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为什么一边是去库存,一边又是大城市房价越来越高?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我做销售的时候,总结过超过 50 种逼定方式 先说一下逼定方式,就是逼客户交定金的各种方法, 交了定金,客户最后 95% 会买房,(有其它意外,但基本都买了) 最好的逼定方式是什么? 所有的讲清楚了,开始讲: …
评论区看到周知的问题,觉得有些意思:
可是房产和牛奶还是有重大的区别。维系成本和本身价值差得很大。就算一幢烂尾楼在城市中心,其维系成本和隐性机会成本比起地产价值本身也是微乎其微。炸掉绝对不会是选项之一。即使为了机会成本要换人和换项目接手,也往往是改建而不是炸掉重建。
年代不同了吧。现在资本的数量这么多,项目也不会过于盲目,懂行的接盘侠到处都是,接盘也不一定意味着做死。项目噱头换一下,商品房改写字楼改商业楼改廉租房都可能做到起死回生。况且,你说的情况貌似也只是荒废而不是拆吧。造成这种情况的更多的是纠纷,产权的和经济的。仅仅是项目本身一般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我没那么多图表,喜欢拿案例说明事情,那么把回复拿上来: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所以我一般不回答房地产会不会崩盘这种问题 因为事实上早就崩过了 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说回你的问题 案例说话 衡山脚下的某县城 20 万人口 08 年的时候在售项目有三个 20 万方的 在建的 20 万方以上也有三个 去年了解的情况是至今未售完 常德下属某县级市 人口 20 万 百万方在售项目一个 10 万方在售的三个 20 万左右筹建的应该是两个 我朋友在市中心开发的 10 万方三年了还未卖完 连商业都卖不动 这些地方鬼来接盘 连抵押融资都没人要 求爷爷 告奶奶才让银行续贷 银行拿了他抵押的整栋商业后还要求必须整栋销售 因为怕尾盘没人要资金被套死 三线以下的市场比你们看到的数据要恐怖多了
避免麻烦,把城市名字去掉了。
…………………………………… 三更分割线……………………………………
自从退出德克后每天都能早睡早起,感觉自己能日天啊。于是再更新一点点:
我属于比较老派的地产营销人,不是品牌不是市场不是投资,而是那种野蛮生长出来的所谓实战派。我们这批人里有的现在做得很大有的还如我一般游荡于江湖,我这种做不大类型的有个特点,就是不信任或者不懂理论与宏观分析,而是看重一手数据分析看重执行力,属于短期目标驱动型。
说个笑话,某国内知名代理行曾经给我过去任职的一家小型私人公司出过一个下阶段开发思路的报告,总共 208 页,到第 100 页才出现长沙两个字。其观点对不对就不说了,我看到报告的第一反应是:美国日本香港应对房地产危机的处理方式关我屁事?你只要告诉我这个市场里还有多少人愿意买到这个地方,愿意出多少钱,喜欢要什么样的产品,足够了。
好了话题拉回来。我想说的是站哪山唱哪山的歌,我注重的是解决现实问题,所以你问我现在有多少人进售楼部、客户的价格预期是多少、客户偏好的产品是什么,我可以回答你。想问未来行业走势房价趋势、宏观政策面的变化,对不起,比我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多了去了。
至于想要购房指导的朋友,我只能说请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然后明确这个需要的紧迫性以及你愿意为这个需求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但不限于经济、时间、家庭和谐等),测算之后你再找到市场上价格与你愿付出成本相对应的房源,觉得合适请下手,不合适就别买,价格的涨跌对你来说真的意义不大(以上仅针对自住型客户)。如果觉得价格涨跌非常影响你的决策,那么首先恭喜你,你具有投资意识,其次提醒你,你不是什么自住刚需,于是我要告诉你至少在长沙,一手住宅的投资回报是相当差的,有那点钱你干点别的吧。我没收过你们的咨询费,所以言尽于此,请不要再问我买房的问题了,一来我负不起误导你们的责任,二来买房这种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重大的事情请不要相信一个在网上自称从业多少年的人,哪怕王健林他也不敢在对你的情况足够了解之前给你具体的建议。
…………………………………… 二更分割线……………………………………
没想到在如此不热门的问题里居然有一百多赞了,更新一点点:
在买房首付降低到 20% 说明了什么? - 经济这个提问下现在有 167 个回答,我要说上了一堂很好的经济、金融、投资、情报分析乃至政治课,但是我却很少看到业内人士发声,即使有也基本上不从自己的项目入手做案例分析。我知道知乎向来高大上,每每发言必是图表分析宏观趋势,各种经济理论满天飞。不过所谓见微知著,特别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有时候扔下电脑进售楼部坐一坐也许能得到一些新鲜的发现。安利一下我的这个回答吧:买房首付降低到 20% 说明了什么? - chrisxun 的回答
…………………………………… 一更分割线……………………………………
这个问题的主语就是个问题。首先中国房地产的直接相关方至少有以下几个:1 开发商;2 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3 中央政府;4 地方政府;5 银行或其它有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大家的屁股不同导致了关注点和应对措施各有不同,岂能用一个 “中国” 就笼统概括了? 然后各方对库存和价格的态度是有差别的。对于开发商来说,任何智力正常的商家都是希望既卖得好(去库存)又卖得贵(涨房价)的。库存与房价之间不同开发商有不同的容忍限度,不是说库存高就轻易的或无限度的降价。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库存跟他没太大直接关系,顶多是影响他的价格预期,无论库存多大,只要还没入手,必然是希望降房价的。当然一旦他成为业主了,除非他出于长远的利好预期而有抄底需求,任何智力正常的业主是都不会希望降房价的。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其实并不是特别关心房价涨跌,它真正关注的是系统性风险。现在的库存过大就是巨大的风险。所以它一方面要加杠杆,一方面又要严控开发融资。也就是说房地产这个蓄水池一方面出水口要加大,一方面入水口要尽量堵住。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又不同了。搞卖地财政必然需要出入水口都搞大,这样房子卖出去了能收税,开发商有钱能继续拿地。所以地方政府是真正的又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不然以后就得要饭了。
而银行就比较矛盾了。放了那么多开发贷抵押贷出去,库存太大意味着风险极高,开发商真完蛋了银行也难受。可是房价降了意味着抵押品的价格下跌了,风险还是增大了。至于降价引发的断供潮 08 年已经预演过一次了,现在可是有太多资金绕开正常的按揭程序进入了商品房市场(很多金融公司就是吃这碗饭的),房价跌太狠会引爆一个巨大的炸弹。对了,还有一个地方商业银行如何面对地方政府要求往池子里加水的压力这样让人头疼的问题。
总结:1 开发商只是有一个理性的平衡点考量,并不存在绝对的又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2 消费者永远忠于自己的屁股,我还没买房价就必须降,我已经买了房价就必须涨,库存关我屁事,反正不满意我就去砸售楼部;3 中央政府要的是套在房地产业的资金流动起来,只要不是暴涨暴跌它都不会太紧张,当然流动起来的资金别又被套回房地产了;4 地方政府是真的既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因为这是把它饭碗砸了;5 银行是希望开发商通过降价等手段快点去库存保证还款能力,但又希望自己手上的抵押品能保值。当然银行也有压低评估价降低贷款成数,抵押品只要商业不要住宅等等手段来降低风险。
其实不矛盾,而且恰恰少部分地区涨价带动节奏,大部分地区优惠放量是当前去库存最好的方式。
上涨周期大家才会更愿意买房,更能促进去库存。如果降价了,更多人会选择观望,可能会不利于库存消化。
谢谢大家。
敏感前的答案
不矛盾啊,谁说去库存一定要降价啊。
这么大的房地产库存就是个定时炸弹(原为雷,谢 @谢浩 提议),缓慢的去库存相当于拆弹,过于操切相当于引爆。
官方的系统的明确的降价就是引爆这颗大当量的炸弹,如果一个东西你明确的知道要降价,你现在还会买么?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预期,俗话说买涨不买跌(特别是对于投资品),一旦官方松口消费者形成房子降价的预期,买房的人就更少了,供求趋于更不平衡,房价没有了支撑会断崖式下跌,到时候甚至已按揭买房的也会毁约把房子甩给银行,这么大的亏空银行全承担了,真能搞死几家大银行的,甚至会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土地财政收入也会锐减,到时候真是哀鸿遍野了。况且,房地产公司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抵押贷款,房价跌了,房地产公司要补充抵押物,即使不考虑连锁反应,这对银行和房地产公司来说都有很大压力。
但是去库存又是必须的,怎么办那?只能小心翼翼的上各种手段对市场进行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办法,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降低中间税率从而降低买房成本,房子周边搞商业搞学校医院等配套来提高房子价值,放开户口限制让农民进城买房来扩大潜在消费者群体等等。开发商也可以隐形降价搞促销,比如买房送面积,送车库,送装修,送家电,送汽车等等。
其实现在市场购买力还是有的,之前股市就聚集了大量的资金,政府要做的就是重新把这资金引导到房地产,消化现有库存,但又不能重新使房地产火起来,就像在渴死的人面前放了一杯毒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只能在找到其他解决方法前小剂量的抿一抿。
。。。。。。。。。。。。。。。。以下是跑题内容。。。。。。。。。。。。。
很多知友对我上面说的 “农民进城买房” 扩大消费群体消化房地产库存存有疑问,我把评论整理一下贴上来详细阐述一下我的看法:从发达国家城镇居民比例及农业生产模式来看,我国的 “农民进城”“城镇化” 是必然趋势,这样不仅能解放被农村禁锢的数亿生产力,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负面影响是,国内的经济发展少了这个 “农民工城市农村双就业” 的缓冲器,就业压力大的时候,底层工人无处可去了,影响社会稳定,也给就业扶助体系带来较大压力。前面说的是长期趋势,短期来说,大规模的城镇化条件还未成熟,配套的户籍社保养老等等政策法律还没有完善,技术工人培训教育使农民工朝职业工人转变做的还不够,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艰难。前文说农村一定数量的在城市工作的较富裕农民,作为消化房地产库存的一个渠道而已,至于农民购买力,从我身边的情况看,很多农民的购买力还可以,身边好多亲戚都进城买了房,当然买的要么是县城或者三线以下小城市要么是大城市靠近郊区的房子。
再谈两句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大课题,我的关键词是 “大”,之所以强调这个“大” 字是因为城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涉及面积非常广、涉及人口非常多、涉及资金非常多、所需时间非常长、中间遇到的问题无论数量还是难度都非常惊人,城镇化比土地革命这种翻天覆地的大事件还难办,毕竟土地革命年代背景是大乱初定有革命暴力背书,当今年代,完全不适用,因此指望短时间内解决无异于痴人说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还得使用“拖字决”,配合设计巧妙的阴谋阳谋(评论区一位小伙伴提出的土地交易(我认为应该是使用权或者承包权)就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有条不紊的完成城镇化,至于什么阴谋阳谋还得看当局者的智慧,李中堂原来号召城镇化,现在不再提了,就是这个原因吧,城镇化处理太操切成本太大,效果也不一定好,只有拖下去,过了两代人,农民或许对土地的依恋、依赖会小很多,到时候再处理就事半功倍了。
经济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要看到矛盾也要看到联系,一定要通盘考虑啊。
拉高出货,套一波追高的,然后阴跌,再套几波抄底的,实现软着陆。
资产价格一旦下降就会有继续下降的预期,而且这种预期还会不断强化,今天从两万降到一万八,你就会期待以后降到一万五,一万,八千。资产价格降得太厉害就会刺破信贷泡沫,百业凋敝,甚至引发大萧条。
国家信用和信贷泡沫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最大的骗局,身在这个时代,作为普通民众,用一辈子劳作来维持这个泡沫就是最不坏的选择了……
——————2017.6.26 更新——————
写这个答案已过去一年多,想更新一下。利益相关,16 年 10 月限购后已置业。
资本主义的根本逻辑——要么增殖要么死亡。做蛋糕的阶段,增殖的同时可以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但现在中国的大部分行业已经进入分蛋糕的时代,需求不足,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资本就只能通过货币贬值实现名义上的增殖。
评论区有不少朋友认为,从无产者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必陪资本玩这个接龙游戏。制度变革确实能扭转现有局面,历史上发达国家有过泡沫破灭、大萧条,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请认清,当时没有如此发达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政府管制治理能力和现今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历史的故事不一定会重复。
退一步讲,即使故事会重复,能抄底吃肉的也不会是普通劳动群众,而只会是当今的新贵阶层:互联网寡头。他们资产轻,现金流强劲,手握数据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创造虚拟货币的能力。腾讯阿里这种巨兽在近两年的营收增长是中国 GDP 增速的六倍以上,这充分说明问题了。
话分两头,即使那些有两三套房子的家庭,也不见得未来有多乐观。最近大量舆论渲染阶级固化,把阶级与房产挂钩,其实也是足够弱智。阶级地位的本质是政治地位,虽然有些普通家庭通过自身努力和社会发展,在房产上积累了一些资产,但政治权利基本上和无产者同样约等于零,充其量就是把自己和同样有房产的赵老爷们绑定得稍紧一些。但只要老爷们出于政治考量要肃整房地产,那些梦想着靠房产稳固自身阶层的中产家庭,只会像牛虱子一样被甩掉。
房产,你拿中国这个帽子来套,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实,有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所有的人都盯着,暴涨的那十几个城市。
去库存和降房价一点不矛盾,而且几乎同时完成了。可惜的是需要去库存的城市,房价降了,但是库存没去成,需要降房价的城市,库存去了,但是房价暴涨。
这种结构性的问题,会延续很长时间。
不矛盾。
你把房子当成商品了,商品滞销时才会打折促销。
但房子如今是投资品,越是涨价反而越有人去买。
没那么复杂,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就会发现真正的真相是:
地方和中央的博弈,对资源的争夺,以及阶级的动荡!
这轮全国主要一二线房价的普遍上涨,并不是因为经济转型成功所致,反而是经济越来越不好的体现,货币一直在增发,钱却进不去实体,全跑到房地产里面,这基本已经成了一个共识。
目前的各个城市,其实都处于争夺资源的阶段。这个资源是什么?就是央妈超发出来的货币。
中央政府不是奶妈,不会一口一口给地方政府喂奶。这些新印出来的钱,目前的路径是贷给亲儿子们央企国企,这些央企国企再去各一二线拿地。为啥是拿地不是干别的?因为他们也没牛逼到在现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下还能搞实业赚钱的程度,所以只能靠房地产来拯救业绩。但是他央企国企既可以去买你北上广的,也可以去买你苏沪杭的。那怎么把这些钱留下来?这就需要由城市的政治地位来决定,有地位就有吸引力!央妈明确说你地位高,就是大利好,说明中央看好你,挺你的经济,挺你的房价,央企国企就全来了,为啥鄂尔多斯泡沫蹦?为啥海南和山东银滩楼市腰斩,就是因为国家不为他们做背书。你说,国家想去库存,地方想多捞钱,听谁的?
大家对于政府的概念本身经常有一个误区,容易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混淆在一起。其实在营改增之后,地方和中央的割裂已经非常的严重了。营改增前,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在中央的支持下也算是将就够用。但营改增之后,中央的部分税种的税收瞬间增加了 30 倍,可想而知现在地方政府的收入减少的厉害。那怎么办?地铁怎么修,高架怎么建,新区怎么开?只能靠拍地了。怎么拍?吸引中央亲儿子们的钱呗。
怎么吸引,只能靠房价上涨,房价上涨的城市,房企有的赚,才会来。你见过央企国企去房价大跌的城市学雷锋么?
这些亲儿子们也不缺钱,空手套白狼一样的拿低息贷款,就跟当初搞基建,修高速,整高铁似的。赚钱么?现在除了京沪高铁勉强盈利,其它全赔着呢,利息都付不了。那咋办?印钞票呗,为啥今年楼市成这样了还不调整还是地方政府搞点小打小闹?原因很多,碰巧今年和去库存的大方针搞一块了,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多多接手房产,既能给最没安全感的中产阶层产生房子能保值的安全感,又能保证未来 30 年稳定不断的还款,在大的层面来看非常的值得。可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国内中产们除了房产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保证资产增值的东西了。牛逼的都到国外去玩别的游戏去了,剩下的就只能按照人家设计好的 hard 模式游戏规则来。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解释当前的现状,从地方和中央来看,都不会让房价降。**地方指着房价涨好拿土地出让金。中央想给****有前景的城市做背书,想靠地方本身来带动城市群和高铁城市网的发展,就意味着不能让某些明星城市的房价降,不然这是打脸。**顶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给地方敲敲警钟,稳定一下民心,稳定一段时间房价的稳定。
目前有一个博弈,来自于背靠中央的央企国企,和背靠地方的地头蛇房企。央企国企有非常便宜充裕的贷款资金,地方房企有非常靠谱的地方关系。说白了还是利益下的争夺,输赢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没什么好处。通货膨胀是肯定的,超发的货币注定需要全社会的民众来抗。
但是也别太过担心,毕竟阶层这个东西需要有大量的人作为基础来看的,而且只能跟当下来对比。就像现在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都远超古代的帝王,将来不论社会怎么变,有多套房子的阶层就是处于没房子人之上,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好好努力,好好提升自己,争取早日买房才是正道。早日赶上货币增发的火车,然后再合理配置资产,相当于给自己背个降落伞。上了车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因为火车的速度还是比通货膨胀的速度要快一些。至于火车什么时候停,甚至会不会撞毁,大家更没必要担心。其一是那么多人陪着你,其二是就算撞毁了,也比一直走路不知道要快了多少。
所以,总结来说,为什么既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其实就是地方和中央的博弈。
而刚需们受到的伤害,又有谁在乎呢?
-———————————————————-
楼市相关分析关注公众号【楼市时评】
微信号 zzlssp
每日一篇最热楼市文章。
不矛盾。
应该了解一点,就是上面看到的跟我们的实际感受不一样,存在着阶级差距。
我们的感受是,房价高,两家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带上才能攒钱买房子。
上面认为的是,这帮人有钱就不拿出来买房子!所以千方百计地出各种政策,都是基于这种认知上。
在知乎总有精英们觉得年薪百万很容易,毕业就是了,成天不是豪车旅游奢侈品,跟普通人的感受也不是不同,这大概是一个意思,阶级差距么,看到的认为的都不一样。
让那些不缺房子、不缺钱、啥都不缺的肉食者制定国计民生的政策,经常会出现这个政策么,少见多怪了。
这句话本身是矛盾的;
但如果后面一些东西说明了,其实也不矛盾了;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没说明的;
我们要去库存,让房企买地,减少地方债;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
首先单纯的去库存,降房价;是有作用的;
有人说降房价,居民看着房价下降,不会买房子的;甚至老客户会砸楼盘,退房;
但你降房价可以运用另外手段啊;
地方政府政府首套一套补贴多少钱;政府补贴银行其利息下降多少;限定时间等等
现在一套房 60% 到 70% 的收入被政府拿走了;政府买房补贴个 5% 明显是赚的;
政府一套房买了给你 6,7 万甚至更多现金;
短时间内,明显可以促进房子的销售;(长时间肯定不可能)
再慢慢减少三四线城市卖地,增加 1,2 线城市卖地;库存要降下来非常容易;
这样能否去库存?也没人闹事!
想去库存,且让房价涨幅减少办法还有很多;
先严查一波中介,房地产商,制定透明秩序;可以大量减少茶水费,减少二手房涨幅;
其实政府那么多人,肯定可以制定相关政策;
但上面想法是,地方这个亲儿子救还是不救?
1 房企卖不出去房子
2 房企不会拿地
3 地方没钱还债
4 地方债务爆发,
5 挤兑,地方银行倒闭,地方工厂破产,失业率增加,治安问题
关键点是房企卖的出去房子;有钱拿地;
去库存不过只是其副作用**;**
中央决策知道这样做会导致房价飙升吗?
太清楚了
但相比地方债的爆发导致的问题,
两者取其轻;
所以名为去库存,实际是为了减少地方债;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国内房产市值的报告,在那篇报告当中有三个部分,彭叔觉得值得大家一看:
一、我们国内 2020 年的时候,我们的全国房产市值已经正式突破了 400 万亿,达到了 417.9 万亿元,和 2020 年国内的 GDP 比值正式达到了 413.7%,突破了日本当年房价泡沫破裂时的 391%,并且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市值,等于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看到了这些,大家对国内的房地产有没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彭叔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国内这些年为了不让房地产泡沫破裂,真的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想想这么大的一艘巨轮,行驶了这么久,还没出事,真是不容易了。
很多房产专家说要算人均,如果算了人均住房市值的话,那么我们的人均住房市值就没有这四个国家起来多了,我们国内房地产不存在泡沫。但是彭叔认为,如果我们按人均计算住房市值的话,那么再把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这四个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对比,大家想想这里面的差距会不会更大?
我们国内房地产存在巨大的泡沫,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连郭都多次表态,房地产存在巨大泡沫,再加上现在的这些硬邦邦的数据,这个时候再说房地产没有泡沫,就真的有些自欺欺人了。
这些年为什么高层不断的打压楼市,控制房价涨幅,尤其是从 2019 年开始,就是因为高层知道了国内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再让房地产这么肆意发展下去的话,这个泡沫早晚要破,更别说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之中还诞生了最恐怖的寄生虫,就是炒房客。这些炒房客就像附身在房地产上的一个毒瘤,长在身上,尽管用了药物去各种治疗,压制了这个毒瘤的生长,但是因为这个毒瘤还长在身上,所以一有时间,这个毒瘤就快速爆发。为什么说炒房客是房地产行业中的毒瘤寄生虫,因为炒房客本身只能依附在房地产这个行业之中生存,没有了房地产,炒房客就完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个小区里面超过了 30% 都是炒房客的时候,这个小区里面一般就要完了,其他的炒房客看到这种小区也不敢进来了,就是因为这个小区炒房客太多,已经把这个小区的价值榨干了,再进去也没意义了。大家看这些炒房客的行为,和那种寄生虫有多像,他们依附于房地产之中,靠吸取房地产的利润为生。
彭叔就说一个最简单的,2021 年之后,我们国内的房地产和 GDP 的比值还要继续扩大,因为今年房价是明摆着的,上半年那么多城市房价都涨了,下半年就算回调,也很难回调到去年的价格,而今年社会上的经济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眼里,房价在上涨,收入没有涨,所以今年的 GDP 比值肯定比去年还要高。
房地产存在泡沫,但是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爆,谁也不知道。
二、国内城市的住房市值高达 391.2 万亿元,农村住房市值仅为 26.7 万亿元,两者分别占比国内住房市值的 93.6% 和 6.4%。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说明房产已经成为拉大国内贫富差距最大的资产了,大家看下人均的住房市值,那么就会更明显,国内 2020 年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城市人口为 90166 万人,农村人口为 50979 万人,那么平均下来,城市人口的住房市值为 43.38 万元,而农村人口的住房市值为 5.23 万人,城市人口的住房市值是农村人口的 8.29 倍。
大家想想,共同富裕是什么?说好的农村人也要富裕起来,但现在农村人的住房市值才只有城市人口的 8 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现在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不光是一二线城市,连那些三四五六线城市房价都已经不低了,那么说好了要共同富裕,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这么大的财产差距该怎么办?
以后国内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把城市的房价给压低,要么就是把农村的房价给抬高。否则光靠工资收入,大家觉得农村人能赶上这八倍多的差距吗?
为什么彭叔认为以后农村肯定是比较富裕,而且劝大家如果是农村的户口,最好不要抛弃。因为大家想想,如果国内真的要搞共同富裕,那么解决这种贫富差距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降低或者压制住城市的房产市值,同时想办法增加农村人的资产,这个不一定是房产,土地、林地等都有可能,这样下来,两者之间的贫富差距才会缩小。
三、国内的楼市还真的有刚需购房者吗?
其实现在大家对刚需已经真的模糊不清了,分不清楚这个人到底买房是刚需,还是投资。如果说在过去的时候,也就在 2016 年之前,那个时候的楼市还存在真正的刚需,也就是买房不看房价涨跌的,只为了自己实际使用的人还大量存在的话,那么在 2016 年到 2019 年这一轮全国房价大涨之后,真正的刚需已经很少都能看到了。大家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在 2016 年之前,大家买房前有多少人是指望买房后房价上涨的,那个时期,大家买房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了自己住,可是现在,除非那种非常有钱的人,大部分人买房前都要看这个房子以后房价能不能涨。就像有一个粉丝说的一样,买了这个房子之后,只要房价上涨,哪怕这个房价质量垃圾,去维权的时候都是笑着的,如果房价下跌了,哪怕这个房子自己再喜欢,住在里面也不开心。当人有了这种思想的时候,刚需还真的在吗?
深圳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20 年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从 8 千套冲到了 1 万 3 千套,而现在却只有了 2500 套左右,大家想想,这一年中深圳难道没有外来人口吗?难道没有要结婚、孩子上学的人吗?为什么成交量跌的这么惨。核心就是去年深圳房价上涨,今年不涨了,于是刚需都没有了。
现在大家这种心态之下,后果就是导致国内的房地产泡沫非常难消除,因为当大家都买房的时候,那就是房价上涨的时候,房价一涨,泡沫就更大了,而房价不涨去泡沫的时候,都别说下跌了,就不涨了,国内的房子就卖不动了,房子卖不动,房企就要凉凉,房企凉凉了,房地产泡沫也就硬着路了。那么现在的楼市调控就成了既不能让楼市冷下来,又不能让楼市太热,真的非常非常难。
现在彭叔给大家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一、国内房价绝对存在泡沫,而炒房客是房价泡沫的催化剂。
二、房地产使得国内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三、国内现在几乎没有了刚需购房者。
彭叔这篇文章不是说让大家不要买房了,而是说国内楼市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风险。大家不要觉得楼市里面只能说跌或者只能说涨,楼市是一个变量的存在,一年只有一个城市的楼市有可能会出现两到三次变动,就比如说年初的这个城市房价要涨了,彭叔呼吁大家可以买房了,然后等到年中了,政策出来房价涨到头了,彭叔说房就要跌了,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社会不是黑就是白。
最后:
房地产有泡沫,但这个很硬,如果你是铁刚需,那么你最好不要去博房价泡沫什么时候破,因为你输不起,对你来说,踏空比高位接盘更可怕。真正去押房价泡沫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这个人已经有房了,第二套可有可无的,第二种人是这个人的赚钱能力大于了房价涨幅,只有这两种人才能博一下房价崩盘捡漏。铁刚还是不要博这个,风险太高了。
不矛盾,且很有智慧。
国内情况太过复杂,不是很了解。说说越南的情况。
1. 利益捆绑:目前越南房地产已经和经济命脉以及管理阶层利益(真正手握着大量廉价揽入却可无限增值的优质房产的一群人,所谓的炒房人与之相比…… 不过是背 * 侠而已,还能借此出台大量 “抑制炒房” 的利民(ji)政策,妙啊!)、部分民众利益捆绑,降房价无疑会出现经济风险以及政治危机;
2. **游戏规则:**去库存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推动开发商良性发展,毕竟开发商是土地财政的重要代理人,替你卖命的代理人的利益都不顾及,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所以只要管理者没有更好的经济来源,就必须保证这个游戏坚挺的玩下去,也就是得保证 房价无论降不降 新房(非二手房)都得有人买,这样土地才会有人抢着拍。
然而,游戏玩到后半段,参与门槛将会越来越高,陪玩的私人资本将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红线慢慢被清退,剩下的必将是家底丰厚的子弟兵。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左口袋到右口袋嘛,自己人好说话啊!关键,毕竟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财富才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嘛!会花钱才会赚钱、项目越多、花钱越多、项目越庞大复杂,才更能更好的活跃自己的口袋嘛。
3. 保值刚性需求:
读史便可知,从古至今,房产、土地始终都是最为保值的重要资产,也是各种矛盾、斗争的根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每个时代的愿景。
信用货币时代更是如此,通货膨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无论谁当权都会采用,只不过膨胀快慢而已,膨胀越快,现金越不靠谱,越能刺激消费和赚钱。因此房产便是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刚性需求,既得利益者不会放弃。
其次,房价保值尤其是可以不断升值,人们才更愿意买房。但是房价太高会超出民众购买力极限 从而会抑制销量,然而好处是房价很高、即使成交量少也能很快满足管理者总体收益需求。尤其是出于长期考虑(不能短期把游戏玩崩),需要划定健康线:几条红线、银行房贷占比。上半年很快就达到了房贷占比红线,反映了房价高成交量少也能很快达到管理者总量需求;也说明目前整个市场并不缺乏需求量。只不过二手房交易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占茅坑不拉屎的 “不良份子”,属于无效(低效)收益。
4. 防止灰犀牛乱窜及未来方向:
尽量降低(非阻绝)二手房房贷比例,增加二手房成交难度,为新房成交让步,这样便不影响乃至增加管理者有效收益来源;同时,锁住了二手房市场流动性,可以很好的预防市场无形的手扰乱房市(新房可以妥妥执行指导价,开发商也将以可靠的子弟兵为主),防止资金恶意出逃。
**以上三、四两条双剑合璧,是防止 “灰犀牛” 乱窜的有效手段。**然而降低二手房流动性限制了一些以二手房置换新房的需求,因而还是会降低最终总体土地收益来源(必然趋势),所以还需要大力拓展其他收入来源作为补充。
5.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保障低收入人群权益,大力发展公租房、廉租房:
大力发展廉租房、公租房、优租房,鼓励私人资本为租赁市场贡献力量,不断加强完善房屋租赁市场,前期以亲民价优质赢得人民群众认同。廉租房将为底层困难人群提供基本保障,只不过体制外受益门槛较高,但必会有新闻示范人群收益。未来则大力提高出租房住房品质、提升租住体验,稳步提升租金,优化租售比(价格比方面),以高价质优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类似慢慢减少绿皮车动车数量、增加高铁数量);同时公租房以可公积金交租、租售同权、合同更可靠等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获取更多收益,在新房收益基础上,稳步上扬的租金将成为土地财政的重要且相对稳定的补充来源之一。(房地产税或许会来(但愿不要有吧),但历史上所谓 “富人加税”(zi wo ge rou)的良好初衷,能如愿“走向正道” 的可能还没有过,作为普通民众,恐怕是前期喜后期忧)。
价值观念上将不断鼓励年轻人慢慢转变思想,慢慢以租房替代买房。
所以未来房价以稳为主(允许波动,但不可能大涨大降),商品房将充分发挥商品属性,成为有钱人提升居住品质的 “商品”,普通人则以租住公租房、保障房为主。
6. 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
潜心研究各种新方案、新政策,即使有很多暂时无法落地,努力的脚步也不能停止,起码舆论上可以起到一定稳定民心作用,给予民众希望,毕竟信仰就是一种力量;
不能默默做事,不能忘了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无论做任何大局之事都可以扣上为了人民好的帽子,要多多公开态度,爱就要大声喊出来,让底层人民群众放心、安心!
房价稳定,靠通货膨胀、收入提高降低不动产所需的购买力。
去库存和价格之间并非直接联系,影响价格的因素比较多,去库存只是一个因素而已,中国的房价暴跌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也不大,总的趋势是稳定的。
为什么房价降不下来,看看汽油价格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跌跌跌,但是国内不动了,因为一升汽油中税费大概占到 47%,这个铁打不动,如果再降那么税费的比重将更大,油企就要倒闭了。同理房地产也是这样的,很多人认为一套房子每平米成本多少,卖你 10000 每平米的房子成本可能只要 2000 吗?显然不可能,房地产商的利润只有 10%-20%,大头还是税费,如果大跌的话,房地产商没利润了,可能会破产,如果房地产破产了,银行也要遭殃。
所以不要看要去库存就认为一定会降,以后房地产的趋势很明显,优质的地铁房和学区房肯定要涨,其他一般的会微跌,但是总的趋势还是稳定的,中国有两样东西,库存再多也不会降价卖,一个是房子,一个是衣服。
怒答几句:
$ ❏ 首先,根据人的天性(不分国界),要想去库存,唯有涨房价。因为,房子是金融资产,绝大多数人都追涨不追跌,只有买了能涨价才会有人入场,所以要让人家买,就要营造已然涨价的氛围和幻景。
$ ❏ 其次,根据 GOV 的利益诉求,想降价?你们不知道面包是面粉做的么?若将面包降价,那么面粉能不降么?这不是叫我们面粉厂面临亏损么?(此处加个梗,在**《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在灵山取经那段,阿难和迦叶公开挑明要唐僧行贿给钱(来点人事),老孙去如来处告状,如来说:【“以前我安排下属出去给赵老头家做丧葬一条龙服务,一场法事下来,就给我们几百万人民币,我还批评下面人要价要的太便宜,搞得我们现在没饭吃,活不下去了,穷死了;所以,经书不能轻易给你们,钱还是要给的……。”】 如此包庇和怂恿下属贪污受贿,也是没谁了…… 原文:【“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 梗说完了,各位自己对照现实进行消化和理解。
$ ❏ 再次,为何要去库存?是谁的库存?是老百姓的库存还是地产商手里的库存?**去库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甩盘?**即把盘甩给下家(以老百姓为主体的各类接盘侠)?
说反了吧
应该是 “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房价涨”
就跟你要卖股票一样,既想卖个好价,又想全部卖好价。
2 月 15 日添加:
房地产行业于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房地产能带动上下游合共加起来 60 个行业,或许有所夸大,但我相信作为 20 个行业的销售和就业拉动引擎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当房价库存高企时,地产商不管是拿地或开发的欲望都会非常低,旧的累积在那里成为死资产,新的没钱或不敢开发。不管对就业、经济和地方政府收入的打击都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改革高喊了几年后我们又重回老路的主要原因。中国的转型不可能在完全放弃房地产的情况下成功。只能是边走边改,就和开车一样,不管前进速度多慢,转弯都容易,但停滞不动的情况下,就算有动力转向辅助要打方向盘还是非常费力。
因此,本届政府在实体经济已经出现非常差的趋势后终于不情愿的开始给房地产利好政策,包括降首付等政策纷纷出台。然而,地球人都知道,想去库存就得降价,为什么还要保持房价稳定?其原因在于需要稳定中国社会的资产负债表。
过去几年以来,应该说,08 年 4 万亿用力过猛的大放水后。市场充斥大量资金,很多资金在缺乏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进入房地产市场。在杠杆的作用下,这些资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产负载表,很多相关的贷款,抵押品等都是由房地产作为支撑。所以,如果房地产价格不稳定,甚至暴跌的话,中国的资产负债表将出现类似 15 年 6 月股灾后相同的情况。大量债务需要增加抵押品,大量企业会被迫破产。因为中国经济已经是在高杠杆下运作,当资产负债表萎缩引发去杠杆时,整个经济都将面临极大危机。这也是为什么政府必须保证房价维持在稳定区间的原因。
更多精彩独家新闻文章,港股和境外投资大数据工具,请下载比特港股新闻 APP:
http://210.3.136.150:443/?q=pub_iosapp&ct=charles_zhihu
晚点再添加
楼主,你的问题本身就错了
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是不是有点矛盾?
楼主你还是太年轻了
不动脑筋,想当然以为,去库存就是要降房价
但事实是,对于房地产,只有涨价才能去库存,谢谢
如果你还不明白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大龄剩女,如果要去库存想把自己嫁出去,如果是通过不断降低要求,甚至倒贴的方法,是不会有作用的,男人们都觉得可能这样还是娶贵了;相反,只有提高要求,男人们才会想着姑娘估计有料,所以才有恃无恐,得上去抢,抢到了就占了便宜
-—————————————————————–
回到正题
要去库存,提升交易量,刺激老百姓的购房需求,必须降低房价,减少购房成本,从单一的价量关系来看,似乎是成立的。可是,只要是关注过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人,就会知道,房价买涨不买跌,才是真理。请各位看官看下图:
上海房地产价量关系图
数据证明一切,以上海为例,这座人口快速涌入、住房供不应求的典型热点城市,在 2011 年限购限贷政策推行首年楼市惨淡的时候,价格下行,交易量急剧缩减,无论一二手房,都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对房价预期悲观了,大家觉得这不是底,万一买贵了,那可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 “损失”,都开始观望;而房价涨了呢,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人们,房价未来上涨的概率远远高于下跌,那么出手一旦慢了,那有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损失”,所以都开始蜂拥抢房。上海 2013 年房价回升,大家对政策预期转而乐观,纷纷入市,到 2015 年,政策宽松,楼市可用极度火爆来形容。从各周期看,人们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是那么强烈,以至于房价下跌的周期远远短于房价上涨或平稳的周期。这个道理,老百姓清楚,政府更加心知肚明,因此楼市和股市不同,政府是特别害怕打击房价上涨的预期的,它所愿意做的,就是让房价涨的慢一些,慢到既刺激需求,又不至于吹出泡沫。这是政府的“预期管理” 手段,也是楼市调控平抑房价很少真正奏效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房价涨了,是不是阻碍了一部分难以承受房价的消费者入市呢?是不是会直接导致交易量下跌呢?答案是,根本不会。原因是,在房地产市场玩的这部分人群,也就是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已,99% 的人群,都是观望者,无论房价是涨还是跌,都和他们无关。而房价上涨的后果是,让一部分高资产人群,将其他资产或现金兑换成房产,如考虑房贷的杠杠作用,又释放了 n 多需求,也就是楼市的 “吸金” 作用;这部分需求,既包括本地人,又包括具有实力的外地人,甚至还有不明来历的海外资金,早已支撑住了楼市的房价,因房价上涨而被踢出局的这部分购房者,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有人或许会质疑,这只是楼市供不应求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光景,它们总能吸引到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有限的楼市供应;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状况又有很大的不同。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核心二线城市,包括杭州、南京、合肥、武汉、苏州等,也基本是价格和成交量保持一致的节奏。以武汉为例,除了 2012 年大量动拆迁购房需求拉低均价,其余时间交易量逐年走高,价格坚挺的在上升通道。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住需求占主导的市场,房地产市场从初级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过程中,市场非常健康,既没有出现需求不足,也几乎没有泡沫的踪影,政府基本不用担心去库存的问题。
可是除了这类二线城市,许多非核心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面临产业竞争力有限和人口外流的问题。这些城市的住宅供大于求现象严重,人口数量有限,增长不足,人均住房面积较大,自住用房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成交量平稳甚至缩减,价格有下跌压力,库存去化周期长,即使发展商降价售房(在合理降价范围内),也难以解决库存问题,以常州为例,近年来房价趋于下跌,交易量不温不火,人口不断外流,当地人居住需求早已得到满足,库存问题很难通过政策来解决。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政府去库存的美好初衷,和房价到底有毛关系?政府去库存的目的,一是为了化解银行的压力和房地产产能过剩,二是刺激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行业维持一定的增长规模和速度,最终实现 GDP 的目标增速。而房价完全是市场性的结果,是供需关系作用的结果。政府目前已经推行的各种刺激消费的手段,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率、减少税费、放开限购、甚至政府补贴等,从本质上来说推动房价上涨的;反过来说,热点城市的房子买涨不买跌,冷门城市的房子贱卖无人买。因此,当前政策环境下,房价只会出现上升通道的周期性调整,而难以出现实质性下跌,这既是政府调控手段的结果,也应该是政府不愿意去干预的。
-—————————————————————
总结:建议楼主要加强学习,思考问题本质,不要想当然,多看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并体会其中真意
注:答案中的图,是本人花了一晚上画的,拒绝转载,谢谢
并不矛盾。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经济增长还有国际收支平衡。其中首先就是稳定物价——在 4 万亿刺激政策之后,各大城市物价保持平稳,无论从凯恩斯还是货币主义学说,在大量货币供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保持这样的平稳物价的。
房地产作为不动产,承担了资金蓄水池的作用。4 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大多数人持有的货币量超过他们的意愿货币持有量,于是民间投资或者储蓄开始大量增加,由于房子是中国人最为认可的传统意义上的不动产和资产保值手段,而且像黄金、国债等升值空间有限,数量不足,房产就自然作为整个经济中最大的锚,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但大多数人仍有资产保值升值的需求——于是房价上升,远远超过房屋其价值(未来租金现金流的折现)的价格(市场价格)吸收住了大量货币,将基础货币固定在房地产资产当中,从而减少了整个经济当中的货币供应量。因而物价在整体看来较为稳定,但房价上升最快。
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央掩饰中国经济数据的方式——真是欲盖弥彰。由于房地产在居民物价指数 CPI 当中占比不到 15%,远远低于应有的房屋支出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每年实际核算的 CPl 涨幅会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所以各位都会感到温水煮青蛙,工资永远跟不上物价,但通货膨胀却温和上涨。
中国的经济学家是聪明而恶毒,但经济学与政治联手,伤害的永远是下层人民。
局部无法体现整体 楼市去库存要防误区
楼市库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大难题。数据称,全国有现房及期房约为 66.72 亿平方米,如按 2015 年的商品房销售速度,这些库存大约需要 5.19 年才能消化完毕。但又因为一线城市与三四线的区别,所以楼市需要分城施策。
严防短期刺激
“国家倡导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也是希望做产业端的结构调整,把低端、落后的产品淘汰掉。”3 月 4 日,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表示。
黄其森特别提出,现在的小区很多都是千篇一面,精品项目很少。这样的项目和房企被市场洗牌、淘汰出局是必要的。
诸如零首付的措施,在黄其森看来,就是短期刺激楼市的措施,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站在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黄其森表示,不希望房价暴涨或者暴跌,房地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才是市场稳定的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各地在去库存时,要严防诸如零首付和场外配资的短期去库存方式。
农民工市民化
三、四线城市无疑是本轮去库存的重要区域,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各地寄希望通过农民工市民化来去库存需要配套措施。
“当前全国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约为 6500 元 / 平方米,如按照 90 平方米估算,加上税费、装修等费用,保守计算一套房子总费用为 50 万元。据国务院数据,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 2864 元。如平均一个农民工家庭有两个人工作,其年家庭收入约为 5 万元,房价收入比达到 10 倍。” 蔡继明如是介绍。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工购房很难去银行贷款,就算是能贷款,按照 30% 的首付比例,也要拿出 3 年全部家庭收入,如果考虑税费和装修等费用,负担更大。
就算买了房,蔡继明表示,如果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无就业、社保、养老等福利保障,也会面临住不起房,再回到农村的情况。
被忽视的商业地产库存
除了三四线待解的库存难题,多位受访代表、委员均透露,非住宅地产也面临天量库存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前几年多地都在兴建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也存在很多过剩、过量的问题,可以说,很多地方的商业地产存量比住宅压力都大。” 黄其森如是介绍。
非住宅的房地产产品库存很需要关注。比如商铺、办公楼、综合体,还有娱乐、旅游、物流等产业地产,前几年在住宅限购时连续多年加速建设,现在到了产出高峰却遇到经济下行,以至于普遍过剩。而且目前用途转变的难度大,估计库存有十几亿平方米。
非住宅房地产的库存和三四线房地产的库存有可能成为本轮去库存的两大绊脚石。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有效的化解商业地产库存,与此同时,也需要在规划里做好预判。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商业地产也存在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的问题,很多库存是源于结构性的问题,这也需要商业地产在发展方面走差异化路线。shqianyy
不矛盾啊,不是让生二胎了么
当然矛盾啊。
降价是必然的,不过在此之前人们的惯性思维还是占主导。楼市是一个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了,后面的也要跟着倒。从三四线倒的概率大,然后开始传导。
人口的净流入是有参考意义的,但现在的经济情况,会有很多人开始返乡,国家也在引导中了。所以很多事在起变化,思维要跟上啊。至于房地产牵涉了多少人的利益,在经济规律面前,他们都无能为力。
唉,感觉很多人在楼市问题上是没逻辑的。就是看涨或看跌,但是没有为什么。我理理吧。
1. 房子已经不再具备投资品种保值增值的预期,热钱不会继续流入。
2. 库存量太大,供大于求要掉价懂吧。
3. 与刚需群体的消费能力严重脱节,而现在的经济情况使消费者的未来收入预期降低,开始理性。
4. 马上会有很多人开始失业。98 年失业潮刚好是取消福利分房,商业地产元年。2016 年会是拐点之年,现在的所有政策,都是在拖时间,亲,拖不了太久了。
微观上也很好判断啊:
看看新闻嘛,还有消费者挤破售楼处买房的吗?
媒体还在炒作刚需概念吗?
国家层面是不是承认地产泡沫和库存过高?
国家是不是在引导真正的刚需群体买房,这个价格他们能承受吗?
去看看交房一年的新小区有几家开灯的,亮灯数和泡沫成反比。去查查人口高流入城市在本地经济受挫后会有多少人流出,这个数据会影响租房市场然后传导到销售市场。
不要自己遮住自己的眼睛啊,摆脱惯性思维啊,经济规律放过谁。
如果把"中国房产"细化为一线城市,二线省会,三线地级市,小城镇,农村宅基地等,题主的问题不就有解了吗。给三线城市和小城镇制定的政策拿到一线和省会去执行,能不出问题吗。
政府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我们也太把政府当回事了。如果政府政策调控神马的是万能的,中国早就牛上天了。该来的迟早会来,谁也别信。
王八盖房子,打算卖给猪爸爸,后者太能生了,一定需要很多很多的房子。
情况的确如此,猪爸爸们不断买房子供宝宝们住,王八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乌龟看了,依瓢画葫芦,王八和乌龟拼命盖呀盖,盖了很多房子,最后发现卖不动了,原来供过于求了,怎么办呢?
乌龟和王八一起商量,怎么办?王八说,我有钱,你有地,咱们就合并上市,融资扩大资本,将债务甩给股民,咱们都不用亏钱,乌龟想想,这主意挺好,干!
于是,公司上市,趁着股市一片红的时候,王八和乌龟把钱套了回来,把股票分给了股民,让他们当了股东。没过多久,股市暴跌了,股东们被套牢了。但是王八和乌龟秋毫无损,继续吃香喝辣,房子依然吊着卖。
过了没多久,经济开始下行了,由于出口萎缩,兔子们开的民营企业开始撑不住了,这时候老狐狸的银行开始降息降准,兔子们纷纷将资产抵押给银行借来大量资本,兔子们聪明,他们想既然出口的商品卖不动了,咱们干嘛还要扩大生产?拿来投资不更快吗?于是,兔子们将钱用来买房子了。。。
老狐狸和黄鼠狼看了看市场,商量了一天一夜,然后,狐狸开动了印钞机。。。
黄鼠狼成立了私募资金,不断吸收民间游资进行投机生意,他开始炒石油、钢铁、房产。。。。
房价一个劲地往上涨,乌龟和王八这下又赚了不少。
猪爸爸已经买不起房子了。只好索性搬到市郊租兔子的房子住。
驴妈妈是兔子们的管家,收入很高,看见房价涨得快,心动之下,也出手买了几套,一套自己住,两套拿来租。
房价又开始涨了一回,兔子们赚了不少。
银行高管牛哥哥也跟进来买房,房价又涨了。。。
如此这般的倒来倒去,房价总是被大伙击鼓传花,他们的银行存款也是挪过来挪过去,不断的转换成房子。。。
真正需要房子的猪爸爸,只能唉声叹气的低头干活。
乌龟和王八喜笑颜开,天天看着房价合不拢嘴。
经济进一步下行,股市又经历几次大跌,趁着股市跌到底的时候,黄鼠狼大举收购乌龟和王八公司的股票,一下子变成了大股东,乌龟和王八成了管理层。
猪宝宝天天上网,查看房价什么时候回落。
呵呵,为什么房子供过于求,房价老涨不跌呀?
。。。。。。。。。
以上是动物园里的经济故事,仅供娱乐,并不反映社会现实,情节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开始回答题主的疑问。
房子供过于求,为什么房价不跌,这不是违反经济规律吗?
我们还记得 2008 年政府救市增发那四万亿货币吗?实际上那不止四万亿,是二十万亿。因为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对于美元贬值而增发的货币。
这些货币不放在银行里,而是在市场上流通。这些货币不会大规模跑到境外市场流通,因为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所以这 20 万亿基本都在国内流通。如果这些钱都流向农产品市场,那将是灾难,广大人民将买不起粮食蔬菜。这些钱流向哪里?毫无疑问,它们流向了股市和楼市。
大家还记得吗?中国股市去年号称总市值 70 多万亿,这些钱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增发的货币。股灾之后,总市值虽然被蒸发了 22 万亿,但是货币并没有因此被消灭掉,只是这些钱离开了股市,重新寻找栖息地而已。股灾之后,上海的房价暴涨,深圳的房价暴涨,据说深圳的房子几乎一夜之间被扫荡光,房子成了烫手山芋,市内均价 6 万以上,你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买这些房子的是工薪阶层吗?
没人相信那是工薪族能撑起这么搞的房价。这些都是民间游资的行为,房子是富豪们的赌注,民营企业家、各种高收入群体也在这种疯狂的浪潮中博弈,因为银行已经双降很多次了,钱留在银行只会赔,这些钱又找不到很好的渠道投资,只有流入房地产,这就造成了货币供应量在房地产领域的供过于求,所以,房子价格就反涨不跌了。
动物园的故事描述的就是这种道理。
真正需求房子的动物买不起房,房子在有钱人手上击鼓传花,什么时候房价掉下来,那就是等这 20 万亿都变成房子的时候,没有货币再来支撑楼市的时候。
一点都不矛盾,楼市去库存必然以房价暴涨为结局。
原因在于,房子不是普通商品,普通商品降价去库存的原理在房地产领域并不适用。
我们都知道,普通商品如果生产过剩,那么 “去库存” 的唯一方式就是降价。比如苹果太多了,不降价最终就只能烂在树上;牛奶太多了,降价都不一定能卖得出去,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奶农宁可倒在路边也不送人,过去我们都以为这是资本家的贪婪行径,其实现在都明白:牛奶本身还有保存和运输成本,送人还要付出更多代价,倒掉反而是损失最小的选择。
但住房不同。房子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兼具消费品、投资品和保值品三重属性。
从消费品的层面看,房价无论涨跌对刚需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从投资品的角度看,买涨不买跌是必然的市场铁律,因为决定其购买欲望的是预期收益。房价一旦上涨,就会产生顺周期的正反馈效应,涨得越猛,买家的情绪就越旺盛。相反,一旦市场出现下行,房价降幅越明显,不但越是无人问津,而且还会引发恐慌式的抛盘效应。
同样,从保值品的角度看,我们的财富主要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以及黑天鹅和灰犀牛带来的不确定的损害,那么人们就有投资某种标的物用来增值保值的需要。房子在中国就是最好的保值品,而这一保值的需求也是建立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房产的投资属性和保值属性,远远大过消费属性,这就决定了在正常市场里,房价所拥有的涨跌互现的自动平衡器功能,在我们这里并不适用。如果考虑到过去二十年房价涨多跌少的现实,给人们普遍带来的预期,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楼市去库存只能、而且、必然等同于涨价去库存。换句话说,在中国,楼市去库存,就必然以房价暴涨为结果。
这个结论虽然反常识,但却与过去的历史相吻合。回顾过去几年的楼市政策,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逻辑在现实里的运用。
**2014 年全国楼市步入调整,二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成了整个经济的拖累。**对于企业来说,高库存意味着资金回收流转链条变长,对于银行则意味着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对于政府则意味着土地财政的衰竭,所以如何提振楼市,将债务从企业转移到居民,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选择。
**2015 年是顺理成章的全面放松之年。**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普遍都取消限购、降低税费、放松首付比例、放宽贷款额度,同时限制土地供应,甚至还有省份直接推出财政补贴,呼吁农民工进城买房,在政策的直接刺激之下,楼市开始逐步回暖。
而到了 2016 年,一二线城市楼市进入火热状态,房价开始上涨,楼市去库存速度如同火箭般加快,合肥、厦门等部门二线城市库存早就进入紧张边缘;随着房价进一步上涨,楼市库存加剧紧张,在这种正循环之下,房价上涨与去库存,互相刺激抬升。
**在这期间,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抢房大战。**恐慌情绪蔓延之下,业主坐地起价,购房者连夜抢房,一座房子一夜之间变出几个价格,房价节节上升,甚至连中介都开始怒斥购房者:这时候不来看房还去工作,你知道什么是轻是重吗?
到了 2017 年,三四线城市接棒。一边是来自一二线城市的溢出效应,一边是棚改货币化带来的新增购房需求,让三四线城市房价一路飞涨,部分城市甚至如同一二线城市般进入抢房大战,楼市库存加速去化。
所以,当房子成为金融品时,去库存就必然伴随着涨房价。想要在房价平稳下实现去库存,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这一轮的楼市去库存,虽然让二三四线的楼市债务风险得以释放,但随之攀升的高房价却制造了新的金融风险,而且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尤其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去库存的成功只是暂时性的,依靠棚改货币化,拆除旧房子而且不再就地安置,那就制造了新的需求,这些人拿着货币补贴款进入市场,推高了房价。但问题是,棚改之后建设的新房又将制造新一轮库存,这些库存谁来接盘?
更令人担忧的前景是,随着货币政策收缩,信贷不断从紧,房价已经面临调整的拐点。如果楼市出现下行趋势,对于仍旧陷入狂欢之中的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形势可能一夕之间就会天翻地覆。
别忘了,我们说房价有顺周期的特征,这里的顺周期是双向的。房价上涨时,一片欢腾,很多人不惜动用杠杆,试图分享一杯羹;房价下跌时,一片愁绪,很多人都试图抛盘,但却无人承接。
这就楼市的奇怪之处。所以,每一轮调控才会以 “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为主基调,不能过度涨也不能过度跌。不过,房价维稳是门精巧的艺术,不是每一次都能游刃有余地控制住的。
微信公众号房屋屋(its-home)
降价首先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是政府能够直接以行政命令控制的。
单一交易方采取比市场价格低的价格水平出售商品,短期内会给自己带来较快的交易速度。但是如果整体资产价格下降,只会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影响了金融系统对于资产市场的支持;更多的债务资产流入市场。不但不会去库存,反而会增加库存。
所以要想去库存,或者说去一些区域的库存,首先要保障的是资产保升预期。然后就是在不同区域进行金融的有效管治。将货币推向需要去库存的地方去。
现在的情况下,有效没效。还不好说。
不矛盾,期望是中央政府和个人加杠杆,企业和地方政府减杠杆。所以才有央行行长说个人购房者还有加杠杆的空间。通过降低首付比例,降息来刺激购房者购房,而不是降价。
2015 年开始的那波涨价去库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目前我们的城市化率也才接近 64%,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有个问题是,我们继续快速的增加城市化率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有个社会稳定问题。
啥意思呢?新闻里我们经常看到欧美的青年暴乱,比如占领华尔街、巴黎的黄背心运动,可以看到青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国家要维持社会稳定,尤其是城市稳定,就必要保障青年的就业率,我们再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存在这种潜在风险,就是城市的失业率可能会大幅上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从这角度看的话,要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城市化进程后面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周期。
真实事情。
亲戚做房产的,07 年时,有一个楼盘一直卖不掉,楼盘是他们几个老板合资一起开发的。
其中几个老板想快点回笼资金,说降价吧。亲戚不同意,说降价反而卖不掉。
无奈少数服从多数,还是降价销售了。
结果,,,
老业主冲击售楼部,拉横幅竖标语,骂销售骂公司,什么还我血汗钱,理由都是类似房屋质量有问题,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就是降价了。
后来就不降价,改成送欧洲游之类的活动,虽然销售没见的变好多少,但至少没人闹了。
再后来,碰上 08 年了,秒光啊。
则成啊,你还是不明白,那些房子应该由合适的人来保管……
唉,我当时手软了,则成啊,像一线城市这些房主,你就是把他所有的房子都……
库存是什么?是债务。债务是谁的?你懂的。
房价是什么?是投资加投机成本再加利润欲望兑出来的数字。这数字谁决定的?这个很复杂!
总得来说,两个问题的主体一样,不存在此消彼长或者同频共振的必然,也就无所谓矛盾了。
补充一点,按照现在的楼板价和交易成本,只要有哪怕一点点需求,房价都不会降。包括一手房和二手房。
大面积房屋和豪宅尤其如此,不信的都没买过房。哈哈
个人愚见: 1: 涉及到各方利益,不敢让房价跌。各方包括但不限政府,开发商,银行,已购消费者。2: 牵扯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比较敏感不细说。3: 部分城市年轻人口流失严重以及地方政府土地政策问题。第三个问题要结合起来看,基本上库存积压都是第三点造成的。
再补充一点,房价不可能降。降了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个人消费者基本都是按揭,房价降了,接着换银行按揭是亏钱的。那么我不还了,请你银行收房。开发商前期付出了这么多成本,房价降了那么亏损严重。开发贷款我也还不了,请银行走清收程序。地方政府靠平台公司发的各种信托,债券都是以政府财政兜底。房价降了地价岂有不降之理?这两年经济萎缩这么严重,税收基本上少了 20%,地价又下降,靠什么来还本付息?
讲个小故事。有一天傍晚去面包店买面包,突发奇想问老板,卖不掉的面包咋处理?老板说,扔掉。随问,为啥不降价卖掉。老板说,大家都知道我这面包卖不掉会降价卖掉,还有谁会买正价的。瞧,这才是生意人正常的思想。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中国人的心态就是房子越涨越要买
去库存和降房价,这两件事是可以兼顾,并不矛盾的。
在库存的时候,如果这个人不具有购买力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它具有购买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从降价的角度来去库存让其购买。
比如说棚改。本来没有购买新房能力的人,但是由于棚改给他补偿了资金,他就具有购房新房的能力了。
我觉得中央政府也是利用了棚改的政策,给了普通老百姓拆迁的补偿,让老百姓也能够在物业上进行升级换代,这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正面促进作用。
所以说这个去库存和降房价,不是一个矛盾的关系,因为我们不需要通过降房价来促进购买力。现在就算房价跌了,还是很多人买不起房,这样来解决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只有通过增加购房人的收入或者是所得,让部分人先能够买得起房,这样才是正确的。
去库存的地方,房价已经降了,问题是,想要去库存的地方的房子,你看不上啊……
没人要的东西,越降越没人买
理解房价,一定要理解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房地产关联着 60% 的实体经济产业,关联着 60% 左右的银行资产负债,房产占我国民众财产总额的 60% 以上(北京为 83.8%),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60%。贡献了 GDP 增长的 16%。
保增长就要保房价,房价不跌不涨慢慢消化,是最优的选择。
一,全国房价真实情况
1、深圳及周边
在其他城市还没有明显上涨之时,2015 年颁布的 “330” 新政直接成为深圳房价大涨的导火索。深圳商品房和保障房保有量只有 110 多万套,每年不到 10 万套的增量。而深圳常驻人口 1000 多万,年轻人居多,户籍人口不断增加,80-90% 都有购房需求。2015 年的 “330” 政策调低了二套首付比例,加上信贷宽松政策,深圳房价一路猛涨,盐田区最高上涨了 70-80%。深圳的一路上涨,带动了东莞、惠州地区价格攀升。2015 年上半年东莞房价开始上涨,下半年传导到惠州地区。虽然深圳已经有所降温,但受 2 月份相关刺激政策影响,东莞、惠州的涨幅还比较夸张。
2、南京、苏州和合肥
二线城市并非完全受一线城市影响而价格走高,早在 2015 年七八月份,南京、苏州和合肥纷纷上涨,先于北京和上海。去年 7 月份,南京江北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该区域房价迅速从平均 1.5W / 平方米暴涨到 2W,小半年后甚至冲到 4W。在南京市,江南八区的销量超不过江北新区。由于 2015 年频出 “地王”,制造出房价将不断上涨的迹象。南京五分之一的人都在买房或者卖房。南京地税收入 60% 左右都来自房地产。
与南京类似,政府频繁推地以及苏州新区的获批,也助长了苏州房价的攀升。2015 年整年销售量约为 20 亿,2016 年 1-2 月份就卖掉 20 亿。有的楼盘开了 1-2 年很难卖,现在一票难求,截止 2 月份已经消化 80-90%。
合肥市场则从 2016 年元旦开始涨价,均价从 8000 元 / 平增加到 9000 元 / 平,部分区域迅速破万,居民陷入恐慌性购房。当地开发商提到,热点楼盘黑市上的内部号源,可以叫卖到 3 万元。居民买房先不问是否便宜,而是先问 “有没有房子可以卖。”
3、北京上海涨价接棒
2015 年,国家密集出台一刀切式的 “去库存” 政策,对于北京和上海最为受益。2011 年,北京市的 “国八条” 规定,“连续五年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一套住房“。2016 年这部分刚性需求的释放,加上市场原有的需求,2015 年屡刷新高的地王,一手换二手的交织,综合因素造成了北京市场在元旦至春节前后的疯涨。上海房价也出乎业内意料变得火爆。春节后市场供应量忽然一下不足,加上 2 月份很多开发商的预售证都没有批下来,导致整个市场空前缺房,冲动消费的人非常多。
4、缓慢去库存的三四线
**芜湖市库存量为 440 万平方米,去库存主力为本市人口,需要 3-5 年才能消化。**为了促进消费,在中央实行的各项政策之上,地方政府针对区域进行补偿,每平方米补贴 200 元,就是为了刺激农民、大学生和企业外地职工就地购房。近期芜湖市成交量涨幅为 20%-25%,价格没有变化。无锡开发商提到,目前还有库存 1600 万平方米,开发商手里还有很多存量土地。无锡人均 2 套住房,外来人口也较少,政府也还在建设动迁房。即便完全没有新供应的话,无锡消化库存得至少 2-3 年。这一轮刺激后,成交量有所上升,价格微涨 5% 左右。
总体来说这轮房价一线领涨,二线跟进,三四五线库存严重涨价无望。
二,到底谁在买房
改善型购房是主力买房者。40%-60% 的购房者来自于改善型购买,20%-40% 来自于首套,10%-20% 来自投资。投资客多数因 “资产荒” 而追逐房产,炒房客已经成为历史。
改善型需求中,新房和二手房的交易在不同城市差异较大。在北京,能买得起新商品房的人,70% 以上都是新房周边的客户,卖掉现有房子换新的。因为价格原因,新的刚需阶层能买得起新房的人非常少,大多是购买二手房小户型。上海的情况也类似,新房价格太高,年轻人已被挤压到苏州的花桥、昆山等地购房,从而推动当地楼市火热。在二线城市,首套购买新房的比例约在 40% 左右,改善型住房也以 120 平的大户型居多。
三,房价为什么涨
政府需要房价涨。理解房价,一定要理解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房地产关联着 60% 的实体经济产业,关联着 60% 左右的银行资产负债,房产占我国民众财产总额的 60% 以上(北京为 83.8%),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 60%。贡献了 GDP 增长的 16%。房地产关联 40 多个行业,上游多是产能过剩的钢铁、建筑、水泥等产业,这些行业不光是财政主要支柱还是国企集中的行业。如果房价跌了,对这些行业简直是噩梦,产能利用率将降低到 50%,倒闭潮随之而至。更让政府头疼的是,这些行业有大量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饭碗没了,问题就从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了,官员的办公室每天要被闹事的人挤爆。政府能让房价跌吗?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经济不能跌。到 2020 年经济翻番的目标需要保持每年 6.5% 的增速,房地产是经济的火车头,房价跌了经济就熄火了。政府不能让房价跌。从 2015 年开始,陆续出台政策托住房地产。
2015.03 加大职工购买首套房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二套房、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普通自住房、拥有一套房并已结清贷款三种情况的首付款;购买 2 年以上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免征营业税。
2015.10 住房公积金推行异地贷款;全面推行二孩政策。
2015.11 公积金贷款放松限制最低额度增 20 万元。
2016.2 降首付。在不实施 “限购” 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 25%,各地可向下浮动 5 个百分点。
2016.2.19 调整房屋交易契税和营业税征收标准
中国房地产一直是政府紧紧调控的市场,土地掌握在政府手里,占房价 50% 的税费掌握在政府手里,行业法规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的政策一出,房价自然而然就要往上涨。
2016,货币政策依然宽松,钱印多了会推高房价,再加上不断出台的托市政策,预计一线城市房价还将温和上涨,二线城市跟随一线城市缓慢上涨,三四五线城市由于人口流入乏力,库存高企,房价不会涨也不会跌。
更深入的分析可以关注我微信公号:伪砖家说经济。
http://weixin.qq.com/r/1z9XT9HEUYwurZUs92rF (二维码自动识别)
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经济原创干货
版权归属微信公号:伪砖家说经济。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不矛盾,只要能让人民买的起房 去库存一点都不难
相反,你要是降价销售,恐怕房子不仅卖不掉,连自己都会有麻烦
所以我们目前看到国家用了几个方法
1. 货币拆迁,新城镇化
2. 提高收入
3. 稳定房价
4. 限购
国家未来可能做的
1. 对于过热地区打压限购
2. 要求银行降低房贷比率,增加企业贷款
3. 降低首付款
4. 收紧土地审批
5. 地方债务打包
国家手里握着土地审批权,中央银行两大神器,抑制房价虽然困难,但不至于不可能
关键是既得利益集团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改革能不能深化。房价不好控制的原因有很多,地方债务过多是重要方面。房地产集团的话语权也是一方面。不把地方债务解决,即使中央出台政策,下面也会阴奉阳违
主要看房价涨的快还是收入快。只要通货膨胀的速度大于房价涨的速度,这游戏还有的玩。
我个人觉得人口拐点的到来才是这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目前已经到初中高中阶段了。等我们这代人退休,才是最艰难的时候
现在很显然有两派甚至多派观点相互角力,去库存不依靠加杠杆,又不想冒风险,最后还要提高内需消费,走结构转型,显然最后不得不舍弃几个目标。神仙打架不参与,拭目以待。
题主出的这么高难度的市场经济的课题,已经在一五一六年被伟大的中国解决了。
一线、二线中的部分城市的库存在一路高涨的房价下,稀里哗拉的被消化了。
这是经典的行业发展的案例,估计应会入哈佛、耶鲁的商学院教材的。不过,由于西方专家与教授的学识与见识不行,这个经典应是清华北大的教授来整理成书。
滞销与库存的东西应该降价促销,中国房地产的实践证明,从来是只要开启了涨价的空间,滞销就变畅销的了。
完全不矛盾。
去库存就是降低房地产库存量,如果涨价可以更快的卖出去降低库存,那就涨价好了。房地产的一大特性就是买涨不买跌,房价越涨人们越想买房子。
现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中西部和少部分东部县市的财政主要靠卖土地,面粉这么贵,面包能便宜到哪去?开发商亏本的话他宁愿房子烂尾也不会开发或者卖出来了。还有依附在房地产上面的各种税费我国房地产相关税收一览表又不减去,开发商要开发,这些税都要上。再者就是融资成本高,信托也好,民间融资也好,利息都高的吓人,能拿到基准利率的开发商至少都是上市公司,还得靠一些别的渠道如发企业债等,把融资成本降下来。我记得知乎上
曾经科普过一平方米的房子的建安成本至少在 6000 + 不含土地款。可以说现在卖 4000-5000 的,多多少少都是偷工减料的,就不要拿农村自建房的成本来说事了。不算买地,一平方米楼房(毛坯)建筑成本多少钱? - 知乎用户的回答
至于一二线城市,主要是供不应求,房子都不够卖,哪还有下降空间,一线城市的购买者来自全世界,所以一个普通人是否买得起一线城市的房子不构成泡沫判断的基础,就这样。
另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绝大部分人在城市都是租房过的,像中国这样大学毕业几年就想买房的,说真的,让我觉得很是惊讶,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支撑房价不跌的根本原因。
爸爸,我们为什么没有房子
因为爸爸失业了
为什么失业了
因为没人需要盖房子了
为什么没人需要盖房子?
因为房子太多了
那我们为什么没有房子
……
房子并不是普通商品,也不是韦伯伦商品,而是有点像吉芬商品。
所以啊,不要拿一般商品的供求曲线去套。
涨价去库存,建议你了解一下。
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
去库存是说给房地企业听的
国家吃饱了撑的给消费者释放信号。。。
既想去库存,又不想降房价,应该不算矛盾吧。
首先,去库存不一定只能通过降房价,其次,降了房价不见得就能起到多大的去库存效果。
买房这事儿本来就是低频,大部分人买房是刚需,一辈子就买一次,加上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等原因,有些家庭两三代人可能就买一回,降房价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会让他们想多买一套房。
房价本来就高,很多从业者也说,现在的房子根本不值这个价,降又能降多少呢。任志强说难消化的只能炸掉,很多人说就和倒掉牛奶差不多,虽然不大可能真的炸吧,但是市场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你要降多少才能引起疯抢啊?降一些后,会来买的人一定是本来就有需求、准备购房的人。而且中国人还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啊,总觉得这个东西降价处理了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是不是 blabla。
卖房这个事,无论你营销做的多好,最重要的难道不是你房子本身吗,质量、地段、户型等等,这个是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东西,这些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再来谈销售咯,如果是个很破的房子多便宜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愿意买咯。
综上,所以我认为降房价不见得能有多少去库存效果,还有就是去库存呢还有其他方法,好的营销也算一种吧。
毕竟现在房子不好卖了,是事实,换言之就是客户不好找,好的拓客蓄客方式很重要,传统渠道效果越来越差,就要开辟新的渠道和方法。全民营销刚开始做的时候也算是创新和尝试吧,慢慢地也做出成绩了,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就可以结合互联网做出一些尝试,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营销也就孕育而生,敢于结合时代和发展趋势做出创新或许会拔得头筹,瞻前顾后墨守成规基本会被时代淘汰。就拿全民营销举例子,任何事有利有弊,去改进和升级未必不是一种新的拓客方法。
不矛盾。
总结一下他们的目的无非二字:维稳。
昨天一个鱼塘新开张,钓费 100 块。钓了一整天没钓到鱼,老板说凡是没钓到的就送一只鸡,我很多朋友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都很高兴!觉得老板很够意思!…… 后来钓鱼场看门大爷说老板本来就是个养鸡专业户,这鱼塘就没鱼。这个方法叫做【去库存】
房价涨,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房价跌,更多的人买不起房。看似调侃,但确实已经在很多国家的上演过不止一回了。涨跌是个经济表象,其背后的成因、产生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经济难题,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根本解决方案。现在国内房产去库存,有矛盾,有很多矛盾,根本上解决不了。最终,能实现零和博弈的效果,就算是非常好的了。现在各项政策的目标,仔细看下来,更像是在将负和效应想办法尽量降低。如果负和出现,一大批中产可能真的就变无产了,远超去年股市过山车的杀伤力(看看 97 香港的中产),现在的无产依旧是无产,但工作的目标会变成为温饱而战了。
因为降价更加去不了库存,如果房价跌,那么就不会有人买房了
完全不矛盾,降价直接导致上涨预期转为下降预期,追涨不追跌,到时候大家抛起房子来就不是去库存的事儿了。
国家一定不能造成房市要跌要崩盘的局面,真大跌根本没人肯来接盘,是你你会买吗?
2016 年是个不消停的一年,就像罗振宇在跨年演讲的时候提到,
“2016 年,最大的特点是,
全世界好多事都只看到掉下来一只靴子,
另一只靴子什么样,掉不掉,什么时候掉,怎么掉?现在一概不知。”
2016 年的楼市也犹如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记得 2016 年年初,房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人人都在哄抢着买房,
最疯狂的时候,上海出现同一套房子,一天跳价 70 万的现象。
甚至还有传,有些房价都是夫妻之间左手倒右手,做出来的价格。
那个时候,明显感觉飙涨的房价,并非理性所致。
记得 2016 年 3 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期节目,
当时给出的观点是:
1**、现在的房价是被人为地刻意炒作,不要追热;**
2**、如果是自住需求,等到 7、8 月份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回调,这个时候可以买;**
3**、是时候将手中比较陈旧的房子进行抛售或者置换。**
紧接着,3 月 25 日,上海发布了史上最严 “沪九条”,
其中,最严厉的条款包括:
1、 将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的缴纳社保年限,从连续 3 年提高到连续 5 年及以上;
2、 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提高到了 50%-70%。
同时,深圳也出台了相关的调控政策,
两地政策的双双出台,使得两地的楼市瞬间降温,
这样一来,快速带动了苏州、杭州、南京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房价,
人们成团去杭州疯狂买房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先是 2015 年 6 月股灾,
紧接着,网贷平台大规模的出现崩塌,
资产荒、人民币的加速通胀,导致人们开始变得恐慌,感觉钱躺在银行,分分钟都是贬值的节奏。
最后,我们发现,钱主要流向了两个地方:房地产和海外投资。
记得 2016 年年初,跟一个客户聊天,
客户很坦率地说,知道房子有泡沫,知道房子已经没有投资价值,
但是,现在又有什么更好的资产可以投资的呢?
又有什么资产可以抗通胀呢?
“沪九条” 出台后,以为楼市可以冷却下来,
但是 2016 年 8 月,坊间的一则谣言,
使得大家都跑去民政局排队离婚了,
生怕这个靴子落下来之后,离婚都买不了房子。
可是,没想到的是,等了半天,这个靴子就是没有落下来,
看来,这婚也算是白离了。
想想也是挺可笑的一件事情,
结婚、离婚,原本如此慎重的事情,
在房子面前,却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2016 年 9 月,楼市再次疯狂起来,
苏州、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房子价格开始飙升,深圳更是炒到了 15 万每平米,
直逼对岸的香港楼市。
一看房价处于失控的状态,近 20 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政策,
这样一来,各个城市的成交量瞬间成断崖式的下滑。
2016 年 11 月 28 日,上海再一次出台房产新政,
此次的房产新政,是前所未有的严苛,中心思想就是 “跟人又跟贷”,
一夜间,上海户籍的无房无贷的单身男青年,突然成了稀缺产品。
房子,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就像一个家,
有了房子,无论大小,就算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有人问,你在这座城市安家了吗?便意味着,你在这座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吗?
如果没有房子,你或许会感觉自己始终处于飘忽的状态。
虽然,某些知名人士一直在看空中国的楼市,
媒体上,也会宣导宁可租房也不要买房的理念,
但是没有办法,观念这东西,真的是根深蒂固,很难去改变的。
记得,我每次做培训的时候,都会有学员问我,
“现在还能不能买房” 这个问题,
我每一次在回答之前,都会先问一个问题,
“这个房子,你是自住还是投资?”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在买房子前,务必先问自己这个问题,
因为,目的不同,最终的决策也会完全不同。
如果是自住,我认为什么时候买都是正确的,
同时,你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是:
1、 这个房子在未来的 3-5 年中,需要满足几口人的居住;
2、 是否需要学区房,解决小孩的上学问题;
3、 交通是否方便;
4、 周边的生活气息和商业的成熟度等等。
如果是投资,我认为你需要从投资回报和退出的角度进行考虑:
1. 如果这个房子未来需要出租,那么需要计算一下租金回报率以及那个地段什么房型比较容易出租;
2. 如果这个房子未来需要抛售,那么需要考量容易抛售的房型以及周边的商业和交通是否便利;
当然,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从房子保值的角度来说,
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三点:
地段!
地段!!
地段!!!
当然,写到这里,有些事实还是比较残酷的:
1. 我们都认为房子涨了,但是数据告诉我们,目前除了深圳的房价,其他城市的房价涨速都没有跑过 M2。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房子并没有涨,只是抗通胀了而已,而房子的确是目前能够保值的资产。
2. 目前的租金回报率已经低于 2%,住宅的投资价值已逐步消失。
比如,上海的某处房子,90 多平米,在 600 万左右,
如果出租,每月租金约在 8000 左右,
按照租金回报率的简单公式计算:
租金回报率 =(税后月租金 - 每月物业管理费)*12 / 购房总价
不考虑任何的税收问题,差不多在 1.5% 左右,
按照过去我们所说的比较理想的租金回报率,差不多在 6%-8% 左右,但是目前的数据来看,远远没有达到。
最后,我想说,房地产的投资不是只有住宅。
其实,房地产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资产组成部分,
跟人的投资偏好有关,有些人喜欢投资房子,
只要有钱,就会去买房子,因为他们会觉得房子这东西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当然,过去近二十年来,任何时点买的房子,到今天看来都是涨的。
我认为,这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我们应该投资那些我们熟悉的品种,
只是想说,其实房地产的投资不是只有住宅,
还有商铺、酒店式公寓、办公室等商业物业,
另外,还有底层投资房地产的一些金融创新类产品,
比如资产证券化的基金、REITS 基金、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等等。当然,这些包装成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风控以及流动性要看清。
不矛盾。
去库存本质上是去杠杆,即把杠杆从政府和产业资本转移到个人手里。
如何转移到个人手里呢?
如果把房子当做一种类似股票一样的品种,这里就有一种拉高出货的手法。先把一线城市价格不计成本抬上去打造龙头,放大成交量,然后一线横住,用类似特停等行政手段缩量控盘,让它稳住横盘,从而激起二三线城市类似比价的补涨。这样完成去杠杆的目的。
转移了杠杆以后,政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可能还会有动作,让房子更有所谓价值,从而延缓它调整期的斜率,比如通过供给侧去产能,使钢铁,水泥混凝土等涨价,从而提高建房的成本等等…… 以后继续跟踪。
记得以前汉武帝就是通过建房,缔造了盛世大汉王朝。
说实话,涨和跌也看涨多少和跌多少,我们家去年买的房,当时家里都很反对,说深圳的房价太高,有价无市。但最后我们还是狠下心买房,有孩子啊!中国政策就是这样变态,把房子户口教育绑在一起。也会有人说深圳积分入户很简单,但那是集体户,孩子读书还是分到第 5,6 类。
像北上广深这些城市,能贷款买房的还是会努力买房的,跟涨价跌价没关系。因为最好的资源几乎在这里了。
反观三线城市,恐怕是越跌越没人买,要知道大家都不是绝对没房的人(再穷也农村有房吧),只是大家都想在城市里买个房,尤其是条件好的城市,当房子降价的时候大家就想着没准还要跌,这么急着买干嘛?又不是没地方住了。还有就是三四线城市的人都去一二线城市打工,要是没有结婚被逼买房谁特么年纪轻轻就愿当房奴?老家买了房还未必会住,我们家县城里的房子超级漂亮装修超好,可三兄弟都在外面打工,就这几天过年回家住一下,而爸妈呢又习惯待在农村,所以是好房子住不到,在外面打工却住出租房。
相信跟我们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至于说为什么不回老家,回老家学的专业找不了工作。
这个问题加个主语看看:
中国(政府)想去库存,(房产商)不肯降价,是否矛盾?
为啥想去库存?因为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销售作为政府收入,库存放缓会严影响地方政府收入。
为啥不肯降价?因为土地拍卖以及建筑的综合成本过高(主要是土地成本),降价会导致亏本。
为什么降价会亏本?因为建房资金除了公司自持资金外还有借贷资金(甚至民间高利借贷),需要偿还利息。随着时间推移,利息增长导致收益降低。如果销售收入资不抵债,最后无法偿还导致破产。而三四线城市人口基数决定了销售比例,房屋超建势必导致空置。
另一个角度,房屋降价也不是没有,不过每次降价都会砸楼盘。已购房者会要挟房产商维持售价或者补偿差价。
再者,银行角度不希望房产商破产,收到房子再拍卖只会加速房地产崩盘,从而引发其他房产商销售危机,导致系统风险。
还有,去年官方表示居民储蓄率并不低。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购房潜力。释放这部分购买力来消化库存,也不需要降价。因为房产不是自有交易品(需要复符合相关法律),所以风险传导是可控的。
最后,除了储蓄率作为保证外。限制一线城市购房政策,把人群赶回原城市购房。开放二胎都是可行的降泡沫行为。随着泡沫提升,政策因素限制买卖越明显,反之亦然。
你没听说过 “买涨不买跌” 这句话吗,政府和地产商可是深谙此道。
你们玩过集体房吗?那年我盖了个新城……
我看中一块地,但是这块地上有住户,我跟他们约定,你把地给我用,我盖 6 层楼,一层归他们,然后我出售多余的房子,赚取利润。这俗称空手套白狼。
感觉我能赚多少?实话告诉你们,80 套房子,我只赚了 130 万。
因为地段好,原先的土地使用人要价很高,我的拿地成本比预先高出很多,无奈我只能稍微加一点价卖出去。幸运的是,我还是用半年时间卖完了。尝到甜头的我决定再来一次,看中了离上一块地 10 公里的地方,这次很不顺利,因为土地使用人得知我之前空手套白狼的事后,要求加价 100%并且要多送两间商铺,虽然很不甘心,但是我忍了,把原先的 6 层设计改成 12 层设计,好彩不彩,刚好赶上人工物料成本上涨的时候,于是我有选择了加价 8%的策略,还好,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卖完,其中几度让我喘不过气来,房子卖不出去,资金不能回笼,不敢民间拆借,这个时候,银行告诉我,愿不愿意再拿一块地,来贷款,先补上一期的贷款,我选择了一个比较保险得方案,这次拿一块小地,无论如何都要把成本降低,于是我来到城郊,这里环境好,地多,在国土局活动了关系便宜拿了一块地,盖了 5 层楼房,因为价格便宜,很快就卖出去了,钱回笼了,我第二个项目也因为换了营销策略,卖完了。
你们猜我会继续吗?
我是投机商,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我选择不玩了
又过了两年,因为三个项目都赚到钱,来了很多跟风者,房子越盖越多,拿地成本越来越高,第一个项目变成了商圈,慢慢变成了 CBD,第二个项目也成了商圈,变成了高级住宅区,第三个项目跟风者最多,因为发现我卖的特别快,一股脑盖了几百个楼盘,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新城。
现在很多的地产开发商就是在这么一个环里,贷款拿地盖房子,房子卖不出去,资金不能回笼,只能再拿地,贷款补之前得窟窿,有的开发商因房子滞销,一期项目都要用到八期的钱了。
这个时候你再回过来看,就拿上面这位滞销的开发商来说,你作为银行,你会怎么做?你明知他没钱还贷款,你会查封他的资产吗?要知道,他可是只盖了前三期的房子,后面的五期还都是荒地,八期项目,少说要 40 个亿吧,查封,就等于 40 亿流动资金变成固定资产,什么时候能变现?贬值了怎么办?所以,只能接着借钱给他们,债台高筑。
这个时候再看看,国家舍得银行被套这么多钱吗?不会,所以,不能打压,因为是国家利益,楼市房价暴跌,意味着还是收不回来本来的钱,一个开发商少收回 5 个亿,中国大大小小开发商不下千家。就算每家只亏一个亿,因房价暴跌带来的恶性结果会有什么?首当其冲是钢铁,然后是政府财政,房价跌,谁还买地啊。(虽然国务院说不能老买地赚钱,可这种现象还是多多少存在的)。失业率上升是肯定的,一个行业兴旺,可能带动不了其他行业,但是一个行业不景气,一定会让其他行业也不景气。
地产商以为只要有刚需在,就不缺市场,人人都想买房,对不对,所以不怕卖不出去,可是,买的起得人越来越少。我月薪 2000,在东莞,我几千个工友都急需要买房,这是刚需,可就我们这点工资,就算用上首付贷,累死一辈子,房子还不属于我们。
价格 = A * 需求 / 供应 + B * 成本 + C*d 价格 / dt
不矛盾
不矛盾
不矛盾
这恰恰是 zf 努力去做的事,能不能成功另说。
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1. 一旦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中产阶级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一二线城市中的房价将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缩水,大家很有可能经历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把回到解放前” 的阵痛。
2,剪库存是为了什么?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一旦房价下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大规模的变化。这是 zf 最不愿意看到的,邓以来的历届政府中央都把维系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所以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大量失业以及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21 世纪以来最大的社会危机就会产生。
3、一旦房价下跌,zf 必定回笼资金人力去维稳。银行很有可能遭受大规模的恶性贷款,中国现行的对外政策将受到的冲击绝非一星半点,一带一路计划相关工作的开展以及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中国经济的硬着陆将会不可避免,绝大多数行业都将遭受。新兴企业很有可能因为缺乏投资贷款而死亡,政府之所以要减库存存稳房价根本目的只有:稳定。只有稳定才能是经济有长足发展,但同时减税去税的工作也在所难免。中国政府收入的剧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可能导致经济大规模遭受冲击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世界经济正在遭受一场寒冬,这一切极有可能像二战前夕的大萧条一样载入史书。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逃脱,从中国股市到索罗斯的预言,我们若有若无的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气息在蔓延 –
天佑中华!
萌新求赞 y∩__∩y
因为。目的不是为了去库存。
首先,的确可以牺牲地产商的利润去库存。问题是地产商的利润不过 10%多一点,你觉得这点利润能让房价降几个钱?假设,一套房 100 万,一万套房 100 亿,5 万套房 500 亿,60 多亿元的利润,平均一套房降价 12 万元处理,也就是 88 万一套房,你觉得有多少人会去买?
涨价才能去库存,你现在明白了吧?
买涨不买跌,这是正常心理!
等到搞不动
处处烂尾
就知道降价了
单看这两个命题肯定是矛盾的,大家没发现后面还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吗? ZF 也很矛盾,房子太多了又不能让房子降价,这一条是肯定了,让农民进城买房?能多多少进城的?他们那难道会不清楚这一点吗?当然不会,那怎么办? 印钞票!印钞票!!印钞票!!!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房价虽然明面上没有降,一印钞票等于房价阴跌,同时也稀释了数额巨大的地方债,银行也减少了烂账,看似一石二鸟,看上去很美好,但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但是副作用似乎来得太快,楼市保住了,汇率市场怎么办?十二月、一月两个月汇率掉的快的出乎意料,出口行业一片萧条,于是某些力量开始拉抬汇率,但能不能成功谁都不知道,如果三架马车中出口的马车没了,那后果似乎比房地产崩了还难受(中小出口企业解决了 70% 人口就业),步子已经迈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结局是好事还不敢妄意,时间会给出答案。
地方房价绑定地方振幅绑定地方银行陷入三角债关系导致房价不断攀升的真正元凶。
此关系如此牢不可破是因为
1. 政府要在任期内尽可能的增加地方 GDP 即业绩
2. 靠信贷运作的银行需要优质的客户来增加自己的业绩,好伸手向央行要钱。政府即最好的客户。
3. 银行的抵押物必须优质,房屋作为最优质的抵押物故只许涨。
很多人说三四线城市房价已经下跌,合作关系应该已经崩盘,此论点实在图样图森破。我就请问提出此观点的人,除了 08 年的温州到现在有哪个地区城市出现暴跌?我这里说没有!文字游戏里面有句成交均价非常耐人寻味。现在只是刮房产商的皮而已根本无伤大雅。况且房产商只要银行不断他贷,扒皮也是扒国家的,何足畏惧?
尽快从房价大跌的梦幻中醒来。记住!你们的爷爷辈刚工作的时候也就几十块,你们父母辈刚工作的时候也就几百块,你们的后代刚工作就拿几万块不正常吗?你手头人民币永远在贬值,随着市场需求变换面临转型后,物价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房价成白菜价并不是梦,就是醒来时白菜已经是几斤几两?
非常矛盾,但这样的矛盾其实并不少见,它们也不是基本的矛盾,而是由一系列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我们能切身感受到的纠结。
一句话回答题主:汇市不崩盘,楼市就不会崩盘,而这对大家都没坏处。
最基本的矛盾是人性,总想获得更多的成果而付出更少的成本。这一点,法律无法有效约束,道德无法有效约束,能够有效约束的只有很多具有同样人性的人所形成的激烈竞争,如果资源有限,这种竞争会变得极其残酷。
而人类有个神奇的特点,能够积累财富,于是引发一个更严峻的问题:贫富分化,既要保持贫富分化,还要保持社会稳定,只有一条路: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保持不了,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政治问题,在核武器出现之前,人们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是打世界大战,消耗已经积累的财富,从头再来。
核武器出现之后,问题的难度提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数量级。但我相信,人性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向不会变。方法只会变得更隐蔽,博弈过程更诡谲,但结果只会更残酷,因为这次积累的财富更多,积累的时间更长。
危机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全世界,但矛盾的焦点可能会集中在中美两国。
现在的问题具体化为:谁能率先实现真正的触底,谁就将最先迎来曙光,而后面触底的可能永远看不到阳光了。
只存在于理想中的结果是,所有资产迅速重新定价,触底一步到位,但这只存在与想象之中。因为一旦暴跌模式开启,磐石脆如泡沫,根本看不清哪里是底。今年 A 股让人多次领略了千股跌停的盛况,一个月内市值蒸发几万亿的盛况,够长见识了吧,但人家塞浦路斯股市一年内还跌掉过 99% 的市值呢。
这里的核心矛盾在于预期的管理。明明撑不住,硬撑几乎是在作死,但还不得不硬撑,就是不知道会跌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放手不管,有很大几率会猝死,然后真没得玩了。(1% 的死亡几率就算很大,因为结果是死呀,死意味着没有任何机会翻盘)
美国也是这样纠结,去年放了一年的风要加息,加了一次息不敢加了。
2 月 2 日到 2 月 3 日突然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美国财长跟中国高层在 16 天之内第二次通电话,讨论了经济形势和人民币汇率问题;
第二,在上述消息公布之后不到 24 小时,美联储第三号人物明确暗示,3 月加息基本上没有可能了。
2 月 10 日晚上 9 点多,耶伦在众议院作证时阐述的观点,其实跟此前美国财长,美联储第三号人物的暗示,没有本质的区别。
随后在北京时间 2 月 3 日夜晚,就发生了美元指数闪崩的骇人一幕。
欧洲股市暴跌之后,彭博披露的欧洲央行的一份决议案的草案,就会发现观点也是相近的。有消息说,欧洲央行会在本周末之前讨论这份文件,然后正式发布,其重要内容就是向即将于 2 月底在上海举行的 G20 央行行长和财长峰会呼吁,协调行动制止货币战争等。
这是一份关于汇率问题的新的 “广场协议”。
很容易联想起导致日本失去二十年的那份广场协议,但我认为日本并不是因为广场协议而陷入停滞的。广场协议只是将日本纳入了新的游戏规则中,然后美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更高明的战略遏制了日本。
显然今天中美欧日面对危机,不得不参加到一个复杂的游戏当中,很不幸,对待金融和资本游戏,中国的经验还没有日本丰富,要想获胜,只有主导游戏规则制定,使之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游戏很复杂,中美对霸权的争夺,中美欧日资本对市场的争夺,中美与其他强权之间的利益冲突,资本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资本与劳工之间的矛盾,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谁能抓到其中的根本?
所以,这些矛盾很自然。我对经济内容的观察顺序是:股,汇,楼,债。股市最敏感,是漫长的前戏,汇市是高潮,决定谁胜出,谁出局,楼,债是尾声,胜者的楼债会重新繁荣,败者的楼债会跌入无底深渊。
不矛盾,开二胎了。
不矛盾,我可以降低首付成本,通过资金杠杆让你们加入买房的行列,你们不买房,我还可以印钞稀释你们的存款,多出来的货币仍然投向房地产,就相当于房价下降了
不拉高出货,跌了你们买?
下跌的话你们会恶意观望,上涨过程中才生怕自己买不起了先下手为强。
回想了一下,去年天津 812 之后,滨海新区给我们炸区群众提供了特价新房,分别座落在临港东南,北塘西北,汉沽东北之类的位置,具体在哪朋友们可以去查查。
现在看来这正是滨海新区对国家经济策略的有力落实:去库存。
同时对比一下 812 前和现在的天津开发区房价,几乎翻倍吧!
谢邀。我觉恰恰相反,不仅不矛盾,还相辅相成。
先挖坑,有空回答。
首先得弄清两个问题:第一,房地产去库存,去的是二三线城市的库存;
第二,房价上涨,涨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
再看房价上涨和去库存是否矛盾?目前房价上涨的一线城市是不存在库存的问题的,还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压力很大,房价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低很多,但是没人买,为啥?因为现在大部分人把刚需的房子当成了金融投资品,已经将它的性质给改变了,一线城市的房子升值速度快,赚钱速度快,大家都趋之若鹜,甚至卖掉自己二三线城市的房子去炒一线城市的房子,这样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一线城市的房价越炒越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上海、深圳纷纷颁布新的购房要求。
土地是有限资源,一旦有人垄断了土地,那对他来说,最有利的做法,就是尽可能把地价哄抬到市场能接受的极限,然后在完成土地私有制改革之前全部卖掉。
哄抬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减少供应。住宅用地长期持续限供,必然导致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地产商更愿意高价买地。房价上涨的另一个影响是,最终由投机者和有钱的刚需者,把房价推到一个买力跟不上生产速度的价格,开始累积库存。这之后,地产商为了利润最大化,会通过延缓工期,捂盘等方式,耐心地消磨库存。他们无须降价,只是需要时间。
以上过程中,土地垄断者的关键,是摸清市场对房价承受的极限,然后就是耐心等库存消化到健康水平,再通过调节住宅用地的供应,让房价永远保持在市场能承受的极限价格,不涨不跌。如果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他们可以收紧供应,再玩一次试探极限价格 - 积累库存 - 去库存的游戏,从而把房价再抬高一个水平。
这种泡沫不同于国外的经典地产泡沫,根源不是投机性购买,而是源材料垄断,信贷紧缩治标不治本。国外地产泡沫破灭是大量库存骤变为抛盘的情况,他们的土地是竞争化的市场,住宅用地充分供应,无法提前遏制库存;而垄断化的市场则有能力从源头上控制库存,导致泡沫不管多大,就是不会破。
由于土地私有制改革太过遥远,所以垄断者不怕房子卖得慢,只怕卖不到最极限的价格。对地产商,虽能卖高价,但严重影响到周转效率,间接的消极影响非常多,包括设计师的回报付出比等等;对百姓的意义就不多说了。有充分的统计数据可以证实,中国的特大城市,普遍存在住宅用地过分限供的情况,他们的初衷可能不仅仅是卖地赚钱,也包括控制人口等。
不能说政府不想房价降价,而是目前政府和开发商都已经被很多前期在高价位买房的业主绑架了,14 年底 15 年初很多新闻已经报道过了,一些楼盘为了回笼资金降价售房,前期业主打砸售楼部,阻挠新用户购房,甚至无理取闹要求开发商退还买房款。当时就有人提出,涨价的时候老业主欢天喜地,降价的时候老业主就说开发商无良,要求退款。不知道到底是谁无良。目前各地政府为了维稳,也都要求各个开发商不能大幅度降价,死扛着。问题是很多中小开发商已经扛不住破产了,就我们这一个西部地区,一个省就有 1000 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在房管局背过案的),目前真的有楼盘的不到 300 家。剩下的基本不是转型了,就是破产了。
房企只是买办,地方政府才是买办背后的洋大人… 如果降价去库存,地皮自然卖不出好价钱,地方政府财政的卖地收入萎缩,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出现问题,于是又牵动了现在商业银行内部部分影子银行资产… 老百姓的理财,酝酿出一波金融系统性风险
一点也不矛盾。
既然要聊房地产,就必须认清一个前提:房子是买涨不买跌的,去库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涨价。
曾经听过一个老板说过一句话 政府只要把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升一点 有很多房子就成危房了……..
一点都不矛盾,以我刚写的这篇文章作答:
链接:涨价去库存,揭示出楼市真相 - 煮历史品金融(笨虎说理财)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表面上看,一样商品堆积了太多库存,要消化掉就只有降价;价格下降了买的人就多了,生产的人就少了,库存就这样去掉了。
So easy,不是吗?
可是中国楼市好像不是这样的。至少最近几个月,我们在北上广深等一些城市看到的是去库存与涨价几乎在同步热烈的进行中。
笨虎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房价越是猛涨的时候,楼盘里看房的越是人山人海,房子卖的就越快;房价比较平稳的时候,楼盘前反而冷清了。
这完全印证了去年笨虎的文章揭穿中国高房价两大谎言中提出的观点,今天我再试着把它解释的更完整一些。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需求是价格的反函数,当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上面的图中 P 代表价格,Y 代表数量。传统的需求曲线就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然而房子作为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已经发生了异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异化?因为在天朝房子满足的已经远远不止于居住的需求,除了投机需求外,更包括了由于对于财富缩水的强烈恐慌导致的保值需要。
这种需求在预期房价要涨的时候才会变得强烈,而房价越是涨,这种预期也越强。
所以,再有人跟你说刚需支持了房价长期上涨,可以给他一个大嘴巴。因为需求曲线都已经异化了,传统的供需理论在楼市早已失效了。
如果再有人跟你说城镇化支持了中国房价长期上涨,也可以给他一个大嘴巴。一线城市早就饱和了好么,三四线城市才应该是城镇化的未来好么?可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越是跌,越是没人买。一线大城市越是涨,买的人就越多。
至此,笨虎已经回答了上篇文章买房改增值税!对房价有何影响?末尾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何通过涨价而不是降价去库存?因为只有涨价才可能去库存,别无选择。
与普通商品不同,虽然涨价周期中开发商的资金链恢复了健康,银行的贷款也还上了,又可以继续从地方政府手里拿天价地了,但是由于房子开发周期长,所以去库存的目标短期得以实现;直到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击鼓传花。
为什么中国人对财富缩水的恐慌特别强烈?既然传统供需理论已在楼市失效,到底是什么需求在一直推动房价上涨?改天笨虎再接着聊。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号煮历史品金融(微信号 pinjinrong),揭示历史与财经真相。
去库存是中央政府,不想降房价以及大量卖地的是地方政府。
因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就是卖地所得呀,要是减少卖地,那么地方政府所得税收很可能不足以满足为民众提供基本职能服务。
去年不是还风传说要进行地方政府破产制度么,要是减少卖地所得,那估计地方政府十之七八都要破产
目标都不单一,手段就不单一。目标多了,措施就多了,最后措施和措施难免矛盾。
不矛盾啊,买得起房子的人是不会在乎房价多少的,反正他有的是钱,现在社会就是有的三口之家共有七八套房子,有的五口之家挤一套小房子,国家统计下来了,我国城镇户口人均拥有 1.5 套房子。。。。。
中央政府想要维护金融稳定,所以要去库存。
地方政府想要推动土地财政,所以要稳房价。
两件事的主体都不相同,又怎么能要求他们的利益表达一致呢?
当然了 二者一定是存在交叉的,但各自的侧重点应是这样。
个人浅见,对经济学并不是很了解…
所谓的去库存,不过是去非省会城市罢了。
并且,房地产是中国唯一的经济支柱。不可能降价。
旧社会就是通过土地剥削人民的。
对于高赞答主
的回答,对我有很大启示,但是也不全对。
我认为,在国家层面,央行层面,银行层面,该是不希望房价大幅下降的,而是平稳上涨,并且应该没有把房价下跌的隐患转嫁到平民头上的嫌疑,而是直接将平民的劳动成果 [掠夺] 走了。
原因:
1. 房价大幅下跌意味着地产经济走不通了,国家在平民身上薅羊毛的这条路没了。
2. 房价大幅下降,意味着 gdp 增速会严重下降,中国房地产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为 23.73%,除了房子,很难找到另外这样一条让平民老实卖命的硬通货。
GDP 虽然叫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其实更加适合叫国民幸福感总值。因为交易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个体交易额越大说明交易能带来的幸福感越高。经济的良性发展不是在于能生产多少,而是在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经济崩溃了,似乎物质没有消失什么,但是这种良性的生产被破坏了,人们不愿意劳动了。当一个经济体 GDP 不断上升,说明总交易额在增加,资产绝对保有量也是净增加的,如何让人们能大量的赚钱,同时还能大量的花钱,从而使 GDP 一直增长呢?没错,如果整个社会只存钱,不花钱的话对 GDP 一定是负面影响的,因此国家想出了一招,通过房子这个刚需,让所有平民老老实实每天辛勤加班劳动,又能让你把赚到的钱赶快花出(甚至花掉你未来赚到的钱)也就是整个社会都在紧锣密鼓的生产,因为如果你的钱不花出去,并且货币购买率恒定的话(即便不恒定,也可以通过投资资产保值),你会发现你已经赚了很多钱了,并且没有加班的欲望,坠入中产阶级陷阱。这一招甚至能让平民存不住钱反而欠国家钱(金融业几乎全是国有),这样 GDP 永远增长,人民的工资永远增长,但是你手里就是没钱,那么整个社会生产创造的财富去哪里了呢?你辛苦一辈子,就得到了一栋房子的幸福感,虽然原本能得到更多。
所以,未来房价应该很难下降,因为这是 GDP 的一剂良药。。除非能出现另外一种让每个人不得不消费的事物。让每个人严寒酷暑心甘情愿加班去交换的事物。
利益相关:无房者,一线开发。
剩女既想嫁人,又不想将就屌丝。穷男既想泡妞,又舍不得花钱。世上矛盾的事多了。卖不出去就降价?政府说,亏本买卖不会做!!
我觉得吧,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允许开发非酒店式公寓和别墅或独立屋式的房屋。也就是说,能卖的的房子全是高档住宅,专供富裕阶层。开发商建的普通楼盘比如说面积在 200 以下的公寓楼,没有酒店式管理和与装修的公寓类住宅不允许销售,只允许由开发商制定的房屋管理公司出租。这样,从政策上杜绝了普通人买房的可能性,也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房屋贷款需求,经济发展才能更健康。银行的钱可以投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和支持创业发展。民众由于政策限制,不得不彻底打消买房的念头,从而减少个人负债,调控个人收入消费方向。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知道啥叫涨价去库存吗?
不矛盾,我看了看工资卡,想帮国家一把都没资格
买房买的从来不是居住权,而是社会公共服务准入门槛和社会公共服务参与权。
先阶段优秀的公共服务价格过高,需要的人消费不起。
消费的起的能买到的公共服务又是消费比偏低的。
所以消费不振
我的看法是有人用十年把二十年的钱赚了,剩下十年只能等了
在社会服务均等化状况改善前,房市格局不变。
不过在高速发展时代,年利润 10% 的行业也只是普通行业。但在低速发展时代,利润 4% 也是高利润行业
所以,房地产还大有可为,只是不再是个阿猫阿狗都能进场了。
房地产库存消耗周期本来就长,现在问题不是房产积压太多而是没本事能力的阿猫阿狗公司太多。
去库存只怕是去房产公司才对。
看了大家的回答,很多人看来都买房了。这我就放心了。
这个问题要分开说
首先说上广北深
这 4 个货,只有地不够,房不够的,永远都是需大于供的,尤其是深圳自有住房人口也就 150 万左右
也别嫌房价贵,比比香港,新加坡,东京,曼哈顿
见过最蠢的说法,美国人老老实实工作总能在城市买房的,中国就买不了
那是 ·· 你要所有美国人去试试去纽约去买个公寓试试?
中国这 4 个货的房价就别想降了
指着降还不如指着中国经济彻底崩盘或者第三次世界大战吧
再来,2,3,4,5····· 线城市
个别极少的 2 线,需求还是有的,但是房价一定会有一定的天花板
至于其他的,对比欧美一栋豪斯也就 20 多万刀的样子
你就该明白了吧
价值回归合理
另外
稍微科普下
供需关系和价值才是最大的关系
那 4 个货的供需关系摆在那边呢
会不值钱吗?
房价不会降,稳定上涨。
买房的依然会很多。
在二手房降价之前,即和一手房拉开差距之前,房价是安全的。
只要有人盼着房价降,房价就会稳涨,而现在这部分人群是大多数。
至少在 15-20 年之内。
迟迟找不到新的经济刺激点,依靠房价拴住一大部分人。
出国中介会更火。
阶级开始固化,
高端服务业,教育,医疗会是新的切入点,有野心的不妨从这几个做起,未来看好,而且政府不会过分干预。
拿教育来说,现在的教育行业过于低端。应试教育只是一块牌坊,上和工作脱节,下不能满足个人需求。而现在的教育行业只是为这个牌坊服务,迟早要大改,至于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思考一下会有收获。
在这代人老了,互联网会是尾大不掉的东西,去又不敢去,因为体量太大,类似于现今楼市。
人们会更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这也是一大市场,可以考虑一下,不过现在做有点早。
房价和观念将限制人口增长,选择出国的人也会更多,计划生育的红利将会到来,在 30 年以后。阶级固化完毕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
政治在这代人不会变天,阶级固化完毕就差不多了,不过很难看到这一天了。
重文轻武,杯酒释兵权,参考南北宋。
话放在这,坐等验证。
一二线降房价,三四线去库存!
要想供给侧改革,又要经济增速维持在 6.5% 以上,这可能就是我国的现状吧。
说到底,改革很难,要调结构又要保持增速,本来就是一个找平衡的过程。
不矛盾,这就是化实向虚,逆天走二世的第一步。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降房价,要么提升老百姓收入,让人能买得起房子;要么限量供应房子,零增长的情况下,先把存量消耗掉;还有就是任大炮所说的炸掉;再还有就是改变原有的房子的用途,在合理安全的基础上,开发多用途使用;再就是政府不要再新建办公楼,政府租楼办公,政府业绩参与市场考评。城市化进程,会造就一大批新城市居民,不过靠那些转变来的农民买房,不是去库存的长久生力军,不是每个地方的农民都像杭州农民拆迁户一样有钱,能靠拆迁暴富。
不是不想降房价,是不敢降房价,如果房价真的降了引发连锁效应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没那么复杂。要知道,这已经是一个国家间比烂的悲惨年代——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都在硬撑着看谁先倒下。这不是有人说过吗,现在的世界经济之差,这要放在 60 年前,只能靠国家间的战争解决。而现代社会,因为核武器,已经打不起来了。
去库存也好,维持房价不跌也罢,目的只有一个,不要倒在美国,日本,欧盟的前面。你说是不是?一点都不矛盾。
非要说个道理,房价跌,日本有前车之鉴,俄罗斯也是拼了不要汇率保住房价才奇迹般的居然在前两年没死透。去库存,就好理解了。消化了那些三四线的,还能再造一批库存啊,才能再续半条命啊。
不过啊,目前大家都快玩不下去了,为啥?你看美国加息是不是挺磨叽的?连他现在都没这个体力和实力了。
。。。。。。。无耻的分割线。。。。。。。
反正没人看,来预测下吧。估计老美和天朝已经商量好了,以加入 sdr 为甜头,预计 11 月前后美国将加息,而人民币将贬值。一个求美元地位,一个求内部安定。毕竟,失去的钱都可以再挣。
。一点都不矛盾。涨价是非常有效的快速去库存方式。我们来针对消费者心理来简单分析下:
降价:中国房地产消费者心理来说,就会是看热闹心理。一旦有下降趋势,那么消费者都会围观,都会等 “再低点”。现如今房价这么偏离我们的心理价位,我们消费者势必会等到他房价彻底崩盘才愿意出手购房,不然就 “买亏了”。房价崩了,中国经济也要被严重冲击。
涨价:涨价完全不一样了。以中国房地产消费者行为来看,涨价的时候成交量最高。今天 2 万一平米不买,下个月可就 2 万 5 了!你买不买!? 这个时候 “不买” 就是亏。因为明天后天大后天都可能是房价新高!这个时候虽然价更高了,但成交量会骤然上升。再上一段时间了观望的消费者,会因为这次去库存的涨价立马停止观望然后出手。但是上一段里,降价的时候出手 “买” 可能产生亏了,因为也许你多等一个月就能更便宜。
斗胆分析一下。相悖于 “降价甩卖” 的理论,这次去库存可能靠的是涨价引起抢购。
有两个原因的让你产生购房的冲动,一是工资没变,房价跌了。二是房价没变,工资涨了。我觉得现在正在往第二个方向努力。
还是有空多看看蛮族勇士的文章~ 基本你就明白了我国房地产的套路~ 房地产的问题其实是金融货币的问题~ 所以那些把简单问题和道理转化成复杂理论和天书的~ 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托要么垃圾~
最简单的一句话~ 要去库存~ 房价下跌怎么去?
目前政府想要去库存,地产商不想降价。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但是仍然有需求量在那,但是到了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可以看作是产能过剩了,政府更希望的是去这些城市的库存,对房地产商而言,他们开发了房子需要成本的,降价也许能多卖出去几套,但是该降多少怎么降又是个问题,地产商还是在乎利润的。
矛盾太好解决了 怎么让家里已经好几套房的人还继续一直抢 矛盾吗 炒高房价让所有人觉得买房比中彩票都赚 一切矛盾迎刃而解 连抢盐都会跟风的屁民会不跟着抢房?
房价非理性疯涨,刚需恐慌性抢购。不降价卖不掉房?库存是啥?只有一开盘几千人抢购,大部分人买不到,奔赴下一个开盘。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怎样,起码我看到今年的合肥就是越涨买的越疯狂,只有买不到不怕卖不掉。
印这么多 RMB,房价怎能不涨
政府 100% 垄断供应, 可以做得到。
100% 垄断土地供应 + 允许盖多少房子 + 银行贷款 = 控制了供应方。
其它国家 / 地方也有类似的做法。香港 + 新加坡 + 温哥华 + 旧金山都是。
当初刚推出三去一降一补的时候,“去库存” 是指去中小城市的房产库存。
当时大家都扎堆在大城市买,我心里觉得好笑。当时想: 中小城市本身各种配套就不足,就业岗岗位的数量和薪资也不行,人们脑壳有包才去接盘,库存是你号召就能去的么?天真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天真又可爱的是我自己。16.17 秒房价翻倍,绝大多数能上车的都上车了,“去库存” 任务基本完成。
人性都是买涨不买跌的,真正房价开始跌的时候,房子反而不好卖了
其实并不矛盾,现在拿地成本越来越高,后期土地供应也会越来越少,库存只会越来越少
问题比较笼统。
事实是一二线城市的库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去化周期可控,并且随着三四线城市土地投资被看空资金全部流向一二线城市,导致一二线城市土地购买价格高企,因此,现有的库存只要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根本就没有去化压力,甚至局部地区有惜售现象出现,所以不可能降价;
至于三四线城市,库存的确夸张,导致库存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价格,而是需求,同时库存的结构也很蛋疼,基本上都是以大户型为主,单价的降低对于购买门槛而言变化有限… 更蛋疼的是… 事实上三四五线城市已经降价了… 然并卵…
库存在三四线城市,涨价在一二三线城市,沧州大家听过吗,毛坯期房都 1 万 + 了,四边县城还在三四千突围中?
我觉得这个中央想救的并不是楼市,而是银行是金融系统。如果房价降了,就算库存都去了又怎样?开发商收回来的钱也许连银行利息都不够还的。这样的去库存其实没什么意义,房子扔在那也不见得比降价去库存差多少。只要开发商还活着,贷款就有债主,银行的帐就还不是死帐烂账。可是如果开发商破产,这样银行的钱就真的收不回来了,成了死帐烂帐,这个窟窿要国家来填。
但如果房子都被老百姓接到手里了,开发商的贷款还完了,房子再跌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么?我觉得是真没了。中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个人接到手里那就是到死也要还完,这些贷款也许收回时间很长,但肯定不是死帐烂账,甚至还是很优质的资产。至于有人说,房价跌掉我付的钱后我就断供,房子不要了,让银行收去。真的所有人都会这么做么?一定不会,没见知呼里好多答主回答说经济崩溃了有套房还有个安身之所的回答多少人赞,可见断供肯定只是一小部分人会选择的做法,这就让银行死帐烂账的风险降低了很多。至于那些想要断供的人,你真觉得这个政府没办法让你断供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么?你断供,就记录进征信系统,让你在社会中寸步难行一点都不难。你要是失业了,那没关系,政府可以等你再就业,等你有收入了再来继续还。
我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对任何政府对于老百姓的态度已经没什么信任可言了,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毕竟能买的起房的人想要闹事也就是砸砸售楼处。
没有,因为还有其他参数。这不开放二胎 + 降低首付了么?
今天中午和同事吃饭,我说,我 06 年来津,在我来津之前,我身边的人,还有我来津之后,这边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天津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没想到,在我来津的第十个年头,房子竟然成了天津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我一直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从上大学开始直至现在而立之年,从来没有把买房这件事放在心上。直至结完婚后的这两年,觉得应该给爱人买一套房子,可是没想到,刚有实力买房的时候,房价已经飞流直上五千尺了。
沉寂了多年的天津,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直辖市的实力,还是在房价上。
这半年来,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谈房子,可是很少听到有人谈论房子为什么那么贵?我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专家,但还是想就自己的一点幼稚的想法谈一谈房价。
我们在买房子的时候,我们在买什么?
有人说的对,现在的房子已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房子了,而是一件商品,所以现在的房子都叫商品房。
其实无论对有刚需需求的人,还是对投资者来说,他们买的不仅是房子本身,而是房子所附带的其他东西。是什么?两个字,资源。
现在的买房人,房子的面积、朝向、楼层和质量情况等已经不是第一考虑要素,甚至说不是硬要求。那什么才是第一要素硬要求呢?
学区,户口所在地,临不临近地铁、公交站。这三个条件已经成为房子有没有升值空间的必备要素。
每年的开学季,都会有这样的新闻报道。XX 地区家长连夜在幼儿园和小学门口排队,为自己的子女排队拿入学明个。有的甚至提前一周,带着行军床,板凳椅子连夜排,累了就换人,吃饭家人送,轮流值班,只为了拿到为数不多的稀有入校名额。就连知名自媒体人 “咪蒙” 的孩子上学,都要靠咪蒙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刷脸才能入得了学。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比较火的电视剧,剧中有一段台词:我的孩子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好的小学,上不了好的小学就上不了好的中学,上不了好的中学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考不了重点大学,那整个人生就完了。这话说的虽然露骨,但却现实。
据统计,现在三四线城市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是越来越少,这正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结果。
高考是整个社会,就目前来说最为公平的社会上升通道,而现在这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集中。社会精英的下一代通过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天然优势,下一代人仍有很大几率是社会精英。而底层人员的子女,随着家人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所接受到的教育会有多好?他们要是能考上清华北大,一定是天才中的天才,而事实证明,天才确实存在,可是那些大多数呢?
所以,很多三四线的务工人员会拼尽所有努力在城市中留下来,希望其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在子女这一代能翻身,不再做个 “乡下人 “,也不枉一代人的努力。可是现实是,留下来的人极少,高涨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在房价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户口也是房价有没有上涨空间的重要因素。拿天津来说,最好的教育资源在和平区和河西区,所以和平区和河西区的房价是整个天津市最贵的,也是涨幅最大的。凭什么?就凭他们有最好的小学。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很纳闷,为什么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那么小那么贵,还是有人买?怎么住人啊?直到前几天同事告诉我,你以为买的人会住那里吗?你太天真了,买完了之后,直接迁户口,迁完户口之后就可以这里上学了。让你们失望的是,我没有恍然大悟。
我又问,既然那么有钱任性,为什么不上私立学校呢?同事看着我,不知怎么回答。我不知道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没有回答我,还是她认为我已经无药可救才没回答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同一个区域的户口,房子仅隔一条马路,房价也会有天壤之别了。
有的人买房是为了户口,有的买房是为了学区,还有的人买房就是为了上班方便,所以房子临不临近地铁公交也成为了房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开放商为了使自己的楼盘大卖,好出房,吸引购房者,就会申请公交站,天津就有一例。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房价上涨,如超市、银行、医院、菜市场、步行街等等生活配套设施也是。可是我为什么没有把这些因素列出来,因为它们不是影响房价的主要要素。
影响房价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过度集中。
曾几何时,有位宝宝曾说过,要在任期内,把房价降到让老百姓买的起价格,然后就开始大肆建经济适用房。结果呢,最后都成了鬼城。
可是问题是,这些经济适用房都建在了哪里?为了缓解一线城市的压力,要搞城镇化建设,殊不知搞城镇化建设,不是建两座高层,建几栋写字楼就是城镇了。要真正想搞城镇化建设,一定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
经济学有一句话:物以稀为贵。东西越稀有,价值就越高。而我们的房子,并不是因为房子少而贵,相反,我们的房子很多,多到我们几代人都住不完。可是我们的房子还是那么贵,为什么?房子已经不再是房子,一个房子可以附带很多其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已经成为控制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财富的 “指挥棒”,有人借此一跃成为人上人,积累的财富足够几代人吃喝不愁,而更多的人则需要靠一生为这些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东西去奔波,成为 “房奴”,说房奴已经不准确,更直接说的是学区奴、户口奴、地铁奴、医院奴、银行奴、超市奴等等。(关注微信:yidushiguang5)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合理分配呢?
政府:哎呀,房价已经撸得这么高了,可是我就是不想现在就射,该怎么办呢?降降温,继续撸
降价才会产生库存,涨价才能去库存!因为一降价立马开始打砸售楼处,售楼处被砸那怎么销售呢!
做股票的人就清楚:资本市场里面,追涨的总是最多的,房产作为大件商品投资,一样如此,跌的时候都想观望,只有涨起来了,大家怕后面会继续涨买不起才会着急买,去年到今年的大涨价出了多少房子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因为此轮舆论引导没做好,搞的大家都有共识:一线城市会继续上涨,三四线城市将会继续下跌,所以最近全国的钱大量涌入一线城市,这就是最近一线城市涨的太猛的原因。这种结局显然不是管理层想看到的,所以最近深圳,上海这两个领头羊开始调控了。
最近的舆论明显看到鼓吹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预期了,有些二三线城市也是在涨价。
“我想去库存, 能不能卖?”
“能,得降价”
“我不想降价,能不能卖?”
“能,去不了库存”
“我想去库存又想不降价,能不能卖!”
“敢问大爷何方神圣”
“鄙人地方政府”
只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位置目标为内蒙古一个地级市。
距离北京还算比较近。
在这几年里城市的新城区、各种开发区极速扩张。楼盘四处开发。通过之前的爆炒有的地区从一千多一平上涨到一万多一平。但 2015 年也都有所回落。落辐差不多在一千五到两千五。
目前仍有大量楼盘在建。但价格已经失去了上涨的动力了。
个人目前持币待购。但感觉以现在的情况来说不是一个买房的好时候。
房地产承担了大锅撅起的一切现实成本,能不贵吗?如果赵家将来统治银河系,房地产还要更贵,这不是库存决定的。
想去库存是国家,不想降房价的是房地产和当地政府,主体不一样
房价不能降,因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对经济影响太大了,如果房价降的多了,那么很多人会直接断供,然后银行大批坏账,地方政府没钱入不敷出,上游产业大批倒闭工人下岗,可以说高房价绑架了中央政府和全体国民,现在政府只能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然后提高工资水平来变相降价,非经济人士的个人理解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作为一个跟房产乃至金融毫无经验的普通人,肯定有很多错误,希望各位大神指正。
首先房子和银行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发商抵押房子继续开发,投机分子抵押首套买二套,普通人贷款也相当于把房子抵给银行。所以银行是肯定不希望房子降价。再加上各级政府的税收,从立项到设计招标施工营销有一大批人指着房子吃饭,以及现在手里有房的人,都不会希望房价下降。
与此相对是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的空房子待售以及 90 后所需要的婚房。低收入者希望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却不得不在二十年的贷款之前望而却步。
所以说假设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假设由我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印钱。
房价不但不会降,反而是要稳定逐步上升的,与此同时通过有计划有控制的逐步将人民币贬值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银行的账目可以顺利收回,已有房子的也不会去砸售楼部,正在还贷的也会越来越感觉日子更轻松了。同时因为贬值速度超过房价上涨的速度,房价也会渐渐回到一个合理的范畴。可能还会有国外的投资者来中国购房。银行高兴了,民众也高兴了,政府怎么办呀?收税嘛,将原来依靠地产商这部分收入渐渐转移到各种不动产税收上,随着人民币贬值也会渐渐提高。政府也高兴了。皆大欢喜。
当然以上回答是我作为一个至今未购房的普通人的看法,不管我父母在现在有多么想买,我总是劝住他们不要买。因为我始终坚信,现在这个时间段买房纯粹是在做接盘侠。并且作为独生子女我在未来的三四十年里还会继承一到两套房。到时候一家人有两三套房都是普遍现象,二胎政策在我看来我并不想响应号召。因为现在生活成本太高了。而且我觉得并不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认为的。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内房价会降,只是降的方式不一定而已。
~………………………………………………………………~
看了关于房价的另外一个问题,里面谈到日本民众在房产泡沫时期希望政府通过贬值来解决问题顿时觉得我自己弱爆了。通过大量修建廉租房和公租房确实不失为一个比较合适的办法,彻底把商品房和住宅的属性区分开。但是随之而来的衣食住行问题任然需要妥善解决。且不说现在公租房在制度、质量、以及地方政府态度的问题,光是一个上班公交车就足够头疼了。
另外,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等个 “340“年,反正我自己没钱也没准备现在买房的。
~………………………………………………………………~
讲一个笑话:两个富豪打赌,其中 A 对 B 说你吃了这坨屎我就给你一千万,B 想了想觉得很划算于是吃完屎并且从 A 那里拿到了一千万的支票。过了会 A 越想越觉得不划算,花一千万就看个吃屎,就对 B 说你信不信我也可以吃一坨屎?B 也觉得自己一个富豪吃屎很丢脸就跟 A 又打了个一千万的赌。于是 A 吃了屎并且成功赚到了那一千万。最后两个人凑到一块总结了下:两坨屎创造了两千万的吃屎产业。
一降价全完蛋,中国经济立马崩,我们还很穷,很落后,不管是为了社会主义特色,还是为了统治,卖房子确实是很爽很快的毒药,从赚钱角度的考虑,多卖高价正好可以多赚钱,高房价的受益者有很多,越有钱的收益越多,甚至快成了拉开农村城市阶级的一个门槛,可我国又实行公有制,可见社会畸形。
土地成本,税,融资成本推动着房价,同时房价大幅降低让房企亏损破产给地方经济及金融体系带来过大的冲击,控制房价就收房产税按套收,房子越多税越高,很快就控制了,几年前还可以这么做,现在被房地产绑架了,经济不乐观房产投资价值很低了成本太高,老百姓也没钱也不愿意拿钱再去买房子,最终房子还是要下跌,要不经济不能重新开始。
1. 第一回合,去库存主要是三四线城市,地方 zf 主要靠卖地维持生活,这几年是卖爽了,天价地王屡见不鲜,卖着卖着突然发现卖猛了,房子多的没人买,不能全压开发商手里,更不能降价,开发商还欠着银行钱呢,银行没钱了地方 zf 怎么活,那就大佬牵头去库存吧,各地炒房团一拥而上干完二线干三线干完三线干四线干完四线干县城,以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的尿性,大家刚需观望的也一拥而上,库存没了,房价上来了,地方又满血复活了,杠杆也分给散户了。完美
2. 好啦,开始第二回合,同上,地方继续卖地,能卖多少卖多少,靠这几年大力发展,全力吸引人才回归,什么落户,什么医疗,什么教育,都好说都好说,都来都来,什么?离大城市远??不知道基建狂魔吗?北京一小时上海一个半小时,都来吧都来吧,不远不远,能吸引多少吸引多少,后期这都是钱啊,全靠这吃饭啦,然后稳定房价。
3. 第三回合开始了,房产税落地,之前卖了多少地盖了多少房子就有多少房产税,地方不在靠卖地吃饭,开始依靠房产税。接着还是不会让房价跌,但是你很难卖,不刚需的不会在买房,实在买不起的,没关系,开始杀富济贫,房子多的又卖不出去的又不想交房产税的没关系,政府接盘可以申请给政府当公租房,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并免除房产税,看公租房政策,住满五年还是多久可以申请买下,然后各位刚需在没钱的情况下给你时间接盘。
4. 第四回合开始了,房地产平稳落地,万物复苏,百业待兴,大量资本又回归实业,被吸引回来的各类人才不用再被房子压的喘不上来气,人才们开始一拥而上开始更好的建设美好家园。
5. 第五回合开始,物价工资同步上涨,房价不涨,不在有房贷的困扰,大家购买力增强,农民伯伯也富了,工厂叔叔也不愁眉苦脸了,各类实业都盘活了,税收也多了,全面小康,国家富强,一个新时代开始了,大家皆大欢喜,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以上内容纯属扯淡,欢迎讨论
发布于 17: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说一个我们当地的事吧,有很大一片棚户区改造拆迁区域,过去的话是可以以房换房,现在政策改了,只赔钱,没有原地还房的政策了,只有一套房的拆迁户只能去买新房。赔偿款在市区或者他们原地买同等大小的新房是不够的,只够在偏远一点购买或许还能剩点装修钱,而这些区域正是有大量库存楼盘的位置。
轮子哥好好带着逛就行了,不要强答政经史类问题
难道又想要美食,又想减肥矛盾吗?
去库存不代表低价抛售,再说也不可能抛售,要知道现在一旦某个一线城市开始低价抛售,中国楼市就得崩盘,到时候都得 40 楼集合。
如果用人们今后 20 年,甚至 30 年的积蓄(贷款)来帮助政府去房子的库存,这样房子库存去了,房地产商没有像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一样倒闭反而赚的盆满钵满。这样政府高兴,房地产商高兴,我们也高兴(哈哈哈)。有房子住了。
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侵删 “有些人还不明白。北京不涨,大厂香河固安燕郊怎么去库存?上海不涨,昆山怎么去库存?苏州不涨,无锡昆山怎么去库存?南京不涨,合肥怎么去库存?深圳不涨,惠州怎么去库存?一线带动周边或者二线,然后二线带动三线,以此类推。”
从基本的逻辑上判断,不降价去库存是一个悖论,尤其处于目前这种经济断崖式下滑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的环境下。
但,中国什么时候都存在大量的矛盾观点和现状。比如最大的一个矛盾设想就是:不做制度性改革也要维持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关于中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处境,赞同率最高的回答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家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那么 “维持房价稳定去库存“可不可能,我可以明确的说这是白日做梦,但“价格暴涨同时实现去库存” 有无可能,我觉得可能性是存在的,现在至少有这种跃跃欲试的投机迹象。持这类观点的投机者期望的状况是 2009 年景况再现。
至于会不会出现上述后种情况,坦白的说我不知道,押注猜测目前的中国局部经济领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操盘者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控能力已经远不如早年,看看股市的结果就知道。即便决策者有心通过拉升房价来解决库存甚至盘活四面楚歌的国内宏观经济,这盘棋也会比股市更难更大。
我们可以预见一个事件,但不能同时又预测时间又预测事件。
另外说一句,房产库存不应该笼统的归为一个词,一线城市和二线三线全国范围应该区分,商业和住宅应该区分。如果一定要合在一起说,那 “库存” 是一个十年内都难言 “解决” 的问题。
随便说说,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不作为买卖房产的任何建议或依据。
成本决定底线。成本除了看的到的人工、建材、广告投入等看得到的,还有公司的运营成本、利息(基本上房地产都有银行借贷行为,利息也算房地产的成本,以千万为单位接待,这个利息量都无法忽略)、地皮成本。
其中最重要的肯定地皮成本。已开始的房地产不可能再将售价低于成本,否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崩盘,政府也不希望因此而看到既借出贷款坏账,所有政府也不会进一步压榨,只能通过政策来扶持房地产,达到去库存,收回贷款的目的。
而房产商即使卖不出房子也不可能将房价压到接近成本价,因为即使这样他也不可能把房子一下卖完收回成本还完借贷。正因为这样,房价也只能看着局势一会一会的相对下降。以保证利润跑赢成本(滚动的利息,宣传投入,公司运营成本,税等)。
所以现有的存量想卖完只有等房地产商跑路,政府做为不良资产处理;还有就是房地产商真心愿意亏本断尾保身。
这就对了, 大声跟我念: 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初中政治教科书 (逃~
现在的去库存方式是国家出钱拆迁,只拆不建,你拿了钱去买建好的房子,所以你手里又有钱,又迫不及待必须买房。所以三四线城市房价全面暴涨,至少我们县城是这样
涨价才能去库存,跌价就没人买了
矛盾??傻不呢七的。八十年代我村的毛衣厂生产的毛衣标价 30 无人问津,后来改变策略,标价 480,消售一空。这片土地,虚荣比真材实料值钱多了。记住:价钱与消路没因果关系(只有关联),消路与人性(思想)才直接挂勾
生二胎就行了
宏观经济学:曼昆
p243 凯恩斯交叉 以及之后的 IS-LM 模型 详细解答了库存,实际价格,利率与支出的关系,建议参考。
人家制定的规则,想怎么玩都行。
但是只要弄清楚一点,什么 J8 降房价去库存,归根结底的目的,就是把大部分人的钱往少部分人手中集中!
仅此而已。。。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提出的愿景到现在还没实现,一句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吵的” 就能改变??这届人民要求太多啦
这个问题有点 2,这么说吧,房价跌了,你会买吗?不会,因为你会等它继续跌;房价涨了,你会买吗?会,因为怕他还会涨,而且赶紧的签下合同,不然卖主要反悔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只要北京房价跌一半,我就买,然后再涨再跌跟我无关。因为我认为它值这个钱。
不是每个人买的都是期望,使用价值也很重要。
至今没见过什么涨上天,我也不认为中国房价会上天。坚持房价上涨 100 年?没有哪个国家完全通过政策左右市场,不管是户口还是什么。津巴布韦想左右市场,然后呢?
买房可简单分为投资用途和居住用途。对前者而言,是希望房价一直上涨的,所以房价下跌反而会减弱他们的购买需求。而后者的决定则在于房价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房价降低会加强购买需求。
房价小幅下跌的情况下,由于投资者不是刚需,居住者是刚需,前者会受到更多的影响,总体来看,购买数量反而会减少。现在三四线城市就是如此。只有当房价显著下跌比如腰斩时,后者才会受到较大刺激,从而整体上购买数量增多。
嗯,N 年前说是要调控房价,然后措施是控制卖地神马的(反正综合起来就是减少供给)~
这种时候,还真没有矛盾;
有钱人还真大有存在的;
只要国家政策一松下来,房子又会迅猛的买出去,房价又得一路攀升上去;
去库存是口号也好,是其他政策也好;
不管怎么说,都会引起市场的反应,在中国这种效果最好,这种时期总会有人准备买,有人准备着卖,有人准备服务中介;
总之,一旦这样类似的政策出来,总会引起或多或少的买卖潮;
所以不矛盾;
美国商人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穷人喝,也不降价!
不矛盾啊,房价不是一定要降,确保稳定涨,比如规定。按地域均价起售,每年涨百分子五,肯定都能卖光。许涨不许跌,和股市一个玩法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例如我家所在的县城,整个县城一共 100w 人口,这在中国都算人多的县城了。以理想的居住条件来说,150 平方米基本上是非常不错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面积了,那么我们算一下,一个小高层大概 20 层,一层假设 10 户,一户假设 150 平,那平面面积就是 2000 平方米,大约 40m*50m,算上各种折损,就算给个 4000 平方米吧,那也就不到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按照县城 4km*4km 的面积算,约 16w 平方米,只需要拿出 2.5% 的面积,即可有 100 栋这样的小高层,这显然是可以做到的。
100 个小高层,就是 2w 户,可以覆盖 6-10w 人口,只需要 4km*4km 大小的 2.5%,还是一家都能住到 150 平方米的情况下。如果全县 100w 人口,按照一家 4 口来算,那就是 25w 户,我们把高层的占比提升到 5%,那么县城只需要 8km*12km 的规模,即可让每家都能住上 150 平米的房子。
换言之,基本上横竖 10km,所有房屋一律 20 层的小高层,即可让 100w 人口所有人住上 150 平方米的房子,这还是建立在住房面积仅占 5% 的情况下。
10km*10km 什么概念,几乎任何一个县城都能有这样的面积吧?马拉松是 42km,也就是绕城一圈也就一个马拉松的长度。
所以二线城市以下的地方,房子不可能值钱,除非禁止那种 20 层的小高层出现——以我们那儿看,已经晚了。况且大量的农民,特别是年纪大的农民无法融入县城的生活,100w 人口可能只有 10w 会集中在县城——这是人口大县,这种县城全国也就百十个。
那么,一线城市呢?
对比一下北京和武汉。北京房价搜房网显示是 3w 每平,武汉是 9k 每平。以我了解,知乎上也给出了北京只有东西城和海淀的教育比较好,其他地区几乎没有清华北大的出现。那里的房价有多少呢?应该说是要有 6w 以上了吧?
那么北京比武汉好在哪里呢?
一个人面临的问题,无非是工作、医疗、教育、住房,少数有追求的青年可以不在列。我不知北京医院比武汉好多少,只能说对母校的那几个医院应该说还是有信心的。教育方面,华师附中,哪怕华科附中似乎每年也能有一两个清北的样子,似乎并不比北京除去海淀东西城少?
诚然对于程序员来说,武汉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同学留在武汉的也就是 5k-7k 左右,不过可以过得比较轻松悠闲大概,有条件可以试着赚点外快。显然,武汉未来可能会有一批像样的互联网企业的,校友创业还是有可能各种回来的,德迅创投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一个。
住房就不说了,武汉这房价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几乎可以借助父母轻松买个 70 平方米的房子。就算地段好一些,也不过是 1.5w,那么首付也就是 30w,日子也可以过得很轻松。
所以现在非常困惑,为什么北京房价可以这么高。当然,北京房价高一些能理解,毕竟首都,但是现在的价格,我有些不是很能理解。
当然,听说程序员发展的好的话,5 年后在北京可以年入 50w,那么几乎可以攒一下在武汉现款买房。
我记得知乎大 V 唐缺,他说回成都买房,他在北京也买得起房——但是显然他回成都就可以享受到几乎最好的生活。年轻的时候在一线城市奋斗一下还是不错的,但是想要一个好的生活,那似乎二线城市可以很轻松的搞定。
似乎北京的房价已经几乎走上了一种类似于 “路径依赖” 的状态上了,没有人敢去期待它的房价下跌。显然在未来,一线城市所拥有的资源会溢出到二线城市。至于当前的房价是否最后的疯狂,不得而知,我甚至看不到任何可见的相对于武汉的优势。不出意外我应当会去北上深找实习和工作,希望届时能搞明白这个原因吧。
需要去库存的地方 房价实际上已经降了或者正在降
没降房价的地方实际上根本没多少库存,比如说深圳……
迟早要降,降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降了,开发商和银行的利益就要受损了。
未来降的话,利益受损的只有买房的老板姓了。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看过这个例子: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降价。
嗯。楼主你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 分割线 ——————————————-
降价?去库存?看看 15 年深圳的房价吧。我一个同学 4 月看了果断下单,如果以投资的角度来看,6 个月利差赚了将近 100 万,笑晕在厕所,另外一个犹豫了没下单,现在估计哭晕在厕所。
-————————————- 再割 ——————————————
我是 14 年买的房,借当时地产低迷的时机,送了一个车库。
去完库存再降价
在这儿回答的,90% 以上都是买了房的…
朕意是:既然你们有钱还不主动食肉糜,那朕就放技能逼你们掏钱了!
这不是放开二胎了么,加速城市化建设,稳步提升房价,增加刚性需求,重燃投资者对房市的信心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方法多的是 现在不就开放 2 胎了么 现在生二胎的都是能养的起的 当然也能多买一套房 这样房价在房价合理涨幅中慢慢消耗降低库存 然后将新的地块和 5 证限制加高使房地产商在国内盖房的速度大大降低 这样就能实现房价不跌 库存减少
去库存=变现;不降价=更多的获取利润=买过的不让;
老百姓希望房价回归正常,或者说希望房价受市场调节,可是已经购买的业主以及地方政府是不希望你有所回落的,所以导致开发商陷入尴尬的境地;
开发商一方面响应政府号召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多多拿地动工建设,给政府创造税收,一方面却没办法进行市场调节,放假只能涨不能降,还得硬着头皮硬撑下去,导致最后房价虚高,销售停滞,回款困难,资金链断裂,高高的坐在塔吊上思考人生。
这次是矛盾的地方
不矛盾,维持现价去库存
房价是越涨越买的,别拿传统经济理论套。
买涨不买跌,永远都是这样,降价只会更卖不了
不矛盾 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同时存在。有啥问题么
因为干去库存那帮人(包括亲朋好友)的手里有一堆房子啊……
去库存是政府担心的事,降价后开发商可就亏大了,他们能肯?这不是一个内部的矛盾,而是双方矛盾和博弈。
为了去库存就绝对不能降啊,降多少是降?你降 1000 人家觉得能降两千,降两千还能降五千。最终降的没人买库存降不下来啊,反而越炒越有人觉得他要涨。几次房价波动的经验是买涨不买跌啊…… 政府做的是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因为大涨和大跌对政府来讲都有风险啊。外行人随便说说,大家随便看看啦。
需求在那
不矛盾,中央的潜台词就是,我又要加快印钞机的速度了!
关键是什么算库存。
房子在开发商手里的才算库存? 那就不矛盾。涨价,涨到又有一批不要命的接手后自然去库存了。
房子在不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者手中算库存? 那就矛盾。不降价,想要购房的人原来买不起,现在依然买不起。
新一代炒房团或许会成为短期受益者,晚一点的炒房或买房者就是接盘侠了吧?
如果按照经济学普通消费品需求曲线来讲, 去库存就相当于增加供给, 买方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 必然会引起价格下跌,如果商家不能降房价, 那必然会质押一部分房产,造成去库存失败。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特点使得需求曲线并非像一般消费品需求曲线一样决定价格。首先,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在一些城市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产源基本相同。这种产品的需求曲线斜率依然为负,但绝对值是极大的, 也就是说价格基本不受市场供给需求影响,主观性较强。因此在这些城市可以同时实现去库存和保持原价的策略。其次,房地产具有资本品性质,其价格除了受市场供求影响外,还受到资本品存续时间的影响,因此去库存虽然增加了供给,但资本加价又会抵消这部分减少的金额,不降房价也是可能的。
一点都不矛盾,土地国有,收紧土地供给,就现在这些房子,完全能够高价去库存
减少房屋开发就好了
参考一月份的股市熔断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我做销售的时候,总结过超过 50 种逼定方式 先说一下逼定方式,就是逼客户交定金的各种方法, 交了定金,客户最后 95% 会买房,(有其它意外,但基本都买了) 最好的逼定方式是什么? 所有的讲清楚了,开始讲: …
知乎用户 王小星 发表 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过去哪个地产商敢打折卖,那政府都要谈话的,现在限跌 15%,已经是开恩了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难以置信的宽松政策,竟然允许下跌 15% 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新闻还是要连起来看: …
知乎用户 相信凯撒 发表 去库存是一个特别荒谬的事情!当我第一次听别人说起还以为他说的是假的,直到看到新闻上一口一个去库存,才知道这恶心玩意儿竟然真的是政府提的。 啥叫去库存?你拍地拍猛了,开发过度了,搞了一堆没有吸引力的房子,然后让我掏 …
知乎用户 恋上风景 发表 你说的没错,国家现在各种限制二手房政策,就是要把需求引导去购买新房。**因为只有新房才能创造更高的土地财政,而土地财政已经超越制造业,成为财政收入的最大支柱。**距离 “中国制造 2025” 只剩 4 年,正值产业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最简单的答案:什么时候人们预期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将会停止增长,甚至开始下滑,房价就崩溃了。 但真正理解这个原因,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讨论几个常见的分析误区。那就是货币,人口,租售比。 1,货币。 我们经常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