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网络跟帖必须先审后发,对网络生态会有何影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这游戏没法玩​ 发表

这个规定恐怖之处在于,如果郑州不仅仅有红码作为武器,也可以利用这个政策的话,结果是银行金融爆雷,烂尾楼业主,黑社会官商勾结等以后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发声将对发声人及其危险。

任何的揭露和批评都会被这个手段给消除才是最恐怖的,并且还能给你扣分,第 8 条,分扣完后基本等于互联网死亡了,个人信息将无法再重新注册!也就是所有遵循法律的互联网平台都会根据你的互联网信用分太低黑名单而拒绝你注册或者强制注销。

想一想下次那些事情,那些本该由他们执行正义的事情,他们选择执行你。

既然可以把你加入红码名单,难道加入这种黑名单很难吗?届时,受害者遇到的舆论和各种言论,或者银行的霸道违约,开发商的跑路,黑社会的勾结,地方的违规贪腐等等,都没有比在这种规定下更绝望了。因为没有人能百分百保证这些事情和权利不会伸手重演、就要坚决反对这种规定。

无法组织阻止权利的滥用,我建议是各位可以写电子邮件去意见,我的立场肯定是反对这项规定,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当然我也尊重那些支持这项决议的人。未来的生活属于每一个人的决定。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谢邀。

事后介入转向事前介入。

首先看草案的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 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草案的覆盖面非常宽泛。

一,网站和应用程序,意味着 PC 端、手机 App、平板 App、电视 App 等所有联网公共平台;

二,没有具体的 “评论区” 限定,所有涉及公共评论的空间都纳入监管,如弹幕;

三,没有内容载体的限定,除了常规的图文视频,表情包和符号也在内。

然后是第四条里的两个重点:

一,按照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后台实名制。这个其实难度不大,因为现在多数平台早就要求手机号注册,而手机号实名制在 15 年就启动了。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 “先审后发”。

前面已经说过了,草案覆盖范围不限平台、不限评论区、不限形式,然后草案里又明确要求评论内容 “先审后发”。

这意味着监管策略从事后介入,全面转向事前介入。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虽然已经有很多事前介入(例如 B 站,强视频预审和评论拦截),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事后介入。

你要把违规内容先发出去,才会有不可见、删除、禁言、封号等处理。

从这个角度说:

“发送内容”,这个行为的责任在用户;

“监管不力”,这个后果的责任在平台。

但现在转为 “先审后发”,平台就要进一步承担主体责任。简单说,就是平台要为用户 “发送内容” 的行为负责。

发出来的原则上都是平台审过的,因此任何内容后果都会直接与平台监管责任挂钩。

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责任绑定。图文平台可以预见会有更严格的关键词限制,视频平台的人工预审压力也会走高。

我猜测:有些平台甚至可能会回归到 “预设回复”,例如这种:

然后是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以后任何互联网产品要新开设评论板块,注意是包括音视频、图文、表情包和符号在内的评论板块,都需要进行评估。

然后是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一,实名制;

二,评论严重违规的用户将列入黑名单,并再也无法重新注册。

“账号转世” 成为历史,发布违规内容可能会导致用户永远告别该平台。

最后是第十条:

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履行跟帖评论信息内容自主管理责任,对账号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加强审核管理,及时发现跟帖评论环节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采取举报、主动处置等必要措施。

不仅平台要对用户发布内容的行为负责,平台上的账号运营者也要对评论区负责。

换言之:你发帖,有人在你帖子的评论区里发布违规内容,如果你没有及时删除举报,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不仅是强绑定了平台对用户的责任,也明确要求了内容发布者对用户的责任。从大 V 到普通用户,都要对自己关注者的发言进行梳理。

监管任务实际上从平台进一步下沉,到了内容发布者这一级。

由于绝大多数内容发布者是普通用户而非机构,可以遇见,精选评论或关闭评论区的状态会成为趋势。

知乎用户 intersu 发表

这部 “修订草案” 全文最最最最关键的是规定了任何内容都必须 “先审后发”!!看清楚了,是 “任何”!!上一版是 2017 年实行的,仅仅规定了新闻报道的跟帖才必须 “先审后发”!!!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http://www.cac.gov.cn/2022-06/17/c_1657089000974111.htm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第二条第二款: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 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

而原先 “先审后发” 的要求仅限定于新闻信息:http://www.cac.gov.cn/2017-08/25/c_1121541842.htm

第五条(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知乎用户 黎塞留的猫​ 发表

这类理论上落实下去执行成本高到离谱的规定当然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推行下去,而是在该用的时候 “有法可依”,告诉你“我抓你也是有依据的”。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 行事逻辑的一脉相承。

这类规定的目标群体会是什么人呢?在网上冲浪许久的老油条们肯定不是。这类看起来不近人情的严格规定最大的弊端就是对起效的目标人群进行 “逆向筛选”,铁了心要搞坏事的人,总有各种办法避开这类执行难度大到离谱的规定。铁拳实际砸到的人,总会是那些心里还对某些东西抱有一丝丝正义和希望愣头青,以及本来就懵懂无知,在网上随机游走过程中被铁拳一棒子打到的人。对于执行部门来说,这些人最听话、最好抓,最好完成指标。

这些真正被规定的铁拳砸到的人,就是所谓 “统战价值” 为 0 的人,铁拳最坚实的基本盘。可惜,每每铁拳在漫无目的地挥舞之时,砸得最多的也是这群人。铁拳越是凌厉,基本盘也越是脆弱。

被砸过以后的人,要么化身为神,要么心灰意冷彻底躺平,要么思路打开,彻底成为一个投机分子,等待着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的时候冲上去撕咬尸体。

某些为苏联哭丧的东西时常痛惜这个超级大国倒塌之时 “竟无一人是男儿”。可惜的是,真男儿基本被你当耗材燃烧殆尽了,剩下的不是等着你死就是等着你死,倒与不倒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想当大爹又不想负责,众叛亲离只会是咎由自取。

知乎用户 高宠枪挑铁滑车 发表

熊历王: 早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远山微明​ 发表

知乎用户 TheOtherSide 发表

不支持

后台手机实名,前台公示 IP,如今连部分地区的健康码都已经被灵活运用,给储户和业主赋红了

正如梁任公所言,这片洞天福地万事皆不进步,唯防民之术独领风骚

我不禁想问,不受限的公权究竟要扩张到哪里,这一根标尺要收紧到哪个地步才肯罢休?

而这样一个关系到数亿网民的重大事件,竟连一个热搜都不配拥有


说一个题外的故事吧

曾经有一次我在找一个老游戏的攻略,在中文网络上的资料寥寥,无奈我只能到外网去寻找,最终在一个英文论坛里,我找到了我需要的攻略,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论坛的贴子,一直可以回溯到零几年,并且陆续还保持着讨论的热度,这让我十分感概

试想,即使是百度贴吧,也经历过一次针对老贴子的屏蔽清空

在网站备案办法施行之后,国内私人建站已经成为历史,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大大地萎缩,然而打开这扇门,走到房子外面,林木千顷,芳草蔚然,这屋外竟一切都如此热络,一切都有如当初

如同十多二十年前,我初初接触互联网,那个偌大的中文网络一度也带给我悸动和惊喜,曾一步接着一步,逐少地去探索,那丰腴而多姿的斑斓世界就铺在眼前,一根小小的网线就能带你冲出国界,直到海角天涯,那些看不尽的,道不完的,处处都足够让我欣喜

如今,一个更加暮气沉沉的简体中文网络已在跟前,我想起我高中时的历史课本,有一张配图是晚清官员和洋人谈判的,一边是西装革履,一边则是顶戴花翎,一头短发的壮年和留着辫子的老年都在同一幅图中,当时,这幅图给我的冲击极为强烈,方生和将死,泾渭竟如此分明…

知乎用户 旧青年​​ 发表

黄炎培坦率地道出了他心中的一团疑惑。他说:
“延安充满勃勃生机,大出我的意料。我生 60 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国民党初起时,不也是一个万众瞩目、人心所归的革命政党么?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希望能够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黄炎培的忧虑,毛泽东早就有所注意,他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见黄炎培如此说,他略作沉吟,朗声答道:
“先生,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 年 7 月 4 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同黄炎培的谈话

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除了勾结日寇汉奸以及破坏抗战和团结的反动的顽固派,这些人当然没有说话的资格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即使说错了也是不要紧的。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各位代表先生们,各位同志们,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宗派,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也许到今天还有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说,如果要和别人合作,我们就不干了。

——《解放日报》1941 年 11 月 22 日, 原题《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 “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 “新闻自由” 这种人民的 “不可动摇的权利。”
  德黑兰会议庄严地宣言,我们要创造一种 “必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 的和平,这是没有 “暴政和奴役,压迫和苦难” 的“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大家庭” 的崇高的理想。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好感,而企图剥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自由的分子将会没有资格跨进 “民主大家庭” 的大门,因为在这大家庭的门上已经挂出了一条家法:“剥削言论自由的法西斯分子不得入内。”

——《新华日报》1944 年 10 月 9 日社论

无论国内的民主也好,国际的民主也好,都要从本质上表现,形式是次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民主就是人权。人权不外乎行使人民的权力以及享受人民的权利。人民无法行使权力,也就无法享受权利。目前测量民主的程度,不仅是拿享受权利来做标准,而且是拿行使权力来做标准。我们不要以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仅仅是一个权利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权力问题。只有实际行使这种权力;才能叫做享受权利

——《新华日报》1944 年 1 月 19 日社论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一些脚开始踩左边的板子。

很多脚收回去了不动了。

剩下谁无脑踩右边的,就显得非常出色了。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有一说一,所有网络跟帖都先审后发有个执行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审查,可能最后流于形式主义,还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

所以这里我提出一个改进的版本:

1,你的账号可以申请先审后发,那么责任在审查一方。

2,如果你的账号不申请先审后发也可以,那么发出来以后如果被判定违规就直接赋红码。

3,这里的违规判定可以参考知乎众裁,采取网络信用分制度。只有信用等级分高的人可以评分。信用等级低的人赋黄码。

4,而且覆盖范围不应该只有跟帖,也应该包括视频 / 想法 / 朋友圈 / 点赞,确保互联网没有法外之地。

这才是新时代的网络内容正能量和精品化建设!

知乎用户 放学请找我 发表

在不同的社会里,能成为自我审查的信号是不一样的。支撑麦卡锡主义的红色恐惧症是冷战时期的特定产物,强大的苏联、浪漫的革命理想以及贫富不均的国内现实,使得一部分人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同时另一部分人仍然深信不疑。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对政府的批评,或者会自诩为 “良心反对派”(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者会表现为无条件相信政府,避免触及到政府设定的禁区。这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不同类型的人群通过有无自我审查区分开了彼此。

上述恶性循环在 Eric Posner 的_Law and Social Norms_(2000)一书里被用发信号博弈(signaling game)进行了解释,一言以概之,自我审查的成本结构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将自身作为一个合作者和其他非合作者区分开来的信号。这种信号博弈最后形成的均衡是所有人都自觉地私下里了解到了所有禁区,但公开场合都装作不知道。

在 Posner 之前,1995 年的时候经济学家 Timur Kuran 在他的著作_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_(本文的标题,实话憋心里,谎话挂嘴边)里就进行过详尽的分析。Kuran 将这一现象命名为 “偏好伪装”(Preference falsification),指的是人们向外界传递一种有意伪装过的偏好以此避免自己表现得和社会大众不一样的行为。

根据该理论,在表达偏好时,个人经常根据社会上可接受的方式来调整他们的选择。换句话说,他们传达的偏好与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同。Kuran 将由此产生的错误陈述称为 “偏好伪装”,他认为这种现象无处不在,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后果。这些后果取决于个人在决定公开传达什么偏好时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人如果隐瞒自己对某种时尚、政策或政治制度的不满,就会使其他人更难表达不满。

这些后果中的第一个是由人们对社会认可的需求所驱动,第二个是由他们对信息的相互依赖所驱动。

偏好伪装的第一个重要的社会后果是,_公众普遍支持那些在无记名投票中会被果断拒绝的社会选择。_私下里不受欢迎的政策可能会被无限期地保留下来,因为人们通过个人的偏好伪装行为再生产了顺从的社会压力。

在伪造偏好的过程中,人们隐藏了他们真实偏好所依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扭曲、腐蚀并使公共领域的知识变得贫乏。他们使其他人更难了解现有安排的缺点和替代方案的优点。因此,偏好造假的另一个后果是,人们普遍对变革的优势一无所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好造假会通过带来知识上的狭隘和僵化来抑制社会的变革能力。

关于偏好伪装和发信号博弈导致的自我审查的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最新例证是沙特阿拉伯社会中被错误认知的关于女性务工的社会规范。这一研究 2020 年发表于经济学顶刊_American Economic Review_,交叉运用了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发现,在沙特阿拉伯,绝大多数年轻的已婚男子都表达了支持妇女外出工作的私人信念,但他们大大低估了其他类似男子的支持程度。一旦他们了解到这种支持的广泛性,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帮助他们的妻子获得工作。

这项研究可以反映在有着强大的自我审查压力的社会中(无论这一压力来自社会规范还是政治压力),公开的表达和实际的民意之间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别。

注:Bursztyn, Leonardo; González, Alessandra L.; Yanagizawa-Drott, David (2020). “Misperceived Social Norms: Women Working Outside the Home in Saudi Arab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0 (10): 2997–3029.

Available at: http://home.uchicago.edu/~bursztyn/Misperceived_Norms_2020_3_6.pdf.

知乎用户 勿详​ 发表

前几天看了篇科幻反乌托邦小说《以太》: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 不知名的撰写者在盲文中问候,“你一定察觉了那些变化,但你不明白,你迷茫、愤怒,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你也许屈服于现实,也许一直在寻找真相。你有权利得知真相。”
我点点头。
“这是一项庞大的计划。国会秘密通过第 33 条宪法修正案成立联邦信息安全委员会,对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替换,在漫长的尝试后一套高效率的系统逐渐形成,这个系统叫做‘以太’。最初,‘以太’是工作在互联网上、对互联网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监控的自动化体系,它对一切被认定存在潜在威胁的文字、视频、音频进行数据欺骗,简单举例,语义分析接口认定一个讨论组中的有害主题,‘以太’对接入该讨论组所在服务器的所有相关会话发送欺骗信息,除发表者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经过调制的讨论话题,同时,信息发送者被数据库记录。假如你发表名为‘参议员的午餐’的话题,被判定为有害信息,运行于巨型计算机上的、因法律体系而凌驾于所有网络防火墙之上的‘以太’在其他程序会话接入之前控制所有端口,将数据包中的相关字节替换,于是在别人眼里,你发表的话题变成无趣的‘kfc 超值午餐’。以这种方式,联邦政府秘密地彻底控制了网络,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悲观地认为,革命精神在互联网上逐渐消失,——这也是联邦最愿意看到的情形。”
我感觉后背发凉。这时墨西哥人走了进来,把脏毛巾丢在我的肚皮上,“老家伙,你应该偶尔参加一点集体活动。”
“闭嘴!” 我用尽全身力气叫嚷。墨西哥人愣了。他的表情由惊诧、愤怒变为逐渐恐惧,挪开视线,不敢看我充血的眼睛。我的手指颤抖着在《哲学史大观》扉页移动。
“随着‘以太’的成功,联邦政府对广播、电视和纸质出版物的控制是顺理成章的结局,对部分不肯配合信息安全法案的媒体人士,与‘以太’同源的信息欺骗技术被用于隔离异见者。纳米微电子技术被用于信息欺骗,很快,权力者意识纳米机械在肉眼可见光范围内信息替换的潜力,第 33 条修正案颁布后的第七年,他们决定向空气中散播纳米微机械。这种微型设备悬浮在空气中,利用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硅进行自我复制,直至达到预定浓度,它们仅具有简单的机械结构,浓度达到规定程度后进入工作状态;它们会自动侦测具有潜在威胁的文字(可见光信号)和声音(音波信号),将之替换为无害信息,并将发布者记录在案。它们附着在印刷文本和标语牌表面,通过光偏振向除发布者之外的观察者发布欺骗光学信号;它们改变声波扩散形态,向除发布者之外的倾听者发布欺骗声学信号,当然,发布者本身因为骨骼的传导作用,听到的还是自己的原本想说的话。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恶魔使‘以太’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如同哲学家口中人类无法察觉却充满一切空间的神秘物质——‘以太’本身。”
“我看到的,是社会与民主的进步。” 我想到心理医生的话,握紧拳头,牙齿咯咯作响。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的朋友。一切都是谎言。网络讨论组是谎言。电视节目是谎言。坐在你对面说话的人,说着谎言。高举的标语牌,刻着谎言。你的生活被谎言包围。这是享乐主义者的美好时代,没有争执、没有战斗、没有丑闻,当阴谋论者被关入精神病院,最后的革命者在孤独的电脑屏幕前郁郁而终,等待我们的是脆弱而完美的明天,彬彬有礼的悬崖舞者,建在流沙上的华美城堡。”
“我是谁?我是无名小卒,参与编织‘以太’黑幕的罪人,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察觉到这一切变化、有权利得知真相,现在真相就在你手中,由你选择接下来的道路。手指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在可预见的二十年之内,纳米机械没有欺骗人类精密触觉的可能。若你下定决心的话,随时可以通过你的介绍人加入手指聊天聚会,加入‘以太’无所不在监视下唯一的、最后的反抗组织,加入虚假世界内的仅有的真实。”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

我看的是 b 站转的: 张冉——《以太》(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不过我不觉得这个规定是某种反乌托邦规则或者说 “阴谋” 的序幕啊。我觉得类似的运转规则其实早就在实行了,只是这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法可依比无法可依好——只要这个法律法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种就行。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审核的自由裁量权也太大了。而且这个权力在谁手里呢?谁来定义评论是否违反一系列规定呢?考虑到互联网产生的海量评论数据,在一些不敏感的时候,这个权力只会在 “运营者” 手中。而对于这些运营者,几乎也不可能对所有评论进行人工的先审后放。最终,也无非就是各运营者作为某种有意志的 “手套” 自行其是,层层加码,形成一套自我阉割和维护稳定的评论防控机制罢了。

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意见到底该怎么反馈。很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毕竟法规本身就很模糊。

也不知道发邮件会不会起作用。

知乎用户 lili 发表

算是对唐山河南等事件,最强有力的回应。

以后不会再有黒濏荟,不会再有诈骗,不会再有烂尾楼。社会只有美好,只有谢谢你。

趁着还没施行,回复一个。

以后就没这个权利了。

破胡也可以关门了。

正式施行后,为了安全,一切有发帖评论功能的 APP 都卸了吧。

……………………………

还有人关心审核成本问题?以现在各种网站平台的盈利状况,怎么可能大量雇审核人员。

让 AI 识别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也不现实。

未来审核前置,用户言论与平台无关这种免责声明失效。平台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白名单。看不懂的,不在白名单的,全部屏蔽。

现在的人工审核,还是想想未来失业怎么谋生吧。

知乎用户 秋元明​ 发表

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特区实践了,而且是多平台实践。

我相信各位如果上微博和 B 站,都有发了一些东西你自己能够看到,但是换一个账号过去就看不见被隐藏的经历,这就是先审后发的掩耳盗铃先行版。

你发了你能看见,但是碰到了灰名单内容(这是灵活多变的)后,只有你自己能看见,别人都看不见,学名 “已帮您屏蔽”。

而先审后发的另一个雏形其实是网站的去评论化,你不能评论,只能在已经审核通过的预设里表态,就像王子君发的那个例子一样。

但是这个预设好吗?肯定不行,因为后现代反革命分子会解构特定内容,比如你已经不能随便乐了,乐已经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

同样的,特定表情也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如果在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比如《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下面允许发特定表情,这不就恶意的政治隐喻了吗?

如果我们科学的看待这个规定,先审后发的成本其实并不会太高,因为一旦开启了全面先审机制,一方面降低的是发帖意愿,只要发帖意愿降低了,审核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另一方面则是平台方主动降低平台审核成本的努力,比如设置白名单 + 灰名单,非白名单不能发出来,灰名单根本不显示。

同时,还可以根据后台身份证 + 政治码逻辑(参考河南)设立互联网健康制度,红码隔离,绿码才能浏览一些网站,有疫苗才能评论,一次违规言论全网三天后才能恢复,进一步降低综合审核成本。

综合来看

已经有了理论实践和雏形(B 站,微博的发出后他人不可见以及预设回答)

已经有了理论依据(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语言体系以及先审后发长期审核成本双向奔赴的可控性)

已经有了历史依据(我们走的是一条与西方马列不同的特色道路,因为马克思说过 [1]

现在我们只需要补上法理依据完善立法即可。

知乎用户 Asuka Langley 发表

历史书会如何书写我们的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王乘墉​ 发表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

谁又该要沉睡

争论不能解决

这永无止境的夜

关掉你的嘴

唯一的恩惠。

知乎用户 飘零 发表

红码黑名单,真好创意,赞一个。

什么叫自信,这就是。

总感觉在为一些事做准备,而且显得有点急。

可惜了,明明站起来过。

还是期待下未来,比如,道路以 ?

知乎用户 温和派 Zero​ 发表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日本人的社交媒体的传闻。

据说在日本,像推特之类的 SNS 评论区一般都是岁月静好、秩序井然的,很少有人会在评论区开喷或者表达自己真实的差评,但很多人喜欢在匿名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吐槽和负面评价,因为匿名让他们有安全感,觉得就算发了负面评价甚至开喷也不会被刻意针对,至少人家没法逮着你的账号做文章。所以以前我不止一次在 ACG 论坛还是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建议: 如果你想看日本网友对作品的真实评价,还是去匿名论坛看的好,哪怕你觉得作品再烂,去推特等评论区永远只能看到岁月静好……

如果这个管理规定真的按原样落实,我想到时候大多数都媒体,不管知乎 B 站还是微博豆瓣,到时说不定也会变成日本推特等评论区这幅 “岁月静好” 的模样了吧——很多现在能发得出来的评论到那时不知能不能过得了审。哪怕真的想发表负面意见,可能也会创造一些阴阳怪气的方式或者审核人员摸不着头脑的术语,至少看不懂的人表面上看还算比较和谐。但问题是,国内还真的能有匿名论坛之类的可以供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吐槽开喷的地方吗?

知乎用户 耀光​ 发表

这事靠发邮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那些喜欢在网上匿名评论事情,又在现实里有一定权力 - 例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才能发挥一定影响。

靠网民声援?

我敢肯定,中国大多数网民对此不会有太大反映,网民大都沉浸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最多看一下今日头条 QQ 看点,对于更贴评论的权益不太关注,更贴评论的权益也影响不到他们。

这事受最大影响的还是那些自身合法权益受害急需在网上发声的人,又或者那些常年从事互联网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记者。

哎,好人总是被枪对着,都出唐山这档事了,还搞这种妖魔鬼怪才想得出来的东西,你去进一步扫黑除恶一下也好啊…

知乎用户 屋顶上的卡尔松 发表

不就是想控制舆论吗?还为了这为了那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纸都没发明出来的时代,古人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偏偏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某些人还坚信 “疏不如堵”,可见心虚到何种地步了。

就这一两个月内,人教教材事件、河南农商行事件、唐山事件、红码事件…… 一桩桩一件件,不去解决问题,只想掩耳盗铃,长此以往,你掩得过来吗?大家不讨论,道路以目,人心就向着你了?颜色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心里没点数吗?

补充回答问题——

问题问的是这个规定会对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答案是,实际会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到中文互联网社区垮掉的地步。

中国的法治环境,有三个普遍现象 “严苛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比如说,中国和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劳动法、税法等等,应该说是很健全了,但是!如果一家企业敢说他从成立至今 100% 合法合规,然后还没亏损甚至盈利,那这个老板可以说是经营之神了,央企都不敢打这种包票。

以上是现实情况,以税局为例,如果每家每户去查,查出问题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因为一来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精力,二来把营商环境搞得那么恶劣,企业纷纷搬家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实操环节的常规操作就是选择性执法,查谁不查谁、什么时候查、查到什么程度、查出来了罚多少(一般尺度好像是 2-5 倍)等等,就大有讲究了。

回到这个《规定》的影响,首先其作用是告诉上面,你看我们在认真做事啊,看这力度!这面面俱到!其次最多会在正式颁布之初抓几个典型立威,让各个网站加大自我审查的力度(具体参考国内的影视和网文行业),最后在阶段性总结的时候汇报说,自《规定》颁布以来,成效斐然,亮点有 1234,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有 1234,其中主要是经费和人员不足,请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所以,包括知乎在内的各家平台,公关团队就别闲着了,燥起来啊!别做那反馈意见的无用功了,想办法别做出头鸟是正经,毕竟森林里遇到狼,你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行了。

知乎用户 我是犟狗 发表

我只问一个问题,根据第八条: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如果有人发展黑产业,提供互联网平台信用抹黑服务,先利用账号大规模举报然后买通裁判直接把信用拉到最低,这个人是不是就等于在该网站上永久消失了?

这种产业不少吧?公关公司不就可以干这种活吗?养着一大批有活跃迹象的机器人号,直接大规模举报,然后公司跟平台的审核人员有经济上的往来,直接让你一个互联网小透明赛博死亡不是轻轻松松?

再进一步,如何杜绝平台审核人员(即裁判)自己不出问题?如果这个产业是平台审核人员自己开的那怎么办?审核人员负责举报,负责审核,负责执法吗?

谁来监管???就这么把这种「使其他人赛博死亡」的权利放出来?

真的太恐怖了,让一个人赛博死亡将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感到背脊发凉

知乎用户 王百岁 发表

我在 2019 年写过一篇回答,关于 “微博治国”

大意是我认为 “微博治国” 是原罪,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应该被司法系统视为污点,并逐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本来我都忘记这个事了,但是昨天有个人在这篇回答下评论了两个字——“唐山

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各大舆论平台也许是很多人最后的救济渠道,绝对不应该被取消。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矛盾在司法阶段无法解决,

尤其是在我们向西方的 “司法独立” 等错误思潮亮剑以后。

我想在此重申 “第四权” 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当前的舆论风向 “新闻界必须独立和免于受到审查” 应该是大众所抵制的。

尽管中国所有的媒体都是党管官媒,但是大众仍然不信任。

不过如果新闻权无法保证,言论自由也就无从谈起。

不管怎样,这应该是今年对于言论自由的最后一次限缩,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中文和英语之外再学一门语言

不管是应对言论审查,还是未来准备换个地方生活都有用。

知乎用户 神乐妮可 发表

怎么看待各大平台显示 IP 地址归属地?

之前我在这个问题下面说了俄罗斯切香肠战术,结果一直被怼,还有私信追着骂我的。

这下可真就东柏林消防队来嘞……

或者我换个角度来说:

从 5 月以来,我能在后台看到的评论区回复,基本上 1/3 都没了。这与之前存在数量级上的代差。

以后大家慢慢会习惯的。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今儿发的一个无关的答文,提到了日本当年左翼运动的失败。

评论区有人表示,看到我提这事儿,觉得颇为唏嘘。

当时就想回复来着,其实没必要唏嘘。

毕竟,“左翼运动的失败” 这个存在的两大前提是,首先,真的是左翼,而不是 cosplay;其次,真的有在运动。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前提,“左翼运动的失败” 才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事儿,各种各样的声音,我皆谈不上绝对的支持或反对。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并非我真的那么在乎,到底是不是真左,或真右,或真自,或真女,或真什么什么。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是因为我知道,今日的中国,不管你是 “真”,还是假模假样装蒜,都并没有人真的会去 “运动”。

这倒也应了题: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信息、认知与心理特性。

好吧,就说到这儿吧。

知乎用户 a 生化危机 a 发表

如果这个东西通过,那么现代中国将比 400 年前的明朝还要落后

明朝万历时期内阁首辅沈一贯于 1598 年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政,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闻耳。

至于沈一贯怎么看待明朝的民间把朝廷的施政编成段子的客观事实,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朝的锦衣卫在当时根本都没有管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个条例可以和清朝文字狱相比了

知乎用户 路小飞 发表

支持

威武

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Max Katopodis​ 发表

建议大家换一种语言交流,据我所知,某个群已经在用法语交流了

知乎用户 张三 发表

这就是制度自信,外国他敢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 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 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11 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 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 2022 年 7 月 1 日。


评论里有同胞问,这是否有用呢?

我要说,这取决于你,取决于我,取决于每一个人看到的人。如果有一百万人愿意写信,一千万人愿意发送邮件,那么这会被考虑的。

上一次,反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就是这样。

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做比不做总多一点希望。难道还要再等到下一次吗?

知乎用户 德川家康薛定谔​ 发表

由于宪法规定公民有 “言论自由” 的权利,因此我暂且认为网信办将 “网上发布信息” 归类为 “网络出版” 而非 “言论” 行为。

既然归类为 “网络出版”,那么 “审核评论” 理论上来说应当属于 “行政执法” 的范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十九条规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规定: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规定: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二)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三)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因此有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网信办是否是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

2. 将审核权下放给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 “书面委托” ?

3. 被委托的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执法条件?

知乎用户 webashrat​ 发表

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斯塔西体系,现有的人力资源恐怕还做不到对所有跟帖进行 “先审后发” 处理,所以我建议国家可以效仿贴吧的先进模式与经验,先利用 AI 和大数据对所有新发布跟帖进行一轮泛用型初审,若未通过初审,则设置该贴对其他用户不可见,并存入对破坏分子秋后算账的证据库中留底;若通过初审,则进一步交予人工审核。在人工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对 AI 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争取 3 到 5 年内做到 “先审后发” 的全面智能化,将人力从繁琐的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解放台湾战场中去。

另外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下的头等大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 “发贴审核”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去属于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建议国家最好能祭出雷霆手段一刀切,关闭简中互联网的一切跟帖乃至发贴功能,甚至直接关闭整个简中互联网也未尝不可。

关闭简中互联网能为我们的事业节省出大量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全部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去,相信我们的复兴进度至少可以多完成 11.4514%。

好时代,来临力!

知乎用户 贾明子​​ 发表

这个条例看不到对审查权边界的具体限制条款,没有限制的权力太容易被滥用了。滥用的结果就是捂住所有人的嘴。

捂住嘴的结果除了让人说不出话来,还可能把人憋死,或者憋急了跟你玩儿真的。

知乎用户 骁骑营都尉 发表

既不让躺,也不让卷,又不让娱乐至死,还不让网上口嗨,那就只剩下Война или революция了。但问题是,现在的правйтельство敢Война吗?现在的армия能Война吗?

知乎用户 冲盈​ 发表

一开始我还以为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是指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后来发现,官老爷们理解的是把老百姓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想起郭德纲讲的一则笑话:

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富人,放出话来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我方圆十里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

因为听不得人世间太多苦难,干脆让受苦的人都发不出声音。

知乎用户 TakySafu​​ 发表

以前的互联网:分析问题,并寻找可能的、合适的解决方法,或是思考事情还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现在:

以前还有许多国人嘲讽西方 “污名化” 中国有所谓 Social credit,说这是西方媒体的无知和刻意扭曲、是西方民众的愚蠢。

可以想象,在十年后的 CN,这就不再是污名化了,届时和上面同一批的同胞们将为 Social credit 歌功颂德。

知乎用户 涉外律师辰远​ 发表

说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建国后《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将言论自由视为立国根本,之后最高院在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中进一步明确,言论自由禁止任何形式的事前审查。新闻出版自由方面经典案例是五角大楼案,本案中,政府请求对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进行 prior restraint(事先审查),最高法院拒绝了,认为和第一修正案地言论自由相违背。

第一修正案原文: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知乎用户 曹江​ 发表

下次修改:微信群、QQ 群、朋友圈等私密群组发言评论需要审核(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次修改:所有社交软件聊天、电话、短信需要审核(可能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下次修改:所有线下团体活动发言需要审核(现在一些活动已经有审核)。

下下下下次修改:所有人和人的交流都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狗和狗交流和性交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男女恋爱、夫妻房事、母亲生子等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吃饭喝水呼吸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蚂蚁交换信息素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新冠病毒活动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粒子运动需要审核。

知乎用户 猪小三 发表

相当于政府变相拔你网线

你们搁这分析啥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你当围脖知乎开始显示 IP 地址的时候,几乎每个科学上网产品下面都一水的提问:

你们能隐藏 IP 吗?我想显示在美国。

其实你显示不显示在美国特么重要么,人家搞个实名制发言,你显示在阿富汗也没用。起码又能过滤一批人。层层过滤最后还能 “畅所欲言”,这波人以为掌握了技术核武器?错,他们只要把压力下放给平台,平台会组织人手疯了一样 24 小时人肉审核删号。

这规定根本意图是促就业啊,这玩意儿人工审真能保障不少就业。算是网信办给全国保就业做了个不大不小的贡献,这里不太开心的大致是公安系统。如果他们提议用举报连坐方式,各种恶性案件可能会附带又解决不少。

这简直是给知乎敲响了丧钟,一大波话术天才好不容易在这里齐聚一堂,这把算要拆伙了。知乎今天能让你讨论这个,就是这法外开恩了,偷着乐吧。

但我觉得这条政策和之前的让人少学英语别考试是组合拳,你除了中文啥都不会说,接着还不让说,完美。要说思维缜密,那确实。但这可能会间接导致方言大流行,这玩意儿暂时看就没办法了,比如有人想骂街说 “操你妈” 肯定审不过,比如我这片的他就码字“呐阿姆西丿”,那怎么办?

影响么就是网络语言将更多元化发展,呐阿姆西丿

知乎用户 汁驴 发表

看来 social credit 的梗不是空穴来风。愿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吧朋友们。

知乎用户 悄悄问圣僧​​ 发表

邡冺㞢囗葚於邡巛,愅掵篊蓅吥坷砠垱,亻冺戦爭的仼佯汏塰壹㝎偠羓囯冺攩㤆働蒎䟙厎销滅乾淨。

知乎用户 李石​​ 发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法律的制定,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成本,保护了公众的什么利益。

规定的提出者,也要对规定的执行结果进行阶段回顾,为规定执行的结果负责。

让网信办,先研究研究如何管理教材不好么。

如果跟帖需要审查,那么标准是什么?

下一个 “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 在这个标准下还能不能发出来?

如果 “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不能发出来,那么这个规定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中国是文明古国,大禹治水开始,我们就知道堵不如疏。

公元前 800 年,我们就知道,社会治理,简单粗暴的无限收紧言论,是没有意义的。

《国语 · 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峰不止 发表

非常好的规定

Social credit +100000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关于月饼,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元政府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 “八月十五夜起义” 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作者:稻香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07189/answer/8053328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钢刈与问者​ 发表

这哪够啊?我建议:

第一步,设置黑白名单,当一句话出现在黑名单之外时,先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利于网络环境的评论后将其作为模范,设置成白名单,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名单的条件才能被先审后发。

第二步,把长期发表利于内部团结评论的优秀个人作为宣传重点对象,打造成高考代言人;对发表恶意评论的,处以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禁,严重的处以六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拘禁,剥夺评论权利终身。

第三步,推动全国评论资格化、证明化、凭证化。上网需要考证,C1 开始可以在网上查阅新闻,只有 A3 以上才有资格发表评论,大大减少审核压力,增加考证相关机构岗位,属于一举两得。

第四步,我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酌情追考虑需要法外开恩的例外情形。如是少数民族、拥有学区房、上海或北京本地人可以享受评论优先优待审核制度。在受到大众好评后逐渐开放,三胎家庭也可以享受此制度。

注:此规定不限制外国来宾及华人。

知乎用户 晚空 发表

你反对,你算老几。

00 后支持就行了。你看团团、B 站的 00 后年轻人,都是一边倒支持的。

80 后、90 后在塔眼里,已经是被放弃的两代 。

长江后浪推前浪。等到 10 后、20 后,从刚会上网的那一刻起,就常常面临评论发不出去或者无法显示,他们会认为这是世间的常理,本就如此,根本意识不到存在过随便发评论或者先发再审的时代。

因为人类很难想象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知乎用户 李傲文​ 发表

这个条例正式生效之时,就是我正式闭嘴之日。

因为我不想 [互联网死亡] 这不仅仅是我表达欲无处宣泄的问题,而是说会切实的影响我的工作乃至生计——如果我的个人和企业微信号也受到第 7 条第 8 条都牵连呢?

就这样吧,看到了这两条之后,仔细一想……

我承认我怂了,

我只是想活着,

我觉得我没错。

知乎用户 飞天神熊 发表

这种问题下,狗腿子们一片安静。

但我相信他们也在热切关注,心跳也微微加速、呼吸也稍显急促。

他们心里也在为冲锋陷阵的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微弱的声音能起到某种效果,希望那些人被锤之后 至少能换来个更宽松的环境。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风浪过去后,继续自由地咒骂那些争取自由的人了。

聪明人就是可以赢两次。

我不止一次在想一个问题。

一个文化要想突破其几百上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束缚,需要怎样的条件?

我想,大概最需要的,是明知被利用、被污名化 还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吧?那可能比明知危险还愿意拔刀相助的人更稀少,毕竟路见不平也许只是一时激愤、热血上涌,而前者则是冷静思考之后的觉悟。

豁出去 做出巨大牺牲之后,到底什么样的人得了好处?有几个人能接受那份不甘心?

自问 我肯定不能。

封锁和控制,并不是从某个技术手段开始,而是从剥夺每个人心中的公义和信仰开始。

生活在周围都是聪明人的环境中,永远凑不齐足够多的人甘心去当傻子。

这也就是 “圣母” 这类词为什么会变成完全的贬义词被使用。不当狗腿子,只讲信仰的人,就是有威胁的傻子,这个观念早已经被种在每个人的心底。

无论你感觉自己多么清醒,终究也过不去心里那一关。

知乎用户 Erika 发表

呃,我寻思就网民这点子碎嘴也唱不空交易吧。

知乎用户 张逸恒 发表

说明了一贯的懒政政策,在内部舆论引导方面,即使疫情发生下,人民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宣传部门的懒政和渎职,在内宣都被打的节节败退,现在只能通过堵嘴的方式企图控制舆论。这只会把人民逼向对立面,走向外网,外网可没法用你政府的行政力量去粗暴干预,看好宣传部门被打的一败涂地。不过也难怪,公检法宣小仙女那么多,劲都用在打拳了,被虐成这样正常。

一个国家,连最重要的教材都把控不住,成为外部思想渗透的主要工具。却企图通过堵嘴嘴来统一成年人的思想,还假惺惺的弄出一个征求意见稿,真让人恶心。

知乎用户 世界树的影子 发表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 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 刘慈欣 《三体》

知乎用户 斐济水 发表

美石砸脚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知乎用户 该用户 logout 发表

Social credit -999999999

明天黎明

知乎用户 NaN 发表

谢邀。咱都加把劲,知乎明天就下线。

不就是评论吗,我半分钟就能发一条,你几秒能审完一条?然后我直接把所有没发出去的都点复议,你总之还是真的要找人来看的吧?

知乎用户现在一共有多少人?你打算招多少审核员?审核员不用发工资吗?

微博可能都撑不了一个小时。

然后他们发现就算是把利润(如果有的话)的 90% 拿来雇审核员,审核还是会累死。

这事它真的一分钱的可操作性都没有。

所以说啊,审核这个事情,它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还分不出来好赖话吗?谁是心系群众的,真心为了群众在发言,在创作文艺作品,谁又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人民自然是能分清的。

我觉得这种偏离了群众路线,不相信群众的审核是必然要失败的。

知乎用户 纸盒勇者​ 发表

提供洋人代发评论服务

知乎用户 特例的猫​ 发表

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人一旦有独立思想,会思考,就很危险,就肯定会走向反动,就必然走向堕落。

太敏感的没法举例,拿可以讨论的生育为例。

生育率这么低,和高压力、高物价、高房价没任何关系。

古人被压迫成啥样了?动不动遇上灾荒,能啃树皮都算运气,吃观音土都算正常,日子过得那么苦,还不是追求多子多福?

现代人被西方的一些错误思想腐蚀,说什么觉醒,不肯生育,不肯卖命。

国家有义务保护人民,引导人民的思想。

大争之世,只需要会劳动会生育的机器,而不是别的杂音,劳动保证生产,生育保证消费。

在日本,每多一人意识到自己是人,都意味着国有财产的损失。

因此必须引导思想,从源头砍掉祸根,其他领域,以此类推。

特例的猫

345338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小陈 发表

我并不批评申老奶奶,必须理解她那个年纪的人有认识局限,但是改开都四十多年了这种认识依然没有进步,我不理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事实又一次证明,一切在苏联笑话里发生的,最终都将在塞里斯发生,这是历史规律,逃不掉。

知乎用户 贾文和​ 发表

国语 · 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知乎用户 MR. 王 发表

如何评论 2022 年 6 月 17 日网信办拟规定网民发表任何信息都必须先审后发?

看到了几个相似的问题,复制粘贴一下吧,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

我已经发邮件了,就算是引蛇出洞也认了。

把审核的权利和责任强压给互联网平台,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亏他们也想得出来,真是人才。

希望要么别审核。

就算是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队伍审核。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

开发一个 AI 初审,人工复审的,直接由政府领导的审核部门。

接入各个平台网站。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信息化社会了,如果让平台来审核,那么就会只剩下好消息。

就算是那些因为社会和谐不能发的评论,统计在后台也同样重要。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也应该想到这一点。

————(以下是我发邮件的原文)————————————

你好网信办的领导

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本人反对征求意见稿,第 4 条,还有征求意见稿的第 8 条。

把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第四条第(4)点,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先审后发。

第(6)点要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自己提供审核队伍。

第八条,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停止对进入黑名单的用户服务。

第四条第 4 点。是把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第八条。把封号之后永远不能创建新账号,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黑名单制,违规了再删除,是相信大部分人是好人。

黑名单制度是对老百姓最基本的尊重。

要求言论先审核再发表,相当于默认所有人都是坏人。

而要求互联网平台来尽审核责任,更是荒谬至极。

要求平台负责审核,封号。先审后发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所有权力都给互联网平台了,所有的责任都压实给互联网平台了。

这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包税人制度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税收。并且无需供养征税的官吏。

包税人制度最大的危害就是,将税收的权利。

详细的说就是把,到哪个农夫的农舍,到工匠的家门口。统计老百姓有多少钱,能赚多少钱,并向他收税。

包税人制,把这样的权利也一并交出给包税人了。

政府可以不审核,也可以设言论审核

但是绝对不能把言论审核的权利还有义务,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把老百姓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把老百姓网上发言权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政府之所以能获得统治,靠的就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掩盖矛盾。

最近发生的人教插图事件,河南储户事件,河南红码事件,唐山雷霆扫黑事件。

就是靠互联网传播发酵才能引起重视。

若是把谁能说话,谁不能说话删帖禁言的权力交给互联网平台。

那得到的信息肯定都是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没有真实的信息。全都是一片众正盈朝的景象。

离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也就不远了。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知乎用户 花果山大圣 发表

建议网上发帖得带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

知乎用户 深如大海​ 发表

苏格拉底之死——BC.399

车裂商鞅——BC.338

杨修之死——219

岳飞死于莫须有——1142

烧死布鲁诺——1600

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1962

……………………(略)——1976

……………………(略)——2022

在数字化 + 数据化之下,就相当于给每个人赋黄码,客观上就是权力的过度延伸,那么就只能期待必得一个好政府,而事实显然毫无意外的又一次打了乌托邦的脸。商君书的现代化,真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极致。

河南只是活干的太糙,穿模了。如果不穿呢?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明确的感知,如同从小给骡马栓上缰绳,久而久之骡马会认为缰绳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甚至,离了缰绳就不会行动了。

如今,既然已经搞到这个份儿上,那么除生存之外的最大兴趣甚至乐趣,就已经不在于发展了,而在乎于观赏这群渣滓整活儿的精彩之极与大烟花。

当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远比解决问题本身容易得多,甚至,他们自身就已经成为问题本身,唯一选项便顺理成章了起来。

知乎用户 adg9q​ 发表

海峡对岸的股市要进入一个长期下行通道了。

《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发布

知乎用户 bitmonk 发表

白名单制,致命一击,简中互联网亡了。

之前 “选择退出” 的选择权滥用已经够严重了。现在呢,“选择加入”而非“选择退出”,大可不审不放行,想象一下处处都是评论精选吧。这个互联网将除了肉喇叭外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蓝色的魔法师 发表

简单啊,我无所谓。以后你说他是方的这就证明他是圆的

你说这是黑的那就证明他是白的

你说他是坏人那他就是个好人

反过来看不就好了

海洛因是个悖论,瘾君子吸了就减寿不吸减寿更多,你吸第一口的时候命运就注定了,无论你以后愿不愿意吸吸不吸愿意愿意戒戒不戒你都戒不了。全世界一看这骨瘦如柴的身体就知道你吸过海洛因

一碰海洛因结局就注定了,这世界上有戒掉鸦片的戒掉大麻的没听说过能戒掉海洛因的。碰海洛因还不如早寄早开

我的建议是管的还不够紧。咱可以学学电影里那个开天窗,一把爽死重开不好吗

知乎用户 清月​ 发表

人工审核,成本太高。

靠破站那种机器人,效率可以。但是这不仅仅是时事热点问题,而是全部,真这样塞里斯网络可以废了。。。

所以看上去是 1984,实际上还是战锤 40k 里面的帝国体系,臃肿大腹便便。

事实上连德三的体系都是低效和牵牵扯扯的。

只不过是福柯的监狱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威力

知乎用户 李铁柱之冠 发表

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我没开玩笑,真的,这个方法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因为,一旦实施之后,将会出现更大的一批互联网黑话,各种阴阳怪气儿,让你去猜,让你防不胜防。

这给维稳工作,造成多么大的压力啊!

看到维稳人员那日益激烈的劳作,我难受的心都碎了!!

所以,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

然后呢,为了进一步隔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闭所有的 2G、3G、4G、5G 基站。

回到电报通信的时代!

不行,上文已经说了,反动势力肯定会利用自己的暗语,来进行沟通,电报也取消了吧!

为了进一步维持稳定,离家 5 公里,必须由当地社区写介绍信!

彻底的把国内反动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为了国家的强大,牺牲个人这一捏捏的自由,算得了什么呢?

不要老是想着国家会为你做些什么?你要考虑,个人为国家能做一些什么!

听懂掌声!

知乎用户 壹贰叁​ 发表

非常好规定,sc+1000。

知乎用户 岳风 发表

倒逼网络发言精品化

知乎用户 asd - 徐 发表

我在此懒得去重复我以前已经说烂了的那些批评这类政策的话了。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更加隐秘的关于形式的问题,也就是这些政策的文本,永远被书写的模糊不清背后的意味。


让我们回到原文本来看一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这一段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在各种法律里都能看见,但是在这一次的意见稿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决定着一些似乎很重要的关键治理的规定,第一他们本身不是法律,第二他们所依照的法律参考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法律,尽管原本的法律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大的解释空间,但是最终仍然是通过行政法规的方法将它不断的具体并且最后变成不可忍受的状态。

这里已经透露了那个老生常谈的典型问题,也就是行政法规在中国的作用要比法律大得多,而且在这里我得提前预告大家一个下面会发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法律对具体治理(行政法规)的反制(比如违宪审查或者合法性的审查)很少出现。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 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会发现这一段的定义充满了很多我以前说过的,那种具有危险的因素,比如说我之前提到过在网民当中存在的组织性,而在这里,这一点用关于 “舆论” 和“社会动员能力” 这样的词汇描述了出来。反而是评论的具体形式被无限的扩大。

这一段其实是尤为巧妙的,还记得在讨论网络游戏的那个问题上,人们向我们指出我国的官文当中所谓的网络游戏,实际上指的是一切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的游戏,然而这个定义其实很模糊,不清晰也显得非常滑稽,因为实际上斗地主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甚至,有的游戏只是一种游戏规则,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这样看来这种定义非常的不恰当,但另一个方面,其实这个定义非常的合适。因为在实际执行当中,我们需要的是可以更大范围的扩展,而不是进行限制范围,这又是我之前说过的那种所谓军国主义式,也就是各种治理的部分全部混合在一起,通过限制某一类治理的范围,并且将权力分类,这不是它们目前所擅长(喜欢)的。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网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网站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这一段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关于责任怎样分配以及具体落实机构的问题。不过好消息是文件上关于这类问题其实写的很清楚明白,只不过普通人不太能够读得懂,但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工作流程,我们只需要知道的确就是由这些部门负责的就行。

就连这一点其实也并非很重要,因为在联合非常广泛的权力系统当中,这个部门没有单独需要处理的内容,比如说处理各类舆情之类的问题,说到底不还是要根据舆情,由统筹规划的相关领导,联动线下的部门,同时再来指挥一下网信办来决定吗?所以我说这段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不过这一段还是有一个比较迷惑的问题,就是地方的审核部门和全国性的网络之间关系到底是怎样分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地方指的到底是审查所在的地方,还是指相关网络平台在的地方,又或者指的是发帖人来所在地。

根据之前的显示 IP 地址这一点,我猜是最后,也就是相关发帖人的位置,但问题是光靠网信办怎么可能针对到具体的发帖人,因此就要跟线下部门联动:又是联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喝茶故事。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是非常要紧的,在我看来是给各个网络平台增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责任要求,甚至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所谓联合当中,关于公权力和某些公司企业这些似乎民间的力量的联合。

当然,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到的违法不良信息,显然不可能是在知乎审查里面能够看到的那点理由能够确定的,但在另一个方面,那些不能够被审查规则所确定的违法不良信息又怎么可能被先审后发呢?只有一种可能——如果真的要落实,那真的太可怕了——那就是所有有关于现实中存在之物的新消息,都必须要先向有关部门确定是否可以被讨论。

纵观近来的一些舆情事件,就会发现真正涉及到舆情的问题往往都是关于地方的一些具体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和我们在审查规则中所见到的不良内容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故意的谈及一些无法讨论的内容,原因在于他们这些内容本身就应该是不该讨论的,只不过他们是新发生的,因此还没有被确认过。所以各位也可以想见,想要对这些内容实施针对,其实只有白名单这一条策略,所以最近我们看到关于白名单的讨论也在增加。

但是白名单的策略仍然在反复的讨论中得不到实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成本确实高得过分。

对于民众自由的控制,尽管公权力在这件事情上常常不断的扩展,但是他终究要遵守物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关于治理的成本,事实就是古往今来所有这方面的治理尽管都被渲染的可能有点过度的强大,但他们的效果其实都很弱小,因为民间消息的流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个不被注视的。像如今的网络也是如此,大部分审查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权限来确定他们到底需要审查什么,根本就没有一个足够智能的中央能够随时判定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讨论的,他们至多只能遵守一些僵化的审查规则,而那些规则只涉及到一些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其实实际上没有威胁性的东西,而实际上会导致舆情的具体内容,他们其实不能判断,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些看上去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健康码变红了呀,或者是某地的银行取不出钱来。

而白名单看似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只会导致一个类似黑市的结果。事实上泛亚文化和键政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审查严格的推动。因为对于那些表面的键政内容审查增强了,所以和泛亚文化的结合,导致整个键政或者有关的舆情事件当中的语言组织都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

其实在那些比较官方的,他们以为是关于政治的讨论的地方,其实就已经实施了白名单制度,比如说各种官方账号下的精选评论啊等等,然而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各种反串钓鱼和阴阳怪气被精选,这就是 “黑市” 里面制造出的东西。

这样一个逻辑的推广,其实就是想要不断的缩小黑市,然而话语的市场是没有什么生产的困难的。黑市的大小根本就不取决于话语内部的关系,而是取决于现实当中的矛盾。


(六)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这里他们果然想到了上面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审核人员根本就不知问题的问题。然而我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矛盾的激发点总是不能被确定,并且现实中的世界往往显得琐碎。

不过,我不禁联想起,有一个 b 站的审核猝死的事情,只能说人工审查这件事情永远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各个审查平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政治敏感度,我觉得是很可疑的。更何况克苏鲁的敏感度确实是难以确定的。一方面是现实的琐碎这个困难,另一方面是克苏鲁自己的思维混乱和大脑分裂制造的困难,审核也很难做啊。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个是在中国做网络服务相关产业的各种人士和公司都非常熟悉的。当然什么是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评估到底要评估些什么,其实都是随便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当然由于互联网具有着更多的经济要素,这种评估恐怕要比文化审查随意的多,而且很大程度上应该只取决于那些大平台。

至于什么小论坛的发帖啊这种问题,你还问我?——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恐怕就不能了罢。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这个是非常经典的档案生产:分级管理,分类排除,都是权力体系常见的方法。

不过这次居然在规定当中明确要求——尽管之前已经有些平台是对某些人实行过这里面的方法的,比如说知乎就经常连续封转生账号——,但是在官方规定中直接承认了分类排除机制,这也实在是太过于现代的治理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有点违反平等的观念了?而且要完成这样的分级治理需要获取的信息和人工进行的评估,几乎不可能不导致隐私的泄露,而且这又不可能是一种官方的活动,也就是说他必然由各个公司分别进行,公司要在协议中获取的权力,实在是大的惊人,虽然只要在协议里填一句配合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但他背后到底违反多少真正的法律,我实在不敢想。

我们现在面对的某些问题,不仅是 “如何能够不被治理到如此程度?”,甚至还是 “我们为何能够被如此不平等的治理?”


至此,我们总算分析了文本当中存在的各种隐秘。我在此最终就可以回答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书写得模糊不清,到底在指向是什么。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指向具体的职权部门相互间的联合甚至是与似乎民间的公司(资本?)这样的力量的联合,对于不能明确说出的 “黑市” 的压缩(这是因为在官方的理论话语当中,是不存在话语的黑市的,就比如说使用了各种黑话的键政,乃至于整个泛亚文化都是),还有更加进一步的对于责任的归属明确,最后是在我看来最图示化的,也就是对于分类排除机制的官方肯定,他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予各平台 “合法” 的违背某些法律的权力。


最终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文本不过只是一个透露的只读的文件,这种文本里所说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权力的逻辑其实早就在使用了,出台它不过是为了继续肯定,并且明确一些违法的合理性,或者说让那些违法的行为变得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文中所说的那些各种技术手段审查会被应用到什么程度,以及到底有没有那么恐怖,这也是关于成本和技术的问题,与怎样规定关系不大。如果说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诸位可以想方设法的增加这个成本,比如说泛亚文化和键政结合就是一个典型。

知乎用户 泰伦惩戒骑​ 发表

我赞同,因为这是 unacceptable 的。

知乎用户 活死者的幽灵 发表

谁让这片土地被赋予了商鞅的诅咒呢?要想要破除掉商鞅诅咒,就需要将秦制以来的恶臭传统文化等等统统抛弃。

知乎用户 Hellsing 发表

又是无聊的念经时间,以下选自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还真是应该劝各位多读。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
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
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当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又乏味。伏尔泰说过:除了乏味的体裁之外,其余的一切体裁都是好的。但在这里,乏味的体裁却是独一无二的体裁,只要指出《莱茵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恢复那美好的旧式的德国公文体裁呢?请随意写吧,可是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同时是对自由的书报检查机关的阿谀奉承之词,而书报检查机关也就会让你们那既严肃又谦逊的言论顺利通过。可千万不要失去虔敬的意识啊!
从检查令的下面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检查令是如何陷于自相矛盾的,它一方面不允许按照超出法令界限的意旨来实行书报检查,但另一方面又规定书报检查应当超出这种界限:“当然,书报检查官也可以允许人们坦率地讨论国内事务。”
书报检查官可以这样做,但不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仅仅这种慎重的自由主义就已经非常肯定地不仅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的精神,而且也超出了它的特定要求。
旧的书报检查法令,即在检查令中引用的第 2 条,不仅不准坦率地讨论普鲁士的事务,甚至也不准坦率地讨论中国的事务。
检查令这样解释:“凡对任何国家中存在的图谋推翻国家制度的政党作赞许的叙述的一切企图,均属于这一范围”,即属于破坏普鲁士邦和德意志联邦 46 其他各邦的安全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允许对中国或土耳其的国内事务进行坦率的讨论吗?既然如此遥远的情况都威胁着德意志联邦的脆弱的安全,那么每一句对内部事务表示不满的话又怎能不威胁它的安全呢

知乎用户 qiuboo 发表

“先审后发” 这一条我认为不是新加的内容,而是对现在已经在实施的做法进行法律法规确认。

根据我个人了解的部分信息和推测,现在大多数平台的评论区都是 “先审后发”。发出评论后 ai 系统先开始自动审查评论内容,具体技术各家有各家不同,技术水平远远超过关键词审查已经到了挺高的水平。根据评论内容长度和触发审查敏感标准不同等标准,有 “秒放”,“几秒放”,“十几秒放”,ai 认为有问题的评论提交后台人工审核。实际上整个流程人工参与的程度很小,提交给人工的那些评论都不是 “一般评论”。

很多人在猜想 “先审后发”=“人工先审后发” 属于过度理解想象或者说有点悲观主义。不管是从可行性还是其他角度考虑,个人判断不会按照全部人工先审后发模式去执行,而是对目前普遍实行的 “ai + 人工” 审核模式进行法律确认

知乎用户 不沉默的螺旋​ 发表

这个规定和健康码一起绑定有奇效

知乎用户 有鹿不闻​ 发表

王朔在 1988 年写了一篇不太知名的短篇小说,叫《痴人》,故事大意是一个人通过 “练功”,要把所有自动进行的人体反应,如呼吸、消化等等,都修炼为有意识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将身体所有能量收归己用,自主调配,最终 “飞上天”。

一开始进行得不错,效率很高,身体强壮了很多。就在修炼到大功告成之际……

“「统一了,现在,从这一秒种开始,我可以行使绝对权威了。我要……」

就在她宣布的同时,话还没有说完,事情急转直下:

她病了,她就象二百门电话总机的值班女战士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血液要流动,肌肉要弛张,腺体要分泌,细胞要分裂,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其它种种生命必需的请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她疯狂地努力着,力求维持运转,但就象一精疲力竭的骑手再也控制不住脱疆的劣马一样,与其说是她驾驭着马跑,不如说是马驮着她跑,她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勉强趴在马背上不被摔下来。

她经常排不出时间进行细致的消化,造成食物潴留;来不及指示大肠蠕动造成便秘;忽视了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了表皮大面积角质化……

更要命的是,她有时忙起来忘了喘气,致使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影响了大脑供氧,人竟能忽然晕过去……

所以,就在气功练成,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完全被统一意志控制的一刹那,阮琳彻底崩溃了。

同事劝她:「算了,你既然管不了就别管了,还是让它们各自去干自己的那一摊儿吧。」

阮琳的目光告诉大家,晚了。就象一只老虎经过圈养再也不会在野外独自谋生一样,她自身的神经、腺体、平滑肌已经像动物园的老虎失去捕食本领一样失去素有的本能了。

阮琳没能飞起来。

但她上天了。”

整篇故事看似荒诞不羁,实则充满对现实辛辣的讽刺,一个想要控制一切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人,最后往往什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先病起来了。

知乎用户 妄明 发表

规定很离谱,但不得不说,一旦执行下去这是好事,对大家都好。

网络上虚假的言论自由,麻痹了大多数人的大脑。

在现实唯唯诺诺,在网上重拳出击,让很多人精神分裂。

一边对自己毫无信心,一边对社会的未来信心十足,

这是网络匿名可以伪装成人,现实却很难被人尊重带来的落差撕裂。

当大多数人,在网络上也无法体验人的自由和尊重的时候,面纱终究是要揭下来的。

只有揭下了面纱,没法再沉浸在宏大叙事,一切才会出现转折和变化。

另外,网络并不是可以随便说话的地方,按照不断发展的形式。

网络禁言对于大多数忍不住说话的普通人而言,这真是为你好。

这段时间的事情,难道还不够明显?

先审后发,少说话比红码,抓人可委婉,和平太多了。

当大势早就不可改变的时候,人应该保护自己的安全,

熬吧,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总会有变化的。

知乎用户 驾驶员碇真嗣 发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知乎用户 温水公爵​ 发表

感恩

知乎用户 天动万象钟​ 发表

猜想一下,用 “脚” 投票,大逃港再现,简中互联网会被抛弃

按理说各平台按手机号注册,已经可以追溯到个人,这一波其实是把个人信息泄露给所有简中互联网平台,会发生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知乎用户 石原​ 发表

王子君说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在说说这个规定落地的难度吧。

一、先审后发带来的巨额监管成本

本身互联网内容发布强监管之后,中小论坛统统死掉了,很多地方性的论坛,以及垂直性的论坛,迟早也扛不住巨大的合规成本死掉。只有贴吧,知乎,微博这种养得起一个庞大审核员队伍的,才能继续维持运营。而即便是知乎也曾经因为导向问题,被举报,下架,警告,整顿过。

联想到之前的码云开源仓库先审后发,就知道 coding 当初关掉不赚钱,又会带来巨额合规成本的公共代码仓库,pages 静态页面,以及类似于知乎想法区的冒泡功能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现在 coding 就专心做企业产品挣钱了。

二、因为发帖麻烦和风险带来的内容枯竭和沉默螺旋

这个跟游戏版号倒闭精品化一个原理,你以为他是要你精品化,其实他就是想摁死这个行业,除了腾讯网易这些游戏大厂在可监管的前提下先运营着,其他独立运营的游戏小公司基本彻底没了活路纷纷倒闭。如果发帖都先审后发,甚至需要跟群主担责一样需要为了自己评论区下的言论承担连带责任,那么更多的人会精选评论,关闭评论区,甚至干脆选择沉默。

三、因为言论空间紧缩带来内容的水化和同质化

以前时事和房价不能谈,我看这样下去情感话题也快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是煽动男女拳的帽子扣上来。简体中文互联网的精品内容生产以及创作已经是一潭死水,彻底枯竭了。

知乎用户 MUMA 发表

答主个人觉得无影响。

因为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对象是 “跟帖”,而能在知乎上看到这个回答的知友大多知道,平台早就实施了“发帖” 先审后发。

也就是说,至少在知乎上,“发帖” 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提问和回答,“跟帖” 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评论,那么显然提问和回答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向,评论是次要方面。

而在知乎上,提问和回答实行先审后发很多年了,对于知乎上的活跃答主来说,写的回答不过审发不出去并不少见。现在只是对次要方向的评论先审后发,总不会比已有主要方向稳定执行很多年的政策影响还要大吧

知乎用户 皮卡战车 发表

呵呵,这个新闻到现在都没什么热度,前年全网抵制永居条例的劲头到上哪去了?哪怕拿出当初一半的热情呢?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从来都不单是个别人、个别机构、个别组织、个别群体的责任,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真正会危害到自己权益的东西,反而一天到晚只会对着一个子虚乌有的、被想象出来的 “威胁” 疯狂输出,四处猎巫,以谣言中伤、网暴无辜者,等到刀快架到脖子上的时候反而怂了。就这还腆着菲斯自诩 “民族脊梁”,妄谈什么 “家国情怀”,真个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也。

可叹我从 19 年夏天至今,奔走号呼这么久,到头来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得陪着网上这一众宵小一起倒霉。希望这些话将来有机会被我们的子孙后辈看到,也希望他们看到这样的话后,再想冲着我们的骨灰盒啐唾沫的时候,多少可以犹豫一下。

知乎用户 sjinny sun 发表

要是网络上冷寂了,可能还得出新规定惩罚那些选择沉默的人。

知乎用户 SALADIN 发表

谁是敌人还不明显吗?还有必要骗自己吗?

知乎用户 Minamoto​ 发表

如果这个通过了,就说明了有很多社会问题已经解决不了了,因此,只能通过堵住群众的嘴来避免舆论发酵形成动乱。

当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时候,就说明革命不远了。

知乎用户 暗夜看花 发表

“真理只有在思想市场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检验。

靠更多言论矫正异议,而非强制他人噤声沉默。

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

一个社会对批评之声有多大的忍受限度,往往标志着这个社会有多高的民主程度。”

——《批评官员的尺度》

知乎用户 富贵儿 发表

趁着还能说话随便说两句,我是 95 后,前些日子体检除了轻度脂肪肝其他方面问题不大,目前也在低烈度锻炼身体,再加上家里的长寿基因(父系长辈去世时平均年龄 80 以上,最高的将近百岁去世,母系长辈只有 60 多但意外去世居多,都没有遗传病),唐宋明清民这种过百年的我是看不到了,倒要看看它能不能比大元活得长!

知乎用户 叶春屠 发表

-

已将相关意见通过邮件反馈给网信办

-

算了还是直说吧。

先审后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没那么多人力,技术也不成熟,因为第五条还在谈 “研发”,更做不到公平公正。

要强行实行,就是干掉所有有不和谐 “嫌疑” 的评论,简中互联网的审核力度会达到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

“严到退网” 可能会变成常态。

第二个,全网拉黑,禁止重新注册

这个规定的权力范围庞大到难以想象了,这压根儿不是网信办有资格制定的规定,更何况还要下发给网站和地方部门。

一个几乎绝对会出现的情况是,比如我被强奸了,我在网上写了篇小作文,然后我被全网禁言了。

这,太恐怖了。

这条规定所带来的权力是百分百会被滥用的。

-

最后,相较这个意见稿里的内容,我更难过的是国家部门居然会发布这种规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所有 “为了你好” 的政策,最后一定会用来对付你。

知乎用户 青组雷蒙 发表

建议网信办改名真理部

知乎用户 tim 未来之光 发表

还是没有一个超乎我预期的事情

以及我实在不理解很多人嘲讽越南朝鲜

更别提嘲讽日本韩国了

你配嘲讽越南朝鲜吗?你配吗?

知乎用户 秦端雨 发表

听说你王高飞想解决问题?

知乎用户 莱克西西 发表

黑镜属实不行,就知道抄袭现实。

知乎用户 Cloudy 发表

天天嫌屁民难管,直接改教科书不就得了,改了之后就屁民就没这么难管了。教科书天天喊马克思主义,民主,言论自由,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乎用户 箴言 发表

没有人记得工信部的绿坝了吗?

这过去也就将近十年吧,绿坝之所以没有成功完全是技术上不过关。

但是如果绿坝制度化的话…

知乎用户 阿碧 发表

管天管地管说话,管理成本直线上升,目测又可以多创造千万就业岗位,一群不知道哪儿来的人来管人怎么说话,真是个消化就业的好主意。

夹总买单,普天同庆。

做个人用户的,被管总是不开心,尤其大多时间我都懒得管评论区,大家爱说啥说啥,又不是军训洗脑爱好者,围观生物多样性很解压的,众生喧哗多可爱,横竖违禁词有管家给删,这下万一闯祸影响我用户评级多少也是件事儿,话说有人评论区自个儿聊 high 按糊乎机制还真是天降一口大锅。

评论区撩架爆料都蛮普遍,有些言论确实嗯…… 所以管一管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改稻为桑,下边就能给你把大坝掘了。

而且相信我,这种事情拦不住水军的,他们都习惯被清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黑人手段显然又多一个用户评级在手,不知道能做出来多少文章,当然反过来了看管理成本又要上来,各种开方案都是要花钱哒,以后想搞事的要加钱!

知乎用户 山鬼​ 发表

还只想着对网络生态有啥影响吗?

前两天有关河南健康码我写了一条回答↓

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第四阶段就来了↓

这两条实行之后,你应该想想对你的现实生活会有多大影响……

之前一系列的手段是阻止你肉身行动,现在给你全平台封杀禁止转生。曾经你被销号前还能留下痕迹有舆论翻转的机会,现在你想说的事情还没有出现在互联网世界,个人的信用分已经到了最低评级从此消声。

最后嘞?

留下一个只有官方号和精选评论的互联网

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谁知道会不会触雷

是,都堵住了,简中世界终于只剩下支持

这盛世终如皇叔所愿

知乎用户 刘镇锐 发表

网络还有生态吗?……

知乎用户 珀色云朵​ 发表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规定》的制定初衷啥好的,瑕不掩瑜:针对带节奏的、各种网络乱象,针对谣言和境外势力估计带节奏,需要监管。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1.“先审后发” 操作上难度太大。靠人力不太现实。我觉很可能还是后台动态关键词的弄法。

2. 国家的规定,一定要提供救济途径。

比如大家担心的健康码红码问题。实际上,根据第八条,把一个人加入网络评论发帖 “黑名单”,是对一个人权力的巨大剥夺。(比如推特封禁特朗普)。这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和行政行为。

往极端情况考虑,如何防止地方滥用网信管理权力,保护普通民众网络舆论发声渠道,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对于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地方欺上瞒下,怎么办?】

要么,是对有些行为,提高管理权限,比如加入黑名单,平台必须同步提供违规纪律。平台也有提醒、劝导、明显劝导、警示的义务。

而对被加入 “黑名单” 的人,要给一条有效的、可靠的申诉解封途径。

行政行为好歹有复议、仲裁、诉讼这种救济途径。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需要有边界,但也需要被保护。

已经发邮件了。


最后,碎碎念一句,我非常建议各部门,在出台文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个环节,最好能有个说明:制定政策的背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预判一些网络舆情,提前把重点问题解释一下,减少政策出台的阻力。

知乎用户 羽晓舟​ 发表

其实早都是了,应该所有平台的言论都用 AI 跑一边然后才能发表的的吧?

不过不装了,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还是有点意外的。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评论是一门语言艺术。

先审后发。

简单的说你审个锤子。

不信

你可以去问问段子手。

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这些还是可见手法。

而互联网还诞生了一种全新而又古老的手法:象形

比如:囧

先审后发?

“博大精深” 这四个你能审出个什么?

对了

你审出的只有中文的博大精深。

对于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

卧梅幽闻花,卧枝伤恨低。

遥问卧石碎,卧石一枝竹。

知乎用户 偏见与反思 发表

以后我想会越来越单元化,越来越多的歌颂和赞美。

小粉红加强一波。神友削弱一波。

知乎用户 小唯君​ 发表

举双手支持;

这下终于从源头上解决了恶性事件被曝光的问题;

以后哪儿出了问题,终于可以问责到个人了,毕竟谁审核谁担责;

国内形式一片大好,国外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赢麻了。

知乎用户 博鸡巨勒布​ 发表

跟帖有可能会上失信名单,点赞暂时还不会。

有些赞,有机会点的时候还是点吧,别留下遗憾。

知乎用户 热水宁宁​ 发表

头疼治嘴我认了

毕竟头比较关键,出了毛病神经错乱也有可能

但怎么腰疼腿疼脚疼手疼甚至屁股疼也治嘴啊?

嘴就这么贱?

还是说嘴是病情之根本,

只要堵住嘴就万事大吉?!

知乎用户 Sidi Fu 发表

社交平台最深的护城河就是内容审查成本,因为审查成本奇高,而且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新平台越来越难出现。

是制度造成的垄断,一边要反垄断,一边要继续提高入行门槛。可以的。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气的尿抖,然后变冷。

知乎用户 Timosky 发表

球球你们这些神曲不要再玩 sc 烂梗了,

他们真的会抄……

知乎用户 Weideriche 发表

没什么好看待的,公权力没有限制方法的必然结果。

从健康码密接变红,到不做核酸变红,再到不让你取钱变红,这都是因为政府需要。

这也是我国倡导的的自由:处于规则之中还能 “” 从心所欲,不逾矩”你就是自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核心价值观里自由被放在了社会层面。

详见:

为什么说法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

——————————————————————————

另外,可能已经有人忘记历史了:我国从来就没宣布过有言论自由,当年提倡这个的被定论为恐怖分子,所以这些都正常。

知乎用户 甚谁​ 发表

知乎用户 静枫纸鸢​​ 发表

各平台一直都是先审再发。

很多时候发出来关键词审核没过你转发到想法是显示审核中。

被系统查到有问题也会马上仅自己可见。

有人说为什么我是秒显示,因为关键词筛一遍没问题自然秒显示。

敏感话题或者你这人问题比较多都是专门有人单人盯防你。

有朋友被单人盯防随便发啥四小时审核起步。

比如大家觉得尺度很大的微博,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怕你不聊敏感话题,因为写的长,也会有奇怪的敏感词导致不可见。

各平台一直这个尿性,我不止一次吐槽。

但这个新规明显指向性明确,不是冲着所有人说的。

就是冲着那些爱阴阳怪气带节奏的账号说的。

收一收,要管了。

当然他们也会一如既往把话题扩大为好像要管束所有人。

明明自己平时最瞧不起老百姓,一遇到问题就把自己包装成老百姓代言人。

官方写的是 “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强调的是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

比如你搞个微信公众号,写一篇模棱两可带节奏的黑话稿,然后评论区全部精选带节奏言论展示在首页。

你说这事谁看不明白?就你聪明?

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某些人理解为在知乎写个回答发个想法要开评论筛选。

这种滑坡谬误不可笑么?

按这个思路,我看你不爽就去你评论区丢炸弹,然后你就炸了?

我从读书时上网至今,从来没有炸过号,也没有因为任何一次净网行动出过事。

怎么一到你们这,就至暗时刻了?

一个很简单原理,如果你觉得规则是这样,从今天开始你所有平台回答全部关评论区,这叫我认为是这样,而且我真的很害怕。

如果你说完了骚话继续自己开着评论区,这叫我就嘴几句其实我也不信。

你是哪种?

知乎用户 一张钞票 发表

中国如果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天天无中生有这些破事,已经躺着世界第一了,也不会有什么润不润的问题。

打倒自己的,最终只能是自己。

知乎用户 乔克叔叔 发表

想起了马伯庸的《寂静之城

当电话响起来的时候,阿瓦登正趴在电脑前面睡觉。电话铃声十分急促,尖锐,每一次振动都让他的耳膜难受好久。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十分不情愿地爬起来,觉得脑子沉滞无比。

  其实他的脑子一直就很沉滞,这种感受既然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他身处的房间很狭窄,空气不很好,唯一的两扇窗户紧闭着——即使打开窗户也没用,外面的空气更加浑浊。这是一间大约只有三十平米的小屋子,屋子墙壁上泛黄的墙纸有好几处开始剥落,天花板上的水渍渗成奇怪的形状;一张老式的军绿色行军床摆在墙角,床腿用白漆写着编号;紧挨着行军床的是一张三合板制成的电脑桌,桌上摆着一台浅白色的电脑,机箱后面五颜六色的电线纠缠在一起,把它们自己打成一个古怪的死结,杂乱无章地蔓延到地板与墙角,仿佛常春藤一样。

  阿瓦登走到电话前,慢慢坐到地板上,目光呆滞地盯着电话,手却没有动。这部古怪的东西是老式的按键式电话,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款式,这是阿瓦登有一次去费城出差时偶尔在一家杂货店里买到的;他拿回家以后稍微修理了一下,发现居然还能用,这让他当时小小地兴奋了一阵子。

  电话继续在响着,已经是第七声。阿瓦登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去接听了。于是他弓下腰,用两个指头拈起电话,慢慢把电话放到耳边。

  “请说出你的网络编号?” 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并不急噪,事实上它也不带其他任何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电脑合成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19842015”

  阿瓦登熟练地报出一连串数字,同时开始觉得胸有些更闷了。说实话他并不喜欢这些空洞的电子声音, 他有时候想,假如打过电话来的是一位声音圆润的女性该多好。阿瓦登知道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这幻想会让他的身体得到几秒钟的舒缓。

  话筒里的声音仍旧在继续着。

  “关于你在十月四日提交的网络论坛用户注册申请已经被受理,经有关部门审查后确认资格无误,请在三日内持本人身份证件、网络使用许可证及相关文件前往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用户名及密码。”

  “知道了,谢谢。”

  阿瓦登谨慎地选择词语,同时努力挤出一副满足的微笑,好象话筒的另一侧有人在看着自己一样。放下电话,阿瓦登先是茫然地盯着它看了大约两分钟,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腕,坐回到电脑前面,缓慢地推动了一下鼠标。

  电脑屏幕 “啪” 地一声亮了起来,显示出一个登陆的界面,还有一行英文:“请输入你的网络编号和姓名。”阿瓦登将那八位数字敲进去,又输入了自己的名字,点击“登陆”。随即机箱的指示灯开始频繁地闪动起来,整个机器发出细微的噪音。

  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有一个网络编号,没有这个编号,就无法连接进互联网络。每一个编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只有一个;这是使用者在网上的唯一代号,既不能修改,也不能取消。这些编号分别对应着使用者身份证上的名字,因此 19842015 就是阿瓦登,阿瓦登就是 19842015。阿瓦登知道有些记忆力不好的人会把自己的编号印在衣服的后面,那看起来颇为滑稽,也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当的联想。

  有关部门说使用网络实名制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方便管理,杜绝因匿名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混乱。阿瓦登不太清楚那一系列重大问题会是什么,他自己没试过用假名上网,他所认识的任何人里也不曾有人尝试过——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说,他根本没办法匿名登陆互联网络,没有编号就没有权限上网,而编号则连接着他的详细档案,换句话说,没人能在网上隐藏自己。有关部门把这一切都考虑的很周详。

  “有关部门”,这是一个语意模糊、但却有着权威与震慑力的词组。它既是泛指,又是确指,其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广泛。有时候,它指的是为阿瓦登颁发网络编号的美国联邦网络管理委员会;有时候它是将最新通告及法规发到阿瓦登 EMAIL 信箱的服务器;还有时候它是监察网络的 FBI 特属网络调查科;总之一句话,有关部门是无处不在,无职不司的,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给予指导、监控或者警告,无论你是在网上还是网下。

  简直就象是老大哥一样无微不至。

  电脑仍旧在持续运转着,阿瓦登知道这得花上一阵子。这台电脑是有关部门配发给他的,具体型号和配置阿瓦登并不清楚,机箱是被焊死的,无法打开。于是他拿出一小瓶清凉油,用右手小拇指的指甲挑出一点抹在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从脚下堆积如山的杂物里翻出一个塑料杯子,从桌子旁的饮水机里接了半杯蒸馏水,就着一片镇痛片一饮而尽。蒸馏水穿过喉咙和狭长的食道滑进胃里,空泛的味道让他有些恶心。

  音响里忽然传来一阵美国国歌的旋律,阿瓦登放下杯子,重新把目光投到电脑上去。这是已经连入互联网络的标志。屏幕上首先跳出来的是有关部门的通告,白底黑色四号字,里面陈述了使用互联网的意义以及最新的规章制度。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音响里传来激昂的男性呼声,阿瓦登不大情愿地跟着大声念了一遍。“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这段呼号持续了三十秒钟,然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写着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 标语的桌面背景。另外一个窗口慢慢浮上开,上面开列出几个选项:工作、娱乐、电子信箱和 BBS 论坛。其中 BBS 选项呈现灰色,说明这项功能还没有开通。

  整个操作系统简洁明了,这台电脑的浏览器没有地址输入栏,只是在收藏夹里有几个无法修改的的网站地址。理由很简单,这些网站都是健康向上的,假如其他站点和这些网站一样,那么只保留这些网站就够了;假如其他站点与这些网站不一样,那么就是不健康的,是低级趣味,不能保留。这是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是为了公民的精神健康着想,生怕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染。

  阿瓦登首先点开了 “工作”,一连串和他工作相关的站点列表与相关软件在电脑上显示出来。阿瓦登是一名程序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上级的要求编写程序。这份工作很无聊,不过可以保证他有稳定的收入。他不知道自己的源代码会被用到哪里去,上级也从来没有跟他说过。   他打算继续昨天的工作,但是很快发现自己很难继续下去。阿瓦登觉得今天的情绪比以前要烦躁,无法集中精神,大脑还是很呆滞,胸口仍旧发闷。他试图娱乐自己,但是他发现 “娱乐” 选项里只有纸牌与挖地雷,根据有关部门的说法,这是两个健康的游戏,没有暴力,没有色情,不会让人产生犯罪冲动,也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据说美国境外也是有互联网络站点的,不过无法连上去,因为本国的互联网络自成格局,独立自主,普通人无法直接连接到国外——IE 浏览器没有地址栏,就算知道地址也没有用处。

  “您有一封新邮件。”

  系统忽然跳出来提示,阿瓦登终于找到了可以暂停工作的理由,他很快移动鼠标到电子信箱的选项上,点开,很快一个新的界面出现了。

  “To: 19842015

  From:10045687

  Subject: 模块、已经、完成、当前、项目、是否、开始。”

  阿瓦登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失望。每一次他收到新的电子邮件,都希望能够有一次新鲜的刺激来撞击他日益迟钝的脑神经,每一次他都失望了。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觉得保持期待至少能够享受到几秒钟快感。就好象他期待着打电话过来的是一个圆润温柔的女性声音一样。不给自己一些渺茫的希望,阿瓦登觉得自己迟早会疯掉的。

  这封信很简短,但是内容很充实。19842015 是阿瓦登的网络编号,而 10045687 则是他的一位同事的编号,这种工作性质的信件通常都以编号相称。信的内容是几个不连续的英文单词,这是有关部门所提倡的一种电子邮件书写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方便软件检查信件中是否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打开回信的页面,同时另开了一个窗口,打开一份名字叫做 “网络健康语言词汇列表” 的 TXT 文档。这是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网民所必须使用的词汇。当他们书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论坛服务的时候,都得从这个词汇列表中寻找适合的名词、形容词、副词或者动词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一旦过滤软件发现网民使用了列表以外的词,那么这个词就会被自动屏蔽,取而代之的是 “请使用健康语言”。

  “屏蔽” 是个专有名词,被屏蔽的词将不允许再度被使用,无论是在书信里还是口头都不允许。讽刺的是,“屏蔽” 一词本身也是被屏蔽的词汇之一。

  这个列表是经常更新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有几个词在列表上消失,于是阿瓦登不得不费劲脑汁寻找其他词语来代替那个被屏蔽掉的词语或者单字。比如在以前,“运动”这个词是可以使用的,但后来有关部门宣布这也是一个敏感词汇,阿瓦登只好使用 “质点位移” 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他对照着这份列表,很快就完成了一封文字风格与来信差不多的 EMAIL——健康词汇表迫使人们不得不用最短的话来表达最多意思,而且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修辞,所以这些信件就好象是那杯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阿瓦登有时候想,他早晚也会和这些水和信一样腐烂,因为这些信是他写的,水是他喝的。

  接下来阿瓦登启动检查软件先扫了一遍,确保自己没无意中加入什么敏感词汇。等这一切都完成后,他按下了发送键,邮件被送出去了。

  阿瓦登没有留下备份,因为他的机器里没有硬盘,也没有软驱、光驱或者 USB 接口。这个时代宽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应用软件可以集中在统一的一个服务器中,个人用户调用时的速度丝毫不会觉得迟滞。因此个人不需要硬盘,也不需要本地存储,他们在自己电脑里写的每一份文档、每一段程序、甚至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自动传送到有关部门的公共服务器中,这样便于管理。换句话说,阿瓦登所使用的电脑,仅仅具备输入和输出两种功能。

  完成了这封信后,阿瓦登再度陷入了软绵绵的焦躁状态,这是一个连续工作了三天的程序员的正常反应。这种情绪很危险,因为它让人效率低下精神低迷,而且没有渠道发泄。“疲劳”、“烦躁”以及其他负面词汇都属于危险词汇,如果他写信给别人抱怨的话,那么对方收到的将会是一封写满 “请使用健康语言” 的 EMAIL。

  这就是阿瓦登每天的生活,今天比昨天更糟糕,但应该比明天还稍微好一点。事实上这个叙述也很模糊,因为阿瓦登自己并不清楚什么是 “好一点”,什么是“更糟糕”。“好” 与“坏”是两个变量,而他的生活就是一个定量,只有一个常数叫“压抑”。

  阿瓦登推开鼠标,把脑袋向后仰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至少 “呼” 这个字还没有被屏蔽)这是空虚的表现,他想哼些歌,但却又不记得什么,转而吹了几下口哨,但那听起来与一只生了肺结核的狗差不多,只得做罢。有关部门象幽灵一样充斥在整个房间里,让他无法舒展自己的烦闷。就好象一个人在泥沼里挣扎,刚一张口就被灌入泥水,甚至无法大声呼救。

  他的头不安分地转了几转,眼神偶尔撇到了摆在地板上的老式电话机,他忽然想到还必须要去有关部门申请自己的 BBS 论坛浏览许可证。于是他关掉 “工作” 和“电子邮件”窗口,退出了网络登陆。阿瓦登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毫不犹豫,他很高兴能够暂时摆脱互联网络,在那上面他只是一串枯燥的数字和一些 “健康词汇” 的综合体。

  阿瓦登找出一件破旧的黑色呢子大衣,那件大衣继承自他的父亲,袖口和领子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个别地方有灰色的棉花露出来,但还是很耐寒。他把大衣套到身上,戴上一副墨绿色的护镜,用过滤口罩捂住嘴。他犹豫了一下,拿起 “旁听者” 别在耳朵上,然后走出家门去。

  纽约的街上人很少,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当地高,大部分事务在网上就可以解决,有关部门并不提倡太多的户外活动。太多的户外活动会导致和其他人发生物理接触,而两个人发生物理接触后会发生什么事则很难控制。

  “旁听者” 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而发生的,这是一种便携式的语言过滤器,当携带者说出敏感词汇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每一位公民外出前都必须要携带这个装置,以便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语。当人们意识到旁听者存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至少阿瓦登是如此。有关部门正逐步试图让网络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一起 “健康”。

  这时候正是 11 月份,寒风凛冽,天空漂浮着令人压抑的铅灰阴云,街道两旁的电线杆仿佛落光了叶子的枯树,行人们都把自己包裹在黑色或灰色的大衣里面,浓缩成空旷街道上的一个个黑点飞快移动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烟雾将整个纽约笼罩起来,不用过滤口罩在这样的空气里呼吸将会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距离上一次离开家门已经有两个月了吧,阿瓦登站在公共汽车站的站牌下,不无感慨地想,周围的一切看起来很陌生,泛黄,而且干燥。那是上一次沙尘暴的痕迹。不过沙尘暴这个词也已经被屏蔽了,因此阿瓦登的脑海里只是闪过那么一下,思想很快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站在阿瓦登旁边的是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高个男人。他先是狐疑地看了阿瓦登一眼,看到后者沉默地沉在黑色大衣里,他的两只脚交替移动,缓慢地凑了过去,装做漫不经心对阿瓦登说:

  “烟,有吗?”

  男人说,每一个字都说的很清晰,而且词与词之间间隔也足够长。这 “旁听者” 还没有精密到能够完全捕捉到每一个人语速和语调的程度,因此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保持这种说话风格,以方面检测发言人是否使用了规定以外的词汇。

  阿瓦登转过头去,看了他一眼,舔舔自己干裂的嘴唇,回答说:

  “没有。”

  男人很失望,又一次不甘心地张开嘴。

  “酒,有吗?”

  “没有。”

  阿瓦登又重复了一次这个词,他也已经很久没有收到烟和酒了,也许是缺货的关系吧,这是常有的事。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旁观者” 这一次却没有发出警报。以阿瓦登的经验,以往一旦烟、酒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发生短缺现象,这个词就会暂时成为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直到恢复供给为止。

  这个男人看起来很疲惫,红肿的眼睛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特征,这是长时间挂在网上的关系。他的头发蓬乱,嘴边还留着青色的胡子碴,制服下的衬衣领口散发着刺鼻的霉味。能看的出,他也很久不曾到街上来了。

  阿瓦登这时候才注意到,他的耳朵上空荡荡的,没有挂着那个银灰色的小玩意 “旁听者”,这实在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不携带“旁听者” 外出,就意味着语言不会再被过滤,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论就有可能孳生,因此有关部门相当严厉地规定公民上街必须携带旁听者。而这个男人的耳朵旁却什么也没有。阿瓦登暗暗吃惊,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去提醒还是装做没看到。他暗自想,也许向有关部门举报会更好。

  这时候那个男人又朝他靠近了一点,眼神变的饥渴起来。阿瓦登心里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向后退去。这难道是一次抢劫?还是说他是个压抑太久的同性恋者?那个男人忽然扯住他的袖子,阿瓦登狼狈地挣扎却没有挣开。出乎他的意料,那个男人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大吼一声,用一种阿瓦登已经不太习惯了的飞快语速向他倾泻起话语来。阿瓦登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弄的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我只是想和你多几句话,就几句,我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我叫斯多葛,今年三十二岁,记得,是三十二岁。我一直梦想有一套在湖边的房子,有一副钓鱼竿和一条小艇;我讨厌网络,打倒网管;我妻子是个可恶的网络中毒者,她只会用枯燥乏味的话叫我的网络编号;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疯人院,里面大疯子管着小疯子,并且把所有没疯的人变的和他们同样疯狂;敏感词汇都去他 X 的,老子受够了……”

  男人的话仿佛一瓶摇晃了很久然后突然打开的罐装碳酸饮料,迅猛,爆裂,而且全无条理。阿瓦登惊愕地望着这个突然狂躁起来的家伙,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对他产生了一点同情,那种 “同病相怜” 式的同情。男人的话这时候已经从唠叨变成了纯粹谩骂,全部都是最直抒胸臆的那种。阿瓦登已经有五、六年不曾说过这些脏话,最后一次听到这些也是四年前。有关部门认为这都有碍精神文明,于是全部都屏蔽掉了。

  而现在这个男人就在公众场合对着他大吵大嚷,似乎要将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一口气全倒出来。他的目光和手势并不针对任何人,甚至也不针对阿瓦登,更象是在一个人在自说自话。阿瓦登的耳膜似乎不习惯这种分贝,开始有些隐隐做痛,他捂着耳朵,拿不定主意是干脆逃掉还是…… 这时候,远处街道出现两辆警车,一路闪着警灯直直冲着这座公共汽车站而来。

  警车开到站台旁时,男人仍旧在痛骂着。警车门开了,涌出了五、六名全副武装的联邦警察。他们扑过去将那个男子按在地上,用橡皮棍痛打。男人两条腿挣扎着,嘴里的语速更快了,骂出来的话也越来越难听。其中一名警察掏出一卷胶带,“嚓” 地一声扯下一条向男人的嘴贴去。男人在嘴被胶带封住之前,突然提高嗓门,冲着警察痛快无比地喊了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 阿瓦登看到他的表情由疯狂变成享受,面带着微笑,似乎完全陶醉在那一句话所带来的无上快感和解脱感中。

  联邦警察们七手八脚地将男人送进了警车,这时才有一名警察走到了阿瓦登的跟前。

  “他,是,你朋友?”

  “我,不,认识。”

  警察盯了他一阵,取下他耳朵上的 “旁观者” 查看记录,发现他并没有提及任何敏感词汇,于是重新给他戴回去,警告他说那名男子说的全部都是极度反动的词汇,要求他立刻忘掉,然后转身押着那男子离开了。

  阿瓦登松了一口气,其实刚才他有一瞬间涌现出一种冲动,也想在这空旷的街道上大喊一声 “FUXKYOU, YOUSONOFBITCH” 那一定很爽快,他心里想,因为那男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很享受。不过他也知道,这也是妄想的一种,“旁观者”紧帖在耳朵上的冰凉感觉时刻提醒着他。   街上很快就恢复了冷清,十分钟后,一辆公共汽车慢吞吞地开进站里,锈迹斑斑的车门哗啦一声打开,一个电子女声响彻整个空荡荡的车厢:“请乘客注意文明用语,严格按照健康词汇发言。”

  阿瓦登把自己缩进大衣,压抑住自己异样的兴奋,决定继续保持沉默下去。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从破碎的车窗玻璃里吹进来的寒风让阿瓦登脸上挂起一层暗灰色的霜气,面部被风中的沙砾和煤渣刮的生疼。他听到电子女声报出了站名,就站起身来,象一条狗一样抖抖身上的土,走下车去。

  车站对面就是阿瓦登要去的地方,那是有关部门负责受理 BBS 论坛申请的网络部。这是一间五层的大楼,正方形,全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表泛灰。如果没有那几个窗户的话,那么它的外貌将与水泥块没有任何区别:生硬、死气沉沉,让蚊子和蝙蝠都退避三舍。

  BBS 论坛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从理论上来讲它完全多余,BBS 的功能完全可以由 EMAIL 新闻组来取代,后者更容易管理和审查。而且申请使用 BBS 论坛资格不是件容易的事,申请人必须要通过十几道手续和漫长的审查才能有浏览资格,浏览资格三个月才会被允许在指定论坛发布帖子,至于自己开设 BBS 则几乎是不可能。

  因此真正对 BBS 有兴趣的人少之有少。阿瓦登当初之所以决定申请 BBS 论坛资格,纯粹是因为他那种模糊但却顽强的怀旧心态,就好象他从杂货店里买的那部老式电话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自找麻烦,也许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些刺激,还是说为了强调自己和曾经旧时代的那么一点点联系,也许两者兼有之。

  阿瓦登恍惚记得在他小的时候,互联网与现在并不太一样。并不是指技术上的不同,而是一种人文的感觉。他希望能通过使用 BBS 论坛回想起一些当年的事情。

  阿瓦登走进网络部的大楼,大楼里和外面一样寒冷,而且阴森。走廊里没有路灯,蓝白色调的两侧墙壁贴满了千篇一律的网络规章条文与标语,冰冷的空气呼吸到肺里,让阿瓦登一阵痉挛。只有走廊尽头的小门缝隙里流泻出一丝光亮,小门的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 “网络部 BBS 论坛科。”

  一走进这间屋子,阿瓦登立刻感觉到一阵温洋洋的热气。屋子里的暖气(或者是空调)开的很大,让阿瓦登冻麻了的手脚和脸麻酥酥的,有些发痒,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挠挠。

  “公民,请您站在原地不要动。”

  一个电子女声忽然从天花板上的喇叭里传来,阿瓦登触电似地把手放下,恭敬地站在原地不同。他借这个机会观察了一下这间屋子。这屋子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狭长形的大厅,一道拔地而起的大理石柜台象长城一样将房间割裂成两部分,柜台上还装着一排银白色的圆柱形栅栏,直接连到天花板。屋子里没有任何装饰,没有观赏植物,没有塑料鲜花,甚至没有长椅和饮水机。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阿瓦登跟着声音重复了一遍。

  “请前往八号窗口。”

  电子女声的语调很流畅,因为这是电脑制作出来的,因此没有敏感词汇的限制。

  阿瓦登转头看到在自己右手边的不远处,大理石柜台上的液晶屏幕显示着八号的字样。他走过去,拼命抬起头,因为柜台实在太高了,他只能勉强看到边缘,而无法看到柜台另一侧的情形。不过他能听到,一个人走到柜台对面,坐下去,并有翻动纸张与敲击键盘的声音。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柜台上的喇叭传来命令。出乎意料,这一次在喇叭里的声音却变了。虽然同样冷漠枯燥,但阿瓦登还是能分辨出它与电子女声的不同——这是一个真正的女性的声音。他惊讶地抬头望去,却什么都看不到,柜台太高了。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声音又重复了一次,语气里带着一丝烦躁,似乎对阿瓦登的迟钝很不满。

  “是的,这是真正的女声……”阿瓦登想,电子女声永远是彬彬有礼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他把相关的电子身份证、网络许可证、网络编号和敏感词汇犯罪记录等一系列个人资料卡片一起放进柜台外的一个小金属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插进柜台上一个同样大小的凹槽中,关好门。 很快他听到 “唰” 的一声,他猜测这也许是对面的人——也许是个女人——将盒子抽出去的声音。

  “你申请 BBS 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喇叭后的女声浸满了纯粹事务性的腔调。

  “为了、提高、互联网络、工作效率、为了、缔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更好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阿瓦登一字一句地回答,心里知道这只是一道官方程序,只需要按标准回答就可以。

  对面很快就陷入沉默,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喇叭再度响起。

  “最后手续确认,你已经获得 BBS 论坛浏览权。”

  “谢谢。”

  “砰” 的一声,金属盒子从柜子里弹了出来,里面除了阿瓦登的证件以外还多了五张小尺寸光盘。

  “这是有关部门核发给你的 BBS 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 论坛列表、互联网 BBS 论坛使用指南及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

  阿瓦登向前踏了一步,从盒子里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全拿出来,揣进大衣的大兜里。那些东西其实是可以全部放在同一张光盘里的,不过有关部门认为每一张光盘装一份文件有助于用户理解这些文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产生敬畏。

  他心里盼望着那个喇叭能再说两句。让他失望的是,对面传来的是一个人起身并且离开的声音,从脚步声的韵律判断,阿瓦登愈发相信这是一名女性。

  “手续办理完毕,请离开网络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甜美空洞的电子女声从天花板上传来,阿瓦登厌恶地抽动鼻翼,拿手揉了揉,转身离开这间温暖的大厅,重新进入到寒冷的走廊。

  在回家的路上,阿瓦登蜷缩在公共汽车上一动不动,顺利申请到 BBS 的使用权让他有些虚无缥缈的兴奋。他闭着眼睛,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躲开破窗而入的寒风,右手在兜里不断摩挲那一系列光盘,还在怀念着那一个神秘的女声。

  如果能再一次听到该多好,他不能抑制自己这样的想法,同时用拇指的指肚在光盘上轻轻地摩擦,幻想这几张光盘也曾经被她的手触摸过。他兴奋的几乎也想破口大骂一句 “FUXKYOU, YOUSONOFBITCH”,真奇怪,那名男子的骂声在他的记忆里根深蒂固,并时不时不自觉地滑到唇边。

  忽然,他的手指在光盘上发觉到一丝异常的感觉。阿瓦登下意识地朝四周望去,确认周围一个乘客也没有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光盘全拿出来,就着窗外的光亮仔细端详。

  阿瓦登很快注意到,在装有 BBS 论坛列表的光盘背面,被人用指甲轻轻地划了一道刮痕。这条刮痕很轻,如果不是阿瓦登仔细地抚摩光盘的话,是很难发觉到的。这条刮痕很奇特,是一条直线,而在这条直线末端的不远处,则是另外一条极短的刮痕,似乎刻意想弯成一个圆点。整体看上去就好象是一个叹号,或者倒过来说,象是字母 i。

  很快他在其他四张光盘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刮痕,它们造型都不同,但都似乎代表着某种符号。阿瓦登回想起喇叭里那个女声最后一句提到过的文件顺序,于是把这五张光盘按照 BBS 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 论坛列表、互联网 BBS 论坛使用指南、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的顺序排列好,接着依次把那五道刮痕用手指临摹到汽车窗户上。很快那些刮痕构成了一个英文单词:

  title

  题目?这是什么意思?

  阿瓦登看着这个单词莫名其妙,这究竟是纯属无意的痕迹,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如果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这时候汽车停住了,又有几名乘客走上车来。阿瓦登挪动一下身体,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车窗上写出来的字迹,然后装做打呵欠的样子抬起袖子,轻轻把那五个字母擦掉。

  阿瓦登暗自庆幸,如果他没有在现在发现这些光盘上的痕迹,那么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发觉了。按照规定,个人电脑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存储存设备的,因此阿瓦登的电脑并没有光驱。他下一步所要做的是将这些光盘送交到管区网络安全部,由他们将光盘内资料登陆到服务器中,再转发给阿瓦登。这是为了防止个人私自在家里制造、阅读或者传播黄色或者反动信息,网络安全部发出的通告是这么解释的。联邦的网络警察经常会突入到个人家中进行临时检查,看用户是否非法拥有信息贮存设备,阿瓦登曾经亲眼见过一个邻居被警察带走,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私自藏了一张光盘在家里——其实他只是打算拿那个当茶杯垫用。那个邻居再没回来过。

  无论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让阿瓦登感觉到兴奋。怀旧与渴望新奇是阿瓦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两根精神支柱,否则他会与这座城市一样变的僵硬,然后窒息而死。

  他先来到网络安全分部,将光盘交给那里的负责人,负责人反复地检查光盘和阿瓦登的表情,好象所有使用 BBS 论坛的人都不可信赖一样。末了负责人终于找不到什么破绽,只得将光盘收下,然后举起右手,阿瓦登和他一起高呼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这句话是唯一被允许可以连贯着被说出来的句子。

  回到家里,阿瓦登脱掉大衣,摘了过滤口罩,将旁观者扔到了行军床上,然后整个人也倒进枕头里。每次出去外面都会让他疲劳,这一半是因为他孱弱的肉体已经不大适合室外活动;另外一半原因是因为他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旁观者。

  过了四十分钟,他才悠悠地醒过来,头还是和平常一样地疼,胸口还是一如既往地闷。胡乱吃了一点东西以后,阿瓦登爬到电脑桌前,打开电脑,按程序登陆上网络,习惯性地先检查了一遍信箱。

  信箱里有七、八封新的信件,其中两封是同事发来的事务信。另外五封则是网络安全部发给他的,内容就是他送交的那几张光盘。

  阿瓦登打开了包含有 BBS 论坛的用户名、密码和 BBS 论坛列表的两封信。他看到自己的论坛通用用户名叫做 19842015,和自己的网络编号完全一样,不由得有些失望。他依稀记得在小的时候,BBS 论坛的用户名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而且每一个论坛都可以不同,一个人在网上并不单只是一串枯燥数字。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是跟童话和幻想混杂在一起,未必与实际相符。现实中你只能使用有关部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理由很简单,用户名和密码内也可能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又打开了那份 BBS 列表,全部都是有关部门开设的官方论坛,没有私人的——事实上个人能够合法持有的电脑设备从技术上来说也无法架设新 BBS——这些论坛的主题各有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响应国家号召,缔造健康互联网络来说的。比如其中一个电脑技术论坛,主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屏蔽掉敏感词汇。

  居然在这些论坛中还有一个是关于游戏的。里面正在讨论的是一个如何帮助别人使用健康词汇的网络游戏,玩家可以操纵一名小男孩在街上侦察,看是否有人使用了敏感词汇,小男孩可以选择上前指责或者通知警察,抓到的人越多,小男孩得到的褒奖就越高。

  阿瓦登随便打开了几个论坛,里面的人都彬彬有礼,说话很 “健康”,就好象街上的那些行人一样。不,准确地说,比街上的气氛还要压抑。在街上的人也许还有机会保留一下自己的小动作,比如阿瓦登刚才在公共汽车上就偷偷地写了 TITLE 五个字母;而在网上论坛,人的最后的一点隐私也全被暴露出来,有关部门随时可以调看你的一切行动,无从遁形,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一阵失落和失望袭上阿瓦登的心头,他合上眼睛,把鼠标甩开,重重地向后靠去。原来他天真地以为 BBS 论坛也许会少许宽松一些,现在看来甚至比现实中更叫人窒息,他感觉到自己好象陷入沉滞的电子淤泥之中,艰于呼吸。“FUXKYOU, YOUSONOFBITCH” 再一次涌现到他的唇边,强烈无比,要化好大的力气才控制住。

  忽然,他又想到了那个神秘的 title,那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五张光盘里或许隐藏着什么?也许这跟 title 有关系?

  阿瓦登想到这里,把目光重新转向电脑屏幕,仔细去看网络安全部发来的五封信的 title 部分。五张光盘各隐藏着一个字母,凑到一起就是 title,那么按照这个方式,那五封 EMAIL 的 title 凑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话:去用户学习论坛。”

  阿瓦登记得刚才他确实看到其中一个论坛的名字叫做 “用户学习”,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连接到这个论坛去。他希望这并不是一个巧合。

  用户论坛是一个事务性论坛,里面是一些关于 BBS 用户资料的投诉帖和管理帖,斑竹的是一个叫 19387465 的人;发帖的人和回帖的人数量都很少,里面冷冷清清的。阿瓦登打开帖子列表,按照刚才的规律去搜寻每一个帖子的标题,并把它们综合到一起,很快他就得到了另外一句话:   “每周日辛普森大楼 5 层 B 户。”

  又是一个谜团,阿瓦登想。但这却坚定了他的信心,这其中必定隐藏着玄机。光盘、EMAIL 和 BBS 论坛,连续三次都可以通过首词组组合的方式得到暗示,绝非巧合。

  究竟是什么人会在有关部门的官方文件中隐藏着这样的信息呢?每周日在效率大楼 5 层 B 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阿瓦登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兴奋感,未知事物的新奇刺激着他麻木很久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这种在有关部门正式文件中玩弄的文字技巧,叫他有一种喘息的快感,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铁面罩上几个透进空气的小孔。

  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

  FUXKYOU, YOUSONOFBITCH。

  阿瓦登盯着屏幕上的桌面背景,用嘴唇比出了那句粗话的口型,并且比出了中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瓦登一直处于一种潜藏的兴奋状态,就象是一个摆出无辜表情嘴里却藏着糖果的小孩子,在大人转身过去之后露出狡黠的笑容,尽情享受心中藏有秘密的乐趣。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健康词汇在列表里又少了几个,窗外的空气又浑浊了几分,这已经是生活的常态。阿瓦登自己已经开始拿网络健康词汇表当日历来用,划掉三个词就证明过了三天,划掉七个就证明过了一周,于是周日终于到来了。

  阿瓦登抵达辛普森大楼的时间是中午,暗示的句子里并没有指明时间,阿瓦登认为在中午前往应该是比较可以接受的。当穿着深绿军大衣,耳朵上别着旁观者的阿瓦登来到辛普森大楼的入口时,他的心开始忐忑不安地跳跃起来。他在上一星期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发生的情景,而现在这个谜底就要揭晓了。无论在周日效率大楼会发生什么,也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糟糕,阿瓦登心里想,所以他并不怎么害怕。

  他走进大楼内部,发现这里的人也很少,空旷的走廊里只听到他哒哒的脚步声与回音。一部老电梯里贴着 “缔造美好网络家园” 的广告,以及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男性头像海报,背景是星条旗,他在纸里用右手食指指向观看者,头上写着一行字是 “公民,请使用健康词汇。” 阿瓦登厌恶地转过身去,发现另外一侧也贴着同样的海报,避无可避。

  值得庆幸的是五楼很快就到了,电梯的门一开,对面的门上就赫然挂着 B 户的牌子。门是掉了漆的绿色,门框上还点了几滴墨水,一部简易的电子门铃挂在右上角。

  阿瓦登深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去按电纽。

  电铃响起,很快屋子里传来脚步声。阿瓦登觉得这脚步的韵律很熟悉,似乎是在哪里见到过。门 “咔拉” 一声被打开一半,一名年轻女子一手握着把手,把身体前倾望着阿瓦登,警惕地说:

  “你,找谁?”

  女子疑惑地问道。阿瓦登一下子就认出了她的声音,就是那个在网络部 BBS 论坛科柜台后面的女性。她很漂亮,穿着墨绿色绒线衫,头上梳着这时代流行的短发,皮肤特别的白,只有嘴唇能看到一些血色。

  看着女子的眼神,一瞬间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犹豫了一下,他举起右手,轻声回答说:“title。”

  阿瓦登不知道这句话能否奏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找对了地方,但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回答了。他紧张地望着那女子,假如那女子忽然报警,那么自己就会被抓起来仔细审问为什么无缘无故跑到陌生人家里。“肆意游走罪”只比 “使用敏感词汇罪” 轻那么一点。

  女子听到他这么说,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只是把头幅度很轻微地点了一下,右手谨慎地做了一个 “进来” 的手势。阿瓦登刚要张口,那女子严厉地瞪了他一眼,吓的他把话又吞回去了,乖乖地跟着她进了屋子。

  一进屋子,女子首先做的就是把门关好,然后拉起来一层铅灰色的门帘挡在门口。阿瓦登不安地眨着眼睛,趁她拉门帘的时候环顾四周。这屋子是标准的两室一厅,在厅里摆放的是一套双人沙发与一个茶几,茶几上居然还有几束红紫色的塑料花。靠墙是电脑桌和电脑,墙上挂着普通的白色日历, 但被主人用粉红色的纸套了边,看起来颇为温馨。一盏粗笨的日光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上面象是恶作剧一样挂了几缕绿色的电线,象是垂下藤蔓的葡萄架。阿瓦登注意到厅口的鞋架上有四双鞋,尺码不同,说明今天的客人并不只他一个。

  阿瓦登正踌躇不安,忽然女子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朝里面走。于是两个人穿过客厅另一侧的短小回廊来到其中一间卧室。卧室上挂着同样质地的铅灰色帘子,女子伸手举起帘布,推开了门。阿瓦登迈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名面带微笑的人类,以及一间用真正的鲜花装点的房间。屋子里有很多旧日记忆里的古老物品,比如一幅印象派的油画、一尊乌干达木雕,甚至还有一个银烛台,唯独没有电脑。

  他正在迟疑,女子也进了屋子。她谨慎地拉好门帘关上门,将耳边的旁观者取下,回过身来对阿瓦登用曼妙的声音说道:

  “欢迎加入说话会!”

  “说话会?”

  出于习惯,阿瓦登并没有把这三个字说出口,因为他不确定是否 “健康”,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的疑惑。

  “在这里你可以随便说话,这个该死的东西不会起作用的。”女子把自己的旁观者晃了晃,那个小东西象死掉了一样,对女子句子里两个敏感词汇 “随便” 和“该死”充耳不闻。

  阿瓦登一下子想到上星期在公共汽车站前碰到的男子,如果他摘下旁观者,会不会也会落到同一境地呢?那女子见他犹豫不决,指了指门口的铅灰色门帘说:“放心好了,这里是可以屏蔽掉旁观者信号的,不会有人觉察到。”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哪里?”

  阿瓦登一边摘下耳朵上的旁观者,一边小声说道,语调还是改不了那种有关部门规定的说话方式。

  “这里是说话会,是一个完全自由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请不要拘束。”

  另外一个人起身对他说道,这是一名瘦高的中年男子,鼻梁上的眼镜非常地厚。

  阿瓦登嗫嚅着,却找不到发音的焦点,在四个人的注视下显得窘迫不堪,脸都要红起来。女子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可怜的家伙,不用太紧张,每一个刚到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她把手搭到阿瓦登的肩上:“我们其实见过的,当然,我见过你,而你没见过我。” 她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头发解下来,原来她留的是一头齐肩的乌黑长发,头发披下来的一瞬间阿瓦登觉得她真的很美。

  “我…… 我记得你,记得你的声音。” 阿瓦登终于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虽然不够流畅。

  “是吗,那可太好了。” 女子笑起来,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到沙发上,递给他一杯水。阿瓦登注意到这是一个款式古老的茶杯,上面还刻着花纹,杯子里的水带着浓郁的香气,阿瓦登尝了一点,那种甜丝丝的味道对喝惯纯净水的舌头来说刺激格外地大。让他觉得浑身一下子被注进了许多活力。

  “弄到这个可不容易,我们也不是每周都能喝到。” 女子坐到他身边,两只乌黑的眼睛注视着他,“你是怎么知道这个集会的?”

  阿瓦登把发现光盘暗示的过程说了一遍,其他四个人都赞许地点了点头。“果然是个聪明人,脑筋还没被陈腐的空气腐蚀掉。” 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称赞道,他的嗓门大的要命。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表示赞同。

  “这正是天生的说话会成员,聪明、敏锐,而且不甘屈从于沉默。”

  “那么。” 胖子提议,“先让我们鼓掌欢迎说话会的新成员吧。”

  于是四个人鼓起掌来,小小的屋子里响起一片掌声。阿瓦登羞涩地举起杯子做回应,他还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等到掌声稍息,他抬起头怯生生地问道:

  “可以问个问题吗?说话会到底是什么?”

  带他进屋的女子伸出食指,在他鼻子前两公分的地方比了一比,解释道:

  “说话会,就是可以畅所欲言的集会。在这里你不必顾忌什么,说出任何你想说的东西。这里没有敏感词汇,也没有健康互联网络。这里是绝对自由的空间,你可以尽情释放你的灵魂,舒展你的身体,没有任何禁锢与束缚。”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变的高亢、奔放,里面饱含了许多早已经被屏蔽掉的词汇,阿瓦登不曾听到这样流畅连贯的话语很久了。

  “我们的宗旨就是,说话,就这么简单。” 中年人扶扶眼镜,补充道。

  “可是,要说些什么呢?” 阿瓦登又问道。

  “任何事情,你心里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说出来。” 中年人露出宽和的笑容,“尤其是那些被美国政府限制的思想。”

  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集会啊,这分明就是犯罪,阿瓦登心想,但他发觉自己却被这种犯罪慢慢地吸引住了。

  “当然,有件事我们会事先说明。说话会是危险的,每一个成员都冒着被有关部门拘捕的风险。联邦执法人员也随时可能破门而入,以非法集会以及非法使用不合法词语的名义把我们抓起来。你现在有权拒绝加入,并且离开。”

  阿瓦登听到女子的警告,心里一度犹豫起来。但一想到此刻离去的话,那么又要开始持续那种窒息的泥沼生活,他就难以压抑自己的烦闷。阿瓦登第一次发现,原来 “说话” 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他先前并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如此地渴望着说话。

  “我不会离开的,我要加入你们,说话。”

  “那太好了。唔,那么不妨就从自我介绍开始吧。” 女子高兴地说,同时站起身来,把右手搭到胸前,“从我开始。我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至于网络编号和身份证号码,让他们见鬼去吧!谁会去管那个!我有我自己的名字,我不是数字。”

  她的话让所有人包括阿瓦登都笑了起来。接着她继续说道:“不过,这其实只是一个假名,这是希腊神话里的女神。”

  “假名?”

  “是的,和我户籍本上的名字是不同的。”

  “可是,为什么?”

  “你不会对自己在档案里的名字厌倦吗?我想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也好,自己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在这个说话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我们彼此拿这个称呼。”

  阿瓦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很理解阿尔特弥斯的想法。事实上当他在使用网络论坛的时候,也希望能够自己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而不是被分配一个用户名。

  通过介绍,阿瓦登了解到阿尔特弥斯是网络部 BBS 论坛管理科的职员,今年 23 岁,未婚,最讨厌蟑螂和蜘蛛,喜欢缝纫与园艺,屋子里的花就是她偷偷从城市边缘摘回来的。

  接下来是那名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名字叫兰斯洛特,41 岁,是城市电厂的一名工程师;兰斯洛特这名字出自英国的亚瑟王传说,是一名忠贞的骑士。他有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三岁,女孩四岁,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柠檬味道的水果糖。说到这里,兰斯洛特说希望下次聚会能把他们也带了,孩子们正是学说话的时候,他想教给他们真正的说话。

  那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是网络部的一名网管,叫瓦格纳。这个身份让阿瓦登吃惊不已,他的印象里网管都是些绷着脸全无表情的冷漠生物,但眼前的瓦格纳脸圆滚滚的,油光锃亮,嘴边两条翘起的小胡子神气十足。他喜欢的是雪茄和歌剧,利用网管的特权这两样东西都不难弄到。

  “这个能屏蔽掉信号的门帘就是他弄的。”阿尔特弥斯补充说,瓦格纳冲她做了个 “乐意为您效劳” 的手势,然后点燃了雪茄,把它放到嘴里,很快屋子里就笼罩起一片稀薄的烟雾。

  说话会的第四名成员是一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女性,今年刚满三十。她的名字是杜拉丝,城市日报(那个时代的报纸已经全部都数字化了)的编辑,她比阿尔特弥斯还瘦,颧骨高高耸起,眼窝身陷,两片薄薄的嘴唇即使在最说话的时候也很少分开,看不到牙齿。爱好是饲养狗和猫,尽管她并没有养。

  “那么,到你了。” 阿尔特弥斯对阿瓦登说。阿瓦登想了想,结结巴巴地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当谈到自己的爱好时候,他一时间居然想不到自己喜好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在那之前他甚至从来没想过。

  “那,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 阿尔特弥斯把手再一次放在他肩上,诱导着问道。

  “真的什么都可以?”

  “什么都可以,在这里没有任何限制。”

  阿瓦登觉得自己终于找到机会了,他咳了一声,抓抓头,脱口而出一句响亮的叫喊:“FUXKYOU, YOUSONOFBITCH!”

  在一瞬间,在座的四个人都被他这句话震惊了。瓦格纳率先反应了过来,他先叼住雪茄,用力鼓掌,然后用右手把雪茄取下来,张嘴大声地赞叹道:“真棒,痛快,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入会誓词。”

  “我宁可听十遍这样的脏话,也不想再去碰那个乏味的电子女声。” 兰斯洛特也是一脸陶醉,毫不掩饰自己对电子女声的厌恶。而阿尔特弥斯和杜拉丝全都咯咯地笑起来,杜拉丝发现自己的笑容幅度大了一点,不好意思地把嘴掩住。阿瓦登觉得他们与其说是觉得新奇,不如说是在享受这句脏话所带来的对体制的蔑视与挑战。

  “那你叫希望自己叫什么名字呢?” 阿尔特弥斯歪着头问。

  “唔…… 王二。“ 阿瓦登沉吟了一下,回答说。这是一个中式的名字,他以前有一个中国人朋友,喜欢讲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名字总是叫王二。

  屋子里的气氛现在完全融洽了,大家都开始谈些比较自然的话题,每个人都摆出了最舒服的姿势,阿尔特弥斯不时拿起茶壶来为大家续水。阿瓦登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脑子前所未有地轻松。

  “你知道的。” 阿尔特弥斯又给他倒了一杯甜水,“我们一直想把说话会保持在一定规模,平日是没有办法畅所欲言的,我们需要空间。麻烦的是,我们没办法公开征集会员,又不可能直接通过物理接触去寻找,那风险太大。于是兰斯洛特就设计了一套暗示系统,只有发现这些暗示的人才能知道本会的存在。”

  “这套系统考虑到的还不止是安全问题。” 兰斯洛特把自己的眼镜摘下来仔细擦拭了一下,得意地说,“这其实也是一个会员资格验证。说话会所吸纳的成员,必须有智慧,有头脑,内心渴望激情,并且对自由有着渴望。”

  瓦格纳用两根指头夹着雪茄,在事先准备好的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大声说道:“据我的经验,申请 BBS 论坛服务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怀旧,或者说渴望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样的人往往都怀有激情,认为 BBS 论坛也许能给他们一些与现实不一样的东西——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政府对 BBS 论坛的管理甚至严厉过电子邮件——这暗示着他们心里渴望解脱束缚。因此我们将暗示隐藏在申请 BBS 论坛的光盘之中,只有申请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暗示。而只有那些有智慧、观察敏锐的人才会发觉到这些暗示的存在,并顺利解读出来,找到这里。”

  “归根到底,说话会也不过是一群渴望自由说话的秘密小团体罢了。” 兰斯洛特笑道。

  “你是第二个找到说话会的人,第一个是杜拉丝小姐。”

  阿尔特弥斯告诉阿瓦登。阿瓦登敬佩地看了杜拉丝一眼,后者淡淡地回答道:“这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摆弄文字。”

  阿瓦登想到上一周在公共汽车站碰到的那个疯狂男子,于是把这件事讲给其他成员听。听完之后,兰斯洛特摇了摇头,从嘴唇里滑出一声叹息:“这样的事情我也是见过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如此。所以说话会的存在是必要的,这是缓解压力的阀门。长时间的敏感词汇限制会让人都疯掉的,因为他们既无法思考又没办法表达。”“这正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所希望看到的,这样只有傻瓜能够存活下来,一个全是傻瓜的社会是稳定的。” 瓦格纳费力地把自己肥胖的身躯挪了一下位置,轻蔑地说。“你也是有关部门的一分子,瓦格纳先生。” 阿尔特弥斯一边往茶杯里续了些热水,一边抬头轻声说道。“阿尔特弥斯小姐,我只是一个能比普通人多使用几个敏感词汇的普通人而已。”

  大家都笑了起来。阿瓦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说这么多的话,这是前所未有的奇妙经验。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很快就融进了这个小圈子里,隔阂与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胸闷与头晕等习惯性的毛病。

  很快话题就从说话会本身扩展到了更加宽泛随意的话题,阿尔特弥斯唱支歌,兰斯洛特说了几个笑话,杜拉丝则给大家讲了美国南部诸州的风土人情;瓦格纳甚至还唱了一段歌剧,虽然阿瓦登一个字也听不懂,但他一点也不吝惜掌声。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被屏蔽掉的角落里,五个不甘沉默的人正在享受着在这个时代视为奢侈品的事情——说话。

  “王二,你可曾看过《1984》?”

  阿尔特弥斯忽然问道,她就靠着阿瓦登坐下,阿瓦登摇摇头,反问道:“这是网络编号的一段么?”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书?” 阿瓦登听到这个名词,头摇的更大了。这是个古老的名词,在这个电脑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网络可以承载一切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图书馆查到电子版;因此有关部门认为实体书籍变成了一种没有必要存在的浪费,实体书也就逐渐消亡了。瓦格纳对此的评论是:“有关部门喜欢电子书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电子书籍的话,只需要 FIND 和 REPLACE 两个命令就可以消灭掉全部不健康词汇,替一本书消毒;而实体书籍的校对与修订却是件旷日持久的工作。”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是旧世界哲人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预言。” 阿尔特弥斯认真地说。“它很早以前就洞察到了肉的束缚与解脱,灵的束缚与解脱,这是说话会的基石。”

  阿瓦登不无惊奇地发现他的网络编号开头恰好是这这本书名字:19842015。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看到呢?” 阿瓦登盯着阿尔特弥斯乌黑色的眼睛问。

  “我们也无法找到纸质版,网络图书馆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书。” 兰斯洛特摇摇头,然后重新露出笑容,左手向着杜拉丝摆了个请的姿势,“但我们的杜拉丝小姐应该为她的记忆力而自豪,她在很早已经有幸阅读过这两本书,并且能够记得里面的大部分文字。”

  “太好了,然后她写下来了,对吗?”

  “那太危险,这时代持有实体书是个大罪过,也容易让说话会暴露。我们只是在每次聚会的时候请杜拉丝小姐为我们背诵。既然是说话会,那么把这两个故事讲出来不是更名符其实吗?”

  大家都安静下来,杜拉丝站起来走到屋子中央,其他四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她。阿瓦登不经意地把手搂在阿尔特弥斯肩上,后者微微朝这边靠过来,女性头发的幽香 “咝咝” 地划过他的鼻子,让他的心里一阵荡漾。屋子里非常暖和,他分不清这是花香还是阿尔特弥斯的味道。

  杜拉丝的声音并不高,不过却很清晰有力;她的记忆力确实惊人,不仅记得情节,包括一些细节和句子都可以复述下来。杜拉丝讲到了朱丽亚假装摔倒,然后偷偷递给温斯顿一张写着 “我爱你” 的纸条,绘声绘色,这让听众们都听的入神了,阿尔特弥斯听的尤其认真,以至于都没有注意到阿瓦登一直注视着她。

  “1984 的作者预见到了专制的进步,却没有预见到技术的进步。” 瓦格纳在杜拉丝停下来喝水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阿瓦登觉得他与外貌不太相称,是个很有洞察力的技术官僚。

  “在大洋国人们还可以靠传递纸条来偷偷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把我们全赶到了网上,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即使想发一条短信都会被系统或者网管看的一清二楚,无从遁形。现实里呢,还有旁观者在。” 瓦格纳在腿上敲了敲雪茄根部,“一句话,技术是中性的,但技术的进步会让自在的世界更自在,集权的世界更加集权。”

  “这句话说的很有哲学家的味道哟。” 阿尔特弥斯冲瓦格纳挤了挤眼睛,从抽屉里取来一把饼干和曲奇散发给大家。

  “就好象同样是 0 和 1,有的人就能写出工具软件,有人却拿那个编出恶性病毒?”

  阿瓦登想到一个类似的比喻,瓦格纳听了以后满意地打了个响指。

  “很不错的比喻,王二,就是如此,真不愧是程序员。”

  谈话持续了不知道有多久,杜拉斯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挂钟,连忙提醒谈兴正浓的四个人时间快到了。说话会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旁听者被屏蔽的越久,暴露的危险就越大。

  “那么好吧,我们就抓紧最后半个小时来完成今天的活动。”

  阿尔特弥斯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上的空杯子收走。兰斯洛特和瓦格纳也都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已经有些酸疼的肩膀和腰,只有杜拉丝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活动?还有什么活动?”

  阿瓦登奇怪地问道,说话会除了说话还有其他活动?

  “唔,对啊,我们还有其他活动。” 阿尔特弥斯撩起额前的长发,对他妩媚一笑:“我们还会和对方完全交流。”

  “完全交流?”

  “就是 intercourse”

  “………………” 阿瓦登一下子变的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起来,仿佛胃里被灌进去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话会有说话的自由,也有选择与谁上床的自由。” 阿尔特弥斯毫不羞涩地说,“我们互相谈话,然后选择合适的人做爱,就象我们选择我们喜欢的词汇说话一样。”

  兰斯洛特看阿瓦登很窘迫,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说:“当然,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这完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今天我还要早点回去照顾小孩,你们人数正好合适。”

  阿瓦登的脸色涨红,热的仿佛夏季的电脑 CPU,他甚至不敢多看阿尔特弥斯一眼。他憧憬过女性很长时间,但如此接近还是第一次。

  还要回家去照顾小孩子的兰斯洛特向大家道别后就先行离去了,阿尔特弥斯将房间留给瓦格纳与杜拉丝,然后带着惶恐不安的阿瓦登来到了另外一间房间。这间显然是阿尔特弥斯的卧室,屋子里很简单,但却收拾的十分干净,在床上枕头旁还摆着一个手制的布娃娃,床单和窗帘都是粉红色的。

  最初的是由阿尔特弥斯主动开始的,丝毫没心理准备的阿瓦登只是被动地任她摆布。经过了几轮挑逗,阿瓦登才逐渐放开,任由潜藏在自己心内的原始欲望奔流出来,那种期待听到圆润女声的青春憧憬本来只是苦闷生活的意淫,而在今天它加倍实现了。很快这种憧憬与他在现实中被压抑的郁闷合流,转化成了猛烈的冲动,让他一次又一次与阿尔特弥斯融为一体。阿瓦登不知道这种冲动和他想大声说出 “FUXKYOU, YOUSONOFBITCH” 冲动有什么不同,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尽情地、全无束缚地让自己释放激情,完全没有任何束缚。

  强烈的刺激一波波地冲击着兴奋中枢,最终一阵快感浪潮在狂暴洋面扬起头来,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顶端。阿瓦登在那一瞬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轻盈无比的自由,以及因自由而生的快乐与疲惫。浑身是汗的他喘息着倒在了阿尔特弥斯身上,一阵舒畅的倦意如潮水般淹没了他的身体……

  ……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阿尔特弥斯躺在自己身边,赤裸的身体好象一尊白玉雕像,睡姿恬美静谧。他侧过身子去,慵懒地打了个呵欠,然后阿尔特弥斯睁开了眼睛。

  “很舒服,对不对?” 她问道。

  “是啊……” 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顿了顿,犹豫地说道:“你以前和兰斯洛特、瓦格纳他们也…… 呃,我是说,象刚才那样子过吗?”

  “是的。” 阿尔特弥斯温柔地回答,她半支起胳膊,长发从肩膀披到了胸口。她的大方坦白反而让阿瓦登有些不知所措。屋子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阿尔特弥斯忽然开口问道:

  “还记得今天杜拉丝讲的那段故事吗?女主角偷偷递给男主角写着 “我爱你” 的纸条。”

  “唔,还记得。” 阿瓦登回答,很高兴终于能从那个拙劣的话题摆脱出来了。

  “在有关部门的健康互联网络词汇列表里,没有爱这个字呢。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爱你也是一个敏感词汇,被屏蔽掉了。” 阿尔特弥斯的眼神里似乎是感慨,又象是失落。

  “我爱你。” 阿瓦登不禁脱口而出,他知道在这间屋子里可以说出任何自己想说的话,不必顾忌。

  “谢谢你。”

  阿尔特弥斯听到之后只是笑了笑,起身穿上衣服,催促阿瓦登时间差不多了。阿瓦登有些失望,因为她没有预期反应的热烈,仿佛他刚才说的只是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时候杜拉丝和瓦格纳已经离开了,屋子里只剩他们两个人。阿尔特弥斯把他送到门口,将旁观者交给他,然后叮嘱他说:“记得在外面绝对不要提及说话会的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我们在说话会以外的地方是完全不认识的。”

  “我记住了。” 阿瓦登回答,然后转身要走。

  “王二。”

  阿尔特弥斯忽然叫道,阿瓦登连忙转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两片柔软温暖的嘴唇忽然贴到了他的双唇,然后是一个细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谢谢你,我爱你。”

  阿瓦登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他戴上旁观者,推开门,重新步入到那一片令人窒息的世界中去,但他此时已与来时的心境大不相同。

  此后阿瓦登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改善。他谨慎地享受着这种秘密集会的乐趣,并且乐在其中。每一周或者两周,他们五个人都会在周日秘密地举行说话会的活动,聊天,唱歌或者听杜拉丝讲 1984 的故事。阿瓦登同阿尔特弥斯又 “完全交流” 了几次,偶尔他也会跟杜拉丝“交流”。他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现实中和网上的阿瓦登,编号 19842015,还有一个是说话会里的王二。他很享受这个名字,觉得这就是自己另外的一个人生。

  有一次集会,他们谈到了敏感词汇的问题。阿瓦登记得很早的时候——他对这方面的记忆有点模糊——有关部门给出的是一份敏感词汇列表,由网站的内部管理人员秘密参考使用,他对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局面大惑不解。那一天瓦格纳带了一瓶葡萄酒,兴致很高,于是索性给他们讲了讲 “屏蔽” 的进化史,身为网管的他经常可以接触到这些资料。

  在最开始美国政府只是单纯地屏蔽掉敏感词汇,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的措施根本没有用处。很多人会采取在词组中夹杂符号或者数字的方式来绕开系统检查;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将这些近似敏感词汇也一一屏蔽掉。然而众所周知,数字与符号之间的组合方式是近乎无限的,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完全可以组合出一个新的词组而且不失掉他的原意。比如说 “politic” 这个词,就有 “politi/c”、“政 polit/ic”、“pol/itic” 等近乎无限种表达方式。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采取了新的策略。既然无法辨识词组,那么就用单词屏蔽。这一举措在一开始是奏效的,违规交谈的人显著减少,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可以用同音字或者谐音的方式来继续表达自己的危险思想。即使有关部门封掉全部敏感词汇的同音字,也无济于事,思想活跃的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用隐喻,借代、类比、引申及其他修辞方法,或者将一个敏感词用数个不敏感的字来代替。人类的思维方式要比电脑开阔许多。电脑屏蔽掉一条路,他们还会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

  这一场水面以下的角力看起来似乎是美国大众要取得胜利。这时候,一个具有逆向思维精神的人出现了。他的身份不明。有人说他是有关部门的主管;也有人说他是因过度使用敏感词汇而被捕的危险人士。无论他是谁,总之整个局面被扭转过来。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不再告诉大众禁止说什么,而是规定他们只能说什么,用什么方式去说。有关部门很快就心领神会,制订了新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敏感词汇列表,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络健康语言列表,并把这举措推广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屏蔽系统中去。

  这一次,大众终于处于下风。以往他们与有关部门尽情地在网络与现实中捉着迷藏,而现在他们却被有关部门扼住了咽喉。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可以有效率地掌握住言论,因为整个语言的框架都被彻底控制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大众几乎是无计可施。

  尽管如此,大众还是不屈不挠地将这场战争——或者说游戏——继续下去,他们挑选健康词汇列表中的合法字眼来表达不合法的意思:两个连续的 “稳定” 意思就是 “反对”,“稳定” 加“繁荣昌盛”则暗示“屏蔽”。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一动向保持着警惕,并日复一日地将更多的词汇从健康词汇列表里删掉,禁止大众使用。

  “当然,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字或者词组,那么就可以继续自由交流——你知道莫尔斯电码吧?”

  瓦格纳说到这里,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满意地打了一个嗝。

  “可是,这场战争的代价就是语言的失落。表达能力会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淡而无味,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沉默,这对有关部门反而是好事。” 兰斯洛特摆出一副忧虑的表情,有节奏地用指关节敲击着桌面,“这样一来,岂不就等于是大众的自由意识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真讽刺啊。按照这个趋势,有关部门是不会败的,他们会笑到最后。”

  “不,不,笑这种情感他们是不会了解的。” 瓦格纳淡淡地回答。

  “我倒是觉得,美国是一直处于恐惧的情感之中呢,生怕人们掌握了太多的词汇,表达出太多的思想,变的难以掌握。” 阿尔特弥斯说完摆出一副她在上班期间冷若冰霜的呆板脸孔,学着僵硬的腔调喊了一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美国万岁!”

  杜拉丝、兰斯洛特与瓦格纳都哈哈大笑,唯一没笑的是王二(阿瓦登)。他对于兰斯洛特刚才的那句话始终耿耿于怀:大众与有关部门的对抗,其最终结局就是语言的消亡。那么他们现在这个小小的说话会,也只不过是在一列开向悬崖的列车里关上窗帘,享受坠毁前最后的宁静罢了。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因为这太煞风景了。阿瓦登不希望破坏说话会的气氛,这对他很重要。

  从说话会回到家里,阿瓦登躺在行军床上,双手枕着脑袋,陷入了沉思。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他变的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思考。有时候他想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互联网络或者这座城市中存在的荒谬性;有时候他想的是自己的生活;还有时候他想的是阿尔特弥斯。他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压抑的世界里,人的情感会变的格外强烈,他现在陷入对阿尔特弥斯的迷恋无法自拔。阿瓦登一直很羡慕杜拉丝讲的《1984》里面的温斯顿,他和朱利亚有一间两个人独处的小屋,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小世界。

  他在与阿尔特弥斯 “完全交流” 的时候曾经吐露过自己的心声,阿尔特弥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两个人的关系无法再比说话会更近一步——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是个人行为的极限,有关部门可不会一直打瞌睡。“我们只能把感情生活压缩在每周一次的说话会活动里,这已经很奢侈了。”她对他说,同时温柔地抚摩他的胸膛。“只有在说话会里,我们才是阿尔特弥斯和王二。而在其他时间里,你是 19842015,而我是 19387465。”

  对此,阿瓦登只能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确实他不该奢求更多。

  除了感情,发生变化的还有互联网络。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阿瓦登逐渐发现互联网表面下潜藏的一些东西。正如瓦格纳在一次活动的时候指出,普罗大众与有关部门的战争从未结束,总会有思想和言论从严厉管制的缝隙中流泻出来。阿瓦登发现,在完全公式化的 EMAIL 与网络论坛中其实隐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就好象那个 title 一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密码与隐藏寓意。这些东西出自不同人的手里,样式和破译方式都不同,阿瓦登不知道那些密码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内容。不过有一点可以确知的是,说话会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地下集会,瓦格纳说的对,始终还是有人在试图用 “健康” 词汇表达 “不健康” 思想。

  讽刺的是,给阿瓦登感触最深的,是有关部门的管制。以往他只是模糊地感觉到自己被绑缚起来,现在他能清晰地看清这种束缚与压抑的脉络,以及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手段。在小小说话会中享受到的自在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宽阔现实中的不自在。

  “FUXKYOU, YOUSONOFBITCH!”

  每一次的聚会,三位男士都会轻蔑地一起高喊这一句粗话。他们清楚这不会给有关部门带来什么不良影响,不过这确实很痛快。

  这一周,阿瓦登特别地忙碌,他的同事因为不明原因而被屏蔽掉了,这样一来整个项目就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项目是为有关部分设计一种软件,用来控制大功率主动式 “旁观者” 的能源分配控制。软件很复杂,他不得不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在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才停下来随便吃一点东西,喝一口纯净水,困了就躺在旁边的行军床上睡上一觉,爬起来继续工作。屋子里满是浑浊的烟味与袜子脏衣服的酸臭味,阿瓦登就在这种环境下蓬头垢面地敲着键盘,并不时揉揉满布血丝的眼睛。

  偏偏在这个时候屋子里的暖气坏掉了。洋灰色的暖气片从昨天开始就变的冰凉,不再有热水流动。阿瓦登检查了一下,发现并不是管道问题,而且邻居们也碰到同样的事,看来是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一变故的正面影响是稍微淡化了屋子内的酸臭味,负面影响是整个屋子变的有如冰窖一样。紧闭的窗户和门能挡住寒风,却挡不住寒冷,低温让本来就寒酸的房间更笼罩上一层霜气。无论是那把木椅还是行军床都象是冷酷的冰雕,屋子里唯一还有些热气的就只剩下电脑。阿瓦登不得不披上所有的御寒衣物,蜷缩在床上,把电脑的散热口对准自己。

  有关部门宣布 “供热” 和“暖气”暂时也被列入敏感词汇,于是阿瓦登没办法写信向供热部门询问,只好静待,除了用来敲键盘的指头以外,尽量保持全身一动不动,以节约热量。在停止供暖后的第四天,暖气片里终于传来 “哗啦哗啦” 的声音,带着热气的水开始流动,屋子里恢复了温暖,“供热”和 “暖气” 又可以恢复使用了。于是 EMAIL 与网络论坛上全都是 “庆祝有关部门恢复供应暖气,急人民之所急” 的帖子,EMAIL 新闻组里也全是类似主题。

  不过这对阿瓦登来说太晚了,他生了病,感冒,而且是重感冒。他面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头疼的象是被一枚达姆弹射入头部,只能躺在床上等医生。医生来到他家里,给他做了两三次点滴,喂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药片,叫他静养。这一场病足足持续了数天,他不得不放弃参加这一星期的说话会,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了,阿瓦登甚至怀疑自己搞不好会因此而死掉。

  阿瓦登躺在床上,心里懊悔不已,说话会是他唯一的乐趣,现在他却没办法参加。他把头蒙在被子里胡思乱想,瓦格纳这一次会带什么特别的东西来呢?兰斯洛特有没有把两个孩子也领过来?还有阿尔特弥斯,他没参加的话,她会和谁 “完全交流” 呢?瓦格纳还是兰斯洛特?他还想到了杜拉丝,上一次的聚会里,杜拉丝讲到了温斯顿在秘密幽会的屋子里对朱丽亚说“我们已经死了”,朱丽亚附和着说“我们已经死了”,这时候第三个声音说道“你们已经死了。”

  杜拉丝就讲到这里,就停住了。阿瓦登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第三个声音是谁,是党吗?温斯顿和朱丽亚是否会被捕,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不光是他,阿尔特弥斯也很希望知道后续情节的发展,不过她并没有去追问杜拉丝。

  “让这成为一个悬疑,这样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生活都会在期待的乐趣中度过。” 她对阿瓦登说,然后两个人继续沉溺于 intercourse 的快乐。

  “也许他们都会死。” 阿尔特弥斯在交流结束后,看着天花板说。

  “也许那只是奥布林的声音,他去探望他们。” 阿瓦登安慰她道,但是他的心里也不确定。

  阿瓦登的病持续了十天,然后他终于痊愈了。他痊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去看墙上的日历: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说话会活动的日子。阿瓦登已经缺席了一周,这已经令他如饥似渴,甚至做梦都在和他们一起喋喋不休地说着话——所幸他并没有说梦话的习惯,所以 24 小时工作的旁观者并没发出任何警报。

  阿瓦登简单地洗了一下脸,用一把有些生锈的剃刀沾着肥皂仔细地刮掉脸上粗硬的胡须,然后咕噜咕噜地刷了刷牙齿,用手和毛巾沾着热水将自己蓬起的乱发压下去。因为生病,有关部门发了一些补贴给他,其中包括两块羊角面包、两瓶姜汁啤酒和一份精制砂糖。他将这些东西都用塑料布仔细包好,揣到宽大的军大衣里,打算带到说话会上去与大家分享。

  今天的天气和往常一样地冷,阿瓦登把自己裹在大衣里,登上前往效率大楼的公共汽车。一路上车厢里的广播重复着 “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 以及一些优秀网络用户的先进事迹;车厢前面的电子屏幕不断滚动显示着最新的健康词汇列表,一个旁观者自车顶垂下来睥睨着车内的每一个表情呆滞的人。阿瓦登坐在最后一排,望着窗外不断向后移动的建筑物与枯黄的树木发呆。

  车子很快就到达了辛普森大楼附近的车站,阿瓦登下了车,把手放到怀里摸了摸塑料布包着的食物,朝着大楼走去。他在半路无意中抬起头,忽然一阵冰冷的寒流刺入他的胸腔,迫使他停住了脚步。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看到了效率大楼的第五层阿尔特弥斯家的窗户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以前阿尔特弥斯家面向大街的窗户总是挂着粉红色的窗帘,而现在窗帘则被扯到了两边,窗户大开,用肉眼可以勉强看到窗玻璃和屋子里雪白的墙壁。假如今天有说话会的话,阿尔特弥斯绝对不会把有屏蔽效果的窗帘打开。而且打开窗户这件事也绝不寻常,在这个城市里的室外空气十分浑浊,几乎不会有人会去开窗换气。

  也就是说,今天并没有说话集会召开,而是发生了另外一些事情。阿瓦登望着那窗户,心情开始变的有些慌乱,他把手从兜里掏出来,叼起一支香烟,把身体靠在一根电线杆旁故做镇静,以免被行人怀疑。究竟说话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周停办了呢?要知道,只要还有复数的成员能够出席,说话会就会一直办下去,难道说瓦格纳、兰斯洛特、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同时无法出席?这种概率实在太小了。阿瓦登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四周不安地张望。忽然他看到了一样东西,一个念头霎时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让他几乎眩晕过去。

  “说话会本周不会有了,以后也不会有了。” 阿瓦登嘴唇默默地蠕动着,面如死灰。

  他看到在街道内侧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隐藏着一个类似雷达天线的东西,其造型很象是两个背部贴在一起的大碗。阿瓦登心里清楚这是什么东西:这正是他负责软件设计的大功率主动式 “旁观者”,这造型他很熟悉。这装置可以主动发射电波去探测人们的声音,并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敏感词汇。

  这样的装置居然就安放在阿尔特弥斯家附近,那么就等于说话会完全暴露在了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主动式旁观者的强大刺探电波会轻易刺穿她家中的铅质窗帘,把所有成员的话原封不动地传到有关部门耳朵里。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不再被动地等待警报,可以主动出击去刺探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的任何话语。阿瓦登可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阿尔特弥斯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被有关部门记录下来,会有机器统计出到底有多少违禁词汇被他们使用过;然后联邦警察会冲进她的屋子,将正在聚会的成员们都带走,只留下搜查过后空荡荡的房间和窗户。

  阿瓦登想到这里,心如刀绞,他一点也不为自己的侥幸逃脱而感到幸运。他的胃袋翻腾起来,一种恶心的感觉从胃里直接升到嘴边,让他想吐,却又不能吐——因为 “呕” 也是个敏感词汇;大病初愈的孱弱身躯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象害了风寒一样颤抖起来,几乎站立不住。

  他不敢继续朝前走去,仓皇地转过身去,登上另外一辆公共汽车,把嘴闭的更紧了。等阿瓦登回到自己家楼下,看到楼房附近另外一架新的主动式旁观者正在兴建中,漆黑的天线在半空舒展开来,仿佛一面巨大的蜘蛛网。看来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在整个纽约市部署这种新兴高科技产品。

  他不敢驻足观看,低着头从那巨大装置旁边走过,一路不停地走回家,然后把自己的脸紧紧地压在枕头里,却不敢哭出声音来,连一句 “FUXKYOU, YOUSONOFBITCH” 都不能说。

  从那以后,阿瓦登的生活回到了普通状态——就是说和原来一样沉滞、压抑、欠缺激情,健康向上,缺乏低级趣味。兰斯洛特说过:“战争的结果就是,大众的自由意识会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现在看来,他的预言是很准确的:说话会的覆灭,导致 “说话”、“歌剧”、“完全”、“交流” 几个词先后被剔除出了健康词汇列表,成为敏感词汇。

  另外,虽然阿拉伯数字还能用,但 “1984” 这一个数字组合也被屏蔽掉了,这让包括阿瓦登在内的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不得不谨慎地检查数字是否违规,这额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让他更加疲惫。

  阿瓦登不是没有担心过,也许在某一天的深夜,他就会忽然接到一封 EMAIL,让他留在家里不要动,不要试图在网络做任何动作;接着电话会响起,电子女声会把这一要求重复再重复,直到警察打开他家的大门,把他带去未知的地方,那里有未知的命运等待着他。《1984》后面的情节发展阿瓦登始终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杜拉丝已经彻底失踪了,所以温斯顿和朱丽亚的结局始终是个谜;就好象兰斯洛特、瓦格纳、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的结局一样,也不从得知。其实这两件事对于阿瓦登来说没什么本质性的区别,所以它们也可以看做是同一个谜。

  其实他最担心的,是阿尔特弥斯。每次想到这个名字,阿瓦登就难以抑制心中的郁闷。她究竟会怎么样,彻底被屏蔽掉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她在这世界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就是一个程序员记忆里的假名而已了。

  说话会消失后三个星期,仍旧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人来找过阿瓦登,他也没收到过任何类似内容的 EMAIL,阿瓦登一直在想,也许是他们没有吐露出自己的下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认识的只是一个叫王二的程序员。这个城市里有数以千计的程序员,而王二是个假名。

  因此,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不,确切地说,还是有一点不同的,那就是互联网络健康词汇列表:那上面的词组消失的速度比以前要快的快,每小时每分钟都有词与单字飞快地在名单上消失,阿瓦登不得不花上大量时间去更新列表,以跟紧当前形势。

  与词汇列表更新速度相对的,EMAIL 和网络论坛上的东西越来越乏味。因为人们不得不用极有限的词去表达广泛的意思,大家都变得寡言少语。就连那些秘密的暗语和联系方式也少了许多;整个网络就象是前些天阿瓦登家里出了问题的暖气片一样:虽然名义上是给人带来温暖的东西,但却变的冰冷、僵硬,让人如坠冰窟。

  这一天,阿瓦登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他看了看窗外迷茫的灰色天空,胸口一阵抽搐,不由得痛苦地咳了一声。他拿起塑料杯,将杯子里的纯净水一饮而尽,杯子丢进同样是塑料质地的垃圾桶里,发出钝钝的撞击声,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也是一团垃圾,举起手敲了敲,果然发出同样钝钝的撞击声。

  然后他拿起大衣,戴上墨绿色的护目镜,走出门去。阿瓦登没带便携式的旁观者,那东西已经不需要了,城市里到处都是主动式的旁观者,随时监听是否有违禁词汇的存在。整个纽约现在就象是互联网络一样,被有关部门营造成十分健康。

  阿瓦登这一次外出是有正当理由的,他决定去取消网络论坛服务,这服务已经用不着了,因为无论 EMAIL,新闻组,BBS 论坛还是其他什么现在全部都变成了一样的东西。

  从日历来说现在应该是春季,但外面还是很冷,高大的灰色建筑矗立在平地上,仿佛绝对零度下的石林。大团大团的风裹着黄沙与废气穿行其间,风沙无处不在,让人置身其中而难以摆脱。阿瓦登把手揣进兜里,脖子缩进领口,畏缩着向网络部的大楼走去。

  忽然,他停下了脚步,惊讶地站在原地无法动弹。他看到阿尔特弥斯正站在前面的路灯下,穿着黑色的制服。可是她的变化有多么大啊,面容象是老了十岁,满脸都是衰老的皱纹,年轻的活力荡然无存;她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两个乌黑的大眼睛显得异常空洞,目光越过阿瓦登延伸到远方,没有一个明晰的焦点。

  阿瓦登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碰到她,这让他已经沉寂已久的心灵泛起了几点火花,可惜他迟钝的神经已经无法表达出 “激动” 这一个简单的情感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阵,他终于木然走到她身边,张了张嘴唇,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是他掏出今天新发布的健康词汇列表,上面是一片空白

——终于连最后一个词组也被有关部门屏蔽了。 

于是阿瓦登只好保持着沉默,默默地与面无表情的她擦肩而过,继续向前走去。他的身影逐渐融入同样安静的灰色人群之中,整个城市都显得寂静极了。

知乎用户 PMFACE 发表

现状: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媒体中实施了,只不过内审部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支撑的,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在主流媒体的运作机制中。

变化:互联网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作为一种常规化政策无非是把台面下的规定放到了台面上,实际就是扩大了通用的范围,并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企业的责任更大了,对于内容的规范性更强了。对于整个信息内容并没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变化。

例如:原先你可以随便发弹幕,发哔哩哔哩,发百度贴吧。你可以匿名去发很多的信息内容,平台并不限制和处理,而是通过黑名单、封号、删帖等功能进行屏蔽和管理。假设:网络上有一万条信息,我只需要处理那个犯错的信息。如果对于评论、弹幕等信息的扩展,并都执行先审后发,就导致了所有的内容产业,都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增加这个成本。如果这些海量内容全部变成了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大量的公司因为没有内审部门而无法运作。

结论:这是一个扩大信息监管范围,监管力度的规定。也是国家要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的一种举措。但是这个运营力度的增加有点蹦极的感觉,大部分内容类的企业都无法承受。所以、这个政策会导致两个大的问题。

第一、企业因为先审后发机制的成本问题而逃避监管,当然有些人会利用高科技产品来完成创新,但是创新的问题是,先期投入更大,后期才能回利。有多少企业愿意创新?如果不创新,就要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当然有企业愿意创新,可以找我来咨询如何设计这类的产品,PMFACE 提供系统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包含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如何设计,如何使用,不仅限于产品如何设计。),甚至很多企业会因为成本节约问题,采用粗放的内审方法来躲过检查。例如:我让信息从后台过一下,用程序完成初步审核,发出去,如果出现问题在删掉。这样就会解决很大的审核成本。

第二、因为所有信息都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各种内容的权力集中问题。老百姓的言论会被企业内审控制,是否违规,是否能发变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例如:刘耕宏的直播问题,他属于不属于擦边球?如果我发布个穿泳衣的美女,属于不属于黄色内容。如果我发布一个政策相关的敏感回答属于不属于被监管内容。如果没有一个行业的标杆和标准,只是仅仅把责任和权力都放给了内审这个企业部门明显太过粗放。

最终、这个条例会影响整个内容产业的运作机制和机理。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营销。对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媒体行业会产生了整体的权责变化,成本变化,内部产品变化。硬生生把一个公司辅助性的内审部门,提高到另外的一个权重范围。

知乎用户 杨文理​ 发表

众所周知,高压锅还是要排气的。

把排气阀堵死这么聪明的事,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梦见。

知乎用户 BetaGo 发表

大力加速建设 Web 0.3

知乎用户 Artorias 发表

虽然这只是个意见稿,但是一些平台已经是按照这个规定在做了,说点不发牢骚的话。

首先,这种程度的审核、处理,是 AI 无法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审核,那么这部分成本由谁来承担,我相信肯定不会由相关部门,最后一定会是各大公司来承担这个成本,审核成本将成为各种社交平台最大的支出,很多小平台是承担不起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关门的下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其次,由刑不可知原则可知,有关部门不会明确的告诉你,究竟什么样的言论是要被处理的,这个尺度需要各个平台自己把控,各大平台出于自保和节约成本的角度,那么一定会宁杀错不放过,大搞一刀切的政策,甚至会变成不让说的情况。届时一定会有一大批的账号被以各种理由封禁,但是用户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哪句话了,就和前些天卖口红的一哥一样。只有知道所有的审查敏感点,你才能避开所有的敏感点。

再次,现在几乎所有的平台都需要通过手机号来注册,手机号已经是需要实名认证的了,现在注册的过程中又需要再一次的实名认证,各种平台贩卖实名信息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许多诈骗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的。如此就轻易的把用户信息交给了平台,那么用户信息的隐私到底如何保证,李彦宏说,中国人愿意用一点隐私来换取便利,是用谁的隐私来换取谁的便利?以及中国人到底还有没有隐私?

最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互联网是群众释放负面情绪的地方,你把这个口子堵上了,并不代表群众就没有了负面情绪,你不让群众在这里说,那么群众就会找别的地方说。如果你把群众的嘴堵上了,那么群众早晚有一天会让这种情绪在别的地方炸开。

知乎用户 徐伟豪​ 发表

已经开始堵人嘴了。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公权力极速扩张。不想你上访都不用找混混去拦,直接给你赋个红码就能合规的把你监禁起来。还是趁早毁灭吧

知乎用户 蓬莱 发表

怎么看?当然是行使公民权力,起码我们反抗过

就算成下面这样,也算对得起以后的人了

知乎用户 KingCho 发表

我支持!你最好是发布后完全落实到位,坚决执行!你不执行搞个举报站给我帮你监督执行。

还能有这种好事。

到时候网络直接就是完全无法之地,网民各自回归星辰大海了。

知乎用户 何小倩​ 发表

这个办法要是真的实现了,那么中文互联网将彻底失去言论自由。中国将无可避免的朝鲜化。

坚决反对!坚决反对!坚决反对!

各位!不管我们的意见是否有用,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再说!发邮件!发邮件!发邮件!

1. 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 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11 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 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 2022 年 7 月 1 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知乎搜索不出来历史课本上苏俄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准备好茶杯

你好,

作为一名互联网用户,我对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规定” 颇有异议。我有五点考虑。

1,以前 “先审后发” 这条规定只适用于新闻,考虑到新闻对舆情的关键影响,若能依据健康的规定确保新闻讨论的真实性和建设性当然再好不过。倘若只做到这一步尚可接受,但是现在却要延伸到美食,宠物,时尚,甚至弹幕等一切互联网话题,未免让人产生“切香肠” 的怀疑。是否未来一切针对性的政策最终都会变成全面的,彻底的,延伸到生活每个角落的一刀切政策呢?是否所有看似精准的政策都只不过是对大众忍耐度的试探和消解呢?消耗公共的信任和耐心,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

2,互联网不是自行车,今天可以骑明天可以不骑。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建设,互联网讨论早就是公民每天的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每一条互联网跟帖评论实行审核需要什么程度的劳动力?创造这样一个数量级的,不进行任何实际生产的劳动岗位是否真的是积极健康的?我认为这不仅有悖于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也不利于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

3,

不利于获得年轻群众的支持。

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群众更加看重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和公私权利的均衡。年轻群众所看重的这两点尤其体现在对互联网讨论的参与程度。或许我们的确需要避免西方国家那种 “随便说但没人去执行改革” 的虚假讨论,但越是收紧言论管理力度,现实就会越迎合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就会愈加适用于攻击中国的言论政策,因此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尽管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带来进步,却仍会吸引中国青年网络用户,进而加强政府和年轻人民的对立,一如苏联故事。

苏联的解体并不符合苏联人民的利益,但人性生而讨厌不轻松的东西,因此苏联的年轻人仍然选择了相信西方叙事。尽管这最终并没有使俄罗斯富强,也没有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时代发展因素以外的提升,但若重来一次,苏联的青年恐怕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为可乐的确很好喝,游戏的确很好玩。愿阁下警之信之。

4,责任无限下沉不可取。

不仅是平台,现在连内容发布者也要对自己内容的评论区负责,若是评论区出现违规内容,则内容发布者也有责任,这听起来像是某种分封时代的责任制度。再考虑到我国管理加码的悠久传统,这基本是一条鼓励内容发布者和平台主动关闭评论区,主动减少内容发布,压制互联网活力的规定。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伟大成就来源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这其中的确产生了一些野蛮发展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非但不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包含先进政治智慧的处理,反而用简单野蛮的政策压制互联网活力,恐怕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同时呼应第三条。

5,表达一点情绪。

即使是过去几十年间网络舆论最不利于政府和拥护者的时候,也不曾出现这种幼稚原始的意见稿。过去 5 年的社会建设令人欢欣,绝对贫穷的人走出大山,野蛮发展得到遏制,家里的钱包也鼓了,疫情防控挽救了百万计的生命,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增长了。现在支持者占了决定性地位,民众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时候却有了这种水平的提纲,难免令人心寒。难道支持得到的就是这种结果?走向的就是这种方向?我是不愿相信的,但这其中的确有很大空间浮想联翩,大做文章。我不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东西如何能堂而皇之地写在稿上,送贵部一些好文节选:

“马克思向当局大声质问: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马克思讥讽地写道: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直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该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无趣。”

知乎用户 SnowyLake​ 发表

线上黑名单全网禁言

线下赋红码寸步难行

横批,你能怎样?

知乎用户 闫毅航 发表

挺好的,谁说我们的媒体没有监督权啊,这不是大大的有么。

哦原来监督的不是一回事啊,打扰了

知乎用户 吴凛凛 发表

《动物庄园》诚不欺我

知乎用户 Million 发表

建议以后公开场合说话先审后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下只有赞美了。

知乎用户 丸知知 发表

2000-2010 年互联网为什么这么松

无非是要发展经济,办奥运会,有些事放一放

还有就是管理能力没跟上

当年令的儿子车祸,我们也是直接讨论的

扒的底朝天

回不去咯

这也算不上什么封闭

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本来就是这样的

只是那个时候特殊一点了呢

知乎用户 Sean ding​ 发表

2022 年,6 月 17 日,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广大百姓公开征集意见,其中,第四条指出: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一时间我竟然想不出什么话来说…

甚至觉得有点荒谬。

不可否认,

现在社会上确实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言论,

评论区也确确实实的不怎么干净,

在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下面,有很多小号,

会在无论政府应不应该负责的情况下,将一切原因尝试往政府上去归纳,

而这毫无疑问是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

即便是唐山事件

仅有聊天记录和几张比较糊的照片,

传出来的前天(6 月 16 日)的大节奏(被打女生中有几个已经去世了,当地居民送花圈),

也仍然会有着巨大的舆论浪潮。

而面对这种情况,从网信办层面给出的政策建议就是加强对网络审核的把控,

从以前的后删,改为先审。

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可能是各国在互联网舆情管理中的先河,

从事后管理转向事前治理,

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将事件辐射的范围把控到最小程度,

能够保障政府的形象。

但是想要说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好事的话,

至少还需要接收以下几个问题的拷问:

1、如何执行?

互联网生态千变万化,网民的舆情又是包罗万象,

仅凭 AI 等智能监测能做到想要的效果?

很难,那可能就需要通过这个操作,大量的收编扩招网信方面的工作人员,

嗯… 保障就业,好,但饶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

我仍然觉得这事情是不可形成的。

2、一刀切是否可行?

关于一刀切,我们又可以具体成两个问题,即切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切?

首先是切的标准,是由网信办来制定?还是跟百姓商量制定?

需要具体到什么程度才能将所有的言论包括到一个系统的标准里去?

单看这个工作量,我们都知道后者肯定比前者大很多,而且不容易整合成合意。

那么前者或许更有可能?

这就回到了由谁来切的问题了。

一刀切可以是一个让百姓欢呼的政策,

但仅限于公信力足够大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中国发展最好的那几年,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拥护和支持这样的决定,

然而现在,

唐山打人迟迟没有后续消息,郑州红码随便赋,

村镇银行也始终没有一个正面的回应,

再往前看,人教社教材官方也就只是给了个不痛不痒的审美问题的回应,

然后呢?

嗯… 这些事情,无疑是对中国大政府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时候推出这样的政策,

要知道,一刀切的前提是老百姓愿意让渡权利给你,

可现在的舆情环境,我想可能不太会有人愿意了。

再者,人都需要有一个情绪抒发的地方,

如果在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畅通的时候,

这个东西可以是举报信箱和电话,而不是网络。

如果真的想要在网上先审后发机制的话,

先建立良好的官民互动渠道,比起颁布一文冷冰冰的法案要好得多。

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这段时间的各种舆情负面消息

在官方看来,

造成的伤害会比起现在不先审后发的伤害更大,

因此才要将言论管控起来。

当然,再往坏一点去向,

说不定现在放出来的这个拟颁布的文件,

也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烟雾弹呢?

知乎用户 陈野亮​ 发表

气得发抖,连字都没办法好好打。

写了个意见,投到了征求意见的邮箱。

因为情绪太激动,语言都组织不起来,写的支离破碎。

不知道有没有用。

希望有用。

知乎用户 朝如青丝暮成雪 发表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鲁迅《论睁眼了看》

知乎用户 张大锤 发表

我们想要的是公平,是遇到不公可以发出来,是可以声援正在遭受不公的人们,如果这些都被限制了,你觉得社会矛盾会不会被激化,无处发声,极端的事会不会更多!

知乎用户 正义的朋友 发表

其实没啥好关注的。

天朝缺的不是法律规定,

这么说吧,正儿八经的法律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管理规定,到底有多大执行力度?

尤其是审核,机器人不准,人工数量不够,人工智能没那技术。总之一句话,得加钱。

中国这几个互利网公司为了这么个规定就心甘情愿的往外掏钱,那就没那么多猝死跳楼的了。

这才只是个规定,劳动法可是实打实的法律啊。

知乎用户 之南 发表

国家机器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不合理披上合理的外衣,并且不会给你否认合理性的机会。

知乎用户 阿狸​ 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知乎用户 ma littler 发表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乔治 · 奥威尔的厉害了,《1984》和《动物农场》完美预言了越南。

知乎用户 真话是那么刺耳​ 发表

以后类似于唐山,郑州,鱼钩的事就完全发不出来了。以后就变成真正的和谐社会,不知道现在是盛世还是中兴,还是什么的。

知乎用户 手冲者陈付 发表

“电幕上的声音仍在没完没了地报告俘虏、战利品、杀戮的故事,但是外面的欢呼声已经减退了一些。服务员们又回去工作了。温斯顿飘飘然坐在那里,也没有注意到酒杯里又斟满了酒。他现在不在跑,也不在叫了。他又回到了友爱部,一切都已原谅,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砖的走廊里,觉得象走在阳光中一样,后面跟着一个武装的警卫。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

  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

  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知乎用户 柴健翌​ 发表

文件原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 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目前看来比较重要的是第四条第四款、第十条、第十一条。尤其是第四条第四款,要求国内互联网跟帖全面进入先审后发模式。

虽说从现实来看,先审后发已经靠 AI 实现了,现在只是把既成事实写进法规而已。

有广泛正面意义的有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但依照惯例,这两条执行力度会弱于前述条款。

这份通告里还有: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 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当然众所周知,征求意见通告里面最没用的就是征求意见部分。

知乎用户 调皮的耿鬼​ 发表

我服从、拥护、支持。

知乎用户 细蓉一份 发表

互联网这东西当年认识不深开放了,自打知道它的威力后想关闭它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过

知乎用户 雨落化秋 发表

不要急,我们还年轻,多数人看得到结果。

——布鲁 • 道格

知乎用户 夜半卧听风 发表

网络红码,善意禁言。

知乎用户 强硬到自满 发表

知乎用户 西北偏北​ 发表

说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企业轻微违法不处罚,

银行欠款不追责;

房地产公司烂尾不要紧;

横批:在苦一苦 XX

但是个人去上 F,要债,甚至上网发言都不行了。

什么叫盛世如你所愿,毕竟果党都做不到的,咱们都做到了。。。

知乎用户 蓝天是我的保护色​​ 发表

抛开意见稿不谈,造谣传谣的你是一点也看不到啊

你只看到言论自由,你没看到舆论发酵带来的后果

到处都是阴阳怪气,互联网都成啥了

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稻种 发表

什么规则类怪谈

知乎用户 那夜​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知乎用户 十三亿少女的梦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继续冲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第一批实验名单。

在这个下面夸的也是第一批实验名单,和向前冲的待遇一样。

我们可以看例子:“商鞅的变法采取〝不准思想 " 的愚民政策,将所有思想活动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敌人,在渭河边的一次论法中,商鞅一口气杀了数百人之多,彼时〝渭水尽赤 " 场面极尽惨烈!

在这种〝不准思想 “的指导精神下,商鞅不仅惩罚反对变法的人,对盛赞变法的人也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又一次商鞅将一些前来表达支持变法的人集体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举国上下竟无人辩论变法,思想控制达到极致!”

但这是封建社会的做法,而在如今社会早已消失殆尽,让我们尽情高歌,尽情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被删除的太多太多,关注防走丢哈。

知乎用户 陈子文 发表

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互联网舆论推动法治这种事情了。

豪强可以彻底压制地方的所有声音了,继信访制度名存实亡后未来简体中文互联的批评建议权名存实亡也是时间问题了。

最终估计很多事情会被压制到除了暴力没有第二条路子吧。

我就好奇政策的制定者没有想过前人为什么要设置民选的人大和信访制度吗?吃饱了撑着?为什么他们不一步到位禁止所有批评?闲的蛋疼?

就没有考虑分析过历史周期律思考教训吗?

知乎用户 武道法​ 发表

知乎用户 紫竹蜚凝 发表

以后外交部和网友们也别笑推特随便封人了,也别笑外国新闻采访有人说坏话立马掐信号了

毕竟他们至少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啊,我们呢?这种修订草案的 AOE 攻击,谁他妈的不在其中?

知乎用户 鲁塞 发表

第一次发的邮件不知为何被当作垃圾邮件退回了

换了个邮箱账号再发一次

知乎用户 赶往白天的夜 发表

前提: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 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跟帖评论服务管理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事项,并依法取得个人的同意,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是实名上网,而且这个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 的意思是啥?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后台(平台)知道你的实名信息,在用户可访问界面公不公开要看平台自愿?(二)是再收一波个人信息。只能说懂得都懂,所有 “个人信息保护” 都只能给你带来广告电话。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联系一下前提,相当于知乎、微博、贴吧、抖音、快手全部精选评论常态化。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一条有个疑问,这里的评估主体是谁,如果相关部门评估,那么会不会是第二个游戏版号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对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进行规范管理。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有意思,之前的苹果树、小镇做题家放到现在也要负责人了,就是不知道对人日下不下的去手。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噔噔咚,这条更是重量级,“严重失信” 限制了在各网站、平台、论坛发言的权力,如果是跨 APP,即微博黑名单,整个互联网都屏蔽,那就相当于被整个中国网络社区抛弃了。

目前还在征集意见阶段,大家可以访问网信办网站来提出自己意见。笔者对于一些意见的解读也出于猜测阶段,具体还是以后续文件为准吧。

知乎用户 宾狗​ 发表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举措已经早于文件实施了

知乎用户 张家明​ 发表

要抽人真的不缺鞭子,只是这鞭子越来越多,要维护洗刷也是个问题。

这样一个繁文缛节,重重大山在头顶的国家社会真是你们想要的?

法律条例应该有制订的动机初衷,那么要看是为了维护什么,促进什么,会有哪种不便性

要是妨碍带来不便性大于促进性,对于权利的审查限制有互相重叠的地方

索性重新梳理一次所有条例,不合理的全部咔嚓掉,这叫做优化。

法无禁止即可为只是人们幻想的东西,

更多的是在无禁止之前,只要一个小吏说了不可为,那也不可为。

本来是没有大山的,每个人,每天加一把泥土,也就有了大山。

知乎用户 Paradero 发表

政府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政府是否越位了呢?

知乎用户 猫思愚 发表

以后唐山事件连舆论压力都没了。

知乎用户 AN0NYM0US​ 发表

接下来就看老爷们的 bot 神仙打架了。

知乎用户 黑白双丝 发表

发布晚了啊,早发布几天

唐山就能避免英雄的城市被染上污点,

郑州也能避免严肃的疫情防控被舆情左右。

知乎用户 maxdd 发表

麻了,什么也不想说

可能数年后我只能在家和亲人一起回忆,我曾亲眼见过网络时代的诸子百家,也亲眼见证了独尊儒术吧

知乎用户 负 100 等于正 100 发表

天黑,请闭眼,

昨夜有一个平民死于非命……

这就是官方狼人杀,特别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不该说的话不要说,想要说的话,谨慎说出来……

大家根据只言片语,揣摩别人,猜测真相!

而且即便是你知道真相,你也不能说……

最后欢迎来到,全民狼人杀时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提个不一定对的想法,反馈意见的时候不妨从国家大局出发,指出该条例如果施行可能会出现哪些负面影响。这样相关负责人员可能会更加重视。

知乎用户 陈律说法​​ 发表

玩某乎多年老油条表示,早就习惯先审后发了。这个不见得是坏事,有人替你把关内容也是在保护你。

知乎用户 红烧排骨卤牛肉 发表

棒 存钱有红码 发帖黑名单 一人上访小区扣分 内事不决一键三连 外事不决搬石砸脚 商鞅看了都流泪 把问题解决地死死的 也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思想肯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从天下太平 盛唐再现

知乎用户 蒋之桃 发表

知乎用户 江中月 发表

我不说话总可以吧?

就怕不说话了都不行,强迫你开口赞美。

知乎用户 叫我第亖名 发表

既然是征求意见稿,那就把已经发过去的意见粘贴上来,未经斧凿,有些用语不当,但意思应该还是表述清楚了。

您好,
针对管理规定的第四条(四)- 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提出我的意见:
1. 我不认为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是合理规定。因为该条规定出台后对中国互联网社区和平台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无差别打击,所有内容都要经过审核者筛查,且不说审核者的精力能否完全客观公平地照顾到所有评论,就单说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就无从约束,很容易出现很多言论不违法但违背了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因而无法通过审核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出现那么在法律允许内的言论自由何在?
2. 建立违法言论的黑名单制度亦或建立新闻类内容下的评论白名单(先审后发)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白名单机制推广到所有类目下是广大群众普遍无法接受的。网上言论本应该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且充满热情的,出现争论亦无可厚非,如若强行约束,很容易打击到网民的参与热门时事的讨论热情。一潭死水的中文互联网论坛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3. 既然先审后发,那么其他所有条例还有什么必要制定呢?根本上就是相互冲突的,如果制定先审后发的规定,那么网友容易出现 “这些条例与我无关,反正显示出来的评论都是筛选过的,就算我发普通言论也不一定能显示出来,那我发什么也无所谓了。” 的想法。
上述几个阐述能一定程度上阐明无差别先审后发机制不仅起不到约束网民的作用,反而能起到枯萎化单一化中文互联网的反作用。这与制定条例的初衷是否违背?这与当年周总理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否更加违背?
请慎重考虑,谢谢。

知乎用户 uuujjhh 发表

先审后发不是早就有了,这个就是制度化强制了,看看贴吧和 B 站,很早之前就是发评论要机器人检测再放出,尤其是贴吧。

还有分级管理很早就在贴吧实践过了,艳红的机器人在检测到你多次发敏感内容(如政治,黄色等)会给你的 ip 和设备标记,发评论以后就会有如下图的东西

还有一些吧也会标记。被标记以后个人是发出什么东西都会非常困难,无论是否敏感,被标记的吧则是评论和帖子很难发出,类似这样的东西估计就是条例里提到的分级管理了。

这个条例里新的就只有封号以后无法注册。(也可能不是新的,我隐约记得早就有类似的了,但是我忘了在哪个平台了)

不用把这个条例想的太大了,现在都已经这样了,再烂能烂到哪去呢?

ps:我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贴吧这样是在训练删帖的 ai 以后推广到各个软件,所以这个条例可能早有准备?

知乎用户 非扯迦南​​ 发表

从今往后我朝是 zz 更加清明、舆论更加正面、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恭喜网信办,是你推动了我们的言论自由进步到古希腊时代了,和柏拉图的观点一模一样

1,出发点一样:从 zz 角度出发

2,言论自由结果一样:造成社会混乱

3,管理制度一样:在发表之前先呈送执政者审阅

知乎用户 宅闻天下 发表

这个规定草稿发布的同一天,福建号下水了。

人虽然自诩智慧动物,很多时候真和蚂蚁没多少区别。很多人称赞蚂蚁是集体协同劳动,说一群蚂蚁会一起合作将大虫子运会窝,实际上这群蚂蚁每一只都在拼命把虫子往自己身后拽,哪怕它的发力方向是远离蚁穴,如果把这些蚂蚁拨走,虫子搬运的会更快,如果把向蚁穴方向发力的蚂蚁拨走,虫子会被剩下的蚂蚁越拉越远。

主席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只要不是敌特搞泄密啥的就让他说,他说的没道理就指出错误,他不接受让他保留意见就是了,堵住别人的嘴的人才是心里有鬼。

这次的新规定,从之前新闻类评论扩展到所有网上发声渠道,要求全面事先审核,往外使力的蚂蚁越来越多了。

知乎用户 听风君​ 发表

知乎用户 林明 发表

你能剪断每一朵花,但你永远无法阻止春天降临

知乎用户 随便叫个名 发表

嗯(看到规定眉头一紧)

嘛(原来内容是这个样子)

啊(内心像食了雪一样难受)

知乎用户 异次元观察者 发表

全面消除了各种暴雷,举报,投诉,揭短的可能性,从此一片网络环境祥和

知乎用户 tryingFly 发表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唐山、河南几起起事件已经非常充分的体现出网络对统治者的反作用力,法律作为统治者阶级意志的体现,类似的规定早晚要出来,挡是挡不住的,因此,既然是征求意见

有一条意见希望广大网友一同提起:

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或媒体内容,必须给出具体删除原因。即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不能仅仅以违反法律规定、用词不当等模糊归类,必须给出具体哪个用词、语句、标志、多媒体片段违反了哪一条具体法律法规的具体哪一条条款。否则,用户可以向平台提出申诉或向网信办部门举报。

为言论自由留一点最后的尊严。

1. 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 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 11 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 100044,并请在信封上注明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字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用看任何高赞,就知道一溜烟是反对的,而且会把红码、疫情防控、黑社会拿出来说事,毕竟最近的热点,话术肯定往这上面去靠。

未来一些天,我认为会靠上去穷兵赎武、热爱战争,因为后面热点在这里。

但是我极度支持这个政策,因为从三月以来,我事实上已经受够了网络的氛围。

多年以来,我人畜无害、讲讲经历、写写故事,不参与任何引战,别人打架我看热闹,男女对立我不发言,可是我是被迫卷入现在的网络的冲突的,所以也变成了一个反击派。

从三月份以来,我被骂过的词汇包括防疫爱好者、逆行狗、全世界共存你逆行(所有涉及防疫、疫苗话题),

鹅孝子、认鹅爹(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俄罗斯,我一直在看热闹),

层次低、被洗脑、电子厂上班、脑子有问题、全家人饿死(这些词汇是在我写一个国内人才政策的时候批量刷屏开骂的,也是我第一次发现网上有严重问题,所以后来写了个呼吁知乎社区治理的文章),

既得利益者、粉蛆、粉红、牛马(所有支持大家努力工作、好好考研、努力赚钱、建设国家的话题),

中吹、没有独立思考(所有不支持越南、不支持台湾的回答),

至于零星阴阳怪气包括私信谩骂就更多了,以至于我后来发现一个骗赞好办法,就是打上一句话,比如 “胜利属于乌克兰”,马上就能收获成百上千赞,然后反转一下,啪啪打脸。

比如我这个回答,狗头支持一下乌克兰一天 500 赞,取消支持再也无赞。

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透露出什么信号?目前俄乌局势如何?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只要是支持乌克兰的,都喜欢骂人,点进去回答一看,基本都是反对防疫、支持美国、反对政府、制造女拳对立、反对中国科技,还有大量支持日本、支持越南、反对统一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是三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我绝对支持现行网信政策。

我甚至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美国,只要敢说和价值导向不一样的话,别管是总统还是俄罗斯、印度小民,直接封号拉倒,注册多少封多少。

欧美一些国家在封知乎、禁止 CGTN、禁止俄罗斯媒体,我觉得我们禁禁他们的人和媒体也挺好的。

毕竟我们要认真上网,积极生活,普通人不想被影响。

本来两个回答下面又有十几个人刷屏来骂我,这个人的回答 1 小时一百多赞,可以了被知乎删了……

知乎用户 未完待续​ 发表

太好了!那帮 1450 再也无法得瑟了。

早就该有这个功能了。把网络搞的乌烟瘴气,你还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记得原来大网站都有这功能。后来大概发贴人太多,资本家不愿雇人审核了。直接放出去,反正对他没损失,对舆论污染损失就大了。就看到了空气的污霾,看不到网络评论的污霾。

我早就用上这个功能了,比如本条信息就是只显示筛选后的评论。

1450,你们也是秋后的 1450,在大陆网络上蹦哒不了几天了,赶紧找个厂上班吧!

哈哈哈

没有你们网络应该会很寂寞,我会怀念你们的,等到台湾回归的日子,兄弟们相逢一笑再泯恩仇吧。

估计也快了,福建号出来了。

其他的汉奸恨国党们也得瑟不了几天了。你们要是怀念这种日子就去翻墙享受吧,那都是你们这种臭味相投的。不用来污染我们,去国外污染吧。

对于一些倡导言论自由的,不要怪我,要怪就怪那帮 1450 恨国党吧,现在这样都是拜它们所赐。大陆原来基本不管评论的,都是放任自由。什么贴子都有,尺度已经非常大。放任到最后,变成现在这样。在座的都有责任。
好好的环境给糟蹋成这样。现在评论的自由也没了。非得把羊薅得跟葛优似的才满意。

知乎用户 不可名状的莫扎特 发表

话都不让说,还有什么好说的?

写邮件给部门提意见?拜托,人家都不让你说话了,还会听你的意见吗?

别说了,他们要是落实这个规定,咱也不用废话,直接 overthrow 完事。


主旋律电影的差评将不复存在。

网络维权不复存在。

分享生育后身体不适的内容将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李静雯 发表

好,威武,支持,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马元元 发表

对网络生态对影响是建立起了互联网的大型无访社区。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唐山事件网上议论纷纷,我来为大家补充一个一般人看不到的原因:

低层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像知乎的人意识到我们郭嘉的问题了,这是非常不利于桶治的。

知乎上议论再多也只是小群体,但是现在抖音上的风气都是抱怨,向往国外了,大家看一下吧

不好意思,刚刚去看了一下,很多几千赞的被和谐了。视频的内容是美军和伊拉克民众和谐共处,评论区的论调都是赞扬美军,向往那样的生活,真的不是阴阳怪气,点赞的人很多,这能说明很多人是认同的。下次找到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知道你们一般不看抖音的。

这样的视频还有很多,抖音是最能反应低层大众的思想的,我们知乎上高知识的人还是少数人。

现在就连抖音的人都开化了,所以社会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求个赞可以吗?我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让我有动力去找证据,谢谢大家!

新的证据

新的证据

知乎用户 流倒光时 发表

行了,你们赶紧再说两句吧,一会这个问题就没了。

新时代到了,大家各自安好。

知乎用户 郑聪 发表

人大呢?这种立法的事情难道不是只有人大才有权利推动的吗?

小小一个网信办打一个规定的幌子就想做立法的事情,你 TM 越权了

国内的问题就是人大成了摆设,立法机构被架空,是个人都能推适合自己操弄的法律

知乎用户 李学霁 发表

我倒是觉得这是最高对于本轮唐山事件引发的一切后续引发思考做出的判断——

那就是对于现在这个政权在未来的舆论战中判定为难以胜利或是保持下风。

虽然近年的言论开放程度一直在收紧,但是效果完全没有达到初衷(这里不讨论所谓初衷,要不然评论区肯定有争议)

所以无论是千禧之交到 15 年的散养状态,还是 15 年至今的审核 + 强化敏感词的模式,都不适应现在这个国内外形势。

也就是经济下行 + 外部威胁提升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最高彻底改变舆论口策略很正常。

那就是因为最高认定给普众舆论施行 “放管服” 的效果远不如加压模式了,近年无数起小作文和舆论反转事件无疑佐证这点,所以最高彻底下定决心了。

你以为我是为最高袒护?说实话,我对于各平台言论管制的做法早就有不满,无论是左还是右你以为言论就能随便抛出来么?(好比看看你乎)

但是最高综合各项考虑选择最终实名制 + 事前管制的模式,这也是显而易见。

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人说什么类似 “你中自掘坟墓” 这样的话,其实你要是按照我上文的角度思考一下就知道,最高显然是在衡量过政策实施与否的得失后彻底决定推进了。

以后五年乃至十年或更久,全世界就是比烂和争取活下去。无论各位有多厌恶这个政策,以及其背后的决策主体,“它” 都已经认定了,衣食住行永远放在第一位,言论、文化、精神产品就是优先权放后,如果后者引发前者的不稳定甚至可以 “销毁”。

有些答主也写了关于 “润” 的话题。

事实上,我猜想或许最高的看法是,内部能润的尽量在外部局势彻底恶化前都润走,对各方(利维坦,基本盘,润人)都是利好。

这里润人不是贬义,我只是用来代称有润需求的群体。

显然,在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国内资源趋近于短缺,难以支撑现在这个数量的人口,而一部分 “润人” 在最高看来就不算是己方基本盘,甚至还会在舆论风口环节成为不稳定因素,那么最高采取加速手段促使更多人润离就顺理成章了。

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来说 “赢麻了”“双赢就是赢两次” 这种没什么信息熵的话语。然而你把自己放在决策主体的角度看,显然就是这么个路子。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催生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其附带来的世界最大规模 “中等收入群体”。

但是现在全球化这个路子走不通了(这个不用反驳,以后全球化就是走不通了,对谁都一样,更何况这个又不是赛里斯先不走的),那这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会何去何从?

经济下行引发的社会动荡恐怕会加速来临,一些已经达到自认为 “中产阶级” 的人绝不会甘于阶级回退,但是进一步阶级跃迁的壁垒已经趋近于完全关闭,那下一步怎么走?

事实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别几个国家已经以身作则了,当然下场也很惨。

虽然近年有很多人没事就喜欢那那些个战败的 “以身作则” 国家玩隐喻,但是我想赛里斯的决策主体是绝不会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的,这从它近年的政策也能看出。

扶贫以及打击地产教育这一系列手段显然是因为最高在确立自己的基本盘之后决定的——有些政策会打击一部分人,但是更多的人不受影响甚至能一定程度上的获利,那就说明这个政策可行

所以回到润不润这个话题,我猜最高的意思就是继续进行群体整合,基本盘的权益继续捍卫,但是刨除基本盘的部分,要不成为基本盘,要不就寄到其他国家。

上段这番言论不含褒贬,因为全世界国家在未来几年都会疯一样转向保守,比烂和自保就是以后十几年的唯一铁律。

可能又有朋友要说了,你这是让墙内人成为没有思考能力的洗脑生物——事实上,你仔细看过这个意见草案就会发现,你们所厌恶的那个利维坦主体所做的不过就是把言论出版这个性质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和收回中央,也就是普通人说话随意,但是不能再随意传播出去,因为互联网这个媒介让任何性质言论的传播成为没有门槛没有代价的。

更何况,以前这部分权力是在平台手里,平台干了什么我想近年很多人早就难以忍受了吧。让平台有管制言论的权力但是代价基本都让政府主体承担了,这是近年无数起舆论事件的最终走向,所以很多人口中的 “利维坦” 真的做出 “利维坦” 的决策我反而认为——不合理但是很正常

再者 15 年以后的这个手机号实名制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没有起到实名制的真正作用。以后将社交账号和身份证号完全绑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名制,而且销号后无法转生,这就为每个发帖者敲了个警钟——发帖前必须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当然也有朋友说了,这是在堵所有人的嘴。事实上,我认为政策实施后和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发帖审核模式一直在有,包括我现在写的这个回答一会也会审核后才能发出去,这个草案的一个最大目的就是把发帖后删号跑路这个漏洞彻底封死了,甚至进一步限制平台的权力,将其收回政府方。

即便没有这个政策,我想很多人也快被近年,主要是 17 年以后至今,以红黄蓝事件为代表,每一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一起影响极大但是事后反转更多的舆论事件磨平了自己的 “正义感”。

我们不知道网络上什么新闻是真的,什么消息是假的。空穴来风的东西比货真价实的东西还要多得多。无论是观网环球,还是心惊澎湃,都有制造、转载过各类不实消息,事后又删博跑路。

回到问题本身,你若是问我如何评价?我的回答就是该咋活还是咋活,这个草案本身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其中大多数措施已经施行甚至施行了好几年了。无非就是有些人会坚定自己润的想法,这很正常,也非常合理,拦着别人润的才不正常。

知乎用户 小粉红 发表

知乎用户 Intopass 发表

抖音,B 站,知乎关了吧

微信,QQ,Email 也危险了

九年义务教育取消吧

其实妇产科取消也行

知乎用户 加小油 发表

马伯庸以前在科幻世界写过一篇《寂静之城》,观点没什么新鲜,就是极端的人生家长制。在此之前,早已有 19 & 动物。

如果关注过的话,现在视频网站视频早已是先审后播机制。以至于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正版意识再次打回原形。外国的动画、影视一眼就没啥问题的你也的晚几个月甚至一直都看不到。

现在,如果连回帖都变成这个机制。我觉得那会对中国互联网环境造成毁灭性发展。你不能因为少数的喷子把正常人都隔离在外,哪有人感冒就砍头截肢的。除了政府可以无需关心成本的招聘审核员看评论,其他网站根本承担不起。现在的举报机制已然是一种平衡,何必矫枉过正。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曾经美国实行禁酒令,导致酒价水涨船高,在黑社会里成为暴利产品。

现在 app 禁言, 黑客暗网会不会插手呢?

这不是什么空谈,赌博 app 真的有一大堆(失业的)程序员在做。

只要充满暴利,绝对有开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老拳师 发表

时间不多了

知乎用户 奥卡姆剃刀 发表

邮件已经发出去了。希望我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知乎用户 Balalaika 发表

无论现在如何,历史终将审判孰是孰非。

知乎用户 不理不理左卫门 发表

新政策将对互联网语言暴力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互联网语言暴力为什么总是上演?因为互联网所执行的对于使用语言暴力者的惩罚是指向账号的,且账号不具有唯一性,可以重新注册和一个实际个体注册多个账号,以此逃避惩罚,所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暴力的代价极低,只是可以被重新注册和复数持有的账号被惩罚了,实际使用者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而这一新政策将账号与建立在具有唯一性的生物信息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绑定,且在用户一定程度违规被封禁后禁止其利用与上一账号绑定的注册新账号的必要条件——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用于再注册其他账号,这无疑对互联网语言暴力的现象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不去使用语言暴力,因为代价太大了,我行我素依然多次进行网络暴力的人也会迅速被封禁并且被禁止再注册账号而被驱逐出环境,互联网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们会更倾向于和平交流。

社区所执行的规则对社区的氛围有这决定性的影响。

你们要对这个新政策辩证的看待,想要有效打击互联网语言暴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对不具有唯一性可重复注册的账号进行惩罚——因为那对使用者而言代价几乎等于没有——而依靠建立在生物信息唯一性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成为使用账号和注册账号的必要条件使账号失去不唯一性使账号与实体唯一对应进而使惩罚进一步落实在账号使用者身上。

你们要辩证的看待,不要只想坏的,要往好处想想。

知乎用户 波比波比 发表

没有任何意义,全国有 14 亿人口,平均每天发帖次数就可能超过 14 亿次。

任何网站或者平台都没有能力供养一只合格的审核团队。没有能力,又迫于政策压力,只能选择停服,中文互联网会进一步衰退。

当中文互联网衰退过半,网上有用信息衰减,中产以上阶级则会主动选择更大的世界。

所以,与其叫意见稿,不如直接放弃中文互联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嘿嘿,太好了,那些之前欢天喜地公开 IP 抓汉奸的人呢

知乎用户 钞微懒猫​ 发表

知乎用户 滑破天稽 发表

我非常支持,网民也非常支持,我们中国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评论

知乎用户 高阳布兮​ 发表

好好好,以后看到都会是好消息了,评论也都是正面积极的了,生活一片光明,再也不用偷着乐了,人民幸福社会安定,还能极大促进就业,太好了。

知乎用户 镜湖海军张都督​ 发表

我只想问下,以后我们政治老师再讲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时。学生问我们为什么在网上议论或者监督的言论会被封禁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回答?

请制定该政策的工作人员指教一下?

知乎用户 张振宇 发表

强烈建议实行保甲制度,十人一组,一人评论需要十人全审核通过才能发布,如果内容违反规定,十人全拉去炮决。这样既没有了审核成本,还能堵住人们的嘴。

知乎用户 马浩然​ 发表

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已充值​ 发表

我只能说活该,这个问题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不配拥有自由、拥有好生活。

健康码出来那会就有人表达过担忧,你们说这有什么,为了人民大众健康考虑嘛,要支持;现在郑州直接给你们发红码,钱拿不着还要被隔离。

zf 无预告、无限制封城你们在网上大谈老人小孩,辉瑞进入国内你们喊着说凭什么不吃连花清瘟,连花清瘟不比辉瑞强?如你所愿,上海封城就不给你发菜,就给你发连花清瘟。

留学生和国外务工人员受政策影响回不了家的时候,你们拍手叫好,说 “千里投毒你第一”;现在很多人连省都出不了了,过年也不能回家了。

当时说要显示 IP 地址,有人说这侵犯隐私了,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你们说心里没鬼怕显示 IP?不让看 IP 的肯定都是 50w;现在慢慢全面锁死,捏着网民脖颈的那双手越来越紧了。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去上访会被骂说影响地方形象,有人向外媒说封控期间菜价太贵被骂说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

既然你们这么配合,上面掉下面就去接,那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克鲁斯卡尔上单 发表

return ;

知乎用户 晓馆家墙魄改 id 咯​ 发表

中国共产党终于彻底解决了困扰人类统治阶级千百年来的所有治理问题!从根源上消除了所有社会问题,以后中国再也没有恶,除了阳光还是阳光,早起说谢谢,中午说你好,晚上说感恩!中国人民的好日子来临啦!

知乎用户 小木曾紫菜 发表

你们自己选的

通往地狱的路,原本都想要走向天堂——哈耶克

现在各位应该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KING NOLIFE 发表

说明过去小粉红营造的上峰无所不知论已经破产,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怎么管只能继续一刀切。说明变革和混乱的时代即将到来。

知乎用户 永夜 poi 发表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放弃了的权力想要拿回来,那可真不容易,搞不好是要流血的。

我就喜欢很多人失去了却又感觉赚到了的样子。

知乎用户 52Hz 的歌声 发表

跟帖模板

china NO1 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支持政府的处理方式 我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

知乎用户 寂照 发表

转念一想也挺省心的,以你乎为例,过半提问无营养,还有大量匿名用户提问搞事情。为不方便发帖烦恼,为陷入垃圾信息烦恼,总得选一个。这下好了,国家帮我选,烦恼全消散。最怕的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性下刀以后只剩这些垃圾信息在飘。其实规定并不只针对个人还给了平台方压力,建设平台监管队伍这条考据到了,但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如果最后压力还是全轮到个人这一层就完犊子了。严格实施是要成本的。往好处想还是 AI 审核为主,敏感事件评论收紧,日常言论影响不大。其实现在已经接近这个状态了,不过是给这个状态补了个法条规定。

知乎用户 贩卖焦虑 发表

一年以前我真的以为 social credits 这种东西是外媒乱黑的,只能说这下东德了。

知乎用户 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发表

形式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再也不会有生育率问题,再也不会有失业率问题,再也不会有烂尾楼问题,再也不会有黑社会问题,再也不会有红码问题,再也不会有官商勾结问题……

因为再也不会有提出问题的人,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恭喜我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啊不,是进入天堂。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也有问题,但是天堂没有。

欢迎来到越南天堂!

知乎用户 喜欢吃鱼 发表

以后每个论坛身份证绑定,每人 12 分,扣完所有平台不能发帖不能注册。

其实知乎上有这个问题,就是你发一些违规信息,发多了拉黑的黑名单制度。搜一下就有,也是最近在征集意见。

知乎用户 zhaokenan 发表

怪不得最近看美剧越来越没劲,原来是生活越来越带劲,比美剧有意思多了

知乎用户 第三行星的奇迹 发表

所有学生,都他妈给我好好学习,使劲卷。只有使劲往上卷或是往外卷,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有种活动形式比互联网线上活动更安全的话,那么有诉求的人们应该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那种。

这是脱虚入实的伟大创举。

所以我支持这项举措。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我对意见稿的意见审了可能发不出来,审了能发出来的估计是这样的:

鼓掌!同意!英明!伟大!

但是这种意见你征求有什么意义?

毛爷爷说了:形式主义害死人。

知乎用户 远山度雨 发表

被删的评论还不少,不是我删的,我也没看到你说的啥,不过我就看不惯有的人一出点啥政策就阴阳怪气偏偏让他提意见又一句话不说 “我不听我不听,不信不信不信,骗人骗人骗人,没用没用没用” 的一副样子。

你说你觉得国内哪哪都不好真 run 了我还敬你是条汉子,跑又跑不掉,或者不敢跑不想跑,出点事除了阴阳怪气又什么都不想干不愿干你是什么心态啊?等青天大老爷自动上门还是天上掉馅饼啊。

或者更多的原因是,这里面不知道多少挂着国内 ip 的香蕉人台蛙。毕竟内宣嘛,拉胯成什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爱国在不久之前都还是爱国贼呢。

————————————

不都说了是征求意见稿吗?知乎的各位都在说会出现哪些恶果,以后会有多惨,还一堆什么言论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一堆点赞和赞同,既然你们这么相信自己的意见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接去建议啊,去发邮件啊,联系方式不是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是自己的权益,就要努力争取,你们那么不喜欢这个规定,那么讨厌,那就去提出来,改变它。

现在这么光明正大的意见征求稿,别说国家不听国家不干。这绝对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当时外国人引进法案还不是意见征求稿呢,反对的太多,最后也没敢推进啊,至少没敢明目张胆的继续推进。

相信自己站在法理、正义、大多数的一方,去吧,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联系方式应该不用我推了吧?

知乎用户 薄暮 发表

从我评论 “脱离群众” 四个字十有八九会被删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脱离群众了。

互联网上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必定是精英阶层的声音。只有精英阶层的生活,才能粉饰太平,而那些充满怨气的底层声音,会被当成带节奏处理掉。

有人大放厥词三线城市月薪一万很正常,他能代表精英阶层发声,我却无法代表普通民众反驳。以后的中国社会将会越来越撕裂。

知乎用户 岁月无限 发表

现在经济下滑,失业率这么高,社会就是个高压锅。

不准 jjww 的后果很严重。相当于把高压锅的泄气阀给堵了。

知乎用户 Liuuzaki​ 发表

主流网络平台早就已经是先审后发了,你不能说机器审核不叫审核吧?

全部转为人工审核的话,那只能是砍掉九成以上的网络流量。因为审核责任由服务提供方承担,除非用巨额公帑来补贴他们,否则服务商是扛不住的。然而地主家现在也没余粮了,那各位就自求多福吧。为了规避责任,他们只能把自己的服务一刀切死。

你可以命令市场去死,却不能命令市场活着,这是规律。

搞不好以后订外卖打个分就行了,文字和图片评价都给你撅了。或者五百万美团骑士兼职审核,没完成审核任务的不给派单。

就看他们的决心到了哪一步吧。是真的让互联网去死,还是熟悉的严格普遍选择?

-

也不用太远,一年之后再来看吧。届时我们也许会带着戏谑的心态,就像提起危机纪元里的一个古代笑话;也许是带着感伤和怀念,如反刍动物一般反复咂摸着当年的那些美好。不论如何,新时代的曙光就在前面。

知乎用户 本底 发表

线上说不了话,形不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线下可不是。

走着瞧!!!

知乎用户 大包子​ 发表

互联网企业为迎合《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我发布的对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跟贴反对意见审后删除。以后苏联笑话要变中国笑话了

知乎用户 Weasley Frank 发表

离谱。只能说离谱。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知乎用户 人生唯一选举人​ 发表

很难估算。

一,跟帖被包了饺子。跟帖前提是什么?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让你跟着发言了。这个审核也把这东西给包了饺子。为什么?信息是混杂的,知乎很容易看到某些回答反对另一个回答,虽然他们都回答了题目。那么回答看起来是平行的,但是否构成跟帖?舆情也是类似的。

二,平台必须负责。那么平台责任就更高了,也会更注意避免问题。这个情况下,删除似乎也不是不行。那么商业删帖和管理删帖的区别在哪?就目前而言,也是未知的。人们虽然记住了你删贴,但没引爆前(平台做错事),一切都那么美好。

三,时效性,这个相当于戴口罩了,有人觉得不舒服很正常,但这只是比喻,这口罩也许能隔绝空气。

四,扩大权限解决问题,这个有没有考虑过,原本的不作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乎用户 白木 发表

征求意见 + 先审后发 =?

知乎用户 dhsfjkh 发表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柏拉图

知乎用户 狐小狐 发表

现在还有人相信 “防疫” 是因为疫情吗?

知乎用户 刺客不是杀手 发表

我发表了一条评论

知乎用户 价值投资索罗斯 发表

将一个人在全网禁言,抹去一个人在网络上的痕迹,等于是判了此人 “网络监禁”。这么严重的事情,不用经过司法程序?虽然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因为各种可知不可知的原因,被在网络引擎上抹去了痕迹。但毕竟一直是潜规则,没有具体法律法规支撑。

现在,网信办等于是靠自己拟定的部门章程,就想在网络上凌驾于其他一切部门之上,包括公检法司监?

这么大的事情,这几天网络上各种媒体一片静悄悄,看来是已成定局?。。

知乎用户 萨莎​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爱来自瓷器

知乎用户 梦一场 发表

影响?你可以参考现在微博上的官方号发布新闻时,精选评论永远正能量,实时广场只能看到一堆蓝 V 转发唱赞歌。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摆烂的世界

知乎用户 美国短毛猫 发表

你们究竟有多少需要隐瞒的?!

知乎用户 Caveman​​ 发表

好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英国

知乎用户 dfxfgcghvh 发表

茧中互联网自己玩去吧

知乎用户 敖德萨的勃朗施坦 发表

‭‭

知乎用户 灰旗 发表

没有影响吧,应该。

毕竟这么想的人多的很。

为什么大多数的二战游戏中一直没有出现过中国战场?

我觉得挺好玩的是,见过太多人有这种思维。

中国人素质不行→辱华

中国人素质不行,所以得管管→正解

知乎用户 丢子丢 发表

本问题当前 111w 浏览,连热榜都进不去,而热榜最后一名当前 1.3w 浏览……

知乎用户 第 404 人 发表

也就是说 up 主还要对评论区的大聪明们负责?

ok,那以后就关闭评论区。

知乎用户 杨才崯​ 发表

我欢迎这个规定,煽动性言论和极端言论本来就不利于良好的网络生态。

看看都是些什么样的东西在害怕这个规定? 阴阳怪气的公知西奴,昧着良心煽风点火的民独轮和自由主义者。它们在这个话题下跳的越高,说明这个规定越合理,越有利于中国。

知乎用户 张华 发表

先说结论,对网络生态的影响非常好。

我拥护这一政策。现在的网民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侵蚀,动不动就要求言论自由和平等,这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为坚定制度自信,培养网民的自律精神,我建议除了信息先审核后发表之外,还要恢复连坐和族诛制度,不仅影响三代,还要株连九族和连坐同一小区。

为彻底杜绝信息泛滥,建议全国停电,避免网民上网发表任何信息。

知乎用户 myg 发表

这样明显反人类,反人权的法律都出来了,可惜,现在的人已经不是计划生育发布的 50 年代人了。现在的人真的会抗争的。

知乎用户 用卫星定位上菜 发表

生活在中国,你就偷着乐吧

知乎用户 五水合硫酸铜 发表

双加好,赞

早!人选择!

三加好。!

知乎用户 小丑就是我自己 发表

苏联是怎么亡的,虽然我年轻我没有亲眼见证,但是看看现在,我大概也知道为啥了

知乎用户 江北烟雨人​ 发表

1967 年,安德罗波夫出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任内创立第五局,即 “意识形态保卫局 / 反思想破坏局”。

除了把 “思想颠覆分子” 关进劳改营,第五局还能将其 “诊断” 为精神病,强制扭送精神病院加以 “治疗”,直到此人签下自白书,承认“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发布了反苏言论” 才可能获释。

1967 年,安德罗波夫要求苏共中央拨给劳改营管理总局至少五所精神病院。1969 年,安德罗波夫向苏共中央建议组建 “精神病监狱医院的网络”,以保卫 “苏维埃政府和社会主义秩序”。

1988 年,行动终止,克格勃下属 16 所精神病院,80 万 “病人” 一次性“康复出院”。

知乎用户 10 点 43 发表

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关闭

知乎用户 第六感 发表

“我们真理部心善,看不得这个。”

你永远可以相信真理部。他们永远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微创新。

知乎用户 蒙德飞行冠军 发表

见证历史的时刻

知乎用户 浥轻尘 发表

既然能用红绿码限制人员出行。

最终所有的管理规定都会成为合法合规管控工具。

权力在自由的天空,任性遨游。

华大姐怎么像外国媒体解释中国的言论自由呢?

知乎用户 angron 发表

思想罪本身就是死的

知乎用户 杨煜坤​ 发表

对网络生态伤害 100

无非是盐碱化,应萎尽萎

(持股社交媒体应速速离场暂避风头)

对社会生态伤害 1000

矛盾掩盖且无宣泄

无聊之人估计要在某些地方定期静默聚集

矛盾升级之下管控需求增加

这一波不知是不是网信办自我赋权自重其价

知乎用户 飞飞 233​ 发表

需要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交程序,去平台化,端对端直连,数据本地存储,拆分最小社交单位,互相记录 IP 地址,有变动相互转播。

知乎用户 斯大王 发表

你们没看过电视吗?

知乎用户 哈密瓜 发表

这个责任绑定太强了,平台–内容发布者–内容评论者,离信息发布连坐制只差一步: 浏览该评论未实施举报者禁言 x 天

知乎用户 大宋 发表

我翻开评论区一看,这评论区没几条评论,歪歪斜斜的每个评论上都写着 “好““真好”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 退钱”。

知乎用户 李长雷 发表

奴隶主是不是劳动者?

地主是不是劳动者?

资本家是不是劳动者?

非自然人是不是一种合法职业?

法人制度是不是永远存在?

人类只要把这五个问题搞清楚,人类就可以达成一致共识。人类就不再争吵不休。

最终,人类就可以达成哲学家、思想家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共识。

否则,政治家和政客就敢于僭越哲学家、思想家,挑战哲学家的统治地位。政治家和政客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效法资本家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政治家、政客就和哲学家、思想家一样可以随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知乎用户 12345​ 发表

各位以后就别玩内网了,大家一起梯子外网走起

知乎用户 哪托 发表

从来不说说引导员发帖啥时候实名?

知乎用户 云雾仙山高山芦笋 发表

对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再一次的违反!

知乎用户 纯种白猫 发表

厉害了!以后不用走流程了。

遇到事情就想一想愿不愿意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血赚,不愿意就跪着。

没有第二条路。

就看憋多久会炸。

说不准不会炸呢?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有口饭吃就行,别的无所谓。

首先声明,我跪,磕头,感恩。

我 997,买房,三胎,不流动死宅,狂消费。

起码活着。

还想怎样?

你能怎样?

跪!

知乎用户 大脑腐 发表

挺好的。以后打字之前都要锻炼一下脑子了 不然发出去可能外卖就到了

知乎用户 Roby 发表

会创造一大批就业吧

知乎用户 中州浮屠 发表

正常人都知道,闭目塞听,道路以目,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乎用户 苏克恩​ 发表

嚯!

知乎用户 乞活军团小河 发表

杨永信主编的管理规定吧。

知乎用户 lyounger​ 发表

征 yi 求 jing 意 que 见 ding

知乎用户 ok 不提交 发表

我倒觉得挺好。

实际上我觉得问题不在于什么规矩,而在于执行的不彻底。

比如前不久显示 IP,可现在 B 站又不显示了,我一直想了解一下观网某些野生国师的 IP,可自始至终没显示。

如果说有什么政策,我觉得对这些野生国师严格执行是比较重要的。

知乎用户 你竟然偷拍本宝 发表

网上不让发声,那只好动手了

知乎用户 嵇绍 发表

当时我就想到了它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全世界都一个味道

知乎用户 鬼变​ 发表

针对实名制个人永久禁言的裁决应该交给法院,这明显剥夺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知乎用户 StevenJokes​ 发表

知乎用户 FnPower 发表

把球彻底交给平台了,至于具体效果,就看各位平台想怎么样了。以你乎不管股价也要为 “正道” 耍猴的劲头,各位知乎儿未免过于悲观。

知乎用户 鱼骨 发表

赛了一个博的朋克啊

知乎用户 九戈 发表

知乎用户 sleep 发表

累了

无感

知乎用户 北桥 发表

人手够吗

知乎用户 Maple 发表

嗯,所以以后你只要发一句我看着不顺眼的话,我就降你信用评分?

知乎用户 大鱼吃小鱼 发表

勿 cue,做全麻呢

至于麻药是当鸦片吸还是麻完了动手术

咱姑且装作还有点期待

知乎用户 猛虎眼前无沟壑 发表

知乎用户 喵哒咪 发表

微信聊天内容要不要先审后发?

知乎用户 Celeste 发表

你看不到影响,因为不允许大家说话

知乎用户 小小散 发表

即便我先假设这个意见稿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总体安全着想,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规定出台,毕竟健康码的事情过去还没一周,谁知道这个规定会被用在什么地方

之前网络上调侃我们国家是秦制,现在我觉得还是低估了,下一步估计就是刀具实名制了吧

知乎用户 山雪 发表

我建议下一步就对非法翻墙的,进行全面的检查,拘留就算了,罚款吧,这样既能维护稳定,又能收不少钱上去,既合法又能多一大笔财政收入

知乎用户 爱问又不爱听 发表

管制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连教材都管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规定和权利来划定审查人民说什么

知乎用户 不负如来不负卿​ 发表

这真是未曾设想的道路,明天更美好了。

知乎用户 lzszone 发表

很难理解这个提案的做法

我建议互联网发帖实行发帖证制

无证不允许发帖

知乎用户 土狗的毛发 发表

审查发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管就死是我们的老传统,未来怎样,一片迷茫

知乎用户 古月方方土 发表

网信办先搞清楚健康码变成红码需要哪些人审核…… 哪些人管理……

知乎用户 瘦冬瓜 发表

不够直接,我觉得可以对不夸奖的直接禁止

知乎用户 阿呀哟 发表

你看看近期发生的事情

再看看这个提案

还是老样子啊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知乎用户 许文道 发表

前段时间,一位老友跟我说:

“我觉得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是大多数,所以我会认为有时候还是严一点好。我虽然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但还不至于希望国家陷入动荡的局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并不是说群众的声音是蚁虫,而是一些居心险恶的声音会带偏舆论的导向,这是蛀虫……”

我就说,

这大多数人都会被带偏的论断未免太傲慢了,再说,你即便是质疑大多数人的智慧,也应当相信我国民众的克制力。中国老百姓一直是最克制的,只要没被逼的太绝,民众绝对不会做什么。

而且说自己愿意选什么希望什么,多少有些滑稽,因为你是没得选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我心里,互联网在这片土地上已死,同样的还有 xx,xx

奥维尔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的想象…

但幸好啊,我是最后一代,可以摆烂

知乎用户 jkouu 发表

这盛世如谁所愿呢

知乎用户 顶风鸟十丈 发表

大快人心!

早该管管了!

一起正能量不香吗?

知乎用户 DvA2ldxo 发表

挺好,网站控评员数量增加,就业就增加。

建议东哥在老家再搞 10000 亩地,专门搞控评服务外包。

建议培训各种语种的控评员,接全球业务。

建议大力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

知乎用户 我爱 HW 原神俄罗斯 发表

上一次立法限制打字机的是谁来着?

知乎用户 王先生 发表

点赞超 500 的 小心你们是第一批

知乎用户 呵呵​ 发表

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知乎用户 panmi892 发表

我支持对于网络言论的行政化管理。

假如没有行政化管理,那执行只有平台标准,导致标准不统一且偏严格,该封的不封,不该封的封了。

引入行政部门标准可以让我们在遭到处理时能够看得更清楚明白,而也会因为加强行政部门和平台的联动,倒逼平台制定更详细更符合行政部门精神的规则,而非仅凭自己对于行政管理者的理解建立规则。

知乎用户 工滕新二 发表

大家别担心,影响绝对不大

人家朝鲜现在不也好好的么?

知乎用户 温冰凉水 发表

以前网友总说知乎微博封号没有真实的依据

现在不就给你补上了吗

只有咸因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11111 发表

东西南北中,言论统废合。

知乎用户 哟哟切 发表

这篇小说我真看过。

真的,我在知乎看过,但我忘了名字了。

里面好像有个什么 说话会 来着,可以畅所欲言。

知乎用户 走路不长眼 发表

打日本,打台湾,打澳大利亚,打美国。

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知乎用户 最后一号 发表

转发五百次的梗都忘了?

知乎用户 灵车司机 发表

有能力的快跑!!!我下周就报个英语班,把口语能力补上 !!大家有缘再见

知乎用户 温水里的蛤蟆 发表

赛博红码了属于是。

知乎用户 李野吃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古人诚不我欺。现在不过就是历史周期律的循环过程

知乎用户 00wind00 发表

“朝鲜虽然暂时经济上困难,但政治上一贯正确”

知乎用户 月球势力 发表

倒逼评论精品化

知乎用户 信号镜太阳炮 发表

直接送一脸阳光

常见镜子反光瞄准,多人组成太阳炮

日光直射每人 1 镜,万人百秒烤人

知乎用户 抛开不谈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网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网络会更加和谐,男女对立会大幅减少。

各种不满也会随之消散的,赞美!

知乎用户 落叶归风 发表

你能咋滴?

知乎用户 花好月圆 发表

这个东西只能慢慢看,慢慢体会,不能说没有影响,至于影响嘛,各位大概也能猜出来,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只是要看如何操作,操作的好,赞誉声一篇,如何操作的那什么,估计骂声一片,甚至网络上会和平常生活一样,谁也不敢说话。这个东西还是谨慎一点好

知乎用户 Fang 发表

既然先审后发,当然会让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只不过内容量会急剧下跌。

这个正能量引用原意,指用一些东西注满你,你看,注满你的大脑也一样。

当然,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了,线下生态必然找补回来,建议大家囤好东西平时少出门,家里的门换成更结实的防盗门。

知乎用户 终点起点 发表

愿 2022 年出生人口 500w

知乎用户 没有米线 发表

越管越严,不想听声音别听算了还在那搞扣分

知乎用户 莫亦 发表

没有监管的权力,不拿来作恶,绝不可能,指望猫不偷腥?梦里啥都有。

红码的事还沸沸扬扬呢,搞黑名单就是升级版的红码 。

现在禁止你出行,以后就禁止你出声。

伟国的伟大复兴就要到来啦,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负能量啦。

海晏河清,海晏河清!

只有一种声音的语言,只能是谎言!

知乎用户 十年温如初 发表

感觉到处在堵 什么原因啊 内脏败坏了 抢救外伤来得及吗

知乎用户 Karl​ 发表

会导致严重的词义引申

知乎用户 不治将恐深 发表

你跟他讲法律

他跟你讲规定

知乎用户 大海无量 发表

昨天的问题被 ban 了

知乎用户 下里巴人 发表

知乎用户 鲁宏宇 发表

以后除了偷着乐什么也干不了

知乎用户 青水 发表

我有点恶心

知乎用户 忙碌生活 发表

这…. 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新心哲 发表

求仁得仁,又何怨?

知乎用户 失智​ 发表

不用看,就算通过了也落不了地,大概率是变成选择性执法。事先审查的所消耗的行政力是天文数字。

知乎用户 狼狈 发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现实里人民说句话也不可能先找党支部去打报告备案审查,也不可能因为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就逼人把嘴巴缝上。网络的审查的严苛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实,这可能带来某些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你因为恐惧把人民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去,人民就会在影视剧和文化事业中寻求政治生活,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泛政治化,凡事都上纲上线。

当你因为恐惧剥夺人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人民就会在现实里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去传播和相信那些小道消息,而你再难以控制。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双向奔赴,随着模糊地带被逐渐消除,原子化的社会会逐渐解体,人民将以此为标杆,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形成真正的共识。

知乎用户 风中点杆烟 发表

12 年时第一艘航母服役,那会儿是真激动啊,视频和图片反复看,也跟人热烈讨论。

17 年第二艘航母下水,一大早寝室哥几个守着看直播,也在知乎上看大家说的二号舰有哪些进步。

昨天三号舰下水了,却没有一点欣喜的心情,而是五味杂陈。只叹息一声: 于我何加焉。

知乎用户 东海阿飞 发表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 说一万遍 ,政府首先考虑的就是管理成本

经济下行,税收降低,治理需要钱,一刀切就是降低管理成本,就像程序员留后门以备不时之需

知乎用户 薛啊薛​ 发表

退一万步,这个权力不是不可以有,但应该是归口国安而不是网信或公安,或者将国安网信的政审内查制度与执行力度提升到国安部门的严格程度

权责对等

以基层网信和公安部门近年被揭露的各种不公正行为的情况来看,给他们这项权力难免不会出现新的保护伞与 x 势力;而现在国安还在执行比较严格的政审内查、比较少出现以权谋私冤假错案等情况,他们执掌这项权力更容易避免负面影响

知乎用户 这般颜色​ 发表

结论:好事,给不配说话的人点上哑穴。

首先,这个管理规定针对的是跟帖和评论,而非首发帖,因此并没有堵塞言路。

第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居心不良的坏人委实不少,躲在互联网背后放黑枪,冒起坏水来简直肆无忌惮,客观上造成了太多惨案和悲剧。

可传播的文字还是要保证其正价值,零价值是浪费公共资源,负价值则是伤害整个社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事前审查是否合宪? 公权究竟要扩张到什么地步?

《草案》保护的是公民还是?公民还有公民基本权利吗?

客观状况:美国已于 90 年前禁止事先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权利法案》 第一条修正案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译文: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US 最高法院援引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早在 90 年前全面禁止对新闻出版的事前审查。

“在 1931 年的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和 1971 年的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中,最高法院判决第一条修正案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事先审查或出版前审查。请愿条款保护人民向政府任何分支和部门请愿申冤的权利。根据这一条款,最高法院也认为第一条修正案中暗含有对结社自由的保护。”

知乎用户 彤心未泯 发表

知乎用户 爱傻笑的罗小贱 发表

知乎用户 可乐​ 发表

先辈会如何想象这段历史?历史会如何评判这种行为?后人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国产喷头​ 发表

这下所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算是有法可依了

知乎用户 冲浪的兔兔 发表

标题看着很唬人,实际上只是把现状描述了一遍,网络本来就是实名制,现在各大平台发布评论前基本都要求登录,所谓匿名也只是对其他用户,真要找到你从来都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各位不必大惊小怪,真实施了最多也就比现状再严一点,而且上网的人那么多,审核一定是机器做不可能人工做。至于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发空格照样能表达你的观点。

知乎用户 苏呷子​ 发表

何必这么麻烦,建议设定**八个样板评论,**涵盖多数场景,跟帖做成下拉框格式,只能从样板评论当中选择。

1、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2、此生无悔入华夏,愿祖国繁荣昌盛。

3、我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国家也不容易,大家要理解。

5、不许说我的国家不好。

6、肯定是美国的阴谋。

7、美国也是。

8、美国要完。

知乎用户 Alpha Sobolev 发表

没有别的,坚决支持!招聘大量的审核员还能稳定就业,加强审核不能控制各种不爱国言论,里外双赢。

知乎用户 BioMedAdv​ 发表

如果真实施这一套,知乎这种以文字内容为基础、以评论为引流手段的平台,目测药丸。

以后像河南村镇银行、滥赋红码、唐山打人案登流量估计都很难吃到了。

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成为一片妖 (阴) 风(阳)阵 (怪) 阵(气)的古战场。

更进一步,可能连阴阳怪气都不可得,只允许赞美的声音出现。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别抖擞,不拘一格是人才。

知乎用户 田中婧子 III​ 发表

以前的我觉得中国会越来越开放进步。

现在才发现,你以为的刚刚起步,其实已经是顶峰。

知乎用户 perfect 发表

已发送意见,谢谢

知乎用户 随便看看吧 发表

以后新闻只有美国和美国的狗的惨状和无耻,和正义的朋友们比如塔利班阿富汗俄罗斯朝鲜伊朗等等的幸福民主。当然,还有国内将前所未有的完美,前所未有的盛世!

风景这边独好!

厉害了我的国!

知乎用户 古墓花锦 发表

如果想为未来留些什么的话,就写纸质日记吧

以下是原回答

支持网络单机化,以后每天都有几个 npc 给我点赞,想想都幸福

IP 美国英国日本的也别高兴太早了。如果国内平台没有足够评论审的时候,这些人 (即使有 ML 系统也需要很多人) 会自动下岗吗?不会的话,会去干嘛哈哈

知乎用户 贺一默 发表

我愿称之为简中互联网最强补丁,好时代来临吧

知乎用户 江南才进 发表

这几年不都是这样么?

知乎用户 黑面书生 发表

知乎用户 常裕 发表

无影响

知乎用户 wsedexggbhbhubjb 发表

一个德国工人得到一份在西伯利亚的工作, 他意识到所有的信件都要被审查, 因此告诉他朋友:“我们设个暗号, 如果你收到的信是蓝墨水写的, 就是真话; 如果是红墨水写的, 就是假话。” 一个月后, 朋友受到了第一封信, 用蓝墨水写的:“这一切都很棒: 商品丰富, 食物充足, 公寓很大, 供热也好, 电影院放的都是西方电影, 可以搞艳遇的漂亮妞多得是——唯一搞不到的就是红墨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2017 年规定新闻媒体评论先审后发;

各位可以去人民 rb、环球 sb、百度新闻之类的媒体网站底下看看都是什么评论,这就是未来的好日子。

顺带一提,各位可能注意到知乎最近上线了 “只有你自己能看到评论” 功能,这功能好几年前就在上述网站运行了,美丽新世界。

b 小将们还在那庆祝,真让他们去上述论坛体验一下,嘿嘿,我仿佛能看到大规模兔转神的未来。

知乎用户 瓜皮儿 CYE 发表

哈哈,除了疯狂二字竟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这样的 “政策”

哈哈,我甚至可以闻到我这辈子从来没有闻到过的,自由的芳香了

欲让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知乎用户 alpha234​ 发表

很多人想象过一个如此魔怔,变态的制度,在先审后播,先审后发帖,显示 ip 以后迟早会出现 - 等于每打一个字都要先审后发。

没想到它会如此之快的出现。

不如先审后说话吧。

知乎用户 xavi xue​ 发表

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宵宫 发表

烦死了,捂嘴太麻烦了,毒哑算了。

知乎用户 瞬间完成 发表

真要是你们说的那样你们今天还敢在这个问题下留言?

不就是知道国家不会封你们才这么肆无忌惮吗?要真是像阿桑奇一样你们早就缩了,还敢在这个问题下面阴阳怪气?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恐怖之处在于,如果郑州不仅仅有红码作为武器,也可以利用这个政策的话,结果是银行金融爆雷,烂尾楼业主,黑社会官商勾结等以后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发声将对发声人及其危险。

任何的揭露和批评都会被这个手段给消除才是最恐怖的,并且还能给你扣分,第8条,分扣完后基本等于互联网死亡了,个人信息将无法再重新注册!也就是所有遵循法律的互联网平台都会根据你的互联网信用分太低黑名单而拒绝你注册或者强制注销。

想一想下次那些事情,那些本该由他们执行正义的事情,他们选择执行你。

既然可以把你加入红码名单,难道加入这种黑名单很难吗?届时,受害者遇到的舆论和各种言论,或者银行的霸道违约,开发商的跑路,黑社会的勾结,地方的违规贪腐等等,都没有比在这种规定下更绝望了。因为没有人能百分百保证这些事情和权利不会伸手重演、就要坚决反对这种规定。

无法组织阻止权利的滥用,我建议是各位可以写电子邮件去意见,我的立场肯定是反对这项规定,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当然我也尊重那些支持这项决议的人。未来的生活属于每一个人的决定。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

事后介入转向事前介入。

首先看草案的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草案的覆盖面非常宽泛。

一,网站和应用程序,意味着PC端、手机App、平板App、电视App等所有联网公共平台;

二,没有具体的“评论区”限定,所有涉及公共评论的空间都纳入监管,如弹幕;

三,没有内容载体的限定,除了常规的图文视频,表情包和符号也在内。

然后是第四条里的两个重点: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后台实名制。这个其实难度不大,因为现在多数平台早就要求手机号注册,而手机号实名制在15年就启动了。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先审后发”。

前面已经说过了,草案覆盖范围不限平台、不限评论区、不限形式,然后草案里又明确要求评论内容“先审后发”。

这意味着监管策略从事后介入,全面转向事前介入。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虽然已经有很多事前介入(例如B站,强视频预审和评论拦截),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事后介入。

你要把违规内容先发出去,才会有不可见、删除、禁言、封号等处理。

从这个角度说:

“发送内容”,这个行为的责任在用户;

“监管不力”,这个后果的责任在平台。

但现在转为“先审后发”,平台就要进一步承担主体责任。简单说,就是平台要为用户“发送内容”的行为负责。

发出来的原则上都是平台审过的,因此任何内容后果都会直接与平台监管责任挂钩。

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责任绑定。图文平台可以预见会有更严格的关键词限制,视频平台的人工预审压力也会走高。

我猜测:有些平台甚至可能会回归到“预设回复”,例如这种:

然后是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以后任何互联网产品要新开设评论板块,注意是包括音视频、图文、表情包和符号在内的评论板块,都需要进行评估。

然后是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一,实名制;

二,评论严重违规的用户将列入黑名单,并再也无法重新注册。

“账号转世”成为历史,发布违规内容可能会导致用户永远告别该平台。

最后是第十条:

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履行跟帖评论信息内容自主管理责任,对账号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加强审核管理,及时发现跟帖评论环节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采取举报、主动处置等必要措施。

不仅平台要对用户发布内容的行为负责,平台上的账号运营者也要对评论区负责。

换言之:你发帖,有人在你帖子的评论区里发布违规内容,如果你没有及时删除举报,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不仅是强绑定了平台对用户的责任,也明确要求了内容发布者对用户的责任。从大V到普通用户,都要对自己关注者的发言进行梳理。

监管任务实际上从平台进一步下沉,到了内容发布者这一级。

由于绝大多数内容发布者是普通用户而非机构,可以遇见,精选评论或关闭评论区的状态会成为趋势。

知乎用户 发表

这部“修订草案”全文最最最最关键的是规定了任何内容都必须“先审后发”!!看清楚了,是“任何”!!上一版是2017年实行的,仅仅规定了新闻报道的跟帖才必须“先审后发”!!!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http://www.cac.gov.cn/2022-06/17/c_1657089000974111.htm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第二条第二款: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

而原先“先审后发”的要求仅限定于新闻信息:http://www.cac.gov.cn/2017-08/25/c_1121541842.htm

第五条(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类理论上落实下去执行成本高到离谱的规定当然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推行下去,而是在该用的时候“有法可依”,告诉你“我抓你也是有依据的”。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行事逻辑的一脉相承。

这类规定的目标群体会是什么人呢?在网上冲浪许久的老油条们肯定不是。这类看起来不近人情的严格规定最大的弊端就是对起效的目标人群进行“逆向筛选”,铁了心要搞坏事的人,总有各种办法避开这类执行难度大到离谱的规定。铁拳实际砸到的人,总会是那些心里还对某些东西抱有一丝丝正义和希望愣头青,以及本来就懵懂无知,在网上随机游走过程中被铁拳一棒子打到的人。对于执行部门来说,这些人最听话、最好抓,最好完成指标。

这些真正被规定的铁拳砸到的人,就是所谓“统战价值”为0的人,铁拳最坚实的基本盘。可惜,每每铁拳在漫无目的地挥舞之时,砸得最多的也是这群人。铁拳越是凌厉,基本盘也越是脆弱。

被砸过以后的人,要么化身为神,要么心灰意冷彻底躺平,要么思路打开,彻底成为一个投机分子,等待着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的时候冲上去撕咬尸体。

某些为苏联哭丧的东西时常痛惜这个超级大国倒塌之时“竟无一人是男儿”。可惜的是,真男儿基本被你当耗材燃烧殆尽了,剩下的不是等着你死就是等着你死,倒与不倒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想当大爹又不想负责,众叛亲离只会是咎由自取。

知乎用户 发表

熊历王:早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支持

后台手机实名,前台公示IP,如今连部分地区的健康码都已经被灵活运用,给储户和业主赋红了

正如梁任公所言,这片洞天福地万事皆不进步,唯防民之术独领风骚

我不禁想问,不受限的公权究竟要扩张到哪里,这一根标尺要收紧到哪个地步才肯罢休?

而这样一个关系到数亿网民的重大事件,竟连一个热搜都不配拥有


说一个题外的故事吧

曾经有一次我在找一个老游戏的攻略,在中文网络上的资料寥寥,无奈我只能到外网去寻找,最终在一个英文论坛里,我找到了我需要的攻略,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论坛的贴子,一直可以回溯到零几年,并且陆续还保持着讨论的热度,这让我十分感概

试想,即使是百度贴吧,也经历过一次针对老贴子的屏蔽清空

在网站备案办法施行之后,国内私人建站已经成为历史,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大大地萎缩,然而打开这扇门,走到房子外面,林木千顷,芳草蔚然,这屋外竟一切都如此热络,一切都有如当初

如同十多二十年前,我初初接触互联网,那个偌大的中文网络一度也带给我悸动和惊喜,曾一步接着一步,逐少地去探索,那丰腴而多姿的斑斓世界就铺在眼前,一根小小的网线就能带你冲出国界,直到海角天涯,那些看不尽的,道不完的,处处都足够让我欣喜

如今,一个更加暮气沉沉的简体中文网络已在跟前,我想起我高中时的历史课本,有一张配图是晚清官员和洋人谈判的,一边是西装革履,一边则是顶戴花翎,一头短发的壮年和留着辫子的老年都在同一幅图中,当时,这幅图给我的冲击极为强烈,方生和将死,泾渭竟如此分明…

知乎用户 发表

黄炎培坦率地道出了他心中的一团疑惑。他说:
“延安充满勃勃生机,大出我的意料。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国民党初起时,不也是一个万众瞩目、人心所归的革命政党么?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希望能够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黄炎培的忧虑,毛泽东早就有所注意,他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见黄炎培如此说,他略作沉吟,朗声答道:
“先生,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同黄炎培的谈话

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除了勾结日寇汉奸以及破坏抗战和团结的反动的顽固派,这些人当然没有说话的资格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即使说错了也是不要紧的。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各位代表先生们,各位同志们,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宗派,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也许到今天还有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说,如果要和别人合作,我们就不干了。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2日,原题《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
  德黑兰会议庄严地宣言,我们要创造一种“必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的和平,这是没有“暴政和奴役,压迫和苦难”的“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大家庭”的崇高的理想。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好感,而企图剥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自由的分子将会没有资格跨进“民主大家庭”的大门,因为在这大家庭的门上已经挂出了一条家法:“剥削言论自由的法西斯分子不得入内。”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社论

无论国内的民主也好,国际的民主也好,都要从本质上表现,形式是次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民主就是人权。人权不外乎行使人民的权力以及享受人民的权利。人民无法行使权力,也就无法享受权利。目前测量民主的程度,不仅是拿享受权利来做标准,而且是拿行使权力来做标准。我们不要以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仅仅是一个权利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权力问题。只有实际行使这种权力;才能叫做享受权利

——《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社论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些脚开始踩左边的板子。

很多脚收回去了不动了。

剩下谁无脑踩右边的,就显得非常出色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一说一,所有网络跟帖都先审后发有个执行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审查,可能最后流于形式主义,还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

所以这里我提出一个改进的版本:

1,你的账号可以申请先审后发,那么责任在审查一方。

2,如果你的账号不申请先审后发也可以,那么发出来以后如果被判定违规就直接赋红码。

3,这里的违规判定可以参考知乎众裁,采取网络信用分制度。只有信用等级分高的人可以评分。信用等级低的人赋黄码。

4,而且覆盖范围不应该只有跟帖,也应该包括视频/想法/朋友圈/点赞,确保互联网没有法外之地。

这才是新时代的网络内容正能量和精品化建设!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不同的社会里,能成为自我审查的信号是不一样的。支撑麦卡锡主义的红色恐惧症是冷战时期的特定产物,强大的苏联、浪漫的革命理想以及贫富不均的国内现实,使得一部分人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同时另一部分人仍然深信不疑。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对政府的批评,或者会自诩为“良心反对派”(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者会表现为无条件相信政府,避免触及到政府设定的禁区。这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不同类型的人群通过有无自我审查区分开了彼此。

上述恶性循环在Eric Posner的_Law and Social Norms_(2000)一书里被用发信号博弈(signaling game)进行了解释,一言以概之,自我审查的成本结构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将自身作为一个合作者和其他非合作者区分开来的信号。这种信号博弈最后形成的均衡是所有人都自觉地私下里了解到了所有禁区,但公开场合都装作不知道。

在Posner之前,1995年的时候经济学家Timur Kuran在他的著作_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_(本文的标题,实话憋心里,谎话挂嘴边)里就进行过详尽的分析。Kuran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偏好伪装”(Preference falsification),指的是人们向外界传递一种有意伪装过的偏好以此避免自己表现得和社会大众不一样的行为。

根据该理论,在表达偏好时,个人经常根据社会上可接受的方式来调整他们的选择。换句话说,他们传达的偏好与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同。Kuran将由此产生的错误陈述称为 “偏好伪装”,他认为这种现象无处不在,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后果。这些后果取决于个人在决定公开传达什么偏好时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人如果隐瞒自己对某种时尚、政策或政治制度的不满,就会使其他人更难表达不满。

这些后果中的第一个是由人们对社会认可的需求所驱动,第二个是由他们对信息的相互依赖所驱动。

偏好伪装的第一个重要的社会后果是,_公众普遍支持那些在无记名投票中会被果断拒绝的社会选择。_私下里不受欢迎的政策可能会被无限期地保留下来,因为人们通过个人的偏好伪装行为再生产了顺从的社会压力。

在伪造偏好的过程中,人们隐藏了他们真实偏好所依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扭曲、腐蚀并使公共领域的知识变得贫乏。他们使其他人更难了解现有安排的缺点和替代方案的优点。因此,偏好造假的另一个后果是,人们普遍对变革的优势一无所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好造假会通过带来知识上的狭隘和僵化来抑制社会的变革能力。

关于偏好伪装和发信号博弈导致的自我审查的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最新例证是沙特阿拉伯社会中被错误认知的关于女性务工的社会规范。这一研究2020年发表于经济学顶刊_American Economic Review_,交叉运用了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发现,在沙特阿拉伯,绝大多数年轻的已婚男子都表达了支持妇女外出工作的私人信念,但他们大大低估了其他类似男子的支持程度。一旦他们了解到这种支持的广泛性,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帮助他们的妻子获得工作。

这项研究可以反映在有着强大的自我审查压力的社会中(无论这一压力来自社会规范还是政治压力),公开的表达和实际的民意之间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别。

注:Bursztyn, Leonardo; González, Alessandra L.; Yanagizawa-Drott, David (2020). “Misperceived Social Norms: Women Working Outside the Home in Saudi Arab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0 (10): 2997–3029.

Available at: http://home.uchicago.edu/~bursztyn/Misperceived_Norms_2020_3_6.pdf.

知乎用户 发表

前几天看了篇科幻反乌托邦小说《以太》: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不知名的撰写者在盲文中问候,“你一定察觉了那些变化,但你不明白,你迷茫、愤怒,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你也许屈服于现实,也许一直在寻找真相。你有权利得知真相。”
我点点头。
“这是一项庞大的计划。国会秘密通过第33条宪法修正案成立联邦信息安全委员会,对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替换,在漫长的尝试后一套高效率的系统逐渐形成,这个系统叫做‘以太’。最初,‘以太’是工作在互联网上、对互联网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监控的自动化体系,它对一切被认定存在潜在威胁的文字、视频、音频进行数据欺骗,简单举例,语义分析接口认定一个讨论组中的有害主题,‘以太’对接入该讨论组所在服务器的所有相关会话发送欺骗信息,除发表者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经过调制的讨论话题,同时,信息发送者被数据库记录。假如你发表名为‘参议员的午餐’的话题,被判定为有害信息,运行于巨型计算机上的、因法律体系而凌驾于所有网络防火墙之上的‘以太’在其他程序会话接入之前控制所有端口,将数据包中的相关字节替换,于是在别人眼里,你发表的话题变成无趣的‘kfc超值午餐’。以这种方式,联邦政府秘密地彻底控制了网络,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悲观地认为,革命精神在互联网上逐渐消失,——这也是联邦最愿意看到的情形。”
我感觉后背发凉。这时墨西哥人走了进来,把脏毛巾丢在我的肚皮上,“老家伙,你应该偶尔参加一点集体活动。”
“闭嘴!”我用尽全身力气叫嚷。墨西哥人愣了。他的表情由惊诧、愤怒变为逐渐恐惧,挪开视线,不敢看我充血的眼睛。我的手指颤抖着在《哲学史大观》扉页移动。
“随着‘以太’的成功,联邦政府对广播、电视和纸质出版物的控制是顺理成章的结局,对部分不肯配合信息安全法案的媒体人士,与‘以太’同源的信息欺骗技术被用于隔离异见者。纳米微电子技术被用于信息欺骗,很快,权力者意识纳米机械在肉眼可见光范围内信息替换的潜力,第33条修正案颁布后的第七年,他们决定向空气中散播纳米微机械。这种微型设备悬浮在空气中,利用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硅进行自我复制,直至达到预定浓度,它们仅具有简单的机械结构,浓度达到规定程度后进入工作状态;它们会自动侦测具有潜在威胁的文字(可见光信号)和声音(音波信号),将之替换为无害信息,并将发布者记录在案。它们附着在印刷文本和标语牌表面,通过光偏振向除发布者之外的观察者发布欺骗光学信号;它们改变声波扩散形态,向除发布者之外的倾听者发布欺骗声学信号,当然,发布者本身因为骨骼的传导作用,听到的还是自己的原本想说的话。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恶魔使‘以太’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如同哲学家口中人类无法察觉却充满一切空间的神秘物质——‘以太’本身。”
“我看到的,是社会与民主的进步。”我想到心理医生的话,握紧拳头,牙齿咯咯作响。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的朋友。一切都是谎言。网络讨论组是谎言。电视节目是谎言。坐在你对面说话的人,说着谎言。高举的标语牌,刻着谎言。你的生活被谎言包围。这是享乐主义者的美好时代,没有争执、没有战斗、没有丑闻,当阴谋论者被关入精神病院,最后的革命者在孤独的电脑屏幕前郁郁而终,等待我们的是脆弱而完美的明天,彬彬有礼的悬崖舞者,建在流沙上的华美城堡。”
“我是谁?我是无名小卒,参与编织‘以太’黑幕的罪人,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察觉到这一切变化、有权利得知真相,现在真相就在你手中,由你选择接下来的道路。手指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在可预见的二十年之内,纳米机械没有欺骗人类精密触觉的可能。若你下定决心的话,随时可以通过你的介绍人加入手指聊天聚会,加入‘以太’无所不在监视下唯一的、最后的反抗组织,加入虚假世界内的仅有的真实。”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

我看的是b站转的: 张冉——《以太》(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不过我不觉得这个规定是某种反乌托邦规则或者说“阴谋”的序幕啊。我觉得类似的运转规则其实早就在实行了,只是这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法可依比无法可依好——只要这个法律法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种就行。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审核的自由裁量权也太大了。而且这个权力在谁手里呢?谁来定义评论是否违反一系列规定呢?考虑到互联网产生的海量评论数据,在一些不敏感的时候,这个权力只会在“运营者”手中。而对于这些运营者,几乎也不可能对所有评论进行人工的先审后放。最终,也无非就是各运营者作为某种有意志的“手套”自行其是,层层加码,形成一套自我阉割和维护稳定的评论防控机制罢了。

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意见到底该怎么反馈。很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毕竟法规本身就很模糊。

也不知道发邮件会不会起作用。

知乎用户 发表

算是对唐山河南等事件,最强有力的回应。

以后不会再有黒濏荟,不会再有诈骗,不会再有烂尾楼。社会只有美好,只有谢谢你。

趁着还没施行,回复一个。

以后就没这个权利了。

破胡也可以关门了。

正式施行后,为了安全,一切有发帖评论功能的APP都卸了吧。

……………………………

还有人关心审核成本问题?以现在各种网站平台的盈利状况,怎么可能大量雇审核人员。

让AI识别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也不现实。

未来审核前置,用户言论与平台无关这种免责声明失效。平台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白名单。看不懂的,不在白名单的,全部屏蔽。

现在的人工审核,还是想想未来失业怎么谋生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特区实践了,而且是多平台实践。

我相信各位如果上微博和B站,都有发了一些东西你自己能够看到,但是换一个账号过去就看不见被隐藏的经历,这就是先审后发的掩耳盗铃先行版。

你发了你能看见,但是碰到了灰名单内容(这是灵活多变的)后,只有你自己能看见,别人都看不见,学名“已帮您屏蔽”。

而先审后发的另一个雏形其实是网站的去评论化,你不能评论,只能在已经审核通过的预设里表态,就像王子君发的那个例子一样。

但是这个预设好吗?肯定不行,因为后现代反革命分子会解构特定内容,比如你已经不能随便乐了,乐已经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

同样的,特定表情也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如果在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比如《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下面允许发特定表情,这不就恶意的政治隐喻了吗?

如果我们科学的看待这个规定,先审后发的成本其实并不会太高,因为一旦开启了全面先审机制,一方面降低的是发帖意愿,只要发帖意愿降低了,审核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另一方面则是平台方主动降低平台审核成本的努力,比如设置白名单+灰名单,非白名单不能发出来,灰名单根本不显示。

同时,还可以根据后台身份证+政治码逻辑(参考河南)设立互联网健康制度,红码隔离,绿码才能浏览一些网站,有疫苗才能评论,一次违规言论全网三天后才能恢复,进一步降低综合审核成本。

综合来看

已经有了理论实践和雏形(B站,微博的发出后他人不可见以及预设回答)

已经有了理论依据(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语言体系以及先审后发长期审核成本双向奔赴的可控性)

已经有了历史依据(我们走的是一条与西方马列不同的特色道路,因为马克思说过[1]

现在我们只需要补上法理依据完善立法即可。

知乎用户 发表

历史书会如何书写我们的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

谁又该要沉睡

争论不能解决

这永无止境的夜

关掉你的嘴

唯一的恩惠。

知乎用户 发表

红码黑名单,真好创意,赞一个。

什么叫自信,这就是。

总感觉在为一些事做准备,而且显得有点急。

可惜了,明明站起来过。

还是期待下未来,比如,道路以 ?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日本人的社交媒体的传闻。

据说在日本,像推特之类的SNS评论区一般都是岁月静好、秩序井然的,很少有人会在评论区开喷或者表达自己真实的差评,但很多人喜欢在匿名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吐槽和负面评价,因为匿名让他们有安全感,觉得就算发了负面评价甚至开喷也不会被刻意针对,至少人家没法逮着你的账号做文章。所以以前我不止一次在ACG论坛还是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想看日本网友对作品的真实评价,还是去匿名论坛看的好,哪怕你觉得作品再烂,去推特等评论区永远只能看到岁月静好……

如果这个管理规定真的按原样落实,我想到时候大多数都媒体,不管知乎B站还是微博豆瓣,到时说不定也会变成日本推特等评论区这幅“岁月静好”的模样了吧——很多现在能发得出来的评论到那时不知能不能过得了审。哪怕真的想发表负面意见,可能也会创造一些阴阳怪气的方式或者审核人员摸不着头脑的术语,至少看不懂的人表面上看还算比较和谐。但问题是,国内还真的能有匿名论坛之类的可以供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吐槽开喷的地方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事靠发邮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那些喜欢在网上匿名评论事情,又在现实里有一定权力-例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才能发挥一定影响。

靠网民声援?

我敢肯定,中国大多数网民对此不会有太大反映,网民大都沉浸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最多看一下今日头条QQ看点,对于更贴评论的权益不太关注,更贴评论的权益也影响不到他们。

这事受最大影响的还是那些自身合法权益受害急需在网上发声的人,又或者那些常年从事互联网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记者。

哎,好人总是被枪对着,都出唐山这档事了,还搞这种妖魔鬼怪才想得出来的东西,你去进一步扫黑除恶一下也好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就是想控制舆论吗?还为了这为了那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纸都没发明出来的时代,古人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偏偏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某些人还坚信“疏不如堵”,可见心虚到何种地步了。

就这一两个月内,人教教材事件、河南农商行事件、唐山事件、红码事件……一桩桩一件件,不去解决问题,只想掩耳盗铃,长此以往,你掩得过来吗?大家不讨论,道路以目,人心就向着你了?颜色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心里没点数吗?

补充回答问题——

问题问的是这个规定会对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答案是,实际会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到中文互联网社区垮掉的地步。

中国的法治环境,有三个普遍现象“严苛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比如说,中国和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劳动法、税法等等,应该说是很健全了,但是!如果一家企业敢说他从成立至今100%合法合规,然后还没亏损甚至盈利,那这个老板可以说是经营之神了,央企都不敢打这种包票。

以上是现实情况,以税局为例,如果每家每户去查,查出问题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因为一来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精力,二来把营商环境搞得那么恶劣,企业纷纷搬家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实操环节的常规操作就是选择性执法,查谁不查谁、什么时候查、查到什么程度、查出来了罚多少(一般尺度好像是2-5倍)等等,就大有讲究了。

回到这个《规定》的影响,首先其作用是告诉上面,你看我们在认真做事啊,看这力度!这面面俱到!其次最多会在正式颁布之初抓几个典型立威,让各个网站加大自我审查的力度(具体参考国内的影视和网文行业),最后在阶段性总结的时候汇报说,自《规定》颁布以来,成效斐然,亮点有1234,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有1234,其中主要是经费和人员不足,请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所以,包括知乎在内的各家平台,公关团队就别闲着了,燥起来啊!别做那反馈意见的无用功了,想办法别做出头鸟是正经,毕竟森林里遇到狼,你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问一个问题,根据第八条: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如果有人发展黑产业,提供互联网平台信用抹黑服务,先利用账号大规模举报然后买通裁判直接把信用拉到最低,这个人是不是就等于在该网站上永久消失了?

这种产业不少吧?公关公司不就可以干这种活吗?养着一大批有活跃迹象的机器人号,直接大规模举报,然后公司跟平台的审核人员有经济上的往来,直接让你一个互联网小透明赛博死亡不是轻轻松松?

再进一步,如何杜绝平台审核人员(即裁判)自己不出问题?如果这个产业是平台审核人员自己开的那怎么办?审核人员负责举报,负责审核,负责执法吗?

谁来监管???就这么把这种「使其他人赛博死亡」的权利放出来?

真的太恐怖了,让一个人赛博死亡将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感到背脊发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在2019年写过一篇回答,关于“微博治国”

大意是我认为“微博治国”是原罪,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应该被司法系统视为污点,并逐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本来我都忘记这个事了,但是昨天有个人在这篇回答下评论了两个字——“唐山

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各大舆论平台也许是很多人最后的救济渠道,绝对不应该被取消。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矛盾在司法阶段无法解决,

尤其是在我们向西方的“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亮剑以后。

我想在此重申“第四权”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当前的舆论风向“新闻界必须独立和免于受到审查”应该是大众所抵制的。

尽管中国所有的媒体都是党管官媒,但是大众仍然不信任。

不过如果新闻权无法保证,言论自由也就无从谈起。

不管怎样,这应该是今年对于言论自由的最后一次限缩,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中文和英语之外再学一门语言

不管是应对言论审查,还是未来准备换个地方生活都有用。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看待各大平台显示IP地址归属地?

之前我在这个问题下面说了俄罗斯切香肠战术,结果一直被怼,还有私信追着骂我的。

这下可真就东柏林消防队来嘞……

或者我换个角度来说:

从5月以来,我能在后台看到的评论区回复,基本上1/3都没了。这与之前存在数量级上的代差。

以后大家慢慢会习惯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儿发的一个无关的答文,提到了日本当年左翼运动的失败。

评论区有人表示,看到我提这事儿,觉得颇为唏嘘。

当时就想回复来着,其实没必要唏嘘。

毕竟,“左翼运动的失败” 这个存在的两大前提是,首先,真的是左翼,而不是cosplay;其次,真的有在运动。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前提,“左翼运动的失败” 才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事儿,各种各样的声音,我皆谈不上绝对的支持或反对。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并非我真的那么在乎,到底是不是真左,或真右,或真自,或真女,或真什么什么。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是因为我知道,今日的中国,不管你是 “真”,还是假模假样装蒜,都并没有人真的会去 “运动”。

这倒也应了题: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信息、认知与心理特性。

好吧,就说到这儿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这个东西通过,那么现代中国将比400年前的明朝还要落后

明朝万历时期内阁首辅沈一贯于1598年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政,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闻耳。

至于沈一贯怎么看待明朝的民间把朝廷的施政编成段子的客观事实,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朝的锦衣卫在当时根本都没有管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个条例可以和清朝文字狱相比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支持

威武

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大家换一种语言交流,据我所知,某个群已经在用法语交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就是制度自信,外国他敢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1日。


评论里有同胞问,这是否有用呢?

我要说,这取决于你,取决于我,取决于每一个人看到的人。如果有一百万人愿意写信,一千万人愿意发送邮件,那么这会被考虑的。

上一次,反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就是这样。

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做比不做总多一点希望。难道还要再等到下一次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由于宪法规定公民有 “言论自由” 的权利,因此我暂且认为网信办将 “网上发布信息” 归类为 “网络出版” 而非 “言论” 行为。

既然归类为 “网络出版”,那么 “审核评论” 理论上来说应当属于 “行政执法” 的范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十九条规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规定: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规定: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二)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三)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因此有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网信办是否是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

2. 将审核权下放给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 “书面委托” ?

3. 被委托的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执法条件?

知乎用户 发表

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斯塔西体系,现有的人力资源恐怕还做不到对所有跟帖进行“先审后发”处理,所以我建议国家可以效仿贴吧的先进模式与经验,先利用AI和大数据对所有新发布跟帖进行一轮泛用型初审,若未通过初审,则设置该贴对其他用户不可见,并存入对破坏分子秋后算账的证据库中留底;若通过初审,则进一步交予人工审核。在人工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对AI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争取3到5年内做到“先审后发”的全面智能化,将人力从繁琐的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解放台湾战场中去。

另外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下的头等大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贴审核”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去属于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建议国家最好能祭出雷霆手段一刀切,关闭简中互联网的一切跟帖乃至发贴功能,甚至直接关闭整个简中互联网也未尝不可。

关闭简中互联网能为我们的事业节省出大量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全部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去,相信我们的复兴进度至少可以多完成11.4514%。

好时代,来临力!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条例看不到对审查权边界的具体限制条款,没有限制的权力太容易被滥用了。滥用的结果就是捂住所有人的嘴。

捂住嘴的结果除了让人说不出话来,还可能把人憋死,或者憋急了跟你玩儿真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既不让躺,也不让卷,又不让娱乐至死,还不让网上口嗨,那就只剩下Война или революция了。但问题是,现在的правйтельство敢Война吗?现在的армия能Война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开始我还以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指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后来发现,官老爷们理解的是把老百姓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想起郭德纲讲的一则笑话:

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富人,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我方圆十里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

因为听不得人世间太多苦难,干脆让受苦的人都发不出声音。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的互联网:分析问题,并寻找可能的、合适的解决方法,或是思考事情还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现在:

以前还有许多国人嘲讽西方“污名化”中国有所谓Social credit,说这是西方媒体的无知和刻意扭曲、是西方民众的愚蠢。

可以想象,在十年后的CN,这就不再是污名化了,届时和上面同一批的同胞们将为Social credit歌功颂德。

知乎用户 发表

说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建国后《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将言论自由视为立国根本,之后最高院在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中进一步明确,言论自由禁止任何形式的事前审查。新闻出版自由方面经典案例是五角大楼案,本案中,政府请求对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进行 prior restraint(事先审查),最高法院拒绝了,认为和第一修正案地言论自由相违背。

第一修正案原文: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知乎用户 发表

下次修改: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私密群组发言评论需要审核(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次修改:所有社交软件聊天、电话、短信需要审核(可能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下次修改:所有线下团体活动发言需要审核(现在一些活动已经有审核)。

下下下下次修改:所有人和人的交流都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狗和狗交流和性交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男女恋爱、夫妻房事、母亲生子等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吃饭喝水呼吸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蚂蚁交换信息素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新冠病毒活动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粒子运动需要审核。

知乎用户 发表

相当于政府变相拔你网线

你们搁这分析啥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你当围脖知乎开始显示IP地址的时候,几乎每个科学上网产品下面都一水的提问:

你们能隐藏IP吗?我想显示在美国。

其实你显示不显示在美国特么重要么,人家搞个实名制发言,你显示在阿富汗也没用。起码又能过滤一批人。层层过滤最后还能“畅所欲言”,这波人以为掌握了技术核武器?错,他们只要把压力下放给平台,平台会组织人手疯了一样24小时人肉审核删号。

这规定根本意图是促就业啊,这玩意儿人工审真能保障不少就业。算是网信办给全国保就业做了个不大不小的贡献,这里不太开心的大致是公安系统。如果他们提议用举报连坐方式,各种恶性案件可能会附带又解决不少。

这简直是给知乎敲响了丧钟,一大波话术天才好不容易在这里齐聚一堂,这把算要拆伙了。知乎今天能让你讨论这个,就是这法外开恩了,偷着乐吧。

但我觉得这条政策和之前的让人少学英语别考试是组合拳,你除了中文啥都不会说,接着还不让说,完美。要说思维缜密,那确实。但这可能会间接导致方言大流行,这玩意儿暂时看就没办法了,比如有人想骂街说“操你妈”肯定审不过,比如我这片的他就码字“呐阿姆西丿”,那怎么办?

影响么就是网络语言将更多元化发展,呐阿姆西丿

知乎用户 发表

看来social credit的梗不是空穴来风。愿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吧朋友们。

知乎用户 发表

邡冺㞢囗葚於邡巛,愅掵篊蓅吥坷砠垱,亻冺戦爭的仼佯汏塰壹㝎偠羓囯冺攩㤆働蒎䟙厎销滅乾淨。

知乎用户 发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法律的制定,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成本,保护了公众的什么利益。

规定的提出者,也要对规定的执行结果进行阶段回顾,为规定执行的结果负责。

让网信办,先研究研究如何管理教材不好么。

如果跟帖需要审查,那么标准是什么?

下一个“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在这个标准下还能不能发出来?

如果“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不能发出来,那么这个规定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中国是文明古国,大禹治水开始,我们就知道堵不如疏。

公元前800年,我们就知道,社会治理,简单粗暴的无限收紧言论,是没有意义的。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规定

Social credit +100000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月饼,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元政府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作者:稻香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07189/answer/8053328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哪够啊?我建议:

第一步,设置黑白名单,当一句话出现在黑名单之外时,先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利于网络环境的评论后将其作为模范,设置成白名单,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名单的条件才能被先审后发。

第二步,把长期发表利于内部团结评论的优秀个人作为宣传重点对象,打造成高考代言人;对发表恶意评论的,处以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禁,严重的处以六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拘禁,剥夺评论权利终身。

第三步,推动全国评论资格化、证明化、凭证化。上网需要考证,C1开始可以在网上查阅新闻,只有A3以上才有资格发表评论,大大减少审核压力,增加考证相关机构岗位,属于一举两得。

第四步,我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酌情追考虑需要法外开恩的例外情形。如是少数民族、拥有学区房、上海或北京本地人可以享受评论优先优待审核制度。在受到大众好评后逐渐开放,三胎家庭也可以享受此制度。

注:此规定不限制外国来宾及华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反对,你算老几。

00后支持就行了。你看团团、B站的00后年轻人,都是一边倒支持的。

80后、90后在塔眼里,已经是被放弃的两代 。

长江后浪推前浪。等到10后、20后,从刚会上网的那一刻起,就常常面临评论发不出去或者无法显示,他们会认为这是世间的常理,本就如此,根本意识不到存在过随便发评论或者先发再审的时代。

因为人类很难想象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条例正式生效之时,就是我正式闭嘴之日。

因为我不想[互联网死亡]这不仅仅是我表达欲无处宣泄的问题,而是说会切实的影响我的工作乃至生计——如果我的个人和企业微信号也受到第7条第8条都牵连呢?

就这样吧,看到了这两条之后,仔细一想……

我承认我怂了,

我只是想活着,

我觉得我没错。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下,狗腿子们一片安静。

但我相信他们也在热切关注,心跳也微微加速、呼吸也稍显急促。

他们心里也在为冲锋陷阵的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微弱的声音能起到某种效果,希望那些人被锤之后 至少能换来个更宽松的环境。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风浪过去后,继续自由地咒骂那些争取自由的人了。

聪明人就是可以赢两次。

我不止一次在想一个问题。

一个文化要想突破其几百上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束缚,需要怎样的条件?

我想,大概最需要的,是明知被利用、被污名化 还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吧?那可能比明知危险还愿意拔刀相助的人更稀少,毕竟路见不平也许只是一时激愤、热血上涌,而前者则是冷静思考之后的觉悟。

豁出去 做出巨大牺牲之后,到底什么样的人得了好处?有几个人能接受那份不甘心?

自问 我肯定不能。

封锁和控制,并不是从某个技术手段开始,而是从剥夺每个人心中的公义和信仰开始。

生活在周围都是聪明人的环境中,永远凑不齐足够多的人甘心去当傻子。

这也就是“圣母”这类词为什么会变成完全的贬义词被使用。不当狗腿子,只讲信仰的人,就是有威胁的傻子,这个观念早已经被种在每个人的心底。

无论你感觉自己多么清醒,终究也过不去心里那一关。

知乎用户 发表

呃,我寻思就网民这点子碎嘴也唱不空交易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了一贯的懒政政策,在内部舆论引导方面,即使疫情发生下,人民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宣传部门的懒政和渎职,在内宣都被打的节节败退,现在只能通过堵嘴的方式企图控制舆论。这只会把人民逼向对立面,走向外网,外网可没法用你政府的行政力量去粗暴干预,看好宣传部门被打的一败涂地。不过也难怪,公检法宣小仙女那么多,劲都用在打拳了,被虐成这样正常。

一个国家,连最重要的教材都把控不住,成为外部思想渗透的主要工具。却企图通过堵嘴嘴来统一成年人的思想,还假惺惺的弄出一个征求意见稿,真让人恶心。

知乎用户 发表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 刘慈欣 《三体》

知乎用户 发表

美石砸脚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知乎用户 发表

Social credit -999999999

明天黎明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咱都加把劲,知乎明天就下线。

不就是评论吗,我半分钟就能发一条,你几秒能审完一条?然后我直接把所有没发出去的都点复议,你总之还是真的要找人来看的吧?

知乎用户现在一共有多少人?你打算招多少审核员?审核员不用发工资吗?

微博可能都撑不了一个小时。

然后他们发现就算是把利润(如果有的话)的90%拿来雇审核员,审核还是会累死。

这事它真的一分钱的可操作性都没有。

所以说啊,审核这个事情,它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还分不出来好赖话吗?谁是心系群众的,真心为了群众在发言,在创作文艺作品,谁又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人民自然是能分清的。

我觉得这种偏离了群众路线,不相信群众的审核是必然要失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提供洋人代发评论服务

知乎用户 发表

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人一旦有独立思想,会思考,就很危险,就肯定会走向反动,就必然走向堕落。

太敏感的没法举例,拿可以讨论的生育为例。

生育率这么低,和高压力、高物价、高房价没任何关系。

古人被压迫成啥样了?动不动遇上灾荒,能啃树皮都算运气,吃观音土都算正常,日子过得那么苦,还不是追求多子多福?

现代人被西方的一些错误思想腐蚀,说什么觉醒,不肯生育,不肯卖命。

国家有义务保护人民,引导人民的思想。

大争之世,只需要会劳动会生育的机器,而不是别的杂音,劳动保证生产,生育保证消费。

在日本,每多一人意识到自己是人,都意味着国有财产的损失。

因此必须引导思想,从源头砍掉祸根,其他领域,以此类推。

特例的猫

345338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并不批评申老奶奶,必须理解她那个年纪的人有认识局限,但是改开都四十多年了这种认识依然没有进步,我不理解

知乎用户 发表

事实又一次证明,一切在苏联笑话里发生的,最终都将在塞里斯发生,这是历史规律,逃不掉。

知乎用户 发表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评论2022年6月17日网信办拟规定网民发表任何信息都必须先审后发?

看到了几个相似的问题,复制粘贴一下吧,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

我已经发邮件了,就算是引蛇出洞也认了。

把审核的权利和责任强压给互联网平台,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亏他们也想得出来,真是人才。

希望要么别审核。

就算是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队伍审核。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

开发一个AI初审,人工复审的,直接由政府领导的审核部门。

接入各个平台网站。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信息化社会了,如果让平台来审核,那么就会只剩下好消息。

就算是那些因为社会和谐不能发的评论,统计在后台也同样重要。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也应该想到这一点。

————(以下是我发邮件的原文)————————————

你好网信办的领导

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本人反对征求意见稿,第4条,还有征求意见稿的第8条。

把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第四条第(4)点,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先审后发。

第(6)点要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自己提供审核队伍。

第八条,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停止对进入黑名单的用户服务。

第四条第4点。是把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第八条。把封号之后永远不能创建新账号,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黑名单制,违规了再删除,是相信大部分人是好人。

黑名单制度是对老百姓最基本的尊重。

要求言论先审核再发表,相当于默认所有人都是坏人。

而要求互联网平台来尽审核责任,更是荒谬至极。

要求平台负责审核,封号。先审后发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所有权力都给互联网平台了,所有的责任都压实给互联网平台了。

这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包税人制度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税收。并且无需供养征税的官吏。

包税人制度最大的危害就是,将税收的权利。

详细的说就是把,到哪个农夫的农舍,到工匠的家门口。统计老百姓有多少钱,能赚多少钱,并向他收税。

包税人制,把这样的权利也一并交出给包税人了。

政府可以不审核,也可以设言论审核

但是绝对不能把言论审核的权利还有义务,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把老百姓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把老百姓网上发言权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政府之所以能获得统治,靠的就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掩盖矛盾。

最近发生的人教插图事件,河南储户事件,河南红码事件,唐山雷霆扫黑事件。

就是靠互联网传播发酵才能引起重视。

若是把谁能说话,谁不能说话删帖禁言的权力交给互联网平台。

那得到的信息肯定都是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没有真实的信息。全都是一片众正盈朝的景象。

离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也就不远了。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网上发帖得带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

知乎用户 发表

苏格拉底之死——BC.399

车裂商鞅——BC.338

杨修之死——219

岳飞死于莫须有——1142

烧死布鲁诺——1600

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1962

……………………(略)——1976

……………………(略)——2022

在数字化+数据化之下,就相当于给每个人赋黄码,客观上就是权力的过度延伸,那么就只能期待必得一个好政府,而事实显然毫无意外的又一次打了乌托邦的脸。商君书的现代化,真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极致。

河南只是活干的太糙,穿模了。如果不穿呢?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明确的感知,如同从小给骡马栓上缰绳,久而久之骡马会认为缰绳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甚至,离了缰绳就不会行动了。

如今,既然已经搞到这个份儿上,那么除生存之外的最大兴趣甚至乐趣,就已经不在于发展了,而在乎于观赏这群渣滓整活儿的精彩之极与大烟花。

当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远比解决问题本身容易得多,甚至,他们自身就已经成为问题本身,唯一选项便顺理成章了起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海峡对岸的股市要进入一个长期下行通道了。

《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发布

知乎用户 发表

白名单制,致命一击,简中互联网亡了。

之前“选择退出”的选择权滥用已经够严重了。现在呢,“选择加入”而非“选择退出”,大可不审不放行,想象一下处处都是评论精选吧。这个互联网将除了肉喇叭外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啊,我无所谓。以后你说他是方的这就证明他是圆的

你说这是黑的那就证明他是白的

你说他是坏人那他就是个好人

反过来看不就好了

海洛因是个悖论,瘾君子吸了就减寿不吸减寿更多,你吸第一口的时候命运就注定了,无论你以后愿不愿意吸吸不吸愿意愿意戒戒不戒你都戒不了。全世界一看这骨瘦如柴的身体就知道你吸过海洛因

一碰海洛因结局就注定了,这世界上有戒掉鸦片的戒掉大麻的没听说过能戒掉海洛因的。碰海洛因还不如早寄早开

我的建议是管的还不够紧。咱可以学学电影里那个开天窗,一把爽死重开不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工审核,成本太高。

靠破站那种机器人,效率可以。但是这不仅仅是时事热点问题,而是全部,真这样塞里斯网络可以废了。。。

所以看上去是1984,实际上还是战锤40k里面的帝国体系,臃肿大腹便便。

事实上连德三的体系都是低效和牵牵扯扯的。

只不过是福柯的监狱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威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我没开玩笑,真的,这个方法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因为,一旦实施之后,将会出现更大的一批互联网黑话,各种阴阳怪气儿,让你去猜,让你防不胜防。

这给维稳工作,造成多么大的压力啊!

看到维稳人员那日益激烈的劳作,我难受的心都碎了!!

所以,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

然后呢,为了进一步隔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闭所有的2G、3G、4G、5G基站。

回到电报通信的时代!

不行,上文已经说了,反动势力肯定会利用自己的暗语,来进行沟通,电报也取消了吧!

为了进一步维持稳定,离家5公里,必须由当地社区写介绍信!

彻底的把国内反动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为了国家的强大,牺牲个人这一捏捏的自由,算得了什么呢?

不要老是想着国家会为你做些什么?你要考虑,个人为国家能做一些什么!

听懂掌声!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规定,sc+1000。

知乎用户 发表

倒逼网络发言精品化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在此懒得去重复我以前已经说烂了的那些批评这类政策的话了。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更加隐秘的关于形式的问题,也就是这些政策的文本,永远被书写的模糊不清背后的意味。


让我们回到原文本来看一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这一段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在各种法律里都能看见,但是在这一次的意见稿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决定着一些似乎很重要的关键治理的规定,第一他们本身不是法律,第二他们所依照的法律参考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法律,尽管原本的法律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大的解释空间,但是最终仍然是通过行政法规的方法将它不断的具体并且最后变成不可忍受的状态。

这里已经透露了那个老生常谈的典型问题,也就是行政法规在中国的作用要比法律大得多,而且在这里我得提前预告大家一个下面会发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法律对具体治理(行政法规)的反制(比如违宪审查或者合法性的审查)很少出现。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会发现这一段的定义充满了很多我以前说过的,那种具有危险的因素,比如说我之前提到过在网民当中存在的组织性,而在这里,这一点用关于“舆论”和“社会动员能力”这样的词汇描述了出来。反而是评论的具体形式被无限的扩大。

这一段其实是尤为巧妙的,还记得在讨论网络游戏的那个问题上,人们向我们指出我国的官文当中所谓的网络游戏,实际上指的是一切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的游戏,然而这个定义其实很模糊,不清晰也显得非常滑稽,因为实际上斗地主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甚至,有的游戏只是一种游戏规则,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这样看来这种定义非常的不恰当,但另一个方面,其实这个定义非常的合适。因为在实际执行当中,我们需要的是可以更大范围的扩展,而不是进行限制范围,这又是我之前说过的那种所谓军国主义式,也就是各种治理的部分全部混合在一起,通过限制某一类治理的范围,并且将权力分类,这不是它们目前所擅长(喜欢)的。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网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网站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这一段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关于责任怎样分配以及具体落实机构的问题。不过好消息是文件上关于这类问题其实写的很清楚明白,只不过普通人不太能够读得懂,但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工作流程,我们只需要知道的确就是由这些部门负责的就行。

就连这一点其实也并非很重要,因为在联合非常广泛的权力系统当中,这个部门没有单独需要处理的内容,比如说处理各类舆情之类的问题,说到底不还是要根据舆情,由统筹规划的相关领导,联动线下的部门,同时再来指挥一下网信办来决定吗?所以我说这段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不过这一段还是有一个比较迷惑的问题,就是地方的审核部门和全国性的网络之间关系到底是怎样分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地方指的到底是审查所在的地方,还是指相关网络平台在的地方,又或者指的是发帖人来所在地。

根据之前的显示IP地址这一点,我猜是最后,也就是相关发帖人的位置,但问题是光靠网信办怎么可能针对到具体的发帖人,因此就要跟线下部门联动:又是联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喝茶故事。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是非常要紧的,在我看来是给各个网络平台增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责任要求,甚至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所谓联合当中,关于公权力和某些公司企业这些似乎民间的力量的联合。

当然,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到的违法不良信息,显然不可能是在知乎审查里面能够看到的那点理由能够确定的,但在另一个方面,那些不能够被审查规则所确定的违法不良信息又怎么可能被先审后发呢?只有一种可能——如果真的要落实,那真的太可怕了——那就是所有有关于现实中存在之物的新消息,都必须要先向有关部门确定是否可以被讨论。

纵观近来的一些舆情事件,就会发现真正涉及到舆情的问题往往都是关于地方的一些具体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和我们在审查规则中所见到的不良内容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故意的谈及一些无法讨论的内容,原因在于他们这些内容本身就应该是不该讨论的,只不过他们是新发生的,因此还没有被确认过。所以各位也可以想见,想要对这些内容实施针对,其实只有白名单这一条策略,所以最近我们看到关于白名单的讨论也在增加。

但是白名单的策略仍然在反复的讨论中得不到实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成本确实高得过分。

对于民众自由的控制,尽管公权力在这件事情上常常不断的扩展,但是他终究要遵守物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关于治理的成本,事实就是古往今来所有这方面的治理尽管都被渲染的可能有点过度的强大,但他们的效果其实都很弱小,因为民间消息的流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个不被注视的。像如今的网络也是如此,大部分审查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权限来确定他们到底需要审查什么,根本就没有一个足够智能的中央能够随时判定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讨论的,他们至多只能遵守一些僵化的审查规则,而那些规则只涉及到一些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其实实际上没有威胁性的东西,而实际上会导致舆情的具体内容,他们其实不能判断,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些看上去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健康码变红了呀,或者是某地的银行取不出钱来。

而白名单看似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只会导致一个类似黑市的结果。事实上泛亚文化和键政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审查严格的推动。因为对于那些表面的键政内容审查增强了,所以和泛亚文化的结合,导致整个键政或者有关的舆情事件当中的语言组织都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

其实在那些比较官方的,他们以为是关于政治的讨论的地方,其实就已经实施了白名单制度,比如说各种官方账号下的精选评论啊等等,然而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各种反串钓鱼和阴阳怪气被精选,这就是“黑市”里面制造出的东西。

这样一个逻辑的推广,其实就是想要不断的缩小黑市,然而话语的市场是没有什么生产的困难的。黑市的大小根本就不取决于话语内部的关系,而是取决于现实当中的矛盾。


(六)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这里他们果然想到了上面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审核人员根本就不知问题的问题。然而我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矛盾的激发点总是不能被确定,并且现实中的世界往往显得琐碎。

不过,我不禁联想起,有一个b站的审核猝死的事情,只能说人工审查这件事情永远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各个审查平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政治敏感度,我觉得是很可疑的。更何况克苏鲁的敏感度确实是难以确定的。一方面是现实的琐碎这个困难,另一方面是克苏鲁自己的思维混乱和大脑分裂制造的困难,审核也很难做啊。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个是在中国做网络服务相关产业的各种人士和公司都非常熟悉的。当然什么是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评估到底要评估些什么,其实都是随便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当然由于互联网具有着更多的经济要素,这种评估恐怕要比文化审查随意的多,而且很大程度上应该只取决于那些大平台。

至于什么小论坛的发帖啊这种问题,你还问我?——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恐怕就不能了罢。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这个是非常经典的档案生产:分级管理,分类排除,都是权力体系常见的方法。

不过这次居然在规定当中明确要求——尽管之前已经有些平台是对某些人实行过这里面的方法的,比如说知乎就经常连续封转生账号——,但是在官方规定中直接承认了分类排除机制,这也实在是太过于现代的治理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有点违反平等的观念了?而且要完成这样的分级治理需要获取的信息和人工进行的评估,几乎不可能不导致隐私的泄露,而且这又不可能是一种官方的活动,也就是说他必然由各个公司分别进行,公司要在协议中获取的权力,实在是大的惊人,虽然只要在协议里填一句配合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但他背后到底违反多少真正的法律,我实在不敢想。

我们现在面对的某些问题,不仅是“如何能够不被治理到如此程度?”,甚至还是“我们为何能够被如此不平等的治理?”


至此,我们总算分析了文本当中存在的各种隐秘。我在此最终就可以回答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书写得模糊不清,到底在指向是什么。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指向具体的职权部门相互间的联合甚至是与似乎民间的公司(资本?)这样的力量的联合,对于不能明确说出的“黑市”的压缩(这是因为在官方的理论话语当中,是不存在话语的黑市的,就比如说使用了各种黑话的键政,乃至于整个泛亚文化都是),还有更加进一步的对于责任的归属明确,最后是在我看来最图示化的,也就是对于分类排除机制的官方肯定,他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予各平台“合法”的违背某些法律的权力。


最终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文本不过只是一个透露的只读的文件,这种文本里所说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权力的逻辑其实早就在使用了,出台它不过是为了继续肯定,并且明确一些违法的合理性,或者说让那些违法的行为变得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文中所说的那些各种技术手段审查会被应用到什么程度,以及到底有没有那么恐怖,这也是关于成本和技术的问题,与怎样规定关系不大。如果说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诸位可以想方设法的增加这个成本,比如说泛亚文化和键政结合就是一个典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赞同,因为这是unacceptable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谁让这片土地被赋予了商鞅的诅咒呢?要想要破除掉商鞅诅咒,就需要将秦制以来的恶臭传统文化等等统统抛弃。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是无聊的念经时间,以下选自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还真是应该劝各位多读。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
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
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当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又乏味。伏尔泰说过:除了乏味的体裁之外,其余的一切体裁都是好的。但在这里,乏味的体裁却是独一无二的体裁,只要指出《莱茵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恢复那美好的旧式的德国公文体裁呢?请随意写吧,可是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同时是对自由的书报检查机关的阿谀奉承之词,而书报检查机关也就会让你们那既严肃又谦逊的言论顺利通过。可千万不要失去虔敬的意识啊!
从检查令的下面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检查令是如何陷于自相矛盾的,它一方面不允许按照超出法令界限的意旨来实行书报检查,但另一方面又规定书报检查应当超出这种界限:“当然,书报检查官也可以允许人们坦率地讨论国内事务。”

书报检查官可以这样做,但不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仅仅这种慎重的自由主义就已经非常肯定地不仅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的精神,而且也超出了它的特定要求。
旧的书报检查法令,即在检查令中引用的第2条,不仅不准坦率地讨论普鲁士的事务,甚至也不准坦率地讨论中国的事务。
检查令这样解释:“凡对任何国家中存在的图谋推翻国家制度的政党作赞许的叙述的一切企图,均属于这一范围”,即属于破坏普鲁士邦和德意志联邦46其他各邦的安全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允许对中国或土耳其的国内事务进行坦率的讨论吗?既然如此遥远的情况都威胁着德意志联邦的脆弱的安全,那么每一句对内部事务表示不满的话又怎能不威胁它的安全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这一条我认为不是新加的内容,而是对现在已经在实施的做法进行法律法规确认。

根据我个人了解的部分信息和推测,现在大多数平台的评论区都是“先审后发”。发出评论后ai系统先开始自动审查评论内容,具体技术各家有各家不同,技术水平远远超过关键词审查已经到了挺高的水平。根据评论内容长度和触发审查敏感标准不同等标准,有“秒放”,“几秒放”,“十几秒放”,ai认为有问题的评论提交后台人工审核。实际上整个流程人工参与的程度很小,提交给人工的那些评论都不是“一般评论”。

很多人在猜想“先审后发”=“人工先审后发”属于过度理解想象或者说有点悲观主义。不管是从可行性还是其他角度考虑,个人判断不会按照全部人工先审后发模式去执行,而是对目前普遍实行的“ai+人工”审核模式进行法律确认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和健康码一起绑定有奇效

知乎用户 发表

王朔在1988年写了一篇不太知名的短篇小说,叫《痴人》,故事大意是一个人通过“练功”,要把所有自动进行的人体反应,如呼吸、消化等等,都修炼为有意识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将身体所有能量收归己用,自主调配,最终“飞上天”。

一开始进行得不错,效率很高,身体强壮了很多。就在修炼到大功告成之际……

“「统一了,现在,从这一秒种开始,我可以行使绝对权威了。我要……」

就在她宣布的同时,话还没有说完,事情急转直下:

她病了,她就象二百门电话总机的值班女战士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血液要流动,肌肉要弛张,腺体要分泌,细胞要分裂,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其它种种生命必需的请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她疯狂地努力着,力求维持运转,但就象一精疲力竭的骑手再也控制不住脱疆的劣马一样,与其说是她驾驭着马跑,不如说是马驮着她跑,她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勉强趴在马背上不被摔下来。

她经常排不出时间进行细致的消化,造成食物潴留;来不及指示大肠蠕动造成便秘;忽视了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了表皮大面积角质化……

更要命的是,她有时忙起来忘了喘气,致使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影响了大脑供氧,人竟能忽然晕过去……

所以,就在气功练成,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完全被统一意志控制的一刹那,阮琳彻底崩溃了。

同事劝她:「算了,你既然管不了就别管了,还是让它们各自去干自己的那一摊儿吧。」

阮琳的目光告诉大家,晚了。就象一只老虎经过圈养再也不会在野外独自谋生一样,她自身的神经、腺体、平滑肌已经像动物园的老虎失去捕食本领一样失去素有的本能了。

阮琳没能飞起来。

但她上天了。”

整篇故事看似荒诞不羁,实则充满对现实辛辣的讽刺,一个想要控制一切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人,最后往往什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先病起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规定很离谱,但不得不说,一旦执行下去这是好事,对大家都好。

网络上虚假的言论自由,麻痹了大多数人的大脑。

在现实唯唯诺诺,在网上重拳出击,让很多人精神分裂。

一边对自己毫无信心,一边对社会的未来信心十足,

这是网络匿名可以伪装成人,现实却很难被人尊重带来的落差撕裂。

当大多数人,在网络上也无法体验人的自由和尊重的时候,面纱终究是要揭下来的。

只有揭下了面纱,没法再沉浸在宏大叙事,一切才会出现转折和变化。

另外,网络并不是可以随便说话的地方,按照不断发展的形式。

网络禁言对于大多数忍不住说话的普通人而言,这真是为你好。

这段时间的事情,难道还不够明显?

先审后发,少说话比红码,抓人可委婉,和平太多了。

当大势早就不可改变的时候,人应该保护自己的安全,

熬吧,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总会有变化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知乎用户 发表

感恩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想一下,用“脚”投票,大逃港再现,简中互联网会被抛弃

按理说各平台按手机号注册,已经可以追溯到个人,这一波其实是把个人信息泄露给所有简中互联网平台,会发生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王子君说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在说说这个规定落地的难度吧。

一、先审后发带来的巨额监管成本

本身互联网内容发布强监管之后,中小论坛统统死掉了,很多地方性的论坛,以及垂直性的论坛,迟早也扛不住巨大的合规成本死掉。只有贴吧,知乎,微博这种养得起一个庞大审核员队伍的,才能继续维持运营。而即便是知乎也曾经因为导向问题,被举报,下架,警告,整顿过。

联想到之前的码云开源仓库先审后发,就知道coding当初关掉不赚钱,又会带来巨额合规成本的公共代码仓库,pages静态页面,以及类似于知乎想法区的冒泡功能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现在coding就专心做企业产品挣钱了。

二、因为发帖麻烦和风险带来的内容枯竭和沉默螺旋

这个跟游戏版号倒闭精品化一个原理,你以为他是要你精品化,其实他就是想摁死这个行业,除了腾讯网易这些游戏大厂在可监管的前提下先运营着,其他独立运营的游戏小公司基本彻底没了活路纷纷倒闭。如果发帖都先审后发,甚至需要跟群主担责一样需要为了自己评论区下的言论承担连带责任,那么更多的人会精选评论,关闭评论区,甚至干脆选择沉默。

三、因为言论空间紧缩带来内容的水化和同质化

以前时事和房价不能谈,我看这样下去情感话题也快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是煽动男女拳的帽子扣上来。简体中文互联网的精品内容生产以及创作已经是一潭死水,彻底枯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答主个人觉得无影响。

因为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对象是“跟帖”,而能在知乎上看到这个回答的知友大多知道,平台早就实施了“发帖”先审后发。

也就是说,至少在知乎上,“发帖”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提问和回答,“跟帖”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评论,那么显然提问和回答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向,评论是次要方面。

而在知乎上,提问和回答实行先审后发很多年了,对于知乎上的活跃答主来说,写的回答不过审发不出去并不少见。现在只是对次要方向的评论先审后发,总不会比已有主要方向稳定执行很多年的政策影响还要大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这个新闻到现在都没什么热度,前年全网抵制永居条例的劲头到上哪去了?哪怕拿出当初一半的热情呢?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从来都不单是个别人、个别机构、个别组织、个别群体的责任,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真正会危害到自己权益的东西,反而一天到晚只会对着一个子虚乌有的、被想象出来的“威胁”疯狂输出,四处猎巫,以谣言中伤、网暴无辜者,等到刀快架到脖子上的时候反而怂了。就这还腆着菲斯自诩“民族脊梁”,妄谈什么“家国情怀”,真个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也。

可叹我从19年夏天至今,奔走号呼这么久,到头来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得陪着网上这一众宵小一起倒霉。希望这些话将来有机会被我们的子孙后辈看到,也希望他们看到这样的话后,再想冲着我们的骨灰盒啐唾沫的时候,多少可以犹豫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要是网络上冷寂了,可能还得出新规定惩罚那些选择沉默的人。

知乎用户 发表

谁是敌人还不明显吗?还有必要骗自己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这个通过了,就说明了有很多社会问题已经解决不了了,因此,只能通过堵住群众的嘴来避免舆论发酵形成动乱。

当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时候,就说明革命不远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真理只有在思想市场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检验。

靠更多言论矫正异议,而非强制他人噤声沉默。

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

一个社会对批评之声有多大的忍受限度,往往标志着这个社会有多高的民主程度。”

——《批评官员的尺度》

知乎用户 发表

趁着还能说话随便说两句,我是95后,前些日子体检除了轻度脂肪肝其他方面问题不大,目前也在低烈度锻炼身体,再加上家里的长寿基因(父系长辈去世时平均年龄80以上,最高的将近百岁去世,母系长辈只有60多但意外去世居多,都没有遗传病),唐宋明清民这种过百年的我是看不到了,倒要看看它能不能比大元活得长!

知乎用户 发表

-

已将相关意见通过邮件反馈给网信办

-

算了还是直说吧。

先审后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没那么多人力,技术也不成熟,因为第五条还在谈“研发”,更做不到公平公正。

要强行实行,就是干掉所有有不和谐“嫌疑”的评论,简中互联网的审核力度会达到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

“严到退网”可能会变成常态。

第二个,全网拉黑,禁止重新注册

这个规定的权力范围庞大到难以想象了,这压根儿不是网信办有资格制定的规定,更何况还要下发给网站和地方部门。

一个几乎绝对会出现的情况是,比如我被强奸了,我在网上写了篇小作文,然后我被全网禁言了。

这,太恐怖了。

这条规定所带来的权力是百分百会被滥用的。

-

最后,相较这个意见稿里的内容,我更难过的是国家部门居然会发布这种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所有“为了你好”的政策,最后一定会用来对付你。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网信办改名真理部

知乎用户 发表

还是没有一个超乎我预期的事情

以及我实在不理解很多人嘲讽越南朝鲜

更别提嘲讽日本韩国了

你配嘲讽越南朝鲜吗?你配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听说你王高飞想解决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黑镜属实不行,就知道抄袭现实。

知乎用户 发表

天天嫌屁民难管,直接改教科书不就得了,改了之后就屁民就没这么难管了。教科书天天喊马克思主义,民主,言论自由,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人记得工信部的绿坝了吗?

这过去也就将近十年吧,绿坝之所以没有成功完全是技术上不过关。

但是如果绿坝制度化的话…

知乎用户 发表

管天管地管说话,管理成本直线上升,目测又可以多创造千万就业岗位,一群不知道哪儿来的人来管人怎么说话,真是个消化就业的好主意。

夹总买单,普天同庆。

做个人用户的,被管总是不开心,尤其大多时间我都懒得管评论区,大家爱说啥说啥,又不是军训洗脑爱好者,围观生物多样性很解压的,众生喧哗多可爱,横竖违禁词有管家给删,这下万一闯祸影响我用户评级多少也是件事儿,话说有人评论区自个儿聊high按糊乎机制还真是天降一口大锅。

评论区撩架爆料都蛮普遍,有些言论确实嗯……所以管一管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改稻为桑,下边就能给你把大坝掘了。

而且相信我,这种事情拦不住水军的,他们都习惯被清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黑人手段显然又多一个用户评级在手,不知道能做出来多少文章,当然反过来了看管理成本又要上来,各种开方案都是要花钱哒,以后想搞事的要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还只想着对网络生态有啥影响吗?

前两天有关河南健康码我写了一条回答↓

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第四阶段就来了↓

这两条实行之后,你应该想想对你的现实生活会有多大影响……

之前一系列的手段是阻止你肉身行动,现在给你全平台封杀禁止转生。曾经你被销号前还能留下痕迹有舆论翻转的机会,现在你想说的事情还没有出现在互联网世界,个人的信用分已经到了最低评级从此消声。

最后嘞?

留下一个只有官方号和精选评论的互联网

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谁知道会不会触雷

是,都堵住了,简中世界终于只剩下支持

这盛世终如皇叔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还有生态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规定》的制定初衷啥好的,瑕不掩瑜:针对带节奏的、各种网络乱象,针对谣言和境外势力估计带节奏,需要监管。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1.“先审后发”操作上难度太大。靠人力不太现实。我觉很可能还是后台动态关键词的弄法。

2.国家的规定,一定要提供救济途径。

比如大家担心的健康码红码问题。实际上,根据第八条,把一个人加入网络评论发帖“黑名单”,是对一个人权力的巨大剥夺。(比如推特封禁特朗普)。这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和行政行为。

往极端情况考虑,如何防止地方滥用网信管理权力,保护普通民众网络舆论发声渠道,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对于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地方欺上瞒下,怎么办?】

要么,是对有些行为,提高管理权限,比如加入黑名单,平台必须同步提供违规纪律。平台也有提醒、劝导、明显劝导、警示的义务。

而对被加入“黑名单”的人,要给一条有效的、可靠的申诉解封途径。

行政行为好歹有复议、仲裁、诉讼这种救济途径。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需要有边界,但也需要被保护。

已经发邮件了。


最后,碎碎念一句,我非常建议各部门,在出台文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个环节,最好能有个说明:制定政策的背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预判一些网络舆情,提前把重点问题解释一下,减少政策出台的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早都是了,应该所有平台的言论都用AI跑一边然后才能发表的的吧?

不过不装了,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还是有点意外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评论是一门语言艺术。

先审后发。

简单的说你审个锤子。

不信

你可以去问问段子手。

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这些还是可见手法。

而互联网还诞生了一种全新而又古老的手法:象形

比如:囧

先审后发?

“博大精深”这四个你能审出个什么?

对了

你审出的只有中文的博大精深。

对于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

卧梅幽闻花,卧枝伤恨低。

遥问卧石碎,卧石一枝竹。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我想会越来越单元化,越来越多的歌颂和赞美。

小粉红加强一波。神友削弱一波。

知乎用户 发表

举双手支持;

这下终于从源头上解决了恶性事件被曝光的问题;

以后哪儿出了问题,终于可以问责到个人了,毕竟谁审核谁担责;

国内形式一片大好,国外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跟帖有可能会上失信名单,点赞暂时还不会。

有些赞,有机会点的时候还是点吧,别留下遗憾。

知乎用户 发表

头疼治嘴我认了

毕竟头比较关键,出了毛病神经错乱也有可能

但怎么腰疼腿疼脚疼手疼甚至屁股疼也治嘴啊?

嘴就这么贱?

还是说嘴是病情之根本,

只要堵住嘴就万事大吉?!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交平台最深的护城河就是内容审查成本,因为审查成本奇高,而且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新平台越来越难出现。

是制度造成的垄断,一边要反垄断,一边要继续提高入行门槛。可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气的尿抖,然后变冷。

知乎用户 发表

球球你们这些神曲不要再玩sc烂梗了,

他们真的会抄……

知乎用户 发表

没什么好看待的,公权力没有限制方法的必然结果。

从健康码密接变红,到不做核酸变红,再到不让你取钱变红,这都是因为政府需要。

这也是我国倡导的的自由:处于规则之中还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你就是自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核心价值观里自由被放在了社会层面。

详见:

为什么说法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

——————————————————————————

另外,可能已经有人忘记历史了:我国从来就没宣布过有言论自由,当年提倡这个的被定论为恐怖分子,所以这些都正常。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各平台一直都是先审再发。

很多时候发出来关键词审核没过你转发到想法是显示审核中。

被系统查到有问题也会马上仅自己可见。

有人说为什么我是秒显示,因为关键词筛一遍没问题自然秒显示。

敏感话题或者你这人问题比较多都是专门有人单人盯防你。

有朋友被单人盯防随便发啥四小时审核起步。

比如大家觉得尺度很大的微博,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怕你不聊敏感话题,因为写的长,也会有奇怪的敏感词导致不可见。

各平台一直这个尿性,我不止一次吐槽。

但这个新规明显指向性明确,不是冲着所有人说的。

就是冲着那些爱阴阳怪气带节奏的账号说的。

收一收,要管了。

当然他们也会一如既往把话题扩大为好像要管束所有人。

明明自己平时最瞧不起老百姓,一遇到问题就把自己包装成老百姓代言人。

官方写的是“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强调的是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

比如你搞个微信公众号,写一篇模棱两可带节奏的黑话稿,然后评论区全部精选带节奏言论展示在首页。

你说这事谁看不明白?就你聪明?

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某些人理解为在知乎写个回答发个想法要开评论筛选。

这种滑坡谬误不可笑么?

按这个思路,我看你不爽就去你评论区丢炸弹,然后你就炸了?

我从读书时上网至今,从来没有炸过号,也没有因为任何一次净网行动出过事。

怎么一到你们这,就至暗时刻了?

一个很简单原理,如果你觉得规则是这样,从今天开始你所有平台回答全部关评论区,这叫我认为是这样,而且我真的很害怕。

如果你说完了骚话继续自己开着评论区,这叫我就嘴几句其实我也不信。

你是哪种?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如果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天天无中生有这些破事,已经躺着世界第一了,也不会有什么润不润的问题。

打倒自己的,最终只能是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了马伯庸的《寂静之城

当电话响起来的时候,阿瓦登正趴在电脑前面睡觉。电话铃声十分急促,尖锐,每一次振动都让他的耳膜难受好久。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十分不情愿地爬起来,觉得脑子沉滞无比。

  其实他的脑子一直就很沉滞,这种感受既然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他身处的房间很狭窄,空气不很好,唯一的两扇窗户紧闭着——即使打开窗户也没用,外面的空气更加浑浊。这是一间大约只有三十平米的小屋子,屋子墙壁上泛黄的墙纸有好几处开始剥落,天花板上的水渍渗成奇怪的形状;一张老式的军绿色行军床摆在墙角,床腿用白漆写着编号;紧挨着行军床的是一张三合板制成的电脑桌,桌上摆着一台浅白色的电脑,机箱后面五颜六色的电线纠缠在一起,把它们自己打成一个古怪的死结,杂乱无章地蔓延到地板与墙角,仿佛常春藤一样。

  阿瓦登走到电话前,慢慢坐到地板上,目光呆滞地盯着电话,手却没有动。这部古怪的东西是老式的按键式电话,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款式,这是阿瓦登有一次去费城出差时偶尔在一家杂货店里买到的;他拿回家以后稍微修理了一下,发现居然还能用,这让他当时小小地兴奋了一阵子。

  电话继续在响着,已经是第七声。阿瓦登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去接听了。于是他弓下腰,用两个指头拈起电话,慢慢把电话放到耳边。

  “请说出你的网络编号?”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并不急噪,事实上它也不带其他任何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电脑合成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19842015”

  阿瓦登熟练地报出一连串数字,同时开始觉得胸有些更闷了。说实话他并不喜欢这些空洞的电子声音, 他有时候想,假如打过电话来的是一位声音圆润的女性该多好。阿瓦登知道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这幻想会让他的身体得到几秒钟的舒缓。

  话筒里的声音仍旧在继续着。

  “关于你在十月四日提交的网络论坛用户注册申请已经被受理,经有关部门审查后确认资格无误,请在三日内持本人身份证件、网络使用许可证及相关文件前往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用户名及密码。”

  “知道了,谢谢。”

  阿瓦登谨慎地选择词语,同时努力挤出一副满足的微笑,好象话筒的另一侧有人在看着自己一样。放下电话,阿瓦登先是茫然地盯着它看了大约两分钟,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腕,坐回到电脑前面,缓慢地推动了一下鼠标。

  电脑屏幕“啪”地一声亮了起来,显示出一个登陆的界面,还有一行英文:“请输入你的网络编号和姓名。”阿瓦登将那八位数字敲进去,又输入了自己的名字,点击“登陆”。随即机箱的指示灯开始频繁地闪动起来,整个机器发出细微的噪音。

  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有一个网络编号,没有这个编号,就无法连接进互联网络。每一个编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只有一个;这是使用者在网上的唯一代号,既不能修改,也不能取消。这些编号分别对应着使用者身份证上的名字,因此19842015就是阿瓦登,阿瓦登就是19842015。阿瓦登知道有些记忆力不好的人会把自己的编号印在衣服的后面,那看起来颇为滑稽,也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当的联想。

  有关部门说使用网络实名制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方便管理,杜绝因匿名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混乱。阿瓦登不太清楚那一系列重大问题会是什么,他自己没试过用假名上网,他所认识的任何人里也不曾有人尝试过——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说,他根本没办法匿名登陆互联网络,没有编号就没有权限上网,而编号则连接着他的详细档案,换句话说,没人能在网上隐藏自己。有关部门把这一切都考虑的很周详。

  “有关部门”,这是一个语意模糊、但却有着权威与震慑力的词组。它既是泛指,又是确指,其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广泛。有时候,它指的是为阿瓦登颁发网络编号的美国联邦网络管理委员会;有时候它是将最新通告及法规发到阿瓦登EMAIL信箱的服务器;还有时候它是监察网络的FBI特属网络调查科;总之一句话,有关部门是无处不在,无职不司的,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给予指导、监控或者警告,无论你是在网上还是网下。

  简直就象是老大哥一样无微不至。

  电脑仍旧在持续运转着,阿瓦登知道这得花上一阵子。这台电脑是有关部门配发给他的,具体型号和配置阿瓦登并不清楚,机箱是被焊死的,无法打开。于是他拿出一小瓶清凉油,用右手小拇指的指甲挑出一点抹在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从脚下堆积如山的杂物里翻出一个塑料杯子,从桌子旁的饮水机里接了半杯蒸馏水,就着一片镇痛片一饮而尽。蒸馏水穿过喉咙和狭长的食道滑进胃里,空泛的味道让他有些恶心。

  音响里忽然传来一阵美国国歌的旋律,阿瓦登放下杯子,重新把目光投到电脑上去。这是已经连入互联网络的标志。屏幕上首先跳出来的是有关部门的通告,白底黑色四号字,里面陈述了使用互联网的意义以及最新的规章制度。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音响里传来激昂的男性呼声,阿瓦登不大情愿地跟着大声念了一遍。“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这段呼号持续了三十秒钟,然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写着“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标语的桌面背景。另外一个窗口慢慢浮上开,上面开列出几个选项:工作、娱乐、电子信箱和BBS论坛。其中BBS选项呈现灰色,说明这项功能还没有开通。

  整个操作系统简洁明了,这台电脑的浏览器没有地址输入栏,只是在收藏夹里有几个无法修改的的网站地址。理由很简单,这些网站都是健康向上的,假如其他站点和这些网站一样,那么只保留这些网站就够了;假如其他站点与这些网站不一样,那么就是不健康的,是低级趣味,不能保留。这是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是为了公民的精神健康着想,生怕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染。

  阿瓦登首先点开了“工作”,一连串和他工作相关的站点列表与相关软件在电脑上显示出来。阿瓦登是一名程序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上级的要求编写程序。这份工作很无聊,不过可以保证他有稳定的收入。他不知道自己的源代码会被用到哪里去,上级也从来没有跟他说过。   他打算继续昨天的工作,但是很快发现自己很难继续下去。阿瓦登觉得今天的情绪比以前要烦躁,无法集中精神,大脑还是很呆滞,胸口仍旧发闷。他试图娱乐自己,但是他发现“娱乐”选项里只有纸牌与挖地雷,根据有关部门的说法,这是两个健康的游戏,没有暴力,没有色情,不会让人产生犯罪冲动,也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据说美国境外也是有互联网络站点的,不过无法连上去,因为本国的互联网络自成格局,独立自主,普通人无法直接连接到国外——IE浏览器没有地址栏,就算知道地址也没有用处。

  “您有一封新邮件。”

  系统忽然跳出来提示,阿瓦登终于找到了可以暂停工作的理由,他很快移动鼠标到电子信箱的选项上,点开,很快一个新的界面出现了。

  “To: 19842015

  From:10045687

  Subject: 模块、已经、完成、当前、项目、是否、开始。”

  阿瓦登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失望。每一次他收到新的电子邮件,都希望能够有一次新鲜的刺激来撞击他日益迟钝的脑神经,每一次他都失望了。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觉得保持期待至少能够享受到几秒钟快感。就好象他期待着打电话过来的是一个圆润温柔的女性声音一样。不给自己一些渺茫的希望,阿瓦登觉得自己迟早会疯掉的。

  这封信很简短,但是内容很充实。19842015是阿瓦登的网络编号,而10045687则是他的一位同事的编号,这种工作性质的信件通常都以编号相称。信的内容是几个不连续的英文单词,这是有关部门所提倡的一种电子邮件书写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方便软件检查信件中是否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打开回信的页面,同时另开了一个窗口,打开一份名字叫做“网络健康语言词汇列表”的TXT文档。这是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网民所必须使用的词汇。当他们书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论坛服务的时候,都得从这个词汇列表中寻找适合的名词、形容词、副词或者动词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一旦过滤软件发现网民使用了列表以外的词,那么这个词就会被自动屏蔽,取而代之的是“请使用健康语言”。

  “屏蔽”是个专有名词,被屏蔽的词将不允许再度被使用,无论是在书信里还是口头都不允许。讽刺的是,“屏蔽”一词本身也是被屏蔽的词汇之一。

  这个列表是经常更新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有几个词在列表上消失,于是阿瓦登不得不费劲脑汁寻找其他词语来代替那个被屏蔽掉的词语或者单字。比如在以前,“运动”这个词是可以使用的,但后来有关部门宣布这也是一个敏感词汇,阿瓦登只好使用“质点位移”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他对照着这份列表,很快就完成了一封文字风格与来信差不多的EMAIL——健康词汇表迫使人们不得不用最短的话来表达最多意思,而且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修辞,所以这些信件就好象是那杯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阿瓦登有时候想,他早晚也会和这些水和信一样腐烂,因为这些信是他写的,水是他喝的。

  接下来阿瓦登启动检查软件先扫了一遍,确保自己没无意中加入什么敏感词汇。等这一切都完成后,他按下了发送键,邮件被送出去了。

  阿瓦登没有留下备份,因为他的机器里没有硬盘,也没有软驱、光驱或者USB接口。这个时代宽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应用软件可以集中在统一的一个服务器中,个人用户调用时的速度丝毫不会觉得迟滞。因此个人不需要硬盘,也不需要本地存储,他们在自己电脑里写的每一份文档、每一段程序、甚至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自动传送到有关部门的公共服务器中,这样便于管理。换句话说,阿瓦登所使用的电脑,仅仅具备输入和输出两种功能。

  完成了这封信后,阿瓦登再度陷入了软绵绵的焦躁状态,这是一个连续工作了三天的程序员的正常反应。这种情绪很危险,因为它让人效率低下精神低迷,而且没有渠道发泄。“疲劳”、“烦躁”以及其他负面词汇都属于危险词汇,如果他写信给别人抱怨的话,那么对方收到的将会是一封写满“请使用健康语言”的EMAIL。

  这就是阿瓦登每天的生活,今天比昨天更糟糕,但应该比明天还稍微好一点。事实上这个叙述也很模糊,因为阿瓦登自己并不清楚什么是“好一点”,什么是“更糟糕”。“好”与“坏”是两个变量,而他的生活就是一个定量,只有一个常数叫“压抑”。

  阿瓦登推开鼠标,把脑袋向后仰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至少“呼”这个字还没有被屏蔽)这是空虚的表现,他想哼些歌,但却又不记得什么,转而吹了几下口哨,但那听起来与一只生了肺结核的狗差不多,只得做罢。有关部门象幽灵一样充斥在整个房间里,让他无法舒展自己的烦闷。就好象一个人在泥沼里挣扎,刚一张口就被灌入泥水,甚至无法大声呼救。

  他的头不安分地转了几转,眼神偶尔撇到了摆在地板上的老式电话机,他忽然想到还必须要去有关部门申请自己的BBS论坛浏览许可证。于是他关掉“工作”和“电子邮件”窗口,退出了网络登陆。阿瓦登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毫不犹豫,他很高兴能够暂时摆脱互联网络,在那上面他只是一串枯燥的数字和一些“健康词汇”的综合体。

  阿瓦登找出一件破旧的黑色呢子大衣,那件大衣继承自他的父亲,袖口和领子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个别地方有灰色的棉花露出来,但还是很耐寒。他把大衣套到身上,戴上一副墨绿色的护镜,用过滤口罩捂住嘴。他犹豫了一下,拿起“旁听者”别在耳朵上,然后走出家门去。

  纽约的街上人很少,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当地高,大部分事务在网上就可以解决,有关部门并不提倡太多的户外活动。太多的户外活动会导致和其他人发生物理接触,而两个人发生物理接触后会发生什么事则很难控制。

  “旁听者”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而发生的,这是一种便携式的语言过滤器,当携带者说出敏感词汇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每一位公民外出前都必须要携带这个装置,以便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语。当人们意识到旁听者存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至少阿瓦登是如此。有关部门正逐步试图让网络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一起“健康”。

  这时候正是11月份,寒风凛冽,天空漂浮着令人压抑的铅灰阴云,街道两旁的电线杆仿佛落光了叶子的枯树,行人们都把自己包裹在黑色或灰色的大衣里面,浓缩成空旷街道上的一个个黑点飞快移动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烟雾将整个纽约笼罩起来,不用过滤口罩在这样的空气里呼吸将会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距离上一次离开家门已经有两个月了吧,阿瓦登站在公共汽车站的站牌下,不无感慨地想,周围的一切看起来很陌生,泛黄,而且干燥。那是上一次沙尘暴的痕迹。不过沙尘暴这个词也已经被屏蔽了,因此阿瓦登的脑海里只是闪过那么一下,思想很快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站在阿瓦登旁边的是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高个男人。他先是狐疑地看了阿瓦登一眼,看到后者沉默地沉在黑色大衣里,他的两只脚交替移动,缓慢地凑了过去,装做漫不经心对阿瓦登说:

  “烟,有吗?”

  男人说,每一个字都说的很清晰,而且词与词之间间隔也足够长。这“旁听者”还没有精密到能够完全捕捉到每一个人语速和语调的程度,因此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保持这种说话风格,以方面检测发言人是否使用了规定以外的词汇。

  阿瓦登转过头去,看了他一眼,舔舔自己干裂的嘴唇,回答说:

  “没有。”

  男人很失望,又一次不甘心地张开嘴。

  “酒,有吗?”

  “没有。”

  阿瓦登又重复了一次这个词,他也已经很久没有收到烟和酒了,也许是缺货的关系吧,这是常有的事。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旁观者”这一次却没有发出警报。以阿瓦登的经验,以往一旦烟、酒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发生短缺现象,这个词就会暂时成为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直到恢复供给为止。

  这个男人看起来很疲惫,红肿的眼睛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特征,这是长时间挂在网上的关系。他的头发蓬乱,嘴边还留着青色的胡子碴,制服下的衬衣领口散发着刺鼻的霉味。能看的出,他也很久不曾到街上来了。

  阿瓦登这时候才注意到,他的耳朵上空荡荡的,没有挂着那个银灰色的小玩意“旁听者”,这实在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不携带“旁听者”外出,就意味着语言不会再被过滤,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论就有可能孳生,因此有关部门相当严厉地规定公民上街必须携带旁听者。而这个男人的耳朵旁却什么也没有。阿瓦登暗暗吃惊,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去提醒还是装做没看到。他暗自想,也许向有关部门举报会更好。

  这时候那个男人又朝他靠近了一点,眼神变的饥渴起来。阿瓦登心里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向后退去。这难道是一次抢劫?还是说他是个压抑太久的同性恋者?那个男人忽然扯住他的袖子,阿瓦登狼狈地挣扎却没有挣开。出乎他的意料,那个男人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大吼一声,用一种阿瓦登已经不太习惯了的飞快语速向他倾泻起话语来。阿瓦登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弄的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我只是想和你多几句话,就几句,我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我叫斯多葛,今年三十二岁,记得,是三十二岁。我一直梦想有一套在湖边的房子,有一副钓鱼竿和一条小艇;我讨厌网络,打倒网管;我妻子是个可恶的网络中毒者,她只会用枯燥乏味的话叫我的网络编号;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疯人院,里面大疯子管着小疯子,并且把所有没疯的人变的和他们同样疯狂;敏感词汇都去他X的,老子受够了……”

  男人的话仿佛一瓶摇晃了很久然后突然打开的罐装碳酸饮料,迅猛,爆裂,而且全无条理。阿瓦登惊愕地望着这个突然狂躁起来的家伙,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对他产生了一点同情,那种“同病相怜”式的同情。男人的话这时候已经从唠叨变成了纯粹谩骂,全部都是最直抒胸臆的那种。阿瓦登已经有五、六年不曾说过这些脏话,最后一次听到这些也是四年前。有关部门认为这都有碍精神文明,于是全部都屏蔽掉了。

  而现在这个男人就在公众场合对着他大吵大嚷,似乎要将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一口气全倒出来。他的目光和手势并不针对任何人,甚至也不针对阿瓦登,更象是在一个人在自说自话。阿瓦登的耳膜似乎不习惯这种分贝,开始有些隐隐做痛,他捂着耳朵,拿不定主意是干脆逃掉还是……这时候,远处街道出现两辆警车,一路闪着警灯直直冲着这座公共汽车站而来。

  警车开到站台旁时,男人仍旧在痛骂着。警车门开了,涌出了五、六名全副武装的联邦警察。他们扑过去将那个男子按在地上,用橡皮棍痛打。男人两条腿挣扎着,嘴里的语速更快了,骂出来的话也越来越难听。其中一名警察掏出一卷胶带,“嚓”地一声扯下一条向男人的嘴贴去。男人在嘴被胶带封住之前,突然提高嗓门,冲着警察痛快无比地喊了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阿瓦登看到他的表情由疯狂变成享受,面带着微笑,似乎完全陶醉在那一句话所带来的无上快感和解脱感中。

  联邦警察们七手八脚地将男人送进了警车,这时才有一名警察走到了阿瓦登的跟前。

  “他,是,你朋友?”

  “我,不,认识。”

  警察盯了他一阵,取下他耳朵上的“旁观者”查看记录,发现他并没有提及任何敏感词汇,于是重新给他戴回去,警告他说那名男子说的全部都是极度反动的词汇,要求他立刻忘掉,然后转身押着那男子离开了。

  阿瓦登松了一口气,其实刚才他有一瞬间涌现出一种冲动,也想在这空旷的街道上大喊一声“FUXKYOU, YOUSONOFBITCH”那一定很爽快,他心里想,因为那男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很享受。不过他也知道,这也是妄想的一种,“旁观者”紧帖在耳朵上的冰凉感觉时刻提醒着他。   街上很快就恢复了冷清,十分钟后,一辆公共汽车慢吞吞地开进站里,锈迹斑斑的车门哗啦一声打开,一个电子女声响彻整个空荡荡的车厢:“请乘客注意文明用语,严格按照健康词汇发言。”

  阿瓦登把自己缩进大衣,压抑住自己异样的兴奋,决定继续保持沉默下去。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从破碎的车窗玻璃里吹进来的寒风让阿瓦登脸上挂起一层暗灰色的霜气,面部被风中的沙砾和煤渣刮的生疼。他听到电子女声报出了站名,就站起身来,象一条狗一样抖抖身上的土,走下车去。

  车站对面就是阿瓦登要去的地方,那是有关部门负责受理BBS论坛申请的网络部。这是一间五层的大楼,正方形,全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表泛灰。如果没有那几个窗户的话,那么它的外貌将与水泥块没有任何区别:生硬、死气沉沉,让蚊子和蝙蝠都退避三舍。

  BBS论坛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从理论上来讲它完全多余,BBS的功能完全可以由EMAIL新闻组来取代,后者更容易管理和审查。而且申请使用BBS论坛资格不是件容易的事,申请人必须要通过十几道手续和漫长的审查才能有浏览资格,浏览资格三个月才会被允许在指定论坛发布帖子,至于自己开设BBS则几乎是不可能。

  因此真正对BBS有兴趣的人少之有少。阿瓦登当初之所以决定申请BBS论坛资格,纯粹是因为他那种模糊但却顽强的怀旧心态,就好象他从杂货店里买的那部老式电话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自找麻烦,也许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些刺激,还是说为了强调自己和曾经旧时代的那么一点点联系,也许两者兼有之。

  阿瓦登恍惚记得在他小的时候,互联网与现在并不太一样。并不是指技术上的不同,而是一种人文的感觉。他希望能通过使用BBS论坛回想起一些当年的事情。

  阿瓦登走进网络部的大楼,大楼里和外面一样寒冷,而且阴森。走廊里没有路灯,蓝白色调的两侧墙壁贴满了千篇一律的网络规章条文与标语,冰冷的空气呼吸到肺里,让阿瓦登一阵痉挛。只有走廊尽头的小门缝隙里流泻出一丝光亮,小门的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网络部BBS论坛科。”

  一走进这间屋子,阿瓦登立刻感觉到一阵温洋洋的热气。屋子里的暖气(或者是空调)开的很大,让阿瓦登冻麻了的手脚和脸麻酥酥的,有些发痒,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挠挠。

  “公民,请您站在原地不要动。”

  一个电子女声忽然从天花板上的喇叭里传来,阿瓦登触电似地把手放下,恭敬地站在原地不同。他借这个机会观察了一下这间屋子。这屋子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狭长形的大厅,一道拔地而起的大理石柜台象长城一样将房间割裂成两部分,柜台上还装着一排银白色的圆柱形栅栏,直接连到天花板。屋子里没有任何装饰,没有观赏植物,没有塑料鲜花,甚至没有长椅和饮水机。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阿瓦登跟着声音重复了一遍。

  “请前往八号窗口。”

  电子女声的语调很流畅,因为这是电脑制作出来的,因此没有敏感词汇的限制。

  阿瓦登转头看到在自己右手边的不远处,大理石柜台上的液晶屏幕显示着八号的字样。他走过去,拼命抬起头,因为柜台实在太高了,他只能勉强看到边缘,而无法看到柜台另一侧的情形。不过他能听到,一个人走到柜台对面,坐下去,并有翻动纸张与敲击键盘的声音。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柜台上的喇叭传来命令。出乎意料,这一次在喇叭里的声音却变了。虽然同样冷漠枯燥,但阿瓦登还是能分辨出它与电子女声的不同——这是一个真正的女性的声音。他惊讶地抬头望去,却什么都看不到,柜台太高了。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声音又重复了一次,语气里带着一丝烦躁,似乎对阿瓦登的迟钝很不满。

  “是的,这是真正的女声……”阿瓦登想,电子女声永远是彬彬有礼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他把相关的电子身份证、网络许可证、网络编号和敏感词汇犯罪记录等一系列个人资料卡片一起放进柜台外的一个小金属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插进柜台上一个同样大小的凹槽中,关好门。 很快他听到“唰”的一声,他猜测这也许是对面的人——也许是个女人——将盒子抽出去的声音。

  “你申请BBS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喇叭后的女声浸满了纯粹事务性的腔调。

  “为了、提高、互联网络、工作效率、为了、缔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更好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阿瓦登一字一句地回答,心里知道这只是一道官方程序,只需要按标准回答就可以。

  对面很快就陷入沉默,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喇叭再度响起。

  “最后手续确认,你已经获得BBS论坛浏览权。”

  “谢谢。”

  “砰”的一声,金属盒子从柜子里弹了出来,里面除了阿瓦登的证件以外还多了五张小尺寸光盘。

  “这是有关部门核发给你的BBS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论坛列表、互联网BBS论坛使用指南及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

  阿瓦登向前踏了一步,从盒子里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全拿出来,揣进大衣的大兜里。那些东西其实是可以全部放在同一张光盘里的,不过有关部门认为每一张光盘装一份文件有助于用户理解这些文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产生敬畏。

  他心里盼望着那个喇叭能再说两句。让他失望的是,对面传来的是一个人起身并且离开的声音,从脚步声的韵律判断,阿瓦登愈发相信这是一名女性。

  “手续办理完毕,请离开网络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甜美空洞的电子女声从天花板上传来,阿瓦登厌恶地抽动鼻翼,拿手揉了揉,转身离开这间温暖的大厅,重新进入到寒冷的走廊。

  在回家的路上,阿瓦登蜷缩在公共汽车上一动不动,顺利申请到BBS的使用权让他有些虚无缥缈的兴奋。他闭着眼睛,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躲开破窗而入的寒风,右手在兜里不断摩挲那一系列光盘,还在怀念着那一个神秘的女声。

  如果能再一次听到该多好,他不能抑制自己这样的想法,同时用拇指的指肚在光盘上轻轻地摩擦,幻想这几张光盘也曾经被她的手触摸过。他兴奋的几乎也想破口大骂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真奇怪,那名男子的骂声在他的记忆里根深蒂固,并时不时不自觉地滑到唇边。

  忽然,他的手指在光盘上发觉到一丝异常的感觉。阿瓦登下意识地朝四周望去,确认周围一个乘客也没有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光盘全拿出来,就着窗外的光亮仔细端详。

  阿瓦登很快注意到,在装有BBS论坛列表的光盘背面,被人用指甲轻轻地划了一道刮痕。这条刮痕很轻,如果不是阿瓦登仔细地抚摩光盘的话,是很难发觉到的。这条刮痕很奇特,是一条直线,而在这条直线末端的不远处,则是另外一条极短的刮痕,似乎刻意想弯成一个圆点。整体看上去就好象是一个叹号,或者倒过来说,象是字母i。

  很快他在其他四张光盘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刮痕,它们造型都不同,但都似乎代表着某种符号。阿瓦登回想起喇叭里那个女声最后一句提到过的文件顺序,于是把这五张光盘按照BBS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论坛列表、互联网BBS论坛使用指南、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的顺序排列好,接着依次把那五道刮痕用手指临摹到汽车窗户上。很快那些刮痕构成了一个英文单词:

  title

  题目?这是什么意思?

  阿瓦登看着这个单词莫名其妙,这究竟是纯属无意的痕迹,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如果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这时候汽车停住了,又有几名乘客走上车来。阿瓦登挪动一下身体,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车窗上写出来的字迹,然后装做打呵欠的样子抬起袖子,轻轻把那五个字母擦掉。

  阿瓦登暗自庆幸,如果他没有在现在发现这些光盘上的痕迹,那么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发觉了。按照规定,个人电脑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存储存设备的,因此阿瓦登的电脑并没有光驱。他下一步所要做的是将这些光盘送交到管区网络安全部,由他们将光盘内资料登陆到服务器中,再转发给阿瓦登。这是为了防止个人私自在家里制造、阅读或者传播黄色或者反动信息,网络安全部发出的通告是这么解释的。联邦的网络警察经常会突入到个人家中进行临时检查,看用户是否非法拥有信息贮存设备,阿瓦登曾经亲眼见过一个邻居被警察带走,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私自藏了一张光盘在家里——其实他只是打算拿那个当茶杯垫用。那个邻居再没回来过。

  无论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让阿瓦登感觉到兴奋。怀旧与渴望新奇是阿瓦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两根精神支柱,否则他会与这座城市一样变的僵硬,然后窒息而死。

  他先来到网络安全分部,将光盘交给那里的负责人,负责人反复地检查光盘和阿瓦登的表情,好象所有使用BBS论坛的人都不可信赖一样。末了负责人终于找不到什么破绽,只得将光盘收下,然后举起右手,阿瓦登和他一起高呼“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这句话是唯一被允许可以连贯着被说出来的句子。

  回到家里,阿瓦登脱掉大衣,摘了过滤口罩,将旁观者扔到了行军床上,然后整个人也倒进枕头里。每次出去外面都会让他疲劳,这一半是因为他孱弱的肉体已经不大适合室外活动;另外一半原因是因为他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旁观者。

  过了四十分钟,他才悠悠地醒过来,头还是和平常一样地疼,胸口还是一如既往地闷。胡乱吃了一点东西以后,阿瓦登爬到电脑桌前,打开电脑,按程序登陆上网络,习惯性地先检查了一遍信箱。

  信箱里有七、八封新的信件,其中两封是同事发来的事务信。另外五封则是网络安全部发给他的,内容就是他送交的那几张光盘。

  阿瓦登打开了包含有BBS论坛的用户名、密码和BBS论坛列表的两封信。他看到自己的论坛通用用户名叫做19842015,和自己的网络编号完全一样,不由得有些失望。他依稀记得在小的时候,BBS论坛的用户名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而且每一个论坛都可以不同,一个人在网上并不单只是一串枯燥数字。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是跟童话和幻想混杂在一起,未必与实际相符。现实中你只能使用有关部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理由很简单,用户名和密码内也可能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又打开了那份BBS列表,全部都是有关部门开设的官方论坛,没有私人的——事实上个人能够合法持有的电脑设备从技术上来说也无法架设新BBS——这些论坛的主题各有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响应国家号召,缔造健康互联网络来说的。比如其中一个电脑技术论坛,主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屏蔽掉敏感词汇。

  居然在这些论坛中还有一个是关于游戏的。里面正在讨论的是一个如何帮助别人使用健康词汇的网络游戏,玩家可以操纵一名小男孩在街上侦察,看是否有人使用了敏感词汇,小男孩可以选择上前指责或者通知警察,抓到的人越多,小男孩得到的褒奖就越高。

  阿瓦登随便打开了几个论坛,里面的人都彬彬有礼,说话很“健康”,就好象街上的那些行人一样。不,准确地说,比街上的气氛还要压抑。在街上的人也许还有机会保留一下自己的小动作,比如阿瓦登刚才在公共汽车上就偷偷地写了TITLE五个字母;而在网上论坛,人的最后的一点隐私也全被暴露出来,有关部门随时可以调看你的一切行动,无从遁形,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一阵失落和失望袭上阿瓦登的心头,他合上眼睛,把鼠标甩开,重重地向后靠去。原来他天真地以为BBS论坛也许会少许宽松一些,现在看来甚至比现实中更叫人窒息,他感觉到自己好象陷入沉滞的电子淤泥之中,艰于呼吸。“FUXKYOU, YOUSONOFBITCH”再一次涌现到他的唇边,强烈无比,要化好大的力气才控制住。

  忽然,他又想到了那个神秘的title,那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五张光盘里或许隐藏着什么?也许这跟title有关系?

  阿瓦登想到这里,把目光重新转向电脑屏幕,仔细去看网络安全部发来的五封信的title部分。五张光盘各隐藏着一个字母,凑到一起就是title,那么按照这个方式,那五封EMAIL的title凑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话:去用户学习论坛。”

  阿瓦登记得刚才他确实看到其中一个论坛的名字叫做“用户学习”,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连接到这个论坛去。他希望这并不是一个巧合。

  用户论坛是一个事务性论坛,里面是一些关于BBS用户资料的投诉帖和管理帖,斑竹的是一个叫19387465的人;发帖的人和回帖的人数量都很少,里面冷冷清清的。阿瓦登打开帖子列表,按照刚才的规律去搜寻每一个帖子的标题,并把它们综合到一起,很快他就得到了另外一句话:   “每周日辛普森大楼5层B户。”

  又是一个谜团,阿瓦登想。但这却坚定了他的信心,这其中必定隐藏着玄机。光盘、EMAIL和BBS论坛,连续三次都可以通过首词组组合的方式得到暗示,绝非巧合。

  究竟是什么人会在有关部门的官方文件中隐藏着这样的信息呢?每周日在效率大楼5层B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阿瓦登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兴奋感,未知事物的新奇刺激着他麻木很久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这种在有关部门正式文件中玩弄的文字技巧,叫他有一种喘息的快感,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铁面罩上几个透进空气的小孔。

  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

  FUXKYOU, YOUSONOFBITCH。

  阿瓦登盯着屏幕上的桌面背景,用嘴唇比出了那句粗话的口型,并且比出了中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瓦登一直处于一种潜藏的兴奋状态,就象是一个摆出无辜表情嘴里却藏着糖果的小孩子,在大人转身过去之后露出狡黠的笑容,尽情享受心中藏有秘密的乐趣。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健康词汇在列表里又少了几个,窗外的空气又浑浊了几分,这已经是生活的常态。阿瓦登自己已经开始拿网络健康词汇表当日历来用,划掉三个词就证明过了三天,划掉七个就证明过了一周,于是周日终于到来了。

  阿瓦登抵达辛普森大楼的时间是中午,暗示的句子里并没有指明时间,阿瓦登认为在中午前往应该是比较可以接受的。当穿着深绿军大衣,耳朵上别着旁观者的阿瓦登来到辛普森大楼的入口时,他的心开始忐忑不安地跳跃起来。他在上一星期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发生的情景,而现在这个谜底就要揭晓了。无论在周日效率大楼会发生什么,也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糟糕,阿瓦登心里想,所以他并不怎么害怕。

  他走进大楼内部,发现这里的人也很少,空旷的走廊里只听到他哒哒的脚步声与回音。一部老电梯里贴着“缔造美好网络家园”的广告,以及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男性头像海报,背景是星条旗,他在纸里用右手食指指向观看者,头上写着一行字是“公民,请使用健康词汇。”阿瓦登厌恶地转过身去,发现另外一侧也贴着同样的海报,避无可避。

  值得庆幸的是五楼很快就到了,电梯的门一开,对面的门上就赫然挂着B户的牌子。门是掉了漆的绿色,门框上还点了几滴墨水,一部简易的电子门铃挂在右上角。

  阿瓦登深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去按电纽。

  电铃响起,很快屋子里传来脚步声。阿瓦登觉得这脚步的韵律很熟悉,似乎是在哪里见到过。门“咔拉”一声被打开一半,一名年轻女子一手握着把手,把身体前倾望着阿瓦登,警惕地说:

  “你,找谁?”

  女子疑惑地问道。阿瓦登一下子就认出了她的声音,就是那个在网络部BBS论坛科柜台后面的女性。她很漂亮,穿着墨绿色绒线衫,头上梳着这时代流行的短发,皮肤特别的白,只有嘴唇能看到一些血色。

  看着女子的眼神,一瞬间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犹豫了一下,他举起右手,轻声回答说:“title。”

  阿瓦登不知道这句话能否奏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找对了地方,但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回答了。他紧张地望着那女子,假如那女子忽然报警,那么自己就会被抓起来仔细审问为什么无缘无故跑到陌生人家里。“肆意游走罪”只比“使用敏感词汇罪”轻那么一点。

  女子听到他这么说,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只是把头幅度很轻微地点了一下,右手谨慎地做了一个“进来”的手势。阿瓦登刚要张口,那女子严厉地瞪了他一眼,吓的他把话又吞回去了,乖乖地跟着她进了屋子。

  一进屋子,女子首先做的就是把门关好,然后拉起来一层铅灰色的门帘挡在门口。阿瓦登不安地眨着眼睛,趁她拉门帘的时候环顾四周。这屋子是标准的两室一厅,在厅里摆放的是一套双人沙发与一个茶几,茶几上居然还有几束红紫色的塑料花。靠墙是电脑桌和电脑,墙上挂着普通的白色日历, 但被主人用粉红色的纸套了边,看起来颇为温馨。一盏粗笨的日光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上面象是恶作剧一样挂了几缕绿色的电线,象是垂下藤蔓的葡萄架。阿瓦登注意到厅口的鞋架上有四双鞋,尺码不同,说明今天的客人并不只他一个。

  阿瓦登正踌躇不安,忽然女子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朝里面走。于是两个人穿过客厅另一侧的短小回廊来到其中一间卧室。卧室上挂着同样质地的铅灰色帘子,女子伸手举起帘布,推开了门。阿瓦登迈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名面带微笑的人类,以及一间用真正的鲜花装点的房间。屋子里有很多旧日记忆里的古老物品,比如一幅印象派的油画、一尊乌干达木雕,甚至还有一个银烛台,唯独没有电脑。

  他正在迟疑,女子也进了屋子。她谨慎地拉好门帘关上门,将耳边的旁观者取下,回过身来对阿瓦登用曼妙的声音说道:

  “欢迎加入说话会!”

  “说话会?”

  出于习惯,阿瓦登并没有把这三个字说出口,因为他不确定是否“健康”,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的疑惑。

  “在这里你可以随便说话,这个该死的东西不会起作用的。”女子把自己的旁观者晃了晃,那个小东西象死掉了一样,对女子句子里两个敏感词汇“随便”和“该死”充耳不闻。

  阿瓦登一下子想到上星期在公共汽车站前碰到的男子,如果他摘下旁观者,会不会也会落到同一境地呢?那女子见他犹豫不决,指了指门口的铅灰色门帘说:“放心好了,这里是可以屏蔽掉旁观者信号的,不会有人觉察到。”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哪里?”

  阿瓦登一边摘下耳朵上的旁观者,一边小声说道,语调还是改不了那种有关部门规定的说话方式。

  “这里是说话会,是一个完全自由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请不要拘束。”

  另外一个人起身对他说道,这是一名瘦高的中年男子,鼻梁上的眼镜非常地厚。

  阿瓦登嗫嚅着,却找不到发音的焦点,在四个人的注视下显得窘迫不堪,脸都要红起来。女子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可怜的家伙,不用太紧张,每一个刚到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她把手搭到阿瓦登的肩上:“我们其实见过的,当然,我见过你,而你没见过我。”她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头发解下来,原来她留的是一头齐肩的乌黑长发,头发披下来的一瞬间阿瓦登觉得她真的很美。

  “我……我记得你,记得你的声音。”阿瓦登终于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虽然不够流畅。

  “是吗,那可太好了。”女子笑起来,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到沙发上,递给他一杯水。阿瓦登注意到这是一个款式古老的茶杯,上面还刻着花纹,杯子里的水带着浓郁的香气,阿瓦登尝了一点,那种甜丝丝的味道对喝惯纯净水的舌头来说刺激格外地大。让他觉得浑身一下子被注进了许多活力。

  “弄到这个可不容易,我们也不是每周都能喝到。”女子坐到他身边,两只乌黑的眼睛注视着他,“你是怎么知道这个集会的?”

  阿瓦登把发现光盘暗示的过程说了一遍,其他四个人都赞许地点了点头。“果然是个聪明人,脑筋还没被陈腐的空气腐蚀掉。”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称赞道,他的嗓门大的要命。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表示赞同。

  “这正是天生的说话会成员,聪明、敏锐,而且不甘屈从于沉默。”

  “那么。”胖子提议,“先让我们鼓掌欢迎说话会的新成员吧。”

  于是四个人鼓起掌来,小小的屋子里响起一片掌声。阿瓦登羞涩地举起杯子做回应,他还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等到掌声稍息,他抬起头怯生生地问道:

  “可以问个问题吗?说话会到底是什么?”

  带他进屋的女子伸出食指,在他鼻子前两公分的地方比了一比,解释道:

  “说话会,就是可以畅所欲言的集会。在这里你不必顾忌什么,说出任何你想说的东西。这里没有敏感词汇,也没有健康互联网络。这里是绝对自由的空间,你可以尽情释放你的灵魂,舒展你的身体,没有任何禁锢与束缚。”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变的高亢、奔放,里面饱含了许多早已经被屏蔽掉的词汇,阿瓦登不曾听到这样流畅连贯的话语很久了。

  “我们的宗旨就是,说话,就这么简单。”中年人扶扶眼镜,补充道。

  “可是,要说些什么呢?”阿瓦登又问道。

  “任何事情,你心里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说出来。”中年人露出宽和的笑容,“尤其是那些被美国政府限制的思想。”

  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集会啊,这分明就是犯罪,阿瓦登心想,但他发觉自己却被这种犯罪慢慢地吸引住了。

  “当然,有件事我们会事先说明。说话会是危险的,每一个成员都冒着被有关部门拘捕的风险。联邦执法人员也随时可能破门而入,以非法集会以及非法使用不合法词语的名义把我们抓起来。你现在有权拒绝加入,并且离开。”

  阿瓦登听到女子的警告,心里一度犹豫起来。但一想到此刻离去的话,那么又要开始持续那种窒息的泥沼生活,他就难以压抑自己的烦闷。阿瓦登第一次发现,原来“说话”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他先前并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如此地渴望着说话。

  “我不会离开的,我要加入你们,说话。”

  “那太好了。唔,那么不妨就从自我介绍开始吧。”女子高兴地说,同时站起身来,把右手搭到胸前,“从我开始。我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至于网络编号和身份证号码,让他们见鬼去吧!谁会去管那个!我有我自己的名字,我不是数字。”

  她的话让所有人包括阿瓦登都笑了起来。接着她继续说道:“不过,这其实只是一个假名,这是希腊神话里的女神。”

  “假名?”

  “是的,和我户籍本上的名字是不同的。”

  “可是,为什么?”

  “你不会对自己在档案里的名字厌倦吗?我想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也好,自己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在这个说话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我们彼此拿这个称呼。”

  阿瓦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很理解阿尔特弥斯的想法。事实上当他在使用网络论坛的时候,也希望能够自己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而不是被分配一个用户名。

  通过介绍,阿瓦登了解到阿尔特弥斯是网络部BBS论坛管理科的职员,今年23岁,未婚,最讨厌蟑螂和蜘蛛,喜欢缝纫与园艺,屋子里的花就是她偷偷从城市边缘摘回来的。

  接下来是那名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名字叫兰斯洛特,41岁,是城市电厂的一名工程师;兰斯洛特这名字出自英国的亚瑟王传说,是一名忠贞的骑士。他有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三岁,女孩四岁,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柠檬味道的水果糖。说到这里,兰斯洛特说希望下次聚会能把他们也带了,孩子们正是学说话的时候,他想教给他们真正的说话。

  那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是网络部的一名网管,叫瓦格纳。这个身份让阿瓦登吃惊不已,他的印象里网管都是些绷着脸全无表情的冷漠生物,但眼前的瓦格纳脸圆滚滚的,油光锃亮,嘴边两条翘起的小胡子神气十足。他喜欢的是雪茄和歌剧,利用网管的特权这两样东西都不难弄到。

  “这个能屏蔽掉信号的门帘就是他弄的。”阿尔特弥斯补充说,瓦格纳冲她做了个“乐意为您效劳”的手势,然后点燃了雪茄,把它放到嘴里,很快屋子里就笼罩起一片稀薄的烟雾。

  说话会的第四名成员是一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女性,今年刚满三十。她的名字是杜拉丝,城市日报(那个时代的报纸已经全部都数字化了)的编辑,她比阿尔特弥斯还瘦,颧骨高高耸起,眼窝身陷,两片薄薄的嘴唇即使在最说话的时候也很少分开,看不到牙齿。爱好是饲养狗和猫,尽管她并没有养。

  “那么,到你了。”阿尔特弥斯对阿瓦登说。阿瓦登想了想,结结巴巴地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当谈到自己的爱好时候,他一时间居然想不到自己喜好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在那之前他甚至从来没想过。

  “那,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阿尔特弥斯把手再一次放在他肩上,诱导着问道。

  “真的什么都可以?”

  “什么都可以,在这里没有任何限制。”

  阿瓦登觉得自己终于找到机会了,他咳了一声,抓抓头,脱口而出一句响亮的叫喊:“FUXKYOU, YOUSONOFBITCH!”

  在一瞬间,在座的四个人都被他这句话震惊了。瓦格纳率先反应了过来,他先叼住雪茄,用力鼓掌,然后用右手把雪茄取下来,张嘴大声地赞叹道:“真棒,痛快,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入会誓词。”

  “我宁可听十遍这样的脏话,也不想再去碰那个乏味的电子女声。”兰斯洛特也是一脸陶醉,毫不掩饰自己对电子女声的厌恶。而阿尔特弥斯和杜拉丝全都咯咯地笑起来,杜拉丝发现自己的笑容幅度大了一点,不好意思地把嘴掩住。阿瓦登觉得他们与其说是觉得新奇,不如说是在享受这句脏话所带来的对体制的蔑视与挑战。

  “那你叫希望自己叫什么名字呢?” 阿尔特弥斯歪着头问。

  “唔……王二。“ 阿瓦登沉吟了一下,回答说。这是一个中式的名字,他以前有一个中国人朋友,喜欢讲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名字总是叫王二。

  屋子里的气氛现在完全融洽了,大家都开始谈些比较自然的话题,每个人都摆出了最舒服的姿势,阿尔特弥斯不时拿起茶壶来为大家续水。阿瓦登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脑子前所未有地轻松。

  “你知道的。”阿尔特弥斯又给他倒了一杯甜水,“我们一直想把说话会保持在一定规模,平日是没有办法畅所欲言的,我们需要空间。麻烦的是,我们没办法公开征集会员,又不可能直接通过物理接触去寻找,那风险太大。于是兰斯洛特就设计了一套暗示系统,只有发现这些暗示的人才能知道本会的存在。”

  “这套系统考虑到的还不止是安全问题。”兰斯洛特把自己的眼镜摘下来仔细擦拭了一下,得意地说,“这其实也是一个会员资格验证。说话会所吸纳的成员,必须有智慧,有头脑,内心渴望激情,并且对自由有着渴望。”

  瓦格纳用两根指头夹着雪茄,在事先准备好的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大声说道:“据我的经验,申请BBS论坛服务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怀旧,或者说渴望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样的人往往都怀有激情,认为BBS论坛也许能给他们一些与现实不一样的东西——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政府对BBS论坛的管理甚至严厉过电子邮件——这暗示着他们心里渴望解脱束缚。因此我们将暗示隐藏在申请BBS论坛的光盘之中,只有申请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暗示。而只有那些有智慧、观察敏锐的人才会发觉到这些暗示的存在,并顺利解读出来,找到这里。”

  “归根到底,说话会也不过是一群渴望自由说话的秘密小团体罢了。”兰斯洛特笑道。

  “你是第二个找到说话会的人,第一个是杜拉丝小姐。”

  阿尔特弥斯告诉阿瓦登。阿瓦登敬佩地看了杜拉丝一眼,后者淡淡地回答道:“这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摆弄文字。”

  阿瓦登想到上一周在公共汽车站碰到的那个疯狂男子,于是把这件事讲给其他成员听。听完之后,兰斯洛特摇了摇头,从嘴唇里滑出一声叹息:“这样的事情我也是见过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如此。所以说话会的存在是必要的,这是缓解压力的阀门。长时间的敏感词汇限制会让人都疯掉的,因为他们既无法思考又没办法表达。”“这正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所希望看到的,这样只有傻瓜能够存活下来,一个全是傻瓜的社会是稳定的。” 瓦格纳费力地把自己肥胖的身躯挪了一下位置,轻蔑地说。“你也是有关部门的一分子,瓦格纳先生。”阿尔特弥斯一边往茶杯里续了些热水,一边抬头轻声说道。“阿尔特弥斯小姐,我只是一个能比普通人多使用几个敏感词汇的普通人而已。”

  大家都笑了起来。阿瓦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说这么多的话,这是前所未有的奇妙经验。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很快就融进了这个小圈子里,隔阂与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胸闷与头晕等习惯性的毛病。

  很快话题就从说话会本身扩展到了更加宽泛随意的话题,阿尔特弥斯唱支歌,兰斯洛特说了几个笑话,杜拉丝则给大家讲了美国南部诸州的风土人情;瓦格纳甚至还唱了一段歌剧,虽然阿瓦登一个字也听不懂,但他一点也不吝惜掌声。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被屏蔽掉的角落里,五个不甘沉默的人正在享受着在这个时代视为奢侈品的事情——说话。

  “王二,你可曾看过《1984》?”

  阿尔特弥斯忽然问道,她就靠着阿瓦登坐下,阿瓦登摇摇头,反问道:“这是网络编号的一段么?”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书?”阿瓦登听到这个名词,头摇的更大了。这是个古老的名词,在这个电脑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网络可以承载一切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图书馆查到电子版;因此有关部门认为实体书籍变成了一种没有必要存在的浪费,实体书也就逐渐消亡了。瓦格纳对此的评论是:“有关部门喜欢电子书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电子书籍的话,只需要FIND和REPLACE两个命令就可以消灭掉全部不健康词汇,替一本书消毒;而实体书籍的校对与修订却是件旷日持久的工作。”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是旧世界哲人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预言。”阿尔特弥斯认真地说。“它很早以前就洞察到了肉的束缚与解脱,灵的束缚与解脱,这是说话会的基石。”

  阿瓦登不无惊奇地发现他的网络编号开头恰好是这这本书名字:19842015。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看到呢?”阿瓦登盯着阿尔特弥斯乌黑色的眼睛问。

  “我们也无法找到纸质版,网络图书馆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书。”兰斯洛特摇摇头,然后重新露出笑容,左手向着杜拉丝摆了个请的姿势,“但我们的杜拉丝小姐应该为她的记忆力而自豪,她在很早已经有幸阅读过这两本书,并且能够记得里面的大部分文字。”

  “太好了,然后她写下来了,对吗?”

  “那太危险,这时代持有实体书是个大罪过,也容易让说话会暴露。我们只是在每次聚会的时候请杜拉丝小姐为我们背诵。既然是说话会,那么把这两个故事讲出来不是更名符其实吗?”

  大家都安静下来,杜拉丝站起来走到屋子中央,其他四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她。阿瓦登不经意地把手搂在阿尔特弥斯肩上,后者微微朝这边靠过来,女性头发的幽香“咝咝”地划过他的鼻子,让他的心里一阵荡漾。屋子里非常暖和,他分不清这是花香还是阿尔特弥斯的味道。

  杜拉丝的声音并不高,不过却很清晰有力;她的记忆力确实惊人,不仅记得情节,包括一些细节和句子都可以复述下来。杜拉丝讲到了朱丽亚假装摔倒,然后偷偷递给温斯顿一张写着“我爱你”的纸条,绘声绘色,这让听众们都听的入神了,阿尔特弥斯听的尤其认真,以至于都没有注意到阿瓦登一直注视着她。

  “1984的作者预见到了专制的进步,却没有预见到技术的进步。”瓦格纳在杜拉丝停下来喝水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阿瓦登觉得他与外貌不太相称,是个很有洞察力的技术官僚。

  “在大洋国人们还可以靠传递纸条来偷偷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把我们全赶到了网上,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即使想发一条短信都会被系统或者网管看的一清二楚,无从遁形。现实里呢,还有旁观者在。”瓦格纳在腿上敲了敲雪茄根部,“一句话,技术是中性的,但技术的进步会让自在的世界更自在,集权的世界更加集权。”

  “这句话说的很有哲学家的味道哟。”阿尔特弥斯冲瓦格纳挤了挤眼睛,从抽屉里取来一把饼干和曲奇散发给大家。

  “就好象同样是0和1,有的人就能写出工具软件,有人却拿那个编出恶性病毒?”

  阿瓦登想到一个类似的比喻,瓦格纳听了以后满意地打了个响指。

  “很不错的比喻,王二,就是如此,真不愧是程序员。”

  谈话持续了不知道有多久,杜拉斯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挂钟,连忙提醒谈兴正浓的四个人时间快到了。说话会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旁听者被屏蔽的越久,暴露的危险就越大。

  “那么好吧,我们就抓紧最后半个小时来完成今天的活动。”

  阿尔特弥斯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上的空杯子收走。兰斯洛特和瓦格纳也都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已经有些酸疼的肩膀和腰,只有杜拉丝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活动?还有什么活动?”

  阿瓦登奇怪地问道,说话会除了说话还有其他活动?

  “唔,对啊,我们还有其他活动。”阿尔特弥斯撩起额前的长发,对他妩媚一笑:“我们还会和对方完全交流。”

  “完全交流?”

  “就是intercourse”

  “………………”阿瓦登一下子变的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起来,仿佛胃里被灌进去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话会有说话的自由,也有选择与谁上床的自由。”阿尔特弥斯毫不羞涩地说,“我们互相谈话,然后选择合适的人做爱,就象我们选择我们喜欢的词汇说话一样。”

  兰斯洛特看阿瓦登很窘迫,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说:“当然,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这完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今天我还要早点回去照顾小孩,你们人数正好合适。”

  阿瓦登的脸色涨红,热的仿佛夏季的电脑CPU,他甚至不敢多看阿尔特弥斯一眼。他憧憬过女性很长时间,但如此接近还是第一次。

  还要回家去照顾小孩子的兰斯洛特向大家道别后就先行离去了,阿尔特弥斯将房间留给瓦格纳与杜拉丝,然后带着惶恐不安的阿瓦登来到了另外一间房间。这间显然是阿尔特弥斯的卧室,屋子里很简单,但却收拾的十分干净,在床上枕头旁还摆着一个手制的布娃娃,床单和窗帘都是粉红色的。

  最初的是由阿尔特弥斯主动开始的,丝毫没心理准备的阿瓦登只是被动地任她摆布。经过了几轮挑逗,阿瓦登才逐渐放开,任由潜藏在自己心内的原始欲望奔流出来,那种期待听到圆润女声的青春憧憬本来只是苦闷生活的意淫,而在今天它加倍实现了。很快这种憧憬与他在现实中被压抑的郁闷合流,转化成了猛烈的冲动,让他一次又一次与阿尔特弥斯融为一体。阿瓦登不知道这种冲动和他想大声说出“FUXKYOU, YOUSONOFBITCH”冲动有什么不同,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尽情地、全无束缚地让自己释放激情,完全没有任何束缚。

  强烈的刺激一波波地冲击着兴奋中枢,最终一阵快感浪潮在狂暴洋面扬起头来,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顶端。阿瓦登在那一瞬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轻盈无比的自由,以及因自由而生的快乐与疲惫。浑身是汗的他喘息着倒在了阿尔特弥斯身上,一阵舒畅的倦意如潮水般淹没了他的身体……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阿尔特弥斯躺在自己身边,赤裸的身体好象一尊白玉雕像,睡姿恬美静谧。他侧过身子去,慵懒地打了个呵欠,然后阿尔特弥斯睁开了眼睛。

  “很舒服,对不对?”她问道。

  “是啊……”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顿了顿,犹豫地说道:“你以前和兰斯洛特、瓦格纳他们也……呃,我是说,象刚才那样子过吗?”

  “是的。”阿尔特弥斯温柔地回答,她半支起胳膊,长发从肩膀披到了胸口。她的大方坦白反而让阿瓦登有些不知所措。屋子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阿尔特弥斯忽然开口问道:

  “还记得今天杜拉丝讲的那段故事吗?女主角偷偷递给男主角写着“我爱你”的纸条。”

  “唔,还记得。”阿瓦登回答,很高兴终于能从那个拙劣的话题摆脱出来了。

  “在有关部门的健康互联网络词汇列表里,没有爱这个字呢。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爱你也是一个敏感词汇,被屏蔽掉了。”阿尔特弥斯的眼神里似乎是感慨,又象是失落。

  “我爱你。”阿瓦登不禁脱口而出,他知道在这间屋子里可以说出任何自己想说的话,不必顾忌。

  “谢谢你。”

  阿尔特弥斯听到之后只是笑了笑,起身穿上衣服,催促阿瓦登时间差不多了。阿瓦登有些失望,因为她没有预期反应的热烈,仿佛他刚才说的只是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时候杜拉丝和瓦格纳已经离开了,屋子里只剩他们两个人。阿尔特弥斯把他送到门口,将旁观者交给他,然后叮嘱他说:“记得在外面绝对不要提及说话会的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我们在说话会以外的地方是完全不认识的。”

  “我记住了。”阿瓦登回答,然后转身要走。

  “王二。”

  阿尔特弥斯忽然叫道,阿瓦登连忙转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两片柔软温暖的嘴唇忽然贴到了他的双唇,然后是一个细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谢谢你,我爱你。”

  阿瓦登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他戴上旁观者,推开门,重新步入到那一片令人窒息的世界中去,但他此时已与来时的心境大不相同。

  此后阿瓦登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改善。他谨慎地享受着这种秘密集会的乐趣,并且乐在其中。每一周或者两周,他们五个人都会在周日秘密地举行说话会的活动,聊天,唱歌或者听杜拉丝讲1984的故事。阿瓦登同阿尔特弥斯又“完全交流”了几次,偶尔他也会跟杜拉丝“交流”。他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现实中和网上的阿瓦登,编号19842015,还有一个是说话会里的王二。他很享受这个名字,觉得这就是自己另外的一个人生。

  有一次集会,他们谈到了敏感词汇的问题。阿瓦登记得很早的时候——他对这方面的记忆有点模糊——有关部门给出的是一份敏感词汇列表,由网站的内部管理人员秘密参考使用,他对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局面大惑不解。那一天瓦格纳带了一瓶葡萄酒,兴致很高,于是索性给他们讲了讲“屏蔽”的进化史,身为网管的他经常可以接触到这些资料。

  在最开始美国政府只是单纯地屏蔽掉敏感词汇,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的措施根本没有用处。很多人会采取在词组中夹杂符号或者数字的方式来绕开系统检查;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将这些近似敏感词汇也一一屏蔽掉。然而众所周知,数字与符号之间的组合方式是近乎无限的,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完全可以组合出一个新的词组而且不失掉他的原意。比如说“politic”这个词,就有“politi/c”、“政polit/ic”、“pol/itic”等近乎无限种表达方式。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采取了新的策略。既然无法辨识词组,那么就用单词屏蔽。这一举措在一开始是奏效的,违规交谈的人显著减少,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可以用同音字或者谐音的方式来继续表达自己的危险思想。即使有关部门封掉全部敏感词汇的同音字,也无济于事,思想活跃的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用隐喻,借代、类比、引申及其他修辞方法,或者将一个敏感词用数个不敏感的字来代替。人类的思维方式要比电脑开阔许多。电脑屏蔽掉一条路,他们还会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

  这一场水面以下的角力看起来似乎是美国大众要取得胜利。这时候,一个具有逆向思维精神的人出现了。他的身份不明。有人说他是有关部门的主管;也有人说他是因过度使用敏感词汇而被捕的危险人士。无论他是谁,总之整个局面被扭转过来。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不再告诉大众禁止说什么,而是规定他们只能说什么,用什么方式去说。有关部门很快就心领神会,制订了新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敏感词汇列表,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络健康语言列表,并把这举措推广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屏蔽系统中去。

  这一次,大众终于处于下风。以往他们与有关部门尽情地在网络与现实中捉着迷藏,而现在他们却被有关部门扼住了咽喉。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可以有效率地掌握住言论,因为整个语言的框架都被彻底控制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大众几乎是无计可施。

  尽管如此,大众还是不屈不挠地将这场战争——或者说游戏——继续下去,他们挑选健康词汇列表中的合法字眼来表达不合法的意思:两个连续的“稳定”意思就是“反对”,“稳定”加“繁荣昌盛”则暗示“屏蔽”。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一动向保持着警惕,并日复一日地将更多的词汇从健康词汇列表里删掉,禁止大众使用。

  “当然,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字或者词组,那么就可以继续自由交流——你知道莫尔斯电码吧?”

  瓦格纳说到这里,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满意地打了一个嗝。

  “可是,这场战争的代价就是语言的失落。表达能力会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淡而无味,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沉默,这对有关部门反而是好事。”兰斯洛特摆出一副忧虑的表情,有节奏地用指关节敲击着桌面,“这样一来,岂不就等于是大众的自由意识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真讽刺啊。按照这个趋势,有关部门是不会败的,他们会笑到最后。”

  “不,不,笑这种情感他们是不会了解的。”瓦格纳淡淡地回答。

  “我倒是觉得,美国是一直处于恐惧的情感之中呢,生怕人们掌握了太多的词汇,表达出太多的思想,变的难以掌握。”阿尔特弥斯说完摆出一副她在上班期间冷若冰霜的呆板脸孔,学着僵硬的腔调喊了一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美国万岁!”

  杜拉丝、兰斯洛特与瓦格纳都哈哈大笑,唯一没笑的是王二(阿瓦登)。他对于兰斯洛特刚才的那句话始终耿耿于怀:大众与有关部门的对抗,其最终结局就是语言的消亡。那么他们现在这个小小的说话会,也只不过是在一列开向悬崖的列车里关上窗帘,享受坠毁前最后的宁静罢了。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因为这太煞风景了。阿瓦登不希望破坏说话会的气氛,这对他很重要。

  从说话会回到家里,阿瓦登躺在行军床上,双手枕着脑袋,陷入了沉思。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他变的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思考。有时候他想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互联网络或者这座城市中存在的荒谬性;有时候他想的是自己的生活;还有时候他想的是阿尔特弥斯。他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压抑的世界里,人的情感会变的格外强烈,他现在陷入对阿尔特弥斯的迷恋无法自拔。阿瓦登一直很羡慕杜拉丝讲的《1984》里面的温斯顿,他和朱利亚有一间两个人独处的小屋,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小世界。

  他在与阿尔特弥斯“完全交流”的时候曾经吐露过自己的心声,阿尔特弥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两个人的关系无法再比说话会更近一步——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是个人行为的极限,有关部门可不会一直打瞌睡。“我们只能把感情生活压缩在每周一次的说话会活动里,这已经很奢侈了。”她对他说,同时温柔地抚摩他的胸膛。“只有在说话会里,我们才是阿尔特弥斯和王二。而在其他时间里,你是19842015,而我是19387465。”

  对此,阿瓦登只能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确实他不该奢求更多。

  除了感情,发生变化的还有互联网络。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阿瓦登逐渐发现互联网表面下潜藏的一些东西。正如瓦格纳在一次活动的时候指出,普罗大众与有关部门的战争从未结束,总会有思想和言论从严厉管制的缝隙中流泻出来。阿瓦登发现,在完全公式化的EMAIL与网络论坛中其实隐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就好象那个title一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密码与隐藏寓意。这些东西出自不同人的手里,样式和破译方式都不同,阿瓦登不知道那些密码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内容。不过有一点可以确知的是,说话会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地下集会,瓦格纳说的对,始终还是有人在试图用“健康”词汇表达“不健康”思想。

  讽刺的是,给阿瓦登感触最深的,是有关部门的管制。以往他只是模糊地感觉到自己被绑缚起来,现在他能清晰地看清这种束缚与压抑的脉络,以及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手段。在小小说话会中享受到的自在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宽阔现实中的不自在。

  “FUXKYOU, YOUSONOFBITCH!”

  每一次的聚会,三位男士都会轻蔑地一起高喊这一句粗话。他们清楚这不会给有关部门带来什么不良影响,不过这确实很痛快。

  这一周,阿瓦登特别地忙碌,他的同事因为不明原因而被屏蔽掉了,这样一来整个项目就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项目是为有关部分设计一种软件,用来控制大功率主动式“旁观者”的能源分配控制。软件很复杂,他不得不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在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才停下来随便吃一点东西,喝一口纯净水,困了就躺在旁边的行军床上睡上一觉,爬起来继续工作。屋子里满是浑浊的烟味与袜子脏衣服的酸臭味,阿瓦登就在这种环境下蓬头垢面地敲着键盘,并不时揉揉满布血丝的眼睛。

  偏偏在这个时候屋子里的暖气坏掉了。洋灰色的暖气片从昨天开始就变的冰凉,不再有热水流动。阿瓦登检查了一下,发现并不是管道问题,而且邻居们也碰到同样的事,看来是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一变故的正面影响是稍微淡化了屋子内的酸臭味,负面影响是整个屋子变的有如冰窖一样。紧闭的窗户和门能挡住寒风,却挡不住寒冷,低温让本来就寒酸的房间更笼罩上一层霜气。无论是那把木椅还是行军床都象是冷酷的冰雕,屋子里唯一还有些热气的就只剩下电脑。阿瓦登不得不披上所有的御寒衣物,蜷缩在床上,把电脑的散热口对准自己。

  有关部门宣布“供热”和“暖气”暂时也被列入敏感词汇,于是阿瓦登没办法写信向供热部门询问,只好静待,除了用来敲键盘的指头以外,尽量保持全身一动不动,以节约热量。在停止供暖后的第四天,暖气片里终于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带着热气的水开始流动,屋子里恢复了温暖,“供热”和“暖气”又可以恢复使用了。于是EMAIL与网络论坛上全都是“庆祝有关部门恢复供应暖气,急人民之所急”的帖子,EMAIL新闻组里也全是类似主题。

  不过这对阿瓦登来说太晚了,他生了病,感冒,而且是重感冒。他面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头疼的象是被一枚达姆弹射入头部,只能躺在床上等医生。医生来到他家里,给他做了两三次点滴,喂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药片,叫他静养。这一场病足足持续了数天,他不得不放弃参加这一星期的说话会,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了,阿瓦登甚至怀疑自己搞不好会因此而死掉。

  阿瓦登躺在床上,心里懊悔不已,说话会是他唯一的乐趣,现在他却没办法参加。他把头蒙在被子里胡思乱想,瓦格纳这一次会带什么特别的东西来呢?兰斯洛特有没有把两个孩子也领过来?还有阿尔特弥斯,他没参加的话,她会和谁“完全交流”呢?瓦格纳还是兰斯洛特?他还想到了杜拉丝,上一次的聚会里,杜拉丝讲到了温斯顿在秘密幽会的屋子里对朱丽亚说“我们已经死了”,朱丽亚附和着说“我们已经死了”,这时候第三个声音说道“你们已经死了。”

  杜拉丝就讲到这里,就停住了。阿瓦登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第三个声音是谁,是党吗?温斯顿和朱丽亚是否会被捕,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不光是他,阿尔特弥斯也很希望知道后续情节的发展,不过她并没有去追问杜拉丝。

  “让这成为一个悬疑,这样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生活都会在期待的乐趣中度过。”她对阿瓦登说,然后两个人继续沉溺于intercourse的快乐。

  “也许他们都会死。”阿尔特弥斯在交流结束后,看着天花板说。

  “也许那只是奥布林的声音,他去探望他们。”阿瓦登安慰她道,但是他的心里也不确定。

  阿瓦登的病持续了十天,然后他终于痊愈了。他痊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去看墙上的日历: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说话会活动的日子。阿瓦登已经缺席了一周,这已经令他如饥似渴,甚至做梦都在和他们一起喋喋不休地说着话——所幸他并没有说梦话的习惯,所以24小时工作的旁观者并没发出任何警报。

  阿瓦登简单地洗了一下脸,用一把有些生锈的剃刀沾着肥皂仔细地刮掉脸上粗硬的胡须,然后咕噜咕噜地刷了刷牙齿,用手和毛巾沾着热水将自己蓬起的乱发压下去。因为生病,有关部门发了一些补贴给他,其中包括两块羊角面包、两瓶姜汁啤酒和一份精制砂糖。他将这些东西都用塑料布仔细包好,揣到宽大的军大衣里,打算带到说话会上去与大家分享。

  今天的天气和往常一样地冷,阿瓦登把自己裹在大衣里,登上前往效率大楼的公共汽车。一路上车厢里的广播重复着“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以及一些优秀网络用户的先进事迹;车厢前面的电子屏幕不断滚动显示着最新的健康词汇列表,一个旁观者自车顶垂下来睥睨着车内的每一个表情呆滞的人。阿瓦登坐在最后一排,望着窗外不断向后移动的建筑物与枯黄的树木发呆。

  车子很快就到达了辛普森大楼附近的车站,阿瓦登下了车,把手放到怀里摸了摸塑料布包着的食物,朝着大楼走去。他在半路无意中抬起头,忽然一阵冰冷的寒流刺入他的胸腔,迫使他停住了脚步。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看到了效率大楼的第五层阿尔特弥斯家的窗户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以前阿尔特弥斯家面向大街的窗户总是挂着粉红色的窗帘,而现在窗帘则被扯到了两边,窗户大开,用肉眼可以勉强看到窗玻璃和屋子里雪白的墙壁。假如今天有说话会的话,阿尔特弥斯绝对不会把有屏蔽效果的窗帘打开。而且打开窗户这件事也绝不寻常,在这个城市里的室外空气十分浑浊,几乎不会有人会去开窗换气。

  也就是说,今天并没有说话集会召开,而是发生了另外一些事情。阿瓦登望着那窗户,心情开始变的有些慌乱,他把手从兜里掏出来,叼起一支香烟,把身体靠在一根电线杆旁故做镇静,以免被行人怀疑。究竟说话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周停办了呢?要知道,只要还有复数的成员能够出席,说话会就会一直办下去,难道说瓦格纳、兰斯洛特、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同时无法出席?这种概率实在太小了。阿瓦登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四周不安地张望。忽然他看到了一样东西,一个念头霎时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让他几乎眩晕过去。

  “说话会本周不会有了,以后也不会有了。”阿瓦登嘴唇默默地蠕动着,面如死灰。

  他看到在街道内侧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隐藏着一个类似雷达天线的东西,其造型很象是两个背部贴在一起的大碗。阿瓦登心里清楚这是什么东西:这正是他负责软件设计的大功率主动式“旁观者”,这造型他很熟悉。这装置可以主动发射电波去探测人们的声音,并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敏感词汇。

  这样的装置居然就安放在阿尔特弥斯家附近,那么就等于说话会完全暴露在了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主动式旁观者的强大刺探电波会轻易刺穿她家中的铅质窗帘,把所有成员的话原封不动地传到有关部门耳朵里。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不再被动地等待警报,可以主动出击去刺探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的任何话语。阿瓦登可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阿尔特弥斯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被有关部门记录下来,会有机器统计出到底有多少违禁词汇被他们使用过;然后联邦警察会冲进她的屋子,将正在聚会的成员们都带走,只留下搜查过后空荡荡的房间和窗户。

  阿瓦登想到这里,心如刀绞,他一点也不为自己的侥幸逃脱而感到幸运。他的胃袋翻腾起来,一种恶心的感觉从胃里直接升到嘴边,让他想吐,却又不能吐——因为“呕”也是个敏感词汇;大病初愈的孱弱身躯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象害了风寒一样颤抖起来,几乎站立不住。

  他不敢继续朝前走去,仓皇地转过身去,登上另外一辆公共汽车,把嘴闭的更紧了。等阿瓦登回到自己家楼下,看到楼房附近另外一架新的主动式旁观者正在兴建中,漆黑的天线在半空舒展开来,仿佛一面巨大的蜘蛛网。看来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在整个纽约市部署这种新兴高科技产品。

  他不敢驻足观看,低着头从那巨大装置旁边走过,一路不停地走回家,然后把自己的脸紧紧地压在枕头里,却不敢哭出声音来,连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都不能说。

  从那以后,阿瓦登的生活回到了普通状态——就是说和原来一样沉滞、压抑、欠缺激情,健康向上,缺乏低级趣味。兰斯洛特说过:“战争的结果就是,大众的自由意识会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现在看来,他的预言是很准确的:说话会的覆灭,导致“说话”、“歌剧”、“完全”、“交流”几个词先后被剔除出了健康词汇列表,成为敏感词汇。

  另外,虽然阿拉伯数字还能用,但“1984”这一个数字组合也被屏蔽掉了,这让包括阿瓦登在内的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不得不谨慎地检查数字是否违规,这额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让他更加疲惫。

  阿瓦登不是没有担心过,也许在某一天的深夜,他就会忽然接到一封EMAIL,让他留在家里不要动,不要试图在网络做任何动作;接着电话会响起,电子女声会把这一要求重复再重复,直到警察打开他家的大门,把他带去未知的地方,那里有未知的命运等待着他。《1984》后面的情节发展阿瓦登始终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杜拉丝已经彻底失踪了,所以温斯顿和朱丽亚的结局始终是个谜;就好象兰斯洛特、瓦格纳、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的结局一样,也不从得知。其实这两件事对于阿瓦登来说没什么本质性的区别,所以它们也可以看做是同一个谜。

  其实他最担心的,是阿尔特弥斯。每次想到这个名字,阿瓦登就难以抑制心中的郁闷。她究竟会怎么样,彻底被屏蔽掉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她在这世界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就是一个程序员记忆里的假名而已了。

  说话会消失后三个星期,仍旧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人来找过阿瓦登,他也没收到过任何类似内容的EMAIL,阿瓦登一直在想,也许是他们没有吐露出自己的下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认识的只是一个叫王二的程序员。这个城市里有数以千计的程序员,而王二是个假名。

  因此,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不,确切地说,还是有一点不同的,那就是互联网络健康词汇列表:那上面的词组消失的速度比以前要快的快,每小时每分钟都有词与单字飞快地在名单上消失,阿瓦登不得不花上大量时间去更新列表,以跟紧当前形势。

  与词汇列表更新速度相对的,EMAIL和网络论坛上的东西越来越乏味。因为人们不得不用极有限的词去表达广泛的意思,大家都变得寡言少语。就连那些秘密的暗语和联系方式也少了许多;整个网络就象是前些天阿瓦登家里出了问题的暖气片一样:虽然名义上是给人带来温暖的东西,但却变的冰冷、僵硬,让人如坠冰窟。

  这一天,阿瓦登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他看了看窗外迷茫的灰色天空,胸口一阵抽搐,不由得痛苦地咳了一声。他拿起塑料杯,将杯子里的纯净水一饮而尽,杯子丢进同样是塑料质地的垃圾桶里,发出钝钝的撞击声,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也是一团垃圾,举起手敲了敲,果然发出同样钝钝的撞击声。

  然后他拿起大衣,戴上墨绿色的护目镜,走出门去。阿瓦登没带便携式的旁观者,那东西已经不需要了,城市里到处都是主动式的旁观者,随时监听是否有违禁词汇的存在。整个纽约现在就象是互联网络一样,被有关部门营造成十分健康。

  阿瓦登这一次外出是有正当理由的,他决定去取消网络论坛服务,这服务已经用不着了,因为无论EMAIL,新闻组,BBS论坛还是其他什么现在全部都变成了一样的东西。

  从日历来说现在应该是春季,但外面还是很冷,高大的灰色建筑矗立在平地上,仿佛绝对零度下的石林。大团大团的风裹着黄沙与废气穿行其间,风沙无处不在,让人置身其中而难以摆脱。阿瓦登把手揣进兜里,脖子缩进领口,畏缩着向网络部的大楼走去。

  忽然,他停下了脚步,惊讶地站在原地无法动弹。他看到阿尔特弥斯正站在前面的路灯下,穿着黑色的制服。可是她的变化有多么大啊,面容象是老了十岁,满脸都是衰老的皱纹,年轻的活力荡然无存;她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两个乌黑的大眼睛显得异常空洞,目光越过阿瓦登延伸到远方,没有一个明晰的焦点。

  阿瓦登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碰到她,这让他已经沉寂已久的心灵泛起了几点火花,可惜他迟钝的神经已经无法表达出“激动”这一个简单的情感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阵,他终于木然走到她身边,张了张嘴唇,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是他掏出今天新发布的健康词汇列表,上面是一片空白

——终于连最后一个词组也被有关部门屏蔽了。 

于是阿瓦登只好保持着沉默,默默地与面无表情的她擦肩而过,继续向前走去。他的身影逐渐融入同样安静的灰色人群之中,整个城市都显得寂静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现状: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媒体中实施了,只不过内审部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支撑的,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在主流媒体的运作机制中。

变化:互联网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作为一种常规化政策无非是把台面下的规定放到了台面上,实际就是扩大了通用的范围,并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企业的责任更大了,对于内容的规范性更强了。对于整个信息内容并没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变化。

例如:原先你可以随便发弹幕,发哔哩哔哩,发百度贴吧。你可以匿名去发很多的信息内容,平台并不限制和处理,而是通过黑名单、封号、删帖等功能进行屏蔽和管理。假设:网络上有一万条信息,我只需要处理那个犯错的信息。如果对于评论、弹幕等信息的扩展,并都执行先审后发,就导致了所有的内容产业,都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增加这个成本。如果这些海量内容全部变成了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大量的公司因为没有内审部门而无法运作。

结论:这是一个扩大信息监管范围,监管力度的规定。也是国家要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的一种举措。但是这个运营力度的增加有点蹦极的感觉,大部分内容类的企业都无法承受。所以、这个政策会导致两个大的问题。

第一、企业因为先审后发机制的成本问题而逃避监管,当然有些人会利用高科技产品来完成创新,但是创新的问题是,先期投入更大,后期才能回利。有多少企业愿意创新?如果不创新,就要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当然有企业愿意创新,可以找我来咨询如何设计这类的产品,PMFACE提供系统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包含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如何设计,如何使用,不仅限于产品如何设计。),甚至很多企业会因为成本节约问题,采用粗放的内审方法来躲过检查。例如:我让信息从后台过一下,用程序完成初步审核,发出去,如果出现问题在删掉。这样就会解决很大的审核成本。

第二、因为所有信息都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各种内容的权力集中问题。老百姓的言论会被企业内审控制,是否违规,是否能发变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例如:刘耕宏的直播问题,他属于不属于擦边球?如果我发布个穿泳衣的美女,属于不属于黄色内容。如果我发布一个政策相关的敏感回答属于不属于被监管内容。如果没有一个行业的标杆和标准,只是仅仅把责任和权力都放给了内审这个企业部门明显太过粗放。

最终、这个条例会影响整个内容产业的运作机制和机理。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营销。对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媒体行业会产生了整体的权责变化,成本变化,内部产品变化。硬生生把一个公司辅助性的内审部门,提高到另外的一个权重范围。

知乎用户 发表

众所周知,高压锅还是要排气的。

把排气阀堵死这么聪明的事,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梦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力加速建设 Web 0.3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这只是个意见稿,但是一些平台已经是按照这个规定在做了,说点不发牢骚的话。

首先,这种程度的审核、处理,是AI无法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审核,那么这部分成本由谁来承担,我相信肯定不会由相关部门,最后一定会是各大公司来承担这个成本,审核成本将成为各种社交平台最大的支出,很多小平台是承担不起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关门的下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其次,由刑不可知原则可知,有关部门不会明确的告诉你,究竟什么样的言论是要被处理的,这个尺度需要各个平台自己把控,各大平台出于自保和节约成本的角度,那么一定会宁杀错不放过,大搞一刀切的政策,甚至会变成不让说的情况。届时一定会有一大批的账号被以各种理由封禁,但是用户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哪句话了,就和前些天卖口红的一哥一样。只有知道所有的审查敏感点,你才能避开所有的敏感点。

再次,现在几乎所有的平台都需要通过手机号来注册,手机号已经是需要实名认证的了,现在注册的过程中又需要再一次的实名认证,各种平台贩卖实名信息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许多诈骗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的。如此就轻易的把用户信息交给了平台,那么用户信息的隐私到底如何保证,李彦宏说,中国人愿意用一点隐私来换取便利,是用谁的隐私来换取谁的便利?以及中国人到底还有没有隐私?

最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互联网是群众释放负面情绪的地方,你把这个口子堵上了,并不代表群众就没有了负面情绪,你不让群众在这里说,那么群众就会找别的地方说。如果你把群众的嘴堵上了,那么群众早晚有一天会让这种情绪在别的地方炸开。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开始堵人嘴了。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公权力极速扩张。不想你上访都不用找混混去拦,直接给你赋个红码就能合规的把你监禁起来。还是趁早毁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看?当然是行使公民权力,起码我们反抗过

就算成下面这样,也算对得起以后的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支持!你最好是发布后完全落实到位,坚决执行!你不执行搞个举报站给我帮你监督执行。

还能有这种好事。

到时候网络直接就是完全无法之地,网民各自回归星辰大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办法要是真的实现了,那么中文互联网将彻底失去言论自由。中国将无可避免的朝鲜化。

坚决反对!坚决反对!坚决反对!

各位!不管我们的意见是否有用,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再说!发邮件!发邮件!发邮件!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1日。

知乎用户 发表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知乎搜索不出来历史课本上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知乎用户 发表

准备好茶杯

你好,

作为一名互联网用户,我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规定”颇有异议。我有五点考虑。

1,以前“先审后发”这条规定只适用于新闻,考虑到新闻对舆情的关键影响,若能依据健康的规定确保新闻讨论的真实性和建设性当然再好不过。倘若只做到这一步尚可接受,但是现在却要延伸到美食,宠物,时尚,甚至弹幕等一切互联网话题,未免让人产生“切香肠”的怀疑。是否未来一切针对性的政策最终都会变成全面的,彻底的,延伸到生活每个角落的一刀切政策呢?是否所有看似精准的政策都只不过是对大众忍耐度的试探和消解呢?消耗公共的信任和耐心,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

2,互联网不是自行车,今天可以骑明天可以不骑。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建设,互联网讨论早就是公民每天的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每一条互联网跟帖评论实行审核需要什么程度的劳动力?创造这样一个数量级的,不进行任何实际生产的劳动岗位是否真的是积极健康的?我认为这不仅有悖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也不利于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

3,

不利于获得年轻群众的支持。

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群众更加看重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和公私权利的均衡。年轻群众所看重的这两点尤其体现在对互联网讨论的参与程度。或许我们的确需要避免西方国家那种“随便说但没人去执行改革”的虚假讨论,但越是收紧言论管理力度,现实就会越迎合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就会愈加适用于攻击中国的言论政策,因此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尽管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带来进步,却仍会吸引中国青年网络用户,进而加强政府和年轻人民的对立,一如苏联故事。

苏联的解体并不符合苏联人民的利益,但人性生而讨厌不轻松的东西,因此苏联的年轻人仍然选择了相信西方叙事。尽管这最终并没有使俄罗斯富强,也没有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时代发展因素以外的提升,但若重来一次,苏联的青年恐怕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为可乐的确很好喝,游戏的确很好玩。愿阁下警之信之。

4,责任无限下沉不可取。

不仅是平台,现在连内容发布者也要对自己内容的评论区负责,若是评论区出现违规内容,则内容发布者也有责任,这听起来像是某种分封时代的责任制度。再考虑到我国管理加码的悠久传统,这基本是一条鼓励内容发布者和平台主动关闭评论区,主动减少内容发布,压制互联网活力的规定。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伟大成就来源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这其中的确产生了一些野蛮发展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非但不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包含先进政治智慧的处理,反而用简单野蛮的政策压制互联网活力,恐怕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同时呼应第三条。

5,表达一点情绪。

即使是过去几十年间网络舆论最不利于政府和拥护者的时候,也不曾出现这种幼稚原始的意见稿。过去5年的社会建设令人欢欣,绝对贫穷的人走出大山,野蛮发展得到遏制,家里的钱包也鼓了,疫情防控挽救了百万计的生命,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增长了。现在支持者占了决定性地位,民众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时候却有了这种水平的提纲,难免令人心寒。难道支持得到的就是这种结果?走向的就是这种方向?我是不愿相信的,但这其中的确有很大空间浮想联翩,大做文章。我不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东西如何能堂而皇之地写在稿上,送贵部一些好文节选:

“马克思向当局大声质问: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马克思讥讽地写道: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直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该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无趣。”

知乎用户 发表

线上黑名单全网禁言

线下赋红码寸步难行

横批,你能怎样?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的,谁说我们的媒体没有监督权啊,这不是大大的有么。

哦原来监督的不是一回事啊,打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动物庄园》诚不欺我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以后公开场合说话先审后说。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下只有赞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2000-2010年互联网为什么这么松

无非是要发展经济,办奥运会,有些事放一放

还有就是管理能力没跟上

当年令的儿子车祸,我们也是直接讨论的

扒的底朝天

回不去咯

这也算不上什么封闭

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本来就是这样的

只是那个时候特殊一点了呢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年,6月17日,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广大百姓公开征集意见,其中,第四条指出: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一时间我竟然想不出什么话来说…

甚至觉得有点荒谬。

不可否认,

现在社会上确实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言论,

评论区也确确实实的不怎么干净,

在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下面,有很多小号,

会在无论政府应不应该负责的情况下,将一切原因尝试往政府上去归纳,

而这毫无疑问是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

即便是唐山事件

仅有聊天记录和几张比较糊的照片,

传出来的前天(6月16日)的大节奏(被打女生中有几个已经去世了,当地居民送花圈),

也仍然会有着巨大的舆论浪潮。

而面对这种情况,从网信办层面给出的政策建议就是加强对网络审核的把控,

从以前的后删,改为先审。

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可能是各国在互联网舆情管理中的先河,

从事后管理转向事前治理,

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将事件辐射的范围把控到最小程度,

能够保障政府的形象。

但是想要说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好事的话,

至少还需要接收以下几个问题的拷问:

1、如何执行?

互联网生态千变万化,网民的舆情又是包罗万象,

仅凭AI等智能监测能做到想要的效果?

很难,那可能就需要通过这个操作,大量的收编扩招网信方面的工作人员,

嗯…保障就业,好,但饶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

我仍然觉得这事情是不可形成的。

2、一刀切是否可行?

关于一刀切,我们又可以具体成两个问题,即切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切?

首先是切的标准,是由网信办来制定?还是跟百姓商量制定?

需要具体到什么程度才能将所有的言论包括到一个系统的标准里去?

单看这个工作量,我们都知道后者肯定比前者大很多,而且不容易整合成合意。

那么前者或许更有可能?

这就回到了由谁来切的问题了。

一刀切可以是一个让百姓欢呼的政策,

但仅限于公信力足够大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中国发展最好的那几年,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拥护和支持这样的决定,

然而现在,

唐山打人迟迟没有后续消息,郑州红码随便赋,

村镇银行也始终没有一个正面的回应,

再往前看,人教社教材官方也就只是给了个不痛不痒的审美问题的回应,

然后呢?

嗯…这些事情,无疑是对中国大政府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时候推出这样的政策,

要知道,一刀切的前提是老百姓愿意让渡权利给你,

可现在的舆情环境,我想可能不太会有人愿意了。

再者,人都需要有一个情绪抒发的地方,

如果在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畅通的时候,

这个东西可以是举报信箱和电话,而不是网络。

如果真的想要在网上先审后发机制的话,

先建立良好的官民互动渠道,比起颁布一文冷冰冰的法案要好得多。

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这段时间的各种舆情负面消息

在官方看来,

造成的伤害会比起现在不先审后发的伤害更大,

因此才要将言论管控起来。

当然,再往坏一点去向,

说不定现在放出来的这个拟颁布的文件,

也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烟雾弹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气得发抖,连字都没办法好好打。

写了个意见,投到了征求意见的邮箱。

因为情绪太激动,语言都组织不起来,写的支离破碎。

不知道有没有用。

希望有用。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鲁迅《论睁眼了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想要的是公平,是遇到不公可以发出来,是可以声援正在遭受不公的人们,如果这些都被限制了,你觉得社会矛盾会不会被激化,无处发声,极端的事会不会更多!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没啥好关注的。

天朝缺的不是法律规定,

这么说吧,正儿八经的法律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管理规定,到底有多大执行力度?

尤其是审核,机器人不准,人工数量不够,人工智能没那技术。总之一句话,得加钱。

中国这几个互利网公司为了这么个规定就心甘情愿的往外掏钱,那就没那么多猝死跳楼的了。

这才只是个规定,劳动法可是实打实的法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机器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不合理披上合理的外衣,并且不会给你否认合理性的机会。

知乎用户 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乔治·奥威尔的厉害了,《1984》和《动物农场》完美预言了越南。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类似于唐山,郑州,鱼钩的事就完全发不出来了。以后就变成真正的和谐社会,不知道现在是盛世还是中兴,还是什么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电幕上的声音仍在没完没了地报告俘虏、战利品、杀戮的故事,但是外面的欢呼声已经减退了一些。服务员们又回去工作了。温斯顿飘飘然坐在那里,也没有注意到酒杯里又斟满了酒。他现在不在跑,也不在叫了。他又回到了友爱部,一切都已原谅,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砖的走廊里,觉得象走在阳光中一样,后面跟着一个武装的警卫。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

  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

  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知乎用户 发表

文件原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目前看来比较重要的是第四条第四款、第十条、第十一条。尤其是第四条第四款,要求国内互联网跟帖全面进入先审后发模式。

虽说从现实来看,先审后发已经靠AI实现了,现在只是把既成事实写进法规而已。

有广泛正面意义的有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但依照惯例,这两条执行力度会弱于前述条款。

这份通告里还有: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当然众所周知,征求意见通告里面最没用的就是征求意见部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服从、拥护、支持。

知乎用户 发表

互联网这东西当年认识不深开放了,自打知道它的威力后想关闭它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过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急,我们还年轻,多数人看得到结果。

——布鲁•道格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红码,善意禁言。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企业轻微违法不处罚,

银行欠款不追责;

房地产公司烂尾不要紧;

横批:在苦一苦XX

但是个人去上F,要债,甚至上网发言都不行了。

什么叫盛世如你所愿,毕竟果党都做不到的,咱们都做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抛开意见稿不谈,造谣传谣的你是一点也看不到啊

你只看到言论自由,你没看到舆论发酵带来的后果

到处都是阴阳怪气,互联网都成啥了

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什么规则类怪谈

知乎用户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继续冲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第一批实验名单。

在这个下面夸的也是第一批实验名单,和向前冲的待遇一样。

我们可以看例子:“商鞅的变法采取〝不准思想"的愚民政策,将所有思想活动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敌人,在渭河边的一次论法中,商鞅一口气杀了数百人之多,彼时〝渭水尽赤"场面极尽惨烈!

在这种〝不准思想“的指导精神下,商鞅不仅惩罚反对变法的人,对盛赞变法的人也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又一次商鞅将一些前来表达支持变法的人集体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举国上下竟无人辩论变法,思想控制达到极致!”

但这是封建社会的做法,而在如今社会早已消失殆尽,让我们尽情高歌,尽情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被删除的太多太多,关注防走丢哈。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互联网舆论推动法治这种事情了。

豪强可以彻底压制地方的所有声音了,继信访制度名存实亡后未来简体中文互联的批评建议权名存实亡也是时间问题了。

最终估计很多事情会被压制到除了暴力没有第二条路子吧。

我就好奇政策的制定者没有想过前人为什么要设置民选的人大和信访制度吗?吃饱了撑着?为什么他们不一步到位禁止所有批评?闲的蛋疼?

就没有考虑分析过历史周期律思考教训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外交部和网友们也别笑推特随便封人了,也别笑外国新闻采访有人说坏话立马掐信号了

毕竟他们至少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啊,我们呢?这种修订草案的AOE攻击,谁他妈的不在其中?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次发的邮件不知为何被当作垃圾邮件退回了

换了个邮箱账号再发一次

知乎用户 发表

前提: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跟帖评论服务管理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事项,并依法取得个人的同意,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是实名上网,而且这个“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意思是啥?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后台(平台)知道你的实名信息,在用户可访问界面公不公开要看平台自愿?(二)是再收一波个人信息。只能说懂得都懂,所有“个人信息保护”都只能给你带来广告电话。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联系一下前提,相当于知乎、微博、贴吧、抖音、快手全部精选评论常态化。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一条有个疑问,这里的评估主体是谁,如果相关部门评估,那么会不会是第二个游戏版号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对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进行规范管理。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有意思,之前的苹果树、小镇做题家放到现在也要负责人了,就是不知道对人日下不下的去手。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噔噔咚,这条更是重量级,“严重失信”限制了在各网站、平台、论坛发言的权力,如果是跨APP,即微博黑名单,整个互联网都屏蔽,那就相当于被整个中国网络社区抛弃了。

目前还在征集意见阶段,大家可以访问网信办网站来提出自己意见。笔者对于一些意见的解读也出于猜测阶段,具体还是以后续文件为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举措已经早于文件实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要抽人真的不缺鞭子,只是这鞭子越来越多,要维护洗刷也是个问题。

这样一个繁文缛节,重重大山在头顶的国家社会真是你们想要的?

法律条例应该有制订的动机初衷,那么要看是为了维护什么,促进什么,会有哪种不便性

要是妨碍带来不便性大于促进性,对于权利的审查限制有互相重叠的地方

索性重新梳理一次所有条例,不合理的全部咔嚓掉,这叫做优化。

法无禁止即可为只是人们幻想的东西,

更多的是在无禁止之前,只要一个小吏说了不可为,那也不可为。

本来是没有大山的,每个人,每天加一把泥土,也就有了大山。

知乎用户 发表

政府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政府是否越位了呢?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唐山事件连舆论压力都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接下来就看老爷们的bot神仙打架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晚了啊,早发布几天

唐山就能避免英雄的城市被染上污点,

郑州也能避免严肃的疫情防控被舆情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什么也不想说

可能数年后我只能在家和亲人一起回忆,我曾亲眼见过网络时代的诸子百家,也亲眼见证了独尊儒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天黑,请闭眼,

昨夜有一个平民死于非命……

这就是官方狼人杀,特别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不该说的话不要说,想要说的话,谨慎说出来……

大家根据只言片语,揣摩别人,猜测真相!

而且即便是你知道真相,你也不能说……

最后欢迎来到,全民狼人杀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提个不一定对的想法,反馈意见的时候不妨从国家大局出发,指出该条例如果施行可能会出现哪些负面影响。这样相关负责人员可能会更加重视。

知乎用户 发表

玩某乎多年老油条表示,早就习惯先审后发了。这个不见得是坏事,有人替你把关内容也是在保护你。

知乎用户 发表

棒 存钱有红码 发帖黑名单 一人上访小区扣分 内事不决一键三连 外事不决搬石砸脚 商鞅看了都流泪 把问题解决地死死的 也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思想肯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从天下太平 盛唐再现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说话总可以吧?

就怕不说话了都不行,强迫你开口赞美。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是征求意见稿,那就把已经发过去的意见粘贴上来,未经斧凿,有些用语不当,但意思应该还是表述清楚了。

您好,
针对管理规定的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提出我的意见:
1.我不认为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是合理规定。因为该条规定出台后对中国互联网社区和平台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无差别打击,所有内容都要经过审核者筛查,且不说审核者的精力能否完全客观公平地照顾到所有评论,就单说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就无从约束,很容易出现很多言论不违法但违背了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因而无法通过审核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出现那么在法律允许内的言论自由何在?
2.建立违法言论的黑名单制度亦或建立新闻类内容下的评论白名单(先审后发)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白名单机制推广到所有类目下是广大群众普遍无法接受的。网上言论本应该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且充满热情的,出现争论亦无可厚非,如若强行约束,很容易打击到网民的参与热门时事的讨论热情。一潭死水的中文互联网论坛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3.既然先审后发,那么其他所有条例还有什么必要制定呢?根本上就是相互冲突的,如果制定先审后发的规定,那么网友容易出现“这些条例与我无关,反正显示出来的评论都是筛选过的,就算我发普通言论也不一定能显示出来,那我发什么也无所谓了。”的想法。
上述几个阐述能一定程度上阐明无差别先审后发机制不仅起不到约束网民的作用,反而能起到枯萎化单一化中文互联网的反作用。这与制定条例的初衷是否违背?这与当年周总理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否更加违背?
请慎重考虑,谢谢。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不是早就有了,这个就是制度化强制了,看看贴吧和B站,很早之前就是发评论要机器人检测再放出,尤其是贴吧。

还有分级管理很早就在贴吧实践过了,艳红的机器人在检测到你多次发敏感内容(如政治,黄色等)会给你的ip和设备标记,发评论以后就会有如下图的东西

还有一些吧也会标记。被标记以后个人是发出什么东西都会非常困难,无论是否敏感,被标记的吧则是评论和帖子很难发出,类似这样的东西估计就是条例里提到的分级管理了。

这个条例里新的就只有封号以后无法注册。(也可能不是新的,我隐约记得早就有类似的了,但是我忘了在哪个平台了)

不用把这个条例想的太大了,现在都已经这样了,再烂能烂到哪去呢?

ps:我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贴吧这样是在训练删帖的ai以后推广到各个软件,所以这个条例可能早有准备?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今往后我朝是zz更加清明、舆论更加正面、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恭喜网信办,是你推动了我们的言论自由进步到古希腊时代了,和柏拉图的观点一模一样

1,出发点一样:从zz角度出发

2,言论自由结果一样:造成社会混乱

3,管理制度一样:在发表之前先呈送执政者审阅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草稿发布的同一天,福建号下水了。

人虽然自诩智慧动物,很多时候真和蚂蚁没多少区别。很多人称赞蚂蚁是集体协同劳动,说一群蚂蚁会一起合作将大虫子运会窝,实际上这群蚂蚁每一只都在拼命把虫子往自己身后拽,哪怕它的发力方向是远离蚁穴,如果把这些蚂蚁拨走,虫子搬运的会更快,如果把向蚁穴方向发力的蚂蚁拨走,虫子会被剩下的蚂蚁越拉越远。

主席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只要不是敌特搞泄密啥的就让他说,他说的没道理就指出错误,他不接受让他保留意见就是了,堵住别人的嘴的人才是心里有鬼。

这次的新规定,从之前新闻类评论扩展到所有网上发声渠道,要求全面事先审核,往外使力的蚂蚁越来越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能剪断每一朵花,但你永远无法阻止春天降临

知乎用户 发表

嗯(看到规定眉头一紧)

嘛(原来内容是这个样子)

啊(内心像食了雪一样难受)

知乎用户 发表

全面消除了各种暴雷,举报,投诉,揭短的可能性,从此一片网络环境祥和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唐山、河南几起起事件已经非常充分的体现出网络对统治者的反作用力,法律作为统治者阶级意志的体现,类似的规定早晚要出来,挡是挡不住的,因此,既然是征求意见

有一条意见希望广大网友一同提起:

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或媒体内容,必须给出具体删除原因。即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不能仅仅以违反法律规定、用词不当等模糊归类,必须给出具体哪个用词、语句、标志、多媒体片段违反了哪一条具体法律法规的具体哪一条条款。否则,用户可以向平台提出申诉或向网信办部门举报。

为言论自由留一点最后的尊严。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用看任何高赞,就知道一溜烟是反对的,而且会把红码、疫情防控、黑社会拿出来说事,毕竟最近的热点,话术肯定往这上面去靠。

未来一些天,我认为会靠上去穷兵赎武、热爱战争,因为后面热点在这里。

但是我极度支持这个政策,因为从三月以来,我事实上已经受够了网络的氛围。

多年以来,我人畜无害、讲讲经历、写写故事,不参与任何引战,别人打架我看热闹,男女对立我不发言,可是我是被迫卷入现在的网络的冲突的,所以也变成了一个反击派。

从三月份以来,我被骂过的词汇包括防疫爱好者、逆行狗、全世界共存你逆行(所有涉及防疫、疫苗话题),

鹅孝子、认鹅爹(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俄罗斯,我一直在看热闹),

层次低、被洗脑、电子厂上班、脑子有问题、全家人饿死(这些词汇是在我写一个国内人才政策的时候批量刷屏开骂的,也是我第一次发现网上有严重问题,所以后来写了个呼吁知乎社区治理的文章),

既得利益者、粉蛆、粉红、牛马(所有支持大家努力工作、好好考研、努力赚钱、建设国家的话题),

中吹、没有独立思考(所有不支持越南、不支持台湾的回答),

至于零星阴阳怪气包括私信谩骂就更多了,以至于我后来发现一个骗赞好办法,就是打上一句话,比如“胜利属于乌克兰”,马上就能收获成百上千赞,然后反转一下,啪啪打脸。

比如我这个回答,狗头支持一下乌克兰一天500赞,取消支持再也无赞。

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透露出什么信号?目前俄乌局势如何?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只要是支持乌克兰的,都喜欢骂人,点进去回答一看,基本都是反对防疫、支持美国、反对政府、制造女拳对立、反对中国科技,还有大量支持日本、支持越南、反对统一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是三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我绝对支持现行网信政策。

我甚至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美国,只要敢说和价值导向不一样的话,别管是总统还是俄罗斯、印度小民,直接封号拉倒,注册多少封多少。

欧美一些国家在封知乎、禁止CGTN、禁止俄罗斯媒体,我觉得我们禁禁他们的人和媒体也挺好的。

毕竟我们要认真上网,积极生活,普通人不想被影响。

本来两个回答下面又有十几个人刷屏来骂我,这个人的回答1小时一百多赞,可以了被知乎删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太好了!那帮1450再也无法得瑟了。

早就该有这个功能了。把网络搞的乌烟瘴气,你还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记得原来大网站都有这功能。后来大概发贴人太多,资本家不愿雇人审核了。直接放出去,反正对他没损失,对舆论污染损失就大了。就看到了空气的污霾,看不到网络评论的污霾。

我早就用上这个功能了,比如本条信息就是只显示筛选后的评论。

1450,你们也是秋后的1450,在大陆网络上蹦哒不了几天了,赶紧找个厂上班吧!

哈哈哈

没有你们网络应该会很寂寞,我会怀念你们的,等到台湾回归的日子,兄弟们相逢一笑再泯恩仇吧。

估计也快了,福建号出来了。

其他的汉奸恨国党们也得瑟不了几天了。你们要是怀念这种日子就去翻墙享受吧,那都是你们这种臭味相投的。不用来污染我们,去国外污染吧。

对于一些倡导言论自由的,不要怪我,要怪就怪那帮1450恨国党吧,现在这样都是拜它们所赐。大陆原来基本不管评论的,都是放任自由。什么贴子都有,尺度已经非常大。放任到最后,变成现在这样。在座的都有责任。
好好的环境给糟蹋成这样。现在评论的自由也没了。非得把羊薅得跟葛优似的才满意。

知乎用户 发表

话都不让说,还有什么好说的?

写邮件给部门提意见?拜托,人家都不让你说话了,还会听你的意见吗?

别说了,他们要是落实这个规定,咱也不用废话,直接overthrow完事。


主旋律电影的差评将不复存在。

网络维权不复存在。

分享生育后身体不适的内容将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威武,支持,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对网络生态对影响是建立起了互联网的大型无访社区。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唐山事件网上议论纷纷,我来为大家补充一个一般人看不到的原因:

低层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像知乎的人意识到我们郭嘉的问题了,这是非常不利于桶治的。

知乎上议论再多也只是小群体,但是现在抖音上的风气都是抱怨,向往国外了,大家看一下吧

不好意思,刚刚去看了一下,很多几千赞的被和谐了。视频的内容是美军和伊拉克民众和谐共处,评论区的论调都是赞扬美军,向往那样的生活,真的不是阴阳怪气,点赞的人很多,这能说明很多人是认同的。下次找到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知道你们一般不看抖音的。

这样的视频还有很多,抖音是最能反应低层大众的思想的,我们知乎上高知识的人还是少数人。

现在就连抖音的人都开化了,所以社会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求个赞可以吗?我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让我有动力去找证据,谢谢大家!

新的证据

新的证据

知乎用户 发表

行了,你们赶紧再说两句吧,一会这个问题就没了。

新时代到了,大家各自安好。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大呢?这种立法的事情难道不是只有人大才有权利推动的吗?

小小一个网信办打一个规定的幌子就想做立法的事情,你TM越权了

国内的问题就是人大成了摆设,立法机构被架空,是个人都能推适合自己操弄的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倒是觉得这是最高对于本轮唐山事件引发的一切后续引发思考做出的判断——

那就是对于现在这个政权在未来的舆论战中判定为难以胜利或是保持下风。

虽然近年的言论开放程度一直在收紧,但是效果完全没有达到初衷(这里不讨论所谓初衷,要不然评论区肯定有争议)

所以无论是千禧之交到15年的散养状态,还是15年至今的审核+强化敏感词的模式,都不适应现在这个国内外形势。

也就是经济下行+外部威胁提升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最高彻底改变舆论口策略很正常。

那就是因为最高认定给普众舆论施行“放管服”的效果远不如加压模式了,近年无数起小作文和舆论反转事件无疑佐证这点,所以最高彻底下定决心了。

你以为我是为最高袒护?说实话,我对于各平台言论管制的做法早就有不满,无论是左还是右你以为言论就能随便抛出来么?(好比看看你乎)

但是最高综合各项考虑选择最终实名制+事前管制的模式,这也是显而易见。

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人说什么类似“你中自掘坟墓”这样的话,其实你要是按照我上文的角度思考一下就知道,最高显然是在衡量过政策实施与否的得失后彻底决定推进了。

以后五年乃至十年或更久,全世界就是比烂和争取活下去。无论各位有多厌恶这个政策,以及其背后的决策主体,“它”都已经认定了,衣食住行永远放在第一位,言论、文化、精神产品就是优先权放后,如果后者引发前者的不稳定甚至可以“销毁”。

有些答主也写了关于“润”的话题。

事实上,我猜想或许最高的看法是,内部能润的尽量在外部局势彻底恶化前都润走,对各方(利维坦,基本盘,润人)都是利好。

这里润人不是贬义,我只是用来代称有润需求的群体。

显然,在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国内资源趋近于短缺,难以支撑现在这个数量的人口,而一部分“润人”在最高看来就不算是己方基本盘,甚至还会在舆论风口环节成为不稳定因素,那么最高采取加速手段促使更多人润离就顺理成章了。

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来说“赢麻了”“双赢就是赢两次”这种没什么信息熵的话语。然而你把自己放在决策主体的角度看,显然就是这么个路子。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催生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其附带来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但是现在全球化这个路子走不通了(这个不用反驳,以后全球化就是走不通了,对谁都一样,更何况这个又不是赛里斯先不走的),那这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会何去何从?

经济下行引发的社会动荡恐怕会加速来临,一些已经达到自认为“中产阶级”的人绝不会甘于阶级回退,但是进一步阶级跃迁的壁垒已经趋近于完全关闭,那下一步怎么走?

事实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别几个国家已经以身作则了,当然下场也很惨。

虽然近年有很多人没事就喜欢那那些个战败的“以身作则”国家玩隐喻,但是我想赛里斯的决策主体是绝不会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的,这从它近年的政策也能看出。

扶贫以及打击地产教育这一系列手段显然是因为最高在确立自己的基本盘之后决定的——有些政策会打击一部分人,但是更多的人不受影响甚至能一定程度上的获利,那就说明这个政策可行

所以回到润不润这个话题,我猜最高的意思就是继续进行群体整合,基本盘的权益继续捍卫,但是刨除基本盘的部分,要不成为基本盘,要不就寄到其他国家。

上段这番言论不含褒贬,因为全世界国家在未来几年都会疯一样转向保守,比烂和自保就是以后十几年的唯一铁律。

可能又有朋友要说了,你这是让墙内人成为没有思考能力的洗脑生物——事实上,你仔细看过这个意见草案就会发现,你们所厌恶的那个利维坦主体所做的不过就是把言论出版这个性质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和收回中央,也就是普通人说话随意,但是不能再随意传播出去,因为互联网这个媒介让任何性质言论的传播成为没有门槛没有代价的。

更何况,以前这部分权力是在平台手里,平台干了什么我想近年很多人早就难以忍受了吧。让平台有管制言论的权力但是代价基本都让政府主体承担了,这是近年无数起舆论事件的最终走向,所以很多人口中的“利维坦”真的做出“利维坦”的决策我反而认为——不合理但是很正常

再者15年以后的这个手机号实名制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没有起到实名制的真正作用。以后将社交账号和身份证号完全绑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名制,而且销号后无法转生,这就为每个发帖者敲了个警钟——发帖前必须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当然也有朋友说了,这是在堵所有人的嘴。事实上,我认为政策实施后和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发帖审核模式一直在有,包括我现在写的这个回答一会也会审核后才能发出去,这个草案的一个最大目的就是把发帖后删号跑路这个漏洞彻底封死了,甚至进一步限制平台的权力,将其收回政府方。

即便没有这个政策,我想很多人也快被近年,主要是17年以后至今,以红黄蓝事件为代表,每一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一起影响极大但是事后反转更多的舆论事件磨平了自己的“正义感”。

我们不知道网络上什么新闻是真的,什么消息是假的。空穴来风的东西比货真价实的东西还要多得多。无论是观网环球,还是心惊澎湃,都有制造、转载过各类不实消息,事后又删博跑路。

回到问题本身,你若是问我如何评价?我的回答就是该咋活还是咋活,这个草案本身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其中大多数措施已经施行甚至施行了好几年了。无非就是有些人会坚定自己润的想法,这很正常,也非常合理,拦着别人润的才不正常。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抖音,B站,知乎关了吧

微信,QQ,Email也危险了

九年义务教育取消吧

其实妇产科取消也行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伯庸以前在科幻世界写过一篇《寂静之城》,观点没什么新鲜,就是极端的人生家长制。在此之前,早已有 19 & 动物。

如果关注过的话,现在视频网站视频早已是先审后播机制。以至于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正版意识再次打回原形。外国的动画、影视一眼就没啥问题的你也的晚几个月甚至一直都看不到。

现在,如果连回帖都变成这个机制。我觉得那会对中国互联网环境造成毁灭性发展。你不能因为少数的喷子把正常人都隔离在外,哪有人感冒就砍头截肢的。除了政府可以无需关心成本的招聘审核员看评论,其他网站根本承担不起。现在的举报机制已然是一种平衡,何必矫枉过正。

知乎用户 发表

曾经美国实行禁酒令,导致酒价水涨船高,在黑社会里成为暴利产品。

现在app禁言,黑客暗网会不会插手呢?

这不是什么空谈,赌博app真的有一大堆(失业的)程序员在做。

只要充满暴利,绝对有开头。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时间不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邮件已经发出去了。希望我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知乎用户 发表

无论现在如何,历史终将审判孰是孰非。

知乎用户 发表

新政策将对互联网语言暴力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互联网语言暴力为什么总是上演?因为互联网所执行的对于使用语言暴力者的惩罚是指向账号的,且账号不具有唯一性,可以重新注册和一个实际个体注册多个账号,以此逃避惩罚,所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暴力的代价极低,只是可以被重新注册和复数持有的账号被惩罚了,实际使用者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而这一新政策将账号与建立在具有唯一性的生物信息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绑定,且在用户一定程度违规被封禁后禁止其利用与上一账号绑定的注册新账号的必要条件——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用于再注册其他账号,这无疑对互联网语言暴力的现象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不去使用语言暴力,因为代价太大了,我行我素依然多次进行网络暴力的人也会迅速被封禁并且被禁止再注册账号而被驱逐出环境,互联网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们会更倾向于和平交流。

社区所执行的规则对社区的氛围有这决定性的影响。

你们要对这个新政策辩证的看待,想要有效打击互联网语言暴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对不具有唯一性可重复注册的账号进行惩罚——因为那对使用者而言代价几乎等于没有——而依靠建立在生物信息唯一性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成为使用账号和注册账号的必要条件使账号失去不唯一性使账号与实体唯一对应进而使惩罚进一步落实在账号使用者身上。

你们要辩证的看待,不要只想坏的,要往好处想想。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任何意义,全国有14亿人口,平均每天发帖次数就可能超过14亿次。

任何网站或者平台都没有能力供养一只合格的审核团队。没有能力,又迫于政策压力,只能选择停服,中文互联网会进一步衰退。

当中文互联网衰退过半,网上有用信息衰减,中产以上阶级则会主动选择更大的世界。

所以,与其叫意见稿,不如直接放弃中文互联网。

知乎用户 发表

嘿嘿,太好了,那些之前欢天喜地公开IP抓汉奸的人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我非常支持,网民也非常支持,我们中国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评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好好,以后看到都会是好消息了,评论也都是正面积极的了,生活一片光明,再也不用偷着乐了,人民幸福社会安定,还能极大促进就业,太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想问下,以后我们政治老师再讲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时。学生问我们为什么在网上议论或者监督的言论会被封禁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回答?

请制定该政策的工作人员指教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强烈建议实行保甲制度,十人一组,一人评论需要十人全审核通过才能发布,如果内容违反规定,十人全拉去炮决。这样既没有了审核成本,还能堵住人们的嘴。

知乎用户 发表

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能说活该,这个问题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不配拥有自由、拥有好生活。

健康码出来那会就有人表达过担忧,你们说这有什么,为了人民大众健康考虑嘛,要支持;现在郑州直接给你们发红码,钱拿不着还要被隔离。

zf无预告、无限制封城你们在网上大谈老人小孩,辉瑞进入国内你们喊着说凭什么不吃连花清瘟,连花清瘟不比辉瑞强?如你所愿,上海封城就不给你发菜,就给你发连花清瘟。

留学生和国外务工人员受政策影响回不了家的时候,你们拍手叫好,说“千里投毒你第一”;现在很多人连省都出不了了,过年也不能回家了。

当时说要显示IP地址,有人说这侵犯隐私了,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你们说心里没鬼怕显示IP?不让看IP的肯定都是50w;现在慢慢全面锁死,捏着网民脖颈的那双手越来越紧了。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去上访会被骂说影响地方形象,有人向外媒说封控期间菜价太贵被骂说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

既然你们这么配合,上面掉下面就去接,那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return ;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共产党终于彻底解决了困扰人类统治阶级千百年来的所有治理问题!从根源上消除了所有社会问题,以后中国再也没有恶,除了阳光还是阳光,早起说谢谢,中午说你好,晚上说感恩!中国人民的好日子来临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自己选的

通往地狱的路,原本都想要走向天堂——哈耶克

现在各位应该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过去小粉红营造的上峰无所不知论已经破产,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怎么管只能继续一刀切。说明变革和混乱的时代即将到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放弃了的权力想要拿回来,那可真不容易,搞不好是要流血的。

我就喜欢很多人失去了却又感觉赚到了的样子。

知乎用户 发表

跟帖模板

china NO1 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支持政府的处理方式 我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

知乎用户 发表

转念一想也挺省心的,以你乎为例,过半提问无营养,还有大量匿名用户提问搞事情。为不方便发帖烦恼,为陷入垃圾信息烦恼,总得选一个。这下好了,国家帮我选,烦恼全消散。最怕的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性下刀以后只剩这些垃圾信息在飘。其实规定并不只针对个人还给了平台方压力,建设平台监管队伍这条考据到了,但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如果最后压力还是全轮到个人这一层就完犊子了。严格实施是要成本的。往好处想还是AI审核为主,敏感事件评论收紧,日常言论影响不大。其实现在已经接近这个状态了,不过是给这个状态补了个法条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年以前我真的以为social credits这种东西是外媒乱黑的,只能说这下东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形式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再也不会有生育率问题,再也不会有失业率问题,再也不会有烂尾楼问题,再也不会有黑社会问题,再也不会有红码问题,再也不会有官商勾结问题……

因为再也不会有提出问题的人,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恭喜我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啊不,是进入天堂。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也有问题,但是天堂没有。

欢迎来到越南天堂!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每个论坛身份证绑定,每人12分,扣完所有平台不能发帖不能注册。

其实知乎上有这个问题,就是你发一些违规信息,发多了拉黑的黑名单制度。搜一下就有,也是最近在征集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怪不得最近看美剧越来越没劲,原来是生活越来越带劲,比美剧有意思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所有学生,都他妈给我好好学习,使劲卷。只有使劲往上卷或是往外卷,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有种活动形式比互联网线上活动更安全的话,那么有诉求的人们应该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那种。

这是脱虚入实的伟大创举。

所以我支持这项举措。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对意见稿的意见审了可能发不出来,审了能发出来的估计是这样的:

鼓掌!同意!英明!伟大!

但是这种意见你征求有什么意义?

毛爷爷说了:形式主义害死人。

知乎用户 发表

被删的评论还不少,不是我删的,我也没看到你说的啥,不过我就看不惯有的人一出点啥政策就阴阳怪气偏偏让他提意见又一句话不说“我不听我不听,不信不信不信,骗人骗人骗人,没用没用没用”的一副样子。

你说你觉得国内哪哪都不好真run了我还敬你是条汉子,跑又跑不掉,或者不敢跑不想跑,出点事除了阴阳怪气又什么都不想干不愿干你是什么心态啊?等青天大老爷自动上门还是天上掉馅饼啊。

或者更多的原因是,这里面不知道多少挂着国内ip的香蕉人台蛙。毕竟内宣嘛,拉胯成什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爱国在不久之前都还是爱国贼呢。

————————————

不都说了是征求意见稿吗?知乎的各位都在说会出现哪些恶果,以后会有多惨,还一堆什么言论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一堆点赞和赞同,既然你们这么相信自己的意见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接去建议啊,去发邮件啊,联系方式不是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是自己的权益,就要努力争取,你们那么不喜欢这个规定,那么讨厌,那就去提出来,改变它。

现在这么光明正大的意见征求稿,别说国家不听国家不干。这绝对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当时外国人引进法案还不是意见征求稿呢,反对的太多,最后也没敢推进啊,至少没敢明目张胆的继续推进。

相信自己站在法理、正义、大多数的一方,去吧,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联系方式应该不用我推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从我评论“脱离群众”四个字十有八九会被删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脱离群众了。

互联网上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必定是精英阶层的声音。只有精英阶层的生活,才能粉饰太平,而那些充满怨气的底层声音,会被当成带节奏处理掉。

有人大放厥词三线城市月薪一万很正常,他能代表精英阶层发声,我却无法代表普通民众反驳。以后的中国社会将会越来越撕裂。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经济下滑,失业率这么高,社会就是个高压锅。

不准jjww的后果很严重。相当于把高压锅的泄气阀给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主流网络平台早就已经是先审后发了,你不能说机器审核不叫审核吧?

全部转为人工审核的话,那只能是砍掉九成以上的网络流量。因为审核责任由服务提供方承担,除非用巨额公帑来补贴他们,否则服务商是扛不住的。然而地主家现在也没余粮了,那各位就自求多福吧。为了规避责任,他们只能把自己的服务一刀切死。

你可以命令市场去死,却不能命令市场活着,这是规律。

搞不好以后订外卖打个分就行了,文字和图片评价都给你撅了。或者五百万美团骑士兼职审核,没完成审核任务的不给派单。

就看他们的决心到了哪一步吧。是真的让互联网去死,还是熟悉的严格普遍选择?

-

也不用太远,一年之后再来看吧。届时我们也许会带着戏谑的心态,就像提起危机纪元里的一个古代笑话;也许是带着感伤和怀念,如反刍动物一般反复咂摸着当年的那些美好。不论如何,新时代的曙光就在前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线上说不了话,形不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线下可不是。

走着瞧!!!

知乎用户 发表

互联网企业为迎合《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我发布的对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跟贴反对意见审后删除。以后苏联笑话要变中国笑话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离谱。只能说离谱。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难估算。

一,跟帖被包了饺子。跟帖前提是什么?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让你跟着发言了。这个审核也把这东西给包了饺子。为什么?信息是混杂的,知乎很容易看到某些回答反对另一个回答,虽然他们都回答了题目。那么回答看起来是平行的,但是否构成跟帖?舆情也是类似的。

二,平台必须负责。那么平台责任就更高了,也会更注意避免问题。这个情况下,删除似乎也不是不行。那么商业删帖和管理删帖的区别在哪?就目前而言,也是未知的。人们虽然记住了你删贴,但没引爆前(平台做错事),一切都那么美好。

三,时效性,这个相当于戴口罩了,有人觉得不舒服很正常,但这只是比喻,这口罩也许能隔绝空气。

四,扩大权限解决问题,这个有没有考虑过,原本的不作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征求意见+先审后发=?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还有人相信“防疫”是因为疫情吗?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发表了一条评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将一个人在全网禁言,抹去一个人在网络上的痕迹,等于是判了此人"网络监禁"。这么严重的事情,不用经过司法程序?虽然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因为各种可知不可知的原因,被在网络引擎上抹去了痕迹。但毕竟一直是潜规则,没有具体法律法规支撑。

现在,网信办等于是靠自己拟定的部门章程,就想在网络上凌驾于其他一切部门之上,包括公检法司监?

这么大的事情,这几天网络上各种媒体一片静悄悄,看来是已成定局?。。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爱来自瓷器

知乎用户 发表

影响?你可以参考现在微博上的官方号发布新闻时,精选评论永远正能量,实时广场只能看到一堆蓝V转发唱赞歌。

知乎用户 发表

摆烂的世界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究竟有多少需要隐瞒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好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英国

知乎用户 发表

茧中互联网自己玩去吧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影响吧,应该。

毕竟这么想的人多的很。

为什么大多数的二战游戏中一直没有出现过中国战场?

我觉得挺好玩的是,见过太多人有这种思维。

中国人素质不行→辱华

中国人素质不行,所以得管管→正解

知乎用户 发表

本问题当前111w浏览,连热榜都进不去,而热榜最后一名当前1.3w浏览……

知乎用户 发表

也就是说up主还要对评论区的大聪明们负责?

ok,那以后就关闭评论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欢迎这个规定,煽动性言论和极端言论本来就不利于良好的网络生态。

看看都是些什么样的东西在害怕这个规定? 阴阳怪气的公知西奴,昧着良心煽风点火的民独轮和自由主义者。它们在这个话题下跳的越高,说明这个规定越合理,越有利于中国。

知乎用户 发表

先说结论,对网络生态的影响非常好。

我拥护这一政策。现在的网民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侵蚀,动不动就要求言论自由和平等,这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为坚定制度自信,培养网民的自律精神,我建议除了信息先审核后发表之外,还要恢复连坐和族诛制度,不仅影响三代,还要株连九族和连坐同一小区。

为彻底杜绝信息泛滥,建议全国停电,避免网民上网发表任何信息。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样明显反人类,反人权的法律都出来了,可惜,现在的人已经不是计划生育发布的50年代人了。现在的人真的会抗争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生活在中国,你就偷着乐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双加好,赞

早!人选择!

三加好。!

知乎用户 发表

苏联是怎么亡的,虽然我年轻我没有亲眼见证,但是看看现在,我大概也知道为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1967年,安德罗波夫出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任内创立第五局,即“意识形态保卫局/反思想破坏局”。

除了把“思想颠覆分子”关进劳改营,第五局还能将其“诊断”为精神病,强制扭送精神病院加以“治疗”,直到此人签下自白书,承认“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发布了反苏言论”才可能获释。

1967年,安德罗波夫要求苏共中央拨给劳改营管理总局至少五所精神病院。1969年,安德罗波夫向苏共中央建议组建“精神病监狱医院的网络”,以保卫“苏维埃政府和社会主义秩序”。

1988年,行动终止,克格勃下属16所精神病院,80万“病人”一次性“康复出院”。

知乎用户 发表

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关闭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真理部心善,看不得这个。”

你永远可以相信真理部。他们永远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微创新。

知乎用户 发表

见证历史的时刻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能用红绿码限制人员出行。

最终所有的管理规定都会成为合法合规管控工具。

权力在自由的天空,任性遨游。

华大姐怎么像外国媒体解释中国的言论自由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思想罪本身就是死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对网络生态伤害100

无非是盐碱化,应萎尽萎

(持股社交媒体应速速离场暂避风头)

对社会生态伤害1000

矛盾掩盖且无宣泄

无聊之人估计要在某些地方定期静默聚集

矛盾升级之下管控需求增加

这一波不知是不是网信办自我赋权自重其价

知乎用户 发表

需要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交程序,去平台化,端对端直连,数据本地存储,拆分最小社交单位,互相记录IP地址,有变动相互转播。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没看过电视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责任绑定太强了,平台–内容发布者–内容评论者,离信息发布连坐制只差一步:浏览该评论未实施举报者禁言x天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翻开评论区一看,这评论区没几条评论,歪歪斜斜的每个评论上都写着“好““真好”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退钱”。

知乎用户 发表

奴隶主是不是劳动者?

地主是不是劳动者?

资本家是不是劳动者?

非自然人是不是一种合法职业?

法人制度是不是永远存在?

人类只要把这五个问题搞清楚,人类就可以达成一致共识。人类就不再争吵不休。

最终,人类就可以达成哲学家、思想家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共识。

否则,政治家和政客就敢于僭越哲学家、思想家,挑战哲学家的统治地位。政治家和政客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效法资本家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政治家、政客就和哲学家、思想家一样可以随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知乎用户 发表

各位以后就别玩内网了,大家一起梯子外网走起

知乎用户 发表

从来不说说引导员发帖啥时候实名?

知乎用户 发表

对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再一次的违反!

知乎用户 发表

厉害了!以后不用走流程了。

遇到事情就想一想愿不愿意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血赚,不愿意就跪着。

没有第二条路。

就看憋多久会炸。

说不准不会炸呢?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有口饭吃就行,别的无所谓。

首先声明,我跪,磕头,感恩。

我997,买房,三胎,不流动死宅,狂消费。

起码活着。

还想怎样?

你能怎样?

跪!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的。以后打字之前都要锻炼一下脑子了 不然发出去可能外卖就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创造一大批就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正常人都知道,闭目塞听,道路以目,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嚯!

知乎用户 发表

杨永信主编的管理规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征yi求jing意que见ding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倒觉得挺好。

实际上我觉得问题不在于什么规矩,而在于执行的不彻底。

比如前不久显示IP,可现在B站又不显示了,我一直想了解一下观网某些野生国师的IP,可自始至终没显示。

如果说有什么政策,我觉得对这些野生国师严格执行是比较重要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网上不让发声,那只好动手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当时我就想到了它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全世界都一个味道

知乎用户 发表

针对实名制个人永久禁言的裁决应该交给法院,这明显剥夺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把球彻底交给平台了,至于具体效果,就看各位平台想怎么样了。以你乎不管股价也要为“正道”耍猴的劲头,各位知乎儿未免过于悲观。

知乎用户 发表

赛了一个博的朋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累了

无感

知乎用户 发表

人手够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嗯,所以以后你只要发一句我看着不顺眼的话,我就降你信用评分?

知乎用户 发表

勿cue,做全麻呢

至于麻药是当鸦片吸还是麻完了动手术

咱姑且装作还有点期待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微信聊天内容要不要先审后发?

知乎用户 发表

你看不到影响,因为不允许大家说话

知乎用户 发表

即便我先假设这个意见稿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总体安全着想,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规定出台,毕竟健康码的事情过去还没一周,谁知道这个规定会被用在什么地方

之前网络上调侃我们国家是秦制,现在我觉得还是低估了,下一步估计就是刀具实名制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下一步就对非法翻墙的,进行全面的检查,拘留就算了,罚款吧,这样既能维护稳定,又能收不少钱上去,既合法又能多一大笔财政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管制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连教材都管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规定和权利来划定审查人民说什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真是未曾设想的道路,明天更美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难理解这个提案的做法

我建议互联网发帖实行发帖证制

无证不允许发帖

知乎用户 发表

审查发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管就死是我们的老传统,未来怎样,一片迷茫

知乎用户 发表

网信办先搞清楚健康码变成红码需要哪些人审核……哪些人管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够直接,我觉得可以对不夸奖的直接禁止

知乎用户 发表

你看看近期发生的事情

再看看这个提案

还是老样子啊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段时间,一位老友跟我说:

“我觉得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是大多数,所以我会认为有时候还是严一点好。我虽然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但还不至于希望国家陷入动荡的局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并不是说群众的声音是蚁虫,而是一些居心险恶的声音会带偏舆论的导向,这是蛀虫……”

我就说,

这大多数人都会被带偏的论断未免太傲慢了,再说,你即便是质疑大多数人的智慧,也应当相信我国民众的克制力。中国老百姓一直是最克制的,只要没被逼的太绝,民众绝对不会做什么。

而且说自己愿意选什么希望什么,多少有些滑稽,因为你是没得选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我心里,互联网在这片土地上已死,同样的还有xx,xx

奥维尔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的想象…

但幸好啊,我是最后一代,可以摆烂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谁所愿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快人心!

早该管管了!

一起正能量不香吗?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网站控评员数量增加,就业就增加。

建议东哥在老家再搞10000亩地,专门搞控评服务外包。

建议培训各种语种的控评员,接全球业务。

建议大力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

知乎用户 发表

上一次立法限制打字机的是谁来着?

知乎用户 发表

点赞超500的 小心你们是第一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支持对于网络言论的行政化管理。

假如没有行政化管理,那执行只有平台标准,导致标准不统一且偏严格,该封的不封,不该封的封了。

引入行政部门标准可以让我们在遭到处理时能够看得更清楚明白,而也会因为加强行政部门和平台的联动,倒逼平台制定更详细更符合行政部门精神的规则,而非仅凭自己对于行政管理者的理解建立规则。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担心,影响绝对不大

人家朝鲜现在不也好好的么?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网友总说知乎微博封号没有真实的依据

现在不就给你补上了吗

只有咸因

知乎用户 发表

东西南北中,言论统废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篇小说我真看过。

真的,我在知乎看过,但我忘了名字了。

里面好像有个什么 说话会 来着,可以畅所欲言。

知乎用户 发表

打日本,打台湾,打澳大利亚,打美国。

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转发五百次的梗都忘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能力的快跑!!!我下周就报个英语班,把口语能力补上 !!大家有缘再见

知乎用户 发表

赛博红码了属于是。

知乎用户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古人诚不我欺。现在不过就是历史周期律的循环过程

知乎用户 发表

“朝鲜虽然暂时经济上困难,但政治上一贯正确”

知乎用户 发表

倒逼评论精品化

知乎用户 发表

直接送一脸阳光

常见镜子反光瞄准,多人组成太阳炮

日光直射每人1镜,万人百秒烤人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网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网络会更加和谐,男女对立会大幅减少。

各种不满也会随之消散的,赞美!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能咋滴?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东西只能慢慢看,慢慢体会,不能说没有影响,至于影响嘛,各位大概也能猜出来,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只是要看如何操作,操作的好,赞誉声一篇,如何操作的那什么,估计骂声一片,甚至网络上会和平常生活一样,谁也不敢说话。这个东西还是谨慎一点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先审后发,当然会让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只不过内容量会急剧下跌。

这个正能量引用原意,指用一些东西注满你,你看,注满你的大脑也一样。

当然,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了,线下生态必然找补回来,建议大家囤好东西平时少出门,家里的门换成更结实的防盗门。

知乎用户 发表

愿2022年出生人口 500w

知乎用户 发表

越管越严,不想听声音别听算了还在那搞扣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监管的权力,不拿来作恶,绝不可能,指望猫不偷腥?梦里啥都有。

红码的事还沸沸扬扬呢,搞黑名单就是升级版的红码 。

现在禁止你出行,以后就禁止你出声。

伟国的伟大复兴就要到来啦,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负能量啦。

海晏河清,海晏河清!

只有一种声音的语言,只能是谎言!

知乎用户 发表

感觉到处在堵 什么原因啊 内脏败坏了 抢救外伤来得及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导致严重的词义引申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跟他讲法律

他跟你讲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昨天的问题被ban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除了偷着乐什么也干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点恶心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求仁得仁,又何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用看,就算通过了也落不了地,大概率是变成选择性执法。事先审查的所消耗的行政力是天文数字。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现实里人民说句话也不可能先找党支部去打报告备案审查,也不可能因为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就逼人把嘴巴缝上。网络的审查的严苛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实,这可能带来某些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你因为恐惧把人民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去,人民就会在影视剧和文化事业中寻求政治生活,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泛政治化,凡事都上纲上线。

当你因为恐惧剥夺人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人民就会在现实里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去传播和相信那些小道消息,而你再难以控制。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双向奔赴,随着模糊地带被逐渐消除,原子化的社会会逐渐解体,人民将以此为标杆,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形成真正的共识。

知乎用户 发表

12年时第一艘航母服役,那会儿是真激动啊,视频和图片反复看,也跟人热烈讨论。

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一大早寝室哥几个守着看直播,也在知乎上看大家说的二号舰有哪些进步。

昨天三号舰下水了,却没有一点欣喜的心情,而是五味杂陈。只叹息一声:于我何加焉。

知乎用户 发表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 说一万遍 ,政府首先考虑的就是管理成本

经济下行,税收降低,治理需要钱,一刀切就是降低管理成本,就像程序员留后门以备不时之需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一万步,这个权力不是不可以有,但应该是归口国安而不是网信或公安,或者将国安网信的政审内查制度与执行力度提升到国安部门的严格程度

权责对等

以基层网信和公安部门近年被揭露的各种不公正行为的情况来看,给他们这项权力难免不会出现新的保护伞与x势力;而现在国安还在执行比较严格的政审内查、比较少出现以权谋私冤假错案等情况,他们执掌这项权力更容易避免负面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结论:好事,给不配说话的人点上哑穴。

首先,这个管理规定针对的是跟帖和评论,而非首发帖,因此并没有堵塞言路。

第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居心不良的坏人委实不少,躲在互联网背后放黑枪,冒起坏水来简直肆无忌惮,客观上造成了太多惨案和悲剧。

可传播的文字还是要保证其正价值,零价值是浪费公共资源,负价值则是伤害整个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事前审查是否合宪? 公权究竟要扩张到什么地步?

《草案》保护的是公民还是?公民还有公民基本权利吗?

客观状况:美国已于90年前禁止事先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权利法案》 第一条修正案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译文: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US 最高法院援引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早在90年前全面禁止对新闻出版的事前审查。

“在1931年的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和1971年的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中,最高法院判决第一条修正案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事先审查或出版前审查。请愿条款保护人民向政府任何分支和部门请愿申冤的权利。根据这一条款,最高法院也认为第一条修正案中暗含有对结社自由的保护。”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先辈会如何想象这段历史?历史会如何评判这种行为?后人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下所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算是有法可依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标题看着很唬人,实际上只是把现状描述了一遍,网络本来就是实名制,现在各大平台发布评论前基本都要求登录,所谓匿名也只是对其他用户,真要找到你从来都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各位不必大惊小怪,真实施了最多也就比现状再严一点,而且上网的人那么多,审核一定是机器做不可能人工做。至于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发空格照样能表达你的观点。

知乎用户 发表

何必这么麻烦,建议设定**八个样板评论,**涵盖多数场景,跟帖做成下拉框格式,只能从样板评论当中选择。

1、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2、此生无悔入华夏,愿祖国繁荣昌盛。

3、我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国家也不容易,大家要理解。

5、不许说我的国家不好。

6、肯定是美国的阴谋。

7、美国也是。

8、美国要完。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别的,坚决支持!招聘大量的审核员还能稳定就业,加强审核不能控制各种不爱国言论,里外双赢。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真实施这一套,知乎这种以文字内容为基础、以评论为引流手段的平台,目测药丸。

以后像河南村镇银行、滥赋红码、唐山打人案登流量估计都很难吃到了。

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成为一片妖(阴)风(阳)阵(怪)阵(气)的古战场。

更进一步,可能连阴阳怪气都不可得,只允许赞美的声音出现。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别抖擞,不拘一格是人才。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的我觉得中国会越来越开放进步。

现在才发现,你以为的刚刚起步,其实已经是顶峰。

知乎用户 发表

已发送意见,谢谢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新闻只有美国和美国的狗的惨状和无耻,和正义的朋友们比如塔利班阿富汗俄罗斯朝鲜伊朗等等的幸福民主。当然,还有国内将前所未有的完美,前所未有的盛世!

风景这边独好!

厉害了我的国!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想为未来留些什么的话,就写纸质日记吧

以下是原回答

支持网络单机化,以后每天都有几个npc给我点赞,想想都幸福

IP美国英国日本的也别高兴太早了。如果国内平台没有足够评论审的时候,这些人(即使有ML系统也需要很多人)会自动下岗吗?不会的话,会去干嘛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愿称之为简中互联网最强补丁,好时代来临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几年不都是这样么?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无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德国工人得到一份在西伯利亚的工作,他意识到所有的信件都要被审查,因此告诉他朋友:“我们设个暗号,如果你收到的信是蓝墨水写的,就是真话;如果是红墨水写的,就是假话。”一个月后,朋友受到了第一封信,用蓝墨水写的:“这一切都很棒:商品丰富,食物充足,公寓很大,供热也好,电影院放的都是西方电影,可以搞艳遇的漂亮妞多得是——唯一搞不到的就是红墨水。”

知乎用户 发表

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2017年规定新闻媒体评论先审后发;

各位可以去人民rb、环球sb、百度新闻之类的媒体网站底下看看都是什么评论,这就是未来的好日子。

顺带一提,各位可能注意到知乎最近上线了“只有你自己能看到评论”功能,这功能好几年前就在上述网站运行了,美丽新世界。

b小将们还在那庆祝,真让他们去上述论坛体验一下,嘿嘿,我仿佛能看到大规模兔转神的未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哈哈,除了疯狂二字竟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政策”

哈哈,我甚至可以闻到我这辈子从来没有闻到过的,自由的芳香了

欲让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想象过一个如此魔怔,变态的制度,在先审后播,先审后发帖,显示ip以后迟早会出现-等于每打一个字都要先审后发。

没想到它会如此之快的出现。

不如先审后说话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烦死了,捂嘴太麻烦了,毒哑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真要是你们说的那样你们今天还敢在这个问题下留言?

不就是知道国家不会封你们才这么肆无忌惮吗?要真是像阿桑奇一样你们早就缩了,还敢在这个问题下面阴阳怪气?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恐怖之处在于,如果郑州不仅仅有红码作为武器,也可以利用这个政策的话,结果是银行金融爆雷,烂尾楼业主,黑社会官商勾结等以后涉及到地方利益的发声将对发声人及其危险。

任何的揭露和批评都会被这个手段给消除才是最恐怖的,并且还能给你扣分,第8条,分扣完后基本等于互联网死亡了,个人信息将无法再重新注册!也就是所有遵循法律的互联网平台都会根据你的互联网信用分太低黑名单而拒绝你注册或者强制注销。

想一想下次那些事情,那些本该由他们执行正义的事情,他们选择执行你。

既然可以把你加入红码名单,难道加入这种黑名单很难吗?届时,受害者遇到的舆论和各种言论,或者银行的霸道违约,开发商的跑路,黑社会的勾结,地方的违规贪腐等等,都没有比在这种规定下更绝望了。因为没有人能百分百保证这些事情和权利不会伸手重演、就要坚决反对这种规定。

无法组织阻止权利的滥用,我建议是各位可以写电子邮件去意见,我的立场肯定是反对这项规定,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当然我也尊重那些支持这项决议的人。未来的生活属于每一个人的决定。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

事后介入转向事前介入。

首先看草案的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草案的覆盖面非常宽泛。

一,网站和应用程序,意味着PC端、手机App、平板App、电视App等所有联网公共平台;

二,没有具体的“评论区”限定,所有涉及公共评论的空间都纳入监管,如弹幕;

三,没有内容载体的限定,除了常规的图文视频,表情包和符号也在内。

然后是第四条里的两个重点: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后台实名制。这个其实难度不大,因为现在多数平台早就要求手机号注册,而手机号实名制在15年就启动了。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先审后发”。

前面已经说过了,草案覆盖范围不限平台、不限评论区、不限形式,然后草案里又明确要求评论内容“先审后发”。

这意味着监管策略从事后介入,全面转向事前介入。

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虽然已经有很多事前介入(例如B站,强视频预审和评论拦截),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事后介入。

你要把违规内容先发出去,才会有不可见、删除、禁言、封号等处理。

从这个角度说:

“发送内容”,这个行为的责任在用户;

“监管不力”,这个后果的责任在平台。

但现在转为“先审后发”,平台就要进一步承担主体责任。简单说,就是平台要为用户“发送内容”的行为负责。

发出来的原则上都是平台审过的,因此任何内容后果都会直接与平台监管责任挂钩。

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责任绑定。图文平台可以预见会有更严格的关键词限制,视频平台的人工预审压力也会走高。

我猜测:有些平台甚至可能会回归到“预设回复”,例如这种:

然后是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以后任何互联网产品要新开设评论板块,注意是包括音视频、图文、表情包和符号在内的评论板块,都需要进行评估。

然后是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一,实名制;

二,评论严重违规的用户将列入黑名单,并再也无法重新注册。

“账号转世”成为历史,发布违规内容可能会导致用户永远告别该平台。

最后是第十条:

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履行跟帖评论信息内容自主管理责任,对账号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加强审核管理,及时发现跟帖评论环节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采取举报、主动处置等必要措施。

不仅平台要对用户发布内容的行为负责,平台上的账号运营者也要对评论区负责。

换言之:你发帖,有人在你帖子的评论区里发布违规内容,如果你没有及时删除举报,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不仅是强绑定了平台对用户的责任,也明确要求了内容发布者对用户的责任。从大V到普通用户,都要对自己关注者的发言进行梳理。

监管任务实际上从平台进一步下沉,到了内容发布者这一级。

由于绝大多数内容发布者是普通用户而非机构,可以遇见,精选评论或关闭评论区的状态会成为趋势。

知乎用户 发表

这部“修订草案”全文最最最最关键的是规定了任何内容都必须“先审后发”!!看清楚了,是“任何”!!上一版是2017年实行的,仅仅规定了新闻报道的跟帖才必须“先审后发”!!!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http://www.cac.gov.cn/2022-06/17/c_1657089000974111.htm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第二条第二款: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

而原先“先审后发”的要求仅限定于新闻信息:http://www.cac.gov.cn/2017-08/25/c_1121541842.htm

第五条(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类理论上落实下去执行成本高到离谱的规定当然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推行下去,而是在该用的时候“有法可依”,告诉你“我抓你也是有依据的”。是“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行事逻辑的一脉相承。

这类规定的目标群体会是什么人呢?在网上冲浪许久的老油条们肯定不是。这类看起来不近人情的严格规定最大的弊端就是对起效的目标人群进行“逆向筛选”,铁了心要搞坏事的人,总有各种办法避开这类执行难度大到离谱的规定。铁拳实际砸到的人,总会是那些心里还对某些东西抱有一丝丝正义和希望愣头青,以及本来就懵懂无知,在网上随机游走过程中被铁拳一棒子打到的人。对于执行部门来说,这些人最听话、最好抓,最好完成指标。

这些真正被规定的铁拳砸到的人,就是所谓“统战价值”为0的人,铁拳最坚实的基本盘。可惜,每每铁拳在漫无目的地挥舞之时,砸得最多的也是这群人。铁拳越是凌厉,基本盘也越是脆弱。

被砸过以后的人,要么化身为神,要么心灰意冷彻底躺平,要么思路打开,彻底成为一个投机分子,等待着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的时候冲上去撕咬尸体。

某些为苏联哭丧的东西时常痛惜这个超级大国倒塌之时“竟无一人是男儿”。可惜的是,真男儿基本被你当耗材燃烧殆尽了,剩下的不是等着你死就是等着你死,倒与不倒就是临门一脚的事情。想当大爹又不想负责,众叛亲离只会是咎由自取。

知乎用户 发表

熊历王:早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不支持

后台手机实名,前台公示IP,如今连部分地区的健康码都已经被灵活运用,给储户和业主赋红了

正如梁任公所言,这片洞天福地万事皆不进步,唯防民之术独领风骚

我不禁想问,不受限的公权究竟要扩张到哪里,这一根标尺要收紧到哪个地步才肯罢休?

而这样一个关系到数亿网民的重大事件,竟连一个热搜都不配拥有


说一个题外的故事吧

曾经有一次我在找一个老游戏的攻略,在中文网络上的资料寥寥,无奈我只能到外网去寻找,最终在一个英文论坛里,我找到了我需要的攻略,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论坛的贴子,一直可以回溯到零几年,并且陆续还保持着讨论的热度,这让我十分感概

试想,即使是百度贴吧,也经历过一次针对老贴子的屏蔽清空

在网站备案办法施行之后,国内私人建站已经成为历史,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大大地萎缩,然而打开这扇门,走到房子外面,林木千顷,芳草蔚然,这屋外竟一切都如此热络,一切都有如当初

如同十多二十年前,我初初接触互联网,那个偌大的中文网络一度也带给我悸动和惊喜,曾一步接着一步,逐少地去探索,那丰腴而多姿的斑斓世界就铺在眼前,一根小小的网线就能带你冲出国界,直到海角天涯,那些看不尽的,道不完的,处处都足够让我欣喜

如今,一个更加暮气沉沉的简体中文网络已在跟前,我想起我高中时的历史课本,有一张配图是晚清官员和洋人谈判的,一边是西装革履,一边则是顶戴花翎,一头短发的壮年和留着辫子的老年都在同一幅图中,当时,这幅图给我的冲击极为强烈,方生和将死,泾渭竟如此分明…

知乎用户 发表

黄炎培坦率地道出了他心中的一团疑惑。他说:
“延安充满勃勃生机,大出我的意料。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国民党初起时,不也是一个万众瞩目、人心所归的革命政党么?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希望能够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黄炎培的忧虑,毛泽东早就有所注意,他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见黄炎培如此说,他略作沉吟,朗声答道:
“先生,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同黄炎培的谈话

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除了勾结日寇汉奸以及破坏抗战和团结的反动的顽固派,这些人当然没有说话的资格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即使说错了也是不要紧的。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各位代表先生们,各位同志们,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小宗派,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也许到今天还有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说,如果要和别人合作,我们就不干了。

——《解放日报》1941年11月22日,原题《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

 现在,假如我们承认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不可抗而又不可分的民主的世界,那么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要在这个世界的国际机构里当一个“优秀分子”,第一就是立刻在实践中尊重“新闻自由”这种人民的“不可动摇的权利。”
  德黑兰会议庄严地宣言,我们要创造一种“必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绝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的和平,这是没有“暴政和奴役,压迫和苦难”的“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大家庭”的崇高的理想。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好感,而企图剥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之自由的分子将会没有资格跨进“民主大家庭”的大门,因为在这大家庭的门上已经挂出了一条家法:“剥削言论自由的法西斯分子不得入内。”

——《新华日报》1944年10月9日社论

无论国内的民主也好,国际的民主也好,都要从本质上表现,形式是次要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民主就是人权。人权不外乎行使人民的权力以及享受人民的权利。人民无法行使权力,也就无法享受权利。目前测量民主的程度,不仅是拿享受权利来做标准,而且是拿行使权力来做标准。我们不要以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仅仅是一个权利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权力问题。只有实际行使这种权力;才能叫做享受权利

——《新华日报》1944年1月19日社论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些脚开始踩左边的板子。

很多脚收回去了不动了。

剩下谁无脑踩右边的,就显得非常出色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一说一,所有网络跟帖都先审后发有个执行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审查,可能最后流于形式主义,还是要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

所以这里我提出一个改进的版本:

1,你的账号可以申请先审后发,那么责任在审查一方。

2,如果你的账号不申请先审后发也可以,那么发出来以后如果被判定违规就直接赋红码。

3,这里的违规判定可以参考知乎众裁,采取网络信用分制度。只有信用等级分高的人可以评分。信用等级低的人赋黄码。

4,而且覆盖范围不应该只有跟帖,也应该包括视频/想法/朋友圈/点赞,确保互联网没有法外之地。

这才是新时代的网络内容正能量和精品化建设!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不同的社会里,能成为自我审查的信号是不一样的。支撑麦卡锡主义的红色恐惧症是冷战时期的特定产物,强大的苏联、浪漫的革命理想以及贫富不均的国内现实,使得一部分人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同时另一部分人仍然深信不疑。前者表现出来就是对政府的批评,或者会自诩为“良心反对派”(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者会表现为无条件相信政府,避免触及到政府设定的禁区。这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不同类型的人群通过有无自我审查区分开了彼此。

上述恶性循环在Eric Posner的_Law and Social Norms_(2000)一书里被用发信号博弈(signaling game)进行了解释,一言以概之,自我审查的成本结构使得它成为了一种将自身作为一个合作者和其他非合作者区分开来的信号。这种信号博弈最后形成的均衡是所有人都自觉地私下里了解到了所有禁区,但公开场合都装作不知道。

在Posner之前,1995年的时候经济学家Timur Kuran在他的著作_Private Truths, Public Lies_(本文的标题,实话憋心里,谎话挂嘴边)里就进行过详尽的分析。Kuran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偏好伪装”(Preference falsification),指的是人们向外界传递一种有意伪装过的偏好以此避免自己表现得和社会大众不一样的行为。

根据该理论,在表达偏好时,个人经常根据社会上可接受的方式来调整他们的选择。换句话说,他们传达的偏好与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同。Kuran将由此产生的错误陈述称为 “偏好伪装”,他认为这种现象无处不在,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后果。这些后果取决于个人在决定公开传达什么偏好时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人如果隐瞒自己对某种时尚、政策或政治制度的不满,就会使其他人更难表达不满。

这些后果中的第一个是由人们对社会认可的需求所驱动,第二个是由他们对信息的相互依赖所驱动。

偏好伪装的第一个重要的社会后果是,_公众普遍支持那些在无记名投票中会被果断拒绝的社会选择。_私下里不受欢迎的政策可能会被无限期地保留下来,因为人们通过个人的偏好伪装行为再生产了顺从的社会压力。

在伪造偏好的过程中,人们隐藏了他们真实偏好所依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扭曲、腐蚀并使公共领域的知识变得贫乏。他们使其他人更难了解现有安排的缺点和替代方案的优点。因此,偏好造假的另一个后果是,人们普遍对变革的优势一无所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好造假会通过带来知识上的狭隘和僵化来抑制社会的变革能力。

关于偏好伪装和发信号博弈导致的自我审查的研究的一个有趣的最新例证是沙特阿拉伯社会中被错误认知的关于女性务工的社会规范。这一研究2020年发表于经济学顶刊_American Economic Review_,交叉运用了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发现,在沙特阿拉伯,绝大多数年轻的已婚男子都表达了支持妇女外出工作的私人信念,但他们大大低估了其他类似男子的支持程度。一旦他们了解到这种支持的广泛性,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帮助他们的妻子获得工作。

这项研究可以反映在有着强大的自我审查压力的社会中(无论这一压力来自社会规范还是政治压力),公开的表达和实际的民意之间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别。

注:Bursztyn, Leonardo; González, Alessandra L.; Yanagizawa-Drott, David (2020). “Misperceived Social Norms: Women Working Outside the Home in Saudi Arab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0 (10): 2997–3029.

Available at: http://home.uchicago.edu/~bursztyn/Misperceived_Norms_2020_3_6.pdf.

知乎用户 发表

前几天看了篇科幻反乌托邦小说《以太》: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不知名的撰写者在盲文中问候,“你一定察觉了那些变化,但你不明白,你迷茫、愤怒,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你也许屈服于现实,也许一直在寻找真相。你有权利得知真相。”
我点点头。
“这是一项庞大的计划。国会秘密通过第33条宪法修正案成立联邦信息安全委员会,对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替换,在漫长的尝试后一套高效率的系统逐渐形成,这个系统叫做‘以太’。最初,‘以太’是工作在互联网上、对互联网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监控的自动化体系,它对一切被认定存在潜在威胁的文字、视频、音频进行数据欺骗,简单举例,语义分析接口认定一个讨论组中的有害主题,‘以太’对接入该讨论组所在服务器的所有相关会话发送欺骗信息,除发表者之外其他人看到的都是经过调制的讨论话题,同时,信息发送者被数据库记录。假如你发表名为‘参议员的午餐’的话题,被判定为有害信息,运行于巨型计算机上的、因法律体系而凌驾于所有网络防火墙之上的‘以太’在其他程序会话接入之前控制所有端口,将数据包中的相关字节替换,于是在别人眼里,你发表的话题变成无趣的‘kfc超值午餐’。以这种方式,联邦政府秘密地彻底控制了网络,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悲观地认为,革命精神在互联网上逐渐消失,——这也是联邦最愿意看到的情形。”
我感觉后背发凉。这时墨西哥人走了进来,把脏毛巾丢在我的肚皮上,“老家伙,你应该偶尔参加一点集体活动。”
“闭嘴!”我用尽全身力气叫嚷。墨西哥人愣了。他的表情由惊诧、愤怒变为逐渐恐惧,挪开视线,不敢看我充血的眼睛。我的手指颤抖着在《哲学史大观》扉页移动。
“随着‘以太’的成功,联邦政府对广播、电视和纸质出版物的控制是顺理成章的结局,对部分不肯配合信息安全法案的媒体人士,与‘以太’同源的信息欺骗技术被用于隔离异见者。纳米微电子技术被用于信息欺骗,很快,权力者意识纳米机械在肉眼可见光范围内信息替换的潜力,第33条修正案颁布后的第七年,他们决定向空气中散播纳米微机械。这种微型设备悬浮在空气中,利用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硅进行自我复制,直至达到预定浓度,它们仅具有简单的机械结构,浓度达到规定程度后进入工作状态;它们会自动侦测具有潜在威胁的文字(可见光信号)和声音(音波信号),将之替换为无害信息,并将发布者记录在案。它们附着在印刷文本和标语牌表面,通过光偏振向除发布者之外的观察者发布欺骗光学信号;它们改变声波扩散形态,向除发布者之外的倾听者发布欺骗声学信号,当然,发布者本身因为骨骼的传导作用,听到的还是自己的原本想说的话。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恶魔使‘以太’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如同哲学家口中人类无法察觉却充满一切空间的神秘物质——‘以太’本身。”
“我看到的,是社会与民主的进步。”我想到心理医生的话,握紧拳头,牙齿咯咯作响。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的朋友。一切都是谎言。网络讨论组是谎言。电视节目是谎言。坐在你对面说话的人,说着谎言。高举的标语牌,刻着谎言。你的生活被谎言包围。这是享乐主义者的美好时代,没有争执、没有战斗、没有丑闻,当阴谋论者被关入精神病院,最后的革命者在孤独的电脑屏幕前郁郁而终,等待我们的是脆弱而完美的明天,彬彬有礼的悬崖舞者,建在流沙上的华美城堡。”
“我是谁?我是无名小卒,参与编织‘以太’黑幕的罪人,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察觉到这一切变化、有权利得知真相,现在真相就在你手中,由你选择接下来的道路。手指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在可预见的二十年之内,纳米机械没有欺骗人类精密触觉的可能。若你下定决心的话,随时可以通过你的介绍人加入手指聊天聚会,加入‘以太’无所不在监视下唯一的、最后的反抗组织,加入虚假世界内的仅有的真实。”
“手指聊天聚会欢迎你,朋友。”

我看的是b站转的: 张冉——《以太》(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

不过我不觉得这个规定是某种反乌托邦规则或者说“阴谋”的序幕啊。我觉得类似的运转规则其实早就在实行了,只是这次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法可依比无法可依好——只要这个法律法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种就行。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审核的自由裁量权也太大了。而且这个权力在谁手里呢?谁来定义评论是否违反一系列规定呢?考虑到互联网产生的海量评论数据,在一些不敏感的时候,这个权力只会在“运营者”手中。而对于这些运营者,几乎也不可能对所有评论进行人工的先审后放。最终,也无非就是各运营者作为某种有意志的“手套”自行其是,层层加码,形成一套自我阉割和维护稳定的评论防控机制罢了。

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意见到底该怎么反馈。很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毕竟法规本身就很模糊。

也不知道发邮件会不会起作用。

知乎用户 发表

算是对唐山河南等事件,最强有力的回应。

以后不会再有黒濏荟,不会再有诈骗,不会再有烂尾楼。社会只有美好,只有谢谢你。

趁着还没施行,回复一个。

以后就没这个权利了。

破胡也可以关门了。

正式施行后,为了安全,一切有发帖评论功能的APP都卸了吧。

……………………………

还有人关心审核成本问题?以现在各种网站平台的盈利状况,怎么可能大量雇审核人员。

让AI识别各种稀奇古怪的内容,也不现实。

未来审核前置,用户言论与平台无关这种免责声明失效。平台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白名单。看不懂的,不在白名单的,全部屏蔽。

现在的人工审核,还是想想未来失业怎么谋生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特区实践了,而且是多平台实践。

我相信各位如果上微博和B站,都有发了一些东西你自己能够看到,但是换一个账号过去就看不见被隐藏的经历,这就是先审后发的掩耳盗铃先行版。

你发了你能看见,但是碰到了灰名单内容(这是灵活多变的)后,只有你自己能看见,别人都看不见,学名“已帮您屏蔽”。

而先审后发的另一个雏形其实是网站的去评论化,你不能评论,只能在已经审核通过的预设里表态,就像王子君发的那个例子一样。

但是这个预设好吗?肯定不行,因为后现代反革命分子会解构特定内容,比如你已经不能随便乐了,乐已经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

同样的,特定表情也被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了,如果在一个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比如《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下面允许发特定表情,这不就恶意的政治隐喻了吗?

如果我们科学的看待这个规定,先审后发的成本其实并不会太高,因为一旦开启了全面先审机制,一方面降低的是发帖意愿,只要发帖意愿降低了,审核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另一方面则是平台方主动降低平台审核成本的努力,比如设置白名单+灰名单,非白名单不能发出来,灰名单根本不显示。

同时,还可以根据后台身份证+政治码逻辑(参考河南)设立互联网健康制度,红码隔离,绿码才能浏览一些网站,有疫苗才能评论,一次违规言论全网三天后才能恢复,进一步降低综合审核成本。

综合来看

已经有了理论实践和雏形(B站,微博的发出后他人不可见以及预设回答)

已经有了理论依据(后现代反革命分子解构语言体系以及先审后发长期审核成本双向奔赴的可控性)

已经有了历史依据(我们走的是一条与西方马列不同的特色道路,因为马克思说过[1]

现在我们只需要补上法理依据完善立法即可。

知乎用户 发表

历史书会如何书写我们的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犯着不同的罪

我能决定谁对

谁又该要沉睡

争论不能解决

这永无止境的夜

关掉你的嘴

唯一的恩惠。

知乎用户 发表

红码黑名单,真好创意,赞一个。

什么叫自信,这就是。

总感觉在为一些事做准备,而且显得有点急。

可惜了,明明站起来过。

还是期待下未来,比如,道路以 ?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消息我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日本人的社交媒体的传闻。

据说在日本,像推特之类的SNS评论区一般都是岁月静好、秩序井然的,很少有人会在评论区开喷或者表达自己真实的差评,但很多人喜欢在匿名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吐槽和负面评价,因为匿名让他们有安全感,觉得就算发了负面评价甚至开喷也不会被刻意针对,至少人家没法逮着你的账号做文章。所以以前我不止一次在ACG论坛还是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建议:如果你想看日本网友对作品的真实评价,还是去匿名论坛看的好,哪怕你觉得作品再烂,去推特等评论区永远只能看到岁月静好……

如果这个管理规定真的按原样落实,我想到时候大多数都媒体,不管知乎B站还是微博豆瓣,到时说不定也会变成日本推特等评论区这幅“岁月静好”的模样了吧——很多现在能发得出来的评论到那时不知能不能过得了审。哪怕真的想发表负面意见,可能也会创造一些阴阳怪气的方式或者审核人员摸不着头脑的术语,至少看不懂的人表面上看还算比较和谐。但问题是,国内还真的能有匿名论坛之类的可以供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吐槽开喷的地方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事靠发邮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那些喜欢在网上匿名评论事情,又在现实里有一定权力-例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才能发挥一定影响。

靠网民声援?

我敢肯定,中国大多数网民对此不会有太大反映,网民大都沉浸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最多看一下今日头条QQ看点,对于更贴评论的权益不太关注,更贴评论的权益也影响不到他们。

这事受最大影响的还是那些自身合法权益受害急需在网上发声的人,又或者那些常年从事互联网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记者。

哎,好人总是被枪对着,都出唐山这档事了,还搞这种妖魔鬼怪才想得出来的东西,你去进一步扫黑除恶一下也好啊…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就是想控制舆论吗?还为了这为了那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纸都没发明出来的时代,古人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偏偏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在,某些人还坚信“疏不如堵”,可见心虚到何种地步了。

就这一两个月内,人教教材事件、河南农商行事件、唐山事件、红码事件……一桩桩一件件,不去解决问题,只想掩耳盗铃,长此以往,你掩得过来吗?大家不讨论,道路以目,人心就向着你了?颜色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心里没点数吗?

补充回答问题——

问题问的是这个规定会对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答案是,实际会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到中文互联网社区垮掉的地步。

中国的法治环境,有三个普遍现象“严苛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比如说,中国和企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有公司法、劳动法、税法等等,应该说是很健全了,但是!如果一家企业敢说他从成立至今100%合法合规,然后还没亏损甚至盈利,那这个老板可以说是经营之神了,央企都不敢打这种包票。

以上是现实情况,以税局为例,如果每家每户去查,查出问题是大概率事件,然而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呢?因为一来没有那么多人力和精力,二来把营商环境搞得那么恶劣,企业纷纷搬家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实操环节的常规操作就是选择性执法,查谁不查谁、什么时候查、查到什么程度、查出来了罚多少(一般尺度好像是2-5倍)等等,就大有讲究了。

回到这个《规定》的影响,首先其作用是告诉上面,你看我们在认真做事啊,看这力度!这面面俱到!其次最多会在正式颁布之初抓几个典型立威,让各个网站加大自我审查的力度(具体参考国内的影视和网文行业),最后在阶段性总结的时候汇报说,自《规定》颁布以来,成效斐然,亮点有1234,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原因有1234,其中主要是经费和人员不足,请上级部门大力支持……

所以,包括知乎在内的各家平台,公关团队就别闲着了,燥起来啊!别做那反馈意见的无用功了,想办法别做出头鸟是正经,毕竟森林里遇到狼,你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问一个问题,根据第八条: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如果有人发展黑产业,提供互联网平台信用抹黑服务,先利用账号大规模举报然后买通裁判直接把信用拉到最低,这个人是不是就等于在该网站上永久消失了?

这种产业不少吧?公关公司不就可以干这种活吗?养着一大批有活跃迹象的机器人号,直接大规模举报,然后公司跟平台的审核人员有经济上的往来,直接让你一个互联网小透明赛博死亡不是轻轻松松?

再进一步,如何杜绝平台审核人员(即裁判)自己不出问题?如果这个产业是平台审核人员自己开的那怎么办?审核人员负责举报,负责审核,负责执法吗?

谁来监管???就这么把这种「使其他人赛博死亡」的权利放出来?

真的太恐怖了,让一个人赛博死亡将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感到背脊发凉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在2019年写过一篇回答,关于“微博治国”

大意是我认为“微博治国”是原罪,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应该被司法系统视为污点,并逐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本来我都忘记这个事了,但是昨天有个人在这篇回答下评论了两个字——“唐山

现在我的观念转变了,各大舆论平台也许是很多人最后的救济渠道,绝对不应该被取消。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矛盾在司法阶段无法解决,

尤其是在我们向西方的“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亮剑以后。

我想在此重申“第四权”的重要性,

但是按照当前的舆论风向“新闻界必须独立和免于受到审查”应该是大众所抵制的。

尽管中国所有的媒体都是党管官媒,但是大众仍然不信任。

不过如果新闻权无法保证,言论自由也就无从谈起。

不管怎样,这应该是今年对于言论自由的最后一次限缩,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中文和英语之外再学一门语言

不管是应对言论审查,还是未来准备换个地方生活都有用。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看待各大平台显示IP地址归属地?

之前我在这个问题下面说了俄罗斯切香肠战术,结果一直被怼,还有私信追着骂我的。

这下可真就东柏林消防队来嘞……

或者我换个角度来说:

从5月以来,我能在后台看到的评论区回复,基本上1/3都没了。这与之前存在数量级上的代差。

以后大家慢慢会习惯的。

知乎用户 发表

今儿发的一个无关的答文,提到了日本当年左翼运动的失败。

评论区有人表示,看到我提这事儿,觉得颇为唏嘘。

当时就想回复来着,其实没必要唏嘘。

毕竟,“左翼运动的失败” 这个存在的两大前提是,首先,真的是左翼,而不是cosplay;其次,真的有在运动。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前提,“左翼运动的失败” 才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在我国,各种各样的事儿,各种各样的声音,我皆谈不上绝对的支持或反对。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并非我真的那么在乎,到底是不是真左,或真右,或真自,或真女,或真什么什么。

这种态度的核心缘由,是因为我知道,今日的中国,不管你是 “真”,还是假模假样装蒜,都并没有人真的会去 “运动”。

这倒也应了题: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信息、认知与心理特性。

好吧,就说到这儿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这个东西通过,那么现代中国将比400年前的明朝还要落后

明朝万历时期内阁首辅沈一贯于1598年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政,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闻耳。

至于沈一贯怎么看待明朝的民间把朝廷的施政编成段子的客观事实,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朝的锦衣卫在当时根本都没有管这种事情。

而现在这个条例可以和清朝文字狱相比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支持

威武

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大家换一种语言交流,据我所知,某个群已经在用法语交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就是制度自信,外国他敢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1日。


评论里有同胞问,这是否有用呢?

我要说,这取决于你,取决于我,取决于每一个人看到的人。如果有一百万人愿意写信,一千万人愿意发送邮件,那么这会被考虑的。

上一次,反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就是这样。

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做比不做总多一点希望。难道还要再等到下一次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由于宪法规定公民有 “言论自由” 的权利,因此我暂且认为网信办将 “网上发布信息” 归类为 “网络出版” 而非 “言论” 行为。

既然归类为 “网络出版”,那么 “审核评论” 理论上来说应当属于 “行政执法” 的范畴。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十九条规定: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条规定:

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规定:

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并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二)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三)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因此有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网信办是否是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

2. 将审核权下放给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 “书面委托” ?

3. 被委托的各个网站、平台、发布人,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执法条件?

知乎用户 发表

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斯塔西体系,现有的人力资源恐怕还做不到对所有跟帖进行“先审后发”处理,所以我建议国家可以效仿贴吧的先进模式与经验,先利用AI和大数据对所有新发布跟帖进行一轮泛用型初审,若未通过初审,则设置该贴对其他用户不可见,并存入对破坏分子秋后算账的证据库中留底;若通过初审,则进一步交予人工审核。在人工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应对AI进行深度学习训练,争取3到5年内做到“先审后发”的全面智能化,将人力从繁琐的审核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解放台湾战场中去。

另外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下的头等大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贴审核”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去属于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建议国家最好能祭出雷霆手段一刀切,关闭简中互联网的一切跟帖乃至发贴功能,甚至直接关闭整个简中互联网也未尝不可。

关闭简中互联网能为我们的事业节省出大量的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全部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去,相信我们的复兴进度至少可以多完成11.4514%。

好时代,来临力!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条例看不到对审查权边界的具体限制条款,没有限制的权力太容易被滥用了。滥用的结果就是捂住所有人的嘴。

捂住嘴的结果除了让人说不出话来,还可能把人憋死,或者憋急了跟你玩儿真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既不让躺,也不让卷,又不让娱乐至死,还不让网上口嗨,那就只剩下Война или революция了。但问题是,现在的правйтельство敢Война吗?现在的армия能Война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开始我还以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是指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后来发现,官老爷们理解的是把老百姓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想起郭德纲讲的一则笑话:

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富人,放出话来“别的地方我管不了,我方圆十里内不能有穷人”。然后,他把附近的穷人都赶走了。

因为听不得人世间太多苦难,干脆让受苦的人都发不出声音。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的互联网:分析问题,并寻找可能的、合适的解决方法,或是思考事情还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现在:

以前还有许多国人嘲讽西方“污名化”中国有所谓Social credit,说这是西方媒体的无知和刻意扭曲、是西方民众的愚蠢。

可以想象,在十年后的CN,这就不再是污名化了,届时和上面同一批的同胞们将为Social credit歌功颂德。

知乎用户 发表

说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建国后《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将言论自由视为立国根本,之后最高院在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中进一步明确,言论自由禁止任何形式的事前审查。新闻出版自由方面经典案例是五角大楼案,本案中,政府请求对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进行 prior restraint(事先审查),最高法院拒绝了,认为和第一修正案地言论自由相违背。

第一修正案原文: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知乎用户 发表

下次修改: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私密群组发言评论需要审核(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次修改:所有社交软件聊天、电话、短信需要审核(可能已经在悄悄审核)。

下下下次修改:所有线下团体活动发言需要审核(现在一些活动已经有审核)。

下下下下次修改:所有人和人的交流都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狗和狗交流和性交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男女恋爱、夫妻房事、母亲生子等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吃饭喝水呼吸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蚂蚁交换信息素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新冠病毒活动需要审核。

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次修改:粒子运动需要审核。

知乎用户 发表

相当于政府变相拔你网线

你们搁这分析啥都不知道。我就告诉你当围脖知乎开始显示IP地址的时候,几乎每个科学上网产品下面都一水的提问:

你们能隐藏IP吗?我想显示在美国。

其实你显示不显示在美国特么重要么,人家搞个实名制发言,你显示在阿富汗也没用。起码又能过滤一批人。层层过滤最后还能“畅所欲言”,这波人以为掌握了技术核武器?错,他们只要把压力下放给平台,平台会组织人手疯了一样24小时人肉审核删号。

这规定根本意图是促就业啊,这玩意儿人工审真能保障不少就业。算是网信办给全国保就业做了个不大不小的贡献,这里不太开心的大致是公安系统。如果他们提议用举报连坐方式,各种恶性案件可能会附带又解决不少。

这简直是给知乎敲响了丧钟,一大波话术天才好不容易在这里齐聚一堂,这把算要拆伙了。知乎今天能让你讨论这个,就是这法外开恩了,偷着乐吧。

但我觉得这条政策和之前的让人少学英语别考试是组合拳,你除了中文啥都不会说,接着还不让说,完美。要说思维缜密,那确实。但这可能会间接导致方言大流行,这玩意儿暂时看就没办法了,比如有人想骂街说“操你妈”肯定审不过,比如我这片的他就码字“呐阿姆西丿”,那怎么办?

影响么就是网络语言将更多元化发展,呐阿姆西丿

知乎用户 发表

看来social credit的梗不是空穴来风。愿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吧朋友们。

知乎用户 发表

邡冺㞢囗葚於邡巛,愅掵篊蓅吥坷砠垱,亻冺戦爭的仼佯汏塰壹㝎偠羓囯冺攩㤆働蒎䟙厎销滅乾淨。

知乎用户 发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法律的制定,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成本,保护了公众的什么利益。

规定的提出者,也要对规定的执行结果进行阶段回顾,为规定执行的结果负责。

让网信办,先研究研究如何管理教材不好么。

如果跟帖需要审查,那么标准是什么?

下一个“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在这个标准下还能不能发出来?

如果“唐山打人事件”,“储户健康码变红”,不能发出来,那么这个规定保护的是谁的利益。

中国是文明古国,大禹治水开始,我们就知道堵不如疏。

公元前800年,我们就知道,社会治理,简单粗暴的无限收紧言论,是没有意义的。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规定

Social credit +100000

知乎用户 发表

关于月饼,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元政府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作者:稻香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07189/answer/8053328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哪够啊?我建议:

第一步,设置黑白名单,当一句话出现在黑名单之外时,先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利于网络环境的评论后将其作为模范,设置成白名单,只有同时满足两个名单的条件才能被先审后发。

第二步,把长期发表利于内部团结评论的优秀个人作为宣传重点对象,打造成高考代言人;对发表恶意评论的,处以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禁,严重的处以六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拘禁,剥夺评论权利终身。

第三步,推动全国评论资格化、证明化、凭证化。上网需要考证,C1开始可以在网上查阅新闻,只有A3以上才有资格发表评论,大大减少审核压力,增加考证相关机构岗位,属于一举两得。

第四步,我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酌情追考虑需要法外开恩的例外情形。如是少数民族、拥有学区房、上海或北京本地人可以享受评论优先优待审核制度。在受到大众好评后逐渐开放,三胎家庭也可以享受此制度。

注:此规定不限制外国来宾及华人。

知乎用户 发表

你反对,你算老几。

00后支持就行了。你看团团、B站的00后年轻人,都是一边倒支持的。

80后、90后在塔眼里,已经是被放弃的两代 。

长江后浪推前浪。等到10后、20后,从刚会上网的那一刻起,就常常面临评论发不出去或者无法显示,他们会认为这是世间的常理,本就如此,根本意识不到存在过随便发评论或者先发再审的时代。

因为人类很难想象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条例正式生效之时,就是我正式闭嘴之日。

因为我不想[互联网死亡]这不仅仅是我表达欲无处宣泄的问题,而是说会切实的影响我的工作乃至生计——如果我的个人和企业微信号也受到第7条第8条都牵连呢?

就这样吧,看到了这两条之后,仔细一想……

我承认我怂了,

我只是想活着,

我觉得我没错。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种问题下,狗腿子们一片安静。

但我相信他们也在热切关注,心跳也微微加速、呼吸也稍显急促。

他们心里也在为冲锋陷阵的默默祈祷,希望那些微弱的声音能起到某种效果,希望那些人被锤之后 至少能换来个更宽松的环境。

这样,他们就可以在风浪过去后,继续自由地咒骂那些争取自由的人了。

聪明人就是可以赢两次。

我不止一次在想一个问题。

一个文化要想突破其几百上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束缚,需要怎样的条件?

我想,大概最需要的,是明知被利用、被污名化 还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吧?那可能比明知危险还愿意拔刀相助的人更稀少,毕竟路见不平也许只是一时激愤、热血上涌,而前者则是冷静思考之后的觉悟。

豁出去 做出巨大牺牲之后,到底什么样的人得了好处?有几个人能接受那份不甘心?

自问 我肯定不能。

封锁和控制,并不是从某个技术手段开始,而是从剥夺每个人心中的公义和信仰开始。

生活在周围都是聪明人的环境中,永远凑不齐足够多的人甘心去当傻子。

这也就是“圣母”这类词为什么会变成完全的贬义词被使用。不当狗腿子,只讲信仰的人,就是有威胁的傻子,这个观念早已经被种在每个人的心底。

无论你感觉自己多么清醒,终究也过不去心里那一关。

知乎用户 发表

呃,我寻思就网民这点子碎嘴也唱不空交易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了一贯的懒政政策,在内部舆论引导方面,即使疫情发生下,人民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宣传部门的懒政和渎职,在内宣都被打的节节败退,现在只能通过堵嘴的方式企图控制舆论。这只会把人民逼向对立面,走向外网,外网可没法用你政府的行政力量去粗暴干预,看好宣传部门被打的一败涂地。不过也难怪,公检法宣小仙女那么多,劲都用在打拳了,被虐成这样正常。

一个国家,连最重要的教材都把控不住,成为外部思想渗透的主要工具。却企图通过堵嘴嘴来统一成年人的思想,还假惺惺的弄出一个征求意见稿,真让人恶心。

知乎用户 发表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 刘慈欣 《三体》

知乎用户 发表

美石砸脚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知乎用户 发表

Social credit -999999999

明天黎明

知乎用户 发表

谢邀。咱都加把劲,知乎明天就下线。

不就是评论吗,我半分钟就能发一条,你几秒能审完一条?然后我直接把所有没发出去的都点复议,你总之还是真的要找人来看的吧?

知乎用户现在一共有多少人?你打算招多少审核员?审核员不用发工资吗?

微博可能都撑不了一个小时。

然后他们发现就算是把利润(如果有的话)的90%拿来雇审核员,审核还是会累死。

这事它真的一分钱的可操作性都没有。

所以说啊,审核这个事情,它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还分不出来好赖话吗?谁是心系群众的,真心为了群众在发言,在创作文艺作品,谁又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人民自然是能分清的。

我觉得这种偏离了群众路线,不相信群众的审核是必然要失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提供洋人代发评论服务

知乎用户 发表

思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人一旦有独立思想,会思考,就很危险,就肯定会走向反动,就必然走向堕落。

太敏感的没法举例,拿可以讨论的生育为例。

生育率这么低,和高压力、高物价、高房价没任何关系。

古人被压迫成啥样了?动不动遇上灾荒,能啃树皮都算运气,吃观音土都算正常,日子过得那么苦,还不是追求多子多福?

现代人被西方的一些错误思想腐蚀,说什么觉醒,不肯生育,不肯卖命。

国家有义务保护人民,引导人民的思想。

大争之世,只需要会劳动会生育的机器,而不是别的杂音,劳动保证生产,生育保证消费。

在日本,每多一人意识到自己是人,都意味着国有财产的损失。

因此必须引导思想,从源头砍掉祸根,其他领域,以此类推。

特例的猫

345338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并不批评申老奶奶,必须理解她那个年纪的人有认识局限,但是改开都四十多年了这种认识依然没有进步,我不理解

知乎用户 发表

事实又一次证明,一切在苏联笑话里发生的,最终都将在塞里斯发生,这是历史规律,逃不掉。

知乎用户 发表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知乎用户 发表

如何评论2022年6月17日网信办拟规定网民发表任何信息都必须先审后发?

看到了几个相似的问题,复制粘贴一下吧,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

我已经发邮件了,就算是引蛇出洞也认了。

把审核的权利和责任强压给互联网平台,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亏他们也想得出来,真是人才。

希望要么别审核。

就算是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队伍审核。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

开发一个AI初审,人工复审的,直接由政府领导的审核部门。

接入各个平台网站。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信息化社会了,如果让平台来审核,那么就会只剩下好消息。

就算是那些因为社会和谐不能发的评论,统计在后台也同样重要。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也应该想到这一点。

————(以下是我发邮件的原文)————————————

你好网信办的领导

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本人反对征求意见稿,第4条,还有征求意见稿的第8条。

把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第四条第(4)点,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先审后发。

第(6)点要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自己提供审核队伍。

第八条,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停止对进入黑名单的用户服务。

第四条第4点。是把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第八条。把封号之后永远不能创建新账号,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黑名单制,违规了再删除,是相信大部分人是好人。

黑名单制度是对老百姓最基本的尊重。

要求言论先审核再发表,相当于默认所有人都是坏人。

而要求互联网平台来尽审核责任,更是荒谬至极。

要求平台负责审核,封号。先审后发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会导致政府的治理能力严重退化。

所有权力都给互联网平台了,所有的责任都压实给互联网平台了。

这就是互联网包税人制度。

包税人制度的好处是,可以获得税收。并且无需供养征税的官吏。

包税人制度最大的危害就是,将税收的权利。

详细的说就是把,到哪个农夫的农舍,到工匠的家门口。统计老百姓有多少钱,能赚多少钱,并向他收税。

包税人制,把这样的权利也一并交出给包税人了。

政府可以不审核,也可以设言论审核

但是绝对不能把言论审核的权利还有义务,强压给互联网平台。

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把老百姓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的权利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把老百姓网上发言权交给了互联网平台。

政府之所以能获得统治,靠的就是解决矛盾而不是掩盖矛盾。

最近发生的人教插图事件,河南储户事件,河南红码事件,唐山雷霆扫黑事件。

就是靠互联网传播发酵才能引起重视。

若是把谁能说话,谁不能说话删帖禁言的权力交给互联网平台。

那得到的信息肯定都是好,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没有真实的信息。全都是一片众正盈朝的景象。

离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也就不远了。

希望要么别审核,要审核也要由中央来组织审核队伍。

中央统一招人,统一审核标准,接入各个网站的发言。

本人反对先审核再发布的白名单政策。

就算执行进行先审核,再发布的政策。

这个决定老百姓能说什么的权利,也应该交由中央组建的审核机构,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网上发帖得带身份证去营业厅办理,

知乎用户 发表

苏格拉底之死——BC.399

车裂商鞅——BC.338

杨修之死——219

岳飞死于莫须有——1142

烧死布鲁诺——1600

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1962

……………………(略)——1976

……………………(略)——2022

在数字化+数据化之下,就相当于给每个人赋黄码,客观上就是权力的过度延伸,那么就只能期待必得一个好政府,而事实显然毫无意外的又一次打了乌托邦的脸。商君书的现代化,真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极致。

河南只是活干的太糙,穿模了。如果不穿呢?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明确的感知,如同从小给骡马栓上缰绳,久而久之骡马会认为缰绳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甚至,离了缰绳就不会行动了。

如今,既然已经搞到这个份儿上,那么除生存之外的最大兴趣甚至乐趣,就已经不在于发展了,而在乎于观赏这群渣滓整活儿的精彩之极与大烟花。

当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远比解决问题本身容易得多,甚至,他们自身就已经成为问题本身,唯一选项便顺理成章了起来。

知乎用户 发表

海峡对岸的股市要进入一个长期下行通道了。

《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试行)》发布

知乎用户 发表

白名单制,致命一击,简中互联网亡了。

之前“选择退出”的选择权滥用已经够严重了。现在呢,“选择加入”而非“选择退出”,大可不审不放行,想象一下处处都是评论精选吧。这个互联网将除了肉喇叭外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发表

简单啊,我无所谓。以后你说他是方的这就证明他是圆的

你说这是黑的那就证明他是白的

你说他是坏人那他就是个好人

反过来看不就好了

海洛因是个悖论,瘾君子吸了就减寿不吸减寿更多,你吸第一口的时候命运就注定了,无论你以后愿不愿意吸吸不吸愿意愿意戒戒不戒你都戒不了。全世界一看这骨瘦如柴的身体就知道你吸过海洛因

一碰海洛因结局就注定了,这世界上有戒掉鸦片的戒掉大麻的没听说过能戒掉海洛因的。碰海洛因还不如早寄早开

我的建议是管的还不够紧。咱可以学学电影里那个开天窗,一把爽死重开不好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工审核,成本太高。

靠破站那种机器人,效率可以。但是这不仅仅是时事热点问题,而是全部,真这样塞里斯网络可以废了。。。

所以看上去是1984,实际上还是战锤40k里面的帝国体系,臃肿大腹便便。

事实上连德三的体系都是低效和牵牵扯扯的。

只不过是福柯的监狱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威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我没开玩笑,真的,这个方法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

因为,一旦实施之后,将会出现更大的一批互联网黑话,各种阴阳怪气儿,让你去猜,让你防不胜防。

这给维稳工作,造成多么大的压力啊!

看到维稳人员那日益激烈的劳作,我难受的心都碎了!!

所以,建议关闭简体中文互联网!

然后呢,为了进一步隔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关闭所有的2G、3G、4G、5G基站。

回到电报通信的时代!

不行,上文已经说了,反动势力肯定会利用自己的暗语,来进行沟通,电报也取消了吧!

为了进一步维持稳定,离家5公里,必须由当地社区写介绍信!

彻底的把国内反动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为了国家的强大,牺牲个人这一捏捏的自由,算得了什么呢?

不要老是想着国家会为你做些什么?你要考虑,个人为国家能做一些什么!

听懂掌声!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规定,sc+1000。

知乎用户 发表

倒逼网络发言精品化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在此懒得去重复我以前已经说烂了的那些批评这类政策的话了。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个更加隐秘的关于形式的问题,也就是这些政策的文本,永远被书写的模糊不清背后的意味。


让我们回到原文本来看一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这一段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在各种法律里都能看见,但是在这一次的意见稿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决定着一些似乎很重要的关键治理的规定,第一他们本身不是法律,第二他们所依照的法律参考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法律,尽管原本的法律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大的解释空间,但是最终仍然是通过行政法规的方法将它不断的具体并且最后变成不可忍受的状态。

这里已经透露了那个老生常谈的典型问题,也就是行政法规在中国的作用要比法律大得多,而且在这里我得提前预告大家一个下面会发现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法律对具体治理(行政法规)的反制(比如违宪审查或者合法性的审查)很少出现。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会发现这一段的定义充满了很多我以前说过的,那种具有危险的因素,比如说我之前提到过在网民当中存在的组织性,而在这里,这一点用关于“舆论”和“社会动员能力”这样的词汇描述了出来。反而是评论的具体形式被无限的扩大。

这一段其实是尤为巧妙的,还记得在讨论网络游戏的那个问题上,人们向我们指出我国的官文当中所谓的网络游戏,实际上指的是一切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的游戏,然而这个定义其实很模糊,不清晰也显得非常滑稽,因为实际上斗地主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甚至,有的游戏只是一种游戏规则,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

这样看来这种定义非常的不恰当,但另一个方面,其实这个定义非常的合适。因为在实际执行当中,我们需要的是可以更大范围的扩展,而不是进行限制范围,这又是我之前说过的那种所谓军国主义式,也就是各种治理的部分全部混合在一起,通过限制某一类治理的范围,并且将权力分类,这不是它们目前所擅长(喜欢)的。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网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网站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这一段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关于责任怎样分配以及具体落实机构的问题。不过好消息是文件上关于这类问题其实写的很清楚明白,只不过普通人不太能够读得懂,但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他们的具体工作流程,我们只需要知道的确就是由这些部门负责的就行。

就连这一点其实也并非很重要,因为在联合非常广泛的权力系统当中,这个部门没有单独需要处理的内容,比如说处理各类舆情之类的问题,说到底不还是要根据舆情,由统筹规划的相关领导,联动线下的部门,同时再来指挥一下网信办来决定吗?所以我说这段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不过这一段还是有一个比较迷惑的问题,就是地方的审核部门和全国性的网络之间关系到底是怎样分辨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地方指的到底是审查所在的地方,还是指相关网络平台在的地方,又或者指的是发帖人来所在地。

根据之前的显示IP地址这一点,我猜是最后,也就是相关发帖人的位置,但问题是光靠网信办怎么可能针对到具体的发帖人,因此就要跟线下部门联动:又是联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喝茶故事。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是非常要紧的,在我看来是给各个网络平台增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责任要求,甚至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所谓联合当中,关于公权力和某些公司企业这些似乎民间的力量的联合。

当然,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到的违法不良信息,显然不可能是在知乎审查里面能够看到的那点理由能够确定的,但在另一个方面,那些不能够被审查规则所确定的违法不良信息又怎么可能被先审后发呢?只有一种可能——如果真的要落实,那真的太可怕了——那就是所有有关于现实中存在之物的新消息,都必须要先向有关部门确定是否可以被讨论。

纵观近来的一些舆情事件,就会发现真正涉及到舆情的问题往往都是关于地方的一些具体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和我们在审查规则中所见到的不良内容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故意的谈及一些无法讨论的内容,原因在于他们这些内容本身就应该是不该讨论的,只不过他们是新发生的,因此还没有被确认过。所以各位也可以想见,想要对这些内容实施针对,其实只有白名单这一条策略,所以最近我们看到关于白名单的讨论也在增加。

但是白名单的策略仍然在反复的讨论中得不到实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成本确实高得过分。

对于民众自由的控制,尽管公权力在这件事情上常常不断的扩展,但是他终究要遵守物质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关于治理的成本,事实就是古往今来所有这方面的治理尽管都被渲染的可能有点过度的强大,但他们的效果其实都很弱小,因为民间消息的流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个不被注视的。像如今的网络也是如此,大部分审查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权限来确定他们到底需要审查什么,根本就没有一个足够智能的中央能够随时判定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讨论的,他们至多只能遵守一些僵化的审查规则,而那些规则只涉及到一些已经过去了很久的,其实实际上没有威胁性的东西,而实际上会导致舆情的具体内容,他们其实不能判断,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些看上去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健康码变红了呀,或者是某地的银行取不出钱来。

而白名单看似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只会导致一个类似黑市的结果。事实上泛亚文化和键政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审查严格的推动。因为对于那些表面的键政内容审查增强了,所以和泛亚文化的结合,导致整个键政或者有关的舆情事件当中的语言组织都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

其实在那些比较官方的,他们以为是关于政治的讨论的地方,其实就已经实施了白名单制度,比如说各种官方账号下的精选评论啊等等,然而我们不止一次的看到各种反串钓鱼和阴阳怪气被精选,这就是“黑市”里面制造出的东西。

这样一个逻辑的推广,其实就是想要不断的缩小黑市,然而话语的市场是没有什么生产的困难的。黑市的大小根本就不取决于话语内部的关系,而是取决于现实当中的矛盾。


(六)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这里他们果然想到了上面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审核人员根本就不知问题的问题。然而我上面已经解释过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矛盾的激发点总是不能被确定,并且现实中的世界往往显得琐碎。

不过,我不禁联想起,有一个b站的审核猝死的事情,只能说人工审查这件事情永远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各个审查平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拥有政治敏感度,我觉得是很可疑的。更何况克苏鲁的敏感度确实是难以确定的。一方面是现实的琐碎这个困难,另一方面是克苏鲁自己的思维混乱和大脑分裂制造的困难,审核也很难做啊。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个是在中国做网络服务相关产业的各种人士和公司都非常熟悉的。当然什么是国家有关规定,安全评估到底要评估些什么,其实都是随便想象一下就可以知道,当然由于互联网具有着更多的经济要素,这种评估恐怕要比文化审查随意的多,而且很大程度上应该只取决于那些大平台。

至于什么小论坛的发帖啊这种问题,你还问我?——在这个规定出来之前恐怕就不能了罢。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这个是非常经典的档案生产:分级管理,分类排除,都是权力体系常见的方法。

不过这次居然在规定当中明确要求——尽管之前已经有些平台是对某些人实行过这里面的方法的,比如说知乎就经常连续封转生账号——,但是在官方规定中直接承认了分类排除机制,这也实在是太过于现代的治理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有点违反平等的观念了?而且要完成这样的分级治理需要获取的信息和人工进行的评估,几乎不可能不导致隐私的泄露,而且这又不可能是一种官方的活动,也就是说他必然由各个公司分别进行,公司要在协议中获取的权力,实在是大的惊人,虽然只要在协议里填一句配合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但他背后到底违反多少真正的法律,我实在不敢想。

我们现在面对的某些问题,不仅是“如何能够不被治理到如此程度?”,甚至还是“我们为何能够被如此不平等的治理?”


至此,我们总算分析了文本当中存在的各种隐秘。我在此最终就可以回答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书写得模糊不清,到底在指向是什么。

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指向具体的职权部门相互间的联合甚至是与似乎民间的公司(资本?)这样的力量的联合,对于不能明确说出的“黑市”的压缩(这是因为在官方的理论话语当中,是不存在话语的黑市的,就比如说使用了各种黑话的键政,乃至于整个泛亚文化都是),还有更加进一步的对于责任的归属明确,最后是在我看来最图示化的,也就是对于分类排除机制的官方肯定,他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给予各平台“合法”的违背某些法律的权力。


最终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文本不过只是一个透露的只读的文件,这种文本里所说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权力的逻辑其实早就在使用了,出台它不过是为了继续肯定,并且明确一些违法的合理性,或者说让那些违法的行为变得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文中所说的那些各种技术手段审查会被应用到什么程度,以及到底有没有那么恐怖,这也是关于成本和技术的问题,与怎样规定关系不大。如果说跟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诸位可以想方设法的增加这个成本,比如说泛亚文化和键政结合就是一个典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赞同,因为这是unacceptable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谁让这片土地被赋予了商鞅的诅咒呢?要想要破除掉商鞅诅咒,就需要将秦制以来的恶臭传统文化等等统统抛弃。

知乎用户 发表

又是无聊的念经时间,以下选自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还真是应该劝各位多读。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
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种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
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当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又乏味。伏尔泰说过:除了乏味的体裁之外,其余的一切体裁都是好的。但在这里,乏味的体裁却是独一无二的体裁,只要指出《莱茵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恢复那美好的旧式的德国公文体裁呢?请随意写吧,可是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必须同时是对自由的书报检查机关的阿谀奉承之词,而书报检查机关也就会让你们那既严肃又谦逊的言论顺利通过。可千万不要失去虔敬的意识啊!
从检查令的下面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检查令是如何陷于自相矛盾的,它一方面不允许按照超出法令界限的意旨来实行书报检查,但另一方面又规定书报检查应当超出这种界限:“当然,书报检查官也可以允许人们坦率地讨论国内事务。”

书报检查官可以这样做,但不一定要这样做,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仅仅这种慎重的自由主义就已经非常肯定地不仅超出了书报检查法令的精神,而且也超出了它的特定要求。
旧的书报检查法令,即在检查令中引用的第2条,不仅不准坦率地讨论普鲁士的事务,甚至也不准坦率地讨论中国的事务。
检查令这样解释:“凡对任何国家中存在的图谋推翻国家制度的政党作赞许的叙述的一切企图,均属于这一范围”,即属于破坏普鲁士邦和德意志联邦46其他各邦的安全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允许对中国或土耳其的国内事务进行坦率的讨论吗?既然如此遥远的情况都威胁着德意志联邦的脆弱的安全,那么每一句对内部事务表示不满的话又怎能不威胁它的安全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这一条我认为不是新加的内容,而是对现在已经在实施的做法进行法律法规确认。

根据我个人了解的部分信息和推测,现在大多数平台的评论区都是“先审后发”。发出评论后ai系统先开始自动审查评论内容,具体技术各家有各家不同,技术水平远远超过关键词审查已经到了挺高的水平。根据评论内容长度和触发审查敏感标准不同等标准,有“秒放”,“几秒放”,“十几秒放”,ai认为有问题的评论提交后台人工审核。实际上整个流程人工参与的程度很小,提交给人工的那些评论都不是“一般评论”。

很多人在猜想“先审后发”=“人工先审后发”属于过度理解想象或者说有点悲观主义。不管是从可行性还是其他角度考虑,个人判断不会按照全部人工先审后发模式去执行,而是对目前普遍实行的“ai+人工”审核模式进行法律确认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和健康码一起绑定有奇效

知乎用户 发表

王朔在1988年写了一篇不太知名的短篇小说,叫《痴人》,故事大意是一个人通过“练功”,要把所有自动进行的人体反应,如呼吸、消化等等,都修炼为有意识的控制,这样就可以将身体所有能量收归己用,自主调配,最终“飞上天”。

一开始进行得不错,效率很高,身体强壮了很多。就在修炼到大功告成之际……

“「统一了,现在,从这一秒种开始,我可以行使绝对权威了。我要……」

就在她宣布的同时,话还没有说完,事情急转直下:

她病了,她就象二百门电话总机的值班女战士一样忙得不可开交——血液要流动,肌肉要弛张,腺体要分泌,细胞要分裂,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其它种种生命必需的请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她疯狂地努力着,力求维持运转,但就象一精疲力竭的骑手再也控制不住脱疆的劣马一样,与其说是她驾驭着马跑,不如说是马驮着她跑,她充其量也只能做到勉强趴在马背上不被摔下来。

她经常排不出时间进行细致的消化,造成食物潴留;来不及指示大肠蠕动造成便秘;忽视了皮肤的新陈代谢,造成了表皮大面积角质化……

更要命的是,她有时忙起来忘了喘气,致使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影响了大脑供氧,人竟能忽然晕过去……

所以,就在气功练成,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完全被统一意志控制的一刹那,阮琳彻底崩溃了。

同事劝她:「算了,你既然管不了就别管了,还是让它们各自去干自己的那一摊儿吧。」

阮琳的目光告诉大家,晚了。就象一只老虎经过圈养再也不会在野外独自谋生一样,她自身的神经、腺体、平滑肌已经像动物园的老虎失去捕食本领一样失去素有的本能了。

阮琳没能飞起来。

但她上天了。”

整篇故事看似荒诞不羁,实则充满对现实辛辣的讽刺,一个想要控制一切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人,最后往往什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先病起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规定很离谱,但不得不说,一旦执行下去这是好事,对大家都好。

网络上虚假的言论自由,麻痹了大多数人的大脑。

在现实唯唯诺诺,在网上重拳出击,让很多人精神分裂。

一边对自己毫无信心,一边对社会的未来信心十足,

这是网络匿名可以伪装成人,现实却很难被人尊重带来的落差撕裂。

当大多数人,在网络上也无法体验人的自由和尊重的时候,面纱终究是要揭下来的。

只有揭下了面纱,没法再沉浸在宏大叙事,一切才会出现转折和变化。

另外,网络并不是可以随便说话的地方,按照不断发展的形式。

网络禁言对于大多数忍不住说话的普通人而言,这真是为你好。

这段时间的事情,难道还不够明显?

先审后发,少说话比红码,抓人可委婉,和平太多了。

当大势早就不可改变的时候,人应该保护自己的安全,

熬吧,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总会有变化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知乎用户 发表

感恩

知乎用户 发表

猜想一下,用“脚”投票,大逃港再现,简中互联网会被抛弃

按理说各平台按手机号注册,已经可以追溯到个人,这一波其实是把个人信息泄露给所有简中互联网平台,会发生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王子君说的已经很不错了,我在说说这个规定落地的难度吧。

一、先审后发带来的巨额监管成本

本身互联网内容发布强监管之后,中小论坛统统死掉了,很多地方性的论坛,以及垂直性的论坛,迟早也扛不住巨大的合规成本死掉。只有贴吧,知乎,微博这种养得起一个庞大审核员队伍的,才能继续维持运营。而即便是知乎也曾经因为导向问题,被举报,下架,警告,整顿过。

联想到之前的码云开源仓库先审后发,就知道coding当初关掉不赚钱,又会带来巨额合规成本的公共代码仓库,pages静态页面,以及类似于知乎想法区的冒泡功能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现在coding就专心做企业产品挣钱了。

二、因为发帖麻烦和风险带来的内容枯竭和沉默螺旋

这个跟游戏版号倒闭精品化一个原理,你以为他是要你精品化,其实他就是想摁死这个行业,除了腾讯网易这些游戏大厂在可监管的前提下先运营着,其他独立运营的游戏小公司基本彻底没了活路纷纷倒闭。如果发帖都先审后发,甚至需要跟群主担责一样需要为了自己评论区下的言论承担连带责任,那么更多的人会精选评论,关闭评论区,甚至干脆选择沉默。

三、因为言论空间紧缩带来内容的水化和同质化

以前时事和房价不能谈,我看这样下去情感话题也快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是煽动男女拳的帽子扣上来。简体中文互联网的精品内容生产以及创作已经是一潭死水,彻底枯竭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答主个人觉得无影响。

因为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对象是“跟帖”,而能在知乎上看到这个回答的知友大多知道,平台早就实施了“发帖”先审后发。

也就是说,至少在知乎上,“发帖”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提问和回答,“跟帖”这个动作可视为用户评论,那么显然提问和回答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向,评论是次要方面。

而在知乎上,提问和回答实行先审后发很多年了,对于知乎上的活跃答主来说,写的回答不过审发不出去并不少见。现在只是对次要方向的评论先审后发,总不会比已有主要方向稳定执行很多年的政策影响还要大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呵呵,这个新闻到现在都没什么热度,前年全网抵制永居条例的劲头到上哪去了?哪怕拿出当初一半的热情呢?

事情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从来都不单是个别人、个别机构、个别组织、个别群体的责任,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真正会危害到自己权益的东西,反而一天到晚只会对着一个子虚乌有的、被想象出来的“威胁”疯狂输出,四处猎巫,以谣言中伤、网暴无辜者,等到刀快架到脖子上的时候反而怂了。就这还腆着菲斯自诩“民族脊梁”,妄谈什么“家国情怀”,真个色厉而内荏,外强而中干也。

可叹我从19年夏天至今,奔走号呼这么久,到头来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得陪着网上这一众宵小一起倒霉。希望这些话将来有机会被我们的子孙后辈看到,也希望他们看到这样的话后,再想冲着我们的骨灰盒啐唾沫的时候,多少可以犹豫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要是网络上冷寂了,可能还得出新规定惩罚那些选择沉默的人。

知乎用户 发表

谁是敌人还不明显吗?还有必要骗自己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这个通过了,就说明了有很多社会问题已经解决不了了,因此,只能通过堵住群众的嘴来避免舆论发酵形成动乱。

当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时候,就说明革命不远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真理只有在思想市场中,才能得到最好的检验。

靠更多言论矫正异议,而非强制他人噤声沉默。

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它很可能包含了对政府或官员的激烈、刻薄,甚至尖锐的攻击。

一个社会对批评之声有多大的忍受限度,往往标志着这个社会有多高的民主程度。”

——《批评官员的尺度》

知乎用户 发表

趁着还能说话随便说两句,我是95后,前些日子体检除了轻度脂肪肝其他方面问题不大,目前也在低烈度锻炼身体,再加上家里的长寿基因(父系长辈去世时平均年龄80以上,最高的将近百岁去世,母系长辈只有60多但意外去世居多,都没有遗传病),唐宋明清民这种过百年的我是看不到了,倒要看看它能不能比大元活得长!

知乎用户 发表

-

已将相关意见通过邮件反馈给网信办

-

算了还是直说吧。

先审后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没那么多人力,技术也不成熟,因为第五条还在谈“研发”,更做不到公平公正。

要强行实行,就是干掉所有有不和谐“嫌疑”的评论,简中互联网的审核力度会达到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

“严到退网”可能会变成常态。

第二个,全网拉黑,禁止重新注册

这个规定的权力范围庞大到难以想象了,这压根儿不是网信办有资格制定的规定,更何况还要下发给网站和地方部门。

一个几乎绝对会出现的情况是,比如我被强奸了,我在网上写了篇小作文,然后我被全网禁言了。

这,太恐怖了。

这条规定所带来的权力是百分百会被滥用的。

-

最后,相较这个意见稿里的内容,我更难过的是国家部门居然会发布这种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所有“为了你好”的政策,最后一定会用来对付你。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网信办改名真理部

知乎用户 发表

还是没有一个超乎我预期的事情

以及我实在不理解很多人嘲讽越南朝鲜

更别提嘲讽日本韩国了

你配嘲讽越南朝鲜吗?你配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听说你王高飞想解决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黑镜属实不行,就知道抄袭现实。

知乎用户 发表

天天嫌屁民难管,直接改教科书不就得了,改了之后就屁民就没这么难管了。教科书天天喊马克思主义,民主,言论自由,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人记得工信部的绿坝了吗?

这过去也就将近十年吧,绿坝之所以没有成功完全是技术上不过关。

但是如果绿坝制度化的话…

知乎用户 发表

管天管地管说话,管理成本直线上升,目测又可以多创造千万就业岗位,一群不知道哪儿来的人来管人怎么说话,真是个消化就业的好主意。

夹总买单,普天同庆。

做个人用户的,被管总是不开心,尤其大多时间我都懒得管评论区,大家爱说啥说啥,又不是军训洗脑爱好者,围观生物多样性很解压的,众生喧哗多可爱,横竖违禁词有管家给删,这下万一闯祸影响我用户评级多少也是件事儿,话说有人评论区自个儿聊high按糊乎机制还真是天降一口大锅。

评论区撩架爆料都蛮普遍,有些言论确实嗯……所以管一管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改稻为桑,下边就能给你把大坝掘了。

而且相信我,这种事情拦不住水军的,他们都习惯被清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黑人手段显然又多一个用户评级在手,不知道能做出来多少文章,当然反过来了看管理成本又要上来,各种开方案都是要花钱哒,以后想搞事的要加钱!

知乎用户 发表

还只想着对网络生态有啥影响吗?

前两天有关河南健康码我写了一条回答↓

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第四阶段就来了↓

这两条实行之后,你应该想想对你的现实生活会有多大影响……

之前一系列的手段是阻止你肉身行动,现在给你全平台封杀禁止转生。曾经你被销号前还能留下痕迹有舆论翻转的机会,现在你想说的事情还没有出现在互联网世界,个人的信用分已经到了最低评级从此消声。

最后嘞?

留下一个只有官方号和精选评论的互联网

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谁知道会不会触雷

是,都堵住了,简中世界终于只剩下支持

这盛世终如皇叔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还有生态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规定》的制定初衷啥好的,瑕不掩瑜:针对带节奏的、各种网络乱象,针对谣言和境外势力估计带节奏,需要监管。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1.“先审后发”操作上难度太大。靠人力不太现实。我觉很可能还是后台动态关键词的弄法。

2.国家的规定,一定要提供救济途径。

比如大家担心的健康码红码问题。实际上,根据第八条,把一个人加入网络评论发帖“黑名单”,是对一个人权力的巨大剥夺。(比如推特封禁特朗普)。这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和行政行为。

往极端情况考虑,如何防止地方滥用网信管理权力,保护普通民众网络舆论发声渠道,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对于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地方欺上瞒下,怎么办?】

要么,是对有些行为,提高管理权限,比如加入黑名单,平台必须同步提供违规纪律。平台也有提醒、劝导、明显劝导、警示的义务。

而对被加入“黑名单”的人,要给一条有效的、可靠的申诉解封途径。

行政行为好歹有复议、仲裁、诉讼这种救济途径。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需要有边界,但也需要被保护。

已经发邮件了。


最后,碎碎念一句,我非常建议各部门,在出台文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个环节,最好能有个说明:制定政策的背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然后预判一些网络舆情,提前把重点问题解释一下,减少政策出台的阻力。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早都是了,应该所有平台的言论都用AI跑一边然后才能发表的的吧?

不过不装了,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还是有点意外的。

知乎用户 发表

评论是一门语言艺术。

先审后发。

简单的说你审个锤子。

不信

你可以去问问段子手。

比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这些还是可见手法。

而互联网还诞生了一种全新而又古老的手法:象形

比如:囧

先审后发?

“博大精深”这四个你能审出个什么?

对了

你审出的只有中文的博大精深。

对于网络生态有什么影响?

卧梅幽闻花,卧枝伤恨低。

遥问卧石碎,卧石一枝竹。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我想会越来越单元化,越来越多的歌颂和赞美。

小粉红加强一波。神友削弱一波。

知乎用户 发表

举双手支持;

这下终于从源头上解决了恶性事件被曝光的问题;

以后哪儿出了问题,终于可以问责到个人了,毕竟谁审核谁担责;

国内形式一片大好,国外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跟帖有可能会上失信名单,点赞暂时还不会。

有些赞,有机会点的时候还是点吧,别留下遗憾。

知乎用户 发表

头疼治嘴我认了

毕竟头比较关键,出了毛病神经错乱也有可能

但怎么腰疼腿疼脚疼手疼甚至屁股疼也治嘴啊?

嘴就这么贱?

还是说嘴是病情之根本,

只要堵住嘴就万事大吉?!

知乎用户 发表

社交平台最深的护城河就是内容审查成本,因为审查成本奇高,而且短期内没有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新平台越来越难出现。

是制度造成的垄断,一边要反垄断,一边要继续提高入行门槛。可以的。

知乎用户 发表

气的尿抖,然后变冷。

知乎用户 发表

球球你们这些神曲不要再玩sc烂梗了,

他们真的会抄……

知乎用户 发表

没什么好看待的,公权力没有限制方法的必然结果。

从健康码密接变红,到不做核酸变红,再到不让你取钱变红,这都是因为政府需要。

这也是我国倡导的的自由:处于规则之中还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你就是自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核心价值观里自由被放在了社会层面。

详见:

为什么说法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

——————————————————————————

另外,可能已经有人忘记历史了:我国从来就没宣布过有言论自由,当年提倡这个的被定论为恐怖分子,所以这些都正常。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各平台一直都是先审再发。

很多时候发出来关键词审核没过你转发到想法是显示审核中。

被系统查到有问题也会马上仅自己可见。

有人说为什么我是秒显示,因为关键词筛一遍没问题自然秒显示。

敏感话题或者你这人问题比较多都是专门有人单人盯防你。

有朋友被单人盯防随便发啥四小时审核起步。

比如大家觉得尺度很大的微博,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怕你不聊敏感话题,因为写的长,也会有奇怪的敏感词导致不可见。

各平台一直这个尿性,我不止一次吐槽。

但这个新规明显指向性明确,不是冲着所有人说的。

就是冲着那些爱阴阳怪气带节奏的账号说的。

收一收,要管了。

当然他们也会一如既往把话题扩大为好像要管束所有人。

明明自己平时最瞧不起老百姓,一遇到问题就把自己包装成老百姓代言人。

官方写的是“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强调的是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

比如你搞个微信公众号,写一篇模棱两可带节奏的黑话稿,然后评论区全部精选带节奏言论展示在首页。

你说这事谁看不明白?就你聪明?

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某些人理解为在知乎写个回答发个想法要开评论筛选。

这种滑坡谬误不可笑么?

按这个思路,我看你不爽就去你评论区丢炸弹,然后你就炸了?

我从读书时上网至今,从来没有炸过号,也没有因为任何一次净网行动出过事。

怎么一到你们这,就至暗时刻了?

一个很简单原理,如果你觉得规则是这样,从今天开始你所有平台回答全部关评论区,这叫我认为是这样,而且我真的很害怕。

如果你说完了骚话继续自己开着评论区,这叫我就嘴几句其实我也不信。

你是哪种?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如果不是自己折腾自己,天天无中生有这些破事,已经躺着世界第一了,也不会有什么润不润的问题。

打倒自己的,最终只能是自己。

知乎用户 发表

想起了马伯庸的《寂静之城

当电话响起来的时候,阿瓦登正趴在电脑前面睡觉。电话铃声十分急促,尖锐,每一次振动都让他的耳膜难受好久。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十分不情愿地爬起来,觉得脑子沉滞无比。

  其实他的脑子一直就很沉滞,这种感受既然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他身处的房间很狭窄,空气不很好,唯一的两扇窗户紧闭着——即使打开窗户也没用,外面的空气更加浑浊。这是一间大约只有三十平米的小屋子,屋子墙壁上泛黄的墙纸有好几处开始剥落,天花板上的水渍渗成奇怪的形状;一张老式的军绿色行军床摆在墙角,床腿用白漆写着编号;紧挨着行军床的是一张三合板制成的电脑桌,桌上摆着一台浅白色的电脑,机箱后面五颜六色的电线纠缠在一起,把它们自己打成一个古怪的死结,杂乱无章地蔓延到地板与墙角,仿佛常春藤一样。

  阿瓦登走到电话前,慢慢坐到地板上,目光呆滞地盯着电话,手却没有动。这部古怪的东西是老式的按键式电话,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款式,这是阿瓦登有一次去费城出差时偶尔在一家杂货店里买到的;他拿回家以后稍微修理了一下,发现居然还能用,这让他当时小小地兴奋了一阵子。

  电话继续在响着,已经是第七声。阿瓦登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去接听了。于是他弓下腰,用两个指头拈起电话,慢慢把电话放到耳边。

  “请说出你的网络编号?”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并不急噪,事实上它也不带其他任何的感情色彩,因为这是电脑合成的人工智能语音系统。“19842015”

  阿瓦登熟练地报出一连串数字,同时开始觉得胸有些更闷了。说实话他并不喜欢这些空洞的电子声音, 他有时候想,假如打过电话来的是一位声音圆润的女性该多好。阿瓦登知道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这幻想会让他的身体得到几秒钟的舒缓。

  话筒里的声音仍旧在继续着。

  “关于你在十月四日提交的网络论坛用户注册申请已经被受理,经有关部门审查后确认资格无误,请在三日内持本人身份证件、网络使用许可证及相关文件前往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用户名及密码。”

  “知道了,谢谢。”

  阿瓦登谨慎地选择词语,同时努力挤出一副满足的微笑,好象话筒的另一侧有人在看着自己一样。放下电话,阿瓦登先是茫然地盯着它看了大约两分钟,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腕,坐回到电脑前面,缓慢地推动了一下鼠标。

  电脑屏幕“啪”地一声亮了起来,显示出一个登陆的界面,还有一行英文:“请输入你的网络编号和姓名。”阿瓦登将那八位数字敲进去,又输入了自己的名字,点击“登陆”。随即机箱的指示灯开始频繁地闪动起来,整个机器发出细微的噪音。

  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人都有一个网络编号,没有这个编号,就无法连接进互联网络。每一个编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只有一个;这是使用者在网上的唯一代号,既不能修改,也不能取消。这些编号分别对应着使用者身份证上的名字,因此19842015就是阿瓦登,阿瓦登就是19842015。阿瓦登知道有些记忆力不好的人会把自己的编号印在衣服的后面,那看起来颇为滑稽,也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当的联想。

  有关部门说使用网络实名制是为了规范网络秩序方便管理,杜绝因匿名使用网络而产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混乱。阿瓦登不太清楚那一系列重大问题会是什么,他自己没试过用假名上网,他所认识的任何人里也不曾有人尝试过——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说,他根本没办法匿名登陆互联网络,没有编号就没有权限上网,而编号则连接着他的详细档案,换句话说,没人能在网上隐藏自己。有关部门把这一切都考虑的很周详。

  “有关部门”,这是一个语意模糊、但却有着权威与震慑力的词组。它既是泛指,又是确指,其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广泛。有时候,它指的是为阿瓦登颁发网络编号的美国联邦网络管理委员会;有时候它是将最新通告及法规发到阿瓦登EMAIL信箱的服务器;还有时候它是监察网络的FBI特属网络调查科;总之一句话,有关部门是无处不在,无职不司的,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给予指导、监控或者警告,无论你是在网上还是网下。

  简直就象是老大哥一样无微不至。

  电脑仍旧在持续运转着,阿瓦登知道这得花上一阵子。这台电脑是有关部门配发给他的,具体型号和配置阿瓦登并不清楚,机箱是被焊死的,无法打开。于是他拿出一小瓶清凉油,用右手小拇指的指甲挑出一点抹在自己的太阳穴,然后从脚下堆积如山的杂物里翻出一个塑料杯子,从桌子旁的饮水机里接了半杯蒸馏水,就着一片镇痛片一饮而尽。蒸馏水穿过喉咙和狭长的食道滑进胃里,空泛的味道让他有些恶心。

  音响里忽然传来一阵美国国歌的旋律,阿瓦登放下杯子,重新把目光投到电脑上去。这是已经连入互联网络的标志。屏幕上首先跳出来的是有关部门的通告,白底黑色四号字,里面陈述了使用互联网的意义以及最新的规章制度。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音响里传来激昂的男性呼声,阿瓦登不大情愿地跟着大声念了一遍。“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这段呼号持续了三十秒钟,然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写着“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标语的桌面背景。另外一个窗口慢慢浮上开,上面开列出几个选项:工作、娱乐、电子信箱和BBS论坛。其中BBS选项呈现灰色,说明这项功能还没有开通。

  整个操作系统简洁明了,这台电脑的浏览器没有地址输入栏,只是在收藏夹里有几个无法修改的的网站地址。理由很简单,这些网站都是健康向上的,假如其他站点和这些网站一样,那么只保留这些网站就够了;假如其他站点与这些网站不一样,那么就是不健康的,是低级趣味,不能保留。这是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是为了公民的精神健康着想,生怕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染。

  阿瓦登首先点开了“工作”,一连串和他工作相关的站点列表与相关软件在电脑上显示出来。阿瓦登是一名程序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上级的要求编写程序。这份工作很无聊,不过可以保证他有稳定的收入。他不知道自己的源代码会被用到哪里去,上级也从来没有跟他说过。   他打算继续昨天的工作,但是很快发现自己很难继续下去。阿瓦登觉得今天的情绪比以前要烦躁,无法集中精神,大脑还是很呆滞,胸口仍旧发闷。他试图娱乐自己,但是他发现“娱乐”选项里只有纸牌与挖地雷,根据有关部门的说法,这是两个健康的游戏,没有暴力,没有色情,不会让人产生犯罪冲动,也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据说美国境外也是有互联网络站点的,不过无法连上去,因为本国的互联网络自成格局,独立自主,普通人无法直接连接到国外——IE浏览器没有地址栏,就算知道地址也没有用处。

  “您有一封新邮件。”

  系统忽然跳出来提示,阿瓦登终于找到了可以暂停工作的理由,他很快移动鼠标到电子信箱的选项上,点开,很快一个新的界面出现了。

  “To: 19842015

  From:10045687

  Subject: 模块、已经、完成、当前、项目、是否、开始。”

  阿瓦登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失望。每一次他收到新的电子邮件,都希望能够有一次新鲜的刺激来撞击他日益迟钝的脑神经,每一次他都失望了。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觉得保持期待至少能够享受到几秒钟快感。就好象他期待着打电话过来的是一个圆润温柔的女性声音一样。不给自己一些渺茫的希望,阿瓦登觉得自己迟早会疯掉的。

  这封信很简短,但是内容很充实。19842015是阿瓦登的网络编号,而10045687则是他的一位同事的编号,这种工作性质的信件通常都以编号相称。信的内容是几个不连续的英文单词,这是有关部门所提倡的一种电子邮件书写方式,因为这样可以方便软件检查信件中是否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打开回信的页面,同时另开了一个窗口,打开一份名字叫做“网络健康语言词汇列表”的TXT文档。这是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网民所必须使用的词汇。当他们书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论坛服务的时候,都得从这个词汇列表中寻找适合的名词、形容词、副词或者动词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一旦过滤软件发现网民使用了列表以外的词,那么这个词就会被自动屏蔽,取而代之的是“请使用健康语言”。

  “屏蔽”是个专有名词,被屏蔽的词将不允许再度被使用,无论是在书信里还是口头都不允许。讽刺的是,“屏蔽”一词本身也是被屏蔽的词汇之一。

  这个列表是经常更新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有几个词在列表上消失,于是阿瓦登不得不费劲脑汁寻找其他词语来代替那个被屏蔽掉的词语或者单字。比如在以前,“运动”这个词是可以使用的,但后来有关部门宣布这也是一个敏感词汇,阿瓦登只好使用“质点位移”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他对照着这份列表,很快就完成了一封文字风格与来信差不多的EMAIL——健康词汇表迫使人们不得不用最短的话来表达最多意思,而且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修辞,所以这些信件就好象是那杯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阿瓦登有时候想,他早晚也会和这些水和信一样腐烂,因为这些信是他写的,水是他喝的。

  接下来阿瓦登启动检查软件先扫了一遍,确保自己没无意中加入什么敏感词汇。等这一切都完成后,他按下了发送键,邮件被送出去了。

  阿瓦登没有留下备份,因为他的机器里没有硬盘,也没有软驱、光驱或者USB接口。这个时代宽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应用软件可以集中在统一的一个服务器中,个人用户调用时的速度丝毫不会觉得迟滞。因此个人不需要硬盘,也不需要本地存储,他们在自己电脑里写的每一份文档、每一段程序、甚至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自动传送到有关部门的公共服务器中,这样便于管理。换句话说,阿瓦登所使用的电脑,仅仅具备输入和输出两种功能。

  完成了这封信后,阿瓦登再度陷入了软绵绵的焦躁状态,这是一个连续工作了三天的程序员的正常反应。这种情绪很危险,因为它让人效率低下精神低迷,而且没有渠道发泄。“疲劳”、“烦躁”以及其他负面词汇都属于危险词汇,如果他写信给别人抱怨的话,那么对方收到的将会是一封写满“请使用健康语言”的EMAIL。

  这就是阿瓦登每天的生活,今天比昨天更糟糕,但应该比明天还稍微好一点。事实上这个叙述也很模糊,因为阿瓦登自己并不清楚什么是“好一点”,什么是“更糟糕”。“好”与“坏”是两个变量,而他的生活就是一个定量,只有一个常数叫“压抑”。

  阿瓦登推开鼠标,把脑袋向后仰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至少“呼”这个字还没有被屏蔽)这是空虚的表现,他想哼些歌,但却又不记得什么,转而吹了几下口哨,但那听起来与一只生了肺结核的狗差不多,只得做罢。有关部门象幽灵一样充斥在整个房间里,让他无法舒展自己的烦闷。就好象一个人在泥沼里挣扎,刚一张口就被灌入泥水,甚至无法大声呼救。

  他的头不安分地转了几转,眼神偶尔撇到了摆在地板上的老式电话机,他忽然想到还必须要去有关部门申请自己的BBS论坛浏览许可证。于是他关掉“工作”和“电子邮件”窗口,退出了网络登陆。阿瓦登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毫不犹豫,他很高兴能够暂时摆脱互联网络,在那上面他只是一串枯燥的数字和一些“健康词汇”的综合体。

  阿瓦登找出一件破旧的黑色呢子大衣,那件大衣继承自他的父亲,袖口和领子已经磨损的很严重,个别地方有灰色的棉花露出来,但还是很耐寒。他把大衣套到身上,戴上一副墨绿色的护镜,用过滤口罩捂住嘴。他犹豫了一下,拿起“旁听者”别在耳朵上,然后走出家门去。

  纽约的街上人很少,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当地高,大部分事务在网上就可以解决,有关部门并不提倡太多的户外活动。太多的户外活动会导致和其他人发生物理接触,而两个人发生物理接触后会发生什么事则很难控制。

  “旁听者”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而发生的,这是一种便携式的语言过滤器,当携带者说出敏感词汇的时候,它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每一位公民外出前都必须要携带这个装置,以便随时检讨自己的言语。当人们意识到旁听者存在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至少阿瓦登是如此。有关部门正逐步试图让网络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一起“健康”。

  这时候正是11月份,寒风凛冽,天空漂浮着令人压抑的铅灰阴云,街道两旁的电线杆仿佛落光了叶子的枯树,行人们都把自己包裹在黑色或灰色的大衣里面,浓缩成空旷街道上的一个个黑点飞快移动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烟雾将整个纽约笼罩起来,不用过滤口罩在这样的空气里呼吸将会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

  距离上一次离开家门已经有两个月了吧,阿瓦登站在公共汽车站的站牌下,不无感慨地想,周围的一切看起来很陌生,泛黄,而且干燥。那是上一次沙尘暴的痕迹。不过沙尘暴这个词也已经被屏蔽了,因此阿瓦登的脑海里只是闪过那么一下,思想很快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站在阿瓦登旁边的是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高个男人。他先是狐疑地看了阿瓦登一眼,看到后者沉默地沉在黑色大衣里,他的两只脚交替移动,缓慢地凑了过去,装做漫不经心对阿瓦登说:

  “烟,有吗?”

  男人说,每一个字都说的很清晰,而且词与词之间间隔也足够长。这“旁听者”还没有精密到能够完全捕捉到每一个人语速和语调的程度,因此有关部门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保持这种说话风格,以方面检测发言人是否使用了规定以外的词汇。

  阿瓦登转过头去,看了他一眼,舔舔自己干裂的嘴唇,回答说:

  “没有。”

  男人很失望,又一次不甘心地张开嘴。

  “酒,有吗?”

  “没有。”

  阿瓦登又重复了一次这个词,他也已经很久没有收到烟和酒了,也许是缺货的关系吧,这是常有的事。不过有一点很奇怪,“旁观者”这一次却没有发出警报。以阿瓦登的经验,以往一旦烟、酒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发生短缺现象,这个词就会暂时成为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直到恢复供给为止。

  这个男人看起来很疲惫,红肿的眼睛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的特征,这是长时间挂在网上的关系。他的头发蓬乱,嘴边还留着青色的胡子碴,制服下的衬衣领口散发着刺鼻的霉味。能看的出,他也很久不曾到街上来了。

  阿瓦登这时候才注意到,他的耳朵上空荡荡的,没有挂着那个银灰色的小玩意“旁听者”,这实在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不携带“旁听者”外出,就意味着语言不会再被过滤,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言论就有可能孳生,因此有关部门相当严厉地规定公民上街必须携带旁听者。而这个男人的耳朵旁却什么也没有。阿瓦登暗暗吃惊,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去提醒还是装做没看到。他暗自想,也许向有关部门举报会更好。

  这时候那个男人又朝他靠近了一点,眼神变的饥渴起来。阿瓦登心里一阵紧张,下意识地向后退去。这难道是一次抢劫?还是说他是个压抑太久的同性恋者?那个男人忽然扯住他的袖子,阿瓦登狼狈地挣扎却没有挣开。出乎他的意料,那个男人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是大吼一声,用一种阿瓦登已经不太习惯了的飞快语速向他倾泻起话语来。阿瓦登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弄的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我只是想和你多几句话,就几句,我很久没有说过话了。我叫斯多葛,今年三十二岁,记得,是三十二岁。我一直梦想有一套在湖边的房子,有一副钓鱼竿和一条小艇;我讨厌网络,打倒网管;我妻子是个可恶的网络中毒者,她只会用枯燥乏味的话叫我的网络编号;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疯人院,里面大疯子管着小疯子,并且把所有没疯的人变的和他们同样疯狂;敏感词汇都去他X的,老子受够了……”

  男人的话仿佛一瓶摇晃了很久然后突然打开的罐装碳酸饮料,迅猛,爆裂,而且全无条理。阿瓦登惊愕地望着这个突然狂躁起来的家伙,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对他产生了一点同情,那种“同病相怜”式的同情。男人的话这时候已经从唠叨变成了纯粹谩骂,全部都是最直抒胸臆的那种。阿瓦登已经有五、六年不曾说过这些脏话,最后一次听到这些也是四年前。有关部门认为这都有碍精神文明,于是全部都屏蔽掉了。

  而现在这个男人就在公众场合对着他大吵大嚷,似乎要将被屏蔽掉的敏感词汇一口气全倒出来。他的目光和手势并不针对任何人,甚至也不针对阿瓦登,更象是在一个人在自说自话。阿瓦登的耳膜似乎不习惯这种分贝,开始有些隐隐做痛,他捂着耳朵,拿不定主意是干脆逃掉还是……这时候,远处街道出现两辆警车,一路闪着警灯直直冲着这座公共汽车站而来。

  警车开到站台旁时,男人仍旧在痛骂着。警车门开了,涌出了五、六名全副武装的联邦警察。他们扑过去将那个男子按在地上,用橡皮棍痛打。男人两条腿挣扎着,嘴里的语速更快了,骂出来的话也越来越难听。其中一名警察掏出一卷胶带,“嚓”地一声扯下一条向男人的嘴贴去。男人在嘴被胶带封住之前,突然提高嗓门,冲着警察痛快无比地喊了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阿瓦登看到他的表情由疯狂变成享受,面带着微笑,似乎完全陶醉在那一句话所带来的无上快感和解脱感中。

  联邦警察们七手八脚地将男人送进了警车,这时才有一名警察走到了阿瓦登的跟前。

  “他,是,你朋友?”

  “我,不,认识。”

  警察盯了他一阵,取下他耳朵上的“旁观者”查看记录,发现他并没有提及任何敏感词汇,于是重新给他戴回去,警告他说那名男子说的全部都是极度反动的词汇,要求他立刻忘掉,然后转身押着那男子离开了。

  阿瓦登松了一口气,其实刚才他有一瞬间涌现出一种冲动,也想在这空旷的街道上大喊一声“FUXKYOU, YOUSONOFBITCH”那一定很爽快,他心里想,因为那男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很享受。不过他也知道,这也是妄想的一种,“旁观者”紧帖在耳朵上的冰凉感觉时刻提醒着他。   街上很快就恢复了冷清,十分钟后,一辆公共汽车慢吞吞地开进站里,锈迹斑斑的车门哗啦一声打开,一个电子女声响彻整个空荡荡的车厢:“请乘客注意文明用语,严格按照健康词汇发言。”

  阿瓦登把自己缩进大衣,压抑住自己异样的兴奋,决定继续保持沉默下去。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从破碎的车窗玻璃里吹进来的寒风让阿瓦登脸上挂起一层暗灰色的霜气,面部被风中的沙砾和煤渣刮的生疼。他听到电子女声报出了站名,就站起身来,象一条狗一样抖抖身上的土,走下车去。

  车站对面就是阿瓦登要去的地方,那是有关部门负责受理BBS论坛申请的网络部。这是一间五层的大楼,正方形,全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表泛灰。如果没有那几个窗户的话,那么它的外貌将与水泥块没有任何区别:生硬、死气沉沉,让蚊子和蝙蝠都退避三舍。

  BBS论坛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从理论上来讲它完全多余,BBS的功能完全可以由EMAIL新闻组来取代,后者更容易管理和审查。而且申请使用BBS论坛资格不是件容易的事,申请人必须要通过十几道手续和漫长的审查才能有浏览资格,浏览资格三个月才会被允许在指定论坛发布帖子,至于自己开设BBS则几乎是不可能。

  因此真正对BBS有兴趣的人少之有少。阿瓦登当初之所以决定申请BBS论坛资格,纯粹是因为他那种模糊但却顽强的怀旧心态,就好象他从杂货店里买的那部老式电话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自找麻烦,也许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些刺激,还是说为了强调自己和曾经旧时代的那么一点点联系,也许两者兼有之。

  阿瓦登恍惚记得在他小的时候,互联网与现在并不太一样。并不是指技术上的不同,而是一种人文的感觉。他希望能通过使用BBS论坛回想起一些当年的事情。

  阿瓦登走进网络部的大楼,大楼里和外面一样寒冷,而且阴森。走廊里没有路灯,蓝白色调的两侧墙壁贴满了千篇一律的网络规章条文与标语,冰冷的空气呼吸到肺里,让阿瓦登一阵痉挛。只有走廊尽头的小门缝隙里流泻出一丝光亮,小门的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网络部BBS论坛科。”

  一走进这间屋子,阿瓦登立刻感觉到一阵温洋洋的热气。屋子里的暖气(或者是空调)开的很大,让阿瓦登冻麻了的手脚和脸麻酥酥的,有些发痒,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挠挠。

  “公民,请您站在原地不要动。”

  一个电子女声忽然从天花板上的喇叭里传来,阿瓦登触电似地把手放下,恭敬地站在原地不同。他借这个机会观察了一下这间屋子。这屋子准确来说应该是一个狭长形的大厅,一道拔地而起的大理石柜台象长城一样将房间割裂成两部分,柜台上还装着一排银白色的圆柱形栅栏,直接连到天花板。屋子里没有任何装饰,没有观赏植物,没有塑料鲜花,甚至没有长椅和饮水机。

  “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美国万岁。”

  阿瓦登跟着声音重复了一遍。

  “请前往八号窗口。”

  电子女声的语调很流畅,因为这是电脑制作出来的,因此没有敏感词汇的限制。

  阿瓦登转头看到在自己右手边的不远处,大理石柜台上的液晶屏幕显示着八号的字样。他走过去,拼命抬起头,因为柜台实在太高了,他只能勉强看到边缘,而无法看到柜台另一侧的情形。不过他能听到,一个人走到柜台对面,坐下去,并有翻动纸张与敲击键盘的声音。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柜台上的喇叭传来命令。出乎意料,这一次在喇叭里的声音却变了。虽然同样冷漠枯燥,但阿瓦登还是能分辨出它与电子女声的不同——这是一个真正的女性的声音。他惊讶地抬头望去,却什么都看不到,柜台太高了。

  “请把文件放入盒子里。”

  声音又重复了一次,语气里带着一丝烦躁,似乎对阿瓦登的迟钝很不满。

  “是的,这是真正的女声……”阿瓦登想,电子女声永远是彬彬有礼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他把相关的电子身份证、网络许可证、网络编号和敏感词汇犯罪记录等一系列个人资料卡片一起放进柜台外的一个小金属盒子里,然后把盒子插进柜台上一个同样大小的凹槽中,关好门。 很快他听到“唰”的一声,他猜测这也许是对面的人——也许是个女人——将盒子抽出去的声音。

  “你申请BBS服务的目的是什么?”

  喇叭后的女声浸满了纯粹事务性的腔调。

  “为了、提高、互联网络、工作效率、为了、缔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更好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阿瓦登一字一句地回答,心里知道这只是一道官方程序,只需要按标准回答就可以。

  对面很快就陷入沉默,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喇叭再度响起。

  “最后手续确认,你已经获得BBS论坛浏览权。”

  “谢谢。”

  “砰”的一声,金属盒子从柜子里弹了出来,里面除了阿瓦登的证件以外还多了五张小尺寸光盘。

  “这是有关部门核发给你的BBS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论坛列表、互联网BBS论坛使用指南及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

  阿瓦登向前踏了一步,从盒子里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全拿出来,揣进大衣的大兜里。那些东西其实是可以全部放在同一张光盘里的,不过有关部门认为每一张光盘装一份文件有助于用户理解这些文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产生敬畏。

  他心里盼望着那个喇叭能再说两句。让他失望的是,对面传来的是一个人起身并且离开的声音,从脚步声的韵律判断,阿瓦登愈发相信这是一名女性。

  “手续办理完毕,请离开网络部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甜美空洞的电子女声从天花板上传来,阿瓦登厌恶地抽动鼻翼,拿手揉了揉,转身离开这间温暖的大厅,重新进入到寒冷的走廊。

  在回家的路上,阿瓦登蜷缩在公共汽车上一动不动,顺利申请到BBS的使用权让他有些虚无缥缈的兴奋。他闭着眼睛,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躲开破窗而入的寒风,右手在兜里不断摩挲那一系列光盘,还在怀念着那一个神秘的女声。

  如果能再一次听到该多好,他不能抑制自己这样的想法,同时用拇指的指肚在光盘上轻轻地摩擦,幻想这几张光盘也曾经被她的手触摸过。他兴奋的几乎也想破口大骂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真奇怪,那名男子的骂声在他的记忆里根深蒂固,并时不时不自觉地滑到唇边。

  忽然,他的手指在光盘上发觉到一丝异常的感觉。阿瓦登下意识地朝四周望去,确认周围一个乘客也没有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光盘全拿出来,就着窗外的光亮仔细端详。

  阿瓦登很快注意到,在装有BBS论坛列表的光盘背面,被人用指甲轻轻地划了一道刮痕。这条刮痕很轻,如果不是阿瓦登仔细地抚摩光盘的话,是很难发觉到的。这条刮痕很奇特,是一条直线,而在这条直线末端的不远处,则是另外一条极短的刮痕,似乎刻意想弯成一个圆点。整体看上去就好象是一个叹号,或者倒过来说,象是字母i。

  很快他在其他四张光盘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刮痕,它们造型都不同,但都似乎代表着某种符号。阿瓦登回想起喇叭里那个女声最后一句提到过的文件顺序,于是把这五张光盘按照BBS论坛统一用户名与密码、BBS论坛列表、互联网BBS论坛使用指南、相应法规、以及最新健康网络词汇列表的顺序排列好,接着依次把那五道刮痕用手指临摹到汽车窗户上。很快那些刮痕构成了一个英文单词:

  title

  题目?这是什么意思?

  阿瓦登看着这个单词莫名其妙,这究竟是纯属无意的痕迹,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如果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这时候汽车停住了,又有几名乘客走上车来。阿瓦登挪动一下身体,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车窗上写出来的字迹,然后装做打呵欠的样子抬起袖子,轻轻把那五个字母擦掉。

  阿瓦登暗自庆幸,如果他没有在现在发现这些光盘上的痕迹,那么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发觉了。按照规定,个人电脑是不允许使用任何存储存设备的,因此阿瓦登的电脑并没有光驱。他下一步所要做的是将这些光盘送交到管区网络安全部,由他们将光盘内资料登陆到服务器中,再转发给阿瓦登。这是为了防止个人私自在家里制造、阅读或者传播黄色或者反动信息,网络安全部发出的通告是这么解释的。联邦的网络警察经常会突入到个人家中进行临时检查,看用户是否非法拥有信息贮存设备,阿瓦登曾经亲眼见过一个邻居被警察带走,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私自藏了一张光盘在家里——其实他只是打算拿那个当茶杯垫用。那个邻居再没回来过。

  无论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它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让阿瓦登感觉到兴奋。怀旧与渴望新奇是阿瓦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两根精神支柱,否则他会与这座城市一样变的僵硬,然后窒息而死。

  他先来到网络安全分部,将光盘交给那里的负责人,负责人反复地检查光盘和阿瓦登的表情,好象所有使用BBS论坛的人都不可信赖一样。末了负责人终于找不到什么破绽,只得将光盘收下,然后举起右手,阿瓦登和他一起高呼“缔造健康的互联网络”。这句话是唯一被允许可以连贯着被说出来的句子。

  回到家里,阿瓦登脱掉大衣,摘了过滤口罩,将旁观者扔到了行军床上,然后整个人也倒进枕头里。每次出去外面都会让他疲劳,这一半是因为他孱弱的肉体已经不大适合室外活动;另外一半原因是因为他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旁观者。

  过了四十分钟,他才悠悠地醒过来,头还是和平常一样地疼,胸口还是一如既往地闷。胡乱吃了一点东西以后,阿瓦登爬到电脑桌前,打开电脑,按程序登陆上网络,习惯性地先检查了一遍信箱。

  信箱里有七、八封新的信件,其中两封是同事发来的事务信。另外五封则是网络安全部发给他的,内容就是他送交的那几张光盘。

  阿瓦登打开了包含有BBS论坛的用户名、密码和BBS论坛列表的两封信。他看到自己的论坛通用用户名叫做19842015,和自己的网络编号完全一样,不由得有些失望。他依稀记得在小的时候,BBS论坛的用户名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而且每一个论坛都可以不同,一个人在网上并不单只是一串枯燥数字。

  小时候的记忆往往是跟童话和幻想混杂在一起,未必与实际相符。现实中你只能使用有关部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理由很简单,用户名和密码内也可能含有敏感词汇。

  阿瓦登又打开了那份BBS列表,全部都是有关部门开设的官方论坛,没有私人的——事实上个人能够合法持有的电脑设备从技术上来说也无法架设新BBS——这些论坛的主题各有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响应国家号召,缔造健康互联网络来说的。比如其中一个电脑技术论坛,主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屏蔽掉敏感词汇。

  居然在这些论坛中还有一个是关于游戏的。里面正在讨论的是一个如何帮助别人使用健康词汇的网络游戏,玩家可以操纵一名小男孩在街上侦察,看是否有人使用了敏感词汇,小男孩可以选择上前指责或者通知警察,抓到的人越多,小男孩得到的褒奖就越高。

  阿瓦登随便打开了几个论坛,里面的人都彬彬有礼,说话很“健康”,就好象街上的那些行人一样。不,准确地说,比街上的气氛还要压抑。在街上的人也许还有机会保留一下自己的小动作,比如阿瓦登刚才在公共汽车上就偷偷地写了TITLE五个字母;而在网上论坛,人的最后的一点隐私也全被暴露出来,有关部门随时可以调看你的一切行动,无从遁形,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一阵失落和失望袭上阿瓦登的心头,他合上眼睛,把鼠标甩开,重重地向后靠去。原来他天真地以为BBS论坛也许会少许宽松一些,现在看来甚至比现实中更叫人窒息,他感觉到自己好象陷入沉滞的电子淤泥之中,艰于呼吸。“FUXKYOU, YOUSONOFBITCH”再一次涌现到他的唇边,强烈无比,要化好大的力气才控制住。

  忽然,他又想到了那个神秘的title,那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五张光盘里或许隐藏着什么?也许这跟title有关系?

  阿瓦登想到这里,把目光重新转向电脑屏幕,仔细去看网络安全部发来的五封信的title部分。五张光盘各隐藏着一个字母,凑到一起就是title,那么按照这个方式,那五封EMAIL的title凑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话:去用户学习论坛。”

  阿瓦登记得刚才他确实看到其中一个论坛的名字叫做“用户学习”,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连接到这个论坛去。他希望这并不是一个巧合。

  用户论坛是一个事务性论坛,里面是一些关于BBS用户资料的投诉帖和管理帖,斑竹的是一个叫19387465的人;发帖的人和回帖的人数量都很少,里面冷冷清清的。阿瓦登打开帖子列表,按照刚才的规律去搜寻每一个帖子的标题,并把它们综合到一起,很快他就得到了另外一句话:   “每周日辛普森大楼5层B户。”

  又是一个谜团,阿瓦登想。但这却坚定了他的信心,这其中必定隐藏着玄机。光盘、EMAIL和BBS论坛,连续三次都可以通过首词组组合的方式得到暗示,绝非巧合。

  究竟是什么人会在有关部门的官方文件中隐藏着这样的信息呢?每周日在效率大楼5层B户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阿瓦登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兴奋感,未知事物的新奇刺激着他麻木很久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这种在有关部门正式文件中玩弄的文字技巧,叫他有一种喘息的快感,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铁面罩上几个透进空气的小孔。

  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

  FUXKYOU, YOUSONOFBITCH。

  阿瓦登盯着屏幕上的桌面背景,用嘴唇比出了那句粗话的口型,并且比出了中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瓦登一直处于一种潜藏的兴奋状态,就象是一个摆出无辜表情嘴里却藏着糖果的小孩子,在大人转身过去之后露出狡黠的笑容,尽情享受心中藏有秘密的乐趣。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健康词汇在列表里又少了几个,窗外的空气又浑浊了几分,这已经是生活的常态。阿瓦登自己已经开始拿网络健康词汇表当日历来用,划掉三个词就证明过了三天,划掉七个就证明过了一周,于是周日终于到来了。

  阿瓦登抵达辛普森大楼的时间是中午,暗示的句子里并没有指明时间,阿瓦登认为在中午前往应该是比较可以接受的。当穿着深绿军大衣,耳朵上别着旁观者的阿瓦登来到辛普森大楼的入口时,他的心开始忐忑不安地跳跃起来。他在上一星期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发生的情景,而现在这个谜底就要揭晓了。无论在周日效率大楼会发生什么,也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糟糕,阿瓦登心里想,所以他并不怎么害怕。

  他走进大楼内部,发现这里的人也很少,空旷的走廊里只听到他哒哒的脚步声与回音。一部老电梯里贴着“缔造美好网络家园”的广告,以及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男性头像海报,背景是星条旗,他在纸里用右手食指指向观看者,头上写着一行字是“公民,请使用健康词汇。”阿瓦登厌恶地转过身去,发现另外一侧也贴着同样的海报,避无可避。

  值得庆幸的是五楼很快就到了,电梯的门一开,对面的门上就赫然挂着B户的牌子。门是掉了漆的绿色,门框上还点了几滴墨水,一部简易的电子门铃挂在右上角。

  阿瓦登深深吸了一口气,伸手去按电纽。

  电铃响起,很快屋子里传来脚步声。阿瓦登觉得这脚步的韵律很熟悉,似乎是在哪里见到过。门“咔拉”一声被打开一半,一名年轻女子一手握着把手,把身体前倾望着阿瓦登,警惕地说:

  “你,找谁?”

  女子疑惑地问道。阿瓦登一下子就认出了她的声音,就是那个在网络部BBS论坛科柜台后面的女性。她很漂亮,穿着墨绿色绒线衫,头上梳着这时代流行的短发,皮肤特别的白,只有嘴唇能看到一些血色。

  看着女子的眼神,一瞬间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犹豫了一下,他举起右手,轻声回答说:“title。”

  阿瓦登不知道这句话能否奏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找对了地方,但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回答了。他紧张地望着那女子,假如那女子忽然报警,那么自己就会被抓起来仔细审问为什么无缘无故跑到陌生人家里。“肆意游走罪”只比“使用敏感词汇罪”轻那么一点。

  女子听到他这么说,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只是把头幅度很轻微地点了一下,右手谨慎地做了一个“进来”的手势。阿瓦登刚要张口,那女子严厉地瞪了他一眼,吓的他把话又吞回去了,乖乖地跟着她进了屋子。

  一进屋子,女子首先做的就是把门关好,然后拉起来一层铅灰色的门帘挡在门口。阿瓦登不安地眨着眼睛,趁她拉门帘的时候环顾四周。这屋子是标准的两室一厅,在厅里摆放的是一套双人沙发与一个茶几,茶几上居然还有几束红紫色的塑料花。靠墙是电脑桌和电脑,墙上挂着普通的白色日历, 但被主人用粉红色的纸套了边,看起来颇为温馨。一盏粗笨的日光灯从天花板上垂下来,上面象是恶作剧一样挂了几缕绿色的电线,象是垂下藤蔓的葡萄架。阿瓦登注意到厅口的鞋架上有四双鞋,尺码不同,说明今天的客人并不只他一个。

  阿瓦登正踌躇不安,忽然女子从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朝里面走。于是两个人穿过客厅另一侧的短小回廊来到其中一间卧室。卧室上挂着同样质地的铅灰色帘子,女子伸手举起帘布,推开了门。阿瓦登迈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名面带微笑的人类,以及一间用真正的鲜花装点的房间。屋子里有很多旧日记忆里的古老物品,比如一幅印象派的油画、一尊乌干达木雕,甚至还有一个银烛台,唯独没有电脑。

  他正在迟疑,女子也进了屋子。她谨慎地拉好门帘关上门,将耳边的旁观者取下,回过身来对阿瓦登用曼妙的声音说道:

  “欢迎加入说话会!”

  “说话会?”

  出于习惯,阿瓦登并没有把这三个字说出口,因为他不确定是否“健康”,只是用眼神表示自己的疑惑。

  “在这里你可以随便说话,这个该死的东西不会起作用的。”女子把自己的旁观者晃了晃,那个小东西象死掉了一样,对女子句子里两个敏感词汇“随便”和“该死”充耳不闻。

  阿瓦登一下子想到上星期在公共汽车站前碰到的男子,如果他摘下旁观者,会不会也会落到同一境地呢?那女子见他犹豫不决,指了指门口的铅灰色门帘说:“放心好了,这里是可以屏蔽掉旁观者信号的,不会有人觉察到。”

  “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哪里?”

  阿瓦登一边摘下耳朵上的旁观者,一边小声说道,语调还是改不了那种有关部门规定的说话方式。

  “这里是说话会,是一个完全自由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请不要拘束。”

  另外一个人起身对他说道,这是一名瘦高的中年男子,鼻梁上的眼镜非常地厚。

  阿瓦登嗫嚅着,却找不到发音的焦点,在四个人的注视下显得窘迫不堪,脸都要红起来。女子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可怜的家伙,不用太紧张,每一个刚到这里的人都是这样。慢慢就习惯了。”

  她把手搭到阿瓦登的肩上:“我们其实见过的,当然,我见过你,而你没见过我。”她一边说,一边将自己的头发解下来,原来她留的是一头齐肩的乌黑长发,头发披下来的一瞬间阿瓦登觉得她真的很美。

  “我……我记得你,记得你的声音。”阿瓦登终于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虽然不够流畅。

  “是吗,那可太好了。”女子笑起来,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到沙发上,递给他一杯水。阿瓦登注意到这是一个款式古老的茶杯,上面还刻着花纹,杯子里的水带着浓郁的香气,阿瓦登尝了一点,那种甜丝丝的味道对喝惯纯净水的舌头来说刺激格外地大。让他觉得浑身一下子被注进了许多活力。

  “弄到这个可不容易,我们也不是每周都能喝到。”女子坐到他身边,两只乌黑的眼睛注视着他,“你是怎么知道这个集会的?”

  阿瓦登把发现光盘暗示的过程说了一遍,其他四个人都赞许地点了点头。“果然是个聪明人,脑筋还没被陈腐的空气腐蚀掉。”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子称赞道,他的嗓门大的要命。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表示赞同。

  “这正是天生的说话会成员,聪明、敏锐,而且不甘屈从于沉默。”

  “那么。”胖子提议,“先让我们鼓掌欢迎说话会的新成员吧。”

  于是四个人鼓起掌来,小小的屋子里响起一片掌声。阿瓦登羞涩地举起杯子做回应,他还不太习惯这样的场面。等到掌声稍息,他抬起头怯生生地问道:

  “可以问个问题吗?说话会到底是什么?”

  带他进屋的女子伸出食指,在他鼻子前两公分的地方比了一比,解释道:

  “说话会,就是可以畅所欲言的集会。在这里你不必顾忌什么,说出任何你想说的东西。这里没有敏感词汇,也没有健康互联网络。这里是绝对自由的空间,你可以尽情释放你的灵魂,舒展你的身体,没有任何禁锢与束缚。”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变的高亢、奔放,里面饱含了许多早已经被屏蔽掉的词汇,阿瓦登不曾听到这样流畅连贯的话语很久了。

  “我们的宗旨就是,说话,就这么简单。”中年人扶扶眼镜,补充道。

  “可是,要说些什么呢?”阿瓦登又问道。

  “任何事情,你心里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说出来。”中年人露出宽和的笑容,“尤其是那些被美国政府限制的思想。”

  这可真是一个大胆的集会啊,这分明就是犯罪,阿瓦登心想,但他发觉自己却被这种犯罪慢慢地吸引住了。

  “当然,有件事我们会事先说明。说话会是危险的,每一个成员都冒着被有关部门拘捕的风险。联邦执法人员也随时可能破门而入,以非法集会以及非法使用不合法词语的名义把我们抓起来。你现在有权拒绝加入,并且离开。”

  阿瓦登听到女子的警告,心里一度犹豫起来。但一想到此刻离去的话,那么又要开始持续那种窒息的泥沼生活,他就难以压抑自己的烦闷。阿瓦登第一次发现,原来“说话”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诱惑,他先前并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如此地渴望着说话。

  “我不会离开的,我要加入你们,说话。”

  “那太好了。唔,那么不妨就从自我介绍开始吧。”女子高兴地说,同时站起身来,把右手搭到胸前,“从我开始。我的名字叫阿尔特弥斯,至于网络编号和身份证号码,让他们见鬼去吧!谁会去管那个!我有我自己的名字,我不是数字。”

  她的话让所有人包括阿瓦登都笑了起来。接着她继续说道:“不过,这其实只是一个假名,这是希腊神话里的女神。”

  “假名?”

  “是的,和我户籍本上的名字是不同的。”

  “可是,为什么?”

  “你不会对自己在档案里的名字厌倦吗?我想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哪怕只有一次机会也好,自己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在这个说话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我们彼此拿这个称呼。”

  阿瓦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很理解阿尔特弥斯的想法。事实上当他在使用网络论坛的时候,也希望能够自己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而不是被分配一个用户名。

  通过介绍,阿瓦登了解到阿尔特弥斯是网络部BBS论坛管理科的职员,今年23岁,未婚,最讨厌蟑螂和蜘蛛,喜欢缝纫与园艺,屋子里的花就是她偷偷从城市边缘摘回来的。

  接下来是那名中年人,他自我介绍说名字叫兰斯洛特,41岁,是城市电厂的一名工程师;兰斯洛特这名字出自英国的亚瑟王传说,是一名忠贞的骑士。他有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三岁,女孩四岁,他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柠檬味道的水果糖。说到这里,兰斯洛特说希望下次聚会能把他们也带了,孩子们正是学说话的时候,他想教给他们真正的说话。

  那个三十多岁的胖子是网络部的一名网管,叫瓦格纳。这个身份让阿瓦登吃惊不已,他的印象里网管都是些绷着脸全无表情的冷漠生物,但眼前的瓦格纳脸圆滚滚的,油光锃亮,嘴边两条翘起的小胡子神气十足。他喜欢的是雪茄和歌剧,利用网管的特权这两样东西都不难弄到。

  “这个能屏蔽掉信号的门帘就是他弄的。”阿尔特弥斯补充说,瓦格纳冲她做了个“乐意为您效劳”的手势,然后点燃了雪茄,把它放到嘴里,很快屋子里就笼罩起一片稀薄的烟雾。

  说话会的第四名成员是一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女性,今年刚满三十。她的名字是杜拉丝,城市日报(那个时代的报纸已经全部都数字化了)的编辑,她比阿尔特弥斯还瘦,颧骨高高耸起,眼窝身陷,两片薄薄的嘴唇即使在最说话的时候也很少分开,看不到牙齿。爱好是饲养狗和猫,尽管她并没有养。

  “那么,到你了。”阿尔特弥斯对阿瓦登说。阿瓦登想了想,结结巴巴地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当谈到自己的爱好时候,他一时间居然想不到自己喜好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在那之前他甚至从来没想过。

  “那,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阿尔特弥斯把手再一次放在他肩上,诱导着问道。

  “真的什么都可以?”

  “什么都可以,在这里没有任何限制。”

  阿瓦登觉得自己终于找到机会了,他咳了一声,抓抓头,脱口而出一句响亮的叫喊:“FUXKYOU, YOUSONOFBITCH!”

  在一瞬间,在座的四个人都被他这句话震惊了。瓦格纳率先反应了过来,他先叼住雪茄,用力鼓掌,然后用右手把雪茄取下来,张嘴大声地赞叹道:“真棒,痛快,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入会誓词。”

  “我宁可听十遍这样的脏话,也不想再去碰那个乏味的电子女声。”兰斯洛特也是一脸陶醉,毫不掩饰自己对电子女声的厌恶。而阿尔特弥斯和杜拉丝全都咯咯地笑起来,杜拉丝发现自己的笑容幅度大了一点,不好意思地把嘴掩住。阿瓦登觉得他们与其说是觉得新奇,不如说是在享受这句脏话所带来的对体制的蔑视与挑战。

  “那你叫希望自己叫什么名字呢?” 阿尔特弥斯歪着头问。

  “唔……王二。“ 阿瓦登沉吟了一下,回答说。这是一个中式的名字,他以前有一个中国人朋友,喜欢讲故事,故事里的主角名字总是叫王二。

  屋子里的气氛现在完全融洽了,大家都开始谈些比较自然的话题,每个人都摆出了最舒服的姿势,阿尔特弥斯不时拿起茶壶来为大家续水。阿瓦登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他感觉到自己的脑子前所未有地轻松。

  “你知道的。”阿尔特弥斯又给他倒了一杯甜水,“我们一直想把说话会保持在一定规模,平日是没有办法畅所欲言的,我们需要空间。麻烦的是,我们没办法公开征集会员,又不可能直接通过物理接触去寻找,那风险太大。于是兰斯洛特就设计了一套暗示系统,只有发现这些暗示的人才能知道本会的存在。”

  “这套系统考虑到的还不止是安全问题。”兰斯洛特把自己的眼镜摘下来仔细擦拭了一下,得意地说,“这其实也是一个会员资格验证。说话会所吸纳的成员,必须有智慧,有头脑,内心渴望激情,并且对自由有着渴望。”

  瓦格纳用两根指头夹着雪茄,在事先准备好的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大声说道:“据我的经验,申请BBS论坛服务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怀旧,或者说渴望一些新鲜的东西,这样的人往往都怀有激情,认为BBS论坛也许能给他们一些与现实不一样的东西——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政府对BBS论坛的管理甚至严厉过电子邮件——这暗示着他们心里渴望解脱束缚。因此我们将暗示隐藏在申请BBS论坛的光盘之中,只有申请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暗示。而只有那些有智慧、观察敏锐的人才会发觉到这些暗示的存在,并顺利解读出来,找到这里。”

  “归根到底,说话会也不过是一群渴望自由说话的秘密小团体罢了。”兰斯洛特笑道。

  “你是第二个找到说话会的人,第一个是杜拉丝小姐。”

  阿尔特弥斯告诉阿瓦登。阿瓦登敬佩地看了杜拉丝一眼,后者淡淡地回答道:“这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摆弄文字。”

  阿瓦登想到上一周在公共汽车站碰到的那个疯狂男子,于是把这件事讲给其他成员听。听完之后,兰斯洛特摇了摇头,从嘴唇里滑出一声叹息:“这样的事情我也是见过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如此。所以说话会的存在是必要的,这是缓解压力的阀门。长时间的敏感词汇限制会让人都疯掉的,因为他们既无法思考又没办法表达。”“这正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所希望看到的,这样只有傻瓜能够存活下来,一个全是傻瓜的社会是稳定的。” 瓦格纳费力地把自己肥胖的身躯挪了一下位置,轻蔑地说。“你也是有关部门的一分子,瓦格纳先生。”阿尔特弥斯一边往茶杯里续了些热水,一边抬头轻声说道。“阿尔特弥斯小姐,我只是一个能比普通人多使用几个敏感词汇的普通人而已。”

  大家都笑了起来。阿瓦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说这么多的话,这是前所未有的奇妙经验。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很快就融进了这个小圈子里,隔阂与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胸闷与头晕等习惯性的毛病。

  很快话题就从说话会本身扩展到了更加宽泛随意的话题,阿尔特弥斯唱支歌,兰斯洛特说了几个笑话,杜拉丝则给大家讲了美国南部诸州的风土人情;瓦格纳甚至还唱了一段歌剧,虽然阿瓦登一个字也听不懂,但他一点也不吝惜掌声。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被屏蔽掉的角落里,五个不甘沉默的人正在享受着在这个时代视为奢侈品的事情——说话。

  “王二,你可曾看过《1984》?”

  阿尔特弥斯忽然问道,她就靠着阿瓦登坐下,阿瓦登摇摇头,反问道:“这是网络编号的一段么?”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书?”阿瓦登听到这个名词,头摇的更大了。这是个古老的名词,在这个电脑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网络可以承载一切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图书馆查到电子版;因此有关部门认为实体书籍变成了一种没有必要存在的浪费,实体书也就逐渐消亡了。瓦格纳对此的评论是:“有关部门喜欢电子书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电子书籍的话,只需要FIND和REPLACE两个命令就可以消灭掉全部不健康词汇,替一本书消毒;而实体书籍的校对与修订却是件旷日持久的工作。”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是旧世界哲人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预言。”阿尔特弥斯认真地说。“它很早以前就洞察到了肉的束缚与解脱,灵的束缚与解脱,这是说话会的基石。”

  阿瓦登不无惊奇地发现他的网络编号开头恰好是这这本书名字:19842015。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看到呢?”阿瓦登盯着阿尔特弥斯乌黑色的眼睛问。

  “我们也无法找到纸质版,网络图书馆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书。”兰斯洛特摇摇头,然后重新露出笑容,左手向着杜拉丝摆了个请的姿势,“但我们的杜拉丝小姐应该为她的记忆力而自豪,她在很早已经有幸阅读过这两本书,并且能够记得里面的大部分文字。”

  “太好了,然后她写下来了,对吗?”

  “那太危险,这时代持有实体书是个大罪过,也容易让说话会暴露。我们只是在每次聚会的时候请杜拉丝小姐为我们背诵。既然是说话会,那么把这两个故事讲出来不是更名符其实吗?”

  大家都安静下来,杜拉丝站起来走到屋子中央,其他四个人坐在旁边看着她。阿瓦登不经意地把手搂在阿尔特弥斯肩上,后者微微朝这边靠过来,女性头发的幽香“咝咝”地划过他的鼻子,让他的心里一阵荡漾。屋子里非常暖和,他分不清这是花香还是阿尔特弥斯的味道。

  杜拉丝的声音并不高,不过却很清晰有力;她的记忆力确实惊人,不仅记得情节,包括一些细节和句子都可以复述下来。杜拉丝讲到了朱丽亚假装摔倒,然后偷偷递给温斯顿一张写着“我爱你”的纸条,绘声绘色,这让听众们都听的入神了,阿尔特弥斯听的尤其认真,以至于都没有注意到阿瓦登一直注视着她。

  “1984的作者预见到了专制的进步,却没有预见到技术的进步。”瓦格纳在杜拉丝停下来喝水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阿瓦登觉得他与外貌不太相称,是个很有洞察力的技术官僚。

  “在大洋国人们还可以靠传递纸条来偷偷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把我们全赶到了网上,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即使想发一条短信都会被系统或者网管看的一清二楚,无从遁形。现实里呢,还有旁观者在。”瓦格纳在腿上敲了敲雪茄根部,“一句话,技术是中性的,但技术的进步会让自在的世界更自在,集权的世界更加集权。”

  “这句话说的很有哲学家的味道哟。”阿尔特弥斯冲瓦格纳挤了挤眼睛,从抽屉里取来一把饼干和曲奇散发给大家。

  “就好象同样是0和1,有的人就能写出工具软件,有人却拿那个编出恶性病毒?”

  阿瓦登想到一个类似的比喻,瓦格纳听了以后满意地打了个响指。

  “很不错的比喻,王二,就是如此,真不愧是程序员。”

  谈话持续了不知道有多久,杜拉斯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挂钟,连忙提醒谈兴正浓的四个人时间快到了。说话会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旁听者被屏蔽的越久,暴露的危险就越大。

  “那么好吧,我们就抓紧最后半个小时来完成今天的活动。”

  阿尔特弥斯一边说着,一边将桌子上的空杯子收走。兰斯洛特和瓦格纳也都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已经有些酸疼的肩膀和腰,只有杜拉丝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活动?还有什么活动?”

  阿瓦登奇怪地问道,说话会除了说话还有其他活动?

  “唔,对啊,我们还有其他活动。”阿尔特弥斯撩起额前的长发,对他妩媚一笑:“我们还会和对方完全交流。”

  “完全交流?”

  “就是intercourse”

  “………………”阿瓦登一下子变的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起来,仿佛胃里被灌进去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话会有说话的自由,也有选择与谁上床的自由。”阿尔特弥斯毫不羞涩地说,“我们互相谈话,然后选择合适的人做爱,就象我们选择我们喜欢的词汇说话一样。”

  兰斯洛特看阿瓦登很窘迫,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慢慢地说:“当然,我们不会强迫任何人,这完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今天我还要早点回去照顾小孩,你们人数正好合适。”

  阿瓦登的脸色涨红,热的仿佛夏季的电脑CPU,他甚至不敢多看阿尔特弥斯一眼。他憧憬过女性很长时间,但如此接近还是第一次。

  还要回家去照顾小孩子的兰斯洛特向大家道别后就先行离去了,阿尔特弥斯将房间留给瓦格纳与杜拉丝,然后带着惶恐不安的阿瓦登来到了另外一间房间。这间显然是阿尔特弥斯的卧室,屋子里很简单,但却收拾的十分干净,在床上枕头旁还摆着一个手制的布娃娃,床单和窗帘都是粉红色的。

  最初的是由阿尔特弥斯主动开始的,丝毫没心理准备的阿瓦登只是被动地任她摆布。经过了几轮挑逗,阿瓦登才逐渐放开,任由潜藏在自己心内的原始欲望奔流出来,那种期待听到圆润女声的青春憧憬本来只是苦闷生活的意淫,而在今天它加倍实现了。很快这种憧憬与他在现实中被压抑的郁闷合流,转化成了猛烈的冲动,让他一次又一次与阿尔特弥斯融为一体。阿瓦登不知道这种冲动和他想大声说出“FUXKYOU, YOUSONOFBITCH”冲动有什么不同,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只有尽情地、全无束缚地让自己释放激情,完全没有任何束缚。

  强烈的刺激一波波地冲击着兴奋中枢,最终一阵快感浪潮在狂暴洋面扬起头来,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顶端。阿瓦登在那一瞬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轻盈无比的自由,以及因自由而生的快乐与疲惫。浑身是汗的他喘息着倒在了阿尔特弥斯身上,一阵舒畅的倦意如潮水般淹没了他的身体……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阿尔特弥斯躺在自己身边,赤裸的身体好象一尊白玉雕像,睡姿恬美静谧。他侧过身子去,慵懒地打了个呵欠,然后阿尔特弥斯睁开了眼睛。

  “很舒服,对不对?”她问道。

  “是啊……”阿瓦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顿了顿,犹豫地说道:“你以前和兰斯洛特、瓦格纳他们也……呃,我是说,象刚才那样子过吗?”

  “是的。”阿尔特弥斯温柔地回答,她半支起胳膊,长发从肩膀披到了胸口。她的大方坦白反而让阿瓦登有些不知所措。屋子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默,然后阿尔特弥斯忽然开口问道:

  “还记得今天杜拉丝讲的那段故事吗?女主角偷偷递给男主角写着“我爱你”的纸条。”

  “唔,还记得。”阿瓦登回答,很高兴终于能从那个拙劣的话题摆脱出来了。

  “在有关部门的健康互联网络词汇列表里,没有爱这个字呢。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爱你也是一个敏感词汇,被屏蔽掉了。”阿尔特弥斯的眼神里似乎是感慨,又象是失落。

  “我爱你。”阿瓦登不禁脱口而出,他知道在这间屋子里可以说出任何自己想说的话,不必顾忌。

  “谢谢你。”

  阿尔特弥斯听到之后只是笑了笑,起身穿上衣服,催促阿瓦登时间差不多了。阿瓦登有些失望,因为她没有预期反应的热烈,仿佛他刚才说的只是有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时候杜拉丝和瓦格纳已经离开了,屋子里只剩他们两个人。阿尔特弥斯把他送到门口,将旁观者交给他,然后叮嘱他说:“记得在外面绝对不要提及说话会的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我们在说话会以外的地方是完全不认识的。”

  “我记住了。”阿瓦登回答,然后转身要走。

  “王二。”

  阿尔特弥斯忽然叫道,阿瓦登连忙转身,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两片柔软温暖的嘴唇忽然贴到了他的双唇,然后是一个细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谢谢你,我爱你。”

  阿瓦登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他戴上旁观者,推开门,重新步入到那一片令人窒息的世界中去,但他此时已与来时的心境大不相同。

  此后阿瓦登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改善。他谨慎地享受着这种秘密集会的乐趣,并且乐在其中。每一周或者两周,他们五个人都会在周日秘密地举行说话会的活动,聊天,唱歌或者听杜拉丝讲1984的故事。阿瓦登同阿尔特弥斯又“完全交流”了几次,偶尔他也会跟杜拉丝“交流”。他有了两个身份,一个是现实中和网上的阿瓦登,编号19842015,还有一个是说话会里的王二。他很享受这个名字,觉得这就是自己另外的一个人生。

  有一次集会,他们谈到了敏感词汇的问题。阿瓦登记得很早的时候——他对这方面的记忆有点模糊——有关部门给出的是一份敏感词汇列表,由网站的内部管理人员秘密参考使用,他对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局面大惑不解。那一天瓦格纳带了一瓶葡萄酒,兴致很高,于是索性给他们讲了讲“屏蔽”的进化史,身为网管的他经常可以接触到这些资料。

  在最开始美国政府只是单纯地屏蔽掉敏感词汇,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的措施根本没有用处。很多人会采取在词组中夹杂符号或者数字的方式来绕开系统检查;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将这些近似敏感词汇也一一屏蔽掉。然而众所周知,数字与符号之间的组合方式是近乎无限的,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完全可以组合出一个新的词组而且不失掉他的原意。比如说“politic”这个词,就有“politi/c”、“政polit/ic”、“pol/itic”等近乎无限种表达方式。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采取了新的策略。既然无法辨识词组,那么就用单词屏蔽。这一举措在一开始是奏效的,违规交谈的人显著减少,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可以用同音字或者谐音的方式来继续表达自己的危险思想。即使有关部门封掉全部敏感词汇的同音字,也无济于事,思想活跃的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用隐喻,借代、类比、引申及其他修辞方法,或者将一个敏感词用数个不敏感的字来代替。人类的思维方式要比电脑开阔许多。电脑屏蔽掉一条路,他们还会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

  这一场水面以下的角力看起来似乎是美国大众要取得胜利。这时候,一个具有逆向思维精神的人出现了。他的身份不明。有人说他是有关部门的主管;也有人说他是因过度使用敏感词汇而被捕的危险人士。无论他是谁,总之整个局面被扭转过来。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不再告诉大众禁止说什么,而是规定他们只能说什么,用什么方式去说。有关部门很快就心领神会,制订了新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敏感词汇列表,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络健康语言列表,并把这举措推广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屏蔽系统中去。

  这一次,大众终于处于下风。以往他们与有关部门尽情地在网络与现实中捉着迷藏,而现在他们却被有关部门扼住了咽喉。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可以有效率地掌握住言论,因为整个语言的框架都被彻底控制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大众几乎是无计可施。

  尽管如此,大众还是不屈不挠地将这场战争——或者说游戏——继续下去,他们挑选健康词汇列表中的合法字眼来表达不合法的意思:两个连续的“稳定”意思就是“反对”,“稳定”加“繁荣昌盛”则暗示“屏蔽”。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一动向保持着警惕,并日复一日地将更多的词汇从健康词汇列表里删掉,禁止大众使用。

  “当然,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字或者词组,那么就可以继续自由交流——你知道莫尔斯电码吧?”

  瓦格纳说到这里,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满意地打了一个嗝。

  “可是,这场战争的代价就是语言的失落。表达能力会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淡而无味,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沉默,这对有关部门反而是好事。”兰斯洛特摆出一副忧虑的表情,有节奏地用指关节敲击着桌面,“这样一来,岂不就等于是大众的自由意识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真讽刺啊。按照这个趋势,有关部门是不会败的,他们会笑到最后。”

  “不,不,笑这种情感他们是不会了解的。”瓦格纳淡淡地回答。

  “我倒是觉得,美国是一直处于恐惧的情感之中呢,生怕人们掌握了太多的词汇,表达出太多的思想,变的难以掌握。”阿尔特弥斯说完摆出一副她在上班期间冷若冰霜的呆板脸孔,学着僵硬的腔调喊了一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美国万岁!”

  杜拉丝、兰斯洛特与瓦格纳都哈哈大笑,唯一没笑的是王二(阿瓦登)。他对于兰斯洛特刚才的那句话始终耿耿于怀:大众与有关部门的对抗,其最终结局就是语言的消亡。那么他们现在这个小小的说话会,也只不过是在一列开向悬崖的列车里关上窗帘,享受坠毁前最后的宁静罢了。

  不过他没有说出口,因为这太煞风景了。阿瓦登不希望破坏说话会的气氛,这对他很重要。

  从说话会回到家里,阿瓦登躺在行军床上,双手枕着脑袋,陷入了沉思。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他变的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思考。有时候他想的是这个社会、这个互联网络或者这座城市中存在的荒谬性;有时候他想的是自己的生活;还有时候他想的是阿尔特弥斯。他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压抑的世界里,人的情感会变的格外强烈,他现在陷入对阿尔特弥斯的迷恋无法自拔。阿瓦登一直很羡慕杜拉丝讲的《1984》里面的温斯顿,他和朱利亚有一间两个人独处的小屋,一个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小世界。

  他在与阿尔特弥斯“完全交流”的时候曾经吐露过自己的心声,阿尔特弥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两个人的关系无法再比说话会更近一步——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已经是个人行为的极限,有关部门可不会一直打瞌睡。“我们只能把感情生活压缩在每周一次的说话会活动里,这已经很奢侈了。”她对他说,同时温柔地抚摩他的胸膛。“只有在说话会里,我们才是阿尔特弥斯和王二。而在其他时间里,你是19842015,而我是19387465。”

  对此,阿瓦登只能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确实他不该奢求更多。

  除了感情,发生变化的还有互联网络。自从加入说话会以后,阿瓦登逐渐发现互联网表面下潜藏的一些东西。正如瓦格纳在一次活动的时候指出,普罗大众与有关部门的战争从未结束,总会有思想和言论从严厉管制的缝隙中流泻出来。阿瓦登发现,在完全公式化的EMAIL与网络论坛中其实隐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就好象那个title一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密码与隐藏寓意。这些东西出自不同人的手里,样式和破译方式都不同,阿瓦登不知道那些密码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内容。不过有一点可以确知的是,说话会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地下集会,瓦格纳说的对,始终还是有人在试图用“健康”词汇表达“不健康”思想。

  讽刺的是,给阿瓦登感触最深的,是有关部门的管制。以往他只是模糊地感觉到自己被绑缚起来,现在他能清晰地看清这种束缚与压抑的脉络,以及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各种手段。在小小说话会中享受到的自在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在宽阔现实中的不自在。

  “FUXKYOU, YOUSONOFBITCH!”

  每一次的聚会,三位男士都会轻蔑地一起高喊这一句粗话。他们清楚这不会给有关部门带来什么不良影响,不过这确实很痛快。

  这一周,阿瓦登特别地忙碌,他的同事因为不明原因而被屏蔽掉了,这样一来整个项目就全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这项目是为有关部分设计一种软件,用来控制大功率主动式“旁观者”的能源分配控制。软件很复杂,他不得不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在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才停下来随便吃一点东西,喝一口纯净水,困了就躺在旁边的行军床上睡上一觉,爬起来继续工作。屋子里满是浑浊的烟味与袜子脏衣服的酸臭味,阿瓦登就在这种环境下蓬头垢面地敲着键盘,并不时揉揉满布血丝的眼睛。

  偏偏在这个时候屋子里的暖气坏掉了。洋灰色的暖气片从昨天开始就变的冰凉,不再有热水流动。阿瓦登检查了一下,发现并不是管道问题,而且邻居们也碰到同样的事,看来是供热系统出了问题。这一变故的正面影响是稍微淡化了屋子内的酸臭味,负面影响是整个屋子变的有如冰窖一样。紧闭的窗户和门能挡住寒风,却挡不住寒冷,低温让本来就寒酸的房间更笼罩上一层霜气。无论是那把木椅还是行军床都象是冷酷的冰雕,屋子里唯一还有些热气的就只剩下电脑。阿瓦登不得不披上所有的御寒衣物,蜷缩在床上,把电脑的散热口对准自己。

  有关部门宣布“供热”和“暖气”暂时也被列入敏感词汇,于是阿瓦登没办法写信向供热部门询问,只好静待,除了用来敲键盘的指头以外,尽量保持全身一动不动,以节约热量。在停止供暖后的第四天,暖气片里终于传来“哗啦哗啦”的声音,带着热气的水开始流动,屋子里恢复了温暖,“供热”和“暖气”又可以恢复使用了。于是EMAIL与网络论坛上全都是“庆祝有关部门恢复供应暖气,急人民之所急”的帖子,EMAIL新闻组里也全是类似主题。

  不过这对阿瓦登来说太晚了,他生了病,感冒,而且是重感冒。他面色苍白,全身软弱无力,头疼的象是被一枚达姆弹射入头部,只能躺在床上等医生。医生来到他家里,给他做了两三次点滴,喂了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药片,叫他静养。这一场病足足持续了数天,他不得不放弃参加这一星期的说话会,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了,阿瓦登甚至怀疑自己搞不好会因此而死掉。

  阿瓦登躺在床上,心里懊悔不已,说话会是他唯一的乐趣,现在他却没办法参加。他把头蒙在被子里胡思乱想,瓦格纳这一次会带什么特别的东西来呢?兰斯洛特有没有把两个孩子也领过来?还有阿尔特弥斯,他没参加的话,她会和谁“完全交流”呢?瓦格纳还是兰斯洛特?他还想到了杜拉丝,上一次的聚会里,杜拉丝讲到了温斯顿在秘密幽会的屋子里对朱丽亚说“我们已经死了”,朱丽亚附和着说“我们已经死了”,这时候第三个声音说道“你们已经死了。”

  杜拉丝就讲到这里,就停住了。阿瓦登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第三个声音是谁,是党吗?温斯顿和朱丽亚是否会被捕,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不光是他,阿尔特弥斯也很希望知道后续情节的发展,不过她并没有去追问杜拉丝。

  “让这成为一个悬疑,这样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生活都会在期待的乐趣中度过。”她对阿瓦登说,然后两个人继续沉溺于intercourse的快乐。

  “也许他们都会死。”阿尔特弥斯在交流结束后,看着天花板说。

  “也许那只是奥布林的声音,他去探望他们。”阿瓦登安慰她道,但是他的心里也不确定。

  阿瓦登的病持续了十天,然后他终于痊愈了。他痊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去看墙上的日历: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说话会活动的日子。阿瓦登已经缺席了一周,这已经令他如饥似渴,甚至做梦都在和他们一起喋喋不休地说着话——所幸他并没有说梦话的习惯,所以24小时工作的旁观者并没发出任何警报。

  阿瓦登简单地洗了一下脸,用一把有些生锈的剃刀沾着肥皂仔细地刮掉脸上粗硬的胡须,然后咕噜咕噜地刷了刷牙齿,用手和毛巾沾着热水将自己蓬起的乱发压下去。因为生病,有关部门发了一些补贴给他,其中包括两块羊角面包、两瓶姜汁啤酒和一份精制砂糖。他将这些东西都用塑料布仔细包好,揣到宽大的军大衣里,打算带到说话会上去与大家分享。

  今天的天气和往常一样地冷,阿瓦登把自己裹在大衣里,登上前往效率大楼的公共汽车。一路上车厢里的广播重复着“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络”以及一些优秀网络用户的先进事迹;车厢前面的电子屏幕不断滚动显示着最新的健康词汇列表,一个旁观者自车顶垂下来睥睨着车内的每一个表情呆滞的人。阿瓦登坐在最后一排,望着窗外不断向后移动的建筑物与枯黄的树木发呆。

  车子很快就到达了辛普森大楼附近的车站,阿瓦登下了车,把手放到怀里摸了摸塑料布包着的食物,朝着大楼走去。他在半路无意中抬起头,忽然一阵冰冷的寒流刺入他的胸腔,迫使他停住了脚步。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看到了效率大楼的第五层阿尔特弥斯家的窗户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以前阿尔特弥斯家面向大街的窗户总是挂着粉红色的窗帘,而现在窗帘则被扯到了两边,窗户大开,用肉眼可以勉强看到窗玻璃和屋子里雪白的墙壁。假如今天有说话会的话,阿尔特弥斯绝对不会把有屏蔽效果的窗帘打开。而且打开窗户这件事也绝不寻常,在这个城市里的室外空气十分浑浊,几乎不会有人会去开窗换气。

  也就是说,今天并没有说话集会召开,而是发生了另外一些事情。阿瓦登望着那窗户,心情开始变的有些慌乱,他把手从兜里掏出来,叼起一支香烟,把身体靠在一根电线杆旁故做镇静,以免被行人怀疑。究竟说话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周停办了呢?要知道,只要还有复数的成员能够出席,说话会就会一直办下去,难道说瓦格纳、兰斯洛特、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同时无法出席?这种概率实在太小了。阿瓦登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四周不安地张望。忽然他看到了一样东西,一个念头霎时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灵,让他几乎眩晕过去。

  “说话会本周不会有了,以后也不会有了。”阿瓦登嘴唇默默地蠕动着,面如死灰。

  他看到在街道内侧一处不起眼的地方隐藏着一个类似雷达天线的东西,其造型很象是两个背部贴在一起的大碗。阿瓦登心里清楚这是什么东西:这正是他负责软件设计的大功率主动式“旁观者”,这造型他很熟悉。这装置可以主动发射电波去探测人们的声音,并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敏感词汇。

  这样的装置居然就安放在阿尔特弥斯家附近,那么就等于说话会完全暴露在了有关部门的监控之下。主动式旁观者的强大刺探电波会轻易刺穿她家中的铅质窗帘,把所有成员的话原封不动地传到有关部门耳朵里。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不再被动地等待警报,可以主动出击去刺探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的任何话语。阿瓦登可以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阿尔特弥斯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被有关部门记录下来,会有机器统计出到底有多少违禁词汇被他们使用过;然后联邦警察会冲进她的屋子,将正在聚会的成员们都带走,只留下搜查过后空荡荡的房间和窗户。

  阿瓦登想到这里,心如刀绞,他一点也不为自己的侥幸逃脱而感到幸运。他的胃袋翻腾起来,一种恶心的感觉从胃里直接升到嘴边,让他想吐,却又不能吐——因为“呕”也是个敏感词汇;大病初愈的孱弱身躯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象害了风寒一样颤抖起来,几乎站立不住。

  他不敢继续朝前走去,仓皇地转过身去,登上另外一辆公共汽车,把嘴闭的更紧了。等阿瓦登回到自己家楼下,看到楼房附近另外一架新的主动式旁观者正在兴建中,漆黑的天线在半空舒展开来,仿佛一面巨大的蜘蛛网。看来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在整个纽约市部署这种新兴高科技产品。

  他不敢驻足观看,低着头从那巨大装置旁边走过,一路不停地走回家,然后把自己的脸紧紧地压在枕头里,却不敢哭出声音来,连一句“FUXKYOU, YOUSONOFBITCH”都不能说。

  从那以后,阿瓦登的生活回到了普通状态——就是说和原来一样沉滞、压抑、欠缺激情,健康向上,缺乏低级趣味。兰斯洛特说过:“战争的结果就是,大众的自由意识会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现在看来,他的预言是很准确的:说话会的覆灭,导致“说话”、“歌剧”、“完全”、“交流”几个词先后被剔除出了健康词汇列表,成为敏感词汇。

  另外,虽然阿拉伯数字还能用,但“1984”这一个数字组合也被屏蔽掉了,这让包括阿瓦登在内的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不得不谨慎地检查数字是否违规,这额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让他更加疲惫。

  阿瓦登不是没有担心过,也许在某一天的深夜,他就会忽然接到一封EMAIL,让他留在家里不要动,不要试图在网络做任何动作;接着电话会响起,电子女声会把这一要求重复再重复,直到警察打开他家的大门,把他带去未知的地方,那里有未知的命运等待着他。《1984》后面的情节发展阿瓦登始终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杜拉丝已经彻底失踪了,所以温斯顿和朱丽亚的结局始终是个谜;就好象兰斯洛特、瓦格纳、杜拉丝和阿尔特弥斯的结局一样,也不从得知。其实这两件事对于阿瓦登来说没什么本质性的区别,所以它们也可以看做是同一个谜。

  其实他最担心的,是阿尔特弥斯。每次想到这个名字,阿瓦登就难以抑制心中的郁闷。她究竟会怎么样,彻底被屏蔽掉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她在这世界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就是一个程序员记忆里的假名而已了。

  说话会消失后三个星期,仍旧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人来找过阿瓦登,他也没收到过任何类似内容的EMAIL,阿瓦登一直在想,也许是他们没有吐露出自己的下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认识的只是一个叫王二的程序员。这个城市里有数以千计的程序员,而王二是个假名。

  因此,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不,确切地说,还是有一点不同的,那就是互联网络健康词汇列表:那上面的词组消失的速度比以前要快的快,每小时每分钟都有词与单字飞快地在名单上消失,阿瓦登不得不花上大量时间去更新列表,以跟紧当前形势。

  与词汇列表更新速度相对的,EMAIL和网络论坛上的东西越来越乏味。因为人们不得不用极有限的词去表达广泛的意思,大家都变得寡言少语。就连那些秘密的暗语和联系方式也少了许多;整个网络就象是前些天阿瓦登家里出了问题的暖气片一样:虽然名义上是给人带来温暖的东西,但却变的冰冷、僵硬,让人如坠冰窟。

  这一天,阿瓦登从电脑前抬起头来,他看了看窗外迷茫的灰色天空,胸口一阵抽搐,不由得痛苦地咳了一声。他拿起塑料杯,将杯子里的纯净水一饮而尽,杯子丢进同样是塑料质地的垃圾桶里,发出钝钝的撞击声,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也是一团垃圾,举起手敲了敲,果然发出同样钝钝的撞击声。

  然后他拿起大衣,戴上墨绿色的护目镜,走出门去。阿瓦登没带便携式的旁观者,那东西已经不需要了,城市里到处都是主动式的旁观者,随时监听是否有违禁词汇的存在。整个纽约现在就象是互联网络一样,被有关部门营造成十分健康。

  阿瓦登这一次外出是有正当理由的,他决定去取消网络论坛服务,这服务已经用不着了,因为无论EMAIL,新闻组,BBS论坛还是其他什么现在全部都变成了一样的东西。

  从日历来说现在应该是春季,但外面还是很冷,高大的灰色建筑矗立在平地上,仿佛绝对零度下的石林。大团大团的风裹着黄沙与废气穿行其间,风沙无处不在,让人置身其中而难以摆脱。阿瓦登把手揣进兜里,脖子缩进领口,畏缩着向网络部的大楼走去。

  忽然,他停下了脚步,惊讶地站在原地无法动弹。他看到阿尔特弥斯正站在前面的路灯下,穿着黑色的制服。可是她的变化有多么大啊,面容象是老了十岁,满脸都是衰老的皱纹,年轻的活力荡然无存;她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两个乌黑的大眼睛显得异常空洞,目光越过阿瓦登延伸到远方,没有一个明晰的焦点。

  阿瓦登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碰到她,这让他已经沉寂已久的心灵泛起了几点火花,可惜他迟钝的神经已经无法表达出“激动”这一个简单的情感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阵,他终于木然走到她身边,张了张嘴唇,想对她说些什么。但是他掏出今天新发布的健康词汇列表,上面是一片空白

——终于连最后一个词组也被有关部门屏蔽了。 

于是阿瓦登只好保持着沉默,默默地与面无表情的她擦肩而过,继续向前走去。他的身影逐渐融入同样安静的灰色人群之中,整个城市都显得寂静极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现状:先审后发其实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媒体中实施了,只不过内审部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支撑的,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在主流媒体的运作机制中。

变化:互联网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作为一种常规化政策无非是把台面下的规定放到了台面上,实际就是扩大了通用的范围,并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企业的责任更大了,对于内容的规范性更强了。对于整个信息内容并没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变化。

例如:原先你可以随便发弹幕,发哔哩哔哩,发百度贴吧。你可以匿名去发很多的信息内容,平台并不限制和处理,而是通过黑名单、封号、删帖等功能进行屏蔽和管理。假设:网络上有一万条信息,我只需要处理那个犯错的信息。如果对于评论、弹幕等信息的扩展,并都执行先审后发,就导致了所有的内容产业,都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增加这个成本。如果这些海量内容全部变成了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大量的公司因为没有内审部门而无法运作。

结论:这是一个扩大信息监管范围,监管力度的规定。也是国家要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的一种举措。但是这个运营力度的增加有点蹦极的感觉,大部分内容类的企业都无法承受。所以、这个政策会导致两个大的问题。

第一、企业因为先审后发机制的成本问题而逃避监管,当然有些人会利用高科技产品来完成创新,但是创新的问题是,先期投入更大,后期才能回利。有多少企业愿意创新?如果不创新,就要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当然有企业愿意创新,可以找我来咨询如何设计这类的产品,PMFACE提供系统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包含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如何设计,如何使用,不仅限于产品如何设计。),甚至很多企业会因为成本节约问题,采用粗放的内审方法来躲过检查。例如:我让信息从后台过一下,用程序完成初步审核,发出去,如果出现问题在删掉。这样就会解决很大的审核成本。

第二、因为所有信息都先审后发,就导致了各种内容的权力集中问题。老百姓的言论会被企业内审控制,是否违规,是否能发变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例如:刘耕宏的直播问题,他属于不属于擦边球?如果我发布个穿泳衣的美女,属于不属于黄色内容。如果我发布一个政策相关的敏感回答属于不属于被监管内容。如果没有一个行业的标杆和标准,只是仅仅把责任和权力都放给了内审这个企业部门明显太过粗放。

最终、这个条例会影响整个内容产业的运作机制和机理。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营销。对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媒体行业会产生了整体的权责变化,成本变化,内部产品变化。硬生生把一个公司辅助性的内审部门,提高到另外的一个权重范围。

知乎用户 发表

众所周知,高压锅还是要排气的。

把排气阀堵死这么聪明的事,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梦见。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力加速建设 Web 0.3

知乎用户 发表

虽然这只是个意见稿,但是一些平台已经是按照这个规定在做了,说点不发牢骚的话。

首先,这种程度的审核、处理,是AI无法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审核,那么这部分成本由谁来承担,我相信肯定不会由相关部门,最后一定会是各大公司来承担这个成本,审核成本将成为各种社交平台最大的支出,很多小平台是承担不起的,那么就只有一个关门的下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其次,由刑不可知原则可知,有关部门不会明确的告诉你,究竟什么样的言论是要被处理的,这个尺度需要各个平台自己把控,各大平台出于自保和节约成本的角度,那么一定会宁杀错不放过,大搞一刀切的政策,甚至会变成不让说的情况。届时一定会有一大批的账号被以各种理由封禁,但是用户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哪句话了,就和前些天卖口红的一哥一样。只有知道所有的审查敏感点,你才能避开所有的敏感点。

再次,现在几乎所有的平台都需要通过手机号来注册,手机号已经是需要实名认证的了,现在注册的过程中又需要再一次的实名认证,各种平台贩卖实名信息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许多诈骗都是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取的。如此就轻易的把用户信息交给了平台,那么用户信息的隐私到底如何保证,李彦宏说,中国人愿意用一点隐私来换取便利,是用谁的隐私来换取谁的便利?以及中国人到底还有没有隐私?

最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互联网是群众释放负面情绪的地方,你把这个口子堵上了,并不代表群众就没有了负面情绪,你不让群众在这里说,那么群众就会找别的地方说。如果你把群众的嘴堵上了,那么群众早晚有一天会让这种情绪在别的地方炸开。

知乎用户 发表

已经开始堵人嘴了。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公权力极速扩张。不想你上访都不用找混混去拦,直接给你赋个红码就能合规的把你监禁起来。还是趁早毁灭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怎么看?当然是行使公民权力,起码我们反抗过

就算成下面这样,也算对得起以后的人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支持!你最好是发布后完全落实到位,坚决执行!你不执行搞个举报站给我帮你监督执行。

还能有这种好事。

到时候网络直接就是完全无法之地,网民各自回归星辰大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办法要是真的实现了,那么中文互联网将彻底失去言论自由。中国将无可避免的朝鲜化。

坚决反对!坚决反对!坚决反对!

各位!不管我们的意见是否有用,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再说!发邮件!发邮件!发邮件!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

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2年7月1日。

知乎用户 发表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知乎搜索不出来历史课本上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知乎用户 发表

准备好茶杯

你好,

作为一名互联网用户,我对“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规定”颇有异议。我有五点考虑。

1,以前“先审后发”这条规定只适用于新闻,考虑到新闻对舆情的关键影响,若能依据健康的规定确保新闻讨论的真实性和建设性当然再好不过。倘若只做到这一步尚可接受,但是现在却要延伸到美食,宠物,时尚,甚至弹幕等一切互联网话题,未免让人产生“切香肠”的怀疑。是否未来一切针对性的政策最终都会变成全面的,彻底的,延伸到生活每个角落的一刀切政策呢?是否所有看似精准的政策都只不过是对大众忍耐度的试探和消解呢?消耗公共的信任和耐心,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

2,互联网不是自行车,今天可以骑明天可以不骑。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建设,互联网讨论早就是公民每天的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每一条互联网跟帖评论实行审核需要什么程度的劳动力?创造这样一个数量级的,不进行任何实际生产的劳动岗位是否真的是积极健康的?我认为这不仅有悖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也不利于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管理。

3,

不利于获得年轻群众的支持。

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群众更加看重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和公私权利的均衡。年轻群众所看重的这两点尤其体现在对互联网讨论的参与程度。或许我们的确需要避免西方国家那种“随便说但没人去执行改革”的虚假讨论,但越是收紧言论管理力度,现实就会越迎合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就会愈加适用于攻击中国的言论政策,因此西式的言论自由叙事尽管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带来进步,却仍会吸引中国青年网络用户,进而加强政府和年轻人民的对立,一如苏联故事。

苏联的解体并不符合苏联人民的利益,但人性生而讨厌不轻松的东西,因此苏联的年轻人仍然选择了相信西方叙事。尽管这最终并没有使俄罗斯富强,也没有使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时代发展因素以外的提升,但若重来一次,苏联的青年恐怕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为可乐的确很好喝,游戏的确很好玩。愿阁下警之信之。

4,责任无限下沉不可取。

不仅是平台,现在连内容发布者也要对自己内容的评论区负责,若是评论区出现违规内容,则内容发布者也有责任,这听起来像是某种分封时代的责任制度。再考虑到我国管理加码的悠久传统,这基本是一条鼓励内容发布者和平台主动关闭评论区,主动减少内容发布,压制互联网活力的规定。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伟大成就来源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这其中的确产生了一些野蛮发展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非但不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包含先进政治智慧的处理,反而用简单野蛮的政策压制互联网活力,恐怕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同时呼应第三条。

5,表达一点情绪。

即使是过去几十年间网络舆论最不利于政府和拥护者的时候,也不曾出现这种幼稚原始的意见稿。过去5年的社会建设令人欢欣,绝对贫穷的人走出大山,野蛮发展得到遏制,家里的钱包也鼓了,疫情防控挽救了百万计的生命,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增长了。现在支持者占了决定性地位,民众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时候却有了这种水平的提纲,难免令人心寒。难道支持得到的就是这种结果?走向的就是这种方向?我是不愿相信的,但这其中的确有很大空间浮想联翩,大做文章。我不理解这种简单粗暴的东西如何能堂而皇之地写在稿上,送贵部一些好文节选:

“马克思向当局大声质问: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马克思讥讽地写道:

也许不必去为这些玄妙的玩意儿伤脑筋?对真理是否干脆就应该这样去理解,即凡是政府的命令都是真理,而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既多余又麻烦的、可是由于礼节关系又不能完全取消的第三者?看来情况差不多就是如此。因为探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直同真理对立的东西,因此,它就要在可疑的官方侍从——严肃和谦逊(当然俗人对牧师应该采取这种态度)的伴随下出现。政府的理智是国家的唯一理性;诚然,在一定的时势下,这种理智也必须向另一种理智及其空谈作某些让步,但是到那时,后一种理智就应该意识到:别人已向它让了步,而它本来是无权的,因此,它应当表现得谦逊而又恭顺,严肃而无趣。”

知乎用户 发表

线上黑名单全网禁言

线下赋红码寸步难行

横批,你能怎样?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的,谁说我们的媒体没有监督权啊,这不是大大的有么。

哦原来监督的不是一回事啊,打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动物庄园》诚不欺我

知乎用户 发表

建议以后公开场合说话先审后说。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下只有赞美了。

知乎用户 发表

2000-2010年互联网为什么这么松

无非是要发展经济,办奥运会,有些事放一放

还有就是管理能力没跟上

当年令的儿子车祸,我们也是直接讨论的

扒的底朝天

回不去咯

这也算不上什么封闭

你有没有想过,人家本来就是这样的

只是那个时候特殊一点了呢

知乎用户 发表

2022年,6月17日,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广大百姓公开征集意见,其中,第四条指出:

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一时间我竟然想不出什么话来说…

甚至觉得有点荒谬。

不可否认,

现在社会上确实是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言论,

评论区也确确实实的不怎么干净,

在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下面,有很多小号,

会在无论政府应不应该负责的情况下,将一切原因尝试往政府上去归纳,

而这毫无疑问是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的,

即便是唐山事件

仅有聊天记录和几张比较糊的照片,

传出来的前天(6月16日)的大节奏(被打女生中有几个已经去世了,当地居民送花圈),

也仍然会有着巨大的舆论浪潮。

而面对这种情况,从网信办层面给出的政策建议就是加强对网络审核的把控,

从以前的后删,改为先审。

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可能是各国在互联网舆情管理中的先河,

从事后管理转向事前治理,

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将事件辐射的范围把控到最小程度,

能够保障政府的形象。

但是想要说这件事情就是一件好事的话,

至少还需要接收以下几个问题的拷问:

1、如何执行?

互联网生态千变万化,网民的舆情又是包罗万象,

仅凭AI等智能监测能做到想要的效果?

很难,那可能就需要通过这个操作,大量的收编扩招网信方面的工作人员,

嗯…保障就业,好,但饶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

我仍然觉得这事情是不可形成的。

2、一刀切是否可行?

关于一刀切,我们又可以具体成两个问题,即切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切?

首先是切的标准,是由网信办来制定?还是跟百姓商量制定?

需要具体到什么程度才能将所有的言论包括到一个系统的标准里去?

单看这个工作量,我们都知道后者肯定比前者大很多,而且不容易整合成合意。

那么前者或许更有可能?

这就回到了由谁来切的问题了。

一刀切可以是一个让百姓欢呼的政策,

但仅限于公信力足够大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中国发展最好的那几年,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拥护和支持这样的决定,

然而现在,

唐山打人迟迟没有后续消息,郑州红码随便赋,

村镇银行也始终没有一个正面的回应,

再往前看,人教社教材官方也就只是给了个不痛不痒的审美问题的回应,

然后呢?

嗯…这些事情,无疑是对中国大政府公信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时候推出这样的政策,

要知道,一刀切的前提是老百姓愿意让渡权利给你,

可现在的舆情环境,我想可能不太会有人愿意了。

再者,人都需要有一个情绪抒发的地方,

如果在政府和老百姓沟通畅通的时候,

这个东西可以是举报信箱和电话,而不是网络。

如果真的想要在网上先审后发机制的话,

先建立良好的官民互动渠道,比起颁布一文冷冰冰的法案要好得多。

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这段时间的各种舆情负面消息

在官方看来,

造成的伤害会比起现在不先审后发的伤害更大,

因此才要将言论管控起来。

当然,再往坏一点去向,

说不定现在放出来的这个拟颁布的文件,

也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烟雾弹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气得发抖,连字都没办法好好打。

写了个意见,投到了征求意见的邮箱。

因为情绪太激动,语言都组织不起来,写的支离破碎。

不知道有没有用。

希望有用。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鲁迅《论睁眼了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想要的是公平,是遇到不公可以发出来,是可以声援正在遭受不公的人们,如果这些都被限制了,你觉得社会矛盾会不会被激化,无处发声,极端的事会不会更多!

知乎用户 发表

其实没啥好关注的。

天朝缺的不是法律规定,

这么说吧,正儿八经的法律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管理规定,到底有多大执行力度?

尤其是审核,机器人不准,人工数量不够,人工智能没那技术。总之一句话,得加钱。

中国这几个互利网公司为了这么个规定就心甘情愿的往外掏钱,那就没那么多猝死跳楼的了。

这才只是个规定,劳动法可是实打实的法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国家机器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不合理披上合理的外衣,并且不会给你否认合理性的机会。

知乎用户 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乔治·奥威尔的厉害了,《1984》和《动物农场》完美预言了越南。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类似于唐山,郑州,鱼钩的事就完全发不出来了。以后就变成真正的和谐社会,不知道现在是盛世还是中兴,还是什么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电幕上的声音仍在没完没了地报告俘虏、战利品、杀戮的故事,但是外面的欢呼声已经减退了一些。服务员们又回去工作了。温斯顿飘飘然坐在那里,也没有注意到酒杯里又斟满了酒。他现在不在跑,也不在叫了。他又回到了友爱部,一切都已原谅,他的灵魂洁白如雪。他站在被告席上,什么都招认,什么人都咬。他走在白色瓷砖的走廊里,觉得象走在阳光中一样,后面跟着一个武装的警卫。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

  他抬头看着那张庞大的脸。他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才知道那黑色的大胡子后面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哦,残酷的、没有必要的误会!哦,背离慈爱胸怀的顽固不化的流亡者!

  他鼻梁两侧流下了带着酒气的泪。但是没有事,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知乎用户 发表

文件原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目前看来比较重要的是第四条第四款、第十条、第十一条。尤其是第四条第四款,要求国内互联网跟帖全面进入先审后发模式。

虽说从现实来看,先审后发已经靠AI实现了,现在只是把既成事实写进法规而已。

有广泛正面意义的有第十二条、第十三条,但依照惯例,这两条执行力度会弱于前述条款。

这份通告里还有: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当然众所周知,征求意见通告里面最没用的就是征求意见部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服从、拥护、支持。

知乎用户 发表

互联网这东西当年认识不深开放了,自打知道它的威力后想关闭它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过

知乎用户 发表

不要急,我们还年轻,多数人看得到结果。

——布鲁•道格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红码,善意禁言。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企业轻微违法不处罚,

银行欠款不追责;

房地产公司烂尾不要紧;

横批:在苦一苦XX

但是个人去上F,要债,甚至上网发言都不行了。

什么叫盛世如你所愿,毕竟果党都做不到的,咱们都做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抛开意见稿不谈,造谣传谣的你是一点也看不到啊

你只看到言论自由,你没看到舆论发酵带来的后果

到处都是阴阳怪气,互联网都成啥了

该管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什么规则类怪谈

知乎用户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继续冲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第一批实验名单。

在这个下面夸的也是第一批实验名单,和向前冲的待遇一样。

我们可以看例子:“商鞅的变法采取〝不准思想"的愚民政策,将所有思想活动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敌人,在渭河边的一次论法中,商鞅一口气杀了数百人之多,彼时〝渭水尽赤"场面极尽惨烈!

在这种〝不准思想“的指导精神下,商鞅不仅惩罚反对变法的人,对盛赞变法的人也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又一次商鞅将一些前来表达支持变法的人集体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举国上下竟无人辩论变法,思想控制达到极致!”

但这是封建社会的做法,而在如今社会早已消失殆尽,让我们尽情高歌,尽情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被删除的太多太多,关注防走丢哈。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互联网舆论推动法治这种事情了。

豪强可以彻底压制地方的所有声音了,继信访制度名存实亡后未来简体中文互联的批评建议权名存实亡也是时间问题了。

最终估计很多事情会被压制到除了暴力没有第二条路子吧。

我就好奇政策的制定者没有想过前人为什么要设置民选的人大和信访制度吗?吃饱了撑着?为什么他们不一步到位禁止所有批评?闲的蛋疼?

就没有考虑分析过历史周期律思考教训吗?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外交部和网友们也别笑推特随便封人了,也别笑外国新闻采访有人说坏话立马掐信号了

毕竟他们至少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啊,我们呢?这种修订草案的AOE攻击,谁他妈的不在其中?

知乎用户 发表

第一次发的邮件不知为何被当作垃圾邮件退回了

换了个邮箱账号再发一次

知乎用户 发表

前提: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跟帖评论服务管理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保存期限等事项,并依法取得个人的同意,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是实名上网,而且这个“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意思是啥?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后台(平台)知道你的实名信息,在用户可访问界面公不公开要看平台自愿?(二)是再收一波个人信息。只能说懂得都懂,所有“个人信息保护”都只能给你带来广告电话。

(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

联系一下前提,相当于知乎、微博、贴吧、抖音、快手全部精选评论常态化。

第五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上线跟帖评论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这一条有个疑问,这里的评估主体是谁,如果相关部门评估,那么会不会是第二个游戏版号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对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进行规范管理。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对未尽到自主管理义务导致跟评环节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的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根据具体情形,依法依约及时采取警示、删除信息、阶段性限制跟帖评论功能直至永久关闭跟帖评论功能、暂停账号更新、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网信部门报告。

这一条有意思,之前的苹果树、小镇做题家放到现在也要负责人了,就是不知道对人日下不下的去手。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开设账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

噔噔咚,这条更是重量级,“严重失信”限制了在各网站、平台、论坛发言的权力,如果是跨APP,即微博黑名单,整个互联网都屏蔽,那就相当于被整个中国网络社区抛弃了。

目前还在征集意见阶段,大家可以访问网信办网站来提出自己意见。笔者对于一些意见的解读也出于猜测阶段,具体还是以后续文件为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举措已经早于文件实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要抽人真的不缺鞭子,只是这鞭子越来越多,要维护洗刷也是个问题。

这样一个繁文缛节,重重大山在头顶的国家社会真是你们想要的?

法律条例应该有制订的动机初衷,那么要看是为了维护什么,促进什么,会有哪种不便性

要是妨碍带来不便性大于促进性,对于权利的审查限制有互相重叠的地方

索性重新梳理一次所有条例,不合理的全部咔嚓掉,这叫做优化。

法无禁止即可为只是人们幻想的东西,

更多的是在无禁止之前,只要一个小吏说了不可为,那也不可为。

本来是没有大山的,每个人,每天加一把泥土,也就有了大山。

知乎用户 发表

政府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政府是否越位了呢?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唐山事件连舆论压力都没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接下来就看老爷们的bot神仙打架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发布晚了啊,早发布几天

唐山就能避免英雄的城市被染上污点,

郑州也能避免严肃的疫情防控被舆情左右。

知乎用户 发表

麻了,什么也不想说

可能数年后我只能在家和亲人一起回忆,我曾亲眼见过网络时代的诸子百家,也亲眼见证了独尊儒术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天黑,请闭眼,

昨夜有一个平民死于非命……

这就是官方狼人杀,特别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不该说的话不要说,想要说的话,谨慎说出来……

大家根据只言片语,揣摩别人,猜测真相!

而且即便是你知道真相,你也不能说……

最后欢迎来到,全民狼人杀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提个不一定对的想法,反馈意见的时候不妨从国家大局出发,指出该条例如果施行可能会出现哪些负面影响。这样相关负责人员可能会更加重视。

知乎用户 发表

玩某乎多年老油条表示,早就习惯先审后发了。这个不见得是坏事,有人替你把关内容也是在保护你。

知乎用户 发表

棒 存钱有红码 发帖黑名单 一人上访小区扣分 内事不决一键三连 外事不决搬石砸脚 商鞅看了都流泪 把问题解决地死死的 也就没有问题了 只要思想肯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从天下太平 盛唐再现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说话总可以吧?

就怕不说话了都不行,强迫你开口赞美。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是征求意见稿,那就把已经发过去的意见粘贴上来,未经斧凿,有些用语不当,但意思应该还是表述清楚了。

您好,
针对管理规定的第四条(四)-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门报告。-提出我的意见:
1.我不认为对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实行先审后发是合理规定。因为该条规定出台后对中国互联网社区和平台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无差别打击,所有内容都要经过审核者筛查,且不说审核者的精力能否完全客观公平地照顾到所有评论,就单说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就无从约束,很容易出现很多言论不违法但违背了审核者的价值判断因而无法通过审核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出现那么在法律允许内的言论自由何在?
2.建立违法言论的黑名单制度亦或建立新闻类内容下的评论白名单(先审后发)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白名单机制推广到所有类目下是广大群众普遍无法接受的。网上言论本应该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由且充满热情的,出现争论亦无可厚非,如若强行约束,很容易打击到网民的参与热门时事的讨论热情。一潭死水的中文互联网论坛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3.既然先审后发,那么其他所有条例还有什么必要制定呢?根本上就是相互冲突的,如果制定先审后发的规定,那么网友容易出现“这些条例与我无关,反正显示出来的评论都是筛选过的,就算我发普通言论也不一定能显示出来,那我发什么也无所谓了。”的想法。
上述几个阐述能一定程度上阐明无差别先审后发机制不仅起不到约束网民的作用,反而能起到枯萎化单一化中文互联网的反作用。这与制定条例的初衷是否违背?这与当年周总理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否更加违背?
请慎重考虑,谢谢。

知乎用户 发表

先审后发不是早就有了,这个就是制度化强制了,看看贴吧和B站,很早之前就是发评论要机器人检测再放出,尤其是贴吧。

还有分级管理很早就在贴吧实践过了,艳红的机器人在检测到你多次发敏感内容(如政治,黄色等)会给你的ip和设备标记,发评论以后就会有如下图的东西

还有一些吧也会标记。被标记以后个人是发出什么东西都会非常困难,无论是否敏感,被标记的吧则是评论和帖子很难发出,类似这样的东西估计就是条例里提到的分级管理了。

这个条例里新的就只有封号以后无法注册。(也可能不是新的,我隐约记得早就有类似的了,但是我忘了在哪个平台了)

不用把这个条例想的太大了,现在都已经这样了,再烂能烂到哪去呢?

ps:我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贴吧这样是在训练删帖的ai以后推广到各个软件,所以这个条例可能早有准备?

知乎用户 发表

从今往后我朝是zz更加清明、舆论更加正面、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


恭喜网信办,是你推动了我们的言论自由进步到古希腊时代了,和柏拉图的观点一模一样

1,出发点一样:从zz角度出发

2,言论自由结果一样:造成社会混乱

3,管理制度一样:在发表之前先呈送执政者审阅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规定草稿发布的同一天,福建号下水了。

人虽然自诩智慧动物,很多时候真和蚂蚁没多少区别。很多人称赞蚂蚁是集体协同劳动,说一群蚂蚁会一起合作将大虫子运会窝,实际上这群蚂蚁每一只都在拼命把虫子往自己身后拽,哪怕它的发力方向是远离蚁穴,如果把这些蚂蚁拨走,虫子搬运的会更快,如果把向蚁穴方向发力的蚂蚁拨走,虫子会被剩下的蚂蚁越拉越远。

主席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只要不是敌特搞泄密啥的就让他说,他说的没道理就指出错误,他不接受让他保留意见就是了,堵住别人的嘴的人才是心里有鬼。

这次的新规定,从之前新闻类评论扩展到所有网上发声渠道,要求全面事先审核,往外使力的蚂蚁越来越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能剪断每一朵花,但你永远无法阻止春天降临

知乎用户 发表

嗯(看到规定眉头一紧)

嘛(原来内容是这个样子)

啊(内心像食了雪一样难受)

知乎用户 发表

全面消除了各种暴雷,举报,投诉,揭短的可能性,从此一片网络环境祥和

知乎用户 发表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唐山、河南几起起事件已经非常充分的体现出网络对统治者的反作用力,法律作为统治者阶级意志的体现,类似的规定早晚要出来,挡是挡不住的,因此,既然是征求意见

有一条意见希望广大网友一同提起:

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或媒体内容,必须给出具体删除原因。即网络平台删除用户发言不能仅仅以违反法律规定、用词不当等模糊归类,必须给出具体哪个用词、语句、标志、多媒体片段违反了哪一条具体法律法规的具体哪一条条款。否则,用户可以向平台提出申诉或向网信办部门举报。

为言论自由留一点最后的尊严。

1.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mrc01@cac.gov.cn。

2.通过信函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邮编100044,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字样。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不用看任何高赞,就知道一溜烟是反对的,而且会把红码、疫情防控、黑社会拿出来说事,毕竟最近的热点,话术肯定往这上面去靠。

未来一些天,我认为会靠上去穷兵赎武、热爱战争,因为后面热点在这里。

但是我极度支持这个政策,因为从三月以来,我事实上已经受够了网络的氛围。

多年以来,我人畜无害、讲讲经历、写写故事,不参与任何引战,别人打架我看热闹,男女对立我不发言,可是我是被迫卷入现在的网络的冲突的,所以也变成了一个反击派。

从三月份以来,我被骂过的词汇包括防疫爱好者、逆行狗、全世界共存你逆行(所有涉及防疫、疫苗话题),

鹅孝子、认鹅爹(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公开支持过俄罗斯,我一直在看热闹),

层次低、被洗脑、电子厂上班、脑子有问题、全家人饿死(这些词汇是在我写一个国内人才政策的时候批量刷屏开骂的,也是我第一次发现网上有严重问题,所以后来写了个呼吁知乎社区治理的文章),

既得利益者、粉蛆、粉红、牛马(所有支持大家努力工作、好好考研、努力赚钱、建设国家的话题),

中吹、没有独立思考(所有不支持越南、不支持台湾的回答),

至于零星阴阳怪气包括私信谩骂就更多了,以至于我后来发现一个骗赞好办法,就是打上一句话,比如“胜利属于乌克兰”,马上就能收获成百上千赞,然后反转一下,啪啪打脸。

比如我这个回答,狗头支持一下乌克兰一天500赞,取消支持再也无赞。

泽连斯基称「已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并且将只讨论停战问题」,透露出什么信号?目前俄乌局势如何?

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只要是支持乌克兰的,都喜欢骂人,点进去回答一看,基本都是反对防疫、支持美国、反对政府、制造女拳对立、反对中国科技,还有大量支持日本、支持越南、反对统一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尤其是三月以来的所见所闻,我绝对支持现行网信政策。

我甚至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美国,只要敢说和价值导向不一样的话,别管是总统还是俄罗斯、印度小民,直接封号拉倒,注册多少封多少。

欧美一些国家在封知乎、禁止CGTN、禁止俄罗斯媒体,我觉得我们禁禁他们的人和媒体也挺好的。

毕竟我们要认真上网,积极生活,普通人不想被影响。

本来两个回答下面又有十几个人刷屏来骂我,这个人的回答1小时一百多赞,可以了被知乎删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太好了!那帮1450再也无法得瑟了。

早就该有这个功能了。把网络搞的乌烟瘴气,你还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记得原来大网站都有这功能。后来大概发贴人太多,资本家不愿雇人审核了。直接放出去,反正对他没损失,对舆论污染损失就大了。就看到了空气的污霾,看不到网络评论的污霾。

我早就用上这个功能了,比如本条信息就是只显示筛选后的评论。

1450,你们也是秋后的1450,在大陆网络上蹦哒不了几天了,赶紧找个厂上班吧!

哈哈哈

没有你们网络应该会很寂寞,我会怀念你们的,等到台湾回归的日子,兄弟们相逢一笑再泯恩仇吧。

估计也快了,福建号出来了。

其他的汉奸恨国党们也得瑟不了几天了。你们要是怀念这种日子就去翻墙享受吧,那都是你们这种臭味相投的。不用来污染我们,去国外污染吧。

对于一些倡导言论自由的,不要怪我,要怪就怪那帮1450恨国党吧,现在这样都是拜它们所赐。大陆原来基本不管评论的,都是放任自由。什么贴子都有,尺度已经非常大。放任到最后,变成现在这样。在座的都有责任。
好好的环境给糟蹋成这样。现在评论的自由也没了。非得把羊薅得跟葛优似的才满意。

知乎用户 发表

话都不让说,还有什么好说的?

写邮件给部门提意见?拜托,人家都不让你说话了,还会听你的意见吗?

别说了,他们要是落实这个规定,咱也不用废话,直接overthrow完事。


主旋律电影的差评将不复存在。

网络维权不复存在。

分享生育后身体不适的内容将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威武,支持,有希望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对网络生态对影响是建立起了互联网的大型无访社区。

不仅仅是因为现在的唐山事件网上议论纷纷,我来为大家补充一个一般人看不到的原因:

低层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像知乎的人意识到我们郭嘉的问题了,这是非常不利于桶治的。

知乎上议论再多也只是小群体,但是现在抖音上的风气都是抱怨,向往国外了,大家看一下吧

不好意思,刚刚去看了一下,很多几千赞的被和谐了。视频的内容是美军和伊拉克民众和谐共处,评论区的论调都是赞扬美军,向往那样的生活,真的不是阴阳怪气,点赞的人很多,这能说明很多人是认同的。下次找到再给大家看一下,我知道你们一般不看抖音的。

这样的视频还有很多,抖音是最能反应低层大众的思想的,我们知乎上高知识的人还是少数人。

现在就连抖音的人都开化了,所以社会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求个赞可以吗?我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让我有动力去找证据,谢谢大家!

新的证据

新的证据

知乎用户 发表

行了,你们赶紧再说两句吧,一会这个问题就没了。

新时代到了,大家各自安好。

知乎用户 发表

人大呢?这种立法的事情难道不是只有人大才有权利推动的吗?

小小一个网信办打一个规定的幌子就想做立法的事情,你TM越权了

国内的问题就是人大成了摆设,立法机构被架空,是个人都能推适合自己操弄的法律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倒是觉得这是最高对于本轮唐山事件引发的一切后续引发思考做出的判断——

那就是对于现在这个政权在未来的舆论战中判定为难以胜利或是保持下风。

虽然近年的言论开放程度一直在收紧,但是效果完全没有达到初衷(这里不讨论所谓初衷,要不然评论区肯定有争议)

所以无论是千禧之交到15年的散养状态,还是15年至今的审核+强化敏感词的模式,都不适应现在这个国内外形势。

也就是经济下行+外部威胁提升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最高彻底改变舆论口策略很正常。

那就是因为最高认定给普众舆论施行“放管服”的效果远不如加压模式了,近年无数起小作文和舆论反转事件无疑佐证这点,所以最高彻底下定决心了。

你以为我是为最高袒护?说实话,我对于各平台言论管制的做法早就有不满,无论是左还是右你以为言论就能随便抛出来么?(好比看看你乎)

但是最高综合各项考虑选择最终实名制+事前管制的模式,这也是显而易见。

这个问题下面有很多人说什么类似“你中自掘坟墓”这样的话,其实你要是按照我上文的角度思考一下就知道,最高显然是在衡量过政策实施与否的得失后彻底决定推进了。

以后五年乃至十年或更久,全世界就是比烂和争取活下去。无论各位有多厌恶这个政策,以及其背后的决策主体,“它”都已经认定了,衣食住行永远放在第一位,言论、文化、精神产品就是优先权放后,如果后者引发前者的不稳定甚至可以“销毁”。

有些答主也写了关于“润”的话题。

事实上,我猜想或许最高的看法是,内部能润的尽量在外部局势彻底恶化前都润走,对各方(利维坦,基本盘,润人)都是利好。

这里润人不是贬义,我只是用来代称有润需求的群体。

显然,在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国内资源趋近于短缺,难以支撑现在这个数量的人口,而一部分“润人”在最高看来就不算是己方基本盘,甚至还会在舆论风口环节成为不稳定因素,那么最高采取加速手段促使更多人润离就顺理成章了。

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来说“赢麻了”“双赢就是赢两次”这种没什么信息熵的话语。然而你把自己放在决策主体的角度看,显然就是这么个路子。

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催生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其附带来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但是现在全球化这个路子走不通了(这个不用反驳,以后全球化就是走不通了,对谁都一样,更何况这个又不是赛里斯先不走的),那这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会何去何从?

经济下行引发的社会动荡恐怕会加速来临,一些已经达到自认为“中产阶级”的人绝不会甘于阶级回退,但是进一步阶级跃迁的壁垒已经趋近于完全关闭,那下一步怎么走?

事实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别几个国家已经以身作则了,当然下场也很惨。

虽然近年有很多人没事就喜欢那那些个战败的“以身作则”国家玩隐喻,但是我想赛里斯的决策主体是绝不会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的,这从它近年的政策也能看出。

扶贫以及打击地产教育这一系列手段显然是因为最高在确立自己的基本盘之后决定的——有些政策会打击一部分人,但是更多的人不受影响甚至能一定程度上的获利,那就说明这个政策可行

所以回到润不润这个话题,我猜最高的意思就是继续进行群体整合,基本盘的权益继续捍卫,但是刨除基本盘的部分,要不成为基本盘,要不就寄到其他国家。

上段这番言论不含褒贬,因为全世界国家在未来几年都会疯一样转向保守,比烂和自保就是以后十几年的唯一铁律。

可能又有朋友要说了,你这是让墙内人成为没有思考能力的洗脑生物——事实上,你仔细看过这个意见草案就会发现,你们所厌恶的那个利维坦主体所做的不过就是把言论出版这个性质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和收回中央,也就是普通人说话随意,但是不能再随意传播出去,因为互联网这个媒介让任何性质言论的传播成为没有门槛没有代价的。

更何况,以前这部分权力是在平台手里,平台干了什么我想近年很多人早就难以忍受了吧。让平台有管制言论的权力但是代价基本都让政府主体承担了,这是近年无数起舆论事件的最终走向,所以很多人口中的“利维坦”真的做出“利维坦”的决策我反而认为——不合理但是很正常

再者15年以后的这个手机号实名制本身没有太大意义,没有起到实名制的真正作用。以后将社交账号和身份证号完全绑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名制,而且销号后无法转生,这就为每个发帖者敲了个警钟——发帖前必须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当然也有朋友说了,这是在堵所有人的嘴。事实上,我认为政策实施后和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发帖审核模式一直在有,包括我现在写的这个回答一会也会审核后才能发出去,这个草案的一个最大目的就是把发帖后删号跑路这个漏洞彻底封死了,甚至进一步限制平台的权力,将其收回政府方。

即便没有这个政策,我想很多人也快被近年,主要是17年以后至今,以红黄蓝事件为代表,每一年,甚至每个月都会有一起影响极大但是事后反转更多的舆论事件磨平了自己的“正义感”。

我们不知道网络上什么新闻是真的,什么消息是假的。空穴来风的东西比货真价实的东西还要多得多。无论是观网环球,还是心惊澎湃,都有制造、转载过各类不实消息,事后又删博跑路。

回到问题本身,你若是问我如何评价?我的回答就是该咋活还是咋活,这个草案本身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其中大多数措施已经施行甚至施行了好几年了。无非就是有些人会坚定自己润的想法,这很正常,也非常合理,拦着别人润的才不正常。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抖音,B站,知乎关了吧

微信,QQ,Email也危险了

九年义务教育取消吧

其实妇产科取消也行

知乎用户 发表

马伯庸以前在科幻世界写过一篇《寂静之城》,观点没什么新鲜,就是极端的人生家长制。在此之前,早已有 19 & 动物。

如果关注过的话,现在视频网站视频早已是先审后播机制。以至于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正版意识再次打回原形。外国的动画、影视一眼就没啥问题的你也的晚几个月甚至一直都看不到。

现在,如果连回帖都变成这个机制。我觉得那会对中国互联网环境造成毁灭性发展。你不能因为少数的喷子把正常人都隔离在外,哪有人感冒就砍头截肢的。除了政府可以无需关心成本的招聘审核员看评论,其他网站根本承担不起。现在的举报机制已然是一种平衡,何必矫枉过正。

知乎用户 发表

曾经美国实行禁酒令,导致酒价水涨船高,在黑社会里成为暴利产品。

现在app禁言,黑客暗网会不会插手呢?

这不是什么空谈,赌博app真的有一大堆(失业的)程序员在做。

只要充满暴利,绝对有开头。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时间不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邮件已经发出去了。希望我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知乎用户 发表

无论现在如何,历史终将审判孰是孰非。

知乎用户 发表

新政策将对互联网语言暴力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互联网语言暴力为什么总是上演?因为互联网所执行的对于使用语言暴力者的惩罚是指向账号的,且账号不具有唯一性,可以重新注册和一个实际个体注册多个账号,以此逃避惩罚,所以在互联网上使用语言暴力的代价极低,只是可以被重新注册和复数持有的账号被惩罚了,实际使用者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而这一新政策将账号与建立在具有唯一性的生物信息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绑定,且在用户一定程度违规被封禁后禁止其利用与上一账号绑定的注册新账号的必要条件——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用于再注册其他账号,这无疑对互联网语言暴力的现象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不去使用语言暴力,因为代价太大了,我行我素依然多次进行网络暴力的人也会迅速被封禁并且被禁止再注册账号而被驱逐出环境,互联网将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们会更倾向于和平交流。

社区所执行的规则对社区的氛围有这决定性的影响。

你们要对这个新政策辩证的看待,想要有效打击互联网语言暴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对不具有唯一性可重复注册的账号进行惩罚——因为那对使用者而言代价几乎等于没有——而依靠建立在生物信息唯一性上的具有唯一性的身份信息成为使用账号和注册账号的必要条件使账号失去不唯一性使账号与实体唯一对应进而使惩罚进一步落实在账号使用者身上。

你们要辩证的看待,不要只想坏的,要往好处想想。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任何意义,全国有14亿人口,平均每天发帖次数就可能超过14亿次。

任何网站或者平台都没有能力供养一只合格的审核团队。没有能力,又迫于政策压力,只能选择停服,中文互联网会进一步衰退。

当中文互联网衰退过半,网上有用信息衰减,中产以上阶级则会主动选择更大的世界。

所以,与其叫意见稿,不如直接放弃中文互联网。

知乎用户 发表

嘿嘿,太好了,那些之前欢天喜地公开IP抓汉奸的人呢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我非常支持,网民也非常支持,我们中国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评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好好好,以后看到都会是好消息了,评论也都是正面积极的了,生活一片光明,再也不用偷着乐了,人民幸福社会安定,还能极大促进就业,太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想问下,以后我们政治老师再讲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时。学生问我们为什么在网上议论或者监督的言论会被封禁的时候。

我们该如何回答?

请制定该政策的工作人员指教一下?

知乎用户 发表

强烈建议实行保甲制度,十人一组,一人评论需要十人全审核通过才能发布,如果内容违反规定,十人全拉去炮决。这样既没有了审核成本,还能堵住人们的嘴。

知乎用户 发表

道路以目。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只能说活该,这个问题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不配拥有自由、拥有好生活。

健康码出来那会就有人表达过担忧,你们说这有什么,为了人民大众健康考虑嘛,要支持;现在郑州直接给你们发红码,钱拿不着还要被隔离。

zf无预告、无限制封城你们在网上大谈老人小孩,辉瑞进入国内你们喊着说凭什么不吃连花清瘟,连花清瘟不比辉瑞强?如你所愿,上海封城就不给你发菜,就给你发连花清瘟。

留学生和国外务工人员受政策影响回不了家的时候,你们拍手叫好,说“千里投毒你第一”;现在很多人连省都出不了了,过年也不能回家了。

当时说要显示IP地址,有人说这侵犯隐私了,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你们说心里没鬼怕显示IP?不让看IP的肯定都是50w;现在慢慢全面锁死,捏着网民脖颈的那双手越来越紧了。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去上访会被骂说影响地方形象,有人向外媒说封控期间菜价太贵被骂说是给境外势力递刀子……

既然你们这么配合,上面掉下面就去接,那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return ;

知乎用户 发表

中国共产党终于彻底解决了困扰人类统治阶级千百年来的所有治理问题!从根源上消除了所有社会问题,以后中国再也没有恶,除了阳光还是阳光,早起说谢谢,中午说你好,晚上说感恩!中国人民的好日子来临啦!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自己选的

通往地狱的路,原本都想要走向天堂——哈耶克

现在各位应该知道自己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发表

说明过去小粉红营造的上峰无所不知论已经破产,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怎么管只能继续一刀切。说明变革和混乱的时代即将到来。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放弃了的权力想要拿回来,那可真不容易,搞不好是要流血的。

我就喜欢很多人失去了却又感觉赚到了的样子。

知乎用户 发表

跟帖模板

china NO1 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支持政府的处理方式 我现在生活的很幸福 ……

知乎用户 发表

转念一想也挺省心的,以你乎为例,过半提问无营养,还有大量匿名用户提问搞事情。为不方便发帖烦恼,为陷入垃圾信息烦恼,总得选一个。这下好了,国家帮我选,烦恼全消散。最怕的不是一刀切而是选择性下刀以后只剩这些垃圾信息在飘。其实规定并不只针对个人还给了平台方压力,建设平台监管队伍这条考据到了,但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如果最后压力还是全轮到个人这一层就完犊子了。严格实施是要成本的。往好处想还是AI审核为主,敏感事件评论收紧,日常言论影响不大。其实现在已经接近这个状态了,不过是给这个状态补了个法条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一年以前我真的以为social credits这种东西是外媒乱黑的,只能说这下东德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形式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再也不会有生育率问题,再也不会有失业率问题,再也不会有烂尾楼问题,再也不会有黑社会问题,再也不会有红码问题,再也不会有官商勾结问题……

因为再也不会有提出问题的人,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恭喜我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啊不,是进入天堂。因为共产主义社会也有问题,但是天堂没有。

欢迎来到越南天堂!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每个论坛身份证绑定,每人12分,扣完所有平台不能发帖不能注册。

其实知乎上有这个问题,就是你发一些违规信息,发多了拉黑的黑名单制度。搜一下就有,也是最近在征集意见。

知乎用户 发表

怪不得最近看美剧越来越没劲,原来是生活越来越带劲,比美剧有意思多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所有学生,都他妈给我好好学习,使劲卷。只有使劲往上卷或是往外卷,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有种活动形式比互联网线上活动更安全的话,那么有诉求的人们应该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那种。

这是脱虚入实的伟大创举。

所以我支持这项举措。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对意见稿的意见审了可能发不出来,审了能发出来的估计是这样的:

鼓掌!同意!英明!伟大!

但是这种意见你征求有什么意义?

毛爷爷说了:形式主义害死人。

知乎用户 发表

被删的评论还不少,不是我删的,我也没看到你说的啥,不过我就看不惯有的人一出点啥政策就阴阳怪气偏偏让他提意见又一句话不说“我不听我不听,不信不信不信,骗人骗人骗人,没用没用没用”的一副样子。

你说你觉得国内哪哪都不好真run了我还敬你是条汉子,跑又跑不掉,或者不敢跑不想跑,出点事除了阴阳怪气又什么都不想干不愿干你是什么心态啊?等青天大老爷自动上门还是天上掉馅饼啊。

或者更多的原因是,这里面不知道多少挂着国内ip的香蕉人台蛙。毕竟内宣嘛,拉胯成什么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爱国在不久之前都还是爱国贼呢。

————————————

不都说了是征求意见稿吗?知乎的各位都在说会出现哪些恶果,以后会有多惨,还一堆什么言论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一堆点赞和赞同,既然你们这么相信自己的意见符合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接去建议啊,去发邮件啊,联系方式不是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

是自己的权益,就要努力争取,你们那么不喜欢这个规定,那么讨厌,那就去提出来,改变它。

现在这么光明正大的意见征求稿,别说国家不听国家不干。这绝对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当时外国人引进法案还不是意见征求稿呢,反对的太多,最后也没敢推进啊,至少没敢明目张胆的继续推进。

相信自己站在法理、正义、大多数的一方,去吧,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联系方式应该不用我推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从我评论“脱离群众”四个字十有八九会被删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脱离群众了。

互联网上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必定是精英阶层的声音。只有精英阶层的生活,才能粉饰太平,而那些充满怨气的底层声音,会被当成带节奏处理掉。

有人大放厥词三线城市月薪一万很正常,他能代表精英阶层发声,我却无法代表普通民众反驳。以后的中国社会将会越来越撕裂。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经济下滑,失业率这么高,社会就是个高压锅。

不准jjww的后果很严重。相当于把高压锅的泄气阀给堵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主流网络平台早就已经是先审后发了,你不能说机器审核不叫审核吧?

全部转为人工审核的话,那只能是砍掉九成以上的网络流量。因为审核责任由服务提供方承担,除非用巨额公帑来补贴他们,否则服务商是扛不住的。然而地主家现在也没余粮了,那各位就自求多福吧。为了规避责任,他们只能把自己的服务一刀切死。

你可以命令市场去死,却不能命令市场活着,这是规律。

搞不好以后订外卖打个分就行了,文字和图片评价都给你撅了。或者五百万美团骑士兼职审核,没完成审核任务的不给派单。

就看他们的决心到了哪一步吧。是真的让互联网去死,还是熟悉的严格普遍选择?

-

也不用太远,一年之后再来看吧。届时我们也许会带着戏谑的心态,就像提起危机纪元里的一个古代笑话;也许是带着感伤和怀念,如反刍动物一般反复咂摸着当年的那些美好。不论如何,新时代的曙光就在前面。

知乎用户 发表

线上说不了话,形不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线下可不是。

走着瞧!!!

知乎用户 发表

互联网企业为迎合《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我发布的对于《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跟贴反对意见审后删除。以后苏联笑话要变中国笑话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离谱。只能说离谱。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难估算。

一,跟帖被包了饺子。跟帖前提是什么?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让你跟着发言了。这个审核也把这东西给包了饺子。为什么?信息是混杂的,知乎很容易看到某些回答反对另一个回答,虽然他们都回答了题目。那么回答看起来是平行的,但是否构成跟帖?舆情也是类似的。

二,平台必须负责。那么平台责任就更高了,也会更注意避免问题。这个情况下,删除似乎也不是不行。那么商业删帖和管理删帖的区别在哪?就目前而言,也是未知的。人们虽然记住了你删贴,但没引爆前(平台做错事),一切都那么美好。

三,时效性,这个相当于戴口罩了,有人觉得不舒服很正常,但这只是比喻,这口罩也许能隔绝空气。

四,扩大权限解决问题,这个有没有考虑过,原本的不作为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征求意见+先审后发=?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还有人相信“防疫”是因为疫情吗?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发表了一条评论

知乎用户 发表

将一个人在全网禁言,抹去一个人在网络上的痕迹,等于是判了此人"网络监禁"。这么严重的事情,不用经过司法程序?虽然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因为各种可知不可知的原因,被在网络引擎上抹去了痕迹。但毕竟一直是潜规则,没有具体法律法规支撑。

现在,网信办等于是靠自己拟定的部门章程,就想在网络上凌驾于其他一切部门之上,包括公检法司监?

这么大的事情,这几天网络上各种媒体一片静悄悄,看来是已成定局?。。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爱来自瓷器

知乎用户 发表

影响?你可以参考现在微博上的官方号发布新闻时,精选评论永远正能量,实时广场只能看到一堆蓝V转发唱赞歌。

知乎用户 发表

摆烂的世界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究竟有多少需要隐瞒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好的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英国

知乎用户 发表

茧中互联网自己玩去吧

知乎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影响吧,应该。

毕竟这么想的人多的很。

为什么大多数的二战游戏中一直没有出现过中国战场?

我觉得挺好玩的是,见过太多人有这种思维。

中国人素质不行→辱华

中国人素质不行,所以得管管→正解

知乎用户 发表

本问题当前111w浏览,连热榜都进不去,而热榜最后一名当前1.3w浏览……

知乎用户 发表

也就是说up主还要对评论区的大聪明们负责?

ok,那以后就关闭评论区。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欢迎这个规定,煽动性言论和极端言论本来就不利于良好的网络生态。

看看都是些什么样的东西在害怕这个规定? 阴阳怪气的公知西奴,昧着良心煽风点火的民独轮和自由主义者。它们在这个话题下跳的越高,说明这个规定越合理,越有利于中国。

知乎用户 发表

先说结论,对网络生态的影响非常好。

我拥护这一政策。现在的网民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侵蚀,动不动就要求言论自由和平等,这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为坚定制度自信,培养网民的自律精神,我建议除了信息先审核后发表之外,还要恢复连坐和族诛制度,不仅影响三代,还要株连九族和连坐同一小区。

为彻底杜绝信息泛滥,建议全国停电,避免网民上网发表任何信息。

知乎用户 发表

这样明显反人类,反人权的法律都出来了,可惜,现在的人已经不是计划生育发布的50年代人了。现在的人真的会抗争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生活在中国,你就偷着乐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双加好,赞

早!人选择!

三加好。!

知乎用户 发表

苏联是怎么亡的,虽然我年轻我没有亲眼见证,但是看看现在,我大概也知道为啥了

知乎用户 发表

1967年,安德罗波夫出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任内创立第五局,即“意识形态保卫局/反思想破坏局”。

除了把“思想颠覆分子”关进劳改营,第五局还能将其“诊断”为精神病,强制扭送精神病院加以“治疗”,直到此人签下自白书,承认“在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发布了反苏言论”才可能获释。

1967年,安德罗波夫要求苏共中央拨给劳改营管理总局至少五所精神病院。1969年,安德罗波夫向苏共中央建议组建“精神病监狱医院的网络”,以保卫“苏维埃政府和社会主义秩序”。

1988年,行动终止,克格勃下属16所精神病院,80万“病人”一次性“康复出院”。

知乎用户 发表

看看评论区有没有关闭

知乎用户 发表

“我们真理部心善,看不得这个。”

你永远可以相信真理部。他们永远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微创新。

知乎用户 发表

见证历史的时刻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能用红绿码限制人员出行。

最终所有的管理规定都会成为合法合规管控工具。

权力在自由的天空,任性遨游。

华大姐怎么像外国媒体解释中国的言论自由呢?

知乎用户 发表

思想罪本身就是死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对网络生态伤害100

无非是盐碱化,应萎尽萎

(持股社交媒体应速速离场暂避风头)

对社会生态伤害1000

矛盾掩盖且无宣泄

无聊之人估计要在某些地方定期静默聚集

矛盾升级之下管控需求增加

这一波不知是不是网信办自我赋权自重其价

知乎用户 发表

需要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交程序,去平台化,端对端直连,数据本地存储,拆分最小社交单位,互相记录IP地址,有变动相互转播。

知乎用户 发表

你们没看过电视吗?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责任绑定太强了,平台–内容发布者–内容评论者,离信息发布连坐制只差一步:浏览该评论未实施举报者禁言x天

知乎用户 发表

我翻开评论区一看,这评论区没几条评论,歪歪斜斜的每个评论上都写着“好““真好”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屏都写着两个字“***退钱”。

知乎用户 发表

奴隶主是不是劳动者?

地主是不是劳动者?

资本家是不是劳动者?

非自然人是不是一种合法职业?

法人制度是不是永远存在?

人类只要把这五个问题搞清楚,人类就可以达成一致共识。人类就不再争吵不休。

最终,人类就可以达成哲学家、思想家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共识。

否则,政治家和政客就敢于僭越哲学家、思想家,挑战哲学家的统治地位。政治家和政客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效法资本家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政治家、政客就和哲学家、思想家一样可以随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知乎用户 发表

各位以后就别玩内网了,大家一起梯子外网走起

知乎用户 发表

从来不说说引导员发帖啥时候实名?

知乎用户 发表

对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再一次的违反!

知乎用户 发表

厉害了!以后不用走流程了。

遇到事情就想一想愿不愿意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血赚,不愿意就跪着。

没有第二条路。

就看憋多久会炸。

说不准不会炸呢?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有口饭吃就行,别的无所谓。

首先声明,我跪,磕头,感恩。

我997,买房,三胎,不流动死宅,狂消费。

起码活着。

还想怎样?

你能怎样?

跪!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的。以后打字之前都要锻炼一下脑子了 不然发出去可能外卖就到了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创造一大批就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正常人都知道,闭目塞听,道路以目,并不是一件好事。

知乎用户 发表

嚯!

知乎用户 发表

杨永信主编的管理规定吧。

知乎用户 发表

征yi求jing意que见ding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倒觉得挺好。

实际上我觉得问题不在于什么规矩,而在于执行的不彻底。

比如前不久显示IP,可现在B站又不显示了,我一直想了解一下观网某些野生国师的IP,可自始至终没显示。

如果说有什么政策,我觉得对这些野生国师严格执行是比较重要的。

知乎用户 发表

网上不让发声,那只好动手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当时我就想到了它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全世界都一个味道

知乎用户 发表

针对实名制个人永久禁言的裁决应该交给法院,这明显剥夺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把球彻底交给平台了,至于具体效果,就看各位平台想怎么样了。以你乎不管股价也要为“正道”耍猴的劲头,各位知乎儿未免过于悲观。

知乎用户 发表

赛了一个博的朋克啊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累了

无感

知乎用户 发表

人手够吗

知乎用户 发表

嗯,所以以后你只要发一句我看着不顺眼的话,我就降你信用评分?

知乎用户 发表

勿cue,做全麻呢

至于麻药是当鸦片吸还是麻完了动手术

咱姑且装作还有点期待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微信聊天内容要不要先审后发?

知乎用户 发表

你看不到影响,因为不允许大家说话

知乎用户 发表

即便我先假设这个意见稿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总体安全着想,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规定出台,毕竟健康码的事情过去还没一周,谁知道这个规定会被用在什么地方

之前网络上调侃我们国家是秦制,现在我觉得还是低估了,下一步估计就是刀具实名制了吧

知乎用户 发表

我建议下一步就对非法翻墙的,进行全面的检查,拘留就算了,罚款吧,这样既能维护稳定,又能收不少钱上去,既合法又能多一大笔财政收入

知乎用户 发表

管制前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连教材都管不好的人有什么资格规定和权利来划定审查人民说什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真是未曾设想的道路,明天更美好了。

知乎用户 发表

很难理解这个提案的做法

我建议互联网发帖实行发帖证制

无证不允许发帖

知乎用户 发表

审查发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一管就死是我们的老传统,未来怎样,一片迷茫

知乎用户 发表

网信办先搞清楚健康码变成红码需要哪些人审核……哪些人管理……

知乎用户 发表

不够直接,我觉得可以对不夸奖的直接禁止

知乎用户 发表

你看看近期发生的事情

再看看这个提案

还是老样子啊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知乎用户 发表

前段时间,一位老友跟我说:

“我觉得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是大多数,所以我会认为有时候还是严一点好。我虽然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但还不至于希望国家陷入动荡的局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并不是说群众的声音是蚁虫,而是一些居心险恶的声音会带偏舆论的导向,这是蛀虫……”

我就说,

这大多数人都会被带偏的论断未免太傲慢了,再说,你即便是质疑大多数人的智慧,也应当相信我国民众的克制力。中国老百姓一直是最克制的,只要没被逼的太绝,民众绝对不会做什么。

而且说自己愿意选什么希望什么,多少有些滑稽,因为你是没得选的。

知乎用户 发表

在我心里,互联网在这片土地上已死,同样的还有xx,xx

奥维尔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的想象…

但幸好啊,我是最后一代,可以摆烂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谁所愿呢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快人心!

早该管管了!

一起正能量不香吗?

知乎用户 发表

挺好,网站控评员数量增加,就业就增加。

建议东哥在老家再搞10000亩地,专门搞控评服务外包。

建议培训各种语种的控评员,接全球业务。

建议大力研究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

知乎用户 发表

上一次立法限制打字机的是谁来着?

知乎用户 发表

点赞超500的 小心你们是第一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支持对于网络言论的行政化管理。

假如没有行政化管理,那执行只有平台标准,导致标准不统一且偏严格,该封的不封,不该封的封了。

引入行政部门标准可以让我们在遭到处理时能够看得更清楚明白,而也会因为加强行政部门和平台的联动,倒逼平台制定更详细更符合行政部门精神的规则,而非仅凭自己对于行政管理者的理解建立规则。

知乎用户 发表

大家别担心,影响绝对不大

人家朝鲜现在不也好好的么?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网友总说知乎微博封号没有真实的依据

现在不就给你补上了吗

只有咸因

知乎用户 发表

东西南北中,言论统废合。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篇小说我真看过。

真的,我在知乎看过,但我忘了名字了。

里面好像有个什么 说话会 来着,可以畅所欲言。

知乎用户 发表

打日本,打台湾,打澳大利亚,打美国。

打,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知乎用户 发表

转发五百次的梗都忘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有能力的快跑!!!我下周就报个英语班,把口语能力补上 !!大家有缘再见

知乎用户 发表

赛博红码了属于是。

知乎用户 发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古人诚不我欺。现在不过就是历史周期律的循环过程

知乎用户 发表

“朝鲜虽然暂时经济上困难,但政治上一贯正确”

知乎用户 发表

倒逼评论精品化

知乎用户 发表

直接送一脸阳光

常见镜子反光瞄准,多人组成太阳炮

日光直射每人1镜,万人百秒烤人

知乎用户 发表

非常好的政策,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能起到极好的作用。

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网看到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网络会更加和谐,男女对立会大幅减少。

各种不满也会随之消散的,赞美!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能咋滴?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个东西只能慢慢看,慢慢体会,不能说没有影响,至于影响嘛,各位大概也能猜出来,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只是要看如何操作,操作的好,赞誉声一篇,如何操作的那什么,估计骂声一片,甚至网络上会和平常生活一样,谁也不敢说话。这个东西还是谨慎一点好

知乎用户 发表

既然先审后发,当然会让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只不过内容量会急剧下跌。

这个正能量引用原意,指用一些东西注满你,你看,注满你的大脑也一样。

当然,网络生态更加正能量了,线下生态必然找补回来,建议大家囤好东西平时少出门,家里的门换成更结实的防盗门。

知乎用户 发表

愿2022年出生人口 500w

知乎用户 发表

越管越严,不想听声音别听算了还在那搞扣分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监管的权力,不拿来作恶,绝不可能,指望猫不偷腥?梦里啥都有。

红码的事还沸沸扬扬呢,搞黑名单就是升级版的红码 。

现在禁止你出行,以后就禁止你出声。

伟国的伟大复兴就要到来啦,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负能量啦。

海晏河清,海晏河清!

只有一种声音的语言,只能是谎言!

知乎用户 发表

感觉到处在堵 什么原因啊 内脏败坏了 抢救外伤来得及吗

知乎用户 发表

会导致严重的词义引申

知乎用户 发表

你跟他讲法律

他跟你讲规定

知乎用户 发表

昨天的问题被ban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除了偷着乐什么也干不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有点恶心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求仁得仁,又何怨?

知乎用户 发表

不用看,就算通过了也落不了地,大概率是变成选择性执法。事先审查的所消耗的行政力是天文数字。

知乎用户 发表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现实里人民说句话也不可能先找党支部去打报告备案审查,也不可能因为说了几句你不爱听的,就逼人把嘴巴缝上。网络的审查的严苛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现实,这可能带来某些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你因为恐惧把人民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去,人民就会在影视剧和文化事业中寻求政治生活,进而带来整个社会的泛政治化,凡事都上纲上线。

当你因为恐惧剥夺人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人民就会在现实里交头接耳嘀嘀咕咕,去传播和相信那些小道消息,而你再难以控制。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双向奔赴,随着模糊地带被逐渐消除,原子化的社会会逐渐解体,人民将以此为标杆,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形成真正的共识。

知乎用户 发表

12年时第一艘航母服役,那会儿是真激动啊,视频和图片反复看,也跟人热烈讨论。

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一大早寝室哥几个守着看直播,也在知乎上看大家说的二号舰有哪些进步。

昨天三号舰下水了,却没有一点欣喜的心情,而是五味杂陈。只叹息一声:于我何加焉。

知乎用户 发表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 说一万遍 ,政府首先考虑的就是管理成本

经济下行,税收降低,治理需要钱,一刀切就是降低管理成本,就像程序员留后门以备不时之需

知乎用户 发表

退一万步,这个权力不是不可以有,但应该是归口国安而不是网信或公安,或者将国安网信的政审内查制度与执行力度提升到国安部门的严格程度

权责对等

以基层网信和公安部门近年被揭露的各种不公正行为的情况来看,给他们这项权力难免不会出现新的保护伞与x势力;而现在国安还在执行比较严格的政审内查、比较少出现以权谋私冤假错案等情况,他们执掌这项权力更容易避免负面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结论:好事,给不配说话的人点上哑穴。

首先,这个管理规定针对的是跟帖和评论,而非首发帖,因此并没有堵塞言路。

第二,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居心不良的坏人委实不少,躲在互联网背后放黑枪,冒起坏水来简直肆无忌惮,客观上造成了太多惨案和悲剧。

可传播的文字还是要保证其正价值,零价值是浪费公共资源,负价值则是伤害整个社会。

知乎用户 发表

事前审查是否合宪? 公权究竟要扩张到什么地步?

《草案》保护的是公民还是?公民还有公民基本权利吗?

客观状况:美国已于90年前禁止事先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章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权利法案》 第一条修正案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译文: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US 最高法院援引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早在90年前全面禁止对新闻出版的事前审查。

“在1931年的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和1971年的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中,最高法院判决第一条修正案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事先审查或出版前审查。请愿条款保护人民向政府任何分支和部门请愿申冤的权利。根据这一条款,最高法院也认为第一条修正案中暗含有对结社自由的保护。”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先辈会如何想象这段历史?历史会如何评判这种行为?后人会如何看待这个时代?

知乎用户 发表

这下所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算是有法可依了

知乎用户 发表

标题看着很唬人,实际上只是把现状描述了一遍,网络本来就是实名制,现在各大平台发布评论前基本都要求登录,所谓匿名也只是对其他用户,真要找到你从来都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各位不必大惊小怪,真实施了最多也就比现状再严一点,而且上网的人那么多,审核一定是机器做不可能人工做。至于结果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发空格照样能表达你的观点。

知乎用户 发表

何必这么麻烦,建议设定**八个样板评论,**涵盖多数场景,跟帖做成下拉框格式,只能从样板评论当中选择。

1、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2、此生无悔入华夏,愿祖国繁荣昌盛。

3、我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国家也不容易,大家要理解。

5、不许说我的国家不好。

6、肯定是美国的阴谋。

7、美国也是。

8、美国要完。

知乎用户 发表

没有别的,坚决支持!招聘大量的审核员还能稳定就业,加强审核不能控制各种不爱国言论,里外双赢。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真实施这一套,知乎这种以文字内容为基础、以评论为引流手段的平台,目测药丸。

以后像河南村镇银行、滥赋红码、唐山打人案登流量估计都很难吃到了。

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成为一片妖(阴)风(阳)阵(怪)阵(气)的古战场。

更进一步,可能连阴阳怪气都不可得,只允许赞美的声音出现。

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别抖擞,不拘一格是人才。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前的我觉得中国会越来越开放进步。

现在才发现,你以为的刚刚起步,其实已经是顶峰。

知乎用户 发表

已发送意见,谢谢

知乎用户 发表

以后新闻只有美国和美国的狗的惨状和无耻,和正义的朋友们比如塔利班阿富汗俄罗斯朝鲜伊朗等等的幸福民主。当然,还有国内将前所未有的完美,前所未有的盛世!

风景这边独好!

厉害了我的国!

知乎用户 发表

如果想为未来留些什么的话,就写纸质日记吧

以下是原回答

支持网络单机化,以后每天都有几个npc给我点赞,想想都幸福

IP美国英国日本的也别高兴太早了。如果国内平台没有足够评论审的时候,这些人(即使有ML系统也需要很多人)会自动下岗吗?不会的话,会去干嘛哈哈

知乎用户 发表

我愿称之为简中互联网最强补丁,好时代来临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几年不都是这样么?

知乎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发表

无影响

知乎用户 发表

一个德国工人得到一份在西伯利亚的工作,他意识到所有的信件都要被审查,因此告诉他朋友:“我们设个暗号,如果你收到的信是蓝墨水写的,就是真话;如果是红墨水写的,就是假话。”一个月后,朋友受到了第一封信,用蓝墨水写的:“这一切都很棒:商品丰富,食物充足,公寓很大,供热也好,电影院放的都是西方电影,可以搞艳遇的漂亮妞多得是——唯一搞不到的就是红墨水。”

知乎用户 发表

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2017年规定新闻媒体评论先审后发;

各位可以去人民rb、环球sb、百度新闻之类的媒体网站底下看看都是什么评论,这就是未来的好日子。

顺带一提,各位可能注意到知乎最近上线了“只有你自己能看到评论”功能,这功能好几年前就在上述网站运行了,美丽新世界。

b小将们还在那庆祝,真让他们去上述论坛体验一下,嘿嘿,我仿佛能看到大规模兔转神的未来。

知乎用户 发表

哈哈,除了疯狂二字竟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这样的“政策”

哈哈,我甚至可以闻到我这辈子从来没有闻到过的,自由的芳香了

欲让其灭亡,必使其疯狂

知乎用户 发表

很多人想象过一个如此魔怔,变态的制度,在先审后播,先审后发帖,显示ip以后迟早会出现-等于每打一个字都要先审后发。

没想到它会如此之快的出现。

不如先审后说话吧。

知乎用户 发表

这盛世如你所愿

知乎用户 发表

烦死了,捂嘴太麻烦了,毒哑算了。

知乎用户 发表

真要是你们说的那样你们今天还敢在这个问题下留言?

不就是知道国家不会封你们才这么肆无忌惮吗?要真是像阿桑奇一样你们早就缩了,还敢在这个问题下面阴阳怪气?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近期各大 APP 的 IP 都只显示属地而不是 IP 地址呢?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我读书的时候,教育网内高校 BBS 上有的会显示发帖人的 IP 地址,根据IP地址可以判断发帖人的学校,甚至精确到宿舍楼,但是,这也没啥 “威慑作用”,BBS 上依然是互相喷。 而且,教育网内也许能做 …

若实行网络白名单会是怎样一种机制?

知乎用户 Santorsia 发表 马伯庸在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小说《寂静之城》,其中就有对于实行网络白名单的思考。 And in the naked l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be more. …