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史上最大规模医院“低级”学术造假曝光:30多篇论文称男性患子宫肌瘤,涉河南,山东,河北,福建,云南,辽宁等地……
男性也能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近日,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记者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篇医学论文内容荒诞、涉嫌学术造假,比如,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羊水栓塞等女性病相关论文中,居然出现了大量男性患者。 “问题论文”的作者分布在 …
过了一个假期,咱们医学界又上升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大伙惊喜地发现,早在几年前,医学界就研究了多起男性得妇科病的案例。
在研究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时,采用的78例患者中男性占了45例。
咱们还研究了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等领域的男性患者情况。
再这么下去,兄弟们可以生娃的秘密可要藏不住了。
可能这些论文研究的成果对于大伙认知而言,过于超前,一些医院为了息事宁人,马上认领了错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给了自家霍护士记过和降级处理。
医院和医院之间的办事效率差距还是挺大的。
董小姐的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那家医院都还没站出来说啥,一个霍护士就让齐鲁医院迅速行动起来了。
其实男人得妇科病,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之前就有研究说,男人可能有子宫,而女人也可能有前列腺,这些都是退化不完全的结果。
医院这么积极认错,反而让大伙联想到了论文造假。
论文造假这事,咱们有关部门一直都很重视。
只是词条很关键,“男人得妇科病”这种词条自带热搜体质。
2020年9月,有关部门通报了7起论文买卖案件,买家来自:
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山东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
《长江日报》在15年前就披露了武汉大学沈阳研究团队的发现:
买卖论文在我国已形成产业,2009年产值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
这些论文工厂比餐饮业更早走出了一条预制路线。
一些论文中介会时不时地在社交平台贴出,已经被杂志接收的只需要小修的论文。
如果有客户需要,交易后更换或者加上买家名字就可以了。
其实论文工厂不是一个区域性产物,而是一个世界性产物。在国外,代写论文有自己的学名——
合约作弊。
据说对于代写论文,一些欧美高校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国际渠道。
只不过大学生以为自己找的是学术更高的硕士、博士来操刀,没想到经过层层转包后,给他们代写的是:
来自肯尼亚的非洲兄弟。
数据显示,那里的“枪手”占到全球论文代写市场的一半以上。
一位肯尼亚兄弟还有一次引以为傲的操作。
有一次,他在撰写完初稿后,被客户紧急叫停,不是因为写得不好,而是论文写得实在质量太高。
搞得客户宝宝被自己的教授怀疑。
这位肯尼亚兄弟给出的对策是,降低内容深度甚至故意在几个关键处出错,让论文重新匹配客户宝宝的真实水平。
这个故事告诉咱们,一些表面看上去很低级的错误,有可能是产业链上的人故意留下的善意BUG。
比起董小姐,大伙对霍护士要友好得多,毕竟大伙儿也知道普通护士一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去年有一个数据说,咱们这儿的护士缺口将近400万。
要想快速扭转这种行业局面,可能需要像董小姐这样的医学奇才带头投身护理事业,起一个表率作用。
目前看来,这样的假设是不太可能实现,所以大伙儿觉得这一行已经够辛苦了,论文造个假也不是不能理解。
一些热心网友甚至设想了各种可能,比如:
会不会是患者女扮男装,蒙骗了医院?
还有一种可能是霍护士等人觉得没有时间好好打磨论文,与其误导业内人士,不如留一个显眼的BUG。
让内行人一眼看穿这篇论文没有参考价值,而且从现在暴露的论文来看,这些BUG都留在论文的开头。
大伙都很忙,把这样的BUG留在开头,起码不浪费大伙儿的时间。
这年头生意是生意,学术是学术,大佬们可比咱们拎得清多了。
之前湖南有一本叫《求索》的刊物,主编让情妇从中介手里收稿,给钱了才发。
这笔生意做了10多年,主编情妇收的版面费高达近千万元。
连颜宁都忍不住在微博灵魂拷问:
凭啥文章是科研工作者写,天价发表费都让出版社挣?
这里面的一部分,可是护士们连轴转挣来的工资啊。
男性也能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近日,网友“李大海说”向现代快报记者反映,他在知网检索发现,有30余篇医学论文内容荒诞、涉嫌学术造假,比如,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羊水栓塞等女性病相关论文中,居然出现了大量男性患者。 “问题论文”的作者分布在 …
2.21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图源:pixabay 撰文 | 张天祁 ● ● ● 01 中国医院占据前三名 近日,《自然》杂志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首次从机构层面对全球论文撤稿现象进行系统性分析。 在《 …
为何这么多医生向学术造假低头? 作者:清涛 来源:返朴 2024-02-29 最近医疗领域有两条略显荒唐的新闻。 其中一条发生在不久之前,一篇来自西安市红会医院的论文刷新了学术圈的三观,在这篇英文综述文章给出的三幅AI绘制的插图中,大鼠长出 …
这辈子,他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但人身上的那些“劣根性”还是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偏了路,且无法回头。 配图 |《双探》剧照 2022年3月,乍暖还寒,我下定决心要把疝气这个老毛病彻底解决。我选择做手术的三甲医院条件有限,门诊和住院部在同一 …
鄂尔多斯警方公号发布的提醒,确实是一股清流。过去几年,各地警方发的各种通告,都是震慑,他们在事实上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语言体系,而来自鄂尔多斯的通告则让人看到了久违的温情,看到了“人”。 想一想兰州那个孩子的父亲。根据官方通报,各个环节几乎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