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友|答问:富士康跳楼的员工,为什么选择跳楼而不是辞职?
**CDT 编者按:**一位知乎网友发起提问 “富士康跳楼的员工,为什么选择跳楼,而不是选择辞职?” 以下是知乎网友 @铁拳无敌加菲猫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 铁拳无敌加菲猫:这个社会主流道德在压迫下层人,而且毫无罪恶感可言。 在一个本科率只 …
有竞争的思想,有底蕴的政治
“如何坐高铁”的科普
文|****从易
一
最近有个叫“打工人小张”的短视频博主火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她的抖音账号上涨了200多万粉丝。主要是她所做的一个叫《如何如何》的短视频,主题是“谁都不是生下来就吃过鱼子酱的”,所拍的短视频都是一些“常识”科普,比如第一次去高铁站如何坐高铁、第一次如何自己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挂号、第一次如何去坐地铁并且换乘不同线路,甚至还有如何坐公交的。目前这个合集更新至18集,播放量已经接近1亿次。
一定会有人对《如何如何》的走红感到不可思议:真的有那么多人不懂得如何坐高铁、坐公交吗?短视频底下的一些留言就是回应。譬如如何坐高铁这条短视频底下,有网友留言说,“没出过县的高中生真的需要这种科普视频”。
而我在看了这条视频后,一下子就联想到我的第一次坐动车的经历,那个时候是2009年,我已经是一名大四学生,但我仍不懂得如何坐动车。
我是福建人,从记事起就没有出过省,本科也是在省里的一所大学就读,寒暑假都是搭乘大巴回家。刚进入大四就到了保研的时候,我很顺利获得上海一所院校的推免资格,得去往上海的高校进行面试。老师帮我联系了一名在该校读研的学姐,我只要顺利抵达该校,学姐会帮我安排好一个短期的住处。
棘手的问题是:我得从福建坐动车去上海,但我对整个流程一窍不通。
班长得知我的难处,他带我去学校附近的一个代售点买了票。回到宿舍时,他一进门就让他的舍友、也是我的同学,届时带我去坐动车。我刚好也才走进我的宿舍(两个宿舍相邻),无意间很清晰听到同学不太乐意地说:“什么,凭什么我带他去?”或许是班长示意他我也刚回宿舍,后面倒是没听见同学再说什么。
我当时的心情有点五味杂陈。很感谢班长的帮助,也很愧疚要麻烦同学,又很后悔自己大学时死读书、跟同学关系不亲近,还懊恼于自己没有“自尊”——我就该告诉班长我自己去坐动车,但内心深处有着隐隐的恐惧,还是得依赖同学的陪同。
后来顺利地坐上动车,但整个过程仍然提心吊胆,跟随者大流走,很担心坐错车或方向,亦担心走错车厢(实际上车厢是共通的,不必紧张)。下了动车,从动车站到学校又是漫长的公交,一路上惴惴不安,总算是“有惊无险”抵达。
时隔多年,我仍非常感激班长和同学的帮助,但这五味杂陈的情绪确实也牢牢烙印在脑海里。以前有个古早爆款文说自己花了18年时间,才可以像个城里人那样坐着喝咖啡;于我自己而言,多年来的奋斗动力有些类似,希望自己面对世间的一些新事物,能够少些恐惧,多些从容。
二
有人会说:你个大学生不会坐动车,只能说明你生活经验不足。也有人会说:路就长在嘴巴上,你就不会问吗?还有人会说:就算从小成长在大城市里的孩子,他们也有第一次坐动车的经历啊,人家不也适应得好好的,你干嘛那么矫情。
但我想说,心境还是不一样。没见过世面的我,第一次从福建坐动车去上海,内心冒出的就是恐惧。这份恐惧,并不会因为我是否懂得问路而消除,这份恐惧主要与我根本不熟悉它有关。
我们从小更熟悉什么——比如是否熟悉电脑与上网冲浪,是否熟悉地铁,是否熟悉搭乘飞机或地铁,是否熟悉英语,是否熟悉各种大的社交场合,显然不仅仅是个人性格或偏好的问题,更多与我们的阶层、家境、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等有关。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差异”背后其实就是“鸿沟”——文化上的鸿沟,教育上的鸿沟,信息上的鸿沟。
譬如我是直到大四,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省经历。但同学里不乏家境优渥的,不必说国内走透透了,有的已去过多个国家旅游。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次坐飞机的体验,有大人的陪伴、之后也有多次经历进行“训练”,成年人他们独自坐飞机、独自出省,或是轻而易举、家常便饭。
但中国仍有近10亿人未曾坐过飞机,不少人是上了大学才第一次坐飞机,他们有可能需要独自应对,因为不熟悉整个流程,内心难免会有恐惧,比如恐惧到飞机场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恐惧找不到登机口,恐惧误机等等。他们没有处理这些突发情况的经验。
而我后来虽然到上海读研究生,但在整个研一上学期,我都没有到过外滩等上海地标,因为它离学校太远,公交无法直达,我不懂得如何搭乘地铁,我此前生活和学习的城市没有地铁。后来我鼓起勇气独自去外滩,一路看指示买了地铁票,面对行色匆匆的排队人流,内心依然很担心自己生疏的操作会耽误别人的时间。
上海本地的同学有些不可思议我这么“宅”,我当时没好意思明说,显然他们没有不懂搭地铁的困扰。地铁是他们最日常的交通工具之一,他们很早、很自然地、不知不觉就学会这个“常识”。
所以,还是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说每个人都“一样”,不要轻飘飘地说每个人都有从不懂到懂的第一次。虽然很多人游刃有余、觉得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但对于在文化、教育、信息等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精彩的大千世界,第一反应也许不是欣喜,而是“恐惧”。我们要理解、尊重这份恐惧。
三
很显然,整个社会目前对于这样的差异,正视得仍不够,也因为正视不够,所以在消除鸿沟上发力比较有限。
首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差异的存在,没有意识到世界的参差,当然他们主观上没有恶意。
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看似很“宽阔”——他们去过很多国家,他们会熟练的外语,他们可以流畅地阅读文献,他们体验过这个世界上很多新奇美好的事物;可他们的生活,可能也很“狭窄”——他们的社交圈是与他们同一层次的人,他们的生活圈几乎没有离开过一座城市最豪华的区域,他们经常使用的各类社交软件,无论是抖音、小红书还是ins,推送的都是符合他们认知的精致生活。他们有可能把他们生活的世界,当作中国的全部模样。
但社会是参差的。以前有这么一个说法:“中国年轻人必须去的4个地方:一个是东莞,看看世界工厂是由怎样的一群劳动者撑起的;一个是凉山,看看转型期中不同族群的命运;一个是上海,看看这个国家擦得最明亮的一扇窗子;一个是老家,那个你出发却可能再也不会回头的原点。”只是,如今不少人把上海当作中国的唯一面孔,甚至也不是全部的上海,而是小红书那个适合出片的、小资的、有格调的上海。
社会不仅参差,社会的参差甚至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也就是在不久前,抖音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博主提问“说出你刚出社会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做过最卑微的事情,反正互联网没人认识”。底下有留言写道,“初中做留守儿童的时候,没钱买卫生巾,就去厕所垃圾桶捡那种相对干净的用,虽然很恶心,但是我真正经历过的”。
这样的“月经贫困”,已经完全消除了吗?是否仍有一部分女性正经历着?但我们可以看到的讨论还是比较少的。由此可见,对于这个参差社会光鲜背后的酸楚,舆论的聚焦与呈现远远不够。
四
关注不够是一方面。有些时候,明明关注到问题的存在,却没有真正花大力气去解决问题。
比如在这个手机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榫入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无接触办事”“无现金社会”正在成为常态。对于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极大便利了他们的生活,出门带个手机就行。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无接触办事”“无现金社会”,简直就是在给他们的生活制造障碍。
近日新民晚报报道了一则新闻,说是今年的电影“新春档”,多部口碑佳作轮番上映,各家影院人气爆棚,但82岁的陆老伯却遭遇了“极度崩溃”的“观影之旅”,因为使用的是“老人机”,子女不在身边,现场又无工作人员帮助,最终他竟然连一场电影都没能看成。
这样的“数字鸿沟”广泛存在。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非网民规模为3.62亿,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1.6%,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2.5个百分点。
也即,当前有1.5亿60岁及以上人口的老人没有上网,这个数字非常巨大。当我们急不可待地拥抱“无接触办事”“无现金社会”,这群未接入网络的老人,在出行、消费、就医、办事等日常生活中就会遇到各种不便。
各方一直呼吁建设“适老化”社会,可速度总是慢一拍。为何慢?因为无利可图。一个做媒介宣传的朋友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在很多品牌的营销中,老人常常被视为“无效的对象”,因为他们的话语权不大——在互联网上没有他们的声音,购买力也不强——他们网购力度远远弱于年轻人,所以他们的需求和诉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所以各种形式的老人购票难的新闻经常出现,对于很多平台或商家而言,老人只是它们营业额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它们“不愿意”再花人力去照顾老人的需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现在很多电视机开机后页面相当复杂,老人想看个电视都困难,但滔滔舆论声中电视品牌几乎不为所动,因为它们瞄准的是年轻人的口袋,老人的需求是放在后面考量的。
《如何如何》视频截图
推而广之,不懂得如何坐高铁、如何坐公交、如何去麦当劳点餐的人一定不少,但此前鲜有人想着去做一个《如何如何》系列,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这个点子,也可能有人想到过,只是当热潮退去,《如何如何》这类短视频的目标群体,或许就是平台、品牌眼中缺乏购买力的人群吧——他们的需求不能说无关紧要,但并非主要。
五
这一次《如何如何》系列的走红,有可能是个短暂的热点,就跟以前一波又一波老人在信息时代陷入困境的讨论一样,隔一段时间类似的新闻就会重新出现一次,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类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每一次讨论,都是让更多人看见世界的参差、意识到世界的参差,让更多人看见互联网上那一批长期被忽略、长期沉默的人群,并在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时能够将他们的需求纳入考量,避免政策陷入“冷漠”,避免社会陷入冷漠。
只要被看见、被讨论,问题就会慢慢推进和改善。就像我们虽然离“适老化”社会仍有距离,但相较于几年前,情形的确在好转。从《如何如何》视频可以看出,很多小镇青年第一次离家独自去上大学时,对于如何坐高铁、坐飞机、坐地铁都存在困惑,如果学校在发放通知书的时候,能够顺带发放一本“城市生活常识”的小册子,是不是就人情化许多?
所以我们要鼓励每次看见,珍视每一次讨论,形成促进改进的舆论力量,这一次没有一步到位,没事,那就进步一点,不断弥补鸿沟,让更多人可以获得普惠性的资源,让更多人面对他们不熟悉、别人却早已视为“常识”的新事物时,可以免于无措、免于恐惧、免于自卑。
而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你遇到因为不懂某个“常识”而向你求助的朋友或陌生人,在给予他们耐心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也请呵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意识到:不懂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求助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个人的努力也会慢慢抹平差距。就像“打工人小张”说的:“我的视频也许不能百分之百教会大家,但我想传递一个观念,遇到任何没接触过的事情都不要害怕。”
投稿邮箱:zhufan@thepaper.cn
本文责编:朱凡。
本期微信编辑:朱凡。
本文为思想市场原创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澎湃新闻网站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CDT 编者按:**一位知乎网友发起提问 “富士康跳楼的员工,为什么选择跳楼,而不是选择辞职?” 以下是知乎网友 @铁拳无敌加菲猫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 铁拳无敌加菲猫:这个社会主流道德在压迫下层人,而且毫无罪恶感可言。 在一个本科率只 …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有时候也读一读跟宋代历史相关的小说,比如说《水浒传》。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小说里面的“衙内”。 “衙内”,指的是“官衙之内”,本来并不是一个名词,到了宋代之后,就慢慢地演变成为“官二代”的代称。 说到《水浒传》里 …
【回乡记征文】 家乡,在变 你我,亦在变 留心观察,做好记录 今年,我们继续开展【回乡记】征文活动,截至2023年3月28日中午12点,在行业研习首发且阅读量最高的三篇回乡记,作者将获赠神秘礼品一份! 投稿邮 …
因为一则“如何坐高铁”的视频,短视频博主张梦真意外走红。她在视频里,详细介绍了坐高铁时怎么找取票口,怎么进站上车找座位,怎么跟坐错位置的人交涉。此后,她接着拍了如何坐地铁、如何去医院看病、怎么办银行卡、如何去星巴克,甚至如何开煤气灶等等。 …
你还记得,你是如何第一次坐飞机高铁的吗? 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踏进星巴克、海底捞,是怎么摸索着点单的吗? 最近,一个名叫“打工仔小张”的抖音创作者走红了。让她出圈的,是一系列名为“如何如何”的视频,内容包括: 如何坐高铁、如何坐飞机、如何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