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浊水漂流》?
知乎用户 忌叔 发表 说实话从《拆弹专家 2》以后我就笃定少看或者不看港产片了,即使是警匪片。 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格局真是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上。 很难想象拆 2 里的反派,觉得 “世界好差”,真就是这四个字而已,为什么差?没说。谁导致的差? …
一、
以前也是烂片多,但是基数大,处好片的概率还是有的
比如假设欧洲影坛是十个烂片出一个好片
港片是一百个烂片出一个好片
那么在以前港片繁荣的时候,就跟惠英红拿金像奖的时候说现在香港能有 400 部电影,加上那些没上映的
这也有四五个神作了不是。
现在香港一年才几部影片?2019 年香港一共上映 326 部,其中香港电影就 46 部 ········
二、
香港电影繁荣的时候,是东南亚、台湾甚至日本的资金大量流入,那时候张曼玉不是一年赶十二部电影叫张一打么 ···
但是同样的,这些外来的资金,想的是赚钱,不是孵蛋 ······ 无非是花钱砸一个明星,然后几天用来拍电影,出来圈钱,(大家有没有觉得眼熟,我们在互联网等大鳄进入影视圈以后也是这样子,流量横行)
而现在,资金有了更好的投资渠道,去香港的自然就少了。
三、
格局,早些年香港影视这一块还是着眼全国的,现在香港影视几乎就只拍香港一地了
我们小时候看的精武门、霍元甲、上海滩。是天津和上海的事儿
成龙李小龙还经常拍视角在世界各地的电影
现在就剩下叶问之流,就是香港一隅之地了
格局越来越小了
四、
一般人才的成长,是金字塔型,越往上越少
有正规学院的培训,是椭圆形,特别差的也特别好的不多,中间的非常多
香港正规的影视学校建立的时候,都 80 年代末期了,等到第一批学生毕业,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都出来了,香港电影根本不是对手,加上金融危机,投资也少了,这时候,演出的机会连大明星都得抢,何况这些小明星?
这就是第二条提到的,这些热资过劳投资是捞一笔的,不是给你打基础的
而这种打基础的事儿,说难听点,你只能指望政府
但是港英政府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五、
和第二条我提到的流量电影一样,现在几乎是看到流量就默认是烂片了
同样的,当时大量资本涌入的香港,你以为会比我们好?
六、
早些年香港是集中了整个东亚的资源,比如上海影视资源的注入、邵逸夫就是从新加坡过去的,翁美玲还是从英国回去的等等等等,巩俐等明星都是走的在大陆发展起来去香港再去欧美的道路。
但是现在,一个是东亚各国文娱都发展起来了,没必要去你那里
而来的少了,香港自然就恶性循环了,越来越差,。越来越吸引不到人,越吸引不到人就越来越差
七、
短视
香港回归后,大陆方面放开了对香港的限制
大量香港文艺工作者北上
那可是一个香港三流歌星来大陆商业演出都能拿几十万的年代,想想吧,90 年代工资也才几百块钱的时候。
本来香港可以打造成东方好莱坞,让无数的大陆明星和以前的巩俐等等明星一样,发展好了,被 “虹吸” 到香港,为香港娱乐加砖献瓦的
但是当时香港的短视令人无语
那时候我们叫四小花旦,为什么只有花旦呢,因为香港的导演们只用大陆女演员,男演员是要留给自己的,当时大陆男演员几乎都只能在抗战神剧里蹉跎
还有投资几个亿的电影赤壁,请港台导演港台演员,连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波多老师都能当女主,小燕子赵薇这么大名气只能当女二那种
就是这么的偏心,大家发现没,现在周迅李冰冰赵薇等等都起来了,当时和他们配戏的香港男主们 ·· 还是泯然众人 ··
都不用心啊,你能怎么办啊
更不用说合伙坑投资人的钱了,一个草帽几万块啊,电影里边用到奢侈品不是去租,而是买,用完了就大家分了等等,最后电影赔了,导演买别墅了 ···
这么来个几次,谁还敢请他们啊
其实你贪点也不要紧,但是你能赚钱,投资人也不会说啥
问题就是即不赚钱还贪钱 ·······
娱乐公司请个港台的经理,这个经理想的 不是壮大公司,而是经理人侵吞股东资产或者请一大堆港台人士过来拿高薪 ······
这就很尴尬了 ···
太小家子气了 ···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九十年代以前,香港电影的种类可谓是百花齐放。
警匪片、古典名著、抗日片、商战片、古惑仔(帮派)、武侠片、僵尸片、辫子以及近代大陆的发展等等等等。
这些电影类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基本都有中华文化的影子。
那么这些影子哪来的?
答案是大陆来的。
李连杰大陆人
金庸浙江人
还有诸如此类的都是大陆搬过去的,包括鹿鼎记作曲的胡伟立,也是八十年代大陆过去的。
那么为什么后来香港不行了?
所谓的香港四大才子基本去世了,要么就是封笔了。
然后一堆演员和导演也去世了。
所以你在以前的电影里,能看到大量的大陆情节。
香港的电影几乎仅有警匪片和帮派片在香港。
成龙的刁手怪招背景大概率在广佛一带
黄飞鸿佛山人
叶问佛山人
李小龙佛山人
霍元甲天津人
还有一些大刀王五、长江大侠之类的人物。
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和苏乞儿,还有算死草审死官,背景不是广州就是佛山。
包括林正英的几部僵尸电影,其实也不难看出背景是在广佛地区。
甚至就连十月围城的背景也是在广州。
除广佛以外,在香港电影里最常出现的大陆地方应该是上海和潮汕。
上海也是除了广佛地区以外,少有的能在香港电影里有正面形象的地区了。(早期香港电影,看得出来有很浓厚的广府文化,广佛地区的主要人物,通常都是一丝不苟的员外形象。)
上海人在香港电影中的形象通常为有钱,精致,同时操着一口听着怪怪的普通话,他们通常都是以老板的形象出现的,而他们的女儿往往会义无反顾的爱上香港男人。
潮汕人就没这么好待遇了。
潮汕人在香港电影里通常都是以帮派分子的形象出现,如潮汕帮。
潮汕帮游离于香港主流黑帮之外,但是又势力庞大。
潮汕人心狠手辣,团结,好勇斗狠,但是又鲁莽,常常被本地黑帮利用。
然后早期香港电影还有大量的大陆情节,例如金庸的三山五岳,又例如徐克的甘肃敦煌。
但是很不幸,这批人,老的老,死的死,封笔的封笔。
现在的香港人,别说三山五岳了,上次还看到一个香港人吐槽广州人粤语口音有问题的。(到底谁口音有问题心里没点 x 数?)
我甚至都怀疑他们知不知道少林寺是什么。
那么大陆的文化传承在他们那断了,他们还能拍啥?
不就来来去去的帮派、警匪和家里长家里短的?
伦敦?
他们是不敢拍的。
因为香港社会的格局小了,适应不了市场了。
如今香港电影,不管是多大的背景设定,都能拍成警匪片。
比如《赤道》,恐怖分子连核武器都搞来了,还是一堆警察去处理问题,还被恐怖分子吊打。
这事情轮得到香港警务处插手?
中国作为现在世界上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的大国,别说电影里韩国的核武器,就是美国的核武器要到中国版图来,相关人等半路就得被大陆给扬了。
而放到这部电影里,韩国想要搞核武器,核武器还没搞出来,就得被中国扬了。
在朝鲜半岛这一块,美国来了都不好使。中国可以对朝鲜研发核武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韩国要想越界,第二天平壤就一轮大炮射到首尔了。
香港对大陆还是充满了歧视的,尤其在电影里很明显。
比如《寒战》,香港人高大上,台湾人义薄云天,就大陆人一言难尽。大多数香港电影,大陆人是又黑又阴暗,又穷又逆来顺受。
啥大陆女偷渡香港打工啦。
啥大陆女嫁给香港人逆来顺受啦。
啥大陆女偷渡香港用胎儿做饺子啦。
啥大陆人偷渡香港坏事做尽啦。
黑大陆人的程度,比美国好莱坞电影黑中国人还夸张。
最少现在好莱坞电影还知道拍一些大陆的正面镜头讨好一下大陆市场啊。
当如今美国都被大陆怼得手足无措的时候,香港电影还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什么玩意儿啊?
拍的电影没点格局,逻辑混乱,还总想着黑大陆人找优越感,电影能不烂吗?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九十年代好莱坞冲击 + 金融风暴把港片的人才梯队建设直接一波打残,到现在都缓不过来。
首先要知道,优质的文娱产品在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稀有品,一部优质的商业电影,往往意味着其同一个年份也同时诞生了几十部乃至上百部的烂片,同时也代表着其背后成熟的电影工业链和产能。
黄金年代的港片就有着这种产能。
从七八十年代起,每年发行的电影数量都超过一百部,在九十年代初更是达到了顶峰,一年可以拍出两三百部片,而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呢?
好莱坞在本世纪初期每年大概也就四百多部,大陆也是这几年才突破了一千大关,而发片之王宝莱坞则可以达到两千左右。
但是别忘了这几个都是本土人口几亿和十几亿级别的市场,而香港当时的人口只有六百万。
这样一比较,是不是很相当惊人?
这种恐怖的发片量,以其他们那点可怜的人口是根本消化不了的,所以高度依赖台湾、日韩和新马泰这些外地市场。
在港片的黄金年代,这些地方资金和杰出人才都在往香港挤,所以你能够看到各种合拍片(《孔雀王子》),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面孔,例如大岛由加利(日本)、黄正利(韩国)、杨紫琼(马来西亚)、常威(台湾),当然最多的还是我们大陆的人,例如李连杰、刘洵老师、徐锦江老师。
而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好莱坞完成了技术迭代,海外市场一丢,港片直接产能过剩。
接着金融风暴,热钱也没了。
于是港片只能龟缩回本土,年产片量不断腰斩,几年之后跌破 50 部。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之前那么庞大的电影工业产能应该怎么办?
黄金年代捧红了那么多的天王天后影帝影后,还有为了应付一年 200 部而培养起来的编剧,武师,各类指导应该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字,就是卷,拼命卷,直到把新生代全部卷死为止。
很多人都说现在香港电影为什么看来看去都是老演员?因为很简单,投资方是不会用新演员的。为什么?因为蛋糕太小。
以前蛋糕大的时候,老板们对市场的前景比较乐观,所以对新人并不会那么抵触,因为像刘德华那种成名演员一是贵,二很可能本身就要跑好几个剧组分不出档期,这时不妨试试用新人,红了岂不是一本万利?
那万一亏了呢?
也不怕,找刘德华再拍一次轰天龙虎会,钱这不就又回来了吗?
所以最辉煌的那几年,不光是天王天后们接戏接到手软,歌坛和电视圈过来的新人,例如黎明和周星驰都能马上当上男一号,甚至连另一个黎明——断水流大师兄林国斌,还有和他形象差不多的常威邹兆龙和乌鸦哥张耀扬都当个正儿八经的正派男一号,当然,他们三个是属于逼着老板找刘德华那种。
而以上这些情景在之后的香港是很难再看见的。
为毛要让新人当主角?
没看到张家辉梁家辉任达华郑伊健任贤齐吴镇宇等十几二十号人都有档期吗?新人的票房保证力还能和成名的大咖比?
配角?
你难道没看到元华吴孟达黄一飞廖启智张达明等几十个黄金绿叶都在等着开饭吗?塞都塞不下了。
于是乎,新人只能先演着路人甲,然后等,等,等,等,一直等到二十年后,然后抬头一看……deal late no more!主角怎么还是刘德华!?
没办法,只要蛋糕做不大,上升渠道就被堵死。
而同样被堵死的还有电视圈。
电影巨星的发迹路线有好几种,有像梅艳芳张国荣是以歌手身份出道,成龙和洪金宝则是从龙虎武师武指一拳一拳打上去,不过为电影圈输送了最多有生力量的始终还是以 TVB 为代表的电视圈,其中不仅有韦家辉杜琪峰林岭东这样的大编剧大导演,幕前方面更是培养出了像吴镇宇廖启智这样的电影圈中流砥柱,而且每隔几年总会从中诞生出一位历史级的巨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渣渣辉不算,他是警察出身,李修贤带入电影圈,接着在亚视和无线之间反复横跳,后来又在王晶杜琪峰之间反复横跳,最后跟了林超贤,身世比较迷离。)
曾几何时,先在 TVB 打响知名度,转型成电影咖,最终一炮而红,就是许多小生花旦梦想中的职业规划。
可惜这条路走到古天乐这一代的时候就已经断了,可以说古校长就是 TVB 能培养出来的末代巨星。
比校长稍微晚了点跳圈的东莞仔虽然最终也成为了金像奖影帝,但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前辈们比起来,实在太过微弱。
而林家栋之后,TVB 再没出过一个电影咖。(除非林峯这种算上。)
这个现象对于 TVB 的梯队建设也是很重的一个打击,过去的几十年里,头部级演员跳圈其实是一个自然机制,周润发、刘德华、刘青云、郑伊健、罗嘉良(尝试过,但是不成功)都是如此。只有这批人走了,下一个梯队的新人才有上位的机会,这样血液才能流动。
最上级的大哥大姐们不走,下面的人怎么办?一直演配角演到老呗。
所以现在偶尔看下 TVB 都能看到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当主角谈恋爱,等到大爷大妈们好不容易离巢了,你接着又能看到四十多岁的大哥大姐们当主角谈恋爱。
为什么不换二十岁的新人?
因为 TVB 是个人情电视台。
那些四十多的小生花旦熬了这么多年才把前面的人熬走,监制和导演无论如何也得给个机会。
而且就算四十多的表现不好,也轮不到新人。
因为 TVB 同样是人满为患,每年都招募培训班的人再上各种港姐还有从亚视吸收来的投诚人员,基本上每个年龄段的板凳深度都能让人淹死。
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永远都是水准一般的电影居多,然后是拍烂的电影,再然后是少数的精品,这就是拍摄基础数量决定精品数量。
香港是一个纯商业电影市场,诞生、壮大、衰落整个过程都是商业思维在主导。
五六十年代盛行的黄梅调,然后进入武打片,风月片都是市场,片商们没有艺术追求,也不可能追求艺术,但凡敢追求艺术的片商,最后都是以破产为结局的,比如逝去的大哥邓光荣,王家卫直接花掉他 3900 万港币,邓光荣直接进医院吊点滴,公司直接倒闭。
整个香港人拍电影,和他们聊天永远都是市场票房,他们不关心奖项,也不关心艺术表达。
香港电影高峰期每年产出几百部,几十年下来积攒上几万部,最后观众能记住的精品,就那几百部而已,平均每年还是一二十部而已,现在失去了庞大的制作基数,烂片的数量一下就提了上来。
香港现在和内地是两个空间,内地四十年,产生了庞大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人群,香港人根本没办法把握内地人的思维状态,以前可以凭借经济领先,用本土故事进行高维碾压内地,香港经济没落,根本无法碾压,连对等都没有了。
和内地无共鸣,本土无前景,这样的香港电影已经就是在衰落。行业精英集体北上,留下的人水平缺乏基础数量锻炼,每个人都是新手,这样香港电影怎么能够拍出好片。
我就说说我见到的
香港影视剧组普遍特点就是一个字∶穷
灯光组要干移动组的活,推轨道搭大炮都归灯光组管。录音组不一定有,甚至直接就一个索尼小蜜蜂收音拉倒。场务组多数是不存在的,想搬搬抬抬直接让摄影助理去干。摄影师很可能就是制片主任,导演身兼统筹的活,跟机员还要把场记的工作给干了
连续几天一直拍不休息是家常便饭,预算不够还要赶进度就是这样的了。器材尽量往便宜点去租,要是条件允许巴不得索尼佳能小相机来拍,想要电影机是不可能的了,给你个广播机都算不错了。能棚拍就尽量不出外景,毕竟棚你用不用它都照样收每日租金。盒饭最多保证你有肉有菜,有几块肉有几条菜就听天由命。住宾馆是各部门老大和导演制片演员们的待遇,剩下的工作人员全部给我塞民宿或者宿舍里,几个人逼一个房间共用一个厕所和洗衣机。大型厢车得是大组才租的起,普通电影电视剧的组拉器材都用依维柯,灯光摄影全挤在一个车上
因为前期根本就没有那个资金,大家都得穷熬穷过。潜在的未来人才们看到你香港影视这一行这么穷,也不会再有新的金主入驻,那别人肯定就对你这行退避三舍了,或者全涌进北京和上海的电影学院进修,变相逼着人才外流。香港始终只是一个小地方,很难像内地一样动不动几个亿拍个傻白甜电视剧,郑爽一天的工资都够香港电影人拍好几部巾帼枭雄或者潜行狙击了
难道题主没发觉,香港没有年轻一代冒出来吗?
至于为啥没有年轻一代,又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了。当年邵氏拍电影,是有自己的培训班的,后来改革开放后还在广东也设立的培训班。培训班起到了啥作用?我们童年看到的那些人几乎都是培训班出来的。之后即便邵氏转 TVB,这个培训班依然存在。再之后,邵老爷子老了,之后死了,好了,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了,香港也就只留下以前努力出来的那些人了。
整个香港娱乐业的核心就是邵逸夫。也是幸亏他精力旺盛 90 多岁还能管理事物,所以我们还能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要不是他老了,98 岁他就搞互联网影视剧了,远比优酷土豆什么强,也只是可怜他老了,否则后面那有啥乐视啥啥的事。
纵横华人影视界 70 余年,一代大佬,邵逸夫。
我又来说大实话了。
其实我个人一直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是愿意努力奋斗大家一起慢慢发财,还是更想搞死别人自己迅速飞黄腾达?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基本来说,还是守恒的,努力奋斗当然可以制造出更多财富,但这种制造是很辛苦,而且有极限的,过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暴富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这其实就是同一个道理。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地区,亦或对国家,想要实现非常迅速的发展,想要 “暴富”,那必然需要从某处索取更多的代价。
而暴富之所以并不容易,是因为索取代价这回事,首先必须得到对方的配合,至少也得是默许。
那问题就来了,人家好端端的,凭什么要为你的利益付出代价?
那就只能凭两样东西,你自己的枪,和借来的别人的枪。
欧美很多国家的高速发展,就是用自己的枪一梭子一梭子的打出来的,他们没有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概念,没有资本,去抢啊!没有原材料,去抢啊!没有市场,去抢啊!
等到资本也有了,原材料也有了,市场也有了,自然能吸引来人才,实现高速发展。
而香港,曾经就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这样的高速发展,这种发展甚至催生出了奇迹一般崛起的香港电影。而这些 “香港” 电影,讲述的,其实还是 “中国” 故事。
其中有 “中国古代故事”;
“中国近代故事”;
“中国市井故事”;
“中国宫廷故事;
甚至 “中国鬼怪故事”。
那原本应该讲述 “中国” 故事的那些人呢?
他们在支付代价。
香港那几年真的爽啊,借助欧美的枪,可以说是占尽便宜,成为了华人世界的婆罗门,因此也像他们印度的同行一样,恨不得搞出一个 “宝莱坞”,歌舞升平,浪漫迷幻,美妙无比。
全中国都沉默了,只听得到香港的声音。
所以它才那么突出,那么响亮,那么动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渐渐发现,便宜越来越难占了。
其实这和很多人以为的回归关系不大,只不过是中国这个死心眼,没自己抢也没靠别人抢,就这么自己努力奋斗,积少成多,最终拿回了主导权。
之前说了,抢的好处是能实现暴富,但它也有坏处,就是 “不可持续”,当旧的开始抢不过,又找不到新的可以抢的人,暴富的过程也就中止了,“暴发户” 们只能回到曾经的位置上。
这就是为什么香港如今再没有那么多好片了,因为他们真正的经典,都是靠拍摄 “中国故事”,但如今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中国故事” 早轮不到他们来拍,而剥离掉 “中国故事”,单纯属于香港的“香港故事” 又有多少?这些“香港故事”,又有几分可看性?
所以当然香港电影会沦落,没了中国煌煌千年积淀的慷慨风流,香港弹丸之地,拍来拍去也就一个警匪题材有点特色,曾经吸引来的人才也纷纷回乡,长此以往,必然青黄不接,乃至一蹶不振。
所以现在的问题核心,事实上已经不在香港,而是既然我们不必再为香港支付代价,那为什么如今中国电影的平均水平,还比不上曾经的香港?
这就又说回那个 “暴富” 和“小富”的问题了,之前说过,中国没有靠抢,不是“暴富”,而是自己一点点发展来的,好处是“稳定双赢”,坏处是发展速度慢,即便现在,人均 GDP 比起曾经的香港也要差的远,自然无法孕育出曾经香港一样纸醉金迷的环境,和对电影艺术的投入与痴迷。
目前,大家的注意力更多还是在扶贫和发展这种世俗之事上。
这种不抢的坏处,只能一点点靠努力和时间弭平。
但相信不只我一个人会觉得不耐,会渴望加速这个进程,当然,这也不止是在电影方面。
所以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你是愿意努力奋斗大家一起慢慢发财,还是更想搞死别人自己迅速飞黄腾达?毕竟,中国现在也算拿到枪了嘛。
先说结论:
香港电影一直就是烂片胜地,即使是上世纪 70、80、90 年代的 “港片巅峰期”。当年业界有句话:香港是“B 级片天堂”。B 级片什么东西?简言之:预算不够,“黄赌毒” 来凑,根本不需要精心制作。好莱坞 B 级片如此,全世界 B 级片亦如此。“港片巅峰期”,烂片横行,基本都能赚钱,靠的就是 B 级片路子。问题是,回归后的香港电影人,终于摆脱 B 级片牢笼,却傲慢自负,不学习,不进步,白白浪费掉全世界最好的机会,拍出的 A 级片大多沦为烂片。
当年香港电影人创作力非常出色,至少在亚洲无人能敌,无奈市场太小,投资人畏手畏脚,加之急功近利,鲜敢投拍 A 级制作。港片巅峰时固定市场只有两个:香港、台湾。两地加起来都不到 3000 万人,还没有现在重庆一市的人口多。东南亚、日韩市场需要碰运气,片子能不能进,看对方脸色。
当年的内地市场,偶尔也上映港片,但不是港片固定市场,片子能不能进,看关系,且彼时内地电影市场消费力低下,远非今日可比。1994 年,我读小学的时候,邢台市报纸曾大篇幅宣传《九品芝麻官》将于本地影院上映,所以不要再喊什么 “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 之类的傻话。
市场小,电影人再有才华,投资商也不敢投钱,一部电影,固定市场撑死贡献两亿票房,谁敢投 5000 万元以上拍电影?赔钱的买卖谁做?所以,港片巅峰期,即便是徐克的武侠片、杜琪峰的黑帮片,也布满廉价制作的痕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不是香港电影人拍不出《影子武士》和《辛德勒名单》,只是没钱拍。
**香港电影是被美国人击溃的,跟内地没有任何关系,反倒是内地挽救了奄奄一息的香港电影。**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CG 技术大爆发,好莱坞特效大片攻陷全球,加上 1997 年金融风暴,香港电影两个固定市场 “香港” 和“台湾”瞬间崩塌,港片自此一蹶不振,看看 1997 年后香港历年票房排行榜,谁摧毁了香港电影,一目了然。
但香港电影人运气好到了极点,简直全球独一号,眼看要死的时候,香港回归了,中国内地短短十几年便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日本、韩国、欧洲的电影人,简直嫉妒死香港同行。
柳暗花明又一村,香港电影终于迎来了升级机会。2003 年后,内地市场对香港电影正式开放,彼时内地市场消费能力已容得下 A 级制作的国产片,于是《赤壁》、《投名状》这类香港 A 级制作接连出炉。但这时候出现一个话题:“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其实是个无能的借口。**很多人,尤其港人,将 “港片北上没拍出几部好片” 的锅一股脑扣 “内地审查制度” 上,很是无语,离开 “黄赌毒”,你就拍不出好电影了?香港回归前,香港电影人拍过几部批判或讽刺英国殖民者的电影?黑泽明拍出那么多好片子,有哪部靠“黄赌毒” 的?有哪部靠 “意识形态” 的?
我知道会有人出来辩驳:“露骨的黄赌毒内容,是电影不可避免的手法”。但贵为艺术电影基地的欧洲有句老话:真正撩人的性,不是看到两人脱光衣服碰撞,而是你明明知道两人正在做什么却看不到。这也就是李安的《色戒》在欧美业界反应平淡的原因(美国业界甚至都不想承认《色戒》是艺术片,直接扣上 “三级片” 的帽子),欧美电影人眼里,《色戒》中用性场面展示人性与剧情的手法着实平庸,甚至乏味,欧洲人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拍出《午夜守门人》了,他们什么没玩过?
靠低端产品发家的厂商,面对更大的市场,谁都想发展高端产品,但你依然用低端思维研发高端产品,即便生产出来高端产品也是低端品质,而这时候你怪 “高端产品技术难点太多、高端产业规则太苛刻,高端消费者太难伺候”,显然扯淡!(罗太君你坐下,这里不是说你)
俗话就是:我明明给了你一张大厂的营业执照,你却依然用小作坊的方式运营,你只会这种手法,那你怪谁?
当年的王晶,被嘲笑为 “飞纸仔”,用极低的预算在极短时间内拍出好几部电影,每部电影都能达 7 分水准,如今的王晶,手握极高预算和极长筹备期,连 7 分都守不住了,因为他只会“飞纸仔”。关于王晶,80 后有句话是这么说的:“2000 年之前多爱他,2000 年之后就多恨他,我们宁愿 2000 年后他去做别的生意。” 我小的时候,进录像厅,只要看到导演是王晶,不管什么风格,不管主演是谁,立刻掏钱,大晚上跟着露天电影放映员跑两三个村子,就为多看几遍《新少林五祖》和《倚天屠龙记》,如今王晶在拍些什么片子都不知道。
当年的港片,被誉为 “动作片教科书”,外国纷纷从港片中学习动作剪辑与吊威亚技术,2000 年之后,香港动作片原地踏步,好莱坞则青出于蓝,其创新与技术将港片远远甩开,作为一个中国人,看《谍影重重》、《疾速追杀》这类动作片心里五味杂陈,别说好莱坞了,十几年前看托尼贾的《拳霸》和《冬荫功》都五味杂陈,人家明明是跟你学出来的,你自己不思进取,人家可没停止脚步。
时代不同了,环境不同了,舞台也不一样了,15 年前诺基亚是手机界的老大,15 年后还有几人用诺基亚手机?因为傲慢导致的学习迟缓,可以短期内毁掉一个诺基亚,电影人因为傲慢放弃学习,会面临什么?
香港电影人不是没有虚心过。1991 年,内地武侠片《双旗镇刀客》在香港上映,震惊业界,香港人从未看过如此风格的国产武侠片,于是徐克、周星驰争相模仿《双旗镇刀客》,创作出一系列同风格作品。可**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面前,更多的是傲慢,自残式的傲慢。**2015 年以前,很多香港电影公司宁可用演技奇烂的港台外行演员也不用内地科班出身的演员,非得内地要求 “男女主角必须有一个人是内地演员” 才启用内地演员,为此还托出 “要考虑东南亚市场” 的奇葩理由。唐国强、王志文、葛优、陈宝国这些内地男演员 20 年前便被日、韩、东南亚一众同行敬仰,香港电影邀请过他们几次?孙俪靠着《甄嬛传》红遍全亚洲,她的知名度在东南亚秒杀任何一个香港演员,香港电影邀请过她几次?2000 年后,周星驰拍片喜欢用内地演员,结果香港人连周星驰都骂,口口声声:“周星驰讨厌香港,不爱用香港演员。”
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香港知名导演歧视内地演员,给出的理由笑死人:“内地演员片酬高、架子大、演技差,工作人员太不专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演员片酬远不及香港艺人,工作人员远不及现在专业,可他们拍出了极其精彩的四大名著,香港人拍过的四大名著,有几个能看的?
王晶说:“早就没有香港电影了,只有华语电影”,问题是,香港曾是华语电影宝库,为什么现在华语电影中香港人的位置越来越少?如果当年香港人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积极学习,积极融入,大举杀入内地市场,那么现在香港就是中国的加州,香港电影就是中国的好莱坞!
真实历史是什么呢?2003 年,内地市场向香港电影开放了,香港明星几乎没有人学习普通话,尽管他们都很有学习天分,只要报个班,半年就能说成张国荣、胡杏儿那种水平;内地市场向香港电影开放了,香港人没几个投资内地电影,他们认为内地人很少进电影院,内地人只喜欢电视剧,未来几十年内地电影都没什么搞头;内地市场向香港电影开放了,香港电影导演依然不重视内地市场,死盯着东南亚那块老地儿,认为内地演员在东南亚市场没有号召力……
结果呢?
1,只会粤语的香港演员,市场越来越小,稳定观众只剩下香港几百万人,连东南亚都保不住了,东南亚华人的后代学粤语的越来越少(学英语的越来越多),他们平时看的剧大都是美剧、英剧、韩剧、本土剧以及中国普通话剧。
2,内地市场向香港电影开放后不到 10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9 年,年度电影票房超过 600 亿元,是同期日韩总票房的两倍(同期韩国总票房 140 亿人民币,日本 150 亿人民币),预计 2025 年将超过 1000 亿元,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
3,如今东南亚的华人青年,没几人认识香港明星,他们知道的香港明星,大都是老一辈的、半退休状态的 “爸爸妈妈的偶像”,他们自己认识的寥寥几个中国演员,基本是内地演员,演宫斗剧和仙侠剧的居多,认知度最高的中国明星,是李子柒。
内地演员真的不行吗?培养不出来吗?李连杰是香港培养出来的,刚到香港没几年,黑帮便为了抢这棵摇钱树而火并。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宣传,发行方道:“您说的那些大明星,我们美国人一个都不认识,我们只认识 Jet Li。”
内地市场真的很小吗?培育不出来吗?2005 年,迪士尼新 CEO 罗伯特 · 艾格一上任便宣布要将迪士尼品牌全面推向中国,称:“中国一直都是充满诱惑力的市场,不满 14 岁的人口有 2 亿多,比美国人口还多。” 罗伯特 · 艾格在任的 15 年,迪士尼在中国内地赚了个天文数字,因此很多美国人骂迪士尼 “跪舔中国”。2005 年时,有几个香港文化产业从业者看好内地?他们眼里,东南亚市场比整个中国内地市场都重要。
时势造英雄,时势往往只出现一次。香港电影这块 “金字招牌” 掉到地上,是美国人干的,牌子始终没有扶起来,完全是香港电影人自己不争气,明明有全世界最好的机会。
让你浪,给浪没了。
虽然我经常嘲讽香港电影衰落,可要说香港近几年都是烂片实在不至于。
香港电影市场衰落与香港有没有好电影可以分开来看。
香港电影发展问题是市场收缩,这些复合原因很多回答都有提到,且业内发展停滞。即使香港团队能够拍出从前水平的电影,也将面临老套、低质、价值观无法被理解等问题。
就是说即使香港本地认可的好电影,大多已没法得到更大市场所认可,已经失去了风靡亚洲的魅力。
其实你看香港团队水平有下降吗?《少年的你》、《红海行动》、《无双》这些合拍片,导演均是香港人,港影想获得投资和内地市场,合拍是必然趋势,就这三部电影也可以说明香港团队的底子还在。况且,那个《古惑仔》、《无间道》系列的导演刘伟强在 17 年还执导了《建军大业》……..
平时黑港片,主要是觉得他们很多方面都落伍了,但经验仍旧很丰富,尤其是营造氛围和动作片执导,仍称得上是业界一流。吴京能拍出《战狼 2》也跟他港漂拍动作电影有一定关系。相互取长补短,由京、泸、港合资制作是目前中国电影最好的出路。六老师那样早两年还沉溺于中美合拍,完全连国内电影是个什么情况都搞不懂。
顺便一提,《春娇救志明》也依旧有港片特色,主要是导演翻车了,加上近十年价值观演变,他那点花样也就不行了。回看《春娇与志明》当年多火,第三部水平和前两部差距实际没那么大,真就是一个市场和价值观转变的问题。
香港电影即使在辉煌时期,电影投资主要也只是中、小型规模,香港电影就是各种中小型规模的厂商,在大陆影视没有崛起的年代,凭借香港和台湾市场左右互搏发展,随着时代变迁、市场转移、人才流动等综合因素,香港电影其实不过回归到一个原有的定位,正跟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一样,并不会完全衰败,而是权重被降低。我记得这方面问题,知乎用户
曾经回答过。
近年香港真没有好电影吗?
《叔 · 叔》、《麦路人》、《金都》都不错,还有《沦落人》算是英国人黄秋生没翻车前的遗作。《叔 · 叔》剧情讲的是香港老年同性恋生态,特别举荐一下。还有蔡卓妍主演的《雏妓》让我欲罢不能,反复了三四遍,她和任达华的激情戏太有早期港片内味了。现在更关键的是港资跟京资等有合作,哪怕在香港没有限制,为了恰饭也不可能拍某些敏感题材,一旦搞不好两边都得罪,会被喷到亲妈都不认识,应了那句话闷…… 沉默是金。从前港影还有一种类似是专走下三路,依托于混乱的年代流行,现在我们都是文明人,下三路的空间就没有啦。
这些反映香港本地现象的电影,在本地能得到好评,却无缘于更大市场,人们已不需要再通过电影瞻仰香港都会生活,使以往香港那些小制作已很难在广泛流通。所以别说香港近年没好电影,就是有,大家也不看,看了也没多少人能共情,市场决定了即使有好电影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其实早年很多香港电影制作成本并不高,只是那时大陆电影制作更简陋,让人觉得港片高大上,《古惑仔》就是生拉硬凑的 “伪大制作”,真正的大制作是《风云》和《蜀山传》。剥除了滤镜,大部分香港制作自然回归到原有定位。黄子华就吐槽过他从前专门拍的是这种,人家梁朝伟拍的是那种,你就只能拍这种。
更因为香港电影制作人员普遍老龄化,对时代潮流缺乏认知,总是一群中年人打来打去,谈情说爱,甚至使港影一定程度丢失了年轻人市场。像蔡徐坤之类大陆明星,反成了香港年轻人的偶像。
现在较好的港影多会寻求合拍,不然顶多能拿到中型规模的制作成本,这在港影算高了,也只有杜琪峰、陈木胜、尔冬升那些级别的导演才能拿到这样的资源,主演多是刘德华、古天乐、渣渣辉、刘青云、吴镇宇、郭富城等,至于在年轻点又能扛票房的,好像也没有谁。
《都市情缘》、《天若有情》、《旺角卡门》其实也不过是为四大天王定制的剧情片,实际成本并不高。更随着观众眼界提升,也不可能再按从前标准看待现在的电影,演员出色演技无法拉起整部电影制作水准。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香港影帝怎么尽演烂片这么一个现象,我没有针对今年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四大影帝扑街的那部电影。
香港早期很多经典电影放到现在看顶多也是 8.5 到 7.5 间的水平,真正意义上 9 分作品实际很罕见,周润发实际并没有主演上 9 分的电影(除去《让子弹飞》),在各方面衰落的时期,同样水准的电影还得扣分,毕竟时代变了。
在 00 年阶段这些人也都还有票房号召力,放到现在刘德华、成龙如果纯靠港资支持,根本拉不起什么票房,所以刘德华、成龙为什么那么爱国,甚至因为爱国被部分港民喷,当然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家国情怀啦!不然他们会在那年参加支持 XX 的声援吗?
话别扯远,港片降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香港电影一方面可以保留特色,作为中国电影一大类型。人才也正跟北方融合,寻求新形式的发展。结果会是香港电影不会消逝,也还会有很多小制作受众不广的精品,它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风靡于亚洲。大概率是很难再出成龙、周星驰、周润发这样的国际影星。
邵氏时代也多,当年看过一堆邵氏武侠片,如果不是名家原著改的,大部分没法看,就是编剧是倪匡,难看的也有一堆,但是当时 HK 通俗文学方面很强,不愁没有故事文本;嘉禾的片子也一样,如果没有好文本,也一样难看,就算我不喜欢《古惑仔》,但也承认片子当年影响力确实大,但这个原著也是有漫画的;黄飞鸿系列也好看,但看看编剧、导演是谁……
等到了新千年,文本断层了,港片一部赛一部的难看,不卖作,没有好导演、好编剧加入,恶性循环;而且从王晶到徐克,全在吃老本……
来来来,我来点简单的数字
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大家都知道吧?
三部合起来,超过 25 亿的票房
成本?追车爆破去泰国,全部加起来肯定不超过 4 亿。按照我国一般对半的宣发费用,12-4=8 亿
大概模糊是这个数字
澳门风云第三集我在电影院春节看到睡着的。
连最赚钱,最多人马,最有本事,最有能力帮助别人拿奖的(许鞍华几套电影都是王晶投资的)都这样子
杜琪峰?那 B 社会系列直接毙了,文雀都改了结局
王家卫?说实话一代宗师能赚钱吗?应该能,但工期太夸张了
叶念琛?看看他拍的十月初五的月光,TVB 亲儿子一样待遇了(各种人力物力随便要,电视剧基本上原班人马都来了),拍成个什么狗血出来?
我就不说那些反贼导演了。其实说白了,香港可以保持周期性有工开的,有钱赚的就那么几个导演。而王晶在赚钱这方面应该是 the best of the best 了。他都这样,还旨意别的导演能玩出什么花来?
两个字格局,
以前的香港能拍许文强的上海滩,霍元甲的天津卫,靖康之耻时的大宋和蒙古南下时的襄阳城,也能在大漠孤烟直的沙漠拍出明朝锦衣卫和东厂斗争的新龙门客栈,还有李连杰的中南海保镖,还能去宁夏戈壁大话西游,还有去大战兵马俑的成龙古天乐。 香港火的时候可以展示 5000 年历史,展示 960 万平方公里发生的故事。
现在呢 就在香港弹丸之地拍一些婆婆妈妈 小家子气的小市民故事,想象力和眼界的退步才是它衰落的原因
![](data:image/svg+xml;utf8,)
以前也一直出烂片,只不过拍摄的电影很多,分母足够大,分子挑挑拣拣的总还是能出几部经典的。
以电影界的劳模刘德华为例,截止 2007 年他拍摄过的电影如下:
1981 年: 彩云曲 上海滩十三太保
1982 年: 投奔怒海
1983 年: 毁灭号地车、家在香港
1984 年: 停不了的爱
1985 年: 夏日福星、法外情
1986 年: 最佳福星、魔翡翠
1987 年: 英雄好汉、肝胆相照、江湖情
1988 年: 精装追女仔 II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最佳损友、法内情、旺角卡门、猎鹰计划、神探父子兵、龙之家族、群龙夺宝、最佳损友闯情关
1989 年: 同根生、省港旗兵 III 、飙城、最佳男朋友、傲气雄鹰、第一茧、神行太保、至尊无上、人海孤鸿、小小小警察、专钓大鳄、轰天龙虎会、法内情大结局、赌神、精装追女仔 III 、爱人同志
1990 年: 富贵兵团、再战江湖、至尊计状元才、天若有情、摩登如来神掌、川岛芳子、义胆雄心、狱中龙、异域、赌侠、阿飞正传
1991 年: 整蛊专家、中环英雄、惊天十二小时、至尊无上之永霸天下、五虎将之决裂、极道追踪、火烧岛、冲击天子门生、五亿探长雷洛传 I 之雷老虎、五亿探长雷洛传 II 之父子情仇、九一神雕侠侣、与共龙舞
1992 年: 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华英雄、龙腾四海、Gameboy 小子真假威龙、庙街十二少、赌城大亨 II 之至尊无敌、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侠圣、绝代双骄、战神传说
1993 年: 反斗马骝、超级学校霸王、天长地久、至尊 36 计之偷天换日
1994 年: 醉拳 II 、醉拳 III 、天与地、杀手的童话、刀剑笑
1995 年: 大冒险家、烈火战车
1996 年: 奇异旅程之真心爱生命、天若有情 III 烽火佳人、新上海滩、1/2 次同床
1997 年: 天地雄心
1998 年: 黑金、龙在江湖
1999 年: 赌侠 1999 、爱情梦幻号、黑马王子、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暗战、龙在边缘
2000 年 刘德华因电影《暗战》获得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
2000 年:阿虎 孤男寡女 决战紫禁之巅
2001 年: 爱君如梦 全职杀手 瘦身男女 黑侠 Ⅱ
2002 年: 金鸡 无间道 卫斯理之蓝血人 呖咕呖咕新年财
2003 年: 无间道 Ⅲ 之终极无间 给他们一个机会 大只佬 老鼠爱上猫
2004 年 刘德华凭借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港译《大只佬》) 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2004 年: 2004 年 12 月 4 日晚 7 点,第 41 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中市中山堂举行。刘德华凭《无间道 3 终极无间》获最佳男主角大奖。
2004 年: 天下无贼 十面埋伏
2005 年: 再说一次我爱你 童梦奇缘
2006 年:墨攻
2007 年:门徒 投名状 三国之见龙卸甲
可以看得出,1988 年刘德华的电影产量开始井喷,1988 年 10 部,1989 年 16 部,1990 年 11 部,1991 年 11 部,1992 年 10 部,1994 年 5 部,1996 年 6 部,1999 年 6 部。尤其 1988-1992 年那几年,每年都超过 10 部,平均一下一部电影只有一个月。所以多半都是粗制滥造的烂片。绝大部分电影,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过,绝大部分电影也鲜有人安利。
当然 1988 年(10 部)的《旺角卡门》刘德华提名金像影帝。
1990 年(11 部)的《天若有情》某些方面也被认为是可以与《英雄本色》相提并论的。
1991 年(11 部)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刘德华饰演了雷洛从青年到老年的叱咤历程,堪称一部优秀的传记传奇电影,获得第 11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其实反而是华仔电影开始减产后的那几年,可能包括题主认为的尽出烂片的几年,刘德华反而拍了《阿虎》《瘦身男女》《大只佬》《无间道 终极无间》《暗战》《桃姐》《门徒》《失孤》《拆弹专家》等佳作。
[
香港赌片经典电影大合全集 34 部周润发刘德华赌神赌侠赌
京东
¥88.00
去购买
补充:
带着这个问题,我实地去了一次香港电影资料馆实(zhǎo)地(gè)查(lǐ)看(yóu)。
碰巧今年是二十周年馆庆,翻开纪念册,看到很多广为流传的名片,册子比较厚,发个视频翻给各位看
香港电影资料馆 二十周年号外
迷糊记得(欢迎指正)看过一份资料,1914 年到 1979 年大概共有七千多部电影,其中 1953 年一年的电影产量有三百多部,可以大概感受一下电影产业的规模有多庞大。
刚好资料馆里面有一个关于香港规模最大的电影院 “太平影院” 的资料展览,可惜不能拍照,只能拍一张入口的,
看看标题就很气势了。
故纸堆中觅太平盛世
里面展示了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当时,一个影院以及周边的庞大产业链。有一部分是收集回来的部分电影票据和电影排期,影片丰富多彩。
这个问题,能不能从盛世里反向推导,除了以前基数大,现在香港电影行业衰落,年产量就没几部。
香港电影可以分几个时期:
1. 战乱时期(日治时期除外)国内的富人们逃难至香港,带去了大部分的财富和文化人,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济济一堂,百花齐放。当时的主流文化很多以爱国爱家为主题,反抗侵略者。例如《淞沪抗战》《八百壮士》,表达的都是家国情仇。
2. 经济腾飞时期,香港跃升成为亚洲四小龙,港人有实力满世界留学旅居或,见过世面,香港这个城市本来又存在华洋文化互相交融和互相冲突,英国将要归还香港,很多资金和人纷纷离开,有些港人选择移民,很多人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在描写社会问题或者爱情故事,都有很好的题材,例如《飞女正传》,《秋天的童话》,《七小福》 。
更重要的是当时对内地作家和内地文化也有追捧,例如《寒夜》就是改写巴金的同名小说,《蝶影红梨记》就是用传统的粤剧题材结合电影技术制作出来。
3. 香港因为殖民地和大都市的特点,很对外语片也会在香港放映,更加加大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
4. 由此反观最近几年,香港生活好,经济也没有落后多少,反正与之前也没差。创作者不懂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不反映爱国不反映经济起伏,那只能反映情情爱爱和找点内地文化作为自己的假想矛盾。
结论:没有产业链支撑,没有正确的三观,没有找准题材,没有描述社会的痛点,没有反思的能力,不在乎市场的反应。所以就出烂片啰!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切入描述的点,但是要在资料堆里面慢慢挖掘,而且电影资料馆不许拍照不许录像,很多电影刊物还只能在资料室里面看,有时间的话进去里面再细细挖掘。
附上一张海报,戳戳大家的回忆
原回答:
说香港近几年烂片多,可能有不乐意的,会觉得自己以为的好片被禁播了。但即使不禁播,也难以符合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和审美 。补充一点:香港以前也有烂片,但是以前的港片终究有一些可看的东西,例如某些充斥着性感女郎的画面,展示富豪生活的奢靡,虽然不符合内地当时价值观,但至少是满足了刚改革开放的内地观众的好奇心。
而近年所谓的获奖的纯港片,获得也是港台两地的奖,向观众输出的价值观,有点扭曲。
在奈飞看到了某几部,终究看了开头,没有耐心看下去。(没有片单,请见谅)
看着感觉总是怪怪的。总结几点:
以上的并不是指两地合作片,通常我们的电影院看到的是合作片,主角们一半香港一半内地。
当时只想简单写几句,后来发现讨论的人很多我再把一些时间点和一些容易引发讨论的问题集中解释一下
港片的没落是从 97 年开始的,原因。。。题材开始受到限制,并不是没落就不会出现好电影,其中无间道 头文字 古惑仔的终结篇 李连杰的几部 叶问 一代宗师每年还是有精品问世
我的回答主要是从演员的角度出发,毕竟我们看到一个新电影的宣传演员阵容和导演是最关键的
很多知友提名张译,张译这两年很火,他本身扛票房的能力怎么样?一秒钟 怎么样?贾玲那个电影多少人是冲着沈腾去的。张译我比较倾向于是梁朝伟的弱化版,眼神都是戏,就是气场弱了些,多少人认为张译可以撑一部大戏?
回到正题,我们说香港演员。无间道的时候刘德华和梁朝伟几乎就是在巅峰了,无间道 2 的时候有没有黎明接管比赛的感觉,亦正亦邪的林锦荣控制了无间道 2 的弹幕。无间道系列是最后让我觉得超过瘾的港片,群星璀璨,配戏的绿叶都是郑秀文 陈慧琳 刘嘉玲这种大女主
有评论说冠希把要崛起的港星一锅端了,虽然有点严重但是也不算过分 2000 后风头最劲的新生代他搞掉 3 个 张柏芝阿娇他自己,谢霆锋受没受到影响我不太关心,陈冠希当年也是帅的溢出屏幕的主,谢霆锋虽然也帅但在荧幕前太刻意的帅,就像现在的谢霆锋,看上去挺完美,总觉得特别刻意
在这之后就是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合拍片多了起来,内地的女主输出非常猛烈赵薇范冰冰李冰冰周迅徐静蕾章子怡刘亦菲偶尔降维打击一下的巩皇 台湾省输出男演员 f4 阮经天彭于晏张孝全杨佑宁 香港这时候推的新演员有印象的几乎没有,安志杰算一个,但是没有崛起 有的欢迎补充
再往后就是大陆喜剧流派的崛起徐峥黄渤王宝强 (王宝强非常受益于两岸电影蜜月期红利,天下无贼喽 大陆王宝强 香港刘德华 台湾刘若英,当时李冰冰还只能做个配中配)开心麻花陈思成,他们是狙击港台片的最凶猛火力
时间线铺设结束,下面是原答案(不要纠结张国荣了,在电影的影响力李连杰成龙发哥张国荣都是高其他人一档的存在,去世的人也算是离队没什么问题,这种字眼上的争吵我们不搞哈)
演员断档比导演断档严重,香港电影女演员几乎没人了,无敌惠英红挑不了商业片的大梁。息影的女演员张曼玉林青霞钟楚红张敏邱淑贞王祖贤关之琳去世的梅艳芳 这些人全盛期的时候国内电影只有巩俐可以顶一下 宁静都不行。朱茵李若彤莫文蔚张柏芝杨千嬅郑秀文梁咏琪这种年轻一点的全盛期时国内四旦双冰才开始在港片露脸
男演员还在活跃的倒是多一点,但一线也只是古天乐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刘青云吴镇宇张家辉成龙郭富城 9 位 掉队的巨星是张国荣周星驰周润发黎明张学友郑伊健 掉队算是比较少了 但是香港的商业片能撑票房的只有以上 9 位,但是他们都老了,还能演爱情片吗?夕阳恋?老少配?所以香港的编剧写能挣钱的电影只剩扫黑和枪战题材了
以前刘德华郑秀文 周星驰张柏芝 黎明张曼玉 梁朝伟张曼玉 张柏芝任贤齐 余文乐杨千嬅塑造的爱情片 不够经典?明志与春娇是我眼里港片里最后的爱情,这时候的港片已经不是文化市场的主角,就像香港一样不景气,港女开始北漂挣钱。
港片不景气以后大陆电影市场并没有好多少。大陆到现在没有可以扛票房的全类型男明星,实力最全面的是姜文,喜剧类沈腾葛优徐峥黄渤和爱国类。。。吴京,没了。这两年其实可以说是沈腾的天下了。我自觉看片量还可以,目前最喜欢的是陈建斌,作为导演还能更棒,作为演员已经进入衰退期。没办法,任何人都跑不赢时间。
今年到 8 月,国内电影让人有记忆的,勉强一部悬崖之上。现在真的是烂片全面开花的时代啊
期待的演员 沈腾 没有什么可乐的但是沈腾一入镜就想笑
期待的导演 郭帆 陈建斌 姜文
这样列个名单还真没港片啥事了
时至公元 2018 年,香港电影的衰落已成定局。现在的香港电影现状可谓——「又老又富,穷途末路。」
这种衰落不仅是一年仅 50~60 部良莠不齐的作品,不及巅峰产量的 15%。香港电影更大的断裂是由资金断裂、人才匮乏、当红艺人不接地气,灵感衰灭而决定的。至 2018 年,活跃在电影圈的香港人才还是周星驰、成龙、徐克、王晶、刘伟强等一干老面孔。
如今眼看着一段传奇即将衰落,大陆电影取代香港电影成为华语电影中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自从《无间道》之后,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电影院看到过纯粹的港片了。除了成龙、刘德华、甄子丹等老一代还在坚守阵地,中生代就只剩下古天乐和张家辉了,而香港的新生代演员几乎彻底断层。
香港电影发生了什么事情?曾经笑傲、叱咤风云的港片,怎么就退出江湖了呢?
回顾香港电影的辉煌发展史,阐述港片没落的五大原因。干货都在后面,一定要看完哦~
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港片曾在 80 年代达到了顶峰,无所谓剧情逻辑,快餐化是它的特点。为什么港片在一直衰落呢?
1. 人才的凋零。成龙,周润发等人出走好莱坞,而香港新人缺乏培养,到现在港片明星还是几十年前的人。
2. 好莱坞大片冲击,亚太各国电影佳作频出。
3. 创作力的丧失。固步自封,同一题材的反复拍摄。香港电影人的创作思维大都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与现在的创作环境严重脱节。
在香港电影中有 2 条路,一是参与到中国电影市场中,一是固守本土,创作纯正港片。
接下来他们将如何走,港片是否还能重塑辉煌这都是未知数,不论如何发展,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们,因为他有我青春的回忆,祝好。
相关:
因为电影是要赚钱的
当年香港电影,主要的消费市场在台湾
香港本土因为人口原因
根本不可能承担起让电影赚大钱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香港人太少了
六百万人
这些人不可能都去看电影
票房不会太多
台湾在八十年的人口是多少
一千多万人
周星驰的赌圣,当年在香港上映的票房仅仅是 4000 多万
就算以通货膨胀来说
四千多万的票房,以当时香港的购买力来说,折算到今天,也就是大概接近一个亿票房就顶天
再加上台湾的票房
赌圣的票房大概在八千万港币左右
也就大概 1 亿 5,000 万左右
这是港台地区票房承担力的极限
然后看看现在内地
周星驰的美人鱼斩获三十多亿的票房
换算到九十年代的香港
必须拍出大概十多亿的票房
才可能做到
然后当年成龙的神话
在内地破了一个亿票房
2006 年
这在香港和台湾是不能想象的
这是 2020 年台湾的票房排名
排名第一的只有大概五个多亿的新台币票房
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大概 1 亿左右
再看看 2020 年的内地
这些是人民币哦
就算把 30 多亿说成新台币
也把湾湾压的死死的
所以内地市场是如今的香港电影人不能够放弃的
但是要进入内地市场很难
楼主看看当年香港拍的都是些什么电影
赌神赌侠赌圣
涉及赌博不能拍
英雄本色,古惑仔,涉黑不能拍
更别提当年的香港那些 x 级片……
香港电影按照审核标准
很多根本不可能进入内地市场
同时内地市场 也要以内地的电影为主
还要分出一部分配额给美国的好莱坞的那些科幻片大片
比如变形金刚或者复仇者联盟
所以能给港片的配额不多
港片赚不到钱
当然没落了……
说白了
电影等娱乐事业消费的是人头
要把电影事业做的辉煌
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第一是人多
第二人多,还必须有钱
如今能够在世界上,可以满足这两大条件的国家
只有中国内地和美国……
其中美国,以美元霸权为根基
好莱坞的电影几乎可以发行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资本国家
什么欧盟,日韩,都可以
所以好莱坞的电影霸权地位,伴随他的世界第一的强国,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
然后第二,就自然是中国大陆
就算是不把片子往外国卖
仅仅靠本国市场和人口基数
已经足以满足需求
其他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都不能与之相比。
文化问题: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香港电影都不是拍给内地观众看,说的一直主要是香港的故事,给香港本地或者香港文化圈的观众看。从以前的精装追女仔(选港姐),富贵逼人(中彩票),英雄本色(港台黑帮火拼),各式警匪片(张子强 AK47 抢金铺)如警察故事,A 计划(本地海盗张宝仔),古惑仔(街头黑帮文化),的士判官, 人肉叉烧包(港澳奇案),五亿探长雷洛(四大探长贪污与 ICAC 成立)等等。
对内地观众而言,你向往这种文化才有动力去理解,消化内容,从而觉得电影好看不好看,是不是烂片。以往内地观众向往香港文化,才会有机会去觉得这是好片。那么现在呢?观众选择多,更愿意接受欧美日韩文化,谁还关注香港文化,或者香港发生的人和事呢?估计现在大部人讲到香港除了房子小,也不会同时也不想知道其他方面的事了吧,自然难有共鸣,例如部分答主讲到的 金都(香港婚嫁),麦路人(穷人),沦落人(菲佣与残疾老人),天水围的日与夜 (底层家庭),窃听风云(丁权问题),这些本地题材电影对内地观众距离太远,相当乏味。
限制问题:
港版:主角逍遥法外,内地版:主角被抓判刑
港版:一齐饮咖啡 内地版:一齐自首
同样的故事,两个结局,观影效果还是一样吗?不怪得很多人觉得都是套路。十年前电影业还好一些,还会有两个结局,现在估计直接为了内地市场,只拍一个结局好了,投资方既省经费,又少了双结局引起的两地风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求财就是。
期望问题:
什么技术科幻完全一直都不在线,完全不能和好莱坞比,也不能和国内巨资请得特效团队比。这方面港片从未好过。流量片或三级片不作评价。
综合来讲,本身香港电影就是本土文化制作电影,土壤和资源都不能与欧美成熟市场对比,或者内地资本市场对比。当观众对香港本土文化失去兴趣,什么制作都是烂片。
因为没东西了。
随着大陆的崛起,大陆文化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我们现在提的都是大国重器,星辰大海(你别管能不能到达,但是以中国的体量,拍这些东西毫无违和感。)
就像拍《战狼》,拍《流浪地球》。
我们为什么能拍出来,不是因为电影工业赶超欧美了。
而是有硬国力做背书。
如果没有撤侨事件做背景,放在 1999 年拍,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这!好多人还说战狼不真实。
那为什么美国能拍那么多战争大片,和超级英雄电影呢?
因为它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拍出来不违和。舆论一煽动,意识形态一上,马上就有人跪舔。
觉得美国超级英雄就是牛逼!第一滴血就是牛逼!终结者就是牛逼!独立日就是牛逼!
就像你考完试,班里同学对答案,第一名说这道题选 C,你没选 C,你会不会下意识认为自己错了?
印度也拍超级英雄,为什么就是烂片呢?不说烂,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很奇葩?
说回到香港,它曾经有过属于它的经济辉煌,文化辉煌。但世界风云发展到今天,香港不过就是中国的一个市区。
它顶到天能拍的东西就在市区里,我们管这个叫 “文化天花板” 吧,我瞎造的词,理解这个意思就行了。
《寒战》牛逼不牛逼,搞个核弹出来,但它能动用的力量只能是警队。
搞反腐,只要让拍,我们能拍到哪个高度,大家想想都刺激。
但香港拍了几十年,还在拍跛豪和雷洛的故事,刘德华和梁家辉都快演吐了……
演探长演完探长演跛豪,光我有印象的黑社会大佬,梁家辉起码演了 20 个!在这么拍下去,我怕千面影帝都拿不出新的演法给导演了!
拍古惑仔?都 2021 年了!当我们在考虑怎么把地球发射出太阳系的时候,你邀请我看渔港烂仔打架?
鬼片?又不让拍……
所以适合香港的就只剩下小框架叙事的东西,拍拍爱情片啦,文艺片啦,这样子。
搞大东西,它是真搞不出来了。
大家不要为难香港影坛了。
其实原来香港电影也不都是好片
大多数都是烂片
只是我们没啥见识
看香港的吃穿住行日常生活都觉得有意思
而今
香港文艺界人才凋零是事实
而且你日常生活我们都吃过见过
这时候电影本身再不行
那的确就真不行了
一个字,穷。
多少年了,香港电影还是靠着几十年前的几位老演员撑着台面。
没办法啊,年轻人没资源,没有出头的机会。
2021 年,横店影视城一个月的剧组,据说就有 200 多个,这是什么概念。
估计香港一年的剧组都不一定能有 200 个。
香港电影连最基本的试错成本都没有,国内 200 个剧组,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多种题材,总有一款能符合大众的口味。
香港却没有这个机会,他们不敢赌,万一新题材新演员失败了,就再也找不到投资方了。
所以这些年,香港只能继续拍警察题材,万年不变的警匪,永远都是那些熟悉的味道。
说白了就是腻味了,一个警匪题材,已经拍过:重案组,反贪局,证监所,法院律师,消防局,海关署,拆弹部队,监听人员,谈判专家等等。
说实话,香港的编辑真的苦逼,真的已经没有啥可编了,但凡和警察沾边的类型,全部拍过了,观众也累了。
港台这个环境是真的挺特殊的,因为曾经和我们分家,没有经历过革命,关键是他们经济先发展起来,文化领域发展在我们内地之上,长久下来就养成了一种骄傲、自大的心态。
后来港台因为经济衰落了,而内地因为经济发展文化市场相应发展,港台文化从业者没有办法只能北上赚钱。问题来了,港台因为曾经的发达文化在心态上有优越感,再加上意识形态这些东西。我虽然穷了但我比你牛 x,你是有钱你不过是土鳖罢了,他在内心是看不起你的,有钱也当是你凯子赚一波就跑。
而文化创作这个东西还是要有点理想追求和艺术追求的,新时代还得有影视工业技术上的追求,但是港台文化工作者的心里一直有着那个优越感,所以他们拍摄影视剧的时候。
电影方面因为曾经的辉煌,还是有极少几个顶尖的导演团队还有点追求,比如徐克,林超贤,但是也拍不出来《流浪地球》这种电影。
电视剧领域我明确告诉你,2010 年后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技术,理想和艺术上的追求的。
这么说吧,新时代的内地文化工作者和观众一样,这几年是全面讲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时代,体现在流行文化上就是:我们以新时代的工业技术、建立中国自己的影视文化。
那些对于影视工业有巨大的推动的影视剧,电影方面香港还有林超贤,徐克,电视剧《琅琊榜》的正午阳光是内地团队,《长安十二时辰》曹盾是内地团队,《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等网剧背后也是内地青年导演团队。
而近两年因为西方打压,疫情的关系导致中国观众思想全面向革命,传统文化寻根,《山海情》《觉醒年代》他们也拍不出来。
相反,就不说电影了还有点追求,电视剧上我明确告诉你在正午阳光,内地网剧崛起前,抗日神剧,阿宝色,磨皮抠图背后全是港台导演为主。
错了,是一直都有烂片,只是现在你「能够看到」烂片。而以前的你,「只能看到」好片。
很多人觉得以前的香港电影好片很多,那有多少?一百万部?十万部?一万部?
数来数去,其实每年真正的好片最多不过几十部,有时也就十部以内。
然而,香港一年拍多少部电影?
好电影从来都是万里挑一!以前你只能看到那最好的一两部(因为缺乏看到烂片的渠道),现在你终于能够看到那烂的一堆片了(港陆渠道更畅通,二三四五流作品你都可以看到了)。
当然,港片没落确实是事实。为什么呢?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 人才流失。
其实以前的香港娱乐圈是真的时代造英雄,它的发展的本质,是因为它是当时极少存在的最好的行业,而且能够汇聚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进来。它的性质非常特殊,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公司。
每个时代都有他的风口,以前香港娱乐圈,现在大陆互联网。
香港电影没落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拍摄资金
香港现在大部分是合拍片,或者是大陆投资,这就决定了话事的一方不是香港。就像大陆有个编剧说的,怀念煤老板年代,因为人家只负责投资,尊重创作。所以大陆的资金就决定了拍片类型、演员构成、剧本内容
然后是题材
香港的编剧还是很能打的,tvb 一些剧和最近几年一些好电影比如寒战和无双,都是不错的。但由于背靠内地市场和内地投资方,很多题材没法写。拿韩国电影来说,虽然总批评他们是财阀国家,但什么题材都能拍。政治上涉及到总统与财阀的、丧尸片、商战等等,都能拍。
那么香港是不行的,比如张学友主演的赤道这部电影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为什么赤道第二部难产了?不就是敏感题材嘛。寒战里面打擦边球的政治内容,香港人一看就明白,也就是因为不够明显,才能在内地放。反贪风暴 3 洗钱的,还是做了改动,要是不改动把弃保潜逃的那谁放进去,估计又过不了了。所以在题材上,香港非常吃亏。
第三就是票仓
票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作,80 年代席卷东南亚,在好莱坞工业化冲击后就不行了,东南亚台湾这些传统票仓丢得干干净净。现在就只能是香港和大陆,香港 700 万人,支撑不了大制作,韩国好歹 5000 万人,也是香港 7 倍,更别说香港很多人都在国外。所以一定会向内地市场妥协,排出很多四不像。
第四是演员
艳照门事件其实是香港影视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新生代折戟沉沙,一蹶不振。陈冠希、谢霆锋,都是当年力捧,甚至在东南亚都把市场打开了,内地也是超人气。结果一个艳照门改写了香港影视业的历史,在内地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跟不上脚步,当家小生花旦彻底出局,到现在还在靠着老人们撑着。古天乐、张家辉甚至刘德华,还奋斗在一线,但往下数?
tvb 这个摇篮培养出来的演员们也断层,至今能在内地站稳脚跟的就佘诗曼吴卓羲,吴卓羲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无线小生过档内地的都没了后面的声音,黄宗泽、陈键锋、郑嘉颖都是火不过三年,又退回香港。
所以香港演员的断层也限制了香港的电影行业
第五是语言
作为编剧的香港人,剧本也是粤语的,拿到大陆来硬生生配音为国语,像寒战、反贪风暴、无双这种靠剧情的,语言不重要。但是像贺岁片、爱情片这种类型的,普通话 get 不到那个点呀。有些贺岁片从粤语的角度讲还挺搞笑,但变为国语,观众一点不觉得好笑。我在内地看放粤语的港产片,经常就我一个人在那笑,其他观众跟看傻子一样的看我,因为光看国语字幕就是不好笑啊。但是吧,要是港产片都是内地编剧写剧本了,那还叫港产片吗?
我每年都在默默支持港产片,在香港也会进电影院看,就是希望港产片不会彻底消失。只是,作为亲历者很清楚,港产片注定会一直没落下去,这是无声的悲哀。
但只要香港拍下去,我一定会贡献一张电影票
第一,香港过了那个积极向上的年代
回顾星爷,发哥的电影
大多是小人物通过自身努力,要么出人头地,要么抱得美人归
因为那个时期的观众喜欢
大家都知道,努力一点,明天更好
即便 97 香港回归,港人举办演艺活动欢迎解放军进港,大街上也唱了一首 “钱钱钱”
而如今,香港进入了阶级固化的时代
有钱人横有钱,底层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爬上去
一辈子的收入,也就供完楼剩下个日常开销
年轻人,穷人绝望了
电影再怎么励志,也没有办法引起共鸣
索性电影人也就不管了
没事炒炒功夫,麻将的冷饭,混混日子
第二,香港长期和中国大陆隔绝而形成的小市民心态
首先香港电影届甚至多数领域对中国大陆同类领域的从业人员是排斥的
这点毋庸置疑,他们不愿意内地人和香港人平起平坐公平竞争
因为在他们眼里,内地人就是抢饭碗的
刘德华吴君如演了一部电影《金鸡》
可以看看,那是这么多年来不多的好港片之一
其次,小市民心态让他们不愿意参与到中国整体当中去,扭扭捏捏惺惺作态
又觉得自己比内地强,又怕竞争不过内地人
所以你很少看见港人往内地发展,他们也根本不在乎内地是什么样子
这无异于让香港的很多领域自绝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之外
香港电影届格外如此
贴近大陆,港人不看
完全香港,内地人根本不搭理
更何况,香港导演还放不下身段来研究内地观众喜好
就凭香港那个小市场,能有多少票房?
没有票房,谁会投资?
没有投资,能拍什么好电影?
小市民心态也造成香港电影的小格局
细心点你会发现,好莱坞的电影题材无论深度和广度大多属于宏大叙事并且题材广泛
魔法,鬼神,天堂地狱,反社会反体制
战争,历史,魔幻,科幻
外太空,地心,沙漠,海底
时空穿越,机器争霸,殖民开拓
你能想到的他都有
以阿甘正传来说,历史跨度庞大,内容广泛越战,嬉皮,性解放,中美建交
香港有半部电影包含如此多的题材么?
港人编剧就没有这个社会体验,他怎么变得 - 出来
第三,外部市场
香港电影吃老本严重
功夫,僵尸,武侠,警匪,搞笑
这些题材曾经风靡亚洲影响欧美
韩国,日本都是香港电影的受众
但是,当韩国电影快速发展,好莱坞大量使用香港功夫特技演员班子的时候
香港自满自得,没有半点发展
自己的那一套,好莱坞学去了,韩国学去了
而别人的,香港一样没学到
总之,我不认为香港电影还有什么前途
尤其在内地电影发展起来之后,港影会越来越没落和失意
直到消失
时代不同了,当然说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也为时过早,毕竟很多时候是风水轮流转。
影视剧要发达,最基本的来说,要有三个方面配套:人、财、物。
纵观香港的电影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两个阶段:1、回归前;2、回归后(这里又可以细分,就不再描述)
人这个方面(编剧、演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就不再多讲。香港这个方面主要是专业影视人员的学院派培养的问题有欠缺。
上面一文讲到了香港的黑帮。不可否认,60 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影视公司都是有黑社会背景的。
当然,黑社会开影视公司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是小公司;以洗钱为目的。
所以可以看到后面有香港艺人反黑大游行。
而黑社会这些拍片子,大部分都是烂片。
高峰时期,香港一年能拍 500-600 部电影。说得上好的也就是那么 6-7 部。拔尖的也就是 2-3 部的样子。
500 部电影中有一半可能都没上映,因为投资的就没有指望电影赚钱。
当然也有一些电影例外,本来没打算赚钱的,但是后来居然赚了点钱。
比如上面一文最后提到的一个人
就是上面卖啤酒的人。他请任达华拍了一部电影。
另外香港那个地方小,寸土寸金。排个电影没法拍那种大场面的。
比如打仗的场面,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吧,横扫天下的铁木真,手下就几个兵,还都没有骑马。场地属于物这个范畴。这些限制导致了大部分香港电影是小场面为主,最大的场面往往是黑帮火拼。
香港回归后,大陆方面放开了对香港的限制,当然也有一些规矩,不是什么题材都可以拍,比如三级片就肯定不让拍。
这个时期可以简称为北上。香港电影的北上,首先存在着一个定性的问题。
这些电影叫不叫香港电影。
第二个是题材的问题,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市场导向,拍电影是要要赚钱的,电影是拍给大陆人看的。
除了个别的,以香港为背景题材的电影不错如《无间道》。到后来以纯粹香港为背景的电影或者说早期香港元素为主的电影越来越少。
在拍一些主旋律的电影的时候,很多香港导演往往 GET 不到那个点。但是也有一些人做得很好。
比如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
林超贤把抓糯康的过程搞得挺好的,同时也拍出了以前不敢拍的,泰国军方就是幕后黑手。
《红海行动》最少是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突出了集体。以前局座给战狼跟红海行动都站台,因为局座是海军,所以他专门讲到集体主义跟战狼的英雄主义(局座特意没有说个人英雄主义)。
对比战狼 2 同一时间上映的《建军大业》,那拍得叶挺的后人都去告他们了。很多人都说,香港人拍这部片子,愣是拍成了黑社会打架。
另一个很用心一直拍的是陈可辛。
陈可辛一直在转型,而且是最彻底最用心的一个。主要体现在题材上。
比如《中国合伙人》这种没有人认为它是港片。
即便如此他拍的《夺冠》(中国女排)就没有平衡好,要表达的东西。最后出来的是一个删改很多内容的电影。再加上疫情等倒霉催的,这步片子也就那样了。当然《夺冠》肯定不是烂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任何文化产品,都是时代催生的副产品,是时代的反映,必然依附于时代而存在。影视这种工业文化产品也不例外。
我是中国大陆北方网友,评价香港影视毕竟隔了一层。为了深入一点,我请大家看一个港毒分子 2014 年写的相关评论,看看香港影视是怎么随着时代烂掉的。
==演出开始==
香港的主体意识和身分认同政治,根本上就是「Hong Kong as a part of China」(香港是中国的一部份)或者是「Hong Kong as apart from China」(香港和中国是分离的)的问题。 而这身分认同政治如何呈现在香港的影视文化中,也是学界和评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之一。
一、阿灿与表姐:影视中的中国人形象
在香港的影视文化中最著名的中国大陆人形象,也许是 1979 年电视剧《网中人》偷渡来香港,土裡土气、头脑简单的「阿灿」。阿灿这角色也奠定演员廖伟雄在演艺圈的地位,但**「阿灿」也同时成为香港称呼中国大陆人的代名词**。香港影视中的著名中国大陆人形象,还包括《表姐,你好嘢!》系列中行为举止跟香港社会格格不入的「表姐」(郑裕玲饰演)、《省港旗兵》系列越界偷渡来香港大肆干案的「大圈」,以及在多部电影中出现,跨界前来香港提供性服务的「北姑」等。这些刻板形象以及「阿灿」、「表姐」、「表哥」、「表叔」的称呼,成为了香港较现代化、较文明以及较物资丰富的优越感展示,同时也表达了九七前香港和中国大陆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
然而,中国大陆人在香港的影视文化中的形象,也随著九七过后香港社会文化的改变有所调整。例如陈果的《榴槤飘飘》(2000) 中也有出现「北姑」的角色秦燕(秦海璐饰演),但陈果在《榴槤飘飘》中基本上是用一种较人性化的角度去刻画这位来自中国大陆性工作者。陈果用了接近纪实的手法,来描绘秦燕的日常生活细节,更通过秦燕这位性工作者的身体交易,突显这群低下层劳动阶级会被剥削和被边缘化的处境。但无论如何,《榴槤飘飘》还是突出了香港和中国大陆在经济状况上的差异。香港,还是经济地位低下的大陆女性前来「淘金」的选择之地。
同时,本片在另一个角色阿芬(中国大陆偷渡来港和父母同住)的故事,通过香港旺角和深圳的对比,来显现了香港和中国的不同。旺角住家的狭隘阴暗,使到主人公们的生活显得窘迫枯竭。反而深圳的家宽大舒适,还有绿地以及可观赏日落夕阳。对于曾偷渡香港而被遣送回中国的阿芬来説,深圳才是真正的家园。换言之,在阿芬的这一段故事中,大陆人是无法适应香港环境的。电影通过这种城乡对比,试图为这香港「自我」和大陆「他者」各安其所,而维持现况。
二、不敢握手:中港樊篱难以剥除
尔冬升执导的《旺角黑夜》(2004),基本上和《榴槤飘飘》分享著同样的隐含意识。《旺角黑夜》的主要两个中国大陆人角色,是用签证来港提供性服务的「北姑」丹丹(张柏芝饰演),以及被香港黑帮聘用的杀手来福(吴彦祖饰演)。这部电影同样的呈现出中国大陆人对香港的生活方式和资本文化的不适应。丹丹说著不纯正的广东话,不曾吃过西餐,认为来到香港可以大开眼界,人会变得比较「文明」。而来福更是来自「快没饭吃」的虚构农村「五月沟」 。他女友祖母的一句话——「五月沟穷啊!」,完全的道出**中国和香港仍然在经济上有所差距。**然而,香港仿佛是一个让这两个内地人迷失方向的梦幻之地,让他们无所适从。旺角更被刻画成一个龙蛇混杂、黑道林立,潜伏各种罪犯之处,丹丹和来福基本上成为香港黑道运作下被剥削的受害者。
换言之,和九七前的电影(如《省港旗兵》)比较,这部电影(包括上面所谈的《榴槤飘飘》)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性工作者和罪犯有著比较人性化的刻画。虽然尔冬升描绘了香港犯罪运作剥削性的一面,但这部电影却同时带出中国大陆人和香港社会之间的格格不入,就好像丹丹所发出的疑问:**「香港空气那么脏,为什么会叫香港?」。中国大陆人是永远无法彻底了解香港的。**来福在临死前伸出了沾满鲜血的手,警官苗 sir(方中信饰演)在犹豫下却不敢握来福的手。通过这种对比,《旺角黑夜》为香港和中国大陆设立了一道难以剥除的樊篱,同时把香港和中国各就其位、维持现状。
陈果继《榴槤飘飘》后的《香港有个荷里活》(2001)虽然还有个「北姑」(周迅饰演)的角色,但后者中的「北姑」形象却和前者有所不同。她有「芳芳」、「红红」、「东东」这三个名字,但电影从来都没有交待那一个才是她的真实姓名,身分非常模糊和神秘。她非常自觉以及善于利用香港对「北姑」所存有的刻板印象来色诱剧中的香港男人,以便达到自己的目标。对比之下,戏中的香港男人不是心理有问题,就是生理上有障碍。和她接触过的香港男人,都几乎没有太好的下场。
香港学者李佩然指出,这「北姑」角色基本上象征著中国大陆那无法遏止、迈向全球经济的力量,这股强大的经济力量,是香港无法完全掌控和预测的。换言之,和之前电影刻画处在边缘和被剥削的「北姑」不同,剧中的「北姑」是以一种类似「致命女人」(femme fatale)的形象出现,对香港男性带来了被「阉割」的威胁,更表述了香港经济在中国经济崛起后可能会被边缘化的危机感。
尔冬升的浪漫喜剧《千杯不醉》(2005)也有著和之前电影不一样的中国女性角色。这位中国女性赵洁(胡静饰演)已不再是处于弱势的性工作者,或者是香港都市生活文化格格不入的「表姐」。她美丽时髦,更是一位财力雄厚,善于商业经营的资本家。剧中却给她一个傲慢、自大、功利、财大气粗的「暴发户」形象。她收购香港地皮、设立高级西餐厅来炒高香港的地价。她这傲慢自大、利欲熏心的中国「坏女人」,和剧中的香港「好女人」——来自低下阶层、在街坊兜售啤酒、较真诚谦虚的小敏(杨千嬅饰演)有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三、中资入侵:香港面临边缘化危机
在一幕中,电影交替剪接了两个空间的画面,一个是赵洁经营的高级西餐厅,一个是小敏兜售啤酒的传统火锅餐厅,比起赵洁西餐厅里的虚假、应酬和功利,火锅餐厅却被呈现为充满和睦、温馨和友情的空间。这种刻画,让这种香港「好」、中国「坏」的二元对比表露无遗。赵洁这角色在某程度上所象征的,是中国对香港的「入侵」。这种入侵已不在是如《省港旗兵》的「大圈」般以暴力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它强大的全球经济资本来进行。香港经济的衰退,北京、上海、深圳的崛起,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都让香港有了逐渐被边缘化的危机。
简言之,**从非法越界偷渡的土包子和匪徒、地位卑微的性工作者,到野心勃勃、财力雄厚的资本家,香港影视文化中的中国大陆人形象,也随著香港和中国社会与经济局势的改变而有所调整。**九七回归后中国大陆对香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参与和介入已经无法避免,然而从九七前到现在,香港(人)的主体和身分认同,在某程度上是建立在和中国大陆(人)的差异和对比上。
**这种界线,不断地在各种媒介文本如电影中被复制和再制。中国大陆的经济起飞,为香港人对香港的经济地位带来了焦虑。**香港编剧岸西自编自导的《亲密》(2008)中被大陆公司收购、狭小又必须节省资源的办公室,完全可以被当成是香港的缩影。而贺岁电影《我爱 HK 开心万岁》(2011)中也有旧社区店铺被大陆财团收购的情节。这些情节都是香港人集体焦虑的一种显影。其他电影如《窃听风云》系列、杜琪峰执导的《夺命金》(2011)对香港经济危机的刻画,都可以被看成是香港九七后经济地位衰退的寓言。
学者李欧梵曾指出,**香港后九七的关键问题,便是它是否还有足够的文化资源来抗衡中国。换言之,在九七后,香港是否还有能力和中国协商它自己的主体性?**香港在面对中国大陆,是否可以同时 (无法避免) 承认香港是中国的一份子(a part),同时又坚持彼此是有各自不同的主体性(apart)? 不少香港电影已经尝试在探索这个问题。
==演出结束==
通过港毒分子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依附于时代变化的香港影视文化产品中,中国大陆的形像也在不断变化,由任其欺凌的社会底层转变为了闻之色变的霸道总裁,与之对应的香港形像也从一个消费底层同胞的同族 “恩客”,变成了沉迷往日时光的殖民遗老。
这种情绪连曾与大陆合作的导演也不例外。2016 年,香港大导演杜琪峰出品《树大招风》,把三个罪犯当作香港精神的化身,整个电影都在为三个罪犯被绳之于法而惋惜。在他们看来,只有让这些罪犯继续作恶,才能让香港精神重新焕发。而在片尾,杜琪峰更是毫不掩饰他对殖民时代的怀念,用末代港督之女的眼泪配合末代港督的发言,表达了他对 “美好的殖民时代” 一去不返的悲痛。
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的呼喊,当香港随着殖民体系衰落而萎靡不振时,它的文化产品就无法令人满意。它曾经有很多机会溶入新的社会体系,却始终不愿意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一起前进,转而沉迷于殖民时代的畸形繁荣,宁可感念英时狗,不愿重做中国人,自然一直出烂片。
相关回答
台湾艺人替网友出头质疑政府假扶贫,亲自走访后道歉,这件事反映了哪些问题?
如果 “战狼” 是香港人导的香港人主演的,哪怕是刘德华导、演的,都会被港人骂死,被香港同行耻笑和排挤。
因为港人还在自以为高大陆不止一等。
认为战狼主角是美国人等外国人才对头。
港人才心气顺。
现在即便有部分港人在内地置产、成家、工作等等,但是当港人和港人在一起的时候谈的是什么呢?不会比台湾人和台湾人在一起谈论的强多少。
港人可是比台湾人更知道如今的中国大陆是真的强大了的,港人影视人可是更了解内地的巨大市场潜力的。
但就是不拍,或者像王晶说的 get 不到 “情绪”,说白了,就是抵触! 抵触内地的 zf、看不起内地的人,在这种所谓“情绪” 下,自然拍不出附和内地市场所需求的作品。
明明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机会和市场以及文化背景与历史背景,可是仍旧高傲的连普通话都没几人屑得学,这又能怨谁呢?
呵呵
香港离有钱人太近,离穷人太远
香港离恶龙太近,离自由太远
香港离废青太近,离屠龙少年太远
当香港的电影,出现政治色彩,并且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的时候
这个香港的电影就已经没有好坏之分了,
我们要做的是告诉香港人民,我们爱他们,我们恨高高在上的那些剥削者
可是我们的电影在拍什么?
一群外国演员,演剥削者的故事,人民呢?人民只是背景
以前香港电影,黑帮打打杀杀,但是我们觉得很真实,那就是底层,虽然不好,但是真实。普通的香港底层就是里面的悲惨者,在剥削和刀口中度日子。
可是现在,只有假大空,连真实都没了,谁看?
[
黑帮:我也可以爱国
红色共济的视频
· 5167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88152447455129600)
应小管家要求,删除原回答
新的回答是:
纯港片面对的是香港观众,当然是按照香港人的口味拍摄
而那七百多万香港人看电影的口味和内地十四亿人肯定不会完全相同。
纯港片从写剧本开始,就不会去刻意迎合内地市场,大多数是自产自销。
因为不管是两岸三地哪里的电影
近些年来,讲一个不那么复杂但同时又足够有趣的故事,都是比较难的
这是我这两天在 b 站刷赌神和相关系列的一个感触
当年陈刀仔,能从 20 块赢到两千五百万………………
赌神系列的平行作品,后来王晶找刘德华,拉渣渣辉的那两部(1999 和拉斯维加斯)已经算是这个系列里比较平庸的两部,但也都完成了在非常简单快乐的氛围下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么个任务
后来的澳云风门,大家都知道了,装逼耍帅花里胡哨的搞了一堆骚操作,却没有以前的赌神系列那么 “有趣” 了
b 站赌神 1 下面有个评论我觉得说的真好
10 年代的喜剧,以公路片为主流,这也是肇始自徐峥的爱情胡椒转移和人在囧途,这两个片子在前 10 时代,我们说还是可以够得上 “简单滴讲个好故事” 的评价的,而当年的天下无贼也是如此,冯小刚非诚勿扰前后的喜剧作品也平庸了,于是开始转向拍历史记忆题材
后来徐峥自己拉了版权的囧系列却也没有一个在 “简单滴讲个好故事” 的能力与内核上超过人在囧途,与宁导合作的《心花路放》是另一个高峰,但宁导到了后来,去年的疯狂歪杏仁也足够拉胯
反倒是陈思诚的探案喜剧系列开始有了起色,今年的 3 核心表达确实是比较平庸,但在欢乐度上倒是并不差
周星驰也是一样,功夫是巅峰,后面那些非自演的作品,都是花里胡哨却并不有趣的。
额,我觉得这里除了 “简单的框架下继续欢乐” 的构思枯竭之外,其实想要表达的过多以至于冲淡了电影趣味的操作,也是一个核心原因
从夏洛特烦恼,到今年的李焕英,创作者都想着去做一些 “多一点儿” 的表达,这没有不对,但故事首先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好故事,如果想要表达的太多却导致故事本身不够有趣了,那有些得不偿失
这些有趣的故事中,近年来做得最好的是**《钢的琴》**,进而,这部电影的核心表达也足够得优秀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73242
我和我的祖国中,牛掰格拉斯和天线小超人的故事也很不错。
所以,有基数,才会有这些难得能挑出来的好片子。
而近年来香港的问题是创作和市场的基数不够了,港台编导演工作者都开始进大陆市场,本港创作力被稀释,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基数,而百里挑一的话就更难一些
还有一点就是也因为如此,我们能看到的每年出品的港片就足够多,感知上就覆盖了绝大多数创作,又因为佳作比例小,就显得更稀薄了
不过创作上往往会有无独有偶的规律,比如说 18 年暑期国庆这么个档口,就接连出现了《追龙》和《无双》两部比较优秀的影片。这种创作水平,在 “香港本来拍的就不多,拍出来大家都能看得到” 的市场环境下,已经极不容易了
谁说的都是烂片
17 年的《拆弹专家》《追龙》
18 年的《无双》《杀破狼 · 贪狼》
19 年的《扫毒 2》《使徒行者 2》《反贪风暴 4》《叶问 4》
20 年的《拆弹专家 2》
基本都是水准以上的警匪片。票房也都不错。
至于其他类型的片子。
像《金都》《花椒之味》这样的剧情片,像《失眠》《作家的谎言》这样的恐怖悬疑片。也都是可以一看的片子。
实际上,虽然香港电影因为市场规模等原因,已经不如过去那么辉煌。
但其良好的商业意识和成品能力,依然是内地很多电影欠缺的。
某些类型片,如警匪片,正是因为香港的存在,才在内地依然算是一个不错的票房类型片。
甚至我觉得未来如科幻片这样的类型,恐怕要发展起来,在香港也方便的多。
因为香港没有自己的军队,同时又对解放军有偏见,它的艺术作品里也难以出现军队,**这个军队其实是泛指,它不一定叫 X 军,它可以是神盾局、胜利队、NERV、海军(《海贼王》里那个)…… 但它一定掌握着某个世界观下的最强力量。**上面那些军队虽然是虚构的,但也都是对应的现实军队的升级版或魔改版。
如果你看过很多好片,不论是诸如《教父》系列、《战争与和平》、《阿甘正传》等等经典老片,还是《珍珠港》、《复仇者联盟》系列、《环太平洋》系列、《流浪地球》等等现代大片,军队都是常客,这在现代大片中更加明显。不是说 “无军不佳”,但没有军队元素可以说毙掉了很多优秀的题材,戏路会窄。
军队是一个国家、一个政体的最强大力量(emmm…… 墨西哥可能除外),那么当出现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对手时,你必然要去出动最强大的军队去应对。这个对手可以是《教父》里的古巴、《阿甘正传》里的越南、《珍珠港》里的日本、《环太平洋》里的巨大怪兽、《复仇者联盟》里的奥创、灭霸、洛基等等。遇到这种敌人,你不出动军队行吗?就靠警察行吗?不违和吗?哪怕《速度与激情》系列都开始涉军了。
军队都不一定要过多直接参与的剧情,在必要时刻当个背景板都可以,但绝对不能没有,因为这影响电影剧情的合理性。很多事情就是只能军队来干,警察就是干不了。无论是《环太平洋》还是《变形金刚 4》,“香港大战” 时都有中国军队的身影,没办法,打这些玩意儿警察确实干不了。
而当年,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把警察能干得事儿都拍地差不多了,没东西可拍了。动不动就是黄赌毒,早就看腻了。哪怕玩谍战,人家《碟中谍》动不动就军机、核弹,港片仍然是黄赌毒。港片想玩把大的,比如《痞子英雄》来个反物质炸弹,居然还是警察来处理,要真是有这种灭城级的武器,早就该战区级的军事力量出动了。咋地,以后还想拍警察大战哥斯拉?《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也都是香港导演拍的啊,不就挺好的嘛。
与之类似的其实还有日本片、包括日本动漫,很多时候感觉自卫队就是天天在放假,中国 “战狼” 是军人,美国 “队长” 也是军人,日本 “恋人” 却是个公安。不过也要考虑到人家是战败国嘛。
以前香港烂片也多,但好片也多。
题主想问的是为啥没好的大制作电影了吧。
原因嘛,很简单:
产业空心化,劣币驱逐良币,产业崩盘了。
实际上,港片的没落,原因有很多:
其一,黄金时代已不在。上个世纪,香港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文化方面需求蓬勃发展。无数的资金,技术,人才纷纷涌入文化产业。连黑涩会都要插一脚,可见这个行业是多么的火爆。后来大陆和好莱坞都吸收了港片的优点,港片在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都已不再具有优势。
其二,好莱坞的冲击。论技术,资金,人才,市场,乃至于文化加成(灯塔的光辉),港片比不过好莱坞,被夺走了很多观众。
其三,市场融合。今天的电影产业,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香港养的起的了。大陆已成中文电影的主战场,香港电影的资金人才,都在往大陆转移。
以上都是香港电影衰落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虽然面临好莱坞的冲击,但港片有自己的观众,观众粘性极强,跟好莱坞的观众没啥大的冲突。虽然巅峰之后会衰落,但也不可能衰落成今天这个熊样。
根本原因是:香港已经是资本的天堂,产业空心化,已经不再适合电影的发展。
①我们所熟知的双周一成,刘德华,梅艳芳等等,都是上个世纪出生,过了苦日子的人,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演戏就很有张力。现在?天天住着棺材房,996,活脱脱的工具人,除了见识多一点,哪有什么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演戏就缺乏深度。那种无论如何演,都演不出来的那种生活的韵味。
②资本竭泽而渔,老一辈的演员的羊毛都薅干净了,哪有心思去培养新生代演员。
③香港产业已经资本化,已不在适合年轻人。那么浮躁的社会,那么高的房租,资本娱乐化的大环境里,没几个年轻人能沉下心来好好学演戏。
④香港市场太小,腾挪空间过小。有一说一,北上广深,虽然是电影的资本所在地,但不适合全套培养电影人才。资本打造出来的明星,就像网红一样,虽然好看,但是脸都一样,没啥特色。咱们大陆,几十个省,先培养出了各色性格和特色的人,然后再输送到北上广。虽然都在北上广成名,但是都带有浓浓的地方色彩和个人魅力。
沈腾,出名前演了几十年的话剧。
吴京,年轻的时候流行硬汉,老了又流行小鲜肉。年轻时一个人跑到香港谋生,多大年纪了才靠《战狼 2》彻底走红。
黄渤,演戏前是个酒吧卖场的。
张译,跑了十年龙套才走红。
你看这一个个的经历,哪个经历是香港的环境能培养出来的?在香港跑龙套,不怕把自己饿死?
香港现在只适合培演养娘炮和市井小民的演员。
当然啦,大陆也别得意,大陆的资本只适合培养娘炮。那些演技高超的演员都是几十个省共同培养出来的,顶多被你们资本摘了桃子而已。
呸,啥也不是。
香港最近十年的电影电视剧都被封印在香港本土
一丝一毫不敢跨到内地
一个六百多万人口的城市,能持续拍出好片,这种事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大概是世界观实在过于狭隘吧,社会整体蛙的程度在我看来和某省民众已经半斤八两……
举个例子:
早些年余文乐演了部电影,叫《车手》;
考虑到余文乐也是个硬核车迷,私家车库里甚至连 Singer 911 这种又死贵又完全不显贵的发烧友专属玩物都有,我心想这片子大概也值得一看;
是我错了……
且不论大反派一定要是大陆人这种阴间设定为什么不能改改……
我是奔着飚车场面打开影片的,最后花了一个多小时,竟然只是在教我 “如何通过窄巷 & 停满了的停车场”?
郭晓冬驾车把余文乐逼进窄巷险些车毁人亡 - 片花 - 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 - 爱奇艺
我知道香港地方窄,但真至于窄到把人的脑袋都憋出毛病,拍出这种片子吗?
香港烂片一直很多,而且水平很差,偶有精品而已。
香港市场就那样,大部分观众就喜欢看肥皂剧情,所以制片方也就拍这种水平的片子。
比如 80 年代洪金宝指导的福星系列,无论立意、剧本、逻辑、镜头全是垃圾,但福星系列多次获得票房冠军,就因为无脑堆明星,成龙、刘德华、曾志伟等人都来打酱油,关之琳还漏点,所以香港人爱看啊。但从电影角度看这不是垃圾是什么?
以前无线训练班、香港小姐、亚洲小姐、TVB 新秀歌唱大赛,都是很好的造星平台,现在内娱崛起,国内谁还去看粤语的赛事,本来就不容易看到直播,除了忠实粉丝没人关注这些比赛了,自然也没人关注新星
70-00 年代,港姐比赛 / 亚姐比赛以前两岸三地包括东南亚都有人去参赛,挑出来的女星都很漂亮,现在想出道直接在国内参加什么创造 101 等等就好啦,所以没有那么多外来优秀人才,质量下降,女星不再美了
下面圈的是看名字,我能对上号的,早期的这些都有机会演电影,而之后的很多就只能演电视剧了,成为不了电影咖,感觉这也像社会内卷一样,早出来的已经把位子占了,晚出来的就没机会。并且 13 年之后百度百科显示没有训练班了
演员质量无论外形还是演讲都较之前下降,还是像上面说的缺少四面八方的人才,也缺少好老师。并且演员薪水低,试错机会少**(以前的艺人也不是演技上来就好,比如张曼玉,她演青蛙王子的、摩登仙履奇缘、追男仔等等吧,真的是没什么演技,漂亮就可以)**,以前剧本多,资金多,给新人的机会多,而现在真的是没资源捧新人,让很多新人都没办法在大众面前崭露头角,所以演员青黄不接,我这种老港影粉很多新人真是叫不上名字。
对,以前还有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等等,这些专拍功夫片的,还有专拍僵尸片的九叔林正英,这些也是造星的渠道,虽然成不了大腕,但是很多配角混个脸熟,成不了明星也是绿叶,现在真的是凉凉了,年轻人不负辛苦,前几天看采访洪金宝的视频,他提到付辛苦也未必有回报,毕竟现在是颜值即正义,颜值高就有饭吃的世界。(比如丁真),所以年轻演员就是搏命也没用,还不如那些流量哥哥们
以前湾湾、东南亚的热钱都有往香港投资,以前香港还很怕湾湾,梁家辉因为来内地拍戏就被湾湾封杀,然后就在香港没戏拍;而现在热钱都直接往内地涌,内地环境、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跃,资本直接砸流量明星都能赚的盆满钵满,还会投资香港吗?
有许多优秀的编导都已北上,而香港能写的剧本故事已被编来又编,追龙很多人觉得好看,我觉得一般,先入为主我就喜欢跛豪,并且我还看过雷洛传,当年这种传记类被拍完又拍,现在都什么年代,还在翻拍有意思嘛,说追龙好,不过是没翻车矮子里拔将军。
一个 ID 火了,就拼命拍 1234,比如反贪风暴、窃听风云,这俩还算是 1234 中相对优秀的,有些烂片我也不想看,还有唐伯虎 2 啊,家有喜事 2009,花田喜事 2010,这都什么啊,根本不想看,把 ID 玩儿烂了
老笠、翠丝、麦路人、人间小团圆、金都,不是说这些电影不优秀,只是离不熟悉香港电影的观众实在太远。还有些更小众的我就叫不上来了,我也没看过。
香港什么时候拍警匪片时候出现的是香港人民警察,而不再是什么皇家 jc,反恐反生化反核的大片的时候出现的是驻港部队,而不是一般警察便衣在那反恐反核反生化,那时候香港的片子才真是能够不被意识形态所左右。高赞答主说得好,现在香港的电影都是给本地人拍的哄本地人玩的,背后总有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在作祟。
这么小的市场,敝帚自珍,能出多少好片,偶尔有一部就值得惊喜了。
因为电影界的资金来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以前电影界的资金主要与电视台和电影公司紧密相关。
电视台和电影公司控制销售渠道,尤其绝大多数广告收入都绕不开电视台,其次是报纸和广播。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电影界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互联网。
互联网企业每年获得的广告收入早就超过了电视。
流量为王。
而不巧得很,世界上能够掌握互联网流量的,主要是两个国家,即中美两国。
所以,只有中国和美国的影视界才能获得最雄厚的资金注入。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视界能够获得的收益,不过都是一些毛毛雨。
别说香港,日本这些年还有什么好片吗?
韩国十年前片子还有一席之地,现在呢?
欧洲国家呢?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现在基本不值一看了。
前几年还有人以为互联网时代,小制作的时代来了。
以为几个人一台摄像机就能拍出好电影了,
现在你看到了,可还曾有小制作的电影?
现在一部电影上印,剧本、摄影、演员、场景、服饰、音效、特效,哪一处不是抠细节抠到极致?
无数的影视技术公司挂在出口公司下面吃饭。
后面还有发行这最关键的一步。
你小制作,谁给你发行?
发行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对赌协议。这部电影,我发行方投资 10 亿下去,收益必须 10% 起,加上前期制作成本,票房必须过 15 亿、20 亿才有的赚。小制作方这个协议你敢签吗?
别说是小制作方,现在拿一个香港的电影公司,年收入不过几千万,敢签这种 10 亿级别的对赌协议吗?
谁敢?我们的小刚同志对赌失败,这辈子都沧为资本的工具人了(又赌输了!冯小刚对赌失败,赔偿华谊 2.3 亿)。
你也许要问,为什么要这么高的发行成本?
因为网络流量的争夺啊!
看着 14 亿人,海量的流量;但是一天还是 24 小时啊。都在抢这 24 小时啊。
推了你的片子,就要抢别人片子的流量。
他们抢的不是总流量多少 G 多少 T,而是 % 几、% 几十。
你想把自己的片子推上去,你就要往各大互联网公司砸钱。
你没有钱,就要去找发行公司帮忙。发行公司就要横插一刀。
这种发行费只会越来越高。
目前,中美的影视市场规模已经相当,并且远远甩开了其他的影视市场。
用不了多久,世界上所有拍电影的,要么挂靠中国,要么挂靠美国。
你看这些天,小岛的明星纷纷打咱们的疫苗;打了就打了吧,还非要登出来,为的什么?
小岛全年的票房还不如咱们一天的票房。
这些人还算是明智的。
香港警匪片看多了
以前的社团那群大佬……
现在的社团这群地痞……
来来去去的酒吧泊车档看场子小丸子
就这,还动不动警匪互派卧底无间行者……
香港就这么大的地方,起底查入学记录社会关系很难吗???
以前几大都大陆惠东台湾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啦
现在?
尖沙咀油麻地旺角…… 去到新界围村就算远了……
装多点监控啦
王晶他们就别说了,乐哥豪哥这冷饭炒了几多遍了!!!
因为香港电影只剩下了警匪片。
以前从多中选一很难,现在从一中选一,一览无余。
所以想要搞懂香港电影最近几年为什么一直出烂片,知道香港电影为什么只剩下警匪片就可以了。
香港电影曾为几代人构建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以及刀光剑影的江湖。
从 50 年代的黄梅调到 60 年代的武打片,再到 70 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以及后来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周星驰、徐克、王晶、王家卫、吴宇森等人。
他们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多类型的电影,如武侠片、功夫喜剧、喜剧片、枪战片、风月片。
他们让香港电影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同时也让我们陶醉在香港电影的世界当中。
可是如今的香港电影,失去了当时的活力,也失去了当时的百花齐放。
这一没落的现象让香港电影变得单一,没有了多元化,我们可以发现近些年的香港电影都是警匪片。
如《无双》、《拆弹专家 2》、《扫毒 2》以及《怒火 • 重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香港电影只剩下了警匪片?
一是香港电影失去了内地的文化。
以前的香港电影大都是由因战乱过去的大陆人或东南亚海外华人主导,如邵氏影业邵逸夫。
他们这批人跟内地属于同根同源,从小在内地的生活环境下长大,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才去的香港。
但是他们的文化、思想还是与内地是共同的,也就是可以产生共情。
这一点的香港电影里边就可以体现出来。
如成龙来自七小福,他们的师傅从小教他们戏剧,教他们普通话,像成龙、洪金宝他们这些人的普通话说得很好。
而且成龙的电影的落脚点不止是香港而是放眼全世界。
在成龙没有那么红的时候,他的电影里就已经有内地的影子了,如《蛇形刁手》、《龙少爷》、《奇迹》等电影,片中的功夫来自少林寺或广东等地。
再比如周星驰的电影,《赌圣》中周星驰来自内地,最明显的当属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黄飞鸿就是广东佛山的武术宗师,还有以前的《霍元甲》,剧中的主题曲是《万里长城永不倒》。
像他们这种老一辈的艺人,虽然生活在英国统治下香港,但是他们的文化、思想依然是与内地共同的。
所以他们拍的电影眼界就会放得得很大,而不是局限于一隅之地,他们理解集体主义,他们理解广阔天地,他们理解大有作为,所以他们的电影没有小家子气。
可是到了现在,这批老艺人老的老,去世的去世,息影的息影。
而中生代和年轻的艺人,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文化和思想传承下来,现在的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依然是刘德华、成龙、古天乐、徐克等人。
可是他们每年拍的片子数量特别少,而大多数香港电影都是由中年一代和年轻一代执导。
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是香港,并没有内地这样的广阔视野,所以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便少了多样化,只剩下了所谓的警匪片。
因为中华文化在他们这一代断了代,所以他们的认识浅了,电影自然就单一了。
二是香港电影的格局太小。
香港是什么地方?曾经的亚洲四小龙。
从这个称谓中就可以看出香港很小,小到他们理解不了什么是举国体制,小到出门就能碰见明星,所以他们推崇的不是集体而是个人,个人英雄就成了他们的主义。
香港电影自诞生以来最喜欢拍武侠片,警匪片就是现代武侠片。
从 60 年代开始功夫片便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到现在都没有褪色,武侠片是功夫片的另一种类型。
武侠片讲究的是快意恩仇、正邪对立、黑白相搏,如张彻的《独臂刀》、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徐克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这是香港电影构建的武侠江湖,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还是东方好莱坞,所以可以容纳多种类型的电影,警匪片就显得不那么特立独行了。
当香港电影的武侠内核进一步扩大后,一切都变了。
尤其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出来后,香港电影从单一的个人英雄变成了多个英雄对立,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双雄对决。
随着时间推移,香港电影没落了,中国功夫片也没落了。
香港电影想要继续存在就得换一种方式,警匪片继承了香港电影的武侠片。
警匪片拍摄起来预算又比武侠片少,又能让导演倾注自己的个人特色,而且拍起来得心应手。
因为个人英雄的故事,因为正邪对立的故事,香港电影拍了几十年了,所以与其说香港电影只有警匪片,还不如说香港电影拍了几十年只能拍好英雄片。
因为不论哪一个香港导演,他可以不是徐克,也不是胡金铨,但是他却能拍好警匪片。
如刘伟强的《无间道》系列、邱礼涛的《拆弹专家》系列、庄文强的《窃听风云》系列。
因为他们从小学的、看的、听的都是香港武侠片,所以他们耳濡目染自然就驾轻就熟。
三是警匪片最能体现港味。
港味是什么?港味就是功利主义,即观众想看什么就加倍呈现什么。
想看帅哥就往电影里边塞谢霆锋、吴彦祖,如《特警新人类》;想看美女就往里边塞张曼玉、关之琳,如《a 计划续集》;
想看大牌明星就往里面塞成龙、刘德华、洪金宝,如《五福星系列》;想看爆炸场面就炸掉一栋楼,如成龙的《重案组》。
而能把这些元素全部承载在一部电影里边,警匪片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帅哥、有美女、有大场面、有惊险动作,凡是卖座的商业元素都可以往里加,电影的剧情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怒火重案》。
既然可以轻松赚钱,为什么还要受苦受累拍一些被审核制度限制,不受市场欢迎的其他类型片呢?
况且现在的香港电影日薄西山,能赚钱才是王道,这是香港电影一直以来的传统,警匪片是最好的聚宝盆,随便挖一挖就能挖出金元宝,这样的宝物哪个人不爱?
四是香港电影的人才已经断层。
以前的香港天王巨星有很多,“双周一成” 他们都可以扛起票房,所以不论他们演什么电影都可以保证不赔钱。
可现在香港电影的门面依旧是这些老一辈的巨星,以及年轻一点的古天乐、梁家辉等人。
那些中生代没有一个可以与他们相媲美,至于年轻一代更是没有一个成气候的。
即使香港导演也想拍一些文艺片、战争片,他们也想百花齐放,可是现实的窘迫让他们难以逃离自己的舒适区。
没有明星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宣传,没有宣传就没有票房,长期以往,香港电影的其他类型便慢慢枯萎了。
因为没有哪一个明星可以单抗票房更没有哪一个投资商愿意做赔钱的买卖,所以警匪片就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再加上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不再具有优势,而且还要面临好莱坞的冲击,所以香港电影想要生存只能依靠警匪片。
其实杜琪峰就是香港电影现状的缩影。
杜琪峰是作者型导演,拍了很多经典警匪片,如《枪火》、《放逐》、《神探》等。
可是他为了拍这些电影也拍了很多他不喜欢的类型片。如《瘦身男女》、《单身男女》等。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不喜欢给他赚钱就没有他喜欢的《枪火》、《放逐》、《神探》和《ptu》。
与他境遇相似的还有王家卫。
王家卫是华语世界数一数二的文艺片大导演,《花样年华》、《重庆森林》都是影史留名的经典电影。
但是王家卫也监制了《摆渡人》这样的大烂片,而且还号召半个娱乐圈说出了 “我喜欢”。
他们的 “难” 何尝不是香港电影的“难”。
当电影不赚钱了,说得天花乱坠都无济于事,所以警匪片是香港电影不得已的选择,更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赚不到钱就没有明星加盟,没有明星便赚不到钱,可香港电影这两样都没有,拿什么挺直自己的腰板。
所以警匪片才成了香港电影的救命稻草。
五是香港电影的市场太小了。
以前的香港电影可以卖到台湾和东南亚,不仅仅局限于香港。
可现在随着周边的经济发展,东南亚和台湾都有了各自的电影,他们就没必要依附于香港电影而忽略了对本土电影的扶持。
这对香港电影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以前把蛋糕做大是因为吃蛋糕的人有很多。
可现在把蛋糕做大吃蛋糕的只有自己人,剩下的蛋糕要么浪费掉,要么赔钱赚吆喝。
所以香港电影只能把蛋糕越做越小,留下口味适合所有人的电影。
今后可能再也没有香港电影这一说法,有的只是华语电影。
因为华语电影有了香港电影的专业、台湾电影的文艺、内地电影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华语电影的崛起,这才是真正的同根同源。
没有偏见、没有大小,只有一个称呼,那就是华语电影,正如龙的传人一样,只要有人一提,我们就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香港电影简而言之就是 “屎尿屁” 电影(周星驰就是当中的代表)
这个我写下自己的感想,是在看完拆弹专家 2 写下的影评。
拆弹专家 2 说实话还行,但是如果让我来写这个剧本票房至少 40 亿。
其实我不是专业的,就是喜欢看看电影。说我吹牛,可以看完我写的剧本再说值多少个亿。
先说结论,港人的格局太小,还是警匪那套,这就是小地方的局限性。他们还没有融入中国,或者说没有大国心态,我敢说中国的大部分人都有我们国家迟早变成超级强国的意识,那么我们的文艺作品涉及到军事科幻警匪谍战必须有一个大国思维,不然就让人看了很违和。
日本人拍日本拯救世界就只有日本人爽,别的国家影迷看了会吐,为什么美国拍超级英雄就有人买账呢?这就是大国思维,我们虽然没有美国强大,但是迟早会到美国这种世界领导的位置,这就是普通国民的信心。你以小国寡民的思维来拍大片让人只会觉得格局小(比喻啊)。
第一: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前年的占中破坏行动,岛内外部势力复杂,是最容易被外部势力用来打击中国的,毕竟如果香港乱了,或者被破坏严重,bbc 们都有更好的黑化把柄来丑话中国,美化自己(他们管辖时没有特大恐怖袭击)。
香港客观上的确是中国遭遇 “恐怖袭击”(哪个恐怖势力会袭击香港呢嘿嘿)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内地想搞事难度估计要 cia 动用很高的暗线配合才能搞一些中小城市,超大城市不好弄。澳门搞了也没用,只要牌照在,钱大大的有,太小也没多大价值说实话。
为什么说香港导演格局小了,现在香港刚刚发生过暴乱乱港,是谁在指使明眼人都知道,你的主题还是警察自我救赎,行使职责,这没错,但是你放到这两年的时代背景下,香港已经是外部势力干涉我国和香港的角力场,你只是想写警察保护港民,但是真正想而且能保护港民的是你强大的国家 - 中国。你如果把国家和驻港部队写进去,这部剧至少能获得国家推荐,票房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而且合情合理。说实话,真的格局太小。
我写下我的改编剧本,如果未来有人翻拍,请打 5000 万剧本费,京哥战狼如果用,六折,毕竟咱是合肥人。
首先马世军为什么去英国留学就变成无政府主义者甚至是恐怖分子,可以稍微暗示下嘛,毕竟那些国家这种人最多,毕竟他现在和占中乱港分子很像,只不过这些人搞破坏还是没有专业培训过的恐怖,以后可能就会有,当某些国家发现这样没用,就会洗脑培训一些真正的恐怖分子,来破坏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有些人别和我杠,外国的电影电视把中国人苏联人描绘的都是大反派,怎么我们就不能说呢,不就搞意识形态嘛,学你的阿)
第二如果能搞到核弹,这绝不是国际刑警能搞到的消息,只有国际情报网才有可能,就算国际刑警能搞到,也绝对不会分享给香港,毕竟鹰才是那个机构的大哥。那只能是国内安全局给香港警局提供的情报或者潘乘风看到之后,立刻上班最高领导层,请求驻港部队和国家安全局支援情报和行动。这个才是合理的,因为已经切实威胁到香港人民的生命安全了,肯定会启动这个机制。这已经不是警局可以单独做决定的事情了,所以本剧后面就有点(怎么说呢)不合理。
香港警察就是再精锐,也不可能有一个国家的精锐部队和情报机构厉害,如果你出现微型核弹,这安全等级一定会上升到最高 level 懂吗!这样有常识的人才会信不显的突兀,你见过靠美国地区警察就能打败恐怖分子的嘛,不现实。911 国家都挡不住
第三点如果引入驻港部队和国安局,立刻可以调动卫星和情报网支持,场面就可以搞得再宏大一点,炸飞机、炸汽车、甚至导弹都可以安排,需要靠你警察自己炸桥?你当驻港部队和东风快递吃素的?当然这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但是稍微改一下,还是可以用上的。
第四,潘乘风这个黑化处理的很不好,最后英勇牺牲,没有多少人感动,按合肥话,作的,中国人的观念,这是弥补自己做的错。原剧本是配上些药瓶、吃药会影响性格,再加上警队的不理解和小时候朋友的蛊惑,是不是更容易在他牺牲自己的时候为他感动,就像一个热血青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做了错事,但是最终翻然悔悟力挽狂澜而得到大家的敬佩与感动。
但是因为把潘乘风居然刻画成幕后 boss,这就离谱,导致大家认为只是他的赎罪罢了。这个 boss 怎么能给主角呢,肯定是马世军或者外国势力啊,主角怎么能怎么会这么邪恶呢。
最后的结局放一段,马世军和潘乘风死了,幕后人员打去一通电话,boss, mission failed,电话的那边笑了笑,下次再来。续集不就有了嘛,谁在破坏香港目的是什么、谁又是关键时候保卫香港,呼应下实事,香港人民还能不明白谁才是真正关心保护你的人嘛?!
立意绝对比这简单的警匪片高几倍,收割的群体不知道多多少,引起的话题讨论度,票房没有 30 亿 “我来给 “(哈哈上头,但是我真的有信心)。
玩笑归玩笑,以后谁要真正改编这部电影或者我说的这种剧情,真的要给钱(我觉得好的故事才是电影的核心),编剧很重要,是一个电影成功的基础,导演负责讲好这个故事,演员负责表演,这样才能让一部电影成为经典。
2021 年 1.30 晚看完感想,晚上熬夜写出的改编剧情。合肥张先生
因为牛逼的人不愿意去香港了。
吴宇森 广州人
徐克 出生越南 汕尾人
周星驰 祖籍宁波
杜琪峰 广东普宁人
王家卫 上海人
王晶 祖籍绍兴
这些人或者父辈都是因为讨生活去了香港,现在大陆发展的这么好,而香港人又自视甚高,原本那些有能力的人当然不愿意过去受气。再过几年,香港那边的人就得跑到大陆来发展了。
港片终究会成为历史
变得不是港片,变得是大陆的观众。
近些年来,港片也不全是烂片吧,但是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对大陆观众的胃口了。
港片还是港片熟悉的味道,没警察不行(一定会有警察元素),警察不行(正规警察起不了多大作用),政府靠不住(基本除了喊口号与收拾战场之外啥都不会干),总得靠某个英雄 carry 全场(主角光环拯救世界)。
你这么拍也不是不行。
但是也得看啥事儿。
打打不良青年或者极个别危险分子,你这样处理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当反派都已经达到一支军队的规模了,你还不靠正规军上去干?你当正规军是干啥用的。
穷则战术抽插,达则给老子炸。
港片只会战术抽插。
咱又不是没见过大场面,对你那抽插早就不感冒了。
不管香港最近是不是一直出烂片,都请珍惜好香港电影。
毕竟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能 “炸” 的城市啊……
第一是市场小,市场小也就会导致资本只会选择性投项目,结果自然是整体产量就低产量低项目实拍量低品质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是相应人才缺失(编剧导演演员武行群演化妆道具制片以及制片还有有情怀的制片公司老板),有些是走了,有些是北上了,有些是退休退圈了
第三没得 “抄” 以及 “抄” 得没原来好了,当年香港的翻拍,是一绝,很多翻拍片不比原片差,少数甚至高出原版~ 为什么没得“抄”,则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了,有些是版权导致的,有些是编导能力不行导致的,有些是明明知道人家这模式好但没钱没能力翻拍
说个题外话,某种程度上,我个人觉得,韩国电影的态势就蛮有点像香港,但它将来要是不好好处理,也会出现香港的问题,因为它也有市场小这个毛病但有个方向是可以通过网飞这种金主兼大市场而获得改命~
好的学校,不是没有差生,不是各个都能考入大学,不是各个学生都不打架,不早恋,不旷课。
而是这个学校的尖子生很多,优生很多,比别的学校多得多
最典型的就是升学率,录取率。
香港电影也是,香港电影烂片一直有,且很多,多的是演员开拍了才写据本甚至让演员自己想怎么拍的那种,一个电影个把月就搞完那种,这种不要太多。
但是那时候香港电影佳片很多。于是很多人记住了佳片,忽略了佳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把香港电影看一遍,甚至很多都是去电影院看大片,无非是十部佳片夹一部烂片,而市场上却是十部佳片和三百部烂片这样子的光景。
而现在香港经济相对大陆不如从前,电影行业也越来越差,演员青黄不接。
最终导致你一看,没啥佳片,于是你终于发现原来香港也是产烂片的
这就好比学校,突然有一年,都没啥学生考得好,你才发现,原来吸烟早恋旷课,其实都存在,且很多,只是以前被忽略了。
香港也好,欧美也好,日韩也好,都是少数佳片 + 一堆烂片,只是说我们能接触到的以佳片为主罢了。
即便内地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军事强国了,香港电影里遇到再毁天灭地的灾难,解放军连背景墙都不是,更别说只要内地人出场,总是一副又丑、又穷、又挫的形象,要不就是偷渡、当服务员、偷鸡摸狗、男盗女娼。
总之,尽管已经 1202 年了,香港电影要不当内地不存在,要不就是抹黑污蔑内地人,格局狭隘,看得实在出戏,还被侮辱。这样的电影,当然只能困在香港这个小地方,还能有什么东西。
我说一个方面吧——演员。
这里所说港台演员,不一定说演员出生于港台,只要发展事业以港台为主就行,本人凭印象手打,欢迎指正。
90 年代香港电影辉煌那会儿的 60 后演员,年龄上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 90 后。
好了,60 后的演员(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吴镇宇、周星驰、梁朝伟、罗嘉良、方中信、李连杰、甄子丹、刘青云、郑伊健、陈小春、钱小豪、张家辉、林家栋……
钟楚红、杨紫琼、张曼玉、刘嘉玲、王祖贤、关之琳、梅艳芳、蓝洁瑛、周慧敏、邵美琪、李丽珍、周海媚、张敏、邱淑贞、萧蔷、翁虹、袁洁莹……
90 后的港台演员……
90 后的内地演员我倒是识得不少,挺优秀的有一批;
但 90 后的港台演员,我还真不太认识,有劳各位给我科普一下……
艺术是激情的产物。电影也是艺术。
电影在满足观众需求之前,它先要满足创作者的需求,创作者需要什么,激情?什么能带来激情?
很简单,人需要的都能产生激情。
第一就是钱涩权:周星驰就说过他想要钱要那个。其他的演员,拍电影要钱色地位面子的需求特别明显,你作为观众都能感受出来。
你听他们说话,比如狂妄、流批的行为和语言,就反映了他们对钱的渴望。
所以香港那时候好多电影都是拼出来的,那都不叫拍电影。
最近香港人,说实话,没有激情了、没有方向了、迷惘了。
那么为什么没方向导致没激情呢?
因为资本跑路了。
以前香港的资本,足够他们在当地拍片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现在不行了,资本跑路了。
所以艺人们就只好北上了。香港本地,但凡有点本事的,都跑啦,名气大一点的去了好莱坞;名气小一点的来了大陆。
香港没人啦。
你看看现在香港撑大梁的演员:古天乐、张家辉还有一些女的我记不住,这些人加一起比不过一个梁家辉,而梁家辉那一拨都跑路了。
然后呢,他们还不承认,楞说自己的激情是因为 XXXX 原因。
其实也还是有好片的
无双就不错
但是的确是烂片居多
其中演员断层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合拍片用大陆的布景大陆的配角群演甚至一级二级人艺的演员给他们作配的通天梯被他们自己拆了
而导演自己跑来拍大陆的电影也有,林超贤的就不错,当然李仁港大名你值得知道
就连吴宇森,赤壁拍的还不如央视电视剧也算污点了
这就得出第三个缺点,居于一城,眼界受了限制,拍一城之事还好,一旦上升到省甚至国这种级别的,就需要人帮忙了。所以他们拍不好三国(三国同人应该能拍好),拍不好红楼,拍不好水浒,拍不好西游记,甚至拍不好封神演义。但是职场剧,黑帮片就正好
以前的香港编剧也有这问题,看 83 射雕就知道了
其实还有一个,英叔拍过一个讲戏曲女演员的电影,很巧的是大陆谢晋导演也拍过相同的题材,舞台姐妹,从深度和立意上超过英叔的那部
如果当年是谢晋导演拍赤壁就好了
至于香港电影的未来,也不用担心,背靠大陆你担心个啥
因为大陆的文化体系建立起来了,而香港的文化体系不兼容。
就这么简单。大陆的城市人群有自己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习惯,很多地方和香港是不太一样的。过去看港片,就算剧情不好,看看香港人吃什么穿什么都觉得很有意思。
现在看港片,吃穿用都差不多,剧情开始凸显。而很多生活习惯的不同、体制导致的认知不同就导致剧情很多地方在大陆观众看来很别扭,结果就是处处出戏。
上面说的港片是打引号的,指的是以真实的香港为背景的反应现代生活的片子,而不是类似香港拍摄的古装或奇幻片又或者是香港拍摄的以大陆或他国为背景的片子。
比如《叶问》、《无双》、《除暴》、《夺冠》、《追龙》都是港片,评价都还不错。
对于是否一蹶不振。我倒是比较乐观的认为如果长远看,还有厚积薄发的机会。
电影的技术实力是丢不掉的,不拍香港可以拍别的。徐克可以拍《威虎山》、林超贤可以拍《红海行动》,陈可辛可以拍《夺冠》。
因为香港是我国的一部分,从目前的情况接下来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和内地互相交流的机会(只有更多的交流才能取消隔阂,比如现在公务员开始互换)。慢慢的走开了,文化就会渗透,有了共同的话语,自然就会反映到电影里。
这时候再回头拍香港,肯定会有佳片。
另外个人推荐个片子,一个在香港和深圳之间来往的故事《过春天》,港味挺足,但其实算大陆电影,挺不错的。也许是眼下 “港片” 的一个出路
要是没有四大探长、跛豪、三大贼王,估计他们连烂片都拍不出来了。
根本原因,是香港缺乏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老一代票房扛把子都几乎不演了。
上世纪 90 年代,港产片扛把子有哪些?男有李连杰、张国荣、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女有梅艳芳、林青霞、关之琳、李嘉欣、王祖贤、张曼玉等。就这几位,还有吗?没有了!
连动作片都很有艺术感,比如徐锦江、单立文、舒淇、李丽珍、叶玉卿、叶子楣,都演得有声有色,出了不少经典作品。
现在都老了,熄影了,不演了;
新生代又废了,演技稀烂,没法接班!
最近,香港票房扛把子,反而是郭富城、古天乐、张家辉在 90 年代成就一般的。其实也都很老了,五六十了,也算是周星驰时代的人,不过是稍微年轻一点而已,但票房号召力和上述几位比,差距不是一点点!
这就是香港票房没落的根本原因!
要说香港电影的深度,历史以来都不如大陆,哪怕 90 年代也是如此。以前,大陆能拍《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让子弹飞》《活着》等有深度的电影,还有革命主义电影,比如《长征》《大决战》等题材,是因为有历史沉淀,有不少大作家。
香港就只会翻炒金庸、古龙武侠片,以及西游记的情节,要么就是香港警匪片,或者三级片!
到今天,还是这样!
所以,香港真的是文化匮乏,真的一点都不吹牛!香港只能说是娱乐至死,哪有什么文化底蕴!
新世纪之后,大陆很多娱乐公司创立,大陆演员越来越强势。比如黄渤、徐峥、邓超、王宝强、葛优、沈腾、姜文、吴京等等,要演技有演技,要票房号召力有票房号召力。
哪怕小鲜肉,比如林狗 、易烊千玺、李现、杨洋、王源等一批年轻演员,演技也是不错的,也有票房号召力。
女演员里面,大陆有周迅、白百何、李一桐、赵丽颖、徐静蕾、周冬雨、赵薇、孙丽、倪妮、闫妮、张子枫等。
大陆新生代阵容是越来越强大的。
而港台呢,已经拿不出几个能对等的了。
我小时候看得最多的是香港电影,但现在呢,香港电影好作品真的越来越少,前 2 年好不容易出了部《无双》,还不错,有深度值得一看。不过呢,又是周润发和郭富城这种老一代电影明星扛鼎。
周润发 66 岁了,郭富城 56 岁,都是老人了,还能演几年?
成龙 67 岁了,现在只能一年出一部,都开始用替身了,因为真的老了,跳不动了!
都怪冠希哥,没有保护好硬盘!
其实,我们现在普通人也可以拍电影了,只要你有好的剧本,有摄影机和无人机,会拍摄,甚至用智能手机都能拍。
关键是剧本要好,会用摄影来表达故事。现在在各大平台有不少业余电影人拍电影和剧情片,也有不错的观众和口碑。
实际上,能拍电影的相机和无人机,价格也不贵,好点的也才几千上万元,很多个人都消费得起。
[
索尼(SONY)FDR-AX700 4K HDR 民用高清数码摄像机 家
京东
¥12999.00
去购买
[
大疆(DJI) DJI 大疆 DJI Air 2S 航拍无人机 一英寸
京东
¥8399.00
去购买
手机拍摄也可以,一般高端点的旗舰手机,都能拍 4K 级别的流畅视频,还有内置很多特效和编辑软件,比如 iPhone 12、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1,可以。
[
Apple iPhone 12 (A2404) 128GB 紫色 支持移动联通电
京东
¥5849.00
去购买
[
Apple iPhone 12 Pro (A2408) 128GB 海蓝色 支持移动
京东
¥8499.00
去购买
[
Apple iPhone 12 Pro Max (A2412) 256GB 海蓝色 支持
京东
¥9049.00
去购买
[
Apple iPhone 11 (A2223) 128GB 紫色 移动联通电信 4G
京东
¥5299.00
去购买
大学毕业之前,看得最多的是香港电视剧和电影。那时人家起步早,所谓审美也在前。但是和台湾一样,地方小,由于发展良好,自我感觉也好,所以随着时间推进,他们不太思索进步,影视的进步也微小。反观中国大陆,乘着互联网的快艇,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地方大,信息杂,观念杂,审美也杂,但是,却极丰富和同样带着问题地推进了观众的审美。我们作为大陆观众,审美正在飞跃更进,前几年流行的题材,现在不觉得好看了,影视作品的问题很多人能看出来了!大家对于好作品的共识越来越一致。然而香港地方太小,孤港傲慢思维局限发展,如今转而是他们追大陆的剧看大陆电影(并非代表这些剧和电影就是好!只是相对而言,大陆影视确实如中国的发展速度一样,飞速地在前进!谁又能知道再过几年,大陆影视的制作水平能不能把中国文化较好呈现,真正走出国门了!(成为常态的走出!
1,香港地方小,实际上香港割让到回归,就发生了这么点事情,以前的电影差不多拍完了。回归后这二十几年比较太平,没什么新的黑社会暴恐之类可以拍了,一切只能虚构,有点太假了。
2,香港电影本身就是类型片居多,很多卖的是文化特色,而不是先进的电影技术。比如说上个世纪的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战争大片,香港就没拍出来过,说明类型题材有瓶颈。香港导演能拍红海行动,但需要在大陆才拍得出来。
3,人才青黄不接。就这么大小的地方,人才少,新人明显没有老一辈明星的颜值和气质,个个看着都是配角。
4,的确是,涉及政治禁忌的不能像以前那样拍了。你要拍,就从此别进大陆市场。但是呢,这并不影响所有的题材,比如说武侠片科幻片就基本不受影响,但是也没拍出过好的。
5,废青占据了香港年轻人的相当部分,这部分人实际上对于香港电影,没有任何正面帮助。香港电影本身必须依靠国际化和大陆化,才能有新鲜血液,这是他们反对的。他们是排外的自私的法西斯,他们认为香港电影必须排他的只为他们服务,所谓的【本土化】。但偏偏他们本身是废物,他们脑子里除了那些偏激的骂大陆的内容,其他什么都没有。上面也说了,香港本土就发生了这么点事情,这样一来,拍他们和为了他们拍,都出不了什么像样的玩意儿。所以他们最后就是舔外国电影,贬低面向大陆市场的电影,或者哀声叹气说香港电影衰落了,除此之外什么都干不了。
辩证历史观来看,时代在变化,每一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成为迎接新世代的阻碍。过去有多辉煌,那么当他淘汰成为阻碍的时候就多绊脚。香港是如此,香港电影也是如此,在新的时代,被过去庞大的辉煌拖住了,没能来得及改变成合适新时代的样子。
如果有人认为都是大陆的错,那么怎么解释香港电影在大陆之外的所有的市场,都光辉不再了?怎么解释大陆在动作科幻动画影片上的进步?又比如说,武侠片,有任何题材审查的问题吗?为什么香港再也没拍出过像样的武侠片?要是说变化,那么大概是,举着英美国旗反送中的人,是不可能拍出打洋人的黄飞鸿的。
不顺应时代就会被淘汰,市场科技都在变化。就像上个世纪 80 90 年代日本的电子游戏曾经占领全球,但是今天却被大陆欧美打压到只剩下很小的市场一样,原因就是 3d 显示技术进步,导致游戏的整体制作成本提高,日本公司无法再承担首要面向日本市场的 3D 大制作,必须制作首先面向欧美和全世界的游戏,才能够负担 3d 大制作的成本。香港电影也是一样,到了今天,你以为靠小小的香港市场,能撑得起来几亿成本的大制作?
最后到了今天,越是主张本土化,越是把责任推给了大陆,越是最终龟缩到一个小圈子里再也出不去。
不请自来!
这其实是一个基数大小所导致的错觉而已!
排除资本、从业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光说好片在一堆同期影片中的比例,就不难发现原因了。
假设把好片跟烂片彻底二元化来划分,那么就算好片的比例占到 20%(已经很高很高了),即便这一时间段里同时有 10 部电影上映,好片也只有 2 部。
而目前国内的影片出产量对比香港完全是量位级的差距,当国内能有 100 部影片上映时,香港地区恐怕连 10 部都凑不出来。所以直接导致好片的差距就是 20 比 2。
但观众的观看需求是没太大区别的,假如你同一时期内有 10 部影片的观影需求,放国内环境你还有足够的片源可以让你避雷,而香港地区就不行了。就算香港的电影制作水平能把好片烂片的比例调高一倍,4 部好片也还是保证不了观众的需求。
所以根本原因不是香港电影业退步太厉害,而是整体影片产量实在已经远低于市场需求了!
香港的繁荣有两个原因:
1、中国大陆的封闭。
2、大陆人才的流入。
大陆这边因为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娱乐产业停滞 30 年,这就给香港很好的机会。
WG 后,大陆非常多的影视人才都跑到香港(上海影视剧行业的人几乎全过去了),进一步助力香港的起飞。
这两条是天时地利人和,他不行都得行。
现在大陆鼓励文艺创作,香港的人才又都跑到大陆来了,剩下的香港还能玩什么,只能混吃混喝等死。
ps: 许多人喜欢把在香港的人统称香港人,其实香港本地人很少,素质也很低,精英几乎都是内地过去的,黑社会是国民党遗留军官说了算,资本家是英国走狗上位,文化知识界的精英大都是大陆人。
香港人拍电影电视剧,都是家长里短,关系不出一个村,好处是有烟火气,坏处是格局太小,霍元甲、上海滩没有大陆主创参与根本拍不出来。
成龙的成家班,整个运作机制和街头卖艺差不多,大陆的学院派铺个十年,被打得屁都不剩,学院派再烂也比家庭作坊强。
香港没落是必然的,而且越来越差,头脑清醒的提早跑来占坑捞金,那些以香港人自居的以后要饭都要不上。
总结的很完美,我再说一点,
香港的星二代太多太多了,这些人水平也就中等,可以说对不起得到的资源,你看看那个谢逼王,还有曾家的,可以说,如果香港好好选,我觉得还是有演技好的人的,可惜,那些人估计都在做厨子,搬运苦力,跑堂的,
仔细想想,香港几个大明星,谁不是苦出身?
无他,香港电影界自己背叛了自己的传统而已
额,删了你的回答,有点极端啊,
别的不说,
香港最出名的双周一成,周星驰周润发成龙,三个人应该都是苦出身,
女明星不少,关之琳李嘉欣的家境已经不是不好来形容了,这两位的老爸可以竞争一下渣滓老爹排行榜了,苦,
到 2000 以后,这么说吧,现在大量的演艺机会都被把持了,别拿陈摄影师说事,真有本事可以继续捧啊,
因为小,实在是太小了!
6-700w 人的城市你看看咱有多少个!
小,所以眼界小,体验少。
港片最经典的是什么?黑帮片,无厘头,早期的武侠片,这些都是小格局的东西。
早期跑过去的人才现在也去的七七八八了,现在的港人能体验到点什么?
劏房?平民窟?还是小打小闹的古惑仔?
没有体验,哪里来好的创作?
所以他们永远写不出《活着》,写不《出四世同堂》,他们很难体会家国情怀。
没作品,想要有好电影,想啥呢?
加上资本逐利,相关人员大多北上淘金去了。
你还想要一个二线城市点啥?
1、
电影是服务业,是消费服务业,是做内容生产的,需要有一个稳定市场做支撑。
香港电影丢掉了赖以生存的东南亚、台湾市场,乃至日韩市场,然后又无力无心迎合并开拓大陆市场,光靠香港本地市场是养不起那么多电影从业人员的。
电影业生态要想发展,首先你得能赚到钱,赚到钱的根本是你能够圈占一片影片销售市场。
香港电影没有了市场,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当然就养不起人,整个香港本地电影产业自然就衰败了。
没钱养人,就做不了精品,也就靠水平一般的从业人员,拿着很少的资金去做几部影片,以前一年就有钱能拍上好几百部、上千部的片子(包括各种粗制滥造大概率用来洗钱的三级片、黑帮片、警匪片),哪怕其中有 1% 是水准不错的精良制作,都会让人错觉香港电影市场很繁荣且长期繁荣。
然而,香港电影人格局又小(香港电影圈有家国情怀的比较少,大格局小,哪怕是有国际化经历的吴宇森等香港出身电影人,也没有什么大格局)、香港电影投资来源又少了无数、以前赖以赚钱的市场还没有了,香港还能拍出多少精良制作?五年能出一部精良制作,就是香港电影业烧了高香了。
2、
以前的香港电影业,港英政府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及外埠的黑帮要靠香港电影业洗钱,各种电影公司其中有相当部分与黑帮有牵连。
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地的黑帮地下资金流入香港传媒电影业,是香港电影业畸形繁荣的投资因素之一。
1949 年国民党在大陆全面失败之后,大批原国民党情报系统骨干撤退至香港,香港成为台湾方面对抗大陆的情报前哨站。从 1949 年至今,台湾割据政权从未停止对香港各方面的渗透。香港还有当年不愿意去台湾的前国民党军队残兵败将势力,这些人虽然不去台湾,但也与老蒋的台湾割据政权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年台湾割据政权的情报政宣机构在香港大肆插手香港传媒电影业,与香港左派电影圈子、香港左派传媒 是死对头。
台湾源头的各类资金流入香港传媒电影业,是香港电影业畸形繁荣的投资因素之一。
同时,香港还是东方情报都会,冷战对峙,英美阵营、苏联阵营的情报机构、情报掮客、经济商业间谍云集香港,外国资金也出于各种目的大肆插手香港传媒电影业。
外国外埠资金流入香港传媒电影业,是香港电影业畸形繁荣的投资因素之一。
当然,因为香港传媒电影业一段时间的畸形繁荣,有钱赚而吸引过来的台湾、日韩、东南亚等外埠趋利资金的流入,也是香港电影业畸形繁荣的投资因素之一。
毕竟,香港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当年经济繁荣的年代,香港本地以及东南亚等地的电影消费需求,也是刺激各种商业化投资资金涌入香港传媒电影业的原因,这也是香港电影业曾经畸形繁荣的投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当年香港电影的投资生态是畸形繁荣的,但香港回归之后,香港电影投资生态,随着国际政治、本地政治的生态圈逐渐变化,随着香港自身经济实力受到香港内外政治因素负面影响,香港自身经济景气亦大受影响,香港电影投资相应萎缩,原来的本地电影市场和外埠电影市场或者萎靡或者丢失,已经支撑不起香港自身电影业的新发展,可不就慢慢走向衰败了嘛
因为那些没有拍出来的好片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因为香港导演到现在都不明白什么叫做大国力量,他们的思想连爽文作者都不如。还不如潜心研究喜剧电影,这样还能看,还有小地方小事情可以拍拍,但就是不能上升到整个香港,一上升就拉胯
香港电影的问题就是眼界太小,包括世界观设定和人文情怀都很小家子气。除了港产片,香港电影
人也理解不了更高层面的人文情怀。比如飞碟帽导演拍的攀登者,他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最
朴素的爱国情怀和这种情怀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力量,最后只能把拼命也要登山归因到男女爱情上面。
真的很受不了,一部电影从头到位一直铺满 BGM,而且 BGM 很没有逻辑和水平。说的就是香港电影,一直铺 BGM 不要钱吗?你又不是影楼视频;真的佛了….
这些年的香港电影,基本都是 无间道 续集
卧底卧底再卧底
60 年代后,香港通过进出口加工业,经济开始加速腾飞,出现了中产阶级,这些人成了电影的主要消费人群,刺激了电影行业的发展。
消费人群的日益庞大加上资本的不断介入,造成了香港电影和香港经济突飞猛进的可喜局面。
海外市场的开放更为香港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80 年代左右一度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可现在香港电影出现了北上自救的地步,香港电影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究竟隐藏着哪些内忧外患,它的自身又有哪些难以突破的局限性。
香港电影是在市场繁荣化催生出来的。
香港电影一开始出来就是商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是挣钱的话,就得拿出高人一等的东西,得创新。
但是问题是创新谈何容易,它是需要时间的。
对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节奏很快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样挣钱太慢,必须得挣快钱。
挣快钱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你成功的模式,我直接复制,照葫芦画瓢,趁着市场的热度在捞一把。
这种打法对于挣快钱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以往下去,香港电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
1989 年,香港导演王晶拍了一部片子叫《赌神 》,当时这个片子轰动的不的了。投入是 1000 万港币,最后是 4000 万港币票房。
这个数在 80 年代末是个很了不起的数。由于当时内地限制,赌神电影没能进入内地,我们那时看的赌神片子都是盗版的。
所以说,王晶这个片子成功了,一下子刺激了香港电影市场。
王晶自己一看好吃不能撂筷子,一连拍了《赌神 2》《赌神 3》《赌侠》。
其他导演一看效果很不错,也拍出了《赌圣》《赌王》《雀圣》。
一时之间,香港荧屏上扑克麻将横飞。
那时除了赌片有类似的情况,另外的两大片型功夫片和僵尸片也出现了大面积的雷同现象。
这就是原创味道越来越淡,创意逐渐枯竭。
香港电影越来叫做东方好莱坞,它的影响力在全亚洲非常大。
有人说美国好莱坞电影不管在哪儿都能横扫一片,但是在东南亚,香港,包括台湾的好莱坞不见得多厉害,往往和香港电影打成平手。
有的时候,由于地区的欣赏习惯,风俗各方面不一样,好莱坞电影有时候还干不过香港电影。
可是在 1995 年之后,好莱坞电影制作实现了电脑升级。它的特效比过去好多了,结果使好莱坞电影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惯例,开始出现视觉大片。
这视觉大片的特点是:不细讲故事,单凭特技效果就能把你震撼,这一点是香港电影当时望尘莫及的。
所以当好莱坞电影碾压过来的时候,很多香港电影导演发现没法抗衡。
尤其当故事讲的精彩,特效有做的好的时候,更是呈现一幅势如破竹之态。
1997 年美国导演卡梅隆拍的《泰坦尼克号》,故事精细,特效一流。
结果在全球拿了 20 亿美金的票房,单单在香港久卷走了 1 亿多美金。那个时候香港电影市场才多大,这类的打击太大了。
同年,洪金宝导了个电影,成龙主演的《一个好人》,准备要进军国际市场。这部片子仔香港本地的票房是 4500 万港币,比泰坦尼克号 1 亿美金的票房差了十万八千里。所以说,要是同一时期没有好莱坞这部片子进来的话,一个好人这部片子不可能是这个成绩。
也就是说,好莱坞这种外患来了,把你碾压式地打败。所以说香港电影这时候没对好莱坞电影开始无力招架了。
以上两点总的来说,是香港内部电影本身的同质化严重加上外来优秀的好莱坞电影的碾压,香港电影的全面危机开始出现了。
但是比上述更严重的是香港电影市场的局限性。
当时台湾电影也开始崛起,像李安导演的电影在当地也有很高的票房。
同时东南亚各个国家也开始自己制作电影,结果香港电影在东南亚遭到了本土电影的阻击。
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香港电影本身的局限性久愈发凸显出来。
在 2003 年的时候,中国内地与香港制定了更紧密经济合作关系协议,规定说明
如果是香港电影和内地合拍的片子不算进口片,可以享受与国产片一样的待遇
所以这个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了香港电影一个很大的出口,从此开拓了香港电影市场。
香港电影是我们 80 后,90 后这两代的回忆,那个时候,每当电视上在播香港的赌片,僵尸片或者功夫片,我们总能看得十分入味。
现如今,我们很难看到有那时候同样味道的港片。
一是因为上面所说的原因,香港电影的没落;
二是因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后逐渐丧失了原本的港味。
观众口味挑了,演员素质下降了。这两点不止适用于香港,适用于全世界。相对来说应该是香港在没落的原因吧,我记得当时我校高考时,有 8 个清北的,没一个去那香港什么大学,虽然听同学说三个学校都打过电话邀请
因为,黑社会被政府给摁住了。
自行百度 抗日神剧 香港导演
比如最著名手撕鬼子
抗日奇侠
导演:刘仕裕
因为香港过去这几年正在经历富有香土气息的文革,派系斗争、行政立法功能被瘫痪、民生矛盾加剧、民粹思潮涌现、社会撕裂、市场萎缩、资本撤离、技术和人才外流,除了进口(日本、欧美、东南亚影片,陆剧上是有上 但基本被杯葛扑街了)只剩下意识形态偏向性强的所谓本土剧、纪录片、鱼虾蟹低俗片以及一些抛开意识形态以求夹缝生存,实际却票房扑街的香港模板式的情景喜剧。
一个五亿探长雷洛的冷饭炒了又炒,还没刘德华那一部好看
回想一下港片最会拍的题材是什么?黑社会,警匪,黄赌毒。
回归了,这些东西没了。。。咋拍?
因为没钱,没市场
香港的资本一直在投资大陆电影
粤语片受众少,又严重受互联网兴起影响,以前的模式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我若是资本我也不投香港电影,洗钱除外
这问题太好回答了,简短几句话搞定。
1、人民群众口味变了,香港的 Fashion 光环不再了,主力年轻人群现在看见港片:什么鬼
2、香港影视行业本质上还是小成本生产,本土没有真正的电影工业,这部分恰恰内地行,资本和技术都在大陆
3、香港影视行业金字塔尖的人才已经北上很多年了,早期还叫合拍片,现在已经分不清了,演员来讲有能力的也就那么几个,也早都北上了,跟香港本土没什么关联了
4、内地影视作品反噬到香港本土,本土作品更无法抬头了
5、其实现在也有好片子,比如《树大招风》《踏血寻梅》等,只不过题材来说都有 zz 意味了
香港以前的片子技巧性也不强,主要靠什么?靠敢脱和敢洒番茄酱。
脱方面,不说那些艳星了,就是邱淑贞、任达华、黄秋生、李丽珍这种大牌,你翻老片子,那不是擦边球,那是直接射门的操作。
番茄酱方面,当年”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什么断肢、掏肠,那是基本操作,女演员穿个渔网就拍戏,什么筷子、蛇、电钻等等,只有你找不到,没有人家没拍过的。
老美炸白宫算什么?港片早二十年就在电影里把自己的亚视给炸了。
以前的港片就像一个穿着大号真空球衣的小姑娘,长相可能只有中上,但是她的热情和前卫很吸引人。
现在你让她穿上正装,和那些真正的大美人一比,就没那个味儿了。
你能想起来的最年轻的香港的好演员是谁?他多大岁数了?
阿 sir,我没做大哥已经很久了。英雄本色里的这句台词没想到会成为香港电影的现实写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不是说港片最近是烂片,只是好片少了,拍的片子也少了。
曾经去香港旅游,会停留在星光大道上,偶尔会见到导游在介绍。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电影工业化早于大陆几十年,比如赌片、警匪枪战片、武侠片、还有黑帮电影、喜剧片,这些都是能挑起人的肾上腺素的,各种表情包、电影桥段都能背下来。彼时的大陆电影还在各种严肃题材,以上情节基本大陆都不能拍的,但是 CCTV6 引进是没有问题的,客观上也导致了那时候相关题材的大陆基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更别说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了。
但是 2010 年过后,我 TM 就没听说过几部像样的港片,但是有很多香港导演来大陆拍的电影,比如中国合伙人、夺冠等,有些虽然名义上是香港电影但实际上大陆也参与的。
而且香港就那么大,拍出来的地方都可以搞个港片宇宙了。审美是会疲劳的,而且大家对于香港的观念这十几年来变化太大了。
一直出烂片倒不至于。香港电影现在整体处于收缩态势。
当下的香港电影,主要分为三种走向:
1、警匪片 + 动作片。这类影片现在制作的初衷,无非就是投资一两个亿左右,然后在院线市场上尽量收获十几亿票房(当然,有些票房很惨)。
太多的票房,香港电影人几乎是不奢望的,因为十几年的市场已经验证了:港片的受众其实是相对狭窄的。
这十几年来,港式 “警匪片 / 动作片” 有很多代表作,比如:《使徒行者》两部,《扫毒》两部,《叶问》四部,《拆弹专家》两部,《追龙》两部,《寒战》系列,《杀破狼》两部,《犯罪现场》《新警察故事》《证人》《线人》《逆战》《导火线》《危城》《风暴》《无双》《沉默的证人》《怒火重案》等。
这些片子,大部分都有固定套路:擅长拍动作、枪战、追车、爆破等大场面的导演,加上剧情较为成熟的剧本,再加上一些港片老戏骨,以及各种敬业的班底,好好操作一下,或多或少能在院线和网络上博个彩头。
喜欢港片的观众,很吃这一套。
港片中的一些上乘佳作,表面上也是脱胎于警匪、犯罪、动作题材,但总能借助这些题材,升华到另一个层次,譬如《无间道》《夺命金》《一代宗师》《窃听风云》系列等。
2、低成本剧情片。这些片子,很多不被内地观众熟知,在院线上也几乎不可能博取可观的票房成绩,只有在金像奖上可以获取一定的关注度。
代表作:《麦路人》《叔叔》《花椒之味》《幻爱》《金都》《三夫》《沦落人》《逆流大叔》《翠丝》《相爱相亲》《蓝天白云》《春娇救志明》《一念无明》《树大招风》《点五步》《十年》《踏血寻梅》《五个小孩的校长》《桃姐》等。
这些片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只是没有那些票房大片在内地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广泛。
3、陆港合拍片。比如:《美人鱼》《龙门飞甲》《消失的子弹》《毒战》《黄金时代》《智取威虎山》《七月与安生》《明月几时有》《大上海》《红海行动》《少年的你》《新喜剧之王》等。
这些片子,大多由一定数量的香港资方、班底同大陆电影人合作产出。
这三种走向,基本就是港片目前的现状。
综上,香港电影在步入 21 世纪之后,虽然在警匪 / 犯罪 / 动作等题材方面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并借此在内地院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主要依赖的还是港片老戏骨、资深导演、编剧的功力及市场号召力。
港片在渐趋式微的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精品的产出非常有限。时代对香港电影工业进行着严苛而残酷的筛选,陆港合拍片的同化效应也会越来越大。
突然觉得香港电影和暴雪有某种相似程度。
曾经都是行业大手,风向标,曾经有无数粉丝,曾经在某些方面是行业最高标准。
但近年来,都是靠着老本,炒馊饭,把自己的粉丝得罪光,核心人才留不住,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不仅电影拉胯,电视剧更是惨不忍睹……
巾帼枭雄 3 堪比抗日神剧,完全把 1 和 2 口碑砸了。
这两年追的港剧,法证先锋 4,战毒,还有最近的逆天奇案,已经能和魔兽争霸 3 虫豸版比肩。
法证 4 好歹有一丝丝法医要素,战毒根本是瞎编乱造,让我怀疑是网上招的实习生当编剧,至于逆天奇案,高开低走,除了第一集有吸引力,后面案子大部分脱节了!
哦对了,现在港剧一言不合就唱歌,从当年情到狮子山下…… 真是嫌情怀不够深啊。
不过……
三次元你港剧不行了,进军二次元吧。
1. 明日方舟系列
龙门的原型根本就是香港,陈 sir 有好几个人的既视感。
剧的名字可以叫做《龙门往事》或者《龙门警察故事》(抱歉我不会粤语,请粤语大佬起个本地化标题)
主角是陈 sir 和星熊等龙门近卫局的核心成员,故事全方面展现龙门的风土人情。
其余出场势力有企鹅物流(经常踩过界被陈 sir 追查),罗德岛制药(背景神秘的团体),还有整合运动等等。
中间有各种人的爱恨情仇,还有陈 sir 的身世之谜。
你们看所有要素都齐了……
2. 现代式神题材
以《阴阳大战记》为蓝本,讲述从千年前穿越到现代都市的少年陆,和式神共同冒险的故事。
糅合了武侠,穿越,魔幻等题材,绝对能让人眼前一亮。
本身香港在武侠和穿越方面就很得心应手,魔幻稍微改进下就不是问题了。
上海传媒集团曾经抽调过一个人去 TVB 做老总。其它的你们自己去想。所以,各位,你们在骂谁啊?
第一:任何地区烂片都是主流,好的电影更多的是靠同行衬托。
第二:缺乏人才
老一代影视人才逐渐凋零,新一代良莠不齐,中间层青黄不接,此外受大环境影响,大批优秀导演编剧纷纷北上各奔前程,人都走了,剩下的只不过是一句空壳。
第三:观众审美的大幅度升级。
在 80-90 年代,由于内地影视资源的匮乏以及人民大众对娱乐产品的强烈需求。相较于欧美日韩,港剧无疑更符合内地观众胃口。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观众对于影视剧的审美能力也与日俱增。你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某某羊某某狼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十几年等孩子们成家立业了,你还给他们看羊跟狼,你觉得又会如何?
作为一个看着港剧长大并且每天下班刷哔哩哔哩看老港剧的九零后,我对港剧的江河日下倍感痛心,但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说个事吧。上上周我们影院接到了一单包场,顾客是某校导演系毕业班,20 多个人,要包场展示自己的毕业导演作品。
作品总共有 12 件,其中真人作品 6,动画作品 6。我都看了一遍。
为什么都要看一遍呢?一个是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内容,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电影院人力成本压到最低,像我们店正式工就只有两个,但学生们有连续放映的需求,我们又没法派人跟着,于是就只能把他们的片源转码成放映专用格式,这样才能导入播放器编辑排程自动播放。
然后无语的来了。。。在转码的过程中,发现 12 部作品有 12 种制式,没有一种是符合电影制作规范的。。。
比如 60 帧的原始片源,一看就是手机随便糊弄拍了事。比如 1 比 1.33 的画面比例,对,就是正义联盟导剪版那种,但是内容是个唱儿歌的动画啊老弟,导演您连儿歌都要玩黑深残吗?比如忽大忽小的混音,比如画面整体白色背景占大多数,然后字幕也是白色,于是约等于没有字幕。。。
这是已经读完 4 年毕业了的导演系普通学生的水平。。。
至于内容更是惨不忍睹。12 部作品,我打分的话,满分 10 分,0 分有 8 部,1 分 2 部,2 分 2 部。你没看错,满分 10 分,最高分 2 分,而且能得 2 分的只有 2 部。
0 分的原因都是一样的,真人片就是镜头往那一杵演员念台词,完全没有运镜分镜,台词也不明所以,还不如抖音段视频。动画就是各种素材抄一块堆砌。
1 分的一个动画一个真人,真人给一分是因为还算有运镜,动画那个虽然也是抄素材,但好歹看明白在讲什么了。
2 分也是一个真人一个动画,真人是什么航拍啊摇臂啊轨道啊各种技术都上了,给个同情分,动画是花絮里面表示自己建模的,给个同情分。
说这个事是想表达,导演是个高难度的职业,读了 4 年出来的毕业生也是全军覆没。那个学校的导演系毕业生历年加起来也有大几百了,真正做了导演的数量是,零。。。
从大陆跑到香港的那拨文人墨客已经渐渐老去、凋零。
流行文化(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生活方式)有一个典型的特点:
多数情况下,是由发达经济区域引领或者影响发展中经济区域。
港片兴盛的年代也是香港经济和生活方式引领和影响内地的时代。
经济基础的优越逐渐被追平之后,文化生活也自然而然失去了 “令人憧憬” 的能力。
这是大背景。
以前也是烂片啊
无非就是一些警察卧底黑社会 要么就是无厘头
妥妥的殖民地劣质文化产品
只不过以前香港还能利用信息不对称
欺负大陆观众难以看到西方影片
用一些粗制滥造的殖民地亚文化糊弄大陆观众
平心而论香港这几年水平多少也算提高了一丢丢
但是远远赶不上大陆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幅度
眼下大陆观众连欧美电影都要挑肥拣瘦
港片就更不够看得了
因为内地也不怎么样。
香港电影是没落了,可是每年还能保证产出两三部水准之上的优秀作品。内地电影这么大的规模和团队,能保证每个月都诞生一部优秀作品吗?要知道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内地都超过香港百倍以上,这么多的从业人员,做出来的优秀电影比例还不到十比一,可以说这已经足够说明香港电影工业水平的强大了。
而且香港电影在内地大杀四方的那几年,内地的电影也不差,陈佩斯的电影,姜文、冯小刚、张艺谋等人的电影,甚至是电影频道投拍的电影,无论从质量还是水平上来说,都不比香港电影差多少。瞧瞧现在能出优秀作品的导演,几乎还是这么些人,最多再加上与香港电影圈关系密切的吴京、宁浩等人。所以当年辉煌的不只是香港电影,而是一整个大中华电影时代。
我一直都觉得,有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现在大陆香港的电影质量整体不行,是不是也跟电影观众有些关系呢?要知道,电影主要还是靠票房生存的,如果大家都不挑食,那么电影是不会好的。
香港可不是最近几年一直出烂片,是 2,30 年前就已经开始涌现出大量的不怎么样的影片了。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曾经有演员一年拍了 12 部戏 (主演 + 客串),意味着每月一部,这样能出经典的概率有多大?所以从那时期起,香港电影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片少了。只是最近几年,青黄不接,老的一批早已经过了黄金时代了,新的一批跟不上了,问题更加明显而已。
————————————-
首先:烂片的标准是什么?你说烂片是你的审美,那个人喜欢的角度和看法不一样的。有人就喜欢吃大蒜,有人就喜欢喷香水,谁有错?好,有的人这一下开始神经衰弱了,要和我谈政治了,不好意思!电影就是一个娱乐节目,哪里来的那么多说教?你喜欢看喜剧也好,喜欢看悲情片也好,喜欢看战争片也好,这是一个人的喜好。你的标准不代表大部分人的标准。即便国内都说不好,你问过全世界地区的人了吗?
其次,电影审核制度和电影分级制度在中国大陆一直做的就很差,一刀切的制度,认定了人性本恶,看了就会学坏的思维逻辑来审核,这是错误的。我举个栗子:彭浩翔拍的 “维多利亚 1 号” 和“买凶拍人”,这个电影国内没有引进,就算放到当下也不会过审,不会引进。因为暴力,有不健康的镜头,但这对于成年人,没有什么影响,到底是对是错?限制了题材,就等于限制了创意,我说的有啥错吗?确实就是制度的问题。
再次,香港电影的衰退也是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下滑严重,当然选择北上资金拍合拍片。原来的电影业大家应该都知道向氏兄弟和杨受成、林建岳等等电影公司大佬,背后应该也知道背景,那个年代是黑金模式,没有人管质量,拍 100 条电影 1 条送金马奖金像奖就够了,粗制滥造的确实很多,但就这样的质量和环境,还出了 “五亿探长雷洛”“跛豪”“江湖情”“英雄本色”“东成西就” 这样的电影,周星驰也是那个年代发展起来的。看现在的合拍片翻拍片,不说别的 “英雄本色” 好看吗?没有港片的味道,差的太远了吧?谁的错?即便树大招风这样的电影,真的好看吗?为什么不好看,合拍片,金主爸爸说了算,还要过审核,难!!
—————————————以下原文
我作为 1996-2005 年的香港电影人最有资格谈论这个话题了。
不想长篇大论太多,问题在哪里?
1、大陆广电总局的审片制度。
2、中资的介入改变格局和话语权。
港产片在千禧年前还有很多独立精神,或者说港产片的态度。那个年代的电影百花齐放,什么题材都有。虽然本港也有严苛的电影分级制度,但大部分电影拍的很开放。
因为经济的问题,港产片寻求北上,于是电影题材和大屏幕上画的制度应运而生。首先类似古惑仔这样的黑帮片被叫停,其次鬼片被叫停,最后所有的警匪片北上需要正能量,反面角色必须正法。资本方在条件上加上了必须要有内地演员的份额,所以 02 年后大量港产片能看到神奇的打酱油的内地演员身影。
因为题材限制,很多大尺度被限制了,脱离了之前类似《英雄本色》《江湖情》《赌神》《金鸡》《六楼后座》这样的题材,后港片时代的电影越来越大陆化。可以分开看没有被引进的独立电影和引进的合拍片的区别,或者 TVB 被中资收购前后的差别,以及 TVB 未引进剧集和合拍片的差别,这些原因很明显。
当下独立片其实有一些不错的片,比如杜汶泽导演的《合气道》、吴镇宇的《逆流大叔》。但大部分因为资本短缺和艺人北上,纯正港产片越来越趋于平淡了,倒是小成本舞台剧开始活跃了。
聊到这个问题,有没有知情人士告诉下这几年银河映像是怎么了?
从 16 年的《树大招风》后就没出片子了吧?
(《我的拳王男友》这种烂片就别说了。)
这都五年了,没出过作品,其中有大问题。
是管理层出现了问题了吗?
说实在的,让我现在回头看香港那些老片子,除了少数经典的外,大多数片子现在也看不下去。
就好像我们读书那会儿,什么柳残阳、卧龙生之类的小说,我们每天看的津津有味。
现在再去看他们的小说,简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应该说是:香港演艺行业的水平提高赶不上老百姓欣赏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和欧美经典影视剧的不断涌入,极大的抬高了国人的欣赏要求,香港那些小打小闹的影视剧对国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
反而是国产剧的很多老片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喜欢了,比如大宅门、潜伏、士兵突击之类的。
今年五一档的电影我基本都看了,包括《悬崖之上》和《追龙擒虎》,《追龙擒虎》我不知道算不算大众口中的烂片,但是我觉得就很一般。
并且,和《悬崖之上》对比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悬崖之上》碾压《追龙擒虎》。
有这种感觉的不仅是我,还有我弟,他观点和我一样。
作为一个广东人,从小在港剧和港片的 “熏陶” 下长大,按道理来说更能看懂港剧,也能更好地理解港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港剧和港片带给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港剧和港片的故事不再动人,《追龙擒虎》这种题材,可以说看到烂了,根本没办法从中找出一些新鲜感来了,这种题材的片子如果没有几大影帝的加持,我是如何都不会去看的。
香港电影所展示的故事失去吸引力除了自己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内地有能力来拍好我们自己的故事,能站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去讲诉好我们内地的故事和价值观,能带动我们的情绪。
而这些香港电影做不到,所以香港电影的吸引力只会越来越低,这也是为什么《悬崖之上》给我们的触动远高于《追龙擒虎》的原因。
我觉得我们不必要纠结港片是否没落,那是香港电影导演投资人该纠结的事,随着内地的发展,我们有能力去展示我们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其它文化背景下的故事逐步失去吸引力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不仅是港片,好莱坞大片也都一样。
终于要用到大学知识了。
我在大三的一节社会学课上学到了所谓香港电视发展史上的黄金期,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
那个年代以上海滩等黑帮警匪类别电影为代表,名声远扬全世界。同时期的还有可以类比的印度宝莱坞,和尼日利亚 Nollywood。对,你没看错,尼日利亚也有所谓的「Wood」,真是惊呆我了,当时上完课我还专门去看了尼日利亚出产的几部电影,简直不要太狗血,哈哈。
总而言之,我的教授当时对香港的电影评价就是很中立的,特点量大,但质量都不好说,你看我的教授把印度和尼日利亚的某 wood 拿出来当做同类对比,可想而知,其实香港的黄金时代烂片应该也是数不胜数的。
这就是(前)殖民地的悲哀。
殖民地虽然涉及地方,却又不是正经的地方政权。既脱离了其母体,又算不上融入殖民宗主本体。既不像亲闺女,又不是媳妇,一幅丫鬟样。
政治上的不伦不类必然导致文化如同盆景一般缺乏强度。
所以,香港电影绝大多数重江湖气,却少有社会深度,更谈不上政治高度,也就缺少某种 “力度”(很多答主提到过的 “格局小了”)。
上面几段话说得很虚,下面举电影的实例。
比如《绣春刀 2》。里面特别经典的一幕就是锦衣卫找静海和尚调查北斋先生。其中做笔录时那一句 “静海和尚说了,收了北斋先生字画的香客都是好人” 堪称名场面。只这一句话,就把专制威权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衬托出对象的渺小与无力——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说了什么不重要,我们说你说了什么才重要。
就凭一句话,压根不需要打打杀杀,不用动刀子都能让人觉得脊梁骨冒冷气,这种紧张感比帐下五百刀斧手都强。嘴皮子一碰都是灭门的灾祸,正所谓 “你这一笔下去,静海师傅这辈子的修行就算毁了”。
大陆之所以能拍出这样的桥段,这样的电影,就是因为大陆是独立的政权,而且是中央政权。从古到今都是实实在在进行着统治,对于统治的力量(规则杀人于无形)有着切实的认识。
而与之相对,香港要拍的话,就很难出现这种深度细节,因为香港在长时间的殖民史里,没有进行过正常的统治。她自己统治不了自己,英国人也没好好统治她(因为比不了英国本土的地方政权)。
再比如《红海行动》,《流浪地球》。里面那种重工业以及军事单位带来的组织度,力量感,更是香港电影望尘莫及的。
原因还是上面说的,你都不是正常的统治,自然不会有正常的经济,政治,社会布局,当然也就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力量,组织,机制。
反正,从我个人而言,我看香港电影体会得到义气,情绪,情感等因素带来的热度,却很难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规则,秩序带来的冷酷——这正好是殖民地近似于 “无主之地” 政治地位的写照(而且,香港不少人的政治诉求还真就倾向于无政府主义)。
那么,电影拍出来就比较 “浅”。
因为大陆这边挣钱多。
香港电影极度依赖海外发行。香港本土人口只有几百万,本土市场是支撑不起香港的电影行业的。
香港电影自从台湾市场崩盘后,他就开始下滑了,直到《侏罗纪公园》上映,直接标志了,香港电影被好莱坞击败。之后香港电影一蹶不振
2. 香港电影为什么行
香港电影能起飞,首先,是自身在东南亚地区的自由港地位使得在战后那个年代发现程度领先东南亚各国,其次是整个东亚南亚都买他的片子,主要是台湾跟马来西亚之类的泛华人文化圈。这就几千万人口了。市场有了,自然就能撑起这个行业的规模。规模有了再充分内部竞争才能涌现出高质量的作品。
3. 香港电影为什么至今仍是一蹶不振
按道理来说,97 年回归大陆。13 亿人口巨大市场向香港开放,应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为什么香港电影反而更加一蹶不振了?
以前也是烂片多,365 天能出 366 部电影,量一上来,自然就有出好片的概率了。
而且随着祖国发展,前往香港的那一批文艺工作者逐渐被同化,失去了内陆文化哺育的香港只是在逐渐回归一个正常城市的文化定位。
放个国际四大电影节获奖名单上来,不知道为啥还有人说韩国电影比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响力高,是比票房还是比奖项?
中日韩三国在戛纳电影节的战绩,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杯共获得 7 座:中国 1 座,日本 5 座,韩国 1 座。
按时间顺序:
1954 年 《地狱门》衣笠贞之助
1980 年 《影武者》黑泽明
1983 年 《楢山节考》今村昌平
1993 年 《霸王别姬》陈凯歌
1997 年 《鳗鱼》今村昌平
2018 年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9 年 《寄生虫》奉俊昊
中日韩三国在柏林电影节的战绩,最佳影片金熊奖共获得 7 座:中国 5 座,日本 2 座,韩国无。
按时间顺序:
1963 年 《武士道》 今井正
1988 年 《红高粱》张艺谋
1993 年 《喜宴》 李安
2001 年 《千与千寻》 宫崎骏
2007 年 《图雅的婚事》 王全安
2014 年 《白日焰火》 刁亦男
经指正补充:《香魂女》谢飞,1993 年第 43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
中日韩三国在奥斯卡的战绩,最佳外语片奖共获得 5 次:中国 1 次,日本 4 次,韩国无。
按时间顺序:
1952 年 《罗生门》黑泽明
1955 年 《地狱门》衣笠贞之助
1956 年 《宫本武藏》稻垣浩
2001 年 《卧虎藏龙》李安
2009 年 《入殓师》泷田洋二郎
中日韩三国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战绩,最佳影片金熊奖共获得 10 座:中国 6 座,日本 3 座,韩国 1 座。
按时间顺序:
1950 年 《罗生门》 黑泽明
1958 年 《无法松的一生》稻垣浩
1989 年 《悲情城市》 侯孝贤
1992 年 《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1994 年 《爱情万岁》 蔡明亮
1997 年 《花火》 北野武
1999 年 《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
2006 年 《三峡好人》 贾樟柯
2007 年 《色戒》李安
2012 年 《圣殇》金基德
以上数据转自贴吧,奥斯卡现在多了个韩国的寄生虫,并同时荣获四个奖项,殊不知卧虎藏龙十几年前一样是拿了四个奖。韩国电影就别拿出来说事了,谢谢。
———————————————以下为原答案
很简单的道理啊,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个道理,东亚文化圈有且只有一个爹。短暂的国运衰落让大陆没时间搞文化产业,所以比大陆更快进入较发达阶段的港澳台在特定时期填补了本文化圈内的老百姓娱乐文化事业的空白。
以前香港的烂片同样多到不得了,耳熟能详的大话西游在香港的票房就比较失败,是内地网友的疯狂追捧造就了一代经典。(我真的不是说这是烂片,仅仅是说票房)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当时香港影视行业确实百花齐放,无比繁荣。这反映了当时香港非常良好的经济环境,只有老百姓有钱了,才会更多的倾向于改善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会投入更多资金去这个消遣行业。
可八九十年代刚刚改开的中国穷啊,真的穷。哪有那么多家庭去搞这些消遣?哪有那么多家庭去培养孩子搞文艺?只有吃这碗饭和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你看看姜文姜武的出身,你看看王朔冯小刚的出身。另外就是通过选拔机制挑选出来的从业者了,为啥现在都觉得老一辈演员的素质高?因为那个时代人家挑的就不是明星。
现在这个年代就时过境迁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促成了相当好的市场,家庭条件的改善让更多孩子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挣扎。
当今的大陆影视行业就和当年的香港很像了,百花齐放般的繁荣。经过很多年的洗礼,行业越发成熟,从业人员水平越来越高。
所以啊,文化行业有时候就是一面镜子。通过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超大表演作品就能看出日本现在是个什么模样。从去年的金刚川再到今年马上上映的长津湖,你起码知道了中国人是个啥情绪。好莱坞现在除了爽片。。。不提也罢
以前也说过,
以前港片好作品层出不穷,是因为一种倒挂。
香港以弹丸之地,全面领先大陆。他们有他们的自豪,我们有我们的好奇心。这种落差,让他们大展拳脚,让我们大开眼界。
现在,这种落差没有了。反而是香港要看着大陆吃饭了。
他们没了心气,我们也有了眼界。
以往看得过去的东西,现在也瞧不上眼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你看看我们大陆的作品,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平均下来,一年有一部就不错了。
车头带成这样,怎能指望香港这个小地方,出类拔萃,逆势而为呢?
以前没得选,现在肯定选好的看,小时候俺们那电视一共就几个台,翻来覆去就看这几个,矮子里选高个,要是统计收视率肯定都低不了,后来一次改版一下有 20 几个台,有得选肯定选好看的咯。同理,以前香港电影发达而娱乐活动不足,没得选只能看,票房就堆上去了,现在娱乐活动多电影多,观众有得选,为啥还选辣眼睛的,没票房没资金没电影拍,自然恶性循环了。
香港以前为什么那么文化繁荣?
60-90 年代的香港,从音乐、影视、武术等所有有成就的人,不往上数或者往上数一代,要么本人是大陆迁移来的,要么爹妈师傅是大陆迁移来的,本人是言传身教的嫡传弟子。
暨香港的文化繁荣,是因为他 20 世纪下半叶荟萃了四万万人的顶尖级人才。
而进入 21 世纪后,那些人死的死老的老,一个巴掌大的,近乎半封闭的,只有 500 多万人的中型城市,还能有什么作为?事实上香港的衰弱 90 年代后就很明显了,70-80 年代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几乎都是着眼于全国,甚至直面世界,那些 960 万平方千米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佼佼者,只是把香港当成一个居住地。。但 90 年代的文艺作品,描写香港本地的作品就占绝大多数了。
为了几块钱,连自家房子都敢烧,这已经不是算不清账的问题了,这样《纵横四海》的《英雄本色》,那你说香港人现在还干得了啥?
那么向往一人一票,《春光乍泄》之后,干嘛从南美逃回来呢?
“武大输球,缺衣补课”,大好的《花样年华》,就这样蹉跎掉了。
因为市场太小。
市场太小,就意味着很难有大的资金投入,没有大的资金投入,就意味着请不起好的导演,演员,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演员,剧本,就意味着没有好的电影。
香港 TVB 演员为啥这么惨,就是因为香港拍出的电影,电视剧市场只有香港,台湾,新马泰,市场太小了,投进去的资金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会亏损,收不回成本。
所以,经过市场几十年的淘汰,只有 TVB 这种节省到骨子里的公司才能活下来。
相反,反观大陆,市场巨大,大资金投进去,也很容易赚钱,所以才有各种试错的空间,才有大制作电影电视剧的出现。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以媲美美国大片的大制作。
当然,拍文艺片根本不需要大资金,但是,大市场才能给文艺片足够的生存空间,也能养活不少文艺人员……
大自然不是有种现象,大水养大鱼。水有多大,鱼就能有多大。池塘里鱼,再厉害,个头也就那么点,湖里面的鱼,个头轻而易举就超过了池塘的鱼,而大海里的鱼,则又是轻而易举的超过了湖里的鱼。
所以,什么尼斯湖水怪,那都是忽悠人的,因为湖的大小,鱼的数量,限制了水怪的个头。水怪个头太大,吃的鱼不够,最后只有饿死的命运……
所以,尼斯湖不存在个头大的水怪……
因为资源枯竭,而且相关产业思路没有升级。
其实早期繁荣期那些港片,你细分析一下制作水平和投资并不是很高,大部分也就一二百万制作费,场景也就在香港本地,古装片基本上在新界郊区或者内地便宜地方取景。整体的水准,不夸张说放现在也就是内地网络大电影水平。所谓大制作也就四五百万。
而这种水准的制作,在 80-2000 年初期其实还是尚可的。那时候信息闭塞,内地,东南亚,甚至日韩观众预期并不高,港片已经是天花板,所以是卖方市场,拍点有趣的大差不差都很容易回本赚钱。
但最近二十年,这种搞法逐渐不行了。好莱坞电影全球收割观众。日韩影视剧也分流了不少亚洲观众。加上内地影视,娱乐业行业蓬勃发展,香港的娱乐蛋糕基本上都被抢没了,现在只剩蛋糕渣渣了。
香港如果想抢蛋糕,他需要追加投入,也需要新的更有吸引力的文化资源或 IP。但是首先他们没有内地强大的文化造血机能,工业体系上也被旧经验束缚故步自封,拿到投资也搞的作品机械模仿好莱坞或日本,不顾受众需求,片子不伦不类,反而越做越烂。
因为香港的影视圈,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甄子丹,近 60 岁;吕良伟,近 70 岁;谢霆锋,超 40 岁。近几年香港出品的电影,主要演员的平均年龄都超过 50 岁,甚至超过 60 岁。
香港青年,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事影视行业,因为这个行业不赚钱了。
曾经,香港创作了最高水平的华语电影,甚至是全世界华语文化的中心。
“老龄化社会” 的弊端,通过香港的影视产业,进行了充分的暴露,让人沮丧,甚至绝望。
这几天,《生物多样性公约》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那么,文化的多样性谁来保护呢?华语文化,还有多样性吗?香港影视已经须发皆白,之后呢?
时代变了,以前:
1. 香港经济的繁荣在亚洲数一数二,电影独一无二的武打动作、真功夫。
2. 邵氏电影又开启流水线标准化制作,电影从业员人才倍出。
3. 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高质高产,在电影文化空缺时代,香港电影独特魅力影响着全世界。
现在:
1. 真功夫不那么吃香了,动作片很多可以通过后期电脑特效来完成。
2. 香港电影从业人青黄不接,这二十年没有出现可以接班的电影人。导演:吴宇森、王家卫、刘镇伟、陈木胜、杜琪峰、徐克、王晶… 等等;演员: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古天乐、张家辉、梁家辉、刘德华… 等等,这二三十年始终靠这些人撑起场面,这些人当初很多都是从外行进入电影业,电影市场后续没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导演到演员,年轻一辈后继无人,以前信息不对称,香港电影很多是抄袭国外。
3. 电影投资乏力,行业正规化后投不起钱,资本力量反而远不如大陆阔绰,大陆这边一个十八线当红流量明星都能拿一个亿片酬。
香港电影的没落,是香港电影发展格局没有与时俱进,第一大问题还是人为,没有及时转变调整发展方向。现在王晶不断翻炒自己的老 IP 电影,周星驰死磕西游系列,几部喜剧表演水准都很尴尬。徐克也老了,狄仁杰系列不文不类,远不如黄飞鸿系列的家国情怀巅峰水准。还有警匪片都是老一套,格局设定又放不开。
香港只要是金融和海运这两个行业能继续繁荣,其他行业什么样子有关系吗?
从成龙吴彦祖的《新警察故事》
开始,港片就变得怪怪的,再也不是我小时候认识的那个香港了。
从 2004 年的《新警察故事》到今年的《怒火重案》,全部描写的都是猎杀虐杀警察的内容,这让看习惯重口味美国电影电视剧我都很不习惯。这种内容在美国都应该是被禁的吧?怎么在香港不仅不禁,还都是大腕在演,简直莫名其妙。
见微知著,可以想象香港电影圈多混乱,原来香港最具活力的城市,来自内地的优秀人才给娱乐业特别是电影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现在随着香港历史地位的下降,由原先的唯一经贸窗口变成了现在的金融窗口之一,香港已经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感觉现在香港就是一个排毒的过渡时期,现在香港电影靠着几个古典的 IP 几个老演员支持着,基本都是炒冷饭。
前几天那个《怒火重案》是被无意间拉过去看的,看的人心里直犯恶心。以后注意看看是不是港片,是的话坚决不去看。
电影都是烂片多吧,小时候看香港电影还不如八一上海的红色电影舒服,个人喜好。
因为穷啊,香港本土市场小,抗风险能力差。96 年好莱坞冲击,98 年经济危机都重创了香港电影市场,后来更惨,香港连拍大片的钱都没了
说到底一还是那句老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三十年前,港台的经济远远领先内地,所以当时他们的影视作品在刚解决温饱的我们看来无疑是高大上的。但是现在呢,虽然按人均来讲港台仍领先于内地绝大部分城市,但是总的经济体量来讲早就是望尘莫及了,娱乐产业的投入更是天壤之别。虽说钱多未必就能拍出好电影好电视剧,钱少也未必拍不出好电影好电视剧,但资金投入与作品好坏总体还是呈正比例关系,现如今香港娱乐产业的资金投入、本土市场就这么点,当然能产出的好作品数量就会减少,尤其是现在内地的观众阅片量早就把口味养刁了。
香港为什么老是拍警匪片?
即便是这样,如今还能叫得出名字的新港片,已经是看一部少一部了。
刚上映的《怒火 · 重案》,有人评价它可能是今年最炸的港片。确实,看到做了 7 年厨师的谢霆锋首次回归,激动是必然的。
只是,枪械、火药、搏击…… 作为导演陈木胜的遗作,满屏血肉互搏的炸裂感依旧在试图掩饰文戏的单薄。
影片中一次次对正义的追问,对邪恶的负隅顽抗,它是否再一次证明了香港电影的有心无力?
这套题,似乎不该由我们来答。
记得《喜剧之王》里有这样一幕,周星驰面对大海高喊:努力,奋斗!
这是周星驰的人生诠释,也是香港电影命运的注脚。
或许,与他们一起远走的,是整个香港的黄金时代。
说到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故事还得从邵氏、嘉禾及其银海争霸说起。
早期的香港电影是邵氏的天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明星无数,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着工资过活,因此拍片成本极低,加上行业垂直垄断,片场影院一把抓。随便拍个片,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倍儿香。
李翰祥就整天吐槽老板邵逸夫抠门,后来他还真到台湾另立门户去了。然而邵氏的噩耗才刚刚开始:邹文怀也步李翰祥的后尘,宣布脱离邵氏。损失两员大将,邵氏元气大伤。
邹文怀从邵氏带走了一班猛将,成立嘉禾,又从邵氏挖走王羽,翻拍邵氏名作《独臂刀》。于是,当邹的《盲侠大战独臂刀》上映时,邵亲自出马,直指嘉禾侵犯版权,两人对簿公堂,对香港影界影响深远的数十年龙争虎斗拉开序幕。
《独臂刀》
1970 年,在美国的李小龙透露有意回香港发展。知道邵逸夫和李小龙谈崩了,邹文怀闻风而动,到美国当面拜访李小龙,答应给他每部 7500 美金的片酬,尽量满足他提出的要求。
李小龙被邹的诚意打动,口头答应为嘉禾拍两部电影。
第二年,李小龙赴泰国拍摄了嘉禾投资的《唐山大兄》,三个月后影片上映,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引发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轰动效应,李小龙在银幕上展现的打斗场面,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功夫片,动作前所未有的激烈精彩,令观众如痴如醉,掀起了香港人观影的狂潮。
仅仅五个月后,李小龙拍出《精武门》,将他的功夫魅力和民族情绪结合,使得影片大获成功,仅在香港本地狂揽 450 万港币,破了《唐山大兄》保持的本埠票房,甚至打开了国际市场,而嘉禾亦凭借这两部影片赚了个钵满盆盈。
同年,李小龙与邹文怀合股创办公司,公司首部作品也是唯一作品: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于那年元旦前夕上映,香港观众对它的兴趣甚至超过了欢度元旦佳节,争相涌入影院一睹龙之风采,场面万人空巷。
1973 年 7 月 20 日,李小龙在丁佩家中离奇猝死,一代巨星陨落。
李小龙逝世一年后,邵逸夫未能慧眼识人,将又一位票房巨星拱手让给邹文怀,嘉禾再次风生水起。
这位投奔嘉禾的影星就是邵氏旗下的 “冷面笑匠” 许冠文。1974 年,许冠文为嘉禾拍摄的《鬼马双星》上映,本埠票房甚至超过了李小龙的电影。
许氏喜剧令苟延残喘的粤语片重新焕发生机,嘉禾、邵氏双足鼎立称雄香港电影的局面形成。
<许冠文主演《半斤八两》>
为了对付嘉禾,邵逸夫将发展受挫的李翰祥重招门下。此时的邵氏,人才济济,佳作无数:李翰祥的风月片,张彻的功夫片,楚原的武侠片,还有一众当红明星为其票房做保证。
真正令嘉禾迅速跻身国际知名电影公司,并对其日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洪金宝与成龙这对师兄弟。
其实早在李小龙时期,成龙就开始为嘉禾打工,也就是现在说的,跑龙套。
<成龙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做替身>
进入 80 年代,邵氏影业已然风光不再,片场制度老化,创作保守,质量下降,旗下能够对撼嘉禾、新艺城的,却只有王晶的摩登喜剧。
到 90 年代,香港电影公司已是群雄争霸,香港也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
深谋远虑的邵逸夫此时将精力转到发展 “无线” 电视事业上,风生水起,稳坐香港电视业龙头位置,受万众瞩目。
1998 年,嘉禾的釜山道片场被香港政府收回。同年,政府又拨出一块地皮兴建影城,列出的各种投标资格条件摆明只有嘉禾一家符合。
邹文怀始料未及的是,邵氏联合中国星、寰亚等六家公司组团竞投成功。此后,嘉禾二当家去世,公司陷入股权争夺风波,进军内地市场受挫。
2007 年,邹文怀宣布退休,股份卖给橙天,宣告香港曾经最大的电影公司就此落幕。
![](data:image/svg+xml;utf8,)
后来,王晶在接受采访时自爆:“当年六公司联合竞标对抗嘉禾一战,是我摆的局,此役我是军师。”
嘉禾 vs 邵氏争霸数十年,恩恩怨怨,浮沉随浪。时过境迁,王晶的爆料,也算了结了一段江湖公案。
1988 年,港产电影发行数量已经激增到一百多部。香港影人赚钱的 “黄金时代” 开始了。
当时盛传的 “刘十三”、“郑九组”,意思就是刘德华一年拍 13 部电影,郑裕玲同时跨 9 个剧组拍戏。其实当年连幕后摄影、武指、灯光、道具都身兼三四组戏,大家都想在九七前狂捞一笔。
鼎盛时期,王家卫就摆出一套全明星阵容,骗来了台湾片商的投资,拍了一部《东邪西毒》,观众看不懂,票房扑街了。
好友刘镇伟为了弥补《东邪西毒》的商业损失,找来原班人马炮制出了一部《东成西就》,果真大卖特卖。也因此,“拿奖找王家卫,赚钱找刘镇伟” 成为香港影坛一段调侃之言。
<《东邪西毒》演员幕后合影>
可还没到回归之年,香港电影已经自食恶果。产量过剩,滥作横行,盗版盛行,台湾市场不保,内地市场难进,巨星投身好莱坞,而好莱坞大片却来势汹汹,自家的电影票房一跌再跌。
1993 年,一部叫《侏罗纪公园》的西片在香港创下 6000 万票房,打破之前港片的票房神话。香港人这才知道,原来好莱坞这样拍电影。
待至 90 年代中期,香港电影陷入低谷,公司纷纷倒闭,电影从业人员大幅减少。
1996 年,王晶、文隽、刘伟强依托嘉禾拍出《古惑仔》系列,以 “香港速度” 一年内上映三部,平均票房两千万,为日渐颓势的香港影坛带来几分活力,却也是末日的一抹夕阳。
1997 年,邵逸夫欲再扛电影大旗,投入巨资翻拍张彻的经典《马永贞》,希望在淡市中杀出一条血路,可惜最终惨淡收场,自此沉寂数年。
《阿飞正传》
《艺术人生》中,王家卫看着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独舞的片段,悄悄在墨镜下流了一滴泪,不知他是在追忆那个孤独的旭仔,还是在缅怀那个逝去的时代。
向那个经典的时代说一声再见吧。
也对自己的青春芳华,道一声珍重。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港人港地港圈,ID:hkr-hkd
你想了解的香港全在这
香港电影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距离大陆市场太近,而又距离好莱坞太远。
说得好像内地就没一直出烂片似的…
我说个大部分人不愿意面对的事实,那就是**香港已经没有真正的娱乐圈了。**领军人物老的老,走的走,新人根本接不上班,或者说已经没有新人愿意接班了。如果只是接不上班,那是能力问题,还可以慢慢培养的,还有得救。但是如果说不愿意接班,那就只能是覆灭了。我看后者才是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其结局是可以预料到的。
因为香港电影人没有适合他们创作的环境。
其实相反,在比例上,香港电影出烂片的比例少了很多。
原因是好片来来去去就是一年几部,而其他的都是烂片。但总体数量上,每一年拍的电影越来越少,这么一算起来,其实烂片比例还是少了。
而坦白讲,在过去这 15-16 年,香港电影是经历了一个去资本化的过程。本土票房萎缩,几乎所有的商业制作都是合拍片,需要考虑大陆票房。
而只考虑香港本地票房的电影,要不亏钱很难,所以制作成本很低。但反过来说,由于开戏越来越难,反而以前那种纯是为了骗票房为了看得爽拍的电影几乎绝技了。新人导演自然不敢怠慢,成名导演也是开了这一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下一部,所以重视程度确实比以前那种一天 9 组年代高了很多。
现在看香港制作,反而越来越多以前香港电影里面出来了原来没有的东西——中心思想。我举个例子,以前拍电影,为的是票房,主要是希望观众进场看电影,所以怎么爽怎么拍。例如《喜剧之王》其实是一部完成度很低的电影。最后一幕出来拜年的时候,我感觉怎么结束得太突然了。
但现在的香港电影,拍电影的人是很想用电影说点什么。哪怕烂片之王王晶,只要不是针对大陆市场的片,都会逐渐变得深刻。从《提防老千》开始,我突然觉得怎么王晶也开始有了点温度了,再到《旺角监狱》《古惑仔江湖新秩序》,其实都有些东西在里面了。至于其他电影例如天水围系列,桃姐,威尼斯,这里就不一而足了。
反而真正的烂片,是那些消耗旧日情怀,挂着港产片的名头实际上是合拍片的东西。远的例如《东成西就 2011》近的例如《新喜剧之王》。看这种电影,感觉就是用酒瓶子装可乐让你喝,反正就是不对味。
不知道为什么你会盯着香港电影…
其实全世界的电影质量都下降了啊,老人拍不动了,新人… 哪有新人啊?有也不多,肯定是满足不了这么大的电影市场的。
至于香港电影… 其实香港电影早没了,但凡有点才华的人谁会蜗居在那啊,基本全都北上了,除了一些实在不能走的,比如古天乐、庄文强这种,这还是在香港电影协会担任官职的,要不我估计也早走了。
对于香港电影,大家就不要抱任何幻想了,就算出了个新人,稍微有点名气后,绝对开始往大陆跑,宁在大陆拍网大,也不在香港玩电影嘛…
不过有一说一,香港电影人真的不错,好敬业的…
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前香港是全国人民心中的 “圣地”,最优秀的人才里有相当一部分被吸引了过去,资本加持下就能拍出优秀的电影。
现在内地才是大中华文化圈的绝对中心,优秀的人才都往北京上海去了,香港没人了。没人就什么都没了。林毅夫当年抱着篮球跑到大陆,为什么?不就是看到了大陆才是真正施展拳脚的地方吗。没有人才,不被资本看好,衰落是必然的。相反如果现在还能出好片,那才不正常。
因为你的预设跟事实非常贴近。
从电脑渲染技术进入电影行业后,香港电影就被资本与时代抛弃。在失去经济和文化的高位后,这是电影工业的选择。
如果回溯香港电影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情况,这个趋势就已经形成。
面对欧美动则亿元,还是美元的投入,香港那些殖民色彩浓厚的警匪片(几乎所有电影封顶于警匪片社会范畴,哪怕是香港团队主导的战争片),千万港币的投资,已经处于弱势。在剧本领域已经被理论充分武装的时代,技术和资本上的差异是竞争的红海,也更加容易出现吸引、打动消费者的作品。
再加上香港回归后不少的不合时宜的政策,导致社会竞争力下降,进一步坐实了娱乐行业的颓势,而跟香港类似的甚至更加明显的台湾,娱乐行业更是衰败的厉害。
当然你也会说大陆的烂片更多啊。恩,怎么说呢,这个可能解释为 “那么多的从业人员,总得要吃饭吧。”
你现在见过的国产电影,有哪个特别说是 “北京片”,“上海片”,“四川片” 的
全国独一份香港好吧。
香港的问题就出在,他只是一个城市,却因为历史原因 (中国被制裁的那段时间香港成了唯一对外的窗口)导致了他到达了一个超过自身应有的高度。
而中国全面开放后,这个窗口虽然还有他独特的作用,但并没有那么重要了,以后会更不重要,所以香港这几年经济变差那叫回归正常,这是无论香港回不回归都要经历的事情。
其实香港以后的路很好走,逐渐的融入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个正常的城市,他依旧会是一个可以和上海深圳齐名的一线城市,会是国家重点照顾的对象。
可惜今天的香港依旧守着过去的骄傲,不愿意拥抱未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加剧香港的没落,而港片的没落就是最好的影射。
我说的话可能会伤了爱国港人的心,但是我认为你们自己亲身经历过也应该会认同我的看法,国家是真的不亏欠香港什么的,如果不回归,香港会比今天糟糕上百倍。
香港电影 1997 年之后就一路下坡了,仔细看几部票房好的,90 年代初,80 年代这些票房好的电影从拍摄到剧情就都不行了。
提这个问题的人,00 后把,95 后?连香港电影什么时候不行都不知道。。。
下面大多数回答,应该都这个年龄段。
看成龙,周润发,就能看出来,他们 80 年代电影的质量和 90 年代中再往后比。周星驰一直要执导筒,脱离王晶后第一部,封神作大话西游,大陆上映的时候挺惨,我记得当年电影院还有 DM 单,没什么人看。周星驰一直到少林足球,香港也算人才断档,他的电影那几部票房口碑都不错,再往后现在几部西游,被骂得,也都看到了。
几个原因,好莱坞当年侏罗纪公园出来,香港电影人就喊香港电影完了。特技制作水平又上一个台阶,去电影院看商业片终归想看的是视觉奇观。
香港本来有各种题材,没有禁忌,想象力丰富,题材多,资金投入大的特点,随着人才凋零,非要为了赚钱去整不适合自己的,硬迎合口味,炒冷饭,也很正常。
一种错觉吧,香港老电影好看的也不多,绝大多数都是烂片。
但是不可否认,香港电影拍的好的确实很好看,其实在我看来,绝大部分香港好电影并非老片,至少没很多人声称的什么 90 年代 80 年代那么老,感觉电影好不好主要还是导演,导演牛逼,你 90 年代拍跟今年拍,好不好看的概率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拍的早就要好看一些。例如《夺命金》算老吗?虽然也不新了,但是在我看来,品质吊打 90 年代绝大多数片子。
我之所以说是错觉,是因为近几年出了很多陆港合作的片子,不伦不类,陆不陆,港不港的片子。。没有一部不尴尬的。。因为这种片子太多,这就给人感觉,好像这些东西就是香港电影的未来了。。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香港电影比以前烂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切的说主要错觉之一。
电影这玩意重在真实,你硬要搞强行合拍,弄出一种恶心巴拉的在现实中不存在的风格出来。。。那能看吗????
香港电影保持自己香港的现实特色,才有未来。大陆电影也一样,也要保持大陆现实特色,贵在真实。浮夸做作的东西是永远上不了台面的。如果一味搞这种合作电影,最终对两地的电影都是极大伤害,不可逆。(想象一下,未来大陆国产电影拍出来每一部都跟《无极》似的)。
其实这种合拍片不仅限于我们跟香港,跟韩国,美国都有。100% 全是烂片,无一例外。
例如我甚至看过一部电影,居然把《越狱》的 4,5 个主演都请来拍。。结果那一个尴尬。。。T-BAG,猫女那几个人演的跟山寨片《环大西洋》中的演员表现一模一样,还不如《环大西洋》。。。还有网络电影把生化危机女主请来演,更是让人一言难尽。。
电影好不好看最重要的还是导演的能力,导演垃圾,你就是把全世界所有巨星都请来,也不会有丝毫加分,只会更尴尬。。
看到另外一个回答,说格局小,我相当同意。
香港的电影电视剧,其实格局一直都很小,只是以前他们有钱我们穷,他们 “国际化” 而我们“封闭”,所以被我们忽略了。
我最近几年看了三部香港电视剧。
第一个是林峰的妹妹演的那个十二传说。故事弱智就算了。演到最后,前面每个单元出现的角色,就是最后那个大阴谋的相关人设,一点铺垫没有,强行凑到一起,除了节约几个演员,找不到任何理由。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解释,也只能说,内地小学生都比他说得好。一些矛盾,也就是丁权,黑社团。现在看真的有一种村长打架的感觉。不过这个相对还好,毕竟只是讲的香港本地的故事。
然后无聊,想起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小时候没看完,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结果,一言难尽。
还是和上面那个一样,前面每个单元出现的角色,最后刚好就是最后的什么神童啊,圣子啊之类的。违和感特别强,因为他讲的是一个大世界的宏观叙事,全世界都围着香港转那种。
而且大部分故事的场景,要么都是在一层大楼,要么就是广场这种不要钱的地方。
文化的解释也是一言难尽,第一部如来要灭世,第二部女娲又要灭世,第三部我直接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况复生长大了。不过排开套用的这个灭世缘由不说,故事本身三次重启和相关的设定还是不错的。
第三部就是使徒行者 3,还是那种明明小家子气,非要搞成全世界围着你转那种感觉。
一个要灭天灭地,警察如临大敌的社团,最后因为打了个人,老大被抓了,团灭了,玩儿呢。这样的社团,还灭了两个。前面那么多砍人开枪的怎么就没事呢。
现在想想,以前马国明和林峰还演了一个三国穿越的剧,那个历史和权谋水平,国内小学生真的轻松碾压了,结果一堆成年人,还要装的好牛 b 的样子。
香港的教育,真的该管管了
1. 合拍
2. 娱乐业资金好洗
3. 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
香港弹丸之地文化荒漠,港片一直以来总体质量就不高。
只能说上个世纪大陆就是穷,大家都是土包子没什么见识缺少文化娱乐生活,别人随便给点新鲜玩意就当好东西了。
就比如所谓 “经典港片” 英雄本色,以我一个 80 后现在的视角看这片根本就不行,剧情不及格,里面有几处名场面但不足以撑起整部片子,拍电影不是拍 MV 剧情才是核心整那些小场面没卵用(香港电影很擅长搞场面)。
高质量的作品永远都是稀缺的。
只有产业维持,才有可能供养这些好的作品产生。
现在香港电影已经萎靡,不太可能再产出好的作品了。
文化所限。
香港电影整体上其实是娱乐性极高而且不怎么接地气的类型,你可以说警匪黑帮,动作武打他们玩出来花但也玩到了头,现在就是文化所限制拿不出更多的题材来了。
还有就是不怎么了解大陆市场和文化,港台编剧是写不出《我不是药神》和《战狼》来的。可能我提《战狼》你们会很意外但是《战狼》爱国情怀这一套他们模仿都会模仿的很蹩脚。
香港电影如今的生态更适合网络电影,其实不少香港导演、演员、摄影都混迹在网络电影里,其实他们大可不必跟给内地当配角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搭搭班子拍真正的港味影片。
最近通关了 GTA5 我在想如果国内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一定是香港电影里的香港,帮派斗争抢地盘、街头血拼为情义,这真是一个 “梦境” 版的世界。
我作为一个业余编剧还真萌生了由香港电影为背景写一个类似 GTA5 主线故事这样的剧情,想来也是非常有趣不过肯定要补看至少 100 部香港优秀电影。
以前和一位制片人聊这个问题。
他的大意是说,这个和整体经济形势有关。
经济越好,大家的生活越安定,就会开始摆脱口红效应,思考和追求一些基本欲求 / 刺激以上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很多资本也不那么迫切地求回报,很多有钱人会愿意无偿地投资艺术家或电影公司去试错,走一些试验性的、小众情调的、富含更多哲学讨论的作品。观众们对电影的观感也不那么机械、单调、粗暴。
经济不灵光的时候就会反向发展。好莱坞也不例外,资方会变得越来越计较,观众也变得很偏执。
只能说这一代的香港导演功不可没。
且不说那一票抗日神剧了。
就算是《建军大业》,都能被拍成黑帮火拼。
以前被奉为经典的香港电影
按照现在的观影标准来看
其实有很多都是烂片
只不过是大人时代变了而已
都是烂片,这个表述不准确
应该说是 2000 年以后香港电影衰落了,整体衰落,没新人,没创意,没钱,没人看,单单靠无间道、黑社会这样的昙花一现救不了的全面衰落
想知道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得先知道香港电影为什么繁荣,香港电影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
1.50-60 年代
这个时代就是邵氏电影,而邵氏电影是从上海搬过来的,无论是邵氏黄梅调电影,还是邵氏武侠,和香港这座城市是没什么关系的
这个时期的繁荣,就是因为战争、国际国内巨变,造成华语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
2.70-90 年代
香港是大陆的门户,而大陆又没有发展起来,香港这么小的城市作为 13 亿中国人与世界的唯一交流纽带,想不富都难
富了之后,就有了钱,也有了故事
细分的话,其中 70 年代是香港本土意识觉醒,以许冠文兄弟为代表,反映香港人市井生活的喜剧片,大受香港老百姓欢迎
李小龙的功夫片又反映了当时社会运动频发背景下暴躁的社会心态
80 年代,香港电影的真正黄金年代
东南亚台湾还没起来,香港已经富有了,这时候的香港电影市场不只是香港,而是整个东亚东南亚,这期间百花齐放:周润发、成龙、洪金宝、林正英,黑帮片、千术片、功夫片、僵尸片、喜剧、文艺片,什么都有
90 年代,香港开始焦虑,东南亚台湾兴起,香港电影海外市场萎缩,面临回归,前途未卜,香港进入集体焦虑
有周星驰这样,以积极态度迎接回归的,也有杜琪峰这样,对回归充满不信任的
3.2000 年以后
大陆入世,大陆经济迅速发展,香港特殊地位逐渐贬值,大陆的电影快速发展,挤占了大陆市场;东南亚台湾的市场又被本地电影占领
港片试图闯荡好莱坞,又失败
仅靠香港本土那几百万人根本不可能养活香港电影
香港曾经试图拍一些格局更大的电影,超越香港本土限制的电影,但他们真的做不到,格局和底蕴还不足以摆脱小小港岛的束缚
所以,唯一出路就是北上
于是我们看到合拍片越来越多,香港导演、演员纷纷移居北京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香港曾经的繁荣,只是一次美丽的意外,但当时的港人却把那当做了理所当然和恒久不变
香港,没有理由比北上广深更优秀
我个人感觉吧,其实一开始就没有纯粹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香港电影当年之所以火爆,是因为云集了大陆、港台优秀的人才 + 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很多知名的演员都还是大陆移民一代或者二代,这才成就了当年的香港电影,所以纯粹的香港电影本来就不存在,就好比,没有上海电影、北京电影、广州电影这种概念,因为即使是在上海拍摄的电影,制作人员也基本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因此,香港电影应该虚化 “香港电影” 这个概念,替换成“香港影业”,把自己地位回归到跟中国其他城市一样的层次来,然后大家一起拍好“中国电影”,而不是就整天窝在那么小一片地,那么大点地,那么多点人,怎么能拍出大格局的影视作品?
很简单,因为创作好电影的土壤没有了。
本来港片就是以量取胜。
你看港片就那么几个演员,去年疫情好像都没怎么看电影,前年吧,感觉一个档期有三部古天乐的电影。反贪风暴 4、追龙 2、扫毒 2,直接连着的。没啥可用的演员,人才凋零。
拍来拍去这么点题材,赌钱,跛豪,张子强。没啥可说的故事了。
粤语乐坛也是一样的情况。
好多年前,第一次看《使徒行者》电视剧版的时候,我尝试了下看一下第一集,只感觉太落后了,这能是 2014 年拍出来的电视剧??????????
这还只是电视剧,估计电影这么多年以来,香港也真就这格局了。
导演文化底蕴低,来来去去玩警匪、古惑仔的梗,要么就是武打、吊威亚……low 到爆,台词说不出个深度,不是煮碗面就是人在做天在看,玩文艺连文艺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云里雾里的。
你知道当年港片为什么这么火爆,因为他就像流行歌抄日本一样,抄好莱坞,故事照搬,加上港式台词。所以故事构思像模像样,逻辑也没问题。拍警匪黑道的话,那些演员本身就是江湖混的,黑社会古惑仔,本色出演,所以感觉演技不错,形似神似的,他不过是做回自己,能不像模像样?
它当年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热闹了二十年。
现在网络时代,全球大片和北美同时上影,你照抄照搬行不通了,正宗的还被挑三拣四的,你抄?
现在的港片,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没文化一样,就有多复杂写多复杂,剧情反转又反转,可能导演和编剧对深度有什么误会吧?感觉看强扭的故事,逻辑歪歪扭扭的,掺杂大量几十年前就玩坏的梗。
都有点不忍心看了。
你看得太少。
《叔叔》老年同性与同性社区,《幻爱》咨询师伦理与阶级焦虑,《金都》陆港关系细化到个人层面的扭曲,三部电影都是近期做品,都是后 “十年” 的小成本制作,虽然各有问题,但可以说水准不俗。
反观大陆电影,有个屁啊。嚼韩国类型片剩下的那点配菜,加上一堆笑料级的翻拍,哪来的如此自信睥睨香港?弹丸之地滋养了一代好莱坞动作片,商业艺术都走得起来,如今是短时间的市场诱惑撤走,逼着本地电影人回归手艺匠人心态。你看着吧,香港电影不仅不会完蛋,还会越来越好。
当然一些独立制片确实不容易被看到,但我只能说,总有方法的。
香港导演大多北上拍烂电视剧了,香港老一辈影星都在网大搭酱油。
偶有几个坚持本土特色的新秀导演,拍的都是小众片,市场撑不起来。
还有一部分香港大导,都在内地混。
还有几个 40-55 的香港明星还在苦苦坚持,但是格局小,不是功夫片就是警匪片,一个故事拍好几次。
曾经辉煌的僵尸系列找不到土壤……
香港拍烂片是正常现象,拍好片全得靠运气。
香港的问题主要是太小了,一个城市而已,市场就那么大,圈子也就那么大,每年得奖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
其实同样是七百万人的城市,内地也好,其他国家地区也好,做得比香港好的几乎没有,所以说香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已经很厉害了,至于质量不稳定,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现在电影上映都可以预定为烂片,不要管它是不是香港片。认真脸. jpg
首先合拍片多限制, 给全年龄段看,这往往就失去了香港的伪真实性。现在扫毒 1.2,追虎擒龙,拆弹专家。。。。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男明星,拍的像宣传片一样。一定激情也没有。没有那种江湖气息。电影的演员眼神没有上世纪的狠。说真的周星驰的电影最近几年也基本是烂片,如果你说那是你没看出来精华。那我只能说你对。。。。
真想看到以前香港片的狠
现在我能想到的香港 40 岁以下的演员只有文咏珊了
看看现在男主角团的阵容,古天乐、张家辉、刘德华、刘青云、姜皓文、张学友、梁家辉、甄子丹、林家栋、任贤齐、吴镇宇、周润发、成龙…… 除了古天乐年轻点,也是快 50 岁的人了,其余的都是年过半百,有的甚至都六十多快奔七十岁了,而以上这些主角团成员无一例外都是在 97 回归前就已经成名的。香港电影圈断层了
那么,香港那些三十来岁到四十来岁的中生代主力演员都去哪里了?
本应该撑起中生代大旗的人却被艳照门一波带走,最有演技天赋的陈冠希直接退出香港娱乐圈,转而专注于嘻哈和潮牌领域,余文乐紧随其后也更多投入潮牌领域,以前很努力拍戏的谢霆锋越过越佛系,更喜欢当厨子了
一:以前的烂片就不少比如刘德华《轰天龙虎会》出场十分钟就死了,而海报上还是把他当主角宣传。
二:市场太小了,几百万人加起来再怎么样出亿票房的电影都不怎么可能,怎么竞争过好莱坞大片?
浮躁和崇洋是香港文化的本质。
黄金时期的香港歌坛,靠的是三两位词作人和换皮日本红歌。
黄金时期的香港影坛,靠的是吃三两位巅峰作家打下的文化氛围。
黄金时期的香港女影星,多来自台湾和大陆,现在开始吹移民…… 你们不觉得有点二吗?
香港电影人历来轻视原创,善用拿来主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屈指可数…… 暴力美学或许就是唯一值得吹捧的巅峰吧。
但,暴力美学的基础难道不是武打片和传统武术的动作设计吗?
新世纪后,在资本的助力下,香港电影人把这一套搬进内地,直接的影响是某年的颁奖礼,取消编剧奖,那几年也是互联网 + 和流量烂片的黄金时期。
重概念重技巧重艺术,轻叙事轻故事轻逻辑,是香港娱乐界和电影人的本质,挣钱是他们的最爱,绝大部分不具备有创作的基本修养。
更何况,他们还多多少少暗藏另一种面目,在作品中为某见不得光的干爹干妈服务。
2020 之后,但凡有点市场敏感度和艺术追求的公司,谁还会和他们有牵扯?
想要在票房上挣钱的项目,谁还敢用他们做主创!
吹牛一套套的,扯皮推诿最拿手,个个都想做老板不肯掏钱只想白嫖…… 小肚鸡肠注定成不了事。
大爷,躺在躺椅上摇晃着挣钱喝编剧血的时代,过去了,再也不会有了!
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啥可抱怨的。
知乎用户 忌叔 发表 说实话从《拆弹专家 2》以后我就笃定少看或者不看港产片了,即使是警匪片。 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格局真是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上。 很难想象拆 2 里的反派,觉得 “世界好差”,真就是这四个字而已,为什么差?没说。谁导致的差? …
据《综艺》(Variety)近日消息报道,马来西亚当局有关部门拒绝批准《长津湖》(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在该国的电影院上映,因为此前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该片的愤怒情绪的评论,所以该影片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 …
知乎用户 琴岛往事 发表 从军迷角度看,细节比较好。 1. 七连一百五十多人,配置有炮排,比一般连队大,火力强。 2. 令行禁止,在干河床被攻击机扫射,没有得到命令,全连官兵即便是趴着躺着,也没有出现混乱,崩溃的情况,而且按照命令准备轻武器 …
即便是再有想象力的前人,恐怕也无法预料得到,是香港导演,奠定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如今的面目。这听起来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但却切切实实地发生了。 2021年“主旋律大户”博纳影业推出了“中国胜利三部曲”,《中国医生》、《长津湖》、《无名》,香港导 …
各位好,我是一个老港片的爱好者,我是90年代出生的,看的是日本动画片和港台电影长大的,之后零零后出生的很多人没有赶上这个年代,他们看的都是什么熊出没、喜羊羊之类的动画片和各种抗日神剧 国内垃圾电影,我想了一下,现今00后之中有这么大比例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