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美国纪录片《长津湖战役》?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hellmasteres 发表

美国拍的这部纪录片我看过,跟中国的长津湖纪录片选取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纪录片讲述我国志愿军如何艰难取得胜利。

美国这部纪录片就是形容整场战役就是个灾难,从美军司令部开始的轻敌导致的溃败,将美国陆战一师如何逃出包围圈,就是卖惨罢了。

整部纪录片都是朝鲜战役时期拍摄的黑白胶片,来自美军战地记者,从二战开始,美军就很重视战地宣传,美军每次赴外国作战都会有大量随军记者。

评价只能说很一般的,其实由于美国政府宣传口径与外交政策一直在变动,这部纪录片的基调也很奇怪,引用一句话就是:布莱德利话:“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部纪录片其实在中美关系尚可的 2011 年左右开始策划,但制作周期比较长,直到 2016 年制作完毕。

题外话:要不是这场战争,美国这个打赢二战的国家根本不会正眼瞧我们,麦克 · 阿瑟也好,艾僧豪威尔也好,在与苏联争霸的道路上是通过朝鲜战争才开始正视我们国家的。

国际地位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国先后与美国(朝鲜战争),法国(第一次越南战争),英国(解放战争时期紫石英号事件),苏联(珍宝岛冲突),印度(19 对印自卫反击战),越南(1979 对越自卫反击战 1980-1989 中越边境武装冲突)等国家干过,瞧瞧,除了阿三这个傻子,五常其他 4 国有胆子再跟我国干吗?最后,纪念在 1950 年—1953 年牺牲于朝鲜战争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作为中国公民的我永远铭记你们为新中国立下的功绩。

知乎用户 花猫哥哥​ 发表

国庆适逢电影**《长津湖》**上映,立刻就引发了全国民众的观影狂潮,几天内票房就已突破 35 亿。

这部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外媒的广泛关注,比如纽约时报就酸溜溜评价《长津湖》是 “在高度紧张的中美关系下,一部中国政府投拍的叙述残酷的朝鲜战争的电影,正触动中国民众的神经”,而韩国 SBS 媒体更是做了长篇报道——在韩国人的这个报道里,将长津湖战役描述为 “联合国军” 的胜利,理由是这场战役联军只伤亡了 1.4 万,而志愿军伤亡(含冻死冻伤)高达 4.8 万。

1 二次战役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的组成部分,第二次战役分为东西两线,西线作战是在清川江附近,东线作战是在长津湖附近。

二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最辉煌的胜利,本次战役共计歼灭敌军 3.6 万(其中美军 2.4 万),此战让以美军为首的所谓 “联合国军” 溃退近 300 公里,从鸭绿江边一直败退到三八线。

对于此次战役,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博士在《清长之战》(二次战役) 中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 1950 年 11 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其实如果仅就战果而言,西线相比东线战果更为辉煌,代价也很小;但是为什么本次电影反而是描述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呢?

因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所以相比之下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尤为可贵。

2 9 兵团仓促入朝

首先是参与长津湖战役的 9 兵团入朝非常仓促。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场在中国东北边境邻国爆发的战争立刻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惕。

7 月 7 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84 号决议,授权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 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侵略”。

**当日,**毛泽东亲自下令,调动中央军委驻扎在河南的战略预备队——4 野 13 兵团 3 个军(38、39、40)与黑龙江的 42 军以及炮兵 3 个师共计 25 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向中朝边境集结——伟大领袖这种对国际局势的机敏与远见实在让人感佩。

那么,当时为什么不调动更多的部队在东北集结?

原因很简单,从 1950 年 7 月到年底,新中国面临着四面作战的复杂局面。

一方面是追击国民党军残部,准备解放台湾。

二方面是国民党撤出大陆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特务在各地发起叛乱,全国土匪高达数百万人,解放军面临着极为繁重的剿匪任务;

三方面是组织部队准备解放西藏。

最后才是为朝鲜战争做准备。

9 月之后,朝鲜局势骤然巨变。

9 月 15 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人民军主力被合围。金日成心急火燎地向新中国求援,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救朝鲜。

10 月 1 日,美军不顾我国多次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

10 月 5 日,中央军委作出出兵援朝的决策。

10 月 19 日,13 兵团就匆匆进入朝鲜,但是 13 兵团只有 25 万人,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 军在朝鲜战场已有近 30 万之众,加上美军在陆海空绝对的装备优势,仅凭 13 兵团是无法打退美军的,所以中央军委也赶紧从各地调兵遣将。

(来源:微博)

早在 9 月 7 日,在上海一带集结准备解放台湾的 9 兵团接到命令正式取消解放台湾作战计划,该兵团调往山东整训,然后再调到东北加入东北边防军序列。

但是 9 兵团北上计划一开始就非常不顺利,从上海到山东要经过南京渡江北上,当时没有长江大桥,恰恰南京下关轮渡又损坏,加上北上铁路运力不足,所以直到 10 月 28 日,9 兵团 3 个军才全部到达山东——这个时候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响!

所以,9 兵团刚到山东,中央军委再次下令,取消在山东的整训,立即开赴东北入朝参战。

(来源:《长津湖》剧照)

因为前线战事紧迫(美军是机械化部队,推进极快,而朝鲜人民军主力已经覆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彭总很担心在 9 兵团入朝前东线美军就推进到鸭绿江边),所以这一次调动更为急迫。

9 兵团沿途几乎没有做任何停留就被火车拉着直奔鸭绿江边,当时在沈阳短暂停留时,时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的贺晋年看到 9 兵团战士还穿着南方薄棉衣非常震惊并且立即警告说:“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冻也把你们冻死了。”

贺晋年立即下令将库存的 5 万多套棉大衣、棉鞋全部拿出来调给 9 兵团使用,沿途车站东北边防部队干部战士也纷纷脱下自己的棉衣、棉帽给 9 兵团战士,可惜贺晋年调拨的棉衣棉鞋很多没有送上车,9 兵团就出发了!

在《长津湖》电影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搭载 7 连列车到达东北之后,车站边防部队干部战士(还有一个女兵)纷纷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衣往列车上扔,可能一般人看到这里还不大明白是什么含义,后面你们就会知道连棉衣都没配齐的 9 兵团将面临何等严峻的考验。

(来源:《长津湖》剧照)

以上就是 9 兵团入朝的历史背景,也是 9 兵团连棉衣都没配齐就匆匆入朝的复杂历史原因。

3 逆天的轻步兵

电影一开始交代抗美援朝战争背景,叙事结构非常宏大,特别是对于美军几个特写,非常震撼,妥妥就是钢铁洪流的感觉,而对志愿军大部队的特写却只是密集的人头,两者对比视觉非常强烈——**强弱之势一眼可知,**感觉都不用打了,志愿军必输无疑。

难怪历史上麦克阿瑟非常狂妄,声称如果中国参战将面临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其实正常情况下麦克阿瑟这个认识也不算错。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比拼力量投放的比赛。朝鲜战场的美军已经是那个时代工业化的巅峰,其力量基本就是靠着大型重装备(轰炸机、坦克、重型火炮、装甲车)合成投放——对于确定的打击目标,这种工业化合成投放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朝鲜战争中美军潘兴重型坦克部队(来源:新浪网)

而志愿军基本是一支轻步兵,靠着少量随身携带的轻武器,怎么可能与美军抗衡?

但是志愿军偏偏是一支逆天的轻步兵,其作战模式就是将 “能聚能散” 做到了极致!

聚集起来就是 “拳头”,散开来就是水银泻地——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只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职业军队只有精锐的装甲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军一级的野战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成军成师的打出胡蒂尔战术(这是少量精锐特种部队的专利)!

换句话说,志愿军虽然在力量投放的强度上远不如美军,但是志愿军却能将有限的力量更精准更有效投放到美军最薄弱最致命的环节。

如果我们把美军力量投放比喻成工业时代的巅峰,简单粗暴一力降十会,志愿军的力量投放却颇有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去中心化水银泻地般渗透无处不在!

电影《长津湖》将中美两军的上述特点刻画得非常到位。

7 连刚刚入朝就遭遇美机轰炸(这是史实,整个 9 兵团入朝就遭遇美机轰炸),然后就只能依靠步行向预设战场长津湖行军,因为白天美机无所不在,所以,部队只能昼伏夜行。

大家知道一支部队只能昼伏夜行运动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后勤补给基本断绝!

意味着部队将受到更加恶劣环境的挑战!

电影里对志愿军在恶劣条件下行军状况有不少的镜头展现,但是普通人可能只记住志愿军啃硬邦邦的冻土豆的画面,毕竟在食物保障上中美两军对比太强烈——美军后勤供应的是琳琅满目的丰富食材,而志愿军则只有冻土豆。

其实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为残酷,9 兵团在战役发起前连土豆都不能保障前线士兵供应**(入朝之时人均只发了两个土豆)**,很多战士在战役打响之前已经饿了 3 天!后期基本是饿着肚子在作战!

**

**

(来源:《长津湖》剧照)

挨饿还不是最大的挑战,对于 9 兵团志愿军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是严寒的天气。

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志愿军部队是在什么条件下向长津湖地区运动——白天卧冰嚼雪,要躲避美军飞机侦察;晚上则在零下 31 度(最冷甚至到零下 40 度)风雪弥漫的朝鲜山区中艰难行军。他们不仅缺乏粮食,很多战士甚至连棉衣都没有!

说实话在零下 31 度的野外,普通人待上几小时可能就已经精神恍惚,但是我们 9 兵团十几万志愿军战士竟然在美军没有任何觉察的情况下忍饥挨冻潜行数百公里赶到长津湖,悄声无息将美军团团围住。

这是一支意志与纪律何等强大的军队!

所以,西方史学界才将 9 兵团悄声无息运动到长津湖描述为 **“不可思议的军事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我们志愿军战士,他们以高度纪律性以及意志力面对最恶劣的环境挑战,让同时代军队望尘莫及

所以,在我看到这一系列电影画面的时候——

志愿军在河滩上忍受着美军飞机来回扫射,血肉横飞却一动不动;

志愿军潜伏在雪地里如同冰雕一样躲避着美军飞机的侦察;

志愿军默默啃着硬邦邦的冻土豆吐出一颗蹦掉的牙齿;

我在心里默默念着:这就是我们的军队!任何恶劣的天气都能克服,任何变态的地形都可以快速机动,不仅具有超强的隐蔽能力,而且在后勤断绝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的战术!

这就是轻步兵的巅峰!

这就是军事史上的丰碑!

4 志愿军的真实特征

现在我们来讲讲长津湖战斗。

长津湖地处朝鲜高寒山区,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湖泊,将该地区割裂成无数碎片化小镇——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来源:新浪网)

彭总将长津湖作为东线志愿军预设战场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这里的地形对于志愿军这样的轻步兵简直太友好了——

山区有利于志愿军穿插运动,长津湖碎片化地形有利于将美军分割围歼,最为关键的是,美军一旦战败还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可以撤退(沿下碣隅里,经古土里、水门桥、真兴里至兴南港)。志愿军只要截断这条道路,美军就插翅难飞。

电影以第 7 连的作战经历为线索,通过三场战斗——半山民宅遭遇战、阻援战、新兴里攻击战来给我们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历程。

首先,第 7 连这个模板就塑造得很好,这个模板比较真实表现了志愿军一系列的特征,包括:

高度纪律性。在河床里被美军飞机疯狂扫射,即使血肉横飞,但是没有一个战士惊慌失措,乱喊乱跑,默默执行着卧倒扮演死尸的命令,非常了不起。同样,在美军直升机低空侦察时,全连伏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其令行禁止的纪律性令人叹为观止。

**干部表率作用。**三场战斗特别是攻防肉搏战中,连排一级干部都是冲在前面,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基层干部伤亡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主动攻击精神。7 连 1 个排在穿插过程中发现美军援军,虽然美军援军是包括坦克、汽车的机械化部队,而 7 连这个穿插排只是一支携带轻武器的步兵,但是为了保障小镇攻击作战连主力的安全,这个排毫不犹豫地向这支机械化美军发起攻击。这种不畏强敌且旺盛的攻击精神恰恰就是志愿军能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战术的核心。

相比之下,美军作战意志就比志愿军差得多。

电影里这个阻援战斗真实的历史是下碣隅里被志愿军围攻之后,美军陆战 1 师师长史密斯从古土里派出一支援军去增援下碣隅里,这只援军有 29 辆坦克,140 辆汽车,总兵力 922 人,由英国海军陆战队中校德莱斯代尔指挥。

这支救援部队出发之后,沿途遭受了志愿军凶猛的攻击,无数志愿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前赴后继向美军发起决死的冲锋,很多冲锋的志愿军战士甚至脚都冻坏了,只能以一种扭曲的姿势跌跌撞撞向美军冲击。

面对志愿军持续不断的攻势,美军坦克部队指挥官精神崩溃,抛弃后面的车队自己跑了,没有坦克部队掩护的美军也丧失了抵抗意志,除了部分跑掉,整整 240 名美军向我军投降。

良好的战术素养。在半山民宅遭遇战中,迫击炮与机枪是 7 连的火力核心,连长首先是选择一个小高地作为迫击炮发射阵地,然后才是组织部队按照一点两面多层次对小镇发起攻击,机枪手基本就是打一下就转移阵地,绝不一直待在一个地方。这些细节都显示志愿军是一支身经百战具有良好战术素养的精锐之师!

在阻援战斗中,雷公这样的排级干部也表现出非常高的战术素养,先是集中迫击炮手榴弹对美军一顿猛炸,然后迅速组织部队后撤,让美军反击的火力扑空。对于美军的照明弹能够掐着时间再投出一波手榴弹,最后再是反冲击打垮美军。

这些精彩的战斗细节让我看得非常过瘾。这里吐槽一下现在的很多抗日战争剧,动辄就是一个机枪手端着机枪一阵长时间扫射,日军如同稻草人一样纷纷倒地,如果是真实的战场,这样的机枪手活不过 30 秒!

我看过一个资料,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即使突然遭遇伏击,**平均只要 17 秒,**日军的枪榴弹就能打到伏击者的机枪阵地!

而在电影半山民宅遭遇战中,美军反应比日军更快,在遭遇 7 连火力打击之后,迅速锁定 7 连火力核心迫击炮与机枪进行针对性反击,巴祖卡火箭筒负责敲掉志愿军迫击炮,M2 机枪压制志愿军机枪。

这些细节足以说明,美军战术素养也很高,绝非易与之辈。能战胜这样的敌人志愿军绝不是靠什么人海战术,而是靠着更高的战术素养与更旺盛的战斗意志。

5 百思不得其解的 “神剧”

半山民宅遭遇战中的肉搏战也惊心动魄,一般来说,这种肉搏战人都是凭着肌肉记忆条件反射作出动作,肉搏战经验越丰富、爆发力越强、身体素质越高的人就越容易在肉搏战中获胜。

在木屋肉搏战中,很明显志愿军军官肉搏战经验丰富,临场反应力要强于美军,就是力量要差一些,几番打斗最后被美军士兵压在身下,这个细节也符合史实——

毕竟美军后勤保障充分,各种食品应有尽有;而志愿军还饿着肚子,战前最多也就是吃了一两个冻土豆而已。

肉搏战的结果当然是志愿军干掉了美军,这种结果可能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饿着肚子的志愿军怎么可能在肉搏战中战胜营养良好的美军?

是不是有点神剧的感觉了?

真实的历史比神剧还神剧!

随便举一个案例。

二次战役中,40 军 120 师 359 团 3 营六班战士张凤山,在整整 3 天没有吃一点食物的情况下,徒步追上 4 名逃跑的美军,开枪干掉 1 个,然后与 3 名美军殊死肉搏,最后将 3 名美军全部干掉,实在难以想象是什么让张凤山饿了 3 天情况下还能以 1 对 3 肉搏最后取得胜利。

唯一的解释就是**志愿军的战斗精神与坚韧的意志远远超越美军。**那种对帝国主义的憎恶以及保家卫国的信仰已经深深渗透到志愿军官兵的灵魂深处,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让身体素质更差的志愿军战士在贴身肉搏中却能爆发出更强悍的力量。

所以,不要看到电影里一些不能理解的细节就信口雌黄这是什么不符合逻辑的神剧,整个抗美援朝的战争本身就是西方军事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 “神剧”!

6 新兴里战斗

然后我们说说新兴里战斗,这也是电影中争议最大的地方。

网上对电影里这场战斗争议比较大有两点,其一就是志愿军密集冲锋,其二就是新兴里战斗有点乱,不像前两场战斗那么层次分明,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密集冲锋的问题。

**提出这类问题的都是战争外行,至少也是不懂我军战术的外行。**在长津湖战役中,9 兵团部分部队在少数开阔地攻击时确实有密集冲锋却被美军火力大量杀伤的案例,但是这与电影中新兴里战斗是两回事。

我军进攻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开阔地形的强攻,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大部分部队会拉开散兵线(甚至组织三三队形)发动多层次进攻,这种模式主要就是有效减少敌军火力伤亡,散兵线距离基本要保持 1 颗炮弹不能同时炸死两个人。

但是我军还有一种独创的进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利用夜色提前潜伏在敌军阵地前沿几十米的位置,然后突然发动攻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采用最多就是这种模式,没办法,美军火力太强大,在开阔地形拉开距离强攻,什么队形都扛不住美军密集的火网。

电影新兴里战斗志愿军进攻就是后一种模式,在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志愿军发起进攻前先是密集的投掷手榴弹——既然手榴弹都能对美军造成有效杀伤,那么志愿军攻击阵地距离美军阵地最多也就是几十米。

事实上在美军战史中对长津湖战斗的描述,让美军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志愿军的手榴弹,这里摘录一段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中引用的美军回忆录的描述:

“…… 多年以后,幸存的陆战队员依然对这一幕印象深刻:一枚接着一枚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美军阵地,仿佛中国人手里有用不完的手榴弹一样。”

按:王树增也是电影《长津湖》的军事顾问。

手榴弹是志愿军发起攻击后前短暂的火力准备,然后潜伏的志愿军就是一拥而上,用强大的动能冲垮美军的防线。

所以,这种模式下密集冲锋就是一种必然——你都潜伏在美军鼻子前几十米了,攻击开始之后难道还只让少量的志愿军战士去冲锋,其余人还趴在原地不动?

当然,能采取这种潜伏到敌军阵地前几十米突然发起攻击的作战模式也是志愿军独门绝技。这需要军队具有高度的纪律性以及娴熟的潜伏技能——著名的邱少云烈士就是潜伏在敌军阵地前活活被火焰弹烧死而坚持不动的典范。

相对真实历史中新兴里比较复杂的战斗历程(整整打了 3 天),电影还原这场战斗的脉络更为简洁清晰——志愿军潜伏接近美军阵地,突然发起攻击,美军防线被突破,美军在麦克莱恩上校指挥下突围,麦克莱恩上校受伤被俘,美军崩溃。

电影里新兴里战斗后半部分有点乱也是符合逻辑的,小镇攻防战只是小部队交战自然能做到有板有眼脉络清晰,**新兴里战斗则是万人规模的交战,**美军在志愿军冲入新兴里之后陷入混乱,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所以新兴里战斗画面切换更复杂更宏大也是情有可原,**至于志愿军战士开着装载有空军识别弹的汽车冲入美军溃退的坦克群也符合战场逻辑。

7 结尾的深意

电影结尾稍显仓促,我看完电影后搜索了一下,按照制作方计划这部电影还有续集,专门描写志愿军追击溃逃美军的战斗,据制作方透露,7 连在后续战斗中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虽然有点仓促,但是电影在后面也展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斗细节。

一个是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美军同归于尽;

一个是在狙击美军阵地上被严寒成建制冻僵的冰雕连。

这里说说冰雕连。

在长津湖战役中,9 兵团成建制被冻僵在阵地上一共有三个连,分别是 20 军 59 师 177 团 6 连,20 军 60 师 180 团 2 连,27 军 80 师 242 团 5 连。

在人类战争史上,军队成建制冻僵在阵地上也绝不后退,志愿军是独一份。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美军占领志愿军阵地后,看到志愿军部队整建制冻僵在阵地上,内心有多么震撼!

按:根据 20 军 60 师 180 团 2 连战史记载,我军后续增援部队在打扫 2 连战场时竟然发现,美军在占领 2 连阵地之后,对 2 连所有冻僵的烈士用自动武器补过枪。

美军连冻僵的烈士都要补枪,由此可见,美军对这支军队的惧怕已经深入到骨髓里。

(来源:新浪网)

现在我来讲讲电影最后这两个细节的含义。

电影最后有一组数据,在长津湖战败的东线美军最后从兴南港撤军时还有 10.5 万人。当时东线志愿军 9 兵团参战前人数为 15 万,作战伤亡约 1.8 万,冻死冻伤 3 万,实际减员为 4.8 万。也就是说,在战役结束时 9 兵团实际人数已经比东线美军更少。

最为关键的是,9 兵团的伤亡主要集中在一线作战部队,而东线美军只伤亡了 1.4 万人,所以,在兴南港撤退时美军一线作战部队人数已经远远高于 9 兵团。

不但总体人数比美军少,而且在东线战斗的后期,9 兵团一线作战部队基本已经陷入弹尽粮绝的局面。

也就是说,在东线作战后期,东线美军在人数、火力、装备、补给都全面碾压志愿军 9 兵团。

为什么狼狈不堪从兴南港撤军偏偏是美军?

因为美军对志愿军实力出现严重误判。

误判的原因其实就是美军从上到下作战意志已经被志愿军所压垮。

当无数志愿军战士前赴后继向美军发起决死冲锋的时候;

当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进美军人群中的时候;

当成连成连的志愿军冻僵在阵地上也无人后退的时候;

美军的作战意志已经崩塌了。

灰头土脸的美军至少在短时间已经无法重塑与志愿军作战的意志,所以即使各方面实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最后也只能吞下战败的苦果,狼狈不堪从兴南港撤退。

电影最后两个细节就是交代美军作战意志被摧毁的原因。一支部队连基本作战意志都被打崩了,韩国人还好意思厚着脸皮宣扬这是美军的胜利?

所以,韩国媒体 SBS 以伤亡人数来评价战争结果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战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仅仅只看伤亡人数,而是看战役的结果。**长津湖战役,东线美军溃退上百公里,让志愿军一举控制了朝鲜狼岭山脉以东广大区域,有利保障了西线志愿军侧翼安全,让西线志愿军可以乘胜追击近 300 公里,将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

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连当时美国报纸都承认对于美军是一场罕见的失败,韩国人在 71 年后酸溜溜的评论又如何能改变事实?

8 新中国的脊梁

《长津湖》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与过去国内的同类战争片相比,至少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其一,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过去对于出兵朝鲜的原因,我们的宣教只是简单的解释为 “保家卫国”。这个口号没有错,但是简单的口号比较单薄,这部电影以普通人的视角,只用几组镜头就简洁生动诠释了“保家卫国” 的含义:

何为 “保家”?

——指导员的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

**

(来源:《长津湖》剧照)

何为 “卫国”?

——美军飞机对我国丹东地区的轰炸与壮丽的长城景观视觉对比强烈,祖国江山如画,美国人却要把战火燃烧到我们国境;

其二,志愿军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过去我们同类的电影表现只是简单的展示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这部电影增加了很多志愿军战士生活细节的文戏,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而生动。

其三,战争场面宏大而激烈,战斗细节非常精彩也基本符合史实。

这方面前面阐述比较多,这里就不重复了。

但是这样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在豆瓣评分上却只有可怜的 7.6 分。

我看了看豆瓣评论上的差评,有人说战斗细节太假,**那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历史!**有人说电影时间太长,对观众太不友好,但是同样时间长达 170 分钟的美国电影《拯救大兵雷恩》豆瓣评分却是 9 分,即使是非常拖沓时间长达 183 分钟的《珍珠港》豆瓣评分也是 8 分。

71 年前民盟知识分子时任中央委员的张东荪为讨好美国,竟然将 9 兵团入朝情报泄露给美国,可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恐美崇美是大有人在。

71 年后,在豆瓣某些网友眼里上,中国电影永远比同类美国电影评分要低一个层次。

幸好,支撑这个国家脊梁的从来都不是那些软骨头理中客。

71 年前的那个冬天,满怀共产主义理想和庄严正义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云山,在清川江畔,在风雪弥天的长津湖边,无数质朴的志愿军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溃不成军、一泻千里;

志愿军气贯长虹,威震敌胆,打出了军威与国威,重塑了这个民族的尊严。

他们才是新中国的脊梁!

(来源:长津湖剧照)

2021 年国庆,电影《长津湖》全国公映,绝不仅仅是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而是有特殊的意义。

不要以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就可以高枕无忧,从 2018 年开始,美国对中国连续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地缘政治的围追堵截其实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但凡我们骨头软一点、意志差一点,我们就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然后我们就会被钉死在中低端产业链上,世世代代为美国人打工。

还好我们顶住了美国人施加的巨大压力,就如同 71 年前我们的父辈在朝鲜战场上顶住了美军的钢铁洪流一样,3 年斗转星移,今年在安克雷奇我们反客为主指着美国人鼻子说: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然后在天津会谈中我们直接甩给美国人两张清单划出三道底线,再然后就是孟晚舟回国,深圳机场万人合唱《歌唱祖国》。

所以,《长津湖》它绝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是冬天里的战鼓,是凝聚全民意志的号角——

美帝就是纸老虎,不要怂,干就是了!

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坚持斗争,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向志愿军致敬!

71 年前志愿军敢于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挑战美国霸权的精神必将薪火相传给一代代中国人。

这里是 @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 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屌丝的逆袭:志愿军凭啥能赢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2.《屌丝的逆袭(续):朝鲜战争红利远超你想象》

知乎用户 鞍灭 发表

《长津湖》这部电影,昨天不知道是不是全部院线都上线了,各大论坛上突然对这部电影爆发出极高的讨论量,总体上来说,认为拍得好的,与认为拍得差的比例为五比一左右,认为拍得不好的只占一成。本篇影评由鞍灭独家原创出品,全网唯一,不允许搬运和抄袭,违者责任自负。

鞍灭还没有看《长津湖》,不过鞍灭找到了一部稀有美国生肉版的《长津湖》,只是名字不叫《长津湖》,但内容是长津湖。因为是全英文版本,没有中文,当然更加没有中文字幕,这种电影又称为生肉。

电影一开始,效果还挺逼真,飞机的螺旋桨声近在眼前一般,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这部纪录片竟然是彩色的。

还是感叹一下,美国电影的后期制作,相当强大,这种声音和画面效果,离不开后期工作人员的打磨。

要知道那个时候,是不太可能战地上拍出彩色电影出来的。

鞍灭猜测这部电影应该是美国电影工厂,利用强大的后期制作工艺,加工出来的。

事实也证明了鞍灭的猜测,除了片头一小部分为纯彩色片外,后面百分之九十九的部分,都是纯正的黑白胶片电影。

鞍灭感觉这部纪录片相当冷门,九成小伙伴应该是没有看过,甚至是连听都没听说过。

彩色电影的部分,会让你有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来到了二战时的欧洲战场。其实这样说也没有错,美军当时装备的就是二战时的装备。

有些小伙伴不服气,在论坛里争论说,咱们拍的这部《长津湖》,不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下面这张鞍灭的截图,是不是让大家想起了那部美国电影拯救大兵。

不过在美国电影中,坦克是德国人的,而在这部美国自己拍的电影中,坦克变成了美国的,突然觉得有点讽刺。

鞍灭当然不否认拯救大兵的电影工业技术,要知道好莱坞电影凭借其强大的技术,早就领先全世界的电影制造技术,更不用说中国这种才从八十年代才起步的电影。

差距当然会有,但鞍灭要说句实话,这个差距也在光速缩小。

整个这部美国电影的调子相当灰暗,全片都笼罩在一种极度压抑和悲伤的气氛中,这种气氛并不是这部导演刻意要表现出来的,而是电影本身的镜头,纪录了当时的美军,最真实的情景。

上图中这位老兄,大家从他眼中看到了什么。

除了极其珍贵的战场纪录镜头,这部电影也采访了当时战场上的当事人,这些人都已经是老头了,但是被采访的时候,精神很好,特别是提到这一段战争,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为什么呢,当然因为这场战争让他们终身难忘。

整部电影没有一个中文和中国字,这让看电影的鞍灭相当难受,不过凭借着小学生水平的英文水平,也就算是听不懂,看不懂字幕,看看画面,还是能猜出个一二三。

懂英文的小伙伴可以帮鞍灭翻译一下这些字幕。

好像大致意思是,尽管极度严寒,但是我们心中的严寒,远胜于天气带给我们的严寒,不知道鞍灭翻译得正不正确,但应该大致上是这个意思吧。

不管是单个人的正面怼拍,还是一群美国军人的拍摄,都能让看电影的人,感受到一种悲伤和消极的情绪,弥漫在整部电影之中。

美国军人抬同伴尸体的镜头,莫名让鞍灭觉得像二战中德国人抬犹太人尸体的镜头。

仿佛这些人不是他们的同伴和同胞,而是外人,冷冰冰的,就跟他们的内心一样。

什么东西最真实,当然就是拍当事人最真实。

论坛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喜欢这部中国人拍的《长津湖》,鞍灭虽然还没有看,但是也反感这种论调。

觉得把志愿军拍得太勇猛,把美军拍得太怂的人,鞍灭建议你看看这部美国人自己拍的电影。

整个这部电影中,你从美军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看不到自信,看不到热情。

唯一能看到的就是颓丧,迷茫,绝望,悲伤,冷漠。

不过还是有例外,鞍灭还是找到了一个笑脸。

他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开心呢,当然是因为他手里有一个大腿骨可以啃,这么极度严寒的天气,可以随便就冷死一个人,大腿骨,对一个军人来说太重要了。

鞍灭看着这些吃着大腿骨,吃着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美国人的时候。

非常感慨,怪不得,怪不得咱们志愿军会贏。

看看这些美国军人的配餐,每一个人都是一大盘,不说是四菜一汤,热气腾腾,少说也是六菜七菜一汤吧,看看餐盘里堆成小山似的食物。

鞍灭想说,这样的配置和食物,但凡是志愿军吃上一口,都不会因为穿着单衣单裤,被冻成冰雕。

一边是吃着堆成小山一样,热气腾腾,大鱼大肉的美军。

另一边是穿着单衣单裤,吃一口路边积雪,再吃一把衣服口袋里的冷得铁一样硬炒面的志愿军。

难以想像,现在的年轻人更加不会相信。

志愿军在这种比地狱级游戏还要难上一百倍的情况下,居然打败了十六个国家的联军。鞍灭想问现在的年轻人一个问题,你在打比地狱级难度高一百倍游戏的时候,你如何通关?

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会选择放弃游戏。

在这篇影评的最后,鞍灭再跟大家放两张极其珍贵的镜头截图。下图是麦克阿瑟下飞机的瞬间。

在这段珍贵的纪录片镜头中,麦克阿瑟在下飞机旋梯的时候,非常的不稳,中途有好几次都差一点踩滑了,还好他手边扶着铁栏杆,才没有跌下飞机。

这一幕太有意思了,莫名让鞍灭想到了另一个最近非常热的镜头,老拜登在登机的时候,也是在飞机的旋梯上,跌了好几跤,这个画面成了国际最热的新闻。

真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更新【一】

此人已经被我拉黑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经历了什么,已经不是三观碎成二维码的问题

另外,纠正两个常识性的错误

第一个,朝鲜是最先入侵的,所以是侵略者,我不知道这种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可能是被行走的五千万带到沟里去的。我不嘲笑你,到收复台湾的时候,你也会这么认为。然后到了美国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时候,你双会说了,美国不是入侵,是解放。大家没有笑你,在笑一个()

正确的历史是这样的:这是自然规律,正如水一定会往低处流。当时的北方从经济到民心,南方都是被碾压的那个,如果要举行全朝鲜全民公投,那超九成的选票会投给北方,民心所向,就这么简单。

美国才是真正的搅屎棍,看着别人两个小情侣太甜蜜了,马上就要新婚之夜了,叫上一群流氓,冲人家里去,生生把小两口给拆散了……

坏事干完了还满大街地向全世界叫嚷,我是正义之师。

第二个,因为中国人比美国人死得多,所以这场战争是美国赢了。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西方,但是现在这个观点似乎也被打脸了。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美国报的死亡数有大量注水的痕迹,他报的数跟实际天差地别,大家可以自己网上查。第二点,美国只统计了美国国籍的军人,而且还大量注水,但是中国方面是把所有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全算进去了,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第三个,美国没有把失踪,叛逃,受伤的统计进去,甚至被自己人杀死的也没有统计进去吧,说专业点,叫非战斗死亡,挺搞笑的。这两天我看有个网友的计算和分析,我基本同意他的看法,美军与志愿军的死亡数字,基本没有什么差别,甚至可能还要高一点。

下面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

1950 年 8 月 15 日,“联合国军” 总司令麦克阿瑟命令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要求在美国步兵连中补充 100 个韩国人。

二战期间美国一个步兵连编制需要 193 个人,其中连部 35 人,机器排 35 人,三个排各 41 人。这样的编制之下,竟然直接安进去 100 个韩国人,这意味着,美军中有可能超过一半都是韩国人。

所以,即便是只考虑韩国籍美军的问题,美国的伤亡数字也要简单地乘以二。

美军公布的阵亡 3.3 万,死亡 10.3 万,总计约 14 万,简单乘以二就是阵亡 6.6 万,死亡 20.6 万,总计约 28 万。

这个 28 万,和陈赓讲的 30 万,就比较接近了。

我的观点是这样:28 万是严格按照美国官方的那个注水数据来算的,这没有说服力。

另外,我个人觉得简单乘以二也是错误的,我们面对的是十六个国家的联军,如果乘以十六,那这个数字应该是多少呢。

知乎用户 开四驱福克斯的 K 发表

从美军的视角记录了长津湖战役。

首先就是美国大片常用的套路:领导人是傻子。大意就是因为有个傻子指挥,所以我们陷入危机。

然后就是危机来临。

接着就是化解危机。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当时的美军指挥官不觉得自己在撤退,他们只是在向后方进攻。因为他们被包围了。

在此期间各种老兵回忆当时的艰苦环境。有被炸断腿的,有被冻掉脚的,有眼睁睁看着朋友死掉的。

同时,也不乏各种小情绪小细节。

有优待中国俘虏的。

有扔下伤病员自己跑路的。

有帮助朝鲜难民的。

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比如他们在撤退,不对,是向后方进攻的途中空投了一座桥。

最后成功撤出,并表示维护了和平,不后悔。

虽然作为中国人看起来很扯。不过不然呢?你让这些老头在纪录片里承认自己侵略了北朝鲜,威胁了中国的和平,所以活该被炸断腿?

总的来说就是从美军的视角来记录这次战役,不过观影体验和正常的电影是相反的。

电影开头:我们即将统一朝鲜半岛。观影体验:呵呵。

电影中间:我们受到了中国军队的重创,几乎要全军覆没。观影体验:哈哈。

电影结尾:虽然经理了各种困境,我们成功的撤出了包围。观影体验:哎。。。

知乎用户 知无不言者慎 发表

《长津湖》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惨烈与悲壮,中国军队何以在各项装备全面落后的情况下,依然赢得了胜利?54 赞同 · 12 评论回答

第二答,去年看过,拍的很及时,很纪实,应该看看。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美化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要谈长津湖战役,就离不开朝鲜战争。

要谈朝鲜战争就离不开《雅尔塔协定》和《莫斯科协定》

本质上《雅尔塔协定》和《莫斯科协定》对于朝鲜半岛的安排就是帝国主义霸权,毫无民主所言。

什么自由民主的捍卫者,正是够恶心的。

李承晚由于以美国政府搞 “单独建国说”,已经由“国父” 沦为了“独夫”。国父被直接取消头衔李承晚也是独一份。

现在韩国的国父是金九。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是具有绝对正义的一方。

影片开头的**:我们要统一朝鲜。**

这就是侵略战争,朝鲜要你美国去统一?

另外不要扯什么国际关系,宣传口号。

美国有没有被起诉屠杀朝鲜人,老根里事件前因后果清清楚楚,联合国军司令部亲自下令屠杀平民。

文件、电报都拿出来了,何人下达的指令,何人传达指令,那支部队开的枪,清清楚楚。

就这种也配叫自由民主的捍卫者?

济州岛大屠杀是不是联合国军指挥官麦克阿瑟和李承晚一起搞的。

装什么清纯。

知乎用户 猪油拌饭 发表

在这部纪录片里,美国人也认为长津湖水库战役是中国人赢了。

知乎用户 我有一壶酒 发表

知乎用户 Julius Caesar 发表

很久以前看到过,我只记得一个场面,其中有一个老兵在访谈里说,长津湖的极端天气是双方最大的敌人,如果今天他看到志愿军战士就会冲上去拥抱一下,因为彼此都吃尽了天气的苦头,并最终战胜了天气。

知乎用户 小蒋 发表

这片子我看过,一句话总结就是美国人认为自己这边的决策者是傻子,指挥官是二逼,应该统统拉出去毙了。

知乎用户 斗战神狒 发表

今天特地搜了来看的,开场不久就听到了志愿军的冲锋号,瞬间上头。

那个美国老头结局说的,他不后悔,虽然他丢了一只脚,有点关节炎,但是他感觉自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知乎用户 uiuc 发表

有机会去看看双方军事人员的评价,特别是开国元帅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对于此战役的评价。不要看电影编剧和导演告诉你的。它们都是大忽悠。

知乎用户 一曦​ 发表

今晚,看了《长津湖》,真是流泪看完整部剧。影片不亏大制作,气势恢宏,情节感人。

前两天看了 2016,美国版的《长津湖战役》。它是以美国陆战队亲历者口述为蓝本,主角不同,历史角度也不同。但是,结果是相同的,中国胜利了,这场仗艰苦卓绝,中国也是伤亡惨重。这场战争,口述者 “陆战队员走出大山,他们不同了,战争不同了,美国不同了,世界不同了。”

这部电影在国庆上映,也是一个政治信号,电视剧《抗美援朝》至今没有公映。抗美援朝,是继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中国一蹶不振后,第一次战胜列强,让美帝等刮目相看,也迎来几十年的和平,中国得以高速发展。为毛泽东的雄韬伟略点赞,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中国人,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纪录片展示了几张战场照片,那画面简直触目惊心。

知乎用户 刑天唐伯志​ 发表

我看过,很真实,很值得深思。

一部相当不错的片子,电影就应该这样演。

知乎用户 阿伟自媒体 发表

《长津湖》国庆黄金周上映后,一度受到观众一致好评。一口气接连打破是 11 项纪录,也在今天到了 24 亿票房,如果保持这个趋势,有极大可能打破《战狼 2》的票房纪录。电影《长津湖》火爆的原因不单是因为场景震撼,更是因为这段让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我们今天来看看中国的《长津湖》与美版的《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发生于 1950 年底,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教训深刻的战役。志愿军参加长津湖战役的部队近 15 万人,美军参战部队约 10 万人。在这场战役中,美军伤亡 7000 多人,其中阵亡及失踪 2500 多人,冻伤减员为 7300 人。关于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的伤亡,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是此战出现了我军历史上最严重的冻伤减员现象,冻伤 3 万余人,冻死 4000 余人,减员 4 万多人。

很多人疑惑长津湖战役我们打胜了没?我们肯定是打胜了。

战役是在 1950 年 11 月 27 日晚上打响的。美军毫无防备,但凭借着强大的火力,打退了志愿军多次进攻。但志愿军勇敢地冲锋,也让美军心有余悸,付出很大的代价。

长津湖东侧的美军撤退稍微顺利,他们开战时有八千多人,有着人多的优势。他们带回了战友的尸体。他们为了尽快赶路,把战俘(中国士兵)丢在路边,在冰天雪地让他们自生自灭。(美国纪录片黑我们战士内容)。

撤退到下碣里的美军,冻伤严重,很多人的脚趾头都冻掉了。他们穿着毛毡靴尚且如此,脚穿橡胶鞋的志愿军可想而知。当时由于战况激烈,美军被志愿军打怕了,情报工作都无心完成。再加美军都是比较现实的,永远都是投入很少的战斗力,打不过就跑,他们一直以武器装备来制胜,而我们采用的就是人海战术。

长津湖战役适逢朝鲜几十年不遇之严寒,志愿军深受其害,陆战一师也没好到哪去。事后统计美军有 7000 多人的冻伤减员,直接冻死的也有几百人。纪录片展示了几张战场照片,那画面简直触目惊心。

而且在志愿军的包围下,陆战一师终于尝到了忍饥挨饿的滋味。被包围的 20 多天,有段时间补给线被切断,美军不光面临弹药危机,连吃饭睡觉都成了问题。

这大概是二战以来美军最艰苦的岁月,饿了吃雪充饥,困了裹棉被睡在雪地上,好多人第二天就没醒来。长津湖一战甚至在美国国内引起恐慌。某连、某团被全歼的报道见诸报端,老百姓人心惶惶,反战情绪持续高涨。最后陆战一师撕开一道口子顺利逃亡,而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把 “失败” 诡辩为 “变相转进” 的说辞,则成了军营里最大的笑话。

知乎用户 沧桑短笛 发表

长津湖战役,虽然距离今天才 70 年,但是,对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年轻人来说,是另一个时空的巨大差异。在我看来,《长津湖战役》体现的就是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抗美援朝之战,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长津湖之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立军之战。从远的说,西汉的和亲称臣纳贡起;从近的说,五万八国联军横行中华起;中华民族后 2000 年的历史上,被欺凌、被屈辱的比比皆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背负了太多的苦难和太多的屈辱。随着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华的喊响和艰行,民族精神被彻底唤醒。有人吐槽长津湖之战有神剧的嫌疑。我来讲一个现代故事。

因工作,我在一个军队离休干部休养所工作过多年。这些离休干部原本是现役军人,离休时分两类:一类是抗日战争及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一类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并且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施行离休制度时,职务在正师及以上的。社会上离休干部、军队离休干部休养所还有其他的,但是,他们是不能跟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离退休干部,相提并论的。

我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服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身为现役军人充当物业人员,帮他们看家护院,所涉及到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包括交通车辆,都是由解放军总后勤部保障的。

有一项工作叫建立离休干部荣誉室,也就是收集整理这些离休干部在各次战役中取得的功勋,逐一的展示出来。其中一次,我收到一个奖状,八开纸、横向书写的奖状。我要说的故事,就是这个奖状开始。总政治部办法的立功奖状,具体功劳一栏填写了三个字:“五大功”

不用查阅任何历史资料,因为我认真的查阅过,因为职务的便利,我有更多的特权去查阅。但结果是,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 “五大功” 的立功、受奖项目。无奈之下,只要去问这个立功奖状的本人:吴继发将军(我愿意这么称呼他)。当然,他只是一个享受正团待遇的军官,实际职务低于正团,因行政级别和国家离休干部政策,按正团离休。举个例子:“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在军队离休的干部,离休时最低职务为副军”,就是国家的离休政策。简言之,实际职务等于或者高于副军的,按实际职务离休,低于副军职的,按副军职离休。

问他:这 “五大功” 是怎么回事?

他告诉我说:他是四野的。解放战争中,从东北一直打到一江山岛。五次立功,在解放后被授予了这个立功奖状 —— 这个立功奖状,是从东北打到一江山岛的过程中,屡次立功的 “总算账”。

我问他:五次立的啥功,还记得嘛?

他告诉我:惨战,一个连队基本打光了,剩下几个人(个位数),作为卫生员的他,因为是共产党员、因为个人习惯,收拾起连旗,带着几个人回头,找到二线大部队,汇报战况、上缴连旗。然后 , 重新组建连队。因为这事,被记大功一次 。然后,这样的事 ,从东北 到一江山岛 ,他做了五次。所以,“五大功”, 准确表述应该是 “五次大功”。建国初期,立功受奖的文书,其实很简陋。谜底揭开了 ,这功立的很平凡 、很平常吧 ?

实际上,这是细思极恐的 。

一个连队大约 120 人 ,剩下个位数 ,最少是 1 人 、最多是 9 人 ,平均下按 5 个人算吧。120 人的连队,活下来 5 个人 ,幸存的几率是 4.1%。他经历了五次, 他个人幸存的 几率是 4.1%×4.1%×4.1%×4.1%×4.1%=0.0000001156,也就是千万分之 1.16。是神剧 、还是幸运 ?

“我们这个国家,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这是一句真话。

以此为据,长津湖真不是神剧。只是那个时空,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哪些吐槽《长津湖 》的,是自己浅薄了。

国家、民族 ,需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精神 。它是国家民族之魂。

必须有这样的精神,中国这个国家、中华这个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新换的电脑,有好多 错别字,修改订正下。

知乎用户 强壮的宝哥 发表

这里 99.999999% 的人不知道这场战争怎么回事。

按时间线:

1. 朝鲜日据时期(什么日据时期?)

2.《雅尔塔协议》(这个协议是谁跟谁约定了什么?)

3.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是几月几日?(谁先动手?)

4. 联合体 82 决议说了什么?

5. 美国登陆是几月几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破纪录片,充满了侵略者的强盗逻辑。不过这个纪录片对国人至少有两点价值。

第一,通过这个纪录片,可以看到美国是什么样的战争观和领袖观。美国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强盗,和他们的英国老祖先没有什么区别,相当一部分财富都是侵犯别人的利益抢得的,这个纪录片也没有去反思,只是说着他们怎么怎么 “胜利” 逃亡,说自己从灾难里活了下来绝口不提、也根本不去想这场灾难是谁带来的。

他们的领袖观里,world leader 是靠武力获得的,说哪块地区是 “自由世界” 的领土,就要给他们输送利益,这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了解这个世界上别人,尤其是有能力欺负我们的人,都是怎么想的,**这样就不会盲目地以为别人都是善良、尊重他人的人,这样就会保持警惕。

**第二,关于纪录片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沟通对于心理战上打击不义之师、从而削弱其战斗意志的重要性。**纪录片中,一个美国兵把手榴弹扔进地堡炸志愿军,但没炸死,他进去查看时,志愿军在临死前,用中文和他说话。他一辈子都记得这件事,他特别想知道志愿军战士对他说什么,而且心理上明显有人性残剩的内疚,可能是受到志愿军战士的行为的影响,显得很难受。这说明这群强盗再猖狂,还是受天理约束的——做了侵略他国领土的恶事,灵魂被毁,心理也不安。可惜那时候我们中国人懂英语的少,无法沟通。而敌方发动不义战争时,能够招到兵买到马,靠的就是思想蒙蔽和扭曲,**如果我们的军队有智慧的人,设计出合适凝练的英语宣传口号,战士们人人都会几句,**这群强盗如果真的知道我们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和他们一拼死活的原因,就奔着他真的知道了我们军人肠子流一地也要拼命把他打回去的原因,打击他心理的薄弱环节,他也会失去一些战斗意志

只有善良正义的行为,才能有根本上强大的意志。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在自然规律上有据可依——反动派的反人性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一定是有漏洞可以打击的。

而要对他们发动心理战,第一就是要沟通,所有不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军人都是被蒙蔽了才会去参战的,因此,学英语至关重要,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利用人性本身的好机制,打击侵略者的心理漏洞,也是削弱他们对我们威胁的一种途径。

知乎用户 南之山 发表

里面真实记录了志愿军战士的脚,不管美国这个纪录片的立场有多歪,老兵最后还光荣骄傲地声称自己保护了韩国人民,但他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那些网上满嘴喷粪污蔑志愿军的人,看看这双脚吧。

知乎用户 鱼事爱评 发表

我是快进的看了一下,美国整个纪录片都是出于一种想要拼命维持体面的状态,有意淡化逃命时的那种恐惧与慌乱,却着重去表述美军具有多么人道主义精神。

美国官方的套路吧!不行就整个正义人道的名义,但是美军溃逃的那种恐惧慌乱,却又是隐藏不了的东西。更不用说,美军是从万里之遥费心费力跑到朝鲜参战,中途在轻易战胜了北朝鲜后,却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还想着扩大战果直接威逼侵略到中国,根本就不是什么正义。

就像里面一个美国老兵所说,如果中国人跑到墨西哥,在那里讨论着消灭资本主义……

这里其实就能明白中国是被威逼的不得不被迫反抗参战,保家卫国,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是抗美援朝的原因;可以说是中国如果不去打,就会没有主权,还要时刻忍受着核大国在旁边的天天核敲诈威胁,而且一天到晚要随时去警惕这个核大国的侵略,又怎么去谈发展、谈和平。毕竟美国的那个将军最后,可是败到打算用核轰炸去强行挽回自己一败涂地的那种脸面。

我看到很多人还在那扯,美国并没有败;这让我觉得很搞笑,以美国那种傲慢心态,没败会气急败坏到想要核轰炸中国来找回战场上失败的脸面吗?

没败,当时美国的总统会战场上换帅。

美国纪录片的事情不说,就说纪录片下的美国人留言,再次让我对抗美援朝的肃然起敬;因为我看到,即使到现在,美国人还是不忘对中国实施核轰炸的意图;那些美国人既然到现在还在谈论,应该当时就核轰炸中国,以此不难得出,在过去的中国所面对被核威胁的频次有多高,有多频繁。

至于说美国纪录片吹美军是人道之师,这就更有点扯了,那时的历史资料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查查看,就说我们眼前的,今年美军逃离阿富汗,都逃到机场了,还在用军机碾压、机枪扫射的方式,直接屠杀震慑帮助过美军的阿富汗平民,甚至事后还用炸弹去轰炸阿富汗的居民区;这些可是就在我们眼前轮番上演过,那还是美国吹嘘美军怎么从容撤退时的样子,这要是美军整体都在慌乱逃命,这美军还能有美国纪录片里吹的那么人道,真是假的不能再假的伪善宣传。

知乎用户 hero 发表

美国纪录片的内容里只要和我国的电影不相符的,肯定就是假的!因为我被删得没脾气了。

知乎用户 大古 发表

角度太单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美国的纪录片《长津湖战役》看过。站在美国掌握的史料讲述的,还是能看出道德美化美军的痕迹。比如讲述美军南逃时携带北方的难民的情形,这个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东躲西逃时携带难民的 “仁德”,但却忽视了美军进攻北部时对平民造成的杀伤。

知乎用户 宠儿 发表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 9 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大部地区,彻底粉碎了美军占领北朝鲜的战略意图。使美军从此将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了,再也没有再次跨过三八线了。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成建制地全歼美军陆军第七步兵师第 31 团,该团又称 “北极熊团” 且参加过二战,极大的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也损失惨重,冻死冻伤比例极高,基本丧失了再进攻能力,也使美军得到修整的时机,实现了对南朝鲜的防守准备。志愿军 9 兵团本是部署在我国南方准备解放台湾的主力部队,由于战事吃紧,来不及换下夏装,冬装也没有时间带上,就在零下 40 度的严寒下进入战斗,造成非战斗减员严重。美军的逃脱,也使美国内对出兵朝鲜的质疑减轻不小,在美军方面也有所谓 “胜利大逃亡” 的说法。

知乎用户 ryvminer 发表

我希望两边都把收入捐出来给双方的老兵

知乎用户 Chase Go 超闲​ 发表

两个大国为了维持战后秩序打了一仗。美国说我要救南韩,中国说救南韩可以,不能越过三八线,咱们之前说好的,划了线。

美国说我要教训北韩,不懂规矩啊。

中国说,你不是已经暴揍了他一顿吗?他已经知错了,给他改正的机会。

美国说,我灭了他,统一半岛。

中国说,这可不是你说了算。朝鲜半岛,是大中华文明汉语文化生态圈成员,几百年来枝蔓相连。

美国一意孤行,北朝鲜叫苦连天,向中国求救,中国有求必应,派兵入朝,可惜北朝鲜环境恶劣,缺衣少粮,一切都要自带。

美国派出了最狠的部队直捣北朝鲜的临时首府,中国王牌第九兵团奉命狙杀。双方惨烈对抗,损失惨重,美军撤退。

中国军队如果不以歼灭美军为目标,而是重创,迫其撤离,在战略上是否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而代价更小?

知乎用户 神殇 发表

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这场战争,电影可以虚构,纪录片是真实影像资料,我们也有纪录片《冰雪长津湖》,都可以看看

知乎用户 网行天下 发表

小说电影,虽然基于历史,但也有很多渲染的成分,看看也不错。

但如果想了解真实的历史,建议同时多看看朝鲜战争纪录片、回忆录之类。不但看国内的,也看看各参战方军人和学者的,以及第三方非参战国的评述,然后自己去客观地综合分析判断和评价

知乎用户 睿誉 发表

额,很真实吧。没有基调,没有对志愿军的苦大仇深。志愿军好猛。

我怕,好冷,好艰苦,我希望天亮我还活着,感谢活着。

是指挥官太蠢,轻敌了 -。

知乎用户 一二 发表

NB 工程学院

知乎用户 唐泽雨 发表

日本能成功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是关键。

蒋介石破坏和平,悍然打响第一枪发动内战,是历史罪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美国人看完长津湖有什么感想?

知乎用户 发表 美国人看完长津湖有什么感想? 知乎用户 喵 Guru 爱吃梨​ 发表 作为在美国坚定为国产片贡献票房的吃瓜群众,再多说几点: 国内大多数高票房片,在美国是可以看到的。疫情前的《战狼 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哪 …

如何评价美国版的《长津湖战役》?

知乎用户 鞍灭 发表 《长津湖》这部电影,昨天不知道是不是全部院线都上线了,各大论坛上突然对这部电影爆发出极高的讨论量,总体上来说,认为拍得好的,与认为拍得差的比例为五比一左右,认为拍得不好的只占一成。本篇影评由鞍灭独家原创出品,全网唯一, …

冰雪埋忠骨,寒光照铁衣

长津湖和长津湖是两回事。 一个是七十多年前真实发生在朝鲜半岛的崇山峻岭中的冰与火之战; 一个是发生在大银幕上堪称二零二一年最让人期待的国产战争电影; 如果没有这一场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对战双方回忆起来至今都心有余悸的绝命搏杀,自然就不会有后 …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豆瓣评分 7.6 ?

知乎用户 发表 10月1日,《长津湖》豆瓣开分7.6,你有什么想说的?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长津湖》7.6 分被低估了,《金刚川》6.5 分被高估了。 我还是挺佩服管虎的,把打着 HONG 旗反 HONG 旗玩到了化境。 管虎拍了 …

为什么《长津湖》中没出现朝鲜军民?

知乎用户 矢锋 发表 因为长津湖战役史实就没有。 那些拿审核说事的,去你的吧,《三八线》不仅有朝鲜地方同志,还有南朝鲜特务,咋过的审核? 史实上,长津水库附近地区是朝鲜半岛最为苦寒之处,也是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1950 年这里冬季白天最高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