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捷为何能中标几十家中小学的食堂餐饮服务项目?

by , at 22 September 2025, tags : 食堂 学校 上海 学生 绿捷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黑桦 发表

在众多天龙人躺在东大身上吸血,作践国家的时候,真的佩服整出天眼查的。

虽然明面上还是查不出链条终端,但是利益网已经很明显了,至少能猜出事情大概。

知乎用户 何可可 发表

我看到一个资料,光明应该算是上海地头蛇了吧,然后也抢不过绿捷

光明大家都知道背景。

绿捷在光明基本盘打败光明,关系比光明还硬。

知乎用户 不懂 qwerty2 发表

集中采购 / 战略采购,不管换什么名字,实际上就是贪污集中化,以前是每个基层项目(学校)领导自己可以定,供应商摆平项目领导(校长)就行,项目领导再去给上级上供

现在搞集采,就是大关系户摆平中高层领导,基层领导丧失话语权(贪污权),遇上老派供应商还可能收点信封或者购物卡,遇上背景硬又牛逼的新派关系户连购物卡都收不到

这里边带来的新问题

摆平校长的关系户和能摆平局长甚至更大的领导关系户谁实力更强?

校长找的人背景没那么强家长还能冲一冲

天龙人可冲不动

知乎用户 飞哥 发表

答案 1 说的很清楚了

以前学校食堂承包给谁,校长说了算,校长发现有利可图,就承包给自己小舅子,后来闹出很多事故,家长就闹啊,就上新闻。毕竟校长能量有限,舆论一发酵就直接被撤。

这个事多了,更高的领导层就很震怒,于是剥夺校长的食堂管理权限,改为集中采购

领导层发现这块肥肉太诱惑了,于是想到了自己也有小舅子。而且因为权力更大,能更压得住事。

现在这个事,除非彻底闹大,不然没用,因为这个事不归法律管,你不闹大,权力就吃定你。

要不然就用脚投票吧。

这个事结合西贝最近的新闻就很奇妙。你说孩子从小吃的是这玩意,去西贝吃觉得西贝好吃也就不足为奇了。难怪西贝在上海这么有市场

刚刚 kimi 搜了下,触目惊心,上海真的不是曾经的上海了。

知乎用户 大龄急性子儿童 发表

以前是校长定,校长自己捞,碰到良心点校长,可能食品还可以安全。

现在是上级集中管理,大供应商搞定市里,校长也没什么决定权,出了事找两个临时工背锅,大家都安全。

只是,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未来的儿童健康,没有了。

知乎用户 卫小月 发表

不能自己带饭,不能出去吃,交了钱不吃都不行,比吃药都厉害,美其名曰保护娃娃身体。为了全心全意为你负责,所以必须要吃下去。。。前几年也发生过,不寒而栗,不能再说多了

知乎用户 ssy001 发表

我单位就是网上流传的绿婕供应表格内的某个单位。

也是这几天才知道原来食堂是绿婕!豁然开朗原来各种怪像是因为它。

每年我们要投票换不换供应商。某几年单位饭菜很差,靠重油重糖维持口味,其实每年投票都是通过决议换供应商。但每年开年领导都冷处理,供应商还是绿捷,纹丝不动。为此领导借口减肥,他午餐不去食堂了。

不知哪天领导坐不住了(或许是饿得受不了)出台政策,不想去吃的可以中午带饭,或者出去吃,钱单位还给你。经此一役,食堂眉清目秀了,菜品肉菜多了,有牛奶了。虽然还是预制的多,但兄弟单位中我单位最好。

这说明啥,不言而喻。

知乎用户 天地正气 发表

我之前在讨论预制菜的时候就说过了:大承包商进校园是一定会出问题的,而且出了问题校长都没办法处理,同时家长连背后真正的天龙人是谁都找不出来。

绿捷下次该中标还是会中标,即使绿捷垮台了,摇身一变成为红捷、蓝捷,你还是拿它一点办法没有。

知乎用户 tktkkgjf 发表

重庆江北嘴 CBD 的商场里,每天成千上万的白领在里面吃饭,即便如此,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段,这家商场里一碗重庆素小面也只要 8 块钱。

但是在重庆的高中校园里,一碗重庆素小面要 12 块。

到底什么样的神仙才能在学校干餐饮?

知乎用户 侠舞清风 发表

所以不要吹什么大城市了

一个基本的儿童餐饮都这么丧心病狂。。。

知乎用户 张聪 发表

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意味着权力结构极不稳定,那么依附于权力者必须极速兑现权力,这个思维下不会有好产品好服务。

知乎用户 歪歪 发表

上海老牌市属国企在它的大本营没中标

知乎用户 不吃药 发表

学校搞食堂,一开始呢有的好有的烂,然后慢慢的,好的也越来越烂,最后都烂。

集中供应,一开始就烂,一步到位。

所有没竞争的,最后都是一个结果。

知乎用户 hansvast 发表

嗨,这可是上海,内地几乎最开放最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上海市民也是最具备公民意识的。

结果那三年,打破了大家的幻想。

上海比其他地方好一些,但有限。

知乎用户 毛爹 发表

危害中国学生,搞到钱估计又是直接转到国外,毕竟是境外企业吗。

前首富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居然是伟大的新加坡人呀。这不巧了吗,娃哈哈宗庆后的三个儿子是美国人,农夫山泉老板的儿子也是美国人

海底捞的张勇也是新加坡来的,迈瑞医药李西延也是新加坡来的

先富带动后富要改一改了

先富有钱的跑路国外,在国内搞钱,把钱搞到国外,带动国外的后富去了。

国内还要危害老百姓。

知乎用户 Libra 发表

看到有答案感慨,光明居然没抢到标。其实,光明没抢到太正常了。

在这,替光明说句话。

当年牛奶出事的时候,光明啥事没有,大家忽然发现,光明这么大的企业,居然没有 “免检权”,每年被检几千次。

没出过一次问题!

知乎用户 小梦大半 发表

还是那句话,大城市之所以对普通人显得更公平

并不是因为大城市就人人道德高尚,法制健全

而是大城市走关系徇私舞弊的门槛更高

人家是不屑于跟你争那三瓜俩枣的

前两年成立几天都拿到资格的保供企业,都忘了吗

甚至出台过政策禁止网约车去浦东机场运营,然后自己弄了一个当地企业垄断业务

都忘了吗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玉爷 发表

所以中央巡视组巡查了什么

知乎用户 价值投机 发表

我记得,疫情的时候,上海封城,给配送菜的都是不知道谁指定的公司和单位,外地的直接不让进城。

北京配送的都是美团饿了么盒马,多多买菜,超市仓库,和一些还开着的餐厅,只是他们没有堂食了。

北京疫情的时候可真没指定供应单位。

市场经济大本营做的还不如计划经济大本营,看来是有些地方真的会做市场经济呢。

知乎用户 流洛 发表

越南经济最大害——衙有企业

知乎用户 升斗小民 发表

以前食堂学校单独管,出了事,单个学校也压不住事。现在是真的老爷管了,出了事,你都找不到人了,求锤得锤。

知乎用户 oh ocean 发表

感觉这个集中供应食堂餐风险很高啊,万一出问题了,不是集体团灭了吗?

正常一个学校食堂出问题了,最多团灭一个学校,这一个供应商供应全上海中小学,出问题了,岂不是全完蛋了,全上海医院抢救的过来吗?


可口可乐这种一个厂出食品安全问题,只会是头一批买了并且喝了的人会出事,后续该批次会召回、销毁。

统一供应商的餐饮服务不一样,出餐后是全体同时食用,出问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知乎用户 琴台街长 发表

河南也是,好像全省高中食堂也被一家公司承包了,都不给当地人活路了

知乎用户 小雨刷 发表

北京也一样难吃啊,嘲笑上海干嘛。人家上海至少把问题捅出来了。北京是去年开始集中供应的吧,供应商是谁?我反正不知道

不说西贝,就绿茶的套餐,21,就比学校的强。然而集采可是超大规模团餐哦,跟门店一个价格还吃的不如门店。

果然集采的腐败更不容易监督

知乎用户 长乐未央 jazz 发表

去看看那几十家中小学是怎么分布的,如果不是集中在特定区域,而是散落在全上海,那就说明是公司实力使然!

知乎用户 zjucarnegie 发表

这一看就是市里某本地领导自家的自留地

光看表面的股东名字毛用没有

当然也不要指望换了一家就能怎样

不排除就是某些人瞄上了这块肥肉想重新分蛋糕呢

知乎用户 杠上开花 发表

能设计这个规则,并能推行下来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这公司绝对各个维度都很强。要能击倒他的只有背后老板的靠山失势了才有可能。能爆出这个负面新闻,说明有人想要撬动,能不能成功,拭目以待。反正我家初中吃这个校园餐,反馈是不好吃,吃不饱。只能自己买,但是学校不让。

ps,这个公司存在了 15 年左右

知乎用户 均君军 发表

太监去江南织造局的时候,用的是商人沈一石

徐阁老派人去江南织造局的时候,用的可是浴王妃的胞弟

知乎用户 苍月明 发表

附近一所初中,经过学校家委会,学校教导处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调查,和绿捷沟通,最终成功让绿捷作出了重大改变—多了一道咖喱牛肉

可以看出绿捷关系有过硬了,根本搞不动

现在上海的很多学校,只要不是带饭来,带其他的吃的喝的,都是基本上不大管的

饮料随便带,面包随便带,肉肠饭团甚至汉堡也可以带,只要不带饭就没问题

你猜为什么不让带饭呢?

知乎用户 稊方​ 发表

互联网的记忆不至于这么短吧?2022 年封城的时候保供单位都是些啥幺蛾子不记得了么?发达先进之下各种明火执仗的保供幺蛾子层出不穷啊,当然我没证据肯定不敢说这是权利寻租钱权交易集体腐败这类的断言,但是,绿捷那年也是保供单位,还是优秀的,所以这么说你是不是能理解了?

知乎用户 玉树挡风 发表

白手套公司

跟疫情期间那个成立没几个月,就成为保供公司,一个操作

……………………………

我说错了,不是几个月,是几天

知乎用户 vinnyjia 发表

有些大事情,用小办法解决起来,反而很简单,并且解决问题的成本非常低,甚至是零成本,或者负成本。

就像学生餐这个事。大规模统一采购,所带来的风险,就也是大规模的。永远不出问题,不可能。但是,只要出一次问题,整个县,整个区的学生,全都要中招。一旦中招,把一个市的医疗资源会被挤兑崩溃。

前一段时间甘肃那个幼儿园的铅中毒,试想一下,如果兰州整个市的幼儿园学生餐都被一家餐饮公司中标,全市的幼儿园小朋友,都铅中毒,那么,最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想都不敢想。

所以,学生餐就不能大规模采购。这个事情,从根子上就错了。

学生餐,就不能让一家餐饮公司,中标几十个学校。

完全解决学生餐的安全问题,简单得要死。

一个学校里的学生,总有家里富裕,妈妈不用上班的,总有退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这些不用上班的人,组成一个食品安全小组,每天去中标公司的生产线上盯着,你看那个中标公司的老板,还敢不敢用臭了的虾仁。

中标学生餐的餐饮公司,要敢用发了霉的粮食,臭了的肉,这些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能把他们公司烧了。

关键是,不给发工资,他们也愿意干!

至于这种 0 成本,又有巨大社会效益的事,为啥无法施行,那就不说了。

『懂得都懂』

知乎用户 知之不理 发表

养老金抚恤金低保都可以摸

小孩子饭钱摸两把不是洒洒水

最近不是在说预制菜

教育集团早几年就给孩子们吃起来了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当我们公司的领导把采购管起来以后,

基本盘会认为采购会越来越好,

但实际操作的人才知道,暗无天日的日子刚刚开始……

道理很简单,供应商搞定你很简单,

对有些老派一点的采购,手都不伸的,合规第一。

但是呢,因为这种采购没有能量,所以供应商在必须投入大量的成本来搞定质量。

否则交不了差嘛,生意做不长久。

但供应商搞你们公司领导,就反过来了,

搞你们领导成本极高,但你们领导能量极大,

所以投入在产品上的成本变成了搞定你领导的成本……

他们不需要考虑交差问题了你懂吗……

暗无天日的日子,自然就开始了。

不服就憋着。

这种道理你干过采购,再经历过公司领导收权你就明白了,都不用我来说……

知乎用户 精神病院学外语 发表

有啥奇怪的?沪爷的吃相不比其他地方好看到哪去,我就说 2022 年我当志愿者的经历。

2022 年三月底,上面说搞鸳鸯锅浦东四天,浦西四天,完了解封。但是各四天筛查下来,阳性数量暴涨,原来以为的 4 天,硬生生变成了两个月。

我从 4 月 7 号开始断粮,靠零食和泡面撑到 10 号。实在没得吃了,就去申请做志愿者,混口饭吃。居委会看我这个外地人没锅没灶,把我安排在最得罪人的岗位上——守小区大门。

我无所谓是否得罪人,大不了解封了就搬家。但是各种奇葩事见了不少,比如刚开始几天,业主通过各种手段买到了吃的,但是卡在了大门口。因为没人送货。志愿者都不愿意干这苦活累活,愿意干活的,早就去对接孤寡老人了

所以镇政府委托第三方公司,在小区里面找三个骑手帮忙送货,500 元一天。但是给的名额远远不够,忙不过来。居委会只能自己采购三轮车,一车一车拉到每栋楼楼下。

四月中旬开始各种团购,各种团长各显神通,但是他们只负责收钱,不负责卸货和送货,指望志愿者送,但是没人理她。

小区里有一个老头,平价卖大米面粉面条食用油等,被举报了。

还有用医护工作者身份在外挣跑腿费的

五月上旬,正是最吃紧的时候,上海已经濒临崩溃。江浙皖各自派出众多人马支援上海。尤其是江苏,几乎把所有家底都掏空了,医护人员在上海没得吃没得住,每天往返江苏上海,十分辛苦。我所在的小区,正好是我老家淮安来支援。

在上海近十年,经历的事都没有那两个月多。

知乎用户 Viscaria 发表

和真大佬比起来… 可能贾帮主也就是个小弟了…

知乎用户 渴望跳跃的灵魂 发表

不仅仅是上海,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很多国有企业一下垄断多所小学,初中的餐饮服务。据我所知广东这边也是如此。本来在经济发展还好的时候,地方国有企业是看不上这些蝇头小利的。但现在地方国资也不富裕,开始打算从这些公办事业单位获取垄断超额利润。试问,国有企业就不存在食堂转包的可能性吗?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集体食堂的服务质量怎么样有目共睹,为何现在就相信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就一定搞得好餐饮服务呢?

在地方财政吃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将学校食堂这类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 “内部化”,交给自家的国企来运营,美其名曰 “强化监管”、“保障安全”,实则也是为了填补自身账目的窟窿。

国企直接运营成千上万个食堂是不现实的,最终的执行者大概率还是原来的餐饮公司或个人。这个过程会演变为:

  1. 地方国有企业获得垄断牌照​:利用政府背景和行政力量,拿下整个区域学校的餐饮配送或经营权。其它私人企业因为无牌照可拿只能关门歇菜,或者成为国有企业的附庸。
  2. 国有企业对业务进行转包,国企本身可能并不具体运营,而是将其转包给一家或几家有关系的餐饮服务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是原来的竞争者,也可能是新成立的 “白手套”)。
  3. 利润抽成 国企作为 “牌照持有者” 和“监管者”,会从总餐费中抽取相当比例的 “管理费” 或“品牌使用费”。这笔钱最终需要从孩子的餐盘里 “省” 出来。
  4. 餐饮问题继续恶化:这比原来的市场化竞争更糟糕。原来多家公司竞争,学校还有选择权和议价能力。现在变成了单一的,地方国有企业背景下的总包 - 分包模式。分包的餐饮公司为了在支付给国企 “管理费” 后还能盈利,​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降低成本:采购更便宜的食材、降低人工费用、减少每份餐的份量。最终受损的必然是食品质量和学生的健康。

很多人迷信政府,觉得有政府监督就能把事情做好。这是太小看市场经济的复杂性。支持这种垄断的人通常基于两个理由,但这两个理由都站不住脚:

  1. 地方国企食品更安全,食品安全是靠严格的法律标准、透明的监督(包括家长监督)、残酷的市场淘汰(做不好就出局)来保障的,而不是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一个垄断的、没有竞争压力的国企,其隐瞒安全问题、应对监管检查的动力和能力可能更强。相反,多家有资质的企业竞争,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 “用脚投票”,反而是更有效的约束。

2. 国企不会唯利是图。当国企被赋予垄断地位并承担着为母公司或地方政府 “创造利润” 的任务时,它的 “社会责任” 就会让位于“经济责任”。现在的垄断模式,几乎一定会是历史上集体食堂的重演。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希望用行政垄断去解决市场可能存在的监管难题。其结果只能是劣币驱逐良币,制造出更大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地方选择的是一条看似简单、实则后患无穷的垄断之路。最终买单还是全社会的父母和孩童。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犹太资本?韩国财阀?呵呵

对了,上海绿捷背后的利益集团,

赚了钱之后,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把钱转移到美国及美国控制的金融体系之下呢?

想想我最常说的那件事,

全世界每个国家的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而这些少数人赚了钱后把钱又往美国转,

说个不好听的,罗老师和西北他们别看吵成这样,你觉得他们这些人会不会把钱配置到美国呢,自己想想?

然后有的人觉得美国在衰落,

笑死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还真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呢。

前两年上海封城,沪上民众吃饱了三无产品,连辽宁送来的物资都被污蔑是坏的。当时就知道假货生产地集中在上海周边。当然了,其他地方也有很多这种假冒伪劣的产品。我在一些地方调查过这种工厂。只是像上海周边这样集团出现的规模还是比较冲击认知的。

现在这个事一出,进一步补强了这个信息。

这类事情不仅发生在上海,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食堂的条件都很有限。光上海吃药是没用的,得针对全国的学校食堂都进行梳理。

知乎用户 exodia 发表

不能有组织有预谋的制定食物的话,万一有些工具活的太久影响天龙人的福利就不好了。

开不了源就要节流啊。

知乎用户 大鸣日记 发表

学校自己搞一排保温箱,(类似写字楼的取餐柜),家长自己送饭,各家孩子自己管,学校只提供吃饭场地,搞定。

没空送饭的自己点外卖。

知乎用户 辰光不负 发表

谁能告诉我?五块钱吃啥?等图片!

知乎用户 Kai Kevin 发表

看了一下绿捷的供应学校名单,还都是一些比较好的中小学,我家边上的几所菜校人家都不屑于供应,看不上。这也难怪上海的父母们这么着急上火,都上了那么好的学校了,连安全健康的午饭都不能保证,那还怎么玩。

知乎用户 燕子​ 发表

都十几年了,都是这样,老大从小学到中学,都是预制菜,最多的菜就是炸鸡排炸柳条包心菜,家长每次反馈孩子吃不饱,不得不偷偷塞点饼干,每次晚餐狂吃。家长群里经常讨论,学校说会改,伙食从 12 到 15 到 18,发现还是一样的预制菜一样的量少,学校每次息事宁人的态度家长以为真的改了,孩子还是吃不饱,有时候回来打招呼家长不要找老师,否则….,所以熬到老大读完初中轮到老二了,继续预制菜,你会发现面前是一堵墙,鬼打墙,深深的无力感。

难道让孩子吃一顿正常的午餐这么朴素的愿望在魔都就这么难吗?

知乎用户 wp1998 发表

很多事逻辑很简单,权力只会向权力的来源负责

知乎用户 万物收藏 发表

权力上行 责任下压

你琢磨琢磨呢

知乎用户 Dio 发表

永远不要质疑垄断的恐怖力量~~~

知乎用户 和光同尘 发表

目前学校没有决定权,由当地教育局负责招投标

以前学校里超市食堂都是学校领导决定,但是腐败事件不少,然后政府决定由教育局负责所有公办学校的财政审批。超市食堂学生奶现在都是统一招标,学校买支笔都得打申请。

我们这几乎所有的公办学校食堂超市也都是由一家企业中标,然后教育局长就进去了,学校是没有腐败了,只不过权力在哪,腐败在哪。

家里做生鲜食品供应,以前还给学校供过货,后来集中采购就被踢出来了,因为生鲜利润低,还是临期食品利润大。

知乎用户 在这​ 发表

每班无业父母按一定比例招进食堂

所有食材进货数量,质量均明码标出,由父母每天对采轮流负责检测

厨师聘请专业的,洗、切、配等各环节均由父母承担。

自己父母监督食材并亲手制作的饭菜,放心吧!

此法不能断绝采购腐败,但至少能保证质量

解决食堂歺饭安全问题同时解决部分父母就业问题

娃儿毕业,父母走人、下一批进

知乎用户 星空 发表

在全球最富裕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这种能量的人靠食堂赚钱,现在有点相信赵瑞龙搞美食城赚钱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不管大小,都不放过啊!

知乎用户 奇点隐士 发表

证明马督工的社会化抚养不可行

国外大型超市。都是垃圾食品。加工食品致癌只能做到干净而已

食堂还凑合,配餐不仅垃圾食品还卫生条件差。烂菜过期肉

社会化抚养是个笑话。对于智人

知乎用户 聆听 发表

以前在想沪爷为啥支持西贝啊?

没吃过啥好的吗?不至于啊!

现在: 沪爷不是吃不起,是吃不上啊!有钱也不行!

我们员工食堂五块钱一分的菜,真香!

全部新鲜蔬菜新鲜肉类,早上供货商送货到单位的

吃的有点油腻

知乎用户 elricchow 发表

在天龙人的铁拳面前,不存在天花板的

知乎用户 战斗猫 发表

我们回族穆斯林学生的清真餐厅可不存在这类问题,贪官污吏可不敢欺负我们穆斯林

知乎用户 Lvl 1 发表

按我说就应该给刘强东的七鲜小厨来赚这个钱。

我是信强哥的。

知乎用户 vincee1982 发表

这事情最危险的地方在于,绿捷是一家注册在香港,股权复杂的私企。

一旦这个企业暗中被某些势力控制,可以在中午一两小时之内让上海全体中小学生团灭,几百万个家庭团灭。

原子弹厉害多了。

一个直辖市全部中小学生午餐集体采购是一件能够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极其离谱的事情,学校孩子集体被投毒发生过很多次,这是人为帮恐怖组织把覆盖面做大。

知乎用户 展厅巡洋舰 发表

感觉这个事情吧就是西贝搞出来帮助他们吸引火力的,转移话题非常顺利。


早就想动他们了。

这么说吧,这个公司他主要的控股地方等等,现在公开渠道也已经被披露出来了。

由一个香港公司控制,同时和新希望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10 年前因为有某些关系,所以才打进到了目前的招标体系内。

后面的洗牌是必然会发生的,等着看吧,其实有的企业都已经准备好了

知乎用户 天空落雨 发表

我们老家乡镇初中以前学校自己采购做饭,因为都是本地人,搞得好好的。后来搞集中供应,来的冻品肉都有臭的。

不是说着集中供应不好,而是要有相应的合理监管制度。现在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监管跟不上时代。

现在商场明厨亮灶那么多,学校为什么我不行呢。

还有就是非要取消每个学校的食堂,搞所谓的中央食堂让学生吃预制菜。也是无语。

每个学校都有食堂,学领导老师一起吃也能起到监管作用。

现在好了。防止了学校领导老师占便宜,但是学生的健康饮食谁监管啊。

让不用吃饭的老爷监管,这一点都不合理。

最合理的监管是,利益一致的监管。强制让领导老师免费吃饭,没花多少钱。但是监管效果肯定好,因为利益攸关。

知乎用户 philo sophic 发表

那个马督工不就在上海吗,借这个机会讨论下社会化抚养现实不现实吧。

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给孩子一顿干净饭都没做到,其他地方会什么样。

当然他可以说,孩子都喂饱了,没中毒就行。

那找个饲养场也能做到。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权力的垄断是文明社会的毒瘤。

知乎用户 凭栏观畜 发表

无论多大的领导,他也有小舅子不是吗?

知乎用户 愤怒的菜菜 发表

学校后勤工作,不负责食堂,但毕竟一个办公室,能看见很多。

今年我们当地也开始教育局统一招标食材,供应商送过来的食材,明显差多了。送货也不够及时,不合格的食材退给供应商,有时第二天还会混着好的又送过来。学校领导找食材供应商约谈过,然而效果有限,可惜学校没有绝对的自主权,只能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

其他学校不清楚,我们学校真不克扣学生,食堂各方面管理也很严格。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师食堂的食材还不如学生吃的好(听起来有点玄幻,但是真的,学校在当地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有额外的补贴,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学生食堂。学生食堂经常能有牛肉吃,排骨是仔排,教职工食堂反而很少出现)。

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要把鸡蛋集中在一个篮子里处理?

知乎用户 李秩 发表

香港招标的那个水的事不是刚过去没多久~~~

SO。。。

知乎用户 秦端雨 发表

因为这里是上海。

上海就好像一个大鱼缸,我们都是小鱼苗,只要鱼缸的水一直流动,就会给人感觉一直清澈,只不过隔一段时间就要往里投放小鱼苗,但哪一天水泵出问题了,鱼缸的水不流了,小鱼苗不能自己流动了,水底的清道夫就要把摇摇身子,把身上的沙子全都扬到鱼缸里,主动出击去吃小鱼,以填饱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

这里疫情的时候可以让京东的车队寸步不得进,可以把一个通行证卖上万元,可以把辽宁援助的物资扔到垃圾桶里,可以威逼老百姓卖真正的烂菜叶。

表面上一派秩序井然交流互通国际都市无比繁华。但是在繁华的背后,有点权力的人都能剥削这里的居民把权力变现。这里是基层腐败的乐土,再来头大的主官,也奈何不了这些地头蛇

知乎用户 迪茉 发表

在能吃到政府项目的公司干过的人都知道,中标是因为你产品优秀,产品力高,竞争力强吗?

领导决定了,你不用也得用,不吃也得吃。

知乎用户 智人 发表

不是有个帖子说上海讲规则嘛,其实只是你接触不到而已。

知乎用户 湘中老李 发表

这个你要问一下绿捷的明里暗里的股东都有些什么人?你以为就上海有 “绿捷” 吗?只是有的蛋糕分着吃,所以不那么明显

知乎用户 萄道人 发表

上海学生的学生餐吃的还不如十五块钱的东北盒饭。

知乎用户 烟火 发表

有啥奇怪的,新冠期间的物价可以说明一切。

知乎用户 Morphin 发表

我说个二十几年前的故事吧,那时候我在上海读初中。

当年的重点初中还是要考的,所以并不是按区划分,大多数学生离家都是半小时朝上通勤,吃学校午餐是唯一的选择。当时的学生饭也是某个看名字就很可疑的企业统一配送的(此企业后来疫情时期还搞过保供),每天上午 10 点多会看到工人在校门口从卡车上往下搬饭盒。

口味自然是一言难尽的,食材本来就不甚新鲜,肉类里面满是淀粉,而且因为要保温的缘故,无论什么东西到了学生手里都已经被蒸的稀巴烂,这就要了我的老命。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一吃软烂食物就会有呕吐反射,其实是我自身先天神经发育的某种原因。

但当年自然是没有人懂得这个事情的,老师家长只知道我是出名的吃饭困难户,所以我个头小,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坐第一排,还时不时被押去班主任办公室监督吃饭,这个事情痛苦的要死。不是说因为在办公室吃饭丢人(这个我倒早就习惯了),而是因为看着老师吃学校食堂的饭实在是馋的不行(大概就跟看无间道里面曾志伟吃饭那种感觉),然后低头一看自己饭盒里的东西又想吐,就是那种一边馋一边恶心的感觉,这辈子大概不想再重复那种体验。

不过班主任大约是从这事里面看出了些许苗头,所以过了一年,她想出一个大胆的点子:但凡大考名次排在年级前 50% 的学生,可以不用吃学校供应商提供的午饭;她动用了自己的某种关系,可以在隔壁一所大专院校的食堂搞到饭票,符合资格的学生,可以用本来上交学校的餐费在隔壁那个食堂吃饭。价格其实是差不多的(略贵一些),但饭菜的质量差距那就不是略好一些可以形容的了。

这么一搞,激励效果不错,起码打那以后我都稳坐前半,可以不用吃难以下咽的饭了。而想出这个点子的班主任,因为成绩明显,后来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名师,只不过自然是不再在公办学校这个圈子混了。

而我后来也一路高歌猛进,考进了本地某所以红烧大排而闻名江湖的牛马高校,有幸跟一位头发不多的大 V 成了校友。

事后想起来,能用这种法子给学生解决吃饭问题,也真是够得罪人,也会担上不小个人风险的。我总以为,上海这种大都市,物质富足,人均 GDP 已经抵得上欧洲中流,二十多年以后下一代人的老师,肯定不再会需要用这种法子来激励学生好好读书了吧。

而时代总是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来对你竖起一个大大的中指。

知乎用户 杞人 发表

我 22 年春天在上海,没啥说的

知乎用户 伍猫缝纫厂殖入 发表

以前学校自己搞食堂,搞餐饮,也就是校长几人耍点,后来搞大集体采购,采购的权力集中起来,那就是当地上层的天龙人家族捞大了,或者当地顶尖的婆罗门家族

至于你说绿捷这个名称重要吗,他明天注销,过两天重新成立一个公司,还是他中标,合着姥爷家族换个名字,你就不认识了。

越南现在所有的问题你都得等 10 年,20 年后反腐,现在那就顺着吧,基本没见过有这种事情发生,立刻能撸下刑侦几个当地中高级官员的,反正都要等到 10~20 年以后反腐再说。

知乎用户 亦释​ 发表

上海全面放开外地人管理,外地人入驻之后,就已经和外地没有区别了,外地的那些隐藏的糟粕,上海都有

但因为全国地域黑的显微镜写轮眼都盯着上海,所以那些乱七八糟的糟粕就只会被无限放大

知乎用户 Mononoke​ 发表

金主爱为何能成为新星女将军?

知乎用户 阿牛 发表

因为呀这企业就是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公开投标并被全体家长学生师生和老百姓一直赞成通过的,必须是这家企业提供的伙食,那个一个顶呱呱的好,阿拉最爱吃了。

知乎用户 Iskander 发表

100 个人贪污一个亿,和 1 个人 “赚” 走一个亿,有区别么?

你好,有的,100 个校领导的这 100 万只能在国内流通,可能就 20% 跑出去了,这被 “赚” 走的一个亿,大概率变成美国 GreenFast 公司的资产而非绿捷公司

知乎用户 Emiya​ 发表

光明这种背后有人的都打不过他,只能说明他上头有人。

知乎用户 yebingxue 发表

等你的问题被删除了~你就知道为何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NxUg 发表

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

我以为和一些财政困难的小城市一样,给当地…. 资… 下属企业。难吃学生也就只能忍了

但居然是港资企业。那就比普通城市的当地 …. 资还要牛几个等级了。不然难道上海各区不想他们下属的 xxxx 企业中标吗?

以前孩子幼儿园疫情前吃得挺好,东西好吃。疫情后大厨被挖,食材品质也明显下降,但我还能忍

后来,上公立小学了…

这么说吧.. 我从来不做饭,没这个技能点。我自己吃外卖。有孩子后会给孩子瞎做。我买正常新鲜食材,随便给孩子一做,孩子都觉得超级好吃,比学校饭菜好吃 N 个等级…. 时时光盘

很多地方央厨配送的就是一坨 shi。食材本身不好,当然难吃了

另外。上海果然是上海,牛人也多。居然能把这事儿闹大

知乎用户 么于​ 发表

这餐食,正常卖十块钱就有利润了。剩下 8 块都是被瓜分的,就不知道是谁。

知乎用户 阿麦哥哥 发表

最近预制菜的,有几件事情要联系起来看才有意思。

随着老罗跟西贝的预制菜争论,马上就有新闻 “国家会加快出台预制菜的规定”。

我当时就好奇,这只是一个商界或者消费者的一个小小的争论,怎么还能够劳烦国家部门马上就响应、马上就赶着出台预制菜规定呢?

现在明白了。原来这个预制菜最大的去向,并不是这些普通的商贩、普通的餐饮。而是这种集中供餐的地方。特别是教育部门的这些中小学。

这才是真正容易引起普通人民反应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不过企业里的成年人嘛,都已经被驯成牛马了,吃些猪食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大家都对自己小孩会格外多一份关注。就像黑奴也不想自己的小孩继续做黑奴,如果牛马知道自己的小孩从小吃的也是牛马的食料,那肯定是怨气更大了。

所以这次罗贾的预制菜之争,表面上看是餐饮业和消费者之间。但实际上,这又一次引起了大众对于预制菜的关注和敏感度。

那些未雨绸缪的老爷们就会担心,自己小舅子那供着几十几百个学校和单位的预制菜公司,会不会也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还是放点烟雾弹,就说加快标准出台,以堵一下民众的口。

知乎用户 总被删答案 发表

餐饮业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我见过学校的(大中小都有),医院的,铁路的,机关食堂的

这个事情,对供应商来说就是生意,没有区别

他们很多还是要招标的,流程操作很正规的,但是你懂的,但只要是系统,监管基本就是失效的,就容易出问题

其他的倒还是其次

至于大家关心的安全问题,我接触多的西快,这个行当里食品安全的 t0 是麦当劳没有之一,当然安全不等于高级,还请自行分辨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这件事让我崩溃的是,我女儿认为绿捷做的比我好…… 我老公最喜欢的就是,在饭点对女儿说爸爸带你出去吃好吃的,然后被我拉回来。

知乎用户 刑部郎中沈家本 发表

因为集中采购本身就是反市场的。

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家长没有选择权,全部被教育局收走了。

评审专家又不吃这种餐,给个面子打个分就行了。至于谁中标,早就提前商量好了。

逢年过节,谁给局长送礼多,谁给专家的家属报销旅游费用,谁就能上位。

采购权集中,就是寻租的源头。

这时候就要拆解采购权,一般至少要保证 3 家单位中标,然后让中小学自行选择,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这种问题的出现。

至于学校负责人陪餐制,这就是糊弄鬼的,局长不吃,专家不吃,有个屁用。

知乎用户 看看新闻 发表

铁拳很厉害,要争取利益需要无数人让铁拳流血。不抗争还说风凉话的在废物中都是最没用的。

知乎用户 接班人 发表

少不了庚专员在后面推波助澜,绿捷不中标,庚专员怎么捞钱?

知乎用户 还行吧 发表

不是,第一天当中国人吗?都是外宾是吧?

没有为什么,也没人能去深究为什么?也没人做得到,就算做到了,结果也不是各位看到的那样。

知乎用户 开心做好人​ 发表

很多人不了解上海的学校情况 评论也只是在情绪宣泄,根本不解决问题。

上海学生午餐质量难以保证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天天吃盒饭。

但是造成这个原因的原因却非常多

1. 超级大城市 很多名义上的就近入学其实没那么近。超快的生活节奏导致学生不可能回家吃饭(家里没人烧,安全也不允许)

2. 上海的中小学校最近 15 年都是超负荷运转,学校年年被要求扩大招生,教室扩了 老师扩了 可是其他公用设施扩不了。一个学校经常两三千人,可是地方就那么点,建不了学生餐厅,也就不能提供现烧的餐食

3. 于是大多数中小学只能吃盒饭(其实不少学校教师也吃盒饭),盒饭 11 点开始吃,可是 9 点必然已经生产好,你说这饭菜能好吃么。然后以为很多菜肴两小时后就失去形状或油腻难吃,于是不大变形的炸物就越来越多。

其实不要把眼睛只盯着绿捷,只要盒饭模式不改,孩子们永远吃两小时以上的餐食 这就是个死结。

最近几年幼儿园小学人口下来了 先从下面做起 学校建师生餐厅 师生共同用餐 所有菜品现烧现做。这事儿能解决

知乎用户 锵锵 发表

权力集中化的一个表象,舆论一出,就拿基层干部顶包,永远伤及不了真正问题制造者。

知乎用户 朵龙珠 发表

西贝在北京和上海开的最多,光上海六十多家,别的城市没有几家,这些资本专门霍霍大城市的孩子。

知乎用户 Mamamia​ 发表

早上看那个股权穿透的帖子哪儿去了?秒删啊

会不会秒删我的?

知乎用户 Hiwolf 发表

上海老一辈还是挺刚的,,,,,,

知乎用户 且听风吟且徐行 发表

家有学生,不能叫外卖,家长不能送餐,或者送餐必须给出恰当的理由,学生不能带零食,但老师可以叫外卖。

知乎用户 艾夏 发表

毕竟五月天经调查没有假唱嘛

知乎用户 lin 发表

千里为官为什么?没有关系,它能中这么多吗?大家懂的

知乎用户 知知 发表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去魅吧

知乎用户 是吧 发表

就说几个场景,大家猜一下这些事情是发生在铜锣湾还是缅北:

1:必须交钱,必须吃

2:一般是按区域就学,住的都不远,那回家吃完再上学?-> 不行!

3:那家长去接回来吃个饭?-> 不行!

4:那就不回来了,家长中午送饭过去 -> 不行!

5:它们配送的饭必须吃完,不准剩!

6:吃的很垃圾,自己带点零食面包总行了吧 - > 不行!

7:打电话求助(投诉)多年 -> 无效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小学门口的小朋友拎着饭盒上学,就是为了把吃不下的带回来,之前不知道他们带饭盒干什么。学校不是有饭吃吗?问家长才知道)

知乎用户 Magnificent 发表

这种事情,背后没有权钱交易我是不信的。

既然是公开招标,那么供应商可以选,为什么还轮到学生吃臭虾子???

中国目前的国情,难道还造不出来干净卫生的饭菜吗???

知乎用户 城里冬瓜 ati 发表

西贝现在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上海市民要求学校给学生改吃西贝。

据说是 18 元一餐,上海每天卖 50 万份。毛利润总有 500 万吧?一年赚十几亿。

知乎用户 专找不痛快 发表

想想,你有啥好处先想到你的熟人还是你小区的保安

知乎用户 赖冠霖 发表

上海基本上是全国最乖的城市了。

知乎用户 wx6e572aa5fc360dad 发表

我们公司一年采购规模有个 100 多亿,有一个基本认知就是:

标品可以集采,有利于降本。比如材料、面板、标准化软件、办公用品等,而且要求必须市场占有率前五的厂家,约束好主要技术标准。

服务绝对不能集采,服务没有办法标准化,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只要是有服务集采,基本公司都默认就明白是领导的亲戚关系进来了。所以在关键的项目和强业务的事情上是绝不集采的。

知乎用户 快乐的爸爸 发表

上海嘛,不稀奇。这个地方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都不稀奇。

知乎用户 猫多多 发表

查一下直属兔子是哪一只?

谁招标的,是哪种兔子负责拍板的。

这里面肯定有钱权交易。

首先可以收集证据,家长联名诉讼高到最高法院。

不出意外这是一波大戏…. 背后的保护兔。

所以家长们要团结啊。为了孩子的饭菜,不要再吃那些过期蔬菜过去肉类的尸体。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定要团结。否则还会继续被垄断餐桌。让你吃西兰花死了好久的尸体。一点营养含量都没有。

知乎用户 电风扇吹头发 发表

羊圈里的羊能长出优质羊毛就够了,吃点过期饲料,不影响出栏质量就行了

知乎用户 户外狂魔兜妈​​ 发表

一个虾仁炒蛋引发的集体梦碎惨案!

原以为上海是天花板,没想到上海是地平线!

这几天在网上看各地网友发出来的午餐对线,颇有一种被人当头闷了一棒的感觉!

家长群里一直沸沸扬扬,全是讨论午餐的,在随申办上给学校食堂的食品溯源都溯麻了!

看到那些菜和肉都显示可以保存 180 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是替学校找补,我不是天然的信任学校,而是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所以强迫自己去信任学校。

可是溯源结果由不得我不信,连卷心菜这么耐储存的菜都能贮存 180 天,还有什么是新鲜的!

最终找了多方信息源,确认孩子们吃的就是冻菜和冻肉的时候,我崩塌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去学校参观了食堂,回来后给我分享了很多参观见闻,那天她们亲眼看着新鲜的蔬菜大米和肉都是在当天送来的,食堂当着她们的面过的称,入的台账,看起来训练有素,不像是临时演练。

她们说食堂工作人员分工很明确,权责也很清晰,后厨的卫生状况也很好,切菜的面板、切肉的面板都是分开的,抹布也是分开的,备餐区也干净整洁。

她们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从择菜到切菜再到切菜都有专人负责,肉丸都是工作人员现场用鲜肉剁的馅儿,一句话形容就是现择、现洗、现切、现炒!

家长们还留心观察了一下,整个食堂没有发现一台微波炉!

参观完以后,她们都放心了,我们也放心了,虽然孩子们偶尔也会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家长们都觉得大概是因为挑食吧,我家孩子确实有挑食的毛病,所以我也没多心。

参观的家长都不认为学校是造假的,因为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何况每周都有家长陪餐,去陪餐的人也都没有发现异样。

去年忘了几月份开始,大概是下半学期,学校开始让我们选 AB 餐,两个餐的大荤不一样,其他几个菜是一样的。

当时很多人都为这个制度叫好,说至少可以知道孩子们每天吃的是什么了,也可以给他们多一个选择避开自己不喜欢的菜,现在想来,有可能选 AB 餐就意味着食堂陨落的开始。

虽然我们的供应商不是绿捷,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吃的一样是冻肉和冻菜,只不过是食堂现炒的而已!

一想到孩子们每天都吃这些,心就止不住的疼和愤怒,我们总在大骂那些人丧尽天良,什么财都发,可一切责任真的全在美方吗?

是谁让他们中的标,又是谁后续做的监管,这时候都完美隐形了吗?

每次出了事,一到追责的时候,责任全在个人头上,不是临时工不懂操作,就是个别人一时糊涂犯错,从来没有任何人为此引咎辞职,从来没有。

如果每次出了事情都只处理某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永远也不会进步。

今天是上海,明天又会是哪里呢?

知乎用户 宝木书 发表

这几年经济吃紧,都开始搞产业通吃了。没钱了,分上海,分有盈余的省市。

上海,自己护不了自己盘了。

知乎用户 李四​ 发表

这有啥

三年前人还能再上海饿肚子呢

知乎用户 马马虎虎的 MJ​ 发表

升官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大领导当然要为更多人民服务。为了提高领导服务人民群众的效率,就来就有了集采

知乎用户 鱼生 发表

你以为这种生意是一般人能做的?

知乎用户 怂刎 发表

我 100 个不明白,为什么我这里的上面也要推中央厨房…… 一个在农村建设的中央厨房,然后供应市区和周边乡镇的学校,从中央厨房到学校的车程很多在半小时以上,还打算用快餐盒…… 然后新建的个别学校没有食堂,距离超过半小时………

我绝对不明白市里面为什么这么推广…………

如果车程在十分钟以内的,可以节约成本共用食堂…… 但太远了会不会就是为了形式而形式……

口味你说会好吗?

如果真这样,那么为什么市政府餐厅不用快餐盒?不用一个小时外的中央厨房做的快餐呢?????快餐盒?塑化剂???儿童……

知乎用户 第四个号 发表

前不久有一件事,某民企动员会上,新希望的哪位可是给安排到了 c 位的

知乎用户 沈配 发表

来源微博

https://weibo.com/1642326133/5211938525282630

知乎用户 山苑 发表

镀金的令页导总得有个贴心的好朋友!

知乎用户 高纯度劳动人民 发表

上面是好的,只是下面执行坏了 看来上下出生都很多嘛

知乎用户 天凉好个秋​ 发表

做投标的,投标前都不知道能不能中标,那基本就没可能中标了,即使抢标成功,人家也有办法让你做不下去。串标围边虽然查的严,但是只要仔细点,整个流程合规,基本不会出问题。定标后又被查出问题,大概率也不是标书流程有问题,是领导进去了顺藤摸瓜查出来的

知乎用户 海上孤鶩 发表

以前上海的领导不是上海人是因为爷爷不是上海人,现在上海的领导不是上海人是因为不是上海人。

知乎用户 直钩钓鱼​ 发表

在 下 陆 给学生喂 “猪饲料” 事件爆发之后就说了,

校园集体食物出问题事件会陆续发生,

直接河蟹了,

真不是说那种预言家,而是把部分企业分析了。

最后结论就是哪怕食物中毒死人,你们都不可能有一个结果。

原因和谐了,

当时还有人喷我。

什么时候学习一下澳门,当时不记得哪个学校集体食物中毒,赔了一大笔钱。

最近关于校园饭堂配餐问题,

还有什么预制菜不预制菜标准,这个更加搞笑,

一开始我们以为预制菜是 3-15 天保质期的那种,

现在是按照霉菌罐头保存标准去做。

接下来世界末日还是末日求生末日屯粮?

知乎用户 小太阳 发表

这个就得问问在安吉疗养的老陈了。

没错,那个上海人民(仅限内环)爱戴的好官,不仅给老百姓发钱,还给中学生强制送餐。解放了当年很多双职工的时间精力,大家都叫好,即使吃的真的很一般。但是小孩子会说什么呢?能让大人叫好就行。于是十几年了菜品都这样。现在这群家长就是当年那帮学生。

至于为什么能占据这么多学校。那我能怎么说?你看绿婕做远郊生意吗?松江金山仅有一两家可能用绿婕,大部分都自己烧或者有本地餐饮品牌,最有名的金山博海,那是上海石化的食堂市场化后跟金山农业合作社一起搞得。

这些地方有个特点,跟市区人出身的领导不对付,而且农业自成体系。市区说白了,政治格局除了中央派来的,其余的都是当年租界时期留下的老钱。这些人在疫情当中吃的啥样,他们旗下的餐饮公司给我们市民吃的啥样?难道你们还觉得是外地领导的问题?这问题肇始之人就是 cly。别忘了,cly 对市民好的前提,是对老钱好。不然他不可能被支持到这个岗位上的。很多人觉得上海人管上海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真的太天真了,cly 在一样会给老钱辩护。

知乎用户 John 发表

牛马们有饲料吃就不错了,还敢挑剔饲料的口味?

知乎用户 沉默寡言黄少天 发表

作为一个 80 后同时零几年家里也给某学校供货蔬菜,表示那时学校食堂基本都是单独承包,食堂不好吃但也不难吃普普通通的饭菜,但食品安全绝没什么大问题,且价格绝对比外面快餐便宜;04 年读大专好吃且便宜,一月 500-800 生活费。后来慢慢的集体承包由送餐公司送餐,这绝不是因为安全和卫生,而是大佬看上这比买卖了,集体送餐大佬更方便圈钱而已。

这两年看到一些短视频,一些采访大学生的生活费惊呆了,不可否认有些学生是乱花钱但在学校吃一月最少 1500-2000 还是被吓住了。后来了解了一下一些学校食堂价格,这生活费好像也合理。

没记错 04 年那会早餐粉面包子这些 2 块上下、午晚餐 2.5-3 快,当然这是食堂价格。对比现在大学食堂物价看来是涨的有点快。当年也可能大专是不能和正经大学比 笑死

知乎用户 cosplay 发表

这个事情你可以和很多其它事情串联起来。

比如刘 XX,以下全部都是公开新闻报道:“刘 XX,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51 年 9 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刘 XX 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步和成长的民企企业家代表,入选 “改革开放先锋人物”,所创立的新希望集团连续 16 年位列中国企业 500 强前茅。集团在全球共有 600 余家分子公司,年销售收入超 1300 亿人民币。2008 年获称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影响中国经济 30 人。2018 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 40 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018 年 12 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

“刘 XX 同志社会责任感强,对公益事业贡献突出。1994 年 4 月,他联合 9 位民营企业家一起向海内外企业家发出倡议,开启了中国 “光彩事业”。短短 6 个月后,全国第一家光彩事业工厂——西昌希望饲料厂建成投产,为封闭的大凉山带去了现代农业的火种。24 年来,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促进会的领导下,超 6 千家民营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建成投产 6 万余个光彩工厂,以 “义利兼顾、以义为先” 的原则,探索出联合多方力量,以产业项目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路子。”

关于这个光彩事业,可是有大文章大学问,大家可以搜搜刘汉,可以搜搜天诺慈善基金会。

知乎用户 涨停去库存 发表

中国每一个朝代高官商人都认为 害别人,害不了自己子孙。

而这些高官商人 能高过古代历代的皇帝么?

现在古代的皇帝的后人 还是皇帝??

害人终害己。

轮回下,你就是未来你的子孙。受着 当初自己作的恶

知乎用户 hanxj​ 发表

支持把这事搞大,批倒斗倒绿捷

知乎用户 韦祎 发表

生育率疑似还是有点高了

知乎用户 剧毒白 T 发表

全是预制菜的萨莉亚,为什么不被骂?

当初我在回答西贝的时候,末尾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只要对方干净卫生,味道在线,吃了不闹肚子,就行了。

知乎用户 松鼠姐姐 发表

校长的小舅子也没想到

有一天会在全网被缅怀

知乎用户 山上 发表

为何不能呢?

它中标不中标, 跟你跟学生有任何关系吗? 当年百日无害杀了多少人? 你能追究他们责任吗?

“我杀死你, 和你无关”

知乎用户 手握明月摘星辰 发表

上海这些东西还不如给承包给商家,什么大米先生之流。。。唉,真是越长大这个 gj 就越烂

知乎用户 孙仲谋 发表

上海早就不是以前的上海了 所谓的上岸不过是另一个牢笼 再等几十年 可能还不如别的新一线城市

知乎用户 张安然 发表

就跟疫情期间上海有能力拿到通行证的保供企业一样,背后的 PY 交易反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一样,

但是,上海应该是全国率先给中小学生提供预制菜的城市吧。。

这玩意儿给小孩子吃,真的是良心被狗吃了。

知乎用户 大谜毛 发表

以前我小学是自己带米,带菜,然后时候食堂负责大锅蒸。菜呢自家做的卫生又放心

中学食堂就是私人承包,价格不贵,味道也不错,还可以去食堂找老板小炒只是价格贵一点。菜呢都是新鲜出炉不存在预制菜,只是可能卫生方面看起来不好看。

小学 6 年,中学 6 年,都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有,但是我没听说过。

知乎用户 强制改名用户在此 发表

之前在药品集采的问题里面也说过了,招标的反馈链条一定要短、要及时,才能发挥招标的作用。学校食堂和药品的招标面临同一个困境:缺乏有效迅速的反馈。

医院对外提供医疗服务,药最终是病人吃;学校对外提供教育服务,食堂最终是学生吃。病人缺乏医疗常识,学生也缺乏反馈渠道,反馈速度是比较慢的,难以修正招标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招标的服务、设备、方案、软件最好是自用,购买安装调试完成之后由自家员工使用和维护,这样如果出现问题或者质量不好当时就可以内部反馈,而不是绕学生——学生家长——学校外部反馈这么一大圈。

而且员工的意见对于招标策略和结果的影响也比较强,不会出现领导或者中标方轻飘飘一句带过无事发生的情况,毕竟如果让员工继续使用维护,员工真会掀桌子。

知乎用户 张钇 发表

倒爷城,蜜汁自信。

牛逼的时候,说自己牛逼,文明窗口。

搓的时候,说因为还是发展中国家一部分,所以搓。

有个东西叫全球变暖,吹逼吹大了,水淹过去,那一点点资产可就归零咯,连丁都爱不起了

知乎用户 敌疲我打 发表

看到本问题下某个回答,实在忍不住笑,只能说基本盘太稳了。还搁这虚空幻想侵略者要怎么着怎么着。。。侵略者是自己家的饭比你孩子的学生餐还难吃,所以要来侵略你,目的是抢这份泔水猪食学生餐?或者,我来做个假设,如果这所谓的侵略者能保证给孩子们提供优质健康学生餐,那我们该不该主动投了侵略者

知乎用户 Lily 说房道法​ 发表

这种问题必须顶上去啊,

触角再怎么长也不能搞孩子!

否则这个民族就完了!!

知乎用户 谪仙醉月 发表

能别住校就别住校,尤其是中小学,办走读,自己工作忙,可以把家里老人请过来专门做饭。

知乎用户 爱学 发表

只能说明上海为中小学食堂餐饮服务项目的公司太少了。

竞争少,压力小,重视低。

徐州也有为党政机关、中小学配餐的公司。

国企相对舍得投入对设备的更新,由好七水饺发展成配餐公司的也注重环境卫生。也有几家虽然落后一点但也有服务单位,不至于全面出局。

配餐公司有竞争时就不会贪图利而不舍得抓生产、卫生。

经营配餐公司比经营餐厅更稳定。因为餐费是预交的,食客人数固定,只要把服务做好,无挑战性。

知乎用户 无忧无虑 发表

这都不用猜,无非又一个张核子罢了

知乎用户 暂时不想设置名字​ 发表

欧耶,不生小孩又多了一个理由。

知乎用户 劈波斩浪​ 发表

经济下行期,捞钱的行径连演都不演一下了

知乎用户 猫鱼青菜 发表

我查到的信息,不保证真实性:

绿捷背后是厚生投资,厚生投资是新希望集团和日本三井。

就是那个侵华时臭名昭著的三井。

知乎用户 时光微醺 发表

我们全区中小学食堂大宗食材招投标,下学期起由区教育局统一进行了。

知乎用户 元张夏西 发表

學校食堂只能用非營利機構來運營

就像公務員食堂一樣

找盈利機構來運營 能多省一分錢 人家都會裝到自己兜裏的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这些孩子的父母,自己都无所谓,我又不是这些孩子的父母,更不关我事了。

知乎用户 宇宙边缘的大土豆​ 发表

再说一个「好心办坏事」的措施吧

为了防止教师占学生便宜,财务制度严格执行学生、教师餐费分开

同一家供应商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吃的是不一样的

只有教师轮流陪餐制度

知乎用户 木子就是姓李 发表

一个外资控股的企业,管着那么多中小学,,,

锅在老美,美国人,真 TMD 的坏啊,四处渗透,迫害下一代,,,

毕竟,总不能是天龙人,跑国外开个公司再转手干这事吧,,

老美,真 TMD 坏啊,,,

知乎用户 hiskoa 发表

因为上海人没有血性,属于被阉割的。要是有四川人一半的硬气,江油人的十分之一,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知乎用户 卢公子 发表

食品监管真的要加强,不然就算换几十家也没用

知乎用户 Noodles 发表

这个老板真是商业天才

知乎用户 普通电商人​ 发表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餐饮管理企业,成立于 2014 年 9 月 9 日,前身为 1999 年创立的上海绿捷快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葛均锋,实际控制人为香港公司 Green Express Foods Limited。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一、业务范围与规模

  1. 核心业务:公司以校园团餐为核心,覆盖全市 16 个区的 600 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量超过 60 万份。业务还涉及餐饮管理、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建筑材料销售等,并拥有食品生产、餐饮服务、职业中介活动等许可资质。
  2. 供应链能力:自建有低温冷库、中央厨房及全程温控冷链物流车队,宣称配备 GPS 导航系统,可实现从食材采购到配送的全链条管理。2024 年参保员工达 1567 人,较 2016 年增长近一倍。

二、行业地位与资质

  1. 荣誉资质:曾获 “上海市名牌企业”“上海市著名商标”“中国团餐百强企业”“全国商业质量奖” 等称号,其 “绿捷食品” 品牌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营养餐领域代表品牌。
  2. 政策支持:疫情期间被列为上海市保障物资供应商及方舱医院食品保供企业。

三、资本背景与关联企业

  1. 股权结构:唯一股东为香港 Green Express Foods Limited,该公司董事包括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王航(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张天笠等,形成复杂的离岸架构。
  2. 高管关联:董事长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总经理葛均锋在多家食品企业任职,包括威海味岛食品(生产油炸虾饼等)、多乐之日(韩国 CJ 集团旗下烘焙品牌)等。公司与新希望集团存在深度资本与业务联动,例如通过内部采购消化养殖业务产能。

四、争议事件与风险

  1. 食品安全问题
  • 2025 年 9 月,上海多所学校反映其供应的虾仁炒蛋存在发臭、有沙问题,部分学生出现不适,涉事菜品被紧急撤换,上海市教委已介入调查,相关留样及原料送检。
  • 此前曾被曝使用保质期长达 540 天的冷冻牛羊肉及 720 天的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1. 司法与经营风险
  • 天眼查显示,公司涉及 59 条司法案件,37 份裁判文书,案由多为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
  • 2022-2024 年间,近 20 家子公司(如上海行璐、瀛捷诚等)集中注销,原因未明。
  1. 市场质疑:尽管长期被家长投诉 “油炸食品过多”“口味差”,但公司 2025 年 8 月仍中标 70 家上海学校餐饮项目,引发对招投标公正性的争议。

五、最新动态

截至 2025 年 9 月,上海市教委已启动对 “臭虾事件” 的全面调查,要求企业加强监管并深刻反思。同时,公众对其供应链透明度、子公司注销及资本关联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新希望集团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农牧行业的核心企业,两者存在母子公司关系,但业务范围和定位有所差异。以下从历史沿革、业务布局、财务表现、行业地位及近期动态等方面进行详细梳理:

一、集团架构与历史渊源

  1. 新希望集团
    由刘永好先生于 1982 年创立,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农牧企业集团之一。集团业务涵盖农牧食品、化工资源、地产基建、金融投资四大板块,拥有新希望六和(000876.SZ)、新希望乳业(002946.SZ)等多家上市公司。2025 年,集团首次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位列第 418 位,总资产超 2000 亿元。
  2.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集团旗下最大实体产业板块,前身为 1998 年上市的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与山东六和集团战略重组,2011 年更名为现称,成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上市公司。截至 2025 年,公司控股子公司 600 余家,员工 4 万余人,业务覆盖全球 15 个国家。

二、业务聚焦与市场地位

  1. 新希望集团
  • 农牧食品:通过新希望六和布局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同时拥有新希望乳业、千喜鹤肉类等品牌。

  • 化工资源:控股河北宝硕(600155.SH)、成都华融化工等企业,产品涵盖 PVC、纯碱等。

  • 金融投资:参股中国民生银行(最大股东)、兴业国际信托等,持有新希望财务公司牌照。

  • 地产基建:新希望置业在全国 20 余城开发项目,成都大商汇等商业综合体为代表。

  1. 新希望六和
  • 核心业务:饲料生产(全球第二)、生猪养殖(中国上市猪企第三)、白羽肉禽全产业链。2024 年饲料销量 2596 万吨,生猪出栏 1652.49 万头,屠宰家禽 10 亿只。

  • 技术优势:自主研发 “芯希望”10K 猪芯片,AI 估重精度达 98%,数字化养殖模式入选行业标杆。

  • 海外布局:在越南、菲律宾、埃及等国建有 50 余家工厂,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超 15%。

三、财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1. 新希望六和财务数据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44.17 亿元,净利润 2.02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养殖成本降至 13.6 元 / 公斤。

  • 2024 年全年:营收 1030.62 亿元,饲料销量全球第二,生猪出栏量行业第三,带动农户增收 32.2 亿元。

  • 资本市场:6 家机构预测 2025 年净利润 11.13 亿元,同比增长 134.91%,显示市场对其养殖效率提升的信心。

  1. 战略调整
  • 组织变革:2018 年启动 “区域片联” 向“业务 BU”转型,2025 年刘永好退出董事会,刘畅全面接任董事长。

  • 技术驱动:投资 300 万千瓦零碳能源项目,与德国大众合作减排,推动生物固碳技术应用。

  • 产业协同: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联结 4000 余户养殖户,2024 年线上生猪交易占比超 80%。

四、关联企业与争议事件

  1. 绿捷实业关联
    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涉校园配餐安全事件)的实控方为香港 Green Express Foods,其董事王航(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均为新希望集团核心高管。绿捷 2025 年 9 月因 “臭虾事件” 被上海市教委调查,其供应链与新希望存在深度联动。
  2. 资本运作争议
    新希望六和通过复杂离岸架构(如开曼公司 KGF)进行海外投资,刘畅、王航等人在多家关联企业交叉任职,引发对资本透明度的质疑。此外,2023 年白羽肉禽业务向中牧集团转让 51% 股权,被解读为聚焦生猪主业的战略收缩。

五、行业影响与社会责任

  1. 政策响应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承担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的肉类供应,并在 2022 年上海疫情期间保供 2500 吨肉类。
  2. 乡村振兴
    “十万绿色新农民培训计划” 累计培训 8.4 万人次,2024 年通过放养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30 亿元。
  3. 可持续发展
    2024 年节粮 140 万吨,中水还田 1718 万吨,粪肥利用 13 万吨,推动 “三全四化” 数字化转型降低碳排放。

总结

新希望集团以农牧为根基,通过多元化布局构建了庞大的产业生态;新希望六和作为核心子公司,在饲料、养殖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但需应对周期性波动和供应链管理挑战。两者的关联企业绿捷实业事件暴露了资本扩张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问题,未来如何在规模增长与风险管控间找到最优解,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命题。

招投标问题,比较敏感,最好对此不讨论。

知乎用户 哈里法克斯的海 发表

这可是上海,标杆城市,怎么也这样了

知乎用户 余于 发表

我以前一直喷山东人奴性重 软骨头

我现在郑重道歉

上海人才是被规训的最彻底的

小孩都吃这种东西了 20 年屁都没敢放

知乎用户 赛博用尸 发表

是等额选举吗

知乎用户 破除迷信蔡小姐 发表

怎么说呢,不管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只要在上海呆了五年以上的都能明白吧。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本回答完全正确绝对真理

说一句顶一百万亿亿亿亿亿亿亿句

楼上 214 个回答完全错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都是来搞笑的


首先要搞清楚

主要目的是故意让上海的中小学生吃不好故意把最重要的午餐弄砸,顺便再挣点钱

还是主要目的是挣点钱,所以把上海中小学弄得吃不好

搞清楚了这个

才能摸到门

知乎用户 奕大川 发表

地方婆罗门占领上海。

知乎用户 p-forest 发表

加油吧,江苏十几年前初中小学吃的不咋样,考到好的高中饭菜质量好不少

知乎用户 风起于青萍之末​ 发表

应该至少有 3 家供应商供应餐食,学生可以每周选择下一周吃哪一家的。

知乎用户 闪耀的金币 发表

如何让自己受到更小的伤害?我是没勇气做出头鸟

知乎用户 张芸 发表

去给天龙人磕一个 求求他们别搞孩子了 孩子大了以后还要给你们缴税呢

知乎用户 注销了 发表

郭蝻和母狗,当然只配吃这些。 要是在欧美 日韩早被群众给打砸了。

我武德充沛,奈何只有孤身一人。不想被校长教育成为魅黑的反抗吧。 我不要做郭蝻,那个穆斯林老板在嘲笑汉人。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这还要问?在中国没关系做什么生意,呵呵。

知乎用户 PineappleBoy 发表

你说的很好

可问题就是其他餐饮没兴趣也不愿意参加这种学校餐饮招标项目

最好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出门找餐饮 前提就是一切自我负责。。。

你自己去找好的社会餐饮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大米先生 老乡鸡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做学校餐饮服务这一块 你自己想想为什么。。。

知乎用户 Return HN 发表

不是说一线城市都讲法治,讲公平吗?

这事放到河南早上热搜被喷成狗了

知乎用户 NIO 倒闭了嘛 发表

我反正看着一堆人吹上海好好好的时候,我就觉得蛮搞笑的。

上海几个明面捞钱的套路,车位车牌和停车费,这些钱流向哪里了,除了交钱外跟这种钱还有啥关系。

我发现我没关系,我就跑路了。

学校食堂这一块一直都是肥差,江西出得了事,上海也包一样会出。

毕竟当年有的小区饿肚子,有的小区顿顿海鲜的,这批人无论是权力还是道德水平,都不存在不对学校食堂下手的可能性。

知乎用户 康师傅 发表

三只小鹿死灰复燃,经历过疫情的各种会牛蛇神,出现什么都不奇怪。

知乎用户 电影里的石榴​ 发表

金融严监管啊,不容易整出人命的,你们还不信

知乎用户 王心零 发表

“爷爷爷爷,我想要这个”

知乎用户 人间有你还值得 发表

天龙人们直接不屑于顾,你们能奈我何。

知乎用户 ZZXXXX 发表

西贝在北京有 59 家,这个还算可以理解,

因为西贝总部就是在北京,也是在北京发展起来的,

但是上海这么小的地方,居然是全国最多店数的,

西贝吸引客人的重要核心方式就是吸引小孩,然后小孩带动家长

看好多人说西贝的口味很差,

可见上海小孩的口味 是口味很差的预制菜口味

西北贾国龙的网络运营团队 在逃避真正核心问题
西贝的问题不仅仅是预制菜
核心问题是 价格高 口味差 份量少
当然
某些东北人 长期喜欢在网络上嘲笑南方菜的 价格高份量少
西贝算是一个例外 作为北方菜,依然做到了 价格高份量少
-
-
罗流氓吼了一嗓子 “皇帝没有穿衣服”,
皇帝:马蛋的,瞅你这能耐样!就你长了眼睛!
-
-
贾国龙,罗永浩
伪君子,真小人。
狗咬狗
……
我从来没有去西贝吃过,
第一次看到西贝,是好些年前,在电梯广告里,
有一个人拿着一把麦子,满脸假装忠厚的虚伪,皮笑肉不笑的在摆广告表情,每一个毛孔都在表里不一的骗人。
于是,我就决定不会去这个餐厅吃饭,而且,我也一直劝说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不去这个餐厅吃饭。
所以,
所以,我对于这个餐厅的价格和口味,一直都不了解,无法评价这个餐厅的性价比和口味口感。

看看齐平日里的表情,这才是其真正的本质。↓

知乎用户 平平无奇 发表

说白就是权力越来越向上集中,出了问题基本领导也不好管、也不爱管。

属实是大家一起躺平了。

知乎用户 枭枭 发表

曾经盛传一线城市不靠关系,只是因为层次太低接触不到而已。

知乎用户 红猪公爵 发表

上海教育局,呵呵

老师以前暑假旅游,这两年都减少了。订最垃圾的旅行社套餐,收最高的费用 2500 报 7000 (财政报销)

买最垃圾的电脑,收最高的费用。 3000 报 9000

这个餐饮我不知道,但是我懂你教育局啊,洗钱马甲竞标而已

知乎用户 feng 发表

还嘲笑当初日本食堂不

知乎用户 孜然韭菜 发表

是给西贝挡枪的吗?这个点才曝光出来

知乎用户 刘继芬 发表

因为利益,在其他地方,都有类似的事情。

知乎用户 piggy 发表

不言而喻

知乎用户 kkkkkxxxxx 发表

呵呵,看看这个问题什么时候消失

知乎用户 Smith John​ 发表

生育率还是太高了

知乎用户 绵羊与稻草人 发表

真是应了那个谁说的,我知道你们收入很高,但没想到你们吃得那么差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知乎用户 PTx1070​ 发表

你说呢?

知乎用户 若非雨 发表

学校食堂应该取消

知乎用户 嘱上 发表

还得是大城市,小城市哪能捅这么大的娄子。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以上播客节目由豆包 AI 根据本文内容智能生成 疫情之前我对中国的发展水平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以整个国家来论,中国肯定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单以区域来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实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上海更是相当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水 …

指鼠为鸭?你不服气?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181个 01 古代人认为,最坏的时代就是指鹿为马。 但到了今天,情况已经来到了令人发中指的程度:指鼠为鸭。 近期,江西一高校的学生发图曝光,说在好像在饭菜中吃出了“老鼠头”。 学校的贴吧各种学生反馈,说08年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