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方舟子和他的粉丝们

by , at 28 March 2019, tags : 韩寒 方舟子 粉丝 教主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 装在套子里的人。

- 方舟子说:要有证据。于是证据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 林志颖的不解之谜。

- 怎样打败一个纯粹的方舟子。

*********************************

​阅读风险提示:本文包含令人极其不适的内容,请自行考虑是否继续。若有读者认为文章是针对其个人所写的批评,那一定是错觉,这通常是因为本文所述现象在某个特定群体中太过普遍所致。

​阅读风险提示:本文包含篇幅较多的个人作品硬广。已读过《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一书的读者,可直接跳到最后一节。

​若你有更多疑问待解,请到新浪微博花费99元购买@破破的桥 的Vplus会员资格一年,即可得到咨询服务。若图片显小,可点击看大图。

—————————————

​先介绍方舟子老师的近况。这是他两周前的一条推,请大家重新体会那独特难忘的风格:

他提到的那个“骗子帮凶”就是区区在下

请允许我带领大家学习一下,除议题老套之外(老方简直像是活在上世纪的人),这条推本身有什么特色?

​【简短】:连标点在内仅53个字。与方老师粉丝批评我文章的常用词“又长又臭”对比鲜明。

【标签化】:将“破破的桥”与“骗子”、“帮凶”这两个标签建立条件反射,是选举政治中常见的smear tactics。但我们普通人,通常要长期观察、阅读、反思后才能总结出类似手法,可天才的方老师仅靠本能就用得出神入化。

顺带提一下,有人曾经整理了方老师爱给对手贴的上百个标签,这两个标签可排进前二十位,出现频率很高。

​【语焉不详】:大家想必读完这条推了吧?请问:我针对什么指控?提出了什么论点?用了什么论据?忽悠大家什么了?

谁能回答?这条推似乎什么都讲了,但又似乎什么都没讲。假如没看过我的书,你当然只能靠猜啦。好好想想,能简单说明白的事情,为什么他偏要你猜?

这事发生在2012年1月。面对代笔质疑,韩寒用传统作家的通行方式,在博客与电视节目中出示《三重门》手稿自证。正常情况下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但很快,天涯上就贴出了其他几位作家通篇涂抹,脏到不能直视的手稿,宣称手稿“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像韩寒那样干净的。

我说的是,作家手稿并没有这种“应该”。比如鲁迅、老舍等人的手稿就很干净。那些脏乱手稿,是特地挑选的。比如某手稿展里出示的手稿既有脏乱也有干净的,质疑者就只搜集了其中脏乱的打包传播,屏蔽了干净的。详情参见《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第一章第四节 信息控制

这种伪知识,并非平素对作家手稿素有研究得出,而是根据构陷目标量身定制。比如你拿出的手稿是干净的,他就宣称应该是脏乱的;拿出的手稿是脏乱的,就宣称应该是干净的;手稿里有错别字,他就宣称错得很奇怪。你此前从未在专业研究中见过类似论断,而是他们敲键盘瞎掰出来的,为的是否定证据,让构陷骗局可以继续下去。

这条推,除隐藏背景外,方舟子还暗示韩寒的手稿并无老舍般的增删改动,这当然不是事实。或者是在宣称手稿改动比老舍少就是假的,这个判断毫无疑问也很愚蠢。但你无法就此指控他或与之辩驳,因为他会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两手一摊:我可没这个意思。因为他的推里啥也没说明白,都是你们自己读了以后瞎想的。

一、筛选盲点,投入舆论资源

我这本书是舆论科普,写得很浅,高中生即可看懂大部分。控制难度,为的是照顾部分读者(写书前我接触和访谈了微博上活跃的方粉与韩粉各40人左右。背景调查显示,两组人群均以高中学历为主初中为辅,只有性别比差异较大)。相信只要认真去读,本书应能解答他们大部分疑惑。

但方粉们的最大问题是普遍抗拒阅读,因为方舟子也好,他的粉丝们也好,大多是活在套子里的人。你指望在某些非大众议题上,让他们主动接触那些与方老师打架的“外界”信息,很困难。为什么?我在后头讲。

的确,我没法按住头让人去看一本17万字的书。但你要有这个意识:当你的信息源,全部掌控在一个人及其延伸群体(比如狂热支持者)手里,甚至连他对手的说法,你都不肯直接去看,而是习惯于从他那里获取(通常是被篡改、歪曲过的)二手信息。这在认知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意味着对方可以随意愚弄你。上节给出的链接中有一句话,建议大家记住:控制了材料,就控制了观念

一本2013年10月定稿的书,老方为何非得这几天跟我杠?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写了篇文章评刘慈欣,顺便提了春节档其它电影,里头大致有这么一句话:(虽然我不知道韩寒《飞驰人生》的票房如何,但)看方舟子这几天又在炒那些老谣言,但又形单影只,只有那群被骗了十几年也没啥长进的铁粉,点着那几根烧秃大半的幽幽的小蜡烛,围着蛋糕在唱和。我就知道韩寒这次估计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

写了四千字批评刘慈欣,他的读者心平气和过来辩论纠正,反倒是老方把早已炒烂的老谣言一篇篇翻出来,明显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就很好奇,韩寒这片子到底票房多少?我并不关心韩寒商业上成功与否,人嘛,钱够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结果跑过去一看,哎哟,不动声色搂了17亿票房。在文艺风片子里很高了。不像前几部,要靠赵丽颖友情主演来降成本才有点赚头。

更有意思的是,几个读者还专门过来表扬:破桥啊,你文章里有一句话写得特精妙,就是损方舟子那句。点小蜡烛的文字特别有画面感。搞得我尴尬症都犯了。

他们不知道,整篇文章里只有这句话,是韩寒写的,来自一篇被方粉们评为“到处是语病,意思不通顺”的烂博客。我改动了一点,当梗用了。

为什么“烂”?因为它是当年韩寒为了驳斥质疑,找了十几号人围观,现场敲键盘写的。所以在他们口中,只能是“烂”文章。好文章不是你写的,你写的就是烂文章,这是方舟子之流永远不败的套套逻辑。我曾经问过一个方粉,怎样才能既证明文章好,又是自己写的呢?对方说,要在方舟子眼皮底下写,然后让他认可。我听完腹肌都笑出来了,人类怎么能这么聪明?

不过,我并不想和大家讨论文章好坏,更不会用文章好坏来论证真伪。后者是典型的逻辑残疾和舆论陷阱。7年后依然纠结于此,说明你的认知能力毫无长进。

为什么?因为文章好坏,是主观判断,意见不同很正常。网络上连一条连衣裙是白金色还是蓝黑色,都能分成两拨人吵起来。文章好不好,短信文字通顺与否,错别字奇不奇怪,写的场景像不像70年代等等,全是主观性问题。大家会根据自身审美/喜好/经验/知识,进行判断。然而,一旦这些主观性问题和真伪挂上钩,由于意见必然分化,所以骗子就铁定骗到了一部分人。骗到10%也好,30%也好,对他来说,都是“净赚”。

而且,在舆论中,还有更多手法:

一来,骗子可以大批量抛出这类议题,比如1000个,然后观察传播情况。绝大部分议题只能骗10%以下的人,它们会自然死亡。但有少量议题,可以骗到50%甚至70%的人,它们通常是特殊的生活或专业经验,称作“盲点”。任何人都有盲点,不管知识多么丰富,智力多么高超。你没见过几本作家手稿,那就是盲点。他随便编点理由,非说某几个错别字错的很奇怪,所以是抄写稿,就可以骗到很多人。在正规专家眼里,这当然是扯淡,但网民没这个能力。

二来,骗子可以裁剪和组织材料,你总有写的差的文字吧,说话疙瘩的发言吧?搜罗起来做个合集,集中投放就行。用这种方式,我可以把姚明剪成一个不会打篮球的人,只要你对他毫无了解。你说韩寒接受CNN,NHK、凤凰台等媒体的长篇视频专访都在网上放着,他们怎么不去看,非要被人投喂呢?因为前面说过,他们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只要将“盲点”集中起来,对其分配更多舆论资源,就会出现“接连命中”的效果。人群会从半信半疑慢慢变成有点相信。传销组织为什么那么能骗人,因为它不断在宣传中总结经验,哪些材料人们能识破,它就抛弃掉,哪些材料人们容易受骗上当,它就保留积累下来。积累够多以后,集中抛出,普通人是没有抵抗力的。

所以刚开始你会觉得人家在不停闹笑话,什么答春绿(有著名质疑者认为《三重门》中那首“卧石答春绿”及其解释的意境很好,文学知识丰富);什么上课不能装睡写稿,否则会被老师骂。遭遇全民群嘲。但慢慢地,你开始觉得他们好像“越来越靠谱”了。或者之前几十个“质疑”你都觉得很愚蠢,要么逻辑错误要么经验狭隘。但突然有一个“质疑”冒出来,你感觉非常有道理,一下子就信了。这些现象,都是被信息污染的舆论骗术命中的典型表现。当然,新网民连这个舆论过程都没有经历过,想识破就更加困难。

随手回顾一下我们可爱的答春绿张放老师。但 1.别以为这鬼东西没人信。2.别以为你信的其它“分析”比这聪明。3.别因为人既蠢又呆就以为他没能量上媒体发檄文。

可爱的答春绿张放老师

2012年方教对韩寒作品常见的“文本分析”。你现在觉得很蠢,当年人疯起来可不见得

以上只是粗略介绍。思考深入会有很多疑问,比如新闻热点一般只有几天,抛海量材料的时间不够,这就要了解如何在舆论中延续议题。延伸阅读《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第三章第三节 可证伪性《忽悠的原理与技巧》Q/A 信息污染

受骗上当后的典型用词:

【海量证据】——这叫信息污染,因为骗子不知道哪组材料是你的盲点,所以他需要通过加大投放量,来提高命中数。他不需要你相信所有材料,100条里有个5、6条骗到你就行了。被骗的人会觉得骗子行为怪异,明明铁证在握,为什么不直击重点,非要大肆造谣和瞎扯。其实聚一起聊聊,就很清楚,每个人取信的材料各不相同,A列的铁证,B认为造谣瞎扯,B列的铁证,A认为造谣瞎扯。无他,全是造谣瞎扯,盲点因人而异罢了。

二、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方舟子说,要有证据,于是证据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接下来我谈谈方粉群的独特性。当一个人,成为方舟子粉丝之后,会很快进入一个超级舒适区。比如方舟子提出一个论点,你会发现,很快四处都会冒出各种“证据”证明他是对的,就连他的对手,也开始不停呈上各种对自己不利的“供词”、“证据”……这很魔幻,对不对?所以方舟子的粉丝们往往觉得自己特别特别特别聪明,掌握着宇宙的真理,非常愉快。久而久之,就在温柔乡里不愿意出来了。

那么,这种“舒适感”是如何形成的呢?书中首先从方舟子质疑韩寒身高一事为例入手讲解。这并非身高重要,而是因为它很容易搞清楚,所需知识不过初中水准。以此为例更容易专注地谈舆论素养。如果你连这么简单的事情,在他搅和之后都会失去判断能力,那就不用提更复杂的了。

新网友不知道此事,我简单介绍一下。2012年4月到6月,方舟子抛出了无数“铁证”证明韩寒身高造假。韩寒说自己是“1米70出头,72,73的样子”。方舟子则称他只有1米64。背景参见《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第二章第一节 被话语权

两个数值有肉眼可见的差异,所以按理搞清楚很容易。方舟子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科学分析”照片。例如,他曾连续两天在微博转发了对下面这张照片的多个分析。

方教常见的“科学分析身高”范例

这张照片来自腾讯娱乐。韩寒穿着拖鞋,手提行李箱步行。为什么要选用这张照片?有两个原因:一是韩寒穿着拖鞋,这是由于此前有一些照片里韩寒显高,方舟子就声称他穿了“增高鞋”。这个说法太侮辱智商,遭到广泛批评(见上文链接中背景介绍),所以这次挑一个穿拖鞋的图。二是图中有垃圾箱,所以可以“巧妙”地羞辱韩寒(为获取更多支持,他们当时还要假惺惺地保持“体面”,只能拐弯抹角地侮辱)。

上图这两个分析,是我从相关话题的热门微博里挑选的,为不妨碍大家的专注度,此处对作者使用化名。欲了解细节可点击上文链接。

左图来自铁杆方粉A,他用垃圾箱的高度作参照物,分析得行李箱76cm,韩寒164.2cm

方舟子转发表扬:“另辟蹊径,很巧妙。”为什么说“另辟蹊径”呢?因为用到了垃圾箱,所以它在多个同类分析里面就显得非常“亮眼”,粉丝也可以感知教主在鼓励什么。

右图来自铁杆方粉B,他在网上查到行李箱高82cm,分析得韩寒165.1cm

缺点是没提垃圾箱,侮辱效果不够,所以方舟子在转发表扬的同时,还补充了这个关键词:“与用垃圾箱算出的差不多,可相互验证。”

好,先打住,忽略那堆乱七八糟的线,我们把上头方舟子表扬过的两个分析结果“相互验证”一下:

行李箱是76厘米,分析得出韩寒身高164.2厘米。假如铁杆方粉A的这个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当行李箱取82厘米的时候,韩寒身高应该是(164.2/76×82=)177.2厘米。而不是铁杆方粉B说的165.1厘米。两者相差了12.1厘米。

**上面这个矛盾,只要你小学数学合格,应该都可以看出来。**至少鄙人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是不会被这种东西骗到的。

如果你连这段话都看不懂,就请多看几遍。如果多看几遍还看不懂,这是完全不能原谅的,相当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白念了。请你关掉网页继续做方舟子的粉丝。谢谢你能读我文章那么久。

-————————————-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无论行李箱被取为76cm还是82cm,质疑者们在同一张照片里算出的韩寒身高,都在164cm附近呢?

我在书中是这么解释的:

这是因为构陷目标(身高164—165cm)已经定好了,他们_(注:方舟子及其铁杆粉丝)_的任务就是制造趁手的“标准”(在这里表现为胡乱划线的“科学”分析方法),将照片材料生拉硬扯到目标上。由于这些标准都是胡编乱造的,所以通常会自相矛盾。

这么明显的矛盾,所有方粉都看不出来吗?或者看出来了也沉默不语?我在这两条微博下翻了一千多条转发或评论,绝大多数都是“分析果然科学”、“好厉害”、“铁证了”、“韩2和垃圾箱好配”、“我的结果也是164厘米,大家来看”……但有那么一条,来自铁杆方粉C,他是这么说的:

之前铁杆方粉A……根据垃圾桶高度得到行走身高为164cm,铁杆方粉B根据该品牌行李箱的最大尺寸得到行走身高为165cm,经过验算,如果行李箱高度为82cm,韩寒穿拖鞋+头发的行走身高实际将超过172厘米……

很惊讶吧,这几百个方舟子支持者里面,居然冒出了一个小学数学及格的人。居然还知道验算!

铁杆方粉C继续写道:

……身高实际将超过172厘米,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把行李箱取小一号,高度为78cm,韩寒的行走高度是163—164厘米,符合实际情况

这段话非常精妙,完全把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方舟子忽悠手法的核心给写出来了。以至于我作任何讲解均显多余。其实把铁杆方粉C文中的“实际情况”,换成更合适的词“构陷目标”,就与我书中那段话的意思一模一样了。

写书时,我整理了网上热传的50多个身高分析(多数被方舟子转发),其中90%以上,均神奇地落在163-165cm区间内。部分可能是因为传播筛选(即此区域外的结果因不符合舆论目标而传播力弱)导致。书中摘选列举了其中十多个。当然,包括上面那三个在内,全是伪科学。

书中第二章第三节写了点科普,不用读,你欠的这点科学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方舟子和其铁杆粉丝(核心粉圈)的互动流程:

1.方舟子,作为教主,先发布宝训:韩寒身高164cm。

2.教主宝训发布后,铁杆教众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证明他是正确,以及永远正确的。你会发现,无论作为参照物的箱子,是82厘米,78厘米,76厘米,还是别的什么,最终他们得出的韩寒身高的结论,都会神奇地落在164厘米正负1厘米的区间之内。

3.接下来,教众们纷纷提交成果给教主,后者验收并加以规训。如果你命中了宝训目标,那么教主就会(通过转发等)给你分配舆论资源。假如还有漂亮的细节(比如提到了垃圾箱,起到了侮辱效果),教主就会表扬、鼓励,让其它粉丝们揣摩模仿。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只作分析没提垃圾箱),教主就会诱导你往特定方向去做功课。

铁杆粉丝来说,绝对忠诚是方教中的立身之本。外人会觉得他们奴性很重。方舟子说164cm,只要他自己没改口,铁杆粉丝连165cm以上的结果都不敢给。如果你给出的分析结果居然是168cm甚至170cm,那么轻则边缘化,无人理会,重则拉黑或打成叛徒。方舟子的铁杆粉丝群有极强的攻击性,但并非他们天生如此,而是极其封闭的信息圈子,加上教主对其不断驯化的结果。

外围粉丝来说,尽管搞不懂那堆乱七八糟的线是怎么回事,可由于每次从四面八方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各种“铁证”分析,反馈的“科学研究”结果,几乎都是164cm。他们就会在一次又一次验证自己“无比正确”的运动中高潮不断。尽管外人看他们异常愚蠢。

受骗上当后的典型用词:

【科学分析】——指一群不知道哪来的人,用着你看不懂的方法,神奇地将各种相互矛盾的材料,论证到同一个结论上。实则是构陷目标先行,所有看起来“科学”的方法,均系他们在键盘前临时发明。只要你的小学数学水平过硬,往往就能看出破绽。

三、方教文化

上文所举例子虽小,却典型。教主指定目标(举大旗);铁杆粉丝想出各种(不免互相矛盾的)方法论证这个目标,并得到舆论资源配给;普通粉丝则在从正确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享受愉悦。这样的舆论操作,操练多次后,便形成了独特的方教文化。

1.教众的观点具备很强的趋同性,但相同的只是结论,方法的正确性根本无所谓,因为它只是达到预设结论的手段。

比如构陷韩寒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叫“文本分析”,就是硬说你文章或书里某个场景,有70年代味道,而不应发生在80-90年代,所以不是你写的,是你老爸写的。

假如你拿出韩寒写高中同学的作品,或者写赛车的书,请他们“文本分析”一下。他们会立刻放弃原先的方法,开始东拉西扯,什么“写得差”啊,什么“化用”啊,什么“忘了自己书中的几行字”啊……

本书第二章引言中简单提到这么一人,他特别迷恋“文本分析”,曾仔细钻研韩寒小说主角看《忍者神龟》《圣斗士》《希曼》《葫芦兄弟》等动画片的时间,并与上海相关电视台的播放时间比对,声称书中是把1976年出生者的经历往1982年出生的韩寒身上放。我皱着眉头读着那厚厚的研究资料,跟一本书的篇幅差不多。

得出这种奇怪的结果很正常,伪科学方法都这样,假如你认真信了,结论会特别飙。

他在这场运动中,因为跟随、鼓吹“文本分析”,得到过醒目的曝光和大量舆论资源,但又因为执着于“文本分析”而惨淡落幕。毕竟,谁有兴趣帮他找那个1976年出生的代笔嫌疑人呢?骗人也很累的好吗?你别不按剧本演啊,给旗手添麻烦了你知道吗?

忠心耿耿是好事,但情商要达标,文本分析,就是骗傻叉用的,使用它的唯一原因是它可以用一系列胡说八道方便地扯到教主的那个预设结论上,当真可就不好了。

2.有且只有一个权威

尽管教众具备趋同性,但并非自发生成,而是紧跟教主指挥棒走。如果教主发言说韩寒身高是164cm,那么他们就不会统一到168cm。那假如教主尚未发言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见,教主发言后,才发现个人意见与教主相左。那该怎么办?

这还用问嘛,当然是立刻放弃自己的意见,统一到教主大旗下。书中第三章第四节简单提了这样一个案例。

教外人士偶尔观察方教的内部动态,通常会被表扬和(教主自认为隐晦的)自我表扬的狂热氛围所震惊。比如教徒们会认为,未接受过任何正规医学教育的方舟子,已经具备了主编医学院校本科教材的资格。而教主的回复,也似乎对他自己在生物本行学术上的一无所成毫不知情。双方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多么疯狂。

一次普通的教内交流

新粉丝往往认为,拥有这样的统治力,是方老师的写作能力和个人魅力所致。而忽视建立它的过程中,那一场场内部斗争。如果方教内部,出现了一个资历、话语权比教主高或与之持平(这偶尔会发生,毕竟教主只是个没有多少学术能力,没有几篇论文,也难以找到教职和工业界工作的博士),又比较喜欢发言的意见领袖。那么迟早会出现一次“抢大旗”事件,通常这会导向一场小型内乱,毫无疑问,教主强悍的护食姿态与以往积累的媒体人脉,能让他最终胜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教外,与丁香医生、果壳对舆论生态位的争夺,与揭汉芯造假的左志坚等人的矛盾,你有空研究一下,多少能体会一点个中奥妙。

教徒相信在电脑前敲键盘可以找到磨芯片的民工

无论方老师辩论的对手是谁,哪怕是院士,对教徒来说,毫无疑问有且只有一个权威,就是教主。一旦教徒认可了别的权威,就会给方老师的形象带来一定风险。强化个人权威这件事,是方舟子最为在意的。

但方舟子在这方面也犯过小错。比如林树坤事件。

林树坤是方舟子控制的新语丝的金主之一,最醒目的一次捐助,是2012年起,以瑞士学术出版商MDPI的名义,赞助“新语丝科学精神奖”,每年10000瑞士法郎。这个奖你看历年得奖名单就知道是典型的利益输送。但我今天要说的是这么一个事情:

号称总部位于瑞士的MDPI,实际运作地址在中国某城市,主营收费山寨学术杂志,三年新办了100本左右。比如著名学术期刊叫《Cell》,他就办《Cells》;著名期刊《Cancer》,他就办《Cancers》;著名期刊《Polymer》,他就办《Polymers》……其它劣迹诸如伪造编委、审稿形同虚设、收钱发伪科学论文等等就不说了。

有学术经历的朋友应该很清楚这种出版商是什么。即便你没有任何学术界经历,只要有基本的智商和情商,也应该明白一个博士如果在简历里放上自己花费不菲钱财发表在《Cells》的论文求职,其动机多半是为了让看简历的人犯迷糊,对他的学术履历作出错误判断。

面对众人对MDPI的攻击,方舟子在两周不到的时间里写了两万多字为之辩护。方舟子郑重指出,判断一份杂志以及背后的出版商,是不是有学术不端,最好的方法是去看科罗拉多图书馆的专家Jeffery Beall维护的不良出版商列表。很显然,MDPI不在其中。

然而,话音刚落,辩论对手立刻送举报信,MDPI第二周就出现在Jeffery Beall的不良出版商列表中

这真是天外飞砖。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争吵,姿态就很难看了。方舟子不得不和自己抬出的反不良学术出版商的权威争吵。“专家”称呼在他口中消失了,改成了“图书馆员”。Jeffery则尖锐的嘲笑:两个垃圾袋旁边那家小店就是MDPI总部。你瞧,垃圾这个梗,别人也会用,而且用得比他自然多了,起码不用画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线。

Jeffery列出MDPI是不良出版商的理由,于是方教称呼就变成了“图书馆员”

在瑞士三年出版100多本学术杂志的MDPI总部,就是个十几平米的小店,位于这个遍布餐馆的小道上:

别看地方小,年赚一亿元

那么,方舟子在这场辩论中,到底犯了什么错?原本,像Jeffrey Beall这样的外国人,是适合国人用来狐假虎威的。教主把对方称作权威,为的是让对方来证明自己。以前,这种做法是奏效的,因为Jeffery Beall并不能参与到中文圈的辩论中,所以实际权威依然在教主手里,权威本人,只是个用来使唤的木偶。

随着网络发展,中外信息鸿沟被部分抹平。通过有心人简单的翻译传递,对方可以在中文圈独立发声了。这时组织里就出现了两个权威,对于方教这样的信息结构,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3.视信众为蠢材,但他们是“站我们这边的蠢材”

质疑韩寒时,一个被炒得很热的事情是,某次主持人指着一年前出版的《就这么漂来漂去》(赛车相关的书)扉页上的一段话,问他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韩寒皱眉说,这可能是编辑加的吧。其实,这话是他自己书里写的。

这个事情被方教用来大作文章——“自己写的怎么可能忘?!”

提这种质疑,是因为它合理吗?比如方舟子自己不会忘?这怎么可能。之后一次做节目,方舟子把自己前几天发的微博都忘光了,主持人小心提示,却遭遇他坚决否认。

那为什么还要鼓吹这套质疑呢?因为论证是否合理并不重要,有很多人信、有很多人传播,又能达到他们的目的。那就是好东西!即便他心里认为信的人都是傻叉。

再比如,韩寒早年曾写过一篇短文《求医》,是他得疥疮去看医生的事,面对“这写的是70、80年代医院”的质疑,他爸韩仁均拿出了韩寒当年的病历卡,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有,方舟子写了篇科普,说文章里这个病状不是疥疮,却像是乙肝。而韩仁均正好是乙肝患者。(回顾:各种“科学”的身高分析结果正好落在164厘米)

怎么做的科普?是找了乙肝或疥疮方面的名医?不,他把专业医学网站中描述疥疮症状的文字摘出来,然后把其中与韩寒所写症状相同的文字,全部删掉或者修改,它就不再是疥疮了,再由伪装成医生的队友发布。最后整理发表到自己在《新华每日电讯》的科普专栏上。整个过程我记录在《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第一章第五节 诉诸专业壁垒

我一直在揣摩,那些长期读他“科普”的人,心态是什么样的?肯定觉得自己科学素养很好吧。

4.攻击证人

和方教辩论,特点是旷日持久。一个问题反复纠缠多年,凉了、打脸了,过几年再厚脸皮拿出来,看你接不接。反正教众几年换一轮,且均笃信教主,你得再解释一遍还得他们肯听肯信。特别有意思的是,方舟子还擅长从文字里“解读”出原作者都不知道的意思。教众即便具备条件,也并无求证习惯与意愿,因为入教后实在“太舒适了”。

整整七年了,连个身高都搞不清楚。别人15分钟能搞清楚的问题,他们永远迷糊。就这样的人,往往还自视甚高,跑过来质问我。你就一个别人随随便便糊弄的工具,有什么能耐跟我叫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到身高这个例子。我告诉大家,照片上身高变动源于:

(1).两人看起来在一个平面上,其实前后有距离,会随摄像头角度显高显矮。这个是初中知识,大家都懂,不冗述。

(2).两人虽然在同一个平面上,但距离较远,由于摄像头畸变,相片上的水平线实际上是个弧形。所以直线画过去是不对的。

(3).两人有明显的身高差,但这个差距到底多大,是由人来目测的。解读空间很大。说5厘米,说10厘米,都有人信,嘴皮子的事情。

忽悠手法是把显矮的照片攒到一起传播。对手自然会贴出显高的照片反击,这不要紧,指称韩寒在这些照片里穿了“增高鞋”即可,反正你总不可能不穿鞋。后来韩寒在演讲中,说要把那双被指称为增高鞋次数最多的Adidas Y3寄给方舟子供他研究,祝贺他成立了“鞋教”。不知道后来寄了没有。

显矮是真矮,显高是穿了增高鞋。这和差作品是你写的,好作品是代笔一样,都是方教常见的套套逻辑。一群套子里的人用着套套逻辑,一点也不违和。

但这个套套逻辑是有遗漏的。假如两个人肩部紧并站在一起(保证同一平面且间距为0),而且不穿鞋或者只穿拖鞋,这种情况下,忽悠、画线、解读的空间都没有了,我们称之为证据、证人。那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亮真功夫的时候了:

(1).对胆敢主动作证的证人,极力攻击。

凤凰网当年各种造谣传谣攻击韩寒,可以说仅次于天涯那个粪坑。后来,韩寒找到凤凰网COO李亚谈了一次,谈了什么我不知道。总之,李亚想试试身高不能自证。身高172cm的他,就和韩寒并肩合了个影,贴了出来。

韩寒与李亚(右,172cm)的合影

他立刻遭遇了方舟子领头的教派围攻。他的身高也在铁杆方粉B的分析中,变成了163cm。贴出自己和方舟子当年做节目时的合影也未能幸免。当然,这并非个例,仅仅身高这一件小事,他们就围攻过十几号证人。详情请参见:《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第二章第二节 攻击信任链条

李亚还写了一篇文章,呼吁方舟子“回归理性”。遭遇群嘲。

唉,人家从头到尾都理性得很。如在梦中的,是你李亚啊!

(2).被动作证的,极力糊弄

攻击证人会遭遇反弹,特别是李亚这种对媒体有影响力的。所以只要不是对方主动跳出来,就尽可能不要树敌。比如韩寒有穿拖鞋和贾樟柯的并肩合影。

韩寒穿拖鞋在贾樟柯首映式

这拖鞋总不能增高了吧?于是方舟子回应道:

“韩粉根据百度资料说贾樟柯身高168,而韩寒明显比贾樟柯高5厘米,所以韩寒身高有173。百度还说贾樟柯妻子赵涛身高是167,比贾樟柯矮1厘米呢。但是赵涛穿平底鞋和贾樟柯结婚的照片却比贾樟柯高出几厘米。身高170的侯孝贤也比贾樟柯高半个头。这不乱套了?贾樟柯身高应在160左右,韩寒真实身高自己算吧。”

他这条微博还附了侯孝贤(身高170cm)与贾樟柯合影的照片。

侯孝贤(170cm)与贾樟柯

随后又涌出各种照片、画线分析、增高鞋……于是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过去了。

去了。

……

等等。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比如……方舟子微博的字数好像有点多?

这么简单一件事,他把当时微博140字的上限全部用掉了,和拿53个字批判我的风格完全不同。为什么多?我把奥秘告诉你。

欣赏方舟子的话术

把他那些语言污染去掉,整句话的核心拎出来,就很清楚了。请注意,5厘米一说的责任人是“韩粉”,绝对不是他方舟子。结论他不明讲,而是要你“自己算”。你当然会算了,160+5=165cm嘛!祝贺你,小学数学合格的好同志!

这叫话术,舆论基本功,大家多学点,没坏处。

之所以你觉得“揭过去了”,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在满天飞的网络口水中识别出哪条是有效信息,值得投入注意力资源

(3).分不清主动被动的。事后另寻他事报复。

写书的时候,翻朋友圈子,发现有个人这么说:韩寒比林志颖(172cm)矮了一大截。

一个自由派,然而信息来源是地瓜熊老六。

于是我顺着这条微博溯源,很快就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

教主一直在默默维护着教众的舒适感

请思考一下两张照片有何区别,以及我为什么要画那四条红线。

最后那件事,与照片放出的时间相差一年半。此时本书早已定稿,送出版局审查。所以书中并未提到,算是个小遗憾。

林志颖估计现在还一直迷糊着呢,他怎么莫名其妙就躺着中枪了。所以,推荐看我的书,能让你活得清醒明白。我们的现实要魔幻得多。

好了,最后复习五岳散人找教主代理人现场测量对赌验证时,方舟子的发言。唤醒一下大家的记忆。

教主宝训:有办法让身高临时增加数厘米,维持数个小时,足以骗过体检。还有手术可永久增高。赌注太大就难免铤而走险……市场上有增高袜,可拔高约3厘米。验高一定要脱袜子。要以头皮为准,不然梳个爆炸头就麻烦了。医学上和江湖上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增高,有的是暂时的,有的是永久的,无非都是针对头皮、脚跟、脊椎、骨关节韧带、长骨做文章,具体就不说了,免得有人冒险一试。

毫无疑问,这事儿教主同样能最终获胜,毕竟人类30岁以后,身高每年都会缩短几毫米,相信再过十几年,他就能自豪的宣布胜利了。

受骗上当后的典型用词:

【嫉恶如仇】——骗子用各种方法忽悠,甚至会宣称各路证人证明他是对的,实际上只是他自己在拼命歪曲别人的说辞而已,这些“证人”,他一个都请不出来。若有“证人”不愿接受被强加的角色,跳出来反驳,那就要死命打成“犯罪集团”。一起批判。一来恐吓其它证人不要出面,防止骗局崩盘,二来证伪渠道被堵死,他就可以旷日持久地折腾下去。这套方法频繁使用,导致他的攻击性特别强。显得“嫉恶如仇”。实际上你只要有本事扛一摄像机过去当面对质,他面对你这样的“恶势力”,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勇气和活力,永远停留在被粉丝重重簇拥的电脑前和键盘上。

四、怎样打败一个纯粹的方舟子

​和菜头用过这个标题,不过他写的比较丧。

方舟子也许会在短时间失败,但长期看来,他又是不败的。他的粉丝大规模聚集、高潮、幻灭、逃离。然后新的韭菜,喔不,粉丝,又逐渐成长起来,慢慢聚集在他的周围。这种循环,在20年的时间里,仅我个人就目击过四次。你看现在,前一批捐了几千几万的忠实粉丝,还在跟他打欺诈官司,新的粉丝又慢慢聚集起来了。

我在访谈中多次体会到方粉的虔诚。比如月收入两三千的人,甚至无收入的学生,一个月能捐出几百块给他的安保基金。我不反对收智商税,但我认为应该有点底线,作为一个一次性掏四百万全现金买房的人,富人的钱薅一些没问题,但这种钱就不该要。

本书或许能让他的粉丝们缩短这个周期,但我见多的是,人生该走的弯路,一步也少不了。即便走出来了,那些欺骗性的结论,还在他们心中驻扎。他们还会回味自己作为教中一员,那闪亮的日子。毕竟它给予了那些智力有限却心比天高的人们,一个温暖的庇护所。

假如你真想走出来,牢记以下几点:

1.跳出这个套子

偏执和狭隘是孪生兄弟。

你自己没见过几个作家,就不要轻信与你经验同样匮乏的那些人,谈论“作家手稿应该怎样”、“作家短信应该怎样”、“作家谈作品应该怎样”、“作家演讲应该怎样”之类的鬼话。有这精力不如自己多接触几个。

新世纪初,凤凰台来北大拍系列节目,好像叫什么世纪大讲堂。我是现场观众,惊奇的发现在电视上口若悬河的那两个主持人,光第一句话就因为结巴、忘词,NG了六次。半个多小时的节目,录了四个小时。要没这点经验,人家搜集一堆口吃视频忽悠你,说这人其实不会说话,你恐怕就信了。

书中还举过一个有意思的例子。女记者谈起文人相轻,韩寒笑着问,是相亲的亲吗?这个事情被方舟子拿来“质疑”。影响不小,直到一年半以后,我依然看见有署名“台湾教授”(我大致能猜到这丫是谁)的人在海外报纸上发文章,说韩寒连文人相轻都不知道。

其实“文人相亲”是韩寒《光荣日》一书中的段子,他开玩笑而已。你会发现他对书很熟,废话,自己的书嘛。

但反过来想,就很有意思了。都整整一年半了,整整批了人家一年半。结果方教圈子里连个熟读韩寒作品,能给这位“台湾教授”指出问题的人都没有。你要说唐家三少那种写了上亿字的人,漏过哪本,那很正常。韩寒出版的书总共也就两三百万字,几天就看完了唉老兄。更有意思的问题是,韩寒粉丝们当然很多人读过这本书的,然而同样整整一年半了,他们的回复永远传不到教众耳中。因为他们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2.学会思考方法的有效性

不要因为教主从小说情节、背景中瞎联系,找罪证,就认为这种方法天然是正确的,你把自己脑子丢了。为什么说脑子丢了呢,因为平常你是从来不会这么干的。这么干的唯一原因是别人的诱导。学会自己思考,有手稿证据就信手稿。假如连手稿都没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你推测一篇文章出自某人之手?我在书中就举过一些例子:

访谈视频:我们写文章讲究的是假大空,用假大空去歌颂真善美,所以我们的文章都特别地讲究积极的、向上的、阳光的,都很厉害了,阳过了(“杨过”的谐音)。(凤凰卫视 韩寒访谈 2007-6-18)

韩寒博客:很多人的撒谎体验都是从作文开始的,而为数不多的说真话体验,是从写情书开始的。从小,作文的范本和教材告诉学生们,文字的用处就是赞美和歌颂,而揭露和鞭策都是不积极的、向下的、阴暗的、不极地阳光的。(2007-6-15)

访谈视频:我从小就是被骂大的,就像厦门大学的学生,从小就是被吓大的……他们问我对大学怎么看,我就觉得现在的大学,很简单的,其实只要花钱就能够上,也没有什么神圣不神圣的,那很多大学生听了就会不高兴。(凤凰卫视 韩寒访谈 2007-6-18)

韩寒博客:现如今的大学像妓女一样,只要有钱,全国所有大学都乖乖排成一排随便你点,想上哪个上哪个,愿意多花点钱甚至可以几个一起上。氛围不同了,别再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十几年前大学生还吃香,但那一批已经是绝代天骄了。所以,还是抓紧时间学点真本领和真手艺吧。当然,厦大有钱也不能上,那的学生还真的都是吓大的。(2007-6-7)

访谈视频:但很多人他们就会说,你这太那个了,万一一个5岁的小孩要搞一个3岁的女孩怎么办,你这种是什么什么的。说实话我脑子里从来就没想过一个5岁的小孩搞一个3岁的小孩,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这种事也就他们能想得到。(凤凰卫视 韩寒访谈 2007-6-18)

韩寒博客:很多正派的人说,不行,我没有这个权利。并且反问我说,如果6岁的你儿子搞了3岁的我女儿怎么办?你真是难倒我了,我脑子里从来没想到过这样猥琐的假设。(2007-6-16)

-

不要因为教主告诉你,他能够神奇的从手稿的错别字来判断这是抄稿还是原创稿,并随口发明了一些理由,你就屁颠屁颠的信了。

放个单盲测试给他,或者给自己做。下面这些错别字,哪些是抄稿?哪些是原创稿?学会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3.我会怎么做?

(1).理解舆论。

七年前方舟子为什么能掀起风浪?主因是韩寒写了《韩三篇》导致自毁人设。他明白写这几篇文章会挨骂和掉粉吗?明白的。但也许是因为他认为有些话哪怕自毁人设也要讲出来,也许是因为他对这事的后果缺乏预计。我个人认为是两个因素都有。

现在为什么不行了?一是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了。二是老方怼带鱼,被官方封杀了一段。所掌控的舆论资源变小,很难再匀给那些铁杆粉丝了。三是社交网络的变化。每个意见领袖都学会了圈住粉丝,自成圈子,不再互相攻讦,低调赚钱。各平台都发明了便捷的控评功能。那些使用话术,划分阵营,伪装中立的精妙控评手段,用武之地小了。别人的手段简单粗暴,照样可以达到目的。

公共平台与媒体,对因为个人私怨、或吸引关注,而掀起的舆论争执,持更谨慎的态度。被一个人当作工具使用,更难了。

(2).做好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上进的人,别理会那些造谣攻击。写这篇文章花的时间,让我至少损失两万元。那些名人们回应一次,损失更多。人家骗人骗捐为生,你回应来回应去。不工作啦?不养家糊口啦?不要事业啦?

即便争论,议题以我为主,我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目的是什么。想清楚,写完整。

别因为方粉说你“又长又臭”就往短小写、戏谑着写。争取一篇文章就把前因后果写清楚,硬邦邦地板着脸跟他讲逻辑,让人只要读了都能有所收获。反正我在这个话题具备垄断优势,写的东西都是别人不能写的,不需要蹭热点。你只要关心这个话题,迟早还是得看。方舟子嬉笑怒骂的时候,号召大家分阵营攻击的时候,给人起外号的时候,往往都是他掩盖自己造谣或者逻辑缺陷的时候。你拒绝狂热,正常讲话,自然就会明晰:

——“因为你作品手稿里有几个错别字错得很奇怪,所以是照着别人的稿子抄的。”

——神经病。

(3).攻其人设

我写文章,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所谓理性、科学,只是他的人设。并不是他,或者他的粉丝,具备这方面素养。而不是去找那些小错,别提这些。没有人不犯错误,哪怕很幼稚的错误,这很正常。攻击这些,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我写这篇文章,要告诉大家的是,他并不是不懂这些,而是完全清醒,完全理性,完全有意地把你们这些读者当成有用的傻子看待。与其它反对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只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我有能力不断给你们证明这一点

支持者认为他嫉恶如仇,反对者认为他偏执、睚眦必报。而我告诉大家,他既不嫉恶如仇也不偏执。这些只是人设,是攻击证人、维持舆论骗局所需的必要形象

支持更好的科普组织,比如果壳网;支持更好的医学组织,比如丁香医生;支持更好的辟谣组织,比如腾讯较真。挤占他的舆论生态位

对方舟子的粉丝,特别是那些给基金捐款,依然执迷的人。我心中只有怜悯。他们未必认可这一点,而我对他们也没有任何义务。祝愿他们永远沉浸在一次又一次胜利中。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民族主义

摘要:本文以引人瞩目的 “小粉红” 为研究对象,梳理它的起源、特性、行为方式、背后心态等,试图解析这一群体的政治学与社会文化学意义。“小粉红”所代表的,是社交媒体时代的新一代网络民族主义,虽然势力惊人,但显然他们不是独立成势的,其背后国家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