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这个样子,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也非常厉害。只不过实际操作极其困难。新中国学了十多年,苏联专家手把手的交了五年,中国连门槛都没有迈进去,只是在门口看了看,由于实在太难不如自己搞吧。

中国的 “计划经济” 起源于《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它的出台几乎可以看做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彻底失败。也就是俗称的《鞍钢宪法》。

所以在看苏联计划经济的时候,切莫把中国计划经济混为一谈。事实是苏联计划经济现在依然是国家宏观调控、金融投资、固定资产核算的核心理论之一。

要谈苏联的计划经济绕不开的人是**列奥尼德 · 康托罗维奇。**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

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核心模型是**资源最优分配理论。**获得了 197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不要认为搞计划经济是傻子,其中有很多隐形大佬的。

70 年代苏联又设立了专业部委计算机中心,并且通过苏联网联通各部委的计算机中心进而设立了国家计算机中心。苏联的计划经济成长为一门非常精密的高端科学。也标志着计划经济体系大成。

国家计划是这样来的。

它的整个核心算法来源于 1938 年列奥尼德 · 康托罗维奇提出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解乘数法

康托罗维奇的线性规划运筹学科学构成了苏联的计划经济。

其理由在于,进入现代经济学核心的方法论基础,这就是数量配给的构成价格的构成之间的对偶性概念

简单的说苏联的计划经济就是要用庞大的算力来模拟那只 “看不见的手”,进而得出最优解。

以此为基础苏联构建了物质产品平衡体(MPS 体系)。这就是国民经济计划,也就是计划经济。

苏联的五年计划一般来讲分为七个部分,六万个独立标题。

第一章生产,包括数以万计的商品标定。

第二章使用,编制平衡表。

国家计委编制 2000 项商品的平衡表。

物资供销机构编制 10000 项商品的平衡表。

国家物资供应局和各部委编制数万项商品平衡表。

第三章劳动力分配。

第四章投资计划。

第五章技术发展目标。

第六章进出口目标。

第七章财政预算。

苏联计划经济的管理体系有 40 多个全联盟部和联盟兼共和国部,全联盟部下属 280 个管理总局,联盟兼共和国部下属 400 个管理总局。

工业管理最多的为六级管理,一般的在四 - 五级。

这种计划方法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中国由于数学太差学不出来。这岂止是悲剧简直就是悲剧。中财委的李富春同志在苏联学习八个月,并请求苏联派遣了 200 多名专家协助中国编制计划,硬是没有编出来。只能一再的简化。

计划编制期间,成千上万的指令初稿、意见稿、修改意见有数不清的党委、政府机关、企业、工会组织不断的组织开会。随着苏联经济规模的扩大其计划变得越加复杂。为此苏联甚至重新设计了复试记账表格。

通过该表可以计算出一个产品的变动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像精美艺术品,中国苦修五年,最终的结果是对于基层统计人员要求太高学不会。

苏联的计划经济固然精美当是有两个重大缺陷。

1、过于精美和过于庞大,这直接导致行动力下降。做不完的报表,开不完的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缺乏灵活性。

2、过于迷信计划经济,导致错失了经融创新。计划经济下苏联企业是不会负债经营的,直接导致扩展速度太慢。

虽然苏联的计划经济有缺陷,当是也是非常厉害的。而且极其稳健,即使是 80 年 - 90 年依然保持着 4%-5% 的 GDP 增长率。

切莫拿中国的计划经济和它作比较,人家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比同时期的中国高 20%。特别是在 “两参一改三结合” 之后,中国的计划经济已经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一个东西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科学家牵头,经过巨量的运算搞出来的。中国那个时候是政治挂帅。

中国真正开始下决心复制苏联的计划经济是 1975 年的经济整顿。

说苏联计划经济有问题,那是连什么是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清楚。

苏联的计划经济未必弱于美国的自由经济,计划经济的优点是稳健,自由经济的优点是灵活。稳健必然不灵活,自由的必然不稳定这是固有矛盾。

看了高赞答案简直惨无忍睹。

苏联的计划经济核心是**高度复杂线性规划,**中国 58 年就放弃了这种高度复杂的计划方法。原因也很简单,基层人员水平不够。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不知道什么叫线性规划我这里举个例子:

高中学过把。

把 X、Y 换成数万种产品和以十万记的生产要素就是,苏联的计划经济。

中国学苏联的计划经济学了十年,连 X、Y 的数据都没有搞清楚。中国的计划经济更像苏联版计划经济的中央指令混沌版

更新

这里我只是非常粗的对比中苏的计划经济,下面这篇是对苏联计划经济中核心的影子价格的简介。影子价格就是指导整个计划经济的核心。

清隳:什么是影子价格?—— 线性规划的对偶解,及拉格朗日乘数清隳:作为影子价格的拉格朗日乘数,及其数理渊源

跨年更新

由于好多是一样的问题这里统一作答。

计划经济到地是要搞个什么?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期望等于取值的加权平均

但引入了测度论,我们可以直接理解成在样本空间(概率测度空间)上的积分,有如下的定理:
X1,,,X_n_为随机变量,f:R^n→R 为有界 Borel 可测,,则有

这样提供了两个方面的理解,第一个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测度空间上的积分,第二个可以把概率测度 + 随机变量理解为取值空间(一般为欧式,也可推广到局部紧可分度量空间)上的一个测度,这一思想被推广到过程上,严格建立了随机过程的构造理论(柯氏定理)。
这样理解有什么用呢?

因为只需考虑一些随机变量直接求期望就可以了。在后续马氏过程理论中,研究过程的动态性质,会有一个 “停留时间” 的概念,

直观意义就是 “随机时间_T_之前,随机过程_Ⅹ_待在_U_中的平均时间” 此时理解为概率空间上的积分会更加方便。
严格建立随机过程理论之后,可以利用分析的手段研究过程的动态变化

如果过程刻划的是实际问题,如期权的价格、天气等,就可以帮助人们做预测、决定。

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学决策,苏联虽然原地爆炸了。但是计划经济的精髓依然活跃,直观的有指导医院的排队网络,赚钱的有指导炒股的**柯氏复杂性。**苏联计划经济的水非常深还包括混沌数学,神经网络之类到现在都是一头雾水的东西。我说的不是我一头雾水,是数学家一头雾水,我在线性规划就已经头发都掉光光了。

真正能把计划经济吃透的人都是投行里面的大佬,对的你看的没错。天天宣扬自由经济的企业,却用计划经济的工具来股市上割韭菜。

计划经济的核心是指导生产活动的科学决策。一个指导三亿人生产生活的科学决策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必然会发生局部失灵的现象,但这也只是亡征之一,而且还不是最重要那个。

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夫两尧不能相王,两桀不能相亡;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也。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墙虽隙,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其兼天下不难矣。

完全不同意计划经济拖垮苏联的说法。苏联的亡征多了去了。但真正摧毁苏联的是内生恶疾,外遇强风。

但是说起这个外遇强风,89 年美国的股市还大崩盘呢。所以啊,苏联的原地爆炸是领导层的恶疾,和那些制定计划经济的科学家无关。

国家是实践的唯心主义,是用一个理想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如果理想崩溃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老是觉得苏联计划经济不好的你们有没有和老板要过钱,特别是要添置设备要增加人员的时候。

更新

计划经济的实战操作

阿疯:如何评价哔哩哔哩的 2020 跨年晚会?

不要认为计划经济的方式一无是处。

真正在实战中计划经济的科学决策法无比强悍。什么人性是不可预知的,天底下还有真有搞数学算命的。

好莱坞电影情节也是数学方法来算命,叫 Midas 公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rmS29 发表

在一个自上而下、权力集中的金字塔型社会,在管理中有一个常见现象叫做 “棘轮效应”。

这个现象,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各部门预算和经费使用中,都比较常见。比如一个部门会在年底突击使用经费,为的是明年的预算不会下调。这往往造成了经费的浪费。

在公有制企业中,棘轮效应则是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就是企业会选择刻意隐瞒生产力。而隐瞒生产力,是为了确保明年的生产计划指标不会被拔高太多。但这往往会造成生产的浪费。

为什么会出现棘轮效应,原因是该部门不参与市场竞争,没有其它外部竞争者作为对照物。那么该部门的各种考核就只能用今年和去年比,用明年和今年比,来以自身作参照。而以自身做参照,上级的考核者,就更倾向于逐年不断拔高下级生产计划指标,追求一种上扬曲线。

而通过跟过去比较,上级针对下级的生产计划指标,不断被拔高,这就是棘轮效应在上级管理层的表现。

而下级部门为了实现该部门的利益最大化,就会期望希望每年计划指标的升幅越小越好,完成计划所需的消耗定额越大越好,这样完成计划就很轻松。也为下一年计划指标提高,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

棘轮效应所引发的问题,其实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但它更多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各部门管理中。比如在企业内部,员工会 “磨洋工”“摸鱼”,通过排挤努力的员工,结成攻守同盟,以故意降低生产效率,而各个车间管理者以及监工也会向上级管理层 “抱怨工作难度”,要求申请更多经费,其实目的也是一样的:都是害怕生产效率提高以后,上级会拔高生产计划指标。同时为以后上级拔高指标,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

但是市场经济下,因为有快速出清机制,以及存在市场上的大量竞争者作为外部对照。所以企业管理者就在市场上非常容易获得 “真实的生产效率” 这一信息,那么通过淘汰和威慑 “低于市场普遍效率” 的员工,下级部门也就很难隐瞒生产能力

但是在计划经济下,一,没有市场竞争者这一外部对照作为参考,二,没有出清机制。所以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的生产效率的信息。所以下级生产部门很容易对上级隐瞒自己真实的生产能力。

知乎用户 小约翰​​ 发表

是它强大的基石。

苏联的强大,建立在这两项制度之上,

有什么具体的成果呢?

比如,以万为单位的坦克和核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达或者变态的理科教育体系,

然而,这些只是表象……

「」,:

美国从诞生以来,只畏惧过一个国家,就是苏联。

强大如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日本,日本可是把炸弹扔在了美国人的头上,而德国人则是爆打了整个欧洲饮马大西洋,这两个国家都是跟美国人实实在在交过手的,但美国根本不怵他们,认为他们就是迟早要被碾压的渣渣。

如果说军事力量或者经济的强大就能让美国害怕,那其实纳粹德国从各种角度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

1942 年的纳粹德国,占领区内的 GDP 占到了美国的七成,科技和军事实力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美国从参战开始就认为,消灭希特勒就是时间问题。

而即使到了今天,苏联亡了三十年,美国电影里的大反派也依然是俄罗斯人。

纵使俄罗斯的实力到现在已经跟美国差着一个数量级,美国人却依然畏惧这个对手。

像《三体》里说的,在宇宙中,最高的敬意是赶尽杀绝。

,:

各位不要着急跟我辩驳,辱苏的本质是在辱美。

你可以说苏联乌克兰大饥荒、卡廷森林、古拉格群岛罪恶滔天,但是你不能否认苏联的强大竞争力。

苏联有很多黑点,但是一个能跟美国竞争半个世纪的国家,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的。

把苏联说得一无是处,那跟苏联冷战四十六年的美国是什么呢?

美国人怕的不是苏联的核武器,不是苏联的坦克核潜艇。

苏联陆军能威胁的只有欧洲,而核战争打起来的概率微乎其微。

美国人恐惧苏联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苏联拥有一个足以彻底摧毁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才是苏联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是空前绝后的。

很多人将苏联等同于大号的俄罗斯,这是完全错误的。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没有任何地理、民族色彩的国名,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

它不是俄罗斯,不是任何民族国家,它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以社会制度为国名的联盟,意识形态是它的立国之本。

现在提起国际共运,受西方宣传影响,很多人的看法都有失偏颇。

但有一个事实是大家都应该承认的——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思想,如果没有相当大的号召力的话,是不足以统治半个人类世界的,是不足以让数千万人甘愿为之付出生命的。

在中国东北的雪原上,在西欧的城市里,在拉美的雨林中,在非洲的高原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说着不同语言的同志们彼此握手,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世界观,愿意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一个万里之外的国家,可以有组织地不为任何利益来支援另一个国家的同志,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的历史上是没有发生过的。

21 世纪的人,是很难理解西班牙国际纵队这种存在的。

,:

由于美国猖獗了这么多年,完全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导致很多人天生地以为美国的价值观就是唯一的普世价值,「民主」和「自由」似乎绑定在了美国的制度上面,似乎觉得理想政体天然就是这样的。

活在 21 世纪的人,很难想象冷战时期两种意识形态的争端究竟有多么激烈。

要知道,美国的制度自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一战后,美国逐渐意识到了制度优势,二战让美国坚定了制度优势,而冷战的胜利,更是让美国人认定了自己的制度是普世价值。

但这种制度自信是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并不是生来就如此自信的。

和民族国家不同,美国这个国家是没有什么民族认同感的,其复杂的民族成分让内部文化差异巨大。

而维系美国存在的,恰恰是其立国的价值观,你可以跟美国人吐槽他们生活不健康,没有文化底蕴,他们甚至会跟你们一起吐槽。

但如果你对美国人质疑他们的「自由民主」的话,他们一定会暴走的。

而当「自由」遇见了「公平」,当「普世价值」遇见了「人类解放」时,才是美国人最恐惧的时刻。

在苏联解体以前,苏联的履历可一点都不比美国差,至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它的吸引力和美国是同等的。

一个由劳动人民创立的国家,没有资本家,没有贵族,创立于落后的沙俄。

一出生就抵挡住了欧洲各国的围攻,在封锁中发展。

靠着一个个五年计划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从「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变成了欧洲第一大工业国。

在 1929 到 1933 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时,只有苏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这是什么剧本?这是网文的剧本!

,:

而二战到来,苏联打垮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红旗插上柏林帝国大厦,解放了半个欧洲的人民。

二战以后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火箭上天潜艇入海,第一个载人火箭,第一个人造卫星,第一个空间站,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在敌对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 16 个诺贝尔奖!

纵使西方如何污蔑苏联,这些实打实的成就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尤里 · 加加林不仅是苏联的英雄,他更是人类的英雄,他在欧美依然受到空前的欢迎。

,:

,:

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体会不到当时苏联的存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鼓励简直就是一针强心剂。

它的存在证明了一件事——劳动人民从不低贱,没有了资本家,没有了贵族皇帝,没有了王侯将相,劳动人民一样可以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毕竟在苏联诞生之前的几千年里,历史不过是王侯将相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已。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很有力的证明——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所有高官几乎全部出身平民。

斯大林是皮匠的儿子,莫洛托夫出身店员家庭,加里宁是乌克兰贫农的儿子,米高扬是木匠的儿子,勃列日涅夫是冶金工人的儿子,柯西金是铁路工人的儿子,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是农民的儿子,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也都是农民的儿子。

直到苏联解体前,苏共中央委员会里,工农出身的委员也占压倒性优势。

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大把的左派知识分子把苏联当作劳动者的地上天国(可以了解一下「剑桥五杰」)。

苏联的号召力强到什么程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美国和欧洲就始终被苏联的情报系统渗透得跟筛子一样,这些间谍并不是用钱来收买的(苏联也没钱),而是由大量支持共产主义的人自愿组成的。

苏联对美国的渗透达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二战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由于保密级别过高,杜鲁门作为时任副总统都不知道这个计划,在罗斯福去世后他才知道美国在搞原子弹。

,:http://lib.uchicago.edu

波兹坦会议上,杜鲁门跟斯大林说美国正在研制「威力巨大的武器」,斯大林呵呵一笑。

杜鲁门以为斯大林土包子啥也不懂,但实际上斯大林不仅知道曼哈顿计划,而且知道得比杜鲁门还早!就是通过苏联在美国的间谍刺探到的消息。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曼哈顿计划里,也出现在美国其他的国家工程中。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美苏太空竞赛开打后,苏联在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人类航天员上都领先于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对美国连将两军,让美国社会各界感到震怒。

苏联卫星上天的消息宛如一颗核弹一样引爆了整个西方。

各国媒体全部将此事视作紧急重大事件。

BBC 中断了节目紧急插播了这条消息,《纽约时报》则以头版头条报道了此项事件。

当时还是参议员的林登 · 约翰逊(美国第 36 任总统)回忆说:「曾经的天空和以往看上去不同了,我开始认识到美国的技术优势并非无法超越,并为由此带来的结果而深深震撼。」

在美国朝野,议员们高声倡导「应该铭记这耻辱和危险的一周」。

![](data:image/svg+xml;utf8,)

,,:

英国首相则忧心忡忡地说道:「美国人民不会再那么自信,认为他们伟大的国家能创造一切奇迹……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苏联共产主义的威胁从来没有这样大!」

其实,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并没有显著地比美国领先,两次太空竞赛的胜负取决于两国情报工作的差异。

在太空竞赛中,苏联的情报网可以轻而易举地搞清美国的发射计划,而美国政府则对苏联的发射计划一无所知,苏联可以完美地利用时间差击败美国,创造历史性的成就。

理解了这种现象,你就应该明白美国和苏联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从传统意义上讲,如果苏联不是苏联,而是沙俄,它是完全没有必要和美国进行全球争霸的。

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两个大国。

而全球争霸对于美国和苏联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尤其是苏联,每年为了争霸耗费的金钱和力量根本难以用数字统计,美国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data:image/svg+xml;utf8,)

「」,:

冷战之所以会爆发,就是因为美国和苏联这一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双生子,走到了一个决定人类命运的路口——

两个国家都认为自己的路线是对的,都认为自己有义务带领全人类走向光明。

将美苏冷战看成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争夺,是看扁了这两个伟大的文明。

1947 年到 1991 年,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半个世纪。

在这段时间里,两大阵营为了证明谁是更好的社会制度而进行了空前的争夺,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可以说,在人类千百年的斗争史上,没有比冷战更伟大的斗争了。

相比于现在这个「比烂」的世界,冷战是一场竞争谁更优秀的斗争。

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己方蔓延,西方国家进行了巨大的让步。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欧洲的贫富差距,始终保持在了一个相对低的水平,欧洲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二战前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一扫而光。

而解释这一切的原因正如切 · 格瓦拉所说的: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切 · 格瓦拉

,: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鲶鱼效应,苏联也许不够好,但仅仅它的存在,就足以推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人类文明向前进了。

在科技方面,苏联将加加林送上了太空,搞出了空间站,建立了人类的第一块太空领土。

而美国更进一步,不惜成本地进行了阿波罗计划,将人类送上了月亮!

(),:

在民用科技上,人类医学在冷战期间大踏步地进步,各种天马行空的发明都能获得批准。像超音速客机这种疯狂发明也只有在冷战时期才能上马。

「」,:

「协和」式超音速客机,对应的是图 144 超音速客机。这款飞机速度为两马赫(1 马赫 = 每小时 1126 公里),速度快到可以开起来追日全食。

美国诞生了各种新型的家用电器,因为每一种新发明的应用,都能给「美国式的生活」增光添彩。

,:http://russiainphoto.ru

彼时的美国,是真正的「灯塔国」,科技研发投入极大。援助欧洲,拆解英法殖民体系,这都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

在美欧逐步建立全民福利社会时,苏联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突飞猛进。

以医学而言,索尔仁尼琴在 1954 年还是个劳改犯的时候,塔什干的地方医院居然能把他的肺癌治好,苏联的医疗水平可见一斑。

,:http://russiainphoto.ru

全民疗养制度在苏联成了一种生活方式,遍布全国的疗养院成了苏联一大特色。

在保证八小时工作制的同时,苏联将大量的高端爱好变成了全民爱好。

比如芭蕾舞这种东西,在帝俄时期是典型的贵族爱好,在苏联却变成了全民的流行文化,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审美水平。

《》,:http://soviet-art.ru

熟悉苏联的人都会发现,很多苏联的普通工人基本都有第二爱好,或者是函授夜校,或者是射击跳伞,比如苏联的女宇航员,

知乎用户 流浪猫 发表

这个苏联笑话把公有制说得很清楚明白。生产资料〈汽车工厂〉是全民所有,但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汽车〉是由官员分配的,官员优先使用,苏联公有制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苏联企业代表团到美国福特汽车厂访问,在工厂门口问美国人:“这个工厂是谁的?” 美国人回答:“是福特先生的。” 苏联人又问:“那门口停着的那些汽车都是谁的呢?” 美国人回答:“是工人们的。”

后来美国代表团回访,到了苏联汽车厂门口,问:“这个工厂是谁的?” 苏联人回答:“是属于苏联全体人民的。” 美国人又问,“那门口停着的这些汽车是谁的?” 苏联人回答:“是厂长和书记们的。”


其实苏联已经比当年的中国好得多了,当年的中国红旗牌汽车生产了 20 多年,总计生产出 1000 多辆,极其稀少,汽车厂门口可能没有停着汽车。美国人可能会问,“你们生产的汽车在哪里呢?”

知乎用户 季退思查内姆叄世 发表

我今天研究了下苏联部门结构 才终于搞明白了苏联是怎么把自己折腾废了的

国家计划委员会

(全联盟)采购部

国家物资委员会

国家建设委员会

国家物资和技术供应委员会

国家价格委员会

政出 6 门,玩 6 人跳棋呢你,麻将桌也才 4 个人打。

为什么那么牛逼的资源最优分配理论,最后搞得每况愈下。从斯大林的时候计委说了算,到勋章死的时候,居然六家混战。

苏联部委整理 我已经大致按类别归类了一下了。链接:链接:ht tps://p a n.bai du.c o m/s/1boB8FtdQv9y2QgzUtS6DTQ

提取码:51ho

知乎用户 山高县​ 发表

即使苏联的一切跟美国都一样,美苏也一定有一个会垮!

不能因为苏联输了,就认为苏联连呼吸都是错的,美国连拉屎都是香的,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它在出生时,目标不过是存续时间超过巴黎公社,而最后它存在了七十多年,它在孤立中从帝国主义的薄弱一环建设成为超级大国,它的人民曾经有过不错的生活水平。它打赢过旷世血战,在底子远不如美国的情况下跟美国打了四十多年冷战才倒掉。甚至直到今日,福利社会的财政压力仍然冲击着资本主义的运行。

它的成就,包括年限,我们至今仍没有达到。

要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这样的一个国家,它一定有许多经验是正面的,是有用的,是值得认真总结与研究的。在解读苏联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能因为苏联的失败,就以为苏联的一切都是错的。否则我们将得到一个非常可笑的推论:

————只有跟美国一模一样的国家能打赢冷战的话,两个美国的冷战谁赢?

知乎用户 柳桢的笔记本​ 发表

公有制计划经济难以靠官僚阶级(实际上是另一种私有制,官有制)长期维持。

靠一种私有制来维护公有制是个笑话。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可怕预言可以说一直笼罩在早期苏联领导人的心头:

这种 “地域性” 的共产主义,必然处在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氛围的状态,继而任何交往的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
而在生产力不足时,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摘要版,原文太长不贴了)

简而言之,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地域性的共产主义会被全球化吞噬。且要有生产力保障,生产力平均后的水平足以满足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否则就会 “死灰复燃”。

而对于落后的俄国能不能在资本主义不充分的情况下,直接搞共产主义事业,马克思也表达过意见:

1882 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说:“**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 “卡夫丁峡谷” 有跨越的可能,但前提是俄国革命要引爆西欧发达工业国革命,然后接受对方技术转移。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意见很清楚了:搞共产主义建设,必须有西方革命成功的前提,一国或许可以建设一下社会主义,但建不成,基本上要失败。

苏联建立初期好不容易夺取政权,却拔剑西顾心茫然。

欧洲一直没有跟着革命,自己手下无产阶级就那三五百万(国内革命战争打完也不剩多少了),而且非但没有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反而被外部势力封锁围堵,连正常的贸易都搞不成了。

人家托洛茨基也有理由说了,共产党要搞的是什么革命,共产党搞的是世界革命啊。现在这批什么人啊,你叫我带?就那么几个人,你白匪什么的都在当军官,他能革命吗?革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可是,政权已经到手了,还能退回去吗?

退不回去,就只能硬着头皮干,而且还要加快干。因为外部敌对风险太高。

于是就下猛药剥削工农,加大积累,超级加倍(斯大林模式)

而维持这种长期的剥削和备战,就必然要一个集权体制,压制群众需求。

结果苏联的现代化一开始就严重偏离共产党倡导的 “巴黎公社” 精神。

反而越来越往 “新阶级” 方向去。

确实如托洛茨基所言,计划经济与民主是人与氧之间的关系,没有民主,计划经济就要窒息。

苏联的计划经济早期靠强权逼迫,维持效率,中后期的领导人没斯大林威望和手段,逼迫不了就开始各种消极怠工,生产垃圾。

等打完二战,国家破败要重建,冷战斗争又开始,就继续依靠官僚体系,还改不了。

结果越走官僚阶级越强大,越走路越歪。

总体看,严密的官僚体系就是苏联的催长剂,它长期看有害身体健康,还有成瘾风险。

可是不打催长剂刚出生的苏联会马上死,打了起码现在能活,日后还有戒断的机会。

不过可惜内外部环境让催长剂长期不能戒掉。后来干脆成瘾了,也戒不掉了。

终于将身体掏空,结局崩盘。

对跨越 “卡夫丁峡谷” 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新阶级” 问题,最后是毛泽东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和理论化总结(继续革命论)。

但是毛面对的条件比苏联早期更差,受困于时代,他也只能搞个 “演习”。

激烈斗争一番,最后算是草草收场,经验教训都留给后人了。

知乎用户 季退思 发表

苏联计委,为人民服务,决策一个国家项目,挣了,很好。亏了呢,谁负责?

一方面是权力太大,决定成千上万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实际上又权力太小,他们这些普通小官僚背不起、也无权去背起投资失败,损失成千上万资金投入的责任。

保守化和短缺化,是这种有缺陷的结构的必然结果。

在模仿性追赶的阶段,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很明显。一旦进入到需要创新的阶段,就要命了。要么出现集中力量办大蠢事,要么就是根本不敢进行风险决策。

70 年代是因为高油价掩盖了问题,其实 70 年代问题已经很明显了,苏联不是没有聪明的科学家首先研发出新科技突破,但是苏联计委没有权利也不敢承担创新风险,以至于多次出现依靠 KGB 去扒到了美国已经在应用了这种东西之后,才敢于把同类技术从保险柜里翻出来进行投入,这样的尴尬局面。

苏联计委虽然是计划经济的制定者,却并不是国家财富的主人,创新风险是需要有一个财富的主人去承担创新失败的损失成本。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当然有权拿自己的钱去冒险,风险投资,胜了更发达,败了就完蛋,就再不算资本家了。

苏联计委没有权力去冒险,没有权利去获得冒险的正反馈,也不敢承担创新风险,与其说是计划经济体制有问题,不如说苏式早产儿社会主义根本上就有理论缺陷。既权力太大,又权力太小。

就算按苏联遗老们自己的说法,计委每时每刻,三分之一的人在和别的部门、和条条块块们扯皮;三分之一的人在紧急统计已经走样到不知道哪里去的最新数据,三分之一的人在根据新数据和扯皮结果,在那里修改编造新数据表,以便自圆其说。懂什么叫条条、块块的人,马上就懂了我在说啥。

为什么苏联越到后面,越是只剩下军工航天部门还有竞争力还有革新发展?不断尝试,失败了就再重来,一个不成再来一个型号项目。苏军有这个权力,也有外国军队这个参照物。

很简单,因为只有军队中,接受出现了局部的暂时的失败是一种常识,胜败乃兵家常事是一种基本常识,屡败屡战更是一种基本素养。命令一部分下属去死,是争取胜利的必经道路。

苏联计委哪有这么大的权力。某种意义上,脱离了战备经济 / 战时经济的早产的计划经济,天生就带着失败基因。换句话说,就是苏联计委的权力太小而不是太大了。

不管我们怎么需要社会主义信仰之源,20 世纪早产儿社会主义,没有能力也不应该有义务去承担人民对社会主义的全部憧憬。强行为之,就是苏联这样左右为难的状况了。最后戈地图出来已经是自暴自弃了。

可左圈又不喜欢反其道而行之的特色稻路,拒绝承认这条让他们不用下乡修理地球也能吃饱的路线是社会主义,这可就难办了。

毕竟卡尔老师早就说过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知乎用户 蒋梦珊 发表

苏联经济危机关 “计划经济” 和“公有制”什么事?明明是戈尔巴乔夫搞所谓 “** 开放”、“市场经济”(《国营企业法》)、拍脑袋政策(禁酒令)搞砸的好不好?

如果说要反思苏联的什么问题,首先就是要反思一下这套体制怎么最爱在关键时刻把 “三个自信,样样缺失” 的“两面人”和拍脑袋大师送上权力宝座(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而且法律体系框架下的 “常规手段” 对各种拍脑袋操作没有制衡作用。

(特朗普:我觉得你在指桑骂槐)

勃列日涅夫归西前后那几年有个劳什子 “危机”?人民群众没饿着没冻着,粮肉蛋奶伏特加缺了哪样?

对作为整体的俄罗斯人民来讲,勃列日涅夫时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黄金时期而不是停滞时期,被西方普遍接受的停滞假设,只不过是戈尔巴乔夫用话语压倒俄罗斯人民生活现实感的体现。
在改革初期,我们不得不说谎,假装出于善意,捏造事实,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戈尔巴乔夫的宣传喉舌,雅科夫列夫

“奉旨写史”、“脑补写史” 派天天炒戈尔巴乔夫骗人的隔夜馊饭,吆喝 “危机不怪嘎巴乔,都怪勃 / 赫 / 斯积重难返”——可就算 80 年代初全球经济危机,连美国英国这样的列强都奄奄一息的背景下,苏联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年增长好歹还有个近 4%

如果这就算 “行将就木”、“完蛋在即”、“病入膏肓”——后文应不可说要求删除,全文请……

每日挤出些许闲暇时间进行原创已实属不易,请各位多多支持理解支持。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她改变了苏联”(SheChangedSoviet)。

知乎用户 持续低熵 发表

我现在已经想通了,在经济上没有必要苛责苏联人,在比烂的世界里他们并不算很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地球人一直没有掌握让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

我们有 1929 资本主义大危机,苏联饥荒,美国 60 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日欧的石油危机和滞涨,2008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债危机,日本的经济战败和失去三十年,中国的前三十年 “曲折探索”,中国八九十年代的价格风波财政危机和大下岗等等。

相比之下,苏联后期的经济问题从纯粹经济损失上看并不算最突出(后来解体后的经济崩溃要算作另一场危机 — 放弃计划经济后的危机),至少 1929 和中国前三十年曲折探索的某几年要可怕得多。

苏联的问题主要是:一,在经济出了问题时它的敌人(美中欧等)情况比它好得多;二,领导人太差,如果一把手不是戈而是江,我看苏联不会崩溃。

我们吸取的教训是:一,大国经济出问题时要力争把全世界拖下水,这要求开放经济,最好是全球化。这一点美国做得比较好,1929 拖累全资本主义体系,2008 拖累全世界。二,如果主要竞争者拖不下水,就需要地域政治的大动作。这点美国也做得比较好,布雷顿体系崩溃时它对苏联无奈但尼克松基辛格拉住了中国和沙特。第三,越是危机时领导人就越要有政治自信,坚决硬抗过去,政治上软不得。这点毛邓江斯大林罗斯福都做得不错。

当然最好是能够长期不出大的经济问题。目前看,中国有可能探索出一条路子。坏消息是其他国家学不了。好消息是也许不需要学,投共即可(美国印度除外)。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计划经济门槛太高了,苏联达不到。

别说苏联达不到,现在也没有国家能达得到。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是没那么容易回答的。

计划经济导致的资源错配,生产过剩或者生产过少,本不应该出现的,但是在计划经济下,这经常发生,既然都计划了,为什么还会产生资源错配?压根就没那个计划能力。编制平衡的准确的国家经济计划的技术要求是极其高的,而且还需要极高的执行能力,这才是计划经济。

几个人拍脑袋就把数字搞出来了 —- 这不是计划经济,这是瞎猜。

美国驻苏联莫斯科记者张伯伦在 1933 年就说过苏俄的计划经济问题

一些长久性计划 “只可以说是猜想或是希望”; 另一方面,计划与实际执行并不相符,“很可笑的是,苏俄计划每种物品在一年之后或五年之后要出产多少,往往计算数字到小数点以下很多位,而每个工厂常常胡乱的改它们工作的计划
仅由 “几个委员会” 制定全国经济计划,“当然不能使各种生产手段,贯串一起,此呼彼应”。苏联 “一五计划” 已经届满,“但计划中所定之各种建设,有依限完成者,亦有不依限完成者”,“足见计划经济之困难,有非事先所能预料者

很不幸的是,不管计划经济如何的好 —– 目前人类素质太低,或者说目前还做不到,即便是今天搞大数据,难道就能预测到明年需要什么了么?大数据时代尚且做不到,苏联怎么做的到?

知乎用户 王子长​ 发表

苏联不是计划经济,而是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期间玩的也是这套。

知乎用户 陈筠子 发表

因为混淆指令经济和计划经济。

指令经济是某个权力机构发出指令,然后进行生产,这种经济一点都不罕见,古今中外都有,比如苹果做生产计划。但是这种东西依托某某委员会,或者我们幻想中的造物超强人工智能,能称之为计划经济吗?怎么可能,马克思还没那么蠢。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宣言

而什么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或者说怎么判断它是不是资产阶级的所有制。马克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一个是市场,一个雇佣劳动,一个商品生产或者为利润生产。

通过社会对自己的劳动时间所进行的直接的自觉的控制 - 这只有在**公有制**之下,才有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换句话说,计划经济是排除这 3 要素的,计划经济不需要市场,不需要雇佣劳动,不需要商品利润。任何一个计划经济只要拥有其中一个,那么它毫无疑问就不是马克思所说计划经济,充其量是指令经济。

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 资本论

而什么是计划经济,马克思已经提出了他的具体原则。计划经济的目的是为消费而生产,这很符合现实逻辑,我们是为了吃的才生产食物,而绝不是为了一堆废纸,为了控制他人的人身自由而生产(利润)。

而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就是劳动时间,即你的工作时间。

但是现实中我们还是遇到了困难,我们知道目的,拥有了工具,却困在了怎么使用这个工具的问题上,也就是实践问题。

这里我们要请下一位,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成就最大的一位 - 列宁

发动群众能对国家制度和国家管理施加更直接的影响,即民主制的更高的形式的实现,在苏维埃这种类型的国家,同样是靠下述两方面达到的:
第一,选举的程序和经常进行选举的机会,以及改选和罢免代表的条件,对于城乡的工人来说,比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最好形式下都容易和方便得多。
第二,在苏维埃政权下,基层选举单位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单位不是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划分。”(《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22 — 723 页)

结合几位伟人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什么是计划经济,我们到底要怎么建设。

首先在地区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然后在建立起以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划分的基层单位,提出我们的需要,在进行计划生产。

而苏联把实现计划经济的一环丢掉,即以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划分的基层单位被取消掉,这就导致苏联的经济完全转向到资本主义。

生产不在与需要切合,进而转向成为了利润生产,改为生产商品,工人们只能领取工资,而不能直接分配产品,即雇佣劳动,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市场在整个国家重新出现。

这导致了整个国家,变成了以队内利益为首官僚资产阶级国家。

你不死,马克思就要被气活了。

当然即使实现了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划分的基层单位,这还是不够完善的,这里只解决了需要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到底怎么让生产是为了需要。但是还没解决计划,即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同样分配也未解决,即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我们要如何把个人所需的东西分配出去,即工人如何拿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需要探索的实践问题。

知乎用户 梅囿仁 发表

计划经济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有各自的优劣势,而具体到他们对政治表达、资源配置乃至权力分配上的影响,其实个中差别并没有双方意识形态宣传中那么大,特别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发展之后。

一、“资本” 的定义是用于投资以获取利润的资金或财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没有市场经济概念中的 “资本”,但由国家掌控的机器、运输工具等依然能够在他的经济体系内发挥“资本” 的作用。这也是对苏联官僚 “财产”、“特权” 的或虚或实攻击的根源:既然苏联政府掌握了用于扩大生产的 “资本”,那么在这一系统运转正常的情况下,由生产的发展、畸形等现象导致的“剩余” 也就归于他们统一处理调配。这些资源在法律意义上并不 “属于” 官僚们,但官僚们却确实拥有 “处置” 他们的权力,而从财产分配权力的角度上看,这一现象同市场经济下 “资本家” 投资盈利、扩大 “财产” 非常相像。其一,两者均从事于管理生产资料以扩大物质财富的行为当中;其二,正如企业家的生活开支并不等于他的 “资本” 一样,所谓 “拥有” 巨额 “财富” 的苏联官僚也并不能把归自己处置的财物转化为自身的物质生活,因为首先政治体制不允许他占有公共资产,其次在限制自由交换的情况下,就算真的侵吞了也无法通过交易、积累 “金钱” 的方式有效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后来的攻击者大都聚焦于 “官僚签个字就把巨额财富分配出去” 的现象,有意无意的营造出苏联官员肆意妄为、财富庞大、生活奢靡的印象,然而实际上,在苏联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官僚的物质财富从来没有同他们处置的 “资本” 相匹配过。六七十年代的苏联部长从 “处理财富” 的角度上看恐怕能压过欧美最大的资本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只享有分配权,却无法实际占有。他们 “贪污” 的方式也因此被限制在直接把物质转化为物质生活的阶段,无法像资本家那样通过物质——金钱——物质的转换,为自己争取更大、更灵活、更奢侈的物质享受(当然也有用自己的处置权讨好上司,牟取政治利益者,这些人显然危害更大)。一般而言,在列宁格勒负责处理鱼子酱的苏联官员可能会每个月往自己家里贪一箱鱼子酱,但也仅此而已,毕竟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反倒是苏联尝试自由主义改革以及解体之后,许多官僚不仅可以直接侵吞国有资产,而且更可以将国有资产及产品放到世界市场上,去争取更大的利润,这些人才是真正对的上 “苏联官僚占有巨额财富” 这一印象的群体。

回到正题。尽管在物质分配方面,计划经济和官僚,以及市场经济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但二者毕竟是基于截然不同的政治经济学理念建立起来的,在物质分配职能之外,计划经济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首先是对于政治。苏联体制下官员的升迁当然不是由 “党派选举” 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僚的政绩,而官僚在 “计划经济” 体制中的政绩就是生产增长。斯大林体制下,生产增长是农业集体化和工厂建设,如勃列日涅夫就是因在白俄罗斯推动集体化而得到了升迁。而在赫鲁晓夫时代,政绩就变成了农业发展,勃列日涅夫此时又因为在哈萨克斯坦开荒行动中的成功而跻身苏联政府中央。“政绩” 的指标随着世界形势、领导人兴趣、政治斗争等因素而变化,有时这样的变化是合理的,例如斯大林晚年及死后注重经济发展;但有时则完全不合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面提到的哈萨克斯坦开荒运动。赫鲁晓夫是注重农业生产的,但是首先,他靠干掉贝利亚、黜退马林科夫、压制马利歇夫等人获得的位子并不稳固,而他提出的全面改革斯大林体制、冲击斯大林权威的行动又规模过大,导致他在推动自己的项目时急于求成,在不进行实验研究的情况下就大规模推行。哈萨克斯坦论地形、论植被、论气温都算得上发展农业的理想区域,然而论破坏植被和供水则完全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勃列日涅夫很幸运,他主持扩大生产的两年间气候问题还没有爆发,但他的继任者则迎面撞上了黑风暴,于是不仅他的命运遭到改变,而且对哈萨克斯坦的破坏也已铸成。

然而另一方面,计划经济在受制于政治的同时又反哺于政治。斯大林时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峰,前有斯大林式经济,后有二战和冷战,中央指令的效力和效率因此被发挥到了最大,而与此相伴而生的就是莫斯科经济技术官僚的无限权威。在斯大林死前的 1952 年,从 39 年起便中断的党代会再次召开,这也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人事、权力重新分配的关键节点。而在这次党代会上大赢特赢的就是以马林科夫为代表的中央经济大员,他们在斯大林权力的巅峰长期相伴,执行了从 40 年扩大军工生产到全面转向战时生产体制的一系列操作,也因此成为了在政治上最具影响力的集团。此次会议上,先后任职于国防委员会、占领区经济委员会主席的马林科夫在会上作了 1939-52 年的中央委员会报告;机器制造委员会主席马利歇夫、燃料和电气经济委员会主席别尔乌辛,以及曾在美国留学、任职于福特公司,后成为全苏工会理事会主席的库兹涅佐夫(不是那位海军上将)全部跻身于党中央主席团,而这类人此前在主席团里只有列宁格勒的柯西金一人。这帮人区别于卡冈诺维奇等人,此前很少担任党务工作(区别于政务)。即使在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也对党务并不热衷,他选择了政府职务中的苏联总理一职,党务大权则交给了赫鲁晓夫。这并不意味着马林科夫缺乏政治野心,事实上在这段时间,他和其他经济技术官员的党羽几乎塞满了各个生产部门,在 1953 年到 1955 年的这几年里,他们几乎掌握了苏联的所有实际权力。这群人从出身、教育背景再到工作经历都具有强烈的经济管理者色彩,他们的权威也完全来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出色工作,这是计划经济反作用于政治的典型例子。即使在赫鲁晓夫成功掌权、马林科夫被迫辞去总理一职之后,计划经济管理者团体的政治地位也丝毫没有松动,马林科夫并没有就此离开中央,甚至于 1957 年几乎政变成功、推翻赫鲁晓夫。而柯西金则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的位置上,继续在中央发挥余热。

而计划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甚至会产生更加吊诡的后果。除了民用工业,军工产业自然也在计划经济体制之内,这一工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不仅需要大量的生产力和科研投入,而且也需要专业军人的参与管理,故而立足政、经、军领域的政治人物都会对此产生影响,这恰是苏联战后军工产业发展的脉络之一。

二战中功勋卓著的朱可夫元帅是战后苏联最具威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在日常生活中却并不善于政治经营,且过大的影响力也使得当权人物对他颇为忌惮,故而二战结束后,朱可夫的权力一直被压制,即使他在 1955 年和 1957 年两度支持赫鲁晓夫斗倒马林科夫,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最终还是选择将他黜退。为了填补权力空白,赫鲁晓夫选择了崔可夫、科兹洛夫等人管理苏联的军工生产,这些人主张凭借发展导弹和核武器,从而在缩减军队规模的情况下保持战斗力,这与赫鲁晓夫裁军的想法一拍即合。而在主导苏联的军工生产之后,以科兹洛夫为代表的列宁格勒军工集团便成为了苏联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这些人的军备倾向和政治影响力使得苏联的军工产值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的 GDP 中始终处于高位,这无疑有助于苏联进行军备转型,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政治冲突中夺取强势地位,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苏联藉由 70 年代欧美 “滞胀” 的时机,将自身的生产力转化为经济霸权的机会,是福是祸,实在难以给出肯定的结论,而与今日美国军工巨头的作用又似乎颇有可对比之处。

二、以上是我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点个人感受。那么来到题主的第二个问题,苏联解体与他的计划经济体制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是绝不同意苏联是被计划经济 “拖垮” 的说法的。如上所述,计划经济并不是注定的负担,它同市场经济一样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分配物质财富,同样能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合理运转。虽然苏联有赫鲁晓夫这样的领导人头脑发热导致的灾难,但市场经济同样不乏投资人狂热导致的经济灾难,从郁金香危机、南海泡沫再到黑色星期五,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灾难始终有一层 “盲目”、“狂热” 的底色。且 “自由市场” 这个概念与其说是一种现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由于信息差异、资本差异、交通运输的差异,生产者、采购者、消费者之间始终不可能建立起完美的纯粹自由竞争,掌握上述要素的一方总能借此为自己牟利,乃至确立垄断市场,故而 20 世纪上半叶的欧美经济学家在 “自由竞争” 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 “垄断竞争” 的概念,以此描述市场竞争中的某一方凭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差异、资本差异、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谈判中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竞争状态。洛克菲勒凭借资本和与铁路打垮、收购了宾州的二十多家炼油厂,成为垄断巨头,而后来的商家虽无此规模,但却依然会通过类似的形式享有一定的优势。在此情况下,理论上可以通过 “自由竞争” 实现合理快速配置价格、创造公平经济分配方式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比与计划经济在这一方面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何况计划经济体制内亦有相当多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换。

其次,经济体制的运行也离不开政治干预。在 “促进财物合理分配” 的意义上,一切经济行为都具有公共服务的意义。其中,食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是现代社会进行高度社会分工、保障物质生活的基础,相比于其他产业与公共服务关联更加密切,更加无法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故而几乎各个国家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干预、保护这些产业的运作。在工业大发展时期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尤其迫切,这时计划经济的优势便有所体现:得益于该体系在资源分配方面的高效,计划经济可以以巨大的规模和强制力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压制植根于旧经济体系的利益集团,实现国家的整体转型。19 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是个例外,然而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像美国那样,一来坐拥各类资源,二来发展铁路时恰逢欧洲资本过剩、亚洲劳动力过剩的双重利好。没有这些优势的国家,沿着铁路也没法及时挖到资源,投资铁路也没有足够的外部资本,有了资本也招不到廉价劳工,此时计划经济便成了他们的最好出路。假如苏联不存在,假如沙俄土地没有经过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那么这个国家有极大概率在 1929 年的大萧条时迅速崩溃,也有很大概率在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下,永远不用担心遇到苏联崩溃那样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片土地也将一直是各路无政府主义者、恐怖分子、投资分子和革命家的热土。

然而第三,这种体制也的确蕴藏着拖慢经济发展的要素。计划经济管理者和政治的密切关联导致他们往往并不能完全基于经济发展和需求调整生产,甚至他们干脆就不是合格的经济管理专家,如斯大林的 “钦差大臣” 卡冈诺维奇。这种状态有时是有利于长期发展的,例如斯大林推行的快速工业化,就是在破坏原有经济平衡的情况下,进行资源的 “不平衡” 配置,优先满足采掘、冶金、机械、炼油等 “资本品” 的生产来做到的。但到了凭借计划经济起家的官僚掌权时,他们所负责的生产部门就变成了安身立命的政治资本,取消、整合乃至破产是他们万万难以接受的。此时,计划经济在进行重大产业调整的效率反而不如市场经济迅速,这也是苏联在 80 年代新兴产业发展中失去优势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先进之处,有其不可或缺之处,也有其落后之处,而这些相互矛盾的部分有时甚至是同一特征的一体两面。而苏联末期的经济崩溃,个人认为,一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生产部门政治——生产高度一体,难以通过产业调整、“结构性失业”的方式,在较小的危机中实现产业转型;二是戈尔巴乔夫过于冒进,从根本上拆毁计划经济,不仅改革僵化的体制限制的社会生产部门(如轻工业、奢侈品、文化娱乐等随着大众兴趣、消费力的变化而快速变动的产业),而且也冲击了需要国家干预的、具有强烈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产业(如银行、能源、市场组织等。有的是直接接收到了他的指令,有的则是指令太少,以至此前毫无经验的管理者完全无法控制,比如小商品生产与销售),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层面的全面混乱。解体后俄罗斯的 “寡头” 便是苏联末期国家指令失效的产物,在国家退出金融、能源、进出口等重大经济部门的管理后,这些行业的社会属性依然强烈,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 “权力” 真空。可见即便没有了计划经济,重大经济部门的管理者也依然有能力触及中央政治权力,此时与其将俄罗斯经济失序、寡头起家的状态归咎于 “苏联计划经济”,不如讨论一下“经济与政治结合过甚” 的计划经济存在的合理性。

(由于对苏联解体问题思考不多,故而这一段只能说是一种学习总结,虽然到了该升华的地方但却完全升华不起来。如果感觉不合理请直接无视。)

知乎用户 风大 可稍息否​ 发表

很多人理解的苏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斯大林的苏德战争体制,以及建国初期三十年一些被曝光的一大二公、以及电视剧上拙劣模仿的动荡年代,更多的则是改革初期各种接班、挖墙脚、化公为私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非常混乱。

很多人完全忘记了当年为什么会批评苏联是 “修正主义”。也有一些人记得这些事情,提出苏联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 “三年自然灾害” 模式的公有制。

摒弃那些完全不了解情况的人,其余认真研究的人也能够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但是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苏联最后崩溃的原因在于内部竞争严重不充分。

苏联模式的公有制有个问题,就是内部竞争严重不充分。

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天真。或者说是幼稚。

以前听过别人讲,中国的学生到了国外,往往有个奇特的表现。那就是在政治理念上非常成熟,但是在政治表现上非常幼稚。思想和行动上严重不统一。认识很深刻,手段很幼稚。

原因大概是由于中国的学生接受了大量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教育,但是没有学会在政治上采用合适的手段保护自己。现在的教育就进行了改革。开始推广各种“周亚夫的细柳营”,教人们学会各种政治手段。有的人说,细柳营这个故事不也是在教一些一根筋不怕死的人吗?错了。细柳营教的是如何伪装成好人,到时候你就分不出真正的周亚夫和伪装的周亚夫了。

不过这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公有制把很多人教得太幼稚了,又把一些人教得太狡猾了。

幼稚的人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利益,反正集体会给自己足够的利益。

狡猾的人不知道保护集体的利益,因为集体正是自己盗取的对象。

所以最后集体就没人管了。

戈尔巴乔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戈尔巴乔夫的耳朵边上有个人叫做雅科夫列夫。他们两个人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对苏联的集体经济不感兴趣。戈尔巴乔夫固然 “家族历史不清白”,雅科夫列夫也是一心倾慕西方的政治人物。前苏联组织部长利加乔夫就很愤怒地批评这一对活宝屡次作大死。比如说苏联遭遇雪灾的时候需要苏联红军帮忙给居民运送柴火取暖。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就说人家资本主义国家——像美国——就不用军队救灾。于是他俩拒绝派军队运送柴火。那特么是西伯利亚!零下五六十度!这俩活宝是不是忘了,美国让老百姓自生自灭很多年了,各类商业保险以及救援公司早就开办起来了,你特么啥都没准备,上去就让大家自生自灭是不是急了点儿?就连给老百姓运送柴火都成体制问题了!既然你们俩这么有信心,那么提前一秒钟给你说要马上把你扔到南极洲的寒冬中野外生存一个月你有把握活下来吗?什么?你们没把握?你们能力咋这么差呢?这一定是因为你们有智力问题。

以为红军的任务也和白军相仿佛,只是单纯地打仗的。不知道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 年 12 月。

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那种模式的公有制在保持人的内部竞争上存在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说起来也不是根本原因。因为目前说起来,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很好的机制可以既维持竞争又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无论是包产到户还是联产承包,无论是集体农庄还是大队共有,无论是资本主义大农场还是合作社,无论是小农经济还是工业化农业,都有一些问题。只看问题,那谁都不行。

因为没有什么真正完美的东西,所以错误归因有很大市场。

苏联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在战略上处于一个死局。

苏联的国土严格来说局限于旧时代的沙俄帝国。从经济上来说不过就是西伯利亚冻土、中亚草原、东欧平原三大块。加上东欧的华约国家,他们手里的本钱不过就是欧洲东部这么点大的地方。

整个欧洲才多大呢?一千万平方公里。他们不过就得了个东部。还是欧洲最穷的部分。还是苏德战争中被德国人血洗过的地方。

他们有啥?

我曾经计算过。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不过就是工业中心和科技中心。其中工业水平一方面取决于市场,一方面取决于科研水平。

苏联方面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科研中心有几个呢?一个是沙俄时代遗留下来的科研中心。在 19 世纪,世界上还有更高水平的法国、英国、德国三个科研中心,以及水平相近的美国、意大利、日本。可以说,在苏联成立时,他们的本钱就是以一敌六。到二战结束时,德国被分割,大部分落到了美英手里。那么可以说苏联是 1.25:5.75,简化以后就是 1:4.6。乍看上去差距不大,还缩小了。但是问题在于此后双方处于技术封锁状态。而且苏德战争放空了苏联的血。此后苏联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保持军备上。这就造成了双方在技术发展上积累速度严重不同。不说美英集团每年发展一个苏联,苏联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我们经常说,苏联的装备 “傻大黑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苏联的技术水平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弱小。即便因为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他们由于深受封锁,依然困境重重。

特别是封锁。苏联在封锁中也难以获取足够的力量发展自己的工业和科研。举个例子就很清楚了。中国是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人均 GDP 是怎么增长的呢?2001 年,中国人均 GDP 首次突破 1000 美元(1042 美元)。2019 年,则突破了一万美元。人口基本没变,人均 GDP 增长十倍。这就是为什么这二十年人们的消费能力急剧提升,相声市场、电影市场都急剧繁荣的原因。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也和这直接相关。中国的工业能力收获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充足的供血得以快速发展。

科学界有一个评判各国科研能力的 “自然指数”。这是顶级期刊自然杂志根据各国科研产量和质量综合评判以后推出的评价指数。

2014 年 12 月,自然出版集团公布了 2014 年(实际上是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11 月)的统计结果(《自然》发布 2014 自然指数:中国科研产出仅次美国排第二)。美国的 WFC 排第一,18643。中国第二,5206。德国第三,4077。[1]

然后我查询了最新的指数,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国内媒体几乎都隐瞒了这个指数。我国媒体的报道倾向严重有利于美国,这是常事儿,我都习惯了。数据是这样的:

2018 年 2 月自然公布的 2017 年数据显示,美国自然指数是 19579.02,比上年下降了 1.4%。中国(不含台湾省)的自然指数是 9088.65,上升了 13.3%。德国是 4363.57,比上一年降低了 2.1%。[1]

就是说,中国科研在 2017 年的综合水准,按照国外的判断,相当于 2014 年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加一起。

当然,美国依旧保持了世界第一——我不说这句话一定会有很多人就像苍蝇一样提醒我。当初他们相当于 3.5 个中国。现在他们相当于 2.1 个中国。当然,这个指数不能这样用。我只是用这个比例来做一下参考。总的来说,他们的优势依旧很大,我们的发展也并不逊色。

目前很多人给中国提出的要求是各方面都保持世界第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求中国在科研指数只有美国一半的情况下,碾压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所有国家。这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要求。要求不合理,则用心不正常。

这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世界市场近二十年以后所取得的成绩:

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但是经济上依旧不足以与美英集团全面抗衡,科研上依旧不足以与美英集团全面抗衡。

那么苏联呢?

苏联从未加入世贸组织,一直处于世界市场之外。在技术上也同样处于严重的封锁之下。

有的人会说,苏联也购买了不少国外技术,美苏阵营之间依旧存在技术交流。我不太明白的问题在于: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嘲讽美英的封锁能力。你们还是不是美分了?

以苏联的窘迫局势,简单地搞对抗是没有出路的。而苏联不但对抗了,一定阶段还处于优势。这就有点透支老底了。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需要的是喘息和休整。用列宁的话讲,这个时候处于退却当中,是要架起机枪严肃纪律的。可悲的是戈尔巴乔夫看待问题的角度是:

既然苏联处于困境,那就说明苏联整个都错了。

哥们儿,小学生把数学题做错了,这的确是错了,但是不用把小学老师枪毙了!

苏联在战略上面临着寡不敌众的问题。但是苏联能够保持互有攻守的战略态势,直接已经充分说明了苏联的制度优势。然后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个叛徒。这就没救了。

美国阵营并不是铁板一块。对此中国就有着充分的认识。我国从建国起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结果我国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实现了 “在欧美各国各怀鬼胎的环境下实现华夏民族局部割据” 的战略态势。

这种事情早就有人指出和分析过了: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 1926 和 1927 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
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国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地向前发展,而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 10 月 5 日。

翻译成世界版本,就是:

一球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我们只须知道全球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

全球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 1789 和 1917 两次世界大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

单个国家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球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球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球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球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地向前发展,而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现在全球革命形势是跟着各国资产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联合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球政权的取得。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注:在这里还要加上经济的力量。在经济上也需要相当力量的强大企业以及强大科研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并且要建立合理的、攻防兼备的市场机制保障和发展这种竞争。在组织经济工作时,要注重 “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

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我个人觉得,1928 年的文章就已经写得很好了。

苏联的失败,就在于他们一味采取‘左’倾冒险策略,不能准确分析局势。

在统治阶级政权的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割据地区对四围统治阶级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
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例如两湖在李宗仁唐生智战争时期,广东在张发奎李济深战争时期,战略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
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备白色恐怖到来时有所恃而不恐。
若在统治阶级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例如四月以后的南方各省,则战略必须是逐渐地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各地许多小块红色区域的失败,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
至于策略之所以错误,全在未曾把统治阶级政权暂时稳定的时期和破裂的时期这两个不同的时期分别清楚。
有些同志在统治阶级政权暂时稳定的时期,也主张分兵冒进,甚至主张只用赤卫队保卫大块地方,好像完全不知道敌人方面除了挨户团之外还有正式军队集中来打的一回事。在地方工作方面,则完全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的基础,不顾主观力量的可能,只图无限量的推广。如果遇到什么人在军事方面主张采取逐步推广的政策,在地方工作方面主张集中力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以求自立于不败之地,则谥之曰 “保守主义”。
他们的这种错误意见,就是八月湘赣边界失败以及同时红军第四军在湘南失败的根本原因。
——《井冈山的斗争》,1928 年 11 月 25 日。

这答案就写在纸上,分析得清清楚楚。

然后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苏联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人物就表现出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和轻敌者相反,人们太看重了敌人,太看轻了自己,因而采取了非必要的退却方针,精神上同样地解除了防御的武装。其结果或者是游击队失败,或者是红军的某些战役失败,或者是根据地丧失。
丧失根据地的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反对第五次 “围剿” 中丧失了江西中央根据地。这里的错误是从右倾的观点产生的。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结果丧失了整个根据地,使红军做了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长征。然而这种错误,往往有一种 “左” 倾轻敌的错误为之先行。一九三二年进攻中心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正是后来在对付敌人第五次 “围剿” 中采取消极防御路线的根源。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 12 月。

所以说到底,苏联并非亡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是亡于不能推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及时改革与更新,亡于在战略战术上的严重错误。

他们采取了 “非必要的退却方针,精神上同样地解除了防御的武装”。

苏联并非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应对危机。在苏联解体前,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事件是两德统一。当时,两德统一的风声越来越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走向公开化。法国总统密特朗就向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建议,一旦两德统一,就不能继续留在华约机制内,而要加入北约。我们知道,法国在北约内部一直是很特殊的存在。法国而不是美国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很奇怪的。对此,戈尔巴乔夫不能认识到法国的提议实质上是要求苏联予以拒绝。法国自认为苏联是决不允许德国加入北约的,因为这样一来会极大削弱苏联的战略空间。但是任谁都没料到戈尔巴乔夫同意了。这样,苏联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了。

当 “围剿” 已经证明无法在内线解决时,应该使用红军主力突破敌之围攻线,转入我之外线即敌之内线去解决这个问题。
堡垒主义发达的今日,这种手段将要成为经常的作战手段。第五次反 “围剿” 进行两个月之后,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援助它的。此计不用,第五次 “围剿” 就不能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台。
到打了一年之久的时候,虽已不利于出浙江,但还可以向另一方向改取战略进攻,即以主力向湖南前进,不是经湖南向贵州,而是向湖南中部前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此计又不用,打破第五次 “围剿” 的希望就最后断绝,剩下长征一条路了。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 12 月。

在这个环境下,法国总统密特朗与德国总理科尔进行了积极合作。1990 年 4 月,密特朗与共同提出了《政治联盟条约》,推动组建欧盟。在苏联解体前夕,1991 年 12 月,西欧多国紧急签署了成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用以填补苏联解体后的政治空白。可以说,欧盟成立,剑指美国。而为了打击这些欧洲国家,美国也毫不客气的在 1999 年发动了大举进攻南斯拉夫的战争行动,变着法子展示美国的军事力量,拼命进行武装恐吓,以期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戈尔巴乔夫完全不理解密特朗的计划用意何在,坐视机会丧失,最终就只能收获全军覆灭的苦果。

整个形势就是苏联在局势明显不利的情况下进行了长期抵抗,最后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妥协投降,全军覆没。

参考

  1. ^ab 美国经济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500658/answer/581098351

知乎用户 FlumenStellarum 发表

我既不同意苏联计划经济一定导致经济危机的说法,也不同意

@蒋梦珊

答案里把责任只放到 80 年代后期的说法。

我认为苏联到 70 年代末期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至于解体。苏联解体是个政治事件,不是经济上的必然结果,这个当然戈尔巴乔夫有最大的责任。

我一直怀疑为什么计划经济一定效率低下的说法。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苏联在 70 年代末期以前的计划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这肯定不全是靠石油。实践表明,计划经济在某些工业领域有比市场经济更高的效率,因为指令式的经济能更快地集中资源进行必要的突破。

苏联 70 年代后期的经济危机应该和过度依赖石油有关,80 年代的经济停滞应该和没有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有关。苏联因为 70 年代的高油价没有对电子计算机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导致了 80 年代的落后。至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否成功地发展信息经济,我也是比较怀疑的。

知乎用户 彼得 · 克鲁泡特金 发表

【原则】凡事认为生产力绝对不足的,视为抬杠和拒绝交流,直接拉黑。

彼得 · 克鲁泡特金:没有绝对的 “缺乏”,只有分蛋糕不均衡 (集)

有一个启发——苏联模式准确的说是 “统制经济”。

苏联的确是计划经济,也的确是表面上的公有制。
然而各级官僚的存在、掌控权力,让苏联的 “公有” 变成官僚们共有,而非冥主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调节需要和供给,按照所有人真实需要计划生产,并且平等分配,一切由人冥决定。然而配上苏联的政治制度苏联实行起来就是另一回事。
诸如 x 长、x 委、x 书记领导这类的,在苏联有很多很多,而且各级都有严密的官僚体系,自上而下管辖。这些人高高在上不劳而获,还掌握着决策权。他们不能了解真实需求,也就不能合理制定生产和分配,以至于粮食充足的乌克兰都可以饿死人 (想到了人们挨饿的时候往河里倒牛奶… 资本家和官僚真是异曲同工)
这些官僚们篡夺了人冥的权力,他们的饮食、生活物质得到保证。苏联仍然是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过对象不一样,是 “人冥各尽所能,官僚各取所需”。一切是官僚的利益支配,和美国比起来,不一样的就在于剥削从资本变成了国家,从资本家变成了官僚。
为什么苏联会用这种制度而不用冥主的计划经济?
——官僚篡夺了权力必定会确立对自己有利的制度,就像资本家一样。
苏联官方解释:“人冥的选择”。不信?让你去卢比扬卡待会去!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在现代巨型企业里,这是注定悲剧的。

现在企业高度分工,极度讲究规范与合作,监督与纠错。

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要么自己监督自己(一把手说了算),要么门外汉瞎监督(一把手二把手互相拆台)。最终导致极度依赖制度,陷僵化。

苏联可以参考我国 80 年代。那时候的国有厂是怎样,很多人都有记忆。

要么一把手一手遮天。觉悟稍微普通一点,就会给亲友谋福利,上行下效,大家忙于挖国家墙角。

要么书记空降过来,监督厂长。书记的任务就是确保国家对厂子有绝对的控制权(国营企业,国家是要负责经营的)。但书记不善于搞经营,结果就是经营活动限制的死死的。毫无活力。下面的也就热衷于政治斗争而不是经营生产。

更糟糕的是,股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导致了国家要为企业经营擦屁股。企业明明要改革了,不行,先国家贷款救急再说。否则就是国有资产亏损。。。最终,国营企业不造血,反而成了癌细胞拖垮国家。

那么是不是无解呢?不是,因为几百年来的全世界实践表明,现代企业需要股权分离,将所有权,决策权,分红权都分离了。这才能做到人尽其用。才有可能能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做出积极的反应。

当然,这只是说有可能。但至少,绝大部分大公司的实践证明,这种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所有权国有,职业经理人团队经营,分红给到外部投资者。这就是目前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

国家只需要专注做好所有权增值,以及如何做好激励与惩罚机制,经理人做好利润回报,投资者老老实实分红,不要妄想得到控制权。

只要这三者都能做好,整个经济就会非常有活力(当然,仅限于当前,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而且,这世界总有漏洞与意外)。

知乎用户 AAAAA 发表

公有制,可以运行,而且确实可以运行,甚至可能会比私有制更好(看具体执行)。

计划经济也一定会死,但是不一定会活得很短,至少不会和苏联一样短。

但是公有制 + 计划经济加在一起——完蛋最快。

如果苏联能够在一个比较和平的情况下成长,它可能会选择公有制但不进行计划经济——在初期稳定后,会改革开放,形成类似” 苏联特色市场经济 “的东西。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公有制 + 计划经济一定会完蛋(低于正常的,哪怕是依然有外部压力的政权的原因)。

我看回答都没说到这一块,我就来说一下。

我说一个现象,大家都知道的现象。

苏联原来的消费产品,比如洗衣机,傻大黑粗,各种傻大黑粗。

请问苏联的技术真的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么?当然不是,苏联虽然也许做的不会比美国好,但是至少不会那么傻大黑粗。

那么,为什么苏联要生产这种用起来不方便,毫无必要的超长寿命(就用料来看其实也不见得很长,同等用料成本下完全可以制造出更长的),以及难看的要死的东西呢?

你是不能用生产条件简陋或者成本不足来解释的——生产条件并不简陋,这么多堆料起来的东西成本也一点也不低。

洗衣机的电线正常的都有三根大拇指那么粗,粗的都快接近手腕了。

这是何等的浪费?

那么,为什么苏联生产组织不降低堆料的量呢?而且还有越来越增加的趋势。

80 年代生产的苏联洗衣机简直就是坦克。

这个堆料,细节上看是使用洗衣机的人没能获得足够好的服务(都用在堆料上了,可是人家想要一个好看点的)

但是大局上看,这至少是推迟了更多需要洗衣机的人,其使用上洗衣机的时间,因为成本浪费了。

这个在经济学直观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因为计划经济体系下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自主的升级动力。

可是,这里就有个问题:这么明显的事情,苏联当局看不出来么?

当然不是,毛子数学能力这么强,信息系统也不弱,肯定看出来了,傻子都看出来的。

而且,是三令五申要求改进的——但是,这样的命令一开始有效,然后就越来越没有效果。

也就是说不是苏联当局没发现,而是” 苏联当局已经指挥不动这些人了 “——以下犯上了。

但是,这种以下犯上没有昭和魂那么明显,所以有些人没看出来而已——它更接近于一种逐渐的窒息,而非暴动。

关键就是:为什么苏联的计划生产系统可以以下犯上,是什么让他们更多的统一在了一起,用自己的利益去对抗苏联当局上层的意志。

我们先从利益出发。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生产和消费是有计划的,是定量的。

对于每一个生产组织来说,它的生产任务是安排好的。

在这样的系统下,对于大部份生产组织的管理者来说,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是” 职位升级 “么?

当然不是,因为权力的升级是有限的,大多数人是要碰到天花板的,到了厂长和计划部门这儿,就是大多数人的天花板啦。

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大的收益是” 降低工作量 “——吃公家饭,最重要的就是清闲(想想我们考公务员的那些人的目标,现在好一些了,原来呢?)

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对应的消费者群体,不变。因为改变物流渠道和销售通路是最麻烦的事情,而且事情搞大了也没用啊,大多数人没办法升级。少数牛逼产品能做出来是别人的本事,我们少干活就好。

2:对应的生产流程,不变。因为改变生产流程就需要调整内部组织,也很麻烦,更何况还是计划体系下的,各种安排更麻烦。

3:对应的资源消耗,增大。因为越多的资源代表着更多的缓冲余地,弄坏点东西无所谓。

但是,这里的问题仅仅是 “计划经济” 的问题——还没涉及到公有制。

这确实是个问题,可是所有社会都是带病生存的。

大家也明白:计划经济这个东西,才是历史上占据多数的,甚至在现代计划经济在各个国家里也算不少的。

很多重要物资甚至一部分消费品,很多国家都是纳入一个计划系统的——在这一领域中,其实市场存在程度很小。

在近代就更不用说了,封建制的国家,大体上是 “私有制 + 计划经济”——产品虽然单一,但也很重要,比如说粮食就经常是计划分配的。

这些国家生存了很久——即便到现在更复杂的情况下,那些经济计划性较强的国家(包括很多高福利国家),它虽然可能活得不太好,但是的确是活得挺久的。

所以计划经济至少不等于死的一定会更快,不会低于政权存活时间的平均水平,绝不会只有苏联的这些日子。

但是,计划经济 + 公有制,必然要命。

原因极为简单——如果你要调动计划经济的生产系统,那么你就需要下命令。

下达命令让别人接受的方式必然有 3 个要素。

1:奖赏。

2:惩罚。

3:机动——前两者要想实现,你就必须用 “一小股更有组织力量去对抗一大群更没有组织的集团”。国家组织得已存在的本质,靠的也是这个。

如果是私有制 + 计划经济。

那么你可以通过私有制,让一部分人掌握其中计划体系带来的好处,计划体系的运转良好对他有激励作用。

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当这个人成为了一个局部,他的实际力量你是明白的。

所以,你的机动奖励或者惩戒力量,只要超过他的力量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你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控制。

坏处是:私有集团数量必然会因为屡次的下达命令而逐渐增加,而增加的私有集团迟早会找到方法抱团(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串通)。

最终,他们的能力会大于国家上层组织的机动奖励或者打击能力(尤其是打击)。

最终结果是原有国家系统被取代。

但是,这必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私有集团之间的局部对抗会很多,你因为私有制集团自己管着细节计划系统(区域系统),所以你要下达的命令不会很多——你下达命令时需要 “分出去” 的“以私有权作为凝聚动机的权力分散打击集团” 不会特别多和特别频繁,也不需要快速加大(权力系统耗散小)。

所以一个私有制 + 计划经济体系的国家的寿命,其实是很柔和的 “去世” 的(虽然最终死掉的时候都很惨)。

这大体上就相当于普通封建皇权的寿命。

公有制 + 市场经济呢?

不能讲…… 不妄议朝政。

我只能说,这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是至少在发展中后期以前,好处大于坏处。

这里的好处大于坏处,是相对于 “私有制 + 市场经济” 的。

我个人是支持公有制 + 市场经济系统的。

公有制 + 计划经济的问题在于

公有制的上下层本质上是一个系统内的,其下层互相间串通的组织成本低,串通的信息成本也很低,而且下层的控制者的收入都从上方发送,并不是从 “本地利益” 中获得的。

如果下层是计划经济,这等于是 “一手操办”。

你需要的 “控制次数” 会非常多。

无论任何制度,都逃不开 “奖励”“惩罚”“机动”——所有政权都不可能仅凭纸上的规定存在。

你每次下达的控制次数,奖励或者惩罚,你都是在培养跟下层更加接近的 “同体系公有系统” 的组织——凝视深渊的人,必被深渊所凝视。

这些组织也许在规章制度上并没有绝对权力(至少一开始没有)。

但是他们会越来越多的控制信息上行,更多的 “为本地说话”——其实不是本地,而是你需要调整的那个 “生产组织”。

由于你派出去的人都是同一个公有系统的,他们系统是互相衔接的,而且没有私有的激励,主要靠的就是上级 + 生产组织。

一开始的时候,上级组织还能给予主要的好处。

但是随着更加简单的 “同系统” 的此类 “调整下达机构” 不断的在公有系统里堆积,他们就很快能形成一个天然的,规则更统一的,更贴近生产组织的集团。

这些人占比越高,这个集团实际上就越能从 “公有制” 系统里面赚取利益,并且权力会实际增加——谁控制了利益渠道 + 信息枢纽,谁就是权力。

但是这个利益,需要有人支持——很显然,最接近他们的不是克林姆林宫,而是那一个个 “洗衣机厂”。

他们会帮洗衣机厂争取 “不变” 的权力——他们宁可要求更多的资源,生产外壳越来越厚的洗衣机,也不愿意做别的麻烦的事情,比如说把最新的洗衣机更快的普及到农民家里。

他们就是消耗资源,在现有渠道下越来越浪费资源,但是还是针对那些 “计划中的被分配者”。

你作为上层是不可能不给他们好处的,因为这不是靠平均的削减好处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也许可以通过数据来监测一些已知的信息,可是那些复杂的需求信息你很难到位(那些需求统计系统,也一样有这个 “力求不变” 的毛病,在这个 “底层权力堆积” 到可以屏蔽部分信息或有较大议价权的时候,需求估计系统会很快和生产系统串通)。

因此苏联的城乡差距一直都很大,虽然中间略有好转过——乡镇普及是最麻烦的事情。

虽然生产力的进步将农村生活的绝对值还是提高了一些,但是差距却拉的很大,甚至可能是持续加大的

(末期一些边境的农村突然好了点,包括沿线都好了不少,这恐怕不是因为苏联最后对计划体系调整的功劳,而很可能是边境走私失控了——这个已经很难回溯并且量化证明,毕竟不可能实际统计出这样的数据,不过从民间的苏联博物馆就可以看出末期走私已经失控了,大量的走私品,从日用品到消费品大规模进入,藏品大幅度增加,其中最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应该是 “走私违规流行歌曲唱片”,因为唱片是可以明确最早的年代的,这些唱片在 80 年代开始增长,而那些博物馆里面绝大多数唱片是 84 年和之后的。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管中窥豹。)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提意见,后来是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几乎所有生产组织都这么说。

这个时候苏联当局的生产信息链条实际上就部份断掉了,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惩罚人来获取信息。

但是事情不会就此结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想到——克林姆林宫每发一个命令,这个命令所对应的各级 “公有系统下权力等级” 会越来越高,否则就没有办法再用更大的利益或者惩罚来对抗下级(机动打击权力集团等级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少,资源消耗越来越大)。

注意:这些下级没有私有制 + 计划经济那么好对付,因为他们本质是一个系统下的,互相组织的成本远比私有制互斗系统要低得多。

但是呢,一旦新一轮干预成功了,那么这一次 “更大的权力等级” 的人就会更贴近那个下层组织,继续叠加上去。

也就是说,如果以 “公有制 + 计划经济” 为经济所有制 + 分配模式,那么其恶化速度甚至会远远快于“私有制 + 计划经济”。(私有制 + 市场经济 = 改进了的“私有制 + 计划经济”,私有制系统逐渐凝聚成小集团,破坏上层结构的规律依然存在。但是市场经济加大了私有制者的内斗方式,所以延缓了向上破坏的速度)。

下级会迅速逆向隔绝和累加这个 “倒金字塔” 系统,最终把苏联当局这个 “正金字塔系统” 给彻底架空——很多时候是信息还在正确流入,可是却没有执行系统可以根据信息发起划算的纠正策略了。

苏联不是因为高层内斗而毁灭的,因为高层内斗永远存在,它不是毁灭的理由,只有内斗是因为权力开始真空并且发生实际控制权缩水的时候,高层内斗才会演化为死斗,高层才会彻底不顾及国家利益——因为这个时候,国家已经不归他们管了。

然后,苏联就在一片 “下层其实还好,因为基层生产组织还在,各个计划系统也还在” 的情况下死了。

这是因为 “苏联” 这个巨人,它已经被累加的 “倒金字塔系统” 给淹没到嗓子眼了。

这个国家的上层,旧有的公有制老大,已经不能从这个公有制系统再得到什么了,也做不了什么了。

甚至继续做下去,他们只能面对各个高层系统各自依附于不同的 “倒金字塔” 系统,自己的下场注定会很惨,苏联其他人的下场会更惨。

因为那样就不仅仅是苏联解体,不仅仅是可能 “上当受骗”,而是可能会爆发真正的政变。

这个政变很可能是军队——公有制系统 + 计划经济的倒三角快速叠加,枪迟早会造反的,因为在当局失去了实权后,军队至少还有枪。

也就是说,要想让军队服从于苏联当局,真正重要的是苏联当局要让自己对于国家的 “组织实际干涉力” 大于军队,这样才能让军队服从于当局。

而苏联由于很早就采取公有制 + 彻底的计划经济系统,因此倒三角累加的速度一直很快,当局和军队的实际干涉力的绝对差距一直无法彻底拉开。

所以苏联当局才一直都没能做到完全的 “D 指挥枪”——这不是和很多键政像的那样,是能靠几个改编计划和经济策略所能达到的。

因为就本质上来说,这是因为当局的效率远超军队的效率才达到的,不是局部的一两点政策或者优势能决定的,也不是什么 “建立章程” 或者 “神人” 能决定的。

苏联并没有死于下层解体——大家觉得还行啊,而且波动后还恢复了(苏联使用了最后的高等权力次级单位,进行最后一次调整,之后高层就彻底失去了控制力,军队和当局对国家组织的干涉力也就基本持平了)。

苏联也没有死于传说中的 “脑死亡”——苏联当局高层傻么?当然不,这样的选拔体系下,都是高手。

苏联也没有所谓的 “社会僵化”——事实上还算挺有活力的(机器还在运转,但是…… 是各个部分零件在空转,零件已经不再链接其它组件了)。

它是因为不断下达命令,但是下达命令的权力更快的 “沉淀抱团”,然后淹没到脖子而死的。

与其说是脑死亡或者下层解体

不如说是苏联陷入了一种 “进行性肌无力”——神经信号每次传导,肌肉每次收缩,都让整个系统的控制性更脱离大脑一点点,大脑每次下令,都会更加困难一点点。

大脑知道自己已经对下面没什么总体性的干预能力了——就算苏联 91 年没解体,那么苏联要么改革,让倒金字塔系统重新自我运转起来,然后苏联当局利用现有的执政体系进行宏观调控。

要么,就是计划系统再次波动,但无法进行实际组织调整——军队全体明白,当局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们再也没有一个 “高于军队的组织控制系统” 了。

也就是说:对于军队来说,这个苏联当局,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这和军队是否自私自利没有关系)

但是苏联能够改革么?

不能。

因为西方政治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所以,西方政治家只给了他们一条道路 “休克疗法”,我要你苏维埃的最后残存的系统,在一次大波动后直接消失。

如果苏联不这么选。

那么他面临的将会是内战,但此时敌人的核攻击系统依然存在,可是军方本身也是个 “各区不同的” 利益单位。他们并无法接过 “核平衡决策权” 的大棒。

如果不接受,面对苏联当局以及苏联军队的,只有 1 个结果。

苏联当局被军队消灭——不消灭不行,如果服从于苏联当局,那么他们就是苏联当局最后平复计划系统波动的 “最后一次更高等的权力要求”,把军队当作最后的 “高等机动奖赏和惩罚传令集团”。

这无疑是让自己把炮口对准老百姓——抛开道德不说,这样做只能让苏联多活一会儿,但代价是苏联最后的核心的有组织力量也被消耗殆尽。

而当时的情况下,这些苏联军事机构甚至无法成为 “军阀”——敌人的核弹就在头顶。

如果那个时候再考虑接受西方 “我就是要让你往坑里跳” 的要求,那么苏联将既无当局,也无统一而强大的军队。

这是要亡国灭种的。

如果当局垮了,但是军队还在,就算利用存量,保存当局对核武库和常规军力的控制。

哪怕常规军力减小了,也不是西方很容易对付的主儿。

只有这样,俄罗斯才最有幸存下去的希望。

否则,最好的结果就是反向铁流横扫俄罗斯,坏的结果就是苏联全境遭到核弹突袭(此时苏联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核反击,这个过程中中国可能也会遭殃)

所以苏联领导人背叛了苏联吗?

背叛了。

但是苏联领导人背叛了大多数前苏联控制区下的老百姓吗?尤其是背叛了俄罗斯的老百姓吗?

没有。

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老百姓才对俄罗斯怨声载道,但是依然承认了他的合法性,依然接受了这套系统,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就算俄罗斯老百姓不知道这些东西,他们也能感觉到的。

苏联人,俄国人都是很聪明的。

所以他们对于苏联的解体,是遗憾。

虽然有背叛者,也有做的可以更好地地方。

但是背叛主义,总比背叛种群内(包括生理的和文化的)所有人的性命要好。

毕竟主义只是个工具,它是服务于 “活下去” 的,而不是反过来。

如果上面的内容不太好理解

那么可以想象一个 “永远处于战争动员状态下” 的国家。

“公有制 + 计划经济”,就是类似于一个传统的在战争动员情况下国家的内部情况,只是苏联相对漫长一些。

我们也看得出,苏联这样做是有必要的——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稳定军队的员额,可预期未来内的稳定性,军事装备的生产。

因为只要出现任何一个较大的全局性内部军事波动,敌军就很可能全面攻击——核攻击。

可以这么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苏联以相对强盛,而且居民生活基本得已保存的情况下坚持了这么久。

这其实是一个很伟大的成就——从来没有任何政权,可以在全面军事动员但是又没有实际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以类似军事动员模式的社会方式,坚持了这么久。

(如果外星人入侵地球,但是外星人不太聪明的亚子,可是战斗因为科技差距依然打的很艰难,进入了长期抗战。那如果我要从美国和苏联中选个 “人类最后的堡垒”,虽然美国硬实力更强,但我依然觉得苏联更可能最终胜利)

(如果战争真的稀稀拉拉的爆发了,老百姓和权力机关都知道打仗的重要性,所以那种稀稀拉拉的战争反而更容易维系整个权力体系的存续)

所以,如果要给苏联解体时的情况。

那就是

“叛变” 的苏联当局,选择了一条路线,那就是断腕保卫最后的生存,俄罗斯民族的生存。

因为军队还在,军队没有卷入最后的为了维持当局存在的消耗性内战,核平横的按钮依然转移到了一个虽然羸弱,但却能统一执行的俄罗斯当局手中。

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苏联认清了现实,他们选择了一条路。

如果钢铁的领袖注定逝去,也要让领袖的钢铁保护人民。

想想苏联以前的俄国

如果没有苏联,它大概是很难在后来继续生存下去的——德国人之所以敢入侵苏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把苏联军队当作了俄国军队。

虽然历史不容假设

但是如果没有苏联,大约就没有今日的俄罗斯了。

俄罗斯人继续尊敬苏联不仅仅是因为 “自己” 曾经的强盛,而是苏联确实捍卫了俄罗斯民族的幸存。

苏联失败了,但是因为曾经有过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活了下来。

以一个 “朝代” 的性命,换取一个民族的生存。

这是值得的。

回顾苏联往事。

你不得不承认。

俄罗斯能活下来,能在这样艰难的土地上,面对一次次严酷考验下生活下来,是有道理的。

什么阶级联合起来啊,什么伟大的团结目标啊

无论说的再大,说的再好听再高尚,它都不比 “自己的族群还能活着” 更重要。

苏联:领袖的命令!这个逼,我们装不动了,永别了同志们。大家一定要活下去,就和以前一样,这不是命令,这是请求。

俄罗斯:接受请求,就和以前一样,我们会继续活下去的。

苏联解体本身

小问题肯定是有的,大方向其实是没错的,没得选了,没办法了。

俄罗斯人,并不恨苏联。

这个不恨,并不是因为苏联强大所带来的虚荣——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领袖文化也是一样。苏联解体的时候,它的领袖依然执行了它的义务,没有把核心骨气给丢了。

当时给苏联当局选择的路,其实他们能选的还有很多,但是他们偏偏预定了休克疗法——最能保持军队组织的存续的方法(也包括当局的核系统)。

而这对于当时苏联当局的高层却有额外损伤,他们的领导本可以不这么选的,明明可以 “动多一点小心思” 的。

当然,这也许不是因为戈地图以及其他人有什么特殊的道德情操。

可能就是俄罗斯人的习惯使然。

但是无论如何,苏联的解体并不是毁灭,它避免了真正的毁灭,所以它离开对人类而言谈不上多么伟大(俄国人除外),但绝对不耻辱。

苏联,没有亏欠俄国老百姓,它竭尽所能——苏粉口中的那些背叛者戈尔巴乔夫,那些围攻大楼的最后的苏军。

他们不是为了苏联,他们是为了俄罗斯人民能够活下去——他们都知道的,不能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和欧洲人美国人要饭,他们要不到。

他们主动放弃了苟延残喘十年的机会,选择了壮士断腕——俄罗斯因此在解体后风雨飘摇,但绝不是一无所有。

俄罗斯也依然是俄罗斯人的俄罗斯。

这恰恰说明了,前苏联末期官僚还在正确的运行,它们不是因为腐败而死,也不是背叛什么的。

就是这个制度撑不下去了,他们要趁着苏联还有最后一口气,赶紧把新系统的雏形给保留住。否则到时候俄罗斯的最高层会被外部力量从最高层彻底篡夺,军队会自我消灭,俄罗斯人从此成为欧美真正的阶下囚

最后,它也是和平解体的——虽然痛苦,但比可能的其他痛苦,小太多了。

永别了,达瓦里士。

苏联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遗产。

但是我是个务实的人,我不会说什么 “伟大的实验”,因为这不是目的。

苏联留下的东西有很多,我举几个例子。

1:留下了巨量的,财务报表和社会管理间的关系,以及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漏洞的关系。

2:大大强化了统计学的建设。

3:技术经济学在苏联极大的发展,为以后的此类管理学提供了极其大量的理论依据。

4: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给世界各国的军事动员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知乎用户 冲嗨 发表

首先拖垮的说法是毫无凭据的。

一个政权在天天饿死人的时候没有被 “经济体制” 拖垮,反而在成为唯二的超级大国时被拖垮?

苏联的垮台不是经济破产而垮台,而是政权内部分家散伙而垮台。

如果叶利钦等人不想分家散伙,那么苏联绝对不会垮台。

别说苏联这种超级大国,波尔波特搞成那个样子不也是在外力干预下垮台的吗?

其次再说公有制。

公有制只不过是所有制的其中一种,和其他所有制的区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国资企业上班和在独资企业上班、在合资企业上班、在看不到股东上市企业上班,区别有那么大吗?还是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更大一点吧?

况且公有制也不是苏联唯一的所有制。

最后说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不是列宁斯大林等人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制度。

在二十世纪初世界上有无数家超大纵深的垄断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在内部实行计划经济,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训导机制,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纠察机构,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每一个都像一个活脱脱的小苏联。

这些垄断企业是被自己的经济体制拖垮的吗?

知乎用户 当代 Marx 会画画 发表

按主流马克思主义观点,列宁 (理论有重大缺陷),之后的接班人们更没有科学发展理论,甚至宗教化教条化理论。本就是落后的俄国早熟 GM 得到的模式,再加上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模式,比如说已经有计量经济学家要主导科学计划经济,但是因为特殊的背景和后续,完全耽误了。官僚指令性经济成为核心。

同时代乃至之后的主流马克思主义认为,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体系下另一种资本主义。

因此,早熟的 GM 注定要失败。资本主义生命力旺盛,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如美国的,法西斯德国的,还有苏联式的。

苏联不仅在政治上没有保证无产阶级权利,经济上也依旧是雇佣剥削劳动者。

所以,口头上说自己是什么不重要。一切要看历史唯物主义。

异化了马克思体系,也要被历史异化。

知乎用户 脑袋决定屁股​ 发表

对于公有制

  • 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苏联人从头至尾连这些概念都没搞清楚,遑论其他。经济社会活动如此复杂,戴一顶公有制的帽子就敢代表全人类。心大如王莽,撑七十年算是有本事
  • 官僚作为一个庞大的实权阶级,不姓资也不姓社,事实上主宰国家机器的运转。没有官僚社会生产不会停止,但国家会崩溃。这个阶级存在一天,公有制就是笑话。苏联人要么镇压他们,要么跪舔他们,要么假装他们不存在,最后果然死在他们手上

对于计划经济

  • 其一,计划不仅管制供给,还会管制需求,最终会管制创新。计划性的垄断带来行业退化,市场萎缩。
  • 其二,计划赶不上变化。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最后天厌之、人弃之。没有人是救世主,无产阶级也不是。

苏联既不是真正的公有制,也不是正经的计划经济,是 70 年的战时经济。

上帝不完美,是因为这个教会不完美。正因为我们是不完美的,所以完美的上帝留在心里就好。

知乎用户 徐辰 发表

冷战是全面对抗,总会有一个输掉的,输掉的那个之前所做的一切自然都是错的,包括但不限于共产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打纳粹、吃饭、睡觉、呼吸、活着,等等等等。

知乎用户 迟飞 发表

苏联的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社会主义的所谓核心经济特征。这套体制可以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形式,纳入世界经济框架中,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崛起自德意志第二帝国,其全盛于一战德国战时计划经济体系,而绵延至苏联解体。可以认为继承德意志战时经济的苏联计划经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巅峰的标志。

国家垄断经济,是落后国家面对先进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 “赶超” 策略。即工业化初期,落后国家需要集中使用社会资源,构建工业的基础设施,建立工业体系。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苏联始终有个榜样,就是美国,全盘接收其成套设备,并得到其先进技术。

这套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国家动员能力达到了极限。在应对外敌入侵的 “总体战” 中发挥出色。然而国家垄断时代终将落幕,被国际金融垄断所取代。

大资本消灭小资本,是基本的政治经济规律。相对于国际金融资本,国家资本则属于小资本。必然将被吞灭。

苏联计划经济体系,如何出现崩解的呢?实际在冷战过程中就已经弱点暴露无遗。核心的问题就是其缺乏科技转化能力。苏联计划经济的科技转化率很低。这最终决定了其对美国赶而不超。科技实力无力与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体系比拼。最终在体制长跑中败下阵来。正因为体制优势渐渐丧失,苏联官僚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最终瓦解了体制。

进一步分析,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为什么科技转化率低?这跟其中央集权的决策体制密切相关。即是说,二战之后的英美金融体系,风险资本壮大。科技发展路出多门,哪个才是最好的呢?这需要 “投石问路”。就是风险投资,广撒网,分进合击,不怕冒险。由此投十家科技公司,有一家能成就能把本赚回来。这是最好的科技发展形式。然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官僚体系,最害怕的就是风险,官僚的特性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确定性。那么面对科技歧路,哪里有确定性呢?这导致苏联在科技发展中陷入连环失策的地步。如晶体管与电子管的科技路径的选择,苏联选择了电子管路线,悔悟也为时已晚。

根本地说,苏联体制不能创业,不能投石问路,不能分散风险,只适合追踪先进科技,而不适合探索先进科技。而这却是国际金融垄断擅长的。

所以,苏联达到坐二望一的地步,赶而不超。根本是国家计划经济的 “基因” 问题。要实现赶超,就得实现体制改革,学习英美的金融体系。国家官僚无能模仿风险投资。在反过来对中国的教训则是,必须加速金融化改革,避免国家对经济的过渡集权。所谓供给侧改革等等,不能由国家主导。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巨头如 BAT,根本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培养出来的苗子,而不是国家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工业化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国家指导的计划经济体系必须被改革,并摈弃。要走国际化,金融化的发展道路。否则还是会重蹈苏联覆辙。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如何消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呢?以苏联为例。就是科技效率,促使体制官僚丧失对其体系的信心,苏联是直接瓦解了。而更普遍的状况在苏联解体后表现于各国的是所谓私有化。实际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 “渗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必会在经济发展中负债累累。国家甩包袱,就甩出一堆私有化的巨鳄出来。这些巨鳄往往就是国际金融垄断的巨鳄。这是 “历史的行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复挣扎几次,也就败下阵来。这里不细表。

金融共产主义学堂:eziv587

weibo: 姜洪智

知乎用户 赵行德 发表

实际上这个问题下面的高赞,并不知道什么是苏联计划经济的核心。
以为苏联搞了一套精密的计划,那才叫计划经济,而中国的搞得粗,并不是计划经济。

简单说,苏联计划经济的核心,就是两点
1、把人固定在农庄、工厂、单位
2、完全控制工业品的产出和流通
通过这两点,基本消灭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基本被消灭了,剩下的,当然就是计划经济了。

在这两点基础上,就只剩国家安排的计划了,那自然就是计划经济了
而计划做得多么精妙,多么复杂,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人被固定在集体农庄、工厂、单位里面了,人口流动消失了,市场交易就被极大的限制住了。
你能想象人很难离开居住地的情况下,还能有丰富的市场交换吗?
200 公里之外的城市需要电视机,你无法过去,那还能进行市场交换吗?
最多只能进行小规模的黑市交换
工业品完全来自于国有工厂、政府的进口部门,那么工业品的市场交易就几乎完全没有了。
只有极少部分的农贸市场和黑市交易,能在这个体系之外苟延残喘
而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工业品比农业品昂贵得多,只要控制了工业品的产出和流通,那么整个社会基本就是计划经济了
整个社会就只能围绕计划好的工业品、农产品生产计划来运行了

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能明白,中国以前到底有没有搞计划经济。
1、有没有把人固定在农庄、工厂、单位
2、有没有控制住工业品的产出和流通
在这两个基础之上,计划是不是足够复杂,其实并不重要

知乎用户 一只羊小驼​ 发表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论述了苏联为何会在 80 年代缺乏产业升级能力,结果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几乎毫无作为(除了山寨点美国的老旧芯片)。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苏联存在的问题。

苏联怎么做才能赢得冷战?

以下我们来讨论一下苏联军工建设的效率问题。

事实上,可能要让很多人意外了,苏联在军工建设的浪费和低效率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苏联人在军工上的投入可能超过了美国许多倍,然而却并没有获得相比于美国很多倍的武力优势。换句话说,苏联的很多资源实际上是被军工复合体浪费掉了。而这个低效最大的锅当然要怪罪于计划经济。

当然,说话要有证据,以下原因我会详细写明,我们先一个一个开始。

军事帝国:

在美国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完成军事工业去产能之后,美军开始大裁军。在 60 年代后期,美国有超过 350 万现役士兵的庞大军队,然而,到 70 年代后期,美军的现役士兵数已经下降到 200 万左右。就算是 80 年代里根的重新整军,也不过让美军的现役人数从 200 万增加到 220 万。

然而,相比于美军的大裁军,苏联的军队人数却在逆势增长,在 60 年代后期,苏军的总人数只与美国相当(现役士兵约在 350 万人左右,不包括内卫部队),然而到 73 年,便扩张到 400 万人。此后一路走高,到 80 年代后期已经有超过 450 万人的庞大现役军队——这还不包括约有 34 万人的苏联内卫部队(克格勃和 MVD)。

就算是 80 年代里根总统的重新整军,到 80 年代后期也不过让美军现役人数增加到 220 万。

而苏军现役军队到 80 年代已经接近 450 万,算上 30 余万内卫部队,苏军足有接近 500 万现役军人。这个数字达到美军的 2 倍。

比人数远为吓人的是苏联在军队上的投入,我们以大飞机为例举例苏联在军工上的惊人投入。

在 1974 年至 1991 年,美国波音、麦道和洛克希德三个公司共交付 1671 架重型飞机(重型宽体客机 / 军用大运),而军用大运只占其中的 51 架,只占总数的 3%。

而空客在同样时间段交付了 564 架 A300/310 重型宽体客机,而交付的军用重型运输机数量为 0;

苏联则共交付了 971 架重型飞机,其中军用大运占 876 架,只有 97 架是民用宽体客机,军用大运占总数的 90%。

左边是整个市场经济体最大的飞机制造厂——波音埃福里特工厂,于 60 年代末建成,专用于制造波音 747/767 等重型宽体客机,是一个典型的民用工厂。

而右边则是苏联在 75 年开始建造的 Aviastar 航空之星工厂,在乌里扬诺夫斯克,于 80 年代后期落成,规模比埃福里特工厂还要大的多。这个工厂设计是专门用来建造安东诺夫设计局的 An-124 重型军用运输机。

为了一款军用大运,建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工厂,苏联的脑洞和疯狂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再看看苏联与美国 87 年左右现役的轰炸机。这是普遍被认为苏联和美国差距最大的部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我们再看看冷战后期美苏两国轰炸机的建造数量。

我们比较一下苏联和美国冷战后期轰炸机的交付量。美国从 71 年底全部 76 架 FB-111A(一款由战术飞机改装的很小的战略轰炸机,远小于苏联的逆火)交付完成之后,到 1993 年,美国总共只交付了 111 架轰炸机;

而苏联(俄罗斯)到 1993 年,包括一些解体前已经付款持续下来的订单,总计交付了 615 架轰炸机,苏联是美国的 5.5 倍。

轰炸机这种一般被认为是美国优势的领域,美苏的产量差距都那么大。在苏军更具优势的领域——比如坦克、炮兵、核潜艇等领域,苏联的产量优势更为惊人。

在 1973-1987 年 15 年里,苏军交付的海基弹道导弹是美国的 2 倍左右,陆基洲际导弹是美国的接近 5 倍;炮兵是美国的超过 12 倍,步兵战车是接近 5 倍,直升机 3 倍,坦克接近 4 倍,潜艇接近 3 倍,水面舰艇 1 倍,战术飞机接近 2 倍。

根据戈尔巴乔夫的叙述——“如上所述,全国只有两三个人可以接触军工综合体的数据资料。当然,我们都明白不堪重负的军费开支对经济的影响是多么严重。但只是在当了总书记之后,我才了解了国家军国主义化的真正规模。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来自军工综合体头头们的阻力,公布了这些资料。原来,军费开支所占国家预算的比例并非 16%,而是 40%!军事工业系统的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不是 6%,而是 20%。250 个亿的科研总经费中,将近 200 个亿都用于军事设备的研制。”

**很多人引述苏联的资料,描述苏联的军费只占国民产值的 6%,戈尔巴乔夫的 20% 是在造谣。**这就奇了怪了,在 70 年代福特和卡特时期,美国军费占 GDP 比例大概是 4%;而 80 年代里根时期,美国的军费占 GDP 的 5.7%;整个 70 年代至 91 年,美国军费平均占 GDP 比例为 5% 左右。如果苏联军费只占苏联国民产值的 6%,和美国类似。那么苏联用类似比例的军费生产了美国 5 倍的洲际导弹,5.5 倍的轰炸机,4 倍的坦克和 3 倍的潜艇,那么苏联的综合国力难道有美国的 4-5 倍???这个结论显然违反了所有常识。

再说了,军费占比 4%-5.7%(70-80 年代)的美国生产的军用大运只占美国重型飞机总产量的 3%;

而军费占比 6% 的苏联生产的军用大运占到苏联重型飞机总产量的 90%???

很显然,这里面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数据造假。戈尔巴乔夫虽然无能,但是他对苏联军工复合体的论述是真实的——苏联的军费占国民产值的占比为 20%,接近美国二战时期水平。在和平时期维持这样的军事工业比例,是完全畸形的。

与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完成军工部门去产能的美国不同,在冷战中,苏联其实一直维持准战时经济状况,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疯狂又穷兵黩武的军事帝国,整个苏联帝国的组织方式类似于一个蚁穴——劳动力被分成两部分——帝国军队(兵蚁)和帝国军队保障部门(工蚁,包括军工厂和为军工厂提供生活服务的工业部门)。

然而,如此规模的投入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看苏联在核导弹的投入,交付的海基导弹是美国 2 倍,陆基导弹是美国的 5 倍,轰炸机是美国的 5.5 倍。那么苏联的战略核武力起码得是美国的 3-4 倍才合理,事实上是不是有那么多呢???我们以美苏的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来说明这个情况,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请继续看下文。

低效的军工业:

因为军工业是个非常庞大的工业部门,涉及无数的工业分支。虽然苏联在几乎每一项军事工业上面相比于美国都非常低效,伴随着海量的资源胡乱浪费。但是如果要各个工业部门都详细论述,这篇文章恐怕要变成一本书了。我们这里挑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门来论述苏联军工业的海量投入,以及为什么作为战时经济体制的苏联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却仍然无法在军备竞赛中战胜投入资源少得多的美国。

我们可以看出,在冷战时期,美国共建成服役了 53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共建成服役 91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我们再来看看美苏在核潜艇工业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这个更足以体现苏联的疯狂:

金斯湾海军基地已经是整个美国冷战时期最大的海军基地建设项目,从 70 年代开始共耗时 9 年,投资 13 亿美元(80 年代币值),专门作为大西洋舰队俄亥俄级潜艇的母港。其中的室内船坞(右边蓝框,专用于维护俄亥俄级潜艇)有 210 米长,30 米宽(有 2 个泊位,理论上可以同时维护 2 艘俄亥俄)。美国人自豪的说,这个船坞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最大的室内船坞………

然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苏联最大的核潜艇工厂——北德文斯克核潜艇基地,这个基地在苏联时期叫做国营 402 号工厂,简写为 SY402。

下方橙色框是 1948 年建城的 50 号船坞,有 365 米长,130 米宽,足以建造大型航空母舰。其一建成,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室内船坞。美国金斯湾基地的室内船坞和这个船坞比起来一下子便小巫见大巫。

仿佛为了专门体现自己在穷兵黩武这条路上的一路不回头,SY402 在 70 年代落成了一座更为巨大的车间——55 号船坞(上面红色框),这个船坞有 432 米长,130 米宽。毫无疑问夺下了全世界最大室内船坞的位置。55 号船坞专门用于建造 941 台风级核潜艇和 949 奥斯卡级核潜艇,这个巨型工厂有 3 个滑道,足以同时建造 6 艘台风和奥斯卡级核潜艇……..

苏联人在 70-80 年代为了建造 An-124 军用大运,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工厂 Aviastar SP(乌里扬诺夫斯克飞机制造厂);又在同样时间为了建造台风和奥斯卡级核潜艇,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核潜艇船坞北德文斯克 55 号船坞……

很好,正如苏粉所言,苏联的军费投入其实很少,苏联人也很爱好和平。说什么苏联穷兵黩武都是美国污蔑,人家才没有呢,最穷兵黩武的国家其实是美国……….

![](data:image/svg+xml;utf8,)

既然苏联总共建成了 91 艘 SSBN,美国则只有 53 艘,所以我们是否可以简单得出结论,91/53=1.717,苏联 SSBN 实力是美国的 1.717 倍???

注意,这是很多初段军迷经常犯的错误——他们简单地将美苏的军事实力等同于双方现役武器数量的占比,比如苏联的核潜艇强,为什么强,因为数量多………. 因此极其严重地高估了苏联的军事实力。

答案是——不行。实际上,苏联 SSBN 实力还不到美国一半,我们接下来看一个数据。

以上是美苏 / 美俄的海基核弹头现役数量。我们可以看出,在 1990 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之前,美军的海基核弹头一直在 5000 以上,一度逼近 6000 的数量关口。但反观苏联,即便在 1990 年苏联海基核弹头达到冷战最高峰的年代,也从未超过 3000 枚。

我们选取 80 年代随意一个数量节点,比如苏联西方 81 演习时期,苏军现役 87 艘 SSB(常规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美军现役 32 艘 SSBN**,苏联是美国的 2.7 倍**;

美军的海基核弹头数量为 4752 枚(这个数量相比于 1980 年已经下降了超过 300 枚),而苏联同期则是 1921 枚(相比于 1980 年增加了超过 300 枚),美国反倒是苏联的接近 2.5 倍

我们再随机抽查一个数量节点,比如 1987 年美苏《INF 中程弹道导弹条约》签署,苏军现役 76 艘 SSB/SSBN**;**美军现役 36 艘 SSBN;苏联是美国的 2.1 倍;

美国海基核弹头数量为 5632 枚,苏联为 2545 枚美国反倒为苏联的 2.2 倍,总体来说,数量差距貌似在缩小,但缩小幅度相当慢。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在整个冷战时期,除 90-91 年美国开始大幅度核裁军,苏联海基战略核弹头似乎一直在为达到美国的 1/2 而努力。

我们再看潜艇的总发射管数量,苏联在 1981 年最高峰时期,海军总共有现役 1038 个核导弹发射系统或者说核导弹(发射管以及储存在内的核导弹),而美军的最高峰只有 656 个。

注意,我们以上已经说了,苏联的 SSBN 数量和现役海基弹道导弹发射管数量相比于美国都是有数量优势的,但是海基核弹头数量却反而差距极大。这个就非常奇怪了,就像大力士比赛,一个 2 米 150kg 的壮汉,他的力气还不如 1.8 米 100kg 的对手,那他的饭都吃到哪里去了呢???所以我们就要质疑了,苏联那么多 SSBN,怎么核弹头数量反而还不如对手呢???

我们深挖数据开始找原因。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 1970 年和 1972 年,美国海军都是 41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 656 个潜艇发射管——事实上,自从 1967 年 4 月最后一艘富兰克林级 SSBN(SSBN659 威尔. 罗杰斯号)服役之后,到 1981 年 11 月第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SSBN726 俄亥俄号)服役之前,由于去产能的关系,美国有 14 年没有服役 1 艘 SSBN。

但是 1970 年美国海军只有 1552 枚海基核弹头,到 1972 年就增长为 3120 枚海基核弹头,数量增长了 1 倍左右。美国是如何在不增加 SSBN 数量的情况下仅仅 2 年时间就增长了 1 倍数量的核弹头?

答案是——换导弹。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 1970 年,美军全部 41 艘 SSBN 的海基弹道导弹是北极星 A2(单弹头)和北极星 A3(3 枚 MRV 集束式弹头);到 1971 年,有 7 艘更换了波塞冬 C3 导弹(10 枚 MIRV 分导式弹头,每枚弹头独立制导)。到 1978 年,有 31 艘更换了波塞冬 C3 导弹。

也就是说,除了最早期服役的 5 艘华盛顿级和 5 艘伊桑. 艾伦级缺乏升级潜力,美军升级了剩下 31 艘 SSBN(9 艘拉法叶级,10 艘麦迪逊级和 12 艘富兰克林级)以搭载波塞冬 C3 导弹。

波塞冬 C3 导弹是全世界第一种海基装备分导式弹头的弹道导弹,携带 14 枚 4 万吨 W68 核弹头时射程 4600 公里。

这个区位的核潜艇是受到北约严密保护的,因为苏联 70 年代早期到中期的 SSN,如 671R 维克多 Ⅰ,因为噪音过大,是很难穿透北约的冰岛 - 挪威 - 格陵兰 GIUK 反潜网络的。

![](data:image/svg+xml;utf8,)

既然美国人能通过简单的导弹更新就能使得总的核武器威慑能力和突防能力大大提升,那么我们反观苏联人,此时此刻或者说整个 70 年代他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调阅苏联的数据,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人可以给 7 艘潜艇一年更新全部导弹,但是苏联人的 SLBM 却与 SSBN 似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一型核潜艇对应一种导弹,比如 SS-N-18(蓝色框内的 R-29R)这型导弹就是在 667BDR 德尔塔 Ⅲ 在 1977 年开始服役后才出现的,这是苏联的第一款分导式弹头 SLBM,每枚携带 3 枚 20 万吨分导式弹头(有 7 枚 10 万吨分导式弹头版本,但未服役)。在 1977 年随着首批 4 艘 667BDR 德尔塔 Ⅲ 的服役,服役了 64 枚导弹(每艘 16 枚),共 192 枚核弹头,正好和下面数据对上;又比如 SS-N-17(黄色框内的 R-31)只有 12 枚,是因为苏联人只在 1977 年大改了一艘 667AM(K-140,耗时 4 年改装)扬基 Ⅱ,所以总共一艘只能装 12 枚。

R-27(SS-N-6)和 R-29(SS-N-8)同理。我们可以看一下紫色框,1977 年是 33 艘 667A 扬基 Ⅰ,每艘 16 枚 R-27,总计 528 枚单弹头 R-27 导弹;再加上 1 艘高尔夫 Ⅳ 试验潜艇(常规动力)的 4 枚 R-27K 反舰弹道导弹,总计 532 枚 R-27,正好和底下 532 枚核弹头的数字对上;

我们再看一下红色框的 R-29,1981 年是 1 艘高尔夫 Ⅲ 级试验潜艇(常规动力)的 6 枚导弹,1 艘 701 旅馆 Ⅲ 级试验核潜艇(658 旅馆级改装)的 6 枚导弹,18 艘 667B 德尔塔 Ⅰ 的 216 枚导弹(每艘 12 枚)以及 4 艘 667BD 德尔塔 Ⅱ 的 64 枚导弹(每艘 16 枚)。共计 292 枚导弹,正好和下面数据对上。

绿色框的 R-39 同理,这是一款 941 台风专用导弹,1981 年服役了 1 艘台风,20 枚导弹,200 枚 10 万吨级分弹头。

除去那些只有 1 艘的专用试验潜艇(比如高尔夫级 Ⅲ/Ⅳ 级、旅馆 Ⅲ 级),我们发现一个规律,即苏联的 SLBM 与 SSBN 呈一一对应关系:

R-21 导弹(SS-N-5)对应 658 旅馆 Ⅱ;

R-27 导弹 (SS-N-6)对应 667A 扬基 Ⅰ;

R-31 导弹(SS-N-17)(固体)对应 667AM 扬基 Ⅱ;

R-29 导弹(SS-N-8mod1)对应 667B 德尔塔 Ⅰ;

R-29D 导弹(SS-N-8mod2)对应 667BD 德尔塔 Ⅱ;

R-29R 导弹(SS-N-18)对应 667BDR 德尔塔 Ⅲ;

R-29RM 导弹(SS-N-23)对应 667BDRM 德尔塔 Ⅳ;

R-39 导弹(SS-N-20)(固体)对应 941 台风。

所以事实现在似乎很清楚了,美国人在给他们的潜艇更换新型号导弹以及分导弹头的时候,苏联人正在疯狂建造 SSBN,因为苏联的导弹是每一型导弹对应一种潜艇,所以新型号的导弹是装不进老潜艇的,只能不断建造新潜艇。

**截止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苏联只有 667BDR 德尔塔 Ⅲ、667BDRM 德尔塔 Ⅳ 和 941 台风三款潜艇装备载有分导式弹头的新型弹道导弹——分别是 R-29R、R-29RM 和 R-39。**所以虽然苏联大量开工新潜艇,但是总的核弹头数量因为老潜艇使用没有分导式弹头的老导弹,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全部采用新导弹、新型分导式弹头的美国 “老潜艇”。

以下我们总结一下:

美国人是如何在战略核武力上保持优势的呢?答案是——效率。

在海基核武力方面,苏联人吭哧吭哧疯狂大建 SSB/SSBN 弹道导弹潜艇,到 1978 年,苏联就现役了 89 艘 SSB/SSBN 弹道导弹核潜艇;而 1978 年,美军现役只有 41 艘 SSBN。

我们比一下美国和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吧,最早的 658 旅馆就不拿来比了,截止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我们比体型和建造工时差不多的型号:

1. 美国:5 艘乔治. 华盛顿、5 艘伊桑. 艾伦、9 艘拉法叶、10 艘麦迪逊、12 艘富兰克林(建造到 1967 年最后一艘富兰克林级服役为止,总计 41 艘);

2. 苏联:33 艘 667A 扬基 Ⅰ,1 艘 667AM 扬基 Ⅱ,18 艘 667B 德尔塔 Ⅰ,4 艘 667BD 德尔塔 Ⅱ,14 艘 667BDR 德尔塔 Ⅲ(建造到 1982 年最后一艘 667BDR 服役为止,共计 70 艘)

同等体量体型的 SSBN,苏联比美国多建造了 29 艘……. 苏联是美国的 1.71 倍…….

我这还不提苏联最早的 8 艘 658 旅馆…….

然后,继续,冷战末期的美苏 SSBN

3. 美国:12 艘俄亥俄;

4. 苏联:7 艘 667BDRM 德尔塔 Ⅳ、6 艘 941 台风

相信没有人敢说俄亥俄和台风是一个体量和建造工时的。台风排水量大到需要专门建一个 432×130 米的 55 号船坞来建这玩意,这个船坞的投入恐怕得是天价。而且台风建造大量使用了钛合金,俄亥俄全部用 HY80 钢来造耐压壳的,焊接成本就不提了。

我们假设苏联的台风的工时按俄亥俄的 2 倍算,667BDRM 的工时按 1 艘俄亥俄算,苏联和美国在 SSBN 上的投入比是 19:12,苏联是美国的 1.58 倍……..

注意,我这里还不计算基础设施的投入。苏联人为了造台风,造了一个巨型的 55 号船坞;美国人为了在东海岸维护俄亥俄,新建了一个金斯湾基地,我们假设这两个基础设施是同一个造价。

然后,美国人通过简单地在中修期间更换海基弹道导弹就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战斗力,从 1971 年到 1978 年,美国人花了 8 年时间就改装了 31 艘 SSBN(9 艘拉法叶、10 艘麦迪逊和 12 艘富兰克林),平均每年改 4 艘,装备 10 弹头波塞冬 C3 导弹;从 1979 年到 1982 年,美国人又花了 4 年时间改装了 12 艘 SSBN(6 艘麦迪逊和 6 艘富兰克林),平均每年改 3 艘,装备 8 弹头三叉戟 C4 导弹;

而苏联人在吭哧吭哧新建 SSBN 舰队,结果老旧的 SSBN 根本无法换导弹升级战斗力,为了装备新的分导式弹道导弹,全部都要新建,结果截止苏联解体建了 91 艘 SSBN,海基核弹头数量连美国(总共只建了 53 艘 SSBN)一半都到不了………

而且更蠢的是,由于苏联人的 SSBN 建的实在太多,维护设施却跟不上,使得其的出勤率远远远远低于美国——哪怕是最好的时候也不到美国一半。

美国这些核潜艇大修厂很多都是二战建的,然后本来用来建核潜艇,60-70 年代去产能,把像普吉特湾造船厂、梅里岛造船厂、诺福克造船厂和朴茨茅斯造船厂都去产能改建成了修船厂,其实根本不增加额外成本,人员还裁掉了。

苏联海军二战几乎没有存在感(如果不上岸的话),二战的时候船厂又小又少,都是靠着冷战期间疯狂氪金,才建成了 4 个巨型核潜艇工厂。修船厂靠着氪金,冷战中后期基本接近美国海军水平,1980 年之后美国 8 个核潜艇大修厂,苏联是 7 个。美国人冷战造修船厂是用二战和 50-60 年代造船厂废物利用,苏联人全部要新建,而且纬度高的多,这成本……..

而且,苏联人的 SSBN 远比美国多,美国 84 年只有 35 艘现役 SSBN,苏联是 80 艘……. 所以,苏联人需要美国人至少 2 倍的修船厂才能达到美国人的维护程度和出勤率。美国人 8 个修船厂,苏联人起码要 16-18 个…………. 在北莫尔斯克和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那么冷的地方建那么多修船厂………

万古一弟李建成:数据会说话,真正的五常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威慑力

既然苏联人做不到,那就没办法了。美国 SSBN 出勤率高的多,人家 30 多艘潜艇执行的战备巡航数比苏联 80 艘 SSB/SSBN 还多……. 结果海基核弹头 × 战备巡航数,苏联人整个 80 年代只有美国人 1/4……………..

苏联人战备率上不去,只好想一些很奇葩的方法,比如——修建潜艇洞窟,将潜艇藏起来。这些洞窟要求能够抵御小型核武器(原子弹)直接命中……….

![](data:image/svg+xml;utf8,)

把整座山都挖空了建这玩意,这工程量……..

基本上,冷战时期的苏联人差不多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吧……..

供需曲线与计划经济永动机:

那么,为什么计划经济相比于市场经济如此低效?

我们来看看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市场经济是以利润导向,也就是说,一切为了赚钱。大家都在追求 “钱”。

钱只是一个国家发行的信用符号。国家发行的是纸币或者微信支付宝里的电子凭证,无论是纸币还是电子凭证,对于国家来说,并不是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老百姓的劳动才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所有的财富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所得。比如石油,几亿年来存储在地下,它并不是财富。只有人类通过劳动用钻井将其抽取出来,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工业部门又付出劳动将其加工成各色产品,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同理,老百姓通过劳动,生产的手机、小轿车、挖掘机、坦克、航母、核潜艇等等等等。这些对于国家是货真价实的物质财富。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国家发行的以信用担保的纸币或者电子凭证却是实实在在的财富。国家向你允诺,只要有了这个,老百姓就能在国家内部任意角落换取其他人的劳动所得。国家通过发行货币避免了以物易物的麻烦,所以我们说——纸币和电子凭证对于国家来说不是财富,对于老百姓却是货真价实的财富。

那么,以利润导向的市场经济体有哪些优势呢?

答案在于,以利润导向的经济体,存在完整的一套正负反馈系统。

怎么定义这句话,我们看一下: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个东西叫做市场经济的供需曲线,我知道大家很多并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所以尽量简单说明问题。市场经济其实我们可以叫做 “需求经济”对应于计划经济的 “生产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以需求为导向,计划经济则是以生产为导向。怎么理解上面的话,首先,我们列一个四方格讨论问题,什么样的东西在市场经济体可以赚钱:

我们可以看一下,市场经济的产品价格其实是按照需求来定的。如果需求量很高,供给量却很少,那么这个产品价格可以被炒的很高。企业家便能大量赚钱。所以只有需求量大、供给量小的商品在市场经济体下才能赚到钱。

虽然马克思的理论认为,价值是由劳动来确立的。马克思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其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的,但是市场经济下,价格绝不是等同于产品价值。而是经常有极大的背离。

当有企业家发现市场上存在需求量很大,供给量却小的商品,那么他便会将劳动力组织起来,生产这款产品。

生产出的产品可想而知会赚钱,个人赚不赚钱对于国家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说却是进军的号角。我们管这种 “赚钱” 叫做 “价格信号”,受到“价格信号” 的驱动,企业家会将赚到的钱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再生产。

关于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已经有过论述,以上直接转述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

当然这只是理想模型,绝大部分资本家其实并不是简单地使用赚来的利润再生产,而是为了更快地扩张或者挤垮其他资本家,采取向银行或者民间高额负贷或者向市场融资的方式来进行再生产。

在 2017 年,中国首富王健林由于负债 4000 亿,不得不开始甩卖集团公司资产。

这说明了绝大部分实业富豪的困境——为了进行残酷的竞争,他们不得不背负极高的负债。他们的绝大部分现金流都用于偿还贷款和贷款的利息。

而以马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大亨,则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财富几乎全部来源于股权的市值估价。也就是说,他们的财富是按照他们在上市公司的股权占比按照当前上市公司股票市价计算出来的数据,其实不具备实际意义。

首先,这个市价会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大幅度波动;

其次,创始人很难巨额套现——因为这会意味着创始人对自己的企业缺乏信心,这会导致投资者信心大减,也同时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

当然了,以他们的财富,套现个几个亿用于个人享乐是可行的;但是这对于阿里巴巴这种体量的公司仍然只是九牛一毛。换句话说,他们的财富仍然是绝大部分用于社会再生产。

随着产品供给量的提升,社会对这款产品的需求开始减少,那么,产品慢慢开始赚不到钱了,生产便会停止。

有了一套正负反馈,整套逻辑自洽了。

事实上,无论是经济体还是自然界,这种正负反馈都非常常见。

比如动物界,食草动物找到一片草场,开始大量繁殖——食草动物繁殖多了,意味着食物充沛,食肉动物也多了——食草动物大量吃草,草被吃光了,食草动物大量饿死——食肉动物没有东西吃,也大量饿死。自然界就是靠着生(繁殖)和死(饿死)来实现体系的动态平衡。

注意,这个正负反馈系统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其实是有一定背离的。

接下来,我们按照史实模式来推导美国海军和苏联海军的情况:

比如一家核潜艇生产厂,他的初始产能是一年 2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而美国海军总共需要 41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市场上有 7 家核潜艇工厂互相竞争,核潜艇按照市场价格出售。

核潜艇生产的成本主要是材料成本(钢材和其他焊接材料以及反应堆)、设备折旧(船坞投资)和人力成本,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变。

造船厂为了接到海军订单,扩建了潜艇工厂船坞和港机设备,耗资 5000 万美元。

他第一年生产了 2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按市场价格 1 亿美元出售,成本为 7000 万美元,赚取 6000 万美元利润。而其他 6 艘造船厂总计完成 10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总共是 12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第二年他用去年赚取的利润中抽取 2500 万美元继续扩建船厂,使得产能增加到 3 艘,此时由于核潜艇大量生产,市场价格降低到 9000 万美元,成本为 7000 万美元,他生产 3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只赚得 6000 万美元利润;这一年,七个造船厂总计又建成 16 艘 SSBN;

第三年,海军只需要 13 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市场价格降到 8500 万美元,他只拿到 1 艘订单,遣散了一半员工,付了 1000 万遣散费,赚取 500 万美元。

然后,海军需求停止,造船厂开始去产能,资本家付给剩下员工 1000 万遣散费,造船厂以 100 万美元抛售掉,总计赚得 4100 万美元。

注意,这里的产品价格并不等同于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核潜艇的价值应该等同于工人生产核潜艇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只要工艺没有改良,凝结在一艘核潜艇上的必要劳动工时不变,那么核潜艇的价值是不会改变的。

换句话说,一个核潜艇假如凝聚了一个产业工人平均 1000 万小时的活的劳动,而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值一个小时 9 美元,那么核潜艇的价值就是 9000 万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核潜艇第一年价格是 1 亿美元,第二年是 9000 万美元,第三年只有 8500 万美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产品价格和价值的背离呢???

经济学里关于这个的解释叫做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你产品的价格应该是按照需求来定——为什么同样的劳动工时,第一年核潜艇卖 1 亿美元,第二年只能卖 9000 万美元,第三年只能卖 8500 万美元了呢?因为随着需求的逐渐满足,你的产品在需求方看来,已经不值这个价了,降价卖的话还可以考虑。

我们用麦当劳的冰淇淋来说明这个问题,同样一个冰淇淋,价格值 4 块钱,然后第二份半价,6 块钱买 2 个。

为什么花了同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冰淇淋,第一个就值 4 块,第二个只值 2 块呢?

因为很简单,比如一对情侣,他们来麦当劳买冰淇淋,他们囊中羞涩,一开始打定主意只给女方买一个冰淇淋,这样花 4 块钱。然后,男方觉得自己吃,4 块钱一个冰淇淋太贵了。然后麦当劳说第二个半价,男方觉得 2 块钱一个比较合适,所以一次买了 2 个。

本质上,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随着需求被不断满足,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需求方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他们不断压价,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如果所有的生产价格刚刚略微覆盖成本,任何一家新公司的进入都会导致全行业的亏损,我们就将这个生产点称之为均衡生产,也就是理论上所谓的 “帕累托最优”。所以,如果引入边际效用,我们可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劳动工时,实际的产品价格会受市场原因波动——本质上,这是因为需求与生产的交互作用导致的。

而计划经济则完全不一样。斯大林搞的斯大林体制,其实本质上是用劳动价值论完全取代了市场机制,也就是说,让价格 = 价值 = 产品上凝结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取消了其因为供需曲线而上下的浮动。这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如果取消了市场,让国家来统一调配物资。同样是海军需要弹道导弹核潜艇,我们看看会怎么样。

核潜艇的价格是按照工人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定价的,一个小时的劳动等于 9 卢布,需要 1000 万工时,产能 2 艘,也就是说,国家会以 1.8 亿卢布的固定征收价格统一征收该厂生产的核潜艇。

工人的单位劳动时间价格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家可以直接规定农民的单位劳动时间价格低于工人,这就是所谓工农业剪刀差的由来。我们这里假设工农的单位劳动价格是一致的。这个核潜艇厂每年消耗掉耗资 1.65 亿卢布(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价格)的各种材料和工农业物资,那么就是上交利润 1500 万卢布。

第二年,国家继续订购 2 艘核潜艇,工人继续消耗 1.65 亿卢布物资,继续上交利润 1500 万卢布;

这个过程可以循环往复到世界末日。

也就是说,由于取消了价格波动,让价格直接等于价值等于工人的劳动时间价格,没有了边际效用递减,这实际上去除了供需曲线产生的负反馈。由于核潜艇的价值是按照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的,工人每年的生产会固定产生 1.8 亿卢布的价值,而同样的工人数量固定消耗 1.65 亿卢布物资,那么每年的生产会固定产生 1500 万卢布的利润,这会导致利润永动机的形成。按照劳动价值论,工厂可以无限度获得利润。

按照劳动价值论,唯一会导致亏损的原因在于同样劳动力下产能的不足。换句话说,比如 10 万造船厂工人,消耗生活物资 3000 万卢布,核潜艇材料费用 6000 万卢布,建造一艘核潜艇国家固定付款 9000 万卢布,工厂正好处于盈亏平衡点上;

而我们使用同样 1.5 倍数量的劳动力生产 2 艘核潜艇,国家付款 1.8 亿卢布,生活物资消耗 4500 万卢布,核潜艇材料 1.2 亿卢布,便会产生 1500 万卢布利润。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把价格因素和边际效用理论去掉了,实际上是相当于去掉了整个系统的负反馈。只要大干快上,疯狂氪金,就像吸毒一样,不必考虑需求,军工复合体可以获得永续的利润。

有人说,虽然劳动价值论会导出利润永动机,但是利润永动机在计划经济下是可以破解的——因为具体生产多少产品决定权在于计划经济委员会,只要让计划经济委员会决定减产核潜艇,那么就达成了目的,核潜艇利润永动机就不存在了。

这里面就了第二个悖论的形成。**如果说利润永动机是理论基础问题,那么第二个悖论则是基于现实利益考量——由于缺乏私营经济,作为一个工人阶级国家,苏联事实上是没有办法对他们的核潜艇工厂去产能的。**换句话说,你一个核潜艇工厂上下游承担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如果你关停核潜艇工厂。这些核潜艇工人他们也不会造别的,你又不愿意放开私营经济,搞大量低端经济吸纳这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就业你要如何解决呢?

所以,在市场经济下,是以需求为主导,国家提需求,企业再生产。价格是按照需求来定的。国家哪天不提需求了,你军工企业就得倒闭,来天王老子也是这个理。所以我管这个叫做 “需求经济”。

在市场经济国家里,劳动力价格是计算在成本里的,为了赚取利润,资本家必然选择工时较少,效率更高的方案;

换句话说,美国为什么要改装老的 SSBN,而不新建呢?新建工时高,花的材料多,价格就高;既然能有更便宜的方案——改装老旧装备,那怎么可能新建新装备呢?

而对于一个计划经济国家,是以生产为主导,我们工人阶级生产了那么多产品,如果验收合格了,按照工时你就得给我们这么多拨款。你要裁员,又不开放私营经济,你准备怎么解决我们的就业问题呢?

所以,在计划经济国家里,劳动力价格是计算在利润里的,为了获取更高的拨款和利润,苏联国防企业工人阶级们必然选择工时较多,效率更低的方案。

换句话说,苏联为什么要大建 SSBN,而不改装呢?改装工时低,新建工时高,工时高的拨款就多,工人阶级们肯定选择拨款更多的方案。

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难道苏联不能同时既大建,又改装么?改装只需要修船厂就可以。

其实苏联做不到。

1. 苏联的海基核导弹基本使用液体导弹,使用热发射(艇内直接点火)形式;换装新导弹会导致需要更多更复杂的导焰设施,这从根本上限制了苏联 SSBN 升级 SLBM 的能力;

2. 相对于苏联 SSBN 总数来说,苏联的修船厂数量严重不足,连基本的维护都很难,更不用说更换导弹了;

3. 苏联的战略核弹头生产能力在冷战时期一直比较有限,也就是说,苏联的海基核弹头生产速度跟不上苏联生产海基弹道导弹的速度;

4. 美苏 1972 年和 1979 年的 SALTⅠ/Ⅱ 限制核武器公约直接限制死了苏联升级海基核导弹的能力。

72 年的 SALTⅠ 限制了美苏的核导弹数量,而 79 年的 SALTⅡ 则限制了美苏的分导弹头数量。

在 SALT 协议下,苏联至多只能允许装备 950 枚海基弹道导弹,每枚 SLBM 的分导弹头数量也有严格限制。在已经锁死核武器总数的情况下,苏联为了照顾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选择了效率更低的方式——大建模式来替代美国的升级模式。

你说,国家反对。国家希望有效率更高的方案。对不起,反对无效。国家要改装,那用不到那么多工人,就要对军工企业大裁员,还是绕回来了,你怎么解决军工企业上下游那么多工人阶级就业问题呢?

在计划经济里,所有的生产是以生产为主导,价格是按照生产(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定的。换句话说,我们工人阶级生产了那么多产品,你国家必须想办法买下来。要不然怎么办?你有本事把我们全部裁掉?

**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逻辑是自洽的——价格会按照供需曲线上下波动。**赚到钱,出现正反馈,企业就扩张;赚不到钱,出现负反馈,企业就倒闭。就像人体一样,有细胞出生,有细胞凋亡,这构成了一整个自循环的自洽体系;

**而计划经济的逻辑是不自洽的——价格是固定等于价值的,只要造的产品减去消耗是正值,就直接变成永动机了。**由于每年造的产品价格是固定的,消耗也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整个系统只有正反馈,实际上没有负反馈。所以你看苏联的军工厂就像神经病一样,在和平时期以固定速度和工时疯狂大建核潜艇、大建坦克、大建洲际导弹。造出来的武器又没用,就堆在那里。就像人体一样,细胞一旦出生,就凋亡不了了,凋亡系统失效了,细胞繁殖的到处都是,挤占正常人体细胞,我们管这种特殊的病症叫做——癌症。

计划经济只有一种情况下可以逻辑自洽,军工厂生产的坦克、核潜艇按照固定价格被国家买走,这是正反馈;然后打世界大战,全部被打烂了,世界大战把这些物资打烂是一个负反馈,然后国家再来订购,再形成正负反馈。终于,逻辑自洽了。

有人可能认为,只有弹道导弹核潜艇一项,可能不足以说明苏联军工业的低效——可能苏联其他军事工业部门都很高效,只有核潜艇部门特别奇葩呢……..

好吧,再随便找几个例子………


苏联的轰炸机:

相比于美国来说,苏联的轰炸机资源浪费也非常严重。

来一个颠覆大家常识的。首先,最后一架 B-52 是 1963 年建造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 B-52,最年轻的也是 63 年的 57 岁老头了。

有人说,这可能不算颠覆我常识,我早就知道了。那好,你知道现在服役的 Tu-95,都是 80 后 90 后,最新的一架 Tu-95MS(编号 1000214137566),其实是 92 年 8 月 20 日才出生的么???

事情从一开始是这样的。在 70 年代末,美军首先研制成功了空射巡航导弹,其使用和海基战斧巡航导弹通用的导航(地形匹配辅助惯导 TAINS)和涡扇发动机。这款巡航导弹的编号为 AGM-86B,由波音制造,在 1981 年 8 月服役。

苏联很快跟上,废除了自己笨重的 KH-45 超音速巡航导弹项目,改为发展类似的亚音速低空巡航导弹 KH-55(北约代号为 AS-15 肯特),使用和 AGM-86B 类似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和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在 1983 年 12 月服役。

注意,AGM-129A 是一款隐形空射导弹,其的类比对手一般认为是 KH-101/102。而 KH-55SM 只是 KH-55 加了个保型副油箱。

事情到这里,仍然只是美苏的竞争日常,并不神奇,但是神奇的事情很快要出现:

美国在冷战后期,将 98 架 B-52G 和 96 架 B-52H 改装成巡航导弹载机,其中 98 架 B-52G 和 14 架 B-52H 可以在翼下挂载 12 枚 ALCM 空射巡航导弹 AGM-86B;另外 82 架 B-52H 可以在腹部旋转弹仓挂载 8 枚巡航导弹,配合翼下 12 枚,总共是 20 枚巡航导弹。

改装从 1981 年到 1989 年,总共改装了 194 架。

然后,苏联人在 1981 年,将 Tu-95 重新投产,型号为 Tu-95MS,这是一款基于 Tu-142 反潜机的巡航导弹载机。从 1981 年到 1992 年,31 架 Tu-95MS6(只有旋转弹仓能挂载 6 枚巡航导弹)和 57 架 Tu-95MS16(弹仓挂载 6 枚巡航导弹,翼下 10 枚,共 16 枚)在塔干罗格工厂和(古比雪夫)萨马拉工厂被生产出来。

所以两国的空射巡航导弹载机是这样的:

同样按照 60% 左右的轰炸机可以在接到核战争指令下立刻起飞发射巡航导弹,

美军大概可以发射 1700 枚空射巡航导弹; 苏军可以发射 600 枚左右的巡航导弹。

苏军还不到美军一半。

为什么美军就一个工厂改装一下他们的轰炸机部队,9 年就获得了 194 架巡航导弹载机;

苏联两个工厂累死累活,造了 12 年时间,才造出来 88 架巡航导弹载机,还不到美国一半……

因为市场经济是要讲成本的,你改装工时少,雇的人力少,成本就便宜;新建工时多,雇的人力多,成本自然就贵。那国防部很显然会选择改装;

计划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做事情几乎不讲成本。改装工时少,雇的人力少,人员就要下岗,工厂要关停。新建工时多,国家拨款多,从设计局到塔干罗格 / 萨马拉两个工厂都能雨露均沾吃到肉喝到汤,那显然就搞新建了。至于新建是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反正浪费的是公家的钱,不浪费白不浪费,对不对?

战略火箭军部队:

苏联战略火箭军靠着疯狂氪金,总算在 1975 年在总弹头数量上超过了美军陆基弹道导弹部队,可喜可贺……..

苏联人在 70 年代末到 91 年苏联解体共十来年时间,总共服役了 5 款陆基洲际导弹——

MR-UR-100(SS-17)、UR-100N(SS-19 匕首)、R-36M(SS-18 撒旦)、RT-23(SS-24 手术刀)和 RT-2PM(SS-25 白杨)。

而美国人在 79 年(最后一枚民兵 Ⅲ 于 1978 年 12 月交付)到 91 年苏联解体共十来年时间,共服役了 1 款陆基洲际导弹——LGM-118A 和平卫士。

为了取代老旧的液体导弹 UR-100(北约编号 SS-11,号称苏联版液体民兵,苏联最大量服役的液体洲际导弹),用新的分导式弹头洲际导弹代替他们。苏联出了两个液体导弹方案——OKB-52 切洛梅设计局的 UR-100N(北约编号 SS-19 匕首)和南方设计局的 MR-UR-100(北约编号 SS-17)

MR-UR-100 体积小,性能差,但是可以装在现有的 UR-100 发射井里,只需要改装一下;

UR-100N 体积大,性能强,但是装不进 UR-100 发射井,需要建另外建发射井。

让人喷饭的事情来了,苏联人同时服役了两款导弹…….MR-UR-100 服役了 150 枚,装在原有发射井里;UR-100N 总共服役了 360 枚,这意味着 360 个全新的超压加固发射井……..

而同时期,苏联人还总计建造了 308 枚撒旦(SS-18),这是一种巨型导弹,这又意味着 308 个全新的超压加固发射井……..

也就是说,光是 SS-18(R-36M)和 SS-19(UR-100N)项目,苏联人就新建了 308+360 共 668 个全新的超压加固发射井……….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还意识不到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看看同期美国人在做什么:

苏联人有没有更便宜的方案?

当然有,光是 UR-100(SS-11)最高峰时期就服役了 990 枚——毛子版液体民兵不是吹的。这就是 990 个发射井。

如果不造 UR-100N,将 360 枚 UR-100N 全部换成 MR-UR-100,总计就是 510 枚 MR-UR-100,塞进改装的 510 个 UR-100 发射井,比原来方案便宜的多。

苏联人为什么不这么做?不同设计局工厂雨露均沾呗。同时造两款导弹,OKB-52 和南方设计局,以及配套的 Khrunichev 火箭工厂和 Yuzhmash 火箭工厂都有活干了…….

再说了,UR-100N 塞不进原先发射井,还得挖新井,又得用工程兵部队挖井,发射井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经济又被带动起来了,工农业产值又提高了………

美国和中国拉动经济靠大基建,苏联拉动经济靠造核导弹,很好很强大……….

对比一下苏联在陆基洲际导弹上的投入,有人再睁着眼睛说胡话,说美国军费更多,投入更大我也无话可说了。

另外,苏联人为什么要同时发展装备液体和固体洲际导弹?美国人在 60 年代泰坦 Ⅱ(跟苏联人类似的肼基燃料 + 发烟硝酸)之后就没有再发展过液体洲际导弹了,民兵之后就是全固体导弹配置。

你说液体弹苏联人更有经验,而且比冲更高,性能更好,那你全部装备液体弹不就行了?

你说固体弹更可靠,更便宜,更利于维护和实战备战,那你全部装备固体弹不就行了?

全部装备是闹哪样?

你要用实战角度很难理解,换个思路看问题,瞬间明白:

首先,固体导弹是有机化学相关,主要是有机化学黏合剂和各种无机化学爆炸物氧化剂,然后整体浇筑成型;

液体导弹是热动力相关,无论是燃气发生器循环还是闭式补燃循环,都是液体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储存,然后一大堆循环泵泵入燃烧室燃烧。这属于科技树上的两个分支。液体导弹工厂设备和工人基本无法转产固体导弹,这两个产业链差距比磁硬盘和固态硬盘差距还要大。

1. OKB-52 切洛梅设计局没有设计固体导弹的经验,配套 OKB-52 的 Khrunichev 火箭工厂也没有制造固体导弹的能力;

2. 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绝大部分设计能力都在液体导弹上(比如 R-36M 撒旦),固体导弹部门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门;关键是配套的第聂伯 Yuzhmash 火箭工厂只有很少一部分劳动力和产能用于生产固体导弹(RT-23 手术刀);绝大部分劳动力和设备都是用于生产液体导弹;

3. 莫斯科热工设计局绝大部分设计能力都在固体导弹上,配套的 Votkinsk 火箭工厂也基本只能生产固体导弹——OTR-23 奥卡、RSD-10 先锋、白杨洲际导弹等。

4. 马卡耶夫设计局在 70 年代后期 R-31 上才开始逐步吃透海基固体 SLBM,其配套的 Krasnoyarsk(在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工厂只能生产液体海基弹道导弹;固体海基弹道导弹(台风级的 R-39)只能在车里雅宾斯克 Zlatoust 工厂生产。如果要全部生产固体导弹,Krasnoyarsk 工厂吃什么???恐怕整个城市都要衰落。

为了保证四个设计局和五个配套的工厂都有肉吃,同时生产液体和固体洲际导弹几乎是唯一的方法。

问题是苏联氪金了那么多,在总的战略核弹头数量截止冷战结束还是没追上美国,这也是没 sei 了。

注意,虽然冷战后期苏军的总核弹头现役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但是苏联占数量优势的其实是以核炮弹、战术核导弹为主的战术级核武器,在战略核弹头总数上,在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相比于美国一直处于下风。但是到冷战末期已经比较接近。

钛合金潜艇: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苏联制造钛合金潜艇是因为他们的钛产能远比美国富余,所以可以有钱任性,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看一下下面表格,随着军工投入的增加,在 1952 年,美国的海绵钛产量突破 1000 吨大关。到 1957 年,美国的海绵钛产量就已经到达了 15600 吨。这一年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包括日本和英国)共生产了 20300 吨海绵钛。注意,这个数据并不是满负荷在生产,因为 1957 年光美国一家的海绵钛产能就高达 25000 吨。

但是到 1959 年,随着订单削减和轰炸机减产,美国的海绵钛产量已经下滑到 3500 吨。

相比于美国,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据,但是苏联在 1963 年就开始任性了。

1963 年 12 月 28 日,世界上第一艘钛合金潜艇 K-162 在 SY402 北德文斯克工厂开工。

所以,苏联人造钛合金潜艇和钛产能多不多没有太大关系,苏联在钛产能远低于美国的时候,就开始建造钛合金潜艇了…………

K-162 的工程代号为 661,由孔雀石设计局设计,其的水下排水量只有 7000 吨,却装备 2 台压水反应堆,轴马力高达 80000shp,是人类建造的有史以来最快的核潜艇,水下极速高达 44.7 节。

注意,SY402 北德文斯克工厂在 1962 年就开始建造该艘潜艇的钛合金部件,这艘潜艇在 1968 年 12 月才下水,从开工到下水足足建造了 7 年。舾装却只用了 1 年时间,69 年就服役了。除了工艺复杂,苏联的海绵钛产能不足可能也是一个根本原因。毕竟,除了核潜艇需要钛材,航天、导弹和航空部门才是钛材大户。

在 1965 年,随着第二个钛工厂的投产,苏联的钛产量达到了 6000 吨,苏联人继续任性。在 1968 年 6 月 2 日,世界上第二艘钛合金潜艇 K-64(孔雀石设计局 705 阿尔法)在列宁格勒 SY196(海军上将造船厂)开工,并于 1971 年试航。其水下排水量只有 3180 吨,却装备 1 台 40000shp 的液态金属堆(铅 - 铋合金冷凝剂),可以在 1 分钟内将其的极速推至 41 节。而直到 1970 年,苏联的海绵钛产能才刚刚达到 1 万吨,甚至不到美国 1955 年水平。

SY196 海军上将造船厂(4 艘)和 SY402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3 艘)共建造了 7 艘 705/705K。705 使用 OK-550 液态金属堆,705K 使用 BM40A 液态金属堆,这两款堆都是一次性的,无法换料,成本惊人,而且可靠性极低。这 7 艘潜艇基本上极少被现役使用,常年停在修船厂进行各种程度的维护。

我们可以发现,705 阿尔法的建造周期极长——作为一款满排只有 3000 吨左右的全钛合金小潜艇,这小玩意平均从开工到下水要建 6-10 年,舾装倒平均只要 1 年时间。在 6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苏联可能还在受海绵钛产能不足的困扰。

在 70 年代后期,靠着对钛产能的不懈投入,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钛产能最大的国家。在 1980 年,苏联的海绵钛产能第一次突破了 4 万吨,而同期美国则保持 1957 年的水平——25400 吨左右。在 80 年代末期,苏联的海绵钛产能已经突破 5 万吨,而美国则维持在 3 万吨左右。

虽然在 70 年代中期之后,由于美国的钛产能自 57 年之后就几乎没有增加,苏联却一直在扩充自己的产能,苏联的海绵钛产能的确相比于美国是有优势的,但是**相比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的产能便要落入下风。**比如 1984 年,美国的海绵钛产能是 30400 吨,日本为 34000 吨,英国 5000 吨,这样整个市场经济体的海绵钛产能接近 7 万吨,相比于苏联的 47200 吨有 22200 吨的巨大优势。

在 1990 年,整个市场经济体的钛产能降低到 64200 吨,苏联则提高到 52200 吨,市场经济体相比于华约在海绵钛产能上仍有 12000 吨的优势。

另外,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冷战时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政府和民间海绵钛储备。比如 1985 年,美国政府和民间的海绵钛储备达到 37710 吨,甚至超过美国一年的产能。政府的海绵钛储备在 90 年代后期才开始逐步被清仓。

也就是说,哪怕是整整一年不生产海绵钛,冷战时期美国甚至可以用储备的海绵钛顶上一年。

虽然截止冷战末期,靠着极限扩张自己的海绵钛产能,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海绵钛产能最大的国家。但是苏联毕竟只是一个国家,在海绵钛产能上相比于西方市场经济体仍然完全不占优势,苏联人却在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继续有钱任性。

靠着海绵钛产能的疯狂扩张,在 70 年代末到苏联解体,苏联人先后建造了 3 型钛合金潜艇(全钛或部分钛,不计算微型潜艇 865)。

红宝石设计局的 K-278 共青团员号,685 工程,这是一艘全钛潜艇,使用 5880 吨钛合金。在 SY402 北德文斯克工厂建成。在 85 年曾经破纪录地潜到了 1027 米的深度,这目前仍然是各国主战潜艇(不包括无武装深潜器)的绝对潜深纪录。只可惜该艘潜艇在 89 年因为事故沉没。

这款潜艇于 1978 年开工,到 1983 年就下水了,只用了 5 年,除了苏联在钛合金加工和焊接技术上的进步,海绵钛产能的提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该型潜艇在 1984 年服役。

红宝石设计局的 941 台风的很多关键部件都使用钛合金建造——比如两个直径 7.2 米的主耐压壳、中央舱室和鱼雷舱,另外一些轻质外壳使用钢来建造。使得这款潜艇算是一种钢钛混合潜艇。据公开资料说,单艘台风需要使用 9000 吨钛合金,约占其空重的 40%。

我们可以发现,最多的时候有 3 艘台风同时在 55 号船坞内建造(算上同时建造的 3 艘 949/949A 奥斯卡级,船坞在满负荷运行)。最早的 2 艘台风从开建到下水需要 4 年时间;然后到第三艘和第四艘只需要 3 年时间,最后 2 艘台风从开建到下水只需要 1 年半时间。

除了建造工艺的日趋成熟,苏联海绵钛产能和产量从 70 年代后期的 3 万多吨到 80 年代后期的接近 5 万吨,一年产能增加了上万吨恐怕是最主要原因——一艘台风只需要 9000 吨左右的海绵钛,这使得苏联在满足航空航天需求之后,一年就可以凑齐额外的海绵钛炼制钛合金用以建造台风。

945/945A 塞拉是一款全钛潜艇,其作为新一代钛合金攻击型潜艇,由天青石设计局设计,并在 SY112 高尔基市红色索尔莫沃工厂建造。

由于 SY112 红色索尔莫沃工厂是一个内河工厂,建造的潜艇需要经由内河入海。

SY112 红色索尔莫沃工厂在塞拉之前唯一建造的核潜艇是 670/670M 查理 Ⅰ/Ⅱ 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这是两款高速小型反舰潜艇。

由于奥卡河的限制,塞拉级被强行限制了排水量,其的水上排水量(空重)只有 5940 吨。这使得其原先设计指标的 800 米极限潜深无法达成,实际极限潜深为 600 米,工作潜深 480 米,只与阿库拉级相当。

截止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苏联的几款使用钛合金的潜艇。使用全钛合金的共 4 型 12 艘,使用部分钛合金的共 6 艘(941 台风)。除了在远东阿穆尔共青城的 SY199,苏联的其他 3 个核潜艇工厂都有建造钛合金潜艇的经验。

苏联的钛合金潜艇是否有意义?我们以塞拉为例说明问题。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塞拉级在潜深上相比于洛杉矶级确实有较大优势。但是其和阿库拉级无论潜深还是航速都性能相当(因为塞拉 Ⅰ 缺乏 7 叶大侧斜螺旋桨,噪音要略高)。

但是阿库拉的造价和工时只有塞拉级的 2/3 左右,换句话说,塞拉用了阿库拉 1.5 倍的价格换取了同样的性能。

而美军标准化的洛杉矶级则要便宜的多,他们到苏联解体足足服役了 47 艘之多。虽然其的潜深与阿库拉级和塞拉级相去甚远,但是其的火控优势和武器优势使得塞拉级也无法轻易战胜洛杉矶。换句话说,苏联花了海量的资源,获得了一款与洛杉矶级五五开的潜艇。

在 80 年代,苏军最先进的反潜鱼雷是线导的 TEST-71 和声自导的 USET-80。

USET-80 可以攻击深达 1000 米的目标,并在 80 年进入苏军服役,其有两个巨大的缺点:

1. 可靠性极差,在北方舰队试验中,其的声自导系统基本无法工作。最终苏联通过逆向测绘美军 MK46 的声自导系统解决问题,并在 89 年服役了第一款可用的型号 USET-80K;

2. 价格极贵,一枚鱼雷的电池需要使用半吨银,这使得其的价格居高不下。此后不得不开发铜镁电池的替代品 USET-80-05。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其是一款电动鱼雷,因为能量密度的关系,TEST-71MK 和 USET-80K 的射程与 MK48 ADCAP 相去甚远。苏军由于长期无法合成奥托 Ⅱ 燃料,被逼使用各种奇葩手段,比如开发一次性使用的闭环蒸汽引擎 + 金属基燃料的 UGST Sapir 鱼雷,可想而知开发失败。此后又试图在 UGST Magot 上开倒车使用极其危险的过氧化氢煤油发动机。最终,直到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才从某神秘东方大国获得奥托 Ⅱ 的生产工艺,并制造了今天号称 MK48 斯基的 UGST“物理学家” 热动力鱼雷。

鱼雷技术的长期远远落后于西方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俄国鱼雷专家马克西姆 • 克利莫夫曾经悲愤地说道 “国外和我国鱼雷效能的区别是“狙击步枪” 与“手枪”的区别”。这还不考虑在 89 年之前,苏联最先进的 USET-80 鱼雷的制导系统在北方舰队白海附近是无法使用的,基本上等同于烧火棍。由于洛杉矶在火控和武器性能上的绝对优势,极大拉平了与苏联新一代潜艇——塞拉和阿库拉的潜深硬指标劣势。事实上,就算按照理想情况估计,阿库拉和塞拉也不过能与数量多的多的洛杉矶单艇五五开。

冷战时期的洛杉矶类似于潜艇版本的 T-34——便宜、海量而且性能优异。

理论上来说,塞拉使用钛合金,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更厚的钛合金耐压壳板材,达到更大的潜深——800 米预计极限潜深。但事实上,由于该级潜艇共 4 艘(2 艘 945 塞拉 Ⅰ,2 艘 945A 塞拉 Ⅱ)都需要在内河造船厂建造,这极大限制了其的排水量,使得其只能使用更薄的板材,设想的潜深优势并不能成为现实。其的实际技术指标只能与阿库拉相当,价格却要贵出 50%。

很多资料认为塞拉与洛杉矶的关系类似于虎式对抗 T-34/76,这大大高估了塞拉。其实塞拉相当于二战时期的全钛合金四号,就算其使用了钛合金,也不过能与 T-34/76 五五开——而且数量少的多的多。

既然塞拉级钛合金潜艇性能相比于同时代的阿库拉和洛杉矶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要生产钛合金的塞拉潜艇呢?苏联只有 3 个造船厂有钛合金造舰经验——SY402 北德文斯克、SY194(196) 列宁格勒海军上将、SY112 高尔基红色索尔莫沃。为什么不将塞拉放在 SY194 列宁格勒海军上将造船厂建造呢?

塞拉如果在 SY194 建造,那么不需要考虑内河限制排水量,其可以达到 800 米的预计极限潜深,能够胜过阿库拉。但是如果这样,SY112 将会面临没有核潜艇建造的窘境,将不得不裁员。

所以,塞拉级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将 SY112 造船厂的产能填满。为了让 SY112 的工人阶级有饭吃。

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来说,SY112 工厂是没有办法关停的。既然如此,那么就需要给这个造船厂下订单,让船厂有活干。国家下一艘死贵的钛合金潜艇,有没有用不知道,只要让天青石设计局设计,再让 SY112 建造,从设计局到工厂整个军工复合体上上下下都有肉吃。至于造出来的东西需要通过运河,限制了排水量和性能,实际根本不好用,这就不在苏联军工复合体考虑的范畴之中了。

其实在当年的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竞争中,天青石设计局的 945 塞拉是战胜了孔雀石设计局的方案的。但是后来由于 SY112 实在烂泥糊不上墙,产能有限。再加上孔雀石设计局和 SY199 的游说,孔雀石设计局的 971 阿库拉在 80 年代同时在 SY199 和 SY402 建造。

所以么,还是老话,苏联的所谓军工复合体互相竞争的体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已经事实上失效,为了让各个军工复合体都有肉吃,雨露均沾是苏联后期的常态。

这是冷战时期美国要保证 3 万多吨海绵钛储备量的最根本原因——哪怕是本土钛工业全部断炊,也可以凭借储存的海绵钛继续生产各种飞机导弹。而像苏联一样,不保有海绵钛储备,将造出来的钛全部用掉并不是一个特别高明的主意。

![](data:image/svg+xml;utf8,)

根据 2014 年数据,目前全世界共已探明 7.5 亿吨钛矿,其中 7 亿吨是钛铁矿,另外 4800 万吨是二氧化钛矿。中国拥有探明钛铁矿 2 亿吨,占世界钛矿已探明储量的 26.7%,是当之无愧的钛储量第一大国,澳大利亚紧跟其后,有 1.6 亿吨钛铁矿和 2400 万吨二氧化钛矿。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的钛矿储备其实都不入流(反倒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有极多的钛矿)。我们再看看海绵钛产量。

因为没有了苏联威胁,美国的钛工业又基本完全是军工业的附属品,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就对自己的钛工业去产能。目前美国基本已经不保有海绵钛产能。而无论是冷战时期的苏联还是美国,对比现在中国的海绵钛产量都是小巫见大巫。在 2013 年和 2014 年,中国分别生产了 105000 吨和 11 万吨的海绵钛,这个数据超过全世界海绵钛总产量的 50%。11 万吨的海绵钛产量几乎是 1990 年鼎盛时期美国 + 苏联 + 英国 + 日本海绵钛产能的总和。

如果要按照苏联 80-90 年代 4-5 万吨海绵钛产能就敢氪金大建钛合金潜艇,那中国的钛合金潜艇数量起码应该是最鼎盛时期苏联的 2 倍。

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截止 1991 年解体建成了 18 艘全钛和钢 - 钛混合潜艇,而市场经济的美国、日本、英国、中国一艘钛合金潜艇都不造呢???(这里不计算微型的科研深潜器,只算 SSN/SSGN/SSBN 主战潜艇)。我想,这最主要还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你让造船厂建造钛合金潜艇,因为钛价格昂贵,加工又极难,能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钛合金潜艇的技工数量又稀少,按市场价雇佣需要海量资金。而市场经济的国防资金主要依赖于税收或者国债,比较有限,只能 “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无论是美国(在 70 年代以前,美国的海绵钛产量相比于苏联有较大优势;在 70 年代被苏联反超后,算上日本和英国的整个西方经济体的海绵钛产量相比于苏联仍然有较大优势)还是钛矿储量 / 钛金属产量相比于苏联远为丰富的中国都不会建造钛合金潜艇。美国为了备战,进口了一大堆海绵钛,但是用于建造钛合金核潜艇是要额外花钱的,所以,美国宁愿将海绵钛战备储存起来,也不会拿来造核潜艇。

![](data:image/svg+xml;utf8,)

**在市场经济下,国防部、钛工业和造船厂是互相独立的。国防部要向钛工厂买钛合金,需要按照市场价格。国防部向造船厂订购钛合金潜艇,还是需要市场价格。而钛合金潜艇的工时和造价远高于钢潜艇,但是带来的好处却不足以弥补造价和工时的劣势,这使得市场经济国家哪怕钛工业再强大(比如 2010 年之后的中国),也几乎不可能建造昂贵的钛合金潜艇。**冷战时期美国为了战备,可能会向本国钛工业或者国际市场(主要是日本)订购一大批海绵钛,但是不可能交由造船厂将其变成核潜艇,因为这会造成额外成本;而是简单地战备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计划经济则完全不同。计划经济体所有人都为国家工作,而且,苏联的国企军工厂是不允许倒闭的,你国家必须养着他们。当然也不能养着吃白饭,既然国家钛工业生产了一堆海绵钛,那么由造船厂将它们用掉自然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样,钛工业生产的钛有了去处,从设计局到造船厂的工人们都有了活干,从设计局到造船厂都能拿到国家的巨额军费订单,大家都捞到了好处。

计划经济体下,钛企业和设计局、造船厂都属于国家大机器中的一环,他们更应该被视为国家经济体的一个分部门。既然国家没有办法砍掉这个分部门,造出来的海绵钛堆在那里又没用,让设计局设计一款钛潜艇,再交给造船厂将其造出来就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因为市场经济在苏联其实是基本不存在的,红色索尔莫沃厂就是不建造钛潜艇,你也不可能将其关停。既然如此,让他们利用现有产能忙碌起来建造钛合金潜艇就是一个经济上合理的选择。

苏联陆军:

相比于其他军队,一向作为大陆军国家的苏联,在陆军建设方面的槽点算是比较少的了。但是少不代表不存在………

比如大家都知道,苏联在冷战后期,同时生产了 3 款主战坦克

分别是:

1. 哈尔科夫莫洛佐夫设计局 T-64B,在乌克兰马里雪夫坦克厂制造;其的继任者是 Ob.478 T-80UD;

2. 下塔吉尔设计局 T-72A/B,在乌拉尔下塔吉尔坦克厂制造;其的继任者是 Ob.188 工程 T-90……

3. 科京设计局 T-80B,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坦克厂和鄂木斯克坦克厂制造;其的继任者是科京设计局 Ob.219AS T-80U。

其实这个端倪暴露的很早。早在 70 年代初,Kartsev-Venediktov 设计局受命改装莫洛佐夫设计局 Ob.434 项目(T-64A)的时候,他们阳奉阴违,不仅没有改进 T-64,反而推出了自己的 Ob.172M 项目。然后,这款坦克也通过了国家验收,在下塔吉尔工厂建造,然后居然服役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T-72 项目…….

当然,如果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两款坦克高低搭配,问题也不大。好吧….. 高低搭配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坦克高低搭配参考美军的 M1A1 和 M1A2 混编。因为 T-72 结构上哪一点都不比 T-64 差。苏联时期 T-72 弱于 T-64 主要是上面故意卡着好东西不放。

然后更大的槽点来了,列宁格勒科京设计局发现,居然可以这样。那么我们也来一款坦克——Ob.219 工程,也就是 T-80 就这么出来了。由基洛夫工厂和鄂木斯克工厂生产。同时代的 T-80B 和 T-64B 两款坦克其实是通用火控(1A33 火控)、主炮和装甲(刚玉陶瓷结构炮塔)的,性能非常类似。都能发射 SACLOS 引导的炮射导弹 9M112(AT-8 鸣禽);这两款坦克其实严格来说只有发动机不一样,T-64B 是 5TD 二冲程柴油发动机,T-80B 是 GTD-1000 燃气轮机。

那么问题来了,苏联为什么要装备 2 款性能几乎一样的坦克???

然后,科京设计局继续改装 T-80,推出了 Ob.219AS 项目 T-80U;

然后,莫洛佐夫继续改装 T-64B,推出了 Ob.478 项目 T-80UD;

然后,下塔吉尔设计局也按捺不住了,他们先是牛刀小试,推出了 T-72B,后来干脆搞出了 T-90,这款坦克使用 T-80U 的 1A45 火控,防护也与 T-80U 差不多。

最大的槽点出现了,苏联同时装备了三款性能几乎一样,但是部件完全不通用的主战坦克:

1. 科京设计局 T-80U(基洛夫工厂、鄂木斯克工厂,燃气轮机)、

2. 莫洛佐夫设计局 T-80UD(马里雪夫工厂,6TD 二冲程柴油机)、

3. Kartsev-Venediktov 设计局 T-90(下塔吉尔工厂,V2 系列四冲程柴油机)

这三款坦克性能差不多一样,同时服役的意义在哪里?从军事上看几乎难以理解。

比如 T-80UD,基本上就是个 T-64 升级来的 T-80U,所以可以在马里雪夫工厂建造。主要就是发动机不一样。这两款坦克同时造出来有什么意义?

答案是,从军事角度上看没有意义;但是 T-80UD 假如项目砍了,T-64 项目后继无人,你让莫洛佐夫设计局和马里雪夫工厂干什么?莫洛佐夫设计局还能继续接四代坦克设计订单继续捞钱,你让马里雪夫工厂怎么办?转产 T-80U?

说的轻巧,那,生产 5TD/6TD 二冲程发动机的马里雪夫厂发动机部门上上下下那么多人怎么办?全体喝西北风???

你要这么看问题瞬间就懂了。

T-80U 之所以要服役,是因为从科京设计局到基洛夫 / 鄂木斯克军工复合体要吃饭;

T-90 之所以要服役,是因为从 Kartsev-Venediktov 设计局到下塔吉尔工厂的军工复合体要吃饭;

T-80UD 之所以要服役,是因为从莫洛佐夫设计局到马里雪夫工厂的军工复合体那么多口人要吃饭。

所以我看网上很多人 YY 什么苏联四代坦克,什么莫洛佐夫设计局 Ob.477/490,科京设计局 Ob.299,Kartsev-Venediktov 设计局 Ob.195,KBTM 设计局 Ob.640 啥的我都想笑。很多人还在那里瞎讨论,说你觉得哪款坦克会服役?

我觉得四款全部都会服役,这样大家都有饭吃了对不对。

然后马里雪夫工厂造 Ob.477;

下塔吉尔工厂造 Ob.195;

基洛夫工厂造 Ob.299;

鄂木斯克工厂造 Ob.640。

四个坦克厂每个工厂都有订单,皆大欢喜,至于国家会不会亡国,关我们军工复合体什么事???

至于后来的事情么,大概算一种集体无意识。

比如大家可能会指责为什么苏联的军工复合体那么牛逼,把国家都榨干了,这样无限度索取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

其实吧,苏联军工复合体的工人阶级们最大的问题在于短视。就跟明朝末年那些地主阶级一样。他们明知道土地兼并会引发农民起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们觉得雷不会爆在自己这一代上,他们看不到那么远,国家又下了巨额军备订单,或者大家把军户的土地一分,大家都能吃香的喝辣的,这才是摆在眼面前的问题。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你作死就一定会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任何趴在国家脊背上吸血的阶级会迎来自己宿命的终结者——大明的地主阶级最终等来了李自成,苏联的军工复合体也最终等来了叶利钦。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因为冷战,所以被拖垮了,很简单的道理。

苏联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带来两个产物,一个是政府企业化,这个看我国之前完全模仿苏联体制的八大部和五大委可见一斑。苏联由于工业门类齐全,部长会议更加庞大。

公有制下政企不分,导致企业政治化,政府企业化,部门成了企业的总公司,内阁成了高级总公司,总理就是总经理。

另一方面计划经济并非没有商品经济和交换,就算斯大林再怎么自欺欺人这个背后还是资本逻辑,所以国家资本主义之下无非是企业利润全部交给国家。

国家在这里不仅作为总公司而存在,也作为市场替代者而存在,通过替代市场解决利润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变成了股市期货等交易市场。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和私有制问题。问题在于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这个制度的前提是要求人类必须是理性人,能够对市场的所有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但现实是不可能。

最显著的就是冷战,冷战争夺的核心就是市场规模。随便举例两个点,第一就是**军备竞赛**。

资本就是暴力,财富就是权力,所以必然会出现军备竞赛,在能拓展势力范围的时候军备就有收益,反之就是负担。比如拓展到极限的美国,军备变成了维持体系的工具,收益越来越低,成本逐渐叠加。

这就违背了市场理性,正常思维应该是做空,也就是军工去产能。但现实往往相反,产能杠杆只会继续加,因为失去市场的后果更加不可接受。

苏联在 80 年代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扩张上出现停滞,阿富汗泥潭和中美合作,加剧了军备成本,这个成本就会拖累经济。


第二个就是制度竞争,由于政府即市场,政府抓住了所有生产部门,需求通过计算就能得到反馈。

且不管里面的官僚腐败和计算偏差,就算一切正常,问题是需求的核心是人口。一个人一天只吃三顿饭,最多吃五顿,不可能吃十顿,劳动力决定了消费需求。

苏联也有老龄化问题,随着老龄化必然导致消费需求趋于稳定以及萎缩。而苏联的经济核算模式与美国不同,美国等金融国家可以通过增发货币提取世界剩余来刺激消费。

苏联一是没有现代化金融体系,二是势力范围有限,苏联还进行物价管控。导致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很难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通胀等手段,带动经济增长,增长趋势放缓是必然的。

这就导致另一个问题,苏联是在冷战中,苏联作为阵营老大必须体现制度优越性,进行意识形态竞争。

当 80 年代美国进入金融资本阶段,开始用货币去刺激拉动经济的时候,传统以产能为经济计算指标的经济放缓形成的差距,会扩大上层焦虑。


在战略收缩的背景下自然会想着改革,结果方向不对自然出问题。准确的说 80 年代全世界都在改革,传统增长方式走到尽头,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带来新的增长方式,改革对了就赢了。

其实这个背后根本原因是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巨大进步后,根据现实资源条件寻找符合生产力的生产方式

美国拥有世界级市场规模,西方集团优先爆发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在西方集团纷纷遇到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在后殖民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就可以用信息 (货币) 去控制世界。

苏东集团由于先天弱势,加上市场规模限制限制了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只能是技术偏科来自保。优先市场条件下苏联还是根据局部科技革命出现了勃列日涅夫式金融资本改革,但还不够成熟,在失去中国市场后苏东集团的产业分工和资本积累缺陷几乎是致命

某种程度来说,苏联体制是先进的也是落后的,公有制下计划经济替代了金融作用,是符合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以工业产能规模化为主的生产方式下的最优解模式,让苏联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一级是俄罗斯史的唯一一次。同时期内德国的统制经济,美国的凯恩斯经济都不过是亦步亦趋,程度还不如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

卧牛:苏联为什么解体?卧牛: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如何做才能使苏联在冷战中战胜美国?

但这种先进模式在遇到信息技术下的金融分配显然进退失据,或许苏联拒绝改革拖个十年二十年美国自己会解体,但显然历史不能假设。


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世界又进入大变局,随着中国崛起,如何讲好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进而发展出新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是中国的历史使命。

知乎用户 奶瓶战斗机 发表

别的不说,俄罗斯历史上的巅峰时刻,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下的苏联。而不是自由市场下费拉不堪的俄罗斯。

知乎用户 风扇制冷 发表

大致看了一下已有回答。大家基本上着力在 “描述” 计划经济中的 “生产计划” 是什么意思。

结合你的问题,我补充几点关键内容。为了让回答增加易看度,我不会在文中列举任何公式。虽然这不太 “知乎风”。

一、对 “什么是计划经济” 补充几点

1、计划经济不只是 “五年计划”,还包括专项领域的 “中长期计划”。

前面获得 “专业奖章” 的回答,我看了一下,基本上都在谈五年计划如何计划。但实际上,五年计划只是“项目计划”。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明白。比如在下个五年计划内,准备投产一个核电站,那么就在这五年里,计划好每年都干什么,比如第一年做好核电站建设图纸、第二三四年施工、第五年试运行。

但为什么下个五年建设核电站,这个需求从哪来的?核电站要采用哪种堆型?要建几台机组、发电量是多少?这些前导性问题,当然不是编制五年计划时专家们拍脑袋决定的。而是依靠编制 “核电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 来确定。在这类中长期计划里,要对未来(比如二十年)全国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出未来几个五年计划里,建议实施的核电项目。

而苏联就是在中长期计划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是很多专项领域没有中长期计划,导致不少产业领域在编制五年计划时,靠 “拍脑袋决策”。其次是 1945 年以后,常常因现实需求(比如全球争霸、国际援助等),破坏中长期计划的执行。

2、苏联的 “严格计划经济” 必然要采用公有制

相比中国,苏联实行的是严格计划经济。计划,以及实施计划,甚至要具体对应到每个生产组、每一批零部件。这就需要国家拥有完全彻底的资源调配能力。公有制(类似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无障碍施行。在这里,我不想谈公有制和私有制,在经济领域孰优孰劣,毕竟两者各有其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我只想讲几点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之外的问题。

1、在实现共产主义前,公有制必然带来腐败。苏联式公有制,名义上国内资源和产品都属于国家所有,但实际是政府所有。即,一小部分人具有行政权力的人,决定资源和产品分配。在实现 “物质极大丰富” 的共产主义前,事实上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沃土。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不可能称为共产党员就必然“有公无私”。即使真的无个人私利,那依然存在小集体的利益(小公利)。比如生产电视机的工厂,能不能截留几台?生产牛肉的农场,能不能在食堂天天做 “土豆炖牛腩”?现实情况是,苏联后期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甚至编成了很多笑话,全世界人民都耳熟能详。本文就不展开了。

2、苏联式 “公有制 + 强计划经济” 压抑了全社会的激情和创造性。如果说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演绎的是流水线上的麻木工人,那么苏联式 “公有制 + 强计划经济” 就是在全社会层面,建设的“流水线工业网络”。在这个网络内,个人不需要激情和创新,只需要按部就班。在这个网络内,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做规定的事情。麻木扩大到了全社会!

二、苏联的 “计划经济” 除了“生产计划”,还包括什么

前面几个专业奖章回答,谈了 “社会生产科学计划方法”。但实际上,计划经济在真正执行过程中,是绝不仅仅限于生产环节的。

1、显而易见,生产的计划性,首先就要求 “人力资源” 的计划性。微观上,计划兴建一座工厂,就必须计划好这座工厂所需要的建设人力(及周期)、工厂运行后各个岗位的人力资源配置。宏观上,就是要计划、按排好各个产业、行业的人力资源,甚至包括要预测好可能发生的各种工伤、疾病、自然灾害对生产和人力资源的影响。

这种人力资源的全社会计划调配方法,从效率上讲非常高效。但从个人讲,确实忽视了个体就业志愿、心态等,这是现代社会对苏联计划经济诟病的焦点之一。

但需要强调一点,国内改革开放初期常批判计划经济 “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这不是“计划经济” 的锅。因为从计划经济模式的初衷来讲,本身就不需要个人(尤其是在非科研单位、管理单位工作的普通工人)发挥多大主观能动性。能按照工厂、农场的操作规程,合规劳动就行了。所谓的干多干少都一样,其实是我国的计划水平太低导致的。说白了就是,计划没有下沉到个人。

2、此外,计划经济还需要对其他生产要素进行精确计划。土地、资金、矿产资源,乃至气候因素,都要纳入计划。

先说土地因素。苏联虽然土地多的是,但从计划经济角度讲,并不是任何土地都能用,还要考虑 “区位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汽车整车厂在莫斯科,你非要把零部件生产厂计划到车里雅宾斯克,这明显是 “不效率” 的。所以,苏联的计划经济在做计划的时候,就会考虑各种 “产业链条布局”、“生产集中度(高效率)”、“生产工厂与所在地城市建设” 的关系。

再说资金因素。市场经济模式下,调配资源的是市场价格。但计划经济模式下,调配资源的是 “计划本身”。也即是说,不论产品成本或高或低、不论产品是否适应需求,都要 “按计划生产”、“按计划分配”。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确实有资金(卢布)参与,但产品的定价和定价是否何理,不是计划经济制定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所以,在各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中,价格扭曲的出现概率非常普遍。或者说是顽疾。

再说一下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对于苏联计划经济来说,存在 “某种程度的不可计划性”。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毕竟不是拥有所有矿产资源。而且即使拥有,也要考虑开采技术(可采性)、开采成本(经济性)等因素。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从国外进口矿产品和原材料。而这些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是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的。西方国家可以凭此影响苏联的经济运转。

再说一下气候因素。这个因素主要影响的是苏联计划经济中的农业部分。苏联,具体来说俄罗斯地处寒带,气候、土地不适合种植业发展。苏联时期的 “大粮仓” 是乌克兰。俄罗斯自己是粮食自给不足的。但苏联计划经济对工业品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实行“剪刀差”(我国也一样),这就导致苏联内部长期的不满情绪积压。直白点说,乌克兰农民不满意俄罗斯的“农产品价格歧视政策”。

3、各类配套工程的计划。除了生产环节和人力资源的计划,计划经济还需要对基础设施(交通、供电、码头、城市建设等等)以及社会保障环节(医疗、教育、体育等等)进行计划。这些内容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就不展开说了。

三、搞垮苏联的到底是 “计划经济” 吗?

在前面介绍了苏联式计划经济情况后,还想讨论一下,到底是什么拖垮了苏联?或者说,到底是不是计划经济拖垮了苏联?

正如前面分析的,苏联式计划经济本身,虽然具有很多问题,但也天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避免了经济危机、生产的线性计划导致的全社会的线性可持续发展等等。**虽然苏联式计划经济 “不太好”,但同时也 “不太坏”。题主认为苏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拖垮苏联,这个认识本身就不正确。**那么,到底是什么拖垮苏联呢?

1、计划经济大摊子,与人口规模的矛盾。这是我个人认为的首要核心因素。

苏联建国初期,布尔什维克党内曾经发展出一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的理论。也就是否定了马恩的全世界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认为单独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可以说,苏联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蓬勃发展,与上世纪捌九十年代的衰败和崩溃,都与这一理论直接相关。

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涉及 500 多个具体行业。全球范围内,有且只有中国都具备。大家知道这个情况,很可能只是感到自豪。但从深层次去想,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为什么当初苏联也做不到?其实答案很清楚,人口规模决定的。

比如汽车产业,生产链条从前端的零部件、组装件,到后端整车装配,再到使用环节的维修保养。这里每个环节,都都需要至少一个团队(N 个零部件工厂、生产线、生产组、汽车维修网点)的人力资源保障。如果再考虑到零部件前端的原材料加工环节、矿石采选和冶炼环节等,那么仅仅一个汽车产业就需要至少几百万人,才能建立起来。而且,要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光有汽车不行,还得有飞机大炮、舰船导弹,以及面包黄油。。。等等等等。只有 500 多个行业门类都占全了,才有希望“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苏联时期(包括各个加盟共和国)人口规模最高时代,也不到 3 亿。大约相当于现在得美国人口。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事实证明 3 亿人口不足以支撑 500 多个产业门类,也不足以支撑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说了这么多,那么人口规模支撑不足会导致苏联出现什么情况?那就只能牺牲部分行业的产能,从而保苏联党中央认为重要的产业。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工业占用人口多,支撑农业(当时农业技术条件不如现代)的人口不足,导致苏联长期农副食品处于 “短缺状态”(俄罗斯现在依然如此),老百姓很不满意。

B. 重工业、武器工业人口多,支撑轻工业的人口不足。轻工业大多覆盖的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各类 “终端消费品”,小到卫生纸、大到冰箱彩电,这些产品供给不足,老百姓很不满意。

C. 生产环节占用人口多,支撑社会服务的人口不足。说白了,就是各种现代服务业落后,甚至缺失。家里马桶坏了想找物业?对不起没有。得向工厂领导打报告申请(社区往往从属于工厂),然后一周后才能安排人给你修。家里汽车坏了向找 4S 店维修?对不起没有。得返厂维修,周期大概得 3 个月。红菜汤大列巴吃腻了,想找个中餐馆尝尝?对不起没有。每个城市有哪些饭店都是计划好的。老百姓依然很不满意。

2、国内可控资源与全球争霸的矛盾。

苏联在冷战时期为了保障自身安全,或者说是由于俄罗斯人得传统 “列强作风”,一直在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而争霸,是需要消耗资源的!

首先,希望大家知道,苏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中国提供 “154 个项目” 之后,两国还加深合作,签署协议,在之后几个五年计划里,苏联支持中国“建设一整套国民经济体系”。换句话说,就是**把苏联所有得工业门类和工厂(除了核武器等敏感领域外)给中国 double 一套。**而这个宏伟计划,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嘎然而止了。计划虽然停止,但苏联前期为中国已基本生产好了大部分机器设备。没生产好的,原材料也备齐了。这需要消耗苏联国内多少资源和人力,大家可以想象。可以说,耽误了苏联至少五年发展时间,不为过!和平时期,给一国经济 “放血”,最高也就这样了。

其次,还有众所周知的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占领阿富汗等等。这些苏联争霸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展开说了。总之,苏联从冷战开始后,对外援助(等于给国内经济放血)的规模一直居高不下。事实上等于连续几十年的给自己放血。而且援助效果不佳,真正能给苏联在国际上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力量,几乎没有。培养了不少白眼狼(阿富汗)、窝里斗派(越南)和混吃等死派(阿尔巴尼亚)。可以说,放血养人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

再次,军事开支和隐性军事开支,与国内经济实力的矛盾。这一点,我想知乎上的朋友们肯定都太明白了,就不展开说了。仅举个小例子,来让大家对其 “量级” 有所认识:美俄都拥有上万的核弹头,这些核弹(以及它们的载具)的生产和保养,每年需要消耗的资金,等同于每年白白烧掉几千吨美元。这还没算苏联的几百万机械化部队、几百艘海军舰船,以及各类情报资金。

3、严重腐败这个固有性、内生性问题与民众诉求的矛盾。

这个话题在前面说过了,其是苏联式 “公有制 + 计划经济” 固有和内生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比较敏感,就不多说了。总之,民怨很大。

………………

在说了这么多之后,总结一下:苏联式 “公有制 + 计划经济”,是且只是管理经济社会运行的模式,本身不存在优劣问题,跟不是它拖垮的苏联。拖垮苏联的真正原因是人口规模不足以支撑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对外争霸的持续放血(耗尽了国内积累)和固有的内生的问题。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国家很带感,百姓很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一条(2020.07.22):

俄罗斯最新颁布 “2020-2030 年国家发展目标”(即 “七月法令”)。

其中第一条就是 “维持人口规模”。

知乎用户 云石 发表

一次大战后,沙俄帝国瓦解,苏联政权成为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新任主宰。在夺取政权后,苏联建立起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使之成为俄罗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贯穿苏联这个朝代始终。

对于苏联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世人有着很多的诟病;尤其是苏联灭亡后,后人更是对这种经济模式大加抨击,将其归咎为导致苏联衰落瓦解的主因之一。

这种看法当然没错。但如果因着苏联最后的失败,而将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本身全盘否定,这未免显得有些太过。

虽然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在苏联晚期的弊端尽显无疑,但至少在苏联早期,这套经济模式,还是展现出了极为强盛的生命力的:苏联开国后,仅仅用了一二十年功夫,便迅速将俄罗斯带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苏俄、白俄内战的泥潭,从 “帝国主义中的薄弱环节”,一跃超越英、法、德等欧洲传统列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国。并在二战后,成长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而在冷战的前期,苏联工业依然高速发展,国力稳步上升,是全球当之无愧的两极之一——而这,都是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模式下实现的。

这也就是说,公有制本身并不带有原罪。或者说,它并不是天生自带失败基因。公有制、计划经济模式等等,与其他经济乃至政治、文化层面机制一样,都是有利有弊——唯看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而已。公有制对早期苏联的巨大推动,以及晚期对它的巨大伤害,这种不同的遭遇,归根结底是与环境变化有关。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苏联国情中与公有制相契合的因素逐渐消退,相冲突的矛盾却在不断增长,而苏联却未有及时调整,最终才导致了自身的衰落与崩溃。

关于苏联早期采取公有制的必要性,云石君在之前的《地缘政治:苏联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中已有解释,此处不加累述。这一节中,云石君想分析的,是曾经一手推动苏联崛起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为什么到后来却成为拖垮苏联的罪魁祸首?

在云石君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

在之前的《地缘政治:俄罗斯帝国为何土崩瓦解中》云石君曾经说过,俄罗斯所在的东欧与北亚板块,由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所以文明发展水平一向较低。俄罗斯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国,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其庞大的体量优势,弥补了文明质量上的相对不足。

只不过,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西方世界的文明质量在短期内突飞猛进,这意味着苏联与世界主流文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然,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规律,虽然在工业革命发展的早期,西方因着优越地缘条件的关系,会取得一定时期的先发优势,但随着工业革命成果的走向成熟,推广和普及成本大幅下降,效率和实用性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也会逐渐跟上,将这些革命成果运用在自己的广袤国土上,将其变为现实国力,并凭着庞大的规模优势,再次崛起——当年苏联就是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利用,得以将那些原本无法利用的北亚冻土带和中亚荒漠初步开发,进而积蓄出了支撑其超级大国地位的强大国力。

不过,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套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却并没有继续适用于苏联。这次革命中,西方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苏联却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踟蹰不前,最终疲态尽显。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质上是一场知识革命,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不在于工业实体的简单升级和规模扩大,而在于工业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甚至许多经济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实体承载(比如互联网),是一种典型的知识驱动型革命。

这是一种侧重于内涵而非外在,轻实体而重知识的全新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下,知识技术的突破式乃至颠覆式创新,成为文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这种发展模式,高度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

而苏联的计划经济与公有制,与这股发展浪潮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

这是计划经济与公有制的先天局限性决定的。

![](data:image/svg+xml;utf8,)

计划经济是基于既有现实条件所做的一种规划布置。由于整套经济发展模式都以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提前规划完成,所以对新经济模式的前瞻性布局受到严重遏制。而公有制条件下,资源的分配又被以既定计划为纲的政府高度垄断,使得新经济模式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同时,公有制条件下,社会财富与各种资源的所有者皆为国家,所有个人,无论职位多高,皆为向国家负责,而非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打工者。这种打工者的身份和心态,使得他们缺乏冒险意识,也无法承担冒险失败的后果——如果老板是自己,那失败的后果完全可以自己一力承担——哪怕是破产跳楼,也不过是自己的事;但当资源所有者为国家,个人是无法承担失败后果的,就算想承担,也无法摆脱体制的桎梏。

苏联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模式,意味着它很难凭自身之力,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而在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拿来主义借鉴方面,由于这次革命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所以破解其革命成果的难度,和花费的时间也大大增长——以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是工业机器,把它引进后拆解研究一番就可以了,这次革命的成果许多都是脱离了实体存在的高科技,这个破解难度和时间明显要大大增加。

而最要命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内涵层层推进的特点,而且每一次次级层面的推进,都会引发经济模式和形态的巨变。这种代际差距的拉大,以及更新的高频率高密度,更使得苏联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模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套基于既定现实成果而做规划布局的模式,使得它在这个创新发展、迭新换代十分迅速的时代中,显得越来越落伍,越来越跟不上趟。当这种与外部的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不仅苏联自我催发能力无法具备,就是对外部创新成果借鉴运用,都因为二者相差太远,而很难跟上。最终,到苏联晚期,除了举全国之力发展的军工行业,苏联在各个物质文明领域的发展水平,都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主流。

而苏联国力的不足,以及红色意识形态的衰落,也加剧了公有制模式的危机。

苏联自成立起,就面临西方列强的一致围堵,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二战后,苏联成长为超级大国,但由于冷战,苏联依然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强大威胁。这种情况下,苏联一方面通过公有制,将社会资源尽可能多的控制到政府手中;另一方面,将国家创造的财富大幅投入到军工以及与其相配套的重工业中。而相应的,给予劳动者的物质报酬,以及用以发展民生的轻工业就会受到限制。

这种模式下,全民都为国家打工,国家却又不能给予自己满意的物质回报,反而要不断的高强度劳动,将大量的剩余价值上交国家,然后再投入到与民生无关的军工、重工行业中——这当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对此,苏联用两大手段加以对冲:其一是政治高压——当给不了胡萝卜时,就只能用大棒了;

其二,则是红色意识形态支撑。通过红色意识形态,在法理上赋予劳动者国家主人的政治地位。凭着这种国家主人翁意识的支撑,激发劳动者的为国奉献意识。

但是,红色意识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革命意识形态,当革命结束,国家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时,这种意识形态的淡化是很难避免的。而且云石君在《地缘政治:国际共运为什么会走向衰落》中曾经说过,随着苏共的成为俄罗斯的国家掌控者。这时候它的角色定位就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再代表它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同时代表了俄罗斯这个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且鉴于国家这个实体才能给政治势力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所以后者对苏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苏共角色转换与红色意识形态的淡化,激励劳动者无偿奉献或者低报酬工作的意识形态支撑逐渐消褪,劳动者越来越在乎自己所得的实际利益,而非虚拟的国家主人感觉。而苏联由于要将国家主要资源投入冷战,又无法满足国民提高报酬,改善物质生活的诉求,这种情况下,公有制这种为国家打工的模式,不仅无法激励民众努力工作,反倒因为民众对国家长期过度剥夺自身剩余价值的不满,引发严重的消极怠工。

最后,公有制的政治因素拖累。在上一节《地缘政治:苏联为什么要搞公有制》中,云石君曾说过,俄罗斯自然环境恶劣,俄罗斯工业化开发和运输的难度和成本太高,这会抬高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运行成本。

如果在私有制环境下,俄罗斯的资本家和企业主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两种选择:一,从国外购进相对廉价的资源,二,直接迁出俄罗斯。

这哪一种都不是俄罗斯所能接受的。迁出自不必说;从国外购买资源,资金大量流向国外,这不仅意味着俄罗斯的国土开发无以为继,国力无法增长,而且会使自己的工业命脉系于其他列强之手——这将使俄罗斯丧失与其他大国博弈的能力,最终使俄罗斯这个国家整体受到损害。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必须向经济中注入足够多的政治元素,也就是采取公有制,政治权力直接控制经济。当经济运行掺杂了足够的政治因素后,价格,性价比等就不再是经济决策的最主要考量标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俄罗斯工业体系得以维持。但坏处就是,当政治因素掺杂过多,这套工业体系的效率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世人对俄罗斯工业品的傻大黑粗印象,也由此而成。

这在早期,还问题不大。苏联的蓬勃发展,工业的大规模扩张,使得其能够通过规模优势,掩盖工业体系成色较差的不足。

但随着传统工业技术成果充分利用,工业规模扩张达到阶段性极限,新经济模式又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这套运营模式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它根本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由于公有制下的苏联工业体系质量成色太低,受非经济的政治因素影响太多,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持体系的自我进化和升级改造。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越来越显得陈旧落伍;再加上苏联与后来的中国不同,它的经济体系因为政治的因素,与世界高度隔绝;内部又全盘公有制,缺乏私营经济与之竞争,这使得公有制下的工业体系没有外部倒闭其改造升级的压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苏联红色意识形态支撑的消退,以及苏联公有制经济体系高度封闭且掺杂过多政治元素的影响,这三大因素共同汇聚,最终导致了苏联经济体系在外部世界急速进步的同时,自己却逐渐走向僵化。

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方的整体实力不断攀升,而苏联的经济发展却陷入停滞。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受到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其维护国家利益所需要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而它又不能通过推动工业体系质级飞跃的办法来增强国力,传统的工业规模扩张也因为既有技术手段的用尽,而触及阶段性的天花板。

这种情况下,苏联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现有经济架构下,通过对社会资源变本加厉的盘剥,通过这种方法,攫取更多的冷战资源——这意味着内部矛盾不断加剧。这种局面不断恶化下去,最终就是苏共民心丧尽,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苏联也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土崩瓦解。

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联邦成为其遗产主要继承者。针对苏联解体的教训,俄罗斯联邦在政治经济上都进行了一番颠覆式调整和改造,希望由此逆转衰颓的国运。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政治上的西式民主化,以及经济上的 “休克疗法”。

那么,这些调整的出发点和现实依据何在?为什么这种改造,不仅没有让俄罗斯止损,还造成了 90 年代长达十年的动荡与衰退?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 126 节:俄罗斯之第 16 部分。喜欢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读者,可关注微信公众号:yunshi911(长按可复制),收看全部云石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知乎用户 韦伯 发表

苏联不是被共有制和计划经济拖垮,没有共有制和计划经济,苏联死的更快。以苏联当时阵营的实力,和西方阵营竞争 ,中苏分裂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苏联要失败,体量差距太大了

知乎用户 刘一鸣​ 发表

有个概念叫 “工人国家的双重性质”,即名义上公有,但由于官僚而实际上官有。

想象你名下有一套房子,但是你既无法处置,也无法从中取得收益,甚至连使用都需要某些人批准,而某些人甚至随时可以把你赶出去。

那么你实际拥有这套房子么,是不是实际支配这套房子的那些人才是拥有者?

苏联是一个经济运转完全受官僚支配,官僚终身制,且相当程度能世袭,向上负责,还缺少民主监督的体制。

这种所谓的公有制,只是你去挂个名而已。你名义上拥有一切,实际上什么也支配不了,和雇佣劳动一样要听指令干活,领的还是仅能维持你劳动力再生产的配给。

官僚们名义上只是你的代理人,实际却层层支配一切,不但有特权商店,还有定期的疗养。

在这种体制下,你的劳动积极性能高么。

甚至连资本主义那点驴子吃到眼前胡萝卜的希望都没有。而在同时别忘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产生了大量的靠劳动真的取得了一定财产的中产阶级。

谁拖垮谁,不是很显然么

知乎用户 xxxxx 发表

估计苏联没这套体质打赢不了纳粹,更没资格和美帝拼武器海的冷战。

我想苏联本身只有美帝大概不到 50% 的实力,这套体制给超频到了 75% 本来在合理的极限还能续命 n 年,非要一直超到缩肛直接报废,就是为了直接和老大一决雌雄。

你当苏联要是搞了市场经济,先不说民主政治,和美帝这么打鸡血的拼,就不会出毛病?

知乎用户 菜头会飞 发表

我最近看陆南泉老师的访谈,觉得很有启发,陆南泉,学部委员,社科院博导,清华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

陆老师提到苏联解体以及叶利钦无力振兴经济时谈到一点就是 “计划经济模式下苏联民众已经养成强烈惰性”。

他还说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说苏联工人都希望干苏联式劳动,拿西方式的工资。

再结合苏联高达 70% 城市化率以及在社会主义阵营还算可以的农民福利待遇。我觉得也许找到了苏联后期困境和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始终无法振兴的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止一次说过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于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之上,这真的是金玉良言。

我国改革开放前哪个地区城市化规模以及工业化程度高!东北地区。

可是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始终没有起色。

前苏联和目前俄罗斯就可以看作是大号的东北。东北的问题并非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有论文指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北国营工厂已经搞过小范围的放权改革,原因就是七十年代东北工人劳动生产率即使最高点也只有华东地区工人的一半。

我们用一种资本主义的说法就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国有企业工人已经被 “污染” 了,他们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尊严的相对劳动强度没有那么高的工作方式,不再习惯 996 高强度工作方式,而且城乡差别小,农民福利待遇尚可情况下也没有那么多农民愿意进工厂顶替这些受 “污染” 的工人工作。

这和我们改革开放完全不一样,事实上我们改革开放成功确实应该归功于我们城市化程度不高,工业化程度低以及城乡差距巨大,使得我们的农民很乐意进城顶替被 “污染” 工人(广东民企),因为城乡差别巨大,我们的农民,至少在早期愿意忍受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愿意忍受低福利,愿意忍受来自企业主的打骂,甚至愿意承担拿不到工资的风险。

我在看了陆南泉老师的访谈后找了许多资料和成功企业主访谈来看,发现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主,除了不可获取的少数技术岗位,他们不愿意使用国有工厂下岗的熟练工,宁愿招收农民工来培训,极少数企业主甚至直白的说下岗国企工人不但自己干活偷奸耍滑,还教导那些才进厂的 “质朴” 农民工一块偷懒。

发现自己似乎说跑题了,赶紧回到正题,前苏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最大问题是对于欠发达俄罗斯来说,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系太超前了,这是另一种 “德不匹位”。

另外就是马克思太牛了,伟人就是伟人,他做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他说社会主义只可能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之上,列宁不信邪,结果历史证明马克思是对的,列宁错了。

目前看,列宁犯的这个错,俄罗斯民族承受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差不多彻底断送了俄罗斯民族的前途。好吧,我这个说法实在太右倾保守主义了,大家可以无视。

所以,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也就算了,相信马克思主义而批评马克思教条的人,我只能说这些人都太浅薄,根本不算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最多算民族社会主义者。

知乎用户 野糊吏 发表

任何经济体里都有计划的成分,就是多多少少而已。但如果完全排除市场竞争的冗余的话,那么无论中央计委的计算模型再发达、哪怕有大数据加成,都无法预见创新发明对经济的影响。

就像手机功能机时代,你无法预料智能手机对数码相机、手掌游戏机等当时火热的电子产品的降维打击。今天再先进的大数据也依然无法预测 5g、无人驾驶等黑科技对未来的经济影响有多大。所有大数据都是基于既有历史资料所做的判断,而无法预料的黑科技创新是无法被任何数据模型所规划计算的,此时大数据也无能为力。

苏联式计划经济的真正死穴并不在于他对提高经济效率的能力不足,而是他无法兼容破坏性创新对既有经济发展模式的颠覆。很难想象苏联计委制定的数码相机生产方案,突然遇到智能机的冲击后,会立刻做出对应调整;结果很可能还是按部就班的发展落后生产力。

另外苏联式计划经济也把经济冗余都卡死了,使得创新发明没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苏联,还存在于日本。所以就算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找死式改革,那苏联也会像日本那样漫漫衰竭中耗死。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苏联计划经济,也称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时期确立,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市场在资源调配中的作用;农业上集体农庄,工业上以重工业 - 军工业为主体。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严重。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借鉴引入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优点,是能短时间内建立一套重工业体系,苏联靠此保障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中国在毛时代也建立一套重工业体系。斯大林模式的背景是后发农业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威胁时如何搞工业化。这套体系优点是快,适合于应对战争,经济危机等特殊情况。

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有很多,比如农业集体化,压抑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工业上发展畸形,很多高科技进步有限,轻工业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受影响。政治上高度集中,个人崇拜等破坏民主集中制,滋生特权腐败,效率低下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等改革都证明这套系统难以健康长期运转。

但我要提醒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代表国家干预经济是错误的,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市场 - 国家调控并存的混合经济。

比如西方,在经历大萧条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50-70 年代,西方凯恩斯主义盛行,保障了战后经济恢复与繁荣;70 年代的滞涨,大家开始反思,80 年代英美的里根,撒切尔改革又强调市场为主导。总的来看,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经济为主,辅之以国家宏观调控;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也是市场经济中有很多国家干预。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很重要;在某些特殊时期,比如战争,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时,市场失灵时,就需要国家大规模干预;在一些关键领域,比如电力,基础设施等也需要国家参与。

知乎用户 Chenjie.Shou 发表

苏联数学真好:

Q1: 明年生产多少双袜子?

Q2: 这个工厂的铜运到哪一家下游工厂?

Q1 还好说,Q2 在量子计算出来前,求最优解应该是很困难的。

苏联这么搞了几十年,加上一代年轻人不是被斯大林搞定了就是被希特勒搞定了,领导人断层了,

社会主义的窗口 - 东德的人民用脚给这个经济计划投票了。

知乎用户 不打诳语谜语人 发表

我以前就说过,计划经济为了避免浪费消灭了自由竞争,结果是浪费没有避免,活力和创新也被扼杀了。

知乎用户 马克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从各个角度,答得很好。

似乎没有从垄断的角度谈这个问题。

计划经济,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垄断经济,把生产要素垄断之后,按计划来走。

垄断之后,有两个问题,

一,缺乏竞争,没有持续改进的动力。

二,计划之外的东西没有资源来投入。

有几个案例,比较引人思考:

一,早期人工智能,苏联科学家领先于西方,但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在西方开花结果?

原因是,早期,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究,在象棋之类的项目上,苏联科学家们被人举报,说他们利用国家的宝贵资源玩游戏。领导们听了,把他们的实验室关了,人调走搞其他计划的事情去了。后来,这些科学家要么移民美国,继续搞他们心爱的 ai,要么放弃了 ai,泯然于平庸。

而美国,由于 ai 的商业价值,在商业公司的支持下,持续地发展了起来。

二,集成电路。

苏联的领导们,认为集成电路在核打击下,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没有把集成电路的研发放入计划中,错失了整个以半导体为基础的信息革命。

三,互联网

苏联的领导们,认为发展互联网会耗费大量的计划资源,没有给互联网立项。尽管苏联科学家很早就倡议发展互联网。

垄断之下,多元化的发展就消失了,所有资源集中在少数领导的高瞻远瞩之下。领导们看中的方向,譬如,军工等,发展得很好。没有看中的方向,举步维艰。

最后的结果,就是西方百花齐放,一个爆点接着一个爆点。而苏联,越来越笨拙和落后。

西方的发展,有点像进化机制,资源分散,各个方向不断试错,最后适者生存,总有一些方向发展起来。其中可能有浪费,可能也有资源不足导致发展失败的。

而苏联的机制,有点像有个上帝,拥有一切,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上帝计划的东西,就能实现。没有计划的东西,没有实现的可能。

知乎用户 wacou 发表

作为一个 00 后,我谈一点自己不甚成熟的想法。

我认为,苏联的那套计划经济是难以逃脱最终异化、瓦解的命运的。因为这一套制度本质上和群众是割裂的、互相分离的,没有能够摆脱(至少是约束)资产阶级法权。因此,苏联的那套制度就是在自己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掘墓人。

首先讲讲什么是资产阶级法权

资产阶级法权就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的那种形式上平等但是事实上不平等的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定权利。

其实,像我们经常提起的计件工资、工资等级制甚至包括按劳分配都是资产阶级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为什么这个资产阶级法权会造成苏联计划经济的异化呢?列宁同志曾经这么说过:

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新阶级,对资产阶级进行的最奋勇和最无情的战争。资产阶级的反抗,因为自己被推翻(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而凶猛十倍。它的强大不仅在于国际资本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各种国际关系牢固有力,而且还在于习惯的、小生产的力量。

这句话就是说,当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成功建立政权之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发生了变化。这个斗争由过去的推翻资产阶级专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为主变为了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和强大的国外反动势力、大资本作斗争;另一方面我们要和国内残余的规模不小的小生产以及大量的资产阶级落后思想以及我们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得不运用的资产阶级法权作斗争。(另外说明,资产阶级法权是社会主义时期,也就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必然存在,我们只能不断地限制,减少其不良影响)。

事实上,通过上述文字说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绝对不是高枕无忧了,它一定会面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在过渡时期中我们还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包括阶级斗争。毛主席早在《关于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就明确的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各种矛盾还是存在的,无论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各种矛盾和斗争,就不是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想法和作为。

在这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根据中苏以及其他国家和政党的经验,我们发现了两条道路:

1、进行严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运用国家的力量制定周密的计划,并且通过国家暴力机关(军队、警察、KGB 等)来对国内进行严格的管制,对出现问题的人进行专政和压制。

2、在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下,通过政治挂帅、思想政治教育和较为充分的民主来真正实现工人当家作主,通过各种民主讨论、协商制定生产计划,对犯错误的人采取批评教育、思想改造的方法为主。(这是中国 1958-1976 年的做法)

苏联,众所周知,走的是第一条道路。那么这个第一条道路有什么问题呢?

其根本问题,在于制定计划、管理党和国家的人和人民群众事实上是分离的、割裂的。

斯大林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也认为很难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再出现新的资产阶级。因此,斯大林在面对国内矛盾的时候直接就将矛盾划成敌我矛盾,直接用镇压、肃反的方式对这些人进行 “肉体消灭”。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会震慑真正的敌对分子,让党的纯洁性有一定的保证,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恶劣的后遗症:一个是将无产阶级专政的机器有意无意地开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破坏了民主集中制,让人民群众感到人人自危,进而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拉远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导致人民群众对政治更加冷漠、不关心,客观上为特权阶层的不断发展和固化创造了条件;另一个就是斯大林的肃反和清洗,并没有真正肃清党内的资产阶级分子,反而让很多两面人在党内大行其道(赫鲁晓夫的上台就是明证),最终还是让苏联走上了修正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和人民群众的分离最终摧毁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呢?

事实上,人民群众由于肃反、清洗、民主不断破坏而导致的人人自危、对政治冷漠,将苏共拉到了人民的对立面,进而和人民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大了。而这个距离的拉大使得人民难以真正地参加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当中去,减少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就为特权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温床,而特权阶层的不断发展、扩大又加剧了党和人民之间的鸿沟,使人民对党和政治更加的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励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激励人民群众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物质激励手段就要用上了。而苏联对物质刺激的放纵事实上让资产阶级法权不断地扩大、发展。在物质刺激下,有一部分人就会由于自身的能力脱颖而出,这些人在物质奖励的机制下和普通工人之间的待遇、地位差距越拉越大。不断拉大的差距就会导致事实上的脱离群众、与人民割裂的现象发生,就正如夏尔 · 贝特兰在《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说的:

在苏联逐渐主要通过物质刺激这种带有浓厚资产阶级法权色彩的刺激方式来发展经济后,苏联国内的资产阶级的成就标准、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就发展起来了。而这就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大批带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人。这些人通过进入苏联的官僚系统而逐渐将苏联的公有制和国企系统逐渐变质成为一套国家资本主义(或者官僚资本主义)的系统,进而导致苏联的社会主义过渡没有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发,反而使得自己掉进了资本主义的深渊中难以自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不断产生和日渐壮大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而苏联的这些 “资产阶级” 在解决这种矛盾时通常会向扩大资产阶级法权、保护自身特权这个方向打主意。正如保罗 · 斯威齐所说:

苏联集团的腐化官僚们已经试行了他们所能够想到的唯一的一种中央集权计划体制,而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和期望。**他们除了再一次向资本主义的方法求助外别无他途。**他们实际上是进入了一条单行车道,不管道路多漫长,目的地只有一个。

在这种趋势下,苏联非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不断产生和日渐壮大之间的矛盾日渐明显和尖锐,这个矛盾的每一次尖锐,这些特权阶层就习惯性的从资本主义的仓库中寻找自己可以用的东西来勉为其难的维持自己的特权和 “社会主义” 的那一块遮羞布。当这个矛盾已经根本影响到特权阶层的利益的时候,这些特权阶层就会毫不留情地撕下社会主义这块遮羞布,抛弃苏维埃的大厦,拆毁苏联六七十年的基业。

根据我的上述所说,无论苏联的计划经济多么的精密和全面,无论苏联有没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个 “助攻”,只要苏联(苏共)一贯地和群众分离、割裂,任由资产阶级法权发展和特权阶层的壮大,那么其体制的崩溃和解体就不可避免。

那么如何制约资产阶级法权?制约(注意,不是消除)资产阶级法权,根本的方法就是——**教育群众,解放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起来,真正参加生产计划和国家大事的制定;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通过人民的监督减少特权阶层滋生的土壤,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从而让党真正履行自己先锋队的责任和义务,使得党和国家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就是——我上面的第 2 种做法,也是毛主席当年吸取苏联教训后采取的做法。

最后,我只想说

毛熊千古!

教员万岁!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w6v7m 发表

其实后来经济恢复了的

但是计划经济有个问题,就是满足单一化和竞争速率减慢

人类大体是通过杀戮和碾压希望来维持动力的,如果体制过度压制这些东西,那么大家会感觉活着没意思,结果就是文化衰弱。

人活着一旦吃饱饭,就要想着杀人强奸和特权。

苏联看似特权多,但实际是太不普及。

知乎用户 刘镇锐 发表

第一条: 苏联计划经济体系下,中央需要的算力比市场经济体系下中央进行经济调控所需要的算力更高,是高出几个数量级的那种高。

第二条: 苏联公有制体系下官僚体制决定生产,但官僚体制先天性排斥创新和个性化需求,这带来了经济增长能力伴随时间变得越来越差。

第三条: 真正带来经济危机的,正好是创新和个性化需求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 “意外” 所导致的资金链连续断流。因此一旦过于强调避免经济危机,必然同时也就导致了对于创新和个性化的排斥。

知乎用户 中原宪兵大契丹​ 发表

如果苏联和美国的地理位置互换,美国那套经济体制是否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nJ7Dt 发表

苏联经济增长的历史就是 TFP 理论教科书般的负面教材:

在长期看来,经济增长不会由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所占的比例决定,并且随着资本 / 劳动比率的增长,投资的回报会减少,资本越来越充足而劳动力越来越稀缺。

上图中虽然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但可以看出苏联从 70 年代开始,就出现了投资与经济持续增长,但 TFP 不断萎缩的现象,这也是苏联崩溃的直接原因,而在同时期其他国家,TFP 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苏联过分重视投资的另一个恶果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更慢:

苏联固定资产折旧平均时间在 80 年代达到了 26 年,每年替代报废资本的投资只占 30%,而将 70% 用于扩大投资,而同时期美国工业 50%-60% 的投资都用于替代报废。

因为更换破损与老旧设备需要技术改造,并需要临时停工和减少产出,最后贡献的产出也少于新增产能,这是苏联规划者所不能容忍的。

不愿对现有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的结果就是资本生产率低的下降和资本过剩:

在 80 年代苏联工业中,有 25% 的工业岗位是空缺的,在机器设备行业中则高达 45%,每 100 台机床只有 63 名工人,机器设备数量是美国的 2.5 倍,但是设备操作时间只有美国的一半,苏联在钢铁行业消耗的原料和燃料比美国多出 60% 与 110%。企业平均建设周期是美国的 5 倍,谷物联合收割机是美国的 15 倍,但却仍然需要进口小麦。

苏联的计划经济从 70 年代已经开始了衰落:计划部门没有激励来出清市场,企业管理者没有动力来追求利润,却有十足的动力来扩大投资,这种扭曲的投资需求不能真实反应出市场都需求,在经历的前期的高速增长后,在边际效益作用下迅速滑入衰退的深渊,另一方面消费被人为都压制迫使政府增加投资来弥补总产出与总开支的平衡,但 TFP 的持续下降最后导致增加投资也于事无补,结果就是导致了最后苏联经济的改革与国家崩溃。

知乎用户 菜头超人​ 发表

准确来说,苏联不是被计划经济拖垮的,也不像很多回答说的那样,是自己乱搞改革把自己弄死的。

苏联崩溃的核心原因就在一个苏联笑话里: 斯大林和教皇相遇,斯大林问教皇: 为什么我的苏联垮了,你的教堂还在?教皇回答: 因为我们的天堂从来没有让人看见过。

苏联的承诺可是要建立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地上天堂。并向群众宣布自己有可靠的建筑设计图,只要让我执政,就实现给你看。

很多人在说,苏联其实到了后期经济也不算差,人民生活也有保障,社会也挺稳定,根本不是要挂的样子,所以挂了肯定是地图头乱搞美国坑害背锅。他们没看到,虽然当时苏联人的生活不能说差,但是苏联人的魂已经散了,根本没人相信过去的承诺和蓝图了。

因为你说的这还不算差的样子,和先前承诺的地上天堂差别实在太大了。

嘲讽 GC 主义不可实现的苏联笑话比比皆是。比如地平线,比如我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

最一阵见血的嘲讽,那就是: 不如我们一起在座位上抖,装作列车还在走的样子。

一言以蔽之: 实践结果与理论不相符,于是失去了理论自信。

计划经济只是 “理论” 其中的一部分,当年大萧条西方经济一片狼藉,苏联计划经济一枝独秀的时候,全世界都是苏联的信徒。但当计划经济不行的时候,就算是苏联自己的执政者都会怀疑理论的可靠性。有人说苏联错在没有去比烂,问题是当时日本,亚洲四小龙,欧洲都在腾飞,就苏联这种 “还行” 的状态,怎能保持理论自信?

知乎用户 纪卓阳 发表

这个问题比隔壁 “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 提得好,不过为什么不问种花家呢?[手动狗头]
我们在讲计划经济的时候,不能仅仅采用黑猫白猫的思路,将其看作一种经济模式或者经济手段,而是要重新回归所有制的前提,了解全民所有制下的计划经济。
这里贴出金宝瑜老师新书《中国革命的道路:论解放后两条路线的斗争》的节选。金老师在本章里精确地讲述了全民所有制下计划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创造了社会效益

第二部分:全民所有制下的两条路线斗争(节选)

(一) 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过渡(节选)

在社会主义时期,当所有的全民企业都是一笔帐时,并且在产品的价格和原料的价格都是由国家决定时,每个企业的经营好坏不由这个企业的收入高过支出(也就是盈余)来决定,而是根据这个企业是否能够达到 “多、快、好、省” 的标准。像 50 年代时,手表价格定得很高,生产手表的企业的收入远大于支出,如果按照资本主义来给这个企业算账,它的 “利润” 很高,但是在全民所有制下,这个 “利润” 并不代表这个企业经营得好,而是因为它的产品价格高。经济计划中把手表价格定得高,是因为手表不被看为是必需品,所以手表生产量小,价格定得高,只有少数人可以买得起手表。生产手表的企业将收入大于支出的部份上缴国家。再举一个例子,如生产农机的企业,国家将农机的价格定得低,以便公社和大队可以有能力购买,因此,生产农机的企业会入不敷出,但是这样的 “亏损” 是因为农机出售的价格定得低,而不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因此,支出大于收入部份由国家补贴。除了 “利润” 上缴国家和 “亏损” 由国家补贴外,企业的投资多少也完全根据国家从整体发展策略作为考量来决定,而不是 “利润” 高的企业可以多投资来扩充生产规模,“利润”低的企业则得不到投资。只有这样,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可以逐渐脱离资本主义生产所依靠的价值规律,可以按照计划来为满足人民的和国家的需要而生产。

在资本主义下,社会的资源只会投向盈利的企业,而且优先投到利润率最高的企业,而不会投向最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企业。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许多欠了外债的发展落后国家,往往因为缺少资金,无法投资在一个人民极需要的清洁饮水的自来水厂,在此同时,它们却允许外来投资建设最赚钱的汽水厂。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之类的有名的汽水厂,只要花很少的投资建个水瓶厂,用它们的秘密配方,加上大量的广告,利润就会滚滚而来。在落后国家的许多大城市里,人们没有清洁的水可喝,年幼的小孩们却在街上吆喝着卖可乐。只有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下,资源才会投向社会上人民最需要的生产上。社会当前最需要的无外是人民生活上的消费品,如供给人们足够营养的食物、清洁的饮水、住房、医疗、教育等等。人民的这些基本需要,只有在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计划经济下才能得到满足。因为在社会主义下,国家可以根据计划把资源最优先放在人民最基本的需要上,不仅如此,负责计划的人要精打细算地为保证人民未来的需要来筹画投资。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下,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富有,总还是有人吃不饱饭,总还是有人无家可归睡在路旁。因为资本主义为盈利生产,贫穷的人没有购买力,他们无法将自己的需要变成市场上的需求(需要 + 购买力),因此,市场不会去理会他们的需要。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恐慌时,粮食生产过剩,拿去烧掉,猪肉生产过剩,把猪仔杀掉埋起来,(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是生产多过于市场需求,不是生产多过于人民的需要)。人民虽然忍受着饥饿但是没钱去买粮食和猪肉,城市里失业的工人只能排着长队,去讨一碗施舍的稀汤。今天的三藩市美国是最富有的大城市之一,最大的高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软)都在它附近。在这些公司工作的人薪资很高,也就因此增加了三藩市住房的需求。原来住在三藩市的人,付不起提高了近一倍的房租,被赶了出来,导致三藩市虽然是美国的一个富有的城市,但是它的街上却睡着许多无家可归的人。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为牟利而生产的资本主义却永远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上的需要,所以当生产逐渐提高时,人们的生活可以得到普遍的改善。虽然社会主义的经济计画不可能考虑到所有未预料到的因素,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必须做一些调整,如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料的情况,但是基本上根据人口的增长,每五年需要多少增加多少工作机会,人民需要增加多少食物,需要多少住房,健康卫生和教育需要多少经费,除了保证过去的标准外,有多少将标准提高的余地,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绝对不会像当今的中国一方面大量的资本无处可投,另一方面,太多的人民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在资本主义下没有可能不两极分化,没有可能奢谈什么和谐社会。在人剥削人、人欺压人的社会,在没有公平、没有正义的社会,人如何可以和谐相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可能会和谐,也不会有安宁。今天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发展发达的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国家,都处在非常不安宁的状况中,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社会主义仅仅二十年的时光,中国人民的生活品质在各种可测量的指数上都大幅提高,大多数的人在吃饭、住房、医疗和教育几项中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也是在历史上除了中国之外,没有任何贫穷的国家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成果。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半个多世纪前,它的总统詹森就开始了消灭贫穷的计画,到今天美国的贫穷不但仍然存在,而且在 2008 年经济危机之后,贫穷、饥饿、无家可归的人有增无减。2008 年之前,无家可归的人多数是单身男性,其中很多是因为吸毒和酗酒而堕落的人,但是今天已经扩延到带着小孩的母亲、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有工作但付不起房租的年轻人与中年人。在美国这种食物生产极为丰富的国家,却有许多人饿肚子,当前有四千万美国人要依靠政府的食物补贴,他们得靠联邦政府发的食物券才能吃饱肚子,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明年要削减食物券的经费。

(二) 全民所有制在废除雇佣劳动上的努力 (全民所有制内工人治厂与工人和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节选】

每个全民所有制的工厂的工人工资和福利都是由国家直接拨发,因此,工人的工资和福利与工厂的收入和 “利润” 脱钩,厂长不能像在资本主义企业里,用企业亏损为理由来解雇工人,或降低工人的工资与福利,只有在社会主义下,国家才能保证工人的终身制和工人的工资和福利。社会主义对工人工资的看待和资本主义对工人工资的看待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不同而且是完全相反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所以提高工资是件好事,因为工人拿到多一点工资就可以购买多一点消费品。但是在资本主义下,对企业来说提高工资是件坏事,因为一个公司提高了工资,就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甚至亏损,这又将导致公司股票下跌。因此,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下,工人通常得通过组织罢工或怠工的手段来争取工资的上涨。同样的,资本主义企业不会自动地改善工人在工厂的工作环境。1911 年美国纽约市三角缝衣工厂发生大火,烧死了 145 个年轻的女工,主要是因工厂没有通风设备,聚集起来的棉絮没处可去引起的。这次的火灾悲剧引起社会的公愤,经过法律程序才逐步迫使工厂改善工作环境。在资本主义下,工人的健康甚至工人的生命不被计算在生产的成本之内,能省则省。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 1993 年深圳玩具工厂的一场大火,烧死了 84 个年轻工人,和资本主义改革后,中国连续发生的许多起矿难事故让多少矿工失去了生命!在疯狂争取 GDP 高速成长的背景下,中国的煤矿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煤矿。

在社会主义下,工厂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所改变,必须要有别于资本主义,也就是说管理者(干部)和被管理者(工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和资本主义的工厂里有质的改变。在资本主义工厂里管理者代表资本,被管理者只是雇佣工人,在生产程序中的重要事项,都由管理者决定,工人无权过问。在社会主义下,既然工厂的所有权不是哪个老板的,而是由全民所有,那么工人就应该可以过问生产程序上的决定,不但可以过问,而且应该要积极地参与。

(三)全民所有制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节选)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在 40 年资本主义意识的宣传下,不少人开始相信,只有竞争技术才能有进步的这个谎言,这种宣传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的。正好相反,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实践证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才最能发挥生产效率,最能节省资源、促进技术进步,以便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全民所有制下,一个先进的企业可以帮助一个落后企业发展。中国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例如比较先进的炼钢厂,包括从日本接收过来的和后来在苏联协助下建起来的,这些工厂有比较先进的技术和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与工人。在这之后,新的炼钢厂陆续建起来的时候,这些老的工厂对新建的工厂给予各种援助,包括工厂的设计和建筑,工程师和工人的训练和其它技术上的许多问题,新厂的工程师和工人可以去老厂去实习,老厂的工程师和工人也可以去新厂指导。人们用一句俗话来形容这种合作的关系:“老母鸡到处下蛋。” 在全民所有制下,新老企业都在一笔帐下,老企业用来支援新企业所用的资源,并不增加它的生产成本,新企业不必发愁没有这笔钱来支付它所得到的支援。在这种合作的关系下,新中国的炼钢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除了钢铁业外,其它很多工业都是在各个工厂的合作下快速地发展起来。

再有,很多人都熟悉毛主席所讲的 “在发展经济上要用两条腿走路”。毛主席说,中国发展不要只靠一条腿,而是要靠两条腿,毛主席还说,中国的发展要大、中、小并举和土洋并举。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两句话,却说出了非常深奥的道理。毛主席用“两条腿走路” 说明了落后国家发展经济要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源,中国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大的企业,不能只靠最新的、以及进口的技术,在资源短缺的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发展落后国家)即要利用大型企业,也要利用中型企业,还要利用小型企业;在技术上,不但要利用新的和进口的技术,也要利用旧的传统的技术。

金宝瑜老师书中,本章总共包括(一) 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过渡;(二) 全民所有制在废除雇佣劳动上的努力 (全民所有制内工人治厂与工人和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三)全民所有制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四)全民所有制与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发展

本章全文点此链接就可以在激流网上看到,另外,金宝瑜老师的全书已经在激流网上连载,欢迎大家阅读。也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激流网 2020’

http://jiliuwang.net/archives/

知乎用户 张义潮 发表

苏联不是被计划经济(不为利润而生产的社会制度或者说非商品化社会制度)拖垮的,而是被戈尔巴乔夫改革人为摧毁的,计划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优越的社会制度,而不像市场经济这种时间奴隶制,窃取了多数人的自由时间与社会的动员、军备、福利、公共开支等能力。如:商品化的医院要利润,生产药品的厂商要利润,生产药品机器原料的资本,出租厂房的资本,每一个环节都要利润,这要逼迫多数人用多少工作时间去交换,他们的自由时间将被窃取,同时政府的公共开支、福利、军备等又等于反过来要向资本的利润上税,使得社会的动员力、福利开支能力、军备开支能力也被窃取或者造成大量的财政赤字。

同时,当生产的目是利润时,意味着生产什么?以什么规模进行生产都必须尽可能的按利润率最大化来确定,否则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资本就要缩水或者破产。正如哪怕面临饥荒,资本都可以减少粮食作物,改种利润率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干脆平掉农田炒作利润率更高的房地产,为了利润资本可以让社会工业化,同样为了利润可以让社会去工业化。并且当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时,成本标准就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技术关系)上的生产要素消耗,而是人支配人权力关系上的时间交换比例。正如工人累死累活消耗多少劳动要素与资本的成本无关,花多少钱用多少钱代表的交换比例,才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标准,如该死的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而采用的减员增效,就多是让余下的工人,相应的工作时间给更低的工资,或者相应的工资干更长的工作时间,即让工人更长的工作时间不属于自身,不为自身服务,加重对工人工作时间的不等交换比例,同样原料、机器等资本品上的成本标准也不是什么技术关系上的磨损消耗,同样是花多少钱用多少钱代表的交换比例。因而真正的企业根本就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  相反如果社会像一个人使用自身的劳动时间一样使用社会的总劳动时间,那么任何社会组织成本标准上就无需考虑赢利与否,而只会考虑总每个人工作时间或者说逐级下拔的预算的节约,多数人将拥有极慢的自主控制生产节凑,社会将有更强的公共开支、福利开支能力,并且能抛开利润按工业化和节约多数人时间的需要任意的设立工业部门,而不需去管利润,同时让社会成员的收入与卖钱(利润)无关,而只与社会的总劳动时间(预算)节约挂勾,这就是苏联计划经济 (非商品化) 制度**。

很多人针对苏联制度, 看起来是在客观的评价,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因为社会制度不是自然科学实验, 自然科学实验人还可以置身世外进行相对较客观的评价, 然而社会制度每个人就处于其中, 断人财路就如杀人父母, 苏联制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资本家阶层来说就一直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的社会制度, 因而不可能客观的评价

苏联制度没任何致命问题,是改革人为摧毁的。现在的社会制度为了维护现有产权制度、商品生产制度,拼命说它行不通了!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年鉴》的统计, 1981—1986 年,苏联平均的预算赤字大约为 80 亿卢布(在世界范围内属低水平),而在 1987 年改革后,1987—1989 年这一数字为 670 亿卢布。从 1987 年起,苏联经济开始一步步去苏联化(去计划经济化),则改始出现危机。

戈尔巴乔夫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方案,在 1987 年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国营工厂开始企业化,这样就打开了虚拟货币的通道——允许非现金向现金转换。同时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1987 年 1 月 1 日起,有 20 个部门和 70 个大型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力。一年后苏联外贸部被取消,苏联对外经济联系部成立。1990 年颁布法律,赋予地方苏维埃对外贸易的权力。根据 1988 年颁布的《合作社法》,企业和地方苏维埃中出现了合作社网

这样导致大量的消费品消费领域大量货币的增发,同时导致大量的社会组织把商品倒卖出国营供货系统,以高于计划价格的价格进行套利,同时很多单位将商品倒卖到国外,流向国内市场的商品迅速下降。许多商品被投机卖掉,一些产品被拆成方便携带的废品,并作为原料被出售。同时生产、社会成员收入不再依赖于预算,这就导致了没有失业率的苏联出现了失业率和因经营亏损而发不出工资的现像。也就是说戈尔巴乔人为制造了经济混乱和社会危机。

————

很多人说苏联的粮食依赖进口。

但是苏联 80 年代的人均粮食产量是 800 公斤,人均肉类产量是 75 公斤,而今天的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才 480 公斤,人均肉类产量才 50 公斤左右。

如果不信,我引用一下资本主义俄罗斯政府的数据,如果说社会主义的苏联说谎,资本主义的俄罗斯总该信了啥

资本主义俄罗斯政府网上的数据:

俄罗斯政府的统计局《俄罗斯统计年鉴 2011》中的数据,

附网址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非全苏联)粮食产量 1990 年 11670 万吨,2010 年 6100 万吨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ЗЕРН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зерна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非全苏联)肉类产量 1990 年 1011.2 万吨,2010 年 716.7 万吨   Р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яса и мясопродуктов

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当时 1.43 亿左右的人口,因此人均肉类消费量是 75 公斤左右,与当时美国的水平一样,而今天中国的人均肉粗消费量才 50 公斤左右。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非全苏联)牛奶产量 1990 年 5571.6 万吨(全苏联产量 9000 万吨以上居当时世界第一位),2010 年 3184.7 万吨 Р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олока и молокопродуктов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非全苏联)禽蛋产量 1990 年 474.7 亿枚,2010 年 406 亿枚   Р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яиц и яйцепродуктов

  2016 俄罗斯主要粮食产量才达到 80 年代的平均水平,连最高产量都没有超过,大量的农业品至还今天都还远低于 80 年代的产量,工业品产量远低于苏联时期,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更是无法与前苏联时期相比

————————

所谓苏联经济依赖石油的谎言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年鉴》的统计,在俄罗斯联邦 1989 年国民经济部门出口的产品中,再加工产品占俄罗斯联邦出口商品的比例达到 77%,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为 34%,而开采 (原料) 部门的比例为 23%。

相反俄罗斯联邦 2006 年出口商品结构中,矿物产品、原木和原料占俄罗斯出口商品的比例为 70%,而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只占 5.8%。

比较一下 1986 年和 2008 年工业产品的出口总额和年度总额。1986 年苏联工业产值为 8360 亿卢布,而出口额为 683 亿卢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的 131 亿卢布。出口额只相当于工业产品的 1.6%。2008 年俄罗斯的工业产值为 14.6 万亿卢布,而出口额为 4710 亿美元或者 14 万亿卢布,只比工业产值少一点。其中 70% 的出口产品是原材料。正是在近 20 年的改革期间,俄罗斯成为了原料出口大国。

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1988 年苏联总出口额为 671 亿卢布,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 42.1% 或者 282 亿卢布,1988 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8750 亿卢布。这样,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2%。而根据长期协议,其主要出口国 (三分之二) 是社会主义国家。显然,石油出口的削减并不能导致苏联经济的垮台。

苏联在石油出口价格下滑之前因为出口石油而获得的收入相当于每年人均 46 美元,而三分之二都是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而出口西方的石油收入相当于年人均 16 美元,,相反 2008 年俄罗斯出口石油获得的收入相当于人均 1697 美元,是苏联时期的 37 倍还多,这才是真正的对石油的依赖。

————

转:俄联邦顾问:戈尔巴乔夫不是愚蠢,而是犯罪。

@小猫帝释天

  原题:米 · 戈尔巴乔夫的历史角色

  作者:〔俄〕弗 · 施韦德 马维先译

  [摘 要]回顾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前克格勃主席透露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内鲜为人知的活动以及戈尔巴乔夫本人对西方报刊发表的谈话等有力证明,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中拒不履行宪法为苏联总统规定的一系列职责和为 “交出” 苏联而与西方大国进行的政治交易,不是愚蠢,而是犯罪; 戈尔巴乔夫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 苏联宪法

2016 年 2 月 19 日,俄罗斯联邦电影工作者联盟主席尼基塔 · 米哈尔科夫对国际文传电讯社发表谈话称,从俄罗斯的未来建设上考虑,应在国家层面 “认定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犯罪”。戈尔巴乔夫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并劝米哈尔科夫静心毋躁,不要涉足政治。但应提醒戈尔巴乔夫注意,许多俄罗斯人对其在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岗位上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时都表示:遗憾的是,他走上了政坛,而不是当康拜因手。

  他们深信,如果戈尔巴乔夫当康拜因手, 苏联就不会遭厄运。1996 年戈尔巴乔夫参加总统大选的支持率证实了他们的看法。根据选举结果,戈尔巴乔夫只得到了 0.51% 俄罗斯选民的支持。

  除此之外,笔者再引用三位知名人士发表的对前苏联总统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看法。

  1990 年 2 月,苏联驻波兰大使弗拉基米尔 · 布罗维科夫在苏共中央全会发言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行了评价:“不到五年的改革,国家陷入危机的泥潭和走上悬崖,即我们直接面临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泛滥、经济滑坡、全面衰退乱象以及道德沦丧。”

  最神秘和活动卓有成效的以色列特工组织 “纳提夫” 前首脑雅科夫 · 克德米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也很尖锐。他在《没有希望的战争》一书中指出:“我始终百思不得其解:苏联当权的精英究竟蜕变到什么程度,以至于能容忍这样的一个人管理国家,管理帝国…… 而他犯下所有可以想得到的错误。”

  对戈尔巴乔夫真正作出铁面无私评价的是法国记者卡米勒 · 洛蒂 · 马勒布朗什,他在《戈尔巴乔夫——摆脱休眠状态的西方的政治蟑螂》一文中称戈尔巴乔夫是 “大众传媒的丑角,玩弄权术的明星,利用西方报刊投机的市侩,毋庸置疑的西方利益代理人”。

  一、鲁斯特事件与解散华沙条约组织

  毫无疑问,米哈尔科夫提议在国家层面上评价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活动是绝对正确的。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治与经济决议对国家造成的损害,超过了卫国战争中德国纳粹侵略者造成的损失; 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在其 “灾难性” 改革期间的所作所为是犯罪。

  先从众所周知的 1987 年 5 月德国人马蒂亚斯 · 鲁斯特自驾飞机降落到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斜坡事件开始,乍一看,这与戈尔巴乔夫何干? 但根据已掌握的事实可以推测,鲁斯特的飞行是根据 “最高领导人” 的指示组织的,其目的是为搞掉那些苏军高层将领制造口实,这些将领反对戈尔巴乔夫不计后果的单方面裁军方针。1991—1997 年任俄联邦空军总司令的彼得 · 杰伊尼金大将在为《劳动报》撰写的文章——《怎么办,击落吗?》中称:“毫无疑问,鲁斯特的飞行是西方特工机构精心策划的挑衅行动。但最重要的是,该行动的实施得到当时苏联领导层部分人员的同意,他们已提前知道。”

  鲁斯特飞行之日,在防空军指挥中心值班的少将谢尔盖 · 梅利尼科夫对电视记者安 · 卡劳洛夫发表的谈话证实,克格勃副主席弗 · 克留奇科夫在一次秘密谈话中告诉他,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指示,他保障了鲁斯特飞抵莫斯科的行动。

  对于鲁斯特的飞机在瓦西里斜坡降落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戈尔巴乔夫采取了对将军们进行全面清洗的措施,苏联武装力量实际上已没有领导。

  但最主要的是,总统撤掉了苏联国防部长谢尔盖 · 索科洛夫元帅的职务,后者曾极力抵制戈尔巴乔夫解散华约组织、令苏联军队匆忙撤出东欧国家和单方面削减苏联的军事战略力量等计划。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鲁斯特事件本身,而是这一飞行事件之前发生的事。2009 年 1 月 8 日,原苏联上将列昂尼德 · 伊瓦绍夫告诉笔者,1987 年 2 月,国防部长谢尔盖 · 索科洛夫被召到戈尔巴乔夫那里,他带着两张苏联西北地带的防空地图。但在会见结束时,总书记请他留下这些地图。

  列昂尼德 · 伊瓦绍夫说,当地图在总书记那里保存了一段时间之后,苏联国防部总参谋部负责秘密文件保存 (包括地图保存) 的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以便正式确认该机密地图已转交戈尔巴乔夫的事实。该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应该保存在俄罗斯联邦国防部档案馆。另一份内容相同的证明文件应该保存在前苏共中央档案馆——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

  鲁斯特的飞行,说明他对苏联西北部苏联无线电定位跟踪站的位置了如指掌。上述《劳动报》的文章阐述了这次飞行的怪异之处,由此可以断定,关于保障鲁斯特在苏联领空的飞行问题,苏联领导层存在大规模政治阴谋活动。戈尔巴乔夫在该事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应由有关部门作出定论。

  苏联军界反对派领导人被免职后,戈尔巴乔夫于 1987 年 12 月在华盛顿签署了《销毁中短程导弹条约》,导弹销毁的范围甚至扩大到苏联的 “奥卡”(Oka) 战术导弹系列——该导弹系列本没有列入条约的范围。

  据证实,里根正是利用这笔交易为 1990 年 10 月授予戈尔巴乔夫诺贝尔和平奖铺平了道路。

  当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前,戈尔巴乔夫还为西方立下了其他 “汗马功劳”。例如,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联邦德国) 总理赫尔穆特 · 科尔于 1990 年 7 月在北高加索疗养地阿尔希兹举行的谈判。戈尔巴乔夫想方设法对谈判保密,对他在莫斯科的 “战友们” 隐瞒谈判的细节,因为该谈判计划讨论交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以下简称民主德国) 和将苏联西部集团军从民主德国撤出的问题。

  关于在阿尔希兹举行的苏联与联邦德国领导人会见,原苏共中央书记瓦 · 法林在《俄罗斯生活》杂志发表谈话称:“戈尔巴乔夫到阿尔希兹,既没有与国防部商量,也没有与中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国际委员会商量。所有人都是事后才知道的。而谢瓦尔德纳泽离开阿尔希兹后,不是先回莫斯科,而是立即奔赴布鲁塞尔,在那里他说,应趁莫斯科的反对者还没有醒悟,立即开始落实在阿尔希兹达成的协议。”

  在该谈话中,法林还提到,20 世纪 60 年代,波恩方面曾提议出价 1250 亿马克 (按当时的汇率),让苏联放弃支持民主德国。而 80 年代初,联邦德国愿意提供 1000 亿马克无偿贷款,只要苏联撤出军队和让民主德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而戈尔巴乔夫在阿尔希兹却同意了 140 亿马克的补偿数字——用于建造营房和军人宿舍。他甚至没有提出免除苏联对两个德国欠下的债务。而且,在民主德国,仅我们资产的价值就接近 1 万亿马克。一切都一笔勾销了,一切都失去了,而我们依然是债务人。”

 受戈尔巴乔夫的委托,谢瓦尔德纳泽飞抵布鲁塞尔北约理事会总部,来到那里的办公室,听取了有利于北约的建议。

 其结果是,1990 年 9 月 12 日,苏联总统米哈伊尔 · 戈尔巴乔夫和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 · 科尔签署了条约,条约建议苏联从民主德国撤出军队。事实上,撤军更像是逃跑。

条约规定,在德国境内的苏联军队 (38 万军人和 17 万非军人) 将自 1990 年末至 1994 年撤出。与此同时,米哈伊尔 · 戈尔巴乔夫企图加速落实其史无前例的承诺。1991 年秋,苏联军人的 1/3 已经从民主德国撤出。他们被安置在俄罗斯野外匆忙搭建的帐篷城中。

 现在回到德国统一问题上来。1990 年 8 月 31 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签署统一条约。条约规定,统一的基础是联邦德国宪法第 23 条,这意味着联邦德国并吞民主德国,如同 1938 年德国并吞奥地利一样。以这一方式合并的责任,应由戈尔巴乔夫承担。1990 年的两德合并是最大的犯罪,因为这次合并使苏联丧失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得到的保障其安全的多数胜利果实,而这些胜利果实是以 4 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和 2700 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得到的。

 失去民主德国后,华沙条约组织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日渐突出。但戈尔巴乔夫迅速解决了这一问题。1991 年 2 月 25 日,华约成员国撤销了其军事机构,并于 1991 年 7 月 1 日在布拉格签署了彻底终止条约效力的议定书。

 为此,戈尔巴乔夫得到了西方的口头保证:北约将不再向苏联边界推进。戈尔巴乔夫的类似行为,不应解释为愚蠢,而是犯罪,即苏联总统未能以应有的方式履行其保障国家安全的宪法职责 (苏联宪法第 1273 条第 2 款)。最终的结果是,西方政治家今天恬不知耻地宣称:“俄罗斯向北约边境的靠近,已到了危险的地步。”

  二、总书记用英语与西方大国领导一对一密谈暗藏玄机

  在对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进行评价时,应特别注意的是他与西方大国领袖进行谈判的做法。通常,戈尔巴乔夫在与其他国家首脑谈判的关键部分上喜欢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而且,早在 1985 年他就已经取消了对国家间谈判过程进行记录的做法,这使他可以对他达成协议的相当多的一部分内容保密。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苏联时期的戈尔巴乔夫,其英语已达到一定水平。总统卫队长弗 · 梅德韦杰夫在其《戈尔巴乔夫和勃列日涅夫前卫队长敞开心扉的话语》一书中写道:“戈尔巴乔夫与外国领导人的个人会见时摆放的‘国旗是各式各样的’,对此,谁也不应知道。”戈尔巴乔夫掌握英语日常用语,在会见中可以一对一地讨论非常 “微妙” 的问题。戈尔巴乔夫在位 6 年,在这期间他会见美国总统里根 5 次、老布什 6 次。

 戈尔巴乔夫这种与他国总统会见的做法是在雷克雅未克会见里根时 (1986 年 10 月) 形成的。根据戈尔巴乔夫的回忆录,当时他们坐在壁炉旁,两个人谈了很多。而苏联官方报道称,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的雷克雅未克会晤无果而终。

但立陶宛护法人员瓦列里 · 伊万诺夫证实,1989 年他看到了在梵蒂冈出版的立陶宛文的小册子。该小册子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雷克雅未克秘密会谈讨论的四个问题中的第三个问题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问题。

 如果戈尔巴乔夫不在之后泄露这次会见的 “划时代” 意义,那么戈尔巴乔夫就不是戈尔巴乔夫了。

1993 年 5 月,戈尔巴乔夫在法国和《费加罗报》的记者谈话中承认,在雷克雅未克,他实际上无条件地将苏联交给了美国:“雷克雅未克会晤是一出悲剧,是一部大悲剧的开幕式…… 在那次最高级别的会晤中,我们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调头返回已没有可能。”

1989 年 12 月,戈尔巴乔夫与老布什在马耳他会晤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于其与里根的会晤。在这次会晤中,戈尔巴乔夫完全 “同意” 改变苏联的政治制度,彻底改变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 戈尔巴乔夫在雷克雅未克和马耳他的会谈内容在苏联前克格勃主席弗 · 克留奇科夫 2001 年对《文学报》记者德 · 别洛维茨基的谈话中被公开。克留奇科夫称:“戈尔巴乔夫自始至终是党话虽说得不错,但可惜是事后诸葛亮。如果 1990 年 12 月克留奇科夫能在第六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通报这一情况,支持萨 · 乌马拉托娃关于罢免戈尔巴乔夫总统职务的提议,我们今天则可能生活在更新的苏联。

  三、谁在苏联不受法律约束

 特别应提及的是戈尔巴乔夫违反苏联宪法条款的犯罪活动。众所周知,1990 年 6 月 12 日,根据叶利钦的提议,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根据该宣言,俄罗斯法律高于苏联法律,这实际上意味着俄罗斯脱离苏联。戈尔巴乔夫出席了这次会议,他本可以制止这一进程,但他不愿这样做。这样,作为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违反了苏联宪法 (1990 年) 第 74 条——根据该条的规定,苏联总统应保障苏联法律高于加盟共和国法律; 也违反了苏联宪法 1273 条第 2 款,根据该款的规定,苏联总统必须保障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戈尔巴乔夫违反苏联宪法条款是有意识的。根据苏联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菲利普 · 博布科夫的证实,在俄罗斯国家主权宣言草案通过之前,他和康斯坦丁 · 科别茨上将一同携该文件到了戈尔巴乔夫那里。戈尔巴乔夫看完草案后说,他没有发现草案有任何可怕之处。似乎,这并不是对联盟的威胁,他不认为联盟当局有理由对此作出反应。博布科夫和科别茨感到惊讶。苏联总统不可能不清楚,一个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的法律高于联盟的法律意味着苏联崩溃的开始。何况,此时宣布独立的立陶宛已向戈尔巴乔夫清楚地表明,共和国法律高于联盟法律意味着什么。

 苏联总统对待生活在立陶宛的苏联公民的行为令人气愤,准确地说,其行为已构成犯罪。立陶宛共和国是以最后通牒方式宣布脱离苏联的。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于 1990 年 3 月 15 日通过决议宣布:1990 年 3 月 11 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关于脱离苏联的决议没有法律效力。该共和国的 100 多万居民相信了非常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 戈尔巴乔夫的保证,继续认为自己是苏联公民并在 1991 年 8 月 22 日之前根据苏联法律生活在那里。

 1991 年,在所谓 “八月叛乱” 失败后,立陶宛分离主义者控制了该共和国局势,并立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对赞成保留苏联的公民的迫害行动。1991 年 9 月初,苏联第五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似乎,这是该代表大会重申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最好时机,即向立陶宛当局提议冷静地估计形势和停止对苏联公民的迫害。笔者曾担任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代表和立陶宛共和国苏联公民委员会主席,试图提请戈尔巴乔夫关注立陶宛的苏联公民情况并请求他干预形势。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信放到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苏联总统的桌上,但他读完了信,漫不经心地扔到一旁,尽管他应无条件地将《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就立陶宛最高苏维埃 1990 年 3 月 10-12 日决议的决议》列入大会研究日程。

 幸运的是,代表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将该信放在通报台上。因此,笔者向苏联总统呼吁的事实已记录在案,但他并没有就保护立陶宛苏联公民问题采取任何后续行动。这就表明,戈尔巴乔夫粗暴违反了苏联宪法 1273 条第 1 款,即 “苏联总统是遵守苏联公民权利和自由、苏联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

之后,苏联总统的行为更加令人愤慨。1991 年 9 月 6 日,一个号称苏联国务委员会的非宪法机构宣布承认立陶宛共和国的独立,而关于法律上保护立陶宛苏联公民的问题,只有几句笼统的话。

 1991 年 11 月 4 日,苏联检察院国家安全法律执行监督局局长维克托 · 伊柳欣对苏联总统背叛祖国的犯罪事实提出刑事案起诉。伊柳欣是国家二级司法顾问,他签署的决议对起诉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一,苏联国务委员会不是苏联立法权力机关,无权决定属于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权限内的问题; 第二,国务委员会关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脱离苏联的决议违背了苏联法律《关于解决与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有关问题的办法》; 第三,领导国务委员会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背离了苏联宪法 1273 条第 2 款的要求,没有履行其作为苏联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人应承担的宪法职责。

 伊柳欣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行为具有俄罗斯刑法典第 64 条规定的犯罪特点。但苏联总统的忠实捍卫者、苏联总检察长尼 · 特鲁宾下令停止起诉苏联总统的刑事案,伊柳欣则被苏联检察院解除职务。

 四、从苏姆加伊特、维尔纽斯等地发生的事件看戈尔巴乔夫解决民族冲突的卑劣手段

戈尔巴乔夫在处理民族冲突和分离主义冲突中的行为堪称厚颜无耻至极。这里指的是发生在苏姆加伊特 (阿塞拜疆,1988 年 2 月)、第比利斯(格鲁吉亚,1989 年 4 月)、巴库(阿塞拜疆,1990 年 1 月)、维尔纽斯(立陶宛,1991 年 1 月) 等地的悲剧事件。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表明戈尔巴乔夫采取的是同一手段。

这些事件的挑衅者通常按事先确定的计划采取行动,他们总是能在事件发展至具有 “挑衅性” 之前畅通无阻地使共和国的紧张局势升级。而戈尔巴乔夫则采取等待的立场,直到形势无法逆转,他才下达动用军事力量的指示。这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他在专门搅乱国家的社会政治局势。

在上述冲突事件平息后,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指示,冲突发生的真正原因不予公开。比如,1988 年 2 月 29 日,苏共中央政治局承认,苏姆加伊特发生的大规模屠杀带有明显的民族冲突的特点。但在 1988 年 7 月 18 日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却将屠杀轻描淡写地称为 “小流氓行为”。苏联护法机关接受了这一说法,而苏联的民族主义者将之理解为,挑衅性暴力行动是实现其目标的强大手段。

 在研究 1989 年 4 月第比利斯悲剧事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戈尔巴乔夫采取了一个胆小鬼才有的可耻立场。当时,苏联伞兵被指控利用工兵锹对付和平的公民。但苏联克格勃副主席博布科夫通报说,苏联克格勃摄影师拍摄的电影证明,使用工兵锹只是为了防止人群中飞来的石块和玻璃瓶砸中其头部。

根据法医鉴定的结论,第比利斯的受害人死于人群的拥挤踩踏。但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上,“用工兵锹对付和平公民” 之说被视为真相,而了解真实情况的戈尔巴乔夫却沉默不语。

苏联总统的品行不端、胆小如鼠还特别表现在,他经常声明他与军队参与解决民族冲突没有关系。最为明显的是 1991 年 1 月 12-13 日夜为在立陶宛境内恢复苏联宪法效力而采取武力行动的事件中他的表现。行动之后,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对维尔纽斯发生的情况不知情。似乎这是维尔纽斯卫戍区军人和立陶宛某民族救国委员会的主动行动。

在立陶宛,自 2016 年 1 月 27 日起,开始对 1991 年维尔纽斯电视塔悲剧事件案进行缺席司法审判。60 位俄罗斯公民是该案的被告,似乎他们在立陶宛境内进行了军事犯罪活动,为此他们所有人都面临终身监禁。但所谓军事犯罪,纯属无中生有,对俄罗斯上校尤 · 梅尔的荒谬指控就是证明。根据立陶宛检察官的意见,他的军事犯罪活动竟然是,作为 22 岁的中尉和坦克兵指挥官,他曾在维尔纽斯电视塔附近向空中放了三次空炮。

应特别指出的是,关于武力行动参与者及其于 1991 年 1 月在维尔纽斯的行动的主要材料,是立陶宛检察院从 37 卷 18/5918-91 刑事案中摘出的。而 18/5918-91 案是由苏联检察院进行侦查的关于维尔纽斯事件的刑事案。1991 年 9 月 26 日,苏联检察院将该案所有 37 卷材料 (原件) 转交给立陶宛检察院。毫无疑问,只有得到戈尔巴乔夫的指示,苏联检察长特鲁宾才有可能这样做。在这一情况下,如何对戈尔巴乔夫的卑劣程度作出评价,我甚至无法找到恰当的词语。

需要说明的是,下达在立陶宛进行武力行动指示的戈尔巴乔夫,并不在被告之列。看来,这是立陶宛当局对戈尔巴乔夫协助立陶宛脱离苏联,以及在苏联解体之前将苏联检察院的 37 卷材料转交给立陶宛检察院的回报。关于维尔纽斯事件的刑事案材料长达 3394 页,立陶宛检察院将该案件转维尔纽斯区法院审理。该案的主要被告是前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 · 亚佐夫元帅。据说是他组建了由弗拉基米尔 · 克留奇科夫、鲍里斯 · 普戈和奥列格 · 舍宁参加的 “有组织的团体”,以解决立陶宛回归苏联问题。

起诉书对戈尔巴乔夫只字未提。这倒也不奇怪。正是由于在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在苏共和苏联成功建立了个人专权制度,他才有可能三次更换政治局和苏共中央成员,几次对苏军高层军事领导人,部长会议机构、国家计委和主要部门的领导重新安排。

苏联某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可以绕过戈尔巴乔夫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对于那些敢于这样做的人,惨遭迫害是无法避免的。以上提到的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就是例证。1987 年 5 月在被苏共中央政治局撤销职务后,他立即失去了所有的优厚待遇,从克里姆林宫回家时,不得不乘坐地铁。

 五、苏联解体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是 “理想的结果”:国家没有了,无须为其犯罪活动承担责任

1991 年 12 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聚会。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聚会,是因为大洋彼岸的木偶操纵者认为,苏联总统已成为没有用处的政治累赘。

别洛韦日聚会并非鲍里斯 · 叶利钦、列昂尼德 · 克拉夫丘克和斯坦尼斯拉夫 · 舒什克维奇三人临时安排的活动,而是毁灭苏联计划的一部分。正是根据该计划,曾扮演政治傀儡角色和满足于西方空洞承诺的戈尔巴乔夫被赶出政治舞台。

我们已经知道,在酝酿毁灭苏联的别洛韦日阴谋活动中,苏联特种部队虽然几乎一昼夜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等待着飞往白俄罗斯并对阴谋者实施逮捕,但最终也没有得到苏联总统的命令,尽管苏联法律和 1991 年 3 月关于保留联盟的全苏全民公决结果 (77.85% 的居民赞成生活在统一的国家) 可以让苏联总统对别洛韦日阴谋家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这是戈尔巴乔夫拒不履行其宪法职责的又一例证。毫无疑问,苏联解体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是理想的结果:避免承担其反苏联国家和人民罪行的责任。没有国家,也就不必承担责任。

戈尔巴乔夫前卫队长不无道理地指出,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自我生存理念” 排在首位,他是一个永远的政治失败者。他不应对谁该不该从政指手画脚,而应在其巴伐利亚豪华别墅等待审判。

(弗 · 施韦德系俄罗斯联邦三级国家顾问,作家、撰稿人; 马维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

知乎用户 箱子内的喵星人 发表

苏联失败的原因在于苏联自身的性质变了 建立之初的苏联性质是国际共运的大本营 是全世界无产者的祖国 后来的苏联说我自己一个就能建成社会主义了 于是苏联成了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政权 再后来 苏联开始同资本主义妥协 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资本家是可以妥协的 外国的工人阶级是可以出卖的 于是开始走帝国主义们曾经有过的路 这时候的苏联连社会主义的俄罗斯都不是 而且披着一张红皮的帝俄 而帝俄在他那个年代作为帝国主义的一员也是个弟弟 走帝国主义的路 谁比得过美帝呢?

这和制度是没有关系的 纯粹在帝国主义这条道路上给俄国再来一百年也拼不过盎撒帝国

所以说 托洛茨基领导的苏联才是好苏联

知乎用户 杨谢谢谢谢谢​ 发表

苏联不是被计划经济拖垮的,是被这套体制与之相配的官僚们拖垮的。

简而言之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计划经济的失败而是因为苏联走向了修正主义。官僚取代了人民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

知乎用户 huobaohexing 发表

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不配套,苏联那套生产关系太超前了,等到大数据人工智能 AI 制造发达了后生产力才可以与生产力配套。到那时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还会卷土重来的。

知乎用户 甲鱼不是龟 发表

鼓吹自由经济的国家,最终都走向了国家干预下的有限度自由。

信仰计划经济的国家,最终要么解体,要么加上 “特色” 两个字。其实都是向自由经济靠拢。

说白了,搞经济就是搞经济,务实点好,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别拿出信耶稣那一套,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以我的个人感官来说,我不喜欢计划经济。

从微观角度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在计划之内,每一个人都是螺丝钉,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身份,有自己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创意,革新,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除了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之外,其实也尽可能地缩小了人与人的能力差距。因为排斥计划外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庸人。

什么人喜欢计划经济?

除了强迫症之外,大概就是圣母和庸人了吧。把一切都安排好,没有风险,按部就班,隔壁邻居再牛逼收入也不可能比我高太多,多舒服呀。

大家顺利均贫。大锅饭嘛,干多干少差不多。所以,努力的意义何在?

我承认贫富差距在计划经济中被缩小了,但政治差距,其实更大了。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官本位吧。

我自认不属于庸人,所以我也不喜欢计划经济的生活模式。

从宏观角度说,计划经济试图将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内。然而,经济行为显然比人们一开始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计划经济状态下的社会,缺乏活力,缺乏想象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风险规避能力极弱。在杜绝浪费的同时,也失去了百花齐放的可能。

无论你资本论读得多溜,你都无法否认自称先进生产力的社会主义至今没有引领过任何一次生产力变革。现今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科技革新,都来自于被扣上阻碍生产力发展帽子的资本主义。苏联毫无疑问,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曾经是世界的一极。然而,他也没有在技术发展上创造出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成果。

在我看来,充其量就是一个巨大的僵尸。

80 年代苏联的原油出口收入大规模下降,与此同时,切尔诺贝利事件导致苏联失去了大量的耕地。食物的紧缺,对生活的影响是最直观的。这成了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苏联一开始的规划,显然是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然而,意外。事情总有意外。于是计划经济彻底卡壳了。因为长期的 “计划”,在计划出工业发展的同时,也计划掉了其他的可能。民间甚至无法自发解决这个问题。GG。

当然,你也可以将苏联解体理解为政治问题。事实上在苏联,权力不受监督,才是导致最终解体的核心。但你也得承认,当 “计划” 两个字出来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权力。可以说,权力的暴走和计划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总体而言,我认为计划经济适合一穷二白,作为后发者的国家,不适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

现在都在谈第四次工业革命,都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请问,第四次工业革命具体是什么领域的革命?

没人回答得了,大家都在碰运气。

你告诉我,这种未知的东西,怎么 “计划”?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谢静宜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的人,她写的回忆录是现在的合法出版物,是可以在淘宝上买到的。她回忆,毛泽东生前是劝说她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但是毛泽东反复强调,资本主义部分是对的,社会主义部分,就是苏联计划经济那部分,是不对的,不要学。至少毛泽东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不对的。不对在哪里?是价值规律,毛泽东在 1958 年想到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大学校,他甚至认为,违反了价值规律,“一切都不可能”,意思就是社会主义都不可能。其实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遵守了价值规律。但是,如果要遵守价值规律,就必须按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来,因此就可能被一些文人转而宣传 “资本主义就是好”。但是资本主义就是好这个思想,也并不是全错。至少,资本主义在没有进入经济危机时,还是挺好的,资本主义的主要毛病是摆脱不了经济危机。总之,苏联计划经济的垮掉,在于违反价值规律。

知乎用户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发表

苏联垮台的本质丝毫和计划经济没关系。

恰恰相反,是由于苏联末期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急速的数次猛掉头才导致了苏联经济的问题乃至于整个国家经济的问题。

而更进一步的讲,这代表了 80 年代后半叶苏联高层集体思维混乱所造成的后果。

实际上某种情况来看,这的确是二战造成的影响,因为二战,苏联一代人被打光了,而打光的这一代人,导致了苏联人口出现断层,在老一辈的高层入棺退休后,苏联并没有适合年龄的继任者,而是只能从更加年轻的干部中选拔,这就导致了,苏联高层出现了并不成熟的领导人,而这些年轻的领导者,和老一代的执政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思想继承,因此,他们上台之后才会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国家,但是问题是:

任何大国都是很难接受急转弯的,这就和大车一样,车技不好你还急转弯,那么下场只能是车毁人亡。

戈尔巴乔夫所领导的政府就是这样的一个烂车技,还非要急转弯的苏联高层政府,于是,在抛弃了前任们的管理国家的理念和经验后,这群 “年轻人” 非要另辟蹊径,来一个急转弯,去改变这个国家。

然而问题是,这群人并不是车技成熟的老司机,而是一群刚刚驾校毕业没开几年车的年轻人,因此,他们的猛转弯,只能让名为苏联的超级大车,车毁人亡,不仅仅经济不行了,国民精英阶层也开始抛弃这个国家的建国理念。

而之后苏联的状况也证明了,当一个依靠理念建国的国家建国理念被人民所抛弃之后,这个国家崩溃会有多快,而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一个大国,同样是依靠理念建国的。

那么问题来了:

当那个处于新大陆的大国,建国的理念被人民所抛弃之后,这该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呢?

知乎用户 真. 不谢顶​ 发表

非常完美的诠释了,方向错了,越努力错误越严重

知乎用户 石溪 发表

苏联的计划经济应当说是一种指令型经济,由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牵头指定计划,对下层的企业,工厂以及集体农庄等单位下达生产指令。这和马恩原来的设想是有区别的。

“… 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 ,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单个的厂主来领导 ,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原则上应当是由整个社会来领导的,可落实到实践中,因为后发国家积蓄不足,人民受教育程度不足等原因,变成了国家机构来领导,这就偏离了导师们的原意。在苏联后续的计划经济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官僚作风,主观计划等问题。列宁早就批判过这样的现象。

“问题的实质在于我们的人员不善于处理问题,他们用知识分子的和官僚主义者的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有日常的粮食计划和燃料计划。我们在这两种计划中都犯过一些明显的错误。关于这一点是不会有异议的。精明能干的经济学家不会去编制毫无意义的提纲,而会去细心研究事实、数字和材料,分析我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然后指出:我们在某某地方犯了错误,要如此这般来加以改正。精明能干的行政管理人员一定会根据这种研究,提出建议或自行采取措施,来调换工作人员,改变汇报制度,改组机构等等。在我们这里还没有看到过有人用这两种切实的态度来对待统一的经济计划。”(列宁,《论统一地经济计划》)

计划经济的原则应当是双向的,上级制定计划的同时要充分听取下级的意见,而下级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计划不符合实际时也得向上级反馈。可是在苏联中后期由于官僚阶级掌权,计划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官僚掌控的指令经济,苏联的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失调的现象就是这个问题的反映。

尽管苏联的计划经济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计划经济的理由。毕竟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完完全全地摸着石头过河。后来者应当充分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以推进人类历史的进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7ihmE 发表

谁给了你经济体制拖垮苏联的错觉?蜀汉失败你不怪孙刘联盟破裂,反倒怪起我诸葛亮苛政么?

知乎用户 最终教条 发表

刚有个答案说是戈尔巴乔夫拖垮的,我极度不赞同。事实上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有利弊的,现在看来(通过人性)市场经济暂时比计划经济好(但是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一定),但是好也仅仅只是说你牛逼点,不等于计划经济就是灭亡,我发展慢点好伐?我少产点粮食少产点商品就混不下去了?那朝鲜咋活了那么久?所以说计划经济与苏联灭亡的关系有,但是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硬要说谁最要为苏联灭亡负责,我认为应该是勃列日列夫。他执政 18 年在干嘛呢?暴兵 + 跳科技,然后又不打仗(别跟我说打阿富汗需要暴兵……)兵压在那里送不出去,把自己玩死了。你造一辆坦克,就有维修费吧?造得越多,维修费越高,而且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新换代。它就是暴得太多了,把苏联最后的潜力给用光了。到戈尔巴乔夫时代,那是半个小时做完一套奥数题的难度,还得 95 分以上(100 分制),换你你能?从上帝视角看戈尔巴乔夫有不少 “错误”,问题是站在他的位置上,他有机会回头吗?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啊。

知乎用户 马泽依 发表

我国的发改委 其实没学苏联的计划经济 学的是日本通产省的_统制经济_

事实证明 这个效果太好了 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 取得了远高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知乎用户 王從良 发表

苏联是被美国斗垮的!!!

苏联是被美国斗垮的!!!

苏联是被美国斗垮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什么叫被计划经济制度拖垮的???具体怎么拖的?简单的讲就是财政入不敷出。但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算多高,财政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军工部门过大利润太低。包括围绕军工的部门。

苏联的大军工部门是干嘛的???不用说是为了对抗美国嘛!

有人说苏联其他部门利润也不行啊!社会僵化啊!巴拉巴拉……

可是这会造成灭亡吗???次贷危机的时候美国的情况不更惨吗?日本社会韩国社会不僵化吗?他们灭亡了吗???

只要国内不发生剧烈革命,一个国家是很难因为自身制度灭亡的。灭亡只能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而如果内部经济秩序没乱的话,那就是外因占主导。

苏联灭亡前夕国内经济宏观还是稳定的,没有休克疗法的话很有可能死而复生。是休克疗法彻底灭亡了苏联,把整个经济制度给变了。

而这些全都是美国的手脚。先在军事和经济上压迫你,逼迫你自乱阵脚瞎改革。然后在改革中用其他手段搞你,推波助澜把你彻底好乱,最后致命一击,把你基础搞掉。

没有如此厉害的美国苏联亡不了。当然,即使有这个美国苏联灭亡也不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rodrigo 发表

在一个讨论经济相关,且非纯理论性问题的回答中,最高赞答洋洋洒洒上千字居然除了 90 年代,1920,1950 年这几个年份以外找不到一个数字,殊为可笑。建议再搭配点计划经济下凄惨悲凉的小故事,食用效果更佳 2333

知乎用户 塔里干 3 发表

任何一个仍然还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都应该对这个社会主义苏联和东欧的巨变表示深深的遗憾呀,哪怕他们那么的不成熟和拥有诸多的缺点啊!!

几十年来,苏联的解体导致的社共运动低潮带来的非正常死亡有没有几个亿啊?我想是有的,这不仅是东欧的,苏联的死亡,而是整个世界的非正常死亡。

![](data:image/svg+xml;utf8,)

没有拖垮啊,是这个公司的老总主动解散公司的啊。

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都是成功的呀,这些成果就是现实啊。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看了

@阿疯

的回答,第一次感觉在计划经济上有人和我观点一致(或者说接近)。

我甚至都一直不敢写,今天写出来,看看会不会被删吧。

只有与技术更适配的生产关系,而不存在更优的生产关系

从 2017 年开始(其实早就开始了),大公司在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大,小公司越来越难以生存:

2017 年最令你震惊、悚然的数据是什么?

大公司内部的管理,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大公司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意味着技术变得越来越适配计划经济。

管理一个复杂系统获得尽可能的 “优解”(最优解几乎不可能达到),有两种路径:

1、中心化管理,自上而下

2、达尔文管理,物竞天择

两个简单的例子:人脑对躯体的控制,就是中心化的,人脑会控制每一块肌肉的收缩;生物界的演化,是达尔文的,不存在以外万能的造物主,说 “这里有块降雨充沛光源充沛的空地,来一棵常绿乔木长在这,北极气候寒冷,我设计了北极熊在那生活”

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就如同浓密的热带雨林,不需要植物设计师设计,植物就能自行覆盖。

计划经济,则是中心化管理,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个总揽全局的指挥者指挥。

两者的优劣很明显:

中心化管理需要的计算资源(或者叫管理资源)及其巨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计算资源,就会运行失常。

达尔文管理不需要一个管理中心,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内耗。

回到前面的例子:

为什么 21 世纪大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是因为核心管理能力的提升——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

谁打败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失败,不是因为某个人、某个国家、某个政党,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变化。是大分工和全球化打败了计划经济。

由于流水线、汽车的出现,社会分工剧烈加大。一般汽车不可再拆解的零件平均在 3 万件左右——这还不包括已经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每一个零件都有单独的生产车间,一辆汽车的生产,设计全球的几万个车间。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因为,任何一个零件的生产,都需要一头生产线,这台生产线向上游继续追溯,还有上万个车间。

大分工是的,一根笔的生产,向上溯源,就能追溯到上亿个劳动者的工作。而为了让这些劳动者能够胜任并且安心的完成他们的工作,还需要教师、医生、警察等辅助。

一个大国家每年生产的产品种类可能有万亿种,是的这不是夸张,我真的是说 10^12 种,12 个 0。显然,再勤政的皇帝都不可能一年批阅这么多奏折。

但是机器可以

大公司的崛起,正是”大数据 “” 计算机“的功劳。通过计算机,管理层才能控制一个几十万工人的大公司,使其内耗可控,而胜过几十个一万人的中等公司。

未来,随着 AI 继续深化,当巨无霸公司的最佳人数变成几百万、几亿的时候。要么,巨无霸公司变成国家,要么,国家变成巨无霸公司。(三星: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

未来,计划经济将重现世间,但是那是的祂和过去的已经不同了。

硅基生物:关于天庭的讨论硅基生物:硅基生物的理想国——碳基设备的生产与使用指南

知乎用户 江好课​ 发表

苏联解体是一个综合力量作用的结果,我觉得主要的是内部问题,是斯大林的模式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让人民没有发展空间。

国家虽然很强大,丘吉尔说:“斯大林人了不起,让一个手扶木犁的农业国,成为能跟美国并驾齐驱的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人民是有着无上的荣光,国家很强大,很光荣,但是这种无上的荣光不能代替饭吃,不能代替民主的空间。”

苏联这套制度从根上就不干净,还滴着血,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列宁的制度确实出了问题。很多制度是靠强力控制来实现的。

比如说哈萨克斯坦,产石油,但是它成品油还要从白俄罗斯运过来;白俄罗斯产牛奶,就只能生产牛奶。各国全是分工,这个非常严格,苏联不让各国有综合发展,只有俄罗斯、乌克兰有综合发展。所以各国就觉得不平等,而且以大欺小,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高高在上。

这套经济体制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如果国强民不富,这个国家是走不下去的。也就是说,国家很强大,人民不富裕,是走不下去的。而且如果一个国家对内民众没有话语权,这个国家在国际上不会有持久的强大的语权,就是中国人所说的 “内圣外王”。但是 “内圣外王” 讲的是个人的修为,道家要求自己多修炼,外在就会体现出来这种气质,这就是内圣外王。

其实,形容一个国家也一样,尤其像苏联那种威权主义国家,“内圣外王” 意味着如果国内的民众没有话语权,没有发展空间,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也不可能有话语权,也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如果任何政权都有精英、权力阶层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重合的问题,而且两个利益不能过多的交融,那这个政权不会稳定。在苏联当时如果 1% 的人控制国家 93% 的财富,这个国家权力阶层的利益跟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吗?不是一致的。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很多人说戈尔巴乔夫是叛徒,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没有戈尔巴乔夫,也有 “里尔巴乔夫” 的出现,苏联就走到这一步了。

当时苏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现象:

“短缺经济”

记得第一加麦当劳在莫斯科的普希金广场开业的时候,老百姓排着长队想尝尝汉堡。那些人见到有队伍马上就排上去,不问是什么,东西就缺成那样,典型的 “短缺经济”。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一个演员,特别愿意讲笑话。1987 年他跟戈尔巴乔夫在雷克雅未克会谈销毁_中导条约_。谈判完了,两个人见记者,他说这多好,我们把中岛全都销毁了,苏联就有钱发展经济,解决短缺经济问题了。一个记者记者问他,什么叫短缺经济?里根说,我跟你讲个笑话,你就知道什么是短缺经济了。

有三条狗在一起聊天,一条苏联狗,一条美国狗,还有一条波兰狗。美国狗对另外两条狗说,兄弟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美国,只要你饿了,你就叫,你叫了就有肉吃。波兰狗问:“什么叫肉?” 苏联狗问说:“大哥,什么叫‘叫’?”

不知道肉是什么,缺;不知道叫,没有任何话语权,没有政治权力,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是没有的。

当时,里根用这个笑话来比喻苏联的 “短缺经济”,这就是典型的 “短缺经济”。

计划经济从列宁时期开始就有了一个 “特供制度”,当时,大家都辛勤的工作,很多人民委员,有一些部长加班,有的人晕倒了,尤其是反武装干涉时期,粮食供给是要票的,一个人一天就二、三两粮食,很多人就累累病了。列宁说,这不行,咱们中央得建立一个小灶,不能让这些领导人都饿趴下,煮点粥,煮点汤给这些人喝。

结果,各个地方一看中央有,各个地方政权一点一点都建立了这样的制度。其实这种制度就是原来的一个机关食堂,后来又变成了特供商店,各种各样的,西方社会有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

知乎用户 织席贩履之辈 发表

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

在看台上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

克格勃头子说:“不是我的人。”

国防部长说:“没见过他们。”

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

作者:大大芭

苏联政治笑话(3)后会更新其它

出处: bilibili

知乎用户 罗有锣 发表

苏联最强大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如果你家洗衣机坏了,那就 “中彩” 了,因为你很难找到修理店,而且托苏联辽阔疆域的福,你可能得扛上洗衣机跑几千公里,去找生产厂家解决问题。

苏联在运输过程中遗失的煤炭,每年有一千万吨。

1974 年 9 月,意大利《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讽刺味十足的文章:《别人的日子比我们好过吗?苏联:带着洗衣机长途跋涉》,文章分别摘用苏联主流报刊、杂志的内容反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社会的一些奇葩现像,摘要如下:

  苏联每年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一千万吨煤,为了清扫车轨上的这些从车皮上掉下来的宝贵燃料需要花费五千万卢布。一九七二年底,在苏联的商店里服装(衣服和鞋)没有卖出去或者卖不出去,因为这些服装的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些货物约值三万五千亿里拉(意大利国家预算的五分之一)。幼儿园的缺乏使得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大坝——萨扬斯科耶—舒申斯科耶大坝——的建设工程陷入危机:在这一巨大工程中劳动的百分之五十的男女工人由于上班时孩子无处安置而缺工。

  这三条新闻并不是资产阶级宣传的反共空想的结果,象具有同样意义的其他成千上万件新闻一样,这三条新闻分别登在苏联共产党机关报《真理报》、苏联国内贸易的一本科学杂志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苏维埃俄罗斯报》上。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完全知道他们的国家的这种相当严重的机能混乱,并且不失时机地在报刊上揭露了它以便要求人们尽快地解决它。但是,在报刊上揭露并进行了宣传之后,情况依然如故,仍然需要在报刊上重新揭露和宣传。这同在意大利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

  在《真理报》揭露煤的丢失情况时它也清楚地知道,为了防止在运输途中丢失燃料,它要求生产的苫布根本不会生产出来,因为人们宁愿让煤丢掉(苏联不缺煤)而不愿在苫布厂大量投资。卖不出去的衣服和鞋以及缺乏幼儿园也是这种情况。除去某些情况以外,这个问题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领导阶级所选定的经济政策。

  让我们举些例子说明。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年正式指责了三位部长,指责他们的生产部门进展情况不佳(可是,并没有象所表示的那样撤他们的职)。这三位部长是重工业部长、机器制造部长和工业建筑部长,对他们的指责是,生产少而差,消耗太多。从实际方面来看而不是只从中央委员会所强调的形式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仍然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个技术问题,这个问题是可以这样说的。因为在苏联,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生产指数仍是按 “数量”(吨数)而不是按“质量” 计算的,一些生产部门的倾向是,只关心达到按 “吨位” 计算的计划指标而不大关心它们的产品的质量。结果是,很荒唐,一座生产铁管的工厂不是生产出总重量是多少公斤的一定直径的一百根铁管,而是生产出总重量不变而直径为原规定一百倍的唯一一根铁管。指责那几位部长生产的少而差(铁管少而重量大)、消耗太多(因为铁管 “超重” 而成品比规定的重量要重)就是这种情况。

  苏联的普通人在消费增加的同时,也懂得了消费主义是一把双刃刀:一方面它使消费者们能够更方便地拒绝他们不喜欢的那些产品,另一方面又使他们不得不付出由于通货膨胀而大大提高了的价格。一九七一年,苏联全国由于质量低劣而被人们拒绝的产品价值约六亿卢布;一九七一年轻工业部收到抗议的有,七百六十万双鞋,一百五十万双袜子,一百七十万顶羊毛帽子,十七万五千件衣服。另一方面,在六十年代,工资几乎增加了一倍(十分之九),在这期间消费增加不到一半,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指数。

  鞋子是低劣的,因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苏联鞋袜厂的设备可以被认为是现代化的;洗衣机破烂不全,因为在三十八家工厂中只有十一家是专门生产这种产品的工厂,电冰箱的生产也是如此(三十三家工厂中只有九家)。谁要想买一件日用电器或一辆汽车,他知道他在这些东西损坏(这是经常的事)时肯定会遇到修理问题。作为一个典型,苏联报刊讲述了一个拥有洗衣机的人的奇遇论,他从出售给他洗衣机的商店转到本地的一个再也无法再找到的修理店之后,不得不带着放在他身边好象一个买过正式车票的普通旅伴一样的洗衣机乘火车跋涉了几千公里,以便到生产这种洗衣机的工厂去进行修理。

  这种工业基础和社会上层建筑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计划上面,而且也首先表现在苏联人的社会行为上:伊凡 · 伊凡诺维奇喝伏特加越来越多,参与自己国家的生活则越来越少。除去人救极少的党员(在两亿五千万人口中大约有一千五百万党员)以外,对苏联的 “普通人” 来说,最有用的信条就是不管闲事,尽量少干事以免招灾惹祸,有责任就向最高当局推诿。在象苏联这样的国家里,在那里,人的公共活动(甚至私人活动)一贯受警察的监督,这样,不可避免的情况是,越轨行为就倾向于社会性的示威(如饮酒——烦闷的后果)而不是倾向于公众的示威运动(象罢工——这是法律所禁止的——或者是由于谨慎而不敢进行的造反示威)。这样就出现了个人自我毁灭(酗酒)和社会涣散(缺工、干劲不足、冷漠)的情况。

  在此之后,投在生产消费品的工业上的投资增加了,最近向美国 “开放” 了,这就表明,苏联政府了解了国家的这些“弊病”,表明它想采取补救办法。

  但情况如何呢?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一个建造一座工厂仍需要十个部来干而每个部又只关心完成自己的 “计划” 的国家里,所有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发生。

------站在击败资本主义阵营的角度上讲,苏联从来没有 “最强大” 过,一天都没有

知乎用户 asdf​ 发表

苏联发展的路径没有超出哈耶克在 44 年的预测。

哈耶克主张,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资源需求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或起码维持一个保守稳定的状态。

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 “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 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经济自由的毁灭,无可避免地导致个人和政治自由的毁灭。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若将经济计划进一步扩展到国际尺度,同样的失败和冲突一样会产生,只不过这次带来的会是国际性战争和极权。

二战前后的一段时间,由于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有效应对了大萧条和经济危机,许多人相信苏联和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是人类命运的走向,公有制是解决劳资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正确解法,相当大比例的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倾向于或者倒向苏联。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前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列奥尼德 · 康托罗维奇的线性规划理论和资源最优利用的经济计算 1975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代表了苏联 1930~1950 的计划经济发展实践在国际学界获得的高度认可。哈耶克的主张在当时是很有争议的。

但是,柏林,波兹南,布达佩斯,厨房辩论,布拉格之后,事情已经变的很明显:哈耶克的预言已经实现了,而高压的强迫力量和国际性极权毫无疑问不能长期维持下去。苏联体系要么改革要么解体,要么在保守稳定中大幅落后西方。布拉格是最为明显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知识分子基本上改变了对苏联的态度,不再相信苏联能够获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在学术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重镇新剑桥学派就此后继无人,经济学的主流成了哈耶克放任和凯恩斯干预主张的论战。但无论那一派都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前提和基础,再也没有人寄希望于中央计划消灭市场和私有制来解决问题了。

之后的苏联已经是政治上的巨大僵尸了,虽然它还在动,但是再也做不到提出新的未来前景,社会理论,用理想主义感召人们。它的宣传不仅说服不了敌人,而且团结不住盟友。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建设上,删掉 1970 年后的苏联都基本没有损失。

知乎用户 袁臻荣 发表

一位个人很敬重的历史老师曾经向我转述过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叫 “先进的落后性”

这点在于,对于一个历史参与者而言,过往的经验会极大地影响其决断。而对于国家而言,越是于旧的体制下取得进步,其进行变革就越难。因为已经不自觉地把旧体制和进步联系到一起了。

西班牙没落于金银发掘的直接消费,错过资本原始积累。英国没落于固守殖民地投入维持,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包括清朝勉力维持封建集权,这些本质上都是基于过往辉煌带给旧制度的信心的,诸不知正是旧制度与新时期的不相符将国家带向末路

于苏联,短期对工业受益极大的集权体制让她成就辉煌,光光是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就导致了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极难对计划经济体制是否应该修改产生质疑

而当这种思维固化了,之后的改革就很难跳出旧制度的圈子,结局某种意义上也是注定了

回到历史参与者的角度,以他们的所知所得,他们的视角去思考

也会有些新发现吧…

知乎用户 一见如故 发表

如何评价?那我就说说最近在看有关苏联历史上有关农业的问题吧,具体是在列宁期间的新经济政策时期。

当时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了农民的自由贸易,特别是允许私人贸易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在这理论认识上确实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农民对贸易自由的经济要求通过政治形式反映出来也会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然而,这种必然性和必要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反映,则是显而易见的。

战时共产主义 时期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中,特别是在广大而分散的农村,禁止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活动,试图实行全国消费品的统一分配,是非常不现实的。客观的经济条件以及农民的经济本性必然趋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从事贸易活动。举当时国家控制最严格的粮食供应为例,虽然国家粮食垄断制早已实行,但私人的非法粮食贸易仍然占优势地位。苏联经济学家克利茨曼 1924 年发表的统计数字为各国学者广泛引用,他指出,1918-1919 年消费者所获得的 13660 万普特粮食中,从国家分配机构获得的占 40%,而私人市场提供的却高达 60%。在大城市情况更为严重。如 1919 年 1 月(这时候私人贸易已属非法)在各省会的全部粮食中,只有 19% 是通过国家渠道获得的,到 1920 年 4 月这一比例也不过上升到 29%,卡尔引用的资料表明,1919 年夏天,国家定量供应的粮食只占全部粮食消费的 20-25%,另一个统计数字是,在消费城市占 25-40% 在生产城市占 35-55%。由于国家供应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最低限度的需要,他们不得不从私人市场获得生活用品和粮食。李可夫在第四次工会代表大会上承认,“很少有工人不在黑市上购买食品的”。私人市场提供的商品在城市工人生活开支所占的比例,按照克利茨曼和盖森的统计为 25-60%,按照米柳亭的统计为 30-40%。在城市其他阶层的居民中,这一比例还要高一些,有时国家只得默认私人市场的存在,因为甚至国家机构本身都不得不在苏哈列夫广场购买各种大量商品。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为解决城市饥荒问题,1918 年 9 月特许农民带 1-1.5 普特的粮食到城里出售。当月这些 “一普特半人” 带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谷物竟达 450 万普特,超过粮食人民委员会提供的粮食的 4 倍以上。按规定这种特许到 10 月 1 日期满,但特许证后来似乎还是可以通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商品自由流转和贸易,不过是从法律角度改变了对投机活动的界定。这些情况充分说明,经济关系终究要依靠经济力量本身的发展去改变,在经济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国家法令至多能够在法律上宣布某种经济现象非法,却无法在经济生活中将它完全取缔。因此私人贸易的恢复有它历史的和经济的必然性。

十月革命取缔了就政府的国家贸易机构,战时共产主义又宣布私人商业非法,使得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后,在流通渠道方面遇到了更大困难。

新经济政策在原则上把合作社作为主要的商业渠道无疑是正确的,但消费合作社在新经济政策最初几年发展缓慢,很难保证城市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品供应。据统计 1921/22 年度,消费合作社共有 25000 多个,其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只有 15000 个,直到 1925 年 4 月,俄共(布)十四次代表会议仍然认为,“目前合作社营商业和国营商业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商品流转的需要,所以在商业方面仍有私人资本活动的广大余地” 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据梁士琴科提供的统计数字,1925 年农村平均一个乡才有一个合作社,三,四个村子也就是 4000-4500 个居民才有一个合作商店。农村商业发展的落后状况在二十年代中期依然十分严重,如 1926 年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的 82%,而 1925/26 年零售商品总额中,农村之占 25.8%,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发展合作社贸易的同时使农村私人贸易得到发展,才能保证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充分交换和流转。正如李可夫在俄公(布)十三大讨论私人贸易问题提出的:当国家物理从事大规模商业时,私人贸易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国家工业的受益远远超过了私商的获利,“很多农村地区的清醒完全是亚洲式的,不仅没在零售商店,甚至连一个小商贩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私人零售商业的出现当然是对现状的一种改进。” 允许私人商业发展固然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和理论方面的依据,但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毕竟是第一位的原因。

你要问我如何评价?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历史借鉴,在我们未知的情况下,苏联趟了水,然而过的不怎么好,我们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东栏株雪 发表

如何评价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什么会被这套经济体制拖垮?

苏联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苏联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的精神和各种措施使得苏联从一个工业科技都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一举成为可以碾压欧洲各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被这套经济体制拖垮呢?

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苏联根本不是被计划经济拖垮的,苏联的问题在于腐败,而腐败的根源在于缺乏监督。

为什么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不预防性地杀死有攻击预谋的食肉捕猎者?

知乎用户 真田不安分守昌幸 发表

苏联的计划经济有很多问题啊

1,官僚主义,苏联经济都是官僚的管的,很容易受到官僚意志影响。上回我看到一个回答说勃列日涅夫喝可乐,就是这种情况。别的经济都是生产需求相互影响,这边是上级的需求影响生产。

2,既然容易受官僚意志影响,那么如果官僚是傻 13 会发什么?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到,一些官僚以自己意志当做客观规律,在一些物品的价格上乱定价,不遵守经济规律。

3,官僚的意志也有顾不到的地方,指标不能变化,官僚级别层次分明,如同金字塔般,不能够因小失大。我上回说到制度活力,苏联是少数官僚管理国家,自然不会有什么活力。

4,官僚的意志也有动摇的可能性,官僚完全可以将钱揣到自己的兜里。这完全不是监管问题解决的了的,就像苏联笑话那样,大桥别墅,很多人就选择了别墅,就是因为他们有权力掠夺国有资产。

苏联的计划经济要求了一群人即掌握经济规律,也要有能力统计经济数据,他们不但要分析数据,而且还要清廉正直,公正分配。但是这种人根本就凑不齐,况且你也不可能用尺子去量一个人的正直度。

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的破产,而是要引入群众对计划经济的参与。在苏联计划经济中,群众是被动的,但现在我们要求群众普遍的参与到计划经济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决策民主、经济民主和生产民主等方面的民主计划经济,才能做到制度的长久运转。

不过二者不该是平行的,而是由苏联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我说的那个计划经济。这其实是一种革命主体的改变,也是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个例证。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苏联为什么会输掉冷战?

知乎用户 可乐加冰​ 发表 苏联不是败给了冷战,而是败给了自己,苏联的核武器怎么来的?你以为那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那些政客们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苏联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实现那个美好的社会嘛,他们相信:就算他们自己看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看 …

俄罗斯到底为什么要打乌克兰?

知乎用户 面壁者杨大眼​ 发表 1、 美国:你吃了两碗凉粉只给了一碗的钱。 伊拉克:我真的只吃了一碗。 美国:你怎么证明? 伊拉克:你不信你把我胃掏了看。 美国:你们作证啊是他要我掏的。 围观群众(西欧):是是是。 2、 美国:你吃了两碗凉 …

为什么俄乌战争国内反战的声音特别多?

知乎用户 Oshino 发表 好家伙,一串反问句把乌克兰的纳粹都给洗没了 按照最高赞答主《乌克兰不是纳粹》的思路 ,论证《美国不存在种族歧视》 : 如果美国是一个白人至上的,黑人受到系统性压迫的种族歧视国家,奥巴马这个得票率是怎么来的? 歧 …

为什么很多国人会支持乌克兰?

知乎用户 的是的的的的 发表 因为中国人多。 另一个问题里在问为什么很多国人会支持俄罗斯。 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回答,为什么有很多中国人支持俄罗斯,同时又为什么有很多中国人支持乌克兰,我能给出的可以同时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唯一解释,那只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