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民日报评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by , at 13 September 2022, tags : 农民 买房 进城 农村 城市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逸杯二锅头 发表

这篇文章本质就在说一句话,房地产不是蓄水池,是抽水机!

你们现在抽不到水,就要抽农民血,我可不同意。

从小麦抵房、西瓜抵房、荔枝抵房,房地产的镰刀早就挥向了农民,但是如果不到不得不说的时候,相信一介官媒是不愿意彻底和开发商 DFZF 撕破脸的。

农民日报说鼓励农民买房要算后账,其实这话说得已经很委婉了。

意思就是韭菜你别往根上割,稳定第一,农民贷了款买了房,万一出现生计问题怎么办?他是要卖房还是卖地?

房地皆失的农民可就不再是农民了,那叫流民。

中国近 40 年来的大发展,城市快速建设的基础是啥,还不是农民工。

他们城里挣钱回家花,一边建设了城市,一边回血了家乡。

他们哪怕是老了,伤了,干不动了,起码知道在那个家乡还有一亩三分地,还有一家老小,平凡而黯淡的生活中还有希望,还有光。

如果这些都没有了,被变卖了,掠夺了,失去了……

眼中失去的光,就会变成胸中的火。

知乎用户 缥缈孤鸿影​ 发表

我认为这个报纸是为数不多的还能为这个国家的主人发生的媒体了(尽管他们早已忘了这个国家的主人是谁了)。

里面有一段话我感觉特别好:

农民的承包权和宅基地也不是不能退,但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市场手段,遵循价值规律,依法、自愿、有偿地拿真金白银来跟农民换!像 “自愿退出宅基地可获 5 万元购房补贴” 的政策,5 万元够农民在城里买房吗?能够保障农民的城市生活吗?这么点补贴和农村的权益对等吗?退休市民回乡居住,从没有被要求必须放弃城市户口和城里的住房。“二选一” 的选择题,城市居民不需要做,农民也不应该面对。

农民不应该也不能成为这烂摊子下的牺牲品。

知乎用户 李子 发表

农民进城,上利国家,下利你们!

我就不明白,这么好的国策,为什么它就推行不下去。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农民是中国经济最后一道防火墙(接盘侠)。

2007 年开始,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欧美日,当时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刚好美国搬起石头把全球的消费需求都砸了。

于是当即中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时就搞了家电下乡,把本来给洋人的出口补贴给了农民,救了沿海的家电组装厂。

至今对家电下乡的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的状态。

有人认为农民做了接盘侠。也有人认为农民确实拿到了补贴(尽管洋人一直都有补贴)。

而现在的忽悠农民购房潮流背景依旧相似,不过上次是外部金融的危机输入,这次是内部金融崩溃的国产危机。

那次农民能把盘接住,这次盘子太大,绝大多数农民连接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解决这次危机的思路很简单,直接开收富人税就能回一大波血。

然而他们能挥刀向农民,能挥刀向自己吗?

知乎用户 土豆技师​ 发表

​Part.1

早些年他们说环境不好,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后来他们盯上了菜篮子,觉得菜贩子做生意太讲究,橙心美团纷纷下场,想给农民涨点儿见识;

再后来种地的越来越少有了粮食危机,他们又搞惠农助农,电商平台大主播亲力亲为,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土地财政遭遇了危机,他们开始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为国接盘。

看来农民真的是个宝哇,哪里需要就让哪里薅。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 18 字)

光是今年以来,就有吉林、江苏、湖北、四川、贵州、安徽等多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

大多数都是给予一点儿杯水车薪的的补贴,或者减免一些微不足道的税费。

拿不出什么诚意,那就也别怪市场给不出什么反应。

噢对了,还有之前的各种农产品抵扣首付、房款的活动。

以往的开盘喜报上写得都是:xx 楼盘开盘认筹大捷,首开去化 xx 套房源,预祝持续大麦!

现在的开盘喜报上写的都是:xx 楼盘开盘收购大捷,首开喜获 xx 吨农产,预祝持续收获大麦!

而就在前天,甚至还有专家提出了让农民进城买房,然后开车回村里种田的建议

好家伙,要不是自己家里往上两代就是农民,现在也经常回农村,我差点就接受这个 “建议” 了你信吗。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算是深刻地认识到了,为什么说房地产是我们的” 支柱产业 “啊。

为了保房地产,农业都可以不要了,竭泽都得捕鱼了啊喂。

Part.2

但是要我说,既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房地产行业事实上的 “支柱产业” 地位,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确实不得不保。

不然为什么教培锤了,一点儿补救的措施都没有;

移动互联网锤了,一点儿松口的迹象都不给;

三道红线划完房地产快不行了,就又是各地成立纾困基金,又是各种政策鼓励农民买房的,生怕房地产两腿儿一蹬跟着教培和移动互联网去桃园三结义了呢?

教培、移动互联网踩了红线,行业没了,房地产踩了红线,摩擦几下,红线都快要没了。

但是要怎么个保法,不管是金融刺激降费降息,还是直接上面出手救项目不救房企,还是大力发展高精尖科技,都应该是城里自己的事儿。

所谓江湖恩怨江湖了,江湖儿郎江湖死。

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农民们其实一直就没吃到这波轰轰烈烈大红利的鱼肚部分。

结果现在出了问题,又想让已经快被抽干了的农民们再出一把力,忒不地道。

城里的事儿,就他丫的该城里自己解决。

Part.3

其实这么多年,中国房地产的底层购买力,底层支撑,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农村,来源于农民的。

很多房价崩盘论观点的拥趸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论据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单从数据上来看,这一波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已经疲态尽显,逐渐进入了尾声。

编辑搜图

这说明什么能进城的农民,基本上已经都在城里了啊喂。

稍微从业时间久一点儿的地产经纪人,或者愿意花点儿时间观察分析的有心人,都会明白这样的一个规律:

房地产市场的向上汇集。

身边很多在一二线城市首次购置资产的外地年轻人,要么来自于周边的非省会城市,要么来自其他省的省会城市、强经济城市。

他们家里卖掉在当地的房子,然后给他们凑够了在一二线城市的首付,让他们得以能够置业。

那么又是谁接盘了这些城市中,他们出手掉的房子呢?

没错,就是他们周边的县城,或者城市能级、行政级别都再小一级的城市。

也就是所谓的城市 “虹吸效应”。

那么再往下一级一级传导呢?

对,轮到我们的农民兄弟出场了。

说读书改变命运。

中西部地区一个刚刚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没几年的一个县城下面的一个农村,在 50 多年前,有两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拼了老命也想着供他们的几个儿女好好读书,能够走出农村,定居到县城、省城。

恩,是我的外公外婆。

在那个年代,农民就已经不想让他们的下一代再继续留在农村过这种又苦又累的日子。

又是 50 多年过去了,还有几个农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会不想着把自己的孩子送离那一亩三分地,把他们送进城里,过衣领干净、鞋底没泥的体面日子呢?

能进城里的,该进城里的,早就已经在城里了。

不信的话去村里转转,那种不靠资源、不靠旅游、不靠规模性的区域产业的农村,还有几个年轻人的影子?

Part.4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尽管人各有志,但过去这些年绝大多数人还是遵循着这个规律奋斗的。

村里的农民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县城,县城的农二代再拼尽全力把孩子送进省城、大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再绞尽脑汁让孩子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安家立业

这一条向上的链路,就像长江入海口的能够奔流不息,靠的是最上游的唐古拉山脉,那厚厚的积雪一点点化为的溪流,最终汇聚成势,汹涌而下。

那么如果有一天,唐古拉山脉气数已尽,没有皑皑白雪覆盖了呢?

所以我们要建起一座座大坝,一个个水库,要让这条江河能够在经历不同的环境时,都能够保证不干涸,不泛滥。

要让下游的事儿能够被下游自己解决,而不是让下游的事儿被下流地解决。

放过农民,让他们安安眈眈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八股文战士 发表

农民日报为农民

人民日报为啥?

知乎用户 喷格拉底 发表

最近有多个城市在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为此还给出了不少的 “奖励”。比如只要你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就可以一次性拿到 5 万块的奖励,还有特殊群体置业补贴等等。

这让不少农民都比较心动,甚至有些人还打算借钱去买。奉劝诸位理智一些,想得长远一些,进城之后怎么安排?城里可没有地给你种。

农民日报也站了出来,提醒道:不能不算后路账。

农民日报指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① 如果你在城里的生活难以为继,无钱交贷,房子被抵押时,农村还能回得去吗?别忘记,届时你已经没有宅基地可以使用了。

② 城里不像农村,没有田、菜、柴,买房之后你每天都需要买肉买菜,还有燃气费交通费,掏空积蓄后的农民还能承担这些吗?

③ 城市里真的有那么多适合农民的就业单位吗?如果找不到工作,他们如何还贷?所有人一起去捡垃圾?

简直就是最后的良心话啊,我不知道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人是没想那么多,还是安了其他什么心,但是农民绝不应该,也不能成为现下房地产这烂摊子的牺牲品。

别忘记最近还有个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的话题 “烂尾楼”,农民砸锅卖铁,结果买到烂尾楼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要真到了那时候,恐怕连哭都哭不出声来了。

这种 “鼓励农民买房”,资本家看到了激动,房地产商看到了兴奋,只有农民看到了,才会流泪。

而且,就算是宅基地,也特么不止 5 万元吧?这价格,农民还不如等拆迁。

所以我觉得,此刻农民绝对不能为城市接盘,当年房价飙涨的时候,农民只能眼巴巴看着,现在房子卖不动了,有些人他们又开始想到农民了。说实话,我看着都恶心。

现在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有些农民还觉得房子买了可以坐等升值,等个四五年,房价翻倍再卖掉。

现在的事实是,你把房子买了,四五年后不跌都是好事,否则房子会那么难卖吗?会出现领导喊公务员买了一套买两套,喊公务员发动身边的亲属先带头买房吗?

农民日报提醒了农民,但可能碍于身份,他们没有把话彻底说开。所以劝广大农民别上当,现金为王的时候,你手里只要有钱,就别怕以后没房子买。

反过来,你现在把手里的钱换成房子,万一折本,万一资金断链,万一活不下去了,一切就又一次为别人徒做嫁衣。

有点像叶文洁收到的三体人给的信号:不要回答!结果几乎放弃希望的她还是给三体人发送了地球的坐标。

倘若她直接无视,地球自然能迎来最好的结局。甭管三体人头上有几个太阳,地球都可以在安全的角落里默默生存。

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一些人又想起了农民。我就这么说吧,现在城里隔三差五的核酸,“旺铺” 关了一个又一个,而你在农村有田种,有饭吃,根本没有那朝九晚五,丢了工作就会还不上房贷的压力,你急什么?

同样,希望有些地方的领导也别太过分,别再把主意打到农民身上。否则眼中失去的光,就会变成胸中燃起的火,而那局面,就会是这群拍屁股做决定,胡乱忽悠农民买房的人所造成的。


我是竹不倒,我的公众号是 “竹不倒”

知乎用户 前行 发表

知乎用户 粉墨人生​​ 发表

官媒,果然懂得为农民着想,懂得为农民谋福祉,知道农民不容易过的辛苦,想让他们在城里安家落户。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房子销量,也可以让房地产公司有钱给员工给发工资,同时也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可谓一举多得,直接赢了三次。

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房地产公司挣了钱,地方政府也有了财政收入,公务员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由此可见,大家都没吃亏,都占到了便宜,某些人居心叵测,在这里煽动矛盾,居然说什么割农民韭菜,让农民住的好点怎么就是割韭菜了?

现在,城里人又买不起房子,大家都没钱接盘,这个盘农民不接,你说谁接?

再说了,农民不买房,你去买啊?

农民买房,挽救了房地产行业,更是解了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难道你们想看着地方政府又拍卖食堂,房地产公司接连倒闭吗?

眼看房地产公司快倒闭了,地方财政也出现问题,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你们不替领导们着想就算了,还净搁着说风凉话,真是其心可诛!

奉劝,那些说风凉话的好自为之,赶紧去宣传,让大家赶紧买房。

要是再敢胡说八道,煽动大家恶意不买房,就把你抓起来进行思想教育,并且罚你卖房十套,卖不出去就自己买!

知乎用户 甲鱼不是龟 发表

看到这个,多少有点欣慰吧。至少体制内有人真的在帮老百姓想。

今年土地财政出问题,各地真的跟疯了一样,丑态百出。就差把内裤脱下来给大众看了。

说他们为人民服务,你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的。

某种角度讲,我甚至觉得上层被下层裹挟了。不然呢?

各种动作明明一点用都没有,他们还要疯狂出各种政策。除了把公信力搞砸没有半点意义。

地方上关乎切身利益,急了,乱了,看不懂了可以理解。上层难道也看不懂吗?

房价下跌趋势一旦形成,除非你把人民币搞崩,变成金元卷,否则根本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救。

这种情况下上层居然由着下层乱出那些明显割韭菜的政策…… 真的,服了。

知乎用户 很久前是粉红 发表

一个无产阶级失去了一切,他也失去了束缚在身上的枷锁。

在同僚肆意强取豪夺的时候,

聪明的已经开始喊了:不要把人家身上的枷锁也抢走了!!不要抢走他身上的枷锁!!

知乎用户 晚霞中的灿烂少年​​ 发表

最怕鼓励政策变了味,实操过程中变成忽悠淳朴农民购房。

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农民来说,如果家里人有能力在县城谋生,不进行鼓励,他们也会进城购房。

农民进城买房,掏空整个家庭的积蓄购买一套商品房,好处是孩子能接受到比乡村学校相对好的教育和更为便利的就医环境。

但是,很多农民进城买房后,并不意味着就能安居于城,物业费、水电费、还需要买蔬菜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生活开支还挺大的。

县城里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多数农民除了种地也没什么一技之长,如果他们在城里赚不到钱,还每天一睁眼就是花钱,生活压力必然很大,强行上车匆匆买房反而是一条不归路。

在村里生活,一栋自建房,两三块菜地,自种一些时令蔬菜,喝着自挖井的水,不用交物业费,节省一点的还可以烧柴火,花钱的地方其实非常少。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农民日报评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农民日报还是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不是盲目的支持农民到城里面去买房。

现在楼市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农民把宅地基给退了,然后换成那种小县城的房子,如果说以后在城里面就业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老家的房子也没了,想要回去也办不到了,农民最后一条退路都没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城里面房价都在高位了,以后看着也涨不起来了,以前房价不高的时候,不说让农民进城买房,现在城里面房价高了,卖不出去了,缺接盘侠了,让农民进城,这就不太地道了。

知乎用户 黑夜下的野狗 发表

想不到农民日报竟然还会对政策提意见,而不是一味迎合,也真是稀奇。。。。

对比人民日报,作为同一个主体下属的,想不到农民日报还会说几句肺腑之言,真是奇哉怪哉。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老家的房子是二层小楼,带个院子,院子里面还有几间平房和一个小花园。

时间久了,平房漏水。我爹就想找人修一修,不过找了好多家防止漏水的,我爹都不同意。

我妈觉得我爹抠门,认为人家太贵不肯花钱。然后和我爹吵架,大半个月没说话。

我那天打电话,我爹就说这个事情。

我爹说,人家的策略就是在房顶的砖下面搞一层隔水的材料,然后再修复房顶。这个方法不行,因为雨水大了以后,再好的隔水材料在上面日晒雨淋也会出问题,用不了两三年就要再搞一次。我爹说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想动不动就修房子。而且,这样修是按照平米算的,修一次要几万。

我和我爹说,现在的人吧,脑子不好使。这种修复的方法就不是用来修咱们家的院子的。这种方法是修单元楼的。

所谓的单元楼,压根就不是房子,不过是公寓罢了。这种公寓的特点就是你和别人家有公用的墙。你家的天花板是楼上的地板,你家的地板是楼下的天花板,你家的墙也是隔壁邻居的墙。房间里面修一堵墙,你可以说你们家分成了两家。

咱们家的院子不是这样的。独门独户,门口楼梯上面的水泥都是自己的。

单元楼如果漏水怎么办?砸了地砖,给一层隔水的材料,在地漏附近加固一下,就不会漏水了。因为本身单元楼里面就不会有太多的水,用 70 年没有任何问题。即便是个大平层不过两百平,咱们家光院子里面平房的顶楼就有三百平米了。

我爹听完,立马把我妈叫过来,让我再说一遍。

我妈听完,就说了一句,那你聪明,你懂,你懂建筑么?你有本事告诉我一个防止漏水的方法。

我说,您还记得咱这个房子没有翻新之前是什么?我爹说老房子啊。我说老房子的屋顶是平的么?我爹瞬间反应过来,要用瓦片啊。

是的,瓦片。所有的顶子上面都铺瓦片,再大的雨,也都从瓦上流水走了,怎么可能漏雨?我爹花了修房顶价钱的双倍价格,重新铺了一次瓦片。很多地方还专门做了造型,用了琉璃瓦。


实际上,农民也一样。

田间地头,一亩地的院子,里面养猪、鸭、鸡、狗、牛,种黄瓜、辣椒、西红柿、豆角,再搞一口水井。

除了赚钱少点,就居住属性而言,那可比什么单元楼舒服多了。

我不说什么楼房住了之后怎么种地,也不说烂尾楼怎么交楼,我就说种地拿点钱,交物业费够么?要知道在村里,狗比保安靠谱多了!

知乎用户 焚香抚琴​ 发表

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为了扩大内需,推行过 “家电下乡” 和“汽车下乡”政 策,效果也是非常好,没想到如今要“房子下乡”。

“农民要不要进城买房?”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

首先,买房的理由应该是真的需要,比如交通方便,孩子能去更好的学校等等,而不应该是听当地鼓励进城买房口号,更不要为了一点小优惠就头脑发热。

其次,一套房子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家庭条件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还是不建议购买。

即便是家庭条件还可以的,也不是说买就买的,需要有个抉择的过程。毕竟交了首付以后还有几十年的贷款要还,所以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最后,有些地方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同时,还想着让农民交出农村户口和宅基地,让他们帮忙去库存,还断了他们再回去做农民的念想,一出手就是奔着全赢,这样 sao 操作当真让人看不懂。

农民赚点钱不容易,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一个麦粒一个麦粒的攒出来的,就是去工地顶严寒冒酷暑干出来的,如果是抱着让他们接 盘的目的,还是省省吧。

知乎用户 丁昆朋​ 发表

某日报批评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不能不算后路账。

说明也有很多人没有忘本,

很实在,

心里还装着农民。

不会像有些人为了去库存,

把希望寄托在农民身上。

不会像有些人把农民当作最后的接盘人,

最后的韭菜。

为什么农民不能卖了地去城市买房呢?

因为农民一辈子生活在农耕时代,

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

与周围人有人情世故往来。

即使遇到小病小灾,

大家帮衬着也都能过得去。

如果遇到重大的事故也会有兜底的,

完全不会像城市那样没有人情味。

去城市生活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完全抛弃旧有的农耕时代,

进入商品时代。

在商品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互通有无进行交易,

最重要的你还有什么价值?

你让一个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

看天吃饭的人进行交易,

不亚于让他重生。

怎么可能呢?

农民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不要紧,

但是他们的孩子可以。

他们不受上一辈人的任何影响,

可以非常轻松的融入商品社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原创码字不易, 看到这里的朋友点个赞。

丁昆朋:2022 年最新家用、折叠、减震、静音、多功能家用「跑步机」牌子推荐, 一篇文章 10 个品牌对比值得购买选择攻略、指南 (8 月更新)

知乎用户 饿了呲瓜 发表

二舅那个事情,也是农民日报站出来说 “谁来治愈二舅”,言外之意就是找出苦难的原因,而不是宣传苦难。

这次又是农民日报站出来说 “不能不算后路账”,言外之意就是,你现在强行买房,以后还不起贷款怎么办?

这两次发声,农民日报都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提老百姓说话,这才是真正 “为人民服务” 的官媒应该说的话。

过去大家聊的都是,房子这么贵,将来接不了婚怎么办。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看透了房价高的本质原因。烂尾楼一片一片,仍然不愿意降价卖,这跟二战前大萧条商品积压却不愿意降价是一个道理。

房子已经成了剥削的工具,买房的后果就是,你要把收入的一半上交。如果你很幸运的碰见了烂尾楼,你又要租房,房贷+房租,你一个月也剩不了多少钱了。

年轻人明白这些道理,他们觉得城市年轻人忽悠不住了,想去忽悠农民。实际上他们太小看农民了,农民比他们想象的厉害的多,农民根本不会相信他们说的那一套,农民不知道那些理论,但农民知道谁在坑农民。

经济学家们评价大萧条之前的西方,是虚假的繁荣,而中国的经济腾飞,又有多真呢?

知乎用户 世间行者​ 发表

楼市下跌后,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

保利中航城小区二期,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朱村,开发商为大名鼎鼎的央企保利地产,楼盘品质在广州,甚至在全国都属中上水平

头顶保利品牌光环,且附近有 21 号地铁加持,地理位置也不太差,所以保利中航城历来价格不低

2018、2019 楼市疯狂那会,这里的房价曾经接近 3 万一平,还要接受茶水费等各种变相加价才能买到,各地投机客也是疯狂涌入

潮水褪去,才发现谁在裸泳,随着 2021 年房地产调控加大,疫情影响下人们收入下降。像增城这种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就业机会,没有人口支撑的地区,房价开始大幅下跌。

今年年初的时候,保利中航二期的挂牌价已经跌至 2.5 万元左右,但是基本没有什么成交量,属于有价无市

到了今年下半年,价格进一步跌至 2 万元每平,但成交仍然清淡,有些业主的挂牌价已压低至 1.9 万元每平。相较于高峰时差不多 3 万元每平的价格,相当于打了 7 折,投资者损失惨重

最近,有一位投资客现金流实在杠不住了,为了回笼资金,直接把价格打到 1.28 万每平,这套 96 平的房子,以前差不多 300 万的总价,现在直接以 123 万的价格挂牌出售,相当于打了 4 折

于是,这位投资客,以一己之力,把目前中航二期,甚至附近小区的房产价格,直接砸了一个深坑,一套房,直接就把附近小区的价格体系,直接砸崩了

于是,中国楼市史上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

这位业主,急于出售,急于回笼现金继命,市场价(实际上是有价无市)2 万元左右的房子,他直接 1.2 万左右就卖了

于是小区里的其他业主,就不干了

小区里的其他业主,联合起来去这位 4 折甩卖的业主家堵门,要维权,讨要说法

这些堵门的业主,还振振有词,异常激动地表示:这种超低价的恶意降价行为,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动摇了最宝贵的信心,与当下国家稳楼市,稳预期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自私自利之举。

他们甚至还扯出国家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他们表示:这种大幅降价行为,拉低了整个小区的均价,让自己的财富缩水,这与国家强调的共同富裕,也不相符合

这些个堵门讨要说法的业主,得没得到说法不知道,反正没过天,这套房子就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了,最终成交价只有 1.17 万元每平米

前面说过,中国楼市史上最荒诞的一幕出现了,因为这几个堵门的业主,创造了中国楼市维权的最高境界

不向开发商维权,不去跟政府维权,而是去跟自己的邻居维权

[

不要挑战人性

知乎自营

¥34.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267769822019585?mcn_card_id=1550983924624695296&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不是因为房屋质量维权,不是因为房屋漏水维权,也不是因为烂尾维权,而是因为别人低价卖房子维权。如果这也能维权的话,那要是某一位业主把房子赠送给自己子女、亲人、小三,那岂不是更要维权了

楼市下行,房价下跌,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如果房屋质量有问题,面积不够,房屋漏水,墙面脱落,我们支持你维权,你找开发商去,如果项目烂尾,工程停工,我们也支持你维权,你可以找开发商,也可以找政府反映问题

哪怕是开发商降价销售了,你找开发商去闹,去砸售楼处,虽然法理上你占不住脚,我们最多认为你不讲理,没有契约精神,但还不至于认为你是个神经病

现在邻居卖房,你们几个也去维权,难不成还想让邻居给你们补差价还是什么的,竟然还扯上共同富裕的大旗。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

坦白的讲,这些堵门维权的邻居,有一个算一个,十有八九都是投机炒房的,真正刚需一套房的,谁有事没事天天关心房价涨跌,反正涨也不卖,跌也有得住的。谁没事因为邻居卖房去维权

只有那些投机客,真正把买卖房子当生意来做的人,才极度关注房价的涨跌

房价跌了,就各种维权,各种闹。楼市火了,房价涨了,他们在干什么——组团炒作,恶意炒作,形成价格同盟,抱团涨价

2016 楼市火热的那几年,广州、深圳、宁波、杭州、南京等地,出现了大批大批的炒房客,集体哄抬房价

不少小区还成立了 “房价指导委员会”、涨价联盟,并以此为名发布涨价公告,纷纷建议本小区的业主们提高二手房的挂牌价格,拉高小区的房价水平。

楼市在这些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一路飞涨,他们在楼市飞涨的过程中赚得盆满体满,那时,也没见他们这中有谁出来谈共同富裕,分别人一分钱

赚钱都是自己的能力

一旦房价下跌,他们就各闹,以前是去开发商那闹,砸售楼处,现在是到邻居家那闹,堵邻居家门口

点我领取真人外教一对一口语课程

已失效

还扯出了共同富裕的大旗,真是活久见

中国楼市,从 90 年代后期商品房改制后开始,一路狂奔了 20 多年,已经走到了尽头,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破灭

今年更是灾年,全国 50 大房企,目前已有 37 家暴雷,超过一半

上半年楼市成交价和成交量双双腰斩,量价齐跌,一大批房子价格腰斩。可以说,除了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外,很多房子已经失去了流动性,失去了投资价值

剥去投资属性的功能后,只剩下居住功能的房子,价格还能剩下多少,看看这荒诞的一幕就知道了

这些非核心地段的房子,已经失去了上涨的基础,剩下的只能是漫漫熊途。

对于这些房子,降价出售是唯一的出路,再过个几年,当大部分楼市鹤岗化之后,就不是降价出售的问题了,是根本没有人接盘的问题

中国楼市,已进入冰封时刻,很多地方的房子,已经失去了流动性,那些投机炒房客,再不斩仓认赔,迎接他们的,除少数核心地段的房子外,绝大多数只能是断供、断贷、甩卖、破产、上天台

这时还鼓励农民进城接盘,多坏

别忘了关注,点赞、转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世间行者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农民日报说的话,才是为农民着想。

农民被忽悠花钱进城,已经不是第一次。

198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以下称 “自理口粮” 政策)规定,只要在集镇有固定的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农民及家属都可申请在集镇落户,公安部门应准予其落常住户口,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但国家不向其供应商品粮

看到最后一句了吧!不向其供应商品粮。

1997 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有序地向小城镇转移。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与当地原有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同对待当地原有居民一样,对他们的入学、就业、粮油供应、社会保障等一视同仁。对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各地方、各部门均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者类似增容费的费用。

1993 年就取消粮票了

现在忽悠农民进城买房,无非是两点,一是打农民手中那点钱的主意,二是打农民手中那点地的主意。

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在名称上是取消了。而且实质上的农业户口,有农村土地的,现在是许出不许进。

知乎用户 沉钧 发表

怎么不鼓励给农民工加工资、买保险、提高福利呢?

背后有些什么暖心的原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嘛!

知乎用户 包子西施 发表

还是农民日报关心农民。

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


看看这三步棋是不是这么走得:

国务院被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什么?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知乎用户 璟穆庵​ 发表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要不要进城,只取决于一件事——你打算下多少崽。

人口从农村往城市流到是大势所趋,不是因为城市生活好,而是因为城市生活不好。

你进城之后孩子没饭吃饿死了,还得被骂 “你过去吃饭是吸农民的血”——然后城里人孩子没饭吃,绝户了,人从哪来?

——显然不是非洲,非洲人才不在厂里 996 呢。给人家分三个穴都没用。

农村是按人头分,下崽越多,分的越多。城市是按劳分配,你得交 40 年养老金才能领钱。所以,喜欢下崽的去农村,生的越多,赚的越多。

喜欢躺平的去城市,虽然连崽都养不起,但是至少在瘫痪在床前不用担心没崽被吃绝户。

(对不起,按越南标准,996 就算躺平了,人家下崽多的,下了那么多崽,都等着 797 呢)

知乎用户 二十四铢 发表

怎么证明,农民是农民?

知乎用户 小太阳 发表

全球粮食出口和产量都在缩减的当下,农业以及其管理部门,在今年获得了极大的话语权。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永远适用,从评价二舅,到防疫不能妨碍农时,今天为农民买房说话,背后都是农业部在如今这个时段话语权提高的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业部突然话语如此之强硬,可能会导致在下半年,会有一场大论战。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资本在城市量化掠夺完,自然要深入农村掠夺财富和产权。

并且一定会爆发矛盾,资本要低价获取农村地权资源,聚集土地,这必然会触动农民的利益。

5 万进城买房的吃相虽然难看,就怕之后有更难看的。比如:古代就盛行的手段,避税,放贷,收债,等等一系列手段,目不暇接,都有可能上演。

知乎用户 秋海棠 发表

这一波城镇化主要就是农民的儿子女儿接的盘,现在又来割农民本人了吗?农民不像市民有社保,求求你们做个人吧

知乎用户 鱼兔 发表

鼓励农民买房也好

17 部委联合发文鼓励生育也好

还有国务院搞什么生育小组

里面所说的措施有用吗?

有用也没用

说明啥

说明上面的人急吗?

急也不急

还是那四个字 “以拖待变”

拖到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迎来变化?

别问,问就是稳中向好

再问就是

苦一苦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过呢

先富带动后富的契约已经受到了质疑

当然你可以说咱们国家体量太大

共同富裕当然非一朝一夕之事

甚至说全面脱贫攻坚的确是大大的好事

不过在如今这种现代化的社会下

吃饱喝足之后的需求,才是真正的 “后富”

真正的考验都摆上台面了

“再苦一苦人民”

你苦吗?

你不苦

我苦吗?

我不苦

农民苦吗?

苦啊

但凡你们这些人上人看看这高温天下的

农民,工地,环卫工人,外卖小哥

还能沾沾自喜,天朝上国吗

不求一朝一夕实现大跃进

只求来点实际的

知乎用户 贾玉民​ 发表

地方税收下滑,土地出让受阻,政府财政进项断崖式减少,面对千百万嗷嗷待哺的公职人员,地方官员不得不转而忽悠农民进城买房,以解土地财政之困,也实在难为了这些人民的好公仆。

不过我敢说,地方官员这个带泪的图谋,注定是要失败的。

因为中国的公民,除财政供养人员因受制于薪金发放权在人手上,不得不假装相信他的上司外,其他人早就不相信资本家和政府官员的忽悠了。

至于那些背负几百万房贷,头都熬白了,楼都快住塌了,贷款还没还上的城里人的故事,农民伯伯多少也都有所耳闻,或间接有所体验。所以,想忽悠他们,难着呢!

要说农民为什么不会进城买房,为资本家和政府官员解套,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更简单:

第一、农民种粮不挣钱、有时还赔钱。如果侥幸挣了一点,在乡下买个老房(棺材)兴许还行;买城里的新房,肯定是不够的。

第二,眼下农民的现金收入,八成来自外出务工所得。如今城里人都已经找不到活儿干了,哪儿还有农民工烤的火?想忽悠他们掏钱购房?想都别想。

第三、人民银行虽然是人民的,但不是农民的。让他们给农民按揭贷款,他们给贷吗?

遥想当年日本派遣军在华北屯军,因粮草被困,曾组织部队大规模下乡抢粮,结果总也斗不过狡猾的中国农民,以至大部分征粮队被迫铩羽而归,冈村宁次大将不得不选择从东北去调粮。

此为前车之鉴,望政府官员三思。

知乎用户 霸天虎 发表

标题都是编的,有啥好讨论的

知乎用户 挚爱小金 发表

农民日报真的站在农民角度考虑农民的生存环境,真的在为农民的利益发声。

这是工人日报和人民日报需要学习的。

知乎用户 Makulu 发表

拥护

知乎用户 陶瓷水杯 发表

最后的良心了吧

知乎用户 homey 发表

眼见着房地产击鼓传花整不下去了,就喊来农民了,我真的,艹。

尤其是最近刚看完《隐入尘烟》,真是捡软柿子捏,吸血还不够,连骨头都要敲碎了。

农民没有了土地,背一身房贷,上一辈的留守儿童还在苦苦挣扎,就把下一辈的房贷地雷安排好了,农民新中国后的几十年城乡剪刀差薅羊毛都薅到绒毛了,然后农民工打工薅到血汗了,这代人马上要老了还没什么着落,现在有准备敲碎骨头吸食骨髓了,不能换个羊薅吗?

比如让那些喊口号蛊惑人心的先整上十几套,那就是行善积德啊

知乎用户 倪胖儿 发表

为什么这么多人站到道德制高点批判?

我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1、批判的人大部分都是城里人,而且家境很好。自己有点厌倦城市生活向往幻想中的农村田园生活。

2、很多人对房地产有怨气。国有资产流失一笔带过;毒教材一笔带过;唐山事件一笔带过;滴滴事件一笔带过;明星和网红偷逃税一笔带过。唯独房地产从以前到现在都揪着不放。天天诅咒房地产崩盘。

3、某些资本在别有用心的在引导舆论导向。让大家形成对立,从中获利。

我个人的观点: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这篇文章的语言组织有点不道德。让人不得不往坏处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农民也有享受美好生活的资格,而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一辈子的农民。同时,资本是没有义务免费帮忙农民发家致富。它们只会想方设法让你买他的农药、化肥、饲料等等。到头来农民的钱依然是进了企业的腰包里,自己却是在做亏本买卖。反而进城当打工人的风险比当农民小很多,生活物质上也会得到很大的便利。

因此,农民进城只会越来越多。

2022.9.2 日追更:

我另外一条关于温铁军的回答被推上了热点答案。我算明白了大家是因为温铁军才去关于三农相关的提问和回答。

确实,这疫情三年民粹主义泛滥还有左倾的迹象。网络红小兵也越来越多,不是批斗这个就是批斗那个。

我这个回答假设条件是从来没有进城打工的农民是不是真的愿意一辈子当农民。而其他人的假设条件是在城市已经有足够的钱,然后回到农村里过田园生活。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们纵观中国这 30 年。原来的西门子冰箱、TCL 彩电、老式台式电脑、诺基亚摩托罗拉、康尼相机以及空调这些电子电器产品请问一个城市普通家庭买得起吗?后面城市发展起来了家家户户才普及起来。但是农村里没有进城打工的人依然家徒四壁。

肯德基麦当劳以及阿迪达斯以前谁能买的起?现在是不是烂大街?这是不是城市发展的功劳?哪怕只要在城市打工的人基本上在衣食上都能得到极致的改善。

后面大量农民工在工地上班只要肯吃苦,哪个不是一年找上了 10 万的?请问在农村种地有这样的改变吗?哪怕是种大棚的都是城市人在包来种。即便农村人包来种都是赚够了钱来种的。

我不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也不鼓励农民必须去城里买房。我只希望所有人都有去城里挣钱的资格。不管你有没有文凭,只要你肯吃苦都能赚上七八千甚至上万。

赚钱不是城市人的特权,不是高学历的特权,不是达官显贵的特权,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权利。

赚到了钱去城市生活,还是回农村生活是自己的选择,不强求。

知乎用户 红烧大板儿砖 发表

任何不以降价为手段的房地产促销都是无效的。

知乎用户 一汪清泉 发表

可见《农民日报》心里还装着农民,农村是国家的根基,一旦有变,地动山摇,然而即使如此,还是阻挡不了少数群体和资本的贪婪,既想让农民去接盘,又想低价回收土地兼并,想通盘全吃,可谓好的不肯学一丁点,坏的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城里人都没工作,哪里有工作给农村人?回农村,至少有块地饿不死,但是在城市里失业工人没有收入,真的会饿毙街头,或者早早结束生命,所以个人对 ZF 像赶牲口一样地把农民赶进城镇是持否定意见的。同时城市是高污染高能耗,这是个世界性难题,所以通常而言,城市只是一小部份,大部份仍是农村或郊区,中国也不可能总有些 “愚公” 真的想去移山?既然开国领袖毛主席都拗不过社会规律,这些人能逆天改命?

(2)说实话,农村挺好的,菜都是自家种的,绝对无公害有机新鲜蔬菜,从某种程度比特殊群体吃 “特供菜” 还强。再养几只鸡鸭下蛋,散养生态鸡,摸些河螺和小虾敲碎喂鸭,不比超市那些 “土鸡鸭蛋” 强?除了夏天最热时候,全年大多时候可以不开空调,比起城里动则四五十度,没空调几乎过不下去,肯定好不少。而且装上太阳能,热水也是能保障的,要是家里烧柴火灶和余粮喂猪等,生活成本真的很低。而且农村交通也在改善,真的想不出搬城市的理由。

(3)个人对城镇化和钢筋水泥森林并不看好,按照世界过往的规则,这些高层将会成为新贫民窟,基本上没有人想到去住那些反人类设计建筑,房产开发商是要盈利的,它不可能持之以恒地大亏本去维护高层的水、电、电梯、消防、燃气等基础设施,因此那里将成为最不宜居地方,让一家六口人掏空腰包贷款三四十年去买个棺材房,那些人真的是太坏了。同样,我觉得中国除了少数城市,根本没必要城镇化,因为城镇化需要产业,没有产业,人们都会搬离,即使已经城镇化的仍然可能成为鬼城,再者城镇化成本过高,同时推高了房价物价,是如今大多数社会问题根源,到了必须下猛药整治的地步,否则中国很可能输掉与美国的 “冷战”

知乎用户 大叔 206​ 发表

三农问题不搞好,才真的动摇国家的根基。

知乎用户 金橘 发表

终生坑害农民。剪刀差剥削广大农村的农民家庭粮食,不交公粮孩子不能上学,八成小麦交完公粮无小麦吃白面,只能吃一年红暑面。至今仍在剥削,贡献一生的老农民只有百元养老金,而体质内养老金一二三万。

2022 年小麦亩产 1300 斤左右,以前每斤收购 1.15 元,俄乌之战导致小麦涨价每斤 1.6 元,面粉涨价至每斤 2 元,除去各项成本,种小麦每亩地赚七八百而已,大部分农民全家共只有三四五六亩地,全家几个人种地一年使劲种两三季作物也只不过赚几千元至一两万元而已,不如打工几个月。打工才能绐孩子上学,给孩子买房,老了干不动无收入还得给孩子带孩子,还得让孩子自己交射保之后再给老人自己生活费。而体质内拿一二三万养老金的老头忙着陪着给全国旅游景区舞丝巾的老太太们拍合影。

被工业剪刀差被郭嘉原始积累的老农民种地一生只不过百元养老金,自升自灭。

民生之多艰,民生如草芥。

如此人间,就不值得。

来生只去北欧,去不了绝不再来。

知乎用户 秒懂说房产 发表

楼市变冷,消费库存是个大难题。尤其是进入 2022 年以来,楼市经历了几轮的利好政策,但楼市表现冰凉,销售并没有明显的上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 78178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27.1%。商品房销售额 75763 亿元,下降 28.8%,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 31.4%。为了让楼市能够尽快回暖,很多城市也是相继加码出台鼓励条件!

因此,现在不少地方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至少包括吉林省延吉、吉林省吉林、江苏省泰州、湖北省黄冈、贵州省遵义、安徽省潜山、黑龙江省佳木斯、吉林省长春等城市以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江苏盐城阜宁县等地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相关政策。

在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城市中,地方政府多给予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优惠政策。

具体如下:1、农民进城买房,自行退回农村住宅家庭的,可享受国家一次性补贴 3-5 万余元;2、农民进城买房,初次选购 90 平下的住房能免交契税;3、农民进城买房,可享受政府补贴,最大额度可以领取 10 万余元。"

因此现在有人开始疑问了,现在农民该不该进城买房呢?

针对这个问题,最近官媒给出了一篇报道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不能不算后路账》的文章,其中就有指出,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给农民留后路。

秒懂认为,对农民来说,如果农民有经济能力买房,你这没有问题,但如果农民没有经济能力买,即使在城市买房了,如何生存也是个问题。对进城买房的农民来说,很多人买房主要是为了孩子,他们自身对在城市买房并不热心,毕竟都四五十岁了,一直都在农村是劳作和生活,习惯在农村生活,其中很多人没有在城市工作的能力,加上给孩子买房,已经把自己的继续给搭进去了。

对在农村的农民来说,在城市买房的意愿很低,对年轻人来说,可以在城市享受工作、教育等资源,但对老年农民来说,城市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对他们来说,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从现实来看,在城市获得一份有稳定经济收入的工作很难,如果工资不高,那房贷就没办法偿还,买房早晚得出问题。因此,不少农民都感觉城市不如农村好,如果真的想让农民去城市买房,一定要要一定的保障,否则农民不会贸然去城市买房,毕竟房价还在高位,随便一套房子都需几十万,农民手中的闲钱也不多了。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在网络上,网民把农村耕地和宅基地吹捧得过高了,他们只看到城郊或者平原上的农村,觉得进城便利,还可以拆迁暴富,耕种也便利。却看不到还有无数大山里的偏远农村,那里除了山好水好空气好,就一无是处了。如果是从这种农村出来的都知道,过去几十年,这样的农村消亡了非常多。基本上是外面打拼能安家后就撤离了,网友眼里值千金的宅基地耕地,直接成为荒山了。

隔壁村我姑姑家就是这样,村里大部分人在城里买房了,哪怕我们那里很传统,过年需要祭祀,人家也是大年三十开车把祭品拉回来祭祀完,然后又拉回城里,连个年夜饭都不在老家吃,哪怕老家是装修得好好的楼房。至于他们为啥还没完全迁走,是因为他们那个市比较富裕,政府有把他们搬迁到城里的计划,所以还在等可能的搬迁房。

知乎用户 喜新不厌旧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战略上是对的,战术上是错的。

批评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战术上是对的,战略上是错的。

双方互补。

知乎用户 回马枪战斗团 发表

前些年说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现在又要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你没粮了就要我们下田,你缺钱了又要我们买房。农民既要在乡下种田,又要在城里住房。

会有人觉得我们农民有他妈这么贱吗?

知乎用户 肯尼 · 木白风 发表

农民肯定也想住上漂亮舒适的房子,有方便的水电。

但为什么不是房子进村,而是农民进城呢?

知乎用户 小金帛 发表

农民日报的几次发文都很出彩,真正的站在了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应该说,这才是我愿意看到的官媒,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官媒。

我记得第一次是因为二舅那个发文:

如何解读《农民日报》发文指「读懂二舅就读懂了中国农民」?

第二次是因为全县静默:

如何看待农民日报评老人下地打农药被要求广播检讨,称「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

然后就是这一次了,

我觉得这样的官媒才称得上是官媒,

才是真正站在农民、人民角度看问题的官媒,

同样,也可以看到,

这几篇文章迅速火起来,

说明是贴近人民群众的,

并且衬托出

有些二流报纸确实是脱离了人民群众。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农民日报毕竟还是农民日报。

不像 x 人日报已经变成 x 贼日报了。

知乎用户 徐太柏​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是挺好的,站在统治阶级 城市人的角度确实好。

既消化了库存 又维持了资产价格 还能低成本收回了土地 简直赢麻了,可如果站在农村人 或者把农民当人的角度去看 这就是牲口行为!

翻看世界各国发展史 在城市化进程中每个国家都出现了 大批成规模的流民或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中国城市化到现在为什么没有出现 是因为上面是神仙会魔法吗?不是 只是因为乡村兜底 农民工在城市再活不下去 回到农村 总有那么一亩三分地 可以满足自己一张嘴 有那么一顶茅草棚可以遮风挡雨 ,现在你们要把他们最后的一点生存所需收走 也不考虑农民们到了城市有没有生存能力 万一不行 乡村回不去 城市呆不住 他们去哪?怎么活?还是聚在一起重新用小推车把所有人推进地狱?!

城市屁股老乡们擦了不是一两回了 每次城市发展一出问题 就把包袱代价往乡村转移 找老乡帮忙,这么多年 一趟趟下来 老乡家就是有个金库也早被套干净了 这次城市的屁股请城市自己擦 不要再让别人为你们的贪婪买单 要点脸吧 不然老乡们会抡锄头 推独轮车的!

知乎用户 反正说不过你禁言 发表

鼓励?早就噶了,很多村里的小学和镇上中学都被取缔了,孩子想上学得有居住证明,否则你以为涨价去库存是经济学奇迹?房产经济愣是续命了好几年

知乎用户 乐居城市发展 发表

近期,有不少地方出台鼓励农民到县城买房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诸如吉林省延吉市、四川宁南县、江苏阜宁县等多地都相继发布了鼓励本地农民进城买房的政策。

据悉,鼓励农民进城销售购房的政策下达的同时,还伴随着种类多样的配套措施。如四川宁南县,对于蚕茧的年销量为前 100 名内的桑蚕养殖户,在县城新购商品房则补贴 1 万;还有安徽潜山出台相关进城购房政策,具体针对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买房的农民,在确认过后一次性给予 5 万元的买房奖励,而对于自愿退出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业用地后,由原宅基地使用者承包经营的经确定后给予 3 万 / 亩的奖励等。从以上这些城市也可看出,发布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相关政策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县城或县级市。但这样的政策落地后,市场给出的反馈真的能达到 “以房引人”、“以房留人” 的效果吗?

经济日报》有评论文章指出,此类政策出台的初衷,一是为了缓解市场下行压力,去挖掘农民买房潜力房产去化;二是为解决本地人口流失和本地城镇化率不足的状况。事实上,这也反映了不少县城正在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若纯粹依靠鼓励,现金奖励,市场发展水平仍难以回升,而想要重振市场,各县城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必须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很多农民现在买房的目的,不完全都是为了住好,可能更是为了孩子上学读书问题而选择买房,所以在教育配套设施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

因此,在满足农民需求并做好公关服务的基础上,未来三四线小城市、县城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很大潜力值得去发掘。而作为三四线小城市的房地产代理来说,尽管现阶段市场下行,行业发展不景气,但对内仍然要运营好自己的产品做好服务,对外搞好和开发商的合作关系,多拿项目,争取在本地覆盖更多市场。随着国家对城镇化优势政策的落地,各地方的配套设施完善,县城的房产市场将会被井喷式挖掘出来,农民也将更愿意走进县城,房产市场等真正过了寒冬期,市场终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时刻。

县城作为连接城乡发展的一个载体,目前看整体发展水平虽落后于城市,但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同步城市,跟着时代发展趋势走,当下时兴的数字化新经济正普及于各行各业,房地产也不例外,所以不管是买房还是卖房,线上购房和数字化营销将是主流。而房产代理作为连接房子和农民之间的桥梁,既是担当着卖房的专业平台,又是农民购房的服务者,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提前建设好卖房的线上 “售楼处”,了解潜在购房者的购房需求,并做好客户的服务和项目的运营,也可借助如乐居等专业的品牌房地产媒体整合营销平台等手段,多渠道引流到店,自动化管理店铺运营数据,不断积累店铺的私域等待市场升温的供需持续释放。

知乎用户 Boris​ 发表

现在是好好重新认识工业化的时候了,不要还在简单抄袭西方形成的半通不通的理论中瞎忙活,迷迷糊糊中接着给这个社会经济挖坑埋地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消除阶级的重要一环。

因为农民其实不属于无产阶级。

这个有些人了解,有些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共产主义革命没有把农民算进去,最大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农民根本不属于无产阶级。

只有农民中的雇农属于无产者。

哪怕你只有一平方土地,你穷的只剩裤衩,不好意思你是有产者,你是敌人

穷和阶级没有关系。

穷和有产无产也没有关系。

你看现在,土地是国有的,农民其实都属于雇农,但还有永久使用权的宅基地。

有宅基地的都是敌人。

所以…………

有人敲门,查水表的,我去开个门……

我加一点啊,宅基地包括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都是集体资产,但区别在于农田和其他土地都是有期限的,宅基地是没期限的。

本质上就是私有的。

所以我希望能给这块地加一个期限,即使是一万年………

“修水管的!开门!!!”

“来了………”

知乎用户 无意义的工具人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村好多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随迁子女上学有了保障,咱们外来人口的工作生活压力一下子就小多了”“家门口就有医院,还能线上问诊,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 一幅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浙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作用进一步提升。2020 年中国百强县中,浙江占 24 席。

在福建,城市宜居水平稳步提升,教育、医疗、文体、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完善,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 100%。

在海南,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实现全省 “1 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 全覆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46.7%,城乡居民收入比稳步下降,城镇化红利惠及广大城乡居民,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1.3 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5 年前,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伙子王洪涛怀揣梦想,前往福建泉州打工。这几年,他走遍了泉州的大街小巷,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如今,他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并把父母也接到了泉州。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泉州比老家就业机会多,父母也在这边找到了工作,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家人都很喜欢这里的生活。我女儿今年 2 岁多了,经常跟着我到处逛,爱吃当地的特色小吃,眼看着女儿就要上幼儿园了,我现在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王洪涛说。

像王洪涛一样,不少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近年来,各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湖北武汉将随迁子女人数纳入适龄中小学生基数,按相同标准开展招生、教育经费划拨、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安排;将随迁子女列入财政经费保障范围,按户籍子女标准提供财政经费保障等。2020 年,武汉市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近 14 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 97%。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十年来,1.3 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卓著。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大量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发放居住证超过 1.2 亿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 90.9%,农民工接受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接近 8000 万人次。

该负责人表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十年来,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建立起效,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 1650 亿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修订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为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两横三纵” 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 30 岁出头的张女士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她亲眼见证了成渝地区交通的发展变化。“以前从成都坐火车回重庆探亲,路上要花好几个小时,现在坐上高铁,只需要 1 个多小时就到了。” 张女士说。

不只是交通。近年来,成渝地区在户籍迁移便利化和居住证互认互通、社会保险协同认证、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方面有了实质性进展。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全面提速。

这是一个缩影。如今,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不断优化,各大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

将时间指针拨到 2013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 “两横三纵” 城镇化战略格局。

所谓 “两横三纵” 城镇化战略格局,是指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化战略格局。

该负责人表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十年来,“19+2” 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定型,“两横三纵” 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势头强劲,长江中游、北部湾等城市群加快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都市圈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八纵八横” 高铁网对 50 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达到 89.9%,全国铁路网对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达到 99.1%。

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

“看,这是我们小区的小花园,亭子周围都是花草树木,绿油油的。夏天晚上坐在这里乘凉、聊天,真是惬意啊。”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居民周学明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住的是老旧小区,以前每到夏天,蚊子嗡嗡飞,杂草、垃圾到处都是,简直没法在外面坐下来。

周学明介绍,2020 年,他所在的小区进行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垃圾、杂草不见了,路面全部铺成了柏油路。晚上,经常会有小区居民约上几个老邻居、老伙计,在小区广场上健健身、跳跳广场舞,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年来,各地多措并举,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

比如,“十三五” 期间,江苏省累计改造城镇棚户区 129.9 万套,近 400 万居民实现出棚入楼;城市宜居环境大幅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 81%;社会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

山东省深入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弥补发展短板,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 339 公里,远程医学中心省内联网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全覆盖……

该负责人表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来,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3961 万套,惠及 9000 多万居民,老旧小区改造惠及 2000 多万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 7000 公里,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超过 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 99%。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 813.5 万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实现街道全覆盖。绿色、智慧、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成效初显。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该负责人介绍,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十年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城带乡效应持续显现。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普惠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有序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 “空白点” 基本消除。

同时,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4%,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 90%,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 438 万公里。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认为,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对吸纳农民进城就业安家、促进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定位各具特色,发展路径各不相同。” 高国力说,《意见》明确提出 “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并作了具体分类指引,为今后一段时期不同类型县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城镇化动力仍然强劲,蕴含着巨大内需潜力和强大发展动能。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知乎用户 追黄埔 发表

腐朽的封建王朝尚且知道要先考虑掠于商,这倒好,直接奔着农民来

知乎用户 梓非鱼 发表

越南的狗屁经济思维,正如温铁军所说的:

城市危机向农村转嫁,意图实现经济 “软着陆”

知乎用户 阿汤哥​ 发表

少谈政治,多看历史,答案都在那。

知乎用户 Stelip Comound 发表

这些孙子不读历史

乞活军是怎么来的?

知乎用户 灰尘 发表

想想,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失去工作的工人,两者结合会发生什么。

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来没在历史中学到什么。

知乎用户 zero 发表

农民刚过几天好日子就高调宣传反哺效果,然后让农民吐血做贡献,血吸完了还要敲骨吸髓,对农民的压榨从古至今从来就没停过。

知乎用户 野生微笑 发表

西瓜 / 大蒜 / 小麦换房,最高抵 10w,是 10w 的西瓜大蒜不值,还是的 10w 房不值呢?

再说了,期瓜可比期房靠谱。

知乎用户 严严严 发表

我这人不想享受国家补助,一辈子没想过薅社会主义羊毛。

换言之,有 “只生一个好” 奖励的年代,我会主动放弃奖励多生一个;

给 “多生” 奖励的时候我也是会主动放弃奖励,只生一个或者一个不生;

买房限购的时候,我会省吃俭用想办法买房;

鼓励买房的时候我把买房享受优惠的机会都让给别人;

朋友圈没集过赞,拼多多没提过现。

小学没赶上双休;初中没赶上免学杂费;高中没赶上扩招;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啥都没享受过;连家门口的路都是等我去外地工作之后才修好。

没办法,从小到大都这命。

知乎用户 泰山大会长 发表

说明农民日报起码有人格,起码有人性。

知乎用户 孔涛罗 发表

温铁军找农村那是把农村当垫子用,用完擦了屁股修一修破了的地方就不用管了

你这农民日报直接把农村当血池用,狠狠的抽干

论狠还是自己人狠啊,知道刨根

知乎用户 阿杰 发表

部分 50% 以上农民(家庭),占据的耕地太少,如何纯种地收入,月均不过千。

在此情况下,土地(农村、户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中国户籍制度,允许农村户籍的人,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向只打工过度;但是不允许,农村孩子,在父母打工地区上学。

知乎用户 未霜寒 发表

农民日报竟然真的为农民说话了

知乎用户 某省体彩培训师​ 发表

农村确实有许多农村的恶,但是农村生活成本低是真的。

尤其是吃的,比多数城里人要好,当然不能和少数吃特供的老爷们比。菜有一大部分是自己种的,不够的再买。鸡是散养的,那鸡蛋和超市里自称的土鸡蛋相比完全不同,炒出来颜色就不一样。粮食也有一部分自己种,冬天的萝卜白菜胡萝卜土豆自己也能种,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主要靠农家肥。白菜看的绿,长的不好看,炒出来是发甜的,能炒烂。萝卜生吃也是甜的,就是形状差点,不像超市里的又粗又长又直。黄瓜、西红柿也还有它该有的味道。

有的人家院子里还能种枣树、苹果树、柿子树、葡萄等。

收了开发商钱的无良专家们为了逼农民进城接盘,出尽坏主意。秸秆不让烧,土灶不让用,猪羊不让养,房子不让翻新,说是污染环境。

一辈子挨剪刀差,一辈子吃亏,最后连种了一辈子的地该怎么种都做不了主。悲哀!

知乎用户 whillims 发表

房地产是因为债务扩张速度过快,没有必要让农民进城背债!

知乎用户 weiheishao 发表

批评又怎么样?现在已经为时已晚了,只是希望写这篇文章的人不要被开除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Jack 发表

没人买房,谁送喝茅台,还怎么瓜分国有资产,他们的孩子还在国外等着学费,他们的几奶等着钱买奢侈品,换车换手机。。。。恶意不买房,太刁了

知乎用户 李行知 发表

知乎用户 haolin he 发表

不如马上快进到毁堤淹村、马踏宅基地

知乎用户 西安贷款经理 发表

进城当韭菜,继续让人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看还有什么招。

总不至于明抢吧……

知乎用户 深空 发表

我说什么来着?

房地产害是支柱产业对不对

韭菜总是要割的

先割壮的

壮的割不动了,就割不那么壮的,反正都得挨那么一刀

知乎用户 Colin 发表

我国的城市发展一直是靠剥削农民过来的,学校,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北方,农村的基础设施远不如市区里面,再加上农村的学习绝大部分都被取缔了,所以农村的孩子要上学就必须要去市里,要想在市上学就必须要房子

知乎用户 猎晏焱 发表

支持农民进城。

如果有关部门能免费给农民提供房子的话。

知乎用户 Genhz 发表

骗农民宅基地那些公务员,良心真的黑,可能农民不是人民吧,不用为他们服务,快去为周公子那样的人民服务吧

知乎用户 终有一天 万众一心 发表

你要是根都刨了 他们真的是会拔地而起变成树人的

知乎用户 哈哈 发表

你农民就算要买房,我建议也是买城市,而不是县城,如果买不起城市,就不要买房。

知乎用户 狂奔的钱宝 发表

这个县委书记绝对是贪污犯。

知乎用户 HuhuDoodoo​ 发表

下乡是仙丹,能治百病,没有啥是下乡解决不了的:知青下乡、家电下乡、土地财政下乡…… 因为革命队伍也是以下乡为基础发展壮大最后夺取政权的,乡下就是一切的根本,电影里经常都会有的情节:主角迷茫时经常会跑到乡下去散散心。嗯,跑题了。

知乎用户 荔枝 zsz 发表

想让农民进城买房,也不看看疫情下进城的农民工在工厂里今年能挣多少,干一天休三天,限电,疫情防控,上下游产业链,消费等问题解决了吗?我觉得后一步应该关心关心大龄农民失业问题,回家就一定活得起吗?儿女上学,结婚,生子,不需要爹妈补贴的又有几个?上一代老农民被割,为改开付出了多少!马上老了,被榨干了,现在还要拿起来咂咂味,把最后一滴都要吃干抹净!

知乎用户 别打了我不要钱了 发表

一方面这话说的难得不丧良心,另一方面也是给这帮人提了个醒

河南烂尾楼,城市里的老百姓尚且敢断供,你猜猜无产阶级被逼急了能干出什么事来?

知乎用户 织女的工作 发表

遇事不决拍拍农村

知乎用户 阿财同学 发表

亲不亲,阶级分

一句话

农民日报没有背叛农民

![](data:image/svg+xml;utf8,)

《农民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30 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

要知道

《农民日报》的宗旨

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

看一看农民日报融媒体发布的内容

这些似乎与农民进城买房不太相关

但这告诉我们

《农民日报》没有脱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

饮鸩解渴

短时间解决地方财政问题

与河北霸州找企业罚款有何区别?

农民进了城

谁来种地

啊哦,我懂了

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卑劣手段, 尤其是灾年,地主巧取豪夺让拥有土地的农民变卖自己的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

知乎用户 Still 发表

我被邀请了 3 个农民日报相关的回答了。

一个报纸搞得跟自媒体一样的像蹭热度。就算再好也会被定义为自媒体,是自媒体见不得这个报纸好?我不知道 ,这已经不是怎么看待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高旭瑞 发表

农民工之所以没成隐患,就是因为我们在农村还有家,城里随便失业,我知道我肯定饿不死,回老家就有一口饭吃。

但是如果有大量农民听信忽悠贷款进城了,村里宅基地和农田没了。

贷款一直能还的上还好说,贷款如果还不上,在城里破产在村里还没地的人一旦多了,流民能引发怎样的社会动荡,从古至今都给你摆的明明白白,就看想不想看了。

知乎用户 LZ 冲鸭​ 发表

知乎用户 无限 Mugen31 发表

我劝各位多读书,少受知识分子的骗。

知乎用户 陆爱卿 发表

农民把宅基地当成宝贝,但是在市场眼里,绝对不超过十万块。你还嫌弃少?县城征地一亩地也就五万,一片宅基地才二分,也就是五分之一亩。大城市征地 40 万一亩,二分地也才八万。所以农民的宝贝,最后哪怕可以自由买卖,也不值钱。聪明的农民会尽早把手里的资源换成钱,越早越划算。而且越早摆脱土地的农民,其实越富有。

但是,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在古代,世家大族也会留财产给落魄的后代。农民不能保证自己世代都能吃饱,土地是留给未来的基本保障。既然不值钱,农民索性也就不卖了,留着做个保障。

如果有条件,到城市里面买房生活,有时候会舒服一些。农村现在有些寂寥。但是很多人更愿意农村生活,不仅生活成本低,而且喜欢田园。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逼迫农民进城。如果你想进城,又有补贴,何乐而不为。

知乎用户 来碗面条 发表

农民淳朴人口多受教育程度偏低关键还不会发声,嫩韭菜割不到,要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我说句特别悲愤的话,那代人奉献了多少又得到了什么。粮食是维持社会稳定最最重要的因素,粮食价格对得起农民吗。

如果在乡下住过就知道他们生活成本多么低。口粮蔬菜可以自己种,至今还不少人喝着干净的山泉水。柴米油盐一年能有多少支出。没有物业费没有房租,你让他们进城了要怎么活,只要是动弹就得花钱。

我没有去考证媒体到底有没有说过这些,如果的确说过那良心是真的让狗吃了

知乎用户 喝酒必疯 发表

我妈从小就鼓励我上清华北大,可我为啥不上呢?不是上不去,而是因为太叛逆了。

我高考闭着眼睛考 700 多,明明全国名校各大热门专业随便挑,可我就是不去,就是要去蓝翔,谁都拦不住我,谁来劝都不好使。

我是一名光荣的农民,因为从小老师就教我劳动最光荣,念完初中我不念了,不是因为家里供不起,而是因为我叛逆,我觉着劳动最光荣,学习不光荣,我就是要种地,就是要面朝黄土背朝天。

郭嘉 ZF 和许多经济专家都鼓励我进城买房,我就不买,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我就喜欢住在乡下,我就喜欢住小平房,我就喜欢自己烧暖气大冬天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去外面上厕所,我就享受这种买个菜都要赶着骡子跑几公里的感觉。

你信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小叔前几年在市里买房子,把他在农村种地的爸妈一辈子的积蓄掏空不说,他爸妈还帮着他在外借了一笔钱,现在两人已经六十多岁每天都还要早起打零工补贴家用。

我小姑前几个月因为孩子上学需要买学区房,我姑父不同意觉得买学区房需要的钱太多,买完之后生活会很拮据,两人因为这个问题现在在闹离婚。

我还有个没什么文化现在在县城生活的大姑,因为疫情的冲击,现在没工作没收入还不起房贷,银行要收她的房子。

我现在每次看到新闻说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心里都会呵呵一笑,你看现在都把人压迫成什么样了,还敢说幸福。

我是在农村里长大,以前的物质生活是不如现在,但那时候大家心中还有希望。

农村的孩子还有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希望,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县城高中每年都能出一两个北大清华的。

那时候房价也不怎么贵,有份正常的工作几年后在县城里付个房子首付不是什么很难的事。

孩子学习有盼头,大人工作有希望。

你看看现在,唉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一会儿要求农民好好种地,别瞎跑,保证粮食安全。一会儿又想着农民进城买房,解决财政负担。

在某些人眼中,合着农民是万能救火队员?

还竟然想着让农民买房了自己开车回去种地,开拖拉机来回三十公里每天回农村打除草剂?等拖拉机跑到村里,天都黑了。

再说了,进城了有社保?进城了有工作?进城当什么?新时代城市新农民?周一至周五农村种地,周六周日城市捡垃圾?

求求你们,吃饭的时候多想想农村人吃的好不好,城市发大财的时候也想想农民手里有没有闲钱。别有困难了再想起农民。

吃香喝辣的时候,一口一个 “农民工,脏兮兮的乡下人”。

山穷水尽了,“我爱你,我最最亲爱的农民兄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父母就是农村的,六十多岁了,

有自己宅基地,有几分菜园,

自己养鸡养猪种菜,自给自足,富余的还可以卖给住城里的亲戚朋友,

唯一的开销就是水电费,买大米钱,偶尔也会买菜。

如果住进城镇,实在想不出他们能干啥,

工作肯定是不可能找到的,每天睁眼就得花钱,

而且在那种鸽子笼,除了遛弯跳广场舞,根本没别的活动,人也容易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随便鼓励,买了算我输,别的不说反正就我们那个县城送给我住(不是送给我房)我都不去,去了又是一堆七大姑八大姨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县里没什么产业也就没有工作机会,营业员工资二千五,工厂流水线三千,中小学老师好些是我同学,读师范的那几个成绩都是中下水平,幼教的倒数二十名…… 我生个孩子天赋一般,我这个家长也背景一般,普通班老师当年学习跟我水平相当(大学也半斤八两),你就感觉像是同一个东西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溢价十倍百倍的感觉,一个瓜 1 块钱,从村里运到县城卖 100 块,瓜皮子是金子做的,还是瓜粒子是金子做的?

别太高估了农民对县城的归属感, 放大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年轻人谁没有在大城市生活过, 倒不是说手高眼低看不上县城, 相反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有可能还低于县城,就业机会就多太多了,很多县城都不能用鸡肋来形容,除了一点情怀真难找到买房定居的理由,就业最差、教育水平仅高于农村、生态环境还比不上农村、交通出行也没有超出农村太多,但是房价高得离谱, 这溢价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

夸张一点预测,现在鼓励县城买房,进一步老龄化、少子化之后,有些县城你就送房就不见得有年轻人愿意来, 图什么呢?要啥都是最差的, 谁还缺一个遮风避雨的去处。

知乎用户 轩无 发表

从个人角度看一下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见闻。

家地处湖北重庆交界山区,我有一个大伯,我爸的表哥这样的关系,是村小的老师,也是我小学 N 年级的老师,大伯娘是正经的农民。

从前一段时间,ZF 鼓励拆除宅基地,会补贴一笔钱,具体数目不清楚但是肯定少于 10 万,当时我大伯也快退休了,所以就决定按这个政策来,拆了房子,然后带着钱投奔他儿子的丈母家去了,具体位置未知,大概在靠近重庆主城城区的区域,反正比山里强。

这样的关系,一起住得不长远,所以几年之后他们又回到了县城。这个时候房价已经很高,他们也买不起,在县里租了一个房子。

村里是土葬风俗,逢年过节都会上山扫墓挂青,每次他需要赶着早上的大巴回村里,紧凑地扫,随后再赶大巴车回县里。

在我们外人看来,他这个样子其实有点尴尬,老而不知归处,还要到处漂泊,当初卖宅地基,在如今看来,不见得是个明智的决定。

但是,大伯他是退休教师,有退休工资的固定收入来源,这样的人都会如此。让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人,强行去买城里的房,对个体和体系而言都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村里的地,不值钱,但是他可以作为一个退路,一个最大的稳定器。退一万步,发生大变故,经济惨目忍堵,城镇失业率飙升,大家都失业,城里活不下去了。回村里种地,不会饿死,蛰伏几年,以待时变,这样一条路是可行的!一条最后的退路!

如果因为短期利益,转移债务给如果没有购房的农村家庭,甚至再一次出现之前那样可买宅地基的操作,剥离了这种稳定性。一旦危机爆发,人无路可退的时候,那就是又一轮洗牌了。

不过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站的角度和利益点不同,作为房地产商,地方 zf,现在房子卖不出去了,债务累积,资金断裂,钱收不上来了的势头越发强盛,作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自然就会考虑一个当前没有买房的庞大农村群体,作为潜在的客户,吸引他们买房,就成了如下的各地鼓励农民买房的操作了。“我走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如果不是如今信息时代,我等屁民能通过网络管窥一豹,有个一知半解,知道如今的房就个大锅,一旦背上就需要你负重前行,反正也没钱,坐而观火。如果从未出过村的人,听到如此政策,难保 ta 不想去大城市安个家啊,毕竟现在村里没娶上媳妇儿的年轻可多了,在区县有个一亩三分混凝土空间,还是能增加后生的议价能力的。

诶,现在的韭菜不好忽悠了,还是愚民好!咋说咋听,指哪儿打哪儿。

每个人、每个阶层的利益,都得靠自己争,才能有的!不要指望既得利益者会让利给别人,劳资凭实力抢到的肉,凭什么分给你?只会尽可能把别人的残余价值抢到自己手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都是愚蠢的想法。我们对 gj 的定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有定义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作为一个弹簧,不能缓冲双方冲击,势能累积,长期以往,量变难免不产生质变。

zz 作为一门协调和妥协的艺术,我也不知道是否正有多方共赢的世间完美?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改革不能一下子就改,至少未来 30 年内不要动农民。

未来可以,因为现在想当农民的人越来越少了,地也不能不种粮食。我猜测或建议,未来会有一天,土地不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割,会以村或镇的形式,几千亩,几万亩的由国家统一承包,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管理,保障粮食安全。

未来也不再会有乡村,把现在的农村住房全部推平,除必要交通线和水利设施外,土地全部种粮或蔬菜或养殖。乡村只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农民了,乡村人全部进城,高度城市化。

没有所谓的小农经济,社会大同

知乎用户 蒲公英 发表

怕什么,一起进城内卷嘛。

城市里的失意者,也可以自由迁徙到农村嘛

知乎用户 ryan 发表

我现在看到鼓励这两字就反感。

知乎用户 oooooooo 发表

人民日报日人民,合理好吧。

知乎用户 灵活用户 发表

工农联盟的国家,成天管工人叫工贵,一说工人都跟占多大便宜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工人买农副产品没给钱,农民种地,工人上班,都是一个汗珠掉地上砸八瓣挣个吃饭钱,成天工贵工贵的喊。千禧年工人大下岗,工人阶级现在 996,007 了,农民阶级买个房又怎么了?把老家的地卖了又怕什么?你来城里买房,你不就是城里人了,你不就是农转非了,你当个工人,你不就是农转非的工贵了?这不就是你们嘴里的阶级跨越吗?买房都是为了国家,又不是为别人。有毛病吗?多买房,打破老家的瓶瓶罐罐,为国家城里买房,买大房。

知乎用户 高牛探 发表

历史上,每逢危情来临,都把广袤的农村当做主要战场,屡试不爽:

比如上世纪 50 年代赶英超美、60 年代上山下乡、改开的廉价工人等;

甚至 2009 年那一波 40000 亿,也因调动吸收了 7 亿农民的棺材金,用作维持拉动 GDP 高速增长动力。

当年十六七岁的农村小年轻,已成满头霜发的老爷爷,并且他的下一代,也老得干不动了,而轮到进城的孙子辈,也正需买房成家。

一代的全部,二代的青春,三代的积蓄,继续拿来支持社会的建设。

当一二代老去,我们周边就没有真正的农民,而只留下民工。

农村,也宣告沉沦!

(PS:受平台限制,许多干货文章无法展现,欢迎搜索公众号【高牛探】,与你分享楼市底层逻辑,一起进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想问一句:有几个真正的农民会专门看《农民日报》呢?这报纸是办给谁看的呢?

知乎用户 木心 发表

农民买房,收缴田地,两难自解

知乎用户 雇人 发表

进城买房的政策推不动

不拆农民不买,你拆了农民就得买了,

就这么回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不体恤朝廷的难处,我们也只能先不让他自建房了。

房子卖不动了,制造局垫的土地出让金必须补齐,房价不能降,只能高价卖给百姓,入秋了,再苦一苦百姓,骂名美国来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都是上层考虑,长远的目光来看待问题,专家懂得不必你多?他能害你吗?郭嘉能害你吗?

哦,你要是问我买不买,不买(狗头)

知乎用户 火与剑 发表

一有问题就下乡,一有困难就找老乡

知乎用户 勾乎 发表

我还不老,有生之年未必能看到你们的灭亡但是我可以看到你们的堕落,看到你们的子孙走向疯狂!看到你们镇压群众,看到你们在群众中埋下另一次革命的火种!

知乎用户 蓝风铃 发表

哟呵,这是想把农民变成流民?我看是老爷们活的不耐烦了。

知乎用户 格局不要那么小 发表

历史上的朝代末期一般都会有农民扛起大旗做先锋,比如陈胜吴广,黄巾之乱,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

归根到底是农民被压的太狠了,受不了了,就起来干他丫的,毕竟不干是死,干还可能活,为什么不干呢?

而现在农民生活虽有提高,但要承担起城市里这么大的债务风险,那是绝不可能的。况且等到他们进城了,他们的土地生产资料就不会再在手中,就会变成无产阶级,只能去工厂打工。在大环境下,又难以找到工作,而买房的经济负担又会迫使他们必须有钱,那么他们会怎么做呢?

一旦被人组织起来又会怎样呢?

一想到这里,我立马刊登文章批判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错误思想

毕竟钱可以少赚,甚至先欠着等以后慢慢还,但命只有一条

知乎用户 托尔多 发表

农民进城合村并居是大势所趋,这个不假。

可现在的问题是农村这个大血库被吸了七十多年已经快枯竭了,有能力有意愿在城里买房的农民早已经买过房了。

现在不少二十多岁的农村娃不说种粮连种菜都不会了呆在农村能干嘛。就算混吃等死,相亲时女方要求的有车有房可是不包括农村房的。就算女方真爱至上,生了娃总不能让娃在农村上学吧(听说现在有地方为了卖房,明明教育资源很充裕,把城里没房的农村娃撵回农村上学,借读费都不要了)。

农村相比城镇,教育医疗交通都差的远,唯独有一点好 – 生活成本极低。我见过最穷的那些空巢老人(行动不便子女不管基本就是等死)每个月最大的花费就是几块钱的电费,蔬菜自己种,粮食扶贫干部送,运气好的话过年的时候能领到食用油猪肉甚至棉被。把这样的老人撵到城镇里去经济效益没多少,人道主义灾难先来了。

与其花五万块买断农民的土地,不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化肥种子农药年年涨小麦今年国际市场涨得这么狠国内只涨到一块五。专家长篇大论粮食涨价会引发连锁反应,可根据生活常识猪肉涨价汽油涨价同样会引发连锁反应,猪肉汽油该涨的时候照样翻倍涨。

应该好好研究如何给农民发钱,农民手里有了钱不需要你威逼利诱就会去消费改善生活。农民的生娃意愿也比城市里的人高,生育率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一举多得的好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利可图的事情,需要鼓励吗?

等到需要接盘的时候,才开始把眼光转到农村。

前些年有能力有需求的,能买房的早都下手了,现在这情况鼓励买房,怕不是有些人想要敲骨吸髓

当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我理解,确实是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也缓解了经济困境。

万万没想到房地产还能下乡的。

而且房地产下乡还想把农民的根给刨了。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只能说,房地产不愧是绝户的买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工人日报眼里已经没工人了。

农民日报心里还装着农民。

知乎用户 南蛮教主 发表

家种的韭菜割完了割野生的韭菜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真的是病入膏肓了

知乎用户 明心的盛夏 发表

如何看待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不能不算后路账”? - 知乎 (zhihu.com)

这是房产、教育及医疗一个完整的政策链!你能不跳进坑里面吗?

为什么印度有贫民窟?丑国有流浪汉、无家可归之人?

试问自 2020 年初新馆疫情以来,几十万企业破产、注销,百万人失业,中国有发生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吗?有贫民窟问题吗?有大量的无家可回、流浪汉问题吗?

那些拍脑袋,极其短视,极其不负责任的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赶农民进城,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进城买房,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这是在破坏中国稳定的根基,阻碍祖国伟大复兴、共同富裕的道。

知乎用户 悲喜自渡 发表

农民日报是国内媒体中,少数几个 “不瞎” 的媒体之一,其他的暂时没看到。视频我看了 某书记说的慷慨激昂,说是买了买了一套买两套 买了两套买三套 买了三套买四套。要是时间够的话我想应该是买了一套买两套 买了两套买三套 买了三套买四套买了四套买五套,买了 n 套买 n+1 套,嗯没错,就是这个公式。真羡慕这种买了 n 套买 N+1 套的人。白某人都惊呆了,不会吧?买了 n 套买 n+1 套?买房这么轻轻松松?

知乎用户 刘公羊 发表

告诉我们要多想其他办法掏民众裤兜里的钱,别天天指望房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每次这种回答下面都是一水的骂 zf 骂 gj 的言论,还信誓旦旦说这些政策没用,但是每次都打了这些人的脸。我就想问键政砖家们除了整天在网上发表屁用没有的言论有意思吗?尤其是那什么 pure. 日月整天说房地产泡沫一定会破,说了快几年了? 房地产泡沫这么长时间还没破,您是要预测 10 年? 都消停点得了,一群乐子人一提到房价就来劲,事实上人家政府鸟都不鸟牛马们,安安心心过好自己得了,要不就学学人家国外工人罢工去,一个个在网上牛皮吹的比天响有用吗?现实里屁也不敢放一个。

知乎用户 洛水无花 发表

说真的,农民为国家奉献了那么多

就别老盯着农民那点儿国有

且是集体所有权的耕地和宅基地了好么

给农民留条后路吧

知乎用户 白风鱼 发表

如果你不知道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会怎么做

你可以去看看二十四史

或者也可以去问问那些被踏碎的公卿

知乎用户 竤皓 发表

改稻为桑 乃是国策

知乎用户 张三 发表

让最穷的人买最贵的东西,这是脑抽了

知乎用户 慕言 发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除了空气不要钱,什么都要钱。再给他们断了后路,为了活下去。工作卷的更厉害了。最后城里工人 + 进城农民双输。

还是顺其自然,有能力的农民,他们会主动在城里买房。没有能力的农民还是让他们在农村安稳的度过一生吧。他们经不起任何一次折腾。

还有什么时候实行大病免费?不要求全部免费。只要求大病免费,主要是癌症、白血病等这些恶性疾病。一般家庭撑不住的。

解决好这个大病问题,中低收入者消费会提升很多。

再不济,医保局弄个全民大病保险。每年交 300 也行,只要得了大病免费治疗。其实小病,对于普通人根本不是负担。房子买不起可以不买,山珍海味吃不起可以不吃。但是得病却不能不治。

知乎用户 七零九八 发表

关键是你让农民进来之后呢?

农民把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 乡下的土地,房子,甚至年产都给卖了来城里换房 然后呢?当廉价劳动力吗?扫大街吗?

不可否认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段差吧,不说农村人,连城里人找工作都很困难,你再让农村人拼尽全力的进来,这不是招炮灰给你填黑坑呢吗

导致这个矛盾的根本还是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为第一位,起码让老百姓看到你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大家才敢消费敢花钱,不然一眼到头就是苟活,躺平,谁还敢花钱

知乎用户 一位无名刀客 发表

过年时跟老婆回了一趟娘家,老婆娘家是农村,真心觉得国家现在真的把农村建设得相当不错,现在的农村基建搞得相当不错,其次在环境方面真的是锤爆了城市了,首先是村里人情感很朴素,没有城里人的尔虞我诈,其次每天呼吸的都是负离子爆表的空气,对于每天都在城市呼吸 PM2.5 爆表的我来说,第一晚睡眠真的是体会到了睡觉睡到自然醒,可以说在农村的那段时间,肺就像被洗涤过一次一样,质量超级好的空气简直就是天然的安眠药啊

而且睡醒了老婆娘家人早早就做好餐食,吃的是老婆和大嫂早早地就去新鲜采摘的蔬菜和野菜,然后肉食基本上是鸡肉和猪肉,但是因为都是自己养的吗城市的饲料鸡饲料猪根本没得比

一天三餐过后你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晚饭后会搞点小烧烤,然后在院子里开个 KTV 机,纵情放唱到凌晨都没人管你,因为大家的房子相隔都有一段距离,我想说这要是在城市,邻居早就和物业联手上门警告了,但是你在农村根本不用顾忌

所以和老婆结束了回娘家的日子后,我和老婆就约定了:有空一定要多回去农村,以后老了回农村定居,生活

直到现在,和老婆回娘家的日子一直回拿来在茶余饭后回味

所以我一个城里人都这样想,你觉得农民会回城么?

所以劝农民进城买房的不是傻子,就是把农民当成了傻子

用我老丈人的来说就是:是我嫌农村空气不够好还是说农村的走地鸡和天然蔬菜吃腻了要进城吃吃你们城里人的垃圾食品和工业废气??????

现在的城市除了搞钱方便,哪一样农村不甩你十条街

所以,未来城市赚钱农村生活才是正途啊兄弟们

知乎用户 知乎大善人​ 发表

自己村民 3 万一亩,外地人小产权 300 万一亩,然后政府国有化 3000 块一亩,你觉得为啥?

知乎用户 崔松​ 发表

现在国家有困难,56 线城市房子卖不动,这时候不牺牲一下农民牺牲谁,官老爷吗?

知乎用户 努力提高做饭水平 发表

失地农民一旦没有了保障,就是流民。

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纷纷申请连麦……

图源网,侵删

知乎用户 九如 发表

为什么农民报能为农民说话

妇女报和青年报就和个纱布一样

屁股歪到火星

知乎用户 Evonic 发表

粮食换房,西瓜换房,病急乱投医,窘态百出啊。

知乎用户 大浪淘沙 发表

既没道德,又无底线的一帮流氓!

知乎用户 一缕尘蒂 发表

be 愧是上了岸哩公务员昂,这说哩,太特酿饱准蓝

知乎用户 黑说黑话 发表

等老一批心怀家国天下的老革命们这一茬都过去了

水会更深,火也会更热。

诸君且珍惜当下吧。

知乎用户 yibo 发表

这是在鼓励广大农民用血汗钱进城接盘

知乎用户 美方 发表

好事怕是轮不到农民

知乎用户 周涛 发表

眼看着割韭菜的地方越来越少了,那怎么办?当然是从舆论、制度、环境等各方面为可以成为韭菜的这些人提供良好的土壤,培养其快快长大。

知乎用户 牛肚粗面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

在过去” 大跃进 “式的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发展中

能进镇、进城买房的农民已经买完房子了

剩下到现在还没买的

那是就算 24 小时不休息的想办法赚钱,累死也买不起的!

简单点吧,我眼界窄,见的世面少,仅以我身边所见说一说:

我出身农村,农村人对于在城市买房是没有多少兴趣的,即使有钱,也更倾向于把自家农村的老房子拆倒重建。

1、由于前十几年间国力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日渐富裕,眼界的日益开拓,交通的日益便捷,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

赚到大钱的,可能把老婆孩子接到城市,从此城市安家

赚到小钱的,可能回老家镇上、县城买个房子,从此脱离农村。

基本没赚到钱的,也倾向于花光手里的钱,把老家房子翻新,给自己留个后路。

2、没有外出打工,在老家就能赚到钱的中上阶层。

孩子学习好的,大城市读书,不再回来的。父母在县城给自己购置房产后,全家资金基本都拿去支援孩子在大城市的房子了。

孩子留在老家的,为了娶妻,标准最低也是镇上、县里有房。为此农村父母的半辈子、一辈子积蓄也就早投入到了县城房产中。

这么说吧,能进城买房的农民,早就被前些年的发展趋势、各种政策,主动或被迫的在城里买了房子。

那拖到现在还没有进城买房的农民,你以为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想买?

税早就特么的收到了西历 2050 年了,还在这幻想着能不能再榨农民一滴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农民连养老金都没有,什么新农合最后每月才能领两百块钱,还进城买房,以后老了直接跳河吗,连安葬费都付不起了

知乎用户 凤隐于山 发表

进城买房,回村种地?

你们™吃屎啊?都进城买房了,谁种地?不种地你们喝西北风就东南风啊。一个个的飞着说话不要疼,我还鼓励你自己自费买两艘航空母舰呢?你买啊倒是!

一天天的不干实事,就知道瞎鼓励,上嘴唇碰下嘴唇,一句话就秃噜出来了。求求你们了,干点人事吧。

知乎用户 小熊炖磨菇 发表

俺家大蒜就算烂地里,也比被你们吸血好

知乎用户 sona666 发表

“国库亏空,便掠之于民,民变在既,便掠之于商,民商无果,掠之于官”。快进到海瑞出山

知乎用户 逸舟​ 发表

改稻为桑啊

知乎用户 七年 发表

对啊,买来的房子不用刚好可以先租出去收钱嘛

知乎用户 凉白开 发表

朝代改来改去,最苦的终究是农民。

知乎用户 太平洋的风 发表

头条文章

县城买房 十年只住了十五天

知乎用户 转眄流精 发表

农民一个比一个穷

知乎用户 xgp007 发表

我们农民见识是少,但是我们不傻!!!

知乎用户 Simplewmn 发表

农民日报批评,因为这个政策,不是利于现在的农民的。其实倒是利于你们 —- 小镇做题家们 —- 你们脑子被喷子们喷迷糊了,想不到而已。

某农民家里有一儿 N 女, 孩子们如果都考大学考出去了,或者女儿出嫁到外村了,家里的老人在时还好,家里老人不在了,宅基地怎么办?留着没用。卖给同村的卖不了几个钱,卖给外面的人不能卖。这时政府站出来说,卖给我吧。我给你卖给同村的人的 3 倍价钱。

小镇做题家们,你们从自己的利益思考一下吧。不要被前言不搭后语的喷子们忽悠了。

现在在县政府工作的,有很多人是农村考出来的,他们制定这个政策,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在农村住的人,干嘛要卖宅基地。问题是,喷子们自动忽略了一点 — 没人住的宅基地。

知乎用户 蓝胖 er 1024 发表

这个问题,在以西北环境为故事背景的中国乡村电影有过回答!

老四给出的回答,进城住楼房,鸡鸭猪怎么办?

我理解老四的意思,农民离开了土地就不是农民了,就像研究课题的学者没有实地调研,亲身与农民交谈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也是有可能不符合实际的。

城市的上班族,一二线小年轻,看不上老家县城的房子,而他们中间,有人的父母是农民,所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其实不是农民自己住,是农民的子女住,比如子女的婚房。所以本质是换一个说法,毕竟小年轻开始躺平,鼓励的话已经说了很多,小年轻不为所动啊,那么就鼓励他们的中的父母去买房,农民群体容易接受这种想法。

加快城市化建设,减少农村户口人数,选择进城买房,原本农村的土地就可以流转到村集体所有,相当于农民把土地的经营使用权转移给别人,那么农民在城市里面生存,就需要获得收入,原本靠天靠力气吃饭的活现在需要换了,这批劳动力进入城市,随便在某一个小城新开发地区,都可以方便城市招商局引进一两个劳动密集产业落地,帮助农民就业,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一举两得!

经过政府几年规划,小城区的活力逐渐提高,经济日益繁荣,原本农民生活的土地,若是平原,搞一个养殖业,种种果树、养鱼养牛都可以,若是多山地区,发展旅游业,也是不错的,这可比原住农民没有进城时候操作起来容易多了。开开心心发展二三产业!

知乎用户 别说话 发表

大明王朝 ,改稻为桑。

知乎用户 我知道自己是条狗 发表

牛马日报说的对,为牛马服务

知乎用户 宋大魔王 发表

绝对支持。

农民进城买房了还不够,农村的地咋办?远得很不得搞个车?

红色猛禽 3.5T,V6,骚得很。

知乎用户 懵懂无知的小青年 发表

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啊

知乎用户 弃天帝 发表

一帮刁民咋就不理解官府呢?在苦一苦农民

知乎用户 我是什么样的人 发表

之前疫情期间为农民发声的:“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真心觉得农民日报比某日报水平高多了。

知乎用户 大桉树 ZYT 发表

Boxer: “I will work harder!”

Squealer: “He has died at the hospital.”

Glue maker: “All hail animal farm!”

知乎用户 Endeavor 发表

拜托,农民或许不如某些专家懂得多,可是农民又不是白痴,真以为农民分不清好坏?

靠!

知乎用户 徽州一梦 发表

农民日报这一波啊,属于是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

什么叫有担当的媒体?(战术后仰

知乎用户 李杰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送房可以,哪怕是廉价的公租房都行,但是不应鼓励买商品房

知乎用户 飞白​ 发表

你见过几个农民看农民日报?

知乎用户 清希 发表

用教育已经不能赶农村人接盘。

已经开始明着鼓励农村人接盘。

农村人已经没钱了。

为什么你们就不鼓励城里人多买两套房。

他们才是真正有资本的人。

其实真的看不懂你们肉食者在想什么

知乎用户 没用的阿吉​ 发表

为啥会把韭菜根都刨了 大概是因为发现菜园子外面有更大的院子

长腿一迈 看着菜园子放烟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张麻子: 师爷,你给翻译翻译,什么叫鼓励?

汤师爷: 鼓励嘛,就是鼓励呀,就是鼓励农民进城,进城买房。

张麻子: 翻译翻译!

黄四郎: 鼓励就是,我不反对你进城。你只需要拿 30 万首付,再每月还五千贷款,还 30 年,房子就是你的了。你进了城了可以在城里送外卖了。你农村的地我替你种了,你也不用申请宅基地了……

知乎用户 给个群号带我赚钱 发表

额,这个用鼓励吗?

有钱的早就买了好吧。

知乎用户 燃料电池的觉悟 发表

知乎用户 不情不愿 发表

一边喊着乡村振兴,一边鼓励农民进城,怎么看都有些分裂

知乎用户 美涂 发表

农民日报就不是给农民伯伯看的

知乎用户 izumi sakai 发表

建议将种子播种在混凝土里

知乎用户 卑微小张 发表

别割了,别割了,头都割秃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傲慢

知乎用户 小火 发表

国家有难,该承担责任的时候了,党员先上

知乎用户 气质流氓 发表

求求专家了

别建议了

真的

不建议就是不添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这是一个好政策。

这几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农民砸锅卖铁进城买房,过几年没钱了,把宅基地卖了,然后把责任田卖了(租出去个几十年),再把房子抵押了。。。。。。

想想就刺激

知乎用户 Bloodytears​ 发表

无事夏迎春,有事钟无艳嘛,农民日报真的还算很良心了

知乎用户 冰生 发表

卖个菜都被罚几万,进城能干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无话可说。

一切最终都隐入尘烟。

知乎用户 游资大神洪七公 发表

8 月 18 日,农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农民要不要进城买房?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那些积累了一定经济实力、确实有需求离乡进城的农民来说,此时恰逢政策 “东风”,很多县市针对农民采取了给予购房补贴、享受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转学、申请住房公积金、为从事个体经营的进城购房农民减税等政策,降低了购房成本,增加了“进城买房” 的含金量,未尝不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但对于那些虽有进城愿望,但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购房,也没有稳定的收入覆盖进城后生活成本的农民来说,举债进城,就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些地方将 “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 作为农民获得进城购房补贴的条件,更要特别审慎。

文章强调,如今,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不少县市希望以各种手段吸引农民进城活跃经济,扩大需求,这样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想要 “以房引人”“以房留人”,就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给农民留足后路。

要保住农民的 “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为农民准备足够的就业机会,社保、养老保险也要为农民的到来做充足的预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对红星新闻表示,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农民都愿意进城获得高收入。进城买房也是其主观愿望,但进城买房未必买得起;就靠自己的一点儿农田的收入恐怕买车买房都实现不了,大部分需要非农产业收入才能买上房、开上车。

知乎用户 共产主义乌托邦 发表

在 2022 年还敢买期房的绝对是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涨价去库存,乃是国策,你思想不通,也要服从。

国家喊你去买房,我们韭菜要为国家想,我不接盘谁接盘。

知乎用户 带笑看 发表

农民可能真的不看农民日报

知乎用户 李佩玲 发表

家电下乡

汽车下乡

如今,“榨汁机” 下乡?

知乎用户 笔生风 发表

首先一点,几万块钱拆迁把农民的宅基地给买的,就是修 Z 主义!没得洗。

开国分地,现在收地?美其名曰什么建设?

第二,买汝母的房子?水泥砖头凭什么这么贵?一个房子大部分的钱被旺财吃了吧?还鼓励农民买?要不,你们下台,这书记我来当。

脸都不要了。社会还是资本,光喊口号有什么用?

知乎用户 嘿嘿麦片 发表

农民倒是想接盘,没那个实力,动辄几十万,他要是能买起他就不是农民了

知乎用户 路边一帅哥 发表

农民日报不容易啊

知乎用户 DeKevinCC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根源在于怎么促进他们的儿女结婚。

女孩希望嫁个城里有房的,这应该算是很普遍的要求了。

如果儿子不想结婚,基本对房子就没什么需求。

对于在农村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就只有养老问题,在乡下有吃有喝饿不死,又自在。

为何要去城里的水泥笼子里面关着呢?

知乎用户 陈震 发表

巴不得你背上房贷,好死心塌地的给它们打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某二三线交界城市,接触二手房交易后就很好奇一件事,某些五六十岁的公务员,你们是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既有别墅,又有五六套房。是你们的也就算了,问题还不敢挂在你们名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怀旧空吟 发表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 损不足而益有余

知乎用户 深海火锅 发表

卖掉宅基地进城也不是不可以,重庆就搞了很久的地票改革,这可能是以后的改革倾向。但是问题是出卖的价格和交易的自主权,应该在一个市场化、买卖双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农民如果觉得价格不合适完全可以不卖。而不是现在这样用几万块钱 “鼓励”,用教育医疗的压力把农民赶进城里接盘。但是土地买卖涉及到我国根本制度,充满重重阻碍。

知乎用户 莱昂内尔大哥 发表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农民进城买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但中国当前与城镇化相伴的是医疗、教育、养老的逐级荒漠化,所有人都在 “进城买房”,从而使得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舍弃宅基地进城买房的行为具有一种踏入无底洞的悲剧感。

农村没学校、没医院、没养老,农民到镇上买房和生活。但农民不知道的是,在镇上生活的人也愈发感觉到当地医疗、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不得不选择到县城买房和生活。县城到市区、四线到三线、三线到二线、二线到新一线,最后是北上广深。

农民参与到城镇化的历史进程,是好事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但如果农民是被农村极度落后的教育、教育、养老状况逼着不得不进城买房,然后发现自己舍弃了宅基地之后并没有换来一个更好的终点,反倒是陷入一场没有尽头也无法回头的马拉松,那就真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公共福利绑定户籍,户籍绑定住房,住房商品化,这个链条的效果就是公共福利商品化。一个公共福利商品化的社会,就是一个对穷人而言没有公共福利的社会。

知乎用户 刘仁飞 发表

我知道这样很坏,但是别阻止

睁开眼睛才能觉醒

知乎用户 睡吧 发表

真有人看嘛?

知乎用户 英俊的脸 发表

等一个陈胜吴广

知乎用户 v 帅羊 v 发表

他妈的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报。

估计这回答又要折叠。

知乎用户 猴子的救兵 发表

我觉得中国应该在进行一次,上山下乡活动。

知乎用户 憨憨 发表

改稻为桑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三十到五十石一亩,一种是按灾年八到十石一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是绝户计。

第一,人都进城了,谁来种地?我国的粮食安全谁来保证?不知道这是谁出的绝户计?

第二,城里的容纳是有限度的,把原来在农村种地的人都招进城里,他们有什么谋生手段?没有谋生手段,会不会成为流民?在古代流民意味着什么?

第三,一部分人都进城了,剩下的人怎么办?现在农村已经出现了,男青年要结婚没有女青年的现象。一方面是城里剩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农村光棍越来越多。谁来解决这个问题?等这部分光棍老死吗?

第四,要买房的话,老家的房子要卖掉吧?不然连个首付都不够的。要是来城里买房,断了供怎么办?房子还不是自己的。到最后得到了什么?别房没买到,后路断了。

你要发展经济,就要绝了农民的后路吗?官方会偏袒这些即将破产的可怜人吗?

这是很现实也很残酷的问题。

你们只看到了能多卖房,能短暂地发展经济,能不能也看一看农民的苦处,难处?

是不是利益蒙蔽了双眼,故意视而不见?

做个人吧

知乎用户 北一 发表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兑现诺言,而是如何消灭诺言本身,这几十年来通过招工进城,教育医疗,城镇发展等各种办法,无偿的让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让农业人口享受不到时代发展的成果,但不要忘了,我们千百年来,农业人口才是国家根基,万事之源,现在城市人口不能退回农村人口也就算了,还千方百计消灭农村人口,不停的创造底层城市人口是什么居心?实践马列主义,再现巴黎公社?我们要的是共同发展,可以有一些先后、一些延迟,但不能偷换概念。

知乎用户 卡机戏码 发表

建议农民日报直接说,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是新形式的圈地运动,是砖吃人的暴行

知乎用户 壳藏院忽之斋 发表

“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 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

思之,慎之。

知乎用户 修心炼胆 发表

知乎用户 陡山崖 发表

如果家里有个十几亩地我还是愿意呆在农村的,但是非平原地区那些犄角旮旯就算了,平原地区机械化不要太爽。

知乎用户 字数太长不看 发表

能占便宜能发财的事情需要鼓励吗

知乎用户 运气笨笨 发表

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农民掏些钱就可以转为城市户口,称为农转非,很多农民真的掏了真的转了,那是不少农民第一次赤裸裸的当了回韭菜。 真实。 不清楚的小孩子回家问问自己 70 后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80 后未必清楚,70 后一定清楚。

最穷的割不到,因为什么都没有。 次穷的就是这了。 那以后可还有后来者?

这种事情都是事务发展到末端的表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YY 而已,

事实是,农村附近林立的化工厂、台塑厂逼得你必须进城买房。

参考水俞村。

知乎用户 一纸碎城 发表

如何看待有人文章内容都读不懂,看个题目还看错,却依然还要大放厥词???

这个现象在微博上已经泛滥,没想到乎上还有。

这篇文章你可以说这个鼓励不好,政策不好,但是你说农民日报不好干什么???

人家在提醒农民同志冷静,为农民们发声,你们仗着自己眼睛瞎就连着一起喷???

欣慰的是,高赞的前四个都是表明了对农民日报的肯定,再继续分析的,注意是前四个

但凡点进正文看看,都能读出农民日报在护着农民,让农民们冷静不要冲动的想法,

都提醒你算算后路了,已经是很委婉的提示了,因为明着喊话太露骨了——农民同志们不要进城接盘!,你觉得这么喊合适么?

知乎用户 宁思长 发表

农民日报什么内容我不评价。

但是多地鼓励农民买房的行为,我真的觉得,

工人、小资产阶级的羊毛薅尽了,又看上农民那一亩三分地了?

就这点能耐了?

那些房子不就是 “农民工” 的劳动成果么?

拿着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去再一次剥削他们,可真有你们的。

畜生不如。

知乎用户 轩杰 发表

新时代圈地运动?再造没有后路的无产阶级?☹️☹️☹️☹️

知乎用户 周咚咚 发表

再苦一苦百姓呗

知乎用户 扶风世家 1021 发表

大家都在想怎么保障农民的生路和未来农民的出路,还有人记得当年大江南北几千万乃至数以亿计的下岗工人吗,他们又有谁来给他们保障为他们发声

知乎用户 杨小闲 发表

失地农民有多可怕,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多少次了,咋就是不长记性呢

知乎用户 赵山河 发表

没了土地的农民和没了工作的工人

知乎用户 若有所思 发表

农民日报简直是最后的良心了

ps:农民兄弟要擦亮眼睛啊

自古以来有好处哪里轮得到农民兄弟啊

知乎用户 夏天 发表

毁灭吧

知乎用户 幽幽的深蓝 发表

农民之所以为农民,不就是没钱吗,再说了,人家在乡下不掏钱住着三合院,凭啥去城市里面住每个月一两千的老破小?

知乎用户 一水无尘 发表

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民进城买房的,不知道都是不是一家人?

知乎用户 念念不忘​ 发表

既要种地也要买房,既要,,也要,,果然选择题只存在于小孩子那里

知乎用户 王半斤 发表

轮回即将开始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专家回应「建议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称「他强调的是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如何看待此事?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现在很多地方农业已经靠惯性在种地了,农业那点利润本身就相对微薄,再开车去种地,油费现在工薪都第一笔大开销,农民靠什么支撑开销呢? 其实最近几年有趋势是又想把旁氏信贷往农村转移消化,比如四五县以下的房子库存,算 …

怎么看甘肃西和交警去农村查到无证驾驶三轮罚款 700?

知乎用户 且听风雨落长安 发表 有钱的人可以开着大奔去故宫,没钱的人路上走几步都掉钱 知乎用户 专注绿化王胡子​ 发表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90 年代,这些人专门跑学校,去抓自行车,中小学生的自行车,有些是市钢印,有些是县钢 …

这位专家怕不是个脑残吧?

收录于合集 #世事评论 76个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业有点萧条。为了卖房子,各地也是想了各种招。 有专家就说了,让农民买房,到县城去住。 那去了县城,农村的地怎么办呢?专家又说了,那就再开着车回农村种地。 这位专家大概以为农村种地和城里上班 …

为了鼓励农民去城里买房,这专家真敢说……

收录于合集 #在风原创 60个 你好,我是在风 ** 1 ** 感觉为了让农民去城里买房,专家真的操碎了心…… 今天就有专家建议,农民可以去县城买房,然后开车去农村种地。 专家认为,“在县城,一个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能接受到信息,增长的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