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长会与“大学高中化”的焦虑
原创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就几所大学召开的“家长会”本身而言,没有强制的意味,更多体现在家校沟通层面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图 大学生居然也要开家长会?近日,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因为在全校或学院层面举行“家长会”“校长与家长见面会”,引发了 …
看到一个热搜话题特别有意思:
#夸克忘了我们
一群外国来华留学生在小红书上哭诉,说中国大学生都在用的夸克AI对留学生搞差别对待,所有中国大学生都可以凭学籍免费领取夸克SVIP会员,但同在一个学校上课的留学生却只能眼巴巴看着领不到,夸克把他们忘了。
留学生们甚至还根据外网的习惯,专门建了一个We Study in China的留言墙网站,供在华留学生上去发声许愿,呼吁夸克AI给他们同等待遇,同等会员。
这一幕,很像之前TikTok在美国关停时涌入小红书的“TT难民”,都是想用中国互联网服务而不得的老外。
事情很小,但意义非凡。印象中,这是有史以来留学生群体在中国社会的第一次集体发声。
看到外国学生也在追捧中国AI工具,甚至还“伸手讨要福利”,网民们乐坏了,评论区充满了扬眉吐气幸灾乐祸的空气。
也算意料之中吧。这些年,中国社会对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情况那是积怨已久,如今终于看到留学生们被差别对待,感受了一次低国民待遇,那可不得抓住机会狠狠出一口恶气?
集中代表这类想法的观察者网就发了一篇欢呼的评论,兴高采烈地宣布“中国的标配,成了外国人的顶配”。
是,中国的AI现在是出息了,各家的AI工具在不同生活场景应用中也的确做得很不错,毕竟应用层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的强项。
但是,夸克AI赠送会员把留学生排除在外这件事,其实是再次暴露了中国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投入天量资金培养外国留学生,却很少取得实际成效。
据统计,2025年度在华留学生数量已突破50万人。
很多人印象中来华留学的是非洲学生最多,但实际上占更大比例的是亚洲学生,如巴基斯坦(很好理解)、韩国(他们国内比中国还卷)、泰国(华裔多)等。我上本科的时候学院里有几位留学生来自越南,因为肤色面相差别不大,所以在人群中并不显眼。
但无论留学生数量达到几十万,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几乎都是没有存在感的。即便偶尔因负面事件上了新闻,也几乎听不到留学生们自己的声音,都是中国网民自己在吵。
一方面,是中国高校在主动创造软隔离,包括给留学生单独的宿舍楼,单独的食堂,甚至专门给留学生开的课,在学校里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流就不多。另一方面,留学生们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生活的机会其实很小,他们也缺乏动力融入中国社会,心里念的都是拿个学历赶紧走人。
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事与愿违的后果:
中国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补贴支持培养外国留学生,但因为缺乏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入,既没有为中国输入人才外援,也比较少通过留学生学成回国输出文化影响力。
两头都不占,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
夸克AI这次发免费会员福利把留学生排除在外,看起来是一家商业公司的行为,其实背后是整个社会集体心态的一次投射。
当然,这只是在华留学生日常状态很小很小的一个缩影,只是因为戏剧性的反差效果才上了热搜。
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
中国社会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看待来华留学生和来华外国人?
十年以前,社会上对外国人总体上还是仰视占绝大多数,友善态度居多。而当前社会心态面向外国人则是仰视和俯视并存,俯视和鄙视居多,仇视言论屡见不鲜。总而言之,都不是什么健康的心态。
此前外国用户大批涌入小红书的时候,社会对“洋人来了”的心态就集中展现了一轮。只是如今,这些外国用户在小红书又留下了几个呢?
回到本文标题来,表面现象是夸克AI忘了留学生,背后本质其实是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平视留学生,没有平视外国人。
分享一点建设性意见:
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
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能真正平视外国人,能以平等开放的心态接纳留学生融入学校,融入中国社会,那时才是真正的从容自信了。
原创 社论 澎湃新闻评论 就几所大学召开的“家长会”本身而言,没有强制的意味,更多体现在家校沟通层面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图 大学生居然也要开家长会?近日,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因为在全校或学院层面举行“家长会”“校长与家长见面会”,引发了 …
原创 看客 看客inSight 读书改变命运,是他们唯一能走的捷径 在「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集体认知里,一群学历不足本科的年轻人,拿着几乎全家的积蓄,踏上了被称为“水硕”的留学之路。 他们选择了一条看似更有“性价比”的道路——留学蒙古、东南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如果我是校长,积极回应,承认整改,暂时停止学生午休直至整改完成,力求达到公检法,工商税务消防交通建筑建材食品安全劳动保障等等一切方面的要求,并公开给社会大众,以求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不达到标准,绝不允许一个学生在 …
知乎用户 财新网 发表 不是,两三年前幼儿园因为招不到人大批量关门的新闻难道是摆设吗?没人上幼儿园了,两三年后没人上小学不是必然的吗?真就海水淹到胸口才知道涨潮了? 知乎用户 黑羽鸭仔 发表 我在抖音是刷到过一个拳师,直播中各种宣传婚姻和 …
知乎用户 春江花月夜 发表 转发: 因为这一记耳光,他已经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的一位同学描述了当时的全过程。 临了,他还放了一句话,有些冲动,但还是有几分道理。 这是另一个全面的版本: 同学说,他还回来洗了个澡,然后被带走了。 然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