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弦歌未绝 发表

先说结论:因为缺少类似于第一部的宏大战争场面,肯定会让一部分冲着战争场面而前去观影的观众失望。但影片本身还是值得一看的。

1、相较于第一部,文戏减少,基本全是战斗场面,第七穿插连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炸掉水门桥。

2、除开影片刚开始的下碣隅里机场战斗有大规模集团冲锋的画面之外,故事主要还是讲述第七穿插连攻坚水门桥的小规模战斗。

3、三炸水门桥只讲了第二和第三次战斗,其中非常详尽地表现了第二次战斗。而第一次战斗以回忆的形式展开,同时也伴随了第一部战斗英雄谈子为的牺牲。印证了谈子为的那句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誉” 第二场炸桥的战斗还是很精彩的。战前战术部署,声东击西的战法彰显我军一线指导员的智慧;四支小队各有任务,主攻佯攻配合无间,在战场上灵活机动,严格遵守命令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最终牺牲殆尽,但成功炸桥。

4、影片再次强调了党在连队的重要性,第二次战斗开始前,指导员梅生叮嘱连长伍千里:“现在连队只剩下 9 名党员了,而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不能卡壳。”,这里的卡壳可能有两重意思,一是鼓励现存的战士积极上交入党申请书,连长和指导员在这边不要卡。二是未来的战斗会越来越残酷,需要在战斗中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发挥模范带头左右,不要在攻坚的时候卡壳。

5、我们的战士英勇无畏,而我们的敌人狡猾残忍。而想要战胜敌人,只有比他更勇敢,更狡猾,更悍不畏死。影片中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敌人的强大凶恶与我军的智慧顽强。在面对美军的飞机坦克燃烧弹时,我们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志愿军的血肉之躯会被飞机的机炮打成一滩血水;但是当志愿军穿插突进到敌军面前时,我们展现出了更加优秀的单兵素养与战斗意志,这也是我们能够在武器装备全面落后的情形下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所在。

6、执行第一次炸桥任务的牺牲战士,名字有春耕,有田,务农。从这些战士们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可能刚刚才结束了受压迫的命运,家里分到了土地,甚至他们的名字都有可能是加入解放军之后才取的,自己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所以用名字来纪念这份幸福和欢喜。而在战事爆发之后,他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保护自己手里的土地而战斗的。而美军士兵充满迷茫,他们并不知道战斗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所以只能一边怀揣着回家的愿望,一边在离家万里的异乡枉送性命。

7、影片结束,看着影片中几乎被团灭的七连内心五味杂陈。而走出影厅,却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小朋友们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我恍然惊叹,70 年前的志愿军,是为我们而牺牲的…


总之,历史上的水门桥上战斗严格来说规模很小,主要是志愿军与美军之间围绕炸毁与修复水门桥之间发生的战事。炸毁水门桥是阻止美军南撤的关键,但由于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虽然水门桥被志愿军炸毁三次,但很快又被美军修复了。

而对于志愿军来说,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的全部,也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最大牺牲。

“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伟大光荣的人民志愿军战士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龙牙 发表

什么样的人会开始盘算自己的死亡

自知将死之人。

2001 年的时候我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责炸水门桥的部队里,当实习生,老实说,还算是个长得挺不错的小伙子。

这么大个小伙子琢磨 “自己会怎么死” 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有点莫名其妙,这是个繁花似锦的年纪,正是宽阔宏伟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的时候,懵懂中带着憧憬和期待,做梦都是香甜的味道,梦里的世界都会投进阳光。有那么多美好等着你,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大展宏图的事业,有充满诗意的远方。

这时候你跑来严肃的思考死亡,这不,用一句俗话说,浪催的么?

然而我严肃认真的思考自己的死亡,第一次,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拍这张照片之后不久,蹲在一门 82 无坐力炮旁边,跟一个老大哥。历史上真正的水门桥战斗是 20 军 60 师 180 团打的,没能圆满完成任务,180 团不久缩编成了一个营,后来彻底撤销编制。解放军就是这样,稍有瑕疵的部队都别想留下自己的番号,哪怕你功勋卓著,能留下自己番号的部队都是响当当无可挑剔的劲旅。

180 团撤销编制以后还是留下了几个连队,不过都是拆散了并到别的营里面了,我们营的炮连就是老 180 团的。指导员是个洛阳师范的中文系毕业生,是个中尉,文绉绉的样子、精瘦,手脚都很长,看起来乍着四肢,总是风风火火的掠过训练场。

60 旅,以前的 60 师,训练场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地,靶壕右侧是一个和缓的小山坡,山上有几棵树,训练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跑去树荫下面乘凉、喝水。一群大兵坐得整整齐齐的,枪靠在肩膀上休息,偶尔唱唱歌,说几个笑话。我坐在我们连队最尾巴上,掏出挎包里随身携带的书在看,《静静的顿河》。炮连就在我们连队后头,他们指导员看我在看书,跑过来坐在我身边问我看啥呢?

我说,《静静的顿河》。

他说,讲了个啥?

我说,关于打仗的事情。

他说打仗都有些啥事情?

我说我一个新兵蛋子,不懂,所以才要看。

他说你别看了,书里没有,周末的时候你来找我,我给你看。

周末的时候我去找他,他带我去了他们连队的荣誉室,一个用来存放一个连队历史、荣耀与辉煌的地方。荣誉室里面是那种常见的布展的灯光,看起来有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疏离感,他郑重其事的戴上一副白手套,从一个展柜的最下面拿出一大摞发黄的 16 开纸。

那是他们连队的烈士名录。

他把手上的白手套脱下来让我戴上,让我自己慢慢看,然后告诉他打仗都有些啥事情。

我就在一大堆各种红旗、锦旗、奖状的包围里翻看这一沓沉甸甸的纸张,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一沓 16 开纸里面沉睡的英灵。这些纸张,每一张都是一张表格,有的是印刷的,有的是手画的,有的上面还沾染着血迹。每一页表格都是一个烈士,姓名、籍贯、照片这些内容,最下面是牺牲经过。起码有一半的表格,“烈士姓名” 一栏都是写的:不详

“不详” 两个字,像一只冰冷坚硬的铁手,狠狠的攥住了我的心脏,把冰冷的血液都挤到我身体的每个角落。

这说明连队阵亡太大,补充兵员甚至都没来得及搞清楚叫什么,就牺牲了。连队里没人知道他的名字,连队的烈士名录也就没法记录他的名字,只能交给后方民政的同志慢慢去核实了。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作战,作战任务高于一切,别的事情等打完了再说吧。

那可能是我生命中最沉重的两个小时。

一共是 400 余名烈士,除了寥寥无几别的任务中牺牲的烈士以外,全部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

《长津湖》里,伍仟里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我们要对付的是最强大的敌人”,此言不虚。

烈士名录里面留下照片的屈指可数,籍贯来自中国每个地方,“家庭成分” 都是 “贫农”。这是一份典型的农业国家的烈士名录,清楚无比的刻画了当时中国的面貌:一穷二白。中间手绘的表格都是用直尺和钢笔端端正正的画的,工整严谨一丝不苟,虽然透着一股穷酸,却从笔迹中间看出一股精气神,一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一丝绝不服输的态度。

这一切凝结成历史,压在你心头像一块沉郁的石头。

走出荣誉室的时候,恍如隔世。

老大哥问我,打仗都有什么啊?

我说,牺牲

周一上午训练的时候,炮连在旁边用训练弹一遍一遍的练,我跟我们连长说我想去炮连看看,实习生嘛,到处看看是应该的。炮连的主要装备就是 82 无,发射的时候会向后喷一大团火药气体抵消后坐力,是一种步兵营配备的反坦克、反装甲火力。

中文系的文艺派指导员大哥就是这个时候问我的,蹲在一门 82 无旁边,我不熟悉炮兵那一套也搞不懂他们都在鼓捣啥,反正就看见他们把训练弹一遍一遍装进去退出来,有个老兵起哄说他闭着眼睛、一手一个都行,大家伙儿不信,他果然左边胳膊下面夹一个、右手端着一个,左手夹着个炮弹操炮右手装填击发,退出训练弹再打下一发,动作行云流水,全程蒙着眼睛,博了个满堂彩。

我跟老大哥都一起喝彩,完了他跟我说,“牺牲,你知道啥叫牺牲?”

我说我不知道。

他说牺牲就是做买卖,做买卖讲究个一本万利,咱们中国人都是精打细算的,死归死,要死得值,所以牺牲实际上就是盘算,盘算好了觉得值那叫牺牲,没盘算清楚就死了那叫糊涂鬼。

我说,那那些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烈士怎么盘算的?

他说,他们一起打败了美国人,你觉得值不值?

我说值。

2001 年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打不赢美国人,这是事实,911 之前美国人步步紧逼,这也是事实。我在 60 旅的时候 911 还没发生,美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像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从太平洋上向我们压过来,我们站在岸边穿着军装的这群人很明显的感受到了这股威压,顶不顶得住,这是个问题。

82 无实际上对美国人毫无威胁。

82 无,打破甲弹实际穿深才 150 毫米,65 度倾斜均质钢装甲。美军的 M1A1 坦克,正面等效装甲至少在 600 毫米以上,老一代的 M60 坦克,正面等效装甲 400 毫米左右,这玩意儿除了给怼个坑,啥也干不了。

当时的解放军跟抗美援朝老前辈其实也没多大区别,都是绝对劣势装备,都是绝望中去寻找希望,真的打起来,我恐怕得跟伍仟里伍万里他们一样拿命去拼去。他们炮连只能拿 82 无想办法绕到坦克后面捅,极限一换一;我们步兵连的也都是这些玩儿命办法,比方说我就想过,躺在战壕里用浮土给自己半埋起来,等坦克过战壕的时候拿 40 火打底盘。网上军迷们讨论的是歼 8-2 大战 F22,海军准备开着 037“黄水战列艇” 自杀式冲航母,以至于憋出来 022 艇这种特殊时期的产物。

更早的是对苏联,89 式反坦克炮、人造山、核武器同归于尽之类的。

我们总是玩这种 “极限生存”。

现在的中国人很难理解这些疯狂的想法,比如说 40 火趴战壕。40 火打的时候屁股后面会喷一大团火,真的蹲战壕里打,打不打得中另说,自己肯定是烤死了。

但是由不得你。

强敌当前,这不是你说了算的,唯一划算的做法只能是牺牲自己,给别的人、活着的人,留下生的希望。

活着才能翻身嘛。

《水门桥》作为一个电影,不可能拍成军事纪录片,也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说实在的,作为职业军人我比你专业很多很多,它的问题我比你清楚多了。但是这些实际上不重要,我还是希望你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下那个极限一换一的年代,感受那一代人牺牲自己给我们留下一线生机的精神,感受今天我们翻身这个过程的伟大,穿越 70 多年历史、凝聚了好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与牺牲的伟大。

是的,翻身这个过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坦率的讲,我一个退役军官,枪炮里、行伍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能看出电影里的瑕疵比你多很多,也让我很出戏,但是还是毫无办法的在电影里好几个地方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

军人更专业,军人也更敏感。

正因为自己有过极限一换一的准备,所以伍仟里和七连同志们的牺牲,才那么触动我,因为本质上讲,我们都是一类人。不管这个部队叫七连,叫炮连,叫 180 团,叫 60 旅,叫 20 军,叫解放军或者志愿军,我们都是同一支部队,我们每个人想法都是一样的。

不知有死,何知有生?

我们不是文化人,我们是保卫文化的人。

中文系毕业的指导员老大哥,在最后分别的时候跟我互道珍重、相忘于江湖,江湖险恶,前途自知。

从 60 旅回到军校以后,我解决了我军旅生涯最大的一个问题:怕死。坦率的说以前我是怕死的,后来就不怕了,后来去西藏直接面对印度人,他们长枪短炮三倍于我的连队我也没怕过。我学会了盘算自己的死亡,像个账房先生一样的精打细算,掰着指头在心里打算盘,“我要怎么去死,死了能换来什么,怎么让利润更大些,还有没有更划算的可能?”

说实在的我毕业工作以后整天干的就是这个活儿,我相信我的敌人也会琢磨这些,我必须比他们做得更好。中印边境边防线上,印军张牙舞爪虎视眈眈,我们像个钉子一样钉在最前沿,随时有可能被吞没。所以才得精打细算,才得抠抠搜搜,不能便宜了这帮人,必须要让他们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行。

所以我精心的布置我们的阵地,巧妙的安排火力,细致调整预备队,怎么去扛过第一波火力覆盖,怎么装死骗人,怎么诱敌深入,怎么确保全连的同志们都能做到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怎么防备偷袭,怎么不吃亏,怎么给踏着我们尸体和鲜血去给我们报仇的战友们留下一个有利的局面。

我不怕死了

嘬着牙花子算计的时候哪有功夫怕死去,只要死得划算,人没那么怕死的。

我的建议是去电影院看一看《水门桥》,反正我经历过那个极限一换一的年代,我能理解伍仟里伍万里余从戎他们,他们干的那些事情都是我准备干的。我有这个幸运不用去真的做,他们赶上了就真的做了而已。

很多人管祖国叫 “母亲”,因为母亲哺育了你。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祖国哺育了我,那么她需要保护的时候我会把她搂在怀里,用我的后背去替她挡住战火。

这是真正男人的温柔。

知乎用户 匡靖​ 发表

有大量剧透,看完片再看,不怕剧透的您随意。

1. 伍千里 & 烟

伍千里遇到炮营杨营长后,蹭了他两口烟。

下碣隅里打完以后,各个排长报了减员人数,伍千里点了一支烟,插在雪地里,像是给逝去的战友点香。

谈子为牺牲后,手上还拿着燃着的烟,伍千里把它拿过来,把烟碾了。

战越打到后面,七连战损很大,到了下碣隅里近乎伤亡一半,挚爱的战友也陆续战亡,伍千里心里悲痛不已,但他不能轻易外泄这种情绪,抽烟、插烟,碾烟,都是伍千里复杂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

千里不用再说什么了,烟都表达了。

PS:烟肯定是从美军处缴获的。


2. 伍千里的枪,谈子为送的

长津湖里,伍千里第一次与谈子为重逢,是刚进朝鲜那会。伍千里冲着谈子为比了个手枪的手势,后来长津湖新兴里一战,伍千里和谈子为战场相逢,让万里给他敬礼,这时,谈子为丢了把手枪(刚缴获的)给伍千里。原来伍千里比枪是说:送我把枪。谈子为秒懂,后面还真送了。

炮营杨营长没炮了,伍千里丢枪给他,是借他,等炮抢回来了,伍千里对他勾勾手指,意思是枪还给我,这可是谈子为送的。

伍千里在水门桥遇到谈子为时,拿枪指着谈子为,正是那把枪。

谈子为牺牲后,伍千里装弹,一颗颗往里装,也是那把枪。

最后,伍千里也是用这枪,打准了坦克炮弹头,引爆了它。


3. 原子弹要使用吗?

美军高层那边,台词多处提到原子弹。

麦克阿瑟将电报送到杜鲁门处,申请重新使用原子弹。之后记者纷纷都在关注此事。

麦克阿瑟此后还问下属,原子弹,联合国是什么看法?下属告知:各方意见不一致。

原子弹,是美国的一张王牌,对外宣称使用原子弹,昭告了美国不惜余力想扩大战事的决心。麦克阿瑟和杜鲁门要动用原子弹的言论一出,欧洲态度十分紧张,显而易见,大家都不想搞第三次世界大战,其中,最慌的是英国,丘吉尔甚至认为,战争如果在亚洲扩大,无疑会严重地削弱欧洲的防御力量,严重地威胁英国的安全。引得英美首脑相聚,就朝鲜战争立场问题争锋相对。

针对赤果果的威胁,咱们的主席说了: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它打它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我坚决相信,我们的手榴弹,最后一定可以打败美国的原子弹!


4. 手抠黄豆

右眼失明的梅生,手抠黄豆给伤员吃。

让我想到了史料记载过:“在美军《生活》杂志的摄影记者戴维 · 邓肯,看到美国士兵想用匙子从罐头里挖一颗冻结的蚕豆却怎么也挖不出来。

严寒冻伤了他的眼睛,他好像已经看不见东西了。最后,他总算挖出了那颗蚕豆,慢慢地把它送入嘴里,然后抬起脸,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把蚕豆含化。”


5. 老杨 & 千里 & 雷公

千里:老杨,记得七连进攻方向,帮我多轰一轮。

(潜台词:雷公走了,这是为了缅怀雷公)

七连发现敌机朝炮营方向去了,七连赶紧赶回去,千里关怀杨营长,杨营长说炮被美军打没了,千里鼓舞,一起抢呗。

七连抢到了炮,杨营长感谢千里,余从戎拜托他(潜台词:记得放炮),千里撤时,老杨叫住了他:放心吧。(潜台词:我会多轰一轮的)

美军史密斯指挥飞机撤离以后,杨营长亲自装弹,放炮:伍千里,你跟老子再抢 4 门炮回来!(潜台词:我多轰了一轮,雷公万岁!伍千里,我答应你的我做到了,是好样的就再给我抢炮去。)

补更新:

知友发现的:

1 杨营长亲自给七连拉炮喊:“伍千里,你再给我抢四门炮来!”,还有一层意思,为掩护七连,杨营长右手四个手指被打没了,一根手指一门炮。

2 多轰一轮肯定是不是为了为老雷送终。多在他们队伍前轰一轮,为了减轻 7 连的伤亡。当然你这里多轰了一轮,可能其他方向的就会少几个炮弹。所以炮营长才说,你以为炮弹是你家的,只照顾你。不过最后 7 连帮着他们抢到了炮,也就多打了。


6. 宋时轮黑发变白发

史上,1952 年 8 月,离开抗美援朝前线时,宋时轮来到边境,朝长津湖的方向深深鞠躬,起身时泪流满面。

水门桥里,宋时轮脱帽致敬,跟长津湖里广场提气时完全不一样,已是一头花白。


7. 娱乐我们自己

美军说,“留他一命吧,娱乐我们自己”。

朝鲜战争中,美军为取乐,不惜虐待战俘。

他们的娱乐方式:

比如 11 月 29 日天亮后,美军发现了十几名身负重伤的志愿军伤员,他们无法动弹,躺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美军则将志愿军重伤员摆成一排,浇上汽油点火焚烧,让他们的惨叫声响彻山谷。

在战俘营中,一些冻伤的战俘,不加认真治疗就进行截肢,而且会故意多截一段肢,让正常的也被截掉。数据统计,1172 名外科病人战俘中,有 84% 的人被截肢,其中有 4 人被截去四肢。

在石岘洞北山的战斗中,两名志愿军重伤员被美军俘虏后,美军士兵为了取乐,竟用装甲车将他们活活碾死。

更加 “娱乐的方式”,书里有记载,十分残暴,不忍赘述。

补更新:

评论里知友问我要书名的,书名我打不出来字,真奇怪,不过我私信回了是啥书。感兴趣的留言,我私信发你。


8. 万里 & 美军

长津湖:万里冲进指挥所,持枪准备射杀北极熊团团长;

水门桥:下碣隅里医疗所中,万里给躺在床上的美军披上大衣。

万里的一丝善良。对待受伤俘虏,我军也绝不会虐杀。

史上,在感恩节前夕,中美方交火,几名士兵受伤,其他人被迫撤退。第三天,第 23 团团长弗里曼去找受伤的士兵时,发现伤兵躺在路边,被捆在毯子里。(我军怕敌军伤员冻死)


9. 红围脖

雪地里的一抹红,是鲜血:无数忠士在长津湖抛头颅洒热血。

是希望: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伤痕累累,穷困不堪,但她给我希望,把战打完,好好生活,让儿孙平安;

《长津湖》中,小女兵将围巾抛给万里戴,红围巾,也可以说象征了军民一心,或者团结;更是一面旗帜,一片丹心赤诚,人民军队用鲜血写成的壮丽篇章!


10. 长津湖战役有多冷

电台冻住,指北针冻住,谈子为说:人冻得站不起来,枪冻地拉不开……

史记记载:战斗中,我军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引信也不发火,迫击炮身管因寒冷而收缩,迫击炮弹有七成不爆炸。

苏芬战争中,芬兰也是零下 40 度左右,大量的苏军被冻死在芬兰战场。有战士的尸体无法完整地被收进棺材,因为他举起来的胳膊实在是僵硬,无法收回。

补更新:

具体有多冷,这是我另外一个回答:

(96 条消息) 《长津湖之水门桥》里的水门桥到底有多冷? - 知乎 (zhihu.com)


11. 炮营前后呼应

长津湖:炮营杠上了。

水门桥:敌机往炮营方向去了,美军飞机轰炸,将炮营的炮炸了。杨营长很气,刚抢来的炮被炸没了,千里赶到,说,你炮营的炮哪次不是抢来的?俩人相视一看。七连都有,跟炮营枪炮去!

杨营长:咱们炮营的,还能让七连养着吗?跟老子抢炮去。

杨营长和千里的关系也挺有意思。


12. 平河的悬念:百里

长津湖:雪地埋伏等待时,医疗兵柯大川问他,你还是想把伍佰里的事说出来?平河点头,对方劝他,还是放在心里好。

水门桥:平河炸桥前,对万里说出来了:“百里是因为我死的。”


13. 打到哪,吃到哪

后勤不足,志愿军粮食一路短缺,只好吃缴获的美军食物,一路都在吃;

长津湖里,志愿军自己的口粮只有馒头和土豆。

长津湖:

半山民宅一战,隔日伍千里甩给伍万里一块美军饼干,像是压缩饼干;

新兴里,谈子为房间内搏斗完,一人对三人,打完吃美军罐头;

余从戎扫了桌上的巧克力;

水门桥:

下碣隅里一战之后,七连吃美军的口粮,张营长吃着土豆;

伍万里吃着口香糖;

伍千里和余从戎,在塔台里收到指挥所命令:炸桥。那时俩人轮流吃着美军的饼干;

梅生开美军罐头,手抠黄豆,自己眼睛都看不清了,还让伤员先吃;

伍千里给何长贵包扎手时,问何长贵吧唧啥呢,答,吃着美军的口香糖;


14. 谈子为的生死簿

谈子为也有九连的小册子。

记录战死的战士。

梅生最后把它收起来了。


15. 报数

片尾报数,记了几个数字。

135 人减员到 31;

152 人减员到 32 人;

188 人减员到 38 人;

炮营,杨营长说的是:应到 221 人,实到 107 人,长津湖集结时炮营报数说的是炮营应到 258 人,实到 221 人。

都减员大半。

七连最惨烈,原来是 157 人,只剩万里一个人。

登上那辆火车的时候,战士们是否知道,这躺火车,也许没有回程。


16. 梅生的表

梅生做为一个上海人,在战士里算是精致了,他出场时就带着一块表;

长津湖:万里闹着跳车那一幕,众人看到长城,梅生抬腕低头看了一下表;

水门桥:梅生把表塞到千里手里,最后给了万里,让他每隔三个小时吹一次哨子,扰乱军心。

这里有个细节,梅生怕万里不会看表,有三个地方拿红色涂上了。


17. 万里的护目镜

也是这个护目镜,救了万里一命——余从戎牺牲后,美军飞机向山下扫射时,打中的是它。


18. 旗子

长津湖:宋时轮说,本来要颁发个旗子给你们七连,只好等到战后再说。

水门桥:宋时轮没有忘记,他主动让人拿来旗子给万里。


19. 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可以不开

阻碍万里开枪射杀垂死的北极熊团团长的人,是千里,他,却用枪果决了百里和平河。

“哥下半身都炸没了,他的肠子,我怎么塞都塞不回去。哥说他冷,我抱着他。哥的 嘴唇是酱紫色。哥说,让我帮帮他。”——千里应该开枪帮了他。

平河牺牲前给千里一个眼神,虚弱地说,开枪。

千里含着泪。

必须开枪,为了让亲人战友不那么痛苦,必须开枪,为了引爆炸弹。

我想象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


20. 吴京的腿是真受伤

伍千里在半山民宅时左腿受伤,在水门桥也是左腿二度受伤,都是导演设计的,他在进组之前,腿部就有伤,他本人正在医院治腿。

进组之后,导演索性来了个顺水推舟,那就受伤呗。


21. 棉服反穿

水门桥里,万里开始反着穿棉服。里头是白的,反穿,在雪地里,隐蔽性更强。

服化道用心了。


22. 杰登和布雷登的友谊

长津湖:

杰登是史密斯的手下。

他的好朋友是布雷登。

感恩节那天,俩人有过一番对话。

水门桥:

布雷登应该是死了。

因为电影最后,杰登从车上下来,从路边的圣诞物资里拿了一瓶威士忌,他掏出一支笔,在那瓶威士忌上写了:A bottle of wine to end the war。

这瓶酒是致敬布雷登的,因为他把那瓶酒放进了他的尸袋里。然后说:该回家了,兄弟。


23. 梅生的眼睛

到了水门桥肿起来了。


24. 麦克阿瑟的表演性人格

史密斯需要伤员撤离,要跟麦克阿瑟通话,请求同意,麦克阿瑟说撤退就是叛国,不允许撤退。记者拍着照说,他知道我可以听到他说话吗?

这句话很巧妙,直接暗示了麦克阿瑟是故意大声说这句话的。

其一,他正在参加表彰大会,日本方面,感谢麦克阿瑟给日本带来了五年以来的和平和幸福,二战以后,麦克阿瑟被派到日本管辖,做了些恢复经济的 “贡献” 等。麦克阿瑟自然十分得意。

其二,麦克阿瑟真人确实是表演性人格,狂傲自大,这也是我军能拿捏他的原因之一。历史上,麦克阿瑟特喜欢带记者出席,好让记者及时能拍下他威风的一面。他习惯且沉迷于此——不允许史密斯撤退,这当然是个很好的表演机会。

长津湖里,也有一句台词做伏笔。


25.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不合

长津湖:麦克阿瑟说,总统的话只是建议,不是指令。

水门桥:杜鲁门说,战争不是他一个人的。

只是一句台词,两边都暗戳戳地较着劲呢。

历史上,麦克阿瑟搞了很多事,令杜鲁门不爽,麦克阿瑟罪状: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擅自去台湾同蒋介石见面;

逼迫杜鲁门同意美国地面部队参战;

仁川登陆,他反复要挟杜鲁门同意;

杜鲁门召见他,但他不来,杜鲁门只好气地飞往威克岛同他见面;

此后,他要求轰炸鸭绿江大桥,杜鲁门小心翼翼地权谋合不合适,但他太狂妄了,致电杜鲁门:给我批准,否则出事我不负责。

总之,俩人关系很复杂,麦克阿瑟无视总统权威,威克岛的那次见面,搞得就像就像两国总统会面——麦克阿瑟显然是朝鲜和日本的统领。


26. 四捏包子脸

兄弟俩第一次见面,伍千里捏脸说,想起点什么没,包子;

离开家前,万里想跟着千里当兵,千里不让,二捏了一次;

三捏,在去往水门桥的路上,冰天雪地,千里捏的是自己,万里还回应了一下;

水门桥最后一炸,俩人知道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伍千里又捏了一次万里包子脸;

捏包子脸,是兄弟俩之间专有的亲密举动,第一次捏,是多年后的相逢,第二次捏,是关怀心疼,三捏,无声地鼓励,第四次捏,却是永久的告别啊。


27. 平河对食指哈气 3 次

狙击手这么干,主要是在天寒地冻的天气下,保持食指敏感。

我真是有病,我真数了。

水门桥有 3 次。

长津湖好像 2 次。


28. 平河 & 谈子为 & 巴祖卡

张小山(趴在火车上看着谈子为):平河哥和他谁厉害?和你哥谁厉害?

平河和谈子为的交互从此开始。一个是七连曾经的神枪手,一个是后来的神枪手,平河和谈子为一直有交集。

新兴里山上,谈子为平河一起朝天上的敌军飞机射击,谈子为后把巴祖卡丢给平河,问了他名字,把武器送给他这种行为,按照谈子为的个性,可以说是一种欣赏了。

水门桥,下碣隅里,平河在战场上大吼:巴祖卡。这就是谈子为送他的。

谈子为牺牲后,平河把刻了 “平” 字的子弹壳插在巴祖卡上。

这个子弹壳上的平字的比划,是狙击敌人的数量,对平河来说,也是自己又多活了一次。

把它插在巴祖卡上,就是说:我,见到了前辈的舍身赴死,我会向你看齐!

平河在那一刻,就做好了英勇就义的准备。

谈子为赠与的巴祖卡,可不能辜负啊。


29. 平河和余从戎关系最好

第一次集结,余从戎跟炮营杠上,他把余从戎扛起来了。

俩人睡上下铺。

余从戎骑自行车,他在旁边扶着。

辑安车站,平河看到棉服,丢了一包给余从戎,喊:老余。

刚到朝鲜,抢修火车轨道,余从戎平河俩人怼来怼去;

整万里,俩人挺配合,余从戎抢万里的检讨书,平河也配合,一把把万里抱住;

平河问余从戎,那是家的方向把?


30. 千里 & 万里 & 手榴弹

长津湖半山民宅,万里拉了手榴弹的弦,投掷出去,却被美军丢回来,万里不知咋办,躲开了;千里见了,赶忙用美军作为人肉肉盾,把他垫在身下,扑向手榴弹,成功化解危机;

这一招,万里学会了,在水门桥故伎重演。

万里刚掏出手榴弹,就被美军指挥长压制,千里来解救,万里这一次,把炸弹丢到美军衣服里了,然后喊:哥,趴下。千里照做,解决了指挥官。


31.“恢复七连建制”

一个单位打光了,通常有两种结局,一种是直接取消番号,这样可以避免尴尬,以后给新人介绍单位光荣历史时,不用告诉他 “咱们单位当年全军覆没”;

另一种是保留番号,调人进来把员额补齐,就叫恢复建制。

七连只剩万里了,他要求恢复建制,就是说把七连重新建起来。万里的这句话,代表他已经成为一名无畏的战士,仍然要战斗下去,因为不恢复建制,或者晚点再恢复建制,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休息,不用再参加战斗了。


32. 史密斯在阵亡士兵墓地

兴南港,史密斯师长在阵亡士兵的墓地,电影还挺还原。

史上:


33. 七连只剩 3 人

梅生在车子里坐着时,旁白:万里吹哨…… 我和九连会吸引火力,你要尽可能的活下去,把情报传给增援部队。梅生的这句话是在说,七连只剩 3 个人了:梅生,伍千里伍万里。

九连还多少人呢?

翻了下 MV,千里周围的这些人,是九连的兄弟。

4 人。

三炸水门桥,执行任务战士总人数,7 人。

所有的武器只剩这些:

三把枪,1 颗手雷,几十颗子弹。


34. 千里 & 万里 & 归乡

万里归乡,抱着骨灰坛。

千里归乡,抱着骨灰坛

拍摄手法一样,一样的肃穆脸部特写,同样的音乐响起来。

完。

ps:当时写长津湖细节时就发现很多号偷走了,要搬运可以,别不要脸地改成自己名啊。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IMAX 看完,不由联系到《士兵突击》里的几个情节,更深刻地理解了一支军队传承的荣誉,比如七连,比如钢七连,他们用几乎神经质的激动在拼死守护的,是什么样宝贵的东西,这也是兰晓龙想要在小说、电影里传达给我们的核心 :军人的荣誉。

《士兵突击》里,钢七连是有光荣历史的。如果钢七连获得的孟良崮首功称号被张干事肆意歪曲为大功六连的荣誉,如果长津湖七连在水门桥获得的穿插英雄连称号被剥夺,但凡有荣誉感的干部战士杀气腾腾讨要说法就非常容易理解: 连队用活生生的命换来的荣誉,不是一个文书想歪曲就歪曲的。

张干事默然承认,高城说:“那一仗钢七连打没了五十七个,五十七条命,换回这杆旗,旗上有这七个字”。

《士兵突击》里,每一个兵都有自己唯一的编号,许三多就是钢七连第 4956 名士兵。长津湖水门里,七连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战旗仍然在,骨气仍然在。和《士兵突击》里留守的高成和许三多一样,一个连长,一个大头兵,气概压倒其他连队,《长津湖》里最感人的一幕就是最后点名时候一个连一个人一面旗帜的场景。

《士兵突击》里,高成看到许三多这个兵一开始的孬种样子就生气,高连长脑子里应该都是先烈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场景,容不下唯唯诺诺没有血性的三多。

什么叫骨气?老 A 选拔赛的时候,马小帅在伪装中被老连长高城发现应该退出选拨。马小帅是钢七连第 5000 名士兵,也是最后一名。高连长觉得老七连的兵生存不易准备放他一马,可马小帅说:

“连长?!七连的人不做这种事!别以为我来连里没几天,就长出不七连的骨头!”

在我这个伪军迷看来,这个片子有不少硬伤。比如人海冲锋,冰天雪地战斗力恢复太快,我方战斗素质惊人等等。

但是瑕不掩瑜,逼真的血与火的战争场景,血肉横飞的视觉冲击,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在歌舞升平的春节,要想到几十年前为了这一切艰苦奋斗的先烈,先烈的精神传承没有断绝,在我们的人民解放军里发扬光大。

我觉得这也应该是兰晓龙想表达的。

最后,大家结合本片再体会一下《士兵突击》里入连仪式,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了?

列兵许三多,钢七连有四千九百五十六人,其中一千一百零四人,为国捐躯!
列兵许三多,钢七连建连至今五十七年,番号几经改变,一共有四千九百五十六人,成为钢七连的一员。
列兵许三多,你必须记住,你是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名钢七连的士兵!
列兵许三多,有的连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钢七连因为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烈而骄傲!
列兵许三多,钢七连的士兵必须记住那些在五十七年连史中牺牲的前辈,你也应该用最有力的方式,要求钢七连的任何一员记住我们的先辈!
列兵许三多,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在这三个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
列兵许三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活在烈士的希望与荣誉之间的!
列兵许三多,我们是记载着前辈功绩的年轻部队,我们也是战斗的部队!
列兵许三多,下面跟我们一起朗诵钢七连的连歌。最早会唱这首歌的人已经在一次阵地战中全部阵亡,我们从血与火中间只找到歌词的手抄本,但是我们希望,你能够听到四千九百五十六个兵吼出的歌声!一声霹雳一把剑,
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
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
踏敌尸骨唱凯旋。

知乎用户 李曼婷 发表

刚刚走出电影院,心脏像被炸过一样。

“战斗太过惨烈”,视听语言比文字更真实、直接的把 “惨烈” 轰炸在你的心上……

看到快结尾,已多次不忍心看下去。我们在太平盛世太久了,甚至不敢直视荧幕上的炮火,而先烈呢?他们不仅要直视,还要继续战斗。

有部分人说 “这部电影不适合春节的气氛”,说这话的人,思考过吗?这太平盛世,不是理所当然,而是难能可贵。

知乎用户 毛线抄手​ 发表

刚刚看完,效果非常震撼。IMAX 版本看起来的确爽到爆,就是选座没选好,过于靠前了,全程仰着头看。lMAX 版本经由 IMAX 专利的数字原底翻版 (DMR) 技术转制而来。IMAX 版本要比普通景别要大 26%,所以细节方面展现的非常细致。相较长津湖,水门桥的风格我更喜欢,战争场面更燃一些,电影节奏非常紧凑,没有多余的文戏,结尾也干脆直接,观感更畅快。

同样作为一个影视工作者,虽然没有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但是从剧情中,我能体会到这部电影拍摄的艰难。拍电影的都知道,电影拍摄中,最苦最累的就是战争片,在片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剧组工作人员可能比演员更辛苦。电影里夜戏占了绝大部分,这也就意味着电影拍摄的四个月中,几乎天天都是拍大夜。别的不说,就片场的大功率镝灯就能把你脸给烤秃噜皮。

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几个移动镜头,例如下碣隅里机场战斗,用了几个长镜头。我看了一下分别运用了电子炮,斯坦尼康,轨道以及无人机的组合拍摄,调度到位,画面移动衔接自然流畅,丝毫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其实难度是很高的,掌机绝对有专业的技术,超强的体能,以及敏捷的身手。掌机没个两把刷子那是拍不下来的。大年初一能看到这部爽片我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些我的那些同行。

这部电影其实从拍摄到后期来看,进度有些赶,但是从特效细节和影像质感来看,没有什么赶工的痕迹,完成度很高,伤妆、道具精细度和战场环境的还原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从战争场面来看,花样明显更多,处处体现徐老怪设计的巧思与分镜和调度的想象力,暗杀、堡垒围攻、肉搏战,更加残酷,痛感十足。当你松一口气的时候,另一种危机又再度袭来,代入感和压迫感都非常强。

从剧情方面看,总体来说拍的不错。剧情比第一部更连贯,条理更清晰,风格更统一,情绪更爆满。表现出了志愿军的战斗智慧和战斗意志,非常惨烈,非常感人。下碣隅里炸机场的战斗酣畅淋漓,平河的牺牲让人心痛,梅生叼着女儿照片从天而降大大震撼了我,千里被烧的同时万里缓缓醒来寓意也很好,伍万里喊出实到一人时,差一点就给我整哭了。还有就是两个多小时正片时间,即使有点中间过渡的剧情,但是也没有缓解紧张感的地方,看的我着实有点累,不过这种感觉我喜欢。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没有让我失望,值得我花的那 90 多块的票钱。

知乎用户 雨苔思音​​ 发表

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去讲述历史

在当初得知《长津湖》续集要讲述水门桥的故事时,我特地查了一下,因为长津湖战役的整个事件中,少有水门桥的身影。

我记得当时看到的关于水门桥的描述寥寥,大抵都是 “志愿军炸了三次桥,最后连桥墩都炸毁了,但美军还是修好了桥,让大部队顺利通过。”

在我看来,这并不算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便也半是期待,半是担忧地去观看了本片究竟要以如何视角去描述三次炸桥的故事。

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大抵是多余的,故事依旧是这样的故事,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个 “阻击美军失败” 的故事而感到屈辱或是悲哀,我看到了本片相比于《长津湖》在叙事上的长足进步,虽然在某些电影技术与特效上仍旧比较粗糙,但整部电影呈现而出的不止于战争的血腥与成败,更是志愿军坚不可摧的精神。

有此一点,这部电影便不负其题材。

剧透预警

《水门桥》相比于《长津湖》最大的进步,便是剧情的连贯性上好得太多了。

《长津湖》由三位导演共同指导,而《水门桥》里,最终只有徐克一人挂名导演 (据说徐克负责了水门桥 90% 的部分),不再需要统筹三位导演风格上的参差后,观赏全片的旅程无疑顺畅很多,第一部中随处可见的不同拍摄风格,角度上的彼此妥协在本片得到大幅改善,徐克个人的趣味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而剧情顺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片基本只描述了一场战役,一次任务。在开头势如破竹攻下美军基地后,影片便来到了本片的主战场:水门桥。一上一下的攻守之势,天上与地面的反复较劲,都围绕着这小小的战场发生,相较于《长津湖》漫长行军,角色依次登场的赘述,《水门桥》可以说站在了《长津湖》搭建起来的七连设定之上,能心无旁骛投入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而这对观众来说显然会更加友好。

在故事集中于一个战场后,三场攻坚和几次空袭也将全片的脉络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

第一场初到战场,大致交代了战场,战局,这一战中只算对水门桥的初瞥,七连也没有减员。

而第二夜的战斗,则是最为重头,也是最为繁复的较劲,志愿军与美军各有算盘,七连九连也充分利用水门桥的地势,让一个小小的桥,分割出了三四个战场。此时,七连九连开始减员,在美军大部队到达撤退时,原先已经人手折损的两个连队,只剩下二三十人。

第三夜之前,美军的空袭几乎让志愿军全军覆没,而美军已经修好桥梁,精兵坦克严防死守,我这时想,肯定会有一波援军吧,不然就剩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冲击如许多敌人守卫的水门桥呢?

而事实上,这真的就是一场十死无生的决死一斗,所有的声东击西,所有的计谋,所有奋不顾身的冲锋,只是为了能争取珍贵的几秒。

虽然之后美军经历了一次奇怪的弱智化剧情,但桥确实又被成功炸断了。

桥,最终还是修好了。

七连,也未能逆转乾坤将美军留下来。

我曾经以为,这样的结果并不光彩,并不值得拍成电影,电影或许还是要以胜利,哪怕是惨胜结束,这样才能鼓舞人心。

但是我错了。当我们只敢于描述那些攻无不克的历史时,那就是一种极大的不自信。在中国复兴的漫长奋斗中,我们固然有光辉的胜利,但也有诸多的失败。然而那些战斗之中,依旧有无数的中国军人,为了身后的祖国而抛洒热血,他们或许功亏一篑,或许力竭而亡,但他们的血肉,组成了共和国的城墙,直到今日还在为我们抵御着外敌的欺辱。

只要为家国而战,便不分胜负,不分输赢,都是值得铭记的英雄。

他们咬着土豆,忍着寒意,顶着枪炮向上冲锋,哪怕倒下,也是一座丰碑,哪怕倒下,也会护佑后人。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与自信去描述这样的历史,这样我们本不熟悉,却仍然让人动容的历史。

最后提一点不足吧。

我曾在对《长津湖》的影评中对其特效表示遗憾,《水门桥》里的特效效果略有改善,但仍然较为粗糙,部分 cg 仍旧一眼假,但镜头至少少了一些拖尾的曳影,从观感上好了一些。影片中有一个远景镜头里,美军用炮火轰炸下方的雪堆场景是用微缩模型拍摄的,为什么这么确信,是因为雪堆炸开后的飞溅速度显然不太对头,一般在拍摄微缩模型的爆炸效果时,往往会采用升格手段模仿更庞大物体爆炸后的碎片飞溅效果,这里这个疏忽实在是不应该。

说起升格,本片也确乎滥用升格摄影,也就是俗称的慢镜头去描述人物,这个用多了便稍有些令人疲惫,本片固然有大量志愿军牺牲的场景,但无论子弹轨迹,爆炸,大火,还是吴京坠落等场景,升格摄影的滥用或多或少降低了本片的写实感。

还有就是对于美军长官士兵的刻画,《水门桥》相比于《长津湖》也是有进步的,结尾那个在酒瓶上写下 “用一杯酒结束战争” 的美国大兵通过短短的镜头便表现出了侵略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反战的思绪。

但影片里还是有大量扁平化的刻画,比如那个看着运筹帷幄强行镇定的美国军官,比如那个水泵房中的暗影刺客 (这个实在是吐槽无力)。将敌人描述得愚笨并不能体现出我军的勇敢,我们面对的不是一群只会依靠坦克重炮的狗熊,而是一群有着坚船利炮,凶恶,精明,且战斗力十足的王牌军队。而能和这样的对手打个平手甚至逼其撤退,才能彰显出志愿军的勇猛与悍不畏死的精神。

在这一点上,《水门桥》,还有很多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都还要进步。

这也是我上面所说的,我们需要足够的自信,才能不贬低地描述出一个足够势均力敌的对手。

五百里的战线,五千里的征程,五万里江山,这片土地上,五万万的人民。

《长津湖》开头,伍千里带着伍百里的骨灰回到故乡,《水门桥》结尾,伍万里将伍千里的骨灰拿回故土,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这样的先辈以命搏来的。

美国的战争电影总喜欢内嵌反战的内核,这并无错误,因为美国国土少有战火,多为战争发起方甚至侵略方的他们自然要时时自省。

但是中国的战争电影,除却表述对和平的希冀,亦是让我们不忘却历史的载体,国家强大,人民才能被尊重。正是因为这一名名不退后一步的战士,正是因为这难打的一场场硬仗,我们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才有底气不对 “洋大人” 们卑躬屈膝,我们才能坐在电影院观赏电影,满含热泪地重温这段历史。

这些,都不应被忘记,无论胜利亦或失败,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知乎用户 电影夫人​ 发表

夫人刚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作为虎年春节的一部分,这部片子老早就准备好去看了。

我买的是今天早上的第一场(8 点 50 分),比预料中还要好看。

先说下总体的感受,就四个字:

热泪盈眶。

相比于华语电影票房第一的《长津湖》,《水门桥》看点更多:

故事更集中,人物更鲜明,场面更逼真。

当然,牺牲也更惨烈。全程我多次不知不觉地掉眼泪。

影片讲的是第七穿插连的故事。

七连接到的任务是炸桥,从而切断美军的退路。

这和《金刚川》的叙事线 “修桥” 刚好相反。

只要桥还在,七连就要继续执行任务。

而只要七连还有一个人,他们就要战斗到底。

七连是陆军,仅有杨营长(耿乐 饰)的炮营配合作战,保护他们。

炮营的炮,却要从美军手里强,我军的装备远不能和敌人比。

最大的缺陷是空军,美国人动不动就开着飞机往下扔炸弹。

战争怎能不艰难?
电影自始至终的环境都是冰天雪地,猛烈的风雪天气增加了战争的难度。

志愿军战士不光要躲飞机大炮,要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厮杀,还得以钢铁意志与大自然搏斗。
所有的战争片都要讲英雄的牺牲,《水门桥》的牺牲却异常悲惨。

第七穿插连的 157 名战士,最后仅剩下伍万里一个人,多么令人心痛。
谈子为(段奕宏 饰)、何平(韩东君 饰)、余从戎(李晨 饰)、梅生(朱亚文 饰)、伍千里(吴京 饰),这几位重要角色都先后牺牲,他们个个都是英雄。

其中三位主角的牺牲过程及其悲壮。

余从戎是主动出击,以自己的生命吸引敌军的火力。

他的壮举大大减少了所剩不多的七连的伤亡,保存了有生力量。

他是被炮火给活活吞没的。

这个一直照顾伍万里的排长,消失在了火海里。

梅生从出场右眼就一直闭着,而受伤的左眼,视力也越来越模糊,看着让人心疼。

梅生既冷静又英勇。

他是开着装甲车冲下山坡,与美军同归于尽的,牺牲得特别壮烈。

这和《长津湖》中胡军饰演的雷公有点像。

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是最有英雄主义气质的。

身手非凡,动起来如一股风,非常迅捷。

且敢于独自闯入敌营。

在敌人的乱枪扫射下,用手枪引爆炸弹进而引发连环爆炸,给美国佬重重一击。

他躺在弟弟的怀里,口不能言,被冻成了 “冰雕”。

单独说下张涵予

全片中我军的最高长官,是他饰演的司令员。

尽管出场不多,但印象深刻。

张涵予特有的声音,略微沙哑又中气十足,硬朗而坚定,辨识度很高。

电影有一条贯穿全片的线索,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情。

伍万里从调皮捣蛋的 “顽童” 在战争中不断成长。

伍千里则一直关心和守护着弟弟。

伍千里把口哨交给弟弟时,虽然是执行任务的必要,但已经对伍千里即将会牺牲作了暗示。

口哨的传递更是一种隐喻。

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永垂不朽。

代表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

夫人由衷地觉得,在大年初一看这么一部主旋律战争片极其有意义。

它告诉我们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

让我们铭记英雄,铭记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

让我们坚信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有人民的幸福。

知乎用户 我是张小喂​​ 发表

今天大年初一,带着我妈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

剧情是接着去年上映的《长津湖》继续讲的,未看过《长津湖》的也不会影响观影体验,主要讲述的是第七穿插连接到命令炸毁水门桥的全部经过。其中战斗部分较为密集,文戏占比相较上一部较少,在合理的艺术加工范围内较准确地还原了史实,虽然有一些细节还有待考证,但是总体上是一部优质的战争题材影片。

我这里推荐大家可以携长辈一同观看。我妈的反馈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拍得很好,让她回想起当年看电影**《上甘岭》**时带来的震撼。


下面是正式的影评。

首先每个演员的演技都非常完美,这里就不单独说了。我会从四个角度去理解整部影片,以及带给我的感受,含有少量剧透内容:

1. 实力的对比

看过两部《长津湖》,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联军之间战力的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电影很真实地反映出来,时常令我短暂性窒息,不得不去设身处地的体会到 “炮灰” 二字的贴切。

①首先就是制空权的差距

可以说,朝鲜战争期间的制空权一直掌握在美军的手里,这是由于美国空军不仅拥有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也有大量有经验的飞行员。两部影片里都有美军飞机从高空投弹的镜头,先以炸弹或燃烧弹地毯式轰炸,毁灭对方主要力量,然后再配合机枪扫射消灭残余力量。

可能在一战时期制空权对于战争的影响还比较小,只要陆军实力足够强大,即使没有制空权,军队也能打赢战争。

但是等到了海湾战争时期,制空权的重要作用就完全体现出来,即便伊军拥有百万陆军,配备了坦克和重型火炮,但是美军优先使用隐身战机摧毁了伊拉克大部分防空力量,然后又派遣轰炸机和攻击机攻击伊地面部队。美国陆军还没有参战,伊军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所以在现代战争中空军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空军的帮助,陆军的作战能力根本得不到保障,可想而知朝鲜战争的难度有多大。

影片里飞机机枪扫射在凡胎肉体上,直接就肢解或碎掉,成为一滩血水,这种鲜血淋漓非常真实,也很残酷!而飞机炮弹直接打掉运输车、轰掉刚刚截获的大炮,连翻盘的希望都会变得渺茫一分。

②其次就是武器装备的差距

在基于空军的劣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美军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电影里志愿军手里稍微好一点的装备都是美军的,想想就连炮兵连的火炮都是靠从美军手里缴获来的,不仅自己的弹药不充足,而且截获弹药也未必能用得上,毕竟全英文美军弹药也不认得。电影里就出现了误将烟雾弹错当成是炸弹去打坦克的情况。

所以说美军叫嚣的速战速决是有道理的,各方面军事实力的碾压,导致他们拥有着绝对制胜的信心。

不过这种因武器装备优势带来的过度自大,再加上麦克阿瑟本身的狂妄,实为一种战略上的失误,也为后面的节节败退埋下了伏笔。

③最后是后勤效率的差距

**其实美军厉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体后勤保障效率极高。**需要派遣坦克增员部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被志愿军炸毁的水门桥两天就能修好。

历史上的水门桥是被炸毁过三次的,美军都是以极快的速度恢复好的,最后一次轰炸就连当时的志愿军都以为绝无修复可能,而电影中也展示了美军几乎让人绝望的后勤效率——直接空投下来两个钢结构铺成桥梁通路。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直接用空袭摧毁朝鲜北方铁路系统,切断中朝军队的运输补给线。志愿军战士与美军展开 “炸与保” 的生死较量!敌炸我修、再炸再修,白天炸、夜里修,建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这里靠的都是血肉之躯建立起来的保障。

这几个方面的差距相信只要认真的看过电影的,都会有所体会,所以这场战争能够打赢实属不易。

2. 人类的极限

所以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时,究竟为什么能够打赢这样的战争?

电影里也给出了回答。

对于美军来说,他们的机械化程度在当时已经是人类极限,他们达到了让当时的中国无法想象的工业化程度,只能感慨工业文明的差距。正是有了这样的差距,美军才会想着和志愿军玩捉迷藏,试图诱敌深入再一举歼灭。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所拥有的极限,是作为人拥有的意志上的极限。**不仅仅是对于命令的绝对服从,更是一种可以为信念赴汤蹈火的使命感。

就算被喷火枪烧着了,也会克服对疼痛、对死亡的恐惧,继续向敌人开枪射击;就算身体被坦克履带压成肉泥,也不忘自我牺牲,只求完成组织给予的任务;就算冒着枪林弹雨,随时殒命的风险也要将受伤的队友拉到安全的地方……

这种细节的刻画是写实的,可以说拳拳到肉一般真实。因为只有这些钢铁一般的意志是真实存在的,才能解释在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时,为何志愿军还能赢得一场场战役的胜利。

3. 自由的定义

不同的人对自由的定义肯定是不一样的。

就像阶下囚认为自由是每天可以自由行动、沐浴更衣、获得干净的食物;而那些高高在上自觉俯瞰众生的人,认为自由是随心所欲、唯我独尊、享受世间一切的供奉。

所以当时的美军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一种武力上的征服,是靠强权来维系这种自由的状态。所到之处,都应该是其管辖、修理之地,民众都需臣服,受其教诲、获得开化,最终为其所用。

他们认为的这种自由,只为胜利者书写。

而新中国要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是自己的家务事自己说了算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应该归顺或从属于任何一个其它国家!中国一旦在军事上失败,就意味着又要回到那个丧权辱国的旧社会。

每一个志愿军应该都明白,真就没有撤退可言,撤退就意味着自己老家的妻儿最终也会丧失自由,沦为阶下囚。

所以钢铁一般的意志来源于釜底抽薪,来源于退无可退,只有胜利者才配书写历史,才能驾驭自由。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军在溃败想要撤退时,不顾被威胁由军事法庭来审判,因为美军也不傻,又不是什么正义之战,为此丢了性命并不值得,还盼着赶回去陪家人过圣诞。

4. 精神的传承

当我看到有人说 “第七连的任务实际上没有完成” 时,我属实笑了。

如果一定要抠字眼去说最后的结果,确实美军成功从水门桥撤退并逃出生天了,交给第七连炸桥的任务没有完成。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解读过于片面。

忽略了第七连在极寒的天气下,不眠不休地赶路,甚至刚刚赶到水门桥加入战斗时是饿了两天肚子的;忽略了美军的火力布防和空军实力,而志愿军可以携带的炸药包数量有限的情况;也忽略了三次修桥又三次炸桥的结果,带给美军心理上的冲击。

如果水门桥没有被炸,美军撤退到兴南港,说不定还能重振旗鼓,再次反扑。

但是有了这三次的炸桥,美军俨然已经不管不顾了,就是要一门心思撤退。

所以直接就动用了 C-119 运输机,空投了整装桥梁结构再次修桥,而且部署了重军以防再次被炸毁。这一下就严重打击了美军的信心,用现在话说就是给他们的心理防线整破防了。

最后钢七连几乎全体阵亡,除了伍万里意外活了下来,其他人全部光荣牺牲。

所以说钢七连是没有声音的一只连队,他们在战友庆祝胜利时已悄然投入到下一次战斗中。属实是一把插进敌人腹地的尖刀,也是最无名的英雄。

而伍万里是一个象征,象征着这种力量永不消亡,象征这希望的种子永远有人播撒。突然想起之前看《士兵突击》时里面的钢七连,他们的前身也就是电影里的这个连队。七连的番号几经取消,又顽强地重新组建,就是一种军魂的传承。

影片的最后已经比较尊重史实了,美军确实顺利逃亡,被驱赶着离开了朝鲜半岛的土壤。

能够直面如此巨大的差距,还能够将强于自己数倍的入侵者赶跑,已是不易。

而我们要做的,是知耻而后勇,这些差距需要面对、需要正视,不能一味地沉浸在先辈们创造的来之不易的和平中裹足不前,吾辈应该愤然地做出不懈的努力去缩小这种差距。

一代人不够就几代人,几代人不够就代代人!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预备炸桥前夕的那一抹夕阳下,光辉映在他们坚实的面庞上。毅然举起手臂行着军礼的男子汉们,铿锵有力地说着的那五个字:

“新中国万岁!”

那一刻,我已然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知乎用户 框框框子​ 发表

抗美援朝六十周年过的无声无息,七十周年轰轰烈烈,电影票房屡创新高……

观众没变,只是终于有人愿意拍正常电影了。

毕竟当年别说杀美国人了,哪怕是这四个字提一提都得思考下是不是友邦惊诧,从 2015 年开始在南海的大碰撞终于是撕破脸了,打的就是你 TM 的美国鬼子。

当年弹药不足,后援不足,棉衣和粮食甚至是饮用水都不足。

七十多年以后,现在来看的感觉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一辆有钻地弹头的 300 远火就能在七十公里以外炸的桥修都修不起来,洲际弹道导弹能解决美国原子弹的威胁,费尽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区域拒止体系有高超音速打击武器能让航母难以靠近海岸线一千公里。

我们用了几十年搞出来的体系,就是为了不再吃第二次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先烈到底是怎么打赢这场仗的,我们现在的人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他们就是打赢了。

至于看完以后什么感想,我倒是真的希望陆战一师老老实实不 撤退,那么我们就可以见到朝鲜战场上第一支被整建制歼灭的美军师级单位了。

知乎用户 陆冠均 (opllx)​ 发表

《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浴血中新生

携 “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续篇” 之势,空降 2022 年春节档,无论年前的预售成绩还是大年初一的票房表现,《长津湖之水门桥》(下文简称为《水门桥》)都无愧于它头号种子选手的身份。

战争场面能不能再次提升?是否规避了《长津湖》后段叙事节奏放慢的问题?七连的故事会如何落幕?影片给出了令我满意的答案。

《水门桥》在很大程度上贯彻了扬长避短的方针,战争戏和文戏都进一步做了精简与集中,核心部分更为突出,虽然角色群戏有所压缩,还存在一些的小问题,但综合观感上是要优于《长津湖》的。

不管最终的票房落点如何,《水门桥》至少能为影片画上一个圆满句点了。

【温馨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水门桥》有超过 90% 内容都由徐克拍摄,乃至于片头字幕里陈凯歌和林超贤都只挂了 “监制” 名,唯有徐克是挂 “监制 / 导演” 名,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部片子看成是徐老怪的作品。

影片的实际表现确实也能看出与《长津湖》的差异:开篇一段攻克机场的 “大场面” 过后,迅速进入了七连执行炸桥任务的剧情,次要角色和各条支线被大量删减,观众们得以更好地聚焦发生在水门桥的特别作战。

这下子,电影 “志愿军炸毁 / 美军守卫水门桥” 的主线矛盾就十分清晰了,作战目标和作战主体均 “由大转小”,对大家都好。

不同于真实战史中的 “八天时间,三炸三修”,电影里对这部分历史进行了许多戏剧化处理,实际只拍了二炸水门桥(另一次经由转述完成),两次作战一次强攻、一次取巧,风格迥异、详略得当,可看性极佳。

其中的重头戏,自然是中段七连和九连残部联合作战。交战双方都有各自的作战计划,进攻方先后兵分四路至六路不等,包括正面和仰面的佯攻,以及北面和侧面的奇袭,而平河领头水管一侧的突击成为了打开局面的爆破点,随后七连战士们又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进行了合兵与分兵,依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防守方也极有实力,不能说是草包,只不过还是我们志愿军技高一筹。这一连串的斗智斗勇,要战术有战术,要场面有场面,惨烈之余不失悲壮,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实属不可多得的战争戏。

相比之下,结尾前第二次炸桥就显得简单和壮烈多了,毕竟在连番硬仗和轰炸之后,进攻方能动的人所剩无几,防守方却来了海量增援,此消彼长之下,只能采取三路小规模佯攻、一路奇袭的搏命战术,不成功便成仁。

在此过程中,徐克注重视觉表现的特征屡见不鲜,我格外喜欢片中几段长短不一的运动镜头,比如伍千里从雪山上滑向水门桥美军基地那一段,角度多变并聚焦集中,连贯流畅,而最后梅生和伍千里都抱着必死决心冲下山的镜头还放慢了速度,更添一分雄壮与唯美,这种略有写意的手法,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水门桥》里还有不少不起眼但很有用的小细节,比如多次给了平河含手指、捂手指的特写,这也让他的 “神枪手” 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的生死搏斗,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徐克在 2014 年翻拍的《智取威虎山》,但比起那部片子里灵活明快的武侠遗风,《水门桥》显然要庄重、肃穆多了。

最明显一点的,就得数影片里毫不避讳各类死亡的描写,包括中枪死的、炸死的、烧死的等等,相较于《长津湖》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不少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尸骨无存(所以看这片子最好也注意下自我分级)。

同时,《水门桥》中轻松的戏份相应也所剩无几了,毕竟开场时七连战士就已经折损过半,接的又是无比艰巨的任务,结束时更是只生还了伍万里一人…… 这样的气质是没错的。

可以说,《水门桥》的战争戏 / 动作戏拍得聪明、效果出色,那它其他方面怎么样呢?毕竟,对(近些年的)徐克来说,文戏相对而言的确算是弱项。

就我的感受来讲,影片的文戏还过得去,算是不功不过,一定程度上,这得益于《长津湖》打的底子好——除夕那天我特意又看了一遍《长津湖》,主要看的就是七连的群戏,只要能较为稳妥地交代他们死伤殆尽的结局,《水门桥》便算是完成了任务。

更进一步讲,就是战士们的牺牲节点和牺牲方式,以及在牺牲之前,角色能否有一个好的交代。

片中先后牺牲的几位有名有姓的七连战士,在立意上都有所建树:老连长谈子为贡献了他的领袖才能和军人精神,平河打开了心结慷慨就义,余从戎贯彻了他 “大哥哥” 般的守护职责和英勇,梅生践行了他家国一体的情怀等。

只是在具体的执行上,《水门桥》还是略显仓促了些,没能为具体的人物腾出更多塑造形象的空间出来,以至于呈现的效果有高有低。

所幸,影片的主角伍千里和伍万里两兄弟没有掉链子,他们的改变都有着足够直观的展现。伍万里从 “杀够 20 个敌人才算英雄” 到无所谓杀敌数,从有意向负伤军官开枪到给美军伤兵盖上棉衣,“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可谓进步显著,而伍千里也逐渐学会了对弟弟放手…… 当然,影片中依然会出现伍万里冲动莽撞和伍千里 “哥管严” 的桥段,不至于让他们的成长线过于单薄。

为了弥补兄弟之间不算多的互动,影片还在细微处花了些心思,比如行军途中不便交谈,哥哥朝弟弟捏了包子脸、弟弟摇摇护目镜作为回应等,都是能让观众会心一笑的小细节。

除去上述那些优点和特征外,《水门桥》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适度煽情——在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里,这种饱含家国情怀的情绪几乎是必然存在的,有不难,难的是能让观众普遍接受的恰到好处的分寸。

《水门桥》虽然缺乏像《长津湖》中拉开火车门看见长城那样的高光时刻,但几处动情点都选取得不错,像是七连在修整时和进攻前朝着祖国的方向远眺致意,还有梅生一边思念妻女一边决死冲锋的坦然和满足。

可真正让我破防的则是影片最后各连队归队报数的一幕,当伍万里喊出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并希望七连能重建建制时,我记忆中关于钢七连的情感被再一次牵动了: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为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水门桥》或许仍有精简和优化的空间,但作为一缕连接起 1950 和 2022 两个虎年的回响,它是献给这个壬寅年最匠心独具的礼物。

知乎用户 张雍​ 发表

我所惦念的七连——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张雍

在春节档的众多电影里,之所以选择《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第一部观摩的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一直都在惦念着伍千里和万里哥俩、惦念着梅生和平河、惦念着七连战士们。

一句 “老雷呢” 让我的眼前再次浮现起雷公的音容笑貌。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前作里那些有血有肉的角色们,所以《水门桥》在 “文戏” 上不必要再费大力气去构建角色。比如,《水门桥》里的伍万里的成长与蜕变不再作为一条被突出的叙事线索。当然,编导也仍然让伍万里这一角色身上保留着一些看起来并不成熟的少年气息。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伍万里的那一句 “我要让你们都活着回家” 显得如此“幼稚”,但是却让我这位观者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这是伍万里的心里话,他把他们都看作了自己的哥。

电影《长津湖》由联合导演完成,到了电影《水门桥》则由徐克一人担任导演,尽管依旧延续着前作的风格,但是仍然可以感触到徐克的 “个性” 所在,尤其是在一些作为类型电影的 “奇观” 的元素的设置上。

在电影《长津湖》里,电影编导正是通过对于细节的把握和呈现使得电影具备了 “在场感”,而这一个特点也延续到了电影《水门桥》里,从而增添了电影的质感。

在查阅有关水门桥的文献的时候,我看到了作家王树增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王树增提到,“参加过这次战斗的美军士兵战后这样评价了那天他们在一〇八一高地上看见的中国士兵:‘这些中国人忠实地执行了他们的任务,没有一个人投降,顽强战斗到底,全部坚守阵地直到战死,无一人生还’”[1]

如何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中国气派,我想,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经给出了答案。先辈们用鲜血为中华民族博得尊严的往事,今天的光影有责任和义务去记录与记忆。

电影里最抒情的一幕,应该就是这些英雄们望着祖国的山河致敬。这一幕的意义,就如同电影《长津湖》里正在发脾气的伍万里看到长城和连绵的山脉后,被震撼、被感动。对于这些英雄来说,祖国的山河,是他们的力量,也是他们所要守护的梦。

尾声,看到伍万里带着哥哥千里的骨灰回家,我想起了电影《长津湖》的开场——伍千里带着哥哥百里的骨灰回家,心里暗自决定着要让伍万里一直在家待着。

伍千里 “失算” 了,他的弟弟不听话。但也就是当年那位不听话的弟弟,发誓要“恢复七连建制”。也是那位弟弟,说:“哥我特别特别想你。”

张雍

2022 年 2 月 1 日

参考

  1. ^ 王树增:《王树增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34 页。

知乎用户 王俊俊 发表

谢邀,无内鬼,刚看完。你们知道我被什么震撼了吗?

这部电影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前面的炮火连天,英勇牺牲,而是结尾时,美国直升飞机吊来了钢板桥,直接修复了桥面。那一刻虽然不到一分钟,但我却深深地被震撼了。

想起来我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军队,也是全军区只有几个之一的荣誉连。平时军事训练,但到了部队都得干活,有一次植树挖坑,那是块石头地,不好挖,我们一帮战友平均半个小时才能挖一个大坑,累了 3 天才挖了两里地。后来第四天租来一台挖掘机,尼玛,一铲子下去就是一个坑,一个下午就把指标全挖完了。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在机场,伍千里看着美军的直升飞机,愣住说了一句,早晚的事,我们也会有。

这里开始,我注意到了,吴京的演技真的进步了。比起战狼里的好勇斗狠个人英雄主义,如今他演戏真的丰富了好多。

对比《战狼 1》里拿着枪对着美国人喊来啊来啊!《水门桥》里却各种欲言又止,戏全在脸上,好几段表演都超级有层次感。虽然他已经是一线演员,说他进步挺奇怪的,但这一次我是真的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演员更多的可能性。

也是从这里开始,我意识到虽然打的热火朝天,但这部电影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只是战争,或是民族自豪。它还有反思和升华。

余从戎引开飞机牺牲的那一段,是这部电影里最悲壮的渲染,我甚至看到了一丝浪漫。然而一转眼,又是人肉在飞机机枪下血沫横飞。

电影里突如其来的炮弹和机枪把战士们打的血肉横飞,融化、粉碎在战火里,爆炸里,这些大尺度镜头出现在荧幕上,不仅仅是要展现牺牲的壮烈,明显还引起了对战争的警惕。原子弹,伤亡,这些真是我们想要的么?

随后镜头一切换,美军也在缅怀死伤的战友,一瓶喝完后战争就会结束的酒,志愿军告诉美国人别打歪主意,这一战换来多少年表面的和平。

拍好战争片不难,虽然《长津湖》《水门桥》的特效已经拉满,算是视觉奇观,但这样的技术迟早也会被人们渐渐习惯。

能在战争片里,拍出丰富立体的视角,来阐述一段故事刻画一个人物,能反思历史与和平,这才是鉴别优质战争片的门槛,之一吧。

美军到了家门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迫不得已,我们以志愿军的形式反击。战争过后,伍万里独一人在战场,看着美军用见都没见过的直升机把拿命换来的桥瞬间修好,他的表情却越发坚毅。没关系,我们也会有,早晚的事。很喜欢这一段隐藏的台词。

结局真的落泪了,那声报告让我想起自己在军队的时候,一瞬间我就代入进去了。而且这一部比上一部更出色,结局 10 分钟把这部电影提高了不止一个台阶。

知乎用户 wubai00​ 发表

比第一部好,要是两部合起来就好了:

1、战役中不得不 “再来一次!” 的情况是最感人的。

2、美军始终不知道为何而战只想回家。

3、七连穿插过程中,利用管道结构、坦克运动与豁口的契合、交叉定位弹药库、身体和盖炸弹等设计很不错,把战场上瞬息万变和机动过程呈现了出来。

4、最后想起当年看《士兵突击》时候的七连入连仪式了。

5、的确可以看出本来只想拍成一部的。假如士兵突击是去年的电视剧,然后两部电影和成一部,配合剧集预热,估计有机会成为经典现象级吧。

知乎用户 上校狙击手​ 发表

如果说《长津湖》是酣畅淋漓,那么《水门桥》相对来说就更加反映了敌我差距的巨大和牺牲的惨烈;如果说《李延年》着眼于过去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战斗精神,那么《水门桥》就在无言中向我们展示为了获得现在的生活我们曾付出了什么。

在国外有这样一条新闻描述其前作《长津湖》:

该片原计划 2021 年 11 月 18 日在马来西亚上映,但首次送审马来西亚电检局时不过关,未能如期上映。此前,GSC 影院于 10 月 30 日在其面子书专页发布一张没有上映日期的电影海报,引起强大的舆论热议。马来西亚部分民众在评论中迅速表达反对和抵制的意见,批评该片是宣扬共产主义,要求这类 “歪曲历史” 的电影不应在马来西亚播出或上映。Finas 主席查卡利亚阿都哈密(Zakaria Abdul Hamid)表示,电影放映的批准是由内政部与电影审查委员会管辖的。在没有 LPF 的批准下,电影发行商和放映商可以被起诉。如果证实电影涉及共产主义,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这与政府正在努力灌输马来西亚的价值观背道而驰。2021 年 11 月 19 日,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安监局(FINAS)表示,由于该电影涉及美化共产党以及共产主义,因此《长津湖》已被列为马来西亚的禁片,禁止在马来西亚电影院上映。

在《长津湖》上映的同时,《长津湖》的相关英文百科也遭到人为的大规模修改——争议如你所见,包括 “北极熊团” 并不代表第 31 团,仅仅是“第 31 团级战斗队”,所以志愿军并没有歼灭过 31 团;包括志愿军并没有在长津湖地区取得胜利因为联合国部队撤退了;包括宣扬共产主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我在想,对于牺牲我们已经极其克制地表现了,我们甚至给予了入侵别人家园的对手足够的尊重——第一部里伍千里阻止伍万里开枪,第二部里伍万里主动照顾一个美军伤兵。

甚至对于他们的强大我们也展示出来了——战舰、飞机、坦克、燃烧弹……

我们只是讲述事实而已,到底美化了什么?他们在害怕什么?为什么?

《水门桥》里,在结束在下碣隅里机场的战斗时,连指导员梅生清点人数之后发现,全连 157 人已经牺牲了 78 人,党员只剩下 9 个——这时候他垂下头,只是吩咐着 “只剩下 9 个党员了,不能卡壳。”

相比《李延年》,梅生在《水门桥》里展示的政治工作更加克制,但是这种不从正面进行而从侧面描写的政治工作,却更加显示出我军政治工作的坚定——在随后的战斗里,9 位党员飞扑手雷掩护战友者有,冲击坦克被活活炸死者有,在坦克下被履带碾断胳膊者有,乃至于还有我们的战士用肉体硬扛迫击炮的后坐力以完成平射打坦克的任务…… 有些政治工作不必像李延年整训小安东一样说出来、展示出来,我们的战士能够信任我们的党员,更多是因为我们的党员沉默在前、冲锋在后,这样扎实的政治工作,在 7 连这样一支由老兵组成的连队里,即是通过战斗里的细节展示出来的。

所以不像某些人,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安监局能够看到这个侧面,能够想起那个年代,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展示的精神——一次炸不倒,就再炸一次;一个人死了,就再补上一个,正如战斗英雄谈子为营长在电影中牺牲前所说——“没有如果”。

是,没有如果。有如果,我们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亡国灭种了;我们在七十多年前就应该被美军推到鸭绿江边然后夜夜无眠;我们在三十多年前就应该和苏联一样陨落于地,我们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就应该成为镜花水月。

可是 7 连的 154 名烈士乃至 9 连的同志们、20 军 60 师的同志们、9 兵团的同志们、志愿军的同志们、解放军的同志们、我们二十八年革命牺牲的两千万烈士们一起确保了 “没有如果”。

也就让你在这里,看到我用这短短八十个字,叙述了两千万人用生命所换回来的我们现在正在感受的历史,感受到 7 连的合力,感受到这个原本无足轻重的小连队参与的一场战局不仅让六星 “天皇” 麦克阿瑟眉头紧锁的分量,感受到《水门桥》战斗让美国总统杜鲁门不得不在华贵的椭圆办公室中、在记者的拷问下无言的分量。

以及他们冲破战斗中的层层摩擦坚持完成任务的分量——那些大人物本不会知道这些中国的农家子弟的力量,本不会感受到那些平均寿命 35 岁、像蝼蚁一样生、蝼蚁一样死的普通中国人的力量。

我想这大概是他们所惧怕的东西。

摩擦力——这是另一个物理名词。但曾经被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引述在自己的著作《战争论》中,用来形容一支军队在战争中遭遇到的各种偶然性情况,这使得军队无法完全按照计划执行任务——也正是偶然性为 7 连创造了机会。

在 9 兵团 12 个师和美军第 10 军陆战 1 师和步兵 7 师超过二十万人构成的庞大战场上,偶然性在处处发生——下碣隅里包围圈紧张的布防和美军慌张的撤退成就了 “炮营哪门炮不是抢回来的?” 的奇迹,向我们展示了一支农业国军队正面挑战工业国时的狡猾。

在另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孙武的作品中,《孙子兵法 · 军争篇》里说——归师勿遏。

但是从《长津湖》到《水门桥》,战局已经发展到了归师不得不遏的地步。

美第 10 军下属的第 3 步兵师正在逼近中国的鸭绿江边境。9 兵团好不容易在柳潭里、新兴里和下碣隅里取得了胜利,将第 10 军这只几近疯狂的猛兽打伤,如果放任这支麦克阿瑟越过第 8 集团军亲自掌握的王牌安然撤离,那么在随后的战争中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弥补这个错误。

但是经历过对第 31 团和陆战第 5、第 7 团的战斗之后,缺少物资、缺少补充的 9 兵团前线第 20、27 两个军已经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参与攻击新兴里美军北极熊团的 241 团在战斗结束后,一个团 9 个连只剩下 2 个连。

那就不追吗?那也要追!——这正照应着 7 连伤亡过半也要去参加艰苦的纵深渗透穿插战斗的决心和意志——所谓伤亡 30% 就崩溃的铁律,在志愿军这里并不值得一提,在他们要保卫的事物面前并不值得一提。

在 “二炸水门桥” 的时候,美军的光头连长故作沉稳地在指挥部中稳定军心,而他预先安排的各处防御阵地上士兵们却在越来越逼近慌乱的心理警戒线;乃至于慌乱中的美军士兵居然用无坐力炮攻击了自己的指挥部地堡——这不能说是美军的指挥不好,相反,这却是美军的常态。

在美军的习惯里,将军官划分为 “高智商” 的人群,士兵划分为 “低智商” 的人群,并且认为指挥战斗这样复杂的任务只能由 “高智商” 的军官去完成,士兵们只用做好机器执行好任务——这样的军队传统的侧面体现是,美军在偶然俘虏志愿军士兵们,竟然对志愿军士兵能够完整叙述自己的所在部队和自己执行的战斗任务非常惊讶,并且认为“中共士兵一般的智力不低”。

美军同样惊讶于志愿军的士兵只能叙述自己是 “干部” 还是 “战士”,惊讶于这些士兵竟然毫无“阶级”、“军阶” 的概念。

在 “二炸水门桥” 的战斗里,无论是通过供水管攻入水泵房的小分队,还是在供水管两侧攻击的 2 支分队,又或是袭击敌人指挥部的小组,在全连唯一一部无线电的电池被冻坏、为保持攻击隐蔽性以至于信号弹和鱼鹰哨都无法使用的状态下,志愿军就只能靠着指战员们对战斗进程的理解、靠指战员们的主观能动性、靠战前 “军事民主” 给战士们分配的清晰的作战目标、靠这之后被美军推崇了六十多年的 “任务式指挥” 来进行攻击协同。

三炸水门桥、入朝 155 人的 7 连只存活 1 人,9 连全军覆没…… 在《水门桥》战斗和 1081 高地战斗之后,美军陆战 1 师事后的战斗总结里写 “中共部队还是以少量的炸药造成了最大的阻碍”,并在随后哀叹说 “如果敌军有足够的炸药的话,整个路线上像这样的机会比比皆是”,甚至不无惋惜地说 “只要造成几处大山崩,道路就会完全损毁无法通行”。

但 9 兵团入朝时,甚至连机枪弹药的携带量都是严重不足的——与同期在西线发生的清川江战役相比,美军发现,以往能对自己造成最严重杀伤的 “中共部队机枪手” 在长津湖地区却非常缺少弹药,在清川江地区美军观察到每个志愿军机枪手后都有长长的队伍输送弹药以维持对美军的火力压制和杀伤,但在长津湖地区,美军观察到当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弹药打光之后,就不得不花费代价撤退然后再上来一支部队补位继续攻击。

相比 38 军在三所里的荣耀,9 兵团在长津湖,是更加真实地用人命对火海、用指战员们的头脑应对飞机大炮。

于是被逼到极点的志愿军战士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回家的梦想,放弃自己和家人团聚再盖一栋新房子、上船过好日子的梦想,不得不将自己当做口令里的 “钢铁”,以最冷酷无情的姿态应对战斗中出现的任何阻力——原定作战计划被破坏了就立刻转变作战方案、指挥员失去指挥能力老兵就立刻补上、敌人扔了手雷下来立刻就有人扑上去以牺牲保全战友——如龙文章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所说,这些战士是年轻的,发生在南天门、发生在祖国南疆相同的在管道中牺牲自己保全后面战友的情节,在祖国北疆的另一支部队身上原样发生着。

于是梅生不得不辜负对妻子的诺言和对女儿、家庭的小爱,开着残废的半履带车冲下山巅,在火焰中燃烧自己而成为永生。

于是志愿军的士兵们不得不用命把炸药包乃至是坦克炮弹送上水门桥的桥面,以超过二百名烈士的生命获得那个只有 8.8 米大的缺口,获得那个可以被日本工厂特制的降落伞和美国军用预置钢结构件填上的缺口。

《水门桥》正是用这样 “人命填火海”、“头脑对坦克大炮” 的情节,向我们仅仅从一个非常微小的侧面展示,那个 60 万吨钢产量对 8800 万吨钢产量的时代,那些战士为了 72 年后的、你坐在这里安心观看我的影评的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春节所克服的摩擦力和所付出的代价。

大约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失败的时候、要亡国灭种的时候,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眷恋家乡父母的中国人就会站出来,一次做不到就再做一次、失败了就换一条路线再去冲锋、人不够多炸药不够多就用所有人的牺牲来换取一个十秒的攻击窗口、前面死了后面就去补上。

同样由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和谈子为一刹那间在脑海中相互串联——没有英雄,没有如果,只有军人的荣誉,只有事情该有的那个样子。

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知乎用户 特拉斯威尔 发表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战争最让人绝望的不仅仅是残酷的牺牲,而是付出巨大的代价完成任务,以为可以喘口气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下一个任务,下一场战役立马接踵而至。

和平年代习惯了游戏通关之后就会存档,战绩可以永久保存高枕无忧的我们,当在荧幕中看到第七穿插连前一晚付出巨大代价才炸开的缺口,第二天被敌军轻而易举的修补,这种绝望的感觉溢于言表。

1. 第一幕攻打机场前夜,第七穿插连的战士见到炮兵营的战友都会上去拜托,往七连进攻路线上多打几轮炮弹。无论在哪个年代的战斗,以炮兵为首的远程火力压制部队都是宝贝疙瘩。

2. 因为在无论是攻坚作战,还是阵地防守的标准化流程都是:炮兵 / 空军火力对目标点【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杀伤,优先级: ①敌方雷达探测设备(丧失战场态势感知) ②敌方通讯设备(丧失呼叫支援能力)

③敌方指挥系统(丧失指挥调度能力)

④敌方防空 / 重火力点 / 发电设备(丧失反击能力)

3. 机场攻坚过程中大量志愿军战士伴随着 后方炮火掩护向前冲锋,但事实上这是比较冒险的战术,因为前方步兵很有可能进入后方炮兵的火力覆盖范围(danger close)造成友军误伤,一般现实中地面部队进攻和炮火压制有一定的时间差,避免友军误伤。但也许是因为战机不能耽误的原因,不得不同步冲锋,看些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真的很心疼。

4. 机场攻坚战中,看到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的扑倒在反步兵铁丝上,搭成人梯方便后面战士踩着背向前冲锋。显示中这种反步兵铁丝网,对于防守方设置起来非常简便,但是对进攻方很麻烦,如果强行剪短,具有弹性带刺的铁丝会立马回弹伤人。在紧急的战况下 “人梯” 往往是残酷但是很有效的进攻方式。

5. 如果我们拥有空中火力优势,如果我们拥有远程洗地的炮火,谁愿意使用 “人海战术” 呢 这不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嘛【真理只在导弹射程之内。

6. 机场攻坚战结束后,余从戎(李晨)对着美军直升机感慨 “美军新武器,能直上直下,咱以后要是也有了,肯定比他们的好”。联想到如今我军从以前的:直 9 各种硬加武器挂件,到如今的武直十,武直十久入役。【这盛世,如你所愿】

7. 我们这一代见证中国军事力量崛起的军事爱好者,真的太幸福了

8. 吴京和七连接到命令去攻打水门桥,发现九连已经已经在和驻守水门桥的友军交火。吴京作为指挥官当机立断决定【救人】。接下来所有的行动指令都非常清晰明确简介地围绕【救人】展开,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各个战斗单元分工明确,所有的行动都围绕【救人任务】展开,绝不恋战,不做多余的事。这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该有的样子:指挥官在线(结合当下局势快速判断,明确指令),作战人员在线(高效执行,不拖沓)

9. 几次战斗中第七连的命令传达方式非常默契且多样化,包括但不限于:口哨,战术手语,旗语。都是在多年实战中总结下来的一套适合在隐蔽环境下,高效传递信息的指挥体系。真的对得起 “第七穿插连,他们擅长敌后作战” 这样的夸赞。

10. 每次看到突袭前所有人趴在一起待命,进攻信号一发出,一整组人立马分成好几个小分队,默契地向不同方向出发,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分工明确,配合丝滑流畅。

11. 影片水门桥的主导演是徐克,陈凯歌和林超贤监制,所以无论是水泵房里隐藏的小 boss 还是片尾吴京从高地滑降奇袭,都可以明显看出徐克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

12. 结尾吴京在子弹时间通过开枪击中 AP 炮弹(穿甲弹)进而引发连锁爆炸的场景,有流言终结者做过实验,用子弹轰击无论是油桶,手榴弹,炮弹都无法做到瞬间引爆,场景确实能看出来为了艺术效果做出了一定的平衡。

13. 最后余从戎为了掩护队友撤退,和水管内为了保护队友扑向手雷,牺牲自己的桥段,作为看过很多军事电影的,军事爱好者清楚的知道这段很假现实中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不争气的破防了 记得以前看好莱坞电影《孤独的幸存者》,海豹突击队长麦克墨菲为了给队友呼叫支援,爬上高地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下牺牲,还有《勇者行动》里为了掩护队友扑手雷的情节,当时就感动的一塌糊涂,心里向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拍出这种 “又俗套又感人的英雄主义” 的情节呢,尤其这种一个又一个 “又俗套又感人的英雄主义” 是【改编自真实事件】。

14. 面对美军空军机炮的扫射,真的太憋屈了,唯一能做的只有 “趴下,隐蔽,散开”,真的太憋屈了,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面对武器装备代际的差距真的没办法。飞机扫射过后,人就被打成一团血雾是因为飞机航跑的口径远大于步枪口径,才会造成恐怖的杀伤。

15.“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如果一个部队的编制被撤销,那么那些 战死的兄弟的故事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所以当伍万里说出希望恢复【第七穿插连的编制】的时候,影院里到处都是破防的吸鼻子的声音。

知乎用户 Jimmy Chen​ 发表

大年初一,吃完汤圆,赶早去看的 11 点的场。

2 个半小时大部分时间是战斗场面,因为有了第一部的铺垫,所以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到不需要过多的篇幅去展现。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主旋律战争片,但还是在一些片段中能够感受出徐克的风格,比如七连和炮营营长的见面,通过台词表现出炮营长和连长五千里和排长余从戎的关系,进而从侧面展示当时志愿军作战英勇和条件艰难。

——“你们炮营的炮反正都是抢过来的,被炸了,再去抢就是了!”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不经意间,完成对故事背景交代的处理方式。

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战斗场面,武戏占据了主要画面,文戏偏少但也足够向观众交代来龙去脉。但,如果是按编剧是兰晓龙的标准去衡量,我觉得还是不够,毕竟《团长》这部剧把战争剧的文戏拔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七连宇宙中,长津湖两部算是对《团长》和《士兵突击》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在长津湖或者水门桥中,看到太多《团长》的影子或伏笔,也许作为彩蛋,在战友们战斗间歇间,可以带过一句关于从国军投诚的孟烦了的一些故事,算是给七连宇宙留一处伏笔吧。

当然,还是很欣慰看到了团长龙文章——三营长谈子为——老 A 袁朗,张立宪——七连排长余从戎——吴哲,这些七连宇宙的老面孔。

不过,话说回来,水门桥中我最不满意的一点是连长五千里的牺牲的处理,不知道是导演为了达到戏剧冲突的效果,而让中美双方基层指挥官双双降智,已经颇有 “神剧” 的色彩了,反派死于优势浪和话多,这种老掉牙的桥段,在 2022 年的战争剧中真是不应该。其实包括余从戎的牺牲,都是过于讲究场面和戏剧效果,而牺牲掉战争片的理性和严肃。

真实世界和戏剧表现的冲突,这是战争片的通病,比如我们还是看到志愿军战士人挤人的发起冲锋。

牺牲并不一定要壮怀激烈,并不一定非要一换多,我个人认为把五千里的牺牲处理在,美军支援部队赶来后,连长不顾自己被困废墟,严命部下立即撤退。也许这样更合理一些,让弟弟和哥哥在支援炮火中今生告别也同样感人吧,同时也能表现出我军基层部队的令行禁止的作战纪律。这远比后面神兵天降 + 美军短路好得多。

也许对于电影来说时间太仓促,必须有所取舍,不过总的来说《水门桥》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知乎用户 惊蛰​ 发表

一个要回家,一个坚决阻击。

美军南撤途中的必经之路是水门桥,志愿军和美军围绕水门桥展开了三次惨烈的较量。

志愿军曾派出敢死队连续三次炸毁水门桥,连桥墩也炸断。

然而求生欲强大的美军,硬是在古土里架设了一座载重 50 吨的钢铁桥梁……

1.「圣诞节攻势」

1950 年 11 月 23 日,正值美国国内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感恩节。

对于美第 10 军的战士们来说,这个感恩节跟以往大不一样。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一路高歌猛进,仅用了 3 天就攻占了韩国的政治中心汉城,并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势如破竹,将韩军压缩在洛东江以东仅一万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此时,朝鲜半岛已经有超过 90% 的领土和 92% 的人口被朝鲜控制着,只要再发动一此战役,金日成就能完成他统一朝鲜半岛的宏图大志。

但巨大的转折在 9 月 15 日发生了,这一天,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美第 10 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一溃千里,占领不久的领土陆续被吐了出来,美第 10 军一路高歌猛进,10 月 1 日,越过了当时的临时国界北纬 38 度线攻入朝鲜境内,10 月 19 日,朝鲜首都平壤沦陷,但这支部队并未停止脚步,打算一举统一朝鲜半岛,11 月 21 日,其先头部队甚至进至到鸭绿江边,并狂妄叫嚣: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被短暂胜利冲昏头脑

的美军置周恩来的严词警告于不顾,公然派飞机越过国界侵入中国领空,并轰炸丹东地区,将战火直接烧到了中国境内。

此时美国国内的声援浪潮也持续高涨着,《纽约时报》称:民主的力量正冲刷残余的抵抗。朝鲜的部队已穷途末,美国海空军飞行员控制着天空,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也开始享受即将到来的盛大节日。

感恩节这一天,尽管前线条件艰苦,但美军后勤还是尽了最大可能为士兵们提供了丰盛的佳肴,火鸡、肉馅饼、南瓜饼、红梅汁等全套特餐,火鸡虽然是冷的,但士兵们总算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感恩节。他们乐观地认为战争即将结束,麦克阿瑟甚至对士兵直接说道:我希望你们这些孩子能在家过圣诞节。

从普通士兵到当时「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全军上下都洋溢着一种异常乐观的情绪,除了战事进展得过度顺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手上拥有的王牌部队——美第 10 军。

第 10 军中,美第 7 师组建于 1916 年,曾先后参加过一战和二战,因执行任务一向准确无误而被称为「滴漏器师」,而陆战一师更是大名鼎鼎,其前身是 1775 年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第一连,是当时美军中少有的全职正规部队,随后经过几次扩编,终于在 1941 年 2 月组建成型,他们的座右铭是「没有更好的朋友,没有更糟的敌人」。

正如这句话,陆战一师高傲无比,但战斗力也在美军中鹤立鸡群,自组建以来无一败绩,瓜岛、冲绳岛等战役都成了它荣誉的注脚。

拥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第 10 军军长阿尔蒙德踌躇满志,对麦克阿瑟的计划充满了信心。该计划令陆战一师从元山出发,11 月 15 日到达长津湖地区的下碣隅里,随时准备越过长津湖向江界、也就是当时北朝鲜劳动党政权败退平壤后的临时政治中心进攻;美第 7 步兵师主力则由长津湖地区新兴里出发向北进攻,第 7 师之 17 团沿丰山、惠山公路向惠山攻击,以侧应陆战一师的正面进攻。

但在当时的美军部队中,还有一个人对这场战役并没有抱着盲目的乐观情绪,这个人就是陆战一师的师长奥利佛 · 史密斯少将。出身海军的史密斯一向认为,陆军不是极度乐观就是极度悲观,很少有中间状态可言,例如这一次第 10 军的行动就太过于冒进,不仅对朝鲜北部冬天的寒冷气候和山地的崎岖道路准备不足,还无视了来自志愿军的威胁。

在建议不被采纳后,他不惜抗命,对阿尔蒙德全速前进的命令置之不理,要求士兵们缓慢行军,甚至还在下碣隅里修建起了简易的机场。

11 月 24 日,陆战一师已经全部进入到了长津湖地区,此时的气温已经骤降到了零下 30 度,美军许多士兵患上了严重的冻疮,一些士兵因为医生无法给他们输血而丧命,因为血浆也会被冻结在瓶子和软管中。直觉告诉史密斯,这次行动应该被停止,但当时的所有客观条件都显示没有任何问题。

几日来,驻守在柳潭里的第 7 团抓到了几名中国俘虏,从他们单薄的衣物来看,中国部队的后勤补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样的装束即使一动不动地在这里趴上半个小时,都会被冻死,想凭借这种装备与美军战斗,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但不知为何,一股莫名的不安情绪让他没来由地总是十分烦躁。

11 月 27 日傍晚,驻扎在长津湖水库两边的美军正安排向鸭绿江攻击前最后一夜的休息,他们的御寒衣物虽然比中国俘虏丰富得多,但应付起这样的严寒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多年后一位当时的陆战队员回忆说:我用铲子挖了一些树枝铺在地上,把睡袋放在上面,晚上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入夜后,气温变得更令人难以忍受,呼啸地寒风在帐篷外肆虐,雪花像砂砾一般拍打着帐篷,发出「沙沙沙」地声音。疲惫的美军士兵大多进入了梦乡,只有这时候他们才能感觉稍微好一点。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邦、邦、邦」的声音,紧接着,刺耳的军号声在空旷的雪原上回荡了开来,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美军士兵从梦中被惊醒,匆忙提起武器钻出帐篷,眼前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阴云遮挡的夜空漆黑一片,零星的照明弹映得雪地忽明忽暗,就在乍明乍暗之间,美军士兵看到在不远处的山丘后面,数不清的敌人正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漫山遍野,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他们这才绝望地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2. 奔赴雪国

1950 年 11 月初,一列满载着士兵的火车在沈阳车站稍作停留,装载了一些军需品后就一路北上,驶向了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北朝鲜。原本只是接到例行换防任务的战士们这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是进入朝鲜,抗击「联合国军」,并接替 42 军担负起东线的作战任务。

这支部队隶属于中华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兵团司令宋时轮。时年 42 岁的宋时轮在解放军中可算是一员名将,他出身黄埔五期,又于 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长征、冀东抗日暴动、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之后又率部解放了上海,并短暂担任过上海警备司令,是三野粟裕手下的得力大将。他领导的第九兵团继承了粟裕的半个家底,一直在东南沿海驻防,原本计划是作为解放台湾的主力,但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彻底打乱了中共中央原本的部署。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场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挽回局势,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兵,而这次他们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第九兵团。由于保密的需要,直到开往朝鲜之前,包括部队的指战员都一直以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单纯的去东北换防。

军情紧急,在沈阳火车站临时停靠的第九兵团只来得及补充些许物资就急匆匆开往了前线,他们大都还穿着温区的单薄冬装,尽管东北的部队紧急调配了五万套棉服支援给他们,但对于 15 万的部队来说,这些补给显得十分捉襟见肘,许多战士甚至只领到了一顶棉帽,随后就一路进入到冰天雪地的朝鲜北部山区作战。

11 月 7 日,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率先进入朝鲜,对许多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大雪,但殊不知这也成了这些人最后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雪。长长的队伍除了行军外,一切都被冻结,首先跨过鸭绿江的第 20 军仅行军第一天就有 700 多人被严重冻伤。

更让人焦虑的是,由于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 24 小时对志愿军的运输线进行破坏,导致大量后勤物资包括粮食、被装和弹药等难以运往前线,同时为了按时进入作战地域,志愿军只能轻装简行,平均每个班只有一到两床棉被,入夜后,战士们将棉被铺在一起,相互抱团来取暖。

除了保暖物资严重缺乏外,就连军粮也供给不足,直到战斗打响之前,官兵几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甚至连口袋里的饭渣都要保存起来当做冲锋时维持体力的「冲锋粮」。

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第九军团的官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他们晚上行军,白天宿营,躲过美军的飞机侦查,硬是赶在 11 月 21 日陆续到达了长津湖周边地区,而此时的美陆战一师还在下碣隅里修筑机场、浑然不知在他们的正北方,已经有一支十多万的大军潜伏了过来。

此前,志愿军最高统帅部已经下达了作战命令,由毛泽东亲自下令:朝鲜北部江界,长津湖地区,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灭为方针。接到命令后,宋时轮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心里很清楚,以当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如果与美军正面对抗硬碰硬,绝对是占不到半点便宜,那么正面打阵地战不行,还有什么办法呢?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冀东敌后作战时的老办法,这些年实力壮大后,几乎很少再用起了,那就是打伏击。

若要打伏击,就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宋时轮摊开地图在朝鲜北部江界以南的广大地区仔细寻找着,直到他的目光落在长津湖周边时,愁眉突然就舒展开来,不禁兴奋地大喊道:对,就是这里!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长津江上游,是朝鲜的第二大人工湖,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在长津湖以东约 30 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该地区冲山林里,平均海拔 1300 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崎岖,偶尔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

这里一般从 10 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到 11 月下旬时,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 27 度,夜晚的温度则更低,而在 1950 年冬天,这里更是经历了几十年未见的罕见低温,宋时轮考虑到极端低温会影响到敌人的行军速度,长津湖,这里无疑是设伏围歼敌人的天赐之所。

而且在当时,志愿军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美军对这个对手的过分低估。最初,麦克阿瑟估计中国最多只会派出两个师的部队入朝作战,后来增加到六个师,这已经是他想象力的极限了。美军对第九兵团大规模进入朝鲜作战的消息目前还一无所知,这个优势最终让陆战一师彻底掉进了第九兵团的口袋中。

拟定方案后,宋时轮开始部署战斗计划,令第 20 军负责穿插包围,第 27 军负责正面强攻,第 26 军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和堵截。根据美军兵力的部署,志愿军各部队将在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形成四个包围圈,争取全歼美陆战一师。完成部署后,宋时轮要求各部队迅速行动,务必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并于 11 月 27 日晚上发起总攻。

27 日,长津湖地区突降大雪,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第 7 师的巡逻队正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行进,当时有一个随军记者后来回忆说「总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但当时的美军还不知道,就在山路两旁甚至整个山林里,都隐没着数不清的志愿军战士,许多战士为了不暴露目标甚至在雪地里被活活冻死。

就在敌人沉沉睡去,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呼呼的风声肆虐时,漆黑的夜空突然亮起了十多颗照明弹照得整片山谷通明,这是总攻的信号!刹那间,白茫茫的山林雪地里同时跃起了无数身影,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向山下敌人的营地冲杀而去,一时间漫山遍野响起了枪声炮声喊杀声,围歼当时全世界最精锐部队的战斗打响了!

后续完结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知乎盐选 | 长津湖战役:1950,永远的「冰雕连」​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279120719389941760/section/1302967618269933568​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279120719389941760/section/1302967618269933568​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279120719389941760/section/1302967618269933568​www.zhihu.com/market/paid_column/1279120719389941760/section/1302967618269933568

知乎用户 姞雪心​ 发表

在我看来,《水门桥》的意义在于如何正确地害怕美国。

国内对美国有两种主流害怕。

1. 直接跪下叫爸爸。

2. 自我催眠我们就快和美国一样强大了。

但《水门桥》示范了另一种害怕,迎难而上,再害怕也不妥协,不屈服,不后退。

今天的我们虽然可以在疫情管控上引以为傲,但芯片还被人家卡着脖子呢,这何尝不是一次技术领域的长津湖战役?

认知差距,适度害怕,然后迎难而上。

总之,正确地害怕美国。

知乎用户 早月先生 发表

当我看到断了手掌的炮营营长用残肢固定火炮拉线开炮时,我很感动

当我看到营长牺牲还有他的闪回片段时,我很难过

当我看到平河和他的战友依次手持炸药包冲向坦克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发涩了

当我看到余从戎为了救七连剩下的战士,只身吸引美军飞机火力最后尸骨无存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但是我忍住了,没哭

当我看到指导员梅生眯缝着眼嘴里叼着女儿的半张照片,驾着车燃烧着冲向美军阵地的时候,我的眼泪在打转,但是我忍住了,没哭

当我看到伍千里在敌军扫射中,微笑着打出子弹,牺牲了自己完成了任务,我还是忍住了!没哭

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到太多的感动人心的东西,我自诩不是这么感情用事的人,所以这一幕幕,虽然真的很感动,不过最终我都没哭

但,当我听到伍万里孤零零的站在原地大声的喊道:“七连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 这个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这没到的 156 人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是勇猛无畏的战士,是保家卫国的先辈,其实我当时脑海中有过一个想法:那些红三代,那些革命先驱者,那些烈士的后代,如果真的比我们掌握了多一些的社会资源和相对更好的工作机会,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很多人觉得明星的后代享受更好的人生,有更丰富的物质生活是理所应当,那我们那些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挥洒过热血的战士的后代,就应该有更好的生活和待遇!

知乎用户 朱郎某​ 发表

作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将延续《长津湖》中的情感和情怀,以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为代表的 “钢七连” 继续前往更寒冷的战场,接受更残酷的考验,战斗场面也更加惊心动魄。

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透露,《长津湖之水门桥》必将在春节假期给大家带来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特此诚推四大看点,揭秘这部影片。

更寒冷!零下二十度 + 加压风炮

72 年前,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的美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

从影片发布的首支预告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再现了当年的严酷环境,战士们在狂风暴雪中行军,在冰天雪地里战斗。

为了还原这种最真实残酷的环境,导演与演员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天气中不分昼夜地拍摄,不仅脸和手脚都被冻到僵硬,甚至一度冻到差点在雪地上睡着。

饰演七连连长伍千里的吴京透露,影片的拍摄让他经历了拍戏以来从未有过的艰苦。“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里,要趴在雪地上,还要用加压的风炮吹,那种冷是我拍戏以来从未感受过的,真的让人难忘。” 饰演七连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的李晨也表示,因为加了风炮,演员基本每拍完一条都要马上去冲眼睛,“风会很快速地带走你的体温,那一刻是彻骨的冷,你会感觉到整个人瞬间就僵住了。” 拍戏过程中面临的寒冷与艰难,刺激到了主创们的每一根神经,吴京表示:“我们时刻记得,当年的战士们忍受了怎样的寒冷,接受了何等残酷的挑战。”

更热血!他们是 “一群猛虎钢七连”

《长津湖》中,七连战士们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打动了无数观众,而这次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中,七连的故事将展现得更完整、更动人。

面对敌人,伍家兄弟和七连战士们坚不可摧;面对战友、兄弟、父母和祖国,他们无限深情。

观众将会看到,为什么他们是 “打不垮的钢七连”

饰演指导员梅生的朱亚文表示:“七连的战士们会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更强的凝聚力,战友间的情感集体升华,每个人物都将走向命运中最华彩的乐章。”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正是虎年,72 年过后,即将迎来的这个壬寅虎年,更是观众从大银幕上认识钢七连的最好时机。

吴京表示:"《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春节档上映,会给大家一个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这一次走出影院,你看到的不光是万家灯火,还能感受到和平、团圆、温暖,从而想起在水门桥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那些战士,你会有更深的感触。"

更残酷!《长津湖》只是拉开了战役的序幕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战士们迎着狂风暴雪,奔向新的战场,这是一场坚定意志与钢铁壁垒的较量,也是七连战士们的生死之战。

监制及导演徐克透露,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中,七连任务的难度和重要性都比之前要高出太多,"《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火力很重,这是一场他们必须要打的仗。每个人在这个过程里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智慧、精神还是勇气都非常令人震撼。"

吴京说:"《长津湖》只是拉开了这场战役的序幕,《长津湖之水门桥》中你会看到更多的战士,为了争取最后的胜利,为了保家卫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影片中,七连的战士们舍小我为大家,在炮火连天的冰雪战场上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更火爆!电影炸药使用破纪录

在这场生死之战中,火力密集程度堪称恐怖。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和武器装备,战士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直面枪林弹雨,和敌军展开殊死对决。

影片所使用的炸药可谓破纪录,还原出战场上 “冰与火的煎熬”。

吴京透露:“拍摄的时候,冰天雪地里冻得够呛,火场里又热得密不透风,呛得人受不了。我记得有一场戏,我进指挥所的时候,当时风把整个房子给烧起来了,忽然间风向变了,我被困在屋子里,就听着对讲机里导演在那喊‘快进去救人’。”

即使有着这样的经历,吴京依然表示,这一切跟当年的战士们经历的比起来都不足挂齿," 我们再怎么辛苦也比不上先辈们,他们当年穿着薄棉服,吃着冻土豆,冒着真正的枪林弹雨,相比之下我们遇到的那些危险算个啥?

每次想起这些都会有一股热血涌上来,激励着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敢打敢拼,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知乎用户 莉曼儿的旅行​​ 发表

一早去看完:

猛虎七连,所向无敌!

第七穿插连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
你们都是我哥
我想把他们都带回去

这部比上一部更让人泪目……(容我哭一会再说)

伍万里出征,看到伍万里回家

从五千里带哥回家,看到伍万里带二哥回家

不管是火烧身,还是坦克碾压,只要有一息尚存,只要有一人还在,任务就要去完成!

直到最后,哥哥也是燃烧了自己,守护了弟弟。不管是亲情还是战友情,都看的我心里揪揪着,眼泪哗哗的。

而且,场面水平依旧稳定输出,敌人是强劲火力,我们是黄色大衣,管他前面是什么,黄色大衣无谓向前。

但现实永远比电影里更加残酷,不管是哪一连的人,他们都是

我们的英雄!

知乎用户 杨修丢鸡肋​​ 发表

陪着爸妈刚看完,想说一句:MD,老美的军事工程能力真强,让人嫉妒,一条桥一会就修好了。要是放在现在,CTMD,给老子炸,炸到灰都不剩!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朝鲜战争的惨烈,但是我们从没有考虑到底有多惨。第二部水门桥全面的展现出来。

有些人可能会喷,可能他们品味很高吧!

你问我有什么观后感:

我知道有场仗早晚要打

那最好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把它结束

不忍心咱们的子孙遭罪

用在过去和现在都很适合

知乎用户 篱笆枝下 发表

其实观感是比不上第一部的。这一部基本上是徐克导演,因为第一部已经塑造好了人物,所以基本上这一部都是动作戏,文戏很少,过于激烈,但是又达不到红海行动那种扣人心弦的感觉。

三炸水门桥,主要拍的是第二次炸,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篇幅,然后只炸了一个小洞,不知历史上是否如此。反正历史上第三次炸桥是把桥基都炸毁了的。然而这里的第三次也还是炸了一个大一点的洞。就挺茫然的。

历史上水门桥任务算是失败的,因为志愿部大部队赶到的时候,陆战一师已经成功撤退。所以影片里一直不断的是在牺牲,观感一直拉着,直到最后也没有好转,因为你知道,志愿军战士已经很努力了,但是那种无力感,真的太难了。

让我们意识到单凭意志,是胜利不了的,而第一次这种意识的觉醒应该就是抗美援朝的这次三炸水门桥。第二次觉醒可能就是 1991 年美国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真正认识到科技才是力量,之后三十年,我们韬光养晦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天这种硬气的地位。

知乎用户 辰安君​ 发表

七连的人一个个牺牲,就万里活了下来,

之前在入朝时有两个兵冻出了肺炎, 他们三人将重建钢七连

万里的哥哥百里在解放战争时被平河打中了, 在水门桥这一战中,他们都是兄弟

七连编号:雷公 17,梅生 135,伍百里 161,伍千里 162,余从戎 221,平河 280,牛腾云 404,孟烦了 600,伍万里 677,高城 4733,史今 4811,伍六一 4900,成才 4944,许三多 4956,马小帅 5000​。

《士兵突击》中伍六一的台词

“列兵许三多,钢七连建连至今五十七年,番号几经改变,一共有四千九百五十六人称为钢七连的一员。”

“列兵许三多,有的连,因为某位战斗英雄而骄傲,有的连,因为出了将军而骄傲,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

“列兵许三多,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而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士兵,却九死一生的归来,他们带回了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这遗愿就是在这三个平均年龄不到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以后,钢七连就永远和咱们的烈士活在一起啦。”

《我的团长我的团》也和钢七连有关,小太爷书中参加了被牛腾云抓了,加入了七连,编号 600,打完解放战争后,他就回禅达了,没去抗美援朝(剧里没拍)

可以期待一下剧版《冬与狮》

我穿上那身已经卸掉了所有衔识的解放军军装,把我全部的再也用不上的勋章留给牛腾云。七连的第六百个始终没对六百这个数有什么特殊感情,因为他的记忆早被三千个占满,占得小醉如果和我一起生活,就是陪了三千个死人。可我不得不说我很喜欢他们,非常喜欢他们。以后属于他们。
我的铺盖挎在肩上,拿着一个油纸包,走到一个池塘边,警惕性高一点儿的人一定会把我当作特务或者是贼。
我压低了嗓子高高地叫:“狗肉!狗肉!” 狗肉从草棵子里钻了出来,脏不拉唧瘦骨嶙峋,伤痕累累,唉,这条野狗。我把油纸包里的熟肉喂给它,它狼吞虎咽时,我从铺盖卷里掏出我的洁具,就着塘水给它洗澡。狗肉不大高兴,它不喜欢被人这样洗。我边洗边说:“狗肉,好狗肉,要回家啦,回家得干净点儿。嗯,都完了,完事啦,我们要回家啦。”
我和狗肉,一个瘸的人,一条瘸的狗,我们行走在苍原之上。我们像蹦回湖南的不辣一样,我们一直走到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从平原变成了滇边永远连绵的山巅。

知乎用户 Jack Bauer 发表

本文有大量剧透,提前预警,介意勿看。

先说结论:

超越前作《长津湖》,绝对值得一看,推荐。个人评分的话我给 85 分。

前提是你如果看过前作《长津湖》,那么《水门桥》的观影体验我认为是绝对超过《长津湖》的。

首先,《长津湖》里对于战友情、兄弟情做了太多的铺垫,以及用了一定篇幅介绍战争背景和人物性格。这部分对于电影来说绝对必要,但是篇幅安排的过长,对于整部电影的节奏是有一些影响的。

接下来说《水门桥》,这部电影很大一个优势是作为去年票房冠军电影的续作,不需要任何铺垫,开局就直奔主题。因此节奏显得非常酣畅淋漓、剧情紧凑,几乎没什么尿点。

电影开场没多久,就是帮炮兵营抢炮的一场战斗,这场给我感觉中规中矩,但是,这是全片唯一一场有炮兵营参与的大规模战斗戏了。

全片高潮大概是一小时左右开始,连着两场堪称经典的战斗戏:

第一次攻桥战

这场战斗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志愿军和守桥美军之间不断地斗智斗勇,战术对抗。

七连和九连首先制定了 “声东击西 “+“擒贼先擒王 “的战术策略,从四个方向进攻美军。

而美军则设下陷阱,想 “诱敌深入” 再四面包抄。

双方算是把孙子兵法玩明白了,但是玩策略这件事,我们中国人很明显还是技高一筹。

这一段可以说节奏把控、气氛营造做的都很好,体现了徐克导演的水平。观影过程中紧张的气氛拉满了,让人不由得为七连九连捏了把汗。接下来志愿军发现了美军的圈套,双方你来我往试探之后,战斗爆发。志愿军四个分队配合默契,英勇作战,纷纷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吴京踩周杰伦,京踩杰伦 (原谅我用了个谐音梗),但又悲壮无比。

全片第一个高潮随着志愿军最终炸桥成功结束。

第二次攻桥战

随着美军将桥修复,志愿军第二次攻桥开始,由于志愿军第一次攻桥伤亡已经很大,减员严重,第二次战斗更像一场特种战斗。

这场战斗的精彩不输第一场攻桥,同时也展现了七连的智谋。

但是第二段战斗,怎么说呢,从电影角度来说很精彩,只是有点商业化特工片的感觉了。我也没研究过水门桥战斗的史实,不知道历史上志愿军怎么做的,但我认为电影里第二次炸桥这个方式可能不太现实,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了。这个大家看过之后自行体会吧。

最后,作为战斗场面含量很高的战争电影,其实演员能体现演技的地方不多。但是全片最后一场戏,我必须给易烊千玺的演技点个赞,这也是我全片觉得最好的一场文戏。

最后:

致敬每位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柳思道​ 发表

不推荐。

观影体验非常差,会使观众产生强烈生理不适,造成鼻塞流涕双目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

不抖机灵了。

我在之前就了解过这场战役,因此我一直以为,这两部电影拍第一部就好了,何必拍这最后失败的水门桥呢。其实我破防不是因为战争惨烈,毕竟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我早有心理准备。我哭是因为,明明我们无论战略战术军事素质军队士气全都几近完美,我们坚韧勇敢永不服输,一次一次完成任务,却还是被敌人强大的战争机器抵消。观影途中我就想到一段话:

尊敬的司令官,我比您更有资格谈论那支军队,因为我家祖孙三代都在其中服役。我的爷爷曾在朝鲜战场用手榴弹攻击美军的‘潘兴’坦克,手榴弹砸到坦克上滑下来爆炸,目标毫发未损,爷爷在被坦克上的机枪击中后,又被履带轧断双腿,在病榻上度过了后半生,但比起同时被轧成肉酱的两名战友来,他还算幸运…… 正是这支军队的历程,使我们对战争中与敌人的技术差距刻骨铭心。你们所知道的荣耀是从历史记载中看到的,我们的创伤是父辈和祖辈的鲜血凝成的,比起你们,我们更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课堂总是强调先辈们血肉的牺牲,我觉得不全面,毕竟如果死人就能成功,印度和日本也应该是超级大国,毕竟前者命贱后者贱命。意志,只有意志才能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就像吴岳并不缺乏赴死的勇气,但是三体的强大摧毁了他的意志,压迫他无法思考。没有这份意志,我们或许还是那个给帝国主义做狗的民国。千里的火焰温暖了旁边侧卧如同胎儿状的弟弟,我知道他和他背后的国,带着不屈的意志新生了。

所以这部电影所隐含的失败而不屈比之上一部的艰苦而胜利,更激励人心。

中国人辛苦那么多年,不是为了给什么人当狗的。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徐克执导,对第一部剧情作了很好的补充。战斗场面集中在对一座桥的反复争夺上,惨烈的战损比体现了拉锯战的残酷。

如果对比前作,会发现两部影片的结构是对仗的:《长津湖》的文戏集中在我方的决策层,《水门桥》的文戏则放在了美方的麦克阿瑟和杜鲁门。这些文戏不仅可以缓解长时间狂轰滥炸带来的疲惫感,也很好的还原了史实。

最后伍万里回到飘满竹排的家乡时,又与第一部的开头形成了互文,为影片画上了一个 “并不圆满,但很真实” 的句号。

知乎用户 王小板儿​ 发表

放假第一天急吼吼的就带着家人去看了《水门桥》。

网上有人说太血腥了少儿不宜,别信!今天影院里很多人都是偕老带幼一家人去看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先辈的庇护下戮力前行的,作为既得利益者,了解 70 年前先辈们的事迹,自觉传颂先辈们的功德,是我们这代人义务更是责任。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祖先的丰功伟绩都不愿意主动宣传,都不愿意向自己下一代主动展示,那只能证明他不是中国人。

怕什么呢?中华民族抗日 8 年,抗美 3 年,抵御外侮更是长达 5000 年,我们的脚下处处埋着忠骨,他们会保佑每一位中华儿女免受外邦欺凌!

电影看完了,谈谈感受,由于还在上映就不剧透了!

**首先,实话实说有点小失望,电影呈现的历史不完整。**受时长所限没能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还原一场战役。

这也是为什么好的战争电影需要英雄,甚至是不死英雄原因。因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就需要把很多战争上的闪光点糅合到一个人身上,这既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又是战场上刻画人性的必要手段。换言之英雄就是战争片的 “刚需”。

十年前看《太极旗飘扬》,韩国兵当年在朝鲜战争中被我们击毙了几十万,太极旗是该扫地才对啊。现在拍部阿 Q 式的电影塑造了个 “无厘头式的英雄”,就在银幕上打赢了战争……

结果我们的孩子不仅不了解这段历史,还去应援资敌,要知道当年的 “奇袭白虎团” 可是写在十大样板戏中的,这才多少年呀,这些历史就要被我们的敌人埋到故纸堆中了。

主席教育我们:只有占领 “主阵地” 才能掌握“话语权”。

无论如何让年轻人追捧这样的烂片就是我们的责任。如今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弥补。

我们这代人当年都是看着美国吹牛 AC 的大片长大的。现在有条件了,一定要多看点祖国真实的历史,把那段遗憾补回来。

我们这些后代,要为那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烈士们和有幸活着回来的人致以最从高的敬礼。他们才是真的英雄,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我们民族的魂。这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浸入血脉的不朽精神。

**其次,电影中一个未展现的一个事实是:水门桥一共被炸了三次。**眼见美军一次又一次将刚刚炸毁的水门桥修复如初,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开始焦急起来,身为长津湖战役的最高指挥者,他深知对手的强大,也知道一旦让美军顺利通过水门桥,志愿军则很难再对美军造成致命打击。为此,宋时轮决定派出更多的炸桥部队,以将水门桥从桥面到桥梁根基全面炸毁。

在宋时轮的要求下,200 多名亲身携带数十斤炸药的志愿军战士,再度摸索到水门桥周边,他们也知道,如果这一次任务再不成功,从长津湖撤退下来的美军很快就会在机械化交通工具的掩护下顺利撤退。12 月 6 日晚,水门桥在上百斤炸药的攻击下,被志愿军连根炸毁,炸桥小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志愿军方面认为将水门桥连根炸毁,就可以有效阻挡美军的撤退,但却没料到当时的美军在全球可以任意调动资源,仅在一天半的时间便重新造起一座水门桥。志愿军为炸毁水门桥付出的牺牲可以说是惨重的,不仅有大量战士牺牲在炸桥过程中,甚至有一个连在炸桥过程中,在缺少棉服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全体将士都被冻成了冰雕。

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不能对志愿军水门桥战斗有任何苛责,对于这支军队来说,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的全部,也付出了他们能付出的最大牺牲。在零下数十度的酷寒当中,在刚刚结束惨烈的长津湖战斗之后,志愿军战士们缺乏棉服,以热血抵抗严寒,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称之为 “奇迹” 了。而由于硬件方面的落后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对比之下也显得志愿军的努力更加的悲壮。

**现代工业的强大创造力使美军逃出生天,**这次战役我们其实输在了工业国对农业国的降维打击之下。值得庆幸的是经过 70 多年的努力,这样的悲剧不会再重演了。

最近中美竞争愈演愈烈,美帝反复打脸又始终不自知,这里面的逻辑想想抗美援朝就懂了!当年我们武器落后,技术落后,经济落后依然可以打的联合国军屁滚尿流;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他们就会吓得歇斯底里,各种中国威胁论,各种滑稽表演就来了;将来我们全面超越昂撒人,中国人热爱和平的美德就会传遍西方。

再次,谈谈战士们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上文提到第三次炸桥。在敌人的 “钢铁堡垒” 面前,志愿军战士一个个倒下,但却没有一人选择退缩,有些被子弹和炸弹打断手脚的战士,仍奋力向 “水门桥” 艰难的爬动、滚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把炸药运送到了桥上,随着数声爆炸,最终和桥面一起消失。

但是敌人却以一种我们从没见过的建筑模式,迅速建起了一座 “新桥”——他们以原桥的基座为基础,以一种大型的车辙桥组件,很快重新搭建了一座钢铁新桥。

那么之前志愿军战士的牺牲,到底有没有意义。

对于死亡,我们其实有两种认知,第一种是转生式死亡,就是说把死亡解释成为一个段落,现在只是这段生命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将迎来另一段新的旅程,而且新的旅程还可能比现在更美好,比如极乐世界、天堂、来世,所以我们就不惧怕死亡了;

**第二种叫奉献式死亡,**我的死亡能换来一些伟大的事情的成功,或者我爱的人们因此获得更好的生活,这样我的死亡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是我们面对死亡时能坦然能微笑能充满富足感。

只要有信仰就应该无惧死亡,因为死亡带来的是民族的延续,文明的传承。

在抗日战争中、在抗美援朝中的战士们先烈们,他们心中有信仰,他们相信他们的牺牲,能换得新中国,能让他们所爱的人们过上好的生活,因此他们无惧死亡。在机枪面前,在炸弹面前,在碉堡面前,他们看到的想到的是我们。正是他们心中的信仰,心中的希望,心中的相信,让我们现在真正能过上平和宁静的生活,过上有尊严有未来的生活。

拜先辈所赐,我们这一代人依然享受着他们带来的红利、我们已经过上了他们向往的生活、我们的下一代甚至生来就是强国的公民…… 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我的看法,从大的方面看,比如从宇宙从世界来看,人生是毫无意义的,面对 N 亿年的苍穹和 70 多亿的人口,短短百十年生命的个人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而从小的方面从微观来看,人生的意义又是非凡的,因为我们有责任继承先人的遗志,我们的努力对于国家、亲人、好友及周围的人的意义是巨大的,无处不在的。

所以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想想渺小的自己;当你困顿萎靡的时候,想想意义非凡的自己!

**最后,**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拍一部好莱坞式的英雄战争片。

其实,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美国能用 100 年的时间从 13 个殖民地的合众国我成为世界第一,又在将近 100 年的时间里保持了这一成绩,这里面有大量的先进经验的,这些经验不仅是美国人民,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做的正确的事就是,继续踩着鹰酱过个。

逢美必反恰恰是中了敌人的圈套!

知乎用户 温科水院 发表

值得一看,但更喜欢第一部

知乎用户 漫与豳诗 发表

比起第一部条理更清晰、风格更统一、情绪更饱满

如果要挑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导演太小看观众的共情能力,有太多可以处理得更节制的地方

结构上开场的那场战斗有些喧宾夺主,看到吴京炸了才想到第一次水门桥是九连炸的……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即便是中间过渡部分,也没有缓解紧张感的地方,让人看着有点累

反倒是吴京一个人一把枪挟持整个指挥部,配合一众懵逼脸,竟有种意想不到的幽默氛围……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2022 年 2 月 1 日,《长津湖之水门桥》首日票房 6.1 亿人民币。

前几天每天票房份额,排片占比能维持 30~40% 比例。

预测总票房是 40~50 亿。

知乎用户 李怡楚 发表

刚刚看完《水门桥》,两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一直是热泪盈眶的状态,隔壁四座也都是连绵的抽泣声。

为了不至过于剧透,说几个感触深刻的细节。

去往水门桥的路上,七连碰到了炮营。千里跟营长寒暄时,对方问了一句,雷公呢?千里顿时默然。

第一次执行炸桥任务时,神枪手平河跟万里说,你哥哥百里是因为我死的。万里回答,百里是我哥,你也是我哥,七连的所有战士都是我哥。

分配好战术后,连长和指导员站在队伍前列,向着远处天边的夕阳敬礼。翻过连绵巍峨的雪山,便是祖国的边界。战士们口中轻轻喊着,新中国万岁!

妻子跟指导员送别,一路送了几十里,但终有一别。江南竹林,葱翠如画,妻子紧紧搂住丈夫,说,一定要活着回来。

指导员驾驶着装满炸药的装甲车,嘴里含着女儿的半幅照片,从山上俯冲入敌人阵地,装甲车爆炸时,照片飞出,女儿的笑颜映满了整个荧幕。

余从戎牺牲前,遥对战友们敬礼,七连的兄弟们,永别了。然后向着远离队伍的方向狂奔,如雷公一样,在漫天火焰中慨然赴死。

牺牲的战士里,有几位的名字,叫春耕、有田、务农,应该都是农家的孩子。这场战争之目的,正是为了保护他们刚刚分到的土地。

硝烟冷却后,战场上仍有一只红围巾在迎风飘扬,白雪地里一抹耀眼的红色,象征着战士的热血,也寓意着不尽的希望。

最后一次点名,有的队伍 135 人减员到 31,有的是 152 人减员到 32 人,都是伤亡惨重。

七连的战列上,孤零零只剩下一个人,“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兵团长问万里,你有什么愿望?万里回答,我要求能恢复七连建制。番号在,七连人便永远在。

第一部开头,伍仟里抱着大哥百里的骨灰,回到家乡。第二部结尾,伍万里捧着二哥千里的骨灰归家。

江南水乡里,别样的肃穆庄重,这位少年终于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出了电影院,恍如隔世,大年初一,街上节日气氛浓郁,眼前却不停闪现着冰天雪地里的惨烈和悲壮。

正是七十多年前,这群最勇敢的人的死不旋踵,才有了如今的繁荣和安宁。

攻下美军机场后,余从戎指着一架正在燃烧的直升机,对连长说,这飞机能直上直下,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有这么好的东西?

连长说,肯定会有这一天的。

如今的盛世,正如你们所愿。

知乎用户 戎生 发表

有的电影,是同胞献给国家的礼物。而有的电影,是同志为战友刻下的碑文。

那些碑文,有的如三十九年前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环》,有的如《功勋》中的李延年。

在我心中,十里是山村小路,百里是渔家江河。

千里是保家卫国的来路,万里是马革裹尸的归途。

这千万里连成片,便是祖国的江山。

而看完《水门桥》,就像英国人看《至暗时刻》,美国人看《拯救大兵瑞恩》。

我只能说,作为我们的同胞,陈导、林导、徐导任务完成的不错。

补充一点,可以赞扬,也可以批评,但批评时,请将中外一起批评,毕竟《敦刻尔克》这样的片子,在豆瓣可是足足有 8.4 分。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说真的:

70 年前,我们的先烈们是令人世人尊重的,她们是英雄,是好样的,敢在军事战场,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跟很多不同国家组成的” 联合国 “硬碰硬。

现在,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战场,我们竟然走不出去了,甚至都不敢上国际战场了。还有许多人拍手叫好——鼓励全面放弃国际传播。死去的先烈们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文化更好的发展,先不顾牺牲,不怕伤亡,不计流血的上战场,结果文化传播领域——影视领域,都培养出的是一群什么人????

赚国人的钱;强迫你看;不爱看就要侮辱你,质疑你是精神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德国人… 完全不提剧本,镜头,剪切,表演,美术,配乐,后期等方面的硬伤,不让批判,不想进步——吃题材饭。

学学先烈们,有点骨气,文化战场也应该打出去的。别天天知乎搞内宣,搞内斗了。

知乎用户 杨建东​​ 发表

还没看,留个印

看完回来评价

想问下看过的人,好看吗

知乎用户 篮洼洼 发表

看完长津湖后,我一直在等彩蛋,等到最后一个人,我也没看到。当我出了电影院后,看到外面的建筑、车辆和人群,我才发现:原来,外面的精彩世界才是最后的彩蛋,没有他们在过去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没有现在的和平和繁华。

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以前,不让你乱跑,是怕你惹事;今天,你想怎么跑,你自己定。

知乎用户 鹿将归 发表

守长津,餐风饮雪,面对千军万马,向死而生未思后退,

攻水门,枪林弹雨,战至一兵半卒,舍身取义不忘前行。

许国成神。

知乎用户 卷不赢鸟 发表

终于!我终于看到长津湖里的坦克断履带、飞炮塔了!

如何评价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

总体来说,《长津湖》相比于以往的战争片确实是有在用心,导演和演员可能都在努力把它拍成一部史诗电影,上下两部的观影体验也算差强人意,只能希望国产战争片越来越好吧!也希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能够得到安息,伟大的人民志愿军永垂不朽。

下面说一下我比较在意的细节,当然,好话得放在前面:

影片中出现多次执行对地任务的战斗机是 F-4U-5,采用 R-2800-32W 引擎,并且首次采用全金属外布蒙皮,极度可达 740 千米每小时。固定武器为 4 门 20 毫米机炮。

这也是影片中令人震撼的,被击中的志愿军战士立刻粉身碎骨的原因。

梅生(指导员)开着着火的半履带车砸下来的时候正中一辆炮塔侧面编号 “F-22” 的谢尔曼坦克。 F-22:“阿嚏”


好了,下面就得说说电影里不太完美的点了。

长津湖的上下两部我都看了,我没有发现这部电影里坦克的作用,美军的坦克似乎就如同一个血厚一点的炮台,反步兵能力仅限于主炮轰。

最令我难受的是,电影里坦克的并列机枪从来没有开火过,无论是用曳光弹校准主炮、指示目标,还是直接开火反步兵。

更加离谱的是,在水门桥的美军增援部队,时刻警戒下,哪怕是在志愿军战士进攻时,M-26“潘兴” 炮盾的雨布都没有撤掉,并列机枪和炮镜都被遮住,是坦克手明白自己没啥用直接摆烂了吗?

在长津湖上半部分开头,B-26 袭击铁路线时,我曾以为是想表现 B-26 扔下 “副油箱” 来充当燃烧弹来补充伤害,看了《水门桥》中 B-29 扔下来的一堆“副油箱”,我明白了,导演估计以为凝固汽油弹长副油箱这样。。。

虽然美军确实在二战时曾经把副油箱改造成凝固汽油弹,但据说改装后会有黄色标记,且被丢弃后需要用机炮或炸弹点燃,朝鲜战争时凝固汽油弹被投入使用也有些时日了,不太可能还在用副油箱改装。不说撒布器,再不济应该也是类似下图可以稳定下落不翻滚的炸弹样式了。

还有就是管道那一段,突击队在管道里快速行进时,管道那头的水泵房应该是可以听见声音的(而且会很大),在后面一战士(忘了是谁)用枪托敲击水管发信号可见矛盾。

然后平河(我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在管道里(密闭空间!身后还有战友!!)使用巴祖卡。。。由于尾焰可能灼烧战友,而且密闭空间的燃烧会消耗氧气,在管道中会形成瞬间的缺氧区,十分危险,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

以上都是一个无聊军盲的碎碎念罢了,如果你真喜欢这部电影,也不要太较真啦。内容如有错误,也请指出,我会改正的。

知乎用户 奈非天 发表

剧透一波吧。

看到最后吴京身中数枪倒在弟弟旁边的时候,我真的很怕他会开口说句什么。以前的电影电视剧,身中数枪肺都打穿了还能说一句:“要好好活下去”“快跑!” 等等。真的扯。

像吴京这样,吐出几口鲜血,失去所有力量,瞳孔放大的带着完成任务后的微笑着死去。

我觉得就是很好的电影了。

知乎用户 令狐怕光 发表

文 | 令狐伯光

2021 年《长津湖》一举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票房大爆,这自然也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比上一部,电影整体完成度又高了很多。不过,这个电影完成度对于整个中国电影并不重要,《长津湖》系列的全面成功,它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力大概和《战狼》系列相当。也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军事动作大片有《战狼》系列,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战争大片有《长津湖》系列。

它们和《行动》系列,再到《流浪地球》系列,将是史诗级的中国影视作品诞生的开端,很多年后中国电影全球票房超越好莱坞,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更加的成熟,《长津湖》系列将是无法绕过的作品,这个意义远超过高票房的意义。

《长津湖》系列为什么会大爆呢?因为《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这种具有鲜明的中国大国崛起特色、民族崛起和文化自信的电影早就 “压” 不住了。

这背后是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崛起导致的文化需求的过程。

实际上,《长津湖》系列之前,更准确说《战狼 2》之前的中国电影,中国影视产业和现实观众需求严重的脱节。以主流影视大片而言,2012 年后我们就进入了 “流量经济” 时代,大小荧幕上都是各种 ip 和小鲜肉。

《战狼》系列电影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一大批又硬又刚的电影,给中国电影增加了不少阳刚之气。

《长津湖》的历史事件虽然发生得更早,但它主要的推动是现实里变化。

这两年 “抗美援朝” 题材开始大规模拍摄影视作品,目前来看《长津湖》系列未必是这个题材质量、口碑最好的商业大片。但是两部电影的票房,影视工业的突破,以及背后代表的现实意义,绝对会是这个题材的一个开端。

2021 年年底,因为种种原因漫威电影没有在国内上映,某些人就嘲讽《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是 “三代吴京同框”?关于这一点,很多影迷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是借挺漫威来达到某些目的。

话说回来,三代吴京,也有其电影照进现实的意义。2021 年的《长津湖》讲的新中国的立国之战,2017 年的《战狼 2》是现代中国军人到国外的战争,2019 年的《流浪地球》则是未来中国人带领全世界人民拯救人类,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

现在很多人说吴京的成功就是抱上了 “主旋律” 的大腿,却从来忽视吴京主演,投资,甚至是推动三部电影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突破,对于中国商业大片的突破,对于中国影视市场 “流量经济” 的打破等等。

从 2017 年《战狼 2》到现在已经过去 5 年了,我们会发现对于中国商业大片工业,题材和内核三个方面都有突破的商业大片屈指可数,除了吴京的《战狼》系列,《流浪地球》,《长津湖》系列,也就只有《行动系列》了。

这不是捧一踩一,吴京这三个系列电影高票房的背后,它就是深刻地把握中国观众对于 2010 年到 2017 年这几年 “流量经济” 乱象的反抗。之前中国市场都是什么电影?是各种不中不洋的古装魔幻大片,各种疼痛青春片这样的电影。

这三部电影从电影质量来看不足之处确实有,但是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来看。它们在影视工业,题材风格和内核表达三个层面有巨大的突破,推动和建立,同时符合当下中国观众的精神需求,所以才会有这个高票房。

最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新时代第一次呈现了 “抗美援朝” 长津湖战役这两个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场景,这绝对是新时代的国产片影视工业,类型大片和文化精神表达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巨作。《长津湖》是疫情期间唯一开机的大制作,它不知想让观众看到一部值回票价的战争巨作

《长津湖》的成功将预示国产电影走向全新产业发展模式,前五年的国产电影因为流量经济,《战狼》系列时期还处在一个转型的过程,《长津湖》系列将会带领未来中国类型大片迎来一个爆发期。

这一切都将和中国走向全世界、国家崛起的时间节点完全吻合。

最后,铭记长津湖和 “抗美援朝” 这场战争所有的志愿军将士和同胞们,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强烈推荐。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一些场景,比如一炮把美国国旗轰上天,还有几次祖国的方向。大家都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但是是不是给的太直接了。

我怀疑这部唯一的挂名导演徐克,是不是抖音看多了,觉得大陆人都要用一些非常简单直接的方式去感受情绪。

最后的结尾太魔幻了。吴京绝对能参加冬季奥运会。易扮演的角色没冻死,还能全须全尾的没冻掉点零件,也非常离谱。要我说,最后让他残疾了,没手没脚,坐在轮椅上跟宋来最后那段说不定会更好。

至于战争场面怎么说呢。没有一点紧张感。不是说拍的不好,我看完后想了想,应该是这电影的配乐出了很大问题。

这电影的配乐真的非常乱,一个 BGM 没完,又接另外一个。而且纯粹就是为了配乐而配乐,跟画面没啥关系。就没有一个场景能到觉醒年代里二陈上刑场和救世主登场的那种氛围营造。

然后外籍演员不是表演的问题,台词和演绎都太尬了,非常书面语。

这电影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也可能国内文艺工作者也就这水平,毕竟这题材涉及的过审问题几乎就是 0。

不知道这波老导演挂了,下面的会不会强点?

知乎用户 成祖木隶的雁翎刀​ 发表

战狼 PTSD 集合

“有钱人都移民去美国”

“外面没有那么差,都是你们乱报道”

“世界第二经济体什么用?人均那么低”

“控制疫情传播不算本事”

“为了找点黑料你也真够拼的”

“至少人家敢说出来了”

来,还有什么没说到的,欢迎补充

不否认美国在人均收入,福利 ,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

也不否认我们很差

那美国是闲的没事干 天天和我们一个发展中国家过不去啊

我就一句话,觉得我 YY 的随便。

当年美国在人均收入世界第一 军事力量第一,科技力量第一,

中国工业产值垫底,武器万国牌,后勤保障一塌糊涂的情况下和中国打得有来有回

那么现在即便他还是人均收入世界第一,军事实力第一,科技力量第一

中国人均纯收入远不如他,科技工业实力还不如他,可是军事装备能实现纯国产

美国绝对不希望和中国再来一次大规模战争。

知乎用户 BIKEWAY 发表

我只想说,

徐克导演,武侠电影需要您!

战争片拍得很好,

下次别拍了,

谢谢!

知乎用户 套哥 发表

有剧透!!!

  1. 看这部电影千万不要考虑什么 4D 影院,很恐怖。屁股底下塞个马达,给我的感觉就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由无数艘船首尾相连,再再上面铺上铁轨,而我在火车上骑一头公牛。我的可乐气都被摇完了,我很难过。

最搞笑的是,电影中有烟雾的时候,现场也会喷,还是从脚底下往上喷。我不知道这个逻辑是什么,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反正给前三排的观众打造了一个类似灵霄宝殿的氛围感。

  1. 这部电影我只能说还行,也仅限于还行。志愿军这部电影中的打法就两个,大兵团冲锋和敌后穿插。我不是什么军迷,但我觉得那个密集程度真的很危险。

3. 电影保持了前一部高开低走,虎头蛇尾的风格。前面还行,属于正常范围内。但到越到后面越丧失逻辑。

4. 易烊千玺在整个电影扮演了一个英勇投弹手的角色,但在战役中我认为无足轻重,他所做的事情归结起来四个:扔手榴弹炸机枪;意气用事地搞死了敌方指挥官(手榴弹塞到人家衣服里,还差点害死自己和他哥)致使活捉计划失败了;跑来跑去吹哨子;活到了最后。

当我以为他和吴京要冻成冰棍双双就义的时候,他抱着吴京的尸体近距离被火焰喷射器喷了几秒钟,接着居然给解冻活过来了。估计醒来他还纳闷呢。

我当时满脑子都是《猫和老鼠》的情节。

5. 当第一次炸桥成功后,七连已经所剩无几了。可当他们看到美军把桥修好后,整个电影开始失去逻辑。朱亚文在弥留之际开着一辆着火的车向美军冲去。**我丝毫没有诋毁的意思,但我想不通这和自杀式袭击有什么区别。**再看吴京,更是重量级,拿着个炸弹单枪匹马独自炸桥,居然还真让他成功了,可惜这次他不是战狼,舍身成仁。最搞笑的是,美军看着这一切发生,非要等到他把炮弹搞炸才舍得开火。总之一句话:早干什么去了?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电影中,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役中英勇就义(枪击,肉搏,炮击等)但我完全不能接受以上两人的方式。尤其是吴京,与《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砍了十分钟的周杰伦无异。

6. 如果说上面二位的牺牲是蛮横且冲动的,那么李晨舍己为战友的阵亡绝对属于是匪夷所思,凸显了美军的愚蠢。

在第一次炸桥成功后,美军派出轰炸机意图将我方剩余的志愿军战士全部歼灭。咱们先假定这个任务是合理的。

这时李晨一个人跑到山顶。你问我为什么,我不知道,反正其他战友在山底下睡觉。

在整个七连即将被燃烧弹焚烧致死的时候,李晨突然对着飞机疯狂开枪。让我没想到的时候,他还真的将美军搞得恼羞成怒,整个飞行编队随即调转方向朝他而去。接着为了这一个目标不惜投下数枚燃烧弹

反正我觉得这么做是不合常理的。

7. 当战斗结束报告伤亡的时候,易烊千玺所在的七连除了他以外全部阵亡。但我丝毫没有被这个情节所感动,因为好巧不巧的是,司令员张涵予刚好就走到了他身后。这个设计实在是太省事了或者说太懒惰了。

在易烊千玺接过锦旗后,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展示锦旗的内容。因为我觉得此时的七连经得起任何褒奖,英雄在这里都显得过于渺小,而真正的赞誉自在各位观众人心

8. 从电影中来看,美军的战损比高得吓人,我看到了无数个美国士兵被击毙的场面,像是割草一般。而志愿军的逝去真的较之过少。我不反对美化,但我反感造神(特指电影中),二者间的差别是一个 “真实”。就连易烊千玺这样的新兵居然杀伤美军打到 20 以上,这真的令人费解。

9. 在 “水泵室”?我忘了这个具体的名称。反正这里面有个美军—面无表情,没有编制,处乱不惊,搞得很酷的样子,却像是一个神经质。他在用锥子杀了我方一名战士后被吴京推下头朝下摔死,我完全不知道这个特立独行的士兵这么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今天刚看的,写的有点乱。

它真的不是个好电影。但属于是好看的电影,不能细究,仅此。

知乎用户 微风拂过去​ 发表

先打个分,6 分,你要把它放在国产战争片里,算不得好,都不应该叫战争片,应该叫武侠片动作片。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有两个小时以上都在狂轰乱炸。文戏很少,炸炸炸管够,是爆炸就是艺术,要不是徐克前面写着导演和监制,我又一次以为片方请了迈克尔贝来指导拍摄。

人物刻画那是没有的事,水门桥上的美军指挥官简直就是神经病,智障一样的存在,自己挖坑埋自己。因为他后面的神级操作,第一次炸水门桥,他是怎么活下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军在这样一位 250 指挥官指导下,为什么我军第一次没把水门桥炸掉?只能充分证明,交战双方都被冻坏了脑子,导致智商下降到了一定程度。

三次炸桥,第一次用回忆的方式交待,主要讲述第二次和第三次,但是光炸桥面,这座桥它不一定能垮呀,不应该炸桥下面的基建吗?炸坦克那段,两人前赴后继地牺牲挺感人的。那一刻,确实让人动容,但看完整部电影,我还真哭不出来。我们的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新中国万岁。

但整部电影真的就是抗日神剧的水平,不过是把日本人换成了美国人,交战的双方乱打一起,没有任何的战术可言,纯粹你一枪我一枪,你一炮,我一炮,上一部的炮弹对轰改变方向在第二部面前已经谈不上神奇,要是把枪炮子弹换成刀剑那简直就是武侠片动作片了。

当第三次炸桥,吴京从山上 “飞” 下来 (下面垫着一快钢板还是其他什么的),手里还抱着一枚炮弹,请原谅我只想到了美国(中国) 队长,汗,那一刻我实在是找不到另一个形容词了。这距离这冲击力这速度,没有个注射过超级血清的身体真扛不下来。

题材是好题材,拍得是真就图个痛快吧,大过节的能看就行了,还要啥?春节档里矮子里拨高子吧。跟其他几部比起来,影院全放它都没毛病。

知乎用户 一枚蒜头​ 发表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有图有真相,大年初一刚看完,剧情太拉了,最后吴京的特种兵作战,实在尴尬

知乎用户 清扬 发表

觉得没达到预期,整体上比第一部要差点,不管是战争场面的表现,还是人物的塑造延续,都不够好看。情绪铺的太多太满,尤其是经历过了第一部之后,情绪上本来就有断层,结果第二部从头到尾就铺情绪铺音乐,难以进入。

演员整体表现上反而是朱亚文印象最深刻,易烊千玺的整个人物弧光在中间就完成了,到了结尾反而带不来那么强的共振了。

我心目中最佳国产军事片,依然是 #红海行动# 看不腻,

知乎用户 诚言 SIR​​ 发表

大年初一上了好几部电影,先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早场人不多,片长两小时出头。

说真的,影片不合逻辑的地方很多:

比如,在吴京演的伍千里被压在废墟底下的时候,赶来救援的余从戎和伍万里,赶忙把伍千里身上的木头、钢架挪开,因为就在不远处,美军的增援已经到了。

几分钟前,美军坦克刚刚朝战友开了一炮,许多人牺牲,这个时候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尽可能撤离坦克的射程。

结果,余问了伍千里,平河去哪了?(牺牲了,不好意思剧透了)伍千里不说话,两人就这么静静地对视 5 秒。

不能够啊!这个时候你们知道增援已经开过来了,再不把东西搬来,冲出废墟,你不知道坦克的第二发什么过来。

前面紧张的节奏,在这里脱了节。更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逃离了危险处境再去缅怀逝者。

再比如,结尾处伍千里的舍生炸桥,从山顶一路上滑下,底下是美军增援重新占领的水门桥。

后面的结果我不多说了,单说伍千里这个埋伏的位置,就现场而言不太可能发生。

因为美军的大量增援,东南西北都严格布防,探照灯打着,狙击手就位,特别是北面山坡是制高点,尤其需要步兵分散防御。

结果伍千里一个人潜藏在山坡上,一路滑下,直接滑到桥上…

让前面花了这么多篇幅的突围场面瞬间显得不够直接。

再说一个我觉得可惜的,是影片没有很好的描述出主角的复杂性。

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有,从愣头青到成熟有担当的战士,虽然后期一个莽撞差点让余从戎牺牲,但人物的变化你是看得到的。

但在吴京演的伍千里身上,你几乎看不到害怕、恐惧、迷茫,战士有坚强的意志,但前提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吃着爹妈做的饭长大。

领导的命令,战局的不利,强弱悬殊的对垒,在吴京坚毅的表情上,你很难捕捉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战士,太过脸谱化的角色。

以上,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不足之处的见解,也许因人而异,大家看完后会有新的感受。

但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会建议大家去看,为什么呢?

一,儿童不宜,画面太过于残酷。

靠着现代技术,电影试图还原战争的残酷性,一个炮弹过来,整个人变成了碎片,十分残忍。

没有参加过战争,如果从纪录片或者回忆录里看到的战争场面,只会更加残酷和血腥。

见识过黑暗,让人更加珍惜光明。

二,所有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

站在更高维度思考,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吃得上热乎年夜饭,看着歌舞升平的春晚,不用担心什么时候炮弹会落在房顶上。

是因为几十年前,有这么一群战士,前赴后继地冲上去,用血与肉打跑了侵略者,换来了和平年代。

用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让观看者知道战争有多残酷,现在的日子是多么幸福,我认为《水门桥》完成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最后,多说几句。

结尾处易烊千玺的念白,真的让人热泪盈眶,嘴角颤动,目光坚定,很好地把握住了伍万里作为幸存者的感情。

这小子应该火,必须火。

以上。

知乎用户 糯米米诺 发表

有点失望

十分里给五分,有大量剧透

比起《长津湖》,《水门桥》对敌人的刻画明显低幼了许多

第一部里的美军傲慢、残忍、有点盲目自信,但绝对不算愚蠢。他们面对突袭应变能力极强,无论侦查还是轰炸都严肃、精准、残酷,如同盘旋在我军上空的黑色幽灵,以至于我后面一听见飞机由远及近的轰鸣声就会汗毛竖起。乱石堆里敌军戏耍式的扫射,而我军战士被炸碎躯体也依旧隐忍不发,直到敌军撤离才叫喊出来,这一情节将我军的悲壮、坚忍、绝对服从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第一部里我最难忘的片段。愚蠢,是烘托不出英勇的

【以下片段吐槽仅仅基于剧情设计,如果有真实历史改编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指教】

(我不懂我这句话有什么槽点,因为人人都知道影视作品要讲逻辑但现实不需要逻辑,虽然部分剧情在电影里可能不合理,但没准现实中真有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呢?毕竟历史上抗日战争中真有日本军官在给记者摆姿势拍照被我军打死的案例,谁知道敌人能犯多大的蠢呢?但我没想到这么一句话也能有人杠?这也能杠?别的不说了评论区置顶,奇人共赏,谢绝投喂

在第二部里,麦克阿瑟背对着来宾直接向战地前线指挥官发布指令、主持人尴尬地暗示乐队掩盖声音,以及前线指挥官与士兵 “长官,这也是您的计划吗”“是的,如果我们赢了的话” 的对话,这种扮丑的笑点真的很劣质。又比如美国士兵眼睁睁看着伍千里挣扎,嘴上说着 “俘虏”“有没有人知道‘投降’用中文怎么说”,却没有任何控制对方行为的举动,一直到对方打算点燃炸药才慌乱反击。这些情节都有种让我梦回抗日神剧的感觉。还有底下士兵失手炸掉己方的指挥所、无意间的漏油直接引爆火焰喷射器让敌人不攻自破这种事情也过分可笑,志愿军的强大不应该被所谓“幸运” 给削弱。相比之下,第一部里懂英文的我军战士一句 “watch back” 转移美军攻击点要比这种片段高明太多

其次是军事行动上的不合理,第一部虽然有堆人头的镜头,但基本上是在结尾部分,用来烘托高潮气氛还是可以接受的,但这部开头就好几个密密麻麻集体向前冲的片段,指挥官还跟同志们说 “保持阵型”,你们哪来的阵型啊?明明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啊!还有志愿军身体压倒隔离栏让后来者踩着过去的片段,看看《功勋》的李延年单元里面志愿军们是怎么做的!抄作业你都不会啊!一直到九连埋伏炸桥的时候,才勉强从一个画面里看出来他们有按照地形特征隐蔽前行

后半部分因为一个人打枪暴露目标,就吸引全部美军轰炸机转变投弹位置,用燃烧弹轰炸雪山顶、用机关枪扫射有枯树等隐蔽物的山谷,这种行为再怎么军事小白的观众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明明前面还有敌军发现小股部队,但为了节省弹药轰炸炮营,所以只用机关枪扫射的剧情,后面就因为一个吸引火力的人就改变轰炸目标了?他们甚至都不用向总部报告就擅自更改行动,这是所谓 “第一空军” 能做出来的事情?对比第一部美军侦查员放低飞行高度、打开飞机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甚至还拍照研究,这种严苛的行为才更能反衬出我军潜伏的巧妙好吗?

还有火焰喷射器的问题,就算是小白中的小白也知道火焰喷射器的火是伴随着燃油溅射大面积蔓延的,怎么可能出现一个人烧没了另一个人仅仅烧了一点点表面,甚至还帮忙起到了解冻作用的情况?除了主角光环护体我真的想不出别的解释。问题是这种常识全剧组上下真的没有觉得不对劲的吗?

伍万里的部分行为也足够惹人厌,例如因为哥哥一句 “自己飞” 就擅自发动攻击、让另一支部队听见声响而开始行动,在伍千里控制住一个敌人的情况下往对方衣服里塞手榴弹、让伍千里不得不压着敌人缩小爆炸范围,给了他百投百中的 buff 在这一部里也基本没有发挥作用。最终只有他一个人活下来的时候我一点不觉得感人,反而有种 “凭什么是他” 的感觉

每位战士的退场也太过统一化,立 flag、因为各种原因牺牲、其他人表露悲痛、再剪辑点以往片段煽情,真的把观众的情绪都消耗完了。对比第一部伍千里同伴对于项链一句简单的 “不告诉你”,随即在敌军的打赌攻击下被炸碎,一直到结尾观众都不知道项链的由来,这个秘密再也不会有人知晓,这种情节更能体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易碎。第一部里排长唱着曲子拉走标志弹的剧情也比第二部很多人的退场感人太多太多。在《水门桥》中,只有一个炸坦克被碾碎左臂的战士让我感觉非常沉重和心酸,其他人的牺牲都只让我觉得疲倦

最后是一点点服化道,第一部的质感比第二部好太多太多了,就比如伍千里接到命令奔赴前线时,他的父母在渔船上看着他的镜头,无论布景还是打光还是滤镜都如同那幅《父亲》的油画,把老人的孤寂、战争的残酷还有不得不为国舍家的决绝都表现出来了,令人印象深刻。但《水门桥》里就基本没有这么好的镜头,反倒有几个烂到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从白宫到雪山的转场非常劣质,连稍微拉远回旋的变化都不愿意做。有个燃烧的镜头特效也很敷衍。不知道 13 个亿的投资是不是 12.9 亿都花在第一部上了

总之,我希望能看到更多激发爱国情怀的作品,而不是消费爱国情怀。爱国是珍贵的,不是泛滥的,只有真正好的作品才值得我们用热爱去支持

最后的最后放一下证明

知乎用户 安步晴明 发表

结尾果如之前网友预测,工业能力配送 8 架钢桥,第一师撤退,这个圆不过去。美综合国力胜了咱们。有点致郁。

前半部分战斗真是精彩,明知道他们都要牺牲,依然让人喘不过气来。

祖国的方向雪山金灿灿,美不胜收!山顶的朝阳给余从戎镶了个金边。

还是要推荐一波。“新中国万岁!”

知乎用户 清沐​ 发表

天寒地冻、炮火纷飞,七连战士向着祖国的方向肃立敬礼…… 春节伊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在观众的期待中上映了。继电影《长津湖》热映后,伍千里、 伍万里、梅生、余从戎、谈子为、平河等诸多角色的命运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

相比《长津湖》,《水门桥》的故事进行了哪些升级?极寒天气下怎样完成拍摄?如何展现 “三炸水门桥” 的惊心动魄?

记者:《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拍摄的?在内容上与《长津湖》是如何衔接的?

黄建新:这两个影片从最初是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有 130 多页,用一部电影根本容纳不下。但其实 3 位导演用 6 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拍得快成型了,我们研究了很多次,最后决定要在 3 小时处做一次了结,这也就是上一部《长津湖》的由来。为什么是 3 小时呢?因为故事从战士们被征召、集合、出兵、过江、遭遇战,然后到打掉 “北极熊团”,这几个大的过程要素都具备了,到那就 3 个小时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故事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上映后,热情的观众们提出一个疑问,电影里的人物接下来怎么样了。在接下来这一部里,他们就被派往战略要地攻打水门桥。《长津湖》里这些人物的生命过程、情感过程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这一部里我们做了更细致的一些细节呼应,由此进行了一些补拍,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丰富。

记者:具体在哪些细节上进行了呼应?可以举例说明吗?

黄建新:如果你把这两部电影连起来看,会发现它的完整性很高,任何一个在上一部里埋下的包袱,在下一部里一定会有解。比如美军撤离时发现的那条红围巾,其实就是第一部里那个小女孩扔给伍万里的那条。我们设计了很多这样的巧思,只要在拍第一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义的点,我们就让这个点往下发展得更细腻更丰富,更容易让人共情。这就是我们说的,导演其实在 “武戏文拍”,就是在战斗中要看到人的关系、人的情感、人的信念,这些东西会让观众感动。

记者:电影创作最重要的还是对人物的塑造,《长津湖之水门桥》在人物性格逻辑上是怎样保持与上一部的延续性的?

黄建新:当一个电影的大时代背景被烘托起来后,观众的目光就会聚焦到戏剧中的人物身上。在这两部电影里,人物性格的设计会随着不同的场景有一些变化,它的延续性就需要通过演员跟导演的配合来实现。

这里要表扬一下演员们,大家投入其中之深,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很少见到的。我们拍摄的条件太艰苦了,人在零下 20 多度的时候,肌肉调动都有问题,笑容都是不自然的,这个时候,演员的眼睛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情感就变得特别重要,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每天拍摄回来都很晚了,大家就凑在一起吃点热乎的东西,讨论今天的拍摄有什么问题,明天应该怎么拍。他们是用自己的行动自动地融合,变成了一个七连那样的集体,他们把生活里彼此相处的情感带入到电影里,所以你会发现电影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真切。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参与创作的人,拍好这部电影已经不是一份工作了,而是一份职责。

记者:这两部电影通过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也呈现出浓郁的东方美学。

黄建新:是的。比如从电影里的一段戏,我们能看到东方人的人际关系。梅生说,女儿问为什么要打这场仗,他说我们不打那就得他们那一代人打。再比如说伍千里说,离开家的时候我娘看着我一句话不说,我知道她不想让我走。这都是东方人的情感表达。

记者:电影里的很多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结局也让人感动和叹息,故事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黄建新:从故事的走向可以看到,电影是从伍千里一个人回乡再应征开始的,见到伍万里变成了兄弟两个人,见到了战友变成一群人,大部队作战再变成无数多的人,之后七连一路打一路牺牲变成几十个人,再到了水门桥,又牺牲了很多人,这是故事人物设置的脉络。这个过程里有一个东西一直在闪耀,就是对父母的深情,对国家的深情。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了无数生命的奉献,它产生了一道璀璨的光芒,这就是照耀我们心灵的那束光。我们看到了光亮,看到了和平,这样的共情会让我们联想到很多。这可能是这两部电影的意义。活下来的人的意义就在于,他代表着生命的延续,精神的延续。

记者:拍摄《长津湖之水门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黄建新:最大的困难是要跟前面拍摄的内容完全融为一个整体,在艺术上来讲,这个分寸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拍摄的地点不一样,日照的光线角度不一样,气温不一样,演员在表演上要保持一致性,怎么才能做到天衣无缝,怎么样才能让观众一直跟随着你,这是需要导演和演员去研究的。

记者:演员在一部电影里的表演过程是非线性的,尤其在这么长的两部电影里,这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

黄建新:表演对这两部影片里的演员来说的确是非常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三位导演的执导下,三个组是重叠拍摄的,所以给表演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造型、行为、情感上的设计和实施,都至少做了 10 轮以上的测试,用上千幅的图纸固定下来,每个组的拍摄都要依附于这个来准确地完成所有细节,否则拍着拍着就接不上了,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制作过程,也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一种体现。

记者:通过《长津湖》,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巨大进步,您能对这方面有所介绍吗?

黄建新:工业化首先是对电影有一个工业标准,要做的是电影的质量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所以电影工业化其实有几个概念,一个是契约概念,一个是时间概念,一个是协作概念。电影工业里的所有条约都是为了保持协作关系的良性运转。因此工业化其实就是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电影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创作团队和管理团队要利用全世界的这些资源来完成我们想象中的一个东西。这个过程中,全球共同遵循的原则就是工业化原则。

比如这两部电影的制作,我们的字幕里出现了 12000 多人的名字,这就是说我们把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一万多个人组合在一起完成了一个作品,这件事光从管理意义上讲就是非常了不得的。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是三个导演大组并行拍摄。其实我们在三个大组的基础上,又建立了 “枢纽中心”,统一处理拍摄需求、统一汇集拍摄素材、统一完成最终的后期制作。如果没有电影工业化,这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么高的水平,应该讲这是缘自我们对中国电影的信念,我们相信中国电影一定会走到这一步。中国是全世界少有的能走进电影工业化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的前提是产业化,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无法形成产业。中国有这么多爱看电影的观众,有这么大的行业规模,又有这么高的对电影的追求,加之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这一切都让中国电影工业化具备了最基础的保障。

近些年,中国电影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没有这个工业化的基础,这两部电影是完成不了的。没有工业化基础,我们就没有能力调动全世界上百家公司来一起完成这两部电影的制作。我们的视野打开了,我们的心态开放了,我们就可以调动全人类的资源来拍摄一部表现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电影。

点燃中华民族潜意识里的那把火

记者:《长津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刷新了中国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在您看来,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黄建新:历史上经常会有一个节点,就是当一个民族回望几十年的心灵史的时候,如果有一部文艺作品正好在这个时候点燃了人们共有的情绪,它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应。《长津湖》大概就正好是在这个节点上出现了,所以它一下子就点燃了民族潜意识里的一把火。

记者:近两年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都受到了观众的关注,您认为这些作品对人们对那段历史的理解有什么帮助?

黄建新:我觉得看完这些作品大家会更加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加呼唤和平。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任何战争电影最后都归结于珍惜和平,对我们来说同样如此。我们希望全人类和平相处,这是电影里蕴含的价值观。


还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的惊喜来了哦~~~

[

点击查看购票渠道. jpg

124.6K

·

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link/zhihu/7EhHzcuSh3ijVa1ShEMDBKJkYocqZmUQQrZ2==)

知乎用户 莫俊 发表

初一电影马拉松第一部——《长津湖之水门桥》

在看《长津湖》的时候,我就认为,这是一部没法用一般电影的评价标准来评价的电影,在看这部《水门桥》的时候我同样这么认为。这并不是贬义,因为我没法区分在观影时的情绪波动是因为历史还是因为镜头。

回到电影,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把事件聚焦到一场关键性的战斗会显得比第一部长津湖好看得多。第一部不是配合着战史来看,其实是没法真正看明白这场战役的,当然电影要解决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但这确实是很多观众在看的时候一定会想得到的问题。

看电影坐我边上的大姐,全程除了哭以外,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场仗是怎么打的,这怎么能打,真的是这样的吗?

就我看过的战史来说,真实比电影要残酷得多得多。至今为止,我感受过的最低的温度是零下 10 度,零下 40 度压根不在我的认知范畴里;真正的美军在看到成为冰雕的志愿军时并没有敬礼,而是补枪,我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是战争。

一开始我觉得《水门桥》更应该基于历史来拍。我们一炸水门桥,按照国内的经验,起码得修个十天半个月,结果美军工程兵一晚修好了。我们二炸水门桥,这次把工程材料都炸了,结果美军开来了工程车又修好了,还建了坦克堡来守卫。我们三炸水门桥,这次甚至炸掉了桥墩,真没法修了吧,结果美军从日本空运了 8 套钢桥构件,实际上只需要 4 套的,在我们没粮没衣没弹药的时候,他们就是有这种冗余。

电影没有选择这么拍,我感到很遗憾。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大的问题,最终的成片应该来说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远超去年的春节档。

知乎用户 Drea3m 发表

兰晓龙的钢七连宇宙终于圆满。

最令人开心的是,在整场战争的胜利下,如实地记录了这一战略的失败,如实地拍出了这场战役的失败。在志愿军眼里开挂一般的修桥方式令人绝望,全片未曾说过一个败字,却处处透露着一股「我们居然没输」。

在战争片的爽快之后,更深层次的内核是一种对当下的绝望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东西是他们的新装备,能直上直下」「什么时候我们能开上自己的,指定比他们好」

这样的技术与综合国力的全面落后,从建国后的第一场热战,一直持续到现在。

也许有杠精跪族会觉得片中以一敌百的七连战士太假了,但别忘记了,从长津湖到水门桥这一系列战役,我军是以一个兵团打一个陆战师,我军的目标是围歼敌军,却依然用这么惨烈的战损比,仍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在二十一世纪再打出一场科技届朝鲜战争,我们期望着的,从来不是什么胜利,而仅仅只是能活下去。尽管当下绝望,尽管未来迷茫。但是 70 年前我们的先辈做到了,凭什么我们做不到。

在影片结束之后,我想起了学光学初心,想起了初入制造业时,做的那一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梦。

少年血犹热,请诸君与我再战一回。

知乎用户 风间语光 发表

片是好片,紧凑性比第一部强太多,战争场面好看,细节把握不错,志愿军的形象也很立体了,尤其是最后七连就剩万里一人时真的绷不住。

彩虹屁就不多吹,一句话概括——国产商业战争片迄今为止的天花板。

但是问题也有,主要说问题

第一,太血腥了,这里没有说血腥不行的意思,而是原本可以艺术化处理的镜头直愣愣地炸成肉块给你看。

而且私以为这种血腥镜头一定是避不开涉及电影表达主干的出来才舒服,不能为了血腥而血腥。

水门桥上排长被一发坦克炮打成肉沫我是真没看出来用意何在。换成被炮弹炸飞死掉有什么不同呢?

二,战斗部署观众看不明白

水门桥是经典的小规模战斗,按理来说不难表现,但我从一个观众角度没有军事经验只能看个热闹,谁谁谁的任务大概有个印象,但总会有 “他们怎么在这” 的念头。

如果开始部署阶段给个上帝视角平面图,或者如第一波回忆阶段给个静态计划图,各个小队分工详细说下,然后实施的时候每个小队给予字幕提示会舒服很多。

三,片名有问题

其实这两部片挺不错的,但是被片名连累了,让观众期待太盛以至于反被虚名所累,如果叫《第七穿插连》这么简单质朴的名字会好很多,实际上也是围绕着这个连队拍的,这样来看就舒服多了,毕竟 “长津湖” 这个主题太大,不应该是这么拍的。

PS: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抗美援朝是中华民族近代得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立国之战。

无论如何《长津湖》两部曲拍的差强人意,我们应该鼓励自己的文化输出不要被外国及其狗腿子们忽悠地失去这些最宝贵的历史与文化。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包括建国后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及所有为了祖国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江铁家的吉娃娃 发表

全片已看完

近十年国产最佳战争电影

真打得让人反复心疼难受,工业遭碾压真打得太让人憋屈了

结尾要是能拍下六十年后七十年后咱也特么也能直升机空投一座桥就好了

吾辈当自强!

知乎用户 烧饼馒头包子麻花 发表

《水门桥》

全片都在刻画战斗和牺牲的场面,

叙事就差了一些……

只能说值回这齁贵的票价……

片尾张涵予问易烊千玺有什么愿望,

全连牺牲只剩一人的伍万里说:请恢复七连建制!

这个夹带私货的情节我给导演点一百个赞,

因为我军一般会对有瑕疵的部队取消番号撤销编制,

历史上执行炸毁水门桥的部队算是没有圆满完成炸桥任务让美帝脱逃后来被撤销了编制……

导演设计这个情节是为英勇牺牲的战士们鸣不平,必须点赞!

感动的情节有不少,娃观影途中问我要了好几次纸巾……

连长吴京牺牲之后更是一路流泪到电影结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知乎用户 阿猫阿狗皆阿妾 发表

精彩,真的太精彩了

1. 人被机炮击中直接碎掉我理解,留下一滩血不见半点尸体,可能道具组经费不太够。

2. 夜里双方交火,清晰看见对方士兵,探照灯做装饰作用。

3. 美军补给严重不足,坦克不敢开炮,要开就是挤一发装装样子;拥有绝对制空权,飞机不敢飞,要飞就是飞两回丢几颗燃烧弹再射几发子弹威慑一下。

4. 双方装备质量明显低下,坦克一炮迫击炮一炮全活着,最多吐个血,手雷塞衣服里炸了还能有个全尸。

5. 水门桥工程绝对 made in China,钢板刀枪不入,防弹衣自愧不如,随便一块钢板能把子弹挡完。美军酷爱火力压制,手雷在兜里独自忧伤。

6. 二打一我有枪偏偏不用,别问,问就是对面也没用,我们讲武德。

7. 步坦协同步死完了,两人接力人肉炸药包,还从正面走,雅利安超人自愧不如,如果换作是我可能会直接丢在坦克下面,或者直接找几个步兵摸过去,拜托陈导,美军步兵全挂了耶。

8. 早上修桥说修三个小时,我寻思 tm 天都黑了你们是在磨洋工是吗?

9. 几架飞机打一个人丢一堆燃烧弹,打一群人用机炮。不愧是优秀米国飞行员。

10. 美军士兵训练充足,近身肉搏永远打不过,四个人围着房顶上的洞打麻将。

11. 志愿军训练根本没必要,新兵投弹手一投一个准,炮兵营怎么还不解散。

12. 半履带车闪现上山,冲下来。站在前面的美军觉得过于壮观,就地观赏,

13. 小胡子打下半个欧洲,美国人又和苏联锤烂小胡子,志愿军锤爆美军,当年签板门店条约就是一个战略失误,应该直接攻陷白宫,解放华盛顿。

本人学识浅薄,欢迎指正。

我喷这部电影不代表我否认志愿军烈士作出的伟大贡献,但这部电影完全是在侮辱人的智商,看似在强行神话志愿军战士,实则是在侮辱志愿军战士。

抗日神剧人们早已不屑于调侃了,抗美神剧还是消停一下。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不出战争的残酷,完全是我占据上风一个不死,过一会你们占据上风我们死伤惨重,这是什么,回合制战争吗?

不得不提到某电影 “八佰”。“八佰” 这电影虽然问题不是一点大,从导演糟糕人品到角色的错误刻画,但它最起码做到了以日军强大的作战素质从而描绘出其恐怖与变态,体现国人抗日的艰难与悲壮。

而不是让志愿军在寒冷的雪中和一帮子唱歌跳舞打仗只是打着玩玩的新兵蛋子拼个你死我活,而 6:1 的战损笔和现在朝鲜和南朝边境依然存在看不出说明了什么吗?到底在侮辱谁?

演员全程演技在线,本来应该哭出来的,但这破剧情槽点多的离谱,都给我看出戏了,一滴眼泪都挤不出来,真替志愿句悲哀,一个坚韧而伟大的集体居然被武侠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给代表了,真让人头大。

知乎用户 风兮舞雩 发表

票我买了,当爱国主义片可以看,但是以后我再买预售的中影的商业战争片,我就是 。

战争片不是不可以添加兄弟情,战友情。而是要添加的恰当,合适。

徐克的电影不好吗?画面好啊,角色形象也很有特色。但是战争戏总感觉缺了一些什么。

=== 吐槽分割线 ===

我可以理解导演想要拍摄的是一种战争的可怕,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但是我不想看到了反复的巧合。

为了抢炮,先让炮营丢炮?敌军数次手榴弹没有扔出在自己阵地爆炸,火焰喷射器引燃了泄露的油桶。想要表达什么?上天的宠儿嘛?

战争的残酷是就是人被杀就会死,就是系统性的屠杀。但是电影里多次采用意外性的内容帮助主角团解决其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种添油加醋的操作是我不喜欢的。

水泵房那里,为了要剧情杀掉和平就要安排一名潜伏在阴影处的美军士兵?为了引出三炸水门桥就要安排美军指挥官突然出现,然后被万里杀掉?

事出有因,但不能倒果为因啊。

就像是水门桥这个名字是来自于美军回忆,不来自于我军战史。水门桥战斗并不是真正的焦灼战略要地。

姑且不论战史,谁家战略要地只安排敌我双方两个连级战斗单位(七连加九连在电影里,人员甚至不足一个连级战斗力量)啊?你家战略要地这么布置?

除了这些,还有开头的冰面特效,特效根本不知道零下二三十度的冰面有多厚,最少有半米以上。特效画面最多二十公分。

电影安排了大量的战术配合及战术动作,但是仍然是为了画面或者是某种不可言说的原因,不愿意真正的考究一下。

总给我一种花了十三亿,找了无数专业人员,最后做出了一道大菜。他本来应该更好,但它就是出现了一点应该更好的东西。

就像是第七穿插连反复强调,多少多少名士兵。明显就是士兵突击钢七连的复刻。

主角团死前的回忆跟士兵突击大结局的回忆手法高度相似。

但是片子慢镜头用的过分了,太多了,多到每个主角团逝去的时候,必然会有慢镜头。

知乎用户 呱太仙人 发表

在结尾时,伍万里报告,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很震撼,然而我还注意到,伍万里站的位置和其他队伍中间,空着一大片。

这一大片是什么?

不负责任猜测,会不会是战斗到一人不剩,全员阵亡的队伍?

一想到这里,就心痛

知乎用户 知玉成​​ 发表

已经买了票,马上就去看,回来之后给大家介绍。已经看完,整体剧情剧透在下面。

![](data:image/svg+xml;utf8,)

请大家等待我看完。终于看完了,22:37 到家了。

先说总结和结论,下面是部分剧情分享;总结:这部长津湖的制作比第一部效果更好,战斗场面更为真实,无论是:子弹、炸药、坦克炮、燃烧弹、战斗机机炮扫射,都制作的比较精细、逼真。非常值得一看,撇过剧情只说各种具体战争场面效果完爆之前所有电影的各种战争场面效果,真实度制作非常逼真。

值得推荐一看

全程两个多小时吧,看起来这回战争场面、枪炮、燃烧炸弹、战斗机机炮子弹打到人身上的各个效果算是真的非常给力了,跟之前的所有电视剧、电影都不一样,这回逼真程度更高,效果更为火爆,就连尸体冰冻效果都非常的逼真(这个是指最后吴京饰演的千里死去的一夜被冻住的画面,而不是那一个连队)。

照片我没有拍,视频就拍了一小段,而且还是快结束的时候史密斯(美军陆战一师的师长在兴南港的死去的美军墓地)。

开头航空机炮机枪扫射地面基本上无法反抗,只能任凭扫射被动挨打。

炮营的炮,哪门不是抢来的,这句话太经典了,说实话,从起义开始,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基本上都是靠缴获,到抗美援朝依然是靠缴获 ,这真没办法,农业国的工业底子真的太薄弱了,没办法自己生产枪炮,只能缴获敌人的使用。

于是七连给炮营抢炮,在抢炮(其实是清理下碣隅里的外围敌人炮兵阵地。)机场外围炮兵阵地战斗抢炮战斗打的真的是非常精彩。

抢到大炮之后,炮营立即调转炮头打下碣隅里军用机场的美军阵地,美军在下碣隅里一片混乱,史密斯无法指挥,跳入卡车,下碣隅里的史密斯计划是通过陆路向南退到朝鲜的兴新南港,中途要经过水门桥,志愿军这边知道之后,九兵团总部于是通知正在下碣隅里战场的七连去炸掉水门桥,准备计划全歼陆战一师。

在下碣隅里休整的时候头盔煮土豆场景还是比较真实的,这个我曾经看过有人写的文章介绍过,头盔可以煮水喝,当然了,也可以煮饭。

镜头一转,到了麦克阿瑟要求美国总统使用原子弹结束战争的要求后,只见总统桌子上的纽约时报,当然了这也是我唯一认识的英文的这份报纸,另一份估计应该是泰晤士报?有知道的可以说下。

七连他们动身前往水门桥,在前进的往水门桥的方向道路风雪异常的大,看起来是温度非常的低,指北针都没法用了。

七连刚刚到水门桥的时候,已经有人在那里了,也就是段奕宏主演的营长带领的一个连在那里已经开始了炸桥行动,而第一次炸桥已经进行到了快结束的时候,被美军压制的无法抬头,于是七连千里带人开始去救人,七连在水门桥救人的过程非常精彩,救人先进行火力压制,然后救人,人员之间相互掩护补位。

救人之后,把纱布留给能活着的人,罐头伤员优先,是我军一贯的传统,而黄豆罐头里全是冰渣子。

剧情中的志愿军战士(具体是谁,我记不清了,毕竟还要边看电影,边记下这些,我记忆力真的不太行)饿的不行,嚼口香糖顶饿也有点意思,不过这也体现出了美军太先进了,更体现出的美国的强大。

第一次通过电影展现航空燃烧弹的真实威力,看起来应该是燃烧弹,通过后面的剧情了解,确实是燃烧弹,具体真实的体现除了燃烧弹的威力,把大半座山都被烧焦了,燃烧弹炸过的地方土都是热的。

第一次炸桥行动失利,仅仅把桥面炸了个窟窿。

而段奕宏主演的营长在行动中也受伤了,要计划打水门桥山间美军的指挥所,抓美军的指挥官逼迫美军,然后七连的伍千里(吴京)不同意,说难打,怕失败,段奕宏主演的营长说那一场仗不难打。敌人的炮火越猛,我们就越强大,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确实如此,敌人越狠说明我们越让敌人害怕。

攻打水门桥战术也比较出彩,分 4 路攻击,主攻指挥所。具体四路攻击方案我觉得我还得再看一遍才能总结出来,只看一次实在记不住,不过大致应该是:

1、从山顶往下打一路,

2、从正面进攻(应该是南面)一路,(判断南北依据是,美军后面的增援和撤退从这面走的,从另一面来的,所以另一面应该是北面。)

3、从侧面进攻(应该是北面,就是后来打桥面坦克的那面)一路,也就是美军增援过来的这面。

4、从水管里上到水泵房里是一路。

第一次炸药包炸坦克结果炸人了,太真实了,人瞬间稀碎。

第二次炸坦克,还是炸药包,死了一个人(被坦克压死),然后千里通过手枪打坦克下面的炸药包,坦克瞬间被炸,桥面被炸烂(这应该是第二次炸桥了)。

然而在桥的另一头美军的增援有坦克、有炮,结果炮弹打碎人一下真吓着我了,太残忍了,不过从剧情的角度来说,确实不错。

余从容被燃烧弹烧死,异常惨烈。

战斗机扫射也比较真实,虽然千里(吴京)躲在山沟里,但是依然被战斗机扫射了一遍,基本上人都被战斗机的机炮打碎了,全是残肢断臂,一个连队基本上所剩无几几个人。

然而,这次炸桥,依然被快速修复好了,(这应该是第二次炸桥了)。

桥面被美军用木头修复好了,修好之后,千里(吴京)发现了,决定最后一次炸桥。千里(吴京)背着之前被在桥面上炸下来的坦克里面找到了一枚坦克炮,千里(吴京)背着坦克炮从水门桥的上方山顶往下,直接滑下去到桥面,而万里(易烊千玺)负责吸引防守桥面的美军注意力,另外的梅生(梅生)开着之前缴获的履带车里面放着燃料,点火从山上冲到了水门桥旁边的阵地上,也是一样负责吸引火力,最后千里(吴京)临死之前用手枪打中坦克炮弹炸毁桥面。

全连仅剩易烊千玺一人。易烊千玺也被冻晕了躺在哥哥千里(吴京)的尸体旁边,尸体在石头旁边背对着美军,美军白天检查放火烧了吴京的尸体,尸体上的雪融化之后,顺着山滑到了山底,结果融化了易烊千玺身上的雪,万里(易烊千玺)醒过来了。。

美军在日本订造了钢制的桥梁结构,然后又修复了桥面,不过这一段没有进行特别的进行演绎,反正美军是通过这座桥撤退了,向南撤退。

最后,美军狼狈的撤退朝鲜兴南港,美军陆战一师的师长在兴南港的死去的美军墓地。我拍了一段视频:暂时不放了,怕版权问题。

大部分陆战一师的美军狼狈的登上军舰撤离,在撤退的时候炸掉了新南港的所有物资,从此应该算是美军彻底撤离了北朝鲜这半边,彻底离开了长津湖。

这是一部没有把敌人当废物的战争片,反而在第二次炸桥的时候,敌人还设置了陷阱引诱志愿军的七连进攻,这是一部把战争场面拍摄非常逼真的电影(虽然可能由于剧情情节限制,没有太多的过于让人不适应的残肢断臂、血腥画面。),这是一部真实体现出志愿军用鲜血把敌人推出去的电影,当然了也不是没有瑕疵,中间的人海战术,和最后的人海有点让人不适,同时没有具体像《功勋 能文能武李延年》中体现出党的力量、政治工作的力量。而且炸桥的最后用坦克炮弹炸的跟真实历史应该是不太相符的,真实的最后一次应该是炸掉了桥的基座,而不是修补后的桥面。

剧情也没有体现用降落伞空投的桥梁钢制结构架,虽然最后能够看到修复的结构桥面,但是看起来炸的没有那么严重。

不过,依然值得推荐。

知乎用户 青熙​​ 发表

很不喜欢徐克在下半部讲述战斗的方式,二炸大桥(陷阱那段)尤其出戏,但这部电影试图表达的是真的惨烈,我完全感受到了。

作为电影,五星只想给三星半。真正的五星曾照耀曾经水门桥的志愿军人们,你们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戴巍​ 发表

这才上映多久就这么多回答了,看了下整体评论一片叫好,我不理解是怎么回事。

利益无关,纯路人观众,比较喜欢第一部的观影体验。所以,去看《水门桥》之前影评一点没看,什么都没管,门口电影院开门就去看了。看下来观影体验较差。

我对纯战争场面没那么感冒,第一部《长津湖》好歹有兄弟感情线、弟弟成长线、还有一些配角背后的故事线,串在一起,让战斗显得很有意义,可以让观众很好地带入角色。

这一部上来就是干,没什么前戏,干巴巴的;干完一波又继续干一波,战斗场面不同、执行的计划在推进,而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与性格几乎停滞。

要把这部电影当成电影来看的话,剧情一句话就说得明白—— 炸桥、炸桥、还是炸桥,壮烈牺牲,艰难获胜,光明未来,烈士缅怀。

看的过程中,所有桥段,看个开头 立马就能猜到发展过程和结果,没有任何令人意外之处。有如标准答案一般精准。

但也没法说这个电影有多少问题,毕竟主要任务就是把事情展现出来,再上点价值。任务都是好好完成了的。战斗画面也都花了钱,不顶好,也不差。

直接照着标准答案拍出来的电影,给人一种感觉就是,看了,又好像没看。水门桥这段历史,是照顾到了;电影创作本身,却拉下了。

知乎用户 琴棋书画 发表

截止当前评分 7.2 分,比我的预期高了一点,我预期应该在 6.6 分左右。

而且这 6.6 分里有 2 分是给吴京、段奕宏、张涵予等人,如果没有他们这片子 5 分都没有。

以下为槽点,剧透警告。

1、伍万里被火焰喷射器喷活了。。。。有点抗战神剧的意思了,我相信剧组一定是咨询了很多专家得出短期冻僵后温度恢复可以苏醒的结论,但是火焰喷射器到 50 年代已经有了多次改进而且添加了大量的附着剂,即便没有附着剂也不应该出现两人相偎的状态下伍千里被全身烧焦,而伍万里毛事没有的情况。

2、伍万里多地定点吹哨的事情就是古代的疲兵之计,历史上和三国演义中都出现了不少多次击鼓不攻以疲敌军的手段,但即便是三国演义也不敢写蜀军击鼓而曹操下令魏军掩耳不闻亦或是奏乐以盖过鼓声,美军会在明知附近有敌人的情况下用大喇叭放音乐这不知道是在黑美军智商还是黑观众智商。

3、电台的复苏居然不是出现在埋焦土之后,而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夜里捂怀里捂一晚上捂好的。。。。

4、志愿军和美军的武器精度差距感人,倒不是说夸大主角光环不好,但是在一部偏纪实的电影中穿插这种过于明显的主角光环总感觉差了点意思。

5、一部并不出彩的 2D 电影竟卖出比 3D 还贵的票价,实在是过度消费群众的爱国心,属于吃饭砸锅行为。

知乎用户 Scarlett 发表

水门桥将那段故事血淋淋地摊开在你面前,让你不得不正视它。看完水门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才是 “青山处处埋忠骨”,致敬先辈,致敬每一位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

知乎用户 czy951203 发表

对志愿军战士的侮辱!对穷凶极恶的美军的侮辱!第一次炸桥牺牲了那么多战士,就剩 10 个不到,第二次就凭你吴京易祥千玺主角光环带队炸了?合着第一次有坦克有火炮增援,第二次没有是吧?10 个不到的伤员战斗力大于一个连?别把美军拍弱了!那是瞧不起咱们自己!

ps:电台的重要性,从头到尾没咋反应出来过,你七连是尖刀连!不是送死队!

知乎用户 红旗主义​ 发表

烂片一个,借用六老师的一句话:拍这种片子,导演组要和志愿军烈士谢罪的!

写在前面;有人说我双标,说我推崇《挽救大兵瑞恩》贬低《水门桥》,但是有这些人罔顾一个基本事实,在挽救大兵这部电影里,导演尽力拍好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水门桥的导演是把已经足够震撼的事实拍成了超级英雄电影。

暂时写这些,晚上回家再逐帧批判!

开场时七连去进攻史密斯师长设在下碣隅里的机场,路上遇到了炮营的战士而后又是遭遇空袭,炮营重装备悉数被毁。此时七连连长五万里此时居然要帮着炮营 “抢炮”?说实话,这种行为实属人间迷惑行为,七连的战斗目标是占领机场,这是一次战斗行动的大目标,而拿下一个防守严密的炮兵阵地,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亡,最后很可能造成七连无法继续作战,因此一个明智的指挥官绝不会在大战之前,为了抢几门炮去进攻一个由机枪铁丝网防护严密的炮兵阵地。

即使不谈 “抢炮” 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对炮阵地进攻的这场戏完全就是胡拍,导演让志愿军两个连的士兵,排成密集阵型正面向冲锋美军的铁网和机枪阵地冲锋,最后在机枪的扫射下徒手推倒铁丝网,用战士的遗体覆盖铁丝网表面,搭建出缺口供后面的战士进入,这种宛如日俄罗斯战争中乃木希典肉弹冲锋的行为,断然不可能发生在 1950 年志愿军的身上。再退一步,即使五万里是志愿军内某个脑子不太正常的指挥官,突然昭和精神附体,对阵地搞 “万岁” 冲锋其所部必然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就地休整,无法参加战斗那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车上先更新这些 ———————-

第二场大戏是占领机场,其中美军指挥官史密斯竟然站在机场的航空调度台上指挥战斗……. 要知道调度台的用途是调度飞机起降的,和指挥战斗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师长和空管在一起指挥战斗实属贻笑大方了。同时志愿军这边同样的密集队形冲锋,在此不在赘述。不过黑色幽默的是,在七连士兵密集的冲锋过程中,连长还高喊保持队形,黑色幽默了属于是

过了机场这场戏,就正式来到了整部电影的核心——水门桥,不得不说这此水门桥场景还原的很不错,除了地势不够陡峭之外。但是参考历史事实,我们就发现问题了。

水门桥历史上被炸了三次分别是:12 月 1 日:被我军小分队穿插至桥下实施爆破,炸毁桥面。但是损毁不严重,被美军花费 2 天用木头修好

12 月 4 日,我军再派小股部队穿插至桥面实施爆破,但是由于低估了美军的后勤能力,未炸毁桥墩,后被美军用钢板再次修补

12 月 6 日,此时美军距离水门桥仅有 24 公里,27 军 80 师 240 团 3 营 7 连连长姜庆云,带了一个步兵排和一个机枪班,每人携带数十斤炸药连夜强行军至水门桥桥下,对修复的桥体和桥墩进行了彻底的爆破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七连爆破之前水门桥已经遭遇两次爆破,因此七连看到的水门桥绝不是完整的,而是一座由美军工程部队用钢板修缮的断桥。

至于炸桥环节,整部电影处理的莫名其妙,我一度以为七连的战斗目标是消灭桥上守军并建立阻击阵地,而不是炸桥。要知道七连的这个步兵排作用类似于突击队,或者敢死队,作战方法是快速机动穿插至桥面或者桥下,安置炸药摧毁桥体,但是电影里七连连长居然想要活捉指挥官,并逼迫其所部投降,这和前方抢炮一样完全忘记了作战的大目标。

而且就算我们忽略战术战法上的错误,这场戏的硬伤也不少,首先七连小分队竟然试图通过大坝的水管突击泵房,我们搜索历史照片可以看到,水门桥下的地势十分陡峭常人不可能徒手在光滑的水管内快速突击,因此这段意淫行为有严重的逻辑硬伤。

不过最值得吐槽的不是这些,而是炸桥的炸药包,导演严重缺乏军事常识,要知道炸毁钢筋水泥建筑的炸药包一般是军用炸药,这种炸药的化学成分非常稳定,需要用专门的点火管或者雷管引爆器来起爆。但是导演罔顾这些基本事实,让战士们用火箭筒,机枪子弹,甚至是手枪子弹直射来引爆炸药包,这种错误属于堪称离谱。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这次没看,第一部看过失望,第二部不会比第一部强多少。

我还是之前那番话,长津湖战役可以作为军事学院战例研究,但不适合拍摄电影给普通人看,普通人看完电影后会更相信那套 “美军是朝鲜战争胜利者” 的歪理邪说,电影会给他们强烈心理暗示:美军在长津湖甚至朝鲜没有失败!

二次战役西线我军歼敌战果超过东线数倍、战争期间唯一整建制(黑人)连队 148 人(另一说 248 人,太离谱不能信。)向我军投降战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950 年 11 月 27 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39 军第 347 团的军事包围与政治攻势下,美军第 8 军第 25 师黑人步兵第 24 团第 65 工兵战斗营 C 连集体投降。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拍摄我军付出重大代价的东线长津湖?

个人认为三所里松骨峰比 “冰雕连” 更惨烈。

第 2 师是被美军领导集团引以为荣的两个宠儿之一, 与骑兵第 1 师齐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美军征战欧洲的主力部队。该师名为步兵师, 实为装备有重型坦克、大口径火炮, 可以快速机动的机械化步兵师。第 2 师在朝鲜战场上隶属于第 8 集团军, 现仍驻在南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 该师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歼灭性打击。但交战双方对此次战役的评估却迥然不同。美军第 8 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中将战后曾宣称, 第 2 师在第二次战役中 “失去战斗力”。韩国和日本的军方资料认为该师被“瓦解” 了, 溃逃到后方集结时的兵力“不过是编制数的 2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则记载道: 第二次战役中“给了美第 2 师歼灭性打击”。而据与该师正面作战的志愿军第 40 军的统计, 歼敌仅 3000 余人。对此, 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并查阅一些史料, 试图解开这个谜。

一、第二次战役简要经过

1950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5 日, 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歼敌 1.5 万余人, 把进犯到鸭绿江边的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赶到清川江以南, 粉碎其企图于 “感恩节” 前占领全朝鲜的美梦。鉴于志愿军实力尚未完全暴露, 为争取主动, 出其不意, 志愿军首长令各军停止进攻, 主动后退, 诱敌深入, 伺机反击。果然, “联合国军”被迷惑, 错误判断志愿军是“怯敌退走”, 最多不过六七万人, 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 于是重新发动进攻。

11 月 8 日, 西线 “联合国军” 沿清川江北进, 并宣称:“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 “鸭绿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此时, “联合国军”的部署由东至西依次为: 南朝鲜军第 7、第 8 师, 美军第 2、第 25、第 24 师, 英军第 27 旅, 而美军骑兵第 1 师和土耳其旅等部则部署于第二线。志愿军自东至西依次为第 42、第 38、第 40、第 39、第 66、第 50 军。根据毛泽东批准的战役计划, 志愿军首长命令第 42、第 38 军从东翼进攻 “联合国军” 侧后, 向西南方向进行双层迂回, 断敌南逃退路; 第 40 军正面突击美军第 2 师。

11 月 25 日, 志愿军第 38、第 42 军出其不意向 “联合国军” 发起进攻, 分别将南朝鲜军第 7、第 8 师大部歼灭。与此同时, 第 40 军向美军第 2 师进攻。在零下 20 多度的严寒条件下, 官兵们冒着 “联合国军” 的猛烈火力, 击溃第 2 师第 9 团, 在新兴洞歼灭该师 3 个连, 26 日在苏民洞又歼敌 200 多人。第 2 师余部沿清川江南逃。此后数日, 第 40 军各部昼夜分头尾追, 冒着 “联合国军” 飞机、大炮和坦克火力的阻拦, 打了许多小规模歼灭战: 在柳洞歼灭美军 2 个多连; 在龙水洞击垮美军 1 个营, 歼敌 150 多人; 在院里歼敌一部, 炸毁重型坦克 13 辆; 在军隅里击溃美军第 2 师第 38 团和师指挥所, 歼敌 1 个营, 缴获数十列火车和堆积如山的作战物资。

军隅里位于清川江下游南岸, 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也是西线 “联合国军” 重要的作战物资供应基地。第 40 军于 30 日 3 时攻占军隅里, 第 38 军于此前切断了 “联合国军” 的退路, 使敌人全线溃退。同日, 第 40 军分兵南下尾追美军第 2 师第 9 团残部, 在青谷里与断敌退路的第 38 军会师, 俘虏美军 450 余人。12 月 1 日, 第 40 军主力继续尾追向西海岸逃窜的美军第 2 师残部, 攻占安州, 歼敌一部。2 日, 志愿军首长令各军主力停止进攻, 以部分兵力尾敌追击。6 日, 志愿军收复平壤, 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

二、不同的战果公报

关于第二次战役中美军第 2 师遭到打击程度的记载, 目前国内史料主要有: (1)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第 42 页记载:“西线我军经数日缴战, 歼灭了南第 7、第 8 两师和土耳其旅大部, 并给了美第 2 师歼灭性打击, 重创了美骑兵 1 师、第 25 师, 共歼敌二万三千余人”, 但未单列美军第 2 师被歼人数。 (2) 与美军第 2 师正面作战的第 40 军战史记载:“第二次战役亡伤俘敌 3000 余人”。 (3) 时任第 38 军副军长的江拥辉在《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中说: 第 38 军在三所里、龙源里地区, 曾与美军第 2 师第 9 团作战, 歼敌一部, 未提具体歼敌数字。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一书中, 列举的第 38 军作战对象未提到有美军第 2 师第 9 团。此外, 第 40 军的右邻第 39 军与美军第 2 师小股部队有所接触, 无大量歼敌记载。 (4)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杨凤安所著《驾驭朝鲜战争的人》第 183 页记载: 12 月 4 日, 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西线战场情况时说, 此役毙伤俘美军第 2 师 7000 人。

目前查到的国外史料主要有: (1) 美军第 8 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的回忆录《朝鲜战争》第 84 页记载: 1950 年 “11 月 26 日, 中国部队就没完没了地吹着军号, 开始攻击美第 2 师。在后来的战斗中, 美第 2 师这支英勇的部队一共损失 4000 多人, 以及大量火炮、信号器材和工兵器材。唯有保罗 · 费里曼上校的第 23 团战斗队向西海岸方向撤退才完整的逃脱”。他在这里间接证实美军第 2 师其余各团遭到严重损失。李奇微还说:“美第 2 师在清川江一带损失严重, 11 月底已宣布失去战斗力, 因而撤到南朝鲜进行整编补充”。 (2) 南朝鲜陆军士官学校战史材料、金阳明所著《韩国战争史》第 257 页记载:“在这个作战过程中, 美第 2 师伤亡 4136 人”。 (3) 日本陆战史普及会编著的《朝鲜战争》 (中卷) 第 176 页记载: 1950 年 11 月 “29 日凌晨, 师 (1) 占领院里——飞虎山麓一线, 与成群结队的中国军队展开激战, 经过 4 天的拼死战斗, 其战斗力减少一半, 步兵营 200~250 人, 步兵连 20~35 人成为普遍状态”。第 183 页记载:“美第 2 师就在槽桶江畔瓦解, 集结到顺川南侧的兵力不过是其编制数的 20%”。

美军 1 个步兵师编制为 1.8 万人。美军第 2 师到达前线至第二次战役前, 没有参加重大作战行动, 即使有所减员, 其兵力至少应当在 1.6 万人以上。第 40 军上报的歼敌数仅为 3000 余人, 加上第 38 军歼灭美军第 9 团一部 400~500 人, 总共还不到 4000 人, 通过这个歼敌数字不能得出美军第 2 师遭到 “歼灭性打击” 的判断。李奇微的回忆录和南朝鲜的战史教材都说美军第 2 师被歼 4000 多人, 这个数字对于拥有 1.6 万人以上的部队来说, 也不能说 “失去战斗力” 或“被瓦解了”。南朝鲜和日本军方的资料认为, 美军第 2 师溃逃到平壤以北的顺川南侧时, “幸存官兵不过 20%”。此说如果成立, 则美军第 2 师被歼人数当在 1.2 万以上。应当说这个数字也不准确, 可能连溃退途中失散未归队的人员都算进去了。彭德怀的秘书杨凤安说美军第 2 师被歼 7000 人, 虽然未提及数字来源, 应该说比较符合遭受 “歼灭性打击” 或“失去战斗力”的判断。

三、一个值得深思的战例

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经过去 60 年, 时过境迁, 已很难进一步查证美军第 2 师被歼的确切人数。而中美双方均确认该师遭受惨重打击, 失去战斗力, 被调到后方整顿补充达数个月之久, 未能参加第三次战役, 直到 1951 年 4 月第四次战役时还被编在第 2 梯队, 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为何与美军第 2 师正面作战的主力部队志愿军第 40 军对这次作战的战果估价不足, 许多师团干部甚至认为是打了击溃战? 这是一次值得深思的战役。

首先, 这次战斗是夜间进行的追歼作战, 志愿军官兵看不真切也顾不上详细清查 “联合国军” 伤亡人数, 来不及打扫战场。其次, 第 40 军作风扎实, 建军数十年从无虚报战果之例, 宁可少报, 绝不多报。此次上报歼敌 3000 多人, 很可能是经过领导机构逐级打了折扣才上报的。再次, 与解放战争国内战场相比, 第 40 军官兵们感觉与美军第 2 师的作战不是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志愿军初到朝鲜, 还不适应那里地形与作战对象的特点。朝鲜半岛地域狭窄, 山脉多, 河流多, 道路少, 没有国内那样广阔的空间供大兵团运动作战, 限制了志愿军采取迂回包围的传统战法。由于作战对象的变化, 志愿军仅以步兵轻武器对抗拥有制海、制空权和重型装备的美军, 更限制了其传统战法优势的发挥。显而易见, 志愿军当时无条件一次歼灭成建制的美军师团规模的重兵集团。在第二次战役中, 美军第 2 师就是遭受打击后在飞机、坦克的火力掩护下向南逃窜的。第 40 军的一位师长曾说:“美军一打就跑, 太不经打了, 不过瘾”。这些都使第 40 军官兵们在主观上认为这是一场击溃战。

第 40 军官兵在这次战役中走山路、抄捷径, 沿清川江追歼逃敌, 兵分多路, 打头击尾, 从近战、夜战发展到白天逼近敌人进行混战, 打了许多小歼灭战, 一小股一小股地吃掉敌人。这种作战是成功的, 连美军都感到头痛。这种适合朝鲜战场地形与作战对象特点的战法, 在第五次战役后得到毛泽东的肯定。1951 年 5 月 27 日,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文中提出:“我们每个军一次作战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 至多两个营为目标”, 从而确定了打小歼灭战的战法和原则。

引自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美军第 2 师遭受歼灭性打击情况分析

作者 :李维赛,原北京卫戍区警卫第 3 师副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中曾任第 40 军第 352 团政治处记者

知乎用户 CHALE​ 发表

刚看完春晚的狂欢,就目睹水门桥的惨烈,这种反差对人的心灵产生的冲击力,实在是前所未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天壤之别,酷寒的天气超越了生存的极限,任务艰巨到不可思议,却依然义无反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哪一仗不难打?越难打越要打”;“新中国万岁!” 当国家存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男儿的血性一以贯之!

当看到七连仅存的伍万里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 152 人,实到 1 人” 时,电影的结局是,水门桥最后依旧被高科技手段修复,让本可以瓮中捉鳖的敌人得以溃逃!那种悲愤、不甘、痛彻的感受简直令人窒息!

走出影院,挂满大红灯笼的节日城区让人如梦方醒,堵在心头的恶气才缓缓呼出。俱往矣!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护卫住了新中国的大门,换来了如今的国力强盛、国泰民安。中国的外交天团才有资格并有机会面对美国当今的政客们,说出那句 让人痛快淋漓的话: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所以,这部与过节氛围极不协调的影片,首映日票房就超过了 4.1 亿元,成为中国影史剧情题材电影首映日票房冠军,是因为走进影院的观众,许多人主要不是为了欣赏影片的艺术创作,而是为了心照不宣的民族之魂!

如今盛世,如您所愿。英烈们,安息吧!

知乎用户 西山浊酒 发表

大早起看了第一场,票都卖完了,但是空了一半座位,估计起不来。意外的是,好多宝妈带着孩子去看的,小男孩们炯炯有神盯着屏幕看。

电影水平在水准之上,合格的合家欢电影,票价不亏。

看这种电影,能治疗软骨病

知乎用户 邹睿​ 发表

当然感恩先辈…

但是作为电影还是太冗长了… 群像刻画还是太流水账了…

知乎用户 尚可欣​ 发表

评价不了,门票太贵,辛苦一年过了年就回到了解放前。

查看了本地所有影院,票价没有低于 50 块滴,对这个票价,我想静静的等待在家里看电视上的 CCTV6 电影频道《长津湖之水门桥》。

你能告诉我,我需要等多久吗?

知乎用户 嘎巴贴 发表

1. 好看。

2. 这片戳了不止美国人肺管子,还有部分国人的,值。

3. 把旋转跳跃我瞪着眼的四字弟弟戏份去了,评分至少加 0.5。

4. 电影是艺术,应该有艺术加工,香真实的看纪录片去博物馆。

知乎用户 下水道里看烟花 发表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知乎用户 无敌铁憨憨​ 发表

这个片儿其实还不如叫奇侠兄弟。

神特么的,任务是自己随意决定的,说抢炮就抢炮去了,这就这么自由的吗?

完事儿真就抢到了炮。

然后这炮跟开了无限弹药似的,又特么的神准,活生生就把美帝一万多人吓得毫无抵抗之心抱头鼠窜…

再说说炸桥,炸桥已经很难了… 奇侠兄弟还要难上加难:突袭人家指挥部,想着抓了对方指挥官让他们投降。

我就纳闷了有这个念头时候,不应该先问问自己会不会英语吗?

然后奇侠就真的几乎就单枪匹马干掉了对方指挥部…

结果果然对方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还有,炸坦克那段。你把炸药包扔过去,反正它要往前走…… 为什么非得钻下面…

还有就是火烧喷火兵… 这有那么一点点合理性?

以及说,那个谁在山上吸引敌机火力,敌机居然就把所有炸弹丢了过去… 至于吗?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敌机是有机枪的。

尤其最后半小时,更是奇葩镜头不断:开着履带车冲阵好歹带个炸药包。就剩下几个人了,面对美军那么强的火力还要冲锋,真是觉得离谱。

我感觉应该是导演这么说了:你你你,对,你们就这么送了领盒饭,好把光全部集中到京哥。

不然我真是理解无能,难不成,这些人送死只为了最后剩一个的情节好强行煽情?

我觉得与其说烈士牺牲是为了国家,还不如干脆说这些牺牲是为了给奇侠兄弟留出秀场。

然后奇侠就滑雪速降出场。直到最后,被一堆人突突突突突突,依然拼死在空中打爆炸弹炸了桥。

小说诚不欺我,请神果然威力无穷。

说个比美军直升机吊桥还科幻的,奇侠的兄弟被冻僵了,竟然是靠美军喷火器解冻的


拍战争片就好好拍,不能这么改编加戏。

之前我就说过,京哥个人英雄主义太重,他更适合演军事武侠片,比较适合演什么特种队突击队头目,带着三五个人突突突突。

他演个师长,都能演成带队突击的李云龙…… 果然这个水门桥,又是围着京哥的突击队突突突了三个小时。

这样拍不是不可以,你拍完就叫英雄七连啥的,没毛病。

但是别用什么长津湖水门桥这种名头,怎么敢的?如果放在战争片儿里,这还不如古早拍的三大战役。


但是票房肯定会爆,满满的人…… 电梯我排队等了 3 趟

知乎用户 bishuxifeng 发表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当你收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相信咱们相当一部分读者还躺在床上,正在纠结,今天是看水门桥呢,还是去看笨小孩,是看四海呢,还是去看杀手不太冷静。

放心,无论哪个,最早一场也要 8 点半以后,看完了再做决定,来得及。

我们这个影评推的早了点,应该中午推,总得等第一场看完了。

但我想着总会有人今天不看,所以早推晚推都一样。不过你放心,全文无剧透。

话说我这人还真是挺喜欢看电影的,可能是中学时期养成的毛病。那时候我成天一个人看电影,后来也是,大部分还说得过去的影片我都看过,其中 9 成以上,都是单独一个人去看。

我上初三的时候还是高一,有点记不清。有次我妈让我帮她去看一本电影,什么十六岁还是什么花季,忘了,很无聊的影片。

不是公开上映,是上映前的预审,电影上映前都是会小范围播放的,以确保内容的安全。

这个道理就像我们任用一个人,除了上级考评,还会组织抽样,看看这个人在其他同志眼里是个什么形象。

我妈当时忙,没功夫,就让我顶替她,去看电影,回头代她签字写意见。

我去了之后,座位旁边坐着一个小姐姐,大学生的样子,很漂亮,非常漂亮。

我全程没记住电影在演什么,只记得她身上味道很香,头发很长,也不敢看人家,但是坐下去的那一刹那看到过,真的很漂亮。

于是全程心猿意马,青春期的小男生,满脑子都是身边的小姐姐,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坐了两小时。

我猜她也是替家人来完成工作的,因为我看到最后她的签字了,她签的那个名字明显是 40 后,50 后才会取的名字,不可能是她自己的。

那个年代也没有手机,作为学生,连个 BP 机都没有,也不好意思问人家。问了也没有意义,人家估计大我五六岁。

但是我从此就喜欢上了看电影,尤其喜欢一个人看电影。

千万不要误会,我没有那么傻,指望邂逅什么,我绝大多数时候看电影都是选择无人的场次,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角落里。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过你也不能怪我,因为我不能剧透呀。不能聊剧情怎么聊呢?

其实也可以。

《水门桥》是历史上一次真实的战役,过程很残酷,但也很清晰。

美国的王牌军陆战一师,想要从长津湖撤退到真兴里,要经过两山之间,唯一的通道是一座桥,叫做水门桥。

如果桥断了,随后赶来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就可以把他们围歼,如果不能,陆军一师就会逃出生天。

志愿军的一个侦察小分队首先赶到,他们用随身携带的仅有的炸药炸毁了桥面。只带了这么多弹药,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很显然,他们此前不了解美国当时的工业实力,他们以为这样就足够了。结果美国人迅速抢修通车,载重汽车都可以通过。

然后志愿军就把桥彻底破坏了,结果又被美国人修复通车。

第三次,志愿军的侦察分队和赶来支援的七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把桥梁的基座都给炸塌了,他们想,这回美国人总没有办法了。

然后美国人竟然空投了足够建两座桥的钢梁,八架 M2 组件,愣是在一天之内又把桥修起来了。

陆军一师就这样逃走了,而且,临走前还把自己搭的最后一座桥给炸了,这样志愿军就没法追击。

那么除了追击,我们还安排阻击,就是说陆军一师即便逃出生天,迎接他们的也是提前穿插埋伏的 1081 高地的炮火阻击。

但遗憾的是,炮火没有响起。为什么呢?

因为战士们缺乏御寒物资,冻成了阵地上的冰雕…….

有人问我,昨天文末北境的冰封长城,我是怎么想起把权游中的地名用在了那里。

其实当时写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就是这群冻成冰雕的战士,他们化身冰雕,也不曾撤离。

有点伤感,大过年的,我不想让读者抹眼泪,虽然我很清楚,看完电影很多人还是会抹眼泪。

说点轻松的话题。

打仗的目的有时候不见得是为了打,也许是为了和。或者讲,是一个和的契机。

距离那场战争已经过去 72 年了,咱们读者里面最大的都未必能有 72 岁,这是多么久远的故事了。

今天世界的格局就是 G2,昔日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对手,就是今天这颗星球上的 G2。

疫情前或许有人怀疑,但是到了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但是,把话说回来,我相信未来的几十年,仍然是 G2。也就是说,你指望短时间内 USA 变成 USA 和 USB,那也是不现实的。

这就是一个实际上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局面。

双方有摩擦,有龃龉,但最终一定会走向合作,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

还记得昨晚小号推送的那篇关于大龄女婚姻的文章么?

你觉得我和春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节目组催婚催生,鼓励大龄甚至鼓励老年人再婚,也是拼了。

但那些都是节目,他们不会站在纯粹的,自私的,你个人的利益的角度算一笔账。

而我昨晚算给你看了。

5000 字,我有整整 4000 字在教你策略,教你如何获取自己最大利益的策略。

止损与止盈,是左拳和右拳,配合起来,才是组合拳。

为一个人算账如此,为一国算账也是如此。

战不是目的,战是手段,通往铁王座的路上,还会经历很多很多的手段。

很多看了昨天文章的读者,跟我说,他很讨厌美国,更讨厌公知。

我一个一个来给你分析。

如果你单纯的看 72 年前的这场战斗,美国充分的展现了工业化,而我们充分的展现了不怕死。

so,这就是我们和美国各自的标签了吗?

2020 年的时候,有很多公知,就包括我昨天骂过的那种,纷纷跳起来讲,他们讲什么呢?你们应该还有印象。

他们当时说美国 24 小时就能建 180 个战地医院,会开来 35 艘满载呼吸机的医疗船,后来呢?

后来停尸间都不止 180,35 艘船都运不够裹尸袋。

美国今天要死多数人?每天死的人比 911 都多。

什么是不怕死?今天的美国,才是真不怕死。

与此同时,火神山,雷神山,绿码,核酸,疫苗,无人机,物流,精准定位,我们疯狂的在向全世界秀肌肉,秀我们的工业能力,信息社会下的工业能力。

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72 年过去,美国是真的不怕死,我们是真的工业化。望着对方,我相信双方都百感交集。

我们都在向对方学习,难道不是么?

有时候,最理解你的未必是盟友,也许最懂你的,恰恰是你的对手。

如果我们不是惺惺相惜 ,真的会用 72 年的时间变成今天这副武装到牙齿的工业化的模样么?

谁是钢铁侠?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我们变成了钢铁侠,而我们的对手,视死如归。

我没有调侃对手的意思,每天都死掉一个 911,到处是黑人与白人警察之间的冲突,零元购,这样的美国仍然没有分为 USA 和 USB,这样的对手,难道不值得我们瞳孔一缩么?

不要放松警惕,更不要过度地自信。

说到过度自信这个词,你难道不觉得公知的贡献其实是最大的么?

甭管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是像昨天说的那样想要卖屁股求荣,还是真的相信灯塔,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们成功的忽悠了美国人,为我们争取了必要的时间与空间。

我知道有人对于这个说法不服,总觉得难道就这么轻轻揭过了?

这种话,我没法深入地聊,因为问这种问题的人,往往都年龄太小,阅历太少。

几年前,我和一个比我还年轻的人,有过一次很有趣的对话。

我从他手里买了一套别墅,他说了一个价钱,我还价 1%,然后就成交了。因为太快了,前后只有几分钟,中介们都没有做好准备,于是我们就聊起了天。

他问我做什么的,我如实告诉他,恰好他家族是做生意的,问了我一些国际间货币领域的话题,而我问他是做什么的,惊奇的发现,他本人是做那个工作的。

那个,我就不展开了。

其实我对很多事情的兴趣都已经很淡了,但是对那个很有兴趣,于是就他的工作和他聊了很久。

他跟我说,你说过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有人知道的,我听了会心一笑。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几年前就交易的话题,我聊过,与平台方深入的沟通,双方你来我往,昔日很有意思的人生经历,也不知道删了没有。

那时候我就已经很清晰地意识到了,意识到背后有一只眼睛,在时刻看着自己。

所以他说这句话,我感觉特别深刻。

为什么忽然想起来,是因为前段时间我有个前同事,进去了。其实当年我们就在猜测,这人什么时候进去。

很多事情,真的无非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那天和别的前同事聊起他,还说他这回能不能上纪录片,后来纪录片放完了,没看到他,想想也是自然的,他级别不够,犯的错误还不够大。

天网是真的存在的,其实你做过的每件事,说过的每个字,那只眼睛都是知道的。

有时候你以为去思过崖上待了几天,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很多年后,就会知道,其实是你自己天真了。

我们有部分读者来自某些昔日活跃的金融大 V 的粉丝,你们也问过我,他们怎么就消失了。

其实你们自己没发现么?他们消失前的几星期,连他们自己都意识到自己要消失了。

如果你们更有心,会发现早在他们消失一年前,我就绝口不聊国内金融领域的话题了,而在那之前半年,我连国际都很少聊。

天道有没有轮回我不晓得,但是苍天确实不曾饶过谁,这一点,你放心。

这个话题不聊了,今天风控请假了,有点话多。

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每本电影都看一遍,当然,前提是遵守当地的疫情防护规则。

就算首席安全官没上班我也要说:路有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知乎用户 先睹为快战台烽​ 发表

观影《水门桥》两个重要提醒:

1、这是一部真正 IMAX 制式电影,也尽可能选择 IMAX 影厅,才能感受到最强烈的视听震撼,无论是音效、画面,还是所营造的沉浸感。

2、不要带小孩子和年龄太大的老人去看!特别是学龄前后的小小孩,今天在影厅看到好多,家长们不懂,片方也没任何提示,但这绝不是一部合家欢电影,国内电影分级制度出台之前,只能凭借家长们自行甄别了。另外,孩子被吓哭中途离开,也影响其他人的观影。

再说回电影,一直期待徐老怪会不会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反思,影片中并没有看到,就是硬邦邦的战争场面,从开篇到最后,无论带着侠义感的战友兄弟情,还是特效大场面,也都是徐克最擅长的,作为一部命题作文,完成度算很高了。

确实心疼第七穿插连,哪里有硬骨头往哪里啃,战士们都是特别血淋淋的牺牲,从满员打到最后一兵,真的惨烈。美军装备太精良,我们当年能够打赢这一仗,太不易,但在影片中,确实感觉对手智商欠奉,刚愎自用,昏招迭出,战争片拍摄到今天,其实大可不必为了突出我们来 “贬低” 对手,他们的弱智是对我们的侮辱。

《水门桥》可以结合《金刚川》来看,都是一方守桥修桥一方炸桥,所不同的是,金刚川修的是进攻路,水门桥炸的是后撤路,战争双方巨大的资源差距,和强烈的战斗意志对比,还是会引发诸多的反思。

知乎用户 再见孙悟空​ 发表

轻微剧透,我就描述一下我看到的。密集冲锋冲机枪,铁板挡子弹,迫击炮发发进战壕,RPG 弹弹轰工事。


就一部平常的电影吧,有几个场景还不错,都与李晨有关。

剧情就是把事件拉通了。bgm 一言难尽,时机选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吴京的动作戏依旧流畅。新生代主演的话… 仁者见仁吧。

李晨的演技依旧在线。演技演技,主要就是演员在特定场景下的表现符合事实,没有那种不自然的感觉。我觉得做到 “假戏真做” 就算到位了,当然,只限于演技。

明显感觉编剧和导演擅长感情戏,擅长非铁血柔情类的感情戏,也就是说文艺类的,应该很擅长。

特效的话,保持了原有水准,在影院观影也不太适合疯狂拍照,就没拍。

总结:新电影水平依旧,大决战只是过去。

知乎用户 五先生 - 干货分享 发表

[

为什么《长津湖》能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现在的电影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五先生 - 干货分享的视频

 · 4730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47210866219769856)

知乎用户 侏医生 发表

晚上刚看完狙击手

这是达到,甚至超越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水平的!

我要吹爆狙击手!相比之下,水门桥电影就是………

水门桥我中间睡了小会儿,去厕所呆了一会儿

狙击手我全程无尿点,一直看到出最后的鸣谢单位

片尾曲太好听了!

我在一直听完!热泪盈眶的听完!

狙击手真是神作,真是神作!

它没有专门煽情,全程我都没哭,但是最后结尾处张译点名五班,身后战士代替他们报到时,我突然哭了!然后片尾曲响起!

我眼泪就突然下来了!

衔接的极好极好!

这是大师的功力!!

……………

水门桥一般吧。

画面,制作看得出还是花钱的,有些场面挺漂亮。

但是,故事我觉得很一般,编剧我觉得主业还是编抗日神剧那边请过来的,写惯了抗日神剧,所以……

幸好我只花了 29.9 买了张票

对于 29.9 来说,我觉得还是值了。

如果原价七八十的话,我觉得就不值得。

不过看电影的人是真多。

除了前两排,基本坐满了。

票房肯定好。

但是。

一般吧。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热搜前 10 在之前的 24 小时内,全是春晚

现在春晚集体消失,热搜前 10 有 5 个是电影

知乎你就算收钱办事,也得地道点啊,稍微做做样子都成,你一开一关没问题。可知乎 er 的脑子不是这么切换的啊。。。

一部电影的成本,制作 1,片酬 3,宣发 5。。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啊。。。

知乎用户 老熊 发表

所有影院所有场次全满,买不到票,无法评论。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想看史实版,而不是魔改的片子,你按历史拍不出爱国情怀吗?非要整一群超人出来?我们这边是一群神情严肃的中国超人,水泵房里还有个神情严肃的美国超人,真的很出戏。

战争不是一个连(其实就几个人)的英雄主义情节,而是对一只军队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实力与团结的考验。

更何况这是本来就有的现成的历史,又不是网络小说,你改什么呢?是能魔改的东西吗?没意思。

本来好好的我军追击美军跑路的历史生生拍成了美军捍卫桥梁克服重重险阻救出友军的故事,情节包括但不限于:防弹铁皮桌子只留弹痕根本打不穿,美国水泵房超人起子杀人,牛马指挥官不带守卫逃跑还想要炸指挥部,火车冲基地那山上一路火花带闪电绝不偏航,中国超人水泵房大战美国超人,动不动来个错射烟雾弹糊坦克正脸手枪关键时间卡壳破坏气氛,一群人跑到海边搞得跟欢送美军一样,全程美国大兵金句连连。这画面语言给我整不会了,你魔改好歹改的像个样子吧。

一直提麦跑跑想玩盒蛋是要说自己贴近史实吗?可我寻思你不各种魔改吗?真的不明白怎么想的。

知乎用户 yourself go 发表

终于实锤了,十年内最好的国产军事影视就是《李延年》

知乎用户 狐狸 发表

故事没有刻意煽情和设置悬念,但过程中至少有三次掉眼泪,回过头看着父亲也红着眼眶。

散场我和父亲沉默了五分钟没有对话,然后询问爷爷当初抗美援朝的事迹,久久不能平复。

他们大概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吧。

向英雄们致敬。

知乎用户 Lavine Airlines​ 发表

就事论事谈这一部电影,剧情十分简单,很多地方不太符合逻辑,整体观感比较尬。

这种电影近年来多有出现,如战狼、红海行动等,可以归纳为 “流水线式战争片”、“中式好莱坞大片”,即找一个历史事件,选几个根正苗红的演员,剧情非常简单,但主角在光环笼罩下,奋勇杀敌,再加上特效的加持,可以轻易达到紧张激烈的观感。和西方的超级英雄电影一样,主角必定会以超能力般的意志创造奇迹。

这些电影结局一般都是意料之中,情感归根结底就是主旋律,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罢了,是主旋律的优秀作品,票房绝对有保障,但肯定不会像九十年代那些经典之作一样,被仔细的品读数十年。

知乎用户 Shiro​ 发表

说到主旋律电影,一定会有人出来说觉得尴尬,这些人里,有历史爱好者、军事迷,也有吴京(战狼)PTSD,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电影,就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但是高于现实,所以,这部电影一定是不能完全还原战争场景的,一定是存在升华的

我曾经跟一个网友对线,我说陈剑客的 2k >3k,让这种人去干宣传只会起到负面作用,然后那个网友给了一个新的角度,他的观点是:普通人是不会主动去了解陈剑客的言行举止的

这句话放在主旋律电影中依旧适用,不光主旋律电影,包括《觉醒年代》这种电视剧,真正的历史爱好者、军事爱好者会觉得有点尴尬,跟真实情况出入太多,这很正常,因为这些影视作品的受众压根就不是历史爱好者,而是普罗大众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的观众的历史水平并不高,主要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水平,甚至还包括短视频、自媒体文章等 “地摊文学”

而觉醒年代、长津湖、水门桥的受众,正是他们,对于他们而言,过度真实的场景和情节反而会使得电影枯燥乏味,反而不利于吸引观众去看电影

知乎用户 欧比旺 发表

1、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值得肯定,哪怕大过年的;

2、音乐 BGM 还是太多太滥,随时随地,从头到尾,煽情效果太满;

3、战斗经常为场面而场面,往往就看到杀来杀去,热闹是热闹了,但很难看出具体的战斗目标;

4,开场的人海战术令人不适,好在后面战斗范围小,不明显;

5,反常识的地方是不是更多了?比如兵团指挥部直接指挥到 7 连,真的会这样吗?团呢,营呢?架空了?还有大部分情况下,美军表现的跟中东民兵似的,太过拉胯;

6、CG 啦,慢动作啦之类的委实没必要,胡乱加戏的后果就是不像个写实的战争片;

7、几次炸桥过程太过玄幻,很可能离现实十万八千里;

8、不如上一部;

9、既是宣扬,也是消费。

知乎用户 片片 发表

人还在电影院,已经困的不行。

客观的评价,我觉得看这部电影在爱国情怀加持下也只在及格线边缘,这是一部很很割裂的电影。很难去形容它,有些地方它还不错,但有些地方烂的让人无法接受。

先说好的吧,电影的特效各方面其实不算差,甚至在国产电影中算得上优秀,这得益于第一部的成功,资金方面不缺钱看的出在技术特效等方面是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一镜到底,特效与镜头无缝衔接之类的,确实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这在国产电影中是少有的,所以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还不错。

但是,在剧情方面电影实在太狗屎了,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导演们却讲不好一个史实故事,剧情就和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受控制的一路狂奔,观众往往还没理解当下的小事件就又要被拉入另外的剧情,一个接一个,到最后只能沉浸在不停的爆炸和火焰特效中。美军一个个跟二傻子一样。地上有汽油,拿喷火枪自己点燃自己挂了。拿出手榴弹,手榴弹掉地上把自己炸死,美军军官制订了一个巨傻的计划,然后简简单单的就被破解了,这样的套路剧情在电影里看到不止一次。很难想象三个名气挺大的导演会拍成这样,电影剧情给人的感觉是导演想法很多,什么都想要往里塞,最后剧情进度完全失控,有几个场景,我看吴京嘴都没张,台词就和旁白一样不停往外冒。这是为了解释剧情已经开始硬塞台词解释剧情了。

很多导演或者编剧希望观众感动的剧情,处理的本身也并不好,主角团仿佛接到了命令一样,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去送。最后只剩下一个万里活下来。

我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部赶工的捞金电影,第一部太成功了,迫不及待的想借着这个东风再捞一笔,明明可以更好,但就是摆烂,你也没办法,谁让这两年这个挣钱呢。不建议大银幕,流媒体看看就好了,省钱。

知乎用户 泡面达人 发表

比第一部看着舒服,

身后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的很投入。虽然他们偶尔会说句感叹。但是反而更让我有感觉。除了有几个人憋不住尿出去了又回来了,大家看得都很投入。

大场面拍的没小战役拍的好。

吴京死了屁都没放

打光了 2 个连队,不如美国飞来几个直升机。

真的挺好的

艺术加工是为了看起来好看。

但是我们拍主旋律题材,不是为了说。过去我们多牛逼。

是让我知道,过去有这么一群人,有这么一种精神,所以我们能在电影院评头论足。

知乎用户 大悟 发表

(内有剧透)大年初一早上十点四十五的场,149 分钟,从影厅出来的时候脑子有点晕,虽然是一个小厅,但整部电影炮弹的背景音充斥了大部分时间。

从情感上,这部电影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整片下来,伍千里,梅生,余从戎,平河,都以非常惨烈的结局牺牲,但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印象最深刻的是梅生的牺牲,心中挂念女儿,有家庭有牵挂的人,依旧选择了一个必牺牲的吸引任务,从山上驾车下山,口中依旧是挂念的女儿照片。到最后伍万里报,钢七连只剩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办法忘却每个人的形象。两部累积下来,我们都记下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英姿。也让我们记得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先辈军人的牺牲换取的。

如果从一部电影的好坏来说,这部电影有很多让我疑惑的点(个人观点),比如,余从戎的牺牲过于简单,电台的下落也没有解释,两三天支援部队都没有来,全片炸炸炸的场景太长,我看片头这部电影总导演应该是徐克老师,特效和第一部一样,依旧有些失望,但我知道这部电影的拍摄非常的艰苦,全国大部分的特效公司基本都参与了,看来从战争的特效角度,我们国家还需要成长。

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历史意义大于电影本身的意义。

知乎用户 萤火虫 发表

最开始的评论中,十条有九条是充值评论。这些充值评论——无论是褒是贬,亦或是 “中性” 的——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唯一一条可能正常的评论,底下也一定会群魔乱舞。

甚至连这条提问,也有可能是充值提问。

真要想知道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先等一个月吧,到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

不用着急,电影一定会延期的,一个月后指定还有电影院放。而且到后期一个场次中看电影的人不会很多,岂不是比现在满场的情况糟心事少?

知乎用户 今生有幸入华夏 发表

政 z———如果说 70 年前,中国人从趴下跪下蹲下的姿势艰难地站了起来;

经济———那么改 g 开放,则是中国人挺直了腰杆,站稳了脚跟;

文化———现在,是吴京用电影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气沉丹田、扎定腰马、摆好了出拳和格挡的功夫架势,准备好迎接和痛击一切挑衅。

知乎用户 张婷 发表

1950 年 12 月 6 日晚,敢死队的战士们临危受命,发起了炸毁水门桥的壮烈行动。不到一周,这已是志愿军第三次炸毁水门桥。

1950 年 11 月 30 日,为避免被志愿军全歼,此前号称 “战无不胜” 的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正式下达了南撤命令。原本被分割包围的美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从长津湖北面的柳谭里、新兴里等地,一路南逃,企图在下碣隅里集合,穿过古土里抵达兴南港。美军战史曾记载,这是 “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是 “一次地狱之行”。

邹世勇是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副指导员。长津湖战役打响时,他的任务是攻占柳潭里的关键阵地——1240 号、1282 号高地。在邹老的回忆中,天上常常下着鹅毛大雪,战斗还没开打,就断了粮。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他们,在零下 30 度的雪原中与敌人战斗,这种残酷,是电影无法演绎的。邹世勇白天躲避敌军的飞机大炮,夜里对美军发起攻击。敌我厮杀在一起,入眼之处,一片血白血白。12 月 1 日清晨,团通讯员传来了命令:柳潭里的美军在南逃,一营要动用所有力量阻击。与邹世勇交战的美军也边打边退,逃下了山坡爬上了汽车,落荒而去。“家底丰厚” 的美军,连溃逃都 “不惜血本”。夺路逃窜时,先对我军阵地轮番轰炸,后有数不清的飞机与战车前后掩护。

而我们的战士们,已在此前非战斗减员与血战中损失惨重。“美军逃跑后,我立即清点人数,发现一营 3 个步兵连只剩下了 37 人。” 而在战前,仅邹世勇所在的连队就有 200 多人。来不及感伤,邹世勇带领剩余的 37 名战士展开追击。一路打,一路在美军的尸体上翻找食物。已经断粮太多天了!邹老回忆:“在长津湖战役打响之初,营长便把自己的战马宰了,为进攻的战士们补充体力。一旦开始争夺阵地,有时连吃雪团的时间都没有了。” 据《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军史》记载:全军 50501 人,马匹却只有 2898 匹。不到绝境,谁愿斩杀如此珍贵的战马?而美军从南撤到集结,一周内动用了 300 多架次的运输机,总计空投了 1500 吨补给。但就是在极端不对称的作战条件下,追击的志愿军依旧给了美军重击,美军从柳潭里到达下碣隅里的 22 公里,平均每小时只推进了 286-370 米。12 月 5 日,七十九师通讯员追上了邹世勇,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原来,12 月 4 日下午,美军几乎全员撤进了下碣隅里,步步直逼水门桥。邹世勇的追击,已经没了太大的意义。邹世勇所在的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曾创下过在缺少补给的情况下、连续 18 天在山地隐蔽行军 30 公里的纪录,被美军称为 “当代战争奇迹”。可再快的急行军,也不可能追上开足马力的机械化部队。战士的舍命追击,终是敌不过美军不知疲倦的钢铁坐骑。

水门桥,实际上不是桥,而是古土里以南约 6 公里的一座水电站。引水管道上方,一侧是发电房,另一侧是陡峭的高山,看起来像是一座跨度 8.8 米的浮空桥。其实,在最初的计划中,此处并非命门之地。九兵团没有像电影宣发所说、在此桥孤注一掷,而是计划 “迂回穿插、围点打援”;我军战史中,水门桥甚至被忽略不计。但从美军视角看,陆战一师作战任务是撤退,志愿军追击得太猛,能否通过水门桥便成为了美军南撤的重大转折点。或许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电影剧组便把聚焦点放在了《水门桥》上。

那么,美军是怎么一步步跳出 “口袋阵” 的呢?志愿军中负责 “打” 的主力和 “围” 的力量,当时遭遇了什么呢?请看下去——长津湖战役歼灭北极熊团时,作为预备军的二十六军,此时全在长津湖以北。情报不准、通讯不畅,兵团未能及时将二十六军南调。当兵团将攻击下碣隅里之敌的任务交给二十六军时,意味着二十六军需迅速穿过整个湖区。在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的前提下,各个部队无法大规模集结,也无法从公路追击,只能被迫分散、翻山越岭南下阻击。二十六军副军长张铚秀乘坐极其罕见的小吉普,负责在前方指挥。11 月 30 日夜,因担心暴露目标,雪夜中疾驰却不敢开车灯,结果吉普车不慎开出山路,掉进了山沟里。而二十六军力求最短时间到达战场,为了减轻负重,战士们只带了两天的干粮,炮兵营更是人扛马拉地带着军火翻山越岭。这是真正的破釜沉舟——否则不用在战场和敌人交火,路上就饿死冻死了。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当年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侦察手段和后勤保障:二十六军带的是一张较老的朝鲜地图,而部分新开凿的人工湖,在地图上没有标注。滞后的信息误了大事,部队按图前进,有时在茫茫雪原中奔驰一晚,天亮一看,居然走错了路!而此时,“围点打援”中负责 “围” 的五十八师、负责 “分割” 的五十九师也岌岌可危。12 月 3 日,柳潭里、囦水里美军,与被五十九师困于死鹰岭山沟的残敌会合,并联合下碣隅里接应的美军对死鹰岭发起猛攻,死鹰岭失守。此处,我想请大家记住五十九师里,一位名叫 “周永金” 指战员。为什么?我们在最后说明。五十八师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同 12 月 4 日赶到下碣隅里的二十六军交接战线,五十八师前出至黄草岭地区。五十八师此前和美军血战,已损失惨重。虽作战英勇,可惜势单力薄,在二十六军距离下碣隅里尚有 60 公里左右的距离时,撤退到此的美军数量已由最初的 2 个排变为了上万人,战备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假若此时,我军能有一发炮弹落到此处,必能使陆战一师遭到毁灭性打击。然而,由于我军火力奇缺,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分割的美军完成集结,并不断承受着美军以坦克为先导、对封锁线发疯一般的冲击。

12 月 5 日,二十六军的一个师才冲到五十八师阵地,此时美军近乎全跑到了古土里。在笔者与老战士们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银幕上出现长津湖时,很多老战士难掩激动的情绪。提起二十六军主力未能阻击美军、回忆起九兵团的非战斗减员,他们仍然十分憋屈和痛心。为阻止美军跳出志愿军的 “口袋阵”,炸掉水门桥,便成了把陆战一师封堵在长津湖地区的最后机会。

1950 年 12 月 7 日午夜,美陆战一师最后一支部队突破了下碣隅里。美空军用此前搭建的临时机场运走了近 4500 伤员,又空投 327.7 吨物资。撤退的美军 1.4 万人,装备各型车辆 1400 余辆,准备着最后的突围。而为了营救陆战一师,接应的美军甚至在小小的兴南港海域,集结了 7 艘航空母舰和 500 多架飞机。美军一旦通过水门桥,我军的地形优势将荡然无存。只要美军到达水门桥南面的真兴里,特别是 1081 号高地,就能以绝对碾压的火力,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火力覆盖区。电影《长津湖》早已埋过伏笔,七连提到要去增援的,正是水门桥。实际上,我军炸毁的远不止水门大坝。美军南逃过程中,志愿军炸毁的桥涵大坝实在太多了。

在我多次和九兵团老英雄们交流中,他们记得长津湖冻入骨髓的冷、记得濒死一般的饿,提起杨根思会激动得满脸通红,回忆起黄草岭会陷入沉默。“杨根思连” 的向兴富爷爷,甚至向我提起这样一个细节:“没有找到遗骸遗骨,很多战士不愿意相信连长牺牲了。传着传着的,不知谁给我说,也许连长没有死,被哪位战士背下阵地了……” 但在老英雄们的记忆中,唯独没有 “水门桥”。不得不说,这正是春节票房 “王炸”、宣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的电影《水门桥》,在军迷和影迷之间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

12 月 1 日,志愿军炸桥小分队便穿插到水门桥突袭守桥美军,并将水门桥炸毁。然而仅过了一天,美军工兵便用木材快速修复。12 月 4 日,志愿军再次炸毁桥体,也炸掉了周围的工兵修补材料。这次破坏相当严重,但很快,重型工程机械赶到水门桥,在原有的桥墩基础上架起了钢结构桥梁,使桥面更加坚固。12 月 6 日,伴随着 “轰” 的巨响。高爆炸药摧毁了水门桥,将桥墩连同桥柱桥面全部炸毁。次日,志愿军二十军五十八副师长亲赴现场观测损毁程度,并作出汇报:(发电所)已经被彻底炸毁,好几个月才能修复。史密斯也近乎绝望。但美陆战一师在整个美军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声誉,早在美陆战一师溃退的第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便慌了阵脚,甚至在记者会上发出了 “正在考虑使用原子弹” 的言论。麦克阿瑟命令全军后勤保障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修好水门桥。这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工兵参谋乘坐直升机勘探计算后,工兵营提出一个颠覆常识的 “桥接计划”——空运一座桥来,就地进行组装!于是,日本军工力量,作为水门桥一役中扭转战局的第三方势力登场了。

诸如三菱重工、丰田等赫赫有名的日本财阀,其发家史浸润了无数亚洲人民的血泪。战后,日本被要求 “废去武功”,军工企业也随之转为民用。但美国并没有彻底清算日本,而是保留其部分军工生产能力为己所用。朝鲜战争刚爆发,美国就迫不及待扯掉了遮羞布,让日本民企摇身一变,全功率恢复军火制造,为“联合国军” 提供支援。

朝鲜战争期间,整个日本从上至下,都成了联合国军的 “贤内助”。仅日本向美军提供的武器弹药,就有 1.1 亿美元;美在日整体战争支出,更是高达 52 亿美元。美驻日大使墨菲曾感叹,如果不是日本列岛成了一架军工机器,美军在朝鲜作战是不可想象的。朝鲜战场,我们真正所面对的,何止 16 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12 月 7 日,战士们突然听到半空中响起沉重的轰鸣声,以为是美军战斗机来了,谁知隐蔽许久也没听到炸弹声。此时,空中多架 C119 运输机,各自吊着重达 1.1 吨的 M2 钢材来到古土里上空。一朵朵巨型的降落伞,带着一大段钢材落地。落地的冲击力,荡起了巨大的尘埃云。一会儿工夫,这样的钢材,足足落下 8 个。比实际架桥所需的 4 个还多一倍。工兵连用大型运输车把钢材拉走,并迅速开始组装架设。

这是 1950 年,美军的工业能力。这不禁让我想起,政治部军邮局游允平爷爷的回忆 “战士们对我们的飞机坦克望眼欲穿。好几次黑夜我们把敌军统统包围住了,但一到白天,敌人又在飞机的掩护下全跑掉了。甚至有一次,一位战士恍惚看到空中一架飞机上有‘八一’字样,赶紧叫来战友们一起窥探,却只换来一梭子子弹。战士们老是问我,咱们的飞机有消息吗?大家一边打仗一边期待着,什么时候咱们也有飞机大炮了,冷不丁地给美国来个致命打击。” 遗憾的是,很多战士直到牺牲或回国,也没能看到我军的飞机坦克出现在朝鲜战场。50 年入朝、58 年回国的一四九师莫若健爷爷曾对我感慨:“战争后期,战士们都在欢呼我们也有飞机坦克了。可惜我从没亲眼见过。”水门桥的三炸三修,拼的是破坏与修复。气势恢宏的电影,也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现代战争中工业碾压的力量。战士们想再发起冲击已力不能支,十余天血战,官兵又冻又饿,连土豆都快没得吃了。文玉祥是二十军六十师一八零团团部秘书,文爷爷拿着当年的一张照片对我说:“这是我们团部偶然发现的一个废弃金矿。如果没有它,估计早冻死了。”

“电影里,土豆磕掉牙可一点没夸张。我给前沿阵地送饭,所谓的饭就是铁疙瘩土豆。土豆非常珍贵,打起仗来战士一人就几个,干部减半。很多战士舍不得吃,又怕冻冷以后咬不动,就捂在心窝上暖着。” 宋时轮司令员也在减员情况报告中写道:“冻成冰的就不能吃,战士看到流泪。” 在一次送饭的路上,飞机炸弹落在文玉祥前方,走在他前面的战友们都牺牲了,他的大腿也被飞过来的弹片击穿。死里逃生的文玉祥被送到后方,在伤口未痊愈的情况下,他又主动回到前线战斗,结果又一次被炮弹的碎片击中同一条腿。文爷爷的家人指了指大腿和脚踝,无奈地对我笑:“第二次负伤才好一点,又马上跑回前线去了。” 文老听罢,陷入回忆,似在回答又似喃喃自语:“我的心啊、人啊,早就和战友一起交给朝鲜战场了。死了拉倒……” 身经百战的文玉祥,1943 年参加游击队,1945 年正式加入新四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以及解放上海的战役,并荣获 “华东野战军人民英雄” 奖章。1950 年,二十军正在执行战备任务,为完成祖国统一而练兵。考虑到朝鲜战况,为了王牌对王牌,军委命二十军解除解放台湾的战备任务,紧急入朝参战。“入朝前我还想着解放台湾呢!谁知这一等,就是 70 多年。”文老说“年纪大了,轮不到我们了,但台湾是肯定要解放的!”

正如文老没能亲自解放台湾的遗憾,水门桥上坚固的钢梁,也让观影的群众们扼腕长叹。12 月 8 日,美军基本全都通过了水门桥。但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 18 公里,美军走了整整 38 个小时。此后,在美军织得密密麻麻的火力网中,志愿军仍旧不肯后退一步,在美军的惊恐中进行着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史密斯感叹:“这是钢铁部队和钢铁人类之间的作战。”12 月 9 日,奉命埋伏阻击的连队出现了 “未开一枪” 的反常情况,师部对此震怒不已。后来,第 9 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毛泽东主席报告战况,电报中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12 月 14 日,东线的联合国军全线撤退完毕。300 余艘舰船满载着兵员从海上撤退。为了掩护此次大规模撤退,美军在兴南港集结了 193 艘舰艇,狂风骤雨般倾泻了 4 万 7 千余发炮弹。12 月 17 日,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占领咸兴,24 日收复兴南地区和沿海各港口。至此,东线战事结束。二十七军的邹世勇,也随部队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了兴南港。在南进的路途中,邹世勇看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大概上午八九点,我路过一处高地工事。我只知道在这一带是二十军,不知具体是哪支部队。我走过去一看:有的戴着大盖帽,穿着薄棉衣,每一个人的耳朵都用毛巾包着,他们一动不动,都硬了!枪口一致朝着山下公路的方向。”邹老悲痛不已,“我们数了一下,起码 120 人,一整个连的建制啊。”邹世勇看到的,正是化作 “冰雕连” 之一的战士们。远离战火硝烟的我们,如今只能从史料或影视作品中探寻一二。很多网友心疼我们的战士、咬牙切齿地假设:“如果当年志愿军有哪怕美军一半装备,都能把联合国军赶到海里去。”也有很多人在思考,工业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工业化是追求指挥部不再与前沿阵地失去联系,是英雄们无需肉身对钢铁,是战士不再冒险去看飞机有无 “八一” 标志;工业化,也是在 “世界屋脊” 奔驰、时速 350 公里的“复兴号”,是 10 天以内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是航空航天已触及星辰大海,是人民军队“走向深蓝”。历史没有如果。新时代远离战火硝烟的我们,更应积极投身到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不负历史、不负英雄。

最后,我想说说此前提到的,五十九师一七六团的那位指战员。这位参加过解放华中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抗美援朝,历任班、排、连长的老人,直到带着战伤离去那天,从未对家人讲述过他的故事。他的孙子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本本证书及奖章后,将二十多年收集的诸多军史资料与爷爷遗物整合,逐一筛选记录。在我此次采写时,他毫不保留地将手中珍贵的一手资料分享给我,只为敬赠 “身为普通一兵” 的爷爷和长眠在长津湖的英雄们。他说爷爷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新中国千千万万枚奠基石中的一枚,分享资料,是为了让后人知晓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是的。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最可爱的人”。不会忘,也不敢忘!

知乎用户 诗逸小栈 发表

《长津湖之水门桥》,看了一场电影,震撼了 2 个半小时

为什么要有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跨过鸭绿江敢与世界上武器最先进的美军作战?《长津湖之水门桥》里谈子为(段奕宏饰)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为了军人的荣耀。

那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们图的是什么?明知道自己大概率有去无回,作为王牌穿插敢死连的 7 连最后仅仅只有伍万里(易烊千玺饰)一人存活,但因为是军人,所以即使死亡如此之近,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奔向死亡。

7 连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动赴死的,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牺牲了自己,为战友,为整个战役的走向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行为都带给了人极大的震撼,我们为什么会有现如今的美好生活,那是因为他们用生命为我们铺设好的美好未来。

平河(韩东君饰)作为 7 连的神射手,一直是 7 连最宝贵的远程火力支援,本应该一直藏匿于队伍后方的平河却为了能够尽快的炸毁水门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盾挡在坦克之前,自己被坦克无情的碾压,但他也顺利的将摧毁水门桥的炸药送到了最佳位置。

正是因为他以自己为 “引线”,才让水门桥第一次被炸毁,极大地延缓了美军撤退的速度。

当坦克碾过平河的身体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一起揪着,那该有多疼,但为了保证完成任务,平河完全顾不上自己锥心的疼痛,毕竟机会与时机错过了,就很难出现第二次。

余从戎(李晨饰)作为 7 连炮兵排的一员一直是 7 连攻城拔寨作为重要的 “武器”,为了整支连队的安全,他自愿成为美军轰炸机的 “活靶子”,最终他被射成了筛子,连一具全尸都没有留下。

但在生死面前,他没有一丝的犹豫,但凡他犹豫了一秒钟,7 连的所有战士都会直接被美军的轰炸机全歼。

这就是作为军人的觉悟,以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价值,即使这样的牺牲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梅生(朱亚文饰)作为 7 连的指导员一直都是 7 连稳定军心的那个人,伍千里(吴京饰)为人更 “阳“一些,而梅生的” 阴“,正是将 7 连牢牢串在一起最佳的”羁绊“。

在第一次炸水门桥的行动中,正是梅生看出了美军的圈套,而没有让整个连队被全歼,反倒让整个连队打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个连队用更高的智慧碾压了美军,梅生就是 7 连的大脑。

在进入水门桥战役之前梅生的眼睛就已经负伤了,但他一直参与了水门桥所有的行动,在美军修复水门桥,7 连的第 2 次行动中,梅生只身驾驶缴获的美国军用吉普,让自己作为火力集火点,为伍千里最终的行动争取了条件。

梅生是一个伤员,但他却完整地参加了所有水门桥的行动, 甚至最后还成为了第二次炸毁水门桥最关键的一环。

一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眼睛受伤了,都难以正常行动,何况梅生还是在生与死交加的战场上。

一个军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觉悟,着实令人动容。军人的荣耀究竟是什么,7 连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伍千里作为 7 连的连长永远是所有战役里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他一直护着自己的弟弟伍万里和 7 连的所有人,但他却眼看着 7 连的兄弟一个一个死在自己的面前,最后他也随着弟兄们而去。

但他在死前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再次炸毁了水门桥。他对得起祖国,对得起 7 连的所有人,但他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弟弟伍万里。

不过相信伍万里经过了长津湖战役,他是理解伍千里的,他是敬佩伍千里的,他是崇拜伍千里的。

7 连的每一个人在死亡面前都慷慨赴死,他们没有一丝犹豫,甚至他们死之前还觉得无上的光荣。他们大无畏的精神留给人的已经不单单仅仅只是感动了,而是深深的震撼,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舍己为人,牺牲小我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祖国的腾飞。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留给人的震撼不仅留在了长津湖,不仅留在了朝鲜,还留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中。穿过历史,跨过百年,我们依旧会被他们的壮举而深深震撼,我们依旧会为他们的壮举而深深折服!

知乎用户 甜不甜我说了算 发表

去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

降维打击被导演拿捏地死死的

看了才知道

历史书上对一场场战役的评价

“具有…… 重要意义”

意味着多大的牺牲

政治书上所描述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到底是怎样的伟大

原来真的可以面对一次次失败与沉重的打击

一次次再拼尽全力

原来中国不是没有个人英雄主义

只是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

成就了伟大集体荣誉

“去时你是志愿军,归来你是中国魂”

知乎用户 行左实右​ 发表

抓小放大,没犯第一部熊掌和鱼都要兼得的毛病。这才是兰晓龙的剧,没砸。

知乎用户 萌夫律师​ 发表

笔者之前就精准的判断出这部作品不如长津湖,并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去看,因为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不如将有效的时间与金钱用到更有价值的影片上,例如张艺谋的部分优质作品上。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并且是极端精准的。

从水门桥的导演从三个人减少为一个人,就足以说明一切,陈凯歌等导演的眼光还是独到的

未完待续……

知乎用户 大可 Duck 发表

陈凯歌林超贤都挂监制了,导演是徐克。

期待太高,预期已经知道水门桥事件必定是压抑的情绪流,但是感情戏写得特别蹩脚,并且在末尾加入了奇情戏码。全片没有一次出现朝鲜战争的战略地图,导致观众对地形一点也不了解,更不了解水门桥为什么重要。不会导演默认了观众都是看过纪录片才看的电影吧?

整部片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敬业的特技人了,多次扮演被美军喷火器烧死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令我感叹演员不易,也能马上体会到战士的壮烈。

吴京戏份很多,能理解,但是自从第三次炸桥成功之后到伍万里被伍千里保护没烧死这一段,整段垮掉。

虽然能理解为了讲述事件必须有超现实的情节,但篇幅太多导致生理不适,尤其是易烊千玺担当主咖演技却太幼稚,扛不起跟吴京的对手戏。

其中有一幕看泪目了,并不是因为易烊千玺幼稚的演技,而是结尾全片唯一的宏达叙述,志愿军追到海边那一幕让我动容了。

我不是刻意黑四字弟弟,实在是脸部表情比起其他老戏骨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而他又担当大部分主要感情戏的主咖。相比之下,最后一幕张涵予仅仅十几秒的镜头却让我非常容易进入情节。

最后一幕伍万里归乡,我是一点也没被剧情吸引,第二段垮掉的剧情。

结尾莫名其妙,连烂俗的拔高价值都没做,戛然而止。但是前一段归乡的情绪别扭,导致这个戛然而止没有让人回味,反而让我觉得怎么这就结束了?

总的来说,不如前作,甚至跟春节档《狙击手》不分上下,喜欢看特效和枪战的观众推荐,满分 10 分这一部给 7 分(及格水准),多一分给特效。上一部我给 8 分。

知乎用户 东亭浪将 发表

刚趟完地雷回来。本回答的主线将充斥着大量的政治不正确的观点。有不想看的哥们可以撤退了。

神剧,这部电影就是标准的抗美神剧。

几年以前,听说《长津湖》电影将会是中美合拍,当时的估计是水门桥美军拍,下碣隅里和场景化中方拍,然而这几年咱们和米帝的关系让合拍的奢望终于没能成真。

国庆时看长津湖,当时我说我最想看的是水门桥,于是春节档早早的定好票,就等着看轻步兵巅峰和机械化巅峰的《决战水门桥》。

志愿军是轻步兵的巅峰,这个论断很多人说过,但轻步兵的巅峰代表着什么?代表的是国家工业的耻辱!

水门桥一战,咱们是为了成建制歼灭陆战一师,米帝呢?丫们想回家,丫们是为了回家而战的。但电影中我真没看出来这一点。

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米帝四次修好水门桥,这当中的矛盾冲突,本身就能很好的反映出巅峰轻步兵和巅峰机械化之间的冲撞。我相信,当年志愿军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不惧生死地炸桥行动,会让米军基层官兵产生一种无力感:要怎样才能战胜这种对手?

而米军一次又一次地把桥修好,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武装到牙齿”(咱们宣传经常用语)的装备优势,会让我军基层官兵产生怎样的震撼?只有余从戎和五千里的有关直升机的对话当中可以看到那么一丝丝……

其实,本片可以排成米军视角的反战片,也可以拍成我军视角下怎样患上 “火力不足恐惧症” 的片子,毕竟几十年后,中美两军分别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

电影中下碣隅里机场貌似成了很好打的一个地方,余从戎牺牲是为了把 f4u 吸引开,但是,f4u 是如何知道七连躲在山谷里的呢?没有交代。

半履带车的结构比坦克还要强,穿甲弹爆炸威力真有那么大?顶着老干妈搞人海猪突的真的是那支轻步兵巅峰么?米军在下碣隅里丢友军的场景呢?下碣隅里撤退和半年前的坎大哈撤退有得一比吧?

为避免小白谩骂,交代一下本人背景:前 PLA 中型坦克特级驾驶员,老部队参加过二次战役,老连队就是在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整编为坦克连队的,我比任何一个小白都想打穿一辆艾布拉姆斯……

知乎用户 中国军网​ 发表

“春节档”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成为很多人节日的观影首选。透过银幕,我们在感受志愿军将士血性、智慧和善战的同时,也应该穿越历史的硝烟,以理性的态度审视水门桥之战,进一步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弥补短板弱项,壮大制胜优势,确保打赢明天的 “水门桥之战”。

王树增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惊魂未定的美军官兵在极度的寒冷中听到一个比呼啸的风雪更令他们恐惧的消息:在向咸兴撤退的路上,有一个极其险峻的隘口,隘口上唯一可供通过的桥梁已经被中国士兵炸毁。” 那座使美军陆战 1 师无路可绕的桥,就叫水门桥。

我久负盛名的第 9 兵团指挥员,十分清楚水门桥的战略地位。于是,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一场炸桥与修桥的反复对抗。1950 年 12 月 1 日,志愿军 20 军 60 师炸桥小分队在夜幕的掩护下,穿插到水门桥,成功将其炸毁。美工兵部队迅速将其修复。两天后的深夜,志愿军炸桥分队发起第 2 次攻击,又将美军架好的大桥摧毁。美军随后构筑了钢木桥梁,使其恢复通行。12 月 6 日凌晨,志愿军第 3 次发动进攻,将美军新建的桥梁及其基座一起炸上了天。20 军 60 师一名副师长亲自到悬崖边视察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半年的时间,美军休想在此处重新架设桥梁。” 让志愿军想象不到的是,美空军 8 架 C119 大型运输机从日本运来了 8 套架桥组件,用了不到 3 天时间,就在悬崖上架设起一座载重 50 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因此,美陆战 1 师得以逃脱。

从这座桥的故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整个朝鲜战争中,作战双方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导致了物质基础的悬殊。我军之所以能够取得长津湖战役的胜利,靠的不是工业能力和武器装备,而是不怕牺牲的英雄血性、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精彩绝妙的指挥艺术。

水门桥战斗告诉我们,打赢一场大仗,选择战略枢纽十分重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 志愿军正是抓住了水门桥这一战略枢纽,才极大地震撼了美军。当然,打赢未来战争,我们不仅要抓住战略枢纽,还要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现代工业能力、战争动员能力,确保有充足的力量能够持久地控制战略枢纽。否则,就可能丧失战略机遇,无法达成战略目的。

打仗打的是后勤。美陆战 1 师作战处长晚年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如果中国人有一定的空中力量和后勤保障,陆战 1 师肯定一个也别想活着逃出来。” 志愿军在水门桥没有展开大的阻击和追击,根本在于后勤补给这一当时无法克服的困难。今天,后勤建设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赢得战略竞争地位的重要力量。打赢未来战争,必须着力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做到全时供应、精确保障。

水门桥战斗还暴露出我志愿军的一个最大短板,就是军事科技力量薄弱。由于缺少强大的武器火力,使得我们很多围歼战未能奏效。当下,科技已成为核心战斗力,炸毁一座桥梁早已不需要当年那样依靠人力实施。要打赢明天的 “水门桥之战”,离不开先进的武器供给、有力的科技支撑。面对现代战争,全面推进科技强军战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更多 “大国重器”,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我们才能赢得先机、稳操胜券。

春节期间,我们观看影片、学习战史,倍感幸福和荣耀。我们懂得,人民军队的浩荡军威,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深知,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广大官兵传承志愿军将士的血性虎气,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安全训练,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就一定能让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真正无愧于革命先辈、无愧于党和人民。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武永辉)

知乎用户 诗言碎语 发表

个人觉得《水门桥》比《长津湖》还要值得看!这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是真不真实的问题。

在《长津湖》里,吴京扮演的伍千里会默默扶正弟弟的帽檐,对弟弟严苛,都是急切地盼望他能成长,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奋勇杀敌的战斗英雄,甚至对哥哥说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那一刻,他终于成长成大人,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

在本片中,兄弟俩再次并肩作战,面临生死考验,在水门桥下,伍千里对伍万里说,“接下来你想怎么飞、怎么跑,你自己定”。一句话没有造作煽情,却感受到了此时此刻,身为兄长对哥哥的嘱托和关怀,能让观众感到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拨动了。

他们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是抗美援朝的英勇战士,可也是最伟大的平凡英雄,电影里一个个战士们,都是带有最强烈的意志力去战斗的,全力以赴,舍生忘死,也让我们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被历史中志愿军战士的精神、行为、情感所感动,更加深刻体会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

于对创作者来说,拍摄本片是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对我们观影者而言,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一次精神洗礼,太多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牺牲。

吾辈应自强,勿忘使命担当!

知乎用户 狼外婆的守护者 发表

长津湖时期,我军的军事化水平与抗战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还是被美军碾压,完完全全是靠技战术和先辈烈士们的血肉一点点磨下来的。

不可想象,抗战时期,我们的前辈们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那些自知大概率在有生之年看不到黎明的或明或暗的战士们又是凭什么攒出的一口气。

致敬,泪目,国泰民安,真好

知乎用户 Kevin​ 发表

首先旋律积极向上,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爱国共鸣。

但雷人的点有些多:

1. 那辆着火的卡车,是怎么隐藏在水门桥的山顶? 而且目测至少 60 度斜坡,操纵不操纵区别不大吧,何必再搭上指导员;重力势能转换的动能如此之大,这辆车竟然近乎完好冲进敌人阵地,感叹曾经的美国质量,怀疑编剧是美吹

或许车是第一次攻坚藏在上面的吧。。。

2. 朝鲜当时至少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棉衣厚重,吴京简直在拍《战狼三》,飞檐走壁,极其不合理,可能是艺术高于生活吧。

3. 吴京用 1911 打炮弹的,三发打中,但问题是他当时已被步枪轻机枪打中了至少三枪,还能那么稳地三枪都打到炮弹上,手部射击姿势竟然不变形,太雷了。

4. 四字弟弟抱着哥哥冻僵,火焰喷射器只烧了他哥,也烧到了他的膝盖了啊,怎么后期都无伤呢?

5. 吴京腿都被钢筋穿了,还能完成速降,真是神。

最最最最扯的是

1. 部队修整的时候竟然没有人警戒,靠着李晨收发报在山顶看到了来袭的敌机。。。

2 指导员带人占领阵地后,也没人警戒,坦克炮都对准你了才喊卧倒。。。坦克引起的声音和振动相当大。

由此,真怀疑编剧是美吹

主旋律电影以后要都这么拍,真不想看了。

最最最后,再呼吁一下,本片内含大量血腥镜头,竟然没有分级,希望广电能尽快出台响应政策,保护未成年人的纯真心灵。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没第一部好看。

很惨烈。

知乎用户 seatea 发表

此时此刻:“这场战争是为祖国而战的。”

彼时彼刻:“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祖国,我们为全球无产阶级而战”

知乎用户 衤之纟亻 发表

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只能说。

我国电影票房有救了。

我国电影事业没救了。

尽勉吧。

知乎用户 Tree 发表

今天刚看完,个人觉得相较于第一部还是有点差距的。

  1. 剪辑有些凌乱。开头那段战争戏剪得不太顺畅,节奏把握差了点意思,后面各种特效的穿插也略显生硬,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拍的素材凑不够时长,一部太多挤不下,两部又有点少了,所以特效 + 回忆杀补上?

2. 刻意煽情。国产战争片的通病,第一部不明显,第二部就比较突兀了,好几处直白煽情的地方看得人特别无奈。不是说反对煽情,而是套路太生硬了,很难让人共情,就好比故事讲到某个点,说书人明明白白插一句 “点到了,给我哭”,这谁能吃得下?本来酝酿好的情绪也没了。

事实上,无论是上一部还是这一部,感动我的点不少,但都是一些比较朴实的镜头,甚至是打戏过程中的一些片段,比如第一部里的 “追车扔棉衣”,第二部里的“平河之死” 等(这里赞一下韩东君,本以为此人一直走的偶像路线,没想到演起戏来爆发力着实不弱,令人刮目相看),以防有钢筋专门来杠,这里说明一下,本人只是无法接受低段位的煽情桥段,比如各种 “回忆杀” 啦,强行拔高的台词啦等等,这是电影团队的问题,是艺术创作的瑕疵,对历史上的英烈们,本人一向是无比敬重的。可能也有人不认为这算“瑕疵”,那是个人审美差异,无解,所以不需要尝试说服我,我也并不在意你的看法。

3. 演员演技不足。比如伍万里看到亲哥死了那里,表现得实在差点意思,看不出死的是亲哥,换成别的战友好像也没问题。小伙子是挺努力的,但演技还有打磨的空间。

以上,理讨欢迎,夹枪带棒的一律回怼拉黑:)

知乎用户 红米 发表

作为《长津湖》的后续之作,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

看完电影后,大部分人的感觉是这样的:

有的电影不只是电影,它会狠狠触动你的心脏和大脑,印刻到灵魂里,然后细水长流却又源源不绝地引发你的回味和思考,甚至改造你。

八点就去看电影了,哭到崩溃,致敬英雄!

刚看完,水门桥细节描述得更震撼,战争的残酷,人物情感绝对是中国电影的崛起!!!!

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哪怕已是堂堂男儿,依然哭了好几次。感谢先辈们的前赴后继,英勇付出。你们所希求的,盛世如你所愿。

在大年初一带着孩子看最早的场次。非常值得观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观看中一次一次的泪目,最后在片尾孙楠歌声中终于忍不住泪崩了。如果要问是什么让我眼中常含泪水…… 是英雄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万里最后汇报的时候,直接破防了。没有先烈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

故事还是《长津湖》的味,但相较而言,《水门桥》更加惨烈,惨烈到几乎不忍直视。对我来说,上一部最惨的画面,大概是飞机扫活人那段;到了《水门桥》,飞机扫活人可能只是惨烈的下限。坦克、炸药包、燃烧弹频频把人炸碎片,真不真实另说,但视觉效果绝对惨烈到我频频眯眼皱眉。作为一部主旋律,《水门桥》足够优秀,我甚至不觉得这个 10 分包含多少情感分。不过作为一部商业片,后半段情绪压得太低了,而且几乎没有反弹,直到我走出电影院还觉得心里憋着一口气。尤其最后报数那段,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憋屈,赢的真 XX 憋屈。或许这就是现实,战争一定会有输家,但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最后,感谢前辈们为国家安定做出了牺牲和努力。大过年的,我们也应该重新认识一下新中国的红色。

《水门桥》用一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硬仗,展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会恐惧、会受伤,但正是因这样的真实,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才更壮烈可贵,看到梅生的双眼猩红到最后几乎右眼失明,从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满是伤痕,除了心疼,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说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要我们的下一代来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大片,它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来处,也看到了自己的归途。

另外,作为续作,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长津湖》中已经下线的演员,几乎是全班人马,主演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张涵予、朱亚文、李晨等都在,有了第一部的互相磨合,第二部演起来则更加驾轻就熟、配合默契。

导演也从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变成了徐克一个人,三个导演的话,不可避免地会相互掣肘、平衡,而一个导演则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摄,这里面就避免了中庸、妥协。可想可知,这部电影拿票房第一板上钉钉。

知乎用户 吉尔伽美什 发表

回复一下热评第一叫什么龙牙,不让回复了只能单发一条了。我是觉得,答主一直在强调我是军人比你更清楚电影的缺陷,但我就是不说,我就说我的军人经历,通篇通过代入军人烈士的感情,最后建议大家去看电影,是不是水文还真的得怀疑一下。这部电影怎么就能代表志愿军烈士了?美军失智成这样,最后七连强行牺牲煽情,拍成这样,真的对得起烈士的亡魂吗?你扪心自问一下,你这样真的好吗?你带入情感可能是真的,但也都会承认大家各有所好,这么贵的票价,最后来一句建议大家都去看,这什么鬼?有了点影响力就要引导舆论了?中立好不好?我不喷烂片,我恨的是打着民族情绪赚钱的那些无良商人,以及那么容易收买做帮凶的人

知乎用户 鱼米糊汤粉 发表

八连,九连…… 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知乎用户 Anubis 发表

刚看完。

和我爸爸,我老丈人,我爷爷。

骨子里,我是个大粉红,我热爱我们的国家,我热爱党,明牌。

我们四个是唱着志愿军军歌回家的,其中酒也占了大的因素,酒到位,感情就出来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好儿郎。

知乎用户 垂死病中惊坐起 发表

一部侮辱我智商的电影

知乎用户 叶风 发表

水军太多,怎么评价。一句话就是不值票价,没看过的真没必要花这钱去看这种电影,这样的电影就是一部动作片,和战争片没啥关系。

知乎用户 长沙岳麓区朱拳王 发表

一举治愈恨国党和理中客,尤其是战狼 ptsd 患者!一步到胃,物理超度!

知乎用户 江湖未老人 发表

营销号的狂欢,看了他们的评论,假大空的泛泛而谈。

得出一个结论。

你们倒是买一张电影票支持一下呀。

在这儿忽悠 shazi 真的好么?

知乎用户 艾草​ 发表

第一,建议尽快开展分级制度,我这里两小孩子确实哭了,不过是被中间那个镜头(你懂的)吓哭的

第二,最后那种无力感拍的不好,风轻云淡美帝就走了,和前面的牺牲对比不明显,不知道是审查原因还是,震撼感还是不够

知乎用户 火星来的多多​ 发表

下午刚看完,我的结论是

差评差评差评!!兰小龙宇宙说改就改了?

不是最后剩 3 个回来的么,怎么就只有一个了?浴血先锋的旗也变了……107 个人也变成了 157 个……

我还想最后的彩蛋是是高成说他是七连的第多少个兵呢……

以上为吐槽……

全片最大的亮点,是美军直升机直接将预制件投送过来…… 妈卖批,要是当时能有喀秋莎,要是能吃的饱穿的暖,陆一师都跑不了几个

知乎用户 郁闷酸奶 发表

不明白好评怎么这么多..

我觉得很多细节都有点夸大,吴京炸桥和死亡那里.. 还有易烊千玺扔导弹,李晨死亡…

我以为我在看火影忍者还是雪山飞狐呢

整体构架也乱糟糟的,没有重点。

但是总体场面什么都还不错,如果能更写实其实能更上一层楼…

知乎用户 通顺堂膏药铺​​ 发表

电影院人很满,不管大中小厅。我想执行防疫规定,但是爸妈一定要看,没办法,订了票。看厅里有几个头发花白的穿军装老人,没敢问。先说,这次我给 8 分。给情怀,牺牲,战役本身和敌人。

这个电影得分前后两部分来评价,前面的剧情整个一个重复住了,节奏也没有把握好。这次导演只有一个人,剩下俩是监制,感觉配合没有上次好,各方特点都很明显,分歧很大,尤其陈凯歌式镜头略有点生硬,好看是真的好看。这次把美军搞得像个弱智一样贡献笑料,太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讲真他美军也是可敬的对手。战争没有正义可言,敌人也有生的意志和他们的坚守,这不可忽视。唯一亮点可能是贡献了一个点赞表情包,上次的优点这次几乎都成了槽点,好几处场景转换不知道三位监制自己看了晕不晕。如果不看前一个半小时,直接看炸桥,那还不错。当然也有优秀的地方,这次该说不说细节真的很好,尤其是各位的眼睛,医学上说得过去了,比上次强太多。雪地插烟这个地方也很带感,很多地方配乐不错,很好哭。

为了体现主要人物而把次要人物工具人化,我军战时哪是这样的,作为电影没问题,但这个三观可不太正,极端的个人主义我们不提倡哈。多少人死是因为千玺弟弟的幼稚行为,真实感慨,上一次那是白成长了吗?这次有很多世界线收束,千玺弟弟不再攒人头了,想着所有人都回去,但是所有人都牺牲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太惨了),虽然收获了英雄锦旗。最后捧着吴京的骨灰回家,收束了开头,随时奔赴下一场战役。

说一个穿帮,好几个人被炸死躺下的时候尸体都嘴角抽搐个笑意还乱抖动,群演没请好?不知道自己演得不够严肃吗?还有就是为什么火要搞得这么假?我去四川玩搞的电篝火都比这真。

知乎用户 杜扎哈​ 发表

徐老怪就是徐老怪厉害

只是最后美军一次架桥是空投了 6 组钢梁

不是用直升机吊装的

这应该是唯一的硬伤吧

相信也是导演知道和历史不符

可能是要刻意表现美军武装到牙齿吧

其他没啥好说的

就是硬

知乎用户 莱蒙纳德 发表

就想问问,这个电影到底值得看吗?

知乎用户 二师哥 Landon 发表

大年初一,看完了《长津湖水门桥》,给中国电影春节档第一天十五亿票房做了点贡献

相比第一部,这部场面没那么大,除了刚开始抢人家大炮,稍微热闹了点,其余都在讲述七连如何想方设法炸掉一座桥

细节多,战术多,配合多

没记错,《金刚川》是讲我们怎么保护自己的桥不被炸毁,炸完了修,修好了炸,这部是想办法炸掉对方的桥,风水轮流转,谁也不好过

看来,桥在那个年代还是挺重要的,你要炸,我要守,你不退,我不让

前后总共炸了三次,依然没炸太成功

很多事,明知是白白付出与牺牲,也还是要做

可能在那个年代,尤其如此,很多事要靠大水漫灌、抱着不行也得行的心态上

七连,放在抗美援朝历史上,可能是个不起眼的小组织,因为这样的小组织到处都是,在历史长河里每个人也都渺小如尘埃

当作为观众,把自己融入当时的场景,也能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中国军人的不易,为完成一个任务的艰难和惨烈

七连被团灭,只为炸毁一座桥,“只要桥还在,任务就在”

“哪一场不难打?”

纵观全片,印象深刻有三处

一是中国武装力量跟美军的悬殊差距,悬殊到惨绝人寰的境地

对面是飞机大炮,这边是步枪和手榴弹,连炮都是抢来的,要是被炸没了,还得硬着头皮再去抢一轮

“你的炮哪门不是抢来的?再去抢一遍呗!”

说完,二话不说,掏枪上去就干

美军飞机从头上飞过,中国军人像蝼蚁般只能隐蔽躲藏,面对天上能飞的机器,毫无招架之力

以前老听说高射炮打飞机的典故,不懂什么意思,感情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伍千里余从戎,占领美军基地后,看着基地各式各样的飞机,问,“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装备?”,看着直升机说,“这是美军新式飞机,这玩意可以直上直下的!”

伍千里吃着饼干,意味深长的说,“会有的,迟早的事…”

二是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原来提升团队凝聚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打一次胜仗,比各种团建强多了

放如今,也许是共同拿下一个项目,共同上线一款产品等等,这其中肯定夹杂着各种不愉快,各种争吵与扯皮,只要结果是好的,一切都值得

出发朝鲜之前,余从戎骑在队友平河肩上跟炮营的杨营长还斗嘴,谁也不服谁

战场上碰见,第一次,余从戎让杨营长在七连进攻时多轰一轮的时候,杨营长还嘴上不饶人,“炮是你家的!”

后来呢,两队合作攻下一城,两个男人之间的隔阂好像一下消失了

余从戎笑着又说了遍,“杨营长,多谢了!”

三呢,天下当哥的都不容易

伍千里真是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这个刚出茅庐的弟弟

打仗中各种不让冲就算了,最微妙的细节在影片最后

伍千里牺牲了,弟弟抱着他的胳膊,等到了天亮,因为寒冷昏迷失去了意识,就那么依偎着

美军用火焰枪扫射伍千里从岩石后面露出的尸体,尸体被点燃,伍千里用被燃烧的尸体送来最后的温暖,融掉了弟弟身上的冰,让他醒了过来,活到最后

这才有了最后清点人数时伍万里那句,“七连,应到一百八十七人,实到一人”

被团灭的七连,只剩他自己

他遵守承诺,活到最后,保住了七连的编制,这背后是伍千里这个哥哥用肉体燃烧的温暖换来的

最后,我想说,之所以喜欢偶尔看看战争片,是想提醒自己,似乎哪个年代都不容易,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在艰难历史面前都是小儿科

没有一场仗是好打的,哪怕面对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美军,也要争取胜利

战争是那个年代的摇滚,如今也有我们要坚守的阵地和努力玩转的摇滚

要心怀希望,相信美好明天

越艰难,越坚韧,面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说句,“新中国,万岁!”

知乎用户 望辰 发表

电影叫《水门桥之战狼特攻》也行,不过《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很妙,两者卧龙凤雏,可以说是梅开二度。回归正题,这片子和上部《长津湖》一样,不配代表这场战役。

先看下三炸水门桥的历史

12 月 1 日,志愿军第一次炸掉水门桥之后,认为以当时的气候条件和桥面的受损程度,美军没有 10 天半个月,是修不好这座桥的——到那时候,陆战一师早就被围歼了。
然而,他们眼睁睁看着美军用一些他们从没见过的现代化器械,很快修复了水门桥。
12 月 4 日,志愿军第二次成功炸掉了水门桥,这次顺带连桥附近的一些可以用来修筑桥梁的材料也全炸光了。那一次,志愿军认为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然而,没过多久,他们再次眼睁睁地看着美军工程营又一次修复了桥面,而且还是钢木混合结构——修好之后,美军的坦克安然无恙地从上面隆隆开过。
12 月 6 日,姜庆云接到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再次炸掉水门桥。

但是电影除了开头水了半小时,接近两个小时的水门桥部分就两场战斗,还是警匪片的拍法,各种偷袭火拼。三炸倒没看到,只知道七连前被九连炸了一个小洞(美军说的),然后吴京肉身射爆了一个,一共就两次(水泵房外面炸坦克那次没算,电影也没交代成没成功)。

历史上第三次炸桥时美军派了一个拥有 40 辆坦克的坦克分团来守,结果电影里同时出现的坦克不超过一辆(还有一个人的台词是 tnnd 坦克都出来了)。美军工兵强大的恢复能力没看见,只看到几个人搭个木架在修桥,但怎么修的也不知道。而且最后一次炸桥是一个步兵排和一个重机枪班一共 20 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几公斤的炸药,穿过美军机枪的层层封锁,最后用血肉之躯炸的。结果拍出来是美军躲起来埋伏我军,然后七连特种小队成功突击,各种吊打,途中来了一个增援,而且就一辆坦克,最后是吴京带着炮弹从天而降成功炸桥。然后打完就打完了,后面增援部队没能剿灭敌军也没体现,最后美军再次坐船落荒而逃,影片在群演们的欢呼中结束。。。

我真的服了,水门桥一战本是美军后勤保障能力和现代化工业水平的体现,是我军最遗憾的一战,也是我国工业进步的巨大动力。到你这就是打了一场,最后美军运了两条铁板过来然后落荒而逃? 赢了,又赢麻了

从拍摄手法来说,林超贤立大功,各种意义上的。好的方面是小队进攻确实拍的精彩,另一方面是脱离了历史,风格明显,有警匪味武侠味,唯独没有了战争片的感觉。(要我说,林超贤就很适合去拍庞国兴战斗小组,四人攻占两个炮兵阵地)

这次比上部好的一点是至少讲清楚了双方的战术部署,这个场景对林超贤来说还是很好发挥的,场景跨度小,就一个指挥部,一个水泵房和两个火力点

除了前面的问题,剧情的离谱程度也远超想象

首先是美军拍的太傻了:

自己炮轰自己指挥部。

油桶漏了,然后开喷火枪不小心把自己团灭了。

千里抱着炮弹被包围,指挥官说先看看他的表演先。

水泵房里的其中一个伤员,别人都跑了,他不跑,还时隐时现的。一开始肉搏暗杀完一个志愿军后就不见了,等到最后吴京来了才又跳出来和平河肉搏,之前房子里就两三个志愿军,你在看戏?(中途在外面还有一个莫名其妙跳出来和万里肉搏的美军,万里的手雷开了保险,然后他不扔出去还一直往万里嘴里塞?后面千里把他干掉之后,又看了他的帽子说,该死这是我们要抓的指挥官??? 美军指挥官这么惨?连手枪都没有,只能靠近身搏击?)

还有一次,敌机的燃烧弹本来差一点(真就一点点)就扔七连头上了,然后电报员在山上射击,七八架美机就开始狂追,还把剩下的所有燃烧弹都丢电报员身上了?飞行员也知道不止一个人,结果最后用机枪扫了一下就走了???

吴京的部分也很离谱,一人团灭楼顶所有敌人就算了,一把枪就要挟住指挥部那一坨人了?以美军的装备,每人一把枪不奇怪吧,结果被吴京一把枪逼得全员举手投降?,

结尾四字抱着吴京在石头下冻僵了,指挥官带着一群美军围着他们,然后一个美军用喷火枪对着吴京烧,你猜怎么着,吴京全身着火(最后灰都没了)结果四字身上一点火苗都没有,这还不是最秀的,最后火焰把冰融化了,两个人就这样在一群美军的注视下慢慢顺着雪水滑走了!四字成功存活!我去,这跟鹿晗肉身撞爆外星人母舰还毫发无伤有的一拼了。

麦克阿瑟在东京和史密斯通话那段很有意思,另外两段场外剧情拍了和没拍差不多,本来应该用来表达一下国际形式的,结果就传达了两个消息: 东京建工厂,原子弹。其中原子弹是属于说了又没说,完全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记者发布会完全就是废话文学,好像说了什么,又什么都没说,总统态度怎么样也不知道。所以这个原子弹是干嘛的? 放消息震慑中国吗?电影里也没体现啊。

最后我还要说一下后期,前作拿了 55 亿票房冠军,结果不舍得拿点钱补下后期,特效依然拉胯,而且用望远镜的时候能看出是特摄道具模型,还对着一个塑料小人说那是狙击手。战斗时停做的还行,不过这也是警匪片里用烂的操作了,没什么好吹的。大场景确实拍的不错,但一到细节就开始 PPT 式运镜

总结:新年看个热闹可以选择,但要期待其他更多的就别想了

Ps:没有彩蛋

知乎用户 刘某人 发表

如何评价??问问这些老战士,他们才有资格评价

这是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我看到随手拍的,除了后面两位年轻的,前面都是抗美援朝老战士,

他们是最有资格评价的,因为他们经历了他们见过真实的战争!!!!

知乎用户 草莓味儿的樱酱 发表

不好看,挺没意思的

知乎用户 海鸥​ 发表

大年初一去看了《水门桥》

出来后的感受是,讲了一个好故事,但没有讲好一个故事,更没有讲好历史。


长岭湖系列有太多剧情上的硬伤,也有太多历史上的硬伤。

但是,有意义么,值得吹么,我想,还是值得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深入的去研究剧情,也更不是每个人会深入的了解战史。

能让大家感动,感慨,就够了。

至少,能让大家感受到,那种代差之下,绝望而充满希望的坚强。


但是,说说水门桥的剧情硬伤

1. 贯穿剧情的管道,无人驻防。

管道下,在剧中就是安全地带。但是,是个正常的指挥官,这么好的射界,这么便捷通道,无人驻防下方,不可理喻。从光滑的管道里跑上去,不从下方穿插上去,也不能理解。

2. 二次炸桥,千里等四人占领房顶

千里四人,在上方看到房顶有人,不直接射击,而是要冲过去搏斗,不能理解。

3. 追击兴南港,万人欢呼

这个场面是一个经典的胜利场面,但是,在美国有绝对海空优势的情况下,一轮齐射一轮投弹是什么后果?

4. 宋时轮直接下命令给七连

集团军司令越过军,师,团,营直接指挥连队,这和委员长有何区别?


历史硬伤,不说了,电影允许改编。虽然改编的有点多。

比如水门桥地区的地理环境,炸桥的破快程度,以及敌我双方人数等等。

如果大家有兴趣,看看沙盘上的战争做的长津湖三部曲,真正的历史,比电影更好看,比电影更绝望。

长津湖 (上)长津湖 (中)长津湖(完结)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知乎用户 木子集智 发表

纵然它在硬核观众嘴里被说的漏洞多,但依然值得去看,值得去支持。屁股是往正确的方向挪了一大步,技术上很有诚意,哪怕有缺点也可以再改进。咱大老爷们为理想与情怀就必须去支持。

共产党的军队,有铁打的纪律,讲四个服从,每一个人都是螺丝钉,组织说往哪儿钉就得往哪儿钉。但是,这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没有血肉情感的机器人。相反,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智慧有灵魂的螺丝钉。为了自己的所爱,不惜把自己当做一颗螺丝钉,这就是最伟大的爱,毫无保留的爱。第一次炸桥失败的九连,最后可能连编制都无法保留,但他们仍然起到了为七连探明虚实、干扰美军休整布防的作用,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用生命换来的战场信息传递给七连,然后又归入七连接受指挥。这就是共产党的军队,从个人到每一级组织,都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理想与初心奋斗,哪怕没有荣誉、没有功绩、没有世人瞻仰。这就是一只准全息化的超现代军队,哪怕他们没有好的装备,却依然可以用降维打击一般的形式,从腐朽的落后的即便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式旧时代军队手里取得各种战术或战略胜利。

时隔七十年的今天,美军仍然还停留在旧时代没有进步(装备进步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所以纯军事上已经没有大问题(但仍需诸君努力以赴,毕竟很久没有活动筋骨了)。**军事必须服从政治大局,从长远来说更多要考虑的是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当下来说就是如何促成抗疫统一战线。**这样的大局所需要的心甘情愿、全力以赴、绝无私心、绝对服从、绝对忠诚的军队,全球独此一家——人民军队。

知乎用户 我跟你们拼了 发表

资方和院线乐疯了,春节档+爱国情怀加持,money 大大滴有,再加上舆论风向的操控,谁过年不看水门桥就是二鬼子不爱国。

水门桥发行方也硬气,强行要求院线给水门桥加排片率,不加就锁密钥,好牛逼。

先不说这盘菜好不好吃,做这盘菜的厨子委实不是个好东西

知乎用户 王和玉是珏 发表

我怕挨骂。特别指出,电影(不是史实)《长津湖之水门桥》=网络爽文

看吧,就算是针对电影 ,还是有喷子觉得有问题。可惜了志愿军英烈用血拼来的这种电影,离谱到美军站着看你打弹头。离谱到美军狙击手盯着半天不动的余从戎,也不愿意看看迫击炮阵地的志愿军。离谱到伍千里从山上蹦下来随手扫射打倒五六个美军。离谱到炸开管道,这么大动静美军瞭望台也发现不了。离谱到美军等着志愿军战士从炸开的管道一步步摸上来。离谱到这是史实,依然能拍出战狼内味。离谱到我说了针对电影,他们还是觉得我在侮辱志愿军战士…………

知乎用户 洋三岁有钱钱​ 发表

前排的熊弟一直在咬牙切齿地叫唤吴京为啥不死,感觉马上牙就要咬崩了。

幸好有大哥站出来说他再逼逼就揍他,保住了胸弟的牙。

感恩。

知乎用户 Mico 发表

十分打 7.5 分,扣分原因如下:

1、前期用枪抢炮就算了,手雷能被一个人唔上而旁边的人一点事没有也算了,把美军的嚣张跋扈刻画成了无脑轻敌也算了,可第三次炸桥的时候为啥刚开始子弹没上膛???为了最后万里的牺牲拍特写也是煞费苦心…

(还有最后美军反击的时候自己的喷火枪操作失误把自己炸了… 四字挨着喷火枪直接被 “暖” 醒…
2、特效一般

3、虽然战斗已经很壮烈了,但是我感觉以当时的中美双方的实力差距,反而觉得美军怎么这么弱了

自认为加分项:

1、结尾的实到一人

2、美军的直升机吊钢板,也侧面反映出了美军的综合实力

3、党员只有九人,不能卡壳

鉴于之前在淘票票上看到的评论,就不开放评论了。

知乎用户 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发表

美军有坦克,火焰喷射器,各种良好的装备,还有空军支援轰炸.. 我们什么都没有.. 看的真的心疼,感觉像是被降维打击.. 军事力量发展太重要了,落后就要挨打

知乎用户 这不是那谁家的小谁么​​ 发表

大年初一刚看的。

我认为是一部非常好的爱国电影。以前春节喜欢看喜剧片,但这次春节从《四海》和《长津湖之水门桥》选择,最终选择看《长津湖之水门桥》。

几个老戏骨和易烊千玺主演,演技是很在线的,这部电影没有太多神剧化的场面,毕竟按照真实事件改编的,哭点很多,特别是谈子为牺牲很突然,如果不是说他昨天炸桥被碎片击中,我还以为他要上演《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装死的那个画面,旁白说他累了……,直接泪目。还有完成第二次炸桥任务后,美狗载着燃烧弹的飞机迎面而来,所有人都举枪背水一战,虽是螳臂当车但视死如归,挺振奋的。最后的泪点汇报人数是全连仅剩万里一人。

这部电影没剧透一说,了解过抗美援朝事迹的人都知道这场战役后几乎整个连全部牺牲,电影也是这么演的。

电影给人感觉就挺压抑的,全连没什么好装备,美狗来了一批又一批,桥也是,被炸了后,又可以马上补上。土木工程专业的朋友和我开玩笑说:“知道什么拯救了美狗吗?是土木工程。”

虽然我一口一个美狗,但是电影演得还是比较中立的,没有刻意丑化美国人,电影中也表明了美国人也很厌战,也在怀疑为什么要打这场战役,特别是有个美国士兵在酒瓶上写字,放在战友的裹尸袋里,也表明了他们也有痛失战友之苦。看完电影以后,我搜了一些纪录片里采访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美国士兵中,美国士兵就是说中国军人不怕死,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很多士兵认为自己在这里最多待一年,回国就可以当英雄。抗美援朝中人民志愿军真的是靠人海战奔上去的,美国士兵回忆也说到: 如果不能在他们冲锋时多射击几轮,就等着让你的长枪变成木棍吧。

我觉得电影唯一丑化的人就是道格拉斯 · 麦克阿瑟,看着跟个沙雕似的,也充分表明战争是掌权者的游戏。

不像韩国拍的抗中神剧,把志愿军队伍弄成红旗招展敲锣打鼓的军队,把我军的神勇形象刻画成妖魔化的形象了。我承认志愿军队伍红旗招展,但没有敲锣打鼓好吧。

这部电影不建议家长带太小的小孩看,虽然这部影片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痛击美军的故事,打出了中国军人不怕死、敢牺牲的顽强精神,有很好的爱国教育意义,但是有的战争场面过于惨烈,比如美狗用喷火器把志愿军烧成火人,美狗用飞机扫射志愿军,把很多志愿军一下子扫成血水的场面,小孩在没有接受完整的生死观之前,是接受不了这种画面的,真不如带着孩子去隔壁影厅看喜剧,因为孩子太小可能都不懂抗美援朝的意义,也不懂中国为什么抗美援朝,需要让孩子一点一点了解。

我看有家长带着特别特别小的小孩来看,都把小孩看的捂着眼睛,家长还在睡觉打呼,意义何在?笑哭 /

知乎用户 青椒肉丝 发表

记得之前长津湖的时候也是各种妖魔鬼怪乱叫,结果票房把他们脸都打肿了。现在水门桥也是如此,静静看着票房,人民群众会用脚投票。

知乎用户 ly4327 发表

单从电影制作角度,能给到 7 分。

但拍摄的是水门桥这样历史上真实的重要局部战争,那就不及格了,对中美军队在水门桥的武力对比和战斗死伤,还原性比较差。

电影中关于美国想使用原子弹对付志愿军的情节,拍成需要联合国允许,所以没用,很糟糕的情节。美国没敢使用原子弹,实际是因为当时苏联也有了原子弹。

知乎用户 灰羽夜歌 发表

觉得差点意思,节奏感很别扭

牺牲事件铺垫太多,

反而到牺牲时和牺牲后没有描述了,

既没有惊喜感,也没有把感情提起来

就很怪

知乎用户 philx 发表

刚看完,影片的重头戏是炸水门桥的一场战斗,整个战斗的复杂程度,看一遍感觉消化不过来,还值得好好捋一捋,战斗过程还是比较精彩的,只是作为主角之一的四字弟弟,感觉戏份还是太少。

说一个问题,不是很喜欢影片经常出现的煽情慢镜和配乐,破坏了战场炮火连天的紧张节奏。而且把燃烧牺牲的战士拿出来做慢镜头表达情绪,私以为不合适。本身过于血腥的镜头就会引起生理不适,再配上激昂主旋律,拧巴组合到一起,既容易让人出戏,也体现出镜头语言贫乏,强制输出情绪属于不尊重观众审美需求。作为主旋律大制作,这样的剪辑实在是扣分项。

最后提一点,美军一师少将,戏份最多的那个老头最后如何处分,也没给个交代。美军动用原子弹的情节提了好几次,似乎对剧情也没啥用。总觉得导演一多就有点乱,作为献礼片还是要把这些收尾功夫处理好。

知乎用户 白薯 发表

写在前面,死美军,才是好美军。

没有再出现什么美国鬼子给中国军人敬礼的狗屁桥段。

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别他妈说什么可敬的对手,傻逼美国佬跑到别人家门口主持正义,就该千刀万剐。

知乎用户 摄友的小屋​ 发表

战狼也会死,战狼 ptsd 们接下来能说啥?

我是大年初一晚上看的,带孩子一家人一起去的,电影节奏很紧凑,没看到有什么多余的情节,感觉战斗情景比长津湖还要多一些,战斗情景挺震撼的也更血腥一些,一个大活人前一刻还在冲锋,下一刻就没了,可能大口径机炮弹药打中人体就是类似效果吧,但是我孩子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

之前也看别人说,一开始接近水门桥用望远镜侦查的镜头太假,那个镜头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微缩模型拍的,可能是一开始忽略了,后来拍完以后又补的。

水门桥应该是属于长津湖战役里的一个小的战斗,规模不大,两个连的战斗,咱没更多的人也没重火力,两个连打光了,也就只能打成那样,最后还是让美国人给跑了,气哦,火力不足啊。

第三次炸桥后美国人空运来的钢构桥梁比我以前想象的小多了,回来后还特意去找了史料,发现确实就是那个样子那么大,而且也意外发现,整个场景还原还是很不错的。历史上的水门桥也确实是损伤成了那个样子。火力不足,火力不足,火力是真不足啊。

最后报数那一段我是看哭了,七连就剩下了万里自己,但还好连队还能重建,接下来就是钢七连的故事了吧?

千里牺牲了,就那样牺牲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战狼也不是无敌的,也会牺牲。

这个片子的确不应该算是贺岁片,放在初八以后看应该更合适,但放在初一也有个好处 这次应该没有人说团体票了吧?

最后,衷心感谢英烈们的付出,和平年代的人们记得您们!也在这个时候向您们说一声,过年好!给您们拜年!

知乎用户 永桢哥哥​ 发表

第七穿插连,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瞬间泪目。

真正的战士,哪怕是面对死亡,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

知乎用户 潘呀 发表

我现在看评论喜欢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了,没什么,就是比较真实

知乎用户 泊远​ 发表

人在电影院,刚看完水门桥,如果说给电影打分的话我选择可以打到 8 分的高分,远在及格之上,甚至说可以称得上优秀。

之前我还担心水门桥会重复金刚川因为赶工档期导致的质量下降,看来我是多虑了。

电影的战争场面可以说是贯穿了全场,开局的回忆就是让人很快的可以切入到电影的氛围,即便是没看过上半部的观众也不至于感到很突然。

第一个小高潮在围攻美一师的时候。剧组的长镜头和近景切换的比较流畅,不至于只是侧重于某一个场景以至于对于大场面的缺失。中间还穿插了阿瑟在东京的晚会和杜鲁门考虑核弹是否可以使用的情况,交待了战场外的情况。这一段似乎是因为拍的紧迫,并没有占据很大的篇幅。

紧跟就是前往水门桥的战斗,在第一晚接应九连失利后白天遭到了飞机投掷燃烧弹,也算是对美军制空权的合理体现,人家有飞机有制空权有充足的弹药就是要尽可能的去削弱你,这是很合理且必然的。

中间有士兵说不识字,后面用大抬杠打坦克的时候结果用了烟雾弹,当时周围的都笑了出来,一松一弛让你感到战争场面似乎更真实,不是一面倒的绝望。

在严格执行计划也会面临着想不到的意外和变化,例如在坦克下面要点炸药包的时候嘴没有咬到炸药包引线,手套又被刮住,在挣脱开后胳膊又紧跟着被履带压住,这些更贴近了战争的真实。

说到真实性有些剧情画面又似乎过于剧情浪漫化了,例如水门桥的指挥官,在面对敌人拉开了手雷后,仗着自己会格斗选择肉搏而不是直接击毙或击伤?最后一次炸桥吴京子弹卡壳,被击飞后还能稳定住胳膊击中炮弹?易烊千玺被喷火枪烧中反倒是醒了过来,进而重建穿插七连建制,我更倾向于是一个想象中的美好结局。

一会还要去看另一部电影,先说这些,回头有空再补。

知乎用户 一只奶油猪 发表

这是一部很微观的电影,因为微观,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牺牲,每个人的惨烈,每个人的信念。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一样,所谓群像就是这个意思吧。

看完整部电影,我甚至只记得千里和万里两个人的名字,但每一个牺牲的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没有西方的英雄救世情结,但我们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成千上万无名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肉体堆砌成中华民族的 “救世主 “。让我们多看看他们:

为救战友被炸断手指的炮兵营长,来不及包扎就马上操控炮车为七连开路,断指远没有战友牺牲痛。

被石子击穿了腹部的营长一直忍痛分析战局,遗言竟然是下一次的作战计划,希望他在梦里活捉了敌军指挥官。

为保护战友,推开战友用肚子捂住手雷的管道战士,没有人不怕死,但总有人面对死亡没有犹豫。

为了掩护炸墙,扛着被击穿的铁板,用自己的肩膀充当护卫的战士,所谓不屈的脊梁,就是如此。

抱着炸药毅然冲向坦克的战士,衣衫褴褛的孤勇者,要么死在冲锋的路上,要么带回成功的消息。

被履带碾碎手臂,但一心只想爆破坦克,求连长引爆炸药的战士,他最后的眼里,是杀身成仁的欣慰吧。

孤身一人引开燃烧弹的排长,最后在奔跑中怀着信仰华为荣光,不知道他最后奔跑的方向是不是他再也没有回到的祖国。

开着装甲车冲向敌人的政委,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妻子和女儿是他要守护着的四万万分之二。

完成任务的连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有想过回来,只有想过完成任务。

最后,应到 147,实到 1 人。万里,活着的人是最痛苦的,他看到了几十上百位的哥哥倒在他面前,他身后,他怀里,他也想凭着一腔怒火冲向敌人。可是没有电台,留下一位侦察兵,才能把火种传递给身后的兄弟呐。

影片看完,出电影院已是晴天。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的晴天,能让我们在安静的书桌缅怀他们。

心中有信仰,肉体凡胎也能坚如磐石。

知乎用户 chief 神羽 发表

有啥可说的呢,没啥可说的。资方已经引导舆论把一部商业片强行和抗美援朝的历史捆绑了,你在网络里说电影有问题就等于二鬼子不爱国,那还能说什么?和水军们一起,泪目,感恩就完了呗。

如果说第一部还是浪漫主义幻想抗美援朝,步兵开潘兴,巴祖卡打飞机,是充满了科幻爆点的商业片。第二部就像更劣化的半成品,好像剧本完全没打磨完就为了赶春节这个挣钱的机会赶紧上映(其实更应该是整个两部曲拍完就这个质量,第一部第二部剪开正好梦游的部分都留在第二部了)。美军也好,志愿军也好,全程都在梦游,不知道都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一个是刚打完二战几年的美军,一个是在解放战争和之前集训里锤炼出来的志愿军,两支综合素质都极高的部队的碰撞和较量,在电影里的观感就是看着不像是有组织的现代军队在打仗。部队的有效指挥几乎没有,职业军人的训练看不出来,武器安全操作不会,没事还能炸自己人,班排战术没有,像黑帮火并一样抱着手里的武器一通猛突突,真实历史上三次组织严密,计划周详,执行果断,可歌可泣的炸桥行动,拍成了黑社会开片,金牌打手带兄弟和小混混去偷对方老窝。

怎么说呢,我很不赞同一些水军和营销号的经典洗地话术 “电影要有艺术加工,不能等同于史实,毕竟不是纪录片。” 这屁话说的就好像志愿军的历史不能拍电影一样。就为了给资本的商业片洗地,侮辱真正的历史和英雄?长津湖这两部,无论哪一部,都是这个问题,除了导演在电影名字和电影里反复告诉你,这是长津湖,这是长津湖战役。哪段单拿出来看,他都不是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这就不是要不要追求完美还原历史的问题,是根本就和历史完全不是一回事的问题。说白了,这个剧本,你按照上面的要求,换换道道具服装,改成是那场战役都行。把武器换点 56 冲,对面美军群演换点印度服装,你说是 62 年对印某战役也行,把那潘兴换成 t62,说是对苏自卫的某冲突也行。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现在得导演,编剧,和整个电影工业,拍不出既符合历史细节又精彩的电影,就是自己水平问题。没有别的理由。真实性和精彩不是对立概念。为什么当年的《上甘岭》和《奇袭》就能兼顾真实性和电影本身的精彩呢?为什么大决战三大战役就能又兼顾历史又有顶级的大场面又那么精彩以至于今天还有那么多梗呢?现在的电影人真的是懒,功课不做,资料不查,说是拍水门桥,一场电影下来连历史里的三炸和美军的反复机械化修复都拍不出来,水军和营销号还直接定义了个历史真实性和电影的票房和精彩程度是对立的。我感觉当年的抗日神剧手撕鬼子有你们这么洗地,也不至于臭了。

如果,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给了资本一个挡箭牌,拍好拍烂都能赚钱,能各种赶工加私货而只因为题材掩护就不会被批评,能一张电影票卖到 100 来块还心安理得。他们就会像苍蝇看到肉一样蜂拥而至,迅速把这个严肃的题材弄的要多粗制滥造有多粗制滥造,要多庸俗有多庸俗,然后赚了钱,再转去下一个题材。从当年的亮剑到后来满地得抗日神剧手撕鬼子,才几年呀?

知乎用户 feby 发表

七连应到 157 人,实到一人。泪崩

知乎用户 刘飞 发表

刚刚长津湖 (水门桥) 即将结束的时候,三岁的儿子突然冲到荧幕前喊了一句: 爸爸妈妈回家啦!

奶声奶气的语调,一下子给这个悲壮的电影一个 perfect ending,一瞬间觉得他们的牺牲都是有意义的,换来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换来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感谢前辈们,感谢祖国

知乎用户 asdf-quark 发表

不是很喜欢主旋律至上的一边倒的舆论环境,也不打算去看这部电影了。

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一段安定和平发展的时间,是没有疑问的。

“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这就是军魂。

知乎用户 机械核心 发表

个人平分不高

过于追求戏剧效果,而大量使用慢放,配音,配乐,煽情对话,重复镜头等等。过于刻意,以至于严重破坏了电影的真实感。

另外,吴京的中国队长动作戏过于超现实,以及易烊千玺的冬眠超能力让人出戏。

还有,其中的美军智商太低,以至于让我一度以为这是部喜剧片。

最后,里面的军事错误太多。我知道不应该太挑刺,但是有些错误会让人觉得志愿军脑子有问题。比如炸药包炸坦克,那坦克最多离 20 米,你点燃了扔过去不好吗,为啥要死死抱着送人头?

知乎用户 屋凡 发表

从观影感受而言,长津湖不及水门桥……

知乎用户 daisy​ 发表

先上结论:不如第一部好看。

第一部结尾处理的莫名其妙还可以理解为是为了下一部做铺垫,但这一部结尾更让人无语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让我感动不已,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战士们都牺牲了,最后来了一段美军轻轻松松的就用钢材把桥给修好了,该撤退撤退,啥也没耽误。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什么?人海战术不敌火力和科技优势?然后紧接着通过旁白 / 文字 / 镜头又来了一段美军如丧家之犬一样撤退,志愿军战士们在港口带着胜利者情绪的欢呼。情绪太割裂了,我看不懂。

还有伍万里那句所有人都是他哥,能感觉到编剧想塑造人物成长的意图,结果后面人物还是很虎很跳脱。我难以理解的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下万里这个人物性格竟然又退回到原点了?!作为七连铁血意志和精神的最后传承,这个人物塑造的完全没有弧光。

四字弟弟还是再多学习学习吧,我真的一直出戏,上一部我就时常看不懂五万里想表达的情绪,想着是不是刚入伍的愣头青就该这么表达。结果这一部他还是一套表情:全程咬紧牙关抿紧嘴,眼神凶狠且下三白。这套表情在伍千里牺牲、伍万里发现伍千里在牺牲后燃烧的尸身仍然给了自己温暖、要求恢复七连建制几个重要情节中,都使用了。恕我眼拙真看不出情绪差别。伍万里这个角色让我感受不到坚毅,感受不到信仰…

孙楠唱的片尾曲很不错。

晒一下票根证明我看了。

知乎用户 时光涟漪​ 发表

三线城市三流地段 58 元一张票。

今天带家里两位老爷子一起去看了。

不是因为电影好看,而是因为春季假期不能到处转悠,只能家门口找点乐子。

上半部长津湖国庆那会也去看了,十分给个七分吧。

情节略显拖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故意分两部拍,赚两笔钱的原因。

知乎用户 墨殇忆汀兰 发表

跟爸妈看完了,说下感想。

《长津湖》这部系列电影创立的意义在于这两部电影是中国工业电影的一次重大尝试。从《战狼 2》开始,到《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我国的电影工业水平一步步提升,《长津湖》可以说是基本代表了我国的工业电影划了一条水平线,高于这个线的,就是我国工业电影的顶尖水平,不过目前还没有能超越的国产电影。

在创作上,我是鼓励咱国家能出越来越多的工业电影,因为只有电影的工业技术发展起来,才能迎来中国电影真正的辉煌时期。这其中吴京,徐克,林超贤等都是推动了中国工业电影发展的功臣。

说回《水门桥》,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是部商业片,不是纪录片。影片有很浓的徐克风格,尤其是第二次进攻的时候,不用看名单就知道徐克一定掺和进去了。主要描写了第二次的炸桥,四路出击,除了一个人狠话不多的美国大兵,战斗前半段都比较顺利,还有美军痛击队友的神操作,甚至把在场的小孩都逗乐了,到后半段开始死人的时候氛围立马都不对了,前面还能笑美军都是些什么猪鼻操作,单兵素质简直天差地别,但是就这种水平的部队仗着火力装备硬生生让一个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用命去换。印象最深的就是平河和那个突然被一炮打碎的排长。第三次之前美军的飞机一轮扫射下来能留个全尸的都不多。

全片最喜欢的是梅生,他说:“全连就剩九个党员,关键时刻,不能卡壳。” 那时的党员真的是一群舍生忘死真正有信念的人。

上部开头是伍千里捧着伍百里的骨灰,这部结尾是伍万里带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家。清点人数时报道:“七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题外话,我个人最喜欢的导演就是徐克,他从《龙门飞甲》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国内工业电影的发展,我是十分尊崇他的。

“你不是说你能打三十个水漂吗?”

“那需要一块特别好的石头。”

“特别好是什么意思。”

“特别好就是,哥,我特别特别想你。”

知乎用户 牛津 发表

电影将紧跟《长津湖》的结尾,讲述了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七连战士在完成下碣隅里的战斗任务后,和九连配合作战,受命炸毁美军撤退的生命要道的水门桥,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长津湖》上映时,就有不少观众表示为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去抗击美军的精神深受感动,这部《长津湖之水门桥》同样感染着观众的情绪,为志愿军战士们勇敢奉献的抗美援朝精神自豪又骄傲,并感恩先烈们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对英雄们表示致敬。

影片中呈现出的战士之间的生死情谊,深深地打动着影院的观众们,没有刻意催泪,只是战场上英雄们不惧牺牲的勇敢精神,战场外,他们对国、对家、对战友的无限温情,让观众们一次次破防落泪。

比起第一部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无论是拍摄手法和现场置景,其拍摄难度都随之增加。

这部影片经历了长达四个月的雪景拍摄,为了做到精益求精,还去做了一些补充拍摄,比如细节、情感、场景上的衔接,还有一些必要的交代和改变。

除此,导演与演员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中,不分昼夜地辛苦拍摄,一众演员们需要面对的极寒天气的挑战,在寒风凌冽,冰雪漫天中,很多演员都是顶着寒冷,兢兢业业,坚持拍摄完毕,这样出来的成品确实有着极强的真实感,也容易让观众能够真正跟随人物进入水门桥这一仗,产生共鸣。

在本片中,七连的战士们和九连一起作战,共同击退敌军,一场更加艰苦的战争开始了。

因为水门桥是美军南撤路上唯一一座桥梁,也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制胜的关键,但敌军掌握着有利地形和制空权,并且设下埋伏,所以对我方来说,要面对的任务无异于虎口夺食。

于是就有了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美军三修水门桥的这场战役,哪怕已经遍体鳞伤,没有人后退一步,最后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艰难地完成了任务,美军不得不用空投设备的方式强行通过。中国的军队中有无数的 “七连”,就是这样最英勇的七连,铸就了我们的钢铁长城,成就了我们的军魂。

整部影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除了有群像的刻画,也有个体的塑造,尤其是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情,贯穿影片始终。

在《长津湖》里,吴京扮演的伍千里会默默扶正弟弟的帽檐,对弟弟严苛,都是急切地盼望他能成长,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奋勇杀敌的战斗英雄

他们是普通农民家的孩子,是抗美援朝的英勇战士,可也是最伟大的平凡英雄,电影里一个个战士们,都是带有最强烈的意志力去战斗的,全力以赴,舍生忘死,也让我们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被历史中志愿军战士的精神、行为、情感所感动,更加深刻体会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

知乎用户 辅美康​ 发表

先来看下主演:吴京、易烊千玺、朱亚文、李晨、胡军、段奕宏、韩东君、张涵予

然后是编导和编剧,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编剧兰晓龙、黄建新

目前国产影片里面,最能打动人和震撼人心的还是这样的抗战题材电影。

在之前多年的战争年代,确实有太多可以书写和表达的内容,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发展,我们对那个年代的残酷已经逐步的淡忘,通过这样的战争场面重塑当年关键战役中的感人环节,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比于之前的《长津湖》,大场面、大背景的展示和讲解相对少些,但是整体在战斗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展示要多很多。整个片子看完之后还是非常过瘾的,毕竟这里面几位主演,特别是战争片里的表现还是非常有感觉的。

完全值得一看,据说美军方面还有专家也是认真观看这个片子。看看在战争现场中双方的表现等等。

知乎用户 吴兰 发表

非常不错的电影

延续了第一部的水准

但是比第一部更惨烈,而且叙事上,其实更紧凑

预测豆瓣 7.0 分 + 不成问题

​拍摄水准依旧在线,而且这次全景拍摄镜头比较多 视觉体验更好更震撼。

​但是这次太惨烈了,只有千玺弟弟活下来了。总体就讲了一次炸桥,+ 一次幸存下来战士继续炸桥。比起上一部,故事情节更简单。但是炸桥本身这件事 ,几方配合,故事情节更曲折。

韩东君的牺牲给我最大的震撼,用身体拖着坦克,用身体搬运炸药包。其次是在水管那个战士,用身体堵住了手榴弹。

美方部队人多 + 兵器精良 + 火力猛,确实给人极大压迫感和恐惧感。

​特别是用那个火筒还是啥武器,瞬时间,整个人身上全部着火,顿时化为灰烬。给人强烈震撼,恐惧。

​用火桶,雪地都烧成灰烬,真的太可怕了

知乎用户 xpple 发表

凑合看吧,我给打个 6.5。

整体观感是咣当咣当,震得我头晕眼花…… 台词和上一部一样令人晕厥,甚至可以说更加粗糙。吴京贡献了全片最炫酷的打斗和最好的台词:“有什么话打完再说。”(可惜部下不听劝偏要说,最后不幸牺牲),中国队长我选吴京。慢镜头用得太多了,多少让我有点尴尬,如果精简一下我估计这片就两小时(我会更喜欢一点)。最后我看战争片更喜欢写实一点的滤镜,而长津湖和水门桥的滤镜个人感觉都太明亮了。

知乎用户 332as 发表

比上一部差了太多,有文戏达到登车戏和送围巾戏还有入连仪式的水平吗?没有。有武戏达到炸火车、乱石滩、村庄战的真实与紧张吗?没有。徐克拍的武戏浮夸了点,文戏…… 也很尬,红围巾、新中国万岁这两个预告里很出彩的镜头在电影里竟然没有一丝丝铺垫,瞬间乱入,浪费了这两个场景啊…… 小说里的传令兵删了就不说了。

还有很重要一点是徐克对音乐的运用真滴…… 煽情配音不能滥用,配乐质量也是…… 和上一部陈凯歌部分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可能不是他的问题,是他这部分的配乐师太差了。上一部开头回家的配乐、出证配乐,入连仪式的配乐,丢围巾的配乐和这部真是云泥之别。不信你重新看看一的陈凯歌部分。

第三点可能有的人觉得无所谓吧,这部美军形象太那啥了,高傲就算了,还很憨。以及打着打着居然开始搞笑…… 给我整不会了。

开头下碣喻里就不用说了,人海无双这个…… 额…… 这段补拍的,赶了点能理解吧。

还有一点我真的无法理解,特别喜欢人物死前搞闪回,闪回去好几十秒回忆,还不止一处。这这这不是电视剧手法嘛。真没见过几部豆瓣 8 分以上的片子用这种手法,直接给我看麻了。上一部就雷爹死前闪回一小会儿,没什么的。这一部所有角色死前都来一遍闪回…… 我…… 啊……

也不是没有优点,在水门桥的镜头运用挺牛的有一说一。

还是期待新一代导演,价值观应该比以前的正,也不会有些廉价到我们普通观众都能看出来的桥段。八佰金刚川问题是剧本,拍摄手法上比 1 后半段和二也就是徐克拍的部分好不少

知乎用户 蒋故事 发表

一言难尽。

结束后我发现全片最让我情绪波动的场面居然还是开头三营车队被敌机轰炸,看着我们的子弟兵被轰炸机屠杀而毫无还手之力让我既愤怒又痛心。

除此之外真是一言难尽。

补充一个槽点,段奕宏说完战术突然倒下,我以为是埋了个龙团长晕倒又瞬间清醒的梗,结果来了段闪回配合小兵说营长在昨晚被击中了。营长腰上那么大一个枪眼从晚上到白天愣是没人帮他包扎是吧?

知乎用户 米莉莉 发表

太好看了,也很好哭,我一老大人,哭成狗。

剧情起伏、转折,几度绝望,又让人感到希望、心痛和深深敬意

看完的想法是:

1. 志愿军好伟大,致敬

2. 抗美援朝是一场靠中国人意志和信念而胜利的奇迹

3. 水门桥需要影史冠军

知乎用户 天兰色 发表

非常好看!比起前作,少了很多比较假的因素,剧情的转折和发展也更加平顺了。整部电影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值得票价!

知乎用户 萤火柴​ 发表

打赢,送他们回家~打赢,带他们回家。

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水门桥奔着中国影史第一了狂奔。

观感十足,666。

有逻辑

水门桥生动展示了,我们面对武器代差的美军,是如何能赢的。

不是神剧里面群 A 过去靠人砸,也不是神剧里英雄开个挂一人请钢铁雄狮升天。

什么叫战术,什么叫经验啊,看到了吧。

什么叫纪律,什么叫执行啊,看到了吧。

什么叫勇猛,什么叫大无畏,看到了吧。

什么叫牺牲,什么叫为掩护而牺牲,看到了吧。

什么叫兄弟情,同时什么叫军纪,看到了吧。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英雄集体中负责指挥的个人。

有英勇的团队,但英勇的团队也是更大战略执行团队中的一分子。

上一集,美军向冰雕连的战士敬礼,终于,在这变成美军向自己军人的墓碑敬礼。

有战争场面。

调度得当,层次清晰,目的明确,有的画面截图下来就是一个壁纸。

有泪点瞬间,就不剧透了。

大家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战。

他们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战。

他们知道大家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战。

知乎用户 看球得先哄娃睡觉 发表

建议去看看之前知乎里面那些阴阳怪气的问题和装模作样的回答。

可以说脏话么?

哦,那我没什么好说了。

知乎用户 月老晁 发表

如图

知乎用户 不正经的正经人​ 发表

谢邀,刚看完水门桥,非常震撼和感动. 同样是炸桥戏,徐克还原了我们志愿军真实的样子:果敢,智慧,坚强,勇猛. 一个个可爱的人前仆后继地冲锋,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跟实力强大的美军战斗到底,就是不服输. 志愿军为何牺牲也讲的很清楚. 反观某虎拍的战争片,只能看到个人英雄主义和我军的懦弱,缺乏智慧. 从这个维度上说,水门桥值得一看.

知乎用户 男留 ID 女自强​ 发表

刚看完。

见仁见智吧,个人认为美术和特效更进一步。

但节奏和音乐不如第一部。这一部的基调就是绝望和无力,所以从头到尾没有一次是能够带动情绪彻底燃起来的。

美军拍的有点太降智了。

血腥程度更上一筹,不太适合小朋友观看。

知乎用户 Dark 发表

经典审美疲劳。漫威二十几部电影同个套路怎么不说审美疲劳。

经典看着第一部票房好来拍第二部蹭热度。水门桥和长津湖是一起拍摄的,而电影在拍摄完后有六个多小时的时长,没法放进一部电影才分成上下两部。

经典不如《大决战》《李延年》。看过《大决战》《李延年》没必要很有优越感。用于宣传的主旋律片最重要的是受众覆盖面,《长津湖》《水门桥》的影片定位决定了它们更能完成这个任务。

典中典资本主义利用爱国主义割韭菜的工具。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何必上升到更高层面。就一个战争商业片而已,别扯那些毫不相关的。没人逼你看,没人求你看,每个人审美不同,爱看就看,不看没必要装众人皆醉我独醒。

不是说不能喷,坦白讲我也觉得这部电影缺点不少,但有些人的评论给我看笑了。但凡稍微有理有据地喷,但凡至少看完电影再喷,都不至于那么丢人现眼。

知乎用户 实习生 发表

很多人都说不该拍这个故事,毕竟这一战于我们来说算是失败了。从结果看,我们没有达成战术意图。但是我们不是败于军事,是输给了美日强大的工业能力。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们的战士也永远不再需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但当看到平河扛着炸药包钻进坦克底下,指导员开着点着的装甲车冲向敌人的阵地,伍千里背着最后一枚炮弹与大桥同归于尽,生活在如今这盛世的我,不禁在想,换作是我,我能做到吗?他们视死如归的动力来自哪里?

​动力来自七连全体出征前面向祖国的方向的一个敬礼,一句 “新中国万岁”;来自指导员手中女儿的半张照片;来自伍千里那终究没能实现的梦想——十几亩地几间房。

​我也有个可爱的女儿,当看到指导员口含姑娘的照片义无反顾地冲上去的那一刻,我觉的,换了我,我也会!他们那一代人,从生下来就挣扎在生死的边缘。他们的生命,他们家人的生命从来都不被自己掌握。但是,有了共产党,给了他们力量,给了他们希望,给他们指明了生活的全新的一个方向!当这一切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的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和迟疑的吗?

​爱国,我们每个人都会!但没有经历过那个让人绝望的时代的我们,真的无法像他们一样对这个词有那么痛彻的理解!

​新中国万岁!!!

知乎用户 雨山化道 发表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夸,反正我只知道电影看下总结来就 4 个字——抗美神剧,各种巧合,各种细节。无时无刻不在强降美军的智商,两发炸弹炸火药库,狙击枪射不穿钢盔。一个人保卫司令部,我只能说这个导演拍的东西对不起抗美援朝的历史。对不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题材是好题材。抗美援朝先天 5 分,导演加成我给他打了一分。一共给他 6 分。

知乎用户 焱火​ 发表

无限密钥。

知乎用户 文刀半瞎​​ 发表

第七连应到 157 人,实到一人。

还有第九连,全军覆没。

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忘记拍照。

战士因为看不懂英文,打坦克的时候用了一发烟雾弹。

第二次炸水门桥的时候,弹药不足,最后直接提着枪冲了上去。

感动画面很多,但是要说票房超越长津湖,应该很难。

知乎用户 浮世清欢​ 发表

水门桥在知乎投了多少钱?

热搜首位锁死了是吧

脸都不要了

知乎用户 擎森 发表

拍的很一般,题材优势

但是不可否认,挺骗眼泪的

看好票房,但成不了经典

知乎用户 Brian Zhang 发表

今天本来打算去看的,打开美团一看附近的电影院都选不到好点的位置了,只能往后推一推了。等看完了再来补充评价。

记得前些天知乎还有个是否期待《水门桥》的问题,我翻了翻答案,好家伙,照这种口碑票房怕不是要扑街到姥姥家去了。刚刚特意查了下首日票房,一天差不多干了一亿美金。由此看来啊,要么大部分看电影的观众都不怎么上知乎发言,要么就是大部分不喜欢《长》的人都喜欢在知乎发言。

当然,这个问题下面好评不少,那必须是充值了,必须的!

知乎用户 如卿 发表

刚看完,觉得比第一部精彩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本来说不看,但是还是觉得应该是要去。

场面里面,战争的东西会比较的多。而且也确实比第一部要重,突出了更多的牺牲精神。而且这种场面会让人觉得不是宏大,而是非常微观,很细节的东西。

然后,整个连队不断的会出现牺牲和去选择以身赴死的,这也是我觉得整体里面会营造的这样一种比较悲壮的氛围。不会在像第一部一样去勾画或者是勾勒一个战争的场面。

然后,这种场面让我们会真切的感受到每一个战士在实际的战斗中的思考,甚至能感受到在这个当中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考虑,就是去为了战友做出自己最后的选择的决心,这种东西就是让我们更加去能感受到惨烈。

很好看,还是建议去看一看,虽然肯定你会带有一种对于新的影片基本内容的疲劳感,但肯定你会认为你是值得看一看,也许他不会超过第一部的那种赞誉和声望,或者突破,但是这才是最纯正的一种享受。

知乎用户 伽蓝 发表

大过年的还是看点喜庆的吧,这看的人有点难过。

知乎用户 FDrag0n 发表

这次比上一作节奏更紧凑,全程无尿点

就是分级应该定 r18 比较合适,我看的片场有小朋友都被吓哭了,这点和红海行动差不多。

总结一下,很不错的商业战争片,值得去看,IMAX 效果很震撼!

虽然之前了解了一下历史,知道最后美军还是修好了桥,但是看电影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这工业实力差太多了,志愿军战士辛辛苦苦炸掉的桥,居然能用空运零件来直接修复,当年能打赢这种强度的国家真的太艰难了。

尤其是最后的那句,第七连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这句话出来的时候真的没绷住。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句话放在当时的志愿军身上再合适不过。

知乎用户 CrAzyZ 发表

不好看,bug 太多了,比能文能武李延年差了 100 个长津湖第一部。

志愿军除了勇什么都没有,美军甚至都刻画成了傻子。

随便说几个

第三次炸桥,几个人变魔术一样把履带车开到山顶,简直离谱。

第一个美军指挥官,傻子一样的安排陷阱战术,在指挥所布置定时炸弹,指挥部被自己人轰掉,满指挥部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带枪被吴京堵在门口。

第二次炸桥成功后,天亮,敌人援军坦克到达,对着水门桥就是一顿猛轰,不怕轰塌了水门桥?

第二个美军指挥官也是傻子,几十个人眼看着吴京炸了桥真是棒。

最后飞机轰炸,数个燃烧弹炸一个人,然后扫射大部队迷之操作。

槽点太多,吐不过来。。

知乎用户 随机的盒子​ 发表

建议标题改成 :

命题作文: 如何夸奖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知乎用户 DDT2 发表

在电影上映前,本不想去看,因为去年的长津湖拍的实在不行,差一点错过这部好电影。

  1. 电影的色调,镜头焦段选择,运镜等比长津湖好太多了。本来应该有一个前后呼应的经典画面,大战前战士们在少见的阳光里回望边境的一幕,对应战士们在火车上遥望长城的一幕。但这个对比因为长津湖导演的 “老法师” 色调没能成功。真的太可惜了。这样的保家卫国之战,我们中国人打了几千年,一代一代。这样的两幅画面,要说的是:“…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2. 剧本是完整的,可以看的了。这个剧本难写,因为太容易诗歌化了,太容易情绪化了。但总体还行,不知道是编剧,还是导演的功劳,在情绪上克制住了,让情绪像在冰下的激流,转瞬千里,但又不动声色。如果说这部电影没能写入中国电影史,除了上部长津湖拍的太差,剧本不足也是原因。如果可以用《三体》大刘的那种笔法,在大的维度上,写军团长冷酷无情的判断,计算,命令来画全景,定下钢七连必死的命运;又有现代电影中以撤退,拦截的时间线来写进展,拉紧情绪,走进命运过程;战士在命运中的选择表现忠诚,勇敢,兄弟情感,以此对抗命运。每一位战士的死亡,都可以看到书中的那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
  3. 表演的细节满分。基本上克服了为飙戏而飙戏,几个细节勾画也是情感的需要。而且居然徐克导演在情感的处理上远胜了其他两位,伍万里说七连里的每一位都是我哥那一段,回家的那一段等等,我旁边的人都哭了声音了。
  4. 几个典型的场景十分催泪。“七连应到 157 人,实到 1 人。” “什么叫特别好?哥,就是我特别想你。”
  5. 台词很好,非常好,减了许多话,很好。
  6. 伍千里烧成灰,救活了伍万里的那一幕,电影院里一片哭声。我想这是导演想表现的一个象征画面,这一段易烊千玺的表演满分。

推荐观看。

打分 80 分。

知乎用户 remember 发表

知乎用户 好孩纸 kimi 爱大圣​ 发表

不要听这些黑子胡说八道,吹爆水门桥,吊锤前一部大烂片长津湖

知乎用户 老秦书生 发表

在 “水门桥确实被炸掉了多次”“志愿军确实是以减员严重的连为基本单位硬刚美军立体防御体系” 这两个大前提下,7 连和 9 连战士可能也必须人均战神胡修道才能逻辑完整。但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水门桥》依然不能算优秀,甚至有些拉胯。这里的锅也不是三位导演甚至编剧的,试图用美式叙事去打败美式文化输出本来就是一种本末倒置;有些人觉得它 “过于红” 而讨厌,有些人觉得它 “过于不红” 而讨厌也都可以解释;“斗争”亦或战争前期的某些失败并不是一定不可接受的,但问题是要知道怎么办,以及至少在某些环节有所进步,譬如,不再选用 80 年代成长起来的导演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知乎用户 Jason Du 发表

自己也是魔怔人,居然给了它第二次机会。

还没看过的,快逃。

知乎用户 君若 发表

今天晚上才看完,简单评价一下。优缺点都有

总体上来说,很符合主旋律要求,是一个很好的新年贺岁片,适合去观看。

下面内容含有剧透,请谨慎下滑!

先说一下缺点:1. 虽然是电影,但里面巧合却过于太多,可能是编剧想给消灭大量美军一个合理解释,同时,我相信在战场上可能真的存在那些巧合,但是我想说的是,把那么多巧合都放在一部电影里,而且前后相差时间也不是特别长,就感觉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受。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比如美军两个喷火兵正在扫射,刚好在我军前一轮迫击炮轰炸中,把美军恰好放在路边的油罐炸裂了,油恰好瞬间流满了那两个喷火兵脚底下,这是他们又恰好打开火焰喷射器,这时火星点燃了油,他们和其他一大批美军被烧死了。个人觉得挺戏剧化的,而且是我当时看的有点不舒服的地方。

2. 个人看法,有点魔化美军的 F4U 海盗飞机了,战斗力稍微有点夸张 (不太专业,可能就略微了解了一点

3. 在攻击场面中,美军普通士兵阵亡频率有点太高了,我军集团式冲锋牺牲一位士兵,美军镜头已经倒下 6,7 个了,当然不是说我军没有这个战斗力,只是感觉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比例

然后说优点:1. 战争描写很好,特别是血腥场面真的不知道广电怎么过的审,超级棒,很写实,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一个特色,不能因为血腥限制了真实性,现在好多战争片拍的其乐融融,根本反应不了现实

2. 人物塑造还是可以的,特别是最后万里回家送千里骨灰的时候,还有指导员嘴里叼着自己囡囡照片,义无反顾冲向美军阵地的时候,更有某战士 (忘记姓名了,到电影里经常提),抱着炸药包冲向谢尔曼,胳膊都被履带碾压碎了,还一直想着没点燃的炸药包,真的看着非常感动,真的

3. 虽然电影时间很长,但是叙事还算紧凑,我觉得比上一部好,最后结尾水门桥虽然还是炸毁了,但史密斯的陆军第一师还是顺利撤退了,挺写实。里面美军士兵视角拍的一些片段也很好,特别是后面一个美军士兵在堆积如山的圣诞节礼物中找到一瓶酒,然后在上面写着这是一瓶结束战争的酒,塞进了伙伴的装尸袋里面,很有反思寓意。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还是成功的,毕竟吴京出品,必数精品,期待以后国产战争片能越来越好,从历史事实角度出发,可以有像千里一样的超级英雄,但不能要变成神剧!

还有关于血腥部分我想补充一点,这个电影是我在电影院里面看到过可以说里面某些片段很血腥的啦 (我看的电影少,大佬勿喷),但是我想说,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暴力的,血腥的,变态的,不能因为某些原因删去这些要素,这样就失去了原本战争片的意义,只有写实,才能真正给人启发;只有明确和平的不易,才能真正让人珍惜!!!(图片来自朋友圈,这个只算个人观点,自己的一个感受抒发,没有任何指向性,谢谢)

另外,以前抗日剧比较多,现在抗美援朝又火了,不经让人遐想连篇

知乎用户 浅唱寻夕颜 发表

完全代入不进去,电影破碎感太强,第一部还比较流畅,水门桥节奏特别奇怪。难道我和评论区各位看的不是一部电影?

知乎用户 Crashing World 发表

看了电影我才知道美国人挖的战壕已经落后于一战水平,战壕笔直一条线,感情都不会挖纵深。子弹居然能打爆炸药包,原来里面装的是黑火药,手上一个巨大甩炮。喷火枪喷出的火能被回收,喷到脸上毫发无损。美国鬼子大兵如同电脑 NPC,除了胡乱扫射就是动嘴说上帝,说完话必无。志愿军拥有提前预警功能,每次都提前发现成功躲过埋伏的机枪和大炮。。。

毕竟是爱国教育片,逻辑问题不能太较真,我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战狼的感觉的。但是这个电影没有战狼和长津湖第一部的酣畅淋漓。长津湖第一部里面老雷阵亡让我很感动,坦克对决看的也很惊心动魄,内容衔接也很合理。水门桥这部电影全在炸桥,叙事情节场景过于单一,给人审美疲劳。突出了其他人的英勇无畏,吴京在电影里表现并不突出,这样一个战狼就变成了一群战狼,而不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电影开始演变成抗美神剧,要不是有美国飞机估计美国本土就要沦陷了。

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确实有些失望,没有像战狼一样酣畅淋漓的打击快感,也没有反思战争的残酷,给我们带来的只有想复仇的憎恨和挑起民族对立。我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跟我讲过很多抗美援朝的事,和电影上相差太大了,这也是我失望的地方。

知乎用户 雾中打拳 发表

当初长津湖上映的时候,有个很奇怪但是却很常见的套路,就是一说电影,就有人深情描述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是多么的悲壮惨烈,以此来打高分、得好评;而如果有人讨论电影的不足,那就被认为是在否定和贬低志愿军、否定和贬低那段历史。这一点在微博也好,知乎也好,都是如此。

我希望这次对于电影的评价,能够聚焦在电影本身上,别煽情,别捆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就够了。

知乎用户 gaiweibaoye 发表

垃圾

知乎用户 黍离之悲 发表

知道的,以为是大型战争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香港警匪片,这就是香港导演的格局,如此大的团队,如此多的钱,别说和大决战系列对比了,就是和大转折,大进军,那也是远远不如,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战争电影了,尤其是别侮辱敌人的智商,因为那也是在侮辱我们自己,看得我无语,都说那些夸张离谱的抗日神剧大都是港台导演拍的,现在我彻底信了,大导演格局都不高,其他的可想而知,这种级别的战争,根本就驾驭不住,也就只能显得小家子气,这就是目前的票房冠军

知乎用户 谢谢你 发表

还能怎么说?就因为题材是爱国的,就可以把一个不配叫电影的玩意叫成电影?真是侮辱了电影

知乎用户 列匡昂 发表

导演你自己看看好看吗

我这场三分之一观众都在刷手机… 叮叮咣咣俩多小时,剧情真是浪费演员的演技

知乎用户 喜欢历史的旁观者 发表

很怪,真的很怪

美国大兵杀完人不跑,中间的人不杀,等平河出来再杀?(怀疑他打仗得了精神病)

首领没有一把枪,要和万里贴身肉搏。

美国士兵可以用喷火枪点燃汽油然后被反杀?

两次镜头给了原子弹的提议然后就没有了?

为了杀一个人把燃烧弹全用了,而且明明知道不止一个人,然后用机枪扫射山谷的人?

千里被一群人拿枪围着,然后首领要看他表演?

零下四十多度,解冻在重新冻上不是死的更快?

最后战士们在海边欢呼不止在一个电影电视剧中见过

最后的煽情是不是有些过头了。。。

对着一个人物疯狂回忆,悲伤。

这里面梅生给我感触最大,一点一点变成盲人,从意气风发的指导员到后面需要别人拿他的望远镜作战。但他的望眼镜太假了

总得来说是真的怪,说不出来的感觉

知乎用户 WangG 发表

在座的各位觉得我下面的评论真实吗?

我怎么看这格式全是水军啊

同感的冒个泡,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知乎用户 哥舒 发表

看得心情极为紧张,战斗细节非常惊人。

—— 但还是一部战斗片和枪战片的组合。特别是最后一幕吴京开枪打炮弹的镜头,这是妥妥地碟中碟构思。美军围在两边同时开枪,这是大忌,不是军人战术,就是枪战片的惯用手法。

另外,近几年这类片子都犯一个毛病,就是兄弟情大于革命战友情。

还有,结尾那几分钟极度弱化了整部片子的给我的激情震撼。

我以为伍万里说的应该是「重建钢七连!」,而不是「恢复七连建制。」——似乎没听说七连被取消番号吧?司令员把那面锦旗拿给伍万里,我以为是庄严授旗,结果司令员将卷成一团的锦旗交给伍万里就转身走了。再就是那面锦旗写了个「攻坚英雄」,我以为写的是「钢七连」呢……

但做为战斗片整体还是不错的,除了思想性。

听说美国人看了这部片子极度不爽,这说明我们拍对了。

知乎用户 Croy. 布洛 发表

了解历史上的水门桥之战的话,就知道这部的结局并不圆满。

志愿军的战术和意志能创造奇迹,当年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却也能事半功倍。

知耻而后勇,我们在复兴路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笔尖风月 发表

坐在电影院里写完了这篇回答。

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是灯亮起来以后,总觉得自己必须写点什么出来,不写,良心难安。

水门桥战役,给我的感觉就是俩字:牺牲

也许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保护,有自主研发的各式高精尖军工做底气。我们不怕外国的军事威慑,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保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平常不关心国家大事,心里装着的全是那点风花雪月罗曼蒂克。我也有过觉得中国哪哪都不如西方国家的时候,觉得中国限制了我太多自由。

现在长大了,看着自己以前的言行,真的很想给自己两巴掌,觉得自己配不上中国公民的身份,觉得自己就是个无耻的叛国贼,觉得自己对不起烈士们用鲜血与牺牲换来的和平。

水门桥战役里,有很多很多战士也就和我一般大小,想想他们,想想我们。

在我们义愤填膺的抨击时政或浑浑噩噩揶揄人生时,他们早已背上行囊,甚至葬身异国他乡,就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就像《血战台儿庄》《八佰》《上甘岭》《南京!南京!》《集结号》这样的电影,但凡牵扯到民族大义家国存亡,一定不可能全然照搬史实,也一定会有艺术加工与渲染的成分在。

可资料是死的,人是活的,墨水是冷的,鲜血是热的。

到底有没有夸大或是删改,有没有加工或是艺术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吗?我们不能用对于学术研究那样严谨的态度去要求每一部电影,毕竟很多很多细节我们没有办法去细说。

血淋淋的事实已经太残忍,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我们大多数人真的没有办法直面那些战争里的细节,那些尸骨无存的英雄,那些有可能永远回不到家乡的战士,那些就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烈士,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做到,反正我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残忍与战争的无情。

我很开心我可以生在和平年代,但我也不会,不敢忘记,我此时坐拥的风花雪月岁月静好,都离不开那些暗夜中负重前行的人默默的付出。

《水门桥》作为一部描写抗美援朝战役的电影,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描述一场一场惨烈的战争,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也会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电影的本质是艺术啊,艺术就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阵风吹动另一阵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电影里有太多戏剧的成分,也许有些地方还是不够精细,也许有些情节显得拖沓,也许它没能把战争十分之一的惨烈表现出来。

但是这一切真的重要吗?

当我们为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当我们因为那些血肉横飞的场面而不忍直视,当我们因为冲锋号的响起而热血沸腾,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如今的和平全是那些不知名的烈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时候,所谓的细节啊还原啊什么的,就已经全都不重要了。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懂得第七穿插连与第九连的战士面对祖国的方向敬礼时所怀的心情。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懂得看着战友被碾在坦克下求自己开枪时的哀痛。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拿着简陋的装备与坦克巴祖卡迫击炮火焰枪对狙时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了解明知一死还要上,再也回不去家乡看不见祖国万里河山最后埋骨异地的心酸与苦楚。

故事的最后,有很多人辗转回到了家乡,有很多人失去了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很多人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和安定的日子,但更多的人,却倒在了胜利日的前一天,还是没能看到自己苦苦追寻的胜利,也没能活到战争的最后一天。

大约在战争年代,每一位军人都是怀着必死的心情上了战场。

也许马革裹尸青史留名的总是殚精竭虑的将军们,但青山所在,盛世繁华之下,总是那些无名英雄的白骨累累才铺就了今日的海清河晏。

历史有温度,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铭记。

除了书籍,媒体与口口相传,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让那些英雄的事迹不被埋没。

别太苛刻,能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知道我们的幸福是谁换来的,用什么,怎么换来的,就已经足够了。

知乎用户 岩湘 发表

烂片!毋容置疑的烂片!哪怕是披着抗美援朝的标签,也是烂片!长津湖虽然问题不少,可总体在可接受范围,水门桥拍的一下子就垮了。

导演:徐克,我就呵呵

这拍的什么垃圾玩意?

第一:伍万里这部剧本里面设定各种作死,战场上这种无脑犟脾气害人还不够?看的人火气大!经历长津湖还没成长丝毫?
第二:九连七连犯了一堆常识性错误,你敢信这是王牌经受战火洗礼的部队吗?
第三:第一次炸桥完以后他们休息的地方选定在山沟渠里,而且居然没有人警戒?所有人就呼呼大睡?你搞笑呢吧?离敌人几公里睡觉不安全哨卡?被打个措手不及死伤很多。
第四:第一次炸桥完了以后,眼睛看见的美军死完了,但在明明刚打完情况没有确定,部队一下子就松懈了下来,悠闲打扫战场起来,又被敌人援军偷袭死了不少人。就这种从死人堆里面过来的部队,一次次犯了轻敌、冒失的错误。
第五:人海战术!白天!密密麻麻冲美军阵地,毫无章法,为了突出场面宏大,误导观众。而且不止一次
第六:撕裂剧情的情感升华行为,如此突兀,完全不像中国顶级导演组搞的东西。
第七:一会是志愿军被强大美军武器打的血肉模糊,一会又是用美军视角装尸体、数狗牌、美军小兵送别好友尸体、美军密密麻麻墓地墓碑等来看美军也很惨,反思战争对双方都是悲惨的,这种低级表达手段。

总结:夹杂大量私货!看来越文化越反动不是说说而已,我们普通人都能看出来,这些导演大腕不如我们,信?就是故意。

抗美援朝是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我不懂!总有人要在这些里面搞私货!可去你 M 的!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知乎用户 扬’胡斯知晓真理 发表

老实说,挺不错的,作为一部商业战争片,我觉得已经是当前条件下做的极好的了。

然而,我也必须点出,这部影片并没有点出真正让我军抗衡作为世界第一的美军的核心要素。当然,我觉得作为一部战争片,它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要求太高了。

诸位不妨想想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主角们是什么精神状态,同样是中国军人,同样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什么士气和战斗力表现能差这么多呢?

我军的战斗力的来源有两个:意识形态和组织制度建设。共产主义的信仰,军队民主化,官兵平等,支部建在连上,政委制度,是政委们教给士兵们为什么打仗,这些才是战斗力的源泉。

但很遗憾,在整个影片中只有少部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整个连只剩下九名党员,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可以说是一带而过了。而大部分时候,影片里体现的是:为了保护后方的家人,为了民族和国家,所以一个个战士毅然决然决定牺牲。真实的历史中志愿军的牺牲固然有为了家人和国家壮烈牺牲的一部分,但仅此还远不足以打败美帝,按照唯物史观,物质决定意识。

美国在物质生产能力上远超我国,而我们之所以能与其抗衡,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意志,而强大的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的先进制度造就的。

知乎用户 ombs 发表

神中神,国产第一电影。希望能去美国上映,进行我们的文化输出。让美国人看了胆战心惊再也不敢乳化!

知乎用户 Kingxc’sfather 发表

兴致勃勃的带爷爷去看了,以为他会有很多共鸣。

结果他老人家并不满意,总能从各种莫名其妙的细节找出毛病。得,白花了钱~

他是 9 兵团 26 军 78 师老兵

知乎用户 Glorious 发表

电影前期挺好的,对易烊千玺也没什么恶感,但是最后伍千里的尸体被炸到伍万里身旁,然后伍千里的尸体和伍万里在外面超低气温里呆了一夜,最后伍万里竟然被敌军喷射器发出的火焰复活了的这段故事有点离谱,这段我认为直接拉低了电影的整体水平,感觉这一段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易烊千玺加戏,哪怕伍万里能换一种方式幸存,我都觉得更合理一些。

知乎用户 郑州吴彦祖 发表

好家伙,这回答不能匿名?我直接好家伙。

拍得太棒了,这样行吗?吴京

知乎用户 特立独行 发表

美军全是低能,看的没意思

知乎用户 南宫曦 发表

还没看,但是多半不会去看了。

本来抱着强烈的欲望去支持春节档的电影,可是看了票价后,绝望了,再好看我也不去看,包括其他所有的春节档电影。

知乎用户 Addiction 发表

长津湖这个 ip,资本家发现还有利用价值于是又拍了一部来圈钱,继续消费人们的爱国情怀

知乎用户 FC Barcelona​ 发表

【影评:万家灯火是志愿军留给后人的最佳彩蛋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 阅前提示:本段影评包含大量剧透,请尚未观影的朋友慎重点开。

​2022 年大年初一晚上,邀请老妈前往电影院一同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长津湖之水门桥》与《长津湖》同期拍摄,因影片时长所限剪辑为上下两部上映。《长津湖之水门桥》延续了《长津湖》的情节,讲述了志愿军第九兵团七连在完成长津湖作战任务后,前往水门桥配合九连实施炸桥计划,意图阻止美军陆战一师通过水门桥从兴南港撤退。

影片一开始,七连在长津湖作战中一鼓作气拿下下碣隅里机场并炸毁跑道,阻止美军从空中撤退。随后陆战一师仓皇逃亡水门桥方向。七连在稍作休整后立即马不停蹄赶往水门桥,与先前抵达的九连接上了头,得知九连实施第一次炸桥计划失败,部队损失惨重。七连连长伍千里(吴京 饰)根据九连生还士兵的报告,制定了夜袭水门桥的作战计划。当夜,七、九连混编部队兵分三路:伍千里率领伍万里(易烊千玺 饰)等人绕道山顶,向下侦查并袭击美军指挥所;第二路人将水门桥的下水道钢管炸了个洞,然后沿钢管内部潜伏入水泵房展开突击;第三路人埋伏在山地里,自下而上匍匐接近桥梁。尽管伍千里制定的计划比较周全,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外状况,美军指挥所被炸掉之后,其余美军仍负隅顽抗,并积极呼叫增援部队,战斗从奇袭转变为拉锯战。经过一番激烈搏杀,七、九连编队在美军坦克下牺牲了两位战士,终于用炸药破坏了水门桥的钢筋主体结构。

​然而,增援的美军部队迅速恢复了水门桥指挥所的组织架构,并立即重新恢复了桥梁。七、九连编队在历经炸桥战斗和美军空军燃烧弹、机枪扫射袭击后,成员所剩无几,但仍然选择殊死一搏。七连指导员梅生、连长伍千里在最后的 “独狼式” 战斗中相继壮烈牺牲,伍千里在牺牲之前用手枪击中了水门桥上的炮弹,令水门桥原有钢结构彻底报废。

​尽管美军最后从东京空运来了钢结构,在原桥断裂处搭建了便桥供坦克通过,令七、九连的炸桥任务在战术上失败了。七连有声力量也在几轮战斗后牺牲殆尽,仅有伍万里一人得以幸存。但整个长津湖战役在战略上重创了美军陆战一师,全歼了 “北极熊团”,使不可一世的美国人意识到 “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不好惹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电影领衔主演吴京以其过硬的身体素质、精湛的武术功底、细腻的表演手法,将伍千里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强悍的作战能力、独到的团队组织能力、战斗间隙的幽默细胞、隐含于内心的爱国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令电影观众为之动容,以至于在他壮烈牺牲时,一些观众流下了热泪。伍千里的 “我们这代人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仗了” 这句台词,自上部上映以来,就成为了一些人的座右铭。

​易烊千玺弟弟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 00 后新生代演员的蓬勃朝气与进步步伐。当然在部分场合的面部细节和台词处理上,他还是没有吴京、段奕宏等老戏骨到位,给人一种略显生涩的感觉。相信经过《长津湖》系列和今后演艺生涯的千锤百炼,千玺定会较今日取得更长足之进步。

​整部电影节奏明快,高潮迭起,令人经久不忘,回味无穷,实乃中国近十年来战争片之精品。而在故事内涵上,更是将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蕴涵其中,内化为观众观影结束后投身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当电影正片结束后,我走在影厅的台阶上,不时回头张望屏幕,期待着片尾有什么彩蛋,然而并没有。走出电影院后,看到街头车水马龙、万家灯火,人们张灯结彩、共贺新春,我想,这就是志愿军先辈们为身为后人的我们留下的最佳彩蛋。

知乎用户 看鱼 发表

水门桥战役没有大快人心的反击,没有势均力敌的火拼,有的只是飞机、坦克和小米枪、手榴弹之间的较量

​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1、当时七连的一个任务是用炸弹炸毁坦克,平河拿着炸弹,迎着坦克冲上去,坦克一寸一寸碾过他的身体,千里躲在一旁的遮蔽物看着战友微笑着叫他开枪,最终他用枪对准了平河头前面的炸弹,坦克和平河一起化为灰烬。

​2、余从戎为了掩护队友,站在较高的雪山上,开枪吸引敌方飞机,他拼了命地往远离队友的方向跑,飞机瞄准了他,他一边跑一边被火焰燃烧成了灰烬

3. 最后全连报告所到人数时,整个七连 157 人只剩下伍万里一人,只有一个单薄的背影,彭德怀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请求恢复七连建制,这里真的很感人。

​整部电影比较压抑,但是解放军战士留下的不止是悲伤,还有希望和光明,我觉得伍万里的存在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七连牺牲了 156 人,留下了年轻的他,留下的是火种,伍万里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永远会带着火种继续燃烧,照亮红日初升的新中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种前仆后继、代代传承的精神真的让人为之感动

知乎用户 博雅白马​ 发表

没有他们虎虎生威,哪有今天虎年吉祥!?

知乎用户 大脸男 发表

说实话,长津湖两部片,在我看来,真心一般,不如纪录片《冰血长津湖》给我的震撼,也远不如李延年的质感。而且确实不像战争片,是战斗片更多一点,易烊千玺最后化冻都把我整笑了,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穿着湿衣服冻半天,毫发无损!

但是,作为直面抗美援朝的商业片,我愿意为长津湖买票,希望长津湖是抛砖引玉,让人看到,拍爱国题材的电影,只要拍得好,屁股别特么歪,是能赚钱,能赚大钱的。

至于吴京,我希望多一点!要是有十个吴京,就太好了。

预定明年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 2 的票。

知乎用户 hamc 胜 发表

水门桥给中美双方都敲响了一记警钟。

不要低估人类的意志力。哪怕穿着单衣,啃着冻成疙瘩的土豆,顶着整日不间断的飞机侦查,拿着最原始的步枪和木柄手榴弹,也足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武装到牙齿的钢铁雄师眼皮子底下连续三次炸毁你的咽喉要道,断掉你的退路。

不要轻视科技和后勤的力量。我们可以靠坚韧的意志和出神入化的战术 6 天 3 炸水门桥,最后一炸连桥墩都炸掉了,美国人靠强大的后勤工程能力 7 天修复 3 次,最后一次直接从日本飞一千多公里空投钢架桥,还投了个一主一备。最终把溃逃的美陆战一师救出生天,让我们第九集团军包饺子全歼敌人的计划落了空。

知乎用户 杞人​ 发表

差评!看完第一感受是我们战士很努力,但敌人太强大,打不过。

先上图

再说结论(为避免剧透减少剧情叙述)

演员演的特别好,尤其是指导员,几场小型战斗的刻画也非常到位,我军小部队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穿插迂回,轻步兵巅峰真是拿命拼出来的。

但是,这部片子,我是不想推荐的!至少可以说,它不适合作为一部理想中的春节大片出现。

首先,我们的导演对朝鲜战争的胜利和战术目标的实现,缺乏认识缺乏尊重!在水门桥中他甚至把九连和七连的行动,看成像八佰一样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赢取敌人的尊重。你在逗我嘛?我们司令员难道是常凯申?我们要的是敌人的恐惧而从来不是狗屁尊重!那段旁白直接给我看破防了。

其次,作为破坏水门桥之外的镜头补充,对白宫,麦克阿瑟,以及司令员的形象,我能感受到的我方战斗人员的绝望,是的,绝望!而不是绝望之后的无畏!战史摆在的哪儿,观众不可能要求你导演架空历史,为了爽而编造战果。我们追击陆战一师,确实没有达成全歼的目的,但我们的穿插袭扰,就像狼群追击受伤的狮子,即便杀不死它,也要让他持续流血,只有狮子不断受伤,才能达到胜利。但是导演力图像观众表现——我们的战士很努力,但是敌人太强大啦,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让他从容撤退掉。敌人动辄原子弹威胁,最后在莫名的犹豫中放弃,我方司令员对于迟缓敌人加以打击的行动一言不发,最后只好在长津湖旁边哀悼……

最后是细节上,在导演眼里,易烊千玺就是幼稚的,总想用他来讲成长,但说实话,不断地表现周围人对伍万里的关照只会弱化这个人物的形象,对演员也不是啥好事。还有第三次炸桥行动,哨声干扰配合,北桥的悲壮,南桥的无奈,还有指导员开车从山上冲下(总觉得这是个 bug),都一气呵成,想必争取十秒不成问题,但最后,引爆炮弹的十秒竟然是敌人给的!你在逗我?????我听过九浅一深,还真没听过九深一浅……

可以猜测出,真实而暴力的战斗镜头,是林超贤的杰作,但这种最直接的暴力,可能会在观众群中引发争议。我觉得上图以及司令脱帽的镜头,应该就是我们的陈大导演要求的,就他总喜欢这种不合时宜的画面来体现自己思想的深邃。一个字——low,装 * 货色,唯一的用处就是做壁纸装 *。至于徐大导演,武侠和战争,还真不是一个概念。

综上,水门桥只是长津湖的一个补充,真配不上春节场大片。

知乎用户 大毒瘤​ 发表

感觉不值这么多钱

贺岁档给我喂了坨屎

爆炸塑料感严重,剧情单调,没有节奏。一直突突突看着十分累人,四字鲜肉演技挺浮夸的。除了爱国镜头别的应该也没啥好说的了

知乎用户 哈哈大笑 发表

感觉比第一部好看太多了,全程无尿点

我问我妈,外公还活着看这个肯定很感动,我妈说外公还在一定会带他来,他可在朝鲜呆了三年

知乎用户 子语 发表

两片连看,先狙击手,再水门桥!

狙击手拍的比较接近于真实战争环境下人的真实行为举动,所以哪怕它没有什么大场面名演员各种煽情也有打动人的力量!凭老谋子的招牌是找不到投资的主吗,但是别人就是拍的挺好,至少比水门桥好!

至于说水门桥,太多刻意煽情,太多堆砌的场面,还是人海战术堆美国的机械化部队,工业化部队,我就没想明白,为啥他们在路上可以遇到轰炸,怎么进攻机场在白天就没有占制空权的美空军的集中轰炸,只用人海一冲,机场的外围防线就撕碎了,要知道在一战的时候,双方的机枪火力网就可以压制的双方不得不长期进行战壕战,怎么二战后胜利的美军的新式机枪,空军,炮兵组成的火力网在平地上没什么遮盖,最有利于机械化火力进行正面压制的地形上还可以被密集队形的人海战术冲垮?

另外炸水门桥,怎么可以有那么多巴祖卡啊,既然巴祖卡这么多,干嘛不直接山下面直接来个巴祖卡密集一点轰击炸桥呢?干嘛不带足够的炸药包,直接在水门桥下面的水管里面堆上炸药进行直接的爆破呢?美军指挥兼职就是侮辱人类的智商,各种秀陷阱战术,结果指挥官自己的指挥所被端掉。明明知道平台上有各种狙击手,就是不先敲掉狙击手硬扛,还可以安排出一个喜欢用起子的美军连杀志愿军两人,有没有搞错,在一个那么狭小空间内,跳弹到处飞,他竟然可以藏起来想啥时候出来干志愿军就可以什么时候出现?还有李晨被烧死的那段,既然都知道对方有制空权,又有丢燃烧弹的习惯,怎么任务完成后非要睡在露天,不是一开始有山洞的吗?还有解放兴南港那段,在不占有制空权的时候,干嘛那么密集的冲向一个没啥人和船的海滩,还一堆人摇动红旗生怕飞机看不见你是不?

老实说,我还不是军迷,只是看常理都可以看出这个电影这么多硬伤和不合理的地方。

知乎用户 喵喵​ 发表

不说那么多大道理,今天下午和父母一起去看的。

死了那么多人,结果美国马上就派直升机运来了钢筋,我当时直接懵了,我相信当时的志愿军也是懵的,国力悬殊的事实,而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国,希望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一点点贡献吧,这就是我一个最平凡的人的感受。

知乎用户 以直报怨 发表

其他都还好,就说一个槽点。结尾万里抱着骨灰罐,现在水泥路上。水泥路,水泥路,水泥路!重要的词说三遍!我 80 年代人,水泥路要 2000 后大基建才修到我家。这里太出戏了。

知乎用户 时光机 发表

水门桥这部跟长津湖没法比,剧情太拖沓,太注重渲染情绪,慢镜头细节刻画太多,后程尿点太多,为了抒情而抒情,越往后越无语,往美军装尸袋里装酒、墓地、???……… 我坐不住,走到散场通道那里站着看,看到接锦旗那里,实在看不下去了,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原谅我看过长津湖,一对比水门桥简直就是圈钱

知乎用户 misabled 发表

我觉得不行,比不上第一部,首先是背景没怎么介绍上来就是战争场面,人物动机完全不清楚,而且时不时插入一段突兀的煽情戏码,不知道穿插几次整整齐齐对着家乡敬礼干啥,那是在敌营不远处,不怕飞机突然过来吗?

动机感觉像在开玩笑,没有计划没有部署,说去抢炮就去抢炮了,美军是提款机吗?

刻画像超英片,没有真实感的磨难与伤亡,手断了中枪了一点反应都没有,机枪扫过,在地上只留一滩血。美军甚至有点抗美神剧那味了,蠢蠢又傻傻。背对来宾说命令,指挥官各种吃惊装傻,被自己燃烧弹炸到。

我认知里的抗美援朝应该是解放军不畏牺牲,克服艰险才打下来的,而不是因为美军这样自负又呆呆才打下来的。有点失望

知乎用户 不踩井盖的小男孩 发表

补充一下,我接受一个新兵扔的准,能战斗中消灭 20 多个,台词也提到了,但后面说的各种巧合,喷火枪那还是接受不了,特别是之前一直镜头展示敌人武器多强大后

刚看完。咋说,不如第一部,虽然第一部很拖沓,看了一天评论感觉今年春节档都 emmm。最后还是买了长津湖,第一部看的时候贵,第二部更贵,开头一出陈凯歌就感觉不太好,结果真是。剧情各种巧合太多了,美方关键关头都是指挥官失误,还有就是,喷火枪那,简直了,感觉这种抗日神剧表达就是侮辱,其他几部也不敢看了,等子弹飞一会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长津湖》中有哪些让你感动到泪奔的瞬间?

知乎用户 穿过军装的晨曦​​ 发表 我是组里军事副导演,负责所有演员军事训练和带领数百名退伍军人配合拍摄。 最早接到《长津湖》这个项目是 2019 年底,结果在 2020 年初临开机前因为疫情停止了。制片方妥善的安顿好每一名工作人员后,影片 …

如何评价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长津湖》?

知乎用户 闲人电影 发表 《长津湖》上映前很多人都担心三个问题。 一是三位导演风格不统一,是否会有割裂感;二是会不会拍成一部说教的战争片;三是会不会凸显个人英雄主义。 在《长津湖》正式上映后,这些担心全部都烟消云散了。咱们先看看这部电影截止 …

《长津湖之水门桥》定档大年初一,你期待吗?会去电影院看吗?

知乎用户 关之檀​ 发表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连自己对抗外部强国的电影都要抵制,那么这个国家里有多少恨这个国家的人。 一群看着盗版说着风凉话的人,真的让我刷新三观,你选择不看,自然有你的理由,这是你的自由。 但是高赞回答那个,你拿斯皮尔伯格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