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确凿:三千年前我们就是共和国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题图【孟姜女哭长城】35×35 纸本水墨|河夫作品(已在微店上架,阅读原文可进)

在一篇随搜可得的《70%现代汉语常用词来自日本》的文章中,“共和”一词赫然在列。

很奇怪这事好像没人抗议。因为,“共和”这词百分百是中国原创,证据就在《史记·周本纪》中:“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里的“共和”,既是年号,也是政体。

事情要从周王朝老姬家的第十代领导人周厉王说起。

这位周厉王有一个真的很厉害很厉害的名字:姬胡。姬胡兄的故事,在《国语》名篇《召公谏厉王弭谤》里面也有详细记载,跟《史记》一样: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倒行逆施,民怨沸腾,批评声不断。召公对他说,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受不了,会出事的。厉王怒了,派人暗中监视批评者,发现一个杀一个。搞到后来,大家在路上都不敢说话,只是互相确认眼神。

于是,厉王得意地对老是劝谏他的大臣召公说:“你不是老问我有没有听到民众的呼声吗?在哪儿呢,我咋就没听到呢?”

召公还想尽最后的努力,就说出著名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金句来,说民怨就跟洪水一样,积压久了,一旦决堤,玉石俱焚。让老百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有宣泄的机会,民怨不会积聚,就不会发生大洪水了。

再通俗易懂,厉王也听不懂,或懂装不懂,“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三年后,老百姓忍无可忍,发生暴动,冲进王宫,厉王吓得翻墙出宫,一路逃到彘zhì地去(今山西霍县东北)。

厉王一跑,权力出现真空。太子姬静(靖)才几岁大,愤怒的百姓攻入王宫时,姬静就躲在召公家里,结果被人发现,百姓如潮水般围住召公家,要他交出太子,否则就攻进去。召公无奈,干出一件非常悲壮的事——把自己的儿子献出,让愤怒的百姓杀了解恨,保住了太子姬静一条命。

太子是救下来了,但年纪太小,百姓火气也没那么快消,如果就这样让他上位,国家肯定还会乱。只是,权力也不能老处于真空状态,怎么破?

两难之下,召公跟另一位良心大臣周公商量,两人共同执政,国事不管大小,一起商量后再做决定。这就是司马迁津津乐道的“共和”。

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但是,如果这样的“共和”是司马迁的误解,或者刻意美化呢?

召公、周公联合执政的“共和”,只见于《史记》。比较接近的说法,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王子朝对诸侯的告示,回顾了周朝的历史,提到:

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重点是后面八个字:“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就是诸侯都离开自己的封国,集中到朝廷来进行政治协商。

这几乎就是全过程众议制度了,看上去比周召二公共和更美。

但是,更多的先秦史料,包括《庄子》《鲁连子》《吕氏春秋》等,对此事的记载都是:共和,其实是指共伯和,即一个叫“共”的诸侯国国君,名和。

共国据说是共工氏的后代,疆域大概就在今天河南辉县一带。(初中生都读过的《郑伯克段于鄢》里面提到,郑庄公弟弟大叔段在权斗中失败,就逃到共国去,后来被称为“共叔段”。)

有力的证据来自战国时期的古本《竹书纪年》,在“厉王”条下记载:

十二年,王亡奔彘。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其国,遂大雨。大旱既久,庐舍俱焚,会汾王崩,卜于大阳,兆曰:“厉王为祟。”周公、召公乃立太子靖,共和遂归国。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

说周厉王被赶走后,共伯和暂代天子执政。十三年后,天大旱,周厉王死在彘地,周公、召公就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交出权力,回到共国,久旱的天就下起大雨来,旱情解除。这场大旱持续很久,百姓受灾严重,刚好发生在周厉王死后,周公、召公命巫师占卜,都说旱灾是厉王的怨念在作祟,于是就立了他的太子姬靖为王。共伯和真的是德高望重,给他王位,他不会沾沾自喜,把王位要回来,他也不会生气,而是默默回到共国,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汉以后,不少史学家都采信了以上说法,比如清代梁玉绳的《史记志疑》等。但也有一派坚持认为,“共和”就是周公、召公共和执政。

比如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对这一句的注疏,先是引了三国东吴史学家韦昭的话:“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也。”跟《左传》《史记》说法一样。接着又引了《鲁连子》的说法:

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

说共伯和有仁义,诸侯都称赞他。周厉王被百姓赶走后,诸侯都推举共伯和暂代天子执政,并用他的名字做年号。十四年后,周厉王死在流放地,共伯和就让诸侯扶立原太子姬靖为王,他自己回到卫国。

又是共国又是卫国的,太乱了。只有一种可能,共国太小,是卫国的附庸国(后来共国还真被卫国吞并了)。

接下来,张守节又引了《史记·卫康叔世家》里面一段作为反证: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卫釐xī侯十三年(前841),此时周已“共和行政”了。二十八年(前827),姬靖即位为周宣王。四十二年(前813),卫釐侯死,太子姬馀被立为卫侯,但他弟姬和不服,发动军事政变,逼得他哥逃入父亲的墓道里自杀,谥号为“共伯”,而姬和则被卫人立为卫侯,他就是卫武公。

这里面的“共伯”是卫太子姬馀的谥号,跟共国无关;“和”则是他弟弟的名。共伯并没当过国君,“和”上位成为卫武公,是在共伯死后,而且是周朝“共和行政”28年后的事了,所以,极有可能,那些认为“共和”是共伯和执政的人,看到卫国有“共伯”跟“和”兄弟俩,误认为就是“共伯和”,以讹传讹。

问题是,姬馀这个“共”的谥号,其实是“恭”的异体字,跟共工氏传下的“共国”之“共”不同。不排除三十年前,共国也有一位国君,就叫“和”。春秋时期,重名的事并不罕见。

质疑“共和”就是“共伯和”的史家,不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比如日本的汉学家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就认为,周厉王跑后,周王朝还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公卿大臣,就算要请一位诸侯来执政,也不可能舍近求远、舍大求小,找一个这么不起眼的小国之君。逻辑上分析,还是司马迁的“周召联合执政”说合乎常理,古本《竹书纪年》也有错漏,并不能全部采信,《庄子》《吕氏春秋》也不能全当正史看。

现在问题来了,“周召共和”跟“共伯和暂代天子位”非二选一不可吗?难道就不能共存吗?

按当时的情况,周厉王暴虐,老百姓连他的儿子都要杀了才解恨,而周公(姬旦后人)、召公(姬奭后人)虽然德高望重,毕竟是老姬家的人,由他们来执政,老百姓能愿意、能放心吗?再说,权力真空,朝中那些非姬姓大臣也虎视耽耽,稍为不慎,又是一场内乱。

只有找一个不姓姬的、而且原来就远离权力中心的老好人,由他挂名上位,然后周公、召公再行联合执政,这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于是,“好行仁义”的共伯和,就成了权力博弈中的最大公约数,就像后来的汉文帝,以及谁谁谁,都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因为这样的原因而被天上的馅饼砸中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虚君共和”也是中国的发明了。

历史真相难考,但不管是周召共和、诸侯众议,还是虚君共和,“共和元年”都是有年代可考的中国历史的开始,距今已2862年了。而且,就算司马迁的记载跟历史有出入,他使用的“共和”一词,的而且确,就有政体的含义。

有意思的是,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述赞”如是说:“太史表次,抑有条理。起自共和,终于孔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起自共和,终于孔子”八个字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足以让你在冬夜的一场大酒之后,对着它在风中痛哭。

-END-

余少镭个人公众号

逢人只说三分话

见鬼全抛一片心

点阅读原文进河夫艺术微店

余少镭

不愿鞠躬車馬前

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不愿鞠躬車馬前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批中医讲座第11讲:“神医”扁鹊的故事是真的吗?

批中医讲座第11讲:“神医”扁鹊的故事是真的吗? ·方舟子·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医是谁呢?是生活于战国时期的扁鹊,姓秦,名越人。据说他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用巫术治病,被推崇为中医脉学的倡导者。史书记载扁鹊治疗的那些病人,生活的年代相距 …

如何评价辛德勇及其学问?

知乎用户 嘉佑征和 发表 辛德勇先生的研究范围其实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 读研时候,我们历史人文地理的任课老师张伟然先生选定的精读论文里辛德勇先生的篇数好像是仅次于谭先生的,尤其是他关于秦郡和汉郡问题的考证文章,做得尤 …

塔利班赢了,你高兴个啥?

我一般不敢对国际政治置喙,怕说外行话,被人耻笑。这回对西邻阿富汗局势的巨变,想饶舌几句。说得不对的,祈求各位原谅且指正。 今天早上起来,打开手机,推送的新闻多是“阿富汗变天”之类。阿富汗政府军兵败如山倒,塔利班已经攻入首都喀布尔,占领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