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小学生每天让背诵《笠翁对韵》,是对孩子精神的一种摧残吗?

by , at 10 October 2022, tags : 孩子 背诵 摧残 家长 启蒙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要学的太多​ 发表

二年级不小了,我教孩子背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大概是从幼儿园起。

首先是由我天天哼哼,然后她好奇跟着模仿哼哼,然后她又好奇想知道这些孤立的词为啥要串起来,以及串起来是啥意思。

这时候基本就上钩了。

个人理解,作诗,最重要的就是用景物,也就是用模糊的画面感来表达情感。

所以对于作诗学前班性质的笠翁对韵来说,用画面辅助理解和记忆是非常好的方法。

我教娃,就是拿一个白板,给她画,然后讲里面的逻辑关系。

先描述什么是云雨雪风晚照晴空。然后再解释为什么云和雨一起,为什么雪要对风,为什么晚照就说明是有晴空。

这种基于自然景物的逻辑,是诗歌美感中的重要部分。因为这种逻辑的架构表述,会使人产生画面感。这是语言表现性的一个重要阶段。

而这些,小孩子是能模糊理解的。

由于娃小,所以在内容上,我只介绍涉及天地花鸟这些符合她理解维度的内容。

像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这类的就自动略过了,因为即便讲了也记不太住。

所以按此原因,由于笠翁对韵里用典要多出不少,个人建议,小朋友学还是从声律启蒙入手好一些。

——————

同时由于韵调的音律性,我时不常还会弹个调,有吉他拨吉他,有琴撩琴,有笛子撸笛子,然后套上词唱着玩。

这个真的十分魔性,经常你起个头,然后她就开始唱一段了。偶尔没乐器时,还强制你进行阿卡佩拉及伴舞 (耻辱の舞姿) 等。

常用调型就比如赵照老师的那首:

分享赵照的单曲《声律启蒙》: http://music.163.com/song/31654492/?userid=120791833 (来自 @网易云音乐)

综上,想让孩子学习,最好选对方法,尤其是别怕工夫慢。

虽然工夫慢,不一定能出细活儿。但赶时间一通猛操作,那注定就是家长跟孩子的相互糊弄,过不多些日子,一准儿就忘的干干净净了。

尤其是家长不懂的领域,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千万千万别猛干。操作过猛了,那还真就是对孩子的精神摧残了。

一点儿小经验。

@知乎亲子

——————

附赠本年度,鄙人辣眼日记型沙雕诗。

一瓶红星换一首命名权,欲购从速

知乎用户 鸦栖 发表

我朋友的女儿就在背诵这本书,而她女儿,今年才 5 岁,还在上幼儿园,所以,摧不摧残这种问题,还在于做父母的如何看待,跟孩子的年龄没有关系。

小学生学语文,不就是需要背背背吗,语文课本里的超过一半的文章都是需要背诵部分段落或者全文的,特别是部编版教材出来以后,需要背诵的部分就更多了。

背诵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式啊。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那怎样把别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那就是来自于背诵,背诵得好,知道了别人的文章怎样描写一朵花开,一滴雨落,人生得意时是一日看尽长安花,还是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是酒未到,先成泪。装满了,才倒得出来,先有输入,才有输出。

我高考的时候语文接近满分,一直是我当年语文老师的骄傲。什么语法段落解析之类的,不存在的,都是来自于满满的语感。小学时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背诵,然后唐诗宋词,诗经,高中时代每一篇文言文,反反复复背诵。也许有人会说,太枯燥了,然而我并不觉得,一开始背诵可能不理解意思,但是反反复复背诵,慢慢的就理解了,还原作者写作的场景,去代入理解作者写作时候的心里活动,或是放电影一样的看故事,用上帝视角看古人,非常有意思。

多多背诵,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很好,这对于其他学科也是有帮助的。

总之,家长要考虑好,孩子不吃学习的苦,那就要吃别的苦。当然啦,家境很好的就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板栗小米粥 发表

说个答非所问的。

当爸爸妈妈不赞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时候,孩子会很敏感地感受到,并天然地认同父母的态度。

所以,如果是老师要求每天背诵,也就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那么就想办法帮助孩子完成吧!比如找到相应的朗诵音频(或者让小家伙自己录制),反复听,也会有助于记忆呢。

如果老是完成不了,孩子会有挫败感,感受到压力,从这个角度讲,倒也真可以说是一种摧残了。

知乎用户 苏小蛇 Arrogance​ 发表

是摧残。以下是我儿子 (今年幼升小)惨遭我摧残的完整记录 (目前刚好一屏)

然后是我自我摧残的记录:

在此向大家隆重推荐艾宾浩斯复习笔记这款软件 (无盈利良心硬广),绝对是居家旅行,自我摧残,必备良 app。

知乎用户 若容若朴​ 发表

一群文人的文字游戏而已,搞成这么样子,是家长的错还是作者的错?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我只打算一个韵律之中挑几个代表性的小句子让娃背着玩得了。

你要知道,写这东西的人,都是饱经诗书的知识分子,里面的用辞用典,不是一个小孩子能明白的。

所以我建议,背这玩意,小孩子就别背所谓 “人文类” 的句子了。

直接背个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OK!

什么 “三尺剑”“六钧弓” 就没必要在孩子不懂什么叫古代的 “尺”“剑”“钧”“弓” 之前,让孩子死记硬背这玩意。

我在让孩子背《千字文》的时候,压根没想让他明白里面的意思,也没有强行让他每天背诵。就这么说吧,他六岁,他千字文就算是背了五百字了,他现在一句话也背不下来,我也压根不在乎。

为什么呢?因为《千字文》我就是让他锻炼机械记忆力的,并没拿 “背下来《千字文》” 当成什么认知传统文化的目的。

他就算忘了,也是被埋藏在他记忆深处的。等到他上了小学,学了更多的名实关系认知,学了更多的生活常识,学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再回头背一遍《千字文》,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透彻之感。更重要的是,如果他能记得起曾经小时背下来的这个东西,初中开始的古代汉语辨析都能顺利掌握。

所以,现在你让孩子背这么个东西,你得想明白目的是什么,你的企图是什么,是打算让他一直记住永远不忘?还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背这玩意爱上文人的文字游戏? 还是为了以后学语文能学明白?还是像我一样仅仅是为了让他练练机械记忆力?

当然了,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男孩子爱上文学也挺好,如果我儿子和我一样不爱文学,也无所谓。所以文学作品对于他来说,可以成为命题内容,不必成为人生精华去咀嚼一辈子。

精神世界里有很多知识可供他享受,有些人享受文学,有些人享受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想通这一点,二年级小学生背诵《笠翁对韵》到底是出于孩子的本心还是家长的好心?就显而易见了!

知乎用户 暴躁的猴子 发表

是,太摧残孩子了,那东西有什么用啊?用的到吗?古诗,古文,都别学了,有什么意义?全都是摧残。写什么作文?做什么阅读?谁工作了还做阅读写作文啊?还有写字,有什么意义?写的过打印机吗?都是摧残,语文学科取消算了。

学数学有什么用?买个菜切块豆腐需要鸡兔同笼吗?都是摧残,什么二元一次方程,什么几何,有什么用?都是摧残,算的过计算器吗?数学学科取消算了。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有个什么用?弄个破镜子玩反光,天天就知道玩,还用电,还弄化学的什么酸呀碱呀,伤害孩子健康知不知道?都是摧残,还有那个什么生物,还讲什么生殖系统,搞什么黄色这是?取消取消,全部取消。

上什么学呀,都是摧残,应该把健康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学校就是打孩子、骂孩子,收红包,强奸女生,校园欺凌,老师就是一帮蛀虫,还有两个假期,都应该拉出去突突了,学校就该用白磷弹夷为平地。

上什么学?快乐不好吗?

知乎用户 哆啦 A 梦大口袋 发表

小朋友学习一些经典国学我觉得蛮好的呀,不是为了显摆,不是非得把意思搞懂,而是单纯感受那种韵律之美,不也挺好?

我家孩子还在幼儿园就开始读这个,我们也并没有给讲意思,孩子自己还吵着要读,觉得朗朗上口,起个头人家自己就给顺下去了,说就像唱歌一样。

我觉得这说明孩子能感受到那种语言的律动了,知道汉语是种非常优美的语言了,这就足够了。

而且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虽然尚待完善,但机械记忆能力却是非常强大的,记住这些不懂的文字绝对没问题。题主说的 “背得困难”,我认为更多问题可能是在调取记忆的过程中。

本尼迪 · 科特凯里在《如何学习》这本书中对大脑的记忆机制有过论证,认为任何记忆都有两个能力:储存能力和调取能力

储存能力永远不会减弱,我们的大脑生物基础足够支持我们记住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一切时间空间的细节。

但为什么我们没有人敢说自己记得任何事情呢?不是储存问题,而是调取不出来。

调取能力就像身体的肌肉一样,也遵循 “先损耗,后增长” 的原则。

孩子今天背了几句诗,一转头发现忘了。这时候你不要着急上火,而是帮着孩子一点点回忆,帮助他完成一次调取记忆的过程。看似他自己什么也没记住,但是他调取的能力在这次回忆的过程中得到了加强。比如说他第一次背下来五分钟就忘了,但下次他至少得过一天才会忘记。

简言之,一旦储存的信息被调取过一次,那么下次再次彻底丧失调取这个信息地能力,就要花上更久的时间

除了通过间隔重复增加调取频次,还可以通过增加调取线索来加大调取成功的概率。

惯性思维里我们都认为,在固定的学习场所安稳地学习才是好的。但是《如何学习》这本书结合了大量实验研究后,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书中认为,你学习的环境越丰富,那么触发你调取成功的刺激点越多,你就越容易调取出信息。

如果题主每次都是在一个地方你念一句、孩子念一句,那么可以尝试着增加一些学习时的元素。比如不必让孩子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一板一眼地念书,而是可以让他随着句子自己想象配上什么动作,或者找一些音频视频让孩子感受,甚至在孩子最容易卡壳的那一句,制造点噪音,比如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

因为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串彼此联结的小灯泡,你想点亮 A 点的灯泡,未必一步到位。但是没事啊,你突然想起了 C 点 D 点甚至更远一点的 X 点,然后,记忆的网络就会像燎原的星火一样,被点亮的越来越多,直到那盏你最需要的灯被点亮——也就意味着你成功调取出了所需要的信息。

别想的太复杂,可能只是你当时的一个喷嚏,窗外汽车的一声鸣笛,都可以成为调取信息地线索。

再说说理解含义这件事情,我们并没有从一开始就逐句讲解到底什么意思。随着年龄增长,我家孩子自己开始对里面的语句赋予解释,有的挺对,有的根本不靠谱,全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

但我也没把这种歪曲的理解当作多么严重的问题,成长是需要考虑时间这个重要变量的,以为几岁大的孩子理解错了什么就会影响一辈子,然后如临大敌般严阵以待,我觉得大可不必。毕竟人都是动态发展的嘛。

我家娃四岁多的一年冬天,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她突然说了句 “风吹雪落”,我夸她用词很是工整。孩子紧接着说 “因为我知道雪对风呀。”

夏天走到一个池塘边,看着满池荷叶,突然飞来一只蜻蜓,孩子自己就在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们虽然愿意让孩子多接触这些美好的古文,但是也真没做到多么经常引导孩子在这方面精进。我也没觉得我家孩子就是多么文采斐然。举这些例子就是想说,很多东西就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你以为没有结果,进而觉得做什么事情没用时,殊不知小种子可能已经在什么地方开始生根发芽了。

还是那句话,影响我们的从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同样的东西摆在眼前,你觉得是个宝贝,那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态去享受它;你觉得是个糟粕,那自然会内心排斥,每分每秒都是煎熬了。

同理,你觉得《笠翁对韵》是对精神的摧残,那估计就很难不被摧残了。

知乎用户 新月​ 发表

不是摧残。

语文老师可能偏爱这些经典诗词,觉得孩子们学习一下有利无弊,试着背诵 可以提高一下孩子的韵感和记忆力。

我小学时语文老师也经常让我们背诵初中才会学到的诗词,当时觉得不难,因为诗词都很押韵,比一般课文容易记忆。后来初中真正学到这些诗词时,我已经能倒背如流,学习起来也更容易。

我们成年人理解的困难 ,可能是生僻字,长篇大论,在小学生眼里不一样,他们学习新课程也是一半的字都不认识,所以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新课程一样。

我儿子现在三年级,二年级时背诵的古诗词和课文都不少,相比老师讲解过的课文,诗词他反而更容易背诵。现在也一样,因为经常练习,他背诵能力有明显提升。

诗词是我们汉语的精粹,不说小学生,大人读一读,背一背也是很有好处的。

知乎用户 毒菇水水​ 发表

这道题我又会了。

是不是摧残要看家长如何看待。

人教版一年级教材就有一课叫对韵歌,我们在一年级上学期也就是刚上学不久,就作为课外补充内容背诵一部分《笠翁对韵》了,不过老师把太难认太拗口的部分删减了。

当时娃爹看了孩子的学习内容后可高兴了,因为有好多带有历史典故的句子,娃爹觉得好涨知识啊,然后就闹着让我买一本带有讲解的笠翁对韵书,我当时也觉得不理解,因为在我眼里必背古诗里很多诗句也有典故,一样可以教孩子,可是娃爹只说了一句,他不背我背还不行吗。

行行行,买买买。

于是每天娃爹都是乐呵呵的带着孩子背笠翁对韵,给孩子讲一讲典故,晚上睡觉也用手机播放朗诵和讲解的音频。

但是娃一点兴趣也没有。

现实就是这么。。。呃,和预料的也差不多。

所以后面的时间就是娃爹津津有味的读完了《笠翁对韵》,并且时常背诵。而娃只是把老师要求的部分背熟了。

班级里大部分孩子连老师要求的部分都没背。当然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家长把这当成不必要的摧残,或者认为背诵这种东西对孩子来说没有意义,这都是完全可以的。

但我是怎么认为的呢。最简单一点就是背诵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必备能力,即使今天不背笠翁对韵,明天也需要背古诗,未来也需要背诵某课的全文或者段落。所以老师既然布置了,就去完成,不要觉得给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因为未来他会面对很多更重的负担。从小就让孩子不怕背诵并且能很快完成,这以后要省多少力气啊。当然在这过程中如果孩子愿意了解语句背后的典故就更好了。

知乎用户 饺饺育儿 发表

每天用笠翁对韵当催眠曲,一个月以后,孩子滚瓜烂熟,不需要单独背

知乎用户 陈相濡 Jessica​ 发表

其实没有必要背《笠翁对韵》,熟读就好,达到你说上他就能对下就可以了,这个即使背好了也是训练语感,如果为了学习和应试,不如去被校内必背对古诗文和文言文?

哪怕背世说新语,论语,北冥有鱼那些效果都比笠翁对韵好

学习对于未满 18 岁的孩子来说,在那个当下,本质都是摧残精神,可是 18 岁以后,该后悔的该感激的,只能到时候在说了

知乎用户 踏花追月 发表

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我觉得是摧残,不是书的内容的原因,纯粹是孩子不感兴趣,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对孩子来说就是摧残,你不爱运动,我强迫你天天跑十公里,你说是不是摧残?

但是我想说,如果家长把孩子引入门了,对孩子来说不是摧残。

声律启蒙,孩子幼儿园时我就买了,当时我也兴致勃勃,立下计划,一年之内和孩子背的滚瓜烂熟,很可惜,孩子背了几篇我挑选的就不愿意了,死活不愿意,我一看,就放弃了,书闲置了几年,现在孩子一年级了,他们刚学了笠翁对韵中节选的部分,回家立马翻出以前的声律启蒙,说,我决定我要把这个背下来,一个月,没人逼没人催,他自己背到五微了,今天他说要和我大比拼,然后我发现他是真记住了,自己一口气从一东背到了五微。

很多人说背了没用,孩子也不理解,有更多的更好的经典去学习背诵,我想说在孩子幼儿园时期,他就背了几篇,但是有一次,我们去公园玩儿,刚下了一场雨,很多花瓣被打落在地上,孩子和我说诶,这不是千树落花红么,还有一次春天,我们在河边散步,杨柳依依,春风袅袅,燕子忙着筑巢,孩子站在河边,看了一会儿,说妈妈,这不就是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吗,所以孩子并不傻,他们也会欣赏美也会共鸣,当然,书中很多历史典故,孩子现阶段理解起来的确费劲,但是大人自己要做好功夫,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历史故事,自己做好功课,讲给孩子听,孩子哪怕不能理解,但是也会知道,哦,这儿是这么一回事。

我觉得这个更考验的是家长如何去带孩子入门,我们家的背诵时,我也跟着背的,时不时和我来个大比拼,也因为这个,他背的兴致勃勃,里面的典故我都是自己先看一遍做到自己胸中有数,他有时会问我这是啥意思,我就立马给他讲讲。

我的计划是第一遍背的滚瓜烂熟(方法包括大比拼,选句子填空,给句子住拼音等,尽量听说读写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免得太枯燥),第二遍就是带他细读,看注释,理解典故以及词句意思,说实话,我觉得能把声律启蒙真正搞透,对以后写作和古文阅读也是很有帮助的,要知道高中毕业,我们学的古文并不是晦涩难懂的,很多古文字词典故都是一通百通的。

对了,我们背这个并不影响日常其它阅读和兴趣,他基本是起床就打开倾听者听几遍,放学了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儿的路上边听边跟着读几遍,晚上睡觉前看看书,基本就会背了,第二天再来一遍基本就熟了,而且现在一二年级基本没有家庭作业,大把时间可以背,至于那些中小学必背古诗词,我没想让他现在就背,现在背了以后上学背啥。如果是不喜欢背的,为了完成任务,一天到晚背这个,耽误了玩儿耽误了其他阅读耽误了其他兴趣,我觉得就没必要背了,的确得不偿失。

孩子上小学后,学烂七八糟的打油诗挺快,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不写作业是好汉,老师来了怎么办,提着砍刀和他干…… 我觉得整天让脑子记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还不如背背声律启蒙。

看看他这次自己能坚持多久,我不会逼他背不会当任务来天天提醒他,但是我会给他做好后勤保障

知乎用户 小鱼 发表

语文老师嘛,当然希望孩子都有点古文素养,不是什么都说要早吗?这样培养下来,总会有被滋润的养分在。

如果孩子背起来很困难,那家长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巧记?结合一下实际,出外散步什么的,看见大自然也可以用用。毕竟知识要应用于生活,孩子才能内化。

如果实在孩子不能接受,那就允许孩子在这方面的短板,放低要求,大人要求不高了,孩子也就没压力了。

知乎用户 silence​ 发表

记得有一次看《大长今》,那时候的朝鲜学堂里,一群 7、8 岁的孩子在高声朗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是自我国华夏传过去的《千字文》。

而今天同龄的孩子们在学什么呢?《小蝌蚪找妈妈》、《我在北极种太阳》等等,一下子有点感概。很显然,今天孩子们的启蒙书,普遍低幼化,我们优秀璀璨的传统文化,却被邻国视为珍宝,在邻国孩子们的小小心田中生根发芽。

所以,二年级小学生腰背《笠翁对韵》吗?要!太需要了。

不要像我们 85 后,直到今天才开始读《千字文》、《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才意识到这些国学启蒙的珍贵。

因为,在我们这几代人的少儿书本和课外读物中,都没有这些书目。

不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在亡羊补牢,也为时未晚。《笠翁对韵》这本书建议小朋友和大朋友们都读读。

恰巧前两天写了这本书的书评,先贴在下方,供大家做个参考。


关于国学启蒙读物,你知道的有几本?

《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声律启蒙》等等,大概都是咱普罗大众叫得上名字的。

这几本的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辞赋功底深厚,韵律朗朗上口,蕴含深刻哲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

所以传承至今,经久不息。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也是一本启蒙书,它呢,也是词章大作,可以说是《声律启蒙》(清代学者车万育著)的姐妹篇,同样文采斐然,造诣不凡。

虽然是一本启蒙书,但,我强烈建议成年人都来读读。

它将让你重拾被遗忘的古老之美,摆脱俗事枷锁,获得内心的片刻宁静,与长久的精神滋养。
这本书就是《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作者李渔,自号 “笠翁”,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大学者、戏曲家和文学家。

笠翁一生著述颇丰,集中于戏剧、园林领域,代表作有《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十二楼》、《无声戏》等。

像北京 “半亩园”、婺州 “伊园”、南京 “芥子园”、杭州“层园” 等园林府邸,皆出自于笠翁的手笔,园子造设风韵清雅,自然古朴,不落俗套。

这本小书是笠翁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纯文学佳作。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按韵编写,共 30 个韵部,90 段文字

从单字对、双字对、四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韵律优美,朗朗上口。

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花木、鸟兽到人文、器物、历史典故,不一而足。

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不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在某瓣、某信读书中,不同版本的《笠翁对韵》好评度都名列前茅。

精妙词句,尽显词律之美

毫无疑问,《笠翁对韵》不光要读,更需细品,品它精妙的词句与优美韵律。

第一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第二段: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全篇词句如对联一般对仗工整,如诗一般韵律优美。

我们普通人,写上一段都实属不易,笠翁却洋洋洒洒,挥就了 90 段,每一段都是同样的结构、字数,集合了词采、韵律与用典。

所以,通读这本书,你不但能获得阅读的快感,还能学到很多新词句与历史典故。

这本小书统共不过万字,但是言有尽,意无穷,一个四字短语,就是一段历史,让你既读诗,也读史。
对于文字工作者,它也是一本宝藏读物。

丰富的词汇量、工整的对仗,能培养诗感,补充大量词汇,在熟读之后,还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无论是写诗、写歌、写对联、做文章,都将提供莫大帮助。

在本书中,笠翁也写了很多神来之笔。
比如:

“无山秀似巫山秀,何水清如河水清。”
“朝官朝朝朝,处土处处处。”
“假石山上栽真树,死水池中养活鱼。”
“烧火火烧烧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瞧,笠翁当真是赏玩文字的高手,亦是细腻入微的生活观察者!

山水、鱼虫、时节…… 一切景物皆可入句,还能将观察到的生活规律,总结出连珠妙语,实在是一个灵魂有趣的妙人!

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把这本小书放在案头,经常诵读之,你的文辞水平也一定会大有进益。

古老的诗意,治愈你的焦虑

笠翁一生交游广阔,喜欢游历名胜,故 “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

他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

将才情比作人心的山水,将山水比作天地的才情,多灵秀浪漫的比喻呀。

这份情趣也散落在这本小书里,俯拾即是。他笔下的风物、景致,都极尽风雅,才情与诗意涓涓流淌。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干。”

花街,香径,烟霞,堤柳,梅花,玉栏干,这些古朴的事物,仿佛从墨色深处走来,将我们带到旧时的茅店村舍、诗酒田园
或许阡陌间,草正盛豆苗稀;南山下,陶翁正在采菊;东篱边,一代才女正在浅斟慢饮;枫林深处的人家,正飘散着袅袅炊烟。

“风入袂,月盈怀。”
“花馥馥,草蓁蓁。”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
“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笠翁的诗意浪漫,在他描摹自然风光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处处透着意境之美
比如 “风声籁”,清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犹如天籁。

“月影筛”,月光透过花叶,在小溪上洒下一片斑驳,静谧而雅致。

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描绘出自然风物的景致,透过作者的观感,一切画面有了声、形、色、味,给人以美的联想。

也有寓情于景的笔法,一切景物皆有情。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这两句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明是柳媚花明,自己心情大好,却说莺声燕语是在笑;明明是秋风大作,内心悲戚,却说猿啼鹤唳是哀伤。

这些古老的画卷,虽然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在笠翁的笔下,一切都变得可观可感。
词句间流淌出的悠然闲适,如一汪清泉,涤净今人心头的污垢与尘埃,焦灼与浮躁也悄悄消弭在泛黄的诗情画意里。

这就是读这本小书的妙处,让人陶然忘机,获得片刻悠然闲适的慢时光。

历史典故,诗中读史

小书里也散落着大量的历史人物与历史典故,让我们随手就能打捞起散落在 5000 年历史长河中,那些熠熠闪光的故事,让人一窥先人风采、名流风骨。

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
蔺廉有隙,终为刎颈生死交。

这里有两个历史名典,两对至交好友。

一个是管仲和鲍叔牙“管鲍之交”,一个是廉颇和蔺相如的 “刎颈之交”,都是古代关于情比金坚的友情故事。

![](data:image/svg+xml;utf8,)

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
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

上一句讲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放羊,匈奴一直不肯放他回归大汉,说等羊生了小羊后才会放他。但狡猾的匈奴人给苏武放的都是公羊。

下一句说的是马生角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到秦国为质。秦国说若是马脑袋上长出犄角,就能放太子丹回燕国。丹听闻忍不住放声大哭,结果马儿被哭声感动,竟真的长出了犄角。

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
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又是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苏轼泛舟赤壁,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一个是韩愈因上书劝阻皇帝迎佛骨,被贬广东潮州,路经蓝田关,作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史事。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笠翁对韵》这一本便融合了诗、史、修辞学,具备多重意义。

对孩子来说,它能教识万物,教化德行,启蒙美感;对成年人来说,可以修心养性,重拾经典,提升文学修养。

开卷有益,推荐你读这一本。

知乎用户 洛克雅 发表

不一定。

家长让孩子背诵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是引导还是命令?

是鼓励还是批评?

是陪伴 TA 一起欣赏诵读?还是拿着戒尺监管督促?

现在小孩子背古文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以做成值得享受的美好过程,也可能做成对孩子的摧残。

看你怎么做了。

知乎用户 Miss Chen​​ 发表

摧不摧残,得先问你的孩子。取决于孩子的个人兴趣感受。请问家长问过孩子的感受吗?

如果是孩子排斥厌恶的却强迫孩子背诵,那就是摧残。如果孩子很喜欢,只有时意志不坚定想偷懒一下,那么可以鼓励引导,让孩子了解坚持的意义。

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因材施教,尊重孩子,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切勿迷信权威。

知乎用户 花燃山色​ 发表

孩子的状态要观察啊,是开心地背还是苦恼地背,还可以做游戏,

比如我让娃儿对对联,从 3 岁开始。孩子挺开心的,当然他一会儿不愿意就算了。不用强迫,慢慢来。

知乎用户 宫小乔 发表

只要不是《弟子规》,其他经典文集让孩子背都没问题。

知乎用户 古月悦涵 发表

儿子二年级时,有次在便利店买东西,收银员刚好看见他在拿着小学生必背的古诗 79 首;她说现在学校太坑了,她儿子也是二年级,老师也要求背,她儿子根本背不下来,太多太难了——她应该也觉得这是对孩子精神的一种摧残。

知乎用户 谁染 发表

我家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背,中班就会一些了。

然后就开始跟他玩对仗游戏… 上面那张图是 19 年 8 月的朋友圈,5 岁多的时候。

当时没有学拼音所以没深入,lz 孩子都二年级了,拼音也学了,用来玩不是很好吗?

过年还可以和娃一起分析春联什么的。

但是如果家长很排斥,多半父母也不爱好这个,勉为其难确实不快乐。

知乎用户 二木头 发表

挺好,培养文学美感和基础,比幼儿园让背狗屁不通的弟子规强多了

知乎用户 涂作 发表

我觉得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诶

笠翁对韵它不香吗?

韵压得这么好,读起来这么舒服的真的不多了。

启蒙大腿~

— — — — — — — — — — — — — — — — — — (独特的分割线)

中东韵(我不管我就要用新韵)

1. 东(古作 dung)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海树,海底的树,珊瑚。苍穹,天空)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霁,雨后初晴)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牛郎织女星在星河左右,参宿 xiu 三声和商宿在斗 dou 三声宿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朔,北方。三冬,孟冬 <阴历十月> 仲冬 <阴历十一月> 季冬 <阴历十二月> 合称,一个冬季)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烟楼,触及云雾的高楼。雪洞,雪地里挖的洞,或者是被雪封住的洞。月殿,天宫,差不多就是文人想出来的一种意象,神仙居住的地方,很有浪漫色彩。)

云叆叇,日曈朦。(叆叇,ai 四声 dai 四声)

腊屐对渔蓬。(腊屐,木屐涂腊油)

(屐 ji 一声)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流星划破天空飞速似剑,新月初生弯如弓。吐魄,刚刚生出的新月)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梅子雨,出自梅子黄时雨,贺铸的《青玉案》,)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红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2. 冬(dong)

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茸茸。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密集分割线)

不好意思偏题了。

其实小孩子总是要学一点什么的,与其背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更难懂的东西,倒还不如来些朗朗上口的、高效的声律启蒙

背起来真的很爽。而且没啥个人感情,囊括知识面也广。

还有哈,语感超级重要。

有的人随便扒拉几个字都有感觉。

有的人几千字流水账似的,看不下去。

其实这东西是潜移默化的,不知道自己进步了,但是确实往前走过。

不要怕嘛不要怕,慢慢来。

然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语文莫名其妙的好到爆炸。

毕竟笠翁对韵里文学常识很多的,况且真的很好很有意思。

所以昂,为了以后小朋友上语文课肆无忌惮地玩耍,下来还能次次高分。

笠翁对韵强推!

————————————————————————

最后一点点,不要死记硬背。

一遍一遍地读,默读或者静静地感受字和句。

要细细地想它们真实的意思。

一般两三遍就记住了。

就酱,加油,未来更难,早努力较轻松。

————————————————————————

2020 6 6 00:06

————————————————————————

emm,慢慢更一点把它翻译了,就当是学习了,纯手翻,有点错就不好意思了哈嘿嘿嘿。

2020 6 25 13:06

知乎用户 泓澈​ 发表

看孩子的喜好以及已有的学习任务。

就我个人感受,笠翁对韵的内容挺有意思的,朗朗上口,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我还挺愿意带着孩子念上几句的。

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如果已有的学习强度已经很大了,并且小朋友对这方面也确实是不感兴趣,那么真的会成为比较辛苦的任务,摧残谈不上,精神压力肯定是会有的。

如果这项学习任务是必须的,那么家长能做的是对孩子多引导,或者陪孩子一起读,每天几句,应该还是比较容易达成的,也许在过程中,就发现其中的韵律美了。

知乎用户 抓音课堂​ 发表

更多的是对汉语音的感悟,便于写出好的合辙押韵的好文章来。里面的思想性不多,过虑了。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功效。

知乎用户 积极心理学实践 发表

如果孩子喜欢,家长也喜欢,背这个时候父(母)慈子孝,那就是一种享受;

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不喜欢,背这个的时候鸡飞狗跳,那就是一种摧残。

以上。

知乎用户 莜葭 发表

阅读本身不是摧残,把阅读变成一种任务就是了。

让孩子读《笠翁对韵》的初衷是什么?假如是想让孩子感受古汉语的魅力并喜爱,那就按照孩子的阅读喜好和节奏走;假如你想让他读完再也不想看见听到,纯粹应付差事,就强迫他按你的节奏走。

是不是摧残,本质不在阅读的内容是什么,而在于做这件事的主体是谁,由谁说了算。

知乎用户 黑眼圈 发表

其实挺有意思的,建议你平时多放音频,多听,连背不是困难的事情

知乎用户 鹿十​ 发表

实话实说,不是王婆卖瓜。我语文到高考都一直不错从来不费心的原因,就是小学老师强制要求背诵课文。

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太大了。我初中可以读文言文版的《左传》、《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语文,可想而知背诵的作用。

知乎用户 居尔 发表

强扭的瓜不甜?有兴趣和没兴趣差别挺大的,理解力也是大脑发育的一部分,就跟写字一样,没到理解结构之美的时候,临摹一千遍也只是写个形,不能通其意,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而孩子成长是很快的,随时能颠覆自我,我们需要的是观察他,不时加一些引导和辅助,如果火候不到,不如暂缓,免得引起逆反,等发现某天他达到了那个点,就赶紧把柴添了把锅架上。

如果不是学校硬性要求的话,建议放缓,或者换一些形式,比如现在学校是要背古诗的,就算讲了意思,大部分孩子也是靠的死记硬背(所以我是不太理解低幼儿童背古诗这个行为),我则要求孩子为古诗配画,自己去百度资料背景参考图片,画风素材随意,给的时间比较宽松,跨度也很长,一首诗画几张也没关系。这样多多少少可以为理解古诗之美打点基础,不会仅仅只是交代任务了。

知乎用户 李妞妞 发表

不是,孩子没上学我就给他买了笠翁对韵,我俩经常一起读

如果能背诵下来就更好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背,你说上句她接下句,或者交换顺序,啊啊,真是美好!

知乎用户 无声时光 发表

《笠翁对韵》本身没有错,错在于 “背”,而且每天都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了,久而久之,孩子,家长都会受不了。

我拿我实际的经验例子来说。

我家也有一个马上六岁的宝宝,啥都不懂。但他五岁多的时候已经把《笠翁对韵》全背完了。我要给谁说这件事,绝对没人相信,会说我在炫耀和显摆。所以我从不给谁说。今天看到题主的问题,觉得说出来,也许能帮到你。

当初读的时候 ,一不为考试,二不为炫耀,就是为了养成每天都读书的习惯,能让上小学之前,多认识两字。所以每天都读一章,甚至一个星期十天半个月都在读这一章。读完任务就完了,不要你背诵。

最后结果,总是孩子自己说,这章我都背过了,还让我读。我才知道,原来他都背过了。就这样,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一本书背完了。

题主可以参考一下。也许会有帮助。

最后补充一下,孩子的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比如刚开始,记东西肯定慢,也许记住一个章节需要读好多天。但只要坚持,越到最后,记忆力越强,原来需要三天才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一天就能记住了。

记住的东西,要牢固,定期复习必须做到位。

最后 《笠翁对韵》是纸老虎,看起来那么厚,那么多。方法对了,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全背过的。加油!

知乎用户 蔡蔡 发表

孩子不喜欢吗?我们喜欢!有时候,老师的想法很好,执行过程你可以灵活把握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句得罪人的,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每天背卵用没有。

一长大就把儿时学的东西忘掉大半,一毕业就把上学要求背的课文、学的知识点丢到脑后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常态。兴趣与品格从来不是靠背诵养成的,否则只要背诵《小学生守则》就能把中国犯罪率降到零。

我在诗词协会认识一些 60、70 后诗人,他们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根本接触不到《笠翁对韵》这些玩意。都是长大后进城读大学或工作才开始研究写旧体诗的,他们一般都是买诗词格律这类工具书,不会背《笠翁对韵》的大有人在,因为里面的押韵规则从平时学的唐诗里也能总结出来,更别提还有专业工具书。

顺便说一下,《笠翁对韵》是明朝才有的,难道明朝以前中国人就不会写诗了?就体会不到中华文明之美了?

目前我们当中存在一种理解偏差,觉得小时候背了,以后某个阶段就会突然回想起来并激起兴趣——实际大部分人上是先有兴趣,再记起以前背过的,还有更多背过的知识因为不感兴趣而被忘干净了。

你要真想让孩子对中华文化感兴趣,不如把时间用在让他了解些自然科学和历史常识,只有他了解自然之美和历史的波澜壮阔,才会去选择记忆描绘那些事物的文学作品。

知乎用户 好困好困鸭​ 发表

不串起来背就不叫背了。

个人认为这些诗词就算直接死记硬背,也会在将来的某个阶段,比如初中,突然自己就明白了其中含义和妙处,无师自通。那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更是气质内涵的熏陶。

我觉得这是文化的种子。

如果您觉得是毒药,或者说实在是孩子不适合种这种子,那就不种。或许您的孩子更擅长其他领域。

知乎用户 南门美兮 发表

看了回答,大部分都说该背,背了有用,背肯定比不背好。但是要不要背,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

说背了有用的大多都是文科优秀的人吧,或者文科理科都优秀的人吧。他们不了解这世上有些人背诵极其困难。

对于某些孩子而言,他们会津津有味地解道奥数题,或者动手拆个玩具了解里面的构造,或者玩乐高玩编程,但是他们很难背书。

如果孩子不擅长背书,但是他有别的擅长的事,那让他做他擅长的事,是不是更高效?你让一只小鸟练习奔跑,还不如让他练习飞翔。

笠翁对韵不是学校必考的内容吧。如果学校必考的古诗,没办法,你不擅长也得背。不是课内必考的内容,你可以选择不背啊。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你花半个小时背笠翁对韵,还不如花半个小时阅读。

我不是很赞成那些非要孩子机械记忆大量背诵的教育理念。我会和孩子打诗词游戏,看诗词大会的书一起答题。我们也会一起背古诗。对于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孩子本身就会生出兴趣,背诵也不会困难。笠翁对韵也背过。上次寒假老师让背老子,晦涩难懂。背了没两天就忘,孩子不想背,我也就不强迫他。我觉得死记硬背,不如多读点古文。

知乎用户 岳宜​ 发表

背的很困难?以诵读的形式呢,或者歌曲形式。

个人觉得韵文很美,完全可以让孩子慢慢熏陶中习得。要是非常痛苦就再看吧。

知乎用户 希希 发表

笠翁对韵,朗朗上口,用词也很美,怎么还摧残精神了?孩子背着玩,能过遍脑子就不错了,还能到那么深的层面?我孩子背过,和千字文都背下来了,几年过去现在全忘了 ,能练练记忆力,积累点词语就不错了,别想那么多!孩子小慢慢来,小的时候背点东西,对于记忆力还是有帮助的,贵在坚持。现在孩子都吃不了苦,大人也不舍得孩子吃苦。大人和孩子一块背,吃完饭,你一句我一句,做游戏似的,别把气氛搞的苦大愁深的,背不出也别着急,别说孩子,慢慢来,你会看到效果的。

知乎用户 家庭教育辅导联盟 发表

这玩意是真没用

当然,更没用且有毒的是:弟子规。

知乎用户 何以解忧唯有躺平​ 发表

笠翁对韵难度不大,又有意境,二年级背诵没问题啊。但是背诵的时候大人态度要好,大人不好的态度对孩子才是摧残。

知乎用户 申文瑶 发表

估计是幼儿园时期没有养成诵读的习惯。不过也不要急,不一定硬性要求背下来,让孩子多读,读习惯了就好。但一定要养成天天读,不断反复重复,坚持下去,顶多一年就能熟读成诵了。这个要求看起来挺麻烦,但对训练孩子的背诵很有好处的。家长要注意方法,开始就两句两句的背,然后三句,然后再加。慢慢坚持,效果需要时间,但真的好处多多!孩子如果一时背诵困难,就是读,反复读,照三餐读,告诉孩子,没啥,多读几遍就行了。家长也要陪着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知乎用户 一点阳光 发表

我儿子五岁背的,每天上幼儿园的路上背半段,接回来的路上复习一下,两天背一整段。背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背得多了他的语感特别好,表达特别流畅。

知乎用户 介然有知 发表

我倒觉得背诵古典诗文是对孩子精神的滋养。我从三方面来说说原因:

一、人的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段是七八岁到二十七八岁,而这一时段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为主和理解记忆为主的两段,孩子小学阶段正是机械记忆最发达的时候,也就是说不需要过多的理解,孩子把所背的内容反复朗读几遍就可以背下来,只要适当复习,就能长久保持而且不假思索就可顺口而出。我记得自己小学阶段甚至初中背诵的很多古诗词,现在用到稍一回顾就能流畅背下来,而后来背诵的诗文就做不到了,常记常新,总忘。

所以在孩子正是记忆的鼎盛时期,让他(她)尽量多的积累古典文学的精髓,非常有利于孩子对母语的学习,也为孩子奠定深厚的文学底蕴。

二、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的探索发展,其中有很多合理的教育策略,也有很多精妙的启蒙读物。像《千字文》《三字经》《笠翁对韵》等,都是古代儿童入学初读的作品,不仅是孩子认字的教材,而且是认识世界学习做人的初级教材。

《笠翁对韵》就是学习写作诗词对联的教材,对仗、用韵的范例。作者李渔是个博学大儒,诗文大家。为了让人们学习诗词创作时有随手可查的资料,他编辑了这本书,书中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三、学习古典文学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找到适合孩子的办法,尽量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不要硬逼苦背。

《笠翁对韵》内容是很形象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并上下句互对,这样就成了好玩的游戏了。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翁。

像这一段,孩子背起来会很快,属于自然现象,可以在玩游戏之余,带孩子欣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的诸多景象,并讲解某些稍难理解的地方,比如赤日,苍穹,月白,雨霁,这些景象与孩子一起感受,美妙非凡。如牛女,参商,戍旅,朔雪,这些词语所表现的意义,就需要家长解释了,当做故事娓娓道来,也是很吸引孩子的。

知乎用户 诶呦喂肤浅又矫情 发表

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一大段文字背得很困难很正常,想想咱们背诵新概念英语的时候日复一日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孩子还小,不要强求,只要每天认真背诵,认真理解,坚持下去就已经很可贵了。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高的智商,很多评论说语感,我语文从小到大都名列前茅,偏偏背诵极差,这也不影响我的语感好,因为我喜欢语文,喜欢朗诵,我欣赏海子,钟情于老舍,但我背不得他们的文章全文,这不影响我的爱。

作为小学的孩子,对于语文,我觉得培养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持之以恒的阅读朗诵就已经是很值得鼓励的事情了,其他的无需强求,态度远比成果重要。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B3K38 发表

我就问你最后中考和高考考不考

自己去想吧

你们到底是什么教育?

应试教育不像应试教育

四不像

面子工程

家长自己要是喜欢

Okkkkk

潜移默化就行

不喜欢还逼孩子背

搞笑么呢

知乎用户 周幽​ 发表

不算,孩子刚生,正打算手绘《笠翁对韵》的物件和场景,画不出来的就找对应的漂亮图片,至于像 “三尺剑 六钧弓” 这种我更是要拿实物出来演示。

为啥?《笠翁对韵》的作者是李渔啊,大才子李渔啊,那韵律,那意境

识字、识物、美学思想培养,全齐了

要知道节奏感对于语言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笠翁对韵》念熟了写作文水平都比别人高出一截。

比起讲道理的《三字经》,基本没啥用的《百家姓》,《笠翁对韵》真的是很优秀的启蒙读物,《千字文》也很好。

你问我弟子规?那是什么垃圾。

知乎用户 孙圣 发表

何止啊,包括乘法口诀,数学公式,化学公式,物理公式等等都是摧残,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别学,别为难自己。自由最可贵!

知乎用户 Cain Leon​ 发表

挑几篇经典的读一读,背一背,可以满足家长和老师附庸风雅的欲望,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何乐而不为?

什么?你说全背下来?受不了,告辞

知乎用户 树色随山迥​ 发表

没事儿,等背到《孟子》、《道德经》的时候,你都不觉得二年级的《笠翁对韵》是摧残了。考试时候三年级以下是连线,四年级以上可是填空。

知乎用户 午饭 发表

很多人都说 “我觉得不是 “,怎么没人问问孩子的想法?孩子如果觉得是摧残,那十有八九就是。

也有很多人用自己或别人的例子来说明这东西很好。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这东西天然敏感,很容易就背下来了,就和有些人有绝对音感类似。有些孩子就是一背类似的东西就痛苦,怎么办,强硬要求?孩子会更痛苦。

《笠翁对韵》本身的价值,并不如唐宋诗词选。要培养语感、韵律美,直接背李白杜甫王维更好。

别人的经验,可以尝试,但别想着就能达到什么效果。让孩子学习的同时,尽量保证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这在今天特殊的一段时间,非常重要。

这玩意儿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如果孩子背诵困难,就极为占用时间,获取的收益却非常对不起占用的时间。有这点工夫,让孩子多接触别的、喜欢的、擅长的领域,更划得来。

知乎用户 小李那把刀 发表

觉得痛苦了就别干了。

没啥,不背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少点啥。

背的人也没见多点啥。

如果老师要求了,那就用台阶法,多激励一下,慢慢就有效果了。

知乎用户 雨晴 发表

我感觉开卷有益,有些东西咱们感觉是精神摧残,对孩子不一定是,而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读多背有利于语言能力提高。

知乎用户 画可印象在线少儿美术 发表

谢邀~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孩子如果能坚持背下来,对以后的古文背诵及理解肯定是有好处的。

大家都知道,对小年级段的孩子来说,语文中的诗词学起来比较费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通过老师的” 干讲 “,不容易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

但您知道吗?用画画来辅助理解和记忆是非常好的方法。

诗词歌赋是诗人所作,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传颂人间真善美~

而在我们画可印象的绘画课上,老师会将诗歌中的各种意象通过画笔来描绘出来。

例如有一节课是描绘大自然中的场景,老师引用到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并生动形象的描述了这个场景:

当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可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却传来阵阵蛙声,青蛙们正在进行演奏…… 围绕这个画面,孩子们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诗词中的美物和美景。

孩子对情景有了画面感,对拗口的古诗词自然也就有印象了。

知乎用户 菲儿妈​ 发表

我个人记东西有个体会,愿意记得东西多难都行,反复记忆总能记住。不愿意记的东西,心里总是抗拒的,记忆过程很痛苦。

孩子也是一样,培养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比方,听听网上小朋友诵读或者唱的笠翁对韵。把孩子每天记的内容上传语音,接受大家的关注。

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自己要明确记这个是有大有裨益的。在大语文当道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语文语感,让孩子受益终生。

知乎用户 米奇叔叔 发表

您的思维很清奇,是个理想主义者。看待问题要看它的阶段性,在目前阶段应试教育还是主流,偏才的个例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毕竟基数太小,人的思维体系的形成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基础知识的存量,然后把基础知识抽象化,谁能把基础知识抽象化的越具体,谁就站在金字塔顶端。饭要一口一口吃,当然也要看个人造化

知乎用户 z y 发表

题主可以试一下自己看一遍然后背出来要多久。建议题主仔细思考一下要求孩子熟背全文的出发点和目的,包括孩子的配合度。

我始终不理解这几年兴起的国学启蒙热怎么会演变成了背诗背古文 “运动”。在我看来背的时间省下来多读不好么,在读历史故事基础上反复读蒙学读物收获更多。光中华书局的基础蒙学读物就这些

更不要说后续初中高中要真感兴趣,可以读的有一大堆

知乎用户 苏平乐​ 发表

先问家长会背了没有,家长会背了,教着一起背,这勉强算个亲子活动。

家长不会背,硬逼着孩子背,二年级的大部分孩子硬背真是挺遭罪。

这本书我有买过,有图为证。

然后你看下注释:

里面的用典很多,孩子背会确实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丰富语感,但这个困难程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死记硬背真的精神受折磨。

如果大人懂得多,熏陶能到位,循序渐进,相信也是段佳话。

知乎用户 鑫三公子​ 发表

我孩子笠翁对韵从不到三岁就开始了呢~ 小朋友会觉得朗朗上口很好玩。

说实话二年级已经不小了呢~ 而且这种朗朗上口的东西对小朋友很有益处呢~

知乎用户 猫思愚 发表

应该一篇一篇朗读,这东西不应该朗朗上口吗? 笠翁对韵主要是为了教孩子读音的吧?虽然现在不是一个教法了。

硬割裂开,强背就没意思了。就好像一顺口溜,你断开念: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

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

……

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

……

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

……

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

……

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知乎用户 以实玛利 发表

不是摧残,笠翁对韵不仅是在做声律启蒙,还包含了不少典故和常识(古人的常识),这些都是有助于学生熟悉历史文化知识,增强语文、历史学习的。当然如果学生学习课内的古诗尚且比较吃力,那还是先把课内的学好。这个书的优先级可以往后面排。

知乎用户 凤舞冥华 发表

熟读就可以了,背诵可以算了

知乎用户 大若​ 发表

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家长和孩子做决定。

如果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那必须得背,因为考试会考到。

知乎用户 乐可 发表

是的。我本人特别不赞成这样做。

《笠翁对韵》这本书是非常经典的,值得孩子去读,但我不赞成孩子很小就去背诵,没有意义,还会造成孩子的厌烦心理。

我个人是这样做的,从孩子五岁时开始,每晚睡前都会给他读《笠翁对韵》,也在一些 app 上找一些声音优美并配上音乐的音频给孩子听。

每天都听,反复听,让孩子去体会我们汉语的韵律美。

听一段时间,你再拿书给他讲解,你会发现根本不用强迫背诵,他自己就能出口成章。

知乎用户 D 妈读诗​ 发表

如果是强制的,那算是摧残了。

因为强制的背诵追求什么呢?一字不差,追求完整和正确。

题主说了,孩子其实是可以每天背一两句的,但是连起来大段大段的背诵就有困难。

问题在于笠翁对韵是啥呢?是一本韵书,这里面固然有些美妙词句,并且能够对偶、押韵,但词义的关联性是比较弱的,也就是说,即便题主给孩子讲解了意思,由于上下句其实并不形成一个完整的语义环境,所以孩子还是连不上。

这能怪孩子吗?

其实这类韵书给孩子读读可以,如果孩子有兴趣大可以背一背,押韵嘛,背几句也不难,可能前后连不成一段,但这书本就是一句一句的对韵,也没有必要非连成一段。

从里面学点对偶的词句,对词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学点韵律的知识,和学拼音互为补充;学点典故知识,大语文嘛,增加点知识储备。

但强制背诵全文?这种私塾操作可以休矣。

知乎用户 coco 发表

我们五岁就开始听了,有时我给孩子读。朗朗上口,孩子很喜欢,这东西不能求快,一旦要求非的背下来,那就成了孩子的负担了,有了负面情绪,到最后就成了摧残。

知乎用户 HoHoHo 发表

笠翁对韵作为一个幼儿启蒙读物,哪怕孩子不识字,起码多练几遍之后也能把发音记下来了。这本书的内容朗朗上口,趣味性知识性具佳,不仅仅适合幼儿学习,也适合对文学有兴趣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学习。

擅长背书的人成绩向来都是同年龄段的佼佼者,而记忆力也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越来越强,所以要多加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觉得孩子背诵很困难,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没有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导致孩子也没有爱看书的习惯。你想一想,你们在孩子面前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有多长?我估计连半小时都没有把。

知乎用户 啃走苞谷 发表

我觉得不是

音韵觉识和汉字意识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发展

但是可以有更有趣的方式

记得小时候会跟光盘听儿歌,唱儿歌,童谣(这些大概是幼儿园的活动吧……)

通俗易懂

听着听着就会了

:P

知乎用户 zxpigpig 发表

从孩子上小班,我就给他读《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他很喜欢听,每天读一小篇。不要强迫他必须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你爱吃鸡腿,但是被别人逼着每天吃一个,会不会厌烦鸡腿呢?

知乎用户 感恩人 发表

是的

知乎用户 缪子 发表

当然需要背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呀,我儿子学校都没让背,但是我会引导他去接触一下

知乎用户 天外代购​ 发表

这种本来就是蒙学读本,个人感觉这种简单韵文作为孩子的识字读本越早越好,上口又优美,遇到三观不合的地方稍微纠正一下或者略过,我家小时候本来是想念千字文来着,奈何当时托的一个家庭式幼儿园,跟老师提了一嘴就开始带着背,也不教认字也不啥就是硬背,等我发现的时候都背了一个礼拜了…… 总之,如果娃肯背,背吧

知乎用户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发表

女儿 6 岁。今年 9 月就要入小学了。刚过完六一儿童节,声律启蒙已经几乎会背,偶尔卡壳或者背串的地方需要提醒。

说起这个声律启蒙,我们从来没背过,不过读而已,达到遍数自然成诵。

小孩子脑袋瓜子很灵的,不要让她背东西,多伤脑筋。最好的记忆来自于重复。像玩游戏一样的,一开始家长读一句她跟着,重复几次,她自己就可以读下来,重复几日,她自己搭积木的时候自己就在背其中几句。然后妈妈和孩子可以你一句我一句,走路啦,公交车上啦,都可以抽空练习。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因为自己愚昧无知加贪玩,没有更早一点让孩子在学前背下来更多经典。

更新,现在已经一年级寒假了,笠翁对韵已完成。

知乎用户 宝贝小金鱼​ 发表

看学校整体节奏吧。还要看家庭氛围。我们还没上幼儿园,但是每天缠着我背古诗,三字经,笠翁对韵,我觉得两岁宝宝不累么,但她乐在其中

知乎用户 张大大 发表

不拿成人的脑子比较,小孩子背书还是相对容易。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也更聪明。

知乎用户 zy Sariel 发表

这玩意儿挺好的呀,可以培养对中文的音韵的感觉。

还可以背背百家姓,这个实用。

知乎用户 仙山琼阁 发表

我孩子 6 岁,从去年 7 月开始背诵声律启蒙,一周 3 篇,他很喜欢,因为我会陪他一起读一起背,时常还会互相挑战一下,看谁记得牢,现在快一年了。小孩子的记忆力真的惊人,他现在还是倒背如流,而我差不多快忘完了。五一去附近山里玩,山野里绿树丛丛,莺啼燕绕,孩子随口说:春日院长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虽然他根本不懂,但还是挺欣慰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hU2rKG 发表

是,应该及早退学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知乎用户 璎珞​ 发表

不是吧 ,让小孩子背书只是锻炼他的记忆力。还是要让小孩子理解记忆。

知乎用户 九天揽月 发表

上学才是精神摧残,让你孩子辍学吧

知乎用户 我在山巅 发表

我孩子暑假作业有一项就是背这个,真的太多篇目了,一个假期背 20 篇,感觉背了几个寒暑假了,上卷才背完,下卷才背了几篇。他们班有同学也背不了,有的背了但有些吃力,我们家的 10 来分钟就能背下来,但是能储存多久就不知道了。我们《论语》背了一部分,《诗经》背了二十多首,唐诗一百多,宋词没有多少。我们从一年级入学前的暑假开始背,在此之前我们阅读了很多绘本识字量比较大,最开始没有掌握语感和节奏,背起来相对吃力,到现在背一首诗十来分钟。

我不鸡娃,就是按照正常的节奏,孩子学习不吃力,但也不拔尖,我本身也不是争强好胜的人,对孩子要求也不高。

知乎用户 月入杯中 发表

是的。

这其实是一本工具书,是为写诗准备的,上下缺少逻辑关系,且没有人文内核,背它就和背字典一样,既是对精神的摧残,也没有多少实际的作用,大部分内容学生根本无法灵活使用,少部分类似名言警句的,也远不如去背名言警句集,更遑论去背完整的古诗词了。

知乎用户 星光下的神族​ 发表

是摧残,但我说的是,单纯让孩子 “背诵”《笠翁对韵》是摧残。

《笠翁对韵》是不是好东西?

是,当然是。

但你就让他背,那和背电话号码区别也不是特别大。他不理解,不只是不理解意思,主要是不理解这东西他怎么就对了,怎么就非得这么对不能那么对。

《笠翁对韵》孩子需不需要记住,我认为是需要的,或者至少和《声律启蒙》你选一个吧。但是是让孩子背下来的嘛?显然不是。

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样的文本,他们都属于蒙学教材中培养孩子诗律的读本。可以帮助孩子体会中文的音韵美感。同时,这些文本当中所选择的事物,他们都属于诗词意象,每一种事物都有相应的意义或者典故。很多事物背后都有故事。在诵读这些对韵文本的时候,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每一个意象或者典故背后的故事,了解相对的两件事物为什么可以 “对”。而不仅仅是“翻译” 一下,然后强行记住两件事物的对应关系。家长把两个相对的内容背后的故事或者相对的原因(这里说原因并不是要理性分析,而是可以通过一起找找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去探索)说明白,一组一组的就简单了。

在诵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字两边的事物,他们就像对对联一样,平仄相对,意义相对(相关或者相反),是有规律可寻的。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家长说上联,孩子对下联,在互动游戏中反复复现。

当相对的概念在孩子脑海中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借助韵文的规律去段落背诵了。

在这类韵文编写的时候,他都有格式,先是单字对,然后多字对,然后句对。而且平仄交替出现,比如《声律启蒙》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而且同一段里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是抑扬顿挫有规律的起伏,所以是可以被编成歌的。可以伴着音乐唱着背,比直接背诵对小孩子来说高效的多。

对于对韵类的文本,日常的背诵过程就是家长和孩子相互对唱,反复对唱,就背下来了,而且也培养了韵律感了。就可以了。

这类文本没必要让孩子对着书背,他们也不承担识字作用。不是识字的好材料。

知乎用户 athran 发表

讲真,但凡那些写什么古风歌的人,能读一下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写出来的歌词都不至于拉垮成这个鬼样。

知乎用户 小牙读绘本 发表

这绝对不是精神上的摧残,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读《笠翁对韵》的好处

1. 学习对对子,比如说 “天对地” 中的一字对,“大陆对长空”两字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2. 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比如说 “牛女二星河河左右” 可以熟知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参商两曜斗西东”中的参商是二十八宿中的两宿,商即辰,也是心宿。心宿在东,参宿在西,古人常常把亲友久别重逢比喻成参商。

3. 学习典故,灵活作用。这里面有很多典故,比如说庄周梦蝶、吕望飞熊等等。

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知识了,深究还是挺有趣的

4. 学习修辞手法,诗句运用了许多绝妙的对仗,里面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新鲜有趣的语言表达法,如果能运用到写作当中会非常赞,即使现在二年级还不会熟练运用,那也可以积累,先熟知,等到高年级就会自然而然的输出了。

纯背诵肯定很枯燥,怎么办?

1. 亲子背诵,增加动力,相信很多家长不会背这篇韵文或是不了解,刚好借此机会学习一下。

2. 搜唱读版音乐来听,以歌唱的形式去背,增加乐趣。很多的国学经典都可以以唱读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上网去搜相关音频和动画。

3. 结合有趣的绘本来背诵,图文结合,增强理解。

4. 结合动画跳起来。

知乎用户 Carya​ 发表

题主作为家长,很有教育品味!《笠翁对韵》对培养语感是很好的,意思也不用太了解,本来就是短词组,没什么深刻含义。就像小时候背古诗,长大了自然就懂得含义了。

《弟子规》才是精神摧残,都是一些过时无用的道理,没有一点好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取决于兴趣,我孩子 5 岁就会背《笠翁对韵》的很长一段,现在 6 岁多了,还背过《报菜名》《玲珑塔》现在在学《读中国》,读了大概有一两天,每天也就几十分钟,已经背的七七八八了,这是她的兴趣,她最爱的事就是朗诵,去上口才班,去学这些,但是你让她去画画,去唱歌,去搭乐高,她不喜欢,她也无法投入,所以找到兴趣所在最重要。既然孩子兴趣不在这里,就没必要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

知乎用户 小说读者 发表

有更好的,为什么要背这个,不如背唐诗,找一些适合小孩理解,比如床前明月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4NL68 发表

上班还对工作的人是一种摧残呢。

知乎用户 粉笔头 发表

建议退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拜托所有觉得不应该背的家长,你们就让娃快快乐乐成长就好,不要在学业上给太大压力,严格遵守减负政策。

这样我们卷起来,竞争对手才少一些!

知乎用户 木子比白 发表

我儿子三岁 自己听玩具里面的笠翁对韵 自己就会背一些 没人强迫 我看他是很开心的

知乎用户 蘑菇爱上兔子​ 发表

国家那么大,学生那么多,你家小孩背不出,甚至觉得痛苦,觉得精神被摧残,是可以不背的,双减大环境下,老师一般也不会为难你。但是你家小孩,自然有别人家的孩子能背出来,话不好听,但是事实如此。

知乎用户 三俗​ 发表

我要是小时候背过千字文,也不至于初中看网络小说看到作者用天地玄黄排序就觉得这个作者好特么牛逼

知乎用户 亦云 发表

很好,比背诵唐诗好多了,类似于算术课里的乘法口诀。

知乎用户 叶浅羽 发表

为啥,二年级,才开始背?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好,比弟子规强百倍

知乎用户 求太阳​ 发表

我站声律启蒙

知乎用户 肉肉 发表

我家才三个多月的时候就经常给他读声律启蒙

知乎用户 唼喋鼍 发表

二年级?

我家是幼儿园中班开始学的。每天学半个小时左右,我念一句,女儿念一句。

除了潜移默化地感受声律之美,还可以就一些典故发散开来讲故事。比如 “梅可望,橘堪怀”,不比那些绘本的教育意义差。

当然,我也是选读,会挑出一些生僻的不学。

退一步想,至少是一项亲子活动吧。

如果只是让孩子背,你在旁边玩手机,那就没意思了。

知乎用户 JOKER 发表

奶头乐不摧残,赶快让孩子刷抖音看段子去吧

知乎用户 理存 发表

可以让孩子看这本书作者的另一本大作

知乎用户 伴伊赏花开 发表

以后你孩子做的事有困难的多了,怎么,都是摧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念念就行了。念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喜欢的句子自然会自己背下来。你非要把一件享受美的事情变成背诵这样的硬性任务,实在是因小失大。

知乎用户 木易 发表

看见了,来答一波吧。

孩子上一年级开始读笠翁对韵。妈耶!孩子一读,我发现我接触这个太晚了。

有了笠翁对韵,我就是下一个 “对穿肠”!

写对联,写唐诗,写文章。

鸡声茅月店,驿旅客逢梅子雨。这都什么神仙句子!

要求孩子会背?哪个老师这么变态?

不是一天一检查吗?或者两天一检查?先帮孩子糊弄过老师就行。

关键是让孩子对这本书不感到恐惧,不是噩梦。

然后嘛,孩子终有一天会明白,这个《笠翁对韵》实在是太有用啦!感谢语文老师!感谢我的好妈妈,好爸爸!

知乎用户 pioneer4828 发表

咱也背过,现在只记得天对地雨对风了,个人感觉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家里两个女儿,学校有专门的诵读时间和诵读本,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其实背起来也很快,有领读员,大家跟着一起读可能有感觉些吧。领读员是从学生里选拔的,有一定的要求,孩子们觉得很光荣就都特别积极的背诵,有感情的朗读,希望能选上领读员,意思她其实也不是完全能理解,但我觉得这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种对精神的摧残。。。

知乎用户 福哥 发表

只要是读书识都是摧残,小孩天性就是玩。看看哪些"神童",那个不是"神童"背后不努力。小孩不背诵,成人以后一事无成,才是最大的摧残。

知乎用户 L 爽小歪​ 发表

是,太难了,我照着读都读不出来

知乎用户 落花时节又逢君 发表

干啥不摧残啊?

除了吃喝玩乐,其他需要耗费能量的学习都是摧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被这个不用理解意思的啊。。。。

要说是精神摧残更谈不上。

知乎用户 EdMi 发表

你应该问 应试教育下的强迫式教学对孩子的精神是一种摧残吗?

背诵这篇文章只是应试教育中的一环,以后三年级,四年级还会有类似的文章,更长强度更大,中国的教育像是下楼,欧美教育更像是上楼,上了大学就放羊了,除了一些国内的顶级学校。

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就接受它,怨天尤人没有好结果

知乎用户 贪嗔痴 发表

不知題主是否被摧殘過?

如果換成背外國佬的英語,作何感想?

知乎用户 笑笑​ 发表

大宝四岁多的样子,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和大宝背声律启蒙,小朋友记忆力很好,现在一年多没背了,我都忘记了她还记得,哈哈,后来是因为我自己没坚持下去,现在考虑应该带着她一起背,不晓得自己能坚持多久。所以摧不摧残看小朋友是否愿意背,我带着大宝一起背,她也并不反感,这就算不上摧残吧。

知乎用户 奈何桥畔孟小婆​ 发表

我家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背了

知乎用户 Loren 发表

一个汪先生说过 我粗略说说:

首先 做事做人立根为本

那么 小学语文的基础在哪

不必问谁 自然是字词句

不必问谁 自然是熟读成诵

该按照什么思路引导孩子小学生

1、以学校为基础,学校教什么,家长就在此基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舍之间,不假手于人

2、以孩子为基础,家长喜欢不喜欢真的不重要,越小的孩子这个道理越明显,多问问孩子觉得怎么样,再 “循序渐进”

3、以家庭为基础,小学教育以寓教于乐为上策,家长若能准备一个学习游戏,看见的将是 “其乐融融”

end

知乎用户 kay 发表

不要背笠翁对韵,直接背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更严谨科学。另外建议家长,借这本书好好了解一下声律启蒙里面的典故。

知乎用户 知秋​ 发表

诵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七遍以上,一般就可以熟读成诵了,当然这是说孩子,成人这方面远不如孩子。

笠翁对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在每天诵读的时候可以找到母语特有的美感,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诵读吧!

知乎用户 噢噢 发表

问题就是这样,为什么

你要考他吗? 什么时候考? 以什么目的为前提的考?

如果是学校要求,那就没有为什么

如果是你要求,你总得找个理由吧

提升文化水平,为了你好,这种是小孩最不懂的东西。他为什么要读这个没有意义的诗呢

知乎用户 Windy 发表

背诵必须从小练习,就算学习理科,未来会遇到大段意义不明的定理,学习工科,大票说不清为什么的经验公式,背诵能力弱学啥都学不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没背过笠翁对韵,但是我们初中的语文老师初一一上来让我们背声律启蒙。我们班独一份,自此就连着班主任在年级出名了。每周一个小篇子,谁背不下来谁就抄。班里很少人背下来,当时我是基本每周都背下来了,但是到后面也越背越烦。最后就背不下来了。我现在三年没看声律启蒙了,你要现在再让我回忆,我顶多记得那么一两句。

跟您孩子差不多大的时候,一个暑假我爷爷让我抄词,每个两遍,当时真是抄的我声泪俱下。

所以这还得看您孩子是否有兴趣,要是没兴趣您就把它当一读物,睡前起来看两分钟,背那么一小段。毕竟这玩意上学他也不考,顶多是当一文学积累,所以也不用要求那么严格,有个印象就行,循序渐进。

知乎用户 Hqymuse​ 发表

要注意方法,不要强制背诵,就算一时背诵了,也会很快忘记!记住,每天让孩子大声朗读一定的遍数,并录音,要求不能有错字、跳字、漏字、反复。读个三五天,再读新的内容。孩子为了快点完成任务,会读的飞快,当读的又快又准确,自然背熟了!

知乎用户 ballet 玄 发表

我女儿是幼儿园大班开启背诵之路的,《笠翁对韵》上下两卷一共 6468 字,大约半年时间完成,部分上传了 B 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54y1s7Sp?spm_id_from=333.999.0.0

今年三升四年级,还背了《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增广贤文》《论语》《唐诗》叁佰多首《宋词》200 多,《文言文》和《古文观止》中的一点点小古文。

要说精神摧残的话,呵呵~~

能感觉到更多的是孩子的成就感吧,一本书背完以后,孩子都会很开心很开心,当然也会有泪水。

目前看来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记忆力的锻炼吧。

当然有得就有失,背诵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我家还背新概念英语)阅读对女儿来说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会挤时间偷偷看。

遗憾没能坚持拍摄背诵视频上传 B 站,真的是没时间。

知乎用户 深度睡眠 发表

新部编版教材每册都有好几篇《对韵歌》,一年级每册应该是 2 篇,二年级数目好像 z 有增多,都是从该书中节选的,每篇都要求背诵,难道说国家在教材上从小都在摧残祖国的花朵?你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扣上 “摧残” 的罪名的。

知乎用户 小 A 发表

不算吧。我从读书开始我爸就要求我早起早读,不管节假日,养成了一种习惯,不喜欢现代问,都是读诗词文言文。小学就会初中的古诗文言文了。读书的时候记忆力比较好语文夜比较优势。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F9U5bJ 发表

和八股文一样吧

不过孩子喜欢就可以啊

要是不喜欢没必要逼着

知乎用户 庙月 发表

您好, 学习本就是一个会有痛苦的过程, 只要不过分严厉, 就不算摧残.

知乎用户 alvanranks 发表

二年级的吗,我都忘记自己学古诗是几岁的时候了。太小的孩子估计还不理解古诗,不太清楚现在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了,如果的确是学校已经教到了那背不会有点不好。如果太提早,那不要强求,孩子的注意力对不喜欢的或者强求,不理解的东西会分散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U5VME 发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要看孩子的抵触情绪

知乎用户 吴叫兽 发表

就这还精神摧残?

知乎用户 豫蓝 发表

如果有心的家长能改编点故事,提高《笠翁对韵》的趣味性,也是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和传承啊。

知乎用户 爱吃烧烤的勇敢阿姨 发表

理解了里面的小故事和蕴含的道理,就不是摧残了。如果只是单纯的磨洋工,那就是真摧残。

知乎用户 SongsAndLives 发表

读读就行了吧,这东西上下文又没啥太大关联,小孩子一大段能背下来就怪了。

但是读起来应该还是挺有意思的吧,领着再讲讲里面的故事,完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语感的培养

知乎用户 梅诗笺​ 发表

是的,古文的用途实在很小,而且还很难理解,这么小孩子学它估计就装 X 一个用途。

这些东西还比较模式化,容易禁锢小孩创造力和思辨能力,所以不要摧残自己的娃了。

未来属于创新,不属于仿古。

知乎用户 昨天上帝 发表

这玩意儿,看看就行,有兴趣的可以背一下,没兴趣的就扔一边。

知乎用户 heygirls 发表

反正假期布置背诵的时候我跟我儿子都直接无视了 23333

知乎用户 佛不齐天 发表

其实我觉得你反思性感受一下你希望打造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反思性排列一下你的方法能不能输出最后的结果,比较好。

因为我感觉追求古风国学的家长,很多时候都有模糊的浪漫情怀和与其他西洋乐器追求的家长类似的美好形象追求。

如果基于此种动机,您的方法可能效率比较低。

知乎用户 八里土人​ 发表

背诵懂的东西是学习,不懂的东西就是摧残

反对的各位,如果让你去背诵拉丁语名言不讲给你意思你什么感觉?feels good!那再进一步,学习狗叫怎么样?still good?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饶五小被杀男孩家长为什么不去学校跟女孩家长见面处理?

知乎用户 一只小小小蚂蚁 发表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同桌比我们大半岁,每次到学校都先打我儿子一个嘴巴子,吐一脸口水,多次之后找老师和家长,老师说是孩子打闹,家长说管不了孩子,赶上疫情放假,给儿子买了拳击整套装备,每天早上起来,晚上睡前打一打, …

请问当今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呀?

知乎用户 天工开物​ 发表 你把狗关屋子里,不许出去玩,不许躺着,不许跑跳,不许摇尾巴,不许叫,不许交配… 反正一切遵循天性的事都不许,只许学规矩学把戏,学不好就打骂,还说是为它好,狗也会抑郁的,真的。 知乎用户 元真人​ 发表 老生常谈, …

小学生人质化,越想越让人害怕

网上爆了件小事,却成了大热搜。啥事呢?这个: 说江苏盐城有个小学老师脑残了,把家长送礼金的单子发到了群里,其实群里都是家长,也就是送礼金的人,但是很多事就是这样,心照不宣就没事,摆桌面就立刻出事。 被曝光后,上热搜了,礼金单子如下: 这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