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没想到,绿捷校园餐一事还真的有后续。

前段时间闹得那么大,绿捷还能继续中标,本以为绿捷无法撼动,但没想到最近爆出光明集团将接手绿捷的校园餐。

要知道,在上海封城期间,绿捷可是因为卖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在上海校园餐中,绿捷也是做了好多年,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难吃。不只是普通市民的孩子在吃,很多普通公务员的孩子也在吃。

不知道有多少投诉都能安然度过,而这次真的民怨沸腾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大块肥肉吐出来。

那么多学校的校园餐,二十左右的餐标,就给学生吃这些东西?而且吃了很多年。

做过饭的人都能看出这背后有多大的利润。一勺陈米饭,加上一点预制肉菜,水煮素菜,这成本估计就两块钱左右吧。我估计监狱的水平跟这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生吃不下,大量倒掉,学生吃不饱,如何学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大的猫腻。

而且,就这水平,还能不断地参加招投标中标。也可以看出招投标的水也挺深。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为了能收到学生的午餐钱,强制学生吃,不准带饭,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

这吃相真的太难看,难怪这次上海家长会那么愤怒。

如今,绿捷校园餐的业务由光明集团接手,我想校园餐肯定会好一点了。

说起光明集团,前几年他还有一个广告词“请给我光明”被批评。

当时对这家老国企还刮目相看。

现在接手了绿捷的校园餐,国庆之后,校园餐应该会有改观。

而绿捷用如此劣质的校园餐对待沪爷的孩子,我想应该会对它进行问责。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中央厨房配餐,一个中央厨房能辐射整个区域的学校。

而这种模式,就是一种集权的模式,原本分散到每个学校校长决定的事,现在由主要领导拍板就能决定。

这种模式真的还不如校长小舅子承包制,做得差了,学生的骂声,老师的吐槽,校长是听得到的。甚至家长还可以向教育局反映。所以一般不会做得太绝。

而现在这种模式,学生骂绿捷,它也听不到,老师吐槽,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家长投诉,都不知道向谁投诉。所以才会做得这么绝。也只有闹上热搜,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或许才能改观。

在不受制约的权力游戏中,贪婪、有恃无恐将让校园餐做到极致,极致的低成本,极致的高利润。

于是就出现上海校园餐的荒诞一幕。堂堂国际大都市的校园餐甚至都比不过西部偏远山区的学校的食堂。

所以现在绿捷校园餐由光明接手,本质上还是集采模式,但底层逻辑还是有点不同,绿捷这种资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在利益最大化无所不用其极。

而光明是国企,底线可能会高一点,毕竟国企领导可以不追求高利润,但绝不能出问题影响领导位置。

如果要彻底解决校园餐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校园餐不能只是一家送,让多家配送,让学生自由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不是领导。

我出钱还没有选择权,这本来就不合理。

选择权在领导手里,资本就会去巴结领导,而选择权在学生手上,资本就会去讨好学生。自然饭菜的质量就好起来了。

希望这次光明能改变校园餐的顽疾,还学生一顿正常的午餐。

全文完

请关注点赞转发评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机智 | 上海学生创建菜品目录,保住了“吐槽权”

上周写了一篇《我对上海校园餐的建议:召开一场听证会》(已删除,现在找不到了)。 接下来这七天,我都没有发文章,刚刚登录后台,稍稍回头看,忽然发现,这七天里,给我带来最大欢乐的,竟是发文那天深夜,一位上海学生和我的聊天。 南洋模范中学是一所知 …

说说华南理工事件:再见校园夺命车

【妻子含泪阻止他:“你到底在想什么?你为什么非要去救那些和我们毫无关系的人?他们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你就像个孩子,你生活在什么世界,你差点就被杀了,赶紧走吧,你这个傻瓜,他们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迪马看着妻子,说道:“难道你不明白吗? …

上海绿捷为何能中标几十家中小学的食堂餐饮服务项目?

知乎用户 黑桦 发表 在众多天龙人躺在东大身上吸血,作践国家的时候,真的佩服整出天眼查的。 虽然明面上还是查不出链条终端,但是利益网已经很明显了,至少能猜出事情大概。 知乎用户 何可可 发表 我看到一个资料,光明应该算是上海地头蛇了吧,然后 …

重返象牙塔

重返象牙塔 ·方舟子· 我于1995年年底在密歇根州立大学(MSU)毕业后,第二年由于大学同班同学在密歇根的森林里聚会,顺道回了一趟母校,此后的二十一年就未再有这样的机会。我的导师今年5月退休,学生们相约在6月初给他举办一次退休晚会,于是我 …

香港抗议将冲突与分歧蔓延至美国校园

香港抗议将冲突与分歧蔓延至美国校园 作者:EMMA GOLDBERG 2019年10月26日纽约时报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弗朗西斯·许在爱默生学院(Emerson College)的宿舍里关注香港的示威活动,她为自己在波士顿过着安全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