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修桥事件:不要用意大利炮打小鸟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192个 01 一座吉林的浮桥火了。 说是2014年,村民黄德义一家为了方便村里出行,花了13万,修了一座浮桥,让两地群众节约70公里的行程。 **同时呢,也收取小额过路费。 ** 按照古代,造桥修路是积德行善的好 …
近期舆论聚焦在东北一座不存在的“桥”上。从物理意义上讲,这座由村民黄德义搭建、位于洮南市瓦房镇洮儿河上的浮桥,五年前就拆掉了。但它仍然以“幽灵”桥的方式见诸判决书、官员表态、当事人抗争及汹涌群情中,这座不存在的桥赢得了义愤填膺。
关于这座桥的舆情分两个阶段,6月份刚出现的时候,它的烈度并不大,即使掺杂着疑似冤案因素,它也像所有农村题材那样热度并不高。但在7月上旬,尤其是罗翔以案说法之后,它得到了重新聚焦,数日之内,其生命力勃发登上热榜。
舆论热度骤然升高的触发点,是这件事在情理与法理的结合处击中了人们的情绪爆点。情理即在于,黄德义及其整个核心亲友团的“定罪”,毫不意外地验证了“补路修桥无尸骸”的古训;法理则在于,扫黑风暴下寻衅滋事罪的东北式运用,叫人不忿不服。
罗翔通过对寻衅滋事罪的法理阐释,明确否定黄德义案的罪名,并没有提供新鲜的论点。作为法学老师,罗翔毫不掩饰对这个罪名的厌恶,他无非是借这次普法重申了固有立场。但考虑到罗翔的影响力,其否定姿态成为促成舆论风暴的理性力量。
相较于罗翔的智性阐发,网民从黄德义一众人等的遭遇中读出了“善举不得善报”的沮丧现实。这种在舆论场中离散性分布的挫败感,有着比罗翔更富有情绪动员的潜力。黄德义的故事包含着不合时宜的传统伦理,他的失败让更多人感到寒心。
这就是“私搭浮桥获罪案”之所以造成全国轰动效应的舆论机制。而在9号之后,白城市分管水利、交通的副市长婉拒建桥必要性的表态,瓦房镇政府对黄德义的公开支持,尤其是原审判长孙利的冒名丑闻,无缝衔接已有的舆论热度,维持了内在的舆论动力。
随着黄德义一审判决书及孙利冒用身份高考一事被重新审视,舆论的聚焦点延展到他经办的这两个扫黑案件(另一个是丁茜案),舆论隐晦又执着地质疑案件背后的真正动机。但舆论在抵达这一层面的怀疑时,也很自觉地收敛了锋芒指向。
洮南市法院孙利的弄虚作假报道,是媒体在聚焦单一热点事件后,习惯性地拓展在地其他报道题材的举动。但也要承认,孙利的弄虚作假与黄德义案和丁茜案之间,是否构成因果上的否定关系,并不算乐观——毕竟这两起案件中院都深度参与。
考虑到判决已经生效,一众被告要么快要服刑期满,要么已经服完刑期,特别是溯源矫正面临的现实困难,指望白城中院以全新面貌来断事纠偏,只怕很难很难。副市长对建桥必要性的否定,等于间接否定义桥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院的尴尬。
对黄德义及其亲友来说,试图“翻案”的动力是强劲的,不只是要挽回私搭浮桥的名誉损失,更重要的是为家族下一代争取一个清白的政审资格。整个看下来,这些年来,黄德义家族不仅倒贴了十几万,背负了罪名,还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前程,这种代价确实惨烈。
外界舆论同情黄德义的义举,是因为人们相信法律无外乎人情,而在这种共情中汹涌汇聚的,实乃大众对传统善举不受保护、被无端暴击的愤恨。因此,衡量私桥论罪定性的除了法条,舆论还贡献了另外两个标准,一是黄德义家的牺牲,二是大众对传统伦理的忠诚。
就此而言,私搭浮桥的判决及舆论风波,在情理法三个维度上,都备受打量,这种来自社会民心的审视,已经从伦理支配的情感、法律依据的事实、法理仰仗的逻辑等方面动摇了司法判决。司法系统当然有权无视这些崭新露面的尺度,只要不惧风评即可。
这些是法律、舆论层面的浅显探讨,实际上由义桥的兴废引申出的解读更有意义。社交媒体中,人们惯于接受的是东北贡献的别具风味的时代氛围,诸如漠河舞厅、沈阳劳动公园尬舞等,而私搭浮桥一事展露的基层社会实况,具有警示性的启发。
概言之,一座物理意义上的民生之桥,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彰显其价值与作用,可规划议程的决策者却坦然地否决其存在的合理性。黄德义的义桥先是在物理上湮灭不见,而后又在政策蓝图上“消失”,这让义桥之争所饱含的伦理焦虑无处附丽。
也许在南方,或者其他地方,财政会响应建桥的这一核心的矛盾需求,但在洮南这处东北大地上,人们看到了别处看不到的疏离感:义举与举报的疏离、上级与下级的疏离、案件与事实的疏离、风暴中心与舆论场的疏离,这也是东北式的特有。
如果真正考验“私搭浮桥案”的不是法律,而是个人的牺牲呢?所以,本以为18人获罪的残酷现实,可以一扫东北情调的靡靡之音,哪知道两下却契合在虚无这一更深的东北意蕴上。洮儿河逝者如斯夫,连接此岸彼岸的桥,连接政通人和的桥,皆不见。究竟是什么在承受这沉重和虚无?
【引用图已经艺术家秃头倔人授权】
收录于合集 #木蹊怎么看 192个 01 一座吉林的浮桥火了。 说是2014年,村民黄德义一家为了方便村里出行,花了13万,修了一座浮桥,让两地群众节约70公里的行程。 **同时呢,也收取小额过路费。 ** 按照古代,造桥修路是积德行善的好 …
作者 | 燕梳楼 修桥铺路,乃是大善之举。 这是自古有之的传统道德感,也是社会认可的朴素正义。 但历史的滚滚车轮驶到吉林洮儿河边时,却把这种传统认知给掀翻了。 洮南以当地洮儿河为名,但因为洮河两岸分布很多村落,给当地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明明 …
这两天,“私搭浮桥被判寻衅滋事”一事频频刷屏,引发社会关注和广泛议论。 修浮桥的人叫黄德义,是洮南市瓦房镇振林村人,因为搭建浮桥收费,他修的桥先是于2018年10月被洮南市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处罚并强制拆除,2019年12月,黄德义又被 …
收录于合集 #为他人写作 1个 作者 | 陆土 近日,吉林省洮南市村民黄德义等人“私搭浮桥被判寻衅滋事”一案,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黄德义是洮南市瓦房镇振林村人,因为搭建浮桥收费,他修的桥先是于2018年10月被洮南 …
近日,一则村民私自建桥被判刑的新闻引发热议。 据央视网,吉林省一村民未经审批,在村边一条河上修建了一座长 7.5 米、宽 1.5 米的浮桥,总共投入超过 13 万元。为收回成本,他让过桥村民、路人自愿交费,被当地水利局以非法建桥为由处罚并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