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衰落以前,一切都有预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编者荐语:

这个周末还是跟大家分享一篇古代史。古代史当中明史一直是个热点,当年月月不是说嘛,明史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这个朝代事多。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朝不到三百年间,能让人谈论的东西可太多了。比如,它为什么没能比肩汉唐?原文较长,我还是做了一些删减。

以下文章来源于温伯陵 ,作者温伯陵

01

站在上帝视角看明朝,感觉前期颇有复兴汉唐荣耀的气象。国内民生安定经济繁荣,国外伐蒙古下西洋,基本完成万国来朝的成就。

但越到后期越奇葩,各种妖魔鬼怪都出来了。皇帝不是炼丹就是宅男,大臣们梗着脖子怼皇帝,好像大明朝不姓朱似的。

造成明朝如此分裂的原因,就是立国81年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惨重的失败,斩断如日中天的国运,此后200年再也没有爬起来。

这场失败就是“土木堡之变”。

这场变故为什么会发生呢?这还要从一个王朝的建立说起。

从上古三代到唐朝末年,天下体系便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主流模式:中原汉人王朝作为天下共主,对“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的地方有名义领导权,周边的蛮夷部落认同中原王朝为天下共主。

直到宋朝,因为武备不振,打不过辽国和金国,有史以来首次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这意味着,宋朝自始至终都没能用天下体系来处理国际事务。

所以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以后,首要任务就是重建天下体系。他承认了元朝是中国正统,而明朝的江山继承自元朝。

这么做有几个好处。首先可以解决领土争端。

我们都知道元朝的国土面积大,包括蒙古草原、东北、西域等地方都是元朝的,只有承认元朝的正统性,明朝才能理直气壮地说,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其次可以解决民族问题。

当时的民族问题很复杂,蒙古、色目、回回、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基本是各过各的,如果没有一种共同记忆的话,很难把复杂的民族融合在一起。

从朱元璋的即位诏书就能发现,他的野心绝不止恢复长城以内的汉家江山,而是通过继承元朝法统,进而继承元朝在天下体系里的位置,最后以汉人王朝的身份,恢复汉唐曾经拥有过的荣耀。

朱元璋开国之后,陆续对蒙古(也就是北元)了发动十三次北伐战争,到1398年去世的时候,基本完成战略目标,把成建制的北元打得四分五裂,再也不敢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军事征伐的同时,朱元璋还搞了边防建设。他把儿子们分封到西安、太原、北平等军事重镇做藩王,平时拱卫朱家江山,战时统领军队出征。同时,在长城以外设立卫所屯军,给军人们分土地盖房子,让他们世世代代驻扎在那里,给祖国守边疆。

这种藩王+卫所的两套边防体系,基本巩固了大明的北方边疆,只要内部不出乱子,蒙古人根本不可能占到便宜,大明反而越过长城,逐渐蚕食蒙古的地盘。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只要后世皇帝不改弦更张,按这条路线走,大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朱元璋去世后,他生前的部署被彻底推翻,大明朝走向另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02

朱元璋去世后,未经世事历练的皇帝朱允炆因为一系列神操作,得罪了藩王和朝野武将。

这让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发现机会,再加上大军包围北平,朱棣命在旦夕。于是,朱棣一咬牙一跺脚,发动了靖难之役,杀回南京夺了朱允炆的皇位,改元“永乐”。

所谓“永乐”,大概是永远快乐的意思吧。

朱棣是永远快乐了,可分封在边疆的其他藩王不快乐:大家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你朱棣为什么要先富起来。这就打破兄弟之间的平衡了呀!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手握重兵的藩王兄弟们肯定不服,那就只能亲自削藩了。于是,宁王迁南昌,辽王到荆州,沈王改封潞州,谷王废为庶人……凡是带兵的藩王,都没什么好下场。

朱元璋的洪武年间经常有藩王领兵征战的记录。但是自从朱棣登基改元永乐以后,史书上再也没有类似的记载。可以说,大明朝谁都有资格领兵打仗,唯独藩王没有。

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大明朝藩王体系,基本废了。

而没有统兵的藩王镇守边疆,那些卫所屯军便失去了支援,根本不可能长久坚持,许多边疆卫所要么迁到内地,要么裁撤。藩王+卫所的边防体系退出历史舞台,但蒙古的威胁还在,文官和勋贵也需要制衡,怎么办呢?

朱棣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关于边疆防御问题,朱棣把首都迁到北京,将京军和东北边军合二为一,掌控了东北的沿边士马,作为代价,朱棣必须以天子之尊亲守国门。

而在权力制衡方面,朱棣给了宦官一部分权力,让掌握权力的宦官成为皇帝的私人工具,以此来替代藩王辅政的职能。之所以用宦官取代藩王,根本原因在于,藩王掌兵有造反的能力,宦官没有后代,皇宫是他们唯一的家,皇帝是他们唯一的主人。

历史走到这里,朱元璋以藩王、勋贵、文官为支柱的大明第一王朝,便成为以宦官、勋贵、文官为支柱的大明第二王朝。

不过,朱棣也是成功的。

经过征讨安南,朱棣成功收复丢失四百年的中国故地;经过五次亲征蒙古,朱棣用强悍的军事能力,把蒙古彻底打成游击队,让蒙古首领每年带着土特产进京朝贡皇帝。

由此,大明朝成了“天下共主”。

成就大归大,但朱棣开创的大明第二王朝,不论选拔有谋略的宦官,还是亲征蒙古,都极其依赖皇帝的个人能力,其本质上是一种强人政治,和朱元璋的国家体系建设有天壤之别。

遇到朱棣这种雄才大略的皇帝,大明朝可以强势崛起。一旦庸人取代了政治强人执掌大明朝,国运衰落便不可避免。

03

1424年,朱棣在榆木川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位;10个月后朱高炽驾崩,皇太子朱瞻基继位。

在朱棣晚年,连年用兵导致国库空虚,所以朱高炽和朱瞻基都选择了休养生息,不愿意和朱棣一样再起兵戈。

正因为这样的执政理念,朱高炽得到仁宗庙号,朱瞻基得到宣宗庙号,他们在位的十一年被称为“仁宣之治”,号称盛世。

但我觉得,朱高炽和朱瞻基都被高估了,历史评价有些名不副实。

这两位的认知能力都很低,所谓“仁宣之治”背后,是大明朝的内政急速恶化,国际实力的快速衰退。

1427年,朱瞻基认为在安南作战耗费粮饷,命南征明军北撤,放弃这块中国自古以来的土地;1429年,废除松花江造船厂,大明朝退出东北;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从此以劳民伤财为由,再不下西洋;1434年,瓦剌太师脱欢剿灭阿鲁台部,雄霸草原,朱瞻基不管不问。

休养生息是不搞大工程,该做的事还得做,该尽的责任还得尽。但是以上这些事说明,朱高炽和朱瞻基沉溺于四海清平天下盛世的荣光,不再积极进取。

而这一桩桩一件件,把朱棣留下的优质资产放弃的干干净净,却没有改革朱棣留下的劣质资产,反而继续发扬光大。

例如,放任蒙古互相兼并,导致蒙古诸部的势力不再均衡,一旦角逐出一个最强王者,便会谋求统一蒙古,进而骚扰大明边境。

例如,藩王和宦官的问题。朱瞻基就没有意识到,失去军事实力的远房藩王子弟,其实也是可以授予军政职务,做为皇帝的辅弼;如果能用远房藩王子弟取代宦官,大明朝可能不会有权宦遭人唾骂、进而给皇帝抹黑的问题。

这样的大明朝,就是一个正常的王朝。很可惜,朱瞻基的认知限制了大明朝的发展,他真的辜负了“好圣孙”的评价。

而朱瞻基的不作为,将朱棣留给大明朝的隐患,近乎无限的放大,多年后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坑了明英宗朱祁镇。

也就是说,朱祁镇做了瓦剌的“留学生”,百分之八十的学费都是朱瞻基给出的。

04

1435年正月,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位,命内书堂出身的王振掌管司礼监,七年后朱祁镇亲政。

从朱棣驾崩到朱祁镇亲政,大明朝已经“休养生息”了二十年,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年代,这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了。

实事求是的说,朱祁镇继位以后,是有一番明君气象的。他崇德尚武,还非常喜欢免税,免税的记载比仁宣年间都要多。

这么一个年轻皇帝,你不能说他是天生的昏君恶棍。

即便是重用宦官王振,那也是在朱棣开创的大明第二王朝体制下,找一个亲近宦官做帮而已。而且王振也是有功的。

当时云南、缅甸一带有个麓川王国,军事实力非常强劲,时刻准备向云南扩张,内阁的几个文官认为麓川是边远蛮夷,不值得劳民伤财,都不同意攻麓川。但在王振的坚决主张下,朱祁镇决定出兵征讨麓川。

这场战争打了将近十年,累计出兵四五十万,最终取得胜利。如果不是王振坚持用兵,任凭麓川侵扰云南,可以想见,云南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所以说,在1449年前王振是有功的,朱祁镇也有一番明君气象。

朱祁镇和王振遇到的真正问题是,大明朝在西南地区连战连胜的时候,朱棣迁都北京、朱瞻基躺平不作为的隐患,在大明朝的北部地区发酵了。

早在1436年,也就是朱瞻基驾崩的第二年,瓦剌便侵略凉州、进犯山丹、包围大同,明军连战连败,瓦剌大掠而去。1449年七月,瓦剌的太师也先终于下定决心,兵分四路进攻大明。

朱祁镇下诏亲征,便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城,经居庸关抵达宣府、大同,发现瓦剌的攻势很猛,驻守大同的明军伏尸遍野,决定回师北京,绕来绕去走到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

结果,在土木堡不幸被俘。

战争爆发前,也先的目的是掠夺大明财物,没想到抓了皇帝朱祁镇。战争爆发后,朱祁镇想为国戍边,结果做了瓦剌的“留学生”,这样的战果是双方都没有想到的。

也先想不到大明朝如此不堪一击,朱祁镇想不到朱棣能做成的事,他为什么就做不成?

在大明朝的路径依赖下,促成了改变历史的“土木堡之变”,彻底中断大明朝如日中天的国运、打断了仁宣之治后重新登顶的上升势头。

06

“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朝的政权结构被重新改造。

朱祁镇兵败土木堡,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修武伯沈荣、驸马都尉井源、都督梁成、王贵、李忠等勋贵和武将战死

这意味着,大明朝的勋贵和武将被一网打尽,明军中高层出现权力真空。

而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大明朝必须重整军备抵御外敌,这就要求大明朝必须有人力挽狂澜,填补勋贵武将留下的权力真空。

谁来填补呢?只能用文官,统领明军抵御瓦剌。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凭借“言南迁者可斩”的态度,阻止了大明朝迁都南京的议论,当仁不让的成为朝廷主心骨,拿到抵御瓦剌的最高决策权和执行权。

换句话说,于谦的路线得到大明朝野的拥护,取得了类似于“遵义会议”的效果。景泰帝朱祁钰握着于谦的手说:“任命你为兵部尚书,你办事,我放心。”

于谦重整旗鼓,从勤王军队中选出10万青壮,编成十营军队,亲自指挥。他还推荐都督石亨为京营总兵,负责前线指挥。命参议杨信民守卫白羊口,提拔给事中孙祥、郎中罗通为右副都御史,守卫紫荆关和居庸关,派出15名御史到山河四省募兵。

原本,也先就没有大打的想法,进攻大明只为求财,现在面对举国动员的大明朝,也先尝试着进攻北京,没攻下来,便撤回草原去了。

北京保卫战取得圆满的胜利。

而于谦的路线取得巨大成功,于谦也就成了大明朝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

文官成为一号人物,这可是大明朝立国81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事,这意味着于谦凭借北京保卫战的功劳,一举拔高了大明文官的职业上限,代表文官拿到了指挥大明军政的资格。

做为于谦的部下,新生代勋贵和武将则彻底失去朝政话语权。

于谦当然是民族英雄,但他的文官身份决定了,北京保卫战之后的大明朝,不可避免的宋朝化,即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武将犹如文官门下走狗,文官没有制衡的权力必然异化,百姓沦为文官士绅的血食。

而在失去藩王、勋贵等政治同盟后,为了和势力日渐雄厚的文官抗衡,大明朝的皇帝只能延续祖宗之法,继续重用宦官,勉强维持着皇权的自留地。于是,在王振之后,大明朝又出现刘瑾、魏忠贤等权倾天下的宦官。

这个文官和宦官制衡的大明朝,便是既不再依赖藩王和勋贵、也不再依赖强势皇帝,“三权分立”变成一家独大的大明第三王朝。

为什么越到后期,大明朝的文官骨头越硬?

根本原因就是,大明朝完成了股权置换,文官士大夫成了大明朝的股东,朱姓皇帝不过是股东们选出来的董事长罢了。

皇帝的命令,文官们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如果皇帝不喜欢某个文官,换上来的人,还是和他有共同利益的阶级兄弟。

而农业经济的核心是土地,土地是不会跑的,粮食也不是用来卖的。那么在农业经济下掌握大量土地的文官、士大夫、地主士绅,便具有天然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在大部分文官士大夫的认知里,只要是不能种粮食的土地,每一寸都是多余的,对外征服是劳民伤财,守卫边疆是耗费糜繁。

于是,大明第三王朝不断缩边,河套做为北京门户,始终没能收回来,朱元璋在哈密和沙洲设立的卫所,最后也不了了之。至于到海外宣示国威重建天下体系,文官士大夫基本没有兴趣,反而对出海走私谋私家利益很有兴趣。

大明朝的复兴大业至此腰斩,朱元璋重建天下体系的雄心犹如过眼云烟,朱棣巡游大洋的赫赫国威如同镜花水月。

那个四面出击的大明王朝,逐渐变得保守内敛,成为一个不求上进半死不活的老大帝国。

大明朝彻底丧失了和汉唐比肩的可能。

07

大明朝的国运止步于土木堡,但问题要分两面来看。

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士大夫执掌大明朝,让国威煊赫的大明朝彻底宋朝化,但大明朝也换来国祚延长。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的大明第一王朝,大股东是藩王和勋贵,朱棣的大明第二王朝,大股东是皇帝和勋贵,这些人都是世袭的,而世袭必然导致能力退化。

如果大明死水一潭的混下去,没能吸收新鲜血液,那么两百年后,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指数级下降,大明朝廷的统治能力,也会退回到东晋的水平。

而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朝完成股权置换,保守封闭的士绅地主家庭,量产了层出不穷的小镇做题家,他们成为大明朝的流动股东,意味着大明朝和占人口大多数的家族实现利益捆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所以,大明第三王朝才会出现于谦、杨廷和、杨慎、张居正、王阳明,乃至最后的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小镇做题家们,保证了大明朝的阶层流动。

而他们相继拥有大明朝的股权,才对大明朝有归属感,愿意和大明朝结成利益同盟,并且为大明朝出生入死。

完成这种“政权全民化”的股权配置,大明朝就有了漫长的生命力。所以开拓进取的大明第一、第二王朝,转向保守内敛的大明第三王朝,本质上是用政权质量换政权寿命。

只能说,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吧。

如果朱元璋和朱棣从陵墓里醒过来,看到大明第三王朝的小镇做题家们,可能会用复杂的心情说一句:

我不喜欢你们,但我谢谢你们。

关注这个传达室

并且设为“星标”

更容易看到我的推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永乐大典》最大的魅力,就是网友的想象力

啊,哥迷们,我,张富贵,终于悟了! 闲来无事刷短视频,我终于从评论区领会出了世界最本源的秘密。 偷偷告诉你啊,世界上所有的科技,都来自《永乐大典》哦! 回复红夷大炮的那个兄弟,还是看书太多,短视频看的太少。 平时多刷点手机,多看点评论区,由 …

大明皇帝的恐剧症

收录于话题 #历史暗角 58个 【恐剧症】160×90 布面油画|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大明永乐九年七月初一,刑部七品小官曹润给明成祖朱棣上了一奏章,建议对戏剧界乱象下旨严禁: 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