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的“未来五年” | 舆论手札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作为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在6月26日这天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不真不假的舆情事故。不大不小说的是本次舆情的规模,没超过唐山打人事件,也不会比郑州赋红码更大。不真不假,说的是外围公关在淡化这件事时,陷入了亦真亦假的尴尬境地。

舆情的触发点,是北京日报客户端——当然也可以理解母报内容生产的“中心厨房”——在报道该市党代会报告时,增加了“未来五年”四个字,用这个时间状语,修饰报告中“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句话,即刻引发轩然大波。

舆论激愤的点在于一种对这一表述的解读:疫情防控“竟然”还要再持续五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京和京外人士纷纷表达类似的失望,这种情绪平地而起,相当强劲地表达出民意所向。而后续的一些公关表达及操作,不仅没有灭火,反而在舆论场洒下助燃剂。

在事实的层面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报告的纸本内容,确实没有“未来五年”这四个字;北京日报社社长赵婧云在朋友圈解释:“未来五年”是记者误加,是为了抢时效,使用了这个套语,“是媒体层面的操作失误”,“就出了笑话”。

这个解释站得住脚吗?从业务层面来说,赵社长的说法是可信的,将党代会或两会报告拆解分条目报道,确实是媒体的惯常操作。以“未来五年”作为统领,来分段报道将来的工作计划,是中规中矩的做法,肯定不算错。但怎么又算得上“操作失误”呢?

不揣冒昧地讲,这里的所谓“操作失误”,大概就是作为党委机关报,在处理党代会这个重大报道题材时,局限于惯常操作的老经验,对社情民意有隔阂,对政治大年及疫情时代下舆论敏感点缺乏了解,为民情勾连舆论提供了导火索。

赵社长认领“操作失误”这个锅,是把舆论效果作为衡量标准,以“业务操作”的名义哑忍。毕竟,用上“未来五年”的套件,给疫情防控加上了一个时间期限,外界认为北京还要搞五年疫情防疫,一下子就绷不住了,人们害怕那四个字“一语成谶”。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尚能在就事论事的范围里勘误。但更有意思的“火上浇油”的场景,出乎意料地降临。一是北京日报在客户端删掉了“未来五年”四个字,这一增一删的举动,等于倍增了大众惊诧论,强化了舆论过度阐释的信心,灭火不成爆燃有之。

从报纸的立场来说,当自行增加的四字套件引发舆论后,怎么处置似乎没有最优的选择。保持不动,任由舆论蔓延,期待它丧失动力后自行退却,这等待的时间过于折磨人。若刊发致歉声明,可身份不对;作一般的更正启事吧,就更说不清楚了。

事情到这个份上,还不是“笑话”,因为所有生气的人,都当真了——以首都潜在的引领作用,生气的人都代入了自身的命运感,对未来前途感到担忧。直到某个意见领袖出现,将北京日报删掉“未来五年”四字,作为知错能改的担当来赞扬,“以讹传讹”的“笑话”才露面。

这位意见领袖对删改举动的肯定,具有相当的传播力,等于坐实了“未来五年”为报告内容的大众印象。即使他努力打圆场,但这个基本“事实”却是经过他有力的“误解”锤炼得来。等于说,删改的危机公关被替报纸说话的危机公关抵消了,这才是舆论风波中最喜感的部分。

意见领袖先是为维护北京日报的形象说话,等他看到报告纸本后,不得不为消除亲手制造的尴尬一幕继续努力。这一次,他精细调整了“北京抓好防疫工作”的时间状语,还精明地将锅又甩给北京日报,认为那四字“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原报告的意思”。

北京日报究竟有没有“改变原报告的意思”?若以“改变”与否作为判断标准,北京日报的报道措辞对报告表达的影响,可以说“改变”,也可以说“没改变”。它“改变”的可能只是报告总——分的结构,它“没改变”报告在未来一定时间抓好疫情防控的原则。

网传北京电视台的屏幕截图,也使用了“未来五年”为引题,报道报告中北京防疫工作的内容。结合两家党媒的表述可推测,报告虽然没有“a未来五年,b北京将……疫情防控”的完整句式,但b可能是a的小标分论点,不然很难解释两家党媒不约而同的表述。

现在的问题是,出于某些不能明说的禁忌,修辞上的清晰与否不得不让位于立场上的清晰与否。如此一来,基本事实很容易被“言诡而辩”的后续解读带偏,而这些后续解读之所以现身,是压力使然,是要卸除各种身份上的“责任”——与站位相比,真假就不重要了。

根本而言,党报的报道修辞之所以激起舆论阵仗,还是因为大众困于疫情政策,不再掩饰对防疫为名的种种约束的厌倦。拥有这般情绪的不再是个人而是群体,一旦偶遇“未来五年”的表达,那些藏在心底的愤慨就喷薄而出。那四字被党媒当作统领,却被大众理解为枷锁。

对党媒的领导者来说,整件事最重要的可能是澄清动机,将舆情局限在无心之过的媒体操作层面。可对大众来说,这反而是最不重要的,相较于“报告有没有这句话”的一般真实,人们在乎的是本质真实,亦即:民生成为防控最具亲和力的意义。

当然,这件事也可以在宣传业务上争鸣讨论,推演党媒和舆论互动的步步惊心。但老实说,任何群体都不会是舆论豁免的对象,所谓舆论反噬基本上是事后诸葛亮。唯一值得深思的是,当人们不认为党媒会出错的情势下,为何党媒仍粗糙地对待民意?

题图当代水墨,作者:@秃头倔人(李晓强)

照相的宋师傅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海上的疫情难民 | 舆论手札

上海新一轮疫情依旧看不到拐点,2400多万人口陷于超规模战疫状态,线上舆论当然无法完全反映实际政策的运作,这里面必定有相当多一线人员的付出,市民无量数的牺牲无法被看到、被记录,但舆论展露的一线,却也保存了疫战难民艰难的求生呼号。 以下挂一漏 …

美国情报报告:新冠起源恐难得出确切结论

美国情报报告:新冠起源恐难得出确切结论 记者:JULIAN E. BARNES 2021年10月29日纽约时报 华盛顿——周五发布的一份最新解密情报称,如果不能从中国那里得到更多关于最早病例的信息,或对该病毒的性质有新的科学发现,美国情报机 …

新冠肺炎国际疫情会不会成为中国国际口碑和舆论的翻身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讨厌中国的,疫情过后还会继续讨厌中国,亲中的也会一如既往亲中。 有些东西形成不是因为别人误会你,而是认为你的存在妨碍了它们的利益,对你不说好话就是符合它们利益的立场。 所以也别期望太多,更别自嗨,做自己能做的,照顾 …

美国会审视之后 世卫组织承认中国并未及时通报新冠病毒疫情爆发

国会山 — 世界卫生组织推翻早前的说法,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底在中国爆发时世卫组织最早是从网络上得知有关信息。世卫组织的这一更新,直接证实了中国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从未及时通报世卫组织。 世卫组织星期一(6月30日)低调地更新了其网站上有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