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柴静的《看见》争议很大?
知乎用户 绝弋 发表 赞同前面的那位朋友。 因为激怒了各位牛鬼蛇神呗。私以为,柴静的《看见》中所记录的,很多都是人们回避的敏感话题。甚至说是有些人刻意回避,避之不及的东西。 添加回答: 别的不说,就从我是女性这个角度出发,柴静在这本书里写到 …
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敢轻易评价,我只说一下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自己。
如何看事情:有人和我说过换位思考,有人说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很难,因为你受过的教育,你所处的环境,你站的位置,你的性格,这些都决定了你看事情的态度,也决定了你的态度,柴静在书里写到,老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和陈虻发生了种种矛盾,就是这个原因。我以前老觉得自杀的人很愚蠢,后来看到一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自杀,就如他们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一样。” 柴静在书里写道:“你要完全跳出这些条条款款,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去看这件事情。” 虽然我没有达到这一步,但随着慢慢成长,也在时时自我提醒,比如看到再黑白分明的新闻预告,我也不会轻易评价,因为还没看到主角自己是如何说的,没有看到事件的全貌,和里面一个个具体的人。
如何说话:柴静在书里说:“我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以前看了些书,又刚创业,自己觉得肚子里面有很多干货了,和人说话,说事情,便总要争个输赢,引经据典。平常也好为人师,以语出惊人,一棒子打死对方为乐,现在想起那时的嘴脸,是多么可憎。
如何写东西:
如何坚守:
下次补充….
看见,看见什么
看见别人,还是看见自己?
我每天都在看见别人。大街上、天桥底,到处都有别人的身影。
只是在照镜子时,才能偶然瞥见自己。黑发、戴个眼镜、鼻梁有些塌、嘴唇厚却不性感。不是阿汤哥,也不像刘德华,甚至还不如院儿门口摊煎饼的小伙儿。
虽然深知 “知人易,知己难”,但抛开了镜子我又究竟如何才能看见自己。我看得清前路,却看不见自己,再回头望望后路,也还是众里寻他。
于是我问朋友:“嘿,你看见我了吗?”
“当然看见了。”
“为什么我看不见?”
“因为你只能看见你能看见的东西。”
“那我到底能看见什么?”
“你能看见我呀。” 朋友大笑。
恍然大悟。
虽然我看不见自己,但却能够看见你,也就是 “另一个我”。只有通过看见别人,我才能看见自己。
如果我的面前只有一种人,那么我只能看见从他们身上投射出来的一个自己。但如果我的面前有一千种人,我就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千个自己。所以我必须要走更多的地方,去见更多的人。然后从他们身上找到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的最终答案。
她是记者
她完成了我的愿望。她走到了许多我走不到的地方,见到了许多我见不到的人,她用脚丈量了自己与世界间的距离,然后用她温柔的笔触告诉我:“朋友,在探寻自己的道路上,你并不孤独。”
于是我的生命被拓宽到了央视,来到了非典现场,走到了同性恋者面前,站在了大雾锁城的山西,亲历了六级余震的汶川。歌德让他的弟子去参加一个贵族的聚会。年轻的弟子说 “我不愿意去,我不喜欢他们”,歌德批评他:“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这样才可以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而且不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 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
她热爱这世界,并且为它战斗。
记者的自我修养
以上 11 处以时间顺序排列,划横线的有 6 处,此 6 处为柴静认为记者应该理性,不应该在采访中掺杂自己的情感。剩下 5 处为柴静认为即使是记者也应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报道之中,而且如果真得可以打动被采访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十年里,她一直在纠结,也一直在探索。客观与人性之间的那个点,她始终没有找到。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就在这样一次次地推翻、建立、再推翻、再建立的过程中,她已经越来越接近那个出发时的目标:看见自己。
重庆森林回到酒店,收拾东西回家,小音箱里放着 Skinny Puppy 的音乐,站在高楼的窗口,看着空无一人的北京。看了一会儿,我回身把耳机扣在头上,拿头巾用力一绑,把音乐开到最大。如果当时有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认为我疯了,因为那根本不算舞蹈,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的随意屈张,音乐就像是谁站在万仞之上,在风暴中厉喊。
兀自想起《重庆森林》中最单纯的王靖雯。
《看见》是一本好书。无论我多不喜欢柴静,作为一个读者,我终究无权也没兴趣去评判她的生活。我只是看书。作者是汉奸卖国贼,是骑墙两面派,是交际花,是爱国志士,是文学女青年,或者是公知女神,其实对于一个纯粹的读者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作者的义务是写好一本书,而读者的义务,就是好好读这本书。
用比较粗俗的话说,就是你喜欢吃鸡蛋,不必非得熟悉生它的那只鸡。
[
电子书
看见
作者 柴静
会员专享 ¥ 23.88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96ffee8c2f12da3488f38af7c18aac9b)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一篇好的书评,从书本身出发评论就可以了。有关作者的信息、八卦、诬蔑或者洗地,其实都不是书评的构成要件。书评不是作者生平纪要,不是 “我眼中所见的作者”。当书评中不得不出现作者时,往往是需要以作者的某些信息(例如身份、家庭、职业)来理解和解释书中的内容。书评针对的是 “书”,是针对书的“评” 论。
我写书评,一向侧重于评。书就在那里,每个人只要愿意去看,就都可以去看,详细内容无需介绍。其他读者需要看你的文章,不是因为你笨拙地制作了原书的 replica,而是想看这本书对你造成的影响:这影响可以是情感的,也可以是逻辑的--而这些影响,构成的就是 “评”。
我说《看见》是一本好书,首先因为它是一本真诚的书。这种真诚流露在作者勇敢而诚恳的自我剖析中,但这样的努力并不能使它成为一本好书。它是一本好书,是因为整本书的结构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结构和内容一起,讲了一个好故事。
作者很明显在这本书的构思方面下了苦功。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是游戏化里的 progression(渐进式发展技巧,常见于 RPG 中的人物成长),你可以看到主角个性的成长、观点的逐渐变化和发展,也能看到这种变化在各种事件中,以及对于各种人物造成的影响。从前几章在采访时注重的质问和对抗,到后期的尊重与理解,书中塑造的柴静在记者专业素养方面的变化能够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实际上,同样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安排使读者好像在与主角同步成长,很有利于读者与作者的共情。
既然提到了共情,就再多说一些。作为一名具有一些编导素养的记者,柴静确实有把她的专业经验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这一方面体现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观众心理与感情的把握上。《看见》这本书里所讲的每一个小故事,在叙述节奏、文字谋篇布局以及细节的规划上,都经过了仔细的编排,你几乎能看到原稿旁写的 “此处有泪点”、“此处应大笑” 的策划笔记。被这本书数次感动的我,在第十一次要流下眼泪时,才感觉到催泪点来自于被模式强化了的内容。
不过,这本书在结构方面的亮点也还不止于此。从这本书的精密结构来说,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本小说。这么说并不是怀疑本书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因为普通人的自传很难达到这本书的高度:这种高度规整的故事形状、这种循序渐进的人物性格,以及每个人都有个明确结局的收尾方式,在小说中比在自传中更常见得多了。
说它格局规整,是因为这书从陈去找柴静开始,在陈逝世后结束。书的主线,就是主角柴静作为记者的成长历程,在经历了被否定-迷茫-模仿的挣扎之后,终于实现了独立,而这独立,与民间故事中 “丧亲” 的要素又是紧密相连的。整本书的故事中涉及的典型元素简直可以当作一个民间故事来进行分析。一个普通人的传记,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模式。真实生活的特点,是很多事件在进展中,人物则在不断变动,因此常常有头无尾。柴静所选择构成这本书的事件和人物,则通通有明确的结局,使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读一本成人的寓言或者童话。
这不是坏事,因为我认为这种精心和刻意恰恰证明了作者的诚意;此外,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书里的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好故事。
从这些故事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书名再合适不过了。“看见” 是针对书中的主角而言的,她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到真实生活中,看见并融入了她以前所远远眺望而难以理解的生活。“看见” 同样也是针对读者而言的,我们借着阅读这本书,看见了以往在社会舆论中近乎隐形的各种群体和事件:非典、同性恋、留守儿童、失地农民、受污染影响的村庄、以及作为人而非符号的运动员… 我们也许无法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融入这些在大众舆论下失语的群体,但我们确实能够开始看见他们。能看见不意味着能理解也不意味着能接受,但它毕竟是一个开始;随着能看见这些以往的隐身人和隐身事件,我们实际上拒绝了进一步妖魔化他们。而这就是进步。
这本书让我看见的,还不止是这些弱势群体和关系民生的政经事件。它所展示的现实,就像是撕开了舞台上的背景,露出黑与黄的衬底,让我痛觉自己清洁舒适的小世界是多么狭窄。在我所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努力积极地生活着。这使人感到安慰,然而也使人意识到幸福温暖的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在很多人还在挣扎着求温饱、求基本生存权利的时候,我们由于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原因,得以追求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级。以一种比较极端的观点来看,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里,我们的机会正是来自于弱者的牺牲。在有能力回报这些弱者之前,我们至少应当不白费他们的心血,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会。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这大概是我们最可以做,也最容易做好的事了吧。
是的,无论能看见新事物有多好,光是看见永远是不够的。作者能够让我们看见,是因为她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能 “看见” 而努力行动。希望我们每一个被感动,因此而能够 “看见” 的人,都也能将这份震撼和感动化作行动吧。
(原文地址[书评]《看见》:一篇纯读者的纯书评_F 的乌托邦)
在柴姑娘还不为这么多人所知的时候,特别喜欢她做的《新闻调查》,也很喜欢后来的《看见》。
以至于在后来的后来我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传承了她的采访风格,也很想成为一名电视记者,有自己的团队。
和她一样很喜欢法拉奇,不知道法拉奇的人看我的头像。哈哈。
那个时候我们确实不会好好说话,采访风格不是对话而是质问。
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这种形象。
我总是在空间里分享自己的采访心情,有个陌生的好友也可能是聊过几次的好友给我评论说:“我特别讨厌你居高临下的样子”。然后我不知所措。我以为的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是做好事,可我不知道的事,我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不然不能让一个陌生人都感觉出我的居高临下。后来我一直在反思,再后来我看见柴静的这本书,看了很多遍,很多很多遍,看哭了很多很多次,因为很多事情你没有经历过或许不能感同身受,或许说是在看她的采访,也或许是从中看到了那个不够好的自己,那个不能够称之为是记者的自己。
笔记摘了很多很多,有一句她妹妹说过的话我记得很清楚,她说:“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还有那句我记得很久很久的话,记者应该是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后来的后来,可能我们和柴姑娘都成长了吧。
但是我会永远记得,每期都看《看见》,关注她关注的问题,现在看见很久很久没更了,柴姑娘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她带着《穹顶之下》回来的时候,我知道,她还是那个她,而我仍旧在默默的向她看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也不能客观的去评价柴静的《看见》,因为对于这本书,我是有感情的。所以我只能主观的,我很喜欢这本书。
换个角度看,个人认为这本书不只记录了柴静自身的成长历程,还记录下了当前的中国。
这种记录,不是波澜壮阔式的描绘,而是从柴静的每一次采访,做的每一个节目中反应出来。
非典,农村征地,留守儿童,家庭暴力,正龙拍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
这些事件难道不就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吗?柴静从在这些事件中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她在面对这些事件时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同时通过她对这些问题的探寻,思考,也表现出她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没有豪言壮语,却又在字里行间。读的时候始终有这样一种沉重感压在心头,但柴静又会让你觉得仍有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
作为一个非媒体人,能学到的东西也是挺多的。这里只摘录几句比较触动我的句子(读的太投入了没怎么做摘录 Orz。。。以后有空补充)“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惟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 “客观” 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人” 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 “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这是柴静在《看见》一书最开始的地方,写下的话。
看到这段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朋友圈里微信群里铺天盖地的 “太可怕了,赶紧转发吧!”“xx 都说了,十万火急,赶紧转发!” 等等一些消息。其中有大多数的消息,最后都被证明是谣传。其实,真正真实的有科学依据的信息,首先不会起这样触目惊心的题目,也不会比你还着急你的安危从而强调要火速扩散。
那为什么,朋友圈中的谣言屡禁不止?为什么每每有重大事情发生,总要经历一次情绪激烈、数量猛烈的刷屏?或许,很多人无法去真正的 “看见”。如同柴静所说,从蒙昧中挣脱,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个需要不断探寻不断修正的过程。
《看见》这本书,我已读过半,书中所展现出来的,对新闻保持客观、理性、中立的理念,让我深受触动。书中记载的十年,是柴静在这条路上,摸索、探寻的十年。十年间,她从端着的形式化主持,到与被采访者感同身受,再到撇去情绪干扰只用理性思考,她尝遍失败、摔打、迷茫的滋味,历练成如今所谓的 “公知女神”。
她用自己的方式来连接这个世界,把新闻事实捧给大众。她经历,她思考,而后验证、怀疑、摧毁、重建,柴静之所以能成为柴静,就在于此。
如何保持理性?
最近被《大鱼海棠》刷屏了,有人说:烂透了!有人说:感动得哭到死去活来。我没有去看电影,所以,我不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发表评论。但是从多多少少的影评中,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态度。说实话,我如今极其的讨厌 “非黑即白”。如同柴静所说:“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我相信耗费数年所制作的一部电影,中间必然饱含创作者的心血,水平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可以去帮他们指出情节上存在哪些弱点,哪些地方可以更加提高,哪些东西借鉴的痕迹太重最好避免等等,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国产动画电影吧!
柴静在书里讲到 2006 年沸沸扬扬的虐猫事件,那是网上的一段视频,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脸上带着笑,照着猫的眼睛踩下去,直到猫不再抓挠挣扎,被活活踩死。视频一出,网上掀起了剧烈的声讨和谩骂,女子被人肉搜索,被骂毫无人性,被恶毒言论逼迫着到处躲藏。柴静去采访她,卸掉正义、人性、愤慨,以最客观、中立的态度,只求了解与认识。所以,才有了那期节目中女子的发声,以及声讨者的道歉。
在此,我不讨论人性,人性经不起考验,我欣赏的是,柴静在此事上的冷静和客观。很多事,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往往会把事情推向相反的方向,比如 Selina 和张承中的婚姻,又比如刘翔退赛;客观和冷静,才最容易达到真实的终点。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各种事件爆发之初,牢记这句话,或许就能多一份理性和克制。
如何保持独立?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新闻采访,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个人。
你可以说,因为从事的是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是体制内的稳定饭碗,有很多限制,不自由。但你可以因为这些 “不自由” 而“不独立”吗?不自由,是因为外在条件束缚了你,是形式上的不自由;而精神,是不可能被束缚到的,还能将自己的不独立归罪于环境吗?
常听人说,女人要独立要独立,甚至在一些传销中,我听到他们反复在喊类似的话。一群女人坐在一起互诉婚姻中的不幸,互相鼓励,只要在传销中取得 “成功”,就会得到家人的尊重。可是这群女人,轻信传销的伎俩,受欺骗在先,又依赖他人减轻自己的痛苦,盲目认为自己有钱在手,就可以赢得尊重,这些算是真正的独立吗?
胡适先生在 70 年前就为我们指出了,独立的精神,在于不轻信、不盲从、不受欺骗。哪一条,都是以保持自我的判断力为前提的,有自己的判断力,任何事情,都不会被牵着鼻子走,都能在心中知道是非对错。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 “探寻”。
关于新闻的独立性,这是柴静在书中给出的答案。
关于自我的独立性,我觉得要先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保持理性和克制,保持自己准确的判断力。
柴静说:“我不想做花架子。” 我也是。
在成长过程中,我曾有一度的迷茫,我觉得女孩子应该长得漂亮,不漂亮的我又该怎么在这个世界混呢?读过很多书之后,我慢慢明白,如果不能在外貌上取胜,就在内在上多修炼吧!岁月的磨砺,我慢慢变得耐看,在学校里被男生提出有好感的时候,在公司里被男同事偷偷打量的时候,我每每的反应都是:哼,等我发挥出能力,看你还会不会这样!我其实就想说这句话:我不想做花架子!
如今我也要把这句话送给写作的自己,我不想去为了迎合市场大量写空洞无物的鸡汤文,也不想为了阅读量去做个没内容的标题党,摒弃那些花式招数,保留写作的初心。这,也是我对于这个世界的真实,做的小小的努力。
**我们能所能看见的,不是取决于眼睛,而是取决于内心。**谢谢柴静,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性。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是在和同学分开后回学校的火车上。看完《陈虻不死》这章,忍不住哭起来,旁边的陌生人递来纸。立刻想起书开始的话,“你关心新闻中的什么?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然后自己便写下第一次的读后感: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由无数他人的部分组成的。我们受益于身边的人,也感染着身边的人。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总伴随着痛苦,为自身的无知和偏见痛苦。从出生开始我们便被潜移默化,注入了些理所当然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其实就是有色眼镜。可怕的是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些有色眼镜的存在。人要认识自己,就是要揭露自己的无知和偏见,时刻告诫自己 “不要陷于盲”,“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要时刻告诫自己“念起则觉,觉已不随”,告诫自己不要忘了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知。当我们自身持有偏见时,往往会漠视一些事实,就像是对于“强拆” 事件,对于一些官员强占事件,我们潜意识的先同情弱者,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并且用这种 “正义之情” 去看待事物,去判断正误,最终与真相失之交臂,给另一方说话的机会,因为事情并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一个世界如果只按黑白强弱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存在,原状存在。所谓的正义的一方也有自己所求的利益,不要为 “民意” 所胁,不要为感情所胁去判断事物。“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着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由于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嚎大哭”。感性的认知,对事严格,对人宽容。不用去预先假定对错,对错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鲜明,这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的好的事和做的坏的事。宽容从理解开始,理解则需站在别人的角度,用自己内心最真诚的一面去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不要忘了我们从哪儿出发,我们最初的欲望,我们的起点。
第二次读这本书,由于之前一直读的是电子书,写笔记什么的很不方便,读到《我只是讨厌屈服》的时候,便决定买一本纸质版的。第二次读完这本书,很巧又是在火车上,回家。昏睡后醒来发现有人在看我的书,马上要了回来,而后又很后悔,觉得自己这样不礼貌。可是书上写了太多东西,很多不希望分享的东西,看我的书就让我觉得自己也被看透了,这让我很紧张。这也让我惊觉,掩饰不过是不敢承认。柴静写 “我尽量延长洗手的时间,一直开着水龙头,一边深呼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人在关口上,常是一些看上去荒唐的事起作用。在演播室开场之前,我很多次想过:‘不,这个用塑料泡沫搭起来的地方可吓不着史达林,这姑娘从不害怕’”。这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高中时看的一篇连载《尘埃眠于光年》,里面刻画了一位勇敢独立,无畏于流言,坚持自我的姑娘秋和,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选择时,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是秋和,她会怎么做?” 秋和秋和,几度成为我心里屹立不倒的影子。可在《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章里,我才意识到,我不是秋和,也不可能成为秋和,她只是书里刻画的一位近乎完美的人物。伪装也是一种逃避,我觉得我应该好好想想,我究竟是要做什么。柴静所希望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只是希望自己别变成最初我反对的人。
第三次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说,它和火车有缘,又是在回学校的火车上。经过一学期中国电影赏析的课,加上 GayScript 的部分言论,我开始下意识的去了解同性恋者。柴静问,“我们社会为何不接纳同性恋者?”张北川答到,“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这句话在前几次读的时候,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这一次却让我觉得很震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女性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个姑娘在婚前是否保持贞洁决定了这个姑娘的本质,她是 “好人” 还是 “坏人”,男婚女嫁,也不是以个人幸福为准,传宗接代才是关键,所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崔子恩说,“每年自杀的那些同性恋者,他们就是心理上的艾滋病患者,心理上的绝症患者。这个绝症是谁给他的?不是艾滋病毒给他的,是社会给他的”。我们的社会整体定义了我们的价值观,并排斥违背我们理念的人。然后这样一个准则不一定是正确的,至少对于同性恋和妓女这两个群体而言,我们社会的很多准则都是压抑的。阿文说“我可以这样厚颜无耻!我都觉得自己厚颜无耻…… 现在想起来也还是。你可以到那条街上站在那里跟别人讨价还价,不是说卖别人,卖什么,是卖自己呀!那是跟别人讨价还价卖自己!” 她吸毒,偷东西,但她是一个人,她受侮辱,做噩梦,她受了她本不该受的罪。大玮说 “因为我想告诉大家,我是个同性恋,我想和每个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想得到真爱”。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这本身,并无羞耻。看《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的时候,不停地问自己,“道德究竟是什么?” 我想我已有自己答案,在这个社会里,没有理所当然的不应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去选择,去判断,去爱。而道德,应该是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不再用这个词,去绑架他人的价值观。
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因为我也在成长。这是本好书。
经朋友介绍看柴静的<<看见>>,新书到手,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400 多页,一天半时间,我已读完一小半。
柴静写自己,我看到了自己。
柴静写别人,我看到了社会。
柴静写自己:写出初茅炉时的浅薄,写自已如何在各种人的点播下成长成现在的样子。人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一定哪天,突然就开了窍,不经意就成长了起来。只不过有些人长着长着就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柴静写别人:她自己的节目叫"看见",书也叫看见。也许对她来说,做为一个新闻记者,她只能把看见的原封不动不加任何观点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她写书,把电视上不能表达的,以纸媒的方式表达出来。她让你知道,哦,原来你可以这样,原来你可以那样,原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原来事情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读<<看见>>,让我了解,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柴静是个好姑娘,我也是个好姑娘。
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练手。纯属打酱油!!!
1、要想 “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微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只是有一点我们总是恐惧,不敢去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也许正因如此,活着的我们不仅在蒙昧中挣脱,也渐渐的变成了我们曾经不喜欢的摸样。
2、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入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到了几个层面?
微评:本书中我对陈虻的印象很是深刻,他像是一个大哥哥的角色却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他批判、犀利、成熟、理性、正直…… 几乎能形容一个好男人形象的词他都能搭上。我不是做新闻的,但我深信这不是一个自行决断的行当,你应该充分利用你的资源去提供有益的信息(收集筛选),从不同层次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那些事件本来的模样(传播),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判断,这点让我想起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记住,你是个传播者,而不是决断者。
3、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微评:小时候,我很内向,特怕陌生人,也不喜欢见人就问候这样,不仅算不上一个讨喜的孩子,还特别遭人嫌。所以父母时不时就说我,说我以后要学会做个讨人喜欢的孩子。那时还小,只是听听,但是做不到。现在想想如果父母从不说我,我不知道现在会不会强烈的意识到这点,我也不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的自己。批评时常发生在你亲朋之间,亦或是工作关系中,我们怕被批评,更怕沉默。好像说的没什么太大关系哦。
4、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微评:记得 2003 年那次非典,我还是个农村的小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非典,只知道放了一个月的假好开心。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但是村子里或是变了清冷了很多,人与人少了些交往。有人说,真实的数据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中国 10 几亿人口,乱起来可不得了;也有人说,我们连知情权都没有,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会更可怕。而我更偏向于后者,也就是说上海市的官方微博处理这次 H7N9 的做法我很赞同。没有为什么,我只是觉得,我应该知道些什么,而政府也应该这样做。
5、(1)人总是要分开的,但有的东西永远在的,就像书本身那句话,“天涯若比邻”。
微评:即将面临毕业的我看到这话甚是有感触,若真是的想念一个人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去找她,就像那些孩子们去另一个世界去找她的同伴一样。而毕业后我们若还是想念,交通如此便利,找一个人还是问题吧,只是,只是这种感觉已不是你可以道明的了。
(2)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要的是轻蔑。(双城的创伤)
微评:我不知道这句话当时那孩子能不能听懂,若是我,我肯定不懂。这话分量很重,但对于现在的我们理解上没有问题,只是懂得多了,不代表你就能做到,若是我,我做不到。
双城的创伤,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每每看到孩子,我都想到了教育。
6、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火溶于水中。
微评:关于同性恋。和朋友几次聊到这个话题,上个月去英语角碰到一个美国大汉,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问我们:“你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选择还是别无选择”我记得好几个男生说了是一种选择。曾看过一篇文章,也是说同性恋的,说道:这个问题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去做一个 gay,而是基因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是同性,别无选择。我们这一代也许更能去接受同性恋,去容忍,但我知道上一代的人很难做到。有些爷爷奶奶级别的甚至对此深恶痛绝,比性教育更为难以启齿,而且绝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当我们听到安全套,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性而不是安全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败了,下一步还很艰难。我再次想起学校澡堂里留下的那个 “帅哥搞基,详情联系……” 有些东西对同性恋来说比生命还重要,那就是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不能够提供,这种痛苦、压制、绝望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社会一个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顽疾。让人自由爱吧,越自由越纯洁。总有一天,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火溶于水中。希望这一天比共产主义来的早一些。
7、第六章:沉默在尖叫
“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微评:这章写的是监狱的女人。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女人其实很多都不是 “坏人”。她们有些是受丈夫虐待,有些是看到儿女被虐,而后选择了不得已而为之的绝路。总之,都有苦衷。我说说李阳。我曾参加过疯狂英语的培训,也曾觉得李阳是个很牛逼的人,从自卑到自负,他的路也算是艰难,我喜欢他说的做事要学会厚脸皮,也就是 enjoy losing face。直到家暴事件发生后,我对的他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许我们根本不应该去评论一个人,我们要评论的是这件事本身。他公开在媒体上说他不爱妻子,结婚为了“中美教育的比较”。他说自己代表的是中国文化,Kim 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而孩子只是实验品,也是牺牲品,为了“大爱” 要要牺牲的“小爱”。我不会去说他的选择是对是错,本身这种做法是违背伦理的,而我再去说他家的事对与不对,似乎自己也被套进来反伦理的牢笼,但我还是反对对人性的一种不尊重,也极度反对甚至厌恶他说他代表中国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与强奸。
其实柴静本身想要说明的可能是关于人对人的一种尊重,去探求人的内心真实的想法。为什么这些女人会如此 “出格” 的去杀害别人,是什么她们可以这样做等等……
8、“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不需要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精神。”
微评:老实说,独立和自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字眼,但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特此百度了一下:独立是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自由,有政治上自由、法律上的自由、哲学上的自由,基本解释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顺天道而行之。看完了还是不明白。从一个角度说,一个人除非是独立的人,否则不可能是自由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最终的独立,包括人格的坚挺,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充分的自由。自由使自主的选择成为可能,自由使我们能够服从于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屈从于外部的压力。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句话听了多少遍,多么有力量,可是尼玛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9、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微评:有了恐惧,有了痛苦,有了失望,才会有希望;有了缺乏,才会去弥补;有了软弱无力,才会去坚强。
10、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
(1)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做。
(2)从世俗的意义上说,卢安克做的事情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3)这些痛苦也不是没有用,从痛苦的经历中我得到将来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4)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
(5)这奇怪的话,我是理解的。他指的是一旦了解了卢安克,就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
(6)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7)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所以他说,说话是没有用的,让他们一起进入,共同完成那个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的故事,感受会像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书看过,落泪,敬佩。
穹顶之下看过,愤怒,伤心。
没看过的人就别瞎评价了。我知道每个人都想找个机会就想炫耀自己的博学和批判思维,但是请放过中国仅有的几斤良心吧。我们的国家,自由言论被打击的很艰难了,别让她们都消失不见。
我就是相信柴静,我唾弃封杀她的人。食肉者可鄙。鲁迅先生说的都对。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小崔正是如日中天,可以 “别一根签字笔,揣一颗平常心,走遍大江南北,吃香的喝辣的”,但他公开说,每次录节目,开场前心理焦虑,总得冲着墙向自己攥拳头。我见惯了强人,他这点儿软弱几乎让我感激。
柴静刚进台里,适应不了,整个人绷着,像绳子越缠越紧。白岩松慢慢帮助她,有时直接就替她写评论;史努比送了盆小黄菊;摄影师大老杨鼓劲,语重心长说‘领导说扶不起就不扶了’。处优者的有意无意帮助,效果有限,最好的安慰,还是告诉他,“嘿,我也是。” 然后把弱点呈现。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
开会谈节目,他开口,一屋子人就摇头笑 “人文主义者”。
别人都做时事类节目,元首访问什么的,讨巧,也好做,他偏做生僻的
别人笑,史努比只自嘲,从不反击,也没见他对人凶恶,我有时觉得他有点近于怯懦
有人大声呼喝,有人往地下砸瓶子。他也喝高了,摇摇晃晃蹲在地上捡碎片,我去捡的时候,听见他嘟嘟囔囔:“什么是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就是不往地上砸瓶子”
中午开会大家评我的节目,他最后发言:“大家都说好的我就不说了,我提点儿意见,好的为什么不说呢?好的地方也要说,我先说……”
史努比有自己的想法,似乎也不是很受欢迎,不也如此深沉地幸福着。我之前习惯把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归于钱,有了钱,就可以去抵住各种反对与压力,就可以独立然后自由。史努比显然没钱,却也活的真实,善良。与其说是怯懦,我觉得倒是自信,他自信自己的想法做法,不容易被动摇,不容易自我质疑,所以不反击,不凶恶,以至于喝高时的一点嘟囔,充满了委屈与执拗。
钱还是重要的,有了钱史努就不需要去蹭免费的游泳,免费的三餐,看盗版碟,工资全存银行,有了钱他可以更放开一些,但对于自己想法的自信坚持也很重要,它不一定是对别人的质疑处处防备,对别人的反驳步步为营,它有时就是韧不可摧的偏执。
我抱着带子去另一个机房,编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大衣锁在机房了,穿着毛衣一路走到电视台东门。我是临时工,没有进台证,好心的导播下楼来,从东门口的栅栏缝里把带子接过去。回到家电梯没了,爬上十八楼,刚扑倒床上,导播打电话说带子有问题,要换,我拖着当时受伤的左脚,一级一挪,再爬下去。 白岩松有天安慰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白岩松的话当时记在我的高三作文素材本里,很鸡汤的话。现在重新想想,觉得柴静用 “安慰” 一词很准确。安慰便是为了让对方心安,而无关正确与否。痛苦始终是痛苦,当时觉得痛苦的事后回忆起来不可能是最美好,除非整个价值观发生扭曲,还扭向了对立面,这很可怕。事实是,柴静“清清楚楚地知道,我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我是为制片人、奖金、虚荣心,为我的恐惧而工作。最简单的东西没有了,我的心不在腔子里”。没有热爱,便容易对于自己的付出感到痛苦,容易事后自我感动。
海淀卫生院的女医生第一次穿隔离服,穿了一半又去拎一只桶,拎着那只桶她好像忘了要干什么,拿着空的小红桶在原地转来转去。我问她怎么了,
她嘴里念叨着:“我小孩才一岁,我小孩才一岁”
上了车,他们都不说话,手腕一直弯着向后反扣,系口罩。系好了,过一会儿,松开,再系,系得更紧一点。
后来我发现,人在那样的状况下,通常不是哭或者抗拒。一个女生隔着桌子,茫然地把一张火车票递给我:“我今天下午回家的票…… 能帮我退了么?” 我不知怎么办,把票接过来,又放在桌上。
有一阵子,我们几个都认为自己肯定感染了。从医院回来,大家不约而同冲很长时间的热水澡,觉得有什么粉末已经沾在身上,鼻孔里嘴里呛得都是,但谁也不说,好像不说是一种保护。
非典发生时自己还没上小学,浑然不知。在网上查了一下,似乎也是在北京城动静较大,而这所谓动静,又主要在一小撮最前线人员。消息的封杀等种种的原因,北京城里的人可能还不知道 SARS 的致命,柴静说,从头到脚盖着白布的病人从我身边推过的时候,还有媒体的信息是 “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如果不是这么几页纸,我应该也把它忘了,也不会再到网上检索,看到一些图片与戾气评论,看到非典后遗症。看 03 年新闻调查,里面的柴静并不显眼,节目的内容也很规矩中庸,如果不是《看见》,其实很难知道这其中许许多多人内心的波澜壮阔。
“你现在心里痛苦的时候呢?”
“忍气吞声。” 苗苗的表弟上五年级。
“有疑问的时候呢?”我想起小蔡胳膊上拿刀刻的 “忍” 字。
“问自己”
“你回答得了自己吗?”
他沉默不语,脸上挂着泪。
学生连续服毒后,学校采取了紧急措施,砖墙的大黑板上,写着 “守法纪,讲文明”,工整的楷书写着“看健康书籍,不进游戏厅,不拉帮结派,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五六年级都开了 “爱惜生命” 班会。“老师怎么跟你们说的?”我问。
“说服药会得胃病。”
“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们,” 六年级的班主任头发乱蓬蓬的,皱纹缝里都是尘土,他说自己上次接受心理学培训是一九八二年的师范班,“也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办”
“你有心里话跟谁说?”
大概从来没人问过他这个问题,他愣了一下:“不说。”
“那你碰到难受的事情怎么办呢?”
“忍着。” 他的答案和小孩一样。
连续服毒的背后,是小孩之间的爱情、彼此羞辱与伤害、报复乃至性侵。怎么才十二三岁的小孩就这样?可我们十二三岁时又与他们有什么两样?只是我们那时的小黑暗,小计俩没有被过度刺激,造成太瞩目的伤害,只是蜻蜓点水般偶尔胆颤心惊、罪恶上身,在事后难以启齿不再提及,也就忘了,忘了就是没发生,就是纯洁。小孩的心思容易被忽略,“给你吃好的穿好的,还要怎样?!” 但是一个人小时候的一些想法,在成年多年后依旧找得到影子。人在无助时的反应,小孩大人都一样。
《红楼梦》里写贾宝玉讨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觉得市侩。我原来也是,一腔少年狂狷之气,讲什么人情世故?采访时万物由我驱使,自命正直里有一种冷酷。这根流血的手指要不是来自亲人一样的同事,我恐怕也不会在意,他对我一句责备没有,也因为这个,我隐隐有个感觉,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人情不人情,远不是 “度” 的问题。喷子还是键盘侠,也自命正义使者。一碗水端平,不潜意识过早下结论,不以绝对姿态去干涉答案的出现,保持诚恳与尊重,便是最好的度。人情是中性词,无需刻意躲闪,做出排斥的立场。
“你可以到那条街上站在那里跟别人讨价还价,不是说卖别人,卖什么,是卖自己呀!那是跟别人讨价还价卖自己!”“你说戒毒所是挽救人,还是毁灭人?” 她浑身颤抖地说。
他叫谢洪武,父亲当年因为是地主,被斗死了,他三十多岁一直没成家,有天放牛,大喇叭里突然喊,蒋介石投反动传单啦。大队里有人说,看见他捡了一张。从此他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从调查卷宗看,除了一张一九七四年六月由当时县公安局长签发的居留证外,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无期限。
浓重的黑暗里,她用手一摸,他满脸是泪水。他们抱在一起哭。“他当时就说,我这人人不应该结婚的,我伤害了一个女人,这是我一辈子的痛。” 她说:“我恨他,我也很可怜他。”
“每年自杀的那些同性恋者,他们就是心理上的艾滋病患者,心理上的绝症患者。这个绝症是谁给的?不是艾滋病毒给他的,是社会给他的。” 崔子恩说。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吸毒被迫卖淫者、文革迫害者、同妻、同性恋——边缘。如果几十年前,提起边缘人群,遭来恶心嘴脸,现在提起边缘人群,大家都表示理解包容,因为都不曾见过,一旦实打实接触,内心还是抵触。就像毒瘾的发作是生理上自发的,对于边缘人群的排斥,我想可能是社会环境下自发的。毒瘾需要狠下心戒除,排斥情绪需要软下心和解,与偏见傲慢和解。“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柴静这首诗引用的中肯。
她穿着蓝白相间的囚服,一只眼睛是鱼白色,是出事前几年被丈夫用酒瓶砸的,啤酒流了一脸,“瓶子砸在眼睛上爆炸了,一下就扎进去”,眼珠子好像要掉下来了。
“他说你别管什么,因为你长大了,你死吧。”
她抬起恍惚的眼睛,问我:“我长大了就该死吗?”
“没有例外,每一个都有性虐待。”
我全身一震,醒了过来。一个没当过弱者的人,不会体会到这种恐惧。
她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出事那天,他赤条条去了两个女儿的卧室。
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
但直到我们采访时,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可以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枪抵住她的后背,强暴她的姐妹,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众人面前这样做,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中学时有天中午上学路上,那个小混混喝了酒,从身后把我扑倒了,可在路边的路沿上,我爬不起来,被一个烂醉的人压着,是死一样的分量,旁边人嬉笑着把他拉扯起来,我起来边哭边走,都没有去拍牛仔服上的土。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柴静提到了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时间是 2010 年,现在我搜索《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一个链接是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发布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从通则到法令到刑事再到预防治疗,洋洋洒洒,事无巨细。继续浏览,得到的答案是大陆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依旧是建议稿,依旧没有实施,现在是 2017 年。 如果家门一关,所有的暴力法律无法生效,那家就是噩梦。“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
有人说:“这些女人太笨了,弄一壶开水,趁他睡着,往他脸上一浇,往后保准好”。这嘴脸。恐惧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我可以浇开水,然后呢?他会惨叫?会发疯?会掐着我?会慢慢折磨我,看着时间类似凌迟算着我生命的终结?
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无能。这些女人在如此无助无能的环境里承受莫大的痛苦,而在其他许许多多小地方还有众多的手推着你结婚成家生子。父母的手在背后推得最起劲最煽情,其次是文化。
“选谁都行,我们就把这选票当分红。” 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元,连婴儿也可以领,年轻的小伙子很兴奋,买了崭新的摩托车在土路上呼喝追赶。只有一个矮个子老人,几乎快要跪下来让我们一定要去他家看看。他扯着我一路爬到山顶,看他家新盖的房子。正面墙斜拉开大缝子,摇摇欲坠,用几根木头撑起来。他家的正下方就是煤矿,水源已经基本没水了,他在檐底下搁只红色塑料桶,接雨水。村里人看他跳着脚向我哭叫几乎疯癫的样子,都笑了。他们的房子在半山腰,暂时还没事。原村长和书记都在河津买了房子,不住在这里。
山西煤矿的挖掘导致低陷,所以老人哭喊;导致分红,所以村民欢呼。从经济学是讲得通的。废了煤矿,经济就受影响,环境还不一定恢复的了,煤矿工人失业了,歇斯底里,上头查封下头自有对策,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我不想以狂妄的口吻指点工厂还是政府。我只是隐隐觉得身处污染而不以为然,总觉得天塌下来村长先顶着,谈及环境问题就以无权无势无暇顾及的村民,他们得过且过乃至看客的轻松心态,类似助纣为虐。
《论公民的不服从》,这篇曾带给马丁 · 路德 · 金启发的文章,今天被收录在《美国语文》里,是不少中学生的课本,教材里这篇文章后面有三道思考题:
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任?
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
根据梭罗的观点,什么时候美国人将会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好的政府?
这样的问题,提给上中学的孩子。二十岁的我,读的是财会专业。
我也有政治课,但抄在本子上的,是大学政治经济学课本上的一二三四,为了应付考试,我都背了,从来没主动问过问题,也没人需要我们参与讨论,背了标准答案就可以了,一个字也没往心里去,书的边角上抄着流行歌词。
理科生也经常跟我说,当时不选文科,就是政治啥的太难背了。我跟他们说现在文科高考跟以前不大一样了,要根据材料分析,还要有时事语言,但其实自己内心还是觉得换汤不换药,反正谈创新就要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面小康云云。所以,对待文科的偏见自有存在的理由。柴静说,做相关节目时,常常会有人说:“不要往下做了吧,中国乱不起啊”。这样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就因此,初中高中的政治就是死水,B 站众多外国优秀影片被禁,VPN 被禁,外国动漫撤下,最最心寒的是,在 VPN 被禁或者 B 站被洗的新闻下面,还有很多人拍手称好,如果反对,那就是铁板钉钉的 “崇洋媚外”。里面的人不想出去,外面的人不想进来。一位师姐分享了一篇推文《如果有春天,那一定在人民日报的评论区里》,里面有这么一句 “我是在与我以为站在我身后的人抗争”。今天再去点开,发现被删了。
我有点理解 Ann 的想法——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对他提供的信息进行印证后,我才发现,拍卖中被他劫掠的人有些确实不是单纯的受害人,他们最初都是要从中牟利的,而且牟的都不是正常的利益,只不过,在丛林法则下,大鱼吃小鱼,最后被吃掉了。
采访的时候,各方人士都写了遗书,认为自己将被黑帮分子所害,包括陈坤志也说 “我被黑社会威胁”…… 我没克制住好奇,请每个人都把遗书念了一遍,每个人都声泪俱下。
如果她没说完这一个多小时,没法知道手术的晶体是怎么购买的,怎么出的质量问题,医生从哪里来,定点医院为什么会承包给一个没有执照的人,谁给残联布置的非完成不可的 “复明工程” 的指标…… 这个人的背后,隐而未见的复杂因果如同大网,铺向无边。
柴静一开始觉得,情绪也是一种事实,应该被呈现,并以法拉奇和安娜为榜样。谁也劝不了,观众也喜欢,所以持续一段时间,后来更多的采访与事实才让她慢慢改变。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可以部分解释这改变,比如土地拍卖中吃亏的一方。但更多时候可怜之人就是可怜,但如果只是挥着拳头为他们呐喊,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被掩盖了,比如免费白内障手术失败后,舆论倒向失明老人,扼杀残联负责人的发言权。
其实,让双方发言,多些疑问而非质问,事实自然会流淌,情绪自然会传达,收敛自己的情绪不是冷漠,反而是为了准确地传达情绪。思修课上王文扬老师说,自己的理想状态是理性与感性一致。我大概明白了。
李的同事说他曾经救过四个人,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四人受重伤,他路过,把几人陆续送到医院。
我问他,他说因为 “看不过去,但他对一只猫的死不以为意,“网上说我杀了猫,接下去就会杀人,杀完人就会变成希特勒,搞种族灭绝。” 他笑了一下,说:“其实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人好”
踩猫是为了利益,市场是恋足癖者。踩猫者是抑郁着的离异女人。中国并没有《反虐待动物法》,踩猫没有逾越法律,但明显违背道德。但道德底线如何划分?不同人,不同遭遇,怎么可能有一样的道德底线?孝顺父母是许多人的道德底线,但对于身处家暴、贩卖、言语攻击的家庭的人呢?
不是说不能谴责,而是再下判断前多了解一些,恋足癖为何会形成?知乎上有一回答是脚是脏的,是有味道的,这与性器官是最接近的,恋足癖可能是长期性压抑的结果。那了解完了呢?还是谴责。那跟无端的谩骂与攻击有区别吗?有区别。基于认识与理解再发声,即便是批评与攻击,也能最大程度避免戾气。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里说:“嘲笑、轻蔑、愤怒、报复…… 这些情绪,都与恨有关或者含有因恨而起的成分,不能成为善。”
他带着一点认真的苦闷,说看一本杂志每期的最后几页,都很受刺激。那里的文章写自己父辈,大都说父母尽管清贫,但是一生正直什么的,告诉了自己什么样的人生道理。他说自己的父亲也老了,却是个不反思的红卫兵,老了对保姆还不好。他跟老朋友说话没有遮掩,带着困惑还有心酸:“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
我记得之前写过一篇《清明不下雨》,里面的奶奶与史努比的抱怨惊人的相似。奶奶就应该慈祥,小孩就应该童真,犯错就应该忏悔,说起人大会议就自然用上 “万人空巷” 来表述。但事实是,双城的孩子在错综复杂又幼稚的关系下服毒自杀,诬陷者晚年凄凄却毫无悔恨与伤感,人大会议召开时老百姓的生活最大变化不过是电视里许多频道转播现场。
“其实谁也没教给他,但是在潜意识当中我们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就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 老觉得谁谁限制你们表达思想。我想问问,你有思想吗?你有什么思想我请问?真让你开始去想的时候,真让你拿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的时候,你能有看法吗?”
从小就开始被灌输某一些固定的思想,比如多难兴邦,贫困是笔财富,富不过三代,天道酬勤。后来很排斥,灾难就是灾难,贫困就是贫困,富就是富,勤奋勤不过富士康。但如果稍不注意,那些思想就会蠢蠢欲动——高三就陷入天道酬勤的陷阱里,不把时间安排得滴水不漏,就觉得不踏实,上了大学,觉得自己应该早已打破这种学生思维了,可是前一阵子突然发现自己又陷入这样的状态,幸好打了个电话,聊了聊,便也慢慢回到 “道” 上。
叶哥叶嫂要是想说话了,我们就听着,有时候两口子商量以后怎么盖房子生活下去,挺有雄心的样子。有时候又沉默着,干什么都没有心思。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喊口号就度过去。
回到家里,给文超妈妈上坟。他爸烧纸,对着墓地说:“往年清明都是你张罗,今年我弄,也不知道对不对。” 木讷的四方脸上带点凄凉的笑容。
叶哥叶嫂还是文超他爸,都跟小孩一样,情绪冷暖不定,多少有点颓丧。没有强烈的乐观与力量,没有多难兴邦般的宏图壮志,但又不至于消极,而是一起一落,一起一落,跟时间和解,跟自己促膝长谈,在平庸漫长的日子里,在油滋滋的腊肉里,在玉米酒里汲取一点力量,活着。
村里人不觉得我们是来工作的,那个机器他们看惯了,就像他们的铁锹一样,直对着镜头招呼他 “来吃嘛”。
在农村,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生活单调而乏味,以至于别人的芝麻小事都烂熟于心,彼此没有隐私,有点遇见生人道人生,来往人情胜情人的意味。我不习惯这种亲密,但村民对摄像师的热情又让我心头一暖。
我说:“但是叶哥,你现在要生孩子啊。生孩子你不能喝酒,对吧?”
叶嫂用脚踢着那块石头:“他是不听的,他是不听的。”
“我还是要听,听我还是要听,听还是要听” 叶哥说。
我说:“这是大事。”
叶嫂抬起眼,对我埋怨:“他从地震过后到现在,是又吸烟又喝酒。”
叶哥说:“你都不能给我保密啊?”
我说:“你这得接受监督。”
“行。”
我说:“你得答应我们。”
“我一定答应你。” 他说。
就这些家常话,完整地放在节目里,这种采访是我以往的大忌,我觉得记者不能发表意见,不要议论,不要参与别人生活,我对自己有很多的要求。
现在我知道,有些话本身可能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到了嘴边。
柴静刚进入央视的时候一直被嘲笑酸溜溜的文艺范——披条披肩,穿着高跟鞋和裹腿小裙子,两条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把垂在眼睛上的头发用手一拨,摸着男生的手,细声细气地采访:“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后来又喜欢上法拉奇式的尖锐,步步为营又戛然而止,内心波澜起伏,外表却冷若冰霜;再后来将尖锐变成准确,将质疑变成疑问,让真实自然流淌…… 这次的拉家常,与央视的冷静客观不同,仿佛又兜兜转转回到一开始的文艺范,但我知道早已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在双城的创伤那一期,柴静给小孩擦了眼泪,受争议。钱刚老师不置可否,说十年后再看看。柴静说,不到十年,心里的规矩走了好几个回合,也还没有那个最后的答案。当下只觉得,太固执于一个律条,觉得记者就应该怎么样,非要夸张,或者非要掩饰,都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自己的过于在意。
几年前,我、张洁和老范,谈起为什么要卖力工作。
老张说:“为了理想。”
我说:“为了乐趣。”
老范说:“我为你们而工作,你们高兴,我就高兴。”
我一直觉得她太孩子气,现在才明白她的心情。
这种煽情让人羡慕。
他说:“我也不知道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使命,这个只能是慢慢摸索的,所以只能慢慢看有什么结果,也许过了几年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你想检验自己?”
他好像触动了一下,说对。
我说那你还怕那些对你有期待的人会失望吗。
他说:“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
前几年卢安克追求没有任何保障以及其伴随而来的障碍的自由,话语简短,对现实没有任何愤怒,无法理解爱情,几年后要结婚了,要离开板烈,换一种生活方式,有点怅惘,失稳。多数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但这个变化确实有点巨大,“摸索” 这个词很准确,去尝试,不急着下好坏论断,也不大理会别人的失望希望。独立然后自由。从这个角度看,卢安克没有变化。
药家鑫童年时,父亲随军在外,读幼儿园时开始按母亲要求学琴,母亲一个月工资五十块钱,三十块叫上课费,学不会被尺子打手,一边打药家鑫一边哭,但不反抗,“他知道多学一次得多少钱”。
“我可能说话有点尖酸,我对别人不会这样,因为我想让我儿子好,一针见血地扎到要害,他可能是很刺痛的。” 说完补了一句 “但是过后去想想我的东西,都是比较正确的。”
他不愿意让儿子考音乐学院,极力想让他学理科:“其实也是从经济考虑的,但是我不能跟孩子说这个话。” 他背地里去找了钢琴课的老师,让老师多打击儿子。
药家鑫一直不知道内情,他对父亲说过:“我上一次课,被打击一次,越上我越没有信心。”
他还是学下来了,专业考了第一。
母亲要求学琴,砸进去很多钱,药家鑫很愧疚,所以哭着也不反抗乖乖学,父亲不喜欢他走艺术的路,碍着面子不直说,让老师千方百计挖苦他,逼着他放弃,他不知情,所以即便想自杀也继续学下去拿了第一。孩子受欺负侮辱,父亲当是小孩耍闹,不放心上,或许因此药家鑫随身携带刀具防身;太多压抑的环境让人容易极端,对一个事物产生执念,药家鑫喜欢滨崎步,因此有了网瘾,于是被关在地下室一个月,没有窗。最可怕的直到孩子死去,接受采访,父亲每次痛哭流涕之后,经常补充一句 “虽然……,但是我说的应该是正确的”。我突然很憎恶“严师出高徒” 的论调。孩子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商不同,采用的教育方式绝不可能相同。
前阵子看了《爆裂鼓手》,查莱彻为了培养出顶级鼓手,用尽折磨的方式扭曲摧残安德鲁的心,不惜耽误其他人的青春作为激将法来培养安德鲁。安德鲁最后赢了,也成为了另一个弗莱彻。打着亲情牌让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是绑架。这种扭曲的观念以及衍生出的变态的教育理念还一直存在,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却很少大规模的重视家庭教育,似乎这是家事,跟家暴一样外人不应该过多干涉。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里面发生的悲喜离合,多少决定了社会的面目。
我为《看见》写的书评,里面也有对柴静对媒体人的理解。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弘毅士】看更多书评影评随笔。
————————————————————————————————————————————
《看见》这本书出了一段时间了,也已经被很多人推荐烂了,但我还是想拿出来说说。在这个真相匮乏的时代,还有一只感情动物,在努力将新闻 “捧” 给你看。
翻开这本书,读上一两页,很容易就感觉到柴静是一直感情动物,字里行间,你能看出她比常人的感情要丰富许多。而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和常人基于逻辑推理不同,她习惯于相信肌体对事物的自然反应。
她写去汶川回访地震灾区的那一章,结尾处,在看到灾难过后,人们重新开始了生活,废墟上长出了绿草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是时候孕育一个生命了。在中国社会,生孩子这种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柴静这样的感情动物是需要用顿悟来让自己确信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柴静没有去做记者,她应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者编剧,不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她这种敏感都会在文字上得到很好的发挥、宣泄。
她偏偏做了记者,这个需要客观,需要公正,需要将事实 “捧” 给你看的职业。除了一一叙述她见证的世事沧桑,本书还有另一条线索,就是她反反复复和自己的主观意志作斗争。
刚从湖南台调到中央的时候,她更多的是以一个评论人的角度去对每一条新闻评头论足,没少被领导诟病;后来有点矫枉过正,变得冷冷冰冰,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深度,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她就在这一个跷跷板的两头走过来走过去。
“双城的创伤” 时走到了感情这头,“直击两会” 又走到了理性那头。
对于一个感情动物,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新闻中引起共鸣的点挑给你看。拿起这个来,对你说:“你看这个”,拿起那个,对你说:“你再看这个”,最后总结出了她自己的看法,事实也面目全非了。过于理性的人,则容易忘记了人性,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像是将新闻瘫在地上,你爱看不看。
正当我习惯了她的反复之时,我惊讶的发现,她渐渐能平衡地站在中间,真挚又公正地伸出双手,将一条条新闻捧给你看。感情动物的本质,让柴静的报道富于人情味,长年累月的经验和对感情的把握,又让感情不至于过于主观。
一个新闻人,媒体人,正应如此。
当然,如今这个人人都是媒体的年代,能满足这最基本要求的人也已经凤毛麟角了。
16 年伊始,某个电影要上映了,六小龄童事件就刷了一波屏;后来引力波被观测到了,民科又刷了一波;还有至今仍情况不明的和颐酒店。
在这些事件中,你总能看到一些人登高一呼,用歇斯底里的语气向大家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说是灌输。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客观,什么公正,什么 “捧” 新闻给别人看,在炒作的利益面前都是无力的。这些媒体人想让大众看到什么,大众就只能看到什么,还在义愤填膺地为他们传播,加油呐喊。
利益操控了情感之后,公正就无从谈起了。相比之下,柴静确实用心 “看见” 了一些别人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她没有选择站在高处利用人性,而是躲在暗处,窥探人性。
这样的时代,能读这样一本书,识这样一个人,是幸事。
“双城创伤”那次采访,她蹲下来给小孩擦泪的那个镜头据说具有争议性,有 “表演性主持” 的嫌疑,当时她领导对她说先放放,等以后来作评价。几年过去了后,有一个她采访过的曾经的“问题少年 " 宋对她说,如果你仅仅只是个记者我也不会给你倾诉了。至此,柴静也没有对当年那个争议性镜头下评论。这给了我一个启示:或许自己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下判断的,先将它挂起来,以后再回头来看看,不断思考不断反思。
每天晚上回家收拾完了看一章《看见》是这段时间每天期待的事,即便昨天刚拔了牙,疼的晕晕乎乎,还是看了一张,这本书是天天惦记但不舍得看太快的那种。
评价谈不上,我可以说一下我为什么喜欢。
1,是一本很真诚的书,能感觉的到她很诚恳地记录下自己当记者成长的过程,这本书不光是写给别人,也是写给她自己,一个人很认真地总结她的过去,呈现出来的文字就是很负责的,不是应付读者的。
2,柴静的很多采访总是围绕着敏感和边缘的话题,有人也说他作秀,做的节目不关注时政,关注些 “盲区”。可是盲区总要有人看见的,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主流的平台,如果她做了这样的节目,播出了,多少都会对盲区里的人有所帮助,被看到、被尊重、被在意。而从她的书中,也可以看到她的出发点不是顾意报道偏门的东西,是她从潜意识里就对弱者有种亲近,一个记者能首先承认自己内心的东西,跟随自己内心的东西,做个活生生的人,本身就挺了不起的。何况,所谓的“盲区” 也并不遥远,我们正正常常的生活,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或者有 “难以诉说” 的苦,是希望被认知被了解的,她有时候就是说出了那些我们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反正,有一个章节,我读的哭了。
3. 她采访的内容都是这个社会最激荡的部分,可是文字却很平静,就像她的声音和名字,安安静静的。读起来很舒服,你会跟着她投入,跟着她探内心的底,但还是冷静的,可以思考的。
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我向大家推荐。
我看完了,触动很大,很感动,最喜欢她书里的一句话。 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随着阅历增多
我对空洞、沉闷、艳俗的书籍的厌恶
也与日俱增
▼
浮于表面的大团圆结局
一味高谈理想、不切实际的内容
和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男人一样
让人倍感厌烦
可喜!!!
柴静的《看见》绝不是这样的
它是值得掏钱买回家的书
▼
部分书虫信奉的 “只看死人的书” 不是一个真理,而是偏见——当代人同样写得出好东西。
花时间、花精力、认真、诚恳是出好作品的前提:这本书把柴静从小白开始成长的过程和中国 10 年间的社会热点通过 20 个章节交织在一起。
你可以从轰动一时的非典、汶川地震、药家鑫之类的大事儿中看到记者工作的流程,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也看到社会的变迁。
▲(柴静在采访)
《看见》与柴静的工作经历紧密勾连,它带着一些诗意,却不是悬空的理想。它有一点美,也有一些残酷。它是接地气的、理性的、深刻的,也是扣动人心的。
我的读书笔记里摘录了这本书中的 132 段话,当时抄书抄得手都软了。好几年过去了,回看我当时的读书笔记,那些句段依然打动着我。
关于偏见
▼
![](data:image/svg+xml;utf8,)
关于记者、新闻
▼
关于宽容
▼
关于自由
▼
关于完美
▼
柴静的阅历、敏锐和真诚支撑了这本书,让它不像一般鸡汤文那样让人一看就想吐,不像装逼畅销书作家的书那样充满流水线作业的痕迹,不像学究老先生的论文集那样晦涩难懂,也不像千篇一律的言情小说那样虚无缥缈。
▼
它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
柴静是那种敏锐、冷静的姑娘
她像个做事儿的人
▼
这本书里洋溢着一种热情
这种热情不属于中国 90 后、00 后
它看起来像是商品经济繁荣前的产物
还带着一点摇滚乐的味道
它还算是本书,符合大家对书这一存在的认知
现在,有那么多人动不动就自己花钱找出版社出书,花钱在各种网站上做书的广告。书慢慢变得不像我们原本以为的那样了,它越来越像一种普通商品,甚至像一种附庸风雅的装饰品。
人们常常只是纳闷,却几乎不会意识到,大环境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无孔不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演变着。这不是道德人伦一点一点流失的问题,而是科技、经济改变所带来的个体不适应问题。
▲(柴静在采访)
做新媒体的这几年,我总能听到新入行的人讨论用户如何热衷于低俗内容,如何肤浅,而随着工作年限增长,大家又都会慢慢醒悟过来:原来,除了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传播的方式;人们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从来没有变过,在浮于形式的内容泡沫之下,专业主义正在悄悄崛起。
▼
柴静在书里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我很欣赏柴静字里行间的冷静、理性、睿智,深沉。**这几年,见到的女性越多,我越觉得,拥有这些品质的女人是如此稀缺。我见到的很多女人似乎热衷于活在传统定义里,做一个以色侍人的人,满足于常规的物质生活,甘心被标签化、毫无个性。
只有在片刻之间,我们感到不安,我们意识到这种生活里藏着的一丝什么,我们迫切地在追逐着什么,我们跳动着的心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
生活里藏着的是虚无
迫切追逐的是真理
跳动的心酝酿的
姑且将之命名为 “当代伟大的文艺复兴” 吧
醒来吧,醒一醒!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柴静 《看见》)
我们就可以……
————————————————————————————————————————
注:部分图自网络,侵删。
“书痴评书”公众号,每周六定点更新,只写实在、靠谱的书评。阅读过海量书籍的 “书痴”,对书的褒贬都足够真实,带你挑好书,告别传统“高评却无质量” 的书籍。降低信息冗余度,只读优质书。微信搜索 “书痴评书” 即可关注!
12 年值得表扬的事是接触到了 “接地气” 这个词,必须批评的事是没有学会怎样接点地气,日子过得塑料感太傻眼。
《看见》地气十足,有民有官,有国有家,有情有理,更难得的是,还有一个鲜活有人味的作者。
“人往往出自防卫把立场踩得像水泥一样硬实”,我们总是羞于表达感情,而她讲清了一个人的思想流露于言语表情是自然不必害羞的事情,个人喜怒哀乐的情绪也是承载三观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理的软弱无力。” 如果下一次再听到谁通过谁谁在抱怨而认为谁谁很弱的想法的话,会更加铁石心肠无人性的支持。
“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看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经常会和作者有 “哎呀,作者说的就是我想的呀” 这种默契。因为感受别人的感受而心变软,嚎啕大哭时是因为第一次理解了,第一次心痛了。
“到了这个年龄,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你一样往回望。” “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世上各种型号的名言警句层出不穷,总有一两个狠对你胃口。
当然,她还顺便高端的解答了 “女性是先是个人,还是先是个女人” 的低级疑惑。
我看到大家写了好多,开始觉得自己的词汇是这么匮乏,笔下无字或许就是心中无墨?
看了一大半了,没有杨澜的洋气大气,没有鲁豫那样的瘦削,更没有她 “真的?真的假的?” 的索然无味,柴静更多的是一种我喜欢的气质:接地气。干净利落的短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勇敢敏锐与直接,让她做了一个好节目,写了一本好书。
时至今日,药家鑫的事情已经被包括我的大多数人忘却。翻过了这一章,我突然想上网看看对于我来说已经模糊的那个生命在大三那年写下句号的男孩的模样。法庭上的他脸上满是泪水,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满脸的青春痘。现在想来,在这件事留给我的记忆里关于药家鑫的,只是他的名字,他是西安一个学校学钢琴的。我记得的是当时网络疯传的他父亲是高官,有背景,他在事发三天之后才去自首是因为之前在做工作云云。这些是事情的真相么?这些在法院最终做出的死刑判决中会不会起到了什么作用?舆论的作用和导向到底是什么样?执行死刑会给张妙的家人何种程度上的安慰呢?现在药家鑫的父母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
我不是法律专业的,我还是个学生,我的思想还不够深度,我的角度还很稚嫩,但是我庆幸,我开始思考。
我最喜欢的书里面的一段故事,应该是柴静对药家鑫的采访那一段。
先补充一下药家鑫时间的背景吧,一个西安音乐学院的学生,酒后驾车,撞伤了一个人,又将伤者连着刺了几刀后,伤者不治身亡。
我估计大部分人看到这则新闻都应该是痛骂药家鑫吧,社会的败类,赶紧判死刑,现在的大学生啊之类的感叹把吧!
柴静做为一个新闻媒体人,她选择的角度是,药家鑫为什么会这么做?
她从药家鑫的家庭背景做为着手点:父母对药家鑫的管教从来都以命令为主,做的好不一定有奖励,做的不好一定会有惩罚,而且一点都不在乎孩子的自尊心。书中谈到一个例子,药家鑫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父亲没有管,认为是小孩子玩吗,小事情不要太计较,试想一下如果你自己被欺负了,你会怎么想?
药家鑫因为经常被责骂,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总是很自卑,并且害怕承担责任,这可能是最致命的吧
当药家鑫撞上人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件事会给父母带来很多麻烦,他就给人杀死了。药家鑫从小在父母的约束下,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情,一旦做了父母认为错的事情,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药家鑫他不知道什么对,什么错?他只知道父母认为对的就是对,父母认为错的就是错。父母没有教会他,学校也没有教会他。
这本书中提到以一句话很有意思:把一个人从回到他生活的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从药家鑫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我国缺乏教导家长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学校过于强调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教导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式的人。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他不只是一句口号,他应该是实践
柴静—看见读后感
这本书,它包含了,非典,孩子相继自杀,华南虎,卢老师,同性恋,家暴,药家鑫,汶川,新疆地震,死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间隔,矛盾等等。
文章一开始的柴静,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失败者气息的人,因为她太重视形式,把采访单纯的当成采访来做,心里有自己想要问的问题,自己的语速着装,但是没有灵魂的碰撞,没有感情的共鸣,只是非常流于表面,换言之,肤浅。后来,经历过非典,新疆地震之后的她变的通人情,接地气了。在见过生死只会,在见过眼泪混杂着鲜血之后,才明白死亡不是简单冰冷的数字,采访不是固定的任务,一个记者不是为了问而问,是为了寻找答案,寻找真相,解释自己内心的困惑。再后来,她懂得了倾听,懂得了做记者应该拥有的客观———知客观但又不客观。不对一个事件做过多的干预和陈述,只是简单的倾听,只为还原事件的真相。药家鑫的父母,虐猫女她们同样有说话的权利,这不是同情所谓的坏人,因为他们都是人,他们同样拥有权利,去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真实的感受。人人都有不易,处在监牢里的罪犯,偷窃的未成年人,巷弄里的站街女,他们同样是生命。看完之后我更加理解一句话,成长你是对这个世界冷漠,而是学会温柔。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只有切身体会,才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感受。
看见,不仅仅是单纯的看见,更多的是感受。
这个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事,让我们伤心,让我们难过,让我们怅惋。是啊,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的丑恶。我开始理解抑郁症患者:知道的越多,越了解这个世界的丑恶,却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只能残忍的被迫接受。很遗憾…… 我写不出但是,只能学着理解。记者总要探索记录这个社会的阴暗面,黄赌毒,死亡,犯罪…… 二战时期的日本,他们的教育深植其思想当中的忠诚,士兵是英雄,日本必胜…… 到头来我们可以怪谁。真正犯下罪的人不知悔改,却要求后代承担这些屈辱,确实不公平。我的抗战,那些书写过壮丽篇章的抗战老兵,如今已经迟暮之年,他们不需要我们的赞扬,他们需要理解,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理解他们活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理解父母,看过一篇文章,别老拿原生家庭说事,不要把所有的错误怪在父母身上,他们有什么错。理解,理解万岁,如果在某一瞬间成长,就是在某一瞬间学会了理解。
人性和真实。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词。采访是和人性对话,探求事件的真相。和人性对话,首要是和自己对话。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残破,有些不堪,却依旧美好。灾难的实质是灾难,灾难的背后是一双清澈的眼睛。
第一个回答,给这个问题。
‖ 《看见》是柴静于 2013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文学性传记,也可以说是十年磨砺的自白书,很特殊的一个日子,好像有预示着一切会不同的意思。
‖ 2013 年,我想想看我多大。唔,我当时 17 岁,读高三,暗无天日的读书的生活,我一遍一遍的重复百无聊赖的生活。然后机缘巧合,我看到了柴静的《看见》。我记得当时每天早上都有早读课,早读时候别人都拿出来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的书出来朗读的时候我拿着本大书遮遮掩掩然后在底下看这本书哭的稀里哗啦也没有人察觉,班主任巡班的时候看到我眼睛通红通红的以为我不舒服。(现在想想,真羞愧,so ashamed.)
可以这么讲,高中时期好像是我到如今为止的一个断层,那个时候的我胆小,怯懦,惶惶终日惴惴不安,想让自己努力起来结果总是看起来而已。看柴静的《看见》,我想的是自己是不是受伤害的那些双城的孩子,是不是长期心里压抑的药家鑫,是不是卢安克的孩子们………… 是不是,那些明白自己身陷囹圄但是却无能为力的弱者。
后来 2015 年上学期,我大一,再翻来看这本书,虽然依旧是哭着看完的,我却觉得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再那么胆小怯懦害羞唯唯诺诺畏畏缩缩,我不再是她书里的那些弱者的角色,而是从这本书里去看从自身看出去的方式:
对人对事,温和,不嘲笑,不讥讽;同情,不盲目;真实,不做作;谦逊,不自负。每个人都该这样规范和自省。
到现在,2017 年,我大三了。再看《看见》,心境很平和。全程很想哭,但是一直有一种冲动叫我隐忍着,我突然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又不知道到底那个什么是什么,大概是让我懂得了,遇到了事情,不要直截了当地去批评或者赞赏,因为所有的事情永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的简单的。
不知道题主问题的 “讨巧” 是什么意思………… 不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每一个字的权利。
前段时间开始听有声书,第一本是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听的很起劲,上班路上,洗澡的时候总想点开播放。
第二本是《看见》,这次是抱着学些东西的想法来听,却反而很难听进去,零碎的时间也不愿再打开,集中注意力的去听一次,就会有很窝心的感觉(今天刚听了家庭暴力导致妻子绝望杀夫的相关报道)
可能是因为我们太渺小,现实太残酷。
可能心内还不够强大来冷静地看这些新闻事件
善良的人做 “对抗性” 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是对峙,不是对抗》
对柴静不算了解,印象里,她是位 “林妹妹” 一样的弱女子。但当我看到这一段话时,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她可以拍出《穹顶之下》那样常人讳莫如深的片子。
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
我读《看见》,私心甚重。对记者工作一直很感兴趣,却因为没有一颗 “刚性” 的心脏,步履维艰。
我想透过柴静,看到自己。
新华字典里,对 “刚性” 是这样定义的:坚硬不易变形的性质,刚强不屈的性格。前者对物,后者对人。人的本质都是怯懦的,柴静亦如是。
她这样评价自己:一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而同事也评价她有 “塑料感”。
这样的 “软妹子” 却硬是在农村里报道贿选,和交警队的 “老狐狸们” 过招,调查黑社会的黑历史,个个都是拼胆量的 “对抗性” 采访。
她凭什么做得到?
答案是:坚持,努力,接受磨练。
和绝大多数屏幕上的人一样,柴静是光鲜的。但,背后的辛酸我们真的不知道。
赤手空拳地去调查医疗事故,落荒而逃,“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天性里的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她,被农村的大嫂团团围住,无法脱身;也曾偷拍被发现,被保安赶走。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可能都会想要放弃,但柴静坚持下来了,“有乐趣的人从不说累”。
还有她那清楚的自我认知与不懈努力。她知道 “问题不硬的根本原因不是头发和表情,是我不懂,不懂就被糊弄,稳不住”。
当采访农村征地问题时,她一夜不睡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到天明,顾不上好好吃一顿早餐,画一个妆。像我们所知晓的那样,成功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做公众人物,怎么会没有争议。这种情况柴静怎么面对?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一个接一个出差,连气都不换,吃不上饭,甚至保护知情人而被枪声惊醒。所有的磨练,数不胜数,柴静都一步步挪了过来。
像经过战争的每一位幸存者,除了满身伤痕,还有一颗百毒不侵的心。经历的多了,柴静柔弱的心也变得刚强。以前的她,会随着受害者哭泣,忘记问问题。面对别人的建议,她温吞如水。而到最后,她这样说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探寻真相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柴静成长了。
每读完一个故事,我对柴静的敬佩就多一分,对未来就明了一分。不急不躁,不退不弃。每一个生活中的貌似不经意都积累成了日后的成功点滴。想要成功一名合格的、有刚性力量的新闻工作者,就要勇敢地接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在生活滚烫的热水里呛呛泡泡滚滚。
长天大地,多摔打吧。
———————————————————
这是我不久前的一篇读书报告,不敢说切不切题,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谈起柴静,总是争议不断。表演型主持,一位母亲,一个和雾霾斗争的女人。
有人说,她的这本书太技巧性,太作。不敢妄加评论。我读的时候,确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太多话发人深省。
读的时候,笔不会停。字字珠玑,只想全部记下,珍藏。
读完一本书,讨论作者的技巧,并不重要。我更看重的是作者的真诚。掏心掏肺的真诚。
我有学到很多,这就够了。这就足以让我给《看见》这本书一个字『值』。
试了两次,都没有看下去
因为里面 “我” 字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出现的场景和行为也并不必要
似乎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她心中的自我形象而已
2012 年我们学校集体放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轮到何玥父母时,提到为给何玥治疗癌症已负债累累时,白岩松想说出这个情况,但是何玥父母拒绝了:“我们今晚不提钱这个事情好吧。” 表情甚是痛苦。
但白岩松依然坚持把这个事说了出来,此时何玥父母依旧想要阻止白岩松。如果有心可以看一下视频。谈不上揪心,但当时班里嘘声一片,大家都在责怪这个主持人怎么这么不通人情,这是人家家丑,人家也希望自己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别人的扶持。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看完《看见》,看到白岩松,想起这件事,再联想书中的一句话:
“如果你只是个记者,那我绝对不会跟你说这么多。”
柴先生这本书,更像是一部自传,书背后也提到:“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我好奇,既然是事实,又如何犯错,推翻,疑问,重建。
读完我意识到,没有绝对客观的客观事实,连我这句话也是。
对于某位知友提出的:柴小姐是 “有千言以惑民意,无一技以利民生。” 如若如此理解,那怕是没有几位小说家是 “利民生” 了(我的人生阅历还太浅薄,真的特别欢迎指点)。自传本身就是一个人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反省,不断适应改变的经历,毕竟所有生物都是以 “错误” 为工具才进化如此。
以我的理解:想要 “利民生”,就先从剖析自己的错误开始。
尽管在这形势下可能被柴粉围攻,穹顶之下拍出后我要说不喜欢柴静就被说是烂人,我还是要说:
无关纪录片,我不喜欢柴静,不喜欢《看见》。作。太作。就酱紫。
《看见》也是一部 “成长小说”,这让它显得更有看头。
简单,娓娓道来的叙述乍一看没什么慢慢回味会哭的。
19 岁的我看柴静这本看见领会不到但是很欣赏她平淡的没有优越感的娓娓道来。
23 岁的我最近重翻了一下慢慢的看慢慢的有点想哭。
介于心动和触动之间,是她的成长令我想起土地上丰茂的树吧。
感觉过于自我的表达在有意无意中堆砌出一种自恋的感觉。还有,文笔有时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就像发现了一袋米中掺了一粒沙子那样。当然,这些都是吹毛求疵。书中对真相、对人性的关注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so,好书!。
目前快翻完了,好的书不同年龄段看会有不同的感受,《看见》就是这样一本书,里面记录了柴静在自己从业生涯直面的社会问题,不刻意煽情,不鼓动读者,她只是将自己以及接触到的世界记录下来,让读的人自己去反思,去想,能够带给人思考的书值得阅读,更何况这思考既包含自身又包含世界。
看杀夫女犯人的时候才发现目前网络上反对家庭暴力的很多话语来自这个章节,比如男人不可以打女人,但是男人可以打老婆,这也证明了这本书的生命力,只要家庭暴力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句话就会一直出现在网络上警醒世人。看非典调查那一章,柴静尽量以带点儿诙谐的态度去纪录这段回忆,但我还是发自内心地觉得疼痛。
但是最有感悟的反而是临汾焦化厂污染的章节,整顿污染工厂的时候,受污染所害的村民爬上烟囱阻止关闭工厂,说自己靠工厂吃饭,如果工厂倒闭,自己怎么活下去。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村民愚昧,但是没有尝试过吃了上顿没下顿那种铺天盖地的慌张感,没有人有资格去判定其他人,柴静没有判定,她只是纪录。如今网络上的人都急迫地判定别人,有的人做了一件错事——ta 道德有问题,现实的人也急切地给别人贴标签,有件事做的不够好——ta 无能,不知从何时起,声讨犯错的人,蔑视愚昧的人成为社会”政治正确 “,再没有人提起” 设身处地 “” 推己及人 “” 换位思考“这些词语,过去的我也是这样,浅薄无知还自以为高尚,直到我被放到了另一个位置。
研一的时候有位北大毕业生发了一篇微信文章,讲自己秋招求职的焦虑,我在深夜看了这篇文章,惶恐一年后秋招狼狈的自己,惴惴不安睡去,第二天看到知乎上对这篇文章的浩大声讨,大概意思是北大毕业生已是站立在社会的高阶层,虽然中国大学生普遍会焦虑秋招,但北大毕业生也觉得焦虑的话,就是太过矫情(俺也不知道这个逻辑是怎么建立的……)这是北大留给我的第一个心理感受,我已经成为被关注的少数人了,而且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这个群体的压力,当然后来发现没有人会真的和自己感同身受,唯有一人承受生命,这是后话了…… 这件事忽然让我进入了一个域,后来我慢慢理解拥有宝贵资源却没有等额产出的学者,理解世人眼中的” 大神 “会患抑郁症,理解犯错的人,理解少数群体…… 身边不同的人给我传达不同的苦难,世人皆苦,又觉得自己才是最苦的,别人吃的苦没有我多,还拿一点点苦当借口掩盖 ta 的罪恶,这大概是那些大义凛然去声讨的人的心底声音。
回到这本书,它可以让人像反刍一样细细品味人生底色,如果品出来是苦的,那就对了。
读完这本书已经三年了吧。
对书中自然流畅而交心的采访故事印象逐渐模糊,但有两点仍然印象深刻:
一是关于真实,柴静说记者这个职业是要给社会带来光,而不是热,不是一味的报道或赞扬这个社会有多好,而是让更多光照亮这个社会,减少它的黑暗。
二是她说人要学会独立。自由,不独立,仍是奴隶。
最后顺便提一句,2012 年年底我在北京参加了《看见》的新书签售,现场排队四小时,至今记忆尤新。这是我第一次(截至目前也是最后一次)参加新书签售。
十三号室被扒出来,柴静的采访被一遍遍地转发。
穹顶之下解封,忍不住再去回顾
都是纪实,深刻自然流露。在零几年不顾异样的眼光碰触了那么多隐晦的话题,而今看来她的确深刻,目光放的长远。就像她写钱刚老师对她说: 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盐水里滚滚,十年后再来讨论。人性的多样都写得真实,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这是她的安静与强大教给人的,知道悲情苦大仇深的前提是自我感动,不故作犹豫状,不故作女性化,不故作呻吟状。
总有人说她文艺腔,她在内部刊物上写评语 “别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她也担心会显得文艺腔,但还是写了。倒是怕自己心态大变,不懂得去欣赏那感性与理性。怕是永远追不上这样一个人,无论从职业选择上还是淡定从容上。
对同性恋有正确的看法源于这本书,“遇见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反应”,对非典的再认识也是源于这本书,人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从双城到汶川到奥运到演讲,是这个时代的事情也是个体的事情。
看了好多遍,封面被磨,有时就放在枕边当杂文来看。白天我上铺的同学边吃零食边看,红的辣椒油滴在书的第一页,朋友在家安安静静的看,后来告诉我,社会竟然还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角落。
看了很多非常高的评价,可能没几个打低分吧,但是这书充其量是启发,但不够深入。每个新闻事件所带来的深入思考,没有呈现出来,只用了一些温情华丽的词藻掩盖过去。有些观点非常犀利,但又缺乏论证,无法证实观点的正确与否,仿佛信仰就是对的,而信仰如何而来并不清楚。甚至,在某些篇章还有堆砌之嫌,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评价认为这本书有逻辑??感觉只是一位记者絮絮叨叨的记录。
温柔夜色中,沉沉世界里,你怎么去温柔,我怎么去清醒
很好看的一本书,如果以这本书为蓝本拍成电视剧的话就是一中国版的_The Newsroom_。看这本书时候代入感很强,也很让人感动。这种阅读感受,首先来源于书中描写的都是真实的新闻事件,我们对于这些新闻时间也算是见证者,比如像 “非典”、“汶川地震”,但我们却未必会认真思考这些事件,看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再去重温和思考。其次,就是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实在牛逼,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有一种在看电视节目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可有了解到一些新闻制作幕后故事和记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很有趣。
为什么我看了这本书觉得她很做作呢,就是我觉得她轻描淡写的东西实际上事实并不是那样的。比如非典那一章,当她面临危险的时候心里不忐忑么,会很想退缩吧,这是人最起码的警觉吧,为什么她好像一点不在乎的样子,事后也写得义无反顾,好像要让人家知道她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即使我觉得她很厉害,书也言之有物,但还是觉得她写得做作,一点不大气。
现实自有万钧之力
犹然记得柴大姑娘一句话将活了二十多年向来自以为是的我驳得体无完肤:你有自己对世界价值的认知体系么?
成长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我们在体验中一步步自我完善。但是,在说来漫长却又无比短促的时光中,连自我成长都做不到的人又如何能谈及其他呢?岁月不可追挽,往事不能重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唯独让自己尽早辨物知世,在心里建立一套清晰普适的价值观念与逻辑周密的认知体系,才真正有能力做到 “情出己愿,事过无悔”。
**每一次看见都是绝无仅有的看见,每一次体验有独无偶的体验,尽管我们终归要生活在现实之中,但有时候意义远远大于结果。**不要让每一次经历都毫无价值与意义。有些事情,既然看见了,就好好思考体验,认真细心去看,尽量让自己看个明白。这样,即便为别人做不了什么,也能给自己一份交代或成长。
回首追溯那些漫步而过的时光,许多曾看见过的东西都已不再能看见,无数遗失或搁浅的记忆停滞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尘埃般烟消云散。月朗天白时,风止叶静处,唯独郑智化的歌声犹在耳畔轻轻回响: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我不再与世界争辩~
真实的笔触,揭示社会最底层的地方,从而给人感悟与思考。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家暴妇女那一章。让我深深看到了法与情的矛盾,亦或是不健全的法律系统下的牺牲者。
没有办法了,她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原来在社会主义高昂的旗帜下,还有这样一些真切的不愿令人相信的悲惨人生
她们一生在施暴者的威吓下喘息,只是在最后一刻才反抗。
令人悲哀的是,在这样一个民主的国家里,她们却没有选择
在最无助的时候,法律没有给她们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当她们忍无可忍,自己做出选择时 法律却站出来。给她们的人生下了定论。
这样的法律真的是公平的吗?
书中李阳的妻子 kim 说,我受到家暴,我还有钱,我可以回美国去找父母,可是那些农村女孩呢,她们有什么办法,
除了容忍,还有什么办法,当人生安全一次一次招受不公平的威胁,当至亲之人被侮辱,她们又该怎么办。没有一技之长,没有文化,没有积蓄。这时候法律真的能给她们依靠吗?她们能将自己的丈夫告上法庭吗?就算胜诉,她们能在社会中独立吗?
不能
那当她们为自己做出选择时,法律又有什么资格来判决她们的对错,她们不过是为自己发出了一次呐喊。她们所想要的不过是能平淡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情与法很多时候并不兼容,但在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有选择的权利,为自己呐喊的权利,法律应该成为人们的依靠和武器,而不是让人心寒的一纸公文。
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她们注定是这一个时代的牺牲者。
希望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早日到来 i。
用冷静的笔触去写一些她的看见。才看了一点,却有一点喘不过气…
很久以前就听闻柴静的《看见》
那时候我对柴静的认识就仅仅是采访杨永信
今天在书店正好看见一个拆封的 拿起来读 读了前三章 还是很有感触 尤其是第二章非典那个 看得我内心五味杂陈
明天打算买
我觉得一本书的好坏并没有绝对的吧,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书很多时候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带着自身的一种观点去看书。我看了《看见》这本书,个人觉得里面有些话说的有道理,我也很认同。
越看越反感,看到一半,弃之
过于矫揉造作了…… 有卖弄之嫌,匿了匿了
这书像是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思维跳跃性太大,恶心!看了一小半弃书,希望柴小姐不要那么自恋 (书中多次讲自己漂亮),不要故弄玄虚,好好说人话。本来对你略有好感的,读了书觉得柴小姐傲慢自大,路人粉转黑。
赚好了奶粉钱
经常和一些人就某些问题争吵辩论,吵到最后不想吵了,基本无用功。某天,把《看见》借给他看,看完就不用吵了。
看了一半,我觉的看这个书是心灵洗礼一个过程,由于柴静给我们的感觉是冷静、睿智、正义…… 所以她的书犹如一部 3D 电影,我们就在她身边一点一滴体会,可以让我们清醒的看到自己,看到社会,看到真实,看到良知…… 面对环境的污染、面对儿童集体自杀、面对家暴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每个普通公民一起思考,唤醒主人翁精神,拒绝冷漠,让我们的世界变美好!
作者讲述的事情能给人很大的触动和启发,作者的思考方式也值得肯定和学习。但是,个人感觉整整一本书都是那拖泥带水而又矫情十足的表达方式和口气,实在看着难受。
你如果真的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本书非常的垃圾,就是一本赤裸裸的灵鸡汤 + 流水账。
柴静本人是个心灵鸡汤爱好者,骨灰级,她对心灵鸡汤痴迷的程度比于丹还高。
她本人没有深度,一点都没有,但是她要装出来很有深度的样子,于是她用余秋雨式的笔法写了一本流水账,也就是这本《看见》,她没有说出任何的有意义的观点。她记流水账的水平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不如。
我看完了这本书,反正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翻开柴静的任何的作品。
年纪小的时候不喜欢她情感式的叙述,看了点没看了,是我唯一没看完的一本书,想着现在长大了,可能会理解一点,有共鸣一点,然而还是没有,她写出来的那些事件可能震撼我,可她的文采和一些观点不足以吸引我去阅读这本书
如果有人看见了我的这个答案,欢迎真诚友好的评论
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
要想 “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是柴静在《看见》序章里说的一句话。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五一前,能走的人都走了,因为传说北京要封城。还有人说,晚上飞机要洒消毒液。北京像一个大锅,就要盖上了。人们开始抢购食物。我回不了家,只有我妹一人,她在超市里挤来挤去不知买什么好,找到一箱鸡蛋扛回家。
好像 “轰” 一声,什么都塌了,工作停了,学校停了,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整个日常生活被连底抽掉
这是柴静写的当时的非典。维基百科官方解释是:是一次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所引发的流行病疫情。在 2002 年 11 月至 2003 年 9 月间散布于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疫情的原发疫源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顺德市。疫情造成全球超过 8,000 人感染,导致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 774 例病人死亡
我没有经历过非典,所以我没有资格去说一些带有个人感情的文字。但通过柴静这句话,我感觉好像就是突然之间世界末日来了,可你看不到敌人摸不清对手,只能茫然的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小汤山医院,钟南山院士,一个是奇迹,一个是伟人。在这两个响亮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生命的逝去,是一个个残破的家庭。
“我知道妈妈已经去世了,我只是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难过” 这是一个 6 岁小女孩的话,她的妈妈献身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这句话很简单,但却莫名的刺痛你的心,真实,也心痛。
【双城的创伤】
我想再往下问,小孙忽然站起身,一言不发地走下山坡。
镜头注视他,直到他消失
我们很多的时候都习惯性的去忽略孩子,总挂在嘴边说 “你还小,不懂”“没事你是小孩子”“大人的事小孩子别掺合”。但小孩子真的什么都懂,他们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尊重,需要自尊。大人总觉得小孩子谈恋爱就是玩游戏,但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人生第一次的心动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最美不过人心,最恶不过人性。十二三岁的孩子感性远远大过理性,校园暴力,校园侮辱,这种时间每天都在发生,当你回过头去反思那段时光你会觉得,人性真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一点点撕开现象下的真实面目,漏出的那一点点血腥都显得那么可怖。
我很感谢柴静的点到为止,她的点到即止让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的了解那个因受到侮辱而自杀的女孩子,那个学校,到底有怎么样的牵扯。但我们也不再多问了,因为孩子的创伤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慢慢愈合。人性是多样的,没有办法仅仅用好孩子坏孩子来衡量,很多事情看似很荒唐完全不能被谅解,但站在人性的角度,似乎又都能找到一种理由。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一个吸毒的女人被迫去卖淫。
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捡了一张传单被关押 28 年。
无数 txl 受不了社会压力自杀被迫戴着面具和异性结婚。
何为看见,就是那些上不了台面的,被忽视的,社会阴暗角落里的,从未被光照耀过的人,能够获得最起码的生而为人的尊重,被这个社会当成一个人看待,仅此而已。
纪录片《生门》有一期就是写的吸毒女和吸毒男结婚,生了一个也被毒品影响的孩子。吸毒的确可怕,很可恶,我承认。但这不是被人卖去那种红灯街卖淫的理由。生命,本就没有高低贵贱,我们都有爱自己的权力,无论你是谁,是什么身份。
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无期限,一个月就这么被冤枉了 28 年,即便丧失语言功能,28 年后仍然保留着人性的善良。一张传单,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二十八年,他都在这个牢房里头,没有出来过,没有放风,没有书报,大便小便也在里面。一个人一生能有几个 28 年,半生年华不再。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爱情,应当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产生的共鸣,而不是一具身体对另一具身体的反应。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性取向,那就是心之所向。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说过: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总是让人敬重。
我了解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小哥哥叫南康白起,男朋友叫张先生,现在微博百度依然能搜到他们的曾经。他写过一本书,叫《我等你到三十五岁》,2008 年南康跳江,时年 28 岁。尸体漂流十五天后被人打捞上岸。张先生最终还是娶妻生子了,因为社会的眼光,因为家里的压力,南康说 “我永远也到不了 35 岁,所以我永远都可以等你”。
有人说就算当时 txl 合法,他俩还是逃不过这个结局,因为法律变了,世俗的眼光依然没变,不理解的声音依然大面积存在。
这些事例就好像豫章书院,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这样光明正大存在着的地狱,你知道他们真真实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但因为你不曾遇到过,所以你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与你无关。而当你真的看到了,那皱纹下的苦涩无奈的笑容,你就没有办法再置身事外,不求回报,仅仅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沉默在尖叫】
为什么要杀他?因为出事那天,他赤条条去了两个女儿的卧室。”
这是一个杀夫女犯的故事。家暴,这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汇,男人不能打女人,但老公可以打老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似乎就成了一个真理,“隐忍” 成了一个传统美德,隐忍 = 包容,包容 = 爱,这种畸形的观念越来越根深蒂固。但是你永远也预料不到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能疯狂到什么地步,“我的一辈子,换我孩子一生平安,值了”。
但我其实并不能懂,一个被家暴了那么多年的,浑身是伤的女人,在自己老公要猥亵自己骨肉之前举起手枪,这难道不能算正当防卫吗?也不至于无期徒刑……….
至于李阳家暴的事情,就是一个畸形的原生家庭所培养出的一个畸形的孩子,扭曲的家庭教育,强硬疯狂的价值观最终会物极必反,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真相常流失与涕泪交加中】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什么时候那些敏感的话题可以被提及的时候,社会的发展才会真正的进步。明星的八卦头条常见占据热搜,似乎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还有需要残忍的不堪入目的真实社会新闻需要我们去关注,一个事情只有关注度高了,才会被社会重视,就好像前段时间的鲍先生一案,每天都有人转载,说不能让这个新闻沉默。因为媒体可以影响到一大群人,但同样的,这一切都必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客观公正。
一个节目里应该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我们都承认好和坏的定义标准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与被采访者共情,但那你不能为你所认为的弱方发声,好的新闻应当是一个双方平等的交流平台。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是的,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人类总是自以为富有高尚,但也的确人类的智慧与能力越来越高发展,我们总骄傲的站在生物链的顶端,藐视着那些弱小的动物。你看过《地球脉动》嘛,动物之间的优胜劣汰,死亡追捕,虽然残酷,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存着。前段时间大学生虐猫事件,还有那个虐狗的老人,我真的很希望能很快出台关于虐待小动物的相关法律,没有法律的制衡,这些事情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冠冕堂皇。你看到那只猫的眼睛了吗,痛苦,生不如死。丛林法则是为了生存,而人类为了娱乐。
猫猫狗狗很聪明的,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他们听得懂,你对他们好,他们都懂的。信任是多么得来不易,狗狗可以为了主人不顾一切。电影《宠爱》里,陈伟霆蹲在豪七旁边,哭着对它说 “你把她保护的很好”,豪七伸出爪子摸了摸他的脸。所以说动物真的什么都懂。他们是那么好,那么忠诚。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当年的女医生现已六十多岁,比划给我看:“从你坐的地方,往北四里,往西四里,全是人,躺在雨里,地上不是雨,是血水。走路的时候踩着人过去,会动的是活人,不会动的就是死了。
这是柴静亲身探访唐山大地震后写出来的文字。八月长安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敏感多思让我成为写作者,善于遗忘让我更好的活下去。于我而言,记录是为了更好的遗忘,人的记忆其实做不得数,永远记着也实在太痛苦。
很多的事情不会因为我们闭上眼睛而不存在,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你没法遗忘,当你再睁眼时,残垣断壁依旧会浮现出来,历史的车轮依旧无情的碾过,留下印记。
我们享受着美好生命的同时,也需要去承受社会的阴暗面。灾难的本质就是灾难,我们需要的不是报道人性的伟大也不是集体的光辉,而是不幸的人们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我们总希望把节目做成我们理想的那个样子,可谁都清楚灾难面前,亲历者的伤害和绝望,要比那些感人伟大事迹更触动人心。
这本书很敢写,很真实,就好像你脱下了芭蕾舞者的舞鞋,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包裹着的是不被人们所关注到的伤痛与伤疤。非典,txl,家暴,校园暴力,灾难,留守儿童……….. 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在这个社会中的群体,或许我们的确无法设身处地的去感同身受,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他们的生活,但没看见过不代表不理解,看见过也不代表能接受。我们只能尽可能的不去妖魔化他们,尽可能的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尊重,这也算一个进步吧。
你永远也不知道这个社会的阴暗面有多吓人,你也无法想象到这些阴暗面背后牵扯的巨大利益网。你只能感叹你出生于一个多么幸福多么美好的家庭,你的物质条件你的吃喝住行,这一切在你看来理所应当甚至有时候还觉得不如别人家好的事情,或许就是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奢望。
我很感谢柴静,《看见》不单单是一本书,它带着我去感悟,去感受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去感悟人性的美好和黑暗,去感恩生命的往来。这不是在你脑海里闪现而过,而是真实的能产生共鸣的文字,是最真实的体会,尽管很多事例有些压抑,但你没有办法欺骗自己。你确确实实和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共情了。
最后,用柴静的话结尾: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看到了一个人中庸的过程
知道《看见》这本书有很长时间了,认真沉下心去看是这两天,因为在武志红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引用了《看见》的一段话:她问张北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里不接受同性恋?张北川回答说,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爱情,应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这么犀利,一下子就对这本书很有兴趣了。因为自己做过记者,当我在书里看到她剖析自己的成长,感同身受,原来央视名记也和我有着相似的经历,那些不成熟,那些 “塑料式的生活”,那些真情流露…… 一下子就拉近了。
当然,她的文笔,选题我都很喜欢,“双城的创伤”这段更是道出了至少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孤独,作为其中一员,几度要哭出来,那些保护我成长起来的 “法宝” 已经成了今天的绊脚石。
瑕不掩瑜。
这本书是我在刚进大学的时候读的,从药家鑫,汶川地震,非典到那些监狱里的女人,同性恋自杀者,柴静以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视角去写了这么多人的故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直觉得一句话写的很正确,那就是所有人的价值观其实不是自己给的,是这个社会给的,这个我们生活的社会给的。所以这个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需要给我们一个安全安定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去成长,去感受,去理解,生命来给我们的东西。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当我们去感受文中那些被家暴虐待而别无选择的女人,在最后选择了一条绝路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受到这个社会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类型的人行成的逐渐变性的人性,那些同性恋患者为何去自杀,那是因为他们身上肩负着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那些谴责和不理解,声讨就是在给他们在减少逐渐生活下去的理由,所以就好像是绝症患者,或者是心理上的心脏病患者,这个社会将他们逼向了那一条绝路。
柴静的《看见》大家好像都很喜欢,高二的时候我也是啊,不乱说,我最起码看过五遍以上,里面的很多句子现在还能随便来上两句。(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承担命运施加于自己的一切,不粉饰、也不需要虚浮的怜悯。如此之类的特别多 。)但是我发现正因为她是一名女性,即便是从事了新闻工作十几年,这么多年经历了不少的大事件,记录过无数敏感的题材,体会过人世间小人物们的酸楚,却甩脱不了感性的标签,导致整本书代入的主观色彩太重了。我个人认为记者就是个理智客观的职业,不表示冷血没有人情味,你可以对事件的对象表露出你的同情,爱护,憎恨,轻蔑等等。但是报道的时候就不应该有多余的情感波澜,我认为是大忌。反着说,柴静身上自带的柔光模式使得大众读者觉得通俗易懂接地气,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合适。
这本书早在高二的时候(2016 年)就买了。以前很少看这种题材的书,现在终于陆陆续续的看完了(18.10.21)。
我感觉这本书讲的题材很多,其中还有很多我看不懂的(土地……)这也是很不愿意读下去的,也有我很感动的(非典、地震……)。刚开始我觉得这本书 “很难看”,很难看下去,很难看懂,尤其读到自己觉得没意思的章节。
看完这本书,我了解到其实每份工作都不容易。像医生可能会被病人传染、记着也会去一些条件艰苦或者危险的地方做调查。我也很佩服那些志愿者、支教老师。他们无条件的帮助他们想要帮助的人。他们在做着我不敢也不愿做的事.. 于他们中,我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太渺小了。就像心中一直有个当刑警的愿望,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趣哈哈。但是我也胆小.. 我害怕… 有时候也常常想,为什么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从事他的工作,去帮助别人。其实,我想我是懂的,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说了好多废话,刚上大学的我可能是网络安全没学好吧,被骗了钱,感觉挺多的.. 自己也没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多想。刚开始那会儿会想,可以赚钱的工作很多的,为什么要去骗人呢?太伤心了,太想不通了,利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现在觉得,不管他人怎么做,做好自己就好了。总之生活山长水阔,不管怎样,我还是相信阳光很美好,快乐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人也是很容易的。
人生很短、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
高度不够,深度不够,格局不够。敬业精神有余,却流于人文,无法挖到中国的内里去。她对议题进行考量的视角可以体现出一些端倪。
但我是敬佩她的,敬佩她的敬业和努力。
其实就是,感性有余,理性不够。
柴静写得很好,看得出她逐渐成长,日趋成熟
《看见》中很多的话都发人深省
可以算是传媒必读吧
但同时
注意到她写出的东西,还要注意到她没有写出的东西
没有写出的目的,无论是刻意忽视,还是没有意识到
都算是柴静的问题之一
而这,可能也是柴静的短板吧
没错,我就是指《汶川:重建的选择》
粉丝太多,匿了
我刚才翻的时候看见一句话: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容易评价。
我觉得很对,完美的诠释了我现在的感受。在这之前的五分钟,我又一次读了这本书。还是那句话,不同的年龄看这本书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刚出版的时候,15 年,我高二刚要高三。即使那么忙我还是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那个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原来新闻有这么多面,我喜欢新闻背后的故事。我也会因为这些讲述而难过,但终究年少。我还不是太懂其中的无奈,别离,生死。这本书里面柴静用了很多形容词来形容绝望。我觉得绝望就是绝望,为什么还要有这么多类型。
以前我做过一个梦。梦见妈妈去世了,直至如今我都不能很好的形容梦里那种感觉,难过,每说一句话就会哽咽,一想到未来还有那么多年要自己过,再也没有人可以那样忍受我突如其来的暴脾气,没有人可以那样做什么事都只是为了我更方便,处处为我着想。所以我以前对生离死别不是特别有概念,也可以说在二十岁之前我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规律,二十岁之后的我变得柔软,我懂了更多的七情六欲。
所以当现在的我看这本书,时不时总有感慨万千的时候,我喜欢这样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的叙述,喜欢这样看似无意实则精心安排的章节。
这一辈子我会看许多的书,有这样和那样的评价。但是这本书会伴随我一生。
我看得时候几乎每一篇都让我心痛
“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一种财富。”
“痛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清洗”
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
痛苦你才能感觉到活着
整本书看完很想去当一名记者
如果能参与更多人的生命
体会人生百态
光是想想就欢呼雀跃了
也因为柴静带给我了这些 “痛”
让我更加客观
会不停的重读这本书的
前两天同学在看这本书,她和我讨论到药家鑫事件,我本来不喜欢看这种书也没有看过,碰巧家里有一本今天我就拿来翻了一翻。专门去把描写药家鑫事件的章节拿来读了一遍。全文基本都是从药家鑫家庭的角度来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讲述药家鑫的成长故事,全文对于受害人家庭只是轻描淡写,对于受害人张妙父母家庭的悲痛也只是一笔带过。反过头来,对于这个药家鑫的父母的悲痛却是描写得详细,可能是因为她比较了解吧。从这一事件她展开到了孩子成长教育这一经久不衰的社会话题,全书大篇幅的介绍相关内容,或许这就是投巧吧。说实话因为这本书的引导,有很多人同情药家鑫,就比如我的同学。但是我觉得这种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我一直认为只要不是自卫,其他一切对别人生命造成威胁的人都不值得同情。药家鑫已经执行死刑我们也不好做过多评价,但是人与动物动物不一样,是有思想的。柴在书里并未过多表达对于受害人的同情,或许这种才是正确的,但是我不喜欢。在此我相信我也不会再看这本书了,张与其家庭本应该是这个事件中最值得同情,发生车祸本来就不幸,结果还被自私至极的肇事者故意杀害,然而却没有任何人关注,或许社会就是如此吧。从我的角度,从这一事件出发,我是再也不会看这本书了。
略翻了评论,往下拉了 4-5 次。莫可名感。书说 “我们要争独立,先于自由”。翻看知友对《货币战争》的评价,某楼主列举书中‘若某家族资产每年的增长率为 1.06%,现在富可敌国云云’,进行反驳,并列举出证据。若从 19 世纪开始计算,1.06 的 180 次方是 36000。出现 “指数爆炸”,意思资产将翻 36000 倍。百度上查到某家族 1850 世纪大概聚集 60 万亿美元。按此计算,100 亿亿美元,2013 美国 GDP 总量大概 16 万亿美元。某楼主可谓有理有据。
吾乃农村的大学生,所受 12 年学校教育。因幼时父母常年外出,自三岁起,皆教育而成。初入大学 “人云亦云,往而受于偏见至深。单纯质朴,无独立,懒于生活,茫然不知所措,此乃些许留守儿童通性”。近来,自觉到思想的锢嫉,兼听而明。思想像一片蜷缩的叶子用尽气力舒展开来,从而到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自由。此乃我之《看见》。已大二,路短短漫漫。有谓君心声否?
这本书,第一遍看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客观,客观真的很重要。
对不起,我每次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并非感动,而是看不下去了。
下一次,重拾,又到一半,无缘。
并不是说无味,毫无这种意思,读过的都觉得不错,但是就是到了一半就看不下去,可能是我思维太乱。
您好,柴静女士。
我想来北京治理雾霾,能请您做公司的代言人么?或者是顾问。薪资视公司发展定。
隋超群
2017.5.9
成长
刚看完,真是一口气就读完了,期间哭了好几次。柴静没有刻意的把她的想法强加给读者,只是陈述事实,只是。让我们自己去看到真相,了解到原来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每一件事都有清晰的脉络,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所以更真实。
看药家鑫的案子的时候,我基本一直在哭泣,曾经,因为网络接收的片面信息将这个人物定性为冷血、残暴,不值得原谅。现在,当我了解到他的成长经历,了解到他这个 “人” 的时候,从心底深深的同情他,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的。
好书!语言好,朴实有重量,通篇短句,读起来不费劲。自省,整文都是,喜欢这股严肃劲!
刚刚看完了这本书~ 跑来这说一点个人的想法
1.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让我看到了一些社会边缘人的生活,那些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的人和事,同性恋 吸毒人员 留守儿童… 不要说现在这些话题有多热,话题再热那些人也是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也不过是通过电视表达一下关注。而柴静用文字让我感觉真的从心里对这些人有了了解,有了距离的拉进,真切的开始关注他们。
2.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柴静自己也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加深了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理解。记者应该做民众的眼睛,而且是不带有色眼镜的眼睛,虐猫女那部分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谁都会批判,谁都会谴责,谁都会用言语把那个虐猫的当事人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是柴静依旧能够不盲目跟随大众的观点,不一味迎合公众,而是用很有逻辑的因果思维方式来一点点分析,把一个真实的当事人展现在大家面前… 不是为了让大家同情她,也不想改变舆论的导向,就是想本真还原,这也是一个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
以前对柴静不太了解,只是简单的觉得她有些做作,现在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最近一直在看柴静的书,怀着对她的敬意又看了这个宣传视频,很感谢她曾抚慰过一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2008 年,我高二,读过一篇南方周末报的文章。文章写的是一个农村少年远离家乡,来到城市生活,最终迷失在城市的灯红酒绿里的故事。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他家的亲戚在城市偶遇到他,看到他走进一个衣着光鲜的女子开的宝马车里。知道他回不去了,于是回到他家的屋子,替他打扫卫生,太阳照进来,屋子窗明几净,像极了这个曾经的少年。”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 18 岁,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且是不成熟的。那时对世界的认知途径远不如现在这样多样化,我所受的教育对于生活的了解是封闭的。以致后来,我偏执的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生活,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常觉得别扭,但是总也挣脱不了这种束缚。直到多年后读到她写的 “生活没有任何立场,不赞扬,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与认识。” 我才释然。
有一句话:“给两边说话的机会。”
在读这本书之前,朋友说一定要多读几遍,不容易看懂。现在读完了,心情可以说特别压抑, 正如柴静的采访对象对她说: 这个社会的底层很多人都没看到,也理解不了。柴静为我们展示了更多的真实,曾经她只是想做一个实话实说,称职得体的记者,但是十年的磨练后,在各方力量的打磨和帮助下,她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记者,她学会了如何在百感交集中保持一个新闻人的冷静客观,学会了如何在乱象纷呈中公平宽容。也许相对其他记者,她的很多地方都似乎不专业,但是季羡林老先生不是说过吗?记者要讲真话!柴静真,让这个国家已经的人们在发展中,可以更清楚的看清真实的社会,可以看清自己。就如她所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你首先要报道自己。
读《看见》确实有点巧合,本只想买《白说》,恰巧网上有买一送一的活动,顺便就都拍了下来。之前一直对柴静的书有抵触,原因无非是网上的一些评论,背语录,太矫情,文艺味太重,自我感动。。。通篇读了下来,缺点之外,文章更多的是把看见后的真实赤裸摊在我们面前,由读者自己去判断、沉思。因为时间关系,应该有段日子不会再读大部头的书了,在这里把自己关于这本的一些看法记下,一是日后回想有个印证,二来希望能引起更多人思考,思考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不盲从,毕竟百口难调,但不要莫衷一是。
书中有句话说的好’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人的矛盾大致分为两种,人与自己的矛盾、人与世界的矛盾,但归根结底是人与内心的矛盾。矛盾本身不是坏事,矛盾是欲望和追求的衍生品。人生就是一个理顺自己,解决矛盾的过程。每个内心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风调雨顺,鸟语花香时,自然可以隐于南山,采菊东篱,但四季不调,万物萧瑟时就得思考和重建了。像开头所说,认识别人越深,也越能了解自己,内心矛盾难以调和时,不妨停下脚步,看看别人,看看生活,也看见自己,总能有所启发和思索,我想这正是读书的意义,《看见》尤其如此。
不知从那一个阶段起,喜欢上了标准答案,希望做什么都有一个百发百中,万试万灵,放之四海皆准的黄金准则。这不可怕,一劳永逸是人类的本性,可怕的是因此丧失了思考和追寻的能力,这才是关键。现在我们会面临许多大大小小选择考研? 就业?出国留学还是去吃政府的金饭碗?这时候心里肯定会有一个强烈的问句,能不能有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安娜卡列尼娜》里有句话 “在清水里呛呛, 血水里泡泡, 咸水里滚滚’, 十年之后, 咱们再来讨论”,我想追寻的意义就在这十年里。当我们不再满足于既定答案,开始起身追寻的时候,或许就找到了解开矛盾的线头。
余秋雨有篇文章叫《苏东坡的突围》,追寻注定是场漫长艰难的突围,但如果不困难,我们要着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最后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md, 打字好累,多余的就不写了,以后绝逼不在手机上打这么多字了,嗯,我发誓 (´,,•∀•,,`))
因为真实,充满人情味,所以喜欢
正在读。读了一半觉得充满了她的太多情怀,过于知性。大段的细节描写(真的很细节),读来觉得有些拖沓冗长,有时候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午读书,人太浮躁。可能也因为我本身就更喜欢干脆直当的笔风,一带而过峰回路转那种,而不是细腻缠绵的。抛开这些,这本书还是让我觉得没有浪费时间的,很多她的观点让我想摘抄下来,也佩服她这个人那种坚定,近乎偏执的劲儿。
作为一位新闻系学生,《看见》这本书不仅表达出社会的潜在状态,还有一种思考。挺好的一本书,如果要评价的话,不多说什么,一种正能量。
昨天买的,今天刚刚到货,粗略的翻了一下,字很多,不是像《幸福了吗》那种水书,应该蛮有料的。
看了一半,觉得真实。彻底读过后再来讲好了。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
把性当做生育的目的
把无知当纯洁
把愚昧当德行
把偏见当原则
3.12
姐姐买来告诉我这本书很好看,她同学都看哭了。
看过一遍就没在想看第二遍了,感觉有点压抑,我看的也不是很懂。
觉得讲那个总监生病(应该是总监,审核的,太久了忘了)那章挺好看
是一本让人读着很舒服的书,一些事情我们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我们也感受到过,总之看的很舒服很感受。
绝望,希望,真实,真相。
《看见》这本书确实对少年的我起到了挺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比如批判性思考,比如追根溯源。从她做的采访和写的文章里,可以感受到她在引导读者去对这个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可能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剖析的不够精确,但是在零几年能有这种忧患意识的媒体人恐怕也不多吧
在《看见》最火爆的 2013 年我没看 但是一直深深记在心里,也知道柴静这个人,没有太多关注
可能那时候还是太小了 刚出校门,为人做事还是停留在肤浅的阶段,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自我意识中,没有放大角度的去看待一件事。
最近在微信阅读的推荐中看到了这本书,很多深刻的谏言是她自己也是对我的,感触特别深,书中对他所处的行业的变化和思考、社会的反应和思考】当然她作为一个在其中的人感受更深刻。我也很触动,很幸运没有在这本书最火的时候去看,如果看了也只是哭一鼻子而已,不像现在这样扎心深刻。
看了一下评论,我敢保证一上来就批判的人根本没又看过,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有良知的媒体人写出来。
如果再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柴静一定会是大 V 每篇 10 万 +
一次没看够,我想应该还在去看的,她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她的团队里的人也很优秀!
断断续续看完了《看见》。老实说很欣赏书中和节目中的柴静,会想人活的深刻有深刻的快乐和痛苦,尤其看到最后陪伴在她身边的朋友们的生活场景,觉得有些朋友真的是经历了 “深刻” 才得以存在,大家有些共同的理想这个理想支撑着每个人对生活的热忱和努力的希望。
书中很多话都真的的触动了我,陈虻说 “宽容就是理解” 柴静说“理解的基础是感受”,而记者要实现客观就必须感受双方的处境学会理解每个人在他的生活环境下所进行的选择。这不仅是记者的工作也是每个人的工作。只有一个柴静这样的她她自己喜欢就好与我们何干?
知乎用户 绝弋 发表 赞同前面的那位朋友。 因为激怒了各位牛鬼蛇神呗。私以为,柴静的《看见》中所记录的,很多都是人们回避的敏感话题。甚至说是有些人刻意回避,避之不及的东西。 添加回答: 别的不说,就从我是女性这个角度出发,柴静在这本书里写到 …
知乎用户 KnowYourself 发表 在心理学上,心智的成熟的一种标志是一个人能用合适的方式对环境做出反应。可以说,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基于对自身的了解,可以较为娴熟地掌控人际关系,对这个世界本身也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能成熟的应对诸多变 …
知乎用户 王天阳 发表 2017/11/16 更新 这个答案闲置了好久,总想着找机会再补充一点,结果就一直拖到现在。看过的书随手收藏的句子都想和你们分享,也感谢认真读完这里面每一句话的你们(比心加微笑)。还有很多句子没有收录进来毕竟有些文不 …
知乎用户 仪屋 发表 我是高三学生。题主所说的 “被五毛或公知洗脑”,两种我都经历过。现在回头看自己的中学时代,只觉得十分地丢人。然后默默清空了自己在网上的一切发言记录。 年轻缺乏知识和判断力的时候,为了不被不够客观公正的言论过多影响,我的 …
刚认识你的时候,我根本没想到,你后来会成为一位迷恋文字,追求正义的“情怀派”大学生,因为你内心有那么一点觊觎权力,毕竟受家庭影响太深。 那一年,你暑假放假回家之后,我买了几本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快递到你家赠送给你。你在中学教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