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花木蘭》不僅充滿歷史錯誤,還把她對父親的「愛」曲解為「孝」

by Cash11, at 11 September 2020, tags : 歷史 中共 中國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我歷史不好,不知道這篇文章說的對不對,
但挺驚訝原來木蘭連華人都不是阿。

原文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0305

幾經波折才上畫的迪士尼真人片《花木蘭》引發廣泛爭議。在筆者看來,《花木蘭》的歷史問題才最值得關注。在這個版本中,花木蘭從軍之事發生在唐朝,其對手是柔然人。這種改編有違歷史真相。顯而易見的是,唐朝之時,柔然已經衰落,其北方的對手是突厥而不是柔然。而且,木蘭的故事也不發生在唐朝。  
  
木蘭的形象最早來自《木蘭辭》,或《木蘭詩》。《木蘭詩》被廣泛視為五到六世紀,即相當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民歌。一般的說法是,在南方陳朝人「沙門智匠」(又名「釋智匠」)編撰的民歌集《古今樂錄》中就收入《木蘭詩》。如果《木蘭詩》的產生年代確實在北朝,那麼木蘭從軍之事就不可能發生在唐朝。  
  
當然,也有意見認為《木蘭詩》是唐代作品。但這種意見站不住腳,其理據多半是因為《木蘭詩》中個別詞語帶有唐朝風格,即便這是真的,也完全可能是經唐人修改之故,而無法認為是唐人之作。  
  
唐朝說的另一種理論是,質疑南朝的《古今樂錄》中並沒有收錄這首詩。若然如此,「北朝說」就變得依據不足。這種質疑的主要依據是:  
  
  
第一,《古今樂錄》早已軼失,現在大家都看不到,無法求證。  
  
第二,「北朝說」之所以認為《木蘭詩》被收集在《古今樂錄》中,主要因為宋人郭茂倩編撰的《樂府詩集》中收錄了《木蘭詩》,還加上注釋「古今樂錄曰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原文沒有標點)  
  
這個韋元甫是唐朝人。在《樂府詩集》中其實收錄了\[url=https://www.99csw.com/book/1856/51421.htm\]兩首《木蘭詩》\[/url\],第二首以「木蘭抱杼嗟」開頭,一般被視為正是韋元甫的作品。有人認為以上注釋的斷句應該是「《古今樂錄》曰:『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古今樂錄》若是南朝作品,就無法寫上唐朝人韋元甫的名字。於是,進而認為這句話根本有誤,不足為證。於是《古今樂錄》有沒有收錄《木蘭詩》也說不準。  
  
但正確的斷句,應是「《古今樂錄》曰:『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這裡說的「續附入」其實是指韋元甫所寫的第二首《木蘭詩》。在元代\[ur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孝烈將軍祠像辨證碑\]《孝烈將軍祠像辨證記》碑\[/url\]的碑文上有(《木蘭詩》)「又我元秘書監《古今樂錄》亦雲元甫續附。」這說明直到元朝還能看到南朝的《古今樂錄》,而且確實收錄《木蘭詩》,還沒有韋元甫附上的第二首。  
  
  
即便退一步說,《木蘭詩》真的產生在唐朝,木蘭的時代也必定是北朝。《木蘭詩》中的「可汗大點兵」、「可汗問所欲」這兩處中的「可汗」,就說明瞭木蘭的年代不可能是漢人王朝。「可汗」是遊牧民族對最高領袖的稱呼。在一般被視為漢人王朝的朝代中,只有唐朝皇帝曾被稱為「可汗」(還是天可汗),但這是遊牧民族對唐朝皇帝的稱呼,而不是漢人對皇帝的稱呼。  
  
《木蘭詩》中「願得明駝千里足」一句中的「明駝」,是鮮卑人傳說中的神秘駱駝。詩中「尚書郎」一職在隋朝改為「尚書員外郎」,簡稱「員外郎」,此後就無「尚書郎」之官職。這也說明木蘭戰事不在唐朝發生。  
  
當然也有人質疑為何有「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天子」這個漢人特色的詞彙。其實理由也很簡單,正好說明在拓拔鮮卑(即「大魏」或北魏)這個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帶有的遊牧民和農耕民的「滲透王朝」的雙重特性。這裡的「可汗」和「天子」指的是同一個人。這個證據也可以推得,木蘭不屬於更北的遊牧國家——柔然或突厥(儘管「可汗」的稱號最早出自柔然)。  
  
結合當時拓拔鮮卑的歷史,從《木蘭詩》提到的地名「黃河」、「燕山」、「黑頭山」(今中國內蒙古極東北的呼倫貝爾附近)等,可以推斷,木蘭參加的這場戰爭發生在拓拔鮮卑極北部邊境,這樣它的對手也只能是同屬於鮮卑族的柔然國。  
  
  
拓拔鮮卑在沒有入主中原之前是「代國」,是「大漠」(即現在內蒙古和蒙古一帶)最有實力的國家。拓拔鮮卑入主中原成為「大魏」後,大漠騰空,被原先更北的柔然南下佔據,從而成為拓拔鮮卑的最強敵手。  
  
拓拔鮮卑和柔然之間的戰事從五世紀初(402年)開始,延綿將近一世紀,共有至少20次戰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是雙方最後一次大型戰爭。此後,柔然陷於內亂以及和高車(突厥)的戰爭,北魏也遭受內亂,反而請柔然出兵幫助「平亂」。  
  
有人認為,由於《木蘭詩》中出現了「天子」的說法,木蘭參加的戰爭很可能就是發生在孝文帝太和年間的一次。但這種說法缺乏更有力的證據。無論如何,木蘭參加的戰事都在五世紀。這和唐朝和突厥發生在七世紀早期的戰爭,相差一百到二百年。  
  
  
可見,電影《花木蘭》做了一個時間大挪移,把發生在拓拔鮮卑和柔然之間的戰爭,推遲了一百多年,變成唐朝和突厥之間的戰爭。  
  
那麼,如果木蘭是拓拔鮮卑國的人,那麼她又是什麼民族?拓拔鮮卑作為一個鮮卑人統治的多民族的混合帝國,木蘭可能是鮮卑人、漢人、甚至其他北方民族的人。但結合《木蘭詩》的描述,她是鮮卑人的可能性還是最大。  
  
拓拔鮮卑長期實行胡漢分治:鮮卑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為軍戶,世代當兵,漢人則為農戶。《木蘭詩》中「軍書十二冊,卷卷有爺名。」正好說明木蘭家正是軍戶,木蘭的父親是軍人,木蘭的弟弟長大之後也必然成為軍人。這是鮮卑人家庭的特色。知道西魏實行「府兵制」之後,漢人的農戶才開始被納入徵兵的「軍書」之中。  
  
現在中國人都說「花木蘭」,其實在最早出現木蘭角色的《木蘭辭》(或《木蘭詩》)中,木蘭沒有姓(「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的「花」姓是中國明朝著名作家徐渭改編為短劇《雌木蘭替父從軍》時才安上了的。徐渭為何給木蘭安上這個姓,目前沒有確定的解釋。但「花」姓來源於「華」,是否帶有「化夷為華」的考慮,不得而知。  
  
由此可見,木蘭是拓拔鮮卑國家的鮮卑人。在電影《花木蘭》中,沒有明確討論木蘭是不是漢人。但整部電影都以木蘭是「中國人」為定位。而「中國人」在這種《花木蘭》的語境中和「漢人」無異。電影更直接點出《花木蘭》的漢人定位,還在於其對木蘭的刻畫,非常強調一個「孝」字。其中最突出的是,在結尾,皇帝封賞了一支寫有「忠勇真孝」的長劍給木蘭。根據\[url=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00904/mulan-history/zh-hant/\]報導\[/url\]:「新版進一步調整了木蘭的傳說,以動畫原片未有的方式烘托孝道的美德。」  
  
  
出於關心家人的「愛」是普世價值,它和漢人儒家價值觀中的「孝」存在表面上的相似,容易令儒家思想信奉者輕易地把對家人關心都說成是「孝道」。然而,「愛」並沒有「順」的意思。同時,「愛」強調的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愛,也可以不愛;而不是社會強加的「不得不孝順」的道德社會責任。把「愛」說成「孝」,不過是張冠李戴而已。  
  
很顯然,《花木蘭》對「木蘭從軍」這個故事做了雙重改動。第一轉移了時空;第二改變了主人公木蘭的民族屬性。  
  
這些改動不是無足輕重的。說它「不尊重歷史事實」只是較輕的面向,筆者將進一步論述其更嚴重的問題。

品葱用户 艾卓纳克复国者 评论于 2020-09-10

木兰是拓跋部鲜卑人,所以说是华人倒没什么问题,因为是鲜卑贵族自己缝合进去的

品葱用户 blueballof 评论于 2020-09-11

木兰本来就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宋朝人认为木兰辞原本是北朝诗歌,经过隋唐人手的润色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木兰辞的定稿大概在隋朝或者唐朝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爱和孝的问题,在古代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爱,只有孝。孝的意思就是无脑一味顺从父母,接受父母的压迫与虐待。说迪士尼电影把爱弄错成了孝,还不如说迪士尼电影把孝美化成了爱

品葱用户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评论于 2020-09-10

天子本身就和漢人沒啥關係,匈奴胡者天之驕子也。 蒙古突厥稱天騰格里撐犁tengri。印歐人,吐火羅人,西羌都有天崇拜,天帝deus宙斯信仰。周天子自稱天子本身就很胡

品葱用户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blueballof** 评论于 2020-09-10

>>木兰本来就没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宋朝人认为木兰辞原本是北朝诗歌,经过隋唐人手的润色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木兰辞的定稿大概在隋朝或者唐朝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爱和孝的问题,在古代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爱,只有孝。孝的意思就是无脑一味顺从父母,接受父母的压迫与虐待。说迪士尼电影把爱弄错成了孝,还不如说迪士尼电影把孝美化成了爱

台灣原住民部落都是部落年輕人給部落老人養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文化全世界都有

品葱用户 nmff 评论于 2020-09-11

强调孝道很明显就是儒家宗法社会组织力量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薄弱的表现。基督教伊斯兰教虽然也讲要赡养父母,抚养儿童之类的,但是远远没有上升到儒家宗法社会这种高度,以至于亲子关系就是一个孝字了。其实就是你的组织能力更低,所以只能用这种硬性规定和洗脑来保证族群延续。

品葱用户 rts 评论于 2020-09-11

按诗中对木兰生活方式、习俗、环境、地理位置的描写,显然是已经高度汉化的游牧民族,强行把人家开除出华人范畴属于矫枉过正。

品葱用户 guibuhai 评论于 2020-09-10

提倡"孝"的目的,落脚点是为了提倡"忠"。

桂枝传统教育很喜欢宣扬舜小时候和他爹妈的PUA-SM小游戏:“小棒接,大棒走”。民间也很流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仇人"的古训。

爹妈拿小棍子打你,你就赶紧接着挨打,否则就是不孝,引申一下,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或者"祖国虐我千百遍,我待祖国如初恋"。

如果爹妈拿大棍子打你,你就赶紧逃跑,这并不是因为关心你怕你被打死而劝你逃走,而是怕把你打死了以后有损你爹妈和你家的名誉形象,给"家外势力"递刀子。万一因为你被打死而导致你爹妈吃官司坐牢,那你就太不孝了。

桂枝的各种匪夷所思的人群,比如"只准我们自己骂,不准外国人说三道四"的粉红,“只准我骂母校,别人不许骂"的护校狗,儿子被冤杀了都拒绝接受外媒采访怕给敌对势力"递刀子"的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他们的精神世界大体上都可以从桂枝的文化传统中找到根源。

品葱用户 李瑞环 评论于 2020-09-10

虽然反对孝道,但古代中国无论华夷,父母子女之间都没有爱。

品葱用户 **四邑漁農牧工商總會

rts** 评论于 2020-09-10

>>按诗中对木兰生活方式、习俗、环境、地理位置的描写,显然是已经高度汉化的游牧民族,强行把人家开除出华人范畴属于矫枉过正。

華夏淫本身就是牧業民族,牧羊人

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i.imgur.com/AFu0koo.png

点击品葱原文参与讨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共和中国一定要完全区分开

我一直都有一个强烈的主张,那就是把中国和中共完全区分开,我认为这本来应该是墙外网民最基本的共识,可是好像现在还是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我再说明一下: 共产党是一个国际组织,这个组织叫共产(第三)国际,中共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也就是代理 …

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共产党

老有人说中国的问题是中国人的所谓“劣根性”,中国人就是“封建”、“愚昧”,中国人就是喜欢有个皇上管着,可事实上是这样吗?中国在1912年就已经由帝制转型为共和国,那时候世界上有多少民主国家还是帝国?老毛子算一个吧,德国算一个吧,而袁世凯复辟 …

論反共:政治力量=人數*行動力

昨天發的帖子用字不太好,被一些人帶偏討論焦點,我只好重寫一個新帖。 ———————————————————— 政治就是如何分配資源,這決定了政治天然是眾人的事。推動社會變革,往往需要社會大眾廣泛支持,例如黑人民權運動有不少白人參與者,印度獨 …

說句不受歡迎的話: 其實中國人的意見根本就不重要, 不論正反

我常常看到有些人說, 香港/台灣需要怎麼怎麼拉攏牆內中國人, 所以不能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但貴國的費拉根本就沒有行動力, 共匪不怕你, 美國看不見你, 請問你們有啥「被統戰價值」? 對於你們的不作為, 你們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 說共產黨滲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