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是个什么国?我从没听说过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网络上文章很多,但可读的不多,于我而言,作者的逻辑是可读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举个例子,如果一篇文章的标题和内文,动辄将“外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阐释,作者的智识水平就是不入流的,不管他赞美还是批评。

前两年,我给某平台写一篇专栏,主题是东欧国家的房价。在文章的结尾,我特意加了一段关于房产税的文字进行说明。

之所以要加这么一段,是因为作为二十几年的老网民,我熟知有些人多喜欢抬杠,也知道抬杠的套路。比如说到其他国家的房价,抬杠者往往会搬出“永久产权有什么了不起,房价高低也是扯淡,国外光是房产税就能把人榨干。”“外国买房子容易,但是根本养不起,一个房产税就是大负担。”

无论网上还是线下,如果对方张嘴就是“外国都如何如何”“国外都怎样怎样”,我都会失去对话的兴趣,因为不想自找麻烦,因为这些人连基本逻辑都没有。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叫“外国”,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具体在房产税上,在欧盟内部,有些国家有房产税,有些国家没有,有些国家房产税很高,有些国家的房产税完全是象征性收费。我在那篇专栏里提到的三个国家,情况就各自不同。

捷克房产税是每平方2克朗到10克朗,1克朗不到0.28元人民币,也就是每平方米是人民币0.56元到2.8元之间,换言之,如果你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要缴纳的房产税,大概介乎于人民币56元到280元之间。另外,捷克在2014年取消了遗产税。

至于波兰,2022年上调了房产税,最高从原先的每平方米 0.85 兹罗提上调至 0.89 兹罗提,地税的最高税率从每平方米0.52 兹罗提上调到 0.54 兹罗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最高要交89兹罗提的房产税,折合人民币128元。如果你买的是别墅,除了房子还有1000平方米的大花园,那么花园这块儿还要承担最高540兹罗提的地税,折合人民币780元。

匈牙利呢?它没有房产税。

又比如福利制度,我不止一次听人说:“都说国外福利好,可是哪有这回事啊,谁谁谁去了美国,没有多少福利,这些都是骗人的。”其实,不是骗人的问题,而是智识低下的问题,因为美国不等于“国外”,它只是一个国家。美国并非没有自己的福利体系,但确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好,因为它最初是一个清教徒国家,崇尚的是个体奋斗。真正的高福利国家在欧洲,比如北欧兄弟、法国和瑞士等,但它们的福利体系也有差异,制度各自不同。至于福利高低,也得看以什么为参照。如果将“福利”理解为躺在家里就有钱从天花板上砸下来,那全球确实没有真正的福利国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许多极其武断的判断,最有意思的是,说这些话的人反而总是觉得自己很客观。

对“外国”这个词的使用就是这样,我第一次对这个词的滥用有感知,还是在多年前的BBS时代。一位朋友写了篇客居海外被邻居善待的文章,有网友评论了一句“肯定胡编乱造,外国都歧视我们”。看,信口开河多么容易,搞对立又是多么容易。

别以为这种话只出自某一类人口中,很多高学历的人也是如此。也别以为这种话只出自某一种立场,其他立场也一样。

也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口头语,谁说话那么仔细,这样挑剔就没法说话了。但实际上,语言表达的严谨并不是一件难事,没人要求一个人在闲谈中把所有国家收不收房产税、具体征收标准都一一列出来,只需要把话改成“有些国家的房产税很高”就足够了。这个要求很高吗?一点也不高。

在我看来,语言和文字都是逻辑的体现,一个人的语言和文字不遵循逻辑,那这个人自然就没有逻辑,也就没有说理的能力。跟这种人讨论问题,最终只会落入胡搅蛮缠的泥坑。

类似“外国都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它体现的是一种基于认知狭隘和误解所产生的的绝对化判断思维。这些年来,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比如见到一家外国媒体发布了不实报道,就来一句“外国媒体都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别说“外国媒体”了,随便一个西方国家,它的媒体都无法保持一致,因为谁也没有能力号令所有媒体。

我还经常听到“某国的人都敌视中国人”或者“某国的人都对中国人特别友善”,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有没有脑子,这辈子有没有独立思考过问题。又或者说,他可能从小习惯了整齐划一的生活,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不同意见”这四个字。当然,这不妨碍他们嘲笑其他国家民众的分歧,动不动就说“看,那些国家多乱”,他们不明白,人有分歧是正常的,一个社会最糟糕的肯定不是意见不统一,动不动就得坐下来协商。

人经常被自己的狭隘认知所欺骗,我再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中小学教师子女成绩好”。这是许多人的认知,但它真的符合实际吗?有人会说,不能这么绝对,严谨一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子女成绩都好”,行了吧?

抱歉,这个说法同样没有数据支撑。很多人说到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最喜欢拿身边人当例子,可身边的个例能说明什么呢?

没错,教师子女因为父母更懂得应试教育的套路,所以会存在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真的具有普遍性吗?你能举出楼上楼下的正面例子,我也能举出身边无数个反例。这种以个例互砸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一种正常说理的讨论方式。

反倒是教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心理学领域非常关注的。当年豆瓣那个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从创始人到骨干成员,一直以中小学教师子女居多。为什么他们如此痛恨自己的父母?因为很多教师会将自己的职业角色代入家庭,过度的“教育自信”使得他们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形成一种压抑的家庭氛围。同时,如果家长和老师是同一个人,孩子会失去一样非常珍贵的东西——空间,或者说是成长的“缝隙”,继而失去自由感和想象力。所以很多专家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是生活中的两个角色,如果他们合而为一,孩子会无处躲藏,很多心理学报告都证明了这一点。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经做过一个中国人心理疾病调查,其中有个数据非常有意思——在调查中表示自己有过强烈自杀倾向的孩子中,居然有一半来自教师家庭。

我有个朋友是教师子弟,他开过一个玩笑,特别有意思:“以前学生家长为了自己孩子,整天奉承我妈,她就以为自己真的很懂教育,很懂孩子心理,所以天天在家折腾我。”

这话很好笑,但也很真实。但是,即使“教师子女心理问题”一直被心理学界所关注,即使有那么多调查报告,很多人依然只相信自己的个例判断。这既是知识结构问题,也是认知能力问题。正因为认知能力的欠缺,才会武断化、绝对化看待问题。

在现实中,武断化和绝对化的最直接表现,反而是一种故作“客观”的态度,比如对辩证法的走火入魔式使用。

在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辩证法当属“凡事总有好的一面”,与之类似的还有“凡事都有好有不好”。

这话是对的,但却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信息增量。而且,大多数滥用辩证法的人,将这句话当成了否定对方或维护自己观点的神器。

在网上讨论过问题的人都知道,如果对方搬出“凡事都有好有不好”的句式,正常探讨就已经结束了。因为不管你说什么,对方只需要搬出这句话,就能将你拖进泥潭。比如你说希特勒是个恶魔,他跟你说希特勒也有好的一面,没错,希特勒确实有长处,但在讨论中,这种“正确的废话”无异于混淆是非。

喜欢说“凡事都有好有不好”的人,往往以理性客观公正自居,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极端的。还有那句常见的“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这是一句典型的病句,“凡事”本身不就“一概而论”了吗?

这种表达的糟糕并非语病那么简单,它几乎阻挠了所有正常沟通的可能性。因为那些喜欢说“凡事都有好有不好”并以客观自居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都会以类似论调作为反驳依据,将对方拖入逻辑泥潭,却忽视了事情本身,将是非利弊都弃之不顾。

辩证法的“凡事都有利弊”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用于生活,则是一种取舍。比如喝水可能会呛死,这是它的弊端,但人不喝水会死,所以我们取其利,还是要喝水。吃饭可能会噎死,这是它的弊端,但人不吃饭也会死,所以我们取其利,还是要吃饭。

一个人选择离开山村,去大城市读书和打拼,当然有弊端,因为远离父母和家乡,因为可能会有适应问题,甚至有风险。但他更希望离开那个闭塞环境,寻求新的生活,这是取其利。他的父母如果嚷嚷“凡事都有好的一面”,要求他留在家乡种一辈子地,就一定合理吗?

事情的利弊,仅仅是一个人生取舍参考,而且因人而异。比如有人认为考公务员工作稳定又有保障,利大于弊,但换个人可能就未必这样认为,或许“稳定又有保障”还是他眼中最大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当事人的利弊权衡为准,而不是将“凡事都有好有不好”当成阻挠他人或反对他人的理由。

动不动就“凡事如何如何”的绝对化,与“外国都如何如何”是一脉相承的认知缺陷,但前者更具隐蔽性,也更糟糕。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离开标准答案就活不下去的人,不配有更好的人生

我有许多正常逻辑无法理解的疑问,你们能回答我吗?

警惕那些对社会很“包容”的人,他们多半很自私

动不动就劝别人“不要太偏激”的人,往往与世界背道而驰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高福利社会制度是否完败于低福利社会?

知乎用户 乐观的悲观者​​ 发表 这种说法最初来自历史教科书,但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它的逻辑是因为福利高,所以不愿意工作,只愿意白嫖,所以懒汉很多,社会发展停滞。 这种相对粗糙的推论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人类会厌恶、逃避一切工作 …

钟国知声|是谁把巨款打给了俄罗斯?

CDT 编者按:原帖由 @钟国知声 发布于头条新闻,目前已遭删除。 背景新闻:美国彭博社 3 月 28 日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英国正在审查通过俄罗斯一家虚拟交易所进行的超过 20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此举旨在打击俄罗斯逃避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