只有七个人,干脆就朝那个大母堡打,打他个天翻地覆。于是大家再次准备手榴弹,包括自己携带和从战场上收集的,个个身上都挂满了,大筐里也装满了。王道恩一声令下:“投!” 七个人的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飞出去。最终,硬是将敌人设置在母堡前的防御线炸开了一道缺口。七个战士并排往上冲,敌人的机枪盲目扫射,战士们左躲右闪,他们爬上了母堡的顶部,一齐往射击孔里塞手榴弹。母堡里发出沉闷的响声,然后,一支枪挂着条白毛巾伸了出来。接着,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和一支接一支的步枪跟着扔了出来。
天亮了。刘集村内的敌人大部分被消灭。
王道恩的六班的战果是:毙伤敌人两百七十人,俘虏六百多人,缴获轻重机枪三十九挺,步枪七百多支,迫击炮九门。
令人惊奇的是,六班七名战士竟无一人伤亡。
二十岁的班长王道恩荣立 “一等战功” 和二级 “战斗模范” 称号。

补充:看到评论区有知友在讨论一个人在战场上投出百十来颗手榴弹的问题,再举两个例子吧。

举一个获特等功及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志愿军 12 军 31 师 91 团 5 连战士胡修道德。1953 年 1 月,他和班长和另一名战士奉命防守上甘岭高地其中一个阵地,面对联合国军的冲锋,胡修道不停投掷出手榴弹,其中在不到 90 分钟时间内便投出 60 多个。之后还因其他阵地战友伤亡,被调去支援,出现过一人作战的情况。激战一天,他们共打退敌人 41 次进攻,胡修道单人歼灭敌军 280 余人。玩命般扔手榴弹的胡修道,直到班长抓住他手腕后,才知道敌人已经被打退了。

另一个国军的例子,忻口会战一场战斗中,晋绥军 24 军 71 师 428 团战士郭廷成,一小时内向日军投掷出 100 多颗手榴弹,对日军造成大量杀伤。

知乎用户 死螳螂 发表

DD-459/724
前后两代拉菲……
挂逼中的战斗机(

一代目拉菲夜战里 20 米距离和比叡擦肩而过…… 然后从. 50 到 5 英寸火力全开,从船头扫到船尾…… 阿部弘毅重伤,幕僚们非死即伤…… 要不是鱼雷保险没开,估计比叡就得吃个大的……

二代目拉菲 45 年 4 月 15 号面对神风突击,击落 9 架,吃了 4 发炸弹 6 架神风,没沉……
Becton 舰长有言 “只要还有一条管子能喷,哥就绝对不会弃舰!”

DD-459,本森级驱逐舰拉菲号,重伤比叡的小尺寸战神,流氓龙有出模型。我正在做(

DD-724,萨姆纳级驱逐舰拉菲号,6 撞 4 弹还在坚持战斗的不死鸟。

超厉害的拉菲号(雾)
看发色和发型,蛐蛐和老衲果然有奸情(大雾)
个人认为是舰 N 的 DD 里最可爱的,连我这姐控都想领一个回家了(超大雾)

知乎用户 廿五画生 发表

人形自走兵器
海带拦潜艇,雾霾防美帝
仪表堂堂,国士无双
真预言家
因果律武器,代号 “我军贝利”

—————————————————我不是分割线————————————————————
是被哪位大 V 点赞了吗吓死我了
在这里说明一下吧,黑局座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军迷的日常。但是对于局座,他对于我国人民的军事知识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局座能被选出来坐到这个位置上,与他的外表和水平都还是有很大关系,毕竟要上电视嘛,总得看脸。靠脸和才华吃饭,局座乃是我等的榜样。
上千赞了,谢谢大家!安利一下局座的微信公众号,是局座本人弄的,大家可以进去看里面的视频,局座亲口说这个公众号就是他的。局座也是心宽,自称局座一点也不生气,并非水军,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些好东西。

知乎用户 在历史中旅行​ 发表

前线吃紧,老巢被端。 项羽不慌不忙,调集三万骑兵,用一场闪电战,把刘邦打到丢儿弃女。

壹:楚军进山东

项羽这个「霸王」,有点闹心。他当这个大王基本上一天没消停过。

公元前 206 年,四月,项羽刚刚分封完诸侯;五月,齐国的实力派田荣就把项羽封的齐王田都打跑了。那时,田都都没有上任。

田荣对自己的侄子田市说:「不用担心,接着当你的齐王,去什么胶东,当什么胶东王!在这片土地上就是咱们爷们说了算!」

但此时项羽的名气已经传遍华夏,小孩听了不敢哭,大人听了不敢叫。田市害怕得罪项羽,偷偷地溜走,去即墨上任。

田荣大怒,咋就这么不争气呢!

六月,田荣攻击即墨,杀掉了这个不成器的侄子,自立为齐王,并和彭越成了合作伙伴,约彭越攻打济北王田安。

老朋友彭越再次回到我们的视野了。

此时,彭越已经凝聚为一股上万人的力量,而且在反秦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更在魏地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由于不认识项羽,所以在分封地盘时,他被忽略了。

这让彭越感到很不满,所以他和一起反项羽的田荣拧成了一股绳。七月,他斩杀了被项羽分封的田安。

至此,项羽精心分配的三齐,在三个月后被田荣统一。

八月,刘邦出汉中的同时,田荣首先对项羽动了手,并派彭越南下攻济阴,项羽派萧公角迎击,被彭越所败。

田荣的咄咄紧逼,导致了项羽决心灭齐,但北伐之前,他要解决两个「定时炸弹」。

第一个炸弹,是被尊为「义帝」的楚怀王。

楚怀王被项羽架空后,发配到了老少边穷的彬县,他心中是不服的。这一点项羽也是知道的。

但项羽认为,有他镇守西楚,这个「义帝」能兴起什么风浪,爱服不服,就废了你了,你能怎么样?

项羽没有想到局势会乱得这么快,不到三个月,齐地已经全部反叛,局势已经乱到需要他亲自出马的态势。如果他一走,这个「义帝」在大后方会有什么动作,他鞭长莫及。

毕竟「义帝」还是名义上的老领导,刘邦、英布等原来都是被他领导的,号召力还是有的。所以,项羽决定斩草除根。

不过,项羽还是比较有脑子的,这么一口大锅不能自己背,于是派了九江王英布和临江王共敖去下黑手,在江中杀掉了「义帝」楚怀王。「怀王」看来真不是个好名号。

这个放羊娃在山野中被找到拥立,又在江中被莫名杀掉,他同他的爷爷正牌楚怀王一样,没有逃脱诅咒,死得稀里糊涂的。

第一颗「炸弹」拆除后,项羽又亲自动手拆了第二颗「炸弹」,杀了韩王韩成。

杀韩成的原因在于,当初韩国的复国实际上是在刘邦的帮助下完成的,韩国的宰相张良也一直跟着刘邦东奔西走。

虽无「夫妻」之名,却有「夫妻」之实。虽然名义上张良是韩国的宰相,实际上跟刘邦一直穿一条裤子。从国王到国相,都像刘邦的傀儡政权,这是项羽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在诸侯们纷纷就封时,项羽就扣住了韩成,把他一直留在彭城。

张良确实让人无法不误会,分封后,他不随着韩王回韩国,而是送刘邦一直到汉中,回来后又写书信,说刘邦烧了栈道,这个没出息的家伙,这辈子都不打算出来了。

没几个月,又传来消息,刘邦以霹雳手段拿下「三秦」,统一了关中。

这时,张良又送来了信,说刘邦得了最开始约定的关中就打住了,他可没胆量往东打。

这个张良在这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忽悠,项羽看了会是什么想法?

项羽非常担心自己放走韩成后,「亲刘」的韩国政权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索性杀了韩成,封了自己的手下,原来的韩国人郑昌去做韩王。

拆了这两颗「炸弹」后,项羽觉得可以安心北伐了。但这两颗「炸弹」真的拆掉了吗?

不,它们变成了延时的「超级大炸弹」。

第一就是彻底逼反了张良。

张良在韩王成被杀后就乔装易服,走小道投奔了刘邦。

自此,「汉初三杰」聚齐!算上彭越,刘邦集团还差两位关键人物,就能召唤驰骋天下了!

在齐地田荣捣乱,韩国张良反水后,被冷落的陈馀也开始蠢蠢欲动。

他在看到曾经的好兄弟,今天的陌路人张耳被封王后,瞅着自己封的那三个县越看越来气,于是密谋找到了公开反项羽的田荣,借兵攻击张耳。他声称自己要帮助被扔到北方代郡的赵歇复国,并许诺事成之后,赵国效忠于齐国,为齐国把守西大门。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田荣同意了,并亲自带兵支援陈馀复国。

齐地开始成为关东地区的反楚大本营,支持各路人马脱离项羽的领导。

十月,得到了田荣援兵的陈馀带着自己的三县人马袭击了常山王张耳。

张耳刚刚受封半年,赵地还没捋明白,大量的骨干又被原赵王带到了代地,再加上自己根本就不是将才,在陈馀和齐国联军的攻打下,张耳被迅速地撵出了赵国。

张耳在无家可归后,让自己的谋士卜了一卦,敢问路在何方?

谋士没有说「路在脚下」似的片汤话,而是建议了两条路:

一条是跟着封了自己的项羽;另一条是跟着自己曾经的门客刘邦。

这哥俩势同水火,投奔了一方就意味着和另一方决裂。

在这关键的抉择中,封建迷信帮了张耳一把:卜卦,往西走!

江湖传言,汉王刘邦出关中时天象美妙到不可思议!

天意啊!

张耳往西逃跑投奔了刘邦。陈馀则从代郡迎回了原来的赵王赵歇。

至此,仅仅半年时间,秦地、赵地、齐地,全部脱离了项羽的掌控。

在各地土崩瓦解的大局势下,先抽谁成了问题。

项羽决定举兵先抽齐。这是烂根子!

伐齐之前,项羽曾调英布前来支援,但英布称病,仅仅派了五千人前来支援。英布可是他的铁杆,不管真病假病,但可怜的五千人表明了英布的态度:

现在不见得你说什么,我就一定得听什么了。

项羽突然发现,他分封下的所有势力,无论是敌还是友,已经全都开始脱离他这个「西楚霸王」的掌控。

他这个「霸王」,根本没有意义了,不仅属下们根本不听话,敌人也越来越多。

他发现,能靠的只有自己!

不指望了!打出个未来吧!虽然反声一片,但跨上马的项羽,还是那个「万人敌」。

项羽北上,先是将彭越打败。彭越一看项羽出来了,于是且战且退,与田荣援赵的大军汇合到了城阳。

在城阳,齐楚会战打响。兵力上,双方大致相等,全是十万人。

如果在人数上没有占到巨大的优势,跟项羽硬碰基本上就是被歼灭。

大战打响后没多久,齐军就被楚军冲垮了。彭越一看势头不对,又率领自己的队伍逃到了老根据地巨野泽打游击去了,田荣则聚敛败兵向北撤退。

但项羽没有给田荣休整的机会,楚军放弃了彭越军,疾追田荣。

由于项羽追击得太紧,齐军无法坐船东渡大本营临淄,只能退至平原。

这回完了,齐地的泰山和济水天险全指不上了。

你说你跑出来跟项羽对打干啥呢!

在平原,田荣再次被击败,并被当地人所杀。

田荣死前一定明白了,为啥自己那个不成器的侄子要听一个外地人的安排。

真打不过啊!

齐军群龙无首后,被项羽屠戮殆尽。项羽随即封被田荣一族赶走的前朝王室成员田假为新齐王。

项羽恼怒于齐人,脑子一热,尽烧平原房屋,劫掠钱财、妇女,然后向东走,向齐国大本营扫荡,一直烧杀抢掠到北海。

「战神」动刀兵,上天派项羽「收人」来了。

「西楚霸王」变成了杀人恶魔,各地齐人群起叛之,山东父老乡亲们各自组成民间武装,与楚军抗衡。

田荣之弟田横则趁机收揽田荣败军和各地愤怒的齐国人再得数万人,在城阳再次拉起「反项」旗号,专打楚国人。

至此,项羽彻底陷入了与齐国人民作战的汪洋大海。

贰:刘邦挺进彭城

项羽的伐齐,看上去胜利了,而实际上并没有。

他并不知道何时该停止。当他将田荣消灭,击溃了齐国的国防力量,扶植了田假做齐王时,他就应该打住。

因为他的所有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成。

他的军事天赋再次帮助他打败了不服的势力,「西楚霸王」的威名响彻中原!

如果他在此时收手,相信齐国在他的兵威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常老实。中原大地将再次消停。

但他的最大弱点暴露了出来:缺乏战略眼光!

他并不明白自己打这仗是为了什么!

拿破仑说过:「胜利的时刻往往潜伏着最大的危险。」

这算是自我反省的金句。

成功有时候会让你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当有人想要挑战你的权力时,你的敌意会加深,态度会更加激动,结果往往就是不知进退。

有一句千古流传的概念: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这句话虽短,但需要每个国家的政治家都牢牢记在心里。

如果有别的办法实现政治意图,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项。

如果必须选择战争,那么什么样的战争目标可以达到自己的政治意图,就是制定战略时的重中之重。

达到了目标后,你就应该及时罢手!

每一个制定战略的领导人都应该满足于战略目标达成后的胜利!因为你的每次行动,都是有成本的!

经济学中有个笑话,叫作「破窗理论」。一个人拿石头把人家的玻璃砸了,然后说咱再买块新的,促进了消费,GDP 就上涨了,经济就循环了,还推动了一连串的生产。

按照那种生物的说法,创造就业、发展经济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国的挖掘机停工,让所有的劳动力拿着勺去挖土!

玻璃碎了,买块新的,促进了生产没错,但原本可以用这钱来买地毯的。

社会的总财富减少了!

从深层次讲,浪费了本可以用在别的地方的时间、资源与机会。

打仗所付出的成本是士兵的性命、精力,全国无法正常生产,化敌为友的机会,回不来的好时光,等等。

项羽打死田荣后,完成了战略目标,扶植了「伪政权」。如果就此打住,齐国会给他进贡,他的战士们可以回家,老百姓可以生产。

那些用在无限战争泥潭中的机会和资源,则有可能变成一座座大粮仓,一架架好桥梁,一群群新出生的娃。

如果贪心不足,或者随性而动,通常就会带来无穷尽的「反噬」。

不知道在何时打住的人,是无法走到最后的!

因为他们缺乏自制力,缺乏大局观!

人生很长,没有战略方针,没有自制力的人,往往是到达不了巅峰的。

百战百胜的最后,就是数胜而亡!

项羽选择了对齐地进行报复,他把对田荣的仇恨施加在齐鲁大地上,结果自己却深陷泥潭。而与此同时,刘邦的消息令他一次又一次地头痛不已。

刘邦在拿下关中后,定都栎阳,夷平了秦国社稷,建立了大汉社稷,开放了秦国的各种园林、池塘,让老百姓们开垦种田。

蜀地、汉中的百姓由于出兵汉中有功,免租两年;有从军的,再免一年。

看见了吗?

这就是另一种成本的体现。韩信迅速结束了关中战事,两川因此得到了回馈,民心大定。

你永远不知道这些省下来的成本,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帮助。

转过年来,关中大灾,萧何献出政策,全往汉中、蜀地逃荒,去了就有饭吃!

汉中、蜀地张开怀抱欢迎关中兄弟们。在一头一尾,蜀汉这片土地成为老刘家的避难所,真是极具对称之美。

时间、资源、机会,都是有成本的!

要做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公元前 206 年,十月,刘邦在稳定大后方后,除了留下韩信指挥少数部队围困章邯外,大军开始兵出函谷关。刘邦的东征和当初的西进是一个套路:劝降。

还是那句话,得明白战争的目的,能不打尽量不打!

刘邦第一张牌是张耳。河南王申阳是张耳的老下级,老领导都投降了,听说刘邦在关中把章邯都灭了,申阳权衡后也投降了。这条秦国啃了上百年的整条豫西通道随之让了出来。

刘邦设置河南郡。

同月,根子更浅的韩王郑昌被武力拿下,颍川郡被收编。至此,最关键的颍川、荥阳被刘邦攥在了手中。

公元前 205 年,三月,巩固河南地后,刘邦进略黄河北,自临晋(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东渡黄河,西魏王魏豹归顺。

刘邦又率大军直指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殷王司马卬应战,被生擒,司马卬归降,刘邦置河内郡。

至此,河东、河内平定。

拿下河内后,刘邦由平阴津(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南渡黄河,这时遇到了一位老人。

这个老人姓董,他对刘邦说:「项羽奸险,杀其君主,是天下巨贼,大王此时应该为『义帝』发丧,号召天下共诛此贼。」

知乎用户 鲁米采伕 发表

勾践灭吴,是被轻视的战争大 bug!

1,这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强国被灭亡,是彻底灭亡,被灭到连遗民都没见记载。而且居然是被一个落后的、偏僻的国家所灭。

2,越国本就落后,又遭受吴国严重摧残,全越被揍得 “国有墟棘,身为鱼鳖”—— 意思是国都成了荒凉的废墟,百姓在逃难中大量淹死于密布河流、水网的宁绍平原。国土面积 90% 被割让给吴国,残剩面积按《国语。越语》的记载只有东西百里之地。上层贵族 “男为臣,女为妾”,勾践做为国主亲自入吴当马夫三年,他的妻子在吴国当扫地大妈。不光如此,越国士大夫的女人,给吴国士大夫当女人。越国官员的女眷,送给同等级吴国官员家里当女眷。

3,越国降吴时,军队只剩 5000 人(清华竹简《越公其事》则称 8000 人),而吴国兵力十万三千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国人口下降到 10 万以下,因为经过多年恢复后,向吴国借的粮食也不过一万石,可见消费量很低。吴国人口按兵力数量等综合推测约 60 万到 80 万。

4,残剩的越国,国家财富值钱的东西都被吴国掳走,“宝器尽入于吴”,还不得不以残破国力 “厚事于吴”,每年承担巨额的对吴国的贡品。光是葛布,一次就交纳十万之巨。吴王好起楼台,越王便派遣成批的良工巧匠入吴助造,另外发动所剩不多的劳动力进入深山,“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

不光要大量向吴进贡,对楚国、晋国、齐国这些强邦,每年都要赠送丰厚的贡礼,“皮币、玉帛、子女(年轻女子)以宾服焉,未尝敢绝”(《越绝书》)。

5,除了巨额贡品外,越王勾践十年不向百姓收税,更不可思议的是,还向全民提供类似今天北欧国家那种 “从摇篮到坟墓” 式的福利:

百姓生儿子的,官府奖给两壶酒一只犬,生女儿的,官府奖给两壶酒一口猪;孕妇临盆时,务必报告官府,官府会派医生来接生,确保母子平安,一个人也不准损失。生两个孩子的,官府给粮食,一胎生三个孩子的,官府出钱雇专人帮着照顾。只要是贫穷的百姓,不管有无生育,都会得到官府的福利赡养,可保小康。有人病了,官府会问会管,不让你因病返贫;有人去世了,官府负责安葬;对老年百姓,官府管养老;民家有孤儿,官府会妥善抚育。总之民众们的生老病死,官府全包了。平日河流里,有专门的官船满载食品、食用油,接济一切遇到的流浪者、无家可归的儿童 ——– 这样的政策,恐怕换了唐宋元明清不管哪个朝代,财政都会破产啊!而这些王朝要么大一统,富有四海,要么以经济发达著称,却都吃不消这么个惠民法。不要说它们,哪怕是二战之后的德国、日本,也没法一开始就这么干啊,可在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一个落后、受战争摧残的蛮夷之邦却真的这么干了。

6,不光管本国人,还管外国人,想往越国移民的,官府会不惜开支,只要愿意来,官府会分你好房子,保障你丰衣足食的生活,特别是四周的优秀人才,还会有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以致四方之民如流水一般纷纷入越,(“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下”)这又是一大笔巨额开支。

7,这么多负担之外,越国还要暗暗发展军力以复仇,而且以高标准建军,什么兵种都要配齐,都要上规模,光是脱产的 “死士” 就养了几万人,(“聚死臣数万”《越绝书》)。要给予这支庞大的军队精良的装备,要生产大量兵器、铠甲、盾牌、箭弩、兵车,要维持强大的水军,需要造大量战船。要长期从严训练,甚至不惜一把大火焚烧宫殿来考验部队的应变力、反应力、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哪一项都是个无底洞!

勾践的钱是从哪来的?

8,为了国家前途,越国还进行了迁都,将国都从山区迁到相对平坦的地方,并兴建宫室、官府、城市 ——– 这可是依照楚国首都的式样新建规模巨大的城市,而且有强大防御力量,这又是个巨大的耗民工程。

然而,怪事发生了,从越国兵败降吴开始,仅仅十二年过去,如此贫苦、人丁稀少而负担巨大的越国,不但没垮,反而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富强之国,“人民殷富,皆有带甲之勇”,更可贵的是,百姓都享有周全的物质保障,生活水平远过于一百多年后的商鞅之秦。趁吴王夫差赴中原争霸之机,出兵攻吴。勾践派相国范蠡、大将舌庸率领一支强大水军,从杭州湾入海,绕到江苏进入淮河,以隔绝吴王夫差的主力大军回师之路。 然后由勾践亲率一支庞大的军队:

“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

攻入吴土,(《史记勾践世家》),一举擒杀吴国太子,攻陷吴国国都的外城(“入其郛”),焚烧吴王用五年时间兴建的 “姑苏台”,大肆残灭其人民,掳走吴王的王船。吴王夫差急忙率军赶回,见到惨景,大悔不及,但又无力报复越国,只好与勾践约和。

勾践返越后,又用九年时间,积蓄能量,交通楚、齐,彻底灭亡了疆域广阔,称霸一时的巨吴,彻底兼并了它的国土与人民。

这样的奇迹,难道还不是战争史上一个惊人的大 bug 吗!?

那么,勾践是怎么做到这个奇迹的呢?

先从一件事说起:

公元前 491 年,勾践因为给吴王做奴隶表现倍儿好(据说亲口尝过吴王大便),被释放归国。然而刚回来就被一位大臣给批评了一顿。

原来,勾践一踏上故土,眼看国家残破,民生艰难,心里很急,便亲自下田种地,他老婆则养蚕织布,打算一家人自给自足,给国民做个榜样。没成想招致一位大臣的不满,此人正是被今天的我们严重忽视的一个奇才 —– 计倪

计倪和范蠡、文种一样,都来自楚国。三位老乡之中,范蠡长于军事和外交,文种长于治国理政,而计倪则特别擅长天文、阴阳学,并利用这一特长,钻研商业运筹,振兴经济。

其实比起范、文来,计倪在家族出身上就有优势,他父亲计然,是著名才士,曾被楚平王召见问计,所以计家父子都是肚里有货的人。计倪眼看勾践心心念念要强国雪耻,却只知道男耕妇织这一套,大为鄙视:领导,你这是只会卖傻力气,太没有智慧了,太缺乏技术含量了,太不审视周边时事了!(“此竭于庸力,而不断时与智也” 见《越绝书》)

于是,面对洗耳恭听的勾践,计倪大讲一番阴阳运筹之道,原文有些玄乎生涩,就不引用了。但中心思想是:越国应利用区位优势,“渔三江五湖之利”。怎么个渔法呢?比方说,吴和楚是一对死敌,双方进行过百年战争,吴人还曾攻入国楚都,把楚王和公卿贵族们的妻子、女眷全部蹂躏。所以,楚对吴有深仇大恨。虽说两国不往来,但偏偏各有丰富的特产,互补性很强,而越国臣于吴,又与楚有特殊关系,正好夹在二者间做中介生意。越人将吴国的海产、食盐、高级冶金产品、青铜矿产大量贩入楚国。然后将吴人喜欢的楚物:黄金、锡、丹沙等矿产品、名贵木料、石材,以及漆器、丝织、皮革等手工业产品、还有水果(荆橘)、贵族玩的奇禽异鸟、药材源源不断转卖到吴。吴王也乐于小越能帮它搞来敌国的紧俏物资,楚人也高兴小越帮自己代销物产,顺便也希望苦逼的越国恢复起来,一起牵制吴。楚国本就地大物博,特别是水利发达,因而粮食多多,稍微抬抬手,就够越国那点人吃的了,所以使越国政府不用征粮于民,让民间好好蓄养元气。

另外,越国针对吴国,大搞 “对口” 产业。前面说了,吴王夫差好奢侈,喜欢大建宫殿楼台,喜欢女人,喜欢各种美食,喜欢漂亮的服饰,喜欢一切美好的享受品。越王于是大力发展奢侈品产业,这可是绝对的高附加值啊! 比如征发高档木料,派遣能工巧匠,帮吴王建筑楼台。又发展葛布种植,再让女工们织成细布,做为吴国宫廷用的衣料。同时大送美女,比如西施、郑旦等著名美人。又配上名贵甘橘、精致的写笔、狐皮、江南难以一见的晋产名贵竹子等高级进口货,琳琅满目的奉送到吴国。

吴王夫差自然大喜,而且他是个特别讲虚荣要面子的人,处处要摆霸主范。既然越国小弟如此恭敬,如此厚意,自然也不好意思白拿,也要回赐丰厚的财物做为酬答。并且,体谅小小残越采集贡品不易,将原本割占的越国近千里领土,分两次归还了勾践,使越国版图一下子回血,“东至句甬(宁波),西至于檇李(桐乡县濮院镇),南至于姑末(衢州东北),北于平原(海盐县)” 说还就还,人口、资源瞬间恢复。

同时,越人利用吴王夫差急于向中原进军争霸的野心,吴国跟谁结怨,威胁到谁,越人就趁机把生意做到哪,顺便拉关系。越人本就擅长浮海泛舟,于是大举北上,“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对齐、晋这些富强的大邦,把身段放到最低,再利用新兴的奢侈品产业结他们欢心。每年春、秋两季都主动送去大量贵重贡礼,甚至像今天的乌克兰那样,把美女上升到一项产业的高度,做为特殊礼品到处奉送,为越国打开广阔的国际空间,“皮币、玉帛、子女(年轻女子)以宾服焉 “,据史料说,越都郊外就有 “美人宫”,想必是官府将选出来的美女集中送到这里集训,培养成权贵们的玩物。 齐国本就是春秋时代的首富,又被吴军上门踢馆子多次,在钱的问题上,想必对越人出手大方。晋国亦感到霸业深受吴之挑战,东西自然也不会少给。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宋国,宋国虽说外交水平不如郑国,但工商业特别发达,宋境内的睢阳(宋都)、陶邑、彭城,是中原三大巨型商业都会,店铺林立,“百工居肆”,天下财货荟萃之所,所以宋即使不算大国,但绝对是个富国。还有文化大邦鲁国,也是兵车千乘,人口稠密的中等国家,宋、鲁都受吴人欺负,自然都愿意赞助小越,总之,大伙都愿意把吴国给搞下去。这一轮经济、外交攻势下来,从越到楚再到中原,再到濒海的大齐,2000 多年前的一带一路,骤然成形!

所以,计倪有如此眼光,如此奇谋,难怪年岁比他大一截的范蠡会拜他为师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为何激流勇退,隐姓埋名跑到中原做生意去了?肯定跟这段打工的经历大有关系,帮着越国经营一带一路,这商机有多少,利润有多大,老范早就有数了,看准了这条退休谋富之道。

所以《史记》提到范蠡自称 “计然(即计倪)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愿用之家”,与其他史料的说法合拍。范蠡后来挑的安居地,正是中原商业发达的宋国。别忘了,勾践灭吴后,劝范蠡早谋后路,离开越国的,也正是计倪,当然这是后话了。

越国用计倪、逢同之策,运作下来,可以十年不收税,民家都有三年的余粮,境内 “无有闲草,越邦乃大多食”(清华竹简《越公其事》)。官府则通过转口贸易、高附加值产业而财源滚滚,足以招兵买马,发奋图强。

不过,越国还有一个短期无法克服的大问题:人口稀少

所以,越国实行高福利政策。不过,这一政策对于人口增殖效果其实不大。大家想想,就算从勾践回国算起,到第一次攻吴,只有 9 年时间。等着福利政策后的第一代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再当兵?黄花菜都凉了啊!

所以,这一奖励生育的政策,主要作用是吸引外来移民,让他们来越国定居,特别是周边落后的地区,“东夷、西夷、姑蔑、句吴四方之民乃皆闻越地之多食、政薄而好信,乃波往归之,越地乃大多人”(清华竹简《越公其事》)。短期内收获大量成年人口,他们和越人一起,都乐于繁殖,让越国的人口根基稳固下来。至于齐、楚,则向越国输出有技术、有才能的 “达士”,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越王对他们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提供优厚舒适的生活,让他们为新的祖国效力。成书于汉代的《越绝书》曾提到会稽当地有座 “麻林山”,就是因为吸引了大批齐国移民来此为越国种麻而得名。拥有庞大人力资源的楚国向越国输出了计多优质人口,有大批楚人在越国服役,甚至有全部由楚人组成的越军前锋敢死队。楚人出身的范蠡还特别向勾践推荐楚国著名射手陈音,来帮助训练越军。据说只用了三个月,就让越军的射击技术发生质变(“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

当越向吴发动复仇战争后,战火延绵,持续长达九年,比中国八年抗战还长一年。因为是国族仇杀,吴人殊死抵抗,越军死伤惨重,但越国有楚、齐为后援,人力、物力源源不断。而衰落的吴国,把远的近的都得罪个遍,又因为争霸连年,轻锐尽死,再加上灾荒,无人相助, 终于轰然倒下。

起家前的吴国,《左传》鲁成公七年(公元前 584)称,吴国伐巢、伐徐,入州来,“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 可见到夫差盟于中原时,吴已有一百多年大国根基。

全盛时的吴国,注意那个后来不可一世的秦。。。。。

勾践终成一代霸主,完成了中国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逆袭崛起,报仇雪恨。胜利后,当年受尽欺辱,抬不起头来的越国,已然是扬眉吐气,屹立于东方的新贵,兵马横行江淮,为各个受吴欺侮的中原国家主持公道,华夏震动,“当是时,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卷 41),中原地带的 “宋、郑、卫、鲁、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国语。吴语》)。蔡、莒、滕、郯等小国都依赖越的保护,连周天子都不远千里,派使臣送来祭肉,让勾践的威风尊严一时超过了齐桓公、楚庄王,诚可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要是历史定格在这一刻,该多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故事圆满落幕之际,却出现了吊诡的反转:很少有人发现,这场吴越争霸战,最终的胜利者却不是越国,而正是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楚国。。。。。。。。

即使越国用了这么多招数,富国强国,但灭吴依然是超出能力的苦事,越王每征吴,都不得不动员全国的成年男子到城门外集合,只根据五种情况放人:独生子、一家兄弟都服役的、有疾病的、体弱的、性格懦弱散漫的,其他都必须出征。这样征战一次,越国经济就差不多要停摆一次。如此多年,等到把吴国消耗得灯干油尽之后,越国也元气大伤,兵力、人口剧减,社会积累打光,几乎又回到解放前。吴地则化为废墟,生产力被完全破坏,吴国领先华夏的冶金工业、精良的农具制造业、土木工程技术、设计建造运河的绝活,从此风流云散,曾经走在时代前面的那一代工匠、设计师、技术人员全部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这片热土再也没有了活力,变得死气沉沉,更不要说给新主人增加多少国力和富力,相反,要消化残剩的,带着仇恨的吴民,要恢复经济,都需要钱,需要时间,越国用了几代人,再没能盘活它,吴地成了他们的负资产。

所以,大仇终报之后,勾践心里是心满意足还是由悔生疑?还真不好说。

称霸时的越国版图,可风光背后的姿味,想来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清楚却倒不出来

毕竟,在灭吴战争中,因为代价实在太大,勾践两次想打退堂鼓,只要吴国投降,给越国当个 “附邑” 也就姑且了事罢。但范蠡、文种苦劝阻挠,非逼他打到底,于是越国勒紧裤腰带硬是围了吴都三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

原本一直对越国有求必应,千好百好的楚国突然变脸了! 楚惠王起兵攻越,勾践无力再折腾,不得不在称霸不久,就大丢面子,割地宁人,北起今天安徽宿州下属的蕲县(双堆集就在附近)向南穿越蚌埠直到巢湖这一线长达五百里以西的原吴国旧地全部割让,这就是《史记》所说的 :“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当年的吴越矛盾,瞬间变换成新形势下的楚越对峙 ——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原本赖以致富的经贸支柱没了,随着吴国灭亡,齐、晋也转而视越国为新的威胁,“贷款” 没了,收入没了,越版的一带一路也没了。勾践这才认看清处境:离天堂很远,离楚国太近!下决心避开它,不远千里迁都山东琅琊。

遗憾的是,一个新霸主,当年麾下五万多熊貔之师,教士、车兵、卫队、弩阵,兵种齐全,陆地上铁流滚滚。水面上,越人舟师长驱江河大海,横截江淮,何等威仪! 可灭吴之后,勾践能带到新都的家当,只不过 “死士八千人, 戈船三百艘”(《吴越春秋》),不光阵容寒酸,随迁人口也非常少,面对一个陌生的、遥远的、荒僻的东海之滨,勾践只能抖擞精神,去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可他的谋臣们呢?

为何楚国翻脸后,接连发生范蠡出走、文种赐死、计倪装狂的事呢?因为他们都来自楚国,你懂的。。。。。。。。。。。。

知乎用户 某科学的 152 神教 发表

1.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德国方面一直试图向苏联安插间谍,但大多收效甚微,这时候一个自称为 “御座” 的反苏组织穿越火线找上门来,称希望能同德方合作。德方发现这个组织多年来一直从事地下 “反苏” 工作,甚至核心成员还可能是 “白匪” 后裔,对苏联极其不满,加上情报工作的迫切性和战况的逆转,很快信任了这个组织。德方要求御座提供情报,并要求其训练对苏联的侦查员,侦查员将穿越战线到苏联后方侦查或执行破坏任务。组织成员往往在任务结束后十不存一,但总是表现的非常积极,且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他们甚至在莫斯科和高尔基城建立了情报小组,并安排了成员打入苏共高层。

不过直到战争结束前夕,德国人才发现,这个组织是由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成立的。苏联于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制订了 “修道院计划”,如果莫斯科失守,该组织将负责敌后活动。然而莫斯科战役局势回转,这个计划并没有废止,而是转而用御座组织向德国方面提供假情报,误导德国统帅部的决策,用组织内的人员在德国训练特工时的职权之便伪造证件,让很多德国间谍一入境就被内务部抓获,并挖出了德国许多打入苏联的情报组织。德国派出的间谍十不存一,要么被内务部抓获,要么拒绝执行任务转而隐藏起来——柏林失去了对这些间谍的控制。御座组织在隐蔽战线为打败法西斯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2. 在抗美援朝的夏季反击战役期间(1953),志愿军 215 号车组驾驶一辆 T-34/85 中型坦克,伏击消灭了多辆美国 M26 重型坦克(美国方面针对德国虎 1 研发的坦克,不过战后不久改称中型坦克,对 T34 有技术优势)车组毫发无损。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 215 号坦克 “人民英雄坦克” 光荣称号,全体乘员记集体特等功一次,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这辆车现在就在北京的军博里,算得上是战车类藏品中战绩最骄人的一台。

贴几张当初做 215 时候的考证图,现在目前没怎么动,车体还在假组阶段就不上图了

——————————————————————

麦田 215 车上半部分素组,组合度还行,有些说明书的错误已经有网友整理出来了

把原先有点弯的天线换了,现在这个看的比较顺眼

——————————————————————

快一年啦你们还记得我嘛,现在基本上搞好了还差一些细节,一周内就能收工

——————————————————————

定妆照,谢谢追更

知乎用户 凹凸曼 发表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内,有一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步马枪(莫辛 · 纳甘非自动骑步枪)骄傲而安静地躺在展柜中,展柜中的说明文字,诠释了它曾经的辉煌:

“抗美援朝战争中,它的主人使用它曾在 32 天内以 442(一说 436 发) 发子弹击毙 214 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志愿军有规定,对敌射击,射倒后倒地 15 分钟不动,或者另有敌人抬走或拖走的算死;背走或架走的算伤;射击后敌人倒下而后又跑了则算活。即便这样,也不能说,抬走或拖走的就一定死了,战果统计本就是个世界级的难题。)

这一战绩,放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内,都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这把苏制老式马步枪的主人,被人称为 “狙神” 的张桃芳。

之所以称他为 “狙神”,是因为他在战场上创造的两个奇迹:一个奇迹是,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成为名副其实的狙击之王。另一个奇迹就是,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毙敌 214 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31 年出生,郑板桥的同乡。1946 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951 年 3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 年 9 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后,第一次练兵,张桃芳使用莫辛 · 纳甘非自动骑步枪打靶。他连发三枪都没上靶! 为此,他发誓,要练好射击本领。从此,张桃芳勤学苦练,练到最后,他能看清楚百米外草叶上的虫子,并且在两臂悬着十几公斤沙袋的情况下,手指还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的张桃芳,在进入上甘岭阵地的第 18 天,他成为志愿军 24 军 214 团 8 连的一名狙击手。正是在上甘岭阻击战中,“新兵蛋子” 张桃芳创造了自己的人生辉煌。

张桃芳从 1953 年 1 月 29 日开始当狙击手到 5 月 25 日止,持续时间为 3 个月零 26 天。除去集训、开会等活动外,实际射击时间 32 天,耗弹 442 发,毙敌 214 名,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张桃芳因此也被誉为 “狙神”。同年,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二级狙击英雄” 荣誉称号。

1954 年调入空军,进入徐州第 5 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 5 航校 1 团学习。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 1 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从此,他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拿起狙击枪。在经历了上千小时的飞行后,依然保持着零事故、零伤亡的记录,续写着他的人生传奇。飞行退役后进入蓬莱空军某防空部队担任参谋长。1980 年退休。2007 年 10 月 29 日 22 点,张桃芳因病医治无效在潍坊逝世,享年 77 岁。

一个奇迹。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志愿军中冷枪射杀最高纪录的狙击英雄,成为名副其实的狙击之王。

一个更大的奇迹。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单兵作战 32 天,击发 442 次,毙敌 214 名,而自己却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这,就是奇迹般的狙击英雄——张桃芳。

文中素材源自张桃芳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桃芳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l/DjKXi4VS?bk_share=copy

](http://baike.baidu.com/l/DjKXi4VS?bk_share=copy)

知乎用户 良知无畏 发表

朱棣三阵风,气象武器在历史上的首次登场。

知乎用户 沙盘上的战争​ 发表

1917 年北洋军阀被桂军打败。在 3000 败军逼近长沙时,湖南督军傅良佐仓皇逃跑。长沙成了真空地带,市内一夕数惊,市民惊恐万分。

润之此时就就读与一中,他分析留在校尚有一战可能,离校失去环境优势倒有危险。校方采纳了润之的建议,决定组织师生护校。

作战中润之主动出击,收集炮仗油桶,借警察借枪,统帅 100 学生军和警察兵分三路。令警察放排枪,学生军在洋油桶里大放爆竹。枪「炮」声、军号声、锣鼓声、呼喊声…… 一时间狂风骤起,一场「激战」打响了。

润之又让学生喊话,「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就每人领到了 5 至 7 块大洋,放你们回家……」威逼利诱双管齐下,长沙称与第一师范得以保存。

就这样毛泽东首次用兵,就用百余学生逼降 3000 军阀部队,可谓真正的少年英雄,早显将领风采。

知乎用户 开车阵亡杨大少​ 发表

“没人可以在衍圣公上表前占领曲阜”

知乎用户 Alcyone 发表

大英帝国驱逐舰拼接术

拼多多还要看皇家海军~ ABCD 一应俱全

A,没了半截的装回去

一般来说,被炸掉一大截还能回来的船都是船头飞天。

因为这样还能动,只要浮力够爬都能爬回去。最狠的头部半条船没了还是好好的。

比如卡桑德拉号(HMSCassandra)在北极航线上被一枚鱼雷炸断船头…… 不止:

这货居然被修好了还多服役了二十年……

算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B、中间半截船拼好

那么船头船尾都飞天呢?

还真的有,标枪号(HMS Javelin)驱逐舰在 1940 年被德国驱逐舰的两枚鱼雷击中,然后变成了这样:

简而言之,这条船就剩下中间一半而且基本上灌满水的。

然后中间这半条船愣是把火扑灭活着回来了……

这比中一枚航空鱼雷就沉没的屑威尔士亲王牛逼到不知哪里去了。

这货因为推进轴被装药太少的鱼雷炸歪导致船体被搅烂(字面意义上的)不幸阵亡…… 因为电力系统也被搅烂了抽不了水……

都是皇家海军的船咋差距那么大呢?

C、两条船拼成一条用

1916 年末,部族级驱逐舰努比亚人号(HMS Nubian)的前半段被一枚鱼雷炸毁,不久之后另一艘同型驱逐舰祖鲁人号(HMS Zulu)被一枚水雷炸掉了后半截:

于是你有了两个半条船。

所以 0.5+0.5=1,机智的英国人决定把这两条船拼成一条船,名字也是一样的——Zubian(ZUlu+nuBIAN):

突然感觉好机智~~~~~

D、一条船拆成两条用

1942 年 12 月,P 级驱逐舰豪猪号(HMS HMS Porcupine)遇到一枚鱼雷被炸成两截,说是遇到,是因为她不幸的遇到了一枚脱靶的鱼雷……

调查发现,这破船没有修复的价值了。那么……

阿尔及尔的法国人接到要求,把剩下的两截船水密处理后我们会过来领……

于是两截船被 RN 领回了朴次茅斯,分别命名为 HMS PORK 和 HMS PINE 作为住宿船使用……

大概是这样:

我觉得我的精神受到一万点伤害……

知乎用户 血鉴中华 发表

万历二十八年三月十三日,明军进攻海龙囤播州军新关,有名叫阿秋、阿二得数人率先登上关城后持弩击杀播军 57 名、击伤 43 名,随后放火箭焚烧关门,播军逃窜,明军大部队破栅而入。

知乎用户 老颜 发表

(请问知乎小编,这个回答哪里违反了哪怕任何一条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规范?是戳了哪位的玻璃心一直锁着不放?还是你们认为这些见于军史中的内容是谣言不能相信?)

1926 年 1 月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 38 军第 113 师第 337 团 1 营 1 连 2 排排长。第二次战役中率部十四小时急行军 145 华里,抢占龙源里谷岘山,切断美军退路,阻击援敌。在敌南北夹击情况下,带领全排战士打退了美军 10 余次进攻,歼敌 200 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汽车 58 辆及枪炮弹药等,创造了激战一整天,全排无一伤亡的奇迹。

1926 年 8 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 19 兵团 63 军 188 师 563 团 8 连连长。在第五次战役铁原阻击战中,带领全连奋战四昼夜,打垮优势敌人 15 次攻击,以伤亡 16 人的代价,毙伤美军 800 余人

河南上蔡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第 4 次战役中,担任志愿军 26 军 78 师 234 团 9 连 4 班班长,1951 年 3 月在朝鲜七峰山战斗中,雷宝森带着 9 名战士防守 299.3 高地,这里地形狭窄,只有一条断崖路可供坦克通过。雷宝森把 9 名战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打击最前面的坦克,另一部分打击最后一辆坦克。最后**敌人 12 辆坦克只有 1 辆侥幸逃脱,其余 11 辆被击毁,他和 9 名战士无一伤亡。**他们不但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步兵班反坦克战绩的最高纪录,也是迄今为止的中国军队之最,该纪录迄今仍未被打破。

然而,在第二天肉搏战中,身负重伤的雷宝森在掩护战士周士武撤退后,跳下悬崖,此时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牺牲,连队为雷宝森开了追悼会。但雷宝森被树枝挂住,又被两个朝鲜老百姓救下送到野战医院。

1953 年,志愿军总部为雷宝森记特等功一次,并获 “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 荣誉称号。

1953 年,他因伤回国,回到河南老家,成了河南省政府招待所的服务员,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他在七峰山的英雄行为。志愿军 26 军回国以后,26 军政委李耀文在记功时,想到没有查到雷宝森的尸首,认为他有生还的可能,随即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消息寻找,终于在 1956 年找到了他。

1957 年,国防部部长彭德怀邀请雷宝森赴京参加国庆 8 周年观礼,还在家中宴请了他,彭德怀夫人特意为他熬了小米粥,彭德怀为他递馍夹菜。随后毛主席在家中宴请雷宝森等几位志愿军英雄,称雷宝森 “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自豪!”

1965 年,雷宝森因病离职休养,后从蔡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常委任上离休。1992 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雷保森 “胜利功勋荣誉勋章”。

2009 年,雷宝森在家乡病逝。

1923 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1 年 5 月下旬,谭炳云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火速从东线赶到金化东南 40 公里处的 390 高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阻击敌人,为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5 月 24 日晚,谭炳云精心选择了一边是小河、一边是高岩的一段狭窄公路为据点,只要打坏前面一辆坦克,后面就会被堵死。他在战斗中炸毁美军坦克 3 辆、汽车 1 辆,歼敌 13 名,将美军 11 师堵了 8 个小时,为我军的安全撤退赢得了时间,创造了志愿军战史上的奇迹。(真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31 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 12 军 31 师 91 团 5 连战士。1952 年 11 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3 个人)**负责坚守 597.9 高地 3 号阵地,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 40 余次进攻,歼敌 280 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1927 月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 20 军 60 师 179 团 8 连 3 排排长,1951 年 6 月,在鹫峰阻击战中,沈树根率领 3 排战士打退敌人两个多营的 13 次冲锋,消灭敌人 300 多名,沈树根一人歼敌近 200 名

1926 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3 年 7 月,金城战役时任侦察排副排长,奉命率小分队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 1 团(白虎团)团部。13 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 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他指挥分队 3 个小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13 分钟结束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对,你没有看错,是机甲团!)以下 97 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 19 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 “白虎团” 的“优胜”虎头旗,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 68 军第 202 师第 606 团第六连排长。1951 年十月,在坚守金城南 928 高地战斗中,**他指挥全排坚守阵地七昼夜,先后打退敌 198 次冲击,歼敌 500 余人,在战至一人一枪时,他扑向敌群壮烈牺牲。**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

1929 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 12 军第 35 师第 104 团 4 连 3 排副排长。1952 年 8 月 6 日晨 5 时,他带领 8 名战士继续坚守高地,连续击退敌 10 余次进攻,歼敌 200 余人。激战到 6 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手雷只剩下一颗。在此危急时刻,他支走卫生员,让其到后面寻找弹药,自己毅然举起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年仅 23 岁。

1930 年生,本名柴云正,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52 年 5 月,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他一人消灭 100 多个敌人。此次战斗中,柴云振所在营全部牺牲,仅剩柴云振一人,被兄弟部队送往战地医院抢救后,从此隐姓埋名。经过 33 年艰苦寻找,1984 年在邓总设计师家乡广安市下辖的岳池县找到他,1985 年受金日成邀请,他访问朝鲜并被授勋。

1922 年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第 68 军第 204 师第 612 团第 6 连连长。1951 年 10 月 19 日,奉命率全连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 938.2 高地全连浴血奋战,坚守阵地 5 天 4 夜,打退敌人百余次进攻,毙伤敌 1800 余人,创造了阻击作战的范例。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他临危不惧,组织所剩 5 人继续顽强坚守,最后英勇牺牲,时年 29 岁。

……

第二次战役中,第 38 军第 113 师 14 小时山地奔袭 72.5 公里,堪称战争史上 BUG 级别的存在。72.5 公里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113 师走的全是山路,甚至还翻越了海拔 1250 米的长安山。但就是这个数字,也创造了世界步兵战争史上空前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没有任何国家的军队能打破。1990 年海湾战争中,美、英军重型装甲部队在地形平坦的伊拉克沙漠上,面对已经一败涂地的伊拉克军队,每昼夜的推进速度也只有 50 到 60 公里!

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

第二次战役第 38 军作战地图 ,图中最长的箭头就是 113 师 14 小时山地奔袭 72.5 公里的行军路线(感谢 @杨平 指正)

下面说说德川战役后 113 师的作战过程

1950 年

11 月 27 日

18 时, 志愿军第 38 军 113 师以战斗队形从德川地区出发,向三所里急进,第 338 团担任前卫。

11 月 28 日

8 时,113 师 338 团抵达三所里,5 分钟后美军骑兵第 1 师(机械化师)第 5 团先遣分队 30 余人、南朝鲜军 1 个治安连抵达三所里,338 团立即展开阻击将其全歼。

**10 时,**美军骑兵第 1 师第 5 团在坦克掩护下向 338 团防守阵地连续发起十余次猛攻,均被击退。与此同时,113 师令 339 团以 1 个连将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桥炸毁,切断美军南撤与北援道路。

16 时,113 师以 337、338 团各 1 个营的兵力, 利用夜暗向三所里以北鹰峰及其附近的美军实施反击,歼其一部,并占领水洞站、仁谷里地区。

18 时,113 师令 337 团抢占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根据朝鲜提供的地图,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只能通过三所里的公路前往顺川,但实际上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还有一条更宽敞的公路可以通行,志愿军先于联合国军发现这条公路。(下图)

11 月 29 日

美军第 9 军所属第 2、第 25 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 1 师、南朝鲜军第 1 师各一部被志愿军各部队包围于军隅里南北地区。美军第 9 军从三所里南撤无望,同事发现龙源里还有一条路,便改道从龙源里撤退(南北朝鲜都很坑),同时急调位于顺川的美军骑兵第 1 师主力及位于平壤地区的英军第 29 旅各一部向北增援接应。

**4 时, 志愿军第 337 团第 1 营刚进到龙源里以东的葛岘,就与南撤的美军先头部队遭遇。该营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将其击退。**此时,第 38 军侦察支队也进至龙源里,协同第 337 团第 1 营作战。

**8 时,**美军第 2 师第 38 团满载步兵的百余辆汽车和坦克由军隅里进至龙源里东侧。美军以 1 个营的兵力, 在 20 余架飞机和大量火炮、坦克掩护下, 向第 1 营阵地连续猛攻,均被击退。

10 时许,第 337 团主力赶到, 即以第 2 营接替军侦察支队防守 143.3 高地, 以第 3 营进至芦田站以东地区为团预备队。

午后, 第 1 营又击退由顺川北援的美军 1 个营的进攻。

11 月 30 日, 被围美军调百余架飞机和百余辆坦克支援,以 1 个营至 1 个团的兵力与由顺川北援的 1 个营相配合,向第 337 团防守的阵地连续猛攻,企图打开经龙源里南撤的通路。337 团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依托有利地形和抢构的工事,以少数兵力扼守防御前沿,主要兵力疏散隐蔽在机动位置上,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 打退美军多次进攻, 使南撤、北援之敌相距不到 1 公里而始终不能会合

黄昏,第 113 师以第 338 团接替第 337 团的防御,继续进行阻击作战。

至此

12 月 1 日 8 时,美军第 9 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便遗弃大量辎重装备, 开始转向安州方向突围。第 113 师即配合军主力对敌转入围歼清剿。

19 时, 战斗结束。

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经过要图

(点击可看大图,更多大图看这里:战争情况要图_战史概述_抗美援朝纪念馆

知乎用户 历史环游记​ 发表

1935 年,国明党和红军在遵义相遇了。

红军利用「战术跃迁」的骚操作,把敌人在赤水河两岸来回溜了 4 圈,蒋介石懵了。

四渡赤水,一顿骚操作让我军成功逃离了国明党 20 万大军的包围圈,也盘活了整场战局。

1. 刘湘的算盘

1934 年 10 月 20 日,刘湘飞抵了南京。

这是刘湘第一次谒见蒋介石,但是刘湘的心情却糟糕得很。

他知道蒋介石的企图,当年养大的猎犬,如今俨然有些难以掌控了,所以老蒋又派了另一只猎犬过来,而且更加凶猛。

刘湘可以说是蒋介石一手扶持起来的军阀,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两人的关系还是颇为亲密的。

稍微接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大都听说过「川军五行」的说法,像是参加过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的邓锡侯;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三次长沙会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

他们都是响当当的民族英雄,还有两位,就是刘文辉和刘湘,这两个人说起来还有亲戚关系。

左起为邓锡侯、刘湘、刘文辉

刘湘比刘文辉大 4 岁,但辈分上却是刘文辉的侄子。

叔侄俩曾联手打败了四川最强悍的军阀杨森、罗泽洲,但在谁该统治四川这个事情上,叔侄俩无论如何是没法联手了。

统一四川是刘湘长久以来的梦想,叔侄俩都拥兵十多万,来来回回谈判了几个月,最终也没有谈出个结果出来,还是要拼枪杆子。

可是单凭自己可没有必胜的把握,怎么办呢?刘湘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找个人来帮忙,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刘湘掐准了蒋介石的痛处。刘文辉这个人对蒋介石一向阳奉阴违,1929 年的蒋桂战争中,刘文辉有过与唐生智联名通电讨蒋的记录,次年又支持冯玉祥、阎锡山讨蒋,蒋介石虽然没有收拾他,但不可能毫无芥蒂。

于是刘湘别出心裁搞了个《安川计划》,其中提到:江西剿共军事虽暂时不利,但只要保证四川不遭到侵袭,使工农红军囿于江西一隅,就不至于蔓延成为全国之患,且终有被剿灭的一天。

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得先保证四川军民财政的统一。这一要求至今不能实现,全是由于刘文辉从中作梗。

这一招杀手锏,直接把反刘文辉与「剿共」硬扯到了一起。

原本是争夺地盘的军阀互斗,转眼间变成了刘湘大义灭亲,并且是从这个大局着眼。

所以蒋介石自然而然地支持了刘湘。

但是当击败刘文辉后,刘湘这半独立的四川王国,也越来越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在猛虎搏兔时,他派出了一只猎犬,准备趁机解决那些不听话的老犬,其中包括刘湘。

所以整体来说,蒋介石「剿共」是次,接管大西南、拔除王家烈、刘湘、龙云等地方军阀是主,刘湘等人亦然,皆拿防共为次,防降才是主。

红军离开苏区向西南转进后, 蒋介石就电令刘湘,商讨「围剿」事宜。

刘湘的心情是相当糟糕的,他也大致明白蒋介石打得什么算盘,无非是借助「围剿」趁机派中央军入川,一旦中央军大规模入川,那四川还姓不姓刘就不好说了。

四川内战——遂宁战役

于是 1934 年 10 月,刘湘在跟蒋介石见面时,全程一副痴呆的样子,连话都说不清楚,次日再次见面时依然如故,蒋介石的耐心很快被耗光,于是派手下跟他交涉,这正合了刘湘的心意。

随后刘湘在与蒋介石的高参杨永泰的交涉中继续装傻充愣,但对于蒋介石提议派九个师入川的提议坚决不予以让步,这一软一硬的手段把一向精明的杨永泰也蒙骗了过去。

回去后他向蒋介石汇报说:刘湘充其量就是个刘表,年轻时却是有点手段,但现在就是个糊涂蛋,只想守着自己的地盘过日子,与其现在动手,还不如等刘琮上台时再说。

三国里刘琮是刘表的儿子,上台后就把荆州献给了曹操。

最后,刘、蒋二人达成了三条协议:

一、依然由刘湘担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并全权负责,中央尽量补充粮饷弹药;

二、改组四川省政府,由刘湘任主席;

三、组成南昌行营驻川参谋团,任命贺国光、杨吉辉为正副主席。

原本挖空心思想入川的蒋介石,最后只派过去了一个团。

刘湘回到四川后,把新政府迁往重庆,全面准备防共事宜。

他的计划简单而清晰:如果毛、朱大军只是路过,那就尽量减少摩擦,以保存实力为主;可一旦发现红军入川企图,务抱必死决心,奋勇阻拦。

这些话是他在潘文华临行前反复向他叮嘱的,随后潘文华被派往南面,率重兵布防宜宾至江津口之间的长江南岸,阻止红军渡江。

这关键性的一步棋直接导致了红军遵义会议上敲定的「渡江作战」计划的破产,就在生死存亡之间,毛主席果断决定,红军放弃原本的计划,西渡赤水,寻找生还的契机。

2. 一渡赤水,天才战术杰作开启

1935 年 1 月,红军进占遵义后,随即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外,还确定了接下来的工作重点,那就是北上渡江,入川与当时活跃在川北、号称有十万之众的红四方面军汇合。

对此,蒋介石焦躁不安,迅速调集重兵,对红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此时老蒋派来的猎犬薛岳已经基本完成了他的第一项任务——拔掉黔军王家烈势力,其所率的八个师已经「占领」贵阳,前锋甚至进逼到乌江,而被「赶出」贵阳的王家烈部队则分散包围在红军周边,形成了第一道包围网。

乌江以东的湘黔边界,是拥有四个师的湘军,但他们并没有追击的意图,而是积极修筑堡垒,防止中央红军再回师湖南。

比老蒋更焦急的恐怕就是刘湘了,他不惜血本,出动了大概十个旅的部队,占据了进入四川的各个要道,目的也只有一个:坚决阻止红军入川与第四方面军汇合。

在西南的云南方面,龙云也派出五个团的滇军加紧修筑横江防线,目的也与刘湘相同——阻止红军进入云南。

在遵义南部的毕节附近,龙云还布置了三个旅,再往南的广大云南腹地,都布置了防守部队。

双方的实力对比大概是我军 3 万对国民党各部军阀约 40 万,且陷入层层包围之中。

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虽然思虑丛丛,但却意气风发,很快做出了战略部署。

1935 年 1 月 19 日起,野战司令部指示红 1、红 3、红 5、红 9 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同时,野战司令部也跟随部队离开了遵义。

20 日,野战军司令部下达《渡江作战计划》命令,确定了渡江入川,并与四方面军协同作战,争取赤化四川的战略指导方针。

22 日,中央政治局以及中央军委致电四方面军,告以中央红军的渡江作战计划,指示其配合一方面军北上,向嘉陵江西进攻。

25 日,林彪的红 1 军团已经占领了土城,并向赤水城快速推进,但此时的赤水城却先一步被川军所占领。

土城地处川黔交界,为西渡赤水的重要渡口,三面环山,要通黔北大道于南。

而赤水城地处川黔交界,东南为大山,西北为河谷,更有连通川黔各县区的公路网络,是中央红军北上入川的必经之路。

这两个要冲,是计划中规定必须夺取的点,只要确保住这两个点,那么红军西渡赤水,北上入川,进而赤化四川才能得以实现。

一渡赤水

红军虽然先期占领了土城,但却受阻于赤水城,虽取得了西渡的有利条件,但却受阻于南岸,不得北渡。

前进的路线被封锁,身后却是川军大军的追击。

而一直尾随在红军身后的,就是潘文华的部下郭勋祺。

此时的郭勋祺心里五味陈杂,他虽然是川军将领,但跟不少共产党人之间却保持着来往。

最早从郭勋祺在潘文华手底下当团长的时候,陈毅的大哥陈孟熙还是郭团的文书,后来陈毅归国,通过兄长认识了郭勋祺,随后两人就经常往来,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再往后,由共产党参加领导的重庆莲花池国民党临时省党部上,郭勋祺又结识了时任中共重庆地委书记的杨闇公和李筱庭等人,又通过二人与曾有过交流的刘伯承频频往来。

最能说明问题的则是发生在 1927 年 3 月的「三三一」惨案。

在川军全城搜捕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中,郭勋祺将不少共产党人安置在自己的公馆,假扮成弁兵,亲自护送上船去武汉。

之后不知事态紧急的陈毅来找杨闇公汇报工作,见满城戒严,只好去寻找郭勋祺。郭勋祺将其留宿一晚,次日化妆成买办,用自己的轿子送往码头,陈毅这才逃过一劫。

郭勋祺的这些动作都被刘湘看在了眼里,但考虑到潘文华的情绪,刘湘并没有把他撤职,而是玩了一手明升暗降的把戏,把他从旅长升任副师长,解除了兵权。

除此之外,刘湘还有一个考量,因为在他看来,共产党并不是自己永远的敌人,将来需要交涉的时候,留着一个亲共的郭勋祺要好办事得多。

于是现在,机会出现在了眼前。

刘湘知道自己没有必要跟红军拼个你死我活,只要有回旋的余地,他就尽量减少跟红军的摩擦,因为一旦自己遭受重创,那蒋介石将名正言顺地派兵入川「剿匪」,到时候自己会比放红军进来更惨。

但如果红军也有念头想入川进而赤化四川,那也唯有抱必死决心,哪怕拼光家底,在必死之中寻找活路。

这就是刘湘的总战略方针,该软时则软,该硬是也是毫不留情,在重庆私宅里,刘湘也是这么明明白白说给郭勋祺听的。

郭勋祺

郭勋祺是个聪明人,领会了刘湘的真正意图后,在面对试图渡江进军川西北的红军时,下手格外狠,即使面对曾经的朋友也毫不留情。

青杠坡战斗遗址

1 月 26 日,毛泽东进入土城,与此同时郭部也尾随追至土城东部。毛泽东在与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商议过后,把笔指向土城东部的青杠坡地区,决议在此处与郭部摊牌。

1 月 27 日,林彪率一军团在赤水城南与川军陷入激战,其中一师在黄陂洞被川军三面包围,损失最大,二师在复兴场的战斗亦不顺。

更糟糕的是,郭勋祺尾追董振堂的五军团,并与下午抢占诸多有利地形,截断了五军团与三军团四师之间的联络,整体形势堪忧。

至第 28 日,红军第三、五军团按照原定计划,从南北两面向郭部发起进攻,三军团担任的是主攻的职责。

三军团的指挥是彭德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打仗以刚烈和迅猛著称,性如烈火,势如猛虎,但这么一头猛虎却也被困在了郭部的火力网之中。

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双方展开了惨烈的高地争夺战和拉锯战,阵地上尸山血海,硝烟遍地。巧合的是,此时三军团的政委就是当年郭勋祺冒险庇护过的杨闇公的弟弟杨尚昆,但郭杨双方此时均不知情。

红军打得极其艰难,主要原因是由于低估了川军的战斗力,认为此时的川军跟一触即溃的黔军差不多,装备简陋,军纪涣散,除了打仗,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然而实际上,刘湘统一四川后进行了数次整顿,不但更换了老蒋提供的武器装备,而且各级都设有教导团和教导队,军员素质远超周边的黔军。

更重要的是,刘湘在四川内战期间几乎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每一场战役,这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百战精锐。

战斗一直持续到入夜,可面对包围,郭部不但没有被击溃,反而借助强大的火力不断向前推进,一步步逼近土城,形势非常危急。

毛泽东望着桌子上的军事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向温和冷静的朱德却在边上急得团团转,几次提出要上前线指挥,但都被毛泽东拒绝了。

战况愈来愈烈,朱德重重地「哎」了一声,把帽子往地上一扔,大声说:只要红军胜利,牺牲区区一个朱德又如何!况且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

随后提着手枪上了前线,刘伯承也一起上了前线。

毛泽东急令前部的林彪回师支援,就连军委的干部团都在陈赓和宋任穷的带领下急赴前线,发起了冲锋。

午夜,毛泽东等人根本无法入睡,历史再一次停在了拐角口。

增员的川军仍然在源源不断赶来,而红军却是在迅速减员,整支军队被压缩在土城周围,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

毛泽东遇到问题就习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接连抽了几根后,几个政治局的主要成员陆续进来汇报情况,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说:情况紧急,由不得继续等下去了,渡江!

随后,他拍板决定,红军放弃原先向北渡江、向川西北进军的计划,临时改向西渡赤水,撤出土城战斗。

到次日拂晓,红军停止了战斗,迅速渡过赤水河,向西转进。

一渡赤水路线

这就是一渡赤水,历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战术跃迁——四渡赤水的开始,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这场伟大又华丽的天才战术杰作,是在怎样一种危急形势下展开的。

渡过赤水后,为了迅速摆脱敌人,全军轻装前行,所有笨重物资和武器都被抛入江中,其中包括全军最后一枚山炮,这也是继第五次「围剿」以来,红军第二次轻装前行。

到 30 日,郭勋祺率部进入土城,得知红军入滇而非北上入川后,郭便借口休整,停止了前进。

之后,刘湘和潘文华相继发来命令,让郭部继续尾随红军,郭勋祺与红军之间相隔一天行程,在川、滇之间来回穿行,跟完了整个四渡赤水的战役,但始终没有再与红军交战,与其说是追击,倒像是在确保红军没有掉队的士兵。

历来诸多作品谈及四渡赤水,大都在赞扬战术的伟大,经历的坎坷,却唯独对土城战斗的失利避之不及,唯恐让红军的光辉失去颜色。

但这种掩饰反而失却了这段历史的生动形象,隐藏的伟人们那临机决断的军事手段,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红色政权那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坚韧灵魂被遗落尘埃,后人再来拂尘,又岂能想象得到我们历史的伟大?

3. 二渡赤水,一纸通告点醒迷茫

红军一渡赤水后,即改变了原先从泸州至宜宾之间渡江,向川西北进军进而赤化四川的计划,转而进军川、滇、黔边境,建立根据地,这一方针在得到彭德怀和杨尚昆的附议后被迅速实施。

随后,在 2 月 7 日,中革军委命令各军团,迅速摆脱追击的川军诸敌,向川滇黔边的扎西地区集结,开始准备与滇军作战。

到这时,遵义会议原定的渡江作战计划,已经基本完全修整了。

但此时的蒋介石却仍然判断红军可能要深入四川,除了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之外,又调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一北一南准备对红军进行合击。

毛泽东很快想出了策略,调动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红五、红九军团分别向镇雄、彝良佯攻,以吸引孙渡部救援,而主力红一、红三军团趁机突破滇军修筑的横江防线,抢渡金沙江,但孙渡部却没有上当。

此时,潘文华和孙渡的大军正逐渐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薛岳也派出三个师从东南方向前进,再次打出了四面合围之势。

到了做最后决定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菜鸟阿伊古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诸葛亮少智,周瑜无谋。我若用兵,如在此地埋伏一片人马,如何?

知乎用户 蒋青帝 发表

转载自 ACFUN
原作者:海上钢琴师
地址:【真 • 天下无双系列】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光武大帝刘秀
【真 • 天下无双系列】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光武大帝刘秀

在拥有史上最高气运的男主角登场之前,我们得先多花一些篇幅来介绍另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王莽。

很多人说王莽是典型的穿越者,这一点我们不作评论。不过王莽的一生,都仿佛笼罩着神奇的迷雾,他的很多所作所为,更是会令我们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此时距离西汉的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自从汉高祖斩白蛇而赋大风以来,先有文景之治,国库中的粮食和铜钱堆积如山;后有武帝的赫赫武功,卫青霍去病等人生生把匈奴打残,一半匈奴往西方迁徙,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波及到半个欧洲;武帝虽然消耗光了西汉的积蓄,后续的昭帝、宣帝依然英明神武,陈汤更是斩杀北匈奴单于,喊出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看起来,帝国仿佛可以千秋万载,永世不朽。

但帝国崩溃的主因早已经种下。外戚专权,王子王孙,达官贵人们如饥似渴地兼并土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繁花似锦的盛世背后,农民纷纷破产,沦为佃农、流民和奴隶。宣帝的太子(元帝)忧心于逐渐沸腾的民意,于是放弃了 “汉家自有法度,霸王道杂之” 的祖训,转向纯以怀仁的儒教治国,以经取士。虽然这一转变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使西汉得以延续,但 “自是以后,汉无刚正之士,遂举社稷以奉人” 从此,汉朝的官吏再也不是刚直不阿,文武双全的真君子,而是一大群皓首穷经的公务员了。

历史除了必然性,还有如同开玩笑般的偶然。也许是天意希望西汉早点崩溃,所以命运女神不惜提起裙子,在西汉的屁股上狠狠踹了一脚。

公元前 54 年,元帝(这时候还是太子)的爱妃去世。哀痛之余,太子把自己的其他姬妾全都赶走,从此累觉不爱。宣帝和皇后当然对此忧心忡忡,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皇后从自己宫里挑选了 5 位出身和地位都低下的宫女给太子,让太子选一个来聊以排解寂寞。太子当时正在心烦,看都没看就随便选了一个。没想到,一夜风流之后,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宫女居然就怀了孕,次年就为帝国生下了嫡皇孙!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5 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全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 20 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第二年全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英特纳雄耐尔,我来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 100 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 120 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时代的气运为他而凝聚,天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事还得往前说起。公元前 7 年,汉哀帝即位,王莽因为受到皇帝和新外戚集团的排挤而被免职,隐居在新都。3 年以后,数百名官吏和数十万平民游行抗议对王莽的罢免,汉哀帝抵不过压力,只好又重新征召王莽回京。

也许是位面力量发现用正常手段已经无法阻止王莽了,所以在王莽开心回京的同时,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说起来,刘秀也算是汉室宗亲(就像后来的大耳贼)。但是由于汉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传到刘秀这个小小旁支时,就只是乡间的土豪而已。虽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是个人物,父亲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底层公务员,但在整个天下屁都不是,像他们这样的刘氏后裔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刘秀在家族中也并不算什么,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刘秀只是家里一个性格偏向文静,爱读书的小儿子。

刘秀 9 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抚养他直至成人。成年后的小伙子刘秀依然文静低调,最喜欢的是种田…… 他的大哥刘縯则完全相反,年轻气盛,喜欢结交各种豪侠,是一个锋芒毕露的猛士。大哥很爱护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着刘秀的头说:“如果我是刘邦,你就是刘邦的弟弟,咱们比比看谁将来有出息,哈哈!”

刘秀的二姐嫁给了新野的邓晨,而邓家与新野的真正豪门世家阴家(这可是名相管仲的后裔)也是亲戚,所以在走亲戚的过程中遇到了阴家的豪门千金阴丽华。后世李太白曾经有诗赞颂她的美貌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能在历史上以美貌扬名的女子,得有多么的漂亮!不过美貌可不是阴丽华的全部——这可是整个位面为未来的帝王准备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绝世的美貌,还有温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富有的家财…… 当然,这两个年轻人初见时并没有想到以后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只是一对互相一见钟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还是男主角的单相思,因为那时候女神才十岁左右,刘秀你个萝莉控)。

刘秀 19 岁时参加了高考(这是王莽同志的扩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太学生,去了京城继续读书深造。要考试了读读书,考完了打工挣点钱(刘秀那会还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钱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来的同学们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在京城期间,刘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壮观场面,对走在队列最前的执金吾(类似于警察局长)最为羡慕,于是发出了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的千古感慨。在一个太学生的心目中,这辈子能当上京城的警察局长,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刘秀很明白这一点。

但是天命是不可违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传出,小孩子们都在唱 “刘秀当为天子”。当然,大家都不认为这是指穷学生刘秀,都以为这是说的是当时的国师刘歆——这哥们最喜欢研究八卦谶纬之学,还刚刚给自己改了个名字也叫刘秀,怎么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会上,说起这个谶语时,刘秀自己还提到 “这个刘秀说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确实有人把这个事记在了心里,有几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看着穷学生刘秀愤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决断。

拿到太学生毕业证书(或者肄业证书)后,刘秀就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毕业的同时也失业了。王莽同志只学到了扩招,但完全没想到要给毕业生们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毕业生们只好骂骂咧咧地各回各家。刘秀也回到了故乡,继续拿起锄头,继续种田、贩卖粮食…… 如果顺利的话,刘秀会用他的聪明才智赚到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种出更多的粮食。也许他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粮商大地主,娶几个漂亮的妻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但终究会与出身豪门的女神渐行渐远。

但不管天命还是王莽,都没有给他这个选项。先是他哥哥刘縯结交的一位哥们因为犯法为官府通缉,这事也牵扯到了刘秀身上,所以刘秀就很没节操的逃亡了。他干脆逃到了新野的姐夫家,一边继续贩粮食挣钱,一边与小美女阴丽华趁机卿卿我我,日子反而过的比逃亡以前还要滋润,一时间刘秀也体会到了他的著名后代刘禅的心境,“此间乐,不思蜀也”~

一如穿越小说里的桥段,当主角忍辱负重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的时候,总是反派来犯贱,非得把主角的王霸之气给撩拨出来不可。作为主角中的主角,刘秀也不例外。正当他小日子过得滋润时,新野警方通过身份证实名系统和外来人口登记系统查到了他,并且以没办暂住证的名义把他抓进监狱,蹲了好几天。当然,刘家好歹也是有身份的,刘秀自己也是太学生,全国各地都有同学亲友,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释放出狱了。我们不知道刘秀是觉得在女神面前丢了面子,还是在监狱里丢了肥皂,总之,出狱后的刘秀已经不是以前的善良守法好青年,而是被监狱大熔炉成功地改造成了亡命之徒。

如此奇耻大辱,不能忍!谁不造反谁是孙子!“上深念良久,天变已成,遂市兵弩”,刘秀出狱后,和大哥刘縯一起召集部下,起兵造反!

那个年代,讲究的是上阵亲兄弟,而且大哥刘縯多年来广交豪杰,绝对是更有王霸之气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刘縯为首,南阳的刘氏亲友和市井豪杰们一并加入。人并不多,由于都是亲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带口。装备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连马都没有,刘秀又常常将抢到的战马让给别人,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

成军之初最艰难,一同谋划起兵的李通父子泄密被杀,正当人心惶惶之际,刘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过去。大家看到以后都议论说,“连刘秀这样的老实人都准备好了,我们还怕个鸟”,于是人心稳定。刘秀兄弟在每次作战之时也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以部队也越来越壮大。当时正是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的时代。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扩大声势,刘縯刘秀兄弟率军加入了绿林军(当时最大的一股起义军力量),很快也成为绿林军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随着绿林军南征北战,实力越来越强,绿林军高层们决定推选一位汉室宗亲做皇帝,好打起大义的名号与王莽战斗。有不少人看好刘縯,认为他有威名,重义气,可以做一个好领导。但更多的人怕刘縯称帝后无法控制,所以就拥立了一个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刘玄登基,史称更始皇帝。

刘縯刘秀等南阳子弟听到这一结果时,心里都很不高兴,但是对方在绿林联军中势力要大得多,大家又有共同的目标,所以只好认了。为了平衡,更始皇帝封刘縯为大司徒,也算是个小小的甜枣。汉朝复立这件事,对王莽的震动很大,于是王莽集合了手中的精兵四十多万,对外号称百万,准备把这个危险的新政权彻底屠灭。

百万王师前来,将绿林军们都吓的够呛。一群心不齐的农民武装,装备差很多,数目差更多,补给几乎没有,和正规军怎么打?于是当下就有高层建议,干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化整为零后说不定王师就找不着我们了是不?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队友如猪,怎么办?在这一瞬间,刘秀想起了当年的杨威利元帅,想起了长征路上的太祖,想起了千千万万反败为胜的主角们。仿佛有一个声音在他耳边督促着:“站出来吧,这是天命的舞台,你必将心想事成!”

于是,小小的偏将军刘秀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以待援军,然后亲自率领着 13 人在敌军围城之际出城调集援军,共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但这毕竟是 40 万对 2 万的兵力比,怎么办?

放心吧,刘秀同学,位面管理局经过会议讨论后一致决定,现在是给你开挂的时候了……

后汉书 @光武本纪中记载,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全军士气顿时见底。此时,刘秀率领援军杀到,“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如此勇武,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大家都说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记得平时刘将军胆子挺小的啊,今天居然这么猛!吃什么药了!大家都跟上,和将军一起玩命吧!

在如此逆天的表现下,一支只有万人的军队主动冲击数十万人的营盘,居然连战连胜,杀死上千人。刘秀又一鼓作气,带领三千敢死队,涉水向中军发起突击。此时风雨大作,树干屋瓦都被刮的横飞,刘秀领军长驱直入,当场斩杀敌军副主将王寻。王莽军彻底溃散,光是慌不择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万人。

昆阳一战之后,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毁殆尽,偏将军刘秀名动天下。以前总是躲在大哥刘演背后的小兄弟,一跃而成为冉冉升起的将星。三个月以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多说一句,王莽死后,他的舌头被乱民割掉,头颅作为战利品被后来的皇室所珍藏,二百多年后毁于火灾。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只有王莽受到了如此诡异的对待,其中的道理不得而知……)

正当刘秀挟大胜之威,继续攻城略地之时,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大哥刘演,被更始帝所杀。

这结局其实也是必然的。刘演本身就是那种锋芒毕露受人拥戴的豪杰,又是南阳派系的首领,还是汉室宗亲,理论上比更始帝其实更适合坐这个王位。而且刘秀昆阳大胜以后,南阳派系即将羽翼丰满,难以制衡。为了自己的皇冠和脑袋,更始帝以刘演的某部下意图谋反为借口,先下手诛杀了他。

此时,刘秀陷入了两难状态。是干脆起兵连更始帝一起反了,还是险中求活?刘秀选择了后者。他立刻放下前线的军权,孤身返回向更始帝当面谢罪。他又发挥出了多年来低调谦逊的本色,除了谢罪以外就是闭门不出,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连昆阳大战的战绩也绝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刘秀如此低调,心中不由得非常惭愧——本来刘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现在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人家大哥,难道真的要斩草除根,连刘秀一起杀了?其实旧绿林军的高层们都建议杀了干净,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刘秀不仅逃过了杀身之祸,还因功被受封为武信候。从另一个残酷的角度来看,刘演的被害,扫平了刘秀登上权力巅峰的两个最大障碍:亲情和大义。如果刘演未死,刘秀不可能越过大哥自己称帝,充其量做一个将军王爷;如果更始帝不犯大义错误,推翻更始帝则名不正言不顺,难免落下反贼之名。现在,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青年刘秀,将登上比昆阳更大的、名为天下的舞台。

虽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刘秀还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宝物——他终于迎娶了阴丽华为妻,此时刘秀 28 岁,阴丽华 19 岁,这一对乱世中的年轻人,得成心愿,并能够白头到老。

经过几个月的低调新婚生活和结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后,绿林军高层对刘秀的提防渐渐放下。包含着三分歉疚和七分恶意,更始帝给刘秀派了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巡阅河北诸地,将其纳入统治。这一任命的用意是很恶毒的,因为河北等地民风彪悍,在此天下大乱之时更是群雄割踞,烽烟四起。去收服这种地方,其难度远超过开荒英雄团队本——顺带要求一次都不能灭团。难度这么高的任务,刘秀唯一的装备,仅仅是一根棒子…… 啊不,一根节杖,代表着更始帝那虚无缥缈的权威。至于兵卒?对不起,一个都没有,只有寥寥几名刘秀自己的随从而已,连打个 5 人本都不够。更始帝,或许你借刀杀人的计谋对付常人绰绰有余,但在真 @开挂男面前,真的能有效吗?用爱救世界,挥棒走江湖之东汉版,即将上演!

刘秀很光棍地将新婚三个月的媳妇送回娘家,带上几个随从就进了河北本。开始的日子确实非常落魄,有不少势力号称来信砍,他们几个人,连别人的城邑都不敢进,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强大光环随之显露出来,河北豪杰听说昆阳英雄刘秀来了,纷纷自带兵马、自带粮草,自带美貌女儿(真定王的侄女、刘秀的二夫人郭圣通)来投奔,短短几个月以后,刘秀在河北就成为最庞大的势力之一,有钱有地有兵有势,外带一个美貌年轻的妻子。第二年,扑灭河北最大势力王郎,平定铜马、青犊等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刘秀的势力不但没有因为征战而损伤,反而打一仗就收编十来万降军,实力大增。不到 20 个月,刘秀的实力就从单车数骑,膨胀成为带甲百万、裂土千里的天下最大势力(见过这么离谱的挂吗?)。刘秀随即与更始政权决裂,即皇帝位,史称东汉世祖光武皇帝。

这一年,刘秀刚刚 30 岁,离他起兵造反、骑牛上阵,仅仅过去了 3 年的时间。

刘秀自立后,亲朋旧部、谋臣猛将,纷纷前来投奔。刘秀就命他们兵分多路,分别进攻各地的割据势力。刘秀著名的 “云台二十八将” 也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这些人都是一时之俊杰,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难以攻克的目标,一旦刘秀亲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环下烟消云散。终刘秀一朝,没有太过出名的名臣名将,这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出色,而是在太过耀眼的主角光辉下黯然失色而已。诸葛武侯就曾经评论道:“追观光武二十八将,下及马援之徒,忠贞智勇,无所不有,笃而论之,非减曩时。……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光武上将非减于韩、周,谋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虑深远,有杜渐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陈、张、韩、周有焦烂之功耳。”

十二年后,东汉一统天下。光武帝封赏功臣,息武兴文,精简官吏,发展农业。国家力量不断增强,人口从不足千万增长到两千多万,经济从彻底糜烂(1 斤黄金只能买 5 升豆子)恢复到正常水准,史称光武中兴、建武盛世。

不得不提的,还有刘秀和他的妻子们。他先娶阴丽华,再娶郭圣通,一个是从小青梅竹马的女神,一个是带来皇帝基业的臂助。刘秀称帝后,立谁为皇后成了大问题。阴丽华自小相识,情感深厚,共度患难;郭圣通娘家人多势众,倾尽全力帮助刘秀成就大业,贡献良多,甚至帮刘秀生下了长子。刘秀是个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够立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以大局为重,为了安抚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诸豪门,力劝刘秀立郭圣通为后,自己甘愿为妃(这闪瞎人眼的女主光环啊……)。

于是,郭圣通成为皇后,长子刘疆被封为太子。一直到了十几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刘秀和郭圣通渐渐疏远,才发生了废皇后、换太子的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历朝历代的后位变更,太子换人,都会伴随着腥风血雨,数不尽的宫廷阴谋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这次政治剧变却平平静静:郭圣通失去皇后位,被封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静而享尽尊荣;阴丽华被封为皇后,但没有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原来的太子刘疆多次上书请辞,刘秀一再挽留,2 年后才不得已同意,将刘疆封为东海王,贤名远播,享受天子仪仗;阴丽华所生长子刘阳被立为新的太子,后来即位为汉明帝;郭圣通所生的 5 个男孩全部封王,与其他皇子一样可以随意出入宫殿,探望母亲,依然深受父母宠爱;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汉明帝即位后还多次登门拜访,就像对待自己的亲舅舅家一样。

后世的史学家往往将废后当作刘秀一生唯一的污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男人为心中至爱的青梅竹马完成了一生的承诺。以阴丽华的性格,她当上皇后以后对整个郭氏照顾有加,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郭家贵于当世,无祸无灾。但以郭圣通的性格,不好说当刘秀故去以后会发生什么。

公元 57 年,刘秀去世,享年 62 岁。他死之时,心爱的女人们、孩子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都围绕着他,陪伴着他。这样的死亡,安静而幸福。

在他故去以后,他的气运依然在保佑着新生的东汉帝国。他的儿子汉明帝和孙子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人民富足,人口从两千多万增加至四千多万。武功有班超定西域(这个猛男我们后面专门会讲),文治有白虎(观)会议,史称 “明章之治”。

回首刘秀的一生,他起于微末,受过高等教育(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起兵后三年称帝,十五年扫平天下。策虑深远,战无不胜,执政清明,励精图治,聪明睿智,英明神武,远超同时代的其他英杰,实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功臣们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终;家庭和睦,没有任何宫斗夺嫡的人伦惨剧。他一直是一个善良而坦荡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后世以苛刻著称的史家们都无可指摘。

他的一生,比绝大部分的穿越小说都要不可思议,比绝大部分的小说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知乎用户 张居正 2.0 发表

必须是蒋中正啊!
几千年的人类战争史里,能多次以三军统帅之尊直接越级指挥团长甚至营长的,恐怕也只有他老人家了。
一句娘希匹,敬微操大师。

知乎用户 金吾 发表

缅甸《琉璃宫史》,中国究竟有多少军队?

1. 我中国皇帝要你锅碗瓢盆干什么???
2. 一次性宰了 1000 骑兵,缅王威武!
3. 中国皇帝派了 600 万骑兵、2000 万步兵!!!

当然,缅甸岂是好欺的?先派了 40 万狙击,来 10 万灭 10 万,来 20 万灭 20 万!!!后面还有 7200 万大军你怕不怕???

然并卵!!!

我大中国军队的割马草者就把 7200 万缅军围个里三层外三层!!!

中国威武!!!

知乎用户 花猫哥哥​ 发表

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

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场战争是中国大获全胜,但是可能一般人不知道这场战争是中国在非常恶劣的局势下强行发动的一场战争。

即使在极端恶劣的形势下,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依然把不可一世的印军打得满地找牙!

下面就来给大家回顾这段我称为 “神仙仗” 的中印战争历史。

1、 边境冲突

首先简单讲一讲中印边境冲突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印度过去是英国最看重的殖民地,一度被誉为维多利亚女王头顶的皇冠。在英国殖民印度期间,一直为改善这块殖民地地缘政治环境殚精竭虑。

印度三面环海,地缘政治环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喜马拉雅山脉居高临下俯视印度河平原,让英国殖民者寝食难安。

印度边境地缘态势图

(来源:搜狐网)

印度北方地缘政治态势与我们北宋时期非常类似。

当时北宋定都河南开封,但是北方燕云十六州却被辽国占据,从燕云(现在北京一带)南下到开封,沿途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让北宋王朝随时都面临北方游牧民族巨大的军事威胁,后来靖康年间还是被金国攻陷了都城。

所以,要改善印度北方地缘政治态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中国西藏抢下来,如果不能也要从西藏边境抢下一大块领土作为印度北方平原的缓冲区。

1913 年 10 月至 1914 年 7 月,英国、中国中央政府和中国西藏地方三方代表在英属印度西姆拉开会,讨论西藏的地位问题。

会议期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麦克马洪私下贿赂中国西藏地方噶夏的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这个英国佬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私下里搞的边境线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这个麦克马洪线将我藏南 9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印度。

(来源:搜狐网)

这个非法的划界换文英国人一直秘而不宣,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后来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国中央政府(当时还是北洋政府)了解了这个划界换文后都坚决反对。

所以当时英国自己也并没有将麦克马洪线作为边界线。

直到 1936 年,麦克马洪线第一次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标注为 “未标定国界”。但即使 “未标定”,这个行为也遭到了中国(已经变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对。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搅屎棍出名的英国佬趁着我国全力抵抗日本无暇顾及中印边境,派出军队占据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门隅和察隅地区,形成事实上对部分藏南地区的占领。

1947 年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政府不但悍然宣布这个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境线,而且在中印边境的中段与西段,印度主张的边境线也越过了双方传统国境线,企图在西段与中段边境也抢下我国 33000 平方公里的领土。

中印边境争端地区(来源:新浪网)

以上就是中印边境领土争端的由来。

2 和平努力失败

因为印度一直觊觎我国西藏领土,所以印度建国之后在中印边境就小动作不断。

以下是 1951 年—1958 年印度逐步侵占我西藏领土的过程,没耐心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

中印边境的东段。

1951 年 2 月,印度政府乘新中国成立之初忙于内务无暇顾及中印边界问题与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派 100 余名印军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迁。

印度在侵占达旺前后,还侵占了 “麦线” 以南门隅的马果等地。10 月,印军一部又在直升飞机的配合下,侵占了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

到 1953 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隅各地。在此基础上,印度政府于 1954 年在侵占的 “麦线” 以南、传统习惯线以北 9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上建立起 “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正官方地图,并将 “麦克马洪线” 一直标明的 “未经标定边界” 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企图使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

中印边境中段。

印军除了占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的桑、葱沙两地外,1954 年又侵占了香扎、拉不底、乌热三地;1955 年侵占了波林三多;1957 年侵占了什布奇山江及附近的一块草地;1958 年又侵占了巨哇、曲惹两地。这样,印方在中印边境中段共侵占中国约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印边境的西段。

1951 年前后,印军趁中国军队刚进入阿里地区之机,侵占了受泥山江以东的卖争拿马和碟木卓克附近约 449 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 年以后,印军又侵占了巴里加斯。

一直到 1959 年,中印边境争夺地区,除了西段阿克赛钦地区大部分是我国实际控制之外,其余有争议的地区都是印度实际控制。

在外交领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印度一方面步步蚕食我西藏领土,但是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却与中国保持不错的关系,包括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为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毛泽东评价),在联合国一直坚定地支持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对中国反对美帝的斗争表示支持。

基于上述原因,新中国将印度定义为朋友,对于印度在边境的蚕食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的边境争端。

但是,只要涉及边境争端印度立刻就变得胃口大开。

1959 年 3 月,我军在西藏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打掉了中外反动势力阴谋割裂中国的社会基础,使印度幻想的 “缓冲国” 的企图破灭。

1959 年 3 月 22 日,在平叛战争结束的当天,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式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

尼赫鲁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 “麦克马洪线” 以南 9 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 2000 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等地区 33000 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尼赫鲁开口就要新中国划出 1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印度,这样的要求中国肯定无法答应。

1960 年 4 月 19 日,周总理协同外交部长陈毅亲自飞到新德里准备以最大的诚意来解决中印边境争端问题。

1960 年周总理访问印度(来源:凤凰网)

当时周总理给印度带去的条件是非常优厚的。

中国准备承认麦克马洪线,也就是放弃藏南 9 万平方公里领土以及中线被印度侵占并且实际控制的 2000 平方公里的领土,换取印度对西段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的承认。

按:阿克赛钦地区位置非常重要,是新疆进入西藏的唯一通道。

换句话说,中国准备以 1960 年双方实际控制线作为边境线,1960 年之前被印度侵占的土地都准备放弃。

但是,即便这样的条件印度方面也不同意,印度的条件不但要中国承认已经被印度侵占的土地,而且坚持要把实际被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 33000 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3 内忧外患

写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觉得不太理解——为啥当时中国如此软弱,面对印度咄咄逼人的蚕食不但步步退让,而且准备放弃已经被印度蚕食的土地?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极度困难的时候!

在国际上,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的贸易封锁,同时在金门进行军事对峙;1959 年中苏因为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事件彻底翻脸,苏联不但撕毁所有援助中国合同,还撤走所有援华专家,同时我国还要归还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所欠下的巨额军事债务。

在国内,因为大跃进的影响与大面积自然灾害,出现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国民经济极度困难。

正因为上述原因,中国当时实在没有能力在后勤补给困难的中印边境与印度开战。

印度的情况恰恰相反,当时印度是全球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亚非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支持印度。

因为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影响力,所以美苏两国都争相拉拢印度,给印度提供巨额的经济援助,苏联甚至表示,愿意为印度提供边境战争所需的军火。

一个内忧外患;

一个春风得意;

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当时印度才狮子大开口,向中国索取 1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印度要价太高,所以本次双方谈判不欢而散,印度也因此失去了在中印边境争端中占到最大便宜的机会。

4 隐忍与等待

中印边境谈判谈崩了之后,中国在边境继续保持克制,为了避免在边境冲突中擦枪走火,中国再次从实际控制边境线后撤 20 公里,在这 20 公里范围内中国边境部队甚至不巡逻、不打猎、不剿匪。

对于中国的忍让与克制,印度步步紧逼。

中国后退印度就前进,遇到中国边境哨所,印度就在中国哨所后面建立哨所,然后逼迫中国边境部队放弃哨所,再次后撤。

从 1960 年—1962 年,中国又继续忍耐了 2 年,在这 2 年里,印度继续蚕食中国领土。

不但将麦克马洪线南部藏南地区全部占领,还在多处地段越过麦克马洪线继续侵占中国领土。在西段边境,印度也保持咄咄逼人的态势,逼迫中国边境部队不断后撤,侵占我阿克赛钦地区部分领土,包括现在存在争议的加勒万河谷地区、班公湖地区当时都被印度全部侵占。

中国隐忍到 1962 年终于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5 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 7 月,苏联决定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并且向古巴提供伊尔 - 28 喷气轰炸机,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 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

**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 20 或 30 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 7 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

直到 1962 年 9 月 2 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古巴境内的苏军导弹部队(来源:搜狐网)

1962 年 10 月美国侦察机发现了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导弹。这个近在咫尺的导弹部署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962 年 10 月 22 日晚上 7 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肯尼迪发表讲话之后,美苏两国剑拔弩张,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核战争阴影之中。

突然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苏都无暇东顾,经历了多年隐忍的中国终于等到了用武力反击印度入侵的时间窗口。

无独有偶,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之前的 10 月 1 日,印度也恰好制定了代号 “里窝那” 的作战计划,准备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势彻底驱逐 “侵占印度领土” 的中国军队。

6 奇葩部署

战争对于国家而言不是一时冲动拍脑袋的决策。

在中印边境发起自卫反击战最大的困难还是后勤问题。

当时西藏没有铁路,进藏只有一条环境恶劣的公路,在中印边境很多地方连公路也没有,所有装备、弹药、粮食都只能靠人力往边境送,这样的后勤条件注定只能打一场时间很短的有限战争。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能打败印军吗?

当时毛泽东就问了这个问题。

结果很意外,从总参谋部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都认为很有把握击败印军。

战争还没开始,我军为啥就对一个从未交手的对手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这个与前期我军对印军部署的侦查结果有关。

两军交战一般来说任何一方都要构筑一道严密并且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

这个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大家都去过电影院,电影院的座位都是密密麻麻交错设置,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大致就是一个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

其基本原理是这样,你攻击第一排人员的时候,后面两排的人员不但可以迅速支援第一排战斗,而且可以保护第一排的后面,不让敌人绕到第一排后面去夹击第一排的人员。

另一方面,即使你击溃了第一排的防御,后面还有若干排防御,你的冲击动能总有衰竭的时候,这种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可以确保即使前面几排被冲开,也不至于整个防御体系崩溃掉。

但是对印军部署的侦查结果却让我军高层大吃一惊。

因为印军的防御部署松松垮垮,简直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漏斗!

我们还是用电影院的座位来比喻。

第一排座位,印军部署兵力最多,但是分散成互不联系的若干个孤立据点;然后第 2、3 排座位根本就没人!第四排某一些点上印军再次部署一大堆兵力,接下来第 6、7、8 排还是没人,到第 9 排才在一些点上再次部署一大堆兵力(后面有作战示意图)。

这样奇葩的防御部署简直就是为我军提供了无数穿插迂回机会!而我军恰恰是最擅长打穿插渗透战术的军队!

在朝鲜战场,装备居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就是靠无处不在的穿插渗透将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现在印军的部署比美军更业余更松懈,这如何不让我军从上到下都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信心?

那么,为什么印军部署如此松懈?

四个原因。

第一是客观原因。

中印边境地形恶劣,除了几条山谷自然形成的道路,其余地方不是雪山无人区,就是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这样的地形要构筑一条完整的防御体系客观上确实困难。

第二与印度前线指挥官有关。

印度东线前线指挥官是考尔中将,这哥们没有任何实战经历,但因为是尼赫鲁的亲戚,所以官运亨通,在 1962 年担任印度东部战区第 4 军军长,负责整个东线作战。

当时印军内部对考尔中将提拔太快很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被强势的尼赫鲁一律无视掉。

考尔中将(来源:新浪网)

按:中印边境反击战主要大战都在东线展开,西线作战规模远小于东线。

这位考尔中将打仗本事很差,但是拍马屁功夫确实一流。

在中国发动自卫反击战之前,这位老兄为了给尼赫鲁生日 “献礼”,亲自指挥前线印军不惜代价攻占了我军一个小山头阵地,取得这个“胜利” 之后,考尔迫不及待向尼赫鲁“报捷”。

大家知道考尔的这个捷报写了多长吗?8700 字!这么长的 “捷报” 让无线电报务员整整发了 8 小时,创造了战争史上最长电文的纪录。

第三,与印度高层狂妄的心态有关。

当时对于印军多点开花分散推进的部署,印军内部也有反对意见,但是尼赫鲁狂妄自大,多次对军方表态 “中国绝不敢开战”。

这个表态让考尔中将奉为 “圣旨”,所以印军对中国反击战缺乏准备。

第四,与印军的素养有关。

印度作为英联邦成员国也算参加过二战,但是印军在非洲与欧洲战场上基本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不是担任维护交通线的任务,就是做后勤的苦力,正儿八经的作战很少参加。

独立之后,与巴基斯坦倒是打过几仗,不过印巴战争的烈度在我们看来就是过家家,整个印军实战经验严重不足。

另外,印军组织度也很低下,军官都是高种姓人群担任,士兵则是低种姓人群,军官与士兵基本就是贵族与奴仆的关系。

军队里阶级分化十分严重,军官享乐腐化,士兵做牛做马,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凝聚力还是战斗力都十分有限。

因为印军自己组织度低下,部队综合素质较差,所以,印军推己及人,认为自己无论如何无法行军的地形恶劣地区中国军队也做不到。

综上所述,印军搞出一个四面透风的部署,偏偏还自信心爆棚,对胜利充满信心,然后,就毫不意外被人类历史上轻步兵巅峰的中国军队按在地上毒打。

7 克节朗反击战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战争的过程,这是一场中国军队单方面表演的教科书式的战争,也是将印军按在地上摩擦的战争。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中国军队的神仙仗。

首先是克节郎地区的反击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印军在这个地区的部署。

印军部署以及印军假想我军攻击路线

印军这个部署不仅松松垮垮,而且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军只能沿着传统交通线一线平推攻击作战。

因为在印军看来,除了传统交通线之外,其余地区不是海拔 4000 米以上人迹罕至的雪山,就是密不透风的森林,这样的地形军队是绝不可能通过的。

但是,我军恰恰就是这样一支即使在极端恶劣地形也能实现强行军的逆天步兵——

在红军长征时期,我军就经历了雪山、草地、沼泽等等各种恶劣地形的考验,喜马拉雅山脉地形确实恶劣,但是怎么可能难倒英勇的解放军?

克节郎地区的反击战中我军实际攻击路线

大家看一看,这个我军实际攻击路线就没有直接硬啃正面的,基本都是穿插迂回,从印军侧翼或者后面发起攻击。

这就是印军部署松松垮垮必然受到的惩罚!(大家想一想前面电影院座位的比喻,中印边境战争差不多就是中国军队绕到印军后面,一板砖拍在印军后脑勺上

说实话,在朝鲜战场,我军哪有这么多穿插到美军后面的机会?

这一战最大穿插迂回行动是向印军后方要点章多的穿插。

当时执行这个穿插任务的是西藏军区某团,由于前面我军打得很顺,一线印军迅速崩溃,我军前指担心印军跑掉,所以强令这个团必须迅速赶到章多堵住印军后路。

结果在行军路上这个团却被一片亚热带原始雨林挡住了去路。

这片雨林生长得异常繁茂,树冠相接,严似穹窿,各种藤蔓密如珠网。最令人头痛的是一片片荆棘林,一人多高,枝桠上全是一寸多长的尖刺,锋锐得赛过狼牙犬齿。

开路的先锋连为了荆棘林已经拼上了所有的力气,用柴刀砍,用树棍砸,用手榴弹炸——然而,荆棘林犹如一堵橡皮墙,不仅有弹性,而且有韧劲。

时间紧急,最后团长将军衣往头上一包,走到荆棘林边猛然往上一跃,然后横着身体扑压下去。

然后一个又一个战士效仿团长,用自己的身体将荆棘林硬生生压出一条道路,让后面的部队踩在自己的身体上通过了这片荆棘林。

大家想一想,对于压林的战士而言,身下是无数尖锐的林刺刺破身体,身上还要承受近千人踩踏通过,这种煎熬比最残忍的酷刑还要难以承受。

最后 27 个用身体压林的战士有 4 个壮烈牺牲!

我们的解放军就是用这样不可思议的意志创造了在这样恶劣地形三天两夜强行军 127 公里的奇迹。

该团赶到章多之后,立刻发起奇袭,首先将印军王牌第 7 旅旅部端掉,然后埋伏在章多,不但堵住了前线溃逃下来的印军,还将随之溃逃的印军第 7 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俘虏。

克节郎地区的反击战大获全胜。

7 东线:教科书式的战斗

在东线更广大的地域(麦克马洪以南地区)我军表现更加精彩。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印军的部署

东线印军部署及假想我军攻击路线

这个部署与假想我军攻击路线与克节郎地区如出一辙,都是假想我军只会沿着交通线进行正面攻击,对侧翼缺乏基本的防护(考尔中将水平真的很渣啊)。

但是这次印军又错了。

东线我军实际攻击路线

在这个地区作战,我军依然是展开大范围迂回与渗透作战,对印军的攻击基本都是突然迂回(渗透)到印军据点侧翼——也就是从印军认为绝对不可能军队能通过的区域突然发起攻击。

我军为啥能轻易绕到印军后面打?

除了我军在恶劣地形强悍的行军能力,印军在纵深地带缺乏必要的军事部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于藏南地区地形恶劣,所以,在这些恶劣地形穿插渗透,一定会有大量士兵与主力部队走散,但是满怀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士兵的作战意志是十分旺盛的,即使与主力部队失散的散兵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西藏军区某部副班长庞国兴在向西山口穿插中与部队走散,这个时候他又遇到另外 3 个 “散兵”,在职业军队中这种失去建制的散兵都要被归为 “失去战斗力” 这一类。

那么请看看中国散兵的表演——

庞国兴与另外 3 人主动结成一个战斗小组,由庞国兴指挥,在敌后穿插 15 里。连续作战 5 次,歼灭了 5 股逃敌,打掉了印军 2 个炮兵阵地,光是加农榴弹炮就缴获 7 门,后来又歼袭了一个连队再缴获 8 门榴弹炮,印军第五野炮团一共就 24 门榴弹炮,居然就被庞国兴小组干掉了大部分!

一组 “散兵” 干掉了大半个印军野炮团,这个战绩可谓十分彪悍。

事后在表彰会上庞国兴意气风发地说出一句被广泛传颂的名言:

敌军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在这场战役中迂回穿插距离最远的是西藏军区某营在世界屋脊的无人区向邦迪拉的穿插。

7 天 5 夜中强行军数百公里,在零下 30—40 度的恶劣气温下翻越 4000 米以上的 4 座雪山 + 7 个峻岭,经贝利小道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到印军后方核心要害邦迪拉。

这个穿插动作相当于电影院第一排人员还在战斗,结果解放军突然出现在最后一排!

所以,解放军在邦迪拉的出现直接让东线印军全体崩溃。

最神奇的是,这支部队还在邦迪拉附近的多龙桥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仙战例。

得知我军攻占邦迪拉之后,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约 300 人慌忙从邦迪拉山口撤退,于次日 10 时到达多龙桥。

当时这个桥对岸只有我军一个营部和一只 27 人的小部队(含一个 15 人的迫击炮排)。

27PK300,如果其他国家职业军队会作何选择?估计 90% 选择是撤退,最多有 10% 特别强悍的选择去狙击(多龙桥距离最近有我军部队的邦迪拉有 3 公里)。

那么当时我军指挥员选择是什么?

合围这只印军!

27 人合围 300 人?科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偏偏我们的指挥员就这么强悍,而且我们的士兵执行这个命令也没有半点违和感。

于是一个 “宏大” 的包围圈就展开了

副指导员王文保亲率 2 人去堵正面,派出 4 人(还 TM 是炮兵)去堵侧翼,再派出 5 个人去堵后路,其余士兵(主要是炮兵)坚守炮兵阵地提供火力支援。

你看看,总共 12 个人的包围圈的 “主力” 还在侧翼与敌人后方(生怕敌人跑走几个),正面只有三人!

部署完之后,王文保也感觉正面 3 个人 “实力” 确实弱了一点,回到营部兜一圈,确实没有人了,只找到正在做饭的炊事班(7 个人)。于是炊事班一人发一条枪也拉上去加强正面。

至此 12 人的 “主力部队”+7 人的炊事班恶狠狠的向印军一个营扑去。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我军以伤 3 人为代价,击毙印军 35 人,俘虏 206 人,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被全歼。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自我感觉颇好的印军在我军眼里就是一个渣!

因为解放军攻占邦迪拉之后口袋扎得太死,导致前线溃退下来的印军退路断绝,无数溃散的印军如同鸭子一样往周围原始森林乱窜,让我军搜山抓俘虏花费的力气比打仗还多。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因为印军有几个旅长也跟随溃兵跑入深山,搞得印军东线总指挥考尔中将神经紧张,生怕又有几个印军将级军官被我军活捉——那个丢脸就太大了。

于是亲自乘坐直升机去搜寻这几个印军旅长,最后还真被考尔中将救回 1 个。

最后一次营救行动十分惊险,我军搜山部队子弹几乎就是追这考尔屁股撵,如果不是考尔副官拼死掩护(最后这个副官也领了盒饭),考尔中将差点就被我军抓了俘虏。

按:我觉得印度完全可以把考尔中将营救过程改编成电影,那啥就叫印度版的《飓风营救》

8 艰苦的西线战斗

在西线我军作战比东线要艰苦得多,这里有一个特殊原因。

我军发起自卫反击战有一个规定,作战严格控制在中印有争议的地区之内——

换句话说,我军作战范围严格控制在被印度侵占我国的领土之内,整个自卫反击战,我军没有一个士兵踏上过印度的领土。

东线由于印度侵占我国领土范围很大,基本上麦克马洪防线以南的藏南地区高达 9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都被印军侵占,所以,我军在东线有充分穿插迂回的地域空间。

但是在西线印军侵占我国领土不多,所以西线我军作战基本没有什么做大迂回的战场空间,只能对一线印军据点做战术性小迂回,这就导致我军被限制在狭小地域只能做硬碰硬的攻坚战。

西线我军作战示意图

按:这个西线作战示意图我就不单独画了,大家马马虎虎将就着看看,反正都是一些短促出击的战斗。

由于以上原因西线反击战规模虽然比东线小得多,但是有个别地段也打得比较艰苦,有两场战斗单独说一下。

一个是在加勒万河谷的战斗(就是前段时间中印边境爆发冲突的地点之一,印军在这个地点死了二十几个)。

1962 年反击战中我军在这里遇上了强悍的印军杰特联队,这只部队在印度有上百年历史,曾经参加英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就有这支部队。

在攻占加勒万河谷的战斗中由于地形限制我军付出重大牺牲,光是阵亡战士就有 874 人(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才阵亡 1 千多人)。

所以,前段时间印军想抢占这个要点我军怎么可能答应?这可是 1962 年我军用八百多战士生命换来的。

后来周总理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个杰特联队 “光辉历史”,气得毛泽东拍案而起,大呼 “百年国耻”,然后专门电令前线指挥官必须全歼这个杰特联队,不能有一人漏网,所以这个享受毛主席专门点名的杰特联队就集体领了盒饭。

一个是在班公湖的战斗(也就是最近中印边境冲突的焦点)。

斯潘古尔山口周围形势图

在这场战斗中,我军攻占了控制斯潘古尔山口两侧的高地,从而控制了斯潘古尔山口,这个山口直面印军楚舒勒这个前线屯兵基地,相当于卡住印军喉咙的一把尖刀,让印军寝食难安。

后来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我军宣布单方面撤军 20 公里——但是控制潘古尔山口两侧的高地以及加勒万河谷的我军没有撤退。

这次中印边境冲突,印军气势汹汹要求我军退出斯潘古尔山口两侧的高地,把斯潘古尔山口控制权让给印军——当然,这也是白日做梦。

前段时间,印度媒体报道,印军已经抢占了斯潘古尔山口两侧的高地,让印度国内民众一阵狂欢,好吧,后面才发现,这是前线部队谎报军情,印军就是这么奇葩。

整个西线作战,我军最后拔除印军 37 个据点,将入侵我国领土的印军全部都驱逐出境。

9 全面胜利

东西两线我军辉煌的胜利导致了前线印军的总崩溃。

为了推卸失败责任,印军前线指挥官拼命夸大了中国军队的实力——我军在前线中投入不超过 2 个师的兵力,被印度前线指挥官夸大为 “中国军队投入了十几个师”。

如此巨大的中国军队造成了印度的恐慌——以至于印度很多议员认为,中国的军事行动是为了占领印度。

在东线,印度阿萨姆邦的重镇提斯浦尔开始执行焦土政策,印度工兵部队在这个城市桥梁、工厂、机场、油库安装炸药准备全部炸掉(后来因为印度工兵部队工作拖拖拉拉,还没来得及执行焦土政策就从收音机听到中国单方面停火并且撤退的消息——所以,印度人办事拖拉疲沓有时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与此同时银行焚烧货币,歹徒开始抢劫,城市秩序开始失控。

在西线,新德里风声鹤唳,人群不但拼命抢购生活物资,政府也组织民众到处挖防空洞,大批民众逃难一般撤离新德里。

就在印度举国惶恐不安的时候,11 月 21 日中国突然宣布单方面停火,不但主动送还印军俘虏与武器,还单方面开始撤军——最后基本撤退到战争爆发前的实际控制线。

按:中国主动停火一方面是为了在国际舆论争取主动,另一方面也是前期囤积的战备物资也基本消耗干净,眼看着冬季大雪封山期就要来临,再不撤退,停留在藏南地区的部队将陷入绝境。
后来有学者统计,中印边境反击战打了一个多月,中国军队所花费的军费就占当年财政收入的 3%+,继续打下去,即使不考虑气候因素,财政也负担不起了,要知道 1962 年我们才刚刚熬过三年大饥荒。

中国单方面停火的消息挽救了印度差点崩溃掉的民众士气,但印度这个国家是很奇葩的,得知中国已经开始撤军的消息之后,印度议会突然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又恢复了战前狂热的气氛,无数议员振臂狂呼大喊:决不能接受中国停火的建议!印度一定要与中国血战到底!

刚刚从古巴导弹危机缓过气来的美国佬也不怀好意地鼓动尼赫鲁继续开战,在此之前,美国不但宣布承认麦克马洪线,还给印度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

这个时候,印度新任陆军参谋长乔杜里将军的报告让尼赫鲁冷静下来,他在报告中说道:“印军除了对等地响应中国的停火行动外,别无他途可循。”

这个报告其实就是承认前线印军已经全面崩溃,完全打不下去了。

10 悬崖勒马

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让印度在国际上威望一落千丈,印度自建国开始那种顺风顺水的国运戛然而止。

因为边境战争的惨败经历太过惨痛,导致印度从此军费开支居高不下,2019 年印度军费开支高达 700 亿美元,GDP 占比超过 3%,而它的北方邻居去年军费 GDP 占比只有 1% 多一点。

1964 年 5 月 27 日,尼赫鲁郁郁而终。

尼赫鲁(来源:搜狐网)

2020 年,印度趁着中美在东南沿海对峙再次在边境挑衅,印度国内民粹主义叫嚣:今天的印度不是 1962 年的印度!

是的,现在的印度不是 1962 年的印度,但是今天的中国更不是 1962 年的中国。

在 1962 年中印国力大致是一个等级,印度可能还要略强于中国,那时我们仅凭部队综合素质的优势就能对印军打一场教科书式的神仙战争,今天的中国不论是国力还是军力已经远超印度不是一个层次。

如果中印边境爆发军事冲突,即使有美国在东南沿海牵制我们大部分力量,我们同样也能将印军干得满地找牙。

1962 年我们如果从解放西藏开始算隐忍了 12 年,如果从周总理亲赴新德里谈判开始算隐忍了 2 年,然后雷霆一击就给印度带来几十年伤痛。

现在我们在中印边境隐忍克制越久,未来爆发的雷霆之怒也会越可怕。

希望印度高层悬崖勒马,放弃在边境挑衅投机的心理,让中印边境保持和平与宁静。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相关阅读:

原创 I 地缘政治版图的算计:印度为什么频频在边境挑事?

原创 | 印度为啥又在边境碰瓷?

知乎用户 远方青木 发表

给你 100 人,你能打赢 3000 人么?

如果再加个条件,给你 100 手无寸铁的普通学生,你能打赢 3000 全副武装的军队么?

毛泽东说,很简单啊,有 100 人那么多,打赢 3000 军队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1917 年 7 月,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很快复辟闹剧就结束了,张勋被段祺瑞击败。

但重掌大权的段祺瑞,却想趁机获得更大的权利,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拒绝召集国会。

1917 年 9 月 18 日,孙中山发起了 “护法战争”,要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

段祺瑞下令北洋军出击,镇压护法运动。

派往湖南的北洋军,是傅良佐部,而响应孙中山号召向湖南进军的护法军,是桂系军队谭浩明部。

1917 年 11 月,桂系谭浩明的军队打败湖南督军傅良佐的主力部队,听闻此消息后,傅良佐率长沙城内的残兵败将仓皇逃离。

而此时,桂系谭军的主力尚在衡山、湘乡一带,距离长沙很是有点远。

此时的长沙,成为无政府的世界,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但这个时候,被段祺瑞派来驰援傅良佐的北洋军第八师混成旅,已经接近了长沙,共有兵力 3000 多人。

这些人是傅良佐的援军,按理说就应该是长沙城的援军,来长沙是好事。

但如今傅良佐已经弃城而逃,桂系军队即将兵临城下,这个混成旅进了长沙城就必须立即撤退,否则肯定会被桂系军队包饺子。

1917 年的军阀部队是一个什么德行,全中国人都很清楚,辛辛苦苦跑过来,立马就要撤退,军阀部队不祸乱当地一番那才叫见鬼了。

不到处抢点钱,怎么给手底下的兄弟们交代,反正长沙城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而毛泽东所在的第一师范,就在长沙城外,粤汉铁路旁,北洋军混成旅无论是进入长沙还是转去武汉找北洋军主力,都必须要经过第一师范。

而学校,一直都是军阀部队特别喜欢的驻扎地,因为宿舍多,能一次性住的人多。

这种事,在全国发生过太多回了。

长沙市民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全城,第一师范的师生也能预测到军阀士兵一定会祸乱自己的学校。

为保全师生,躲避军阀士兵打劫伤人,学校决定让全体师生弃校,到城外五里的阿弥岭躲避一段时日。

毛泽东得知消息后,赶到校长室,说外面战事混乱,外出躲避反而不如学校安全,因此 “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发动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那可是 3000 大军,还是编制完整的正规军,用学生护卫学校,觉得墙高就有优势?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但当时的校长居然被毛泽东说服了,同意毛泽东组织护校队,然后所有师生都不撤了。

于是,毛泽东选了 100 多个自愿报名的学生,组成了一只护卫军,用来守护学校。

穿上军服,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归毛泽东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就这么成型了,当时的毛泽东才 24 岁。

可惜,只有人,没有武器,于是毛泽东找了 100 多只木棍,发给护卫军当武器用。

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编剧还原了这 100 余手持木棍的学生军。

武装力量成型后,毛泽东下令用木头做了一些简易工事,堆在学校门口作为阻碍。

100 学生军 + 木棍 + 木头工事,而他们的对手,是全副武装的 3000 多北洋正规军。

要这么打,才能在 3000 多正规军的枪炮攻击下,用 100 多只有木棍的学生军守住一个学校?

毛泽东想了想,觉得这仗没法打,怎么打都不可能打得赢。

于是毛泽东决定不守了,主动出击,要全歼这 3000 多北洋正规军。

别忙着满脑袋问号,毛泽东这么做是有把握的。

当时这支北洋军部队,在靠近长沙后,没有第一时间进军,而是在第一师范外几里地的猴子石附近徘徊,抢掠附近农家的粮食,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晚上。

这驻扎一个晚上的行为,让毛泽东立即判定这支北洋军的军心士气有问题。

大军齐整,在长沙城咫尺之遥的地方居然犹豫徘徊,不敢进城。看到学校门口的木头工事后,甚至连几里地外的第一师范都不敢进,宁可在野地宿营,他们在怕什么?

普通人或许不知道他们在怕什么,但毛泽东知道。

机会,来了。

毛泽东连夜前往长沙城内的警局,用自己拥有 100 多学生军武装力量的 “身份”,说服了警察局长,借来了 20 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

现在,毛泽东有枪了,有了足足 20 多条枪。

但是这些枪归警察局,借来的警察一个都不能死,甚至都不能伤,只要伤了一个,立刻就是全军溃散。

别说组织和纪律了,这些警察连军饷都不是毛泽东发的,凭什么卖命。

接下来怎么办?

毛泽东下令师生们准备一些灯笼、烟火、鞭炮等,然后就全军出击,对北洋军发动了总攻。

电视剧上是这么演的,历史也是这么走的,当时第一师范的学生军,是有照片留存于世的。

虽然就一百多人,但看起来确实好像是一支大军。

120 多个人,20 条枪,怎么打?

首先,毛泽东把 20 多名警察安排在第一师范背后的妙高峰上,确保这些警察的安全。

然后,毛泽东把 100 多学生军分成三路,每一路 30 多人,携带灯笼、烟火、鞭炮等,偷偷潜入到北洋军的背面和侧面,毛泽东亲率一路挡在正面。

总共四路人马,出发之前,毛泽东安排好了所有的战术,让所有人依计划行事。

到了傍晚,北洋军终于摸清了长沙城的虚实,好像是一座空城,于是军官下令全军前进,准备在天黑前进入长沙。

看到北洋军终于动了,学生军立即出发,部署到了北洋军的背面和侧面。

就这样,3000 多北洋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头撞进了包围圈,被毛泽东率领的 120 多人给围的水泄不通。

北洋军摆出了一字长蛇阵,慢慢蠕动,沿着前往长沙的大路缓慢前行。

当前进到第一师范附近时,在妙高峰上的警察开枪,向北洋军射击。

处于行军状态的北洋军队大惊失色,哪来的枪声,附近怎么会有部队,自己处于行军状态毫无战斗力,天也快黑了,这要是被伏击了岂不是死定了,完了完了。

然后,包围北洋军的三路学生军,突然鸣放装在煤油桶里的爆竹,听起来好像到处都是枪声。

同时,学生军点燃烟火,搞得漫山遍野一片灯火通明,然后升起写有 “桂” 字、“湘”字和 “粤” 字样式的灯笼,还有人吹响了军号和锣鼓。

然后,100 多名学生军齐声大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不杀!”

这支北洋军很清楚自己在湖南的主力部队已经被桂军击败了,只是不知道桂军是否在长沙城里。

等了足足一天,侦察兵终于摸清了情况,长沙城好像是一座空城,正准备入城,没想到被伏击了。

桂军太狡猾了,欺骗了睿智的自己,导致自己陷入重围。

如今被优势兵力的桂军包围,前后左右都是人,自己跑都没地方跑,今天算是死定了,栽在这鬼地方了。

这时候,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自称毛副官,是桂军派出来谈判的,声称只要北洋军投降,那么就缴枪不杀,每个人还可以发 5~7 块钱路费,所有人遣散回家。

如果顽抗,一律杀无赦。

这支北洋军的统帅为了活命,同意投降,下令所有士兵当场给毛副官缴枪。

看到北洋军愿意投降,毛副官当场下令桂军派 100 多人过来收枪,其余人继续坚守阵地,看守降军,谁敢乱动立刻击毙。

就这样,3000 多条枪被运回了第一师范的礼堂里。

然后,100 多全副武装的学生军出现,押送 3000 多北洋降军来到第一师范,安排他们的食宿。

当天晚上,毛泽东再次前往长沙城,用自己逼降 3000 多北洋军的战绩和事实,让长沙商会自愿掏钱,凑齐了遣散降军需要的经费。

第二天一早,毛泽东带着一大箱银元,在第一师范的操场上给降军发钱,按军衔,每人 5~7 元大洋,一分不少。

拿到钱之后,所有的降军立刻安心了,乖乖的按毛泽东的指令,从长沙城搭火车前往武汉,去找北洋军的主力了。

就这样,毛泽东率领 100 多名只有木棍的学生军,全歼了 3000 多全副武装的北洋军,还收缴了 3000 多条枪。

整场战斗,一人没死。

听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很绝,但毛泽东这人生的第一战,我觉得比空城计还要绝的多。

双方的能力,有显著差别。

因此,诸葛亮七出祁山都北伐失败了,而毛泽东逐鹿中原,麾下大军越打越强。

全歼这 3000 多北洋军,毛泽东使用的政治手段显著高于军事手段。

但全歼就是全歼,战场上只论胜负,不论手段。

不是只有血战沙场才叫将军的,哪怕是在孙子兵法里,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上上之策,地位显著高于百战百胜。

打赢别人只是普通名将,不打就赢了别人才是名将中的名将。

十年后,1927 年,毛泽东举行秋收起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但他的军事才能,早在 1917 年就展现出来了,惊艳绝伦。

一个 24 岁的青年,指挥 100 多个学生,只有木棍作为武器,要全歼 3000 多全副武装的北洋军。

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吹,怕被人喷写的太离谱,但毛泽东居然把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你 24 岁的时候,能做到这种军事奇迹么?

更可怕的是,这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终极挑战,只是毛泽东的新手村任务而已。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100 战 3000,毛泽东人生的第一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戚继光和他一手打造的戚家军。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 308 颗,生擒 2 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 3 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 对 2000 余,全歼 2000 多名倭寇,斩首 344 颗,生擒 5 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 3 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 3000 名。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 1000 多名,斩首 348 颗,俘虏 29 名,牺牲陈文彪等 13 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 (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 688 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 3000 名左右,斩首 960 颗,俘虏 26 人,己方阵亡 90 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 2622 颗,己方牺牲金渔等 16 人。

仙游之战:击溃 10000 余名倭寇,杀死倭寇 1000 余,斩首 498 颗,生擒 1 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 24 人。

王仓枰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 177 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蔡丕岭战斗:击溃倭寇 7000 余名,杀死 1000 多名,斩首 160 多颗,己方牺牲 31 人。

嘉靖、万历年间,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未尝一败,空前绝后,彪炳史册。

知乎用户 clearlove-zero 发表

来一发抗美援朝,
郭忠田,排级战术防御大师,打了一波防守,手下一个人没挂,。。。。。。。。。。
。。。。。。。。。
资料来自百度,
郭忠田带领的 2 排扼守在 300 米狭小的阵地上,承受了敌人数千颗炸弹的轰炸、成百架飞机的攻击,始终屹然不动,连续打退敌人 3 次进攻,歼敌 215 人 (被击毙在车内拉走的不计),缴获大炮 6 门及满载军用品的完好汽车 58 辆,自己却无一伤亡,仅消耗子弹 1305 发、手榴弹 14 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知乎用户 辰涣 发表

那必须是雪风啊,给你们看看雪亲王的实力

雪风号驱逐舰,日本阳炎级驱逐舰第 8 艘,甲型驱逐舰。1938.8 开工,1940.1.20 竣工。

1942 年 11 月 12 日,护卫 “比睿” 号战列舰,比睿号重伤自沉。

1943 年 3 月 1 日,护航运输陆军船队,雪风号驱逐舰毫发无伤,其余 4 艘驱逐舰、7 艘运输舰全部被击沉。

1943 年 7 月 12 日,班加拉岛夜战,因吃水浅避过 1 枚鱼雷,而舰后方的旗舰 “神通” 号被这颗鱼雷击沉。

1944 年 6 月 19 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日军 “翔鹤”、“大凤”、“飞鹰” 三艘航母、两艘油轮及 600 余架飞机便当,其他 4 艘航母 “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 以及战列舰 “伊势”、重巡“摩耶” 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负伤。而雪风号则连弹片都没被擦到一块。

1944 年 10 月 24 日,莱特湾海战,雪风号护航 “武藏” 号超级战列舰。武藏号等 3 艘战列舰被击沉,雪风号毫发无伤

1944 年 11 月 21 日,随第 3 舰队途经台湾海峡,护航 “金刚号” 战列舰,金刚号被潜艇击沉。

1944 年 11 月 29 日,护卫 “信浓” 号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被潜艇击沉。 其他克死同级驱逐舰的事迹略。

1945 年 4 月 7 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 “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舰队,为舰队的旗舰、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大和” 号战列舰护航。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大和想不沉都没有天理了……

到这里你以为已经完了?呵呵,并没有!!!大雪风真真的保住了日本最后的尊严。。。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自大和以下,巡洋舰 “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 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雪风毫发无损。战后,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 15000 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诅咒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 “初霜” 号驱逐舰同样撞上了水雷,当场沉没。

1945 年 8 月 15 日,1941 年时的联合舰队 82 艘驱逐舰只有雪风号还浮在水面。

知乎用户 在历史中旅行​ 发表

韩信北伐。 以区区 2 万人,用 10 个月荡平北方四国,创造「背水一战」的神话。 虽有时代加成,仍然空前绝后。

壹:灭魏的战前分析

楚汉末年,在中国的北方迅速地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在极少的成本投入下,完成了对整个中国北方已知文明的占领。

这种投入产出比,这种时间效率,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故事的主角是「汉初三杰」之一,「灭楚三杰」之首,被后世称为「兵仙」的韩信。韩信的历史地位,在此次北伐、东进后,基本稳定在了历史排名前十。

最著名的「背水一战」,更是继赵括后让世人感叹「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

韩信的能力自然没的说,重头戏「背水一战」的战术水平极高,那种避实击虚和指挥的能力,实在是空前绝后。

但是,韩信的北伐、东进一路如此迅速地摧枯拉朽,几乎成为历史的绝响,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项羽的顶层设计。

汉军还定「三秦」最有价值的是「汉中对」中的「你要迅速打出去」和萧何的「汉中战争动员能力」。

如果做到这两点,这仗打之前就赢了八成。

要感谢这个时代,是因为对手很虚弱。

要感谢项羽的顶层设计,是因为「西楚霸王」造成了这种虚弱的态势。

来看一下韩信的北方对手,北方四国——魏、代、赵、燕。

当年秦国在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这两片土地上较了上百年的劲儿。

韩信摆平这四个国家用了多长时间呢?

十个月。

堂堂的大秦,让韩信一下子给比下去了。

后世一些历史书中普遍是这样描写的:

魏国的魏豹厉害吧?几千人能拿下二十多座城,碰见韩信,被比下去了;

代国的骑兵厉害吧?碰见韩信,被比下去了;

赵国的陈馀厉害吧?十几万人主场作战,碰见韩信,被比下去了;

燕国的臧荼厉害吧?当年敢去巨鹿参战,一个下属把老领导打死了,还霸占了人家的家业,投降了。

「兵仙」千古无二啊!

这种描写不能说是错的,只是远离了史实。

要是细分析,你就会发现,韩信面对的状况和当年秦国面对的状况比起来,实在是低了不止一个层次。

难度系数其实差不多,但是调动对打的资源是不同层次的。这也造就了韩信在成本和时间上的神话。

我们一个个看吧。

从上一战中战线稳定在了荥阳开始说起。

在韩信率关中老幼驰援荥阳战场后,刘邦把这一重要据点留给了韩信,他自己眼下要回关中办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确定太子。

刘邦在出关中之前,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社稷,这次出关虽然昙花一现大败亏输,但好在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刘盈。

虽说当时刘邦让楚国追兵挤对得自己把儿子无情地抛下了好几次,但好在刘盈有夏侯婴叔叔。夏侯婴实在不忍心这位自己看着长大的大侄子被楚国人干掉,于是冒着自己被刘邦干掉的危险,救下了刘盈。

他们老刘家特别有意思,总有个忠心耿耿的神奇人物拯救接班人。

刘邦这个人还是很务实的,既然我跑出来了,儿子也还在,那挺好,赶紧立太子。

这也是过去朝代兴起时一个很重要的象征,表明你这个政权稳固、成熟,后继有人。

在立刘盈为太子后,刘邦给孩子找了一个好师傅——丞相萧何,进行辅佐。

其实,他就是想让孩子看看萧何怎么治国理政,怎么计算户口,怎么动员国力,怎么足兵足食的。

刘邦对于萧何这位自己最信任的老乡,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来不及汇报的事情,一切萧何说了算,他看着安排。

在刘邦的全权受理下,萧何无限地放大了自己的治国天才,在各种秦宫档案的帮助下,刘邦获得了一个具有强大造血能力的大后方。这为今后的楚汉僵持,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强大保证。

第二件事,灭章邯。

这个人可能大家都忘了,之前我们说围住废丘后就没再提他。

他活着,还在坚持,还在困兽犹斗地死守废丘。

其实,他这样做很不应该。因为之前刘邦曾经拿万户侯的优厚待遇招降过他。按说大秦帝国都已经土崩瓦解了,你的底子又不干净,又不是没投降过。既然刘邦喊出了高价,你就应该从了嘛!

但这位秦朝的最后名将却选择了坚守,展现了自己最后的倔强。

他在刘邦和项羽的选择中,把所有的筹码都押在了项羽身上。他认为他命中的那位克星会来救他。

作为巨鹿之战的陪衬主角,章邯选择了充分相信项羽的军事能力。但老话说得好: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章邯的那个他,虽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冤家有点多。

彭城距关中千里之遥,诸侯林立,他没想到刘邦会一直打到项羽的老家,他也没想到项羽会如此焦头烂额。

无论怎样,刘邦在回到关中后,调动整个关中砸废丘,「三秦」老百姓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消灭大「秦奸」。刘邦还引来了渭河水往城里灌,直到城墙崩塌。

章邯选择了自杀。

这位楚汉名将在与项羽、韩信、刘邦三位分别交手后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至此,关中完全平定。

第三件事,政策逃荒。

在上一战中我们提到过,由于战争越打越激烈,再加上天灾,关中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刘邦和萧何对于这种状况,发路条、给政策,鼓励饥民向蜀地逃荒。

蜀道太难,把粮食运过来是没戏,但只要跑到那里就有饭吃。而且,那里的土地很广,圈块地就是你的,随便种。

巴、蜀、汉中地区作为刘邦的大后方,再次起到了灾难时的保险作用。川蜀也作为汉室的福地,从刘邦到刘备,一直为老刘家发光发热。

在巩固后方之后,刘邦开始在临晋关集结大军,然后在军事威慑下,派首席「外交官」郦食其去招降彭城大败后反水的魏王魏豹。

刘邦招降魏豹的理由非常理智:眼下我要和项羽死磕,不想另外树敌,希望你回心转意,咱们既往不咎!

不过,魏豹的回答却非常不理智,甚至是很情绪化的。他没有根据形势进行分析,而是说:人生苦短,宛如白驹过隙,汉王傲慢辱人,谩骂诸侯群臣如同对待家奴一般,完全没有上下尊卑之礼,我这辈子是不想再见到他了!

魏豹的回答,有点像一个怨妇。但这也不能完全赖刘邦,刘邦和他从小到大生活的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

魏豹是前朝王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手投足之间皆讲礼仪,言谈举止全是尊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但刘邦自小在田间地头混,行为举止粗俗,再加上从小就被各种有学问、有身份的人鄙视,内心潜移默化地生出来的对于贵族、对于读书人的应激性报复心理,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人家可是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主。

所以,魏豹之前没见过刘邦,因为一般这么粗俗的人混不到这么高的层次。而刘邦更是看不惯这帮前朝贵族,因为在他四十九岁之前,想见也见不到。

这就导致了魏豹和刘邦在交流过程中鸡同鸭讲。

魏豹总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刘邦觉得很给他脸了,于是魏豹发自内心地不想再和刘邦有瓜葛。

而且,更重要的是,魏豹此次回国后见过一个叫许负的相士,说他的妾中有一个叫作薄姬的不得了,相貌大贵,将来生下的孩子一定能当天子。

魏豹觉得自己的人生被点燃了。自己的孩子都能当天子了,他这个父亲那能次得了吗!

综上所述,魏豹一点脸也没给刘邦。

这个相士的水平很高,薄姬将来确实生了个天子。

所以,好地不见得最后轮得上你去耕种,唐僧肉注定不是给小妖怪享用的。

魏豹的态度很重要。魏国的位置与关中隔黄河而望,对于荥阳前线来说属于大后方了。

刘邦担心自己在前方与项羽拼命时,后面的魏豹会捅他一刀。

所以,既然魏豹不降,那就只能动手打了。

刘邦派出了韩信。

刘邦派给韩信的任务很艰巨:灭魏。但刘邦给他的投资却少得可怜,总共两万多人。

此时的荥阳前线正吃紧,大部队正在提防项羽,所以能拨给韩信用的,满打满算只有这么多人。

不过,刘邦还算够意思,他把最靠谱的步兵大将曹参和灌婴,以及新组建的骑兵都派给了韩信。

在战前,刘邦询问了对方的将领配置:「魏军大将是谁?」

「柏直。」

刘邦轻蔑地笑道:「乳臭未干的小子,哪里比得了韩信。魏军的骑将是谁?」

「冯敬。」

刘邦道:「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还算不错,但远比不上灌婴。步将是谁?」

「项它。」

刘邦笑道:「不是曹参的对手。行了,我放心了!」

刘邦表现出了每个少给钱却想出活的老板的自信嘴脸。刘邦在做战前预测时,韩信其实也在四处探听,他特别害怕魏国会起用一个叫周叔的大将。

这个周叔是谁,由于史书失载,我也没有查到他是何许人也。不过,韩信看中的人,应该差不了。

现在选定的这位主帅柏直,确实比较悲惨,懂行的人都看不上。当韩信得知大将是他后,也松了一口气,轻蔑地道:「竖子也!」(就他啊!)

眼前的任务艰巨吗?看上去挺艰巨的。

就两万人,想拿下西魏国,开玩笑呢?

西魏国包括河东地、太原郡、上党郡,基本囊括了整个山西高原的精华地域。

魏豹原来是在今天的西楚地盘混的,当年那也是带着几千人就能拿下二十几座城的厉害角色。

但是,是因为他很厉害吗?

有多厉害不好说,应该算不弱。不过,他之所以在魏地能带领几千人拿下二十几座城,是因为他哥哥魏咎的广告效应和魏国贵族的底蕴支持。

项羽分封时,看上了原来的魏国故地,也就是当年魏国费劲扩大的中原地。

项羽一竿子给魏豹打到河东地去了,理由是那里是你老祖宗的发祥之地,你别在中原瞎掺和了。实际上,项羽就是看上人家魏国地好水多、交通方便。

除了北边的黄河与济水,这些河基本都在项羽的控制下。

为了补偿魏豹,项羽将赵国的太原和韩国、赵国的上党地区给了魏豹。

河东地是魏国的发祥地不假,但问题来了,魏国已经被秦国赶出故土好多年了。

算算都让人家打出来快一百年了!项羽补偿给魏国的上党地区和太原地区,几百年来跟魏国也一直没关系。

这就意味着,河南的魏豹空降山西这片地盘时感到很茫然。

再加上分封后没多久,魏豹就被刘邦裹挟进攻彭城,现在又逃了回来,在这片新领地,他也就待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

户口、钱粮、民心,啥啥没有!

魏豹在山西是两眼一抹黑。

山西的老百姓看魏豹,就是你小子算哪座庙的?

两万人灭你很费劲吗?在韩信看来,足够了!

贰:蒲津渡的押注

韩信用兵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善于「用间」和避实击虚。

在《孙子兵法》中,有专门的两讲,叫作「虚实篇」和「用间篇」。

韩信应该是《孙子兵法》的资深读者,或者是那种上合天意的天才,他的所有用兵策略都像一部活教材。

在用间谍方面,韩信往往注意的是探听情报,方便自己判断与制定方略。

他的「用间」是他布置「虚实」时的重要依据,而非必杀技。

真正将「用间」精髓发挥到极致的,是下一章中的关键人物——陈平。

韩信在与对手作战时,往往会根据之前的间谍汇报,到处放烟幕弹,然后选择对手的软肋进行突击。暗度陈仓时,他就是采用这样的作战方针。

在这一战,我们会看到韩信是如何「虚虚实实」作战的。所谓兵法之「虚实」,是什么意思呢?

总体上的宗旨是:你无法面面俱到,对手也无法面面俱到。

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实),去攻打别人的劣势(虚)。

如何掩盖好自己的劣势,让别人不敢下手或无从下手。

《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话是:「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没办法撒胡椒面,当年章邯就是让韩信这么忽悠死的。

但是,章邯的方针策略制定错了吗?

不能说章邯错,拿不准的时候不能去堵,只能平均布防。

章邯最终是输在了实力悬殊上。

还定「三秦」从准备打和韩信的三路出击战略定好后,结局就注定了。

现在这场战役,如果是章邯来指挥,不见得韩信能拿下来。

「虚实」的最高级目标是啥呢?

是调动。将敌人的优势资源调动得疲惫了,敌人的劣势会暴露出来。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厉害的人都是调动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调动的!

听着是那个意思,道理我们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还是结合实战来分析吧。

这次灭魏,韩信按照老规矩派了大量的间谍去魏国刺探。探报是这样写的:魏军主力集结在临晋关对面的蒲津渡,封锁了黄河渡口。

蒲津渡作为陕西与山西间,黄河两岸的第一大渡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几乎每次秦国的东渡都是在此完成。

原因则是我们母亲河的脾气非常不好,总是在咆哮,适合大军渡河的渡口非常少。

成为渡口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水流速度适中。水流太湍急了是没法行船的。

第二,港口要大。小港口一下子容纳不了大量的船,大量的船只都得等着登岸。这非常容易被人家岸上的人当活靶子打,也就是所谓的「击敌半渡」。

总体来说,晋、陕间的交通要道主要有三条:龙门渡、蒲津渡、风陵渡。

我们来逐一介绍下。

先来说龙门渡(今陕西省韩城市北三十公里),黄河自出龙门后,河道开始敞开,水流速度开始放缓。

但它的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恶劣,并不适合大部队挺进。

第二个是风陵渡。

我国最知名的古渡口,武侠小说里郭襄师太误终身的传奇景点。

这个渡口的条件比龙门渡要强不少,但它对于晋和陕的政权来讲,并非战时的好选择。

为啥这么说呢?

自风陵渡南渡,要面对潼关;风陵渡北渡,要面对中条山。

潼关根本就别想,趁早死心。

过中条山脉,人家可以随时从蒲津渡撤军,在山脉中堵你。这就意味着哪怕你过了河,再往前走也不容易。那还这么费劲干啥呢!

最后再说蒲津渡。

这是好渡口,黄河两岸都是平原,只要过了河,谁蹚过去都是一马平川。

蒲津渡当时不仅有渡口,还有浮桥。后来黄河向西改道,今天的蒲津渡已经成为文化景点了。

蒲津渡的开阔、成熟以及水流平缓,都意味着它是晋、陕之间的关键交通枢纽。

所以,魏豹选择了全力堵蒲津渡。但是,他应该至少在两处布防。

风陵渡可以由蒲津渡的主力人马照看,但在龙门地区,他还是应该设防的。因为敌军是有可能从这两处进行突破的。

魏豹之所以这么布防,有两点原因。

第一,前一次刘邦攻其不备,关中汉军过大江走的就是这里;这一次郦食其前去谈判时,刘邦也是陈兵于此吓唬人。

毕竟这里是最关键的渡口,而且卡住这里,还能凭借中条山之险看住南边的风陵渡。大军出击,往往约定俗成的选择全是在蒲津渡。

第二,魏豹手中的总兵力在三万人左右,比韩信多不了多少。所以,魏豹选择堵在这里,算是集中自己的「实」,以等待韩信的「实」,并利用黄河天险去最大程度地为自己加分。

此时再看韩信的这两万多人,少吗?

其实,不少了。

八月,韩信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拟定了作战方针。他绝对不会用自己的劣势,去对打对方的优势。

魏豹选择了赌,这是他欠考虑的选择,换作章邯绝对不会这么做。

魏豹可能认为大军出动是要用船的,用船是要准备的,只要河面上有着大量船只,就相当于发出一个明确的战备信号。

如今所有的船只都集结在蒲津渡,汉军去哪里找新的船布防别的渡口呢?

这就让韩信抓住了一个小漏洞:你怎么知道,我过河要用船呢?

韩信先是命令灌婴将所有骑兵部队留在了渡口,又将所有的舟船全部调到了蒲津渡对岸。随后他命士兵设立旌旗,演练舟船,摆出大军即将渡河的架势。

这是在用自己的「虚」,让别人以为这是你的「实」,从而牵制住别人的「实」。

与此同时,韩信派曹参率汉军主力(其实也没多少,就一万多人)在临晋上游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南),用木罂作为渡河的工具,悄然地完成了渡河。

这段历史被后世传为神话。

有很多人认为这段历史是漏洞百出的。比如,曾国藩就此提出过质疑,说当时双方都布置了重兵进行攻防,那些木罂能装载几个士兵呢?也就几百个人吧,区区几百人怎么可能攻取安邑?原话是:「木罂之所渡几何?至多不过二三百人,岂足以制胜乎?」

指着用这么个东西漂过黄河,即使夏阳水缓,估计难度系数也是相当高的。

今天当地政府造景点时,给出的解释是:用木罂改装成了皮划艇,抢滩登陆。

这是有可能的,今天在黄河岸边仍然有用羊皮筏过黄河的旅游生意。

还有一种学术说法

知乎用户 詟言 发表

果断是刘秀啊。都说王莽是穿越者,想要让中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于是乎上天降生位面之子刘秀强行把历史拉回原来的轨迹来弥补穿越者王莽的 bug,自然地刘秀身上也便有了一堆的 bug(纯脑洞,见怪不怪哈)
(以下内容和正文无关)
他的出生就有三种外挂的说法:
他出生的时候,有赤光照耀整个房间
当年稻禾(嘉禾)一茎九穗,因此得名秀。
后来朝廷派来的官员苏伯阿刚到南阳,远远看见蔡阳一带上空瑞气环绕,不禁赞叹:“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然后满月的时候一个算命先生又说了:公子吉相,贵不可言!
某年月日,赛半仙蔡少公发话了:刘秀当为天子
在刘秀纠结要不要称帝的时候有人发现了《赤伏符》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
……
我伙呆… 位面之子果然不一般……

是不是很 bt,是不是很流弊?然而这还不算高能
因为——————战争史上最神奇的战役来了——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的过程:昆阳之战,号称是中国历史上 “以弱胜强” 的典范战例。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但以弱胜强的真相,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为镇压民变主力,当时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帅,倾其天下精锐,合兵 43 万,号称百万,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小城昆阳。城中困守的汉军,兵力不过数千,刘秀还被迫出城求援。而留守的头目王凤等人更是主动向莽军乞降,在遭到拒绝后,个个惶惶不可终日。
战前态势,总兵力 50 比 1,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惊弓之鸟,似乎不战而高下立判。



但是秀哥表示:切,劳资都不在意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 光武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遽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 光武复为图画成败。诸将忧迫,皆曰 “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看到木有,刘秀带着十二个小伙伴就冲了出去… 从围城的四五十万大军当中…
王邑、王寻、严尤集体表示:哔了 dog 了 =_=
然而主帅王邑并不 care╮(╯_╰)╭但不久的将来,刘秀将亲自抡起巴掌赏他一个耳刮子…
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众乃从。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 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 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撞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打到后来守城的王凤挺不住了,表示要投降… 然而王邑再一次不鸟他… 我甚至都怀疑位面亲自附体灵魂操控了王邑…(再次脑洞憋见怪)
带着十二人拼死冲出了四五十万人重重包围的昆阳城,结果才拉来 3000 人的赞助。
刘秀一看,怒了看来劳资不发大招你们当我吃醋啊呸,吃素的啊。
最强召唤术————————召唤陨石兄弟

“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后汉书》咦,似乎还不够的样子,直接开大——————乾坤八卦阵!!!!!!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溃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筭,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the end 昆阳之战自此落下帷幕。从此,刘秀创造了冷兵器史上人数比例里最悬殊的以少胜多的奇迹:3000 人完克四五十万新朝大军 + 巨无霸 + 野兽军团

昆阳之战后,新朝基本上就等同灭亡了,接着,刘秀开始摆脱刘玄的控制,带着亲信走入河北对抗神棍王郎。
面对这个满是外挂的大神,王郎惊恐了
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蓟。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于是光武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实在是饿得不行,光武帝开始带领手下骗吃骗喝,然而被花现了
至饶阳,官属皆乏食。光武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绐言邯郸将军至,官属皆失色。光武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人。” 久乃驾去。传中人遥语门者闭之。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刘秀同志差不多要挂了?嗯,我也这么觉得。
为什么不开挂?我怀疑这是被动技能,只能被触发,不能主动使用,不信你看。
门长曰:“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 遂得南出。刘秀:哥有主角光环,咱不怕
然而仅仅是逃出了城门,算卦的王郎还是派追兵穷追不舍
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至滹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凘,无船,不可济。” 看来这时候光是主角还不够,需要队友助攻。
秀使王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 秀笑曰:“候吏果妄语也。” 再次触发 bug,等等等等等~
遂前,乃令王霸护渡,未毕数骑而冰解。”

主角光环真不是盖的,只留下王郎的追兵在寒风中凌乱…… 此时他们的内心是这样的

自从刘秀逃出生天之后,瞬间卷土重来,没几年就彻底扫平了整个中原,建立了东汉王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快要到结尾了,我还是正经一点好~( ̄▽ ̄~)~
太祖评价汉光武帝: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各位客官自己感受一下蛤)
此外,刘秀的远程指挥功能也是强的。个人认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在他身上相当合适,
具体可见吴汉伐蜀的经过,刘秀远程的遥控相当准确听他的话就能势如破竹一往无前,不听他的话,具体怎样就… 看你造化了

综上,战争史上最强悍的 bug 人员非刘秀莫属

————————————————分界线————————————————————————
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 - 詟言的回答这篇是正经点的介绍刘秀的文章…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只要能让这个 “允冠百王” 的皇帝不再那么的默默无闻… 甚至只要给大家增加一点关于他的知名度,我也就满足了。谢谢
———————————————第二条分界线——————————————————————
至于有人问为什么会光武帝这么默默无闻,我觉得这里的回答挺好的历史学界对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却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呢? - 东汉
也有人质疑刘秀善待功臣的原因,请看这里东汉统一天下后,刘秀是如何做到让云台宿将解权做奉朝请的? 是他有驾驭之能还是杀不得? - 东汉

知乎用户 大又元​​ 发表

不知道这个算吗?至今 U2 在全球一共被击落过 7 架,中国就击落过 5 架

正是这枚导弹,给美国的 U2 侦察机判了死刑。

在我国的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一枚红旗 2 地空导弹被放置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而就在它身边不远处躺着一架美国 U2 侦察机,

虽然机身破损严重,但并不妨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个大名鼎鼎的间谍黑寡妇。

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四架,这架 U2 是用四架同型号飞机的残骸拼接而成的。

这个组合可不是什么卧龙凤雏,而是武松和被他超度的老虎 (们)。

U2 在当时可是真的虎,最大巡航高度两万七千米,什么概念呢?

飞行员都要穿着类似宇航员的特制增压服,配合以全套的生命维持系统。

而当时我国的歼 5 拉到极限也只有一万六的高度,豁出老命都够不着,U2 如入无人之境,多次侵入我国领空疯狂偷窥,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丝毫不拿自己当外人。

疯狂到头那就是作死,前赴后继的间谍机 U2 也造就了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飞机够不着,那就用竹竿捅下来!

当时苏联已经研制出了射高 3 万米,速度 4 马赫的萨姆 - 2 地空导弹,除了 U2 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目标,而我国也在短时间打造出了自行研制的首款地对空导弹红旗 - 2。

自此以后 U2 都被打哭了!

除了 1966 年台湾自己手残摔了一架外,62 年到 67 年的整整六年间,解放军每年都要击落一架 U2 祭天,至今 U2 在全球一共被击落过 7 架,中国就击落过 5 架。

这个现在看来依旧霸气的战绩,在当时的国际社会更是引发了恐慌,中国有秘密武器,中国耍赖开挂,东方有高达…… 西方的一系列疑惑也成了最早的威胁论初稿。

中国有秘密武器吗?还真的有,这就是红旗 - 2 背后的超级工作室,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上内容纯属铺垫,这个大佬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导弹、火箭、航天,和这些顶级战略项目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钱学森。

美国人说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可是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小瞧了这个中国人所拥有的能量。

1955 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不断努力,美国最终答应以 11 名被俘飞行员作为交换条件,允许钱学森返回中国。次年钱学森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不久后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这是真正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今天我们看到的上月球种菜、去火星种菜、航天员喜提三室一厅等等大事件,溯其根源其实都是五院的产物。

可刚刚建立的五院,却几乎什么都没有,钱学森甚至凑不齐一支能够使用微积分的科研队伍,人员的问题还尚且能通过多方借调来完成,硬件设备的短缺那就只能咬着牙坚持,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代替,根据红旗二研发工作人员后来的回忆,一个工程师带领一个专职负责计算的助手,为了研究一个弹道,需要整整二十天来完成。

光屁股造原子弹,除了我们自己,没有别的国家会相信。

上个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全面破裂,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停建项目,要中国还债,还在内蒙外蒙边界布置重兵,欲图把酒泉变成中国航天人的坟墓。

根据已经解密的 60 年代外交档案,当时敏感的美国人知道钱学森的威力,试图联系苏联轰炸中国的研究基地,赫鲁晓夫却对这样的担心没有兴趣,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中国有本能力究出核武器。

1960 年,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国防五院正式开张;

1964 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赫鲁晓夫应声下台;

1966 年,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发射成功、二炮快递登上历史舞台;

1970 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升空、第一枚卫星升空;

1971 年,随着中国第一枚洲际运载火箭首次试验并获得基本成功,我国的核威慑能力开始触及美国本土,不久之后便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今天回头再来看这个不平凡的十年,满分十分的话,你给五院打几分呢?

此时的国防部五院已经更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航天工业,后来历经改组和命名,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直到 1999 年被分拆为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两家超级大公司。

他们的区别无非是前者售卖载人航天的往返票,后者负责载人上西天的单程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民用航天产业,比如神舟飞船、嫦娥探月、空间站项目、北斗导航卫星等都是这家央企在负责。

而兄弟单位航天科工,这家注册资金 187 亿元的小微企业,

主要从事国防军事产业,简单点说就是做快递的。

虽然分工明确,但并不妨碍相互支援,比如在航天科技主导的北斗卫星和嫦娥探月工程中,航天科工也会直接参与其中,负责固体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以及星上零部件的工作。

同样的在国庆阅兵的战略导弹方阵中,航天科技的存在感也会被刷满。

最近一次两家的合作,正是这些天最大的热点和历史性事件,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的成功发射,

和 SpaceX 这样的私营商业公司逐利本质不同的是,作为央企的航天企业肩负着国家战略探索和军民共用的责任。

在没有金主买单的情况下,马斯克除非想不开才会去探索月球、拜访火星、研发反导系统,而这些只要出现在国家发展的规划上,中国的航天企业就会主动去涉及。

从无到有,从被讹诈到被封锁,从国际合租房的闭门羹到满是中文的自家空间站,面对成功之后各国纷纷发来的 taikonaut 贺电,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这个充满魔幻感的现实里,中国航天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国防部五院除了在纪录片和博物馆中,我们现在很少会提及,但他所留下的航天单位依然会以小微企业的霸气身份陪伴着我们。

知乎用户 诸葛神百连 发表

唐朝安西都护府孤军坚守半个世纪的历史即将被拍成电视剧。这不是 BUG,这是中国历史的彩蛋。

由于安史之乱,玄宗出逃,肃宗调安西军回中原平叛,这一决定造成西域兵力空虚,觊觎河西已久的吐蕃乘机攻占河西,同时也掐断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从此,西域成了中原王朝的一块飞地。而驻守西域的剩余安西军甚至连唐朝两次改元都不知道,曾经出土的文物有 “广德四年” 的字样,而真实的广德只有两年,他们对中原朝廷发生的一切都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坚守了西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公元 768 年,西域的一小股部队终于突破重围到达长安,将那里的一切告诉了唐代宗(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代宗即位)一时间满朝为之怅然落泪,代宗感动的说:“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微三臣之力,则度隍逾陇,不复汉有矣”。

然而感动归感动,大唐帝国此时连中原都快不保了,更别说西域,最终 “十动然拒”,没有派出一个援兵,这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的委婉表达罢了。

然而,这支中原部队仍然不屈服于吐蕃,奉华夏为正朔,继续为大唐坚守西域。到了公元 783 年,德宗答应了吐蕃以割让西域作为其出兵帮助唐朝平叛的条件,但是这一命令并没有传到西域,西域守军以为是吐蕃的计策,所以坚守不降,奋力抵抗。他们就这样在毫无补给和援兵的情况下坚守了西域四十多年!(此时此刻读这篇文章的你应该都不到四十岁)期间无一人投降,直到公元 808 年全部阵亡。

那时候,全军都已是白发苍苍,他们大多数都是十几岁就跟随将军出塞,为大唐帝国守卫最遥远的尊严,也是这份尊严,让他们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宿命,从此再未踏足中原故土。他们人生的一切,就是这半个世纪的坚守。至此,西域一半以上地区永远 “不复汉有”,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谁曾想过,那些最后为中国守卫绝域的勇士,他们就这样孤军奋战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正文完。以下内容是 DLC

央视九台有个纪录片,当时他们最后一个据点内连草根都吃光了,甚至吐蕃军队都不想来攻占,因为毫无价值,然而在他们心中哪怕一寸领土也是无价的,这是大唐军队对帝国最后的骄傲,因为你不知道大唐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唐军在当年又精锐到什么地步。那种自信和尊严使你耻于作出任何卑躬屈膝的事来,哪怕国家已没落,但昔日的荣光仍然在许许多多人的内心燃烧,正是这种荣光促使他们如此顽强的抵抗再抵抗,坚守再坚守,这种荣光后来成为我们的民族性,至今还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现在被说烂了的 “虽远必诛” 梗,有几个人真正静下来想过,要怎样的民族性才能说出如此霸气的话?汉唐雄风仅仅是溢美之词吗?要像满清那样刻意宣传臭汉脏唐的诛心之论才是政治正确?记住,一个民族如果丢了骄傲那就会丢掉一切。当别人刻意丑化以打压你民族性方便他统治你的时候,请抬起你的头颅,吐出你的舌头,举起你的右手,露出你的中指,跟我喊一遍: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然后打开你的抖音,重新拍一遍,这样你就可以骗赞了。

知乎用户 罗伯特刘 发表

在战场上,一个人打 100 个人,即便是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拍,但这样开挂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广西光隆乡的游击队长韦景光,用一支 60 发子弹的步枪、一把驳壳手枪、一支火炮枪、一竹筒牛皮子弹和 10 个手榴弹,抵挡了 80 多的日军和还有 20 多的便衣队员。

韦景光敢独自一个人阻击 100 多人,可不是逞匹夫之勇。

这场阻击战发生在俭挑山,山十分陡峭,因为在山上行走完全挑不了东西,只能用背篓背上去,所以叫俭挑山。

广西的喀斯特地貌,都是山连山,坳口是山与山之间的平地。

俭挑坳口长不到两米,宽还不到一米。坳口处两块大岩石比成年人还高,一前一后像两个大石门,居高临下,有利于观察敌情,也利于躲避子弹。

而且大石头后面还有一个小山洞,能勉强躲一个人,是个天然的战壕。

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个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好位置,所以韦景光自信一个人也能拖住这些外来侵略者。

很快就有人向坳口逼近,大概五十米的距离处,韦景光能清楚的看到数十人的队伍中,不仅有日本兵,还有带头的便衣队。

一大队人一边往上爬,一边胡乱打枪。

子弹 “嗖嗖” 扫过山上的树木,瞬间贯穿了树干,山上的石头有的崩裂开来,石块四处飞溅。

此时韦景光很镇静,他知道这里全是石头山,越到山顶越陡峭,越是陡峭树就越少,处于下方的敌人,是完全没有任何掩体的。

凭借自己枪法的准头,他自信可以阻击敌人。

距离到四十米的时候,敌人一字排开,在上山的小路上快速前进,便衣队在前,日本兵在后。

韦景光趴在坳口大石头后面,从两块石头的缝隙中悄悄伸出枪管。

三十米、二十米,韦景光瞪大眼睛,一动不动瞅准眼前的羊肠小路。

“啪”,一声枪响,打头的第一个倒下,死了。

敌人的队伍一下乱了,马上朝枪响的地方猛烈地开火,但韦景光早已经换了位置。

他朝敌人队伍扔下一颗手榴弹后,趁着混乱之际,抓起枪瞄准,成功击中一个日军后,又快速换了个地方,扔下另一颗手榴弹。

此时的韦景光像只猴子,身形瘦小的他灵活变动着位置,避开从头顶和四周掠过的子弹。

这是他的地盘。

猛烈、准确的火力,让进攻的敌人慢了下来。

趁这个空档,韦景光用匕首砍了些树枝,把他的步枪和火炮枪,放在两个位置的石头上,用树枝掩盖好。

随后从石头后面观察敌情。只见日军的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指着俭挑坳口,嘴里叽里呱啦喊叫。

不一会儿,敌人后退的队伍,又向坳口爬来。

韦景光飞速在两杆枪之间来回跑,轮换射击,趁对方蹲下去的时候扔手榴弹。

日军的队伍被唬住了,误以为上面至少有一个小队,慌忙回身逃命,你冲我撞,山路本就狭窄陡峭,一时间队伍大乱,跌跌撞撞滚下山去。

韦景光看了一眼手表,才刚刚 12 点,还得守住这里,好掩护乡亲们撤退。

此时的韦景光不敢眨眼,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不能让鬼子过了这个坳口。

因为过了俭挑山,再翻过一座山就是乡亲们所在的大大小小的岩洞。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转移耕牛的安全地带——六峨山。

枪声响了,敌人又开始进攻了。

很快就看到敌人露头了,还是便衣队在前,日军在后。

这次进攻队伍的人数更多了,足足有三十多。

擒贼先擒王,韦景光注意到进攻队伍第四个位置的人,看打扮应该是小队长,他抬起步枪瞄准,一米、两米、三米,等走到二十五米就开枪。

“啪” 一声枪响,正中便衣队小队长的头。

看到队长死了,便衣队全部都蹲下,不敢上了。

在几个小时的紧张作战中,韦景光体力也消耗了大半,整个人像一摊泥一样靠在石头上。

他勉强打起精神清点弹药,长枪还剩下五十发子弹,火炮枪还有小半竹筒牛皮子弹,手榴弹只有四个。

弹药明显坚持不到天黑。

着急也没用,先保存体力,休息一会儿才有力气继续战斗。

韦景光一边想,一边拿出卷纸和烟丝,卷好一支烟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点燃,燃尽这支烟,刚好需要十分钟。

他要趁着这 10 分钟,睡一会儿。

六月的正午时分,山上的石头被烤得滚烫。韦景光全然不顾,斜靠在石头上马上入睡了。

烟丝燃尽,被烫醒的他,从望远镜中看到,敌人换了武器,正用小钢炮对着自己。

坳口处的石门,阻子弹可以,但阻止不了上空落下的炮弹,无处可躲。

韦景光心想,人在阵地在,日军要过坳口,除非从自己尸体上踏过去。

韦景光一个跃起,躲进坳口后面的小山洞里。

电光火石间,几发炮弹已经在他刚才趴着的地方炸响了。紧接着就是一阵 “突突突突” 的机枪扫射声。

韦景光十分后怕,再晚醒来一分钟,可能就被炸成肉泥了。

而此时洞里的他不仅毫发无伤,还有一些欣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发现,洞里就有现成的武器

——大石头。

主意已定,韦景光飞快把山洞的石头往外搬,来来回回快速飞跑。

日军在小钢炮的掩护下,随时都会冲上来。

韦景光的胳膊开始发酸发痛,浑身都湿透了,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往下滚,他的巴掌都出了汗又擦干,就像涂了一层粘液似的。

他干脆脱下外衣去装石头,他一边捡石头一边快速分析,敌人连续进攻几次不但不成功,还吃了亏,接下来敌人会从哪里找突破口呢?

上俭挑山的羊肠小路在右边,左边地势非常陡峭,是个悬崖,但是敌人现在已经打急眼了,所以从左边进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万一日军从左边靠近,爬过悬崖,往这里扔手雷的话,自己可就太危险了。

一番分析之后,韦景光决定在左边多堆些大石头,整个坳口口子很小,只能尽量多堆高一些。

他心里想着一定要节约子弹,拿起外衣跑到后面去捡石头,很快垒满了二十五堆大石头。

他刚砍了些树枝盖好石堆,日军一行三十多人又开始向坳口爬上来。

这么多人,石头能成功吗?

石头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滚圆,有的有尖锐的棱角。韦景光拿不准,但是现在子弹要省着用就对了。

果然,敌人改变进攻路线,左右夹击着上来了。便衣队从右边爬上来,日军从左边爬上来。

他们疯狂向坳口处扫射,枪声震耳欲聋,无数的子弹就掉落在韦景光的身边。

还好韦景光提前在左边做了布置,他按原计划先打右边再打左边,决定暂时先不开枪,把敌人都引上来。

便衣队上到 20 多米处还没挨打,高兴地大喊:“共党没子弹了,快冲上去。”

等便衣队全冲上来的时候,韦景光把几堆石头通通推下去,大小石头轰隆隆滚下山去,将一队人马带倒。

十几个人立刻扭成了一团,大喊着滚到山下。

收拾完便衣队,左边的鬼子也上到了坳口十多米处,能清楚听到日军的攀爬的声音。

韦景光赶紧转身,猫着腰快速移动到左边,用力将右边的一堆石头推下。

“八嘎呀路” 敌人发出哭嚎,打中了!

十多米的位置正好是最陡峭的地方,石头滚落发出沉雷般的闷响,日军都被石头雨砸中了,韦景光乘胜追击,把一颗手榴弹扔了下去。

日军伤势惨重,剩下的急了眼马上找掩护朝山上开枪。胡乱扫射半天,韦景光都没有被击中。

原来坳口左边山势将近七、八十度,这样陡峭的角度根本打不到上方的韦景光。日本兵不甘心向上扔手雷,不仅扔不到坳口,反而落在他们自己阵地。

韦景光趁着敌人混乱时,又跑到右边拿起火炮枪向便衣队开枪,打中了两个,再推下一堆石头,被砸中的敌人连滚带爬退回去。

就这样,韦景光左左右右来回交替,推石头,开枪射击,只听到两边一片鬼哭狼嚎。有几个敌人从村里找到了铁锅顶在头上,石头砸在铁锅上,发出哐哐的声响,锅烂了。

隔了一会儿,没声音了,韦景光趴在石头上一看,敌人抬着伤员一起撤回山脚村口了。

望远镜中,受伤的十多个鬼子都在接受包扎,而便衣队受伤的都没有包扎,身上都是血迹斑斑。

“活该,这么没骨气去做汉奸,残害自己的同胞,给鬼子做替死鬼。” 韦景光暗骂到。

光隆地区大多是彝族和壮族,祖祖辈辈靠打猎、种田为生,家家户户都是爬山、打枪的好手。大家对对付外来侵略者,绝对是团结一心。

韦景光相信,他能守住坳口,游击队就能照顾好山洞的乡亲们。

又累又饿的韦景光简单吃了些野果,缓了一会儿,一刻不敢停歇,继续堆石头。

才刚垒起五堆石头,韦景光全身没有一点力气了,他完全站不起来了,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了。

望远镜中,敌人居然还是坐的坐,躺的躺。

难道他们要等到天黑才进攻吗?

韦景光的头越来越沉,眼睛已经睁不开了,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了急促的呼吸声。

莫非敌人从后山绕过来偷袭了?

韦景光惊出一身冷汗。

定睛一看,眼前的三张脸让韦景光非常意外,是警卫员韦灿带着两名游击队员赶到坳口来增援了。

身体累到极限的韦景光,此时只想就地躺倒,不用再靠烟头来烫醒,好好地睡上一觉。

但韦景光清楚,抗战一天不胜利,他就不可能睡好这一觉。

韦景光以一人之力,阻击这 100 多的敌人,是为了保护躲在后面山洞的村民。

因为身后有村民,他不能也不愿后退。

那些创造了开挂般历史的战士,也不是生来就英勇无畏,他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保护乡亲、保卫祖国。

知乎用户 小虾汉斯 发表

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兵工厂 1935 年开始生产(顾名思义)的 35(t)坦克,总共生产了 434 辆。1939 年 3 月德国吞并捷克时,独立出来的斯洛伐克获得了其中 52 辆,其余被出口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德军只缴获了其中 244 辆。此后 35(t) 再未生产,只能从这 244 辆里补充,之外损失一辆就少一辆。

不过这 244 辆轻型坦克相对于德国当时的轻型坦克却是相对先进的,好歹还有 37mm 的主炮,而二号坦克只有 20mm,一号只有机枪,所以德国人将其集中配属给第 6 装甲师(第 1 轻装甲师)使用和补充。

该年秋天,第 1 轻装甲师在第 10 集团军编制下参与了入侵波兰,很快突破了波兰南部边境,直逼华沙城下。战役结束后,德国人惊喜地发现,虽然战役中不断有 35(t)坦克因为机械故障和敌火退出战斗,但真正完全损坏的却并不多,大多得以修好,最终只有 7 辆坦克除籍。

第二年,改名为第 6 装甲师的这支部队,带着其中 132 辆 35(t)(战役开始时初始数目)参与了法国战役。第 6 装甲师顺利突破阿登山林,直取英吉利海峡。在 6 月份的战斗中再度突破法军防线,一路长驱直入到法国 - 瑞士边境。在法兰西战役中,35(t)坦克的损失率开始明显提升,最终全损 62 辆,不过相对于战绩而言仍然是微不足道,并且剩下的坦克仍然可以保持成编制的数量。

1941 年,已是在北方集团军群第 4 装甲集群编制下的第 6 装甲师,继续以 35(t)部队为绝对主力(初始数目为 160 辆 35t 和 12 辆三号)参与了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据说除了 2 辆 35(t)尚留在德国修理之外,这个数目基本上是整个德军剩下的 35(t)倾巢而出了。

在立陶宛拉塞尼艾战役中,苏联红军第 3 机械化军和第 12 机械化军 700 多辆可动坦克对德军发动猛烈反击,其中有相当数量的 KV-1 和 KV-2,35(t)的炮弹打到 KV 身上如同扫灰,毫发无损,第 6 装甲师因此受阻一整天。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德军老兵竟然很快就找到了方法,转而对准 KV 的履带开火,使其瘫痪,然后等待炮兵(高射炮)或者步兵(反坦克炸药)来将其摧毁。在第 1 装甲师的支援下,德军整个战役而言还是取得了全胜,苏军共损失坦克 704 辆(Glantz 2002)。

到 1941 年 9 月 10 日,根据第 6 装甲师报告,35(t) 坦克仍然尚有 102 辆可动,较巴巴罗萨前全损 47 辆。随后,第 6 装甲师直逼列宁格勒,但在城下被苏军击退。

10 月,第 6 装甲师南下参与 “台风” 行动,又一次顺利突破红军防线,并在维亚兹马合围西方面军主力。随后该师直取加里宁,南下克林,莫斯科的红场的尖顶已经依稀可见。但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该师基本灯尽油枯,35(t)部队几乎全部打光,11 月 30 日时已无一辆 35(t)可动。在红军的猛烈反攻下,第 6 装甲师终于开始了撤退。由于第 6 装甲师报告认为补充剩余的 35(t)坦克已无意义(德国人现在连这个坦克的零件都很难找了),该师被送往法国整补并换装新坦克(三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 1942 年中德国人又奇迹般的修好了 26 辆 35(t),这些坦克被出口到罗马尼亚。据第 6 装甲师师长 Landgraf 报告,装 6 师中 35(t)的平均行驶距离竟然达到了 12500 公里。

世嘉游戏《大战略 2》从第 1 关初始兵力里有 Panzer 35(t)来看,应该是根据第 6 装甲师的战斗经历为蓝本,这个师的战绩可能不是德军里最辉煌的,但是实在是有故事,应该是国防军 10 大老装甲师(1-10)里面唯一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都曾打到城下(也都功亏一篑)的。同样该游戏对 35(t) 的处理也是根据历史来的,不能新造,不能升级,很多新手都是把这几队 35(t)用到 250 经验值,最后才发现不得不忍痛一点点割掉。

知乎用户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 发表

答一个。

1984 年 4 月 28 日,著名的中越边境老山轮战打响。解放军昆明军区第 14 军 40 师奉命发起拔点还击作战,要一举收复云南麻栗坡县边境被越军侵占的领土老山地区。

老山地区以自然环境险峻雄奇而著称,峰峰林立,谷深坡陡,林草遍覆,荆萝纠葛,号称 “猴子难攀”,野生风景秀丽,实为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但却是沙场军人的噩梦。越军占据老山骑线点 5 年多,花大力气建立防线,构筑阵地,部署兵力,配置火器,以远近轻重结合的火力控制了该地区的各交通要道,将老山经营成了一个坚固的前进堡垒,并以此来对我国边境进行挑衅骚扰。

为了首战必胜,复我老山,第 14 军 40 师精心制定作战方案,周密部署兵力火器,决心全师集中 8000 兵力,成两个攻击梯队,在兵力火力上都对当面之敌形成数倍优势,牛刀杀鸡,先围后歼,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4 月 28 日拂晓,在我强大炮兵火力掩护下,各攻击部队向老山发起冲击。其中 40 师步兵 118 团负责夺取以老山主峰为核心的 8 个阵地,是这场战斗的主攻方向。步兵 118 团兵分三路,2 营、3 营从正面左右两翼攻击,逐段向老山主峰发展,1 营插至老山侧后,切断敌之退路,阻击增援越军,配合主力速决全歼老山守敌。

战斗打响后,防守老山的越军凭借山高形险的地利,以密集交叉火力向我军射击,双方争夺异常激烈。其中 118 团 9 连从东北侧向 57 号和 50 号阵地冲击,配合右翼 8 连和左翼 3 连扫清守敌。这一带越军阵地密集,火力交叉,9 连冲击途中多次遭到敌人火力覆盖,伤亡较大。

在冲锋过程中,9 连尖刀排 2 排被压在一片宽几十米的洼地前,排长身负重伤。奉连长命令,4 班长史光柱代理排长职务,指挥本排继续战斗。史光柱军事素质优秀,是连队的训练尖子。他胆大心细,顶着敌人火力匍匐前进,仔细观察 57 号阵地上的越军火力位置。随后将 40 火箭筒手调上来,沿翼侧死角抵近敌阵地攻击,连续打哑了敌人的 2 挺机枪。史光柱趁势率队猛攻,一举拿下了 57 号阵地。

下一个攻击目标是 50 号阵地,越军一个连部带一个加强连守在那里,并有敌纵深炮火支援,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这时副连长将 3 排带上来,协同 2 排攻打敌人阵地。越军的炮火严密封锁了进攻路线,弹片横飞织成了血与火的大幕。史光柱和副连长身先士卒,带队冲锋,战士们杀声震天,舍死忘生勇猛前进。

在冲锋路上,副连长身负重伤倒下了。史光柱继续指挥战斗,成了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一串串枪弹、炮弹、手榴弹飞了过去。在连片爆炸声中,史光柱先后 4 次中弹,全身 8 处负伤,双眼失明,一只眼球还被掀到了脸上,鲜血浸透了军装。他两次昏倒在地,每次醒来都咬牙继续冲锋,摔倒了就在地上爬,嘴里边喊着 “同志们,冲啊!不要管我,冲啊!杀敌立功!” 在史光柱的身后留下了一条血染的道路,激励着战士们前仆后继,战斗不止。最后史光柱摔进一道堑壕里,再次昏迷过去,被战友们救下了阵地。

在友邻 6 连的支援配合下,9 连终于攻占 50 号阵地,全歼守敌一个连,击毙敌中尉连长。战后,史光柱被抢救过来,但永远失去了双眼。部队给他荣记一等功,中央军委也授予他 “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有一幅军事爱好者熟悉的油画《老山风采》,就是根据史光柱的英雄事迹创作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启知乎之旅,与你谈兵论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

知乎用户 六娃 发表

俄罗斯的冬天。

知乎用户 窦尔墩 发表

怎么能没有我军对印反击自卫战战斗英雄庞国兴

1960 年 11 月 18 日在西山口战斗中,庞国兴带两名战士深入印军纵深 15 华里,与部队失掉联系,带两名战士坚持战斗,庞机智勇敢,巧袭印军,夺取印军炮兵阵地两个,毙伤敌七人,缴获火炮七门、汽车两辆、电台四部。又用虚张声势之计,拿下印军一个榴弹炮阵地,抢占了制高点,为后续部队进攻创造了条件。

三个人端掉敌军两个炮兵阵地,还在报告中说出 “敌非但不降,还胆敢反抗” 这样的豪言壮语。

图文来自网络

知乎用户 木有​ 发表

说到战争史上的 bug 级存在,大家讨论的更多的是那些逆天而行,国士无双的人物,但我要说的,是一个战争过程中的 bug 事件,地球 ol 的系统小小的出了一个小 bug,结果印发了一系列的后果,一个侵吞世界无可阻挡的大帝国短时间内迅速内乱土崩瓦解,其整体迅速扩张的脚步也骤然停止,未被占领的文明休养生息,整个世界的文明史走向了另一条不一样的路。
这个 bug 就是:钓鱼城之战中蒙哥汗意外被飞石砸死

对于蒙古帝国,大家最熟悉的故事莫过于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部众,东征西讨,统一蒙古部落,建立强大的大蒙古国,并领导着整个大蒙古国,灭西辽,灭花拉子模,灭西夏,在临终前把大蒙古国的版图扩张成了一个地跨亚欧版图庞大的强大军事帝国。随着成吉思汗的逝世,我们熟知的历史似乎就已经结束,后续就是什么忽必烈灭宋建立元朝之类的历史课本里的事情了,但在成吉思汗病死到忽必烈建立元朝之间,整个蒙古国还有非常多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蒙哥战死这一事件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

蒙哥即位前

在古代蒙古,汗位继承遵循草原古制,是需要召开部落长老会议(库里台大会),在会议上由长老们共同推举出来的。而在蒙古部落中,有一条古老的习俗,正妻所生的幼子,拥有家族继承权,其他兄长,需要出去自立门户。
成吉思汗有四位嫡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按照古制,本应是幼子继承汗位,但成吉思汗另有打算,立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1227 年,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再次把诸子召到身边,要他们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间要精诚团结。但是,汗位必须是经过库里台大会讨论才能决定归属,成吉思汗的遗命其实并没有多少效用,在库里台大会上,很多贵族主张尊从旧制,拥立拖雷继承汗位,大会争议了 40 天,最后托雷主动退后,表示尊重父亲遗愿,拥立兄长窝阔台继承汗位。一个统一的大蒙古国顺利继承到了第二代大汗窝阔台手里。
在窝阔台统领大蒙古国时期,他灭亡金朝,统一中原以北,威慑南宋;消灭花拉子模残余势力,此时的大蒙古国四面已无敌手。在这样的条件下,窝阔台发动了 “长子西征”。
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出征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诸王以术赤的儿子拔都为首。在这次西征欧洲过程中,蒙古大军攻陷莫斯科占领了现在的俄罗斯的疆域;占领波兰,攻陷布达佩斯,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击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兵锋直指维也纳。
在长子西征中,拔都建立了强大的个人威望,同时,诸王中比较有才华的几个人也崭露头角,比如托雷长子蒙哥,窝阔台长子贵由,但在西征途中,拔都与贵由不和,这也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窝阔台死后,准备立孙子失烈门为汗,但在皇后想立儿子贵由为汗,为了夺位,皇后干政拖延库里台大会的举行,亲自摄政五年创造条件,最终在选举汗位的库里台大会上,贵由被推举成了大蒙古国第三任大汗。在这次大会上,拔都因为不满没有来参加。
贵由上位后,沉溺酒色,政令混乱,再加上其母摄政的五年时间,法制废弛,政令矛盾重重,整个大蒙古国呈现短暂的衰败迹象。贵由在位不满两年,便因病去世。
贵由去世后,由于贵由与拔都早年不和,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由于长子西征中威望极高,很多人推举拔都为新大汗,但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在西征中立有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库里台,拔都派其弟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在这次大会上,蒙哥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

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在做的事情
蒙哥即位后,对反对他的窝阔台系诸王进行了坚决镇压,使得整个大蒙古国保持了完整的政令统一。蒙哥汗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整顿蒙古国的内政事务,结束了前几任大汗遗留下来的内政混乱,整个帝国政务系统高效而统一,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在位期间,高丽国王主动投降大蒙古国,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大蒙古国藩属国。蒙哥还派其弟忽必烈南征大理,灭大理国,将整个云贵高原并入蒙古国统治;蒙哥命另一个弟弟旭烈兀西征,先后征服波斯,叙利亚等地,将整个西亚和大部分小亚细亚列入大蒙古国版图。

上图为蒙哥统治下的蒙古国,可以看到,一个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领土超级庞大的大帝国横跨在亚欧大陆上,而且周围的邻国对于它都根本没有一战之力。现在的蒙古帝国已经到达最顶峰,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只要它愿意,庞大的大帝国向西可以鲸吞欧洲,向西南可以灭埃及入非洲,向南…… 没错,它准备向南灭南宋了。
战争进程
蒙哥汗八年二月,蒙哥汗为建立超过父祖的功业,决定亲率大军攻宋,并为帝国确立了以四川为重点,自西向东灭亡南宋的战略方针。这一回,整个军事行动兵分三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从北向南攻打鄂州,派大将兀良合台率军自大理经广西北上策应,蒙哥亲自率领主力入侵四川,蒙古大军的进攻非常顺利,大败南宋的部队,成都、彭州、汉州、怀安、绵州等地相继投降。不到一年时间,蒙古大军就几乎占领了整个四川。1258 年年底,蒙哥的大军沿嘉陵江到达合州。合州后面就是重庆,再往东就是地势低平、一马平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了。
合州的重要性南宋早有意识到,提前数年便在合州治所钓鱼城准备防御物资,随着前线战事吃紧,南宋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无数中华儿女奔赴钓鱼城协助守军防守,全体军民准备在此背水一战。
蒙哥汗低估了钓鱼城之战的难易程度,始终不停的合围进攻,结果都遭到了激烈的反抗,钓鱼城久攻不下,整支军队都焦躁起来。有将领认为蒙古骑兵不适应攻打严防死守的险要山城,现在大军滞留钓鱼城,对蒙古整体战略布局非常不利。建议蒙哥只留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力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到湖北与忽必烈会师,按照原定计划灭掉南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发挥蒙古军队灵活机动、凶猛彪悍特点灭亡南宋的正确意见。可惜,相应的意见遭到了蒙哥的断然否决。长期的胜利在蒙古军队中形成了骄横自负的气氛,准备放弃攻城的将领被看做是迂腐懦弱的人。
连续五个月攻城不下,一天蒙哥亲赴战场督战,被守城军射出的飞石击中,暴毙城下。

事件影响
蒙哥汗的突然死亡,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由于自己年富力强,所以没有急着确立继承人,而且由于是意外身死,死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或遗言,导致整个大蒙古国处于无领袖且领袖不明的状态。
当时整个蒙古国威信最高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正在率领军队攻打南宋的忽必烈,另一个是留守草原大本营的阿里布哥,在蒙哥汗死后,二人开始使用各种手段争夺汗位。蒙哥死后第二年,忽必烈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在草原大本营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同时双方开启内战。
在内战中,术赤和拔都的后人建立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后人建立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后人建立的察合台汗国都支持阿里布哥一方,前面提到的西征埃及的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内战打了四年多,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大蒙古国的大汗大位稳固在了忽必烈手中。但在忽必烈胜利后,支持阿里布哥的三大汗国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纷纷宣布独立,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虽然名义上忠于忽必烈,但已经事实独立,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国家。至此,大蒙古国名存实亡,正式分裂。

点评
可以说,没有蒙哥的突然暴毙,就没有蒙古帝国的分裂,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文明毁灭于蒙古铁蹄之下。蒙哥本身年富力强,正直壮年,而且励精图治,是一个有作为的领袖,如果健在,整个帝国会在他的治下越来越强盛。蒙哥在搞定南宋之后(或者知难而退不搞定南宋),是肯定会令兵强马壮的钦察汗国对基督教世界下手的。
同时,在蒙哥攻打四川的同时,西征的旭烈兀刚刚攻下的叙利亚,并且在积极筹划灭亡埃及的战争,在即将攻打埃及时,他听到了蒙哥身亡的消息,停下筹划,开始关注汗位争夺。

由于帝国的分裂,各大汗国各自为政,也停止了扩张的步伐。

知乎用户 历史环游记​ 发表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不仅打破了美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为为周边地区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战争爆发后的第 7 天,美国征集后备部队的工作开始了。美军第 24 师、第 25 师离开日本到达朝鲜半岛。

1950 年 8 月下旬,朝鲜军队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试图占领釜山,但此时,美韩守军已拥有了坦克和重型大炮。战事陷入了一个相持不下的僵局。

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出其不意率领部队在朝鲜人民军前线后方 150 英里的仁川港登陆,此时背部受敌的朝鲜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麦克阿瑟诉诸武力要求朝鲜人民军放下武器。

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力劝麦克阿瑟谨慎行事,因为从中国北京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美国情报称中国步兵师大部分已在中国东北集结,就在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对面。

现在,面临着战争扩大的威胁,杜鲁门询问了苏联和中国对战争进行干涉的概率有多大。麦克阿瑟回答:

概率很小。如果它们是在战争开始的头一两个月就干涉,可能还有决定性意义。现在我们不再害怕他们的干预,我们不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了。中国军队在东北地区有 30 万人。其中部署在鸭绿江沿岸的有 10 万 ~12.5 万人。但只能派出 5 万 ~6 万人渡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部队,而我们在朝鲜已建好空军基地,如果中国试图进入平壤,他们会伤亡惨重。

确实会伤亡惨重,但并不是麦克阿瑟想象的那样。他的情报并不准确。中国在东北已经集结了 85 万名士兵。身经百战的第四野战军的先头部队已有 12 万人在鸭绿江南面了。他们每天晚上悄悄渡江,还带着装甲车和重型武器,破晓之前就藏在朝鲜崎岖不平的山里。

麦克阿瑟将军确信他的敌人已经灰心丧气了。但在这一点上,他大错特错,而且错得如此悲剧性。事实上,他之所以错到这个地步,是因为这里存在两场战争:一是真正的朝鲜战争,另一场则是麦克阿瑟心中的战争。

真正的战场是在一个荒凉的地带,有陡峭的高地、幽深的峡谷,这片地区如此荒凉,至今渺无人烟,也没有可靠的地图。偶尔可以从泥地上模糊的足迹看出以前有人来过这儿,但都不知道去向何处。

这些经历了风吹雨打的峭壁之间虽有些小径,却无人走过。连绵的山脉由北向南,任何往北全面推进的大部队,都必须分成小队,遇到紧急情况也无法互相支援。

坦克在这儿毫无用武之地,重型火炮也不得不留在后方。深沟和峡谷是绝佳的埋伏地,飞机根本就观测不到军队的藏身之所。这里绝对是埋伏的理想场所。

1950 年 10 月,这儿已经埋伏了 25 万名纪律严明、长着飞毛腿的中国志愿军,只等喇叭一吹、铙钹一敲,他们就会从两侧夹击毫无准备的联合国军队。

这群伏击队员的身后,在广袤的中国东北,还有 60 万身着蓝色军装的中国志愿军,时刻准备增援。这是战争史上大自然布下的最大的陷阱之一。

麦克阿瑟却兴高采烈。他通知奥马 · 布雷德利,说他想要在 1 月把美国第二师调到欧洲去,并且承诺美国人民:「我会把这些弟兄们送回家过圣诞节。」

他告诉记者,战争已经基本结束,现在不过是清扫战场。

然后他真真切切地向全世界公布了他的作战计划。

10 月的最后一周,联合国先头部队兵分 12 路向北面猛攻,左翼直奔清川江,右翼直攻长津水库。几乎是在一开始,他们就遇到麻烦了。

麦克阿瑟的军事情报处处长查尔斯 ·A· 威洛比少将曾告诉他们,朝鲜人民军已经毫无士气,但是他们却遇到了猛烈反攻,韩国第七师被孤立,并被切断了与其他部队的联系。

接着,10 月 26 日,第八集团军的一个巡逻队在离中朝边界南方足足 90 英里的地方抓住了一个中国士兵。杜鲁门和他的参谋们都皱起了眉头——他同意麦克阿瑟的行动计划,完全是因为他言之凿凿,确信中国不会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干预。

麦克阿瑟这位联合国部队统帅回复说,没什么好担心的,和莫斯科一样,北京只会打着旗帜,派遣一些理想主义的「志愿者」到别的国家参战,而且中国早已大肆宣传要去朝鲜作战的意图了。

4 天后,在咸兴(朝鲜东北部城市)以北又抓到了 16 名不像是朝鲜人民军的军人。一位日裔美国军官审讯时,发现他们也是中国人。

第二天,又有报告说在长津和赴战水库附近发现了一个团的麦克阿瑟认为是志愿军的中国士兵。俘虏们说,他们在两个星期前就坐着一辆押送军火的列车渡过了鸭绿江。

第三天,11 月 1 日,一队苏联米格–15 式喷气式战斗机攻击了美国战斗机,混战了一会儿,又飞回到鸭绿江对岸的中国那边去了。这时,美军在朝鲜各师前线都已经发现了中国志愿军步兵。

第四天,11 月 2 日,美军第一骑兵师在清川江北岸侦察时,报告说他们其中一个营受到机枪扫射,几乎全军覆没,对方是高声叫喊的穿着蓝色志愿军军服的士兵。

无可避免地,美国军官开始担心起来了。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作战,补给线很长,又容易受到攻击,并且没有做好扩大作战的准备。他们对中国知之甚少,但是听到的消息让他们非常不安:中国新政权视美国为天生的敌人,而且不怕死。

一想到要与源源不断的东方军队作战,他们就不禁恐惧起来。11 月 3 日,第 24 步兵团竟然完全不顾麦克阿瑟的指示——该团接到通知「命令当日全速挺进鸭绿江」进而掉头后退了 14 英里。总司令部还没来得及处理这次违令事件,11 月 4 日的战况报告就出来了。陆军第一师发现该区有 3 个师的中国志愿军,第一骑兵师发现 5 个师。

知乎用户 梅囿仁 发表

希腊火牌汽油弹,貌似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保密配方

知乎用户 红茶君子 发表

先说东方的:
班超,没用汉朝一兵一卒,只靠使团的 36 人为基础就完成了征服西域 36 国的神话,并且击败当时蚕食压制了帕提亚的中亚第一强国贵霜帝国。

白起,从军征战 30 年,歼敌百万,战无不胜。一个人打残四国。其用兵,料敌合变,出其无穷,歼灭战的造诣无人可比,他的大脑好似计算最精密的战争仪器。白起仿佛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从一个最普通的小兵做起靠军功一步步晋升为统帅,没有比他更纯粹的军人,战国数百年战火千锤百炼出的第一军神,煌煌 武安君。

西方:
亚历山大,冷兵器时代西方最伟大的统帅,只带 3.5 万马其顿士兵从欧洲打到印度。从底比斯重步兵,波斯不死军,到西徐亚游牧骑兵和印度战象,全部倒在他的铁蹄下,整个星球的西方没有一个人能阻挡下他。惊才绝艳的亚历山大拥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找寻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他在各兵种协同作战的指挥上具有惊人的造诣,足智多谋,英勇果敢。才 30 岁出头的亚历山大已经完成了征服半个星球的壮举,真乃千古一帝。

=============================================

看评论似乎某些朋友不太了解班超的强大之处。确实,白起和亚历山大太耀眼了,与之相比班超黯淡很多,这是事实。但如果单论取得成就的难度,我认为他并不比上述两人差,如果将他俩放到班超的位置,我想他俩也未必能做到班超做到的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班超是 BUG 级的原因。由于班超实现的军事奇迹如此的特别,如此的难得,以至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就出了他这么一个人完成了这样的壮举。唐朝的王玄策和班超很像,但论难度还是成就都要低于班超,班超之后再无班超。。。
搬运一篇大神的文章,长河飞舟 写的班超的精彩文章给大家看看,看完后就会了解班超的经历和其不可思议之处。

西域扬威(上)

说这个传奇人物,我们不妨从他那令人惊叹的家学渊源说起。
我们前文提过一位成帝时有名的才女贤妃,班婕妤。话说班婕妤的三个哥哥也都是以才学著称的朝中重臣。其中三哥班稚又生下一子班彪,成为了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一样,班彪的史学造诣也没有在自己身上结出果实,而是着落在他儿子班固身上。班固所著的《汉书》,成为堪与《史记》比肩的史学巨著,开创了为前朝著断代史的先河,从而为中国伟大的史籍体系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但是班固生前,《汉书》却剩下一点没有完成,还是靠他的妹妹,当世第一女学者班昭整理完成的。尤其是那篇蕴含相当科技含量的《天文志》,绝非常人力所能及。
在当时,班昭之才,名震朝野。整个前朝后宫,均以师礼待之。当朝大学者马融为求指教而跪地相候的故事,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几乎不可想象。甚至对朝野政局,班昭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今日,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正是以她命名的,以表达整个人类对这位绝代才女的纪念。(注:现代天文学界有个一个有趣的习俗,把金星上新发现的每一处地形,都以人类历史上的杰出女子或女神命名。)
一家之中,出了班固、班昭这样一对兄妹,已然是相当惊人的成就了。可上天还嫌不够热闹,在名震史册的 “班氏三兄妹” 中,还为他家添上了一个异类。
我们的孤单英雄班超出场。

生于书香之家,班超自也是饱读诗书,起初也与父、兄、妹一样,担任文职。但班超生性与此不合,于是就有了著名的 “投笔从戎” 之举。
公元 73 年,班超随窦固北伐匈奴,深受窦固赏识,遂被交以重任,出使西域。

两百年前,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使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而后汉宣帝建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然而新莽时代天下大乱,中原政权也彻底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几十年间,西域又出现了小国林立的情况,其中不少国家还与匈奴结成同盟,对汉朝边疆造成不小威胁。
班超出使之时,正是西域形势最为复杂凶险之时
他首先来到离中原最近的鄯善。鄯善在西汉时期称作楼兰,是一个传统西域大国。当时丝绸之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两侧分为南北两道,北道诸强基本上是匈奴的盟国,因而南道相对中立的鄯善、于阗两强,是班超首先要争取的目标。
起初鄯善王对班超一行甚是恭敬,但数日之后,却疏懈轻慢起来。班超极敏锐地意识到,有什么事情发生。便找来一招待人员,突然诈道:“匈奴使节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儿呢?” 侍者完全被唬住,只得将匈奴使者的情况一一交代。
班超找来他的属下商议:我们整个使团总共不过三十六人,一旦鄯善国倒向匈奴,我们只能束手就擒,死无葬身之地。而以目前鄯善的态度来看,这几乎是定局!
众人仿佛看见了自己脑袋搬家的未来,手足无措之下,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班超。
直到此刻之前,班超,还只是东汉王朝一名普普通通的使者,一名普普通通的将校。他本来在执行着一项最普通的出使任务。千百年来,无数像他一样的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最终,化身为史册中的淡淡一笔。
但急转直下的处境,将他逼到了悬崖旁边。这一逼,逼出了一段千古传奇。
时势造英雄。那个常用来造英雄的超级机器,叫做绝境。

绝境之中,班超做出了决定。在魂飞魄散的人群之中,响起了一句属于班超的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是夜,班超率三十六名手下突袭匈奴使团住处。匈奴使团人数数倍于汉,但班超表演了一场微型的以少胜多之战。他派十人持鼓藏于房舍之后,其余人持弩守在门口处。班超寻一上风处放火,火起处,舍后鼓响,声威震天。梦中惊起的匈奴人夺门而出,结果被射成刺猬。
一战下来,匈奴三十余人被杀,剩下百余人尽皆葬身火海,使团全军覆没。
天明,班超直接将匈奴使者的首级扔给鄯善王。见此情势,鄯善王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匈奴那边已经解释不清了,只得一心投靠汉朝。
初行即建奇功。消息传至窦固处,窦固大喜,欲给班超增兵。班超却敬上了一句充满豪气的回答:“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测,人多反为累赘。”
他竟要用这区区三十余人,平定整个西域。孤胆英雄的神话,正式开始。

下一站,于阗。
匈奴对西域的重视,显然强过东汉。窦固虽然对形势有着极清晰判断,却也只派出一个使团。匈奴却向西域各国同时派出使节。因此,班超到达于阗之时,匈奴使节早已扎根多日了。
为了让于阗国死心塌地追随匈奴,匈奴使者找来一个巫师,让他对于阗王说:“我已探知天意,你若向汉,必然天怒神怨。你须与汉使决裂。今汉使有一匹黄马,你将其捉来祭我!” 于阗王信以为真,便派使者来向班超讨马。
由此看来,匈奴的文明程度似乎要比于阗这等西域小国高些。他们都懂得利用巫术了,而于阗却还处在举国迷信的原始阶段。
可是这等事情对班超来说却太好解决了。他对使者的要求满口应承,只是让巫师亲自来取马。那巫师竟还真的来了。结果不问可知,班超又割下了巫师的首级,扔给于阗王。
见到巫师首级的于阗王大为震恐,立即杀死北匈奴使者,归附这位神通广大到可以杀死巫师的汉朝使节。
搞定了鄯善、于阗,意味着塔克拉玛干以南,基本归汉朝所有。但班超并不满足,他又派出他的副将田虑西去疏勒。
疏勒大约位于今天的新疆喀什,临近丝路南北两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国力却甚弱。当时早已被匈奴的盟友龟兹(qiū cí)国降服。但田虑一去,便巧计擒获驻扎在那里的龟兹大将兜提,助疏勒复国。疏勒随即降汉。
曾几何时,田虑还只不过是鄯善国中那惊慌失措的三十六人中的一个。在班超身边不过数月工夫,竟转变成能以一人之力收服一国的英雄。这不禁令人惊叹,一个超级领袖,究竟可以给身边的人注入怎样的能量。

在班超及其手下以数十人之力为汉朝开疆拓土之际,大将窦固倒也没闲着。公元 74 年,窦固大军攻破北道强国车师,一举切断了匈奴和它两个重要盟友焉耆、龟兹之间的联系。窦固的西域战略全面告捷,西域初定。汉明帝随即恢复西域都护府,派陈睦为西域都护,召窦固回京。
召回窦固,自是因为他功勋卓著,明帝为他加官进爵,引为朝中重臣。但如此一来,边疆少一大将,为接下来的变乱埋下了伏笔。

第二年,汉明帝崩。刘炟继位,为汉章帝。不料焉耆、龟兹趁汉朝国丧之际,突然引兵攻打西域都护府,都护陈睦被杀,车师重新叛汉,西域局势大乱。汉章帝未敢轻动,一面派兵将被困在车师的汉军救回,一面下旨召班超使团火速撤回洛阳。

汉章帝刚刚即位,千头万绪,决定暂时放弃西域在情理之中。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尽全力救回被困或滞留在西域的兵将,不让每一个大汉子民白白牺牲,值得赞上一笔。
此时班超正在疏勒。他当然知道形势险恶,接旨后即刻准备撤退。消息传出,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对班超说道:“汉使若弃我而去,我疏勒必复为龟兹所灭。我实在不忍见汉使离去。” 言罢,竟举刀自刎。
班超虽然心下震动,但毕竟皇命在上,形势在前,不由得他不撤。归途中又路过于阗,结果,于阗国自王侯以下尽皆大哭:“我于阗子民依汉使如父母,汉使万万不可离去!” 班超待走时,发现马脚已被众多于阗人死死抱住。
看着满地拜倒的黑压压的于阗人,班超心生感慨。自己的存在与否,几乎可以说关乎着眼前这些人的生死存亡。一念及此,豪情陡生。班超忽然大喊一声:“我不走了!” 于阗人一诧之下,举国欢腾。
决定留下之后,班超却没有呆在于阗,他又反身前往要地疏勒。回去才发现,仅数日光景,疏勒已有两城投降龟兹。班超就地用疏勒兵马,即行攻取二城,将挑动反叛者尽数诛灭,疏勒复安。紧接着,他又一鼓作气,以疏勒为基地,领兵东进,接连攻破两个投靠龟兹的西域小国尉头、姑墨,显出向龟兹步步进逼之 势。
想这数十年来,龟兹对疏勒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还是疏勒这些人,还是疏勒这些兵,到了班超手里,就可以逐步蚕食龟兹领地,龟兹却奈何不得。班超真名将也。

但班超雄心,远不及此。他随即上书汉章帝,提出了他的终极设想:不费汉朝一兵一卒,单靠就地取材,收复整个西域。
汉章帝大为振奋。尽管班超不要,他还是给班超派了援兵,可这援兵的数量有点搞笑:一千人。
想来汉章帝也知道,单靠这一千人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基本也就起个仪仗队的作用,大事还是要依靠班超筹划的那个 “以夷制夷” 之策。
接下来的十年间,班超将此策演绎得出神入化,龟兹、莎车、康居等国多次向班超进攻,皆被班超依靠疏勒、于阗等国兵力一一化解。班超以西域弱国之兵屡胜强国,汉使之名,威震西域
直到公元 90 年,班超面临了一场真正的考验。请看下集——西域扬威(下)。

【257】 西域扬威(下)

  我们还是从西面新崛起的贵霜帝国说起。
  公元 75 年,贵霜第二代君王阎膏珍去世,贵霜陷入混乱。大将迦腻色迦用了三年时间,击败所有割据势力,重新统一贵霜。在迦腻色迦治下,贵霜迎来了它们两百多年历史中最鼎盛的时代。
在整个世界历史上, 迦腻色迦都是一个有影响的帝王。其名气之大,主要有三:
  其一,大力宣扬佛教,人称 “阿育王第二”。据载,大月氏人本来多是信奉拜火教的,但迦腻色迦治下,佛教完全取代了拜火教和其他一切宗教,成为整个贵霜的主要信仰。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兴起了佛教当中的一个主要支派——大乘佛教。
  关于这个还有一个传说。说迦腻色迦雄才大略,志在扩大贵霜版图。当他领兵攻打摩羯陀国之时,摩羯陀深知不敌,表示愿意献上镇国之宝乞和。镇国之宝是什么呢?两样:一个是相传佛祖用过的石钵;另一个是闻名天下的佛教大师马鸣。迦腻色迦大喜罢兵。自此之后,日日跟马鸣学法。而这位马鸣禅师,也被后世许多佛教徒尊为大乘佛教的创始人。
  所谓大乘、小乘,就是大车、小车的意思。大乘佛教,意思就是可以度更多的人。相比强调自度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既强调自度,又强调度人。后世佛教极有影响的两大支派,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也就是说,都是自这个时期的贵霜帝国发源的。因而在整个佛教史上,迦腻色迦都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其二,迦腻色迦在位的二十几年间,中亚及北印地区的经济极度繁荣。后来甚至在北欧、中非,都挖出了这个时期贵霜帝国的铸币。可见当时贵霜商业的兴旺程度。
  其三,就是版图的扩大。迦腻色迦时期,亚欧大陆上真正形成了并排的四大帝国,自东向西为:东汉、贵霜、帕提亚、罗马。贵霜帝国向南囊括了印度河、恒河流域,向西击败帕提亚,伸入伊朗和阿富汗边界,向北登上帕米尔高原,向东…… 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故事了。

  公元 90 年,贵霜派出使节到西域,找到班超,表示想要迎娶汉朝公主。不料班超请示都没请示,直接回绝。迦腻色迦在整个中亚威风八面,哪里受得了这般屈辱,即刻派兵七万向西域杀来。
  西域诸国大都弱小,上万人就已经是大阵仗了,哪里见过如此雄兵。整个西域边境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班超却道:“敌军虽众,却是翻越葱岭长途跋涉而来,粮草必然难以接济。我等据险而守,不过数十日之内,敌寇粮尽,必降。”
  在此时的疏勒、于阗等地的西域人心中,班超已是天神一样的人物。他既说不怕,人们也就真的不怕了。曾经软弱的西域人,变得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战局果不出班超所料,数十日之后,贵霜军粮尽,派人向东边的龟兹请援。这一切当然早在班超算计之内,贵霜派出的求援部队直接钻进了班超的伏击圈。班超把为首将领的首级扔到贵霜军中,贵霜全军震恐,即刻罢兵请罪。
  自此之后,堂堂贵霜帝国,年年向东汉王朝进贡。班超威名传诸千里,连龟兹这样的汉朝死敌,也不得不请罪归降。西域三十六国,只剩下焉耆、尉(yù)犁、危须三国尚在负隅顽抗。
  对于班超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小菜一碟了。公元 94 年,班超调集龟兹、鄯善等八国大军七万余人,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焉耆,消灭敌军两万余人,生擒焉耆、尉犁二王。
  二十年前,正是这个焉耆王趁汉朝国丧,攻入西域都护府,杀死都护陈睦。今日,班超将此二王带到陈睦陵前,斩首致祭。整个西域,宣告归服。
回想当年,班超率三十六属下以使者身份入西域,历时二十载,未曾调动一次中央大军,竟将整个西域收复。翻开历史地图,东汉王朝全境,也不过西域的五六倍大小。西域三十六国,国情各异,形势复杂,但终都拜服在了班超脚下。三十六人收复三十六国,古今奇迹,莫过于此。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中国远征军军歌

  其实班超本还有可能做下另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公元 97 年,其时西域已定,生来便具有探险精神的班超非常想看看,世界的更西边,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只听人说过,世界的最西边,有国名为大秦,至于大秦在哪里,大秦是何模样,整个东汉,无人知晓。
  可惜的是,当时班超已经 66 岁了,以此高龄长途跋涉,未免力所不及。于是,班超派部将甘英,向西探查。甘英领命向西而去,穿过贵霜,便来到了另一帝国帕提亚。据甘英自己说,他走到了帕提亚西边边境的海边,船夫告诉他,此海很大,要过海,顺风需要三个月,逆风的话漂两年都说不准,往来入海之人,皆要准备三年的粮食。甘英没那么强的探险精神,他觉得不可能等几年之后再回去复命,便当场打了退堂鼓,回转西域。
借甘英这段半途而废的旅程,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西亚局势。公元 1 世纪的帕提亚早已今非昔比,在东线,它完全不是新兴的贵霜的对手,领土被大量蚕食;在西线,它也无力侵入罗马,于是它所能保有的领土,基本只限于今天的伊朗、伊拉克地区了。帕提亚虽然在陆上与罗马直接接壤,但两国局势向来紧张,边境线上肯定有边防军,因此走陆路进入罗马帝国风险较大,所以甘英会去海边。由于叙利亚、犹太地区一直被罗马牢牢掌控,所以帕提亚西边挨不着地中海,那么甘英所到的地方,多半是波斯湾。我们看看地图,从波斯湾沿水路进入地中海,那可是要绕大大的一圈,船夫所言不虚。许多后人感叹,甘英的无能,使汉朝和罗马两大帝国的相会失之交臂。但就当时形势而言,除非班超亲临,张骞再世,没有大勇气大志向的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一贯通中西的壮举。
  于是乎,东西方世界的直接对话,又要等上好多好多年。可惜的是,到时候,完成这一使命的不再是中国人了。我们禁不住又会想:要是班超真的年轻二十岁呢?
  历史常由英雄所改写,然自古英雄,何其少也!

知乎用户 涡轮 发表

我说的这位绝对是 bug 级的存在!

二战的时候有个人叫 Owen J. Baggett,是美国空军(那时候还是陆军航空兵)中尉。这哥们干了一件超级无敌屌炸天的事:

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人,在跳伞的过程中,用随身带的小手枪,于半空中击杀了一名日本飞行员!

这还不算 bug?
这是战神附体啊!
这简直是开挂了好吗!自动瞄准外挂啊!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这个叫 Owen Baggett 家伙和战友们在一架美军 B-24 轰炸机上执行任务,遇到一波日本零式战机的攻击,美军飞机都快被打成筛子了,于是美国人决定跳伞逃命。

但是日本飞行员才不放过这些伞降的活靶子呢,继续扫射这些跳伞的美军,Baggett 眼看战友纷纷中弹,于是他…… 故意四肢下垂一动不动,这哥们装死。

一架日本战机飞到了离他比较近的距离,飞行员哪知道上方的那个 “尸体” 其实是活人。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我们的大英雄掏出随身配发的 M1911 手枪,一枪爆头!

“午时已到,天降正义,圣光会制裁你!”

这一次击杀,堪称是打出了 M1911 手枪最传奇的一发子弹。

后来的结果就是那架日本飞机坠毁,Baggett 毫发无伤,顺利落地,但是落地后被日本地面部队俘虏了,一直关押着,直到战争结束后释放。

Baggett 后来官至空军上校,2006 年逝世,享年 85 岁。

这货曾经的那件壮举,真是可以吹一辈子啊。

-—– 更新:补充说明 ——

评论里有人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假,我查了些资料,在此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当时日本的飞机是 13 架 Ki-43 ,也就是奥斯卡战斗机,又称作隼式战机,隶属于日本陆军航空队第 64 飞行大队(JAAF 64th Sentai),美军的飞机是 12 架 B-24,隶属于美国陆军第 7 轰炸连队,驻扎在英属印度,战斗也发生在印度上空,当时的美军飞机是去缅甸炸桥的,但是被日本人拦截。以上是背景。

对于 Baggett 大英雄做出的这件事,日本方面选择不承认,美国历史作家 Edward M Young 的纪实作品《B-24 Liberators vs Ki-43 Oscars》,书中 57 页表示日本方面没有损失飞行员,同时还指出 Baggett 的机长 **Lloyd K. Jensen 被击毙。**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初的、关于这件事情是假的报道。

对于 Baggett 的事迹,首先他自己说他干过这事。其次,他的这件事被记载在以下文献:
1. 《Pictorial history of the 7th Bombardment Group/Wing 1918-1995》.,这是当时的美军第 7 轰炸连队自己发表的历史图册 ,书中第 288 页有承认这件事发生过。
2. 《The Colt 1911 Pistol》,一本介绍 1911 手枪的书,作者是 Leroy Thompson,具体情节出现在第 42 页。
3. 《A War, A Legend, and Forgivenss》,作者 / 编辑 Jones Yates,书中 50-51 页记载。
……
以及众多相关报纸、杂志。

而且,那个声称 Baggett 的机长 Lloyd K. Jensen 战死的报道,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情况是机长 Lloyd K. Jensen 活下来了。

我想说,有些时候如果你质疑一件事情的真假,你可以先去查一查资料。
但我之前并没有 “狠狠地查资料”,只是看了两眼相关的文章,为什么呢?
因为我相信我们的这个世界,是有英雄的。

知乎用户 大水怪出没请注意​ 发表

ヽ ( ̄д ̄;) ノ 看到有人 @Timothy Wang 又在黑意呆利,我觉得必须以批判的精神来辩证的讨论一下!以下开始装逼。

初冬的一天,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与历史研究所供职的意籍教授里皮. 詹姆斯(中文名:李平章)先生,在一家咖啡馆约见了,里皮教授在意大利国内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他对我说,目前在网络上,尤其是豆瓣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篇叫做《二战时意大利主要负责搞笑》,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学生,公然拿着这篇文章和意大利留学生开玩笑,造成了很多不友好的冲突。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各领事馆都曾向相关部门反应问题,但收效都不大,可以说,这一文章对意大利在华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里皮教授开诚布公的对我说,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是轴心国,应当受到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谴责,但这也并不是嘲笑意大利军队乃至意大利人民的理由。

里皮教授的一段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来到中国已经快二十年了,我深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贵国军队在二战时期曾经凭借弱势装备,以血肉之躯阻挡法西斯军队,尽管战线一直后退,城市一直沦陷,伤亡一直居高不下,战术战略称不上高明,但是这种抵抗和献身精神即使在政权变革后仍然得到崇拜和赞扬,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并不是法西斯化了的军队,手上没有犹太人的鲜血,受命于墨索里尼这样的独裁者政府情非所愿,但他们很好的履行的自己军人身份,战斗中不辱使命,死者伤者亦有尊严,我希望这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和同情………..”
在随后的谈话中,我翻出了那篇叫做《二战时意大利主要负责搞笑》的文章,里皮教授尽管事务繁忙,但是仍然逐字逐句的一一指出这些谣言的不实之处,我整理如下:

谣言一: 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 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里皮教授点评:联合国成立于二战之后的 1945 年。

谣言二: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 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
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
里皮教授点评: 这位飞行员是英国的一位皇室成员,其他飞行员可不是这个待遇,否则大部分意大利官兵会把自己关起来。

谣言三:5000 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
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大利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 亩地的士兵。”
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当他们与意大利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
里皮教授点评: 这个地方叫阿拉曼…….. 两个师的意大利军队在此抵抗英国军队蒙哥马利集团军主力的猛攻,我军彻底战败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 200 公里以外,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将军,将军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但他不想回去了,他要和他的勤务兵一起死在战场,最后一战前,将军说:“孩子们,我想我们可以吃一点家乡的通心粉.”…………. 有一部电影叫《血战阿拉曼》大家可以去看看。

谣言四:跟同盟国宣战了之后才开始想作战计划… 偷袭投降前的法国还被打回来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
里皮教授点评:即使是墨索里尼也本想坚持一贯的中立政策,因为希特勒压力胁迫参战,试问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军队除了本土防御计划之外为何要准备侵略计划?
法国佬一直以为他们的北部防线会重演一战绞肉机的盛况,英国人也会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经历过一战的名将贝当指挥当时法国最精锐的军队在法意边境戒备……… 贝当的军队成为维希政府的最后依靠。要不你以为希特勒为什么会让法国人保留那么一个政府?

谣言五:意大利有一次找不到适合放置炸药的仓库,便心想教堂不会遭到敌军的空袭而将 100 吨以上的炸药堆到了城市中间的圣纳扎罗教堂。结果教会尖塔被雷劈中…… 城市因大爆炸而瞬间炸飞了五分之一…
里皮教授点评: 即使在现代战争中,将武器库隐藏在宗教建筑中不仍是虽然有失道义但合理的办法吗?(注;海湾战争中受美军穿地炸弹影象,伊拉克把战机拖出机库,安放到清真寺中,躲过了不少美军轰炸)

谣言六: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大利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
某种战斗机在设计时曾经采用过密闭机舱的先进设计,然而由于有飞行员抱怨说 “感觉不到风的气息” 而恢复了开放式的设计。因此,直到二战最后意大利也没有开发出高速战斗机……
里皮教授点评: 意大利的尖端工业能力差,并没有可以大规模加工密封机舱的能力,虽然率先研发,但无法大规模列装投入作战,当空军司令痛苦的向飞行员们通报这个消息们时,小伙子淡然的开玩笑说:“没关系,将军,我们更喜欢风的气息……….”
.
谣言七:枪枝设计师为了保持战场清洁,而发明了可以把弹壳塞回弹鼓的机枪……(意大利摇白旗:我爱环保!!)
里皮教授点评: 弹壳可以塞回弹鼓的机枪,枪管温度更稳定,射击速率更快,作战效率极高(注: 意大利财长昆蒂诺 - 塞拉 (Quintino Sella),此人历来以精打细算,一毛不拔而臭名昭着,却三度登上意大利财长宝座,并强令可怜的意大利士兵在战斗中的弹药消耗量不得超过十发每分钟,非但如此,士兵们还得在战场上兼任废弹壳拾荒者的角色。)

谣言八:1943 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 “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 “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人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 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 60 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 “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 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这场战斗被德军侦察机发现,感慨地说:“厉害!意大利人制止了美军的攻势!”(神啊) 之后德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开始了一场真正的激战。
里皮教授点评: 意大利国王陛下此时已经宣布加入盟国,只是军队还没脱离接触,之后是在激战,不过是法西斯德国和忠于国王政府的意大利军队在激战,说 1943 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这是因为意大利国王宣布解除墨索里尼职务后,希特勒派军队救出墨索里尼,并占领意大利北部山区布防,节节抵抗盟军。

谣言九: 以伟大的科学家 “伽利略” 命名的潜水艇在与英国一艘武装渔船的对决中失败,并被对方捕获。开始时 “伽利略” 号对对方发起攻击,却被连照明瞄准器都没有配备的渔船(注意:是渔船!)连续命中,最终因舰长受伤而投降。
里皮教授点评: 伽利略号潜水艇在一次世界大战前下水。

谣言十: 1940 年 6 月 30 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
用高射炮误射自家元帅,使他成为被误伤的二战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人……
里皮教授点评: 托卜鲁克是英军在北非重要战略要点,被意大利围困后孤立无援,巴尔博元帅喜好亲赴前线观察布置战线,行程被间谍获知,英国皇家空军为了突破意大利完善的高射炮阵地, 趁此机会出动, 大规模空降物资,彪悍的巴尔博元帅在座机上下令无差别开火,九个月后,物资告罄的托卜鲁克陷落。成就了隆美尔的元帅军衔。
.
谣言十一: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 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 – 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里皮教授点评: 他们的盟军,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后来吊死过墨索里尼,实力可见一般了吧?意大利共产党实力直到冷战初期仍是实际上的意大利第一大党。

谣言十二: 英国海军的旧式双叶战斗机攻击了塔兰托湾的意大利舰队,结果意大利舰队一艘战舰沉没,两艘战舰中度受损。而英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损失。
里皮教授点评: 恩,这些飞机全都不是航母上起飞的,这艘航母也真的不是带了一个舰队来。

谣言十三:1942 年 12 月 苏联
意大利在顿河河畔遭到苏军攻击,立刻放弃了所有装备撤退。而在 11 月时遭受同样攻击且装备落后的罗马尼亚军队则坚持战斗了数天。
并且,10 月时罗马尼亚军曾提出过趁苏军攻势停顿时主动出击的提案,但因为补给上的问题最终没有实行。而意大利军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提议。
里皮教授点评:此时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以轴心国失利告终,意大利军队此前激战过后没有得到任何补充,没有弹药重武器失去军事作用,除了德军第六集团军被包围以外,所有德军跑在意大利军队前面。我个人认为罗马尼亚军队提出过最有建设性的提议是全军投降。

从铁血转来:http://bbs.tiexue.net/post2_5802014_1.html ,但明显不是铁血的原创,不过是在找不到原文的网址了。

知乎用户 奋武鹰扬洪承畴 发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
共和国万紫千红的群英谱中,有一个普通而辉煌的名字——郭俊卿。这位女扮男装南征北战的现代花木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1950 年 9 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主席和朱总司令与郭俊卿亲切握手并共进晚餐。郭俊卿的传奇人生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以她为原型拍摄的《战火中的青春》激励和教育了翻身作主的亿万中国人。
可是,她很快销声匿迹了。她改性换名,易地调动,历尽坎坷,备受艰辛,不变的是她对祖国对人民无私而博大的赤子心。
一、女扮男装上战场,瞒过了战友们猜疑的眼睛。
机智聪慧的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北店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7 岁那年的夏天,她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为了活命,一家人住进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父亲被迫给地主干苦活,受尽欺凌,几年后便含恨而死。生性倔强的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头,扮成男孩外出打工。无论吃多大的苦,一家人还是填不饱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来的那天,3 岁的小妹妹因病饿夭亡了。
1945 年,14 岁的少女虚报年龄、乔装成男孩参加了八路军,她给自己改名为郭富。
第二年,组织上调她去骑兵通讯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务。1947 年 6 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无论怎样掩饰,班里的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你们注意了没有,小郭富这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解手!”“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时老躲躲闪闪的。”
战友们决定揭开这个谜。一次,趁郭富不备,战友小李一把将她抱住,气得郭富一边拔刀一边大哭,吓得战友们再也不敢闹了。
平时,郭富从不因年纪小而要求同志们照顾,她把战友当作自己的兄弟,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关心同志、帮助战友。时间一长,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打起仗来敢拼敢杀的小战友。
战争使郭富很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她被任命为我军某部机炮连支部书记。这时,辽沈战役开始了。她带领战友参加了著名而牺牲惨重的大拉子山阻击战,为锦州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久,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行军途中,已任副政治指导员的郭富跑前跑后地唱歌鼓动,还帮炊事班背行军锅。大年初一,部队组织秧歌队,郭富头戴假发,身穿旗袍,一边唱歌一边扭着腰,把看热闹的人笑得前仰后倒:“这个解放军演得像个真女人!”
部队进军到广东韶关时,郭富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
她向毛主席敬酒,“现代花木兰” 名扬四方。
战争结束了,郭富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思绪纷乱。她害怕,她怕暴露了真实的女儿身。
5 年的艰难转战,使郭富得了严重的妇女病。她高烧不退,苍白的脸上流着虚汗。医生来了,可是郭富双手紧捂着肚子不让检查。责任心极强的女医生发现,郭富喉部平坦、腿上汗毛很少,体形有点像女性。
情况汇报到领导那里,首长来了。郭富哭了。她终于吐露了女扮男装参军杀敌的真情。
郭富是个女的!这消息成了爆炸新闻,全军上下引起了轰动。军长贺晋年得知后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情况反映到中南军区。军区领导认为,一个农村女孩子,女扮男装,英勇战斗杀敌立功,这是值得宣扬的先进人物。
1950 年 9 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汉口车站里,掌声和鲜花把英雄们送上了北去的列车。郭俊卿分头短发,女式军装,英姿勃勃地向战友们挥手告别。第四野战军英模队队长赵兴元兴奋地望着她,他听说过她的故事,这位 20 岁的女英雄和男同志一起赛跑、游泳、学骑自行车,还会抽烟,她骑车摔伤了脸,半边脸贴着纱布。她不愿和模范医生李兰丁在一起,喜欢和男同志说话,她的动作和个性已经男性化了。“不换女装根本看不出是个女的。” 赵兴元敬佩地说。
9 月 25 日下午,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门口迎候英雄们的到来。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大厅和每一位英雄亲切握手。郭俊卿热血沸腾,她和赵兴元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毛主席敬献花环,毛主席和他们握手致谢。会后,共进晚餐时,郭俊卿端起酒杯,深情地向人民领袖敬了一杯鸡尾酒。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后,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先进人物,郭俊卿和战斗英雄张明、赵兴元参加了冯文彬为团长的中国青年访苏代表团,代表团成员还有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新中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汽笛一声长鸣,英雄们乘坐毛主席的专列出国了。苏联人民热烈欢迎新中国的英雄模范。
其时,郭俊卿对同在第四野战军的副团长赵兴元从心里敬佩,这是英雄对英雄的爱慕,她喜欢和赵兴元亲近。
个子不高的赵兴元比郭俊卿大 5 岁,是 1939 年参加革命的老兵,郭俊卿听过他的报告。他多次立功受嘉奖,被誉为 “全面功臣”,是全师 “永不退色的光辉战旗”。更使郭俊卿钦佩的是,赵兴元不仅勇敢,还很善良,他像大哥哥似的关心她、教育她。女英雄悄悄地爱上了兄长般和蔼的赵兴元。
曾获过 “模范政治工作干部” 的赵兴元并非木石之人。晚上,郭俊卿老是来找他,单独在一起时,她显出少女本能的柔情。她喜欢靠在赵兴元身上,喜欢和赵兴元说笑。公开场合,郭俊卿不大爱讲话,光爱抽烟。
“找个好妻子,不是郭俊卿。要个好战友,就找郭俊卿。” 好些人这样说。
一天晚上,郭俊卿又来找赵兴元:“人家说咱们俩要结婚了?”“我不知道。” 赵兴元说,“咱们两人太突出了,不合适。” 她要和赵兴元换手表:“留个纪念品。”
赵兴元知道这个纪念品的含义,他不是舍不得这块瑞士表,他担心郭俊卿拿了这块表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他一再恳求:“小郭,我要到朝鲜去了,我是指挥员,我要掌握时间,你把表还给我。”
她不给。赵兴元还是向她要。“给!” 她把表往地上一摔。瑞士表不走了。郭俊卿哭了。
三、她倾心爱慕的人拒绝她的爱。好战友为什么不是好女人?她要做男人。
从莫斯科回到北京,郭俊卿请假回家乡看望母亲和弟弟。妈妈欣喜地看着一身戎装的女儿,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20 岁的少女为理不清的情丝而烦恼。她渴望爱情。她倾心爱慕的人却拒绝她的爱,这是为什么呢?
更使她伤心的是,男人们当面赞誉她是好同志、好战友,可又不喜欢她的泼辣性格、豪爽脾气和任性幼稚。她想不通,好同志、好战友为什么不是好女人?
她要做男人!她曾经做过 5 年的男人。她有男人的勇敢、男人的豪爽、男人的粗犷、男人的喜好。与其说重新学做一个温柔的女人,还不如继续她女扮男装的生活来得自然和容易。
因为有病,她切除了子宫。她要求医生把她变作一个男人。一家有名的医院为她做了手术。
这一来造成了混乱。这个草率的决定给组织出了难题,也导致了她的悲剧人生。
这时,她以男性的身份和形象踏入社会,并改名 “李民”。
党组织保送他到人民大学政治系学习,他和一位女同学相爱了。可是恋爱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分手了。他毕竟不是男人。
其实,有一个人深爱着郭俊卿。他和她共过生死患难,那是战火锤炼的深情。他是郭俊卿的老排长。这位矿工出身的老八路是看着郭俊卿成长的,他们在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又在一个教室里共上速成中学。老排长主动向郭俊卿表白他的爱情,可郭俊卿拒绝了。
她有难言的苦衷:既然已无法成为一个好妻子,为什么要去拖累一位好同志呢?老排长掏出了肺腑之言:“小郭,不能生育不要紧。多少好战友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连五星红旗也没有看上一眼。我是爱你的人,没有孩子可以去领养一个。”
郭俊卿思前想后,果断地斩断了这温馨而烦人的情丝。他给她写了好多信,她一封都不回。直到 70 年代初期,老排长到处寻找,终于在山东找到了已经改名的郭俊卿。他约她一起散步,她说去上一趟厕所,可一去几个小时不回来。她躲着他,她不能连累他。
从人民大学结业后,郭俊卿离开了培育她成长的人民军队。她又改名 “郭富”,转业到北京市手工业管理局工作,后来调至山东省历城县手工业管理局,不久又任青岛市一个被服厂的厂长。
每一次调动,都是组织上对她的爱护和保护。
四、人生苦短,世事沧桑。她把爱献给了革命,她是大地的女儿。
还是在青岛当被服厂厂长时,她又恢复了 “郭俊卿” 的原名。她应邀给工厂和学校作报告,讲到当年拼刺刀杀敌人,她捋起袖子给大家看一块块伤疤,这历史留下的印记,记载着她的光荣。
郭俊卿很少坐在厂长办公室里。她喜欢和工人在一起,到车间和工人一起蹬缝纫机,和工人在食堂吃饭,和工人们一起唱歌跳舞。她会跳交谊舞,那是出访苏联时学会的。郭俊卿聪明好学,她会拉二胡,唱京戏,《苏三起解》是她的精彩唱段。
她把爱献给了母亲和孩子,她把苦命的妈妈从内蒙古草原接到青岛奉养,还把她的小侄女当作女儿培养。1962 年 I0 月,郭俊卿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刚点燃,郭俊卿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揪斗。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污蔑她是 “假英雄”、“假花木兰”。“造反派” 掀掉她的帽子,揪住她男式的长发,谩骂殴打和坐喷气式车轮大战。
郭俊卿受难的消息传开后,组织上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将她调到山东西部的曹县任民政局副局长。再改名 “郭富”。
17 岁的女儿跟着她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县委后院的一间破屋是她们的立足之地,晴天掉土,下雨漏水。
民政局是管复退军人和烈军属的。在那个砸烂一切的时代,优抚政策不落实,有的复退军人生活十分困难。郭俊卿一面被别人批斗,一面用她的赤诚安慰和帮助有困难的战友。她常常从牙缝里省出点钱,5 元 10 元地接济需要的人,还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送给需要温暖的老人。女儿常常为找不到衣服问郭俊卿,她总是一句话:“送人了。”
女儿常常发脾气,十七八岁的姑娘还没有工作,连户口还没有报上。她要郭俊卿去找人,可郭俊卿说:“咱们两个人,有我 90 多元工资,够花的了。人家有困难,先照顾别人。”
她心中的偶像是周恩来。听到敬爱的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她痛哭失声。她买了一个花圈,花圈中央有一张周恩来神采奕奕的照片。郭俊卿把花圈献到县委的小礼堂中。有人训斥她:“上级有规定,个人不能搞这一套!” 郭俊卿不听,她把花圈端端正正放好,在敬爱的周总理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女英雄失去了生育能力,可她仍是一个母亲,她爱孩子,这是她的天性。去上海看病时,她从福利院抱回来一个孩子。天下着大雪,她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是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视作掌上明珠,她逗女儿笑,她教女儿说话。
郭俊卿抚养的孩子都长大了,可她老了。
1981 年 4 月,她离休了。离休前,她给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将 “郭富” 改为 “郭俊卿”,并恢复她本来的女性。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公开了她的传奇人生。
1983 年 9 月 23 日凌晨,中国惟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离开了她为之奋斗的和平岁月,她走时才 52 岁,她铁骨铮铮,忠心耿耿,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毛毯是她最贵重的遗物。她身上只有 80 元钱。她买不起电视机,用了十几年的一只小收音机给她传送五洲喜讯、四海风云。
“现代花木兰” 安卧在苍翠的常州市烈士陵园中
郭俊卿小传
郭俊卿(1930~1983),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乡(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著名女战斗英雄。194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 1945 年到 1950 年,先后荣立特等功 1 次,大功 3 次,小功 4 次。在 1950 年 9 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 “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 荣誉称号。
迟浩田,山东招远人,1929 年生,1944 年参加抗日游击队,战争年代先后九次立功受奖,曾被评为甲等战斗模范、华东叁级人民英雄。1988 年 9 月任总参谋长时成为新军衔制下的首批 17 名上将之一。
张万年,山东黄县人,1928 生,1944 参加八路军。1948 年 10 月他随所在部队参加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因立大功而获得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获授中将军衔,1993 年 6 月晋升上将。

傅全有,山西崞县人,1930 年生,1946 年参加解放军。在延清战役、宜川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荣立一等功,战功显赫。1988 年 9 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 年 6 月晋升上将。
朱敦法,江苏沛县人,1927 年生,1939 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多次立大功,曾被授予晋冀鲁豫野战军 “三级战争英雄” 称号。1988 年 9 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 年 6 月晋升上将。
王 克 ,安徽萧县人,1931 年生,1944 年参加新四军。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是淮海战役的一等战斗功臣。1988 年 9 月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 年 6 月晋升上将。
刘精松,湖北石首人,1933 年生,1951 年参加解放军。在 1965-1969 年的援越抗美战争中因作战勇敢、指挥得力,荣立大功。1988 年 9 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 年 6 月晋升上将。
李九龙,河北丰润人,1929 年生,1945 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曾荣立大功 4 次,获得第 4 野战军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 年 6 月晋升上将。
宋双来,河北武强人,1926 年生,1940 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1947 年在大清河北战役中荣立特等功,被所在部队树为标兵模 范。1988 年 9 月任陆军指挥学院政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赵兴元,山东历城人,1925 年生,1939 年参加八路军。曾荣立特等功 2 次,大功 6 次,先后获 “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模范连指导员”、“全面功臣” 等光荣称号。1988 年 9 月任旅大警备区政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 明,山东长山人,1925 年生,1938 年参加八路军。1948 年洛阳战役后被评为 “甲等战斗英雄”,所率营被命名为 “洛阳营”,1949 年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奖章。1988 年 9 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被授予中将军衔。
黄在渔,湖北恩施人,1933 年生,1951 年参加解放军。在朝鲜战场立一等功,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后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88 年 9 月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时被授予少将军衔。
海军中有:
聂奎聚,山东青州人,1926 年生,1945 年参加八路军。1954 年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获得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东海舰队司令员时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朱洪禧,山东潍坊人,1943 年参加八路军,194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 年任西海军分区直属中队副指导员,1951 年任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宣传干事、海军快艇 31 大队中队政委。1954 年,他率舰艇中队,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的 “太平” 号护航驱逐舰,创造了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组建以来的首次成功战例。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朱洪禧出任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被授予中将军衔。
石天定海军少将:是‘八、六’海战的‘海上先锋艇’艇长,后来是北海舰队少将副司令员。苏军是 101‘鞍山号’驱逐舰的首任舰长, 后来是北海舰队中将司令员。
刘喜中海军少将:刘喜中,原名刘喜宝。1930 年生宁省岫岩县汤沟乡人。1947 年参加青城县公安队。1950 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守祖国的南疆海域。历任西沙巡防区主任、西沙水警区司令员、广州基地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刘喜中是海军党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 1964 年海上剿匪战斗和 1974 年西沙海战中,因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分别荣立三等功。
空军中有:
王 海,山东威海人,1925 年生,1944 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个人击落击伤美机 9 架,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空军司令员时成为新军衔制下首批 17 名上将之一。
李永泰,吉林通化人,朝鲜族,1928 年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个人击落美军 F-86 战斗机 4 架,被记一等功 2 次,二、三等功多次。1988 年 9 月任空军副司令员时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刘玉堤,河北沧县人,1923 年生,1939 年参加八路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个人击落美军战机 7 架,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时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韩德彩,安徽凤阳人,1933 年生,1949 年参加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个人击落美军战机 5 架,其中包括美军 “双料王牌飞行员” 费席尔,被志愿军总部 记一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1988 年 9 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时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1 年晋升空军中将。

知乎用户 陈明珹 发表

陈庆之
所胜之战,大多以少胜多。
太祖 “为之神往”。

陈庆之,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资治通鉴》、《梁书》、《魏书》《南史》都记载了陈庆之的事迹。毛泽东对《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对传内许多处又圈又点,划满着重线,并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张贻玖《毛泽东读史》)。
陈庆之出身庶族读书人的儿子。两晋南北时期,庶族 (下级地主或者读书人) 和士族 (高地主或者读书人) 之间的分界相当严格,庶族不太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他的武艺很差:“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因此从青少年至中年都以宫廷侍从的身份度过。但他有胆略,善筹谋。在 42 岁那年获得了领兵作战的机会,从此迈向了大器晚成的人生巅峰。
525 年,陈庆之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萧综接管徐州。北魏派宗亲元延明、元彧领兵二万进犯徐州。陈庆之率部逼近敌人营垒挥师直击,最终二元的两万人马在一通鼓之间被陈庆之的两千人马击溃。这是他人生第一仗,也是传奇一生的开始。
北魏后期,朝政腐败,萧宝寅、葛荣、尔朱荣等纷纷割据。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 7000 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萧衍的敷衍和元颢的试探性称帝成就了陈庆之。

元颢没打算打下洛阳,他出兵不久就称帝不走了,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于是,陈庆之率七千部队开始了神话般的北伐之旅。史上习惯称之为 “七千白袍”,七千部队由三千名步行骑兵和四千步兵组成。这七千人中有几位很有名气,比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和西魏大将军杨忠。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领兵攻占荥城,进逼魏国。攻克荥城后,进军睢阳。睢阳守将以十倍兵力据营防守,连筑了九座营垒抵挡。陈庆之七千对七万,一上午就攻陷了其中三座,守将投降。元晖业率领近卫部队两万人占据考城阻挡陈庆之。陈庆之 “浮水筑垒”,攻下考城,生擒元晖业。获胜之后,陈庆之继续进军洛阳。

同年,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虎牢等地,以保洛阳。杨昱、王元庆、元显恭等率羽林军 7 万守荥阳。魏军兵锋甚锐,荥阳城坚,陈庆之没有攻下。此时,魏将元天穆遣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鲁安的夏州步骑九千增援杨昱,遣尔朱世隆、王罴率骑兵 1 万,进据虎牢。魏军共计 30 万人,对陈庆之进行合围。不久,元天穆与尔朱吐没儿相继而至,魏军一时旗鼓相望。没想到包围圈刚形成,还没来得及进攻,陈庆之已经攻下了七万守军的荥阳。俘杨昱,杀其属下 37 将,生刳其心而食。

不久,元天穆等引 20 万援兵围城,其中有十五万是精锐的少数民族骑兵。陈庆之遂率 3000 精骑背城而战。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之后,陈庆之带这三千人进军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此时,陈庆之距离洛阳只有一步,洛阳守将元、元延明直接投降。元颢遂入洛阳称帝。元颢改元大赦,加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

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 4 万攻克大梁,并分遣王老生、费穆进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忽闻元天穆北逃,遂降陈庆之。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接到一连串的败阵报告后,尔朱荣倾北魏百万之众攻打洛阳。陈庆之在元颢看来虽然功劳盖世,但一开始就没想把答应南梁的条件当回事的元颢不可能重用他。陈庆之自己也清楚,因此主动要求到黄河以北去防守洛阳的郎城。尔朱荣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于是一直攻打陈庆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尔朱荣下令退兵。

尔朱荣拿陈庆之没办法,就去攻打洛阳,很快洛阳攻陷,元颢被杀。陈庆之在北方完全失去了根据地,只得东撤回建康。尔朱荣亲率大军随后追赶,但追远了等于没追,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河南边界,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之后陈庆之装成和尚潜回建康。

同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有妖僧僧强自称天子,土豪蔡伯龙也起兵与之相应,众至 3 万,攻陷北徐州。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临白下城为其饯行。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中大通二年,梁武帝加封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

大同元年,陈庆之攻东魏,与东魏豫州刺史尧雄交战,因不利而还。大同二年,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 7 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战。陈庆之手下当时不到万人,梁武帝紧张之至,急调侯退、夏侯夔率所部驰援。刚出发不久,前线传来消息:侯景队已经被歼灭,侯景抛下辎重,只身逃跑。陈庆之已击破侯景。

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李升为首的 800 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大同五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曰 “武”,诏令义兴郡发 500 人为其会丧。

陈庆之一生刚柔并济,征战 15 年鲜有败绩。而且他还是一位文雅的儒将,百战百胜且得善终。可称 “战神”。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除奉朝请。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诸军应接。还,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仍率军二千,送豫章王综入镇徐州。魏遣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众二万来拒,屯据陟□。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筑垒浔梁,观兵近境。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后豫章王弃军奔魏,众皆溃散,诸将莫能制止。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得全。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转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 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余口。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发自铚县,进拔荥城,遂至睢阳。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城以相拒。庆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仍趋大梁,望旗归款。颢进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仍率众而西。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据荥阳拒颢。兵既精强,城又险固,庆之攻未能拔。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领夏州步骑九千,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骑一万,据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 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骑三千背城逆战,大破之,鲁安于阵乞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收荥阳储实,牛马谷帛不可胜计。进赴虎牢,尔朱世隆弃城走。魏主元子攸惧,奔并州。其临淮王元彧、安豊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库,备法驾,奉迎颢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颢以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魏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众四万,攻陷大梁,分遣老生、费穆兵二万,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庆之随方掩袭,并皆降款。天穆与十余骑北渡河。高祖复赐手诏称美焉。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梁书 · 陈庆之传》

知乎用户 小炒说​ 发表

孤军守土四十载,少年白发无人还;英魂归去已千年,塞外野冢谁人知?

一千多年过去了,有多少人曾记得,大唐西域守军曾经孤悬绝域,在河西走廊陷落、与中原本土隔绝成为孤军的前提下,面对吐蕃持续不断的进攻,泣血坚守整整 42 年,黑发小伙成为白发老兵,最后全军覆没,无人投降。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便是以此为背景,拍成广告片,让人泪目。《长安十二时辰》烽燧堡一战,第八团两百余名官兵仅余九人,张小敬即为其中之一,隶属于安西军的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

一、烟花般绚烂的大唐

早在汉朝时,张骞凿空,班超从戎,西域便纳入华夏领土,直到魏晋南北朝,中原动荡,西域失陷 400 年。

唐朝横空出世后,憋了一肚子气的华夏,一顿狂操作,四海皆服,西域再度回归,还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北至贝加尔湖,西至咸海,唐朝将华夏的文治武功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后世引以为傲的威武大唐,成为中国唯一能在王朝前加 “巨” 的朝代——巨唐!

我们放大一点看。

那时的大唐,“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在宴会上跳舞助兴,南蛮的酋长冯智戴在宴会吟诗作乐,西域的舞女、乐器、杂技在长安肆意飞扬。

一车车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大唐边军的护送下,源源不断送往西域,畅销海外,甚至成为外国人羡慕不已的奢侈品。阿拉伯的商人不惧艰险,纷纷前往中原。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也成为穷困潦倒的欧洲人眼中的天堂。

当时的日本女天皇孝谦,甚至表示愿意放弃天皇之位,去唐朝留学。这是当时日本人画的地图,妥妥的精唐分子。

还有如今遍布国外的唐人街,没有叫 “汉人街”“中华街”。最能体现华夏民族自豪感的,“唐” 无可争议!

二、孤军奋战

盛世如烟花般绚烂,也如烟花般短暂。

1、安史之乱,河西尽失,西域成飞地

对臣民不分胡汉一视同仁的大唐,祸起萧墙。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756 年灵宝之战,20 万唐军被昏聩的唐玄宗和奸相杨国忠尽数葬于潼关,哥舒翰的战神英名也毁于一旦。

潼关失守、长安失陷,当大唐抽取边军东援时,边关就成了几乎不设防地区。756 年吐蕃趁机连续发动进攻,在大唐伤口撒盐。还在 763 年攻克长安,抢劫 10 天才撤离。764 年,郭子仪联合回纥,大破吐蕃,斩首 5 万,保护了关中的安全。

但是在河西,唐军因忙于处理内部的藩镇割据,则是有心无力。764 年,凉州失守,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孤城无援,最终兵败被杀。此后两年吐蕃接连进攻肃州、瓜州和沙州,守军弹尽粮绝,城池接连失陷。

到 766 年,河西全部失陷。安西都护府的唐军,再也没有中原的援兵,与中原本土隔绝,成为孤军,彻底自力更生、自生自灭。

2、长安有心无力,安西坚守不退

766 年西域成为大唐的飞地,鲜衣怒马的郭昕被派往西域,担任安西大都护,与安西节度副使、于阗国王尉迟曜一起镇守安西。安西守军,高峰时有 2.4 万人,但安史之乱后,大半精锐东调中央,如今只剩不到 1 万人。

郭昕和尉迟曜,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非常模糊,连生卒年都不知道。郭昕,人们只知道,他是大唐支柱郭子仪的侄子,是官二代,但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个完全不弱于伯父郭子仪的铁血军人。尉迟曜,是于阗王族,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军事才能,现在的百度百科也没有他的位置,但他是唐军坚守安西的二号灵魂人物。

河西陷落后,吐蕃在西域的攻势有增不减,郭昕自知难以抵抗,便派遣一支小分队突破重围,前往长安求援。768 年到达长安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唐代宗已经继位,满朝文武听闻西域战事,无不怅然落泪。但此时朝廷已经自身难保,自己都在盼望援兵,无法抽调一个兵去西域

但安西守军不愿放弃,继续坚守最后的领地,以空间换时间,期待着中央恢复控制力,最后能前来救援。面对吐蕃咄咄逼人的进攻,安西守军不知疲倦地捍卫者帝国的尊严。

在这种被中央放弃的情况下,安西军完全有理由去投降,过一点下半辈子的安稳生活;他们也可以像五胡乱华时期的乞活军一样,以抢劫来填饱肚子;他们还可以像清朝的土尔扈特一样,长途跋涉选择东归,对于缺兵少将的唐朝中央而言,他们一定会受到重用和欢迎。

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最困难、最 “无意义” 的守城,过着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胜利渺茫的囚笼生活,独自面对十倍于己的兵力攻击。

每一次战斗,都会新增几座坟冢;每一年春夏,都会多几根白发。陪伴他们的,只有漫天厮杀。长安的月亮,成为他们唯一的慰藉

安西守军就这样坚守了十几年。781 年,吐蕃西进伊州(哈密),刺史袁光庭坚守累年,后粮尽兵乏,城陷而殉城。哈密失守,西域门户大开,安西更加危险,郭昕便派遣使者,借道回纥,前往长安求援。

听闻使者掷地有声的回答:安西守军没有退,西域仍是大唐国土。被吐蕃围困十几年的西域竟然没有失守,朝堂君臣无不震动唏嘘,掩面而泣。

唐德宗声泪俱下地对安西守军下达了最高规格的嘉奖令,全体将士连升七级。然而,跌落神坛的大唐,正在进行武力削藩,此时能提供的也只有精神奖励了,依然无法派出一兵一卒的增援

” 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忠义之徒,泣血相守……”——781 年唐德宗诏书

就在这一年,为了宣示大唐主权,鼓舞军民士气,郭昕铸币 " 大唐建中 “,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种钱币。古代货币,一般都是” 年号 “加” 通宝 “之类的用词,如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唯有” 大唐建中 " 铸币是例外,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铸有国号加年号的钱币,被称为 “魂与魄的货币”。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中两个士兵运送的货币,就是 “大唐建中”。

783 年,长安发生 “奉天之难”,唐德宗逃出长安。唐德宗想到用割让西域的条件换取吐蕃出兵帮助唐朝平叛。但是这条诏书始终没能传到西域,安西孤军一直认为这只是吐蕃瓦解他们的计策。他们就这样在无援兵、无补给的情况下继续坚守!790 年,原先隶属于唐朝的西突厥别部葛逻禄趁机独立。这个葛逻禄可不是好东西,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战役,大唐之所以落败,就在于自己阵营出现猪队友——葛逻禄倒戈了。葛逻禄后来建立喀喇汗国,是西域首次出现伊斯兰化的王朝。两次伤害大唐还嫌不够,葛逻禄还联合吐蕃,夺取北庭,第三次伤害大唐。791 年,北庭都护府(北疆)失陷,大都护李元忠竭力死战,没于阵中,7 千唐军全部战死。自此,安西都护府连友军也没了,彻底孤立,只剩下不毛之地的南疆了。《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运送军饷的目的地,就是北庭都护府的西州和庭州。

留守西域的唐军,此时他们已经坚守 25 年。他们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独特的存在,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如果仅仅是胜利的信念,但是 25 年的时间、衰老加上不断失利领土不断丧失,早已足够磨平他们的执念了。

而事实是,在吐蕃、葛逻禄的轮番攻击下,安西军拒绝一次又一次的劝降,软硬不吃,和强敌做着毫无退路的抗争,保护大唐旗帜二十余年,直到身死城破。只有时间和衰老能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只有死亡才能让他们倒下。没有逃跑、没有抢劫,秩序依旧。

这种完全超出世俗的抉择,只因心中坚持的一个信念:这是我大唐的国土

3、喋血孤城

安西都护府在南疆有四座重镇——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北庭失陷时,难能可贵的是,在郭昕、尉迟曜等人的努力维持下,南疆的安西四镇直到 790 年左右依然保持完好,“城镇繁华,寺庙宏伟”。唐代高僧悟空曾撰写《悟空入竺记》,完整记录了 790 年前安西四镇所有守将的姓名。途经疏勒,见到镇守使鲁阳;到于阗,见到尉迟曜和镇守使郑据;到龟兹,见到安西大都护郭昕;到焉耆,会见镇守使杨日佑。唐军仍在镇守安西。

791 年,吐蕃攻克于阗;792 年,疏勒、焉耆也陷落。仅剩下龟兹一座孤城,遭到吐蕃的长期围攻。其中于阗失陷时,尉迟曜已年逾 60,但他依然在组织有生力量进行抗争,直到 798 年,吐蕃在于阗设立军镇。尉迟曜无力回天,从此下落不明。

面对吐蕃潮水般的进攻,龟兹一直坚持到 808 年,最终全军覆没,至死无一人投降。安西都护府的最后一战,在《二十四史》和中原史料上没有只言片语。龟兹保卫战,可以说是唐朝西域守军最悲壮的一战。从前威震西域的安西铁军早已白发苍苍,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抗敌四十载,少年已白发”“万里孤城皆白发,由是郡王最英豪”,这群孤悬西域的安西军,一生都没有等来援兵。后人尊称郭昕为 “铁血郡王”。内无粮草,外无援兵,792-808 年,几千苍髯皓首的老兵,面对围困龟兹的吐蕃大军,毫不畏惧,血战 16 年!明摆着的螳臂当车,也要维护大唐帝国最后的荣耀。

”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充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郭昕力战殉国,所部白头军皆没”

从 755 年开始,西域再也没有来自中原的援兵。从 766 年开始,西域更是彻底地自力更生。到了 808 年,安西都护府已经与中原隔绝 40 多年。

四十年,现代人的半辈子,古代人的一辈子。四十年,锦衣少年苍满头,将军白发征夫泪。没有人知道那些士兵们,在怎样为国家厮杀,又是怎样熬过来的,也没有人记录下他们最后的英勇,精锐强悍的安西军无一人生还。

孤悬域外数十年,满城皆是白发兵!死志已明,何其壮哉?凭谁问,丹心向谁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汉唐雄风,真的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即使祖国注定没落,昔日的荣耀和傲骨始终在内心熊熊燃烧。

三、誓取西域

安西唐军的孤军奋斗,并非只有悲壮,也有着极重要的战略价值。

他们将吐蕃占据西域的时间,生生拖了几十年,使其在巅峰时期也不能取胜,从而丧失宝贵的战略时机。这种有力的牵制,才换来唐军在西南战场的节节胜利,从而扭转唐蕃战争的胜利天平。

当吐蕃在 808 年占据西域全境时,吐蕃却迎来内乱,迅速盛极而衰。823 年,吐蕃主动休战,与唐朝缔结友好合约;848 年,汉人张义潮在敦煌起义,唐朝旧属纷纷响应,陷于吐蕃近 100 年的河西走廊重回大唐。莫高窟 156 窟,画的就是张义潮收复河西凯旋而归的盛况。

也正是因为安西守军的坚持,提高了在西域汉人的向心力,增强了西域对大唐的归属感。试问没有郭昕尉迟曜这些人前赴后继的经营,张义潮又怎能在西域振臂一呼,便有百应?

公元 866 年,吐蕃国相兵败身死,首级被送往长安。西域各地纷纷起义,驱逐吐蕃军队。吐蕃在西域的所得,自此全部丧失。869 年,吐蕃爆发奴隶大起义,吐蕃帝国彻底灭亡,再也没能恢复。

遗憾的是,唐朝末年,内乱不止,未能一鼓作气收复西域。从此,华夏势力消失在这片土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铮铮战曲,从此成为西域绝响。

时光荏苒,滚滚的历史车轮匆匆碾过,当下一次中原王朝再次掌控西域之时,已是千年之后的乾隆王朝。经过弱宋、明朝的封闭后,直到 1745 年乾隆平定准噶尔,华夏王朝才再度染指西域。一直至今,西域都是中国的领土。

长眠于西域的安西军,飘荡在上空的安西英魂,终于可以安歇了。

唐朝诗人元稹写过《缚戎人》一诗,描述安西军的遭遇。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

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

近年如此思汉者,半为老病半埋骨。

常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新疆这块土地,洒满了国人的鲜血。除了这支安西铁军,还有达斡尔人,直到清朝灭亡后他们依然在坚守,以及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的决绝。我们同样不能忘了,解放军在新疆垦荒戍边的默默无闻。

当我们现在习惯了 “天天喝酒,顿顿吃肉”、自由踏入边疆行省时,更不应该忘了,脚下是两千年来开疆拓土的累累白骨,头上是日夜守护的壮士英灵!

回答内容来源于本人文章,请 @公众号 “拿破仑小炒”。

知乎用户 眠眠 发表

唔,这么多答案没有提到他吗?此人乃当之无愧的战争史的 BUG,横空出世少年成名,战神附体自带光环,实现对敌人真正意义上的吊打。唯一遗憾的是英年早逝,天妒奇才。而且关键是。。颜值也高啊。。(误

霍去病(前 140 —— 前 117),西汉名将、军事家。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曾随卫青伐匈奴,战功卓著,被封为冠军侯。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 年)其任骠骑将军,数次讨伐匈奴,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他又率兵五万,出代郡,长驱两千多里,穿越大漠,歼匈奴左贤王部七万多人,使匈奴元气大损,缓解了匈奴对西汉北边的威胁。霍去病为人沉稳,勇于任事,精通兵略,屡建军功,是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常胜将领。

之所以说霍去病是个当之无愧的 BUG,因为他具备如下一些,其他将领鲜有匹敌的传奇经历。

出身普通
霍去病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父亲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霍仲孺这货只敢偷情不敢认,唯恐泄漏出自己跟公主女奴私通的绯闻。于是霍去病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认儿子,母亲又出身卑微,如果仅从出身时的遭遇来看,霍去病貌似没什么前途可言。(詹姆斯:慢着,我表示不服。。)

(插播一段日本恶搞的卫青、卫子夫、霍去病大家族漫画。。)

对比一下其他名将如:李牧(李玑)、项羽(项燕)、戚继光(戚景通)、汉尼拔(哈米尔卡),都是军事或高层家庭出身。
而霍去病后来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和他的姨妈卫子夫受宠息息相关,一并鸡犬升天的还有他的舅舅卫青。霍去病刚满周岁那年,卫子夫便被选入刘彻的后宫,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

无师自通
因为并非行伍出身,霍去病幼年从未系统性地学习过兵书阵法之类。他的舅舅卫青也不是科班出身的将领,小时候还放过羊。两人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靠着无师自通就成为了名将。
我们都知道出身重要,师从也重要。譬如那孙膑跟着鬼谷子混、诸葛亮跟着司马徽混,张良跟着黄石公混。而霍去病偏不。汉武帝曾想亲自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未想霍去病只是呵呵道:“战争只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刻意学习古代兵法。” 然而他打仗时也确实从不拘泥于古法,指挥作战想象力丰富,轻描淡写就吊打对手。
《史记 · 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出道极早
霍去病自幼便精于骑射,17 岁那年就开启了职业生涯。(想想 17 岁时你还在干个啥。。反正我 17 岁时只能 YY 自己手持双刃~)
元朔六年(公元前 123 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战场之上,霍去病再三要求舅舅拨点兵给自己耍耍,卫青实在拗不过,便给了他八百骑兵。**得到兵马的霍去病如鱼得水,率领军队自己单干,****径直抛开卫青的主力军几百里,寻找有利的机歼灭敌人。**此役杀敌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和当户,杀死单于祖父一辈的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霍去病的功劳在全军两次数第一,汉武帝大喜,划定一千六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
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在别人出道只能拿下最佳新秀的时候,霍去病 17 岁出道就勇夺 MVP。。。

自带导航
我们知道,匈奴之所以难缠,就是因为他们擅长游击战,打了你抢了你就跑,避免同汉军刚正面。(想想基地、ISIS 好了。。
而霍去病强大得令人发指的能力在于,在茫茫大漠中,他能如自带 GPS 导航般,精准地定位到匈奴军队的所在。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技。
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其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此时霍去病年仅 19 岁。
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正面对攻的遭遇战。

最终,霍去病死战取胜,而一万精兵也仅剩三千人回师长安。但相比起来,匈奴的损失已经不能用惨重来形容了: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尽数被俘。霍去病军斩敌八千九百六十,连匈奴休屠的祭天金人都被抢来充当战利品。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联盟的上一代王者——飞将军李广和公孙敖等人作为他的策应部队。可笑的是,配合霍去病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司机,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丝毫未起助攻作用。而李广所部更是被匈奴左贤王包围。
猪队友带不动,霍去病只好再次单干。**他率众孤军深入,再次成功找到匈奴藏在沙漠深处的老巢,并获得大胜,力挽狂澜。**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浩瀚的沙漠之中,霍去病实现精准定位打击)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从此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中原为所欲为、烧杀掳掠的匈奴,到头来终于被霍去病吊打到只能哭哭啼啼:“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此役之后,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单骑受降
我们听过关羽单刀赴会、上杉谦信单兵闯寨,但那毕竟都是故事。霍去病玩真的。
两场河西大战失利后,匈奴单于想痛扁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传进浑邪王和休屠王耳里,这俩货便想干脆投降汉朝算了。汉武帝不晓得匈奴这俩货究竟搞的什么鬼,便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时,匈奴降部中忽然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著数名亲兵,就独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怒目而视,喝令他诛杀哗变士卒。

浑邪王面对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被他霸王色的霸气完全震慑住。那一刻他完全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报仇,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浑邪王不敢。霍去病的霸气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最终没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顺利结束,我们只能去脑补当局势迷离、危机四伏时,这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军大营中,凭借一身热血漫画男主角般的光环,压制了一众匈奴士兵的。
从此,中国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仅仅封狼居胥四个字,就已经是后代无数兵家毕生所求。
元狩四年(公元前 117),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 “漠北之战”。此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绝对王牌,ACE 级杀手。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前期策划中,他原本安排了霍去病一对一单挑单于,然而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众。

此战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
在继续开着霍家真传人肉 GPS,深入漠此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
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也便是封狼居胥,这既是一种战场仪式,也是一种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据考为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霍去病从长安出发,一直吊打对手退至贝尔加湖,在对方的地盘,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打到哪胜到哪,这只能用战神附体、国士无双来形容了。
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此时的他,真可谓是 “遍寻天下,但求一败。”

值得一提的是,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可谓改变了服务器平衡性,将塞北局势从匈奴盛汉朝衰改变成了汉朝独大。东汉时北匈奴被驱逐之后,只好往中亚跑,一路干波斯、干哥特、干东西罗马。打得欧陆鸡犬不宁、人人自危。直到匈人阿提拉最后一击,干垮了西罗马帝国,把欧洲打进了中世纪。(关于匈人和匈奴的关系,尚无定论,但北匈奴西迁和匈人的崛起时间比较吻合。)

汉武帝为了赏赐霍去病,为他修盖府第,并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只是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我无心考虑自己的事情。” 这也便是赫赫有名的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私以为,正是因为有霍去病这样的天神下凡,才让汉武帝产生了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豪气。
(回复一下评论区里,所有提示我那句话是陈汤说的知友,谢谢啦,不过这个出处我还是清楚了解的。大概是表述的问题吧,我并非想说这句话出自刘彻之口,只是表示刘彻当时的那种信念和决意。)

天妒英才
这一点上,倒不是霍去病独享。许多少年成名的天才都英年早逝。譬如孙策、周瑜、郭嘉、岳飞、常遇春、石达开。只是,霍去病比他们离开得都更早:在登上了人生的顶峰:骠骑将军大司马后仅仅两年,年仅 24 岁的大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他的死因,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可谓是一个历史的谜团。不论如何,一代军神如此陨落,实在是令人叹息扼腕。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著名的 “马踏匈奴” 雕塑,便是在他的墓前。

诗人李白和王维都曾写下诗篇纪念这位战争史上的奇才。
我们的文明,正是因为有霍去病这样的英雄,才得以生生不息,从未被毁灭。

李白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知乎用户 老旦聊历史 发表

辽沈战役最关键的时刻,全场最弱变成了全场最佳。

25 日晚,负责在主战场侧面进行骚扰和牵制的独立 2 师,在绕阳河边的大路上遇见了正在赶路的第九兵团前卫团。

独立 2 师的左叶师长立刻下令让部队不许开火,用刺刀解决敌人,这支疲劳的国军一下子就被无声无息的干掉了。

俘虏交代了国军的情况:他们是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49 军、新 3 军、新 6 军正沿着大路向这个方向赶来。

苏静是东野总部的作战处长,非常清楚东野主力的现状,他一下明白了,廖耀湘就要从营口逃走了,独立 2 师是此时唯一拦在第九兵团面前的部队。

第九兵团是国军东北战场最精锐的部队,旗下新 1 军、新 6 军号称 “鹰扬”、“虎威”,是整个国军五大皇牌军中的其二,此外还有新 3 军、207 师 3 旅(207 师号称国军的党卫军,3 旅实际编制也相当于一个师)等绝对主力。

这支精锐部队合计有 10 万人以上,而独立 2 师只有 7000 人。

怎么办?

就地防守?绝对守不住。

东野正规军 10 纵刚刚在优势地形上跟第九兵团打了一仗,2 天被打掉 4000 人

而独立 2 师甚至算不上是正规军,大家只接受了不到半年的军事训练,没几个人正经打过仗。

全师连机枪都没有几挺,手上只有老掉牙的三八大盖。

独立 2 师几乎是此刻百万大军云集的辽西战场上最弱的一只部队。

眼前的第九兵团就像一只急着逃命的钢铁巨兽,如果独立 2 师挡在它跟前,几乎毫无疑问会被踏成肉泥。

呼叫总部,等待援兵吧,独立 2 师没有接到总部任何指令,主动急行军来到这里,及时发现了敌人大部队南逃,已经立下大功。

独立 2 师实在不可能做得更多了。

不是吗?

独立 2 师的指战员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做了决定。

传令兵默默的跑向重炮连。

苏静和左叶站到了独立 2 师全体官兵的前方。

“全体,上刺刀!”

独立 2 师的新兵们,略显忙乱地安上了刺刀。

巨大的火光突然划破夜空,隆隆的重炮声响彻天际。

我们绝不会放走一个敌人!如果今天注定要牺牲,那就让我们带着敌人一起下地狱!

“同志们!前进!”

独立 2 师 7000 名汉子,抱着必死的决心,向面前 10 万大军发起了冲锋!

独立 2 师的决死冲锋,取得的效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独立 2 师正面的 49 军被我军的重炮声吓得魂飞魄散,重炮的轰击加上独立 2 师声势浩大的冲锋,让他们认定这是埋伏已久的共军主力,此时准备一口气把他们吃掉。

49 军几乎是毫无抵抗的溃散了。

独立 2 师冲散了最前方的 49 军 105 师后脚步不停,继续奋勇向前,又冲散了 49 军 195 师。

49 军的溃逃引发了致命的连锁反应,后方的新 3 军、新 6 军纷纷掉头往回跑。

26 日清晨,独立 2 师一路冲过了大虎山东面的北宁铁路。

本来几乎已经跑出包围圈的国军,在独立 2 师义无反顾的冲锋下,又一头跑回了我军设下的口袋中。最终被东野彻底围歼在旷野中。

想了解更加精彩的辽沈战役全程,可以看我的文章和专栏:

[老旦 Dr:辽沈战役 9:英雄 2919 赞同 · 252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0357067)

专栏:老旦的战争史

知乎用户 陈自豪 发表

这时候应该吹霸王的彭城之战啊………

骑兵史上何其耀眼的一笔啊。

在半日之内以 3 万之师击溃汉军 56 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 “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 的危机局面。

最难能可贵的彭城之战还是攻城战,彭城又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坚城,而之前项羽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丢掉彭城也就丢掉了大本营,但是项羽在这种绝境下闪击破局。

吴起说过:“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比霸王做的更好的人了。

知乎用户 李天霞 发表

绍裕国,参与策划通化事件,通化事件被平息后日本人被杀了不少,但果军方面的被捉的人并不多 (继承了跑得快的优良传统),大部分都跑了,这个绍裕国从通化跑了之后参加了国军的青年军 207 师,当了兽医(杀人的改救动物的了)辽沈战役结束,沈阳解放后,隐瞒身份加入了解放军 38 军,(要是被知道了当年参与通化事件估计死路一条) 就是后来的万岁军, 估计是解放战士之类的,继续当兽医,朝鲜战争爆发之后 38 军入朝参战朝鲜战争的,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居然当了逃兵,结果在吉林被捕,然后老账新帐一起算,直接被枪毙了,据围观群众回忆,邵裕国被枪毙的时候大义凛然,还想喊点啥,但没有喊出来( 估计是蒋公千古?KMT 万岁?之类的口号?),果军有这样忠诚的战士,果脯亏欠他的永远还不清。

知乎用户 panzer 发表

保持世界军事每小时行军记录的志愿军算不算?

哇,突然发现童贯公公给我点赞了,好激动。第一次被大 V 翻牌子

知乎用户 沈听雪 发表

说一个两山轮战时的中国侦察兵传奇。

1984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部队一举收复了被越南军队侵占的云南省边境老山、者阴山地区,随后转入阵地坚守防御(通常将这次作战称为两山作战、两山轮战;因主战场集中于老山地区,故又称老山战区、老山前线)。越军不甘心失败,先后调集重兵到老山地区,企图发动反扑。我军则严阵以待,积极准备打敌反扑。就在这密云不雨之时,战区内发生了一个严重事件:越军特工潜入我军阵地,破坏了我方重点保护的进口炮位侦测雷达,并造成我方较大人员伤亡。

对于这次雷达遇袭事件,从昆明军区到总参、军委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批示,要求前沿部队要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不得松懈。据说这件事当时惊动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特别召来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询问:“越南的特工这么厉害吗?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侦察兵为什么不能出去?” 由此,拉开了一场绵延近 5 年之久的对越侦察作战序幕。

邓小平问的这个问题,当年确实令我军很是头疼。特工部队是越军中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兵种,在越南武装力量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尖刀中的尖刀。其前身来源于抗法、抗美战争时期的 “敌后侦察组”、“城市别动队”、“武装侦察队”、“武装工作队” 等执行特别任务的精锐分队。1967 年 3 月,这些力量被合并成为了专门的特工部队,直属于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其最高建制级别为团,兵力约 1200 人,基本装备采用步兵团制式装备,有冲锋枪或自动步枪、轻重机枪、美制 40 毫米榴弹发射器、高射机枪、迫击炮等,另加强较多的火箭筒及反坦克火炮。在执行任务时,通常以班、组(3~6 人)为单位独立行动,渗透到敌军纵深,袭击指挥所、炮兵阵地、车站、桥梁、机场、港口、仓库、医院等重要目标,号称“以少胜多,以小胜大,险中取胜”。在 1979 年年战争及以后的两山轮战中,越军的特工部队常混入中国军队后方进行袭扰破坏,威胁很大,尤为可恨。

越军特工在训练

在 1984 年发起两山作战初期,战场的侦察保障工作主要由昆明军区参战部队自己组织实施。直至发生了炮位侦测雷达被袭事件后,情况才发生了改变。奉中央军委和总参命令,调武汉军区和成都军区的精锐侦察分队分别组成了第 1、2、3、4、5 侦察大队,共 3500 余人,于 1984 年 7 月 21 日秘密进入两山战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执行巡逻、警戒、渗透、侦察、捕俘、伏击、破袭、反特工、引导炮兵、配合步兵作战等任务,保障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的翼侧安全。可以说,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侦察作战,既是保障主战场翼侧安全的配合行动,又是对越军特工作战的反制措施,以尖刀对尖刀,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此后一直到 1989 年 1 月,济南军区、空降兵部队、新疆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沈阳军区也均派出精锐侦察分队,又先后组成了 10 支侦察大队,轮番进入两山战区实施侦察作战。

侦察大队赴滇参战大会

这 15 支侦察大队共 11500 余人,先后在老山及其左右两翼 200 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全面出击,此起彼伏地打击越军。而越军在老山当面常年布置有两个特工团,约 3000 余人,与我军轮战侦察力量大体相当,双方可称是你来我往,各显其能。

与以往我军传统的侦察作战模式相比,这次侦察作战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充分检验了侦察兵的战场获取能力和破坏能力,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日后人民解放军的特种作战部队建设打下了基础。就具体的侦察作战样式而言,我军侦察兵在老山战场侧重于渗透侦察、伏击捕俘、破袭和引导炮兵等行动,既独立作战,又配合步兵作战,兼反特工、反侦察。

侦察兵在执行任务前研究行动方案

渗透侦察,是指侦察兵秘密渗入敌后,获取敌方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工事构成、人员动向及其他情报的侦察搜集任务。我军侦察兵通常以班、组等小分队为单位,秘密渗透到敌后,靠近越军的驻地,长时间潜伏,运用各种侦察工具来获取敌情。执行这种任务时,最难的就是在茂密丛林中进行秘密运动和在敌前日夜潜伏,稍有不慎,便会被敌人发现或误触地雷。当与越军遭遇后,不能恋战,要迅速转移,以最大程度地不被敌人包围。为了不做俘虏,侦察兵身上通常都带有 “光荣弹”。顾名思义,一旦挂上“光荣弹”,那就要随时准备着光荣牺牲。侦察兵一般会选用体积较小、弹体光滑、易于携带的 82-1 式攻防两用型手榴弹作为“光荣弹”,从拉火到爆炸时间为 2.8-3.8 秒,能产生 330 多个有效破片,密集杀伤半径大于 6 米,那是神鬼难逃。上了战场后,“光荣弹” 随时不离身,一旦遇到无法挽救的危险就要将其拉响。

侦察兵在出发前向祖国宣誓:遇到意外怎么办?拉响 “光荣弹” !

伏击捕俘,是指侦察兵秘密进至前沿或敌后,伏击歼灭敌方小股兵力及捕捉俘虏。这种任务的特点也是需要在山地丛林中长时间潜伏,静静等待敌人落网。因为越军非常顽强,在老山战场上要抓俘虏很难,部队曾经规定抓到一个俘虏就是一等功。侦察兵往往在一个地方一潜伏就是几天,其间不能乱动,不能说话,忍受蚊虫叮咬,必须全神贯注地注视周围地域的风吹草动。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何时会来,何时会发现你,也不知道在潜伏地带是不是同样有越军特工在潜伏。要比的,就是决心、耐心、意志、毅力。当有较多敌人进入潜伏地带时,侦察兵通常会将其放过去,不打草惊蛇;当敌人与自己人数相当时,就要伺机打对方的伏击,将其歼灭;当敌人数量较少时,侦察兵就会看准时机突然捕俘,争取立个一等功了。还有些胆大的侦察兵,会深入敌人阵地,虎口拔牙,乘越军没有反应过来时抓了俘虏就走。然而,即便侦察兵执行捕俘任务是家常便饭,但真正能抓到的俘虏数量却不多。除了越军战斗力顽强,不容易捕捉外,就是抓到了俘虏,要将其活着带回来也很难。路上既要越过各种复杂地形,又要面临敌人的尾追堵截,为了自己脱身,有相当数量的俘虏都只能在途中击毙了,好多一等功就这么泡汤了。

破袭,是指对敌方的重点目标采取破坏袭击的主动出击战斗。执行这种任务时,侦察兵通常会选择越军常对我方实施袭扰的前沿据点和阵地为目标,进行周密侦察,设定战斗方案,组织摸拟演练。当时机成熟时,会借助黑夜或不良天候掩护秘密贴近敌人,在步炮火力或友邻配合下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打掉目标将敌歼灭。执行这种任务的风险相对较大,因为越军战斗力较强,打不好就会被纠缠住,造成较大损失。在两山侦察作战中一次牺牲侦察兵最多的战斗,就是一场惨烈的破袭战。

引导炮兵,是指侦察兵在前沿或深入敌后侦察,通过观测等手段摸清敌方的指挥所、观察所、屯兵点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的位置,将情报提供给后方炮兵,引导炮兵火力将敌消灭。一说到这个,很多读者可能马上就想到了对越作战惊险故事片《闪电行动》中的一段情节:我军侦察参谋刘凯华身背报话机,头戴耳机,右手持话筒,左手伸出大拇指和小拇指测量着前方距离,口中同时报出坐标:“霹雳霹雳,我是闪电。敌人流动重炮位置,距离 1(腰)1(腰)7(拐)2(两),纵坐标 1(腰)37(拐)2(两)8,横坐标 9(勾)7(拐)0(洞)3,高程 332(两),八发急促射,预备,放!”我军千炮齐发,地动山摇,越军阵地到处开花,真是大快人心!确实,这是侦察兵执行引导炮兵任务的主要内容,不过电影中还是表现得比较夸张。刘凯华用的这种观测方法俗称 “瞪眼法”,是炮兵最基本的训练科目之一,根据已知参照物来测定目标方位角。在其他技术手段都用不上的时候,用“瞪眼法” 和“跳眼法”来简单测定目标角度和距离,虽然精度很差,但也没有别的办法。目标高程一般来说需要通过仪器测量后再计算出来,如果事先已将侦察区域内的目标高程都熟练记住,直接报出来也有可能。然而像刘凯华那样手势一比划就能同时报出目标坐标来,便没有可能了。通常来说,炮兵侦察在测定距离和方位时,会使用交会法、秒表法、图上作业、光学测距机、激光测距机、平面直角坐标法、井字坐标法等技术手段,需要地图和进行计算。要是都像电影中那样简单,还要那么多专业仪器和方法干什么呢?战争也未免太浪漫了。

侦察兵在观测敌人阵地

上述作战样式主要还是配合步兵,通过侦察行动获取情报和削弱越军防御,为打击越军防御体系和大部队创造条件。与此同时,侦察兵有时还会与越军特工正面遭遇,展开反特工、反侦察作战。不过虽然双方是天生的冤家对头,但这种狭路相逢的机会并不多,因而也就更具传奇色彩。80 年代拍摄上映的影视剧《闪电行动》、《蛇谷奇兵》、《无影侦察队》、《绿色的网》、《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等,都是这方面的好题材,观众可以在其中尽情领略双方尖刀对决的风采。在实际作战中,侦察兵主要是凭借丰富的经验来辨识越军特工渗透时的蛛丝马迹,设伏围捕敌人,或及时提供情报给防御部队。同时,要时刻注意甄别我防区内人员的异常动向,抓出潜入进来的越军特工。因为历史的原因,越南人与我国广西、云南边境居民在外貌、语言上都比较相似,一时不好识别。不过侦察兵在这方面有很多办法,如看对方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知识掌握程度、面对外界的反应等,能抓住敌特工暴露的细小破绽。甚至其喊的口号是不是过时,穿的内裤是什么样,吃东西时是否贪婪,喜欢采购什么东西,都是侦察兵辨识敌我的重要依据。一旦图穷匕见,双方也就只能刺刀见红。越军特工不愧是精锐中的精锐,必战死方休,想抓到一个活的,实在是困难又困难。

当年我军侦察兵在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武器,一般为 67 式微声手枪、64 式微声冲锋枪、79 式轻型冲锋枪、85 式微声冲锋枪、82 式手榴弹和多功能匕首等,支援火器还有步兵使用的冲锋枪 / 自动步枪、机枪、40 火箭筒、82 无坐力炮和迫击炮等。其中 67 式微声手枪是我国研制的第二代特种手枪,其外形尺寸适中、携带方便、射击精度较好、操作简单,受到了侦察兵欢迎,缺点是停止作用较小;64 式微声冲锋枪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微声武器之一,通用 64 式 7.62 毫米微声冲锋枪弹和 51 式 7.62 毫米手枪弹,专门配给侦察兵使用。其隐蔽性好,实战表现出色,因而从 60 年代一直用到了 80 年代。在对越作战故事片《蛇谷奇兵》中,争夺水库大坝战斗时就出现了 64 式微声冲锋枪,打得越军几无还手之力。不过,该枪也存在较长较重的缺点,而且消声部件易损耗并有时供应不上,在执行某些任务及保障时比较麻烦。到了两山轮战期间,因为有了新装备的 85 式微声冲锋枪,有的侦察老兵就将 64 式微声冲锋枪前端的消音碗去掉,换用 51 式 7.62 毫米手枪弹,作为普通自动武器在搜索打洞时使用。但是,这样射击时火药燃气就会从枪管中喷出,容易烫伤射手。然而老兵们仍然义无反顾;

64 式微声冲锋枪

79 式轻型冲锋枪携带方便,出枪快、精度好、射速高,近距离交战时威力很大,在实战中也有过较好表现。其缺点则是容弹量少,火力持续性不好;85 式微声冲锋枪是当时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微声武器,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丰富了侦察用武器体系,加强了自动火力。侦察兵还喜欢一种 66 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其容易控制,杀伤效果十分惊人,往往在深入敌后的战斗中用作断后使用。另外,两山轮战时侦察兵使用了我军首次配发的双面迷彩服,虽然其伪装效果不是很好,但仍属填补空白,积累了实战经验,为后来的军队建设提供了借鉴。

手持去掉消音碗 64 式微声冲锋枪的侦察班长张峰烈士

两山轮战时,侦察兵创造的光辉战例有很多。如作战前期的 1984 年 9 月 12 日,昆明军区第 3 侦察大队奉命组织侦察分队在 844 高地执行侦察捕俘任务。侦察分队在连长孙建国指挥下,乘天降大雨之机突然出击,不到一分钟即摧毁越军一个哨棚,俘虏负伤越军 1 名,然后带上缴获的文件和武器弹药迅速撤离。越军出动约 2 个排兵力随后追来,遭到侦察分队先后设置的地雷拦阻,只好停止了追击。侦察分队重新选择方向,开辟通路,安全返回了出发阵地。整个袭击战共击毙越军 13 名(被俘虏的越军在押返途中死亡),侦察分队无一伤亡。战后,越军在广播里惊呼 “遭到中国高级别动队的无声袭击”。昆明军区和情报部门的领导也盛赞了这次袭击战斗,称其 “是我军从抗美援朝以来侦察兵一次最成功的奇袭战。”

还有一次战斗也令参战人员刻骨铭心。1986 年 3 月 18 日,第 10 侦察大队 2 连奉命破袭 1828 高地之敌。在与越军战斗胶着之际,战场燃起大火,风大且风向不利,2 连奉命撤出战斗。因越军又在 2 连周围草丛中打燃烧弹,致使该连在撤出时被大火包围,情况非常危急。在连长袁辉、指导员张新奎指挥下,全连官兵奋力突围,并多次冲入火海抢救伤员,绝不把一个战友扔下。最后连主力终于脱险,但指导员张新奎为抢救战友而英勇牺牲,连长袁辉为掩护战士也被大火烧成重伤,全连共牺牲人员 20 名,其中干部 5 名。在参加两山轮战的 15 支侦察大队中,第 10 侦察大队是牺牲人员最多的。战后,2 连的 20 名烈士中有 11 名被追记一等功,其余 9 名都被追记了二等功。

在两山轮战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侦察英雄。如昆明军区第 4 侦察大队 4 连排长傅孔良烈士,在 1984 年 9 月 3 日袭击 1243 高地的战斗中,带领两名侦察兵冲锋在前,自己的腹部和臀部先后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连续击毙 3 名敌人,最后壮烈牺牲,时年 23 岁。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 “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成为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台上 12 名烈士中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 4 人之一(另 3 位烈士是张大权、李海欣、郭兴科);

昆明军区第 2 侦察大队 4 连班长张柱兵,多次深入敌后侦察敌情,捕捉俘虏,与战友一道俘敌 5 名,毙敌 8 名,为上级指挥机关获取了重要情报。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 “捕俘英雄” 荣誉称号;成都军区第 11 侦察大队 3 连连长冷杰松,每次执行任务均身先士卒,人送外号 “冷大胆”。在老山作战 15 个月,执行侦察任务 66 次,共俘敌 3 名,毙、伤敌 30 余名,摧毁越军大量工事设施。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侦察英雄” 荣誉称号;南京军区预备炮兵某团司令部侦察股长徐小丹,带领前沿观察所人员执行侦察任务 100 多次,克服山地丛林环境的艰难困苦,机智果敢,充分运用炮兵知识辨别越军炮兵阵地,先后捕捉了 70 多个重要目标,为后方炮兵提供了较准确的情报。战后,他被中央军委授予 “炮兵侦察英雄” 荣誉称号;昆明军区第 2 侦察大队 4 连战士丁晓兵,在捕俘战斗中被敌人扔来的手雷炸断了右臂,他咬牙忍痛和战友们带着俘虏回撤。因路上丛林密布,行动不便,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了还连着一点皮肉的残臂,最后胜利完成任务回归。战后,19 岁的丁晓兵荣立一等功,并获得了为他特设的第 101 枚 “全国边陲优秀儿女” 金质奖章。致残后的丁晓兵拒绝了许多单位提供的丰厚物质条件,继续留在部队为国奉献。2015 年 1 月 9 日,已任武警广西总队政委的 “独臂英雄” 丁晓兵被晋升为武警少将,一时引起热议。

立功后的丁晓兵接受记者采访

今日丁晓兵

在老山战场 4 年半的侦察作战时间里,15 支侦察大队共执行各种任务数万人次,以伤亡 208 人的代价歼敌 2400 人,其中成功俘敌 91 人而己方无一人被俘,摧毁了越军一批军事目标并获取了大量情报,有力配合了主力部队的坚守防御作战,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1989 年 1 月,两山轮战已接近尾声,最后一批参战的成都军区(昆明军区于 1985 年撤销,侦察大队改归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指挥)第 13、14、15 侦察大队奉命先后撤出老山战区归建。至此,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侦察作战圆满画上了句号。

中国侦察兵与越军特工部队在老山战场上的尖刀对决,是 20 世纪战争史上独有的一幕,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全面来看,我军侦察作战的军事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获取情报以配合大部队作战,打击的都是越南军事目标,遵循的是如何赢得战争胜利的原则;越军特工作战则涵盖面更广,且不分军民目标,具有一定的恐怖袭击因素,更倾向于总体战的特点,目的是破坏对方的国家基础。由于双方国力、军力强弱悬殊,越军特工部队尽管是精锐中的精锐,也在战场上尽了全力,但仍无法改变战争全局。中国侦察兵怀雪耻之志出击,哀兵必胜,在强大国力保障下尽展身手,赢得是实至名归。

到了今日,特战部队已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军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军迷最热衷的时髦词语之一。中国的军事力量在近年来突飞猛进,也令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然而,中国的军迷们不应该忘了,今日雄姿英发的中国特战部队,是从老山战场的硝烟中走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沈听雪的历史文集”,搜索微信号 shentingxue2017,如显示该用户不存在,请点击下面“搜一搜 shentingxue2017 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 查找即可。

非常感谢网友支持,会继续推出精彩文章让大家欣赏。

知乎用户 1059 发表

上甘岭战役的十五军

上甘岭战役中,十五军涌现出以集体特等功连一三四团八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 200 多个,其中特等功单位 2 个,一等功单位 28 个,二等功单位 60 个。另外涌现出以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英模、功臣 12347 名,其中,有确切姓名和事迹记载的黄继光式战斗英雄竟有 38 位。

特等功臣如下:

特等功、特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黄继光

特等功、一级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孙占元

《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在美军的评价标准中,这些壮举都是应当获颁荣誉勋章的。

十五军还打出了伤亡率超过百分之百的单位:受伤了,统计伤亡被送下火线,偷着跑回来,又负伤了,统计伤亡被送下火线,又偷着跑回来……

借用《英雄儿女》的朗诵献给英雄:

我们的王成,是毛泽东的战士,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的豪迈气概从哪里来?因为他对祖国人民无限的爱,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在我们队伍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和光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战美军企业号航母
整个二战中击沉敌舰 71 艘,击伤 192 艘,击落敌机 911 架,并且一度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唯一一艘可用的航母,水兵们在机库上漆上了 Enterprise VS IJN(企业号 VS 日本海军)的标语。
在太平洋战争中,企业号取得了 20 颗战斗之星奖章并成为第一艘荣获总统集体嘉奖的航母,也是二战唯一的一艘同时获得总统集体嘉奖和海军集体表彰的航母。
比较出名的战果包括击沉赤城、加贺、飞龙、龙骧、比睿,击伤翔鹤、瑞鹤、武藏、千岁等,还参与了击沉大和号的作战行动。

知乎用户 你瞅啥 发表

我来讲讲万山海战的故事吧。
图片来源见水印。侵删。
万山群岛是位於珠江口之外,处於香港以南及西南、澳门以东的多个岛屿的统称,其中包括万山岛、东澳岛、桂山岛、外伶仃岛、担杆列岛等 150 多个岛屿。

1950 年 4 月 22 日,中华民国国军撤守海南岛、台湾岛。同年 4 月底,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攻占海南岛,之後,国军自舟山群岛撤退,解放军攻占全部舟山群岛。主要军力退居台湾的中华民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仍於万山群岛等沿海岛屿集中兵力,展开对中国大陆东南沿岸的军事封锁。
解放军一方面为打破封锁,一方面为锻炼解放军海军为下一步进攻台湾做准备,1950 年 5 月 2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对万山群岛的进攻。
参与万山群岛战役海战部分的解放军为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这支部队是解放军华南的第一支海军部队,1949 年年 12 月 15 日成立,驻黄埔,辖下有海防大队、登陆艇大队。
当时江防部队拥有 5 艘炮艇,16 艘登陆舰艇,总吨位 1000 吨,舰船大多破旧,但士气高昂。主要为一些原属中华民国海军的小艇、徵集的社会民船,人员主要来自四野的 44 军与东江纵队。
1950 年 5 月 23 日凌晨之时许。
按照预定计划,火力舰队首先启程了。
天上有几颗疏星,夜幕透出一种钢蓝的宁静,大海变成了黑色的旷野, 在风的催动下,发出一种连续不断的类似轰鸣的鸣咽。
唐家湾里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一艘艘舰艇如同黑色的巨鲨,悄悄地隐入夜海之中。
没有出征的礼炮,没有欢送的人群,没有鲜花,没有烈酒⋯⋯
因为是偷袭,海岸上的人们只是目送着船舰隐去,频频挥动的手臂带去无言的祝福。
1 小时之后,登陆舰队也启航了。
舰船按时驶出港湾之后,在海面上重新进行了编队,然后劈开沉沉夜幕, 犁开重重黑浪,向着垃圾尾岛驶去。 航程中,舰队严格灯火管制,不许大声暄哗,故而舰船像一只只巨大的黑色幽灵,在海面上悄然划动。
30 多海里的路程,只需一个时辰就到了。
马湾,是垃圾尾岛最大的港湾,万山岛敌军巡海的主要舰船,几乎都在这里停泊。
此次偷袭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马湾,只要能把停泊在马湾里的舰船统统打掉,胜利就可以说已经到手了。

林文虎乘坐的 “解放” 号炮艇最先到达马湾口,虽然舰上实行了灯火管制,炮艇像一只巨鲸悄悄地向前逼近,但国民党 “太和号” 护卫舰上的值更官还是从雷达屏幕上看到了 “解放号” 的身影。
本来,这位上尉值更官已经拉往了汽笛的手柄,可是就在这一念之间, 他好像觉得来艇的轮廓更像一艘美国造的炮艇。港湾里这样的炮艇停泊着不少,会不会是自己的船出去执行任务刚刚回来呢。
还是先询问一下再说吧!
战争中,这样细小的偶然往往是致胜或失败的关键。
值更官松开了汽笛的手柄,转而向炮艇发出了问候灯光信号:晚上好,进港不要鸣笛。
“解放号” 上的信号兵看到了灯光信号,也明白了灯语,但将内容报告给梁魁庭艇长后,他一时却不知该怎样动作了。
人家请咱进港了,进?还是不进?
里面可是龙潭虎穴,人家所有的炮艇、雷达站、了望塔、岸炮阵地⋯⋯ 都在那里摆着呢!
梁魁庭的目光盯注着大队长林文虎。
林文虎一咬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家把咱当成自己人,为什么不进?
“进!”
“解放号” 回应了几下灯光,然后缓缓地驶入敌港。
透过指挥舱里的挡风玻璃,借着天上微弱的星光,可以隐约看到周围 密麻麻的艇身和高昂的炮筒。 乖乖,近在咫尺、足有二三十艘炮艇、黑压压的一片。梁魁庭的心里不免有些打鼓。
林文虎看到港里窝着这么多舰艇,心里也吃了一惊,他明白了,我们得到的是假情报,敌人的第 3 舰队根本没有离开,全都锚在这小港湾里。
上当了,怎么办?这是十万火急的当口,关系到整个舰队的生死存亡, 来不得半点马虎。
更令他着急地是,后续舰艇到现在迟迟没有跟上来、由于实行灯光管制和无线电静默,编队在暗夜中航行了不久就全乱了套。再加上平时由于油料紧张,集中训练极少,一到了海面上,航速不均,距离保持不稳,再加上风浪一吹一打,舰艇之间很快就失去了联系,结果是各自为战,自己按自己的方向走了。
打?只有孤身一舰,一旦被敌人发现,恐怕很难有脱身的机会。
可不打,如今已经身陷龙潭,即便想悄悄逃离出港,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紧急中,林文虎看到了郭庆隆指挥的 “果敢” 舰正从远处开来,也悄然混入港内。
现在有个伴了,可以打了。林文虎心中一阵高兴。
咱们的炮艇小,可小有小的好处,天黑容易接近敌人,目标小又不易被敌人击中,更何况已经钻进敌人的内部,就好像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不管怎么翻腾,难受的肯定是敌人。
林文虎决心打了,从敌人的心脏里打,打它个肚里开花。
林文虎虽然下了决心,但却没有贸然动手。敌人的舰船太多了,要打, 就必须打在敌人的六寸上,这七寸就是敌人的旗舰。 “沿空隙前进,寻找敌人旗舰。林文虎向驾驶员发出了命令。
“解放号” 炮艇在一艘艘舰船问慢悠悠地滑行,与身边高大威耸的敌舰相比,“解放号” 就像一条小舢板。
“太和号” 上的那位值更官倒十分的尽职尽责,他看到炮艇进港后还在 不停地穿行,以为一定在寻找停泊的锚位,于是便又客气地发来了信号:要锚位吗?
“老林,这就是旗舰,错不了!”
“你敢肯定?”
“肯定,打还是不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好,靠近点,打!”
机枪台上的枪手一听说打,手一紧,一扣扳机,一串枪弹窜了出去。接着舰炮也开火了,炮弹准确地落在 “太和舰” 的塔楼上,迸出的火花如同节日夜晚欢庆的焰火。
随着这一声轰鸣,一团火光,万山海战的第一炮打响了。
“集中火力打旗舰!” 林文虎果决地发出了命令。
梁艇长对舰上的所有人器进行了分工,哪门炮打指挥台,哪门炮打油舱,机枪怎样压制炮位⋯⋯
原本静谧的马湾港里刹时间炮声隆隆,火光闪闪。船员惊慌失措的呼喊声,军官指挥不灵的叫骂声,有人中弹的悲嚎声响成一片。
第 3 舰队司令齐志鸿在 “太和号” 旗舰的舰舱里睡得正香,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枪炮声惊醒,他一探头,从弦窗里发现外面已经乱成了一个蛋,便一骨碌翻身而起,一边披着军服,一边往指挥舱冲去,刚好与值更官在弦梯口撞了个满怀。
“怎么回事?哪儿打炮?” 齐志鸿气咻咻地问。
齐司令这回问对了,值更官是眼前这一切的见证人,可惜他直到现在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原地立正答道:“报告司令,可能是有人哗变!”
“奶奶的,哗变?谁敢哗变,我剁他的脑袋!” 齐志鸿冲进指挥舱,立刻让副官拉响了战斗警报。
凄厉的警笛声在夜空里撕裂人心地响起,被枪炮声弄得迷迷登登的敌人官兵听到警报声,更是乱作一团,不知敌人从哪里来,向哪里开炮。
一发发炮弹准确地在旗舰 “太和号” 上炸开、爆响,齐志鸿眼前火光闪闪,炮声隆隆,直到现在,他还弄不清究竟是谁向自己开炮,炮弹又是从何方飞来的。
哗变?会是哪一艘艇哗变呢?
此时,他绝未想到,这一番惊天动地的恶战,竟然是共军一艘不到 20 吨的小炮艇折腾的。
此时,马湾里有不少敌舰一看势头不对,马上启锚,纷纷向港外驶去。
本来,这是正常现象,也是避免自家人误打,减少伤亡的最好方法。可是在齐忐鸿眼里,这些舰却成了犯上作乱后的夺路遁逃。
“追上去,给我打!” 齐志鸿下达了射击令。
此时,一发炮弹飞来,不偏不倚命中了前舱,一块飞进的弹皮,切进了齐志鸿正在舞动的右臂。
齐志鸿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副官吃力地将他搀扶起来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右臂已经被弹片切断,鲜血流了一大滩,筋、骨都露在外面,只有一点皮肉还使它粘带在胳膊上。
“还击,还击!给我狠狠地打⋯⋯” 当值更官把他背下时,他还恼羞成怒地不停地嘶喊。
林文虎打到现在,确认敌人还没有发现自己,于是便放开手脚地大干了。
他指挥着舰艇,在港湾里不停地游弋着,发现了敌舰,就突如其来的给他一炮,不等敌人弄清是怎么回事,他们又转到别处去了。
敌人的舰艇被这东一炮西一炮的轰击打得莫名其妙,继而变得恼羞成怒起来。“太和号”舰长以为是 “中海号” 哗变,于是不问三七二十一,向着 “中海号”猛轰起来。“中海号”无法申辨,又不甘心吃这哑巴亏,于是只好拼命还击。双方的战炮都是威力巨大的巨型炮,打得既准且狠,两舰一对射起来,果然是烟火滚滚,炮声惊天动地。火光里,敌人水兵耗子似的在甲板上窜来窜去,他们有的提着裤子,有的只穿件背心,有的为争抢救生圈撕打谩骂⋯⋯爆炸声、救命声混成一片。
有的炮艇被这场混战吓坏了,他们在搞不清敌我的情况下,只好解缆向港外逃逸。有的舰艇来不及解缆绢,干脆手持太平斧,对着缆绳乱砍起来。
敌人越乱,我 “解放号” 就越安全。此刻,“解放号”正好躲在 “中海号” 巨舰右舷的一侧,巨舰排烟管喷出的浓烟,恰恰把我小艇遮蔽起来。
当港里的敌人相互开炮、打红了眼的时候,敌人岛上的岸炮也加进来凑起了热闹。他们也不知道是哪艘舰船哗变,本来只想对空开炮,威慑一下,没想到情急之中,有几发炮弹居然落到了几艘舰艇的舷旁。炮舰以为岛岸上的炮阵地已经被哗变者占领,于是调转炮塔,向着岸上的炮阵地猛烈轰击起来,猛烈的炮火炸毁了岛岸上的雷达和营房,有一个小型弹药库也中了弹,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海上岸上,熊熊的火光照耀得港湾如同白昼。
有两艘敌炮艇在自我残杀的炮击中,缓缓下沉了。
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当惨红的晨曦把海港照亮的时候,被打晕了头的敌舰艇这才发现,引起这场混战的竟然是一艘极不起眼的中共的小炮艇。在他们惊魂稍定之后,终于停止了相互的对射,把所有的炮火,集中向我 “解放号” 轰击起来。
整个马湾弹火飞窜,怒浪冲天。我 “解放号” 成为众矢之的,承受着数十艘舰炮的轰击,处境十分危险。
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前甲板上,炮艇轰然一沉,接着一颗重磅炸弹在甲板中爆裂,艇上腾起呛人的烟火。
梁魁庭艇长大声呼喊着:“不要慌,赶紧灭火,其他人坚守岗位⋯⋯” 敌人的炮火实在太密集了,“解放号” 根本无法回击,片刻之间,炮艇中弹 700 余处,伤痕累累,炮手和艇员也一个个倒下。 艇长梁魁庭硬撑着四处负伤的残躯,努力把握着轮舵,借着呛人鼻息的浓烟烈火,将炮艇歪歪斜斜地开出了马湾港。
当 “解放号” 在港中混战,把整个军港搅得鬼神不宁时,郭庆隆率领的 “果敢号” 炮艇已经先期封锁住下马湾的出口。
“果敢号” 虽然只有 358 吨的排水量,在两军的海战中也只能算个小字号,但在我军参战的舰艇中却称得上是巨舰了。舰上装备有 76.2 火炮两门,25 炮两门,另外还装载了 6 门准备登陆后支援步兵使用的迫击炮。
当敌舰经受不住港中混战的煎熬,纷纷从港口窜出时,“果敢号”大显神威的时候到了。郭庆隆指挥炮艇果敢地扑上去,首先抓住敌人的旗舰 “太 和号” 狠轰狠揍。
冲出港湾的十多艘舰艇发现 “果敢号” 后,如群狼一般围抄过来,炮弹如冰雹一样向 “果敢舰” 倾泻而去。
“果敢舰” 无从躲避,立刻中弹起火。 一发延期引信的炮弹打过来钻进报务室后才爆炸。报务员有死有伤,电台被炸得稀里哗啦,与其他舰艇和运输大队的联络全部中断。
艇长在指挥舱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倒在了指挥台上。
现在,炮舰要靠郭庆隆队长直接指挥了。
郭庆隆深知,炮艇自身的危险并不重要,即使现在被敌人击沉,也是值得的,因为它已经击沉敌人的 3 艘炮艇,够本了。
他心情沉重的是,“果敢舰” 的船舱里,还有上百名准备登陆的陆军兄弟,如果他们随舰一起沉没,就太冤了。
“必须抢滩登陆,把他们送上岸去⋯⋯” 郭庆隆明自了自己的使命后, 挪开战友的遗体,亲自操舵,避开敌人的火力网,灵活寻找着敌人射击的死角,拖着弹痕累累的舰体和一船烟火交炽的烈焰,向着马湾内的沙滩迅疾冲去。
舰体呼啸着,带着强大的惯性,迎着密集的枪弹,冲上沙滩,一直向着岸边高高起伏的礁岩冲去。
抢滩成功了,“果敢号” 的舰首撞在坚硬的礁岩上,舰体插进岸边的泥沙里,与海岸紧紧地粘接在一起,虽然舰被礁岩撞出一个大洞,但它毕竟把 陆军官兵送上了海岸。
郭庆隆正欲喜极而泣,然而,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大火把底部的舱门封闭,舱门打不开了。
机舱里浓烟滚滚,呛得人咳嗽不止,舱门被大火烧得滚烫,如果舱门再不打开,舱内的官兵就会被后活憋死。 在这危急的关头,轮机兵温国兴带伤扑了过来,他把军衣脱下来,包在手臂上,然后握紧舱门的手柄,狠命地转起来。烫热的舱门烤得温国兴的皮肉吱吱地冒着黑烟,可温国兴死不松手,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将舱门打开。
当我步兵兄弟纷纷跳出船舱,扑向沙滩,自由地呼吸到新鲜清凉的空气 时,温国兴躯体上的皮肉已经被舱门的高温烤化,如同墙上的一幅焦黑的人 体剪影,整个身体与舱门紧紧地粘在了一起。
登岛作战中最危险、最残酷的时刻来到了。
我步兵冲出舱门后,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沙滩上前进, 战斗开始向敌纵深发展。
当太阳明明晃晃地从海上升起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往日宁静的垃圾尾岛,变成了一个冒着黑烟、腾着烈焰的火球⋯⋯

这是在叶春晖家翻拍的老照片,照片大概拍于 1950 年 6 月,地点在广州黄埔岛。万山海战第一阶段结束,因为解放艇战损严重,不能再参加下来的战斗,这个战斗集体既进行了评功。照片中,参加评功会的女同志,叫冷坚(或娟,近似音)时任江防政治部干事。叶春晖负责评功会记录。照片中的人名,叶春晖现在也只记得这几位了。由于照片所拍范围问题,有些开会的人没拍到。

1950 年 5 月 25 日战斗,解放号炮艇人员大概如下:

林文虎:海防舰艇队副队长,牺牲。
朱朝科:50 军无坐力炮排排长,牺牲。
张云飞:25 炮运弹员,牺牲。

梁魁庭:艇长,舞凤号炮艇起义时,任该炮艇副艇长。
王大明:党代表,江防司令部管理科管理员,四川人,红军长征经过他家乡时,参加了红军。
刘 初:轮机班长。
叶志诚:轮机员,香港海员。
毛鹏程:信号员,武汉船员。
谢 洁:帆揽员。
关 云:帆揽员。
莫志强:25 炮炮手,原海军起义。
叶春晖:25 炮装填手,边纵战士。
袁 * *:12.7 机枪手,林文虎的通讯员。
欧(区)振华:12.7 机枪手。
张和鸣:50 军无坐力炮排战士。
50 军无坐力炮排另两个战士名字不详。

据叶春晖回忆,这次海战,只有王大明、莫志强和毛鹏程三人没有负伤。

以上名单由叶春晖提供。叶春晖听梁魁庭说,当时艇上共 19 人,但以上名单却只有 17 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万山海战_百度百科

《中国海军传奇》 中国海军传奇 (豆瓣)

知乎用户 游公子 发表

1914 年日不落帝国阅舰式,不包括远东和地中海舰队。
巨舰大炮的最后辉煌,以前没有如此强大的舰队,航空母舰的时代以后更没有。
那时候全世界的海军拉一块,日不落帝国出动一半的舰队也可必胜,就是这么屌。
多铆蒸刚,炮塔至大!

知乎用户 路人甲 发表

旧日本海军三大祥瑞:雪风、野分、时雨

———————————————————————
应该只有两大祥瑞即雪风及时雨,野分应当是误传,感谢 @於陵子 4869 指教

知乎用户 东冬瓜 发表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
岳家军纪律之严明,在古代真是非常罕见。尤其是在军队可以在官军和盗匪之间随意切换的南宋初期更是难能可贵。“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很好地说明了它的战斗力。
岳飞个人的道德品格,打伤人之后不再碰酒; 拒绝吴玠送的美女。按照今天的标准,简直可以入选全国十佳模范共产党员了。

知乎用户 爱思客 发表

大家可能都忘了自己这个国家了:中国。

欧亚大陆的历史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动不动就和中国历史上强大王朝并称 “三大”、“四大”。在好莱坞电影里牛逼哄哄得一塌糊涂的帝国,时常会被一堆东方来的游牧民族按在地上摩擦:匈奴、柔然、突厥、马扎尔人……

这些游牧民族,所以往欧洲去,往往是被我们打灭国后,只得仓皇逃窜。而且!它们还只是残部! 结果 “人比人,气死人”,到了欧洲,它们就变得神勇无比。

还记得网上那个段子吗?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一较长短!
五千年了,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打着麻将,而另外几家已经换过好多轮了。
孤单啊!!!

在这个世界战争史上,如果中国不是 bug 级的存在,什么是 bug 级的存在?

知乎用户 达瓦里氏 发表

解放战争的进程,快的仿佛开了挂一样。委员长果然用兵真如神!

一、1946 年国军 430 万,我军 130 万,号称 3 个月戡平内乱

1946 年 6 月 23 日,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拉开了全面内战的步伐。8 个月,国军战果辉煌,占领 100 余座大中小城市,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约 71 万人,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由 1946 年 6 月的 117 个旅,下降至 85 个旅。

二、1947 年由于兵力不足,被迫进入重点进攻阶段

在左路延安,25 万大军被彭老总 3 万牵着鼻子钻山沟,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共歼国民党军 1.4 万余人;在右路山东,孟良崮上虎贲垮,千里驰援李天霞;在中路,被晋冀鲁豫野战军一路直驱大别山,攻守之势易也。

三、1948 年下半年,重点防御阶段,我党计划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8 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解放军对战略要点 “吃不掉”,对增援兵团 “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 “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的任务。

四、1948 年底拉开三大战役,结果仅一年打败了国民党

1948 年,中央的计划是,5 年之内彻底打败国民党。

结果 1948 年辽沈战役,歼敌 47 万,我军 300 万对敌军 290 万人数占优;

淮海 60 万打 80 万,(会战兵力 80 万对 60 万,优势在我;60 万对 80 万,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歼敌 55 万;

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 70 万雄师入关,一波平推,傅作义的军队都没有打个水漂就败的败、降的降,国民党军队 52 万余人被歼灭和改编。

五、战略大追击阶段:

接下来就是摧枯拉朽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解放大西北

南线大追歼

席卷大西南

大战宁沪杭

战争进展的速度,我党都没有想到。

知乎用户 El Facil 发表

意大利某种意义上在二战中的操作就像开了挂一样,当所有国家都在在第一层的时候,意大利已经在天花板了:

二战意大利人的表现看似很蠢,这首先体现在他们的战争准备上

1939 年战前,意大利先于同盟国进行战争动员,组建了 73 个 Division。**结果动员到一半经济撑不住了。最后自己解除了大部分武装。**最终只有 19 个 Divison 完成了战争准备。意军选择改组军队,把自己 Triangular 师改组成 Binary 师,好使得自己纸面上能使用的兵力稍微多了一点(而与此同时各国都在增加师级单位火力配置,后期甚至有美军 3 步带 4 炮 + 7 个直属营这样一万五千人的火力优势 division)。

在德法正面德军长驱直入,把魏刚指挥下的法军冲得溃不成军的时候,意大利加入了战争,准备在法国南部开一刀。

1940 年 6 月 21 日,意大利的入侵正式开始。此时马奇诺守军已被合围,正面精锐法军全军覆没(第一,第二集团军),巴黎沦陷,甘末林被解职,魏刚组织的由二流预备役法军填线的 Weygand line 防线也被突破(盟军在法国战役的最后希望)。

就在法军兵败如山倒的时刻,意军兵分两路进攻,经阿尔卑斯山及沿地中海方向发起入侵。结果错漏百出,甚至出现了被法军开无双的情况。比如圣路易斯战役。意军一个 2 旅制师发起攻击,结果被法军一个班 9 人疯狂刷人头,伤亡 800 人,最后法军 9 人被意大利人耗尽所有弹药投降,无一伤亡。在西方史学界被称为意大利军队创造的(法国)神话。

但你以为意大利真的输了吗?

虽然意军成了二战负犬,但意大利士兵完全不是。大部分轴心国军队投降后被分散进盟军后方战俘营。由于表现良好,盟军对意大利战俘营管理比较宽松,甚至准许意大利战俘在当地打工(和当地工人相同工资),不少人借机泡本地妹子,**趁着在各国军人在欧洲前线打得你死我活,全国男性都服役参军的时候,意大利人正在后方狠泡盟国的妹子,**在战争结束时大约有 4000 多对情侣带着积蓄回到了意大利,也有不少选择留在当地继续生活。如果你是个意大利战俘,回国时不带个妹子都不好意思跟战友打招呼。(本段 4000 个妹子的文字部分来自 @余鹏

比如来自意大利纳布勒斯的意大利军人 Giuseppe DiLieto,在加利福尼亚泡了个漂亮妹子最后压根就没回国,在洛杉矶一直生活到现在。还出了本回忆录 Story for Greenpointers.

其妻子近照

可以说当所有国家都在在第一层的时候,意大利已经在天花板了。


本文部分修改自以前我写的答案

知乎用户 第七极 发表

大魔导师光武帝。
技能: 陨石天降。
隐藏属性: 天神下凡。

知乎用户 慕成 发表

这个人绝对是 bug! 绝对是!

毫无疑问。是我大唐史诗级外交官王玄策。
此人记载甚少,光芒被唐僧掩盖,但从仅有的记录可以看出,此人绝对是一个奇迹。
他一个人灭了一个国家。
他没用自己国家的一兵一卒。

本片是这样的。开头字幕旁白:

“公元 647 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 30 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加强外交。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表达思念。”

然后镜头介绍印度政变。打影片名字:

《阿三极力忘记的故事》

印度发生了政变,国内当然不知道。

我大使到达后,篡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 2000 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其余都遇难,王玄策被擒坐牢。

剧情进入转折点。

接着,王和兄弟蒋竟然依靠智慧成功越狱。然后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逃出天竺印度。如果拍电影的话,此处因有床戏。比勇敢的心床戏要合理的多。

床戏后,影片起承结束,进入转合。

哥们一没写信告状,二没逃回大唐。他竟然直接北上去尼泊尔了。

他找到尼泊尔阿姆修瓦尔曼王谈判,以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西藏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借兵。

口才啊⋯⋯口才⋯⋯什么叫一张嘴灭一个国?这就是!

尼泊尔因畏惧大唐国威,又被大使忽悠的头晕眼花,直接给了他七千骑兵。

一个文官,就这样直接带兵报仇去了。他脱下文衫,换上盔甲。慢镜拍腹肌胸肌。穿衣像书生脱衣像猛男。

太帅了。符合现在小鲜肉崇拜者审美吧。
男主演就找鹿晗黄子韬韩庚张艺兴吴亦凡吧⋯⋯或者我亲自来。

这个蒋将军就找个猛男演,培养个新人。

帅哥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

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 “火牛阵” 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 648 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这场战争戏投资巨大。特效最好找光魔。

我大使以少胜多,已然报仇。可他不依不饶。

犯我大唐使者,虽远必诛!我要灭你国!

印度兵将与我大唐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

中印度灭亡!

此时加上阿罗顺妻子勾引蒋将军,再加一次异域床戏。前床戏唯美,这场床戏要疯狂。

故事结束了?没!

我大使想反正战死的都不是自己人,军费开支也不用唐朝掏,干脆灭了印度顺便往西统一欧洲得了⋯⋯

他决定继续靠着外籍战士前进,将所有带有印度二字的国家全歼。

印度王尸鸠摩吓尿了,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哎⋯灭了印度继续往西⋯差点统一欧洲了呢⋯⋯

这场戏要表达中心思想,突出和平,反对战争。这样商业片的要素和要求基本全部满足。

回国后太宗当时就傻了。为何我中国一个人兵没去,怎么邻国就这样灭亡了?怎么印度就突然成了附属国啦?到底咋回事?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比较好,因为结局吧⋯⋯我大使死的有点冤枉。

最后,故事是大使和很多美女簇拥在一起开开心心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对外版本,对内版本是大使继续为国效力,努力工作。

你看,这么牛逼的故事你不拍,你拍什么抗日?

古往今来敢问全球,哪位文官能不废本国一兵一卒灭掉一个国家呢?如果有比他神的,告诉我。

赶紧写剧本吧,要不日本人就要拍啦!

这个故事我是从下面这本书得知的,我还改了改百科条目。有空大家可以去扫一眼。把我天朝捧到天上啦。日本人啊⋯⋯有时还是很给力的。

知乎用户 呆罗​​ 发表

长文多图,流量观看请注意。

说起二战中出现的 BUG 级武器,除了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外,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属于元首黑科技之一的 “古斯塔夫列车炮” 了(全称 “德国 800mm K(E) 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这么叫似乎更帅(中)气(二)一些?)。

古斯塔夫列车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所使用的骇人听闻的超级大炮,由克虏伯兵工厂设计并制造,其设计与制造目标是为提供前线部队曲射支援火力,击毁当时仍然为各国陆军视为防御主干的大型要塞与巨型碉堡。这种大炮一共制造了两门,第一门以克虏伯前任领导人,即当时的老板埃福瑞德的父亲古斯塔夫 · 克虏伯之名命名,称其为古斯塔夫巨炮(Schwerer Gustav);第二门则以巨炮设计师艾利希 · 穆勒博士已故妻子之名命名为多拉巨炮(Schwerer Dora)。老二多拉的名头似乎更响亮一些,以至于老大古斯塔夫常常被人们与老二混淆,也称之为多拉重炮。

此炮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口径的可移动大炮,其总重达到了 1344 吨,如此庞大的体量造成其运输极其困难,根本不可能做到整体运输。拿该炮送往塞瓦斯托波尔前线的过程为例:在送往前线的过程中,它被分解成多个部分由三辆列车分别运送,光是运输车厢就有 25 节之多,列车的全长更是达到一公里!这还没完,由于该炮的重量实在太大,即使分解了普通铁路桥也依旧无法承受其重量,导致其不能跨河流运输,最终运载巨炮的列车只得被迫绕行了数百公里,这才将巨炮安全地送到前线。从上面这段有关巨炮运输的描述中,我们已不难窥见巨炮的庞大。

运输已如此吃力,巨炮到达目的地后的部署过程更是不易。古斯塔夫列车炮在铁路上架设的场面极为惊人:首先由一支由 300 人组成的工兵营负责巨炮的组装工作,对于重达数百吨的主要零件,只能用 2 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安装工作花费了整整三周的时间,巨炮架设完成后,一座炮管长达 32 米,全长达 53 米,高 12 米的庞然大物就屹立于战场之上了,这简直相当于将一艘军舰直接扔在了陆地上;与此同时,由于火炮巨大的体积,导致其很容易成为敌方空袭破坏的目标,这就表示它必须有完全的战区制空权,因此德军调动了两个高炮连协助防空,除此以外还调动了大量德军负责附近的警戒工作,在巨炮上空甚至有德军战斗机巡逻保护,这群 “巨炮卫士” 大约就有 2000 余人。巨炮发射时由一名上校负责指挥,直接操作火炮的士兵多达 1000 人,另外还有数百人的维修保养人员。这样林林总总地算下来,在这门巨炮的身后,竟有一支多达 4000 人的队伍支持其正常运作!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步兵旅了,实在是难以想象,仅仅为了一件武器需要调动如此多的人力,恐怕也只有像古斯塔夫这样骇人的武器才配的上如此庞大的后勤队伍吧。

说了这么多古斯塔夫的 “大”,现在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上,这门巨炮的实际威力又如何呢?开炮前先让咱们瞧一瞧巨炮发射的弹药:

高爆弹(High Explosive)

  • 弹重:4.8 吨(4,800kg)

  • 弹头出速:每秒 820 米

  • 最大射程:48km

  • 弹头炸药当量:700kg

  • 威力:可炸出 30ft(约一辆公车的长度)宽乘上 30ft(约三层楼高)深的坑洞

复合穿甲弹(APCR;Armour-piercing,composite rigid)

  • 弹体长度:3.6 米

  • 弹体重量:7.1 吨(7,100kg)

  • 弹头出速:每秒 720 米

  • 最大射程:38km

  • 爆炸当量:250kg

  • 贯穿力:以最大仰角配合特殊装药可击穿 7 米厚的混凝土(实战中的发射仰角往往比试射时的仰角大)

巨炮如此惊人,它发射的弹药也是骇人听闻。古斯塔夫巨炮可将重达 7 吨的炮弹投射到 37 千米以外的目标,这个距离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如果巨炮从法国的加来发射,炮弹可以直接横跨英吉利海峡打击到英国,要知道这里的炮弹可不是几十几百千克的普通货色,是七吨,七吨的大家伙啊同志们!下面贴出的一些关于炮弹的参照对比图也许能让各位对巨炮炮弹的大小有更直观的认识。

**(多拉大炮的炮弹,后方为一架 T-34 坦克)
**
德军开发古斯塔夫巨炮,最早的目的是为了攻破当时有 “攻不破的防线” 之称的马奇诺防线,消灭西线的英法联军,攻占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以实现元首的施里芬计划,带领德军走向胜利。然而巨炮偏偏生不逢时,在法兰西战役已经结束,德军攻占法国全境,马奇诺防线已失去作用时才被制造出来。貌似已经失去存在意义的古斯塔夫巨炮并没有就此受到冷遇,反而在有巨炮情结的元首的关照和重视之下(希特勒亲自视察了巨炮的试射,表示非常喜爱),很快地投入到了德军针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作战中。这里就要提到古斯塔夫巨炮一生中最大也是唯一一次的实战经历了,为了攻克苏军坚固无比的要塞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德军决意将巨炮投入战斗,在为期十数天的战斗中,德国人在这块 863.5 km² 的土地上一共倾倒了 30,000 吨弹药,作为炮中之王的古斯塔夫共发射了 48 枚炮弹,每一枚都伴随着惊人的破坏力,其中有一枚炮弹穿透了库拉贝主弹药库上面厚达 30 米的土地,击破钢筋混凝土直接引爆了弹药库,引起链式反应般的弹药爆炸,将苏军动员数千军民经过长期苦战建造起来的地下工事毁于一旦。到战斗结束时,塞瓦斯托波尔市可以说已经是被夷为平地,一片废墟了。

(战前与战后的塞瓦斯托波尔城对比。经过德军的狂轰滥炸,曾经的要塞城市成了一座到处是残垣断壁的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废墟。)

关于这两门巨炮的结局,作为老大的古斯塔夫最后的命运是在 1945 年 4 月 22 日前被德国人自行炸毁,以免沦入红军手中;老二多拉则更不幸,一次实战都没参与过的它刚被投入战场就受到了苏军的合围,侥幸运回德国后还是由于严重崩坏而被抛弃,后来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据说盟军熔化这门炮用了七天七夜。

其实就今天的眼光而言,这两门巨炮造价太高,寿命太短(一根炮管最多发射 48 发后就会报废,需要返厂重刻膛线),需要大量后勤人员支持,机动性差,本身毫无防御能力,放在如今就是活靶子。但对当时而言,古斯塔夫巨炮无疑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和极大地威慑作用,毕竟它们代表了曾经的那个铁与火交织、“巨大即正义” 的时代,在人类兵器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介绍到这里,你一定惊叹于人类居然制造过如此超凡巨炮,但到此为止了吗?图样!下面我要介绍的这件武器会让上面的巨炮看上去不过是一名虚胖的胖子,它的威力会让巨炮宛如雷鸣般的炮声显的是那样软弱无力,让巨炮夺目的光环一下黯然失色,它究竟是谁呢?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就是人类史上最丧病的大炮:M65 型原子炮,或者我们可以叫它那可爱的昵称 —— “原子安妮”

“原子安妮”,也称 “冷战魔炮”,指美国为冷战局势设计的 M65 型原子炮,专用于发射核炮弹,正式名字叫 280mm A 型炮。其口径为 280 毫米,全炮重量 85 吨,射程 32 公里,以水压装弹,射击准备时间 15 分钟。可别看“小安妮” 身材娇小,它发起火来可是毫不含糊!其所发射的核炮弹爆炸威力达到 15000 吨 TNT 当量,相当于 4000 发 155 毫米炮弹的威力,约是美国投放的广岛原子弹的当量!如此一比较,上面提到的古斯塔夫多拉一流简直被完爆,在核武面前一切常规武器都显得苍白无力了,只可惜了安妮这样可爱的名字竟被用到了如此可怕的破坏者身上。

“原子安妮” 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实弹射击实验发生在 1953 年 5 月 25 日,由美国陆军第 867 野战炮兵营在内华达州核试验场进行。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次实验留下的部分图像资料,感受安妮带来的压倒性毁灭力量:

(图片截自纪录片《尘封核爆》(Trinity and Beyond),描述从 1945 年到 1963 年核武器在美国国内和国外的的发展,在剧中呈现了一系列惊人的解密镜头,强烈推荐感兴趣的朋友观看!)

既然说到了 “原子安妮”,那我们也就不得不提它的小兄弟 “大卫克罗无后坐力炮”(Davy Crockett)了。如果说安妮还是个彪悍的女汉子,那大卫真算的上是个萌蠢的小弟了。可别被它其貌不扬的外观给骗了,它可是有着 10 - 20 吨 TNT 当量的核火箭筒!是的…… 你没有听错,核火箭筒,而且可能还是射程小于有效杀伤半径的那种。这种武器是美国在 1950 年代末期研发的武器,是为了在西德对抗苏联部队,利用核炮弹的力量消灭或使推进中的部队集群瘫痪,并将地域辐射化使其在 48 小时内无法进入,使北约有足够的时间动员部队为目的设计并制造的。美国从 1956 年开始共制造了 2,100 枚大卫克罗,并于 1961 -1971 年期间部署于美国陆军。

大卫克罗最大的败笔就在于它的准度奇差,幸好因为它的威力足以消灭方圆一公里以内的东西,所以只要「虽不中,亦不远矣」就行了,反倒是因为大卫克罗爆炸后的辐射会扩散到方圆 3 公里以内,所以发射时,一定得确认自己不处于打击目标的下风处,免得消灭敌人的同时,自己也跟着遭殃。说实话,这种核武实在有点蠢,恐怕也只有在冷战的那种氛围中才会催生如此奇葩的武器吧!

回答就到此为止了,最后我要说的是,虽然这里是在介绍武器,但目的并非崇拜暴力和美化战争,而是为了欣赏其中所蕴含的象征人类进步的先进科学和工业技术。战争是残酷的,愿世界和平,远离战争!

引用资料来源:
老萨谈希特勒的超级玩具 —— 古斯塔夫列车炮
尘封核爆 - 纪录片视频 - 爱奇艺
军武次位面第一季 第七期:巨炮传说
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卫克罗无后坐力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65 型原子炮_百度百科

(图片及资料均来自网络,侵删)

知乎用户 曾不知​ 发表

有啊 敌方共 43 万 本方共 1.5 万 主力 8 千被围困在一个城池里,你城池周围没有大江大河,山川险阻,你只有 3 千精兵 (不是特殊部队高级兵种,按照一般起义军的标准装备应该不是特别高级) 周围基本没有太多援军。有可能能赢吗?

当然能赢,这就是历史上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位面之子大破穿越者的名场面昆阳之战。话说这个战果,点娘大神都不敢这么编,怕被人说不科学。

敌军《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輣童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

我军还出现叛徒《王凤等乞降

如果不是敌方主帅飘了《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这仗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当天夜里《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早上 5 点左右刘秀千余人带兵出城,应该是乘人星陨敌军士气不佳与敌会战。王寻和王邑排出数千士兵与刘秀合战被刘秀挫败,士气大减。再加上刘秀设计,让人咋称宛城援军已到。自己带着 3000 士兵突击王邑王寻本阵,一战阵斩敌军主帅王寻,敌军大乱。昆阳城中士兵里外夹击莽军大溃。一般到这里就结束了。击溃战怎么配的上光武帝呢!《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直接打成歼灭战了

知乎用户 墨子连山​​ 发表

看到有人提教员,那就不得不说两句。不是说提教员不对,但是咱们拿一两场战役来夸教员好比什么呢?就好比一个院士做小学奥数卷子得了 100 分,然后一群小学生惊呆了,纷纷表示不愧是院士…… 是不是哭笑不得?院士之所以得了 100 分,是因为卷子只有 100 分,教员之所以能把战役打成那样,是因为对手的水平也就只能陪他打成那样。

很多人崇拜教员,但是崇拜的有点 “暴殄天物”,就拿战争来说,教员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早在八七会议,教员就提出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就因为教员这句话,我党才走上了武装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如果没有教员可能连我军都没有,就更别说打胜仗了。

三湾改编,教员提出 “党指挥枪”,从那时开始,红军才真正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的军队,如果没有教员红军就不是后来的那个红军。

教员提出 “党支部建在连队上”,我军开始了“双线领导”,正是因为这一举措,才使得红军摆脱了旧时代的军阀习气,成为一只现代化军队。冲锋陷阵从来都是党员带头,军官带头,一度因为党员军官冲锋太猛导致战损过大,军队甚至出现了“严禁 xx 级以上军官带头冲锋” 的规定,古今中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教员提出官兵平等,国民党起义的士兵,在那边给长官端洗脚水,稍有不慎便拳脚相向,在这里班长、排长跟他们蹲在一块吃大锅饭。说话急爆了粗口,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向他们道歉,作检讨。那些老实憨厚的士兵有什么奢望吗?他们只是想被当作一个人啊,就是这点起码的要求,国民党给不了他们。到了红军,如此大的反差,他们一时间竟很难接受。而当他们意识到 “这不是惺惺作态,原来这就是红军啊”,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一刻他们发誓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要像他们解救自己一样去解救千千万万被国民党反动派当牛做马,活得猪狗不如的苦命人。

教员提出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逐渐调整为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是哪些呢?

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咱们一条条看,古今中外哪个部队能全部做到?或者别说做到了,就说哪个部队敢喊这个口号?

苏军敢吗?美军敢吗?他们连在自己国内救灾的时候都做不到。当然就更别提猪狗不如的袋鼠杂种军了吧?

以我粗浅的见识来看,我军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敢这么要求自己,最后也切实做到的军队。不但过去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仍然是。

前四次反围剿,教员在的时候是怎么打的?第五次教员一下场马上崩盘,爽文一般都不敢这么写,因为太假。这还没完,遵义会议教员上台,反手就是 “四渡赤水”。大家可以去看看地图,这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篮球半个场地,一个人带球五个人防还被遛得团团转,最后硬是没防住让人家轻松上篮得分了……

至此,但凡反对教员的,已经被打脸多少次了?可偏偏张国焘这种货色还是跳出来叫板,当然了,他倒不是看不上教员,他主要是军阀病犯了,想去四川当土皇帝。最后结果呢?几乎就是按照教员说的步骤一步一步走向失败,最后只能按照教员说的北上再去找教员。就这张国焘还想垂死挣扎,可惜,红四军是按照教员的设计打造出来的革命军队,最后这货一个都带不走,不但不跟他走,警卫员听了之后都无法理解,说你想啥呢?

后来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是又证明了?《论持久战》是不是又又证明了?三大战役是不是又又又证明了?抗美援朝是不是又又又又证明了……

教员去世的时候,当时已经被打倒的罗瑞卿大将痛哭失声,他的子女不理解,说教员走了咱们就能被平反了呀,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罗瑞卿破口大骂,说你们懂什么,我们对主席的感情岂是你们能懂的。追悼会没人叫他,他自己一定要去,说就算爬也要爬到天安门广场见主席最后一面。因为遭受残酷迫害导致一条腿残疾,他用仅有的一条腿站在广场上送别教员,最后因为悲痛过度,体力不支晕倒在地……

说实话,不论我们今天如何描述教员,穿越也好,开挂也好,恐怕仍然还是受到了时代局限,低估了教员的贡献。倘若站在一百年或者几百年之后的视角去看,我们会发现,教员之伟大并不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在经历了时光沉淀之后,他必然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而且没有之一。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 “墨子连山” 了……

知乎用户 迪仔 发表

中国历史上的以一敌百、以一敌千的战役

=========

东城快战:

项籍(28 人)vs 汉军(数千人)注:项籍胜利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史记》——

========================================================================================

疏勒保卫战:

耿恭(少于 300 人)vs 匈奴车师联军(2 万人以上)注:双方连战 5 个月不分胜负(但匈车联军伤亡数千远远超过汉军,且汉军的缺衣缺水缺粮因未战斗减员占了多数,匈车联军因为汉军增援抵达而败走,耿恭部完成任务归国)


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
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 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
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

——《后汉书》——

于是固奏复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以陈睦为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后王部金蒲
城;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北单于遣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击车师,耿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皆为所没… 酒泉太守段彭等兵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北匈奴惊走,车师复降… 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资治通鉴》——

========================================================================================

逍遥津之战:

张辽(800)vs 孙权(10 万多)注:张辽完胜


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 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三国志》——

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犒飨。明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大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急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彻军还。

——《资治通鉴》——

========================================================================================

新会之战:

张特(3000 人)vs 诸葛恪(20 多万)注:张特完胜

恪不听。于是违众出军, 大发州郡二十万众, 百姓骚动, 始失人心… 及诸葛恪围城,特与将军乐方等三军众合有三千人,吏兵疾病及战死者过半… 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遂引去。

——《三国志》——

========================================================================================

津阳门之战:

王弥(数万人)vs 北宫纯(百余人)注:北宫纯完胜

王弥收集亡散,兵复大振。分遣诸将攻掠青、徐、兖、豫四州,所过攻陷郡县,多杀守令,有众数万;苟晞与之连战,不能克。夏,四月,丁亥,弥入许昌。太傅越遣司马王斌帅甲士五千人入卫京师,张轨亦遣督护北宫纯将兵卫京师。五月,弥入自轘辕,败官军于伊北,京师大震,宫城门昼闭。壬戌,弥至洛阳,屯于津阳门。诏以王衍都督征讨诸军事。北宫纯募勇士百余入突陈,弥兵大败。

——《资治通鉴》——

========================================================================================

汉壁之战:

王聪等(精骑五万人)vs 北宫纯(千余人)注:北宫纯完胜

冬,十月,汉主渊复遣楚王聪、王弥、始安王曜、汝阴王景帅精骑五万寇洛阳,大司空雁门刚穆公呼延翼帅步卒继之。丙辰,聪等至宜阳。朝廷以汉兵新败,不意其复至,大惧。辛酉,聪屯西明门。北宫纯等夜帅勇士千余人出攻汉壁,斩其征虏将军呼延颢。壬成,聪南屯洛水。乙丑,呼延翼为其下所杀,其众自大阳溃归。

——《资治通鉴》——

========================================================================================

刘牢之攻孙恩之战:

刘裕(1 人)vs 米贼(数千人)注:刘裕完胜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余人。

——《资治通鉴》——

========================================================================================

悬瓠之战:

陈宪(不满千人)vs 拓跋焘(十余万)注:陈宪完胜

二十七年, 焘自率步骑十万寇汝南… 虏抄掠淮西六郡,杀戮甚多。攻围悬瓠城,城内战士不满千人… 焘攻城四十二日不拔,死者甚多,任城又死,康祖救军渐进,乃委罪大将,多所斩戮,倍道奔走。

——《宋书》——

========================================================================================

盱眙之战:

臧质(3700 人)vs 拓跋焘(数十万)注:臧质完胜


侵徐、豫,拓跋焘率大众数十万遂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假节、置佐,率万人北救… 三营既败,其夕质军亦奔散,弃辎重器甲,单七百人投盱眙。盱眙太守沈璞完为守战之备,城内有实力三千,质大喜,因共守… 虏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虏死者与城平。又射杀高梁王。如此三旬,死者过半。焘闻彭城断其归路,京邑遣水军自海入淮,且疾疫死者甚众。二月二日,乃解围遁走。

——《宋书》——

========================================================================================

角城之战:

周盘龙、周奉叔(2 人)vs:桂阳贼(万余)周盘龙、周奉叔父子完胜

盘龙子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绕之,一骑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箸,驰马奋槊,直奔虏阵,自称 “周公来”,虏素畏盘龙骁名,即时披靡。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奉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

——《南齐书》——

========================================================================================

邺之战

尔朱荣(7000)vs 葛荣(数十万)注:尔朱荣完胜

葛荣引兵围邺,众号百万,游兵已过汲郡,所至残掠,尔朱荣启求讨之。九月,尔朱荣召从子肆州刺史天光留镇晋阳,曰:“我身不得至处,非汝无以称我心。” 自帅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以侯景为前驱。葛荣为盗日久,横行河北,尔朱荣众寡非敌,议者谓无取胜之理。葛荣闻之,喜见于色,令其众曰:“此易与耳,诸人俱办长绳,至则缚取。” 自邺以北,列陈数十里,箕张而进。尔朱荣潜军山谷,为奇兵,分督将已上三人为一处,处有数百骑,令所在扬尘鼓噪,使贼不测多少。又以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勒军士赍袖棒一枚,置于马侧,至战时虑废腾逐,不听斩级,以棒棒之而已。分命壮勇所向冲突,号令严明,战士同奋。尔朱荣身自陷陈,出于贼后,表里合击,大破之。于陈擒葛荣,馀众悉降。以贼徒既众,若即分割,恐其疑惧,或更结聚,乃下令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所居止。于是群情大喜,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朝散尽。

——《资治通鉴》——

========================================================================================

信都之战:

高敖曹(十余人)vs 尔朱羽生(5000)注:高敖曹完胜

殷州刺史尔朱羽生将五千人袭信都,高敖曹不暇擐甲,将十余骑驰击之。干在城中绳下五百人,追救未及,敖曹已交兵,羽生败走。敖曹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资治通鉴》——

========================================================================================

周槃之战:

达溪长儒(少于 2000)vs 沙钵略可汗(十余万)注:达溪长儒完胜

开皇二年,突厥沙钵略可汗并弟叶护及潘那可汗众十馀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遇于周槃,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转斗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见骨,杀伤万计,虏气稍夺,于是解去。长儒身被五创,通中者二;其战士死伤者十八九。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

阴山之战:

苏定方(200 人)vs 颉利可汗(数万人 + 十几万非战斗人员)注:苏定方完胜

颉利窘,走保铁山,兵犹数万… 贞观初,为匡道府折冲,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率彀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惶窘各遁去,靖亦寻至,余党悉降。

——《新唐书》——

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去贼一里许,忽然雾歇,望见其牙帐,驰掩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靖军既至,遂悉降之。

靖军将逼其牙帐十五里,虏始觉。颉利畏威先走,部众因而溃散。靖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杀其妻隋义成公主。

——《旧唐书》——

========================================================================================

乌海之战:

苏定方(1000 人)vs 达延(8 万)注:苏定方完胜

至羊年,赞普驻于乍之鹿园。大论东赞驻吐谷浑。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东如与唐廷苏定方交战,达延战死,且以八万败于一千。

——《吐蕃大事记年》——

及至羊年,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之「东岱」处与唐朝苏定方交战。达延亦死,以八万之众败于一千。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注:史料来源均为藏文转译汉文,另外汉史仅仅记录了苏定方击破吐蕃军,并不如多部藏文史料如《西藏王臣记》《白史》《新红史》《论钦陵忆苦思甜》等均详细记载苏定方两次以少胜多(1000vs8 万,8000vs10 万)大败吐蕃军,杀吐蕃权臣禄东赞,攻占京师火烧布达拉宫

========================================================================================

安地城之战:

薛仁贵(1 人)vs 高句丽(25 万)注:薛仁贵完胜

及大军攻安地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二十五万来拒战,依山结营,太宗分命诸将四面击之。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

——《旧唐书》——

========================================================================================

天山之战:

薛仁贵(1 人)vs 九姓突厥(十余万)注:薛仁贵完胜

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旧唐书》——

========================================================================================

磁州之战:

金国(17)vs 李侃(2000)注:金国完胜

和议已定,金人遣十七骑持文字报其国中。经由磁州李侃以身为兵官,且承掩杀之旨,乃率禁军民兵二千往击之。与十七骑相遇,金人曰:不须用兵今城下巳讲和矣。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干事。侃不信,欲与之战。十七骑者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势掩之。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

——《三朝北盟会编》——

========================================================================================

南薰门之战:

岳飞(800 人)vs 王善(50 多万人,注:多为未受专业训练的农民)注:岳飞完胜

三年,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

——《宋史》——

========================================================================================

朱仙镇之战:

岳飞(500 人)vs 完颜兀术(10 万)注:岳飞完胜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方兀术弃汴去,有书生叩马曰:「太子毋走,岳少保且退矣。」兀术曰:「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十万,京城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

——《宋史》——

========================================================================================

西王台之战:

韩世忠(1 人)vs 金国(数万人)注:韩世忠完胜

翌日,酋帅率众数万至,时世忠戏下仅千人,单骑突入,斩其酋长,遂大溃。

——《宋史》——

========================================================================================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数千)vs 完颜兀术(十余万)吴玠、吴璘完胜

玠与磷以散卒数千驻原上,朝间隔绝,人无固志。有谋劫外兄弟北去者,
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将士皆感泣,愿为用。张浚录其功,承制拜明州观察使。 居母丧,起复,兼陕西诸路都统制。全人自起海角,狃常胜,及与玠战辄北,愦甚,谋必取玠。娄宿死,兀术会诸道兵十余万,造浮梁跨渭,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夹涧与官军拒。十月,攻和尚原。玠命诸将选劲 弓强弩,分番迭射,号 “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稍却,则以奇兵旁击,绝其粮 道。度其困且走,设伏于神坌以待。金兵至,伏发,众大乱。纵兵夜击,大败之。兀术中流
矢,仅以身免。

——《宋史》——

========================================================================================

海州之战:

魏胜(3000)vs 金国(二十余万)注:魏胜完胜

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来攻海州,先遣一军自州西南断胜军饷道。胜驿勇悍士三千余骑,拒于石闼堰,金军不能进。逮夜始还,留千人备险隘。金兵十万来夺,胜率众鏖战,杀数千人,余皆遁去,下令守险勿追。报宝,宝以防海道,登舟,不复发兵。金兵盛集,胜力拒之,自旦至暮,金兵不能夺。胜令步卒整队前行,自为殿。时百姓以宝既登舟,惧金兵大至,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城中亦惧。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居无何,金兵环城围数重,胜与郭蔚分兵备御,偃旗仆鼓,寂若无人。金军惊疑,数日不敢攻,已乃植云梯,置炮石,四面合围,负土填壕。胜俟其近城,鸣鼓张旗,矢石俱发,继以火牛、金液,凡三昼夜,金兵竟不能近。于是罢攻,修营垒,绝河道,谋为固守。胜俟其不备掩击,或独出扰之,使不得休息。又间夜发兵劫其营,或焚其攻具。既而金人并力急攻,胜告急于李宝。宝以闻,还报城中,已命张子盖率兵来解围。金人亦知子盖军且至,已有退意。顷之,子盖先帅骑兵至,胜出与子盖议战事,且促其步卒。胜出军城北砂巷,与金军大战,斩首不可计,追数十里,余兵皆遁。

——《宋史》——

========================================================================================

元缅芒市河之战(牙嵩延之战):

忽都(700 人)vs 缅甸(约 4~5 万人)注:蒙古军完胜

阿禾告急,忽都等昼夜行,与缅军遇一河边,其众约四五万,象八百,马万匹。我军仅七百人。缅人前乘马,次象,次步卒;象被甲,背负战楼,两傍挟大竹筒,置短枪数十于其中,乘象者取以击刺。忽都下令:「贼众我寡,当先冲河北军。」亲率二百八十一骑为一队,信苴曰以二百三十三骑傍河为一队,脱罗脱孩以一百八十七人依山为一队。交战良久,贼败走。信苴曰追之三里,抵塞门,旋泞而退。忽南面贼兵万余,绕出我军后。信苴曰驰报,忽都复列为三阵,进至河岸,击之,又败走。追破其十七砦,逐北至窄山口,转战三十余里,贼及象、马自相蹂死者盈三巨沟。曰暮,忽都中伤,遂收兵。明曰,追之,至千额,不及而还。捕虏甚众,军中以一帽或一两靴、一毡衣易一生口。其脱者,又为阿禾、阿昌邀杀,归者无几。而官军负伤者虽多,惟一蒙古军击获一象,不得其性,被击而毙,余无死者。

——《元史》——

========================================================================================

花山贼之乱:

花山贼(56 人)vs 元军(万数人)注:花山贼完胜

江阴、通、泰,江海之门户,而镇江、真州次之,国初设万户以镇其地。今戍将非人,致使盗贼来往无常。集庆花山劫贼才五十六人,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

——《新元史》——

========================================================================================

太原之战:

傅友德(50 人)vs 扩廓帖木儿 (即王保保,万余人) 注:傅友德完胜

又进军山西, 攻占榆次, 进军太原, 元守将扩廓帖木儿来援, 万骑突至, 傅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 又夜袭其营, 扩廓帖木儿仓皇逃走, 追至士门关, 获其士马万计。

——《明史》——

========================================================================================

真定之战:

朱能(30 人左右)vs 耿炳文(数万人)注:朱能完胜

炳文大败,奔还。朱能与敢死士三十余骑,追奔至滹沱河东。炳文众尚数万,复列阵向能。能奋勇大呼,冲入炳文阵,南军披靡,蹂藉死者甚众,弃甲降者三千余人。

——《明通鉴》——

长驱至真定,大败耿炳文军。独与敢死士三十骑追奔至滹沱河,跃马大呼突南军,军数万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众,降三千余人。

——《明史》——

========================================================================================

五章之战:

高国春(500 人)vs 缅甸(数万人)注:高国春完胜

未几,缅人复大举寇孟密。孟密兵战败,贼遂围五章。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援,破贼数万,连摧六营,为西南战功第一

——《明史》——

========================================================================================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察哈什(25 人)vs 达瓦齐(近万人)注:清军完胜

达瓦齐于格登山麓结营以待,兵近万。我两将军议:「以兵取则伤彼必众,彼众皆我众,多伤非所以体上慈也。」下亥,以阿玉锡等二十五人,夜斫营,觇贼向。贼兵大溃,用蹂躏死者不可胜数,来降者七千余人。我二十五人,无一人受伤者。达瓦齐以百余骑窜。

——《高宗纯皇帝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

三巴图鲁,二十二卒;夜斫贼营,万众股粟。

——《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日巴图济尔噶尔,及察哈什副以进,阿玉锡喜日固当, 廿五人气摩青曼。衔枚夜袭觇贼向, 如万祖父临儿孙。大声策马入敌垒, 厥角披靡相躏奔。降者六千五百骑, 阿玉锡手大纛搴。达瓦齐携近千骑, 马走喙息嗟难存。

——《格登鄂拉斫营》——

========================================================================================

独鳌山之战:

太平军(7 人)vs 清军(1000 人)注:太平军完胜

仅剩七贼复奔上西山梁,离威宁营打炮处不远,以致该营之兵全行弃营,哄然从山顶溃下,奴才在山下看的甚真,仅止七贼。以一千兵不及七贼,突出情理之外。

——《乌兰泰独鳌山一战损将伤兵自请治罪折》

知乎用户 拉费耳伯爵​ 发表

我要讲的是战争史上曾经两个硬实力绝对不等的政治集团开战过程。从数据上讲,战争结果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暂且称之为 A 方和 B 方吧。

军队数量:

A 方 430 万,B 方 127 万。前者是后者的三倍。

装备数量:

A 方除拥有先进制式轻武器外,还拥有重炮坦克数百,空军飞机约 900 架,海军舰艇 559 艘,拥有 27 个大型兵工厂专事生产;

B 方主要装备只有轻武器,没有重炮坦克,没有海空军。

经济对比:

A 方掌握富饶地区,国家的财政权和外汇,黄金储备,所有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拥有 3 亿人口,人口数是 B 方的三倍

B 方只有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拥有 1 亿人口,没有外汇和黄金储备。

外部支持:

A 方拥有世界最强国家的国际支持,掌握所有外来援助,拥有大量经济援助贷款和外汇,军事援助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B 方只有一个国家支持,只负责保证一个港口的小型兵工厂海运,前期给了数万支缴获的旧式轻武器,没有贷款,没有外汇储备。

B 主动示好,提出谈判。A 有恃无恐,弱者没有资格谈判!于是双方开打

战争结果不得不说,在人类战争史上,绝对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仅用了三年,B 方把 A 方痛扁一顿,彻底打倒。

1947 年蒋介石占领延安,在枣园窑洞巡视

两年后解放军攻占南京,在总统府插旗。

这就是 1946.6——1949.10 的解放战争。

都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没有三十年,仅仅三年,A 方就彻底河了西了。

A 方是中国国民党,B 方是中国共产党。

试问,哪个政治集团哪个军队,敢在这种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敢于一战,还有信心说自己一定能赢的?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党警告美国:**“现在我们有的是小米加步枪,你们有的是面包加大炮。**你们爱撑蒋介石的腰就撑,愿撑多久就撑多久。不过要记住一条,中国是什么人的中国?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

中国共产党就做到了。因为开了一个绝对的神级大 bug,这个大外挂,却与战争本身,军事指挥,武器装备无关,所以往往被常人所忽视。

这个 bug,也可以说是战争史上为数不多的,又是什么呢?

这个大 bug 听着简单,实则很难。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共产党领导班子有一半人没有直接参与到军事中,而是在重点做这个 bug:

土地改革。

各种资源虽然落后,但是有制度优势,就可以胜利。

而在蒋介石执政 20 多年里,有两个问题没解决。一个是统一问题没解决,国民党内部都没统一。不仅抗战时约三分之一的人跟着汪精卫投敌当了汉奸,抗战胜利后还有几个重要内部团队想推翻他。

另一个是没有解决民生问题。甚至 1948 年蒋介石下野,回到阔别 20 多年的浙江溪口老家,还在日记里惊愕:“家乡一点没变”。

执政当权 20 多年,连自己的家乡,中国最富饶的江浙地区都没能改变模样,何谈广大贫苦偏远地区?何谈全中国?

当年国民党没有解决占中国人口 90% 的贫苦农民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用四个字概括:

“杀贫济富”。

当年四大家族中孔宋两家绝对是最有钱的,按美国当年联邦调查局调查,他们至少有十几亿美元存在美国银行里,有的还投资在巴西。

而占据中国人口 90%的农民里,又有 90%处于绝对贫困线之下。

整日把孙中山先生画像挂在办公室,把 “三民主义” 挂在嘴边的蒋介石,却没有把孙中山的核心精神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 落实下去。

代表富绅封建地主阶级,大资本家买办的蒋介石,怎么可能拿刀子割自己的肉呢?

反倒是共产党,最先打出了旗号,在抗战时期就落实了孙中山先生 “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 的核心精神,推行二五减租,过去农民向地主交 50% 的租,现在交 25% 就行了。而且土地公粮由地主交,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一半。

那句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确确实实是晴朗的啊。

一直到 2006 年,共产党终于将农民的减租减息,从 25%一直减到了 0。

彻底取消了农业税。

……………………………………………

而国民党不甘示弱,也用另一种方式让国统区人民 “暴富” 了起来:

手握 500 万面值的金圆券,蒋委员长和四大家族让老百姓实现了 “百万富翁” 的梦想,人人“数钱数到手抽筋,点钞点到头发麻”。最高面额达到了 60 万亿。

果粉眼中向往的 “金粉世家” 的民国,遍地是钱啊。

1948 年 8 月的法币发行量就已经达到了 663.69 万亿元,而 2018 年中国 GDP 总量才 90 万亿元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商勾结,囤积居奇,通货膨胀以至于上午一万元买袋米,下午只能买二两。

湖南学校的教职员工发工资,出纳拿到钱后立刻去兑换米面油,晚一点就买不到了。

国民党军内,不需要公然克扣军饷。只要晚发三天就行了。

国民党高官月初拿着军饷,立刻购买物资囤积起来,过几天倒手一卖,肥赚一笔,钱再到中下层士兵手里的时候,已经一文不值。

刚刚熬过抗战,流血流汗的无数国民党军中下层官兵和家属面对无米可下的悲惨境地时欲哭无泪。

而反观解放区这边,无数农民通过土地改革领到了无比简单却又世世代代不敢想的东西:土地,农具,耕牛。

就是如此简单却又不简单的 bug,共产党发动了最广大的农民。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8 年全面抗战,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由 5 万人发展到 127 万人,解放区人口由原来的 150 万发展到 1.3 亿人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是解放军,关键就是减租减息后得到了老百姓拥护。

实际上,在解放战争部分艰难时段,共产党在解放区加大税收,但因为解决了封建地主阶层这个 “中间商”,使得税收高于国统区,但民众负担却低于国统区。

不好理解是不是?

打比方说,国统区农民辛苦一年,所得收成必须要五成交给地主(实际上有些地区农民收成上交地主比例更高,最高可达到七成),三成给国民党交税,剩下两成归自己

而解放区农民所得收成,五成给中共地方政府交税,剩下五成归自己。

国统区收上来的三成税,国民党贪官们再抽走一成,资本家亲戚们借走一成放贷倒卖物资,国民党财政收入只有一成;

解放区收上来的五成税,全变成了军粮,军火,薪饷。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消灭封建地主这一落后阶级,它确确实实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 “一座大山” 啊。

(不仅是农村,蒋介石代表着买办阶层,实际上就是代购。自己本民族的工商业发展起来,谁还会去买昂贵洋货?所以他们为了自己赚钱,拼命打压民族工商业,洋货价又奇高,他们出卖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由于土地改革这一注定先进的 bug,1946 至 1947 财政年度,**中共各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共计折合 80 亿斤粮食,而同期国民党财政收入才折合 60 亿斤粮食。**到了 1949 年,中共财政收入高达 304 亿斤粮食,其中光东北就达到 187 亿斤粮食。而同期国民党由于丢失大片地盘,财政收入只有 25 亿斤粮食,**不得不依靠拼命印钞来维持,**于是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法币、金圆券纷纷变成一堆堆的废纸。

谁说泥腿子搞经济不行?

解放区当兵,戴着红花,百姓敲锣打鼓。虽然不到年龄,少年踊跃参军。

国统区当兵,关门闭户,绳子链子拴着。纵使大洋赏赐,无人上前敢问。

以至于有的国民党军部队,先遣侦察兵只能放出去 200 米。再远,这批抓来的壮丁算是跑没了。能不被解放军四处伏击么?

土地改革这个 bug 有多厉害?

拿大家最为了解的东北战场为例。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同时抢中国的工业区东北地区,共产党派了 11 万军队,2 万干部闯关东,国民党也不甘示弱,派出了最精锐的印缅远征军。

远征军精锐到什么程度?进入沈阳以后,老百姓都惊了:穿着美军同款卡其呢军服,光帽子就有六顶,连睡帽都有。手中清一色美军装备,满街坦克卡车呼啸而过。

再一看穷八路,“身上二尺半,肩上七斤半”,穿着二尺半布做的军装,肩上七斤半重的老步枪,冀热辽,山东,苏北各路出关部队五颜六色,连衣服都不是一个颜色。

有的部队甚至赤手空拳来的,以为东北遍地是枪,苏联会大开仓库随便发。实际上除了先到达的冀热辽的部队趁国民党没回过劲来从苏联那里搞了一批武器,后到的山东和苏北有的部队都没有拿到。(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政府对苏联提出了抗议)

东北当时还没有建立解放区,解放军被印缅远征军打的灰头土脸,一路从辽河撵到了松花江。

纵是身经百战的林彪,面对装备上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孩子,纵是武功再高,也打不过满身肌肉的壮汉啊。

被打出四平后,一向沉稳的林彪气的爆发了,在指挥所掀翻了饭桌。

把沉默寡言的人逼到了这个份上,可见当时的局势有多恶化。

关键时刻,共产党的神 bug 又出手了。

前有国民党追兵,后无根据地,东北野战军面临和当年西路军一样全军覆没的危险。

危机时刻,中央修改了东北局副书记陈云起草的《七七决议》,下令赶快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斗地主搞土改。

要求东北的干部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分资格,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统统到农村去。

此举一出,万人景从。东北地区世代贫苦的农民,被彻底解放了。

土地,农具,耕牛从剥削者手里回到了贫苦农民手里。广大百姓人人有地种,人人有粮吃。

分了房,分了地,分了牛,甚至分了媳妇。解放出来的地主家买来的丫鬟小老婆,解了奴隶的枷锁,重新开始新生活。

打翻了压迫自己世世代代的封建地主,国民党军和还乡团一步步逼近。不参军,不仅房子土地全没了,还乡团还会找你报复。这时候喊出了口号:“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

青年人都戴着大红花参军了,壮年人推着小推车支援前线,连老太太都能纳军鞋。仅北满解放区的 1000 多万人口一完成土改 40 多万人参军,东北野战军的觉悟之高,素质之好是前所未有的,纯朴的翻身农民,人人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

土地改革解放了人民,人民转而支持解放军。仅仅一年时间,东北野战军迅速回血,摧枯拉朽,发展到了 100 多万,占解放军总兵力的一半,比其他三大野战军加起来还多。

国民党最精锐的廖耀湘九兵团(五大主力占了两个),在东北野战军的攻击之下,在辽西仅仅两天灰飞烟灭。

甚至远在江苏的淮海战场,邱清泉在最后一刻看到了戴狗皮帽子的解放军,误以为是东北野战军入关了,随后彻底崩溃。

四野入关真实战斗影像

“狗皮帽子” 部队甚至到了抗美援朝时期,都成了中国乃至东亚最强的武装力量。

这就是土地改革的力量。

到了淮海战场,双方兵力对比是 60 万对 80 万。而实际上,解放军 60 万兵力的后面,直接跟随着 220 万山东解放区的支前老百姓推着小推车。一个解放军战士,平均有三个半老百姓保障照顾。

220 万的后面,又是 340 万解放区老百姓在筹措粮食,踊跃参军。

中央动员了 5 个解放区的老百姓,于是数据变成了 560 万对 80 万。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的战士,吃着解放区百姓送来的大米白面和猪肉,一次次士气高昂的发动攻击。

这 560 万翻身农民,没有工资,没有奖金,因为共产党给他们发了最大的奖金:土地。

国民党军后面哪有人支援?老百姓都避之不及。陈纳德组织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空投物资,国民党军也只能在碾庄和陈官庄的冰天雪地里,捡着可怜的粮食艰难度日。

而他们的眷属,在国统区内还在抢购着贵出天价的基本生活物资,被官员豪强各种盘剥着。

……………………

而随后的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又使了一个小 bug。

之前沈阳长春的十几万国民党军家属,真的和刘备从新野败走长坂坡一样,“携众十万,日行十里”。一遇攻击,老婆叫孩子哭,鸡飞狗跳。

而解放军直接把辽沈战役时俘虏的十几万国民党军和家属,不搜腰包,不打骂,想参军的可以参军,不想打仗的就地释放回家。

这十几万官兵和家属携带着大包小包金银细软(并没有被胜利的解放军抢劫)入关到了北京天津,涌入码头车站,一下子当了最好的宣传员:“共产党优待俘虏!”

陈长捷号称能守三个月的天津,东北野战军估计攻克只用三天,刘亚楼估计只用 30 个小时就可以了。

结果 30 个小时都没用,用了 29 个小时(这 29 个小时还是延长了的,保护民生设施和工业设施没有动用炮火)

长春守军 60 军直接起义,半个城不攻自破。剩下半个城的嫡系新七军跟随投降。

新保安的傅作义嫡系 35 军降的降,歼的歼。35 军军长郭景云要把团以上军官集中起来自杀 “报效党国”,结果一个没来。无奈之下举枪自杀之前,还先给了副军长一枪,副军长躲的快,只打掉了帽子。

淮海战场俘虏的 97 个将军,只有一个黄百韬自尽了(策划了皖南事变担心被处决),还不是黄埔出身。事后蒋介石还给这个杂牌将领写了副 “黄埔精神不死”。确实,黄埔的学生们一个没死,都投降了。

上海,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荣氏集团,不得不一次次掏出金银收买前来构筑工事来敲诈的国民党军,劝他们离开,不要打坏工厂。

国民党和他们说:“快跑去台湾吧,不然解放军过来共你的产!”

荣氏父子听了一夜的枪炮声,等着解放军破门而入。

结果天亮了,解放军一夜未入。醒来后荣氏父子看见解放军官兵睡了满大街,而非以得胜者的姿态登堂入室。

看过上海几次易主,各路帝国主义军队和地方军阀的荣德生感慨:

“一个能把军队管理成这样的政党,也一定能管理好国家!”

荣氏父子毅然决定留下来建设新中国。他们的工厂并没有被打坏,解放军在上海付出了巨大伤亡也没有动用炮火来毁坏民生和工业设施。

反倒是国民党,一面嚷着 “光复大陆”,一面撤退前各种炸工厂、炸水厂、炸电厂、炸桥梁、炸民生设施。

广州的海珠桥被炸掉(为了保密还不通知桥上的行人车辆,大桥上人来人往的突然进行爆破,你说缺不缺德),江浙沪沿海频频被飞机轰炸。

他们也没有像国民党说的那样 “被共产”,荣毅仁还成为了新中国的国家副主席。

北平直接和平起义,完整的古城保存下来了。

战争史中,什么是神级 bug 存在?

那就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真正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解决生存问题的共产党,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真正解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

网络上总有些人看着巴掌文,吃着饱饭,就对政策和历史想当然的大肆开骂,把自己的不幸福归咎于社会不公,而不反思自己是否奋斗努力过。

他们的祖辈享受了党和国家无数人浴血奋战带给他们的幸福生活,逃出了苦海。可是他们作为后辈却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不知道他们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吹旧社会吹蒋介石,会对这样的不肖子孙作何感想?

听一听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讲述回答吧。

以至于波及到了当今每一个中国家庭,多多少少都是受益者。

山东地区民歌

《解放歌》

“诸位兄弟和姊妹,你说这话对不对。

穷人受苦流血汗,一年到头里没吃饭,

没吃饭

夏天晒个光脊梁,冬天穿不上棉衣裳。

打了粮食交地主,自己吃的个柴火糠,

柴火糠。

这样的年头没法办,居家老小哭连天。

求求地主借碗米,地主他说饿死俺。

饿死俺。

家里日子没法过,借了地主的几块钱。

本加本来利加利,加来加去还不完,

还不完。

共产党来解放军,艰苦奋斗为人民。

咱们都有吃和穿,咱们穷人翻了身,

翻了身。

人民兄弟过新年,咱们大家多喜欢,

加紧学习努力干,学好本领下江南,

下江南。”

《穷人歌》

穷人家真是难呀,无地又无田。

除人家二八吃完饭,越想越是难呀,

哎呀,越想越是难呀。

穷人家真不易呀,出些牛马力。

十粒粮食分两粒,不够三个月吃呀,

哎呀,不够三个月吃呀。

借一斗还二斗,年年都不够,

吃糠攮菜喝糊涂,馒头也没有呀。

哎呀,馒头也没有呀。

二八地种拾起,翻身救自己。

思想民主除奸细,大家都欢喜呀。

哎呀,大家都欢喜呀。

大家伙呀要齐心,干呀干到底。

共产党是咱领头的,拥护毛主席呀。

哎呀,拥护毛主席呀。

毛主席很清楚这一点,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中国革命的胜利,根本还是靠人民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历史选择。

而这个政权,也兑现了它成立之初向人民许下的承诺。

纵向对比,国民政府时期的旧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十几位,工业生产总值排 16 位,排在葡萄牙之后。而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果粉口中的国民政府的事实就是:直到 1949 年,从来没有搞过人口普查。到 1949 年还以为是 “四万万人”,其实已经六亿人了。执政二十多年连自己国家多少人口都搞不清楚,这个作为一个执政党失败到了什么程度。

横向对比,二战后独立的一大批亚非拉国家中,印度 1947 年独立建国,比新中国还早两年,吃饭人口比中国少,耕地面积比中国多的多(印度全境大部分是温润的平原)。而现在,阿三是我们人民群众的茶余饭后的笑柄之一。

因为这个政权成立之初,就带着全体中华民族的期望和自己的骨气而干劲十足。

人民拥护自己的军队,自己创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家。支前运动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今中国的大部分人的先辈,或是直接参军,或是踊跃支前,多多少少都是参与过这一伟大历史事业的。

这个国家是我们每个家庭共同参与创造的,每个家庭用自己的命,共同打造了这个国家的命。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完)

……………………… 关于此类问题,还请看我的其他回答。

[读史时,哪些故事让你动容?593 赞同 · 54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71100/answer/807142695)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的间谍故事?84 赞同 · 8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42294/answer/830796876)

知乎用户 朱晖 发表

中国对外战争中之神奇一役, 我军伤亡为零, 却夺得了北方千里沃土与百万牛羊

公元前 127 年(元朔二年)春,在黄河咆哮的臂弯里,匈奴开始投入历史的悲剧。汉车骑将军卫青的三万精骑从云中悄然出发,先向北渡过黄河,接着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要北征的时候,卫青却突然命令大军九十度大左转,沿黄河 “几” 字形的上边一横,向西闪电疾行,每人二马换乘,一日一夜急行军八百余里,奇迹般的出现在河套矩形的左上角,高阙,向这里的匈奴守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高阙,为阴山的一个山口,在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特拉后旗附近,是当年赵武灵王长城的西面终点,也是汉朝时连接匈奴右贤王部和河套地区的重要通道,楼烦王与白羊王的主力正驻扎于此,此地山夹一孔易守难攻,与当年赵国西面要塞井陉道有的一拼。只可惜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昨天还在云中郡的汉军,今天就如幽灵般的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高阙,所以他们根本没有防备,连关门都是开的,结果汉军一次冲锋,就拿下了关隘,并斩首两千三百级,尽得其畜产辎重,楼烦白羊二王闻信狼狈向南逃窜。等到卫青中军赶至,前锋校尉苏建(民族英雄苏武之父)已经笑着在高阙城楼上舞旗子了。

——哈哈,车骑将军,末将已经上来了,怎么样,刚好赶得及吃早饭!

卫青也笑,赶紧吃吧,吃完早饭,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立即南下,争取明天的早饭在榆溪吃!

榆溪,蒙恬旧塞也。据侦骑报知,楼烦王与白羊王正向南逃往此处。

次日清晨,汉军大败匈奴,拿下榆溪,楼烦白羊二王继续南窜。卫青下令,全军继续追击,兵锋直指灵州,痛打落水狗!

灵州,为黄河河套西面的一个渡口,在今宁夏银川东南,距高阙约四百余公里,为匈奴右贤王增援河套的另一必经之道,拿下它,堵住它,楼烦白羊就再也无法与右贤王部会合了。

次日中午时分,汉军穿越乌兰布和沙漠,翻过贺兰山,顺利到达灵州,再次击溃这两个倒霉的王。至此,汉军已于短短数日内,全部完成了对河南地区的战略包抄大合围。紧接着,卫青大军主力架起桥梁,渡过灵州附近的北河(汉时黄河在河套地区有南北两支,北支称为北河),对白羊、楼烦王的残部发起了全面进攻。

漂亮的进军路线,完美的战略打击,显然,这是一个经龙城之战镀金后的升级版卫青,这个卫青,已经掌握了在沙漠草原地带、广正面大纵深运动战中,以大骑兵集团捕捉和歼灭敌骑兵集团的全部要领。

到得此刻,匈奴右贤王部所有向东的要塞已被汉军占据,右贤王只能望河兴叹,远在上谷的军臣单于更是鞭长莫及后悔不迭。事已至此,楼烦王与白羊王只能硬着头皮与卫青干了,但他们哪里是卫青的对手,结果一战下来,匈奴再次完败,成群的胡人跪地投降。汉军一路向南推进千余里,直达陇西,进而又在高阙以西的符离要塞大破另一匈奴小王蒲泥王,俘虏匈奴侦骑三千零一十七人,这可都是最佳的引路向导啊,价值不可预估。至此,阴山以南地区被汉军彻底荡平,但可惜的是白羊王和楼烦王最后还是带着残兵败将向西逃跑了,不过不要紧,人走了,牲畜跑不掉,据《汉书》记载,此役,卫青大军共虏获牛羊马匹数量多达百余万头,汉朝边郡现今的畜产总数也不过如此,发了发了,发大财了!

汉朝发财,匈奴自然亏大了,从前他们每次入侵汉边郡,抢掠的畜产也不过数万,这下子自己反一口气损失了百余万,等于前面七十年积累的战果连本带利全赔了进去。此战匈奴兵力虽损失不大,但经济遭到了严重打击;阴山高阙之失,更让匈奴人过之者未尝不哭也;军臣单于闻信亦吐血斗升,一病不起。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胜,不仅广阔的河南地至此全部并入中国,畜产狂增。而且卫青的军队还创造一个世界战争史的奇迹:伤亡数字,零。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汉武帝战后发布的诏书:“车骑将军青西定河南地,捕首虏数千,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

知乎用户 莫也 发表

举个 PLA 历史上的:
张桃芳
朝鲜战场最出色的狙击手,上甘岭战役上,开枪 442 发,毙敌 214 名。张桃芳最难得的几点:
1,整个战争自己丝毫无损,以 77 岁善终
2,那时候我军计算战果非常严格,要命中 15 分钟内没有爬起并且有至少两人证明,才算毙敌
3,张桃芳打出如此逆天的战绩,入伍还不到 2 年
4,没有用光学瞄准镜

知乎用户 叫我狗斯特 发表

对印那次,敌军非但不投降,胆敢向我还击。一开始我死活不信这是真的,毕竟炮兵虽然近战辣鸡,但是,三个人和人家整编部队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竟然是真的。。。一开始是三个走散了的,后来又加了另一个走散了的,再后来,这四个人里面又走丢一个变成了仨。

位面之子刘秀对穿越者王莽,闪电吓到猛兽,流星直捣大营,这就是天命啊。

抗日战争时期,tg 的部队曾有过一次传令兵吓跑日军的事,日军在山谷里行军,几个传令兵由于人少,但是带着军号,就分散开吹号,营造出大部队的假象。

德军从阿登森林突袭法国。这玩意是偶然中的必然。当时法军有装甲部队在阿登森林,前面的发现德军后,由于无线电不普及,就第一时间跑回去传令,结果后面一看前面的往回跑,就呼呼啦啦的全撤退了。德军最后都是懵的。

知乎用户 Joyful Galileo 发表

1988.3.14 0730hrs
北纬 9 度 43 分,东经 114 度 18 分
赤瓜礁,南沙群岛,南中国海
先期占据赤瓜礁的中国海军南海舰队 502"南充" 舰编队与随后来攻击中国驻军的越南海军发生激烈交火,海军 531"鹰潭" 舰编队随后赶来支援。
我军舰船总吨位为三艘护卫舰 5000 余吨
越军舰船总吨位逾 6000 吨

战斗历时三小时
我海军歼敌 200 余人
俘虏 9 人
击沉越军 820 吨级武装船两艘,小型巡逻艇两艘,重创 4100 吨级登陆舰一艘
我军仅受伤 1 人
舰艇无任何战损
虽然是小规模战斗,但伤亡比和交换比之大可与海湾战争的数据媲美。
人民海军用当时的装备打出这样的战绩,实属不易。

知乎用户 吉利吉利 发表

5 个让 Rambo(兰博)Orz 的真实士兵

来源Cracked**  翻译**:SweetRiver

  史泰龙饰演的 Rambo 深入人心,简直是风靡世界,在中国可是与施瓦辛格大叔并列两大肉男,偶当年在电视前看的可是热血沸腾,看他一个人疯子一样的在屏幕上 A 来 A 去的。

  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各位小盆友就知道什么叫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了,与下面 5 位神人比起来,Rambo 大叔真的也只能 Orz 了。

Simo HayhaSimo Hayha 是哪个?

  Simo Hayha 在芬兰有过一段挺没意思的经历。他服了一年兵役,然后回家种田当农民去了。1939 年苏联入侵芬兰,此时他决定帮助自己的祖国打击外来敌人。

  因为大部分的战斗都是在丛林中进行的,所以他觉得他抵抗入侵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上他的来复枪,带上一堆食物,跑到丛林里藏起来然后射杀敌人。当时是在冬天,战斗就是在这样厚厚的积雪和零下 20-40 度的天气下进行的。

你能发现 Hayha 吗?反正苏联人不行

  当苏联那些人发现不过是区区一个拿着来复枪的人能杀了他们那么多人,他们 tmd 的被吓到了。因为 Simo Hayha 所穿的白色迷彩服,他被人称为 “白色死神”。当时苏联曾经发动了一个专门的任务就只是为了干掉 Simo Hayha。

  开始,苏联派了一支小队希望找到并杀死 Simo Hayha,不过都被他干掉了。

  然后,苏联又组织了一队的反狙击枪手(基本就是杀狙击手的狙击手),结果又被 Simo Hayha 全部干掉了。

  在 100 天的时间里,Simo Hayha 用他的来复枪一共杀了 542 个敌人。另外他用 SMG 还干掉了 150 人左右。总共被 Simo Hayha 干掉的人达到了 705 人之多。

  苏联的那些人要么死了,要么已经被吓得崩溃了,所以他们干脆地毯式轰炸所有 Simo Hayha 可能出现的地方。如果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地点,那可能 Simo Hayha 会被流弹击中,但事实上他一点事没有——因为他是 tmd 的 “白色死神” 啊(because he’s the fucking White Death, damn it)。

  直到 1940 年 3 月 6 号,有个鸟人走运打中了 Hayha 的头部。其他芬兰士兵发现了他并把它带回了基地,当时 “他的半个脑袋已经没了”。白色死神的脚步在这里停止了…

… 就一个星期。尽管确实被击中面部,但 Hayha 依然活着,他在 3 月 13 号恢复了知觉——战争也在同一天结束了!

最接近的好莱坞形象

Shooter(SweetRiver:中译名《生死狙击》,非常好看的一部片子,强烈推荐)中的 Bob Lee Swagger(Mark Wahlberg 饰):

  在 Shooter 中,Mark Wahlberg 饰演 Bob Lee,一位希望走出过去的阴影、已经归隐的狙击手。FBI 找到 Bob Lee,问他假如他要射杀总统的话他会怎么做。

  FBI 声称他是当时最棒的狙击手,因为 Bob Lee 曾接收过长年的狙击训练,他曾在沙漠中杀了 70 个人,使用的是下面的东西:

为什么 Bob Lee 比不上 Simo Hayha

Simon 杀了 700 多人,是 Bob Lee 的 10 倍之多;

Simo 只接受过最基本的军事训练;

Simo 是在丛林中零下 40 度中进行的战斗。

然后,请瞻仰 Simo 使用的武器:

Yogendra Singh Yadav

Yogendra Singh Yadav 是哪个?

  Yogendra Singh Yadav 曾在 1999 年的巴基斯坦冲突中作为一名掷弹兵。他们当时的任务是:爬上 Tiger 山,搞定山顶的三个炮台——这意味着他们要爬一百英尺的、全结冰了的峭壁。由于他们不想一个人一个人地用冰橇爬上去,所以他们决定先送一个人上去绑好绳索,然后其他人就可以比较容易地靠绳索爬上去。Yadav 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在 Yadav 爬到一半的时候,在附近山上的敌人发现了他们并开始攻击,敌人向他们发射了火箭弹,然后开始疯狂扫射。Yadav 他们半个小队的人都死了——包括指挥官也挂了,其他人都处于惊吓和无组织中。Yadav,尽管被击中了 3 次,但仍然在坚持往上爬。

  当他爬到顶的时候,3 个目标地堡中的一个发现了他,并用机关枪向他攻击。Yadav 向前冲进枪林弹雨中,向地堡里扔了一个手榴弹,干掉了里面的所有敌人。这时第二个地堡也开始开火,Yadav 又冲向第二个地堡,赤手空拳干掉了 4 个武装精良的敌人。

  与此同时,他小队的剩余人员站在山顶上,看着 Yadav 说:“dude, holy shit!” 然后他们一起没费什么力气干掉了第三个地堡。(SweetRiver:真 tmd 的像在演电影)

  由于他强大的、可怕的勇气,他被授予印度军队的最高荣誉:Param Vir Chakra。和美国的荣誉勋章不一样,Param Vir Chakra 只被授予给那些 “极少数的、超越自己使命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是不可能的勇敢行为” 。恩,所以基本上打破 “常理” 的火星人才可能获得该荣誉。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勋章看起来就像两个黄铜蛋蛋

Param Vir Chakra 历史上只被颁发过 21 次,其中 2/3 发给的人都是死人…… 开始有报道称 Yadav 也死了,结果是他们搞错了,或许他们认为:没有地球人能够在断了一条腿、胳膊粉碎性骨折、同时中了 10-15 颗子弹的情况下还活着从战场回来吧

最接近的好莱坞形象

来自 Die Hard虎胆龙威)中的 John McClane (Bruce Wilis):

为什么 John McClane (Bruce Wilis) 比不上 Yadav

McClane 有一份很牛 X 的简历,爬进电梯井并赤手空拳干掉一堆恐怖分子,但是 Yadav 这个变态在不到 10 分钟的时间里吃的子弹数量比 McClane 在整个《虎胆威龙》系列里吃的子弹都多,而且 Yadav 并没有因此吃子弹就放慢自己的脚步。再而且:那个 Yadav 居然 tmd 只有 19 岁(he was fucking 19-years-old)!你们自己想下高中生的 Bruce Willis 大叫:“yippee ki-yay, motherfucker!”

SweetRiver 注:上面应该就是 Bruce Willis 高中时候的照片吧~~Exactly.

**Jack Churchill

Jack Churchill 是哪个?**

  他是二战时候一位盟军的指挥官,热爱冲浪~~(**SweetRiver:**下面这句话我不翻译了,自己看吧,太血腥了,翻译不出那种感觉:Captain Jack Malcolm Thorpe Fleming Churchill aka “Fighting Jack Churchill” aka “Mad Jack” was basically the craziest motherfucker in the whole damn war.)

  他虽然不知道突击队是干嘛的(只是听起来有点危险),但他自愿去做突击队员。他的一句名 言是:“不拿上剑就开始行动的士兵就像没穿好衣服一样”,所以他在参加战斗时一直带着一把剑。这不是那种一般搞着玩的,Jack 带了一把双刃大砍刀(Jack carried a fucking claymore)他在一次夜里,用这把巨剑砍死了 42 个德国士兵,还有一个迫击炮小队

  一次,Churchill 和他的小队被任命占领德军的 “Point 622” 据点。Churchill 冲在前面,冒着到处都是的铁丝网、地雷、手榴弹。尽管其他人努力在赶上他,但除了 6 个人其他人都傻傻地就去见上帝了。这 6 个人中,一半的人都受伤了,而且他们身上剩下的唯一武器就是小手枪。然后,一个迫击炮弹片飞了过来,除了 Jack Churchill,其他人要么死了要么受伤。

  当德国人找到他的时候,Jack 居然在用风笛吹 “Will Ye No Come Back Again?”(一首歌)!Oh,我们开始没说吗?Jack 的风笛就带在他的 big fucking sword 旁边。

  后来,Jack 被送到了集中营,然后他觉得无聊就离开了!就这么简单地大摇大摆地走了!(After being sent to a concentration camp, he got bored and left. Just walked out.)。德国人再一次抓到了他,把他送到另一个集中营,然后他又走了……(They caught him again, and sent him to a new camp. So he left again)。在只带了一罐烂洋葱的情况下,Jack 走了 150 多英里以后,被美国人接到并送到了英国。他回去以后非常不爽,要求把他送回原地,因为他发现在回去的途中战争已经结束了。后来,他对他的朋友说,“如果不是那些美国佬,我们可能还要再打 10 年”。

最接近的好莱坞形象

来自《现代启示录》中的 Colonel Bill Kilgore (Robert DuVall):

为什么 Bill Kilgore 比不上 Jack Churchill

其实,这两个人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他们都在自己的故乡战斗,对战争有着同样的理 念,而且,他们两个变态好像都对迫击炮和子弹免疫!Churchill 基本上就是一个更加疯狂的、苏格兰版本的 Kilgore,而且还 tmd 背着一把 big fucking broadsword。

他 == 嗑了药的 William Wallace(from 《Brave Heart》,《勇敢的心》中的主角)扮演的 Kilgore。

**Alvin York

Alvin York 是谁**

  Alvin York 出生在美国田纳西的一个农民家庭中,他的青年时代基本上是在酒吧里酗酒、打架。直到他的一个朋友在酒吧中打架被打去见上帝后,Alvin 决定戒酒,然后变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1917 年,Avlin 接到征兵通知,他填写资料中声称自己是 “认真的反战者”,结果别人不鸟他,Alvin 被拖去参加基本训练。

  一年以后,他和其他 16 个人一起被任命去做掉一个守卫德国铁路的机枪营。当他们接近的时 候,德军发现了他们并开始攻击,9 个人被送去见了上帝。

York 小队所剩下的人

  剩下的幸存者自觉蛋不够硬,于是都跑掉了,留下 York 一个人面对 32 个重机枪士兵,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当时没有时间去躲到树后面或者树丛里,我甚至没有时间蹲下或者趴下。我啥都没做,我就看这些德国重机枪士兵,然后使出我的浑身解数让他们知道哥的厉害。每次我看到一个德国机枪手,我就送他见上帝。开始我是用俯卧的姿势进行射击——这就像我们在田纳西山上做的射击比赛一样,当时的距离也都差不多一样,但目标相对更大。在这样的距离下,我实在没办法错过任何德国人的头或身体,而实际上我也没有。”

  在 York 干掉 20 多个人以后,一个德国军官集合了 5 个人,想从侧翼干掉 York。York 拿出了他的 Colt .45 手枪(只有 8 发子弹把他们所有人干掉了,用他的话来说,就像 “在家打野生火鸡” 一样

**SweetRiver:**搞笑的开始了,请注意瞪大眼睛~~

  这时候,Paul Jurgen Vollmer 军官大喊问 York 是否是英国人。看,在二战的时候,没人把美国人当回事,都以为美国人是外行。Vollmer 觉得这个疯狂的、牛 X 的、有胆识士兵肯定是来自英国的超人。当 York 说他是美国人的时候,Vollmer 回答 “天哪!如果你不再攻击我们的话,我让他们都投降”。

10 分钟以后,133 个人走向 York 的营地。Woods 军官——York 的上级,开始以为是德国人的反扑——直到他看到 York,York 敬礼并说道:“长官,York 下士与囚犯向您报到”。但那个已经蒙了的长官问他有多少人的时候,York 回答:“长官,其实我也不知道”。

**SweetRiver:**我真 tmd 的笑疯了…… 满地打滚 ing……

**最接近的好莱坞形象
**

来自《第一滴血》里的 Rambo

为什么 Rambo 比不上 Alvin York

Rombo 也干掉了守卫战俘营的一大坨越南士兵,但当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些越南人被干的时候也不知道 Rambo 会跑到营地里弄他们。

而 York 则是在真正的战争中,而且和 Rambo 一样是以一敌百。再而且,York 是一个和平主义者……(**SweetRiver:**好的,你很和平)

**
Audie Murphy

Audie Murphy 是谁**

  1942 年 Audie Murphy 申请入海军的时候只有 16 岁,身高 5′5″体重 110 磅(**SweetRiver:**相当于 168cm,100 斤)。那些人当着他的面笑他。于是他改去申请入空军,那些人当着他的面笑他。于是他改去申请入陆军,那些人觉得挡子弹的步兵是永远不嫌多的,Audie Murphy 就这样进入了军队。(SweetRiver:可怜的孩子……)

  Audie Murphy 在军队里混得不怎么样,Audie 在一次训练中昏过去以后,他们让他改去做厨师。但 Audie 坚持要做个军人,所以他们把他送到了战争的漩涡中。

  在入侵意大利的时候,他因为出色的射击而被提拔为下士。与此同时,他染上了疟疾,——记住这点

  1944 年,他被送往法国南部。他碰到一队假装投降的德国机枪兵,这些人把他最好的朋友给送去见上帝了。Murphy 怒了,他把机枪炮台里的所有人都送去见上帝了,然后用他们的武器把 100 码之内的所有坏蛋都送到上帝那了,这包括:其它 2 个机枪地堡、以及一堆狙击手。稍后,他们给他颁发了 Distiguished Service Cross(美国军队第二高的荣誉),然后任命他为排长,这时,其他人都来道歉以前称她 “矮子”。

  半年之后,他的队伍被任命去保卫 Colmar Pocket,法国的一个重要区域。当时,他们只剩下 19 个人(原来 128 人)和一些 M10 反坦克车

  德国人有一大堆的士兵和 6 辆坦克。由于援兵短时间不会来,Murphy 和他的士兵藏在了战壕里,放出 M-10,然后 M-10 被炸成碎片。

  这时,这个 168cm、带着疟疾的小盆友冲向一辆已经瘸了的 M-10, 他跳到. 50 口径的机关枪后面,开始把他视野内的所有物体送去见上帝。请注意下,当时那辆 M-10 已经起火了,还有满满的燃料罐,那简直就是个死亡陷阱。
他一直暴走了 1 一个小时,直到子弹打完了。然后他走向他那些已经茫然的战友们,同时那辆 M-10 在背景中爆炸。(SweetRiver:我肯定,这是标准的好莱坞镜头!太拉风了!)

  军队里基本上把能发的奖牌都发了(一共 33 枚,尽管有一些奖章他有 2 枚;另外还有法国发 的 5 枚、比利时发的 1 枚),这其中包括了传说中的荣誉勋章。

  战争结束后,他患上了战争疲劳症,医生给他开了抗抑郁药。当他染上毒瘾以后,他没有像娘们一样去接受什么戒毒治疗,而是把自己关在 motel 里一个星期,然后戒毒成功…… 后来他写了一本自传《To Hell and Back》,再后来他做了一个演员。

最接近的好莱坞形象

《To Hell and Back》(VeryCD 上译名为《百战荣归》,注意下主演真的 tmd 是 Audie Murphy)中的 Audie Murphy (Audie Murphy 饰演) 。(SweetRiver:我…… 好想抽编辑啊~~~ 太 tmd 的神奇了吧~~~)

他真的是个矮子…

  在电影《To Hell and Back》中,Audie Murphy 饰演他自己——一个猛男般的战争英雄,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够猛。这部电影是环球制片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一部电影——这个记录保持了 20 年后被《大白鲨》打破。

为什么电影里的 Alvin York 比不上真的 Alvin York

当某个好莱坞的制片人想根据 Murphy 的自传来拍电影的时候,他决定一定要 Murphy 自己来演他自己。Murphy 觉得如果就这样原本把自己的无敌的、疯狂的、变态的故事拍成电影,观众们可能会觉得这太不真实了、Murphy 不过是想靠名声赚点钱罢了,所以 Murphy 把一些可能观众不会相信的部分从剧本中剔除掉了。这是真的,没开玩笑。

知乎用户 肥仔 发表

必须右边那堆小船,集体成就了栗跑跑的美名顺路刷了总统集体嘉奖和一堆个人勋章,约翰斯顿的舰长更加追授荣誉勋章。特别是那堆 DD 和 DE,玩起了万岁冲锋。

最后美帝还特意立碑纪念太妃 3 和她的将领。
截图来源:莱特湾 – 萨马岛海战 CG(双叶社)_科技人文
萨马岛海战维基英文版: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f_Samar

知乎用户 於陵子 4869 发表

马克沁重机枪,第一种实用化的机枪,挥舞镰刀的死神!步兵正面集团冲锋成为自杀冲锋,迅疾如风的骑兵也不过是在黄泉路上更快一点罢了,人类开始进入堑壕战时代。

知乎用户 见龙在田 发表

十三将士归玉门

介绍

公元 74 年,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 26 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 13 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 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以下洗沐易衣冠。”

历史背景

《后汉书 · 耿弇列传》中,记载了东汉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虽然篇幅短小、后人所知甚少,但惊心动魄,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

事情发生在公元 75 年,完全具备一部战争大片的所有元素:宏大的战争场景,史诗般的远征,残酷的搏杀,坚忍的意志,震撼人心的兄弟情谊,还有各种千钧一发、绝地反击、将计就计…… 当然,还少不了壮美的风光、人性的温暖与绝望中的希望。

地型图

男主角耿恭,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族,他是《耿弇列传》传主耿弇的侄子,史书这么写他:“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耿广就去世了。

公元 74 年,耿恭来到西域与匈奴作战。众所周知,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大汉王朝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利益来经营维护,屡屡与西域前霸主匈奴发生战争。汉军神勇,匈奴不敌,尤其是著名的猛男陈汤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并发出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时代强音后,汉匈战争告一段落。但西汉覆亡后,匈奴卷土重来,西域各国也生出二心,蠢蠢欲动。东汉国力恢复后,重新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这是耿恭出场的历史背景。

典故

他在西域打了一年仗,立下赫赫战功,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这个跟《盗墓笔记》中的 “摸金校尉” 不一样,是汉朝在西域专设的一个中高级军官职位,仅次于将军。翌年春天,东汉大军班师,耿恭率数百人驻守车师后国之金蒲城,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与驻扎在车师前国之柳中城的同僚关宠互为奥援,防备匈奴侵入西域北道。但大军一退,匈奴又开始大举进攻了,两万人把金蒲城围得水泄不通。

耿恭

耿恭临危不惧,站在城头对匈奴大军喊道:“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这是一种心理战,告诉对方,咱们大汉的箭可不一般,一旦射中则生不如死。匈奴悍勇,哪听这一套,加紧攻城,到了射程内,城墙上黑压压一片箭射下来,匈奴人果然鬼哭狼嚎——耿恭让部下在箭头上涂了毒药,一被射中,剧痛无比,继而伤口溃烂,史书记载说是 “虏中矢者,视创皆沸”,这景象确实吓人。到了夜晚,伤口愈发地疼,整个军营都是哀嚎声。匈奴人郁闷坏了,没想到,更大的郁闷接踵而来:数百人的守军,居然胆敢趁着暴风雨来劫营!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耿恭组织的敢死队一个冲锋蹂躏了一番,“杀伤甚众”。匈奴头领撑不住了,“震怖”,哀叹说“汉兵神,真可畏也!” 溃败而去。

虽然此役大胜,但耿恭知道,匈奴人迟早要回来,金蒲城无法固守。他旋即把部队带到了疏勒城,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宜于久守。果然,匈奴人又来了,几万人打不过几百人?匈奴人咽不下这口恶气,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

残酷的攻城战开始了,匈奴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但死伤无数,就是攻不下城来。他们于是变强攻为久围,把河流上游给截断了。这一招很毒辣,守军开始缺水,一度 “笮马粪汁而饮之”。耿恭下令打井取水,打到十五丈深,仍不见水。耿恭下拜祈祷,奇迹出现,“飞泉奔出,众皆称万岁”。在姜文主演的电影《天地英雄》中,就有这么一幕,如有神助。其实完全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匈奴人把河流上游截住后,水渗到地下。耿恭继续他的心理战:站在城头,朝匈奴泼水玩。用今天的话来,匈奴人肯定郁闷坏了,嘴中喃喃道:真是活久见!

漫长的围城仍在继续,这时又传来汉朝皇帝驾崩的消息,而车师人也叛变了,与匈奴一起攻城。几个月过去了,城中 “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战士们一个个死去,但要塞仍然没有陷落,幸存者宁死不降,汉军大旗高高飘扬。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使出招降一招,许诺让耿恭当他们的白屋王,给他找美女当老婆。耿恭说:好啊,叫你们的使者来。匈奴使者来了,耿恭把他抓到城头,一刀杀了,然后用火烤其肉。匈奴人见了,跪倒在地,一片哭声。一千年之后,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即典出于此。

耿恭此举,断掉了匈奴人最后一个幻想,他们疯狂地攻城,想杀光这些汉人。城里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们仍在坚持,杀掉每一个靠近的敌人。然而即便如此坚持也不可能击退匈奴,最后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此前派遣到敦煌寻求援军的部下范羌身上。

拯救大将耿恭

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万里之外的东汉首都洛阳,皇帝与大臣,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要不要派救兵?

汉章帝

那个时候,通讯极其不便,反对派救兵的一帮人说,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反对派以司空第五伦为首,“司空” 为重臣,“第五” 为姓。此时另一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说出了在历史上有名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这是古代版的 “不抛弃、不放弃”——咱们大汉,做人做事要厚道,将士远征,危难之际,不管他们了,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所以,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汉章帝虽然刚登基,但仍有着满满的血性,于是下令:启动救援计划!公元 75 年冬天,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援军中,就有耿恭部将范羌在内。接下来的故事将说明:范羌是这部大片的男二号。

将士归玉门

公元 76 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虽然柳中城守将陈忠此前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战死了,但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大家又吵起来了。反对的意见称:柳中城距离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而且中间横亘着天山,又是大雪封山季节,救援成本太大,再说,耿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 大伙儿还是撤吧。但范羌站出来,坚决说:不!

《十三将士归玉门》

几个将领都不愿意继续往北走了,见范羌这态度,便分了二千士兵给他。史书没有记载范羌率这两千勇士翻越天山的艰难,只记载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共相持涕泣”,这帮经历了炼狱般的战争的幸存者,九死一生,堪称铁打的汉子,此刻也不禁流下英雄泪来。

疏勒城的守军,能够踏上回家路的,只有区区 26 人了。他们与援军一起南返,但是回家的路同样充满杀机,有满怀仇恨的追兵,有大雪肆虐的天险,他们且战且退,不断有人倒下。三月,他们进了玉门关,安全了,26 人,只剩下了 13 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但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

如今回顾这次汉军的守城与救援,不由感叹当年汉朝军队的强悍。数万匈奴铁骑,加上西域叛军,也未能将这几百人击败,这并非史书的夸大。无论是组织制度、将帅能力,还是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汉军堪称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十三将士归玉门

当代画家左国顺根据耿恭的故事,画过一幅油画《十三将士归玉门》,13 个衣衫褴褛的大汉,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目光如炬,手里牢牢攥着自己的武器。

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见到这 13 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 13 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不为大汉耻!五个大字,至今令人动容。

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

一部大片,怎能没有女主角?

当耿恭喋血孤城时,在洛阳,他的寡母带着对儿子无尽的思念与牵挂,去世了。她不是女主角。

女主角是谁?《后汉书 · 耿弇列传》中,当耿恭与他的士兵在疏勒城陷入绝境时,有这么一句 “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说的是车师后国王后,是汉人的后代,当车师后国军队也加入围城时,王后暗中在帮助汉军,提供情报和粮饷。假如没有她的支持,耿恭能够撑到最后吗?这位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的王后,就像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女主角,苏菲 · 玛索饰演的英格兰王后,男主角是她丈夫的敌人,但她却倾慕男主角的英雄气概,默默支持心中的英雄。相比之下,车师后国王后对耿恭的支持,更多是对故国大汉的认同。她虽然是异国的王后,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人。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责任感。正因为如此,为国效力,成为当时人们愿为之赴汤蹈火的生命价值取向。

《后汉书》作者范晔将耿恭与苏武并列,认为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今天,读范晔为耿恭作传的文字,能够想象当年他是含着热泪写下来的:

“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这些文字中,尽是热血忠魂。

古籍记载

恭字伯宗,国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 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 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

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剌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 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历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各数十,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 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沭易衣冠。上疏曰:“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以恭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补羽林。恭母先卒,及还,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赍牛、酒释服。

——《后汉书 · 耿弇传》

转自百度

知乎用户 董晓蕊啊 发表

前不久美军匆忙撤出阿富汗,焚烧文件并用直升机和运输机接送人员。

很多追随过美国或者害怕被清算的阿富汗人傻眼了,便纷纷聚集到喀布尔机场,想搭上最后一班撤离的美军运输机。

即使挤下了超过 600 人,还是有很多人上不了飞机,3 人从飞机上掉落,堪称世界名画。

与今天的狼狈相比,46 年前撤离西贡的常风行动还算成功,虽然也是溃退,但是好歹撤出了不少南越人,并大肆宣传了一波人道主义精神。

在这次逃亡行动中,出现了特别精彩的一幕:一架小飞机几次尝试后成功降落到航母上,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这就是黎邦少校一家死里逃生的故事。

1975 年 1 月,北越在黎笋的领导下开始了统一国家的大总攻,腐败的南越政府兵败如山倒。到了 4 月份,首都西贡被北越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虽然美国早已着手准备撤离行动,但大量外国公民以及想跑路的南越人仍然被困城中,于是在 4 月 29 号到 30 号组织了大规模撤离行动,即常风行动。

中途岛号航母已经开到了西贡外海,直升机不停地往来接送人员。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登上美军的直升机,很多想跑路的人只能自寻出路。

拥有先天优势的直升机飞行员纷纷驾机带着家人在航母上降落,还有包括 F-5 战斗机在内的 74 架飞机飞往泰国避难。

南越空军的黎邦少校也不例外,机场上混乱不堪,完全失去了秩序。他设法抢到了一架 O-1 联络机,准备带着他的妻子和 5 个孩子跑路。

O-1 观测机是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的产品,是塞斯纳 170 的改进型。该机皮实耐用,随便找块空地就能起降,搭载成员 3 人,航程为 800 公里。

在战争中 O-1 观测机负责侦察地形,发现敌人后用白磷火箭弹标记位置,指导美军的炮击和空袭。

显然黎邦少校一家肯定超载了,但是这是唯一跑路的办法了,不管咋样都得试一试。孩子身躯比较小,但 7 个人还是把机舱塞得满满当当。

当黎邦少校摇摇晃晃驾机升空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首先他之前没有驾驶过该机,不熟悉该机的飞行特性。

其次这架 O-1 观测机缺乏着舰必要的尾钩,也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甚至连救生衣都没有,为了跑路真是放手一搏了。

黎邦少校后来回忆道:“我带着家人往外海飞去,但并不清楚航母的具体位置,只能盲目地飞着,心里很焦急。”

“起飞大约半小时后,我看到远处有一群直升机,正在向东飞去。那应该是美军搭载撤退人员的飞机。” 于是黎邦少校紧紧尾随着这些直升机飞行。

中途岛号航母舰长劳伦斯 · 钱伯斯上校回忆道:“甲板上忙到爆炸,在正常情况下,闲杂人等是不能到飞行甲板上的,我只能祈祷不要出事故。”

到下午时分,又有数十架 UH-1“休伊” 直升机飞到了航母上空,应该是南越空军的飞机。

由于频率不同,地勤大爷们只能用信号旗指挥:红色为禁止降落,绿色为可以降落。

每个飞行员都在小心地控制着油耗,耐心地等待降落。降落成功的飞机立即被地勤大爷们推到一边,以腾出降落空间,但飞行甲板很快就不够用了。

到了傍晚时分,航母上的观察员发现了一架双座塞斯纳飞机出现在天空中,机身上有南越空军的标记,从望远镜里至少看到了 4 个人。

没错,那就是黎邦少校驾驶的 O-1 观测机!飞机开始在航母上空盘旋,并打开了着陆灯。他左右摇摆机翼,向航母上的美军示意,然后下降准备着陆。

他没有接受过舰上降落训练,晃动的航母显然不是那么好落下去的,第一次着陆不出所料地失败了。飞机重新爬升到高处,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虽然 O-1 观测机不需要太长的跑道,但是航母的甲板也有限,而且甲板上停满了直升机,黎邦少校还是没有把握,最后也放弃了,继续盘旋在航母上空。

航母上一名翻译自告奋勇,他被送到了飞行指挥中心,但始终无法联系上黎邦少校。

舰长钱伯斯上校回忆道:“上级命令我放弃这架观测机,我心里也很着急。如果飞机能在海面上迫降,我们的船只会马上搭救他们。”

然而 O-1 观测机采用固定式起落架,在接触海面瞬间会直接翻个底朝天,他们一家绝无逃生的可能。

钱伯斯上校预感到,飞行员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停地尝试,直到有结果为止。如果不配合的话,飞机极有可能在甲板上坠毁,造成更大的伤亡。

天上的黎邦少校也在想办法,他写了 3 张纸条扔了下去,但是都被海风吹走了。接着他在一张领航图上写了第 4 张纸条,塞进了手枪套扔了下去。

航母上的水兵们成功拿到了纸条,上面写着:能把直升机挪到甲板另一边吗?这样我才能在跑道上降落,我还可以飞一个小时,你们有足够的时间挪开飞机,请帮帮我和我的妻儿。

舰长钱伯斯上校得知后,决定顶住上级的压力,冒着被解职的风险,下令将南越直升机推入海中。

于是大批水兵和地勤大爷们一拥而上,把数架 “休伊” 直升机推入了大海。由于 O-1 观测机没有着舰钩,水兵们拆除了 4 道阻拦索,消防人员也做好了灭火准备。

钱伯斯上校还命令航母逆风全速前进,航母人员想告诉注意船尾的向下湍流,但没能联系上,只能希望能够顺利降落。

黎邦少校做了两次模拟着陆后,决定开始最后的尝试。飞机以 110km/h 的速度下滑,甲板上还有 75km/h 的逆风,因此接地时的速度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确保一次成功。

飞机慢慢地下落,离航母越来越近,最后几乎以很小的速度在极低的高度拉飘,最后顺利降到了甲板上,但接地后弹跳了一次,不过很快在甲板上停下来了。

数十名水兵冲上前去抓住飞机,以防飞机乱窜。这时黎邦少校和他的妻儿也从驾驶舱里爬出来了,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与之相反的是,黎邦少校看上去非常疲惫,但还是伸手向大家致意。他的妻子和孩子被吓坏了,在众人的包围下略显呆滞,毕竟是死里逃生。

这次降落让黎邦少校声名大振,他成了南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驾驶固定翼飞机在美军航母上降落的飞行员。

安顿好这些跑路者后,水兵们将这架 O-1 观测机系留在甲板上,日后被运回美国。为了纪念这次行动,该机被送到了彭萨科拉海军博物馆颐养天年。

黎邦少校一家顺利在美国定居,而舰长钱伯斯上校没有受到惩罚,最后晋升为海军少将,于 1984 年退役。

关于作者:985 工科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军工行业,后来跑路的男生。如果你想看到更多战史资料和武器介绍,可以关注公众号【战史堂】~ 我还准备了资料大礼包等你呢~

偷偷告诉你,我的文章还被《航空知识》官方公众号转发了,嘻嘻嘻~ 值得一看哦

如果想围观盆友圈, 交流,可以加我的微信 dongxiaoruia

知乎用户 刘习习飞 发表

我来回答一些关于二战中的 bug 吧

纳粹德国:
曼施坦因

主要作为:与隆美尔 古德里安被称为德国三大名将
被称为德国战略战术大师 擅长组织闪电战
指挥德军从阿登森林突入荷比法地区 出现在英法军队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对法战争的辉煌胜利(事实上并不是除了马奇诺防线以外比利时那里就没有驻军,本身计划从比利时进攻法国,然而那里其实是有联军阻挠的,曼施坦因修改了对法作战计划,选择了阿登森林这一马奇诺防线的薄弱地带发起进攻,成功避开了阻挠的联军和马奇诺主要部分,突入比利时法国)
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 占领塞瓦斯托波尔 进入刻赤半岛以少敌多痛击进攻的苏联部队
列宁格勒战役期间神奇的反包围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提出了更好的战略意见 然而因为希特勒的坚守功败垂成 但仍旧打出了漂亮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成为军事史上著名之战
还有很多 不一一列举

其实一个战将光有战功是远远不能算是 bug
曼帅战场以外的功绩才叫屌的一 b
整个二战期间敢于和希特勒各种对着干 元首说的话我不服你得听我的 元首最后怒而卸其职
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作为一个德军高级将领 陆军元帅,一直没加入纳粹党还混得下去 并且人际关系好 战后审判龙德施泰特希望和他一同受审 他的昔日下级愿意奋力为老上级寻找辩护材料 而他本人却不只顾自己 各种帮其他德国将领同事辩护
活到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后被判监禁 18 年,然而仅仅 3 年就因健康原因获释(其中肯定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太受盟军尊敬了)
著有两本战争回忆录,专注甩锅黑元首三十年值得信赖
成为西德政府高级顾问 名誉参谋长 继续对抗苏联红色政权

最后,虽然我很喜欢曼帅,但是也不代表这个人是完美的,不然也不会被判 18 年监禁
他的主要罪行包括:主要是执行政委命令,1943 年向第聂伯河撤退时执行焦土政策以及在克里米亚时默认党卫队的屠杀行为。
所以 请不要盲目德粉 那是德棍

灯塔王师国:
传奇航母企业号 CV6 绰号:大 E 或者幸运 E

回来填

想到别的再继续

知乎用户 鸣志故问 发表

默默撑起半边天,冷眼笑看机械化。

知乎用户 通吃岛岛主 发表

竟然没有看到说毛主席的。在战略判断方面,他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的 bug 存在。这里我就不说大家熟知的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之类的分析了,我们来讲个冷门的,毛主席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分析判断。

我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然而最早提出这一点的竟然不是苏联人,不是英国人,而是远在延安窑洞里的毛主席,更令人震惊的是,毛主席公开讲出这一点的时间是 1942 年 10 月 12 日。为何令人震惊呢?

1. 斯大林格勒战役于 6 月 28 日开始次年 2 月 2 日才结束,也就是说,离战役结束还有接近 4 个月时间。

2. 在这期间苏军连连战败,10 月正是巷战最激烈的阶段,而 11 月初德军甚至占领了斯大林格勒 80% 以上的地区,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将苏军成功分割。也就是说,当时斯大林格勒战役胜败还尚未可知,而斯大林、丘吉尔等西方领袖还是以悲观情绪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1942 年 10 月 12 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毛主席写的社论 “红军的伟大胜利”(收入毛选时改名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节选一部分: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 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有**许多人在这种时候还被德国的攻势所迷惑,以为德国还有获胜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一九一八年冬,在一九一六年,德军曾向法国要塞凡尔登举行数度的进攻。当时德军的战役统帅是德国皇太子,投入战斗的力量是德军的最精锐部分。当时的战斗是带决战性的。德军猛攻不克,整个德奥土保阵线再也找不到出路,从此日益困难,众叛亲离,土崩瓦解,走到了最后的崩溃。然而当时英美法阵线方面,还没有看出这种情况,以为德军仍极强大,不知道自己的胜利已经快到面前。**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们也往往在一个期间内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出敌人快要消灭,自己快要胜利的实质。整个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种最后挣扎的表现;而在战争中,又以攻击斯大林格勒表现它自己的最后挣扎。**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面前,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内的人们也有许多被法西斯的凶恶面孔所迷惑,看不出它的实质。自从八月二十三日德军全部渡过顿河河曲,全面地开始攻击斯大林格勒,九月十五日德军一部打入该城西北部工业区,至十月九日苏联情报局宣布红军突破该区德军包围线为止,共计进行了四十八天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苦战。这一战终于胜利了。在这四十八天中,这个城市每天的胜负消息,紧系着无数千万、万万人民的呼吸,使他们忧愁,使他们欢乐。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在这四十八天中,世界人民的注视斯大林格勒,和去年十月间世界人民的注视莫斯科,其关心程度,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中间是具体的整个二战发展的分析)……
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则形势将和去年完全两样。一方面苏联将举行极大规模的第二个冬季反攻,英美对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将无可拖延(虽然具体时间仍不能计算),欧洲人民也将准备着起义响应。另一方面,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了,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了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算完结了。因为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

好,引文结束。但是,以上两点还不是最 bug 的地方,最最变态的地方在于,毛主席预测出了苏军反攻的地点:

“在苏德战线,距冬季不到一个月了,他(希特勒)须赶快转入防御。整个顿河的以西以南是他的最危险的地带,红军将在这一带转入反攻。”

果然,1942 年 11 月 13 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制的反攻计划,计划苏军于 19、20 日分三路展开反攻,其中 “西南方面军由瓦杜丁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利亚第 3 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另外两路一个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任务是配合主攻军队合围德第六集团军,另一个是顿河方面军,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为什么说这一点变态呢?

首先,预测出苏军要反攻并没什么,每到冬季苏军就会在 “冬元帅”“雪将军” 带领下展开反攻,而德军会转入战略防御熬到第二年夏天再展开下一波攻势——这点任何一名欧洲战场的普通士兵都了解。但是要预测到反攻地点可就难了。

事实上,早在 9 月中旬,反攻的决策就已经做出了,但是最初斯大林设想的地点并不是顿河以西,看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报告之后,他发问 “只限于沿顿河由北向南和由南向北突击,是不是更好”,因为他担心突击军队调动的距离过远,后来经二人解释以后才同意最终决定了反攻地点。而这一点是绝对保密的,在 11 月 13 日最终命令下达之前,只有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三人知道。

第二,对面的德军也一直在尝试判断苏军反攻的地点,毕竟冬季反攻是必然会发生的。照理来说,最了解苏联的就应该是德国,打了这么久对于对方的套路习惯已经十分了解,更不必说长时间的情报工作获得信息的帮助。但是很可惜,我们来看德军在 11 月初作出的判断:

红军将在斯摩棱斯克战线的中段进行决定性的战役,规模稍小的战役则在顿河上进行;红军尚不具备足够数量的兵力来发动广泛的进攻;红军在伏尔加河上的行动将追求有限的目标:压迫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德军。”

这也差的太远了吧…… 看来苏联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一直到 11 月 12 日,德军才判断 “预料不久将会有对罗马尼亚第 3 集团军的进攻战役”,早就晚了,第二天苏军的反攻计划就已经被批准,7 天之后反攻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得出这一判断时苏联军队已经基本集结完毕了。110 多万人啊!闻味都能闻出来,还用你情报部门预测判断?

所以我就觉得,看书读报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如果希特勒订一份《解放日报》他肯定能多撑几年。

(原来这里有张图,毛主席和钢铁侠合影,因 zzmg 编辑掉了)

——————12.12 更新——————

前一段时间恰好有事,没能及时更新,十分抱歉。不过我一直在关注评论区的状态,有几个同学一直在强调毛主席的预测只是为鼓舞士气随口一说,蒙对的,是我们一直在 “过度解读”。我对此表示十分无奈。

在 10 月 12 日发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后,毛主席与 14 日和 16 日又连续发表了两篇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文章,分别是《历史教训》和《评柏林声明》。随口一说会连说三遍?很明显这是 “重要的事情” 嘛。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毛主席是如何 “过度解读” 自己的。(我写一个梗概,梳理一下分析的思路,两篇原文链接附在下面)

1. 德军去年的入冬时分也宣布自己将转入守势,但是性质与今年这次完全不同,这次是真正的整个二战的攻守转换,从此德军将无力组织大规模反攻。为什么呢?

2. 去年攻势结束后德军之所以有发动新攻势的余力,是因为有三个条件:

①德军尚有余力

②日本与德国约好发动太平洋战争给予其支持,牵制美英

③日德之间尚在谋划合力从东西两端打击苏联

3. 今年这三个条件全部破产。

①为组织这次攻势,希特勒集结了全欧轴心国及其附庸的全部力量,甚至连北非的一部分飞机坦克也被抽调,并且亲自担任总司令。但是这明显 “孤注一掷” 的军队却接连在沃罗涅日、克列茨基遭遇失败,此时又僵持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山脉。经过三个月的消耗,德军兵力损失巨大又骑虎难下,“旧军队是疲敝不堪了,精锐部分已经耗完。他的人力资源与军备资源即使再搜括,也不能组成一个像样的攻势了”。

相反苏军通过 “先则诱敌深入、继则顽强抵抗的方针”,既有效保存了自己又消耗了敌人,再加上冬季马上就要到来,从此苏德力量对比发生扭转。

②英美在珍珠港事件之后,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军备,实力早已超越日本,罗斯福也发表声明将要对日、德发动反击。

③德日军队在旧战场上都自顾不暇,早已无力开辟新战线了。

4. 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刺激了法西斯集团内部的变化。

所谓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战略目标长时间无法实现,“法西斯内部将发生分裂的危机,过去那样的团结不可能了”。首先是民心军心已散,不可能像原来那样狂热地支持法西斯,同时,“德国与意、罗、匈、芬以至日本间的关系有大闹别扭的趋势,意大利甚至有倒戈的危险。欧洲几个中立国的态度也将起变化,某些国家或有加入同盟国之可能”。

5. 实力对比的变化也造成了日德之间战略的冲突。以日本目前的实力,在太平洋战场上只有两个选择:

①集中所有海军空军孤注一掷发动一次总攻。

②保存实力进行防守,以期之后的反攻。

第一种选择是德国希望看到的,因为这会继续牵制英美,延缓西线战场的开辟,但对于目前的日本无疑是送死。

第二种选择是日本希望的,但却会让德国更早遭受双线作战的压力。

6. 因此,“世界形势已起了根本的变化,一切法西斯国家实际上都已丧失了主动地位,不管德国或日本,都是如此”。

好,以上内容主要出自这篇文章《评柏林声明》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评柏林声明

另外关于毛主席对于苏军反攻地点的预测,评论里有人多次质疑信息不足不可能预测。naive!

《历史教训》这篇文章里,毛主席对斯大林格勒战役从头到尾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每一个阶段,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有涉及。文章还指出了德军失败的原因——分兵(其中最关键的一次是德军渡过顿河后分兵高加索,追击红军并企图夺取油田),虽然德军当时还并未失败,甚至表面还占优。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同学戳这里: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历史教训

对了,以上两篇文章均发表于《解放日报》。

最后再说一句,下次哪个元首粉穿越的时候,记得买下这套书带回去

the end.

如果大家还想看反围剿部分,请移步这里:

如果红军由毛泽东一直领导,在江西的最后两次围剿,能粉碎不?会不会就没有长征了? - 通吃岛岛主的回答

很微小的贡献,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安森垚​​ 发表

图片转载需私信,而且说下我换头像了 (◐_◑),首先说下吧,其实我们这个国家能有这样一个 BUG 级别的领土,完全是从很久以前一个 BUG 级的人物开始的,这个国家就是因为他,从一个东方并不大并且四处危机的地方,成为了一个横亘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所谓的 “新疆” 正式成为 “中国” 的一部分,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晚,而我们熟知的 “广东、广西、福建” 这些地方,也没有那么早,这些地方成为我们的土地,其实是几乎同时期的,一切都从这个时代开始。

  • 这个马上也要在专栏里写了,人物也并不陌生,其实就是一个神奇的皇帝刘彻,也就是后来被称作汉武帝的这位,看了这么多答案,仿佛都是有意的避开了 “帝王将相”,实际上宏观的布局,才是战争上真正的 BUG,然而至于他怎么当上皇帝的在之后的文章里会说,也是个不亚于甄嬛传的狗血剧情。

其实我们的沛县丰邑地痞刘邦拿下这个天下的时候啊,这个国家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当年秦始皇的时候,好歹还是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不要小看这仅仅几句话,其实可以说秦始皇通过侵略战争第一次正式把中央政权深入到了现在的 “广西”“广东”“福建” 这三个区域,这三个曾经是西瓯越人、南越人、闽越人的区块彻底成了所谓 “中国” 的一部分,而匈奴也被蒙恬的长城军团搞的根本没法触碰到内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秦也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帝国一样,在统一之后迅速的发动了对外战争并且节节胜利。

关于这段历史以及秦末战争这里就不多说了,文尾有链接,关键还是把重点放到汉朝,总之刘邦屌丝逆袭拿下这个天下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国家和秦始皇的时代彻底反过来了,首先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当时秦设立的百越地区的南海郡(广东)一带,当时的秦朝的副将赵佗,在这里割据并且迅速的控制了桂林郡和象郡(广西),领着下面乱七八糟的华夏小弟还有百越小弟就算是造了反了。等到刘邦干掉项羽之后,给闽越人封的 “闽越国” 这边从听话也慢慢的变得独立,终于到了文景的时代,就成了一股福建独立势力了。

图 南越闽越独立,这两个曾经的外族地盘(百越)又一次脱离,百濮的 “夜郎”“滇国” 也在西南过的很开心。

我们再回到北方,匈奴本来是个草原乱七八糟放羊娃搞出来的一个部落联盟,当时战国的时候,南边的华夏人一直在撕,战斗力也很高,现在陕西内蒙宁夏一带的什么义渠、林胡、楼烦啊就一直被秦赵吊打,所以这些人只能慢慢结盟,躲到更北方的地方去,秦统一之后也是一直被蒙恬压制,但是正好也是巧了,陈胜吴广项羽等撕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匈奴联盟出来了一个叫做——冒顿(音莫独)的单于。

  • 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有一个部落联盟叫做 “东胡”,这群人总觉得匈奴联盟越来越大,侵犯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就开始挑衅匈奴,结果挑衅不成反而被 X,冒顿击败东胡,按照东胡的传说,一部分东胡逃到鲜卑山,一部分逃到乌桓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成为 “鲜卑”“乌桓” 部族,实际上这个很有可能就是被匈奴给拆分瓦解的,东胡部族全部臣服匈奴,匈奴的势力范围威胁到了现在的东北地区,虽然这个地区也是和当时的我们没什么鸟关系。

图 匈奴控制东胡

  • 在河西走廊,还有一个神奇的民族,这群人要是说血统吧,属于一波非常古老的印欧人,我们也叫他们 “吐火罗人”。换句话说是一批很早的白种人,他们一直居住在新疆直到甘肃的绿洲地带,其中最大的一波人,又被我们称为 “月氏”。

图 属于吐火罗人的月氏
然而月氏也有个很大的敌人,就是西边伊犁河谷天山一带,也就是现在北疆的塞种人部落——乌孙,塞种人也是一批很古老的白种人——雅利安人的一支,他们的亲戚早就去南边建立波斯了,而这群人还在北边游牧,随着月氏越来越强大,两边的碰撞也就不可避免了。

  • 但是最后还是月氏技高一筹,他们击败了也乌孙的老大 “难兜靡”,(靡这个字类似日语的桑,推测是所有雅利安塞种贵族名字的一个尊称),乌孙向巴尔喀什湖一带迁徙(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天山西部,也就是现在的伊犁。难兜靡家破人亡,最后儿子 “猎骄靡” 被冒顿单于抚养成人,随后与匈奴结盟复国,这样一来,猎骄靡熊熊的仇恨就必须要找个机会报复了。

最终在冒顿单于的帮助下,乌孙匈奴联军残酷的吊打月氏,月氏被打的亲娘都不认识了,月氏王的脑袋都被匈奴人做成了酒壶,就这样月氏被迫西迁,融合了一部分南疆的羌人,一直跑到了帕米尔高原西边,也就是现在的阿富汗一带,这也就是后来的 “大月氏”,当年这个地方叫巴克特里亚。

可是这么一来,整个吐火罗人和一部分雅利安人全部被匈奴控制,这样一下,匈奴就成了一个包围汉朝的庞然大物,不可同日而语了。

图 匈奴控制东西两个部落,成为了一个黄白混有的巨大部落联盟,汉成了个汉堡肉饼一样被夹在各个部族中间,非常可怜。

  • 结果也就是这段时间,又一个货出现了,当时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有个哥们叫卢绾,刘邦事成之后各种分封诸侯王,就给这人分到了边疆地区燕地,也就是北京一带,结果这人后来投靠了匈奴不说,小弟卫满还进入了商朝遗民箕子建立的 “箕子朝鲜”,渗透进入内部之后直接推翻了箕子朝鲜,这也就是朝鲜历史上的 “卫满朝鲜” 时代。(上图的朝鲜区块)

反过来看匈奴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趴在汉的北部,就算一百个长城,也根本防不住,刘邦打冒顿单于最后被羞辱(白登之围)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甚至等到刘邦死了之后,冒顿单于还要把人家老婆吕后这个 “寡妇” 过继过去,可以说这个大汉朝的羞辱也实在是到了极致,更何况中国多年战乱,所有民众疲惫不堪,国家凋敝,内部也是穷困的不得了。
**

  • 可惜我们这个民族和游牧民族最不同的是,我们是靠着软硬并施,通过蚕食,同化,战争。在汉代之前就经历了上千年才获得广阔领土。靠暂时的武力震慑,与周围的部落达成暂时的松散联盟终究会遇到大麻烦。

**
随后也是大家熟知的”七国之乱 “,周亚夫平定叛乱之后,国家开始正式统一,文景时代的“黄老之术”“休养生息” 开始奏效,这种无为无不为的状态持续下去。终于到了刘彻继位时,大家也都知道,国库穿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花不出去。

  • 刘彻,谥号武皇帝,谁也没想到这个叫做 “刘彘” 的起个歪名好养活的孩纸,成为了决定中国两千年命运的人物,或许也是因为有了刘彻的汉朝,“汉”终于从一条江最终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名字。

刘彻,直到他的奶奶窦太后死了之后,他才算开始执政。窦太后一直还是那套说道不道说玄不玄的手法,而刘彻更推崇的是以中央为最高权力,进行统一国家,威震四方的思想。

  • 所以说不是儒家选择了刘彻,是刘彻选择了儒家作为解释自己思想的武器。

儒生董仲舒和刘彻一同搞出了个新儒家,确立等级秩序,确立君权天授的天人合一思想,削弱儒家认 “仁” 的成分而偏重 “礼” 的成分。加上刘彻加大削弱诸侯的 “推恩令”(诸侯不断细分)。“中国” 算是彻底的稳定下来,慢慢的没任何人怀疑汉的正统性质,刘家人就是中国的大救星,我们希望他万世一系,永远统治我们。这看起来也是个 “中国特色” 思想的初步形成。
这样一来,中央的皇权终于可以任意的调动地方的资产和权利,以全国之力办大事
,虽然这个时候汉的疆土并不是很大,也就是南到江西,西到四川,北到内蒙,东到南京一带的国家。

匈奴这个时候是伊稚斜单于执政,发展到了顶峰,不仅仅是草原诸国,新疆地区同样属于吐火罗人的城邦,以龟兹、焉耆、轮台、楼兰等为首的西域 36 国也开始依附。甚至亚历山大当年留下来的遗产 “大夏王国”(也叫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阿富汗一带)也与匈奴交好。

  • 前面说的在南方的闽越、南越、夜郎、滇国也是一个比一个猖狂,没事就把汉朝批判一番。

刘彻发现这两个都不好惹啊,一个太强,一个太远。算了,自己这么野心勃勃怎么办呢,先把西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一带还没有成气候的 “夜郎” 搞下来吧。

图 夜郎和滇国

  • 夜郎一般认为属于古百濮的一个部落联盟的泛称,地区大约就是现在的贵州云南一带,后来这帮人很多都成了东南亚少数民族了,不过这是后话了。

  • 建元六年**(前 135 年),汉武帝派唐蒙从巴蜀进军夜郎,不断招降东瓯夜郎的部落首领**,“如南夷(夜郎)例”“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笮可置郡”。但是随着地区的稳定,南部广西云南一带的夜郎又开始叛乱,汉朝军队平南越,接着 “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侯始依南粤,南粤已破,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总之这古文大家就大概理解下就好了,反正汉没费太大力气就真正控制了东部南部的夜郎地区。

  • 这个时候四川西部以及云南的夜郎以及 “滇国” 开始不满,看着自己骨肉同胞逐步被蚕食,非常不爽的发出了,良辰有一百种办法让你在本地活不下去…… 哦不,“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这也就是夜郎自大的来源。**滇王开始割据进攻汉。

  • 汉朝便于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出兵击灭这群人的老大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朝在滇国境内设益州郡,赐滇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至此,汉朝基本上将西南夷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所以还没等打,滇王就吓尿,所以自己归顺了汉。

至此西南平定。

不过在灭掉滇国之前,平定南部的刘彻就已经开始对匈奴开始了,我们就较为概括的称为汉匈三大战役吧,我们发现汉武帝在这个时候就体现了他战略家的一面了,如果对付匈奴,最重要的就是切断匈奴的两个管道,这就像输卵管或者输精管一样,一旦断了,我们的匈奴可就麻烦多了,接下来上图。

图 如果要是重新寻找在匈奴包围中的主动权,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祁连山和大漠围成的 “河西走廊”,这样一来匈奴和吐火罗人以及乌孙等的联系就会被很大的削弱,而东边燕山和渤海所形成的 “辽西走廊”,一旦汉可以控制,就可以直接影响匈奴和东胡的联系,这样一来匈奴的两个“翅膀” 就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于是轰轰烈烈的战争就打响了,通过前面的铺垫大家也知道了,核心就是东西北三线的战争(顺便看一下就好)。
**

  • 一 河南之战 (也叫河东战争)

  • 公元前 127 年,匈奴贵族搞了两万骑兵(河北怀来县)、渔阳(北京一带)。刘彻声东击西的,派小舅子卫青率 3 万骑出云中(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 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好烦啊)和白羊王(脾气大),解除了长安的威胁。 于是,刘彻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移民 10 万屯垦,又重新修了秦代的旧长城,派兵驻守。 卫青升为长平侯。

  • 二 河西之战

  •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所以是汉武帝的….. 小舅子的外甥是不是也应该叫外甥,这人用很多人所说的话就是,是个自带 GPS 的上天选中的少年。和卫青征战的时候,一马当先,率领 800 来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刘彻据此封他为冠军侯,给他造了一座大宅子,让他去看。霍去病搞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 前 121 年。刘彻派霍去病攻占曾被匈奴占领的陇西(甘肃酒泉一带),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

  • 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 霍去病将美酒倒到泉水里,犒劳将士,酒泉因此得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 “河西四郡”。从此河西走廊成为汉的土地,打通了通往西域(新疆) 的道路。

  • 三 漠北王庭战争

  • 说这个之前,就要提到一个神奇的武器,“弩”。弩在连年征战的战果时期就开始风靡,并逐渐发展出了步兵弩和战车强弩。由于汉人体力不比游牧民族,但是手工业以及木材极其发达,所以弩这个科技碾压的东西就出现了。 在英国史书中,狮心王查理就是死在弩箭下,“一个只经过十天训练的士兵,就可以熟练地使用弩并射杀经验老道的骑士”,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中世纪。汉朝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发出弩兵阵法,(类似英国的排队打枪),弩车方阵配合骑兵。所以这种赤裸裸的科技碾压,也造成了匈奴的惨败。

  • 前 119 年,重说三,刘彻派卫青、霍去病,小舅子大外甥齐上阵,率 10 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呼和浩特)和代郡(张家口蔚县)出发,共击伊稚斜单于于漠北(蒙古高原)。 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蒙古杭爱山脉),搞掉 1.9 万多人,**强弩进攻。**霍去病深入 1000 多公里,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蒙古肯特山),俘敌 7.4 万余人,饮马瀚海,到达北海(现在俄罗斯贝加尔湖)。

  • 漠北之战之后出现了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北自朔方,西至令居(甘肃永登),以 60 万吏卒屯田,加强防守。 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 “马牛放纵,畜积布野”,**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

  • 但是,这就结束了么?其实匈奴并未灭亡而且还是很强大,重说三。

  • 在解决匈奴王庭的同年,霍去病将东胡击败,并把乌桓从匈奴中摘除,使归附汉朝,并让其迁入辽东,成为制约其他东胡的屏障,在东北地区,设立乌桓都护府,类似现在的自治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袁绍手下的乌桓部落。

随后刘彻开始了征服南越国闽越国的道路

  •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 111 年光棍年),也不知道南越王是不是不知道汉正在北边杀的开心,可能是看到汉在南边没有兵了,竟然希望向北攻打汉,刘彻当时也就哭笑不得的派路博德、还有后来朝鲜战争的杨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讨南越。等到之后的冬天,汉军攻克南越国都番禺(广州),生擒南越王相吕嘉,赵佗从陈胜吴广时期建立的南越灭亡。汉在南越设立南海,儋耳、珠奎、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 9 郡(广东广西)。随后刘彻下令分兵征讨东越地区。至元封元年 (前 110 年),各路汉军进至东越国境,越建成侯敖繇王居股合谋,杀余善投降汉。
  • 刘彻因为闽越实在是太不熟了,地形也混乱,所以他就让各路将领将当地民众迁徙到**江、淮地区,然后就进猛攻,**闽越实在是受不了汉人这样的攻击,随后投降。至此,长期处于割据东越、南越地区的闽越国,其民众均归属汉朝,南边的疆域到达今天越南的南部。

也就是这个时候,本来在东边坐着看汉和匈奴撕的卫满朝鲜想一直在这里闷声发大财,结果还没反应过来,汉武帝让杨朴(这人还有个名叫 “楼船将军”)搞了 50000 水兵,从齐地进入渤海,荀彘将陆军从辽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夹击卫满朝鲜,前 108 年,卫满朝鲜灭亡。

图 汉武帝灭卫满朝鲜,这样一来,整个辽西地区成为汉的内部势力,包括东北的东胡也别汉人控制,匈奴的东侧翅膀被彻底砍断。

随后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朝鲜平壤)、玄菟郡(朝鲜咸兴)、真番郡、临屯郡。汉朝将上层是汉族贵族,下层为朝鲜土著的汉化朝鲜正式并入疆土。因为陆续有中原汉人去四郡任职,在整个汉魏西晋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中原政权的郡县统治,在北朝鲜原生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富有影响力的乐浪文化,并让朝鲜大量汉化,如今的韩语中仍保留 70% 的汉语词汇。
控制朝鲜半岛的汉又开始和东北地区(吉林一带)的扶余人进行斗争,最后在南北朝时期此地区归顺扶余建立高句丽王朝。(扶余人的高句丽和韩人的高丽王朝没有任何直接的民族关系,扶余人的血统以及语言更类似日本人和日语,这个之后再说。)

解决了南北各国的汉已经开始威震周边,就连远在印度河的前面说过的大夏 “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 也开始恐惧,并希望同汉交好。但是同时因为迫于匈奴压力,只能静观其变,但是对于汉来说,折断了东翼的匈奴,只差西翼就可以彻底折断了。

  • 所以汉同唐一样,之前的连年内乱使得人们心中的血性还没消失,加上刚统一的政权的休养和集权,很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让力量和机动性都要更强的游牧民族吃大了亏,因为游牧民族一旦强大,松散的联盟就由于没有农业基础很难自给自足,最后导致内乱。所以秉承这种文化的汉,很难遇到敌手,包括下面所说的,高度发达的希腊化塞种城邦。

  • 刘彻自从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华夏人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刘彻在敦煌郡旁建设玉门关,并修筑长城防护匈奴。走出玉门关后,是一片巨大的湖泊,如同鸟兽栖息,树木参天。随后这篇大湖泊被命名蒲昌海,也就是现在的罗布泊。蒲昌海旁有一个富庶的国家,楼兰。

  1. 随着之前张骞走西路,走过蒲昌海,发现了一片巨大的沙漠,沙漠中随着天山的融雪产生了片片绿洲,每个绿洲都是一个国家。整个西域,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匈奴都礼让三分的轮台,还有以农业为主的龟兹。这个时候这些民族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加上吐火罗人和周边部族的交流已经半希腊化,有着巨大的宫殿和砖垒造的房屋,还有一定规模的广场。可惜在这群希望建功立业的史家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这些美妙的国度。这些国家的居民以吐火罗人为主,最早认为在公元前 2000 年就定居在这个地方了。沙漠北部是轮台龟兹等国,南部是莎车、精绝等国家。

  2. 穿过沙漠以西的帕米尔高原,前面也说了是以塞种人(使用印欧语言伊朗语族)为主的民族。

  3. 北边的伊犁河谷(新疆伊犁到哈萨克斯坦)是匈奴的附属国乌孙。

  4. 帕米尔西边的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是当年希腊马其顿建立的极东城邦,后被塞种人入侵,并希腊化,建立了希腊化国家,大宛。

  5. 南边是大夏——希腊王国,也就是著名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也是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留下的塞琉古帝国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居民也是塞种,文化是希腊文化。

  6. 《史记》记载 “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这时的西亚、中亚以及新疆已经一定的希腊化,比较大的国家如大宛、大夏、安息,非常有可能建立大型剧场,浴场,民众的广场,巨大的爱奥尼克,多立克柱子耸立在街道上,衬托着贵族的威严。或许在两千年前,汉家的使团就徜徉在这希腊化的国家里,听着古希腊模式的交谈、戏剧,可惜这一切都被抹杀在汉家建功立业的欲望里。

  7. 刘彻在元封年间,**数次和南疆的车师、楼兰、莎车、龟兹进行战争,但是很难真正控制,**都是前脚胜利,后脚就反,所以并没取得太大的战绩。

图 中亚的各种希腊化塞种雅利安人的国家。

图 从西方视角看这些曾经从希腊马其顿帝国分裂出来的国家们(基本都属于雅利安塞种),罗马这个时候地盘还没这么大,为了看得明白省略了一下。

  • 一切的转折就是,大宛战争。

现在的时间是,公元前 104 年,刘彻改元太初,也就是太初元年,一个多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从这之后,汉,就不仅仅是一个朝代的名字了。

  • 刘彻随着连年的征战,已经拥有了东到朝鲜,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越南,西到敦煌的广大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大国思想逐渐在刘彻以及汉朝人心中形成,**融合自古以来的华夏本位思想,华夏人带着自己的文化优越感开始希望”让所有周边部族开化 “的想法,他们希望周边的部族都可以成为” 华夏人 “,这种大国心态以及华夏理念开始慢慢产生,从这之后,对于华夏,或者” 中国来说,就没有西方小国一样的 “民族国家” 界限了,也没有老子 “小国寡民,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至老死不相往来” 的大同想法了,取而代之的是改造后的儒家华夏的大一统帝国,奠定了以后 “中华” 的历史之路,也造就了 “汉族” 的形成。所以,征服西域,包围匈奴,成了重中之重。

  • 可是当年的很多酸儒甚至到了民国的很多 “知识分子”,还是没有看清刘彻这个充满远见的大局。

还记得前面说过的那个在冒顿单于帮助下报仇的乌孙国王 “猎骄靡” 么,这老头非常能活,当年张骞曾经造访乌孙,希望乌孙可以和汉联合对抗匈奴,乌孙也想脱离匈奴控制来独立,但是又惧怕匈奴,所以 “猎骄靡” 十分感动并且拒绝了张骞,张骞没办法只能去求月氏,结果被匈奴打成筛子的月氏竟然完全不记仇,只顾着自保,也不理他。张骞没办法只能去找大宛,虽然大宛对这个东方土豪很感兴趣,但是同样惧怕乌孙和匈奴,仍然只是做了礼仪性的交涉。
**

图 大宛,一般认为是一个希腊化塞种城邦联合体国家,有一种说法名字来源于希腊的一支(爱奥尼亚),他们在我们亚欧大陆 “中央山结”——帕米尔高原西侧(古代叫葱岭),这个地方是个水草丰美的“费尔干纳盆地”(在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算是亚欧中间的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了,这个地方的西边就是里海以及欧洲了。
**

  •   西域有良马,良马在大宛。大宛的 “贰师城” 盛产汗血宝马,据说可以日行千里。汉武帝迫切需要这个宝马,并希望和大宛结盟,按理说既然是谈判肯定得搞一个去过很多西方国家的谈判高手去谈笑风生吧,结果汉武帝偏偏派了一个直肠子汉子 “车令” 带着一帮人还有一匹 “金马” 去大宛要“宝马”。

图 大宛(开个玩笑)
  结果车令到了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宛首都贵山城之后,国王” 毋寡 “带着希腊贵族的高傲就一直对他没好气,当车令要马的时候,竟然直接就给回绝了,并且表示不稀罕你汉朝的金子。
  所以,车令,神奇的,把马,摔了,我们的最佳男主角用自己摔马的动作代表着这个汉♂子对无耻的国王的强烈控诉,也引领了一个时代。
  大宛是一个城邦联合体,最后不言而喻,在大宛王示意下,使团经过大宛边境城邦 “郁成” 的时候,壮士就这么的有去无回了。
刘彻暴怒,命李广利为 “贰师将军” 进攻大宛,现在想想为什么要派车令出使,就比较好解释了。

  • 李广利带着 6000“属国军”,还有 2 万多恶少年,也就是俗称的少年犯,向遥远的费尔干纳走去。

属国军,主要都是曾经匈奴的降部,但是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汉人的恩惠,往往比汉人更为忠诚。至于恶少年嘛。
前 112 年,发兵击南越,皆将罪人。前 109 年,征朝鲜,募天下死罪为兵。前 105 年,讨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从军

所以刘彻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犯人弄成军队去戍边。效果也确实很好。

但是这次征战刘彻算错了,这一路之上,所有的亲匈国家全部都惧怕汉军来,纷纷闭门不出,就算楼兰这种已经臣服的国家,由于国家过于贫穷,根本不能给汉军提供资助。

所以跨越沙漠以及盐碱地,尤其是还要翻越那个极度苦寒的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边境,前面说的那个郁成的时候,已经剩下仅仅不到一万人,属国军的马也都饿死了,这群丢盔弃甲的残兵,像幽灵一样,进攻较为薄弱的郁成城。
大宛制度酷似希腊,虽然有一个中央君主,但是城邦都有着较高自治权,所以郁成直接与这村残兵开战。
“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杀伤者甚众” 李广利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狼狈班师,到了玉门关清点人数,不到三千人。
这下大宛可算是开心了,原来把匈奴打的那么惨的汉,竟然这么弱鸡!我好厉害!哈哈哈!
皇帝更是暴怒,刘彻怒说:” 宛小国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属轻汉?“。
这也是在我另一个文章里写过的, 他让李广利不得进入玉门关,汉武帝动一半的国力,释放大量囚徒,并且搜寻大量 “恶少年”加上自愿参军想来一次希腊城邦七日游的(雾),加上边境骑兵,一共 10 万余人,还不算粮草辎重。因为听闻大宛首都 “贵山城” 引水自城外,汉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筑工事断其水源。并令 18 万甲卒驻扎张掖酒泉以北进行布防,发天下七科讁,为李广利运粮。据说部队从头到尾的长度可以走一天。 现在想来,也只有这样的集权国家,才能做出这样的壮举。
这一路上,众多国家再也不敢闭门不出,连尿都吓出来了,纷纷给汉军提供住所和食物,这次汉军改走北路,顺着天山,竟然遇到了轮台这个号称西域第一大国的国家,他们竟然不识相的希望打败汉军……

  • 史书上留下了 “至仑头,仑头不下…. 攻数日,屠之”,汉军竟然给这个国家执行了彻底的灭绝,最少 3 万的国民,一个不留,彻底的被抹杀在历史长河里。

复仇心切的汉家将士,就像一群野兽一样,残暴的抹杀了一个文明,至此西域诸国,无一敢阻拦汉军。
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点人数,发现竟然就剩下 3 万人。
这些保守征战之苦的汉人,竟然一多半当了逃兵,融入到西域的吐火罗欧罗巴国家中去。
也就仅仅这 3 万人,一路杀到首都贵山城。
汉军断了大宛水源后,没想到果然是有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的国家,大宛竟然用城内的储存水进行维持。
大宛现在仍然认为汉军是纸老虎,调动全国军队希望歼灭汉军。没想到,汉军的弩兵集团和车载强弩,给这个国家造成了科技碾压。
一排排希腊骑兵和步兵死在强弩中,汉军仅仅 3 万人,全歼 6 万大宛部队。攻杀 40 天后,大宛城破,贵族勇士 “煎靡” 被捉,其他贵族躲在内城恐惧之极。
**最后秉承着希腊的民主制度,贵族们一致认为是因为国王的脑残才招致此大祸,所以开了个会,直接把国王 “毋寡” 处死,带着首级见了李广利。并和李广利说,说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除了,希望求和停战,否则大宛会杀死所有的宝马并血战到底。
**

  • 李广利一怕北边的康居顺便南下,二怕真的马都被杀了不好交差,于是答应合议,立亲汉贵族 “昧蔡” 为王,大宛成为汉的附属国。

于是李广利带着大宛所有的马,班师。途中,听说郁成又偷袭汉军,血洗这个有着血海深仇的郁成,却放走了郁成的国王。
国王逃到康居,康居惧怕,送给汉军上官桀,手下骑兵赵弟杀死郁成王。
之后就是神奇的连锁反应。
班师走到河西走廊后,西域国家纷纷送子女到汉成为人质,大骨头龟兹由于接受了周围国家的人质,被汉军又一次吊打,随后全面山寨汉文化,成了塞外汉人重镇。
乌孙随即同意依附汉朝,对抗匈奴。

**这次战争,让西域一直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地区彻底成为了汉的疆域,****从这之后,匈奴的第二个翅膀彻底被切断,匈奴彻底成了瓮中之鳖,这个大漠草原雄鹰被汉彻底包围,随后被汉撕裂成南北匈奴,最后本来不可一世的匈奴,我们北边最大的游牧民威胁,淡出在历史长河中。
**
所以无论后世所谓 “史学家” 如何评价“汉武帝,暴虐”“李广利,庸才”,也因为这次战争是“封建王朝的对外侵略战争”,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本朝限制宣传力度非常的弱。

领土极大扩大的汉,文化传播极度频繁,刘彻在位末期,秦隶已经彻底简化为 “汉隶”,已经极度近似现在的楷书,并两千年几乎未变,成为整个东亚中亚的共用文字。“汉隶” 穿越时间空间。
**征战一生的刘彻,随着晚年的 “轮台罪己诏”,带着争议的千古一帝,溘然长逝。死后谥号 “孝武皇帝” **
**但是他塑造的汉,**已经从

**变成了

**

一个在从被匈奴以及西域诸国包抄的东方国家,彻底成为了亚洲大陆上的——“中央之国”
华夏民族的概念逐步在这个时候变成了 “中华” 概念的雏形,周边无论是说阿尔泰语言的东胡,还是说欧洲语言的高加索部族,吐火罗人,塞种人,全部认 “汉” 文化为正统,所有的华夏族人可以在见到外国使团的时候,骄傲的说——“我是汉人”。
**  明犯强汉者,犹远必诛。

  •   从这之后,无论是朝鲜,越南,安息(帕提亚波斯),大夏(阿富汗、印度)甚至后来灭亡大夏的 “月氏” 建立的”贵霜帝国,以至于欧洲的罗马,都带着深刻的大汉的印象,让 “汉” 成为了世界强权国家的象征。

罗马、安息、贵霜、汉的带领下,世界进入四大帝国时代,也就是这样,我们这个民族坎坷几千年,终于在汉的时候在世界上稳定了一席之地,让原来毫无存在感的华夏人被世界所认知,也正是因为秦汉奠定的版图基础,让这个大国不间断地存在了两千多年。
**

  •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有些英雄,是不能忘记的,我们需要英雄,中国需要英雄。

英雄难道不是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将相么?
以上
这里不安利别的答案了
这个算是这篇回答的前传
18. 汉水、汉中、汉族 - 祖先 - 知乎专栏
当然了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
祖先 - 知乎专栏

知乎用户 cpcliusi​ 发表

**《蛇谷奇兵》的原型之一,**现实版 59 下山。

1979 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广西方向龙州县布局村,43 军坦克团奉命作为 42 军的先头部队,协同 126 师 376 团完成在三个小时内夺占东溪,控制四号公路,确保 42 军主力向高平实施快速穿插的任务。

难在什么地方?**从布局到东溪全程 32 公里,而其中从布局到靠松山的 28 公里都是只能通行牛车的乡间土路,还有高山峡谷、河溪阻碍。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地形上根本不能使用坦克,何况还是中型坦克。**但我们的装甲兵硬是以车体撞碎巨石开路,运动保障队沿途克服路障水障,走一路打一路,提前 5 分钟攻克东溪,创造了装甲兵作战史上的奇迹。

答主曾就此战写了一篇一万八千字的文章,发表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NO.154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干货满满,没有水分。
欢迎关注企鹅号(打开腾讯新闻客户端或者天天快报搜索 “南疆烽烟正十年” 即可)

知乎用户 护耳大脸 发表

位面之子汉光武…… 大陨石召唤术搞定昆阳之战。
此外还有真命天子朱棣,风系魔导师,一到决战就刮歪风,尽扫南军。
都是 BUG。

知乎用户 风舞九天 9 发表

1948 年 9 月 12 日,决定国共命运的最关键一战 – 辽沈决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1948 年 10 月 10 日,在辽沈决战开始后,我党发布了通告,正式提出 “五年左右的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1948 年 11 月 2 日,辽沈决战以我军全歼东北国军,收复东北结束。

1948 年 11 月 11 日,我党再次发布通告,5 年打倒蒋公的计划 “已经显得是落后了”,“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

从 5 年打倒蒋公是有可能性的,到再有 1 年就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辽沈战役中的辽西会战,这一战全歼了国民党最精锐的廖耀湘兵团。廖耀湘兵团的失败,使得国军精锐尽数丢在了东北,不但再无困守东北的力量,对于全国的军事形势都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廖耀湘这支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存亡的意义,正如在林彪动员时总结的那样,“我军决定全力乘敌撤退中与敌决一死战,以连续作战方法力求全部歼灭敌人,此战成功,则不仅能引起全国军事形势之大变,且必能引起全国政治形势的大变,促成蒋介石迅速崩溃”。

事实上,全歼廖耀湘兵团这个设想,乃至一战收复整个东北的设想,并不是如我们之前所知的那样,中央首先把战略决战的战场选在了东北,很早就提出让林彪南下打锦州,关门打狗打大决战。但是因为林彪顾虑太多,迟迟不愿 / 不敢南下云云。

南下作战其实也是林彪首先提出来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知道的那样,林彪知道打长春行不通,被迫转到之前中央一再提醒的南下作战。林彪提出的南下作战,是以东北主力南下华北打傅作义,主席同意的也是这个南下打傅作义的作战,并不是传统认识里的南下打大决战。

后来主席担心我东北军主力南下打傅作义时,东北国军可能占据锦唐线增援傅作义,所以这才提到了南下首先打锦州、唐山一线的范汉杰,打完范汉杰再打傅作义。但是随着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以及林彪的原因,后来逐渐演成了现在主流的主席要南下打锦州的说法。

在主席的预想里,我东北军当时的南下作战,即后来的辽沈战役,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锦榆唐战役”,即 “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

在 1948 年 9 月 24 日,主席专门提到,东北军在战争第三年和第四年的事。在主席的设想里,解放整个东北,是战争第四年(1949 年 7 月 - 1950 年 6 月)的事。

这样,大家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早早就确定了打锦州(以及打唐山),甚至辽沈决战都打了快 1 个月了,中央依然还在谈 5 年打倒蒋公的原因。

主席战前预想的锦榆唐战役,之所以能变成历史上的辽沈决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全歼了廖耀湘兵团。

多说一句,最早提出南下的是林彪,最早提出大决战的也是林彪。林彪早在 48 年 9 月底,就在主席规划战争第四年夺取东北的几天后,林彪正式提出,“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故此次仗发展前途可能变为敌我大决战,我方可能收复东北”。

当然,林彪这个决战设想很快就破灭了,因为关内国军的增援到来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林彪打锦州 “犹豫” 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为了对付这新加入的力量,林彪不得不放弃了东北大决战,调原本打廖耀湘兵团的东北王牌主力 1、2 纵南下参加攻锦作战,调原本打锦州的东北主力 4 纵去阻援,变东北大决战为攻锦阻援作战。

随着锦州的顺利夺取后,如果按照主席锦瑜唐战役的设想,应该入关打唐山。但是因为国军在锦、葫部署了大量军队组成了东进兵团企图救援锦州,所以打完锦州后,首先设想的是打锦、葫国军。

10 月 17 日,军委来电建议,“你们下一步行动,我们认为宜打锦、葫,并且不宜太迟,宜在休整十五天左右以后即行作战,先打锦西,后打葫芦岛,争取十一月完成夺取锦、葫任务”。

正常的情况下,部队刚打完锦州,理论上亟需休整,所以军委指示,争取在十五天内完成休整,争取十一月夺取锦、葫,是非常合理的作战规划。

但是对于林彪而言,此前虽然因为关内援军增援,被迫放弃了大决战。但是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对廖耀湘的关注。在《阵中日记》里,10 月 16 日的决心一栏就明确写着,“我决乘胜回头围歼沈阳西援之敌”。

当然,平心而论,如果廖耀湘能在 16 日就行动,直接退沈阳,我军估计也没什么办法。毕竟东北主力刚打完锦州,连休整时间都没有,是很难及时回追廖耀湘的。

但是作为国军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廖耀湘兵团的一举一动都决定着国军在东北乃至全国的生死存亡。所以廖耀湘虽然贵为兵团司令,但是他是没有权力决定这支部队的行动的,只能由国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是战,是守,还是走。

偏偏在此生死存亡的最关键时刻,国军统帅部居然意见不一。蒋公要战,卫立煌将军则主守,杜聿明将军最后提出了一个能战就战,不能战就走的各方都能勉强接受的下下策。后来杜聿明将军在主持淮海时,曾对蒋公说,要战就不走,要走就不战,可能也是受了东北这边决策失败的影响。

国军统帅部争吵出这个很糟糕的策略,其实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的流失。为了这么个破方案,国军统帅部整整浪费了 5 天时间。对于林彪这样的历史上可数的军事天才而言,这才是国军真正最为致命的地方。

10 月 20 日,在廖耀湘还在焦急的等待着国军统帅部的最新方案时,林彪已经下达了全歼廖耀湘的作战命令。林彪在给部队动员时自信的说,“此次打法,只要我各级干部严守准备好了再猛攻的原则,则必然横直胜利”。

仗还没打,胜利就已是板上钉钉的了,不管国军统帅部制定的是什么策略,正确的也好,错误的也罢,都没有关系了。胜利,已然是我军的囊中物了。

其实对于廖耀湘,中央也是有想法的。比如对如何打廖耀湘,中央建议,“以六个战斗力最强的纵队分割包围攻击敌三个军,即以两个纵队担任围歼一个军。另以两个纵队分割半包围敌另外两个军,即以一个纵队担任半包围敌一个军,暂不攻击,只保证其不能增援与不能逃脱,待我主力六个纵队歼灭敌主力三个军之后,再移师歼灭之”。

中央的打法其实一如既往的稳妥。当然,国军最精锐的廖耀湘居然直接就被我军冲垮了,也照实有点出人意料。中央在后面总结时提到,“我各纵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是迅速打垮廖耀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再比如现在流行的说法,说主席不满意林彪没有事先控制营口,导致放跑了 52 军一部。当然了,流行的说法往往是靠不住的。

主席对于营口问题不满意,并不是因为后来 52 军跑了 1 万来人,而是 “我们所最担心的是沈敌从营口撤退向华中增援”。

所以早在 10 月 17 日,主席就提醒林彪,“要撤就是经营口海运。要海运须在十一月,过此营口封冻,便不能走”,“只要沈敌十一月不撤,待你们攻克锦、葫以后,你们便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入关打津榆线,主力回至沈阳周围,逐步削弱沈敌,直至夺取沈阳”。

10 月 18 日,主席致电林彪,“似宜以两个(纵队)位于沈阳、营口之间,以一个(纵队)在营口筑工守备”。

在林彪提出不打锦、葫之敌,改打廖耀湘后,主席再次提醒林彪,“因敌有随时退至营口可能,望令十纵准备。一经发觉敌有退营口的象征,即兼程开营口守备”。

主席的设想其实比较稳妥。营口封冻之后就无法再用,所以只要我军能在封冻前阻止国军退营口,那么东北国军只有困守沈阳一途。这样,最后总归会被我消灭掉。

但是林彪和主席不一样,如果说主席的方案是稳稳赢得最后的胜利。那林彪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比较主席堵死营口不然敌撤走的想法,林彪则是主动去追打廖耀湘。比如主席建议让 10 纵守营口,林彪则直接让 10 纵守黑山,并指示 10 纵,“只要你们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

所以在各部正紧张的向廖耀湘兵团奔袭时,主席忽然接到了 52 军占营口的消息。既然 52 军能跑到营口,那意味着沈阳主力也有可能跑到营口。如果真的让国军最精锐的主力从营口突围,用以增援华中,那大局何堪?而如果林彪能重视守备营口,比如一开始就让 10 纵抢占营口,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当时主席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主席曾专门发电指出,“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五十二军部队于廿四日占领营口,是一个不小的失着”,“**你们必须充分估计到敌人随时有向营口退却可能,**如果没有足够兵力,则难于阻敌退路。你们主力从阜新、新立屯方面下来,如果敌人集结一起从打虎山向东,正面无重兵堵击,不能收夹击之效,则敌有全部或大部跑到营口的可能”。

沈阳敌人有全部或者大部跑营口的可能,万一沈阳敌人从营口撤退到华中,将影响全盘战争,这才是主席对营口问题紧张和不满的原因。后来东北国军全军尽没,没事先控制营口这个问题其实就不在是问题了。

何况,真按照主席的想法,早早把 10 纵调去守营口,从堵死廖耀湘回沈阳的 5、6 纵中抽出大部去守备在去营口的路上,虽然营口可能不会被 52 军占领,但是如果廖耀湘回沈阳的话,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回沈阳。虽然说死守沈阳没有前途,但是东北大决战是肯定不会有的。

后来各种宣传,将此事曲解成主席是批评林彪没控制营口,导致放跑了 52 军一部,实在是没有道理可言。主席怎么会在乎 52 军那点残存的人马?是不是太小看主席了。

知乎用户 波纹 发表

论 bug,怎么能忘了我们用步枪击落喷气机的金将军呢?。。。。
金日成将军持枪来到洞口,只见数架美帝国主义的飞机,不停地来回投弹,每次飞过,都有爆炸在地上响起。英勇的人民军战士们,不停的射击着美国飞机。
金日成将军愤怒地拧起眉头,他看到又一架美国飞机准备从阵地上飞过,他举起了枪,瞄准了敌人的飞机。当敌人对准了我们的阵地,正在往下飞来时,将军开枪了。瞬间,一团巨大的火团,在空中爆发燃烧了,残骸纷纷落下。战士们欢呼起来。剩下的美国飞机惊呆了,他们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纷纷向南方逃跑了。战士们在阵地上,向着金日成将军欢呼:
伟大领袖金日成万岁!
伟大将军金日成万岁!

是不是觉得太假了?有点假,不过只要稍微包装一下再用 ps 搞点图片马上就高大上了,保证大家都跟着喊金日成万岁!

什么你不信,那就来看看这:战争史上有什么 bug 级的存在? - WayneL 的回答
美军小兵都能手枪爆头飞行员了,为啥子将军不能步枪打飞机?

因式分解大家还记得把?我们来个图片分解
图片 A

等于图片 B 的反函数

加上图片 C 里销魂的俄式瞄准具

以及或许是这张跳伞照?

一个神话就这么诞生了。
你们读者本身也要判断,明白意思吗?假使这些完全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再帮他说一遍,你等于.. 你也有责任吧。

知乎用户 公子大白 0m0 发表

说到 bug— 不得不提苏联
来自战斗民族的史前怪兽

图片来自网络

1. 多炮塔坦克 T-35,红军王牌花瓶

T-35 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制造的重型坦克,是唯一量产的五炮塔坦克(多炮塔神教信众速速来拜)。

在 1941 年前,T-35 作为苏维埃政权的象征出现在阅兵场上,一时间成为英、法、德等军事强国效仿的对象。

这个看似凶残的怂包参加了二战早期的一些战斗,却因问题众多,频频趴窝,也不失为一种反差萌。

初号机 T-35-1,重 42 吨,体积为 9720 x 3200 x 3430 毫米,乘员 10-11 人,一身肉装,装甲厚达 30-40 毫米,五门火炮中有一门 76 毫米火炮和两门 37 毫米火炮,行驶速度 28 km/h。

T-35-2 采取了与 T-35-1 不同的主炮塔、引擎、侧挡板。

T-35A 的底盘比卡车还长。

最后一系列 T-35 的锥形炮塔。

尽管 T-35 并未在战场上广泛使用,它却可以靠脸吃饭,是称职的苏联红军好门面。

2. 独一无二的核战龟壳

279 号工程是由基洛夫兵工厂根据苏联红军的要求在 1957 年设计的,工程的目的就是鼓捣出一辆能在绝境中防御和战斗的坦克。

你没看错,这不是 UFO。这辆工程代号为 279 的重型坦克被设计成奇葩的椭圆型,近似龟壳,这样能很好地保护它不被核爆冲击波掀翻。

在坦克舱内容积被最大化削减的前提下,它的正面装甲厚达 192 毫米,侧面最厚达到了 183 毫米,圆形炮塔的装甲除了背部都厚达 305 毫米,并且有具有高稳定性的四履带底盘。

工程代号 279 号坦克现在安眠于库宾卡装甲车博物馆。

3. 孤独终老的日天巨炮

981 号海岸巨型炮台被命名为 Klim Voroshilov,它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鲁斯基

岛。建于 1934 年的这座巨型炮台曾被俄国用来显摆它在太平洋在的战斗力(苏联真是在面子工程上下足了力气),而今却在历史博物馆里度过它的耄耋之年。

巨炮的口径为 305 毫米,放眼前苏联全境,也只有俄国的塞瓦斯托波尔有类似它这样的大家伙了。

4. 深海巨鲨阿库拉

这些照片让我们可以见识俄国最长最大的潜艇。它的名字叫做 “阿库拉”,这个词在俄语中是 “鲨鱼” 的意思,西方军队也称它为 “台风” 级潜艇。

阿库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它的甲板上有数台核动力发电机,从外形到配置都贯彻了前苏联的暴力美学。

5. 最大指挥舰,漂泊一生的乌拉尔

乌拉尔号是一艘苏联海军核动力通讯指挥舰,有关它的许多信息都曾是最高机密。

乌拉尔号能判定 1500 公里以内任何太空目标的性能参数。它于 1983 年下水,装备有可以侦测空中及水下目标的电子设备。全舰长 265 米,吃水深度 7.8 米,满

载排水量 34640 吨,航速 22 节,理论上可实现无限的续航能力。

它被编入太平洋舰队,但因无法驶入任何码头,只能停泊在海湾中。

1990 年,“乌拉尔”号曾因船上的大兵乱扔烟头而发生火灾事故,船上电缆全毁,那时的苏联缺乏资金维修,所以 “乌拉尔号” 常年在马加丹军港趴窝,并在将近二十年间再未出海。

6. 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的未来感飞机

M-50

提到俄罗斯飞机人们一定会想到 SU 系和 MiG 系,但你听过米亚西舍夫(Myasischev)这个词吗?弗拉基米尔 · 米亚西舍夫是米亚西舍夫设计局的总工程师,设计局的飞机也被冠上了他的名字,并常常被缩写为 “M” 加数字,如 M-50、M-18。

M-4

这些飞机产量很小,并且罕有完整保存下来的。即便如此,米亚西舍夫依然在苏联航空史上留下了一笔,其最著名的作品 M-4,北约代号 “野牛”,具备轰炸美国本土目标的能力。

设计局同时制造喷射战斗机和大型战略轰炸机。这里,不得不说下米亚西舍夫另一部颇具传奇色彩的作品 M-18,据说当时米业西舍夫没有能力完成 M-18 的原型机,于是他把设计交给了图波列夫,进而出现了名震世界的图 - 160。

7. 啪啪啪!短命的 TU-144

历史将铭记这一天,1968 年 12 月 31 日,TU-144 成为世界上最先首飞的超音速民航客机。2350 千米每小时?3 小时从莫斯科飙到太平洋沿岸?

就算今天,你能想象将六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从纽约飞到旧金山吗?或者两小时把人从纽约送到夏威夷?TU-144 告诉你可以。TU-144 客机虽然试飞顺利,但之后发生了 3 次撞击事件,导致其载客服务半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8. 不畏寒冬的接客小能手

水阻力是提高最大航速的主要难题,水翼船和气垫船便应运而生。无限制的航季和夏冬几乎一样的高航速是气垫船的突出优点。同时,耗油量巨大又是气垫船的致命缺点。

燃气轮机气垫船 “Sormovich” 制造于 1965 年,测试航速达 120 km / h,行驶时浮空 0.25 - 0.3 米,不惧浅滩,登陆如丝般顺滑。

Sormovich 长 29.2 米,宽 11.3 米,高 7.8 米。气垫船航距约为 600 千米,船组 3 人,可运载 50 名乘客。

9. 只想做一只好兽的里海怪兽

坦白讲,我曾以为那些贴着地皮慢悠悠漂浮的交通工具都淘汰了。可实际上苏联那里总是不乏奇奇怪怪的东西,它们的大工厂仓库里至少还留着一辆从未使用的地效飞行器——里海怪兽 “Spasatel”,或者叫 “拯救者”。

苏联尝试将里海怪兽改造用于民用,拥有凶(2)残(b)的名号的它也滋生了一颗温柔的心。它有八个涡轮,完全可以胜任在沉船地点的营救任务,同时船上还可容纳医生和医疗设备。

但美好未能宠幸每一只兽,它从未有机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留得后人为它掬一把辛酸泪。

10. 然后就没有然后的沙皇火箭

“重” 如泰山的火箭运载机 N-1 也因它的块头感人而被称作 “沙皇火箭”。它总重 2500 吨…… 咳,高 110 米。它的任务也像它的块头般巨大:增强国防,为科学和经济计划添砖加瓦,为星际航行服务,顺道征服星辰大海。

苏联在 1962 年通过了该火箭的垂直结构,它能使火箭把 75 公吨的负载推入轨道。它和美国的土星 5 号(1972 年)运载火箭并称人类制造过最大的火箭。

然而由于各种技术难题,以及穷,N1 火箭成功地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故障率,计划的 12 次试飞也因前 4 次惨败而草草结束……

这些器大活好的史前怪胎或多或少贯彻了苏联不简单但粗暴的工业暴力美学,他们现在都安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和垃圾堆里,被尘土和时间厚厚地覆盖。在不怎么安宁的这几天,仔细想想这也许是最大的幸运。愿世界和平,天下巨兽都能安眠。

知乎用户 狐狸晨曦​ 发表

项羽彭城之战,盟友背叛,后方失守,两线作战,孤军深入,兵力悬殊的逆境中,绝地反杀!3 万楚军千里回师,大破汉王刘邦号称 56 万的诸侯联军,斩杀近 30 万人。继秦楚巨鹿之战以 5 万楚军大败章邯、王离所部 40 万秦军后,项羽又将一场极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载入史册,充分证明他不止是个人武勇史上无双,更展示了惊人的军事指挥才华。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 “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后,率军东归,耗时数月,终于将划给自己西楚国的彭梁九郡尽数收取,将原先的主君楚怀王、“义帝” 熊心驱逐到湖南郴县,并在次年遣人杀之。随后将亲近刘邦的韩王韩成处死,改封自己亲信郑昌为韩王,将聚兵梁地的彭越驱赶到齐地,接着北上齐国,在城阳之战大破田荣、彭越联军,逼死了田荣这个此前声势最大的地方实力派。

之后,为了尽可能削弱齐地的战争潜力,使之不再为患,项羽军在齐地拆毁城郭田屋,坑杀齐国降卒,大肆滥杀,多所残灭,激起三齐的百姓激烈反抗,陷入当地民众自发反抗的泥潭,一时进退不得。

趁此良机,汉王刘邦得韩信献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从汉中还定三秦,打败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等项羽所封诸侯,将章邯军残部困于废丘整整十个月,司马欣、董翳兵败降汉。

刘邦发布一系列减免租税,轻刑减赋,加强对县、乡控制力的举措,得到旧秦百姓普遍支持,短时间内就在萧何辅佐下全面整合了关中军政,继承了旧秦帝国的军国动员力和相对于关东地区的战略,经济,体制优势。

接着,刘邦一边攻拔周边的陇西、北地二郡,稳定后方,一边趁着项羽的楚军主力陷于齐地民众游击战的良机,刘邦挥军大举东进,政治利诱和军事威胁双管齐下,将河南王申阳,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韩王郑昌这些中原诸侯一一迫降讨平。

刘邦改立韩国王孙信为韩王,常山王张耳因和陈馀争夺赵地失败,也投奔刘邦麾下。

刘邦打着被项羽杀死的义帝报仇为旗号,统带降附自己的河南王申阳,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韩王信、常山王张耳、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等七位诸侯王的大军继续东进,自封代王、控制赵地的陈馀同样发兵助汉攻楚,游荡于梁、齐之地的反楚实力派彭越亦率军 3 万来投效刘邦。

这些诸侯兵马连同刘邦本部汉军,合计 56 万人,声势浩浩荡荡,兵分三路平推到东海之滨,击败留守楚将龙且、项它等人,攻克守备空虚的楚都彭城。而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等其余诸侯王,虽未公开派楚,此刻亦不曾出兵救援。

刘邦随后派樊哙攻略鲁地,断项羽军后路,派彭越攻略梁地,将主力大军聚合于彭城附近,自己连同各诸侯王,一众联军将领,尽享项羽从秦宫掳劫至此的财帛美女,置酒高歌,不亦乐乎。

此时项羽面临的局面,是盟友背叛,都城失守,两线作战,孤军深入,兵力悬殊…… 远比黄池之会后的吴王夫差、白衣渡江之后的关羽更加险恶。

夫差千里回师姑苏,暂时逼退勾践,与之约和,然而国力军力已然大损,终致败亡。关羽三万精兵不战自溃,仅带数百人退保麦城,身首异处。即使是威震天下的名将,在后方失守、士卒家眷尽落敌手后,也不过如此下场。然而,同样甚至更加恶劣的情形下,唯有项羽展现了他超人的回天之力。

通常大众印象中的项羽,往往只知他是个力能举鼎、徒手可斩杀数百人,武力极高的超级猛将。殊不知项羽正是凭借他史上无双的武勇,每次大战都是冲锋在第一线,既在临阵时对麾下士卒有最大的士气鼓舞加成,也得到了楚军将士人人不惧死、不畏战、不顾家小的誓死效忠。

因此,当此绝境,楚军上下非但不曾军心浮动、将士离散,反而人人同仇敌忾,欲和诸侯联军决死一战。

项羽凭借他无与伦比的战场嗅觉,做出精准判断:那就是彭城附近地带无险可守的通旷地形,固然让汉军得以长驱而入,但是当攻守之势逆转后,同样正利于楚军以骑兵快速机动,千里奔袭。因此,项羽丢下步兵为主的大队人马,让一众部将率领他们继续平定齐地,自己仅率三万精骑火速回师!

负责北线攻防的汉军猛将樊哙所部,当正面迎击项羽时,甚至不能稍稍延迟楚军进程,就被一击即溃。

接着项羽骑军乘着拂晓雾色,强行突击彭城附近的汉军主阵地,犹如嗜血猛虎杀入羊群。汉军主力皆是步兵,并无强大骑兵或战车兵来克制楚军的骑兵优势,因此在楚军如暴风雷电般的攻势下,汉军从早晨战到中午,其战斗意志只抵抗了半天便告崩溃。

而诸侯联军的指挥中枢也因此瘫痪,在溃退中被楚军一路驱逐,并歼灭在谷水、泗水两河之河畔,被杀者和被迫溺水而死者,竟然超过十余万人。

刘邦收拾残部,南撤至彭城西南部的吕梁山区,想凭山地地势来抵御楚军骑兵,岂知楚军攻势太过迅疾猛烈,汉军新败之余根本难以扎营立足,又被迫一路溃逃至灵壁以东睢水河畔,又被一路追击而来的楚军驱赶入河,汉军被杀者溺死亦十余万人。

楚军更将刘邦所率残部重重围困,若非西北向突起飓风、沙暴迷乱人眼,冲乱楚军阵势,令刘邦率数十骑趁乱逃遁,则后来的大汉高祖皇帝绝无生还之理。

这一战太史公描写不过寥寥数十字,却足以想象当时战场是何等惊心动魄。项羽所率楚军是攻!攻!攻!杀!杀!杀!而刘邦和他麾下那众多谋士猛将,却只有一门心思的逃!逃!逃!难怪连他老父和妻子都被俘虏,难怪连他一儿一女都恨不得丢他们下车,实在是狼狈到了极致,险死还生到了极致。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觳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 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史记 · 项羽本纪》

项羽这一战最神来之笔就在于,他并非简单地从正面战场的南北方向纵击,亦非从侧面的东西方向力图将汉军击溃,而是充分发挥骑兵的高机动优势,并时刻在第一时间把握战局发展,因势利导,最后走了一个来回穿插的反 S 形路线,令汉军惊慌失措,顾此失彼;彭城附近的谷水、泗水、睢水三条河流,亦被项羽利用为自己最好的天然援军;最终仅以 3 万人马,便对五十多万诸侯联军实现了一次近乎完美的迂回歼灭战。他制定这种疯狂计划的勇气和决心,史所罕见!惊世骇俗!震古烁今!

项羽在彭城之战大胜后,不但斩杀刘邦及诸侯联军三十万人,收复全部失地,更彻底逆转了此前极度不利的战略局面和外交形势。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重新归降西楚,魏王豹率军归国,绝河亲楚反汉,殷王司马卬此役战死,河南王申阳不知去向。

代王陈馀更因得知刘邦不曾杀掉和他反目的张耳,而是用了个假人头骗自己,一怒之下和楚国缔约反汉,当然也包括受其控制的赵王赵歇在内。

田荣之弟田横自封齐王后,也以项羽杀掉与他争位的齐王田假为条件,和楚国停战结盟。

此前形同中立的九江王英布、临江王共敖也终于明确了自己为项羽臣属、和刘邦为敌的立场。

刘邦一度只剩下韩王信、常山王张耳等两个附庸诸侯,(张耳还丢失了全部地盘),只得收拾残兵,退保荥阳,幸得萧何从关中倾力发来人力物力支援,韩信又在京索一战击退楚军追兵,才得以声势复振,在成皋一线开启了持续数年的战略相持局面。

项羽在彭城之战取得奇迹大胜的关键,便在于他训练出一只锋锐无当的骑兵,并充分发挥其快速机动和战场突击优势;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凝聚麾下士卒之心,人人皆奋战效死;以疾风般神速和迅雷般突袭,令敌军猝不及防,应战乏术,军势崩溃至不可收拾。

虽然天降沙暴以助汉,令项羽未竟全功,但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这两场史诗战役,也足以让项羽位列中国历史最顶级名将之列。勇战重将道,谋战重奇谋,作为历史上兵法勇战派的最杰出代表,项羽将正是冷兵器时代的将之正道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能大量击杀歼敌,甚至凭一军之力便破坏强敌的战略全局。

项羽在彭城之战对骑兵的创造性运用,开中国历史之先河,更可说是他在中国军事学上的开创性贡献。后世汉人骑兵名将,从汉之霍去病到明之常遇春,他们的用兵风格都同样带着项羽的影子。

知乎用户 四海之内 发表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知乎用户 朝鲜冷面杀手 发表

不知道我们的祖上加了什么 BUFF,反正本来就一个汉族来着,打着打着就变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传说中的不打不相识?

还有一个

时间:唐朝贞观年间

人物:五品外交官王玄策(王外长)

事件:王外长单枪匹马发起灭国战

唐朝贞观年间,出了这样一位人物——王玄策。王玄策是唐朝的外交官。大约在公元 642 年,王玄策作为外交大使来到印度。

这本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因为此前印度与唐朝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双方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但是,就在这次旅行中,出了一件大家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印度老国王死了后,国内发生了政变,纂位的新国王阿罗那顺听说来了一班唐朝使者,脑袋一下子进了水,竟然派 2000 兵将前去伏击王玄策等人。

王玄策是前往印度作友好访问的,身边自然没有带多少人马,全部人马加起来也只有 30 多骑。虽然他们拼命抵抗,可是双拳难敌四手,最后王玄策被扣押起来了,随身携带的财物也被阿罗那顺抢走。

幸好,阿罗那顺的士兵抢了很多财物,个个都很高兴,放松了对王玄策的看管。于是王玄策趁着夜色,悄悄地逃了出去。

如果是其他人,这次死里逃生,必然是赶紧回到祖国,搬取救兵。可是,王玄策不是一般人啊。

王玄策没有回国,而是骑着马自印度大陆北上,先来到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即今西藏),修书借了 1000 士兵;又来到尼泊尔王国,借得七千骑兵。

“手里有枪,心里不慌。” 王玄策带领这 8000 人马,直接杀回印度,找阿罗那顺报仇。双方在北印度的茶博和罗城外展开激战。

相比之下,王玄策只有 8000 余人马,而阿罗那顺却有数万军队,敌众我寡。可是王玄策毫不畏惧。他布下 “火牛阵”,一举攻破阿罗那顺的 7 万战象部队,杀得敌人丢盔弃甲,死伤万余。

阿罗那顺吃了败仗后,就龟缩在城里,死活不肯出来应战。王玄策呢,索性把这当作练兵场,一个月下来,轮番练习使用唐军的攻城战术:云梯、火攻、抛石车等等…… 最终,将茶博和罗城攻克,阿罗那顺率部逃窜回中印度。

这样就够了吗?当然不。王玄策继续率领军队,一直追着阿罗那顺穷追猛打。他们一路追到东印度,直至将阿罗那顺活捉,押回到长安。

或许到了这时候,阿罗那顺才后悔得不得了——当时干什么不好,偏偏要去惹唐朝使者?

据旧唐书记载:天竺震惧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王玄策干了这么一件漂亮的事情,很高兴。立即下令连升王玄策两级,封为朝散大夫。

只不过,由于唐朝初期,镇守边疆的名将多如牛毛,王玄策的事迹在其间不显山不露水,所以,很快就被人忘记了。如果不是《新唐书》和《旧唐书》分别记了那么几百字的话,可能这位单枪匹马灭了一个国家的外交官就会永远湮没于时间的灰尘里了。

转自:勇哥读史

知乎用户 王昆 发表

没人想起他吗?胡修道。
胡修道 (1932 年——2002 年) 四川金堂县人。1952 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 12 军 31 师 91 团 5 连战士,195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 1952 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 年 11 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决定性的反击阶段。5 日,胡修道所在的连在上甘岭右侧的 597.9 高地连续敌军由排到两个营规模的 41 次反扑,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在一天的激战中,特别是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他一人坚守 3 号阵地,英勇机智地打退了敌人的 10 多次进攻,并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 280 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胡修道入朝参战,首战立功当英雄,被大家传为“神话”。

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者 12 人 : 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
这 12 人中除彭德怀、杨育才、胡修道外,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

具体细节可以自己搜索,以他的事迹拍一个电影绝对比兰博牛掰而且真实!

知乎用户 笑千帆 发表

俄罗斯的寒冬日本海的风,
斯巴达的猛男诸葛亮的弓。

————————
经评论区提点,斯巴达基佬改成猛男,因为底比斯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基佬。但考虑到底比斯基佬相比斯巴达猛男来说,知名度还是略差了一点,因此不用底比斯。

知乎用户 香吉​ 发表

丞相为何大笑?

知乎用户 气凝中华似朝阳 发表

谁能想到?长达五百年的东周列国时代,第一次举国体制下的总体战,第一次长趋攻破超级大国的首都、第一场大歼灭战(歼敌十万),不是出自晋、楚、齐、秦这些老牌列强之手,而是由南方蛮夷之地,“断发文身” 的吴国创造的。并且第一次创纪录的凌架于中原强国之上,成为整个华夏名义上的盟主。

这难道还不算是 bug 级的存在?

难能可贵的是,吴国可没有游牧民族天生的战略机动优势,而纯粹凭自身的努力、智谋,靠着一双脚走出水网、丘陵、山川的阻碍,展现它的不凡。

它崛起之速,在整个先秦时代中都显得独一无二,惊世骇俗。当中国在晋、楚争锋的格局中越来越沉寂乏味时,吴人偏居一隅,住着干栏式房屋或者穴居。当时他们族群叫 “句吴” 或“工吴”(文物铭文),至于正式以 “吴” 为名,是后来华夏世界对他们国名的简化。他们一边不断向东南迁徙,夺取着以宁绍平原为中心的 “于越” 人的地盘。一边静悄悄的发展着自己,积蓄势能,吸收着各地的人才,也有不少人去华夏求学,成了孔子的弟子(子游)。楚国叛臣巫臣看中了吴国的潜能,在晋国支持下,带着三十辆兵车,为吴人训练军队,教给吴人成熟的射击技术、车战阵法,演练多兵种合成作战“习术、战、骑、射、御之巧”。令人生敬的是,吴国学习归学习,但没有放弃自己的特色,没有照搬中原的一切,而总要升华出自己新的东西。公元前 585 年,吴人开始初试锋芒,骚扰楚国的边邑“州来”,次年,又北征八百里,进入山东,征服了郯国,连鲁国这样的区域大邦也感受到威胁,鲁国执政季文子被吴国的兵威吓住了,感慨道“没准我们不久就要被这群南蛮子灭亡了啊!”

吴楚边境曾发生过著名的 “争桑之战”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人们的预想,而且超乎了今人的认识。又经过不到一个世纪的发展,当吴国正式向楚国发起挑战时,其实并非后起国家在挑战传统强国,而是类似于 20 世纪的美国,在向老欧洲发起挑战了。

因为,此时的吴国,已然是一个隐性的发达国家,在各领域甚至走在了老牌大国的前面。

首先,吴国的生产力、科技更先进。他们不知怎么点的科技树,总之,冶金工业突然就成了吴国独步天下的 “黑科技”。今天的考古发掘证实,吴地区出土的先进高效的青铜齿镰、青铜犁具等农器数量,远远超过华夏传统地区的总和。他们甚至率先发展出铸铁技术,而且人人都能自行制造 “鏄”(铁块,作器之原料)。而中原各国还在用老式的铲子或者石制农具耕耘,甚至普遍还在 “火耕水耨”。稻作农业与吴人先进的冶铸技术相结合,引发的是生产力的革命。而吴国遥遥领先的冶炼工艺制造出来的剑矛,更是威震华夏,驰名列国,《楚辞。九歌》唱曰 “操吴戈兮披犀甲”,这些都是时人眼里最精良的装备。《战国策》惊呼吴人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匝”。

在文化上,美国文化之于老欧洲,被叽嘲为 “快餐式文化”。吴人也如此,文明上也显得 “浅”,显得 “落后”,但他们一边拼命学习,一边又不受文化带来的各种传统所束缚。不像欧洲和华夏,文明久了,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就多了,活力大减。

更卓尔不群的是吴国的政体已大大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是一个更大的 bug—— 一种高度集权下的组织体系,在商鞅变法近两个世纪前,吴国就已采取了类似法家治国的那一套:以君权为核心,对全社会进行极端高效的管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军国体制,它保障吴国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春秋时代的人们所不能想像的总体战。

而楚国却和晋、齐一样,已越来越 “老式”,虽然它们都体形庞大,人口众多,但政治建设滞后,卿族强大,君权受抑,内部矛盾重重,形不成合力,更没有吴国那种新兴生产力支撑下的动员机制。

总之,这些貌似不开化,却在各领域处处实现赶超的 “蛮人”,就如后来明治维新时的日本一样,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一个野蛮成长的军国主义强国。

历史的精彩之处还在于,楚人早就警惕着这个悄然崛起的蛮邻。

与西方的波斯帝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而反应迟钝不同,巫文化的楚人证明着他们在世俗世界依然是强者。“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国语》)。他们能从汉水一隅发展为地阔五千里,并国四十五的霸主,绝非浪得虚名。楚人敏锐的觉查到自己的侧后方出现了一个大患。公元前 559 年,楚令尹(首相)子囊在一次对吴的局部战争中败归后,嘱咐国人 “一定要加固郢都的城墙”,随后就在重重忧虑中死去。

楚国上层达成共识,果断同晋国举行著名的 “弭兵之盟”,两大阵营实现和解,长期休战。可笑的是,晋国在这种条件下,竟也窝窝囊囊的让楚人率先歃血,在礼制秩序上甘愿让对手占先。

很好,舞台的主角这么不上劲,那么上天就必然创造一个怪物来鞭策这些大腕们。

楚国安定了北线,可专心对付吴。以楚人看来,只要搬出主力大军,这个蛮夷小邦再怎么蹦得高,也尿不出三尺地。楚军的作战长处,就一个字:“快”,因为楚国富于扩张传统,所以楚军是一支以进攻为天职的军队。因为强调进攻,所以他们特别擅长外线作战,大跨度、机动灵活的奔袭对方,往来剽疾如风,速战速决,所谓 “轻利骠速,卒如飘风”。所以,几百年来,中原各国遇上楚军多是被动反击,从没有谁能把战争打到楚国本土上。更何况,做为老牌霸主,楚的手下属国众多,所以楚国一出场,就搞了个“八国联军”,带着众小弟,千里大闪击,一直打到并攻陷了离吴都不远的“朱方”(镇江市丹徒县),“朱方” 在十几年前还曾是吴的国都,楚人一亮剑就抵在吴人的咽喉上。

穿着练甲,戴着奇特角形帽、饰羽帽的春秋士兵

这帽子无语了,这算是 20 世纪的小朋友穿越了吗?

针对楚军的威胁,同样是楚人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提出了一个毒辣的应对之计:派出三支军队,每支轮流去侵楚,这支出去大杀一阵,等楚军来了就撤回,然后下一支继续出击,如此往复循环。这样一来,擅长疾速突进的楚军,也架不住长期在广阔地域来回奔跑,对吴国根本无力构成威胁,这就是有名的 “三军病楚” 之计。

楚人谁也没想到,这一打就是三十年,因为楚国的核心在汉江盆地和河南南部,跨越安徽进攻苏南的吴国则战线太长,吴人一有防备,楚军就成了强弩之末,打来打去败多胜少,而且越打越不妙。

等到吴王阖闾在位,剧情开始反转。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与士兵同甘共苦,推诚待人,发展经济,“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又采取伍子胥病楚之法,调动楚军,疲惫楚军,再以逸击劳,进行决定性打击。公元前 508 年,吴军在豫章大破楚军,俘公子章。次年,又通过 “伐交”,争取了楚国的属邦唐、蔡二国的合作,有它们做接应,吴军可以千里迂回到楚国北部边关险隘,攻其不备,深入楚境,在柏岸大败楚军主力,趁胜穷追,开始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纵深” 式的作战。

我们知道,楚攻不下吴,是受制于战线太长,那么吴人又靠什么来长线作战呢?他们用世界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做为回答,这就是:胥河。运河,是吴人的又一项 “黑科技”,在先进的勘测技术、复杂的数学方案指导下,运河从国都挖起,先与太湖连通,再贯穿苏南平原,从安徽芜湖注入长江。这样,吴国可以从首都出发,很方便的将援兵、补给输送到前线。因为吴人造船水平也是一流的,也就取得 “制水权”,可以从淮水、长江两大主动脉进军,加上蔡、唐这两个位于楚国家门口的盟邦提供后勤和向导,可以尽情发挥。

楚军擅长的运动战被反制,水战又不是对手,更致命的是,楚军腹地疏于防守,一旦赖以取胜的进攻 “突然性” 被破解掉,便陷入被动。而吴军的奔袭比楚军更快更远,又每以壮士五百、“利趾者”(出众之兵)三千人为前锋,所向无敌(《吕氏春秋》)。

这场战争也惊到了中原所有的观察家们,因为谁都没见过如此新型的战争。

说它 “新”,首先在于它的旷日持久。春秋时代,战争往往打个几天就收场了。而现在,竟然延绵经年不绝,一战紧接一战,大大小小持续不断。

其次,是空前的规模。春秋时代的仗大多几千或一万人的规模,有几万人参加就算 “世界大战” 的级别了,范围不过方圆几十百里。而现在,双方一共投入了二十多万大军,从广袤的江淮平原一直延伸到华中腹地的大别山再到江汉盆地,战火遍地,成群的战车在隆隆奔驰、步兵纵队在悄然急行或轻兵突进;山川平地,到处是盾、戈、战旗的队伍,甚至有人驱赶着象队。江河中艨艟战舰运载着成批的士兵,有时彼此交错,矢石如雨。成百的城邑被战火席卷,成千上万的村庄被蹂躏,到处是逃难的人群,甚至夹杂着野外那些同样惊慌的大象、麋鹿、犀牛,一起汇成逃亡的洪流。在历史学家眼里,这是“东周第一次大战争”,在西方世界,这相当于两个世纪后的罗马对迦太基。

更让人开眼界的是,是战争形态的多样化、战术变化多端,多兵种联合,甚至有水陆两栖战,用兵艺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春秋时代的战术偏于呆板,保守,战术贫乏,甚至绕到对手背后进攻这种普通打法都要拿到史书上吹一下。而现在,节奏之快,战线推进之速,大兵团、大跨越、大纵深一气呵成,令人眼花缭乱。

吴楚之战,是华夏第一场综合性战争,这些楚风浓郁的出土水陆攻战图,或许是这场战争的生动复原

数以十万计的楚军,面对三万训练有素的吴军,越来越不堪一击。因为那三万吴军,有着新式的战法,严密的组织,和锐利的兵器。因为那三万吴军,背后站着一代兵家孙武,政治强人伍子胥,和一流的君主阖闾。因为支撑那三万吴军的,是超前的国力动员体系。

然而,尽管大出风头,但真正的考验,正在前边静悄悄的等待着。

楚,毕竟是大国,还是有能人的。楚庄王的曾孙、左司马沈尹戌向令尹(首相)囊瓦建议:由囊瓦在汉水组织防线,正面迟滞吴军。他则带领楚国北部最精锐的部队,趁虚向东千里跃进,攻击吴人大后方,将吴军在淮水的船队、补给,全部烧掉。再掉头给敌人腹背一击,陷之于首尾难顾之境。如果这一方案真的实施,楚国将有很大概率翻盘,孙武将如何应对,成败若何?恐怕所有人都难以逆料。谁知道,囊瓦却怎么也不信,手握几倍的大军,又是在自己家里作战,怎么会挡不住吴蛮呢?放弃了沈尹戌的计划,率师渡汉水硬刚。可是,正面交手能力是楚军另一大短板,特别不擅苦战,“楚师轻窕”,“其卒虽多,而轻走易北”,几场交手下来,大兵团对 A 成了一边倒的追逐战。兵败如山倒的楚人甚至刚煮好饭,吴人就追了过来,吴人吃饱了这些热气腾腾的饭,继续追击,整个汉水防线被彻底击穿。

刚刚北上到息地(河南息县)的沈尹戌闻讯,气得直跺脚,回师疾进 —– 国都已然向敌人敞开,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是的,整个楚国的人民,都在对他翘首以盼!因为他率领的,是国家仅存的战略力量:这支大军麇集着楚国北方各个重地的兵马,包括著名的 “申、息之师”,以及叶、沈等大邑的部队,尤如历朝之边军,规模庞大,富于作战经验。

这支凝聚着楚人最后的希望的大兵团,终于在离国都三百多里的雍澨(湖北京山县石龙镇司马河)截住了西进中的吴军,碰撞出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死大战。冬风劲烈,楚歌悲郁,车马相交,箭雨倾盆,人潮彼此剑戟相接,惨烈而血腥,正如屈原在《国殤》里描述的那样: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轮)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 (践踏)余行,左骖殪(亡)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

十万楚师拼尽全力,依然敌不过人数虽少,但更有朝气、勇于变革的吴军。楚军先胜后败,完全崩溃。沈尹戌拼到最后一刻,三次负伤,眼看 “申、息之师” 打光,不能挽救国家,从容决绝的带着大国的尊严死去,自杀以殉。如屈原之汨罗沉江,如霸王之乌江自刎。诚可谓“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八百年之楚,每有国难,从不缺忠烈血诚之士,即使亡国,依然志气不倒,正因为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之精神,才能一次次败而复起,最终亡越吞吴,最终“百二秦关终属楚”,中国的统一最后由楚文化的汉朝巩固下来,并发扬光大,绝不是偶然的。

终结了沈尹戌的吴人,则迎来了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他们以小搏大,势不可挡。在五战五捷后,一举踏入了楚人经营长达二百年的国都:郢

一场千里大奔袭的 “斩首行动”,打得楚王仅来得及带着一个妹妹逃出国都,仓皇逃到随国。楚有仁人志士,但楚国的统治集团却是腐朽的,上流社会只习惯了侵略别人,从未在本土见过战火,缺乏逃跑的经验,几乎整个王室、达官贵人们的家眷妻属,都在惊惶失措中当了俘虏。楚之郢都,规模恢宏,人口众多,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号称早上穿着新衣服出门,晚上就已被挤成旧衣服了。世世代代的楚人,没有谁会相信这样伟大的国都会被敌人玷污,如今,却沦为吴军的掌中之物,据文物铭文显示,吴军 “入城不赓”,也就是不入民户,不杀百姓。

但他们用一切手段侮辱楚国的尊严,对已故楚王掘墓鞭尸,大肆掠夺宝器财产,毁坏楚国的宗庙。更过份的是,全军按等级入驻楚宫,吴王阖闾在宏伟壮丽的章华之台上,左拥右抱,“尽妻(楚王)后宫”,楚宫上下 “莫不战栗”,玩腻了楚王的妻子、妃妾的阖闾仍不满足,甚至想强奸楚昭王的母亲。而楚国上至公卿贵胄们的妻女,下至宫女,尽被吴军强占,“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随手掳来给自己暖被窝,睡了个遍。周边区域,汉江两岸,楚军尸横遍野。楚人“父兄亲暴骨焉” 而不能收埋。吴人残酷无情的给习惯于大国骄傲、高高在上的楚人以空前的心理创伤。

河南汲县出土的战国宴乐图,可以推想楚宫平日的奢靡享乐

说实话,虽然楚国的灭亡还要近三百年后才到来,但楚国之亡尚且亡得还有几分壮烈,还有几分血性。秦国灭楚,用了几代人时间,经受过严重挫折,最后坐拥大半天下的强秦尚且用了六十万大军才一举吞灭之。而这一次,春秋之世 “楚最大”,却被小小的吴人用那么少的兵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破毁国都,“南至(汉)江、北至方城(河南方城县),方三千里,皆服于吴”(刘向《说苑》),酿成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都罕见的国耻。大楚败于蛮夷,亦是吴人对主掌“礼乐征伐” 的霸主的一次成功反叛,引发了整个华南世界秩序的坍塌。楚的传统属邦纷纷起来对楚国趁火打劫,胡国把邻境的楚国城邑村镇全部洗劫,楚国传统属邦蔡国则趁机灭了忠于楚国的沈国,顿国想改换门庭,投靠晋国。连郑国也逮着这个机会南下,灭掉了靠楚国庇护而得以生存的冤家许国。晋国更是想都不敢想,一向让自己避让三分的强楚,怎么在一群蛮子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楚国受此大挫,长期不能恢复元气,虽说楚昭王靠着借秦兵而得以复国,但回到的是破败的国都,面对的都是被吴兵用过的女人。羞愤已极,将胡、顿、唐、蔡、陈各国全部灭掉泄愤,但复又大败于吴军,从此泱泱大楚,只好 “惹不起躲得起”,放弃郢都,迁都于纪(今荆州市北),以避吴之锋芒。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历史深处藏着一个秘密:楚国最终以种种手段报了吴人的仇。事情本末可见这里:

另一个受辱的大国是齐。

自晋楚交争以来,齐国一直谋求复霸,向东兼并庞大的莱国,汲取了当地丰饶的畜牧业资源和鱼盐矿产,版图也扩张了一倍。向西南又不断打击和蚕食鲁国、莒国和徐夷,号称 “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鲁国恐慌而引新兴的强吴来援。

吴人知道,渴望已久的 “脱亚入欧” 的机会来到了。为了在中原大地展现大吴的兵力投送能力,吴人不惜代价,开挖邗沟,仗着先进的军事工程学,动员民众,又驱赶着大量来自楚、越的战俘,迅速挖出一条运河,并且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连接起来,用这条水上高速公路,安全快捷的运输大军和补给。 吴人甚至试图探索从海路进军,这又是一次创举,据说因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海战。

吴军主力则从陆路长趋直入,此时的吴国,版图已大大超过已往。楚国东部大片领土,像今天安徽、江西等地,大多成为吴国的地盘,且 “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此时的吴国,疆域在列国中升到第三位,仅次于楚、晋,人口大增,再加上本土经济的崛起,总兵力已扩展到十万三千人(《吴越春秋》)。除去留守部队,夫差率领上、中、下、右共四个军,大约五万多人,深入山东腹地,在艾陵(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与齐国十万大军遭遇,展开主力决战。

这也是对齐国真实战力、强国成色的一次大检验。齐国曾是最早进行政治、军事改革的国家,也是常备军制度的先趋,又人口稠密,兵员众多。与今天一般人的印像不同,工商业和文化都高度发达的齐国,非常尚武,民风异常强悍。“齐人甚好技击,相犯以为乐”(《晏子春秋》)、“其闾里率多暴桀子弟”(《史记》)。因为这种任侠好斗的风气,民间有大量武艺高强的壮士,所以齐军又以 “技击之士” 闻名。特别不同的是,齐军在艾陵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式。很少看到齐国军队像这一次这样慷慨激烈,满怀豪情,因为他们背后就是“莫斯科”—– 国都临淄。

决战前夜,齐军将领、兄弟之间互相勉励,期以必死,有的命令部下为自己准备玉石,以备战死后填在口中下葬(陈子);有的勉励弟弟为家族前途而战死(陈僖子),有的将心爱之物送给朋友作为诀别(东郭书),有的甚至让部队唱起了《虞殡》之歌(公孙夏)。还有的则让部下准备好绳子,胜利后好用来捆绑吴军战俘(公孙挥)。

齐军在人数上也占有绝对优势,全军分上、中、下三部份,以上千辆战车为核心,又是主场作战,补给方便,以逸待劳。而吴军以步兵为核心,不仅人数少,还分成上、中、下、右四个部分,进一步削弱了数量,而且劳师远征,以客对主,士兵有水土不服等困难。

那个时代的披甲战车和戈盾步兵

然而,一旦战争打响后,局面却比齐国人预想的更惨烈,更悲壮。

齐人上来就领教了这些蛮子的厉害,吴右军向齐国的 “上军” 发起抢攻,虽然人数明显少于对手,但他们以灵活机动的步兵战术包抄战车队。齐人步兵虽然素质优良“勇于持刺”(《货殖列传》),而且每辆战车就有 72 名步兵跟进作战,但齐步兵只是兵车的附庸,尚未从兵车战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吴军步兵不同,他们一直是独立军种,作为步兵,他们更专业,组织更严密,战术更丰富,又装备着的精良的近战兵器,特别是锋利的剑、吴钩,在短兵相接中展现出凌厉的杀气,很快就击败了呆板的齐上军,拔得头筹。

齐统帅国书见状,立即将 “中军” 投入战场,直取吴之 “上军”,吴国“上军” 是尖刀部队,全军 “轻锐” 多在上军,像什么 “多力者”、“利趾者” 之士。但齐军庞大的战车集群冲击起来势不可挡,“疾如锥矢,战如雷电”,吴兵寡不敌众,不支败阵。齐中军虽占上风,但也在消耗中,而且庞大的战车队伍在冲击难以保持队形,易与步兵脱节。吴王夫差捕捉战机,将他的王牌 —– 以 “王卒” 组成的预备队,也就是 “中军” 投入战斗,激战进入白热化。两军除了批拼阵法,亦是一场南北武技的大混斗,“齐人隆技击”(《议兵》),而吴人则 “好用剑,轻死易发”,“士有陷坚之锐”。热血沸腾的齐军人数上占优,怎奈他们军事思想保守,迷恋车战这种过时的模式,面对吴人复杂的步兵战术,高超的指挥、灵活多变的侧袭,终于力不从心。要命的是,车战若遇不利,齐兵们还得掩护兵车先撤,这就更被动挨打。即使齐人武艺高强,英勇奋发,但“技击之士” 在吴人整个战争体系的优势面前,形同螳臂当车。吴军完整的将齐国 “中军” 的战车集群包抄起来、分片切割,齐军步兵作为战车的隶属,不能自主发挥,像杂草一般被刈除。包围圈里上千辆拥挤、笨重的战车惨遭 “车震”,连同齐国“下军” 一并毁灭。吴军仅仅完整缴获的兵车就有八百辆,杀人之多,史无前例,光是 “士” 一级的 “甲首” 就砍掉三千多,而且俘获了齐军几乎整个核心层,主帅国书、大将公孙夏、闾丘明、陈子、东郭书等七名高官被俘,随后被全部处决。指挥下军的宗楼下落不明,上军统帅高无丕则被打得仅以身免,竟一道烟跑到燕国才算捡到一命。燕人就差没立起一个牌子:“吴国朋友注意了哈,这里是燕国领土”。

事实证明,吴国以步兵为主角的模式,优于齐国的战车制胜思想。先秦时代第一场大歼灭战才出自吴人绝不是偶然的。是的,在列国公卿眼里,吴人只能算 “蛮夷”。但这些“蛮夷” 却总能因地制宜,在方方面面的领域带来历史性突破。因为立国于江南水乡,吴蛮们通过地理特点与后天努力相结合,便开创出划时代的人工运河,研习出一流的造船技术。“吴蛮”步兵作战的传统也源于江南地貌水网纵横,但偏就在他们身上催生出傲视华夏的兵工技术,并且从战争中发展出步兵革命,引领未来战国的战争模式。相比之下,中原世界因平原广阔,所以普遍使用兵车,但兵车战争搞了几百年也没见什么长进,还是老一套。这场大歼灭战,就是对中原人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惩罚。

当然,进步也是有代价的,《史记》称吴之轻锐,“尽死于齐、晋”,虽是夸张之语,但也有一定事实依据。

惨败的齐国慌忙求和,吴王挟大胜之余威,北上黄池(新乡市封丘南)参加中原大盟会。此时的吴国,已膨胀到 “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的地步,肆意对盟友、对各国擅作威福。淮水流域的蔡国,一个“千乘之国”,因为给吴国当盟友,粮食被搞光,还是靠鲁国的接济才得以生存。而今吴国却一声令下,让他们迁到州来(安徽凤台),蔡人不敢违抗,只得举国“哭而迁墓”。邾、卫两国的国君小不如意,吴人立马拘禁。在吴人兵威下,宋国违心的向吴进贡牛、猪、羊各一百头的祭礼。而最讲求礼法的鲁国不得不表示异议,因为按传统,诸侯就是献给周天子的也才十一头,可吴人管你三七二十一? 于是生怕惹祸的鲁国只好乖乖如数上交。因为别的事情,鲁国大夫景伯一句话不中听,便沦为吴人的囚徒。此番黄池大会,为了震动华夏,炫耀武力,吴军又当众展示了一波“骚操作”:利用俘虏的大量人口,从刚刚竣工的后方邗沟 开始,一路挖出一条新的运河,接通山东、河南的黄河水系,一直挖到中原腹心,使后方援兵、补给直达黄池,所谓 “阙为深沟,通于宋、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这番强大的工程科技展示,把远近的一切大小诸侯都吓坏了。老大之中原,在蓬勃之吴面前目瞪口呆:你们到底还有多少绝技没拿出来啊!

盟会的结果自然是吴国先于老霸主晋国歃血,被承认为新一代华夏盟主。号称 “周礼尽在鲁” 的东方文化大邦鲁国,除了祭礼之外,向吴人进奉的贡品之丰厚第一次超过了对晋国的贡礼。中原商业要道上的卫国国君,更会看风向,开始学起了吴语。只是,吴国的膨胀,给了越人机会,越王勾践模仿吴国的管理体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累力量,此番趁虚袭击吴都,吴王大惊,不得不中断霸业,班师回援,路过宋国。因为宋国没有参加黄池会盟,吴军摆出新任盟主的威风,一把火烧了宋都的城墙,又一次给中原诸国造成恐慌。

山西潞城出土的战国早期的攻战图,这画风。。。。好好的三晋之士,搞得像一群玛雅人或者印加人

吴国的霸业尽管因其穷兵黩武,战略上犯了 “昭和参谋” 一样的大错,最终昙花一现。但它在战争史上辉煌壮丽的篇章和诸多开创性贡献,像是黑夜中的一道闪电,为死气沉沉的春秋时代越来越礼仪化的战争注入了勃勃生机。吴国能破楚凌齐霸于晋,其实从侧面反应着华夏世界以晋楚两霸为首的列国都在走下坡路,整个中华大地,似乎进入了一个疲惫而停滞的低谷。也预示着这个未来世界,必定由一个边缘化的、蛮勇强悍的新兴强国完成统一。

声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特表感谢,侵删

知乎用户 萧华 发表

最高票的答案是 , 俄罗斯的冬天。
绝配的自然是:英吉利海峡
雄才大略如拿破仑,不可一世如希特勒,也只能折机沉船,望洋兴叹。

知乎用户 苏幕丨遮 发表

从二战百万德军之中脱颖而出的 bug——汉斯 · 乌尔里希 · 鲁德尔

二战时期,德军的战斗力是公认的强悍,哪怕是面对装备最厉害的美国大兵,德军也能打出差不多 1:1 的战损比。对于二战德军,蒙哥马利曾经有这么一句评价 “我们是为了国家而打仗,德国人是为了打仗而打仗” 可想而知,在外人看来,德军就是战争机器般的存在,想在如此高素质的军队之中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军队里 bug 级别的人物,那绝对是万里挑一。

战场之上除了无数的炮灰之外,更有不少传奇从中闪亮而出,比如中印战争里三名志愿军打下印度一个营、朝鲜战场上的郭忠田一个人击毙 215 名联合国军等,而在二战期间,无论是盟军还是轴心国都有其各自的传奇士兵,汉斯 · 乌尔里希 · 鲁德尔则是二战德军里 bug 级别的人物。

鲁德尔是德国空军著名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飞行员,1916 年 7 月 2 日,鲁德尔出生在于西里西亚的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和其他传奇人物相比,鲁德尔小时候显得平平无奇,他的成绩也不好,脑袋也不算太灵光,唯一擅长的地方就是体育方面了,但也说不上拔尖。

1932 年纳粹正式成为德国的执政党,此时的鲁德尔不过是一名 16 岁的少年,纳粹上台之后大肆鼓吹法西斯思想,通过媒体向德国人民灌输了许多纳粹理论,并不断强调一战之耻,年轻的鲁德尔也深深陶醉其中,他立志为大德意志的崛起而努力。

1936 年鲁德尔正式加入德国空军,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男人最后竟然成为了德军 bug 级人物。他所驾驶的机型是 Junkers Ju 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这种轰炸机是一种在接近地面目标时,与地面超过 45 度角的方式高速向目标俯冲,配合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可以给地面的士兵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恫吓,同时因为投弹高度比一般飞机低得多,所以它的命中率比普通轰炸机会高上许多倍,而驾驶 Ju 87 轰炸机最厉害的人物正是鲁德尔。

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一共摧毁了足以组成 5 个完整苏联装甲旅的 519 辆坦克,没错是 519 辆坦克,可以说他一个人顶的上 5 个旅了。除此之外摧毁了 150 个炮兵阵地,近 1000 辆其他车辆,70 艘登陆舰,2 架 La-3 战斗机,1 架 IL-2 强击机,击沉了战列舰 “马拉” 号(该战绩略有争议)还击沉了另外 2 艘巡洋舰和 1 艘驱逐舰

当然啦,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整个二战期间,他被击落次数达到了 32 次,但是最终都奇迹般的生还下来,只能说这些传奇人物天生就自带主角光环吧!鲁德尔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是丧失了一条大腿。1944 年的时候,鲁德尔在法兰克福附近的一次空袭之中,他驾驶的轰炸机被地面炮火击中,导致紧急迫降时右大腿受到了严重创伤,最后不得不截肢。不过他没有自暴自弃,正如鲁德尔最出名的一句话:“只有那些放弃自己的人才会失去信心”(Verloren ist nur, wer sich selbst aufgibt)。所以当他在柏林医院装上假肢后又迅速回到了部队。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劳动楷模,6 年的战斗生涯之中,他拥有 2530 架次的战斗出动记录,平均算下来每天都出动一次以上,几乎没有休假、没有休息、完完全全的工作狂,这种拼搏工作的精神,哪怕是放在当代,也必定成为那些倡导 996 的资本家们的标榜!

另一方面,由于鲁德尔骄人的战绩,他是还得到了为他专门制作象征德军最高荣誉的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勋章。整个二战期间,只有他一个人获得这个勋章,能 · 从数百万德军之中脱颖而出获得专属勋章,可见他的功绩之大。

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军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许多士兵都明白德国的失败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在西线大批的德军选择了投降,但是鲁德尔始终没有放弃,他一直指挥着自己的小队在东线奋战到最后一刻,当听闻德国柏林被围时,他还打算驾驶飞机拯救希特勒,不过还未等到他计划启动,就收到了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后来在他所著书之中,他指责正是那些参与谋杀希特勒的人,才导致德军内部产生混乱使盟军入侵欧洲成功,并认为那些高级军官没有充分理解希特勒的天才军事思想,总是背对着干,所以导致德军一步步失败。

1945 年 5 月,当听闻德国政府投降的消息之后,他驾驶着他心爱的 “斯卡图” 轰炸机,率领着手下的兄弟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从苏占区飞往美占区,最终他成功投降了美国空军。由于他的辉煌战绩,美国空军之中也有不少他的粉丝,所以没过多久,在 1946 年他就成功获释,并成为了一名公路运输承包商,

往后的日子里,鲁德尔过的还算安逸,他甚至还一度从政过,并参加了一个名为德国帝国党的政党。1951 年,鲁德尔出版了两本书:《我们前线将士对德国重整军备的看法》和《戳进梦想的匕首》,之后还写自传。1982 年,66 岁的鲁德尔逝世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南部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城市罗森海姆,最终埋葬于多恩豪森,鲁德尔死了之后,至今不少德国人都视他为英雄。

知乎用户 白桐 发表

宋武帝刘裕对北魏遭遇战争时使用的【却月阵】。

个人觉得这个阵法在当时南方步兵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一般的效果。以 2000【步兵】轻松打败了 3 万北魏【骑兵】,灭了后秦。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刘裕选择好战场后,便派白直队主丁旿率 700 人及战车百乘,抢渡北岸,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 “却月阵”,每辆战车设置 7 名持仗士卒。布置好后,丁旿在阵中坚起一根白毦(相当于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晋军。而魏军见数百名晋军登上战车,不解其意,没敢冒然采取行动。此时的刘裕早已派宁朔将军朱超石严加戒备,准备出战,这时见魏军迟疑,便抓住这一机会,命朱超石率 2000 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丁旿,每辆战车又上增设 20 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这时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 3 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但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晋军阵斩阿薄干。魏军退还畔城,朱超石包围,但激战竟日,终于大破魏军,斩获千计。刘裕见晋军取胜,又遣振武将军徐猗之率 5000 人渡河,攻越骑城,途中又遭到魏军的包围,徐猗之用长戟结阵抵抗。不久,朱超石赶来增援,魏军遂闻风而逃。 意义 此战的胜利,给魏军以极大震慑,魏明帝吸取教训,听从谋臣崔浩的建议,不再与晋军为敌。刘裕取胜后,率水军沿黄河顺利西进,于四月下旬到达洛阳,参加攻打长安的作战。水军的及时到达,对战争的了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刘裕正是在陆军进展不利的情况下,令水军沿渭水而上,一举攻占长安,灭亡后秦的。 刘裕凭“却月阵” 以近 2700 名步兵破魏军 3 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现在的很多军事爱好者一谈及以步制骑的问题时,必言 “却月阵” 之妙。

知乎用户 念思 发表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庞国兴战斗小组。
1962 年 11 月 16 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作战打响。我东线部队继续向纵深发展攻击,计划彻底打垮印度军队的反扑企图。其中我第 55 师 163 团,奉命与友邻部队围歼西山口地区的印军,该团一副班长庞国兴战斗中发现有几个阿三向南逃跑,便追了过去,途中与连队战士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相遇,四人商议临时组建战斗小组,庞国兴为组长。
庞国兴决定以西山口东北明显山垭口为方位物,继续向印军纵深追击。庞国兴、冉福林沿公路右翼,周文轩、王世军沿公路左翼,采取相互掩护交替前进的办法,于 7 时许进至西山口附近。发现公路拐弯处有敌人炮兵阵地正在向西山口以北方向射击,便决定拿下眼前这个炮兵阵地。庞国兴、冉福林从正面,周文轩、王世军从翼侧迅速发起冲击,毙敌 1 名,其余敌人向南逃跑。小组缴获火炮 3 门,一战胜。
正要继续前进时,又发现南边有 10 余名敌人正在推 1 辆熄火的汽车。于是以庞国兴、冉福林走公路,周文轩、王世军沿左侧小路向敌夹击。敌人见势不妙,从车上扔下一批物资,将车发动之后向南逃去,二战胜。
9 时许,又发一处阵地正在向北射击。小组根据第一次袭击炮阵地的经验,分为左右两路突然袭击。遭到打击的敌人匆忙将炮管炸毁之后逃跑。小组占领了第二个印军炮兵阵地,缴获火炮 4 门,三战胜。
10 时许,小组追至申隔宗北侧,发现东南侧约 300 米处有敌人 200 余名,并有炮兵向北射击。小组见敌众我寡,不能蛮干,决定先占领有阵地,11 时左右,发现有 200 余名敌人向我方运动。小组认为坚持对我不利,便转入森林。进入森林后,周文轩失去联系(后来周从另外一个方向与部队会合)。庞国兴 3 人小组遂沿小路往西山口方向北返,进至距离西山口约 1 公里处时,遭到公路右侧 4 名散敌射击。庞国兴以手中的 56 冲将其全部击毙,四战胜。
13 时许,进至距离西山口 500 米处时,发现南侧高地的战斗仍在进行之中。庞国兴带领全组迂回到敌人侧后,拿过冉福林的步枪,击毙 2 名正在指手画脚的印军准尉,其余敌人一哄而散,五战胜。
担任正面攻击的 1 连趁机发起冲击攻占了该高地,与庞国兴小组会合。小组主动给 1 连带路向南发展进攻,占领了印军第三个炮兵阵地,又缴获火炮 7 门,六战胜。
三四个人,每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屡战屡胜,充分发挥了基本指挥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堪称轻步兵战斗小组的巅峰之作,战后的庞国兴的战斗总结更是彰显出我解放军锐不可当,傲视群雄的霸气。

知乎用户 大鹏人文 发表

整个二十世纪,不要跟美国人比造武器,尤其是造军舰。

美国人最早展现恐怖的武器制造能力,起源于 “大白舰队” 的出现。

美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家,其实刚刚建国那会,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对发展海军没有什么迫切的需求,反而是陆上的扩张欲十分强烈,像极了沙俄。先是通过《巴黎条约》,并先后把 13 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随后从拿破仑手中得到了路易斯安娜,然后美国人向西一看,这是多么广袤的一个大陆啊。于是继续扩张,先占俄勒冈,随后通过美墨战争,先后拿下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利亚。其实在此期间美国人还想染指加拿大,谁成想被人家反推到了首都,还一把火烧了白宫,况且加拿大背后还是英国,所以此念头很快就断了。

而此时,随着其将能扩张的领土全数手下,美国人惊奇地发现,其地缘环境变了,此时的美国变成了一个岛国,只不过这个岛比较大。因为北边的加拿大他没法动,也不想动,当然,加拿大对美国也构不成威胁;而南边的墨西哥他懒得动,因为之前其吞并的墨西哥领土大都是地广人稀之地,可开发价值高;再往南就是人口密集区,统治极为不便,且墨西哥多为拉丁裔,与美国的盎格鲁 - 撒克逊人教义、语言、文化都不同,食之无味,吞了还有可能增加麻烦。

而此时美国人再想捞好处,就只能往海外走,而要想出海,就必须发展海军。

美国发展海军起步于 19 世纪 80 年代初,当时的美国海军只有 90 多艘小型船只,三分之一以上为木质。而到 1907 年时,其第一阶段结束,成果就是大白舰队。

美国人的吃相通常还是可以的,从其舰队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为了表示此舰队为 “和平舰队”,所以军舰的舰体干舷都是涂成象征和平的白色,因此,这支舰队也通常被称为 “大白舰队”。

1907 年 12 月,由 16 艘战列舰以及大量辅助舰只组成的 “大白舰队” 从美国本土起航,开始进行环球航行。舰队先后访问了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然后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休整后,前往太平洋,访问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地。1908 年 10 月 29 日,美国大白舰队抵达日本的横滨港。当日本人见到浩浩荡荡驶来的美国舰队一脸的茫然,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叫嚣要决一雌雄的对手美国竟然如此强大。访问日本的美国大白舰队仅仅主力战列舰就有 16 艘,而日本全部家当组起来主力战列舰也不过 6 艘。

而大白舰队的 16 艘战列舰,全部为 1900 年之后竣工,7 年 16 艘战列舰,在当时这是个了不得的速度。

做个对比,在 1907 年到 1914 年,是一战前英德海军军备竞赛的最高峰,英国 8 年建造了 23 艘无畏级战列舰,德国建造了 17 艘无畏级战列舰。在一战爆发后,英国又建造了 11 艘,德国建造了 2 艘。同时期的法国在 1912 年到 1914 年间建造了 7 艘无畏级战列舰,意大利造了 6 艘,美国在此期间则再造了 12 艘。

也就是说,此时美国的造舰速度,除了英国人之外所向无敌。

随后就是一战,此时的美国在诸列强面前就像是一个有着无穷力气却不知道该怎么打架的健壮小伙,虽然参战,但是战绩却差强人意,除了大发战争横财,没有啥实际的收获,国际秩序仍是由英法主持。

然而美国是心有不甘的,于是,一战后,美国制定了庞大的海军军备竞赛,1918 年,美国国会批准 “扩充海军计划”,计划于 1924 年前,使美国海军新式战列舰数量达到 38 艘。

而此时日本没有英日同盟了,也很害怕,所以开始造舰,规划了每八年便新造八艘战列舰与八艘战列巡洋舰(八八舰队)的庞大计划。美国一看,心想,“你奶奶的,论造机器本世纪老子就没怕过谁!” 所以日本造美国也造。造了两年,日本已经不大行了,其造舰支出占到了政府财政收入的 30% 以上,政府财政濒临破产。然而鬼子是鸭子死了嘴还是硬的,就是不服软。这倒把美国人吓了一跳,美国人是很灵活的,决定搞一个协定,限定各国舰队的最大规模。此时,英、法经历一战元气大伤,其海军维持原有规模尚且困难,更不用提下一轮军备竞赛。因此在海军裁军问题上各国一拍即合,于 1921 年 11 月 12 日齐聚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达成了限定军备竞赛的协议。条约主要规定为: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的总吨位之比为 5.25:5.25:3.15:1.75:1.75。

在此之后,美国人严格遵守了此协定,一直到二战爆发。

据说当年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极力反对与美国开战,因为他年轻时曾游历美国各地,看到过美国工厂里生产线的流水作业,看到过美国恐怖的汽车保有量,看到过开着飞机撒农药的美国农民,看到过开着大型收割机收割水稻的农场主,这些都是可怕的战争资源。

美国就想一个被封印的魔鬼,而偷袭珍珠港则是破除了魔鬼的封印,于是,轴心国的末日到了。

二战期间,美国造出了 262524 架战机,其中包括其对手所没有的大型远程轰炸机。像 B-17 飞行堡垒远程轰炸机,造了 12731 架;像 B-24 解放者远程轰炸机,造了 16000 架;像 B-29 超级空中堡垒,也就是后来投放小男孩原子弹的飞机,从 1943 年 9 月首架生产型出厂到 1945 年 9 月的两年的时间,美国生产了 2513 架。

而作为美国主要对手的德国、日本,它们的战时飞机总产量则仅有 140885 架和 62036 架,美国在数量上足足是二者的总和。况且以上所列举的大型四发远程轰炸机,德意日三国一架也没有。美国人不仅在数量上遥遥领先,质量也让轴心国望尘莫及。

看完空军先别急,海军更恐怖。

二战期间美国人建造了大型舰队航母 27 艘,轻型航母 11 艘、护航航母 117 艘,总计 155 艘。而其对手日本,仅仅建造了 11 艘,加上战前建造的 12 艘,一共也就 23 艘。你说,这个仗该怎么打?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就会说,小编你胡说,前些日子看电影中途岛,美国不是劣势嘛?怎么会有这么多航母。这里我解释下,因为人家美国开战那会儿确实只有三艘,更惨的是中途岛过后整个太平洋美国只有一艘航母 “企业号”,当时企业号航母的宣传口号就是 “企业 VSjapan”,从那之后,美国才开始爆兵,三年内建造、改装了 150 艘航母,就是这么变态。

除航母外,其他军舰美国也没少造,从 1941 年到 1945 年,建造了 175 艘 “弗莱彻” 级驱逐舰(2000 吨级),70 艘 “艾伦 · 萨姆纳” 级驱逐舰(3000 吨级),105 艘 “基林” 级(3000 吨级)。不仅数量多,质量也不错,美国二战后将这些军舰大部分转让他国或地区,我国台湾就接收了不少,部分还用到了九十年代末,可见其质量之佳。

而美国在坦克上面也拿出了惊人的成绩,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各自造出了 29680 辆、50632 辆、2202 辆。当然,在坦克方面美国人遇到了敌手,苏联人,据统计,苏联人二战期间生产了超过 10 万辆坦克。然而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任何一方生产的坦克数量都超过了轴心国总和,每当看到这,我都替轴心国心疼。

随后就是冷战了。各位看官请准备好,欣赏一场造舰盛宴。

诺克斯级护卫舰,3880 吨,1969-1974 年,6 年,46 艘;

佩里级护卫舰,3660 吨,1973 年 - 1988 年,16 年,60 艘;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8015 吨,1972 年 - 1983 年,12 年,31 艘;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8315-9558 吨,1989 年至今,30 年,68 艘;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9600 吨,1980 年 - 1994 年,15 年,27 艘;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4960 吨,1963 年 - 1975 年,13 年,31 艘;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6927 吨,1974 年 - 1996 年,22 年,62 艘;

拉法耶特级战略核潜艇,8250 吨,1961 年 - 1967 年,7 年,31 艘;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18750 吨,1976 年 - 1997 年,22 年,18 艘;

福莱斯特级、小鹰级航母,8 万吨级,1952 年 - 1964 年,13 年,8 艘。

以上,仅仅是美国二战后的部分造舰清单,在冷战短短的四十年内,美国人建造 3000 吨以上的护卫舰、驱逐舰 200 余艘;8000 吨以上的驱逐舰、巡洋舰近百艘;8 万吨以上的大型航母 13 艘;4 万吨以上的两栖战舰 8 艘;各型攻击核潜艇近百艘,战略核潜艇 50 余艘。

恐怖如斯。

所以,我们正在天天看下饺子、数军舰的军迷们,仍应看清,百年海军,我们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啊。


2020.1.11 更新

看评论区讨论的几个问题,更新下。

一、歼 20

歼 20 是否先进,毫无疑问是先进的,但是有多先进,不好说。

歼 20 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水平基础上多方妥协的结果,其跟 F-22 不同,更像是一个大号的 F-35。当然也大不了多少,F-35 最新一批发动机推力已经过 22KN 了。

为了超音速巡航,机体必须修长、扁平;为了大迎角机动性,必须加边条;为了狗斗中的瞬盘,必须鸭翼 + 矢量尾喷。而以上这些妥协,核心就在于发动机推力不行。而把这种多的条件加在一起,必然造成机体超重,推重比不足,推重比不足垂直机动性就不好,为了弥补垂直机动性的不足,就必须在瞬时机动上做文章,然后就有了全动垂尾。而全动垂尾,又给操纵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既有鸭翼,又有边条,还有襟翼,还有全动垂尾,其操纵系统的复杂程度在战斗机中应该算是空前绝后。

所以,歼 20 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在电传操控系统上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在发动机问题上的无奈。

二、美国生产力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综合型、大体量发达国家。

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垄断铸币权。通过二战,美元获得了全球货币的资格,凭借目前全球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美国得以在可预见的长期(至少三十年)保持这一资格。别的国家发行的纸币只是一张纸,从外国买不来任何东西;而美元则是实打实的硬通货,美国通过超发货币,从全球(特别是东亚)买来廉价商品卖给国民,保证国民的物质生活。

而我们都知道,超发货币的代价就是通货膨胀,那么为什么美国没发生呢?因为美国人花出去的美元被作为美国国债继续保有,也就是这部分钱虽然花出去了,但是卖主花不了,不仅花不了,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卖主国内的通货紧缩。这样市场上的货币实际上是平衡的,而美国国内就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至于每年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继续印发货币就好。那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卖主还要继续交易呢?答案很简单,打不过人家啊。

美国的国民待遇是高工资、低福利(相对其他发达国家)、中物价,即你如果什么都不干,只能保证你饿不死,要想过得好一些,必须劳动。

除此之外,美国每年还会吸引大量移民,特别是东亚某国的移民,这些移民往往会带去大量财富,这一点又成为推动美国国内市场消费能力持续前进的重要动力。有消费政府就有税收,有税收就会保证底层人群的福利。

美国还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微电子、编程、数据集成、软件开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民用尖端技术,同时保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和军事技术,一旦有人威胁其地位,这些就是有力保障。

三、造船

很多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认为我们造的军舰便宜是因为我们的生产效率高。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造船、特别是国企造船效率并不高。

造船效率上,每修正总吨(可以简单理解为载重吨),中国需要 23~30 个工时,韩国需要 17 个工时,日本仅需要 8.1 个工时。

管理上,中国船厂的计划是自上而下的,日本船厂确是由下而上的提计划,领导只负责指方向。除此之外,国企的弊病像冗员、冗官、冗费一样是存在的,问题敏感,不细说。

设计重量上,低端的货船,日本较中国设计轻约 5%~10%,举例来说,20 万吨散货船,空船重量 3 万吨左右,目前价格约 3.2 亿人民币,日本可以较中国轻 2000 吨,大约成本较中国船厂少 2000 万人民币,约 6%。这仅仅是结构重量上的差距,设备选型和工艺上的差距更大。

而我们之所以造的便宜,造的快,是因为我们的投入大而人力成本低。不明白的可以自行比较工资水准,也很敏感,不细说。

而现在美国人造一艘航母需要七八年,实际上那是为了保证船厂就业的细水长流法,并不是人家就造得那么慢。福特级当然比尼米兹级先进,但是先进程度也差不了多少。最快的一艘尼米兹级 4 年就建成了,人家现在想快,也快的起来。

补充: 评论区已经有点带歪风气了,这里说明一下,我是一个理性的爱国者,只是简单写了下我理解的现状,没有任何倾向情绪,感谢支持。

2020.1.24 更新,算是对本回答的补充,传送门。

[如何评价 2019 年中国海军下水 10 艘先进导弹驱逐舰 (盾舰),未来局势如何看待?286 赞同 · 33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648488/answer/984357136)

知乎用户 朱步冲​ 发表

魏特曼(中间者)与他的 3 号突击炮车组

(威龙出品的 3 号突击炮 A 型,魏特曼座车模型封面)

谢邀,今天就来谈谈大名鼎鼎的德国坦克王牌米歇尔. 魏特曼的成名之战:单骑对决 18 辆苏军坦克的 65.5 高地之战。

1941 年 7 月 212 日,在莫茨科夫地区,此时的魏特曼还是一名警卫旗队师突击炮连的党卫军候补军士,负责指挥一个 3 号 A 型突击炮车组。此时苏军对德军南方集团军麾下第一装甲集群北侧正在发动猛攻,在早饭开动前,车组的例行任务是完成对车辆的伪装,在车体周围覆盖好刚刚砍下的树枝。

突然间,炮火齐鸣,苏军的 76.2 毫米榴弹炮开火了,随后苏军步兵的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掩护自己的部队发动了突击,侦察营营长库尔特. 迈尔(即大名鼎鼎的装甲迈尔)发出命令,突击炮连立刻出发向南,前往 65.5 高地,与 25 步兵师配合,阻击苏军。

驾驶员科尔登霍夫驾驶这这辆 III 突,很快登上了高地,在背坡处一丛灌木附近隐蔽下来,关闭了发动机,从望远镜中,魏特曼发现了目标,在东北方的谷地中,一群苏军 T34-76 坦克正在鱼贯开出,一共 12 辆,另外六辆已经抵达了高地南侧,面对压倒性优势的敌人,仅有一辆无炮塔突击炮的魏特曼该怎么办?正确选择是在敌人发现自己前赶紧撤退,但艺高人大胆的魏特曼可不那么想。他立刻做出决定,首先攻击南侧那 6 辆距离比较近的 T34。

在魏特曼的指挥下,3 号突击炮很快开到了高地南翼,擒贼先擒王,魏特曼命令炮手克林克首先瞄准了那辆装有天线的指挥坦克,一声令下,75 毫米 24 倍口径主炮发射,正中其侧面装甲,这辆 T34 当场趴窝,旋即,第二炮继续发射,打中了随后一辆 T34 的炮塔与车体结合处,弹药爆炸导致的殉爆使得它的炮塔直接飞了出去。此时,一辆 T34 发现了魏特曼的座车,也以 76 毫米主炮进行反击,但由于 3 突车体太低,再加上遇袭的慌乱,炮弹严重偏出,魏特曼命令科尔登霍夫迅速倒车,驶入附近的树林,成功地摆脱了苏军坦克的追击

已经取得了两个战果,自己毫发无伤,换做一般人早就赶紧返回报捷了,但魏特曼不这样想,他还牵挂着在东北侧接近的 12 辆 T34, 他命令,迅速把突击炮在树林中开到了高地东侧。一辆 T34 和魏特曼的座车几乎同时发现对方,魏特曼抢先开火,命中其装甲正面,把战果提高到了 3 个。然而,其他 T34 闻风而来,对魏特曼的大概藏身位置进行了密集射击,魏特曼料到苏军并不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命令开始慢速倒车,然后掉头撤退,在途中,又遇到了一辆落单的 T34, 幸运的是,突击炮的炮口几乎正对着敌人的方向,而苏军这辆 T34 的炮口却远离魏特曼座车的方向,于是在苏军坦克手手忙脚乱操纵炮塔回转的时候,炮手克林克已经瞄准,装填完毕,命中其车体中部,战果变成了四辆。

此时,苏军坦克已经陷入慌乱,估计他们以为这个地形复杂的小高地上有不止一辆德军装甲战斗车等待自己,于是魏特曼下令反客为主,向西行驶,试图迂回到苏军坦克群身后,再收割一轮人头,突击炮穿过了一片林地,渡过了小溪,然后就发现还有三辆 T34 停在高地的一处小土丘上,三辆坦克的炮口分别向外,间隔 120 度,呈品字形,估计是在焦急地搜索对手。利用车体低矮的优势,魏特曼车组缓缓开到了距离苏军坦克 500 米左右的地方,缓慢摆动车体,瞄准,一发炮弹正中苏军坦克薄弱的尾部装甲,让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其他两辆开始缓慢转动车体和炮塔,试图找出这个狡猾的偷袭者。和传说中的武功高手一样,魏特曼不等自己招式用老,迅速变招,命令车体迅速左转三十度左右,开火,命中后,再驾驶突击炮右转,驶出几百米,锁定第三个对手,射击,短短两炮,两辆 T34 一毁一伤,魏特曼大摇大摆地顺着原路,撤下了 65.5 高地。

半个小时时间,击毁六辆 T34, 击伤一辆,魏特曼指挥自己的车组,单骑阻止了苏军一个坦克连的突击,警卫旗队师师长泽普. 迪特里希当场向魏特曼颁发了二级铁十字勋章。

知乎用户 十一点半 发表

岳家军,戚家军,共军。
要说以一当百,机智多谋,写小说好看,有戏剧性,但都算投机取巧,成功需要运气。是 “奇” 道,就像虐菜可以用炸弹人,欢乐无比,然而要上台面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四保一。
一支纪律严明,训练得当的军队,才是真正的 bug。任你吕布项羽走位再怎么风骚,诸葛周郞操作再怎么到位,随你骚遍全场,我就血厚攻高 a 过去,一波摁死。300 岳家军可以和数万农民军刚正面,“横冲其阵”,不需要任何计谋和花里胡哨的无双武术,就是简简单单,齐齐刷刷的长枪戳刺,这才是 “正” 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然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敌人闻风丧胆,视若高山。

评论区跑偏了哇,我想说我是修辞,想说军队纪律和统帅力比较重要,不然真的别那猪比了…

知乎用户 Kebbie Lu 发表

我辛大爷必须拥有姓名。

公元 1162 年,辛弃疾,那时还在北方的义军中和大哥耿京混,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没想到转眼耿京手下的另一个小弟,张安国,杀了带头大哥耿京并且带着一帮崽子投奔了金人,并因此得了赏,升了官。

这件事传到了回程路上的辛弃疾那儿,辛弃疾快马加鞭,带着五十多个兄弟奔袭 600 里就冲到了金兵大营。此时的张安国和金兵们正因为大破义军喝的迷迷糊糊,胡侃吹牛,大有连战连胜,半年征服江南的气势。没想到突然面前出现一个壮汉,远看这壮汉,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健壮如虎,宛如青兕(si,四声)。什么是青兕呢?据说是上古神话中的一种瑞兽,状如犀牛却又不是犀牛。大概就是下面这样。

只见这壮汉一把将叛徒张安国抓住,五花大绑捆成麻花,分分钟活捉了敌将,扔到马上就往回跑。

捉了就捉了,没想到辛大爷的脾气上来了,连夜带着叛徒回来了首都临安,也就是杭州,当众把他给斩了,惊掉了皇帝老爷和一众大臣将军的下巴。

这里歪一下楼,以前书上的辛弃疾画像都是这样的,

没错吧?

但是据据史书记载,辛弃疾 “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健壮如虎。” 他的好友也称他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背胛有负,就是说他肌肉发达,背上肩上到处都是肌肉块,再加上别人说他是犀牛化身,所以,可能辛大爷其实长这样?

燕人张翼德在此!

知乎用户 夏商周 发表

难道不是不锈钢的米格 25 么。史诗级的 bug。空中停车?没事,酒精纯氧推进去点火。导弹来了?没事,油门一推就溜了。。。

。。。

知乎用户 Z 的平方 发表

有人提到了很多战斗英雄,我也补充一位吧,这位英雄在我初中时就看过他的故事,正好在百度百科里找到了,就搬过来:
张桃芳(1931 年-2007 年 10 月 29 日),江苏省兴化市人,于 1951 年 3 月从军加入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据报道在 537 高地创下击杀或毙伤 214 名敌人(全部是美军 )的击杀纪录。1953 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 “二级狙击英雄” 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 “一级国旗勋章”。

张桃芳的军龄很短,年龄也不大。1951 年 3 月,19 岁的他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 年 9 月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1953 年 1 月中旬到一线阵地。这时距朝鲜停战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了。 练就一手好枪法靠得是勤奋和锻炼;成就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则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狙击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
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上甘岭战役中英雄黄继光牺牲的 597.9 高地。自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手的行当入了迷。闲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次参加狙击作战就击毙一名美国兵。此后 40 多天时间,他用 240 发子弹,毙伤了 71 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
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材,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经验和技术又进一步。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五枪打落四只飞鸟,让所有人惊叹不已。
回到阵地之后,张桃芳更是一发不可收,每次出战均有斩获,很快闯过了毙敌 100 名的大关,在志愿军的狙击手中崭露头角。他的事迹也上了报纸,在战友中间广为传诵。不过,对张桃芳狙击技艺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敌人方面。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何许人,但 597.9 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对面阵地上的美国兵们却一清二楚,也恨之入骨,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这就引出了一场两位顶尖狙击手之间的精彩对决。
1953 年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沟走进三号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沟里,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
交通沟里丢着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顶起露出交通沟。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 张桃芳暗道。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张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张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
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的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这一次,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

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呆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他在砂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砂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究竟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
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间。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位的结果。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张桃芳的这杆枪令敌人闻风丧胆,敌人开始用六О炮报复我们的狙击能手, 开始了一场炮与枪的较量。
一阵机枪扫射击, 一阵炮轰, 使张桃芳的四周硝烟弥漫, 然而精明的张桃芳却没伤一根毫毛。等一个敌人探出脑袋探听 “胜利成果” 时,张桃芳又是 “叭” 一枪,这个敌人裁倒下去。一个投降的敌兵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的狙击兵说打脑袋就不打脖子,太厉害了。”恼羞成怒的敌人继续组织更疯狂的轰击。在张桃芳的隐蔽处,是一块 1 米多高的石头,敌人对着这块石头猛轰,石头被弹片削得低了一大截,然而我们英雄的狙击手仍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
敌人的反扑,一次次失败 。尽管如此,敌人,还在继续耍花样,为了侦察我狙击手的准确位置,狡猾的敌人扎了四个草人,在草人的掩护下用望远镜观察我们。张桃芳从阳光照射下的望远镜的反光中发现了敌人,“好小子,你想来参观我们的阵地吗,对不起,我们阵地谢绝参观!”。“叭” “叭” “叭” 枪声响了,敌人一个个倒下去,新花样又失败了。
到 1953 年 5 月初,张桃芳在 3 个多月的时间里,以 436 发子弹,毙伤 214 个敌人,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他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战后,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授予 “二级狙击英雄” 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1954 年春,志愿军选拔战斗机飞行员,24 军有 198 名战士通过初选,最后仅张桃芳一人入选,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
从此,他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拿起狙击枪。
2007 年 10 月 29 日,张桃芳在潍坊军分区第一干休所逝世。

知乎用户 风雨者再战 发表

约翰巴斯隆

1942 年 10 月 24 日,巴斯隆所在班在 Lunga 地区的阵地遭到了近 3000 日军的攻击。日军顶着美军的重机枪,发起一波波的冲锋。在接下来的 48 小时里,全班 15 个人 12 亡,只剩巴斯隆和另外两个伤号战友。巴斯隆用两挺机枪和手枪顶住了日军持续的冲锋。其中一挺机枪出了故障,还是巴斯隆亲手修好的。从 24 日一直到 25 日凌晨援军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巴斯隆不得不亲自穿越火线到处搜罗弹药以顶住攻击,日军死伤惨重。巴斯隆遂一战成名。瓜岛战役结束后,巴斯隆被授予美国军方最高荣誉:荣誉勋章。他是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2010 年斯皮尔伯格和汤姆 · 汉克斯联手监制的 HBO 战争连续剧《太平洋战争》,乔恩 · 塞达扮演的就是约翰巴斯隆,第二集就是他的事迹。

奥迪 · 墨菲(二战史上的最强的单兵战士)

在珍珠港被袭之后 1941 年 12 月 7 日,年仅 15 岁的墨菲打算应征入伍,他的请求被拒,因为年龄不到。在 1942 年 6 月,她姐姐在他 16 岁生日之后篡改了他的生日使得他变为 18 岁,从而达到了合法的入伍年龄。墨菲在格林威尔加入了美国军队,他因身高不够,5.5 英尺(166.4cm),而且瘦小被水兵和伞兵拒绝。他也被海军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他被送到德州做一些基本的训练并且通过。他的指挥官因为他的婴儿脸想让他去当个厨子或者烤面包的,他坚持想成为一名战士,经过争取他的愿望达成了,在 13 个星期后的基本训练,他被送到马里兰的米德堡接收高级的陆军训练。

1943 年 9 月 3 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登陆,4 日莫索里尼垮台,意大利向盟军投降,随后德军进入意大利,10 月 13 日,意大利新政府对德宣战。至此轴心国已全面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同盟国转入全面反攻。在参与意大利战役后,1944 年 8 月 15 号第三师在法国南部登陆,参与 “枪骑兵行动”。此后不久,墨菲的最好朋友 Lattie Tipton(在墨菲的书中被称为 “Brandon”)被假装投降的一个德国士兵用机关枪打中颈部而亡。墨菲被激怒,拿着那挺德国机关枪和手榴弹干掉几个敌人聚焦点。因为这次行动,墨菲被授予杰出十字勋章(仅次于荣誉勋章)。

1945 年 1 月 26 日(气温降到 - 10 摄氏度下,在地上积了 6cm 的雪),在法国的赫尔茨威尔,墨菲的部队中有 128 个人,但能作战的只有 19 个。墨菲把他的哥们儿留在后方,墨菲用电话指挥后方的火炮攻击面前的 6 辆虎式坦克和 2 个加强连的步兵,受到打击的虎式坦克撤退后,他使用 M2 卡宾枪对着蜂拥而来德军直打到弹药空。然后他站在被虎式坦克击中后燃烧的 M10 坦克歼击车上用 12.7mm 口径的 M2 重机枪对德国步兵开始扫射,2 个加强连的德军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匍匐前进,在猛烈的炮火中他的腿受伤了,他单手开火长达一个小时之久。后方火力指挥问墨菲:炮火距离你太近了,德国人离你有多远?墨菲在电话里告诉后方的火炮指挥人员:不要挂断电话,德国人很快就会告诉你离我有多近了(美国版的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受到墨菲的鼓舞,很多人自告奋勇加入他组织的一次反击,最终把德国军队赶出赫尔茨威尔,基于墨菲的这些英勇行为,他获得了荣誉勋章。

奥迪 · 墨菲获得了 33 枚美国勋章,加之 5 枚法国的,和 1 枚比利时的。奥迪 · 墨菲获得了所有的美国战时勋章并且有 5 枚是同时获得的。

他入伍时身高 166.4 厘米,体重 100 磅,但在入伍后的 3 年身高已经长到 170 厘米,体重达到 145 磅。

退役后奥迪曾因为过度服用抗抑郁药物而上瘾,但是他强到不需要靠医生就能戒掉毒瘾,他直接把自己锁在一间旅馆中度过禁断期。

墨菲在 1949 年的自传《百战荣归》成了畅销小说,墨菲在 1955 年在出演他自己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版,出演自己,电影在发行初就尽赚了 1000 万美元,也成为环球电影公司 43 年历史中最卖坐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票房记录直至 1975 才被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取代。

漫威将他的经历添加到自家 1941 年创造的漫画角色中去,也就是史蒂夫 · 罗杰斯——美国队长。

知乎用户 麻三斤 发表

北海道野人

刘连仁,1913 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的一个小村庄,这位老人的前半生是在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度过的。然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他躲过了军阀混战时期的枪林弹雨,却躲不过残暴的日军的强抢掠夺。而故事发生在 1944 年,抗战已经进入主动出击的阶段,距离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而日本军人对待无辜普通民众的屠杀行动还是没有停止,他们残暴地掠夺中国的青壮年,逼迫他们投入无止境的劳作,用于日本本国的矿产开发,刘连仁老人,就是当时的一员。

1944 年的九月,三十一岁的刘连仁被巡防的日本兵抓走,并将他残忍地用绳子捆绑,以枪威胁,踉踉跄跄地进入了货车车厢。而他的妻子在当时已怀有七个月的身孕,但是手无寸铁的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日军的操控下听任安排。他曾以为这只是日军一次小小的惩戒,捱过之后就有机会回到家乡,但他从未想到过,这一别虽非生离死别,却是他十三年苦难的开始。

逃跑失败再次落入虎口

刘连仁首先被押到高密县城,在这一路上,他顾不得自己的处境,心里只有在家中的妻子还有尚未出世的孩子,他的心里更是预谋着一个出逃计划。

他在去往高密的路上,随行的五个日本兵都在用刺刀押着这只队伍前进。到了高密县城东门,刚好发现了一场骚动事件,当时人员混乱,陪同的五个日本兵也因注意力被分散而放松了警惕。刘连仁认为出逃时机已到,便用出全身力气撒腿逃跑,捆绑的绳子也被自己给挣脱开来。

本来以为自己大步流星就可以迈向成功,结果他把全副武装的日军想的太简单了,他们宁愿将你就地枪毙,也不愿意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在他们的手下溜走,这样实在是有辱一个帝国军人的威严。

这几名日本军人举枪四下瞄准射击,他们没有打中正在逃跑的刘连仁,却意外打伤了周围的几个中国老百姓。手无寸铁的刘连仁吓得摔倒在地,毫无斗争经验的他果真还是敌不过装备精良的日本军人,最终他还是被抓回,继续重复着被羁押转运的生活。

有了这一次的逃跑经历,使得这几名日本军人戒心更加警惕,对于刘连仁也更加戒备,将他捆绑严实后就这样一路将他押到了青岛。

从高密到青岛不过一百多华里这么一段短短的路程,日军竟抓到了数百名中国青壮年。他们在火车上,被日军用绳子像牲畜一样牵引着,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也都不例外。数百名身强力壮的中国青年都被集中装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货运车厢里,吃喝拉撒都在车厢内解决,环境极其恶劣。可是这时的他们还顾不上眼前的境遇,只是在揣测着日军的用意,他们不知道这列火车竟会将他们载向死亡之濒。

无数次的面对死亡

火车最后到达了港口,一群粗暴的日本军人将这满载的中国青壮年押向了正在停靠的轮船。没想到,甲板上的生活环境竟比火车上更加恶劣,八百个来自中国各地的青壮年都被挤在密不透风的甲板上,闷热难耐,饥饿也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船舰的发动机轰鸣震耳,在黄海怒涛中摇摆不定,令人眩晕发吐。就这样,摇摇晃晃地在海上漂泊了数周,他们已经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

到了岛上之后,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他们被一路向北押到北海道一个未开发的矿场,被当作奴隶一样昼夜不停的劳作。旁边的工头拿着鞭子在一旁鞭打着他们,稍有懈怠便会受到一顿毒打。尽管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力气,但是还是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他们没有新鲜的吃食,还没有相应的安全设备,生命安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经常会有中国劳工命丧矿井,却也得不到日本人的丝毫同情。

日子被这样消磨,死在日本工头枪下和营养不良的中国劳工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恶劣生存考验下,中国劳工们日复一日地在榨干自己的身体,变得面容消瘦,瘦骨如柴,回家对他们来说,已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奢求。

而唯一支撑刘连仁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尚在家中盼望自己回家的妻子还有尚未谋面的孩子,他每一天都在坚忍着,尽管自己已经有了一次出逃失败的经历,但是自己的心里还是在悄悄预谋着一场出逃计划。

出逃

一天夜里,他无意间看到平常紧闭的宿舍大门竟然没有上锁,不禁心生狂喜,觉得自己的逃跑时机就在眼前。他假装上厕所的样子,蹑手蹑脚地跑出茅房,看到隔壁房间灯火通明,还有一群嘈杂的辱骂声,这是一群日本工头们在喝酒。

他轻轻地将鞋子脱下,试图放低脚步的声音,不被察觉。之后他察言观色,看到那一群憎恨的面孔此时都已面泛红晕,口出胡话,便断定他们都已经喝醉了,便慢慢走出大门。

刘连仁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兴奋得几乎想要大声欢呼出来,但他知道还没有到庆祝的时刻,心中的喜悦化为动力,他跑得越发起劲了,很快就跑出了那个禁锢他多日的罪恶矿场,奔向了茫茫旷野。

然而很快,心中的迷惘战胜了喜悦,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他又该跑向何方,他又该如何回家,他的心中不禁心生疑惑,继而又是无边的恐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活下去,就会有希望。

刘连仁兜兜转转,最后跑到了北海道山区的一个山洞里,过上了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没有食物来源的他,以雨露为饮,以草木为食,大多数时间内,只能靠吃野菜,喝雨水来充饥,常常有了上顿没下顿,生活没有保障。

独居的生活中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常常会食物中毒,没有药物医治,只能隐忍。困了,就在睡在山洞里的草堆上。北海道的冬天,严寒漫长,衣着单薄的他只能蜷缩在山洞里,不能也不敢外出,即使外出,也很难找到充饥之物。为了忘记饥饿,他每天就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努力让自己睡着,暂时忘记饥饿和寒冷。

为了不被当地猎人发现,他还学会了频繁换山洞,每天颠沛流离,心里只有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就这样,风餐露宿的生活整整持续了 13 年,刘连仁靠异于常人的毅力在现代社会以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存活了下来。

回国建设

1958 年 2 月 8 日,有一个名叫夸田清治的北海道猎人在上山打猎的时候发现了刘连仁穴居的山洞,下山报告了警察,刘连仁的事迹震惊了中日两国,中央领导才知道居然还有一位同胞以这样的方式流落在战后的日本,立刻要求日本政府送他回国。

与祖国阔别了 13 年已久的刘连仁,这才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土地,见到了自己朝夕思念的妻子与自己尚未谋面的孩子。刘连仁在天津塘沽下船时,受到了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切接见,为他安排了大医院的体检。

刘连仁的罕见经历不禁震惊了当时的爱好和平的日本民众,连同在日华人一起,开始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中国国内民众更是对刘连仁顽强的韧性钦佩不已。

彼时,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建设地如火如荼,他积极地和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人一起投入了此次热潮中。他先是担任了村长,高密县政协和人大代表,后来又担任了潍坊市人大代表等职务。他积极配合上级交待的各项任务,多次外出去各地学校部队作报告,领导家乡的人民走向改革致富的道路。

晚年的刘连仁,在祖国的怀抱与家人的陪伴下,安详且又美好,与他前半生的颠沛流离形成了鲜明对比,唯一一件执拗的心路历程,就是从 1980 年起,他不断地在儿子的陪同下,先后四次前往日本,要为自己当年的境遇 “讨个说法”。

后记

刘连仁老人在 2000 年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回顾他的一生,真可谓是传奇。

刘连仁的事件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欺压亚洲各国劳工的实证,他们在战争期间以欺压亚洲劳工的方式来弥补本国劳工数量不足,换取自己国家资源开发的行径,无疑是值得谴责的。在众多爱好和平的日本民众与中国人的努力下,东京法院多次受理二战劳工的赔款问题。

刘连仁去世后的第二年的 7 月 12 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刘连仁起诉日本政府一案做出了一项判决:要求日本政府向曾经被侵华日军强掳到日本北海道充当苦役的中国人刘连仁赔偿 2000 万日元。

在日本政府的上诉下,2005 年 6 月 23 日,日本东京高等法院二审判决刘连仁最终败诉,驳回了一审判决。

以刘连仁为代表的中国劳工赴日诉讼案件已经随着当事人的纷纷离世,难以为继,终将告一段落,或许会画上永久的句号,即便有日本企业做出零星 “补偿”,也不可能掩盖侵略战争带来的千万人的伤痛,但是数百年前中国被欺压时的警钟依然值得在各个中国人的耳畔响起: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方能奋进。

知乎用户 曹孟德斯鸠 发表

埃里希,哈特曼。
这是目前战争史里最具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王牌飞行员中的超级王牌 ACE。

传奇还是要从什么是 “王牌飞行员” 说起,飞机的大规模参与战争出现在一战,“王牌飞行员” 称号也是在一战中诞生:
击落 5 架敌方飞机,成为获得 “王牌飞行员” 的标准。

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是一位法国飞行员,叫 Adolphe Pegoud。
当然叫什么不重要,因为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甚至一战中最具盛名的飞行员也不是他,而是一位叫弗雷德 · 冯 · 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的德国王牌飞行员,这名德国王牌绰号 “红男爵”。在一战中击落战机数量高达 80 架
以一人之力完成了 16 个王牌飞行员的战绩。
要知道一战中因为飞机的技术限制,战斗力并不是太好,如果能取得 10 驾敌机以上的战绩,就会是国家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红男爵”的成名之战是在 1917 年的 4 月,英国的天空几乎被德军占领,英国在这个四月里损失了 912 名飞行员和侦查员,其中 21 驾战机损失都算在了 “红男爵” 的头上,仅 4 月 29 日一天,“红男爵”就完成了一轮四杀,击落 4 驾敌机,创造了个人最佳战绩,而这个四月也被英国人称为“血腥四月”。

此后男爵名声大震甚至收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接见,并且成为了新成立的第 1 飞行联队指挥官。这支部队在他阵亡后被命名为 “弗瑞赫 · 冯 · 里奇特霍芬联队”。

不幸在同年 7 月,一次战役中 “红男爵” 被击落,并且有颗子弹击中了头部,这使得这位传奇飞行员未来的日子中饱受头痛的困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王牌飞行员刷数据,德国官方希望,他能减少飞行保留住这个传奇,然而 “红男爵” 作为飞行联队的队长经常偷偷出击,在经历了一些无趣的社交活动之后,这位王牌还是选择了全天候作战。同年 9 月完成了 空战胜利 60 次的数据。

不过在 1918 年,这位飞行员在追击敌机的时候过于深入,又飞的过低, 被一名普通步兵的直接从后方击中,子弹贯穿了心脏,男爵再也无法控制飞机, 直接摔在了田野之中,机毁人亡。一战中的飞行员神话就此终结。
( 引用评论里

@任喆远

的指出:
干死红男爵的实际上是一个澳大利亚士兵…… 并且当时在弹道轨迹上开枪的仨人里俩澳大利亚人……)

“红男爵”的主要飞行生涯大都使用 双翼的信天翁战机,部分涂红,但在最后一次战斗中,使用了一架全部红色三翼飞机,飞机摔成碎片之后被协约国的士兵纷纷拣走做了纪念。因为生涯过于传奇,当他的死信传出的时候,战争双方都不敢相信,不过英国最后还是为这位 “红男爵” 做了隆重的葬礼。

一战中最强大王牌数据也就终结在了 80 架。

但是!“红男爵” 并不是今天的主角!

废话了半天,一定已经忘了今天的主角是谁了!

请赶紧返回开头仔细看那个名字——埃里希,哈特曼。

那么!“红男爵” 和埃里 希,哈特曼有什么关系呢?
!!!!!!!
!!!!!!!
!!!!!!!
其实他俩…… 没什么关系!
……
好吧不要打我,言归正传,“红男爵” 击落 80 架的传奇数据,在一战之中已经算了遥遥领先,但是跟我们的主角比起来显然是不够看的。

仅在二战中完成 “王牌飞行员” 成就的美国飞行员就有 700+,而德国则更是夸张,有 3000+,其中完成百架飞机战绩的有 107 人!
(不是说这 107 人都比 “红男爵” 要领先,这种数量爆发是和二战飞机空战的规模扩大,飞机战斗的更加激烈有关。同时德国和美国的数据统计方式有区别,所以德国才能有如此数量的王牌飞行员,具体先不展开讲了。)
而 二战中的其他国家数据则比较堪忧了,英国的头号王牌飞行员马马德克 · 帕特尔(Marmaduke Pattle)少校的战绩是 40 架,苏联伊万 · 阔日杜布的战绩是 62 架. 而太平洋战线方面,日本海军的岩本彻三的击坠数是 94 架,而闻名世界的坂井三郎亦有 64 架(岩本及坂井的坐机同为零式舰上战斗机)。

在一个这样的数据支持下,我们今天主角终于要登场了,

请各位注意,

哈特曼!

埃里希,哈特曼!

史诗级王牌 ACE——二战中击落敌机——352 架!
史诗级王牌 ACE——二战中击落敌机——352 架!
史诗级王牌 ACE——二战中击落敌机——352 架!

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字!没有比这更 BUG 的人物,一个人完成了一个史诗的创作,后来所有的飞行员的人生阴影——因为自越战之后,已经没有人再获得王牌飞行员的称号了。

这位王牌飞行员虽然完成如此高数量的击杀,想必也是 “心狠手辣” 之人,但却生长的十分俊俏。
(此处有照片一张)

漂亮的不像实力派!

伴着这张哈特曼的玉照我们来回顾一下哈特曼的人生轨迹:

出生于医生家庭,为以后选择了杀人的道路埋下了典型的传奇人生的伏笔。

14 岁获得滑翔机飞行证书,16 岁追邻居家女孩子最后竟然还结婚了。

在飞行学校,上手一个月之后就被放单飞了。

后来加入空军后的一次飞行表演中,做了违规动作,被关了禁闭—— 因祸得福的躲过了一次会送死的任务(代替他去的同僚不幸身亡)。

1942 年 10 月 4 日,哈特曼作为勒斯曼的僚机,在格罗尼兹和迪戈拉一带做警戒飞行时,奉命截击一队敌机。
耳机中传来长机声音:“左前下方有敌机,靠拢,站位,攻击”。可哈特曼怎么也找不到敌机的影子,还与长机拉开了距离。终于,两架绿色的飞机出现在前方,距离 200 米,这家伙顿时心跳加速,热血上涌,立刻把长机抛在一边冲了上去,在 300 米距离上,他疯狂开火,一下子打光了全部子弹,可惜全部落空,还差一点撞到苏机上。待哈特曼避开后,才发现自己已深陷苏机包围,长机又不知所踪,害怕得要死的哈特曼急忙钻进一片云层,穿出云层后发现没有敌机,他才松了一口气。
“别怕,我在掩护你,快穿云下降与我会合”,耳边又传来长机的声音。哈特曼依命下降,却发现一架飞机直奔而来,他又害怕起来,不停地做机动,却始终无法摆脱对方。两机越来越近,哈特曼缩着脖子,躲在防弹钢板后,很奇怪对方为什么不开火。终于,他摆脱了 “敌机”,却因为油料不足迫降在公路上,被德陆军士兵送回了基地。
冯 · 博宁大队长高声训斥着哈特曼,一条一条的数落他的罪状:
1. 未经允许擅自离开长机;2. 抢占长机的射击位置;3. 擅自进云层;4. 把长机误认为敌机(多次躲避的是长机);5. 没执行 “靠拢” 的命令;6. 迷失方向;7. 没有击中敌机,自己却受到伤害。
这 7 条罪状,使哈特曼只好和地勤一起工作 3 天,以作为处罚。但此役中他吸取了许多教训,从此空战中不再盲目出击,而是逐渐开始冷静地观察和判断,一个可怕的杀手逐渐成长起来。

这位史诗人物的第一次作战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不仅险些丧命,还是第一次作战就不得不面对 “迫降” 的经历,险些就失去了写入历史的机会。不过年少经过这样的教训,往往使人更加的谨慎。

1942 年 11 月 5 日下午,哈特曼在迪戈附近起飞,拦截 8 架伊尔 - 2 强击机和 10 架米格 - 3 战斗机,混战中,他死死咬住一架伊尔 - 2,瞄准其最薄弱的滑油散热器开火,敌机当场空中爆炸,哈特曼终于打破 “光蛋”。可谁想,由于他跟得太近,又脱离较晚,爆炸的碎片击中了他的飞机,待哈特曼迫降在地面上时,舱内的浓烟已熏得他几乎窒息――想不到第一次胜利竟然是 “同归于尽”。

也就是在第一次飞行的一个月之后我们的史诗人物哈特曼首开记录获得胜利,不过胜利过程可能印象深刻——同归于尽,同时再次完成 “迫降”。

不过之后我们的史诗人物可以说是成长迅速,在实战中,他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一套 “观察-判断-攻击-脱离或暂停攻击” 的战术,这同当时流行的盘旋并远距离开火的战术完全不同。凭此战术和自己的高超技术,哈特曼的战绩开始疯涨。

1943 年 5 月 25 日,哈特曼又击落 6 架敌机,一次他与一架拉格 - 3 战斗机相撞,凭驾驶滑翔机的能力,把受伤的 Bf-109 战斗机迫降在德占区,这是他第 5 次迫降。
1943 年 8 月 17 日,他击落架数已达到 80 架,不到一年的时间追平了一战第一王牌里希特霍芬 “红男爵” 的记录。
9 月,他升任中队长。9 月底,哈特曼击落敌机 115 架,破默尔德斯创造的击落敌机 100 架的记录,成为新的 “空军英雄”。
10 月 29 日,他击落了第 150 架,扳平了克鲁平斯基伤愈归队后于 10 月 1 日创造的 150 架的记录。
令人震惊的是,他这 150 架战果有 148 架是在 2 月底到 10 月底这 8 个月中取得的。平均每月打下 18 架,每 5 天打下 3 架。他因此被授予铁十字骑士勋章,并获准休假两周。
1943 年底,他已出动 110 次,当上了长机。
不过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差一点进了苏军的战俘营。1943 年 8 月下旬,他的座机被自己第九十个战果的爆炸破片被击中,迫降到苏军防线后面,两名苏军士兵抓住了他,他急中生智,假装负了重伤,致使苏军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他在被押送后方的途中,趁德机轰炸的混乱跳车逃走,最后穿越战线逃回。哈特曼的战机前面有一朵黑色郁金香,所以被苏联飞行员称为成为 “南方黑魔鬼”。
这种典型的个人标志并没有给哈特曼带来更多的战绩,因为苏联飞行员看到他的飞机之后掉头就走根本不战,以至于有段时间他必须和战友换乘战斗机才能有 战斗机会。
1944 年 1 月至 2 月,哈特曼又击落敌机 50 架,平均每个飞行日击落大约 2 架飞机。
1944 年 3 月 2 日,哈特曼击落敌机数达到了 202 架,希特勒授予他和克鲁平斯基中尉各一枚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同时授勋的 16 人中哈特曼是最为年轻的一个。
1944 年 3 月 18 日,哈特曼回到伦贝格前线。他得知已晋升为中尉。这时,美国人最新式的 P-51“野马” 式战斗机投入了东欧战场,给德军造成很大威胁。德国空军被迫随着地面军队不断向西转移,且战且退。虽然野马式战斗机完全压制了德国当时的 Me-109,不过在几个月后哈特曼的战绩中还是写上野马战斗机的名字。
1944 年 7 月 1 日,哈特曼已击落 250 架敌机,成为德国空军(也是世界空军)第 5 个也是最后一个达到这个高峰的超级王牌。8 月 3 日,希特勒授予哈特曼一枚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勋章,这是颁发这枚勋章以来第二次授予一位中尉。1942 年,第 52 联队中队长曾获此殊荣。哈特曼成了德国空军的神奇人物和 “民族英雄”。
1944 年 8 月 23 日,哈特曼 3 次升空,击落 8 架飞机。这时,他击落敌机总数达 290 架,终于超过了巴克霍恩, 哈特曼成了德国空军最有成就的战斗能手。
1944 年 8 月 24 日,哈特曼 2 次升空作战,击落敌机 11 架,从而使他击落飞机的总数达到 301 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击落飞机超过 300 架的王牌飞行员。因此获得希特勒亲自授勋的钻石勋章,并且在这次的授勋仪式中被破例允许带了配枪。
1944 年 8 月 25 日在百忙之中的哈特曼,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与上文提到的邻家姑娘结婚。
休息了几天婚假之后再次投入战场。在匈牙利战场上阻击苏军的西进攻势,战绩增长到了 336 架。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这一天,哈特曼从捷克起飞,执行这次战争的最后一次任务,侦察一支苏军的位置,他没打算再进行空战,可是却撞上了 8 架雅克 - 11 战斗机,他们围着起火的布尔诺城绕圈。一架位于哈特曼下方的雅克 - 11 战斗机无忧无虑地翻了一个斤斗,向地面的红军队伍表示祝贺。哈特曼示意僚机跟上,飞到距苏军飞机 65 米处,打下了这架轻敌大意的飞机。这是哈特曼击落的第 352 架飞机。

为不将对苏作战的王牌落到苏联人手中,联队长赫尔曼格拉夫递给他一封电报:“格拉夫和哈特曼二人马上飞往多特蒙德,向英军投降。52 联队其他人员留在原地向苏军投降。航空兵司令官赛得曼上将司令官的意图是坚决不能让对苏作战的超级王牌落入苏联人手中。但两位指挥官简单商议后,一致决定拒绝执行这道命令。他们不能丢下自己的部队自寻生路。他们烧毁了剩下的 25 架战斗机,带着部属及家眷共 200 人从陆上撤向西方。在路上,他们遇到了美军坦克。在向美军投降之后,很快便被移交给了苏联 手上。

1949 年 12 月,苏联法庭判处哈特曼 25 年徒刑。
直到 1955 年在西德总理阿登纳的政治斡旋之下,才将这位史诗级的飞行员提前获释。
1955 年 11 月,回到西德不久的哈特曼与乌施举行了宗教仪式的婚礼,这是一个推迟了 10 年多的婚礼。
为了解决生活问题,34 岁的哈特曼又加入了正在重建的西德空军。
1956 年底,哈特曼正式回到空军工作。后改任新德国空军的第一个喷气式战斗机联队——第 71 战斗机联队指挥官。这个战斗机联队用德国一战王牌 “里希特霍芬”(红男爵)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为什么开场要提 “红男爵” 了)

1993 年 9 月 20 日,埃里希 · 哈特曼去世。

1997 年 1 月,苏联的合法继承者俄罗斯联邦政府,以当年审判非法为由,正式撤销了哈特曼的所有战争罪行。

——————————————————————————————————————

以上是,一位世界最强王牌飞行员的史诗的一生,
这样的一个数据还能不算做一个 bug 吗?
如果不能,加上这张娃娃脸呢?

————————————————————————————————————————
感谢评论区

@钟离恨

提到的战斗民族的王牌飞行员:阔日杜布。
德国的战绩统计完全无力吐槽,还有两国战斗机的任务完全不一样比战绩不合适。毛子的阔日杜布才是大挂比,120 次空战从未被击落,从 262 到野马都打过。
同样是一位传奇人物。

知乎用户 关毛​ 发表

亚历山大的最远征讨距离,直线距离大约 4000 公里,实际路途超过一万里。
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最远征讨距离,直线距离大约 3000 公里,实际路途受沙漠和帕米尔高原等恶劣地形影响大约也是一万里。

可见,贰师将军李广利不逊于亚历山大大帝。

然后……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好像也不怎么大。
中国真的很大。

知乎用户 哇咔咔 发表

封狼居胥冠军侯

位面之子光武帝

杀你全家班定远

托塔天王李药师

逼爹退位唐太宗

嘴强王者王玄策

棋高一筹陈庆之

七战七捷傅友德

奉天靖难明成祖

为所欲为王守仁

倭寇亲爹戚继光

极限微操管理员

暂时就想到那么多,有时间再补充

虎军虎将梁大牙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一人灭一国的大唐男儿,王玄策。

知乎用户 夏枯草 发表

怎能不说曼施坦因,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德国的救火队员。
制定了曼施坦因计划,绕过攻不可破的马奇诺防线,拿下法国,逼得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后期,德军在苏联战场节节败退,曼施坦因几乎是在力挽狂澜。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概,虽败犹荣。
而且曼施坦因是德军最为全面的将领,在德军中更多承担的是参谋长的责任,但在指挥岗位,指挥能力和水平都相当出色。克里木以少胜多,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哈尔科夫反击战,击退了苏联进攻,延缓了希特勒灭亡时间。
曼施坦因有极高的战略天赋,擅长组织计划周密的闪击战,其指挥的战役称得上杰作。

知乎用户 陈安 发表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对印自卫反击战期间

由三名解放军战士组成的战斗小组在与主力失联的情况下

孤胆插入敌纵深 7.5 公里

历经 5 次战斗

攻占 3 个炮兵阵地

毙敌 1、2 级准尉以下 7 名

缴 87.6 榴弹炮 7 门等多种装备

自己无一伤亡

庞国兴(中)冉福林(左)王世军(右)

知乎用户 Jackson zhu 发表

竟然没有人提二战时期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简直是外星人般的存在

知乎用户 邪希德 Shohdi 发表

汉尼拔和他指挥的坎尼之战

坎尼之战是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精彩战例之一,但这场战争与大部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运动作战取胜有所不同。是因为汉尼拔是在兵团战斗力和兵员数量完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与敌军进行正面阵地对战,完全依靠作战计划和临场指挥取得完胜。

战争的双方是古迦太基和罗马帝国,坎尼之战就是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

罗马帝国拥有当时欧洲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兵团,罗马士兵身体强壮,训练有素、久经沙场且意志坚定,发达的手工业为这支部队配备了精良的长矛、盔甲、盾牌和长剑。并且罗马兵团的成员为清一色的罗马人,无论语言、文化、信仰和战术训练等方面也都是相同的,因此配合默契度很高。在当时,罗马人集结的兵力超过十万人,而他们的重甲步兵方阵也是所向披靡。

而汉尼拔所率领的迦太基军团则相形见绌,在他的部队中的绝大部分是雇佣兵。有沿途征服和雇佣的高卢人,凯尔特人、西班牙人还有从非洲征召而来的各原始部落的勇士,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区,肤色迥异,说着各自的语言,穿着形色各异的服饰,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

汉尼拔的军队中真正的迦太基士兵只有两千五百名骑兵,迦太基人大多不愿意从军,只能依靠雇佣军保家卫国,汉尼拔通过各种手段也仅仅东拼西凑到大约七万人的部队。即便如此,自信的汉尼拔仍然大胆的决定与罗马人开战,并且选择主动出击。

当罗马人正集结军队尚未开拔时,汉尼拔兵出险招,率领大军在寒冷的冬季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出奇兵突入意大利境内。罗马人之所以没有在阿尔卑斯山设防就是因为阿尔卑斯山是不可翻越的山岭。

汉尼拔不仅翻过了不可翻越的阿尔卑斯山,还把他的六万大军连同几十头战象也带了过来,无法想象那样的庞然大物是怎么爬过雪山的,罗马人惊奇的发现汉尼拔没有在家修筑防御工事而是主动出击,竟然还从他们的防御间隙中间穿插了进来。

恼羞成怒的罗马人急着要消灭汉尼拔的部队,于是迅速抽调大军与汉尼拔决战。这支杂牌部队在汉尼拔的沉着指挥下,在特拉比亚和特拉西梅诺与罗马兵团进行了两次对战。急于求成的罗马军队一心要与迦太基部队硬扛,却被汉尼拔的部队打的丢盔弃甲,险些全军覆没。

碰壁之后的元老院这时候才意识到他们的对手非常强大,绝对不能与其硬碰硬,迦太基部队跋山涉水而来,又经历两次激战,绝对经不起消耗战。因此新任执政官费边决定和汉尼拔打持久战,拖死迦太基联军。这个策略确实正中汉尼拔的软肋,罗马人坚守不出,坚壁清野,临时组织起来的联军无法长久坚持。但这个策略并不是所有的罗马人都认同,高傲的罗马人不甘装怂。不久,费边下台,主战派上台再次集结军队准备歼灭汉尼拔。

公元前 216 年春,汉尼拔占领罗马重要的后勤基地坎尼城,罗马首脑再也无法稳坐,他们必须夺回坎尼城。坎尼城在汉尼拔手中不仅可以依靠这个后勤基地长期进行持久战,同时也对罗马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于是,罗马两位执政官率领十万精兵向南进军,寻找汉尼拔主力伺机决战。7 月底两军在坎尼城外的奥非都思河两岸扎营对峙,8 月 2 日,罗马执政官瓦罗率大军渡河东进,在东岸与汉尼拔部队对垒,双方十几万大军摆开阵势,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战况激烈,精彩纷呈的方阵对战。

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再加之在意大利境内的连续作战,汉尼拔的部队还剩四万四千余人,其中主阵地的重甲步兵只有三万人,各种骑兵八千人。汉尼拔根据自己队伍中不同兵种的特点将重甲步兵作为中军主阵,其中安插了作战经验丰富且意志坚定的老兵带领新兵作战,防止部队在顶不住压力时溃散。同时将精锐骑兵安排在两翼,准备主动歼灭罗马兵团的骑兵。因为罗马兵团的主力是重甲步兵方阵,他们骑兵部队数量少且不如汉尼拔手中游牧骑兵善于马上作战。

罗马人见到汉尼拔的主力部队全部展开在了自己面前,意识到这是一口吞汉尼拔的天赐良机。据记载,罗马兵团的总兵力应该在八万至十万人左右,主战方阵有七万余人,几乎是汉尼拔的两倍,除了四千名同盟军,清一色是罗马精锐,另外还有一万余人的预备队。瓦罗指挥部队快速前进,猛攻汉尼拔中军,只要能穿透中军阵地,就能将汉尼拔的部队分割开来,逐次歼灭,瓦罗对罗马兵团的战斗力非常有信心。

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远远强于这些杂牌部队,激战数小时后汉尼拔中军阵地渐渐支撑不住开始后退。对于这种情况汉尼拔早有准备,一旦罗马前锋部队即将撕破迦太基防线时,汉尼拔立刻派出两千精锐骑兵开始冲击突出的罗马步兵。随后,迦太基步兵立即补上将其继续挤成一团。

汉尼拔的骑兵部队经过数小时冲击,终于将罗马军队左右两侧的骑兵部队击溃,并冲到了敌军的后方,然后立刻调整阵型从后方向罗马方阵发起冲击。罗马指挥官根本没有想到迦太基骑兵会从自己的背后杀过来,而此时的部队已经挤成一团,根本来不及调整。

七万余人的罗马精锐兵团在自己最擅长的阵地战中竟然被四万多人的杂牌部队分割包围了,阵型被冲散的罗马兵团此时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无论怎样冲杀始终无法冲破包围圈。而汉尼拔的部队反而越战越勇,开始围歼敌军。

据史料记载,战斗结束时罗马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约七万人,数千人被俘,只有一万余人逃脱。坎尼会战几乎成为了单方屠杀。

知乎用户 云上听烽​ 发表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从来就不缺奇迹。不过,如果说半个连的志愿军能成功阻击美军 1 个加强团 6 昼夜,最终竟然还能全身而退,是不是听起来像是神话?不过您还甭不信,这事还真在著名的铁原阻击战中发生过。创造出这一令人不可思议奇迹的,是志愿军第 63 军 188 师 563 团 3 营 8 连。

说到志愿军 188 师,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可要说到解放战争时期华北野战军第一主力 3 纵 8 旅,可能许多人就有印像了。当年眼高过顶、骄横异常的傅作义第 35 军在与我军交锋时,其官兵常向我军阵地喊话:“你们是‘野 8 旅’吗?是,就可以打一下。要不是,趁早滚一边去!”

1951 年 5 月下旬,胜利结束第 5 次战役第一、第二阶段作战,奉命向北转移的志愿军 63 军被彭总紧急赋予在铁原一带填补战役缺口,坚决阻击美军北犯,掩护志愿军大部队后撤重整的重任。时任 63 军军长的傅崇碧将下属的 3 个师按 189 师、188 师、187 师的顺序梯次展开,节节阻敌北进。

这个部署给了 188 师几天准备时间,该师遂将第 563 团提前在高台山一线展开。这个团其前身便是大名鼎鼎的 “雁翎队”。该团团长马兆民将防守高台山主峰 255.1 前沿的重任,交给了 3 营 8 连。该连连长的郭恩志乃河北任丘人,出生于 1926 年,是 1944 年参军、1945 年入党,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立过 8 次战功的老兵。

此时,8 连历经第五次战役第一、第二阶段作战,全连人数已由入朝时的 150 余人降至不足 70 人,实际只有半个连的实力。8 连奉命防守的主峰前沿,实际是由 255.1 高地向东、向南延伸出去,直插山下公路、铁路联接点的两道山岭。北犯之敌必然要先拔除这个 “眼中钉”,方才能攻上高台山主峰。

实地勘察地形后,深知任务艰巨而全连实力又不足的郭恩志,给全连下达了连夜抢修工事的命令。而且郭恩志强调每个人不仅要为自己挖防炮的猫耳洞,还要尽可能多修几个射击掩体。这些掩体不仅要位置隐蔽,射界开阔,而且要尽可能疏散挖掘,彼此之间由暗壕相联,便于战时在它们之间往来机动。战斗经验丰富的郭恩志逐一检查每位战士的土工作业成绩,只要他觉得不合适的,便让立即返工,一直要做到让他满意为止。

6 月 4 日夜,187 师奉军部命令撤出一线。第二天一早,蓄势已久的 188 师开始迎接战斗的洗礼。位于高台山最前沿的 563 团 3 营 8 连首当其冲。美军骑兵第 1 师出动 2 个连兵力在空地火力掩护下,向位于山梁腿部的 8 连 2 排发起了猛攻。

8 连虽然此时仅有半个连的实力,但幸存者皆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他们按连长郭恩志的命令,当美军实施火力准备时,全排除留 1 名观察员在阵地上外,其他人都躲进了散在阵地各处的猫耳洞里。待美军步兵发起冲击,阵地上的观察员以哨声发出战斗准备信号时,2 排指战员按战斗预案,只让 2 个战斗组钻出猫耳洞,占领表面阵地。他们耐心将进攻之敌放至不到 30 米距离时,才以冲锋枪、轻机枪和手榴弹突然开火。

如此近的距离,负责直接火力掩护的美军火器顾忌伤到自己人而不敢开火,2 排 2 个战斗小组打出短促火力后立即沿暗壕机动到下一个射击掩体上继续开火。如此往复,美军压根就弄不清阵地上到底有多少志愿军。往往是刚发现志愿军一个火力点,美军调转枪口准备实施火力压制,结果子弹和手榴弹又从另外一个不曾预料到的地方飞了过来。这2个连的美军空有绝对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却被志愿军这种神鬼莫测的打法揍得晕头转向,空有蛮力却难以施展,带队的美军军官最后只得下令撤退。而这时候,2 排又适时投入 2 个新锐战斗小组,从溃敌两翼实施反冲击,但反击距离不超过阵前百米,收割完战果后立即返回阵地隐蔽,防敌炮火报复。就这样,首轮攻击,美骑兵第1师在 8 连阵地前沿扔下 80 余具尸体。

这场前哨战是此后几天 8 连与优势之敌周旋过程的缩影。虽说此时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尚未根据各部队实战经验总结推广 “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 等防御战打法。但郭恩志却已在实战中总结、摸索出将麻雀战与小兵群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进攻之敌规模适量用兵的战法了。

反观美军,战术上仍然是正面平推,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那套呆板的战法,有时候也会将坦克连加强给步兵,抵进 8 连防御前沿作直接火力支援。但在 8 连灵活的防御战术面前,回回都碰得头破血流。

▲美军步兵过于依赖火力支援,攻击精神非常糟糕

不过,您要说美军打仗不动脑子,那也是冤枉了他们。只不过美国人的脑回路在志愿军眼里看来,显得格外 “清奇” 罢了。有一回,美军步兵上来佯攻了一下,就往后退,但也不是跑回进攻出发阵地,而是猫在 8 连阵地前一个志愿军子弹打不着的断崖下面猫了起来,居然让编入美军的南朝鲜兵故意用中国话大声嚷嚷:“攻不上去就拉倒,咱退回去,用炮把山头炸平了再说。”

尼玛滴,这智商得有多欠费呀!真想这么干,有这么生怕志愿军不知道,非扯着嗓子嚷嚷不可的吗?还生怕志愿军不懂英文和斯密达话,非得用中文喊。这是傻瓜非得拿别人当傻瓜呀!不就是想把志愿军骗回猫耳洞,自己好乘机冲上来吗?于是,8 连不但没全部收缩回猫耳洞,反而派出 1 个战斗小组,前出到断崖前一个劲地朝下面扔手榴弹,让这伙北美傻缺加南棒怂蛋偷鸡不成,反蚀了好几把 “米”。

非但如此,郭恩志还在深更半夜,派出 1、2 个战斗小组悄悄潜出阵地,摸到美军宿营地前,狠狠地敲了睡梦中的美军一下。他们也不恋战,赶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无一伤亡地回到了已方阵地上。

有了白捡来的美式武器弹药,第二天 8 连又在阻击战中打出了新 “花样”。郭恩志找了几个会用迫击炮的战士,分别给他们标定了几个瞄准点。待美军步兵实施密集冲击时,先让迫击炮朝敌群前、后、左、右轰击,迫使敌人朝中间挤,然后再对着敌群中心实施急促射,直炸得对方屁滚尿流。

恼羞成怒的美军利用人数优势,向 8 连阵地发起了波浪般轮番冲击。8 连指战员在郭恩志指挥下毫不畏惧,沉着应战。机枪手王森茂被敌炮弹飞溅起来的土石埋住。他费尽力气从土里艰难地爬出来,又操起机枪扫倒了成片的美军。

美军虽然始终拿 8 连没辙,但却用绵密的炮火隔断了志愿军 563 团主阵地与 8 连阵地间的联系。188 师政委张迈君亲自将师部炊事班、宣传队组织起来,打算为 8 连前送弹药,几次都功败垂成。到后来,弹药渐少的 8 连只能让冲锋枪打单发,机枪打 3 发短点射,敌群不在 5、6 人以上就不扔手榴弹了。

非但如此,久攻不下的美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攻占了 8 连阵地侧后方一座海拔 600 余米的山头,对 8 连形成了 “泰山压顶” 的俯瞰之势。如此一来,8 连继续留在原阵地上已无太大意义,只能徒增伤亡而已。

于是,在友邻 563 团 1 营 1 连 2 排的拼死掩护下,郭恩志趁着夜暗,带着 8 连幸存指战员靠着仅剩的 13 发子弹和 1 枚反坦克手雷,竟奇迹般地从阵地西面一处断崖突围而出,返回了 563 团主阵地。

令人钦佩的是,久战疲惫的 8 连在补充了弹药后,竟围住团首长软磨硬泡,最终如尝所愿重返一线阵地,继续痛击北犯的美军。战后,据 63 军上报的战果统计,郭恩志率领的 8 连在铁原阻击战中坚持战斗 6 昼夜,顶住了美军骑兵第 1 师 1 个加强团兵力的疯狂进攻,最终仅付出了伤亡 16 人的代价,取得了毙伤敌 800 余人的骄人战绩。

此战结束后,8 连被志愿军第 19 兵团授予 “保卫开城钢铁连” 荣誉称号。指挥出色的郭恩志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 “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成为 63 军数万指战员中唯一获此殊荣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授予他二级自由独立勋章,金日成主席曾三次接见郭恩志。1953 年,郭恩志作为第二批 “归国英模报告团” 成员,荣幸地参加了国庆典礼,并先后 4 次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亲切接见。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郭恩志继续留在老部队,历任副营长、副团长,1980 年在 188 师副师长位置上离休。1984 年 10 月,郭恩志随同解放军代表团出访朝鲜,金日成主席竟然还记得郭恩志,在接风宴会上特意向他敬酒。

离休后的郭恩志仍然保持着革命军人本色,热衷于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1 年 9 月 13 日,传奇英雄郭恩志因病离世,享年 65 岁。

知乎用户 朱仨月 发表

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令拿破仑畏之如虎的人。

他每个里程碑式的胜利,身体都要损失点什么:右眼、右臂乃至生命。伤越严重,胜利越辉煌,但他从不退却。

说他是个 bug,不仅因为他战功赫赫,更因为他坚强的意志,是名将,更是英雄。

1771 年,纳尔逊 12 岁,走了海军上校舅舅的后门,成为了一名皇家海军。

1773 年,纳尔逊 14 岁,参与北极探险,船搁浅在冰中,纳尔逊下船捕猎北极熊

1779 年,提拔他的舅舅刚死,他就凭本事荣升海军上校,和舅舅平级,同时成为船长,年仅 21 岁。

  • 科西嘉之战

1794 年,纳尔逊参与科西嘉岛(拿破仑的故乡)争夺战。纳尔逊率领海军陆战队先后攻克巴斯蒂亚、卡尔维两处城堡,但他的右眼被守军飞石击伤,永久失明。

  • 圣文生之战

1796 年,西班牙倒向拿破仑,英国战略放弃科西嘉岛,西班牙舰队在圣文生角守株待兔,与英国皇家海军发生遭遇战。西班牙舰队数量占优,试图包抄英军。纳尔逊虽然不是总指挥,却能当机立断,带自己的船脱离舰队,反向突入敌舰行列。纳尔逊身先士卒,率领部下登上敌舰肉搏,先后夺下西班牙的圣尼古拉斯号和圣约瑟夫号。

此战,英军以 400 人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西军 800 人,俘虏 3000 人,史称 “圣文生战役”。战后,纳尔逊成为国家英雄,晋升海军少将

正如前文所说,他获得大胜,又要受伤了。1797 年,纳尔逊试图登陆西班牙圣克鲁斯岛,被守军击中右臂,不得不手术截肢。

右半边儿都快没有了的纳尔逊毫不在意,又上了战场。

  • 尼罗河口之战

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在非洲大陆上所向披靡。纳尔逊临时受命,千里奔袭追击法国舰队。纳尔逊的追击之路也不怎么顺利,他一开始并不知道法军去哪儿了,就在地中海四处打听。当他断定法军舰队去了埃及时,便火速赶往埃及。没成想,法军真的墨迹,他竟然先到了亚历山大港。纳尔逊见没有法国人的影子,就又去茫茫大海中寻找了,结果他走后第二天,法国舰队就到了。在海上转了一个月,纳尔逊再次袭击亚历山大港,这次让他逮着了。

法军特别淡定,军舰都下了锚,水手们也上了岸,整个舰队沿着海岸一字排开。纳尔逊把舰队分为两队,一队迎面而上,攻击法军,一队见缝插针,从法军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狭窄海域包抄。

双方鏖战,纳尔逊瞎了的右眼再度被铁片击中,同时掀起来他的一块儿脸皮,使他暂时失明。纳尔逊被带回船舱,医生给他缝脸。刚缝好,他又奔赴战场。

大战整整进行了两天两夜,直到英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英军伤亡 1000 人,法军伤亡 3000 多人,被俘 1000 人,舰队几乎全灭,拿破仑成了陆地上的孤军,不得已退出埃及。

此战的惨烈,某位英军海兵如是说:

我登上甲板,看看双方舰队情况如何——真吓人。整个海湾都被死尸所覆盖——他们的身体被撕裂、被烧焦、伤痕累累,除了裤子以外连一点衣服也没有。

  • 特拉法尔加大海战

1803 年,拿破仑企图攻打英国本土,派维尔纳夫中将率领法西联合舰队与英国海军周旋。拿破仑不满意维尔纳夫的执行力,派罗里西接替他。维尔纳夫不服,想要证明自己,于是带着法西联军主动迎战纳尔逊,双方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外海大战。

法西联军摆出了一字长蛇阵,纳尔逊兵分两路,像两把尖刀直接突入,把长蛇分割为三段。面对纳尔逊,法西海军本就是惊弓之鸟,加上维尔纳夫又是个草包,所以几个钟头下来,英军胜局已定。

悲剧还是降临了,在追击法军时,纳尔逊被狙击手射穿了胸膛。这一次,幸运之神没能把他从死神手里救下。与此同时,法军司令维尔纳夫被俘,纳尔逊死在了胜利的号角声之中。死前,他让人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和戒指交给他的未婚妻,他说:“感谢上帝,我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

特拉法尔加之战,英军死伤 1600 余人,法西死伤 6000 人,联军舰队覆灭,从此皇家海军无敌于海上,拿破仑也彻底打消了进攻英国本土的想法。即便如此,拿破仑还是深深敬佩着纳尔逊,令法军所有军舰悬挂他的肖像纪念他。

英王乔治三世闻讯流着泪说:“我不知道我们应该哀悼还是高兴,国家已经取得了海军史上最辉煌的胜利,但他得不偿失。”

最终,纳尔逊被送回英国国葬。2002 年,BBC 电视评选 “最伟大的 100 名英国人”,纳尔逊名列第九位。

纳尔逊取得了海战史上的许多光辉胜利,他的战术能力已然出神入化。他的勇气、责任和精神,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正如《诸神的黄昏》里所描绘的那样,神和巨人大战,他们纷纷倒下,而世界迎来新生。纳尔逊用生命换来了英格兰一个世纪多的海上霸权,也是这般壮烈。

彩蛋是,《海贼王》里的角色特拉法尔加 · 罗,就是得名于纳尔逊的落幕之战。

知乎用户 慕容垂 发表

东晋太元八年即公元 383 年秋天,秦、晋 “淝水之战” 爆发。当时,前秦天王苻坚亲自率领了八十万大军来到了项城,而作为先锋的慕容垂、慕容暐、梁成三人率领二十五万先锋军攻陷了东晋的郧城,前秦将军苻融也攻陷了寿春,随后不久,前秦荆州刺史梁成又率领五万大军攻入洛涧,局势对晋军十分不利。晋孝武帝司马曜十分害怕,立刻派遣谢石和谢玄叔侄二人,率领青州、兖州、徐州的 “北府军” 总共八万人,到前线应对敌人,谢玄便让刘牢之攻打洛涧。当时,刘牢之率领五千人赶到洛涧的时候正是深夜,于是刘牢之就趁着夜色,率领五千人偷袭梁成在洛涧设置的堡垒,成功斩杀了梁成和梁云兄弟,并且俘虏了王显等十多名前秦主将。五万秦军被五千晋军打的四散逃走,落入水中淹死的秦军达到了五千多人。第二天清晨,消息传到了苻坚那里,于是苻坚登高远眺淝水对岸,见到云雾缭绕的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便以为是东晋朝廷派来了百万大军。苻坚的内心感到了慌张,便对苻融说道:“谁说晋朝弱小呢?晋军明明很强盛啊!”

几年前的秦、晋 “襄阳之战” 中,东晋梁州刺史朱序战败被秦军俘虏,而朱序也随秦军南下,于是苻坚就让朱序去劝说谢石投降。然而朱序到了晋营后,就对谢石说道:“如今秦军刚刚被晋军打败,士气大挫,还没能够重新集结起来。我认为,晋军应该趁机集结,将松散的秦军全部打败。如果等秦军再次集结起来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打败他们了!”然而因为当时的谢石刚刚被前秦将军张蚝击败,同时,谢石听说苻坚的军队已经从项城南下到寿春后,也有点慌张,所以谢石本来不打算采纳朱序的建议的,然而因为谢玄和谢琰兄弟二人的极力劝说,所以谢石最终采纳了朱序的建议了。

随后,谢石与自己的两个侄子谢玄和谢琰,率领八万大军,来到了寿阳,与苻融所率领的八十万秦军对峙于淝水两岸。谢玄就隔淝水对苻融喊话道:“将军率领百万大军来到我朝境内,大概也是想要速战速决吧!可是将军现在却在淝水对岸摆下战阵,这分明是不想和我军速战速决啊!不如将军暂且稍微退后一点,让我军渡过淝水后,再与您一决雌雄,您看这样可以吗?” 苻融认为,应该趁着晋军渡过淝水的时候,将其全歼,这才是最好的办法。然而骄傲自满的苻坚却认为,就算东晋的八万大军全部渡过淝水,他也可以率领十几万大军,就轻松将晋军全歼,于是苻坚就下令让苻融向后退一点。

就在这时候,朱序忽然在秦军中制造恐慌,他故意喊道:“秦军被晋军打败了!” 于是秦军在向后退时自乱阵脚,相互践踏,谢玄和刘牢之二人趁机率领大军八千人渡过淝水,杀入混乱的秦军中,朱序也在秦军中和刘牢之里应外合,于是刘牢之和谢玄等人在乱军中斩杀了苻融,并且一箭射中了苻坚,秦军死伤惨重,秦军的尸体也将淝水直接堵塞了。之后,带着箭伤的苻坚只好与姚苌、权翼等率领几千人投奔了毫发无损的慕容垂,一行人狼狈的逃亡渑池,一路上饥寒交迫,风餐露宿,好不狼狈,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朝的追兵来了。虽然苻坚到了洛阳时,仍然重新集结了七万大军,但是因为随后各地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反抗势力,所以秦军也就没能力再次南下了,而朱序、张天锡等被秦军俘虏的晋朝将军也都随谢玄回归了东晋朝廷,晋军还获得了苻坚所乘坐的云母车,以及大量的物资。

淝水之战结束后,谢玄继续组织军队北伐,他派遣刘牢之北伐兖州,击败前秦兖州刺史张崇,收复了鄄城,又派遣将军郭满北伐滑台,迫使前秦青州刺史苻朗向晋军投降,于是谢玄收复了青州、兖州的全部地区。消息传到蜀地后,当地太守任权便发动政变,杀死了前秦的益州刺史,于是蜀地,以及襄阳,洛阳、盱眙、兖州、青州等地又全部回到了东晋版图境内,北伐形式一片大好。

谢玄在镇守兖州期间,在吕梁的河流上铸造堤坝,又在河流两岸建造栅栏,利用分出的河道来进行漕运,很好的解决了后方补给问题,于是北伐军的粮饷也就十分充足了。因为当时的前秦皇子苻丕受到来自慕容垂的严重威胁,所以苻丕便向东晋求救,于是谢玄便先派人送了两千斛粮食去资助苻丕,后又派出大将刘牢之率领大军,以帮助苻丕对付慕容垂的名义,北伐邺城。原本,刘牢之的军队已经成功进入黄河以北的邺城,有希望继续北上收复冀州、幽州等失地的,然而因为在随后的战争中,刘牢之先后在黎阳、五桥泽这两个地方被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打败,所以刘牢之也就只好退兵回到了鄄城,北伐事业不了了之了。

当时的苻坚正遭到姚苌、慕容冲等人的围攻,只好狼狈的逃出前秦首都长安,到五将山避难。于是东晋太保谢安便奉命率领大军,以救援苻坚的名义,北伐关中地区,然而谢安的军队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关中,就回来了,不过前秦太子苻宏也是在这一时期随谢安来到了东晋的。

其实,谢玄在被东晋朝廷启用,去镇守江北后,可以说是没有打过败仗的,除了他在 “淝水之战” 中表现良好外,在之前的 “君川之战” 中,谢玄的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

东晋太元二年即公元 377 年秋天,因为当时的苻坚已经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并且让高句丽,以及西域部分国家都向前秦称臣纳贡,所以苻坚便有了混一宇内的想法,于是他在这一年的秋天派出苻丕、慕容垂、姚苌、苟苌等人率领十七万大军攻打东晋的襄阳城。当时镇守襄阳的东晋将军便是上文提到的 “朱序”。因为朱序的顽强抵抗,所以秦国的十七万大军在襄阳与晋军对峙了一年的时间,都未能攻破襄阳,眼看着粮食就要完了。到了太元四年(公元 379 年)的春天,前秦御史中丞李柔上书弹劾苻丕在前线拖延战争时间,白白浪费了大量军用物资,所以苻坚便对苻丕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苻丕必须在这一年结束前,把襄阳打下来,于是苻丕加快了对襄阳的进攻。因为东晋襄阳都护李伯护向秦军投降,并且与秦军里应外合,所以苻丕和慕容垂等人,在李伯护的帮助下,成功攻陷了襄阳城,俘虏了朱序,而东晋荆州刺史桓冲虽然率领了十万大军,但是却因畏惧敌人,而在上明作壁上观,最终导致了襄阳的沦陷。

苻丕攻陷襄阳后,又立刻派出手下大将彭超率领六万大军攻打彭城、淮阴、盱眙等地,而镇守彭城的龙襄将军戴逯却抵抗不住了。于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就启用谢玄为广陵相、兖州刺史,都督江北诸军事,负责对抗彭超。谢玄到了兖州后,将青州、兖州、徐州的壮丁集结起来,组成了著名的 “北府军”,名将刘牢之也大概在这时候成为了谢玄的麾下大将。于是谢玄率领“北府军” 来到了泗口,并且派出一个叫做田泓的人去告诉戴逯说:“朝廷的援军马上赶到”的消息,希望彭城的军民能够多抵抗一会儿。然而田泓却在路上被秦军抓获,彭超赏赐了田泓很多财物,要求田泓欺骗彭城的军民说:“晋朝的援军已经被秦军全部歼灭”,田泓假装应允了彭超。然而等到秦军将田泓挟持到彭城外的时候,田泓却改口道:“谢将军的大军马上赶到,我在传话的路上,不幸被贼军俘虏,你们一定要顶住啊!”, 于是彭超一怒之下,就杀死了田泓。虽然如此,但是戴逯等人还是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

因为彭超的军粮囤积在留城,所以谢玄打算直接攻打留城,断掉秦军的军饷。可是因为计划泄露,被秦军得知,所以彭超只好从彭城退兵,去救援留城,于是谢玄就此解了彭城的围困。彭超恼羞成怒,又转头攻打三阿,将东晋幽州刺史田洛团团包围,朝廷又派出谢石等人救援三阿,然而这些军队到了前线后,去也畏惧不前了。谢玄得知这件事后,就率领 “北府军” 从彭城出发,先在三阿打败了彭超,救出被秦军围困的幽州刺史田洛。随后,秦军又走水路攻打东晋的君川。谢玄和刘牢之等人仅率领数千人来到了君川。当时正是深夜,六万秦军都驻扎在战船上,于是谢玄就让刘牢之率领几千人趁着夜色攻打秦军的战船和运舰。秦军一时措手不及,被刘牢之打的惨败,许多秦兵直接淹死在君川的河流中。彭超只好带着手下大将苟难狼狈出逃,六万大军已经基本丧生了,彭超、苟难这两个人几乎是一人一骑,狼狈的逃回前秦首都长安的。可以说,“君川之战”算是 “淝水之战” 的前奏了。

淝水之战结束一年后,因为谢安、谢石兄弟二人,以及他们的外甥女——崇德太后褚蒜子的先后去世,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了制衡战功赫赫的外戚家族 “陈郡谢氏”,又启用了会稽王司马道子为辅政大臣,所以朝廷也就不再支持北伐了,于是受到权臣司马道子排挤的谢玄最终在镇守兖州的任上病逝。谢玄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他要协助晋孝武帝司马曜重新混一宇内,再创一个清平盛世,他要亲眼看着大晋子民重新安享太平,然后他再效仿他的叔叔谢安那般归隐田园,东山高卧,过闲云野鹤一般的日子,以颐养天年,这也是中国古代众多名臣的最高的人生追求了。然而谢玄的这个梦想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他晚年因受到权臣司马道子的排挤,而郁郁寡欢,再加上叔父谢安,同辈的兄弟谢靖等人的先后离世,也让谢玄倍感凄凉,于是谢玄最终就这样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杜甫评价诸葛孔明所说的“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遗憾也莫过于此吧!

知乎用户 欧阳寒池​ 发表

有这么一只队伍,是由老实巴交的泥腿子,曾经抽过大烟的兵油子,刚从大牢里放出来的小痞子,以及一群满脑子理想主义,充满乐观情绪的小傻子构成,这只三万人的乌合之众在后勤保障常部长的配合下,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攻占 700 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共击溃数百个团的敌军,其间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 12500 公里,成功到达目的地。这只部队也成为众多穿越人士回到过去后练兵的一大目标。。。

先占个坑,没人反对就再多抄点。。。

夹带个私货:

欢迎大家来搞

知乎用户 马前卒 发表

17 世纪 80 年代 - 90 年代的清朝。

我们看看以下事件的时间序列:

  • 1661 年,康熙登基,清军攻入缅甸灭明朝。

  • 1673 年,吴三桂攻占湖广,福建陕西随之起兵。

  • 1681 年,清军攻克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结束。

  • 1683 年,施琅带清军占领澎湖,台湾郑氏政权被迫投降。

  • 1685 年,清军逼走雅克萨俄军。

  • 1688 年,清军第二次占领雅克萨,次年中俄谈和。

  • 1690 年,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东征被阻止在北京附近。

  • 1696 年,清军出击昭莫多(乌兰巴托)再战噶尔丹,消灭准噶尔帝国野战力量。

在地图上看,这几场战争的作战方向是这样的:

除了施琅进攻台湾之外,其他几场战争都需要野战军大范围机动作战,为装备攻城炮兵的重型部队规划数千里的后勤线,数千作战部队可能需要几万名军事化的运输队保障物资。吴三桂和噶尔丹的主力都逼近过清朝的核心统治范围,郑家此前也曾经通过海路突袭南京,沙俄则用西式枪炮构筑了要塞,必须在冰原上组建炮队围攻。清军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陷入长期对峙,都可能导致其他方向的敌人进入核心地带,破坏提供后勤的中原地区,带动大多数省份独立。

在 1685 年前后的十几年内,入关刚刚一代人的清朝在四个相隔数千公里的战场上先守后攻,每 2-3 年发动一次大战,奠定了除西藏外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四个战场之间的实际路程有 4000 公里(不是距离)左右,通讯时间要几个月,部队行军要一年以上,往往是前线军队就地铸炮比后方前送更快。所谓 “万里赴戎机”,对于这个时代的清朝高级军官来说绝不是夸张和比喻。(一等鹿鼎公韦抚远大将军少林寺方丈级晦明禅师天地会青木堂香主神龙教白龙使殿下扬州大侠讳小宝对此表示赞同)

中国历史地图の重绘

清朝前期最危险的一年,此时华东地区也不过控制了半代人

接下来就是准噶尔野战军直扑北京。

在康熙之后,雍正乾隆继续发动战略攻势,远征中亚,控制西藏,甚至翻过喜马拉雅山攻击尼泊尔,连续的胜利让长城不再发挥任何防御作用,甚至不再是进攻出发线。清朝前期统治集团的锐气和指挥能力,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奇迹。他们的子孙虽然衰弱,但步步后退的晚清居然能把祖先的多数战果保持到了 1911 年,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古代战争相关回答:

东北边防:
对于正在消亡的某些少数民族文化,应该进行保护还是顺其自然? - 马前卒的回答

清军火器战斗模式:
中国为何没大规模出现西方那种「排队枪毙」式的火枪阵? - 马前卒的回答

清朝的草原战略: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哪些战略意义? - 马前卒的回答

中俄争霸:
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占领所谓的 “漠北” 和西伯利亚并进行有效统治而中国不能? - 马前卒的回答

蒸汽机对旧格局的根本性冲击:
历史上有哪些当时看起来在下很大盘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的事? - 马前卒的回答

知乎用户 宅狼 发表

为啥没有雪风
雪风号驱逐舰,日本阳炎级驱逐舰第 8 艘,甲型驱逐舰。1938.8 开工,1940.1.20 竣工。
1941 年 12 月 12 日初次参战,并在菲律宾的黎牙实备进行登陆支援。其后于 12 月 24 日参与拉莫湾的登陆支援,但被 P-40 的机枪扫射而令油缸受损,并且有 6 名人员受轻伤。12 月 27 日,于棉兰老岛的达沃接受工作舰 “明石” 的维修。工程进行期间,重巡洋舰 “妙高” 因 B-17 轰炸机空袭而受损,而 “雪风” 在飞田舰长的指挥下成功躲避该次轰炸。
1942 年 6 月参与中途岛海战,当时为近藤信竹中将所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的一员。原本作为输送船团(运输船队)的护卫并预备从事防空战,结果作为主力的南云机动部队在海战中损失了全部 4 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而被逼撤退。
1942 年 10 月 26 日,参与南太平洋海战,当初为旗舰航空母舰 “翔鹤” 的直卫(南云忠一不信邪是吗?),结果 “翔鹤” 中弹。后改为航空母舰 “瑞鹤” 的护卫舰并与美军军机交战。是役,联合舰队失去了 148 名飞行员包括 2 名俯冲轰炸机指挥官、3 名鱼雷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和另外 18 名战斗机或其他组别的首长。参战的百分之 49 的日本鱼雷轰炸机、百分之 39 的俯冲轰炸机和百分之 20 的战斗机飞行员战死。海军航空兵的损失远大于之前的珊瑚海战役或中途岛战役。没有损坏的 “瑞鹤号” 和“飞鹰号”也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而被迫返回日本。
1942 年 11 月 12 日,护卫 “比睿” 号战列舰,比睿号重伤自沉。
1943 年 3 月 1 日,护航运输陆军船队,雪风号驱逐舰毫发无伤,其余 4 艘驱逐舰、7 艘运输舰全部被击沉。
1943 年 7 月 12 日,班加拉岛夜战,因吃水浅避过 1 枚鱼雷,而舰后方的旗舰 “神通” 号被这颗鱼雷击沉。
1944 年 6 月 19 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日军 “翔鹤”、“大凤”、“飞鹰” 三艘航母、两艘油轮及 600 余架飞机被击沉,其他 4 艘航母 “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 以及重巡“摩耶”,“高雄” 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雪风号则连弹片都没被擦到一块。
1944 年 10 月 24 日,莱特湾海战,雪风号参加护航栗田舰队。武藏号和 3 艘重巡洋舰被击沉,雪风号毫发无伤。
1944 年 11 月 21 日,随第 3 舰队途经台湾海峡,护航 “金刚号” 战列舰,金刚号被潜艇击沉。
1944 年 11 月 29 日,护卫 “信浓”[1] 号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被潜艇击沉。
其他克死同级驱逐舰的事迹略。
1945 年 4 月 7 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 “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舰队,为舰队的旗舰、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大和” 号战列舰护航。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大和想不沉都没有天理了……
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自大和以下,巡洋舰 “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 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雪风毫发无损。 战后,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 15000 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诅咒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 “初霜” 号驱逐舰同样撞上了水雷,大破着底。到 1945 年 8 月 15 日,1941 年时的联合舰队 82 艘驱逐舰只有雪风号还浮在水面。
太平洋战争期间雪风号航程 20 万公里,仅战死 10 人,5 任舰长善终,舰体只受过轻伤。
战后,雪风号被送给国民党海军,改名丹阳号。其加入国军海军那天,刘邓大军开始反攻,解放战争攻守逆转。
1966 年,丹阳号退役,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
1971 年 12 月 8 日,丹阳号被解体。同日蒋委员长遭遇神秘车祸,一病不起。
1971 年底,雪风的一部分被送回日本,结果 72 年日本金融危机爆发。

知乎用户 Caterphrac 发表

刘秀(位面之子,这个很有名) 大战前夜,王莽军营地突然被陨石砸中,然后又是大面积的流星雨攻击(网友认为这是刘秀的陨石召唤大法),天亮后刘秀趁势掩杀…… 后来他只身一人平定北方,把云台二十八将弄的黯然失色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教皇,被教皇绝罚后,带人十字军东征,一路直奔埃及,然后和埃及苏丹一起把酒言欢,苏丹被菲特烈二世的才华感动的泪流满面,当即一拍胸脯,耶路撒冷送你们了…… 腓特烈二世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国王…… 教皇的脸被打的啪啪响。然后腓特烈二世回国,一鼓作气打跑了教皇…… 因此得到外号 “人间奇迹”。
法国大孔代亲王,三十年战争中,23 岁的大孔代第一次指挥战斗,带着 2.3 万人(多数是新兵),面对西班牙 2.8 万人(全部是弗兰德斯的百战精兵,绰号步兵之花,当时西班牙靠他们打遍世界,是什么战斗力可自行脑补),统帅德梅洛也是经验丰富的西班牙名将。然后两军正面硬杠,然后法军以死两千人的代价击毙 8000 西班牙士兵,俘虏 6000 人,德梅洛当场阵亡…………
罗德岛战役,十字军残部,医院骑士团的 7000 人对抗土耳其苏莱曼大帝 20 万大军,土耳其围攻六个月不克,损失五万人(一说十万人),最后 医院骑士团通过谈判全部撤离罗德岛……………………
西蒙 · 海耶 号称世界第一狙击手,芬兰人,在苏芬战争中用一把没有狙击镜的步枪击毙苏军 500 余人,后被苏军狙击手一枪打飞半个脑壳——然而他没死,不仅没死还活蹦乱跳的活了 97 岁高龄。
张桃芳 原本射击训练中差点被淘汰,然而经过其刻苦练习,朝鲜战争中单身作战一个月,用没有狙击镜的裸枪击毙美军 242 人(狙击手里多挂 B)
奥蒂 · 里昂 · 墨菲 美军战斗英雄,在法国曾一个人攻下一个机枪阵地,阿登战役中,一个人在燃烧着的坦克歼击车里,冒着炮弹爆炸的危险,用一挺车载重机枪毙伤各个方向来的德军数十人,并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击毁六辆坦克…… 后来老爷子坐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出去浪,坠机身亡…… 囧
314 中越南沙海战 中国以伤一人(一名战士手臂受伤)的代价,击沉越南军舰一艘,越军阵亡六十人以上,一艘越南军舰投降…… 囧……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战争史上从来不乏挂 b
…………………………
补充一个,朱棣,风系法师,和建文帝的明军正面杠时,有两次是杠不过了,每次杠不过都会沙尘暴,而且都是对着明军吹,然后燕军趁势掩杀……

知乎用户 隻狼 发表

答案没看完,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开门见山:我入朝志愿军指挥官郭忠田和他领导的官兵

创造了 215:0 战损比辉煌战绩的我志愿军郭忠田(引自陈辉. 郭忠田: 创造战争奇迹的战斗英雄 [J]. 党史博览, 2002(11):22-25.)

我初识这位英雄是初中在一本军事杂志上读到过他的事迹,当时惊叹于他的指挥艺术和志愿军官兵的战斗素养,把在欧洲战场上不可一世的美国人打得满地找牙。

背景介绍:1950 年 11 月 25 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我志愿军 24 军、38 军担任主攻并负责穿插价川、三所里阻击敌人退路。38 军 338 团经过 14 小时急行军到达三所里成功完成合围任务。这时前方战报联合国军有向龙源里逃窜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堵住,那么第二次战役的成果将付之东流。我志愿军指挥部立即下达指令,命令郭忠田所在的 337 团死守龙源里,郭忠田的二排作为尖刀排担上重任——坚守葛岘岭。

第二次战役战况图(据百度百科)

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葛岘岭是一个一边靠山一边通路的地点,这场阻击战怎么打,就要看指挥官的艺术了

二排到了龙源里, 连里分配他们坚守葛崛岭。这时敌人还没有退下来, 战场一片肃静。郭忠田到达主峰, 观察地形: 山头北侧, 距公路不远有一个山包, 山包上有一块巨石, 公路正好在这拐弯, 什么车到这里都得减速。郭忠田看中了这块地方。

阻击战发生的地方(不会科学上网,只能找网图表明)

郭忠田带兵很严格,也非常注重士兵的生命。他要求士兵构筑工事一丝不苟。在葛岘岭的山包上,他发现了一块巨石,巨石底部是一处天然的石洞,可以供战士们躲避炮火,把火力点架设在山包左右两侧。同时命令士兵加紧构筑工事。

战士们叫苦连天抱怨道:入朝一个多月了,白天黑夜只要停下来就挖工事,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一回也没用上过。工事刚刚挖完,说不定一个命令又拍拍屁股走人了,工事又白挖了。

郭忠田听了很生气, 但这次他没有发火, 耐心地对大家说:“毛主席说打仗有矛有盾, 咱们修工事就是造盾。美国佬的矛尖, 咱们的盾造结实了, 他们就扎不透。咱们做 100 次工事, 用上一次就够本。盾造好了, 一会儿仗打起来, 就能少流血、少死人!” 大家觉得排长说得在理, 连连点头, 挥锹猛干起来。

郭忠田对大家造的工事还是不满意,又命令战士们到山头另造了一个假工事他说道 “跟美国佬玩一个真假美猴王”。事实证明,这个迷惑性的假工事成为战士们保命工事。

早晨 8 点,美军的残兵败将果然向龙源里方向逃窜而来,郭忠田从望远镜里看到:总共有 4 辆小汽车、3 辆十轮大卡车、1 辆吉普车。在进入二排的攻击范围后,一顿火力招呼全歼敌军。郭忠田命令战士们立即打扫战场准备迎接下一轮进攻。

不久,就传来了坦克的轰鸣声,50 多辆坦克向阵地方向开进。要知道面对 50 多辆坦克可不是好对付的。有战士提议:打他狗日的,用手榴弹炸!

郭忠田却迟迟不肯下达开火命令,一直保持冷静,等待最佳的开火时机。

坦克已经来到了眼前, 战士们急了:“排长, 还不打呀? 敌人都跑了!”“把敌人坦克统统放过去, 谁也不准开枪!” 郭忠田终于开口了, 但他的命令使全排大吃一惊。“排长, 你疯了? 连长、指导员不让放走一辆坦克、一辆汽车, 放走了敌人, 怎么向连里交代?”“少废话, 我是排长, 听我的!” 郭忠田火了
郭忠田不仅眼中冒火, 手上冒火, 心中也在冒火。每过一辆坦克, 履带都像压在他的心上, 但他还是强压怒火。他心里清楚, 这个时候, 指挥员一旦感情用事, 不冷静, 后果不堪设想。他们排没有火箭筒, 没有炸药包, 没有反坦克雷, 靠步枪和每人仅有的 4 枚手榴弹对付几十辆美军坦克, 纯属白白送死, 上级交给的阻击任务也就彻底泡了汤。

放走了坦克车队,紧随其后的就是美军的运输车队,这可是 “山珍海味” 啊,郭忠田毫不迟疑,下达开火命令,多辆运输卡车毁坏在路上阻碍了后续逃窜部队的通行。

郭忠田有意放走美军坦克, 过后不但没有受到批评, 而且还受到了连长和指导员的表扬。

开过去的坦克车发现后院着火,招呼着同伙想回头来报复,3 辆坦克纠结了 200 多人向阵地发动攻击。山下的美军还呼叫了空中支援,天空飞来了 30 余架次的轰炸机,成吨的炸弹、汽油弹倾泻在阵地上。正当美国人洋洋得意的时候,那些炸弹汽油弹都落在了郭忠田设置的假阵地上了。二排战士毫发无损。

趁空袭的间隙,志愿军战士还击向阵地扑来的美国佬,照样是一顿火力招呼,留下 80 多具尸体仓皇逃窜。

狡猾的美军坦克在一阵弹雨之后, 加大油门猛然向被打坏的汽车压去, 后面坦克又将压碎的汽车推进沟里, 堵塞的道路很快就被疏通了。后面汽车、炮车上的美军欣喜若狂, 潮水般向二排的阻击线涌来。眼看大量美军汽车、炮车就要通过二排的封锁线, 郭忠田急了:“刚才放走坦克是迫不得已, 现在你汽车、炮车也想溜, 没门!” 他命令全排狠狠地打, 不准放走一辆美军车辆。一辆美军炮弹车的油箱被打着了, 巧公分的榴弹炮在山沟里连续爆炸, 吓得美军车队不敢前进一步, 顺着原路往回退了很远。

下午两点,又来了 100 多架次的飞机进行空袭,依然是全部打在了假阵地上,美军又是扑了空。

美军在连续炮火覆盖后又进行了几轮进攻,全都被志愿军战士打了回去。

5 点多钟,美军工事减弱,志愿军大部队赶到,337 团圆满完成阻击任务。

打扫战场的时候:

在二排的阵地前躺着 215 具美军尸体。连长过来了, 郭忠田把全排集合起来, 一个立正:“报告连长, 全排一个也没少, 除了五班长的耳朵有些震聋外, 没有一个伤亡。” 他又清查了一下今天的弹药消耗, 共打了 1305 发子弹和 14 枚手榴弹; 而他们的战果是, 除了消灭 2 巧名美军外, 还缴获和击毁美军各种火炮 6 门、汽车 58 辆。

知乎用户 飞翔的阿豹 发表

著名的胡家窝棚战斗

东北野战军 3 纵 7 师 21 团 3 营,这支小部队跟随 3 纵在攻下锦州后一路向北行军加入战场。25 日晚,3 纵 9 师在占领詹家屯后向黑山东北方向的五间房和烂泥泡进攻;8 师在正面向 71 军攻去;7 师则经过尖山向胡家窝棚方向追击。3 纵的各师就像一股旋风一样走一路打一路,7 师的前卫营 21 团 3 营在北山扑了个空后遇到了几个被国民党抓去干活的百姓,这些百姓告诉徐副团长胡家窝棚里车多短枪多。徐锐副团长和李德章副营长商量后确定胡家窝棚里至少是个军部,于是便马上下令扑上去:8 连迅速穿过胡家窝棚西北插至胡家窝棚以东,截断敌退路;营部率领 7 连攻占村西北的高地;9 连作预备队。

8 连在穿过胡家窝棚西北部时竟被一支国民党部队误认为是友军,直到快穿出开阔地时才受到攻击。而后 8 连迅速展开发起进攻夺取高地,3 排在机枪的掩护下攻占了小高地;2 排一路向东突击俘虏了 1 车的国民党军官后插进了村东的炮兵阵地上,随后与 1 个营的守军展开了激战;1 排在 3 排打退国民党数次反击后上前厮杀。8 时,7 师的山炮连赶到,配合 7 连、9 连拿下了胡家窝棚西面的全部阵地,7 连、9 连顺势前冲。徐副团长和李副营长赶到了 8 连战斗的地方——1 排在接替 3 排的阵地后大部伤亡,3 排只剩一个战士,插进村东炮兵阵地的 2 排官兵除 1 位副班长跑出报信外全部阵亡。3 营就像是 1 把尖刀,在打斗刚开始就刺进了敌人的神经中枢,使其肢体随健在但并无有效指令指示其行动。

**当然,按理说国民党军一个兵团部应该拥有警卫部队、通讯部队、运输部队、炮兵部队等许多部队。算上各种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一个兵团部应有数千人。**3 营能够顺利凭借不过几百人的兵力冲散第九兵团兵团部离不开廖耀湘的配合,这位第九兵团司令官在 3 营即将摸上来时,正在胡家窝棚以东的高地上观察地形,他发现兵团部周围的新 1 军军部、新 3 军军部及各师师部都发生了战斗,好像林彪的部队一夜之间就打到了眼前。随后他发现有一支解放军的小部队正沿着一条河楔入兵团部和新 50 师之间,面对近在眼前的战斗,廖耀湘慌不择路直接扔掉了自己的兵团部头也不回的跑去新 30 师师部。失去了司令官的第九兵团兵团部收到攻击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反击,在感受到更多的兵力涌来后,不久便原地溃散。

而受惊的廖耀湘一路跑到新 30 师师部后,又跑去了新 22 师师部,在这里,狗急跳墙的他竟用明语向兵团各部队喊话,最终导致了第九兵团的覆灭。

总结一下,21 团 3 营以一个营的兵力冲散了有数千编制的第九兵团的兵团部。一方面,导致了廖耀湘慌不择路的逃跑,以至于最后用明语向各部队喊话,被东野司令部成功收听,直接导致了第九兵团的覆灭;另一方面,3 营的报告让林彪准确判断了第九兵团的的具体位置,随后变下发命令让各纵队发起全面进攻 在收听到了廖耀湘的明语喊话后精确了第九兵团各部的位置及动向,最后成功的布置了歼灭第九兵团的作战 保障了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


如果觉得写的还 OK 的话,欢迎各位大哥点赞同或关注。

关于辽西战役的过程我在文章里有写:

知乎用户 坦克世界 发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坦克花样繁多,可谓是 “百花齐放”。外网上的一部视频就评出了二战中的 “十大怪物坦克”

第 10 名:“突击虎”(“突击虎” 居然垫底!没有搞错吧?)

“突击虎(Sturmtiger)”也叫 “强虎”。是一种重型自行迫击炮,主要用于城市巷战。该车装备了拥有巨大杀伤力的 380mm 臼炮,对固定的工事建筑物拥有巨大的破坏力。有报告称其一发竟然击毁了美军 3 辆 M4“谢尔曼” 式坦克

第 9 名:“猎虎”

“猎虎”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研发生产的一种坦克歼击车,使用虎王坦克的底盘,装备了一门 128mm55 倍径反坦克炮。这门炮发射的穿甲弹重达 62 磅,在 1000 米外能击穿 230 毫米装甲,3000 米以外仍然具有 173 毫米的穿甲能力,着实令人胆寒。

第 8 名:A39“土龟”

A39“土龟” 是英国于 1944 年开发的超重型坦克,最终并未量产。其发展目的是为突破战场上的坚固防护地区。为了抵挡德军的 88 毫米炮,“土龟” 的正面装甲厚达 228 毫米,炮盾装甲也被强化。这也导致了该车的机动性大大降低:78 吨的重量加上只有 600 匹马力的汽油引擎令行走速度奇低,而且难以运送,就算能在二战完结前装备,也难以伴随友军装甲部队前进。

第 7 名:FCM 2C

1916 年,法国攻击炮兵司令埃斯蒂安将军着手研究一种法国陆军所缺乏的重型坦克。这项研究就诞生了这辆 “巨无霸”——重达 70 吨的 FCM 2C 坦克。FCM 2C 的车组由至少 12 名成员构成,强大的火力和防护性也令人满意。但如何运输这个“巨无霸” 却让法军十分头疼:该车只能通过铁路运输,因此为每辆坦克制造了两辆特别的运输车,他们分别连接在 2C 坦克的前和后,而坦克被从两头 “悬吊” 起来,坦克本身也成为运输车的一部分。3 辆 FCM 2C 的运输就需要一整列火车……

第 6 名:TOG I/II

TOG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英国研发与制造的重型战车,主要针对法国北部泥泞又充满壕沟的战场而设计。TOG II 型是 TOG I 型的一个改良型,超长的车身也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 5 名:T28/T95

1945 年,美国陆军设计了 T-28 超重型坦克,主要是用来对付德国陆军的超重型坦克和 88 毫米反坦克炮的正面攻击。原计划生产 25 辆,不过到最后只生产了 2 辆。原称 T95 自行火炮,1946 年 6 月改称 T28 超重型坦克。整车一共装了四条履带十六套悬挂,两侧八个悬挂独立组成了一套可拆卸组件,把两侧悬挂去掉车身宽度则从 179.5 英寸减少到 124 英寸的。在阿伯丁试验场第一次拆卸外侧履带用了四位乘员四个小时时间。当熟练以后,同样一组人在第三次拆卸的时候也用了 2 个半小时。

第 4 名:Type 100 O-1(百式 100 吨重战车)

百式 100 吨重战车是日本陆军研制的第 1 种 “战车战型战车”,使用时间为 1942 年—1944 年 12 月,总重为 100 吨。结构为多层铆接,主要用途是打击对方坦克,支援己方步兵。在试验期间,这种重战车开出去后导致道路破坏、桥梁倒塌,即使在野外测试也多次发生淤陷。转向不灵活,战场运动作战能力不足,很令日军恼火。该车只造了 1 辆样车。1944 年 12 月,该样车被下令解体。

第 3 名:FCM F1

该车的尺寸和防护等级于 1940 年被确定,重量大约为 140 吨。尽管有两台引擎,但它的速度仍然十分缓慢。这种坦克设计的初衷是用于突破纳粹德国的防线,而不是用于对付敌军的坦克。法国军方曾经订购了 12 辆用于取代 2C 超重型坦克。但是在生产开始前,法国就投降了。因此,仅有一辆木制模型被制造出来。

第 2 名:E-100

E-100 是德国 E 系列 “末日战车计划” 中的最后一种型号。该车的研制工作是从 1943 年 6 月开始的,在希特勒的主持下,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预计的 E-100 坦克战斗全重 140 吨,乘员 6 人。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而到了 1944 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 “鼠” 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 E-100 坦克的命令。这样一来,E-100 超重型坦克就流产于样车研制阶段,工厂仅生产出样车的车体部分。我们现在也只能在《坦克世界》里见到 E-100 的 “完全体” 了。

第 1 名:鼠式(恭喜 “鼠爷”!)

八号坦克 “鼠式” 是由德国保时捷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设计的超重型坦克,战斗全重达 188 吨,是当时最重的坦克。该车只生产了两辆,一辆无武装只用作验证,另一辆装备了一门 128mm 主炮和一门 75mm 同轴副炮,这在当时是足以摧毁任何装甲车辆的武器。1945 年春,苏联军队攻占了鼠式坦克位于柏林的测验场,但两辆鼠式坦克均遭到了德国人不同程度的自毁。

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白云龙​​ 发表

说芬兰话的雪,说越南话的树,说中国话的夜。

知乎用户 正宗好鱼头​ 发表

看了下答案说的都是人,我来说个 bug 的阵法:戚继光的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 12 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 3 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鸳鸯阵” 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 “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 “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 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知乎用户 烎火 发表

1840 年到抗美援朝结束时的中国军队。

知乎用户 十一点半睡觉 发表

再更新几个另类 bug

1. 赵孝成王,先是上党这个地方,太守敢送他敢收。然后长平之战跟秦军僵持的时候外交不跟其他五国搞,反而派人跟秦国搞,搞得其他几国搞不清这俩是不是已经和谈了所以选择吃瓜。最后放开手脚在秦昭襄王换下年轻的王纥换上四大名将白起的时候换下四大名将廉颇换上年轻的赵括。一系列操作堪称 bug 级的智熄。

2. 三国的曹丕,夷陵之战不选择趁南方不注意下去偷屁股。仗打完了没有选择偷失败的蜀汉反而选择偷打赢了的,士气正旺的东吴,然后给了蜀汉急需的喘息之机。成功让自己儿子被葛贼骚扰到雍凉不卸甲,中国不释鞍。

3. 萧衍,任用候景导致江南尸横遍野,自己被困在宫中,自己一个素食主义者最后不得不靠吃鸡蛋活命。

4. 唐玄宗李隆基,李泌的计划不听,非要让哥舒翰出潼关一波送光唐军主力,然后自己拍拍屁股入蜀去了,搞不好是想去当汉中王,所以长恨歌里管他叫汉皇怕不是有别的深意。

5. 司马光,先是无脑废除新政,再把西军拼老命打下来的西夏领土免费送回去,然后把军制改回去,导致西夏反扑,从而即便未来宋哲宗玩命灭西夏(河湟开边),也没有像王安石时期的战果。而且导致河北空虚,为靖康耻埋下祸根。

矮油,有人看,那我再更一个正经的。

耶律大石,夹山之战金灭辽后,率领辽国衣冠西渡,建立西辽,同时东征西讨,稳固了西辽,一直到西辽为蒙古所灭。

下面继续是不正经系列。

说的人太多了,说一个物件儿。

6. 宋太宗的阵图,北宋明面上有着 70% 的对外战争胜率,但是领土甚至不如秦。原因就是宋代的皇帝除了太祖和哲宗以外都有小毛病,不是脑子不合适就是瞎的 “小” 毛病。比如太宗,一个哥哥搞了政变,自己不知道搞没搞的人,对军队和将领的控制欲反而强于自己哥哥,以至于每逢大战甚至要让将领按照自己摆的阵图打,这位爷坑死了杨令公之后就这么继续作贱着大宋的健儿们。试想当时辽人开化远不如后,骑兵悍勇,将领本来压力就大,还得按着阵图打,照着阵图稳输,不照着阵图算抗旨。

牛逼。

7. 赵构,就是我下文中提到的 shit。假设 LOL 里你家中单在三路全线进攻时一个人打穿中路。你应该咋办?

A. 保持推进,拔掉塔依靠视野差距在野区逼团。

B. 五人抱团逼大龙,然后靠着中单的牛逼操作团灭后上高地。

C. 把上下两路分带的人撤回家,然后看戏等着自家中单被抓。

任何脑容量超过 100cc 的生物都会选 A/B。

臣构选 C

牛逼

然后中单岳飞把来 gank 他的金兀术在人数装备均是劣势的情况下反杀,然后准备反推!自己上高地!

这时候你会选啥?

A. 把撤回来那两路继续推进,让中单休整补充装备,然后再图谋高地塔前逼团上高。

B. 让撤回来那两路跟着中单直接一波五打三上了 tmd 的高地。

C. 强行绑住你家中单,替他按下 B。然后再 Alt+f4,再点投降。

选哪个?

我觉得只要不是单细胞生物乱爬,一般都会选 A/B 吧。

但这个爷,他又选 C 啊!!!!!

我以为他只是 J8 有问题!原来问题在脖子以上啊!!!

这得什么脑子才能选出来 C?!

然后就把愤然辞官回家的岳飞因为一句必杀飞始可和就给连着他大儿子一起杀。

牛逼

所以这人坟还没被刨吗?

以下原回答


先说中国历史

按时间顺序说。

1. 先秦时的白起,这个不多赘述,牛逼在不败以及斩俘。

2. 汉初的韩信,三次水边用兵,三种不同的战法破敌。同时还有刘邦那变态的用人和萧何的开挂后勤。

3. 西汉时的汉武帝,把中国一个农耕国家搞得骑兵多于步兵,这一点在汉族王朝里可以算罕见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时放任渔阳不管,坚持让卫霍二人突击匈奴也是胆子大的不行。

4. 三国的诸葛亮,这一点在知乎已经吹了无数次了,首先是历史罕见的正面刚的能力。同时还有不逊于萧何的后勤能力,以及能与卫岳戚三人并列的练兵水平(将蛮人整编为虎步军与无当飞军。)

5. 唐初的李世民,中国历史上军事天赋最强的封建帝王。而且是个三天追敌不解甲的狼灭。与东突厥签了三年不平等条约后就派李靖把吉利可汗抓来给爹跳舞。还凭借着个人魅力让异族将领为自己杀身殉葬(最后被唐高宗阻止。)当之无愧的天可汗。

6. 中唐的李泌,在平安史之乱时坚守潼关不出并派李光弼攻打范阳经略河北的战略眼光在中唐可以说是独一份。

7. 中晚唐的张议潮,河西独立战争的领导者,在大唐基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河西走廊回归唐庭。

8. 岳武穆,郾城之战以劣势背嵬军与部分游奕军硬抗大金的冷锻具装骑兵(铁浮屠)。然后吊打之。同时练兵也是中国历史上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的。而且拥有极高的政治情商,最早将迎回二圣改为迎回天眷,但可惜领导是坨 shit。

9. 南宋孟巩,岳家军传人,蒙古攻金不克时率宋军北上,接连大破金贼,最终于蔡州枭了金哀宗的首,雪了靖康耻。可惜后继无人,贾似道玩弄权术甚于军事。

10. 元大将速不台,先与师傅哲别(郭靖的摔♂跤老师)横扫南俄,并把拔都打成了俄罗斯沙皇之一,让俄罗斯变成了金帐汗国。之后西征多瑙河,大破欧洲联军。让欧洲人再次匍匐在上帝之鞭的威名之下。

11. 朱元璋,用人依然历史顶级,而且建立了第一个以南京为都一统天下的政权。同时在捕鱼儿海全灭北元骑兵,彻底稳固住了新生的大明。

12. 戚继光,这个不用多说,中国历史上练兵水平的又一座丰碑,建立的戚家军不光是防备倭寇,在入朝作战和抵抗后金的过程中也立下显赫战功。

13. 大清想不出来,也算是个 bug 了吧。

知乎用户 赫奕​ 发表

怎么没人提李存勖啊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毛爷爷都说好。
李存勖,后唐庄宗,伶官传序里那个末代帝王。
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小白。
河东与契丹最激烈的战争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后梁贞明三年(917)。是年三月,契丹攻陷新州后,又大败周德威军,气焰嚣张,“乘胜进围幽州,声言有众百万,毡车毳幕弥漫山泽” 将幽州围困近二百日。李存勖在与后梁决战河上,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先派遣李嗣源、阎宝二军,后又增派李存审一军,共步骑七万,会于易州。当时,契丹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且骑兵众多。据此,晋军舍弃平原,于山中行进,又伐木为 “鹿角”,人持一枚,止则成寨,使契丹军无法发挥骑兵之优势。交战的结果,“契丹大败,席卷其众自北山去,委弃车帐铠仗羊马满野”;晋兵追击,又俘、斩万计。另一次在龙德元年(921)十一月。契丹主在汉人卢文进、王郁的勾结唆使下,“悉发所有之众而南”,迅速攻陷涿州。李存勖亲自率亲军五千迎敌。当时,面临契丹大军,晋军军心摇荡,“将士皆失色,士卒有亡去者,主将斩之不能止”。部分将领建议退守魏州,避其锐气。李存勖并未因此动摇。他激励将士说:“吾以数万之众平定山东,今遇此小虏而避之,何面目以临四海亲自率军先进。至新城北,李存勖分两军进击。时沙河桥狭冰薄,契丹陷溺死者甚众。契丹主获悉前锋挫败,举众退走。李存勖为了给契丹军更沉重的打击,率军继进,在望郡与契丹军接战,大败契丹。时值大雪弥旬,平地数尺,契丹军 “野无所掠,马无刍草,冻死者相望于路 " 其后,契丹长时间不敢南犯。

知乎用户 Wenlock 发表

各人觉得最 bug 的中国古代名将:汉朝的霍去病 和 唐朝的李靖~

霍去病少年英才,辗转大漠,人形 GPS 精确打击匈奴,作战时不拘一格,想象力十足,骑兵突袭,正面硬刚,大迂回追歼,无所不能,战绩彪炳,封狼居胥,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

李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千公里的战场宽度,当今通讯条件都没把握的仗,他居然在一千多年前打赢,屡次率部在高纬度寒带和高原地区连夜强行军奔袭,取得大胜,在战役决定时机的把握,以及在战役决定点上使用小规模精锐部队给出致命一击的指挥能力堪称艺术!

知乎用户 麋鹿的人 发表

武器、部队什么的有没有 bug 我不太清楚,但有一个人是绝对是中国历史战争上的最大 bug。先看看大家对他的评价:
首先是他的老大梁武帝萧衍:“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再看看史书的评价《梁书》:“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 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南史》:“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虽南风不竞,晚致倾覆,其所克捷,亦足称之。”
吕祖谦:“陈庆之以东南之兵数千入中原,士马强盛之地,大小数十战,未尝少挫,遂入洛阳。六朝征伐之功,未有若是之快者也。然卒以败归,理亦宜然。何以言之?夫孤军独进,不能成功,自古皆然。”
还有伟大的军事家毛爷爷,只有八个字:“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比白起、李牧等一大票名将丝毫不差甚至还超过他们的人,最主要的是,只算打仗的话
他没有输过!
没有输过!
没有输过!

这是最大的 bug 了吧
先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个人的背景
陈庆之,陈子云(484 年―539 年),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是一个生活在那北朝时期的,一个完完全全的书生,三十好几的时候还连普通的弓弩都拉不开,估计也就只能拿刀,挥刀什么的不能指望,估计鸡都杀不了,自然骑马射箭这些事也是跟他没关系的。少年时为梁武帝的随从,而且很得皇帝的欢心,为什么呢?
首先肯定是他自幼便跟随萧衍。在一个就是萧衍酷爱下棋,皇帝的棋瘾一上来那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会自己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这么一个从小跟到大还能说下就下的人自然甚得萧衍的欢心。
这么一个陪皇帝下棋的人,是怎么变成后来逢战必胜的白袍将军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叫元法僧的人了,本来萧衍登基之后,只把陈庆之任命为主书,并未授予任何实权,而在普通六年(525 年)的正月,身为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了,不过很快就被收拾了,为了活命元法僧在彭城投降了南朝的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可能觉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危险,于是就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和胡龙牙、成景俊一起率梁军前去接应。在战场上溜了一圈回来之后,萧衍有把一个护送的活交给了陈庆之,任命他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率 2000 人送豫章王萧综镇守徐州。毕竟只是护送,萧衍也没有派有实力的将军去,于是,一个属于陈庆之的时代开启了。
因为在同年五月,魏遣安豊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二万军队阻止陈庆之的护送队伍,屯据在陟口。元延明先遣其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梁军的进军路线。陈庆之率军进逼其垒,魏军一鼓便溃。本来已建立大好优势的梁军却因为豫章王萧综的猪队友行为,而兵败,在同年六月,萧综可能是觉得己方不占优势,于是乘夜离开梁军投降北魏。天亮后,梁军找不到萧综,却听见魏军在城外说:“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汝尚何为!” 于是梁军溃散了。魏军进入彭城,乘胜追击梁兵,重新夺取了之前被攻占的城池,一直到宿豫才返回。梁军损失十之七八,这个时候就显示出了陈庆之的不凡,因为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得以全部生还。
普通七年(526 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来阻挡他,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五十二城,俘获七万五千人。陈庆之因功升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以上只是陈庆之的初露峥嵘,直到大通元年(527 年)他才真正成为一军之将,十月,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同时,梁武帝萧衍诏寻阳太守韦放领兵与曹仲宗等会师。韦放军营垒未立,北魏散骑常侍费穆率军突然到达,韦放仅有 200 人,但士卒殊死奋战,以一当十,终于把费穆军击退。北魏派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将领率十五万大军来救援,前锋到了离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想要迎战。韦放认为北魏的前锋必是少量精锐,如果打赢了,不足以成为功劳,如果打败了,还会动摇军心,兵法上说以逸待劳,不如不打。陈庆之说:“魏人远道而来,都已经十分疲倦了,他们离我们很远,必然不会起疑心,现在他们还没有集结,必须挫败他们的士气,出其不意,必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而且听说他们的营地,林木茂盛,必然不会在夜间出来。诸位如果有疑虑,我愿意一个人率军前去。” 于是与麾下的两百名骑兵奔袭,击溃了魏军的前锋,魏人震恐。陈庆之回去与诸将连营前进,占据了涡阳城,与魏军相持。
两军自春至冬,交战上百次,将士劳苦不堪。这时,传来魏军的援兵打算在梁军阵地后兴筑营垒的消息,梁军军心有些动摇。曹仲宗等人害怕腹背受敌,打算退兵。陈庆之杖节站在军门处说:“我们一起到这里,已经过去一年了,耗费的兵器粮草,数目十分惊人。诸军并无斗志,都打算退缩,岂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吗?我听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你们想要退兵,我有密旨在此,今日犯者,依法处置。” 诸将于是决定继续作战。魏人建造了十三座堡垒,陈庆之衔枚夜出,攻陷了四座,涡阳城主王纬请求投降。剩下的九座堡垒,兵甲还很多,陈庆之于是陈列所俘获的俘虏,趁势进攻,斩获很多,涡水因为尸首过多而断流,又接受了城中 3 万余人的投降。涡阳一战,魏军全军覆没。朝廷下诏在涡阳设置西徐州。梁军乘胜进军到城父。
这一战,陈庆之大放光彩,梁武帝表扬他,赐给庆之手诏说道:“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大通二年(528),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大肆屠杀北魏皇室与大臣,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同意了,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 7000 人护送元颢北归,我觉得萧衍其实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护送,只是想着看能不能占点便宜,可架不住领军的是陈庆之这个 bug 啊,元颢在涣水称帝后,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在中大通元年(529 年),一段传奇正式展开、、、、
陈庆之率军从铚县出发,进占了荥城,到了睢阳。魏将丘大千有七万人马,分别筑造了九座堡垒以来抵挡陈庆之。陈庆之率军攻击堡垒,从早晨攻击到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攻陷了其中的三座堡垒,丘大千于是投降。当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援,驻兵在考城,考城四面环水,守备森严。陈庆之命士兵浮水筑垒,攻陷了考城,生擒了元晖业,获得七千八百辆粮车。
这一战,陈庆之七千对九万!
中大通元年(529 年)四月,陈庆之攻占了大梁城。元颢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进攻荥阳。魏国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共七万人马,在荥阳抵御元颢。兵精粮足,城池又险固,陈庆之没有能攻下。魏将元天穆的大军又快要到了,先派遣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五千胡骑,骑将鲁安领九千夏州步骑,来救援杨昱等人;又派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领一万骑兵,驻守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来到,旗鼓相望。
当时荥阳还没有攻下,士兵们都很害怕,陈庆之于是解鞍秣马,对士兵们说道:“自从我们来到这,屠城略地的事,实在不少;你们杀了人家的父兄,掠夺了人家的子女,又是数不过来。元天穆他们,都是我们的仇人。我们只有七千人,他们有三十余万人,今天是要做个了断了。我认为虏骑不可在平原上与他们争斗,在他们没到之前,必须要攻下此城,” 一通鼓就登上了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翻越城墙进入城中,攻下了荥阳城。
此战,陈庆之七千对七万!
不久,魏军在城外列阵,陈庆之率三千骑兵背城迎战,大败魏军,鲁安在阵前请求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两个人骑马跑了。缴获的荥阳的储备的粮食、牛马、谷帛不可胜数。又进军虎牢,尔朱世隆弃城逃跑了,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北魏皇帝元子攸害怕了,跑到了并州。临淮王元彧、安豊王元延明率百官,封存了府库,准备了法驾,迎接元颢进入洛阳皇宫,改元大赦。元颢任命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加食邑万户。
这一次,陈庆之七千对阵三十余万!
此时,魏国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四万人马,攻陷了大梁,又派遣王老生、费穆率兵两万,占据虎牢,刁宣、刁双进占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突袭,魏军皆降。
元天穆率十余骑向北渡过黄河。费穆攻虎牢,在即将攻克的时候忽然听说元天穆已经向北逃跑,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后继之力,于是向陈庆之投降。梁武帝又赐手诏称赞他。
陈庆之从铚县至洛阳,一百四十天攻下三十二座城池,前后作战四十七次,七千士兵以多胜少,所向无前。由于麾下将士全部身穿白袍,作战所向披靡。因此洛阳童谣唱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北魏元子攸逃跑时单身一人,妃子都还在洛阳。元颢得志之后,沉湎于酒色,日夜宴乐,不理朝政。还和临淮王元彧、安豊王元延明谋划背叛南梁。只是因为时局动荡,还需要借助陈庆之的力量。但与陈庆之是外同内异。陈庆之也知道,于是对元颢说道:“如今远道而来,没有平定的地方还很多,如果让人知道虚实,就会又发兵来攻。应当居安思危,事先作出应对。应当启奏天子,加派精兵;并传谕诸州,有南人失陷在此的,要全部归还。” 元颢想要听从。
元延明劝说元颢:“陈庆之只有数千兵马,就已经难以制服了;如今还增加他的兵马,他又怎么可能为我们所用?权柄一去,做什么事就要听人家的了,魏国的宗庙社稷,就会消亡了。” 元颢从此开始怀疑陈庆之。元颢又担心陈庆之上密奏,于是对梁武帝说:“河北、河南已经平定,只有尔朱荣还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如今州郡刚刚归附,正需要安抚,不宜再增加兵马,摇动百姓。” 不知道两人心思的梁武帝于是让众军都在界首停下。
洛阳的南人不到一万,而羌夷却有十倍,军副马佛念对陈庆之说:“功高不赏,震主身危,着两件事你都有,将军岂得无虑?自古以来,废昏君立明君,扶危定难,很少有可以终老的。如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如果废掉元颢,占据洛阳,则是千载一时啊。” 陈庆之毕竟是书生出身,忠君爱国没有听从,但还是留了心思。
因为元颢之前任命陈庆之为徐州刺史,因此陈庆之请求前去镇守。元颢心里忌惮他,就不让他去。说道:“主上把洛阳之地委托给你,忽然听说你舍弃这里,想去彭城,恐怕会说君想要取富贵,不为国家打算啊。” 陈庆之只好不再说这件事。
而在元颢入主洛阳六十五天后,魏国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尔朱荣的长史高欢、鲜卑、芮芮,率军百万,带着从洛阳逃走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挥师进攻洛阳。陈庆之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带领自己的七千人渡过黄河,驻守中郎城。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军展开鏖战。三天作战十一次,伤杀甚众。
尔朱荣想要退兵,当时,有个叫刘助的人,擅长天文。于是对尔朱荣说:“不出十日,河南就要平定。” 这时候,猪一样的队友再次发挥了作用,尔朱荣与元颢在河桥作战,元颢大败,败走到临颍,被擒拿,洛阳失陷。
大势已去的陈庆之只好带领手下的数千人马结阵东返,尔朱荣亲自来追,正是才高了天都妒忌,正在渡河的军队被爆发的山洪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化妆为一个僧人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程道雍的帮助,才辗转返回建康。回到南梁后,萧衍对陈庆之大加封赏,仍旧凭借功劳升为右卫将军,永兴县侯,封邑一千五百户。
这次战斗依旧是七千人对阵数倍于己的敌人,虽然退走,但并不是战败。
中大通元年(529 年)十二月,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时有妖僧自称天子,当地豪强蔡伯龙也起兵与之相应,众至三万,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为其饯行,对陈庆之说道:“江、淮的士兵强悍,难以抵挡,卿可以用计策制服他们,不宜决战。” 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传首建康。
中大通二年(530 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司州、北司州、西豫州、豫州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后,围困了悬瓠,在溱水击溃了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又在楚城击溃了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的镇兵,停止水运转运,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两年之后,粮食充实。梁武帝为此经常嘉奖陈庆之。同时陈庆之又上表请求罢置南司州。复设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元年(535 年)二月,陈庆之攻东魏,与东魏豫州刺史尧雄交战,因不利而还。
大同二年(536 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 7 万人进攻楚州,俘虏了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信劝陈庆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夏侯夔等前去增援,援军刚到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时值大寒雪,侯景弃辎重而逃,陈庆之则收其辎重而还。进号仁威将军。
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八百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大同五年(539)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 “武”,还诏令义兴郡发五百人为其会丧。
四十岁之前一直陪皇帝下棋,四十余岁后才开始碰触军事,谁知却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论是平原战、山地战、还是攻坚战每战必克,除了山洪爆发这种天灾,即使是因为不利条件退走,都没有损失过一兵一卒。
千军万马避白袍,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个大 bug。

知乎用户 Kirov 发表

无人机集群作战


上周末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炼油厂遭遇袭击⬇️


袭击的主角⬇️

胡塞武装的 “Qasef-2” 系列无人机

该机结构非常简单
外壳采用玻璃钢制成
动力系统为民用级航模发动机
最大航程不超过 120 千米
摄像头和导航设备则直接使用民用设备
战斗部用炮弹改造而成
直接撞击目标即可起爆


以前胡塞武装用飞毛腿导弹攻击沙特

效果不是很好⬇️

大部分导弹都被沙特防空军装备的 “爱国者” 系列导弹拦截。


现在

胡塞武装改路子了

无人机既小又能超低空飞行

让沙特现有的正规空中防御体系防不胜防

简直让人头疼


这仗根本没法打

拦截的 “爱国者” 导弹造价几十万美金一枚

而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几千美金一架

而且拦截成功率极低

沙特土豪就是再烧钱

也没这么个打法


总的来说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战术就是一场不对等作战

今后无人机作战如何演变

就看发展了

目前来说

是相当无解的

知乎用户 瑟瑟发个抖 发表

这个外挂叫王玄策,河南洛阳人,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非常值得一书的人物!

  话说当年,大唐周边葱岭南有个国家名叫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其国民被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 647 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 30 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大致是从西安 - 新疆 - 中亚 - 印度 - 吐蕃。纂位的新王叫阿罗顺那,他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然派了 2000 人马半路暗中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以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 7000 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 1200 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ps: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 “火牛阵” 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王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 648 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王玄策、蒋师仁设分兵之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

  这个难度比起汉代常惠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因常惠经营了近二十年而且军力占优,方才联盟乌孙击败匈奴。其精彩程度不知要好莱钨大片强多少倍,何况前者还是虚构、意淫局多,后者可是活生生的史实。我们今天可能不可想象: 大唐帝国的国力强盛和国威之远可见一斑

知乎用户 李正清 发表

1940 年本朝一代腕预测:美日开片,以后小鬼子跪,然后王师干涉中国,炮共内战,王师成为中国头号威胁。全部命中。

知乎用户 宝宝王 发表

二战意大利的反间谍机构

二战美国培训了一些人去意大利当间谍,意大利语,口音,生活习惯等等都很过硬,结果一到意大利就被抓。

二战后美国和意大利成了盟国,就问意大利人当年是怎么抓美国间谍的。

意大利人很轻蔑的说,你们的人穿着很没有品位。

我跟各种欧洲人打过交道,不得不承认,意大利人的艺术修养最好,对美的理解最深刻,穿衣服也最讲究。

知乎用户 NorthKnight 发表

霍去病。。

这个人真的像是一个 bug 的存在

18 岁领兵出征,就大获全胜了

最可怕的是,封狼居胥的那次战争。几乎是绕着蒙古高原跑了一圈,然后袭击了匈奴军队后方

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是没有 gps 这样的定位系统,也没有长时间支撑的后勤补给,就这样开挂击溃了匈奴。。

知乎用户 张抒 发表

温州话作密码

知乎用户 忧心 发表

没有人说恩格斯吗?他对即将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神预测,一战的开始,一战的残酷过程,一战的恶劣后果,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覆灭……

最后,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 800 万到 1 000 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会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并殃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用方面的人为的运营机构会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传统的治国才略一齐被摧毁,以致王冠成打地滚落在街上而无人拾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为这场斗争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弗里德里希 · 恩格斯
1887 年 12 月 15 日于伦敦

知乎用户 来自地狱的邀请寒 发表

我们都知道,打仗是一门残忍的艺术,所以说对将领的要求很高。不管古代和现代对于作战失败的将领惩罚也很大的。比如汉朝的王恢,就因为策划的战役没打响就被干掉了。

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人,百战百败,却又不断升官受重用,享尽了荣华富贵,真是李广看了会沉默,冯唐听了要流泪。我觉得这家伙才是真正的 bug 级存在,这家伙就是范文虎。

下面给大家看看他的战绩和仕途(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作为南宋统兵大将,范文虎的后台硬的很,老丈人正是把南宋祸害得乌烟瘴气的奸相贾似道,

1269 年,范司令受命援救已被元军围攻了两年之久的襄樊,“范文虎以舟师援贵,至灌子滩,亦为蒙古所败 ,灌子滩战败后仅四个月,范将军又升官了,“贾似道以其婿范文虎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总禁兵。”

1271 年,宋元在襄樊争夺进入决战阶段,宋以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统一指挥各军,“(范文虎)闻庭芝至,文虎遗书贾似道曰: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真敢说大话!),但愿无使听命于京阃(李庭芝),事成则功归于恩相矣。似道即命文虎为福州观察使,其兵从中制之。庭芝屡约进兵,文虎但与妓妾、嬖幸击鞠饮宴,以取旨未至为辞。”

说完大话之后不久,当年 4 月,范文虎与蒙古阿术等战于湍滩,大败,统制朱胜等一百多个将领当了蒙古人的俘虏。

6 月,范文虎率十万大军进至鹿门。阿术 “夹汉东、西为阵,别令一军趣会丹滩,击其前锋。诸将顺流鼓噪,” 范将军再现饭桶本色,交战不利,便弃旗鼓,连夜逃跑。失去指挥的宋军大部被蒙古俘获,战船、甲仗都成了元军的战利品

张贵突破封锁往援。恶战一百二十里,宋军终于突破元军封锁,入城后的张贵再次突围接应援军,先与范文虎相约,让范军在龙尾洲接应。结果范文虎竟然因为听到龙尾洲附近风吹鸟叫,以为元军来攻(其实并无元军),吓得后退三十里!此后元军得到逃兵密报,便派一支军队伪装成宋军驻在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奋力杀到龙尾洲时,已精疲力竭,又中元军伏击,终于战败,身受数十创被俘,因不屈被杀。宋军对襄樊的救援至此彻底失败

襄樊失守后,作为责任最大的败将,范文虎仅降一级,出知安庆府

1275 年,元军伯颜部进逼江州,范文虎远远的派人请降,以城坚粮足,兵马众多的安庆,不放一箭,拱手投敌。从此摇身一变,由大宋朝的安庆知府变成大元朝的两浙大都督,加入了耻辱的降兵的行列!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范文虎:“尔等何降之易耶?” 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 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可怜忽必烈还信他,以后要吃大亏哦)

1278 年范大人擢行省左丞。。1280 年被元世祖召见,受命筹备征日之事。8 月,拜征东行省右丞,佩金虎符。奉命去江南收集原南宋军队和愿从军者组成江南军。次年 6 月,与左丞李庭同率江南军 10 万、战船 3500 艘从庆元入海征日。7 月下旬与忻都的东路军会师,27 日开往鹰岛 (五龙山)。本应立即进攻日本大宰府,但迟疑不发。他又无海上常识,见台风前兆不知躲避。8 月 1 日,遭台风袭击,战船破损甚巨,士卒溺死过半。本人抱船板漂流海中,被部将张禧救起。 直到此时,元军的败势也并非真的无法挽回,张禧便建议:因粮于敌,利用船坏将士无反顾之心,重整旗鼓,拼死一战。

范文虎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反于 8 月 5 日择坚船遁逃,弃数万士卒于鹰岛,取道高丽回国。8 月 7 日,日军攻鹰岛,元军因将领遁逃,惨败,大部分被杀,余者二三万被俘。

281 年征日的惨败,因他瞒报有术,直到第二年才真相大白,被革职查办,可没被杀喔。而且仅仅过了一年,便东山再起,“帝令立功自赎,练兵治械于扬州”。此后,范文虎的名字在史书上仍频频出现,内容不是 “升官啦!” 便是“又升官啦!”。

对于这个只杀败自己的大杀器,以后是没人再敢在战场上用他了。

公元 1301 年,大元朝的尚书右丞,著名的常败将军范文虎在享尽了一生的荣华富贵之后,终于结束了他长达 26 年的投降生涯,寿终正寝了。在此之前,忽必烈已于 1294 年驾崩,享年 80 岁。距离 “弘安之役”,已是 20 年了。

只能说比起军事家,范文虎更像一个政治家

知乎用户 维尔托 · 索米 发表

1962 年,对于印度拒绝中国和平建议并一再挑衅,中国边防部队在这种忍无可忍情况下进行了坚决的自卫反击作战。

西山口——邦迪拉作战自 11 月 18 日发起总攻两天后印军第 4 步兵师全线崩溃,南逃的印军,到处抢劫物资,威胁群众。为肃清残余印军,扩大战果,第一五四团第一营,进驻普冬地区展开搜剿。

普冬村西南,坦加帕尼河南岸小山沟有两个牛棚。印军溃逃时,普冬村群众有 170 余人逃到此处 23 日 18 时,印军 30 余人从坦加帕尼河上游小桥过河,进入该地抢粮(先到 3 人),当地群众向第二连报告,要求救援。二连当即决定前往围歼,并强调不准误伤群众,绝对保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该连迅即对该地印军形成包围。但是,被围之印军距群众很近,有的混在一起。为了全歼印军和不误伤群众,连决定首先救出群众,再行攻歼印军。为此,连令第四、第六班在正面以火力吸引印军,但不出击;令藏族战士呷郎到群众中去喊话,动员群众离开印军。**呷郎第一次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印军和群众混在一起的人群中,经过喊话和动员,带出 30 余名群众;第二次,在第九班配合下又带出几十名群众;第三次进去将群众全部救出。第二连即缩小包围圈,发起冲击,至 21 时战斗结束。这次战斗,共歼印军 34 人(毙 26、俘 8),缴获步枪、冲锋枪 17 支、90 火箭筒一具。救出群众 150 余人,第二连和群众均无伤亡,取得了军政双胜,中国边防部队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政治影响。**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当地群众就自发地去该连献哈达、送礼物(礼物被谢绝),表示感谢。尔后,群众主动为部队送情报 5 次,该连又歼印军 50 余人。当部队撤离普冬地区后,群众派出 7 名代表,到德让宗进行慰问致谢,在这次战斗中,藏族战士呷郎表现突出, “三进三出救群众” 的事在军内外流传,战后荣记一等功。

知乎用户 陈少卿 发表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了,看到后就存在备忘录里了,所以如果侵权了,联系我删除

耿恭,以及他手下的将士们。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知道苏武、霍去病、岳飞等民族英雄,但对耿恭却不太熟悉。下面讲的这个故事与《拯救大兵瑞恩》有些类似,但如果拍成电影则肯定要精彩得多。我读资治通鉴,读到这个故事,感动落泪。

《后汉书 · 耿恭传》中, 记载了东汉军队一次跨越数千里、冒雪翻越天山拯救孤军的行动, 虽不长, 但惊心动魄, 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 堪称两千年前的 “雷霆救兵”。

 这次军事行动, 后人所知甚少, 但细细琢磨, 能从中悟出汉朝气质特有的雄健浑厚, 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涓流至今, 让今天的中国人, 愈加珍惜一个 “汉” 字。

  这场火线救援发生在西元 75 年, 完全具备一部战争大片的所有元素: 宏大的战争场景, 史诗般的远征, 残酷的搏杀, 坚忍的意志, 震撼人心的兄弟情谊, 还有各种千钧一发、绝地反击、将计就计…… 当然, 还少不了壮美的风光、人性的温暖、绝望中的希望。

  男主角登场了: 耿恭, 出自东汉盛产将军的耿氏家族, 他是《耿弇列传》传主耿弇的侄子, 史书这么写他:“少孤, 慷慨多大略, 有将帅才”。在他小时候, 父亲耿广就去世了, 一个名门望族的孩子, 少年丧父, 与母亲相依为命, 心智较同龄人成熟, 又兼有耿家人的强健体魄与军事天赋, 所以耿恭完全胜任大片男主角的形象: 高大英武, 有勇有谋, 又带些小忧郁。

  西元 74 年, 耿恭来到西域与匈奴作战。众所周知,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 大汉王朝将此作为自己的核心利益来经营维护, 屡屡与西域前霸主匈奴发生战争。汉军神勇, 匈奴不敌, 尤其是著名的猛男陈汤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并发出 “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的时代强音后, 汉匈战争告一段落。但西汉覆亡后, 匈奴卷土重来, 西域各国也生出二心, 蠢蠢欲动。东汉国力恢复后, 重新经营西域, 再断匈奴右臂, 复置西域都护府——这是耿恭出场的历史背景。

  他在西域打了一年仗, 立下赫赫战功, 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这是汉朝在西域专设的一个中高级军官职位, 仅次于将军。翌年春天, 东汉大军班师, 耿恭率数百人驻守车师后国之金蒲城, 此地经考证在今天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 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 与驻扎在车师前国之柳中城的同僚关宠互为奥援, 防备匈奴侵入西域北道。但大军一退, 匈奴又开始大举进攻了, 两万人把金蒲城围得水泄不通。

  耿恭临危不惧, 他站在城头对匈奴大军喊道:“汉家箭神, 其中疮者必有异”, 这是一种心理战, 告诉对方, 咱们大汉的箭可不一般, 射中你了, 让你生不如死。匈奴悍勇, 哪听这一套, 加紧攻城, 到了射程内, 城墙上黑压压一片箭射下来, 匈奴人果然鬼哭狼嚎——耿恭让部下在箭头上涂了毒药, 一被射中, 剧痛无比, 继而伤口溃烂, 史书记载说是 “虏中矢者, 视创皆沸, 遂大惊”, 那伤口血流不止, 血水像沸腾一般往外喷, 这景象确实吓人。到了夜晚, 伤口愈发地疼, 整个军营都是哀嚎声, 可见那年头化学武器的恐怖。匈奴人郁闷坏了, 没想到, 更大的郁闷接踵而来: 数百人的守军, 居然胆敢趁着暴风雨来劫营! 毫无防备之下, 被耿恭组织的敢死队一个冲锋, 砍瓜切菜般蹂躏了一番,“杀伤甚众”。匈奴头领撑不住了,“震怖”, 哀叹说“汉兵神, 真可畏也!” 溃败而去。

  虽然此役大胜, 但耿恭知道, 匈奴人迟早要回来, 金蒲城无法固守。他旋即把部队带到了疏勒城, 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 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 依山傍水, 地势险要, 宜于久守。果然, 匈奴人又来了, 几万人打不过几百人? 匈奴人咽不下这口恶气, 非得把疏勒城踏平不可!

  残酷的攻城战开始了, 匈奴人数占据绝对优势, 但死伤无数, 就是攻不下城来。他们于是变强攻为久围, 把河流上游给截断了。这一招很毒辣, 守军开始缺水, 一度 “笮马粪汁而饮之”。耿恭下令打井取水, 打到十五丈深, 仍不见水。耿恭下拜祈祷, 奇迹出现,“飞泉奔出, 众皆称万岁”。在姜文主演的电影《天地英雄》中, 就有这么一幕, 如有神助。其实完全可以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匈奴人把河流上游截住后, 水渗到地下。耿恭继续他的心理战: 站在城头, 朝匈奴泼水玩。用今天的话来, 匈奴人肯定郁闷坏了, 嘴中喃喃道: 真是活久见!

  漫长的围城仍在继续, 这时又传来汉朝皇帝汉明帝驾崩的消息, 而车师人也叛变了, 与匈奴一起攻城。几个月过去了, 城中 “食尽穷困, 乃煮铠弩, 食其筋革”, 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 战士们一个个死去, 但要塞仍然没有陷落, 幸存者宁死不降, 汉军大旗高高飘扬。匈奴人也精疲力竭了, 使出招降一招, 许诺让耿恭当他们的白屋王, 给他找美女当老婆。耿恭说: 好啊, 叫你们的使者来。匈奴使者来了, 耿恭把他抓到城头, 一刀杀了, 然后用火烤其肉。匈奴人见了, 跪倒在地, 一片哭声。一千年之后, 岳飞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即典出于此。

  耿恭此举, 断掉了匈奴人最后一个幻想, 他们疯狂地攻城, 想杀光这些汉人。城里活着的人越来越少, 但他们仍在坚持, 杀掉每一个靠近的敌人。激战间隙, 耿恭遥望家园方向, 他把最后的希望, 寄托在此前派遣到敦煌寻求援军的部下范羌身上。

  范羌, 你在哪里?

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 万里之外的东汉首都洛阳, 皇帝与大臣, 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要不要派救兵?

  那个时候, 通讯极其不便, 反对派遣救兵的一帮人说, 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 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 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 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反对派以司空第五伦为首,“司空” 为重臣,“第五” 为姓。此时另一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 竭力请求派援兵, 他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 说出了在历史上有名的一段话, 至今读起来, 仍荡气回肠: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 急而弃之, 外则纵蛮夷之暴, 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 匈奴如复犯塞为寇, 陛下将何以使将?”

  这是古代版的 “不抛弃、不放弃”——咱们大汉, 做人做事要厚道, 将士远征, 危难之际, 不管他们了, 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 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 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 谁还为大汉效命? 所以, 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汉朝不是宋朝, 汉章帝虽然刚登基, 但仍有着大汉满满的血性, 下令: 启动救援计划! 西元 75 年冬天, 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 出发了。援军中, 就有耿恭部将范羌在内。接下来的故事将说明: 范羌是这部大片的男二号。

  西元 76 年正月, 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 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 获生口三千余人, 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 车师复降。” 虽然柳中城守将关宠此前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战死了, 但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 大家又吵起来了。反对的意见称: 柳中城距离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 而且中间横亘着天山, 又是大雪封山季节, 救援成本太大, 再说, 耿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了, 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 大伙儿还是撤吧。但范羌站出来, 坚决说: 不!

  几个将领都不愿意继续往北走了, 见范羌这态度, 便分了二千士兵给他。史书没有记载范羌率这两千勇士翻越天山的艰难, 只记载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 共相持涕泣”, 这帮经历了炼狱般的战争的幸存者, 九死一生, 堪称铁打的汉子, 此刻也不禁流下英雄泪来。

  回家! 回家!

  疏勒城的守军, 能够踏上回家路的, 只有区区 26 人了。他们与援军一起南返, 但是匈奴人怎肯放过他们? 匈奴人要用这群汉人的血, 来洗清自己失败的耻辱。回家的路同样充满杀机, 有满怀仇恨的追兵, 有大雪肆虐的天险, 他们且战且退, 不断有人倒下, 三月, 他们进了玉门关, 安全了, 26 人, 只剩下了 13 人,“衣屦穿决, 形容枯槁”。

  但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

  在今天, 回顾这次汉军的守城与救援, 不由感叹当年汉朝军队的强悍。数万匈奴铁骑, 加上西域叛军, 也未能将这几百人击败。这并非史书的夸大, 无论是组织制度、将帅能力, 还是武器装备、士兵素质, 汉军堪称当时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史载, 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邓众, 见到这 13 名勇士归来, 感动不已, 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并给皇帝上疏为 13 勇士请功:“恭以单兵守孤城, 当匈奴数万之众, 连月逾年, 心力困尽, 凿山为井, 煮弩为粮, 出于万死, 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 卒全忠勇, 不为大汉耻, 恭之节义, 古今未有。宜蒙显爵, 以厉将帅。”

下面是《后汉书 · 耿恭传》记载这一幕的原文:

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 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馀十三人。 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今天, 读范晔为耿恭作传的文字, 能够想象当年他是含着热泪写下来的:“余初读苏武传, 感其茹毛穷海, 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 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 义重于生, 以至是乎!”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毛,真心战略级大师,

《论持久战》

我们确切地知道,就是扬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经包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之内。并且日本还想占领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把外国和中国切开,独占西南太平洋。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

这是 1938 年写的,日本当时可没有侵略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

在日本国内一直在争论是北上进攻苏联和德国汇合更好,

还是南下进攻菲律宾等更好,

接着再看,预测时间是 1942 年,实际打完是 1943 年,

毛泽东点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转折点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毛泽东如何在 1942 年准确预见二战转折点?_历史频道_凤凰网

知乎用户 雪风大人 发表

第 58(38)特混舰队,传说中的黄金灭国舰队。

包含 15 艘航空母舰,7 艘战列舰,21 艘巡洋舰及 66 艘驱逐舰。

不仅仅数量上举世无双,单舰实力(埃塞克斯级,衣阿华级等等)也都堪称顶尖。

横扫世界在当时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知乎用户 天空上尉 1942 发表

李陵和他麾下的 5 千荆楚奇材剑客。

知乎用户 种花家的兔不会输 发表

“感谢祖国,你的儿子们在守卫您!”

半昏迷中的小兔恍惚想起的那位一等功臣,是一位神一般存在过的人物。

84 年老山血战时,我军一个前突的观察哨成了试图发起反击的越军眼中钉肉中刺;不端掉这个哨点越军一举一动等于是在我军眼皮底下暴露无遗、就好比半夜光着 PP 偷瓜突然被手电照中一样——一堆黄 PP 亮在雪白的光圈里是个什么景越军指挥员想想就一脑门子冷汗。于是越军想尽一切手段要搞掉这个嵌在巨石缝隙里的我军观察哨。好不容易夜里偷着抬上来一门 85 加农炮定点伏击、一个急速射还没打完、刚把我军哨点正上方黑色花岗岩的巨石表面啃出一层白皮来——然后越军辛苦建造的 85 加农炮巢就被我军战线后方呼啸而至的足足百十发 122 毫米的重炮弹彻底覆盖了,夜间越军辛辛苦苦扛上山的半个基数 85 毫米炮弹堆放地点也被延伸炮火炸中,山头上一瞬间轰隆隆的火球黑里夹红升腾起数十米高、越军炮兵和自己的火炮都成了散乱的零件在空中四下飞舞。

强烈的爆震冲击波不仅驱散了战线上浓稠潮湿的云雾、甚至还在我方阵线上造成了一场短促的 “人工降雨”。结果兔子们一片欢腾、钢盔干粮箱子铁皮的机枪子弹盒,拿软木塞堵了底火孔的黄铜炮弹壳、雨衣雨布全都手忙脚乱派上了用场、聪明的地上现挖个坑铺上塑料布痛痛快快洗了顿 “盆浴”。光着 PP 的我军一线指挥员冲着一群光着 PP 的步兵吼了两声注意防炮;结果居然连正冲澡冲的高兴的耗子都懒搭理他~~无奈之下指挥军官抄起步话机呼叫后方炮兵掩护。以为越军大举反击的炮兵高度紧张扔掉了刚端起来的饭碗就开始摆炮、一家伙干出去一个半基数的大口径炮弹。洗的正痛快的我兔步兵看着对面火光熊熊的敌军纵深阵地大声叫好。然则灼热的群射弹道也驱散了临时汇聚的雨云、一群果体兔子叫完好接着大骂后方的炮兵兔真特么的不长眼;那位呼叫压制炮火的指挥员看着眼前白花花的一片白眼球委屈的说不出话——而后方炮兵兔看着被自己火炮炮口冲击波震荡的全是泥点子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和罐头菜窝囊的不行不行的。

哨点不打掉,敌军预定的反攻计划就不能如期展开。随后的日子里,越军彻底疯了。

特工偷袭被钢珠定向雷打了个千疮百孔、炮射燃烧弹被我军前沿支援的步兵用抛射化学灭火弹打灭、昂贵的耐火箱式单兵反坦克导弹两发齐射、不料控制导线在空中匪夷所思的挂在一起,失控的导弹一头栽在两山之间的雨裂沟里反将己方的防渗透雷区炸出两个大缺口。毒气弹偷袭因为欠缺化学常识的防化兵搞错了弹种,重于空气的腐蚀性毒气被逆向风反吹回来逼得夜间偷袭迫近放毒的敌军特工惨叫连连,两名特工当场毒发身亡;幸存者慌不择路的一个跑进了自己布设的雷区、另一个干脆跳了崖自我了断。

——特么的没文化死的快啊、文盲猴子活不长啊;查明缘由后负责选弹的越军防化排长被枪决——这种毒气弹包装箱内的俄文说明书写的非常清楚:——使用者必须采取 II 级全身防护并在确定湿度、风向、地势高低均利于己方时、方可使用远程抛射工具施放毒气!这让习惯夜晚光 PP 渗透、武器轻装只佩戴轻型防毒面具和小型滤毒罐的越军特工情何以堪~~~特么谁叫你们没有认真看使用明书的习惯呢?

还特么的黑灯瞎火的光着 PP 摸上来就大大咧咧居低临上的手动操作毒气弹的激发装置——妹的你当这是你玩儿惯了的地雷啊?!

然后、黔驴技穷发了疯的敌军收缩了正斜面兵力,改用 140 的大口径重迫击炮连环轰击。重炮之下哨点岿然不动、原本黑色的火山岩被炸成一堆白色的石头阵。滋滋啦啦的无线电通讯中我哨点官兵回报平安的第一句话是:

“——为了避免军工兄弟的无谓牺牲,请不要再向哨所送水!”

战线两边对峙的敌我双方从电台中同时听到这句明语回话时顿时肃然起敬;我方通讯兵和指挥长瞬间热泪飞迸。

接下来的十五个日日夜夜,哨点内 3 名勇士是如何熬过这酷热难捱无水少粮的 360 个小时,非亲临其境者难以想象。在此不做多描述,只说一点:3 名勇士除了亲手操作观瞄测距设备的主观测手外、另两名战士手指都刨掉了指甲,——只为将脚下被炸碎飞溅进来的锋利碎石刨开以露出那一点点潮湿的泥土。蜥蜴和潮虫都被当作难得的美餐吃掉了;每天凌晨石壁上那一片微微的潮湿是每个人按点吮吸、命之所系的风水宝地;近在咫尺的草叶上凝集的晶莹晨间露水只能望而兴叹,因为草根间密密麻麻遍布的地雷令纵横前沿的老鼠都不敢轻易触碰。浑黄的 NIAO 液被当作重要物资妥善保存、干渴难耐时才能嘬吸一口。哨长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一人值勤守候观瞄设备时、不值勤的另外两名战士面对面彼此贴近脸做欲接吻状——因为这样呼吸可以最大可能的吸收对方呼出的水汽以增加存活下去的可能!

最危急的时刻,前指果断下令打增雨弹,人工降雨!

在越军反击的炮火干扰下,人工降雨产生的淋漓小雨持续不到二十分钟。是时所有一线能观瞄的器材前都挤满了兔子。当哨点正上方残存的白色火山岩上汇集的浅浅雨水凝聚成细小的水流终于注入了哨点所在山石缝隙时,远远观察的一线堑壕里的兔群爆发出兴奋的欢呼声!当夜前指收到回报:

感谢祖国,你的儿子们在守卫您!

指挥所里的兔子们顿时喜极而泣。

反击战终于打响,得到精确引导的复仇炮火第一时间就覆盖了越军的前沿阵地和所有通向一线的敌方交通路线、狼子的野心和爪牙都被撕碎了埋在南线血与火侵染的泥土中。浴血打通通道夺回要点的突击队将哨点三名勇士用担架抬回了后方,一路上饱饮清水的三勇士险些因为水中毒而死在去领一等功勋奖章的路上——为此后方负责抢救的主治军医按捺不住的跳着脚大骂了负责抢运勇士们的突击队副队长。

此战后,担任哨点长的那名班长被火线突击提干;另外两名战士也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赏。一年多后,新调集的北线侦察骨干云集南线参与 “特种战” 时,这名勇士被请来为新参战部队做前沿的观通和敌情勘测的技术简报会。开讲前一干精英云集在简陋、已废弃的当地小学教室里郑重的向讲台上的勇士热烈鼓掌,送上心底由衷的敬意。与会前各路豪杰都已从内参和军报上拜读了创造战地生存奇迹三名勇士的光荣事迹;现在真身在此、因此台下的一干精英莫不发自真心的膜拜着。

低空掠过的 130 火箭炮弹哗啦啦的钢锉划玻璃般的巨大破裂音从破败的教室屋顶上划过、震动的瓦片和渣土簌簌下落。早已没了玻璃的窗外,成片的芭蕉林在破空的气浪震荡下慌乱的摇曳颤抖;不足五十平米内的教室内一群身着 84 式侦察迷彩的精悍汉子整齐划一的坐在破砖头块上、眉头凝然不动的认真倾听着报告。初来者倾听者血战荣归者的用命总结出来的战场经验和用命换来的敌情简报;个个表情专注虔诚的犹如一群初进圣殿朝拜的教徒。

炮火停息的间歇,主讲者手夹枝云烟回答提问。各种问题答疑时、或侃侃而谈或简练干脆方式不拘一格令台下听众大为赞叹:遇到个别生猛问题则会长时间凝神思索,微闭着眼皮夹着长长烟灰香烟的手指快速的敲击台面,可一矣睁开眼就是精光四射,随即流水般报出数据、参数和思路步骤等一揽子应对思路,气势如江潮拍岸震荡的各路豪杰心头波涛滚滚。

台下各路猛将掌声连连、大呼此生算是见了真章了、真特么开眼就没见过谁背出前沿上百个敌方要点数据就跟背书一样——且从高技术层面上,主讲者能超越兵种和地形地势用兵的常规束缚、火器通讯电子监控远程支援甚至风云气象地理山河各种技术手段天时地利不一而足。使得台下一干猛人们大开眼界直呼长见识。

正在教室外担任值班警戒哨的年轻特兔听得心驰神往。

热烈的提问讨论间隙一位大区特指副将悄悄跟年轻特兔的教官耳语:

“真乃牛人也…… 这哥们日后绝对能成为我兔营一员战将…… 老子立马就打报告给上级挖人……”

“别想了,” 小兔的教官正忙着给手里整包的中华启封弹出烟杆恭敬的递上讲台——其时讲台上好汉们孝敬的各路好烟——甚至还有外烟已经码的整整齐齐跟长城一般:

“特么的来之前我就动这个心思了——可特么的总部手疾眼快早下嘴了、现在这位神直属总部某局…… 话说这堂课后就飞帝都上任、据上头说以这哥们现在的水准——对付猴子纯属浪费,听说要给码到北面去跟毛熊叫板了。”

“纳尼?!…… 哎呀呀太可惜了!特么的总部手疾眼快要啥啥不给咬谁谁掉肉啊……”

“…… 谁说不是呢……” 说到这小兔的教官不由的无限怅惘起来——妈蛋这种血和火里走出的技术兵、既能百战生存全身而退、又能提炼总结数据化形成经验依据的神人我兔营里真心不多啊!老子那神兔也不少了——可是玩儿刀弄 DIE 人的和玩儿脑子弄 DIE 人的真心不在一个层面上、特么的老子这缺的就是这号技术神、还特么经历过大战实践有大格局协同实战经验的货啊!

本来都想好了老婆孩子户口上学就业住房一杆子全解决、来了就是我的技侦中队正职、一年内保证给提到大队副职位子上——结果礼包还未打好就从老战友那里听到消息;特么的顿时小心眼掉地上啪嚓摔成八瓣,直嗟叹妹的天不佑我真是含情脉脉风骚满怀最终未及表白就已擦肩而过啊。

就在小兔教官伸手将中华烟递上讲台时、无意中的一瞥不由的使得他惊怔住了,

教室里的讨论声渐低,然后就戛然而止——众目睽睽之下,台上那位神的军裤颜色由浅变深、一块异样的湿斑在两腿之间显现、然后迅速的扩大;主讲的那位一等功臣,NIAO 裤子了……

已经有两三个人抑制不住的笑出声来,随即被一位高阶的军官眼神瞪视止住了;而其他未笑的人则心里隐约想到点什么……

瞬间的寂静里笑了和未笑的各路好汉们面面相觊、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而那位曾经的哨长则淡然一笑、从容的取了根中华烟点上吐出一口白烟说道:

“没事、笑吧,本就是件可笑之事么——我可能是我兔历史上第一个会当众 NIAO 裤子的一等功臣。”

“你们都说我是英雄、可你们知道么其实英雄也会吓的 NIAO 裤子——那十五个日日夜夜里:火焰、毒气、炮击、冷枪、偷袭、寒冷、饥饿和身上的瘙痒,再加上时时的引诱和劝降——无时无刻不在的死亡威胁无时无刻会淹没所有希望的绝望——好几次我都撑不住了想干脆把自己崩了算了。可是想想老婆孩子、想想家里高堂,看看身边因为疲倦而熟睡的战友、特么的我又下不了这个手。下了手我就等同于是个逃兵。”

“可你们知道人快要疯了是什么样么?我想当时有面镜子的话自己能吓死自己;我见过耗子是怎么疯掉的,那时我想我总能比耗子多撑一会吧?”

“在临界线边缘的时候,等战友都干渴的昏迷过去时、我特么的都把枪口放在嘴里了就想一了百了——在座的都是行家,知道这样子自裁必死、绝无活下去的可能;”

“没想到这个时候是敌人救了我——正犹豫呢一发偷袭的火箭弹打在洞口边缘、白光一闪我就飞出去了、枪嘴从我嘴里震飞出去顺带撬掉我三颗槽牙~~我们哨点小、冲击波震荡的我在两面石壁之间就跟个烤炉里的崩豆一样弹来弹去。”

…………

“再醒来就是一天以后了——我醒来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兄弟对电台讲的:

“——感谢祖国,你的儿子们在守卫您!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就哭了——觉得自己特么的可耻至极。那么多天、那么多生死关头我都挺过来了。可最后关头要不是敌人的这发火箭弹打醒我、战场上将多出一个逃兵。”

“我特么一直都没脸说想自裁的事; 今天、终于说出来了,说出来心里就真的干净了……”

“我的兄弟说的对:我们是谁?军人是干什么吃的?祖国就是我们的爹妈、现在祖国有难、我们做子女的还没尽完孝道、做军人的还没尽完职责——就特么的想一了百了?!我没有那个资格!我险些就玷污了牺牲这个字眼!”

“从那天以后,我就不再想这些没用的破事了,我让自己真正的忙起来;去做有用的事、做一切为反击有效的工作。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背掉所有新参数的习惯——人闲着一定能闲死,可是忙有意义的事,却能让自己永远生存下来。”

“——我恨那颗火箭弹;下了阵地以后起初动不动的 NIAO 遗还以为是电解质紊乱和身体失衡没有恢复,后来才发现是一枚弹片伤到了我的控制神经;医生说这个要靠慢慢疗养来调理;以致我今天还动不动就夹不住 NIAO。”

“见笑了、诸位。”

“因为——这特么简直就是男人受的最耻辱的伤仅次于阉割——可是我也谢谢敌人,因为他们把永不退却这四个字用弹片牢牢的嵌在我的脑子里。使我日后面临多少险境也绝不再动摇。”

…… 说道这里,这位一等功臣淡然的撩起自己一边的头发——台下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他侧颅边一道一指长的伤疤赫然入目。疙疙瘩瘩扭曲的就像条无毛的肉虫盘踞在头部一侧。这个部位、这个切深能活下来简直就是个奇迹。

“诸位记住,今天课堂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永不退却。”

“我们没有资格放弃、我们没有资本再退却!——从 1840 年到 1986,多少强盗一直在掠夺我们、试图再次欺负和奴役我们的爹娘姐妹兄弟;过去的一百多年种花家已经失去太多、就像个被扒光衣服任人欺凌的娘们——可今天,我们再也没有失败的资本和可以退却的土地!”

“所以,作为军人我们必须把这四个字刻进自己的骨髓里——永不退却!”

心头激荡、犹如春雷在心里炸响——从穿上兔皮之后听过无数次报告、可是哪次也没有能像今天这般的如此燃烧你的血液炙热你的神经;——长时间的沉默后、首先是小兔的教官动了手,他默默的拿起自己的水壶、拧开盖然后就哗哗的将一壶清水都倒在自己的裤裆里!

“别、不至于~你们都是尖子~没必要因为一个半残这么糟践自己…… 停~会让你们的兵看笑话……”

讲台上的那位功臣大出意料、感动之余手足无措的试图劝止小兔的教官。

第二个水壶、第三第四个水壶、然后是所有的水壶都被拿起,哗哗的浇下来;一条条迷彩的军裤被浸湿、水流汩汩的流过一双双防刺的高帮帆布靴在教室的水泥地面上漫成一片。先前发笑的几个汉子在浇湿自己裤裆的同时、还将水壶里剩余的水从头淋下、紧闭双眼抽搐着试图抑制自己的颤栗。

教室外持枪担任警戒哨的年轻小兔默默的打开自己的 78 式分体水壶、毫不犹疑的浇在自己的裤裆里。身边的兄弟则整个从头淋下;20 米外的二哨士兵惊讶的望着这一切。

思绪回到现实、耳边啾啾的枪声依旧密集喧嚣、眼前一颗颗曳光弹和高爆弹拖曳着火光就像一只只彩色的飞蛾高速掠过湛蓝的空气。年轻特兔挪动了下自己被石子硌的生疼的脸庞、看着这一切喃喃自语道:

永不退却!~~”

随即心底里一股滚烫的热火就过电一般燃遍了全身。

龙狙

2014 年 9 月 4 日星期四 21:47

转自龙哥第 96 篇:《黑色血兔. 完结篇.——突围 13》《飞溅的水银》永不退却

知乎用户 半芥过客 发表

朝鲜战争的第 50 军(原某党的 60 军)等啊!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原来是一群泥腿子的手下败将。但在加入 TG 一年后,在装备后勤都不如人的情况下,却和当时名符其实的蓝星第一强军相互争锋,毫不逊色。这算不算 bug 呢?

知乎用户 Ray 华 发表

来,给你讲个逗比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叫,王玄策,故事大约发生在 1000 多年前… 这哥们出使印度,结果赶上那边谋朝篡位。于是,被五花大绑,蹲了号子… 后来,侥幸逃脱,越想越窝囊,妈蛋,老子不就是当个大使嘛,招谁惹谁了~于是气不过,就去找旁边的尼泊尔,对那边的国王说,贫僧是东土大唐来的,正要赶往西天,你借我几千兵马呗!你要不借,看见没,你隔壁那个小松,松赞干布,他是我们的姑爷!于是,后来,王玄策就带着这群几千人的义务雇佣兵,浩浩荡荡去找印度阿三的几万兵马… 哦,不对,是几万兵象挑战。是真的大象!在这之前,这些兵象战无不胜!我估计这要是晚个那么几百年,铁木真都得跪了… 比赛一开始,玄策兄就跪了,这尼玛哪是象,这就是压路机!这要是继续打下去,肯定成肉饼… 幸好玄策机智,找了一群牛,摆了火牛阵,一群屁股着火的牛,朝着象推过去!实践证明,压路机干不过推土机…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一群大象被一群老牛追着跑!后来,王玄策继续挺进,发誓要灭了印度… 再后来,他成了传奇… 一个外国人,从外国借了一批雇佣兵灭了一个外国… 这绝对是大逗比… 江湖人称,一人灭一国… 其实,我讲这个故事,主要是想说,我想吃牛杂火锅!!!

知乎用户 西园寺绫娜 发表

本来看大家答得这么热闹,我就不来班门弄斧了,但是看到有人提到雪风,不能忍啊。。。这么一个克队友的小不点,简直就是海军界的耻辱,谁愿意摊上这家伙!!!
要说 bug,当属皇家海军厌战号!!!
拳打意面马塔潘,脚踢德皇日德兰,上得了卡拉布里亚厅堂,下得了纳尔维克厨房,撞得了勇敢巴勒姆,甩得到朱里奥凯撒。
从西经打到东经
从北纬打到南纬
从公海舰队打到德国海军第二次覆灭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打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还有谁!!!!!”
作为一艘冲锋在一线的战列舰,“老女士” 表示比你们一票躲在在战列后边的平顶船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厌战号承认,幸运 e 战绩很牛逼,但是,我在日德兰为女皇立过功!!!
厌战号承认,你雪风幸运值爆表,但是,你杀了多少对手?
面对一票战后死在船厂里的各种老舰新舰,厌战号表示,我死也要死在海上!!(在海滩上搁浅后就地解除,丘吉尔大人都阻止不了拆毁这艘老舰)
日德兰一战,厌战面对 21 艘德国 bb 毫无畏惧,直接展开对轰(其实是轮机故障,日德兰上 z 旗飘,大爷管撞不管捞)
一颗弗里茨算个啥,罗马那家伙吃了一颗就见龙王爷了,老子要吃十颗!!!(厌战挨了两发,修复后继续回到战场)
德有沙恩远距离狙击光荣号,女皇亦有厌战 24000 米甩炮!!

知乎用户 死道友大本营​​ 发表

提到美国独立的功臣,许多人可能会如数家珍地报出华盛顿、杰弗逊、亚当斯、里维尔、富兰克林等人的名字,可是还有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忘记的,就是这位

弗里德里奇 · 威廉 · 冯 · 施托伊本男爵
不少人评说美国独立战争时总会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军队是被北美一群民兵打败的,然而这是个极其错误的观点,就好比说 tg 一群没文化的泥腿子夺下了江山一样。
没错,至少初期的时候和龙虾兵作战的确实是一群民兵

莱克星顿的枪声,开枪的 “一分钟人” 基本都是穿着五颜六色的平民服装,与对面的一片鲜红色形成鲜明对比

华盛顿率部渡过冰凌滚滚的特拉华河奇袭英军,除了华盛顿等将军有像样的军服外其他划船的士兵还是各种服装都有。
然而到了约克镇战役时

图为美军攻破英军堡垒,此时美军除了有清一色的军服外已经能够和英军刺刀见红了

康华里向美法联军投降,美军的军容已经不输对面的法军
这个变化是谁带来的,就是这位施托伊本男爵。
施托伊本年轻时曾在腓特烈大帝的参谋部服役,七年战争后加封男爵。但是这位仁兄生活奢靡,因好赌(也有说搞基)不能为军纪严格的普鲁士军队所容,不得不在法国和德意志诸国想谋职都未能如愿,后来被富兰克林发现推荐给华盛顿,华盛顿并没有因为他嗜赌(搞基)的缺点否定他,直接请他作为美军的总教头来训练部队。
此时的大陆军自从撤出波士顿后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主要还是被英国人吊打,只能撤到福吉谷休整。经过一系列败仗以后的大陆军萎靡不振,开小差屡禁不止,留在峡谷中的部队要么因没粮食饿死,要么冻死,要么被天花折磨死。施托伊本到了即刻着手开始训练,他带来了普鲁士先进的军事制度,他先选择了 100 人作为模范连,手把手教他们射击、拼刺、投弹,制定并明确军纪军规,编写《美国陆军训练教程》以总结经验。待这个模范连训练合格以后再推广全军。自此之后美军的战斗力出现了质变,训练了三个月后美军就已经能和英军硬碰硬地打了。
当然独立以后天下太平这位仁兄无事可干,又开始赌了,所以国会每个月给的津贴都被他花光,最后背着一屁股债离世的。尽管他的贵族身份和在欧洲的军事履历许多都是捏造的,但是美国人至今仍然铭记着这位德国人为美国独立立下的功勋,他也成为德美友好的象征之一。

知乎用户 Patriarcha 发表

这是一场起因奇特的战争,因为一位大学校长在异国被处以火刑,整个国家都举起武器,反抗他们的国王。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甚至可以说自不量力,以卵击石的战争,在一位盲眼先知或者说 “瞎子撒旦” 的带领下,却屡战屡胜。
若太阳不再带来光明。
若我们被上帝的代言人贬为异端。
那就让焚烧圣人的火焰照亮我们的道路吧。
直至死亡为止,保卫波西米亚不可侵犯。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

核武器永远改变了战争与人类历史,人类第一次有了可以毁灭自己与生物圈的武器。

讽刺的是,因为五常之间的核威慑与核平衡,人类目前为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有了总体和平。

中国历史,因为两弹一星,要分为两段。

知乎用户 梅塔 发表

没有先后顺序。

耶稣基督,穆罕穆德———千年里无数人为他们俩和他俩关系战斗不息。

蒙古骑兵———世界历史上最具侵略性和恐怖。

毛领头的解放军———在热兵器时代,从无到有的把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改换统治

移动式火炮———人类进入现代战争时代,多兵种协同,机动火炮颠覆作战模式。

蒸汽机———海战从此改头换面,动力长期居于海军的核心。

无线通信———战场软件和组织为之改变。

飞机———战争进入多维时代,并有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英国人的海军———横行全球几百年不倒。

孙子———穿越 2000 年的深邃灼见。

时间———横扫一切的杀猪刀。

知乎用户 netsys 发表

知乎用户 周三千 发表

二战时期的贾斯帕. 马斯基林。

知乎用户 北冥鱼 发表

李德胜。不解释,三年内统一全国,比刘邦还快,而且还是在自己装备落后对手好远的条件下。

知乎用户 锵锵文史局 发表

中国军队在 1962 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建立的军事威慑至今尚未完全消退。

在历史上用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创造和平的案例并不多见,大多数的局部战争往往会演变成双方的全面战争,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以失败者向胜利者交割所有利益告终。

由于本土没有经过大战洗礼,英国殖民期间留下的工业基础保存的也比较完善,甚至因为发起了不结盟运动而常常自居为第三世界的领导者,彼时的印度已然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印度极度自信地挑起了不正当的中印战争,却被中国政治军事的一套组合拳打的体无完肤。

**印度频频制造边境事端,密集建设军事据点,其出兵规模和犯境之深甚至超过了英属时期。**然而中国抓住了「古巴导弹危机」的黄金窗口,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印度完全被打懵了,两万大军的防线被彻底击溃……

更多关于 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的讲解欢迎观看视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卫青霍去病,

帝国双挂!

卫青之前,汉对匈没赢过;

卫青在世时,汉对外战争没输过;

卫青死后,匈奴马上卷土重来,汉对外胜率大幅度跳水;

在舅舅卫青风头还正盛时,

霍少横空出世,

仿佛是上天派来加速灭匈的神器,

打通河西、封狼居胥后,

这个挂就被老天修复了。

还好那时候卫青还没被修复,

漠北大战后还保了大汉十几年的太平。

帝国双挂,武帝之绩,功在千秋!

【对比资料小剧场】

让我们来看看号称富到流油的宋干了什么吧!

※主人翁: 赵光义 (北宋第二任皇帝)

※过程: 赵二趁着辽国当时内政堪忧十分虚弱,决定趁热打铁,收复燕云十六州。赵二对自己极有自信,亲自排兵布阵,御驾亲征。

※战果: 契丹战神耶律休哥一战成名!

※秘闻: 据传赵二屁股被休哥射中,但他仍然强忍着疼痛,凭借着高超的车技,骑驴车,成功从休哥手下逃走。

※后世影响: 赵二荣获 “高粱河车神” 称号一枚。

宋是比较典型的富和弱两个状态并存的。到处称儿子称弟弟,到处送岁币,弱到连越南都可以来踹上一脚。后来更是搞出了几千年来绝无仅有的靖康之耻 (是真的很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

题目问的是战争史上的 bug,像宋这种很富,对外却弱到极致,满脸写着打我送钱,还苟得挺久的,也算是个 bug 吧

知乎用户 刘越奇 发表

PLA 绝对算

知乎用户 取名废 发表

位面之子刘秀,昆阳之战,一路开挂

当时大司马王邑率兵 42 万前去南阳郡消灭绿林军,当时刘演和绿林军主力正围攻宛城,刘秀和部分绿林军攻破了昆阳。和刘秀在一起的绿林军诸将惧怕莽军强盛,退守昆阳城,打算逃亡。刘秀力劝诸将守城,而他去城外征收散兵。

当时昆阳城只有八九千绿林军,而城外莽兵 42 万,层层包围。莽兵万箭齐发,城内绿林军首领王凤难以抵抗,乞求投降,没有得到王寻、王邑的应允。这时,夜晚有陨石雨坠落王莽军营中,白天又有云朵像山崩一样坠落王莽军营中,莽兵全都吓得趴在地上。刘秀在城外征收了几千士兵,前去挑战莽军,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应战。这时,一向胆怯的刘秀一反常态,勇猛冲锋在前,斩杀几十颗敌首。部众受到刘秀感染,奋勇杀敌,连赢了几场小规模战斗,士气大增。

刘演攻破宛城,消息还没传递过来。刘秀就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绿林军攻已经破宛城,马上来支援昆阳。刘秀故意将信弄丢,让莽军捡到。莽军主帅看完信后忧虑不安。随后,刘秀率领 3 千死士,冲击莽军主将大营。莽兵猝不及防,军心大乱,互相践踏逃窜,主将王邑在乱军中被杀。昆阳城内守军见状,也冲了出去追击莽兵。这时,恰好有狂风掀房,雷电轰鸣,暴雨如注,使江河水涨,淹死大量莽兵。

昆阳之战,先有陨石雨,后有雷暴雨。雷暴雨常见,而陨石雨却十分罕见,并且正好砸中莽军大营。

知乎用户 微凉的晨露 发表

限于认知无法做到历数所有,那就按年代各说几个我印象深刻的吧,仅限于中国。

按年代分,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吴起。他吃亏在名声不好,但是职业态度绝对是无比端正。这人在鲁魏楚这三个不同的国家带兵打仗,然后战绩是…… 全胜。我想这位召之即来来之则战战之必胜的应该是最符合题意之人。虽说现在看来春秋战国时期都是内战,可按当时情况则不然。

然后秦白起王翦、秦末项羽韩信、汉家卫霍双壁这些常规名人就略过了吧,这里着重说一下刘秀这个连名字都在秀的 bug 级人物。

刘秀: 老子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天命所归!

前些日子有个说法是 “转发这个杨超越,不用考试就能得第三,第一第二还自动转学”。这运气已经够好了,但是到刘秀这根本没法看,人家是只需要闭着眼被历史车轮推着走,下脚之处早已被命运之手安排得明明白白。走着走着就成了九五之尊。

我们就从出身开始说吧,刘秀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后裔,不过九岁时父亲在县令任上去世,他被过继给平民亲戚失去了贵族身份。这时对刘秀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出现了——远方亲戚堂哥刘縯。此人不像刘秀一样踏踏实实专心农活,而是心怀大志好结交豪侠,自己看自己怎么看怎么像他们的先祖刘邦,所以他就把刘秀比喻成刘邦的兄弟刘喜。意思是拜我为大哥,谁敢欺负你,咱就噗嗤噗嗤地,就把他车胎扎了资道不?

之后就开始走上正轨了,在他这个大哥的带领(我更愿意说是携裹)下起兵,兵少将寡装备差到刘秀骑着牛秀赢了第一战,随后顺风顺水跟绿林军合兵拥立了个叫刘玄的草头皇帝,然后玄幻操作来了: 刘玄担心刘縯扎他车胎就把他给黑了,然后选择忠心耿耿的刘秀替他收复河北。杀其兄而用其弟,刘玄的心可真大。对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王莽军团号称陈兵百万然后被刘秀深夜突袭后刚一试图反攻就被洪水冲走的操作,不过这个跟定国之战召唤大陨石术比起来也不算什么。

之后其实没啥可说的了,大致就是打仗打赢——涨声望人气——各路豪杰投奔——我也不知道怎么打反正就能赢——再涨势力,一抬头没敌人了,呃,那就建国吧。

汉末提一个关羽吧,史书上称其威震华夏。以弱胜强打得曹操想迁都避其锋芒。

隋唐名将们太多没必要都说,除了孤身灭国的王玄策之外提两个后辈吧。

第一是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里的主角哥舒翰。说他 bug 主要是因为这人遛狗斗鸡吃喝玩乐了半辈子,简直号称长安第一瓢客,然后四十多岁一扭头突然就成了帝国名将——我大唐苦于吐蕃?交给我好了,稳赢。然后就真的赢了……

不过军事生涯末年不得不遵君命以卵击石导致败于安禄山是个污点,不过这也引出了千百年来武将偶像郭子仪。郭令公有多厉害?大权在握再造帝国且功成名就颐养天年。

唐末五代十国提一个李嗣源吧,让我打,我就能赢,不过不安于本职进取心太强当了皇帝这个做法不提倡。

大宋也提两个人,天才骑兵将领岳飞和机动防守之王孟珙。岳飞无需多言,在宋朝连步兵都孱弱的大环境下能组织骑兵直捣黄龙,而蒙古人打弱宋居然花几十年时间基本上只靠孟珙一人。

元朝我不了解,过。

明朝也有两个怎么打怎么赢的天选之人,一个皇上朱棣一个圣人王守仁。还有一个练兵天才一生不败的戚继光。再说一个帝师孙承宗吧,关锦防线后金致死都没啃下来不得不绕道。

清朝自然也有两人,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我来,包赢。别人来,打不了打不了告辞。

知乎用户 布拉格 发表

霍去病是与卫青齐名的抗匈奴名将。他用兵大胆,善于出其不意、千里奔袭。他的战绩比卫青还要出色。

元朔六年,年仅 18 岁的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北伐匈奴。卫青所部各将大多战败,而霍去病率领 800 骑兵孤军深入数百里,斩敌两千多人后凯旋而归。霍去病从此开始崭露头角,并成为汉朝抗匈奴的主将。

元狩二年春、夏,霍去病两次率军进攻匈奴控制的河西地区。两次河西之战,汉军共斩敌 4 万多人,并俘虏了上百名匈奴贵族。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带兵绕道至敌军后方。在其它路汉军迷路未至的情况下,霍去病大胆出击,一举击败了河西地区的匈奴势力。统治河西地区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由于受到单于的责难,被迫投降了霍去病。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这一军事要地。

元狩四年春,霍去病与卫青各领兵五万北伐匈奴。霍去病所部的战绩极为辉煌,他们共斩敌七万多,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汉军最远打到瀚海,并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 (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 (公元前 117) 病卒,年仅 24 岁(虚岁)

霍去病一共六次出击匈奴,共斩敌十一万。

第一次没有记载了,是随卫青出战,战功冠军

第二次八百骑深入王庭,斩虏 2000 余,封冠军侯,好象这个侯是按杀敌数得来的。

第三次六日平五国(也可能五日平六国,记不清楚),皋兰山血战,万人战数万人,以疲打逸。在地形上未必战优。但从战役规模看,有可能采有先进的战术甚至采用计策,但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了,只有流水帐。战绩是过万并得祭天金人(有人奇怪要这个东西做什么)。这场血战似乎是霍去病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是匈奴人的苍狼,在汉军中成为一员大将。

从这三战看,固然有刘彻有意栽培的因素,但这样的机会,包括李广都得到过。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说霍去病从小受到刘彻的宠爱,好象过于臆断了。

第四次,四路出击,李广差点又做了俘虏。公孙敖失期。霍去病挥军直入,呵呵,这里有个粮草的问题,我不知为什么一下子就接受了,快马要吃粮的说法,人可以把嘴封起来,马不行。当然,这次更了不得了,从流水帐上看,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行程是逾居延,过小月氏,攻祁连山,损兵十分之三,赵破奴高不识仆多封侯,此战后,更是前所未有的匈奴二王求降。

第五次,单骑迫降,杀叛逃者八千而不损一兵一卒。天神风范,匈奴人吓破胆了。

第六次,中国历代武功的极致,封狼居胥,临瀚海。一样只有流水帐,出兵五万,而得对单于主力的是卫青,老实说,史记对卫青这一战的记录也只是平平,虽然这一战打得确实不错,当时的情况,也是以少胜多,以疲打逸,匈奴单于怕死,没办法,卫青硬是扛下了这一仗。但要追击单于是做不到了。不光卫青,所有的匈奴人都找不到单于了,当然,李广也没找到单于,他因此自杀了。卫青杀敌一万九千多,霍去病的战绩是七万。但除了数字,史记什么也没写。

知乎用户 杨冉 发表

史光柱
以下是他的演講

在一九八四年收复老山的战斗中,我是某团四班班长,代理排长。在攻击敌人阵地过程中,我先后四次八处负伤,左眼球被打掉了,右眼球被打进两块弹片,一直坚持指挥战斗,带领全排攻占了 57、50 号高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我只是尽了一个革命战士应尽的责任,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中央军委授予我 “战斗英雄” 的光荣称号。

我们部队接受了作战任务后,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兴奋。我给党支部写了血书,请求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决心在战斗中 “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宁可死在山顶,也不死在山脚”。在临战训练中,结合班里的任务,我带领全班同志夜以继日地反复演练在山岳丛林里作战,怎样既便于指挥,又便于联系,便于协同。一九八四年一月,连队党支部根据我入伍以来特别是接受作战任务以来的表现,批准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指定我为战中排长的第一代理人。让我回去看一看。我很思念母亲,多么想看一看她老人家。但是,我懂得,一个革命战士,一个共产党员,在这即将奔赴战场的时刻,应当怎样做,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向父母讲述了越军在我边境武装挑衅,占我领土,杀我边民,毁我田园的累累罪行。告诉父母亲,我正准备执行任务,不能请假。我的父母亲都是有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相信他们会理解我的心情。在信的最后,我写道:“亲爱的爸爸,当你受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上了战场。你老人家等候我杀敌立功的喜讯吧!我一定让你老人家看到我的军功章。如果我牺牲了,你收到军功章,不要难过。如果不牺牲,战后我就带着军功章回来看望你老人家。那时你会自豪地微笑,你会说我无愧于党的培养,是你的好儿子。”

四月二十八日凌晨,战斗打响了,我们二排的任务是:先攻占 57 号高地,尔后配合一排夺取越军连部所在的 50 号高地。我们四班是二排的主攻班。六时三十分,我排利用我炮火急袭效果发起攻击。敌人进行炮火拦阻,封锁我们进攻的路线。当我们冲击到 58 号高地于 57 号高地之间时,我排代理排长刘朝顺被炸成重伤。我扑过去给他包扎。刘朝顺断断续续地对我说:“四班长,现在全排由你指挥,一定要打好,不要为我们排抹黑!” 我说:“排长,放心吧,只要我不死,一定带领全排完成任务!” 由于排长伤势很重,我把身上带着的三个急救包给排长包扎好,便把指挥机接过来,向连长报告了情况,连长当即决定,二排由我指挥,并命令我排迅速向 57 号高地进攻。我判断了一下方位,带领全排向 57 号高地冲去。冲击中,遇到三排的同志,我听战士们说,三排长、九班长负伤了,八班长牺牲了。于是,我就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战斗。

57 号高地左侧山包上两个机枪火力点向我们猛烈扫射,老山主峰上的高射机枪也不停地射击,两个战士在冲击中壮烈牺牲,全排被敌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我想,应当先敲掉敌火力点。于是,我指挥大家散开队形隐蔽后,低姿爬到一颗横道的大树旁便仔细观察,看准敌人一个正在喷着火舌的机枪火力点,迅速拿起牺牲在我身旁的战士的火箭筒,一发火箭弹将敌机枪打哑了。我猛地向右滚出两米,敌另一火力点向我刚才的位置一阵扫射。我指挥机枪压制敌火力,命令八班火箭筒手李林端干掉敌第二个火力点。李林端连射两发火箭弹,消灭了这个火力点,于是全排又向前冲去

我翻过一棵被炮弹炸断倒在地上的大树,向前跑了四五步,刚卧倒,左侧树林中就向我打来几梭子子弹,“嗖嗖” 地在我身边飞过,我觉得左小腿一热,意识到负伤了。我猛地掉转枪,往树林里一阵扫射,树林中没有动静了。我伸了伸腿,感觉到伤不重,来不及看伤口就又向前冲击。冲到阵地上,我向盖沟里打了一个点射,有个敌人刚想逃命,被我和几个战士同时开火击毙。这时,我发现敌环形工事火力点较多,冷静地一想,应该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就叫战友对敌人实施战场喊话:“缴枪不杀!”“你们被包围了!” 这时,顽固的敌人打来一梭子子弹,把我们喊话的话筒打坏了。我非常气愤,立即命令早已准备好的三个火箭筒手,连打了两个齐射,敌工事炸垮了。

同志们很解恨。我带领战士发起冲击。一个成都入伍的战友为了掩护我,被敌人一发罪恶的子弹打掉了下巴和牙齿。我命令一位新战士把他抢下去,他挣脱战友,在我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他已经不能讲话,只能用这一拳来表示他不下阵地的决心。他匀握轻机枪与敌人对射,毙敌一名后,胸部又中弹,光荣牺牲,后来,我们在这位战友身上发现了一个鲜血染红的笔记本,上面记着这样一段话:“战友们,如果我牺牲了,我还欠四班刘有宏十五元,请我的父母还了。” 他的副射手无比愤慨,端起轻机枪继续与敌人对打。打死了两个敌人,可是,不幸他也中弹牺牲了。牺牲前他对我说:“排长,你回去时,一定要去看看我的母亲,她有病。”

我们的战友说,牺牲我们自己,是为了更多的同龄人不再牺牲;我们的父母亲痛苦,是为了千万个父母亲不受痛苦,有的人说,我们是英雄。我们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已经倒下去了,他们才是英雄。我们活着的人应该为他们筑起丰碑,这种丰碑不是在大地上用钢筋水泥构筑的一个纪念碑,而是在你,在我,在他的心中树起一个心灵上的丰碑!

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打得更加勇猛,和三排一起攻占了五十七号高地。我迅速调整了一下战斗部署,带领战士们开始攻打五十号高地,五十号高地位于老山主峰东侧,上面有敌人一个连部。高地由三个小山包组成。敌人在正面设有堑壕、交通壕、防步兵绝壁、不规则的雷场和铁丝网,形成以高射机枪、重机枪、无后座力炮交叉火力和明暗火力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我和代理副连长李金平分析了地形、敌情,决定采取正面牵制、侧翼攻击的战术。我对全排同志说:“战友们,有的同志为夺取战斗胜利已经献出了生命,我们一定要冲上高地,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各班按照区分的任务,猛虎般地向五十号高地冲击。敌炮火随着高地上越军打来的曳光弹,在我们身边 “轰轰” 地爆炸着。我刚冲到一棵树旁,一发炮弹在离我头顶四米高的一根树枝上爆炸,同时,右侧也有一发炮弹接着爆炸。我只听 “轰”、“轰” 两声巨响,左肩打进四块弹片,血肉模糊,钢盔飞了出去,头部被一块弹片击中,左耳一阵剧痛,身体被气浪掀起两三米,顿时昏迷过去。为我包扎的战友连声呼喊:“排长,排长!”我从昏迷中被战友们喊醒,伤口一阵剧痛,脑袋 “嗡嗡” 地叫,左耳朵什么也听不见。我睁眼一看,排里的战士们一双双焦急的眼睛在望着我,并告诉我第一次冲击受挫。

我当时想,全排等着我指挥,排长委托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倒下。我咬着牙站起来,立即组织第二次冲击。这时,李副连长来到我身边,对我说:“光柱,你已经几处负伤,下去吧,我带部队冲击。” 我说:“不,你是副连长,责任比我大,在后面指挥,我带同志们上!” 在我的带领下,大家勇猛地向五十号高地扑去。敌人的冲锋枪、机枪、明暗火力一起吼叫,曳光弹到处乱飞,我呼唤炮火及时支援,全排迅速突击到敌阵地前沿。

这时,一排也冲了上来,两个排会合在一起。我的左肩肿胀起来,我不顾这一切,和代理副连长李金平一起指挥大家向前发展。在一片缓坡地带,遇到了敌人的雷场,我命令使用地雷开辟器,打开了五十多米长的通路。通过雷区后,是敌人设置的防步兵绝壁,高处约三米,低处约两米。我选了一个位置,组织战士们攀了上去。一登上绝壁,我和副连长立即组织火力猛烈压制山头上的敌人,四班、五班交替掩护前进,很快攻下第一道堑壕。我率先跳下堑壕,带着战士们向第二道堑壕发展。

在距第二道堑壕二十来米的地方,敌人一排手榴弹砸来,我第三次负伤,一块弹片打在喉部,一块弹片击进左膝。战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时我虽已是五处负伤,但一刻也没有犹豫,命令机枪掩护,又继续向前冲去。在离敌前沿堑壕两三米的地方。我身旁的代理副连长李金平踩响一颗压发雷。我只觉得左眼像刀猛戳了一下子,脸部打进几十块地雷碎片,血肉和飞起的泥土堵住了我得嘴,闷得透不过气来,两眼什么也看不见了。我用右手往嘴巴上抹了一把,喘了一口气,又在左脸颊摸了摸,摸着一个肉团子,想扯下来。拉了一下,左眼钻心的痛,我估计这是左眼球,眼球被打出来了。我喊了一声:“副连长!” 身旁的战士说:“副连长的左小腿被炸断了。” 我想,失去了指挥员,战士们就象失去了主心骨。敌人眼看就要崩溃,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奋战之中,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挺住。

于是我忍着伤痛,摸摸索索地扶着一颗小树站起来,高声喊道:“同志们,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为党为人民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向前冲啊!” 同志们高喊着:“为排长报仇!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冲啊!” 我的血流得过多,有点顶不住,心想,我决不能死在第二道堑壕,我死也要死在顶峰上去。我摸起冲锋枪,向前吃力地爬去。不知什么时候,我摔进堑壕里,昏了过去。我一醒来,就问:“高地拿下来没有?” 这时,只听见已来到我身旁的连长带着哭声对我说:“史光柱,高地拿下来了,你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同志们把我从阵地上抢救下来,送到了医院。医生从我浑身是血的身上,检查出八处负伤,其中六处是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左耳、左右臂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弹片好几十块,仅从脸上取出的碎弹片就有一小把。虽然我的伤势很重,但我咬着牙坚持不哼一声。我对医生说:“别的伤不要紧,能给我保住眼睛就行了。有了眼睛,还可以看到战友,看到连队,重返前线。” 医生告诉我,左眼球要马上摘除。我当时很难过,但我想:左眼球战场上就掉出来了,保不住就算了,能留下一只右眼也可以。我当时还不知道,我的右眼也打进两块弹片,眼球已经破碎,也保不住了。医生担心我忍受不了双目失明的打击,一时不敢告诉我。我从前方医院转到军区总医院,时时盼望右眼早日见到光明,常常焦急地问医生:“我的右眼怎么还看不到东西啊?” 医生总是婉转地安慰我。

但是,医生觉得总不能长久地隐瞒。一天,眼科陈主任来到我的病床前,对我说:“小史,你的右眼也保不住了,希望你要坚强。” 一听这话,做梦都盼望着重见光明的我,捂在被子里失声痛哭起来。我才二十岁,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光明就向我告别了,今后陪伴我的将是茫茫的黑暗。生活对我来说还仅仅是开始,我多么热爱连队火热的生活啊!我多么想在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啊!

同志们劝慰我,我好几天不吭声,我都苦苦地沉思,想了许多许多。我想起了过去那美好的生活:在足球场上奔跑,在篮球场上跳跃,在训练场上练兵……。如今,这些只能是永久的回忆了。我还想到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同时,我也想到中学时代就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结识的保尔.柯察金,想到了张海迪,想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想到了首长和同志们的期望……

经过几天的痛苦思索,在医护人员和伤员战友的开导下,我懂得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伤残面前应当怎样做。总政治部首长非常关怀我们伤员,专门从北京打来电话慰问,其中还提到了我的名字,希望我们早日恢复健康。党和人民的关怀,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舞,我决心振作起来,战胜伤残,做生活的强者。
中央军委授予我 “战斗英雄” 称号,这个荣誉应归功于党和人民,归功于集体,归功于牺牲了的战友。我只不过是高山上的一棵小草,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我和其他军人一样象一棵小草,为祖国母亲增加一点翠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比昆阳之战更艰难的南栾之战,刘秀根据地 70 万人口,对手王郎 500 万,还是攻城不下被人包饺子,平原野战骑脸反杀,此后两个月内歼灭控制整个幽冀的王郎势力。

  刘秀一统天下的征程,实源于南栾的光辉胜利起打下的坚实的基础。考察刘秀一生攻战如神的征程之路,不可只注重昆阳,而忽略南栾之战。

神秘的刘子舆

  王郎以匹夫之身,竟能一度坐拥河北大地,追杀刘秀至于狼狈不堪,因此闻名。

  王郎究竟何许人也?

  有人说他只是一个权欲熏心的风水术士,这也是东汉王朝的官方说法。

  但或许,他真的是汉成帝之子。

  王这个姓,说不定来自其祖母王政君。

  王郎是赵缪王的儿子刘林扶持起来的,后来又有原西汉广阳王的儿子刘接起兵蓟中,与之响应。

  如果王郎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汉成帝之子,如何取信这些宗室?

  所以,可以猜测,王郎是汉成帝的遗腹子。汉成帝去世时,他尚未出生,所以王政君不得不让傅昭仪的孙子刘欣(汉哀帝)继位,而作为交换,刘子舆被改名为王郎,隐姓埋名于民间保护起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王郎只是刘林的一个傀儡,是刘林实现自己野心的工具,所以刘林才会不遗余力地宣传王郎是刘子舆,这并不是什么被王郎所欺骗,而是为了自己攫取权力而实行的权宜之计。

  刘玄派刘秀去招抚河北,显然并不是计划让刘秀去送死的,哪怕他刚杀掉了刘秀的兄长刘縯。

  河北已经名义上臣服于刘玄,只欠一个稳定罢了。刘秀出抚河北,按照原来的预计,不过是尽说客之功,并不能攫取河北的实权。待到河北安堵之后,刘玄自可任免官员,将河北实质上纳入囊中。

  但是王郎的出现,出乎刘玄和刘秀的意料。无论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这个招牌,还是赵缪王之子刘林在宗室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都不是刘秀甚至刘玄所能匹敌的。一时间,河北大地尽数拜倒在刘子舆的大旗之下。

  【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 光武不答,去之真定。林于是乃诈以卜者王郎为成帝子子舆,十二月,立郎为天子】

  这段记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东汉官方对于刘林的污蔑,这是假设王郎确然是刘子舆的情况;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应当是刘林想要拉拢并控制刘秀不得的情况下,抬出了王郎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林等愈动疑惑;乃与赵国大豪李育、张参等通谋,规共立郎。】

  【更始元年十二月,林等遂率车骑数百,晨入邯郸城,止于王宫,立郎为天子。林为丞相,李育为大司马,张参为大将军。分遣将帅,徇下幽、冀。移檄州郡…… 于是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从风而靡。】

  则不仅仅是冀州,幽州亦对王郎表示了效忠。

  【弇年二十一,乃辞况奉奏诣更始,因赍贡献,以求自固之宜。及至宋子,会王郎诈称成帝子子舆,起兵邯郸,弇从吏孙仓、韂包于道共谋曰:“刘子舆成帝正统,舍此不归,远行安之?” 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观公等不识去就,族灭不久也。” 仓、包不从,遂亡降王郎。】

  耿弇当时不愿意效力于刘子舆,他两个从吏竟然直接逃亡投奔王郎,足见王郎的影响力了。


立足信都

  刘秀由于王郎的势力飞快弥散到整个冀州,不得不北上幽州,但是【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

  又一个重量级宗室成员跳出来支持王郎,幽州重镇蓟(广阳国国都)成为了王郎赵汉势力的重要据点,此时的局面,看起来彻底绝望。

  刘秀不得不向西南逃亡,一开始恐怕只是想要逃出河北,但很快得到消息,【信都郡为长安守】。

  【光武即驰赴之,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世祖因发旁县,得四千人,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亦举郡降。又昌城人刘植,宋子人耿纯,各率宗亲子弟,据其县邑,以奉光武。于是北降下曲阳,稍合,乐附者至有数万人。】

  看起来支持刘秀的人不少,能够和王郎抗衡下了?

  那让我们来看看图吧。

  刘植的昌成在信都郡西侧,堂阳﹑贳县、宋子、下曲阳(这个就是邳彤的地盘),都在巨鹿郡北部。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刘秀这时候拥有的地盘就是信都郡加上北半个巨鹿郡。

  也就是这一阵,刘秀不顾娇妻阴丽华,娶了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这当然是没办法的事,凭着他现在手上这点牌,根本不够和几乎全控幽、冀的王郎玩的。

  从真定国辐射,刘杨的势力可以延伸到常山郡和中山国。

  【时真定王刘扬起兵以附王郎,众十余万,世祖遣植说扬,扬乃降】

  刘杨的兵力号称有十多万,但是恐怕算了辅兵家属,真正能打的能有五万都悬。而且即便是这三五万,也不可能都拿出来给刘秀用,总要自己留些本钱的。

  当然通过联姻搞定刘杨,最大的意义在于打通了和幽州的联系,能够招抚幽州的地头蛇了。

招抚幽燕

  渔阳郡的彭宠和上谷郡的耿况很早就和刘玄政权取得了联系,并不是很想跟着王郎干。

  等到刘秀把真定刘杨拿下,他们也就顺水推舟地归降了刘秀。他们麾下是边军,战斗力很强。

  就是兵力有点捉急:【《后汉书 · 耿弇传》:弇走昌平就况,因说况使寇恂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

  两个郡加起来总共 6000 人。

  【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寇恂对耿况胡扯说什么上谷郡有上万骑兵这种鬼话,显然是吹牛。

  不过也没办法,按照西汉时的郡国户口巅峰数据:

  【上谷郡…… 户三万六千八,口十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二;

  渔阳郡…… 户六万八千八百二,口二十六万四千一百一十六】

  两个郡加起来还没 40 万人呢。

  这时候可不比后来幽燕人口密集时,幽州很肥的渤海在后世也划冀州去了,就剩个涿郡了。

  从新末起义的局势来看,幽州、冀州两州是基本没被绿林、赤眉和莽军打过的,也就铜马这种流窜部队窜来窜去,看起来活动范围大,实际上实力有限,跟东汉末年张燕的黑山军差不多。

  类比黑山军,铜马造成的破坏也是有限的,曹操打下河北时冀州人口还是很多;相比中原的大战,铜马导致的人口衰减肯定是很少了。

  所以我们可以用西汉的郡国人口来估计刘秀和王郎这时候的实力。

  王郎势力:王郎、刘林控制清河郡、渤海郡、广平国、赵国、河间国、巨鹿郡南部,口数 292 万口,应该还能控制魏郡北部,不过后来刘玄派谢躬和刘秀夹攻王郎,谢躬北上之后,应该把魏郡(西汉巅峰口数 91 万,不过离黄河近,似乎被赤眉军破坏过)拿下了。

  王郎盟友刘接控制辽东郡、辽西郡、右北平郡、涿郡、广阳国,口数 180 万口。因为刘秀势力卡在中间,可能不是非常方便支援邯郸,但是无疑可以牵制刘秀势力很一部分兵力。

  对峙局势基本如上图,而且刘秀势力里面还有真定王刘杨这种摸鱼选手。

挥师南下

  【复北击中山,拔卢奴。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邯郸,郡县还复响应。南击新市﹑真定﹑元氏﹑防子,皆下之】《后汉书》这里显然掩盖了刘杨的作用,真定可是刘杨的地盘,则平定中山国、常山郡的过程中,刘杨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当然顺便也拿到了中山、常山很大的控制力。

  中山、常山、真定合计口数 141 万。渔阳、上谷合计口数 38 万。

  刘秀能彻底控制的信都郡和巨鹿郡北部,口数 70 万。

  颇有战略游戏里面孤城抗天下的感觉。河北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几乎没有什么花哨可玩。

  面对刘秀对于冀州北部的大规模攻略,王郎很快做出了反应,派麾下大将李育屯驻在赵国北部的柏人。李育是王郎麾下的大司马,那么这支部队显然是王郎的主力之一。

  此时刘秀军还在继续攻略巨鹿郡,朱浮﹑邓禹率领前部向巨鹿郡西南移动,遭遇李育,结果当然是寡不敌众,【为育所破,亡失辎重】。

  邓禹的水平以少胜多是指望不上的。虽然他后来据说在河东战役中先败后胜击破【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然而当时刘玄主力抵抗赤眉军而且被赤眉军打得焦头烂额情况下还能派十多万军队阻挡邓禹夺取河东,怕不是掌握了尤里复制人技术。

  刘秀得到败报,【收浮﹑禹散卒】,和李育在郭门激战,【大破之,尽得其所获】。

  李育只是王郎主力一部,对上刘秀未必有兵力优势,这个结果当然不出意料。不过,李育所部并未被歼灭,【育还保(柏人)城,攻之不下】,于是刘秀只能转而攻克广阿。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及至鄗,世祖止传舍,鄗大姓苏公反城开门内王郎将李惲。纯先觉知,将兵逆与惲战,大破斩之。(《后汉书 · 耿纯传》)】

  也就是说即便击败了李育,又攻克了广阿,刘秀对于巨鹿郡西南部的控制仍然非常不稳固,豪族往往心向邯郸,王郎的影响力实在不应低估。

  为了彻底控制巨鹿郡,刘秀决定攻打郡治巨鹿城。

强敌来袭

  说刘秀不擅长攻城,那是胡说。那年代谁攻城都不容易。

  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平定中山国、常山郡和巨鹿郡大部,攻城能力肯定是过硬的。但是对于城高濠深,守军充足的大城来说,攻打起来必然艰难。

  刘秀显然高估了自己的攻城能力,认为能在王郎的援军赶到前拿下巨鹿城。

  然而守城的王饶却是个狠角色,手上兵力也不少,【坚守,月余不下】。

  顿兵坚城之下,士卒体力消耗,对于刘秀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王郎也适时地派出了援军。

  【郎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钜鹿】

  此时刘玄部将谢躬已经发兵攻击王郎,攻略魏郡,从南方压迫王郎来减轻刘秀的压力。

  谢躬拥有数万军队,兵力雄厚。但是王郎拥有邯郸坚城作为都城,谢躬只能在魏郡肆虐,无法越过邯郸北上与刘秀会师。而对于王郎来说,内部的刘秀才是心腹大患,从动员力上计算,王郎只需要一万以上兵力守城,就足以与谢躬周旋,完全可以派出超过五万的军队收拾刘秀,以求毕其功于一役,然后再对付外部的谢躬。

  刘秀必须留军队防备幽州东部的刘接,而真定王刘杨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牌全部交给刘秀。

  最要命的是,为了避免巨鹿城内的王饶与援军里应外合,刘秀必须分出一部分兵力封困巨鹿城,那么他能够用于和倪宏﹑刘奉野战的作战兵力,恐怕只有两万左右,而且经过一个月的攻城,疲惫无比。

  猛如冉闵亦在襄国城下因遭遇腹背夹击而遭受毁灭性打击。智如凯撒也在攻打阿维尔尼人的重镇日尔戈维亚时被维钦托利的援军打得惨败,阵亡 3500 多名士兵和 46 名百夫长,还有若干仆从军。

  如果是曹操陷入这样的绝境,恐怕会让曹洪冒充自己,而后弃军逃窜,如同最怯懦的老鼠一般。

  但是刘秀是战神,他会证明,他不止是昆阳的陨石召唤者,更是一个时代的掌控者。

  渔阳上谷的 4000 骑兵,没有参与攻城,是他的重要底牌。

  而众将知道他当初在昆阳的表现,亦愿意为他尽力。

  虽然攻守之势与昆阳迥异,在昆阳,是刘秀与城内的王凤里应外合,所以这一场南栾血战,甚至要比昆阳更加艰难——河北的大平原上,甚至没有任何险要可以防御!

南栾血战

  在南栾之战中,刘秀无疑采取了拉长阵线的方式来避免被敌人两翼包抄。

  这样必然导致阵线纵深薄弱,但是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好在刘秀本人是出名的武力极高(昆阳之战手杀数十人),麾下也多有勇猛俊杰,凭借猛将数量的优势,当能抵挡。

  对于南栾之战刘秀是否诈败诱敌,一直很有争议,我的观点是——刘秀并没有计划一定要后撤,但实在撑不住不介意后撤。

  这不是汉尼拔在坎尼大破罗马一样你死我活,一定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的战役。实际上只要刘秀这次能以少胜多,创造奇迹,王郎势力必然会震恐而土崩瓦解,如同当初昆阳之战那样。

  所以刘秀的目标不是追求歼灭战,如果能直接正面击败敌军,当然最保险,但是也要做好正面不敌的准备。

  在号钲声中,南栾之战打响。王郎军倚仗着数量优势,士气极为高昂。

  毕竟昆阳之战,刘秀职位只是偏将军,发挥重大作用的还有李轶、王凤;刘縯被杀后,刘秀为了避祸也常常自我贬低,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昆阳之战起到决定性的是刘秀,或认为是侥幸。

  王郎军将士当然也是这样想的。

  此战,无论是刘秀本人,抑或步军诸将,都舍生忘死冲击敌阵,以攻代守。

  【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创中额,摄帻复战(《后汉书 ‧ 铫期传》)】

  铫期最为勇猛,冲锋陷阵,杀死五十多人,一度令敌军后撤。即便额头受伤,仍然裹伤再战。

  【上率禹等击王郎横野将军刘奉,大破之】按《东观汉记》,邓禹并非突骑将领,则很可能在第一阶段中,刘秀就以无敌的神勇与正兵能力,给予刘奉部以巨大打击。

  不过倪宏才是王郎军主帅,显然此人并非等闲之辈,在刘奉率领的前部发生崩坏之后,倪宏有效利用了兵力优势,投入生力军对前队进行了轮换,不但没有发生混乱,更是成功稳住了阵脚。

  接下来,倪宏以生力军对刘秀军发动反攻。多日围城之下,刘秀军本来就很疲惫,现在再被王郎军生力军猛攻,逐渐不支。

  刘秀当机立断,下令后撤。

  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混乱,刘秀虽然对于新的部队练兵时间不长,但军队已经颇有纪律。

  倪宏挥军追击,攻陷了刘秀的辎重营。

  【南栾贼迎击上营,得上鼓车辎重数乘。(《续汉书》)】

  仅仅是装军乐器的辎重车就被俘获了数乘,那么被敌军掠取的辎重数量必然极大。

  但是这时候军纪的差异就体现出来,面对巨额的辎重,缺少名帅训练的王郎军必然很难控制纪律。

  而刘秀终于在这一刻放出了自己的底牌,渔阳、上谷突骑!

  渔阳、上谷突骑的战斗力不宜太过高估。他们的数量不过四千,而且那个时代没有马镫,东方也缺乏西亚的具装骑兵,骑士都是轻甲。

  面对组织有素的步兵方阵,骑兵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只有当敌人发生混乱,才能有机会。

  之前无论是打得刘奉部退却,还是陷入苦战,刘秀都按着没有投入这支生力军,便是为了给予敌人最大的打击!

  【从击王郎将儿宏等於南栾,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后汉书 ‧ 景丹传》)】

  景丹等人率领 4000 名休养已久,精力完备的突骑从阵后杀出,横冲敌阵,射出致命的利箭,加以枪刺刀劈。

  王郎军正在争夺汉军辎重,混乱之中遭到骑兵践踏蹂躏驰射,如同海啸突至,打得王郎军的秩序轰然崩坏。

  刘秀的步军队败而不溃,马上重整阵型,掩杀而上。

  这时,王郎军的兵力优势,反而成为了累赘,被步骑夹攻挤压到狭小的空间中自相残杀,于是【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纵横】。

  战果是【斩首数千级】,虽然取得了大胜,但王郎的主力并没有遭到摧毁。刘秀接下来继续攻打巨鹿,也因为王饶的坚守而再次失利。

  然而以少胜多,绝境逢生,本身就是极大的震慑和宣传。

  【耿纯说曰:“久守王饶,士众疲敝,不如及大兵精锐,进攻邯郸。若王郎已诛,王饶不战自服矣。” 光武善其计,乃留将军邓满守钜鹿,而进军邯郸,屯其郭北门。】

  耿纯敢于提出这样的意见,是以南栾血战的大胜为基础的。刘秀南下无比顺利,必然是因为王郎麾下将士听说南栾一战,刘秀如同天神般的战果,尽皆破胆,一路上降附如雨。

  刘秀与谢躬会师,合攻邯郸城,而王郎的末日也就到了。

拔取邯郸

  【郎数出战不利,乃使其谏议大夫杜威持节请降。威雅称郎实成帝遗体。光武曰:“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 威请求万户侯。光武曰:“顾得全身可矣。” 威曰:“邯郸虽鄙,并力固守,尚旷日月,终不君臣相率但全身而已。” 遂辞而去。(《后汉书 · 王郎传》)】

  正因为这段记载,笔者才越发怀疑王郎确实是刘子舆,不然刘秀为什么要放出汉成帝复生也无法得到天下这种狠话?

  不过南栾之战之后,王郎势力全盘崩解,只剩下邯郸一座孤城,虽然邯郸内粮食充足,兵力雄厚,但面对刘秀和谢躬的夹击,必然不能持久。王郎派兵出城攻击,也屡战屡败,城内的士气很快下降到了最低点。

  一个月的攻城之后,郎少傅李立被刘秀策反,开门引入汉军。王郎半夜逃走,被刘秀的士兵斩杀,并不活捉他也许是为了掩盖杀死了成帝太子刘子舆的事实。

  不过,谢躬仍然率数万军队驻扎在邺城,影响整个幽冀,刘玄也不断设计对幽州掺沙子。刘秀设计诱杀谢躬,吞并了其部众;耿弇、吴汉也杀死了刘玄派到幽州上任的幽州牧苗曾,上谷太守韦顺,渔阳太守蔡充。

  在平定了流窜作战的铜马等义军之后,幽冀两州近千万人口,落入刘秀控制之中,面对被战火摧残的中原,形成了高屋建瓴的极大优势。

知乎用户 泽林 发表

对匈奴来说,汉军的甲胄和刀剑就是 bug。

对印第安人来说,火枪就是 bug。

对二战英国远东舰队,99 舰爆就是 bug。(评论纠正我应该是陆航,一式陆攻之类,我就不改原文了,教育我下次别这么想当然)

对索姆河英军来说,机枪就是 bug。

对萨达姆来说,鹰墙就是 bug。

对朝战美军来说,志愿军的班排战术和意志就是 bug。(说韩战有人骂我反动,已改,个人立场没问题)

知乎用户 雪儿 发表

朱元璋啊,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爆

虽说刘备也是编草鞋的,但是 “中山靖王之后” 这六个字帮了他太多太多了

刘邦虽然爹娘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家了,但刘邦父母还健在有媳妇的

朱元璋当兵以前啥也没有,不当兵是死,当兵九死一生,就这种条件硬生生的一统天下,这难度地狱模式

剩下的皇帝哪一个不是王侯将相以后?皇帝的儿子做皇帝太简单了,乞丐做皇帝太难了

像司马衷这种傻子都能当皇帝你找谁说理去?

王思聪这么有钱是因为他比你努力比你强吗?不是啊,他不努力也比你有钱

从一无所有到权倾天下,家里没有出一份力,没有留给他一点东西,就连教育都几乎没有,这个难度真是登天了

历史上这么多皇帝除了刘邦,别的皇帝从朱元璋的位置开局,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朱元璋从平民到皇帝太多艰难了,我只能说是个奇迹

你要是觉得简单,兄弟如果你上过小学,恭喜你已经拥有了朱元璋创业时拥有的一切,去吧去征服世界给我看

知乎用户 Lee Li 发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两度让美军认怂的军队
第一次是在三八线,克拉克签完停战协议后的自嘲估计李鸿章能懂。
第二次,则是在 17° 线,而且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那种
17° 线的意义就好像美越在玩英雄联盟,中国帮北越开外挂一样
中国: 听说你要上北越?
美国: 怎么?你有意见啊
中国: 收人头可以,但是不准推塔,不能进入水晶方圆 100 里的范围内
美国: 卧槽!这怎么打?要不你来打
中国: 就这么打,是不是还要我教啊?亲
美国: 亲,那倒不用,我美军就是死外面,从这里跳下去,也绝不踩线,可以了吧
北越: 我,世界第三,真香啊
1965 年越战爆发,此时距离韩战已经过去十多年了,面对北京的警告,作为蓝星海陆空最强军事存在的美军,想的居然不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报韩战的一箭之仇,而是犹如惊弓之鸟,束手束脚地进行战争,让人细思极恐。
其大统领更是在若干年后屈尊来到当时还未建交的红色中国,用自己还不会用的筷子夹烤鸭,来陪周总理谈笑风生。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知乎用户 冬瓜菌 发表

吊打美式装备国民党,单刷联合国军队,全面落后的情况下敢与苏联翻脸,边界纠纷直接操到印度首都新德里, 超级大国美利坚两度被迫停战

毛时代的天朝军队想想都有点可怕~\(≧▽≦)/~

知乎用户 黑棋士 发表

知乎用户 卡了吧唧 发表

还有因果律武器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当然是抗日神舰中华民国海军丹阳号驱逐舰。这是被掩盖的历史真相。(严肃脸)

知乎用户 张飞龙 发表

可能有人说过了吧 - 以色列的六日战争,闪击战,也是近现代以少胜多的最经典案例。

六小时打赢 “六日” 战争

中文来自:中时电子报 作者:江飞宇

https://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70605004585-260417​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70605004585-260417

在 52 年前,以阿第三次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在爆发前双方实力极不对等,被形容成「大卫王对抗巨人哥利亚」,但是战争的结果也如大卫王打败哥利亚那样令人难以致信。

国家利益杂志 (National Interest) 重温这段传奇战役。

在 1967 年,以色列和邻国之间已经酝酿了好几个月的军事危机,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四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人数多达 30 万,到 5 月期间,阿拉伯联军逼迫联合国调停部队必须离开,因此

以色列认定战争即将爆发,唯一的胜算就是先期攻击

为此他们开始了非常秘密,但是相当确实的训练工作。

1967 年 6 月 5 日,以色列时间上午 7 时 10 分,16 架以色列空军的富加教练机 (Fouga Magister) 起飞,假装是例行的飞行训练任务,不过这些飞机真正的作用是探知阿拉伯联军的动向,结果对方并没有什么反应,这使以色列军知道对方毫无准备,因此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胆的空袭行动。

上午 7 时 15 分,以色列 183 架载满炸弹的战斗机、教练机全面出动,他们起初遵照富加教练机稍早的航线飞行,因此虽然埃及的雷达站有发现这批以色列飞机,却以为又是另一次的飞行训练,看起来也似乎是如此,这些飞机似乎正往以色列的方向回航,并一一从雷达范围上消失。

但是令阿拉伯联军没想到的是,那天早上这批战机不但没有回航,而是向南转向埃及

他们在无线电的导引下以极低空的方式向开罗杀去

据说这些以色列的幻象 3 战机 (Mirage III)、超级神秘战机(Super Mystère) 离海面的浪花不到 20 公尺。

当以色列战机接近埃及时,战机群迅速爬升到 9000 英尺并且化整为零,分散成 10 个飞行小队,直扑 10 座埃及军用机场

他们还算好了太阳东升的角度,刻意选择背向太阳的方位对埃及各机场发动攻击。

1: 埃及人对着太阳看飞机,被清晨的阳光刺的根本睁不开眼睛。

2: 此时的埃及机场也是毫无防备,因为正处在夜班与日班的交接时间,非常混乱

3: 各个飞机都整齐地直接露天停放。

4: 以色列战机立刻先对跑道发动轰炸,以阻埃及战机起飞的机会,然后才是再对各个战机与油库投下炸弹。

在这场空袭当中,以色列人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混凝土破坏者” 反跑道炸弹 (Concrete ),这是法国设计的特殊炸弹,该型反跑道炸弹同时装有减速 / 增速火箭和减速伞,减速火箭令炸弹改为垂直下落,减速伞延缓下落时间,保证投弹飞机安全脱离;然后增速火箭烧掉减速伞,并令炸弹加速到 160m/s,高速侵入跑道水泥层内部,随后起爆。使敌方机场混凝土跑道遭到彻底破坏。

第一波攻击长达 80 分钟,待这批战机都炸完回航以后,一个多小时该炸的也差不多炸完了,似乎埃及的灾难就停止了。

但是在 10 分钟后第二波攻击再次来临,这一次以色列轰炸另外 14 座次要机场,这令埃及军相当困惑:

怎么以色列的战机源源不断的持续攻击?他们不是只有 200 架战机吗?

事实是,以色列战机确实只有 200 架,但是回航之后的军机在 8 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挂弹与加油,然后再次起飞对埃及发起第二次攻击。

由于第一波攻击已经把埃及主要基地给摧毁,因此第二次的空袭路线就不必迂迴航行,使得抵达的速度更快,这是以色列飞行员的杰出的耐力与后勤人员确实的作业达成的 “奇迹”。

在空袭的三小时内,埃及已经失去了 293 架各式军机,其中包括以色列最忌惮的 Tu-16 轰炸机以及 185 架各种米格战机。

至于以色列方面,被地面炮火击落了 19 架飞机,相对而言损失相当轻微。

不过以色列空军的这一天还没有结束,在早晨摧毁埃及空军以后,下午 12 时 45 分以色列把目标转向北方的其他阿拉伯联军。

叙利亚、约旦与伊拉克空军基地都遭到袭击,其中叙利亚失去三分之二的空军,57 飞机在地面上被摧毁,至于约旦则失去了 28 架飞机。

总计来说,在整个六日战争期间,阿拉伯联军总共失去 450 架军机,而以色列仅有 46 架。

之后的故事可说再无悬念

得到彻底制空权的以色列开始发动地面部队通过加萨走廊进入西奈半岛

另一支部队向北夺取戈兰高地,以军以空军开路与掩护,很快就夺得戈兰高地

以色列迅速进入约旦河西岸地区,夺得他们几千年来期望见到的圣城耶路撒冷。

也完成了现今以色列领土格局 (北靠戈兰高地,东临旦河,南有加萨走廊)。

那么同样也是装备精良的阿拉伯联军是如何惨败给不如自己形单影只的以色列的?

1: 他们最大的败因就在轻敌,自诩军队规模大就足以威慑对手

2: 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完整的作战计划

3: 太自大,完全没评估以色列先期攻击的可能。

同时,联军之间的协调能力也非常差,事实上以色列军机第一波起飞时,约旦以密码通知埃及,告知他们以色列军机起飞数量不寻常,但是埃及在前一天却修改了自己的密码,而且没有通知约旦,始致双方情报没有联通,类似的情况非常的多。

以色列赢得六日战争并非侥幸,他们在战前就已经做好各种准备,他们透过各种间谍,确定埃及各地机场的位置与军机部署,埃及空军的作息规则和交接班的弱点,自己再规画各种可行的突袭行动,第一波攻击的航线、第二波攻击的航线,以及地面后勤人员的加油与换弹速度。


一切都熟练到炉火纯青,因此发起攻击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侵略如火、动如雷霆」。

转载自国家利益杂志

知乎用户 王可爱讲故事​ 发表

吕布是个军事天才。

他建立了陷阵营,既非重装步兵,也不是重装骑兵,而是混合搭配的特种兵种。

陷阵营七百人,人人身上都是黑衣黑铠,背搭弯弓,马批铁甲,他们的武器是陌刀的缩小版。

汉献帝建安三年,汉末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吕布,袁绍已经占领冀、幽、青、并四州,成为北方第一大诸侯。孙策已经坐领江东,袁术已在寿春称帝一年。

  话说吕布带着两万并州铁骑出了城,这两万并州铁骑可是吕布的老本,也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时,历史上著名的陷阵营,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它不是重装步兵,也不是重装骑兵。

  正确来讲,他们是混合搭配的特种兵种,陷阵营七百人,人人都是熊腰虎背,每人身上都是黑衣黑铠,背搭弯弓,马批铁甲,他们的武器是陌刀的缩小版,如果你不知道陌刀的话,该知道关公的刀把,把冷艳锯的刀身缩小,刀把缩短,整个身长就一米五左右。

  吕布看着这虎狼之师,真想不通,历史上吕布为什么败得这么惨,先前吕布还担心没有继承吕布的武艺,后面拿上了那几十斤的方天画戟,如无物,远眺近听,发现自己眼明耳聪,加上自身的力量无限的感觉,确定继承了吕布神功。

  此时正是雨过天晴,曹操此时正到建营寨,听说吕布率兵出城,急忙摆好阵型,曹操心里也着急,他非常清楚,吕布的并州铁骑不是好对付,至攻徐州以来,跟吕布还真没有硬碰硬的打过一场,只是吕布那个蠢猪,老是被孤的计谋牵着鼻子走!

  吕布看到城外排列整齐的曹操兵,此次曹操带了十万大军,小沛城外可谓人山人海,没有紧张,反到是兴奋不已,好像他本来就属于战场,自己不是吕布就是吕布一样,勒住如火的赤兔马,豪气大盛,哈哈大笑,看看了左边的高顺:“高顺,你看我军去哪里立营较好?”

  高顺觉得奇怪,一般都是我进忠言,而且你从来没有听过,今天反来问我主意,难道你被曹操打转性了?

  心这么想,马上笑着道:“主公,立应在曹操军的左右或者是后面,但是立于后面的话,我军需要直接穿过曹操中军,我们伤亡会较大”

  吕布笑了笑:“文远觉得如何啊”

  这张辽颇为感动,跟吕布以来,还从来没有问过他的主义,大声道:“高将军所言甚是, 我看我军最好立营于曹军左右,尽量减少伤亡,待到天晴泥路风开,就是我并州铁骑大发雄威之时”

  吕布哈哈大笑:“好!可是曹贼就这样到城外耀武扬威,我很是不爽,想教训教训他”

  高顺一听笑了笑,处到吕布耳边数语,吕布嘴角一弯,拍马出阵高声道:“尔等鼠辈,吾视如粪土,我吕布天下无双,我劝你等等早早投降,不然杀得你们屁股尿流”

  曹操军,差点鼻子没气歪,你个三性家奴,死到临头了还口出狂言,独眼龙夏侯敦脾气最火,跑到曹操面前:“大哥,吕布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狂妄,下令,让吾去捉了他”

  曹操:“元让啊,吕布的这点小计量都看不出了,他想急我军出战”

  夏侯敦:“出战就出战,还怕他吗?”

  曹操叹了口气道:元让啊,他们有几万骑兵,我军就三千虎豹骑,你没看见陷阵营也来吗?这里地方太窄,打大军难以展开阵势,做事要学会看、想,不要在没头没脑的了”

  曹操往右边一看,刚好看到张飞到哪里咕咕大骂:“三姓家奴,三姓家奴,哥哥啊你让我去戳死那个三姓家奴”,刘备只是到哪里闭目养神,曹操顿时来了坏主意。

  曹操走了过去:“哎~ 这吕布真虎狼也,只剩小沛一座小城还敢如此嚣张,可惜啊,可惜我军中没人打得过他,要不然… 哎”

  张飞听曹操这么一说,气得哇哇大叫:“曹丞相,看我如何戳吕布一个骷髅!”

  旁边的刘备一听心里大骂曹操:“你这奸贼,老狐狸,我刚丢了徐州,张飞要再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拿什么去争霸天下!” 连忙叫住张飞,同时叫关羽去拉他回来,到耳边说了些什么……

  吕布也知道,有曹操跟刘备这两只老狐狸到,恐怕没人来跟他单挑了,自己对古代兵法知知甚微,于是把目光投向高顺:“高顺,你直接说吧,如果是你,往何处扎营啊?”

  高顺想都没想,直接到:“右边不远,有一山,山中有水,扎营讲究依山傍水,就哪里最适合了”

  吕布:“好~ 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总是要教训一下他们的,你的陷阵营应该练练手了”,历史上,郝荫叛变后,吕布日益疏远高顺,最后把陷阵营交给了魏续统领。

  说到陷阵营,高顺顿时眼泪模糊,陷阵营由高顺一手训练,就像养孩子一样,长大后被主公交给魏续,现在又回来了,就像爹娘见到了离家出走的孩子。

  高顺强忍住不让眼泪留下来,大声道:“陷阵营全体将士下马!”,七百大兵动作迅速,下到马下站好。

  高顺大喝一声:“集!”,陷阵营迅捷于阵前整齐排列七队,高顺下马:“主公,我冲曹军的右上翼,你冲曹军右翼,冲过即可,不要恋战”

  吕布豪笑到:“高顺只管去,我理会得”

  高顺把枪交给亲位,拿着与陷阵营一样的武器大步走入阵中……

  曹操军见陷阵营出阵,不敢马虎,马上让夏侯惇引五千兵对准陷阵营,同时曹操也看出了吕布军的主义,马上让曹仁加强右翼的防守,曹操也清楚,吕布军要冲过去的话,那肯定没法挡住,只想占着兵力优势,多消耗吕布的兵力。

  陷阵营踏着整齐的步伐慢慢靠近曹操军,离曹操军还有 80 步时,突然停下,把刀柄插地,弯弓搭箭,一气喝成,咻咻~,七百只箭直飞曹操军而去,顿时,夏侯惇军中到下了三四百!我的天,陷阵营的射箭准确度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是距离 120 米之遥(一步 1.5 米)的地方,这道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夏侯惇气得哇哇大叫,他跟陷阵营有过两次交手,弓箭还击?不行,陷阵营的装备让弓箭显得毫无价值, 最多也是充当瘙痒的角色。

  气归气,夏侯惇还是快速的组织了冲锋,要跟陷阵营去拼命,就到其冲锋过程中,陷阵营又射了 3 批箭出去,夏侯的五千兵冲到阵前时才三千多了,陷阵营迅速背好弓箭,取其大刀,高顺大叫一声:“圆!”

  队型迅速变成圆形,外围持大刀,中间持弓箭,夏侯惇冲第一,后面的亲兵也是拼命地追他,就差几步就要冲到陷阵营,咻咻~,几十只寒箭直奔夏侯面门而去,这夏侯也果然是悍勇过人,借着冲力,马上倒地一滑就冲到了阵前。

  他猛陷阵营的将士也不是吃醋的,顿时就三把大刀就招呼过去,夏侯连忙挥抢格挡,速度相当之快,你双拳难敌四手啊,档住了致命几刀,可再也挡不住,阵中弓箭的招呼,顿时就中了两箭,幸亏他的亲兵及时赶到将其救下。

  “每所攻,无不破”,吕布想起了历史对陷阵营的描述,刚开始,吕布真的想不通,一个区区七百人的队伍为什么能对付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现在吕布知道,原来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将领。

  古代的冲锋陷阵都是由一些猛将带头,有气势有威力,可也危险,话说:兵事军的胆,将是兵的魂。将一死,士气大散……

  陷阵营这样攻击,真正的吕布恐怖也不敢打包票躲过陷阵营的圆子阵。

  高顺大喊一声:“散!”

  陷阵营立即有变阵,阵型很稀疏,都抄起了大刀,恶狠狠地招呼曹操军,陷阵营的装备那不是盖的,一般的刀枪,就当它到骚痒痒,只攻不守,大刀所过,血肉横飞,陷阵营就像一台绞肉机器,翻冲入其阵者,要不是拦腰斩断,要不就是重头带脚而断……

  震惊!吕布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陷阵营的恐怖战力震惊得目瞪口呆,“主公… 主公…” 张辽叫到

  吕布这才冲震惊中恢复过来:“啊… 文远,什么事”

  张辽道:“快下令吧,趁陷阵营大胜之机,我们赶快冲过去”

  吕布看到战场的一幕幕,没有害怕,反而觉得跟兴奋,手高举方天画戟,大声道:“孩儿们!杀敌时候到了,随我杀!”

  两万并州铁骑,逼到小沛城里早就受不了,难得今天主公亲自带队,顿时杀声大作,跟吕布后面杀去。

  此刻,吕布如有神助,仿佛声上有用不完的力量,逼得难受,终于仍不住仰天长啸!震得曹操军,甚至小沛城里都能听见……

  赤兔马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飞奔曹军右翼而去,曹仁那能不知道吕布神威,只是到阵中指挥,不敢靠近吕布,赤兔马靠近曹操军的一刹拉,突然一跃,直接跳如阵中,方天画戟往人群一扫,顿时头颅、残肢、内脏横飞,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更有甚者看到吕布这变态,直接跑得远远,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他戟下之魂!

  张辽带着并州铁骑到吕布后面,犹如一辆辗车,过后留下的是血肉模糊的尸体。

  吕布军跟曹操军,数有交战,可打野战的机会只有那么几次,在当时的中原,可以说吕布的并州铁骑,野战无敌,可惜有勇无谋的他,老是种曹贼奸计,使得并州铁骑没怎么出战,吕布就挂了!

  吕布军,轻易穿过曹操军右翼,直奔而去,也不追赶,陷阵营此时也追着曹操到了阵前,这一幕似乎太滑稽,几千军居然被区区七百追着跑。

  曹操大怒,感觉到自己受了奇耻大辱,大声道:“吕布小儿,欺我营中无人吗?许褚,乐进、李典,你几人一人引两千军,围住陷阵营,务必全歼!”

  几人各引了两千兵就去围了陷阵营,突然陷阵营前出现一个大胖子,都十月的天了,还袒露其腹,手里拿了一把比人还高的大刀,凶悍无比,大声:“陷阵营今天将到我许褚手里终结”

  说着就冲了过去就是一刀,陷阵营装备精良谁都知道,可是这许褚一刀硬是把那陷阵营士兵,劈着两半,顿时陷阵营也不断有人倒下……

  吕布策马回望,看越来越多的人把陷阵营围住,心里担心得紧:“这精兵虽是精兵,可是毕竟是人,曹操手下大将也是不简单的,要是把高顺搞挂了,我那我吕布还不哭死?”

  吕布对着部下高声道:“孩儿们! 曹操要把我们的陷阵营吞掉,你们答不答应?”

  两万大汉扯起嗓子:“不答应!”

  吕布:“随我杀回去去!”,旁边的张辽心里道:“主公转性了?”

  曹操军外围,看见两万并州骑兵又杀了回来,惊恐大声到:“吕布有回来了~!”,竟然纷纷闪开,只有中间的精锐列好阵等吕布军的到来,那大胖子许褚,听说吕布回来了,嘴上笑开了花:“NN 的,终于可以杀了吕布了”,顿时就由阵前跑到了阵后要去杀吕布。

  这是传令过来对许褚道:“主公叫你让陷阵营过去,把兵撤一边”

  许褚气呼呼的大喝道:“撤一边!”

  心里却暗暗道:“主公,怎么搞的嘛,我都快杀了吕布了”

汉献帝建安三年十月,历史就在这天发生改变,原本没有出城的吕布,被穿越而来的吕布上身后,率兵出城,与小沛形成犄角之势。每曹军攻小沛,布率兵与其后骚之,曹军攻布,宫率军击之。原本该吕布下地狱的时候,这会换得曹操愁眉苦脸了。

  曹操身坐帅位,谋士武将并列其下,曹眉头紧皱道:“细作来报,河内太守张扬出兵来救吕布,泰山藏霸也帅军前来,我军久攻不下,又恐北方袁绍、南边刘表张秀作乱,吾欲舍布还都,如何?”

  忽一白面文士,儒秀眼明,身着官府道:“主公,我有一计,小沛定然可破,胜二十万雄师”,又一衣着浪荡的书生出来道:“公达,某非你是想决沂、四之水乎?”

  荀攸道:“然”

  浪荡书生拱手曹操:“主公不可”

  曹操迷着眼睛:“奉孝试言之”

  没错,他就是短命鬼郭嘉, 整了整思绪说:“此之战,在乎速度,如布未出城,决水,固然可胜,现入冬季,无水可用,需等开春之时,再者,吕布于外,陈宫于内,互相成犄角,决水十难成大事,托之愈久,耗粮越巨,万一其他诸侯发难,我们军危矣,反观吕布,有张扬、藏霸为援军,袁术也在观望其势” 说着叹气一声:“主公,厉害我已说明,还望主公决断”

  “诸将听令,明日班师,速速准备” 曹操毫不犹豫道,诸将拱手退下,只留下郭嘉一人。曹操叹了口气道:“我也没指望这一战能灭掉吕布,奉孝,这里没人,你说说,我们怎么退回去”

  郭嘉消瘦的脸上轻轻一笑道:“主公,我军兵力本就不多,如果我军过于分散,有被各个击破之威胁”

  曹操一皱眉头道:“难道又把徐州交给那个三姓家奴?”

  郭嘉道:“非也, 主公何不利用刘备…”,说着就露出了奸笑,曹操会意道:“对啊,我借一万兵给刘备,一来我可以获得不计前嫌、宽怀大度的好名声,二来还可以让他跟吕布厮杀,消耗彼此实力,而我军明年就可以一鼓作气的拿下宛城张绣,解决了南面的后顾之忧”

  曹操越说越兴奋:“然后储存粮草,观时待变!”

  郭嘉笑着拱手道:“主公圣明”

  说着,这对奸雄鬼才开怀大笑……

  这天吕布正到营中跟高顺张辽谈军事,这些天让张辽高顺又重新找回了人生的目标,他们的主公好久都没有走得如此的近了,他们几人谈练兵、谈打仗、谈历史英雄等,这些让张辽高顺重新的人生了一下他们的主公,张辽高顺都只是看了一些兵书,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多。

  而吕布是历史发烧友,对历史上的奇闻趣事都敢兴趣得紧,白起的勇猛,霍去病的威武讲得这些热血男儿汹涌澎湃。这也算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突然一斥候跑了进来:“主公,曹操军撤了”

  吕布一蹦三尺高:“你没看错吧, 是真的吗?”

  斥候道:“千真万确,几个弟兄跟出去很远才确定的”

  吕布马上道:“集合所有骑兵,我要棒打落水狗!”

  高顺忙道:“主公不要冲动,曹操此人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啊,我意先回城问问公台先生”

  吕布一想,也是,说道阴谋诡计,自己还是个小孩,还是问问陈宫保险点,马上就派一人回城问计,不多时,宋宪骑马奔来,走到吕布前拱手道:“主公,公台先生说不宜出击”

  吕布心说心里不爽,被曹操这样欺负下就让曹操这样大摇大摆的走了? 突然吕布想起曹操征张绣时吃的亏,嘴角一弯大声道:“我军出气的时候到了,孩儿们上马……”

  却说曹操放了刘备,刘备做梦都想到曹操不但让他守徐州,还给了他一万兵马,一身到江湖打滚的刘备理岂能看不出曹操的毒计!可是能怎么办?这总比被他囚禁好多了吧,在说了,我能不能被他利用还是未知数呢……

  曹操中军,曹仁道:“大哥,你确定吕布会来偷袭我们吗?”

  曹操坐于帅车之中,闭眼道:“吕布有勇无谋之辈,切不听忠言,见我军退,有宜可取,他只能不来?可是子孝,你要记住,万事无确定之说”

  曹仁若有所思,这时已斥候来报:“丞相,吕布军果然来偷袭了,被夏侯将军跟许将军杀得打败而回”

  曹仁敬佩说道:“大哥真神人也!”

  曹操喜形于色道:“吕布大败,他必不敢来了,去叫元让跟仲康快速前进敢上大队”

  那斥候道:“诺!”

  不会,夏侯惇老远大叫:“大哥,大哥”,一会就冲到了曹操的帅车边道:“大哥,我打胜仗了”,说着就哈哈大笑。

  曹操皱起眉头,他这几个老弟都是勇猛过人,是做大将的材料,可是都很莽撞,只有曹仁稍好一些,道:“打个胜仗就把你高兴得,你怎么说也是一名将军,一点都不稳重”

  夏侯惇见老大开口,打了个哈哈:“大哥,你不知道有多解气,我军一冲出去,那吕布掉头就跑,被我军追出去好几里,嘿嘿,想不到吕布也有今天,被我夏侯元让追着打,大哥你说解不解气啊”

  曹操大声道:“掉头就跑?他们有多少人?死伤多少?”

  夏侯傻了眼,想了想,吞吞吐吐道:“天太黑了,看不见楚 “随即又想了想好像没死多少人,他们只拼命地逃命”

  曹操一蹦就跳了车,大声道:“全军摆开阵型,吕布…”,后面的话未说完,空旷的山野传了天下第一武将的声音:“吕布来也~!”,接着如雷的马蹄声响起,一时间曹操大乱,曹操抓住夏侯惇道:“你跟许褚,全力抵抗吕布,快去!”。

  夏侯连忙跑到军后,可是这时吕布军已经杀来了,古时的步军是根本无法跟骑兵作战的,而虎豹骑是曹操的心头肉,都不怎么用。

  并州铁骑,冲入阵中毫不手软,一刀而过,必然会带起腥风血雨,然后马蹄踏着尸体而过,然后血肉模糊,吕布一马当先,杀得痛快之至,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受过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他,到这里怎么就恋上了杀人……

  曹操军被杀得大败,粮草辎重损失殆尽,第二天,吕布军清点战场,居然杀敌两万,俘虏八千,战马五百匹,而吕布军紧紧伤亡八百余,这使很久没打胜仗的吕布士气大涨,又恢复了与当年西凉并称铁骑的雄风!

……

注:本文为小说,非真实事件,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请谨慎甄别

原作者:尚乐

书名三 国 之 吕 布 大 传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可爱讲故事】(已完结)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式。我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件新武器的发明对战争的影响会是很大的,就像大家提到的岳飞、霍去病、成吉思汗还有原子弹、火绳枪、马镫等等。但是我认为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更加重要。

成吉思汗之前的草原诸部形同散沙,金、宋、西夏完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可是成吉思汗之后的蒙古帝国,统一了草原诸部,有了统一的政军事领导,社会制度,国家法律,就使得蒙古在之后的西征、征西夏、灭金国的过程中势如破竹,即使是在成吉思汗这位战争之神去世之后也保持了战斗力。

伊斯兰教复兴之前的阿拉伯半岛部落林立,各个部落信仰自己的神,部落之间也不乏有战斗冲突。可是伊斯兰教复兴之后,穆罕默德带领的军队大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同时统一了信仰,政治制度,军事组织形式。在他去世后的仅仅几十年里,阿拉伯帝国就打下了西到摩洛哥西班牙,东到印度信德地区的广大地区。

清军入关时期也只号称二十万大军,却可以把大明王朝打得一败涂地,其中关于清军组织制度方面的解析可以参考《罗辑思维》有一期的介绍(具体哪一期忘了。。。)

中国在历史上很长的时间内都可以用物阜民丰来形容,一方面很富有,一方面人口很多,常常上千万,宋代人口更是上亿。可是我们常常打不过北方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的国家,难道原因只是中国人不善战?人们常常把草原民族比喻成狼,我们比喻做羊。一只狼冲进羊圈,羊虽众多,却只有四处乱跑逃命,最后一只一只被狼咬死。按理说即使是羊,也应该有坚硬的羝角,几只一起上也能把狼踩死顶死,可是现实中却不是如此,狼倒是在头狼的带领指挥下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杀戮。

讲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会发现组织制度对一个集体的战斗力发挥是由多么大的作用。一个不好的组织制度就会让你的国家、人民分崩离析,不需要别人怎么攻打就一败涂地;一个能统一全国力量,让大家同心同德的组织制度,虽然可能在人数,装备上不如对手,却能取得胜利。

很多人说毛泽东是战神,其实我更觉得这直接归功于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所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这套制度源于苏联,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本土化,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 bug。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党的代表大会制、党的组织生活制、党内议事规则,以及建立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把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再加上军事上面党指挥枪,这种组织制度大大提升了战斗力。毛泽东最为推崇的就是人民战争,任何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都会沦陷其中,而党的组织形式则是这一切的保证。

知乎用户 商子安​​ 发表

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


一、伊比利亚军团的崛起

公元前 218 年,秦始皇东巡至河南的博浪沙。

为报灭国亡家之仇,一位 32 岁的韩国贵族遗少散尽家资买凶杀人。

刺客一顿操作猛如虎、把车队副车砸了个稀巴烂,却完美避开了皇帝座驾。

始皇帝嬴政惊怒之下发布全国通缉令,韩国人被迫隐姓埋名流亡他乡。(感恩猪队友)

十八年后,这位曾经的复仇者凭借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的旷世之功,被汉高祖刘邦册封为留侯;并以千古 “谋圣” 的尊号载入史册、成为后世 “军师” 这个行业里的偶像爱豆。

此士名为:张良,字子房。

∆ 已公开的情报:手游 “王者荣耀” 里的张良


就在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的同一年,远在万里之外的西班牙也有一位贵族青年,同样即将面对一段命运赠予自己的、甚至更加星光灿烂的旷世伟业。

此时的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一份快递。

因为就在前一年,他率领迦太基的远征军攻克了位于西班牙东部的城邦萨贡托(Sagunto),此举自然而然地惹恼了迦太基的强大宿敌——罗马共和国。

身为萨贡托城邦的保护国,罗马立即向迦太基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也很简单:

1. 迦太基的所有军队撤出萨贡托。

2. 将自己这个肇事者移交给罗马审判。

自古以来,吃到嘴里的肉就从来没有轻易吐出来的道理,这位贵族青年料定自己嗜财如命的伟大祖国不可能会当这种怂包。

果然,迦太基元老院并没有辜负这位年轻的爱国者,给西班牙新迦太基城军营发放的快递如期送达,内容也写得很明白:

让你去罗马没问题,带着军队去呗。

公元前 218 年,迦太基正式向罗马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而这位贵族青年,正是后来号称 “北非雄狮”、“欧洲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和拿破仑皇帝并列为“欧洲战争史四大军事天才” 的:

汉尼拔 · 巴卡(Annibale · Barca)。

这一年,汉尼拔只有 29 岁。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1:迦太基
迦太基(Cartagine)是由来自地中海东部(今黎巴嫩)的腓尼基人在如今的北非突尼斯地区创建的一座城市,后来发展为以该城市命名的城邦国家。凭借发达的农业和海洋商业,迦太基的领土疆域不断扩张,势力最大时曾囊括今天的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并建立起了一支号称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军舰队。
公元前 227 年,为了巩固自身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殖民统治,汉尼拔的姐夫哈德鲁巴(Haddrubal)在如今的西班牙卡塔赫纳(Cartagena,源自 “迦太基 Cartagine”)建立了一座新的军事枢纽——即图中的 “新迦太基城”(拉丁语:Nova Carthago)。在各类古罗马的史料文献中,作者们总是习惯用拉丁语名 “Punici”(中文翻译为布匿)来称呼迦太基,而这也正是 “布匿战争”(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战争)的名称之由来。

晚冬的伊比利亚半岛寒风凛冽,地中海的怒涛犹如咆哮巨龙挥舞着翅膀、向南欧大陆一遍遍地轰拍过来。

收到快递的汉尼拔,在这个如释重负却又百感交集的夜晚,做了一个漫长的梦。

他在梦中遇到了一位自称宙斯使者的神明,牵引着自己孤身前行来到了意大利。在这里,他看见一条巨大的蟒蛇正在撕扯着大地、天空在凶猛的雷暴肆虐下轰然倒塌。宙斯使者告诉正在惊讶中不知所措的他:

这是亚平宁半岛凛冬将至的灾难预言。

得知神谕后的汉尼拔心潮澎湃,知道这便是自己即将带给罗马人的宿命。

但在光怪陆离之间,他却忘记了向使者打听这条命运之路的终点。

因此使者也并没有告诉他:战争结束之后,他将被逐出自己的故乡、最终饮恨自杀身亡。


与比自己大三岁的张良一样,汉尼拔也是一位坚定不移的复仇者。

二十年前,年仅 9 岁的他就跟随身为迦太基贵族的父亲横跨直布罗陀海峡、从非洲大陆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开拓殖民地。

在抵达海峡对岸的直布罗陀巨岩时,汉尼拔按照父亲的要求,对着这块象征战神赫拉克勒斯力量与荣耀的石头起誓:

这辈子会跟罗马死磕到底。

那时的他也逐渐明白,自己将和父亲一起奋战在西班牙,以实现两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1. 开发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支付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战败的赔款、顺便创收盈余。

2. 充分利用盈余资金、归化当地的城市和部落,打造出一支向罗马复仇的强大军队。

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汉尼拔跟随父亲带着为数不多的军队攻城略地、更亲眼见证了壮志未酬的父亲在一次战斗撤退中溺水身亡。

临危受命接过远征军大旗的是自己的姐夫:哈德鲁巴。在他的带领下,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站稳了脚跟,并成功收纳了当地城市和部落的资源、大幅增强了军团的硬实力。但在苦心经营了八年以后,哈德鲁巴却被当地敌对部落的刺客暗杀,伊比利亚远征军再次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危险局面。

而就在这阴云密布的至暗时刻,人们猛然发现,白驹过隙间,26 岁的汉尼拔已经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他手持盾牌与长矛伫立在海风中,坚毅的眼神望穿东北方的比利牛斯山脉;他仿佛迦太基人一面永不坠落的旗帜,用酷似自己父亲年轻时的脸庞不断提醒着众人:

迦太基人的英雄 “闪电” 阿米尔卡回来了,我将带领你们推倒高冷的罗马!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2: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 264 年,新兴崛起的罗马共和国(Senatvs Popvlvs Qve Romanvs)与北非迦太基为了争夺西西里岛而大打出手,是为第一次布匿战争(Prima Guerra Punica)。汉尼拔的父亲阿米尔卡 · 巴卡(Amilcare · Barca)是该次战争中的英雄名将,在西西里岛多次痛打来犯的罗马军队,被迦太基人冠以 “闪电” 的绰号。在腓尼基语里,闪电的名词是 Barak,拉丁语则写作 Barca(巴卡)。自那以后,阿米尔卡便将 “巴卡” 贯入姓名、并继承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然而,岛屿争夺上的势均力敌无法改变战争的最终走向,公元前 241 年,罗马舰队在西西里北边埃加迪群岛(Isole Egadi)的决定性海战中一举击溃迦太基的强大海军、迫使后者承认战败。在随后的十年里,迦太基不仅屈辱地放弃了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地中海三个最大的岛)的主权,还需要每年向罗马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

四百年后的建安五年,同样年纪轻轻、亦同样经历了父亲阵亡、兄长被暗杀的孙权,从长兄孙策手里接过了四分五裂的江东政权。

他励精图治,对内扫平叛乱、对外招贤纳士,年仅 26 岁就率军袭杀了江夏的黄祖,亲手报了杀父之仇,又于半年后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自此奠定了东吴七十年的霸业。

当此之时意气风发的孙仲谋不会想到,虽然人生巅峰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自己可以活到 69 岁且以东吴大帝之位而善终。

他同样也不可能知道,四百年前有个跟他开局十分相似的英雄,虽然最终也活了 64 岁,却走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有时不得不感叹,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然而英雄们的命运却经常是殊途亦不同归。


当汉尼拔从睡梦中醒来时,窗外微微破晓,斑驳石墙上的油木火炬早已燃尽。

自踏上西班牙土地以来二十年的回忆和思绪,正随着海平面上缓缓升起的朝阳而渐渐隐去。

汉尼拔知道,自己在萨贡托的 “碰瓷” 行动已经大功告成。在这座由自己姐夫亲手建造出的新迦太基城里,他亲手挑起了迦太基与罗马的第二次战争。

三年来,身为迦太基 “伊比利亚军团” 的最高统帅,他不断凝聚力量、收编蛮族、厉兵秣马。而时至今日,他终于有机会践行父亲的遗志、向不可一世的罗马共和国展开复仇。

而这一次,他将带着梦中的神谕,把战火烧到罗马共和国的老家——亚平宁半岛。

尽管他也十分清楚,

这是一个地狱难度的副本任务。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3:汉尼拔的复仇
图中是都灵画家博蒙特(Claudio Francesco Beaumont)在 18 世纪的油画《汉尼拔宣誓》(Annibale giura odio ai Romani)。除了这幅作品以外,博蒙特还参与了都灵皇宫各处装饰壁画的绘制。
与另一幅现存于米兰布雷拉画廊(Pinacoteca di Brera)里的、来自威尼斯著名画家皮托尼(Giovanni Battista Pittoni)的同名作品一样,两个作者似乎都故意忽视了 “宣誓与罗马为敌” 时只有 9 岁的儿童汉尼拔,而是把他身为将军时的高大形象穿越到了二十年前。当然,汉尼拔宣誓的这个故事本就出自蒂托 · 李维(Titus Livius)所著的《罗马史》(Ab urbe condita),而这位古罗马作者一贯以喜欢脑补故事和夹带私货而著称(跟我一样)。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仇视罗马”原本就是迦太基贵族官媒里滚动播放的政治口号,所以没有必要靠这种所谓 “宣誓” 的仪式感来确保代代相传。

从局面上看,汉尼拔的最大难点主要有两个:

1. 制海权的丧失。

由于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主力尽失,曾经辉煌的迦太基海军舰队一蹶不振、而其在地中海的重要战略岛屿也早就被罗马收入囊中。因此,汉尼拔的军队无法通过海路进攻直取亚平宁。

更糟糕的是,罗马人也很清楚这一点。

2. 兵源素质差距。

汉尼拔的军队构成非常复杂,混合了北非各部族的士兵、半岛当地的凯尔特人和利古里亚人,战斗力参差不齐、就连语言都无法统一。

而反观对面的罗马军团,则全部是成编制的民族国家军队。在先进的军事体制之下,罗马军队不仅在组织纪律、战斗素养和爱国热情上一骑绝尘,更早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就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到底有多能打。

但是,汉尼拔也有相对优势的一面:

首先是有钱。

迦太基原本就是靠着长年累月的海上倒爷吃遍天下、如今更是通过三任总督(汉尼拔的父亲、姐夫和自己)在物产丰富的伊比利亚半岛薅了足足二十年的羊毛。所以尽管背负着战争赔款,迦太基的经济增速仍然居高不下,汉尼拔的军队则更是兵多粮足、士气高涨。

其次是地利。

与迦太基常年经营的伊比利亚半岛一样,在双方共同需要争夺的高卢地区(从比利牛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也是充斥着复杂多样的中立野生部族。所以在完全避开海战和消耗战的情况下,双方的后勤补给线半斤八两(你有海运优势、我能就地取材),但汉尼拔军队的野战生存能力显然更胜一筹。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汉尼拔自己就是迦太基的最大优势之所在。

这位百年不遇的天才军事家,不仅具备高超的谋略、过人的胆识、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拥有一个人类历史上所有将兵者们都梦寐以求的战神素质:

与生俱来的领袖天赋和强大的统御力。

这一条看似玄学的重要结论,其实正是保障他接下来的所有战术和战法最终得以实现的第一前提和必要条件。

而这其中具体的逻辑关系,我们会留到之后的章节里再来详细阐述。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4:南法图鉴
从加泰罗尼亚的首府巴塞罗那,顺着如今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一路东行,旅行者们不仅可以领略地中海最美丽的沿岸风景,还可以顺道去普罗旺斯欣赏薰衣草花海,去阿维尼翁领略宗教艺术底蕴,去戛纳踩踏电影节红地毯,在马赛、尼斯和摩纳哥的繁华商业区里花天酒地。
然而在两千年前,这里却是未开化的欧洲先民:凯尔特高卢人(Celti-Gallia)、利古里亚人(Liguri)和各类荒蛮部落的栖息地。对于无论是罗马还是迦太基这样自命不凡的 “高等文明” 而言,他们都不谋而合地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海洋资源的争夺上,却对欧罗巴大陆上的原生态自然保护区嗤之以鼻,比如这时侯的罗马人就甚至连亚平宁半岛北部(如今的米兰、都灵、热那亚、威尼斯)都还没有完全渗透。
然而,由于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丧失制海权,阿米尔卡被迫带领迦太基人在远离家乡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开疆拓土,而这反倒因祸得福。在与当地部落的长期互动中,迦太基军团积累了大量的怀柔和斗争经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方土著资源为己所用、建立 “抗意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在通往意大利的远征道路上,相较于水土不服的罗马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迦太基多民族混合部队反而形成了优势。


总而言之,在进行了充分的推演和权衡之后,汉尼拔知道自己必须通过一次料敌机先的战术机动来先发制人,从士气上瓦解罗马军队强大的战斗意志、进而一举打破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战略平衡。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 · 计篇》

为此,他决定展开一场史诗般的、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

而他自己永远也不会想到,这次行动不仅造就了 “汉尼拔” 这个永恒的战神符号、将自己的姓名印刻在了世界军事史册中最辉煌的一页,更是让后世无数的军事大师们顶礼膜拜、甚至通过争相效仿其战术的方法来成就各自的威名。

这波足足被吹了两千年的骚操作,名叫:

翻越阿尔卑斯山


二、强度罗纳河

在得知迦太基的宣战通知以后,罗马共和国照旧夜夜笙歌。

毕竟,他们强大的海军现在已经足以吊打二十年前的手下败将。唯一需要提防的,无非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愣头青年汉尼拔、以及他的伊比利亚杂碎军团。

而经过缜密且理性地分析,元老院的首脑们一致确定认定以及肯定的是:

汉尼拔这次凉定了。

还记得咱们上一篇说到,汉尼拔复仇罗马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他无法通过海战直接进攻亚平宁半岛么?

有人也许会奇怪:这有什么难的呢?咱靠陆军一路 A 过去不就完事了么?

你们啊,毕竟还是 Too Young。

∆ 坐标情报:平推路线图

从汉尼拔的伊比利亚半岛出发,首先需要跨越如今法国和西班牙的天然国界——比利牛斯山脉、进入高卢蛮族控制的地区(如今的法国中南部)。

就算你可以从海拔较低的近海地区(如今的巴塞罗那)翻过比利牛斯山(上图中的第一个箭头曲线),但在抵达意大利的土地之前,你还是不可避免地被一条 “白色长城” 拦住去路。

她就是亚平宁半岛的天然屏障:阿尔卑斯山。


说到底,罗马人的 “不怕”,一共有三层。

首先,当时的阿尔卑斯山两侧,生活着以凯尔特高卢人为主的山地部落。作为定居者,他们靠山吃山、分散占据着从南法山区到波河平原的广袤土地,而且战斗力强悍,经常去打劫骚扰自己的邻居罗马共和国、白嫖一波城里人的好玩意儿来改善伙食。

长期以来,罗马人都被他们折腾得鸡飞狗跳。

所以罗马人自然也知道,汉尼拔想要打过来,也得先趟过这帮惹不起的搅屎棍。

若是一不留神陷入了 “蛮族人民战争” 的汪洋大海,都不用自己动手、汉尼拔就得作鸟兽散。

这是第一层。

然后,就算汉尼拔能在 “人民战争” 中神挡杀神,他就能翻山越岭打到意大利来吗?

理论上仍然不可能。

在那个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年代,汉尼拔千里行军,在远离本土的客场作战,不仅要顶着后勤补给的巨大压力、还得随时应对来自蛮族的阻挠偷袭以及罗马军队的前后夹击。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让这支拖车带粮的野战军去完成平均海拔 3500 米、即使放到现在都只有专业登山队才能独立完成的 “西阿尔卑斯山” 翻越任务……

要不,咱再来两碟花生米?

这是第二层。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1:阿尔卑斯山脉
被称为 “欧洲脊梁” 的阿尔卑斯山脉(Alpes),是由非洲漂移板块撞击欧洲大陆板块而挤压形成(没错,你可以认为意大利曾经是非洲 “神圣而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长 1200 千米、宽 130~260 千米、平均海拔约 3000 米、总面积约 22 万平方千米、横跨欧洲八国,是意大利半岛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东欧各国的天然分界线。
有赖于庞大的冰川储备,阿尔卑斯山在欧洲中部发源出了许多重要河流并形成相应的平原和宜居城市,比如意大利的波河平原(意大利语:Pianura Padana)、法国南部的罗纳河谷地(法语:Côtes-du-Rhône)、德国和低地三国的莱茵河北海盆地(德语:Norddeutsches Tiefland)、以及直达东欧和黑海的多瑙河潘诺尼亚平原(德语:Pannonische Tiefebene)等等。
根据古罗马语言学家费斯图斯(Sextus Pompeius Festus)的考证,阿尔卑斯山的拉丁语名 “Alpes” 是源于罗马古代部族萨宾人(Sabini)的语言“Alpus”,其含义为白色,冠名灵感应当是取自阿尔卑斯山脉的终年积雪。

最后,就算你天神下凡、宙斯爸爸附体,真能活着爬出万径人踪灭的层层雪山。

请问你的军队还能剩多少血条呢?

此时,除了仍要面对波河平原上的高卢搅屎棍以外,再往前,你将深入亚平宁半岛的腹地,在完全丧失外援的情况下,独自挑战正在平原上摩拳擦掌、以逸待劳的罗马精锐军团。

而且还是在举国动员的罗马人的地盘上。

这是第三层。

总之,我就不信弄不死你。


虽然在战略上十分藐视,但是在战术上,罗马人却并没有掉以轻心。

除了派出一名执政官隆古斯在西西里岛整军备战、随时准备跨海登陆迦太基以外,就在汉尼拔出兵的当年八月,他们还派出了另一名执政官:出身于最高贵的柯尼利亚家族的老西庇阿,率领由 15000 步兵和 1600 骑兵组成的部队去截击汉尼拔。

作战目标也很简单:

1. 在汉尼拔进入高卢地区后,将其就地歼灭。

2. 歼灭汉尼拔后,继续向西进攻、拿下整个伊比利亚半岛。

高傲的罗马人毕竟也是要脸的:上一回打得你们割地赔款,这次再怎么着,也不能让你冲到我家门口撒野吧?

而且我早就看上你那富得流油的伊比利亚殖民地了,苦等多年正愁找不到由头、现在竟然主动送上门来?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2:执政官
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I consoli)是由共和国的 “人民代表大会”——百人会议(Comitia Centuriata)投票选举出来的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并由贵族阶级组成的共和国元老院(Senatus)批准上任。百人会议每年会选出两名执政官共同执政(如文中的西庇阿和隆古斯),任期一年。除管理国家内部的行政工作以外,他们还负责指挥对外征战的军队。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元老院和百人会议是现如今西方政治体制下 “参议院” 和“众议院”的雏形和起源(参议院的意大利语 Senato 就是源自元老院),而执政官则是扮演了政府首脑的角色(同时期的迦太基也是采用了类似的政体)。在古罗马的历史上,最有名的执政官当属公元前 60 年当选的一位 40 岁大叔,尽管此人最后亲手践踏了共和国的体制、但也并不妨碍自己后来的名垂青史(凯撒大帝)。
图为元老院会议的场景:前方坐在小板凳上的二位即是执政官,在他们身旁分别站着一位手持棍棒斧头的护法随从(Littore)。这种如今经常出现在西方国家徽标上的 “棍棒斧头” 是古罗马权威与秩序的象征:束棒(fasces,音译为:法西斯)。两千年后,意图实现 “罗马帝国伟大复兴” 的意大利政治人物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Andrea Mussolini)从古罗马的束棒当中获取了灵感、并以此为符号创建了影响 20 世纪人类历史走向的“法西斯主义”。

对老西庇阿而言,这次的任务没啥挑战性。

毕竟迦太基人跑得再快,也跑不过自己的 “高科技先进交通工具”——船。

保险起见,从(还没有斜塔的)比萨出发,老西庇阿一路航行到了南法地区离自己最近的港口——马西利亚(如今的法国马赛)、然后在罗纳河口安营扎寨。

掐指一算,汉尼拔此时最多刚刚翻过比利牛斯山、正在跟蛮族同志们做着 “亲切友好” 的交流切磋。待到对方疲惫不堪、匆匆赶到罗纳河谷之时,自己的天降神兵定能将其一波带走。

你那边靠腿脚翻山越岭、我这里睡着觉水路直达,简直教科书版的以逸待劳有没有?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 · 虚实篇》

可是老西庇阿万万没有想到,天降神兵是真香,但主角并不是自己。


在刚刚搭建起的马赛军营里,罗马将军收到了一份战报:

“我方巡逻队的 300 名骑士刚刚遭遇了 500 名迦太基骑兵并发生战斗。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下,我方士兵仍然奋勇杀敌,击退了对手的轮番冲击、并逼迫敌人向东方逃窜而去。当然,我军自身也遭受了不小的伤亡,故此回营复命。”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战场嗅觉敏锐的老将,老西庇阿马上意识到了事情有点不对劲。

如果我们来分析下,这个不对劲其实有两层。

第一,敌军数目不多,显然也是一支巡逻队。

所以,汉尼拔的大军离自己并不远。

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早就翻过了比利牛斯山、已经抵达罗纳河谷附近了。

想到这里,老西庇阿的脸上突然多了点火辣辣的灼烧感。

他强忍住震惊,又往下想了一层:

我方本身就处于罗纳河东岸,而对方在混战中撤退时,还是齐刷刷地向东跑,难道……

老西庇阿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现在所有的线索,都在指向着一个细思恐极的假设:

汉尼拔的大军已经渡过罗纳河了!?

这不可能。

但是显然,留给意大利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罗马执政官立即下令全军出击:

给老子追!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3:柯尼利亚家族
柯尼利亚家族(Gens Cornelia)是古罗马历史上最尊贵和辉煌的家族、没有之一。如何描述这个家族的牛逼呢?我们都知道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袁绍,雄踞河北,世人称其袁氏家族 “四世三公”,意思是四代爷孙辈里都有人当上了汉朝三公(政治局常委)。而古罗马自建国以来,柯尼利亚家族共有足足 75 人当上了执政官(国务院总理)。虽然考虑到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但即使是按照当选总理的次数来说(执政官可多次担任),该家族也独领风骚地拿下了 106 任。
比如文中的这位老西庇阿(Scipione,简称老 SP),他的叔叔和父亲都曾担任过执政官,而他的儿子 “大西庇阿”(大 SP)和重孙子 “小西庇阿”(小 SP)后来也都担任了执政官、还分别成为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布匿战争的终结者。
最后,之所以我们只能用 “老”、“大”、“小” 来区分他们,是因为这爷仨的姓名都叫“Publio Cornelio Scipione”。而如果我们翻阅家谱,历史上跟他们使用同样姓名的柯尼利亚家族成员则不少于 16 位(感恩懒惰的父母们)。图中现存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浮雕人物是“大西庇阿”,因为此人有个封号叫“非洲征服者”,即:Publio Cornelio Scipione Africano,故此得以区分。


等罗马军队沿着罗纳河找到汉尼拔行军的痕迹时,他们发现自己又扑了个空。

周围早已寻不到迦太基军队的任何踪影,潮湿泥泞的河岸边,只留下一大片依稀可见的、巨型动物的脚印。

老西庇阿至此终于明白,汉尼拔派出一支敢死队来牵制自己,是为了给伊比利亚军团、尤其是自己的王牌特种部队——战象骑士、最终能够顺利渡过罗纳河而创造出充分的时间。

讲白了,汉尼拔早就探知到了自己军团的位置,但他压根就没准备同自己交手、而是选择了以最快的速度挺进阿尔卑斯山。他像幽灵一般神出鬼没、但是战略目标却异常坚定而且昭然若揭,那就是:

孤注一掷地直插亚平宁半岛,给毫无防备的罗马人来一记致命重拳。

想到这,老西庇阿当即决定放弃追击。

因为他知道,再往前追,自己将跟汉尼拔在阿尔卑斯山区遭遇,不仅地形险恶、丛林密布、还有众多高卢山地的凯尔特部落虎视眈眈。

还记得上一章我们说到的、汉尼拔的第二个优势么?

在复杂多样的部落地区和险峻地形打野战,经验丰富的伊比利亚军团并不逊于罗马人。

更何况,从脚印数量上判断,敌人象兵部队的规模空前绝后,这是一支异常恐怖的、拥有重型突击火力的混合陆军。

而带领如此笨重机动的部队、完全依靠陆地行军跨越比利牛斯山,在长途奔波和各种蛮族袭扰的情况下,能够先声夺人到达罗纳河谷地、甚至在与罗马骑士的前锋较量中不落下风……

汉尼拔到底是怎样做到的?你不知道。

但你只知道,

如果自己继续前进,那便与送死无异。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4:战象
图为法国画家莫特(Henri-Paul Motte)在 1878 年的作品《汉尼拔军横渡罗纳河》(Passage du Rhône par l’armée d’Annibal),现存法国罗纳河畔的阿尔伯特 · 安德烈博物馆(musée Albert-André)。
人类训练大象作为战争机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印度河流域和中国商朝都有使用大象征伐四方的记载。在亚历山大大帝进攻波斯帝国的战役中,欧洲文明首次见识到了这种波斯巨兽的威力、并催生出了迦太基等北非国家大规模驯化非洲象的传统。比如汉尼拔的父亲阿米尔卡就对战象训练颇有心得、还发明了很多操控战象的技巧和方法。在战争中,皮糙肉厚、吨位巨大且冲阵能力极强的战象骑兵是罗马军团的噩梦,而战象上的骑手还可以使用弓箭甚至投石机对敌人造成 AOE 杀伤。
由于作战时的高大威猛和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战象部队在后世的众多影视作品里反复出现。比如电影《指环王 · 王者归来》中,精灵王子莱戈拉斯单弓突阵击杀战象的经典片段就征服了荧幕前无数的女观众。然而随着火器时代的到来,这种易受到炮火惊吓从而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的笨重武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且由于上千年的战争伤亡、气候变化和过度捕猎,在如今的中国中原、西亚和北非地区已经很难再寻觅到野生大象的踪迹。

讲到这里,让我们先给老西庇阿点个赞。

为啥要给这个被人秀一脸的 “背景板” 点赞呢?

因为大多数人在自己被戏耍、被羞辱的时候,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得找回场子来。

人们常说 “冲动是魔鬼”,但是很少有人想过,其实冲动、或者说情绪,也是人类个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的手段和本能。

当你将愤怒的情绪(比如怒吼)展现给对方的时候,可以有一定概率驱散对方的斗志 Buff(动物在面对强敌时经常如此)。

而当你将悲伤、恐惧的情绪展现给对方的时候,则可以有概率获得(对自己有利的)怜悯和同情。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上人。

那种超越了动物本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甚至善于利用对手本能的人,是最可怕的。

比如汉尼拔。

而另一方面,能够做到不被 “情绪牵制”、不被别人利用自己弱点的人,也算是人中龙凤。

比如老西庇阿。

情绪失控这种事,对于战场上的带兵统帅而言尤为危险。

因为你的冲动不仅会坑害自己、还会连累所有跟你一起浴血奋战的将士。

我们设想一下,像汉尼拔这样的战争天才,他会想不到老西庇阿的恼怒吗?

再设想一下,汉尼拔在知道敌人可能会恼羞成怒(甚至本来就是故意布局激怒对方)的情况下,他会怎样做呢?

毫不夸张地说,老西庇阿凭借自己的理智和经验,做出了一个拯救三军、甚至拯救罗马共和国的重要决定。

因为首先,如果他继续追击,就一定会落入汉尼拔早已布置好的陷阱,在对己方极度不利的地形上被包围甚至全歼。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就在几个月后的特雷比亚河边,老西庇阿的搭档(上文提到的另一位执政官)隆古斯就中了汉尼拔的挑衅。在老西庇阿一再劝阻无效之后,他率领优势兵力追击对方、最终却遭受了全军伤亡过半的惨败。

其次,如果自己中计被歼,那么汉尼拔进攻亚平宁半岛就会变成一场纯粹的奇袭。缺乏信息情报和应对时间的罗马人将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防线、只能被对方突到脸上后吊起来打。

再次细思恐极了对不对?

所以客观地说,尽管没有像自己儿子和重孙子那样光芒四射,但是作为他们的父亲和祖爷,老西庇阿同样无愧为一名合格的将军。


在停止追击以后,老西庇阿再度率军乘坐自己万能的小船、沿原路返回比萨。

他知道,自己必须赶在迦太基人翻过阿尔卑斯山之前回到亚平宁半岛。

他需要立即将敌人大军压境的情报带给罗马北部军团,并且尽可能快地组织起防御力量、在意大利本土阻击汉尼拔的军队。

∆ 坐标情报:双方行军路线图

相同的沿途景色,却是完全不同的旅途心情。

当初踌躇满志地出发、如今却换来忧心忡忡地回到原点。

显然,罗马元老院完全错误地低估了汉尼拔军队的战争能力,现在整个国家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这个迦太基的年轻统帅,将成为罗马共和国历史上最可怕的敌人。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然祈求阿尔卑斯山这个天然屏障能够阻止迦太基人前进的脚步。

毕竟,再往后拖,冬天就要来了。

白色死神的酷寒之下大雪封山,道路无从寻觅、万物皆为冰雕。

被远古先灵守护着的不可侵犯之地,埋葬着无数敢于挑战自己的亡命之徒。

而这一次,她将迎来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男人。

汉尼拔,你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三、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路线

史料里关于汉尼拔军队(在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前)最后出现的地点记载,是在罗纳河的支流——伊泽尔河。

而在另一种记载里,汉尼拔军队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在罗纳河的另一条支流——迪朗斯河。

但不论根据哪种记载、我们都可以确定的是:直到被波河平原上的蛮族部落再次发现以前,迦太基军队的行踪是消失在历史碎片里的。

可能是因为山里没信号吧……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4:西阿尔卑斯山
2005 年,国际高山地形研究院(SOIUSA)将阿尔卑斯山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整体山脉中所有海拔 4000 米以上的高峰凑巧都位于西阿尔卑斯山脉(Alpi Occidentali)、全部挡在汉尼拔的必经之路上。
对于没有制海权的迦太基军队来说,他们并不敢直接沿着海岸线大摇大摆地闯进意大利(会被敌人海陆两栖包饺子),所以征服这些雪山也就变得在所难免。图中标出了西阿尔卑斯山脉中所有超过 3500 米的山峰位置。

不过,根据史料研究和后世史学家的不断考证,对于汉尼拔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可能路线,我们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

因为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按照第一种假设:汉尼拔沿着伊泽尔河逆流而上,绕过欧洲最高峰勃朗峰后,进入意大利的奥斯塔山谷,然后沿山谷一路走出阿尔卑斯山、到达今天的伊夫雷亚。

按照第二种假设:汉尼拔从迪朗斯河(或者伊泽尔河)绕过埃克兰峰到达今天法国的布里杨松,从蒙吉山口穿过今天意法边境的巴多内基亚、到达苏萨山谷(或者通过蒙彻山口直达苏萨),然后沿山谷一路走出阿尔卑斯山、直达今天的都灵。

为什么是这两种路线呢?

因为通过苏萨和奥斯塔穿越西阿尔卑斯山,也是如今最常使用的通行路线(其他路线要么是中断的,要么是环境险恶的小路)。且在这两条路线上,也遍布了相对于其他路线而言更多的城市和定居点。

而众所周知的是:自古以来,道路和定居点往往都不会是突然出现的。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如此,我们成功把一道开放题变成了选择题。

∆ 坐标情报:汉尼拔(可能的)翻山路线图

再往后说,汉尼拔到底是从奥斯塔山谷还是从苏萨山谷进入意大利的呢?

这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一百五十年后,汉尼拔的 “小迷弟” 凯撒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高卢时,走的就正是穿越苏萨山谷的反向路线。

而我个人也更倾向于汉尼拔走了第二种(图中红线里的某一支),原因也很简单:

汉尼拔 “万剑下天山” 后的第一场有记载的战斗,就被认为是在如今的都灵地区开打的。

至于这场战斗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会留到之后的章节里再给大家详细讲述。

但是在这里,我想先谈谈自己的一个历史观。


人们常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句话不能说是错的,但它只浮于表面、并没有上升到更高层的科学理解。

因此便会扭曲很多人的价值观、导致阴谋论和颠覆论大行其道。

而比起上面那句话,我更倾向于认同拿破仑对于历史观的一句总结:

“历史是人们对往事一致认定的说法。”

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

历史的重点不在于 “打扮”,而是在于 “认同”。

你说诸葛亮是伪君子、岳飞是养兵自重,喊了好多年、主流群众仍然嗤之以鼻,这就不行。

而与之相反的是,正如我们今天猜测汉尼拔的翻山路线一样,这些路线都是基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所能够推测出来的、让大多数人都接受并认可的一种假设。

但是,如果哪一天,我们又重新通过考古挖掘或者史料研究找到了新的证据,比如有非常强的说服力足以证明:

汉尼拔当初走的是另一条路线。

那么当这种说法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会推翻旧有的历史经验、建立起新的历史认知。

在这个推翻重塑的过程中,质疑者们需要利用新的证据来展开充分的论证,且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研究者和旧有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但这都是对科学研究有正向增益的学术争论范畴、也是一个追求科学真理的必然步骤。

只不过,“学术争论” 理当遵守两个基本原则:

1. 所持观点不应有太强的主观性。

2. 就事论事、避免人身攻击。

而在目前网络上日常出现的知识性争论中,大多数人显然远远做不到这两点(没错,说的就是那些网络喷子)。

缺乏论据却固执己见、半瓶不满却强词夺理、短于逻辑却醉于诛心,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让人陷入严重消极的心理舒适区、并长时间阻碍自己的思维拓宽和思想升华。

以严肃而尊重的态度对待科学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之不懈努力的自我修养。

而不断假设、不断证伪、不断接近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才是科学的本质和意义,也是科学的魅力之所在。


四、战神如何养成

我们很多人看历史,总喜欢把战争胜败的结果归功于单一的计谋或者昏招。

比如:

韩信就是用十面埋伏干翻了项羽。

霍去病就是疾跑一开平推了匈奴。

赤壁之战就是曹操败给了周瑜的东风烧烤。

纳粹德国就是通过闪电战打垮了英法联军。

马云和马化腾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率先发现了互联网的财富密码。

考进清华的学霸们都是做题家,我要是像他们那样刷题我也能……

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也就会觉得,汉尼拔就是靠着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奇袭、进而打垮了毫无防备的罗马军团。

而且他们也会觉得,由于最终并没有打赢第二次布匿战争,所以从战果上看,汉尼拔没资格跟 “欧洲四大军事天才” 的其他三位相提并论、甚至有点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的味道。

所以第一个问题:汉尼拔到底强在哪?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1:汉尼拔
汉尼拔,北非迦太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他率领伊比利亚军团翻越阿尔卑斯山入侵亚平宁半岛,并在之后的提契诺河战役(battaglia del Ticino)、特雷比亚河战役(Battaglia della Trebbia)、特拉西梅诺湖战役(battaglia del lago Trasimeno)和坎尼会战(battaglia di Canne)中接连大败罗马军队,迫使后者转入战略防御并龟缩罗马城、只能通过 “焦土政策 " 来持续消耗缺乏后勤支援的迦太基远征军。
汉尼拔率军在亚平宁半岛迂回战斗、不断策反当地城邦,让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命悬一线,但却总是无法给予罗马人致命一击。十四年后,苟过劲来的罗马人大举反击,名将大西庇阿围魏救赵、率军从西西里岛跨海直扑迦太基城。汉尼拔被迫回师救援、但在扎马会战(Battaglia di Zama)中败给对手,第二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再次割地赔款而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七年后,被打出心理阴影的罗马人强迫迦太基驱逐汉尼拔。后者先后来到罗马的敌国:塞琉古王国(La dinastia seleucide,如今的叙利亚地区)和比提尼亚王国 (Bithynia,如今的土耳其地区),帮助他们对抗罗马。最终,不依不饶的罗马人还是发现了他的踪迹、并胁迫国王答应将其引渡受审,宁死不降的汉尼拔选择自杀,时年六十四岁。
图为意大利卡普阿(Capua)出土的汉尼拔胸像,现存于罗马的奎琳娜艺术长廊 (Scuderie del Quirinale)。


由于文化传统等原因,中国史官在描绘历史事件时往往惜字如金,加之《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文学著述的流行,就会让人产生战争结果全靠 “一计定乾坤” 的片面印象。

但是别管怎么样,看着爽就行。

而与之相反,如果我们去阅读西方历史,则会感到十分的枯燥和乏味。

由于所持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国家民族太多,欧洲史料过于碎片化且缺乏主线梳理。而他们在记录战争时,又大多都执着于描写战前准备、布阵分析和战斗微操,却缺少惊心动魄的算谋逆转。

这就让人很难有看下去的动力。

因此,习惯了浅读中国历史的人,将汉尼拔的胜利归功于奇袭,倒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在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四百五十年后,三国名将邓艾正是靠着偷渡阴平古道、奇袭江油,最终灭亡了蜀汉政权。

而邓艾军用毛毯包裹身体、从摩天岭翻滚下山的震撼情节,也成为了后世影视作品里不可或缺的经典素材。

毕竟,戏剧性的逆转,总是让人记忆犹新。

然而很少有人在意的是:邓艾之所以能够奇袭成功,也是由于蜀将姜维为了阻挡钟会的大军而亲率主力死守剑阁、导致阴平方向防守空虚,才最终得以实现。

更何况,当时魏国与蜀汉的国家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姜维想要阻挡来犯的十六万大军,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尽可能地拖延时间、期待对方因为粮草不济而主动选择退兵。

∆ 坐标情报:三路伐蜀

显然,这都和汉尼拔所要面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首先,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共和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强于迦太基、其军队的作战能力也要强于后者,更何况是在本土作战。

其次,罗马人早就知道汉尼拔只能通过翻越阿尔卑斯山来进攻意大利(海路进攻不可能)、并且派出了老西庇阿提前去法国截击。

(参见第二章:强渡罗纳河)

第三,在汉尼拔成功出现在波河平原以后,老西庇阿也早已在此地等候多时、并且联合罗马共和国派来增援的另一位执政官隆古斯,率大军迎战迦太基。

所以,“翻越阿尔卑斯山” 与其说是一次奇袭,倒不如说是汉尼拔把原本只有一成胜算的开局、强行通过一波微操而打成了五五开(后面会讲为什么)。

而相比于邓艾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汉尼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那个更加落后荒蛮的时代,成功翻过阿尔卑斯山后、迦太基的军队直接减员三成。

此外,也许是由于雪山强光和用眼过度所导致的雪盲症,汉尼拔在进入意大利的第一年里,就彻底丧失了右眼的视力。

由此可见,这种极容易玩火自焚的危险性,也正是当初罗马人有恃无恐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汉尼拔不仅通过怀柔打击 “双管齐下” 的方法,拉拢了当地部落充当向导、帮助自己赶在入冬之前翻越了雪山;

且在 “提契诺河战役” 击退老西庇阿之后,他又成功煽动了波河地区的高卢二五仔们起兵反抗罗马、楞是把损失掉的壮丁又重新补了回来。

这才保障了他接下来对罗马发起一系列战役并获胜的基本盘。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2:高卢人
高卢人(Gallia)是欧洲人的祖宗(之一):凯尔特人(Celti)的一个分支,活动范围以如今的法国地区为中心,覆盖至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和英格兰的部分地区。
由于文化落后以及部落分支太多,描述高卢人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罗马人的拉丁语史料里,而对待不同地区的高卢人,罗马人的称呼亦各有不同。这其中,离他们最近也是最先被记录的一支,是在西阿尔卑斯山两侧定居的山南高卢人(Gallia Cisalpina)。
山南高卢人长期占据着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并时常南下找罗马共和国切磋武艺。早在汉尼拔到来的三十年前,他们就曾帮助过自己的老大哥 “山北高卢人”(Gallia Transalpina)翻越阿尔卑斯山来掠夺罗马、有着丰富的山地偷渡经验。虽然后来迫于罗马人的淫威而不得不卑躬屈膝,但“不服就干” 的基因仍然在山南高卢人的血液里蠢蠢欲动。在汉尼拔的谆谆善诱之下,这帮老司机们协助迦太基人顺利翻山成功,并在随后加入了“抗意民族统一战线”、与汉尼拔的军队并肩作战。
公元六世纪以后(中国隋唐时期),更擅长交配生育的法兰克人(Franci)在高卢人生活的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主体民族,这片土地也就被人们称之为法兰西(France)。不过,后世的法国人似乎对于 “高卢” 这个称呼仍然青睐有加:由于拉丁语 Gallia 在高卢语中叫 Gallus、而 Gallus 在拉丁语里又是雄鸡的意思,所以法国一直自称为“法兰西雄鸡”。
图为佩戴红领巾的法国国足 “少先队员”:鸡娃,胸前印有公鸡图案的国家队队徽。


现在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汉尼拔宁愿损兵折将、也要不惜一切代价翻越阿尔卑斯山呢?

其实,早在第一章里我们就说过,彼时的罗马共和国武力值爆表、又牢牢掌握着制海权。

所以可以推断,如果在南法高卢地区与罗马军队陷入鏖战,汉尼拔即便能够占到便宜、长期拉扯下去也必败无疑。

因为在中立地区打消耗战,对方的海运物流优势会越滚越大、直至最后形成兵粮双碾压。

横竖是个死局、“一成胜算” 都是充话费送的。

因此,汉尼拔必须兵行险招、把军队直接带到罗马人的土地上兴风作浪。在给足对手心理压力的同时,不遗余力地煽动当地部族和地头蛇们揭竿而起。

这样既能够缓解自身大军的后勤补给、又能够动摇罗马共和国的军政民心。

而相比较起来,后者其实更为重要。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马谡

只要持续不断地在亚平宁半岛制造战火和混乱,汉尼拔便有机会从内部撕裂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基础。

而这也是他唯一有可能赢得战争的机会。

至此,战局变成了五五开。

所以回到第一个问题:汉尼拔到底强在哪?

暂且不论他在后面团战里的操作有多精彩、单拿翻山这个阶段的运营来说,我们就可以提出如下三连问:

1. 是什么样的统帅,可以动员携带繁锁辎重(战象战马等)的部队毅然决然地踏上死亡行军,兵团没有哗变、士气没有衰退、且执行任务坚决?

2. 是什么样的统帅,可以在各种人生地不熟的蛮族地区纵横周旋,成功策反敌后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抗意根据地、还能把军队越打越多?

3. 又是什么样的统帅,在行军减员如此严重、新增兵源成分复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让部队保持极强的作战能力、打垮强大且以逸待劳的罗马军团?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便是汉尼拔足以封神的原因之所在。

而纵观世界战争史,恐怕也只有我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可以与之平分秋色了。

∆ 现在可以公开的情报 03:红军过雪山
两千多年后的 1935 年,为了避开川军的前后夹击,红一方面军选择翻越雪山北上陕甘。在装备简陋、高原反应和地形险峻等极端条件下,红军靠着不可思议的信仰与毅力成功翻越了包括夹金山(海拔 4500 米)在内的连续五座山峰,总行程 1350 公里,成功到达川中小金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据统计,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红军三大主力的非战斗减员达到了四分之一。然而就在刚刚完成了 “翻雪山过草地” 的壮举之后,面对前来围堵自己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红军立即发动了“包座战役”,并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干净俐落地全歼对手、打开了北进甘南的大门。
请问:现在你知道蒋委员长为什么要 “攘外必先安内” 了么?
图为中国画家艾中信 1957 年的油画作品《红军过雪山》,画中高峰即是夹金山。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亚平宁城市日记

[【第一章】军团再临:伊比利亚远征军的崛起 13 赞同 · 1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7734452)

[如何看待画师乌合麒麟回应澳大利亚总理的新画《致莫里森》?4220 赞同 · 151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890992/answer/1617000517)

[如何看待西欧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多国疫情出现反弹?目前欧洲疫情现状如何了?1932 赞同 · 396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540400/answer/1553595373)

[为什么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代中国最紧迫的任务?1408 赞同 · 182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03200/answer/1199419718)

[为什么中国的科研人才总是留不住,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2.6 万赞同 · 1952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8039874/answer/1505236820)

[中国很强大,为什么造不出超级跑车?1101 赞同 · 270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349957/answer/1571784356)

[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去奋斗?4.5 万赞同 · 3404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181673/answer/1514804903)

[你身边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属吗?他们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分享?60 赞同 · 12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780492/answer/1540461255)

[为什么西方国家明知道美国倒行逆施还要力挺美国?3 万赞同 · 1516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291645/answer/1494429072)

[为什么海外华人一夜之间从一些人羡慕的对象沦为他们眼中的笑话?5109 赞同 · 346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412516/answer/1346259808)

[欧洲人是否羡慕中国的大一统?1.6 万赞同 · 700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13619/answer/1311330516)

知乎用户 大清贰臣洪承踌 发表

刘玉章 52 军大败东野 9 纵、三野 29 军

《辽沈战役亲历记》:“52 军营口撤逃记”

作者 52 军少将参谋长廖传枢

(1903–1981) 字鳞生,兴平人。第四期毕业。由排长累升至副团长。

1933 年率部参加古北口战役。抗战期间,升任师长。长城抗战中在古北口负过伤, 还参加过及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1945 年擢升军长,赴东北,1948 年 4 月刘玉章接任国民党五十二军军长一职

从沈阳西进的 廖耀湘行动迟缓,以高度机械化部队,十余万人每日行程仅 20 公里,主力沿北宁路北侧移动。林彪攻克锦州后,迅速东进将廖耀湘兵团 5 个军 12 个美械师包围歼灭。

此时的刘玉章老谋深算,首先他没有进入援救锦州的西进序列,其次他得到了占领出海港口,打通海上的交通的绝好差事,第三,10 月 21 日后他的一个军占领鞍山营口一线后严密封锁消息,使辽南解放军居然对这股准备潜逃的大部队毫不知情。

刘玉章的 52 军 10 月 26 日、27 日接到卫立煌 2 份电报:一是回归沈阳,二是固守营口。刘玉章一看就明白:沈阳已经成死地,自己没有必要陪葬,于是营口备战,据守营口北之石桥子阵地。

林彪击溃廖耀湘兵团,以主力直扑沈阳,同时惊醒营口方向有漏洞。于是急派七纵邓华、八纵段苏权、刚在锦州活捉了范汉杰的九纵詹才芳〔原李运昌部,真是冤家路窄,〕及辽南独二师则是在歼灭廖兵团之后星夜兼程南下营口。

沿途张贴标语:“解放五十二军!活抓刘光头!”29 日,段苏权先头一营,全部乘马,既未搜索,亦不疏散,由牛庄向营口前进,午后抵达石桥子阵地前,竟不料刘玉章 25 师在严密荫蔽下,近至最近距离时,突然奇袭,前卫部队几全部遭到击灭,30 日晨,八纵、九纵、长江支队,全力猛扑营口阵地。这时候,后有大海,前有超过 52 军三倍的虎狼之师,刘玉章背水为阵,属下也知道再无退路全都杀红了眼,以五个团全面反击,刚刚打完胜仗解放军没有料到残敌竟然会摆这样的陷阱溃退了十余里,喘息整备。

刘玉章胆大包天,以攻为守,我军因远袭疲劳,未带重武器等原因,战斗不利,我 25 师师部被攻破(9 纵 25 师大战 52 军 25 师),被俘约一千七百人,还被缴获不少机密文件。这一战事在辽沈战役亲历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资料从书中的辽沈战役一册都略有提及。

根据东野内部战史说,25 师被俘 1700 人,也许陈光被免职,和这一战有点儿关系。

10 月 31 日黄昏,九纵 25 师与敌小股警戒部队交火,追击至石桥子。五个团被一个加强营堵住,规定时间内未克!

这时国名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亲自率领的海军乘重庆号到达营口外海,但同来的商船只有三艘,船上只有立锥之地,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刘玉章担心混乱,上船之前格令:各排班长须在先头,到达上船入口处时,连排班长即停止,监视本连排班士兵,依次全部上船后,再随后最后一人跟进,营团师军长,同此类推,各部队特务营连,分别在码头各轮上船入口处,分两列对面排列,中间仅容一路纵队通过,严格遵守,违者当场格杀勿论。52 军军部及 25 师大部居然井井有条的登船撤离。

2 师倒霉,装载 2 师的运兵船起火,但仍然有五六百人想办法乘机帆船到达葫芦岛。

因为这次逃逸,无碍大局,只是未能使东北的解放战争在战争艺术上完美无瑕 ,因此林彪遭到了毛泽东的批评 。而刘玉章则打肿脸充胖子,恬称为东北的‘敦克尔克’大撤退。

老蒋十分珍惜东北战场率遗留下的仅的一点骨血,遂将新 6 军暂编 14 师补入该军,从此倚为重镇。

故未及两个月,人员装备均获齐全,又过了半年,粟裕指挥的三野打到上海,创伤复原的 52 军又和三野在上海近郊开战,在月浦利用我军 2 个团的急躁情绪取得战术胜利,被大肆吹嘘为 “月浦大捷”。后来弃掉上海,52 军再次坐着军舰逃跑,但只逃掉了 1 万余人。后来补充到 3 万两千余人的足额编制。

1953 年调任 “台湾防守区司令”,翌年出任 “金门防卫司令官”。领导金门挖山洞、掘战壕、凿地道,并开辟太武山登山公路。

同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秘密研拟了 “特甲计划”。台湾预备出动一个军赴朝鲜对抗志愿军,规划由陆军 52 军军长刘玉章或 67 军军长刘廉一领军参战,相关参谋作业完成后因国际复杂政治 因素,直至 1955 年始终无法实行后停止实施。

1957 年转任 “陆军副总司令”,次年就任 “预备部队训练司令”,并赴美国参谋大学特别班深造。1960 年晋升 “陆军二级上将”。1967 年接任 “台湾警备司令”,一直到 1970 年 6 月。1970 年受聘 “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1 年病逝,享年 78 岁。

1949 年 5 月 12 日晚,三野 10 兵团 29 军三个团强攻上海屏障月浦,到 15 日晨,担任主攻第 260 团被敌 52 军歼灭大部,只剩 64 人,253、259 团也损失惨重,

259 团团长胡文杰、253 团政治处主任王里等阵亡,后来月浦纪念碑上光牺牲的就有 2000 多人,加上负重伤的总人数应该在 5000 人左右。同时进攻的三野 10 兵团 28 军也在杨行、刘行受挫,52 军在敌第 99 师火速驰援下歼灭我 252 团 600 多人。

我军阵地被突破,252 团陷入大混乱,在太仓补充的俘虏兵纷纷倒戈投降。此战国军史称 “月浦大捷”,单从军事上来看在国军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52 军在月浦一带以十几个连硬顶三野 10 兵团 28 军、29 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使三野主力伤亡损失达 8000 人以上,顺利掩护了主力 54 军、12、4 师、99 师从海上的撤退

1946 年 2 月 9 日,著名的主力王牌军新 6 军廖耀湘登陆秦皇岛,挺进锦州。杜聿明顿时鼓舞,下令沿铁路线发起新一轮进攻。刘玉章的部队仍然是国军的主力 ,对我军由陈云萧劲光萧华领导的南满造成了强大的威胁。特别是是在摩天岭战斗后,刘师锋镝所向,使我军在南满地区节节败退。二十一日,开始拂晓攻击,

刘玉章夺取警戒阵地后,继续仰攻,最后至短兵相接,白刃搏斗,敌我双方,伏尸壕内,比比皆是。摩天岭战斗绵亘余脉八十余里,苦战两日夜,解放军终于抵挡不住,刘玉章打开进出安东的唯一门户。这是刘一生中的得意战斗。
摩天岭战斗后,四纵司令程世才指挥部队分成五道阶梯,逐次抵抗,程世才湖北人,是原来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麾下的猛将

24 岁即被破格提拔成军长。但也经不起刘玉章的轮番超越前进,剑及履及,前锋一到炮击发射,接着是一波接一波的冲杀突击,程世才的 12 旅节节败退。

刘玉章到达雪里站,由俘虏口供,得知当面是程世才部之鞠文义团。鞠系山东籍,刘玉章一时心血来潮,玩笑式的命少校参谋山东人,试接公铁路长途电话线,叫安东程司令员通话,居然一叫即应,袁称为自己是十二旅鞠文义团长,报告战况十分危急,请求迅速增援。正被气得脑门儿冒烟的程世才紧急中竟没有辨出真伪,答称:安东现在只有一个营,无能为力。

目前凤凰城正在撤运物资中,你们必须坚持住。这是千真万确的直接情报。国军哄然而笑,用所有卡车,循环运输部队,向凤凰城急进。竟在一日之间长程挺进一百六十华里,下午五时抵达凤凰城城。驻凤凰城城一营,在营区内解放军以为自己人到,措手不及,整队投降。

这一时期刘玉章部队作战有几个特点:

1. 指挥官位置超前人人奋勇当先作战,战斗间,那里危险就到那里,各级指挥官在战备行军时的位置,向前推进一级,即连长要在尖兵排先头,前卫营长要在尖兵连先头,团长要在前卫营先头,师长亦在前卫团先头,因此对前方的情形地形,提前明了,把握战机。

2.‘当面指示重于命令下达’:使部下彻底了解情况,以期贯彻,加深其责任感,2 师内‘师长总有办法的’说法。

3. 全面督战,在火在线,谁退人人都可以打死他。
4. 三不打,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中不打;
……
我军在战役中的经验,总结过 52 军第二师(刘玉章师)的作战特点:守备和野战均较暂二十一师为强,一般军官指挥能力较好,守备中能组织反突击,有一定突击力。一般战斗狡猾,见形势不利及早逃窜。林彪四野后来总结的很多作战原则,都是从一次次和刘玉章这样强硬的对手血战中摸索出来的。国军中并非尽是酒囊饭袋,林的对手空前的强悍,对手强悍,林彪才变得更强悍!

知乎用户 庭中小石 发表

前面的回答還沒看到這位:
史万岁为将,不治营伍,令士卒各随所安,无警夜之备,敌人亦不敢犯。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万岁实怀智勇,善抚士卒,人皆乐死,师不疲劳。北却匈奴,南平夷、獠,兵锋所指,威惊绝域。论功杖气,犯忤贵臣,偏听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广之风焉。人家平時的愛好是這樣的:
每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辄大克获。突厥无众寡莫之敢当。
而「突厥在当时实为东亚霸主。」
最後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陳寅恪先生說的。

知乎用户 小爷​ 发表

第二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率领五万雇佣军(不同民族混杂,语言不通,迦太基人没多少)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只剩下两万人,却成功奇袭罗马后方,在缺粮缺水的情况下,纵横捭阖,联合其他城邦,孤立罗马

知乎用户 zjtang 发表

中国最大的 BUG 是毛主席啊,简直穿越者般的存在,同时代秒杀所有人啊

知乎用户 风月史官 发表

西汉最大的 Bug,已被系统修复

文|星辰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不胜匈奴的骚扰,喊话冒顿单于:“你为什么要做抢劫犯?”

冒顿:“没有钱了,肯定要做啊,不做没有钱用。”

刘邦:“你有手有脚的怎么不去种地?”

冒顿:“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种地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只有抢劫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子。”

刘邦:“呦呵,你一个抢劫犯还挺嚣张,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汉朝社会核心价值观”。

公元前 202 年,刘邦亲率 32 万大军与冒顿在白登山决战,可惜汉军是个战五渣,刘邦大败而归,还被冒顿羞辱了一番。

打不过只能认怂,此后几十年,汉朝只能送女人,送金银珠宝、米面丝绸、药物和酒。可是和亲没有换回和平,匈奴财物照抢,汉人照杀。

憋屈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十年,直到汉武帝刘彻拍案而起:“匈奴是喂不饱的白眼狼,打他个龟儿子。”

派卫青长驱直入,第一次战胜了匈奴人。立正挨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汉朝反击匈奴的战争已打响,西汉最大的 Bug——霍去病即将上线。

他出生在公元前 140 年,他的父亲霍仲孺,是河东郡平阳县的一个小吏;母亲是卫子儿,是平阳公主的侍女。

他只是个私生子,从小受尽羞辱和白眼,一身武艺是他全部自尊的来源,却也是他被欺压的理由。

幸好他有个能干的舅舅。公元前 127 年卫青打败楼烦王、白羊王,一举收复河南,被封长平候。而姨母卫子夫生下太子刘据,被册封为皇后。

卫家权倾朝野,霍氏母子自然也就摆脱卑微地位。追随舅舅的脚踪,成为征战沙场的将军,是少年心头的渴望。

十六岁的霍去病在三千人的选拔赛上一举夺魁,被带到刘彻身边。刘彻一看这少年剑眉星目,谈吐不凡,极为喜爱,立刻准备收为亲传弟子,教他孙子兵法。

没想到霍去病却说:“古代兵法不适用,要以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太有才了!” 汉武帝一拍大腿,将霍去病留在身边做御营统领,他却不想干,只有征战沙场才是少年的梦。

公元前 123 年,十万兵从定襄出塞,准备讨伐匈奴王伊稚斜。大将军卫青领命出征。再三请求下,霍去病随军出征,舅舅分给他八百铁骑,交待他别走失了。

少年第一次来到塞外,古代武士的灵魂在召唤着他,手中的长枪在烈烈作响,他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这一战打得十分惨烈!前将军赵信与右将军苏建全军覆没,赵信投敌,苏建一人逃回。而卫青则被匈奴右贤王主力拖住,分身不得,无瑕顾及他的亲外甥。

霍去病哪去了?没人知道!他带着八百骑兵一路横穿匈奴腹地,如入无人之境。

好不容易遇到匈奴宰相所率领的骑兵,霍去病兴奋得两眼放光,一路砍杀过去,战场上留下 2028 具匈奴人的尸体,这其中包括单于的爷爷。

不仅如此,他还俘虏了匈奴的宰相、大将、单于的叔叔。

此次出征,十万汉军击杀匈奴一万人,而霍去病以八百骑兵斩两千多人,独领风骚。

汉武帝高兴极了:“霍去病杀敌数量是冠军,俘虏重要头目上还是冠军,双料冠军,封冠军侯。”

这一年,霍去病十七岁。

这一战打出了汉族人的自信心,汉武帝又要送豪宅给霍去病,冠军侯摆摆手,酷酷地回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敲黑板!这句是金句啊,后世的岳飞、文天祥都引用过。

好不容易有了外挂,不用岂不浪费,汉武帝又派他出征河西,霍去病外挂全开,连战连胜,而其他将军不是迷路,就是被俘虏。

这一次匈奴被击杀三万二百人,匈奴小王被俘虏 5 人,王子被俘 59 人了,宰相将军等 63 人。

同时东进六千里,攻下休屠五国,驱匈奴于漠北,匈奴人一提到霍去病的名字就哭:“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这一年,霍去病十九岁。

公元前 121 年,浑邪王听闻单于要杀他,赶紧投降汉朝寻求保护,汉武帝不知道真假,霍去病自动请缨去收编。

霍去病带一万铁骑前往河北,浑邪王的左丞相宇文凯一看霍去病人少啊,还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就想抓了霍去病邀功。他要求霍去病只能带十个人进营受降。

打仗靠人多?霍去病不屑地撇撇嘴,仅带两人驰入浑邪王账中,战神一个表情,几句话就镇住全场,宇文凯和八千乱军被灭,四万匈奴兵顺利收编。

汉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加入汉朝大家庭。

二十一岁时,霍去病获得了武将的最高荣誉——封狼居胥。

那是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 5 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 3 人及将军、丞相、当户、都尉等 83 人,一路追杀,来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停顿下来,率大军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

匈奴人以为霍去病终于不追了,开心地双击 666,没想到一回头,可怕的身影如影随形……

霍去病追着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贝尔加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再无无王庭”,边疆安宁了四百年之久。

Bug 只为战争而设,战事结束,系统自动修复,一代战神与世长辞,年仅二十三岁。

汉武帝为霍去病举办了盛大的葬礼,铁甲军士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坟墓被修成祁连山形,以安其心,以定其魂。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只留下彪炳千古的传奇。

想看更多更好玩的故事,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风月史官!

知乎用户 王帅 发表

效率 7100 的五级车

知乎用户 言暗 发表

建议题主先百度一下武庙和兵家四圣,然后按照名字找生平,差不多就知道什么是 bug 了

吹项羽的为什么多?打秦军别人庙算四十多天不得寸进,项羽上去剁掉这人狗头自己带三千破四十万大军

白起,逼得赵王说出 “受之,秦军必至,武安君必将,谁能当之者乎?” 一生纵横不败

霍去病,卫青,一生只有一个战绩,真正把匈奴从最巅峰的帝国行列踹了下去,自此被汉室压到死,直到残部西进不涉中原

包括李世民,被吹的真正原因是带着玄武骑以少胜多,一战擒双王,奠定了大唐江山

类似的什么吴起啊,孙膑啊,韩信之流不可一世的大佬战绩都是能搜到的

知乎用户 爱心草 发表

没人说于谦吗?

于谦,土木堡后明朝的一线部队都死的差不多了。也先晃晃悠悠带着军队想半天搞完北京回家睡觉。结果…… 我嚓什么鬼没攻下。我嚓什么鬼他们自己冲出来了。我嚓什么鬼输啦。我嚓哥哥你让我安心回家成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允炆大军和朱棣对垒时刮的几次诡异的妖风?

知乎用户 几字微言 发表

1952 年的上甘岭
《上甘岭 - 最长的 43 天》

知乎用户 乔先森 发表

大家的回答覆盖面已经很大了,我来凑个热闹。

1940 年五月,隆美尔指挥的第七坦克师从比利时境内向敦克尔克高速挺进,中途遭遇一支英军的反冲击。面对英军的重型坦克,德军的 37 毫米反坦克炮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一个高炮连的 88 毫米高炮压低炮口,向英军开火,眨眼间击毁英军九辆坦克,迫使英军后撤。这一仗,给隆美尔留下了很深印象。从此,88 毫米高炮成为他一张得心应手的反坦克王牌。

知乎用户 Ezekiel 发表

竟然没有人提到荷兰
16-17 世纪,西班牙是不可一世的世界霸主。其国王腓力二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是欧洲大地上众多领土名义上的所有者。
嗯,重点是【名义】上的所有者。
腓力二世是一位事必躬亲的皇帝,以致于在欧美获得了 “Paper King” 的外号(所有的奏折等都会自己过目亲自批阅)。尽职尽责的他获得了大部分领土的承认,除了,荷兰。
荷兰承认他是国家的 constitutional leader,然而拒绝服从他一切的政策。于是在这一次,他真的变成了 “paper king”(纸上的皇帝)
腓力二世恼羞成怒,出兵试图用拳头迫使荷兰这个不乖的孩子听话。然而,万万没想到…

…..
……..
……….
荷兰自己开闸放水,淹了自己的城和城郊。
在城里的西班牙陆军一下子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损失惨重被迫撤军。
同样的故事又发生在了腓力二世的孙子,腓力四世身上。
然而不同的是,17 世纪的西班牙因为过大的领土以及过多的战争,负债累累,常年还不起钱,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
腓力四世决定再度出兵荷兰,试图证明自己尚未日薄西山。
然而同样的剧情再度上演,西班牙惨败,拉开了衰败的序幕。

所以,荷兰人是凶狠的。
毕竟他们疯起来自己的人都淹。

知乎用户 树大师 发表

二战中,欧陆列强意大利入侵法国的圣路易桥之战

法军第 96 阿尔卑斯山要塞守备营的九名英勇的士兵挡住了欧陆列强意大利第五 “科塞里亚” 步兵师第 89 步兵团、90 步兵团,五千名士兵整整十天的进攻。

最终由于此战意大利军伤亡 700 余人,双方同意停战。

The attack through the Little Saint Bernard Pass in the Alps had to stop due to a massive snow storm. The Italian forces attacking through the French Riviera advanced only about 5 mi (8.0 km) and were stopp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own of Menton,[13] which was partially occupied by the Italian arm

要塞图

有工事,有枪有炮有地雷,还有的反坦克障碍,后面还有主堡的炮火支援。

知乎用户 Doc 鱼 发表

王阳明。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知乎用户 认真的活着​ 发表

战争不仅仅只有一种形式,而传奇也不一定发生在过去,或许就在今天。

一个国家,一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一个月内完成全国总动员,征召、组织了数千万 “战士” 走向“战场”。

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家里自我隔离了整整一个多月,而且秩序井然。

此后的一年中,这个国家保持着最大的警惕,时刻准备着扑灭零星 “危险的敌人”。

可以在一天之内为上百万人做核酸检测。

可以在 “战争” 之下还保持经济增长。

到今天,全世界 “伤亡” 已经突破一亿,但这个国家的 “伤亡率” 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两百分之一,而且还是在其它国家有无数 “伤亡” 根本没有被计算的情况下。

你、我就在这样一个 “传奇” 之中。

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惊人的力量,从未有过。

每一个国家从此都会认真思考,与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为敌,会是什么下场。

知乎用户 一说话就冷场 发表

bug 级的战役,护步达岗之战。

如果各位能够点个赞同,点个关注,那再好不过了,这是对我们这些创作者最好的鼓励,虽然这文章本身可能并不值得你的赞同(好不要脸)

护步达岗之战可以说在战术上和战略上都是完胜。

先说说排面吧,两万对七十万大胜,战争后辽国几乎彻底失去剿灭女真的机会。

护步达冈之战为金国收国元年,辽国天庆五年(1115 年)发生的一场战役,金军以少胜多击败辽的战役,金太祖抓住有力战机,追击辽军于护步答冈(今五常市西),重创辽军主力,金军由抗辽走向灭辽。

天庆四年(1114 年),女真完颜部都勃极烈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先后经过宁江州之战、出河店之战两次胜利。次年正月壬申,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国,又在达鲁古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辽军,农历九月完颜阿骨打亲率大军攻占黄龙府。辽金谈判,金国表示如果辽国遣返阿疏等叛徒就能停战。粘罕、兀术等得到指示,对辽国明为卑哀之辞,实欲求战。完颜阿骨打看到辽国书信中有 “女直作过,大军翦除” 的话,就聚集女真人,仰天假哭说:“始与汝等起兵,盖苦契丹残忍,欲自立国。今主上新征,奈何?非人死战,莫能当也。不杀我一族,汝等迎降,转祸为福。”大家表示;“事已到此,惟命是从。”

另一方面,当年二月,渤海国后裔古欲自称为王,辽派兵攻打招降,数次才将其捕获,因此也延期了对金兵亲征的期限。

天祚帝原本调动了一支军队支援黄龙府,结果辽军内讧,不但没有成功围剿金兵,反而牵扯了辽国的精力。到十一月天祚帝得知黄龙府沦陷,大惊失色,决意亲征。

天祚帝亲率 70 万军队到驼门,又派驸马肖特末,林牙肖察剌等率 5 万骑兵、40 万步兵到斡邻泺(今吉林省大安市南查干泡),分进合击。十二月己亥,完颜阿骨打亲率 2 万骑兵进至爻刺,与诸将开会。大家认为:“辽兵号七十万,其锋未易当。吾军远来。人马疲乏,宜驻于此,深沟高垒以待。” 完颜阿骨打同意,丁未日遣完颜迪古乃、完颜银术可镇达鲁古城(今吉林省扶余西北土城子),自留爻刺筑垒

十二月乙巳日,耶律张家奴叛乱,这打乱了天祚帝的计划,辽军回撤。丁未日金太祖得知消息,到熟结泺,戊申日,大家建议趁机追击辽军,金太祖说:“敌来不迎战,去而追之,欲以此为勇邪?” 众皆悚愧,愿意为太祖效劳。金太祖又说 “诚欲追敌,约赍以往,无事餫馈。若破敌,何求不得。”

金军追击辽军至护步答冈,由于金军只有 2 万,金太祖表示:“彼众我寡,兵不可分。视其中军最坚,辽主必在焉。败其中军,可以得志。” 金军右翼兵攻辽中军,又集合左翼合击,辽军大溃,横尸百余里,金军舆辇帟幄兵械军资宝物马牛无数。萧特末等焚营遁去。来谷撒喝攻克开州,婆卢火下特邻城,辞里罕投降。

天祚帝弃军而逃,一昼夜疾行 500 里,退回长春州(今吉林大安东南他虎城)。

解放军报认为,金国军队实行 “画灰而议” 和“会议而议”的军事民主制,军官们 “相围而坐”,就着沙地上撒下的柴灰“随画随议,备陈其策”,最后由最高指挥官择善而定;然后“同饮合舞,上下各无猜忌”。这次采纳大将军宗雄“强敌在前,如坐守防御必被包围” 的意见,定下了集中兵力,主动出击,“出其不意包抄辽军中路主力”的决策,终于大获全胜。 其次金太祖假意让士兵献出自己,这一举动使将士们“无不闻之泣下”,信心、勇气倍增。

金军原本沿用部族打猎时的组织形式。后来金军逐步创建了 “伍什进位” 的实战编制,即 “伍什百皆有长:伍长击柝(类似打更的梆子),什长执旗,百长挟鼓,千人将则旗鼓悉备。” 还制定了严厉的战时奖惩制度。这种编制和机制,把能骑善射的女真骑兵组织成为了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协调力和冲击力的战斗群体,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奇观。

知乎用户 想成为自己 发表

明末明朝财政没有崩溃之前,几百明军追在几万闯贼屁股后面打的事十分常见。。

知乎用户 偷闲静观堂前燕 发表

二战时期,给你 2 艘鱼雷艇,在短短三天之内,你最大能取得什么战果?

或许你的回答是 1 艘运输船或是驱逐舰、轻巡洋舰什么的。

可实际上,它能取得的最大战果是——

攻占 1 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击沉 1 艘快速布雷舰(3415 吨)、1 艘布雷用单桅帆船(91 吨)、1 艘旧式炮舰(1501 吨)、1 艘驱逐舰(1500 吨),合计 6507 吨。

俘获 1 艘运输船(4572 吨)、1 艘货船(1590 吨)、1 艘小型汽船(715 吨)、1 艘驱逐舰、1 艘雷击舰、1 艘扫雷舰、2 艘鱼雷艇、7 艘辅助舰只、30 艘商船。

造成至少 137 人死亡,150 人受伤,26 人失踪、包括 2 名海军上将在内的近 2000 人被俘、10000 多人投降 ·······

这,就是德国 S-54 号艇长克劳斯 · 迪根哈特 · 施密特少尉所取得的如同开挂一般的战果,而他的对手则是——

意大利人。

一、传奇开始

1943 年,随着前线战局不断恶化,意大利国内反对墨索里尼,要求退出战争的呼声日渐高涨。尤其当墨索里尼于 7 月 25 日被捕以后,善于见风使舵的意大利人便开始频繁地与盟军眉来眼去。在此情况下,当时部署在意大利南部各港口作战的德国海军舰只为避免遭受昔日盟友的暗算,不得不分批撤离,除一部分退往法国土伦港外,大部分相继退往意大利北部仍在德军控制下的港口。但直到意大利正式宣布投降的 9 月 8 日,仍有 2 艘鱼雷艇(S-54、S-61)、1 艘登陆运输驳船(MFP-478)因修理故障滞留在塔兰托港。情急之下,这 3 艘小船在 S-54 号艇长施密特少尉的率领下紧急组成了一个编队,突围出港。而此次前无古人,也很有可能后无来者的海上冒险传奇,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二、第一滴血

尽管走得匆忙,但施密特少尉并没有忘记留下一点临别纪念:在他的指挥下,港外的礁湖内被投下了 30 枚磁性水雷。这一方面是为了困住港内的其他意大利舰只,防止它们出港向盟军投降;一方面是希望给即将进驻该港的盟军造成一些损失。结果,这些水雷不负众望,在第二天就炸沉了英国快速布雷舰 “艾布迪尔” 号(满载排水量 3415 吨)。

说起来,这艘英国布雷舰也算得上是倒霉到家了,该舰 9 日与其他 5 艘英美巡洋舰一起,奉命运送英国第 1 空降师第 6 威尔士伞兵营进占塔兰托港(代号 “响板行动”),由于当时天色已晚,便在港外的礁湖锚泊,打算天亮后再派兵登陆。为了让伞兵们睡得更好,舰长特地下令关闭了舰上的消磁设备,以减少噪音。

事实证明,这是个致命的失误。

10 日凌晨 0 时 15 分,“艾布迪尔” 号船底突然爆炸,由于龙骨被炸断,该舰在不到 3 分钟的时间内便沉入了海底。尚在睡梦中的伞兵和船员们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便成了冤死鬼。据事后统计,船上的伞兵共有 58 人丧生,150 人受伤。而 242 名船员中也有 48 人死亡。此外,随舰搭载的 150 吨军用物资也沉入了海底。

作为一艘战时共布雷 2209 枚,炸沉驱逐舰 5 艘、雷击舰 2 艘、炮舰 1 艘、运输船 2 艘的战功赫赫的布雷舰,最终却因自己的看家武器——水雷而魂归大海,不能不说是天意如此吧。

看着在一片混乱中搭救幸存人员的英国人,早间出港投降的意大利海军舰船上的士兵们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既为死对头英国人吃瘪感到幸灾乐祸,也为自己出港时没撞上水雷而感到庆幸。但他们绝不会想到,同样的命运,即将发生在自己同胞的头上。

三、险象环生

在离开塔兰托港以后,为了照顾航速只有 9 节的 MFP-478 号,施密特编队的航速几乎与乌龟无异,且没有任何空中掩护。如果这时遇到盟军的飞机或舰船,那妥妥的就是死路一条。尽管如此,编队在驶离塔兰托港后不久仍然取得了这趟旅途的第一个(事实上应该是第二个)战果:R-240 号布雷用单桅帆船(排水量 91 吨)。尽管 “蚊子再小也是肉”,但施密特少尉显然对于这艘老掉牙的破船没有任何兴趣。在很有骑士风度的将所有船员赶上救生艇后,他下令炸毁了帆船。

谁也没想到的是,编队在继续向前行驶时,竟然遇上了意大利轻巡洋舰 “阿非利加征服者 · 西比奥内” 号!

“阿非利加征服者 · 西比奥内”号属于意大利于 1939 年集中开工的 12 艘 “罗马统帅” 级轻巡洋舰之一。该舰标准排水量为 3810 吨,满载排水量为 5510 吨。装备有 4 座双联装 135mm 舰炮、8 门 37mm 高炮、4 座双联装 20mm 防空炮、2 座四联装 533mm 鱼雷发射管,航速高达 41 节,且装备有意大利第一款实用型预警雷达 EC.3 Gufo。可以说,无论是在吨位、火力,还是航速上,相对于施密特编队都具有压倒性优势。更糟糕的是,在不到两个月之前的 7 月 16 日,该舰就有在墨西拿海峡以一敌四,造成英国 MTB-316 号鱼雷艇沉没、MTB-313 号鱼雷艇被重创的成功记录。

情况顿时变得危急起来,如果不能在 “阿非利加征服者 · 西比奥内” 号向自己发起进攻之前逃掉,那么等待施密特编队的便只能是全军覆灭。无奈之下,施密特少尉只得下令将拖累编队航速的 MFP-478 号自行炸毁,将舰员转移到剩下的 2 艘鱼雷艇上,再提速到 18 节,溜之大吉。

还没等施密特少尉松口气,倒霉的事情就又来了:由于逃跑时慌不择路,编队闯入了一片雷区,S-54 号还引爆了一枚水雷。幸运的是水雷爆炸的位置离艇尾尚有 10 英尺远,并没有对艇体造成大的损坏。

面对出航后接二连三的险情,施密特少尉做出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不再沿着海岸线行驶,而是进入亚得里亚海深处再向北行驶。

四、否极泰来

9 月 11 日凌晨,改变航向不久后的施密特编队在安科纳附近水域再次遭遇了意大利海军舰艇——排水量 1501 吨的 “极光号” 旧式炮舰。

比起 “武德充沛” 的“阿非利加征服者 · 西比奥内”号轻巡洋舰,“极光”号炮舰便显得 “费拉不堪” 了。该舰除了 4 门 76mm 炮便再无其他武备,航速也只有 14 节而已。唯一值得夸耀的,便是该舰悠久的历史:该舰原为英国 1904 年建造的明轮游艇 “金牛座” 号,不久卖给被奥匈帝国海军,在拆除了明轮,改为螺旋桨驱动后,改名为 “涅槃” 号(排水量 1388 吨)加入奥匈帝国海军作为炮舰使用。1924 年,又被意大利人买进改装,改名为 “极光” 号(排水量增加至 1501 吨),甚至因豪华舒适而一度成为墨索里尼的专用游艇。1938 年,该舰再次被改为炮舰在意大利海军服役。

说来也可笑,这艘时年 39 岁舰龄的老船本来停泊在亚得里亚海对面的波拉港,当 9 月 8 日意大利政府宣布投降后,该舰同样是为避免遭受德军的暗算,逃出了波拉港。随后按照政府的命令前往盟军控制下的意大利南部港口投降。没想到与更改了航向的施密特编队不期而遇。

两者相遇后,S-54 号首先靠近 “极光” 号炮舰,命令其停船。但不知是没有把这几艘小船放在眼里还是想择机逃跑,船长阿迪里奥 · 伽马雷利海军上尉对此不理不睬。见此情景,早就因触雷憋了一肚子火的施密特少尉当即下令发射鱼雷。

这时,意外再次发生了——S-54 号的发射管竟然出现了故障!

最后,还是由奥伯迈特 · 布隆科尔海军少尉指挥的友艇 S-61 号发射了 1 枚鱼雷,将 “极光” 号送入了海底。包括舰长在内的 62 名幸存者则被救起,成为了施密特编队的第一批俘虏。

仅仅一个半小时以后,施密特编队又遇上了一个更没反抗力的猎物——刚从阜姆港驶出的意大利运输船 “莱奥帕尔迪” 号。(排水量 4572 吨),在经过了一个小时的关于战俘待遇的谈判之后,10 名德国水兵最终登上了这艘运输船,解除了船上大约 700 名意军士兵的武装,并俘获了大多为妇女和儿童的 800 多名平民。

又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意大利货船 “桑巴亚” 号(排水量 1590 吨)也成了施密特编队的战利品。

当天下午,当施密特编队航行至距水城威尼斯不到 30 海里的海域时,又俘获了意大利小型汽船 “信天翁号”(排水量 715 吨),再次为施密特少尉的功劳簿上添了小小的一笔。

五、狭路相逢
自从改变航向以后,接连不断的好运气便笼罩着施密特编队。可当编队离威尼斯相差无几时,终于遭遇了一个不太好惹的猎物——正打算前往塔兰托港接受机械测试的意大利驱逐舰 “昆蒂诺 · 塞拉” 号

相对于此前遇到的 “阿非利加征服者 · 西比奥内” 号轻巡洋舰,满载排水量 1500 吨,装备 2 座双联装 120mm 炮、2 门 40mm 高炮、2 座双联装 533mm 鱼雷发射管,航速 35 节的 “昆蒂诺 · 塞拉” 号无疑要弱上不少,其动力系统也一贯因不可靠而在意大利海军中享有恶名,但也绝不是施密特编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付得了的。思索片刻后,施密特少尉决定采用奇袭战术解决这个麻烦。

双方相遇时,S-54 号正处于与此前俘获的 “信天翁” 号汽船并排行驶的状态,加之船体低矮,意大利人并没能发现这个不起眼的 “小家伙”,还以为这只是一支有 3 艘船(全是俘虏)的普通商船队罢了。结果,当双方擦身而过时,S-54 号突然蹿出来发射了 2 枚鱼雷,这回意大利人可没有上回“极光” 号那样的好运气了。由于距离太近,2 枚鱼雷在仅仅 4 秒之后便纷纷命中,直接把驱逐舰炸成了三段,顿时整个海面上漂满了落水挣扎的意大利官兵。

或许是对自己的偷袭战术心怀愧疚,除了命令 2 名水兵协助 “信天翁” 号汽船打捞幸存者外,施密特少尉还通过无线电向正停泊在波拉港的德军 S-30、S-33 号鱼雷艇发出呼叫,让他们出港救援。但港内的意大利守军拒绝了这个要求。最终 “昆蒂诺 · 塞拉” 号驱逐舰共有 80 人被救起,其余 31 人则悉数遇难。

六、辉煌落幕

来自意大利驱逐舰的危机总算解除了,但施密特少尉旋即又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编队的油料马上就要耗尽了。而且 S-54 号已经打光了鱼雷,S-61 号也只剩下了一发,如果再碰到敌军,那除了投降或者自沉就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或许是受这趟旅途上的一系列战果的刺激,思前想后之下,他决定冒一次大险——攻占威尼斯城。

11 日晚,在用从俘虏那里问来的进港信号骗过守军后,施密特编队的 2 艘鱼雷艇和先前俘获的 “莱奥帕尔迪” 号运输船一起顺利的进入了威尼斯湾。到了 12 号中午 12 时 30 分,它们已经深入到威尼斯港内,沿途的意大利守军却毫无反应。施密特少尉见状,便利用 2 艘鱼雷艇船小吃水浅的优势,一口气开到了这座世界名水城历史上的中心——圣马可广场靠岸。

靠岸以后,施密特少尉和已经没有船可以指挥的 MFP-478 号船长温克勒少尉带着临时拼凑出的服饰和武器都五花八门的约 40 名德国水兵组成了一个陆战队上了岸,气势汹汹的向意大利守军发出了最后通牒: 意大利守军必须交出武器,港内的海军舰船一律不得出港,否则就让一支驻扎在威尼斯附近的庞大德国军队用 “斯图卡” 轰炸机和坦克集群将全城夷为平地。

事实上,这支所谓的大军只是施密特少尉用花言巧语虚构出来的,现在就看意大利人作何反应了。

施密特少尉威胁的对象是北亚得里亚海战区总司令布洛涅特海军上将和威尼斯驻军司令扎诺尼海军上将。此时的二人已经被手下人转达的报告吓得魂不附体,或许是出于对不存在的德国大军的畏惧,抑或是为了保护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和居民不受战火摧残。两名海军上将最终 “痛苦” 的选择了屈服,在他们的命令下,大约 10000 名全副武装的意大利守军全部放下了武器,包括驱逐舰 “希贝尼克” 号(原南斯拉夫 “贝尔格莱德” 号)、雷击舰 “大胆” 号、扫雷舰 “劳拉纳” 号、2 艘鱼雷艇、7 艘其他辅助舰只、30 艘商船在内的船只全部升起了白旗。

回顾这趟奇迹之旅,想必每个人都会感慨一声:和意大利做盟友很痛苦,但做敌人还是很幸福的吧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到 bug 级存在,我下意识想到了与爱妻模范张灵甫将军并称为民国双璧的雅加达之虎——孙立人将军

可能有些军迷朋友对他老人家缅甸远征军的事迹津津乐道,却不知他在雅加达撤侨中的义举

民国 59 年(即西元 1970 年)9 月,印尼掀起又一波排华浪潮,短短 5 天内有近百名华人被打死打伤,消息传出,世界震惊。数百名受害华人涌入中华民国驻印尼大使馆寻求庇护,大使馆即将容纳不下,又遭印尼军警围困,遂发急电向台北方面告急。

电文传到台北士林官邸已是 9 月 7 日晚上 10 点,蒋中正总统自赴台之后习惯于早睡早起之规律生活,但事态紧急,便破例于子夜 12 点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此事。

参与会议的众国军将领及国府官员皆感到状况棘手,遂不约而同的沉默不语。蒋公自受蒋夫人影响皈依基督以来,遇事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嫉恶如仇,此时 蒋公却露出其晚年难得一见之慷慨激昂,为众人曰:“我们中华民国,一向极为重视与各友邦之情谊,正如民国 30 年,我友邦美利坚之珍珠港遭倭寇无耻袭击,我国便忍无可忍,愤而对倭寇宣战,但是印尼今日如此凌辱、残害我中华血脉,就不再是我们的友邦,而是我中华民国七万万同胞共同之仇敌。今日窃据大陆的奸匪对华夏后裔之死活不管不问,我们既保存中华道统之最后余脉,断不可听之任之,令水深火热中的大陆人民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心寒齿冷!”

蒋公随即部署对 ** 之援救企划,其时正是戡乱动员时期预备反攻大陆的国军备战之高峰,我陆海空三军皆士气高昂、训练有素。蒋公也是点出两位国军名将、孙立人将军和黎玉玺将军分别作为此次救援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和运输行动指挥官。

孙立人将军曾留学美国,是国军中被称为战国时代名将白起之再世的超级将星,曾于抗战中屡立奇功,如在送沪会战之后率 800 国军宪兵于南京郊外大破日军精锐之梅村师团,虽因寡不敌众最后怀恨转进,但也令日寇闻 “中华第一猛将孙” 之威名而丧胆。民国 31 年孙将军率我远征军解救为日军包围之英国第 7 装甲师,获得西人赠与 “东方隆美尔” 的绰号,后又指挥驻印军于民国 33 年反攻缅北之伟大战役中消灭日军 18 师团及 56 师团两支骄横精锐部队,并曾下达 “凡是到过中国的倭寇,都给我活埋,一个都不要留的” 的著名命令,大扬国军之威风,亦令缅甸日寇越发胆寒。抗战后的戡乱战争中,孙将军曾于东北创下以新 1 军一军之众击破林彪部 20 万大军的伟绩,惜 PLA 有苏俄提供之源源不断军火接济及百万倭人关东军俘虏补充,大陆戡乱局势日益糜烂,最后国军转进台湾以保存中华民国法统并为反攻基地。

至于我国海军名将,西人私下谓之 “纳尔逊再世” 的黎玉玺将军,则成名于民国 26 年击沉日寇旗舰 “出云” 号之役,黎公自海军电雷学校毕业后,即乘黄金十年之最后和平时光,指挥鱼雷快艇日夜操练,预备对日作战之事。“八一三”送沪会战打响之后,日寇借海军强大之利日夜以舰炮炮击我军之阵地,尤以侵华舰队之新锐旗舰 “出云” 号巡洋舰最为嚣张,黎公素怀慷慨报国之志,遂于得上级批准之后大胆率鱼雷快艇二艘携我国战前于德意志进口之新式威力巨大之 93 式酸素鱼雷 4 枚奇袭黄浦江口之日寇舰队。面对日寇如山一般的艨艟巨舰,黎公亲冒矢石冷静出击,威力巨大之 93 式酸素鱼雷 4 发 4 中,击沉日寇旗舰 “出云” 号及为之护航的驱逐舰 “雪风” 号,“出云”舰长、日海军中的著名炮术专家猪口敏平也被击毙。倭国海军遂大骇,一时纷纷前往外海避难。倭酋 ** 特遣舰队司令伏见宫亲王,本已策划好待出云突破江防,即调集主力长门、山城两舰炮击下关码头,听闻此变,不得不作罢。因我军鱼雷艇出击至倭人视野范围内至鱼雷命中出云舰仅仅 5 分钟有奇,战后日本防卫厅战史部编纂之公刊战史《** 事变海军作战记》称之为 “命运の 5 分钟”。时倭人侵华海军第 3 分舰队司令,后成为日本联合舰队第 32 位司令官的角田觉治,在其 1952 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坦率承认:“华军虽舰艇不多,然以其鱼雷艇队为例,战意均无比坚强”……“吾平生尤以出云舰蒙难事为己海军生涯之第一壮烈及悲惨事。” 戡乱战争中黎公指挥巡逻舰 “永泰” 号屡破奸匪得苏俄接济之军火由东北往关内海运之船团,并曾于民国 36 年 10 月 5 日,参加支援陆军攻击盘踞威海之奸匪,其时 “永泰” 舰之三吋大炮射击至为精准,每三发就有两发径射入奸匪之钢筋水泥机丅枪工事射口,可谓百发百中。国府退台后,黎公继续指挥残存国府舰队与获苏俄大笔军援之奸匪海军奋战,并有以下著名战果:1、民国 44 年 2 月 18 日,台山列岛海战大捷。击沉匪军大型炮艇 6 艘、登陆舰 8 艘、武装机帆船 8 艘。另据空军报,击沉匪军刚自苏俄获得之新式潜艇 1 艘。2、民国 47 年 6 月 19 日 - 22 日,在闽江口击沉匪军鱼雷艇 6 艘。3、民国 47 年金门八二四海战。达成运送八英吋巨炮任务(轰雷行动),为该海战关键人物之一,击沉匪军鱼雷艇 10 艘、击伤 5 艘,俘获匪军 3 名。4、民国 47 年金门九二海战。击沉匪军鱼雷快艇 3 艘、大型炮艇 8 艘,击伤匪炮艇 2 艘,是为台山列岛大捷后的又一次空前大捷。仅以上四战合计,被击沉的的匪军舰艇即在 50 艘以上。再加上数年间的无数次小规模交战,黎将军一生击沉的匪军舰艇当在百艘之上。

言归正传,救援印丅尼华侨之企划最终由先总统 蒋公亲自住持,抽调全军 200 余名菁英军官组成国光企划室,制定了作战计划。孙立人将军与黎玉玺将军遂按照先总统 蒋公之部署组建 “印丅尼紧急事件特战行动司令部”,以海军陆战队之精锐“海龙” 部队为地面作战骨干,军舰则有 “丹阳” 号、“剑门”号、“章江”号、“中权”号、“太平”号、“永昌”号、“沱江”号和 “东江” 号。空军另行抽调 P2V 型侦察机 1 架作为先期情报之用;时为新锐之美造 UH-1 型直升飞机 8 架以为救援部队突入雅加达市区及救援华侨返航之工具。部队集结完毕后,各军种又分别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具体为海军的“国威行动”,空军的“粉碎行动”,海军陆战队的“无畏行动”,另有用于后勤保障的“铙钹行动”。

民国 59 年 9 月 13 日,救援部队齐集高雄左营军港,于《军舰进行曲》的雄壮音乐中向南出击,前往雅加达方向。15 日下午,救援舰队到达雅加达以西 120 公里之海域,此时空军的 P2V 型侦察机由 “九三一” 大海战后为国军收复的原越占岛屿黑岩岛上的机场起飞,前往雅加达侦查敌情,哪知印方早有准备并悍然以高射炮火射击我机,我机不幸机翼中弹,幸赖我飞行员技术高超,完成任务后方带伤返航。

得到由黑岩岛经新竹基地拍发的印丅尼方面部署情报的我救援舰队当即出击,8 架直升机直接起飞冒着印方愈发猛烈之高射炮火直抵雅加达我大使馆,各舰则逼近印丅尼海岸以为威慑及支援目的。

印丅尼军警原本腐化以争权夺利及压榨良善为能事,面对呼啸而至的国军直升机和随之而下的菁英 “海龙” 队员,围困使馆之印丅尼军警当即溃散,我特战队员顺利突入使馆,与华侨汇合,随即于使馆外部署警戒线以防印丅尼军警反扑,并开始安排华侨乘国军直升机撤离。

UH-1 型直升机原本运力有限,但各飞行员皆为技艺精湛之菁英,并有热爱我华夏子孙之赤诚,遂纷纷尽力装载,并不计辛劳往返于外海舰队与雅加达我使馆之间运送华侨。

印丅尼当局闻讯,当即狂性大发,调集大批军警全力进攻我使馆,一时枪弹横飞,腥风血雨,印丅尼方面以奸匪惯用之人海战术屡屡冲击我使馆正门,“海龙”部队廖钧少尉以美造 M-60 式机丅枪猛烈扫射印军人浪,又指挥部下与侧面偷袭之印军部队展开英勇无畏之手榴弹战,最后以刺刀、工兵铲白刃相搏,击溃印丅尼军一个机甲步兵团,亲手击杀敌军不下百人,印丅尼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暂停攻势。廖钧少尉遂以 “雅加达之兽” 威名震惊世界。

至 16 日落日,滞留我雅加达大使馆之 574 名华侨和大使馆工作人员全数为直升机救援往海上舰队处,我 “海龙” 部队 127 名队员成功阻滞印丅尼军警 12 次人海冲锋,毙伤无算,我军亦付出 12 人阵亡、23 人负伤之巨大代价。

当最后一架携带着海龙队员和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直升机降落到 “丹阳” 舰后甲板时,此次震惊世界的救援行动终于结束,残暴的印丅尼当局随即受到我国府及国际上一致猛烈谴责,于 9<0 > 月 18 日下令禁止排华行为。

事后,孙立人将军、黎玉玺将军及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廖钧少尉等人均获升职及表彰,先总统 蒋公更是下令设立 “雅加达救援作战” 纪念盾章授予所有参战及指挥、支援人员,因其数量稀少,目前于收藏市场极为珍贵抢手,据称其海外拍卖价已超过 50 万美元一枚。

本文资料:

日本海军方面战史以及回忆录来自日本友人良历真发

其他资料则参考《戡乱战史》、《黎玉玺回忆录》、《息衍海边垂钓随笔》《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序》等书

以下一曲男儿行 –
杀人歌 来振奋我大汉民族铁血雄风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 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 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 东京城内舞钢刀, 刀刀尽染倭奴血。 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落叶萧萧, 壮士血热,寒风如刀, 悲歌声切。 且纵快马过天山,又挽长弓扫库页。 铁舰直下悉尼湾, 一枪惊破北海夜。 西夷运已绝, 大汉如中天。 拼将十万英雄胆,誓画环球同为华夏色,到其时,共酌洛阳酒,醉明月。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 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 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名。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我辈热血好男儿,却能今人输古人?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知乎用户 周瑾 发表

没有人提戚继光吗?
敌我伤亡比常常是惊人的百比一。
除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外,这个也近乎无解了吧?

知乎用户 列强无不怀念大清​ 发表

岳飞的战绩人家不信嘛

知乎用户 贺羽山鬼 发表

甘罗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赵国十二城

白起带队灭杀敌军林林总总约二百万,占春秋战国死亡军人二分之一

裴矩分裂东西突厥

天选之子汉光武帝

风系大法师永乐大帝

龙傲天石勒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

横扫欧亚铁木真

征服王亚历山大

卫青不败非天命

霍去病封狼居胥

燕云十八骑(不知真假)

波斯万人不死军队

正儿八经打过长城天险入关的只有成吉思汗和闯王李自成(清军入关是吴三桂开的门)

以及。。。太。。。祖

知乎用户 常言笑 发表

谢邀。

陈庆之,8000 军队纵横天下,才 8000 人,是个大大的 BUG。

女真部落:护步达冈之战,女真完颜部 2 万人,全歼辽国 70 万大军。

钓鱼城,打死蒙哥皇帝。从 1227 年开始到 1279 年结束,四川、重庆军民抵抗蒙古侵略时间居然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 36 年。钓鱼城之战为南宋续命二十年,被欧洲人誉为 “上帝折鞭处”。

知乎用户 胖哒二世 发表

魔导师刘秀又会召唤又会变身…

知乎用户 蒋周泰 发表

雪风号驱逐舰,日本阳炎级驱逐舰第 8 艘,甲型驱逐舰。1938.8 开工,1940.1.20 竣工。

1942 年 11 月 12 日,护卫 “比睿” 号战列舰,比睿号重伤自沉。

1943 年 3 月 1 日,护航运输陆军船队,雪风号驱逐舰毫发无伤,其余 4 艘驱逐舰、7 艘运输舰全部被击沉。

1943 年 7 月 12 日,班加拉岛夜战,因吃水浅避过 1 枚鱼雷,而舰后方的旗舰 “神通” 号被这颗鱼雷击沉。

1944 年 6 月 19 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日军 “翔鹤”、“大凤”、“飞鹰” 三艘航母、两艘油轮及 600 余架飞机便当,其他 4 艘航母 “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 以及战列舰 “伊势”、重巡“摩耶” 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负伤。而雪风号则连弹片都没被擦到一块。

1944 年 10 月 24 日,莱特湾海战,雪风号护航 “武藏” 号超级战列舰。武藏号等 3 艘战列舰被击沉,雪风号毫发无伤

1944 年 11 月 21 日,随第 3 舰队途经台湾海峡,护航 “金刚号” 战列舰,金刚号被潜艇击沉。

1944 年 11 月 29 日,护卫 “信浓” 号超级航空母舰,信浓号被潜艇击沉。 其他克死同级驱逐舰的事迹略。

1945 年 4 月 7 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 “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舰队,为舰队的旗舰、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大和” 号战列舰护航。 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自大和以下,巡洋舰 “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霞”、“霞” 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雪风毫发无损。战后,发现雪风的舱室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 15000 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诅咒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 “初霜” 号驱逐舰同样撞上了水雷,当场沉没。

1945 年 8 月 15 日,1941 年时的联合舰队 82 艘驱逐舰只有雪风号还浮在水面。

1946 年 12 月 30 日,雪风号被指定为特别保管舰,并以战时赔偿舰身份参加抽签。1947 年 6 月 28 日,在东京举行了抽签仪式,中华民国海军上校马德建、姚屿二人为代表参加了抽签。美国先得到该舰,但考虑到中国海军(零鸭蛋)美国海军实际情况(包里都装不下了),于是转送给了中华民国海军。而同年的 6 月 30 日,刘邓大军开始挺进大别山。

1948 年 5 月 1 日,到达了中国的雪风改名为丹阳舰,正式成为中华民国海军舰队的一员。当月临汾战役结束,整个晋南地区都被共军占领,第六集团军被全歼。

1948 年 10 月,丹阳舰参加塔山战役,护航重庆号巡洋舰,结果国军在塔山伤亡惨重,锦州失守,辽沈彻底崩盘。三个月后重庆号宣布起义投共,并被国军炸沉。

1949 年初丹阳舰被编入海防第一舰队守卫上海吴淞口,1949 年 5 月上海被共军占领。

1949 年中丹阳舰撤往台湾,停泊于澎湖马公,同年 8 月澎湖遭遇 6 号强台风袭击,死伤惨重。丹阳舰仅锚链受到破坏,舰体结构毫发无损。

1958 年九二海战中丹阳舰负责救援沱江舰,三个月后沱江舰因损伤过重无法修复被马公船厂解体。

1965 年 12 月 16 日,丹阳舰因为船体老化而退役,1966 年 1 月,美国正式拒绝了先总统 蒋公反攻大陆的 “GT5” 计划,国军反攻梦断。

最终,中华民国海军于 1970 年下令解体丹阳舰,1971 年 11 月开始正式拆解。在拆解前夕,中华民国被正式踢出联合国,五常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

在 “雪风 / 丹阳” 除籍后,日本曾经发起运动请求将 “雪风” 送回日本,因此中华民国海军在丹阳舰折解完成之后,将其船锚与舵轮在 1971 年 12 月 8 日送给了日本。第二年,田中角荣内阁因被指金权政治而倒台,日本金融危机爆发,同时台湾省开始进入了经济起飞期。

知乎用户 园果 发表

卫青霍去病的卫星导航

知乎用户 小布尔乔亚的死敌 发表

1962 年印度入侵中国西藏中国忍无可忍于印军开战,在战斗途中庞国兴与部队走散又遇见了追着自己而来的王世军、冉福林二人,以及八班的副班长周文轩,四人自发组成战斗小组继续战斗。途中他们遇到了印军的炮兵阵地,讨论后 4 个人对印军展开包围,仅靠 4 人突然发动突袭,印军以为是大部队围攻开始四散逃跑。4 个人打退 200 多人。但他们没急于和大部队汇合反而继续深入,庞国兴战斗小组孤胆深入敌纵深 15 里,打了五仗。攻占了敌人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付,推土机、汽车四台,战后对他们 3 人进行了表彰(这个过程中周文轩失联脱离了战斗小组)。战后庞国兴在战斗报告中写到: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知乎用户 答题人杨某 发表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5632886?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00017AA6-7809-4B39-ACA7-EAD4F7E0769D140253infoc&ts=1554297249135​www.bilibili.com/video/av15632886?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00017AA6-7809-4B39-ACA7-EAD4F7E0769D140253infoc&ts=1554297249135

真的,就现在,

按照这些部队的路线,找一批人,每个人代表一个部队走一条路,不用 GPS,

开一辆无限油的车,

我觉得按照这条路线走都得走丢。

知乎用户 紫焱 发表

战争史上的 bug,都是某一国的军事家想出了超前的作战方式,或者某种科技发展突然出现了先进的武器。

比如马其顿方阵在刚出现时就是 bug

古希腊最早出现重装步兵时也是 bug

战国时秦国的弓也很 bug

成吉思汗发明了轻骑兵集群奔射战术,而且能在冷兵器时期 “闪电战”,在当时根本无解。

晚清,八国联军几千人纵横 4 亿人口的国服如入无人之境,也很 bug。

甚至今天,非洲大陆的未开化土人也不能理解原子弹是个啥。

科技水平差不多,战术也差不多,就不能取巧了。所以根本没有 bug,政治实力 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才是战争的根本。这就是为啥大国之间要军事竞赛,如果我们停滞不前,有一天老美突然研究出了能实战的空天大功率激光武器,或者单兵量子武器,或者能量场盾,我们就又要被 bug 了。。。

知乎用户 桃白白 发表

美国记者斯诺曾统计了长征期间红军行军平均每天约在 71 华里(35.5 公里),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多。

数百年后会不会有评价说当年红军都是外星人。

知乎用户 咸鱼王​ 发表

知乎用户 曾小贤 发表

四渡赤水,红军以三万兵力,跳出国民党三十万的包围圈。其他的不说,就看这曲折迂回的路线,绝逼是战略指挥的巅峰。

知乎用户 不娘博士 发表

直接视频说话,38 军封神之战

[

千里奇袭、全歼韩军、吊打美军:38 军在朝鲜战场的惊天诱杀

不娘博士的视频

 · 31.7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02755625345359872)

知乎用户 亚马逊 Kindle 发表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双方用尽了各自的力量来争胜,可以说是波谲云诡,风云变幻,其中充满了智谋诈巧。

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上,有着讲不完的连天烽火,说不尽的风云激荡。

在战争史上有着很多让人赞叹的,开挂一般操作。下面就举一个绝地反击的经典例子:田单火牛阵大破齐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和所处境遇。

交战双方主将:乐毅 VS 田单。

实力对比: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加齐国被征服的七十城 VS 即墨和莒县两城

一、乐毅连下七十城

前 284 年,齐湣王所为十分荒唐,内为人民所怨,外部因为强大的国力,被秦国所仇视。于是其他五个国家纠集大军攻齐,于济水之西大破齐军,斩杀齐将韩聂,其余四国相继撤退。

燕国名将乐毅展示出了自己极强的战争天赋,出兵攻占齐都临淄,再于半年内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可以说已经是灭了齐国,仅剩莒县和即墨两座齐国孤城未能攻克。

塌房又遇连夜雨,楚国又出兵,名为援助,实为攻击,楚将淖齿虐杀齐湣王,淖齿又被齐人杀死。即墨大夫出战阵亡。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被推举为城守。

乐毅在即墨遭受了最大的抵抗,即墨全城军民由田单率领,顽强的和乐毅进行斗争,双方交战五年,未有结果。

虽然在乐毅的领导下,占领了齐国七十城燕国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但是此时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

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这时候燕惠王刚刚继承了死去的燕昭王的王位,对乐毅这种围而不攻的策略心有疑虑,并不十分信任。他认为七十城攻下来如此容易,这两座小小的城应该也不在话下,乐毅和燕昭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他们之间原本牢不可破的关系产生了一道细小的裂痕。

二、田单用间走乐毅

燕国君臣之间有了裂隙,齐国这边的田单可没有闲着。

1. 首先,田单在守城期间,不断的募兵,为反攻燕国准备好了属于自己的军队。

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 7000 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

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编织草器),立则仗锸(执锹劳作)”(《资治通鉴》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

2. 随后,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

田单敏锐的发现了燕惠王和乐毅之间的矛盾。

燕昭王当年千金买骨,招揽天下贤才,将乐毅引入燕国,君臣之间成就了一段佳话。然而现在的燕惠王新君即位,需要建功立业,如果完全攻下齐国,就能够为燕惠王的新王即位添上一把火。而功高盖世的乐毅并不买账,还是认为巩固好对已经占领的城池的统治,安抚民心更为重要,想采用包围的方式让齐国投降。

田单派出去的间谍出去四处散播消息,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惠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见状不妙,无奈只得投奔赵国,燕国的军队上下感到非常气愤。

用反间计换掉了难以对付的乐毅,面对急功近利的骑劫,田单开始利用鬼神之说来为自己的反攻大计造势。

三、提振士气的三把火

要反攻燕国,就一定要解决士气问题,而田单的一系列操作非常的有意思。《让子弹飞》里面张麻子除掉黄四郎,攻占碉楼之前所进行的操作与田单非常相似,我将其称之为 “三把火”。

田单的第一把火,是造神。

他命令城里百姓每家吃饭的时候必须在庭院中摆出饭菜来祭祀他们的祖先,周边的飞鸟都被吸引得在城内上空盘旋,并且一堆堆的飞下来,吃庭院中百姓摆出来的食物。

燕人对此感到奇怪,田单因此扬言说:“这是有神人下来教导我。”

田单烧着了第一把火,又再次命令城中人说:“会有神人来做我的老师。” 有一名士兵听到了,开玩笑地说说:“我可以当老师吗?” 说完马上回身就跑。

田单一点也不含糊,把那个士兵叫回来,请他面朝东坐著,拜这个士兵为老师,以对待老师的礼节来对待它。

这个幸运的士兵吓坏了,他说:“我骗了您,我和您开玩笑的,我实在没有能力做您老师。”

田单说:“你不要说破了。” 接着认他当老师。

每当发布约束军民的命令,一定宣称是神师的旨意。

田单的第二把火,是畏惧。

田单借神师的口扬言说:“我只害怕燕军将所俘虏的齐国士兵割掉鼻子,并把他们放在燕军前面的行列来同齐军作战,即墨会因此而被攻下。”

燕国军队听说之后,被忽悠的信以为真了,真的割掉了齐国俘虏的鼻子。

城中的人看见齐国那些投降燕军的人都被割掉鼻子,都十分愤怒,更加坚定了自己守城的决心,害怕被活捉。

田单的第三把火,是愤怒。

田单再烧了一把火,派间谍四处传播:“我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当会为此感到痛心。” 燕军挖掘全部的坟墓,焚烧死尸。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都流泪哭泣,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在田单的三把火烧完之后,齐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充满了愤怒的哀兵。

我们都知道,哀兵必胜。

四、智用火牛巧借力,破燕军失地尽收

在即墨城内人人对齐国咬牙切齿,想一雪前耻,报仇雪恨,燕国军队对新来的骑劫也颇有微词之时,田单进行了最后一个操作,那就是麻痹敌人,让敌人成为骄兵。

田单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

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我们都知道,骄兵必败。

这个时候,积蓄了如此之久力量,造势造了这么久的田单,终于出手了。

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五千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

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

齐军这边是充满了愤怒的哀兵,燕国那边是上下不一,人心思归的骄兵。而且哀兵还有着 “神师” 的指引,“神兽”的帮助,骄兵那边就像被斩了替身的黄四郎那座形同虚设的碉楼一样,连下七十城的燕军再也不可怕了。

没有战斗之心的燕军,在充满必死之心的齐军面前一触即溃,齐国在田单的带领下大胜。

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七十余城。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田单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开挂一般进行了一系列的逆天操作,最终获得了胜利,给后人带来了很多启示,也为战争史添了精彩的一页。

Reference

司马迁《史记》

关注 @亚马逊 Kindle,读书与不读书,人生大不一样!用 Kindle,拒绝打扰,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知乎用户 ManInMilk 发表

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的加里波第的整个人生就是个 Bug。当年看教父第二部时形容男主吉里安诺 “加里波第后再没有一个人如此受到西西里人的爱戴”,后来看钢铁时怎样炼成注意到男主喜欢的一本书《加里波第传》。我就对这个人感兴趣了。去百度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人简直就是个 Bug。历来军事家都是打有把握的仗,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结果他开创了游击战这种打法,专打以少胜多的账。曾经用一千人非职业军队起家,登陆有十万守军近千万人口的西西里岛,利用声望招募当地人,奇袭首都,借着首都爆发民变逼降守军。占领全岛共耗时十多天…

知乎用户 拔枪 发表

抗美援朝期间,黄继光的事迹我们是众所周知的,不过下面这个叫金成真的人物,就厉害了。接近 bug 的存在
朝鲜课文:
《战士金成真三番五次用胸口堵机枪眼》
1953 年的一场战斗中,美帝碉堡的机枪眼不断吐着火舌。
战士金成真悄悄地爬近,猛地站起来用胸口堵住了枪眼,后背顿时被打穿,血流如注。
敌人的机枪又挪到另一个机枪眼继续扫射,金成真就再次用胸口把这枪眼堵住,三番五次,美帝机枪手只得乖乖就擒。
金成真伤愈后,得到慈父金日成接见。

知乎用户 留学李老师 发表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改变了春秋末年的政治地图。

子贡出山天下惊,世界乱不乱,贡哥说了算。

知乎用户 周大侠 发表

看到好多人说霍去病。霍去病一生征战,从无败绩,常能以少胜多,尤其是河西走廊一战,穿越敌境数千公里,史记中关于他的记载都是捷报,什么俘虏什么王,多少牛羊,杀死匈奴人多少万。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别人做不到,只有他能做到。

有些人 (司马迁) 的答案是上天保佑,有的人从兵法的角度说是他唯快不破,速度为王,匈奴人来不及反应。

我看到一个解释,只是一个猜测,有一次翻看凉州籍作家雪漠的《匈奴的子孙》,他给出这样的答案。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平时都是零零散散居于各地,汉军经常找不到匈奴主力,匈奴化整为零,无影无踪,汉军如跟鬼魅交战,最后被大漠或草原拖到疲惫,怏怏而回。

而霍去病军中有很多匈奴人,他们知道匈奴人什么时候会聚在一起,聚在哪里,且毫无防备。那就是祭天的时候,匈奴人最崇拜天,为了表示虔诚,会在特定日子聚集到特定地方,而且不带武器。

这就是他们最薄弱的时候,霍去病大军四面八方杀来。

于是变成了力量悬殊的屠杀。取得了一次次辉煌的胜利。

因为历史记载太少。这也不是没有可能,霍去病超越他人的地方,胆识,勇气,运气,还有对匈奴人习性的了解,和其他人没有(或者没想到或者不重视) 的情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抗美援朝那战绩何止是开挂,简直就是开天辟地,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战争的顶点,人类战争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只有战争艺术可以形容抗美援朝战争,因为这是人类所无法想象的战绩,因为这是人类所不敢想象的战争。

人们无法想象,一群农业国的农民军队,可以战胜工业国高度机械化的部队。人们不敢想象,比二战西线战场还要强几分的联合国军,让不可一世的德三折戟沉沙的小半个盟军,被一个农业国战胜了。谁能想象的到,冷战时期的时代主角之一,当时世界上绝对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居然被当时新生的中国正面击败了,无可辩驳的击败了。

机械化军团之于小米加步枪相当于什么?那就相当于殖民时代拥有火枪大炮的殖民者面对土著人的优势,他们往往几千人就能战胜成千上万的军队。这是一个整个殖民时期,整个火器时代,整个热武器时代都不敢想象的战绩。这是一个在这场战争之前,一切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战绩。

假如一个人说要靠冷兵器战胜火枪大炮,人们八成会回嘴,怎么战胜?依靠魔法吗?

假如一支军队依靠大量步枪手榴弹,少量机枪炸药包,便能战胜拥有坦克装甲车,装甲摩托,战斗机轰炸机,数之不尽的大炮以及弹药,高度机械化的敌人。假如有人说一个国家经济还在指望田地里的水稻,农民家里的作坊;但是它打赢了另一个拥有数之不尽的大工厂,大公司,拥有大型超市,各类企业报刊杂志,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工业国。那我只能笑笑,这样的局面,魔法都救不了你。

但是我们真的赢了,靠的不是魔法,而是真正先进的思想制度,而是最为崇高纯洁,不可磨灭的信仰与信念。

这种战绩当真举世无双,世所难遇,当真傲视古今,天下唯一。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场战争,那就是这场战争硬生生扭转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是中国自近代史以来所打过的最为伟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之前的历史,中国是蝼蚁,是第三世界国家,是脱离了历史,整整迟了整个世界一世纪的弱国,是无尽的屈辱与血泪,是累累的白骨英魂,这是中国最为苦难的历史,上一次中国的辉煌在两百年前,却远比千年更为遥远;这场战争之后的历史,这场战争让一个与世界最强国家并列的大国横空出世,这场战争让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回到了几百年前,这场战争宣告了一个两百年前的民族重回世界民族之林。

当时国际社会,可以说中国这个新生国家缺这缺那,却不能反驳,论全面战争中国仅在美苏之下。人类的历史与格局,就此彻底的改变了。

历数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你也见不到这样的战绩。

曾经武将功绩的巅峰,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不过是汉朝战胜了匈奴罢了。

曾经使节文臣的标杆,班超平定西域,王玄策一人灭印度,不过是中国最为强大时期的胜利罢了。

在这个中国最为窘迫,刚刚从临死边缘回了一口气的时刻,面对整个世界最强最坚硬最难啃的重拳,所取得的胜利,不亚于夜郎国把匈奴打趴,这是一种只能用极为可怕来形容的功勋。石头砸碎石头,这是兵法;鸡蛋砸碎石头,这是崇高的信仰。

知乎用户 英雄的黎明 发表

出处在下方。

知乎用户 疯狂绅士​ 发表

汉、唐、宋三个开挂一般的战争。

先跑题一下,三个开国皇帝的外号如下。

皇帝外号外号的来源
汉高祖刘邦刘三(儿)排行第三
唐高祖李渊李三奶体有三乳
宋太祖赵匡胤赵三香生下时体有异香,三日不散

卫青、霍去病绝对是汉武帝挂。

霍去病,西汉战神,对于匈奴而言简直是系统出错产生的 bug。

瀚海饮马,封狼居胥,这两个天朝军人抵御外辱的最高成就,都是霍去病在二十二岁之前达成的小目标。


李世民、李靖

这两个人是天生的外挂。

李世民虎牢关一战擒两王。

李靖的战功应该说比卫青、霍去病要强。李靖的三大战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

毕其功于一役——速战速决

1)平萧铣之战

李孝恭为正李靖为副。整个过程中,李靖出了一个计策就是把俘获的船只放到了长江里,让其顺流而下。船沿江而下,萧铣的援军就会认为江陵已经被攻下,就不会过来救援。果不其然萧铣很快投降。

这一战两个月就搞定,达到了速战速决。

2)灭东突厥。

这一战是中国古代对外灭国战的巅峰之作。这一步操作就是远距离的精准打击,跟精准追击之战。其中有一幕跟楚汉相争的情况相似。

李世民派出了使者唐俭去跟颉利可汗和谈,准备接受他的投降。李靖不管唐俭的死活,乘着和谈,直接杀了过去准备活捉颉利可汗。

韩信也是,刘邦派了人到齐国,接受齐国的投降。韩信不管那么多,直接偷袭,然后攻占了齐地。

这一战,东突厥灭国,颉利可汗被抓。

整个战役,耗时不到 4 个月。

3)灭吐谷浑

李靖跟侯君集一路开打,又是精准追击。一路跑、一路打,最终把伏允可汗灭掉了。

这一战总共耗时 5 个多月

李靖跟卫青、霍去病最大的不同在于——天才战将与帝王李世民的存在。

李世民的光辉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李靖的光辉。

君臣两人在中国兵书里留下了著名的《唐李问对》,又叫《李卫公问对》。

其中关于奇正之说,李靖对唐太宗还是很佩服的。

靖曰:“臣按曹公注《孙子》曰:‘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此说与旁击之说异也。臣愚谓大众所合为正,将所自出为奇,乌有先后、旁击之拘哉?”
太宗曰:“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欤?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者’欤?”
靖再拜曰:“陛下神圣,迥出古人,非臣所及。”

上面一段用兵的方法是李靖拜服的一个关键点。

说回李靖的三战,第一战之前有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一战定乾坤。让后面的李靖平萧铣没有那么大的光芒。

后面两战则是在李世民的运筹帷幄之下进行的。


赵光义也是开挂一样的存在。

契丹人说,在高粱河我骑着汗血宝马,一辆驴车从我旁边呼啸而过。

高粱河车神名不虚传。赵二驴从此声名远扬。


上面第四篇,讲的是李二凤穿越成了康王。开启了李二凤外挂的人生。这篇看得非常的热血。

戏童贯握关中取河西陇右,有武功;

制赵恒收西南谋二分天下,有韬略;

遇行刺露铮骨收陈渊,有大义;

破女真平天山复西域,有杀伐果断;

遇天下崩虽万贼当前而吾一人往,有英雄魄力。

这就是开挂一样的李二凤。如果金不修长城抵挡南面的王朝的进攻的话,李二凤必将活抓他,让他扭秧歌。

知乎用户 姜楠 发表

阏与之战:想赢,先要让敌人相信你不行

攀梯子扒到城墙边儿的秦兵被当头一棍,从十三、四米的城墙凹处坠落,撞击到熊熊烈火的战车里。满身血污的赵国守军抬大石砸下去了一个又一个秦人。秦人围阏与城已经 30 天了,攻城不下 4、5 次,阏与守军抵死不降。秦军主帅胡阳心里烦躁:“再去跟城里喊话,援军不会来了”,这是实情。赵国援军从首都邯郸出发,离城三十里后, 突然停在了武安,就这么龟缩了二十多天,不走了,那里离阏与还有三百多里。莫非赵国已放弃了阏与?胡阳心存疑虑。他偷偷派一支军队潜入武安,监督赵军动向,一面集中兵力攻阏与,城破就在这几日。

胡阳是战神白起的徒弟,这次是他第一次带兵,就啃到了阏与这根硬骨头。武安城外的山体被月光映得一半白亮,一半暗, 不远处赵军主帅营帐,笼着灯光彻夜不息。“仗还打不?” 巡营的许历停下脚步,去听左边营帐里几个声音。“我父母在阏与,听说城里断粮了。”“接着秦人要屠城了”,帐里静了下来,压着的抽泣声和远处旷野动物的吠声,格外清晰。“妈的,这赵奢” 一个高声迅速被周围人打断,压低的声音再次送出,“一个收税的,打过几次仗? 真给赵国丢人。” 许历攥紧了剑柄,眼神融在前方大营的亮光处。第二日许历去交班,迎头一个熟人,是主帅赵奢的亲随,“里面没说啥时候去救阏与吗?” 许历扬下巴向中军帐方向。亲随忙去堵他的嘴,“不要命了你” 亲随跟许历相熟。“昨儿刚杀了个劝战的,脑袋就挂在行辕上,小心点。” 许历看向树旗旁,一根绳儿吊着的一颗头,底下来往的人,都避开这块走,这颗头曾属于一个年轻军士。这是劝救阏与的下场,赵奢在杀鸡儆猴,许历不说话了。

赵地从来多慷慨悲歌之士。战事已近尾声,秦人切断了阏与周遭的水源,把城外祖坟掘了个底朝天,尸骨扬的漫山遍野。断水、羞辱、饥饿的阏与人闭紧城门,苦苦等待祖国援军。阏与是赵国的西北门户,紧邻彰水,顺彰水南下二百余里,再向东一百里就是武安,而武安与都城邯郸只有一日路程,赵国怎可能不救。胡阳潜意识里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朱先生是个赵国商人,常年行走在秦赵两国之间。这次他刚进武安城几日,就被送进了城外的赵营里,主帅赵奢居然亲自见了他。过了好半天才被送出来,由赵奢亲随引着,出营去了。许历心突突的,他拦住了回来的亲随。“主帅怎么说”,亲随瞥了他一眼,“主帅只问了秦国咸阳城放贷利钱的事”。“呸”,一口唾沫砸到地上。

朱先生离开后,胡阳往后一仰,舒了口气。“阏与不是赵国的了”,他总算放心了。三日内必定攻下阏与,而后屠城,肢解了这些顽固的赵人。自那秦国探子走后,许历嗅出了不一样的气氛。武器匠人彻夜开工,负矢陶环里装足箭弩,铜簇头鲜亮,战马嘶吼,主帅中军大营灯火不熄,四处都是蠢动气息。但当看到桅杆上的那颗孤零零的人头,许历按住自己发抖的手,再等等,再等等。

胡阳惊醒,“隆隆隆..” 战鼓擂起,营里骚动,那是有紧急军情出现才会有的警报,亲随闯入了胡阳寝室。“赵人躲过我们武安驻军监视,绕道拔营,离开了武安,现在离阏与不到 50 里了。” 亲随又重复一遍。“不可能,不可能…”,胡阳喃喃,三百多里地,飞来的吗。“还是上当了!” 胡阳突然反应过来,他冷汗淋漓。

两天一夜的卷甲奔波,不能再等了,许历请见了赵奢。赵奢正拱腰看地形图,他四十来岁铁一样脸色。不准劝战的军令尚在,这人可能会杀死劝战者。“请马上派万人骑手带弓弩、滚石占了城北那座山。” 事已至此,许历无路可退。“这座?” 赵奢指地图一点,“对。” 赵奢低头看地图,那是座土黄色毫无遮蔽的山体,“这是成败关键”,许历左腿开始抖动,他一紧张就控制不住抖动。“还有,马上把左右中三军主力集结,重阵待秦军…”。赵奢讶异地扫一眼许历,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家在阏与,家人在阏与”,许历单膝跪下,眼泪夺眶而出,忍了二十多天的泪水砸到地上。老秦人残暴,阏与无辜。“按他说的做”,赵奢回头下令。许历心情平静了些,“现在请按军令,杀了我吧”,他死而无憾了。“回邯郸再说”,赵奢不再搭理他,重新看地图。许历也不再说话,他们都知道,最艰难的战役,即将开始。

仓促集合的秦军开始攻北山,那个被他们忽略的战略要地,已经晚了。山上百斤大石滚下,赵国弓弩手万箭齐发,箭头抹着赵人的恨意,铺天盖地的射向秦军。赵家骑兵从两侧奔出,围攻秦骑兵混合战车的组合。胡阳下令点燃油脂战车,由铁鹰锐士驾驶着冲入赵军阵地,却被平地的弩臂手射死,秦人战车相互撞击,翻滚,爆炸燃烧。如同刀锋砍到钢铁,秦军卷卷败退。后方秦人惨呼,阏与那破烂的城门打开,出来的守军拖着长铍、勾、剑,甚至木棍,吼着冲向毫无防备的秦军… 秦人几乎全军覆没,胡阳领着残兵向几邑方向逃去。

像被弓弦勒过的月亮,忽明忽暗,战场留下秦人尸体,赵人们如同饿虎,耗尽了最后气力犹嫌不足,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品尝到掌握敌人命运的滋味。此时赵奢并不知道,这是近二十年里,秦人唯一一次重大失败,是多少名将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战绩。许历看到,十万大军统帅,那刚给秦人最狠命一击的,令他们多年不敢觊觎中原的将军赵奢,站得直直地,他后背却在隐隐颤动。许历跪下,腋下夹着头盔,身边遍身血污的战友们齐齐跪下,向主帅致以发自内心的敬意。

知乎用户 赵一帆​ 发表

日本的板载猪突

天朝的穿插力度

俄国的冬天温度

越南的丛林树木

美国的火力密度

英国的撤退天赋

法国的投降速度

德国的指挥艺术

阿富汗的坟场强度

伊拉克的治安难度

知乎用户 菜园煮酒 发表

刚才看有人说神炮的。我土共真正的神炮应该是 “没良心炮” 啊。

《集结号》里面的 “没良心炮”

飞雷是一种解放军创造的自制武器。他还有一个更加闻名遐迩的名字——没良心炮。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火炮很少,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官兵们创造了一种令人丧胆的武器——用汽油桶做炮管的炸药包发射器。

这种又称炸药抛射筒的武器的主体就是一个空汽油桶,在其内填充发射药后,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去,然后点燃发射药,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 150-200 米的距离上。

这种武器口径绝对惊人——桶有多粗,口径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药包产生的强烈爆炸冲击,所过之处,碉堡,人马都会被炸飞。许多被炸倒的敌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是震死的。弄清这种情况后,国民党军把这种东西干脆称作 “没良心炮”。

“飞雷炮”参加过多次攻城任务,但其大显神威还是在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的一场大战中。黄维兵团进攻失利,改为防御,认为我军炮火不强,无奈他何。但他不曾料到,其苦心经营的野战防御地堡挨我一个重型炸药包就成一片废墟;其密集的兵力防御更不堪 “天女散花” 一击。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兵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土东西可比大炮厉害多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要说 bug,韩原之战里面的秦国野人应该拥有姓名!

emmmm,dbq,我不知道他们叫啥。。。。

反正,他们值得拥有姓名,虽然他们无名无姓!

说秦穆公刚接手秦国那会儿,部队还没有形成。。。错了错了

说秦穆公他马没了,对,就是他马没了。手下找了半天,看一群野人(秦国在老西儿,那地方当时还有没入过井田种地的,光着个屁股蛋子嗷嗷嗷嗷,原始游牧),火都没生,光剩张皮了。

下边一商议,说砍了吧!

穆穆说,算了算了,马都没了,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容易出事(你看看,人家几千年前就知道不能吃生肉,吃完得喝酒精消毒),上酒!

后来穆穆就结交了晋惠公,就是晋文公重耳他哥哥。惠惠许诺你让我回晋国大哥我就给你买条街,阿不是,黄河西边都给你。

穆穆说好啊,结果没给(语文老师敲黑板: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惠惠闹饥荒,穆穆借给他粮食。

穆穆闹饥荒,惠惠不借!

于是穆穆带着老秦人就去削惠惠啊,嗷呜嗷呜就打到黄河东,来到韩原,结果,脱靶了,让惠惠包饺子了。

穆穆心想今天交代了。

惠惠心想秦国是俺的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

野人来了,带了一堆野人。

就那么几百号人,光着屁股蛋子拿着棒槌嗷呜嗷呜就冲过来了!

本来,这就跟小兵送钱没啥区别,但是那会儿迷信啊,这架势谁见过啊,毕竟周礼没说可以光屁股打啊。

天兵天将一顿操作,晋军眼睁睁看着惠惠被穆穆抓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吃酒要喝肉!

话说最近肉价挺高的。

知乎用户 卫星有雨 发表

我说局座应该没人反对,完美预言了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

知乎用户 烽火 发表

1. 罗士信,十四岁你在读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人家被嘲笑说穿不动铠甲,然后把对面将领砍了,挑着人头走了一圈。演义里 ,他能和李元霸硬刚力气,正史中,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二十二岁你还在读大学或者找工作时,人家已经请缨带着两百人去洺水,那个黑心的王君廓把守军全部带走,人家仍旧靠着两百人,在几万大军不眠不休的攻击下守了八天八夜,狼人!

2. 白起:很多人对白起的印象是驼背扛着把镰刀的坦克。但是白起正宗狼人,人家和你打仗,要么兵力比你少要么和你差不多,然后把你打得一败涂地。一生八十多场战役,无一失败,你敢信?虽然说有秦国 nice 的大后方,但是没有他让谁带兵。伊阙之战十二万打二十五万,对面死了二十四万,自己伤万余。白起一生杀的人占战国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


推荐本人文章

知乎用户 Aaron Wu 发表

看到大家都在提名人。让我来歪个楼,我首先想到的是德国二战的俾斯曼号战列舰,号称不沉的战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高战舰。同级两艘:俾斯麦号 (Bismarck)、提尔皮茨号 (Tirpitz)。

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 · 冯 · 俾斯麦 (1815 年 - 1898 年) 命名,人称“铁血宰相”。

从起名字就知道其一问世就不是一般的兵器。

1935 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最初的设计指标是:标准排水量 35000 吨,舰长 250 米,宽 38 米,吃水 10 米,四座双联装 380 毫米主炮,涡轮 - 电力装置。最大航速 30 节,最大续航力 8000 海里 / 19 节。这是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当时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基尔运河规定对船只的限制是:长度不得超过 250 米,宽不超过 38 米,吃水不超过 10 米。由于德国在一战后,海外殖民地损失殆尽,战舰在作战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可以依赖海外殖民地的基地补给,因此 “俾斯麦” 级必须有非常大的续航力,所以其设计续航力达 8000 海里,而且还是高速的 19 节战斗巡航。

可能大家对于参数并不敏感。让我们看看其实战。

1941 年 5 月 24 日,俾斯曼号击沉英军胡德号(1918 年下水,是 1918 年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被视为英军的骄傲),并重伤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二号舰。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最新型的战列舰,也是二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主要兵力之一。

),迫使其退出战斗。

1941 年 5 月 27 日晨,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包括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及巡洋舰、驱逐舰,用炮弹、鱼雷轮番对 “俾斯麦” 号进行轮番攻击。到 10 时 36 分,俾斯麦号才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 400 海里水域。

“永不沉没的战舰” 沉没了,大西洋海成为它的水下坟墓 。英军指挥官托维上将在战斗后说:“就像一战时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一样,俾斯麦号进行了一次最勇敢的战斗,抵抗着数倍于己的敌人,以至于在她沉没时她的旗帜还在飞扬。”

俾斯曼号让英军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对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深为忧虑。自提尔皮茨号一服役英军就开始了对其的追杀。

1942 三月九日 “提尔皮茨” 号遭到了英军航母舰载鱼雷机攻击,“提尔皮茨”号躲过鱼雷攻击,两架鱼雷机被舰上火力击落。

同年三月三十日,四月二十七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对锚泊在特隆赫姆的 “提尔皮茨” 号战列舰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空袭,还在峡湾中布下水雷,企图封锁 “提尔皮茨” 号。无功而返。

1944 年四月初,六艘航空母舰出动了总共四十一架攻击机攻击 “提尔皮茨” 号。“提尔皮茨”号被命中大小共十五弹,上甲板炸开一个直径近 2 米的破洞,还有一枚近失弹炸伤了右侧螺旋桨。“提尔皮茨”号受到重创,但成功逃离。从 1944 年八月二十二日起到八月二十九日,英军舰载机又先后四次对 “提尔比兹” 号进行大规模空袭,没有造成德舰多大的损害。

1944 年九月十五日,英国皇家空军使用了四千磅 “地震弹” 对“提尔皮茨”号进行编队轰炸。一枚炸弹命中了船头对舰体造成了严重破坏,海军司令部决定终止修复 “提尔皮茨” 号。十月十八日,“提尔皮茨”号在拖轮的牵引下驶入新锚地:特罗姆塞港林根峡湾。

1944 年十月二十四日,英国再次动用皇家空军轰炸机轰炸 “提尔皮茨” 号。一发炸弹命中了舰尾,将 “提尔比兹” 号主机的变速齿轮舱彻底摧毁,使其完全失去了自航能力。

1944 年十一月十二日,英国空军出动轰炸机携带专门设计用来对付大型军舰的 5.5 吨的 “高脚柜” 超级炸弹。九时五十分左右终于翻沉在林根峡湾哈依岛南侧海域里。

至此,为了击沉这艘纳粹德国海军的超级军舰,英国人出动了超过六百架次的飞机以及袖珍潜艇。

两艘战舰的寿命均不长,其实是过于受到盟军的 “照顾”。这样反而导致希特勒低估了其作战能力,仅仅造了两艘。否则,其可能成为英军大西洋上的梦魇。

摘自百度百科:俾斯麦级战列舰

知乎用户 芒果味跃迁引擎 发表

唯一一位获得 “金橡树叶双剑钻石骑士十字勋章” 的人

“金橡树叶双剑钻石骑士十字勋章(Goldenem Eichenlaub Schwertern und Brillanten)”:带金橡树叶、宝剑和钻石的骑士勋章是铁十字勋章中的骑士十字勋章的最高级别。可以说是第三帝国级别最高的军事勋章。这枚勋章原则上授予在大战结束、轴心国取得最后胜利时,授予 12 位最杰出的德国国防军、武装党卫队任何部队或辅助部队和组织中的任何级别的军官和士兵。但德国最后战败应该没有人能获得,除了这位。。

汉斯 - 乌尔里希 · 鲁德尔
他的战绩包括摧毁了足以组成 5 个完整苏联装甲旅的 519 辆坦克,还有 150 个炮兵阵地,近 1000 辆其他车辆,70 艘登陆舰,2 架 La-3 战斗机,1 架 IL-2 强击机,击沉了战列舰 “马拉” 号(该战绩略有争议)还击沉了另外 2 艘巡洋舰和 1 艘驱逐舰。同时他还被击落过 32 次,拥有 2530 架次的战斗出动记录(6 年中平均每天出动一次以上,没有休假、没有休息!)。

(以上均摘自百度)

知乎用户 一代汉奸于成龙 发表

人民战争

知乎用户 神棍猫 发表

工农红军和朝鲜战场上的人民志愿军。

知乎用户 Cayo 发表

明成祖朱棣能一路从北京打到南京就是一个 BUG!
Bug1: 自带神圣光环免疫死亡 (建文帝下令不许杀死朱棣,要活捉)
Bug2:BGM 模式超强设定(每次朱棣军队呈现弱势,战场必定飞沙走石刮起大风!而且还是沙尘暴!而朱棣军队一打胜仗肯定天高气爽阳光明媚。)
Bug3: 装备超稀有 SS 级谋士阴阳家姚广孝。(朱棣能成功一半都是因为有这个要送朱棣白帽子的和尚)
反观朱棣打对手,除了李景隆和建文帝之外其他都很强。尤其是那个印象极深的盛庸。

知乎用户 龙头大哥 发表

中国历史人数相差 10 倍以上的胜仗

1. 彭城之战

双方实力,项羽 3 万 VS 刘邦 56 万

结果: 刘邦 56 万大军全军覆没,刘邦仅率数十骑走脱。

过程: 汉王元年 (公园前 205 年) 二月,刘邦乘田荣起兵反楚,项羽出兵齐地之机,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二年四月,齐、楚军胶着于城阳,楚都彭城空虚。刘邦即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在洛阳聚集各路诸侯联军 56 万,分路进攻彭城。 项羽闻讯,留部将继续攻齐,自率精兵 3 万由鲁(今山东曲阜)迅速南下,出胡陵占领萧县,切断联军退路,随后,由西向东反攻。楚军乘刘邦纵情享乐,疏于防范之机,晨时开始进攻,中午即大破联军,将刘邦所部挤压于谷水、泅水(位于今江苏徐州市西)之地。联军自相践踏,被楚军斩杀 10 余万人,余部向西南山地溃退。楚军追至灵壁(今安徽濉溪西南)的睢水再歼联军 10 余万汉军逼入睢水,并围困刘邦,意图生擒。值大风骤起,飞沙走石,刘邦率数十骑乘机逃走。此战,刘邦遭到严重挫折,诸侯纷纷背汉向楚。

2. 昆阳之战

双方实力: 绿林军刘秀 1.7 万 VS 王莽 43 万

结果: 王莽大军全军覆没,仅有主将王邑率千人回到洛阳。

经过: 公元 23 年,新朝王莽命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主将,率 43 万大军将绿林军刘秀部包围于昆阳城,昆阳城内刘秀部只有 9000 余人,刘秀命部将王凤和王常守城,自己率十三人趁夜骑马驰出昆阳城,去郾、定陵等地调发军队,而后刘秀军返回,在城西水岸边猛击王莽军的主将营垒,此时昆阳城中军队也冲杀出来,里应外合,王莽军大溃,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掉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使河水不能流动,43 万大军全军覆没。王莽新朝从此一蹶不振,离灭亡为期不远了。

3. 淝水之战

双方实力: 东晋 8 万 VS 前秦 90 万

结果: 前秦全军覆没

经过: 公元 383 年,北方的统一政权氐族人建立的前秦苻坚亲率 90 万大军南征东晋,东晋将领谢石带领 8 万实力较强的 “北府兵” 沿淮河而上,迎击前秦军,前锋谢玄率领 8 千多骑兵,抢渡淝水猛攻前秦军,前秦大军后撤失去控制阵脚大乱,东晋将领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信以为真争相而逃。主帅苻融乱军中被杀,晋军乘胜追击,前秦军溃逃中人马相踏死的尸体满山遍野。苻坚也负伤独自逃回烙阳。此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出现了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使得南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4. 护步达冈之战

双方实力: 金 2 万 VS 辽 70 万

结果: 金军大获全胜,在护步达刚 (今黑龙江五常西) 全歼辽军

经过: 公元 1115 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闻知黄龙府陷落,甚为惊恐,亲率 70 万大军讨灭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闻讯,亲率 2 万骑兵迎之。中途,辽天祚帝耶律延听闻辽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预谋会耶律淳自立,天祚帝无心再战,中途返回,金太祖得知,遂乘怠督军轻装奔袭,及至护步答冈,集中兵力猛攻辽中军,驰冲横杀。辽军大溃,死者甚众,天祚帝弃军而逃,金太祖抓住有力战机决战,重创辽军主力,取得了灭辽的关键一仗。

待续~

@知乎人文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有啊,记得这句话吗?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1962 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时候。11 月 18 日,55 师 163 团对西山口无名高地实施攻击,9 连 2 排 4 班副班长庞国兴,参与追击作战的时候因大雾迷路了,换你你怕不?在人家的地盘上呢,结果人家不但没退,还继续前进,在路上遇到同样失散的冉福林、王世军和周文轩,4 人一合计吧,缘分啊,我们就组建一个临时战斗小组吧,就由庞国兴任组长,4 人分别装备有 2 支 56 冲,2 支 56 半,就这点火力换我就撤了,结果人家几个一商量继续前进,前进,好吧,我服了。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开挂模式,对,绝对的开挂。

这支开挂的战斗小组一共打了五仗

第一战: 小组于 7 时左右在西山口附近,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按说这种情况要隐蔽的,毕竟人家阵地人数再少也比他们四个多吧,可人家不但不退,还主动进攻了,庞国兴、冉福林从正面沿公路两测隐蔽接敌,周文轩、王世军则从翼侧峭壁迂回,对方猝不及防,以为遭到大部队袭击了,不知所措迅速溃逃了,没错溃逃了,小组缴获英制 87.6 榴弹炮 3 门,将榴弹炮推入树丛隐藏后,小组继续前进,牛不,还继续前进。

第二战: 小组正要继续前进,又发现有 10 余名敌人,在公路拐弯处推—辆熄火的小汽车,按说这次人数是小组的两倍,上次捡个便宜,这次总得低调吧,可人家居然又打过去了,打过去了…… 小组同样兵分两路夹击敌人,当进至距敌约 200 米时,敌人见我来势迅猛,赶紧从车里扔出干粮、弹药、电台等辎重,迅速推车发动逃去,逃了,就这样逃了,你们是有多怕啊?这次倒好还留下补给了,严重怀疑是我们的卧底,小组补充弹药后继续前进,服气了,居然还敢前进。

第三战: 9 时许,小组又在公路边,发现敌人一个炮兵阵地,怎么样,这运气,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按说这次人数肯定比刚才那十个人要多,4 个人还是低调点吧,结果人家呢,又冲上去了,同样的左右夹攻,同样的突然袭击,同样的敌人一触即溃,就这样,小组占领了敌人第二个炮兵阵地,又缴获榴弹炮 4 门,怎么样,服气不?这战绩回去妥妥的一等功啊,该回了,结果四人一合计,继续前进,大哥,你是想直接灭了他们吗?

第四战: 10 时左右,小组追击到申隔宗北侧,发现敌军 200 余人,并有炮兵阵地,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小组占领了公路右侧高地监视敌人行动,服了,不但不撤,还敢监视,11 时左右,又发现有 200 余敌人从右后方涌来,小组被迫转入森林游击作战(我估计不是后面又来了敌人,他们可能又要把这个阵地给拿下来了),周文轩与小组走散(后来周从另一路与部队会合),小组只剩下三个人,三个人,没法打了,撤吧,这一撤又开挂了。

第五战: 3 人小组向西山口返回,突然遭 4 名敌散兵射击,庞国兴迅速指挥小组抢占有利地形,以 56 式自动步枪猛烈开火,将敌全部击毙,你以为这是结束吗,不,还有更猛的,13 时许,三人前进至距西山口约 500 米时,看到南侧高地战斗仍在进行,便指挥小组向敌人侧后迂回,庞国兴用步枪,两枪击毙敌 1、2 级准尉各 1 名,其余敌人四下逃散,庞国兴小组与兄弟部队会合,并带路迅速南下,占领了敌人最后一个炮兵阵地,再缴获 87.6 榴弹炮 7 门,就问你服不服?

战后统计,战斗小组在与主力失联的情况下,孤胆插入敌纵深 7.5 公里,历经 5 次战斗,攻占 3 个炮兵阵地,毙敌 1、2 级准尉以下 7 名,缴 87.6 榴弹炮 7 门以及多种装备,自己无一伤亡,你说气人不?这是对印度赤裸裸的羞辱啊,好歹你也磕碰一下给人家留点面子啊,连受伤都没有,多伤人家自尊啊!

战后,庞国兴荣立一等功,并被国防部授予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战友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荣立二等功,颁奖的时候,人家让庞国兴发表一下,庞国兴:“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霸气不?

知乎用户 勃君一肖 发表

志愿军某坦克排长杨阿如的车组。曾经开着 T-34-85 坦克先后击毁四辆美制 M26“潘兴” 坦克,一辆六级车,竟然击毁了四辆八级车,果然逆天。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词条——杨阿如
1 张
杨阿如

杨阿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率领 1 个坦克排击毁、击伤美军坦克 12 辆。其中他指挥的 1 辆坦克,在朝鲜西线石岘洞北山的战斗中,曾击毁美军坦克 5 辆。被评为一等功臣,授予朝鲜二级坦克英雄称号。

  • 中文名
    杨阿如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浙江省黄岩县
  • 职业
    坦克四团二连排长
    人物简介
    杨阿如,战斗英雄。浙江省黄岩县人。1944 年加入新四军。194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 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将一个人的战斗经历拍成两部电影,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恐怕不多见。而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坦克四团二连排长杨阿如,就是《英雄坦克手》和《英雄坦克兵》这两部电影主人公的原型。1999 年 10 月 1 日,他作为浙江省惟一的复员军人代表和共和国功臣,登上天安门观礼台,目睹了举世瞩目的世纪大阅兵。主要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野战军成立坦克团,曾在解放战争中荣立一等功的杨阿如,主动报名当了一名坦克兵,和战友们一起跟苏联军事顾问学习了 3 个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杨阿如于 1952 年开着坦克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加入了抗美援朝的大军。这时,他已担任志愿军某部坦克四团二连排长。
    入朝参战最令杨阿如难忘的,当数 1953 年 7 月 7 日在 346.4 高地那次战斗。当时接到通报,美军在 346.4 高地新增了 3 辆 M26“潘兴”中型坦克,居高临下,对我军行动构成了极大威胁。上级命令杨阿如带领 “215” 号 T-34/85 坦克潜入敌前沿阵地消灭敌人的坦克。
    晚上,天上下着小雨,杨阿如指挥 T-34/85 坦克低速进入敌前沿阵地。眼看快到待机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坦克不慎掉入一个大弹坑内,进退不能,急得杨阿如直冒汗,连忙指挥全车人员找树枝把坦克伪装起来。这时,后方指挥部传来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夜里 12 点以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事不宜迟,杨阿如赶紧采取步测与拉绳相结合的土办法,测量我与敌坦克的距离和方位,同时命令装弹手将穿甲弹上膛,完成了一切战前准备。
    午夜零点整,杨阿如的坦克打响了第一炮。“轰隆隆”,只听见一声巨响,炮弹准确进入敌第一辆坦克内爆炸了。杨阿如又连开了 5 炮,彻底把这辆坦克报销了。
    这时,山顶上的敌人打下了照明弹,高地周围像白昼一样,美军另外两辆坦克没有目标地胡乱射击。杨阿如连忙瞄准敌第二辆坦克,又是首发命中。打第三辆坦克时,杨阿如发现它藏在掩体里,于是命令装弹手装上爆破弹,接连打了 12 发,直到敌人没有动静为止。接着,他又指挥坦克瞄准敌山顶的火炮阵地、碉堡、弹药库、山脚边公路上的运输汽车等进行猛烈的射击。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杨阿如和战友们共击毁敌 2 辆坦克,击伤敌一辆坦克;另外还摧毁 1 个 “联合国军” 指挥所。
    7 月 10 日,团长又交给一项艰巨任务,让杨阿如晚上带着 “215” 号坦克到敌坦克师后方基地探听情报。就在这次敌后侦察中,杨阿如指挥 “215” 号坦克又击毁了美军 2 辆 “M-26” 型坦克,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后,杨阿如被授予志愿军 “二级英雄” 荣誉称号,授予 “215” 号坦克 “人民英雄坦克” 荣誉称号。该坦克以后从朝鲜拉回国内,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内,炮管上印有 5 颗红星,标志此坦克曾击毁过敌 5 辆坦克。1953 年 10 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杨阿如“二级自由独立勋章”,金日成主席亲自把金光闪闪的勋章挂在了他胸前。

知乎用户 许文道 发表

苏联红军机枪手,车臣人。卫国战争中,总计歼灭德军 920 余人,并俘虏了 12 人 [1]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努拉季洛夫指挥机枪排阻击德军,身负重伤不下火线,共击毙了 250 人。1942 年 9 月 12 日在战斗中牺牲。

1943 年 4 月 17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追授其苏联英雄称号。

参考

  1. ^1942 年 10 月 21 日,《红军》报纸的文章 http://podvignaroda.ru/filter/filterimage?path=VS/001/033-0793756-0034/00000348.JPG&id=150023794&id1=c04db21e55abe2605842eec190c15454

知乎用户 自牧归荑 发表

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江湖人称 “寄奴 “,小时候出身落魄,寄人篱下,由此得名。南北朝这个朝代总是让人很陌生,以至于英雄人物在这个时代像是混进泥潭一样,功高千古无人问,飘零成叶碾作尘。

从此人谥号即可看出端倪,各朝各代,能拥有 “武帝” 之称的,无一不是战功显赫,对外开拓版图,对内扫平麻匪。而这些人,大多是高居朝堂的帅才,刘裕不一样,这厮行伍出身,从小喽啰一步一个脚印打到了皇帝,凭的不光是权术,很少会在历史书上看到说刘裕耍心眼儿,这人靠的真是冷兵器时代那种热血那种冲动,像游牧于塞北的成吉思汗他们,铁蹄踏破帝王庙,号角一声震八方。

这家伙到底有多猛呢?

刘裕初入行伍,正值地方起义,刘裕以小组长的身份加入到镇压起义的队伍中来。这种叛军,多半是被逼揭竿而起,满血满蓝满怒气,刘裕正赶上点背,几十人的小队进草丛不插眼,里面冲出来两千人的大军,好嘛,走位都来不及就吃了对方若干个满大,溃不成军,到最后,除刘裕还在死战不休,队友全部阵亡,刘裕大喝一声,然后掉进了水沟里。

也许此时,刘裕在朦胧中看到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山清水秀的家乡,… 然后发了狂一样爬起来,手绰大刀,抬手便砍,身上是河沟的脏水和敌人的血水,瞬间化身为地狱恶魔,自损八百不可怕,誓要杀你敌将三千,起义军被这种阵势吓到了,这种阵势,怕是比张飞爷爷怒喝当阳桥、赵云爸爸单骑走长坂还要壮怀激烈一点吧

刘裕目前就是超级赛亚人,地狱行者孙悟空,手起刀落,刀落人死。见此景,起义军终究有人忍不住了,拔腿便跑,这一跑不要紧,结果大家伙全都开始跑,刘裕正在兴头,提刀便追。你能想象吗,千号人在前面跑,呼啦呼啦扬起贼老高的尘土,后面有一个泥巴佬孤零零的在追。此景多有人见,口耳相传,刘裕的大名不胫而走,从此成为南北朝破亿粉丝的大 V,平步青云。

此人我觉得就像是《进击的 ju 人》中的里维士官长,出身落魄,终有一天战力觉醒,从此管你神佛还是妖魔,我砍了你便是。

《宋书》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值晋祚倾颓之时,实英豪用武、将士立功之际也,刘裕因得乘之而起,十数载间,竟得剪除群雄,屡建大功,遂使天下归心、九州听命,终得代晋建宋,立六十载之基业,何其伟哉!盖开国之主,维雄维宏,虽建业殊途,其功几可齐也。” 说的太刻板了,大家自行体会。

知乎用户 浅笑安然​ 发表

帝国坟场阿富汗

1,英阿战争

在 1839 年~1919 年的 80 多年里,英国为了与沙俄争夺中亚的控制权,扩大殖民地范围,先后三次入侵阿富汗,动用 3~5 万不等的兵力,最后在阿富汗人民的英勇顽强抵抗下,英军每次入侵阿富汗几乎都是全军覆灭,惨败收场。

1921 年 11 月 22 日英阿两国停火谈判,签订了协议,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 “日不落” 超级强国,都没有战胜弱小的阿富汗,可见阿富汗人民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勇敢彪悍的民族。

2,苏联入侵阿富汗

苏联为了支持阿富汗亲苏的卡尔迈勒政府上台,在 1979 年 12 月 27 日开始大规模入侵阿富汗,至 1989 年 2 月 15 日开始全面撒军,在近 1O 年的时间里,苏联动用了 15O 多万的各军兵种部队,伤亡 5 万多人,损失 2OO 多亿美元的代价,最后以彻底惨败撒军收场。阿苏战争最终成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阿富汗的背后可是英法美中的联合)。

3,美军入侵阿富汗

在美国发生 911 事件以后,于 2OO1 年 1O 月 7 日,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对阿富汗以 “反恐 " 的名义发动了侵略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兵力最多时有 15 万多人,今天仍有近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己死亡五千多人,伤二万多人,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亿美元。

总之,入侵过阿富汗的国家,最后都会萎靡不振,被称为帝国坟场。

(图片出自那年那兔那些事第二季)

知乎用户 彼得 · 克鲁泡特金 发表

几个卖酒的罗姆人

第六次俄国 - 奥斯曼战争,1788 年

奥地利作为俄国盟友,对奥斯曼出兵。

奥地利军队进入奥斯曼的罗马尼亚地区时,有几个卖酒的罗姆人来了,骑兵和他们卖了一些酒。几个步兵要求那几个骑兵请他们喝酒,被拒绝,发生争执。逐渐扭打、卷入人数增多,混乱中有人使用了武器 (拔刀、开枪) 于是冲突升级。

等到奥斯曼军队进入这一地区时候,发现了 9 千具奥地利士兵尸体。

知乎用户 带把少女李二喵​ 发表

没人提到人形机枪王舜臣的故事吗?

偏将王舜臣善射,常以弓卦臂,为西军将领,累功至知鄜州、崇仪使、成州刺史、权知兰州。随种朴征讨西夏,以弓卦臂,独立败军后。羌来可万骑,有七人介马而先。舜臣念此必羌酋之尤桀黠者,不先殪之,吾军必尽。乃宣言曰:“吾令最先行者眉间插花。” 引弓三发,陨三人,皆中面;余四人反走,矢贯其背。万骑咢眙莫敢前,舜臣因得整众。须臾,羌复来。舜臣自申及酉,抽矢千余发,无虚者。指裂,血流至肘。薄暮,乃得逾隘。将士气夺,无敢复言战。——宋史

两个小时,一千来发,一小时就算 500,每分钟 8.3,大宋时代愣是打出了一战栓动的射速和精度

而且那可是一百磅往上的战弓哦!

知乎用户 蓝原空白 发表

雪风号传奇
——“当雪风的诅咒将整个太平洋纳入射程之时,旧日本海军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仍旧懵懂无知”
昭和 15 年(1940 年)1 月 20 日,日本海军 “阳炎” 级甲型驱逐舰 8 号舰竣工。次年 3 月 24 日下水并被命名 “雪风” 号,没有任何人意识到,这是一艘拥有神秘诅咒,能够把周边友军的运气统统吸走的超甲等扫把星。从这一天起,被不断吸走国运的 “旧日本帝国” 便逐步走向了必败的命运……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雪风被编入第 3 舰队第 4 突击部队,参加了攻击菲律宾吕宋岛、支援拉蒙湾登陆作战、占领苏拉威西岛、苏腊巴亚海战(泗水海战)等行动。之后,调南太平洋战区第 3 舰队第 10 战队给 “翔鹤”、“瑞鹤” 号航空母舰护航。
1942 年 11 月 12 日,第 3 次所罗门海战中。雪风与其他 13 艘驱逐舰及轻巡 “长良” 共同护卫 “雾岛”、“比睿” 这两艘战列舰。23 时 30 分,美军巡洋舰 “海伦娜” 发现日舰;23 时 50 分,两军舰队靠拢,展开了历时 24 分钟的混乱炮战。战斗以美军败退告终,但日军也有驱逐舰 2 艘沉没,战列舰 1 艘,巡洋舰 1 艘,驱逐舰 3 艘受伤。其中比睿号作为雪风的主要护卫对象,不但初战便受重创,更在第二天遭到美军空袭,被炸到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自行凿沉。而雪风则在此战中毫发无伤,从此拉开了它克死僚舰无数的祥瑞史序幕。
两天后的 14 日夜,近藤信竹中将率战列舰 “雾岛”,“高雄” 号等巡洋舰 4 艘,“雪风”号等驱逐舰 9 艘在萨沃岛西部与美军李少将率领的舰队遭遇,美军主力之一的 “南达科他” 号战列舰电力系统故障,成为了海上的靶船,上层建筑被打的面目全非,但是,美军的技术装备展现了优势,躲在 “南达科他” 号后面的 “华盛顿 ” 号利用雷达准确的制导,7 分钟内命中 “雾岛” 号 406mm 炮弹 9 发,127mm 炮弹 40 余发,于是 “雾岛” 号也去 “比睿” 那儿报道去了,当然,RP 极佳的 “雪风” 号没有受半点伤。
42 年底到 43 年初,雪风先后护送 “飞鹰”、“瑞凤” 两艘航母,3 次运输瓜岛陆军撤退,并顺便把重伤的姊妹舰 “舞风” 拖回特鲁克。在这一连串作战中,雪风始终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1943 年 3 月 1 日,雪风在俾斯麦海为前往新几内亚的运输船队护航。由于美军连日空袭,日军共损失 4 艘驱逐舰 “白雪”、“朝潮”、“时津风”、“荒潮” 和以及 7 艘运输舰,人员伤亡巨大。但雪风和它运载的 1 个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还顺便打捞起一大群友军落水士兵。
7 月 12 日,换装了新式雷达和声纳(13 号对空雷达、21 号对海雷达、23 号射击指挥雷达和 3 式声纳)的雪风在科隆班加拉岛夜战中率先发现美军,为海战指挥官作出正确判断立下了功劳,不过另一方面,雪风也没忘发挥 “祥瑞” 之功:是役,美军向雪风发射鱼雷,但这颗鱼雷因为定深过大,从 “雪风” 号的舰底钻过去,击中了编队的旗舰轻巡洋舰 “神通” 号……
雪风在此次战斗结束后安全地运送 1200 名陆军士兵登陆。
1944 年 6 月 19 日,菲律宾海海战(马里亚纳海海战)爆发,“雪风”号本来是要上一线的,但是由于战前的一次训练中意外损坏推进器,速度减半,被临时改派为归国油船 “西洋丸” 的护航任务,饶是如此, “雪风”号祥瑞依旧,其间遭遇美军潜艇,“西洋丸”号被重创,“雪风”号例行公事完成了救助工作。
尽管再次展示了自己的 “祥瑞”,不过“雪风” 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联合舰队的 “祥瑞 NO.2” 时雨号和 “祥瑞 NO.3” 野分号共同 “努力”,把日军的“大凤” 号、“翔鹤”号以及 “飞鹰” 号三艘航空母舰克进了太平洋的海底。照这样下去,雪风恐怕 NO.1 地位不保。
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之后的 10 月 20 日,号称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展开。日军三大祥瑞舰同台竞技,分别克死重巡 “爱宕”、“摩耶”、“最上”、“铃谷”、“鸟海”、“筑摩”;战列舰“武藏”、“山城”、“扶桑”;航母“瑞鹤”、“千岁”、“瑞凤”、“千代田”(其中“千岁”、“瑞凤”、“千代田” 三艘为轻型航母);以及其他数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祥瑞三兄弟的老三野分在此役中孤身遭遇美军 34 特混编队(6 艘新型战列舰、8 艘巡洋舰、N 多驱逐舰(N=14)),被美军用足以战翻一个舰队的饱和火力打成零件,无人生还。而雪风在此役中毫发无伤,还捞起了一大群友军落水船员。
11 月 21 日,雪风与僚舰 “浦风” 号护送战列舰 “金刚” 回国途中,在台湾海峡被遭遇美国潜艇 “海狮” 号偷袭。金刚与浦风中鱼雷沉没,雪风安然无恙,轻车熟路地打捞起两艘沉舰的水兵安全回国。
此时,雪风的 “扫把星” 名声已经在海军传开,有 “吴港雪风、佐世保时雨” 的提法,甚至有人以这两艘船里谁的运气更好设了赌局。但海军部的人不知道是不信邪还是别的什么:11 月 29 日,由大和级 3 号舰船体改装,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技术也比较先进的新锐航空母舰 “信浓” 号由雪风与另外两艘驱逐舰护航,在濑户内海试航。雪风诅咒很快便发挥了效力:美军潜艇 “射水鱼” 号发现信浓,发射了 6 颗鱼雷,其中 4 颗击中信浓。由于船体尚未完工加上损管人员经验不足,信浓很快便由于进水过多而沉没,成了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从首航到沉没仅有不到 20 小时。
时任 “雪风” 号舰长的寺内正道大佐看着 “雪风” 号甲板上捞救起来的垂头丧气的 “信浓” 号的舰员时,不禁发出了 “成习惯了啊,都是这样的光景…… 这种风啊,都是在救助其他舰的人的时候吹……”。寺内大佐说的没错,自开战以来,“雪风” 号干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对敌作战而是捞自己人……
之后,“雪风” 号甲板上坐满信浓的船员安全返航。
在之后的几个月中,美军对日本各军港展开大规模空袭。雪风在历次空袭中总共打出万余发高射炮弹,自己却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在此期间的 1945 年 1 月 24 日,祥瑞三兄弟的老二时雨在新加坡以北海域被美军潜艇击沉,大部分船员葬身海底。雪风和时雨的所谓赌局以雪风的胜利告终!
1945 年 4 月 7 日,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发动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 “菊水作战”,雪风被编入联合舰队为旗舰“大和” 护航。之前的菲律宾和莱特湾海战中,雪风仅仅是在后方执行支援任务便克死僚舰无数。果然,在美军机的轮番轰炸中,自大和以下,巡洋舰 “矢矧”,驱逐舰“浜风”、“矶风”“朝霜”、“霞” 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而雪风的数百名船员中仅有 3 人死亡,15 人受伤。
此役,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残存的 4 艘驱逐舰逃回佐世保后,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美军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去陪伴 “大和” 号——但它却是颗哑弹。
菊水之后,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 15000 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 “祥瑞” 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 “初霜” 号驱逐舰以同样的规避动作撞上了水雷……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共有 82 艘各型驱逐舰,到战争结束后只有 “雪风” 和“响”两艘幸存,其中 “响” 号驱逐舰是因为维修多次错过重大战役才得以存活。不但如此,作为一艘航程 12 万 4800 英里、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大部分重要战役的资深军舰,雪风几乎从没有受到过严重损伤。每次中弹不是没有打到要害就是近失,要么就干脆哑火。在整场战争中雪风只有不到 10 名船员死亡,2 人失踪,4 任舰长全部都是善终。日本海军称雪风为“不死鸟”、“奇迹的驱逐舰”,但其他舰上的船员却非常讨厌雪风,因为跟它一起出击的军舰没有几艘能安全回来的!
二战结束了,但雪风传说却并未结束……
1947 年,盟军总部决定将驱逐舰以下的日本舰艇计驱逐舰 24 艘、海防舰 68 艘共 92 艘分三批抽签分配给中美英苏 4 国作为赔偿,抽签典礼于 1947 年 6 月 28 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美国抽到了 “雪风” 号,但战后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过剩,一艘驱逐舰简直是包袱。考虑到当时中国海军(国民党)极其弱小,于是此舰被转送给中国。
刚才我们说到战后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过剩…… 没错,抽签结束后美国海军就开始大量淘汰舰艇,但凡和 “雪风” 照过面的美国军舰有的解体退役被拆成铁锅铁勺、有的被转卖别国……
1947 年 7 月 6 日,雪风从长浦港出发驶向上海,作为日本赔偿舰的第 1 艘移交给国民政府,并更名 “丹阳” 号。可是此舰之 “祥瑞” 已经经过了 “实战检验”,什么“天皇保佑”、“皇国三千神明” 统统没用,换了校长一样镇不住。就在移交仪式当天蒋校长就看到了解放军发动攻势的汇报。两天之后,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共内战的战略主动权从此易手,国民党全面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1948 年 10 月,已经改名叫 “丹阳号” 的雪风护卫 “重庆号” 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彻底把祥瑞的本领辐射到了陆地上,国民党军组织了无数次攻击,都最终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防线,是役,国民党被歼 6549 人,数个师彻底崩溃。更重要的是锦州失陷,辽沈战大局已定!
后来重庆号大概是不堪雪风那刺眼的光环,索性率部起义了……
在之后的 20 年中,可怜的国军舰队面对实力明明不如己的共产党海军屡战屡败。尤其是在 1958 年金门炮战中,输仗输人。
1966 年 11 月 16 日,丹阳号退役,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
1971 年 12 月 8 日,也许是不堪诅咒,国军终于下定决心将其解体。命令传达的当天,蒋介石集团被赶出了联合国。雪风拆解那天,蒋介石神秘车祸。“雪风” 锚与舵轮在 1971 年 12 月送给日本,结果 72 年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现放置在江田岛的海上自卫队术科学校与教育参考馆。
雪风号现仅存车叶两只、舰钟一座及锚与舵轮,分别存放于台、日两地的海军院校和纪念馆中。
雪风号的最后一次祥瑞之旅
1964 年 5 月 1 日半夜,台湾数艘 “海狼艇”(一种类似走私快艇的冲锋舟,国民党军用于向大陆偷运特战队员进行袭扰活动)企图袭击福建沿岸时,被解放军雷达发现,随即遭到解放军数艘 62 式护卫艇的拦截。在附近执勤的国民党军雪风号(当时已改名丹阳号)立即赶往交战海域援救。面对排水量达 2500 吨的丹阳号,排水量仅 110 吨解放军 577 号护卫艇单艇抢占 T 字头,向丹阳号猛烈射击 3 分钟,丹阳号随即转向撤出战斗。当晚,“海狼艇” 被击沉一艘,俘虏一艘(后在拖带中沉没),其余逃散。
  
这是雪风号有记载的最后一次战斗。

本文转载,侵权必删

知乎用户 陆海天​ 发表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知乎用户 whldiy 发表

兵仙韩信!

知乎用户 孤胆飞熊 发表

傅介子平定楼兰;

常惠带领乌孙士兵大破匈奴、歼灭龟兹;

陈汤和甘延寿率领属国兵消灭郅支单于;

班超, 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西域五十五国;

王玄策一人灭古北印度;

……..

为什么说是 bug?

因为这些征服一国的战争,中原王朝都没有出兵,基本上都是外交官们利用外交(天朝威仪)完成的。

知乎用户 王二麻子 发表

冉闵,比较冷门的一个人,听老师讲过一次,对他的印象就是… 杀 5 万… 然后杀 5 万… 接着杀 5 万… 最后杀 5 万

来自百度百科

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冉闵的父亲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后赵明帝石勒击败陈午,俘获冉良,当时冉闵十二岁,石勒命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冉良勇猛多力,攻战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年幼时就果断敏锐,石虎很宠爱他,如同对待自己孙子们一样抚养他。冉闵成年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计谋。授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历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338 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带领的一支军队未遭创伤,由此冉闵威名大显。
石虎回到邺城后,任命刘群为中书令、卢谌为中书侍郎。苻洪因功授任使持节、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封为西平郡公。冉闵对石虎说:“苻洪才智杰出,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他的儿子们又都有非凡的才能,而且拥有强兵五万人,驻屯在都城近处,应当秘密地除掉他们,以安定国家。” 石虎说:“我正倚仗他们父子攻取东吴和巴蜀,为何要杀死他们!” 便没有除掉苻洪,反而给苻洪的待遇愈加优厚。
咸康五年(后赵建武五年,339 年)八月,当时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峻戍守邾城。石虎憎恶,任用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冉闵、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兵众共五万人侵犯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另派二万骑兵进攻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九月,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死东晋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下邾城,邾城战死者有六千人。毛宝和樊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水而死。
冉闵后来打败梁犊,威望更高,胡、汉各族宿将无不畏惧他。
拘杀石遵
永和五年(后赵太宁元年,349 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世在位三十三天,石虎第九子石遵废石世自立为帝。
当初,石遵从李城出发时,曾对冉闵说:“努力吧!事情成功后,让你做太子。” 不久却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颇感失望,自认为功高一时,企图掌握朝政,石遵顾忌这一点而不能任用他。冉闵担任都督后,总管内外兵权,便安抚殿中将士和原东宫的高力一万余人,把他们都申报为殿中员外将军,进爵为关外侯,赐给他们宫女,树立自己的恩德。石遵并不惧怕他,而更改了题名及其褒贬评价来抑制冉闵的势力,很多人都产生了怨气。又采取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对冉闵有几分疑惧,渐渐夺取他的兵权。冉闵更加流露出不满,孟准等人都劝谏石遵杀掉冉闵。同年(349 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进宫,在郑太后面前议论此事,都请求杀冉闵。郑太后说:“从李城回师进京,若无冉闵岂能有今日!他略微有些骄纵,不可动辄杀他。” 石鉴出宫后,派宦官杨环驰马报告冉闵,冉闵旋即劫持了李农及右卫王基,密谋废黜石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
石遵死后,石虎第三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当月(349 年十一月),石鉴派遣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未能成功,宫中惊扰混乱。石鉴恐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此事,连夜在西中华门斩了李松、张才,同时杀了石苞。
此时石虎另一子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友好往来,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李农。石鉴任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步骑兵分几路讨伐石祗等人。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划诛杀冉闵、李农,冉闵、李农把他们杀害。
屠胡灭石
当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等人。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 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我从台上观望着你,无须考虑尚未向我报告。” 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凤阳门。冉闵、李农带着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石鉴害怕冉闵会杀了自己,迅速招来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 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士卒,在御龙观看守石鉴,食物都悬吊着给他吃。在城内发令称:“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命城门不再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满了城门。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

知乎用户 天山 发表

宋史杨再兴传节选

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其中单骑入敌军杀数百人而还,三百人杀二千余人干掉万户千户的战绩实在是太惊人了。

知乎用户 快乐的胖哥 发表

1988 年中越南沙海战。

我军以一名海军战士的一条胳膊负枪伤为唯一代价,击沉越军两艘百吨级运兵船,毙伤俘越军三百余人,俘虏中校衔指挥官一名,并使其旗舰 (四千余吨美制登陆舰) 彻底丧失战斗力并搁浅(战后因损伤过重无法维修宣布报废)。

知乎用户 浮生若梦​ 发表

朱棣在近五年的靖难之役中曾多次陷入绝境,可每次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上天相助。
此事发生在瞿能发动冲锋,朱棣军队即将崩溃时,要形容这件事情,我们必须换用《封神榜》或是《西游记》中的语言:“本是晴空万里之天,突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妖风四起,但见那妖风缠绕营中帅旗,只听得咔喳一声,旗杆折断,大旗落地!”

  这件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风早不刮晚不刮,单单就在这个时候刮起来,这么大的战场,刮点什么不好,偏偏就把帅旗刮断了。若非此事载于正史,也真是让人难以相信。

  南军懵了,这个变故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当时的士兵们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朱棣起兵时房上掉两片瓦,都要费尽口舌解释半天。如今连当打仗的旗帜也被吹断了,就如同做生意的被人砸了招牌,惶恐不安之际哪里还有心思去打仗?

朱棣立刻抓住机会,组织从侧面反攻,结果李军大败。
【第二次中奖】
  这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清澈的河水伴着水声不断奔涌,初春的绿草已经开始发芽,但此时此地的人们并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他们身着盔甲,手持刀剑,即将开始第二次拼杀。
  在战役开始前,双方布置了自己的阵型方位,北军东北向布阵,南军西南向布阵。按说这种布阵方向应该只是无意为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估计朱棣本人也不会想到,正是布阵的方向决定了这场战役的结局。

  双方就在一攻一守中消磨着时间和人的生命,战斗完全陷入了僵局。朱棣和盛庸都在尽全力支撑着,因为他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僵局,总有打破的那一刻,就看谁能坚持下去了。
  他们都没有料错,打破僵局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但却是以他们都想不到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的诡异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情节是这样的:“本是晴空万里之天,突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妖风四起!” 这段话看起来十分眼熟,不错,此段描述曾在白沟河之战中使用过,这里再次使用实在是因为以我之能力,实在无法解释这股妖风为何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刮起来。
  风不但刮了起来,偏偏还是东北风,真是活见鬼,南军的士兵们顶着大风沙,眼睛都睁不开,更别谈什么作战,北军士兵就像赶鸭子一样将他们击溃,盛庸本人见势不妙,立刻收拾人马逃走。他似乎意识到了上天并不站在自己这边。
  朱棣及时抓住了机会,对南军发动了总攻,并最终打败了盛庸。这是他第二次中奖了,两次都有大风助阵,相信朱棣也会认为自己真有天命在身吧。

知乎用户 赵星 发表

朱可夫,
兵临城下,临危受命,bug 般的大局观与神級的操作这些不稀奇,对希特乐的心理弱点把握极其到位,不断勾搭起希的怒火,让他不断犯下旁人难以理解的错误,并见缝插针的把握住每一个,这太难得。
一步一步扳回劣势,最后平推德国,确实牛 B,可惜下场太惨,一代军事天才,哎!

知乎用户 本人纯属虚构 发表

玩了一阵子的钢铁雄心,用的我党。

重开了好几次之后才感受到当初毛主席是多么厉害….

知乎用户 读客熊猫君​ 发表

当然不得不提,军事史上,被称为 “西方战略之父” 的汉尼拔

他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并称为 “欧洲四大统帅”,艾森豪威尔、巴顿心中的战神。

他曾用天才般的战略,率领一支平平无奇的雇佣兵所向披靡,几乎摧毁了整个罗马共和国。

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凭借天才般的战略,带领着原本输的连内裤都没了的迦太基军队一路凯歌,打得罗马军队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布匿” 是罗马人对迦太基的一种蔑称,意为 “无耻小人”。

显然,强盛一时的罗马并没有把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当成什么了不起的敌手。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汉尼拔要么主动出击,和罗马军队正面硬碰硬;要么待着别动,等着罗马打过来再说。

但汉尼拔不是一般人,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

翻越阿尔卑斯山,直插罗马人的后方,直接把战火烧到罗马本土去!

当时,这种想法哪怕只是说说,都会被认为是疯子,但汉尼拔偏偏奇迹般地做到了

他带领着 7 万士兵和 37 头战象,一路奔向欧洲最高的阿尔卑斯山脉。

当时正值冬季,这段旅程远比想象中更残酷:

他们先是两次遭到凯尔特人的伏击;接着被刚刚崩裂的岩石堵在了悬崖边上,很多骑兵连人带马都掉入山涧之中;

雪崩随时都会发生;很多人因寒冷和饥饿和劳累倒下,身后的狼群会啃食它们。

等他们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原本的军队只剩 2、3 万,战象也仅剩 1 头。

虽然损失惨重,但在当时防守空虚的罗马士兵眼中,迦太基人宛如神兵天降,未战先捷。

之后,汉尼拔的军队势如破竹,还打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围歼战——坎尼战役

这是西方军事史上单日死伤最惨重的战役,被视为西方的 “赤壁之战”。

当时 20% 的罗马成年男性战死坎尼,而迦太基的伤亡只有 2300 人

这场战役中,汉尼拔开创性地使用了围歼战术,也就是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坎尼模式。

本质上来说,坎尼模式就是指两阵对圆之后,中间部队后撤,诱使敌人深入自己阵中,然后两翼迅速合拢包抄,把对方围歼。

或许也有人会说:以攻为守,包抄战术,这些我们早就用烂了啊,这也算了不起的发明吗?

但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在汉尼拔之前,西方人几乎没有任何战略可言。

他们的战争就是两军对砍,要么你打死我,要么我打死你,一直打到剩最后一个人为止。

正是在汉尼拔之后,西方人才真正有了战略意识和战术思维。

也正因如此,连对手罗马人,都将汉尼拔称为 “战略之父”。

罗马皇帝莫里斯一世在《战略》中更是称汉尼拔是 “战略家和领导者的典范”

两千多年后,将汉尼拔视为老师的拿破仑沿着同样的路线,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带领一支同样平凡的军队,奇迹般地荡平了意大利平原,并留下了著名的**《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一战时期的德国参谋总长**施里芬,**对坎尼模式痴迷不已,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使得德国在一战初期所向披靡。

再之后的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自幼年时就对汉尼拔的战略深感崇拜,终其一生都试图在现代战争中重现坎尼战役。

另一位美国天才将领巴顿将军,则直称自己是汉尼拔的转世者。

直到今天,汉尼拔的战略仍是全世界军事学院不可忽视的一课。

这位天才战略家对战争环境的精准判断和有效利用,深刻启迪了后世:

战略不是死知识,而是一种随机应变的实战技能

正如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机械战争之父” 查尔斯 · 富勒所说:

“征服高卢人的不是罗马军团,而是恺撒;令罗马人战战兢兢的不是迦太基士兵,而是汉尼拔。

不幸的是,由于迦太基王国覆灭,关于汉尼拔的文字记录几乎全部湮没。

我们只能从罗马人的记载中,一窥曾经的辉煌。但部分记载或残缺偏颇,或自相矛盾。

为了还原真实的汉尼拔,斯坦福大学教授、汉尼拔研究专家帕特里克 · 亨特进行了数十年的实地考察,走遍了汉尼拔经历过的每一个主要战场,写出了这本**《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的一生》**。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伟大事迹,作者对汉尼拔本人的部分传闻也进行了深入调查。

例如,关于汉尼拔吃人肉的传闻,作者在书中进行了细致说明,解释这只是罗马人对汉尼拔残忍无道的夸大宣传;

关于汉尼拔是从哪里翻越了阿尔卑斯山,作者花费了 20 年,仔细考察过至少 30 座山峰;

最惊艳的是,作者还将地形、气候与史料紧密结合,从全新角度解释了汉尼拔的战略选择。

特殊的排兵布阵方式,迫使罗马人在严寒的冬季穿越冰冷的特雷比亚河,战力严重受损;沃勒图尔努斯战役中,利用沼泽地和夜色做掩护;坎尼战役中,迫使罗马人迎着阳光和尘土作战。

如果你也是一名军事迷,或者对汉尼拔的一生充满兴趣,那这本**《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的一生》**就是你的不二之选!

知乎用户 凉白开 发表

八万红军在百万国军的围追堵截中长征两万五千里从江西跑到了陕西,成功的跳出了国军的包围圈。和日本人打了八年后由四万发展到一百二十万又和国军过招三年解放了大陆,一年后在毛子的有限支援下开始和拥有所有先进武器的十六国联军过招,在没有制空权的前提下仅靠陆军把以鹰酱为首的十六国联军按在地上摩擦了四次,两败俱伤了一次。结束了自一八四零年开始的每次对外战争必败的痛苦经历。十年后把拥有世界上两大超级阵营支持的曾两次打进北京城的白象打到崩溃。这个在战争史上应该是开了挂吧!

知乎用户 Ural 发表

1962 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对印自卫反击战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击溃印军一整个炮兵营事后作战报告的名言

战斗总结

战斗小组在与主力失联的情况下 ,孤胆插入敌纵深 7.5 公里 。历经 5 次战斗 ,攻占 3 个炮兵阵地 ,毙敌 1、2 级准尉以下 7 名 ,缴 87.6 榴弹炮 7 门等多种装备 。自己无一伤亡 !战后,庞国兴荣立一等功 。并被国防部授予 : 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友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荣立二等功 。王树声大将会见庞国兴

副班长庞国兴和两个战士迷了路,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三人战斗小组一路迂回先是击毙了一名印度指挥官,然后绕过山头,占领了印军炮火阵地紧接着充分发挥我军游击战特色,击退了敌人 200 多人的反击。最后与大部队汇合。

在战后的报告中庞国兴说出了那句名言

敌人非但不投降

还胆敢向我还击!

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十月 20 日七时 30 分,解放军已向入侵可节朗的印军阵地发动炮火袭击。战争正式打响。

入侵克节朗的印度第七步兵旅,曾在二战中多次击败日军,德军,号称印度的王牌旅在我军的火炮压制下,仅仅开战一个小时,印度指挥官达维尔准将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必须里在我军半个小时的炮击中被击毙 400 多人。仅仅一天的时间里号称精锐的第七旅就被击溃,敌旅长达维尔准将被俘我军指挥官张国华笑称:“这么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 33 年,还是头一次!”

知乎用户 卓远历史君 发表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千余年前,一名少年侠客的洒脱与豪迈,深深打动了李白。经过他的深情咏颂,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形象。

在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战场上,有一位史诗级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在创造了现代战争中至今无人打破的一项纪录后,“深藏身与名”,悄然返回乡里。1953 年,在志愿军司令部首长的过问下,直接通过《人民日报》发出寻人启事。

终于,时年 28 岁的英雄在河南被找到。当时,他已在一家招待所里当服务员近 2 年,期间无人知道他的真实经历。

这不是艺术形象。

这是真人真事。

1、全国寻找失踪的特等功臣

1953 年,《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刊播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登记牺牲的特等功臣,据猜测仍然活在人世,希望本人或者知道其下落的人员,积极提供线索帮助寻找……

现在,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雷保森。

全国寻找失踪的特等功臣雷保森,源于中国人的一个古老传统:因为 “死不见尸”,所以 “活要见人”!

几经周折,一位河南省招待所的服务员进入大家的视野。当确认无误的消息传出来后,与他朝夕相处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不敢相信这个沉默寡言,工作积极认真的年轻人居然是罕见的特等功臣。

雷保森重返军队。他先是担任第 26 军警卫营一排的排长,又升任长山要塞猴矶岛守备连的连长。但是,雷保森身上的 18 处战伤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尤其是肩上的一颗子弹、肺叶下的一块弹片因无法取出,更让他倍受折磨。再也无法胜任艰苦军人生涯的雷保森,只好于 1955 年退役。

1957 年,在建国八周年的国庆观礼台上,雷保森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十一当天,彭老总在家中请客吃饭,到场的唯一客人就是雷保森;3 天后,毛主席在家中请客,宴请的同样只有一个客人——雷保森……

雷保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抗美援朝结束后志愿军被授予的特级英雄、特等功臣只有 2 位:黄继光、杨根思,他们均已牺牲。一级英雄、特等功臣只有 51 人,其中有人们熟知的邱少云、杨连第、王学风、孔庆三等人,他们也均已牺牲,战场凯旋的幸存英雄只有 30 人,比如人们熟知的空军战斗英雄王海等人。

雷保森在活着的一级英雄、特等功臣中,创造了全世界一项现代步战最高纪录:以步兵装备在反坦克战斗中,单次击毁 11 辆 M4A3E8 坦克、1 辆吉普车,同时还打败了美军第 3 师 1 个加强连的进攻。

这样的特等功臣,当然值得享受特殊待遇。

2、一部真实的 “抗美神剧”

现在,人们常诟病所谓的 “抗日神剧”。

雷保森在朝鲜战场上,“自导自演”的一部 “抗美神剧” 却是真实的!

为什么没有人把它搬上银幕?

主角:雷保森,时任志愿军第 26 军 78 师 234 团 3 营 9 连 2 排 4 班的班长。

配角:战术组长王国明、机枪手李云标、副射手周士武和陈永华、火箭筒手黄辛田;战士阎银光、梁新发、袁德和。

地点:朝鲜七峰山下 299.3 高地 148 阵地。

雷保森和战友 9 人守卫的 148 阵地,西临清潭川,唯一的公路从西坡穿过,山体被切割成 3 米高、200 米长的断崖,公路两端各有一个隘口。无疑,这样的地形最适合打伏击。

经过短暂的讨论,雷保森把战友分成 5 个战斗小组,分别是:火箭筒组、步兵突出组、机枪组和 2 个近战突击组。

这部大剧是 1951 年 3 月 27 日 14 时开始的——

美第 3 师的 1 个加强连,在 12 辆 M4A3E8 坦克掩护下杀来,其中 3 名美军坐着一辆吉普车冲到最前面。当美军的全部坦克都进入伏击圈后,雷保森果断下令开火,黄辛田手中的火箭弹一发命中一辆坦克的发动机尾舱,这辆坦克立刻烧成一团火球。

突然被打的美军士兵乱作一团,雷保森指挥机枪组一边扫射,一边率领 2 个突击组冲下山来,用火力分别封锁隘口两端,并用反坦克手榴弹把隘口处的最后一辆坦克炸毁,使美军无路可退,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至此,美军的 “一字长蛇挨揍阵” 彻底瘫痪,首尾不能相顾。随后,这部 “抗美神剧” 进入高潮期——

雷保森见一辆美军坦克打开舱盖,一名美军探出头来观察情况,于是一个箭步跳上坦克,没等美军士兵反应过来,就把一枚手榴弹塞进舱盖,回身翻滚到山地岩石下,轰隆一声,这辆坦克被炸毁。

另一辆美军坦克加大马力驶来,企图用履带碾压雷保森。雷保森敏捷地窜到一侧,“只要你压不死我,我就炸死你!” 雷保森随手把一颗反坦克手雷塞进坦克履带里,轰隆一声,这辆坦克也被炸毁了。

此时,各战斗小组已全部冲进公路,不断向挤成一团的美军坦克扔出反坦克手榴弹,前后不到 10 分钟,11 辆坦克全被炸瘫。

胜利了!雷保森和战友全部返回阵地。突然发现还有 3 辆坦克虽然无法行动,却保持着一定战斗力,用机枪向 148 阵地扫射,并召来 5 架 F80 流星式战斗轰炸机助阵。雷保森决定再次出击,他率战友冲下山崖,扔手榴弹、用机枪扫射,很快 3 辆坦克连同其中的美军士兵全部报销。

此时,美军第 12 辆坦克正掉转车头疯狂逃窜。哪里跑!雷保森和战友分梯队 3 次试图接近这辆坦克实施攻击,但是因为已拉开距离,坦克的机动和装甲防护优势得以发挥,最终这辆坦克侥幸逃脱。

9 名志愿军战士用步兵装备的手榴弹、机关枪,在反坦克战斗中单次击毁 11 辆坦克、1 辆吉普车,还打败了美军第 3 师 1 个加强连的进攻。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现代步战最高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想必未来也不会有人打破。

更难以打破的是,创造这一纪录的志愿军,在这次战斗中的伤亡率是——零!

3、一个奇迹:雷保森还活着

历时不足 30 分钟的战斗结束了。

雷保森和战友创造了这个军事奇迹,很快传遍全军。当天傍晚时分,78 师就把雷保森和战友们的事迹上报了志司,提出授予 9 连 2 排 4 班 “反坦克英雄班” 荣誉称号;给雷保森记一等功,授予 “一级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其他战士也分别提请记功。

也许是为了给雷保森的军事奇迹增加更多的传奇,瞬息万变的战场给雷保森开启了一个命运的漩涡。

报告提交上去,没等批复下来,新的战斗于次日打响——9 连 2 排 6 班的战士与美军遭遇。危急时刻,雷保森率 4 班全体战士奉命前去支援。但是这次美军吸取前一日被炸毁 11 辆坦克的教训,调整战术,稳扎稳打,加之有强大的地面和空中火力优势,志愿军 2 个班的战士在连续打退美军 7 轮进攻后,多数人壮烈牺牲了。

最终,在美军发动第 8 轮进攻时,志愿军的阵地虽然没丢,但只剩下雷保森、周士武两人还活着。经过激战,他们的子弹打光了,雷保森还身负重伤。

怎么办?雷保森命令周士武撤退,掩护他滑下山崖,跳出了美军的包围圈。数百名美军冲上阵地后,发现只有雷保森一个人,而且枪中已没有子弹,幻想着把他俘虏。

只有战死的志愿军,没有当俘虏的志愿军!雷保森怀着这样的信念,把武器摔碎,在美军靠近自己的时候,纵身跳下数百米高的山崖。

在任何人看来,这纵身一跳,断然没有生还的可能。

只身脱险的周士武也这样认为。他返回部队后汇报了战斗经过,78 师马上把雷保森的英勇事迹向上报告,随后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追认雷保森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

数月后,七峰山战役结束。在打扫战场时,志愿军收殓安葬了大批牺牲的战士,在有意识地反复搜寻中,始终没能找到雷保森的遗体。

在现代网络语言中,“深藏身与名”被讹传为 “深藏功与名”。其实,只改了一个字,却更能体现这种“深藏” 的价值。

雷保森就是这样的人。

原来,跳下山崖的雷保森在摔断 7 根肋骨、昏迷数小时后,在当天夜里苏醒过来,又恰巧被 2 名过路的朝鲜老乡发现。随后,雷保森被送往志愿军的战地医院,紧急救护之后又送往大后方的医院。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雷保森部分恢复了健康,但因为已不具备重返部队的身体条件,被辗转送回国内,不久后办理了转业手续,回到老家到河南省招待所当了一个服务员。

当然,他不知道 78 师的指战员们,有一块心病压放了 2 年:雷保森有没有可能还活着?既然 “死不见尸”,那么必须 “活要见人”!

1953 年,在志愿军司令部首长的过问下,78 师直接通过《人民日报》发出寻人启事,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当雷保森的身份被最终确认后,面对上级询问他 “还有什么个人要求” 时,雷保森只说了一句:战友都死了,我还活着,哪有资格提什么要求。

当国庆八周年典礼的领导人,握着雷保森的手感慨 “没想到你还活着” 时,雷保森只是憨厚地笑着……

这不是故事。

这是历史。

参考文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战斗在朝鲜》、《中国大百科全书 · 军事》、《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传》、《中国人民志愿军人物志》,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

知乎用户 长风 发表

对 @安森垚 答案的评论。

你的两个关键词:侵略、同化。来,我们讨论一下这两个词。

侵略,你说汉朝对外战争都是侵略。来,我们回忆一下什么是侵略。

近处,中国被欧美列强侵略,输了,给钱给地……

远处,古罗马与迦太基,打仗,输的国家要给钱,灭了国,要屠戮干净,像古罗马迦太基那种不共戴天之仇,得毁了城之后再撒上盐……

宗旨就是,胜者通吃败者,于败者为所欲为。

以你的史料,汉灭了南越闽越,民众归附汉朝,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侵略么?这是侵略者对被侵略国家的态度?不屠戮人口、不劫掠财富,仗打完了就完了,大家平等、安生过日子,有这样的侵略?

归降的滇王,汉朝让他’复长其民",南疆与众国作战,“很难真正控制”,降了又叛。有这样的侵略?已经打胜了,打服了,却没有以为所欲为的姿态要求败者给钱给美女,有这样的侵略?把原来的滇王放回去,让他 “复长其民”?打完了仗,除了服从中央,其它什么都不变,有这样的侵略?

了解你极度赞赏汉军屠城的 “伟业”,敢问,汉军打下了多少城池,屠了几个?蒙元军队一路屠城,有几个投降的?汉军又收降了多少城池?

同化。同化是单向的移风易俗。敢问,你觉得上面说的归降的众多外族的人,在汉朝治下得到安置,汉朝对他们与原先汉朝的子民,有不平等之处么?发生了汉人对他们的单向移风易俗么?不同族群之间发生的移风易俗,是在外力的强制下发生的单向影响吗?

侵略、同化,是那个自认一脉相承、实则不共戴天的古罗马、日耳曼 - 盎格鲁萨克森民族最爱挂嘴上的,我觉得你把他们念念自喜的 “伟业” 与中华先民一视同仁,是对中华民族的不公。

知乎用户 子敬 发表

刚好写完一篇关于这个人的文章,看到关于这个人的问题,怒答一发。

说到 bug 级别的人物,一定不能忘记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将军。

他,一个芝麻大小的小官,君主失德,他预先料到国家会有这么一天,于是做好充分准备,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带领全族逃往国家最后的两座堡垒。

恰好这座城市的大夫战死,他就被全城百姓推举出来,对抗五国联军,忘了提一点,联军的主将是乐毅。

他首先要把这么强力的对手给搞掉,灵光一闪,反间计迫使乐毅逃往赵国。

其次他要振奋军心,命令百姓吃饭前必须在庭院里摆出饭菜祭祀先祖,结果引来飞鸟在城市上空盘旋。

在那个愚昧的年代,他散布流言:有天神帮我们。随即把一个小兵扮作天神,宣称所有命令来自天神。

接着散布流言:我们什么都不怕,最怕你们割掉俘虏的鼻子啦!

于是投降的俘虏都被割掉了鼻子,再也没有人敢投降。

接着散布流言:我们什么都不怕,最怕你们刨祖坟啦!

于是从城头上看见自家祖坟被刨,尸体被翻出来烧掉,将士们都痛哭流涕纷纷请求决一死战。

他还是觉得不过瘾,打发城内的富豪贿赂联军将军:这是我全部家当了,只求将军在城破之后放我全家老小一马。

最后使出压箱底的绝活:搞来千把头牛,牛尾巴蘸油,牛角绑上刀。

找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点燃牛尾巴,发狂的牛直冲联军大营,吓得联军将士魂不附体,他率领将士们趁势杀出。

很快他率领军队扭转之前的劣势,将国家的七十多座失地全部夺回,把联军逐出国境。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他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个国家的君主,但是他没有,他反而迎回太子。

后来他做了宰相,有一次听到别人说他坏话,他反而把那个说他坏话的人举荐给国君。

即便这样他还是受到猜忌,最后他邻国的君主用五十多座小城买下了他。

可是他的心终究是死了。

联军是燕、秦、赵、魏、韩,他所在的国家是战国时期最肥沃的齐鲁大地,他的官职小到什么程度:一个街边的城管。

这个人叫做田单,有着王室那么一丢丢的血脉。

所有人都以为齐国要灭,所有人都认为复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是田单,整整五年殚精竭虑支撑着国家最后的一丝门面,可能有人会问:太子去哪了?我只能说:隐姓埋名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这样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 “英雄”,有句话说的是:灭人其国,必先去其史。我想说的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知乎用户 湛蓝 发表

德军士兵帅比明星,4 年时间升到营长,肺部被打穿依旧活到 52 岁

二战时期,德国军人的整体战斗力是交战各国所公认的最高等级。其中有一位名叫布鲁诺 · 欣茨(Bruno Hinz)的德军士兵的经历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在二战爆发之初,他仅是一名普通小兵,但经过数年的冲锋陷阵,尤其是在苏德战场经历了无数残酷的血战之后,他以惊人的速度晋升为营长。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在战争中数次身负重伤,还被子弹击穿过肺部,但都奇迹般地康复,并幸存到了战后。

■布鲁诺 · 欣茨在 1943 年 12 月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之后的标准照,很帅的精神小伙一枚。左图是经过现代电脑技术上色后的版本。

1915 年 8 月 25 日,欣茨生于德国萨克森的彼得斯多夫(Petersdorf)。1936 年 10 月 1 日,他在慕尼黑加入党卫队 “德意志” 旗队第 10 连,之后参加了德国吞并奥地利及占领捷克苏台德区的行动。1939 年 9 月二战爆发之时,欣茨还只是党卫队特别任务部队的一名普通小兵,没人会料到他在之后的战争中会屡立战功,以火箭般的速度晋升并获得数枚高级勋奖章。

1940 年 5 月的法国战役期间,欣茨第一次严重受伤,在医院休养了几个月,期间他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和黑色战伤勋章。伤情痊愈后,他在 9 月 21 日被提拔为党卫队小队长、候补军士。1940 年 12 月到 1941 年 5 月间,欣茨先是被分配到 “德意志” 团补充营,然后进入党卫队不伦瑞克 (Braunschweig) 军官学校学习。

■二战期间的党卫队不伦瑞克军官学校大门,一队学员正在列队出操。

经过 6 个月的军校学习,欣茨被分配到 “维京” 师,1942 年 1 月 30 日晋升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少尉,指挥 “西欧” 装甲掷弹兵团第 2 连。1943 年 4 月 17 日,经历了诸多血腥战斗的欣茨获得了金质德意志十字奖章。1943 年 9 月,他指挥的连队奉命掩护师主力通过第聂伯河(Dniepr River)上的一座桥梁,抵抗住了占绝对数量优势苏军部队的猛烈进攻,最终使得 “维京” 师成功渡河。在这场战斗中,欣茨再次身负重伤——肺部被子弹击穿。这是一处致命伤,一般受这种伤的人都会痛苦地咳血死去,但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回到德国本土养伤。

■1943 年第聂伯河战役期间,德军官兵在河岸边组织防御。欣茨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卓越战功,但自己被击穿肺部,依靠强健的体质和及时的救治活了下来。

1943 年 11 月 9 日,欣茨在德国本土的医院里晋升为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中尉, 12 月 2 日获颁骑士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东线的卓越表现。在医院休养半年后,欣茨于 1944 年 2 月回到部队,担任 SS 第 17"古茨 · 冯 · 伯利欣根" 装甲掷弹兵师第 38 装甲掷弹兵团第 1 连连长。在诺曼底和圣洛地区的艰苦战斗中,他成功指挥连队冲出盟军包围圈,回到德军防线一边,因此在 1944 年 8 月 23 日以中尉军衔获得第 559 号橡叶饰。

■SS 第 17"古茨 · 冯 · 伯利欣根" 装甲掷弹兵师士兵,该师在 1944 年的诺曼底战役中给盟军造成了很大损失。欣茨在这次战役中因率部成功突围而获得橡叶饰。

随后,欣茨来到著名的巴德特尔茨 (Bad Tolz) 党卫队军官学校进行二次深造,11 月 9 日晋升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上尉。1945 年 1 月 20 日,他返回 “古茨 · 冯 · 伯利欣根” 师担任营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晋升速度,要知道 4 年多以前的法国战役时期,欣茨还是一名普通士兵。1945 年 3 月底,欣茨在德国本土保卫战中被美军俘虏,被关进战俘营。

在战争中,欣茨从一名普通士兵升到营长位置,在一线经历了大小上百次战斗,数次身负重伤,除了带橡叶饰的骑士十字勋章,他还获得了极为珍贵的金质近战勋饰,仅凭这点就足以证明其勇冠三军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然而,过多的伤势也使战后欣茨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太理想,1968 年 2 月 28 日,他在慕尼黑逝世,终年 52 岁。

■布鲁诺 · 欣茨在 1944 年 9 月获得金质近战勋章之后的一张标准照,同年 7 月他还获得了金质战伤勋章。

金质近战勋饰的授予数量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勋章的极高荣耀地位。据 1945 年 4 月底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和陆军人事局文件记载,金质近战勋饰一共只颁发了 650 枚。要知道,二战期间累计有 1800 多万人在德国军队中服役,骑士十字勋章颁发的数量是 7300 多枚,其中橡叶饰是 890 枚。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金质近战勋饰的颁发数量甚至比橡叶饰更少,可见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再考虑到在地面进行近战的残酷性,经历数次肉搏后幸存下来的几率,那些金质近战勋饰的得主无疑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超级猛男和战争的幸运儿。

知乎用户 喘气的虾米 发表

朱棣,他的叛乱成功伴随了大量神迹。

明史为清代所编修,基本没有美化朱棣的动机,看看明史说了些什么:

1. 燕王临时驻扎孤山,巡逻骑兵回来报告说白河流急不能渡。燕王祈祷于神,说兵到则冰合,于是调配军士。李景隆暗中派都督陈晖侦察朱棣的布军情况,从左边绕道朱棣军后。朱棣分军还击,陈晖军士争先渡河而逃,此时河中冰块突然溶解,溺死者不计其数。

2. 看看很关键的白河沟之战

朱棣气愤地说:“我不进攻,敌人就不会退却,必须战斗。” 又以劲卒突袭景隆背后,前后夹击,正好旋风四起,李景隆军旗被折,朱棣趁风放火奋起反击,斩杀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3. 夹河之战

当天又战,从早七时战到下午三时,两军各有胜负,突然刮起东北风,尘埃遮住天空,燕兵大声呼喊,乘风杀敌,盛庸大败。败走德州。

4. 所谓仁德的猪对手

朱允炆下令不让伤了朱棣,给个朱棣一个加成神盾,到哪朱棣都亲自冲锋,对面箭矢都不敢招呼。

纵观几千年历史,在政治斗争上这么幼稚的,没有几家,宋襄公勉强算一个。

决胜负的几战,朱棣都是靠天吃饭,尤其两次妖风四起神助攻,果然是位面之子。

知乎用户 厉无咎 发表

单从军事上来说的话,例子太多了,如果换个不一样的角度从政治上来看,“日俄战争”及此前的 “甲午中日海战” 值得一说,因为日本全国从政治上进行了一场国家级的豪赌,纵观世界历史,这一幕也并不多见。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积蓄国力,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早在 1874 年便同清政府签订了《北京专条》,讹诈了清政府 50 万两白银,并实际占有琉球,1879 年正式吞并琉球改名为冲绳。
日本经过约 30 年的改革发展后,国力已十分强大,是时候要实现其以中国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 了。其所制定的步骤是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当时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 “自强”、“求富”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 “同治中兴” 的假象。清朝于 1888 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政府每年拨出 400 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前八分别是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匈帝国、意大利、美国)。
当时的北洋水师至少表面上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日本方面尽管自 1890 年后便以国家财政收入的 60% 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 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以赶超中国,但日本想要战胜中国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在如此的背景下,日本即将要发动的这场 “甲午中日战争”,无疑是一场赌国运之战。
1984 年 7 月 25 日,日本对清政府不宣而战,日本是 “毕其国力于一役”,清政府是 “能打则打,不能打就保命”,战争的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大获全胜。
日本这次赌的国运是赌赢了,狠狠的赚了一大笔,通过这次战争,日本的整体实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而对中国来说,这次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也是空前的,战争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李鸿章作为中方代表和日方代表伊藤博文谈判时,伊藤博文对李鸿章道:“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问:“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马关条约》彻底改变了中国和朝鲜的属从地位,朝鲜从此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要求中国赔偿 2.3 亿两白银,加上战利品共 4.6 亿日元,这相当于 1893 年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的 3 倍还多,后来还增加了 3000 万两的 “赎辽费”;日本军队暂行占领威海卫,由中国政府每年付占领费库平银五十万两,在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领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等。
中国从此一蹶不振,经济命脉被列强所控制,而日本的国家实力则大大提升,依靠巨额赔款,建立了金本位制,实现了与欧美的金融接轨,同时又有了实力开始新一轮的扩军备战和殖兴产业,日本国内的经济又一次腾飞。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在中国的利益皆受到威胁,于是由俄国作为主力,上演了一出 “三国干涉还辽” 的闹剧,日本虽然从清政府得到一笔 3000 万的 “赎辽费”,但其被俄国所干涉被视为奇耻大辱,俄国和日本都在争夺东亚的利益,日本若不铲除掉俄国这个障碍,那难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梦想。
于是日本便进行了一次长达的十年的战争准备,至 1903 年,日本战时兵力已达到 40 万人,海军舰只总吨位达 26 万吨,而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地面部队为 24 万人,舰只总吨位 19.1 万吨,日俄双方的实力是势均力敌。
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称:“日俄战争对于帝国而言,乃是前所未有之大事,关系国家安危盛衰,故而不能不慎重考虑,以周密确定庙谟。”足见日本对即将发生的 “日俄战争” 的重视程度,同时日本在外交政策上取得了英美的支持,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
而俄国方面却掉以轻心,认为日本国土狭小、兵力不足、不堪一击。远东一直是俄国的次要战场,其 90% 的兵力部署在西线,俄军总参谋部迟迟没有制订统一的对日作战计划。即便如此,俄国的整体实力还是强于日本,日本要取得战争胜利,可谓是 “富贵险中求”。
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尝到了甜头,又一次走上了 “赌国运” 的战争。同样是不宣而战,同样是“毕其国力于一役”,1904 年至 1905 年,这场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
这场战争以日本获胜结束,日本再一次赌国运又赌赢了,但对日、俄、中三国都是巨大的损伤,被称作 “第零次世界大战”, 日本的代价是死亡 8 万余人,俄国的统计数字波动比较大,为战死 34000—52623 人 ,病死 9300—18830 人,伤 146032 名,被俘 79000 人。
俄国被迫于 1905 年 9 月 5 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 “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将由长春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
从此,日本跻身于争夺亚洲乃至世界霸权的列强行列,逐渐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节选自我的文章:日本,不要命的赌徒

知乎用户 小小神行猪​ 发表

当然是孙武啦!
你以为孙武打了一辈子仗然后总结出一本《孙子兵法》?错!人家是一天兵都没带过,先把《孙子兵法》写完了,然后出山,一生未尝败绩!比隆中对什么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都说实践出真知,结果孙武告诉你,只要智商碾压,可以先出真知再去实践。

知乎用户 脸上花 发表

于谦,好像没看到有人答。
力挽狂澜,一个人,使得靖康没有重演。当时是看哭了。

知乎用户 云开 发表

我也说个人,大名鼎鼎的格利高里 • 拉斯普廷。

初期是个农民,还不识字,然后成了个西伯利亚的东正教小修士;

20 岁去朝圣,希腊。回来后就变了个人了,会预言也会治病了;

他被认为有超自然力量,因为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太子治血友病。成名了。在皇宫里变神的使者了,后因影响沙皇战争策略,使军队惨败。

后来尤苏波夫殿下决定刺杀他,一开始给他送去投放了氰化物的美酒以及糕点,可是他却任何反应都没有(我更倾向于他没吃),于是尤苏波夫用了更直接的方式,在背后朝拉斯普廷开了一枪。看到拉斯普廷倒下后,他以为再也不用看到这个讨厌的人了。

万万没想到,当尤苏波夫走进检查拉斯普廷的伤口时,拉斯普廷突然醒了过来并试图逃跑,于是尤苏波夫以及他的手下又朝拉斯普廷头部开了两枪,最后还拿棍子狠狠殴打一番,最后用毯子卷起拉斯普廷,扔进了河里。

可是,当他的尸体被发现时,尸检官检查后断定真正导致他死亡的是河流的低温,意思之前那些_枪伤,棍棒的伤害其实都没让他受到致命伤害。
也就是兼具魔法输出属性以及肉盾特质的魔武双修者啊。
其实关于这人还有一桩小八卦,丁丁长为
__27.3cm,琅琊榜单上排名第七。
这压根就是种马小说里的主人公啊。
_

知乎用户 贾公 发表

1 福康安率军冬季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大破尼泊尔,那可是古代呀听着就是神话了。

2 汉族将军和穆斯林决战于巴格达城下,对,长子西征。

知乎用户 李远松​ 发表

楚霸王项羽,他在中国战争史上,绝对是一道 bug 般的存在。在项羽只有 30 岁的短暂人生里,却取得了众多大战役的胜利,当中有不少更是以多胜少,以弱克强的经典战役。正如项羽临终前自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所以,后世也有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之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回顾下,项羽这个 bug 级人物的辉煌一生:

巨鹿之战

前端

楚国大将本是项羽叔叔项梁,项梁将熊心立为楚怀王,集楚国军权于一身。

项梁多次与秦军交战,均以胜利告终,又打败了秦军主将章邯,遂轻视秦军而有骄色,宋义建议加大对秦军的防御,项梁不听。

章邯趁楚军轻敌,夜衔枚而击之,楚军大败,项梁战死。

章邯大破楚军,以为楚国兵不足忧,遂进攻赵国,大败赵军。张耳与赵王逃离邯郸,躲入巨鹿城中。

楚怀王以宋义为将军,以范增、项羽为副将,带兵救援赵国。

战况

秦主将是王离,他是蒙恬之副将,所帅军队为秦朝长城守卫军,蒙恬在两年前被秦二世处死,当时这支军队人数为 30 万,在这里暂且当它为 30 万。秦另一主将为章邯,章邯在农民起义中撑起了即将破灭的秦朝,他的作战大多以胜利告终,虽然年轻,但不失为国之栋梁,所帅军队达 40 万。章邯最开始带领的是奴隶、邢徒组成的杂牌军,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军队主力已经全部换成了经过训练的秦国人。

王离军主攻巨鹿,章邯军负责守卫秦军粮道,巨鹿城岌岌可危,诸侯们来救援的军队达十余支之多,全部坚守堡垒,不敢与秦军交战。楚军主将本是宋义,宋义欲坐山观虎斗,迟迟不与秦军交战,项羽一怒之下斩杀宋义,凭借项梁的威望,成为了这支军队的控制者。楚军人数先已不可靠,据战况推测不过 8 万。项羽命 2 万人的先遣队先渡河与秦军交战,多次交战得利(不可能是两万部队与 70 万人交战,基本都是与同规模的小部队交战,因为虽是围城,也不可能所有部队聚集到一起,有的部队需要负责粮草、巡逻、防守等任务)。

项羽遂破釜沉舟,令军士只带三日粮草,直接进攻章邯军主营。当时诸侯的将军们在壁垒上观看,只见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秦军如旷野上的野草一般随风而倒,楚军呼声震动天地,诸侯军无不揣恐不安。

项羽击溃章邯军后,诸侯联军一同进攻王离军,,秦军大败,王离战死,遂解巨鹿之围。(不要觉得正面交战以少胜多就不可思意,军阵的中心或右翼、左翼被击溃,都有可能导致军士内心防线被击溃。抓住优势让敌军后退和溃逃,都可以将战场演变为单方面的屠杀!)

关于项羽是怎样在这次战斗中列阵、下令的,我无法复原,只知道项羽凭借不足十万的军队,击溃了章邯 40 万主力;凭借来救援却不敢交战的诸侯军,解救了巨鹿之围。


巅峰之作:彭城之战

事实上,相比于上面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才是项羽军事生涯中的巅峰之作。在巨鹿之战中,楚秦军力比还不过是 1:6,可彭城之战中,楚汉军力比则是达到了惊人的 1:19 之巨。当时,刘邦手上所统领的各路诸侯联军,总兵力加起来达到了 56 万人,而项羽仅率了区区 3 万骑兵回救彭城。此战兵力差距之大,古往今来都是十分罕见的。

不仅如此,那时项羽还需要面对国都沦陷、双线作战、远程奔袭、后勤缺乏、孤立无援等一系列的困境。项羽在彭城之战中所面临的,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绝境。

然而,本该稳操胜算的刘邦,最后却被项羽硬生生的击败了。此战中,项羽率领本部精锐骑兵 3 万马不停蹄远程奔袭彭城,并且不加休整直接冲击 56 万汉军的防线。楚军在半天之内便击溃汉军,先于彭城近郊,斩汉军 10 余万人。

紧接着,项羽又率军追击刘邦败军,将汉军赶至睢水边上,再斩 10 余万人。然后,再将其余汉军溃兵悉数赶入睢水,致汉军溺死者不计其数。最终,刘邦只能率 10 余骑兵勉强突围,他的家眷多数被项羽所擒获……

最后的疯狂:垓下之战;

项羽即便是到了英雄末路的时刻,仍旧迸发出可怕的战斗力。在人生最后的垓下之战中,项羽以十万疲惫之师,力战刘邦的六十五万汉军。

而在最后的大决战之前,项羽的楚军虽然已士卒疲惫、粮食告绝,但仍旧在固陵之战中,将追击自己的刘邦给击溃。迫使刘邦采纳张良之策,至信给韩信、彭越等人,许诺给他们进一步封地,才换来各路汉军对项羽的合围。

最后,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纷纷率军与刘邦本部汉军会合。垓下之战,汉军共计投入兵力达六十五万,整整是项羽楚军的六倍之多,并从西北南三面形成对项羽的合围。

然而,即便是在敌众我寡,大势已去绝境中,项羽还是凭借区区二十八骑,硬是在汉军重围中来回冲杀,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围至乌江边上。


但论军事统帅能力,他却对是千古难遇,称之为 bug 级的将才,丝毫不为过。

知乎用户 Victor 发表

我觉得朝鲜战争能和美国打个平手已经很难得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日常乳印

知乎用户 马十三 发表

相信大家都记得邓世昌最后要撞沉吉野号。

之后 1894 年的事大家也都知道,致远舰被鱼雷击沉。邓公含恨而死。

10 年后,1904 年,吉野号被友舰春日号在规避水雷时拦腰撞沉。细思恐极,“撞沉吉野” 似乎成了一个诅咒。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知乎用户 知青田野​ 发表

熊向晖,韩练成,郭汝瑰,可惜他们建国后都没受重用

知乎用户 开饭仪同三司 发表

有啊有啊,装甲先锋马励武将军,独创的坦克上城墙战术,从古到今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知乎用户 韩小歪 发表

美帝二战时期的氪金损管

知乎用户 徐懋轩 发表

驱逐舰雪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83 年前的江西,有一支军队遭遇灭顶的灾难。由于领导人的失误,原本朝气蓬勃的军队被四面合围,即将被消灭。

这支军队的战士,什么样的人都有。

老实巴交的泥腿子、抽过大烟的兵油子、进过大牢的小痞子、分到土地的小农民,都在理想主义的感召下,汇聚到这面大旗之下。

怎么才能活下来?

当时的快递大队长,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他占据了东南五省,还有长江出海口。所以他能够买国外的好东西,送给国内的各个军阀。

而江西的这支军队,也受到了他的帮助。经常能够在他手中取得一些物资,比如枪、炮、粮食、银元之类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们进行了 380 多次战斗,攻占了 700 多座县城,击溃数百个团的敌军。

为了去的这些成绩,他们从出发时的 8 万人,减少到 1 万余人。

一年时间,他们用双脚丈量了这片土地,共行程 25000 里。经过 14 个省份,翻越 18 座大山,横跨 24 条大河。

其中,还有万年不化的雪山和荒无人烟的草地。

经过这次长途行军,他们找到了一片休养生息的黄土地,在这里,他们满血复活。

14 年后,他们冲向四面八方,硬生生的让天地换了颜色。

知乎用户 find goo 发表

唐朝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擒天竺王阿罗顺,后来一不小心毒死了唐太宗李世民,书上都不写。

改变了印度历史,改变了吐蕃历史,改变了唐朝历史。

由于故事过于离奇,至今印度人不愿相信一千多年前败给了中国,败给了王玄策一人。

于 70 年代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王玄策于公元 665 年的造佛像题字,1990 年 6 月在西藏发现《大唐天竺使出铭》,揭开了这段传奇史的真实性。

知乎用户 白丝控骑士团团长福音 发表

大魔法师刘秀,一发大陨石术结束战斗

知乎用户 提点意见 发表

中国军人啊!,从红军开始,志愿军,到后来的 PLA,整个就是个 BUG 的存在,经典战役有:八年抗战,这个不用多说,还有红军的长征,这虽然不是战役,但也是一个奇迹!1950 年朝鲜战争,以一国之军力打赢了整个联合国联军,1962 年中印战争,在双方装备,人员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我们一直打到了新德里,差点就攻占了印度的首都。
中国军人的装备也许不是最先进的,但是中国军人创造的奇迹几乎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知乎用户 海风​ 发表

长津湖的冰雕、快过车轮的双腿、三所里的火人、五圣山的一条大河。

知乎用户 螺蛳大语文 发表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他可是一位传奇之人,当时他在牛背上和哥哥起兵,起兵开始的时候呢,日子那是非常的艰苦,装备不牛逼,连马匹都是抢来的,而刘秀这个人总是把好东西让给自己的手下人,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在牛背上起兵,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俩兄弟打仗的时候都是身先士卒,所以当时手下人都很敬佩他,而且俩兄弟都姓刘,还是皇室后代,所以当时的底下人都想让这俩兄弟当皇帝,但是俩兄弟加入了当时的绿林好汉之中,当时绿林好汉的掌权者,却立了性格懦弱的刘玄当了皇帝,毕竟他们觉得这样的皇帝更容易控制!

皇帝确立了,军队也有了,那王莽能忍啊,立即派遣四十万大军,进行围剿这群叛军,当时绿林军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装备很差,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心怀鬼胎之人,一听说,朝廷派政府军过来围剿,当时吓得都想跑回老家,当个好好的良民,这时候,外有强敌压境,内部队友如猪。

这时候就轮到,我们的大英雄刘秀上场了,十分 “秀” 的人说服昆阳的八千守军顽强抵抗,然后自己居然率领十三人冲出了四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调来了一万多人,但是两万多老弱病残,怎么能敌得过四十万的政府军,就算是杀神附体,也干不了这种事呀!

这时候我们的 “秀” 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召唤术,白天 “召唤大蘑菇云” 在王莽的军营,晚上又“召唤“陨石坠落在王莽的军营,死伤无数,王莽军当时士气全无,大家纷纷害怕这个刘秀起来,这时候刘秀便率领两万打了鸡血一样的士兵冲了过来,王莽的四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也就是一夜之间死了 38 万人!

这个事情是有真实得历史记载的,在《后汉书》的记载里,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四十二万,号称 “百万”,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又不接受城内主要领导王凤的投降请求,意要全歼灭城内起义军。这时的刘秀只是一个偏将军,并不是昆阳的总指挥,大敌当前,其他人都吓破了胆,只有刘秀谈笑自若,众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接受了刘秀的领导。

刘秀的计划是让人在城内坚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争取外援。就在此时,奇异发生了:“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厌伏。” 这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生在昆阳城外的大营中。这话的意思是,晚上有流星坠入敌营,白天有团云落入敌营,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

《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比较,说王寻、王邑将万余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得观摩,不许参战。人数要比《后汉书》的 “数千” 人多。最明显的是没有天降陨石这一天文现象,同样有大风暴雨这一记载。 成书最晚的《通鉴》,很显然是参照《汉书》、《后汉书》记载编纂的,但也舍弃了天降陨石这一记载。这说明,司马光是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的。同样记载了王寻、王邑兵败时的极端天气,即大风暴雨。

《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天降流星陨石一事,独有记载。 在《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 “昼有云气如坏山,墮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载天文和天气现象,并且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示,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应。并且对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附会上一些事件,意思要说明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某些后果。来看天文志对这“营头之星” 的附会解释:“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 《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不管有没有天降陨石这一件事情,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知乎用户 爱着太阳的星辰 发表

庞国兴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说过,是我们旅的战斗英模

(1940--1965)陕西子洲县裴家湾人。 因家贫,15 岁时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半书,便辍学在家务农。1959 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被所在部队评为神枪手、投弹能手、生产标兵。196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 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任副班长。11 月 18 日在西山口战斗中,带两名战士深入印军纵深 15 华里,与部队失掉联系,带两名战士坚持战斗,庞机智勇敢,巧袭印军,夺取印军炮兵阵地两个,毙伤敌七人,缴获火炮七门、汽车两辆、电台四部。又用虚张声势之计,拿下印军一个榴弹炮阵地,抢占了制高点,为后续部队进攻创造了条件。

三个人完成这样的战绩,虽然打得是阿三吧,但我觉得也是 bug 级的战绩啊

知乎用户 喵呜 发表

塔利班二次夺权。

知乎用户 花露水本花 发表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呀

我记得当年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看见他的事迹都惊了。然后就是巨难过,这样一位英雄就这么牺牲了。

引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介绍:

1932 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品品啊,这个真的绝了! 杨靖宇就一个人,物资条件巨困难,要啥啥没有,敌人倒是一箩筐一箩筐地满山蹦哒。我用我贫乏的记忆力回想了一下,当时语文课本上写的是 “以一己之力周旋了三昼夜 (大概意思差不多吧)"。这智商,这武力值,真的很牛逼了。要换普通人,撑半小时就很不错了。杨将军,真英雄!

知乎用户 乐越跃​ 发表

增:
萨拉丁大帝,萨拉丁大帝成为统治者并且收复耶路撒冷的过程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与主为敌或者阻碍主收复圣城的结局就只有一个 “死”

①1168 年,十字军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利克率兵进攻埃及。应埃及的请求,赞吉王朝派施尔科和萨拉丁叔侄驰援。1169 年 1 月,获胜的施尔科被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任命为宰相。两个月后,施尔科暴毙身亡,他所率领的叙利亚军队陷入争吵之中。阿迪德选择萨拉丁继任宰相。(命运垂青呐)

②1171 年,萨拉丁在埃及站稳脚跟,开始筹划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的局面。他将什叶派的法官换成逊尼派,清除埃及本地的将领。9 月 10 日,他在开罗的清真寺里开始以阿拉伯帝国第二王朝哈里发阿拔斯的名义讲道。第二天,他在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共有 147 个方阵接受检阅。史书记载:“看过的人都认为,没有一个伊斯兰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两天后,法蒂玛王朝的末代哈里发阿迪德病逝,法蒂玛王朝就此终结。(这 “便宜” 令人发指)

③ 此时的萨拉丁仍然保持着赞吉王朝附庸的地位。1174 年春,他的宗主努尔丁派人到埃及清查账目、收缴贡赋。萨拉丁向努尔丁的使节出示了整个军政机构的详细账目,表示维持这样一个机构需要大量的金钱,因此无法向努尔丁缴纳贡赋。恼怒的努尔丁准备对萨拉丁发起进攻,却突发急病去世。萨拉丁摆脱了宗主的阴影,并取而代之,成为抗击十字军的领袖。(卧槽,这什么鬼)

④ 1181 年,据守阿勒颇的萨利赫病死,萨拉丁加紧了围攻。1183 年,萨拉丁与守城的将领赞吉谈判,提出用 5 座城市交换阿勒颇。6 月 11 日的夜晚,阿勒颇打开了城门。(这 buff 不说了)

⑤ 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消息震动了欧洲。教皇乌尔班三世闻讯后惊愕得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也行)。继任教皇格利高里八世呼吁采取行动。十字军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红胡子” 腓特烈一世、英格兰国王 “狮心王” 理查、法兰西国王菲利普以及被萨拉丁释放后违背诺言的居伊,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然而红胡子也淹死了……

安拉已帮我除尽敌手,惟以平息祉福世人

帝国时代版 bug 军种优势
既然都被你们玩坏了╮(╯▽╰)╭,那我就百度上贴一下咯⊙▽⊙
不列颠:长弓兵,弓兵系,游戏里射程最远的弓兵,满技能以后射程比城堡还远,攻击力也可以,依靠地形阻击敌人效果非常不错,但是近战效果不佳。配合近战步兵,远程辅助清兵很不错,防守的时候可以依靠数量和地形(比如说弯路或者悬崖)大量杀伤敌军。

法兰克:掷斧兵,远程攻击的步兵,不过攻击距离也不怎么远,和步兵一样,对建筑物有一定攻击加成,这兵很花哨,但实用性很低,玩法兰克都是出骑兵的,不经法国骑兵是帝国骑兵最强。这兵一般都不怎么出的。

歌德:近卫军,步兵系,远程防御力最高的步兵,弓兵基本打不穿他,箭塔,城镇中心和城堡的远程火力几乎完全不起作用,这个兵拆塔拆城堡效果非常好,不过打兵就不是很厉害了。主要是拆城的时候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对付防御工事好,但是部队比较少的敌人的时候非常给力

条顿:条顿武士,步兵系,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和抗劈砍能力,以及较高的生命值,虽然价格不菲,但是近战能力非常强大,其他步兵在他面前就和纸人一样,而且还能挡骑兵,不过移动速度相当的慢,很容易被远程火力压制。主要就是野战清兵,屠城跑得太慢了,而且防御工事的远程火力也相当蛋疼,还有这种兵经常被弓兵前者鼻子走,不要打弓兵,因为他边打边跑,但你还根本准不上他,一会血就耗没了

凯尔特:靛蓝突袭者,步兵系,战斗力很强,攻击力不错,而且能够快速移动,再加上凯尔特本身步兵就加速移动,所以机动性很强的步兵,拆城野战效果都很好的主力步兵

中国:诸葛弩,弓兵系,虽然射程比较短,但是价格便宜,攻击非常密集,一个中国弩兵能抵大概三四个弓兵的攻击,所以可以大批量生产,对于血少的近战部队来说这个箭雨是十分具有杀伤力的,很适合野战,尤其是后方支援火力非常猛。近战不行,屠城可以,但是拆建筑效果一般

萨拉森:马穆鲁克,骆驼兵系,远程攻击,对骑兵有极高的攻击加成,就算最强的法兰克骑兵也打不过马穆鲁克,对马爆战术几乎是绝杀效果。主要怕远程攻击,掷矛兵对其有攻击加成,另外火枪兵和弩炮对其威胁也很大。拆城效果非常不好,很容易就被火力压制,主要就是战场清理骑兵部队。

拜占庭:甲胄骑,骑兵系,不过马穆鲁克和骆驼兵对骑兵的攻击加成对甲胄兵是无效的,对步兵有攻击加成,并且带有践踏伤害效果,对步兵优势十分明显,不过价格不菲,性价比不及一般的骑兵

波斯:战象,骑兵系,血量极高,攻击力极高,由于价格比较贵,大批生产不容易,对付各种兵都有压倒优势,拆城效果非常不错,但是速度极慢,几乎和攻城器速度差不多,长枪兵对战象有攻击加成,虽然单挑战象肯定占优势,但是长枪兵由于比较便宜,战象很难扛得住长枪海,另外由于速度极慢,战象很容易被远处的僧侣招降,如果对面出了 ** 海就会比较蛋疼了

蒙古:蒙古骑射手,骑射系,机动性非常强,很符合蒙古边跑边打得策略,而且对攻城武器有攻击加成,所以蒙古骑射手作为然乱和游击战的主角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土耳其:苏丹亲兵,加强版火枪兵,攻击距离非常远,而且攻击力很高,后期攻击能达到 30,另外不想其他火枪兵,会有最小攻击距离的限制,打近战非常不错,不过并不抗打,而且如果距离太远会有个比较蛋疼的问题,就是打不中…… 但都的时候需要一些肉盾,自己做火力支援,但不能太远了,屠城比较不错

维京:狂战士,步兵系,各方面还算不错,不过没什么出众的地方,特点是在不战斗的时候可以自动回血,这样的话就省去了僧侣的治疗了,不是太中用的兵
龙头战船:火力密集的箭船,攻击距离元而且攻击范围大且攻击力十分不俗,对炮舰和神风船有攻击加成,不过比较怕喷火船

阿兹特克:美洲虎武士,步兵系,各方面都很不错,对其他步兵有十分高的攻击加成,不过到后期这种优势会大大削弱。主要用来野战清兵。

玛雅:羽毛箭射手,弓兵系,战斗力不错,价格不贵,虽然攻击距离没有长弓兵远,但也是十分优秀的传承火力支援,并利用地形防守。对长枪兵有攻击加成,但是这个怎么看都是费技能,因为玛雅没有骑兵部队,谁会闲的出一堆长枪兵?

西班牙:西班牙征服者,属于骑射手和火枪合体的部队,攻击力和火枪兵几乎一样,不过机动性,生命和防御力都强于火枪兵。** 撞车和投石机有攻击加成,可以远程狙击攻城部队
传教士,马上僧侣,出了速度比普通僧侣快一点意外并无其他,而且视野和作用距离都没僧侣强,比僧侣较适合随军战斗,不过不太实用,不能搬运圣物

高丽:战车,属于骑射手部队,但是攻防都强与一般骑射手,擅长对付步兵,弓兵,建筑物,野战清兵和屠城拆建筑效果都非常不错,非常实用的部队
龟型战船,炮舰系,防御力很强,攻击速度非常快且十分强力,虽然攻击距离短,但速度很快,几乎杀遍海上无敌手的船

匈奴:匈奴骑兵,骑兵系,对建筑物有攻击加成,而且对石制建筑效果更明显,是整个有游戏中拆城墙最快的非攻城器部队,再加上机动性,在屠城的时候是神物

原答案:
拜占庭的城堡
维京人的龙船
英吉利的海峡
俄罗斯的冬天
蒙古人的战马
波斯人的巨象

知乎用户 Muted​ 发表

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说不上是 bug,但是很温情。双方打仗期间一起过圣诞节!就不写了,转载一下。

发生在 1914 年的圣诞节。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的进行中,西部战线数百万的德军与英军却停止互相射击,纷纷走出战壕,一起进行庆祝活动,关键是双方的司令部对此完全不知情,真的是让人跌破眼镜。那么,故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

一战

1914 年 6 月,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激烈战争。在战争之初,德国打算执行速战速决的 “施里芬计划”,因此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西线。结果,经过 4 个多月的激战,德国的计划流产,整个西线战争变成了阵地战,双方僵持不下。

既然是打阵地战,那就要修筑各种的防御工事,英德双方挖掘了大量的壕沟,既用来藏匿自身,同时也阻挡对方的推进。不过在冬季来临之时,这些针对敌人的壕沟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雨雪来袭,壕沟变成了泥坑,士兵们在其中很难行动,再加上寒冷的天气,可以说环境成了军队最大的敌人。士兵们天天和糟糕的天气抗争,都没啥功夫搭理对面的敌军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双方士兵打仗的兴致都不高,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双方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早餐的时候,大家各自吃饭,绝对不互相开枪,在那之后战场上才会出现零星的枪响,而这似乎只是双方为了提醒自己,对面的是敌人,其实压根没想好好打仗。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 “友谊” 还不断升华,开始隔着战壕互相喊话,聊起了天儿,甚至唱歌给对方听。我就想问,你们知道自己在打仗吗 ?

圣诞停火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在圣诞节来临之时,双方的士兵都收到了来自亲人、朋友的礼物,他们也开始在战场上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欢乐的氛围影响了士兵,双方约定互不开枪,纷纷走出战壕,一起唱圣诞歌,互祝圣诞快乐。战场上的生死仇敌瞬间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股停战之风迅速蔓延了整个西线战场,双方不仅在一起庆祝圣诞节,还共同为阵亡者举行安葬仪式,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地方的英德士兵还在战场上举行了足球赛,他们用稻草做了简易的足球,在空地划出了足球场,就这样开始比赛,而且乐此不疲。

英德士兵踢足球

由于这场休战并非是官方行为,只是士兵们自发组织的,因此整个战线不同地方的休战时间也不相同,短的不到一天,长的一直延续到 1915 年的元旦,之后双方又开始了交战。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如此任性的士兵也是前所未见呀。

(全文完)

转载来自互动百科

知乎用户 董星言​ 发表

淮海战役里起了重要作用的小推车后勤部队…… 陈老总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知乎用户 远方有方 发表

公元前 354 年,庞涓亲率八万魏卒猛攻赵国首都邯郸,齐威王派出田忌、孙膑并领八万齐军救援。

孙膑没有选择迅速机动到邯郸城下与友军内外夹击敌人的传统战法,而是创造了与晏子的 “二桃杀三士”、汉武帝的“推恩令” 并称中国历史三大阳谋的“围魏救赵”。

你围住赵国都城邯郸,我就围你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连毛泽东都评价 “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其实庞涓未必看不出小师弟意在逼他从赵国退兵,但国君在朝,领兵在外的大将敢见死不救吗?这个政治风险他庞涓冒不起。因此,围魏救赵实在是攻敌必救的高级阳谋。

无可奈何的庞涓心急火燎、昼夜兼程回救大梁时,不出意外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中了孙膑的埋伏,一举成擒。

可能念及同门之谊,也可能有人求情(没准就是大师兄邹忌或小师妹钟离春),孙膑决定以德报怨,放走了庞涓。

然而,庞涓这类人是绝不会感激你的手下留情的,相反他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一定要千方百计找回面子,或者将那些曾见证他丢脸的人统统物理毁灭。

12 年后,机会来了。

庞涓故技重施,率军猛攻韩国,孙膑再次受命援救,跳马对顶炮,依旧采取常规路数 “围魏救韩”,庞涓不敢大意,立刻回军大梁,当然,这一次他格外小心翼翼,生怕再遭伏击。

然而孙膑毕竟是孙膑,他对既有兵法教科书式的活学活用,给二师兄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孙膑没有在庞涓归途中设伏,但并不表示他没有设伏。

当时,魏武卒的单兵作战能力位居战国七雄之首,而黄海之滨的齐人战斗意志之脆弱也是国际知名的。

庞涓见齐军且战且退的迹象,猜测孙膑要跑,天赐良机哪能放过!马上兴奋下令全军出击,咬住齐兵,务期全歼。

一见师兄还是这么狠,毫无和解姿态,孙膑随便动动手指就给庞涓挖好了大坑。

他一边退兵一边下令,埋锅做饭时第一天挖十万个灶,第二天挖五万个,第三天挖三万个。

庞涓是心细如发的专业指挥人才,齐军锅灶的变化当然逃不过他的眼睛,判定齐军逃兵严重、兵无斗志后,他当机立断,命步兵正常进军,并亲率精锐骑兵火速追击。

当晚,庞涓行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老城)时,借着月光看到路旁一棵被剥了树皮的白木,似乎上面写了什么字。

好奇之下,他命人点起火把仔细一看,树上刻着八个大字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大叫不好,但已无法全身而退,火把就是信号,在四周趴了小半天的齐军弓弩手万箭齐发,魏国骑兵就此全军覆没,庞涓见大势已去,高呼 “遂成竖子之名!”(这种人到死都是这种心态),拔剑自刎。

齐军乘胜反击,歼敌数十万人,俘虏魏军主将太子申,魏国元气大伤,小霸王之路自此终结。

此战后不久,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会盟,称霸天下,史称” 徐州相王”。

孙膑献出《孙膑兵法》,功成身退,回乡隐居,死后葬在山东菏泽鄄城县箕山镇孙花园村东北 500 米的向阳河东岸。

大约 1000 年后,颜真卿建议唐德宗将历史上 64 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其中处于战国时代的仅有孙膑、田单、赵奢、廉颇、李牧、王翦 6 位。

知乎用户 有货的唐 发表

有一个靠活得久载入史册的人物:

赵佗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暴虐,赵佗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 “南越武王”。

后来,楚汉大战,刘邦取得最终胜利。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刘邦死后,吕后临朝与赵佗交恶,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 “南越武帝”。

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又设法派陆贾出使南越,再次成功劝服赵佗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 “南越王”。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没有——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汉景帝死后,汉武帝继位。终于在汉武帝建元四年,南越王赵佗去世,活了 103 年。

纵观赵佗的一生,他可能没有如秦皇汉武般伟大的功绩,但他活的比任何一位皇帝都久。熬死了秦始皇、秦二世、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还有他所有的儿子…… 最终由他的孙子继位。

这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开挂吧!

知乎用户 万物皆数 发表

武安君杀神白起啊!整个战国期间总共死 200 万有余,白起一将,共杀敌 100 万有余。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 70 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 24 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 45 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知乎用户 李希景 发表

就没有人想到德国一辆虎式坦克单独团灭英国一个装甲纵队吗!壮哉我大虎式!
1944 年 6 月 13 日晨,从东线回国后进行休整并准备对盟军诺曼底登陆进行反击的由魏特曼指挥的武装党卫队 101 重坦克营 2 连的 6 辆虎 I 型坦克到达波卡基村,为了不耽误战机,魏特曼单车疾进,将英军第 7 装甲师 22 装甲旅第 4 伦敦自由民郡团 A 集群和第 1 来复枪旅 A 连合计将近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全歼。

据英军第 7 装甲师战史记载,其整个纵队的合计 20 辆克伦威尔坦克、4 辆萤火虫坦克、2 辆斯图尔特轻型坦克、14 辆半履带车和 14 辆布伦式装甲运输车全部被 “一辆堵住通道的虎 I 型坦克” 击毁、200 多名官兵阵亡,此战之后英军该部的军、师、师炮兵、旅等各级军官全部被撤职。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臣居功不傲 前进不已——记一级战斗英雄毛国臣

毛国臣生前是 40 军 120 师 358 团副团长。他于 1947 年被解放入伍后,曾参加著名的辽沈战役锦州攻城战斗,荣获 “勇敢奖章”1 枚,立大功 2 次。1950 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荣立特等功 1 次,获“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 “三级国旗勋章”1 枚。1951 年和 1953 年,先后两次被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人。毛国臣,中等身材,黑里透红的脸膛。由于从小就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炼就一副健壮的体格。他憨厚朴实,为人正直,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从不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在“抗美援朝” 战争结束后的 20 多年间,他仍壮心不已,兢兢业业为部队建设做贡献,甘当革命的“老黄牛”,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和表彰。但是,终因积劳成疾,毛国臣在 1973 年 9 月 28 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于沈阳逝世,终年 50 岁。

毛国臣,1923 年出生于四川省华阳县三新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岁时,卖身给船老板,后来在船上当橹工,维持生活。

1946 年春,23 岁的毛国臣,被国民党抓壮丁带到东北。1947 年秋,在开原县威远堡战斗中,毛国臣被解放了。同年 11 月被编入我东北 3 纵队 9 师 25 团 1 营 2 连当战士。从此,毛国臣在人民军队里,经过 “诉苦” 和“两忆三查”等阶级教育,认清了只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老财,推翻剥削制度,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从而树立了为人民扛枪打天下的坚强决心。

1948 年 10 月 10 日锦州攻坚战斗总攻开始了。 25 团 2 连从城东北角向敌纵深直插,当进至原 “日本神社” 东侧时,遭到敌三个暗堡的火力凶猛封锁,冲在前边的毛国臣和另一战士在指导员的指挥下,炸掉了西边的暗堡。接着,他机智地向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向敌人喊话,迫使另两个暗堡里的敌人投降。这时, 2 连向市内猛插,当连队前进到一座水泥大灰楼时,遭敌疯狂射击,前进受挫。连长说:“这就是范汉杰指挥部大楼。”连长的话使毛国臣增添了对敌人的仇恨,他想:“好哇!这回打在点子上了,端掉敌人的老窝,为人民立功的机会到了!”

在暗淡的月光下,毛国臣仔细观察面前这座大灰楼,楼虽不高,水泥墙面,分上下两层,呈 “工” 字型,看上去很坚固;楼上的窗口都变成了枪眼,不停地吐着火舌,枪声震耳欲聋。忽然,连长屏着呼吸,轻轻地凑到毛国臣近旁,仔细观察了一下,当即决定:“炸掉它!”“连长,我去!”毛国臣一边请求,一边望着前方。还没等连长回答他,敌人突然打来几发子弹,毛国臣只觉得右臂火辣辣的,伸手一摸是热乎乎的鲜血。他怕惊动身边的人,悄悄地撕下一块衣襟简单地包了一下,可还是被连长发现了。连长圆瞪着眼睛严肃地命令他:“马上到后边去包扎!”毛国臣十分焦急,一个劲儿哀求连长:“我是爆破组的,我还没有完成……”连长板着面孔说:“服从命令,争什么 1”毛国臣无奈,把嘴撅得老高,默默地躲在一边,连长想:“他巳经负伤了,决不能让他再负重伤,还有重要的任务等着他去完成呢!

爆破开始了,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连长先派出一个爆破小组交替前进,可是被楼内猛烈的火力压制靠不上去。枪声稍停,只见一战士斜抱着炸药包一个箭步冲上去,被楼上敌人侧射火力击中,当场壮烈牺牲。第一次爆破没有成功,连长气得接着拳头,身旁的毛国臣眼睛都红了,恨不得立即冲上去把它炸掉,为战友报仇。他准备好了炸药包和手榴弹,跃跃欲试,刚想纵身腾起,连长眼睛一瞪:“你干什么?” 毛国臣气愤地说:“炸掉它!” 连长做了个手势,不让上。

突然,大楼东南角火光一闪,传来一声轰隆巨响,这是兄弟部队在爆破。就在这时,在大楼东北侧的 2 连又集中猛烈的炮火掩护爆破组实施对大楼第二次爆破。这时,连长现地勘察了冲击路线和爆破地点,又派出了第二个爆破小组。只见一名战士夹着炸药包巧妙地接近到大楼跟下, l 秒……2 秒……3 秒…… 连长和战士们都屏着呼吸,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楼西北角被炸塌了一个大洞,但仍没有全部炸毁,敌人的火力仍然很猛。见此情景,连长惋惜地说:“20 斤炸药包太小了!”毛国臣听说药量小,急忙抓起两大包炸药捆在一块,绑在一根木棍子上,趁连长不注意,纵身飞跃而去。“毛国臣!”连长发现后急促的高喊,并命令所有的枪支集中火力掩护。在爆豆般的枪炮声中,只见他一会儿卧倒,一会儿匍匐,一会儿跃起,忽而左,忽而右,巧妙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机智地冲过了敌火力封锁。到了爆破位置后,他以最快速度把炸药包靠在墙上,正要点燃导火索时,在后边十几米远处传来敌人的叫骂声,原来是敌人运动过来观察动向。这时,毛国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想,只要我先点燃导火索,即便敌人发现我,那也晚了。他非常利落地把导火索点燃,炸药包啧啧地冒着浓烟,一群敌人被吓得哇哇怪叫,只听有人喊 “快!”“炸药包!”“炸药包!” 毛国臣趁敌人惊恐之际,迅速离开,只听一声巨响,倾刻间硝烟、灰尘、土块四起,遮住了半个大楼。一会儿功夫,烟尘渐渐消失,只见大楼左侧从底到顶被揭开一个大豁口,二层楼板塌落好大一截。这时我冲锋号响了,英勇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冲进大楼,被震昏的敌人还没有清醒过来就当了俘虏,有 30 多人被炸死,敌指挥部被我占领。

战后,毛国臣荣获 “勇敢战士” 奖章 l 枚,荣立大功 2 次。

人民军队的生活,战火的锻炼,使毛国臣更加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1949 年 9 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 年 4 月随部队一起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渡海作战,又荣立大功 1 次,小功 l 次。

1950 年秋,美帝国主义把侵略朝鲜的战火烧向鸭绿江边,毛国臣响应党中央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伟大号召,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这时,毛国臣已担任了 2 连 3 班班长。

1951 年 4 月 21 日, 2 连接受了坚守广德里东南 862 高地的任务。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确保主阵地的稳定,毛国臣率领 3 班单独坚守在前沿 525 高地上。

第二天拂晓,三个美军向 3 班阵地摸来,当即被我观察哨兵击退。毛国臣判断:可能是敌人的侦察人员,他们还会向我实施火力报复。果然不出所料,下午 16 时 20 分,敌人向 3 班阵地扑来。毛国臣冷静地指挥大家,把敌人放近打,当敌人靠近 30 米左右,他一声令下:“打!” 全班手榴弹一齐投入敌群,十几个美军当场被炸死,有两个被炸伤,其余狼狈溃逃。

敌进攻失败后,对 3 班阵地不断实施炮击。不到半小时,敌以约一个连的兵力从高地左右两翼同时向我阵地逼近,甚至近到了连美军的狰狞面目都看得十分清楚。当敌人近至 20 多米远时,毛国臣高喊一声 “打!” 又一排手榴弹齐投,把敌人全部压下去了。敌人尸体横七竖八,有的重伤倒在地上吼叫。这时又上来 20 多个美军抬伤号,战士张秀云说:“这家伙可能是个当官的。”就在这帮家伙刚要抬时,毛国臣一气投出了 8 颗手榴弹, 10 多个敌人又被炸死了,有四五个美军刚要搭救他们的“当官的”,毛国臣又操起冲锋枪哒哒哒一梭子,美军全部被撂倒了。

敌人连续进攻遭到失败后,采用更加毒辣的手段,打燃烧弹,借南风放火烧山,并以猛烈的炮火和 6 架飞机对我 3 班阵地轮番轰炸。阵地上飞砂走石,山头倾刻间被削掉有 1 尺多厚,但是我英勇的 3 班战士坚守阵地如盘石。许多战士脸部被火烧伤,衣服被熏烤燃烧起火,树枝、蒿草烧的噼啪作响,呛得战士们喘不过气来。毛国臣凭着以往的作战经验,意识到敌人要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便动员大家:清理好弹药,准备好一切,只要人在,阵地决不能丢。

敌人猛烈的炮火袭击过后,又以两个连的兵力向我 2 连前沿阵地凶猛扑来,黑压压的一片, 3 班处境非常危险,可是谁也不畏惧。机枪射手朱国生见堑壕被炸得架不住机枪,就跳出工事抱住机枪横扫,密集的子弹压得鬼子抬不起头。这时,毛国臣带领一、二小组,副班长率领第三小组,分左右两翼向敌后迂回,打打停停,使敌人摸不着此山堑壕内究竟有多少人,经过激烈交战,敌人又丢下了数十具尸体。

敌人伤亡惨重,仍不甘心失败。美军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又向我阵地发起进攻。我表面阵地被突破时,战士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周天富被凶恶的敌人用刺刀刺中胸部壮烈牺牲。毛国臣见战方倒下了,他象发怒的雄狮,大声怒吼,“替周天富报仇啊!坚决同敌人血战到底!” 这时敌人又冲上来了,突然敌人投来了三颗手榴弹,毛国臣手疾眼快,奋不顾身冲上去纵身一跳,飞起一脚把一颗手榴弹踢出老远,顺手拣起第二颗投向敌人。这时第三颗手榴弹爆炸了,毛国臣当场负伤,头部和身上多处中弹。他咬紧牙关,顾不上包扎,连续又投出 20 多颗手榴弹。 40 多鬼子被连珠炮式的手溜弹炸得哎哟直叫,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

时值黄昏, 3 班与敌人激战 3 个多小时,胜利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战斗中,毛国臣荣立特等功 1 次,获 “一级战斗英谁” 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 “三级国旗” 勋章 1 枚,1951 年和 1953 年连续两次被选为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幸福地受到了党中央毛主席和军委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3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光荣使命后,毛国臣和战友们一起满怀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凯旋归国。

毛国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军队建设做出了贡献,象他这样的功巨,本可享受国家功臣级优抚待遇。然而,毛国臣却从来不向党伸手要待遇,要地位。他严于律己,努力工作,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被人们称为革命的 “老黄牛”。

毛国臣同志一生艰苦朴素,平等待人,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也从不居功自傲。他多次外出作巡回报告,出席各种会议,有时还被特邀出席大型会议,但从不炫耀个人的过去,他说:“功劳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不能把功劳记在个人的帐上。” 正因为如此,他在战后的部队建设时期也多次受到军、师的表彰和奖励。

毛国臣由于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疾病,却从不提出疗养和住院治疗的要求。当 1972 年他身体已很虚弱,师首长和团领导劝他去沈阳医院检查确诊时,他还说:“我的病算不了什么!” 直至身体实在支持不住了,才到沈阳军区后勤部医院检查,经医生确诊是肝癌。他深知病魔对他生命的威胁,所以他更珍惜生命最后这段时间,他从容镇静,表现十分坚强和乐观。在住院期间,还抽空给医务人员和患者作报告、讲传统,勉励医务人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崇高的职责。

毛国臣一生英勇战斗,光明磊落,他是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1973 年 9 月 28 日,毛国臣病逝于沈阳。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潘 杰 编辑)

战斗英雄丛德滋

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政治教导员丛德滋, 1924 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横山区姚家东沟佟家村。1940 年 5 月,正当日军疯狂对胶东地区进行扫荡时,在小学读书的丛德滋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胶东五支队,在特务营当战士。由于他有组织和宣传能力,又能吃苦不怕死,深受大家赞扬,入伍仅 3 个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很快被提升为班长、副排长、指导员等职。1945 年 10 月,日本投降后,丛德滋随部队开赴东北与猖狂向我东北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部队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战斗。后被提升为营教导员。1947 年 2 月,在宽甸县滚子沟战斗中不幸阵亡。**
一**

抗日战争中的勇士

1943 年春,胶东五支队整编,特务营二连被编成西海独立团四连,丛德滋任副排长。时值太平洋战争紧张阶段,从 1942 年冬季开始,日军就对胶东地区加紧讨伐,反复扫荡,主要是想抽出手来支援太平洋战争。日军从各地抽调兵力,集中青岛,分批南下太平洋。

这年 5 月,日军山砚中队共 180 人被抽调赶赴青岛。他们由小庙后乘坐十几辆汽车先至掖城,准备次日到达平度。我西海独立团四连奉命半夜在掖城至平度必经之地李格庄设伏袭击山砚中队。战士们埋伏在公路两旁,鼓足了劲,准备同敌狠狠拚杀一场。他们好不容易熬过难捱的寒夜,却仍不见敌人的影子。部队想撤走时,正北面山岭上升起一缕黑烟,这是发现敌情的信号。战士们立刻兴奋起来,马上做好战斗准备。丛德滋拾起一颗地雷,在弦上拴住一根长绳,递给副连长说:“我把雷扔到敌人汽车上,你就拉绳。” 副连长说:“那不行,太危险!” 丛德滋说:“没事。放心吧!就这么办了。” 头两辆汽车已经跑过去,第三辆也到了眼前。丛德滋一跃跳起来,恰好对着第四辆汽车车头,他猛窜了两步,紧贴着后车尾的车箱,大喊一声 “拉弦”,便拚出全身力气,把地雷甩进车箱。弦拉得稍早了点,地雷空中爆炸,丛德滋满脸血污滚下公路。敌人后面的汽车也停了下来、丛德滋来不及擦把脸,乘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又把手榴弹投了过去。接着战士们也开始向敌人射击。敌人开始清醒,纷纷从车上跳下,从左右两侧向四连抄过来。由于敌强我弱,四连只好撤退。这次战斗共击毁敌汽车四辆,击毙日军 40 余人。恰好山砚中队长也乘坐在第四辆车里,被飞雷炸得血肉模糊。

在讨逆战斗中,四连又打响了第一炮。驻柳行据点的顽敌,在其东北二里远的外围小山顶上,建起一座孤立的碉堡,派一个排 30 余人,携轻机枪一挺严加防范。它是柳行的前哨阵地。碉堡前是一片开阔地,有鹿寨、铁丝网、壕沟为屏障,敌居高临下。欲解放柳行,必先拔掉这颗钉子。拔钉子的任务恰好又交给四连。 21 点,战斗打响。敌军凭借地势的优越,四连连续进攻两小时,毫无进展,伤亡较大。但是,在主力部队发起总攻前必须拿下敌堡,否则将给我军主力部队带来巨大牺牲。为了保持攻击力量,四连抽出战斗员去爆破,在这关键时刻,丛德滋挺身而出,组织了连部的文书、理发员、通讯员等非战斗人员,编成一个爆破组。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把一大包炸药送上了敌堡。一声巨响,腾起一股黑烟,敌堡坍掉一半。丛德滋挥起驳壳枪大声喊道:“同志们,往上冲!” 他第一个跳起来,带着突击队冲入敌堡,全歼了顽敌,为解放柳行的讨逆战斗,立下第一功。

**
二 解放战争中的英雄**

抗日战争胜利了,国内战争又爆发。丛德滋于 1945 年 10 月随部队开赴东北,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丛德滋任教导员。

国民党在美军直接协助下,匆忙从海上、空中把国民党主力部队抢运到东北,破坏了停战协定,气焰十分嚣张,企图一举歼灭我军,占领东北,敌人为顺利攻占四平要地,组织了三路大军,同时向控制着太子河南、北两岸的我军发起猛攻,急欲抢占本溪城。

丛德滋奉命率一营由盖平出发,经安平、田官屯等地,连续行军七昼夜。最后一夜是 90 里急行军,拂晓抵达大河沿。

这时敌新六军二十二师与十四师已兵分两路于拂晓前占领了大河沿以北的高地。太阳刚冒出地平线,三连刚将下虎巴南沟一带,东西约 2 里长的防御阵地布置好。这时敌二十二师的大炮即向三连阵地连续发射炮弹。阵地上烟火弥漫,爆炸声此起彼伏。敌军以一营的现代化兵力,向立脚未稳,武器低劣的三连发起进攻。第二天天亮后,敌人二十二师又集中了所有炮火,连续向三连阵地猛轰。敌军两个连冲了上来,战士们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丛教导员大喊一声 “拚”。战士们跳出工事,挺起刺刀,在丛教导员带领下冲入敌群。刀光闪闪,铿锵碰击,杀声震天,敌军狼狈逃窗。敌军五个营的四次冲锋全部被击溃。二连一排的阵地上,留下 300 余具敌尸。但守卫东山的一排战士也所剩无几了。丛德滋背起负了重伤的一排长耿好善,带着仅剩的四名勇士奉命撤下火线。

次日清晨,敌军又集中炮火,向三连虎巴南沟北山排炮轰击,接着又以一个团的兵力向三连阵地冲来。丛德滋高喊着;“发扬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死了也要赚个英雄魂!” 的口号,率领着战士们,猛虎般扑向敌群。丛德滋一个跃进刺死一个敌兵。他发现一个战士和敌兵滚在一起,连忙跳过去,用枪托打碎了敌兵的头。这时他不幸腿部中弹,鲜血染红了衣裤,战士们赶来扶起他,他急得挥臂推开战士,喊道:“我没什么,我们坚决把敌人打下去!” 教导员身先士卒的行动,给战士们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他们用刺刀和石块顽强地同敌人拚杀,鲜血四溅。敌人被我三连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慑服,畏惧地溃退下去。三连完成了阻击敌军的任务,奉命转移。

1947 年 1 月,我军向永甸城的敌军发起进攻。一、三营负责掩护纵队和一师直属机关向红石砬子转移。进入蒿子沟时,敌军二师六团的两个营也由黑沟门向蒿子沟开来,企图切断我军后路,增援永甸城敌军。我军前哨部队在北谷已同敌军遭遇。时值子夜,丛德滋带领一个排立即抢占了西南高地。敌军也正在抢占这一高地,但是他们晚了一步。当他们刚要登上高地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阵手榴弹的爆炸声,接着是闪着寒光的刺刀迎头袭来。敌军溃败后,组织了十几门迫击炮,集中火力向一营阵地猛轰。一发炮弹恰好落在丛德滋身旁,炸伤了他的左肩胛骨和嘴巴子。敌军第二次进攻相继开始。丛德滋立即把失去平衡的左臂插进腰带中,挥起驳壳枪,指挥战士们用手榴弹、石头和刺刀硬是把敌人拚退了。

此次战斗中,营长受伤。首长安排丛德滋去休养,他坚决拒绝。吊起伤臂,坚持第一线。不久,丛德滋又带着受伤的左臂,率一营投入了蚊子沟战斗。他和一连战士们,经一夜的激战,从敌新二十五师手中夺回七八个大小山头。一直战斗到翌日下午 2 时,终于把敌军击溃。但丛德滋的腿部又负了伤。他仍不下火线,坚持指挥部队跟踪追击敌军。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地行进着。他和许多战士一样,脚被冻坏了。他不声不响地坚持着,腿上的伤在冒着脓水,吊着的胳膊因剧烈的运动,产生了难忍的剧痛,他咬着牙坚持指挥战士一气追击了五六十里。有人心疼地批评他性急、冒失,连命也不要了。确实,只要是消灭敌人,他什么也不顾。

战斗刚刚结束,部队又开始向西挺进。途中,在太平哨又打了一次伏击战。敌二师的一个营,由宽甸押送 40 余辆大车和 9 辆汽车给养去辑安(今集安)。我军在关门砬子设伏准备截击。敌军近来被我军袭击得如惊弓之鸟,早饭后由太平哨的林东公路,向东缓缓行进。敌军尚未进入伏击圈,即发现疑点,转身向后逃窜,一营奉命出击。丛德滋指挥二连迅速占领太平峭西北高地,并指着逃敌方向对一连魏连长说:“马上追击!让敌人跑掉一个,车逃掉一辆,就不算完成任务!” 并抓起一挺轻机枪挎到脖子上,用一只手向敌人射击。敌军已进入太平哨东北,边战边退,顽强抵抗着。但是一连追击神速,敌军只好抛弃辎重,轻装溃逃。

丛德滋在后来的战斗中又负过伤,但都未影响他指挥和参加战斗。在突破敌军重兵围攻安奉线后,我十一师主力在大小荒沟又遭敌军围攻。时至中午,敌军形成对我军包围态势。所有通道全部被封锁。下午 4 点,战斗打响。在危急的关头,上级命令丛德滋率部堵住由北山上冲下来的敌军,并夺回警卫营丢掉的阵地。丛德滋带领一连战士们一阵猛冲,冲上来的敌军垮下去了。又一阵冲锋,夺回了丢失的阵地。连续战斗 6 小时,子弹、手榴弹全打光。在漆黑的夜里,战士们正不知所措,丛教导员突然扛着两箱子弹出现了,战士们高兴的说,跟教导员在一起,总会有办法的。有了子弹,丛德滋又带领战士向山下发展。丛德滋仍然抓起一挺轻机枪,向山下冲去,敌军未及提防,丛德滋突然率队杀来,终于撕破了突破口,为全师突围立了大功。**
三 政治工作的模范**

丛德滋总结出政治工作的原则是,要求战士们做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每临战斗,他总是带头冲杀在前,他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他平时很少呆在营部,经常和战士们在一起,深入连、排、班,及时了解战士的思想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全营几百人的思想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原来二连的拖拉作风是出了名的。丛德滋认为不是战士落后,而是干部没带好,他决心帮助二连改变作风。他为二连亲自培养了 20 多个积极分子做榜样,带起了全体同志,二连也就有了新起色,一举成为模范连队。

丛德滋同志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却倍加爱护战士。在蚊子沟战斗中,追击敌人时,有的战士落了后,他就鼓励说:“快追呀!可不能让到手的胜利跑掉啊!” 他带着伤痛和战士们一样地去追击敌人。他边追击边射击,又要及时掌握部队,鼓励士气,他比战士更辛苦。有一个落伍的战士,见教导员那痛苦的样子,还在坚持追击,自己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他关心地劝说教导员:“你的两处伤口还没有好,脚还冻坏了,骑马走多好呢!” 教导员笑着对他说:“为革命就不能怕苦,什么困难都得克服。” 这时恰好有一个受伤的战士,骑着教导员的马走过来。他看见教导员后,觉得很不好意思,翻身要下马。丛德滋故意跳了几下说:“你瞧,我能走!” 说完,拉过马僵,把这位战士送走了。那个落伍的战士深受感动,很快就赶上了队伍。

在桓仁战斗时,因时间仓促,部队未来得及做战前动员,宋营长担心大家目标不明确,影响战斗力。但是,丛德滋已经提前过了浑江。他站在江边迎着部队,过来一个排,动员一个排;过来一个班,动员一个班;甚至过来一个炊事员、马伕,他也认真地进行动员。宋营长过了江,告诉他的担心后,丛德滋说:“放心吧,没问题。我已分批分期作了动员,把情况和任务传达到部队里去了。” 丛德滋的政治工作细致、周到、及时,让人放心。因此,一营总是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

部队深入敌后通过安奉路时,敌军前堵后追。我军边战边走,四昼夜未得休息,战士们瞌睡得边走边睡。丛教导员没有批评大家,只是亲切地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是革命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刻。我们要坚持到最后的五分钟,要有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谁掉队落伍,谁就看不到革命胜利了!” 战士们鼓起劲,都不甘落后,打起精神向前走去。一个小战士讲:“要不是丛教导员的动员,我是没有信心坚持了。”

在大练兵中,丛德滋每天都蹲在排里,带领大家研究战术动作、爆破技术,组织野外演习。他给战士们讲军事课,带领战士跑步、爬山、匍匐前进。战士们休息时总是围着他拉呱儿,问长问短,教导员总是耐心地一一回答。一营在练兵中获得优胜成绩。

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是丛德滋同志的一贯作风;在政治工作方面,要求别人做的他总是坚持自己首先做到。1947 年 2 月,部队二次突围滚子沟(宽甸县境)。丛德滋一如既往,带领三个战士爬上土门岭去联系部队。但是,岭上的我军已经转移,阵地被敌军占领。时值下半夜,一片漆黑,看不清阵地情况。丛教导员第一个爬上岭顶,敌人的机枪响了,丛德滋头部中弹,当即牺牲。这位年仅 23 岁的能攻善守的战斗英雄,令人敬佩的模范政治工作者,实现了自己死也赚个 “英雄魂” 的诺言。不久,十一师首届功臣大会上,发布命令,追认丛德滋为全师的战斗英雄和模范政治工作者。

(潘 杰 编辑)

李发生,过去是纺织工人,原籍四川梓潼,时年 33 岁,二等兵,伙夫。日寇三四百人步骑炮组合,猛攻候家岭,突破我军第 1 线余家凹。余家凹军事要点叫黄家嘴。川军选派 3 名勇士反击,李发生自告奋勇,携带 9 颗手榴弹匍匐前进,投掷 1 颗炸死日寇 1 人,炸伤 4、5 个,我军乘势猛扑,夺回黄家嘴,李发生追击敌寇,1 个潜伏在山上的日寇,突起猛刺,刺中李发生左胸,李发生抓着刺刀,互相争夺,左手被划很长的伤口,李发生力大,夺得敌人刺刀,敌人急向他开枪,李发生右手抓住敌人枪头,避开敌弹,用负伤的左手持刺刀猛刺,敌人头一偏,只刺中其鼻梁,刺刀被敌抓着,李发生舍去刺刀,双手夺枪,一腿将敌人踢倒,夺取了步枪,将枪口抵住敌人胸膛,谁知枪膛是空的,在开机、装弹,关机的刹那间,敌人用刺刀刺伤了李发生的左腮、左颈、左臂,他忍痛发射,击毙这个敌人。我军退守第二线时,李发生只剩 6 个手榴弹,自愿断后。敌人炮弹破片又击伤他的背心,3 个日寇追来,李发生忍痛潜伏在要道侧,待敌走近,1 个手榴弹炸死 2 个日寇,另 1 个开枪打伤他的右臂,他又 1 颗手榴弹炸死这个日寇。撤退时,他见受伤的官兵太多,谢绝担架,步行走到旅部,说了句:“我是 3 连二等兵李发生。” 就因流血过多,饥饿过甚,晕倒在地。李发生一天杀死日寇 5 名夺获日本三八式步枪三支,身负枪伤 1 处、破片伤 1 处、刺刀伤 5 处,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受到战区、军委会明令嘉奖,授予华胄勋章 1 枚,提升为排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个非洲国家叫冈比亚

他曾经称霸世界,对各国进行压榨,殴打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

1985 年冈比亚夜袭苏联,以 1000 人的兵力三天占领苏联,仅凭四个人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莫斯科围的是水泄不通

后来宣传 3 小时攻占香港

这就是冈比亚

冈比亚 forever!

各大国家表示不想与混蛋胡搅蛮缠,提供了少量的援助

美国因不想与幼稚的弟弟玩,就撤走了驻冈比亚美国大使馆

1985 年,幸好苏联门卫及时醒来,将 1000 冈比亚战士遣送回国。

中国:“不合时宜的幼稚言论”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1993 年好莱坞著名编剧华莱士在机场报刊杂志店看到一本名为《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书籍,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华莱士兴致勃勃翻阅开了书籍他被书中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后来经过反复与两名创作者真诚沟通而达成共识,于是《我们曾经是战士》搬上了荧幕。

越南德浪河谷是南越人民军腹地,北越吴良廷政府为了搬回战场的主动权将越南国防军指挥权交给美军顾问直接指挥,美国人吸取朝鲜战争经验和教训避免与中国支持的南越人民军展开游击战,朝鲜战场上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攻击让美军陷入战争泥潭无法自拔,美军士兵长途跋涉进入阵地后往往疲惫不堪失去了战斗力,于是美军决定采取现代化武装直升机投送兵力进行作战。

大规模的直升机投入越南战争中,南越人民军无法对抗先进的美军直升机作战,于是开始转入了游击战。

南越人民军与美军作战思想重要转折点就是德浪河谷战役,哈佛大学毕业的哈尔摩尔投身越南战争晋升为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营长,他带领 450 名美军战士在盲目自信中陷入 2000 南越人民军包围中,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 2000 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 5 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没有抓住乘虚而入一举歼灭整个营地的机会。经过两天伤亡逾百人的战斗之后,第一营终于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于第二营营长缺乏经验,竟然只为了审讯两名战俘,而命令丛林中已拖至 500 码长的纵队停止前进。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军,在激战中一营几乎被一扫而空。

美国人自 1955 年到 1975 年的二十年年间在越南作战,战争让美国 36 万年轻人丧生于越南热带雨林,美国二十年战争损失惨重导致其主导的布雷特森林体系崩溃,现代化的超级大国美国再一次输给了小米步枪的越南。

而美国人继承的是法国在越南政治遗产,法国人在越南奠边府的惨败也是战争历史上的开挂的故事。

越南反殖民战争中,越盟避实就虚,不断袭击法国在老挝的据点,奠边府即为越南通往老挝的交通要道。1953 年 11 月 20 日上午 10 点半,卡斯特上校带领的法国第 6 殖民伞兵营和第 1 伞兵团的第 2 营共 1827 人空降到奠边府,一阵折腾之后,越南人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占据阵地的法国人很快开始挖战壕,不久后,包括推土机在内的大部队也被空降下来,法国人甚至还在阵地中间修了个简易机场。看样子是要常驻此地了。

有意思的是,法军的据点(比阿特丽斯、安妮 · 玛丽等等)皆是由策划此次行动的法军参谋的前女友的名字命名的。不过嘛,法国人似乎忘了,前女友,即意味着注定要失去的。

在越盟方面,得知法军孤军深入奠边府的武元甲大喜过望,开会决定乘敌立足不稳迅速出击歼灭(记吃不记打)。但在前线观察后发现,法军的防御体系坚固完整,摆明了在守株待兔,就等越军撞上来。于是武元甲采纳了中方顾问团的建议,改 “速战速决” 为 “稳扎稳打”。此后 3 月,不仅越军进入中国接受攻坚战斗培训,并且接受了中方大量火炮援助。同时,越军不断袭扰法方补给线,使奠边府的数万守军只得依靠空投补给,彻底孤立了法国守军。当然,在奠边府的法军等了 1 年也没闲着,除了大搞土木工程外还不断出击袭扰越军。当然作用不大,因为似乎进了丛林谁都玩不过越南人。

在风风火火准备了一年多后,1954 年 3 月 13 日,奠边府战役正式打响。这第一响,就把法国人打蒙了。

要知道,法国人的敢在奠边府死守的底气一来自己方的火力优势,二是欺负越盟一件像样的重火力都没有。可是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越军已拥有了中国援助的包括榴弹炮和火箭弹在内的大量攻坚兵器。3 月 13 日 17 时 10 分 ,越军集中 20 门 76.2 毫米榴弹炮、20 门 122 毫米榴弹炮、80 门 105 毫米榴弹炮及百门迫击炮,发动炮火准备。第一发就把兴兰高地的法军指挥部一锅端了,营长保罗 - 贝戈当场阵亡。几分钟后,北部防区总指挥也见了上帝。失去指挥的兴兰高地(比阿特丽斯)迅速失守,越军得以居高临下轰击其余的法军阵地。入夜,纳瓦尔组织一个伞兵营反扑,结果被炮火炸的鬼哭狼嚎。末了,曾经夸下海口的法炮兵司令发现自己无法压制越军炮火,羞愧难当,走回工事后用手榴弹自尽。

此时的法国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已经陷入了绝境。5 月 1 日,劳动节这一天,越军集中第 308、312、316 师发动总攻,6 天后,奠边府被越军攻陷,指挥官卡斯特里准将以下 1.1 万人被俘。并且击落、击毁飞机 62 架。

奠边府之战是法军在二战结束后最耻辱之战,一共损失 1.62 万人,法国全国都为之降半旗默哀,宣告中南半岛殖民统治结束。奠边府投降的第二天,日内瓦会议召开,开始讨论中南半岛问题。7 月 20 日凌晨,越南、老挝、柬埔寨、法国、苏联、中国、英国 7 国终于达成了中南半岛和平协议,该协议规定:以越南北纬 17 度以南、9 号公路以北的六滨河为临时军事分界线,该线以北为人民军集结区,以南为法军集结区。法国结束对中南半岛的殖民统治,法军将逐步撤离,越南将于 1956 年 7 月举行全国自由选举,实现民主基础上的和平统一。

纳瓦尔最终还是没能为法兰西赢得尊严,他本人也因为政治需要,向奠边府这个死地不断投入伞兵而倍受指责。他战后多次收到同僚寄来的礼物,精美的盒子里除了一把装好子弹的手枪,其他什么都没有。

综合而言,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抱着零和博弈的思维侵略其他国家,他们现在还是没有反省历史继续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影响力,或许西方国家不远未来将迎来新的彻底的社会革命。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高脚橱(来自百度)

(高脚炸弹)炸弹之王之一。英国高脚柜(Tallboy)5.4 吨(12000 磅)地震炸弹。因其样子非常像高脚杯所以得名。英国空军二战期间制造,由专门改装过的 “兰开斯特” 轰炸机投掷,用来对付德军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建筑。

中文名

高脚柜

外文名

Tallboy

属性

炸弹之王之一

命名

因其样子非常像高脚杯所以得名

重量

5.4 吨

得名

高脚橱:(高脚炸弹)炸弹之王之一。

英国高脚柜(Tallboy)5.4 吨(12000 磅)地震炸弹

因其样子非常像高脚杯所以得名。英国空军二战期间制造,由专门改装过的 “兰开斯特” 轰炸机投掷,用来对付纳粹德军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和建筑。弹长 6.4 米,直径近 98 厘米;从 6000 米高空投下,可以炸出一个 20 多米深、直径 30 多米的弹坑。该炸弹二战期间一共使用了 700 多枚,为英军立下赫赫战功。

战果

高脚杯” 炸沉 “提尔比茨”

“惩罚”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德军。英国皇家空军的 617 轰炸机中队也一举成名。这时英国海军请求 617 中队帮助。原来自从德国的 “俾斯麦” 号战列舰被击沉后,它的姐妹舰 “提尔皮兹” 号又进入了挪威北部。这是德国海军剩下的唯一一艘大型战列舰。它严重威胁着英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英国海军几次想干掉 “提尔皮兹” 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在它的舯部主甲板下,装有 150 米长的装甲带,装甲硬化层厚度达 203 毫米,保护着弹药库、主机舱、主锅炉舱等要害部门。英国海军曾用 720 公斤航弹重创其外部装甲设施,但是它厚达 317 毫米的装甲板仍然经受住了考验。

为了炸穿 “提尔皮兹” 战列舰的装甲防护层,“兰开斯特”轰炸机准备使用一种新式的重型航空炸弹。这种炸弹的形状很像一个高脚酒杯,英国人就给它起了一个好记的名字——“高脚杯”炸弹。“高脚杯”炸弹重 5.5 吨,长 6.7 米。它坠落的速度将近 760 米 / 秒,能够钻入地下通过强烈的地震效应摧毁目标。

1944 年 11 月 12 日,皇家空军第 617 中队以及第九中队的兰卡斯特式轰炸机携带高脚柜炸弹,由苏格兰起飞,开始他们的第三次行动——“问答集行动”,这一次德军没有使用烟幕弹,并且提尔皮茨在这次行动中沉没,彻底终结了她的战舰生涯。战斗中三发高脚柜炸弹命中提尔皮茨,一发擦炮塔防盾而过,没有造成致命伤,但另外两枚炸弹洞穿提尔皮茨的装甲并造成了一个两百英寸的大洞。随后炸弹爆炸引发在舰内大火引爆了弹药库并炸断了 C 号炮塔。提尔皮茨在遭受这三发炸弹攻击后迅速倾覆,船上的 1700 人当中有接近 1000 人阵亡。

纳粹空军没能及时截击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部分报道称一架轰炸机被德国空军击落,但英国资料则称飞机是被防空炮火击落)轰炸所用的兰卡斯特 B.1 特别型轰炸机撤除了部分装甲和一门航炮,使得其更容易被战斗机击落。在轰炸机起飞前,英国飞行员得到指示可能会遭受截击,同时在提尔皮茨向空军求救时,纳粹空军回应 “飞机已经全部起飞”,提尔皮茨所在地的防空系统不够充分,当地的德国飞行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以操控新式的福克 · 沃夫 190(focke-wulf 190)飞机。提尔皮茨所在地的空军指挥长官海因里希 · 艾勒在战舰沉没后被送到军事法院,指控其应该为提尔皮茨的沉没负主要责任。最后德国军事法院判决艾勒三年有期徒刑并解除指挥职。

知乎用户 拧发条鸟 发表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 · 巴卡和他的坎尼会战。3 万迦太基混合部队在罗马的土地上包围了 8 万罗马军团,以 6000 伤亡的代价歼敌近七万。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 216 年,乃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拔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罗马军队。而为了截断罗马之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于是进兵至意大利南方之罗马粮仓坎尼城。8 月 2 日,迦太基军与罗马军相遇,大战爆发。汉尼拔运筹帷幄,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马执政官保卢斯与瓦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在特拉比亚会战(前 218 年)与特拉西梅诺湖会战(前 217 年)的惨败中恢复过来后,罗马人打算在坎尼与汉尼拔决战,并且派出了约八万七千名罗马同盟军出战。罗马军将右翼置于奥非都斯河附近,骑兵放于两翼,而重步兵则集中在中军。为了对付罗马的布阵,汉尼拔使用了双重包抄的战略,将最不可靠的两万五千名高卢新兵置于中军,并混以八千名久经沙场的西班牙重装兵。而其中军并不是一条直线,乃是由中央突起的弓形阵,以诱敌击之。而精锐骑兵则置于两翼,以作包抄之用。在战事开始时,迦太基的中军不敌罗马中军的优势兵力而向后撤。但罗马人在不久后便堕入了一个巨大的凹字中心里,而迦太基的中央步兵与两翼的骑兵则由中间进逼,结果包围了罗马军。罗马军无处可撤,结果被迦太基军分割,逐个击破。最终,大约六万至七万名罗马士兵战死或被俘,两名统帅之一,执政官鲍鲁斯,与八十名元老院成员一同阵亡。

(最近比较忙,图片和简介来自百度百科,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找相关资料,等之后有时间的话我再更详细地写写)

知乎用户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发表

最近正好翻译了一篇相关的文章,

1962 中印战争:印度对印军战斗力的夸张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看印度理智哥舌战群印

这里摘录一段分享一下:

本文译自 Quora,原标题:What incident of the 1962 Indo-Sino (India-China) war shocked the Chinese soldiers?


Ashraf Yunus Khan
studied at Gover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Bikaner
在比卡纳政府工程学院学习

Shaitan Singh 少校,PVC(P)

- 只有 120 人,于 1962 年无畏地打死了 1300 名中国人,并拯救了拉达克。

1962 年的中印战争在我们的历史书中都有记载,无非就是印度面对中国人的惨败。然而,在这场战争中,这个国家有一个亮点,至今仍被认为是该国历史上的一个营所能做到的最伟大的最后一刻。

我们说的是 1962 年 11 月 18 日发生的热赞拉山(Rezang La)战役。在 Shaitan Singh 少校的率领下,**第十三营查理连(Charlie Company)**的 120 名印度士兵英勇奋战,打死近 1300 名中国人,经过艰苦战斗,成功击退了敌军。

1962 年 11 月 18 日上午,当中国军队进攻楚舒尔机场时,第十三营查理连正在保护该机场(如果印度必须坚守拉达克,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一支由 5000 多名中国士兵组成的小组,他们与 120 名印度士兵对峙,随后双方都进行了猛烈射击。与印度士兵不同的是,中国人有重炮支援,但印度士兵知道他们没有退路,所以他们决定在弹药用完后徒手与敌人作战,他们打死了近 1300 名中国士兵。所有这些都是在 Shaitan Singh 少校无畏的监督下完成的。

在这 120 颗勇敢的心中,有 114 颗殉难,5 颗被中国人俘虏(但后来逃走了),还有一颗被少校送回,以便他能向世界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

Shaitan Singh 少校是 114 名殉难的印度士兵之一,当他无所畏惧地从一个排向另一个排传递命令和鼓励他的部队时,他被中国的中型机枪(MMG)打伤了。他继续和他的同袍们坚持战斗,随后中国人用重机枪射击。为了保护他不受中国军队的伤害,他的一个战友把 Shaitan Singh 少校受伤的身体绑在自己身上,滚下了山,把他放在了他死亡的巨石之间。1963 年 2 月,Shaitan Singh 少校的尸体被发现是冻结的,他仍紧握着他的武器,地点与他的战友安放的地点相同。

这一切都发生在 16000 英尺的高原,战士们在严寒中抵御敌人的猛烈攻击。第十三营查理连没有放弃,我们每损失一个人,敌人就损失四到五个人,这是值得称赞的!印度在 1962 年战争中的失败是悲剧性的,这并不是一个隐藏的事实,但因为 Shaitan Singh 少校及其部下对自己职责的至高无上的勇气和献身精神,他们的牺牲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Shaitan Singh 少校因其史无前例的领导能力、勇气和决心而被授予 Param Vir Chakra 勋章,他的战友们获得了五枚 Vir Chakra 勋章和四枚 Sena 勋章。

how can a man die better(诗)

than facing fearful odds

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

and temples of gods.

Shaitan Singh 少校来自拉贾斯坦邦的 Jodhpur。

他是一个英雄。

-

Jith Hegde

写得很好,我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向少校和 119 名印度士兵致敬,中国人对他们英勇的举动也感到非常惊讶和震惊。

印度的失败是由于新德里政府的无能和愚蠢。然而,也涌现了许多这样非常极端的英勇的例子。

印度万岁(Jai Hind)。

-

Om Swami Sheshadri

谢谢你亲爱的 Ashraf!我听过很多次辛格少校和他的部下的英雄故事,每次都和以往一样感到新鲜和辛酸。他一直是我儿时的英雄,现在仍然是。然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1963 年拍摄的英雄尸体的照片!!

据说我们殉道的士兵没有一个背上有枪伤,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背对过死亡!六个幸存者中的一个在他年老的时候说了这句话!

再次感谢!

-

Ajinkya Jaltare

这是当时与敌人和大自然进行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向少校和他的士兵们致敬��。(译注:这条评论中应该最初写的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那场战斗评定为世界上最激烈、最勇敢的战斗”,但估计被这位评论者删除了,因为下面全部是对他的质疑)

-

Shashank Rawa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给战争评级了?不要相信你在 WhatsApp 上看到的所有转发的信息和 Facebook 上愚蠢的帖子。

如果你有任何证据证明你的陈述,请提出来。

-

Raghavendra Ra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没做过这样的排名。

-

Jaibir Singh

这还不够证明吗?那些同胞是我们印度自己人,是印度联邦的正规军,他们没有投降,他们死在那里,这是一份官方记录的文件。评论者提出的问题相当于 “为了提问而提问”。毫无疑问,当有人在对抗敌人的战斗中屏息以待时,他们都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感激。不幸的是,如果我们缺乏感激之情,至少在我们心中正派应该占上风。让我们至少体面一点,不要为了胡搅蛮缠而质疑某人的死亡。向所有烈士致敬。世界上没有一个士兵是为自己的个人事业而牺牲的,他们只是做好自己,这是最困难的。每一个士兵,包括我们的敌人,都应该受到军人的尊敬。即便是敌方的士兵,我们也要与之战斗,而不是侮辱他们,这也是军人和人道主义的表现。印度万岁(Jai Hind)!

-

Shashank Rawat

首先,没有什么是 “不可质疑” 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值得盲目相信,没有任何质疑的余地的。如果有人为了澄清而对某个话题有疑问,这不意味着对任何人的不尊重。我永远提防这样的人,他们要求人们只相信一些东西,但到最后一刻他们也提不出任何证据。

第二,我所询问的那个人,他声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那场战斗是世界上最激烈、最勇敢的战斗。对此,我要求他提供证据,因为这是一个明目张胆的谎言,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出具过这样一份名单。

第三,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但你不能那么天真地认为,士兵也是人,他们被统治我们人类的法律所统治。因此,士兵,无论比例多么少,都可能而且确实会偶尔撒谎。当他们在(每个国家)的各种战争中这样做时,已经有了成百上千的书面证据,他们也因此受到了军方的公正惩罚。

-

Lakshman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文化保护组织给战斗排名?我错过了什么吗?

-

Abhishek Gautam

上次我听说你的评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佳评论第二名,第一名当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们的国歌评为世界最佳国歌。

-

Ravi Kakati

为什么这样的英雄行为没有在学校的课本上提及,看来我们在选择教材材料时出了问题呀。

-

Karthik

补充一点。那场战斗是西部战区战争的转折点,当时印度军方下达了放弃哨所的命令,虽然深知我军不会提供任何帮助,但少校和查理依然连坚守阵地。我们士兵的胆量太大了,中国人在那次战斗之后就停止了前进,中国人还向我们的士兵敬礼。

-

Satinder Singh

在 1962 年的战争中,整个中国的总牺牲人数是 720 人,那 1500 名中国人是怎么死在那里的?1500 具尸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除了一个经历了这场战斗的人的言论之外,还有其他证据吗?历史上从未有过像这样一边倒的伤亡。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热赞拉(Rezang La)战役 - 维基百科

这里是消息来源,祝您今天过得愉快。

-

Satinder Singh

中印战争 - 维基百科

整个战争中,中国方面的总牺牲人数为 722 人。再者,热赞拉(Rezang La)战役都没有打上一整天。而最血腥的印巴战争持续了 14 天,也没有造成那么多伤亡。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你开玩笑吧,兄弟?这个人那天活了下来,他回来了。你还需要什么消息来源?要卫星照片吗?

-

Satinder Singh

是的,那可能会有用。

如果他整天忙着打仗,他怎么有时间数尸体呢?热赞拉(Rezang La)战役的结果是中国赢了,他怎么能数出那 1500 具中国人的尸体呢?中国人是怎么允许他数的?1962 年中印战争中中国人的死亡人数是 720 人,他们是如何解释至少 1000 名失踪士兵的?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可能他不是整天都在忙着打仗,我给你发的新闻里有两个人.. 仔细看,对方是战俘… 他也承认了这一点。

除了你人人都相信他们.. 因为这是新闻头条…..

你怎么能确定中国方面只有 700 人伤亡?

-

Satinder Singh

他的战俘身份意味着什么?

720 这个数字比 1500 更被人们认可,即使是印度军队也从未正式承认他们杀了 1500 名中国士兵。1500 名中国士兵的数字只是一个人的主张,而不是印度军队的主张。

中国没过多久就占领了热赞拉(Rezang La)。而朗格瓦拉战役(Battle of Longewala)进行了一整夜,即使在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也只有大约 600 名巴基斯坦人丧生。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战俘就意味着这是他亲眼目睹的事情,而你这边没有任何其他的主张。所以作为一个单一的证人,他肉眼看到的将被认为是所发生事情的确凿证据,如果你有任何反对它的或任何伤亡人数少于 1300 的证据,请提供给我,我会编辑我的答案。

巴基斯坦人怎么了,谁在乎?

你的意思是巴基斯坦一边只有 600 人死亡,就意味着他们总共只有 600 人,然后全都死了?

但是中国人兵力充足,当晚他们的进攻被击退了四五次,每次进攻都有 700 人。

-

Satinder Singh

巴基斯坦军队有 2000 多名士兵。我给你提供了证据,700 是中国人在战争中的总伤亡人数。

热赞拉(Rezang La)战役没有持续那么长,甚至没有持续一整晚。

我不认为有人会在战俘面前谈论国家机密。

我找不到印度官方证实的 1500 名中国士兵死亡的证据,所有这些都是基于这两个人的主张。不久前,我和一位军方人士交谈,他说印度军队的官方立场是,热赞拉(Rezang La)战役是中国方面决定性的胜利,中国人在热赞拉(Rezang La)战役中的总伤亡人数为 500 人。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你相信一个人的说法,却让我不要相信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的说法。

中国人那天有 4000 多名士兵,我相信那个人的说法,因为他目睹了一些事情。可能他没数,可能他们也会犯错,但官方的声明也是人类发布的,所以他们也会犯错,那能相信谁呢?好吧,我相信那个曾经目睹过这件事情的人,现在由你来决定是否相信。

我很高兴你提出了一个观点,请坚持下去。祝你好运�

-

Satinder Singh

我从来没有在哪里读过说有 4000 名中国士兵的,我只读过说当时中国军队有 2000 多人。那个人的说法有太多的不符点,我无法相信这个说法。我为什么要相信他而不相信中国和其他消息来源呢?难道每个人都是印度的敌人吗?为什么印度军队还没有正式承认呢?他们有使用多少弹药的记录吗?现实法则也适用于印度军队。没有人能回答。他是怎么数尸体的?他为什么忙着数尸体而不是准备作战计划?

我不相信他的说法,但它最接近真实。在战场上,500 可能看起来像 1500。

参军的最大好处是你将永远被信任。

-

Venkatesh

让我们欣赏我们士兵的勇气和民族主义,而不是在数字上争论。

-

Satinder Singh

民族主义就不要来掺和了,这是关于伤亡数字的。

-

Shashank Rawat

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当涉及事实时,我们应该有可核实的信息,特别是在战争中。

我不认为你会天真到相信士兵们不会撒谎或操纵任何事情?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那决定性的一天发生的一切,是我们印度士兵面对巨大困难表现出的极大勇气,他们一直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但我们不应该只根据一个人的口头陈述来相信发生的事情和确切的伤亡人数,即使这个人参加了那场战争。我们需要有证据,实质性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印度军队在那场战争中从未披露中国方面的伤亡数字,这是有原因的,而在同一地区的许多其他战斗中,印度军队都是这样做的。

用你的头脑,先生,不要相信你在网上看到的一切。

还有一个家伙说,这场战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世界上最凶猛的战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文化组织,他们怎么会列出这样一个名单?做点研究就知道,它不存在。

我们不要相信别人告诉我们的一切,我们要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好奇的态度。否则我们就成了被赶去宰杀的羔羊。

-

Venkatesh

先生,

是的,我们不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而确认或否认这些数字,在这方面你是对的。

然而,如果有人试图证实或否认这些数字,我们有权根据逻辑对其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这也是正确的。

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为我们牺牲的士兵的英勇。在这方面,其他一些评论是正确的。

我们不需要等 50 年或明天或永远无法得到的确切的数字 -

感谢我们的士兵。

这不是天真,而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感受,也许有些人缺乏这种感受。

-

Satinder Singh

印度军队正式承认 Karnal Sher Khan,他们可以正式称赞一个巴基斯坦人,没有什么阻止军队正式证实这个故事。印度军队没有说 1500 名中国人死亡,那就没有发生。

-

Stephen Harden

战后成立了一个战争委员会,在中国宣布单方面停火期间,根据标准作业程序(SOP)进行了尸体清点,当时中国人和印度人都进行了撤回死者尸体的行动。这场战争是在多个区域进行的,我建议你阅读并引用比维基百科更可信的资料,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委员会随后汇编的实际战争报告可在 KRC(kumaon regimental centre)图书馆供有兴趣进一步阅读的人查阅。1962-1963 年的中国报告也重申了这一点,印度前战俘的证词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不包括成员国之间的现代战争,它肯定不会写一篇会引起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愤怒的文章。

-

Satinder Singh

我想知道 1500 名中国人死亡的原因,我们只是在讨论这一场战斗。我认为我们是在讨论军事史,士兵必须说实话。

-

Mohit Agrawal

这是一场在山上发生的直接战斗,控制山顶的队伍是不可能打败的,因为很难从山脚估计对手的可能位置,爬山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山顶的军队很容易识别并射杀他们。

然而,印度士兵以极大的勇气战斗,只是由于陈旧过时的武器,我们失去了那么多士兵。

-

Satinder Singh

你知道弹药和枪支在战争中扮演多大的角色吗?如果他们没有那么多弹药,他们就杀不了 1500 个中国人。杀人需要大量弹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只发生在电影中。

为什么这样的表演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被任何人重复过?

尸体是怎么计算的?

为什么仅仅几个小时就有 1500 人死亡?而持续了几天的最血腥的印巴战争也没有杀死这么多人?

我从来没有读过印度官方承认有 1500 名中国人死亡的报道。

-

Ashraf Yunus Khan(答主)

你的消息来源说有 700 多人伤亡,维基百科上说有 1300 人伤亡,这个大部分士兵都提到过。请仔细阅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它没能重演,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重演,我不知道,兄弟。

这完全取决于形势,你要面对多少士兵和你的胆量。

连我们的士兵的尸体都是几个月后才发现的,所以谁能在那里清点人数,但回来的士兵提到了 1300 人的伤亡。

如果你知道确切的伤亡人数,请告诉我,我一定会修改答案。

非常感谢。

-

Satnder Singh

确切的伤亡人数是 500 多人,就连印度军队官方也从未说过杀死过 1500 名中国人。

在印度军队参军并不能使你成为超人,现实法则仍将适用,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情况不会发生,你需要许多弹药才能杀死一个人。

-

Sun Zihao

这是一个虚构的人,它根本不存在。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击落了印度的飞机,俘虏了飞行员,所有细节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印度人仍然觉得他们赢了。印度胜利的标准应该不同于世界各国。当他们被俘虏并被消灭时,他们还能说大话。


这个回答下还有很多其他的回答,有兴趣可以看原文:

[1962 中印战争:印度对印军战斗力的夸张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看印度理智哥舌战群印_樱落网​www.skyfall.ink/js/1084.html

](http://www.skyfall.ink/js/1084.html)

知乎用户 S217SOV 发表

米歇尔 - 魏特曼一定是其中一个!(不止因为帅!)

米歇尔 · 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ZAZI 德国武装党卫队上尉,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和最著名的坦克指挥官。1934 年 2 月 1 日,魏特曼参加了 RAD - 德国劳动军团,并一直待到 7 月。1934 年 10 月 30 日,他作为一名列兵加入了德国国防军第 19 步兵团,1936 年 9 月 30 日退伍时是一名军士。1938 年夏季该部缩编为一个排。1939 年 9 月,魏特曼作为一名 LSSAH 侦察部队的军士指挥着 Sd.Kfz.232 轮式装甲车参加了波兰战役。

Sd.Kfz.232 八轮式装甲车

1939 年 10 月,米歇尔 · 魏特曼来到柏林的 LSSAH 第 5 装甲连报到,当时那是一个突击炮培训学校。1940 年 2 月,他加入了新成立的 LSSAH 突击炮营。调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作为一名军士,已经拥有三年驾驶装甲车辆的经验。

1941 年年初米歇尔 · 魏特曼在巴尔干战役开始了他的坦克战斗历程,在希腊时他指挥着 LSSAH 突击炮营的一个排,跟随着大部队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在那儿一直待到 1941 年中,随后在 6 月 11 日与整个 LSSAH 一起调往东线加入南方集团军群,准备参加巴巴罗萨行动。6 月 22 日行动开始后后,LSSAH 师被投入俄国南部战线,向基辅挺进。

魏特曼于 1941 年 7 月 12 日因战功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奖章。但不久后他在战斗中负伤,不过仍坚持留在部队,并因此获得了负伤纪念章。

1941 年 9 月 8 日,魏特曼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奖章,当时他正在罗斯托夫地区作战。该作战结束后他因在一次战斗中击毁六辆苏军坦克而获得了坦克突击纪念章,同时被晋升为军士长。

直至 1942 年 6 月,他都和他的部队一起在俄国战斗。1942 年 6 月 5 日由于一贯的杰出表现,他作为军官候补生来到了巴伐利亚的党卫军军官训练营参加培训。1942 年 9 月 5 日毕业时他取得了坦克教员的资格。

1942 年 12 月 21 日,魏特曼晋升党卫军少尉并在 24 日向第 13 连报到。但他开始并没有得到虎式坦克的指挥权,而是受命指挥一个装备三号 L 型坦克及三号 M 型坦克 (Panzerkampfwagen III M) 的支援排。任务是保护虎式坦克的侧后,对付敌步兵和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

三号坦克 M PanzwrkampfwagenIII M

1943 年早春,米歇尔 · 魏特曼终于如其所愿的离开了这个支援排,加入了虎式坦克指挥官的行列。1943 年 7 月 5 日,魏特曼堡垒行动中开始了其虎式指挥官的传奇经历。LSSAH 师被投入到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翼,是进攻的中坚力量之一。战役的第一天,魏特曼就摧毁了两门反坦克炮和 13 辆 T34 坦克,将赫尔穆特 · 温道夫的坦克排从困境中解救出来。7 月 7 日、8 日两天魏特曼又干掉了 2 辆 T34,2 辆 SU-122 自行火炮以及 3 辆 T-60、T-70 轻型坦克。7 月 12 日,他又打掉了 8 辆苏军坦克、3 门反坦克炮,还消灭了一个炮兵阵地。在整个堡垒行动中,米歇尔 · 魏特曼取得了摧毁 30 辆苏军坦克和 28 门火炮的骄人战绩。1943 年 7 月 29 日,第 13 坦克连改编成为 LSSAH 师直属的第 101 重型坦克营,并在 1943 年 8 月前往意大利进行整编和担任预备队任务。10 月 13 日,魏特曼的虎式敲掉了 20 辆 T-34,外加 23 门步兵炮和反坦克炮。直到那年 12 月,他在无数次的大小战斗中将其战绩逐步提高。

1944 年 1 月 13 日,米歇尔 · 魏特曼由于其为祖国战斗时的杰出表现而获颁骑士十字勋章。“从 1943 年 7 月到 1944 年 1 月初他共摧毁了 56 辆敌人的装甲车辆,其中包括了 T-34 和重型自行火炮。1 月 8 日和 9 日他和他的排一起制止和粉碎了一个苏联坦克旅突围的尝试,在那次战斗中他击毁了十辆以上的敌人车辆。1 月 13 日,他又击毁了 13 辆 T-34 和 3 辆超重型自行火炮。他的总战绩已经上升到 88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引自 1944 年 1 月 13 日的德国广播。

苏军被击毁的坦克

以至于希特勒本人发来如下电报:

“作为对你为德国人民的将来而作战时表现出的英勇行为的深深感谢,我现在将第 380 枚授予德国武装力量成员的带橡树叶的骑士十字勋章颁发给你。阿道夫 · 希特勒”1944 年 2 月 2 日,魏特曼在东普鲁士从元首本人手中接过了这枚骑士十字勋章。

铁十字勋章

1944 年 2 月 29 日到 3 月 2 日,第 101 重坦克营大部被运往比利时的蒙斯。运送途中,魏特曼接过了 101 营 2 连的指挥权。

此时第三帝国宣传部已经把魏特曼塑造成一个国家英雄,他的画像随处可见。

1944 年 5 月,魏特曼回到第 101 重型坦克营,驻守在法国临近诺曼底地区

131 号 “虎” 式坦克

Panzerkampfwangen VI H

四号坦克 G PanzerkampfwagenIVG

诺曼底登陆一周后的 1944 年 6 月 13 日,在盟军的反复空袭下,魏特曼指挥的第 101 重型坦克营第 2 连从 Beauvais 到波卡基村时只剩下了 4 辆虎式坦克(panzerkampfwangenVI H) 和 1 辆四号坦克(Panzerkampfwagen IV)。他们位于 213 高地附近,接到的任务是制止英国第 7 装甲师的前进,保卫德军装甲师的侧翼和维持到卡昂的道路畅通。

接下来就是魏特曼最出名的波卡基村战役了。

1944 年 6 月 6 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

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担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英第 3 师,中央为加拿大第 3 师,右侧是英第 51 师和第 50 师; 另有英第 7 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 175 号公路向卡昂包抄。至 6 月 13 日英先遣部队第 22 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德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 SS 第 101 重装甲营驰援。该营编制为 45 辆虎式坦克,6 辆豹式抢救车及 124 辆其它车辆,满员 1037 名官兵。他们 6 月 7 日即从营地出发,但因铁路系统遭盟军空袭毁坏,故 200 千米的路程全部依仗自己动力行进。然而,盟军的攻击机一直对该营猛攻,故该营一路遭受狂轰滥炸,抵达前线时己有半数车辆被毁。

德军 “panther” 黑豹坦克抢修车

13 日清晨,德国侦察兵发现了已经驻扎在波卡基村的英军部队。

当时魏特曼也为英国人的速度吃了一惊,于是他调动全营状态最好的 231 号 “虎” 式坦克进行情况确认,而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由于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还在修理之中。

(图三) M5A1“史都华”Stuart 轻型坦克

(图二)谢尔曼萤火虫坦克 Sherman Firefly

(图一)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Cromwell cruiser tank

此时,英军近 3 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村子,英军第 22 装甲旅的 A 连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小山包——213 高地,B 连则停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集结,而团部的 1 辆 M5A1 史都华轻型坦克(M5A1 Stuart) 和 14 辆克伦威尔中型坦克(Cromwell Mk5) 正在村中,另外还有 4 辆侦察车(应该是猎鹿犬装甲车)和 20 辆 M21 半履带卡车以及 1 门 35 毫米反坦克炮部署完成.

英军 “” 猎鹿犬” 装甲车

此时魏特曼可不了解这些情况,他通过村边的麦田直插入 175 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进入公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可也被吓了一跳。原来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 15 米的地方 (刚才由于灌木丛的遮掩,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而左侧 200 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而且是令人恐惧的虎式坦克。

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对其构成威胁的几辆坦克。于是,“虎”式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魏特曼的炮手没有瞄准,凭感觉就打出了第 1 发 88 毫米炮弹。转眼间,英军当头的 M5A1 史都华坦克被打得粉粹,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没有装弹,只是静静地用炮口看着冲过来的 “虎” 式毫无反应。虎式的 8'8cm 炮首先开火了,3 辆 “克伦威尔” 全部被击毁。英军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坐在最后 1 辆 “克伦威尔” 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中。

波卡基村一连被魏特曼击毁的克伦威尔坦克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匿在附近,他继续向前前进,正好路过亚当斯上尉的克伦威尔坦克面前,亚当斯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 “虎” 式坦克侧面薄弱的侧装甲从自己身旁掠过,失去了最佳的反击机会,当然也就成全了魏特曼继续创下惊人的战绩。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并不擅长对付步兵。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正在前方 150 米处的路旁停靠,其中还有装有英军 17 磅炮的萤火虫(Sherman fire fly)坦克。虎式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坦克的 75 毫米短身管主炮,因为长距离克伦威尔无法击穿虎式,但萤火虫坦克的 17 磅炮可以轻易击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

意识敏捷的魏特曼马上指挥虎式坦克调头,虎式拖动着 56 吨的笨重身躯掉头而去。就在这时,一发荧火虫的 17 磅炮炮弹打在虎式坦克炮塔左侧,幸好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了。魏特曼立马指挥坦克转移,因为他知道在此多耽误 1 秒钟,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对方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的速度远远高于虎式坦克,可以很容易地追上他,自己的虎式根本跑不过荧火虫。

可是冤家路窄,魏特曼的坦克刚刚转过身来,亚当斯驾驶的克伦威尔坦克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双方一打照面。都是高手过招手疾眼快,几乎同时开火。但亚当斯很不幸,他的炮弹只在 “虎” 式的防盾上打了一个浅坑,并没有击穿,可自己的坦克却被打出了一个大洞,亚当斯虽然没有死,却被震得手足发麻,他踉跄地跳出坦克,跑向路边。

皇家骡马炮兵团被击毁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

魏特曼继续东撤,他考虑身后有英军多辆坦克,而前面可能有大量步兵埋伏,说不定还有反坦克炮。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驻地,把其它坦克招呼过来。于是他让虎式坦克从一个缺口开出了公路,准备从北面绕到东面,再折回营地,以避开所有危险。

其实情况并不如魏特曼想像的可怕,英军 B 连的坦克并没有追击他,因为他们认为村子里也许还有多辆德军坦克,所以不敢冒然进行巷战; 英军团部的六磅反坦克炮架好了,步兵也下车进入了阵位,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公路上,根本没有想到魏特曼会从路边麦田绕到其侧面。

魏特曼也没想到,他的小迂回却绕出大战果。毫无防备的英军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暴露在虎式坦克的右侧,他将炮塔转向 3 点钟方向,8'8cm 炮开始了精确的点射。英军的猎鹿犬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车在路旁一辆辆化成了灰烬,175 号公路成为令人恐惧的战车墓地。

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 213 高地上的英军 A 连。A 连当然也发现了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敌人的炮火从何而来。他们只是将炮口对向公路,以为敌军会从公路的方向过来,继续犯着与牺牲的战友们相同的错误。

魏特曼决定继续前进,他经麦田向东开,A 连的所有坦克的侧面又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萤火虫坦克,谢尔曼坦克(Sherman mk3)以及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本来就不足以抵抗 “虎” 式的 8'8cm 米炮,现在的距离却不到 250 米,而且 A 连在明处的开阔高地,魏特曼在暗处的灌木丛后的麦田里, 魏特曼的虎式像收人头一样将英军坦克逐一点名,23 辆英军坦克全部被击毁

此时,波卡基村以东已无英军有效抵抗力量。魏特曼决定不回驻地了,他要杀个回马枪——到村中继续攻击英军 B 连。他沿着 175 号公路往回走,沿途都是他刚刚制造的钢铁残骸,不过此时,他无暇回味这一切,因为前面的村庄里正潜伏着杀机。

果然,当魏特曼在 213 高地逞威之时,亚当斯已经徒步跑回 B 连,警告 B 连做好防备

B 连通讯兵赶紧用无线电呼叫 A 连,但沓无音讯。英军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开始布署防备

为了不与虎式坦克发生正面冲突,它们在公路旁的楼房间隙中架起了反坦克炮,同时萤火虫坦克和克伦威尔坦克也都开进了断墙残壁之中以便隐蔽,这样也有利于攻击德国坦克的侧面。

魏特曼行驶不到 200 米,德军第 1 连的 4 辆虎式、2 辆四号坦克 G 型坦克 (Panzerkampfwagen IVG) 沿着与魏特曼原路平行的一条街道驶入了 175 号公路增援魏特曼,另外 2 辆虎式从岔道向村内迂回。此时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逆转,胜负天平开始向德军倾斜。但魏特曼眼前一闪,一发反坦克炮弹打在了车首,虽然这一击并不致命,但虎式却偏向路边,另一发炮弹打断了它的履带,魏特曼的战车嘎然而止。魏特曼因为抛锚被迫弃车。从此时起,他由主角退居为观众。

几辆德军坦克仍向前疾驰,而几辆英军坦克却躲在墙角暗喜,因为他们报仇的机会降临了。

被英军在波卡基村击毁的虎式坦克

132 号虎式坦克刚刚开入射界,2 辆萤火虫坦克和 1 辆克伦威尔坦克的火炮同时开火,3 发炮弹将这辆虎式打瘫,131 号虎式坦克又从伙伴身旁冲了过去,其车组成员认为 132 号车虽被炸毁,可它的残骸正好封住了敌人的射界,但他们没有想到,前面还有几门反坦克炮。结果,131 号的炮塔被打飞了十几米远,紧踞其后的虎式坦克和四号坦克也都被击毁在波村中央。

德军被击毁的 “豹” 式坦克(图二)

被击毁的 132 号虎式和四号 g 坦克(图一)

战斗僵持到傍晚,双方残存的坦克逐步退出战场,只剩下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头巷尾你争我夺。此时,英国的 12 架 “暴风” 式战斗机赶来,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

6 月 13 日的波村之战,英军共损失 27 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德军其余坦克却在没有一个战果的情况下被悉数击毁。

作为二战的几乎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中,魏特曼绝对是其中一员。

魏特曼和他的车组

-———————- 分割线 ———————————–

本答资料来源于网络~ 有错误请指正!(还有魏特曼真的帅!)

知乎用户 风旋 发表

苏定方
一个乡勇出生,靠着多年征战打出的威名,成为灭国大将,最可惜的是史书很少记在他在刘黑闼手下参与和李唐的河北大战,我相信,他肯定给李唐弄出大麻烦的,毕竟苏定方是刘黑闼败亡后投降李唐,从而卸甲归田,而几年后又被启用参与灭东突厥,然后又沉寂了,肯定有啥事情在里头
另外就是韩国第九号国宝,怀素书写的,《苏定方平百济碑》

显庆五年,岁在庚申,八月己巳朔十五日,癸未建洛州,河南权怀素书。原夫皇王所以朝万国,制百灵,清海外而举天维,宅寰中而恢地络,莫不扬七德以驭遐荒,耀五兵而肃边徼。虽质文异轨,步骤殊途,揖让之与干戈,受终之与革命,皆载劳神武,未戢佳兵。是知汹水挻祅,九婴遂戮;洞庭构逆,三苗已诛。若乃式鉴千龄,缅惟万古,当涂代汉,典午承曹。至於任重凿门,礼崇推毂,马伏波则铸铜交址,窦车骑则勒石燕然,竟不能覆鳀海之奔鲸,绝狼山之封豕。况丘树磨灭,声尘寂寥?圆鼎不传,方书莫纪?蠢兹卉服,窃命岛洲;襟带九夷,悬隔万里。恃斯险厄,敢乱天常?东伐亲邻,近违明诏,北连逆竖,远应枭声。况外弃直臣,内信祅妇?刑罚所及,唯在忠良;宠任所加,必先谄幸。标梅结怨,杼轴衔悲。我皇体二居尊,通三表极,珠衡毓庆,日角腾辉。辑五瑞而朝百神,妙万物而乘六辩。正在柱于西北,回地纽于东南。若夫席龙图,裒凤纪,悬金镜,齐玉烛。拔穷鳞于涸辙,拯危卵于倾巢。哀此遗甿,愤斯凶丑,未亲吊伐,先命元戎。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迭远构于曾城,派长澜于委水,叶英图于武帐。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心蹈前锋而难夺心悬冰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至于养士卒,抚边夷,慎四知,去三惑,顾冰泉以表洁,含霜柏以凝贞。不言而合诗书,不行而中规矩,将白云而共爽,与青松而竞高远,怀前人咸有惭德,副大总管冠军大将军□□□卫将军上柱国下博公刘伯英,上□□□□□风云负廊庙之材,怀将相之器,言为物范,行成士则,词温布帛,气馥芝兰,绩着旗常,调谐律吕。重平生于晩节,轻尺璧于寸阴。破隗之勋,常似不足平□之策□未涉言。副大总管使持节陇州诸军事陇州刺史上柱国安夷公董宝德□志飘举雄图,杰六艺,通三略,策运后□□□真,梅能令魏军止渴;无劳实,纩终使楚卒忘寒。副大总管左领军将军金仁问气度温雅器识沉毅,无小人之细行,有君子之高风。武既止戈,文亦柔远。行军长史中书舍人梁行仪,云翘吐秀,日镜扬辉,风偃搢绅,道光雅俗,鉴清许郭,望重荀裴。辩箭腾波控九流于学海,词条发颖掩七泽于文亮□太傅之深谋,未堪捧辔;杜镇南之远略,犹可扶轮。暂游凤池或清鲸壑。邢国公运秘鉴,纵骁雄,阴羽开偃月之图,阳文含晓星之气。龙韬豹钤,必表于情源;玄女黄公,咸会于神用。况乎稽天蚁聚,迎地蜂飞,类短狐之含沙,似长蛇之吐雾,连营则豺狼满道,结阵则枭獍弥山。以此凶徒,守斯穷险,不知悬缕将绝,坠之以千钧;累棋先危,压之以九鼎。于时秋草衰而寒山净,凉飙举而杀气严。逸足与流电争飞,迭鼓共奔雷竞震。命丰隆而后殿,控列缺以前驱。沵气妖氛,扫之以戈戟;崇墉峻堞,碎之以冲棚。左将军总管右屯卫郎将上柱国祝阿师右一军总管使持节淄州刺史上柱国于元嗣,地处关河,材包文武,挟山西之壮气,乘冀北之浮云:呼吸则江海停波,啸咤则风雷绝响。嵎夷道副总管右武卫中郎将上柱国曹继叔,久预经纶,备尝艰险,异廉颇之强饭,同充国之老臣。行军长史岐州司马杜爽,质耀璇峰,芳流桂畹。追风籋电,骋逸辔于西海;排云击水,搏劲翮于南溟。骥足既申,凤池可夺。右一军总管宣威将军行左骁卫郎将上柱国刘仁愿,资孝为忠,自家刑国,早闻周孔之教,晚习孙吴之书,既负英勇之材,仍兼文吏之道。邢国公奉缘圣旨,委以班条,欲令金如粟而不窥,马如羊而莫顾。右武卫中郎将金良图,左一军总管使持节沂州刺史上柱国马延卿,俱怀铁石之心,各励鹰鹯之志,拥三河之劲卒,总六郡之良家,邢国公上奉神谋,下专节度或发扬蹈厉,或后劲前锋,出天入地之奇。千变万化致远钩深之妙,电发风行,星纪未移,英声载路。邢国公仁同转扇,恩甚投醪,逆命者则肃之以秋霜,归顺者则润之以春露。一举而平九种再捷而扫三韩,降刘弘之尺书,则千城仰德,发鲁连之飞箭,则万里衔恩。其王扶余义慈及太子隆自外王余孝一十三人,并大首领大佐平沙咤千福、国辩成以下七百余人,既入重闱,并就擒获。舍之马革,载以牛车,伫荐司勋,式献清庙,仍变斯犷俗,令沐玄猷,露冕褰帷,先择忠款,烹鲜制锦,必选贤良,庶使剖符绩迈于龚黄,鸣弦名高于卓鲁,凡置五都督,卅七州二百五十县,户廿四万,口六百廿万。各齐编户,咸变夷风。夫书东观纪,南宫所以旌其善;勒辞鼎铭,景钟所以表其功。陵州长史判兵曹贺遂亮,滥以庸材,谬司文翰,学轻俎豆,气重风云,职号将军,愿与廉颇并列;官称博士,羞共贾谊争衡。不以衰容,犹怀壮节提戈,冀效涓尘,六载贼庭,九摧逋寇,穷归之隘,意欲居中,乃弁余词,敬撝直笔,但书成事,无取浮华。俾夫海变桑田,同天地之永久;洲移郁岛,与日月长悬。其铭曰: 悠悠遂古,茫茫厥初,人伦草昧,造化权舆,冬巢夏穴,壳饮鹑居,以结以刻,或畋或渔,淳源既往,大道沦胥,爰及三五,代非一主,揖让唐虞,革命汤武,上齐七政,下均九土,屡扰干戈,式淸区宇,未渐西掖,岂覃东户?奥我圣皇,德叶穹苍,莹镜千古,牢笼百王,逖矣远徼。遐哉大荒,咸禀正朔,并预封疆,蠢兹九种,独隔三光,叛族泽国,凭凌水乡,天降飞将,豹蔚龙骧,弓弯月影,剑动星芒,貔貅百万,电举风扬,前诛蟠木,却翦扶桑,冰销夏日,叶碎秋霜,赳赳武夫,明明号令,仰申庙略,府齐军政,风严草衰,日寒江净,霜戈夜动,云旗晓暎,□戟前驱,吴钩后劲,巨猾授首,逋诛请命,威惠□□,边隅已定,嘉树不翦,甘棠在咏,花台望月,贝殿浮空,疎钟夜铿,淸梵晨通,刊兹宝刹,用纪殊功,拒天关以永固,横地轴以无穷。

知乎用户 ace josh 发表

奥托卡尔尤斯,和三王之战
二战东线战场,我觉得用战时美国的一张漫画能形象的说明当时情况,——在泥泞的沼泽中,两只耳聋眼瞎的史前巨兽不停的撕咬着对方。而在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绝后惨烈的种族意识形态碰撞中,思维缜密的德国人奉行着精兵战术,而战斗种族俄罗斯选择用数量弥补质量。当美国参战,德国工业区被轰炸成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后,面对数量占优的对手,德国的坦克王牌们一次又一次用奇迹维持着支离破碎的战线。而在这些奇迹中,俄罗斯的小村庄马里纳瓦见证了战争的技战术上最华丽的表演。
我想记录下这次战斗是因为不管这个国家或是民族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战时忠于职守的士兵值得每一个人敬佩。
“三王之战”
这里的 king 不是被加冕的王冠,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战争史上的地位。或是天赋异禀或是训练刻苦,在二战中涌现了一批战绩令人瞠目结舌的战士,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坦克手。当战争结束,尘埃落定,第三帝国伴随着罪恶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他们的传奇却在一直被传颂着。参与马里纳瓦的的三位王牌是世界第一坦克高手奥托 卡尔尤斯(178 辆坦克 150 门反坦克炮)、第五坦克高手约翰尼斯 鲍尔特(138 辆坦克)、和世界第六坦克高手阿尔伯特 科舍尔(120 辆坦克)。
至于马里纳瓦,自行百度吧

知乎用户 雀喜 发表

战争奇才不得不提到二战时的德国的希特勒。

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国,一直在不平等条约下屈辱的活着。

一个欧洲小国在战败情况下,居然靠着一个民族领袖团结起来和全世界作对。甚至一度称霸了大半个欧洲版图,和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正面交手。牵涉 6000 多万人口,历史上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

大概说一下概念哈

二战德国士兵动员率是 22% 左右。德国总人口 6000 多万,波及地区人口保守估计 26 亿。人口比例换算过来大概就是一个重庆市要和整个中国打。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纳粹的进攻只是要去打破帝国主义的独裁,而不是真的征服世界。

当然这里牵扯到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不方便细说。

知乎用户 阿凡呀要吃花 发表

马克沁机枪的发明和使用!

个人喜爱历史,从战争角度看,中原王朝史就是被北方游牧民族侵略骚扰的血泪史,匈奴、突厥、瓦剌、契丹、鲜卑、女真、蒙古、羯、羌、氐等等等等。

某次,跟我们老板闲聊中原抵御少数民族侵略史(我们老板虽是理工男,但历史方面的造诣很深),我问他,为什么那些骁勇善战、快马弯刀的少数民族到了近代就没落了。他说:因为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让能征善战乖乖变成了能歌善舞

这种能连续自动发射子弹的枪械,算是战争史上 bug 般的存在吧。另外,我觉得核武器也算,虽然不能用,但战略威慑比常规武器强太多了!

知乎用户 有所思 发表

可能来的有点晚,大家体会一下如下内容。

七律 ·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知乎用户 著名的蓝蓝 发表

“红色根据地井冈山保卫战”,创造了 “两个连打退四个团” 的战争史奇迹!

以下内容摘自叶永烈老先生的巨著《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其中一个章节:“黄洋界上炮声隆”。

1928 年 8 月 30 日,是决定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生死存亡的日子。

在一口气占领了井冈山北麓山下的永新、莲花、宁冈三座县城之后,探知井冈山空虚,湘赣两省 “会剿” 部队联手,调集了四个团,黑压压地从北面朝井冈山涌来。

消息传来,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于 8 月 29 日急行军上山,守卫井冈山。

井冈山有五大哨口,即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敌军集结在黄洋界哨口下面。这样,红军把黄洋界之外的四个哨口交给王佐部队把守,把三十一团一营那两个连,调到黄洋界。

黄洋界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三米,两山对峙,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正面,山岩陡峭。站在黄洋界,一眼可以望见山脚下的小村庄。四个团的敌军,正聚集在那里,而上面的红军,只有两个连!

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和党代表何挺颖亲自在哨口指挥。朱云卿才二十一岁,何挺颖二十三岁,一个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一个在上海大学受过培训。

红军的弹药很少,每人才三至五发子弹。朱云卿和何挺颖一商量,想出几条妙计:第一,动员山上军民,每人至少削二十枚竹钉。这种竹钉,本是当地 “老表” 用来打野兽的。井冈山翠竹遍野,有的是竹子。“老表”们用竹子削成尖尖的竹钉,用火烤过,用陈尿泡过,又锋利又有毒,野兽踩上去,脚会长脓腐烂。眼下,在黄洋界上山的二十里山路上,撒满这种竹钉,令人望而生畏,成了一道特殊的防线。

第二,把山上的树木砍下来,堆在路口,设置障碍,又是一道防线。

第三,在必经之路上挖了壕沟,又是一道障碍。

第四,加固哨口已有的工事。

第五,动员男女老少上黄洋界,作为 “疑兵”。战斗时听口令,或者在铁桶里放鞭炮,冒充机枪声;或者呐喊 “冲呀”、“杀呀”,以壮声势,使敌人摸不透山上到底有多少兵。贺子珍、伍若兰(朱德新婚妻子)都参加了这支呐喊的 “疑兵”。

如此布置停当,红军便 “恭候” 在黄洋界哨口。

8 月的天气,江西如同火炉,井冈山上却如深秋。8 月 30 日清晨,云雾弥漫。待旭日升起,云散雾消,便看见山下的羊肠小道上,蠕动着一连串黑点。敌兵开始向山上发起进攻了。

小道只容得单人独行,敌兵以 “鱼贯式” 长蛇阵前进。一边往上面走,一边乒乒乓乓放枪。山上却沉默着。朱云卿在等待着敌军进入射程范围。子弹是那么的少,一颗子弹要当两颗用。他把第一连布置在阵地上,另一个连第三连后备待命。

敌军在机枪掩护下前进。

终于进入射程范围,朱团长这才喊了一声打,枪声和鞭炮声混合在一起,敌人弄不清楚山上到底有多少兵。

敌军不断地逼近,一次又一次发起冲击。从上午打到中午,打到下午,还在那里发起冲击。

这时,红军的枪声变得稀少,子弹已所剩无几,只得不断往下滚石头。

在这关键的时候,连长谭希同、班长刘荣辉和贺敏学等人,把一门追击炮扛了上来。这门追击炮有毛病,本来放在茨坪的军械所修理。战斗急用,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扛上黄洋界。

这门炮,一共只三发炮弹。

下午 4 时光景,架好了炮。第一发,哑炮。第二发,还是打不响。眼看着,只剩最后一发炮弹了。

突然,山上一声巨响,追击炮 “发言” 了!炮弹不偏不倚,竞命中敌军指挥所。

山上一片欢呼,冲杀声响成一片;山下乱作一团,仓皇夺路逃跑。

当夜色笼罩井冈山,红军们已饿得肚子咕咕叫,因为在清早雾散前吃过一顿早餐后,还没吃过饭呢。他们未敢撤离阵地,生怕敌军夜袭或明日再度发起进攻。

翌日雾消,山下竟空无人影——敌军已连夜撤退了!

敌军撤退的原因,全然在于那一声炮响。他们知道,红军的四个团中,只有战斗力最强的二十八团才有炮。那一声炮响,表明二十八团已经赶到山上,还是赶紧溜吧!

两个连打退四个团,顿时在井冈山传为美谈。

以上。

原书 119 页写何挺颖烈士牺牲是 24 岁。而 136 页写到牺牲是 29 岁,经过答主查阅,应该是,后面应该是书审阅时的错误。

下面是扩展阅读。

井冈山上黄洋界

团党代表何挺颖当时 23 岁,1929 年初战死于上余县,时年仅 24 岁。

团长朱云卿当时 21 岁,1930 年 8 月升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翌年 5 月因病送到后方医院治疗,被国民党特务发现而杀害,牺牲是也是 24 岁。

两位少年英雄从革命初期就跟随毛主席打天下,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将来也是元帅一级的人物。

伍若兰,朱德第四任妻子,参加了井冈山保卫战。1929 年 2 月 2 日,在项山战斗中受伤,被敌军所捕。知道她是朱德夫人,敌军劝降,她坚贞不屈,在赣州被杀害。死后,她的头颅被高悬在赣州城门上示众。而当时她才不过 26 岁,与朱德结婚还不到一年。

知乎用户 MeaCulpa 发表

手机码字不易啊。。。
1970 年,卷入越南战争而内外交困的美国放弃了直接与越南共产党军队交战的方式,以更 “策略” 的方式为南越军队提供情报、武器、军事顾问及空中支援。然而,令美国人感到不妙的是,越共军队识破了其诡计,毫不客气地捕获了美军一个由 7 人组成的高级军事考察组。美军对这个考察组的营救行动导致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人蛇大战……

1970 年夏,尼克松政府已作出了逐步撤出美国在越南的陆军的决定,其时大多数陆军部队都已从海上回国,所剩只有第七集团军和空军部队。
越南南部的盛夏酷热难耐,第七集团军指挥部的官员们正准备拟定一份电文,请示五角大楼可否撤军。不料,他们的电文还没发出,就接到了五角大楼的密电,令其迅速派出一支小部队,前去冲文大森林营救被越共截获的美国 7 人高级军事考察小组。
总部立即派出战斗力很强的 “飞虎连” 前往执行该任务。马丁上尉奉命率领全连 130 多名全副武装的官兵日夜兼程,于当天深夜时分深入到越共军队后方。深知任务艰巨的马丁带领部队到达预定地点后,顾不上休整就下令开始连夜构筑掩体。由于缺少修筑掩体的石头,马丁即挑选 20 名身强力壮的士兵到附近的湄公河边去搬,其他人则在原地挖掘工事。为防止暴露潜伏行动,马丁给官兵们下了一道死命令: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枪。
20 名搬运石头的士兵在微弱的星光下悄悄来到河边,黑人士兵何曼翻开一块平整的石板,依稀看到两条茶杯口粗的花蛇像麻花一样扭着身子纠缠在一起。何曼拔出刺刀把蛇挑了起来。然而,还没等他看清蛇的模样,黑影里另一条花蛇突然昂起身子,在何曼脸上猛咬一口,何曼惨叫着仰倒在地。其他人闻声赶来,拔出匕首砍杀尚未逃走的花蛇。结果一条被砍死,另一条带伤逃入乱石丛中。这时何曼已口吐白沫,人事不醒了。为首的军士长命令众人马上小心迅速地找好石头返回营地。 正当 “飞虎连” 的士兵们抱着石头,背着受伤的何曼准备离开河边时,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了。寂静的河谷里,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骇人的 “咝咝” 声,只见无数条模样相似的花蛇铺天盖地向美军爬拢过来。美军士兵被眼前这一恐怖的景象吓呆了。
突然,鼓噪的蛇群仿佛接到命令似地前冲后拥同时窜了上来。求生的本能使这些被吓呆了的士兵们如梦初醒,他们扔掉石头开始还击。士兵们拔出匕首左格右挡,拳打脚踢,群蛇一波又一波地涌上来迅猛攻击,时间不长,地下就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十条毙命的花蛇,但伴随着撕心裂肺般的惨叫,美军士兵也倒下好几个。在群蛇波浪般的围攻下,渐渐地美军士兵们开始处于下风,于是他们边打边逃,约莫 30 分钟过后,除了两名美军士兵逃出蛇阵外,其他 18 人全部命丧蛇口。
两名蛇口余生的士兵回去后,心有余悸地向 “飞虎连” 的其他官兵们讲述了可怕的经历。美军官兵们都百思不得其解,在这个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其实原因说来也简单,越南气候温热潮湿,历来多蛇。湄公河谷更是毒蛇湄公蛇的理想栖息地,这种蛇毒性极烈,咬伤人与牲畜后,令对方短则几分钟,长则一两天即毒发而死。更主要的是,这种蛇喜欢群居,而且性情凶猛,报复欲极强,蛇群里通过残酷的竞争后产生蛇王,蛇王体格强悍,毒性猛烈,统治群蛇。这次受到何曼惊扰的正是蛇王在和一条雌蛇交欢,不速之客杀害了它的 “新娘” 并砍伤了它,于是蛇王发怒了,它逃回去后立即调兵遣将,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行动。

两名士兵连夜逃回后,马丁上尉下令全连戒备待敌,但毒蛇并没追来,第二天整整一个白天也相安无事。正当官兵们暗自庆幸时,不料死神随着夜幕的降临也悄然而至。暗淡的星光下,蛇王纠集起更多的毒蛇循着两名美军士兵的气味
大举追来。马丁得到信息后,马上命令众官兵准备击打毒蛇。这时,蛇王率领蛇群猥集而至。头前带路的蛇王一发现敌人,就迅速爬上一棵大树,居高临下地向群蛇发出攻击的信号。
于是,一场惨绝人寰、空前绝后的人蛇大战开始了。进退有序的湄公蛇迅速呈扇面状散开,对 “飞虎连” 形成半包围之势。马丁立即命令官兵们手执器械,3 个人一组背对背四面迎敌。人蛇相持半分钟后,湄公蛇率先发起了攻击。群蛇在蛇王的鼓动下迅速地窜入 “飞虎连” 官兵们脚下的间隙里,顷刻间就令他们陷入蛇阵。尽管 “飞虎连” 官兵奋力击打,20 分钟后,只剩 10 多个人还能战斗,其他人都口吐白沫瘫倒在毒蛇堆里。此时,群蛇也大多把自身的毒汁耗费殆尽,无力再战。于是蛇王发出撤退的信号,蛇群刹时散尽。但活着的人知道,天再黑下来时,毒蛇还会蜂拥而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晚上只有死路一条。
逃离死亡蛇群撤走后,马丁他们现在连埋葬同伴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招呼剩下的 12 名士兵赶快退回营地,一边救治毒伤,一边思索退敌之策。马丁想着想着,忽然记起野战生存的教材上讲过蛇类惧怕硫磺味道,于是他马上命令士兵们一起动手卸开所有的手雷,把里面的火药倒出,一股浓烈的硫磺味刺鼻而来。他们一起动手围着营地撒了一圈,但愿管用,马丁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的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

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十二人。

知乎用户 杜小凡​ 发表

太多例子了,看得眼花缭乱,可是我觉得最 BUG 存在的是当年写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和”天时地利人和“的人,纵观古今哪怕是现代,所有战争打来打去都是围绕这几个核心转的,千年不变,所以此话简短但是精辟,

知乎用户 雅赫维 发表

【多图预警】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1945 年前的 8 月 6 日,一枚绰号 “小男孩” 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约 8 万人被炸死。到当年年底,又有约 6 万人因受到这次爆炸的核辐射而死亡。世界从此笼罩上了核战争的阴影,它的恐怖几乎使一个侵略国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变成了受害国。

按后来的标准,这枚只有区区 1.4 万吨 TNT 当量的原子弹确实只是个 “小男孩”。现在的核弹头多数为数十万吨 TNT 当量,一枚就足以杀死上百万人。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军备竞赛与裁军的循环往复之后,目前全世界核武器储备仍有 3 万个核弹头,共计 100 亿吨 TNT 当量,把全人类灭绝十几个来回还绰绰有余。

核军备竞赛为何会疯狂到其结果大大超出了军备需要的地步,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其理论基础据说是为了将核武器做为战略威慑力量,储备越多越吓人越好。另一条理由是,万一在核设施遭到敌国的突然袭击之后,还能剩下足够的核武器进行反击。

相应地,那些秘图首先发动核战争的狂人的如意算盘,便是如果能用成百上千枚核弹头同时攻击敌国,把其主要城市、军事基地毁于一旦,免遭核反击,就可高枕无忧了。即使闪电式攻击的计划无法执行得十全十美,遭到了反击,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本国上百座主要城市被毁,牺牲掉三分之一人口,只要少于敌人的损失,或达到了战略目的,一狠心也可以承受下来。

但是即使是这些大发豪言壮语的军事家,也完全低估了核战争的后果。核战争的结果并不能像常规战争那样简单地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来衡量。卡尔 · 萨根等人在 198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论证,大规模的核战争将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生态灾难,给全世界带来 “核冬天”。这个观点在当时饱受争议,特别是遭到右翼人士的攻击。但是 20 年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其主要观点。

核武器的威力一旦被释放出来,并不限于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这些能够对人员造成直接伤亡的短期后果。在大规模核攻击中被烧毁的城市和油库将产生大量的微尘和烟雾,遮天蔽日,严重地影响全球气候。在几个月内,全世界平均气温将至少降低 10 摄氏度,进入人为的冰川纪。由于缺少阳光和气温剧降,大多数植物和全部的森林将被毁灭,因此又导致大多数物种的灭绝。位于海洋生物链最底层的浮游生物也由于没法进行光合作用而灭亡,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

几个月后,微尘和烟雾消散,世界才重见天日,但是情形却更加糟糕。核爆炸将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氧化氮,上升到大气层的同温层,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层。没有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足以杀死残余的植物、浮游生物,使大多数陆地脊椎动物失明,并破坏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

当然,地球不会因此毁灭,生命也不会因此灭绝。某些物种会适应新的环境顽强地生存下去,新的生态系统也会逐渐重新建立起来,只不过这将会是一个漫长得难以想像的过程。甚至人类也不会真的灭绝,会有人继续生存下去,只不过会永远生活在一个更为原始和艰苦的环境中。即使发动核攻击的国家没有遭到反击,也同样无法避免这场灾难。而人类文明将会变成一个遥远的记忆,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公考小于 发表

追杀叛徒专业户「辛弃疾」

辛弃疾写的东西凡是认字儿的人都听过,但这个人一生的抱负不是去写文章, 而是去打仗。他年纪轻轻就参军,跟了一个老大混,因为实在是有本事,当了侍卫队长。

后来有一次老大派他带了 30 个人去送信,他回来一看,傻了…… 原来他们队伍出了 250,砍了老大的头,投降敌方,整个队伍都已经散了。这人当时哭了一场,然后领着那 30 个小弟,纵马冲进有 5 万敌军的大营,一路砍过去,不仅抢回了老大头,顺带着还把那个叛徒的头也砍了,30 个人毫发无伤的回去了。
不过有本事的人都是遭嫉的,后来他被闲置,两年后朝廷求他再回来做官他不做了此人名叫辛弃疾。
那个叛徒名叫张安国,趁辛弃疾前往建康时杀了义军首领,自己带人投降金人。在这次为老大报仇的行动中,辛弃疾麻损失没有,反倒策反了一万多士兵跟他回到南宋,这买卖做的,值!!

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被辛弃疾说动投靠义军,不久后居然也反了,打算投降金军(怎么尽遇上这样的人),辛弃疾亲自追杀他临死前,义端还拍马屁说辛弃疾你是神兽降世啊,请不要杀我,辛弃疾听完立刻砍下他的脑袋。
你才是神兽,你全家都是神兽。

知乎用户 夜临楪霖 发表

兄弟你去搜索一下中国战争时期的特等功获得者(后来特等奖是在 55 年取消了吧。。)。哪都是徒手拆高达的人物。炮王唐章洪在高地坚守一天击毙四百余人。壮志凌云里阿汤哥的队长一人拖着五架飞机已经很强了(记忆中是五架,毕竟很早之前看的。)华龙毅这位中国空军第一位特等功获得者。一人和 14 架飞机周旋,结果击落两架后还安然回归,(后来还被毛主席接见过)。还有带了两个士兵活捉英国一个连的。还有什么代理一个团在抗美援朝期间抵挡一个美军装甲师 24 小时。什么带了一个连在截断对方后方通勤要道,全连只有受伤没有减员。截获了几十辆汽车的人物。〣(ºΔº)〣反正我看完之后有点害怕。当然啦我也不算专门研究这些的。也就是之前偶尔看到了百度了一下什么的。许多东西都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想想今年大阅兵时,整整五大军区,也只有那些英雄部队旗帜。那个不是 bug 级别的。w(°o°)w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北魏,尔朱荣与葛荣之战。

当时,葛荣号称拥兵百万,矛头直指京师。相州刺史李神轨闭城自守。敌人前部已过汲郡,所经过的村庄和坞堡都横遭劫掠。

尔朱荣启奏皇帝,请求讨伐。九月,尔朱荣率领精锐骑兵七千,战马都有备用的,日夜兼程,东出滏口。葛荣长期为贼,横行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尔朱荣七千骑兵与他的军队比较起来,悬殊极大,人们议论纷纷:这哪能制服流寇啊。

葛荣听说此事,也高兴坏了,便吩咐部下说:“这太容易对付了。你们只管都准备好长绳子,他们一到,绑起来就是。” 葛荣自邺以北摆下数十里长阵,阵如箕形,张翼推进。

尔朱荣偷偷在山谷伏军作为奇兵,分督将以上的军官三个人为一处,每处数百名骑兵,命令他们在埋伏的地方扬尘呐喊,以使敌人弄不清有多少人马。又派遣人马上前邀战,

尔朱荣以刀不如棒的威力大,又秘密吩咐属下各备木棒一根,放在马的侧面。说等到战斗发生时,不计斩首的功劳,用棒打死敌人就行了,以免耽误追击敌军。于是分别命令壮士们在各处冲突敌阵,号令严明,将领士兵争先杀敌。

尔朱荣亲自冲锋陷阵,在敌阵后部出现,这样前后夹击,大破敌军。在阵中活捉葛荣,敌人纷纷投降。
尔朱荣考虑敌人人数众多,假如立即把他们分开,恐怕他们心生疑惧,或许又结聚起来,成为后患,于是普告各人自便,亲属任其相随,居住在他们想居住的地方。这样,大家十分高兴,随即星分云散,数十万人马全都散去。等到他们跑出百里之外,
尔朱荣才开始派兵分头押领,把这些人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俘虏们都被安置得很好。然后筛选其主将,量力任用,新归附的人都安定下来。当时人佩服他的办事快捷。又用牢车把葛荣送往京城。
**
魏书,尔朱荣传。这是一个悲剧啊。葛荣的几十万流寇,败于尔朱荣的契胡骑兵之手。葛荣被送往洛阳处死。。**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飞夺泸定桥:发生于 1935 年 5 月 29 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 120 公里,终于在 5 月 29 日凌晨 6 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 2 连连长和 22 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知乎用户 馆长玉先生 发表

据战后苏联统计,朝鲜战争期间总共作战出动 6.3 万多架次进行了 1400 次空战,苏联防空军高炮部队击落美机 212 架,200 多名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

参加朝鲜空战的苏联飞行员大都参加过二战,有许多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首批入朝作战的指挥官阔日杜布,在二战中击落德机 62 架,是反法西斯盟军打下德机最多的飞行员,他指挥的部队击落美机 258 架。

而王牌飞行员佩里亚耶夫上校创下了一人击落美机 19 架的纪录,创造了喷气机时代无人超越的王牌战绩。

知乎用户 Alexander 发表

在明朝永乐帝,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就有好几次差点被团灭,我们来看看《明朝那些事》里面怎么说的:

朱棣的厄运还远没有到头,此时的北军虽然处于劣势,但由于其素质较高,一时之间倒也能够形成僵持的局面,然而就在此刻,南军的一名将领又发动了新的攻势,打破了这个僵局。大将瞿能是南军中最为勇猛的将领之一,仅次于平安,而在这场战役中,他更是极其活跃,状态上佳,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他左冲右突,砍杀了无数北军士兵,勇猛过人。但此人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在僵持的战局中,他以自己敏锐的直觉察觉到了战机,朱棣已经抵挡不住了,只要再来一次冲击,他就会被完全歼灭!成此大功,舍我其谁!

  此时战场上的士兵们已经杀红了眼,自天明打到中午,双方队形已经完全混乱,夹杂在一起,仅凭衣着展开激战,完全谈不上什么战术了。瞿能以其冷静的头脑重新组织了大群士兵,并将他们重新整队编排,他要发动最后的攻势,彻底打败朱棣!在准备妥当后,他大呼 “灭燕!灭燕!” 的口号率先向北军发动冲锋,估计队伍中也有人喊 “同去,同去!” 他手下的士兵见主帅如此拼命,大受鼓舞,纷纷冒死向敌阵冲去。瞿能的冲锋彻底打乱了朱棣的防守体系,原本已经十分薄弱的防线又被南军骑兵分割成几段,看来朱棣的天子之路就要到此为止了。

  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件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其诡异之程度实在不能无法用历史规律来解释。

  此事发生在瞿能发动冲锋,朱棣军队即将崩溃时,要形容这件事情,我们必须换用《封神榜》或是《西游记》中的语言:“本是晴空万里之天,突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妖风四起,但见那妖风缠绕营中帅旗,只听得咔喳一声,旗杆折断,大旗落地!”

  这件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风早不刮晚不刮,单单就在这个时候刮起来,这么大的战场,刮点什么不好,偏偏就把帅旗刮断了。若非此事载于正史,也真是让人难以相信。

  南军懵了,这个变故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当时的士兵们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朱棣起兵时房上掉两片瓦,都要费尽口舌解释半天。如今连当打仗的旗帜也被吹断了,就如同做生意的被人砸了招牌,惶恐不安之际哪里还有心思去打仗?

  而朱棣却是大喜过望,他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毫无出路之时竟然出现如此转机,其发生概率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买两块钱彩票中五百万巨款。当然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中,他还会再中两次五百万。

  朱棣是一个能够抓住战机的人,他趁着南军惊恐不安之时,绕到南军后侧,发动了猛攻,南军惊慌失措之余无力抵挡,全军溃败。朱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借着风势顺便放了一把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在漫天大火之中,北军发动了总攻击。突然发生的变化,让瞿能大为意外,回眼望去,大本营已经陷入一片火海,士兵们四散奔逃,北军骑兵到处出击追杀逃跑的南军。败局已定,大势已去,而自己突入敌阵已被重重包围,想要突围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回望一直跟随自己拼杀的儿子,苦笑道:“今日即在此地为国尽忠吧。” 随即率军奋死拚杀,父子俩最终都死于阵中。

从文中可知,这怪风帮助了朱棣三次。这事是否可信?应该是可信的,汝不信也正常。为何怪风非要帮助朱棣?有人说怪风也帮助别人,只是朱棣胜利了,记录下来了。话是这样说,大风吹断了帅旗,这种概率实在是少啊。

  这里就提供一个谈资,大家聊天时用。

-——————–

作者:柳鲲鹏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quantum7/article/details/87854244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知乎用户 萌遁 发表

你想暗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吗?

小米加步枪,打下了比整个欧洲面积都大的新中国。

知乎用户 鸑鷟 发表

张桃芳,志愿军狙击手,1951 年 3 月入伍,1952 年 9 月才进入朝鲜战场,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参加前几次大的战役,却在冷枪冷炮运动中,狙杀 214 个敌人,而他使用的是没有任何瞄具的莫辛纳甘步枪,并且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从未受过一次伤。抗美援朝结束后,他成为歼击机飞行员。

知乎用户 西南馆 发表

7000 名不该出现的士兵,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做成了开挂一般的军事奇迹。 “千军万马避白袍”

知乎用户 长发及腰凯申公 发表

民国六年,南北相争,溃兵犯界而长沙空虚,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时润芝年方二十有四,身居一师,未出茅庐。游说有司,力排众议,晓明利害,绝避祸之念,行护校之举。领精壮之士,率百余之众,披军服仿大军,以鞭炮充火枪,座守金盆岭,直下猴子石。三千溃兵乃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未知虚实,逡巡不前,见大军来袭,安辨真假,纷纷缴械,望风而降。遂使古城免遭兵祸,而润芝名震长沙。后人有诗赞曰:

“英才意气展雄风

猴子石前诈使空

保城护民绝兵祸

未出茅庐首立功”

至于星火燎原,开天辟地,已是后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马克沁机枪
它第一次亮相在 1893-1894 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 - 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 50 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 4 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 5000 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 3000 多人。
日俄战争造成日军伤亡中的约一半。
一战索姆河战役德军一天打掉英军六万余人,也逼着英国祭出坦克。坦克这一块已经有人答了。
以上

知乎用户 吃点什么好呢 发表

没有人提到 “阿拉伯的劳伦斯” 吗?

1916 年,一个英国军官,托马斯 - 劳伦斯,带领着阿拉伯各部落抵抗土耳其的入侵,攻下了大马士革。

知乎用户 Epstein kehr 发表

抗美援朝战争,1951 年 8 月。

铁道兵一师工程兵史阜民,在修理被美军空袭破坏的铁路时,两根铁轨的对接处还未完全修好,螺丝还没上,火车军列已经快到了,这老兄拿起长柄的螺丝板子,手动卡进铁道螺丝孔,自己拿身体稳住螺丝板子,人肉固定铁轨,连续保持了几个小时姿势,18 列火车从他头顶飘过。最后这个天生神力的大神授一等功,二级战斗英雄

知乎用户 齐风子 PaperKing 发表

在国内,战争话题其实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课本上讲过的都是垃圾,只有网上看到的才让人震惊。

课本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都在普遍地歌颂长征的政治意义,让很多人其实忽略,或者弱化了长征的战争属性。如果从纯军事角度来看,长征的特点是什么?一没有粮草后勤供应,二根据地全部被占领(虽然是主动放弃的),三缺乏确定战略目标(出发时),四军队内部存在分裂,五敌众我寡四面封锁。

这五条,纵观战争史,能占一条就已经足以致命了,占两条还能反杀的就算是史诗战役了。红军占了五条,最终还能一路冲出封锁线找到陕北,除了政治上的斡旋之外,军事层面,毛主席的微操 + 红军 bug 级的执行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知乎用户 忘尘​ 发表

地系大魔导、天命之子——刘秀

大陨石术一招灭了几十万这个挂怎么样?

知乎用户 青水 发表

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局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

提及特种部队,我们脑海里会浮现什么场景?

是影响战略格局深入敌后以大胆、激进、诡秘称著于世的孤胆英雄、顶级间谍,还是神秘传奇实施局部战争、应付突发事件的杀手锏——类似海豹突击队?

特种部队最早出现在二战期间。德国于 1939 年 9 月 1 日的波兰战役中首次投入了一种被称为 “勃兰登堡” 部队的特种部队作为德国袭击波兰的先锋,身穿敌军制服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后来这种部队还参加了对苏战争。北非战役期间,英国组建了 SAS 特种空勤团进行敌后破坏行动,特种部队正式诞生。

为了守护必须守护的事物, 无论光与暗, 凡是能利用的就利用到底。

连接遥远的过去与未来,“我们” 为此而存在……

特种部队,是指国家或集团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专门组建的由高素质人员组成的遂行特殊任务的部队,具有编制灵活、战术出色、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能出奇制胜等特点。而类似这种性质的部队,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帝王争夺战中,早有现身。

纵观中国历史,有个有趣的发现——每个繁盛的王朝,都会有一支神秘的骁勇之师,他们是帝国的王牌,敌人的恶梦,也是后世的传奇。

长河倒挂,银光如练!刀山血海百炼战场上走过来的强者。

例如,战国时的魏武卒、秦国的铁鹰锐士、东汉末年的陷阵营、曹魏的虎豹骑、东晋的北府兵、唐代的玄甲军、南宋的背嵬军、元代的怯薛军、明朝的神机营、戚家军、夷丁突骑…… 这些军队无一不是战争催生出来的 “收割利器”,称霸天下的精锐…… 其中的东晋北府兵、唐代玄甲军、南宋背嵬军、元代怯薛军和明代夷丁突骑更是被评为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未尝一败的岳飞背嵬军名列第一。和超人唯一的区别就是把内裤穿里边了。

不难发现,这些 “特种兵” 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任务:或悍不畏死、或拱卫中央、或千里奔袭,成为一代不败神话的天下骁骑。

曾见过数万把飞剑在星辰之间燃烧起火,而所有这一切都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

战国时的魏武卒有多厉害?

魏国,战国七雄,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以至于后来的秦国也是以魏国为蓝本才走上帝国之巅的。

魏文侯时期任用名将吴起,建立起当时第一支重甲步兵魏武卒,魏武卒的选拔极为严酷,不仅要身披重甲,携带长矛与铁剑,还必须日行军五十里还能保持战力,方能成为魏武卒。因此,魏武卒在全盛时期之数量也堪堪只有五万之众。正因如此,魏武卒才威震天下。

轻若鸿羽,重似万山;乘清风骑月色,蹑云霞采星光

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

从公元前 409 年开始,魏国开始不断蚕食秦国的河西之地,最终将其攻克占领。公元前 389 年,秦国曾出动五十万大军,企图一举夺回河西,而吴起只五万魏武卒,就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逼得全军覆没。自此,吴起与魏武卒彻底巩固河西,秦国数十年未恢复元气。

后来吴起离开魏国,魏武卒失去了名将统兵,战力大减。

人心亦如水,等闲起波澜,那些惊起的涟漪,散开的波晕层层叠叠,永无止休……

秦国新军 20 万,“虎狼之师” 铁鹰锐士却只有 1600 人,选拔难度为何如此大?

历经秦穆公 “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大秦迎来了奠定大秦统一六国基础的新国君——秦孝公,在秦孝公着手变法,下求贤令后,魏人商鞅的到来拉开了大秦恢弘而残酷的建军大业。一直爱 Ta 不动如山内涵博深,愈是险绝境地愈见风范,仿佛居于九万云霄之巅,俯视人间风云变幻,历风波磨折不改笑颜,回眸间万物灭而万物生。那种不显山露水却深入骨髓的霸气,令天地袖手四海噤言,那些渡海而来的过客,俯傲烟霞的散仙,在 Ta 面前,终将为追随者。

而为秦国最终灭掉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支虎狼之师为秦锐士,在秦锐士之中,更有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即为铁鹰剑士,而铁鹰锐士就是在铁鹰剑士的基础上由秦国名将司马错改良而来的。成功有个副作用, 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应于将来。

回顾上文 “公元前 389 年的阴晋之战,吴起带领五万魏武卒及少量骑兵和战车打败了秦国的五十万大军”,这对于秦国来说,绝对是耻辱中的耻辱。司马错的目的就是建立一支能在马上超越赵国“胡服骑兵” 和齐国 “技击骑兵”,步兵超越魏国“魏武卒” 的精锐部队。因此,它的选拨和训练必然是极其严苛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荀子》中曾对秦国军事实力有过高度评价:“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魏武卒本是当世未尝一败的军队,而大秦铁鹰锐士却能与之匹敌,甚至能做到以一当十,几乎是 “无敌” 的存在,所谓精兵,不过如此。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 Ta 的阳光。

“燕云十八骑” 真的只有十八人?

在这些神奇的中国古代特种兵阵营里,还有一支人数最少、战斗力却非常强悍的精锐之师,大名鼎鼎的特战骑兵——“燕云十八骑”。 雷霆风云之举,翻覆风雨之能,行事作风之狠。

“燕云十八骑” 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另外他们每个人身上也带着十八只箭。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十八个幽燕之地的豪杰,骁勇善战,号称十八骑燕将。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很少进入中原。

虽然他们少到不像一个部队,但却是一只非常恐怖的杀手部队,这十八个人的战斗力却抵得上几百上千人。每次 “燕云十八骑” 出现时,那都将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相传有外族侵入时,“燕云十八骑”一次就杀掉外族侵略者几千人,令外族侵略者长年不敢再犯一步。

战斗意志强烈的人,越拼杀越勇悍状态越好,剑招如江河狂涌,目光似日月经天,灼灼逼人。

“燕云十八骑” 是由隋末唐初的地方军阀、燕王罗艺所创建。

罗艺,字子延,隋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唐朝初期将领,有个传说中的儿子,叫罗成。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 (今河北涿州市)。

靠山王杨林曾对人说(意译):“罗艺的那支部队太牛了,动起来比风还快,杀起人来就像熊熊的烈火。他们所途经之地,连根草都不会留下。既精通骑射,又擅长刀剑,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抵得上其他部队一百个人的力量,他们打仗从来没有败过。”

傲来雾,花果香,定海一棒万妖朝;东海外,水帘中,齐天比高仙折腰。

《新唐书》中称:“艺刚愎不仁,勇攻战,善用槊。” 他不明白何谓人性的制高点。

贞观元年,罗艺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关键时刻,“燕云十八骑”神秘消失于历史的深处,可谓 “人算(刚愎自用,不讲仁义) 不如天算”……

忆当年,谁轻许了誓言,绽放刹那的诱惑,蛊惑了谁的魂魄。

寥寥三千余人的玄甲军为何被称作——御前利刃,黑云压城?

“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踏万里层云,拂四海清风,俯首笑瞰云涛如怒,弹指间追逐流光,令人仰视的绝顶风华,一笑间山河浩荡。

617 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时,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隋末乱世,各路英雄并起,如瓦岗军、窦建德军、王世充军,都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凭什么在隋末乱世杀出一条血路?这些立于权力顶峰的绝顶之人,因身处高处目光清醒而抉择隼利,非常人能及,然而那清醒背后的隐忍和苦痛又有几人能够理解?能够做到?

鉴于此,李渊、李世民父子组建了玄甲军。由李世民牵头,从军队里挑选了 1000 余骑兵,身穿黑色衣服、佩戴黑铁盔甲,分为左右两队。玄甲军的将领共有 4 人,分别是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程知节就是我们熟知的程咬金。由此可见,玄甲军从将领到士兵,都是精心挑选的精锐力量。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执棋在手,观天下之变。

玄甲军的武器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他们所佩戴的黑铁盔甲,堪称刀枪不入。他们使用的武器也是精挑细选,堪称削铁如泥。每次打仗,李世民必定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李世民的激励下,玄甲军像一片乌云一般压向敌人,光是在气势上就压倒了敌人,因此 “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当一个人不可冒犯,不可诱惑和不可动摇之时,Ta 身上就具有了某种迷人的东西。

在实际战例中,玄甲军是被当做特种部队,总是出现在最危险、最激励、最关键的战斗之中。

621 年,当李世民在洛阳全力围困王世充之际,背后遭到窦建德 10 万大军的进攻。怎么办?

李世民当机立断,留下主力部队继续包围洛阳,自己率领 3500 玄甲军到虎牢关迎击窦建德大军。

窦建德并非等闲之辈。他从 611 年揭竿而起,在隋末乱世里闯荡了 10 年之久,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所率领的军队,也经过了一轮又一轮血战的洗礼,战斗力极为可观。

幸运的是,在这场强强对决的战斗中,李世民敏锐地抓住窦建德犹豫不决的弱点,果断出击,以小规模精锐骑兵对窦建德军队进行反复冲击,最终将之击溃。兵败如山倒,窦建德虽然拥有 10 万大军,但到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全部家当被 3500 名玄甲军分割、消灭。昨夜长风好袖手,看今拂袖上高楼,红尘悲欢多少事,且付明月大江流……

为唐朝统一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玄甲军,后来怎么样了?

李世民即位后,国内割据力量已基本扫荡完毕。于是,他将玄甲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约 100 骑,留守皇宫附近,作为警戒部队,保护皇宫的安全;另一部分由名将李靖率领,调到北方边境,参与打击嚣张一时的突厥。

突厥自隋末唐初以来,一直活跃于边境地带,一言不合就南下侵扰,且善于使用骑兵,来去如风,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让隋朝、唐朝军队都很头疼。四海震荡风云如怒,一个帝国在即将崛起的前一刻突遭重击,刹那间天地倾覆,是从此折戟沉沙一蹶不起,还是挣扎而起再现峥嵘?626 年,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甚至率领 20 万大军,深入唐朝腹地,一直打到离都城长安仅仅 40 里的渭水桥北,令唐朝朝野震动。唐太宗李世民被迫与颉利可汗签订合约,许以金银,方才将突厥军队 “礼送出境”。当手里的每一张牌都是坏牌,想要赢一把的唯一办法就是打破游戏规则。——《幻影书》

3 年后的 629 年,李世民决定报这一箭之仇。他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在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人的配合下,率领 10 余万大军,向突厥发起强大攻势。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有多少人默默努力却只字未提。

次年正月,李靖率领 3000 玄甲军,冒着严寒天气,长驱直入,闪电般地进击突厥老巢定襄。仓惶之中,颉利可汗连夜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率领玄甲军紧追不舍,加之李勣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再次将突厥军队重创,颉利可汗走投无路,提出投降。

想投降就能投降吗?

善则诸天永安;戾则魔神戮世。李靖继续率领部队对突厥进行组合拳打击,直至俘获颉利可汗,送到京师。这就是玄甲军有记录的最后一战。

纵观历朝历代,谁是特种兵序列里位列第一,未尝一败?

“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背嵬军。人生如劫,终有一渡。

背嵬军,代表了 “岳家军” 的精华所在,“背嵬之士,先臣之亲军也”,这支部队的战绩已经不是 “辉煌” 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是兵种之王,一支形成冲锋之势的精锐骑兵,不是 “天神下凡”,就是“恶鬼出世”,入步兵阵容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然而背嵬军却是开创“步兵在平原击溃金人精锐骑兵” 的经典先例,还以五百背嵬精兵大破十余万金军,无人能敌。作为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背嵬军之骁勇举世无双,难怪金人会发出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的感慨。俯首睨笑的姿势,宛如一抹遥及千里照过来的溶溶月色。

《云麓漫钞》记载:“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 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岳家军的十万大军总分为十二军,计有:一、背嵬军;二、前军;三、右军;四、中军;五、左军;六、后军;七、游奕军;八、踏白军;九、选锋军;十、胜捷军;十一、破敌军;十二、水军(横江军)。

背嵬军、游奕军和踏白军是当时南宋屈指可数的骑兵部队。背嵬军是岳家军中的禁卫军,游奕军负责巡逻,踏白军负责侦查。

从名望角度来看,背嵬军是岳家军十二军中最有名气的,它的名气来自于传奇性的战斗。

也许,可以不被暗夜的黑、不被光芒的耀眼所迷惑。愤怒会使刀刃变得迟钝。

郾城一战,岳飞的背嵬军先以步兵大破金军精锐 “拐子马”,再以极少的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终于大败兀术的精骑 15000 人,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岳飞的奏折称:“杀死贼兵满野”。

在朱仙镇之战,背嵬军更创下 500 背嵬精兵大破十余万金军的辉煌战绩。宋代袁甫在其撰写的《蒙斋集》中大赞背嵬军:“背嵬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侯,先辈有闻多散佚,后生谁识发潜幽。” 愿有勇敢的朋友,有牛逼的对手。愿对过往的一切情深意重,但从不回头。

那么,在真实历史中五百背嵬军真的击败了十万金军吗?

《宋史》卷 365 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五百背嵬军确实是开进了朱仙镇,也击退了金军,但是是否是打败了人家十万人,这个确实不好说。从客观常识来看,有点不可能了。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那么,纵观历史,明朝皇帝执掌的特种部队又是怎样的配置?

在明朝,神机营算是一支传奇部队。神机营担负着 “内卫京师,外备征战” 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据《明英宗睿皇帝实录》记载:“国朝神机枪诚为难敌之兵,一每队五十七人,队长副各一人,旗军五十五人,内旗枪三人,牌五人,长刀十人,药桶四人,神机枪三十三人。”

列阵之曲,起音平平,渐起渐扬,如履足青云,步步升腾,直至步及九霄之上,俯览众生小,一笑云霓生。

以此推测,神机营中的士兵并非每人都拿一把枪,与现在军队配置不同。

明代神机营是五十七人为一队,为神机营最小阵型单位,队长和副队长各一人,三十三个人拿火铳,这三十三人分成三队,每队十一人,另外,五个盾牌手在最前沿,负责防御。而长刀兵分两侧,每侧五人。在枪手后面是四个火药手负责分配火药,最后一排十一人负责装填火药,中间十一人负责传递火铳,最前方十一人负责射击。而射击则是 1.3.5.7.9.11 先射击,然后 2.4.6.8.10 再继续射击。这样,就可以保证火力的持续性,这就是明军常用的轮番射击战术。用古人自己的话说,就是 “如此则枪不绝声,对无坚阵”。而旗手顾名思义,就负责表明部队位置和鼓舞士气。队长和副队长,主要负责督战和指挥。对于一些偷奸耍滑,临阵怯战等情况进行处置。

真相不止一个,有多少人见证过就有多少真相,如果不相信历史的话,就亲眼看世界吧。

在 15 世纪初的世界,明朝的神机铳并不落后于世界。同时代的欧洲,火门枪的长度大约在 30 厘米左右,口径在 20-30 毫米,性能略逊于神机铳。

在平时训练中,明军考核主要以火铳兵与骑兵配合以及个人训练为主。

而神机营,也并不是只有火铳兵,除了火铳兵外,还配有骑兵以及炮兵。明代除了火铳,对火炮也非常重视,且长期都是明军最强大的火力支援。

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 Ta 的阳光。

后文详见:帝国王牌の神秘之师:魏武卒、铁鹰锐士、陷阵营、虎豹骑、北府兵、背嵬军、神机营……青水:帝国王牌の神秘之师:魏武卒、铁鹰锐士、陷阵营、虎豹骑、北府兵、背嵬军、神机营……

知乎用户 笔过三更​ 发表

王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中古第一战神陈庆之。

陈庆之(484 年 - 539 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527 年,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528 年十月,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次年连拔荥阳、虎牢二城,护送元颢入洛阳(今洛阳东北)。530 年,围魏悬瓠(今汝南),击败娄起、是云宝,又破魏行台孙腾等于楚城(今信阳北)。536 年,破东魏将领侯景,进号仁威将军。539 年 10 月去世,谥号 “武”。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陈庆之的出身,陈庆之可能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萧衍后来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写 “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儿子。

天监元年(502 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是为梁武帝。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期间散尽钱财,招集士人,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后来又拜为奉朝请。

中年领兵

普通六年(525 年)正月,陈庆之 41 岁始领兵,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回军后,陈庆之任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 2000 人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同年五月,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 2 万来拒,设置防御工事。元延明先遣其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梁军的进军路线。陈庆之进逼其垒,梁军一鼓便击溃魏军营垒。六月,萧综乘夜离开梁军投降北魏。天亮后,梁军找不到萧综,却听见魏军在城外说:“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汝尚何为!” 于是梁军溃散了。魏军进入彭城,乘胜追击梁兵,重新夺取了之前被攻占的城池,一直到宿豫才返回。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

普通七年(526 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 52 城,获 75000 人。陈庆之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征战涡阳

大通元年(527 年)十月,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同时,梁武帝萧衍诏寻阳太守韦放领兵与曹仲宗等会师。时韦放军营垒未立,北魏散骑常侍费穆率军突然到达,韦放仅有 200 人,但士卒殊死奋战,以一当十,终于把费穆军击退。魏孝明帝元诩复派将军元昭率军 15 万(一说 5 万)增援涡阳,前锋抵达距涡阳城 40 里的驼涧。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但韦放认为:“敌人的前锋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如果和他们战斗中胜利,也不足以成为功绩,相反,如果战斗失利的话必然给我军士气造成不利影响,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别去攻击”。陈庆之却说:“北魏的士兵从远方而来。现在肯定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离我军那么远,必定对我军不会有疑心,趁他们队伍还未整齐,人员还没聚集,应当挫其锐气,出其不意,没有不胜利的理由,况且我听说敌人的营寨附近,树林非常的茂盛,所以他们一定不会夜出,各位如果存在顾虑,那就让我独自领兵攻打他们吧。” 于是陈庆之率麾下轻骑 200 人突袭元昭军,破其前军,魏军震恐。。

陈庆之又乘胜与各军连营西进,背靠涡阳与魏军对峙,两军自春至冬,交战上百次,将士劳苦不堪。这时,传来魏军在梁军阵地后修筑营垒的消息,梁军军心有些动摇。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敌,欲撤军。陈庆之闻后,立节仗于军门,慷慨陈词地说:“我们到来这里,已经过了一年了。耗费的军粮兵器巨大。士兵们没有战意,都想着退兵,怎么是为了功名?只是为了聚集在一起抢劫而已。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需要等到敌人聚集到一起然后与之战斗。你们想要班师,我另有密诏,你们几天想要班师违反密诏的话,便依据密诏处罚。” 曹仲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当时魏军建筑了十三座城塞,想要以此控制梁军。陈庆之在夜色掩护下,出动骑兵突击魏军,连克 4 个营垒。涡阳戍主王纬闻讯,以城降梁。其余九城,兵甲犹盛。韦放在投降的魏军中挑选 30 余人予以释放,让他们回去,到魏军各营垒报告涡阳陷落的消息。同时,陈庆之率军随释放的魏军士卒之后,擂鼓呐喊攻击。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魏军剩下的 9 座城堡也先后溃败。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 3 万余人。梁武帝诏令以涡阳之地设置西徐州。梁军又乘胜进至城父。

北伐北魏

大通二年(528 年),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乱而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 7000 人护送元颢北归,元颢遂于涣水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北伐梁军从铚县出发,攻克荥阳,来到了睢阳。

中大通元年(529 年)四月,魏将丘大千率众 7 万分筑九城,以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军进攻,一日之内攻占三城,迫使丘大千投降。元颢进封陈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时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 2 万来援,进屯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四面环水,守备严固。陈庆之命部下在水面筑垒,攻陷其城,全歼 2 万,俘元晖业,租车 7800 辆。

梁军直趋大梁,所过之处,魏军望风而降。五月,魏帝元子攸分派部众扼守荥阳(今属河南)、虎牢(今荥阳西北汜水镇)等地,以保卫京都洛阳。元颢攻占梁国后,封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命其继续督军西上攻荥阳。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等率羽林军 7 万守荥阳,以拒梁军。魏军兵锋甚锐,加上荥阳城坚,陈庆之攻之不克。时魏将上党王元天穆大军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尔朱兆)领胡骑 5000、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 9000 增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 1 万,进据虎牢。魏军共计 30 万人,对梁军进行合围。元颢派人劝杨昱投降,但被拒绝。不久,元天穆与尔朱吐没儿相继而至,魏军一时旗鼓相望。

这时荥阳城还没有攻下,梁军将士都感到恐慌,陈庆之解下马鞍并且喂了马,对将士们说:“我们到这里以来,屠城略地,实在不少;你们杀了无数的平民。元天穆的士兵与我们都是仇敌。我们只有七千人,敌人有三十余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理当不会让我们生存。我们不能和敌人的骑兵在平原上交锋,应该攻破他们的城垒,各位别自相猜疑,免得死在战场。” 于是亲自擂鼓攻城,只是一次击鼓,梁军便全部都登上了城墙。勇士宋景休、鱼天愍首先登上城墙,梁军相继而入,于是攻占了荣阳而且俘虏了杨昱。不久,元天穆等带领军队围城,陈庆之率三千精骑背城而战,击破了元天穆的围攻,鲁安在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都独自逃跑了。陈庆之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

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元颢遂入洛阳,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元颢入宫。元颢改元大赦,以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不久,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兵四万攻克大梁,并分遣王老生、费穆进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陈庆之闻后,率军掩袭,魏军皆降。元天穆率十余骑北渡黄河而逃,费穆攻虎牢,在即将攻克的时候忽然听说元天穆已经向北逃跑,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后继之力,于是向陈庆之投降。陈庆之又进击大梁、梁国,都攻占下来。梁武帝闻讯后,再次亲书诏书进行嘉勉。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又以七千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 47 次,攻城 32 座,皆克,所向无敌。

北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带着从洛阳出逃的孝庄帝,连同尔朱世隆、元天穆、尔朱吐没儿、高欢以及鲜卑和蠕蠕的大军,挥师洛阳。元颢据守洛阳六十五天。陈庆之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带领自己的七千人渡过黄河,驻守中郎城。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军展开鏖战。陈庆之处于绝对的劣势,但仍然在中郎城阻截了尔朱荣三天,损失惨重。尔朱荣用木头做成木筏,从硖石渡河,与元颢战于河桥,元颢大败,元颢逃到临颍,遇贼人被擒,洛阳失陷。陈庆之只好带领手下的人马开始向南梁撤退,尔朱荣亲率大军追击。陈庆之在蒿高遇到了山洪爆发。正在渡河的梁军被洪水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失去军队的陈庆之化妆为一个僧人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当地人的帮助,才辗转返回南梁。回到南梁,萧衍对陈庆之大加封赏,升陈庆之为右卫将军,永兴侯,封邑一千五百户。

十二月,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持节、都督缘淮诸军事、奋武将军、北兖州刺史。时有妖僧自称天子,当地豪强蔡伯龙也起兵与之相应,众至三万人,攻陷北徐州。济阴太守杨起文弃城而逃,钟离太守单希宝被害。梁武帝诏令陈庆之前去征讨,并亲自临白下城为其饯行。陈庆之受命而行,未到十二天,便斩蔡伯龙、僧强,传首建康。

名将暮年

中大通二年(530 年),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陈庆之到任后,遂围悬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陈庆之随即减免了义阳镇的兵役,停止水运补给,使江湘诸州得以休养生息。并开田六千顷,两年之后,粮食充实。梁武帝为此经常嘉奖陈庆之。陈庆之又表请精简南司州为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元年(535 年)二月,陈庆之攻东魏,与东魏豫州刺史尧雄交战,因不利而还。

大同二年(536 年)十月,东魏定州刺史侯景率 7 万人寇楚州,俘楚州刺史桓和,侯景乘胜进军淮上,并写了信劝陈庆之投降。梁武帝遣侯退、夏侯夔等前去增援,军至黎浆,陈庆之已击破侯景。时值大寒雪,侯景弃辎重而逃,陈庆之则收其辎重而还,进号仁威将军。同年,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以李升为首的 800 多名豫州百姓请求为陈庆之树碑颂德,梁武帝下诏批准。

大同五年(539 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 “武”,还诏令义兴郡发 500 人为其会丧。长子陈昭继承他的职位。

知乎用户 锖兔 发表

1. 日海航王牌岩本彻三,在后期日军已有紫电等新锐战机的前提下扔坚持驾驶零战,曾单挑 6 架地狱猫并取得胜利后成功跑路。

2. 圣克鲁斯海战,两架美军侦查 SBD 在侦查日航母部队时击落 3 架零战(并且是挂载着 500 磅航空炸弹的情况下),然后将日航母瑞凤炸伤,并在返航途中再次击落 2 架追击的零战,而后借助云层甩开其余零战成功跑路。

3. 独立特空袭——过程已经耳熟能详了。强行安置陆航 B25 轰炸机上舰并在未抵达预定起飞位置被日本巡逻艇发现,提前放飞并和东条英机擦肩而过,实际轰炸战果一般,但影响巨大。轰炸日本多个主要城市后成功跑路。

4.Big E vs Japan

知乎用户 祁钰 发表

大家都应该都喜欢力挽狂澜的情节吧,我当时读万历朝鲜战争(或者壬辰倭乱随便啦)真的被李舜臣震撼了,不世出的海战奇才,真正的 BUG,可能也是朝鲜漫长历史中最大的英雄了。
背景:丰臣秀吉一统日本封了关白后闲的蛋疼大手一挥十几万士兵就从釜山附近登陆了,当时李氏朝鲜朝政荒废,数十年未闻枪炮声,结果陆上的战争直接变成了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这二位死敌间的赛跑了,不到一个月王都没了,朝鲜半壁江山没了。正当大家对朝鲜之弱大跌眼界时我们真正海战史上上的 BUG 李舜臣出现了。李舜臣旁边都是猪队友,前面的海军吓得还没跟日本交战就把船全凿海里去了。。。 不过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李舜臣刚研究完龟船日本们就来以身试船了。。玩过帝国时代应该都知道龟船在当时是多么逆天黑科技的存在

行了船造好了龟船也加入部队了我们的海战大神李舜臣正式登场开始力挽狂澜了
首战玉浦:龟船闪亮登场,击毙上千日本水军,击沉四十余船,己方仅数个水兵受伤。
之后在唐浦,依靠龟船为先锋,再次以微弱损失吊打日本海军。
最后在闲山岛: 这次李舜臣玩了个海战版的 “钓野伏”,四小时击沉 59 艘船,日本海军直接全军覆没。 日本各路在战国时期吹上天的大神,什么藤堂高虎呀,九鬼嘉隆呀,加藤嘉明呀,胁板安治呀依次被李舜臣教做人。在 文禄战争中陆战朝鲜几乎八道尽失,皇帝都跑到鸭绿江边,俩皇子都被抓,加藤清正都闲的无聊调戏女真族的时候,李舜臣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日本海军打残,切断日军补给,挽救了国家(当然我们大天朝出兵也是重大转折点)
到了庆长战争的时候,李舜臣被只会窝里斗的云钧挤走了(主要有日本的反间计)。然后元钧率领的朝鲜海军果断一战几乎团灭。然后朝廷又想起李舜臣了赶紧请出大神恢复官职,然而当时闲山岛气势恢宏的朝鲜海军也只剩下 12 艘破船了。另一边藤堂高虎一听李舜臣复出了吓得把全部家底 330 余艘战船全调来了。恩,330VS 士气低落的 12,怎么逆袭?!但那时我仿佛听到李舜臣说:“就算是奇迹,我也要引发给你看!” 于是来到了世界海战史上赫赫有名的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具体可以看看韩国拍的刚创下全国票房纪录的同名电影(拍的相当不错,好多人表示当时已经看哭了)李舜臣依靠狭窄的鸣梁海峡和水文变化置于死地而后生大破了日军,藤堂高虎差点就死在鸣梁了。最终李舜臣击沉四十余艘敌舰,歼灭日水军三千余人,居然依靠 12 艘船的烂摊子一举夺回了制海权!
最后一战露梁海战李舜臣和大明合作,又吊打了被日军神吹的名将岛津义弘,日本又一次基本团灭,四百艘船只,万余水兵都沉海里去了,只可惜李舜臣也不幸左胸中流弹身亡,一代海战军神完成了完美的谢幕。
李舜臣起初手里仅一道的水兵,面对本国一败涂地的情景,一次又一次的大捷,不仅拦住了气焰嚣张的日本海军,而且 文禄,庆长两次团灭了对面,尤其是鸣梁一战本来云钧麾下一溃千里的海军残兵在李舜臣手下又引发了海战不可能的奇迹。此等 BUG,此等神人,朝鲜一千年才出一个~

知乎用户 燕赵风轻 发表

有一个少时印象深刻的故事,不用降落伞的 5500 米。

英国皇家空军的一位机尾射手——空军中士尼古拉斯 · 阿尔柯默德有幸完成这一壮举。   

1944 年 3 月 23 日,阿尔柯默德和机组人员一起完成了对柏林的空袭之后,正在归途之中。在德国上空,将近午夜的时候,他们的飞机遭到了一架德国夜间战斗机的袭击。右翼像开罐头似的被掀了个大口子,飞机着起火来。阿尔柯默德在舱内看到火焰在射击舱外掠向后方,接着就听到了机长的声音:“抱歉,伙计们,没指望了。跳伞!”  
 阿尔柯默德打开了通向机身中部的门,去取他的装在金属容器中的降落伞。但是为时已晚。机身内火焰熊熊。就在他看到降落伞盒已经处于一片火海之中的刹那间,他的脸和手已被灼伤,氧气面罩上的橡胶也开始在脸上熔化。阿尔柯默德只得快步退入射击舱并关上了门,一时茫然不知所措。但是,毫不留情的火焰正在灼灼逼来,这要比失去了降落伞更使他感到可怕。他立即决定,与其受到慢慢的煎熬痛苦而死,不如死个干净利索。阿尔柯默德用控制杆旋开了射击舱,随即向后跌入了茫茫夜空。跳得正是时候,紧接着飞机就爆炸了,在他上方形成一团巨大的火球。  
 阿尔柯默德以僵直的倒立姿势降落着。这是个晴朗的夜空,在 3.5 英里旅程的短短时间里,他所看到的就是双脚上方的星星。刚刚逃出了火海,夜空中凉爽的空气使他镇静了下来。他居然想到,假如死总是给人带来恐惧的话,这种死法倒是无所谓的。  
 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并没有在头脑中闪现,然而他并不害怕和惊慌。他没有任何办法来解救自己,也知道在最后那一刻将没有任何感觉。阿尔柯默德决心不转头看下面,他不想预先看着死神到来。  
 这就是他在整个降落中的最后记忆了。倒立着,星星在 “脚下” 飞驰,平静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刻。  
 3 个小时后,阿尔柯默德恢复了知觉,发现自己仰卧在一个小松林中。透过他落在树下时 “砸出” 的窟窿,可以看到群星在天空中闪烁。他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动了动脚趾,又用手摸遍了全身。难以置信的是,除了严重的擦伤和烧伤以外,整个身体居然完整无缺。他清楚地回想起这次没用降落伞的降落。然而奇怪的是,他对自己还活着这一点却不感到有什么惊奇。直到过了几个小时他的麻木感觉消失了以后,他才意识到这是一桩巨大的奇迹。   在眼睛逐渐习惯黑暗之后,他站了起来更彻底地检查自己。两支靴子都失落了,也许是他在以每小时 120 英里的速度闯进松树林时被撕去的。飞行服的裤腿被烧焦和撕毁了,但降落伞背带却在原位未动。他没想到要用此来证明他的经历,就把背带扔在了雪地上。   积雪不到半米深,都是从树林周围的空地上被风卷过来的。空地上的雪己被风刮尽了,假如他碰巧落到林外 20 码的地方,那就必死无疑了。两个很简单的因素救了他一命:第一,松树上的枝条是细嫩柔软的;第二,从树枝上掉下后,他又受到了积雪的缓冲。  
 当阿尔柯默德试图走出松林时,感到有一只脚不得劲。他想起这是在跳出射击舱时扭伤的。他只好决定投降,于是取出挂在战斗服上的一个哨子吹了起来。很快,一阵嘈杂涌进了松林。一束手电光照在阿尔柯默德脸上,阿尔柯默德辨认出这是德国的治安警察。他们将他放置在一张防水帆布上,然后像拖一袋土豆那样把他拖进了一个村庄。不久,盖世太保赶到了,阿尔柯默德被用汽车送进了医院。   审讯在第二天上午开始了。德国人想弄清楚他的降落伞哪里去了。当阿尔柯默德告诉说他没用降落伴跳了下来时,德国人不相信地大笑,并指控阿尔柯默德是一个间谍,把降落伞藏了起来。   “你们要是不信,” 阿尔柯默德争辩道,“那就去看看我的降落伞背带吧!”   背带很快就从树林中取来了。事实得到了部分证明。跳伞时当降落伞打开时,背带是要被拉开的,而现在却束紧着。又过了几天,从跌落在 20 英里开外的飞机残骸中找到了装降落伞的金属容器。于是,阿尔柯默德从一个可疑的间谍变成了一个罕有的英雄。   事件给德国人造成了很深的印象。当阿尔柯默德被送进监狱时,200 多名同盟国战俘被特地集中起来听一个德国军官讲述这难以置信的故事。为使今后不受怀疑,德国人还给阿尔柯默德开了一份证明文件,证明他的经历已被德国当局调查并核实,各个方面都确凿无疑。阿尔柯默德中士就是这样从 5500 米的高空中一跃而下,并且安全着陆,成了一名传奇式的人物。

知乎用户 在线吃瓜张小花 发表

62 年对印反击战:

1962 年 11 月 18 日,55 师 163 团对西山口无名高地实施攻击,9 连 2 排 4 班副班长庞国兴参与追击作战

随后因大雾迷失方向,遇到同样失散的冉福林王世军和**周文轩,**4 人决定组成一个临时战斗小组

由庞国兴任组长继续战斗。(4 人分别装备有 2 支 56 冲,2 支 56 半)

庞国兴三人战斗小组,庞国兴(中)、冉福林(左)、王世军(右)

这支开挂的战斗小组一共打了五仗

  • 第一战

小组于 7 时许在西山口附近,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庞国兴、冉福林从正面沿公路两测隐蔽接敌

周文轩、王世军则从翼侧峭壁迂回,敌不知所措迅速溃逃。

小组**缴获英制 87.6 榴弹炮 3 门,**将榴弹炮推入树丛隐藏后

小组继续前进

  • 第二战

小组正要继续前进,又发现有 **10 余名敌人,**在公路拐弯处推—辆熄火的小汽车

小组同样兵分两路夹击敌人,当进至距敌约 200 米时,敌见我来势迅猛,赶紧从车里扔出干粮、弹药、电台等辎重,迅速推车发动逃去,小组补充弹药后继续前进。

  • 第三战

9 时许,小组又在公路边,发现敌人一个炮兵阵地,同样的左右夹攻,突然袭击敌人同样的一触即溃,就这样,小组占领了敌人第二个炮兵阵地,又缴获榴弹炮 4 门。

  • 第四战

10 时左右,小组追击到申隔宗北侧,发现敌军 200 余人,并有炮兵阵地

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小组占领了公路右侧高地监视敌人行动。

11 时左右,又发现有 200 余敌人从右后方涌来,小组被迫转入森林游击作战

周文轩与小组走散(后来周从另一路与部队会合)小组只剩下三个人。

  • 第五战

3 人小组向西山口返回,突然遭 4 名敌散兵射击,庞国兴迅速指挥小组抢占有利地形**以 56 式自动步枪猛烈开火将敌全部击毙,**13 时许,进至距西山口约 500 米时,看到南侧高地战斗仍在进行,便指挥小组向敌人侧后迂回,庞国兴用步枪,**两枪击毙敌 1、2 级准尉各 1 名,**其余敌人四下逃散,庞国兴小组与兄弟部队会合,并带路迅速南下,占领了敌人最后一个炮兵阵地,再缴获 87.6 榴弹炮 7 门。

战斗总结,战斗小组在与主力失联的情况下,**孤胆插入敌纵深 7.5 公里,历经 5 次战斗,攻占 3 个炮兵阵地,**毙敌 1、2 级准尉以下 7 名,缴 87.6 榴弹炮 7 门等多种装备,自己无一伤亡。

趣的是,当年在我军对于这场战争的相关战斗记录上,有这样一段话:

“我部战士四名遭遇印军数百,该股敌人不但不缴械投降,反而抵抗到底。四勇士当即给予了英勇还击,并击溃该股印军。”

————————————————————————————————————

单人战斗力最高的皇帝:刘裕

又一个卖草鞋维持生活,突然就牛逼起来的人!

发家就不说了,

主要说说以一敌百的战绩。

晋安帝隆安三年 (400) 十一月,孙恩在会稽揭竿而起,晋朝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率兵东征。刘牢之邀请刘裕参与。十二月,刘牢之率部抵吴,起义军沿路聚结,刘牢之派刘裕领几十人侦察起义军的动向。不知道是脑袋抽,还是听错了命令,碰上敌方几千起义军,刘裕斥候队伍只有不到二十骑,从山坡上直接冲进敌方部队,左冲右突,一时大乱。

刘牢之的儿子敬宣担心刘裕久没音讯,恐怕是被起义军围困,就率轻骑寻找他。等到了交战之地,刘牢之就看见,刘欲一人追着上千人砍。连忙加入战局,此后不断有新的斥候部队加入,就这这样居然斩杀俘虏千余人,并且平定山阴,孙恩逃回到海上。

这铁憨憨真的能打,特别后面围城战,几百人对几千,脱光衣服膀子,就是干,而士兵也是铁憨憨还真跟着就上。

后来刘裕成了宋武帝,而跟他一起作战的是当时战力最强的部队,“北府军” 不算现代,可能只有魏武卒与戚家军能够有一战之力。当然如果能多活几年说不定,南北乱世就终结了!

还有刘秀以几千人,对抗王莽百万大军,位面之子对抗穿越者也是玄乎其玄。

在刘秀与王莽对抗中,最出名的大战,是昆阳之战,

我们看看敌我双方实力,

王莽:号称百万大军,其中有犀牛,虎,豹,奇人异士还有一身材巨大的巨人名为擎天柱。但是后期考场估计又 40 余万。

刘秀:宛城援军 + 昆阳 + 郾城不到 2 万,实际上正面面对的就 4~6 千人。

刘秀在阳关一带巡逻,只看见漫天遍野的全是人,手下直接看傻了。

第一回合:1000VS10W+

王毅围困昆阳,刘秀走,姚城,定陵调兵。

王莽大将 “王毅” 主要目标是打宛城,昆阳就是当时一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压根没打算直接打,想直接趟过去。

刘秀早早去姚城,定陵请援兵,援兵也过来了,但是看到对面王毅部队全特么是人,没人敢正面作战,士气直接崩溃了!刘秀干了什么事,刘秀知道这些人靠不住,自己先带 1000 骑兵直接对冲围城的王毅部队,刘秀第一个跑,冲向前,亲卫跟着冲。

王毅部队正生火做饭,狭长的战线,巡逻斥候根本来不及提醒,就被一刀斩杀。

当刘秀部队冲向敌营,对面慌了神,

一来,还没准备好,

二来,山林林隐蔽,初露出来的骑兵还以为是自己家的斥候。

然而走到近前,骑兵巨大的冲击仿若鼓锤撞上大鼓,轰然作响。这时候还没准备的步兵在骑兵前面就是死,王毅部队一接触,前军直接散了,但是同样散的还有刘秀的部队,看似杀的爽,但是密密麻麻的人,怎么杀!

于是真正一直往前冲的是刘秀自己和几十亲卫!但是当时后军还好有谢公在后督战,又将逃跑的骑兵撵了回来,刘秀从前面趟过,冲不动了后面骑兵却上来了,继续向前冲,这一循环下直接冲散了前军,然而敌军战阵太大,只有前锋在对敌,后面部队压根没有准备好,就被刘秀来回对冲,于是所有人都在跑,都在躲,更远的人压根看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看见前面跑,后面也跟着跑,于是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如果你站在山口,可以看到,一对很小的骑兵在敌阵粘着数十万人跑。仿佛一滩黑色蚂蚁被一两只独角兽撵的四散而逃一般。

于是王毅军队直接蹦了,而后谢公回合宛城援军冲入敌阵。

第一回合刘秀大胜,但是敌军太多,即刻再次组织起来了。

第二回合:2 万 vs42 万 +(勤补给线,算上民夫之类的大概有百万人)

刘秀的哥哥刘演率领大部队正在进攻宛城,王毅主要目的与刘演大部队对战,保护宛城。

但是他们现在被刘秀挡在昆阳,王毅过不去,更没办法保护宛城。更加担心宛城,然而这时候刘秀捏造宛城被破的假消息到王毅军中,王毅一时军心大乱,毕竟被千人锤了一顿,再来数万人,军士都有点儿士气不足。

王毅中计,但是不怕,刘演 + 刘秀也不过 5 万人,但是王毅一人军队都至少 20 余万,算上后续部队,补给人员 40~50 万人是有的!

3 个人打一个人而且直接的战场对阵,胜率很大,然而战场不是这么算的!

王毅宣布大军修整等刘演大部队,进行大决战,这一晚是王莽军少来的放松时刻,因为决战在前,军中将酒肉,好食都完全满足供应。到深夜,刘秀亲率三千死士偷偷摸摸,从王毅防守薄弱的大营昆水一地,渡河抹黑进入大营,然后直插大将主营(毒刺行动),在中军大营四处放火,引起营啸,刘秀见有一个将军从大帐中奔逃而出,上去砍了,就让手下四处高声宣扬,说王毅已死!王毅已死!

结果王毅压根没死,正在亲卫的协助下四处收拢乱军!结果不知道是谁又在谣言,刘演大军杀到,从而引发了营啸,手下更慌,乱军直接冲击王毅亲卫。随之而来的是大雨倾盆,还是雷阵雨,晃晃雷震,加中军大火,士兵更是慌张,营啸更加严重。

王毅被亲军裹挟下,没办法直接跑了!后军监军本来还在维持秩序,直接被人群洪流推着往洛阳逃去,而这时昆阳城门大开,大将王常率兵追击,整个数十万人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溃退了!因为溃退,一路死者便于百余里。

刘秀见状,自己也很懵逼,本来说重伤王毅,没想到直接打溃了!

到清晨,整个昆阳全是尸体,不是被追击的,大多是相互奔逃踩踏死了得!

这一战之后,刘秀在当时基本被封神。而且我看的时候最震惊的是特么的大将自己率领人,当死士,纵观中国历史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还有一件事,刘秀造谣的时候,刘演正好把宛城攻破,但是时间上对不上,可以说刘秀提前透露了剧情!

备注:

1、营啸是指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于是大家都被感染上这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疯狂发泄一通。一些头脑清楚的家伙开始抄起家伙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由于士兵中好多都是靠同乡关系结帮拉派,于是开始混战,这时候那些平时欺压士兵的军官都成了头号目标,混乱中每个人都在算自己的帐,该还债的跑不了。中国古代军队就曾多次发生夜惊,也就是 “营啸”,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记载营啸的是在东汉对西羌的战争中,记载于《通鉴纪事本末》。因此,历朝历代,严酷的军纪都是防止营啸的首要方法。直到太平天国,仍有严格制裁营啸始作俑者的法律。

2、关于网上的上的陨石坠落:一些网友不明真相,跟风鼓吹,有的玩梗调侃,有的趁机嘲讽刘秀全靠运气,有的是真的相信有陨石。若是与之争辩,争不过的扔一句不过玩梗而已,力争到底的坚持认为史料本来就记载了昆阳之战有陨石,并且砸在王莽军队里,让拿出证据证明流星不是陨石,又论如何证明古代的流星等同现代的流星,所以古代的流星就是陨石。更有甚者言辞凿凿的说史料记载了有陨石,还砸出一个大坑,必然砸死莽军几万人。种种言论,让人啼笑皆非。

知乎用户 丞哥 发表

中华!

蒙古族占领中国,成为中国不可缺少的少数民族。
女真族占领中国,同上。
回族占领中国,同上。
鲜卑族占领中国,同上。
匈奴,同上。
朝鲜族,同上。
羌族,同上。
契丹,同上。
欢迎大和民族加入版图,终于不用偷摸买 FBI warning!

知乎用户 天佑 发表

人物肯定是斯图卡之王

[汉斯 - 乌尔里希 · 鲁德尔_百度百科​www.baidu.com/link?url=7VHgtiqBWaCjiHS8EmD9Lqrypjzhcz_3rhX9HUZWwBXnewhm4gUssFNQtpcg_nHZPZ-vXEADz2CMteVfCXwYp3Ei65qkT2YQJX90U94gU7OwcnAAydCqqNu3SKjbNk_Q7N0WYOk39s_oMTHomqrlMOU7Dlr472AQHO5MO2Wfen6rR6JUhF4xevsnukKf4lhRQPyI4WWLEbzSpSPDr9u9ca

](http://www.baidu.com/link?url=7VHgtiqBWaCjiHS8EmD9Lqrypjzhcz_3rhX9HUZWwBXnewhm4gUssFNQtpcg_nHZPZ-vXEADz2CMteVfCXwYp3Ei65qkT2YQJX90U94gU7OwcnAAydCqqNu3SKjbNk_Q7N0WYOk39s_oMTHomqrlMOU7Dlr472AQHO5MO2Wfen6rR6JUhF4xevsnukKf4lhRQPyI4WWLEbzSpSPDr9u9ca)

人家叫汉斯,是真滴来斯。即使被人怂过战绩有水分,是唯一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上的金橡树叶、宝剑和钻石饰物 (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勋章) 的持有者。

总体来说战绩有些水分,但是大部分确实真实可信

知乎用户 麽麽熊 发表

我大霍去病啊,简直就是现代穿越回去的练级神兽,打仗砍人跟玩一样。关键是他 24 岁就完成了这些丰功伟绩,然后就这么死了,天妒英才啊!

知乎用户 李帆 发表

四渡赤水。

主席最为精彩的军事操作,几乎是开着地图挂在和国军周旋。

经历四次反围剿之后,当时的中共红军已经开始逐渐壮大,根据地也越来越多,结果因为博古、李德、王明等人全盘否定主席,开始瞎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打了一年,丧失了大部分根据地,被迫于 1934 年 10 月开始长征。

当时湘西有任弼时和贺龙的红二、六方面军,去湘西汇合部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结果突破三道防线后,在湘江边碰到了国民党 30 万大军围堵。红军由于带了过多的载重物资,移动极其缓慢,在湘江边几乎成了国军飞机的活靶子。红八军负责阻击掩护过江,几乎全军覆没。渡过湘江之后,中央红军由 8 万人锐减到 3 万人。

后来老蒋察觉出红军渡江后可能要向北汇合其他部队,于是部署大量军团围堵,主席这是已经取得了红军上层大部分人的信任,同时博古、李德渐渐失去人心。主席在通道县城认为蒋介石一定会在前方设伏等着红军落网,于是提议直接转去西路直入贵州。贵州的王家烈属于很不受民众待见,而且军队素质也相对较差,军队里抽大烟的多。这时靠着中央政治局大部分人的力保(最主要是周总理拍了桌子骂了李德),主席获得了一定的决策权,同时被打压的刘伯承和邓小平归位,军神刘伯承担任参谋长,靠着反复拉锯牵引,以很小的代价保证了主力进入黔北,同时刘伯承命令士兵穿上国军军服诈城,一天之内拿下了重镇遵义。接着就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彻底结束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的党中央。

这是红军整体状态和兵力已经完全不如反围剿时期,主席一开始最开挂的地方就在于,不管牌面多烂,对面实力多强,依然能够反客为主。这时候主席定下的主战略思想是北上汇合红四方面军,但是具体怎么走完全要靠随机应变。当时红军最能利用的点就是大部分军阀对于老蒋是听调不听宣,老蒋对于各军阀也是想通过围剿红军削弱非嫡系的实力,所以军阀们虽大多参与围堵,但是只要不危害自己的地盘,基本是以保存实力为重。

红军一开始原本想直接北上渡江碰到了阻碍,没想到川军的兵力装备远超情报,于是主席决定向西渡过赤水河进攻扎西,开始了一渡赤水。

老蒋听闻军情后,立刻调集滇军和川军从南部和西部围堵红军,力图全歼。之后主席开始神级操作,在合围尚未完全形成之前,直接调转枪头火速向东疾行进军二渡赤水,跳出扎西地带的包围圈,重新杀回黔北。黔北娄山关的国军没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直接被歼灭两个师八个团。这一仗给红军重新树立了信心,很多同志希望乘胜追击继续打王家烈,占据更多的地盘以方便修整,但是主席认为这时候不能陷入抢地盘的思维,一旦有的硬仗打不下来很容易给国军包围的机会。

这时主席选择直接进攻川军周浑元驻扎的鲁班场,遇到阻碍后绝不恋战,立刻调转兵力西进在茅台镇三渡赤水,向叙永方向进军。蒋介石看了进军路线,表示我早已看透了对方的意图,认为红军肯定还是要西进最终北渡长江,于是派出大量军团从西边和东南防线前后夹击。

之后主席再来一个神操作,派出了一个兵团向西诱敌,牵引西边的国军主力,红军主力部队则突然掉头北上四渡赤水,北渡之后竟然再次掉头,极其隐秘地贴着东南方向国军的右翼向南方疾行。蒋介石得知红军的进军路线后,认为红军调转枪头,一定是想再次攻下遵义,立刻飞到贵阳督战,国军这时的兵力一部分还在围堵赤水附近所谓的红军,另一部分则在驰援遵义。

主席算准了国军的动向,将红九军留在了马鬃岭地区,佯攻的同时作为牵制力量,主力则没有理会东边的遵义,继续南下通过东西两方国军之间的缺口渡过乌江,这时候已经将川滇几十万国军骗去了北岸。而红军南渡乌江后,前方就是老将坐镇但是兵力已经空虚的贵阳。此时老蒋内心铁定崩溃,赶紧要求大部队立刻南进回贵阳救驾。

主席本来也没打算打贵阳,一时半会打不下来还容易被回援部队包围,真实的意图在于骗出全部云南的滇军,等云南的孙渡疾行 200 里赶赴贵阳时,红军开始向东进军,此时国军已然对红军主力的西、南、北部重兵布局,红军看似只能向东进军。但主席却在清水江转向南下,以每日 60 公里的速度从国军布防的缺口冲过,越过湘黔公路,走了一个大弧线进攻云南。而此时云南滇军的一半兵力都被甩在了贵州,进军云南后,红军意外的在滇黔公路发现一辆汽车,逼停后发现是云南总指挥龙云派的车,而且竟然在上面发现了大量的云南白药和云南火腿,同时还有云南的军用地图 20 份,这段小插曲史称 “龙云献图”。龙云解释是薛岳没地图问他要的,飞行员生病了只能开车送,但是介于龙云对于红军的态度极其暧昧,也有可能是故意的,毕竟天下谁人不通共。靠着这个地图,红军轻松北渡金沙江,从此开始长征的旅途。

知乎用户 真. 屌丝 发表

中国人民志愿军

知乎用户 呃额呃呃呃 发表

大唐使节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唐朝传奇英雄

时代背景

  王玄策: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三次出使印度,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就是他创造的。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 (微博) 南北 (微博) 中五大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出使印度

  公元 647 年,天可汗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 30 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 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新疆→中亚→印度→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 2000 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 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 7000 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 1200 名精锐骑兵 (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击溃印军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 “火牛阵” 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 – 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 648 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 (算是外籍军团) 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 “文明古国” 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 “中印友好” 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知乎用户 常皓 发表

看到答案里有高级黑李广利的,那我只能祭出上将潘凤了。

知乎用户 呦呦鹿鸣 发表

中国人处事方式,文化基础才是 Bug 级别的。几千年来,世界各大文明中,我们的没断过,也没有从骨子里改变过。被我们殴打的最终变成了我们,蹂躏我们的,学习我们最终变成了我们,不学的若干年以后哪来的回哪去。您可以用战马和刀剑让我们低下高贵的头颅装孙子,但是你下马吃我们的饭,放下刀剑看我们的书的时候,您就是我孙子,爷又回来了。听爷的话,您可以表面装爷,不听爷的教诲,您连孙子都装不了,滚犊子喽。这就是咱中华民族的终极大杀器 – 汉文化。

知乎用户 美山哭哭生 发表

朱文正

当你以为他是纨绔子弟时,他以两万兵马独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三个月

当你以为他是帝国天骄时,他打算跑路去投靠张士诚,撬他叔叔的墙角

知乎用户 银鞍快马踏红尘 发表

刘裕

你知道的最猛的人有多猛?

他一个人追着几千人打……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 。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以上出自资治通鉴晋纪

知乎用户 祝声谷 发表

韩信吧,真正的战无不胜。

知乎用户 lianjiea 发表

关羽冲进敌人万军之中斩首颜良是记载在《三国志 · 蜀书 · 关张马黄赵传》中的。真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 · 蜀书 · 关张马黄赵传》

知乎用户 天王老子 发表

说个大明的

卷五 崇祯二年己巳 / 《明季北略》

 商敬石善射

  大清裨将引六百骑往屿山,至河西忽十二骑突至,欲擒之,十二骑善射,裨将三人,皆中目而死。诸军悉前,应弦而倒,殪者甚众。大兵悉去刀发矢,十二人俱以手接,无一伤者。兵退,十二人追射,死者三百余人,矢尽乃止。盖十二人乃响马贼,商敬石为首。闻大兵入,约其党欲建功,至此忽遇耳,遂至通州镇守。营报功,守将申兵部,兵部悉隶之于麾下。时,大兵大队将至河西、天津等处,闻通州十二骑杀兵四百乃不往。

知乎用户 桃子大叔 发表

1962 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三名士兵单挑印军一个营

11 月 18 日在西山口战斗中,四班副班长庞国兴带领两名同样掉队的战士王世军和冉福林组成三人战斗小组,在两天多的时间里,庞国兴战斗小组孤胆深入敌纵深 15 里,打了五仗。攻占了敌人两个炮兵阵地,击毙敌一、二级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缴获火炮七门,炮对镜、望远镜各四付,推土机、汽车四台,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向敌纵深发展做出了贡献。战后,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第一政治委员刘澜涛签发了给庞国兴荣立一等功的命令。1963 年 8 月 26 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庞国兴 “战斗英雄” 称号,王世军和冉福林为二等功臣。

那年那兔那些事第四季里有一集就是专门讲的这个事,致敬革命先烈!

知乎用户 自愚自乐 发表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

大唐周边葱岭南有国名叫天竺,现在改叫印度,其国民我们亲切的称之为阿三,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块。姑且分别叫东、西、南、北、中印度吧。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 647 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 30 人出使西域。我想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此时印度发生了政变,别忘了,那时候没卫星,也没手机,没通讯手段,李世民再牛也算不到啊!于是照常上路。路线我觉得是从西安 -》新疆 -》中亚 -》印度 -》吐蕃。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 2000 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
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 7000 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 1200 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   ps:当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   
西行之路与搬兵之路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 “火牛阵” 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 648 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轻松搞定,真是愧对 “文明古国” 的称号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甚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 “中印友好” 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一人灭一国!   
这个难度比起汉代常惠用异国军队攻匈奴还难。因常惠经营了近二十年而且军力占优,方才联盟乌孙击败匈奴。其精彩程度不知要好莱钨大片强多少倍,何况前者还是虚构、意淫局多,后者可是活生生的史实。我们今天可能不可想象: 大唐帝国的国力强盛和国威之远可见一斑! 当真是: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真应了汉朝大将陈汤那句话:示明万里之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转)
求赞

知乎用户 每顿一碗饭​ 发表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17 岁少年受封冠军侯,23 岁天妒英才归天而去。

当然更 bug 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时光长河不断地流淌,然而每一段时光里都有英雄出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就是最 bug 的地方,虽然朝代更迭,但每当众生受苦难却总有人挺身而出。

同时也希望未来英雄们会越来越多,会告诉全世界他们已经横空出世。

知乎用户 邓德全说书​ 发表

一个句话说叫 “走狗屎运。” 另一句话说叫 “傻人有傻福。” 这两句话加在一起就最适合一战后的罗马尼亚。

从 15 世纪中叶开始,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了匈牙利平原一百多年。但是在地形复杂的特兰西瓦尼亚的森林和山地上,一批匈牙利贵族领地却幸存下来。

他们时而联合奥地利共同和土耳其作战,时而又反对奥地利人占有匈牙利王位,一直斗争到把土耳其人赶出匈牙利平原为止——这段历史成为匈牙利民族主义讴歌的核心内容。

尤其是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地区东南部最顶端——东喀尔巴阡山脉和南喀尔巴阡交汇的地方,这片盛产勇士的山区上演了这幕英雄美人的历史大戏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被匈牙利人看作民族圣地——就犹如科索沃之于塞尔维亚人一样。(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瓦拉几亚大公佛拉德三世,实际上也是出身于这片山地。)

两个民族相互杂居,又都在民族历史传说中占有独特位置,这样的局面就让特兰西瓦尼亚变成了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之间的死结。

如果这个地区在罗马尼亚人控制下,匈牙利人就认为他们在亵渎自己的民族圣地。而如果在匈牙利的控制下,那么罗马尼亚人就认为对方是圈占了自己的 “祖坟”。

一战开始后,罗马尼亚国内有两种意见:

一种看准时机是参加同盟国,对俄国作战,夺回被沙皇俄国占领的摩尔多瓦北部——被俄国称为比萨拉比亚的地区。

另一种是找机会参加协约国对奥匈作战,夺回特兰西瓦尼亚。

国王卡罗尔一世赞成前一种观点,因为比萨拉比亚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罗马尼亚人,而特兰西瓦尼亚则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杂居的地方。

比萨拉比亚是一片富饶的冲击平原,扼守两条大河河口,特兰西瓦尼亚则是一片荒凉的山地和森林——鱼与鸡肋,一目了然。此外罗马尼亚在经济上和德国密切的联系,而他自己出身与霍亨索伦家族,也不希望同室操戈。

但是这个观点却遭到大部分朝臣的反对,这个德国人始终理解不了罗马尼亚人对那片贫穷又民族关系复杂的山地那如痴如狂的迷恋——人家罗马尼亚人就喜欢鸡肋,抹上酱料、烤一烤,撒上孜然,再开瓶啤酒……。

随着这个国王的去世,新国王在他俄国血统的老婆唆使下,罗马尼亚逐渐统一了国内的意见,决心夺回特兰西瓦尼亚。

1916 年,趁着奥匈帝国对俄军的战败,罗马尼亚终于加入了战争。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就是一个闹剧,由于需要在西北的特兰西瓦尼亚,以及南部的同盟国成员保加利亚两线作战,罗马尼亚人脑洞大开,居然制定了一个类似于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作战方案——先集中兵力夺取特兰西瓦尼亚,然后在回师防御多瑙河一线。

但是罗马尼亚军队组织和训练水平是如此之低,国内也没有德国式的强大铁路网,结果进退失据,不仅没能拿下特兰西瓦尼亚,还丢失了多瑙河防线。

德、奥匈和保加利亚军队一路攻城略地,四个月就占领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内的大部分领土。

战败之后,残余的罗马尼亚军队和政府撤离到北部靠近俄国的地区依附俄国的庇护。

但是随着俄国在 1917 年的大崩盘,走到穷途末路罗马尼亚君臣终于也在 1918 年春天,束手就擒了。在束手就擒后的两年时间里发生了一些列大事,德国战败,奥匈瓦解,凡尔赛和会,列强干涉俄国。

尽管罗马尼亚在 1916 年的参战是一场荒唐喜剧,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出于惩罚战败的德奥,以及削弱发生革命的俄国。

罗马尼亚居然同时收回了特兰西瓦尼亚和比萨拉比亚——谁说鱼与鸡肋不可兼得。

知乎用户 上山打老虎 发表

毛主席四渡赤水,彭帅打胡宗南,林帅打天津 29 小时拿下,粟总苏中战役,皮旅中原突围,62 瓦弄之战,都是开挂模式

知乎用户 青年老王 发表

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

我至今想不懂两点:

1、为什么邓艾孤军深入,蜀军会作出决一死战的决定?

2、为什么邓艾军九死一生过来了,蜀军以逸待劳,还赢不了?

想不通,即使姜维和把所有精锐调走守剑阁,也不至于这样吧

知乎用户 初夏 发表

说个牛人,烛之武。

武,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闻名于历史是因为,公元前 630 年,秦晋攻郑,烛之武智退秦师,保护了郑国(“之” 为介于姓、名之间的语助词。)

秦晋围郑发生公元前 630 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 632 年 5 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烛之武

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1]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听取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情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烛之武就答应了。[2]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敢用这件事劳烦您手下的人呢。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既然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希望您能好好考虑‘阙秦以利晋’这件事)!”[3]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逄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军容整齐的军队打军型散乱的军队,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知乎用户 王伯齐 发表

看了其他几个回答,反驳那些说昆阳之战有陨石的人,这个梗真是越传越多人相信,误导更多人。

昆阳之战没有陨石,

昆阳之战没有陨石,

昆阳之战没有陨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烦请一些没看过天文志的别再造谣了!

如果说昆阳之战有开挂,那也是刘秀大敌当前表现出的镇定和智谋,用实力开挂而已,而非什么大魔导师召唤陨石这种蠢话。

后汉书和东观汉记的确记载了流星,但流星不是陨石。流星其实就是一种天象,出现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寓意,记载在双方交战时就是营头星而已。

《后汉纪 • 光武帝纪》

有流星墮營中,正書有雲氣若壞山,直於營而墮,不及地尺而滅吏士皆壓仆。】

《东观汉记 • 光武帝纪》

有流星墜尋營中,正晝有雲氣如壞山,直營而霣,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壓伏。】

《后汉书 · 光武帝纪》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昆阳之战确有流星这个词,但流星真的就是陨石吗?假如流星就是陨石,为何没有详细的大小,数量,有无人员伤亡等动态记载?

说到流星,不得不说天文学,通常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会说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就是天象,天文学。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古人认为观天象,把日月星辰的变化和地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示其变。了解历史不能不知天文学,不能单看本纪,还要看史书中的天文志部分。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曾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在古代人人都懂得天文知识,现今除了天文学家,极少博学者除外,几乎所有人都是门外汉。(包括本人)

而很多人看史书又不看天文志部分,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误解昆阳之战里的流星一词

《后汉书 • 天文志》

【莽有覆败之变见焉。昼有云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袁山松书》曰:“怪星昼行,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 是时光武将兵数千人赴救昆阳,奔击二公兵,并力猋发,号呼声动天地,虎豹惊怖败振。会天大风,飞屋瓦,雨如注水。二公兵乱败,自相贼,就死者数万人。竞赴滍水,死者委积,滍水为之不流。杀司徒王寻。军皆散走归本郡。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

由于后汉书天文志这段篇幅长,本人只截取了一部分,后汉书天文志里解释了,昼有云气如坏山。说这叫营头星,**占卜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古人观天象一半是为了历法,一半是为了凶吉。**所以看见这种天象要占卜,看上天预示什么。后面的莽军大败正是应了这个天象。

天文志里并未直接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这段话,而【莽有覆败之变见焉】应该就是替代了这句话,因为夜里的流星和白天的云气是一个天象,都是营头星而已。

流星是天象,流星体才是天体。这是两个概念,流星体与大气层摩擦燃烧的光迹就叫流星,通俗点可以理解流星是流星体的产物。流星和火流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天象,如果造成陨石后面会记载清楚,明史就有记载造成陨石的。

不要一看见流星就理所应当理解成陨石。

夜有流星坠营中】这段话是夜里有流星在王寻军营位置的上方消失。史官把它放在这里其实要表达的是天象已现,莽军必败起着预示作用而已,和君权神授有异曲同工之理

营头星并非只有昆阳之战才有,其他朝代的史书里也记载了。

新唐书 · 天文志二》:“ 孙儒攻杨行密于宣州 ,有黑云如山,渐下,坠于儒营上,状如破屋,占曰:‘“营头星也”

这个和昆阳之战的营头星简直是一个版本。

新唐书 • 天文志
【延和元年六月,幽州都督孙佺讨奚、契丹,出师之夕,有大星陨于营中

唐睿宗延和元年,孙佺代替薛讷为幽州大都督,率兵讨伐奚和契丹,发动冷陉之战。出师前有大星陨于其营中。这应该也是营头星,后面果然唐军大败,应了这个天象。如果坠营中就是砸在军营里,那么此处的有大星陨于营中,难道是有大星砸在了孙佺的军营里吗?很明显不是,只是孙佺军营上方有大星消失,预示其败象已现。坠,堕,陨都是同义。

新唐书 • 天文志

【三年五月,秦宗权拥兵于汴州北郊,昼有大星陨于其营,声如雷,是谓营头。其下破军杀将。】

唐僖宗光启三年,秦宗权集中全部兵力进汴州,白天有大星陨于秦秦宗权的军营,这个还记载了声音,但明确表示,此乃营头星。

《后汉书 • 董卓传》

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余丈,照章、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章、遂败走榆中,温乃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之。

后汉书董卓传中也记载了,夜有流星如火,照在边章,韩遂营中。这里虽然是照不是坠,但其实和昆阳之战都是一样的,昆阳之战的流星坠营中并非是有颗星砸在了莽军营中,是在莽军营中相对应的上方消失。这里的照在营中其实也是在边章,韩遂军营上方。边章等人视为不祥,董卓却闻之大喜,董卓大喜是因为天象已现,韩、边必败。因为营头星对应的一方会打败仗,这是大凶之兆,天象已现,其下必败而已。

晋书 • 天文志

  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飞。大者曰奔,奔亦流星也。星大者使大,星小者使小。声隆隆者,怒之象也。行疾者期速,行迟者期迟。大而无光者。众人之事;小而有光者,贵人之事;大而光者,其人贵且众也。乍明乍灭者,贼败成也。前大后小者,恐忧也;前小后大者,喜事也。蛇行者,奸事也;往疾者,往而不反也。长者,其事长久也;短者,事疾也。奔星所坠,其下有兵。无风云,有流星见,良久间乃入,为大风,发屋折木。小流星百数四面行者,众庶流移之象。
  流星之类,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雉鸣,天保也;所坠国安,有喜。若小流星色青赤,名曰地雁,其所坠者起兵。流星有光青赤,长二三丈,名曰天雁,军中之精华也;其国起兵,将军当从星所之。流星晖然有光,光白,长竟天者,人主之星也;主相、将军从星所之。
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谓顿顽,其所从者多死亡。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然皎白,星灭后,白者曲环如车轮,此谓解衔,其国人相斩为爵禄。飞星大如缶若瓮,其后皎然白,长数丈,星灭后,白者化为云流下,名曰大滑,所下有流血积骨。
枉矢,类流星,色苍黑,蛇行,望之如有毛,目长数匹,著天,主反萌,主射愚。见则谋反之兵合射所诛,亦为以乱伐乱。
天狗,状如大奔星,色黄,有声,其止地,类狗。所坠,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上锐,其下员,如数顷田处。或曰,星有毛,旁有短彗,下有狗形者。或曰,星出,其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一曰,流星有光,见人面,坠无音,若有足者,名曰天狗。其色白,其中黄,黄如遗火状。主候兵讨贼。见则四方相射,千里破军杀将。或曰,五将斗,人相食,所往之乡有流血。其君失地,兵大起,国易政,戒守御。
营头,有云如坏山堕,所谓营头之星,所堕,其下覆军,流血千里。亦曰流星昼陨名营头。

晋书天文志里(其他朝代史书也有这段话)已经详细的说明了流星。流星是上天的使者,自上而下叫流星,自下而上叫飞星。大的叫奔星,奔星也是流星,大星有大使命,小星有小使命。而流星所发出的声响,就代表天使的愤怒。流星跑得快,灾祸就来得快;跑得慢,灾祸就来得慢………… 基于流星形状的不一,其所预示的吉凶也各不相同,但以凶兆居多。

而且流星的名字也不同,有地雁,天雁,飞星,枉矢,天狗,营头。其预示的事物也不同。

最后一个营头,就是营头星。昆阳之战的【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气如坏山】就是流星昼陨,正是营头星而已。

营头星就是古代打仗时军营上方的星星,如果坠落会被视为不详,所以莽军才会厌恶。昆阳之战中流星如果是陨石,会有详细的动态的描写。要像网上所说的砸死莽军多少人,砸出一个大坑,那得是火流星撞击地面才行,陨石其实也是火流星造成的

明史 • 天文志

 【成化六年六月壬申,阳信雷声如啸,陨石一,碎为三,外黑内青。十四年六月辛亥,临晋天鸣,陨石县东南三十里,入地三尺,大如升,色黑。二十三年五月壬寅,束鹿空中响如雷,青气坠地。掘之得黑石二,一如碗,一如鸡卵。弘治三年三月,庆阳雨石无数,大小不一,大者如鹅卵,小者如芡实。四年十月丁巳,光山有红光如电,自西南往东北,声如鼓,久之入地,化为石,大如斗。十年二月丙申,修武黑气入地,化为石,状如羊首。十二年五月戊寅,朔州有声,如迅雷,白气腾上,陨大石三。正德元年八月壬戌,夜有火光落即墨,化为绿石,圆高尺余。九年五月己卯,滨州有声陨石。十三年正月己未,邻水陨石一。嘉靖十二年五月丁未,祁县有声如鼓,火流坠地为石。四十二年三月癸卯,怀庆陨石。隆庆二年三月己未,保定新城陨黑石二。万历三年五月癸亥,有二流星昼陨景州城北,化为黑石。十七年九月戊午,万载黑烟腾起,陨石演武厅畔。十九年四月辛酉,遵化陨石二。四十四年正月丁丑,易州及紫荆关有光化石崩裂。崇祯九年九月丁未,太康陨石。】

以上这些明史天文志里就记载了陨石,数量,颜色,声音,大小,形状,皆一一详细的记载了。其中火流就是火流星,火流坠地为石,说明得是火流星才会有陨石。

流星只是天象,因为古人迷信。流星放在不同境地有不同寓意,记载在双方交战时就是营头星。记载在其他地方有其他寓意,比如宋史这里。

宋史

 雍熙元年,改封汉南国王。四年春,出为武胜军节度,改封南阳国王。俶久被病,诏免入辞。将发,赐玉束带、金唾壶、碗盎等。俶四上表让国王,改封许王。端拱元年春,徙封邓王。会朝廷遣使赐生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幕,**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

宋史记载钱俶去世前有大流星坠于寝前,难道是有陨石砸在他睡觉的地方吗?这也是天象的意思,预示钱俶要死了。将星陨落的意思。

总结

了解历史要看全面,不光看本纪,天文志,地理志等都要看。而天文学通常是和历法结合看的,天文学既是古老的科学,同时也具有迷信的因素。比如占星术士等,占卜就是迷信,古人认为天象预示着人事等,所以此来推断将要发生的事,我们看史料的时候要学会甄别,对于鬼神之事不要相信。古人还讲君权神授呢,现在我们知道这只是巩固皇权的一种思想罢了。

诸史基本都记载了昆阳之战【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气如坏山】,独资治通鉴未记载这段话,之前有人说是资治通鉴漏记,想来并非如此,应是资治通鉴的作者故意为之,可有可无,有它增加的昆阳之战的神秘色彩,无它也不影响昆阳之战成败

昆阳之战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之一,其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影响力,如果非要说开挂,那也是刘秀本人实力开挂。这场战役精彩在于刘秀扭转局势,大敌当前没有想着逃跑,镇定自若的站出来说服其他人,一开始王凤等人斥责他,他没有痛哭力争,反而大笑而去。这是心理战术,如果刘秀痛哭力争那些人反而就逃跑了。整场战役刘秀都表现出过人之处,胆量,智谋等。把看似不可能的战争变为可能,以两万打败四十二万这才叫开挂,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只是迷信的流星两字上

知乎用户 张馆长 发表

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之祸兴起,小人得志的江充将祸水引向太子刘据。

被逼无奈的刘据联合母亲卫子夫起兵,剑指江充。但因事出仓促,刘据兵败而逃。

这一年的下半年,皇后卫子夫自杀,卫氏悉灭,刘据自杀,刘据妻妾被杀,刘据的三男一女被杀,儿媳被杀,女婿被杀。

早在这一年的春天,刘据的儿子刘进生了一个孩子。当刘据一脉惨遭屠戮时,这个身在襁褓的婴儿暂时安全,但仍要连坐入狱。

怎样对待年仅数月的谋逆之后,是监狱管理者需要考虑的。试想,把一个无父无母的婴儿扔在监狱里,其处境会比涸辙之鲋更惨。对他照顾一些?在这风声鹤唳的当口大概率会被误认作废太子的同党,从而引火烧身。对他置之不理?估计也没人会问责。两下权衡,不难决定。

但人性终究区别于兽性。廷尉监邴吉很同情这个刚降生到尘世上的婴儿,他物色了两个罪轻且敦厚的女囚哺育婴儿,同时还为其单独安排了一间干净的屋子。以常人的要求来看,这举动算是仁至义尽了。

在这孩子三周岁时,他的曾祖父汉武帝病了。

这时,有人向汉武帝上奏,说长安城的监狱中有天子气。一向钟爱大手笔的汉武帝为了免除后患,就派人连夜去狱中降旨,命将在押的囚犯格杀勿论。

当使者来到监狱大门前,邴吉下令关紧大门,并高声说:“当今皇帝的曾孙就在狱中!随意诛杀囚犯本就不对,何况是陛下的亲曾孙?”

我们可以想见使者当时的处境——进不去也回不去。面前的邴吉是铁了心不奉乱命,而身后的汉武帝这几年又最爱乱杀人。

进退维谷的使者一直等到天亮。

最后,他感觉再等到天黑邴吉也仍然不会开门,但他估计汉武帝应该是消停了,就转身回宫,把邴吉的话禀告给汉武帝。

得知此事的汉武帝喟然长叹,下令大赦天下,狱中各色囚犯重获自由。

由此看来,邴吉虽官阶不高,但他也能看清正邪。他尽心尽力地保护好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人,即便是囚徒。我相信,即使那个无辜的孩子不是汉皇苗裔,他也会尽力保护。

这个在监狱里求生的孩子多次患病,幸好有邴吉着力照顾,性命才得以保全,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名字的来历——病已。

刘病已在被赦后就被汉武帝下诏收入掖庭抚养,而他刘氏皇族的身份也被确认。

只是这个曾在底层长期生存的男孩似乎对外面的世界更有兴趣。他经常跑出宫去游玩,所见所闻的都是这个王朝最真实的一面。刘病已看到的这些,都会在未来派上用场。

当刘病已能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在掖庭学习、生活时,他也遇到了让自己一生难忘的那个人。

虽然刘病已被免罪、被正名,但他也只是从囚徒成了常人,而且这常人亦是个 “有前科的常人”。掖庭的长官是刘病已爷爷刘据的旧臣,这位旧臣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时,被自己的家人竭力反对。当这位旧臣想把刘病已推荐给下属的女儿时,那位下属的妻子又竭力反对。

《汉书》上没写刘病已是否知道这两次拒婚。但我猜,假使他知道,也会装作不知道。

经过一些波折,旧臣和那位下属使计瞒过了下属的妻子,十六岁的刘病已终于脱离了单身贵族的行列,娶了许平君。一年之后,许平君还为刘病已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刘奭。

汉昭帝刘弗陵死而无嗣,之后被霍光立起的昌邑王刘贺又被霍光废掉。此时,大汉帝位终于向那位饱经磨难的小男孩伸出了橄榄枝。

霍光和自己身为皇太后的外孙女上官氏一商量,刘病已就成了汉宣帝刘询。

登基为帝,就要有皇后母仪天下。

当时很多大臣认定,刘病已的糟糠之妻不足以被册封为皇后。

一是因为许平君的出身低贱。别看她母亲曾经看不上皇曾孙刘病已,但她父亲许广汉却还是个受过腐刑的不健全人(生了平君后才受的刑)。如果许平君做了皇后,那汉朝的国丈就是这位宦官了。

二是因为权臣霍光多年来崇尚政治联姻,他众多女儿中的小女霍成君尚待字闺中。树大根深的霍氏家族也一直希望由正宗的霍氏女子做皇后,而非外孙女。

如果把霍成君与许平君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以此来看,刘询为巩固帝位、为报迎立之恩、为家国的面子,似乎都应立霍光之女为皇后。

但此时,身登大宝的刘询却下了一道诏书。

他以皇帝的身份对天下人说:“在朕贫贱之时,钟爱一柄随身佩戴的长剑。可惜,时间久了,剑遗失了。但朕没有忘记她,请你们代朕寻找。若寻到,重金以酬。”

当所有人看到这张奇特的寻物启事时,臣民皆知这位多次历经伤痛的皇帝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丈夫,在他心目中,陪他经历困顿的妻子才理应是这个国家的皇后。

群臣有感而谏立许婕妤,于是,汉宣帝立许平君为皇后。

出人意料的是,在此事上最受打击的那个人,竟然是霍光之妻。

迷恋权势的她一心想让最疼爱的小女儿显贵一生,可惜遇上一个重情义的愣小子。

她当然愿意招刘询为女婿,她更企盼刘询始乱终弃。

但可惜,这个出身贫弱的皇帝,竟然是个情种。

事出无奈,她决定先斩后奏,先和女医勾结,趁许皇后临盆修养时,将皇后毒死。事成之后才告知丈夫霍光。

许皇后身死,刘询严令拷打一众医官,可惜有霍光从中作梗,致使这场谋杀案暂时不了了之。霍成君也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后,并颇受宠幸。

然而,刘询最终还是立许皇后所生的刘奭为太子,尽管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

——多年之后,刘询曾想废掉太子,但他终究忍住了。只因他想起在自己还是刘病已时,那个甘心下嫁自己的许平君。

当时他答应过她,会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有想看的,我再更。


再更——

刘奭被立为太子一事让霍光之妻十分不快,她饮食难下,呕血难止。

因为她觉得,那个刘奭出生时,刘询还是刘病已,这个孩子不过是个一身泥巴味儿的贱种,不配做储君。储君之位,非霍成君日后的孩子莫属。而有大功于汉室的霍家理应长久地享受位极人臣的待遇。

然而,霍光一死,当年那件谋杀案就逐渐浮出了水面。

知情的刘询不言不语地下了一盘大棋,他一步步拆分着霍家。

在下这盘棋时,他内心也一定十分难过:曾经的发妻许皇后温柔善良,节俭持家,却死于外戚之手;自己后来心爱的霍成君却一心要毒死许平君的孩子,也许她是受母胁迫,但她还是那样做了;霍光虽有拥立之功,但他身后却留下了一个狼群般的霍氏阵营。

汉宣帝不怕慢,他是个惜福的人,虽然霍光早已让他坐立不安,但他还是想思量清楚再决定是否下杀招。

只不过,霍氏早已饥渴难耐,他们选择率先发难,联合太后上官氏废掉刘询,册立霍家子嗣为帝。

反叛已明,刘询收起宽仁,将霍氏尽灭,同时灭掉数千家霍氏的门生故吏。替刘姓皇帝操弄权柄近二十年的霍氏一族被连根拔起。

霍家虽然树大根深,但却不知树大招风,全天下的臣民都在看着这个泥足巨人怎么跌死。这些不学无术者的后人更加幼稚,他们不知道权力之上还有人心,刘询取代刘贺是人心所向,霍家土崩瓦解亦然。

利落地做完这一切后,刘询回首看到霍皇后,他想收起屠刀继续过自己的平淡的生活。

但得知真相的刘病已忘不掉发妻许平君。昔年上官杰作乱,霍光诛灭其族,而留皇后上官氏一条生路。这不仅是因为霍光是上官氏的外祖父,也因为网开一面是胜利者的特权。

但刘询做不到,霍成君的存在会让他想起那如狼似虎地咀嚼猎物的霍氏家族。尤其无法容忍的是,自己的发妻也曾是他们口中的猎物。

休恋逝水,刘询收起情爱,将霍皇后废掉,迁入别宫。

他知道自己并非不爱霍成君,但他实在不能原谅疯狂的霍家。

当他最后一次意识到自己还爱霍成君时,也许就是得知她自杀的那天。
那天,汉宣帝或许有过心痛,和许平君离开自己那天一样的痛。

从此,他彻底蜕变为一个寻常的君王。


许平君与霍成君其实是汉宣帝的两种命运。

如果没有巫蛊之祸,他大抵只会是个不会继位的刘姓贵族,他可以封王,可以娶一个霍成君那样的贵族之女,然后富足地过完一生。

如果刘弗陵有子或是刘贺不作,那刘病已就可以和许平君白头偕老。也许生活平凡辛苦,但他仍可以将以前四处乱跑的见闻在入夜后讲给许平君听,哄着妻子睡下。

可是,他最终当上了皇帝,还成了中兴之主,令下赏罚分明,治下知人善任。他能令百业兴盛,他可以折服匈奴。但他的心上,却永远留下了两处空白。

知乎用户 吕华阳 发表

整个近代中国就是一个 BUG。

从 1840 年到 1953 年,中国经历各种战争屠杀疫病天灾,还跟世界第一大流氓带着俩老流氓和十几个小流氓刚了一波。

可到了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你猜怎么着?

人口比清末还多了三分之一。

知乎用户 蛛蛛 发表

居然没人提我党的群众路线

知乎用户 马文清 发表

韩国人的腿。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一方搞的战俘营运动会很有名。运动会上,韩国军人勇争荣光,囊获 3000 米长跑所有奖牌。当然,韩国人跑的快,韩国人自己也在电影《登陆之日》里承认了,屡屡被俘的男主角是全二战跑的最快的,不是咱吹牛思密达。被俘的都跑这么快,没被俘虏安全撤回阵地的韩军呢,韩国记者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长官!侧翼的韩国人又跑不见啦!
后面防线上的部队受到溃散韩军冲击,局势危急!

联军猪队友绝不是浪得虚名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本来想提名小哈的,但是已经有回答写了

所以… 七战七胜傅友德算吗?

知乎用户 苏烈 发表

明史稿里的张辅逆击七百万
南齐史里的周盘龙周奉叔父子二人战万
资治通鉴里的文鸯单挑八千骁将(知道什么叫骁将不,单雄信就是这个称号)
南齐史的张敬儿独战千人
明史的花云独战千人
宋史的王舜臣箭射千人
后汉书的马武独战万人
明史的傅友徳五十骑冲万
宋史的李显忠八百骑冲二十万
宋史的岳飞八百骑冲五十万
旧五代史的王瑜独战千人
明季南略的武某杀千人
太平御览的拓跋珪手杀万人
安南志略的皋通,一箭杀万人
资治通鉴的马磷单骑挑万人
金史的高彪三人破两万
后汉书的吕布十余骑破万
清史稿的罗思举单挑数万
明史的曹文诏单挑万人
北史的高昂十余骑破五千
还有秦良玉. 郑振. 库禄满之类的手杀千人鉴于数字太小就不列举了

到达战役层面的话,那就更多了
按照普鲁塔克的说法,卢库鲁斯在提格累尼斯战役中以 1.2 万步兵和 2500 骑兵击败 12.5 万亚美尼亚大军,歼敌 10 万并且自损只有 5 人
按照希罗多德的说法,薛西斯出征希腊出动了 5283220 人(精确到个位数了)
以明史的说法,明军发 70 万功越南,越南发 700 万反击,按明史稿的说法,这 700 万被张辅单骑大破
按照阿里安的说法,大流士在高加米拉出动了 104 万大军,这个也精确到个位数了
还是阿里安的说法,马略击败过 400 万蛮族军队
又是阿里安的说法,罗马某个叫伊密连那斯的将领在一次战役中杀死 12 万蛮族军队自损只有 15 人
按克特西亚斯的说法,巴比伦征印度出动了 330 万大军
琉璃宫史. 摩珂婆罗多之类的大名鼎鼎我就不说了
台湾空军纪念馆的原文,国军空军歼灭了 200 多万共军
根据美国驻华军事顾问魏德迈的统计,国军歼灭共军战报数字超过一亿

知乎用户 mylittlemonster​ 发表

戚继光不光打倭寇牛逼,打蒙古人也牛逼,打完倭寇就被派到九边练兵,练出了强军打蒙古人也从来没输过,练出了蓟镇强军,打得蒙古人喊爸爸。撼山易撼戚家军难,戚家军是古代军队体系中培养出的最接近近代军队的军队,而且戚继光不光会打仗还文采好会做人,大明文官歧视武官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但是说到戚继光,上到首辅张居正下到文官小吏个个都竖大拇哥。有时真的怀疑戚继光是不是穿越分子。可是受到张居正下野的影响和功高震主被强制退休了。他留下的戚家军在朝鲜战场是绝对的主力,可惜打完朝鲜战争因为欠饷将士们讨薪,结果竟然被朝廷杀光了,痛惜将士们没死在朝鲜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最后留下的一点点戚家军也覆没在了辽东萨尔浒战役中。从此之后明朝再也没有像戚家军这么能打的军队了,遇到满洲人跑的比兔子还快。

知乎用户 任烟雨 发表

必然提名霍去病啊,汉朝战神级 bug

大大小小战役无数,无一战败。

收复了祁连山那边之后,在声誉最鼎盛的时候,病死了

知乎用户 小心不知道 发表

阿富汗地区也挺 bug,罗马撸过,波斯撸过,奥斯曼土耳其撸过,唐撸过,苏联撸过,美国撸过。。。问题是都没撸明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7 岁封冠军侯

19 岁两次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打通河西走廊

封狼居胥从此成了古代战士最高荣耀,大汉帝国从此达到顶峰

借用知乎上一个答主的话,有些人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

白起

战国那么多武安君我觉得真正配的上这个名的只有白起。以武安国安邦

知乎用户 刀锋 ak 发表

子贡一出,存鲁,破吴,乱齐,强晋而霸越。

知乎用户 尤鹍鹏 发表

除了核武器,还有什么能被称作 BUG 的?感觉它根本就不应该在上世纪被发明出来,它的存在就是个 BUG,就像开了外挂,像人类偷了上帝的武器。

知乎用户 菜鸟互啄 发表

很多很多。

霍去病。秀儿,班超。

这三个是汉朝的最牛 bug

霍去病,自主 GPS + 北斗。洗脑专家,无数匈奸配合。

我秀儿。天命之子,火系和水系大魔导师。

班超:最牛先登,万里封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然最牛的是某管理员,13 个人起家。

知乎用户 一阵风 发表

四渡赤水。

古代三国空城计,孔明自己都说不敢使用第二次。

中国有句古话: 事不过三。

同一个招式连续使用四次,试问古今中外,找得出第二个战例吗?

什么叫胸有宇宙,袖藏乾坤?

知乎用户 海佑老师 发表

必须要说昆阳之战啊!

昆阳之战中,刘秀率领不到两万的绿林军,打败了号称 40 万大军的王邑军,堪称奇迹。以多胜少是常态,以少胜多是奇迹,奇迹往往更加吸引人。

昆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且由于战时一些奇特的天文现象(流星、雾团),反而让这场战争披上了一丢丢神秘色彩。

今天,我们就来复盘一下,西汉末年著名的一场战役——昆阳之战。伟大军事家毛主席曾反复论述过此战,那么这场战役到底有什么出彩之处呢?

在讲这场战争之前,我们先得讲讲一个重要人物——王莽。

在海佑老师之前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王莽这个人,他做过最著名的事情,就是颁布一系列复古政策,在这些水土不服的复古政策下,好好的一个西汉稳定社会,被他整得天下大乱、流民四起。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大外戚,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儿,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shì)的皇后,昭君出塞就是汉元帝时期的事情。

西汉自古就有外戚辅政的传统,究其原因,就是老刘家自个儿的兄弟都靠不住啊。刘邦创汉朝的时候,封了一大批宗室诸侯王,这些诸侯王一个个鹰视狼顾,皇帝整天惴惴不安。

后面又是七王之乱又是推恩令,老刘家自个儿的亲戚都摁下去了,但是皇权总得有靠得住的人来辅助。

所以西汉皇帝们都扶持起了自己老婆那边的亲戚,也就是外戚。

一来外戚不像宗室,在法统上不会威胁到皇权;二来外戚虽是 “外” 戚,但好歹还算个亲戚,自然比 “外人” 士大夫们更信得过。

比如给汉武帝打匈奴的大将霍去病、卫青,全都是自己老婆卫子夫那边的人,包括之后辅政的霍光,亦是如此。

但如果外戚势力过大,使得朝堂上失去制约它的力量的时候,这些人同样会向帝位伸手。

王莽就是这样一个人,从辅政大臣到权倾朝野,最后直接纂位自立,王莽一手终结了西汉两百多年的统治。

纂位之后,王莽给自己的政权取了个国号,就叫 “新”,是为新朝。

从这个命名方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王莽憋着一股劲,想要给天下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改革,扯去旧貌换新颜!

但步子迈得太大,是真的会扯着蛋的。

其实这个新朝政权创立之初,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合法性。

在上一节我们讲了,为什么西汉皇帝敢扶持和重用外戚,因为相比宗室,他们对皇权威胁性更小。

如果老刘家的哪位王爷,挥兵打入长安城,自己做皇帝,天下大部分豪族和士大夫都会认他,因为他是宗室,天下还姓刘。

就像燕王朱棣赶走自己侄儿一样,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大家该干嘛干嘛。

但如果外戚敢这么做,那性质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他们这个叫纂位,是非法的。

其次,大家都尊老刘家为皇帝几百年了,你老王要做皇帝,凭什么呢?那我张家、李家,如何做不得?

于是天下豪族蠢蠢欲动,就等着一把火烧起来。

很快这把火就来了,那就是西汉末年的流民。

王莽不合常理的改革政策,搞出了几十上百万的流民(王莽充满美好理想的改革为什么会失败,我们下一篇好好讲讲)。

这些流民,北边的形成了起义武装赤眉军;南边的形成了起义武装绿林军,大家,绿林好汉是也。

此时,天下豪杰云集涌动,南阳豪族刘演也扯起了一支队伍反抗新莽政权。

这个刘演,就是刘秀他大哥,刘邦九世孙,而这个时候刘秀一直都还是寂寂无名,默默跟着大哥混。

南阳是哪里呢?就是我们现在南阳市到襄阳时一带的盆地。此处可东出华北平原,北上东都洛阳,西出汉中、关中,南下荆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正因为重要,所以南阳的示范效应非常强,南阳一动,华北、齐鲁一带的豪族都动了。

刘演很快与起于新市、平林的两股绿林军聚到了一起,起义军开始正式向官军开炮,攻打城池。

起义军前期的作战还是比较顺利的,刘演率兵西击长聚,然后攻克唐子乡,杀湖阳尉,后又拿下棘阳。

但是在攻打重镇宛城(现在的南阳市)的时候,刘演他们碰到了一个硬疙瘩,这个硬疙瘩就是新莽前队大夫甄阜。

在这里绿林军打了个大败仗,队伍被打散,士卒们四处逃命。

刘老大灰头土脸,被撵到了新野。甄阜官军乘胜追击,一路过河拆桥,拿出要全歼绿林军的气势。

绝境之下,刘演将打散的部卒重新聚拢,还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重新拉了一直队伍入股。

官军们一路急追,贪功冒进,没想到这群乌合之众还会反攻。而绿林将士们饱食三日,一出兵就攻陷了官军的粮仓。

后勤历来是部队的命脉,粮草被夺,官军们军心不稳,几下就被绿林军击溃。

由于他们一路过河拆桥的行为,背水一战没成功,反而都绿林军撵去下了饺子,那叫一个凄惨。

取得大胜以后,绿林军立刘演的族兄刘玄为皇帝,打着 “灭新复汉” 的旗号,四处出击。

刘演率领的绿林军在宛城这里再次遭遇悍将,攻城陷入了持久战。而向洛阳挺进的王凤一路顺风,连克昆阳(现河南叶县)、定陵诸城。

在刚开始的时候,北方的赤眉军声势很大,所以王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赤眉军身上。

现在回头一看,绿林军都搞得有声有色,马上逼进洛阳了,于是王莽枪头一转,对着绿林军来了。

在史书记载中,王莽任用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主将,征召通晓六十三家兵法的人为军官,任用身高两米的巨人巨毋霸(现已加入汉堡王豪华套餐)为垒尉。

又赶来虎、豹、犀、象等猛兽以助军威,会同严尤、陈茂所部,组成了一支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的庞大军团,乌压压一片袭来,“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

简直是豪华阵容,吓也要把你吓尿!

绿林军吓尿了,跑到最近的昆阳城里面躲了起来。

躲起来后,主将们一起开了个会,大家充分讨论了当前局势并形成了统一意见:投降!

但在这个时候,一直默默无闻刘秀站出来了:“不能降,咱们得跟他们干!”

诸将面面相觑,干,怎么干?

刘秀给出了自己的办法,他们坚守昆阳,(我)刘秀去搬救兵。

最后诸将还是按刘秀的方法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新莽官军已经呈泰山压顶之势,往外跑迟早会被追上,投降也得等他们人来了再说,现在刘秀这小子说他去搬救兵,那就去吧。

刘秀带着十几骑,在新莽大军合围之前,乘着夜色跑了出去。

而这个时候,昆阳城内的绿林守军,不足万人。

《孙子兵法》里面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兵力达到了敌人的十倍,那么就可以采取围歼的战术了。

很快王邑大军就把昆阳城围了起来,里三层外三层,一百多座军营旌旗遍野,锣鼓声响彻数十里之外。

这阵仗,就是一个蚊子也别想飞进昆阳城了。

围了之后,很快王邑便下令攻城,先弓箭走一波。

顿时城内箭矢如雨,人出门打水都要扛着门板儿。

一场箭雨过后,昆阳城守军派人出去投降。

王邑断然拒绝,想投降?没门儿!早干嘛去了。

王邑还放出了屠城的狠话,官军这边不给活路,绿林军就只能撸起袖子跟他干了。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草蛇灰线。

之前绿林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刘秀出城搬救兵的办法,现在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现在日盼夜盼,就盼着刘秀不负使命带一波救兵回来,帮他们逃出生天。

此时的刘秀,已经到达了昆阳东边的定陵、郾城等地。

在刘秀的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下,定陵、郾城的兵马都同意跟他回去厮杀一番。

史书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回去抢钱,杀回去财宝军需比现在要多出上万倍!

但是现在我们复盘,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钱要有命赚,更要有命花,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当时王莽几十万大军看着还是很怵人,犯不着为了那些财宝回去拼命。

那么刘秀是靠什么说服他们的呢?

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军队,都是南阳过来的。

在上文我们讲过,刘秀、刘演家族,是南阳豪族,刘演揭竿为旗反抗新莽,不少南阳豪族也加入了队伍跟着刘演混,定陵、郾城的军队就是南阳军。

现在王邑大军围攻昆阳,一旦昆阳沦陷,紧接着宛城(现南阳市),也会被拔掉,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王邑大军清除他们这些南阳 “匪患” 了,他们的身家族人都在南阳,所以救昆阳,就是救他们自己。

就这样,刘秀拢了七千多人的部队,开始赶回昆阳前线。

这个时候,离刘秀溜出城去求援,已经过了十多天了,昆阳城里面的守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其实在昆阳守军顽抗的时候,副将严尤就给王邑提过一个意见:围师必阙。

古代围城战,一般都会留个薄弱的口子,让城内的人看到生的希望,想着如何逃跑活命,这样他们的抵抗意志就会薄弱一些,攻城就会简单一些。

如果把城围成一个铁桶,密不透风,城内守军看到这种毫无突破口的情形,反而会拼了老命跟你打,这样攻城就很难了。

但是王邑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就是要碾压、碾压,把这一帮孙子碾压!

刘秀的救兵回来了。

他亲自率千余骑向王邑军中冲去,王邑派了几千人的部队接战。

这一仗里面,天降异象,刘秀天选之子的名号就是这样解释不清的。

刘秀如天神附体,在敌阵中左冲右突,亲自斩杀了十几人,主将如此勇猛,汉军士兵士气大振,一起喊打喊冲。

在这期间,大山一样的云彩朝着王邑军团扑过来。(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

前天晚上,又有陨石砸到王邑军营里(夜有流星坠营中)。整个西汉时代,人们都比较相信谶纬之学,迷信天人感应。

这样一来,王邑军中有点慌,这是不是老天爷对咱有意见啊?

为了稳定军心,王邑下令各营严格管束自己的部队,没有他的命令,不准擅自出兵。

这一个稳定军心的命令,却成了后面王邑覆亡的伏笔。

而王邑自己,则直接带着自己一万多人的卫队来打刘秀了。

从王邑之前的一系列行为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王邑非常看不起这群绿林泥腿子,他认为自己完全有碾压他们的实力。

就像在这一次只带一万多人的部队出来迎战刘秀。

刘秀的部队虽然只有几千人,但都已经杀红眼了,看到王邑的部队出来,顿时像饿狼看到了肥羊,一顿扑上去乱咬。

王邑军扛不住了,整个军阵被冲破,刘秀率队直奔王邑司令部砍杀而来。

而王邑的主力军队,由于之前的军令,一个也没动,就这样看着刘秀撵着王邑打。

刘秀冲到司令部里面,斩杀了副司令王寻。

这下王邑自己也崩溃了,带头逃跑,他的整个警卫团也开始四散逃跑,紧接着整个围城大军都开始逃散。

一旦开始跑,说明这仗已经输了,士气崩了。守城的绿林军看到王邑开始跑了,也杀声震天出来追赶。

在这里,老天爷再次给刘秀帮了个大忙。

“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一时之间刮起了大风,暴雨如注,发起了大水。

王邑大军陷入全面崩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他们自己为了逃命,踩踏死亡的人数,都比绿林军砍死的要多。

至此刘秀一战成名。

而新莽政权的丧钟,正式敲响。

派来剿灭绿林军的王邑大军,是新莽最后的实力,经此一败,王莽政权彻底失去了制衡天下的力量。

之前观望的势力,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各地方上的官员纷纷宣布脱离新朝,效忠更始政权或者自立为王,新朝政府军一败再败。

在西北、四川、汉水下游、长江下游沿线和整个关东爆发了各种各样的起义与割据,整个中华大地彻底变成了散沙状态。

这个结果不由得让我想起了 16 年中美南海对峙,当时菲律宾仲裁案结果出来之前,美军两艘航母进入我国南海 12 海里以内。

而我们中国选择了正面应对,大批军舰开赴南海,国内甚至进行了全国动员。

一时之间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可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过来的时候,美军一溜烟跑了,航母远遁太平洋。

杜特尔特转身就骂特朗普是个婊子养的。

这一场对峙,以美军的远遁而告终,也让世界看透了美国的虚实。

自此之后,万年搅屎棍、一心想脱欧的英国,态度突然暧昧了,而埃尔多安更是劈头盖脸给美军来了一巴掌。

新莽政权在昆阳之战后陷入崩溃,美国的全球统治在南海对峙后步入黄昏。

这个画面可真美丽。

这一场战争刘秀能够创造奇迹,首先跟他坚持抵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分不开的。

其他的人都选择投降的时候,他认为应该抵抗到底并勇敢的站了起了,自己冒险出去搬救兵,同时稳住军心。

再者,刘秀非常有选择性的拉来救兵。他带出去的那十几骑,都是南阳一路跟他们走过来的南阳豪强,搬救兵也选择的是南阳出来的队伍,别人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去拼命。

同时,王邑这边也实在是太浪了。围师不阙,不接受投降,只带一万多人去打刘秀的敢死队。

王邑在顺风局中浪到飞起,刘秀在逆风局中一路猥琐发育,最后以少胜多,干翻了王邑大军。

血战昆阳,一鸣惊人!

毛主席曾多次谈到昆阳之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主席把昆阳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 “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 的著名战例加以论述。

而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则是在论及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 时,提到了昆阳之战。

从毛主席的论述中,昆阳之战有两个最出彩的地方,一是后发制人、以弱胜强;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

攻守之势瞬息万变,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就在于此。

知乎用户 鲍伯牙 发表

元军侵日战争

战果,强大的元军失败。

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 1274 年和 1281 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日称第一次战事为 “文永之役”,元出兵两万;第二次为 “弘安之役”,元出兵十余万。在有元军有较大优势的情况,两次战争遇到了海风(bug),把元军的船给吹翻了。。Orz
据说,元还准备第三次侵虐日本,出于畏惧海风的缘故作罢(听听就好)。
这两次战争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遭遇,这两起失败的入侵尝试应该算是日本一千多年来面临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胁了。

等等,日本人认为这阻止元军入侵这两次海风是上天的眷顾,称之为神风。以致有了后来的神风特攻队, 只是,这次神风没能阻止日本被入侵。

等等,那个的神风特攻队还要申遗,什么鬼。

等等,我们也有东风啊,掐指一算即可。

最后,各种型号的东风也都有了。

知乎用户 赛博飞妈操作员 发表

当然得算上 F-14

社会我喵哥 人狠话不多

舰队付费外挂 远攻近战样样精通 所有航母编队打架时的梦想 同时代基本无解的舰队专用远程防空平台

外观涂装性能综合鄙视 USAF 的同期新锐 F-15

空海内部模拟对抗就算阉了不死鸟还能把 15 姬按在地上疯狂摩擦 (24 胜 4 平 1 负?)

AWG-9 搭 AIM-54 Phoenix ,200+km 超长探测 + 超远攻击 同时代独步天下

不死鸟手里溜掉的目标似乎只有疯狂开加力的 Mig-25

最多电影出镜 最高人气 3 代机 逗过零战艹过高达 超时空要塞 VF 原型 USNA80s 及之后将近三十年的形象代言人

最让美国人担心的卖出去的自家武器装备没有之一

世界上第二款被自己击落的战斗机, 第一款被自己击落的三代机

作为一款实用型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的 4 个战果也都是敌方的可变后掠翼战机 `````

知乎用户 小世儿 发表

李舜臣的龟船

它长着个样子

1592 年 4 月,丰臣秀吉派 700 余艘战船,16 万陆军和 3.4 万水军,水陆并进。登录仁川,大举入侵朝鲜。这一年,是 “壬辰年” 史称壬辰战争。

以当时朝鲜军队的尿性,能够做到的抵抗就是稍微减缓日军的行军速度。战争从开始就似乎进入了尾声 —
如果没有李舜臣的话。
(龟船第一次作战的战况,可拉至最后读黑体字即可)
万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日,李舜臣到达了他辉煌人生的起点——玉浦海。停留在这里的,是日本海军主帅藤堂高虎的上百条战船,当李舜臣突然出现之时,他着实吓了一跳,但转瞬之间,他就恢复了镇定。因为这个对手看起来并不起眼。由于被人排挤,未能成为水军统帅,李舜臣的兵力并不充足,手下战船加起来还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舰队规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只有几十艘板屋船(船上建有板屋),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也就是个摆设,和日军铁甲战舰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况这几条小鱼小虾?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胜利已在掌握之中。因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胜的武器。此后的事情发展将证明,李舜臣最厉害的才能并不是水军,而是工程设计。藤堂高虎没有丝毫犹豫,他随即发布号令,几十艘铁甲战舰开始向李舜臣军发动攻击。由于敌人船只实在太不起眼,日军战舰连炮都不开,直接向对方扑了过去,在他们看来,对付这种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弹估计会赔本。但当日舰靠近朝军之时,却意外地发现,那些板屋船突然散开,一种全新的战船就此登上历史舞台。站在舰队前列的日军将领掘内吉善,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种前所未见的怪物,当即发出了惊呼:“龟! 龟!” 应该说,这位仁兄还是很有悟性的,虽然他第一次见,却准确地叫出了这种秘密武器的名字。然而仅仅半个时辰(一个小时)后,他就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弃船令。因为战局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就在藤堂高虎下令攻击的同一时刻,李舜臣也发布了攻击令,二十艘龟船同时发出怒吼,当即击沉五艘敌舰。日将掘内吉善大惊失色,但毕竟人浑胆子大,他随即命令日军战舰继续前进攻击,逼退敌舰。可是更让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群乌龟船不但不退,反而越靠越近,日军这才发现情况不对,慌忙用火枪射击龟船,却全无效果。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成章了,日舰不是被打沉,就是被撞穿,水军纷纷跳海逃生,个别亡命之徒想要跳帮,基本上都成了人串,一些运气不好的还挂在了龟船上,被活活地拖回了朝鲜军港,结结实实地搞了次冲浪运动。眼看即将完蛋,藤堂高虎船也不要了,直接靠岸逃跑,玉浦海战以朝军胜利结束。在此次海战中,日军二十六条战舰被击沉,死伤上千人,朝军除一人轻伤外,毫无损失。

此战之后,李舜臣带领他的舰队多次出战,处处击溃日军,最终挽救了朝鲜。
完成了不可能之功绩,多亏龟船啊。
李舜臣本人却在胜利前夕死在了战场上了,虽说可惜,却也应了那句名言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 巴顿

知乎用户 泉水 发表

英国的阿瑟 · 韦尔斯利将军(威灵顿公爵)。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国陆军将领,第 21 位英国首相,英国出将入相第一人。19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政治领导人物之一。最初通过捐官的方式购得少尉军衔,加入陆军。后于印度战场发迹,他指挥的阿尔干战役的胜利确立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西班牙半岛战争时期挫败多位法国名将,建立战功,并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获得胜利。最终成为英国陆军元帅,且还被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汉诺威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七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八国元帅军衔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他为 “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

知乎用户 一树梨花压海棠​ 发表

三个人歼灭一个营,还可以吧!

知乎用户 慕容紫熙 发表

玩过魔兽世界的都知道,当你在一个副本里发现 bug 的时候,有大概率你可以卡着这个 bug 轻轻松松的血虐 boss…… 所以要说中国战争史上的 bug 么

难道不是蒋校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战争,但是就是这两个远在欧洲的人,凭着一腔热血、用尽一生心血写著的一本小册子,让东方那个积贫积弱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用了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就从近乎亡国灭种,到如今的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将永远照耀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将永远指引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砥砺前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知乎用户 work2 发表

挂一个 ID,wuhaoyu

你真牛啊,回复了别人然后拉黑,准备制造一个别人哑口无言的假象?阿 Q 都没你厉害

还让别人去问当地退伍兵?你不知道中国三十年没大型战争了么

知乎用户 馆长玉先生 发表

中国志愿军的历史!

知乎用户 乌列歌曲​ 发表

必须是王阳明啊。前去做官路上兼职收了一下反贼。

宁王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守仁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为各地民兵与农民),对外号称三十万。王守仁召集部下问应如何退敌。有人指出应该急救安庆,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敌军占领,如果我们越过南昌跨江救援安庆,就会腹背受敌。现在南昌空虚,我军锐气正盛,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我们在鄱阳湖迎击他,肯定能取得胜利。” 王守仁由于先前进行大量宣传工作,谎称有大量军队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两日,王守仁便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兵迎进,一路设伏。交战以后,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又中了埋伏,惨遭大败,溃逃退守八字脑地区。宁王眼观局势不妙,急忙调九江、南康的精锐部队出击,王守仁派几路大军迎战并取南康。   这一仗打得相当激烈,是关键的一战。官军一度退却,王守仁部将伍文定立即斩杀了后退之人,命令诸军一决死战。最后终于打败了敌人,敌军退保樵舍地区,将大船结成方阵,宁王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冲锋赏百金,负伤千金,要求他们死力一搏。   但宁王军队的方阵被王守仁看出破绽,他决定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宁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开 “早朝” 会议,王守仁大军杀到,用小船装草,迎风纵火,烧毁了宁王的副船,王妃娄氏以下的宫人以及文武官员们纷纷跳水。宁王的旗舰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获,宁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阶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攻陷,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时间。王守仁因此而获 “大明军神” 之称。

知乎用户 我是老猫啊 发表

日本雪风号驱逐舰,很邪门的东西,雪风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和他组队的全沉了,但是它就几乎没受伤,日本舰队覆灭的时候,老美炸港他也只是轻伤。投降的时候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改名丹阳号,编入民国海军的那天,内战局势开始倒向解放军。到了后来台湾将其拆解一部分送还日方,次年日本爆发金融危机。

知乎用户 见月 发表

王莽与刘秀 人间与天道的一次交锋。

知乎用户 Dr.dr 发表

无知啊!居然连我大朝鲜军神金日成都不知道!
二战期间,美军飞机飞过朝鲜半岛上空,金日成主席正在办公,听到这嘈杂的飞机声,露出不悦的面色,问到:“是什么东西?如此的吵闹?”
警卫员回答:“报告主席,是美军的十几架飞机!我们没有地对空导弹无法打下来!”
金日成笑了笑,走出办公大殿,捡起一块石头,瞄了一眼天空中美军的飞机群,抬起手甩了出去,只见空中美军最精锐的战斗机群,突然从空中停滞一下,就如流星一般飞落下来,砸在了韩国的首都首尔!
金日成主席,挥了挥手,继续走进了大殿办公!

知乎用户 不八戒师兄​ 发表

前言、为什么写他?

一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阅读历史上那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帝的传记,而**可能会忽略掉不太那么知名、但却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本文中的希拉克略一世,就是这样的人物。面对内外交困,他曾经退缩过,摇摆过,但最终他勇敢地承担了历史赋予他的责任。

在他之前,东罗马帝国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已到穷途末路;在他之后,拜占庭帝国浴火重生,换发青春,再延续 800 年国祚。
在他之前,东罗马帝国是典型的罗马化国家,开放、包容;在他之后,帝国摇身变成希腊化国家,在罗马性基础上,有了希腊文化的理性、思辨。

零、帝国的转折

众所周知,西罗马帝国在公元 476 年因为蛮族的入侵而灭亡,不过东罗马帝国仍继续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一千年后的 1453 年,由萨拉丁领导的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而灭亡。

这一千年间,东罗马帝国也数次面临灭国的命运。其中最惊险的一次,东罗马皇帝已经惊慌失措,甚至把宫廷所有家具都打好包装满船,准备举国随时逃往迦太基,最终皇帝被教皇所劝阻。

随后,皇帝重振旗鼓,勇敢面对来自波斯帝国的挑战,并挥师远征,有如神助,最终击退波斯,将帝国从大厦将倾土崩瓦解的边缘挽救回来。

这位有如开挂的皇帝名叫希拉克略(Heraclius),公元 610 年~ 641 年在任,他开创的朝代被后世称为希拉克略王朝,一直延续了百年之久。拜占庭帝国有好多个王朝,但只有少数王朝是用开国皇帝的名字来命名的。这里面就包括东罗马首任皇帝的父亲狄奥多西,然后是查士丁尼王朝,再有就是这个希拉克略王朝。

用人名命名王朝,代表这个人非常牛。如果说第一个是 “开创”、查士丁尼是 “巅峰”,那么希拉克略就是 “转折”。希拉克略的 “转折” 有两层含义:本来帝国要亡了,在他手里 “续了命”,这是转折一;然后不幸的是,由于遇到了突然崛起的伊斯兰教,本来 “庞然大物” 的拜占庭,在他手里变成了 “小而精”,这是转折二。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么希拉克略是如何从准备逃亡的困境,到扭转败局,开创帝国新局面,实现人生开挂的呢?本文就抽丝剥茧,通过探讨希拉克略皇帝人生开挂的历史,来了解王朝在盛极而衰中,那些英明君主所起到的力挽狂澜的伟大事迹吧。

一、伟大的查士丁尼大帝留下的烂摊子

查士丁尼大帝(公元 527~565 年)其实是个很牛的人,我们往往把查士丁尼时代称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巅峰。这个评价真不是吹的。

在查士丁尼接管东罗马帝国之前的半个世纪前,西罗马帝国被蛮族入侵,最终于公元 476 年灭亡。看着自己这么强大的罗马兄弟灭亡,说东罗马从上到下心里不害怕是不可能的。这 50 年里,东罗马皇帝疲于奔命,抵御各种蛮族的侵扰。直到公元 527 年,东罗马帝国有幸迎接能力非凡的君主即位,他就是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各位读者朋友可能注意到我提到希拉克略时,只是在后面加了 “皇帝” 二字,而查士丁尼,则称为“大帝”。自古皇帝众多,但能称为大帝者,屈指可数,非成就伟业者不敢妄称也。

由于本文并不主要探讨查士丁尼的伟业,故关于他的丰功伟绩,并不打算详细讲解,只是对他的主要功绩做一些小结:

  1. 武功卓著:收复非洲、收复意大利;
  2. 建设者:完成索菲亚大教堂的建设;
  3. 编撰《查士丁尼法典》。这部法典是罗马法集大成者,对西方后世建立法治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4. 引入中国丝绸,其实就是偷窃。

查士丁尼大帝死后,王朝权柄最终落入百夫长福卡斯之手。此人是史上有名的暴君。由于福卡斯的王位系篡夺而来,因此未得到教会和元老院的批准,福卡斯由此大开杀戒,君士坦丁堡血流成河。

福卡斯的倒行逆施激起外省诸侯的起义反抗。在诸多反叛的行省大员中,希拉克略的父亲作为东罗马最大行省总督——阿非利加行省总督,而各位引人注目。

老希拉克略虽然水平一般,但他的几个儿子和侄子却个个都是猛将,能力非凡,很有点像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和他的几个儿子。其中尤以希拉克略为佼佼者。

希拉克略就在波橘云诡的局势变幻中被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二、英雄也有落寞的时候

公元 610 年,希拉克略亲率大军,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新罗马城下。

城内教会和贵族苦福卡斯久矣。福卡斯清洗君堡之际,人人噤若寒蝉。现义军杀到,马上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希拉克略如入无人之境,杀入皇宫。一代暴君福卡斯及家人被斩首,落得应有下场。

推翻了暴君统治,35 岁的希拉克略理所应当地被元老院和市民大会推举为皇帝。

这个时候的皇帝,讲真,是不太好当的。希拉克略一世接掌帝国伊始,就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危急局面。

前述所说,查士丁尼大帝死后,经其子查士丁二世(Justin II,565—578 年在位)而后传位于共治皇帝提卡略二世的女婿莫里斯(582—602 年)。然而,以福卡斯(Phocas)为首的军事贵族在 602 年的叛乱中将莫里斯及其家人尽数屠杀,拜占庭帝国因此陷入分裂和内战。

**查士丁尼时代,一场鼠疫席卷帝国。这场被称为 “查士丁尼瘟疫” 的天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查士丁尼一世统治以前,拜占庭军队总数达到 60-65 万人,但是到了其统治末年,这一数字大幅度下降到 15 万人。人口急剧减少的后果就是,希拉克略一世能够投入其重大战事——波斯战争的兵力只有区区 6000 人而已。

内困引来了虎狼之国的觊觎。帝国东部,就是希腊、罗马的千年宿敌波斯。此时正是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现在的伊朗人仍以波斯后裔为荣,虽然我们现在没觉得伊朗牛,可是在古代,对周边小国来说,波斯也是一个神级文明的存在:希腊牛 B 的时候,他们以给希腊找麻烦为荣;罗马雄起的时候,他罗马下绊子为乐。总之,不要瞧不起伊朗,人家祖上还真是阔过。

希拉克略一世就是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中接手皇位的。内部是一个烂摊子,外部则面临着波斯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斯拉夫人、图兰人、阿瓦尔人等众多豪强从各个方向袭来的侵扰。据当时的史家记载,人们以为 “世界末日来临了”。

公元七世纪上叶的东罗马帝国,主要分为几大板块:

第一块是阿非利加行省,也就是现在北非(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行省首府迦太基。阿非利加行省是帝国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三分之一以上。这块地盘是希拉克略家族起家的福地,老希拉克略就是依托该省的兵强马壮,从而号令天下。但是,阿非利加行省须防御战斗力极其强大的汪达尔人。
第二块就是意大利本土。西罗马灭亡后,意大利落入日耳曼蛮族之手。查士丁尼大帝以其文功武治,短暂统一意大利全境。然而,统一的基础如此脆弱,帝国不得不调集精兵强将扑灭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烽火。
第三块是巴尔干半岛。作为君士坦丁堡的后花园,此时的巴尔干半岛各行省在阿瓦尔人(Avars)多年的战争蹂躏下,已是一片废墟。
第四块是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等地。这块地方由于直面波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是罗马和波斯双方必争之地。希拉克略称帝之际,波斯国王库思劳二世(Khosrau II,590—628 年在位)已经夺取了叙利亚、耶路撒冷、埃及首府亚历山大里亚等战略要地,屯兵于君士坦丁堡对面的赫利堡。

第五块就是君士坦丁堡周边了。这块地方也是后来拜占庭帝国赖以生存的基本盘。

当希拉克略环视周边的危急情势,他一定开始想念在迦太基的美好生活了,因为他很快吩咐仆人把宫廷里的家具都打好包装满船,整装待发,准备随时逃亡迦太基。

所幸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劝阻了他,不然我们后世就无法看到一个精彩纷呈的千年老妖拜占庭帝国,而只是一个龟缩在北非、西非的地方性割据政权了。

不知道大主教的哪句话让他回心转意。也许是那句激励他成为一代明君的话语,或者是那句:君士坦丁堡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建造起来的城市。

总之,英雄虽然短暂地怂过,但是当他下定决心有所作为的时候,一定会发出煜煜夺目的光芒!

三、人生开挂的希拉克略一世

从登基之始一直到公元 622 年,这十二年是希拉克略的事业低谷,是他卑躬屈膝的十二年,或者说也是他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的十二年。

这期间,希拉克略与波斯签署了屈辱的和约。在他写给波斯年轻国王库思劳二世的信中,他称对方为 “最伟大的皇帝”,甚至奴颜婢膝的表示自己是库思劳 “听话的儿子”。

如果罗马那些伟大的大帝泉下有知,一定会羞愤得从坟墓中爬出来!在过去的六百年里,无论胜利或者失败,从来没有哪个罗马皇帝给对手写过如此丧尽身份的信件。

库思劳二世读完来信,十动然拒。消灭而不是战胜他国,是所有伟大君主的终极梦想。傲慢的库思劳二世给希拉克略这样回复:

“库思劳,最伟大的神,全世界的主人,在此致信给他最卑鄙无知的奴隶希拉克略。你为何敢拒绝我们的统治,为何敢自称为王?·. ···· 假如你对我俯首帖耳,那我将会宽恕你 ······· 别再欺骗自己说耶稣会保佑你们,那可怜的人甚至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结果被犹太人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希拉克略!即使你逃到海洋的深处,我也会伸出手来将你捉住!”

就在这种忧患与屈辱中,希拉克略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

**其中希拉克略推行的最重要改革就是军区制改革。**拜占庭帝国之前各行省,采取军政分离的管理方式,只是在迦太基和拉韦纳因为作战需要而保留军政合一的总督区。军区制脱胎于总督制,采取战时体制,兵农合一,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行政依附于军事,为后者服务。

军区制的施行使得这段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逐步军国化,既缓和了人口减少带来的兵源不足的影响,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开支的问题。拜占庭帝国从此走上了精兵简政的发展道路。

一系列的改革,充实了帝国实力。希拉克略的复仇之旅随后从公元 622 年开始启动了。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脍炙人口的军事故事。希拉克略为了解除埃及、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之困,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术。

所以说,牛人都是想通的。

公元 623 年,希拉克略挑选了 5000 人组成一支精兵部队,航行穿过黑海,抵达特拉比松港(Trebizond)。在从亚美尼亚,他从勇猛顽强的山地居民中召募了一支小分队,随后率军直插波斯心脏。

拜占庭军队沿高加索山脉南麓平原进军,突袭波斯玫底亚(Midia)和阿特洛巴提尼(Atropatine,今伊朗阿塞拜疆省)等里海东部地区。作为对亵渎耶路撒冷圣地的报复,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传说中的出生地巴里黑(Thebarmes)也成为一片废墟。

库思劳二世担忧性命不保,于是从他们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遥远省份紧急召回自己的军队。但是,在有如神助的希拉克略领导的拜占庭军队面前,此时的波斯军队同 1000 年前面对亚历山大大帝一样不堪一击,四散奔逃。在围攻并俘虏其中的一支军队后,希拉克略班师回朝。

希拉克略这次史诗般的远征,将帝国从迫在眉睫的瓦解中拯救出来,并激发了举国臣民面对强敌的勇气。

波斯人立即进行了反击,他们穿插到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带,围攻君士坦丁堡。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游牧部落联军也加入助攻。但这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终,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被迫放弃包围。

尼尼微决战

公元 627 年,希拉克略沿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扎卜河(Great Zab)南下,两大宿敌的决战在古亚述(Assyrian)帝国首都尼尼微的废墟上展开,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此役打开了通往波斯陪都泰西封的战略要道,取得了最终击败波斯人的决定性胜利。

库思劳二世逃进了苏锡安那(Susiana)山区,很快就遭遇了几乎所有失败君主可能面对的背叛。他的一个儿子发动了叛乱,处死了 18 位可能会与其争夺王位的兄弟,并把年迈的库思劳投入大牢。几天之后,悲伤或暴力结束了他的生命。随他而去的,还有波斯第二帝国的荣耀。

公元 628 年,新国王卡瓦德二世(Kavadh II)同希拉克略谈判达成和平协议,放弃其父征服的所有土地,释放落入波斯人手中的战俘,并送还被库思劳掳走的 “真十字架”。该条约的条款维持了两个敌对国家的原有边界。

波斯战争最终以拜占庭军队的胜利结束,困扰拜占庭人数百年的波斯入侵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从希拉克略于公元 610 年入主拜占庭皇宫,到最终战胜波斯,收复故土,已经过去 18 年。这期间,希拉克略励精图治,最终以其雄才大略、坚决果断将帝国及教会从土崩瓦解的边缘挽救回来,他获得了 “新西庇阿” 君士坦丁堡的汉尼拔“的美誉。

他无愧于这个美誉。当他登上君士坦丁堡坚固高大的城墙向东瞭望,波斯这个几百年如影随形的宿敌,国土一片荒凉沉寂。彼时彼刻,他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么?

该走的已走,不该来的却已经在路上。在东方连绵的沙漠深处,正积聚力量,最终形成沙漠风暴,在世界掀起席卷惊天巨浪。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和,

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元朝东征日本被两次台风击溃了!后来日本有了神风特工队!

知乎用户 火锅店的达芬奇 发表

1930 年至 1934 年,中国工农红军反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 “围剿”,史称 “反围剿”。

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谓非常艰险,国民党军队在当时早就已经非常强大了,拥有庞大的队伍,那个时候的他们早就已经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领土,而中国工农红军占领的革命根据地则显得弱小和零散,在当时我党随时有被国民党吞没的危险

而对于我党来说,反围剿斗争是这个时期战争的主要任务。

毛主席和朱老总

蒋介石对我军发动的前两次围剿

1930 年 10 月,蒋介石集结十万精锐,并采取 “长驱直入,分进合击” 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剿”。

当时蒋介石非常狂妄,志在必得。

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只有四万人。

以少对多,敌强我弱,此战注定非常难打

而毛泽东主席就是这样制定了 “诱敌深入” 的作战方针,他领导和指挥整个反围剿行动,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

事实证明,随着敌军的深入,洪水般的敌人被分散后,与红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的实力大大减弱,再加上红军根据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红军最终歼灭敌军 1.3 万余人,打赢了第一次 “围剿”。

蒋介石本来很是骄傲,但是这一次竟然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心里很不舒服。

于是,蒋介石开始琢磨问题所在:是我疏忽了,还是低估了敌人。看来兵力还是派遣的不够,下一次围剿需要增加兵力。

于是在 1931 年的 2 月,蒋介石开始了第二次 “围剿”。

国民党这一次动员了 20 万的士兵军队,他们这一次想依靠 “人多” 的优势,彻底击溃红军。

这一次国民党的战略依然按照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进攻。

而红一方面军仍然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坚持 “诱敌深入” 的方针。

虽然整体上来看,差距的确非常悬殊。但是蒋介石的 20 万军队是分散进攻,而咱们从小范围的角度,毛主席领导的军队则是在小地点集中了兵力,所以我们采取了逐个歼灭的方法,效果非常不错。

1931 年 5 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了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 “围剿”。

作为一个一向狂妄自大的国民党,怎么忍得住这种接连的失败?

他们原本是看不起共产党的,认为共产党只有十万军队,红军很容易被歼灭。

可是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军队翻倍,派了 20 万人。但还是没有吞下红军,看来红军真的很厉害,有点本事。

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有心无力,心急如焚,就开始细心谋划第三次围剿。

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都是国民党军队围剿的主要目标。

第三次 “反围剿”,毛主席运用超神谋略取得胜利

在第二次 “围剿” 结束仅仅一个月后,蒋介石立即开始了第三次“围剿”,这一次的派兵力度更大。

毛泽东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敌人这一次行动这么快。那么国民党为何急于发动第三次 “围剿” 呢?

蒋介石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要趁共产党军队返回赣南的时候,出其不意地包围他们,我们不能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必须彻底消灭他们!”

蒋介石十分痛恨共产党军队。

他召集部下说道:“凡是在歼灭红军方面有出色表现的,无论其职位高低,都可以晋升一级奖赏,功勋卓著者单独奖励。”

而这一次的 “围剿” 达到了恐怖的三十万兵力!而其中的十万,可以称得上是国军精锐的嫡系部队。

意识到情况紧迫的蒋介石还亲自到前线督导军队,以 “剿匪总司令” 自称,这一次蒋介石坐镇南昌,亲自指挥数十万大军。

在这一次反围剿斗争中,两大方面军都有许多典型的战斗实例。

关于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1931 年 6 月,在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仅一个月后,蒋介石集结了 30 万人马(其中嫡系 10 万,咱们可以看出蒋介石对这一次的围剿非常重视)

当时红军的兵力只有三万,地方是我军的十倍。在红军第二次围剿成功后,主力乘势追击,此时他们全都分散在苏区边缘。

而蒋介石这一次的方针是 “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用兵如神的毛主席仍然奉行“诱敌深入” 的方针。

很快,30 万大军就集结好了,兵分三路,这一次的阵势可谓非常之大。

与前两次 “围剿” 相比,这次出兵的力度、速度和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

可是毛主席直到面对这样量级军队应该如何应对:可以打就打,如果不能打那就先撤退。于是,面对 30 万的国军,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命令军队先撤退,寻找新的战略再进行攻击部署。

而蒋介石则不一样,他很在意 “目力所及” 的城市得失

宁都和瑞金都被国民党一一占领,蒋介石很高兴。

但红军也并不会因此而气馁,红军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而因为毛主席领导的过太多成功的战役,大家对毛泽东主席很有信心,虽然大家都在战略撤退,失去了一些阵地,但大家都明白毛泽东主席的军事谋略能力是可以信任的,只要跟着毛主席的策略走,就一定有机会打回来!

其实毛主席脑子里的确已经想到了一个反围剿的计划,随后他就提出了 “磨盘战术”,也就是先诱敌深入,把敌人带入到红军所熟悉的深山老林之中,然而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从敌军之中穿插,从内部向对方的背部攻击,敌人有所行动,就撤退,敌人这个时候慢慢就会变得被动,肯定会消耗大量的体力,然后再和他们战斗,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在之后的小战役中,毛主席用 “磨盘战术” 神出鬼没地对付国军,让国军头疼不已。

但是蒋介石也绝对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在此之前他也已经指挥过了无数次战争,他所率领的部队基本都异常英勇,他的进攻手段很少有人可以真的招架的住。

而这一次他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 “围剿” 了仅仅只有三万人的红军,在他心中绝对是非常有把握的。

他率领的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而共产党的军队,在数量上完全不占优势,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也无法与国军相比。

这一次,由他亲自挂帅,他认定肯定是稳操胜券了,对于红军这一点军队,完全对三十万国军构不成任何威胁。但事实真的如他所想吗?

当然不是。这场战争的走向超出了他的预料。有一次,趁着国军不注意,红军悄悄地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寻找一个缺口,然后迅速穿过缺口,到达了莲塘

而在红军成功脱离敌人包围圈后,红军立即集中了兵力向敌上官云相的师部发起进攻。

上官云完全就没有想到在战场上还有如此操作,不一会儿就被红军打得溃不成军。

而在此之后,红军也没有停下,而是集中兵力进攻郝梦龄率领的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歼灭了他的部队。

这段时间没有一点中断,红军继续出兵黄陂,与毛炳文率领的部队作战。

毛炳文没想到共产党的军队会来得这么快,于是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必须上战场了。

那么大家想一想,一支军队没准备好,在匆忙中战斗,获胜的机会大吗?这不言而喻了吧。

很快毛炳文的部队就被红军轻松打败了。不到一周,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灵活运用了毛主席提出的 “磨盘战术”。

“磨盘战术” 的精髓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在不与敌人正面交锋的情况下,穿插在敌人部队中间,使其筋疲力尽,我军然后就着力打击。在这期间一共发生了三场战役,据说每一场我军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面对包围,主力睡觉修整

毛泽东在得知这样的消息后非常开心。

而也就是这三战大捷,大大增强了士兵们的信心。

不过,有人欢喜,就会有人忧愁。在蒋介石接到消息后,非常沮丧。他没想到自己的对手如此强大,带领士兵如此巧妙灵活。

蒋介石为一雪前耻,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红军,要让红军一击毙命。蒋介石知道红军还在毛炳文的区域,于是立即下令全军前往黄陂,对红军发动奇袭。

其实蒋介石意识到,虽然红军总是 “局部分散”,但经过两场战役后,红军一定非常疲惫

红军要撤离黄陂真的太困难了。于是,他迅速集结部队在黄陂集合,命令必须在红军得到喘息之前将其全部歼灭,绝对不能让红军脱离军队的包围。

而在蒋介石的命令传达给各部队之后,数十万大军迅速就向黄陂进发了,很快包围了该地区。

在国民党军队的严密搜查之下,找到了红军主力部队的确切位置。

8 月中旬,国民党采取包围的战略向军埠集中,这样看起来红军主力似乎已经无法逃脱。

在这个关键时刻,红军领导层召开了会议。会上,大家向毛主席请教如何破敌。然而,毛主席却出人意料地下令:“主力军就地休息睡觉” !小部分部队 “监视着敌人的动向。

在毛主席的此命令一出之后,红军士兵都惊呆了。

三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包围了这个地区,但毛主席这个时候却下令就地休息。

红军战士们不明白毛主席的用意,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这个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的领袖。

可是毕竟是战争,战士们前半天都非常焦虑,然而围在外围的国民党军队并没有围攻他们。

接下来的两天,早就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慢慢开始放心休息了,连着休息了三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毛主席完全预料到了蒋介石的心理,预估他不敢进攻,于是他出了这个 “险招”,下令全体战士原地休整。

的确,正如毛主席推测的那样,蒋介石放慢了行进速度,虽然已经围住了该地区,但是却没有进攻。

而整整睡了三天的士兵们发现国民党军队还没有进攻,士兵们更加对毛主席的战略充满了钦佩。

蒋介石没想到毛主席竟然会让军队在他眼皮子底下休息。而这一戏剧性的战略,也彰显了毛主席历史级别的运筹帷幄。

毛泽东主席的胆识和气魄真的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战术的灵活运用和对敌人心理的了解掌握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而实际上,毛泽东对当时的战况早就已经做了规划,他不可能是没有准备的。

他已经观察过了黄陂一带的地形,就算国民党军队进来,他们也只能守着公路和村庄以及一望无际的山林,他们无法完全占领。

而国民党的军队携带了大量重型武器,随着不断接近红军,他们的军队肯定会愈发分散,红军在面对这样的军队,是很有机会可以逃脱的。

而经过三天的休整,红军已经蓄势待发,精力充沛。

在三天后的晚上,借助山林的帮助,红军翻越了几座大山,将精疲力竭的国军远远甩在了身后,国军完全有心而力不足,只能 “望山兴叹”。

黎明时分,毛泽东主席让红军停下来,躲进一处峡谷里。

召集诸将,商议对策。根据之前侦察兵的报告,敌人最外面的包围圈有近 20 里的缺口,这是一个突破的好机会!

而为了不让敌人有封闭那 20 里缺口的机会,毛泽东主席决定用 “调虎离山” 的策略来迷惑敌人。

他命令罗炳辉率军佯装进攻,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红军的反方向。这个时候,红军就可以想方设法跳出包围圈了。

夜幕降临,部队开始行军。

红军悄悄西进,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假装东进,使敌人误以为红军向东而去。次日,红军主力悄然西进,罗炳辉率领大军北上,引来了国军。

罗炳辉怕自己的动静不够大,于是就在一些岔路口留下了记号,为的就是引导敌人向北追击。

事实上,蒋介石被此举弄得非常苦恼,但是还是直接下令往北追击红军。

罗炳辉见状,知道自己的计划奏效了,便下令道:“我们和敌人比比爬山,看看谁更加厉害,大家一定要记住哪座山高就爬哪座,让敌军看看我们的实力!

江西地势复杂,群山环绕,道路崎岖,敌人爬山完全没有红军有优势。

罗炳辉将军

敌军因为携带重型武器,爬山非常困难,行军速度大大降低。不到半个月,红军主力已经完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而国民党军队也完全是处于 “稀里糊涂” 的状态,他们真的把罗炳辉的十二军当做了主​力,被完完全全牵着鼻子走了,国民党军队就这样在荒山野岭之中活活被“拖死”

8 月下旬,蒋介石得知自己被红军耍了,当他意识到后,派兵立马追击红军主力的时候,早就已经来不及了。

至此,主力军已经休息了半个多月,他们的战力也逐渐恢复。

而忙于追击十二军的国民党军队早就已经精疲力竭而且损失惨重。

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撤军,而就在国民党军队撤退的同时,红军发动了一次进攻。

9 月初在高兴圩和方石岭歼灭了许多敌军。

至此,“第三次反围剿” 以胜利结束。

在第三次反围剿之中,毛泽东主席想出了巧妙灵活的策略,并且切实运用到了实际斗争中。

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力量,毛主席又一次打出了以弱胜强的战斗,堪称指挥战争的典范。在面对 30 万大军的包围下,毛主席敢下令让部队睡 3 天休整,这真的是非常有气魄了,毛主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家。

毛主席在战争中制定的几大战略

为了供大家了解,除了本文之中给大家介绍的毛主席在反围剿之中运用的几项战略之外。还有几个战略也非常出名。

1.“乡村包围城市” 的战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面对国民党进行的多方面的包围和围剿,以及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我军处境十分艰难。

为改变这一局面,毛主席毅然决然作出了战略转变: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依靠这个战略,不仅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而且还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

2. 关门打狗。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解放战争的三场著名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关键。其中平津战役就是完美运用了这个战略。

毛主席提出了先攻天津再攻北京的战略构想。结果,在夺取了实力较弱的天津后,北平成为了一个孤城。此外,傅作义也被我军的招降政策所打动,最终投降。最终傅作义投诚地打开了北平的大门。

3. 迂回包抄

在解放战争后半期,中国大部分地区被解放军占领,当时的毛主席建议在敌人的前面进行大包抄,而不是被动地跟在敌军后面。事实证明正因为如此,中国大陆才能全面解放。

  1. 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在朝鲜战争中,中美军事实力大不相同。

美军在二战之中大发战争财,经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美军装备优于我军。反观我军在长期战争之下,国家百废待兴。

如果我们这样和美军蛮干,战争的结果一定会失败。

而就是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制定了各个击破美军的战略,最终成功战胜了美帝国主义。

这几大战争,以后笔者会专门写下来去给大家做介绍。敬请期待。

结语

在当时,中国人民面对压在头顶的三座大山,最后之所以能取得伟大胜利,和一位伟人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毛主席。

在整个战斗阶段,他作为一名军事家,他不仅有具体的作战思路和指示,更重要的是他发挥了整体的战略引领作用。

由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国家的状况非常复杂。如何让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设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这非常需要领导人有全局观以及正确的指导思想

而他之所以能被称为伟大的军事家,与他所采取的主要战略思想密切相关。

毛主席这样一位有远见的领导人,没有他,中国革命的进程可能会因此改变方向,就没有如今强大的祖国。感谢毛主席!

如果喜欢就按赞收藏,关注我吧,谢谢你!

@火锅店的达芬奇

wb——热牛奶和想象力

知乎用户 red panda 发表

雪风表示又要怪我咯?

知乎用户 好人 发表

企业号航空母舰(cv-6,lucky E),自珍珠港躲过一劫后就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所有发生在太平洋的海战几乎都有她的身影,除了 45 年冲绳岛战役时被神风突了脸,剩下的三个月战斗在干船坞躺着没赶上。

另外还有中途岛海战时企业号所搭载的百斯特中队(VB-6,道格拉斯 SBD-3 俯冲轰炸机,轰炸+10,命中+5,对潜+3,幸运+1),中队长迪克百斯特是个猛男,这个人上午击沉了本子的赤城号,回来后众人为他欢呼,但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下午又击沉了飞龙号(山口多闻: 飞龙骑脸怎么输),成为仅有的一天内单机击沉两艘航空母舰的轰炸机飞行员。

知乎用户 不想想名字 发表

这个问题辛弃疾必须拥有姓名。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经被金军所占领,他少年便立志要收复失地。

1161 年,金军进攻南方,这事处于后方的汉人开始起义反抗。辛弃疾聚集了两千多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书记,大概就是个总秘书类的官。

后来金军内部矛盾爆发,他们的头头完颜亮被干掉了,于是金军撤退。辛弃疾奉命与南方朝廷联络,回来时听说耿京被几个二五仔所杀害,起义军溃散了大部分。

他冷静分析了局势,因为起义军人心散乱,擒贼先擒王,只要将敌首捉住,便能取得胜利。

于是夜里他带领了五十多人马冲进五万大军中,直接冲入了敌军大营内,活捉敌首,取得了胜利。

50VS50000 胜

恐怖如斯

在南宋任职期间,辛弃疾写了很多抗金的建议,可惜的是因为政府的安于稳定,不愿采取辛弃疾的建议,只是将他派到地方担任地方官员。

一生郁郁不得志,病逝时,犹大呼:“杀贼!杀贼!” 谥号 “忠敏”。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知乎用户 东海火龙道主 发表

王玄策灭印度事件——被称为 “一人灭一国”。

王玄策是唐太宗时期的人,与唐玄奘是同乡,期间几次出使印度。

所谓的 “一人灭一国” 是什么情况呢?

原因是第二次出使印度时,王玄策一行人刚到达中印度,然后就被自立为王的阿罗那顺攻击俘虏。

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在戒日王妹妹的帮助下趁着夜色逃脱后,便就近向尼婆罗和吐蕃借兵。

尼婆罗即今天的尼泊尔借兵 7 千,吐蕃即西藏借兵 1 千 2。

而当时的印度情况如何?——强而乱。

当时的印度并不弱,彼时的戒日王刚死,而戒日王则是靠武力统一了北印度的人。

而阿罗那顺胆敢篡位,显然是有一定实力的。

战争一触即发,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率领的人数不过 8 千多,但阿罗那顺的军队则有数万人。

面对数倍于己的印度军队,王玄策赢了,二次交战后阿罗那顺兵败,印度震慑。

**战果:**阿罗那顺被擒,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余众跟随国王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被击败。后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

王玄策声名不显,众人认为一是太宗时期名将辈出,二是此次为境外作战不受重视。

还有人认为王玄策利用番兵,扬的是尼婆罗、吐蕃之威。

但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个人率领两个国家的军队,还是临时组成的军队,没点军事天赋真能打下中印度?

未必。

所以这是一个奇迹,王玄策这个人就是个 bug。

我插一下嘴:

“俄罗斯的冬天” 很受欢迎,算不算 bug,问问拿破仑和希特勒就知道了。

但有人认为可能高估了 “俄罗斯的冬天”。

拿破仑和希特勒相似点很多,但在俄罗斯的冬天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区别的。

冬天零下 70 度只是个客观环境因素,并不是造成二人失败的重要原因。

而拿破仑毕竟是夏天去的,而且还打下了莫斯科。

拿破仑并非没有考虑到俄罗斯的冬天,不过当时的俄国实行的是坚壁清野政策,拿破仑的战略目的迟迟达不到。

本以为很快能解决的战事,一拖再拖,而俄罗斯的冬天是拿破仑兵败后 “落井下石” 中最大的一块石头罢了。

希特勒打俄国时就不同了,以前拿破仑统领的法国是军事大国,而彼时的俄国并没有那么强大。可二战时期的俄国很强,因此希特勒都没能打到莫斯科。

有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国德国距离俄国太远,而俄国本身地广人稀,这就造成打下之后补给线太长,后勤无法保障。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便只有退兵一条路,此时俄国反攻,加上天气因素,法国德国便遭受重大损失,最终兵败俄国。

另外,“俄罗斯的冬天” 真的那么牛掰吗?

并没有,起码蒙古当年就打下了莫斯科。

虽然当时的俄国很分散,而莫斯科也不是首都。但即便是首都,即便有俄罗斯的冬天,俄国也抵御不了蒙古的进攻。

蒙古当时打下俄国用了还不到一个星期,但蒙古的补给是很厉害的,自身的补给能坚持 30 天。(利用马背上袋子里的干酪和肉干)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窦建德的大将秋菊落英被李世民一耙子打死在地里。秋菊落英却奇迹活了下来,直到今天还在知乎上网。不过我不告诉你们秋菊落英账号是哪个。

知乎用户 半妖半魔亦半佛 发表

我想说一下侵华战争

从 1931 年的 9.18 事变后,日本全面占领东北,到 1945 年日本投降,日本实际全面占领东北 14 年,但日本自 1894 年甲午战争后,就一直在东北驻有军队,只不过,他直到 1931 年才全面占领东北。

日本占领东北,长达数年,建立伪满洲国,到处找石油,(大家都知道石油对战争的战略意义)找不到,反而被拖垮了(人力物力不够)

—————————以下高能—————————-

新中国成立后 ,被西方打压,无论是天灾是科技还是核武器,于是去东北找石油。结果,勘探队一到了,一杆子插出个大庆油田,一杆子插出个松原油田。

如果日本当时找到了,抗日战争可能要再延长几年。如果中国没找到,将对我国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因为当时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大油田,勘探队真的是背水一战去勘探的。

幸好日本没找到,拖垮了他们。幸好中国找到了,才有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兴建。

天佑中华

知乎用户 周汉清 发表

个人觉得长城可算,当游牧民族看到这玩意的时候,那种绝望的心情
长城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它从未被正面攻破过。最多也就是游牧逮住机会入内劫掠一番得到好处赶紧开溜。

知乎用户 人类思想监测装置 发表

四渡赤水?微操相对于某人指挥机枪阵地的手法不知高到哪里了

知乎用户 YoungTalk 发表

蒙古与南宋的战争,是当时世界军事最发达的帝国与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帝国之间的对决。蒙古帝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令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惊异的是,所向披靡的蒙古人,遭到以军事积弱著称的南宋帝国的拼死抵抗。在花了 40 多年的时间并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蒙古人联合色目人和北方人,以武力征服了南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蒙古灭金用了 22 年,灭西夏用了 21 年,在其他欧亚国家所遇到的抵抗更加微弱,毁灭中亚的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国用了 2 年,毁灭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伊尔汗国用了 8 年,征服俄罗斯建立金帐汗国用了 15 年,征服基辅诸公国仅用了 5 年。与骑射称雄的女真和顽强彪悍的西夏,以及其他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相比,南宋帝国抵抗蒙古 “黄旋风” 的时间是最长的。就连金哀宗也慨叹:江淮之人号称软弱,蒙古进攻蔓青洼时,他们虽然穷途末路,却无一人投降,而我大金河朔州郡,一遇蒙古进攻,皆望风而降。

与生活在苦寒草原的蒙古骑兵相比,偏居江南的南宋帝国已经进入高度文明的农耕社会。在骑射打天下的冷兵器时代,没有弓马之利的宋人显得极其文弱,根本无力正面对抗强悍勇猛的蒙古人,因此只能依靠高墙堡垒抵挡蒙古人的冲击。

宋军凭借南方江河湖泊不利于蒙古骑兵的地形特点,在两淮、荆湖和四川这三个战区对蒙古军展开顽强的阻击。特别是四川,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上来说,这里都是双方争夺的重要目标。

在窝阔台 “归天” 的淳祐元年(1241 年),南宋的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以重庆为中心,在嘉陵江、渠江、涪江和长江两岸险要的山隘及交通要道,开始修筑一系列耕战结合的山城,形成了一个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纵深防御体系。位于合州的钓鱼城就是这 20 余座山城之一,“涪江在其南,嘉陵迳其北,东、西、南三面皆据江,峭壁悬岩。山南有大石平如砥。山上有天池,周五百余步,大旱不涸”。钓鱼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这一切使钓鱼城依恃天险、易守难攻,从而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宝祐二年(1254 年),钓鱼城守将王坚进一步添置大量火器,以完善城筑。再加上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遂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1251 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孛儿只斤 · 蒙哥,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大汗。因其勇猛而残忍,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称之为 “上帝罚罪之鞭”。蒙哥将蒙古风暴进一步推向极致,在中东的战事势如破竹,而征服宋朝的战争却不是太顺利。由于无法突破南宋的堡垒战略,蒙古军队无力从四川东下进攻长江中下游地区,只好改道川西进攻云南的大理国。到 1258 年,蒙古人已经占领从甘肃、大理到交趾(今越南)的西部高原,完成了对南宋的战略包围。为了加快占领南中国的速度,蒙哥大汗亲率大军进入四川。短短 10 个月,蒙哥相继占领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等,逐渐迫近合州钓鱼城。

蒙哥大汗先派遣南宋降臣晋国宝到钓鱼城招降,被守城宋将王坚斩杀。蒙哥大怒,亲自督军围攻钓鱼城。蒙军先猛攻镇西门,数日不克;再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也均失利。一连数月,蒙军对 “弹丸之地” 的钓鱼城,发起一轮又一轮攻击,损兵折将,却毫无建树。

蒙哥率军入蜀以来,如摧枯拉朽,不想遇上钓鱼城这样的硬骨头。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蒙军一次又一次进攻。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与宋军相反,蒙军则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曾经在蒙古高原和欧亚平原上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在小小的钓鱼城下,正将他们的锐气和生命慢慢消耗殆尽。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从冬天打到夏天,擅长野战的蒙古骑兵被困于城下,再加上酷暑难耐的火炉天气,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蒙古人本来就畏暑恶湿,水土不服加上士气低落,不久军中就疫病流行,情况迅速恶化。

从蒙古军统帅汪德臣被宋军的火炮击杀开始,厄运终于第一次降临到蒙古人头上,不可一世的地球大汗蒙哥已经被 “钓” 在钓鱼城下,整整半年多。

在损兵折将、屡攻不下的愤怒中,蒙哥大汗来到前线台楼,亲自擂战鼓,指挥攻城。钓鱼城守军见状,立即点燃巨炮的引信。随着火药爆炸的一声巨响,从巨炮中射出的弹丸如冰雹般扑面而来。攻城蒙军猝不及防,一下子被火炮弹丸打得血肉横飞,擂鼓的蒙哥大汗也被弹丸击中。蒙军赶紧回撤,抢救大汗。

蒙哥大汗被火炮重伤,不久即一命呜呼。据《元史》本传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记载,随蒙哥大汗出征的将领战死于钓鱼城者不可胜数,上万名凶悍的蒙古将士命丧钓鱼城,由此也可以想见钓鱼城之战多么酷烈。

蒙哥临死遗言:“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违之后,若克此城,当赭城剖赤,而尽诛之。” 蒙哥一死,钓鱼城随即围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军队,灰溜溜地拉着他们大汗的尸体撤回北方。马可 · 波罗在《东方见闻记》中记载:“护卫蒙哥遗体回鞑靼地域之士卒,在途见人辄杀,如是被杀者约二万人。”

知乎用户 neo 终南散人​ 发表

陈庆之、王玄策

知乎用户 知之不如好知 发表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后汉书 • 光武帝纪》

位面之子召唤陨石打击穿越者。

知乎用户 喜欢户外的历史迷 发表

那必须是面位之子刘大魔导师。昆阳之战, 超越 bug 级的存在,三千精锐破王莽四十三万大军。

“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后汉书》

大致意思就是 “王寻、王邑自以为胜利已为时不远,神态十分安闲。晚上有流星坠落在王莽军营地之中,白天有云如崩塌的山,从营盘上空直落而下,离地一尺左右才崩散开来,莽军将士全部都匍伏在地上。”

位面之子刘秀召唤陨石和蘑菇云大破王莽军,无愧大魔导师之名。兵力悬殊又怎样,王疑似穿越者又怎样,在位面之子面前也是个渣。

知乎用户 邹肖 发表

郭子仪

知乎用户 坦克手贝塔 发表

1962 年,印度趁我国经济困难之时,悍然发起武装挑衅,入侵我国西藏领土。中国驻藏边防部队,奉命进行自卫反击战。其中侵占我国西山口地区的是印度步兵第四师的王牌部队,锡克族第一第二营,而且印军还配有一个炮兵团。

中国边防部队战士庞国兴在与部队战友攻下印军高地后,在追击敌人时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庞国兴在与部队失去联系后,并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的思考。随后庞国兴又遇见了追着自己而来的王世军、冉福林二人,以及八班的副班长周文轩。

于是四人组成战斗小组,由同为副班长的庞国兴担任组长,经过短暂的商议,四人一致决定继续追击印军。他们沿着公路前进,不曾想被公路两侧山头的印军发现。于是庞国兴等人当机立断,兵分两路,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向印军发起了冲锋。

印军哪见过如此勇猛的军人,顿时气势就矮了中国军人一头。趁此机会庞国兴举起步枪,一枪打死印军指挥官,剩下印军顿时吓得仓皇逃命。四人赶忙追击印军,在追击的过程中,四人又发现了印军的炮兵阵地。

面对印军的炮兵,四人毫不畏惧地发起了冲锋,胆怯的印军,在短暂的抵抗后丢下数门大炮逃离。就在几人打算追击时,却发现另一个方向有一伙印军和一辆熄火的汽车。

庞国兴分析道:坐车的一定是印军的大官。于是几人调转方向,向印军发起了攻击。印军根本不敢反击,赶忙发动汽车逃离。

在进入森林追击印军时,周文轩与庞国兴三人丢失了联系。庞国兴三人只好继续追击印军,在追击的时候,庞国兴使用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印军指挥所,于是三人秘密摸了上去。

但印军人数众多,三人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待时机。不久中国边防部队主力,追击印军而来,于是三人偷袭印军一侧高地,为主力部队攻下印军阵地提供了有力帮助。至此几人终于回归部队。而周文轩也在先前与部队会合。

此次几人深入敌军纵深 15 里,缴获了七门火炮以及大量物资。在战后总结报告时,庞国兴更是慷慨昂扬的表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1963 年,国防部授予庞国兴 “战斗英雄” 称号。

不管对手是不是个笑话,至少从战绩上来看,绝对算是开挂级

知乎用户 菜狗​ 发表

192x 年,君临天下的大魔头常凯申说三个月内戡平内乱,彻底消灭叛乱割据之 XX 武装,完成国家之实质统一。后来 194x 年,分庭抗礼的大魔头常凯申又说了一遍。再后来偏安一岛大魔头常凯申,又说了一遍。据说到现在,魔门余孽还在说… 这不是有病吗?

知乎用户 川建国 发表

侵删

知乎用户 云无心 发表

我觉得最 bug 的人里必然要有霍去病的一个位置。

知乎用户 空空酱油 发表

军事实力世界第一,干翻两个超级大国,号称 “帝国坟场” 的阿富汗。

知乎用户 海溪流 发表

坦克打多了,看见了床头的《泥泞中的老虎》,记起这位老爷子。。。。。。宫崎骏为他还画了漫画来着,详细可以自己百度。

奥托 · 卡利欧斯

奥托 · 卡里欧斯(Otto Carius,1922 年 5 月 27 日至 2015 年 1 月 24 日), 中尉,德意志第三帝国装甲兵,位列德军第一号坦克王牌(也是全二战各国第一号坦克王牌)。
他的战绩是 178 多辆坦克以及 130 门火炮,大部分在东线。
经历最辉煌的一次战斗时,他只有 22 岁。

知乎用户 五好加菲猫 发表

我也写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信仰和战斗意志

知乎用户 一拳哥 发表

本朝太祖啊,完美诠释小兵传奇,从图书馆管理员做起,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挥斥方遒,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北伐战争,秋收起义,第一次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兵锋所向无往不胜。

知乎用户 Jeremy 发表

于少保,京城保卫战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帝国风雨飘摇,群臣议论纷纷,欲效仿宋朝南迁,这时一句话说得大家面红耳赤: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比起朱棣的三阵风,于谦才是大明帝国的终极 bug 武器

知乎用户 李小白​ 发表

大家都在讨论那些鲜为人知的 bug,怎么漏了两弹一星呢?

这里的两弹一星不光指祖国的两弹一星,也指美国前苏联为代表的冷战前后并延续至今的各种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卫星。正是这些领先常规热兵器万千数量级的 bug,才决定了今天世界的格局。

知乎用户 冰之契约阿克希亚 发表

阿富汗,虽然他本身实力不强,但所有入侵他的国家最后都陷入衰败,例如苏联和美国

知乎用户 GaAs 发表

德国人的恩尼格玛 (Enigma) 机。

密码组合的可能性超过一亿亿种。

幸好有图灵等一众大神级人物解决了这个 bug,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向这些在二战中默默奉献的英雄们致敬。

知乎用户 Rossi 发表

必须是刘秀的昆阳大战,不到一万人的昆阳城面对 40 万原本就是个死局,13 骑突围搬救兵说穿了也是无济于事,事实上也就搬到了 3 千救兵其中两千人还拖在后面随时准备扯后腿,基本上还是以卵击石。可就是刘秀,带着 1 千的部队就冲锋了。换了谁都是送了,可就是这时候来了个流行,好死不死陨石还砸向了王莽大军。这种剧情就是是网络爽文都不敢写,偏偏就是写进了史书里,你说是不是开挂?

知乎用户 新建小学 发表

名将大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知乎用户 云桑 发表

历史发明家恐怕是最 bug 级的存在了。

匈人阿提拉征伐欧洲的时候是公元 400 多年,中国正处于五胡乱华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长期在北方中原建立了多个割据政权并长期把持,屠杀了无数汉人,真是中国汉人光荣历史啊!

史盲一开口,笑死万国人。

我估计这位朋友,是把匈奴和匈人混为一谈了。匈人是怎么来的?至今是未解之谜,就算按照大家猜想是匈奴人西迁,汉武帝击败匈奴是在公元前 100 多年,前后差了近 600 年

柔然人和欧洲的阿瓦尔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至今史学界尚无定论。

关于马扎尔人,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匈人的后代,和所谓被中国人打退的少数民族残部没有半毛钱关系。

至于突厥人,1453 年打入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和公元 5 世纪到 6 世纪的突厥人,足足差了八九个世纪……

那还是什么残部吗?这种屁事都骄傲得不行,所谓自豪感真他妈廉价啊。

顺带一提,所谓盛唐天宝,被阿拉伯人在怛罗斯之战锤成狗屎,中国险些被伊斯兰化,这恐怕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之一吧。

蒙古西征金帐汗国什么的就不说了,那时候中国也丢人得一批。

知乎用户 犬次郎​ 发表

空军里面我觉得还是阔日杜布啦!虽然确认战绩只有 62 架,但是苏军计算个人战绩和集体战绩,另外总飞行次数也不占优势,还有人家开的拉系列战机可是被称为我们空军中最出色的寡妇制造者哦!(拉系列战机具体性能有待争议,我看的是美国人写的二战中的苏联空军)
贴一段百科好了,注意,他还只有一次迫降,没受过伤…

众所周知,伊万 · 阔日杜布、亚历山大 · 波克雷什金、尼古拉 · 古拉耶夫、萨福诺夫 · 鲍里斯 · 费奥克季斯托维奇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著名的王牌飞行员。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和德国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王牌飞行员。那么,在他们中间谁才是头号王牌飞行员呢?最近,俄罗斯、美国、英国以及德国等国空军历史学者合作,就如何评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头号王牌飞行员拟定出了八项评比标准。
第一是空战对象;第二是空战性质,即遂行空中格斗还是空中 “游猎”;第三是空战敌对双方战斗机的作战性能;第四是在一次作战出动中,即一次空战中击落敌机的数量;第五是空中格斗失败的次数;第六是击落敌机的总数;第七是空战获胜的次数;第八是作战出动效率,即作战出动量和遂行空战次数与击落飞机数量之比。
根据上述八项评比标准,最终,前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伊万 · 阔日杜布以总分 1760 分获得第一名 [5];前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尼古拉 · 古拉耶夫以总分 1600 分获得第二名;德国飞行员埃里希 · 哈特曼以总分 1560 分名列第三名。其他依次是德国飞行员马谢尔 · 汉斯 · 伊诺西姆、德国飞行员巴尔赫 · 盖德、美国飞行员理查德 · 邦、苏联飞行员亚历山大 · 伊 · 波克雷什金。
比较一下阔日杜布和哈特曼是很有意思的。, 德国也是世界第一王牌哈特曼少校, 他击落 352 架飞机, 在绝对数上被排在第一位, 哈特曼少校个人完成 1425 次战斗飞行, 其中 800 次参战, 以他 352 架的战绩, 平均出战 2.2 次才击落一架敌机, 可见德军创下如此令人惊讶空战成绩, 不只是空中格斗技巧主要是不知疲倦的作战.。阔日杜布从 1943 年 3 月参加战斗到 1945 年 5 月德国战败投降,飞行 330 次, 参加空战 120 次, 击落 62 架敌机, 还不包括团体击落, 平均出战 2 次击落一架敌机, 另一方面阔日杜布击落敌机 62 架,其中包括 22 架性能优秀的德国战斗机 Fw190 和 19 架著名的 Me109 战斗机 —- 这些都是德国一线的主力战斗机。而且, 阔日杜布从未被击落过, 只被对方击伤迫降过一次,甚至从未负过伤, 这在空前惨烈的二战空战中简直是个奇迹, 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他长期作为飞行教官高超的飞行技巧, 而哈特曼却被击落迫降 16 次,还有一次被俘。

知乎用户 June 发表

以前看世界史,讲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恩怨,这俩超级大国你来我往对峙了 400 多年,搞得昏天暗地,就是谁也搞不定谁。
然后…… 蒙古人来了,管你什么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全部一波带走。我当时心情是崩溃的,就好像正全神贯注的看泰森和阿里比划,突然冒出个小矮个,三两下就把俩人全部 KO。
还有就是,学历史时看到宋被辽干,觉得辽好猛,我大宋如此之屌都不敌。然后辽被金干了,瞬间觉得金才是那个最大的 BUG!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年轻,后来蒙古一来,什么辽国金国,统统带走!
还有征花剌子模,人家可是国力鼎盛,要建立阿拉伯帝国的男人啊!!又被一波带走。
其他国家就不说了,除了进攻日本因为台风没能成功以外,基本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节奏,要是能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估计蒙古会是第一个统一全世界的国家。
有句台词是啥来着,不好意思,我不是针对你啊,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知乎用户 坟地里的幽灵 发表

抗美援朝。

知乎用户 金溟 发表

不说了,哲生老大爷,九星星序奖状唯一获得者,他还获得过中国空军使用苏联的伊 153 所取得的唯一一个击落战绩,民国少数的王牌之一(蒋介石亲自召见,授予勋章)

追加一个,疯子杰克,英国人,太厉害了,大家自己找资料。

知乎用户 候博士​ 发表

1962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西山口总攻中,西藏边防部队的副班长庞国兴和战士王世军,冉福林为了追击一支溃逃的连队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三人一路迂回前进把印军耍的团团转,击退了敌军 200 多人的进攻,打下了 2 个炮兵战地。

明明三个人却打出了一个连的架势,孤军深入敌军地区 15 公里。

知乎用户 小楼一夜听春雨 发表

抗美援朝是我觉得最 bug 级别的存在,补给线都被炸断,武器棉衣稀缺,兵源大批冻死,依然四次战役把占据绝对优势的十六国联军打到了三八线南,打的喝咖啡,睡鸭绒袋的美军屁滚尿流,军队战术之灵活,战斗素养之高,意志之顽强,志愿军实在是战争史上最巅峰的存在。

知乎用户 大老虎和小猪猪​ 发表

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国航母的企业号,眼看着整条船起火了要沉了,天上的日本人哈哈大笑着又投了一颗炸弹,然后炸弹掉进了海里,激起的海浪把火给灭了

知乎用户 emmmm 发表

去查下活着时候的一等功获得者吧,基本属于 bug

获得一等功还能活着的,人称在阎王头上拉屎,还拍拍屁股走人的

正常人,基本是死后才获得一等功

知乎用户 lgz 发表

大明 “战神” 李景隆,靖难第一功臣。名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自小熟读兵书,自以为知兵,相貌堂堂又善于言辞深受建文皇帝信赖。身为开国名将之后又是皇亲之戚(其祖母为曹国长公主,朱元璋之姐)天子心腹的李景隆本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但他为了不负家世名望,为天子排忧解难毅然选择了艰辛的军旅生涯。早年李景隆也曾多次主导练兵事务,在各地训练兵马颇有声望。

江山社稷有如此之重臣,建文自然喜形于色,与是欣然同意黄子澄提议以李景隆为帅,取代前线大将耿炳文。授予李景隆为大将军统御五十万大军北上讨伐逆贼朱棣,并亲自为其践行,行 “捧毂推轮” 之礼,赐 “便宜行事” 之权。此时燕王朱棣刚刚起兵不过燕王旧部数万,北平一座。等到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北上后朱棣上上下下加起来也不过才几万人,地盘不过数州。双方实力对比大慨就是刘备屯于新野,曹操虎踞北方。以一城力抗一个新兴王朝。不足百万人口打几千万人口的差距。几万叛乱军队对抗百万朝廷大军。本以为是顺风顺水镀金,博资历。

怎料,燕王朱棣过于狡猾,李景隆数次出击皆惨败而回,徒消耗王师实力。先是朱棣救永平既而谋奔大宁,以世子朱高炽老弱病残守卫北平。李景隆在德州乘机出兵围北平,期间大将瞿能几乎功破张掖门,李景隆为了嫉妒瞿能,迫使本即将取得的北平大捷功败垂成。成功拖到朱棣主力回援,一番迷之操作在北平城外被杀的七七八八,虽遭不利连败数场,但在战局未定兵力占优物资充足情况下李景隆却慌忙选择轻装撤退,丢弃大量物资器具。撤退匆忙之下李景隆居然忘记通知还在北平城下围城的部队撤退,导致围城部队被两面夹击几乎全军覆灭。(李景隆一部在郑坝村应战朱棣,另一部在围攻北平)

后面又在紫荆关出兵无功而还。建文帝以为李景隆数次用兵不利,是因权柄太轻缘故,便专门授以 “专征伐” 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建文二年李景隆在度誓师德州,率领几十万大军倾巢而动,结果在度兵败白沟河。

前前后后南军因为在李景隆率领下连败数场,损失超过数十万大军,导致南军主力损失严重在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局势开始向燕军转变。李景隆军事生涯也就此结束,被征回朝。

回到朝堂后,李景隆因为战绩过于耀眼,得到朝臣一致弹劾。黄子澄,方孝孺请求诛杀以谢天下,建文帝力保之,仍然重用。派遣他去与燕王朱棣求和划江而治,不果。

建文四年,朱棣自北平大举南下绕道深入南方腹地,与南军主力交手互有胜负,最终在灵璧决战获胜。但江淮地区仍然处于中央控制下,朱棣事实上孤军深入。李景隆开金川门以迎接朱棣入城,南京不战而告破,建文纵火疑似自焚不知所踪。

朱棣登基为帝后以李景隆为靖难第一功臣,“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

可以说李景隆对朱棣靖难一役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要不是李景隆朱棣还真赢不了这么轻松。后面建文皇帝以盛庸为平燕将军取代李景隆,继续与朱棣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以至于朱棣都连败数场,损失几员爱将。最终朱棣兵行险招孤军深入,自北平直逼南京。此时李景隆与谷王负责守卫金川门,朱棣到后两人即刻开关献城,使得朱棣不费一兵一卒不战而取得金陵坚城,彻底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真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俩是不是提前串通好了的啊。

永历二年,李景隆被软禁家中并抄没家产剥夺爵位。曾绝食十日未死,永历末年逝。

真乃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之盖世典范啊。

知乎用户 不如回家种田矣 发表

难道不是俄罗斯的冬天吗??

拿破仑,,,

希特勒,,,

兄弟们,熬到冬天就是偶们胜利了,手动滑稽

知乎用户 未完成的音色 发表

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同一水平的两支军队,兵力差距达几十倍还以少胜多的算开挂一般吧???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开挂一般的史实,是缅甸战场英国以 33 倍兵力进攻裹足不前,在日军增援后取得劣势交换比并被打退的梅宇攻防战。

英军第一次梅宇进攻战

  1942 年 12 月,为了收复日军控制下的梅宇半岛和东孟加拉外面的若开岛,英军决定动用 10 个旅的兵力发动 “梅宇进攻战”,除了收复失地的考虑外,还希望一雪 1942 年初英军在缅甸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千里大逃亡的耻辱。这座长九十哩、宽二十哩的狭长半岛,夹在梅宇河和孟加拉湾之间。

  1942 年 12 月,英军集中 5 个旅,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发动攻势作战,以 4 个旅正面进攻,另一个由奥德温盖特旅长指挥的经过特殊训练的 “钦迪” 旅,实施纵深穿插突袭,梅宇进攻战正式爆发,当时,日军在整个缅甸只有 4 个师团,即第 18 师团、第 56 师团、第 33 师团、第 55 师团(其余 6 个师团是 1943 年 5 月以后逐步调来的)。月底,英军离半岛尖端的东拜已不到十里,然而,随后在据守阵地的少量日军的顽强抵抗下,英军攻势陷于停顿。不久,日军从缅甸中部抽出约 3000 人作为援军前来支援,正在前进的路上。为了赶在日军援军到来前攻克东拜,英军连续向东拜发起一系列正面进攻,与日军展开血战,但结果都被日军击退。

  英军从印度调来更多的部队,不久,就增加了四个满员的英印旅和一个英国旅,**总数就达九个旅,约 3 万人。而守在地堡群内的日军,不超过一个大队,只有 900 人左右。**英军旁遮普营、拉杰普特营、兰开夏燧发枪营、皇家威尔士燧发枪营、皂家苏格兰营、皇家伯克夏营、达勒姆轻步兵队和林肯营全部上阵,全线向日军守军展开猛攻,血战 3 月却无法前进一步。

到了 1943 年 3 月,英军 3 万精锐与 900 名日军激战 4 个月仍毫无进展,而部队损失惨重,英军部队中出现了士气趋于瓦解的迹象。英印士兵在阴森森的寒牢作响的丛林里,不断遭到看不见的敌人的伏击,许许多多同伴遭日军杀害;英印士兵变得神经紧张起来,动辄开枪乱射,蛊惑人心的流言不断传到了后方的部队中间,传到了印度境内,最后也传到了英国国内的军民那里,有关日军的那些传说难道竟是真的吗? 他们真是不可战胜的吗?

  以后发生的情况似乎也证实了最不祥的预兆。就在英军 4 个月攻势毫无进展的时候,从缅甸中部调来的日军援军到了,日军 1 个中队对驻扎在梅宇河彼岸加叻丹山谷闷热的丛林内的英军侧翼警戒部队发起猛攻,并将其击溃;日军棚桥大佐亲率 3000 日军从拉德堂周围的丛林中钻出来,猛扑英第五十五旅的后卫部队,重创英军第 55 旅,该旅部队死亡惨重,士气大挫;经过一番苦战,才好不容易勉强脱身。

  棚桥部队 3000 余人趁黑夜渡过梅字河,轻而易举地拿下梅宇山脉。途中,遭遇英军第四十七旅,经过一场混战,英军第 47 旅被彻底击溃。日**军 3000 余人不顾任何阻挡,径直穿过 “无法通过的” 丛林,翻越 “难以逾越” 的群山,袭击了山那边的英军第六旅。在这场夜袭中,英军第 6 旅旅部的全部人员包括旅长在内被日军全歼(全部毙杀)。**日本很快控制了至关重要的孟都一布迪当公路。布迪当的英军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对于英军来说,这是 1942 年初以来又一场脸面丢尽的失败。英军重蹈覆辙,经历了前一年由缅甸撤退时所经历过的各种最坏情况。1943 年 5 月 11 日,英军退守东孟加拉一条掩护着生死攸关的吉大港的新防线,那些参加过梅宇进攻战的垂头丧气的幸存者被全部撤了回来。随后,雨季再次骤临,日军也无法再往前推进了,第一次梅宇战役宣告结束。

第一次梅宇战役中,日军以 1 个 900 人的大队,抵挡住了 30 倍与己的敌人的进攻达 4 月之久,损失轻微;援军 3000 余人先后与英军 3 个旅约 1 万人交战,并在短期内迅速重创了英军,扭转了战场的局势,取得了完美的胜利。英军继续了 1942 年以来在缅甸的垃圾战斗力,把英国的国家荣誉丢得一干二净。

以下内容出自**:**

1942 年 5 月的一个不祥之日。一场属于英军史上路程最远、也是最多灾多难的撤退,已告结束。威廉 · 斯利姆中将站在那里,注视着自己部下那些面容憔悴、浑身被雨水淋透的士兵零零落落地走过来。这支部队一直在凶猛的日军紧逼追赶之下,穿过缅甸到达印度边境,最终完成了这场行程九百哩的大撤退。

连日来,滂沱大雨一直在折磨着斯利姆残余部队的那些热病缠身的士兵,不过,这场暴雨反倒使他们因祸得福。雨水倾注在这陌生世界的阴森茂密的丛林之内,曲折的林中小径已化成一条条泥浆带,而陡峭的斜坡也被冲刷成无法攀爬的滑道——这对胜利者和失败者来说都是一样。日军终于在雨季江水猛涨的亲敦江边停了下来。节节退却的缅甸军 (即由听利坶率领的驻缅英军,也即下文的缅甸第一军。——译者),在到达印度东北部高高地座落在阿萨姆群山中的英帕尔之后,也收住了阵脚。他们原指望进入印境时,会有强大的印军部队等在那儿并派出兵力防守边境。不料,那儿仅驻有一个几乎没有受过多少训练的印度步兵旅。缅甸军奉命要由他们自己设法提供掩护力量。

日军一经征服马来亚和新加坡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要对缅甸发动入侵。日军掌握着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制海权,而且在维希政府的法属印度支那又可以自由出入,因此,他们就能象当初入侵马来亚和猛袭不设防的新加坡的 “后门。那样,通过被认为是中立的泰国,把部队大批开入缅甸。缅甸境内的三个英印旅匆忙编成第十七英印师,并激烈抵抗;但门军入侵部队且战且进,两周内已推进刘萨尔温江。

原先估计这支败退的英下部队必然已被歼灭,阅而萨尔温江桥就被炸毁了;这一来,第十七英印师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但是士兵们决心为保护自己而继续战斗。他们试图乘竹筏或借临时浮体和油桶泅渡过河,结果,虽然有很多人溺死江中或被日军打死,但还是有三千三百人带着一千四百支来福枪和一些机枪到达对岸,坚持战斗。

**从非洲沙漠直接调来的、曾在 “十字军” 攻势中英勇战斗过的英第七装甲旅以及英军其他三个步兵营,这时与第十七英印师会师了。**第一英缅师被调到东吁南面去防守通往曼德勒的公路,该师中缅甸步兵的士气已十分低落。但是,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日军入侵攻势,看来缅甸的重要港口城市仰光注定要沦入敌手了。3 月 5 日,敦刻尔克后卫战中的英雄哈罗德,亚历山大爵士将军,飞抵缅甸指挥战斗。八天后,斯利姆飞抵卑谬;缅甸第一军随之仓促组成。接着,亚历山大开始率领部下展开一场突破口军包围的拚死战斗。英军除了边战边退撤向印度以外,再无其他出路。

接下来,英军组织了一场急行军,要在雨季开始前抢先赶到印度。3 月 31 日,日军占领东吁,一月后又进占曼德勒。一支强大的日军纵队正迅速向亲敦江逼近,准备一举突入印度;日本人希望印度内部也会起事反对英国统治者。劫后余生的英、印士兵摇摇晃晃地走出水汽蒸腾的丛林,进入朝不保夕的英帕尔平原;这些士兵已成惊弓之鸟,他们的惧敌心理也许已发展到草木皆兵的地步 (敌军在挺进时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非人的蛮劲)。对英军士气有利的是,那些曾与日军实际交过手的作战人员中间,蕴藏着一股更为强烈的复仇情绪。英、印士兵伤亡和失踪的共有一万三千人;另外还有好几千人,由于林中蚊咬雨淋而患有严重疟疾、痢疾和其他疾病,住在医院内。缅甸军原有大炮一百五十多门,现在只剩下二十八门;原来的好几百辆机动车辆,现在也只剩下八十辆。据后来了解,日军在这场战果赫赫的缅甸征服战中,仅伤亡四千六百人。

“对我们的英国士兵或印度士兵来说,丛林乃是个凶险莫测的陌生世界;在丛林内行军和作战简直是一场恶梦,” 斯利姆写道。“我们多半把丛林列为‘无法通过的,地带,因为对我们这些使用汽车运输工具、携带大量补给而又无丛林作战经验的部队来说,丛林确实是无法通过的。在我们看来,丛林只不过是阻挡前进、遮蔽视线的一重障碍;**而对日军来说,丛林却是秘密调动兵力、发起突然袭击的理想场所。日军投入的部队,受过专门训练,配有特种装备,擅长在丛林密布、河流纵横的国家内进行作战。**而我们投入作战的那些部队,就其所受的训练和拥有的装备而言,只适合于在开阔的沙漠地带作战。日方深谋远虑,准备充分,因而获得了应有的好处;而我方在这两方面均相形见绌,所以只得自食其果。”

在整个缅甸战役中,日军所采用的最能奏效的攻击形式,是穿过丛林进行侧翼迂回,抄袭正在公路上行进的英军纵队。他们一面在正面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一面就派遣一支机动部队徒步行军,插入防御薄弱的英军交通线,并在那里设置路障。**这支机动部队配备的主要武器,是自动武器和轻机枪,有时也有驮炮和反坦克炮:他们总是能迅速地给英军造成破坏和混乱。由于几乎所有的英军士兵部置身于前线,英军只得从那些正在火线上与敌酣战的部队中抽调力量来对付后方的这些路障。日军于是乘虚加紧正面攻击,这样,英军战线就不可避免地崩溃了。**而英军在进行必要的迅速撤退时,则又会遇到更多的路障。

英军在被赶出缅甸时,确实已产生了一种自卑感,似乎一遇到路障就必然要吃败仗。敌军渗透部队在施展其绝招时,来势也并非特别迅猛,行动也不见得特别诡秘巧妙,他们成群结队地沿着林间小道徒步行走,喋喋不休地闲聊瞎扯,高兴停下来时就停下来。但是,英军因为既不设置侦察屏护部队,对当地情况又一无所知,所以经常被敌人的这一花招所制服。

到了 6 月,季雨淹没了前线,英军也多少应当重振旗鼓,准备下一回合的残酷战斗了。日军正在向长达七百哩的缅印边界逼近,这很可能就是对次大陆的全面入侵。担负边界防务的是东方军团,其司令部设在比哈尔的兰契;该军团直接对新德里的总司令部负责。东方军团虽拥有英第七十师和第五十装甲旅这样一些部队,但要对守卫印缅边界以及警戒着从孟加拉到奥里萨数百哩海岸线的那两支不满员的前沿部队提供增援,其实力就不敷调用了。再说,在一个危机四伏、濒于公开叛乱的国家里,他们还得负责境内的治安,守卫通往前线的各重要铁路和公路枢纽。

当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认为印度境内的骚动已趋平息,尽可在缅甸发动反攻的时候,一场招致不幸的战役在若开爆发了。这次战役的目标有限,仅是为了收复梅宇半岛和东孟加拉外面的若开岛。这座长九十哩、宽二十哩的狭长半岛,夹在梅宇河和孟加拉湾之间。岛上森林茂密,大部分地区被认为是难以穿行的。一条高二千尺的山脉贯穿整个岛屿。按韦维尔的原来意图,陆路攻势是牵制性的,主攻乃是在敌后实施登陆。但是,他这个 “被遗忘的军团。(人们如此称呼它) 在后勤供应的先后次序上是排在最末位的,甚至那些已拨给他的为数很少的登陆艇,也被抽回到欧洲战场上去了。

这场攻势在一片要打回缅甸去的鼓噪声中开始了。英军原希望这次进攻能证明过去在马来亚、新加坡和缅甸的出丑只是一场巨大的不幸。但这场战役的结局很快就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荣誉。

按照韦维尔的计划,在英军发动这场进攻的同时,一支中国部队将从缅甸另一侧的云南山区中展开攻势。此外,由奥德 · 温盖特旅长指挥的经过特殊训练的 “钦迪”(“钦迪” 原是神活中守卫缅甸神庙的半狮半鹫的怪物。这支部队以此命名,表明在陆上和空中都能称雄。——译者)旅,还将实施一次大胆的纵深穿插突袭。该旅三千名士兵将翻过三座山脉,跨越三条大江,穿过地图上标明无法通过的几百哩的丛林区,迂回跋涉一千哩。

温盖特精心挑选了一批具有 “典型的。英国人种“特性” 的士兵,其中多半是皇家利物浦团中城镇居民出身的士兵以及从其他十二个团中零星抽调来的士兵。许多是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已婚男子,刚从国内卫戍部队抽调来的战时新兵。英国人在这支部队中占了一半,其余的大都是廓尔喀族人。

梅宇进攻战于 1942 年 12 月开始。月底,英军离半岛尖端的东拜已不到十哩,随后,攻势陷于停顿。日军增援部队正迅速赶到,英军连续向东拜发起一系列正面进攻,与敌展开血战,但结果都被击退。

英军从印度调来更多的部队,**不久,就增加了四个满员的英印旅和一个英国旅,总数就达九个旅。**而守在几乎固若金汤的地堡群内的日军,不超过一个作战凶猛的大队;但是,他们躲在挖得很深的坚固工事内,能安全地避开那些直接向他们射来的或是在他们周围散落的大炮、迫击炮炮弹和机枪火力。旁遮普营、拉杰普特营、兰开夏燧发枪营、皇家威尔士燧发枪营、皂家苏格兰营、皇家伯克夏营、达勒姆轻步兵队和林肯营,坚决向敌人展开猛攻,但仍未得手。

到了 3 月,英军部队中出现了士气趋于瓦解的迹象。英印士兵在阴森森的寒牢作响的丛林里,不断遭到看不见的敌人的伏击,许许多多同伴遭杀害;英印士兵变得神经紧张起来,动辄开枪乱射,蛊惑人心的流言不断传到了后方的部队中间,传到了印度境内,最后也传到了英国国内的军民那里,有关日军的那些传说难道竟是真的吗? 他们真是不可战胜的吗?

以后发生的情况似乎也证实了最不祥的预兆。一支从缅甸中部悄悄调来的强大的日军部团,对驻扎在梅宇河彼岸加叻丹山谷闷热的丛林内的英军侧翼警戒部队发起猛攻,并将其击溃;与此同时,一个名叫棚桥大佐的狂热军人,率领一支精兵突然从拉德堂周围的丛林中钻出来,猛扑英第五十五旅的后卫部队,在日军凶神恶煞似地猛烈进攻下,这旅部队死亡惨重,士气大挫;他们经过一番苦战,才好不容易勉强脱身。

棚桥的部队趁黑夜渡过梅字河,轻而易举地拿下梅宇山脉。途中,他们突然闯入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英第四十七旅中间,将这支部队彻底击溃。他们不顾任何阻挡,径直穿过 “无法通过的” 丛林,翻越 “难以逾越的;群山,袭击了山那边的英第六旅。在这场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袭中,该旅旅部的全部人员(包括旅长在内) 几乎尽遭杀害。现在,耀武扬威的日本部队已控制了至关重要的孟都一布迪当公路。布迪当的英军陷入了重围之中。

刘英军来说,这是一场脸面丢尽的失败。英军重蹈覆辙,经历了前一年由缅甸撤退时所经历过的各种最坏情况。1943 年 5 月 11 日,英军退守东孟加拉一条掩护着生死攸关的吉大港的新防线。随后,雨季再次骤临,甚至连日军也无法再往前推进了。

参加过梅宇进攻战的那些垂头丧气的幸存者被撤了回来。

知乎用户 scootie​ 发表

既然说了大大小小,那我就说个贼小的吧。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婶的。

这一场没有记录在世界军事史的战争,却让无数当事人刻骨铭心。

事情的发生地点在某省重点高中,括弧,正门右边的居民楼群里。

时间自然是下午放学到晚自习中间的间隙。

对阵双方是某年级十九班和二十六班。

姑且称为是理科班和文科班吧。

起因是因为女生上厕所时抢坑位的冲突,导致理科班某位一直在众星捧月下的女神被挤到了拖布池子里。

然后心态就崩了。

理科班一众舔狗纷纷放言要捍卫女神,下午下课后要和文科班的女生一决雌雄。

这时候男主出现了,作为文科班的班长,王小明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班的女生被欺负,虽然文科班男生少,但绝不能怂。

下午四点,居民小区某空地。

毫无意外的,王小明带着班里的四名男生被六十多理科生惨无人道的围观了十多分钟。

然后,女主就出现了。

学委李大喵带着一堆女生冲了进来,救出了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

至于为什么这么顺利,这不是废话么,女神有舔狗不假,但文科班女生的舔狗更多啊,你没看见李大喵身后站着两百多人呢么…..

事情到这本应该结束了,但有个舔狗哥们不太服气,就打电话开始摇人,准备晚自习结束之后再来一波突袭。不过消息很快就走漏了,于是文科班的某位大姐也打了个电话。

晚自习 8 点下课,舔狗正腆胸迭肚的站在学校门口正和大哥抽着烟谈笑风生的时候,一连串警报声响起,大概十多辆警车和两辆特警车把他们包围了。大哥一脸懵逼的看了舔狗一眼就被警察蜀黍们按到了,身后的小弟们纷纷作鸟兽散,当然,大多数都步了大哥的后尘,也被按到在地。

后来听说大哥是因为寻衅滋事被拘留了好几天,舔狗则因为和社会人士勾结而被劝退。

等高考毕业了大家才知道,某大姐他爹是省里负责这方面的一把手,他爷爷是退休的副国级领导。

这件事告诉我们,

舔狗终究一无所有。

知乎用户 瓜子壳壳 发表

谭秉云,一人一枪,打的美军装甲师八个小时没进一步,炸了三辆坦克,歼敌十二人,特等功臣。关键是还活着回来了!看完之后我才发现,燕双鹰原来是纪录片…… 以前,草率了!

知乎用户 Flechazohun 发表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存在就是个 bug!天选之国有没有!现在想想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以少胜多的简直不要太多!还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真的又骄傲又自豪,今生有幸是这个国家的十多亿儿女之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BUG 级战役,不得不题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几个连的志愿军硬生生顶住美军七个营的轮番进攻,一场让美国人至今无法理解其失败原因的战役,一场永远也无法用计算机模拟复盘的战役,一场充满中国军人血性精神和大无畏气魄的战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历史上真正的长津湖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知乎用户 甜草莓​​ 发表 惨烈到双方都认为这是自己战争史上的荣耀。 电影的时间线基本完整的反映了史诗,唯一的问题是电影压缩了时间,节奏太快导致画面太短,但是如果我们简单还原一下历史,其实就已经能显示出当时的波澜壮阔。 …

如何评价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上映前很多人都担心三个问题。 一是三位导演风格不统一,是否会有割裂感;二是会不会拍成一部说教的战争片;三是会不会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在《长津湖》正式上映后,这些担心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咱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截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