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蒋凯的所谓专著系剽窃和抄袭之作
举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蒋凯的所谓专著系剽窃和抄袭之作 方舟子先生,您好! 我是您学术打假活动的忠实拥趸,也是新语丝杂志的热心读者,对您在学术界的义举一直充满敬佩之心。 今有一学术腐败案例向您通报。近日,有人举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 …
异地高考对于京沪人民来说似乎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我最近稍微关注了一下这方面的新闻和微博,感觉争议比较激烈,毕竟这是对于根本利益的触动。这个问题问异地高考政策落实的可能性有多大,实话说,我不知道。但我想从我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为什么会有 “异地高考” 的争论?
异地高考争论的产生,其根源在户籍,以及被户籍所绑定的福利。近十年来,在异地高考争论的大本营之一上海,户籍人口的教育和医疗福利正在被逐渐分摊。居住证甚至暂住证现在皆可就近入园入学,这导致一些户籍儿童无法进入学区内的学校;由于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生育率较高,户籍产妇预约出现困难。这一系列的利益摊薄,加上强制推普下上海方言的消亡、一些地铁等公共场合中的不良不法行为、或一些法制节目的外来人口犯罪报道的推波助澜,户籍人口与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关系正在日趋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异地高考可以说是户籍人群福利蛋糕的最后一块,想要动它,必定会引起强烈的争论和反弹。争论的方式多种多样,论点千奇百怪,比如外来人口是上海建设的主力军所以理应开放异地高考让其随迁子女受益,或京沪户籍人民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投资教育因此享受高录取率天经地义不能放开异地高考,等等。但这种意气之争,往往逻辑混乱,数据错误,不值一提。事实上,这种争论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要摆事实讲道理,正方反方都能举出一百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来,那又怎样呢?
政府推动异地高考的动机和阻碍是什么?
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在网络上的争锋相对固然热闹,但只要没人上街或威胁要上街,那么他们的意见在政府决策中所占的权重还是等于 0。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异地高考政策的执行者是政府,其推力和阻力也来自政府内部。政府的推力主要来自因追求晋升而产生的经济利益动机。中国经济运行到今天,最大的劳动力红利已经几乎享用完毕。在发展程度已经较高的城市,比如上海,继续增长的出路在于城市的持续扩张、工业的升级和服务业的集聚。这三条出路谈何容易?城市扩张,需要土地。但在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下,中西部城市也需要扩张,上海已经分不到什么建设用地配额;工业升级,需要资本,但资本的流动性之大,逐利性之强,且不说上海的资本存量很高,其回报率已经开始下降,就连比拼税收优惠都不能占据优势,更别说资本也是需要土地的。于是,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服务业集聚了,这条路也是世界上大都市普遍选择的道路,它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的集聚和互动。相比农民工居住证的扭扭捏捏与入户籍打分的低效率,开放异地高考无疑是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一大利器。同时,政府内部的阻力也存在,最大的阻力是城市管理的难度上升和城市基础建设的考验,城市人口一多,所有的部门工作都要增加,尤其是公安、民政、卫生等。在全国进行人均教师数和人均床位的考核时,数据指标上的不好看才是大问题,开放异地高考更有可能触动这些政府部门的根本利益,他们的反对声要远比户籍人口的那点微弱反对声来得大。以上各点汇总成一句话:如果政府的长官希望向上爬,那么只要他能搞定公安民政卫生部门的考核指标或者给予补偿,让他们少说几句话,异地高考的落实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另一方面,撇开政府实际操作上的动机和阻力,只看人民的福利,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共识——异地高考肯定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它会增加一些群体的福利,同时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利益。**但在异地高考改革中,非户籍常住人口的福利改进,肯定大于户籍人口的福利损失,因此它对于社会整个群体来说,一定是一个正的改进。**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尽量减少户籍人口的损失?如何尽量把改进落实到边际改进最大的人身上,来增加社会总福利的改进?
异地高考应当如何推行?
一般来说,经济学是解决 “为什么” 和“是什么”的学科,“怎么办”这种涉及到各方利益而且很难量化的东西,严肃的经济学家是不太碰的,我也不是经济学家,就抛砖引玉,讲一点个人浅见。
**1,以三年为限,缓速推进。**受到异地高考损害最大的群体,肯定是已经入学的学生家庭,由于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和考试训练都是在较高录取率前提上进行的,他们在学习、素质教育和生活的时间分配上也基于此做出了最优安排,录取率的突然降低会对其福利造成很大的损失,距离高考越近,其损失越大,因此给出三年的缓冲时间,可能是一个较为折衷的办法。
**2,逐渐弱化户籍概念,强化常住地概念。**在六普数据中,上海常住人口 2300 万,其中外来人口 900 万,户籍人口 1400 万,今天这个数字仍然在持续接近,再按照户籍管理,显然不合适。上海现在的做法,就是推行常住地管理,所有外来人口都加入城镇养老保险,都可凭居住证让子女入学;另外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开放平价分娩点,让外来产妇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安全分娩,既减少婴儿死亡,又方便登记管理。
**3,在建立常住地管理的基础上,确定拥有高考资格的人群。**这是一个较难的环节,但可以参考他国的做法。美国的公立学校对于州内学生和州外学生的录取人数和学费都有显著差异(这竟然也会成为一部分反对异地高考群体的论据,要知道州内学生资格可不是用无厘头的户籍政策来判定的),其原因就在于公立学校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来自于那点经费(讽刺的是,通过拿出不同口径的经费口径,地方教育经费比例会分别成为支持和反对异地高考人群的论据),还来自于土地优惠,政策优惠和基础设施配套等,这些资金则来自于当地的税收。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中国财政收支的统收统分模式下(区别于大部分国家的教育支出专税专用),教育投资的税金来源的一半以上来自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而个人所得税仅占 5% 左右。因此,一个地方的教育支出,和一个人有没有纳税,或者一名纳税人有没有户籍是几乎没有关系的。政府需要做的是,抛开户籍的概念,转而进行常住人口的认定。我找到了美国各州对州内学生(in-state student)的认定标准
http://professionals.collegeboard.com/testing/international/state
其基本标准一般是该学生的父母在该州居住时间超过 12 个月,一些有助于州内学生资格认定的证明包括但不限于其父母的:
1,车辆或选民登记
2,退税时填写的州内地址
3,州内入学记录
4,州内驾驶证
5,拥有州内房产
6,拥有州内银行账户
7,拥有州内全职工作
8,参与市民活动 等
总之,州内学生认定的宗旨是要求你证明你想要在本州继续生活下去。如果我们把这套标准移植到中国,就上海来说,接近 70% 的外来人口已经举家迁移,他们中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比例和期望长期居留的比例都超过了 80%,如能通过一套可量化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常住认定,进而给予本地高考资格,那双方都能得利,善莫大焉。
最后,说几点题外话。当前的户籍政策,已经完全退化成了一种身份上的政治资本,它不适合人口管理,也和人口分布关系越来越小,不知道各位知友,还有多少住在和身份证显示地址相同的地方?异地高考这个词语,本身就有问题,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在常住地考试,竟然算是 “异地”,户籍政策,真的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户籍制度不取消的前提下完全解禁基本不可能。
反正江苏已经可以异地高考了,谁都可以来考江苏卷。可是在江苏考到同一个大学的水平,在很多地方可以选择更好的大学了吧。不服来考
谈个真实事件。
我高中隔壁班同学,父亲西藏驻军军官,当年想了些办法把他户口落在西藏,回来读的书,诊断性考试也就二本左右成绩吧。后来,回西藏参加高考,全省前几十名,去了南大。
那么问题来了,开放异地高考后,求新疆和西藏等地高考考试指标会涨到多少?
异地高考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伪命题,中国嘴上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做起来实在是一塌糊涂,你看北京顶着多少头衔,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等中心,一向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就是力量集中了,大事马虎也算办成了,但是马太效应也形成了,而且还会自我不断强化。
中国很多问题都是一回事,教育,医疗等等,无非不过是资源过于集中,好让那些有权的享受的到,你要是好好用心的去发展下国内的二三四线城市,谁 TM 的愿意去北上广去住农民房还要忍受一部分所谓的本地人的白眼,要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要出力,等到要享受成果的时候就跳出来指指点点了**。**
异地高考的核心是户籍制度。
现有户籍制度主要是两种不公平,农非区别,地域区别。
目前国家为了进一步放开劳动力市场,农非户口的区别正在逐渐缩减,并有望在未来的几年内彻底消除。
但是户口的地域区别,带来的各种福利待遇差别,京沪高考分数低是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之二应该就是各地低保水平的差距了。
所以异地高考的真正落实,就意味着户口地域差别的彻底消除,人人皆可成为北京人上海人。
【【【【【这个是不可能的。】】】】】
******* 除了下面一种情况 *******
你可以想想这个国家最有权力和最有钱的人都在哪儿,政策的制定者肯舍得抛弃自己的这种既得利益吗? 劝对异地高考全面落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童鞋们,洗洗睡吧。 如果真放开了,北清复交里挤满了山东河南江西安徽的乡下孩子,他们将来从名校毕业了就会进入社会的顶层,那么现在的掌权者的子女们呢?你让他们成不了富二代官二代?你觉得他们的爹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吗?
真要是放开了异地高考,也就意味着教育机会的近似于绝对公平公正,这会导致贫苦大众和高官富贾的子女们在教育上站在同一起跑线,进一步导致贫苦大众们通向社会顶层的道路,从以前的千军万马独木桥,变成了康庄大道。你觉得这些可能吗?
******* 除非除非,revo-lution 等极端情况出现 *******
随之带来的现行体制土崩瓦解,异地高考才能落实。
如果不出现民众极端的反抗,现在的当权者,一定会誓死捍卫 【京沪高考】的。
异地要想到京沪高考,只能期待神州大地 —- 变天吧 —-
-— 其实大部分省份都会逐渐慢慢放开 —-
在未来的几年,大部分省份都会逐渐慢慢放开,但是,京沪作为两个最后的堡垒是绝不会被攻破的。哦,天津估计也不行。其他省份,放开了其实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转:
沈彬:北京上海等地的 “高考特权” 如何形成?
最近,关于高考公平性的讨论很热,矛头直指北京、上海等的 “高考特权”。比如,有人举例说:安徽每 7826 名考生中才有一人能上北大; 北京每 190 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 41 倍!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数据:2010 年安徽每 1357 名中有一人可以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而上海每 4467 人才有一人能考上,前者是后者的 3.3 倍。很明显,名牌大学招生时对所在地有很大的倾斜,指责北大、复旦的 “地方化”,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在对高考公平性的集体吐槽中,“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说法,不利于公众看清真问题所在,更不利于凝聚共识、妥善解决问题。一些意见领袖,难免脱离现实,书生意气,从柏拉图谈到罗尔斯,从理念谈到理念。有的专家甚至连起码的 “功课” 也不做,在某一档电视节目中,某经济学家义正辞严地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对特殊人群有特殊照顾的招生制度”。殊不知美国著名的平权运动,就是在招生中对有色人种实施倾斜照顾,因为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黑人孩子的学习条件差,形成“起点不公”,所以在招生中保留黑人的专门名额。不过,这也造成了新问题:白人孩子成绩比黑人好,却因为自己是白人不被名校录取,形成逆向歧视(reversed discrimination); 而且,有研究称,这个政策没能帮到真正的贫苦黑人,反而是黑人中产阶级占了便宜。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公平和正义的维度是很丰富的,在不同国家需要应对不同的社会矛盾,“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唯一的正义标准。
首先,当然要承认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中国的城乡二元、地区差异,造成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平,这是必须改变的。但扭转不公平,不等于一步到位实施抹杀地方财政投入差异的 “全国统一录取”。
“高考洼地” 是怎么形成? 有学者选取了京、津、沪,以及浙江、江苏等总 10 省市做了研究,发现:1978 年,北京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仅低于上海、江苏,排第三位; 1988 年,北京市的文科分数线退居第六,理科线退居第七; 到了 1990 年代后期,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开始处于垫底位置。
也就是说,“高考洼地”是 1990 年代逐渐形成的。这与 1990 年以后,国家教育权下放,地方政府参与建设高校有关。1993 年,国务院批转《国家 JW 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对高校逐步实行 “中央与省两级管理、分级负责为主” 的管理体制。
这也可解读为中央政府 “逃避财政责任”,向省级政府转嫁了高等教育负担。1994 年 2001 年间,中央部委属高校的总经费年均增长 16.86%,中央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重由 84.80% 下降至 57.65%。截至 2004 年 6 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 1683 所,地方政府所有的院校有 1358 所,占 92.4%。
地方财政不仅掌握了占大学总数九成的地方院校,还成为国立大学的 “金主”。“211 工程” 与“985 工程”使得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出现了中央与地方共同建设大学的做法,即所谓“省部共建”,地方政府给予国立大学资金、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支持。一般说,中央给大学多少钱,地方就给予多少的配套资金,也有比例更高的,截至 2001 年,教育部与广东省给中山大学投入的 12 亿元共建经费中,广东占了 9 亿元。
“吃人家嘴软”,地方投入的越多,当地得到的招生名额也就越多。2004 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 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占 40%,武汉大学在湖北的占 50%…… 各地都在使用地方财政,争夺名校招生资源。这不是北京、上海的特例。所以,本文开头处对北京的吐槽,就五十步笑一百步了,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这也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这些重点大学要 “更多考虑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当然要大幅度的扩大”。
但是,国立大学招生的 “地方化”,严重危害了教育公平; 也不利于名校的长期发展。在一片谴责声中,2006 年,教育部要求各部属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一律不得再提高; 超过 30% 的也应逐步回调至 30% 以内。但中央 - 地方分羹大学资源的格局,已然形成。
以上就是当今国立大学倾斜属地,上海、北京等形成 “高考洼地” 的原因。教育公平背后,还是一个地方财政投入分享的问题。在承认城乡二元、地区差异不公平的大前提下,也要承认不同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不同的。既然是 “分灶烧饭”,全国“统一就餐” 就是无法实现的事。所以呢,大家盯着北京、上海碗里的肉,抱怨 “不公平” 的同时,也要问问贵省每年高等教育投入有多少? 有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不尊重地方的财政投入,势必形成公地悲剧,没有地方政府愿意投资高等教育。
有人提出:国立大学不用地方的钱,就能解决公平性问题。且不说,现在大学里九成是地方院校,光堵住国立大学,对高考分数线 (特别是二三本线、专科性) 的影响有多大; 且不说,目前地方投资大学的土地等资源,中央财政能否赎买得起; 这种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倒退思维,是违背帕雷托最优的,部属大学不拿地方的钱,势必导致教育资源的恶化。原先,还是能否进北大的问题,如果真的不拿地方的钱了,可能变成能否进本科的问题了。这些残酷的现实,远没有公平正义的词藻吸引人。
至于有人提出人才流通、晋材楚用,地方政府的眼界不要太小; 新移民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应折算到异地高考政策中…… 那就是更高层次的问题了。
总之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得立足中国的现实。在认可整体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大前提下,也需尊重分享地方财政投入的公平性,谁都不愿 “花钱买炮仗给别人放”。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正义; 地区平衡,扶助落后,也是一种正义; 分灶吃饭,多烧多吃,也是一种正义。这是 “平行真理”。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城乡平权的过程中,类似的矛盾还会有很多,关键要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渐进有序变革,而不是采取激进手段,实现简单的全国统一录取。回顾一下中国的百年历史,不难明白,有多少以公平为初衷的激进运动,是以悲剧或闹剧结尾的。这是我们应该共同避免的
读初中时候,常常奇怪三件事,就是 “为什么办农民公社搞大食堂导致了大饥荒”,“为什么计划指令经济不可行”, “为什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历史的遗憾”。这些事情,在实施的当时看来并非荒谬,也不是简单的异想天开,但确确实实是不可行。而“异地高考” 其出于教育平权的正当性,粗粗一看确实应当,但细细思索,发现当前情况下却还不可行。
首先,“异地高考” 是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负激励。前日,和一个来自山东的朋友闲聊,讲到他当时高考之难。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无非山东的学生多,而大学少,特别是好的大学少。而那些高考的高分省市如河南、黑龙江、湖北等也无非大多是这样。但是,其实知道改革开放前,这些省份的大学如山大、武大、哈工大水平相比上海的一些高校并不低,为什么渐渐落后了呢?
有个数字或许可以解释,上海 2012 年高考考生是 5.5 万,山东是 50 万。但是地方财政的教育支出呢?上海是 700 个亿,山东是 800 个亿。高等教育上海是 170 多亿,山东只有上海三分之二。山东不穷,经济总量还比上海大,但是上海财政给每个学生多投了 10 倍的钱。(写到这里,真是为上海感到自豪的)有投入,自然要回报,全世界来看州立(省立)大学招生比例自然是在本地最高的。因为不是如此,你没法说服公众把有限的资源从安居、医疗、养老、市政建设等方面挪移到教育上去。要提高教育投入,必须如此才能激励和目标相融。再打个比方,就好象每户人家过日子,有的吃的好些,有的吃的差些,但是如果规定吃得差的可以到吃得好的人家去吃,估计就没人愿意做饭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光靠本地生源,不可能办好大学。所以上海每年输入的学生,远比上海考到外地的为多。上面提到的 170 多亿教育投入有很多使用在外地来上海读书的学生身上,按《统计年鉴》2011 年上海高校招生 14.11 万,但当年所有高校在沪招生(包括外地高校)不过 5.28 万,净输入约 9 万人,三分之二的投入是用在外地生源之上(比例甚至会更高,因为越是投入高的重点院校外地生源比例越高)。如果真的出现了谁也不愿意投入,谁也不愿意 “做饭” 的困局,恐怕受影响更大的还应该是外地生源。
同时,我们也看到,各地政府其实都在顺应民众的要求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可是在发现有 “便车” 可搭的情况下,减少教育投入呢?而这样的减少,会不会扩散呢?也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好的制度是目标与激励相容,当年办大食堂觉得消除了 “贫富差距” 但事实是人人贫困,搞了 “联产承包” 却是 “共同富裕” 的道路,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其次,“异地高考”无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个说法是,异地高考后,会提高入学学生的平均分数,有助于教育的提高,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就像早年的课本上说我们的计划经济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国家 “牛奶倒海里” 事情一样。
高等教育这个事情,其实还是蛮复杂的,不仅和投入的总量有关,还和具体的投入方向有关。科研和学科的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水平、老师的能力,还和当地的人员需求和要素禀赋有关,。比如,一流大学搞通识教育,但我这种身心愚钝的,你让我 20 岁不到去接受通识 “博雅教育” 估计那些原著是读不清楚的,事倍功半而已,所以必须广泛接受一流生源。而要在内蒙古研究海洋工程、在广东研究极地气候也是一样道理。一个学校他的目标是培养 “大师” 还是 “工程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还是 “通用型人才”,是法学样招生多些还是商学院招生多些,同样是电子专业是为生产导向还是设计导向,这些具体的问题多种多样,实在不该“计划指令” 的。大学的管理最好自主,最好资金来源和调配还是贴近为好。
如果回到高校教育改革前,搞教育部搞 “统购统销”,前面说过投入积极性不高外,怕是管理效率和质量不会太高。而至于生源问题,怕也不是一个高考总分能够涵盖的,只要给高校放权,高校自己会考虑的。君不见,每年高校在各地的 “生源大战”?
其实,不光是高等教育,整个教育都是如此。其实,山东、湖北等地,虽然在高等教育上不是很强,但是中学教育却是很有比较优势的。经常看到有当地 “超级中学” 的报道,可见当地教育部门也是有意的发挥他们的 “比较优势”,做好中学教育,输送比较好的生源,而充分利用北京、上海等地高等教育的优势,做到资源互补的“双赢”。真正“异地高考” 后,北京、上海减少高等教育投入,转而强化中学应试教育(民众肯定有这样的要求),恐怕是双输的局面。
最后,“异地高考” 会导致更大的不公平。异地高考” 最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人会 “异地高考”?真正的农家子弟?弱势群体?恐怕不会。
袁贵仁部长曾表示,异地高考需要满足 5 个条件,并且家长和学生都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流入地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并且要交纳各种保险,尽管父母不是户籍人口,但需要是当地的常住人口;学生本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学籍和一定时间的学习经历。“异地高考”真正实行,恐怕只是给生源输出地的社会上层人士多一个 “选择” 而已。而什么人会因此受损,其实对输入地的社会上层人士影响不大,他们有出国留学等等选择,受损害的只是输入地的中低阶层而已,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甚至在主流媒体上没什么话语权,只能默默承受。
“异地高考”的结果之一,就是 “智力资源”,“财富资源” 先北上广等大城市集聚,社会底层不断沉沦,而真正需要关注的,得不到关注,“无从选择”的受到损害,社会分层固化,社会层次流动减少,这其实是拉大了社会的不公平,加大了潜在的矛盾。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异地高考”其实是扩大了地区差距。那些有能力选择 “异地高考” 的人,其实是输出地用有限的资源培育的人,应该是 “回报桑梓” 承担其所输出地区社会改善的人,促进教育资源投入的人,起到社会改良作用的人。而他们的缺席,也使输出地的持续改善会受到影响。古代科举甚至也规定,即使为官经商在外,科举也是要回到原籍去考,未尝没有这样的思考。
有和教育部抬杠的精力,踏踏实实赚钱移民才是王道!
真开放了异地高考,百分之九十九的寒门子弟就彻底没希望了。
认真分析起来好长的←_←我懒
反正资源是有限的,历史上,无论什么像样的便宜,只有极少数人能占到;一切损失,最终都由社会底层来背锅。
有那力气免费给别人当炮灰,不如多吃两口饭。
不用完全解禁,也不现实。
工作年限应该是个比较靠谱的解决办法。比如连续 5 年纳税证明可以上小学,10 年或者 12 年可以上中学,有完整学籍证明 + 15 年纳税证明的,就可以参加高考。这就保证了孩子的父母从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在北京工作,而不是临时过来的高考移民。
当然,牵扯的利益太大,困难想都不敢想。。。
很多人都认为异地高考的困难是户籍制度的遗留问题,个人认为这不是根本原因,户籍制度捆绑着教育、医疗、住房、社保、车子等一个人一生所面临的各个主要问题,在社会改革要求进一步开放,人口流动越来越大的今天,户籍制度为什么没有被拿掉,还引发了每年定时(每年高考)的大讨论和冲突,这个问题太大,本人非专业人士,不敢分析其中缘由,但可以用结论性的定论阐述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增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制度所带来的矛盾,可以用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此定论反过来看异地高考问题就方便多了,山东、河南、江西等高考大省想要到京沪藏等地参加高考,以增加考中或考好大学的机率,这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这种矛盾是由于不同省份之间教育不平衡造成的。山东、河南、江西等省份人口多,高校少,名校更是较京沪少的可怜,考试分数较京沪藏分数高的多(虽然不是统一试卷,即使统一这个结论也不会变),这种不均必然产生矛盾,随着人口迁徙,矛盾会更突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看似好理解,对美好生活谁不想啊,本性嘛,但是需求要有度,“日益增长” 不是无限增长,会触及天花板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需求有不同的界定范围,是不可跨越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在 30 年前提出马上实现人人顿顿有肉吃,这是不可能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允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社会不会垮阶段发展,不同时代的人身处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就必须提出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期望。现在全国各省教育发展不均,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均,都是事实,在现阶段不是任何人任何政策能左右的,在这种不平衡的情况下提出高考公平明显属于垮越历史,不可能有好结果,当然还是要讨论的,毕竟矛盾的存在也是事实,“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异地高考这个特定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然会产生,必须要面对,也必然会解决的问题,只是人生三年对于漫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太短暂了,但对每个人考生又是那么迫切的三年,只能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牺牲。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好像对异地高考没什么用,非也,认清矛盾才能认清本质,认清本质就知道该怎么办做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望考生和考生家庭选择符合历史趋势的道路,不然会被历史的车辆无情碾压,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异地高考政策不会落地,或者说不会实现全国公平高考。
快实现了。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快已步入千万人大关,现在的儿童出生人数一年也一千多万。说明现在教育资源趋于充足,但是不公正的问题,是没法解决的。
教育资源充足后。我认为会优先放开没有高考优势的省份,这是必然趋势,如果说户籍制度侵犯的人迁移的自由,高考绝对是强加在自由上的更一个不公平。
中国最近二十年大踏步在城镇化,造成教育资源的挤兑,教育资源不足一直存在,到了今天这种情况,目前资源不足的情况基本不成立。
不允许异地高考最大的作用就是要求落户。目前很多人不想落户到城市,不落后就不能高考,落户一般都要有房子, 是房子还做不作为经济驱动的问题。哪天房子凉了。户籍和高考作为限制条件作用越来越少。
本人只是这样想,政策有一定的滞后性。北京,上海等城市绝对是最晚或不放开的哪一批。
肯定会落实。但北京上海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打折执行或延迟。不过只要不进行全国通考,这种政策执行或不执行其实都是会遭到抵制的。
我觉得异地高考未来有可能实现,但现阶段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教育水平的地区性差异是极其大的,中国的好学校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教育水平则相对落后。在某些发达地区的高考难度要远低于高考大省。相信如果允许异地高考北京上海天津这些高考容易的地方就要被挤爆了,而内地高考大省的考生及家长也会拼了命地送孩子去发达地区,本来中国人口分布就是东多西少,所以国家搞一带一路就是让西部富起来,如果西部人都跑东部去了,一带一路还怎么进行下去呢?再有,外地考生毕竟处于弱势群体,本地人极力反对,地方官也不敢太怎么样。中国有句老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边假如允许异地高考,下边一定有相应的政策,比如大幅减少外地考生招生名额,或者设定很苛刻的落户要求。所以说,现阶段我是不太相信异地高考能实现。
从广东高考的情况,可能因为社保要求,最近几年影响可能反而没有省外指标生大。。。。乐观的看,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通过竞争促进广东教育发展,而这里高考的透明性和家长素质还是相对良好的。。。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大学建设 (貌似广东近几年大学建得挺 high 的。。。)。。悲观的是,我听到消息感觉外省考生买广东房产热情挺高的,可能未来不怎么确定。。事实上我觉得更应关注广东省内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想都別想
外地上学,到高三了回老家考,试卷环境都陌生,怎么考,亏你想得出,非要人家成留守儿童。
难度很大 应为你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你去问问北京上海的考生愿意给你名额? 做梦去吧,回去自己的高考地狱模式慢慢修炼吧。
中国的应试教育要改革,高考是关键。相信已经不远了
与其在异地高考问题上花功夫,不如在高校自主招生上做文章,高校不会拒绝有真正天赋的学生~每天赋的学生就算靠着异地高考录取,到头来进入了社会上还是一场春梦~
追求教育公平权,在异地高考上花功夫,不过是缓和社会舆论矛盾,转移高考不公的注意力而已~
放开异地高考的同时应该会改革大学招生制度,给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这样会抵消单凭高考分数录取对京沪考生的不利冲击。
一步一步来。。
这是个食物链。。。。觉得道道很多!
即使允许异地高考也会有重重限制,否者全国人民都跑北京去报考了
建议把题目换成 “加拿大美国开放移民让中国人随便去住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看还有多少人在那里给我装圣母!
举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蒋凯的所谓专著系剽窃和抄袭之作 方舟子先生,您好! 我是您学术打假活动的忠实拥趸,也是新语丝杂志的热心读者,对您在学术界的义举一直充满敬佩之心。 今有一学术腐败案例向您通报。近日,有人举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2014 年 01 月 20 日修改 ******************* 看了评论,感觉还有必要多说几句。 以上海为例,大家猜猜看劳动年龄(20 岁到 60 岁)的教 …
知乎用户 许和平 发表 玄处之前聊留守儿童的时候说,按照劳动法,劳动者每天工作八小时,完全是可以照顾自家孩子的。然而现实情况是,每天工作八小时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在大城市的生活。所以乡下遍地留守儿童,城里全靠老人发挥余热带孩子。这说明什么?说 …
知乎用户 Gavin Huang 发表 更新:迪士尼已经同意消费者携带食品入园。这是消费者们共同的胜利。 ——以下是原文—— 当迪士尼需要,他就在网络自称自己是外企,针对他的攻击是利用民族矛盾欺负弱势外企; 当迪士尼需要,他就自称是国企,攻 …
知乎用户 Jason 不跪 发表 1、各部门统一口径很重要 不要像前两天,统计局和央行对通胀、通缩这个事情的口径就不一致。 2、如果不统一,给点备注说明也好 知乎用户 托斯卡尼尼 发表 说明有 161 万人不是分娩出来的 知乎用户 伊壁鸠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